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9 08:33:3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长市大通镇双柳小学 梁后松

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我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

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

(1)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来,一起读!

(2)理解“顶峰”“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2、学习规模大

(1)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交流(指说)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师红显数字,渲染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3)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指名读(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

(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

(4)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

3、时间长

(1)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板书:规模之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达7次

(3)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由衷的赞叹!(生齐读)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再读!

4、范围广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1)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之广)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介绍。

(2)播放录象

三、学习航海过程,感受郑和其人。

1、友好交往

(1)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了哪些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3)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2、战胜风险

(1)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读第五节,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

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应极力渲染风浪之险恶,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风浪的恐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郑和的智勇双全)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

(4)引读“智擒海盗”这一句

(5)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

1、出示郑和图像。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高度赞誉过他。旁显梁启超诗作,师生齐读。

2、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赞一赞郑和和这段历史!老师课前也准备了一首小诗。(屏显)师配乐朗诵“天记得你,海记得你;山唱着你,海唱着你。七下西洋美名扬,六百春秋长流芳。”

3、相信大家有比老师更好的方式,更美的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写在书上。

4、交流

5、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

五、作业

点击《郑和远航》专题学习网站,去了解更多这位英雄,这段历史。

板书设计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之广

推荐第2篇: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郑和远航》这一课,郑和远航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本课的题眼应该是\'远航\'。何为\'远航\'?课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说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

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40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

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在感受完\'规模之大\'这一特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这次远航除了\'规模之大\'之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可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想体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并不是件难事,这样就能把郑和远航的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体会。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三、围绕线索、达成目标:

本文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来写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战胜凶险\'这一环节中得以解决。除了书上所说的遇到的凶险外,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凶险?这里的凶险不外乎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这样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四、钻研教材、深度剖析:

五、辨证思考、引导质疑: 本文都是赞扬郑和的一面,那我们辨证地思考,他究竟有没有\'过\'的一面呢?历史地看,应该有他的\'过\',这节课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辨证地、历史地看待问题,让他们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政治家、历史家、哲学家。

六、利用网络、深化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牵涉到很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跟本课相关的资料,但并不是搜集到的资料都能为本节课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加以筛选、加以整理,最终为本节课服务。这就培养了我们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深化课堂教学。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一、倒叙入手,直奔中心。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说的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 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 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还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新课程理念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 验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到结束课程时为学生设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体验课题。把学生的练习引向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的未来。

课文详细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组织课堂教学:

1、抓住了文中列举的数字,让学生通过这些数字体会远航船队规模之大,体会郑和七次远航历时的久远和范围的广泛。郑和远航教学反思郑和远航教学反思。其中抓住了第二自然段中对宝船的介绍,通过朗读体会宝船的雄伟壮观;抓住第六自然段中郑和远航时间长达28年,7次,来体会郑和对航海事业的丰功伟绩,让学生由衷地赞美这位航海英雄。并通过诵读\"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这一句话激发学生对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的感知和对郑和的崇敬之情。

2、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体会郑和远航对我国与亚非许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的促进作用。并通过诵读\"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再次促进学生对郑和远航伟大意义的理解和对郑和的崇敬之情。

3、抓住航行途中遇到的凶险来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在这一段的教学中,紧紧扣住\"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这一句话,引导学生思考\"郑和的船队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凶险,他又是如何渡过险境的?体会郑和的勇敢机智顽强。并通过诵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再次激发学生全面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和对郑和的崇敬之情。

回到家,摊开语文书把课文反复地读了好多遍,仍然没有一条清晰的\"贯穿线浮出水面。于是放弃了设计,先找了一大堆关于郑和的视频来看。结果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中的《1405,七下西洋》给了我一个灵感,接着又想到了办公室里的一个同事前几天去聆听专家授课时回来分享的一个教学方法:把重点从课文中\"抓出来,再一拳打出去,才是最能给学生深刻感受的教学。

于是马上重新再读课文,最后采取了如下的设计:

在教学\"扬帆启航一部分中让学生自读,然后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感受。感受可以很多种,这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品读感受,但是教师需引导把课堂教学重点要放在宝船的介绍上。这段文字的描写非常形象也很精彩,是学生作文的理想范本,同时透过大量的数字、比喻和对比,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出宝船的壮观,然后辅以资料补充使学生明白这宝船的设计和制造是非常神奇的,就算以我们现阶段的科学技术也是难以制造出来,以此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此时加以板书强化学生的认识。

在教学\"友好往来一部分时,让学生看\"你是从哪些地方品读出中国人这种骨子里的\'友好\'的,再体会 \"往来的意义,辅以资料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经济、文化、政治意义,学生自然而然对\"友好一词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此时板书\"友好,时间恰到好处。

在教学\"战胜凶险一部分时,主要引导学生找出凶险是什么?重点品读海上风浪大的句子,学习这种兼比喻、夸张和拟人于一处的形式,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方法,目的就在于表现出郑和和他的船队是\"勇敢无畏,机智沉稳的,此时板书\"勇敢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三部分教学结束,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体会郑和的精神,从来引申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以此作为过渡,品读还有什么样的精神。

在品读第6小节时,应放手让学生采用上述方法自学,从文本的大量数字中体会出郑和和以他为代表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执着探索精神。板书\"探索

最后通过最后一个小节的学习,再返回上述文本中再次强化理解板书出的精神,引导学生洞悉最后一个小节其实是全文的总结,不仅道出了郑和远航的意义,同时也点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大的精神品格。

全文教学之后,效果较好,也让我再次意识到了高年级语文教学\"抓和\"放的重要性。其实我们的教学不仅要\"抓\"放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ld(都江堰》教学反思)quo;抓\"放文本教材。从大篇幅的文本中\"抓出能够反映主旨的重点语句,然后在体会时给予学生充分\"放的权利,放他们自由驰骋在理解、品读的空间里,然后再由教师引导抓出品读后的重点,这样方能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紧密结合起来。

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再多一点思考,多一点交流,我们也能够在\"平常课#from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来自 end#中享受到\"精彩的。

今天上午我执教了《郑和远航》这一课。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本 课的题眼应该是\"远航。郑和远航教学反思文章郑和远航教学反思出自,此链接!。何为\"远航?课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说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 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

我们的教室长约10米,宽约8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10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

让 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在感受完\"规模之大这一 特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这次远航除了\"规模之大之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可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想体会\"时间之长、\"范 围之广并不是件难事,这样就能把郑和远航的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体会。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在 教学中,我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 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还可能遇到了 什么情况呢?......新课程理念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把学生的练习引向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的未来。

三、围绕线索、达成目标:

本 文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来写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 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战胜凶险这一环节中得以解决。除了书上所说的遇到的凶险外,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 前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凶险?这里的凶险不外乎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这样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一、抓住\"文眼,寻找突破。

二、先小后大,环环相扣

在学生回答后,我将\"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板书在黑板上,并向学生说:\"下面我们就要来解决这三个问题,从哪些文字可以读出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这三个问题,我们还是要按从后向前的顺序来解决。先来最后一个!能体现范围之广和时间之长的句子基本都在课文的\"重大意义部分,所以很快就解决了。剩下一个\"规模之大正好又切入了\"扬帆启航部分的阅读教学。\"扬帆启航部分文中多处能过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描写远航船队规模之大。在学生找出这些句子时,让学生反复品读,并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及时点明这两种说明方法。最后,通过集体朗读让学生在洪亮的读书声中体会郑和\"扬帆启航时那壮观场面和恢宏气势。

三、读悟结合、渗透点拨

一句\"规模如此之大、时间如此之长、范围如此之广的远航有什么目的?就将教学引入了课文第二部分(第四自然)\"友好交往。让学生反复读一读,找一找能反映友好交往的句子来再读读,说一说什么叫友好交往?再一句\"坐那么大的船,到各国去游玩,还能交到很多朋友,看来远航真是一件轻松自在的好差事,你觉得呢?又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第三部分\"战胜凶险(第五自然段),郑和远航时遇到了哪些凶险?他是怎样应对的?让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反复品味,并说一说\"读了四五两自然段,你觉得郑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让学生在读书中体会我国古代人民友好、机智、镇定、勇敢和顽强的探索精神。

一、倒叙入手,直奔中心。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说的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还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新课程理念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因此,到结束课程时为学生设计了实际解决问题的体验课题。把学生的练习引向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的未来。

《郑和远航》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题眼、突破重点: 本课的题眼应该是\"远航。何为\"远航?课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说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郑和远航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

我们的教室长约10米,宽约8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36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

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在感受完\"规模之大这一特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这次远航除了\"规模之大之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可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想体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并不是件难事,这样就能把郑和远航的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体会。

二、创设意境、放飞想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造意境,提供平台,给学生以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还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

三、抓住线索、完成目标:

本文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来写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战胜凶险这一环节中得以解决。除了书上所说的遇到的凶险外,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凶险?这里的凶险不外乎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这样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四、利用网络、深化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牵涉到很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跟本课相关的资料,但并不是搜集到的资料都能为本节课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加以筛选、加以整理,最终为本节课服务。这就培养了我们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深化课堂教学。

一、抓住\"文眼,寻找突破。

在对全文的熟读和掌握课文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找出最能体现\"郑和远航的特点的句子,于是\"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就出来了。这就是本文的文眼,也是学习本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二、走进文本,感受远航的辉煌

(1)规模宏大的远航

推荐第3篇: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我执教了《郑和远航》这一课,郑和远航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这节课上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本课的题眼应该是\"远航\"。何为\"远航\"?课文的最后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说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规模之大\"这一环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先计算:

我们的教室长约8米,宽约米,教学楼每层楼高约4米,学校的师生员工大约4000余人,算一算,每艘宝船相当于我们的教室多少间?相当于我们的教学楼多少层?需要几艘宝船就能装下我们全校的师生员工?

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后加以比较,在语文课中运用数学的方法,既体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又能让学生更感性地体会到\"规模之大\"。在感受完\"规模之大\"这一特点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这次远航除了\"规模之大\"之外,你还有什么体会?可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我想体会\"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并不是件难事,这样就能把郑和远航的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体会。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学反思《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还可能遇到了什么情况呢?\"…新课程理念认为,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把学生的练习引向国家、社会、群体、个人的未来。

三、围绕线索、达成目标:

本文按照\"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的顺序来写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呢?\"这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个问题可以从\"战胜凶险\"这一环节中得以解决。除了书上所说的遇到的凶险外,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还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凶险?这里的凶险不外乎人为的和自然的两种。这样把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很好地突破了难点。

四、钻研教材、深度剖析:

本文的写作线索很是清晰,但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去钻研教材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1)郑和为什么要远航?(2)、郑和为什么能远航?(3)郑和远航为什么能成功?(4)、郑和为什么能得到世人如此高的评价?郑和为什么要远航?这是个历史问题,可以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历史背景:郑和为什么能远航?(1)、跟当时明朝的经济和科技有关,从\"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这句话中得以体现;(2)、政统人和,\"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除了受皇帝的派遣,还有老百姓的支持\"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为什么能取得成功?(1)、航行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会遇到哪些困难?自然的和人为的;此外还要了解国外的情况,要得到国外人的认可;(2)、\"友好交往\"也是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郑和得到了世人如此高的评价,那他有没有\"过\"的一面呢?这就是我下面所要谈的一点。

五、辨证思考、引导质疑:

本文都是赞扬郑和的一面,那我们辨证地思考,他究竟有没有\"过\"的一面呢?历史地看,应该有他的\"过\",这节课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辨证地、历史地看待问题,让他们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政治家、历史家、哲学家。

六、利用网络、深化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牵涉到很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等,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在课前搜集大量的跟本课相关的资料,但并不是搜集到的资料都能为本节课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中加以筛选、加以整理,最终为本节课服务。这就培养了我们学生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会,我们的学生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还得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深化课堂教学。

推荐第4篇:《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我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与“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二、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生读题)

让我们跨越时空界限,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生);让我们了解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郑和远航(生)。

二、了解历史地位,感受航海之最。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

(1)出示句子“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来,一起读!

(2)理解“顶峰” “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

2、学习规模大

(1) 自由地读1—3自然段,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

(2) 交流(指说)相机出示“其中六十多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先进的仪器。”师红显数字,渲染宝船的大“让我们来想象一下,以我们所在的这幢教学楼来作比,宝船大概有这么大:两个五层楼叠起来的高,两幢教学楼连起来那么长,三座教学楼那么宽!我们全校一千多名师生都可以乘坐在这一艘宝船上!宝船的雄伟壮观由此可见一斑!”

(3) 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

指名读(规模之大,仪器之先进,真不愧是宝船呀!)

(如果你能把这些数字读好,宝船的气势肯定会更雄伟!)

(呀,你读出了心中的赞叹!)

(4) 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船只随行!他们分工明确:(出示其他船只图片)有负责装载粮食的粮船,有运输淡水的水船,有拴马匹的坐船……总共二百多艘!(此处最好再扣到文中“像一条巨龙”这句话)上面载有二万七千多人,(引读)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

3、时间长

(1) 规模确实非常庞大!(板书:规模之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快速浏览文章。

(2) 指名交流:1405至1433年,达7次

(3) 历时28年,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之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出示第六节)让我们由衷的赞叹!(生齐读)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在返回途中以身殉职,病逝于古里,再也没有回到祖国!让我们带着怀念之情再读!

4、范围广

(1) 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之广)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介绍。

(2) 播放录象

三、学习航海过程,感受郑和其人。

1、友好交往

(1) 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都进行了哪些交往呢?请大家阅读文章第四节,然后用简洁的话来说一说。

(2) 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3) 出示“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个个惊叹不已。”再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 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2、战胜风险

(1) 成功的背后,道路是坎坷的。速读第五节,想想航行中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 交流(风浪,海盗)

(3)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化险为夷。”

男同学读第一句,女同学读第二句。

男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女同学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此处,老师应极力渲染风浪之险恶,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风浪的恐怖,从而深刻地体会到郑和的智勇双全)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让风浪来得更猛烈些吧!齐读

(4) 引读“智擒海盗”这一句

(5) 小结:在漫漫的航途上,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开阔了眼界。”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板书: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让我们整齐而响亮地齐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

1、出示郑和图像。从古至今,许多名人都高度赞誉过他。旁显梁启超诗作,师生齐读。

2、让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赞一赞郑和和这段历史!老师课前也准备了一首小诗。(屏显)师配乐朗诵“天记得你,海记得你;山唱着你,海唱着你。七下西洋美名扬,六百春秋长流芳。”

3、相信大家有比老师更好的方式,更美的语言,请大家思考一下,写在书上。

4、交流

5、总结: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

五、作业

点击《郑和远航》专题站,去了解更多这位英雄,这段历史。

六、板书

规模之大

郑和远航 时间之长 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之广

推荐理由:解读文本,巧用中心段落引领,打破原文结构,目标明确,问题开发,激起学生思考。

推荐第5篇:郑和远航教案

郑和远航

教材简析与学情分析: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第十册中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产生理解郑和的伟大之处。怎样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资源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电脑基础,会打字,会上网,会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于是我在课前建立了一个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专题学习网站,将郑和的生平、海洋知识、远航历程以及首航的盛况等收集进去,引导学生自由上网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从“服从书本——跳出书本——回归书本”的理想境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郑和为促进我国古代人民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愤努力的豪情。

3、初步懂得详写与略写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感受郑和与我国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努力的情怀。

教学方法: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快、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各方面最大限度的收获,我将采用“提问质疑,确定主线,精读文本——教师引路;上网浏览,自主、合作学习——交流讨论;练习巩固,反思学习——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出示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 郑和 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

(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 (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 (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

派遣 太监 魁梧 抱拳 扶老携幼

瓷器 脱缰 野马 撕裂 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

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

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紧扣结尾,品读感悟,情文相生。(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3)自主思考,同桌间交流。 (4)交流阅读收获。 (5)抓住相关词语,朗读体会对郑和远航这一伟大壮举的赞美和对郑和“顽强的探索精神”的赞颂。

7、精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读文。思考: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规模之大”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来,用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

(2)四小组讨论交流:场面之壮观,规模之宏大。 (3)指导朗读,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4)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用o圈出来。指名回答后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6)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7)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8、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五、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扬帆启航”“友好之旅”“凶险之旅”的顺序复述课文,学习课文有点有面、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追求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3、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勇往直前、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郑和远航的凶险和重大意义,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追求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概括“启航”

1、出示两组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人山人海 身材魁梧 抱拳告别 镇定自若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2、选用以上词语概括上一节课学习的“扬帆启航”的主要内容。

3、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郑和和他的船队乘风破浪,开始了第一次远航。让我们走近船队、郑和,看看他的第一次远航是怎样的远航?请快速阅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

4、交流阅读收获。板书:友好之旅 凶险之旅

二、经历远航,解读郑和

(一)体验“友好之旅”

1、师:哪些内容告诉我们这是一次友好之旅?默读课文第

四、五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无声的读书是一种思考,请大家拿出笔,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交流阅读收获

3、解读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耀武扬威、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1)(屏幕显示:郑和船队和随船物品)感受君臣和老百姓的态度,理解“争相观看”“惊叹不已”。

(2)(口语交际)如果你是各国的君臣,你会怎样欢迎郑和的船队?如果你是当地的老百姓,你会怎样赞叹郑和的船队?

(3)听到这些欢迎和赞叹,如果你是随行的人员,你感觉如何?如果此时有商人要和你做生意,你会怎么样?(媒体出示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

(4)(指导朗读)你愿意带着自豪之情读出热烈欢迎和赞叹不已的场面吗? (5)郑和出使的目的是——经济文化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所以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郑和远航不愧是——“友好之旅”。

(6)(屏幕出示文字)郑和的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都向 , 各国君臣和老百姓 还 ,以表达友好的感情。(介绍复述的方法:像这样用上原文里的有关词语,想象“画面”,再加上自己的话,把文章的大意讲出来,让人听明白这个故事,这是复述的一种方法。)

(7)指导交流,复述。

(二)走进“凶险之旅”

师: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本着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所以一路上有“彩旗”和“欢呼”,有“欢迎”和“赞叹”。可当我们走进这次远航,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凶险。

1、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圈画描写“凶险”的词句,做批注。

2、汇报阅读感受。

3、(媒体出示文字)“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紧扣词句进行体会。

4、指名朗读:

(1)你们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语句?

(2)学生交流。

6、引读、复述。(抓住“联系点”引领学生复述。)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5、“观夫鲸波接天、浩浩无涯,或烟雾之溟濛,或风浪之崔嵬。”(出示文本)

6、(口语训练)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名船员,听着呼啸的海风,看着翻滚的海水,站在颠簸的船上,心里感觉怎么样?

7、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是怎样做的?(再次解读郑和,理解郑和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大将风范。

8、在漫漫的旅途上,天气只是凶险的一面,更凶险的还等着郑和和他的船队呢!

(1)这种险境是什么?(海盗的袭击)

(2)海盗给你怎样的感觉?强悍的海盗最后“乖乖地当了俘虏。”展示读。 指导朗读:

9、自读课文,试图抓住关键词句复述“智擒海盗”。(同桌进行)

三、了解六次远航,感受影响

1、回顾郑和的第一次远航经过,这是发生在600多年的事情,是郑和的“第一次”远航,也是中国航海史上的第一次,课文中是如何评价这一远航的?理解“巅峰”。郑和船队留下的是和平、友谊、互相贸易和互相尊重。而西方航海却是“血与火的征服与摧毁”。作者是怎样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详写的作用)

2、后面的六次远航又是怎样写的?(齐读第六自然段)

3、体会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4、(屏幕显示郑和七次远航的路线图)诵读最后一自然段,感受郑和远航的深远影响。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思想和观念意味着开放、文明、先进和崛起。现在我国对海洋的自然认知、考察与研究与美、英、日、俄等强国相比,实在汗颜。更有甚者,中国的海权仍遭周边国家的轻蔑与挑战,中国的海洋大陆架资源长期遭受别国的蚕食甚至掠夺。

四、书写颁奖词,真情表白

1、此时,你就站在郑和雕像前,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赞一赞郑和以及郑和远航。

2、指导朗读、交流。

3、总结:他壮年受命,远离故土,情系大海,开创海上“丝绸之路”。二十八年航海路,云帆万里照重洋。从壮年至暮年,使命昭辉。他惊涛骇浪,笑傲凶悍海盗,勇往直前,有志竟成:在世界远洋航海史上写下了咱们的“中华”!前方,是未知的海域;身后,是远航的传奇。指导朗读。

4、当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候,面对如此多的凶险,我们不由的感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可是最终他排除万难,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刻我们面对这位航海英雄的名字——郑和,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郑和远航,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以海洋般宽阔的视野观察世界,用海洋般的胸怀拥抱世界,走出一条崭新的和平崛起和发展之路。

五、自主选择作业,拓展延伸

1、用学到的复述方法将郑和远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将搜集到的资料、图片,办一期小报,以组为单位进行展品。还可以把学习后的感受写下来。

3、用学到的点与面、详与略的写作方法修改作文《拔河》

六、板书设计

君臣 欢迎 和 友好之旅 百姓 观看

长风破浪 直挂云帆

凶险之旅 风浪 海盗 换取 土特产品 赠送礼物 (商人)

推荐第6篇:《郑和远航》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读懂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内容。

2 感受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作业:抄写词语,扩展练习1组词,根据本课写一则读后感。

板书: 郑和 第一次 扬帆起航 友好交流 战胜凶险

远航 二——六次 开拓 探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揭题导入

2、检查自学效果。

3、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

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派遣太监魁梧抱拳扶老携幼

瓷器脱缰野马撕裂威胁

2、指名读。

字音:“瓷”、“撕”是平舌音。

“梧”声调是第二声,不是第三声。

字形:“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

“魁”的“鬼”的“竖弯勾”要写得大一些,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指导分段。

(1)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内容?(第1~5自然段)

(2)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

(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

(3)学生划分段落,归纳大意。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

2、魁:半包围结构的字,“斗”要被“魁”包住,“”写得小一些。

3、监:上大下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描红和临写。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月略写的作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郑和与我过古代人民为促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努力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听写词语。

派遣魁梧扶老携幼脱缰野马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1段(第1~5节)。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1405年7月11日;苏州府刘家河码头)

(2)自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宝船”?

交流,反馈。

(①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针、航炸弹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③船上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3)将近中午,郑和登船准备起航,自读第三自然段,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什么?

(郑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师:这是一个多么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该怎么通过读来体现?

训练学生朗读。

过渡:宝船起航了,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的第

4、5自然段。

(4)生自学

4、5自然段。

小组交流。

①抓住体现各国人民友好态度的词语。

②训练学生在读中表现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感情。

③出示表现海上风险浪恶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什么?边谈边读。

④还有什么困难?这种惊心动魂的场面你能表现出来吗?

训练朗读。

⑤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了什么认识?

生各抒己见。

2、讲读第

6、7自然段。

生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时你对郑和又有什么新了解?

三、回顾全文

1、你能谈谈郑和远航的意义吗?

(具体的内容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挖掘)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反馈。

四、课堂总结

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再读到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幕,还能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有感情朗读课文

写一则读后感受

推荐第7篇:五年级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郑和远航》在写法上点面结合、有详有略,能够围绕中心选择合适内容。因此第一课时指导学生理清层次,复述第一次远航经过,学习点面结合、有详有略的写法。第二课时则专注做一件事,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合适材料的写法,这就是我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部分内容,理解这三部分内容与课文中心的关系。首先学生思考从哪两个方面写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再将这三部分内容与课文中心联系起来,点亮学生的思维,板书正是为理清三部分内容服务的。这样,经过三次的学习与提升,能够不断渗透围绕中心选择合适材料的观念。既不脱离文本,又不停留在对课文字词句的单纯分析上,力求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同时,提升他们对文章写法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懂得围绕中心选择合适材料之后,趁热打铁训练一番,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材料,让他们围绕不同的中心选择不同的材料,并且要求学生写出简单的提纲。这样,学生经历了从读课文到悟写法再到运用的完整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实现用课文教语文。

今天的教学存在许多不足。理解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部分的时候,牵引的痕迹比较重,应该先放后收。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各抒己见,再总结内容,点出要点,这样学生会领悟的更深。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思考如何用课文教语文,关注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同时对于管建刚老师提出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做些尝试。

推荐第8篇:《郑和远航》教学反思专题

《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吴双凤2014/3/27按照这一单元的课文编排,我拎出了一个主线“一个人物,一部作品,一个故事,一种精神”来串联整个单元的课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海伦凯勒、阿炳、郑和以及司马迁,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除了人文性上的要领,还要学习文章的写法即人物描写,“情动而辞发”,有详有略,退前想后,铺垫。抓住语文中的品词析句,语言的习得、运用及表达,这才是语文中拿教材当例子,学科的根本任务所在。

在这篇课文教学时,导师针对我讲课细致、且慢的缺点,给我掐了表,计了时间,让我在课堂上能紧凑加快节奏。“限时教学”,在今天第二课时的讲课中,我真的是卯足了劲头,加快速度,虽然赶急赶忙地上完了,但在评课时细想一下在课上我重难点把握得还不到位,该细品的地方,没能给足时间,这是我在加紧节奏,需要对课堂把握更进一步努力的地方,除此之外,如何引导、组织学生多说,自学,也是我要多去琢磨的地方!

虽然导师没能听到我的课,但在学生后期的作业反馈和其他实习生的点评中,我也真正认识到了一堂课的教学如果没有抓住课文的重难点,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这边需要着重反思总结下:

1、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我关注到了单元联系,但一直没能把握好五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

认知阶段,于教材文本这个例子来说,教师需要由此生发出的东西是什么?我慢慢的领会到了五年级重在对文章的行文线索、语言特色、文本写法、阅读积累、表达运用上,这个阶段呈现出人文性减弱,工具性加强的趋势,其间教师还要从学情出发进行有效针对性地调整。

所以对本课教学的把握上,我还是出了比较大的偏差,A文章重要的语言特色“详略得当”,我拎得不够!详在:第一次远航,宝船的描写,远航途中的经历(友好交往、战胜凶险),规模宏大;略在:余六次航行,其他人群、航行准备,时间长、范围广。B在拎线索方面,可以从三个不同也可相结合的点出发:一在航行的过程,包括准备、出发、过程、结果(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二从规模大、范围广、时间长来行文总结远航的成就意义;三在人物形象、精神的提升,是怎样让他的形象一步步饱满的?这就可以切合习作中的人物描写以此为范文进一步生发理解!在这篇文章中能提炼出侧面描写、对比烘托、刻画细节、典型事例,在课上这些东西原本能够完整地生发出来,却因为时间紧、体会不够,所以只能是浮光掠影。因此上完了一篇课文,对它的反思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2、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把握,再做补充:A入课快、简洁,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介绍人物

资料,两人即可,板书课题结合练字要点让学生书空,师生练写;B一类生字词第一次读只要一人,再正音即可;二类词只要读准;三类词要理解,(字词理解要多样生动,如:撕、遣,导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字形结构会意,渗透出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故事一个动作,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所在。)C环节安排要紧凑,疏通字词后就要读课文,划分课文脉络,再做精读切入,这是初读课文要完成的;

3、评价无需生生到位,教师在组织引导上要能够倾听孩子前在状态,做好及时引导(在我

激情地朗读后,可让学生评价,由此引导学生品味文字)

4、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方法,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法(读、

划、思、交流),且教师给出的问题要与语言内容切合,有讨论的价值。

5、学习语言文字时,还可结合作者的文思、脉络、情感,来品味文字。这样,出发点、落

脚点都在品味文字。

推荐第9篇:郑和远航的教学反思

我的开头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同学们,中国历史源源流长,英雄辈出,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讨论后师才归纳: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抗击金兵,精忠报国的岳飞,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以为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学生性质很高。

教学时,我根据课后练习上的小标题,要求学生把这段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课文的一到三自然段,我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叫“宝船”?学生概括出以下几点,一是这些船大,二是船上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三是船上满载着货物。第二层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我重点让学生感受一下远航的远。我让学生说说郑和率领的船队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主要是“拜见国王”“观看宝船”“交换特产”“互赠礼物”等,我采用引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读出与各国的友好感情,我还采用分组活动,选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分角色,加上动作、对话来表演。第三层是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主要让学生说说郑和遇到了哪些危险又是怎样克服的?课文写了两种凶险“战斗风浪”“智取海盗”,并要求学生描述当时的场面。学完这一段,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还联系到了练习中有关的词语进行相机的朗读和讲解。

推荐第10篇:《郑和远航》的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京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第四篇自读课文12课《郑和远航》一课时的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是: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深度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由于学生所处的时代与文本介绍的内容相差甚远,因此学生很难从文章本身有限的文字来理解郑和远航的壮举,从而感受郑和的伟大之处,感受灿烂的古代文明。引导学生用怎样方法的去学习,才能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能缩短学生与文本的时空差距,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郑和远航》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详细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全文分为两个部分,1~5小节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场景及经历,最后两个小节写了郑和七次远航的时间跨度、到过的国家以及远航的重大意义。 在写作特色上,做到了点面结合、详略得当。郑和总共七次出使西洋,如果全部写下来势必显得拖沓,本文重点写了第一次远航的情况,对其余作了概括说明。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节省了笔墨。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己经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学习方法。于是我和部分学生在课前收集了《郑和远航》的资料,如:郑和的生平、海洋知识、远航历程以及首航的盛况、后人的纪念等等,通过筛选、组合,供孩子们浏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另外五年级孩子具有烈好奇心与求知欲,郑和远航的历史应该能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三、教学目标:

1、认读6个字。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收集到的材料,理解重点段落的意思。

3、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首次远航的壮观景象,产生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而我国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他是谁?(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提示: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几次远航?)

(三)、紧扣结尾,引导细读感悟。

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文中有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评价,你找到了吗?

(1)出示句子“郑和首航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2)理解“顶峰”:什么是顶峰?(山的最高点)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地位高,独一无二)

(3)质疑过渡:郑和远航究竟是多大的规模,多长的时间,多广的范围才能被称之为“顶峰”呢?课文哪里告诉了我们?到课文中去找找看。

(4)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一边阅读一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简要的批注。)

2、全班交流

1)感受规模大(1—3自然段)

(1)郑和远航规模之大你是从那体会到的?指名读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根据学生回答而定)

(2)指导朗读:谁来读出宝船的雄伟壮观?(把句中的数字读好,突出宝船气势的雄伟。)

(3)六十多艘宝船,多庞大的航海队伍啊!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船只随行吗?(:生:有。)有战船,有粮船,有水船,总共——“200多艘”。难怪课文第三自然段中说这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5)除了船多,你还从哪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很大?(根据学生的回答而定)

(随行的人多:上面载有27000多人,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送行的人多:人山人海。)

(6)这么庞大的船队即将启航,想一想他们的指挥郑和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发号施令呢?(练习朗读)

2)体会时间长。

(1)过渡:从上面所说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出这次远航的规模非常庞大!那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2)指名交流:1405年至1433年,达7次。

(3)历时28年,出洋次数多达7次,这么长时间(板书:时间长),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学习范围广。

(1)郑和下西洋到底到了哪些地方?范围有多广呢?(板书:范围广)介绍郑和的航海路线和所到的国家。

3、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确确实实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引读)

4、想想郑和远航还是怎样的远航呢?(指名说)

(郑和远航是一次友好的,凶险的远航)

体会友好交往:

(1)从那看出是一次友好的远航呢?(可以抓住句子或词语)

(2)指名交流(互赠礼物,商品交易)。 师生演一演

(3)小结:郑和所率领的船队是和平的使者,是本着与别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而去的,绝无侵略扩张之意,所以一路上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出示“郑和出使,促进了……友好往来。”)齐读 。

战胜风险:

(1)想想航行中船队都遇到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克服的?

(2)交流(风浪,海盗)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郑和是怎样与风浪搏斗的?

出示“在大海上,……一次次化险为夷。”

有这样镇定自若,大智大勇的领导者,还惧怕什么?

(4) 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5) 小结:在漫漫的航行途中,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然而郑和没有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凶险,将中国的美名顺利地传播到了亚非各国。他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还代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6)最后以自然段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交流指导)

5、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把它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四)、升华情感,回读全文。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航海英雄——郑和;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的历史——郑和远航!自由读课文。

五、学习效果分析: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和师生扮演郑和各地人民的友好交往感受到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伟大壮举,理解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为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而感到骄傲自豪。不足之处是在学习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壮举时只抓住一些数字和图片让学生感悟,没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理解,体会得不够深入。课内自读课应该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适当点拨,不应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今后的备课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教材。

六、本次教学设计与以往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在教学中,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后以情促趣,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拓展深化。通过“读”、“演”、“写”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板书 : 12、郑和远航

规模大

时间长 达到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范围广

友好 凶险

第11篇:郑和远航教案(优秀)

郑和远航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太监(jiàn jiān)

魁梧(wú wŭ)

抱拳(quán

juàn)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郑和远航的经过及意义) 3.这篇课文是如何来写郑和远航的经过的? (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

二、精读课文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他们在途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者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郑和远航的时间是1405年7月11日,地点是苏州府刘家河码头,人物是郑和及随行的人员(人山人海)。

(2)大船之所以成为宝船的原因是:

A.这些船大,最大的长150米,宽60米,可以乘1000多人; B.船上有指南针、航海图等当时最先进的航海设备,这些都是能远航的条件; C.船上满载着瓷器、丝绸和茶叶。

(3)在航行的途中,他们还和各国进行了友好的交往:赠送礼品、交换产品等。

(4)他们还战胜了很多的困难。

3.郑和的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第五节。 4.小组内交流汇报。 5.班内交流汇报。 (1)险恶的风浪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 结果:战胜了风浪。 (2)海盗的袭击

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 结果:俘虏了海盗。

6.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第一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七节。

7.交流。

8.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9.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道你不想对他说几句吗?

第12篇:11郑和远航 教案

11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派遣、罗盘、炫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采用详略得当写作方法,并在今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3、凭借课文语言文字,初步感知郑和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脉络,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清楚叙事类作品的一般方法。初步感知郑和的人物形象和远航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 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板书课题。读题。

3、投影郑和图片,说说你了解的郑和?(学生交流资料)期间指导学生要将资料变为自己的话拣最感兴趣或印象最深的地方说一两处。

补充资料,自读:

郑和 (1371年——1435年)。我国明代的航海家,本姓马,名三保,在宫内做过太监。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郑和船队的七次远航,主要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加里曼丹岛以西海域,旧称西洋,因此这些航海活动总称“郑和下西洋”。

师提醒要会归纳搜集的资料。

说说郑和给你的印象:(

)的郑和

你对郑和产生了什么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敬佩)再次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汇报前置任务)互动探究

情景设置:接受考验来过关

1、第一关——读书关:

(1)出示

码头

瓷器

派遣

拳头

撕裂

赠送

范围

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化险为夷

(2)

四组词语全出示

读,想象画面

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严阵以待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读词想画面

联想其他词。读相应第五自然段 ,评价 。再读这组词。

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奋勇前行

这几个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郑和的宝船船队?指名读,说说第一印象,感知列举数字说明方法。读出气势。再读这组词。

扶老携幼

惊叹不已

名扬海外

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自豪感,正音。

再四组词语全出示,读。

指名读第

6、7自然段,概括段意,体会艰辛和意义。

2、第二关——写字关。

指名读生字。结合课前了解的情况投影订正易错字。板书 “看准字形,注意字的间架结构 ” 在空白格中再写一个。

表扬预习单完成情况好的同学。强调姿势。

3、第三关——词意关。

说说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知道了哪些词语意思?(重点桅杆

鬓发

魁梧

珊瑚

炫耀

罗盘 )

你知道下面几个词的意思吗?先解释加点字。 指名答,说说解词方法。

扶老携幼

严阵以待

惊叹不已

【“化险为夷”1,平坦,平安;2,破坏建筑物(使之成为平地)例:夷为平地;3,灭掉,杀尽,例:夷族。 选择】

4、第四关——段落关

(1)浏览课文,思考:郑和七次下西洋,作者重点写了哪一次远航? 随学生回答,板书 详

概括段落大意

(2)默读课文1-5自然段,你能根据这三个小标题,把第一段分分层吗?

(板书: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

三、检验目标达成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思考,再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有困难时点拨方法:题目扩展法

(老师有个小诀窍,想听吗?有的题目高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题目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的题目《郑和远航》,稍加扩展,如:郑和什么时间,从哪出发开始远航的?远航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远航取得了什么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交流反馈:本文记叙了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沿途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到达了亚非各国,受到各国欢迎,并进行货物交换。就这样先后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四、整理回顾提升:

根据板书小结课文内容。

故事讲到这儿,相信你们对郑和的第一次远航以及远航所产生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你现在还想知道些什么吗?(自由说)

作业 :

1、推荐阅读《上下五千年》。

2、完成新课堂的练功房部分。

附板书设计:

11、郑和远航

(1-3)扬帆启航

(1-5)第一次远航(详) (4)友好交往

(5)战胜凶险

(6—7)七次远航概况及远航意义(略)

第13篇:《郑和远航》说课稿模板(材料)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觉得本课第一教时必须实现前拓性教学,借助《郑和远航》专题站,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使学生得到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整个教学过程我力图体现如下特色:

一、采用“问题探究”的策略,主导整个教学过程。

一段郑和扬帆起航的录象,催化了学生的情感,诱发了探究动机,也生成了两大学习主题。即:郑和是怎样的一个人?远航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即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也引领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阶段。从而展开了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参与认知过程。学生围绕主题,在任务目标的引导下,运用《郑和远航》专题站主动获取、分析、加工相关的信息资料,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引发争论,进行思考和探究,得出结论,通过应用又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从而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形成对郑和人物和远航事件的整体性把握,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在问题中凸现,在问题中张扬。”

二、挑战“一网打尽”,回归语文教学本真。力图做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当学生在网络信息的刺激下,产生一种“想知道课文是怎样描述郑和远航”的心理需求时,我则引导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并讨论:课文哪儿到哪儿是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情况?这样提纲挈领,百毛皆顺,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结构,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最后根据课后思考题5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标题的内容细细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有主角、有听众、有朗读,有评价,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在和谐友好的对话中,浓郁了兴趣,培养了语感,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三、有效的资源、平实的设计、简约的风格构建着有效的课堂,这是我们共同期待的,也是我本课教学的源头和归宿。

第14篇: 《郑和远航》的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从第一次远航中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贡献、艰辛,体会郑和伟大的英雄形象。

3、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郑和远航》(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次远航

过度:这段历史虽然发生在600年前,但至今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那是因为——(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

先出示中心句,这就给同学一个总的概括,从总体上掌握对文章的理解,再者这句话起了个总括的作用,对下面的文章起了铺垫作用。

(一)、学习“扬帆远航”

1、称之为顶峰,那是因为它是规模最大的,时间最长的,范围最广的。郑和远航,究竟规模多大,时间多长,范围多广呢?就让我们来到1405年7月11日,来到苏州俯,刘家河码头吧!(打开书本)就在这一天,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这支船队的规模究竟有多大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看看哪些地方显示出了郑和船队规模之巨大。默读、找划是同学理解文本的最重要途径,高年级同学很注重默读的方式,只有边读、边思,那对同学的思维能力才有进一步的提高。

2、交流。

3、透过这些宝船,透过这只船队,大明朝的雄厚实力清晰可见。让我们骄傲地来介绍这只船队!(出示全段)、指名读。

4、600多年前的中国就有如此规模庞大的船队,真是让人叹服啊!让我们再次骄傲地说——(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再出示中心句,加深印象。

5、带领这样规模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困难之重重,任务之艰巨,路途之辛劳是可想而知的。可是,郑和退缩了吗?(没有)看,郑和多么从容,他正临风站在船头!(出示图片)

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样子?(高大、神气、身材魁梧、威风凛凛)

(1)、这么威风凛凛的郑和,谁能把他读出来!(出示句子)

(2)、来!一起把郑和的威风读出来!(齐读)

(二)、学习“友好往来”

过渡:就这样,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郑和的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动身了。郑和远航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

1、郑和的船队一路经过了许多国家,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友好往来。这就是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划,看看外国朋友是怎样对待郑和船队的。

2、交流

3、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告诉我:为什么这些素不相识的外国朋友对郑和船队这么热情呢?郑和船队事怎么做的。

4、交流。(是啊,是郑和的真诚感动了他们。)

4、看了这一幕,我们不得不感激郑和 ,感激他揭开了中外友好往来的篇章,感激他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开辟了一条海上的丝绸之路,感激他把世界文化带回了中国。这是多么伟大的功绩啊!让我们满怀激qing地赞颂:(出示句子: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这一环节中,可让同学考虑为什么郑和每到一个国家,人民都会那么欢迎他呢?可讲解深入些,拓宽同学思维。

(三)、战胜凶险

过渡:然而,在苍茫的大海上,这次航行也充溢了凶险,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第5自然段。看看郑和的船队遇到了哪些凶险?用很概括的词语告诉我。(遇上风浪、遇上海盗)

1、遇上风浪

(1)、指导朗读,读出“险恶”。指名读

(2)、面对如此险境,郑和他却

(3)、看来一波一浪是显示不出郑和的勇敢镇定的,让我们一起来读出更多更大的风浪!(齐读)让我们带着对郑和的佩服再读一遍(齐读)!

2、遇上海盗

(1)、谁能把郑和智斗海盗的过程用自身的话来说一说?(稍时准备)

(2)、这有说明郑和是一个怎样的人?

3、是啊,(出示句子)郑和率领的船队……

三、升华感情

过度:第一次远航就遇到了这么多凶险,郑和害怕了吗?(出示句子)面对这些凶险,郑和总是……

是啊,他没有退缩,更没有放弃。于是郑和又开始了接下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共七次的远航。直到第七次远航时,郑和已经是一个鬓发全白的老人了!就在这最后一次远航的归途中,郑和病故他乡,退下了历史的舞台。但是,他为航海事业所做的贡献功在千秋,永远不会被磨灭。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敬重的心情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朗读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之一,郑和的形象在同学眼中已经有较深的印象,那么如何体现出来,我就设计了让同学练读、进而小组对比来看看哪一组读得最有味道

1、齐读第6自然段

2、三十多个国家该是一个多么大的范围啊!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地图)(出示中心句: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紧接着引读:它表示了我国古代人民……(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对郑和说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600年前的民族航海英雄说些什么吗?请同学先在小组内先说一说,等一下我请同学来说。

五、总结

同学们,千言万语怎能描绘出郑和七下西洋的艰辛,千言万语怎能抒发我们心中的敬重,表达我们心中的骄傲与自豪!就让我们在心中刻下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吧!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个名字(出示),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段(出示)

六、安排作业

学完了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郑和说些什么呢?

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既有利于学习郑和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对同学的一次练笔机会,学、写结合,才干达到最好的效果。

第15篇:郑和远航 第一、二课时完整教案

郑和远航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是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张图片,你能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的是什么事件吗?

2.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

3.学生交流,出示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设疑。

4.出示课题:郑和远航 简介郑和的生平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自由读全文, 要求:字字入目,句句读顺。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检查字词:

第一组:码头 派遣 仪器 抱拳 赠送 撕裂 范围 魁梧

遣、赠、撕,读音重点。

遣、拳、赠,字形重点。

指导书写。

第二组:积累‚调兵遣将、扶老携幼‛这样结构的成语。

第三组:交流课后第3题成语以及加点字的意思。

第四组:身材魁梧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鬓发全白

第五组: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3.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第一段(1—5)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1)扬帆起航(2)友好交往(3)战胜凶险

第二段(6—7)简要介绍郑和的七次远航的意义与影响。

三、品读感悟,情文相生。

1.出示学程单: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从这部分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2)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语句,在旁边做批注。 (3)时间:4分钟。

2.交流

(1)课文具体写出‚规模之大‛的文字,关注文字中的数字,具体感受这些数字中所传达的形象。 (2)朗读文字。

(3)场面的壮观,规模的宏大,都是郑和出场的背景。郑和的首次亮相,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语句。

(4)此时,人们眼中的郑和是怎样的?请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体会‚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的内涵。人们对郑和寄予了怎样的希望?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5)体会‚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从中你读出了什么? (6)指导读图:图上的两个人,谁是郑和?你是怎么知道的? (7)如果你是岸上送行的人,你会怎么说?

3.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扬帆启航‛的情景。

四、总结,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2.搜集和阅读有关郑和的资料。 【板书设计】

郑和远航

(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范围之广)

扬帆启航 人多 人山人海 (宝船) 船大 雄伟壮观

船队 浩浩荡荡

《郑和远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郑和第一次远航。

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讲到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启航了。(生板书)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认识这位了不起的航海英雄郑和,了解这一伟大的壮举。 反馈、区别:‚起航‛是指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启航‛是指轮船、飞机等第一次航行。

2.先检查一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默词。反馈,订正。

二、精读第四节。打开书,看第四段。

1.过渡:郑和率领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出使南洋。南洋在哪里?(看图)当时的南洋指的是现在的文莱以西、印度洋沿岸一代。船队首先抵达占城(越南南部),然后往南到达爪哇、旧港、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再往西航行到满剌加(马拉西亚)、古里(印度南部)等国。现在看来这些地方都不算远,乘坐飞机几小时就能到达,但是在当时南洋真的远不可及,很远很远。

2.郑和的船队规模宏大,装备精良,随行人多,显示了当时明朝经济的强盛,那么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访问呢?(板书:友好交往)

这是一次友好的交往。默读课文,看看这节哪些地方看出这是一次‚友好访问‛呢?

3、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

4、师生交流。(出示)这句话很长,仔细品读,分了几部分来写的?你是怎么知道了?(‚分号‛就告诉我们这个句子中的两部分是并列的)

5、与各国君臣交往

★想象一下,郑和来到这个国家,他面见国王,会说些什么呢? 与百姓交往

★ 看见这么宏伟的舰队,当地老百姓会怎么呢? (相机理解‚扶老携幼、惊叹不已‛)

总结:这是一支非常强大的舰队,却没有丝毫的炫耀、威胁,有的只有友好的情感,让我们齐读第四节。

三、精读第五节。(课件出示第5节)

过渡:任何成功之举的背后都藏有鲜为人知的曲折和艰辛,这次航行也不例外,大声地读读第五节,说说这次航行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名答(风浪 海盗)分层 ‚然而‛表示转折,过渡句,引出与上文相反的意思;中心句。 ①险恶的风浪

★自己读读风浪这段话,说说哪些词语表现了风浪十分凶险?(脱缰的野马 咆哮 呼啸等) ★请大家留心‚扑‛这个字,为什么要用‚扑‛,你能体会到什么?--环境凶险(板书环境) ★指名读

★为什么要这样生动的描写环境的凶险呢?可以衬托出郑和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衬托)(板书:镇定自若)积累近义词:不慌不忙 处之泰然 沉着冷静 从容不迫 ★指名读

★ 是啊,正因为郑和面对凶险的风浪时镇定自若,所以才能一次次战胜凶险,可以从文中的‚化险为夷‛看出。(相机理解‚化险为夷‛,‚险‛指的什么,‚夷‛指的是什么?——在郑和的指挥下,船队一次次战胜狂风巨浪,转危为安。) ② 凶恶的海盗

★ 除了凶险的风浪,还有什么其他的凶险?(海盗)

★ 面对海盗的袭击,郑和又是怎样做的呢?又可以看出郑和是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有勇有谋 )

总结:在漫漫的远航之旅中,像这样的凶险只是沧海一粟,郑和凭着顽强的毅力,智慧的头脑,战胜了一次次凶险。(板书:战胜凶险)

四、复述‚战胜凶险‛。

1、你能再现郑和战胜凶险的场景吗?任意选择一个场景练习复述。我们在复述时可以适当的添加,使课文内容更加具体,也可以进行替换,试表达形式更加多样。

2、指名说,评价。

五、学习最后两节,总结文章写作方法。(课件出示

6、7节)

1、同学们,郑和第一次远航,受到各国人民热烈欢迎,在这之后,郑和还多次远洋出使,请大家快速浏览最后两节,看看自己又了解了哪些知识?特别关注文中的数字。

(重点是规模、时间,范围、不怕困难、顽强探索、重要的意义)

2、从大家刚才的了解中,你们是否发现后六次远航有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写的那么详细呢?这是为什么呢?

(1突出了第一次远航的时间之早、意义之大;2符合题意;3避免内容重复、情节雷同。郑和远航前后七次,历时二十八年,途经三十多个国家,如果要巨细无遗地罗列开来,显然是这篇短文不能胜任的。巧在作者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即以第一次远航为‚点‛,详细描写,有时间,有地点,有船队的情况,有人员组成,有设备仪器等等,还有出发、访问、交往等等情况,给人完整而深刻的具体印象,而以其他六次远航为‚面‛,概括介绍。‚点‛见具体,‚面‛见周到,让读者由点推到面,既不限于一点,又不没有边际,可谓具体周到,详略得当了。)

3、今后,我们在习作时,遇到场面重复出现时,大家可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郑和远航历时28年,出洋7次,这么长时间,这么多次远航,在整个世界航海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让我们用赞叹的语气一起读

6、7节!

七、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就是我国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课件出示图片),面对着郑和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指名说 ★课堂作业:补四

★总结: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他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他的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郑和!

板书 郑和远航

镇定自若 扬帆启航 环境衬托

不怕困难 友好交往 点面结合

顽强探索 战胜凶险 详略得当

第16篇:郑和

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逝着,涌现出了许多的传奇人物,让我们细细解读这些传奇人物,从他们的事迹中,寻找到人生的方向、获取那智慧的光芒。嗨喽大家好,欢迎收听《金海之声》;《名人事迹》栏目,我是你们的朋友王石涵。在节目开始之前让我们先祝贺制造部的家人朱军良、朱成晚、曾桂安、黄彬、陈雪领和计划调度部的家人田锟生日快乐,请大家给他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 同时也预祝明天8月16日,制造部的家人何红生日快乐。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传奇人物是,中国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

郑和原本姓马,名“和”,生在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曾经跋涉千里,朝觐麦加,因而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哈只”,即“巡礼人”或朝圣者之意。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叫马文铭。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1381年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在云南的元朝势力,派手下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发起明平云南之战。在战乱中,年仅11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后来,进入南京宫中,在14岁那年来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di4)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马和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为了提高身边服务亲随的文化水平,朱棣不仅挑选学识丰富的官员到府中授课,而且还让他们随意阅读府中的大量藏书。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马和很快便成了学识渊博的人。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马和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在永乐二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相当于正四品官员。史称三宝太监。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首

的《

》。

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由于对郑和的人品、才能、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郑和少年时就在朱棣身边长大,跟着朱棣南征北战,是“靖难之役”的有功之臣,并被朱棣皇帝视为心腹。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郑和本人所具备的素质和条件适合于担任下西洋总兵正使一职。

首先,郑和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具有军事指挥才能。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在明军中长大,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郑和成年后,经受了战火考验,跟着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出生入死,转战南北,经历数次重大战役,具有实战经验。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郑和“钦差总兵太监”军衔,将二万余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郑和下西洋中的几次军事行动也证明了郑和的军事指挥才能,确保了这几次军事行动的成功。

第二,郑和知识丰富,熟悉西洋各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宗教,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在郑和下西洋前,郑和曾出使暹罗、日本,有进行外交活动经验。特别是永乐二年出使日本,通过郑和的外交活动,使得日本国主动出兵清剿在中国沿海的倭寇,并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这些外交成果使朱棣皇帝十分满意,并为下西洋解除了后顾之忧。正是由于郑和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才促使朱棣皇帝把下西洋重任交托给郑和。在郑和下西洋途中,郑和不辞辛劳,往返于西洋各国之间,妥善处理各种外交事务,解决了一系列棘手问题,化解了矛盾,稳定了国际关系,提高了中国威信。这充分证明郑和娴熟的外交手腕和卓越的外交才能。 第三,郑和具有一定的航海、造船知识。郑和从小就从其父亲那里得到有关的航海知识,熟悉海洋,向往航海。在郑和下西洋前,他进行了两次较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为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在下西洋途中,郑和通过航海实践,不断的丰富航海知识,积累航海经验,提高航海技术,使他能率领船队,完满地完成下西洋远航任务。

第四,郑和身份特殊,熟悉回教地区习俗。郑和下西洋途经的国家、地方,无论信仰风俗是什么,郑和凭菩萨戒之善巧方便,出色地完成远航任务。正是由于郑和自身条件和所具备的才能、素质,才为朱棣皇帝所赏识,并委于重任,成为下西洋船队的统帅。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1405年7月11日,34岁的郑和奉成祖命,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于永乐五年九月初二回国。

1407年10月13日,回国不久的郑和又与王景弘、侯显等率船队第二次下西洋,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

之后的1409-1431年郑和在此率领船队下西洋五次,直到1433年62岁的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病逝。七月在船队回国后,宣宗赐葬于南京牛首山南麓。

相会的时间总是短暂。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第17篇: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及反思PPT课件第十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及反思PPT课件第十册

10、郑和远航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4.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学习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3、补充板书:

10、郑和远航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1)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2)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 (3)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 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

思考: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起航!”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

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

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上的练习。

2.写一则200—500字的读后感,互相交流。

附板书: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10、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第18篇:六年级《去远航》美术教学设计

六年级《去远航》美术教学设计

六年级《去远航》美术教学设计

第7课 去远航

【设计意图】:

为了增强学生的绘画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熟悉大海上航行的船的发展史以及了解了船在人们生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了美术活动,来激发了学生的绘画兴趣,并在绘画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其他简单制作材料,启发学生在画好一艘轮船,再用剪贴、绘画等组合方法制作船帆,这一做法可以扩大部分能力较强学生的创作空间。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它介绍了不同时期船的结构特点、用途,使学生知道船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全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船、了解船,通过观察欣赏,提高学生对船的认识,激发学生对船产生浓厚的兴趣,点然他们创造的激情。

从远古时代最早的独木船到现代的万吨远洋巨轮,船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又伟大的航程。船的发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创举。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领略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用途的船的造型美、色彩美,感受船的悠久文化,激发学生对人类发明的敬仰,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

教学内容:

欣赏各种远航船的外形,通过想象,设计并画出“我们去远航”的船。

教学目标:

1,了解船的起源、种类和形体结构并且知道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

2、采用绘画和拼贴的手法利用各种形体和色彩的组合,表现自己喜欢的船。

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形成勇敢、执着的探索精神何用 艺术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结构组成,绘制一艘自己喜爱的船,让学生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船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船的发展史图片、实物图片以及有关船的儿童画)、船的音乐等。

2.收集、查阅各种船舶的图片资料;跟船有关的历史故事、航海家的故事、传说或童话故事;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等。

3.创设情境,将黑板布置成一幅漂亮的海景图,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海滨;循环播放有关船的精美图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备品准备情况。

(一)创设情景,导学激趣:

教师通过黑板布置创作情境,迤俪的海景、神秘的海岛,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然后让他们闭起眼睛,听着海浪声,在教师创设的梦境中,自由的想象,感受海之美。

【为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师:我们好像来到了什么地方呀?(海边)周末我就在海边度过了美妙的一天,还拾到了一个奇怪的瓶子(出示漂流瓶)这是一个漂流瓶,传说在里面藏着神奇的东西哦,想不想看!咦,里面原来是一张海盗留下的藏宝图,会藏有什么宝物呢?想不想得到它,可宝贝藏在大海的神秘岛上,要到达那里我们就一定要有什么呢?(板书: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孩子在乐学中感受新知】

(二)引导回忆,体验经历:

1.孩子们我们生活在大海边,你们一定都见过船吧?可是今天我们的材料有限,只有几根木头,那我们要怎么办呢?看,这是独木舟(出示手绘图片并粘贴在黑板上),独木舟是由一根木头制成的,它可是船类的祖先呢!还等什么,让我们去远航吧!(板书课题)

【通过小故事,串联起船的历史,了解船的祖先】

2、风浪好大呀!我们的小船实在不适合在大海中航行,它要翻啦!快看前方有一座小岛,这好像是地图上的森林之岛,看来我们没有走错,这里的树好多呀!我们用它造艘大船好不好?有这么大的风,我们怎么能利用一下,让船跑得更快呢?(加帆)可以加什么样的帆呢?看船造好了,让我们继续前进吧!

【通过各种基本图形,使孩子们了解帆的基本形状,有助于孩子进一步去表现】

3、咦,天怎么下雨啦!你看,这里开来艘很奇特的船呀,怎么还拉着房子走呢?(客轮)载着游客们就是搭乘着这样的轮船去远航的!我们也来改一改吧!哎呀,这下我们不怕风吹雨打了。

4、下面播报一条紧急情况,我们船上有这么小朋友,走了这么久,吃的用的都不够了,怎么办呢?前方有好大一艘船呀,上面有这么多的东西,这是一艘什么船呢?(货船)看我们补给充足了,出发吧!

【通过对比,了解客船、货船在基本型基础上的变化】

5、不好了,前方出现了海盗旗,我们受到攻击了,快来救救我们吧!这是什么船——航空母舰,噢!海盗被打跑了,它是专门作战用的!你们看他是用什么做的呢?是木头吗?(厚厚的钢铁)在这艘舰艇上承载着我们国家最先进的战斗机,除了舰身之外,舰身上还有许多现代化的装置,如监控台、雷达扫描仪、炮弹发射塔,你们说棒不棒?

【使孩子们了解船上的细节描画】

(三)出示图片,感受文化:

孩子们,经过重重险阻,我们终于到达神秘岛了,最后我们再穿过一个时空隧道,就可以找到宝藏了,哦,这原来是一条船舶时空隧道。

(很早以前,人们看到木头能浮在水面,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独木舟,继而出现了木筏、竹筏、皮筏。后来利用风力发明了帆船,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又发明利用机器动力前进的船-内燃机船,如今,气垫船,水翼船又以其崭新的面貌谱写着船的发展史。)(吸取第一次授课经验,图片少而精,时间有所控制)

【使孩子们了解到刚才故事中没有看到的船舶,简要了解其历史】

(四)范作导航,赏析激思: 1.师:哈哈,我们终于拿到宝箱了,可是怎么打不开呢?看,它吐出了一张纸条,原来他要请你们设计出返航的大船,前辈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他们那个时代最先进的船,你们能开动小脑筋,创造出属于你们自己的最棒的船,胜利返航吗?那么,你们想要造出什么样的船呢?小组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现在谁来说说,那位同学们想出了具有新功能、新造型,很奇妙的船(板书:

一、构思奇妙)

生:学生试说

2.我还为你们借出了以前小设计师们的图纸,(出示课件)分析学生范作中的船。先看看它们的造型怎样?如:儿童游乐船的外形设计,可以像小动物、水果等造型。(相机板书:

二、造型独特。

生:学生试说

3、师:这些同学在作画的时候都是什么顺序把船设计出来的呢?

生:(尝试总结)先确定船身的形状和大小,画出船的整体外观造型,表现出大体轮廓,再画出局部结构,如划桨、桅杆、栏杆、船帆,船蓬等部分,(教师板书)

(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局部结构的大小比例与整条的船的比例相协调,注意船体的造型和设计与船的用途的联系。)

师:再看看它们的色彩如何?(板书:

三、色彩美观)

生:学生试谈自己感受

(五)小组合作,提示步骤:

1.小朋友们都准备了吧,赶快行动吧!造出大船赶快去开启宝藏吧!(提出创作小要求)

2.画好后,可以给你设计的船起个好听的名字。

3.董浩叔叔主持的《奇思妙想》栏目,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看就知道。——耶!

(六)自由表现,老师点拨:

1.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同时循环播放有关船的图片资料。

2.教师巡回指导,因材施教,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3.鼓励学生就创作中出现的困难互相帮助,教师参与解决。

【本次创作吸取第一次授课经验,采用小纸表现,然后剪下来,使其与背景融为一体,更好展现作品,同时培养孩子剪刀使用能力】

(七)展示评议,授奖激励:

1.作品完成后,可以送到前面来。好了,同学们的船只开始驶进美丽的大海准备扬帆探秘了。

2.针对学生的制作情况进行自评与互评引导

评价引导:大胆选材、与众不同、有创意(谁觉得自已想得特别新颖,设计得非常有趣?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看一看——在这些船当中,你最想乘坐哪一艘船?为什么?如果让你进一步改进,你有什么建议?)

师:我们船队的规模还真够大的,谁愿意来做一做我们船队的队长,可以挑选你最喜欢的船给它插上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生自评或互评)

老师也来做一回船队队长过把隐。(师点评)

【培养孩子们自主评价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评出优秀设计奖若干个。

(八)总结延伸,整理环境:

1.现在我宣布,今天你们都成为了成功找到宝藏的小船长,小朋友们设计的船新颖、独特,令人向往,祝贺你们,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宝箱里的秘密吧,(打开宝箱)原来是三枚小船长的徽章,我们就把它们送给三位最杰出的小设计师吧!其他的小朋友看来是要失望了,看,我们还有礼物哦!这些满载祝福的小船,相信一定能能使你们感到暖暖的幸福,孩子,希望你们可以回去拆一拆,折一折,自己研究一下小纸船的做法,用亲手折出的小船,送出自己最真诚的祝福。

【进行课堂拓展,锻炼孩子自主探究能力,同时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2.下面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荡起双桨一起去找寻梦想吧!(播放《划小船》)

3.小朋友们,国庆节就要到了,你们可以把今天的设计的船作为礼物送给你们的同学、朋友和后面听课的老师,连同你们的祝福,好吗?

第19篇:《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看过倭》教学设计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看过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概况、影响;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①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培养同学们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学史论今,引导同学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培养同学们运用历史,借鉴历史的能力。

③采用课堂互动、想象等方式,探究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培养同学们综合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在地图上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②引导同学们收集戚继光的资料,提高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同学们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人民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精神。

②学习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通过展示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图片,体会中国的和平友好的外交理念以及不屈的民族抗争精神。 【教学重点】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教法】

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扮演小记者,指图讲述郑和郑和下西洋概况,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由浅入深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导入新课

导入:视频 “一带一路”和 “海上丝绸之路”

师有激情的启发引导:丝绸之路分为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开创以来一直是东西方交往和贸易的重要通道。汉代至隋唐以陆路为主,到宋元时期逐渐转移到海上,特别是到了明朝前期,我国的航海事业发展到顶峰。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明朝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史诗。请同学打开课本第95页齐读一下课题第17课 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 确立目标

1、

2、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本绿字标题,找出本节课学习目标。为了便于记忆老师把它整合为三个板块。学生齐读。

海上史诗—— 郑和下西洋— 睦友好 海上壮歌 ——戚继光抗倭— 御外辱 海上悲歌—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 鸣国耻 ★教学过程 {新授}

一、海上史诗—— 郑和下西洋— 睦友好

1、郑和像

一生介绍。(从人物入手,以人带事,更容易引起初一学生的兴趣)

2、西洋概念

地图上形象直观介绍西洋的范围。

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⑴ 自己阅读课文95页到96页,学习郑和下西洋的有关知识。切记一定要边阅读边圈画知识点。小组内交流。准备接授采访。(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⑵ 师扮演记者检查自学情况 目的

派遣人

起止时间 出发地 次数 活动范围

比欧洲航海家早多长时间

⑶利用材料设置情景让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大胆发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①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经济基础)

②造船水平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客观条件) ③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主观因素)

3、合作探究

⑴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存粹是为了炫耀国威。没有任何意义;也有人说,郑和下西洋促进了经济的开发,他的做法应继续下去。你如何看待?

依据材料引导生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都表示热烈欢迎;许多外国使臣搭载郑和宝船回访中国,明成祖期间访华次数为明代最高,达到318次;

沿途的百姓纷纷用香料、珊瑚去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因郑和到过而聚居了更多的华人、华侨,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⑵利用表格对比郑和下西洋与世界航海家 歌伦布航海,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郑和的远航时间早、规模大、航程远,这充分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

4、观看郑和下西洋视频感悟郑和精神

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可以从郑和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呢? 百折不挠、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团结合作、开放交流、和平宽容、睦邻友好、献身祖国

5.展示郑和下西洋古迹和各地纪念郑和下西洋图片。

师总结过渡:大家的写的很好。今天我们追念郑和,不仅仅是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更重要的是纪念郑和远航中传递的那种和平交往、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这也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然而,因明朝的日渐衰败而悄然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海上危机。

过渡:那面对敌人的入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进入第二版块的学习抵御外辱——话冲突。

二、海上壮歌 ——戚继光抗倭— 御外辱

1、利用下图解释倭寇概念并列举出他们的罪行。

倭寇来了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抢劫的财物)满千船。日本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12、学生自学戚继光抗倭有关知识

• 小组合作(阅读课文98页,列出学习提纲)

• 温馨提示:学习一个历史事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 原因、人物、时间、简单经过、结果、意义(影响)

4、合作探究

想一想: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提示: 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如:战争的性质、指挥者的才能、作战部队等等

5、利用戚继光豪言壮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

6、正确评价戚继光民族英雄

通过穿越时空的对话,让生明确只有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才能堪称民族英雄。

过渡语:戚继光抗倭并没有挽救明朝国力的衰落,随之而来的是海上更大的危机让我们走进第三篇章

三、海上悲歌—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 鸣国耻

1、让生阅读课文最后一段自学圈画并记忆 侵略者是哪个国家? 手段有哪些? 时间是哪一年? 取得了什么利益?

2、澳门回归图片说明

只有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才能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认识落后就要挨打。 {课堂小结} Ⅲ 课堂小结 屏显知识结构。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与亚非各国和平交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强而不霸,弱而不欺的海洋强国形象,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树立了一面镜子。然而明朝没有抓住机遇,到明朝中后期国力逐渐衰退,随之而来的是海上危机,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骗取澳门居住权属于暴力冲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晰地看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和平交往另一种是暴力冲突。从明朝对外关系的逆转不难看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伍了。让我们记住落后就要

挨打的教训。我们一定要敞开国门,不断吸纳各国先进文化,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少一些冲突。世界才能太平。

师生齐读历史再次告诉我们:只有国力强盛才能掌握外交主动权。21世纪依然是海洋世纪,中国要走海洋强国之路。我们每个人只有像郑和一样有毅力、有梦想,像戚继光一样有颗爱国之心,中国才会有希望。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的海洋梦、中国梦早日实现。 {课堂检测} 选择

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个 地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 一事件有关: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土木之变 2.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主 要原因是:

A.海外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

D.造船技术高超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4.郑和的舰队最远到达的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刺加

D.占城

5、与英雄的交流

郑和我想对你说 …

戚继光我想对你说…

第20篇:郑和公园工作总结

2017年度郑和公园工作总结

2017年,在港区管委会和公司领导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公园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公园管理处在充分发挥郑和纪念馆各项基地作用,完成上级领导安排任务的同时,实现了郑和公园景区接待游客量和门票营收的稳步增长。

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度常态化、打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

(一)强化规范、制度常态化

公园管理处、票务处、门岗处、郑和纪念馆及物业管理方,过去一年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坚守岗位,协同合作,已从去年的强化制度管理转向了制度常态化的管理。针对淡季工作的轻松、散漫,出现放松警惕现象的问题,公园管理处不定期召集公园各部门人员开会,会议上通过严肃公园纪律、重申工作制度规范,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使各部门始终能按制度办事,使管理有序常态化。

(二)安全第一不动摇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旅游的最终目的地和重要集散地,必须要确保景区与游客人身财物安全,所以确保景区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安全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园自2015年开始就形成了定期安全巡检制度,公司领导、公园管理处、物业公司及公园安保部门每月定期开展园区巡检工作,切实走进园区,发现问题。巡检结束后及时总结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到人、限时整改,快速提升了各部门的整改效率。

尤其是节假日来临之际,公园管理处会结合当月巡检工作做好节假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消除安全隐患、园内各个小景点的24小时排班值班、夜间巡逻、郑和纪念馆灯具更换等工作。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尽可能的降低维修成本,保证公园每天的正常开放,力争为游客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

二、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一)对外开放纪念馆纪念品销售平台

三宝堂2017年度,销售额38970元,利润17938.75元,比2016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3%,利润同比增长6.7%。过去的一年里公园管理处一直不断寻找并增加合适的纪念品品种,逐步对纪念品销售厅展品的品种、数量进行丰富和完善,保证郑和纪念馆服务质量与配套服务功能的同步提升。

(二)增设电子支付系统

经公司会议通过了对于完善郑和公园票务处支付系统的方案,该电子支付系统于6月中下旬投入使用,半年来,该电子支付系统经过两次系统故障问题解决和升级,目前已基本稳定运行。电子支付系统的设立,既便利了游客,为其提供多种支付方式,一定程度也提高了票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做好公共设施的配套 1.保留基础服务项目

为保证公园服务质量,增强景区吸引力,公园管理处继续与苏州悠活岛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和浮桥镇个体承包商继续合作,将景区观光自行车和1号码头特色小卖部作为基础配套服务继续留在景区。保障节假日来到公园的游客们享受到更全面、特色的服务。

2.做好垃圾清运工作

自公园建成以来,公园园区垃圾处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2016年年底经公司会议决定,郑和公园管理处与太仓浮桥镇环卫所签订垃圾处理协议,由商旅公司直接支付2017年度垃圾处理费用(4320元)。过去几年景区正门对面堆积的垃圾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做好园区设施维护

公园自2008年7月11日正式开园以来,已建成9年之久,景区内景点设施因没有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保养,外加年久自然毁损,现公园内大量木质建筑和部分景点破损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游客的正常参观。虽然上级领导单位,港区管委会规划部门已经就整个景区的维修工程制定了方案,但是考虑到方案执行需要时间。为了不影响游客在郑和公园内的游园体验,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环境,减少园区游览的安全隐患,确保景区的持续稳定发展。经公司会议决定,对郑和公园景区内大石桥、游客中心东西两侧的亭廊、郑和宝船扶梯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了科学合理的整套安全路障,路障数量多达70套。

另外,上半年为了配合市里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港区管委会牵头对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进行了大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宣传展板的布置,以及爱国主义环境气氛的营造。借此活动,整个园区也增设了大量文明安全警示语,整个园区所有废弃路灯、草坪灯已全部拆除清理完毕,一改过去公园破损的面貌。提升了整个园区的参观游览环境,切实提高了游客的观感。

(五)纪念馆维修改造

上半年度纪念馆的工作主要围绕灯光、音响效果日常使用的维持,保证纪念馆的参观质量。4月份和6月份进行了两次馆内射灯的大量更换,保证参观质量。

下半年12月份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统一规划布局,郑和纪念馆漏雨的楼顶、墙面以及一带一路展馆的改造工程。

三、理清公园土地现状

上半年4月份至下半年11月份,在公司领导带领下,结合港区规划部门和土地部门的配合,公司对公园土地现状进行了多年来第一次的摸底清查,最终理清了公园所有土地性质以及使用情况,切实为接下来园区的整体规划改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四、营销宣传、有的放矢

(一)常规自主宣传不放弃

1.上半年5月份公园管理处印刷宣传折页5000份,用于日常经营过程中向散客及旅游团队的发放。2.2017年公园继续作为太仓总工会优惠服务单位,为持卡工会会员提供25元团体优惠价格,让利给市民。借助太仓总工会的宣传推广也将郑和公园等相关信息在《五月风》月报、太仓职工家园网站及职工微家园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介绍。

3.2017年郑和公园继续加入太仓市旅游年卡优惠单位组织,由于2016年太仓旅游年卡正式与太仓市民卡实现功能合并,开卡后即可全年无限次游览全市各个景点,所以,郑和公园加入太仓市旅游年卡优惠单位组织将服务于更多的太仓市民。

(二)利用官方平台

下半年9月份,郑和公园派人参加了由太仓市旅游局组织的“1小时去哪儿,去太仓”为主题的长三角五城市旅游推介会。这次旅游推介会推介地点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上海、常州,会上有多家当地旅游媒体和旅行社参加,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在推介会期间公园窗口就不断接到苏州、上海、南京多地旅行社的电话咨询与团队参观预约,十分有效地提高了郑和公园在周边城市的知名度,推介会期间共发放赠票500张,宣传册300张,明信片200张,纪念卡200张。

(三)筛选有效合作电商

综合近几年各电商宣传效果和门票收益情况,郑和公园本年度继续与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程旅游网、苏州悠活岛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继续合作。终止与济南全程无忧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旅游互联网)、上海景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驴妈妈)、北京趣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去哪儿网)的合作。

苏州同程旅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7全年度带来门票收益为50724元,人数2076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收益同期降低39.0%,人数同比减少29.8%。其他合作商户门票收益情况详情见附件二。

(四)抓住迪士尼效应,做好上海市场的基本营销推广

上半年,经公司批准,出资印制了由上海测绘院印制的2018上海旅游交通图,并继续入刊由上海市旅游局主办、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和上海吉庆旅游经济发展中心协办的《上海旅游通讯指南》2018年版。下半年9月份公司出资郑和公园参与新版上海旅游交通图的出版,将郑和公园景区正式纳入上海周边游的范围。2016年6月16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放,加上郑和公园借助《上海旅游通讯指南》和上海旅游交通图广泛地提升郑和公园的知名度,一定程度扩展郑和公园在江浙沪地区的客源市场。

五、营收状况稳中有升

根据公园相关数据统计,2017年度郑和公园接待游客量及门票收入都比2016年度同期大幅增加,并在5月17日科普宣传活动日及7月11日中国航海日当天向全民免费开放。总游客接待量和门票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0.6%和8.1%,详情见附件一。其中2017年度郑和公园接待网络预定游客量比2016年度同期减少42.1%,门票收入比2015年度同期减少38.6%。网络门票销售额占年度总销售额的4.0%。

六、立足基地、发挥作用

(一)与相关单位进行对接、做好基地本职工作

1.郑和纪念馆作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4年参与由市文明办、市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视讯会议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广大未成年人课外学习生活而组织的依托各类社会资源,建立太仓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的申报活动。2015年正式作为太仓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服务本市未成年人。本年度6月份继续与市文明办、各学校联合全力做好下半年尤其是暑期,基地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的对接工作。

2.根据苏州市宣传部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关工作要求,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在景区,纪念馆多处进行展示宣传。

(二)多方联合积极开展活动、发挥基地作用 1.4月份来自太仓牌楼小学的200余名师生在郑和公园郑和纪念馆内进行学习交流,分批次参观郑和纪念馆,听取专业讲解,学习了解航海历史,接受民族精神的洗礼。

2.4月27日恰逢郑和舰服役30周年的日子,郑和公园配合市文明办、市旅游局接待郑和舰全体官兵及实习船员共计240名人次,在郑和公园和郑和纪念馆开展了“弘扬郑和精神,建功万里海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3.5月17日郑和公园作为公众免费开放日当天,郑和公园联合文化共建单位浮桥中心小学结合其科技周,20余名师生在郑和纪念馆开展了第一届“郑和杯”船模拼装赛活动。

4.5月底,郑和公园管理处在港区科技局的牵头下,积极填报郑和纪念馆资料,成功申报苏州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三)提升基地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下半年11月份,公司安排公园管理处人员参加太仓市旅游局组织的赴陕西周至的学习考察活动。让工作人员出去多看多思考,提升业务水平,拓宽专业视野,为公园接下里的发展进言进策。

七、明年工作重点:

(一)做好物业公司交接工作

1.目前物业公司所负责范围内容进行整理归纳。

2.配合新的物业公司,多了解公园现状,做好交接工作,并明确细化工作职责。

(二)安全问题不松懈

公园破损设施,尽管已经采取了一定措施,在整体修缮改建工作完成之前,要降低游客游览安全风险,公园方还是要多加重视景区安全问题,巡检制度还要继续坚持执行,始终要把公园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三)配合上级领导单位做好各项工作 港区管委会及公司已经就整个景区的维修工程制定了方案,方案一旦实施,郑和公园管理处必当全力配合,做好景区的修缮改建工作。

(四)重新定位郑和公园新开发区域的常态发展以及与原有资源的整合。1.景区新建区形成新思路

2.如何借助浏河恒大童世界的影响力,助力郑和公园的未来发展。

以上是2017年度的工作总结, 2018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在港区管委会、公司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推动下,公园管理处会继续做好园区日常工作,并加强园区内部管理和安全监查,努力全面做好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努力使公园全面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郑和公园管理处 2017年12月31日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
《郑和远航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