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变迁中家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07 08:33:5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变迁中的家园(教案)

变迁中的家园(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身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意趣。

技能目标:相互学习,相互研究,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绘画技能和技巧,关注不同的观察视角及构图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表达感受。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和干涉,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

创新目标:通过观察、欣赏和技法训练,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个性,运用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家园的热爱。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欣赏和感受,运用一定的绘画技巧表现有个性的家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指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家园的美和各种特点,抓住家园的特色进行描绘。

教学过程:(本课共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风景绘画作品、多媒体课件、教学常规用具。

一、组织教学:

大自然是一幅壮丽的画卷,人类的生息繁衍会在上面留下什么痕迹呢?让我们循着时间的线索,了解居住的变迁,畅想未来的家园。

二、欣赏、感受:

1、欣赏图片 创设情境畅谈感受(5分钟)

在优美的音乐中,课件中展示一些老房子和一些有名的建筑风景,让同学们看到常州的旧容新貌,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通过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各色建筑物,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师问:你能认出这是我们身边的什么地方吗?你觉得这些图与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归纳出技法上的不同;角度上的不同。

2、透视:绘画术语。也称“远近法”。

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画中呈现出近大远小,最后都有一个汇聚点,比如《乡间 的路》那条寂静的小路。 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透视: (1)、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两点透视)

平行透视总有一组边和视平线平行,否则就是成角透视。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散点透视

3、如何取景与构图:

(1)、主题规律和均衡规律是基本构图规律:

A、主题规律是指一幅画要有一个主题,构图时要适当安排,适当突出主题。 B、均衡规律是指对比和统一的规律,即画面要有大小、主次、疏密、虚实、明暗、轻重等对比关系,同时要同属于一个整体中。 (2)、常见的构图形式有:

A、水平线构图 B、垂直线构图 C、三角形构图 D、S形构图 E、辐射形构图

4、取景:

选取自己认为最美好的物象作为主要描绘的对象,使画面具有远、中、近的

空间层次,同时要注意色彩中亮、灰、暗层次的把握。自然物象的美主要体现在形象、色彩、肌理上。三者居其一就可入画,如能同时统一在一个画面中,那就美不胜收了。

5、引领示范:

教师示范画房屋的步骤,先整体构图,再画主要房屋轮廓,再画次要房屋轮廓,再画出周围背景轮廓,再从主要房屋到次要房屋到背景的细节勾勒,再着上适当的色彩。

三、学生活动:

选一幅作品进行临摹练习。 教师提出临摹要点。

四、发展活动:

1、展示欣赏 相互评价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激励学生。

2、教师总结: 本节课主要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大家的展示,同学们都能绘制出很好的绘画作品,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定会发现你身边的更多的美,并能运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创造许多美来点缀你们的生活。使每一天都更加美丽。

五、教学反思:

推荐第2篇: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2.4海陆变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地壳是运动的 ,了解地表形态的的变化是内外力一起作用的结果,并能用实例说明。

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及基本内容。感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树立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认识;引导学生能学习科学家们科学探究的方法与精神。

教学重难点:能用实例说明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讲故事“沧海桑田”,设疑:“大家认为麻姑看到的现象在地球上到底有没有可能发生呢?”

2、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组图片: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类化石。设疑:这说明什么?

3、看图:在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有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设疑: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4、师引:这就说明海陆是可以变迁的。(课件展示课题:海陆变迁)设疑:这说明地表形态是变化的还是一成不变的?

板书:课题;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二、板书课题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设疑:“那么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地形发生变化呢?” 小组讨论:从生活中找出地形变化的实例与影响因素

课件展示:

1、5.12地震;

2、宁夏海原大地震;

3、火山改变地形;

4、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改变地形(此处可结合两次地震对学生进行防震教育,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整理: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师引:“地表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那么海陆之间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究一下。

三、课堂探究活动(以四人小组活动)

提出要求:

1、从地球仪上找出非洲、南美洲大陆

2、用透明纸描出轮廓,标上洲名

3、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你会有什么发现? 注意事项:

1、描出大致轮廓;

2、相互合作,一起参与;

3、快准;请小组派代表演示发现,教师进行评价。

师评:大家知不知道,我们的这个发现可很了不起。因为,正是有人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原因。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

四、学生阅读学习P34页文字“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板书:

(二)大陆漂移假说

学习后学生在课件图片上指说介绍魏格纳与他的发现。

设疑:“魏格纳的发现与假说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必须怎么办呢?” 生答:“寻找证据。” 师承:“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魏格纳找到了哪些证据。”

五、课件展示魏格纳找到的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师进行引导与分析,使学生了解这些证据。

大陆漂移的证据1:很多大陆轮廓可以嵌合在一起 大陆漂移的证据2: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具有亲缘关系 大陆漂移的证据3:南美洲和非洲大陆地层的相似性

师承:“在寻找到了一些证据后,魏格纳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他的假说主要观点有哪些呢?”

六、学生阅读课件文字,观看课件演示,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主要观点及大陆漂移的过程。

(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来只有一块陆地,叫泛大陆,周围被泛大洋所包围。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破裂,开始漂移,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大陆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设疑:“你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还会发生变化吗?”

七、教师在世界地图上指图补充介绍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精密测量发现:

1、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

2、地中海在缩小。

3、红海在扩张。

4、太平洋在缩小。

5、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这说明现在的 海陆格局仍然在缓慢变化着,大自然的变化也是无止境的的。

八、展示课件一起回顾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魏格纳在1930年第四次去格陵兰岛考察时不幸遇难,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全人类的科学事业。

设问:了解了魏格纳的科学发现之旅你有什么感想?

九、布置作业

1、尝试利用魏格纳的科学探究过程来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2、预习板块构造学说并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十、板书设计

§2.4海陆变迁

(一)地形是不断变化的

影响因素:地震、火山、地壳运动—来自地球内部—内力作用

风力、流水、人类活动—来自地球外部—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二)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

过程:观察发现—提出猜想—寻找证据进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学说 证据:①②③

观点:泛大陆——2亿年前破裂漂移---两三百万年前漂移形成七大洲、四大洋格局

推荐第3篇:地表变迁教学设计

地表的变迁教学设计

乔瑞霞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五课《地表的变迁》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地表以前的情况进行推测 ;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知道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岩石的风化过程;知道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以及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3.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乐于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

认识岩石的分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学习今天的科学知识之前,老师将带领同学先去欣赏一部科普短片,注意同学们要从中获取科学信息。

二、认识地表的变迁是漫长的多因素的

1.提问: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据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讨论、推测,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受到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形成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由此可见,地球地壳在不断运动,地表也在不断的变化。

4.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北宋时期沈括对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资料。 获取科学信息,意识到地表到变迁是长期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三、分析猜测造成地表变迁的因素 1.猜测各地不同地貌的成因

(1)谈话提问: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因素共同造成了地表在不断的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来听听科学工作者的解释(课件展示)。 好,现在让我们来料流一下你获得了那些科学知识?

同学们可真细心,居然有这么多收获。那你能试着用这些收获来解释下面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

(出示:课件)石林、海边礁石、风蚀石

厉害,那你能说说这沙漠中的漫漫黄沙是怎样形成的吗? (2)总结提问

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三、认识岩石的分化

(1)岩石在昼夜和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用小石块模拟岩石 用酒精灯模拟剧烈日晒

用冷水模拟冰冷夜间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4)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岩石在高温和低温反复影响下,有了裂缝。 在大自然中,岩石在昼夜、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变化呢?

(6)学生交流想法。

(7)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好多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岩石这样的变化?

(8)小结: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的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板书:风化)

师:生物破坏到底指什么?这里主要指植物对地表的影响 (播放录像 植物对地表的影响)引发思考。

三、全课小结

地球本身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加上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人类要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教学反思

乔瑞霞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5课,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内部构造以及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除了褶皱、断层、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的作用外,地球外部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本课通过独特的地貌景观、岩石的风化、流水的搬运作用等内容,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运动对地表的影响,通过这部分内容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学会探究的策略,同时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自然观,意识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本课的思路非常清晰,由现象入手,对现象进行猜想,即假设,再用实验验证猜想,最后得出结论。在认识岩石的风化作用时,教材以巨大的岩石如何变成细小沙子和泥土这一问题,引入自然界具有风化作用的概念。

为了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教材设计了模拟实验,在做这个模拟实验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因为学生用的是普通的酒精灯,加热速度比较慢,因此,尽量取小一些的石块比较合适,而且要有耐心等待,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加热过程,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现象。另外,通过“结冰与融化”、“植物生长”两幅图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除了温度的风化作用外,自然界中还有一些力量可使岩石风化,例如水的作用和植物的生长力。通过认识地球外部运动——风化这一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的发展。

《地表的变迁》说课材料

乔瑞霞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五课《地表的变迁》。

本课的学习是建立在前四课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地球表面、内部构造以及火山地震等地质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内容呈现双线交错的态势,第一条线是自然力量影响地表线,第二是人类的认识和活动影响地表变迁。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已有所了解,对于地表变迁的原因认识还不深刻,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来了解地表变迁的原因。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为:

1.能够根据提供的资料对地表以前的情况进行推测 ;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2.知道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知道岩石的风化过程;知道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以及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3.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乐于交流,愿意倾听和分享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岩石风化对地表的影响。 教学准备:录像材料、世界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谈话:在学习今天的科学知识之前,老师将带领同学先去欣赏一部科普短片,注意同学们要从中获取科学信息。

二、认识地表的变迁是漫长的多因素的

1.提问: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在山体岩石中发现有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据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学生讨论、推测,并说出理由。

3.教师小结:喜马拉雅山在几千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受到强大挤压力的作用,海底隆起抬高,形成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由此可见,地球地壳在不断运动,地表也在不断的变化。

4.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北宋时期沈括对了地球演变、地质变化的资料。 获取科学信息,意识到地表到变迁是长期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三、分析猜测造成地表变迁的因素 1.猜测各地不同地貌的成因

(1)谈话提问:刚才大家提出了许多因素共同造成了地表在不断的变化,那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来听听科学工作者的解释(课件展示)。 好,现在让我们来料流一下你获得了那些科学知识?

同学们可真细心,居然有这么多收获。那你能试着用这些收获来解释下面的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吗?

(出示:课件)石林、海边礁石、风蚀石

厉害,那你能说说这沙漠中的漫漫黄沙是怎样形成的吗? (2)总结提问

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三、认识岩石的分化

(1)岩石在昼夜和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4)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学生交流想法。 (6)小结。

(7)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好多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岩石这样的变化?

(8)小结: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的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板书:风化)

师:生物破坏到底指什么?这里主要指植物对地表的影响 (播放录像 植物对地表的影响)引发思考。

三、拓展思考

这样设计把课内学习引申到课下探究,把科学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地表的变迁》教学设计 汇 济 小 学

乔 瑞

汇 济 小 学

乔 瑞

霞 《地表的变迁》教学反思

汇 济 小 学

乔 瑞

霞 《地表的变迁》说课材料

推荐第4篇:家园教学设计

材料分析:

本文是一篇反映农民工在城里生活的小说。这篇小说通过父亲带儿子到城里谋生的故事,写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上弱势群体生活的艰辛。他自己创造的“桃源居”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却露宿街头,这个结局给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教学设想:

让学生围绕主人公“无家——建家——护家——失家”分析文章内容,从“自己创造的‘桃源居’却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仍然流落街头。”感知小说主题。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探讨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无论富裕或贫穷,都会给人以安全感。是心的港湾,是心的依靠,让我们带着家的温馨感受走进周海亮的《家园》。

二、整体感知:

1、朗读短文

要求:划出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或与同学交流。

2、默读短文

要求:

①在文中找出无家、建家、护家、失家时心情变化的词语。

②概括文章内容。(提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主题探讨

1、无家的他们到城里做什么?

2、他们是怎样建家园的?

3、男人是如何护家园的?

4、他们努力建设的“桃源居”却成了别人的居住地,自己仍然流落街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四、拓展延伸

以“我爱我家”为话题,说一段话。

五、布置作业

根据本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无家——建家——护家——失家

推荐第5篇:家园合作的变迁教案

“我说你做”:

1、幼儿园沿习以往的观念和做法,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了解,没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因此,将家长视为配合者而不是合作者,家长多是被动完成幼儿园布置的配合任务,扮演材料收集者。

2、“三多三少”现象,即:教师的指令多,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少;教师的抱怨多,对家长的具体指导少;家园活动展示性、表演性多,反应幼儿的学习过程少……

3、存在的问题:家园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以幼儿园为中心,教师指挥,家长配合,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家长处在被动服从地位。

第二阶段顺着家长走

“你说我做”:

教师们对《纲要》中提出的“尊重、平等、合作”原则,有理解,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偏差。

1、视家长为上帝,家长的需要就是我们要做的,“顺从迁就家长不合理的教育要求”,在“教什么”上过分“尊重”家长。于是幼儿园开设了各种学习班。

2、家长工作更多是邀请家长来园观看幼儿技能展示,旁观教师教学不错的活动。

3、存在的问题:教师对《纲要》中的家园工作要求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对自身在家园合作中的专业引领作用认识不足。

第三阶段引领家长走

“家园协同齐步走”:

1、我们的新认识:

(1)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家园合作应考虑家园双方的需求,但核心是幼儿。

(2)幼儿园要在家园合作中承担起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任务,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以引领。

2、引领的方式有:

(1)个别化引领:根据家长的不同需要和实际情况给予个别的指导。如给家长推荐适合的文章,向家长介绍恰当的育儿方法,和家长一起做个案研究等等。

(2)案例法引领:以教师、家长、专家共同来说案例的方式巧妙地向家长传递教育策略。

(3)互动引领:发挥家长的优势资源,以家长引领家长。

(4)全程参与式引领:家长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的设计、准备、组织实施等,家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孩子的活动中亲身感受教师正确的教育方法。

(5)专题培训式引领:针对家长工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以及焦点等问题进行专题培训。

3、成效:

“引领家长走”使家园双方建立了平等双向互动关系,形成了有效的家园合作,构建了“八个一”家园共育管理体系,带来了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园的发展,通过家长的口碑宣传,使幼儿园生源源源不断。

推荐第6篇:海陆变迁复习教学设计

科目:地理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王红霞 审核:田开启 时间:2016.3.1 编号:07

2.4 海陆变迁 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引导学生了解防震减灾的常识,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板块构造原理解释山脉的形成。

教学难点:读图分析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

(二)出示复习目标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二、先学环节(15分钟)

(一)复习指导 (认真复习课本第40-46页内容,记住课本上勾划的知识点,注意图文结合。) 1.地表形态处在不断地运动与变化之中,是由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外力作用:流水、风、海浪、冰川。 2.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证据有哪些?

3.记住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在43页图2-55上指图说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有两种形式?

4.安第斯山脉、落基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分别是哪些板块碰撞形成的? 5.为什么地中海面积越来越小?红海面积越来越大?

6.结合44页图2-56记住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并能分析原因。7.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二)复习检测反馈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复习的效果。 展示课件,口头检测。

(三)质疑问难

1.组内解决自主复习中的疑问。

2.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其他小组或老师解答。点拨:

1.喜马拉雅山脉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2.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1 科目:地理 年级:八年级 教学设计:王红霞 审核:田开启 时间:2016.3.1 编号:07 3.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将来面积不断增大。5.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三、后教环节(15分钟)

(一)合作探究

过渡语: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刚才同学们复习得都非常认真,那么,你们能不能学以致用呢?现在请同学们看合作探究题目,按照要求迅速完成。

要求:先自主学习,后小组内讨论。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等待其他小组或老师解决。 读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右图中B是__ 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分别是_ _ 洲、_ 洲;G是 板块,以 (海洋、陆地)为主。

(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 ,包括E大洲上的 __ _山脉和D大洲上的 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______海面积将不断 。

(二)预设点拨

(1)右图中B是欧亚板块,有2个大洲,他们是欧洲、亚洲;G是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2)E、D两大洲的西部有一条巨大的山系叫科迪勒拉山系,包括E大洲上的落基山脉和D大洲上的安第斯山脉。D大洲的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

(3)在板块G周围有一条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4)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A、B板块之间的地中海面积将不断缩小。

四、训练环节(13分钟)

过渡语:这节课就要接近尾声了,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如何呢?请完成当堂检测。 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检测题目。 2.同桌互换,结合答案批阅并改错。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六大板块及世界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同学们将自己的收获和易错点认真整理在学案上。

附:板书设计

海陆变迁

一、大陆漂移假说

二、板块构造学说

三、火山与地震

【教学反思】

推荐第7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

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

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方法】:

演示、分析、讨论、推理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沧海变桑田 引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吗? “沧海桑田”原意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海陆变迁

师:在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例子很多,不仅有沧海变桑田,也有桑田变沧海。 (投影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化石 谁来说说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中会有海洋化石?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海洋。 师:对,地壳运动使这里从沧海变成了桑田。 (投影2)——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谁来说说为什么东部海域的海底会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学生回答:说明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是陆地。

师:对,海平面的上升使这里从桑田变成了沧海。 (投影3)——荷兰填海造陆

谁来说说为什么欧洲的荷兰全国三分之一的土地是通过围海造陆获得的? 学生回答:因为荷兰有四分之一的陆地低于海洋,人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地面进行改造。

师:对,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也可以造成海陆变迁。

从这三个事例中,我们得出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三个: 地壳运动

2.海平面升降 3.人类活动 (投影4)——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

学生连线:喜马拉雅山————地壳变动 我国东部海底———海平面升降 荷兰的围海大坝——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过渡:

人们已经知道了海陆是变迁的,那么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20世纪上半页在地理学史上有一场激烈的争论,那是“地球活动论”和“地球固定论”之间的较量。地球活动论者认为:七大洲四大洋在运动。地球固定论者认为:大地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

师: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气象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他是通过什么证据证明他的观点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6页阅读材料《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投影5)——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学生回答:他是魏格纳,他在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于是他怀疑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师:对,这就是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猜想。

但是发现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轮廓吻合,能不能直接说它们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会有巧合。

师:很好,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看看是不是有巧合。

(实验一):

教师课前准备一张报纸A,撕出一个角1,再在另一张报纸上撕出一个和角1一模一样的角2,教师分别将角1和角2与原报纸A拼成完整的一张报纸。提问:角1和角2的轮廓都能与这张报纸相吻合,但哪一个才真正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角1,因为角1上的文字和图片与原报纸拼合后一一对应。

推荐第8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课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及其依据。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大胆提出假设再证明。

3、学习魏格纳的科学精神,勇于求索和创新。结合中国古代传说和实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利用大陆漂移说解释现象。 教学难点:大陆漂移说的证据。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国古代神话中有个仙人叫麻姑,说曾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宋朝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他曾在河北的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的化石,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怎么解释这些现象呢?

二新课讲授

1、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台湾海峡的形成。使学生得出地壳的变动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东海海底的古河流的遗迹和意大利地中海边陆上遭受海水腐蚀的大理石石柱。动态展示并共同分析成因。得出海平面的升降也是海陆变迁的原因之一。

3.展示荷兰、日本、香港的围海造陆短片,说明人类活动也是影响海陆变迁的原因。同时讲述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的故事,联系麻姑的沧海桑田及沈括太行山中看到海螺等事例,表现出中国古代人民对海陆变迁的探索和认识。

4、学生阅读教材P34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吻合,结合前面的环节来说明海陆是不断变化的。再用课件展示大陆的漂移过程和非洲、南美洲的古地层、古生物化石、生物的分布来探究分析,尝试论证大陆漂移学说。

5、学生阅读关于魏格纲的故事,学生讨论,我们得到了哪些启示?

三巩固应用

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的相关内容

四课堂小节

学生归纳后,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五布置预习

海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还有科学家提出了更新的理论。大家预习板块的运动。

推荐第9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海陆的变迁\"一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原因,是承接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对地球海陆面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到地球表面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对学生逐步树立海陆变迁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让学生树立起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念。 (2)了解大陆漂移学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4)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阅读、讨论、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等,培养学生的读图、动手、想象、推理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及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2)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说出主要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学习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基础。但初一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要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仍需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降低难度。

三、教法选用、学法指导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以启发探究为主,辅以读书指导法、讲解法和直观演示法等。 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为:自主读图探究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出示图瓦卢举国迁移的新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新闻的导入方式,海陆变迁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用问题情景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课堂上来。

2出示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二)探究新知

A、沧海桑田

【提出例证、质疑探究】 展示图片资料

1、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现象推断变化并简要解释。

2、交流汇报,体会海陆是不断变迁的。教师附以课件简图,师生总结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

在教学中,选择反差大的材料,让学生产生疑问,保持学习兴趣,养成善于动脑思考、敢于开口提问合作学习的习惯。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层层递进的分析解决重点。 B、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设疑过渡,观察猜想】

海陆是不断变迁的,那么我们脚下的大地,生活得大洲是自古如此吗。同学们不要急着下结论我们来观察一下世界地图。(课件出示世界地图)

观察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特点,大胆进行猜想非洲和南美洲在很久以前是不是曾经连在一起?

引出:大陆漂移。

环环相扣,层层设疑的学习过程不断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角色扮演、证实假说】

读材料了解魏格纳和大陆漂移假说。

小组合作收集资料、证据说明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性,同时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说明观点、看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动手体验、反思交流。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C、板块运动

【观察动画,图说地理】

1、动画演示:大陆漂移

2、学生观察,描述,教师课件引导。

3、畅所欲言: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多媒体演示大陆漂移,增强其直观性,畅所欲言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设疑过渡】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人们经过不懈的探索,在大陆漂移说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质疑大陆漂移学说,引出板块构造学说理论。

【合作读图、理解学说】

1、引导学生读图,自主发现地理信息,合作总结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分析归纳的能力,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突出重点。

2、直观演示理解板块运动学说

(1)打鸡蛋,理解地球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板块构成的。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箭头,通过动动手活动,辅以动画演示,理解板块运动的模式,产生的现象。

通过联系实际的小实验,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演示挤压运动、张裂运动过程,使学生更好理解板块运动的内容,突破难点。

3、学以致用

由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理论讨论解释地理现象,加深学生对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解。 通过运用板块运动学生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读图思考、由表及里探究竟】

1、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归纳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了解两大火山地震带。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之间有何联系。 教师并联系生活实际,煮裂鸡蛋,蛋清冒出来的例子。通过读图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表层信息获取地理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信息,并联系生活突破难点。

【走进生活中的地理】

浏览汶川地理图片,烘托情景,探究汶川地震成因。

通过汶川地震的图片资料,感染学生,激发探究的欲望,体验地理知识的价值性,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爱国情感。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自主小结质疑。 2、教师总结,激励探索。

大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的发生,海陆的变迁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要不断探索,有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为人类造福。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

激励学生不断求索达到课虽尽,而意不止的目的。 板书设计

海陆的变迁

沧海桑田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大陆漂移-----魏格纳 板块构造 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力求从学生感兴趣地理现象入手,注意生活中地理教学资料的积累和运用,采用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技能、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推荐第10篇:《词语的变迁》教学设计

《词语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进一步学习运用浏览这种阅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积累,收集新名词 重难点:

通过词语的变迁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

查找李白“天长水阔厌远涉”及杜甫“浩劫因王造”诗句意思及出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词语的变迁。

2、读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针对课题提问题,结合板块题目谈谈你对文题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初读课文。

2、运用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生字。

3、进行写字指导。“萝”“媒”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记。 重点学习“攀”字的写法。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四、朗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

二、切入文章重点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

理解“从汉语的变迁,我们可以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脚步”这句话的含义。 积累词语:丰富多彩、历尽沧桑、充满朝气、新生儿

三、自主学习课文。

1 / 2

1、学习课文内容,在课文中寻找汉语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找一找,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有哪些特点?

3、从“平台”一词入手,讨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时期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4、寻找汉语家园中出现的“舶来客”,交流汇报。

四、拓展。

1、“天长水阔厌远涉”出自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2、“浩劫因王造”出自杜甫《玉台观》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

五、指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新名词”。

列举“新名词”,并探讨这些新名词背后折射出来的人们的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区分网络非正式词语和词语变迁的关系:

如:MM:妹妹;GG:哥哥。

恐龙:相貌难看的女孩;青蛙:相貌难看的男孩。 菜鸟: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大虾:高手或是大侠。 倒:晕倒,厥倒;东东:东西。偶:我。

六、作业。

收集新名词,办一张以“词语”为主题的手抄报。

七、配题。

1、正音字:烙lào 甫fǔ 枇杷pípá

2、近义词:走俏—热销 宽泛—广泛

3、形近字:萝--罗 媒—煤

4、积累词语:

攀谈 媒体 浩劫 变迁

丰富多彩 摇身一变 脱口而出 侧耳倾听

2 / 2

第11篇: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通过实验演示,探究发现板块运动的方式和产生的地形,探究发现地震、火山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海陆变迁的证据,树立海陆不断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地震、火山相关内容的学习,培养防灾减灾的观点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海陆变迁的地理事实并能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海陆地形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1.教法;创设情景法、实验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

2.学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绘画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听说过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吗?日前,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东山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从水下考古地挖掘到了100多件与台湾有关的哺乳类动物化石。近些年来,台湾渔民先后在台湾海峡捕捞作业时拖网拖上来的有3000多件陆生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哺乳动物化石有剑齿象、亚洲象、古菱齿象、熊、中国犀、马、猪、四不象鹿、斑鹿、山羊等。至此,近年来在台湾海峡已通过海底考古挖掘、收集了哺乳类动物化石达3100多件。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的地理事实,就说明了地球自形成以来,海陆变迁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这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新课教学:

一、沧海桑田(实例展示,动画演示,实验探究)

(一)展示图片

(二)提出问题

谁能解释这些现象?你能推断出什么变化?(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得出结论海陆是不断变迁的。

那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课件动画演示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喜马拉雅山脉为什么由海变成陆地?而东部陆地为什么会变成了海洋?

(三)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探讨并总结出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示荷兰的围海造田图片,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海陆变迁,然后通过模拟实验二进行验证。

让学生再举几个人类活动的例子。

以上是地表形态的缓慢变化,那么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有哪些呢?学生猜测,教师适时展示课件:火山和地震。

承转:海洋变为陆地,陆地变为海洋,海陆是不断变迁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是固定不变的?二十世纪地理科学史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问题导引,动画展示,寻找证据)

(一)走南闯北,问题导引南极洲大陆地处极地,被称为“冰雪大陆”,但科学家在南极厚厚的冰层下面发现很多种矿产资源,其中最丰富的是铁和煤。对于南极洲上发现大量煤的事实,你想到了什么?

(二)动画展示,体验假说

教师简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及其内容”。你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展示Flash动画“穿越时空”:现在的海陆分布是这样的,2亿年前的大陆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光倒流,追溯到两亿年前的地球吧。

(三)观察预测,寻觅证据学生先预测,然后分组寻找证据证实大陆是否会漂移。动手把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从地图上剪下来,看看是否能拼合成一个整体,小组代表用剪好的南美洲和非洲地图,演示并分析,教师点评指导。

三、板块的运动(大胆预测,探寻证据,分析验证)

(一)猜一猜: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小组长负责分工安排,并协调探究过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记录员。搜集资料的组员适时向大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大陆漂移说的资料,然后大家交流发言,记录员记录主要的发言,组长整理答案,达成一致,得出相关结论。

(二)板块运动会形成哪些地形呢?火山、地震是如何发生的呢? 实验演示:既然板块能运动,那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力的方向有几种呢?

学生用书本作为实验材料,演示板块运动以及所受力的方向。 深入探究: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导致什么结果?

大胆预测: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探寻证据:在板块碰撞处填写主要山脉的名称。

分析验证:用书本演示板块运动和山系的形成,并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安第斯山和东亚岛屿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得出结论:当板块发生碰撞时会形成山脉。

过渡:两个板块在碰撞过程中,除了形成山脉,预测一下还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胆预测:在板块碰撞挤压处地壳会震动,可能会引发地震、火山。

探寻证据:通过观察下图寻找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认识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证实预测。(教师出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学生观察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位置)

得出结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热点聚焦:阅读下列的图文资料,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发现四川雅安地震的成因。雅安与汶川同处“龙门山断裂带”,在科学家看来,从汶川到雅安,龙门山地震带上的城市接连被摧毁,绝非偶然。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知名地质专家栾锡武表示,青藏和成都两个板块活跃的地区不仅是龙门山断裂带这300千米,从甘肃陇南到云南昆明,沿线十几个城市都位于两个板块之间的活跃带上。青藏板块与成都板块之间的“角力”从汶川地震后从未停止。

2013年4月2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分析雅安地震成因时说,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北面破开了一个100多千米的“口子”,释放了能量,但南边没有释放出来。而这次正是龙门山的南边发生地震,是汶川地震未释放能量的一次爆发。 虽然雅安地震只是汶川地震破坏强度的十分之一。但可怕的是,过一段时间,两个板块之间的能量会再这样积聚,周而复始,产生新的能量和新的地震。

2.视野拓展:小组成员合作,从前面学过的板块位置图进一步探究世界地震的主要分布,比如说为什么日本、印尼多火山地震,而同为岛国的英国却很少发生地震?

3.防震图解: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防震措施,了解地震后应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第四环节:

1.走进身边的地理:请充分利用已学知识和网络资源查找以下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地理日记。 (1)地震前常出现哪些异常现象?

(2)你家乡的城市有专用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吗?

2.观察下图,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五、板书设计

第12篇:美化家园教学设计

从身边做起

让世界更美好

——《美化家园》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3、行为与习惯:从身边做起,不乱丢垃圾,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废纸、废钥匙、过期的药品、易拉罐、废电池、塑料袋、过期的饼干等垃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美化家园就是让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美丽、干净。(演示课件)你觉得我们的校园怎么样?你们喜欢在这样的环境学习吗?

2、师:为什么校园每天都这么干净整洁?你们为学校和教室做过哪些清洁卫生工作?

3、可是老师也看到了一些不卫生的地方。(演示课件)刚才干净的校园怎么会变得又脏又乱呢?

1 师:这样的行为真可恶,如果你们看到了这种情况会怎么做?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1、师:可是有的同学说不是我不想扔到垃圾箱里,实在找不到垃圾箱,(演示课件)你们给他出出注意,冰糕扔哪儿呢?

3、师:(演示课件)这位同学该怎么办呢?

4、师:每次老师走进二(6)班发现班上特别干净,你们平时是怎样保护教室的清洁卫生的?

5、师小结:如果每个人都象你们这样,从身边做起,不随手乱扔垃圾,把垃圾都扔到垃圾箱里,我们的校园就会永远干净整洁。

三、辨析明理,引导学生行为

1、师:老师清理了一下办公室,结果清理出了许多垃圾,有废纸、旧报纸、废钥匙、过期的药品、易拉罐、废电池、塑料袋、过期的饼干,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帮我处理一下。

(一学生上台把垃圾分开放置)

2、师:其实扔垃圾还有许多学问(演示课件,介绍垃圾的分类):一般人们把垃圾分成三种: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是指这些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再利用的垃圾,如:废纸、废报纸、易拉罐、塑料袋等,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些垃圾,废钥匙、易拉罐回收后可以从新做材料,废纸回收后可以再造纸,据科学家研究,1000千克的纸可以生产好纸800千克,相当于少砍了17颗大树,1000千克的塑料袋可以生产600千克的汽油和柴油;不可回收垃圾是指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的垃圾,只能填埋或焚烧处理,如过期的饼干„有毒

2 有害垃圾是指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直接填埋或焚烧的话,会污染空气、土地、水源,给我们大自然造成危害的垃圾,如:过期的药品和废电池等。所以我们在扔垃圾的时候,可以把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放到可回收垃圾箱里,这样既减少了垃圾,又节约了资源,有毒有害的垃圾放到有毒有害的垃圾箱里,让工人叔叔进行专门处理,以免污染了环境,损害了大家的身体。

3、师:你们了解了垃圾怎样分类处理吗?老师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4、(出示课件:各种垃圾:菜叶、旧书本、塑料袋、硬纸盒、过期的药品、玻璃瓶、一次性筷子碗、矿泉水瓶、过期的牛奶) 请你们小组说一说:它们应该放到哪个垃圾箱里?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师进行评判达成共识)

5、师: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毒有害垃圾?

6、师:你们学得真棒!以后你们怎样处理教室和家里的垃圾呢?

7、师:虽然我们把一些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但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还是很多很多,吴家山一小每天要产生几车垃圾,如果把武汉市一年的垃圾集中起来,足足有我们吴家山这么高,全国13亿人那要产生多少垃圾呀!它们污染了环境,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如果垃圾越来越多,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家园还会这样美丽干净吗?要想让我们的家园永远整洁干净,除了要不随手乱扔垃圾外,我们应该尽量

3 减少垃圾的产生。

8、除了刚才我们学到的把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外,你还知道哪些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9、师(演示课件):同学们说了许多减少垃圾产生的好方法。美化家园首先要做到不乱扔垃圾,其次要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如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能再次使用的不要急于仍掉。

四、拓展延伸

1、师: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再利用?

2、师:除了同学们说的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垃圾变废为宝。(演示课件):介绍一些由废旧物品制成的装饰品。

课后反思: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认知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在这节课里,我始终贯彻着“儿童学习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面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生活。

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没有依赖教材,而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摄取素材,以身边的人和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熟知的生活事件中进行研究、探讨,捕捉和定格生活中一件件司空见惯的、不被人重视的小事,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受和体验。

4 如:在“干干净净每一天”这一内容教学中,我没有采用书上的图片,而是出示“吴家山一小的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学校会这样干净整洁?你们为学校的清洁做了哪些事?如果你看到乱丢垃圾的事会怎么做?„„又如:在教学:“垃圾分类”这一部分内容时,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我选用了学生常见的垃圾:菜叶、旧书本、塑料袋、牛奶纸盒、过期的药品、酱油瓶、一次性筷子碗、矿泉水瓶、过期的牛奶等,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明白了爱护校园,保护环境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由于这些内容来源于他们的实际生活,很容易的就激起学生的共鸣,生发真切感受,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想做,因此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教育意义深入人心。

第13篇:绿色家园教学设计

《绿色的有园》教学设计

课题《绿色的家园》

坝心学校----解家春

一、

教材依据

选自八年级第二单元《绿色的家园》第一课时。

二、

设计思想

1、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欣赏音乐,使学生学会辩别乐器音色,同时进行环保教育。

2、设计理念:“.审美体验价值”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之一,要求:“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绿色的家园”为主题,选取不同的乐器表现大自然的音乐,使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和感受各种乐器的音色,产生欣赏的兴趣和继续了解与研究的愿望,关心环保这个全人类的主题。

4、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学生年龄的特殊性,此时的学生在生理上已逐渐成熟,但心理上介于少年期间,同时受到现代流行音乐的影响,想要他们都喜欢上严肃音乐很难,因此在教学中,我用视频欣赏的方式来吸引他们,在课前我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里,首先,注意教学切入点导入,其二,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用简练精悍的语言承上启下,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

课 题: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绿色的家园》第一课时 课 型:综合课 授课教师:解家春 课 时:一学时 授课班级:八年级

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内容:

1、为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配背景音乐。

2、对比听赏《野蜂飞舞》和《勤蜂嗡嗡》。

3、乐理:一段体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欣赏的视频

教学准备:教案、课件及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等设备。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欣赏巴金的作品《鸟的天

堂》,并学会怎样为作品配音;

(2)能力目标:收集家乡的各种小鸟的叫声,掌握音乐知识“一段体”,学会分析什么是一部曲式

(3)情感目标:感受“环保”的深刻含义,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配背景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欣赏,启发、引导学生养成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充分展开想像;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1)欣赏作品《鸟的天堂》、《勤蜂嗡嗡》、《野蜂飞舞》、《西风的话》,理解作品的中的音乐主旨和情感,认识一段体的特点。 (2)通过为《鸟的天堂》配背景音乐,提高学生的能力。 (3)通过快乐点击欣赏《装扮蓝色的地球》,让学生学会怎样去保护地球!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聆听、感受想像、参与体验教学法、比较欣赏法、探究式学习学法引导: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对比欣赏感受,关注学生对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小鸟的叫声,让学生轻松地走进音乐教室。2、师生问好! 3、学生常规检查。 导入新课:

(一)为《鸟的天堂》配背景音乐 1、通过图片认识各种小鸟。 2、引导学生讲出小鸟的名字。 3、让学生学小鸟叫声

4、对比欣赏有背景音乐和没背景音乐的鸟的天堂,让学生认识到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5、让学生自己为《鸟的天堂》配背景音乐

传授新课:

1、比较欣赏两首乐曲《勤蜂嗡嗡》、《野蜂飞舞》,感受西洋乐器和中国民间乐器的特点。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欣赏内容:

《蜜蜂过江》:此曲是选自朱践耳的交响音诗《纳西一奇》第二乐章,是一首浮想联翩的谐谑曲。描绘蜜蜂从远处飞来,宽阔的大江不能阻断他继续飞行,小蜜蜂终于越过了江面,将大江留在他的身后。

《野蜂飞舞》:寓意着勤劳的纳西民族敢与大风浪搏斗的气概。姆斯基—卡萨科夫的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四幕歌剧《萨尔丹王的故事》写成于年。它是根据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神话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故事前半部分有点像《灰姑娘》,后半部分故事情节有点和《天鹅湖》类似。故事说的是:从前,在民间有三姐妹,大姐和二姐都好吃懒做,爱虚荣,还幻想有一天能当上皇后。她们什么重活都不干,全部推给三妹米利特利莎来做。萨尔丹王娶了米利特利莎后,让她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皇宫做织布工,一个当厨娘。两个姐姐嫉妒妹妹,决心害死妹妹。不久,米利特利莎有了身孕,而萨尔丹王因为出征,没能见到小王子出生。两个姐姐给萨尔丹王写信,诬告皇后生下的是一只怪兽。萨尔丹王听信谗言,以为是妖魔脱胎,紧急派使者回宫,降旨将皇后母子装进木桶投入大海。这个木桶被投进大海之后,没有沉下去,却漂到一个叫布阳岛的孤岛上。王后母子死里逃生,在这个孤岛上相依为命,生活了十几年,母亲给孩子起名叫格维冬。王子长成为一个漂亮、勇敢的青年。有一天,空中有一个兀鹰正袭击一只天鹅,王子发现后立即营救。他有弓射中了兀鹰,这时天鹅竟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主,并向救他的青年表示要报恩。原来,她是中了魔法才变成天鹅的。王子表示希望能见到父王,公主前来相助。根据她的建议,王子化作一只野蜂,随一艘开往特摩塔拉

康尼的轮船飞去了。萨尔丹王认识到错误后,派人到各海岛寻找无辜的王后和王子,但是织布工和厨娘千方百计阻止萨尔丹王派人寻找。于是,化作野蜂的的格维冬痛蜇她们。《野蜂飞舞》这支曲子是野蜂袭击织布工和厨娘时的戏剧音乐,它是小调,活泼的快板,乐曲从快速下行的半音阶开始,然后是上下翻滚的音流,生动地描绘了野蜂振翅疾飞,袭击那两个坏人的情景。

2、欣赏《西风的话》让学生学习乐理知识:一部曲式

《西风的话》是一首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廖辅叔 作词,黄自 作曲。最早收录于上世纪30年代中学音乐教材《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而在今天的小学音乐课上,它依然是一首保留曲目。

3、欣赏《装扮蓝色的地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4、布置作业:略

5、下课。

教学后记:《勤蜂嗡嗡》、《野蜂飞舞》是两首不同乐器表现蜂子的曲子,《装扮蓝色的地球》更是一首体现环保的好歌,因此它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题材;我以感受、体验、演唱、欣赏,创设轻松、民主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感知、认识,在无意识的交流探讨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并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体验音乐风格,感受音乐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激情,在感受体验音乐当中去感知,并获得对地球的感情,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第14篇:汉字家园教学设计

(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

《汉字家园》——②教学设计 吉林市第二实验学校 马迎春

一、教材分析

《汉字家园》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及汉字的不同特点而编排的集中识字板块,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喜爱学习汉字的兴趣。

《汉字家园》——②是二年级上册第二板块一篇关于水字家族的情境识字。一幅与水有关的情境图,上面分布“湖泊”“ 漂流”“ 洗澡”“ 温泉”“ 汽艇”“ 海洋”“ 海浪”“ 沙滩”“ 潜水员”“ 海滨浴场”等10个词语,一个多音字“泊”,还有10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和8个会写的生字。

本节课在设计时,从“水”字的由来引入,认识象形字,再引出“氵”旁,渗透汉字书写时为体现结构和自然美化的需求,部首写法会发生变化。再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认识水字家族的形声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规律,依据形声字的特点识字,是一个又高效又有趣的识字办法,掌握了这个办法,能在生活中识记更多的汉字。本课除了在情境中识字、学词、积累运用词语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是写字。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于带有三点水旁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左窄右宽”,再找准汉字的分界和主笔,依照“一看二写三对照”原则,有效指导学生写字。最后运用形声字规律进行猜字游戏,让学生感受识字乐趣,激发在生活中识字的愿望。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2个字,认识一个多音字“泊”。

2.会读“湖泊”“漂流”“汽艇”“潜水”等词语,并在情境中理解。3.通过字理识字、拼音识字、情境识字等多种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感受汉字文化。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入情境

1.教学从水的字理开始。动画的小溪水流——水的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水字。

通过水字的演变,了解象形字。通过生活中的积累,了解象形字是依据事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 2.了解水作偏旁写成“氵”

二、字理识字,发现规律

1.出示下列字看看学生认识哪些: 胡、白、气、票、宾、难、替、昷、喿、谷

2.加上水字旁,出示:

湖、泊、汽、漂、滨、滩、潜、温、澡、浴 这些字你会读吗?什么意思,你发现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汉字发生的变化,前后的对比,启发学生对形声字的认识,激发兴趣,运用规律,提高识字效率。同时了解形声字的声旁有的与字音相近,有的与字音差异很大。)

3.了解形声字的不同组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有左形右声,上形下声,右形左声等。

三、运用规律,指导写字

出示:会写的字:湖、泊、汽、海、洋、浪、沙、浴

指导书写“氵”旁的字,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窄右宽。强调重点笔画的指导。

四、看图学词,积累运用 1.看图识读词语,体会词意。

学生自己看图读词语,在小组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说说词语的意思。

2.交流汇报,理解运用

大家交流词语,说说你都去过哪里或做过哪些活动;用词语说话。(体现与生活的联系,体现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五运用规律,拓展识字

猜字游戏:运用形声字的规律,探索其他形声字,并在生活中应用。

沐,淋„„

第二课时(略)

第15篇:《家园落日》教学设计

《家园落日》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家园落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班级

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

授课类型

阅读课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记忆能力也很好,但是对文学色彩较浓的文章缺乏兴趣,形象感不够,特别是对文学语言的品味缺乏耐心。因而调动学生品读语言美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高参与度的课堂。

教材分析

《家园落日》作为基础板块(下册)第三教学板块现代诗文阅读部分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托物言志,借对家乡多幅落日画面的描绘与赞美,以及与其他落日的对比,抒发了对家乡无比眷恋和拳拳热爱的深挚情怀。作者优美而富有韵律感的文笔,有助于学生提高散文语言美感的鉴赏能力。小处着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在写作方法上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落日写家园、借落日场景的描绘表达浓浓乡思乡情的写作意图。2.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分析。 3.让学生尝试使用以点带面的方法表达内心美好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落日意象的描绘,及其对表达乡情方面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温婉细腻的语言,理解修辞手法对增添文学情趣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范读法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诵读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入文入境 (4分钟)

暮鼓晨钟,岁月更迭几近无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升日落中生命转瞬即逝,而心底那份时光残存的情与爱,却与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难以抹掉、难以忘怀。“夕阳无限好”,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格外钟情于落日。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为什么作者独写落日而不写朝阳呢?他认为落日比朝阳好在哪里? 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者落日余晖中的家园,感受那“更富爱心”的落日吧。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寻找“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这一句子。

以优美语言引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美文美读 (15分钟)

1.教师提问:

同学们闭上眼睛,走入作者用优美语言描摹的美好画面中,想象出落日余晖的家园美景。同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是哪里人?他的家园在哪里?他的家园落日因何而美?同时,找出最能集中表现作者对家乡落日之爱的一个词语。 2.教师范读文章,同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多媒体课件播放)。 总结明确:贪看。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范读,想象家园落日的美丽画面,同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在作者语言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出的美景,体味语言的美,初步感知文本。

三、走近作者 (6分钟)

1.教师提问:这篇文章的作者莫怀戚是哪里人啊?他的家乡在哪里? 总结明确:“川东”、“重庆”。

川东重庆的风景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莫怀戚(1951-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以写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创作。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透支时代》等。

学生作答。

学生摘录文学常识。

通过讲授,让学生走近作者和川东重庆,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消除陌生感。

四、自主学习(15分钟)

(一)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展示)。①细读文章,摘录优美词语、句段。

②作者描绘了几幅落日的画面?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③找出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家园落日赞美的语句,标注在书上,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④根据课文的旁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给字正音,明确词语的含义和使用的好处。苍劲恍惚柔曼浸润遂意 舐犊摇曳旷达抑或肤浅 热泪盈眶随心所欲似是而非 (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深入阅读文本,通过摘录、标注与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把握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 学生在文中标注词语和字音,通过看注释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在具体语段中对表达所起的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容,训练独立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夯实基础,积累字词。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指导阅读 (22分钟)

(一)明晰结构

在文章中,请同学们把“川东”和“重庆”所在的句段标注出来。

顺承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说说看,在提到家乡落日之前,作者还写到了哪些落日?这些落日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总结明确:本文的行文结构就是开篇点题、揭示文眼,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接下来将镜头转向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大海落日,为下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气势;随后笔锋一转,描绘家园落日的奇观,赞美家园落日的壮美。 归纳行文思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理解内容 着重于“家园落日”的分析理解,归纳所写到的景物、落日背景和行文线索(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教师提问:

①在家园落日中,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罗列出来。

②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对落日本身的描写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③作者真正热爱的是落日的背景呢,还是背景映衬中的这一切呢?

总结明确:作者真正热爱的是家园,是落日映衬中的家园,而落日余晖中的这一切景物都是属于“家园”的!属于故乡的!爱家园落日的根本原因是爱家园。

(三)品读语言

出示需要着重品读的段落(多媒体课件展示),并提出思考问题。 ①西北一有风则苍劲(刚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倒伏在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卷起),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

——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②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代替不了家园。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中的“如此”指代什么?如何理解这一感觉? ——如果把划线部分的语序调整为“凡是其他地方能给予我的,它也能给予”,会影响全句的意思吗?

③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将“才是”改为“就是”,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在文中查找,标注相关段落。

学生作答: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大海落日及其特点。 学生阅读9-16自然段,将写到的景物标注在文中,思考作答。

学生针对老师出示的语段和提出的问题,反复细读,揣摩语言,体味美感,并作回答。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通过关键词、句段的标注,使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并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 使学生明白落日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景物,爱家园落日的根本原因是爱家园,解决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揣摩散文语言的美感,特别是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匠心独运,培养揣摩语言的阅读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二、合作学习(8分钟)

讨论如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题为“家园落日”,为什么还要把那么多的笔墨放在对其他地方落日的描写上?有何作用? 总结明确:这样写是为下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和映衬,营造浓烈的抒情氛围。

②落日意象的描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说说它们在表达对家园的爱的这一方面上有怎样独特的艺术效果? 总结明确: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从家园落日的位置、颜色、声势、背景、平生所见的几幅充满美与爱的家园落日图,以及自己的深切感悟等方面描写家园落日,字里行间渗透着浓烈而深沉的思乡感情。

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作总结发言。

讨论中,让学生相互学习,充分表达观点,拓宽思路,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三、巩固扩展 (10分钟)

(一)巩固学习成果

①精美段落配乐朗诵(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 每小组选派代表完成朗诵比赛。 可自选文章中的段落,不限定内容。 ②表格填写(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格)。

依照本文所描绘的几幅气势恢宏的落日图景,完成此表格。 落日图景

特点

戈壁落日

飘忽柔曼

平原落日

生分不遂意

家园落日

(二)写作方法的启示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法,以“落日”之爱表达了“家园”之爱,通过一个侧面表达了一个较大的主题。在我们平时写作中,一定也要从小处着墨,找准切入点再加以表现,这样收到的艺术效果就会更好。

(三)作业

写作实践:采用以点带面的写法,选取最具典型特征的角度表达“母爱”或“友情”。 要求找准抒情切入点,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字数600字以上。

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参加配乐朗诵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学生听讲,做好记录。 学生课后完成作文。

巩固学生对散文语言美感的体会和内化,同时强化内容把握。 迁移到写作方法的学习。 学以致用,指向应用。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语言积累、美感培养、方法把握等方面都做到了贴近学生实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课堂的高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保持与教师同步,更进一步地走到了文本构建的语言世界中,并在其中收获美的心灵体验。同时,设计中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写作表达也助益良多。

板书设计

家园落日

戈壁落日(一身鬼气)丘陵→曲线 云海落日(飘忽柔曼)“贪”看川东重庆落日农舍→角度众多平原落日(一成不变)(温和柔软)树木→层次 大海落日(生分不遂意)老农→人物活动

作者简介:郭彦彦,从教于内蒙古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从事中职语文教育工作10余年,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先后荣获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在全国、省、市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项22次,并在教学科研方面获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奖3项;同时勤于笔耕,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600余篇,共计70余万字。

第16篇:《善待家园》教学设计

《善待家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实施综合治理的迫切性。

⑵理解列数据、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⑶,做合格小公民。

2、情感与价值: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

3、过程与方法:

采用讨论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

增强环保责任感,保护环境。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出示课件:逐渐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请学生继续描述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惨景,并说说造成此后果的原因。

教师点拨:人祸已成为世界地质灾害的最主械的原因,我国也不例外。记者吴岗经过大量的事实材料,写下了一篇报告文学。作者以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以无可辩驳的确凿的数字,展示了我国地质灾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揭示了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最主要原因,呼吁每个公民善待自己,善待家园,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思考:为什么说“人祸已成为世界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的原因”?文中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

(三)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生共同探讨后明确:

1、由于自然资源长期以来遭到人类毁灭性的破坏,生态严重失衡。可以说地质灾害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文中列举的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2、文中运用了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1)导语部分,作者列举大量数据警示我们: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主体部分,列举大量事实(举例子)说明,如列举海南省文昌市百分之八十的珊瑚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北京延庆县两个村的不同遭遇,内蒙古草原大面积沙漠化的事实等,无可辩驳地说明“人祸已成为世界地质灾害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

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准备参加班级“我与环保”专题演讲比赛。

板书:

善待家园

导语列数据

主体举例子

中心环保

第17篇:绿色家园教学设计

浙美版三年级上册《绿化家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绿化家园。

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用具准备

(学生)收集山林绿化、绿色家园的文字资料或图片,剪刀、彩色卡纸。 (教师)收集有关绿化家园的图片、制作成课件,沙盘、立体房子、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要先来考考我们同学的眼力。下面我们来看第一张:谁发现了远处那是什么?

沙尘

对,那不是山,而是被风扬起的沙尘。这是城市被沙尘袭击时的情景,人们紧闭门窗,外出都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天气现象呢?

绿化破坏,土地的荒漠化。

2、我们要倡导保护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节?

植树节

大家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吗?

3、揭示课题《绿化家园》

二、授课过程

1、学习对称剪纸方法

(1)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植树能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清新,环境变得优美(课件图片展示),能够远离沙尘暴。现在出个题考验一下我们同学,一张彩纸怎样才能变成一棵树,用什么办法?动手试一试,看谁又快又好将手中的纸变成一棵树,注意使用剪刀时的安全。

(2)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剪纸树,说说是怎么剪制完成的。

学生得出结论:以彩纸做材料,用折、剪等方法可以剪出各种形状的树。 (3)教师示范用对折法剪“树”。强调先沿对称轴画半棵树,再剪。

2、认识不同树的外形特征 (1)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树。

一棵树就这么剪完了。大家有没发现我们剪的树的外形都很单一?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树林里走走,看看同学们认识哪些树。

哇,同学们认识这么多树,哪些树的树冠像伞?哪些树冠像圆锥?哪些树冠像圆球?哪些树冠像宝塔?

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剪纸的树形可以有哪些变化? (3)师生小结,共同归纳不同树的造型特征

3、学习用七连折法剪树

我们能不能一下子剪出四棵或更多的树来,并让这些树手拉手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七连折剪法示范讲解)

三、学生实践

(1)创设情景:用绿树装扮我们的家园。 (2)学生分组,集体创作折剪方法剪树。

四、作业展评

将作品展示在准备的沙盘里,装扮成绿色的家园。学生互评(引导学生从树的外形与连续性评价)这么漂亮的地方,很想把家安在这里(粘贴小房子)。

五、课后延伸

生活中我们该怎么爱护我们身边的绿化环境?我们能为绿化做什么?课后可以和同学探讨一下。

第18篇:《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家居文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影响家居变化的因素;

2、了解中国家具变迁的过程;

3、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祖先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祖先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早就听说大家聪明机智、反应迅速,今天我就来领略一下大家的风采。我们先从一个小问题开始:请看大屏幕,认不认识这个字?别着急,接着看,这下认识了吧?这就是“家”字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

师: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大家的迅速反应给了老师一个惊喜。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家”这个字的演 变过程,这节课呀,我们就一起醉心家居之美,聆听文化之魂,去感受咱们中国的家居文化与变迁。期待大家接下来有更精彩的表现,有没有信心?

(二)原始巢穴

首先,让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回到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去看看咱们祖先的境遇吧!(出示课件)

师:看,他们住在哪? 生:树上。 生:山洞里。

师:嗯,观察得很仔细。祖先住在巢穴里,这些巢穴是祖先建造的吗? 生:不是。

师:是天然的。(板书:天然)为什么他们想起住在巢穴里呢? 生:躲避风雨 生:躲避野兽

师:大家猜想的都非常合理,祖先就是为了在恶劣的条件下生存下来,(板书:生存)虽然巢穴的条件并不好,可他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这是人类最初的

智慧,我们再想一想,为什么北方人选择住在山洞里,南方人选择住在树上呢?

生:南方比较炎热,北方比较寒冷。 师:能根据常识来猜测,是个好办法。

师:老师还有一种猜测,不知大家是否同意?那就是南方比较潮湿,住在树上可以远离潮气。

师:看来选择住处和什么有关系啊? 生:气候

师:总结的不错。

(三)走出巢穴

师:时间慢慢的过去了,祖先学会了制造工具,还利用工具建起了最初的房子。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六七千年前的早期房屋。

师:猜测一下,在天然巢穴居住的原始人为什么会想起盖房子呢? (他们在天然巢穴过得怎么样?)

师:嗯,祖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建造属于自己的家,虽然有些简陋,可比起巢穴来,还是舒服很多的。我们再仔细看一看,哪个是南方的河姆渡人建造的?哪个是北方的半坡人建造的?

师:真不简单,你是怎么什么猜出来的?

师:老师太佩服你了!那么早期的房子与现在的房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师:答得真好,简陋的早期房屋让更多的人生存了下来。(板书:简陋)如今的家居可不仅仅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美观,为了舒适,为了增添更多的生活情趣。

(四)特色民居及家居文化

时间在慢慢的推进,我们的家也在慢慢的变化,几千年后,泱泱中华大地上已尽是华夏儿女,他们用生活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建造的各色民居遍布在祖国各地,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开展“寻找特色民居”的活动,完成的怎么样?去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吧!

(交流)

大家交流的这么热烈,老师想知道大家都搜集到哪些特色民居啊?起来说说他的名字。

(找几个学生起来说出民居的名字)

哇,有这么多啊!我们一节课肯定不能全部展示,谁想第一个来展示? 展示之前,先告诉我们你是通过什么渠道搜集到的什么民居,想通过什么方式向大家展示。

陕西窑洞:确实是,陕西窑洞不浪费自然资源,因为建筑窑洞除了一把铲子什么都不需要。

围龙屋:当年美国卫星曾把他当作导弹发射基地呢,资料存放在白宫,直到尼克松访华时,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民居。

干栏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尽显古人的聪明才智啊!

云南一颗印: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更是因地制宜的杰作,这是少数民族建在云南的“北京四合院”。

(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材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北京四合院体现着很多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这种生活与文化合一的独特风格使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先看四合院的布局,内宅中位置优越的是北面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东厢住长子,西厢住次子,充分体现了传统的“礼”和“孝”的概念。

院内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形成一个圆融的和睦环境,一家人和美相亲,其乐融融,宽敞的院落中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居住者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还有着浓郁的传统中国风味。

师:大家的展示太精彩了,可为什么咱们的国家会出现这么多独具特色的民居呢?

师:你太会思考了!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给自己创造了如此惬意的生活。(板书:生活)

时间有限,我们再找最后一位同学上来展示。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是哪儿吗? 有没有谁去过故宫?说说你印象中的故宫

老师也去过故宫,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除了他的(学生回答的感受)之外,还有它承载的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我也搜集到了一些材料,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有建筑灵魂之称的“匾额”,猜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也正因为它的作用,才被称为建筑灵魂。 你在匾额中能看到哪些文化因素? (文字、书法、雕刻、印章) 知道这几个字是谁写的吗?

小小的一块匾额,就凝聚着这么多种文化因素,能体会到什么? 大家找一找,今天的建筑中什么地方有匾额的影子?

师:书房、办公室、商家店铺门口,我们仍能见到匾额的风采,我们更能看到屏风、木雕等等传统装饰物出现在我们现在的家里,让我们的家更精致,更有生活的情趣。(板书:精致、生趣)就是这样,中国建筑一步一步走向辉煌,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绵延几千年,直到我们的身边。而紫禁城正是这条线上最绚丽的一点。

我还听说紫禁城在建设中,竟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你信吗? 生:不信

师:我们先看这张图片,在宫殿的屋顶和立柱之间,有这样一种木质的构件——斗拱,将屋顶和立柱连接起来。其他所有需要连接的地方,都有类似的构件出现。下面我们就详细的看一看这种构件是怎样产生的!

(播放视频)

没有钢筋混凝土,没有高科技,只有先民们缜密的心思和灵巧的双手,就让这些古老的建筑在中华大地上矗立了八百余年。我看到大家刚才都很吃惊,你在想些什么?你想对我们的祖先说点什么?

的确是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最古老、最长寿,我们的建筑也一样:两千余年,蓬勃滋润的发展,一气呵成。当古朴的建筑融入了祖先的智慧、感情和信仰,铸就了紫禁城的威严、围龙屋的绝妙和窑洞的朴素之后,它们不仅仅是居所,更是中华文化的承载。历经岁月的洗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彰显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等待着我们去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第19篇:(打印)《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识记

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昭文新报》;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

通过对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是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运用

通过学习了近代传媒的发展变迁,比较出四大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问题探究;历史比较;概括阐释;合作交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优势等文化媒介的学习,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报刊业走上繁荣 1.近代报刊的发展及作用 2.现代报刊的迅猛发展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2.电视的普及

三、“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如何认识大众媒介的变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的内容更加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际,资料容易搜集,并且也很有趣味性,因此在教学前应该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中国报刊、影视、网络三个媒介发展资料,以锻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本基本线索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和教材中有关资料,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型的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注意把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讲课时应用启发式谈话法、小范围讨论法、多媒体手段,这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又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1 【导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本课引言部分,回答: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和历时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分别创办于何时?何地?报刊诞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报刊的诞生是人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标志。从近代开始,中国的大众传媒有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对社会的发展已经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报刊业走上繁荣 1.近代报刊的发展及作用

报刊业产生于中国什么时期?(近代)近代报刊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什么?社会化程度的大大加强,需要进行信息的沟通。

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刊,由英国伦敦布道会出版。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刊。这些报刊有外文的,也有中文的。外文的报刊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中国丛报》、《北华捷报》和《万国公报》。《中国丛报》是美籍基督教士裨治文在1832年独立创办的。《北华捷报》是由英国人奚安门等人在1850年8月创办的,是上海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外文报纸。

1868年,美籍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在上海创办《中国教会新报》周刊,以刊登教义、教务等内容为主。六年后易名为《万国公报》,至1883年7月休刊。又逾六年改为月刊恢复出版。复刊后内容不局限于传教,还广泛涉及中西关系、时事政治、通商、中外条约以及教育、科学、文化习俗等。

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份中文报是《东西洋每月统记传》。《东西洋每月统记传》是由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所以确切的说,《东西洋每月统记传》应该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这些报刊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报刊的诞生,无论在版式,内容和编辑方面都产生了示范和催生作用。中国人自己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同一时期创办的报刊还有: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1874年1月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容闳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汇报》。我国的报刊业逐步形成了。

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1609年德国的《报道或新闻报》,而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另外,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中国报刊业形成的时间虽然比西方晚,但是报纸的故乡却是在中国。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的内容,说明我国古代报纸具有什么特征?中国古代报纸,无论是官报还是民报,都是以官文书为主,编报人自己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和机会,是中国专制强权的饿象征。

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可以把学生分组讨论,给学生适当介绍以下当今的史学界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另一种观点认为,尽管一部分外报在列强侵华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2 2.现代报刊的迅猛发展

外报将西方近代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使中国人对报纸的看法有了一个观念上的更新,启迪了思想,促进了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此后,中国人创办的报纸越来越多。戊戌变法时期,出现了一些宣传改良思想的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由黄遵宪、汪康年等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该报刊由梁启超主笔,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辛亥革命时期比较著名的报刊就是《民报》。《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民报》从一开始就以战斗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以孙中山名义发表的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报刊是《新青年》, 1915年9月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后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当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为了革命的需要我们党也开始创办报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1931年12月在江西瑞金出版。最初,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1937年1月29日,从第325期起改名《新中华报》,进一步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而斗争。《解放日报》是1941年5月在延安创办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张大型日报,是当时中共中央的机关报。而《新华日报》则是由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创办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在国民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占领了舆论制高点,被人民群众誉为“茫茫黑夜中的一座灯塔”,成为我党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工具和我党沟通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日报》和《红色中华》、《新华日报》等报刊一起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宣传了我党的主张,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成为我党的主要舆论工具。《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十大主要报刊之一。 1948年6月,《人民日报》在河北省平山县诞生,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1949年3月,《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同年8月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与介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的重任,其中《人民日报》的言论(尤其是社论和评论员文章等),已成为《人民日报》的一面旗帜,被认为直接传达着党中央的声音,而倍受海内外读者、外国政府和机构的重视。因此,《人民日报》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光明日报》等其他类型的报纸也很著名。然而,“文化大革命”对文化领域的摧残,使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很多报纸停办,仅存的几种报纸在内容和宣传手法上也是千篇1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 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

3 请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的内容,然后思考:中国报刊业对社会发展重要影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最后教师总结: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

电影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1895年2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所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189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个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终于使电影投入了实用阶段。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

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在电影发明仅仅10年后,中国就有了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生泰斗谭鑫培。根据默片的需要,电影只拍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等武打片段。影片在日光下拍摄,没有剧本,拍摄过程前后用了3天时间。影片虽然粗糙,但是首映却非常成功,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影迅速发展并很快走向成熟。成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风云儿女》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现在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随着电影的播放,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新生,为了祖国的解放前仆后继,勇往直前。

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出现什么新特点?特点是把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了银幕。*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入低谷。同样是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辉煌。八十年代有《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阿Q正传》、《红高粱》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谢飞、张艺谋、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国际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具有什么突出特点?学生阅读教材后概括指出:.时效性不强;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其特殊效果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 2.电视的普及

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晚的多。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于1958年5月1日试验播出,中国电视事业由此诞生。当时北京电视台播出节目的频率仅为每周四次。北京全市能收到节目的电视机也仅有几十台。随后上海、哈尔滨等地也建成了地方性电视台,但全国也只不过十几家,而且节目也比较单调。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改为中央电视台。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电视事业获得很大的发展。

让学生阅读有关课本改革开放后电视事业发展相关内容,思考: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迅速得到普及?学生概括回答,教师指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国家的政

4 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到2000年中国电视的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93。7%。

电视作为信息媒介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新闻类节目具有深刻的社会影响;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可现场直播;优秀的电视连续剧具有极大吸引力。

三、“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首先指出,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大众传播媒介?四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影、网络。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作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媒介”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如今互联网已经大踏步走进到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让学生了解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发展速度。让学生思考互联网相对于其他三种媒介都具有哪些优势?学生思考回答: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历史纵横】的内容,并思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会不会影响其他媒介的发展?”最后教师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其他媒介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生和发展之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四大媒介”的出现和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特殊作用和价值。 【课后研讨】

当互联网正大踏步走进人类生活的时候,人们对网络作用的认识似乎还是模糊不清。 一种意见认为,作为中学生,他们上网的机会很多,互联网向他们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所以他们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绿洲.但部分中学生上网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因为网络--这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是他们放松自己的最佳场所。同时也许正基于这一点,家长和师长才会对中学生上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他们认为网上娱乐分散了他们过多的精力,会对学业造成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害怕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不利。实际上也确实在中学生中,出现了“网络综合症”等一系列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中学生上网这一事件的?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思路:对青少年上网应积极引导和积极加以管理。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也不会因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报刊、影视、网络这三个重要媒介形成、发展、繁荣的整个过程,反映出中国大众传媒历史变迁的概况,同时也揭示了传媒的发展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们在大众传媒中可以说各具特色。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媒介在产

5 生和发展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出现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纸更具时效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它以互动高效、双向传受,使人们更主动、更快捷的获取信息。

6

第20篇:《海陆的变迁》一节的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海陆的变迁》一节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苏仕兰 江苏省连云港市实验中学

(222100)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运用成语故事、问题争论等直观的材料,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局部的现象转入宏观的、全球的海陆轮廓形成的探讨,使学生认识到海陆是不断变化的;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认识海陆不断变化的原因,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教学构想:

通过对比地图册和上节课学生自制的大洲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差异,提出猜测:未来的大洲会不会这样分布呢?借助引入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课本,找寻答案。在学生阅读时,给出学习目标和思考的问题,直接呈现海陆变迁的事实,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海陆的变迁,并通过海陆变迁原因的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观教育。第二部分“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以观察思考“世界地图中各大洲的轮廓”为切入点,通过动手拼图发现,引出“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通过魏格纳的故事的启示,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海陆变迁。第三部分“板块的运动”,运用读图和实验探究的方式,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再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部分地理现象,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小报,并把小报作为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达到利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抗震减灾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举出实例说明海陆变迁。了解大陆漂移说产生的背景,知道海陆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探究思维,初步掌握探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和想象能力,推理、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魏格纳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对板块构造

学说的认识对学说进行防灾减灾意识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分发学生自制的七大洲分布图,各小组观察并与地图册中的七大洲分布比较,有什么发现?未来七大洲的分布会不会按我们的意愿就这样分布呢?

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制作和观察,激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二、新课教学

1.沧海桑田

展示学习目标,针对学习目标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2-33页的内容,思考:①为什么喜马拉雅山会出现海洋生物化石?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②我国东部海底发现的古河流等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什么?这种变化又是什么原因?③荷兰的国土不断扩大,又是有什么引起的?学生阅读课本后,展示课件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思考交流,逐一解决。海陆变迁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让学生试着举出一些海陆变迁的实例。教师给与评价和点拨。 意图:有课本实例的探究到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海陆变迁是真实存在的。 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拼图猜想: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中各大洲的轮廓,把上一节课剪的各大洲图拼到一起,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猜想?学生交流体验后,课件演示南美洲及非洲的轮廓的凸凹的吻合。 意图:让学生体验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究意识,感受发现的喜悦。 材料阅读:偶然的发现,伟大的假说 学生阅读材料后,提问:

① 魏格纳偶然发现的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假说? ② 假如你是魏格纳同时代的人,你会相信他吗?

③ 魏格纳又是怎样让别人相信他的假说的?他找到了哪些证据? ④那为什么拼合到一起的大陆缝隙又很大呢? ⑤你从魏格纳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意图:利用课本材料,通过追问加深理解,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初步认识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过渡:大陆漂移说认为今天的海陆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演示:大陆的漂移。尝试让学生看图说出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各是怎样形成的? 3.板块的运动

过渡:大陆为什么会漂移?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地球上有哪些板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阅读课本37页的图、你能看出来吗? 读图与实验指导:⑴图中绿色的直线代表什么?说明地球表层由几个板块构成?⑵图中的箭头表示什么?说明各板块处在什么状态?⑶相邻的两个板块是怎样运动的?相邻的两个板块运动结果会怎样?(可让学生用两本厚度近似的书,平放在课桌上,自己动手做相对运动或相反运动,观察并述说实验结果)⑷观察火山、地震带图例,看它们主要分布在哪里?

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地球表层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意图:在学生读图、动手实验之后给与总结,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地理原理。 活动探究:

①观察课本图2.20,你认为未来的红海会成为新的大洋吗?说出你判断的依据。(提示:红海位于哪两个板块之间,板块发生了怎样的运动,产生了什么结果)

②观察课本图2.22,地中海会消失吗?说说理由。

③根据课本图2.22,喜马拉雅山会升高吗?可现在许多研究又表明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不但不增高反而下降了,这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矛盾吗?为什么?

④在图2.19上能找到自己的家位置吗?找一找中国是否位于地震带上?位于哪个地震带上?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唐山和汶川为什么会发生大地震吗?

⑤假如地震来了怎么办?(假如分别在高层楼房、在平房、在学校、在公共场所、在行驶的汽车上、骑在自行车上、在户外等不同情况,分组整理剪贴,形成手抄报展示。) 意图: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入课堂,拓展学生思维,体验地理学习是有用的。

教学反思:

①这节课运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动探究,给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引领了学习方向,学生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互动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学生动手做实验,相互讨论,观察地图或多媒体课件,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等。实践证明教师演示不

如学生动手拼图,学生动手做比听和看更能主动地学习。

②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新课程理念中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体现生活与地理的联系,让学生举出自己知道的海陆变迁的实例,与乡土地理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如赣榆县海岸线的变迁,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③抗震减灾教育是本节插入的内容,笔者认为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且我国已发生过许多大地震,每一次大的地震都是一次大灾难,而减少灾害的对策之一就是加强防灾意识教育,中学地理课程的一些内容正符合这一需要,因此在教学中适当插入相关内容,既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课程资源,丰富了教材内容,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认识到我国所处的地震带名称,认识到我国潜在的地震危害,学生在情感认知上产生了震动,为此我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坏事也可变好事,恶劣的环境也可激发人的智慧,例如,因为我国多地震,早在晋代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我国的中长期地震预报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④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快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读图指导需要具体明确,荷兰的围海造田图学生不太明确,可板图说明,只要画出拦海大堤即可。在看图表述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时,用板块运动的知识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地震带分布时,学生的语言叙述不够准确,在看图说话方面以后还要应注意训练。

变迁中家园教学设计
《变迁中家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