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04:0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日本教学设计

《日 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教学设计

①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位置、领土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简单说明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②联系日本的自然条件,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并能分析原因。

③运用地图说出日本的交通特点和重要城市、海港; ④举例说明东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通过小组合作掌握知识,通过检测巩固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意义。

重点和难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材分析:

日本是在学习了大洲、地区后,学习国家地理的开始,学习这节时特别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分析概括一个国家的一般方法。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城市”组成,这几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日本的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日本的国情,导致其走加工贸易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经济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东西方兼容的方化。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成为这节教材的主线,也是本节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思想。

教学模式:“三步导学”模式

课时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日本自然地理,第二课时讲经济地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日本的传统服饰、茶道、高层建筑、动漫等,说明日本文化深受东西方影响,不变的是樱花和富士山。

问: 日本是我们的近邻,我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今天我们从更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它。

2、出示学习目标: ①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海陆位置和国土组成,知道日本的首都,富士山和樱花

②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和日本的气候类型,分析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③简单说明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民主导学: (一)、东亚岛国

1、出示任务:

(1)阅读世界政区地图,了解日本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大约北纬25°——45°。 日本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领土组成、: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哪些岛组成?最大的是哪一个? (2)运用地图找出日本主要的海湾、内海、海峡,说出日本海岸线特点: (3)了解日本的面积和人口,计算人口密度37.8万平方千米,1.27亿 补充:日本地少人稠,通过填海造陆、侵略等手段扩大领土范围。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出示日本轮廓图,让学生填充:周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东海、濑户内海)、邻国、四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主要的海峡、内海、海湾。

(2)由海岸线曲折的特点,引导学生知道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所以海运便利。

(3)从日本的纬度位置说明所处的温度带。 (二)、自然环境

1、出示任务:

(1)阅读课文和《日本地形图》,了解日本多山的地形: 日本最高峰在哪?日本最大的平原是?说出日本的地形特点。

讨论: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大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本为什么经常发生火山地震?说出地震时的一些逃生办法?

(2)阅读课文和资料,联系日本的位置和地形,了解日本的气候和河流: 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比较日本和中国东部季风气候的相同之处和差异 讨论分析日本河流特点

(3)讨论:日本的地自然环境对日本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2、自主学习

3、展示交流: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境内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的特点。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经常发生火山地震的原因。交流地震时的一些逃生办法。

(2)用东京和北京的建筑、气温和降水的数据,说出日本和中国气候的异同,了解海洋性和大陆性特征的差异。

(3)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日本河流的特点。

(4)从日本的气候、地形特点说明对日本的农业的影响:种植业比重小、渔业发达。

总结:日本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三、检测导结:

读日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岛屿名称。① ________;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④ ________。

2、写图中甲、乙代表的海洋名称。甲 ________;乙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国家名称。⑤ ________;⑥ ________。

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稀疏 B、海湾优良,海运便利C、矿产丰富

D、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单一大和民族

5、日本的居民主要是_____民族,通用____语。

6、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_为主,最高的山_______,是一座___火山,位于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上,日本的国花_____.

7、日本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 ,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的__________特征明显,夏秋季节经常遭受_________袭击。

A、人口稀疏 B、海湾优良,海运便利C、矿产丰富

D、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单一大和民族

2 结果反馈:

通过对照学习目标,学生自检自查、互检互查,了解学生达标情况。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日本

第一节 日本

汪霞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

了解日本的位置,范围和组成部分。

过 程 与 方 法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 点: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及其他重要城市。

2.根据日本地形图、火山地震带图和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和突出的

自然灾害及成因。

难 点:1.学会正确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2.学会分析一个国家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及形式:播放1917年—2012年日本的动漫锦集。

教师引领: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视频中看到的动漫是哪个国家的?(学生回答日本),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设计意图:播放1917年—2012年日本的动漫锦集,使学生感兴趣的的视频,能够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学生看视频非常认真,注意力集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内容及形式:教材助读,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完成自主学习,达到提前熟悉课本的

目的。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师:问学生刚才的日本动漫里面有哪些是你看过的动漫? 学

生:灌篮高手,柯南,海贼王等等。 教

师:日本的动漫里大多数都有关于大海的镜头,特别是海贼王就是专门讲述海上冒

险的故事,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关于海洋的镜头呢? 学

生:日本靠海;日本的是个岛国;日本有很多岛;

师:都说的非常好,那么,日本是什么地方的岛国呢?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个板块

——日本的地理位置。

师: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板书: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小组合作:四人一组小组合作,按照黑板上的要求找出日本所处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生:日本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板

书: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生:日本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西邻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 板

书: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

生:日本最北的纬线是北纬45°最南的纬线是北回归线。 教

师:那么日本位于什么温度带? 学

生:北温带

设计意图:日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必须通过学习日本这个国家,让学生明确学习

国家的一般方法。这个教学环节体现学习的开放性,通过学生说出日本的一些

地理事物,教师再加以引导、补充,让学生明确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从而为

学习其他国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渡:日本作为一个群岛国,是由多个岛屿组成,那么,到底由哪些大岛组成呢?下

面我们就来进入第二个板块—日本的组成部分。

二、日本的组成部分

多媒体展示:出示日本四大岛的图片,说出日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哪四大岛组成? 学

生:日本是日本是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组成。

教师总结:非常好,日本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和附近的3900

多个小岛组成。

师:那么,同学们看看,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岛屿?纬度最高的是那个

岛屿?

生:本州岛面积最大,北海道岛纬度最高。

多媒体展示:去除这四个大岛,我们看看,陆地和海洋交界的黑色曲线叫什么? 学

生:海岸线。

师:我们拿柯南最向往的城市伦敦所在的英国的海岸线和日本的海岸线作比较,

哪个国家的海岸线更曲折?曲折的海岸线有什么优势? 学

生:日本的海岸线更曲折,曲折的海岸线有很多的港口。

师:非常好,曲折的海岸线一般会有很多优良港湾。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

日本资源贫乏,很多的原料和燃料都需要进口,很多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

所以优良的港口对于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也便于日本发展对外贸易。 教

师:那么,曲折的海岸线还有哪方面的优势呢? 学

生:捕鱼。

师:这位同学说的太棒了,下面我们看一张图片,日本的捕鱼量居世界第一位。 过

渡:日本农业生产部门除了渔业发展的非常好,它的林业发展的也是非常好。下

面我们来看看东亚各国的森林面积图片。 多媒体展示:东亚各国的森林覆盖图。 教

师:我们拿2000年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做一对比,中国的森林

覆盖率仅有18%,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有72%。 思维拓展:

1、植被的作用是什么?破坏植被会引发什么灾害?

2、对于增加森林覆盖率我们该怎么做?

生:森林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等。

教师总结:森林作为陆上生态系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不仅可以为人们提

供丰富的木材和林副产品,它还具有涵养水分,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

候,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

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人类能否生存

的大事。

渡:日本的农业除了渔业和林业发展的非常好,它的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发展前景

不容乐观,特别是日本的种植业。

多媒体展示:展示日本的特色农业图片和日本农业器械和中国农业器械的对比图。 教

师:为什么在农业器械方面,日本和中国的差距有如此之大呢? 学

生:面积小,山多。

师:非常好,都答到点上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用柯南的一句话来说,真相只有

一个。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板块—日本的地形。 板

书:

三、日本的地形 多媒体展示:展示日本的地形图

小组合作:四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大屏展示的问题。

1、找出日本主要的地形,分别是用什么颜色表示的。

2、找出日本面积最大的平原。

生: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用黄色表示。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教师总结:日本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积3/4以上。日本境内的最高峰是富

士山。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面

积最大的平原。

多媒体展示:图片——温柔的富士山

师:通过看图,你看到了哪些地理事物? 学

生:樱花和富士山。

师:樱花是电视上出现最多的花,为什么? 学

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教师普及:日本,虽然被誉为\"樱花之国\",但是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的,民间只有在重大

事件时候老百姓才可以戴,比如婚礼什么的。所以很少看到日本人佩带菊花什

么的,日本人除了极道人物或者武士家族外是不会在家里种樱花的,说是这样

不吉利。但是会种菊花,表示富贵的象征。 实际上,日本是没有国花的,通常

用皇室喜爱的菊花代表国花! 而樱花日本族民骄傲。

过 渡:图片上富士山的形容词是什么?(温柔的)为什么用这个形容词? 学 生:因为富士山不喷发。

教师总结:火山分为三种,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日本目前共有200多座火山,其

中活火山80座,类型全,分布广。富士山在1707年喷发过了以后再也没有喷

发过,因此,它是属于休眠火山,现在很安静,因此,用温柔来形容。 教 师:火山给大家带来的很多的灾害,那么火山就是一无是处吗? 学 生:不是,火山还可以泡温泉。

教师总结:火山喷发后的火山灰是非常好的肥料,在不喷发的时候还具有旅游效益,火山

附近也有很多的温泉,不但有观赏作用还对人们的身体有好处。 过 渡:日本的自然灾害除了火山,还有什么? 学 生:地震

板 书:

四、多火山地震

视 频: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9.0级地震。 教 师: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呢?

多媒体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和火山地震带图。

教 师:结合六大板块示意图和火山地震带图,说说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学 生:因为日本处于板块交界处。

教师补充: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

挤压,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教学评价:学生发言积极,能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日本地理知识,教师再及时补充,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和地震。

教 师:那么在应对这种自然灾害方面,日本人做了哪些措施? 学 生:防震演习,用木头盖房子。

教 师:说的非常好,日本人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教育。日本从小学入手将防灾减灾教

育列入到教育计划中,在一般的社会等学科中介绍地震的发生机理,在道德课

和综合实践课中主要讲述防灾意识和注意事项。在建筑物方面,日本人非常注

重地震地基,主要用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

砖瓦房在日本就很难见到,取而代之的是轻型墙面。除了墙面,日本的很多房

子是箱体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刚才视频中水面上漂浮的除了汽车还有很多的房

子,这样就会保证房屋漂浮不散架。应对地震日本还有很多的措施值得我们借

鉴和学习。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主要学习了关于日本的自然

环境和它的自然灾害,在自然地理方面我们知道的日本地域狭小,平原少以及

面积狭小。在自然灾害预防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作业布置】 能力培养测试选择题1-8题

【板书设计】 第七章 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角

3、纬度位置:在北回归线到北纬45°的北温带

二、日本的组成部分

1、北海道岛(纬度最高)

2、本州岛(面积最大)

3、四国岛

4、九州岛

三、日本的地形

1、地形特点:以平原,丘陵为主

2、最大平原:关东平原

四、多火山地震 【教学反思】

推荐第3篇: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出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

一、教学内容及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提要:

日本是东亚唯一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它自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败。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它抓住机遇,克服经济发展劣势,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品,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与俄罗斯形成鲜明的对比。工业的迅速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人体健康。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日本注重了对其国内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教学思路与设计:

日本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我国有着许多历史渊源和瓜葛,历史与社会教材中多次讲述到有关日本的内容(初二讲述了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包括甲午中日战争、全面侵华战争;初三讲述了日本的崛起――明治维新)。但在本课是作为当前经济发达的一个国家来讲述(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主要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日本立足本国、发展经济的模式――即地处太平洋一侧的岛国,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但充分利用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的优势,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出口工业产品。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如果仅依靠课本所提供的资料、图片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围绕课本这一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对大量图片的阅读、对比,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适当延伸,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其他问题的思考,引起学

1 生的兴趣,从而“链接”到其他内容的学习,包括以后对初

二、初三内容的学习。

二、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日本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认识经济发展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通过学习日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深对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的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比较日本工业区与俄罗斯工业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

通过阅读各种地图,培养学生阅读图片,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同教材文字叙述相结合,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概括、分析一个国家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理解其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加深对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理解。

通过对比日本和俄罗斯工业发展所需原料来源的不同,及其对工业区分布特点的影响 ,使学生理解在不同资源条件下,如何扬长避短,发展经济。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日本利用世界资源和市场发展工业;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日本、俄罗斯工业分布特点的对比,教会学生用对比法学习区域地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相

2 互关系及各种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制作、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等

六、教学过程:

1、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教师多媒体播放樱花、富士山等图片以及歌曲,请学生来回答问题。

师:看到这些图片,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在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到,所以他们的的回答比较一致,都能想到是日本。)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对,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这首歌是著名日本民歌《樱花之歌》。前面我们一起了解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以及欧洲大陆上的一个经济发达国家德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亚唯一的一个经济强国――日本。

2、出示课题――《日本》

师:要了解一个国家,首先就要了解其地理位置。

教师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完成填空。 地理位置:

位于 东部、西部,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 国。

教师出示日本政区图,问以下问题,并请学生完成填空。 (1)日本是一个岛国,都有哪部分组成? (2)日本滨临哪些海洋与哪些国家隔海相望?

由、、、4个大岛和其它6800、、、相望,是我国“ ”的近邻。

学生答:日本四大岛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临海洋:太

3 多个小岛屿组成。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平洋、日本海。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中国、韩国和朝鲜、俄罗斯。 面积、人口:

面 积 37万平方千米 , 人口 1.27亿, 人口密度 336 人╱平方千米。 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结 论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师: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那日本的资源、环境情况怎样呢?这对日本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教师展示日本地形图,问: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得出:①山地多、平原少、森林资源丰富。

师:日本不仅多山,还多火山、地震,这是为什么?

教师展示“板块构造示意图” 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分布带上,所以,多火山地震。 境内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80多座。富士山就是其中一座著名的活火山,也是日本的最高峰。日地震频繁,人们可以感觉岛的地震平均每年1500多次,真不愧是“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得出:②火山、地震多。

北海道附近海域因有寒暖流相汇,饵料丰富,鱼群密集,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 得出:③渔业资源丰富。

教师展示日本地形图,指出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学生指图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家,海岸线曲折。海岸线曲折,使沿岸多优良港湾,特别是在太平洋沿岸。

得出:④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4 教师请学生在图中找出几个著名的港口及城市:如神户、横滨、东京等。

教师展示世界主要矿产资源图,问:从这张图上,你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学生通过读图,很快得出:)

⑤矿产资源贫乏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有关日本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影片。(教师播放有关日本工业的视频。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师:这段影片告诉我们什么? 生:„„

学生得出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这样一个结论。 师:日本工业发达表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阅读课本以后回答,教师投影:机床制造、工业机器人、照相机、手表、汽车、造船„„ 课堂活动①:比一比,赛一赛:

日本工业产品充斥全球,请你说出你所知道的在中国市场上的日本品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重复别人的倒扣分数。以说出最多的获胜。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数码产品:尼康、富士、柯尼卡、索尼、佳能、美能达、松下、东芝、奥林巴斯、JVC、NEC„„

家用电器:JVC、索尼、松下、东芝、卡西欧、爱华、日立、夏普、富士通、爱普生、理光、三洋„„

汽车:本田、丰田、铃木、日产、三菱、马自达、皇冠、五十铃„„ 化妆日用类:资生堂、花王、狮王、诗芬、碧柔、多芬、乐而雅、高丝„„

烟酒食品:三得利食品、柔和七星、明治食品、四洲食品、麒麟啤酒、午后红茶、朝日啤酒、日清食品、味千拉面„„

师:发达的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刚才我们了解到日本是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那么这些原料和燃料是从

5 什么地方来的呢?

生:从国外进口。

教师展示日本原料进口图和商品出口图说明。

师:日本工业原料需要大量进口,而工业产品又要销往国外,日本的工业应分布在哪儿?为什么?

生:„„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为了克服本国矿产资源贫乏的劣势,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因为这里海岸线曲折,良港多,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师:日本发展工业的模式是“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加工制造—出口工业产品”。它的工业分布与俄罗斯有什么异同? 课堂活动②:讨论、比较:日本工业分布与俄罗斯工业分布异同。教师投影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和日本贸易示意图

生:„„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由于两国国情不同,因此,两国工业分布区域不同:日本是地处太平洋一侧的岛国,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但充分利用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的优势,把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出口工业产品;俄国地广人稀,本国资源丰富,工业区集中分布在原料、燃料所地。两国工业分布区域虽然不同,但都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国优势的原则、扬长避短,可以说这也是他们之间的相同点。这其实也是工业区域分布所遵循的一个原则。

师: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是否碰到什么问题? 生:有。

师:什么问题?(这部分内容课本出现,学生能够回答) 师:日本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过严重的环境问题。20世纪中叶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其中四件就发生在日本。

教师投影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 比利时)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 美国)

6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起 美国)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5——8日 英国) 水俣病事件(1953——1956年 日本) 痛痛病事件(1955——1972年 日本) 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起 日本) 米糠油事件(1968年3月 日本) 教师解释什么是公害事件,并试举一例说明。 师:面对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怎么办?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讨论回答。

①“树木银行”②从外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进口木材③从中国进口“一次性”筷子④垃圾分类等。

教师补充介绍日本的垃圾分类情况。

后排从左到右分别为:纸杯、纸杯、可燃物、可燃物、塑料类塑料类。

前后排,同类的都集中在一起,

相关的挨着摆放。

每个垃圾箱上都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正面和顶部都有明显的图标。这样就不容易投放错。

左图为清洁工在收集垃圾前检查分类是否准确。

7 专放纸杯

专放报纸杂志类

专放塑料类

专放一次性木筷子

图示,四川九寨沟的垃圾箱。 8

专放食品残渣

专放塑料饮料瓶

讨论:联系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日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学生的讨论,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内容讲完后作本课小结。指出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矿产资源贫乏,本身具有军国主义传统,因此对外具有侵略扩张性。近代历史上对周边国家发动了一系列战争,给它周边的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创伤。当今,为了获得我国东海大陆架丰富的油气资源,磨刀霍霍,有关这部分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了解,以后我们也将学习。(从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到以后的学习,为初

二、初三历史的学习埋下伏笔。

七、课后延伸:

以《我眼中的日本》为题,写一篇小文章。

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魏群英

推荐第4篇: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3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导入。日本在我国的东部,是我们隔海相望的群岛国家。对于这个国家,或许你比较熟悉,或许你相当陌生。说说你所知道的日本。

(生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二、讲授新课

(一)东亚岛国(位置、面积、人口、首都、民族、语言、港口)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

1、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据此判断日本是位于北温带) (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东海、朝鲜海峡、日本海。(日本是处于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

3、大洲位置:日本属于哪个大洲?在该洲的什么部位?(亚洲东部) 师过渡:引导学生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4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海上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

(二)日本地形特点

[课件展示“日本地形”,让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领土的主体部分分别是什

么?(生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师小结(边点击课件):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和3900多个岛屿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约37.8万平方千米,引出人口,2000年日本是1.27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336人;而我国是12.95亿人,平均每平方千米是135人,日本的人口密度是我国的2.5倍,所以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其中以本州岛最大,地位最突出,首都东京所在地。日本的主要居民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让学生在发下去的空白地形图上填出日本的四大岛名称。] (师板书:

2 日本的地形特点)再叫学生观察“日本地形”,发现日本平原狭窄,最大平原的是关东平原,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师小结:多山的日本岛国,地表崎岖,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3/4。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分布零散,最大的关东平原才 1.68万平方千米。日本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厂林立,城市毗连,是经济发达国家。 )

过渡问:日本的地形除了岛多之外,还有什么特色地形?(生答:多火山地震)课件出示: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利用课件运用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师小结:世界上 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课件闪动)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因此多火山、地震。 师布置:请阅读P67 材料——富士山,你读懂了什么?[师补充: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

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记录以来共喷发了18次。1707年为距今最近的一次喷发,现在仍有喷气现象。被称为火山国的印 度尼西亚全国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为活火山。]

3 师补充资料: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近百年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00余次。强烈地震约每3年1次,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

1923年9月发生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大地震,东京房屋毁坏了73%,横滨达96%,死亡人数达15万。 [课件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 小组讨论:

1、火山对人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地方?

2、假如地震时你正好在下列地点,你将采取何种措施避险? A、家庭

B、学校

C、户外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咱们了解了日本的地位置、地形及火山、地震和海岸线曲折的岛国的特点。知道了火山地震能 4 给人类带来灾害,但如果能做好预防工作,是可以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的。我国也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所以在防震减灾的经验和教训方面,中日两国应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板书设计

一、东亚岛国

1、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5~46度之间 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太洲位置:亚洲东部

2、海岸线曲折漫长(3万千米),多天然良港

二、地形北海道

1、领土本 州 多山的岛国,平原狭小 。

2、多火山地震

推荐第5篇:《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和抢答活动等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并且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充分利用地图来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锻炼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并且教师联系我国的国情分析,形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良好学风。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掌握日本概况、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的特征,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让学生了解一些防震常识,构建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氛围,采取恰当的任务学习策略,保证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和成效。教学目标知

识与技

能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3.了解防震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4.培养识图、析图的能力及在地图上搜集信息的能力。5.教会学生如何评价某区域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3.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4.使学生认识到各自然地理特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从而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形成。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并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进而想到了哪个国家?观看大屏幕。回答:日本。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地理位置

和领土组成教师结合多媒体出示的“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日本行政区划”图。教师引领分析,巡视指导,总结概括。观看大屏幕,思考并回答问题,抢答。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地形教师出示有关日本地形、气候图,引领分析;巡视指导;总结概括。观看大屏幕,思考并回答问题。使学生了解自然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为今后学习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做一个铺垫。气候承转利用多媒体展示富士山图片。提出问题:日本除富士山还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期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观赏图片并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习惯。日本不仅多火山,而且还多地震。教师播放日本福岛地震视频学生观看。给学生地震灾难视觉上的冲击力,激发学生探究地震的兴趣。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世界六大板块”和“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教师引领分析观赏示意图,合作探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防御地震措施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五种不同的场景,让学生结合日本地震防御措的启示,分组讨论地震时,不同场景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分组讨论,踊跃回答问题。分组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防震减灾的意识,教育学生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收获之窗要求学生采取角色扮演说出本节课收获。学生扮演导游简单介绍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重点。接龙游戏利用多媒体展示达标检测题学生依次回答。当堂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地理位置、国土组成

地形

日本

气候

火山、地震

推荐第6篇:日本教学设计

第八章 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运用资料,说明日本出口加工贸易特征 。

【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等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1.分组:将班级按人数情况分为三大组,分别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

2.教具: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形图,日本景观图,教学演示平台,电脑等 【教学设计】

1.各小组利用有关资料,通过观察、分析、阅读、归纳、整理等方法,记录下有关内容,第一组:负责有关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内容;第二组:负责有关日本的经济特点方面的内容;第三组:负责有关日本的文化特点方面的内容;

2.进行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

3.就本组内容及相关问题、探究活动结论在班级进行 学习汇报;

【教学过程】

小组合作整理有关资料,进行组内探究活动

(1)分组:把全班按照自愿和协商的原则分为三个学习活动小组,人数根据班级大小和研究任务多少合理分配。

一组:负责有关“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通过世界地图、日本地图、日本的景观图、课文中提到的活动中的英国地图等,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将观察到的内容和有关问题记录下来。

二组:负责有关“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学生利用有关日本的经济数据、工业产品、资源状况、贸易、海外投资、历史发展等内容,整理出有关日本经济特点的观点,记录下来。

三组:负责有关“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专题的资料收集、分析等工作,根据有关日本的民族构成、文化习俗、人民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资料,分析有关日本的文化特征,记录下来。

(2)组内相关知识和内容的探究学习,问题分析,活动研究:

一组:

①要明确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和自然条件特征;

②对比日本与英国的地形图,完成课文第一部分的活动;

③讨论日本海岸线的特点,分析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④收集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方面的录像,获得感性认识;

⑤收集有关板块构造的知识,认识相关理论,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⑥比较日本“传统民居”和欧洲民居的不同,分析原因;

⑦收集有关预防地震的知识,设计“防震演习”等;

二组:

①分析日本被称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具体表现;

②归纳日本的资源特征;

③归纳日本主要的工业原料来源和主要产品的输出地;

④指出日本主要的经济部门及形成的原因;

⑤收集资料认识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⑥分析日本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讨论应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条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⑦完成第二部分的活动,指出日本主要的工业区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

⑧讨论有关活动的3,4中涉及的问题,得出小组的结论;

三组:

①收集资料,了解日本的民族构成,大和民族的特征;

②收集有关日本传统服饰、建筑、饮食、风俗等资料,进行介绍说明; ③收集日本的“外来文化”及其影响;

④通过资料,了解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历史;

⑤归纳日本文化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学生收集资料,在小组内集体研究整合,讨论得出结论;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之间和各小组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相互合作。

(3)做到合作又分工,全体全过程参与,及时进行小组内的过程评价。

(4)汇报前,各小组要将本组的汇报成果准备充分,有些资料要在课前做好。

(5)汇报要图文并茂,对资料的引用要注明出处,对资料的处理要申明处理过程、方法与理由。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体,教师是辅导着。活动汇报力争做到活而不乱。

【板书设计】

专题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专题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专题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推荐第7篇:《日本》教学设计

7.1《日本》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5.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

【过程与方法】

1.“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招募志愿者”的情境贯穿始终,每一个问题都在该情境中巧妙设置,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阔了视野,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2.通过阅读地图、描图、析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等,在不断的读图分析中积累知识和方法,形成理性的认识。

3.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把难理解的问题易懂化。

4.通过自我的评估,建立知识网状结构,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系统的认识,从而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情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于日本防震减灾方面的学习,增强对生命珍视的意识。

4.从日本工业发展过程中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5.通过对日本的学习,感受日本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日本工业产品及文化方面的资料。

■教学策略

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拉近地理与学生的距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情境,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通过阅读分析图片、数据和文字材料,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计“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招募志愿者”的情境,与时俱进,接近生活,在情境中学习,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更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教师: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将举办第44届世界博览会,组委会决定现在开始志愿者的招募工作。假设我们也是踊跃报名的志愿者们,面对志愿者的选拔,我们必须要做全方位的准备。现在我们要准备的是关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内容,下面是组委会发出的要求:

一、招募条件

(一)对日本地理知识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二)有高水平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内容提纲

(一)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三)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四)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的特点。

教师:2013年12月1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日本馆”参展概要。日本馆将围绕“食”这一米兰世博会重要主题,对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食”进行推介。和食是独具日本特色的菜肴,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能代表日本特色的事物吗?

学生:富士山、动漫、樱花、新干线、和服、相扑、火山地震、日本民居等。

教师:同学们所说的都很有日本特色,说明大家对日本还是有一定了解的。下面我们结合组委会给出的提纲更深入地学习一下关于日本的内容。

学生回答预设:日本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学生还是有话可说的,回答问题会很积极。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缓解刚刚上课的紧张感,并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过程,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讲授新课──利用已创设好的情境,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我们先来看内容提纲

(一)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日本的地形图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加上日本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因此采用通过读图的方式来掌握日本的位置、组成等内容,让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承转:我们常用“一衣带水”这个词语来形容我国与日本的位置关系,用“千岛之国”来形象地说明日本的组成,那么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内容提纲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1.用红笔大概描出日本海岸线轮廓,并说明特点。

2.观察日本的地形图,说出日本地形特点。

3.结合P15图文叙述,完成P16活动。

要求:

1.首先结合课本资料,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展示。

3.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

红笔大致描过的日本海岸线的地图

学生回答略。

日本的地形图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

教师适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有“火山国”和“地震之邦”之称。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日本国民极强的应急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抗震减灾机制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文资料: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教师:在上海世博会期间7308万的参观人数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据组委会透露米兰世博会将是参展国最多的一届,人多也会有不安全的隐患,所以世博会的志愿者也要精通应急管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中除了读图还增加了描图环节,学生在描图的过程中对日本海岸线的特点会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本部分知识较为零散,将这几个问题放在一起处理,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河流、自然灾害等内容,而且自然环境受位置的影响,同时自然环境影响了当地的人文环境。这一环节采用的是4人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在这样的活动中,地理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的时候对地理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最及时的指导,同时系统化知识,强化地理的学习方法。在这一环节中渗透着生命教育,强调防灾减灾很重要。

教师: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中的参观者能够体验未来的各项技术,如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的搭载超高清及超望远功能的“万能相机”,它能够在拍摄视频的同时,识别笑容后自动进行摘拍;可满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提供“看护及医疗援助”、“家政援助”的伙伴机器人,以及拥有娴熟揉弦、拉弓技巧的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日本馆以官民一体的形式参展,以下企业及团体赞同日本国家馆的参展方针,并给予了支持。

多媒体展示:

教师:你认识哪些品牌呢?怎样认识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们生活中的日本的工业产品。

设计意图:在我国市场上经常会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这一环节虽然小,但是一下子拉近了地理与学生的距离,会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

承转:那世界其他的地区有没有日本的产品呢?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请同学们观察图“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找出日本的工业产品还出口到哪些地方?

多媒体展示:

“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图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在读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清楚地感受到日本经济的发达。

教师: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那么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是什么呢?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内容提纲

(三)“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多媒体展示: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

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图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

小组活动要求:

1.首先独立思考。

2.组长组织,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成因,派代表展示交流成果,具体展示略。

教师:善于提炼学生的观点,并板书。

教师结合板书总结: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

设计意图:问题具有探究性,通过独立思考后的小组交流合作会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领悟,在展示中升华。教师在学生展示完之后,提炼学生的主要观点,系统成板书,学生看到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听讲会更认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教师:2015年日本馆的主题为“Harmonious Diversity 共存的多样性”。在日本的文化中就有许多共存的多样性,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资料说一说日本不同文化并存的情形。

多媒体展示:

学生:和服与“洋”服并存、和食与“洋”快餐并存、和屋与“洋”房并存。

教师:在组委会中的内容提纲中也要求我们能够说出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文化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资料来进行分析。

学生:在日本民族构成中,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日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比如茶道、文字、和服等就是中日文化交融的例子。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西方文化对其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教师: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也感受到了异域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首先展示图片,让学生从衣食住行几方面来认识日本文化东西方兼容的特点,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就比较容易激发学生接着深入思考,日本文化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其他表现。

课堂总结:关于日本的内容我们先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对照组委会给出的招募条件和内容提纲,自我评估一下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构建一个知识网络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做好准备。

推荐第8篇:日本教学设计(推荐)

第一节 日 本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日本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发展特点:产品输出型和资本输出型。日本工业区特点:沿海分布。

3、了解日本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能力目标

1、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能结合相关资料,分析其经济特点。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教学重点】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特点。

2、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特点。【教学难点】

日本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教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日本的标志性事物。如:和服、樱花,温泉,富士山

地震等。提问: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影片表现的是哪个国家的特色?(日本。因为他们穿的是和服,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引导读图:课件展示“世界行政图”并闪现日本部分,明确日本的相对位置。并介绍东京(首都)、横滨、神户(著名港湾)三个重要城市。

(1)海陆位置

借助世界政区图,让学生总结日本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板书: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北部 (2)大洲位置

在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 板书:大洲位置:亚洲东部 (3)纬度位置

观察日本的纬度范围,判断日本大部分在北温带,明确其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因为四面环海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

2、日本国土组成

引导分析:课件展示图9.1“日本的地形”。学生讨论:日本的领土组成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日本是个群岛国,主体部分主要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大岛,其中本州岛最大) 教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群岛国家,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大岛和4000个小岛组成,通称日本列岛。国土面积共计37.7万平方千米,本州岛为最大。

学生练习:在空白图上填出日本的四大岛的名称。 板书:岛国:日本以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为主体

3、日本的地形特点

教师承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地表崎岖,山脉纵横是日本地形的基本特征。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著名的富士山高达3776米,是日本第一高峰。平原面积狭小,其中最大的关东平原。

提出问题:同学们!请注意观察富士山附近有个符号“

”,该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富士山为火山。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山顶常有积雪,附近有瀑布、温泉和湖泊,湖光山色,风景优美。

板书:日本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平原狭小。

教师承转:富士山也是一座能给人带来灾难的活火山,日本火山众多,火山爆发常伴有地震的发生,所以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板书:多火山、地震

播放录像:播放有关日本火山爆发、地震发生时的录像,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提出问题:世界上火山,地震带分别最多的两个地方在哪儿?日本的地理位置跟日本多火山、地震有什么关系?结合板块运动学说让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日本处在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课件闪动)所以日本火山、地震频繁。从板块构造看,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扩展内容:

日本处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有火山200多座,其中活火山近80座,火山分布广,类型齐全,堪称“世界火山博物馆”。富士山是著名火山,海拔3776米,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麓分布着大小5个火山口,称为“富士五湖”。日本地震频繁,有“地震国”之称,有感地震平均每天有4次。

分组活动: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火山能为人类造福吗?(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火山爆发后沉降下来的火山灰是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火山在非活动期间,可以开辟为旅游地和地学科研基地。通过这一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地理环境问题的能力) 引导思考: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这种建筑在防灾上有什么好处?(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学生交流:防御地震的方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无码了解了日本的地理位置、组成以及火山、地震、海岸线曲折的地形特点。火山地震带来的危害以及有利的方面。

【反馈练习】

1、日本最大的岛屿是( ) A.本州岛 B.四国岛

C.北海道岛

D.九州岛

2、日本首都东京位于(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3、关于日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内陆国家 B.气候干燥

C.海岸线曲折 D.多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群岛国日本的 ,B为 岛。A与B之间为 海。 (2)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出日本海、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 (3) 和 是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5、试从板块运动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推荐第9篇:日本教学设计(推荐)

项城市新华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科教学设计

总第03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设计人:吴凯 审稿人:张琳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的基本特征。

2、了解日本的工业发展水平和原因。

3、了解日本文化特点。能力目标

1、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来分析地理特征的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日本经济特征的分析,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经济问题,乐于分析经济现象的经济意识;同时进一步认识科学文化知识及学习外国经验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加深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点

1.日本自然地理特征。2.亚洲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

1.日本经济发展特征,问题及措施。教学方法

比较法、指导自学法、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呈现亚洲地图,让同学们找出中国所在,然后引出中国邻国日本,让学生定位日本所在位置。由对中国的了解引出日本,导入新课。

二、定向导学

自研自探(多媒体展示)

1.读图7.1,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地理特点。2.日本的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3.日本文化的特点?

三、互动展示

环节说明:按目前班级组列坐序不变,先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

1 项城市新华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科教学设计

总第03 依据导学案自学,五分钟后由老师引导,让学生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相互探讨自己的答案,取长补短。最后由学生自主展示和老师抽检两种形式以检查同学们的自学效果,在每答完一题后由其它同学对该答案进行评议。学生展示提纲如下: 1.读图7.1,说出日本的地理位置。

答: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日本多火山、地震。

2.日本的工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日本工业发展与世界联系密切。 3.日本文化的特点?

答:日本文化是东西方兼容的典型。中日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四、知识迁移(多媒体展示)

1.根据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说说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减灾措施。

(1)让学生观察图7.7,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可分析出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为了应对地震,日本民居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普及地震知识,进行防震演习。 (3)拓展升华: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也应进行地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和进行大规模的防震演习,以减轻地震带来人员伤亡。 2.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对工业地带的影响?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因为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沿海地带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日本国土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

3.日本文化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播放日本在服饰、饮食、建筑等文化方面的图片,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日本文化。

五、总结归纳(多媒体展示)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日本工业发达,与世界联系密切,注重开拓海外市场。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性。

六、当堂反馈(多媒体展示)

2 项城市新华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科教学设计

总第03 1.按照亚洲地理分区划分,日本属于哪一个区:( )

A.东亚 B.东南亚

C.南亚 D.西亚

答案:A 2.有关日本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C.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以减轻

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D.在火山非活动期间,也不能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

3.日本处在哪个地震带上:(

A.地中海地震带

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答案:C 4.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5.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为使经济高速发展,从根本上应做好:

A.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大量进口原料

B.大量出口初级产品

C.国内人口众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量出口高新产品 6.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太平洋和日本海沿岸 B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C九州岛和太平洋沿岸 D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 7.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B.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从国外进口

C.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

D.建立了许多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南美洲

8.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 项城市新华学校七年级地理下册学科教学设计

总第03

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

C.岛国,海上运输方便

D.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9.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 )

A.中山服 B.和服

C.西服 D.旗袍

三、读图填充题:

1.读日本简图,回答问题(10分) (1)读图写出岛屿名称:A B C D

(2)读图写出城市名称:E F (3)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日本海、太平洋。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日本

一、岛国日本(多火山、地震)

二、工业(与世界联系密切)

三、文化(东西兼容)

八、教学反思:

推荐第10篇:日本教学设计1

《日本》教学设计 源涡中学刘晓红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适中。多数学生对地理课感兴趣,乐于表达,但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从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分内容,但学生乐于动手操作,热情高,乐于尝试新事物。

2、教材分析与教学对策

本节课以问题“为什么日本能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它凭借的是什么条件?”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堂,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思路。进而帮助学生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现状。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分析:

本节课把问题作为引领,运用启发呈现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以学生讨论的方式,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增强地理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看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首都。

2、能说出日本地形、气候的基本特征和突出的自然灾害。

3、能运用图片说出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的实例,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日本发展经济突出的优势和不足

难点:理解日本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思路,增强对借鉴他国经验发展本国经济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引导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 意图 激情 导课

我们亚洲只有一个发达国家,你们知道是哪一个国家吗? 为什么日本成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它凭借什么条件?

观察景观照片,了解富士山,樱花与和服。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民 主 导 学

合 作 探 索

一、地理位置 任务一:自主学习

提问:日本虽然面积小,只有3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但海岸线却比我国还长,为什么

看“板块构造示意图”与“世界火山、地震图”,思考:日本处于什么处?

二、自然状况

1、气候

(展示) 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要求: (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提问)日本多山,降水又较多,河流会有什么特点? 2地形

(出示地形图)观察图中的颜色,并对照陆高海深表判断日本的地形特点。日本农业的单位产量不仅高于中国,也高于美国。

耕地比重小,林地却不少森林,除了经济价值外,它更重要还有什么作用?

因为森林覆盖率高,日本的环境条件较好,环境问题比我们国家要少一些,程度也要轻一些

三、人文状况 (转折过渡)日本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那么用来发展工业的矿产资源丰富与否呢? 读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与“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外国进口所之占的百分比图”回答:日本缺乏哪些主要原料和燃料?缺乏的程度如何?这些原料和和燃料都从哪些大洲进口?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和燃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能源进口国。如何保证有充足的外汇?(出示“日本进出口贸易额”)所以,日本的工业对外依赖性很强。 如果你是日本企业的老板,你会把企业安排在什么样的地点呢?为什么? 任务二讨论火山地震给日本带来的灾难,并了解日本的防震意识.

读图,说出日本的海陆位置。 读图,根据以往知识回答。

观察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东京的气候与北京的异同点 由图分析得出日本的平原面积较小,山地和丘陵比重大 日本国土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沿海一带分布这狭小的平原,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通过读“日本土地资源构成图”判断林地所占比重大 通过读图判断,日本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

培养学生在地图中判断位置的能力 训练学生通过图来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根

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某地的气候特征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分析日本人的做法,明确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实 践 操 作

任务三:合作探究

:

1 看“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图”)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 2讨论:为什么日本的产品能在国际市场上有那么好的销路呢? 尽管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日本人的忧患意识却很强

讨论:

你愿意买日本的产品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53页“读一读”日本的“循环经济”。

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检 测 导 结

归纳总结

我们从中能借鉴什么呢?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地理观念

拓展提高

任务四:达标测评 课后思考题:日本工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种分布特点对我国工业区的建设有什么启示试说明你的看法。

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 书 设 计

日本

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地理位置自然状况人文状况

处于环太平洋岛国气候适宜但山地多、平原少工业品产量大,矿产贫乏 火山地震带多优良港湾 对外依赖程度高,循环经济

应对措施发挥优势耕地少、林地多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精耕细作,提高单产 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教学 评价 设计 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既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第11篇:日本 教学设计 两课时

《日本》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中学 付珊珊

一、教材解读

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二、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四、教学处理

针对学生学情特点、课标要求和学校现有资源,我决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综合计算机技术和视听技术的优势,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利用其容量大、密度高、交互性强等优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

为丰富学生视野,深入挖掘教材,广泛吸取教学经验,将有关日本气候、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内容作为课外阅读纳入课堂。

五、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室。

2.师生共同收集与日本相关的图片(城市、文化、风光)和资料。

3.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日本出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日本汽车品牌。

4.彩笔,空白纸条

5.学生准备《浪漫樱花》舞蹈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屏幕显示富士山图(带樱花),配上日本动画片>歌曲,用于课前营造气氛,创设视听环境。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屏幕出示世界地图,指向日本,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语言导入:日本是和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居,和我国一样位于亚洲东部即东亚地区,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日本的一些地理知识。屏幕出示课题日本。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让学生分组将课前预习和收集的有关日本的地理知识讨论整理后用彩笔写在老师发给的纸条上,完成后将纸条贴在黑板上。再带领学生把收集的知识分类,以下按所分类别进行学习。

1.屏幕显示日本轮廓图,让学生填充:周围的海洋(太平洋、日本海、东海、濑户内海)四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明确日本是一个岛国,最大的岛是本州岛。在学生填充时显示所答知识点,这样可有效检查预习情况。

2.让学生出示课前收集的日本城市图片,并对该城市作以简介。使其在感观上对日本的概况有所了解。

3.抢答:日本首都、民族及其使用语言。

4.明确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日本还有“地震国”、“世界火山地震博物馆”之称,共有200多座火山,80座活火山,最为著名的的也是日本最高峰就是富士山被日本奉为“圣岳”,并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富士山景观,猜想:为什么日本多火山地震?从而巩固上学期学习的知识。

日本每3年就发生一次危害较大的地震。播放地震录像,让学生从直观上了解地震的过程。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也是一个多震的国家,那么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把学生分成4小组,选择不同场景(在校、在家、在室外、在地下商场),自由选择汇报方式,以培养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给学生发挥空间,进行防震意识教育,使学生敢于面对自然灾害,不怕困难。

5.看日本轮廓找出日本最大平原。

6.讨论:从日本的地形特点可以看出日本水能资源怎样?

7.课外阅读:《日本的气候》,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孕育出日本的国花——樱花,春天樱花绽放,如同红霞,又似锦云,流芳溢彩,美不胜收。用语言渲染气氛,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8.学生表演舞蹈《浪漫樱花》根据条件决定是否加此环节,活跃课堂气氛。

第三环节:巩固新知

1.屏幕再现日本轮廓图,让学生填充周边海洋,主要岛屿和城市。突出本节重点。

2.完成教材中活动

第四环节:课堂延伸

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地形的利弊

第五环节:结束全课

先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这节课我们从位置、地形、等方面对日本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大家可以看到黑板上还有一些咱们同学的收集的知识,我们还没行分类学习,留到下节课完成。)在动听的日本歌曲中结束全课。

第二课时

课前屏幕显示日本地形图,并播放日本歌曲,让学生对上节知识作一下回顾并进入情境。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历史课上,我们知道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战败国,而如今日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1.屏幕出示汽车徽标,学生识认并说出哪些是日本的品牌;学生出示课前调查日本家电品牌标记,这样做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两组数据: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最高。引导学生从中看出日本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3.讨论:为什么日本这一战败国经济迅速恢复,如此发达呢?在前两环节的基础上设计此问题,使学生思路清晰。教师在学生汇报后总结、板书,进而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加工贸易经济”。屏幕出示课题“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播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日本进口原油的巨轮图片等,使学生从感观上进一步理解“加工贸易经济”。

4.企业策划:假设你是日本大公司的企业策划人员,你会把你的工厂建到哪儿?才能保证质量,有利于原料的运进,减少运费,使用最廉价的劳动力,从而降低成本,使你的产品最具竞争力?讨论后教师出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师生共同分析,培养学生识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角色转换:在赚钱上日本人很精明,在其他方面,也一样,现在假设你是一个日本人,你会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1)我是日本化工企业的老总,企业效益不错,但环境污染严重,我将怎么办?

(2)我是日本林业部负责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允许随便砍树,但生产和生活需要大量木材,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3)我们日本人很喜欢吃鱼片,不仅本国需要量大,而且出口海外,但我们海域有限,怎么才能打到更多的鱼?

(4)我是本田公司总裁,现在汽车原材料上涨厉害,我们公司怎么办?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保护本国资源的同时,要保护全球环境,从而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6.选择适当方式完成教材中活动。

第三环节:课堂延伸

学习了日本的经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应向日本借鉴什么?(注重与语文学科间联系,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

学生谈收获,以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总结全课使师生情感得到升华。

第三课时

课前屏幕出示日本繁华的景象图,播放日文歌曲

第一环节:直接导入

前两节课我们对日本的地形、经济有所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研究一下日本的文化特点。

第二环节: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日本文字和日本现代繁华景观,师生共同分析(日文中间有不少汉字,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进行武力扩张不断学习西文科学文化,经济迅猛发展,说明日本善于吸收东西方文化)。屏幕出示课题“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2.出示有关日本饮食、服饰、诗歌绘画、宗教、建筑方面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有关知识,分析日本文化特点,并与东西方文化对比,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激发学习兴趣。

3.游戏:分组比比看谁知道日本之最最多。教师在学生说完加以补充总结

(日本最大平原——关东平原,日本最高峰——富士山,日本人最喜欢的食品——寿司、生鱼片,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美国,日本最大岛——本州,日本最大渔场——北海渔场,日本最大湖——琵琶湖,日本是填海造陆最多的国家,日本是地下街最多的国家,日本是森林覆盖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是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之一,日本是最大的汽车输出国,日本的东京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卢舍那佛坐像是世界最大的金铜佛像),并对说的好的组给予物质奖励。

4.播放《放牛娃王二小》,出示小泉拜靖国神社图片,让学生谈感想。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我们都知道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41年又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深恶痛绝,但宽容和博大是我们中华民族千载不变的优良传统。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但也不能永远活在历史中,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步伐,就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向其学习先进经验,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第三环节:教学反馈

1.屏幕出示有关本课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检查

2.完成教材中活动

第四环节:结束全课

以一首《Wearefriends》结束全课

第12篇:《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初中地理>>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日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河南临颍窝城二中 曹建池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这在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2)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图片、查找文字资料、小组讨论、分析处理资料,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防震意识和环保意识,初步建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教学重点: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调查商店电器柜,统计由日本进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或日本汽车品牌等。

第二课时(共2课时) 学习过程

复习提问:1.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2.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的国家?

学生回答:1.日本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周围海域组成。

2.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的其他有关知识。

屏幕显示:图片(本田汽车、丰田汽车、佳能照相机、索尼照相机)

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产品品牌出自哪些国家么?

学生回答:日本。

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市场上,随处可见日本的工业产品,这说明了日本经济发达。注重开拓国际市场。

下面再来看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屏幕显示: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教师引导:那么日本为什么非常注重开拓国际市场呢?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认真思考讨论。

屏幕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

教师引导: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发展经济所需的原料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外(P22图7.10)

屏幕显示: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

教师引导:日本的产品主要输往那里?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加上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需求越来越多,加之国内供应不足,因此对外依赖严重。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然后依赖科学技术和充足劳动力,对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屏幕显示:对日本经济分析(经济大国、资源小国)

教师引导:这些经济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何利与弊?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不稳定

屏幕显示: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教师引导: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教师提问:日本工业区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日本是一个岛国,多优良港湾。另外,日本的加工贸易经济决定了日本的工业区分布在沿海进出口比较方便。

屏幕显示:图片掠夺世界的渔业资源(日本大量捕杀鲸鱼、大量出售金枪鱼)

教师引导: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略。

屏幕显示:图片

教师引导:读图分析日本建筑和服饰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日本文化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发达加工贸易经济,了解了日本主要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又了解了日本的文化特点,知道日本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

1.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 B.经济发展缓慢 C.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 D.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

2.读“日本图”,写出图中字母或数字代表的地理名称。

海洋:E______,F______,G______。 海峡:H______。

岛: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山峰:f______。

日本首都:g______。

参考答案:

1.B

2.E.日本海 F.太平洋 G.东海 H.朝鲜海峡 a.北海道 b.本州东京

2009-02-06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大 中 小

【上一篇】《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下一篇】《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四国 d.九州 f.富士山 c.g.

第13篇:《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要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与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

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防震意识。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

第一课时(共2课时)

学习过程 屏幕显示:图片(富士山和樱花)

教师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

学生回答:日本。

新课导入:同学们说的很对,这是日本最有名的旅游胜地——富士山和日本的国花——樱花。日本是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历史上曾经对我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今天我们来了解与日本有关的地理知识。

屏幕显示:课题——日本

屏幕显示: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

教师引导: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日本的地理位置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日本是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群岛国家。

屏幕显示:日本国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P18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周围的海洋。

学生回答:略。

屏幕显示:日本周围的海洋

教师小结:日本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鲜、韩国相望,西南与我国隔东海相望

屏幕显示:日本空白填充图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P18日本地形图,说出日本四个大岛。

学生回答:略。(学生在屏幕上分别指出四个大岛)

屏幕显示:四个大岛的名称及位置。(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教师提问:日本四个大岛中,最大的岛屿是哪个?

学生回答:本州岛。

屏幕显示:日本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长崎等城市。

学生回答:略。

屏幕显示:略。

屏幕显示:日本的地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日本最大的平原并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日本山地多,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屏幕显示:日本沿北纬36°地形剖面图。日本地形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四分之一是平原。

屏幕显示:英国地形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与英国的差异。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与日本相比,英国跨经纬度少,自然条件单一;日本各地由于经纬度不同,气温降水差异大,同时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关东平原最大),决定了其自然条件的复杂性。

屏幕显示:东京鸟瞰图

教师提问:日本的高楼大厦很少,除机关大楼是最高建筑外,其它建筑多是几层的楼房,很少出现十几层高楼的建筑,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与地震。

屏幕演示:火山和地震的形成。

教师补充:日本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不仅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火山。

屏幕显示:世界火山地震带 教师引导:中国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这两大地震带之间,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当我们在教室里发生了地震,我们应当如何求生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是我国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岛屿组成。日本多山地,平原狭小,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了教师引导,配合多媒体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获得知识。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巩固以前所学知识,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巩固练习: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有许多火山,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

)

A.圣海伦斯火山

B.维苏威火山 C.埃特纳火山

D.富士山

4.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

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5.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 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

6.分别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日本位于(

)

A.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7.比较日本和英国所处的经纬度位置(

)

A.日本所处纬度高于英国

B.日本所跨经度小于英国C.日本所跨纬度大于英国

D.日本位于英国的西北部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5.A

7.C

6.C

第14篇:《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第一节教学设计

大隗镇第二初级中学

刘水亭

1 / 5

第一节 日 本

第一课时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防震意识。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 设计思路

《日本》是在学生学习大洲——亚洲后,掌握了分析区域的方法情况下讲授的一节课。如何将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突破的重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从一位旅游者的食、住、玩等出发,引入了日本的海陆位置、气候、多火山和地震以及文化的特点。由表及里,如抽丝剥茧,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 / 5

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下面这个国家进行旅游。 【播放与日本有关的图片】

生:根据图片判断考察的目的地——日本。

二、围绕教材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 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师:适时点拨。 1.友情提示 语言——日语。

货币——日元 100日元≈6.8元人民币(注意);日本银行兑换只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进行,周

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银行全天休息。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兑换,要比银行兑换稍微贵些。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概括气候特点。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黄海)或飞机。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日本。 2.轻松之旅

师: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住: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图片1)

3 / 5

图片1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多地震。 讨论

(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地震、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教师适时引导,指出日本名山——富士山,在地图上找出位置并观察图例——可判断此山为火山,领略富士山的自然风光。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的知识吗?

地震前兆 生:列举现象。 师:归纳。

群测群防搞预报,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方法简单效果好。

模拟演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做出相应的反映) 情况1: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 情况2: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情况3.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

4 / 5

情况4.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 情况5.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情况6.正在上课的学生…… 地震后的自救

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归纳)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三、提出新问题,铺垫下节课

这次旅行即将结束了,如果你要为家人准备礼物,你会准备日本哪些著名的产品呢?课下同学们想一想。

板书设计

点 评:

本节课中,教师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取了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考察者的身份去探究生活中的现象,渗透生活中的地理要素,以及各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做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

教师角色转变了。教师通过问题巧妙设置,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合作者。

5 / 5

第15篇:《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案例题目:《日本》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日本》这一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分国地理的一般方法,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由“多火山、地震的岛国”“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标题内容是有着内在的联系。日本的国情——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对他的经济以及文化有着一定的影响。

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当今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所以本节课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学习一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2.通过认识日本,培养学生防震、减灾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构成、地形及气候的特征。教学难点: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综合法、启发式引导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

【百度视频1】http://video.baidu.com/&W991&H682&T9065&S554&TPjpg 【百度图片7】

http://image.baidu.com/&W920&H635&T9013&S304&TPjpg 【教师】火山地震给日本这个国家带来了灾难,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灾后的样子,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日本人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家,你又了解哪些防震减灾的知识?

【学生分组讨论】略。

【小结】面对如此多的地震,日本人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比如“图7.6传统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每年9月1日是日本全国的防灾日,日本国民要进行防震演习。我国也是地震多发国,地震发生时我们应懂得一些自救方法,比如在家里可躲在床或桌下面或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等。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边。在车间里可躲在机床下或小房间。在影剧院,在饭店可躲在椅子下。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难。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如用枕头顶在头上,用脸盆顶在头上,用书包顶在头上,双手护住头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在这个地域狭小,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它资源和经济又是怎么样的呢?在下一节课中我们继续学习日本相关内容。

【布置作业】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板书设计】 日本的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岛国——四大岛为主体 地形特点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以山地地形为主,多火山、地震

教学反思

指导学生多读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利用直观地图,通过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阅读地图能力,不仅使学生会看地图,更重要的是他们能理解和分析地图,并运用地图说明问题。讲练结合,使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第16篇:日本教学设计与反思

《日本》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前构思】

日本这一节是湘教版七下第三章的第一节课,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学习好这节课,对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日本是中国一水相隔的邻邦,也是中学生很熟悉的也很感兴趣的国家。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完全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启发式教学。日本是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有自己的特色,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学习他们如何扬长避短,这一点应该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建议采用讨论的方式后,在和学生一起综合分析其特征及其原因。

日本也是世界重要的热点国家,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借此我寻找一个契合点,将热点新闻和地理课堂教学联系起来,那就是采用初中不常用,但高中常用的教学方式——情景案例教学法。比如2011年2月日本的“北方四岛”问题,2011年3月11号日本的9级大地震问题都可以作为教学用材料,其中日本的大地震,及日本成为“地震国”的原因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

1、

2、日本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组成、地形、河流、气候) 日本的经济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2、日本被称为“地震国”的原因

日本如何将“资源小国”变成一个“经济强国”。

【教学方法】

情景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学生分组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用呈现新闻材料的形式来导入新课:2011年2月俄罗斯和日本两国因为“北方四岛”打起有史以来最凶的“口水仗”。预习新课请大家找出以下的问题:

1、被日本称为“北方四岛”指的是哪四个岛?请在地图中找出来

2、请找出日本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四大主岛自北向南依次是什么?

3、日本和俄罗斯是怎么的邻居关系呢?

4、请大家准确的描述一下日本作为东亚岛国的海陆位置。

学生基本上可以回答出来,但仍然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确定位置,总结日本的海位置。 板书: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

二、承接上个材料,继续提出可以激发学生真正思考的问题:

5、小日本敢于大俄罗斯“叫板”的底气来自哪些方面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展示自己的成果。学生的思维很活动,视野面很宽阔,回答让我也十分满意.有学生回答;日本发达的科技水平;日本不断壮大的军事实力;叫板的底气主要来自日本雄厚的经济实力。 板书:发达的经济

承转:日本在二战中是个战败后,二战之后,日本是如何恢复并迅速发展经济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大力发展教育,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有美国老大在外围保护,美国的扶持等。

教师讲解:虽然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日本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请问日本发展经济的有条件和不利条件分别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表格材料展示,让学生总结出日本的矿产资源缺乏是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日本在这个层面是个“资源小国”。日本的经济在国际上地位“经济大国”。 学生可以通过课本及讨论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略。

请问:假如,你是日本的一把手,你会如何把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呢? 很多学生都一定能回答出:从国外进口矿产资源,在本国加工,再卖给其他国家。

教师表扬学生并总结日本的经济模式: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读图:课本69页的地图,回答课本上活动问题:强调重点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教师讲述:日本的主要工业城市。

总结:日本的位置和组成,日本的经济模式工业分布。

第2课时

一、采用新闻材料:2011年3月11日,位于日本本州岛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请用板块构造的理论来解释一下,日本多地震的原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

1、教师提问:回顾上学期的内容,位于的交接处,如果是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的话,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地形嗯? 学生答:山脉。这也是日本多山地丘陵的原因。

读日本地形图:总结日本的山地丘陵占到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沿海一带。

2、中国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队准备去日本帮助日本救灾的话,需要带什么样衣服呢?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带点稍微厚的衣服,日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还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夏季凉爽,冬季温和,降雨较多,3月份的宫城县气温还是较低的呀。但也有特殊的天气冬天北海道附近有暴雪,夏季有台风。

3、中国的救援队去日本需要懂点什么样语言?不会日语可以吗?日本的饮食习惯和我们的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一一回答,教师总结:日本的文化既有本民族,又兼有东西方的文化特色,这个民族是个非常聪明的民族,是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的民族。 总结并形成知识结构:略

二、课后反馈:练习。

【课后反思】本节上得较为成功,体现了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的理念,借助新闻材料使这堂课上得饶有趣味,学生的专注和热情都是十分高涨,课后反馈效果也很好。但有一点:在救助日本时,有学生持不同的态度,我们可以对他们引导,矫正一些思想认识偏差,但还要教育学生爱国仍然是必须的。

第17篇:第二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制作者:马正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熟记日本四大岛屿名称,主要城市和著名地理事物名称。 3.在地形图中会分析日本地形特点。

4.会根据板块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并掌握防御地震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我国引进日本的著名动画片“聪明一休”,和日本侵华图片激发学生对日本了解的兴趣。

2.通过阅读地图、描图、析图等形式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国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的状况,在不断的读图分析中积累知识和方法,形成理性的认识。

3.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把难理解的问题易懂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情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于日本防震减灾方面的学习,增强对生命珍视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

2.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教学难点】

识记日本城市的名称,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日本科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中日关系等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我国引进日本的著名动画片“聪明一休”,和日本侵华图片,中日动漫产业对比等信息激发学生对日本了解的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利用已创设好的情境,带领学生深入学习,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一、地理位置

教师:看图完成一二小题。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____°N——____°N 的________带。

②海陆位置日本东部濒临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二、领土组成及其特点

教师:(1)看图,说说日本领土组成的特点;(2)找出四大岛屿的名称

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相互讨论讨论:

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有利影响?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对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主要城市及著名地理事物名称

三、地形

教师:仔细观察日本的地形图,说说日本的地形有何特点?

多山、平原狭小。

教师:

欣赏:关东平原

富 士 山

四、多火山、地震

教师:你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吗?

答案:日本位于特殊的板块位置,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教师: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 人类造福吗?

a、火山灰含有多种促进植物生长的肥料物质,是一种天然化学肥料 b、温泉——旅游地 c、科研基地

d、火山蒸汽发电站 e、火山灰美容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下面两则消息,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师:日本应对地震的措施是什么?

木质结构民居

防震演习

教师:中国也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目前我们改变不了建筑物,但我们能做好的是一次成功的地震演习,请同学们说说当我们地震时我们该怎么演练呢?

本节重点内容总结:

一、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领土组成及其特点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

海岸线曲折。

三、地形

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

四、多火山、地震

原因、利用火山,应对措施。

课堂检测

1.构成日本领土的四个大岛中,纬度最高的是(

A.四国岛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北海道岛 2.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盆地 3.日本处在哪个地震带上?(

A.地中海地震带

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C.环太平洋地震带

D.大西洋地震带

4.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5.日本处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课后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

1、

2、4题

第18篇: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一、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三、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一、重在培养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能力。

二、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一、通过情境设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对于日本防震减灾方面的学习,增强对生命珍视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一、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并通过地图、景观图以及文字介绍认识到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二、培养学生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一、学生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二、学生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日本的相关资料和与地震的有关材料。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下面这个国家进行旅游。

播放与日本有关的图片。

(图片判断考察的目的地──日本。)

二、围绕教材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

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说一说你们这个国家的了解。 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师:适时点拨。

教师:我们先来看内容提纲

(一)运用地图说明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

日本的地形图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位置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因素,加上日本是学生地理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因此采用通过读图的方式来掌握日本的位置、组成等内容,让学生在图中分析,加强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承转:我们常用“一衣带水”这个词语来形容我国与日本的位置关系,用“千岛之国”来形象地说明日本的组成,那么日本的位置和组成对自然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完成内容提纲

(二)“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1.用红笔大概描出日本海岸线轮廓,并说明特点。 2.观察日本的地形图,说出日本地形特点。 3.结合P15图文叙述,完成P16活动。

要求:

1.首先结合课本资料,独立思考。 2.组内交流展示。 3.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

红笔大致描过的日本海岸线的地图

日本的地形图

日本及附近地区的火山、地震带

学生回答略。

教师适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有“火山国”和“地震之邦”之称。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日本国民极强的应急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抗震减灾机制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文资料:日本在防灾减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日本。

2.轻松之旅

食: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住: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多地震。 讨论

(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教师适时引导出日本著名的山──富士山,找出在地图上位置,观察图例──可判断此山为火山,领略富士山的自然风光。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知识吗?

地震前兆

生:列举现象。

师:归纳。

模拟演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作出相应的反映)

情况1: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

情况2: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情况3.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

情况4.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

情况5.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情况6.正在上课的学生„„

地震后的自救

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归纳)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三、提出新问题,铺垫下节课

这次旅行即将结束了,如果你要为家人准备礼物,你会准备日本哪些著名的产品呢?课下同学们想一想。

第19篇:日本现代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

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现代设计的起步要迟得多。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运动以后才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运动,逐渐进入工业化时代。但直到二次大战前,日本 的国家重心都放在海外军事扩张上,在工业设计上虽有过一些零星的探索,但始终未能进入现代设计的运动阶段。战后在美国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下,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直到50年代日本才进入了现代设计的起步阶段。 1945—1952年是日本战后最困难的阶段,被称为经济复苏期。随着美对日制裁政策的松动,日本经济逐步得到恢复。

1945年日本恢复生产金属厨具,逐步允许为国内市场和驻日美军生产金属用品和家用电器;1947年日本企业得到批准可生产300辆汽车和其他机动车辆;1948年日本开始生产电冰箱;1950年日本生产的打字机和日光灯投放国内市场。 1949年日本政府公布了新的日本工业标准(简称JIS),为日后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经济的初步恢复,对工业设计提出了初步要求和需要。 四五十年代在日本举办的一系列展览,让日本人大开眼界,也激发了日本人对新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工业设计作用的认识。早在1947年日本就举办了“美国文化生活展”,一方面介绍了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一方面通过实物及图片介绍了美国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工业设计在人的生活中的应用。展览相当成功,在社会各界和设计界引起很大震动。1948年又举办了美国大学设计展和“外国生活资料展”,后者展出了大量外国当时先进的生活用品。1949年又组织了“产业意匠展”,1951年举办了“设计与技术展”等等,这一系列展览给日本设计师有益的启迪,引起了日本对工业设计的重视,促进了日本工业设计的进步。

1951年美国设计大师罗维的日本之行,更是给思索和困惑中的日本设计师雪中送炭。受日本政府邀请,美国政府派遣美国极有声望的工业设计大师罗维赴日讲学,在日期间罗维不仅讲授了设计课程,还为日本设计界亲自示范设计程序与方法,并且为日本公司设计了著名的“和平”香烟的包装。罗维的讲学带动了日本现代设计的发展,使日本设计师得以了解世界最新的设计理论、技术与设计状况,取得第一手感性资料,有利于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正确评价和认识。这些因素促进了日本对工业设计的共识,也刺激了居于落后状况的日本设计界的有识之士。

1 1951年日本最重要的工业设计院校——千叶大学成立工业设计系,日本艺术大学亦在随后成立了工业设计系(简称工艺计划系),标志着工业设计正式纳入日本大学的教育体系,设计人才的培养有了正式的途径。随后日本终于在1952年迈出了工业设计的重要一步,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JIDA)在这一年正式成立,工业设计活动有了名正言顺的组织机构,标志着日本现代设计从恢复期进入了成长期。同年举办了战后日本首次工业设计展览会——新日本工业设计展。这两大事件成为日本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

1953年朝鲜战争的结束,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日本真正的设计发展也从这里开始。在美国巨额的经济援助和雄厚的科技力量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快速而持续的增长,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的现代设计,也对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1953年日本电视台开始播送电视节目,使电视机需求量大增,刺激了电视机的设计和生产。1955年随着东芝电器公司推出的第一台电饭锅,日本开始进入家庭电气化时代,家电产品深入千家万户。1958年摩托车开始流行,1959年日本新型相机打入国际市场,1960年日本电视机产量达357万台,居世界第二位,而摩托车产量149万台,居世界第一位。

战后奄奄一息的日本经济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令人咋舌的高速发展,使得企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大企业开始意识到设计对于开拓市场、赢得竞争的重要性,纷纷成立自己的设计部门,设计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设计发展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最先在企业内部成立设计部门的是松下公司,早在1951年松下幸之助在访问美国时,有感于美国工业设计的繁荣局面,回国后率先在自己公司成立了设计部门。随后本田汽车公司、佳能照相机公司、东芝电器公司、夏普公司等也相继成立了自己企业的工业设计部门。索尼公司则采用聘用专职设计师从事设计的制度,最终在1961年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部。

日本战后成立的一系列机构和采取的卓有成效的措施,为保护本国设计师的利益,获取国外最新的设计信息,有效促进日本设计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这种政府对工业设计发展的扶持、干预行为,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极罕见的,而对姗姗来迟的日本设计来说又是得之有效的。

1951年日本成立了隶属于日本通产省的“日本出口贸易研究组织”,它一方面为 2 日本政府提供有关产品设计的情报,另一方面负责派遣日本学生到外国留学设计和邀请国外重要设计专家来日访问讲学。另一个机构是早在1928年即已成立的“日本工业艺术院”,是通产省属下的工业设计研究机构,主要为扩大日本中小企业的出口提供产品设计、材料和新技术研究的服务。它还组织出口商品国际展览,为树立日本优秀产品的形象起到了很好作用。它出版的期刊《工业艺术》为日本设计界提供了最新的设计信息。

1957年日本通产省成立了一个特别部门——“工业设计促进会”,主要是帮助日本企业保护自己的设计不受外国企业的抄袭,处理外国指控日本企业抄袭它们的设计等事务。在其促使下,1957年成立了日本设计最高奖——Gmark奖,其作用类似于意大利的“金圆规奖”,奖励了日本工业设计的创新精神。为防止出口产品设计和发展被仿冒、侵犯专利,日本通产省于1957年成立“良好设计选择系统”以及优秀产品的证书“G级”标记,并于次年修改设计法,强调了对原设计的保护。1958年日本在通产省内设立了主管工业设计的部门——工业设计课,并制订公布了出口工业产品的设计标准法规。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成立,随即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以集体会员身份加入了该组织,使日本设计能融入世界工业设计趋势中。这些都为日本工业设计的迅速发展,为其日后在世界工业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索尼公司的成功是日本政府扶持、引导设计战略,企业重视工业设计的成功典型,成为日本50年代工业设计飞速发展的缩影。索尼公司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型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其不随大流、坚持独创的设计原则,使索尼的产品成为最优秀产品的同义词。索尼公司成立于1945年,原来叫“东京通讯株式会社”,1950年该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磁带录音机。1953年由日本政府出面,购买到了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半导体技术专利,于1955年成功推出了第一台全晶体管收音机,受到消费者欢迎,销路极佳。从此开始了该公司的迅猛发展。1958年公司正式改名为“SONY”,其简洁的名称和琅琅上口的读音以及来自Sonic(音响)与Sonny(乖孩子)的谐音组合,使索尼(Sony)成为妇孺皆知的知名品牌。1959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化的电视机“TV—8—301”,这台屏幕仅20厘米、重6公斤的电视机,是第一台袖珍型电视机。其设计简洁,功能性突出,有把手、按纽、天线和支架,结构十分合理,受到设计界的关注。

3 索尼公司非常重视设计,其设计政策的中心是“创造市场”。为此拟定了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八大原则:

(一)产品必须有良好的功能;

(二)产品设计美观大方;

(三)优质;

(四)产品设计上的独创性;

(五)产品设计上的合理性,特别要便于批量化生产;

(六)各产品之间必须既具有独立的特征,又应有设计特征上的内部关联性;

(七)坚固、耐用;

(八)产品对社会大环境应具有和谐、美化的作用。八大原则反映了现代主义原则与精致、细腻的日本文化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使索尼公司创造了电子世界的许多第一,其设计的成功引发了其他公司的竞相仿效。其完善的设计体系和设计策略、设计方式,成为日本大企业设计模式的代表。 40—50年代的日本现代设计带有明显的模仿设计特征的痕迹,尚未形成成熟的日本设计风格。但善于学习且兼收并蓄的日本民族精神决定了日本工业设计不会沉寂太久,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它终究会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国。50年代索尼公司的腾飞已初见端倪,60—70年代日本现代设计的异军突起即是明证。 经过四五十年代的恢复和发展,到60年代日本经济便达到了非常高的发展程度,1968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达世界一流水平,进入富裕社会时期。与此同时,日本现代设计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到60年代日本便以“主人翁”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设计舞台上,通过组织和参加国内国际的设计会议、产品展览等活动,把他们的设计推向世界。

1960年在日本召开了世界设计大会,专门讨论各种设计的问题。1961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参加了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议,日本设计开始走向国际。同年日本举办了机械工业设计讲习会,促进机械外型和仪表外型的设计改革,开始着手进行工业设计界人机工学的宣传与推广。1962年协会举行成立十周年工业设计专题讨论会,并发行工业设计协会1962年年鉴。1963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派人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大会,并在国内举办日本工业设计出口产品展览。从1965年开始,协会每年举行一次与工业设计有关的专题讨论会。如1967年的专题是“工业设计的有效性”,1968年是“人机工学”,1969年是“人与工具”,1971年是“都市的生活问题”等等,每年围绕一个专题讨论攻关,从而引导工业设计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1966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举办“日用品15年设计运动大赛”,对优秀产品设计进行奖励。同年日本工业设计界着手合作研究环境与工业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设计 4 的影响,为增强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由企业与设计机构连续派人去国外考察,收集设计情报。1972年日本工业设计协会出版了专门介绍日本工业设计发展与状况的专门著作《日本工业设计》,并组织专题讨论,为日本现代设计做了大量宣传鼓吹工作。

此外通过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设计的观念在国民中深入人心,在日本企业中也得到空前重视。在设计教育体系方面,随着设计专业的开设及设计院校的成立,日本在60年代已基本形成了完善的设计教育体系,为日本设计的长远发展准备了条件。日本设计的发展很快引起了世界同行的关注,1964年美国的《工业设计》杂志、瑞典的《造型》杂志这两家世界权威的工业设计刊物都刊出了日本工业设计专集,系统介绍日本设计的状况与成就,日本工业设计开始真正走向世界。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70年的万国博览会均是由日本举办的大型国际性活动,两次大会的设计成为日本设计师展示才华的最佳场所,也让崛起的日本设计真正在国际上亮相。到70年代日本许多设计产品便以咄咄逼人之势大步挺进欧美市场,以其良好的性能、多样的造型、低廉的价格和无微不至的设计细节,征服了欧美市场的消费者,也令欧美制造商惊慌失措。战后曾亦步亦趋走在欧美国家之后的“小日本”终于后来居上成为世界工业设计大国。

日本现代设计最鲜明的特点是与传统文化、传统设计的和谐共处,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双轨并行。既没有因现代设计的发展而破坏传统文化和设计,也没有因传统设计的博大精深而阻碍现代设计。一方面大力保护、提倡和发展传统设计与文化,其陶瓷、传统工艺美术品、传统服装、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设计(如茶道、花道、盆景设计)等得到几乎完美的发展;另一方面,极力主张发展、推动和提高现代主义的设计,其汽车、家用电器、照相机、现代建筑和环境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跻身世界优秀设计之林。日本现代主义设计在吸取欧美国际主义设计优点的同时,又吸收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日本现代主义设计既有欧洲现代设计的理性主义和高技术特征,又有美国设计那种高度的商业味和大众色彩,更有来自传统文化和设计的周到、细腻、精致、小巧的气质和韵味,这是日本设计最具魅力的地方。凡去过日本的人,无不对日本 5 设计上的无微不至留下深刻印象,大到大型机械产品,小到一把裁纸刀,他们都有独到的设计匠心,充分发挥了为人设计这一宗旨。

70年代日本设计师发起过针对儿童而进行的设计活动,使产品具有独特的功能和儿童喜爱的外型,使儿童受到教育并健康成长,他们称这种设计是“进行教育的设计”,令消费者对设计师油然而生敬意。

日本设计界把家用电器设计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来考虑,称设计为“生活的学者”,通过设计可以沟通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关系,弥补生活的缺陷。这使得设计师的工作更具人情味和使命感。日本理光公司(RICOH)的设计口号是“人情味的技术”;而夏普公司(SHARP)的设计原则是“方便使用第一”。尽管其表达不同,而宗旨是相同的,那便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它贯穿于日本的现代设计之中。

日本现代设计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集体主义工作方式。日本设计界以驻厂工业设计师为主,几乎所有重要的设计事务所都在大企业内,并且一向以集体的面貌出现的,很少有个人突出的机会。他们通常是针对某产品的设计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进行设计,以此来增加同类产品的竞争力。这与日本民族文化中强调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以及日本大企业终身雇佣制度是密切相关的。

日本独立设计事务所及自由设计师则更多是与中小企业的合作。最著名的是日本GK设计事务所,它由几十年前不到10人的小公司发展壮大到今天成为年拥有300多名专职设计师的日本最大的设计咨询公司,反映了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对工业设计的需要。GK设计事务所与一些大公司如日立、雅马哈等日本著名公司都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就一些设计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处理,在日本工业设计界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日本的许多工业产品都在世界上占有领先地位,其出色的设计令世人刮目相看。 日本汽车设计和制造尽管起步较晚,但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来势汹汹的气势令欧美国家瞠目结舌。70年代初期日本汽车成功挺进美国,以其良好的性能、新颖的外型和低廉的价格征服了美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在1980年成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汽车第一生产大国。日本著名汽车公司有三菱、丰田、本田等。日本的摩托车是工业设计的后起之秀,并很快打入了国际市场,如铃木公司的各种铃木牌摩托车、GK公司设计的红叶牌摩托车等,都以优异的性能和出色的设计 6 成为国际市场摩托车的知名品牌。

日本的照相机制造和设计同样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著名的有理光、佳能、奥林巴斯等,以其造型合理、使用方便、面向大众、价格便宜等特点而畅销全世界,与品质优良的德国相机平分天下,显示了极强的竞争实力。

日本的家用电器是在国际上非常有垄断地位的产品之一,也是日本工业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其著名公司有索尼、三洋、夏普、松下等,它们在电视机、音响、录像机等家电设备上都各有所长,但它们都具有精良的质量和高品质的外型设计以及功能上的独到之处,在消费者心目中,日本家电是优秀家电的同义词。 在工业设计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索尼公司。索尼公司早在50年代后期就在国际电子行业中崭露头角,赢得声誉,以其重视设计而著称。1961年该公司设计部将广告管理和产品开发合为一体,称为“产品计划中心”,很快建立起统一的高技术产品形象。1962年索尼公司在纽约最豪华的第五大道上设立自己的展示中心,成为索尼公司在美国的第一个宣传和展示中心。1968年索尼在东京银座设立了一个八层楼的大型展示中心,开展设计推广工作。1971年索尼又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大道上设立了法国展示中心,这些展示机构对索尼宣传新产品、树立企业形象、引导消费起了很大作用。索尼公司注重市场需求的分析,关注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随时将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设计中,索尼的设计永远走在同行的前面。 1978年索尼设计生产的随身听“Walkman”被认为是日本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创造了设计史上的奇迹。该设计的灵感来自设计师的细微观察和思考:他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喜欢提着笨重的收录机到野外去听歌、狂欢,而笨重复杂的机子与年轻人那种轻快的活动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于是他们突发奇想,设计创造了一种功能单

一、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的台式磁带放音机“随身听”,这种小巧的便携式放音机马上风靡全球,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后来“随身听”又增加了遥控、电脑自动操作等功能,设计也更新颖、现代,现在仍畅销不衰,成为许多年轻人钟爱的随身伴侣。“随身听”设计的成功反映了日本设计师的精细入微之处,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设计的切入点,令使用者倍感亲切。

在设计“创造市场”的原则指导下,索尼公司不断推出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直走在国际家电设计发展的最前列。1981年,他们设计推出了最新的组合式电视机系统,1982年索尼公司又设计出第一台光激唱机,他们还研制出第一台数 7 字式磁带录音机。1989年,索尼公司设计生产了一种用于淋浴室的收音机“Shower radio”,表达了一种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创造个人产品的设计思想,是对设计“创造市场”的精彩阐释。索尼的成功是企业重视产品研究和开发,重视设计的成果。1983年以来索尼公司更是把公司销售利润的10%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设计,这一投入是相当惊人的。它也使得索尼公司在世界电子工业中具有无可争辩的先锋地位和独创性。1991年索尼公司收购了纽约原AT&T大厦,改成“索尼大厦”,此举震动了纽约及全世界,成为索尼公司不断成功的象征。 80年代的日本设计界已把目光投向了全球,大动作接二连三,努力塑造设计大国的形象。为使日本成为国际设计新的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1981年由日本政府、大阪地方政府商界和企业界联合成立了日本设计基金会,其目的是组织国际设计双年大赛和大阪设计节。1983年举办的第一次设计竞赛吸引了来自53个国家的1367名参赛者。获得国际大奖的有美国、瑞典、意大利和英国的著名设计公司。大会还给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颁发了荣誉奖。这些大型的、有影响的国际活动增进了世界各国对日本现代设计的了解,促进了日本设计的国际化。日本于80年代逐渐成为继欧美之后的新的国际设计中心。

第20篇:《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 日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

2.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3.了解日本的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过程与方法

1.重在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的方法。

2.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防震意识。

2.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1.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培养防震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1.自己读图,总结日本的自然环境。

2.分析一个国家的位置、地形、气候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日本旅游的好去处和与地震有关的材料。

设计思路

《日本》是在学生学习大洲——亚洲后,掌握了分析区域的方法情况下讲授的一节课。如何将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是教学突破的重点。所以,本节课采取了由表及里的方法。从一位旅游者的食、住、玩等出发,引入了日本的海陆位置、气候、多火山和地震以及文化的特点。由表及里,如抽丝剥茧,突出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组成旅游团去下面这个国家进行旅游。

【播放与日本有关的图片】

生:根据图片判断考察的目的地——日本。

二、围绕教材提问题,学生自主探究解决

师:我们在出发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生:畅所欲言(语言、货币、地图、气候、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等)。

师:适时点拨。

1.友情提示

语言——日语。

货币——日元 100日元≈6.8元人民币(注意);日本银行兑换只在上午9时到下午3时进行,周

六、周日及主要假日,银行全天休息。一般只能在饭店里兑换,要比银行兑换稍微贵些。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概括气候特点。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黄海)或飞机。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了日本。

2.轻松之旅

师: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

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住:日本传统的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的(图片1)

图片1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生:多地震。

讨论

(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地震、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教师适时引导,指出日本名山——富士山,在地图上找出位置并观察图例——可判断此山为火山,领略富士山的自然风光。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的知识吗?

地震前兆

生:列举现象。

师:归纳。

群测群防搞预报,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方法简单效果好。

模拟演习:(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做出相应的反映)

情况1: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

情况2: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情况3.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

情况4.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

情况5.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情况6.正在上课的学生„„

地震后的自救

生: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归纳)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3.所见所闻

走在大街上,感到又紧张又兴奋。其实与日本人一接触,我的紧张感就减少了。我们与日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一切都给我们熟悉的感觉。

同时,在日本也看到了销售世界一些著名品牌的“名牌特价店”十分红火和一些小洋房。

讨论:

(1)从中日文化交融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你观察到的。

(归纳)日本的有些文字与中国的汉字一样;建筑风格多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和服与我国唐装很相似。

(2)日本是一个 的文化。

(归纳)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4.特别推荐

课前学生搜集材料,由学生推荐日本的好去处,教师引导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

例如:观看相扑、茶道、花道、书道的表演——属于东方文化融合的表现。

赏樱花——日本的樱花节每年3月15日至4月15日。

泡温泉——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

旅游小贴士:

A.打电话:红色及粉红色电话——适用于日本国内电话;绿色及金黄色电话——可以打国际长途。

B.花钱不用给小费。

C.进入房间不要忘了脱鞋。

D.渴了就喝自来水。

E.地铁方便又便宜。

三、提出新问题,铺垫下节课

这次旅行即将结束了,如果你要为家人准备礼物,你会准备日本哪些著名的产品呢?课下同学们想一想。

板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
《日本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