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3 08:36:31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沉淀溶解平衡”(一)教学案例解读

“沉淀溶解平衡”

(一)教学案例

1教学思路

沉淀溶解平衡的知识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继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之后的一块区别于老教材的新增内容,所以可以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此外,本课的知识又与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更好的检验新知识落实的效果,教学中我以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不但理解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2.1引入阶段

[引入]:展示一瓶PbI2悬浊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进入上课状态) [师]介绍:PbI2是一种难溶性盐,颜色为黄色。

[问]过滤后,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吗?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结论。 [学生活动]: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结论。

结论:上层清液中有I-存在。方案:取上层清液,滴加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黄色沉淀生成,则说明上层清液中含有I-。

[学生活动]:请学生做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明显,说明上层清液中含I-。) 2.2知识预备阶段

[师]:总结:实际上,难溶物质在水中还是有一定的溶解度,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小。所以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而PbI2则属于难溶性盐。 [投影]:

[过渡]:既然难溶物在水中仍有少量的溶解。如:在25℃时,AgI的溶解度为2.1×10-7g,能不能说浓度达到饱和后溶解是就停止了呢?

[讨论]:难溶物在水中饱和后,溶解是不是就停止了,请从平衡的角度思考分析。 2.3新课知识落实——知识迁移与总结阶段

[学生活动]观点:饱和后,溶解没有停止,只是在溶解的同时,又有PbI2固体析出,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师]请大家结合课本,理解什么是沉淀溶解平衡。(及时有效利用课本,引导学生看书,提高自学能力。) [提问1]: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从书本的概念中找出描述平衡的特征。(及时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 [学生甲]达到平衡时,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析出的速率是相等的,而且溶液达到饱和。

[提问2]:其实我们已学习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平衡特征,能再补充些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还有什么特征吗?(用意:知识有效迁移) [学生乙]:达到平衡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保持不变,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利用前面学习的平衡特征,回答很完整。) [设问]:沉淀溶解平衡的书写又怎么来表达呢? [举例]:如AgCl我们可以这样来表示: AgCl(s)→←Ag+(aq)+Cl-(aq) [过渡]:不但平衡特征有相通性,表示平衡程度的物理量也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我们前面学到的化学平衡常数,电离平衡常数,而沉淀溶液平衡也有一个常数的表达式,我们叫做“溶度积”——Ksp,表示方法和前面也基本相似。

[师]:指导学生再次自学课本溶度积的表示方法。Ksp=c(Ag+)·c(Cl-) [提问3]:在表示Ksp时,为什么没有分母呢?(考察学生知识的前后联系。) [学生丙]:因为前面AgCl是一个固体,固体的浓度是一定值。(没想起的同学得到提示。) [提问4]:Ksp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大家可以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丁]:同一物质,Ksp仅受温度的影响。 [提问5]:前面我们学习的电离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Ksp怎么受温度影响呢?(考察对前面知识的理解,对新学知识的分析能力。) [学生戊]:温度升高,有些物质Ksp增大,因为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而有些物质Ksp减小,因为溶解度减小,如氢氧化钙。(有些同学可能想不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来回答些问题,但分析后都能理解领悟。) 2.4知识巩固——知识应用,与生活联系阶段 ①活用所学模块(巩固前面所学重点知识) [练习巩固]:写出下列难溶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式和溶度积的表达式:

AgBr、Fe(OH)

3、CaCO

3、Ag2S ②融入生活模块(用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现象的分析解释要求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现象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会造成钡中毒,该采取什么急救措施? [分析]: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

[常识介绍]:医院中进行钡餐透视时,用BaSO4做内服造影剂,不用BaCO3做内服造影剂。

[现象2]: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资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会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除去。水垢中含有CaSO4(微溶),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转化成CaCO3(难溶),然后用酸洗。请从沉淀溶解平衡角度分析CaSO4转化CaCO3的原理。

[分析]:CaSO4微溶,当溶解的Ca2+遇到CO32-离子时,生成更难溶的CaCO3沉淀,从而使CaSO4溶解平衡向右移动,最终转化成CaCO3。 [现象3]:吃糖容易形成蛀牙。

信息:1.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起着保护牙齿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Ca5(PO4)3OH(羟基磷酸钙),它是一种难溶电解质,Ksp=2.5×10-59mol/L; 2.残留在牙齿上的糖发酵会产生H+;请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为何吃糖容易蛀牙? [分析]:羟基磷酸钙溶解产生的OH-被H+中和,促进羟基磷酸钙的溶解。 [现象4]:含氟牙膏可以防止龋齿,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是F-与Ca5(PO4)3OH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氟磷石灰Ca5(PO4)3F, 更能抵抗酸的侵蚀。 [小结]:以上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现象,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即沉淀溶解存在一个平衡,而且沉淀可以发生转化,即难溶的可以转变成更难溶的。

(责任编辑:背包走天下)

推荐第2篇:《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案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二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与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2、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沉淀的转化的基本原理;

2.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三 )教学难点

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水溶液中的平衡问题。 ( 四 )教学过程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我们要求大家要学会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这里我们以AgCl悬浊液为例,请一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在这个体系中,沉淀溶解平衡是如何建立的?

【学生】微观上说,在AgCl悬浊液体系,一方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少量的Ag+和Cl-脱离AgCl表面进入水中,这是沉淀溶解过程;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这是沉淀生成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平衡状态,形成AgCl饱和溶液,这种平衡就是沉淀溶解平衡。

【教师】 我们可以用平衡表示式表示沉淀溶解平衡。

1 / 6

【教师】

【教师】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省略相关标注。

【教师】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也会因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移动。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温度、离子浓度、pH等。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将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例如,当AgCl悬浊液体系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增大体系中Cl-的浓度,平衡就会向生成AgCl沉淀的方向移动;反之,如果减小体系中Cl-的浓度,那么平衡就会向AgCl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选择适当的条件,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这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板书】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

[讲述] 那么现在我们就通过实验来初步体会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学生完成第90页的“活动与探究”) [学生] 滴加AgNO3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滴加KI溶液后,变成黄色沉淀,滴加Na2S溶液,变成黑色沉淀。

[引导思考]那么,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这里我们提供给同学们关于难溶物颜色的资料。刚才看到的不同颜色的沉淀应该分别是哪些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PPT演示] AgCl、AgI、Ag2S的颜色

[引导学生表述] 根据所给数据结合已学知识,白色沉淀应该是AgCl,黄色沉淀是AgI,黑色沉淀是Ag2S沉淀。刚才的现象说明了向AgCl溶液中滴加KI溶液,AgCl会转化为AgI;而继续滴加Na2S溶液,则沉淀转化为Ag2S黑色沉淀。

[讲述] 这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一个重要应用——沉淀的转化。 [板书]

一、沉淀的转化

[设疑] 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有什么一般性的规律呢?我在上面给大家上述沉淀的溶解度数据,大家可以参考这些数据,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

[组织] 请同学以前后两桌4~6个人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请各组同学派代表来回答问题。开始讨论!

[PPT演示] AgCl、AgI、Ag2S的溶解度(25℃) [学生讨论,老师参与讨论,并适当引导学生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及时给予引导] 向NaCl溶液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生成。由于AgCl是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利用已写板书,不再进行书写) 。

2 / 6

[讲述] 那么,这个过程中,Ag+的浓度是由大到小。

[学生继续汇报] 继续滴加KI溶液后,AgCl转化为更难溶的AgI沉淀。 [设疑] 如何实现这个转化的?

[学生表述,教师及时引导] 在原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中存在的Ag+与滴加的I-结合生成更难溶的AgI沉淀,从而减少原平衡中Ag+的浓度,使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由AgCl溶解的Ag+又被I-沉淀成更难溶的AgI沉淀。从而使AgCl全部转化为AgI。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中,原有的沉淀溶解平衡被破坏,新的沉淀溶解平衡建立。那么,这个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可以这么书写。

[板书]

[引导并板书] 化学方程式: AgCl+KI=AgI+KCl 离子方程式: AgCl+I-=AgI+Cl-

[提问] 通过上述分析,你觉得沉淀为什么发生转化?上述沉淀的转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沉淀之所以发生转化是由于添加的离子破坏了原有的沉淀溶解平衡,从而导致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因此,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PPT演示]

一、沉淀的转化

1.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2.沉淀转化的规律

a.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

[讲述] AgI沉淀转化为Ag2S沉淀的过程,也是符合上述规律的,我请一位同学象我在板书上分析的方式写出这个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过程,以及沉淀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有没有自告奋勇的同学举手到讲台上写板书。其他同学在下面把相关式子写下来。

[学生上台书写板书,教师在旁提示指导,共同完成板书] 提示Ag+和S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1 [板书]

3 / 6

离子方程式: 2AgI+S2-=Ag2S+2I-

[提问] 写好以后,请上来的同学来描述一下AgI转化为Ag2S沉淀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 2AgI+Na2S=Ag2S+2NaI 在这个过程中体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表述,教师引导补充] 在原AgI的沉淀溶解平衡中存在的Ag+与滴加的S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Ag2S沉淀,从而减少原平衡中Ag+的浓度,使AgI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溶解的Ag+又被S2-沉淀成更难溶的Ag2S沉淀。从而使AgI转化为Ag2S。原有AgI的沉淀平衡被破坏,新的Ag2S沉淀平衡建立。

[设疑] 很好。那么利用沉淀的转化,我们来了解其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实例。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所给的数据和刚才所学的知识来完成下面的这个问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给出你们组的统一意见。

[PPT演示] 锅炉水垢中含有CaSO4, 可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再用酸除去。

1.分析将CaSO4转化为CaCO3的原理;2.写出除去CaSO4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Na2CO3引导其他学生评价,组织讨论,达成共识。 [板书] CaSO4+Na2CO3=CaCO3+Na2SO4

[设疑] 那么,BaSO4沉淀能否转化为BaCO3沉淀?如果能,需要添加什么试剂?大家分组讨论一下,然后给出你们的答案。

[PPT演示] BaSO4沉淀能否转化为BaCO3沉淀?

[学生通过讨论,感到困惑] BaSO4能或不能转化为BaCO3。如果能,可以通过添加Na2CO3溶液。

[引发思考和质疑] 我们不是说,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易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吗?那么,你们说能转化不是和刚才的结论有矛盾吗?

4 / 6

[引导分析] 关键还是在于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要使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BaSO4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BaCO3,要想办法促进BaSO4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同时想办法促进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引导分析] 增大CO能最大程度地增大CO确的,CO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BaCO3沉淀的方向移动。而采用饱和Na2CO3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BaCO3沉淀的方向移动。如果这种设想是正与Ba2+结合生成BaCO3沉淀,将降低体系中Ba2+的浓度,使BaSO4向沉淀溶解

离子的浓度应该增大。 的方向移动,而这个过程中SO [讲述] 很好。我们可以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写出来。

[讲述]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是由溶解性能相对弱较的物质转化为相对较强的物质,因此这个转化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复处理多次。另一方面,要实现这一转化,还需要考虑两者的溶解性能差异,不能太大。因此,沉淀转化的第二个规律是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PPT演示] 2.沉淀转化规律

b.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讲述] 而对于溶解能力相差较大的,就较难实现溶解性能相对弱较的物质向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的转化。同学们可以想想能否用我们桌面上的试剂来进行检验,想到的同学请举手提出自己的方案。

[学生] 表述自己的观点,应该能写出相关的实验设想,即先形成Ag2S沉淀,再滴加KI或NaCl溶液。

[PPT演示] 取2mLNa2S溶液,加数滴AgNO3溶液,振荡,再滴加KI溶液或NaCl溶液。 [学生] 黑色沉淀难以转化为黄色。

[讲述] 从溶解度大小比较,不难发现Ag2S、AgI、AgCl三者的溶解能力差别较大,溶解能力差别较大,故难以实现溶解性能相对弱较的物质向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的转化。

5 / 6

[小结]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通过改变溶液中离子浓度就能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有温度、离子浓度、pH等,因此对于沉淀溶解平衡而言,除了改变离子浓度以外,改变反应温度或溶液的pH等因素也能使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

[评价]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阅读和思考题,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阅读材料] P89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

[讲述] 人体牙齿主要的无机成分是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难溶的磷酸钙类沉积物。在口腔中,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存在着这样的沉淀溶解平衡。

[PPT演示]

[讲述] 如果我们在饭后没有及时漱口或刷牙,口腔中残留的食物在酶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有机酸——乳酸。乳酸是酸性物质,能与氢氧根反应,使羟基磷灰石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导致龋齿的发生。但如果饮用水或者牙膏中含有氟离子,氟离子能与牙齿表面Ca2+和PO43-反应生成更难溶的氟磷灰石[Ca5(PO4)3F],沉积在牙齿表面。氟磷灰石比羟基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并能抑制口腔细菌产生酸。因而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牙齿,降低龋齿的发生率。这是通过添加F-使难溶的羟基磷灰石转化为更难溶的氟磷灰石,实质就是发生了沉淀的转化。应该说添加F-对于防治龋齿有正面影响。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水中含有过量的F-导致地区性氟斑牙,因此在牙膏添加F-并非医疗手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预防龋齿的关键。

[小结]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思考题] 请同学们回去回顾本节课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添加何种试剂能使MgCO3转化为Mg(OH)2? 还有其他途径吗?

[提示] 从弱酸根水解的角度去分析,加热有利于促进水解进行。持续加热MgCO3悬浊液体系,也能转化为Mg(OH)2。

【布置作业】 P96

4、5

6 / 6

推荐第3篇:2第三节 沉淀溶解平衡示范教案[1]

沉淀溶解平衡

教学目标

1.知道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也存在溶解平衡

2.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形成、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联想质疑] (1)加热硬水Ca(HCO3)2和Mg(HCO3)2会转化为CaCO3和Mg(OH)2,你知道它们是怎样生成的吗?

(2)处理污水时,向其中加入FeS固体,以除去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发生了那些化学反应? [讲述] CaCO

3、FeS、Mg(OH)2等碱和盐是难溶电解质,尽管难溶电解质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也会建立一动态平衡。

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观察思考]94页。 取有PbI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上层清液,即PbI2的饱和溶液滴加几滴KI溶液,观察现象。你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吗?

1、沉淀溶解平衡:

尽管PbI2固体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Pb2+和I-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的Pb2+和I-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下来,当这两个过程速率相等时, Pb2+和I-的沉淀与PbI2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PbI2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 PbI2 (s) Pb + 2I 2+

-

2、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Ksp ):

难溶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或一定)。其离子浓度的方次的乘积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 Pb2+ + 2I-

25℃时, Ksp = [Pb2+][I-]2 = 7.1×10-9 mol3L-3

、溶度积(Ksp )的性质

溶度积(Ksp )的大小与难溶电解质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平衡发生移动,而不能改变溶度积.不同的难溶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Ksp不同。

几种难熔电解质在25℃时的溶解平衡和溶度积: AgCl(s) AgBr(s) AgI(s) Mg(OH)2(s) Ag+ + Cl- Ksp= [Ag+][Cl-] = 1.8×10-10mol2L-2 Ag+ + Br Ksp= [Ag+][Br-] = 5.0×10molL Ag+ + I- Ksp= [Ag+][Br-] = 8.3×10-17mol2L-2 Mg2++2OH- Ksp= [Mg2+][OH-] 2 = 5.6×10-12mol3L-3

-

-1

32-2结论: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越难溶。

如: Ksp (AgCl) >Ksp (AgBr) >Ksp (AgI) 溶解度:AgCl) >Ksp (AgBr) >Ksp (AgI)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离子的浓度商Qc和离子积Ksp的关系:

(1).当 Qc >Ksp时是过饱和溶液,离子生成沉淀即反应向生成沉淀方向进行,直到平衡状态(饱和为止)。

(2).当 Qc = Ksp时是饱和溶液,已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3).当 Qc

以上规则称为溶度积规则。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转化的条件是离子浓度的大小,控制离子浓度的大小,可以使反应向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1)沉淀的溶解

思考: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不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 BaSO4 和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 BaSO4 BaCO3 Ba2+ + SO42- Ksp=1.1×10-10mol2L-2 Ba2+ + CO32- Ksp=5.1×10-9mol2L-2

2-由于人体内胃酸的酸性较强(pH0.9---1.5),如果服下BaCO3,胃酸会与CO3反应生成CO2和水,使CO3离子浓度降低,使Qc

不能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而SO4不与H结合生成硫酸,胃酸中的H对BaSO4的溶解平衡没有影响,Ba2+浓度保持在安全浓度标准下,所以用BaSO4 作“钡餐”。 [交流•研讨]—97页

(1)溶洞里美丽的石笋、钟乳是如何形成的? (2)海洋中的多彩珊瑚又是怎样生长形成的? 2.沉淀的转化 [观察思考]—98页

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

(1)在1试管中加入2ml0.1mol/L ZnSO4溶液,再滴入1mol/L Na2S溶液,观察现象。 (2)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 (3)向沉淀中滴加适量的0.1mol/L CuSO4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沉淀转化成为黑色沉淀。

为什么白色的ZnS沉淀会转化成为黑色的CuS沉淀? Zn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ZnS(s) Zn2+(aq)+S2-(aq) Ksp=1.6×10-24mol2•L-2

2-++CuS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CuS(s) Cu2+(aq)+S2-(aq) Ksp=1.3×10-36mol2•L-2

ZnS与CuS是同类难溶物,Ksp(ZnS) >Ksp(CuS),CuS的溶解度远小于ZnS的溶解度。 [讲解]ZnS沉淀转化为CuS沉淀的定性解释

当向ZnS沉淀上滴加CuSO4溶液时, ZnS溶解产生的S2-与 CuSO4溶液中的Cu2+足以满足Qc>Ksp(CuS)的条件, S2-与Cu2+结合产生CuS沉淀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 CuS沉淀的生成,使得S的浓度降低,导致S与Zn的Qc

利用沉淀转化原理,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常用FeS(s)MnS(s)等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

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种沉淀可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难溶物的溶解度相差越大,这种转化的趋势越大。

[追根寻源] 99页水垢中的Mg(OH)2是怎样生成的? 学生阅读自主解决 硬水:是含有较多Ca2+、Mg2+、HCO3-、Cl-和SO42-的水.加热时: Ca2+ + 2HCO3- = CaCO3+CO2 + H2O 2-2-2+

Mg + 2HCO3 = MgCO3+CO2 + H2O MgCO3+ H2O = Mg(OH)2 +CO2 

为什么在水垢中镁主要以Mg(OH)2沉淀形式存在,而不是以MgCO3沉淀的形式存在?比较它们饱和时[Mg]的大小。 课堂小结:

一、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沉淀溶解平衡:

2、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Ksp ):

3、溶度积(Ksp )的性质

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2.沉淀的转化

2+2+-

推荐第4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生成、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

三、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引入] 我们在第二章学习化学平衡时知道电解质的溶解与结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将一块缺角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有什么实验现象?

[提问]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回答]晶体重新变规则,质量不变。

[过渡]这个实验说明了电解质的溶解与结晶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硫酸铜是一种可溶性的强电解质,那么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1 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板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与交流的问题。

1、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的界限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

2、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否真正进行到底?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到什么状态认为沉淀完全?

[总结]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难溶与易溶并无严格的界限,习惯上将溶解度大于10g的叫易溶、1g~10g的叫可溶、0.01g~1g的叫微溶、小于0.01g的叫难溶。

生成沉淀的反应并不能完全进行,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通常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

[过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生成、科研、环保等领域有很重要的应用,大家知道有些牙膏为什么含氟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的内容。

[板书]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讲述]沉淀的溶解平衡也是动态平衡,满足平衡移动的规律,通过改变条件使平衡移动,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下面我们先学习沉淀的生成。

[板书]

1、沉淀的生成

2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思考与交流的问题。

1、如果要除去某溶液中的SO42-,你选择加入钙盐还是钡盐?为什么?

2、希望沉淀进行的完全有什么措施?

[总结] 加入钡盐能使SO42-沉淀更完全,因为硫酸钡溶解度更小,若希望沉淀进行的完全,可使生成物的溶解度更小,加入的沉淀剂过量,使溶解平衡尽可能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常用方法有调PH值法和加沉淀剂法。

[过渡] 那么如何使沉淀溶解呢? [板书]

2、沉淀的溶解

[实验探究] 教材第63页实验3-3,完成表格

[讨论] 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根据“思考与交流”分析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

[讲解]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处在水中的难溶电解质,只要不断降低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就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常用促进沉淀溶解的方法有:加水稀释法、加强酸法和加盐溶液法

[过渡]对于有些沉淀用酸或其他方法都不易溶解,如水垢中的硫酸钙,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设法将其转化为另一种比较容易溶解的沉淀再处理。

[板书]

3、沉淀的转化

[实验探究] 教材第64页实验3-4和3-5,完成表格

3 [讨论] 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根据“思考与交流”分析找出沉淀转化的过程?如果将实验中的试剂添加试剂顺序颠倒会产生什么结果?沉淀的转化规律是什么?

[讲解]沉淀在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溶液中有少量的离子,当加入一种能与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更难溶的沉淀的离子就能使得沉淀的溶解平衡不断的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直至完全溶解。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溶解度小的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引导]沉淀的转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和最后的“资料”。

[总结]通过阅读,大家会发现含氟牙膏防治龋齿的原理实质上是利用了沉淀的转化。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满足平衡移动的规律,了解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请同学们完成一下练习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B.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C.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D.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2、在2m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Cl和NaI溶液中滴入几滴AgNO3溶

4 液,发生的反应为( )

A.只有AgCl沉淀生成 B.只有AgI沉淀生成

C.生成等物质的量的AgCl和AgI沉淀 D.两种沉淀都有,但以AgI为主

[作业] P67:

1、

2、5

[家庭实验]请同学们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水垢的形成原因及溶解办法,并设计实验方案除去。

提示:水中溶解碳酸氢钙、碳酸氢镁和硫酸钙等。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生成

2、沉淀的溶解

3、沉淀的转化

推荐第5篇: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3.4《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参考教案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第四单元。它包含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含溶度积)(第一课时)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第二课时)两部分内容,是无机化学电离理论中的一部分。此部分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的内容标准为: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考纲要求为: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不要求计算)。所以,总的看来,总体难度不大,在教学中,首先应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适当控制内容的深广度和份量。

由于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较多,加上学生已经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等相关知识,并具备应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中,学生将继续应用化学平衡的观点研究新的一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此前,学生已学习了沉淀生成和溶解的初步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善学生对与沉淀相关的生成、溶解、转化过程的认识,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二、指导思想与设计思路

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发展认识和指导应用,体现科学本质和科学价值。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变化过程涉及的原理较多,只有揭示其过程的本质,掌握变化的规律,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方法和策略,学生才能基于一般原理,解决多样化的具体问题。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并重。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本节课首先运用实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采用类比思想,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关注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初步认识难溶电解质存在的溶解平衡及其特征,理解KSP的含义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常见实例引课,结合实验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通过沉淀的生成、溶解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会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2.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重点: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

溶解”的平衡。

(2)难点:通过探究认识难溶电解质的化学行为以及在水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并能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

(3)突破方法:演示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幻灯片][知识回顾]

1、什么是溶解度?你如何理解溶解度?

2、请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以下问题,并说明溶解的可逆性。

(1)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溶液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溶解与结晶平衡:“逆、等、定、动、变”)

(2)已知: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变化不大。则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加热浓缩或降温结晶等)

(3)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或通入HCl气体有何现象?(有晶体析出)

3、根据上述[交流与讨论]回答:什么是溶解平衡?再举出生活中的一些溶解平衡的实例。(气体的溶解与挥发平衡:如汽水、啤酒、氨水、氯水;易溶物质的结晶与溶解平衡等)

[幻灯片][问题1]易溶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时,存在着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物质是否也存在着溶解平衡呢?

[幻灯片][探究实验]向0.1mol·L1 AgNO3 溶液中逐滴加入略过量的0.1mol·L1NaCl溶液,即

-不再观察到产生沉淀为止。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白色沉淀

Ag+ Cl = AgCl↓) +

-[幻灯片][问题2]此实验后的溶液中还有Ag+吗?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学生讨论,老师指导)

[幻灯片][信息提示]已知Ag2S是一种比AgCl更加难溶的黑色沉淀物,如溶液中c(Ag)=10-17

+mol·L-1时,只要加入含c(S2)=10

-16

mol·L

1的溶液,即可出现Ag2S黑色沉淀。

-[幻灯片][探究实验]取上述实验的上层澄清溶液,加入1.0mol·L1Na2S溶液。观察现象。(出现了黑色沉淀!)

[学生归纳]黑色Ag2S沉淀的生成,说明了实验后的上层澄清溶液中还有Ag+。

[教师总结]实验结论:Ag+和Cl的反应并没有进行到底,即该反应存在着限度,说明反应具

-有可逆性。因此,严格来讲, 两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作: Ag+ Cl化学学习

+-

AgCl

更为科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学的表示为: Ag(aq) + Cl(aq)+

AgCl(s) [幻灯片][学生活动1]阅读P87—88(第一段),并依据模仿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原理,讨论Ag+和Cl的反应没有进行到底的理论依据,归纳总结溶解沉淀平衡的

-特征。

[幻灯片][学生活动2]阅读P88第二段和以下材料,进一步认识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 [材料]物质的溶解性

不同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别很大,但难溶电解质与易溶电解质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来说,20℃时,溶解度大于10g的为易溶,介于1g-10g之间的为可溶,介于0.01g- 1g的为微溶,小于0.01g的为难溶。

溶解度表中的“不溶”就是指难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可能为0。

所谓沉淀完全,在化学上通常指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1。

-[幻灯片][学生活动3]完成以下习题,并归纳定量判断沉淀溶解是否平衡的方法。 1.写出Ag2S、Fe(OH)3溶度积表达式。

2.若取10mL 0.01mol·L1NaCl溶液,加入0.1mL 0.01mol·L1AgNO3溶液,是否有AgCl沉-

-淀?若有沉淀,Ag+沉淀是否完全?(已知KSP(AgCl)=1.8×10-10,又已知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时,认为沉淀完全。)

[幻灯片][归纳总结] [板书]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一、溶解度: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溶质最大的质量。常见的溶解平衡:气体溶解平衡、易溶物的溶解结晶平衡等

二、沉淀溶解平衡 定义:

特征:“逆、等、定、动、变”

实验1:Ag+Cl = AgCl↓

Ag(aq) + Cl(aq)+-

AgCl(s) Ag2S(s) 实验2:2Ag+S2 = Ag2S↓

2Ag(aq) + S2(aq)+-

-实验结论:沉淀的反应存在着限度,反应具有可逆性,即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

三、溶度积KSP 1.表达式

2.沉淀溶解平衡的定量判别:浓度积Qc Qc=KSP

饱和,即达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学习

化学中学学习资料

Qc>KSP

过饱和,析出固体 Qc

未饱和 [课后作业]

五、教学小结

本节课实验探究与理论分析并重,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化学知识为载体,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重视学习过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多让学生或引导学生书写或表达,强化思维加工和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和问题驱动下感悟知识、形成方法,使知识结构化。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利用K与Q的关系顺利过渡到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化学学习

推荐第6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应用”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3-0043-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基于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第二部分“沉淀的溶解和转化”,侧重于如何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通过学习更为透彻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认识沉淀转化的本质。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初步理解并能描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已了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特征和影响平衡移动的几个因素,以及溶度积常数。同时,学生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合作、交流、表达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及结果作出初步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转化过程进行分析。

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够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2 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建立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一般思路,尝试运用微粒观、动态观、定量观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

②以数据和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明确沉淀转化的条件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学生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通过探究实验和引导分析尝试运用师生合作探究、查阅资料等分析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问题。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生产、生活中与沉淀溶解平衡有关的某些现象的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②通过沉淀的溶解和转化及其应用知识的学习,认识其中蕴涵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和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 教学重难点

4.1 教学重点

沉淀转化的基本原理(实质、方法、解决沉淀溶解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4.2 教学重难点

沉淀转化的实质

5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

小组合作讨论、学生探究实验、多媒体课件展示等

6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实验、讨论和理论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设计实验 合作探究→分析推理 总结规律→ 方法导引 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拓展提升”等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分析、归纳出沉淀溶解和转化的基本原理、实质和方法,形成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相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对相关实验现象以及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本课将教材中沉淀溶解和转化的两个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教师给出实验用品,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方案,最终得出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

7教学过程

7.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引入]情景1:多媒体展示一组人体肾结石图片,并对肾结石的主要成因作一简短说明(主要成因:饮水少,天气炎热等原因造成尿液中ca2+浓度增高,ca2+与尿液中的草酸盐和磷酸盐等结合生成难溶电解质cac2o4和ca3 (po4)2。)

情景2:多媒体展示一组龋齿图片,视频播放一段含氟牙膏广告。

[设疑]问题1:日常生活中预防肾结石形成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问题2:龋齿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含氟牙膏为什么能防止龋齿?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生活事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7.2 设计实验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并书写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mg(oh)2(s)mg2+(aq)+2oh-(aq)

[提问]若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依据什么原理?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原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方法: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mg2+和oh-,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如加入酸等。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设疑]如何设计探究实验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呢?

[布置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试剂(蒸馏水、盐酸、饱和nh4cl溶液、naoh溶液、mgcl2溶液、na2co3溶液、fecl3溶液酚酞试液),分组讨论,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学生] 分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示学生进行对比实验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实验方案。

[投影]实验方案:分别向少许等量的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蒸馏水、盐酸、饱和nh4cl溶液、fecl3溶液和na2co3溶液。(见表1)

[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观察并将实验现象填写在学案的实验记录表中。写出氢氧化镁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提问]如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释实验②、③中发生的反应,并从中找出使沉淀溶解的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分析] 加入盐酸时,h+与oh-中和生成水,使c(oh-)减小, 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从而使mg(oh)2溶解。加入nh4cl时,nh4+与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nh3?h2o(nh3?h2o在水中比mg(oh)2更难电离出oh-), 使c(oh-)减小,mg(oh)2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从而使mg(oh)2溶解。

[投影小结]沉淀溶解的原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使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沉淀溶解的方法:设法不断移去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设计意图:本实验的设计是将教材的实验3-3和实验3-5合二为一,并将其改为局部开放的探究实验,其设计目的:(1)节省了课堂实验的时间;(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实验试剂,设计③、④、⑤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mg(oh)2能否与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反应?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欲望。

当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可以转化为红褐色沉淀时,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思维保持积极的活跃状态。同时,为引入下一个问题沉淀的转化埋下伏笔。

[过渡]实验④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中加入氯化铁溶液后,为什么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实验⑤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为什么白色沉淀无明显溶解现象?能否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设疑]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的实质和条件是什么呢?

[追问]agcl、agi、ag2s三种难溶物质间能相互转化吗?

[布置探究任务]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提供的试剂(硝酸银溶液、碘化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硫化钠溶液,以上溶液浓度均为0.1 mol?l-1)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 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方案,形成以下三个探究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见表

2、表

3、表4)

[投影]方案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边做边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学案记录表。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并尝试性分析实验现象。

[投影]方案1: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慢慢转化为黄色沉淀;黄色沉淀又慢慢转化为黑色沉淀。

方案2:产生黄色沉淀;后沉淀不再变化。

方案3:产生黑色沉淀;后沉淀不再变化。

7.3 分析推理 总结规律

[提问]请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知识和所提供的溶解度数据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或提出质疑。(组间交流)(已知25 ℃时agcl、agi、ag2s 的溶解度分别是1.5×10-4 g、2.1×10-7 g、1.3×10-16 g)

[引导分析]

方案1中的沉淀转化过程为 agcl →agi →ag2s

agcl(s)ag+ (aq)+ cl- (aq)

agi(s)ag+ (aq)+i- (aq)

ki(s) = i- (aq)+k+ (aq) k2s(s)=s2- (aq)+k+ (aq)

agi(s) ag2s(s)

agcl(s) + i- (aq)agi(s)+cl-

s(agcl)=1.5×10-4 g s(agi)=2.1×10-7 g

2agi(s)+s2- ag2s+2i-

s(agi)=2.1×10-7 gs(ag2s)=1.3×10-16 g

[结论]沉淀转化的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沉淀转化的条件:难溶电解质转化成更加难溶的物质。

[追问]沉淀物间的转化是否与其溶度积常数有关?(已知25 ℃时,agcl、agi和ag2s的ksp分别为1.8×10-

10、8.3×10-

17、1.6×10-49)

[学生]对照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溶度积常数大的沉淀转化为溶度积常数小的沉淀。(提醒: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ksp均能反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但两者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投影小结]沉淀的转化

实质: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尽管原有的沉淀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可溶物的形式)

规律:一般来说,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溶解度相差越大,转化的趋势越大。

设计意图: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推理等得出沉淀转化的原理、实质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注意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充分利用知识的逻辑进行分析推理、层层递进,促进了问题解决。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讨论实验方案并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设疑] 当两种难溶物溶解能力差别不大时, 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是制备可溶性钡盐的重要原料,但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那么,工业上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已知25 ℃时,baso4和baco3的ksp分别为1.1×10-

10、5.1×10-9)

[引导分析] 工业上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即可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

baso4(s) ba2+ (aq)+so42-(aq)

+

co32- (aq)

baco3 (s)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 baso4(s)+co32-(aq)

baco3 (s)+so42- (aq)

从溶解度数据可知,虽然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baso4的ksp稍小于baco3的ksp。但在co32-浓度较大的溶液中,baso4溶解于水中的ba2+ 能与co32-结合形成baco3沉淀。转化过程是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baso4沉淀,待达到平衡后,移走上层溶液;再加入饱和na2co3溶液,重复处理多次,使绝大部分baso4转化为baco3;最后加入盐酸,ba2+即转入到溶液中。

[结论]当co32-的浓度达到so42-浓度的一定倍数时,就可实现由baso4转化成baco3沉淀。

[投影小结]一定条件下,溶解能力相对较弱的物质能转化为溶解能力相对较强的物质。

设计意图:尽管baso4比baco3更难溶于水,baso4的ksp也稍小于baco3的ksp,但工业生产中可以采用一定的条件使baso4转化为baco3。通过创设此工业生产情境,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形成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7.4方法导引 学以致用

沉淀的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渡] 沉淀的转化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分析]迁移解决如下问题:

[问题 1]预防人体肾结石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每天饮用大量水,大量饮水可稀释尿液,使cac2o4和ca3(po4)2的溶解平衡向着溶解的方向进行,可以防止或延缓尿结石的形成„„

[问题2] 龋齿的形成原因?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可防止龋齿?(已知ca5(po4)3f的溶解度比ca5(po4)3 oh更小)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的难溶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进食后,细菌和酶作用于食物,产生有机酸,这时牙齿就会受到腐蚀,其原因是发酵生成的有机酸能中和oh-,使平衡向脱矿方向移动,加速腐蚀牙齿。

牙膏里的氟离子会与ca5(po4)3oh反应,形成的氟磷灰石更能抵抗酸的侵蚀, 使牙齿更坚固。离子方程式为:

ca5(po4)3oh(s)+f-(aq) ca5(po4)3f(s)+oh-(aq)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运用新知,体现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

沉淀的转化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投影]锅炉除水垢

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去除锅炉水垢。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caco3,然后再用酸去除。

(1)请分析将水垢中含有的caso4转化为caco3的原理。

(2)写出除去水垢中含有的caso4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已知caso4和ca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10-1 g和7.1×10-4 g,caso4和caco3的溶度积常数分别为7.1×10-5和2.8×10-9)

[引导分析]caso4(s) ca2+ (aq)+so42- (aq)

+

co32- (aq)

caco3 (s)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总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s)+co32-(aq)

caco3 (s)+so42- (aq)

化学方程式为:caso4(s) + na2co3(aq)

caco3 (s) +na2so4(aq)

在加na2co3溶液之前,caso4的溶解与沉淀处于平衡状态,加入na2co3溶液之后,co32-与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同时溶液中ca2+的减少又使 caso4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aso4逐渐溶解。只要加入的na2co3足量,上述过程就可连续进行,直至大部分caso4转化为caco3。

[投影]工业废水处理

在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 常用fes(s)、mns(s)等难溶物作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试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写出fes(s)与废水中的cu2+、hg2+、pb2+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已知:ksp(fes)=6.3×10-18ksp(cus)=1.3×10-36

ksp(hgs)=6.4×10-53ksp(pbs)=3.4×10-28

[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以上几种难溶物的ksp的大小,应用沉淀转化的规律,写出以下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fes(s)+cu2+(aq) = cus(s)+ fe2+ (aq)

fes(s)+hg2+(aq) = hgs(s)+ fe2+ (aq)

fes(s)+pb2+(aq) = pbs(s)+ fe2+ (aq)

设计意图:综合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知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化对沉淀溶解平衡的相关应用问题的认识,了解化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贡献,加深对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

7.5 巩固新知 拓展提升

[布置课后作业]在粗制cuso4?5h2o 晶体中常

含有多种杂质, 根据以下数据(见表5)和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除杂可供选择的试剂:

调节ph的试剂:氨水、氢氧化钠、氧化铜、碱式碳酸铜

氧化剂:hno

3、kmno

4、cl

2、naclo、h2o2等

(注:fe2+的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所以常将它氧化成为fe3+, 生成fe(oh)3沉淀而去除之。)

问题1:如何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3+?

问题2:如何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2+和fe3+?

设计意图:本题是根据人教版教材练习第2题改编的,将问题分为两部分,并给出了除杂所需的试剂和解题可能用到的一些数据。这样设计体现了思维的梯度,同时训练学生信息加工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物质分离题,主要考查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沉淀剂、如何通过控制沉淀剂的浓度使不同的离子依次转化为沉淀等。

8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依据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从实验着手,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在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增加互动的同时,重视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到抽象(溶解度大小和溶度积常数大小),透过现象,比较、分析、归纳出沉淀转化的本质。

教学过程遵循有效教学的原则,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认知教练”角色,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融合,重视学生的参与,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分析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学以致用的理念,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医学等密切的联系。

本节课的问题情境都是真实的。教学时由“景”入“境”,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问题的内涵丰富,值得思考,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有效地实现了“问题驱动”。

推荐第7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徐境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掌握外界条件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学会基本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完成“理论—实践—理论”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培养科学态度,培养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三、教学难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动画展示

五、教学过程

【引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化学之美。

【过渡】视频中介绍了沉淀生成以及结晶的过程。进入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来完成ppt上的这几个问题,并将答案写在学案上。 1.化学平衡的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怎样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3.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性?

【设问】氯化银作为难溶物,它能否与S2-进行反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实验探究一】把10g不规则外形的硫酸铜晶体放入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几天后变为了规则的外形,取出干燥称量仍为10g。

【过渡】同学们想想,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

提示,请大家根据形状发生变化和质量不变来说明。 【过渡】:请一位小组代表来分享一下小组的成果。

【总结】:同学们想想,形状发生变化,说明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不断溶入溶液,并且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也不断在晶体表面析出,因此形状由不规则变成了规则;而质量不变,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说明沉淀溶解的速率等于结晶的速率,在饱和溶液中,达到动态平衡。(溶解平衡的建立)这种动态平衡就叫做溶解平衡。什么叫做溶解平衡呢?(得出溶解平衡的定义)

【过渡】类比化学平衡,同学们能否总结出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呢? 动、等、定、变再来看一下这个过程,固体溶质和溶液中的溶质有什么关系呢?

【过渡】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也有溶解平衡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实验探究二。

【实验探究二】向盛有4ml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6ml0.1mol/L NaCl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思考】1.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2.溶液中含有Ag+吗?

【过渡】到底有没有Ag+呢?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Ag+呢?请大家根据ppt上的实验药品进行探究。 提供实验药品:蒸馏水,KI溶液,KNO3溶液,AgNO3溶液。 【实验探究三】:取上层清液少许滴加KI溶液,大家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有黄色沉淀生成。

【设问】:黄色沉淀是如何生成的?说明了什么? 【得出结论】:黄色沉淀是AgI,说明溶液中还有Ag+ 【设问】:Ag+又是从何而来呢?

【回答】:说明在AgCl沉淀中还有Ag+和Cl-存在。即Ag+和Cl-不能进行到底。也就是说AgCl在溶液Ag+和Cl-存中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在水分子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溶入水中;另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的表面析出沉淀。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时,得到AgCl饱和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过渡】: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同学们能否试着写出AgCl溶解平衡的方程式呢?

【练习】1.写出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2.书写Mg(OH)2的溶解平衡的方程式。 【过渡】溶解平衡与化学平衡一样,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移动。类别化学平衡,同学们能否总结出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呢?

【回答】温度,浓度。 【分析】 【练习】

【总结】

1、我们知道在电解质的溶液中,不管是易溶的,微溶的,难溶的电解质都存在着溶解平衡。

2、溶解平衡同其它化学平衡一样,遵循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3、我们还学会了溶解平衡方程式的书写,掌握了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在方法上学会了实验探究的方法。 【作业】教材67页,1,2题。 【教学反思】:

推荐第8篇:《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案例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案例

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4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建立,特征和平衡的移动。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教学流程、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倡导通过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新教材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着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因此教学上一方面要注重开启学生的思维,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实验探究,发现化学反应的本质,广泛挖掘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加有意义学习的内容。基于以上的理解,我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使用知识迁移的方法。基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的学习基础,站

在动态平衡的高度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和移动,注重知识的主动建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化

学学习素养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赋予知识以实用价值。

4.应用“四脑合一”的教学法,让学生会学,学会,体验成功。

《新课程背景下应用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我承担的科研课题,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重视大脑的生理性、认知性、情感性、社会性特点,应用“四脑合一”的教学策略改变了学习方式,营造了课堂的和谐氛围,取得了教和学的良好效果。“四脑合一”简而言之即在同一堂课的不同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会比单一的方式效果好;采用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效果好;让学生在适度兴奋的情绪中学习效果好;让学生有合作、交流、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机会效果好。

二、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应用前一章所学的平衡理论,进一步探讨水溶液中离子的行为,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应用动态平衡理论。而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新增加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平衡之后,教科书接着介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相关的理论,使他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原理。

三、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溶解度的含义并学习了有沉淀生成的一些反应;在本书第二章和第三章又学习了化学平衡和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相关理论,对动态平衡有了较充分的理解,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再学习本课,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本章集中学习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等内容,很多学生容易对所学内容混淆,在不同程度上会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干扰。

心理特征: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对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充满期待。

四、三维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的特点,确立以下的三维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能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转化过程进行分析,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并能对相关实验的现象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实验中,学会自主设计实验、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

难点:建立“沉淀 溶解”的微观、动态过程,了解沉淀转化的本质 。

五、教学流程:分成七个环节进行。

(一)导入新课

播放溶洞景观的图片,指出溶洞里千奇百怪的石笋、石柱、钟乳石的形成都离不开碳酸钙沉淀的溶解和形成。如果你是导游,你能为游客解说这些地貌的形成原因吗?通过本节课《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学习,你将从反应原理上弄清楚这个问题。

设计情境,引入新课。以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二)分析课题,研究所学知识与前面内容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学习对象。

设计以下四个阶梯性问题,采取对话方式,使学生温故知新:

1.通过课题请你分析本节课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该物质所属的类别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与强弱电解质是否有一定关系?

3.什么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在什么范围?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有吗?怎样理解溶解性表中“不溶”的含义?

4.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各是如何建立的?你认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通过以上问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与前面的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解溶与不溶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所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只是溶解度小于0.01g的电解质,可能是强电解质,如BaSO4,也可能是弱电解质,如Al(OH)3。

此时学生通过积极思维,自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做好了准备,思维进入兴奋状态。

(三)实验探究,知识迁移,类比分析,建立“沉淀 溶解”的微观、动态过程。

首先做演示实验:首先通过向饱和氯化钠的上层清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仍然有机会重新结合的结论。继而提出问题:在加入浓盐酸之前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为什么没有沉淀析出呢?启发学生思考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NaCl(s) Na+(aq) +Cl-(aq),当氯化钠溶解的速率与溶液中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的速率相同时,形成了溶解平衡状态。

然后通过类比: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沉淀后,上层清液中是否存在Ag+和Cl—呢?

学生通过对溶解度的分析,根据溶解度再小也不会等于零,得出一定存在Ag+和Cl—的结论。接着提出问题:那么固体AgCl和溶液中的Ag+和Cl—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这个状态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也形成溶解和沉淀平衡。开始时当溶液中电解质的离子浓度大时,其互相结合的速率大与沉淀溶解的速率,反应向生成沉淀的方向进行,随着正、逆速率的改变,最后速率相等,形成沉淀溶解平衡状态。通过动画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体会易溶电解质和难溶电解质只是溶解度大小不同,其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没有区别。

最后归纳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概念,画出时间-速率图像,结合动态平衡的特点总结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特征。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溶解

沉淀

然后教师讲述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方法:

AgCl(s) Cl-(aq)+Ag+(aq),强调各符号的意义,让学生对比沉淀溶

解平衡的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的区别,通过课堂练习对新知识进行巩固。

再将知识加以引申: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会认为等物质的量的Cl-和Ag+会反应完全,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Cl-和Ag+的反应有新的认识吗?

这个问题的设计目的是想让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重新认识有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其实质就是难溶电解质建立沉淀溶解平衡的过程,而我们在离子反应中写成“=”是一种近似的表示方法,化学上一般情况下,相当量的离子互相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可以认为反应完全。(一种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沉淀完全。)

至此,完成沉淀 溶解平衡的建立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问题,建立微粒观。并将有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转化为沉淀溶解平衡问题,变换了思维角度,有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反应的实质,将知识进行整体建构,有机整合。

以上是通过思维探究的方式进行理论部分的学习,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深入的思维探究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非常必要的。

(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验探究,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总结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本环节,提出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讲解,提供交流合作、实验探究、学以致用、展示才华的机会。

问题一:胃透时喝的钡餐为什么只能是硫酸钡不能是碳酸钡?钡粥对患者有无危险?怎样做更安全? (BaSO4溶解度2.4×10-4g,Ba2+在体内达0.13-0.2g使人中毒)

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使沉淀溶解和不溶解的一般方法吗?

其它条件不变,减小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就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溶解。

反之,其它条件不变,增大溶解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浓度,平衡就向沉淀的方向移动,从而使沉淀生成。

问题二:通过讨论分析溶洞里石笋、石柱、钟乳石的形成原因。

回应上课之初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应用。

CaCO3(aq)+CO2(g)+H2O(l) CaHCO3(aq)

问题三:实验探究:你能把AgCl沉淀转化成其它的沉淀吗?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方案→提出方案→师生共同评价其可行性→分组实验→描述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解释原因。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沉淀转化的规律:一定条件下,沉淀从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两者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沉淀的转化过程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过程。

通过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眼、手、口、脑等多感官参与,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学习效率高,印象深刻。学生体会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大脑的社会性特征得到满足。

(五)总结和提高:

让学生总结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习题反馈,加深理解:

牙齿表面由一层硬的组成为Ca5(PO4)3OH(羟基磷灰石)的物质保护着,它在唾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a5(PO4)3OH(s) 5Ca2+ (aq)+ 3PO43-(aq)+ OH-(aq)。

1.为什么饭后不刷牙容易患龋齿?

2.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保护牙齿?

3.已知Ca5(PO4)33F(氟磷酸钙)的溶解度比Ca5(PO4)3OH(羟基磷灰石)更小,请你解释使用适量的含氟牙膏能防止龋齿的原因,并尝试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

(七)作业:学以致用,培养自学能力。

1.锅炉中常有水垢生成,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也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形成安全隐患,因此要定期除去水垢。水垢中有CaCO3、Mg(OH)2、CaSO4等成分,其中CaSO4不溶于酸,如何除去?

2.自学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如何把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由定性判断上升为定量判断?如何用Qc判断平衡的移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成了三个主要的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感觉学生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热情高。从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看采取的知识迁移、思维探究、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比较合适。让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给学生客观准确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推荐第9篇:《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小游戏。

2、脑筋急转弯:

提问:请你说出生活中应用平衡的例子

今天我们探讨跟平衡有关的科学知识——制造平衡(板书)(齐读课题。)

科学的理论离不开实验的证明,我们就用实验操作来证明今天的理论知识。

二、认识实验器材。

教师介绍杠杆尺、钩码、铁架台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

三、实验探究。

1、等臂等重实验。

①在杠杆尺左边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第1格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个别上台操作、师生共同记录实验结果。

②在杠杆尺左边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第几格挂3个钩码能使杠杆尺平衡?

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③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举个例子使杠杆尺平衡?

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

2、不等臂不等重实验。

①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等臂等重,可以平衡,那么当两边的物体离支点的距离不一样时,能平衡吗?

比如在左边的第1格挂2个钩码,右边不能挂在相应的第1格,怎样能使杠杆尺平衡?

按照学生的猜想不断试挂直至平衡。

②在左边的第2格挂3个钩码,右边不挂在第2格,你能找到其他方法使杠杆尺平衡吗?

然后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探究情况。

汇报实验数据,师生共同小结。

课件出示: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也可以平衡。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

四、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杠杆尺平衡的条件。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探究,对于杠杆尺的平衡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杠杆尺的平衡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刚才我们记录的实验数据中,会不会存在着某种规律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对这些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看你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探寻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板书:平衡条件:格数×钩码数=格数×钩码数

左边 右边

五、学以致用,拓展提高。

运用刚刚发现的杠杆尺平衡规律,解决回答拓展练习“谁能行”(将一个钩码固定挂在左边第四格上,能找到多少种方法使它平衡?)

推荐第10篇:《 制造平衡》教学设计

【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

(3)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

【教具准备】 直尺、橡皮、硬币、杠杆尺、钩码

【怎样进行】

(1)游戏活动引入。游戏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活动。书上的两个游戏活动,意在激发兴趣,渗透平衡需要一定的条件。

游戏:“尺子能不掉下去吗?”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手指充当了支点);在此基础上,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这个游戏为杠杆尺平衡条件的研究埋下了伏笔。

教学时,要求人人参与,初步体验平衡需要条件。

(2)利用杠杆尺和钩码进行平衡条件的实验。“怎样才能平衡”,是在游戏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杠杆尺和钩码等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以进行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平衡”是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左边第一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左边第二格处挂3个,右边的三个钩码挂哪里呢?)。

本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它第一次训练学生规范地利用钩码、杠杆尺等简单实验器材做简单实验。因此,教师要加以引导,以便为后面的滑轮、杠杆的研究打下基础。教学时注意,书中的示例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另选其它例子进行,放开学生的手脚,在实验研究中观察、记录,找出平衡的规律。

思维发散训练,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很多(左边第3格处挂2个钩码,那么右边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第1格处挂6个;(2)第2格处挂3个;(3)第3格处挂2个;(4)第6格处挂1个;(5)右1格处挂2个右2格处挂2个;(6)右1格处挂1个右5格处挂1个;(7)右2格处挂1个右4格处挂1个等),教师应启发引导,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做好观察实验的同时记下数据,以便找出规律。

(3)交流生活中平衡的例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文中例举的平衡例子有生活中常见的挑担、体育运动项目的平衡木、小朋友喜欢的跷跷板、还有动物界的平衡。教学时,引导学生自由交流的范围要宽广,内容要丰富,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时注意,在研究第一个等臂平衡的实验时,有的学生可能将不等臂平衡实验做了出来。此时,教师应机智地将两个实验合并为一个进行。

【参考询问要点】指导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时可以提问:尺子在手指上不落下去说明尺子能保持平衡。如果将钩码挂在杠杆尺上,怎样才能平衡呢?你有多少种方法?能学着探究小组的样子记录下实验数据吗?

第11篇: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水里有什么》第二课。这一课,是在学生建立了科学的溶解概念后,对溶解的进一步延伸。这样为今学生后的学习提供感性和理性基础。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自己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2、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意识到科学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

3、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了解溶解现象的两面性。 教学重点:变量的控制,探究加快溶解的过程。 教学难点:实验时的变量控制。 教学方法:

根据这一课的特点,为了更好得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研讨和分组实验的教学方法。 实验材料:

烧杯、冰糖和白砂糖(分装,每包约5克)玻璃棒、热水、凉水等。 教学过程:

因为四年级的孩子对“怎样加快物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会很轻易地想到运用“热水、捣碎、搅拌”的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因此我认为要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就要先创设一个能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情境。“如何进行对比实验”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安排在“怎样使物体溶解得更快”这一活动中落实。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材料有冰糖和肥皂,但考虑到肥皂溶解过程中出现的泡沫,以及溶液变混浊都会使实验现象看不清,而且肥皂大小不好控制,所以我就选择了冰糖来代替肥皂。我认为这部分应给学生充分时间假设——设计——验证如何加快溶解,所以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能少则减到最少。在每项对比实验中,什么是变化的,什么是不变的,要让学生十分地明确并理解原由。经历控制单个变量的对比实验活动。

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思路主要分为四步: 第一步: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提出猜测

一上课,老师就拿出一瓶单晶冰糖,表示又累又渴,想喝一杯糖水,从而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怎样能让老师尽快地喝到糖水?并顺势把问题转化成:怎样加快溶解?这样的问题来自生活实际,既便于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第二步:讨论研究计划,进行探究指导

1、针对问题,提出猜想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想到搅拌、用热水、研成碎末等方法。

2、设计方案,验证猜想

(1)各小组针对不同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案.(2)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实验方案,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虽已接触过,但要很轻松地设计真正意义上的对比实验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活动教学的侧重点和难点应在对比实验的设计和操作上。教学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在做之前进行大量的

“想”,主要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将实验设计的重点落在控制变量的选取上。我准备组织学生对其中一个猜想的验证实验方案展开讨论,重点放在对比实验的相关要素上,在“扶”字上做文章,多引导。

实验方案要点:每次实验要保证一个条件不同,分别是搅拌与不搅拌,热水与凉水,颗粒大与小。

(3)动手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现象和收获,从而得出加快溶解的方法。

三、整合几种方法,分析个中原由

1、提出挑战性的比赛项目:比一比谁能让冰糖溶解得更快?

2、宣布比赛规则:

选出两个裁判员,每组分配等量的实验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冰糖完全溶解的小组为获胜组。

3、展开比赛活动。

4、师生总结比赛情况。获胜组谈经验,其他小组谈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教师最后总结。

这是一个科学知识整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比赛,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运用,并能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四、拓展活动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生活中溶解现象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对于这节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怎样加快溶解

搅拌

加热

捣碎

杯子大小一样

水温一样

水量多少一样

方糖多少一样

第12篇:《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怎样加快溶解》是小学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内容,教科版《科学》将此内容部署在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这一课,意在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办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因此,教材提供了三个活动素材:哪一块肥皂溶解得快;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

二、设计理念:

本节课根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成长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怎样加快溶解》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探中发现、探中感悟、探中创新,较好地实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设计思路:

“怎样加快溶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采取对比实验的办法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由物质在水中溶解深化为所学知识在脑中的融会贯通,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为了紧紧配合本课的设计理念,我初步尝试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

“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集体交流——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总结评价,知识运用”这几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培养探究的严谨精神。

第一个环节: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在我提出“怎样让老师最快喝到溶解糖的糖水”这个问题,学生有着丰富的经验,提出不少能加快溶解的办法,其中最多的是用热水、搅拌、切碎这三种办法。这些都是学生在仔细留意身边的事物或现象而得到的,是生活的积累。

第二个环节:教师帮扶,初证假设。方案的设计这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设计方案不仅影响到接下去第三环节的顺利开展,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计划的能力。在开展这一环节时,考虑到四年级第一次设计实验方案,我先扶后放,集体讨论搅拌能加快溶解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再放手让他们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开展实验,得出假设正确。

第三个环节:自主设计,得出结论。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假设,自主设计方案,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验证。通过实验学生收集到了足够的资讯,分别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再过在班级中讨论、交流一同得出了“热水、搅拌、切碎能加快溶解速度”的结论。

第四个环节:课外延伸,知识运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样不仅使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受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教育。因此我设计了“吃糖游戏”,不仅让学生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应用和拓展。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多种办法要比一种溶解的快。

四、教学模式:

提出假说、指导探究、启发思维、评价总结、应用迁移

五、活动目标:

1、通过对肥皂溶解实验的研究,认识搅拌、物质的大小、水的冷热是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之一;

2、经历设计、验证实验的活动过程,渗透科学的思想和办法;

3、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验证实验 难点:设计实验 活动准备:

学生:杯子、搅拌棒、热水、冷水、肥皂、文件夹等。 教师:杯子、开水、搅拌棒、糖若干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探索。

1、上午,林老师带大家了解了什么是溶解,你们猜老师手中这块肥皂放入水中多久能完全溶解呢?

(肥皂放入水杯)观察片刻

2、怎么还没有溶解完呢?

3、教师提出探究的任务:你有什么办法能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呢?

4、学生提出自己的办法,教师板书:搅拌、加热(热水)、切碎、„„

5、你们说的这几种办法真的能加快溶解吗?

6、这么有信心,好,那请你们一说说用什么来证明给我看。(这节课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课题)

二、设计方案,集体交流

今日的实验,老师有个规定:我们要学会象科学家一样的研究。首先做实验之前,我们必须要先想清楚,今日的实验我们需要研究一个什么问题?以什么为假设?

1、如果我们假设(搅拌)能够加快溶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这个实验呢?做实验又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呢? A、预设生回答:一个杯子„„

师:用一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两个杯子,因为要开展比较才能知道搅拌溶解得快。也就是搅拌跟不搅拌比。 B、预设生回答:两个杯子„„

师:用两个杯子,这是你的想法,其它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生:没有。

师:你们都认为要用两个杯子。那好,说说吧!证明这一个问题,你们怎么想到用两个杯子呢? 生:„„

2、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你也同意吗?(问说一个杯子的同学)]那也就是说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同学们,科学家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也用了比较、对比的办法来证明这个问题,你(们)能想到这儿,真的很了不起!

3、既然是对比实验,那么在对比实验中我们要提倡公平原则,在比较的时候有不少条件是相同的,相同条件是什么?谁来说一说?(生互相补充:杯子、水温、水量、肥皂、同时)这些条件都是相同的,唯一不一样的条件是:(与生一起说)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这样对比开展实验。才能得出快慢。

4、嘴动不如行动,就请大家动手来验证你的猜测吧! 学生实验-------反馈(搅拌能加快溶解)。

5、那么热水和压碎,是不是也能加快溶解,你们想不想用实验再来验证一下。请你们挑选其中一个假设,拿出科学文件夹制定好实验方案 研究计划(方案)表

研究问题:怎样加快肥皂溶解 我的猜测:()能加快肥皂溶解。 相同条件 不一样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能加快肥皂溶解。

6、小组制定方案--------反馈-------修改

7、现在我们马上要开始实验了,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 让大家进一步注意实验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和特别要强调的地方。

8、温馨提醒:(出示)

1)两个杯中放的水应该一样多,不能太满。 2)每小组材料员取出你们实验需要的材料。 3)注意观察,记录下你们看到的情况。

4)实验时不要将水弄到杯外,这样会影响你们的实验结果的。 5)开水会烫手,请注意安全噢。

9、开始实验。

0、实验报告会——实验汇报。

我们小组选择的是()能加快肥皂的溶解。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现象, 证明()加快肥皂的溶解。 请几个小组交流。

11、总结:1)通过搅拌、热水、弄碎等办法能加快肥皂在水中的溶解。2)对比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是不一样的,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

四、游戏延伸:

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就给每人奖一颗糖。(师出示水果糖后)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

1、请学生说说。得出多种办法要比一种溶解的快,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我们不能验证了,老师已经把糖放在你们桌上的信封里,

2、请同学们,回去验证一下,下节课时把结果告诉老师。

第13篇:溶解的快慢 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烧杯、搅拌棒、水槽、塑料匙、直尺、小锤、冷水、热水、方糖、水果糖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揭示课题

1、调制一杯盐水(水中放一勺盐,静置)

2、质疑:刚加了盐的水为什么还是没有咸味?能用什么办法使盐快点溶解?

3、揭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

1、活动前提示:要做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应用几个杯子?为什么?

2、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3、学生依据观察,了解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水温相同;不同条件—— 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4、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三、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1、提示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溶解?

(1)现在同学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实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2)提问:实验的不同条件有哪些?(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 (3)提问:实验的相同条件有哪些?(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

2、提示学生注意:如果要搅拌,两个杯子要同时搅拌;如果不搅拌,两个杯子都不搅拌。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四、科学实验比赛

1、师:接下来,老师想组织大家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比赛,等比赛完了,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出示冰糖)揭示比赛内容:看哪个小组能想办法使冰糖最快溶解完?

CAI课件揭示:比赛同容: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最快? 比赛要求:(1)各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比赛。

(2)可以选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材料。

(3)冰糖全部溶解完,才算实验完成。 (4)最先完成的三个组为获胜组。

3、CAI课件出示比赛程序:

(1)小组内讨论,设计方案、方法。 (2)开始比赛,进行实验。 (3)汇报实验过程和方法。

4、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比赛。

5、老师依据学生比赛状况及结果进行点评: (1)选出获胜小组。

(2)获胜小组介绍比赛中使用的方法。

(3)为什么有的小组使用的方法一样,却出现了完成实验时间上的先后不同呢?

6、师小结:从比赛中我们发现,除了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以使加快溶解外,把物体敲碎也可以使溶解快一些。不仅如此,我们还知道了如果把这三种方法都用上会使溶解更快,而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的就比较慢。

五、拓展探究,知识延伸

1、教师奖励学生每人一颗水果糖。

2、学生吃糖。要求同学们边吃糖边思考:你是用了哪些方法使糖快速溶解的呢?(CAI课件出示音乐背景,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吃糖并思考。)

3、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想慢慢品尝这块糖,应该怎么做?

4、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就是吃糖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看来,知识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今后生活中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热水— 可以加快溶解 碾碎/

第14篇:溶解的快慢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影响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课前准备

1、烧杯、搅拌棒、塑料匙、小锤、冷水、热水、方糖、水果糖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揭示课题

1、调制一杯盐水(水中放一勺盐,静置)

2、质疑:能用什么办法使盐快点溶解?

3、揭示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

1、活动前提示:要做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应用几个杯子?为什么?

2、师示范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3、学生依据观察,了解搅拌与不搅拌的对比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同条件——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水温相同;不同条件—— 一个搅拌、另一个不搅拌

4、得出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三、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1、提示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溶解?

(1)现在同学们要做的是什么和什么的对比实验?(热水与冷水的对比实验。)

(2)提问:实验的不同条件有哪些?(一个用热水、一个用冷水) (3)提问:实验的相同条件有哪些?(水量相同、盐量相同、同时倒盐)

2、提示学生注意:如果要搅拌,两个杯子要同时搅拌;如果不搅拌,两个杯子都不搅拌。

3、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四、科学实验比赛

1、师:接下来,老师想组织大家进行一场科学实验比赛,等比赛完了,我相信同学们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出示冰糖)揭示比赛内容:看哪个小组能想办法使冰糖最快溶解完?

比赛同容:怎样使冰糖溶解得最快?

比赛要求:(1)各小组内的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比赛。

(2)可以选用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工具、材料。 (3)冰糖全部溶解完,才算实验完成。 (4)最先完成的三个组为获胜组。

6、师小结:从比赛中我们发现,除了搅拌和热水的方法可以使加快溶解外,把物体敲碎也可以使溶解快一些。不仅如此,我们还知

道了如果把这三种方法都用上会使溶解更快,而只用一种或两种方法的就比较慢。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看,就是吃糖这样的生活细节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看来,知识无处不在,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今后生活中我们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5、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热水— 可以加快溶解 碾碎/

第15篇:《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我来给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请大家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烧杯,里面装 有同样多的水,同时分别投入两粒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 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比另一个烧杯里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 师:怎样使溶解较慢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起来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怎样加快溶解》。

二、讲授新课 师:我还是用这样的一粒高锰酸钾,放在这么多的水中,怎样使高锰酸钾溶解得快起来呢?你有什么好办 法? 生[,1]:把它研成粉末。 生[,2]:把高锰酸钾放到热水里。 师:同学们想出了两种加快溶解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不对呢?下面,我们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实验,来 验证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 首先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空烧杯,老师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用热水是否可以加快溶解。 现在,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生:在一个烧杯中倒入冷水,另一个烧杯中倒入热水。 师:应该倒多少?(倒同样多) 应取什么样的高锰酸钾?(同样大小的) 怎样投入水中?(同时投入) 看到了什么现象?(热水中的高锰酸钾比冷水中的溶解得快) 这说明什么?(说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师:刚才老师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出示投影片〕实验中涉及到这么多的条件。这 些条件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表格略) 生:水量、高锰酸钾的数量、高锰酸钾的颗粒大小、投入高锰酸钾的时间是相同的,水温不同。 师: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看出,这组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余条件完全相同。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 看出这个不同条件对实验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或比较实验。 刚才同学们认真地看过老师做的实验,你们想不想亲手做一做这组实验?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实验台上的仪器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哪些条件相同,哪个条件不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教师板画简笔画。) 师: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同学们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知道了用热水真的可以加快溶解。那么我们想出的第二个方法“研成粉末” 是否可以加快溶解,我们还是要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验证。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呢?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方法。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出示投影片〕(填充表格)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进行实验。 [!--empirenews.page--]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么多的同学实验成功了,都希望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大家看。(指定一位同学把实验结果拿到 讲台前。) 生:我把一粒高锰酸钾弄碎,再往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里倒入水,水的温度和多少是相同的。然后,同时 把高锰酸钾分别投入水中。结果,粉末状的高锰酸钾比颗粒状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 师:这说明了什么?(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 除了“用热水”“研成粉末”这两种方法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想出方法后,小组讨论应该怎 样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你们想出的方法对不对。(学生小组讨论,分组实验。) 生:(汇报实验结果)我想出的方法是搅拌。我是这样实验的:先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再取两粒颗粒 大小相同的高锰酸钾,同时投入烧杯中,用一支玻璃棒在其中一个烧杯中搅拌,我看到经过搅拌的高锰酸钾比 不搅拌的高锰酸钾溶解得快。这说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根据要研究的问题——怎样加快溶解,想出了3种方法,并利用了对比实验的方 法, 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得出结论,知道了搅拌、用热水和研成粉末这3 种方法可以加 快溶解。

三、巩固练习师:咱们在自然课上学习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下面我就考考大家 。〔出示投影片〕这是一烧杯水和一块方糖,想一想怎样使这块方糖溶解得最快。想好的同学马上做实验。 生:(实验后汇报结果)我先把方糖研成粉末,倒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倒入热水,最后用小棒搅拌。 师:这位同学用3种加快溶解的方法, 使方糖很快地在水中溶解了。 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了这个知识? 生[,1]:盐、味精在炒菜时,被加热、搅拌,加快了它们的溶解速度。 生[,2]:妈妈冲洗衣粉时,总是拿温水冲,并不停地用手搅拌。这是为了加快洗衣粉的溶解速度。

四、课后思考 师:老师也有一个生活小常识要告诉大家:在奶粉中拌入糖后再冲入热水,可加快奶粉的溶解速度。这是 为什么?请大家回去思考。〔教学设计思路〕 有关“怎样加快溶解”的知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在自然教材中 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其目的就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用搅拌、加热水、研成粉末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而是以 认知这些知识的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对比实验的方法。这对学生在高年段学习自然课以及将来进行科学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1][2]下一页 [!--empirenews.page--] 由于溶解快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感性经验较多的现象,所以在教学时不再去观察,而是启发学生在已有经 验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归纳,形成假设;再对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验证时首先根据假设的规律推想在某种条件 下搅拌、用热水、研成粉末可能发生的现象;然后根据上述推想设计实验。在本课中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 ,从正反两方面证明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 在验证学生提出的假设过程中,具体采用的方法是一导、二扶、三放。 一导。就是教师具体指导。首先证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这一假设时,教师先做一次演示实验,但只 正确操作实验并不说明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从观察中找出 相同和不同的条件。同时教师利用投影片出示相同和不同条件,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了解对比实验的方 法。然后再让学生按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这个实验。其目的是: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2.加强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掌握。3.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教师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对比实验掌握得如何。4.教 给学生一种用对比实验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 二扶。在验证“研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中教师采用了半扶半放的方法。在这个实验中教师没有提 出具体的实验方法,而是在完成第一个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与实验方法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导 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半独立地进行这组实验。这个实验完成的难度要比第一个实验大一些, 在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方面前进了一步。在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的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对比 实验的设计方法。 三放。教师完全放手,充分发挥学生自行探求知识的能力。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教师既不提出要具体 研究哪种方法,也不提出与实验方法有关的问题,而是提出了“还有什么方法也可以加快溶解”,让学生完全 独立地围绕“怎样加快溶解”这个问题去思考,进行归纳假设,并实验验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像 科学家研究科学课题一样去尝试独立地探求知识的全过程。 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所以在教学最后应 用知识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第16篇: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作为溶解单元的起始课,背负着激发起学生对溶解进一步的认识需求任务。因此,怎样让孩子在观察、描述、比较三种物质(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过程中自由地呈现出对溶解的已知面与模糊面(面粉溶解了吗?),进而在处理、解决孩子认知冲突的过程中(过滤实验)让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释来发展、建构他们对溶解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思路所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形成溶解就是“像食盐那样颗粒会变小,最后看不见了,不会有沉下去,过滤之后不会和水分开等现象”的描述性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2、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能够作出自己的解释。

【重点】对溶解与不溶解现象作出有依据的判断描述。

【难点】将物质在水中的颗粒变化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展示。

【教师准备】三杯水、24块磁贴(3种颜色)、食盐、沙、面粉3块板贴,教师及时评价表一张。

【学生准备】三杯水8组,三根搅拌棒8组,食盐、沙、面粉各一小袋8组,三个过滤装置8组,6张学习单8组,铁盘8个,水槽8个。

导入:(4分钟)

(1)请学生观察事先放置于桌面的三种物质:食盐、沙、面粉,教师进行简单介绍。

(2)提问:有没有发现,这三种物质在形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板书颗粒)

(3)提问:如果将三种物质分别放入三杯水中,会发生什么?

(4)出示“溶解”,(板书)请学生说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出示本节课将研究的材料以及探究主题,初步感知三种物质的物理形态,为之后学生观察物质在水中颗粒形态发生变化进行前后对比铺垫,同时通过提问暴露学生对“溶解”的前概念】

活动一:观察、比较、记录、描述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变化((21分钟))

过渡语:或许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溶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怎么研究?我们先来看学习单。(后附学习单)

(1)观察、比较、记录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对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预测(是否溶解)。预测之后,方可领取实验材料:三杯水。

【设计意图:让学生秉持自己的观点,带着目的去观察,去寻找证据。】

2、在实验操作中(刚放入、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预测。并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记录证据。

3、利用证据,再次做出自己的判断。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让其直接用文字记录所看到的现象还是存在一定困难且费时,或者说很难准确表达出他所看到的现象。因此,不妨通过他们更擅长的方式“画”,再配以“关键词”的形式来展现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来得更为合理。】

(2)学生实验。实验结束后,将每个小组对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的判断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孩子在长时间的实验观察过后,注意力会有所分散。加上实验本身的结果不会对学生的期待造成冲击,因此需要调整一些手段来重新刺激孩子的神经,让他们聚焦于课堂。而让全班进行“公投”这样的手段方式,一方面是让刚才实验的一个结果汇总更好地可视化了,另一方面则更能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学生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情,看看别的小组跟我们小组的结果是否一样。】

(3)描述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全班交流。通过依次对三种物质的颗粒变化进行交流,初步确认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面粉需要通过更多的证据才能解释是否能溶解于水中。(提醒学生能否找到面粉颗粒变小的证据来证明面粉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设计意图:我们需要小组内的交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表达。也需要全班的交流,这样才能达成更多的共识。这一环节,学生在实验观察中所找出的判断依据(食盐看不见了、颗粒变小是溶解的证据;沙都沉下去了,颗粒不变是不能溶解的证据)即起到了巩固学生原有的一些前概念,也为后续判断面粉是否在水中提供了辩证依据:因为有的同学会发现面粉和水混合后“溶液”变成白色了,看不见颗粒了,这跟食盐在水中的现象很类似;但又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会认为面粉在静置后有许多沉在水底了,这跟沙在水中的现象又很类似。在这样的辩论氛围中,进而激发出学生对溶解认识的进一步需求。这也是本节课的高潮所在。】

活动二: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液在过滤后的变化(13分钟)

过渡语:科学家们在研讨时,也常常会出现观点的分歧。于是,他们就会想办法去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套过滤装置(咖啡过滤纸袋),它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我们自己的观点。

(1)提问:过滤纸袋就像一个筛网,上面有许多小孔,把这杯面粉溶液倒进去,会发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一方面暴露学生对用“过滤”来检验颗粒大小变化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聚焦实验的关注点:滤纸上的变化】

(2)对三杯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实验结束后,全班交流过滤纸袋中的发现。通过描述、比较滤纸上及滤液的一些区别和相似处,让学生明晰三种颗粒在水中的大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达成是否溶解的共识。

【设计意图:作为单元起始课,本课在处理教材时将立足点定在让学生能够描述并初步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与不溶解的一些现象,不在于要求学生能正确操作过滤装置,因此采用了简易的过滤装置,能让孩子更易上手。其次,通过比较三种物质在过滤后的不同变化,学生会对物质溶解时伴随颗粒大小变化这一联系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总结:(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食盐、沙、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一些变化以及能否溶解。最后,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认为物质在水中溶解了,应该是怎样子的?

【设计意图:探求学生一节课学习后对溶解的认识,以及达成共识的程度。】

课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老师现在有一瓶洗手液,如果把它倒入水里,会溶解吗?你可以回家试试看,能不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为后续课进行铺垫。】

第17篇:《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李兴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2、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分别放入水中时发生的现象,

2、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2、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3、让学生意识到结论的得出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的。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放入水中后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沙(沙在使用前淘干净。)面粉各一小袋,装水烧杯3个、玻璃棒

1、漏斗

1、滤纸、铁架台

1、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听故事,猜一猜 从前,有两头小毛驴,一头驮着一袋盐,另一头驮着一袋沙子,它们要过一条河,河水很深,把它们驮着的东西都淹没了,过河后驮盐的小毛驴感觉轻了许多,而驮沙子的小毛驴感觉重了一些,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过“溶解”这个词语吗?(生:听到过) 板书:溶解

师:你是怎么来理解这个词语的? 预设回答:

1、放入水里以后不见了

2、东西在水里化掉了

(目的:了解学生对溶解的已有认识)

师:你认为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生:食盐、糖、味精等)

二、沙和食盐的溶解实验 师:假如我把沙和食盐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烧杯中,你觉得它们都能溶解在水中吗?

学生回答:食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

师:要证明它们能不能被水溶解,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生:做实验

师:实验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大家了解清楚 PPT出示实验要求:

步骤

一、先观察食盐和沙的特征,并记录在表格当中。

步骤

二、将食盐和沙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不搅拌,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步骤

三、再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记录所发生的变化。

步骤

四、静止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是否发生变化并记录。(目的:引导学生对变化的过程进行细致的观察) 师:下面我请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吗? 师:你们凭什么现象来判断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师:沙和食盐相比,它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吗?

师:你认为沙在水中溶解了吗?哪些现象可以说明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教师讲解:在刚才的实验当中,我们发现食盐在水里很容易溶解;而沙在水中不会溶解,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出示实验要求

(1)先观察面粉,记录它的特征

(2)再把面粉放入另一个盛水的小烧杯内,不搅拌,静静地观察 (3)过一会儿,再用干净的木棒轻轻搅拌,记录发生的变化 (4)静静地放置一会儿,观察发生的变化

3、教师引导描述:面粉水中是什么样的状态?它在水中溶解了吗?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讨论:面粉、沙、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过滤食盐、沙、面粉

师:为了做进一步的观察,我们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

1、出示并介绍过滤装置 师:这就是一个过滤装置,我们可以将需要过滤的混合溶液倒入这个漏斗当中进行分离。 (1)、先介绍滤纸

师:关键还是这张过滤纸,它可以分离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1、出示实验要求及注意点

师:那么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需要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教师演示折纸和过滤实验的规范操作,并讲明注意事项: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滤纸外。

出示课件:

(1)、过滤前先充分搅拌烧杯中的液体,再通过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 (2)、漏斗内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3)、过滤结束以后,取出滤纸,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变化

3、学生进行过滤实验 4学生实验:

1、2小组做分离食盐溶液的实验

3、4小组做分离水和沙的实验

5、6小组做分离水和面粉的实验 学生汇报交流

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溶解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18篇: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

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 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食盐

1、沙

1、面粉

1、装水烧杯

3、筷子

1、玻棒

1、水槽

1、漏斗

1、滤纸

3、铁架台1。(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很高兴今天呢过跟同学们一起学习科学。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以前,有一条小毛驴,驮着两袋盐,气喘吁吁地在路上走着,不久它遇到了一条河,在过河的时候小毛驴不小心摔了一跤,它挣扎着起来后,发现背上的盐变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1 生:盐在水中溶化了,盐在水中溶解了„„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科学家把这个现象叫“溶解”。(课件打出“溶解”,并且板书“溶解”。)那今天我们的科学课就一起来研究“溶解”这种现象。

二、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些实验,还有一些沙子,大家想不想做实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生:想!

师:很好!那在实验之前,我们先用眼睛、用手去观察一下,没有放入水中之前的盐和沙子是怎么样的?好吗?

生:好!

师:观察后请用自己的话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出来。时间30秒,现在开始。

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注意观察各组的表现)。

师:好,时间到!(在刚才的实验过程当中,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都做到了小声交流,并且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分工明确,懂得合作,老师在这里表扬第

一、第二小组,给他们加一分。)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你们观察结果?

生:硬食物,固体,是颗粒状的„„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盐和沙都是颗粒状的,同学们刚才都观察得非常认真,为我们接下来的实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就分别把食盐和沙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是什么状态好吗?

生:好!

师:在实验之前老师先给大家演示并讲解一下实验应该如何操作,请同学们认真看。首先拿出我们桌上的两个烧杯,里面都装有相同的水;接下来把食盐全 2 部倒入烧杯中,静静地观察一会儿,再拿出一支木棒,充分搅拌一段时间,等到静止的时候,再观察并做记录(边说变演示),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沙子的搅拌和食盐的实验过程是一样的,我们把沙子倒入烧杯中,静静地观察一会儿,要特别注意的是刚才用来搅拌食盐的木棒不能用来搅拌沙子了,要用一支新的木棒来对沙子和水进行充分搅拌一段时间,等到静止的时候,再观察并做记录。(边说变演示。)这个是实验步骤的演示,同时,在同学们桌面上还有一个《食盐和沙子能否被水溶解实验记录表》,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并把观察记录写到对应的位置上。都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那接下来我们准备开始实验,同学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现在开始实验,时间三分钟。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再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师:好!时间到!(在这次的实验过程中,老师要特别表扬第三第四组,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最认真,并且记录得最快。)现在哪位同学来跟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进行回答。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我们知道,食盐最后都看不到了,所以我们说食盐溶解了,沙子最后还是看到在水里,所以我们说沙子没有溶解。(课件出示溶解概念:像食盐这样在水中能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并均匀持久地分布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

三、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对溶解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这里还有一些面粉,同学们想不想知道面粉在水里又是怎样的呢?

3 学生:想!

师: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实验步骤,将面粉倒入有水的烧杯中,先静静地观察一会儿,并做好实验记录,再用木棒进行充分搅拌,等到静止了再观察,并在《面粉能否被谁溶解实验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实验一分半钟,现在开始。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好,时间到!哪个小组来跟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实验结果?

生:汇报实验结果。(此时可能学生的想法会有些不一样,无法很确定地判断面粉是否溶解了。)

师: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描述,有了不一样的结果,那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

生:可能是搅拌的时间不一样,可能是观察得时间不一样„„(学生自由发挥。)

师:用刚才的方法我们能不能判断面粉是否溶解了? 生:不能!

师:那看来我们得用新的方法了,那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判断面粉是否溶解呢?

生: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师:嗯,这位同学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老师今天也为同学们准备了过滤的材料,那我们就用过滤的方法再来观察一下,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物,能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将盐、沙、面粉分离出来?好不好?

生:好!

师:那这个过滤实验怎么做呢?首先请同学们先看看老师的演示,先拿出一个锥形瓶,放在桌上,然后拿出漏斗,将它放入锥形瓶中,接下来拿出一张滤纸,将滤纸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然后打开,呈一个圆锥状,可以看到一边是一层,一边是三层,然后我们把滤纸放到漏斗上,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看见了吗?

4 生:看见了!

师:接下来我们来演示沙的分离,拿出刚才实验的沙子的烧杯和搅拌沙子的木棒,再充分地搅拌沙子和水,充分搅拌以后,这一步很重要,请同学们们认真听,我们将这根木棒,轻靠在滤纸三层的中间处,然后左手拿着木棒,右手拿着烧杯,让溢水口轻靠木棒,缓缓倒入滤纸中。注意:倒入的液体要低于滤纸的边缘。由于过滤要让所有的液体通过滤纸流到锥形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大家在做完前面的步骤以后,需要把它放在桌上,静静地等待它完全把液体过滤完以后,在观察滤纸当中的物质,清楚没有?

生:清楚了!

师:既然清楚了,那老师来问一问,看谁记得清楚刚才老师说得操作上的要点。请问这位男同学:我们的木棒要轻靠在滤纸的什么部位?

生:轻靠在滤纸三层的中间部位。

师:请问这位女同学:我们在倒入液体的时候,是烧杯的哪个部位轻靠木棒? 生:烧杯的溢水口。

师:嗯,看来同学们都记得差不多了,那如果等下实验过程的同学们有哪个步骤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可以看到大屏幕上,有个图和一些注意事项。等一下实验过程中,同学们还要将实验结果填写在第三张实验记录表上。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好!实验开始!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好!老师看到同学们的操作都已经结束了,但是液体还没有过滤完,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这个漏斗中滤纸的情况,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液体已经完全流下去了,我们将滤纸拿出来,再轻轻地打开,我们来看看在滤纸上面,有没有沙子?

5 生:有!

师:那说明通过过滤的方法有没有将沙分离出来? 生:有!

师:好,那现在同学们看看你们的食盐和面粉都过滤完了没有?过滤完了以后像老师刚才那样,轻轻地打开滤纸,观察滤纸上的情况。观察好并且记录好了以后就请做好,用行动告诉老师你们组已经观察好了!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

师:好!第五小组已经做好了,第六小组也做好了!大家都观察好了,你们过滤食盐的滤纸上有没有看到有食盐?

生:没有!

师:那过滤面粉的滤纸上有面粉吗? 生:有!

师:好,那你能把你的食盐结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吗? 拿滤纸展示。

师:同学们看到滤纸上有面粉吗? 生:有!

师:那你们的实验结果和他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说明面粉能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生:能!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面粉是能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的,那面粉是更像盐一些呢还是更像沙一些呢?

生:沙!

师:但是我们现在能说面粉被溶解吗? 生:不能。

师:通过这个我们还是没办法知道面粉是否被溶解是吧?

6 生:是!

师:那好,那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到下一节课,通过下一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就能知道面粉有没有被水溶解,好不好?

生:好!

师:好,那我们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请各小组先将你们的试验台放回原处。放好的小组用行动告诉老师!

(表扬做得好的小组,鼓励其他小组向做得好的小组学习。) 师:下课!

板书设计: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第19篇: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溶解的第一课,是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目的是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发现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区别和特征。学习使用过滤的方法,并期望通过过滤发展对溶解和不溶解本质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这一课将帮助学生发展他们关于溶解的概念以及观察和实验的技能,当学生们掌握了一些观察和实验的技能之后,他们就会在课外继续探究,并能有意识地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学会科学的生活,从中培养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和面粉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

2、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变化有哪些异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食盐在水中溶解了。2.观察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引导观察。 4.动手过滤。

二、观察实验结果,课堂小结

教师出示两杯一模一样的水(一杯白开水,一杯白糖水),并让学生观察两杯水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尝一尝。质疑:为什么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 既然是糖水,就应该有糖、有水,可糖到哪去了?怎么看不见?

师:这种现象叫溶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溶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板书课题)

教师提出实验方法、要求。为每个组准备了食盐和沙子,通过实验来观察它们的变化。(说明实验要求)

启发:说一说食盐在水中的状态。说一说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比较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你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结合学生叙述板书: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子在水中没有溶解。 指导学生取一些面粉放入水杯中,轻轻搅拌。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

师:怎样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让学生把三杯并排放,观察食盐、面粉和沙子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指导学生过滤三个杯子的物质。 观察过滤的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经过实验,你对溶解有了什么认识呢?

两位学生通过尝知道:一杯是白糖水,一杯是白开水。 学生描述糖:化了、在水里。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叙述 学生:食盐在水里不见了、溶解了。 学生:沙子沉到杯底、水底。

学生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静静观察一会儿,看看面粉在水里的变化。 学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 学生: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学生观察、叙述:食盐溶解在水中了。面粉溶解在水中了。面粉没有溶解在水中。沙子没有溶解在水中。

学生动手过滤。学生:食盐没有过滤。沙子和面粉过滤出来了。 学生叙述。

通过糖溶解在水里的现象,引起学生疑惑,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学生实验、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中的状态,亲身体验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

让学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状态,为比较做准备。 通过过滤理解溶解、不易溶解、不溶解的现象。 板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食盐放入水中 沙子放入水中 面粉放入水中

现象 食盐化了,看不见

结论 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溶解

沙子沉在水底 水变混了 面粉在水中不 沙子在水中不溶解

第20篇: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解读

《怎样加快溶解》教学设计

江苏省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董树林

设计理念:

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的将主要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三部分:杂乱无序的探究→初步形成科学概念的探究→自主充分的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沿着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无知→初步形成→不断深化这样的进程进行。着力体现科学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经历简单的推测、假设、制定实验方案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等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知识: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与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初步感悟到科学探究中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探究控制变量做对比实验的方案设计、根据方案进行溶解快慢的实验。 教学难点:

探究控制变量对比实验的方案设计。 材料准备:

实物投影台、研究记录表、小烧杯3个/组、方糖若干、搅拌棒、酒精灯、三脚架、石棉垫分别1个/组。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主题

1.出示方糖,将方糖投入烧杯液体中。2.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板书:溶解

3.老师想要快点喝到这杯糖水,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吗?

根据回答板书:搅拌、加热、压碎…… 4.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 补充板书:怎样加快溶解

【设计思路】溶解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这里用方糖在水中溶解的现象来复习巩固。为进一步研究本课的问题做好知识铺垫,也自然的引出本课的探究主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

1.这些办法是不是可以加快溶解呢?光靠我们的猜测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

2.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对这个猜想,同学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证明?请小组同学商量一下。

3.学生领取自己所需的实验材料,回到组里自己做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质疑,发现问题。

【设计思路】对比实验是证明各种猜测的的探究方法。但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刚刚接触这样的的探究方法,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遵循了“活动——质疑——探究——形成科学概念”这样认知规律,在这里的活动中不作任何的指导,任由学生做实验。这样的活动看似杂乱无序,其实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从而引发孩子们的反思。

三、形成概念,再次探究

1.这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老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做这个实验的正确方法。2.用刚形成的科学实验方法重新验证搅拌能加快溶解这个假设。 3.再次交流实验结果。 4.小结,表扬。

【设计思路】自己发现了科学探究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是我在这节课中想着力体现的“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老师是探究的主导”的科学课堂教学理念。所以,我和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比实验的正确做法,引导学生讨论,指出在这样的实验中应该注意那些因素。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试图去探讨什么是“控制变量”这样的科学概念。

四、独立探究,深化概念

1.对于另两个猜测,同学们想自己去验证吗?就请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猜测,你们准备怎样研究,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你们自己的实验方案。

2.实验方案展示交流,师生共同修改方案。3.各组领取实验材料,独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实验结果。相同研究项目小组可以补充发言。 5.小结活动,表扬操作好的小组。

【设计思路】巩固刚刚形成的科学概念,需要通过对比实验来强化。这里的科学探究体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就是每组同学合力完成一个新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并将自己的实验设计提供给其他人讨论,在讨论中不断地完善实验设计。最终各组能够自主、充分的完成对比实验。

五、继续提问,拓展探究

知道这些方法能加快方糖溶解,你们想继续研究些什么?(怎样让方糖溶解的更快?)

【设计思路】科学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科学课堂上,小学科学老师的全部任务在于引导孩子们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或者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
《沉淀溶解平衡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