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6 08:36:00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

《做框架》教学设计

南 岗 小 学

刘 静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它的变形程度会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思维的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让思维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边探究边思维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会设计加固一个立方体框架。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的材料:

1号信封:7根短棒,10根橡皮筋。

2号信封:5根短棒、4根长棒、20根橡皮筋。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各1个、正方体框架1个。50本语文书承重试验用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1、师:(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现在考考大家,上面的建筑你认识吗?

生:埃菲尔铁塔

师:(出示相关资料)这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由设计师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它于1887年动工,1889年建成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高达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把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40多年。该塔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其余部分是用7000多吨钢铁搭架而成的。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比如颇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马等人)。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还跑到法院起诉建造

者埃菲尔。

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吗?

生:可能是因为该塔太高了,不够牢固,担心铁塔会倒下来。 生:怕这个塔倒下来压死他们。

师:你想的和100多年前的当地名流和居民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该塔用一根根钢铁搭建而成,像个骨架一样,太高太大,不够牢固。

2、师:(出示图片:鸟巢、过山车、房架等)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师: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6、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

(二)、初步研究——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埃菲尔铁塔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骨架式的框架结构是十分牢固的。那让我们仔细看看,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些结构中,采用最多的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

2、师: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四边形或其它形状呢?

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生: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哦,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来比较一下,好不好?(板书:做框架)

生:好。

3、师:请拿出1号袋子中的材料,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师:看明白了吗?橡皮筋扎得尽可能紧一些,至少扎6圈。 生:看明白了。

师:大家分工合作,看哪组捆得又好又快,开始。(教师观察指导) 师:在扎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扎起来比较容易;正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不好扎。

4、师:把这两个框架放在桌面上拉扯感受一下,有什么体会? (板书:三角形

稳定 不易变形;

四边形 不稳定) 师: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

生回答后小结:当力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三角形框架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杠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誰也不能动,不像四边形框架,往下一压,其它点就移动了。

5、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正方形框架变得稳定一些? 生:加一根斜杆。

师:加在哪里?(指名演示)各小组加斜杆。

师:放在桌子上拉扯一下,现在稳固吗?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生:支撑的作用。

师: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出示图片)请看上面两幅悬挂重物的三角形图中的斜杆如果拿去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这两根斜杆在这里是起推还是拉的作用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加斜杠后四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生: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师:我们在回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中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结构越稳定。 师:是呀,像这些大型框架结构建筑物都是建筑师运用了增加斜杠形成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

(三)、动手合作:做一个正方形框架

1、师:大家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正方体框架) 师:有没有兴趣我们也来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一个正方体有几个面?为了快速完成任务,你打算怎样做?看看我们刚才做的框架能不能派上用场。

生:先做上下两个面,再用4根小棒把两个正方形连起来。学 生说,老师画出示意图。

2、师:很好。各小组分工一下,然后就请大家用2号信封中的

材料,开始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吧。

师巡视指导:(1.分工指导。2。木棒位置指导。3.皮筋捆扎方法的指导。) 师:都做好了吗?埃菲尔铁塔经历100多年屹立不倒,不知同学们做的正方体框架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3、师:放书试试怎么样?放书时注意什么? 生:放中间,轻放。

师:哦,有几个组的一本书都没放上就倒了。你们有办法能让它承放更多的书吗?

生:加斜杆

师:怎么加?要求是所加斜杠要少,但要牢固。请每组根据要求讨论设计方案,并能说出这样加斜杠的理由。

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

4、师:如果框架只承受向下的力,哪几个方面可以不加斜杠? 生:上下两个面不加斜杠。

5、师:现在大家框架已经都加了斜杠,我们选两个小组的框架检测,你们猜能承受多少本语文书呢?大家一起数,开始。

生:13本。

师:好,谁能说说 这个简单的正方体框架这什么加斜杠后能承受如此多的语文书?

生:加斜杠后,正方形被分成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数一数这个正方体框架中有几个三角形。 生:一共有八个。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这种空心的骨架式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很好,如果把做框架的材料改成钢铁,那该是多么牢固呀! 五:课外拓展。

1、课后想想:框架结构还有另外的优点吗?

2、继续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板书设计:

做框架

比较稳定

容易变形

推荐第2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构造坚固。

2、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受重物的立体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棍、橡皮筋、尺子。

教师准备:框架结构建筑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引入:同学们,最令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就是我国08年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做为奥运会主场馆的国家体育场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有奇特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处建筑的名字吗?(鸟巢)

2、谈话:想了解它吗?

3、播放鸟巢视频。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6、提问: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7、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板书)

二、指导探究

(一)发觉源认知、提升探究欲望

1、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2、学生互相交流:起重机的塔架、过山车、输电线路铁塔--------。

3、谈话:这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框架结构,一定有它的科学道理。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板书:做框架)

三、指导做中学、亲历科学探究 (一)动手做框架

1、教师出示一个立方体

2、学生利用竹棍和橡皮筋设计制作立方体框架。

3、指导学生观察立方体框架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4、学生动手尝试把重物放到立方体框架上观察承担情况。

5、小结:看来现在各个面是四边形的框架承重并不是很好,大家有什么办法加固让它承载更大的力度呢? (二)加固框架

1、讨论:怎样加固立体框架

2、在记录单上画草图

3、强调:每加固一次都将重物放到框架上观察承重变化

4、分组实践加固框架,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展示加固的成果,描述加固活动中的新发现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做,发现立方体各个面是四边形时容易变形,但在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就能让整个立方体框架坚固起来。四边形加上斜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7、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四边形对角增加斜杆形成多个三角形。 (三)探究斜杆的作用

1、谈话: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斜杆,使里面形成三角形。那么加上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2、教师利用学生的框架演示:推压框架,分析斜杆产生力量。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让框架更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4、播放动画。

5、小结: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我们的框架,并且框架中三角形越多,结构越坚固。

四、回顾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1、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同时大家还应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回顾,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要说的吗?

2、三角形有稳定性在数学上课上我们曾了解过,今天我们在科学课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同学们能不能将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呢.

3、学生描述自己的想法。

4、总结:只要同学们能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将来一定能为我们国家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来。

推荐第3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总结: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

总结(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动画演示(放动画: 边看边解释)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上台交流。

总结: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

问: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产生推力和拉力。

(设计意图: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加固正方体框架

出示正方体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幻灯片出示比赛规则)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评选出优胜组,师生共同分析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本环节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应用于生活。

推荐第4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 马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制筷子、橡皮筋、立方体框架结构(无斜杆)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制成的幻灯片、十本教材(检测承重) 教法学法

教法: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显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

(1)要求: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分析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欣赏,回答问题(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

(3)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板书:做框架)

二、研究简单框架

(1)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2)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

科学道理,下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与四边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3)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框架与四边形框架,有什么发现? 板书: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不稳定

(4)有什么办法使四边形框架稳定呢?小组思考讨论。(加斜杆)

(5)尝试,现在稳定了吗?为什么加一根斜杆它就稳定了,难道它是魔棒,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6)出示图片,中间的小朋友相当于斜杆,在第一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第二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推、拉)

(7)再次欣赏图片,理解框架结构中最小的格子大都是三角形,加深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三、研究立方体框架

谈话: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简单的平面框架,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立方体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像铁塔这样的框架结构为何这么坚固?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放几本书请同学们观察,意识到正方体框架的不稳定性)引出——老师做的这个立体框架很不牢固,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框架结构变得牢固呢?

2、学生动手做

谈话:昨天,老师布置任务要每一个小组制作一个立方体框架,下面请每个小组把制作好的都拿出来,并且用加斜杆的方法加固这个立体框架。

要求:①框架结构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用加斜杆? ②先设计好草图再动手做

③以使用材料少,承重能力强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学生动手做,师巡视指导。

3、体验我们的正方体框架巨大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

五、总结拓展

1、谁能解释这些大型建筑或设施上为什么都采用三角形框架?除了结构稳定外,框架结构还有什么好处?(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

2、小结:框架结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建筑上运用很广。课外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

六、板书

5、做框架

三角形 稳 定

四边形 不稳定 加斜杠 (推、拉) 稳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上,突出在科学探究中学生自主的构建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以“讨论思考—动手制作—反复实验”为主线,通过做简单框架、固定正方体框架,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前准备,精选材料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做框架并固定框架,体验三角形稳定性。实验材料对学生探究很关键,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用来加固的斜杆要长一些,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长短两种小木筷,以及固定木筷的小皮筋若干个。这些材料简便易行,尤其是木筷是从餐桌上回收利用的。

2、合理分组,强调方法

《科学(3-6)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时,往往有些学生只是看,不知道动手帮忙,还有的小组材料一发下去就抢。本节课,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做框架的活动中,我将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这样就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动脑动手。

这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处在活跃阶

段,不仅动手还要动脑。在实验制作过程中热情高涨,同时体验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但是,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两个平面框架到制作并固定一个立方体框架,操作性强,对学生而言有一定技术含量,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少数学生方法不当,个别小组合作欠和谐,导致制作速度慢,框架固定不牢,影响实验效率。由此可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别辅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焦点。

推荐第5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埃菲尔铁塔吗?那你们了解它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埃菲尔铁塔。(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被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建于1887年,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想的话就从这节课最简单的做框架开始。(板书〈做框架〉)(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了解埃菲尔铁塔,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师:可是呢我听说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怕它不结实。怕它倒下去。)(设计意图:这个设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的埃菲尔铁塔怎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对呢?)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说一说。

(有许多的三角形。铁塔上小下大。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板书 :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边演示边解释)(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师: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和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

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比赛的时间是10分钟,比赛开始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浪费大王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设计意图:学会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正方体框架,动手实际操作,并发体会在实际动手时的要注意用料节省和手工的精细度)

四、小结

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

推荐第6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学生和内容分析: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为此,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

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

过程:

一、

认识框架结构

1、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请看。(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它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生: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老师,我听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呢。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 生:„„

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点评: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生: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

生: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点评: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生:怕它不结实。 生:怕它倒下去。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

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生:我发现有许多的三角形。 生:我发现铁塔上小下大。

生:我发现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快速做一下。 生:(动手做)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无法解释,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动画是怎样解释的。(放动画:边看边解释) 师: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啦。

(点评: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 生:有。

师: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动手做)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加固了没有?

生:我在这两个对角上加了一根小棒,因为加上这根小棒后,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产生了两个三角形,所以它变得稳固啦。 生:老师我是这样加的:我是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加了两根小棒,让里面产生了四个三角形。它就变得稳固啦。(边说边演示)

生:老师,我觉得他数错了,应该是八个三角形。 师:好,请你来数一数。(学生上前数) 师:你们认为呢? 生:八个。 生:四个。

师:我们来仔细看看。它这两根小棒中间没有绑住,我们知道三角形应该是由三条封闭的线段组成的,而他做的框架中间没有封闭,所以说应该是形成了四个三角形,如果想形成八个三角形应该怎样做呢? 生:把中间的点绑住。

师:好,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生:就象刚才动画里解释的那样,产生推力和拉力。

师:演示1 当我在左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推力。 师:演示2 当我在右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拉力。

师: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点评: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生:哎呀。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生:有。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那好,你们每组的书桌里都有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各种小棒和一个纪录单,请大家准备好,比赛的时间是8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提示)比赛倒计时开始,10,9,8,„,3,2,1,停。 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老师说开始时,你们就小心地一本一本地往框架上放书,大家一起来数数,如果在放书的过程中有塌了的框架,那么你们小组就失败了,请后退一步,其它小组继续比赛。我们选出承重最多的小组为冠军组。现在大家注意,比赛开始。(途中,陆续有小组承重失败,最后一组的框架承受了18本书的重量,比赛结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

师:我们先来请获胜组的同学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生:我们组是在立体框架的里面只插入了两根斜杆,在交*处又绑住了,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大大地增加了它的稳定性。

师:用料少,成果明显。第二名呢?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是在五个面上各加了一根斜杆,也不错,就是差了一点点。 师:失败组有什么想说的吗?看看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生:其实我们做的和他们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手工差了点,让我们加工一下肯定行。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了浪费大王和豆腐渣工程师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生:我知道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 生:我知道了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 生:„„

四、小结

师:好,孩子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下课)

(点评: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案例评析:

《做框架》是一堂有思想的科学课,也是一堂有着浓浓课改气息的科学课。从自然课到科学课的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做为本节课的指导教师,我想跟大家就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及教学评析方面做如下交流,与学科教师共同分享。

一、内容选取:

本节课的选取特点是年级高、内容深、专业性强。以往教研活动中的观摩课、研讨课或是大赛参评课多半是以中、低年级教材为主,因为自《科学》教材使用以来,大家都处在尝试、探索中,中、低年级教材循环使用次数多,典型研讨案例多,而高年级教材则需逐渐过渡,涉猎、研究的较少;另外,各地的活动、案例介绍或是专家们的讲座等多数也是以难易适中,比较适合探究活的典型课例为主,便于大家研究、操作。而本课选取内容是六年级科学课《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做框架》,不仅年级高,而且教学内容涉及了物理、工程力学、数学等知识结构,要求“探究与制作”相结合,这就对教学的设计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复的推敲,最后形成了如上的案例。

二、教学评析:

“设计和制作”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和制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包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对设计结果的猜测,为后继探究制定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互相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并向其他人展示或陈述等等,这一切,都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综观本节课,以埃菲尔铁塔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课堂探究更具情境色彩,引发学生们的卷入;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计划、设计草图、动手制作、汇报交流、不断改进等环节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中又以动画演示、示范讲解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最后通过设计制作比赛环节,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把本课推向高潮。

纵观整节课,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开展了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经历了思辨的过程,得到了思维的训练,让科学探究活动更具有效性。

推荐第7篇:《做框架》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为主。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本章第

7、8两节课打下知识基础,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无论在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还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习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框架结构的特点,但知识是零散、表面的。他们有把知识通汇贯通并接受必要新知的需求。本班学生爱动手、探索,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引起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理解并会运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合理运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2.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以及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乐趣 2.STSE3.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体会到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及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每一小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和橡皮筋;教学课件;立方体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各种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让学生寻找这些建筑物的共同特点,并进而引出框架结构和特点,并引出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做框架。

(二)探索新知,新课教学

(1)简单三角形、正方形框架的制作

首先让学生小组制作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框架。待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分别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方向施加力,他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容易变形还是正方形容易变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固正方形框架呢?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想方案,并进行实施。完成后小组分享方案展示成果并解释理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2)立方体框架的制作

过渡:制作完简单的框架后,下面我们来一起尝试制作比较复杂的立方体框架。在学生开始制作立方体框架时提出以下要求:

①合理选择小棒的长度 ②合理利用材料,即利用最少的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③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提完要求后,并指出如果小组完成后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特定编号的

后面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立方体框架的制作,教师寻访不同小组给一定的指导。待各小组都把作品展示在讲台桌上时,过渡: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框架支撑能力强。然后教师拿出自己提前制作的立方体框架,让学生比一比老师制作的框架与他们制作的框架有什么不同,并进而分析得出不是支撑面加不加斜杆影响不大,从而得出运用最少小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的方案。

(三)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根据板书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检验教学,课堂巩固

课内:PPT展示一些梯度性的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课外:从力的方面解释斜杆的作用;完成作业本。

推荐第8篇:做框架《做框架》优课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湖南省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胡艳霞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学情分析 .

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熟知了几种常见的形状结构,在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时,只要掌握皮筋的捆绑方法,制作起来是相当简单的。接着,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再加固一个正方体框架,通过自己的认知,设计并测试承重能力。最后能联系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综合运用。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 小组: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两种木棒、同规格的科学书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上面的建筑你们认识吗? (埃菲尔铁塔。)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教师补充: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

这么著名的一个建筑,造在自己家旁边多好呀!为什么当时有人反对建造埃非尔铁塔呢?你们猜猜。可是,埃非尔铁塔建好至今已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还是屹立不倒。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 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吧。(板书课题:做框架)

1 类似这样结构的建筑物还有很多,老师在网上也收集了一些图片,(出示图片:高压线塔,电视塔、吊车塔等)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在观察的过程中,想想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 )像埃菲尔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活动】做简单框架

过渡: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结构上采用了哪些形状,最多的是什么形状? 1.过渡: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2.下面我们四人小组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用小棒与橡皮筋做材料。 指导要点: ①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教师演示,再请学生演示) ②小组分工合作。

③做完后试试哪个更稳定?(用相同的力从各个方向推拉) 3.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5.解释: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会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PPT和演示) 【活动】加固四边形框架。

刚才我们通过做,想,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

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单一)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加固了没有? (生:讲解制作过程。)

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 2 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

老师想请教一下,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课件演示。

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4、拓展:三角形结构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各种形状中,三角形的稳定性最强。因此在生活中广泛运用。(欣赏图片)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活动】加固正方体框架

1.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2.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3.我们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完成实验报告单二) 要求: (1)根据现有的材料,设计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 (2)小组合作讨论,在记录纸上画出草图。 (3)小组合作加固正方体框架。 (4)比赛时间6分钟,时间到立刻停止。 成果展示: (1)以承重书本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4.展示 5.讨论:

①出示几种加固正方体的方法,学生比较其牢固性。 ②哪些位置可以不加斜杆?

③加固立体型框架,如果给三个词牢固、节省、美观排序,怎么排,请说说理由。

(四)、拓展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在我们的周围,你发现在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的框架结构? 空调架、高压线塔、鸟巢、……

目前像这种框架结构的建筑被广泛应用。比如鸟巢,尤其是四川地震后,各地新建楼房都采用了这种框架结构。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

(六)、总结。

师:同学们,现在的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下课)

板书设计:

5.做框架

三角形框架:结实

稳定

四变形框架:易变形

推荐第9篇:做框架教学反思

《做框架》教学反思

董封中心学校 范军军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认识框架结构、研究简单框架、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本课教学目标得到较全面落实:

第一,依探究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在揭题环节,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实际的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图片,找出这些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的共同点:都是用木头或钢铁构建而成,都比较高大、牢固,从而为探究框架结构的塔或架子为什么这么牢固打下伏笔。同时,在揭题阶段,通过较形象的比喻较自然引出了什么叫框架结构的概念。

为什么框架结构这么牢固呢?让我们做框架。在探究简单框架结构中,通过做——压——究——固顺序将探究逐步深入。在运用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去固定四边形框架,教师进行实物验证,从而得出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结论。然后让学生观察塔和架子为什么高大而坚固的原因。最后运用这一知识加固正方体框架,整个过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学生理解了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概念目标,达到了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过程目标,体验到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

第二,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探讨斜杆作用,以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次运用人体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斜杆的各自作用。

不足之处:

1、本课学生做框架费时较多,由于学生制作框架的技能不熟练,费时太多,因而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充分。我认为以后再上此课时,应先在课前可以先教会组长,再让组长教会小组同学,或者课前就和学生们一起做好框架,这样就能节约出时间,保证后面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反思与讨论框架结构的优点。

2、本课在加固一个坚固的正文体时,小组拿到后,各自为政,合作程度不高,如果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那组做得又快又好,这样就能提高做的速度。

相信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定会谨记教诲,好好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推荐第10篇:《做框架》教学反思

这课的教学曾经在嘉兴南湖参加省网络研修班课堂教学研讨中了解过,咱们的兔子先生对课作了比较精辟的设计与定义。

本想这课难度不大,可是上下来难度还是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正方体如何加斜杆的讨论研究上。其实我认为教学中很多人都关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很好,然后在四边形的研究中拉一个斜杆主要是将四边形变成三角形,稳定性自然好了。

其实在正方体加斜杆的研究中,我们很多孩子也是框定在这样的基础上认为只要将四个边框拉成三角形就可以了,其实在这里的教学中我们又要思考,怎么样拉的三角形稳定性是比较好的,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是非常费时间的。正方体有八个角,拉住每个角,使他们既不能拉伸也不能紧缩,用斜杆起一个固定作用。教学起来不是很顺利吗?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在这里反而显得力不从心了,我想教材的编排肯定考虑到一个理解的递进问题,但是这个递进会不会显得跳跃过大?总感觉学生有点蒙了。

第11篇:做框架

《做框架》教学设计

学生和内容分析: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

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橡皮筋、筷子、正方体的模型、书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建筑物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片,想一想: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课件出示框架结构的图片)

(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铁塔这样的骨架式构造,我们就把它叫做框架结构。

3、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框架。(板书:做框架)

二、探究新知

(一)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1、首先,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一个是三角形框架,一个是长方形框架。(出示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2、对于三角形框架,我们只需要用橡皮筋把它们三个边缠绕起来就可以了。但是在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3、这是老师做好的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我们分别把手放在三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的顶端,用力按一按,它们会有什么变化?(指名猜)

4、这些只是我们的猜测,那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现在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再用手按一按它们的顶端,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但是,我们在用力按的时候,要注意两点:(1)用适当大小的力,(2)两次用的力要差不多大。最后,做好实验的小组,请将实验材料摆放整齐,然后坐端正举手告诉老师。清楚了吗?开始实验!(课件)

5、谁来汇报一下,我们用手按一按三角形的框架的顶端有什么变化?(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所以说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板书:三角形 稳定;)

6、那按住长方形的顶端有变化吗?(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板书:长方形 不稳定)

7、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长方形不稳定,那么对于不稳定的长方形框架,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它变得更加稳定?(出示大长方形模型)(把它变成三角形)

8、怎么才能把长方形变成三角形?(从中间加根棍子)是这样吗?我们把中间这根斜斜的棍子叫做斜杆。

9、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根斜杆将长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了。那还有不同的加斜杆的方法吗?

10、那么,这些加斜杆的方法到底能不能将长方形变得更加坚固呢?我们必须要用实验验证一下!所以,现在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加斜杆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四边形的稳定性!开始!

11、谁来汇报一下?你们这一组加了几根斜杆?举起手来向大家展示一下!长方形框架有没有变得更加稳定?(多组展示)

12、那谁来告诉老师,要想让不稳定的长方形变得更加稳定,我们可以怎么做?(加斜杆)看来,加斜杆的方法能让不稳定的长方形变得更加稳定。(板书:加斜杆)那么斜杆到底有什么本领呢?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13、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

14、谁能告诉老师:斜杆有什么作用?它让一个长方形变成了几个三角形。

15、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这些框架,这些“小格子”是什么形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形状?

16、因此,要想让物体变得更加的稳定、坚固,我们可以把它们做成什么样的形状?(三角形)三角形越多,它就越——稳定。

(二)做正方体框架

1、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而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的框架结构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正方体框架,你们猜一猜:它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呢?为什么?我们就用科学书来试一试。我们在放书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稳定性很差,它只能承载1本书的重量。那么,你们准备怎样加固正方体框架?(加斜杆)

3、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呢?我为了方便大家表达,我们把这个正方体的六个面分为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你们准备在哪些地方加斜杆?总共需要加几根斜杆?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

4、谁来说一说?你准备在哪些地方在斜杆?总共需要加几根斜杆?

5、如果现在正方体框架承载的是向下的压力,(演示放书)那么,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6、现在,老师只给大家4根斜杆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你们准备在哪些地方加?

7、现在就请小组合作加斜杆,然后用书来检测加固后的框架承重能力是多少?明白了吗? 好,开始实验!

8、谁来汇报一下?(课件出示表格)加了几根斜杆?加了斜杆后的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是多少?把框架拿到讲台上在展示。

8、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据,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加了斜杆后,正方体的承重能力大大增强了。

9、如果把做框架的材料改成钢铁,那该会有多牢固啊!

三、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2、想一想,框架结构还有哪些优点?(节约材料,减少风对它的影响。

板书设计: 做框架

三角形 稳定

长方形 不稳定

第12篇:做框架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并能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等。

学生:三角形、长方形、立方体的模型、橡皮筋、筷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出示图片(建筑工地图),仔细观察这些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和工地上的机械——塔吊、井字架是怎样的?再来看几张图片(鸟巢结构、过街通道、铁塔、海洋钻井平台),这些图片上的物体有哪些相同点?(空心的、不密封、中间可透风、像骨架一样)

2、像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师板书课题

二、做三角形和长方形最简单最基本的框架

1、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做起!它们分别是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三角形框架应该没有问题,做长方形框架时,橡皮筋的缠绕方法有点讲究,老师给大家做一下示范。(教师示范缠绕橡皮筋,一边解说:先把橡皮筋绕成两圈,再拿两根筷子,交叉成直角,一根上面一根下面,把橡皮筋套在下面的筷子,绕过上面一根筷子,再套到下面一根筷子。)

3、在做好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后,把手放在框架的顶端,用手按一按,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

提问:在受力比较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用适当大小的力,不要用力过大,两次用力差不多大。)

4、每个小组合作做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再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一样?

5、汇报:大家已经把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做完了,它们在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三角形不容易变形,比较稳固;长方形框架不稳固,容易变形)

6、为什么用3根筷子扎成的三角形框架比较稳固呢?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谁也不能动,不像是四边形的框架,往下一压,其他的点全都移动了。(课件出示、帮助学生理解。)

7、那容易变形的四边形框架你们能想办法加固吗?(加斜杆的方法)斜杆怎样加呢?请小组讨论。再按照设计的方法检验检验这方法行不行。

8、汇报:已经把长方体框架加固成功的小组举手,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是怎样加的?效果怎样?

看来,两种加斜杆的方法都能使容易变形的长方形变坚固了,那斜杆起了怎样的作用?

9课件播放斜杆“推和拉”的作用的慢动作。

10、让我们再观察一下,加了斜杆后的长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实际是把长方形变成了2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固性,不容易变形。

1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结构的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的?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就越稳定。)

三、制做正方体框架,加固正方体框架

1、接下来想不想来一个难度高一点的挑战,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

老师已经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框架,介绍一种做框架比较容易的方法。(幻灯出示)

2、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大呢?承重能力大小怎样能知道?(在上面加书)加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放中间,轻轻放下去)那这个框架的承重能力有多的呢?我们来测试测试。

3、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吗?(加斜杆) (1)小组讨论:可以在什么位置加斜杆呢?加几根斜杆? 如果正方体承载的是向下的压力, 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我们每组就用4根斜杆加固这个正方形框架,加固后的框架承重能力又是多少?

(3)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正方形框架,完成后还是用桌上的书来测试它的承重能力。

4、汇报:

5、比较框架雏形承受书本的数量与加杆后承受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牢固,承受力加大)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谁能说说你的收获?

2、再次欣赏国家体育场,感受框架结构的雄伟气魄。

三角形框架

稳定

四边形框架

易变形

第13篇:做框架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它的变形程度会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本课的科学概念是: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学生在四年级的数学课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如果按教材的动进行教学,学生只沉浸在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兴奋点集中在操作上,而他们的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因此,在本课设计中,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让思维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边探究边思维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科 学 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的材料:1号信封:7根短棒,10根橡皮筋。

2号信封:5根短棒、4根长棒、20根橡皮筋。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各1个、正方体框架1个。50本语文书

四、教学过程预设: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出示课件:埃菲尔铁塔(出示相关资料)这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由设计师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它于1887年动工,1889年建成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高达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把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40多年。该塔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其余部分是用7000多吨钢铁搭架而成的。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比如颇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马等人)。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建造者埃菲尔。 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让学生在欣赏埃菲尔铁塔美的同时,同时也给学生埋下悬念:当地的社会名流和居民为什么会出现反对的现象?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生:可能是因为该塔太高了,不够牢固,担心铁塔会倒下来。 生:怕这个塔倒下来压死他们。

师:你想的和100多年前的当地名流和居民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该塔用一根根钢铁搭建而成,像个骨架一样,太高太大,不够牢固。(引出并出示科学概念:框架结构)课件

2、初步研究——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埃菲尔铁塔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骨架式的框架结构是十分牢固的。那让我们仔细看看,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

师:这些形状的框架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来比较一下,好不好?(板书:做框架)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体念到正方形的不稳定,容易变形;三角形的稳定,不易变形,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经历思考的过程,发展了思维。) 师:从抽屉中拿出小信封中的材料,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师:看明白了吗?橡皮筋扎得尽可能紧一些,至少扎6圈。(为做正方体框架时出现较好的效果打基础)

师:大家分工合作,看哪组捆得又好又快,开始。(教师观察指导) 师:在实验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扎起来比较容易;正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不好扎。 师:把这两个框架放在桌面上拉扯感受一下,有什么体会?(板书:三角形 稳定 不易变形) 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正方形框架变得稳定一些? 生:加一根斜杆。

师:加在哪里?(指名演示)各小组加斜杆。 师: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生:支撑的作用。

师: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出示课件)请看上面两幅悬挂重物的三角形图中的斜杆如果拿去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这两根斜杆在这里是起推还是拉的作用呢?

五、总结全课。

钱 国平10.16

《做框架》教学反思

课后,我仔细地回想我的这堂课,我有以下思考:

其一,本课是一节制作课,也强调动脑筋,思考怎样做框架,为什么这样做。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探究得知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稳定性上,掌握其中的力学原理,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体验。

其二,通过分析不同形状的框架的受力情况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斜杆的作用,框架受力的分析涉及到结构力学的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不易理解,这也是框架这课的难点所在。这部分的理论没能巧妙的引导学生生成与过度,占用了过多时间。学生的兴趣在制作,理论的升华要做到精简,恰到好处,处理好这部分内容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三,科学知识的内容博大,涵盖面广,教学内容要做很深入的分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多的注重孩子去体验、尝试,激起自我的探究欲。

其四,根据不同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授课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查课、实验课、观察课、制作课、体验课、设计课等等。每种课堂形成一定的模式,让孩子们习惯这种学习方式。

上述这些都是值得我探究的地方,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基础课程,也是小学阶段了解科普知识的启蒙课程。它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而且需要老师给孩子们送去一把把打开科学知识大门的钥匙,让更多的阳光透射进来,照射在孩子们的身上,自主地吸收着它的光和热,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

钱 国平11.16

第14篇:做框架

第五课 《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中的第五课,通过学习,研究身边常见的框架结构。本课主要围绕两个活动展开教学,即做简单框架和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通过研究对简单框架的研究发现三角形的稳定和四边形的不稳定,用加斜杆的方法,使原本不稳定的四边形也变得稳定起来。正方体框架的制作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框架结构的特点,掌握框架结构的技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 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2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准备:材料盘八个,分别盛放:已经用小木棒做好的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个一个、橡皮筋十根、长木棒6根,短木棒5根。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PP出示法国艾菲尔铁塔图片师:给大家看一张美丽的图片,见过吗?(PP出示)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学生回答。

师:补充并PP出示艾菲尔铁塔图片和相关数据介绍:  塔高320.75米,比100层楼还高,用了7000吨钢材  于1887年1月26日动工兴建,1889年5月15日建成开放。至今已100多年

 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分别在离地面57米、115米和276米处建有平台。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12000个金属部件,250万只铆钉而相连起来。

3 (设计意图:以最经典的艾菲尔铁塔为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其具有“高”、“稳”、“历史悠久”等特点,激发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么高、这么稳?)

2、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与之相似的图片,看看他们在构造上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别忘了边看边思考哦。(PP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由点到面,学生循着问题,寻找答案,通过观察,产生新的疑问。)

并问:你发现没有,这些框架结构的小格子大多数是什么形状的?

生:回答

3、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像铁塔这样,由一个个三角形或四边形组成的这种骨架式的构造在建筑学上叫框架结构。框假结构是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刚才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师:你们可知道当初艾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艾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其中的奥秘在哪

4 呢?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能否像艾菲尔一样来证实一下框架结构真的很牢固?

二、做简单框架

1、师:让我们从最简单的框架结构开始研究。出示简单的两个框架结构:三角形和正方形。 学生制作三角形和正方形框架。

2、师:哪个框架形结构更牢固些?让我们用手去压一压,挤一挤,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PP出示)

学生探究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一分钟后学生交流。

3、师: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在哪呢?

学生解释,老师进行进一步地解释。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

4、师:大家明白了吗?我们也知道四边形容易变形,你有办法加固四边形吗?利用手中材料迅速加固。

学生交流

5、师提问:加固了没?老师想请教一下增加的斜杆有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

6、教师一句话小结:看来三角形真是帮大忙了!

(设计意图:一句话,概括了三角形在框架结构中起到的重大作用,言简意赅。)

三、研究立方体框架

1、师: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的建筑都是立体的。这个框架太不牢固了,你们有办法加固它吗? 学生思考并组内讨论。

2、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我们进行一个正方体加固比赛,做一个结实的框架,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

(教学设计: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也可提高课堂效率,在比赛中,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在合作中,体验制作带来的成功的喜悦)

3、教师PP出示比赛规则,并提示: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 (1) 选用材料:立方体框架1个、筷子5根,皮筋若干

6  (2)

我们的设计:加几根筷子?加在哪里?怎么加?  (3)

检测承重本领:在上面压科学课本  (4)

时间限定:8分钟

 (5)

获胜要求:加固的框架承重多的小组获胜。如果承重一样多,那么筷子少的小组获胜。

4、学生思考后动手操作。

5、操作结束后进行承重测试。(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收齐学生课本,用来进行承重测试,比较哪个组制作的立方体框架更牢固)

(设计意图:以科学书为承重物,方便而又科学)

6、活动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把四边形变成三角形,变得稳定,结实。同时三角形越多,稳定性越强)

三、总结

1、让学生谈谈今天的学习体会,说说胜利感言。

2、语言激励学生:看到同学们刚才制作正方体框架的认真劲儿,真让我感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个建筑师们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希望大家能够展开想像的翅膀,放飞我们美丽的梦想,将来建造属于自己的美丽建筑。板书设计:

做框架 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易变形

第15篇: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框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行为与创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课时

八、具体教学过程

九、课后作业

十、教学反思:

第16篇:做框架教案

做框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用三角形结构加固立体框架的方法。

2、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2、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框架结构。教学准备:

每小组20根小棒,10根皮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出示在大屏幕上的是法国巴黎一所著名的建筑,你认识他吗?它叫什么名字?

1、谁能简单介绍下“埃菲尔铁塔”的历史资料? 指名说说,教师总结

埃菲尔铁塔始建于1887年,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故而称之为埃菲尔铁塔。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地屹立在法国巴黎,是什么让这座300多米高的建筑如此坚固,如此结实呢?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一组图片,近距离观察下这座铁塔在结构和形状上有什么特点?

生观察,指名说一说

师总结:它是由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在当初建造这座铁塔时,引起文化界一些名流人士的争议,大家都在怀疑它的牢固性,但是埃菲尔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创造了这个奇迹,事实证明,直到现在它依然完好如初,像埃菲尔铁塔这种骨架式的结构叫做框架结构。那么框架结构为何如此牢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是《做框架》(板书课题)

二、研究简单框架

1、三角形的稳定性

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埃菲尔铁塔,寻找到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那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让它如此牢固呢?

我们来试一试

(师出示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 ⊙我们来试验三角形框架、拉一拉,推一推、按一按,你有什么样的发现?

指名说说你的发现

(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想知道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物理学上是怎样解释这种现象的。

(课件)(当给顶端施加力时,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是底杆的拉力阻止了三角形变形,当给两边施加力时,三角形两边受压力向内挤,是底杆的推力阻止了三角形变形。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定性的。)

⊙试一试四边形框架它的特点呢? (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怎样让这个四边形框架变得牢固呢?(加斜杆)

动手做1:请同学们动手给四边形框架加斜杆,完成之后,请各组准备好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体验产生的推力

第二:体验产生的拉力

三、研究立方体框架 谈话: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简单的平面框架,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一些立方体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埃菲尔铁塔如何这么坚固?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放几本书请同学们观察,意识到正方体的不稳定性)引出——老师做的这个立体框架很不牢固,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框架结构变得牢固呢?

2、动手做

谈话:请同学们做一个立体框架,并且用加斜杆的方法加固这个立体框架。

要求:①框架结构是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用加斜杆?

②先设计好草图再动手做

③以使用材料多少,承重能力强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学生动手做,师巡视指导。

3、各组代表展览成果。每组放书本来确定立体框架的牢固性,请优胜小组来谈谈你是怎么加斜杆的?

请失败者也谈谈你是怎么加斜杆的?

看来,我们在动手操作时不仅要考虑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更要兼顾到实际操作,用料的节省,不然就太浪费了。

四、畅谈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体会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点什么都可以。

好了,同学们你们说的真棒,现在让我们依然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现在它已经是法国人的骄傲,每年都有数百万的人去那里观光旅游,现在,你知道它为何那么坚固了吗?

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更多地收获,希望你们以后也会设计出这么出名的建筑。

第17篇:做框架反思

《做框架》教学反思

当阳市窑湾小学 叶明友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是一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懂得增加斜杆能加固立方体框架是本节课的难点。整节课的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以让学生动手为主,引导学生在制作框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课件较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探讨斜杆作用,以往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运用课件形象直观地了解了斜杆的各自作用。

加固正方体框架,是本节课要完成的一个挑战性任务,可是如何加固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学过的知识,我首先引导学生分组在三角形和四边形的顶端和边上向下施加压力,让学生具体操作,增加感性体验。

让学生想办法加固,并分析为什么加一根斜杆就能让它变稳固,这为下一个环节加固正方体框架,做了认知和技能上的准备。

由于孩子们平时动手操作能力少,对于用橡皮筋捆扎一次性筷子成正方体,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对教学进行了优化设计,即由教师提供制作好的正方体框架,课堂上只进行框架的加固。这也体现了“设计与制作课”的另一大特点: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动脑筋。毕竟,真正的学习并非发生在学生的手上,而是发生在他们的脑袋里。

“怎样才能让正方体框架更稳固呢”,这是一个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过程,学生会根据上一阶段的原理分析,进行讨论制定计划,这其实就是一个动手之前先动脑的“心理历程”,在教师的帮助下,计划就这样被展开了,各种不同的方案意味着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是要完成一个挑战性的任

务,而只有在学生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时,后续的“动手做”活动才会成为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不断推进的过程。

我安排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小比赛,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充分的锻炼了小组的合作意识、动手、动脑能力。加固结束后是检验加固成果,加固后正方体框架能承受的书本数量,犹如一声声赞扬激励着学生,教室里洋溢着成功的喜悦。检验过后,我引导学生交流创作过程中的发现,想法,并引导学生从稳固性,节省材料,实际需要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在相互交流中,在思维的碰撞中,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升华。

但也恰恰是这个环节,让我倍觉遗憾。仅仅动手制作,这不是本课教学的目的所在,重要的是通过交流,评价等活动,促进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我期望通过展示,交流,评价活动,引导学生从稳固性,节省材料,实际需要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多元思考问题。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考虑更多的还是稳固性,可能是一开始提出的任务“加固正方体框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不足之处: 关注学生体验过程、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走进科学、学好科学的准则。课堂上教师不能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节课时间上的安排也欠妥当,在做加固立方体框架比赛实验时,由于个别小组学生缺乏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差,花费的时间过多。

通讯地址:湖北省当阳市玉阳办事处窑湾小学 邮政编码:444110 联系电话:15337417315 电子邮箱:yeminyou123456@163.com

第18篇:做框架[推荐]

教材分析:《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认识框架结构、研究简单框架、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

1、认识实际生活中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

2、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用三角形加强框架的方法。了解斜杆的“拉”和“推”的作用。

3、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验证三角形是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实验数据作为依据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教学准备

长短不一的木条,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课件显示巴黎铁塔)

1、介绍:巴黎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该塔高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巴黎铁塔是谁建造的呢?著名建筑大师埃非尔,所以这座塔又叫埃非尔铁塔。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非尔。原因何在?因为该塔全身都是一根根的钢铁构成,用的是框架式结构。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急于探究建造铁塔为何遭世人反对。

2、提出问题:什么叫框架式结构?我们再来看几组图片。设计意图:出示其他的框架式结构的图片:中国古塔、富春江二桥、高压线架线塔等从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导入,既蕴含着建筑美,又对框架结构有初步认识。

(二)框架式结构的认识

1、.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框架式结构吗?(学生无法理解时,用“骨架式”来帮助理解)

2、你对框架式结构有哪些认识?框架式结构好不好?它有哪些作用?(学生无法理解时可以让他们比较框架式与实体建筑的区别) (设计意图:框架式结构不仅节省材料,在很高的建筑物中还可以减少风对它的影响。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

3、让我们再回到100多年前,当时的文化艺术界名流以及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为什么反对埃非尔的设计?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框架式结构不牢固。

4提出问题:框架式结构中大多是什么形状?最小的格子又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呢?框架式结构牢固吗?假如你是埃非尔怎么向世人解释框架式结构的牢固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框架大多是由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构成,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三)三角形稳定性的研究:

1、提出问题:哪种形状的框架最稳固不容易变形呢?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

2、请大家用老师提供给你们的材料设计一个科学的方法证明三角形是最稳固的框架。(分组制作:用木条捆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各一个)

3、动手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设计意图:观察它们受到力的作用时有什么不同,哪一个容易变形?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会这样?

4、在刚才的实验中,你们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发现?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最稳固、最不容易变形的框架。 (结合课件演示,分析三角形稳定性的力学原理:当三角架顶端受重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压力,下面的水平杆受拉力。由于三角形边长不变,角度也不变,是唯一不会变化的形状,所以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也很容易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因此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支持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5、我们可以把长方形框架加固吗?(学生猜测)

6、讨论:

(1)增加的斜杆起了什么作用? (2)课件显示,引导学生得出斜杆起到“拉”“推”的作用,能使框架不变形。

(3) 为什么巨大的框架中都有三角形?

设计意图:框架,利用前一环节的实验方法测试加固后的框架的牢固性,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成的问题,是科学探究“学以致用”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寻找我们周围的三角形,意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巧妙的运用。

(四)、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提出探究要求:

(1) 运用我们的数学知识,计算需要多少横杆、竖杆、斜杆。 (2) 还要考虑节约材料,思考哪些地方最需要斜杆,哪些地方不一定需要斜杆。

(如果承受向下的压力,考虑到节约材料,上下两面可以不加斜杠,只在周围的四个面上各加一根斜杠就可以了。)

2、学生分组动手,教师巡视指导。

3、体验框架“巨大的力量”。比赛:哪组同学的框架承重最多,用的材料最少。边做边完成实验活动手册p14记录。

4、小组汇报、交流,对自己探究制作的框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更为复杂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明白动手之前要先动脑,任何事的成功离不开周密的计划,从而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

5、通过第二个实验,你们知道了什么? (只要在容易变形的框架里搭出一些三角形,三角形越多这个框架就越稳固。)

(五)、课后小结,拓展思维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对于框架你还有什么想法?

2、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它又有什么特别用处呢?

通过小结,帮组学生梳理知识,知道三角形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妙用。 教学反思:《做框架》是一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在学生动手实践之前,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了解增加斜杆能加固立方体框架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我花了一定的时间找了些资料做了点课件,想让课尽量生动些。本课以课件的形式出示艾菲铁塔,并讲解相关的知识之后,用课件演示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因为三个边相互起到了一个“推”和“拉”的作用:四边形在中间加上斜杠之后也就变成了三角形,从而和三角形一样有了稳定性。然后安排了一个加固立方体比赛的环节。同时充分借助课本插图,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有哪些优点,构成框架结构大多是什么形状,最基本的形状又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研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怎样加固长方形框架,在讨论斜杆起到什么作用时,将课件演示转化为两个学生上讲台演示,最后让学生做加固正方体框架比赛。可以说整堂课的条理还是清楚明了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两个实验中,而且在做实验时都有具体要求,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边做实验边思考。这些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另外在教学后我也意识到这节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导入后让学生看课本插图不能马上告诉学生这些建筑物是框架结构,应该让学生找建筑物的共同点,让学生自己来认

识框架结构。接着又马上让学生说框架结构的优点,这个环节课本上是放在两个实验之后,我擅自将教材做了处理,以为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做三角形稳定性研究实验时,让学生解释原因,当学生表达不够清楚,我就立刻接过话题,替学生表达,急于在黑板上画三角形用力学原理分析,这样做违背新课理念。然后学生在讨论增加的斜杆起到什么作用时,由于学生没有把四边形框架摆平,致使学生认为增加一根作用不明显,应加两根。这一难点由于我处理不当没有突破。这节课时间上的安排也欠妥当,在做加固立方体框架比赛实验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正常情况下,最慢的小组实验时间也要8分钟,所以没有时间运用加斜杆方法解决跟生活相关问题,只得“匆匆收场”。相信自己在日后的教学中定会谨记教诲,好好的锤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19篇:《做框架》说课稿

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上册

《做框架》教学设计

我的研读

做框架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教材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做框架》,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通过实验和动手制作活动,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受力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从而引导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本节课主要由认识框架结构、研究框架结构、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三个部分组成,通过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机会,把操作和思考、探究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他们科学思考、科学探究的素养。

我的思考

1、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本节课是一节“设计制作”课,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制作,本节课不仅要强调学生动手制作,更要强调动脑思考,思考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引导学生 “在思中做,在做中想”,使学习并非仅仅发生在学生的手上,同时还发生在学生的脑袋里。在一系列操作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参与,调动他们科学探究的兴趣,使科学探究成为学生自主构建科学概念的一种有效形式。

2、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是什么?

六年级学生通过前三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我的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对本课进行定位。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并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发展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同时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过程和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加固正方体框架结构。 我的处理

基于我的研读、思考和定位,本着以生为本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力求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心理因素融为一体。我采用了对比实验和分组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动脑设计实验、动口交流成果,通过各自不同的发现,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经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实现了课堂信息的共享,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我的设计

情景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伊始,我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师生共同交流,学生了解到埃菲尔铁塔在刚开始动工的时候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认为它不牢固,但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却屹立如初,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一系列的疑问激起了学生想探个究竟的兴趣,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观察比较,初识概念。

接下来出示埃菲尔铁塔、鸟巢等框架结构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种熟悉的建筑的图片,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我想,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定能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动手操作——研究框架结构 在动手操作环节,我创设了做、思、辩、用四个层次。

(一)做

有了前面对框架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对制作框架结构及验证框架结构是否牢固充满了兴趣,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合作,按照活动要求制作简单的框架结构: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活动要求:

①拿出1号学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分工合作制作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②按照要求做完以后,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二)思 “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而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我又追问:“为什么会是三根筷子做成的三角形框架更加稳定呢?”学生陷入了思考,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也不好表达,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重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利用自制的教具,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讲解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的力是如何作用的,当力作用在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有了实物和多媒体动画演示,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学生也能够轻松的理解三角形框架为什么稳定的奥秘。

(三)辩

在学生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之后,我又继续问:怎样才能让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变得稳定呢?学生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加斜杆。于是小组进行第二次合作实验:要求各小组根据活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给四边形框架加斜杆,

活动要求:

①讨论加固方法并画出草图;

②拿出2号学具袋里的材料,小组分工合作按照草图进行加固; ③加固之后让学生进行体验、交流。

“哪个小组加固成功了?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加?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边演示边汇报,有的是这样加;有的是那样加;还有的是两根都加;有个别小组还会想到横着或者竖着加。学生在交流汇报中会肯定前三种做法,同时也会质疑最后一种方法是否有效,经过验证,发现前三种方法加了斜杠后的四边形里面出现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得加固后的四边形变得稳定。

这一环节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达到了做与思、思与辨的完美结合。

(四)用

加固完了四边形框架,接下来拿出事先准备的正方体框架,猜一猜:这个正方体框架牢不牢固呢?同学们开始质疑,接下来我用承重科学书的本数来验证它是否牢固?演示时提示放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后面学生实验做好铺垫,当我在正方体框架上放两到三本书时,框架就会倒塌,看来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不怎么样,接着问:那怎样能够使这个正方体框架变得稳固呢?根据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快会说出加斜杆,在学生们兴趣高涨的同时,我提出:咱们来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吧,并课件出示比赛要求及规则:

评比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

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接下来各组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加固正方体框架,加固好正方体框架之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上台参加比赛,同样用承重科学书的本数测试加固后的正方体框架的承重能力,最后选出优胜组,并引导各小组从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等方面分析成功经验及失败原因。

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讲到这里再次带领学生回到埃菲尔铁塔,现在埃菲尔铁塔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此时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通过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本节课学习到的科学知识。

拓展延伸——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本环节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应用于生活。

第20篇:做框架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可以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研究结构与稳定性关系的兴趣。我决定以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为教学重点,以如何制作坚固的正方体框架为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三角形、长方形、正方体的框架等。学生:橡皮筋、筷子、剪子每组若干。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机会。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有关埃菲尔铁塔的故事和它屹立不倒的秘密。(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框架建筑物和讨论框架建筑物的坚固是否与框架的形状有关。

课题:做框架)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师: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请学生从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用各种办法进行探究,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四边形的不稳定。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通过做,想,进一步运用三角形稳定来设计实验加固四边形框架,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以增加三角形的个数来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并且想出用手压或拉比较框架的牢固性。〉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1、在加固四边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如何加固正方体框架,设计三组方案分别进行实验。(学生假设—实验验证—总结规律)

一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一个面

二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四个面

三组,用斜杆加固正方体的六个面

各组记录实验结果、统计正方体中的三角形个数并总结出三角形越多的正方体框架越稳定的规律。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为什么稳定,在进一步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说明三角形顶端受力和两斜边受力的受力情况并用PPT展示受力图解。让学生清晰的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这一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以及三角形的受力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

(四)拓展小知识

建筑工地广泛利用的原因(三角形框架透风、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五)课堂总结。我采用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老师补充的方式。本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加固框架结构,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以及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本节课在老师和学生的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习目标。

七、板书设计

做框架

框架建筑物的共同点: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的,骨架一样。

框架形状 稳定性 变形程度

三角形 稳定 不易变形

四边形 不稳定 易变形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