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框架(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4 08:35:2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框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行为与创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课时

八、具体教学过程

九、课后作业

十、教学反思:

推荐第2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

《做框架》教学设计

南 岗 小 学

刘 静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它的变形程度会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思维的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让思维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边探究边思维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会设计加固一个立方体框架。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的材料:

1号信封:7根短棒,10根橡皮筋。

2号信封:5根短棒、4根长棒、20根橡皮筋。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各1个、正方体框架1个。50本语文书承重试验用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1、师:(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现在考考大家,上面的建筑你认识吗?

生:埃菲尔铁塔

师:(出示相关资料)这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由设计师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它于1887年动工,1889年建成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高达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把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40多年。该塔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其余部分是用7000多吨钢铁搭架而成的。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比如颇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马等人)。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还跑到法院起诉建造

者埃菲尔。

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吗?

生:可能是因为该塔太高了,不够牢固,担心铁塔会倒下来。 生:怕这个塔倒下来压死他们。

师:你想的和100多年前的当地名流和居民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该塔用一根根钢铁搭建而成,像个骨架一样,太高太大,不够牢固。

2、师:(出示图片:鸟巢、过山车、房架等)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师: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6、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

(二)、初步研究——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埃菲尔铁塔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骨架式的框架结构是十分牢固的。那让我们仔细看看,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些结构中,采用最多的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

2、师: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四边形或其它形状呢?

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生: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哦,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来比较一下,好不好?(板书:做框架)

生:好。

3、师:请拿出1号袋子中的材料,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师:看明白了吗?橡皮筋扎得尽可能紧一些,至少扎6圈。 生:看明白了。

师:大家分工合作,看哪组捆得又好又快,开始。(教师观察指导) 师:在扎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扎起来比较容易;正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不好扎。

4、师:把这两个框架放在桌面上拉扯感受一下,有什么体会? (板书:三角形

稳定 不易变形;

四边形 不稳定) 师: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

生回答后小结:当力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三角形框架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杠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誰也不能动,不像四边形框架,往下一压,其它点就移动了。

5、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正方形框架变得稳定一些? 生:加一根斜杆。

师:加在哪里?(指名演示)各小组加斜杆。

师:放在桌子上拉扯一下,现在稳固吗?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生:支撑的作用。

师: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出示图片)请看上面两幅悬挂重物的三角形图中的斜杆如果拿去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这两根斜杆在这里是起推还是拉的作用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加斜杠后四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生: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师:我们在回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中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结构越稳定。 师:是呀,像这些大型框架结构建筑物都是建筑师运用了增加斜杠形成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

(三)、动手合作:做一个正方形框架

1、师:大家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正方体框架) 师:有没有兴趣我们也来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一个正方体有几个面?为了快速完成任务,你打算怎样做?看看我们刚才做的框架能不能派上用场。

生:先做上下两个面,再用4根小棒把两个正方形连起来。学 生说,老师画出示意图。

2、师:很好。各小组分工一下,然后就请大家用2号信封中的

材料,开始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吧。

师巡视指导:(1.分工指导。2。木棒位置指导。3.皮筋捆扎方法的指导。) 师:都做好了吗?埃菲尔铁塔经历100多年屹立不倒,不知同学们做的正方体框架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3、师:放书试试怎么样?放书时注意什么? 生:放中间,轻放。

师:哦,有几个组的一本书都没放上就倒了。你们有办法能让它承放更多的书吗?

生:加斜杆

师:怎么加?要求是所加斜杠要少,但要牢固。请每组根据要求讨论设计方案,并能说出这样加斜杠的理由。

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

4、师:如果框架只承受向下的力,哪几个方面可以不加斜杠? 生:上下两个面不加斜杠。

5、师:现在大家框架已经都加了斜杠,我们选两个小组的框架检测,你们猜能承受多少本语文书呢?大家一起数,开始。

生:13本。

师:好,谁能说说 这个简单的正方体框架这什么加斜杠后能承受如此多的语文书?

生:加斜杠后,正方形被分成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数一数这个正方体框架中有几个三角形。 生:一共有八个。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这种空心的骨架式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很好,如果把做框架的材料改成钢铁,那该是多么牢固呀! 五:课外拓展。

1、课后想想:框架结构还有另外的优点吗?

2、继续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板书设计:

做框架

比较稳定

容易变形

推荐第3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构造坚固。

2、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受重物的立体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棍、橡皮筋、尺子。

教师准备:框架结构建筑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引入:同学们,最令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就是我国08年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做为奥运会主场馆的国家体育场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有奇特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处建筑的名字吗?(鸟巢)

2、谈话:想了解它吗?

3、播放鸟巢视频。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6、提问: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7、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板书)

二、指导探究

(一)发觉源认知、提升探究欲望

1、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2、学生互相交流:起重机的塔架、过山车、输电线路铁塔--------。

3、谈话:这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框架结构,一定有它的科学道理。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板书:做框架)

三、指导做中学、亲历科学探究 (一)动手做框架

1、教师出示一个立方体

2、学生利用竹棍和橡皮筋设计制作立方体框架。

3、指导学生观察立方体框架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4、学生动手尝试把重物放到立方体框架上观察承担情况。

5、小结:看来现在各个面是四边形的框架承重并不是很好,大家有什么办法加固让它承载更大的力度呢? (二)加固框架

1、讨论:怎样加固立体框架

2、在记录单上画草图

3、强调:每加固一次都将重物放到框架上观察承重变化

4、分组实践加固框架,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展示加固的成果,描述加固活动中的新发现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做,发现立方体各个面是四边形时容易变形,但在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就能让整个立方体框架坚固起来。四边形加上斜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7、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四边形对角增加斜杆形成多个三角形。 (三)探究斜杆的作用

1、谈话: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斜杆,使里面形成三角形。那么加上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2、教师利用学生的框架演示:推压框架,分析斜杆产生力量。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让框架更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4、播放动画。

5、小结: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我们的框架,并且框架中三角形越多,结构越坚固。

四、回顾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1、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同时大家还应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回顾,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要说的吗?

2、三角形有稳定性在数学上课上我们曾了解过,今天我们在科学课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同学们能不能将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呢.

3、学生描述自己的想法。

4、总结:只要同学们能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将来一定能为我们国家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来。

推荐第4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总结: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

总结(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动画演示(放动画: 边看边解释)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上台交流。

总结: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

问: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产生推力和拉力。

(设计意图: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加固正方体框架

出示正方体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幻灯片出示比赛规则)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评选出优胜组,师生共同分析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本环节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应用于生活。

推荐第5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 马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制筷子、橡皮筋、立方体框架结构(无斜杆)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制成的幻灯片、十本教材(检测承重) 教法学法

教法: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显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

(1)要求: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分析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欣赏,回答问题(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

(3)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板书:做框架)

二、研究简单框架

(1)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2)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

科学道理,下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与四边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3)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框架与四边形框架,有什么发现? 板书: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不稳定

(4)有什么办法使四边形框架稳定呢?小组思考讨论。(加斜杆)

(5)尝试,现在稳定了吗?为什么加一根斜杆它就稳定了,难道它是魔棒,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6)出示图片,中间的小朋友相当于斜杆,在第一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第二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推、拉)

(7)再次欣赏图片,理解框架结构中最小的格子大都是三角形,加深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三、研究立方体框架

谈话: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简单的平面框架,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立方体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像铁塔这样的框架结构为何这么坚固?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放几本书请同学们观察,意识到正方体框架的不稳定性)引出——老师做的这个立体框架很不牢固,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框架结构变得牢固呢?

2、学生动手做

谈话:昨天,老师布置任务要每一个小组制作一个立方体框架,下面请每个小组把制作好的都拿出来,并且用加斜杆的方法加固这个立体框架。

要求:①框架结构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用加斜杆? ②先设计好草图再动手做

③以使用材料少,承重能力强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学生动手做,师巡视指导。

3、体验我们的正方体框架巨大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

五、总结拓展

1、谁能解释这些大型建筑或设施上为什么都采用三角形框架?除了结构稳定外,框架结构还有什么好处?(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

2、小结:框架结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建筑上运用很广。课外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

六、板书

5、做框架

三角形 稳 定

四边形 不稳定 加斜杠 (推、拉) 稳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上,突出在科学探究中学生自主的构建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以“讨论思考—动手制作—反复实验”为主线,通过做简单框架、固定正方体框架,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前准备,精选材料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做框架并固定框架,体验三角形稳定性。实验材料对学生探究很关键,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用来加固的斜杆要长一些,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长短两种小木筷,以及固定木筷的小皮筋若干个。这些材料简便易行,尤其是木筷是从餐桌上回收利用的。

2、合理分组,强调方法

《科学(3-6)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时,往往有些学生只是看,不知道动手帮忙,还有的小组材料一发下去就抢。本节课,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做框架的活动中,我将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这样就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动脑动手。

这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处在活跃阶

段,不仅动手还要动脑。在实验制作过程中热情高涨,同时体验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但是,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两个平面框架到制作并固定一个立方体框架,操作性强,对学生而言有一定技术含量,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少数学生方法不当,个别小组合作欠和谐,导致制作速度慢,框架固定不牢,影响实验效率。由此可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别辅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焦点。

推荐第6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埃菲尔铁塔吗?那你们了解它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埃菲尔铁塔。(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被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建于1887年,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想的话就从这节课最简单的做框架开始。(板书〈做框架〉)(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了解埃菲尔铁塔,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师:可是呢我听说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怕它不结实。怕它倒下去。)(设计意图:这个设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的埃菲尔铁塔怎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对呢?)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说一说。

(有许多的三角形。铁塔上小下大。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板书 :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边演示边解释)(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师: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和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

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比赛的时间是10分钟,比赛开始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浪费大王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设计意图:学会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正方体框架,动手实际操作,并发体会在实际动手时的要注意用料节省和手工的精细度)

四、小结

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

推荐第7篇: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湘教版)第4课

《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牙签、橡皮泥(彩泥)之类的材料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对空间概念学习的兴趣。

3、通过分组学习、共享材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用牙签、彩泥(橡皮泥)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彩泥(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搓泥球。

1、宣布比赛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彩泥(橡皮泥)搓成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圆球。

(2)数量多的组别为优胜组并介绍经验。

1 (3)时间为一分钟。

2、请每个组派代表告诉大家“你们组搓了多少个泥球?”。

3、评出优胜组,奖励红旗。

师:短短的一分钟搓了这么多,老师很惊讶,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

对,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人常说,团结起来力量大,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合作的更好。

一、欣赏激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搭建框架》。(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框架?对,框架就是由若干梁和柱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在上节课我们还利用一次性筷子、塑料管等线材自己设计并动手搭建了漂亮的果篮,其实呀,可以用来搭建框架的材料有好多,比如硬纸条、废笔芯、竹签等等,还有更奇特的呢!

去过比利时吗?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比利时,去看看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的作品——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数数看,上面有几个球?(9个)这是个由大小相等9个直径18米的银色金属球构成的建筑物,整个原子球球重量达2200吨,原子球图像是铁元素分子结晶图放大2000亿倍所得,每个球体分两层 ,平面面积240平方米。各球之间由长26米、直径3米的空心骨架

2 相连,乘快速电梯只需20秒,即可从底部球体伸到离地102米的最高球体,可鸟瞰布鲁塞尔全景。球内均为展览厅,主要介绍太阳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宇宙航行和比利时气象发展史。夜间球内昏黄的灯光犹如闪烁的群星。这座奇特的博物馆是比利时的重要标志。

这座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典型的利用点、线连接搭建而成的框架建筑物。这9个金属球就是框架的固定点,26根空心骨架就是框架的支架线。 (板书:点、线、固定点、支架线)

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比赛所搓的泥球做固定点,用牙签做支架线来搭建属于你自己的框架作品。有信心挑战自己吗?有信心挑战比利时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吗?

二、自主尝试

1、小组合作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泥球(固定点)和牙签(支架线)来尝试在硬纸板或垫板上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注意:第一,只能搭建一个三角锥体或立方体;第二,时间上有要求哦,还是一分钟。)

2、完成的小组展示作品。

3、没有完成的小组,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帮帮他们?

3 师:泥球的大小一定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牙签插入泥球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出头,然后用手指将泥球压紧,这样你的作品不容易散架。

三、示范点拨

1、视频示范。

师:是啊,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更牢固,更美观,更有创意,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看看老师是怎样搭建的?

播放微视频:

A、准备统一的“固定点”和充足的“支架线”。 B、在垫板上组合自己喜欢的平面形。

C、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进行添加发展,使其变成简单的立体形,然后继续添加,就会成为复杂的立体形。

(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2、欣赏分析。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难吗?除了老师刚才给大家搭建的这些以外,复杂的立体形还有好多好多,可以是这样的……(课件)

A、橡皮泥团沿着一定方向按层次有序的排列而成的。

B、牙签从橡皮泥团呈发射状排列,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 C、利用泥团的大小和牙签的长短可以搭建富有变化的框架。

师:总之,所有的框架,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的几何体外形搭建而成的,其中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定的。

四、合作体验

4 小组合作搭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师:想动手试一试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橡皮泥与牙签之类的材料,搭建一件框架结构的作品,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搭建的最成功、最富有创造性。

五、评价总结

1、展示作品,学生自评。

师:看到大家兴致这么高,老师打心眼里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合作成果展示给大家?能给大家讲讲你们的合作过程吗?

2、教师总评。

六、拓展升华

师: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是自叹弗如,小小年纪奇思妙想,创意无限,也许将来的你就是中国“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就是阳泉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老师相信只要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勤于动手动脑,更为优秀的框架作品、框架建筑一定会在你的手中诞生。

板书设计:

第4课 搭建框架

点 线 固定点 支架线平面形 立体形

5

6

推荐第8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学生和内容分析: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为此,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

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

过程:

一、

认识框架结构

1、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请看。(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它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生: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老师,我听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呢。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 生:„„

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点评: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生: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

生: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点评: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生:怕它不结实。 生:怕它倒下去。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

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生:我发现有许多的三角形。 生:我发现铁塔上小下大。

生:我发现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快速做一下。 生:(动手做)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无法解释,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动画是怎样解释的。(放动画:边看边解释) 师: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啦。

(点评: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 生:有。

师: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动手做)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加固了没有?

生:我在这两个对角上加了一根小棒,因为加上这根小棒后,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产生了两个三角形,所以它变得稳固啦。 生:老师我是这样加的:我是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加了两根小棒,让里面产生了四个三角形。它就变得稳固啦。(边说边演示)

生:老师,我觉得他数错了,应该是八个三角形。 师:好,请你来数一数。(学生上前数) 师:你们认为呢? 生:八个。 生:四个。

师:我们来仔细看看。它这两根小棒中间没有绑住,我们知道三角形应该是由三条封闭的线段组成的,而他做的框架中间没有封闭,所以说应该是形成了四个三角形,如果想形成八个三角形应该怎样做呢? 生:把中间的点绑住。

师:好,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生:就象刚才动画里解释的那样,产生推力和拉力。

师:演示1 当我在左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推力。 师:演示2 当我在右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拉力。

师: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点评: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生:哎呀。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生:有。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那好,你们每组的书桌里都有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各种小棒和一个纪录单,请大家准备好,比赛的时间是8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提示)比赛倒计时开始,10,9,8,„,3,2,1,停。 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老师说开始时,你们就小心地一本一本地往框架上放书,大家一起来数数,如果在放书的过程中有塌了的框架,那么你们小组就失败了,请后退一步,其它小组继续比赛。我们选出承重最多的小组为冠军组。现在大家注意,比赛开始。(途中,陆续有小组承重失败,最后一组的框架承受了18本书的重量,比赛结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

师:我们先来请获胜组的同学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生:我们组是在立体框架的里面只插入了两根斜杆,在交*处又绑住了,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大大地增加了它的稳定性。

师:用料少,成果明显。第二名呢?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是在五个面上各加了一根斜杆,也不错,就是差了一点点。 师:失败组有什么想说的吗?看看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生:其实我们做的和他们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手工差了点,让我们加工一下肯定行。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了浪费大王和豆腐渣工程师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生:我知道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 生:我知道了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 生:„„

四、小结

师:好,孩子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下课)

(点评: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案例评析:

《做框架》是一堂有思想的科学课,也是一堂有着浓浓课改气息的科学课。从自然课到科学课的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做为本节课的指导教师,我想跟大家就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及教学评析方面做如下交流,与学科教师共同分享。

一、内容选取:

本节课的选取特点是年级高、内容深、专业性强。以往教研活动中的观摩课、研讨课或是大赛参评课多半是以中、低年级教材为主,因为自《科学》教材使用以来,大家都处在尝试、探索中,中、低年级教材循环使用次数多,典型研讨案例多,而高年级教材则需逐渐过渡,涉猎、研究的较少;另外,各地的活动、案例介绍或是专家们的讲座等多数也是以难易适中,比较适合探究活的典型课例为主,便于大家研究、操作。而本课选取内容是六年级科学课《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做框架》,不仅年级高,而且教学内容涉及了物理、工程力学、数学等知识结构,要求“探究与制作”相结合,这就对教学的设计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复的推敲,最后形成了如上的案例。

二、教学评析:

“设计和制作”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和制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包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对设计结果的猜测,为后继探究制定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互相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并向其他人展示或陈述等等,这一切,都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综观本节课,以埃菲尔铁塔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课堂探究更具情境色彩,引发学生们的卷入;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计划、设计草图、动手制作、汇报交流、不断改进等环节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中又以动画演示、示范讲解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最后通过设计制作比赛环节,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把本课推向高潮。

纵观整节课,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开展了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经历了思辨的过程,得到了思维的训练,让科学探究活动更具有效性。

推荐第9篇:《做框架》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为主。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本章第

7、8两节课打下知识基础,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无论在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还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习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框架结构的特点,但知识是零散、表面的。他们有把知识通汇贯通并接受必要新知的需求。本班学生爱动手、探索,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引起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理解并会运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合理运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2.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以及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乐趣 2.STSE3.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体会到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及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每一小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和橡皮筋;教学课件;立方体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各种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让学生寻找这些建筑物的共同特点,并进而引出框架结构和特点,并引出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做框架。

(二)探索新知,新课教学

(1)简单三角形、正方形框架的制作

首先让学生小组制作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框架。待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分别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方向施加力,他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容易变形还是正方形容易变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固正方形框架呢?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想方案,并进行实施。完成后小组分享方案展示成果并解释理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2)立方体框架的制作

过渡:制作完简单的框架后,下面我们来一起尝试制作比较复杂的立方体框架。在学生开始制作立方体框架时提出以下要求:

①合理选择小棒的长度 ②合理利用材料,即利用最少的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③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提完要求后,并指出如果小组完成后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特定编号的

后面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立方体框架的制作,教师寻访不同小组给一定的指导。待各小组都把作品展示在讲台桌上时,过渡: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框架支撑能力强。然后教师拿出自己提前制作的立方体框架,让学生比一比老师制作的框架与他们制作的框架有什么不同,并进而分析得出不是支撑面加不加斜杆影响不大,从而得出运用最少小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的方案。

(三)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根据板书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检验教学,课堂巩固

课内:PPT展示一些梯度性的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课外:从力的方面解释斜杆的作用;完成作业本。

推荐第10篇:教学设计框架及字体要求

教 学 设 计 框 架 及 字 体 要 求

一、框

1.标 题

不要出现书名号及教学设计等用词;不要将个人名字、学校写在前面。 2.教学内容分析

说明教材使用版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第几课等;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和教育功能。

3.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兴趣、学习障碍、学习难度等。

4.设计思想

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结合教学内容,概述教学过程中拟实践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5.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6.教学重点和难点

说明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7.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媒体(含资源)的分析,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教学中既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科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同时能反映学科前沿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作用,体现教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内容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安排恰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教学设计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8.教学反思

重点总结反思教学设计的特色和亮点。 9.点 评

评价教与学的过程是怎样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内容表述应具体深入本质的分析,不宜是课程理念的搬移。

二、字

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段标用四号宋体加粗,点评用小四号楷体。

第11篇:做框架《做框架》优课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湖南省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胡艳霞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学情分析 .

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熟知了几种常见的形状结构,在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时,只要掌握皮筋的捆绑方法,制作起来是相当简单的。接着,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再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通过自己的认知,设计并测试承重能力。最后能联系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综合运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两种木棒、同规格的科学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上面的建筑你们认识吗? (埃菲尔铁塔。)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补充: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这么著名的一个建筑,造在自己家旁边多好呀!为什么当时有人反对建造埃非尔铁塔呢?你们猜猜。可是,埃非尔铁塔建好至今已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还是屹立不倒。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 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吧。(板书课题:做框架)

1 类似这样结构的建筑物还有很多,老师在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高压线塔,电视塔、吊车塔等)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在观察的过程中,想想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 )像埃菲尔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活动】做简单框架

过渡: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结构上采用了哪些形状,最多的是什么形状? 1.过渡: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2.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用小棒与橡皮筋做材料。 指导要点: ①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教师演示,再请学生演示) ②小组分工合作。

③做完后试试哪个更稳定?(用相同的力从各个方向推拉) 3.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5.解释: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会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PPT和演示) 【活动】加固四边形框架。

刚才我们通过做,想,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

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单一)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加固了没有? (生:讲解制作过程。)

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 2 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

老师想请教一下,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课件演示。

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4、拓展:三角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各种形状中,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因此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欣赏图片)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活动】加固正方体框架

1.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2.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3.我们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完成实验报告单二) 要求: (1)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 (2)小组合作讨论,在记录纸上画出草图。 (3)小组合作加固正方体框架。 (4)比赛时间6分钟,时间到立刻停止。 成果展示: (1)以承重书本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4.展示 5.讨论:

①出示几种加固正方体的方法,学生比较其牢固性。 ②哪些位置可以不加斜杆?

③加固立体型框架,如果给三个词牢固、节省、美观排序,怎么排,请说说理由。

(四)、拓展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在我们的周围,你发现在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的框架结构? 空调架、高压线塔、鸟巢、……

目前像这种框架结构的建筑被广泛应用。比如鸟巢,尤其是四川地震后,各地新建楼房都采用了这种框架结构。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

(六)、总结。

师:同学们,现在的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下课)

板书设计:

5.做框架

三角形框架:结实

稳定

四变形框架:易变形

第12篇:目录框架快制作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欢乐家庭总动员 活动2 目录框架快制作

一、学情分析

通过活动1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认识到规划的重要性,也提升了学生问题分析、整体规划的能力。另外学生在上学期及本单元活动1都已接触过PowerPoint软件,因此,我在本节课主意以任务驱动为主。多给学生亲自操作、体验及交流的机会。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目录在电子作品中的重要性;

2、能根据作品规划设计目录幻灯片;

3、熟练设置幻灯片背景。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目录幻灯片,了解电子作品目录设计制作的方法;

2、为目录栏目建立对应幻灯片,形成完成的作品结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激发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通过学生亲手操作完成任务,给学生以满足感、成就感;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互评,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目录在电子作品中的重要性;

2、为目录栏目建立对应幻灯片,完成作品框架制作。

四、教学难点:

能根据作品规划设计目录幻灯片。

五、教学准备

硬件:多媒体网络教室,保证每人一机。

软件:电子教室环境、教师机、学生机安装PowerPoint 2003中文版、相关图片素材。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活动

教师活动:利用屏幕展示优秀的幻灯片作品(课本提供作品及本校学生制作作品),复习活动1内容,进而明白本节任务,引入活动。

学生活动:观看教师的屏幕展示,为完成本节以下两个任务做好准备:

1、制作作品目录;(任务1)

2、制作作品子页面的框架。(任务2)

(二)任务驱动、展开活动 说明:教师在课前将本节课所需图片素材及学生用课件共享到局域网中。

1、制作作品目录

任务驱动:制作作品目录,带着问题完成上述任务1。 问题设置:

1、如何快速的给幻灯片插入背景?

2、如何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及方向等?

3、在完成一个子目录时,如何快速制作其余子目录?)

附加任务:为幻灯片制作封面。

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集体澄清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转播展示个别学生作品,要学生进行自评及互评。结合刚才提出的问题总结任务1。(突出教学重点1,突破教学难点)

2、搭建作品框架

任务驱动:搭建作品框架(为目录栏目建立对应幻灯片,并输入艺术字做标题,完成作品框架制 作)。 带着问题完成上述任务2。

问题设置:

1、如何快速新建子栏目的幻灯片?

2、如何调整幻灯片的顺序,如何删除幻灯片?)

附加任务:为各个子栏目添加内容。(也可以指导组内其他同学完成任务,注意此时是指导,不是代替其操作)。

评价总结:教师总体评价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并集体澄清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转播展示个别学生作品,要学生进行自评及互评。结合刚才提出的问题,以此来总结任务2。(突出教学重点2)

(三)展示作品、总结活动

展示作品:教师转播展示部分学生作品,要学生结合作品进行自评及互评,然后结合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的优秀作品。

第13篇:《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级:初中八年级上学期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

节:第四章 课

时:六课时 内容概述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

知识结构图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

5.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

通过对乐音与噪声的学习明白声音的一些特性,并且懂得防治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2、体会物理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

1、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从真空铃的实验出发,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简介回声测距。

5、认识乐音的三要素,弄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6、噪声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认识噪声的真特点和噪声的防治。

7、初步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1、回声测距的原理,并应用速度公式计算。

2、真空铃的实验操作。

3、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教学关键

1、让学生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了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认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明白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实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然后逐步把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 3.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4.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恰当考查知识与技能。 设计思路

3.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1.声音的产生 探究+合作+演示 一课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实验室

2.声音的传播 探究+合作+实验 二课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 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实验室

3.乐音与 噪声

探究+合作 二课时

1.知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相同.

4.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4、回顾与思考

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教室

电子白板

第14篇:读书笔记 教学框架

读《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有感-------刘艳琴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比较注重有效教学,还多次专门组织了论坛活动,我们也学习了一些有关有效教学的一些材料。最近又看了《提升专业实践力——教学的框架》这本书,感觉写得不错,这本书不仅是引领新教师穿越复杂的教学领域的路线图,也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提供了优化教学的一个反思的平台。实际上,所有的教师都可利用系统化、分析性的教学框架来反思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力。

通过学习,浅谈几点我对教学的框架的认识:

1、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

学生来到学校学习,有权利享有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我这里说的安全,包括学生的财产安全、生活环境的安全(比如消防安全)。试想,如果学生来到学校后,经常会丢失财物或书本、书包,那他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学习呢?所以,我觉得学生有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很重要。

2、研究并理解学生。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备课是要备学生的。有些学生可能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可能对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我们可以很到的掌握学生的差别。如知识经验背景、需要、能力水平、智力类型、学习风格等。我们了解的越是清楚,我们

的教学也就越有针对性,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3、明晰目标与组织内容。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我们要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我们才可以很好的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组织教学材料、情景才有针对性。

4、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

教学方法多样,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适合不同的知识内容。一节课可以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实践、实验、讨论、辩论、思考等机会,特别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亲历活动,参与实践,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5、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人都是喜欢被表扬的。表扬可以使一个成绩倒数的学生,变成成绩名列前茅。鼓励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机会。比如,课堂上教师设计各种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晚自习坐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

6、持续的教学反思与创新。

我说过了,反思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积累多了,我们教师才进步的更快。再加以整理就是我们的研究论文、报告。

2011年10月

第15篇:“小报框架的设计制作”教学设计说明

《紧急求生知多少——小报框架的设计制作》

一、关于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依据是《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能充分体现课程标的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设置了学生在35分钟的教学中能够达到的短期学习行为与实际效果的具体目标,也为今后的可持继发展作了铺垫。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学生能够达到的层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兴趣与情感的主线在与知识技能这条线紧紧缠绕交织呈现的时候,价值观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本设计能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把握到位,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破。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以及工具的合理应用。

突破过程:通过对样例板报的“时光倒流”的演示,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利用事先为学生准备好的“小帮手”文件进行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通过实践操作领悟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理解如何合理应用工具栏中的相应工具按钮。

 难点:合理选择自选图形中的图形进行版面布局。

突破过程:借助于事选准备好的“框架构思图”,让学生的实践操作之前先在纸上完成“框架构思图”的绘制,为接下来的实践操作打下基础,做到在操作时目标明确,不再盲目地选择一些不太合理的自选图形。

二、关于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程标准,信息科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观念,注重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发展思维能动性,同时让学生的其他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将教材内容进行了二度创造,以我区统一的“平安快乐每一天”项目活动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份《紧急求生知多少》的电子小报,这

第1页 节课是这个小项目的第二课时,设计制作出小报的框架,并对框架图形的线条进行美化处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理解小报制作的方法步骤。

本课教学设计,采用“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明确任务,构思框架——自主探究,完成任务——展示评价,经验交流”教学流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对样例板报的“时光倒流”的演示,短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板报制作的步骤,也让看似复杂的板报制作变得简单易操作,提起学生参与的极大兴趣,为后边的教学作了铺垫。

2、明确任务,构思做法

要让学生清楚明白本节课的活动主题和任务,才能引导其在有限的时间内最终掌握正确的方法技能,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明确本课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让学生思考并绘制“框架构思图”,引导学生构思小报框架制作所要采取的具体做法,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环节做好准备,避免了活动时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

3、自主探究,完成任务

框架设计制作活动正式开始了,这一环节中,学生将根据构思的框架图在WORD中实现,他们将发现采取行动时会遇到种种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此时学生会很迫切地想去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求知欲将会膨胀开来,这正是学习的最佳状态,利用这一点,我引导学生利用“小帮手”文件进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来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掌握新知,利用新本领来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任务。

4、展示评价,经验交流

最终学习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信息科技的兴趣。

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评价提倡评价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自评让学生在亲身体验评价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认识、自我调整,通过互评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对待他人的学习成果,自评和互评既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交流活动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梳理板报制作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比较并说出电子板报与手绘板报之间的区别,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梳理知识技能的能力。

本课的设计特色是:将问题预设在板报框架设计制作的活动过程中,学生

第2页 在活动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这些问题,并会受好奇、好强心理的影响下以及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关于教学策略

本课注重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民主、宽松、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寓知识技能于快乐的学习活动之中,在主体性学习过程中,实现教学目的。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本课采用以下教学手段:

1、示范演示法——通过对样例板报的制作进行“时光倒流”的演示,使板报制作的步骤变得清晰和简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学件自学法——通过事先制作的“小帮手”文件,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

3、尝试法——在自主探究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探究到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地思维和动手能力。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如果这些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没起到预期的作用时,应及时发现问题,抓住典型,以典型事例进行分析解决,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会分析,大胆尝试。

四、关于教学设想

本课的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然而教师与学生的想法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是完全走教师预先设计的路,他们很有可能会走其他的路,就本堂课来说,开放性较大,可以说每一个学生制作出的框架都是不一样的,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还是可能会用一些不太科学的方法去做,当学生有这种偏差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

1、本设计学生活动量较大,教师应注意对各环节的把握,保证课堂的管理与学生充足的探究活动时间。

2、由于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故在探究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学生会在使用“小帮手”文件上浪费大量时间,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与调整。

第3页

第16篇:5.1 《制作框架集页》教学设计

项目五 任务一《制作框架集页》教学设计

一、设计构想

《制作框架集页》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第二版项目五,主要是通过在网页中使用框架、框架集,使各网页之间的风格相互统一,结构布局更加灵活多样,本节课将从Dreamweaver CS6中框架的插入、调整、保存入手了解框架的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学生已经了解Dreamweaver CS6中表格布局网页,而网页的布局方法有表格布局、框架布局、CSS+DIV布局三种,因此学生可在表格布局的基础上区分框架布局。 学习特点:

学生对于在页面中导航不变只有内容发生改变的网页有极强的学习兴趣,但操作不够细心,因此任务应从易到难依次加深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理解框架的概念、框架集的概念; (2) 学会正确的框架命名方法。 (3) 学会新建、保存框架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框架的新建、保存理解框架布局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网页的兴趣,增强对于网页设计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

框架的插入方法;框架的保存方法。

五、教学难点

框架保存时的顺序

六、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七、教学过程

第1环节:新建文档,创建框架 【教师活动】

(1)新建一个HTML空白页

(2)在菜单栏中选择‘插入’---‘HTML\'----\'框架’---‘对齐上缘’

(3)在弹出的‘框架标签辅助功能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框架值和标题

【学生活动】

(1)新建文档,创建对齐上缘的框架 【设计意图】

(1)规范步骤,建立框架,引入今天所学内容 第2环节:查看效果,区分框架、框架集 【教师活动】

(1)在设计视图中就会出现上下两个框架

(2)讲解框架、框架集的概念  框架:把一个浏览器窗口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独立的HTML文档。

 框架集:定义一组框架的布局和属性,包括框架的数目、大小、位置等信息,也是一个HTML文件。

 框架、框架集的命名:通常采用“模块名字_内容概要”的命名方式,例如bjb_frameset;bjb_skj;bjb_xkj;分别表示笔记本-框架集;笔记本-上框架;笔记本-下框架。 【学生活动】

(1)认真听讲,学会区分框架、框架集的概念及其命名方法 【设计意图】

(1) 通过讲解区分框架、框架集的概念及其命名方法 第3环节:设置框架属性 【教师活动】

(1) 讲解框架边框属性设置

在设计视图中选中框架边框,如下图:这个边框很隐蔽,不好找

选中边框之后,属性面板会变这样: 设置边框属性为 边框“是”,边框宽度“2”,边框颜色“#000000” 【学生活动】

(1)找到框架分割线,设置框架边框的属性。 【设计意图】

(1)通过框架边框的设置,让学生对于框架的结构有所了解。 第4环节:框架保存 【教师活动】

(1) 提醒学生保存框架的顺序为:先分别保存各子框架,最后保存框架集即可。 (2) 对于对齐上缘的框架,点击上框架,选择‘文件’--‘保存框架’,保存为bjb_list.html;

点击下框架,选择‘文件’--‘保存框架’,保存为bjb_expreion.html; 鼠标单击选择整个框架集,选择‘文件’--‘保存框架页’,保存为bjb_Frameset.html 【学生活动】

(1)分别保存上、下框架和框架集,为框架、框架集合理命名。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理解框架保存的方法。 第5环节:总结评价 【教师活动】

(1) 利用F12快捷键快速预览网页效果。

(2) 总结框架在网页中可以起到布局的效果,提醒学生注意框架保存的顺序。 【学生活动】

(1)预览自己保存框架的效果,并记住框架保存的顺序。 【设计意图】

(1)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第17篇: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幂的运算性质,第二单元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三单元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四单元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一单元包括4个小节,分别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第二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的乘法和单项式的除法”。第三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四单元包括5个小节,分别是“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其中后三小节“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是带双星号的选学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幂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第二单元“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是学习第

三、四单元的关键,是通向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多项式乘法的“桥梁”。它们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

2、在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渗透类比、化归、换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人们认识与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3、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进行计算,注重“通法”,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3.本章教材的难点:

正确选择乘法公式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 4.本章教材的课时大致安排: 15.1 整式的加减 2课时

15.2 整式的乘法 3课时

15.3 乘法公式 2课时

15.4 整式的除法 2课时

15.5 因式分解 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5.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2)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添括号法则、整式的四则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根式运算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全章共包括五节:

15.1 整式的加减

本节分为2个小节,教科书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再归纳出整式概念。关于单项式,依次讲了单项式的意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关于多项式,依次讲了多项式的意义,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此后,由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出同类项,并在对同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在引进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介绍了整式的加减法。

15.2 整式的乘法

本节分为4个小节,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整式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前提条件,教科书把它们作为本节的预备知识依次安排在前3个小节中。教学时,应适当复习幂、指数、底数等概念,特别要弄清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了幂的运算性质后,作为它们的一个直接应用,教科书在第4小节的开始安排了单项式乘法。我们知道,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多项式乘法的关键,是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乘法,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学生掌握了单项式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分配律等就能进一步引进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及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这样就使得整式乘法的运算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5.3 乘法公式

本节分为2个小节。乘法公式是在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在第1小节的开始,教材以“探究”的形式安排了3个题目,这些题目,按照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并不困难。通过总结三个题目结果的共同点,我们选取上述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并直接写出结果,把它们作为公式,即平方差公式,今后遇到该形式的多项式乘法时,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用类似的方式,第2小节引进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在引进完全平方公式后,适时引进添括号法则,以满足整式运算的需要。

15.4 整式的除法

本节也分为2个小节。同底数幂的除法是学习整式除法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在第1小节中首先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熟练地进行单项式除法是学好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关键,在第2小节,教科书根据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并以分配律、同底数幂的除法为依据,由计算具体的实例得到单项式除法的法则。

对于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科书是从计算

来导出运算法则的,根据是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及分配律。可以看出,法则的基本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而单项式除法是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的。

15.5 因式分解

本节的内容是多项式因式分解中一部分最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方法,它包括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两种方法分别安排在第1和第2小节。

第18篇:《学习园地》框架设计

2012年山东省高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全员培训

《学习园地》栏目框架设计

1、学习园地一(模块1)

从这一模块开始,我们就正式进入中级课程的学习了。在这一模块中,我们将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和大家一起感受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化。接着,在对中级培训的主要内容和预期成果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你将了解到培训的目标和期望。此外,这一模块还将学习一种重要的技术工具---知识可视化工具(Freemind),为今后的培训打下相应的基础。

(1)话题1:请讲述发生在你身上或你周围的信息化教育故事,有哪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可以分享?

(2)话题2:请成功安装FREEMIND软件,并初步练习以下功能:新建文件,增加节点,删除节点,修改节点名,移动节点,复制节点,保存文件,并导出为JPEG文件。请结合你的学科教学经验,你觉得FREEMIND可以用于你教学的哪些方面?

(3)话题3:创建学习小组,建设团队文化有着怎样的作用?有哪些促进有效合作的方法?

(4)话题4: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还有哪些其他问题,请在此提出并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

2、学习园地二(模块2)

本模块我们将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内涵,认识技术对课程结构要素--目标、过程、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并通过案例研讨使大家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表现方式和问题误区,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框架和各种有效性方法,这些方法是后续模块学习的理论基础。

(1)话题1:在你的学科中,技术是如何影响目标,过程,内容和评价这四个课程要素的?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例举(某一课或某一环节)说明。 (2)话题2:请你列举信息技术与你学科整合的课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是哪些?如何避免?

(3)话题3:本模块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性的方法是后续各模块内容的方法基础与依据,学习了这部分内容后,引起你特别关注的是哪些策略?为什么? (3)话题4: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还有哪些其他问题,请在此提出并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

3、学习园地三(模块3)

模块三的“分量”相信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的确,这是我们课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模块。在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先透彻研习课程中《简单电路》案例,充分了解了该主题单元设计的各部分具体内容后,再开始自己的作业设计。

为了对模块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同时高质量地完成我们自己的作业,请每个研修小组推荐一份模块三的作业(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和思维导图导出图片)发布在本期学习园地,各位学员对发布的作业进行分析点评,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业进行分析:思维导图作业----分支是否完整规范?是否包含学习目标、对应课标、学习成果及评价、专题划分、问题设计等一级分支及具体内容;主题单元教案作业:

1、是否是基于信息化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2、单元和专题中不同类别的目标描述是否清晰、适切,符合课标要求,目标主体是学生;

3、主题层面的问题是否指向单元核心概念,专题层面的问题是否涵盖专题的主要知识技能;

4、学习活动设计是否能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描述繁简适当,并能落实对单元和专题问题的探究。

4、学习园地四(模块4)

本模块的重点是深入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为自己主题单元中的某一专题或专题中的某一部分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也请每个研修小组推荐一份作业发布在本期学习园地,供学员们分析点评。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该份方案是否是你主题单元中的某一个专题或者活动;

2、情境是否真正起到了将学生导入学习情境,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任务和预期成果的设置是否明确合理,并与目标高度相关;

3、过程是否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性等);

4、评价是否既注重了成果,也注重了过程?

5、学习园地五(模块5)

本模块我们将首先通过案例了解主题资源的类型和组织方式,然后学习各类资源的教学功能;围绕大家之前选定的单元学习主题讨论所需的资源,思考自己单元主题的资源框架。

(1)话题1:在你的教学实践中,你觉得需要加强的是哪些类型的主题资源:知识类、工具类、案例类、评估类和素材类?请说明理由。

(2)话题2:主题资源的获取途径---大家经常用哪些技术手段和工具来寻找和获取主题资源?让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实用的学科资源网站,以及(网络)获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3)话题3:如何理解(或什么是)结构化的主题资源设计思路?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资源建设中分别起什么样的作用?分别创建(产生)哪些具体的资源? (4)话题4:本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还有哪些其他问题,请在此提出并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交流。

6、学习园地六(模块6)

本模块我们通过案例进一步理解评价的功能和意义,了解各种评价方法;并能够从单元学习计划中选定评价要素,确定各评价要素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形成单元学习的评价方案;初步掌握评价量规的设计方法,完成某一个评价要素的评价量规设计。让我们对各研修组推荐的作业(思维导图导出图片和一份评价量规)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单元评价思维导图的设计---是否列出本单元各专题活动中所有需要进行评价的重点学习要素,即那些影响整个主题单元学习计划执行和学习目标达成的主要学习环节或成果,是否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2、评价量规作业----主要指标的选择是否全面,并与目标相关;权重的区分度是否合理,即反映各指标的不同重要程度是否合理;是否有不同层级的评价标准描述,描述区分度是否合理等。

第19篇: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风险框架设计的核心框架:

股东层和经营层职责清晰划分

董事会负责确定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下面设立的若干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完成各项决策,CEO负责执行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经营层面,业务线负责具体业务,向CEO负责;风险线负责风险管理,向董事会负责;内审线负责对各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经营效率进行监督,也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成立独立风险管理部,建立统一应对风险的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线设置,主要负责建立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标准,独立审批和评估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信息系统。对业务单元的风险承担活动提供支持,这样对整个集团

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制

业务线对承担的各类风险负第一责任

各个管控条线实行垂直管理

与管控体系相一致,沿着各个管控条线加入风险管理,这样将相对独立的各子公司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集团战略的贯彻,又使各个子公司协同一体发挥到最佳状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首先要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供了对风险的自上而下的监察与管理。

风险管理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包含了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决策层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在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理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董事会实现专家治理

合理安排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董事应该选取有专门的知识的专业人才,实现“专家治理”,彻底摈弃由不设立独立董事的传统做法。在一些特殊的企业(比如股东成员专业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应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目前,独立董事在很多企业可以说是一个虚职,营战略,并依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政策,监控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负责资本金的管理及最优配

置,负责财务预算决算;负责评价高层管理者的任职情况。

监事会真正到位

在中国,尽管《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对董事会的运行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监事会因为缺乏激励和考核,监事没有薪酬回报(一般公司也存在如此情况:付给监事的报酬普遍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监事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也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人员,更有一些兼职监事不领取薪酬等原因造成了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约束和限制董事会的工作。为了避免这一点,监事会成员应该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经营层成员不能进监事会,并对监事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层管理者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董事会的决策;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监测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公司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2)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集团范围的风险政策、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以及工具和系统的开发,该会的设立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负责集团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督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董事会成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自行决定外聘审计师。高级管理层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和设立独立于上述经营管理系统之外的稽核系统,,监控辖内所有机构和业务的风险。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

集团CEO,负责全集团的风险管理,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稽核部。风险执行委员会是企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中地位仅次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高级别职能机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战略为依据,细化并落实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通过风险管理总部集中管理全集团风险,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指引及组织实施。稽核部负责所有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合规性审计。

子公司作为二级法人,是风险控制的前站。集团总部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总部对子公司负责人实施风险问责,并向子公司派遣风险管理官,协助子公司负责人管理风险;相应的风向管理官、财务主管和稽核主管,工作上对总部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在孙公司,是业务实体机构,子公司可以委派财务经理,控制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

(3)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流程应保证风险管理的垂直化、扁平化,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政策传导不畅通、总部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层层上报审决策批机制效率低下等情况。

企业可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1)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定与审批流程;

(2)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

(3)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

(4)风险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

(5)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4)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批准、授权、审核、分工、财产安全保护等。这些程序和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正常进行,质量得到保证,各项降低风险的措施得到贯彻实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实现工作组织目标:运营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嵌入内控机制,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以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基础,在必要的环节设置控制点,达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贯穿于现代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从日常的质量控制到突发事件的防范都包含风险管理的概念。企业有效的管理风险,必须把内控系统和经营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自动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因为风险的产生导致企业的更大损失。

(5)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

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6)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做的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联想的风险管理文化

“撒上一层黄土,踩实了;再撒上一层黄土,再踩实了;直到确定脚下是坚实的道路,然后撒腿就跑”

海尔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东方亮了,西方再亮”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企业文化是一种尽管绕的最远,反过来却是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互动形成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因此,在企业集团文化中渗透风险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

首先,集团公司应当书面建构集团的风险管理哲学。相比于其它单个企业,企业集团由于管理链条长,最高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这种哲学并不一定能够在层层传递中准确贯彻,因此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风险管理哲学显得尤为重要,最常见的是风险管理手册或风险管理政策说明书。明确阐明一个员工若违背了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受到何种处理?

其次,集团公司上层和成员企业高层要积极地响应和支持风险管理流程,因为领导层的基调对整个集团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标杆立影之效。他们首先应当在报告、会议上强调风险管理是集团各公司的第一优先事项,并通过行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承诺。

再次,集团应该利用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不断强化企业集团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门培训时,就应该进行风险教育。要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像说明管理理念和运营功能一样。

另外,培育风险意识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将薪酬和风险挂钩。如美国的大通银行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将员工激励制度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此举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集团在接纳一个新成员时,也应考察将被吸纳的这个成员是否能接受并执行集团一贯所遵循的风险管理哲学,否则,就应考虑放弃。因为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不论其下的成员企业与集团公司的紧密程度如何,只有接受并遵守集团章程,才能称为其中的成员。在新纳入一个成员企业后,企业集团要注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渗透,使新成员企业的文化真正与企业集团文化相统一。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风险文化的建立才可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实施。

建立企业集团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集团精心的策划和贯彻,使它深入每一个成员企业的运营和每一个雇员的心中。

当今中国企业已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全球变暖、恐怖袭击、特种病毒等,使21世纪的企业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先知先觉”的特殊本领,为的就是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从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到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1]74号)等,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实操阶段。今后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职业资格证将是从事风险管理岗位及相关人员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事业正规化道路的开端,风险管理岗位将步入职业化道路,对于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也将成为风险管理行业内评定职称的新标杆。

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新金领职业,深圳唯一授权机构——首冠国际教育,

详情请咨询:黄老师 0755-82778108 13480756439

第20篇:供电设计框架协议

10KV

配电室工程

工程总承包框架协议

建设单位:

总承包单位: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签订地点:甘肃·兰州 1 建 设 单 位(甲方): 总承包单位(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 10KV配电室临时用电工程总承包。为明确双方责任,做好协作配合,经双方协商,签订本协议,共同遵守。 1.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电力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2 行业及地方有关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法规和规定。 1.3 配电室新建项目总承包委托函。 1.4 兰州供电公司正式用电批复。 2.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及用电范围 2.1 建设规模

2.1.1 配电室装建总容量以供电公司供电批复为准.2.1.2 供电方式:待定。 2.2 电压等级:10KV。

3.工程总承包范围、工期及其他 3.1 工程总承包范围

3.1.1 乙方负责为 10KV配电室工程安装及施工。

3.1.2 工程内容包括:配电室施工(包括电源点、外网、配电室,配电

2 室与室外分界为低压配电柜出线下端口),设备订货,安装、调试及验收,供电投运。

3.1.3对该项目安装、施工队伍的选择确定,由乙方负责具体实施。3.1.4由乙方组织协调,对工程进行供电竣工验收和供电投运。 3.2 工期

3.2.1 甲方项目用电批复手续取得后,乙方及时进行配电室施工方案设计和工程概算编制。

3.2.2 按照甲乙双方确认的工程概算,对配电室项目进行总承包合同的签订。

3.2.3 工程施工工期,最终确认以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明确的工期为准。 3.3 费用

3.3.1 工程总承包费用,以甲方审定并经乙方认可后的工程概算费用为准,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予以明确。

3.3.2 经甲乙双方协商,为办理前期手续等的需要,甲方在本协议签订后的2日内。预先向乙方支付人民币: 万元整( .00元),此费用在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第一次工程付款时予以扣回。 3.3.3 支付方式:工程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所有款项支付,均按银行转帐的方式实现。 3.3.4 乙方银行帐号:

帐号名称: 开户银行: 开户帐号:

3 4.双方责任 4.1 甲方责任

4.1.1 参与设备订货的工作。

4.1.2本协议生效后,甲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协议应赔偿乙方直接损失的双倍。4.2 乙方责任

4.2.1 总承包合同签订后,乙方负责按工程总承包合同规定内容完成全部电气设备的采购、施工、安装调试、验收及安全供电。 4.2.2 工程材料、设备的采购全部由乙方负责采购。

4.2.3 配电安装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管理等由乙方负责。如发生设备、材料损坏及丢失等问题,责任由甲方负责。

4.2.5 本协议生效后,乙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协议应赔偿甲方的直接损失的双倍。 5.其他

5.1 由于不可抗力致使本协议无法履行时,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5.2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在工程总承包合同中进行约定,本协议与总承包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总承包合同与本协议矛盾之处以总承包合同为主。

5.3 本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甲乙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工程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5.4 本协议经甲乙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一式6份,甲方执4份,乙方执2份,同等有效。

4

以下无正文

建设单位(盖章):

委托代理人:

联系人: 地 址: 电 话:

总承包单位(盖章):委托代理人: 联系人: 地 址: 电 话:

5

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框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