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表(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25 08:37:4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表

篇1:课堂教学设计表 篇2:幼儿园公开课教案表格

七彩童年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

篇3: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上传百度文库

幼儿园课堂教学设计

姓名:

职务:园长

单位:

科目:体育游戏 课时:一课时 时间:2011.11.12 授课老师;

班级:大 班

游戏 给灾区孩子送水

目标:

1、培养幼儿的双脚弹跳和单脚弹跳能力

2、从小培养幼儿的团体意识

3、从小培养幼儿节约用水

准备:

1、四个有水的盆,四个空盆

2、16张垫子

3、16个圆圈

4、四个一次性水杯

过程:

开始部分

将幼儿带出户外,队形整理好后,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将幼儿引入本节课题:

如“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出来干什么?”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是给山区小朋友送水的,那里的小朋友没

有水喝,只靠着天喝水,天要是不下雨他们就没有水喝,所以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一起来做一个给山区小朋友送水的游戏,小朋友们愿意玩吗 ?”

“在玩之前,我先要请小朋友做做游戏前的准备。”等等。

中间部分

一、做游戏前的准备(做动作活动全身)

二、开始做游戏

1、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四组,然后请幼儿观察准备的材料,

幼儿先将第一个盆里的水用一次性纸杯舀满,然后听老师讲解准备好的垫子是“小溪”,每组四个垫子幼儿遇见垫子后要双脚跳在垫子上,表明在送水的过程中要通过小溪。准备好的圆圈是“树坑”,每组四个圆圈,幼儿遇见圆圈后要单脚跳进圆圈,表明送水的过程中要通过“树坑”。历经艰辛万苦小朋友,最后把水送到灾区小朋友的家中。最后,哪个盆中的水多,那个组就获胜。如果有幼儿在遇见垫子或圆圈不跳的,就犯规回到原点重新再来。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3、将分好的四组幼儿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教师强调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安全。

4、本班如有生病的幼儿就做为“啦啦队”加油,呐喊。

5、游戏结束后教师看比赛的结果,盆中水最多组获胜。老师把自制的红旗给他们并请其他小朋友鼓励他们。

6、教师告诉幼儿,水是人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结束部分

教师将队形整理好清点幼儿人数将幼儿带回本班。

设计思路

一、选题理由

游戏是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事。如何能够玩得既高兴又有意义是我选题时着重考虑的问题。“给灾区孩子送水”是每个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却又不一定能理解的活动,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能完全体会其中的快乐更是一件难事。针对这一现状,我选择了这个课题。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双脚弹跳和单脚弹跳能力,从小培养幼儿的团体意识,从小培养幼儿节约用水。

二、实现目标策略

整节课主要是由教师以谈话的方式将幼儿引入本节课题→游戏

前热身运动→游戏规则讲述—→教师示范→将幼儿分组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出相应鼓励→教师讲解我们要珍惜用水

三、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 1) 游戏规则的解释。

2)在游戏中培养团结意识。

2、这节课的难点

如何培养幼儿的双脚弹跳和单脚弹跳能力。

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适合大班幼儿年龄特征,本节课主要以游戏的的教学方式来引发幼儿的学习特征,本节课主要通过(游戏前热身运动→游戏规则讲述—→教师示范→将幼儿分组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出相应鼓励→教师讲解我们要珍惜用水)来实现教育目标。

其次,在整节活动游戏中幼儿玩的很快乐,很团结,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双脚弹跳和单脚弹跳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我还着重培养了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最后,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有

个别幼儿缺乏自信心,老师需加强对他们的关爱。

推荐第2篇:连州市连州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连州市连州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表

学科 化学 教师姓名 授课班级 高二( 6 ) 授课时间 星期五 课题 探究苯酚的性质 计划课时 1 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准确描述苯酚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苯酚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及酚类物质的结构特点

(3)能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认识苯酚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酚羟基有别于醇羟基的特性 (4)能根据苯酚的性质特点确定其检验方法

(5)知道有机分子中官能团与官能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苯酚的性质实验的探究,掌握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

(2)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通过对苯酚性质的多种途径进行探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思维能力。

(4)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5)培养学生根据物质结构预测性质的能力,具备分析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设计及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通过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4)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学会团结合作。

学情分析 高二专业班学生在经过前面的学习后,已经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有机基础知识,而本课内容是在高一基础上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设计类比推测、实验探究的方法是应该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项目 内 容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苯酚的化学特性及化学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 学 难

1、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2、根据物质结构预测性质的能力的培养和官能团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类比推测的方法,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正迁移,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类比推测、实验探究 教学手段 实物、模型、实验、投影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

【情景】同学们!在你们的实验药品托上有一瓶来苏水,请同学们闻一闻它的味道,同时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容易闻到这种味道? 【质疑】来苏水为什么可以消毒呢? 【板书】(屏幕显示)探究苯酚的性质

【展示】苯酚的球棍模型和填充模型(即比例模型)学生根据模型写出其分子式和结构式。 【板书】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C6H6O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

【板书】

二、探究苯酚的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未被氧化的和已部分被氧化的苯酚样品,归纳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色、态、味) 【质疑】前面已经学过苯不溶于水,乙醇极易溶于水,那么同时具有苯环和羟基的苯酚的溶解性又如何呢?

(引导学生设计方案探究)

【实验探究一】取少量苯酚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振荡。

(注:所得苯酚溶液用于后续实验) 【质疑】 常温下苯酚难溶于水是否就意味着苯酚任何情况下都难溶于水?(引导学生从改变温度的角度继续设计实验方案探讨溶解性) 【继续探究】实验一所得浊液稍加热。

结论:常温下苯酚固体不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互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讲述】

1、苯酚有毒,使用苯酚要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

2、(呼应引言)苯酚与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用于环境消毒。

【质疑】 我们知道醇是显中性的,那么同样具有羟基的苯酚它的酸碱性如何呢?你如何设计简便的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呢?

引导学生进入探讨过程,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热情高涨,各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完善。

【板书】

三、探究苯酚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二】苯酚酸碱性的探究 方案

1、用PH试纸检验苯酚溶液 结论:苯酚显酸性,PH值小于7。

方案

2、苯酚浊液15-20滴 滴加5%NaOH溶液1-2滴(变澄清)滴加稀醋酸1-2滴(又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

结论:苯酚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是一种弱酸,酸性比醋酸弱。 【投影】碳酸、苯酚和碳酸氢根的电离平衡常数

【质疑】如果在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会有什么现象呢? 化学方程式:

结论:苯酚显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因此苯酚又叫石碳酸。 【小结、板书】(引导学生完成)

1、酚羟基的特性——弱酸性: 苯酚具有酸性,但酸性弱于H2CO3强于HCO3ˉ。

【质疑】羟基受苯环的影响,使羟基活化,所以苯酚显酸性。那么苯环会不会受羟基的影响呢?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苯不与溴水反应,那么苯酚是不是也不会和溴水反应呢? 【实验探究三】用试管取少量苯酚稀溶液,滴加浓溴水,观察现象。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苯酚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板书】

2、苯环上的取代(邻、对位) 【讲述】苯酚与溴水的反应很灵敏,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质疑】苯酚和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说明什么?

【讲述】苯酚分子里的苯环受羟基的影响容易发生取代反应(羟基的邻位和对位) 【质疑】苯酚除了可以用溴水检验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

【实验探究四】苯酚的显色反应:用试管取少量苯酚稀溶液,滴加1-2滴FeCl3溶液,观察现象。

【板书】

3、显色反应

结论: 遇FeCl3溶液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用于检验苯酚或Fe3+的存在。

补充讲述:利用这一反应也可以鉴定苯酚的存在;其他的酚类也会发生类似反应(颜色略有不同)。同时其他酚类也具有苯酚的相似的性质。 【板书】

四、苯酚的用途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结合苯酚的性质归纳总结苯酚的主要用途: 1.制酚醛树脂、合成纤维、医药、染料、农药 2.可用于环境消毒

3.可制成洗剂和软膏,有杀菌、止痛作用 4.是合成阿司匹灵的原料

【讲述】酚类与苯酚的性质相似 【师生小结】 板 书 设

一、苯酚的分子结构

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三、苯酚的主要化学特性:

1、酚羟基的弱酸性

2、苯环上的取代(邻、对位)

3、显色反应

四、苯酚的用途 巩 固 练

习【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醇的有( ),属于酚的有( )

2、预测邻甲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3、用哪一种试剂,可以把苯酚、乙醇、NaOH、KSCN四种无色溶液鉴别开来?各有何现象? 【实践活动】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参考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_____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由设

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是____________;

(3)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

6、CaO、__、__

推荐第3篇:课堂教学评价表

万德镇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 教师 授课 学科

授课 班级

授课 课题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内容 教学过程方法 教师基本素养 教学即时效果 教学特色

听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评分

序号 分数 18 40 18 16 8 评价总分

评 价 内 容

1 2 3 4 5 评价等级

评 价 意 见

推荐第4篇:课堂教学反馈表

教学反馈表

同学,你好:

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设置本次问卷。本次为不记名问卷,请严肃、认真、如实地填写

 经常开展课余辅导

1.学科2.任课老师 课余很少开展辅导3.课堂上你对该科的知识点明白程度如何 没有辅导 好 中 差4.该教师的教学对你思维的启发性如何 好

 中

 差5.该教师的教学对你的吸引力如何 好

 中

 差6.教师教授的学习方法,使你懂得如何学好该科目 好

 中

 差7.你对该教师的课堂教学整体评价如何 好

 中

 差8.作业量如何 好

 中

 差 其他9.作业批改 情况如何 及时批改 比较及时 不怎么批改作业 没有书面作业无需批改10.完成该科作业每天用时 半小时以内 半小时至一小时 一小时以上11.老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

12.有无体罚学生或严重变相体罚学生 有请简述人、时、事件无13.上课无故迟到或提前下课3分钟以上的

情况

经常写明班级、学科  偶尔

 无

14.上课时接、打手机或通讯工具发出信号 偶尔写明班级、学科  无

15.监考教师无故迟到或缺席,致使考试延

误 有写明班级、学科

 无

16.监考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监考时随意离开考场或打瞌睡、做其它事情等 有写明班级、学科

 无

17.穿不符合教师行为规范的衣着(背心或拖鞋等)上课 有写明班级、学科  无18.你对该学科老师的综合评价 优秀写明班级、学科  良好 合格 差

推荐第5篇: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堂教学评价表

授课教师课题科目

项目评价要素评分

教学目标1.符合课程标准及教材基本要求和学生自身实际

2.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明确具体

﹙12分﹚

1.内容正确,无观点和知识性错误

2.问题设计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和社会实际,具有启发性﹑引导性

教学内容3.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易理解,易掌握

﹙30 1.方法灵活,师生互动,气氛活跃

教学活动2.重视启发引导,学生能积极思维培养能力

﹙40﹚3.学生积极提问题﹑答问题,教学过程结构紧凑,时间分配恰当

3.教具操作规范,使用合理﹚

1.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精炼,感召力强

2.面向全体,注重互动,教学方法灵活,技能娴熟。

3.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兴趣浓厚

4.板书工整﹑规范,具有榜样性和吸引力

5.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课外业布置适度

教师基本素质

﹙18﹚

评语总

刘俊杰同志简评

该同志

从教二十多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在教育教学上,该同志认真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坚持育人宗旨,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中,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实践,大胆创新,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代政治学科,在平时和中考中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赢得学生家长的称赞,获得社会的广泛好评。同时,他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政治课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对偏关二中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偏关二中2010.8

推荐第6篇:课堂教学评价表

沈村联小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授课教师: 课题: 评课人: 评价指标权重 教学目标 设计。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英语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活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材处理 因素。 2.教学要求深浅适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策略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3.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及教学共振。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创新。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自由表达。 教学实施 4.创设语言实践机会,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5.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6.教师的参与、指导适当,内容讲授和学法指导易被学生接受。 7.合理利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 8.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 教学效果 2. 学习目标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3.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1. 仪表端庄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2. 语音标准,语言生动、准确,逻辑严密。 教师素质 3. 书写规范,板书科学、美观。 4. 熟练科学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5. 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善于应变,灵活把握课堂教学流向。 评 价 细 则 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分等级 A B C 5 4 3 5 4 3 6 5 4 8 6 4 6 5 4 5 4 3 8 7 6 4 3 2 5 4 3 4 3 2 4 3 2 6 5 4 4 3 2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2 2 2 2 2 1 2 1 1 2 1 1 2 2 1 综合评价(满分100分)100-90优( );90-80良( );中80-70( ) 总分: 注:在“评分等级”相应栏内打“∨”。 沈村联小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授课教师:杨化浩 课题: 年月日24时计时法 评课人: 评价指标权重 教学目标 评 价 细 则 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语文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活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 2.教学要求深浅适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策略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3.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及教学共振。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创新。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自由表达。 教学实施 4.创设语言实践机会,重视积累、感悟、运用,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 5.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6.教师的参与、指导适当,内容讲授和学法指导易被学生接受。 7.合理利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 8.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 教学效果 2. 学习目标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3.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1. 仪表端庄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2. 语音标准,语言生动、准确,逻辑严密。 教师素质 3. 书写规范,板书科学、美观。 4. 熟练科学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5. 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善于应变,灵活把握课堂教学流向。 评分等级 A B C 5 4 3 5 4 3 6 5 4 8 6 4 6 5 4 5 4 3 8 7 6 4 3 2 5 4 3 4 3 2 4 3 2 6 5 4 4 3 2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2 2 2 2 2 1 2 1 1 2 1 1 2 2 1 教材处理 综合评价(满分100分)100-90优( );90-80良( );中80-70( ) 总分: 注:在“评分等级”相应栏内打“∨”。 沈村联小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 沈村联小 班级 科目 语文 执教者 课题 评价内容 知 识 与 技 能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教学技能

4、教学方式 过 程 与 方 法

5、教学活动

6、学习创新

7、教学调控

8、教师素质 情 感 与 态 度 效 果 与 价 值

9、师生关系 学生实际 日期 评 价 要 点 课型 权重 10 10 5 10 15 5 5 10 5 评分 目标全面、准确、具体,符合学段特点、教材编排意图,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灵活使用教材,适度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充分捕捉课堂生成性 注重落实语文双基,遵循知识形成技能的规律,强化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关系 运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把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有机结合 关注课堂生成,引导学生思路明晰、有助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充分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借助教材引导学习多层面、多角度理解文本,并激励学生质疑、解疑 根据课堂生成科学调整教学思路,准确评价,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具备新理念,有扎实的语言文学功底,教学方法灵活,语言表达生动,板书规范美观 树立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平台的思想,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环境,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

10、教学态度 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感受祖国语言的美妙 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到形成语文能力过程明晰,80%的学生当堂达到预设的三维目标 5

11、目标达成 15 学生体验到学习祖国语言并获成功的快乐,在学习过程中

12、学习价值 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有更深的认识 5 评价结果 定性评价 实得分 说明: 分数与等级对照:小于等于100——大于等于90分为优,小于90——大于等于80分为良,小于80——大于等于70分为中,70分以下为差。 等级 沈村联小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 授课教师: 课题: 评课人: 评价指标权重 教学目标 设计。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体现数学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活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材处理 因素。 2.教学要求深浅适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策略的选择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3.学习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及教学共振。 1.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实践、创新。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自由表达。 教学实施 4.创设数学情景,培养学生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5.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6.教师的参与、指导适当,内容讲授和学法指导易被学生接受。 7.合理利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 8.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 教学效果 2. 学习目标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 3.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探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的数学思维、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1. 仪表端庄大方,教态亲切自然。 2. 语音标准,语言生动、准确,逻辑严密。 教师素质 3. 书写规范,板书科学、美观。 4. 熟练科学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5. 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善于应变,灵活把握课堂教学流向。 评 价 细 则 1.教学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评分等级 A B C 5 4 3 5 4 3 6 5 4 8 6 4 6 5 4 5 4 3 8 7 6 4 3 2 5 4 3 4 3 2 4 3 2 6 5 4 4 3 2 5 4 3 5 4 3 5 4 3 5 4 3 2 2 2 2 2 1 2 1 1 2 1 1 2 2 1 综合评价(满分100分)100-90优( );90-80良( );中80-70( ) 总分: 注:在“评分等级”相应栏内打“∨”。

推荐第7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教学环节(20分)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点明新课题并讲解;

3、讲授新内容,明确点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4、课堂小结,概括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内容;

5、布置作业,题量适当;

6、教学过程严谨,时间掌握恰当,密度合理。

二、教师基本功(20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4、板书工整、规范,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5、教学内容娴熟,脱离教案讲稿;

6、重视课堂纪律,教书育人,课堂秩序良好。

三、教学方法(30分)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素质培养;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掌握适中,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抓住关键;

4、精讲精练,启发学生思维;

5、教学信息量宽,根据教材要求,教学中引进新知识、新信息;

6、讲授内容简练准确,层次清晰。

四、教学效果(30分)

1、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教学目标达到;

2、学生基本掌握教材要求的内容;

3、能给学生以思考、联想、创新的启迪;

4、教学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维、新成果;

5、教学相长,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和谐。

推荐第8篇: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简约 (10%) 教师行为

1、教学语言准确、精炼、生动、易懂。

2、课堂教学设计简明有序,思维清晰,层次分明。

3、板书规范、明了、有效,突出重点。扎实 (70%) 教师行为

1、课前准备充分。

2、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新课程理念。

3、教师对教材把握准确,无科学性错误。

4、教学方法多样,课内有“看、听、说、读、写、算、思”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课内有6——8分钟笔头作业,习题的设计充分为教学内容服务,定量适度,不主张逐题讲解。

6、教师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评价及时、准确,调控合理。

7、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关心每位学生。

8、教学组织井然有序,有学生课堂- 常规的训练。

学生行为

1、课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遵守课堂常规。

3、注意力集中,80%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4、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能积极评价他人的发言。 有效 (20%) 教师行为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主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0%。

2、课堂中实施对后进生的辅导,能做到“四优先”。

3、教师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资源。学生行为

1、课中练习达成率不低于80%。

2、学生学习兴趣浓,参与意识强,举手率达60%以上,发言面不低于三分之一,回答问题有一定质量。

得分:

评价者签名:

校长签名:

考核时间:

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表

校名: (盖章)

教师姓名:

年 月 日

得分: 校长签字: 项 目 考 核 内 容

一遵纪守法

1、违法或严重违纪、受到处分者;

2、组织或参与各种形式的赌博者;

3、未经学校许可,为谋私利给学生购买辅导资料或巧立名目乱收费者;

4、学年内请病、事假一个学期以上者;

5、工作不努力、投机取巧、考试舞弊有影响者。二为人师表

1、生-活不检点、工作漂浮、不务实有影响者;

2、因教育方法不当,与家长、学生发生冲突造成影响者;

3、课堂抽烟、坐凳上课、接听手机,在公众场合撒酒风失态者;

4、不讲团结协作、发生谩骂、殴斗影响极怀、有损教师形象

5、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屡教不改造成学生辍学者。

三爱岗敬业

1、上班期间,打扑克、下棋、织毛衣、玩游戏、看电视等;

2、不守岗、不爱岗、办公期间谈天说地、不务正业、出勤不出力、工作效率极差者;

3、一学期迟到、早退累计达五次,有无故旷课现象者;

4、不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互相推诿、扯皮、消极对抗者;

5、不按时上交各类计划、总结等规定材料者。

四工作实绩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工作造成损失者;

2、不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不自觉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教学方法陈旧、观念落后、效果特差者;

3、在各类检查中,教案、作业、课堂教学等评定为特差的;

4、教学成绩:小学教师后三名。

5、在学科教学中,不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德育渗透且效果特差者。

说明:

①在德育方面获国家、省、市、县、联校荣誉的,分别加

5、

4、

3、

2、1分;

②师德考核共计100分,逐项考评,采用减分,不达80分者不予评模,学校整体不达60分不予评先进,教师不达50分,给予师德黄牌警告;在年度职称考核中为差,职称不予晋升,并要写出个人思想反思,定出整改措施,联校对师德表现特差者要作出相应处理决定,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推荐第9篇: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表

湖洋中学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表

班级:年段班时间:2012年1月8日

1、教学仪表:不坐着讲课,不酒后上课,不上课抽烟,不穿拖鞋和背心进教室,不带小孩进教室。

2、教学态度:不常看班,不常换课,不接听或拨打手机。不在走廊闲聊,对妨碍课堂学生不放任,又不乱发脾气。

3、教学语言:联系生活,联系时代,联系课外知识。声音宏亮,吐字清晰,语言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4、教学形式: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给学生一片创造的天空。作业试卷及时批改;千方百计提高练习册的使用效率。

5、教学理念:不满堂灌,不填鸭式,不题海战术,讲究师生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有时让学生做“小老师”,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请您认真阅读上述内容,对各科课堂教学作出自己内心的评价,满意用“A”表示,基本满意用“B”表示。

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班主任:

湖洋中学“最满意教师”评选问卷题

班级:年段班时间:2012年1月8日

1、在我心中,课堂教学最令人佩服、方法最有效的学科是___________,老师的姓名是__________,他(她)的教学方法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心中,最满意、最感谢的学科是___________,老师的姓名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第10篇: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表)

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堂教学设计表 课程名称语文设计者单位(学校)授课班级三年级

附表:有的教师愿意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构图(通常称为流程图)的后面另外加以详细说明。如果认为确有必要,除用文字叙述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表格形式:

第11篇:《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现代教育评价》课程是河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师)的公共考试课程,是为培养和检查考生的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而设立的一门课程。

教育评价的实践与理论是教育管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教育管理和决策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性质而言,《现代教育评价》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其发展历史而言,它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哲学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教育学科为理论基础,以统计、评价理论为方法论基础,以教育测量、教育统计、教育评价为具体工具。本课程在自学考试命题中应充分体现以上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使考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我国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及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和面临的问题,提高对教育评价活动的认识及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工作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现代教育评价概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育评价的目的与功能作用;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了解教育评价的常见模式;并对我们教育评价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概念

教育评价的概念。理解教育评价应注意的几点。教育评价的特征:教育评价的目的性、主体性、中介性、综合性、预见性。教育评价的意义。

第二节 评价的目的、功能、作用与类型

教育评价的目的(鉴定、诊断、改进)。教育评价的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心理功能、研究功能)。教育评价的作用(导向与激励作用、反馈与交流作用、检查与监控作用、鉴定与选拔作用)。教育评价的类型(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与教学评价、学校评价)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与方法(明确评价的问题、确定评价的目的、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信息采集与分析方法、采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用适当方式向评价委托人或其他当事人报告评价情况,依照评价结论采取措施,再评价)。教育评价过程的管理。

第四节

教育评价模式

教育评价模式的概念和类型。影响较大的基本模式:泰勒模式、CIPP模式、CSE模式、反对者模式、应答模式、消费导向模式、目标游离模式

第五节

关于教育评价实践的若干反思

教育评价活动的价值取向、教育评价的方法论基础、教育评价的准则或标准、教育评价实践。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识记:教育评价的概念 理解:教育评价的特征

应用:

(二)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作用与类型

识记:教育评价的目的

理解:教育评价的功能、作用

应用:教育评价的类型

(三)教育评价的过程与方法

识记:教育评价的过程;

应用:教育评价的方法。

(四)教育评价模式

识记:教育评价模式的概念

理解:泰勒模式、CIPP模式、CSE模式、目标游离模式、反对者模式、应答模式、消费导向模式

第2章 学生评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学生评价的概念、作用、类型。能够反思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与缺陷。掌握现代教育目标分类学与现代学生评价的关系。学会如何进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和非认知因素评价。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生评价概述

学生评价的概念。学生评价的作用。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与缺陷。现代学生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学与现代学生评价

什么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领域划分。

第三节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概念。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步骤。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评价

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形成性评价。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诊断性评价。学生非认知因素的总结性评价。

第五节 学生评价案例:数学档案袋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一)学生评价概述 识记:学生评价的概念

理解:学生评价的作用。学生评价的基本类型。

应用:传统学生评价的功能与缺陷。现代学生评价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教育目标分类学与现代学生评价

识记:教育目标分类学。

理解: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作为教育目标分类的基础、具有层次性和累积性、通用性)

应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领域划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三)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识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概念。

理解: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步骤。

应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四)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评价

识记: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形成性评价(目标分析法与即时评语法)。学生非认知因素的诊断性评价。学生非认知因素的总结性评价(态度测评法、自陈量表法、投射测验、任务推定法、操行评语法、等级测评法、操行加减分法、综合评判法)。

第3章 教师评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现代教师评价的基本思想。掌握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理解现代教师评价的准则和标准,掌握现代教师评价的常用方法。培养对现代教师评价实践进行反思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现代教师评价的基本思想

教师职业形象与教师评价(社会要求,角色定位)。传统教师评价思想反思。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关于教师评价的现代观点。

第二节 教师评价的准则与标准

教师评价准则与标准的概念。教师评价准则的确定。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科研工作评价。

第三节 教师评价的基本方法

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

第四节 教师评价案例:对教师评价方案的反思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现代教师评价的基本思想

识记:教师职业形象与教师评价(社会要求,角色定位)。教师劳动的特点。

理解:传统教师评价思想反思。教师评价的原则(自我控制与同行评议结合、与校园文化相兼容、一致性、全面性与简单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应用:现代教师评价的特点。关于教师评价的现代观点。

(二) 教师评价的准则与标准

识记:教师评价准则与标准的概念。教师评价准则的确定。教师素质评价的内容。成果计数法、引用分析法、科研经费评价法。

理解:教师教学工作评价。科研工作评价。

(三) 教师评价的基本方法

应用: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

第四节 教师评价案例:对教师评价方案的反思

第4章 学校评价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学校评价的概念和类型。正确领会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把握现代学校评价的特征和主要内容。掌握学校评价的方法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学校评价概述

学校评价的概念。学校评价的基本类型。分类的标准。

第二节 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

对传统学校评价的审视和反思。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特征。现代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

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述评。发展性学校评价方法论。

第四节 学校评价案例:上海市开展发展性学校督导评估的实践探索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 学校评价概述

识记:学校评价的概念。

理解:学校评价的基本类型。分类的标准。

(二) 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

理解:对传统学校评价的审视和反思。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思想。

应用:现代学校评价的基本特征(个别性、建设性、开放性)。现代学校评价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体系、发展能力体系、学校发展自我保障机制、学校发展成效)。

(三)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

识记:组织质量概念

理解:现代学校评价方法论述评(教育目标评价、增值评价、最优基准评价、自身进步评价、顾客满意评价、生产力评价组织质量评价、良好的教育实践评价)。

应用:发展性学校评价方法论(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第5章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建立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能够反思传统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掌握教育质量的概念,形成教育质量保障的现代思想。了解建立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统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反思

传统利用评价手段改进教育质量的假设。

第二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

教育质量的概念。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性质和特点。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作为组织学习系统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对学校管理点意义。

第三节 建设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制定学校的教育质量政策。明确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合理设计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不断完善质量保障的方法技术系统。定期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进步状况。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组织学习能力,培育学习化组织。

第四节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案例:建立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探索

三、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一)传统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思想方法反思

理解:传统利用评价手段改进教育质量的假设。

(二)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思想

识记:教育质量的概念。学校教育质量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理解: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应用:作为组织学习系统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保障思想方法对学校管理点意义。

(三) 建设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识记:制定学校的教育质量政策。

应用:明确学校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合理设计学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功能。建立健全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不断完善质量保障的方法技术系统。定期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进步状况。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组织学习能力,培育学习化组织。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大纲将考核目标确定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它们是递进关系。

识记:要求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等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领会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内涵,把握概念原理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方法分析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对考生进行辅导。

2.理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把识记与理解应用联系起来,注重培养考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处理课程内容的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引导考生再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适当突出重点内容。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题应该按照本大纲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范围。

2.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理解占30%,应用占50%。

3.理安排试题的难度结构。容易题占30%,中等难度占50%,较难题目占20%。

4.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评价”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以下那位美国学者提出的?„„„„„„„○

①泰勒②斯塔克③斯克里芬④克隆巴赫

二、名词解释题

1、教育评价

2、诊断性评价

3、学生评价

三、答题

1、简述教育评价的作用。

2、简述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步骤。

四、论述题

1、教育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学业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题

举例略。

8037《课堂教学设计》大纲

时间:2010-01-08 21:51来源: 作者: 点击:

12次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为培养和检查考生的课程理念与教学设计而设的一门课程。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一门基础学科。目前,我们国家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的最终发生地是学校,最终实施者是广大一线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是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编制的,每个教师都要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都要经受新课程的洗礼,都要学习新课程、了解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就学校教育而言,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主要落实到教学上。有效的教学设计又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设计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主要是明确新课程对教学提出的新观念,通过本章学习,树立新的课程理念,为新课程教学设计打下理论基础;第2章主要是明确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3章主要论述教学目标设计的意义及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第4章是明确学习任务的分析方法、学习者的起点的分析方法,这方面是教学设计重要的组成部分;第5章和第6章是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媒体设计,这两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具体论述了各种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以及具体的操作案例;最后一章主要是谈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如何根据新的理念进行评价设计。

本门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是使考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比较全面地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 新课程、新理念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学习方式的概念;理解教学的概念,儿童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的含义;理解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理解教师角色的转变。

Ⅱ.课程内容

1.1 “教学”概念的重建 1.1.1 新课程对教学功能的定位 1.1.2 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1.2 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1.2.1教育观念的更新 1.2.2教师角色的转变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概念的重建

二、新课程对教学功能的定位

三、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四、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概念的重建 理解:教学的概念。

二、新课程对教学功能的定位

识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学习方式的概念。

三、学习主体与教育主体 理解:儿童中心说,教师中心说。

四、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理解:新课程对中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 理解:教师角色的转变。

第2章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的四种基础理论;理解教学设计的功能,四种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学习条件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能应用各种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Ⅱ.课程内容

2.1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2.1.1什么是教学设计 2.1.2教学设计中的主体 2.1.3教学设计的功能 2.2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2.2.1 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 2.2.2不同学派代表的教学设计理论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识记:教学设计的定义 理解:教学设计的功能。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 识记:教学设计的四种基础理论。

理解:教学设计的四种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加涅关于教学设计的“学习条件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应用:能应用各种教学设计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3章 教学目标的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学目标的概念,教学目标的要素;理解教学目标的系统,教学目标的功能,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确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学习需求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表述;能应用本章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合理的表述;能应用本章理论分析给定案例中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

Ⅱ.课程内容

3.1教学目标概述 3.1.1教学目标的概念 3.1.2教学目标系统 3.1.3教学目标的功能

3.1.4教学目标的分类及水平分析 3.2教学目标的设计 3.2.I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3.2.2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目标概述

二、教学目标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系统

四、教学目标的功能

五、教学目标的分类及水平分析

六、教学目标的设计

七、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八、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目标的概念 识记:教学目标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系统 理解:教学目标的系统。

三、教学目标的功能 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

四、教学目标的分类及水平分析 理解:布卢姆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

五、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理解:确定教学目标的理论依据;学习需求的分析。

六、具体教学目标的制定 识记:教学目标的要素; 理解:教学目标的表述。

应用:能应用本章理论制定教学目标并合理的表述;能应用本章理论分析给定案例中的教学

目标的设计是否合理。

第4章 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任务分析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学习任务分析的概念,学习任务分析的三种方法,起点行为,终点行为;理解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层级分析法,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对学习者态度情感起点水平的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社会特;能应用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分析。

Ⅱ.课程内容

4.1学习任务的分析

4.1.1 学习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4.1.2 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4.1.3 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 4.2对学习者的分析

4.2.1 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分析 4.2.2 对学习者一般特点的分析

Ⅲ.考核知识点

一、学习任务的分析

二、学习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三、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四、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

五、对学习者的分析

六、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分析

七、对学习者一般特点的分析

Ⅳ.考核要求

一、学习任务的分析

识记:任务分析教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学习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识记:学习任务分析。

理解:学习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三、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理解: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内容的关系

四、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 识记:学习任务分析的三种方法。

理解:层级分析法,归类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 应用:能应用学习任务分析的方法进行任务分析。

五、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分析 识记:起点行为,终点行为。

理解: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对学习者态度情感起点水平的分析。

六、对学习者一般特点的分析

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者的社会特征。

应用:能应用所学的理论对学生进行分析。能应用本章理论分析给定案例中学习任务分析与学习者的分析是否合理。

第5章 教学策略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学准备策略的概念,教案编写的基本内容,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教学实施策略的内容;理解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加涅有关教学活动安排的理论,教案编写的基本步骤,教案编写的各种基本形式,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与“图式理论”,动机激发策略,教学内容呈示方式的策略,教学中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能应用本章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Ⅱ.课程内容

5.1 教学准备策略的设计 5.1.1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 5.1.2 教学活动的进程编排 5.1.3 教学方案的形成 5.2 教学实施策略的设计

5.2.1 教学实施策略的理论依据 5.2.2 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5.2.3 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准备策略的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

三、教学活动的进程编排

四、教学方案的形成

五、教学实施策略的设计

六、教学实施策略的理论依据

七、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八、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准备策略的设计 识记:教学准备策略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 理解: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处理.

三、教学活动的进程编排

理解:加涅有关教学活动安排的理论。

四、教学方案的形成

识记:教案编写的基本内容,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 理解:教案编写的基本步骤,教案编写的各种基本形式。 应用:能应用各种形式编写教案。

五、教学实施策略的设计 识记:教学实施策略的内容。 理解: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六、教学实施策略的理论依据

理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皮亚杰的“认知结构”与“图式理论”。

七、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理解:动机激发策略,教学内容呈示方式的策略,教学中沟通与合作的策略。

八、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

理解:指导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能应用本章所学习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能应用本章理论分析给定案例中的教学准备

策略和教学实施策略的设计是否合理。

第6章 教学媒体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育信息的种类,教学媒体的分类;理解教学媒体的发展,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及优缺点,选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教学媒体的选择程序;能恰当的选用各种教学媒体。

Ⅱ.课程内容

6.1 教学媒体概述 6.1.1 教学媒体及其发展 6.1.2 不同教学媒体的作用及分析 6.2教学媒体的设计

6.2.1 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

6.2.2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媒体及其发展

二、不同教学媒体的作用及分析

三、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

四、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媒体及其发展 识记:教育信息的种类。

理解:教育信息的传输与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发展。

二、不同教学媒体的作用及分析 识记:教学媒体的分类。

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及优缺点。

三、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

理解:选用教学媒体的原则,教学媒体的选择程序。

四、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

应用:能恰当的选用各种教学媒体:能应用本章理论分析给定案例中的教学媒体的设计是否合理。

第7章 教学评价设计 Ⅰ.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识记教学评价的类型;理解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教学评价发展方向,档案袋评定,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设计;能应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教学评价。

Ⅱ.课程内容

7.1教学评价概述

7.1.1 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7.1.2 教学评价的类型 7.2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7.2.1 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7.2.2 现行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及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7.3教学评价的设计 7.3.1档案袋评定 7.3.2发展性教学评价

Ⅲ.考核知识点

一、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

三、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四、现行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及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五、档案袋评定

六、发展性教学评价

Ⅳ.考核要求

一、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理解: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 识记:教学评价的类型。

三、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理解:新课程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四、现行教学评价中的主要问题及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 理解:教学评价发展方向。

五、档案袋评定 理解:档案袋评定。

六、发展性教学评价

理解: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设计。 应用:能应用所学的理论进行教学评价。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兹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并进而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

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明确考核目标的目的在于使考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的要求,更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学习本教材,从而使考试范围更加明确,使命题者更加准确地安排考题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层次和难易程度。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了考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层次的要求。三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各知识和能力层次的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本课程中的有关概念、原理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识记和表达。识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应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应用,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级具体要求。简单应用,是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去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是要求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应用所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自学方法指导

1.要在全面系统学习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本课程的指定教材,是由七章组成,第1章:新课程、新理念,第2章: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第3章:教学目标的设计,第4章: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第5章:教学策略设计,第6章:教学媒体设计,第7章:教学评价设计。考生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各章节的内容,在了解整体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再去识记应该记忆的概念、原理,理解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方法的内涵。其次,要认识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注意区分相似的概念和相似的问题,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再次,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学习重点章节与知识点,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去抓重点。

2.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学习。本课程阐述的内容来源于教学实践,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考生应在自学中,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及教学设计的策略,并指导自己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分析,更深刻地领会教材的内容,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自己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社会助学者应该根据大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钻研指定的教材,对考生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它们防止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理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考生将概念原理等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联系起来,不断地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向应用能力的转化。在全面辅导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学习、主动学习。

3.要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重点和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考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掌握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考生引向猜题押题。

四、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5%,理解占40%,应用占35%。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以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设计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以参见本大纲的附录。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1)赫尔巴特 (2)杜威 (3)卢梭 (4)加涅

二、填空题

1.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________三个领域。。

三、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

四、简答题

1.教学目标的功能。

五、设计题

运用所学的理论,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设计一节课,要求目标明确,过程合理。

六、案例分析

给出一个教案,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

第12篇: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我们心中已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而改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一节课是否贯彻了课改的新理念,上得是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教师课前精心的教学设计。设计哪些内容,如何设计,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然没有一种固定模式,但本人还是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见教于诸位行家里手,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课前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置等六个方面,其中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主体工程,包括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等。这里主要谈谈前面四个部分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学科素质的培养,还要体现学科的人文价值。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不再只是过于狭窄的知识与能力,而是多层面的,具体地说就是下面的三个维度。

1、知识与技能。其水平层次包括了解、理解、掌握。

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中探索、感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目标体现了学科的人文价值,旨在培养学生对学科对象的认同,内化和态度的反应以及观点的形成,思想的积淀。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尽可能用清晰的语言陈述,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实际,不可模糊引起歧义。

②、有的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一节课就能达到的,因此教学目标要陈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以后的变化,如行为变化和情感变化等。其语句模式为“通过„„,使学生„„。”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要明确。

二、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目标确定的是学习的终点目标,而终点目标往往是通过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子目标的顺利完成才能达到的,因此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既要站在学科的高度,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整合教材,科学的设计教学内容,为此要处理好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有利于学生解决由起点到终点所需的知识,对难度较大、坡度较高的内容可引入辅助知识,铺路搭桥,一切为了学生的顺利学习和顺利发展。

第二,要讲究系统性和方向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前后没有联系,忽东忽西,忽高忽低,这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很难成为系统,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一定要讲究知识发生发展的顺序。另外方向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学生能力形成的方向;二是课改的方向。偏离了方向,就会导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主要做好对教学内容环节的设计,环节设计的好,对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

1、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探索。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开放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把问题开放,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探究的空间,有展示的机会。开放的问题包括条件开放题、结论开放题,有条件和结论均不确定的开放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选取和创设。

2、创设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浓化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3、创设悬念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这种问题情境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4、创设陷井性问题,提高学生辨析能力。

许多专家呼吁中小学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设计陷井性问题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思维的缜密性。

三、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内容一旦确定,那么下面就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是一个方法和方式问题。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练法、发现法、引探法、讨论法等等。(目前在我县倡导的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到底采取何种方法,要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要大胆地创新,改革传统的弊端。新课程理念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顺利学习和健康成长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下面就本人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理解简单介绍如下:

第一步:介绍学习目标(一分钟左右) 上课一开始就简明扼要地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目标,教师不做任何说明和讲解。(最好用多媒体投影)

第二步:自学指导(两分钟左右) 通过投影明确告知学生:

1、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

2、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切合实际的方法。

3、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第三步:学生自学

这一环节很重要,老师要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对教师发现的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第四步:学生练习:

自学后,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用题来检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

1、检测的学生对象,主要是中差生,上黑板做题或抽问回答,同时允许尖子生在掌握本节内容的前提下,超前地学,尖子生在后教部分可以照顾。

2、检测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的翻版,切忌离题太远,跨度太大、太难。

以上四个环节18分钟左右完成。第

三、四环节是学生学学生练,第

一、二环节是先学的辅助环节。

第五: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用时10分钟左右)

要注意三个明确:即明确教什么,明确怎么教,明确教以后达到什么要求。

1、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教师教的一定是学生在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这里在注意一个原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要明确判断有无错误,有错误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无错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一直到学生找完问题,更正完问题,找完方法,学好了思维和解题的方法为止,教师不轻易把问题和方法主动讲出来,都是学生在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找问题,找方法的过程,就是运

用的过程。

2、怎么教,“兵教兵”

注意只要有学生会,就要让会的学生教,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教师再教。会的学生可能教的不完善,方法不一定是最优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归纳,这个环节既是培尖,又是补差。

3、明确教的要求

要特别注意不能就题论题,必须做到教一题会一群,必须教出方法,教出规律,错一题会一类,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

这个环节不是教师完全教,要尽可能让学生思考问题。 第六步:当堂完成作业(用时10分钟)

1、作业要典型,要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出题。要分层出题。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提高,可以有必做题、选做题,但并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划分层次,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

2、当堂必须完成,分层次地完成。第七步:课堂小结(用时2分钟) 回顾本节所学内容,达到强化巩固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情境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如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完成学习目标、情境的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境的设计包括课题引入设计、过程中街接处的情境设计。

首先是课题的引入。适当的导言,趣味、生动、引人入胜的情景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智慧的火花,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我们必须认真设计好课题引入的形式。常言道: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课题引入的方法一般有故事引入法、演示引入法、类比引入法、问题引入法、复习引入法,要根据内容和对象的不同有选择的使用。

其次,也要注意各环节街接处的情境设计,环节处情境设计的好,承上启下、过渡自然可以把课堂从一个高潮推向另一个高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是节目主持人,是组织者、参与者,不要吝啬表扬与鼓励,学生回答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赞赏,我听过一位老师的课,当学生回答很好时,不是仅仅用一个“对!”或“√”,而是“很好加10分”“完

全正确加10分”“回答虽然不完整,但这种肯动脑筋积极思维的精神可佳,加5分”,发言的同学都有分,整个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学生学习情绪亢奋。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活动包括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活动,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怎样使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活泼,学得牢固,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开放的问题是活动的载体。

这种问题的开放必定是思维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它能促动学生去沉思、去遐想,让学生在“放任”中交流。不要把学生限制在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笼子里。

第二,要预测活动的结果,认真处理好活动中出现的意外插曲。如果对活动的结果事先没有一个基本的预测,那么这种活动是无意义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设计直接关系着整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提高的关键。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唯一任务。教师很少从学生的将来发展考虑,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次,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邓小平同志在“三个面向”中特别强调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教育功能的重要概括。因此,在新的理念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应当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一、教师应当是课程改革的研究者和推动者

课程与教师之间是共生、共建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实施和发展。任何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与之相适应的变化,而教师行为变化的速度和程度又决定着改革的进程与成败。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人的因素”不单单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当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教师首先应当是课程改革的建设者。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教师自觉地研究课程、学习课程,自觉地参与课程改革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

现在课程改革刚刚起步,健全科学的课程结构并建立起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还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课程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课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有待于广大教师的努力和创造,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完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更要靠教师的探索和努力。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者,应当是主动的推动者,应当克服被动思想,主动去参

与并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教师应当是构建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要构建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由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便利,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去探究真理,让学生拥有平等参与的权利和机会。

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教师的作用在于协调、启发,通过师生互动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去探究和发现知识,而不是强行灌输知识。教师的课前准备也不再是只备课本知识,不再局限与微观的课程之中,而是倾心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充满生气的互动讨论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知识已不单单是教科书知识,已融入了教师个人的知识和学生的创见以及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的个人知识与探究热情将被大大的激发,师生互动的新知识将大大加强,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在转变教学方式和行为的同时,必须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帮助学生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1、培养学习的能力。建立积极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在课堂上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能真正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

2、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提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合作目标,目标要有弹性,使每个学生能找到自已的努力目标。帮助学生确立服从真理的学习态度和取长补短的学习精神。

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做出猜测,并制定研究方案和过程。学会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并及时给予指导。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构建新的平等的互动式的教学观和师生关系。

要建立新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平等参与权。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记住自已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要细心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和兴趣,看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对学生的意见应加以保护和鼓励,在教学中要尽量地给学生同等参与教学讲座的机会。对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水平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见解,这是正常的现象,并不能代表学生认识的正确与否。要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充分发表看法。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力求通过师生对话去平等的交流。对出现认知障碍的学生不是歧视,而是给他们以更多的鼓励,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去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教师应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和学生平等交流,不能居高临下。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而构成教学的应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个体。学生作为有感情和学习欲望的个体应当得到尊重。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终身教育,学生被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学习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具有鲜明个性。教师只有采用平等的方式去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建立起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

平等是交往的基础,师生交往的最大障碍是人格的不平等和心理差异的障碍。新课程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培养实效。这就决定新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必须建立在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在互动过程既使学生能提高认识培养能力,教师也得到认知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发言人”的身份,和学生共同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成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应当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努力去学习新课程并不断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应当成为新学习行为的引导者,成为新的师生关系的创设者。

第13篇:课堂教学设计

作业: 找出你之前的一份课堂教学设计(呈现教学设计),根据公共课课程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束的内容,分析你所采用的是哪一种结束方法,并给出评价。

《空气质量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

周宁三中 吴国量

旧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空气质量与健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搜集信息、资料分析,了解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通过分组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学会监测空气质量的一般方法——五点取样检测法;通过了解家乡的空气质量情况,激发热爱家乡、保护并美化家乡的责任感,进而认同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意义。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课件展示绿色森林的画面,让学生去回忆,并相互讨论“空气质量如何影响人们的健康”。

2、探求新知

先是分析课文中资料I和II,并联系实际阐述个人自己的观点,如有的学生发自内心地说:“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又如某同学全家搬进刚装修好的新房后,他和爷爷生病了等等,再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探讨。

3、重点与难点:探讨“五点取样检测法” 向八个分组学生推荐“五点取样检测法”。以不同角度去探讨“空气中尘埃粒子的多少”。例如其中一组探究的问题是“同一地方不同高度的尘埃粒子一样多吗?”做出的假设是“楼层越高尘埃粒子的越少”;得出统计数据依据:学生宿舍楼一楼与五楼各自的“尘埃粒子平均数”的样本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是“楼层高度与尘埃粒子的多少有无关系?”;看假设对不对。

4、学生讨论,师生归纳:总结造成空气质量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生产的排放;秸秆等物的焚烧;车辆的尾气;地面的扬尘;人类的吸烟、吐痰等不文明行为等等----课件展示

5、各抒己见,总结本课并设置悬疑:如你知道了吗?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你了解吗?当地的空气质量;你知道了吗?世界无烟日是哪一天;你学会了吗?五点取样监测法;你认同了吗?空气质量影响人的健康。

6、师生反馈与纠正巩固:

7、布置作业。请查阅有关书籍和网络,以《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为题,将分析情况以书面形式写下来,以后班内进行交流。

分析:本节课通过师生反馈、总结归纳、设置悬疑相结合来结束。总结归结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难点、特别是“五点取样法”的基本技能等进行梳理和概括。教师通过设置疑问、留下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考。并通过布置作业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再巩固反馈。 评价:这样做是因为“五点取样法”是学生刚接触的一种实验方法,需要学生今后学习中得以应用,则要及时巩固,所以通过总结,以加强学生的重视程度。而“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又是一个现今社会很关注的环境保护热点,所以通过设置悬疑,让学生多查查资料,以引起重视,既能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从亲身体验和查资料后的感悟入手,得出结论,进而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探究能力为目标,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反馈并布置作业:较科学合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眼,主动探索问题的能力。

第14篇: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提供遗传学几个著名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分析,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能力目标:1.在了解教师所提供的实验的基础上,说出每个实验证明的问题,提高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分析能力。

2.在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后,设计能够证明什么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学习设计实验的技能。

情感目标:在了解科学家对遗传物质的研究过程中,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不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1.遗传变异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已经涉及,高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此外,由于遗传学的发展特点和应用价值,各种媒体大量宣传,学生从媒体学习了不少知识。

2.遗传变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细胞结构和成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内容之后,学生已经了解有关细胞核、细胞器、核酸、蛋白质、染色体、DN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以及生物生殖发育的知识,了解了染色体的成分以及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中的数量变化,这些知识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知识。

3.学生在化学课的学习中学习了同位素的知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有关实验现象。

4.尽管遗传变异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日常生活中,遗传变异的现象也是学生可以观察到的,但是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学生还缺少知识。学生希望能够自己去分析所见到的遗传变异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生共同探索遗传变异中的为什么。 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教材试图通过介绍和分析遗传学上两个著名的实验让学生认识什么是遗传物质,通过了解科学家研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接受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本小节教学的重点,分析这两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DNA是遗传物质。

本小节教学难点有两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的转化原理是难点之一,学生对于杀死的细菌能够引起细菌的转化感到迷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如何观察噬菌体在细菌中的活动,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本小节课题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但仅仅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获得本节课题的结论不够充分,所以若有时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有关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

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可以采取不断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老师所提供的情境中参与分析讨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想象和创造,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对所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

教学媒体: 1. 几个遗传学实验的挂图;

2. 若有条件可以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内容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教学。

教学过程建议:

1.以问题引入课题。

2.介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认识DNA是遗传物质。 3.与学生共同分析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设计实验,研究什么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并且获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4.分析细胞中DNA分布情况,获得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的结论。 5.分析三组实验结果,讨论遗传物质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6.以问题结束本课题教学活动。

具体教学建议:

1.以问题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遗传和变异是怎样发生的?生物体内什么物质对遗传变异起着决定作用,也就是说什么是遗传物质?你认为遗传物质应该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核酸或者DNA是遗传物质。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认为核酸或者DNA是遗传物质,依据是什么?是否能够通过一定证据来证实你提出的看法是正确的?通过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2.在分析什么是遗传物质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从个体和细胞水平分析,在生物个体或者细胞上下代延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或者结构是什么,然后从分子水平对细胞中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不同水平认识遗传现象产生的原因。以上知识学生已经学过,比较容易得到结论,染色体在生物上下代具有连续性,染色体中的DNA是遗传物质。学生认为这个结论是理所当然的,教师则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人们不是那么容易认识了这个问题的。同时,作为一个科学结论,必须有一定的依据支持。那么,“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这个结论是否有支持的依据?让学生了解一个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获得的。

3.关于“细菌转化实验”的教学。

细菌转化实验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前,可以与学生共同做出一个假设“如果DNA是遗传物质,那么各种生物的遗传必定与DNA有关”,带着验证自己提出的假设的任务去分析教师介绍的实验。同时还应该说明,实验可能支持假设,也可能不支持假设。实验一旦不支持假设,假设不能成立,或者被推翻,或者需要修订。

教学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说明肺炎双球菌的特点,特别要强调两种类型细菌的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

(2)介绍1928年格里菲斯实验,重点放在对教材上第四组实验的讨论。在分析的基础上,说明什么是“细菌转化”,细菌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转化,发生转化的细菌有什么特点。同时提醒学生分析:这个实验发现了什么,实验留下了什么问题需要继续研究。科学家在这个实验中并没有搞清楚是什么物质使R型细菌变为S型细菌的,如果你是一个研究工作者,下一步会怎样进行研究?

(3)介绍1944年艾弗里等人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教师教学用书》所介绍的资料。 (4)这组实验对所提出的假设是支持的。

通过这组实验,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发现需要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探索,人类正是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真理,认识自然中的秘密。

4.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教学 (1)教师在介绍两种实验材料的特点后,要与学生一起分析科学家选择这样两种材料进行研究的原因:噬菌体结构简单,化学组成与真核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成分相似;侵染细菌的方式有利于进行研究。

(2)由于细菌和噬菌体都是微小不易观察的生物,怎样才能了解实验中两种生物的活动,科学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方法是生物学研究常常使用的方法。但是利用什么同位素,标记什么元素才能使实验获得成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

(3)这个实验的结果也支持了我们的假设。根据这两个实验,我们是否可以做出结论,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

教师提出烟草花叶病毒,让学生继续讨论。 5.关于“烟草花叶病毒实验”的教学

教师首先介绍烟草花叶病毒的特点,学生可以模仿科学家的实验方法来设计自己的实验,然后再了解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这一组实验是否也支持我们的假设?若不支持,是推翻还是修订?怎样修订?

最后需要强调,凡是含有DNA的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若生物体内仅含有RNA,那么这类生物是遗传物质应该是RNA。因为绝大部分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关于本节课的小结。

这节课主要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是让学生在分析或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会科学家的工作经历,学习对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进行分析,学生若能对所介绍的实验做出正确的解释,就能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并不多,也不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在小结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概括本节课的内容和结论,并且适时提出问题“DNA为什么可以作为遗传物质,而细胞内其他物质却没有这种可能性?DNA具有什么特点?”,以问题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又激发学生新的想象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一个铺垫。(设计者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 肖乐和) 点评:

本节课教师通过介绍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实验,来启发学生提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首先介绍遗传学发展史上几个著名实验,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分析,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在了解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及其结果

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假设),分析实验的现象和结果所能证明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的分析能力。

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并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在对教师提供的材料分析后,启发学生设计能够证明什么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实验,学习设计实验的技能。突出了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过程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体现了科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生物学科教学中运用科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有益尝试。

第15篇:课堂教学设计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鄄城十二中(李英民)

2014-8-6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的状况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品位。因此,对学校而言,最大的变革莫过于课堂的变革。课堂大如天!

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自主学习基础之上的团队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课堂教学效益的呼唤: 诸多课堂教学的弊端-告诫我们“课堂大于天!!!”

我们先来谈谈存有弊端的课堂

一、电堂

现象:有的课堂,各种现代化手段一齐上阵,音乐悠

悠扬扬,画面花花绿绿;听课者“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如置身舞台剧场中。但课程本身如何,却又如坠雾里雾中,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堂课,教师没用一次黑板,没用一根粉笔。有学生说:“眼花缭乱,如此而已。”

解析:多媒体教学毕竟是辅助手段,我们不能仅仅是“看电影”,特别是文科教学,感受音像资料与感受文字信息毕竟是两码事,研读文本,把握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师要能够对电教手段进行“整合”,合理配置资源,实现最优目的。

二、空堂

现象:即牧羊式教学。假借“素质教育”之名,真正“还课堂给学生”。你号召自主学习,我就一字不讲,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学;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就绝不强迫他们,学到哪里是哪里,收获多少算多少„„不管是什么新课,先用一大半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读书,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问老师。

解析:这种教学方式,把“自主”学习,完全变成了学生“自由”、“自己”学习。老师乐得悠哉悠哉!

三、练堂

即练习式教学 。本着“多讲不如多练,多练不如多考”的原则,有的教师新授课匆匆忙忙,留有大量夹生饭,然后就是发试题,做试题,评试题。有人戏曰:“作业摆成堆,试卷满天飞。都说书墨香,谁解其中味?” 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有无,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对于那些“有发没收没批”的教师,更是浪费学生时间,舍本求末。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任何乐趣,时间一长,厌学逃学者应运而生。

四、呆堂

即呆板有余,一成不变。主要是泛化了“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不论什么课,一律都安排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两个环节。

我们强调探究性学习,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过分地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有它的现实针对性。但是探究性学习并不是所有学科知识都适合使用的,如体现事物的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的知识,就不需要花时间去探究,靠听讲、阅读、理解、生活中的现象等方式就能掌握。无须探究的问题去探究就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与庸俗化。自主、互动、合作是必要的,但切不可把自主变成自由。课堂气氛并非越活跃越好,活跃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我们一切迁就学生的兴趣,把活跃理解为喧闹,那就误入歧途了。思维活跃才是最重要的。

五、假堂

即造假式教学。多表现在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上。有的请别人为自己设计教案、制作课件、编串台词;有的挑选优秀学生,提前多天进行预演排练;有的邀请行家里手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一一精雕细琢,全方位包装打造;有的甚至变成全学科组或全校性“任务”„„于是,公开展示时,教师综合素质之高令人瞠目,学生反映之快令人乍舌,教学过程之“完美”令人叫绝。

这种师生共同作假的现象,不仅于教学毫无增益,而且,负面效应极大。上过这种课的老师,面对学生的不诚信,可能再也不敢理直气壮的批评教育了!

六、乱堂

即随意式教学 。有不少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不精心设计教学,课堂上毫无思路,要么支支吾吾,不知所云,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乱讲一气。上课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既不考虑一节课完成了多少教学目标,也不考虑一个教学任务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身疲力竭,累得够呛,学生则如雾里看花,苦不堪言。

七、拖堂、抢堂

教学课程表是师生共同严格遵守的教学规程和作息制度,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课间休息十分钟,有助于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经常拖堂势必直接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拖堂很反感,这多少也会影响老师的形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是教师备课不足、课堂教学计划性不强或内容讲解详略失当!

八、满堂

即“满堂灌”式教学。有的老师,披着教学改革的外衣,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用着多媒体手段,却走着“注入式”“填鸭式”的老路。还有就是“满堂问”, 有的课堂,以问代讲,以问代学,问题多而乱,问问题不看角度,问题设置没有层次且千篇1律。

发生问题是需要前提的,前提就是对新课的预习或者是练习的先实践。这不仅需要给学生时间,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我们有的教师不看对象,不看情况,问题劈头而入,闹得学生一头雾水。有时甚至轮番轰炸,弄得学生不知所措。 这种教学方式,师生错位,反映了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理念!

九、哄堂

即罗列问题、分组讨论式教学。讨论、交流,对话式教学是目前课堂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如果组织得好,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但如果组织不严、诱导和调控不恰当,就会导致课堂上学生说话声此起彼伏,难以平静。

这种现象的发生,既反映了一个班的班风问题,同时,也反映了老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新课改之初,有的“专家”提倡课堂越乱越好,只要学生“动起来”就好。过犹不及,实际上是种严重的“为课改而课改”的形式主义误导

十、闷堂

表现为:

1、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没有评价;

2、满堂课对学生没有激励的话语。对问题进行评价是课堂提问后的必然结果,没有评价就没有是非。但评价要讲究技巧,恰倒好处。目前,我们的课堂评价滥用夸奖和激励,表现为:简单肯定,过于褒扬,使廉价的赞美成为宠媚的嫌疑。导致不少问题不了了之,无功而返。 这实际上是教师的主导位置动摇了。这种主体位置的退让,导致教师“少作为”或“不作为”,出现了常见的课堂景观:对学生形形色色的回答,教师要么笑而不答,要么左顾右盼,要么以“回答很好”搪塞过去,代价就是纵容了错误。 课堂教学效益的呼唤,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新课程改革。

诸多课堂教学的弊端-告诫我们“课堂大于天!!

要想设计好课堂,要了解本学科的内涵及本质,我谈一下物理学科的内涵及本质。。。。。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 为何教(教学目标)、为谁教(教学主体)、教什么(教学内容)、怎么教(教学方法)

了解本学科的内涵及本质知道了教学本源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谈一下课堂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设想和计划,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特殊认识活动。为达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的,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二、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对象

1)研究学生: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设计之前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分析。包括:学生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分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期望等一般特征的分析、学生学习风格的分析。

2)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策略。包括:①如何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②如何从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的角度,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③如何使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3)研究教法学法:研究教学过程设计的策略。①如何创设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②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问题做出评价。③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以及分析数据得出结论。④如何分析资料、提取有用的信息、建构知识结构、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设计过程中设计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2、设计课堂提问

3、设计教学策略

4、设计导入新课

5、设计结束新课

6、设计板书

7、设计教学媒体等

8、评价的设计

四、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1、教学目标的设计:

现代课堂教学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充分的教学设计对其进行“预设”,以保证教学理念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以往的教学设计就指导思想而言是有较大区别的。新课程所依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在教学设计中特别要把握好如下几个要素:

三维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定位,它既是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

首先,现代课堂教学目标要指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发挥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重点。

新课程所追求的是学生素质的提高,因而教学的目标定位应落在学生的素质提高上,而不仅仅是具体教学内容的获得上。教师应当弄清学生的知识获取和个体成长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在表象上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成长以其意识、情感、能力等的提高为根本标志,知识的学习则是为学生成长与素质发展服务的。因此,教学内容是教学中实现学生成长的媒介,而不是最终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是教学设计中的摆设,而是教师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系统的根本方向,是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主线。所以在具体的确定每次课程的目标时,除了要做到高低合理、重点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目标表述的行为化。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学生经过学习所产生的心理变化,只能通过外显的行为变化来观测和推断。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清楚地表明学生在什么条件下会做什么,才能最后根据教学结果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定位,它既是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归宿。

首先,现代课堂教学目标要指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因材施教,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三,目标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发挥主体性的时间和空间,以创新能力与个性发展作为教学目标重点。

例子:《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

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内容组织的得当,体现基础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统一。教学内容设计既包括对“教”的内容的设计,也包括对“学”的内容设计。传统课堂教学注意知识的传授,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往往只重视“教什么”,紧密围绕教材,严格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组织顺序开展教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就是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从教师角度出发规划教学材料,还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好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也重视对学案的设计。此外,教学内容的设计在配合基本的知识、情感、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还要为教学的最高目标“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3、教学方法的设计

现代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在应用上要强调科学化、艺术化和个性化。教学方法是解决教学与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策略,它的设计同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的方法,二是学生学的方法。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演示的法、实验法、作业法等。

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中,教学设计往往关注教师教法的设计,学生的学法则被忽略。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这一理念,要把学生的学法设计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教法”应适应“学法”。当然,在选用教学方法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的特点、教师自身的条件和教学的空间环境等因素,统筹兼顾,精心选择。

教学方法的设计图 。。。。。。。。。。。。。。

例子:《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方法设计。。。。。。。

4、评价的设计

现代课堂教学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我们认为,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标准,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意志、人格和潜能等方面的发展。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价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的达成状态:评价课堂教学,首先要看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包括学生在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和态度的形成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这是评价课堂教学的底线。同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最大进步,“优等生”能否“吃的饱”,“暂困生”能否“吃得了”,确保每个学生学友所得,各有发展。

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是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学习内容、过程、体验等进行交流的程度。教师只有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形成安全感、融洽感、从而和教师、同学以及教材进行自由、平等、大胆的对话。在此环境中,师生、生生彼此分享知识与见解,交流情感与理念,这将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体现其学习主动性的发展程度。学生的参与状态要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来评价---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因此,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让学生在参与中引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五、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

一、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教学内容——系统化;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和谐统一;

教学活动——教与学、师与生和谐统一;

学生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统一。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

第一步:分析——教材思路

第二步:编制——教学目标

第三步:确定——重点难点

第四步:设计——教学过程

第五步:筹划——教学手段

三、课堂结构的设计

课的类型:1综合课2新授课3复习课4讲评课5自学课

新授课的结构:

1基本训练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4课堂练习5课后小结6布置作业。

四、抓住核心,明确方向(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能力目标: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思想情操目标:文以载道、良好品德、科学世界观、学会做人

五、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教学内容设计

(一)在处理教材中突出重点

(二)在处理教材中突破难点

六、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1. 单一性的教学方法

1) 教师活动:1讲授法 2谈话法 3演示法

2) 学生活动:2自学法 2讨论法 3探索法 4研究法 5实验法

3) 教育活动:1说理法 2陶冶法 3锻炼法

2. 综合性教学方法

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3. 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1) 面向教材实际——因“课”选法

2) 面向学习实际——因“生”选法

3) 面向教师实际——因“师”选法

七、构建模式,形成风格

——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 为什么要研究教学模式

1. 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

2. 教学模式是可以操作的“程序”

3. 教学模式是可以交流的先进“技术”

(二) 什么是教学模式

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

5个要素: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操作策略5评价标准的方法

4个特点:1简约性2操作性3独立性4高效性

(三)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教学模式内涵丰富,它含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学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概念比较具体和单一,仅指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师生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包括教学模式。

八、编写教案

教案编写的内容(10大项):

1. 课题(本课名称);

2.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思想情操);

3. 课型(新授、复习);

4. 课时(第几课时);

5. 教学重点(关键问题);

6. 教学难点(易产生的困难);

7. 教学程序(内容、方法、步骤、措施); 重点是第七项。

8. 作业处理(书面、口头);

9. 板书设计(提纲挈领、布局有序)

10. 教具(教与学用具);

课堂教学的设计依靠本学科的内涵及本质,还有教学的几个本原问题。。。。从这里我们也看出课程改革的本质。。。。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教学都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自己的教育哲学。。。。。。 我们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容易。。。

谢谢大家

2013-8-6

第16篇: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表(共)

篇1:瞿靖中心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评价表 瞿靖中心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评价表

上课教师

课题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评价人(签字):—————— 年 月 日

篇2:普集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表 王宣利 普集镇中心小学高效课堂教学反思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3: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 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 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 如何构建 高效课堂呢?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笔者认为:

教学中的高效不仅来自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研究,也来自于对课堂流程、课堂环节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

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独立学习(预习)→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班内合作学习(展示)→巩固消化、反馈、检测

具体细化:(可能的指导、点拨、讲解)→预习(尝试)→预习检测(学困调查、学困呈现或错误呈现)→讨论(帮扶、组内问题解决)→展示准备→展示、质疑、补充、点拨与拓展→学困消化与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需要引领 ,利用导学案是较务实的方法,导学稿案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而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导学案》是多位专业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果,也称为一次备课的成果,考虑了学生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给各个基础层次学生使用。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学校或者班级,要适当的选择使用《导学案》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课堂环节操作方法注重六个核心要素1)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先学:先学后教、先学后交流。3)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是小组建设。4)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课堂流程的基本组合要素,以课常流程引领导学稿的编写。 5)运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6)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与新学生能否养成好习惯有关,首先规范学生习惯,学生学习规范、行为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制定班规进行养成教育:告知——做到——习惯。

课堂操作手段选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一些有益合作的尝试: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尤其是利用小组管理进行学习管理:如利用小组的学困收集、学习清单管理、利用小组的小组讨论与小组帮扶。

高效课堂的流程:

1.独学:规定学习时间,3-5分钟,全班必须安静,不能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老师指令,全班统一行动。 2.对学:(1)组内结对,对子握手三下,意思同意结对,互相帮助。 (2) 规定对学的时间:3-5分钟(3)规定对学方法:每组第一排同学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告诉第二排,讲完了坐下;第二排同学起立,说出听到的内容,并做简单评价,然后讲出自己的答案或见解;站起来讲话,说完话坐下;(4)全班统一行动,便于教师控场

3.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4.有 效 展 示 展示学习的组织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和老师倾听补充、质疑,力争让每个人都置身于学习之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5.高效精讲,要求老师必须在课前有准备,对本课时的内容高度总结;讲三“点”:重点、难点、易错点;做到三讲:预习导学后讲、合作探究后讲、达标测评后讲;两不讲:全班会的不讲、全班不会的不讲; 6.检测

贯彻分层教学的思想,不同层级学生要求不同。基础题:a、b、c、d四级学生都要做。能力题:a、b、c三级学生要求做完,鼓励d级学生完成,对老师要求,学生d级完成了能力题,必须表扬。拓展题:a、b学生做完;鼓励c、d级学生完成,对老师要求,学生c、d级完成了能力题,必须表扬。有弹性地布置任务。

7、反思小结

做好记录,记录要详细。 哪位学生哪个问题那道题目不清楚;哪几位学生没掌握哪些方法;什么原因,用什么方法补救,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补

总之,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合理运用控制论的原理,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篇4: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在七中一个半学期的教学,尤其是在同时担任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教学中,我发现,七中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即使是实验班的学生,动笔能力也差,基本的句子结构,简单的语法都未掌握,而且学生学习习惯不佳,认为上英语课就是抄笔记,只要背就行。此外,我的教学方式也过于拘泥于知识点的讲授,比如说,上语法课,我一贯讲得极为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语言点。学生听得很认真,手中的笔不断地飞舞。但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没有高潮,有的只是我不断提高的嗓音和学生埋头苦干的身影。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负责,学生学得也认真,成绩肯定能提高。然而,考试成绩的对比,让我发现并不是如此。这样的授课模式,我讲得累,一课都没停过嘴。学生学得好累,一课都没停过手。而且上完英语课问学生这节课学了什么?学生根本没理解,认为笔记上有,之后再去背就好了。当然,这还是好学生,有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早就听蒙了,听烦了,心早就不知飞到哪去了。

事实上,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准备教学,学生事实上也在认真听课。但是每节课都这样上,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小,甚至感到厌烦。从对学生长期发展来说是没有积极意义的。因此,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

因此,当我思考何为高效课堂时,我觉得要把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是课堂的主体,这样不仅教师能实现想达到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能完成一定目标下的学习任务。只有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效。下面我就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三个阶段谈谈我对高效英语课堂的一些理解。

一、课前要准备 1.教师的充分准备

well begun is half done.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以备教材为基础,提升到备学生、备教法等环节。首先,教师在课前必须弄清本节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重点、难点,从而合理地安排师生互动。其次,在设计一堂课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别,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布置的预习作业要体现层次化。如果只考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高效是很容易达到的。然而,即使在实验班,学生的英语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本学期我任教的艺术班,音乐生和美术生的英语程度差别巨大。往往音乐生一遍就理解,甚至会用了,美术生讲三四遍还不理解,更谈不上运用。所以,我认为教学目标的重心要放在大部分中间层面的学生身上,这样才能更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课堂气氛,才更容易达到高效。 2.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高中英语不论从教材难度还是从课容量来说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学生课前预习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作为课堂的另一大主体,在课前最充分的准备就是自主预习。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七中的大部分学生认为反正课上老师会做详细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也有些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被动地预习,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教师预设的预习内容应该非常详细,包括:目标、重难点。

二、课中要互动和总结 1.教师的主导作用

(1)活跃的课堂

(2)精讲精练

正如我一开始所提的教学经历,老师讲了一堂课,学生听了一堂课,记了一大堆,而结果却是“高投入,低产出”。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变成了听课的机器,在学习上处于极大的被动中。所以要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师必须做到精讲精练。精讲不是少讲不讲,精讲贵在于精。教师要言简意赅地把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 practice makes perfect.精练也不等于少练,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编或精选例题与练习题,针对性要强,保证练好、练实。

(3)精当有效的课堂小结

经过反思,我发现我对课堂小结有点随意,更多时候没有小结。其实,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帮助学生总结重点、理清脉络,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后去独立思考。及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练习,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 2.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课堂发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更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求知欲望。然而高中生,即使是实验班,学生发言也并不踊跃,课堂气氛一般。很多学生认为成熟了,长大了,把手藏起来了。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大胆发言,鼓励学生发言。

(2)我很欢迎学生大胆提问,进行思维的碰撞。学生做一个课堂真正的主人,不是一味地吸收知识,更应该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一个善于思考问题的 学生。通过提问,学生可以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学会“会学”。只有学生会学了,课堂才真正地达到了高效。

当然,教师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巧妙设置系列提问,引起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判断等方面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思考下列问题:第一,所提问题是否合理,是否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是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第二,所提问题是否针对了具体的学生,根据学生思维发展水平高低选择难以程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作答,做到课堂提问“因人而异”;第三,学生对问题回答之后是否有必要的反馈。教师必须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切忌嘲讽和挖苦学生。

(3)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同学互帮互助的意识,增强竞争的意识。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而且为一部分不敢在课上发言的学生提供了机会,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课后要思考和巩固 1.教师的反思习惯

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每节课后记录下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比如巧妙的教学设计、精彩的导入、教学难点的突破等;还要记录下本节课失误之处,比如教学时间的安排误差、课堂练习选择的难易不当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瞬间灵感,这就需要教师课后及时通过反思去捕捉,供以后教学时使用。 2.学生的巩固习惯

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课后及时巩固的习惯,那肯定能让学习成绩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课后巩固的第一步是复习课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整理笔记,这是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第二步是解决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萌生出更深层次思考的欲望;第三步是适当的课后练习,这是检查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必要环节。完成了以上三步,学生就能做到课课清、堂堂懂,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四、和谐师生关系

此外,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的英语课的前提。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本身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班级中,我习惯以严肃和端庄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为的是更好地控制课堂。我希望学生对自己敬畏有加,这样才不会导致课堂纪律混乱。

然而,对于七中的学生,他们对英语学习抱着恐惧感,老师的严肃,往往更多地让他们惧怕犯错,从而不积极主动学习。因此,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充满善意的小动作往往要比大嗓门的训斥更有效。教师应该用自己的魅力吸引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师生双方感受到教学过程中的愉悦并产生

成就感。只有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会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总之,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用心备课,精心备课,缔造生动课堂,课堂才能让学生深深着迷,学生才会爱上英语。教育效果自然提升。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组合,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最佳境界。

高效课堂模式建设是一项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努力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其理论框架、丰富其研究成果。

篇5: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经过三年来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习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习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习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习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

调自主学习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平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不要让“合作”停留于形式。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习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习效果。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学生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合作,这与让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只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习惯。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习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指导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这里有两层意思,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习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 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中怎么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主动学习意识,也为了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将来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预习课文。但是通过地理课堂的预习,我发现学生的预习效率并不高。虽然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80%的任务即可,但是还有很多同学预习时进度过慢,或是没有预习。预习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预习流于形式,预习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预习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设计预习的引领问题。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所以在备课时要把问题设置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学;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来合理安排预习时间,预习的时间可以自由调节,让那些学困生也能有信心来完成,让他们积极参与,而不是看客;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习目标,就如校长说的,把问题分解开,设置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问题不要设置得过难,否则学困生就更没信心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培训。地理课堂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预习时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在 书中圈点教材,或是在图中找答案,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良好预习习惯不是天生具备的,预习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后。感到学习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习,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光强调学生在知识上的帮扶,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帮扶。

四、教学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来展示?

高效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有主动性,我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

让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看似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而且也讲得非常透,但是教学中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告动接受,推动了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展示,符合初中学生的爱动的特征,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主动学习意识,课堂学习效率就会高。

一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教学中让他们来展示,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由于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讲到,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学明白的知识,教师没必要重复,通过展示,特别是学困生的展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哪部分知识学得好,哪部分知识没有学透,没有学透的知识再通过小组探究和老师的精讲来完成。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篇6: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码头镇二中 宋士文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而言,高效课堂一直我们追求的目标,对于什么样的课堂就叫高效课堂, 现在也没有一个标准的样板,只是有三个笼统的考量指标:

1、学习的速度;

2、学习的结果;

3、学习体验。至于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习题课,可以是概念教学课;可以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可以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一张嘴巴。这学期我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听了各种类型的课,围绕的关键词就是: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高效教学的成败,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讲义的编制;

2、课堂教学教师的处理;

3、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

4、学生课后学习的管理。关于课堂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不在乎教师讲得如何精彩,而主要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每节课下来学生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从不知到知、从知之少到知之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教师就必须具备三种意识:

1、学生主体性意识: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犯错,张扬学生的个性。

2、物理就是生活的意识:我们所学的知识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要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引入现实世界。

3、生成意识:一节课有它预设的结果,而实际操作中生成的结果可能与预设不一致,我们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关注也是学生课堂效率

高低的一个关键,由于习惯问题,我们这里的大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在课堂上,习惯好的学生能够自始至终跟随老师的思路,发表自己的想法,一堂课下来,目光始终关注这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板书,重点难点都能把握好。而很多学生注意力只能有5~10分钟的集中,一旦遇到难一点的知识点,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马上注意分散,要在集中起来就比较难了。还有的学生动作很慢,上课之前什么准备也没有,课上要用的讲义、课本、笔记本要找半天,再加上平时缺乏一个整理的习惯,东西还找不到,严重的影响听课的效率。对于这几种学生,我们教师一定要重点关注后面两种,一旦发现前者上课走神要立刻提醒,而对于后者,应该从平时的管理入手,加强对这种学生的督促,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他的讲义、听课笔记、作业订正情况等,促使他能养成较好的习惯,一旦有所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生课后的管理,以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后复习、笔记整理情况,我们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部分学生的听课笔记;二是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独立完成?是先复习再作业还是一边作业一边看书和笔记?还是和同学讨论甚至抄袭同学作业?三是作业批改好、讲评好之后,学生是否及时订正。四是检查学生有无错题集。 高效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通过一节课就能展示出来,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用心去思考。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决定课堂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管理入手,扎扎实实地抓好每一个学生的习惯养成,这才是决定课堂是

否高效的关键。

篇7: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摘要:通过生物学高效课堂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

高效授课等高效课堂实施的四点主要策略和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高效课堂;反思;教学实践;兴趣

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石。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要场所,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要使学生轻松而又顺利地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这就对课堂提出了高效要求。在经过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我对生物学科的高效课堂有两方面浅显的认识:第一,高效课堂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第二,高效课堂具体到生物教学实际就应该是教学的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科学、互动,知识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疲惫,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些都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为此,我开始有意识的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尝试着去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现在把高效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一、高效课堂实施的主要策略

实现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说因人而异,因学科不同也有差异,只要是高效的那就是一堂好课。就高中生物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只要能实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能力的提升、认知的发展就是符合实际的、高效的教学。

1、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兴趣,保持高效授课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好的老师莫过于热爱。浓厚的兴趣应是热爱的前提,所以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智力的积极性应是生物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关节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包含了新要素的学习对象,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产生了应当解决新问题,联想到这些新问题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并意识到凭借自己已有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些新问题时,学生就会认识到新课程对自己有意义,学习兴趣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就会被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介入教学中将会活化教材中的抽象知识,使知识变得与生活密切相关,此时,学生对知识已达到了渴望的程度,对学习已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以上的一切都依赖于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我在此仅列举出五 种提出问题方法供大家参考:(1)列举有待解释的自然现象或事实把学生引入教材,例如:大棚种植蔬菜为什么选择白色塑料膜,而不选择其他颜色的塑料膜?

(2)扩展旧有知识,引出递进性新问题促进学生掌握教材,例如:酶有三大特性,那么酶既然是催化剂,有没有与其他催化剂共同的性质,如果有应该是什么?

(3)提出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例如:面条和馒头都是用面团做成的,为什么馒头疏松呢?(4)鼓励学生运用相关科学知识进行猜想,解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例如:有人说,脑袋掉了还能走二里地,你认为对吗?(5)鼓励学生质疑或引入社会问题满足主体参与的欲望,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教学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使课堂充满现实感,充满生命的活力,充满生活的气息。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源动力,让学生汲取了更广阔的知识,满足了学生的现实需要。

2、课堂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

“以讲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很多。第一,教师往往用一个人的思路代替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记笔记、死记教师现成的理论,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收,对所学的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更不用说应用于实践了,其必然结果是课堂提问、作业、检测、各类考试等等一塌糊涂,长此以往学生必定丧失学习的兴趣。第二,“以讲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教师教的辛苦,学生也学的疲惫。教师在课堂中应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引导意识,把时空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课堂前十分钟内,应合理地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学习、探究,使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目的了然于胸。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点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吃透教材。最后进行当堂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每节课结束前要布置对下堂课针对性的预习问题,这样就可以提高下节课的效率。

3、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利用“导学案”预习、课堂、课后的自身研读课本,体会导学案设计初衷,同时要强调及时复习和课本知识实践应用的重要性。从“遗忘曲线” 中我们知道要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就要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许多内容就会忘记,再去复习就是事倍功半,不如在还没有遗忘或忘得较少的情况下尽早复习,这样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复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课堂提问、实际生活事例的分析、调查报告的设计与撰写等。

4、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内外师生关系的好坏。课堂效果反应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积极地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知心人,尽自己可能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尊重学生独立的思想,善于抓住时机激励他们。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对学生的鼓励和批评才具有实际效果,否则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对差生,教师的态度要慎重、婉转,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关注。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合适的学习方法,和他们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高效的学习气氛得以构建。师生间的融洽关系意味着师生在课堂上的共融,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是温暖的、轻松自如的、是自由发挥自己特长的理想场所。

二、高效课堂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减轻学生负担

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前提下实现高效呢?作为教师要采取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点,多引入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多进行图片识别与分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授课时,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授课的意图。

2、要多项并举,确保学生知识良好掌握

要在学法指导、重难点突破、巩固和记忆知识系统化方面苦下工夫。为提高效率,要对难度适宜的内容尽可能多的运用“导读-自学”方法授课,以学生自

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对于难度适中或容易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扫除预备性知识障碍,突破新知识难点等方法导读,并结合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积极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

3、要积极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

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与此同时加强针对性练习,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让学生在“做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更为深刻、全面;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难点分散,各个突破;合理的扩展课本实验,尽可能多的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达到明确实验目的、巩固实验步骤、识记实验现象、明晰实验注意事项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科技小论文课题的发现、开展、撰写能力的培养。

4、要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采取过程同步启发、问题教学、思路积累、过程反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效教学的特点应该是教师提问不指明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同步思维,师生共同探索科学理论的发现过程,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层次,抓住问题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教师要立足长远,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要大胆实践,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

第17篇:体育课堂教学观察表(参考)

体育课堂教学观察表

任课教师:李荣全教学内容:正面下手发球班级:七年级人数:36 观察者:张万永、朱双双、孙晶夏观察日期:2011.9.16 观察内容:教学适时评价

观察维度:教师即时评价语言与时机,学生情绪态度表现 环节

教学内容

评价语言、时机

学生情绪态度

诊断分析

1、教学提问,对学生回

开始 准备 部分

1、课堂常规

学生反映

2、各种姿势跑

3、热身操

平淡

答给予及时教学表扬

2、结合天气、学生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为主体教学作好铺垫

1、教师自评:不是很好

2、教师评语:重心移动好

1、教师完整示范

2、徒手模仿,重心移动

3、原地抛球模仿练习

4、抛击球模仿

5、提问:完整动本 部 分

作学生的回答

6、两人配合,一

的。(一次)

3、教师评语:好的。(两次)

4、教师评语:好的。(四次)

5、教师评语:好的。(一次)

6、个别辅导,纠正一组女生学生练习两次:对

7、对一组同学指正:这个高度对吗?

8、教师评语:有两个同学

整体来说,生练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错。但是,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情绪调动变化不太明显

建议:

1、评价语言相对单调,能否变换一些表扬的语言。例如:不错、真棒等。

2、评价形式能否再丰富些。除语言评价外能否采取鼓掌、叫好等。甚至是夸张的形式。可能对调动课堂气氛与学习欲望更有效。

3、评价时机能否更及时观察到错误。能否及时评价纠错,起到警示作用。

人持球,一人击球 已经很像样了

7、抛球练习

8、对发练习

9、自由对发练习

10、学生展示

11、接力赛

9、教师评语:不要急,调整好,对

10、①教师评语:手臂有点弯,应该直臂②教师评语:还可以,手臂稍微有点弯 ③教师评语:稍微有点侧,好的(两次)

11、最后一名蛙跳十次

结束

学生自评

部分

学生给自己打分举手汇报

部分学生有自

豪感

观察到好的方面,能否及时表扬,起到示范作用。

第18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课程简介】

一、课程开设的主要目标

本课程开设的目标旨在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学习和理解 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意义、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影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和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实施。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1、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有效的保证 2、在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3、案例——教学设计与教学有效性

三、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具有以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注重提升教师高中英语教学设计的能力。

四、课程 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 【学习要求】

为了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提高教师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特对参加学习的一线教师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认真观看网络视频讲座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关注教学的有效性。 1.怎样钻研教材

2.怎样关注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 3.如何关注学生的语言体验与学习4.如何设计全员有效参与的教学活动 5.怎样注重反馈的实效?

6.影响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是什么? 7.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有关高中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方面的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学设计和目标定位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在学习该课程的基础上,按照正确的理念与和方法自己设计一节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课,并实施。

第19篇:《王二小》课堂教学设计

《王二小》教学设计

——杨青菊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23课《王二小》,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机智、勇敢,帮助八路军消灭了敌人,自己却牺牲了。学习这篇课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昨天\",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课文共五个自然段,三幅插图,图文紧密结合。12岁,只比一年级的孩子大四五岁,因此这个故事很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中应发挥课文是歌词的特点,将歌曲音乐引入课堂,营造歌唱英雄、怀念英雄的氛围,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情感,在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3、学习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好品质,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王二小的机智勇敢,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难点: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四、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刚刚听了同学们动听的歌声,老师也有一首歌要和大家一起分享,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师轻声说:“用心的去感受,想像自己仿佛进入到一个山坡上,你听到有个人在唱歌,请在仔细听听唱的是谁?”)听完学生回答——唱的是王二小,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王二小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3王二小,学生齐读课文标题。师:简介王二小 ,课件展现王二小放牛图像(王二小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小孩的名字。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王二小就是其中一位。(课件呈现,师轻轻的说))

(二) 新课教学

1 、初听范读(课件播放):师,提示学生从文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目

的:让学生熟悉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学生初读课文(课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伴奏)(目的:让学生也模仿范读读一读,进一步熟悉课文。

3、生字展示:(课件展示课文自然段和王二小放牛图像)

⑴读第一自然段(请一位同学朗读,师用课件展示自己找到的生字“助” “哨”(偏旁与熟字是先后出现再请学生组词。)后面的自然段中出现的生字展现方法同上,出现的生字为:第二自然段“敌

荡”第三自然段“顺”第四自然段“枪

英”最后让学生说说哪些老师还没有找到,请一位同学回答——“王

部”(课件展现所有生字) (2)认读生字宝宝

请学生来当小老师(请一位同学指着屏幕教读,然后再带领同学们一起在读一遍。师引导分析本课生字的结构(课件随同学们说的逐个圈出,结构不同的采用不同种颜色圈出来))

4、书写指导:

(课件展示)先呈现本节课要求写的两个字“王” “从”,采用观察法指导:学生说师写,过程用课件操作笔顺。引导学生左手数笔画,右手描字的写法。然后告诉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完成课后还要求写的字四个字“边

道”)

5、巩固生字

生字游戏(师:准备好生字卡片和生字的拼音卡片,师:说游戏规则(拿到生字就好好读一读,不会的问问旁边的同学,老师叫开始,同学们就开始找你的朋友(是拼音的找你的生字,是生字的找到拼音),看看上讲台去的是不是你手上的朋友)把生字与拼音打乱,发给学生。)

6、(课件展示)说说王二小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师稍作提示) 学生回答:①机智

②勇敢

③不怕牺牲(课件展示)

7、详细介绍王二小,课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伴奏,师伴随音乐有感情的介绍(王二小(1929-1942),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人。在敌人的一次扫荡中,年仅13岁

的王二小为了掩护乡亲,将敌人带到八路军的埋伏地,自己却英勇牺牲。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他用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今天的我们换来了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千人讴歌,被万人传诵。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

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目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了解王二小,从而加深对王二小的印象。)

8、拓展延伸

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1) 初听歌曲(目的: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用音乐来表达课文内容的奇异效果。)

(2) 学生跟着音乐唱(师和学生一起唱并提示节奏(目的: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3) 全班齐唱第一段(目的:检查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4) 展现自我(让一位同学来大声唱唱第一段)

(5) 最后回归课文(目的:让学生从歌唱中再次去体会课文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龙小学

第20篇:好课堂教学设计

Unit 4 Where’s my schoolbag ?

Section A (1a--1c)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词汇:where,table,bed,bookcase,sofa,chair,on,under (2)句型:—Where\'s the schoolbag?—It\'s under the table.2.能力目标

学习描述物品的位置,并能就物品的位置进行提问和回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在听录音时专心听英语词汇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绘画能力。

3.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之间使用英语交流,锻炼学生的口语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于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词汇:where,table,bed,bookcase,sofa,chair,on,under (2)句型:—Where are my books?—They\'re on the sofa.—Where\'s the schoolbag?—It\'s under the table.教学难点

(1)学习运用“Where\'s/Where\'re...?”句型询问物品的位置。 (2)运用方位介词in、on、under描述物品所在的位置。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师生一同复习学过的英语歌曲,如the ABC song。

(通过师生共唱英语歌曲使学生逐步热身并能以轻松、自然的状态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 Step 2:Lead-in 建议1:头脑风暴

复习前面学过的表示物品的名词,如pencil,boo k,box,schoolbag,dictionary,pen,key,map,ruler等单词,在屏幕上用闪现的方式展示图片,让学生边看边说,看哪位学生记得又快又多。教师采用男女生PK 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each picture that I will show you and say the word that each picture stands for.Let\'s have a PK between boys and girls.建议2:利用刚才的图片复习句型“What\'s this?It\'s a...”。教师问“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然后学生之间互相问答。通过快速复习,既了解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For example:

T:Cla!Do you know what these things are?Look at the first one.What\'s this? Ss:It\'s a pen.Then let the student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S1:What\'s this? S2:It\'s a...Step 3:Present the new words

建议: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涉及本课要学的单词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看看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的语音规则读出这些单词:table,bed,bookcase,sofa,chair,schoolbag,books,keys。接下来,教师展示图片,通过问答纠正学生的发音。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the new words on the screen.Can you read the words by yourselves? Ss:table,bed,bookcase,sofa,chair,schoolbag,books,keys.运用同样的方式教授其他的单词,然后在屏幕上呈现这些单词,教师领读单词,最后学生齐读,或者让一两个学生领学生齐读:chair,sofa,bed,table,bookcase,schoolbag,books,keys。 Step 4:Practice the new words 教师让学生看1a—将单词与图中物品配对,通过1a练习所学的单词。

用课件展示1a中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单词与图中物品进行配对,找一个学生来核对答案,接着让学生读这些单词,给学生时间试着默写这些单词。(通过课件展示丰富多彩的画面,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了解本课的目标语言,而且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好奇的氛围中学习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具体操作建议:首先,让学生明白1a 的要求;其次,让学生齐读单词,接着学生按排齐读,最后让学生单个读,其他学生仔细听,若有错误,让学生及时纠正,老师给予指导。通过这种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操练,使学生逐步熟练掌握本课所学词汇。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the words in 1a.Please read the words aloud by yourselves.Then I\'ll call you to read.Next,call some individuals to read the words.Correct their pronu nciation mistakes if they have.In the end,let the students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Step 5:Task 1b 建议:说明听力要求,学生听录音并完成听力练习。 For example:

T:Cla!Can you read all the words correctly?Now let\'s have a listening test.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things in the picture.After listening,check the answers.Step 6:Pre sent the new content 1.利用课件展示不同位置的图片,引出方位介词in,on,under和“Where\'s/Where are...? ”句型。

建议1:on,under和in都可用作方位介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自我介绍】 on 我是方位介词on,意为“在……上”,常指某物在另一物的表面上。例如: The cat is on the box.under 我是方位介词under,表示“在……下方”。例如:The cat is under the box.in 我是方位介词in,表示方位时,意为“在……里面”,常指某物在某范围或空间内。例如:

The cat is in the box.【运用】

请根据下面的图片提示,用介词on,under或in完成短文。

Look at the picture!A desk is 1______ it.What\'s on the desk?A ball is 2__ ____ it.Look!A cat is 3______the de sk.Where is the bag?Oh,it\'s 4______ the desk.建议2:教师展示几件物品。分别是:一个书包在桌子下面、一个球在桌子上和一本书在书橱里。用英语问学生并引导学生回答。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这三个方位介词的理解,用自己的物品来练习这几个介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告诉学生:My ball is on the desk.接着问学生:Where is my ball? 给学生讲解单词where 的用法。(可以编成口诀:where,where 在哪里,地点提问别忘记。)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some objects in the picture.Where\'s the schoolbag? Ss:It\'s under the table.T:Where\'s the ball? Ss:It\'s on the table.T:Where\'s the book? Ss:It\'s in the bookcase.然后把几本书放在沙发上,几个铅笔盒放在椅子下,引出复数句型: Where are...?They\'re...For example:

T:Where are my books?Ss:They\'re on the sofa.T:Where are the pencil boxes?Ss:They\'re under the chair.接着在屏幕上呈现句型,让学生对比这两个句型,理解单复数的用法。 Where\'s the schoolbag?It\'s under the table.Where are my books?They\'re on the sofa.提示学生注意它们的区别与用法,让学生对比单数句和复数句并自己总结规律。老师给予指导,如:is变成are,名词单数变复数,如有a,an要去掉。 2.学生看屏幕上的图片,用句型“Where\'s/Where are...?”相互问答。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the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then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using “Where\'s/Where are...?”

通过师生相互问答,练习本课的句型,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 语言目标;师生的问答及学生的练习,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3.让学生用自己的物品摆放位置练习这个句型。找几组学生在课堂上表演。 For example:

T:Cla!Can you understand what we\'ve just learned?Now,please practice the new sentence patterns in pairs by using your own objects.让学生通过抽象练习到直观练习,使学生能在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 Step 7:Practice

建议1:学生两人一组看图,仿照1c里的对话进行问答练习,然后编写自己的对话,叫几组同学在班上表演他们的对话。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再次熟悉本课的语言结构,加深对文中内容的理解。 For example: T:Cla!Please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1a with your partner.I\'ll call some pairs to act out.Then make a new conversation in pairs.In the end,I\'ll call some pairs to have a performance.建议2:接龙游戏

让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件物品及物品的位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Where\'s/Where are...?”句型依次进行提问,看哪组同学完成得最快,完成得最快的小组获胜。通过接龙游戏这项活动来巩固本课的语言目标,采取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不仅能让学生全神贯注,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For example:

T:Cla!Please draw an object and its position on a piece of paper.Ask your members of your group where the object is.Have a relay race and I\'ll see which group can win the competition.Step 8:Task 建议1:快速识记

在屏幕上展示一个房间的画面,学生四人一小组观察房间2分钟,记住房间里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在哪里,然后各组选派代表做汇报,看哪组记的东西多。学生可以运用这种形式描述物品的位置。 For example:

T:Cla!Look at the things in the room.What things are there in the room?And where are the things?Please try to remember them.I\'ll see which group can remember the most.The book is on the chair.The pen is...建议2:寻物

先找一名学生到教室外面,其余的学生把他/她的学习用品藏起来,在这名学生进来时齐声问:“Where\'s your...?”被问的学生一边寻找,一边回答:It\'s under/in/on...For example:

T:Cla!Now,let\'s have an activity.I\'ll call one student to go out.The other students hide his/her school things in someplace.When he/she comes into the claroom,we ask him/her where his/her things are.The student who are asked should look for his/her things,meanwhile answering:It\'s on/in/under...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运用了所学内容,既巩固了本课的语言目标,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开口说英语,乐于用英语表达,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在用中 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Step 9:Summary 在屏幕上呈现本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教师再做总结归纳: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chair,sofa,bed,table,bookcase,on,under等单词和“Where\'s/Where are...?”两个重点句型,在下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使用它们进行我们的学习活动。 Step 10:Homework 画出自己的房间,并向同伴描绘自己房间里的东西。

板书

Unit 4 Where\'s my backpack? Section A 1a--1c Words chair sofa bed table bookcase Sentences —Where\'s my schoolbag? —It\'s under the table.—Where are my books? —They\'re on the sofa.

课堂教学设计表
《课堂教学设计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