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08:52: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法的优化。 课前准备 练习材料、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学校要举行一次小手艺展示活动,老师班里有一位小强同学也想参加。看,他准备制作一个漂亮的风筝,这个风筝还带有长长的尾巴呢。可就在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的时候,小强遇到困难了,不知道该用多少材料,咱们都来帮帮他,好吗?

师: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活动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每一种列式各是怎样想的?

怎么知道求6个1 相加的和,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2明确:相同整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那么可以联想到相同分数连加也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联想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活动三: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谈话:尝试计算1 ×6,你觉得怎样算好就怎样算,不仅要会

2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并相机让学生把几种典型做法板书在小黑板上。

①1×6=0.5×6=3(米)

2②122×6=1+1+1+1+1+1=6=3(米)

2222222③1×6=2⑤12166==3(米) 22④1×6=16=6(米)

2612×6=1=1(米)

2612谈话:请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几种不同的做法,只看结果,判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明确:第④和第⑤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结合实际情况,所需6根布条总长度不能小于或等于一根布条的长度。 (1)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解每种算法的计算道理,鼓励学生互相质疑、答疑。老师针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提问:

12×6=0.5×6=3(米)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12×6和1+1+1+1+1+1这两部分相等吗?为什么?6是怎样2222222得来的?

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

(2)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3)再回顾1×6=16=2266和1212×6=

1=1两种做法,指出错2612误原因。

活动四: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一)独立计算9×7。

12

(二)组间交流:说说计算的道理。

(三)全班交流:

1.请1位学生说计算过程,课件板演。 2.说计算道理。 3.质疑:

为什么不用第①和第②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体会第①和第②种方法或有局限性,或者麻烦,所以用第③种方法较普遍,适用于任何一道分数乘整数题。)

4.学生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活动五:探索计算中的简便方法。灵活运用 1.独立计算10×2,之后请一位同学说计算过程。

152.独立计算17×36。

81①质疑:怎么这次的做题速度明显落后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使学生产生探究简便方法的心理需求)

②讨论: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

③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独立计算13×21,再次感受简便算法。

49活动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谁会用一个字母式子表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一)》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
《分数乘法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