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3 08:32:4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 ×1

2 21×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那就是的。也就是×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让学生从×=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

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三)

×=;×=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推荐第2篇: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 1/4×1/2=1/8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 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 5/6×1/3

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 2/3 3/52/9 7/8×5/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

3、

4、

5、

6、7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 “唐僧分瓜”。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三)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推荐第3篇: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材料]

《分数乘法

(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分数乘法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的能力。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3/720×7/107/8×415×3/

5(1)你是怎么算的?

(2)表示什么?

这就是我们前几天研究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分数乘法

(三)。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分数乘法的意义

1、《庄子天下》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找同学读一下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一尺之捶是指有限的长度,而万世不竭是指无限的时间。这是一个辩证

的思想。我们可以把他变成数学问题,来理解这个问题。

2、一张长方形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 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 ,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读题(你明白了吗?明白了)

(2)拿出准备好的纸条,按照要求,动手中折一折、涂一涂,看看“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3)小组交流

(4)全班汇报(学生边展示边汇报)

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1/2还剩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1/4)。剪去剩余部分的1/2就是求剩余部分的1/2,就是1/4的1/2是多少。

生:我第一次剪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2份,剪去他的1/2,还剩多少 ?(1/2)

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呢?)1/2。是将1/2剪去他的1/2。(点:也就是在1/2的基础上剪了1/2)。是这么大。(点:①是多少呢?打开看看(1/4)。②是1/4,打开给大家看看)

第三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剩余部分是多少?1/4)在1/4的基础上剪了1/2,是多少呢?

你能把他刚才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吗?

也就是说第二次剪了1/2的1/2,第三次剪了1/4的1/2

(5)第二次剪了1/2的1/2,你能列出算式吗?(1/2×1/2=1/4) 1/2×1/2表示什么?(1/2的1/2是多少)

第三次剪了1/4的1/2,你还能列出算式吗?(1/4×1/2=1/8) 1/4×1/2表示什么?(1/4的1/2是多少)

看来大家是明白了,

(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

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我们学过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这个算式3/4×1/4-=表示什么呢?3/4×1/4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涂一涂看看3/4×1/4等于多少

(1)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2)同桌互说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

生:我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3份。我再给他这样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1份。刚才我们是竖着平均分,现在我们是横着平均分。 (点:是谁的1/4?)

我先竖着分平均分成4份,取了其中的三份,我再横着分,把3/4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3/16

你能把它刚才说的过程结合图形再说一遍吗?

还有的同学是这样做的,大家一起看一下,这样行不行?行,你看行吗?

第一次分的时候3/4能分出来。第二次分3/4的1/4怎么分?有麻烦。所以我们分的时候可以先竖着分,再横着分。或者先横着分再竖着分。

(4)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红色部分占整

张纸的几分之几?

(5)你那么3/4×1/4=?

(6)通过折我们知道了3/4×1/4=3/16

(7)观察:结合图观察3/16的16表示什么?(表示分的份数)3表示什么?(3/4和1/4共同的部分)

2、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3/8×1/22/3×1/3

师:请认真观察1/2×1/2=1/41/4×1/2=1/83/4×1/4=3/163/8×1/2=3/162/3×1/3=2/9算式

(1)观察思考:观察这几组式子你能发现什么?(手)举例子来说

(2)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3)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试一试:

1/4×2/33/5×2/97/8×5/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三)看书质疑

三、课堂练习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

2、

3、

4、

6、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书第9页数学故事“唐僧分西瓜”

四、全课总结

推荐第4篇:分数乘法三

一、说教材

《分数乘法

(三)》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与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铺垫。

根据本课结构特点,基于本人对教材的的理解,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我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着课程标准,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

是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是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二、说学情

以新课标精神为主导,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脉络,我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主要采用“情境探究法”、“操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开放地探索学习,鼓励启发每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这正是课标中要求的,也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必须做到的。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法来理解掌握分数乘分数的意义与算理。

三、说教学过程

数学是培养人思维、发展人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起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了凸显本节的设计理念,切实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回顾旧知,使新旧知“衔接”起来。

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

在课始,我用古代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的话语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永远截不完呢?”,于是老师引导学生做一做:“请大家拿出小纸条,第一次折出它的1/2,第二次折出剩下的1 /2,此时,剩下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并引导学生理解此时剩下的部分就是1/2的1/2,用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为1/2×1/2。并得到算式1/2×1/2=1/4,此时,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首先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并为下面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3、自主探究,让学生“动”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的有一种需求,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多种活动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首先,接着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知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如果第三次再折出剩下的1/2,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根据第一次的经验得出此时剩余部分占这张纸的1/8,并得出算式1/4×1/2=1/8。 在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基础上,提出问题“1/4×3/ 4=?”引导学生先折出一张纸的1 / 4并用斜线表示出来,再折出斜线部分的3 / 4,用红色标记。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折的过程和结果得出红色部分占整张纸的3 / 16,并引导学生理解得出算式1 / 4×3 / 4=3 / 16。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尽量多给机会让学生总结发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在学生充分的操作和交流中,教学重点得到了落实,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总之,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秉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指导思想。

4、体验成功,让学生“乐”起来。

练习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根据本课内容特点,设计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练习,力求体现知识的纵横联系。

5、总结全课,加深印象。

人们常说“千金难买回头看”,“回顾”是数学课的主流教学策略。因此,在课尾结合简洁明了的板书总结全课,同时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

总之,在本课教学中,我始终关注着学生,为学生提供多种条件让学生参与到获取新知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推荐第5篇:分数乘法三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 9-11 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 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16的是多少?

2、200千克的是多少?

3、30米的是多少?

小结:以上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乘法——分数乘以分数(出示课题:分数乘法

(三))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探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562534①出示教材情境图: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相信同学们接触过许多经典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还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经典作品中有关分数的故事,在最早的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师:这句话对吗?真的永远也截不完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②课件动画展示每天截取的过程,教师讲解质疑:

a、第一次剪去一半还剩下总长的几分之几? ()

b、第二次剪去了的一半,还剩下的一半,也就是的,相当于总长的几分之几?

14111C、第三次剪去了的一半,还剩下的一半,也就是

4441212121212怎样列式:×=

是总长的 121214的,相

12当于总长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 =

就是总长的,表示的

d、看来:大家是明白了,求剩下的部分占总长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与上节课学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e、分别说说以下几个分数乘法的意义 141214121818141225×

1434×

1232×53

2、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①活动一:折一折,涂一涂 同学们看这个算式

34×

34141

4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呢?(的是多少)我们可以用手中的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

a、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

b、同桌交流

c、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先将长方形纸片竖着对折两次,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3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再将这张纸横着对折两次,将阴影部分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的 ,相当于将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16份,重合的部分占其中的3份,就是3) 1634341433,因此164×=

②活动二:观察讨论

a、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算式的因数中的分子、分母和积中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1434121×4×=

183= 16b、学生观察并猜测: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 c、验证

画一画,涂一涂,算一算 14×

2335×56

78×

14 学生独立完成;

d、学生总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师:在计算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三、拓展运用,巩固新知

1、完成教材练一练第1题,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思路。

2、练一练

217×

2 52438×

5 9×4 8129×67

13×132

4 9714×12

3、试一试

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全长的4,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54,第二次用去全长的几分之几?(画一画,算一算。)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推荐第6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 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这是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看,你会吗?(课件出示:在20、

6、1/5,这三个数中,任选两个数写出乘法算式,并计算结果。)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当学生汇报到20×1/5,1/5×6时,指名说算式意义。

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聪明,新知识都学会了,今天淘气、小红和笑笑聚在一起,我们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课件2):淘气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

小红说:我有6个苹果。

笑笑说: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

机灵狗说: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师:同学们谁知道?(3个)

师:对,你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6个苹果的 1/2 是3个苹果,也就是相当于6个 1/2 ,乘法算式是怎样列的?

师:把什么看作单位“1”?要求淘气有多少个苹果就是求什么?(就是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课件出示:6个苹果图

师: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求6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机灵狗看同学们这么聪明,又给你们提了一个问题:笑笑有多少个苹果?怎么样列乘法算式,把什么看作是单位“1”,也就是求什么?同学们自己去寻求答案吧!

三巩固练习

1,叔叔今年36岁。小兰的年龄是叔叔的 1/4 。小强的年龄是叔叔的1/6。

(1)小兰今年几岁?课件出示:小兰今年几岁相当于把()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份,用算式()表示。

(2)小强今年几岁?相当于把()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

( )份,用算式()表示。 2,学生自主完成课后练一练。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 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

推荐第7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

(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

2.过程与方法: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

1.出示复习题

25 ×

2 34 ×9

27 ×6

11× 712

2.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

二、草莓问题

1.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

2.自己列式并算出结果。

3.全班交流。

(1)5×2=10(元) (2)5×3=15(元)

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5.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

我要是买 12 千克、25 千克草莓呢?

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

7.交流,让学生明白:

5× 12 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5 × 25 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

9.师生共同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5元的 34 是多少?

7元的 23 是多少?

5元的 17 是多少?

四、作品展

1.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

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 25 ,赞美祖国的文章占 13 ,各种图片占 415 ,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

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

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

二、练一练

板书设计:

5× 12 = 52 =2 12 (元)

5 × 25 =105 =2(元)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教学后记:

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

2 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

(三)打折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

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教学重难点:

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前面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巩固一下

1.出示练习题:

15× 45 =

7× 521 =

14 ×80 =

2.交流结果。

我们去商场经常会看到某某商品一律几折出售。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打折问题

1.打开书看课本上的情境图。

让学生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你们知道六折出售的含义吗?

让学生知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3.师生共同计算出裤子六折出售的价钱。

4.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其他商品按六折出售的价钱,并填在统计表中。

5.全班交流。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理解\"按七折出售\"和\"现价\"的意思,再提出\"便宜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2.全班交流。

四、练一练

板书设计:

打折问题

\"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

教学后记: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打折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通过看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学会了。

推荐第8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是一种数学运算方法。分数的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分子不能和分母乘。下面给大家分享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明确解题思路。

2、通过变式题、开放题的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培养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问题和两步计算的分数乘加、乘减问题,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及解答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表示的“分率”和“具体量”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切入课题

朗读诗歌。出示《春》的诗句: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花绽春蕊,春雨伴春风。春鸟弄春色,春人忙春耕。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吗?能编一些分数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例如:“春”的字数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春》这首诗共有30个字,光“春”字就占了全诗的五分之二,其他字有多少个?“春”字只比其他字少几个?

学生解答后交流解题思路

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数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找准单位“1”,要理解分数的含义;这节课我们重点来进行有关分数解决问题训练。

二、基本练习,掌握方法

题目要求:根据下列关键句,你都能想到什么(训练学生从以下四方面说)

(1)梨子的数量是桔子的五分之二;

五分之二表示()与()的数量关系;

()表示“1”;()表示五分之二;

根据数量关系列示()×()=()。

(2)一袋米,还剩七分之三;(先补充完整“还剩谁的七分之三”)

(3)火车速度比汽车快三分之一

(4)实际烧煤比计划节约八分之三

小结:我们在遇到含有分率的分数问题是要先确定单位“1”和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三、分类练习

(一)根据列式补充问题

根据列式的含义,在每个算式的后面补充合适的问题。

小华看一本168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七分之四,?

(二)补充条件进行题组的对比练习:

选择对应的列示填在括号里,并说出为什么。

某工厂四月份计划用煤135吨,(),实际用煤多少吨?

四、课堂检测:

1、小强想买一台5600元的电脑,他现在只有这台电脑单价的五分之三的钱,小强要买这台电脑还差多少钱?

2、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已经行驶了120千米,再行驶多少千米距离乙地还有全程的六分之一?

3、一桶油重200千克,第一次用去它的八分之五,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五分之二,第二次用去多少千克?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

2、会用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分析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黑板、多媒体

教具准备:

主题图、小组练习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应控制人口增长并需要保护好耕地。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谁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积极举手发言)

师:这是用分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有关的知识的学习,揭示并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一)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从题目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

2、要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就要分析其中的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呢?(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出示课本的线段图。

1、你会表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吗?(生动手画图指名板演)

2、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表示的?

3、从线段图中你还知道什么?(师出示)“要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指多名说)

(师出示)“求2500的2/5是多少?“

你们会算吗?动手试试。(指名板演):

2500x2/5=1000(平方米)

为什么要这样算?还有其它方法吗?(预设:2500÷5×2)

通过计算知道了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1000平方米,你知道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这个人的身高多少米?

2、找出单位“1”,谁能解决,动手试试

3、列式解决,讲评。

4、练习四第2题:让学生先找出题目中隐藏的单位“1”——全世界的丹顶鹤数2000只。

5、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先找到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能说说?

推荐第9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分数乘法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

1、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了解倒数的含义,能够写出一个数的倒数。

3、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解决分数乘法问题和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够表达解决分数乘法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在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数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认识到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第一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的乘法。

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

出示:

3/8 +1/8= 1/3+1/5= 7+9= 1/4+1/4+1/4= 2/9 +2/9= 3+3+3+3+3+3=

2、学生口答。

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口算的?还可以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3×5或5×3来计算。

4、师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以用乘法。

质量问题

教师口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1 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2/5+ 2/5+ 2/5 2/5 ×3 =2+2+ 2/5 = 2*3/5 =6/5( 千克 ) = 6/5( 千克 )

3、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2/5+ 2/5+ 2/5= 2/5×3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2/5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2/5×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2/5的和是多少?

2/5+2/5 + 2/5=2+2+2/5 =2*3/5 = 6/5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6、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三、归纳、概括:

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

第二课时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

1、出示复习题

2/5×2 3/4×9 2/7×6 11× 7/12

全班交流。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

草莓问题

1、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

2、自己列式并算出结果。

3、全班交流。

(1)5×2=10(元) (2)5×3=15(元)

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5、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

我要是买1/2千克、2/5千克草莓呢?

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

3

7、交流,让学生明白:

5×1/2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 5 ×2/5 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

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

9、师生共同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巩固练习

5元的3/4是多少? 7元的2/3是多少? 5元的1/7是多少?

作品展

1、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

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2/5,赞美祖国的文章占1/3,各种图片占4/15,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

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

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

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

第三课时 分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 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5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 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6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 = 2*1/3*3 = 2/9 )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 = 2*2/3*3 = 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

1、

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板书设计

7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

2、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

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

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

读题,;理解题意。

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

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

二、尝试

1、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还剩多少米彩带?

(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8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60×=24(米) 1-2/5=3/5 60-24=36(米) 60×3/5=24(米)

答:还剩24米彩带。

(4)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

三、试一试

1、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2、交流

练一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简便算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

2、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算法。

3、感受运算定律应用的广泛性,能对简便算法的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9 教学重点:

能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定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

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打字问题

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

3、师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个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就是第二个算式),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240×( 1/4+ 1/6) 2401/4×+240×1/6 = 240× 5/12 = 60 + 40 = 100(页) = 100(页)

简便算法

1、出示

7/8×4/15×5/7 ( 3/4+5/6 )×1

2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使学生了解分数连乘,写成分子连乘、分母连乘后,可以先进行约分。

试一试

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练一练

板书设计

10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倒数

教学目标:

经历猜数、观察、交流等发现两个数的特殊关系及认识倒数的过程。

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能写一个数的倒数。

在认识倒数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课前带学生唱“找朋友”歌,做“找朋友”的游戏

师:生1请问你找到的朋友是谁?

生1:生2 师:生2你愿意做生1的朋友吗?

生2:愿意

师:生1和生2互为朋友。(板书互为)

师: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生:生1是生2的朋友,生2是生1的朋友。

师:能不能单独说生1是朋友,或者生2是朋友呢?

生:不能,只能说谁是谁的朋友。

师:类似这样的互为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

11 生:同桌关系、邻居关系、兄弟关系„„这些关系都是相互的。

师:在数学王国中是否也存在这种互为关系呢?比如„„

生:约数和倍数的关系、互质关系„„

今天我们学习的倒数,也是属于这种互为关系。(板书倒数)

认识倒数

1、打开书52页,看书上的数形图,让学生观察每个同样颜色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数,说说发现了什么?

2、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介绍: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4、让学生讨论“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

5、让学生举出两个互为倒数的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了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试一试

让学生写出每个数的倒数。交流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

板书设计:

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推荐第10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17-18例

1、做一做及练习四。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创设开放、民主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分析题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想一想,说一说:

地理知识: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 。 生理知识:成年人的头部长度约占身高的2/15。 动物知识: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

(引导学生判断单位“1”:让学生说出什么和什么比较,以谁为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什么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地理篇——教学例1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2)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

(3)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2/5=1000(平方米)

2、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3、生理篇——巩固练习:

(1)出示“做一做”:一头鲸长28米,刘老师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老师身高多少米?

(2)让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题意,然后独立解答(解答有困难的,可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汇报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4、把“做一做”拓展:成人头部约占身高的2/15,老师头部长多少米?

5、动物篇——提高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9题: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2/3。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2)让学生先找到关键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解答有困难的,可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三、总结

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认真读题,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四、课后作业:P18 ——

1、

2、

3、4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教学反思

这是我教书一来第一次进入高年级课堂。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为了了解教材,我把十二册教材都摆在了面前,系统的把知识梳理了一遍。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建构一种解决分数问题的解题模式: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为了理清数量关系,教给学生画线段图的办法。这些为后续学习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做好准备。同时让学生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创设开放、民主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我用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我先出示了三句话:地理知识: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10。生理知识:成年人的头部长度约占身高的2/15。动物知识: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引导学生判断单位“1”:让学生说出什么和什么比较,以谁为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什么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为教学例1打好了铺垫。

在例1——地理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2/5”,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找到解题思路。

接着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也就是求2500的2/5是多少。)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500×2/5=1000(平方米)最后结合计算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进行国情教育。

第二环节是巩固环节,我分两步来完成。 一是生理篇——巩固练习:

(1)出示“做一做”:一头鲸长28米,刘老师身高是鲸体长的2/35。刘老师身高多少米?

(2)让学生自己读题分析题意,然后独立解答(解答有困难的,可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汇报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依据是什么?

(3)把“做一做”拓展:成人头部约占身高的2/15,刘老师头部长多少米? 二是动物篇——提高练习

(1)出示练习四第9题: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2/3。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2)让学生先找到关键句和单位“1”,再独立列式解答(解答有困难的,可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第三环节是对全课的回顾和小结,我引导学生回顾了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认真读题,找出关键句,确定单位“1”,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最后再列式解答。 本节课有许多的可取之处,如:

条例清新,环环相扣,利用地理篇、生理篇、动物篇将知识整合在一起,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整合,提高了40分钟的效率。

在对课上临时生成的问题,我也能教机智地处理了。如:在学生解答例1时,到黑板上板书的学生列的式子是:2/5×2500=1000(平方米),林俊杰认为更具分数乘法的意义,该列的算式是2500×2/5=1000(平方米),因为2/5×2500的意义是求2500个2/5是多少,不符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意义。接着用乘法交换律解释了两种列式都是正确的。在解决“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3/4,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2/3。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一题时,学生用了两种解题方法:一是:40×3/4×2/3=20(年);二是:40×(3/4×2/3)=20(年)。对于第二种,我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较果断地说明能理解的学生可以学着做,不理解的用第一种即可。能够较好的处理这些,我想应该得益于我对教材反复的琢磨。深入了解教材,分析教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画线段图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本节课中我对于线段图的作用在认识上有偏差,我一直强调画线段图可以很好的帮助理解题意,其实理解题意靠得是关键句,对于分数应用题换线段图的目的是分析数量关系,理清分率与它所对应的量的关系。

一节研讨课让我受益匪浅,优点可以和同伴分享,缺点可以及时发现,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法。我享受着集体学习的快乐。

第11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了计算方法。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分数乘法有了一定认识,所以,本课教学中继续让学生讨论、交流、试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但相对有了一定难度,因此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尤为重要,这一点也是班上学生比较弱势的,尤其是对于学困生,如果对意义都不理解,算式都列不正确更不要说计算了,因此巩固练习中,从基本练习一直到提高题,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争取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从而提高计算技巧。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完全相同,需要加以扩展。计算方法上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它也是今后学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教材编排重视学生全面参与教学过程,扶放结合。理解意义和方法时,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围绕教学重点,以探究为主线组织课堂学习过程。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扩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熟练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方法,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究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与态度:在课堂中注重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并探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自主总结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活动一:比一比,谁最棒!

1、连一连。1/7+1/7+1/7+1/7

1/2 1/8+1/8

3/5 3×1/6

1/4 1/10×6

5/7

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2×1/4

20×4/

516×3/8

10×5/

29×1/3

1/3×15

2/7×1

47/9×36

3/8×32

9/4×8

二、探索新知。活动二:苹果有几个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相互交流。(1)你能说出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吗? (2)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2、让我们一起来解决淘气的问题吧:淘气有多少个苹果?

(1)请大家想办法解决问题,先自己想一想,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也可以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解决的。

(2)组织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画图、摆小棒、口算、用乘法意义去解释、参照书上的方法等) (3)组织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强调一下书写格式)

3、我们再来算一算笑笑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说清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把谁看成整体“1”,再列式计算)

4、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一说分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吗?或者是我们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5、师生小结。活动三:猜年龄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相互交流。(1)你能说出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吗? (2)看到这些信息你有什么问题?

2、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小兰、小强今年各几岁的问题吧! (1)先独立解答,不会的同学可向组内好同学请教。

(2)在说算理时和活动一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教材。(教材中有一句相当明确的表述,要引导学生学会模仿来说) (3)独立尝试进行归纳整理和总结。

3、师生总结。

活动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买书。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会碰到很多像前面我们碰到的那种类型的解决问题的题形,同学们能解决吗?那我们一起试试吧!(这里主要要讲清楚打折是怎么回事,几折对应的分数是多少。)

2、比身高。

同学们真棒,刚才的问题大家都顺利解决了,相信这一题也难不倒大家。(例题的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更熟练地解决此类问题。)

3、卖水果。(此题和前面两题比,无疑是在题目中多给了一个数据,教师在指导中应教会学生选择适合的数据进行列式计算。)

4、计算比赛。

5×3/7

5/9×6

100×2/5

7/12×

4 21×4/7

7/11×4

5、回顾与反思

(1)师生一起回顾整节课的思考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2)回顾学习的知识有哪些,再次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6页“练一练”1----4题。

2、填一填。

20×4/5表示:

4/5×20表示:

3、计算下列各题。

5×1/8=

4×2/7=

2/9×3=

5/12×4=

8/9×8=

7/12×3=

22×5/11=

8/15×12=

3/14×7=

360×8/9=

4、解决问题。

(1)、水果店运来香蕉450千克,其中云南产香蕉占2/3,云南产香蕉有多少千克?其它香蕉占几分之几?

(2)、学校买来树苗320棵,五年级领到这些树苗的1/4 〈1〉、五年级共领到多少棵?

〈2〉、第二天上午,五年级栽了领到的2/5,栽了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长4分米,宽是长的3/8,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分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12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2011版)》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那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有谁能举例说一说?

生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5×8就是指5个8相加,6×11就是指6个11相加。 师:同学们说得好,如果几个相同分数相加能用乘法计算吗?我们今天就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课教学

师:(出示教材第2页例1)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信息?

2生: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

9师:有什么问题?

生:3人一共吃多少个?

2师:每人吃块蛋糕,每人吃的有一个吗?

9生:没有一个。

22师:一个人吃了个,三个人吃了几个个?(出示教材第2页例1扇形图)从这

99张图片中你能看出什么?

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2生: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个。

9师: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你能够计算出来吗?

22222226生:++===(个)。

999993师:这道题中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师: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

2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3。

9师: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呢?

22生:×3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9925两种算式异同吗?(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师:你能比较×3和8×9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25是整数乘整数。 生1:×3是分数乘整数;8×9生2: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 生: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师:×3表示什么意义?

92222222生:表示求3个的和,即++=。

99999师: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

生:2362(个) 993师:说得好,在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232的分母和分子部分、与算式×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992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9923师:你能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吗?

92

2生:×3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992师:根据×3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分子、分母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9生:

3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然后再计算。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小组内订正。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分数乘法,你能计算吗?

生:

3×2并说出计算方法83263333×2就是2个,×2==,约分得。 888884师:算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

4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新课教学

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例2,从例子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桶水有12 L。 师:有什么问题呢? 生:3桶水共多少升?

11桶是多少升?桶是多少升?

42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你能根据你知道的信息,计算3桶水共多少升吗?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也就是求12 L的3倍是多少。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12×

1桶水共多少升?你能列出算式吗? 21= 2师:根据什么列算式的? 生:的11桶就是半桶,求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 L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 L221是多少。 21师:桶水共多少升?请你列出算式。

41生:12×=

4师:你是怎么想的?

11桶是多少?就是求12 L的是多少。 4411师: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和“12×”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

42生:求义分别是什么吗?

生:12×1111表示12L的是多少:12×表示12L的是多少。

442

2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

3是多少千克。 10 5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四、课堂小结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

2、3题。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教材第3页例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乘法,你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吗? 生: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说得好,我们今天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教学

教师投影教材第

3、4页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地的

1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213,种玉米的面积占。(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55少公顷?

师: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呢?

1111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列示是:×。

522511师:你知道怎么计算×吗?

25生:实际上就是求学生思考、讨论。

6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11,表示公顷。22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再涂出11公顷的(如下图)。

52

师:求111公顷的是多少公顷,就是把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现

522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你能够计算了吗?

生:111×11×===(公顷) 252×510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吗?

生:131×33×===(公顷) 252×510师:通过这两个式子,你能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

4、5页“做一做”

第1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第2题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第3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

4、5题。

7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教材第5页的例4。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计算:

322173×30=

12×=

×=

×= 535384教师在计算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教师投影教材第5页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每分钟可游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

9km。104。(1)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2)乌贼30分45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教师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师: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你能列式计算吗?

生:9×494362×===(km) 104510×4545025师:(启迪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在这里,我们是否也可以进行先约分呢?该怎样进行约分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最后交流讨论得出:分数乘分数,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约分时,分子的两个因数和分母的两个因数进行约分,即:

8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师:你能通过约分的方式计算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叉约分。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

1、

2、3题。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约分的方法。 第2题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

第3题也是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后,组织交流订正。

求这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米,就是求28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6、7页“练习一”第

7、

9、12题。

2是多少。

35第5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材第

6、7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答下列问题:

9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

二、新课教学

1.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6题。

本题是巩固分数乘法计算方法的习题,呈现了学生平时容易犯的错误,提醒学生学会正确约分,掌握分数乘法的正确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

本题是让学生利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为2500×

53。也可以把世界人口平均分成125份,取其125中的53份,列式为2500÷125×53。

3.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13题。本题反映了学生书包的超重问题。

第(1)小题给出了3个数据,让学生判断王明的书包是否超重。根据给出的信息,王明的书包不应该超过:30×

3=4.5(kg)。 20答:王明的书包超重。

第(2)小题是让学生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另一方面也通过这样的素材提醒教师、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心身健康。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

10、11题。

10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乘分数:教材第8页例5。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计算下面各题。

323154×15

21×

×

× 53538

5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分数化成小数。

1.2 0.4 3.5 1.25

543

855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将一个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教材第8页例5: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

3。欢欢身体长2.1dm,4乐乐身体长2.4 dm。(1)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2)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

学生阅读题目,理解图中的信息,组织交流。

师: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根据知道的信息,你能够列式吗?

生:2.1×3 4师: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得出)以前学习的分数乘法是分数和分数相乘或分数和整数相乘,而这个算式是分数和小数相乘。

1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师:说得好。今天我们就探索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分数,可以怎样计算呢?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汇报交流计算方法。

3=2.1×0.75=1.575(dm)。 4321363生2:小数化成分数:2.1×=×=(dm)。

410440生1:分数化成小数:2.1×师:知道了松鼠欢欢的尾巴有多长?我们再看看松鼠乐乐的尾巴有多长?你能独立列式计算吗?

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师:观察上面三种计算方法,你有什么见解? 学生讨论、发言。

师:三种方法中,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适合于所有小数化成分数的计算;当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一般不采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当小数和分母不能进行约分时,一般不采用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种计算方法中,小数和分母约分的方法计算起来最简便,因此在计算小数乘分数时,先观察这个小数能不能和分母进行约分,如果可以进行约分,一般采用先约分再乘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8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

1、3题。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教材第

8、9页例6。1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5×6+7×3

15×(34-27)

16×4-7×9 (35+21)×28

70-4×6

36×2+15 通过复习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例6,理解题意。 师: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画框长41m,画框宽m。 52师:有什么问题?

生:做这个画框需要多长的木条? 师:需要多长的木条的意思是什么?

生:求“需要多长的木条?”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师:说得很好,你可列式计算吗?

41+)×2。 5241生2:我的列式是×2+×2。

52生1:我的列式是(师:你会自己计算这两道算式吗?

教师启发学生计算,小组讨论,必要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结:在一个没有算式的括号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13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9题。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教材第9页例7。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师: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4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生:我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

师: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生:我发现第一组运用乘法交换律;第二组运用乘法结合律;第三组运用乘法分配律。

师:说得很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教师出示例题7,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

1、2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计算,必要时小组交流算法。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

11、12页“练习二”第

11、

13、14题。

第9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2页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能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乘法,现在我们就通过一些练习来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教学

1.第2题。

本题结合现实素材,进一步巩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充满了环境保护的教学。

2.第4题。

本题呈现的条件有的多余,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找到相对应的量,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学会正确选择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3.第5题。

这道题是为了巩固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儿,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通过判断和改错,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4.第10题。

本题是乘法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练习的重点是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第

2、3小题要求学生能够对乘法分配律进行“双向”的应用。

5.第14题

本题是连乘的问题,涉及到分数的数量关系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尝试,以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

6.第15题。

尼罗河全长6670 km,长江比尼罗河的分析:先求尼罗河长度的列式:6670×

9还长297 km。长江全长多少千米? 109有多长,再求长江的全长。 109+297 10

三、课堂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

11、12页“练习二”第

11、

12、16题。

16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材第

13、14页例8。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你能说说算式20×生:表示20的

3表示的意义吗? 43是多少。 4师:说得好,今天我们学习怎样解决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13页例8,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二、新课教学

1.阅读与理解。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吗?整个大棚的面积是多少呢?

2生:480 m。

师: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多少呢? 生:1。 21。 4 17 师: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多少? 生: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师:要求的是谁的面积? 生:红萝卜地的面积。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那么我们怎样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呢? 2.分析与解答。

生:折纸或画图有助于我们分析思考。

师:我们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如下)。怎样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呢?

生1:可以先求出萝卜地的面积,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师:你可以列式计算吗? 生1:萝卜地的面积是480×

11=240(m2);红萝卜地的面积是240×=60(m2)。 24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生2:也可以先求出红萝卜地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111×= 24812480×=60(m)

8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综合上面的步骤,我们可以列成综合算式进行计算,你们能够列出吗?

生:480×112×=60(m) 243.回顾与反思。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你的计算正确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

学生尝试检验,组织全班交流。

生:60÷240=11,240÷480=。正确。

42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那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

1、

2、3题。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第

14、15页的例9。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画线段图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的熟练程度。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加深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3.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分析,正确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你能找出下题中的单位“1”和比较量吗?

1.小明有爸爸的2.三峡工程3高。55的发电量用在了东南沿海地区。

73生:第1题中,小明爸爸的身高是“1”, 是比较量;第2题中,三峡工程的总

55发电量是“1”;是比较量。

7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例9,说出你知道的信息和要求的是什么?

19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二、新课教学

1.阅读与理解。

生1: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75次。 生2: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44,多的部分是青少年的。 55生3:要求的是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2.分析与解答。师:题目中4是把谁看作单位“1”? 5生:是把青少年的心跳看作单位“1”。 师:你能画线段来分析吗? 学生画线段如下:

师:同学们画得很好,怎样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呢?

生1: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75×4=75+60=135(次) 5生2:也可以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1+49)=75×=135(次)

553.回顾与反思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我们回顾一下,分析题意时采取的什么方法呢? 生:画线段图。

师:画线段图有什么好处?

生:画线段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关系。 师:你能够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吗?

生:先求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135-75=60(次);再算多出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60÷75=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5页“做一做”。 20

4。正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介绍有关“噪音”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今年天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要先找准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然后列式计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

4、

5、

6、7题。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

17、18页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我们就对这一章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新课教学

1.分数乘法

师:一个数乘分数可以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一个整数乘分数有时表示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有时表示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

生2: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可用这个数乘上几分之几表示。 师: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呢?

生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生2:分数乘分数,同样是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师:你能计算

8834×

5、2.4×、×,并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吗?

8151915 2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学生计算、回答。

此3道习题分别是整数乘分数、小数乘分数、分数乘分数。都是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可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说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计算及简便计算

师:同学们算得很好。你知道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生: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说得很好,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你能分别用字母表示吗? 生1:乘法交换律:a×b=b×a; 生2:乘法结合律:(a×b)×c=a×(b×c); 生3:乘法分配律:(a+b)×c=a×c+b×c。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整理和复习”第2题,并让学生说一说运用了什么定律?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分数乘法应用题

师: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一般有哪些步骤?

生: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然后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师:说得好,你能计算“整理和复习”第3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然后推举一名优秀者全班讲评时。

三、课堂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教材第18页“练习四”第

1、

2、

3、4题。

2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23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24

第13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3~14页例8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数连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在“用数学”活动中,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在共同探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在用分数连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分率”与所对应的量的相对性。进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单位“1”“分率”与具体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唤醒旧知

1.找一找,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1)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

(2)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2.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相等。

(1)篮球有35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足球有多少个?

(2)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女生多少人?

相等,六(1)班有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利用单位“1”的量,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设计意图】复习环节中两个练习题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地复习了有关单位“1”的知识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单位“1”、分率与具体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一)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8情境图:这个大棚共480 m,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地的面

2积占整块萝卜地的。红萝卜地有多少平方米?

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意思是说以(

)为单位“1”,(

)是(

)的(

)。

要求的是(

)的面积。

【设计意图】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题目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有效的数学信息的能力,继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课标提出的“四基能力”落实在课堂之中。

(二)分析与解答

1.分析:如果我们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表示整个大棚,你能折出或画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动手操作。

2.解答:看着这张图,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尝试解决。) 3.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解决的?

(1)先求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240(m);

2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240×=60(m)。

2思辨:求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整个大棚面积) 求红萝卜地的面积时,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萝卜地面积) 利用上述图例,引导学生整理、思考上述思辨问题,并得出:连续两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两步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先求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老师问:你能在图上指出红萝卜地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算式是×=。

再求红萝卜地的面积,算式是480×=60(m)。

2思辨: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小结:今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根据信息进行积极思考、尝试解决、思辨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回顾与反思

我们求出的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这个答案是否正确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一下吗?

生: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 m2,60÷240=,确实是占萝卜地面积的。

萝卜地的面积是240 m,240÷480=

2,正好是整个大棚面积的一半。

生:从折纸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红萝卜地、萝卜地和整个大棚的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题意。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的有效自我调节,是智慧成熟的标志。可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进而使学生调整学习过程,改善学习策略,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咱们班36人,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老师,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老师人数的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呢?

,多少名同学想成为科学家?

说说你的分析思路,第一步是先求什么? 2.解答教材第16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人体血液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是50厘米/秒,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是动脉中的,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只有静脉中的秒流动多少厘米?

。血液在毛细血管中每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血液在静脉中的流动速度,再求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

算式是50××=(厘米)。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血液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是在动脉中的流动速度的几分之几,再求在毛细血管中的流动速度。

算式是50×=(厘米)。

(2)海象的寿命大约是40年,海狮的寿命是海象的,海豹的寿命是海狮的。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海狮的寿命,再求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算式是40××=20(年)。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海豹的寿命是海象的几分之几,再求海豹的寿命大约是多少年。

算式是40×=20(年)。

(3)芍药的花期是32天,玫瑰的花期是芍药的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第一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玫瑰的花期,再求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水仙的花期是玫瑰的。算式是32××=15(天)。

第二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求水仙的花期是芍药的花期的几分之几,再求水仙的花期是多少天。

算式是32×=15(天)。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认识。练习的设计以趣味性和层次性为原则,分别安排了“基础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等练习形式,检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一)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师小结:

1.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相当于把两个“求一个数是多少”的问题整合在一起。要先想清楚第一步求什么,特别要注意第一步计算和第二步计算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不同的。

2.我们可以借助折纸或画图的方法理解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进行简单的梳理,同时通过教师的归纳与提炼,让学生理解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过需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吗?请你课后去收集一下吧。

【设计意图】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体现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第14篇:《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

出示线段图

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法。

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

列式80-80(1/8)=70(分贝)

第二种方法:先求出现在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

列式

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找到现在听到的分贝数占原来声音80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教学目标:

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5篇: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8,做一做。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连乘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不同的解题策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分数连乘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分数乘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出示例8情境图,但不出示问题)

这个大棚共480㎡,其中一半种各种萝卜。红萝卜的面积占整块萝卜地的1/4

2、提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填空。

整个大棚的面积是 ( )。

萝卜地的面积占整个大棚面积的( )。 红萝卜地的面积占萝卜地面积的( )。要求的是 ( )的面积。

3、分析与解答

(1)用长方形纸表示大棚的面积,折出萝卜地的面积。 ①认识一半用分数表示就是1/2 ②学生折一折。 让学生取了一张长方形纸,代表大棚的面积,然后折出各种萝卜地的面积。

③计算出萝卜地的面积:480×1/2=240(㎡) (2)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①交流:怎样折出红萝卜地的面积?

(红萝卜地占萝卜地的1/4 ,也就是占大棚一半的1/4 ,先折出整张纸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1/4 。) ②学生动手折一折。

③计算出红萝卜地的面积:240×1/4 =60(㎡)

(3)列综合算式解答。 480× 1/2×1/4 =60(㎡) (4)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①教师让学生将整张纸展开,观察并说说:从这张纸上,你能看出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吗? ②小组交流。

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计算红萝卜地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③组织汇报。先求红萝卜地的面积占大棚面积的几分之几: 再求出红萝卜地的面积:综合算式:480×(1/2 ×1/4 )=60(㎡)

4、回顾与反思

(1)教师启发: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求出了红萝卜地的面积是60㎡,现在我们能写答句了吗?对,不能,因为我们还没有对这个答案进行检验。大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检验一下这个答案的合理性吗?

(2)学生尝试检验。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3)组织全班交流。

二、巩固练习:教材第14页“做一做”。指名学生按照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环节展开交流。

三、课堂小结: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第16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2

第十一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初稿 腾飞组员村小学

一、单元内容简析及教学目标

1、内容简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倒数的认识,共3节。本单元也是下一单元分数除法的学习基础。

2、教学总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课时子目标

第一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正确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注意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一个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与笔算。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和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来进行计算。 分数乘法应用题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正确地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培养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建立量率对应关系。 第三节倒数的认识

① 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② 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③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第一单元知识结构图

四、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课时计划 单元名称

分数乘法

课时

14课时 教学时间

1~3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重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难点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关关关键

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教学进度

课时

教学内容

课型

7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新授

分数乘法应用题

新授

倒数的认识

新授

2

整理和复习

复习

2

单元检测

第一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策略:

1、在复习铺垫时要做好同分母分数加法和约分的口算练习,

2、注意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引入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通过分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复习自然引入分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注意结合直观图,采用加法与乘法对照的方法,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以分数,包括整数乘以分数和分数乘以分数两种情况。它们的意义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它是后面学习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所以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策略

1、注意引导学生分别观察例2的三幅图。每出一幅图,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通过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概括出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整理。着重说明: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教学例3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或长18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充分感知算理,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要说明,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3、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要加强管理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注意提醒学生先约分,再乘。

4、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不再单独教学,以简化教学过程,节约教学时间。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顺序和运算定规律进行灵活、准确的计算。 教学策略:

1、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2、例6的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运算顺序。

3、适当增加带分数乘法和分数连乘的计算式题。掌握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黑板的宽是米,长是宽的2倍,黑板的长是多少米?黑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知道通常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再乘。

4、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思考分析并明确:三个分数相乘,如果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为了简便,可以先把所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分,再把约简的分子、分母分别相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要培养学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选择算法的良好学习习惯。

5、教学中仍然注意复习运算顺序的使用前提,不要盲目简算。第二节分数乘法应用题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学策略:

1.教学例1(求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师应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表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培养分析此类题数量关系的方法.在线段图上标明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明确哪部分表示100千克,哪部分表示吃了,哪部分表示要求的吃的千克数。 教师:“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是吃了100千克的。)

“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应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

“那么,要求吃了100千克的是多少,应该怎样计算呢?根据什么列出算式?”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用乘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解答后,再让学生分析一下题目里的数量关系。

2、集体订正时,让两名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的。要特别注意说明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哪个数量占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3、要求学生记住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1”的量×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策略:

1.教学例2中(涉及三个数量的乘法应用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它的数量关系呢?”自己试着画一画,可以提示一下:题里有小亮、小华和小新的储蓄三个量,所以可以三条线段来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学生画完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在画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提一些问题,使学生明确画线段图的思考方法。

2、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1)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并分析数量关系。

让学生说明确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并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3、注意引导学生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比较归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4.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答的良好习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中等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仍然要强调把什么看作单位“1”。如果有必要,可以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但不要求学生画图。

第三节倒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倒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会灵活求真、假分数、小数、整数、带分数的倒数。 教学策略:

1、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教师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足够的练习掌握倒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倒数的两个条件:①两个数。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并让学生讨论: 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

5是倒数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明: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这个数可以是小数,分数和整数。 然后让学生自己创作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4、教学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观察: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相调换位置的。并思考:

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吗?1的倒数是几? 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引导学生得出: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5、使学生明确:

自然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求小数可以先把它化为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

第17篇:《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 (

分类: 励志美文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

短暂的寒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始了。回忆十来天的假期,你是否有值得回味的事情和经历呢?我想,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有的同学“收获”的胡吃海睡,做的是“低头追剧”一族,并且生活的节奏全部被打乱——该睡的时候不睡,该起的时候不起,该吃的时候不吃;而有的同学选择了认真完成寒假作业之余适当放松;有的同学选择了放下包袱,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增长见识;也有的同学撇开喧嚣纷扰,选择了一本好书,与伟大的心灵对话,让自己的精神旅行;有的同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强化自己的薄弱学科,实现弯道超越;还有的同学会和自己的良师益友促膝谈心,获取前进的动力,感悟人生的真谛!规划不同,过法不同,寒假对于我们的意义就不同。有的同学可能难以理解,假期有必要这么拼,这么苦,这么累吗?我的回答是大有必要。

同学们知道吗?就在随州市一所县市的一中高三补课一直补到了腊月二十八;襄阳四中连高一的学生也补到了腊月二十九;我们在羡慕别的学校厉害的时候,何曾想过他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努力,多么拼命!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怕吃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一阵子。

2015年热播了一部电视剧,叫《芈月传》, 芈月作为一个女人吃了多少的苦头,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登上权力之巅,奠定秦国一统六合的基业!而作为主演孙俪成为“荧屏霸主”何尝不是如此呢? 孙俪面对媒体采访时这样说道:“除了《玉观音》后歇了三个月,十年来,我几乎再没有休息过一天,这比小时候练舞,比在部队里种地、赶猪、掏阴沟要累得多”。她十年的付出,换来的身价暴涨,拍摄《玉观音》时,片酬为5000元一集,《甄嬛传》时30万一集,《芈月传》时片酬涨到了85万„„出道10年身价暴涨了170倍。需要知道的是这十年孙俪没休息过一天。在完全可以拼“颜值”的时代,孙俪却在拼实力,拼吃苦精神。人生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要么向孙俪那样吃苦十年,精彩五十年;要么安逸十年,吃苦五十年。

在有些同学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她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以为有了哥们就有了天下。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殊不知,两三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的人可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好多没读大学的也混的非常好。其实,你们忘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叫做比例。而那些占极小比例的没读书就成功的人,那是他们自身具备了成功的一些素质,而你们是否具备呢?每个不想念书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找一个不读书就能成功的案例来作为他放纵的最后心理安慰。那么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们,这里是改革开

放三十多年后的中国,这里再没有素质低下而钻了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迹。这里优胜劣汰,这里适者生存。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知道了吗?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同学们,什么叫吃苦?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着脚丫,啃着窝窝头的情形;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我们的老师们;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着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在有空调的,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你来七2干什么?你来这儿就是来刻苦学习的,就是来拼个好前程的,不是来荒废时日挥洒青春的。

去年考上清华的张甜柳寒假回母校来看望老师的时候说道,没有高中三年拼命的我,今天我怎么能够和来自北上广深的优秀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聆听中国最优秀的教授讲课;怎么能够有资格和他们一道徜徉在水木清华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想来这三年的苦真没有白吃,这三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同学们,若想成为非常之人必须学会吃非常之苦。要知道,青春最好的营养就是刻苦!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是啊,如果你优秀,你便拥有了大把的选择机会,否则你只能被迫谋生。李嘉诚也这样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

同学们,有机会,才会成功,才会有未来啊!可能有的同学会问,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的回答是:“我说来不及,你就不学了吗?”我们应该把重心从问“来不来得及”转到用功学习上来。有时候你想的越多,越什么事都干不成。认准目标就静下心来干,总会有结果。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无论是高

一、高二的,还是高三的同学们,不要问什么时间够不够,什么基础行不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你要从现在开始吃苦,开始用功。

40岁的柳传志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缔造了联想集团;高考三次落榜的俞敏洪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考上北大并打造了“教育航母”--新东方;经过两次创业失败的马云不问来不来得及,最终他书写了电商传奇,改变了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老天善待你,给了你优越的生活,请不要收敛了自己的斗志;如果老天对你百般设障,更请不要磨灭了对自己的信心和奋斗的勇气。当你想要放弃了,一定要想想那些睡得比你晚、起得比你早、跑得比你卖力、天赋还比你高的牛人,他们早已在晨光中跑向那个你永远只能眺望的远方。

所以,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没有谁的青春是在红地毯上走过。既然梦想成为那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自我,就应该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付出别人无法企及的努力!所以我们不仅要有高三无假期的心理预期,更要有高中无假期的铿锵誓言!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最后希望大家新的一年奋力拼搏,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同时也祝我们七2班鸡年大吉、阳光向上!谢谢大家!

第18篇: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第68页例

4、例5,练习十七第

1、

2、3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求一个数与它的几分之几的差(和)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4、渗透环保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和关键

教学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

1、寻求所求问题对应的几分之几。

2、弄清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

1、确定单位“1”。

2、找出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

一.复习铺垫

1、找单位\"1\".

(1)一本书,已经看了1/4,还剩几分之几?

(2)实际投资是计划投资的4/5.

(3)男生25人,占全班人数的5/9.

2、口答:

(1)一堆煤,运走了3/5,还剩几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3,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占(

)的1/3.

(3)白兔比黑兔少1/4,白兔是黑兔的几分之几?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你们喜欢鸟吗?鸟类种数减少了,就意味着许多美丽的鸟类从此就永远消失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由于人类的这些行为,有的鸟类灭绝了,还有一些鸟类,尽管还存在,但数量已经很少了,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也将很快灭绝掉.丹顶鹤就是这样的一种鸟类.丹顶鹤是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特产鸟类,群居黑龙江省的扎龙,丹顶鹤生活特别有规律,它体姿优美文雅、风貌优秀、翩翩起舞可与孔雀开屏媲美,是长寿动物与龟并称,古人将它作为长寿和幸福的象征,所以特别受中国人的钟爱。

2.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几条有关丹顶鹤的信息。

出示信息1: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生丹顶鹤,2001年全世界约有2000只,我国占其中的1/4。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算出2001年我国约有多少只丹顶鹤吗?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2000×1/4=500(只),求2000只的1/4是多少?)

3.如果我们把我国约有多少只?这个问题去掉,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外国约有多少只?)

出示信息2(例4):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三.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把信息2表达的意思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展示并口述画的线段图。

2.是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1/4 )表示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呢?怎样解答这道题呢?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先独立解答,师巡视,再交流)

3.两名学生板演两种解法。

4.你怎样想的?能说出解题思路吗?(学生口述思路,教师在线段图上展示)

方法一: 把全世界的丹顶鹤的只数看着单位“1”,先求出我国的只数,再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剩下的就是其他国家的只数。

方法二:把全世界的丹顶鹤的只数看着单位“1”,先求出其他国家占总只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

5.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1〉、相同点:单位“1”相同。

〈2〉、不同点:第一种解法是用总只数减去我国的只数算出其它国家的.

第二种解法是先求出其他国家的只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再用总只数乘这个几分之几,就算出其他国家有多少只。

四、再次探索

1、教师引言:正如前面所说:丹顶鹤是“长寿和幸福”的象征,人们称它为仙鹤,因此我国在扎龙专门设立自然保护区又誉为“鹤的乐园”。在人们的得力保护下,近两年来,丹顶鹤的数量逐年增多,请看下面信息:

出示信息3:2001年我国约有500只丹顶鹤,2003年我国的丹顶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2/5,2003年我国约有多少只?

2.请同学们默读信息3,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理解哪一句话对解题最有帮助? 怎样理解2003年我国丹鹤的只数比2001年的只数多呢?( 把2001年500只丹顶鹤看作单位“1”,2003年比2001年多的只数是2001年只数的2/5)

3.(师生齐画线段图)这道题有几个不同的数量相比,画几条线段图更好表示? ( 用两条线段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画出2001年的线段,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余到此为下部分,一人板演.(巡视)

4.展示线段图并叙述.

指线段图引导分析:我们把什么看着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把2003年的只数分成了几部分?哪两部分?(一部分与2001年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年多2/5。)

5.请同学们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师巡视,指名板演两种代表性的解法)

6.你能说出解题思路吗?

(第一种解法:先求多的只数+2001年的只数=2003的只数,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2003年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2003年是2001年的(1+2/5)倍,再求2003年的只数;也就是求500只的(1+2/5)倍是多少)

五、回顾小结

1.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以上问题,现在我们一起研究信息2和信息3这两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信息2把总数2000只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国的只数,另一部分是其它国家的只数。 信息3是把2003年和2001年相比,把2003年的只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2001年的只数同样多,另一部分比2001的只数多2/5。

2.

相同点:

单位“1”的数量都是已知的。

3.没有直接告诉所求问题占单位“1”量的几分之几,解题时需要用单位\"1\"的量减去或加上它的几分之几,或者先算出要求的数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再用单位\"1\"的量乘这个几分之几.)

4.指导学生看书例题5,完成课本内容并质疑问难。

六、巩固内化

1、少先队员采集标本152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的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2、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养的鸭多3/5.养鸡多少只?

3、小红看一本8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5,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4.

(1)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2)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3)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六、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内容?(分数应用题)你学会了什么?(用两种方法解答)解答这类应用题应该注意什么?(第一找准单位“1”,第二要找所求问题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你还知道了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2.课后作业:练习十七第

1、

2、3题。

第19篇: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法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22—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习题导入。

3个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出示情景图,生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

2、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全班展示。

3、生分小组讨论算法,班内展示。

4、比较三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5、生独立尝试完成2个3/7的和是多少?

6、引导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7、引导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激励评价。

第20篇: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

(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整数计算,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在上册学生刚刚学习了分数的加法。本课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是这两方面知识的发展,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的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只是这里的相同的加数变成了分数。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乘法、分数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掌握了整数乘法和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应进一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中去探索、掌握、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猜想、验证、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的题例,感受计算分数乘整数的愉快感,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简便运算的算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五、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六、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 X 3 4 X 6 12 X 10 2.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

2/9+2/9+2/9+2/9=?提问计算结果并板书。 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像上面的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分数乘法。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1.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

1个松树图案占整张纸条的1/5,3个松树图案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师:用以前学过的任意一种方法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要求:

1、每人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在作业纸上画、涂、算)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各自有效的方法

师:好了,大家坐好!刚才呀,老师看到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能感觉到我们五(1)班的同学很乐于思考,善于交流。现在请同学说说你是怎么做怎么想的?

生:我是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来求的。(高高的举起作业纸述说) 师:这是画图法,这个方法很容易让我们看清楚了是 3/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用分数的加法来做的: 1/5+1/5 +1/5 =1+1+1/5= 3/5 师:分数的加法,对。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再想想! 生:把分数转化成小数来算: 1/5=0.2 0.2+0.2+0.2=0.6 师:不错,这种方法也想到了。还有吗? 生:用 1/5×3也是 3/5 师:真厉害!用乘法计算。

三、回顾小结、形成认知 师: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先看看分数的加法,加法中的加数有什么特征?1/5、1/5、1/5 生1:加数相同。

生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得出结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分数)

师:分数和整数相乘怎么计算呢? 生: 1/5×3= 3/5 师:具体一些,计算方法。

生:1/5×3,3和1相乘得3,分母不变,所以是 3/5 师:说得很好,我们继续探究那么为什么3×

1、分母不变呢? (根据大家的回答,结合分数的加法,出示等式:) 1/5×3=1/5+1/5 +1/5 = 3×1/5=3/5 师:同时 1/5×3可以表示什么意思? 生:3个 1/5是多少?

师:那它还可以怎样列式?(3X1/5)

师:同桌讨论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用数学语言怎么说?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师:表扬这位同学,这位同学真能干。

师:同学们知道了计算方法,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题目: 1.涂一涂,算一算并想一想:你觉得自己能从图中想出什么数学问题? 2个3/7的和是多少?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问题解答:

3/7X2=3/7+3/7=3X2/7=6/7 2.说一说,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5/16X3 2X5/9 学生独立完成

师:以上计算,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得出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我们归纳一下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2.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四、课堂小练

1.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2.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二题。 3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三题。 开火车回答

五、试一试 1.计算6X5/12 学生板演

师:在计算6X5/12你是怎样做的?

指出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如果分母和整数能约分的要约分在乘,这样比较简便。 2.师:大家可以感受到分数乘整数带来的简便,在计算时要注意方法,看看小乌龟做的两道题,判断一下。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12×6=2 6/7×2=3/7 生:第一个应该是 ,而不是1/2。2是作为分母的,不能写成整数。 生:第二个整数不能和分子约分,整数要和分母约分。应该是12/7 。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分数乘整数,约分时是整数和分母约分,不能整数和分子约分,计算结果可以是假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书写时候要注意,不能产生笔误。

六、反思学习、引申思考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1:分数乘整数。

生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生3: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生4: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在这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谢谢大家。下课。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