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9-20 08:38:2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反冲运动 火箭》教学反思

《反冲运动 火箭》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 黄德宁

各位老师,下面我三个方面对《反冲运动 火箭》这节课做一回顾与反思。

一 反思三维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1,核心教学内容的达成:通过观察现象,这其中有学生亲自吹气球示范,学生自己总结特点。有学生回答“一个系统分成两部分,两部分方向相反”,但这个回答不够完善,这时我及时补充“在内力作用下”。紧接着引导学生提取反冲概念和建立反冲模型,这样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模型的求解通过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探讨,能使学生更清晰理解物理知识的发展过程,对构建学生开放的知识体系有较大的帮助。探究性练习的设置,练习题综合性强,联系实际,紧扣本节主题内容要点,通过教师的多层次设问,学生积极发言,使学生能扎实的理解本节教学内容。

2,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的教育达成:在落实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整节课设计思路是按照数学建模的思想,从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到最后的推广与应用,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指导学生建立理想化模型代替实际事物,这一环节学生完成的比较理想,但也因教学时间有限,思维方法的渗透有时显得肤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从古代火箭的介绍到现代火箭的原理分析,从杨利伟实现飞天梦想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到早日实现奔月梦想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激发。

二 反思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1,组织学生讨论: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了学生小组讨论和交流,比如讨论完成的有:对具体的实际反冲运动总结特点,反冲运动的求解。从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激烈程度来看效果很好。

2,组织学生实验:课前指导学生自制反冲运动演示仪,课中组织小组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给人们生产生活中带来应用?”使理论不脱离实际,体现物理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

3,利用各种资源:本节课准备多种教学资源,如气球,气垫导轨,反冲运动演示仪,视频录像,图片等。特别是在本节探究性练习的教学中,用学生自制的flash动画独特的动态过程优势模拟实际的物理运动过程,变抽象为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4,教材的二次开发: 关于火箭的收尾速度,基本原理是反冲,但按照教材的问题设计,不利于得到关于收尾速度关于质量比的讨论。为此,我将此问题重新设计:假设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对地的喷射速度为v1,讨论收尾速度v。学生通过反冲模型,运用动量守恒定律,从学生的板演得到的表达式大部分学生都能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可见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

三,反思课堂生成的处理

对于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和资源,作为老师最为关键是要具有敏锐的辨别力,能够及时捕捉到比较有价值的东西。 在本节课中,一是在学生的探究性练习结束后,我提出“关于题中所设置的物理情景,能否给自己和其他同学提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这时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提得也很好,当时我积极评价了这位同学,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把他提出的问题作为学生课后练习完成。二是本节的小结时,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这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说学习了反冲运动的知识,有说学会一种思想方法,有说知道火箭的原理,有说会用反冲规律解释生活中的反冲运动等,甚至有认识到“物理学的美”,学生的\"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这些难能可贵的总结也是对本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赞赏和激励。

作为年轻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认识物理问题还不够深刻,语言有时不够精炼,不够简洁,课堂的衔接语有时不够顺畅,不够自然等,这些方面亟待加强。

推荐第2篇: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火炮、火柴、酒精、气球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三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也有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反击式水轮机。 演示实验二:铝箔纸火箭。

演示实验三:定向释放气球实验。 探究一:

小组合作讨论:刚才这三个实验有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火箭和气体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

探究二:讨论这三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与碰撞比较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

1、原来静止,

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个整体,

3、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下运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

总结: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探究三:请讨论举例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反冲运动?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第一响后飞上天空,旋转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高压锅气阀旋转,甚至打喷嚏、章鱼游泳等。

视频2:认识反冲运动。

可见只要注意观察,反冲运动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为什么会发生反冲现象呢? 探究四:以气球喷气为例讨论为什么静止的气球向后喷出气体后,气球会获得向前的速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也有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的。

总结归纳:2.反冲运动原理:

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三类条件:

系统不受外力

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

知道了反冲原理就请大家帮下面的宇航员出出注意

探究五:讨论离开飞船的宇航员与飞船相对静止,他怎样才能回到飞船?

大家都知道了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处于世界顶尖水平,火箭发射卫星就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我们知道要想发射卫星最小速度是多少?那么如何把火箭的发射速度提高到这么大?

探究六:用如下实例讨论如何提高火箭的发射速度?

设静止的火箭起飞时在极短的时间内喷射燃气的质量为△m,喷出的燃气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喷出燃气后火箭的质量为m,我们设法计算火箭在这样一次喷气后增加的速度△v? 你的结论是:

探究七:

你得到的这几个量在实际发射火箭时是否是想取多大就去多大呢?快去教材中找找吧。

视频3:神舟七号发射全程动画

总结:提高火箭发射速度的有效办法是:

探究八:小组合作研究制作简易火箭方法并交流。

练习:

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000 m/s.设火箭初始质量为M= 300 kg,初速度为零,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情况下,火箭1s末的速度多大?132m/s

推荐第3篇: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气球 火柴 塑料管,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投影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 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演示实验一:定向释放气球实验。

小组合作讨论:刚才这三个实验有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 让学生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做的运动?

如:节日的礼花,喷气式飞机,反击式水轮机,乌贼,章鱼游泳,火箭等所作的运动。

• 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实验演示二:

• 演示:在玻璃管上放泡沫板,在泡沫板上放遥控小车。用遥控器启动小车,再观察。

探究:讨论这两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与碰撞比较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

1、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

2、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

3、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下运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二)新课教学:

总结: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个部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反冲运动。

注:被分离的一部分物体可以是高速喷射出的液体、气体,也可以是固体. 三:反冲运动物理规律:

合力为0或者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作用前:P = 0

作用后: P′ = m v + M V 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P′ = P

m v + M V = 0

故有:V = − ( m / M ) v 负号就表示作用后的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特点:

1、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或者内力远大于外力。

2、一个物体分成两个部分。

3、两部分运动方向相反。

4、内力做正功,总动能增加。物理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课堂练习: 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以相对地的速度v放射出一质量为m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B ) A

MV/m

B

MV/(M-m) C(M-m)v/m

D

(M+m)v/m 四:反冲运动的应用。

1.你知道章鱼,乌贼怎样游泳吗?

它们先把水吸入体腔,然后用力压水,通过身体前面的孔喷出,使身体很快的运动 .你认为章鱼、乌贼游泳时运用了什么原理呢?(反冲运动) 2.农田、园林的灌溉装置能够一边喷水一边旋转,这是因为喷口的朝向略有偏斜,水从喷口喷出时,喷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样可以自动改变喷水的方向。从而达到全面灌溉的效果。

3.反击式水轮机是大型水力发电站应用最广泛的水轮机。它是靠水流的反冲作用旋转的。我国早在70年代就能生产转轮直径5.5米,质量110吨,最大功率达30万千瓦的反击式水轮机。原理:当水从转轮的叶片中流出时,转轴由于反冲而旋转再带动发电机发电。

4.喷气式飞机通过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射高速燃气,可以实现超音速的飞行。第四代喷气式飞机有更强大的发动机喷射高速燃气,可以实现超音速巡航。 5.火箭

(1).古代的火 箭:我国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箭杆上捆一个前端封闭的火药筒,火药点燃后生成的燃气以很大的速度向后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而向前运动。

自己动手:同学们能不能自制一个小火箭呢? (2).现代的火箭 思考与讨论:

例:火箭发射时喷射出来的燃气的质量为m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质量为m2,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2为多大?

解析: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发射前的总动量为0,发射后的总动量也为0

有:m1v1+m2v2=0

则:V2= - m1v1/m2

负号表示速度的方向。可见,燃料燃尽时火箭获得的最终速度由喷气速度和m1/m2决定。

可见:多级火箭能及时把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可用来完成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发射工作,但是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行性越差,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五:反冲运动的防止。

(1).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发生反冲向后运动。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2)中国新型自行榴弹炮

火炮被称为“战争之神”。自行火炮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法西斯德国”,当时德国陆军将一种淘汰的坦克底盘装上大口径榴弹炮装备炮兵,当时它的名称是:突击炮。

• 自行火炮为什么要装在履带式的车辆上呢? • 履带表面有较深的突起抓地钩型设计? •

摩擦系数较大,止退。

• 止退犁,看到了吗?止退犁上又有两个液压缓冲器。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火炮的连射时的命中精度而精心设计的。 课堂练习

机关枪重8kg,射出的子弹质量为20克,若子弹的出口速度是1000m/s,则机枪的后退速度是多少? 解析:

mv0.021000Vm/s2.5m/sM8课堂小结反冲运动1.定义:向气体喷出的反方向反冲运动运动2.原理:动量守恒定律3.应用:反击式水轮机、射击1.发展:宋代-明代-现代2.原理:反冲运动火箭3.提高速提高喷气速度u度方法增加质量比Δm/m

• 作 业:阅读本课后的“阅读材料” • 到图书室、阅览室了解有关火箭的知识

• 按照课本上“小实验”介绍的方法,自制一枚小火箭 完成P17-19“本章小结”及“习题

推荐第4篇: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设计一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现象做出解释

2.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

3.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我国研制和发射“长征”系列火箭的事实,结合我国古代对火箭的发明和我国的现代火箭技术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反冲、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处理喷气式飞机、火箭一类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总结归纳法

教学用具:反冲小车、玻璃棒、气球、酒精、反冲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演示]拿一个气球,给它充足气,然后松手,观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气球这样的运动很多,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运动。

【讲授新课】 (一)反冲运动:

学生举例:你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做的运动?

节日中燃放的礼花、喷气式飞机、反击式水轮机、火箭等所做的运动总结得到:

1、定义:当物体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离开物体时,剩余部分将得到一个反向冲量,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反冲运动。

2、特点:

A、物体间相互作用突然发生,时间短,作用强。

B、在反冲现象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一般不为0;反冲运动中如果属于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的情况,可以认为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二)演示反冲运动

1.装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用透明胶带固定一根玻璃管,管内装有少量酒精,管口有一个皮塞,玻璃管上用透明胶带粘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

实验做法: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气将橡皮塞冲出,同时看到小车沿相反方向运动。

2.装置:取二个空摩丝瓶,在它们的底部用大号缝衣针各钻一小洞,这样做成二个简易的火箭筒.在右图中的铁支架的立柱顶端装上顶轴,在旋转臂的两侧各装一只火箭筒,再把旋转系统放在顶轴上,往火箭筒内各注入约4mL的酒精,并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注少量酒精.点燃酒精棉球,片刻火箭筒内的酒精蒸气从尾孔中喷出,并被点燃,这时可以看到火箭旋转起来。

(三)反冲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1.应用: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反冲的重要应用。

2.防止: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向后发生反冲,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肩部,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四)火箭

1.演示: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的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方向飞去。

2.多媒体演示古代火箭、现代火箭的用途及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

课件展示多级火箭的工作过程:多级火箭由单级火箭组成,发射时先点燃第一级火箭,燃料用完以后,空壳

自动脱落,然后下一级火箭开始工作。多级火箭能及时把空壳抛掉,使火箭的总质量减少,因而能够达到很高的速度,可用来完成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的发射工作,但火箭的级数不是越多越好,级数越多,构造越复杂,工作的可靠性就越差,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

典型例题评讲

1.水平方向射击的大炮,炮身重450 kg,炮弹重为5kg,炮弹射击的速度是450 m/s,射击后炮身后退的距离是45cm,则炮受地面的平均阻力为多大?

2.总质量为M的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每次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速度均为v,则: ①喷出1次气体后,火箭获得速度的大小是多大? ②喷出2次气体后,火箭获得多大的速度?

③若1秒内火箭喷出n次气体,那么1秒末火箭的速度是多大?

3.质量为100kg的小船载有质量分别为m1=40kg,m2=60kg的两个人静止在船上,当两人从小船两头均以4 m/s(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反向水平跃入水中,这时船的速度大小方向如何?

【巩固练习】:

1.一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g的气体,气体离开发动机喷出时速度v=1000m/s,设火箭质量M=300kg,发动机每秒喷发20次,求:①当第三次气体喷出后,火箭的速度多大?②运动第1秒末,火箭的速度多大?

672.某种火箭发射前的质量是2.8×10kg,它的第一级产生的推力是3.5×10N,工作时间为150s,喷气速度为2500m/s,试求:①每秒消耗的燃料。②第一级所带燃料的量.③不计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它在第一级工作开始和完毕时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3.沿水平方向飞行的手榴弹,它的速度是20m/s,在空中爆炸后分裂成1 kg和0.5 kg的两部分,其中0.5 kg的那部分以10 m/s的速度与原速度反向运动,则另一部分此时的速度大小为

,方向

4.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速率关系是

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

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

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

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

推荐第5篇:16.5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必修(选修)3-5

§16.5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班级

备课人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铝箔纸,火柴,支架,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几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不同于碰撞但也是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释放充了气的气球,气球喷气的同时向前“窜”。

演示实验二:教材图16.5-3乙(铝箔纸、火柴药粉、支架)。

演示实验三:教材图16.5-3甲(反击式水轮机原理)。

师:刚才这三个实验是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喷出的气体与铝箔卷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这种相互作用与碰撞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碰撞中两个物体先是分开的,相互作用后可能合为一体,也可能再次分开,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体的,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16.5)

新课教学:

板书:

一、认识反冲运动

板书: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师: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播放视频:章鱼或乌贼的运动;草坪喷灌装置等。

师:你还能列举出其它实例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16.5)

课堂练习: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三个小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16.5)

推荐第6篇: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导学案

16.5 《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学习目标】

识记:(1)经历实验探究,认识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 理解: (2)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现象做出解释;进一步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3)知道火箭的飞行原理和主要用途,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 【重点】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温故知新】 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

动量守恒条件:系统内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矢量和为零 【引入新课】

一、反冲运动

1实验将一个气球吹大,然后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2.反冲运动的特点:内力作用一个整体 两个部分方向相反

3.学生总结反冲运动的定义: 4反冲运动遵循的运动规律:

例题实验二中假设气球质量为M,向后运动的气体总质量为m,速度为v,求气球的速度? 解:气球运动时气体与气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气球运动的反向为正反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

故气球运动的速度为=

5反冲运动的应用: 喷气式飞机;榴弹炮的止退犁;枪,火箭

二、火箭

1.发射火箭的原理

火箭是利用了反冲原理,发射火箭时,尾管中喷射出的高速气体有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就获得向上的动量,从而向上飞去。

设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是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求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为v′

解: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由于内力远大于外力,所以动量守恒。取火箭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发射前火箭的总动量为0,发后的总动量为 mv\'(Mm)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Mm)v0

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因素: (1)____________;

(2)质量比(火箭______的质量与火箭____________质量之比); (3)______越大,______越大,火箭最终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例如图所示,长为L的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立于左侧船尾的人的质量为m,船的质量为M,不计水的阻力,人从船尾走到右侧船头的过程中,求船对地面的运动位移大小。

解: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M0

人和船相对于水面的位移为船的长度L.

112xxL

由上述得

【课堂小结】

一.反冲运动

xx2

MxLMmmx2LMm1.定义: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反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的现象. 2.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3.常见反冲运动: 二.火箭

1火箭原理:动量守恒定律

2影响发射最大速度的因素:①喷气速度:v②质量比M/m

四、作业

课本p25页第三题

推荐第7篇:《反冲运动 火箭》 说课教案

《反冲运动

火箭》 说课教案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1、教学的重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2、教学难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3、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4、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识性知识和图片,使知识更加系统、形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例题的设计,主要针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现象中的应用,首先是两道较为简单的选择题,容易理解。作为后面难题的铺垫。接下来是有关火箭和大炮的发射原理的两道计算题,这两道题主要注重思路上的理解,数据较为简单,容易计算,能够大量的提高课堂的容量。最后利用段时间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进行讨论,并讲解。进一步理解动量守恒定率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试验设计出发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限,对现实生活观察不细致,所以设计了三个有趣的试验,并在课堂开始就进行,这样从课堂刚刚开始学生就充满了兴趣,带着解决具体问题的想法走进课堂,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和理解。

三、教学媒介

1、板书设计: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精简,大致如下:

反冲运动

火箭

一、反冲运动

二、火箭 原理分析(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导) 火箭原理 反冲定义

火箭的发展过程

2、教具、煤体使用设计

本课使用了几个令学生感兴趣的试验 (1)反击式水轮机 (2)火箭反冲原理模拟 (3)水火箭

这几个试验实验现象明显,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通过实验的观察得到正确的结论,有助于对教学中重点难点的突破,并且实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了计算机,展示了一些有趣的图片和几段录像。通过录像和图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推荐第8篇:16.5高三物理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16.5 反冲运动

火箭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例1 火箭的发射利用了反冲现象。

例2 收集资料,了解中子是怎样发现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其中的作用。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2.活动建议

制作“水火箭”。 新课程学习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 ★教学重点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铝箔纸,火柴和支架,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原理模型,礼花,有关航天发射、空间站等的录像带剪辑,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实验方法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演示实验2〗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演示实验3〗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

提问:实验

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呢?实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呢?

看起来很小的几个实验,其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炮发射等。应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此类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1、反冲运动

(1)分析: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书本,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当气体从管内喷出时,它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细管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2)分析: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是利用反冲来造福人类,象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学生:交流,举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喷气式飞机、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运载火箭等。

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反冲运动有更深刻的印象,此时再做一个发射礼花炮的实验。 学生:分析,礼花为什么会上天?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火箭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火箭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对照书上“三级火箭”图,介绍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卫星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以及我国“神舟号”飞船等电视录像,使学生不仅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的知识,而且要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后阅读材料——《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作业:“问题与练习”1~3题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推荐第9篇:反冲运动

《反冲运动》的教学

说教材:

我今天要说的是小学科学五年级《运动和力》这一单元的一篇教材,本单元根据学生兴趣爱好,选取学生熟悉的小车作为研究对象。本课是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最后一课,增加了“对小车运动的思考”这个内容,使形成的概念更具普遍意义。同时对前面所学的《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两节课起到了升华和提高的作用。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活动一,通过有目的的玩气球,观察反冲力的现象;活动二,用气球推动小车。有了前一个活动的基础,学生完全能自主地找到装配汽车的方法,在课本的75页出示了材料图和装配图,教师在学生具体操作上进行简单的指导就可以啦。本课通过“气球为什么能推动小车?”这一问题的研讨,引出对反冲力的认识,包括反冲力与小车的运动方向和反冲力是怎样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当然,我这堂课最主要的还是针对课文中的两个实验活动不足,加以创新。

教学目标:

1、增加学生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感性认识;

2、使学生加深运动和力度的结合;

3、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来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过程和方法:

1、玩气球,体现创新后气球的反冲力;

2、组装、创新气球小车,研究小车的反冲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实验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气球作动力推动小车。 教学难点: 理解反冲力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车、气球、纸怀、废旧笔杆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从电视里观看到“神舟七号”运载火箭升空画面,有吧!那么谁知道火箭向前推进的原理是什么吗?没人知道了吧。告诉大家火箭推进的原理是运用了气流的反冲力。大家想知道什么是反冲力吗?在我们的身旁还有那些东西运用了反冲力的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教学:

实验一:玩气球,初步感受反冲力。 B:

1、演示原实验(放飞气球);

2、实验不足之处:气球到处乱飘,稳定性差,没有进行的方向,看不清反冲现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

1、创新实验方案:增加一个纸杯;

2、纸杯制作方法:从杯口往杯底树直剪成条纹状,再在杯底剪一个小孔,把气球嘴朝下穿过小孔。c:演示实验注意事项:气球要大一点,而且尽量吹大,纸杯底部的孔不能太小,否则放气太慢,飞不起来,但也不能太大。

d:演示创新实验(放飞气球)。

结论:创新后的实验跟原气球相比较,更具有稳定性和方向性,学生很容易感受到气球的反冲力,达到了实验目的。

实验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B:

1、讲述原实验所用材料:一辆小车、一个气球、纸杯和直通气管等;

2、演示原实验;

3、指出不足:①实验时,气球吹得很大,挡在前面,阻力大很难前进;②较大物体在前,动力在后,小车很容易摔尾,导致小车向前推进时,容易偏离方向,影响实验成功率。

b:创新措施:将气球喷嘴由直管换成“V”型通气管。 c:创新原理:前小后大,呈流线型,前进时,便于排开空气,减少阻力,不置于摔尾,保持前进的方向于小车一致。

d:

1、创新实验注意事项:喷口的大小要合适,过于小了力不够,过大了,喷气时间太短;

2、所选气球不能太小,因为气球的反冲力是很小的。

e:演示创新后的实验:

结论:通过这二个实验,我们发现创新后的小车,实验效果更明显,小车减少了阻力,在反冲力的作用下运动得更远。

三、自我评价:这个喷气小车,我认为操作简单、形象直观。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加了对反冲力和反冲运动的认识,另外,整个实验取材简单、方便,一辆小车、一个气球,还有几节由废旧笔杆做成的“V”型弯管。从课堂实际教学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很高,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推荐第10篇:1.4反冲运动

1.4反冲运动

(1课时新课、1课时习题讲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能举出几个反冲运动的实例;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解释反冲运动的现象和处理反冲运动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体会这一定律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感:

培养学生善于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和热心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反冲运动的本质涵义和特征。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正确处理反冲运动有关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

如何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反冲运动。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

五、教学器材:多媒体、水火箭

六、教学设计:

1.新课引入:观看火箭升空的视频

火箭发射的原理是什么?火箭飞行的最大速度由身因素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来了解这一节的学习内容《反冲运动》。 2.新课讲解

(一)、反冲运动

引入:拿一个气球,给它充足气,然后松手,观察现象。释放气球后,气球内的气体向后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飞出。

分析:给气球内吹足气,捏紧出气孔,此时气球和其中的气体作为一个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松开出气孔时,气球中的气体向后喷出,气体具有能量,此时气体和气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气球就向前冲出。

思考:能举出哪些物体的运动类似于气球所作的运动? (节日燃放的礼花、反击式水轮机、枪炮射击、火箭等做的运动。) 总结:上述运动共同的特点。

某个物体系统向某一方向射出(或抛出)它的一部分,从而使物体系统剩余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运动。

(在举例时有些同学可能简单的举例说飞机。可以进入以下讨论:

螺旋桨式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产生前进的动力的原理是否相同?它们是否都能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飞行?)

根据气球所做的反冲运动,得到:在反冲现象中,物体系统所做的合外力一般不为零;但是反冲运动中如果外力远小于内力,可以近似认为反冲运动中系统动量守恒。

(二)演示反冲运动

实验

一、用可乐瓶做一个水火箭,方法是用一段吸管和透明胶带在瓶上固定一个导向管,瓶口塞 一橡皮塞,在橡皮塞上钻一孔,在塞上固定一只自行车车胎上的进气阀门,并在气门芯内装上小橡皮管,在瓶中先注入约1/3体积的水,用橡皮塞把瓶口塞严,将尼龙线穿过可乐瓶上的导向管,使线的一端拴在门的上框上,另一端拴在板凳腿上,要使线拉直,将瓶的进气阀与打气筒相接,向筒内打气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脱开,水从瓶口喷出,瓶向反方向飞去。

实验二:

装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上用透明胶带粘中一块浸有酒精的棉花。

实验做法:点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气将橡皮塞冲出,同时看到小车沿相反方向运动。

(三)反冲运动的规律: 例: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 学生小组讨论并解答,教师投影学生解答结果。 3.课堂练习:课本P16第1题、第2踢

4.作业布置:P17第3题、第4题 《名师金典》

七、板书设计:

1.4反冲运动

1.定义:物体的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剩余部分向相反方向运动。2.解释: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火箭原理: 反冲运动 4.应用: 运输工具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为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一典型例子,需要在分析例子引导学生注意反冲运动的本质规律,学生对动量守恒的概念仍然有模糊,对动量守恒的条件记忆不牢固,理解不够透彻,当讲解例题的时候仍有学生反应不过来,反冲运动满足了系统内力远远大于系统外力的条件,造成学生在考虑火箭运动的时候忽略了可以用动量守恒的方法来求解。

当明确反冲运动与动量守恒的关系以后,要学生尝试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加强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以后的习题讲评中中心任务的转移,即把对反冲运动的认识转移到动量守恒的应用熟悉上。

本节课中的实验演示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实物或者视频展示,建议先安排视频演示,在鼓励学生自行制作实验器材,验证本节内容。

第11篇:反冲教学设计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 李春华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

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铝箔纸,火柴,支架,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

片、动画、视频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几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不同于碰撞但也是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释放充了气的气球,气球喷气的同时向前“窜”。

演示实验二:教材图16.5-3乙(铝箔纸、火柴药粉、支架)。

演示实验三:教材图16.5-3甲(反击式水轮机原理)。

师:刚才这三个实验是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喷出的气体与铝箔卷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

师:这种相互作用与碰撞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碰撞中两个物体先是分开的,相互作用后可能合为一体,也可能再次分开,而这种相互作用中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体的,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

板书:

一、认识反冲运动

板书: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

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师: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播放视频:章鱼或乌贼的运动;草坪喷灌装置等。

师:你还能列举出其它实例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第一响后飞上天空,旋转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高压锅气阀旋转,甚至打喷嚏等。

教师播放这些现象的视频以加深感性认识。

师:前面我们做的三个实验中,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喷出一部分物体后,另一部分物

体会获得速度后退呢?

学生讨论、交流,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也有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的。

板书:2.反冲运动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

条件是 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

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以下两个例题以体会如何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

量计算。

例题1.教材P21 思考与讨论.

例题2.炮车质量为M,炮弹质量为m,炮筒与水平方向成角,若炮弹离开炮口时对地速度为v,求炮车后退速度。(已知地面对炮车的摩擦力远小于炮筒中气体产生的

推力)

板书:

二、反冲运动的主要应用──火箭

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知道火箭的最终速度取决于哪两个要素.

课堂练习:

学生自己完成以下三个小题,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第3题较难,可以删去)

1.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的速度为v的粒子

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多大?

2.火箭喷气发动机每次喷出m=200 g的气体,喷出的气体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1000 m/s.设火箭初始质量为M= 300 kg,初速度为零,发动机每秒喷气20次,在不考虑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情况下,火箭1s末的速度多大?

3.质量为m=60 kg的人站在质量为M=100 kg的小车上,一起以v=3 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人相对于车以u = 4 m/s的速度向后跳出,则车速变

为多大?

参考答案:1. 2.132 m/s 3.4.5 m/s

课堂小结:

1.能够认识什么样的运动为反冲运动。

2.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或计算反冲运动。

作业:

1.搜集一些反冲运动的其它典型应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如水电站的反击式水轮

机等。

2.教材P22 1.2.3

第12篇: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5 16.5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16.5 反冲运动

火箭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 ★教学重点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铝箔纸,火柴和支架,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原理模型,礼花,有关航天发射、空间站等的录像带剪辑,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用实验方法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演示实验2〗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演示实验3〗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

提问:实验

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呢?实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呢?

看起来很小的几个实验,其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炮发射等。应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此类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反冲运动

1、反冲运动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外一个部分必然向相反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反冲运动。

(1)分析: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书本,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当气体从管内喷出时,它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细管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2)分析: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是利用反冲来造福人类,象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2.反冲运动遵循的规律

反冲运动是系统内力作用的结果,虽然有时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但由于系统内力远远大于外力,所以系统的总动量是守恒的。

3.反冲运动的应用实例

(1)利用有益的反冲运动

反击式水轮机是使水从转轮的叶片中流出,使转轮由于 反冲而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喷气式飞机是靠喷出的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的速 度,等等。

(2)避免有害的反冲运动

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枪身向后发生反冲,这就会影响 射击准确性等。

学生:交流,举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喷气式飞机、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运载火箭等。

【例1】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不稳定原子核,放射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

(1)粒子离开原子核时速度为v0,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 (2)粒子离开原子核时相对原子核的速度为v0,则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率等于

[解析] 由于放射过程极短,放射过程中其他外力的冲量均可不计,整个原子核系统动量守恒。

(1) 设剩余部分对地的反冲速度为v/,由于原子核原来静止,故后来粒子的动量大小等于剩余部分的动量大小,

即有

mvo=(M—m)v/

解得;v/= mvo/(M—m) (2)设剩余部分对地的反冲速度为v/,则粒子的对地速率为v=v。—v/。由于原子核原来静止,故后来粒子的动量大小等于剩余部分的动量大小,

即有

m(vo—v / )=(M—m)v /

所以v /=mv0/M

即剩余部分速率为mvo/M。

[点评) 注意将粒子的相对速度转化为绝对速度,如果明确了各速度的方向,则相对速度可确定为两种情况:当两者同向时,相对速率为两者速率之差;两者反向时,相对速率为两者速率之和,这样可将矢量式转化为标量式。

教师:为了使学生对反冲运动有更深刻的印象,此时再做一个发射礼花炮的实验。

学生:分析,礼花为什么会上天?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火箭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火箭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对照书上“三级火箭”图,介绍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1.发射火箭的原理

火箭是利用了反冲原理,发射火箭时,尾管中喷射出的高 速气体有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就获得向上的动量, 从而向上飞去。

mΔv+Δmu=0,

解得

Δu= —Δmu/m。 2.决定火箭性能的参数

根据Δv= —Δmu/m可知,火箭性能晌参数与喷气速度u和 火箭质量比Δm/m有关,一般u在2000~4000m/s,质量之比小 于10。

3.用多级火箭发射卫星获得所需速度

目前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组火箭。因为三组火箭能达到 目前发射人造卫星的需求,又因级数越多,结构越复杂,并难 以控制,因此降低了性能的可靠性,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卫星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以及我国“神舟号”飞船等电视录像,使学生不仅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的知识,而且要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后阅读材料——《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例2】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

)

A.燃料推动空气,空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B.火箭发动机用力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

[解析] 火箭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冲运动,是火箭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从尾喷管迅速喷出时,使火箭获得反冲速度,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答案] 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火箭的工作原理,要注意与火箭发生相互作用的是火箭喷出的燃气,而不是外界的空气。而与带螺旋桨的直升机发生相互作用的才是空气,应注意两者的区别。

(三)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解释章鱼游泳时应用什么物理原理?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四)作业:“问题与练习”1~3题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课后思考

第13篇:教学设计 16.5 反冲运动 火箭 人教版高中物理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 陶立伟

16.5 反冲运动 火箭 灵璧县黄湾中学 陶立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铝箔纸,火柴和支架,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原理模型,礼花,有关航天发射、空间站等的录像带剪辑,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第四节 反冲运动 火箭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1: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演示实验2: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演示实验3: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 提问:实验

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呢?实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呢?

看起来很小的几个实验,其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发射,人造卫星的上天,大炮发射等。应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此类的问题。

进行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如下问题:

一、反冲运动:

1、分析:(1)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当气体从管内喷出时,它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细管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是利用反冲来造福人类,象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为了使学生对反冲运动有更深刻的印象,此时再做一个发射礼花炮的实验。分析,礼花为什么会上天?

2、反冲运动定义: 一个静止的物体在_____的作用下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向某一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_____方向运动的现象。

3、反冲运动特点: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_____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反向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通常可以用_____________来处理。

4、反冲现象的应用及防止

(1)应用:农田、园林的喷灌装置是利用反冲使水从喷口喷出时,一边喷水一边_____。 (2)防止:用枪射击时,由于枪身的反冲会影响射击的________,所以用步枪射击时要把枪身抵在_____,以减少反冲的影响。

二、火箭:

1、现代火箭是指一种靠喷射高温高压燃气获得__________向前推进的飞行器。

2、火箭的工作原理

当火箭推进剂燃烧时,从尾部喷出的气体具有很大的_____,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_____,因而发生连续的_____现象,随着推进剂的消耗,火箭的质量逐渐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当推进剂燃尽时,火箭即以获得的速度沿着预定的空间轨道飞行。

3、影响火箭速度大小的因素

(1)喷气速度:现代液体燃料火箭的喷气速度约为2.5km/s,提高到3~4km/s需很高的技术水平。

(2)质量比:火箭__________时的质量与火箭除燃料外的_____质量之比,现代火箭能达到的质量比不超过10。

4、现代火箭的主要用途 利用火箭作为_____工具,例如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和核弹头、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

三、例题精讲:

例题

1、一个连同装备总质量为M=100kg的宇航员,在距离飞船s=45m处与飞船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他准备对太空中的哈勃望远镜进行维修,宇航员背着装有质量为m0=0.5kg的O2贮气筒,筒内有一个可以使O2以v=50m/s的速度喷出的喷嘴。宇航员在维修完毕哈勃望远镜后,必须向着返回飞船方向的反方向释放O2,才能回到飞船,同时又必须保留一部分O2供途中宇航员呼吸之用,宇航员的耗氧率为Q=2.5×10-4kg/s,如果不考虑喷出O2对设备与宇航员总质量的影响,则:

(1)喷出多少O2,宇航员才能安全返回飞船?

(2)为了使总耗氧量最低,应该一次喷出多少氧气?返回时间是多少?

解析:(1)以飞船为参考物,设沿着飞船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并设喷出质量为m(kg)O2 时宇航员获得的速度是v′,对于“宇航员和喷出的O2”这一系统而言,在喷气方向上由动量守恒可得:

(M-m)v′-mv=0,考虑M≫m,有v′=mv/M① 宇航员返回时做匀速运动,历时t=s/v′② 又筒内O2的总质量满足关系为m0=Qt+m③

联立①②③三式得:m0=Qs·+m

代入数据得:m1=0.05kg,m2=0.45kg,即宇航员喷出0.05kg或0.45kg的O2时,返回去刚好把剩余的O2呼吸完,假如喷出的O2介于m1和m2之间,则返回后还有剩余的O2,故本问题的答案是:喷出的O2介于0.05kg~0.45kg之间,即可安全返回。

例题

2、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的人(可视为质点)站在船的左端,在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与人相对地的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忽

Mmv略水对船的阻力)

解析:选人和船为一系统,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所以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设某一时刻人的对地速度为v,船的速度大小为v′,选人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0。

在人与船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上式始终成立,不难想到,船的运动受人运动的制约,当人加速运动时,船亦加速运动;当人匀速运动时,船亦匀速运动;当人停止运动时,船也停止运动,设人从船头到船尾的过程中,人的对地位移大小为x1,船的对地位移大小为x2,所以=x1vMm,又从图可见x1+x2=L,联立三式可解得x1=L,x2=L。 x2v′M+mM+m

第14篇:1.4学案——反冲运动专题

2012级高二物理选修3-5《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一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1.4 反冲运动

【知识梳理】

一、反冲

1、一个静止的物体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而另一部_______________运动,我们称为反冲。此时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2、反冲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灌溉喷水器、反击式水轮机、喷气式飞机、火箭等,但我们也要____反冲现象存在着弊端,用枪射击时,子弹向前飞去,由于反冲现象枪身会________,从而影响射击的________。

二、火箭

1、工作原理:火箭的飞行应用了_____的原理,火箭的燃料点燃后燃烧生成的高温燃气以很大的速度______喷出,火箭由于反冲而向前运动。

2、影响火箭获得速度大小的因素:(1)____________;(2)质量比(火箭______的质量与火箭____________质量之比);(3)______越大,______越大,火箭最终获得的速度就越大。

3、现代火箭主要用来发射探测仪器、常规弹头或核弹头、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即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工具。

【知识点拨】

一.反冲运动与动量守恒

在以下三种情况中均可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反冲运动问题:

1.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反冲运动问题;

2.系统虽然受到外力作用,但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外力可以忽略 ,也可以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反冲运动问题;

3.系统虽然所受外力之和不为零,系统的动量不守恒,但系统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外力在该方向上的分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在该方向上的分量保持不变,可以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解决反冲问题。

在讨论反冲运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速度的方向性。

(2) 速度的相对性。在反冲运动中,若已知条件是物体间的相对速度,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时,一般应把相对速度转化为对地速度。

【经典体验】

1.如图16-1所示,一个连同装备总质量为M=100千克的宇航员,在距离飞船为S=45米与飞船处于相地静止状态。宇航员背着装有质量为m0=0.5千克氧气的贮氧筒,可以将氧 1

图16-1 2012级高二物理选修3-5《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学号; 姓名:

气以V=50米/秒的速度从喷咀喷出。为了安全返回飞船,必须向返回的相反方向喷出适量的氧,同时保留一部分氧供途中呼吸,且宇航员的耗氧率为 R=2.5×10-4千克/秒。不考虑喷出的氧气对设备及宇航员总质量的影响。试计算:(1)喷氧量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返回所需的最长和最短时间是多少? (2)为了使总耗氧量最低,应一次喷出多少氧? 返回时间又是多少? 分析与解:一般飞船沿椭圆轨道运动,不是惯性参照系。但是在一段很短的圆弧上,可以认为飞船作匀速直线运动,是惯性参照系。

(1)设有质量为m的氧气,以速度v相对喷咀,即宇航员喷出,且宇航员获得相对于飞船为V的速度,据动量守恒定律:mv-MV=0 则宇航员返回飞船所需的时间为:t=S/V=MS/mv 而安全返回的临界条件为:m+Rt=m0,以t=MS/mv代入上式,得:m2v-m0vm+RMS=0,m=

把m0、v、R、M、S代入上式可得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喷氧量为:

mmax=0.45千克,mmin=0.05千克。 返回的最短和最长时间为:tmin=

=200秒,tmax=

=1800秒

(2)返回飞船的总耗氧量可表示为:△M=m+Rt=(MS/vt)+Rt

因为MS/vt与Rt之积为常量,且当两数相等时其和最小,即总耗氧量最低,

据:MS/vt=Rt,所以相应返回时间为:t=相应的喷氧量应为:m=Rt=0.15千克。

=600秒

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求出这时的喷氧量?(m=MS/vt=0.15千克) 2:如图所示,总质量为M的气球下端悬着质量为m的人而静止于高度为h的空中,欲使人能安全沿绳着地,人下方的绳至少应为多长?

2 2012级高二物理选修3-5《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析与解:气球和人原静止于空中,说明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人下滑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人着地时,绳梯至少应触及地面。因为人下滑过程中,人和气球在应意时刻的动量大小都相等,所以整个过程中平均动量守恒,若设绳梯长为L,人沿绳下滑至地面的时间为t,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L=

(Lh)hm0 tt(mM)h M

【自主探究】

1、火箭的飞行是由于火箭喷出的气体向后推周围的空气,空气对火箭有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前进。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火箭发射前的总质量为M、燃料燃尽后火箭的质量为m,火箭燃气的喷射速度为v1,求燃料燃尽后火箭的飞行速度v为多大?

由题目试着分析影响火箭飞行速度的因素:

3、影响火箭飞行速度的因素:

a、b、

4、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停靠岸边的小船上,小船质量为M,现在: (1)人以对地的水平速度v跳上岸;

(2)人以对地的速度斜向上跳上岸,v和水平方向成θ角; (3)人以对船的水平速度u跳上岸;

求上述三种情况下,人跳起后,小船后退的速度各是多大(不计水的阻力)?

【课堂反馈】

1、下列运动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乒乓球碰到墙壁后弹回 B、发射炮弹后炮身后退

C、喷气式飞机喷气飞行 D、火箭的发射

2.假定冰面是光滑的,某人站在冰冻河面的中央,他想到达岸边,则可行的办法是 ( ) A.步行 B.挥动双臂

C.在冰面上滚动 D.脱去外衣抛向岸的反方向

3、运送人造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A.火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推出,气体给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B.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3 2012级高二物理选修3-5《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学号; 姓名:

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

4、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 ) A.使喷出的气体速度增大 B.使喷出的气体温度更高 C.使喷出的气体质量更大 D.使喷出的气体密度更小

5.静止的实验火箭,总质量为M,当它以对地速度v0喷出质量为Δm的高温气体后,火箭的速度为 ( ) A.Δmv0/(M-Δm); B.—Δmv0/(M-Δm); C.Δmv0/M D.—Δmv0 /M

6、一只青蛙,蹲在置于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一端,并沿板的方向朝另一端跳,在下列情况下,青蛙一定不能跳过长木板的是 ( )

A.木板的上表面光滑而底面粗糙 B.木板的上表面粗糙而底面光滑 C.木板的上下表面都粗糙 D.木板的上下表面都光滑

7、A、B两船的质量均为M,它们都静止在平静的湖面上,当A船上质量为

M的人以水平2速度v从A船跳到B船,再从B船跳回A船.设水对船的阻力不计,经多次跳跃后,人最终跳到B船上,则( ).

A.A、B两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2 B.A、B(包括人)动量大小之比为1∶1 C.A、B(包括人)动量之和为零 D.因跳跃次数未知,故以上答案均无法确定

8.装有炮弹的火炮总质量为m1,炮弹的质量为m2,炮弹射出炮口时对地的速率为V0,若炮管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则火炮后退的速度大小为 ( ) A.m2 V0 /m1 B.—m2V0/(m1一m2) C.m2V0cosθ/ (m1一m2) D.m2V0cosθ/m1

9、总质量为M的火箭竖直向上发射,每次喷出气体的质量为m,假设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均为v,则:

(1)喷出1次气体后,火箭获得速度的大小是多大? (2)喷出2次气体后,火箭获得多大的速度?

(3)若1秒内火箭喷出n次气体,那么1秒末火箭的速度是多大?

10.如图所示,长为l、质量为M的小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船头,若不计水的阻力,当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和人对地面的位移各是多少?

4 2012级高二物理选修3-5《第1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班级:

学号; 姓名:

第15篇:《火箭的运动》教案

《火箭的运动》教案

《火箭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高科技中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示意图了解火箭内部结构

2、通过对火箭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的分析复习巩固动量守恒定律,并提高学生对公式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3、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现代航天技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代科技的了解,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前沿物理的探究精神,促进学生更深一步的物理研究学习

【教学内容】

一、教学的重点:(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火箭内部结构、运动原理

(3)了解航天技术

二、教学难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火箭内部结构、运动原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牛顿运动定理、动量守恒定律,那么它们在现代航天科技中又有怎样的体现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火箭的结构与主要部件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

运载火箭是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宇宙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人类一切航天活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大系统: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和控《火箭的运动》教案

制系统。动力系统即火箭发动机系统,是火箭的动力装置,堪称火箭的心脏。它依靠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高速排出后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火箭发动机按使用推进剂的类别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式火箭发动机三种。结构系统通常称为箭体结构,它是火箭的躯体,用于连接火箭所有结构部段,使之成为一整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和飞行性能。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火箭发射后的级间分离、俯仰偏航、发动机关机与启动、轨道修正和星箭分离等一系列动作,都依靠控制系统完成。

2、火箭的升空原理

要使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作用一定时间T。在物理学上,力F和时间T的乘积FT叫做力的冲量。要使火箭发射,就必需有冲量作用在火箭上。这种冲量是通过燃气的爆炸而产生的。按照牛顿力学基本定律,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任何一种移动,广义地说,都是反作用运动。

火箭发动机所达到的推力和速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推进方法。这种发动机不依赖周围介质条件,在空间环境也能工作,这一特点,保证了在不同飞行速度下,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不受空气接受能力的影响,而是恒定的,这也使得火箭(发动机)所能达到的飞行速度比其它任何类型发动机要高得多;其次,由于是直接反作用运动,没有中间机构,在主要的喷射通道中不存在限制工作温度的运动机构,这就决定了火箭发动机的结构简单,而所产生的推力却很大。

火箭飞行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也就是燃料燃尽时获得的最终速度,主要取决两个条件:一是喷气速度,二是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时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之比)。喷气速度越大,最终速度就越大,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下一级火箭的最终速度还达不到发射人造卫星所需要的速度,所以发射卫星要用多级火箭。

3、我国运载火箭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共研制了12种不同类型的长征系列火箭,能发射近地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的卫星。

从1970年到2000年的30年间,我国发射长征系列火箭共计67次,成功61次,6次失败或部分失败,发射成功率为91%。在1994~1996年间曾一度几次发射失败,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经过一系列质量整顿后终于打了个翻身仗。自1996年10月到目

《火箭的运动》教案

前已连续25次发射成功,这在世界卫星发射界也是不多见的。 我国相继研制了

长征一号(CZ-1)系列运载火箭

1970年4月24日,中国使用长征一号(LM-1)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长征一号是在 两级中远程导弹上再加一个第三级固体火箭所组成,火箭全长29.86m,起飞总重81.57t,起飞推力为1040kN。

长征二号(CZ-2)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CZ-3)系列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CZ-4)系列运载火箭

目前投入使用的是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长 征火箭家族中用于发射各种太阳同步轨道和 极轨道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 长征五 号(CZ-5)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即将 进入初样研制阶段,这是对中国航天未来三 十至五十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 一大项目,目标是二〇一四年实现首次航天 飞行,长征五号将主要运载嫦娥卫星直接进 入月球。

右图为“长征三号丙”火箭结构示意图

4、火箭运动过程分析

设物体质量为m,速度为v,在某一和短时间内 俘获另一速度为u的微小质量dm,若不受外 力,则在此过程中动量守恒。用v+dv表示俘获 后物体运动的速度,则

(m+dm)(v+dv)=mv+udm 将等号左方展开并略去高阶无穷小,得

Mdv+vdm=udm 这两份方程式虽然是就俘获质量的情况写出,但对向外释放质量的火箭运动同样适用,只是俘获质量时dm为正;释放质量时dm为负。无论俘获还是释放,m和dm均代表“部分”而m+dm才代表“全体”,m和dm的动量为“局部”,m+dm具有的动量是“总体”。 上式中,u是dm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即绝对速度,v为牵连速度,再用v表示dm相对于

《火箭的运动》教案

以速度v运动的火箭的相对速度,根据相对速度关系式,得

u=v+v 代入上式得

mdv=-v dm

建立图3.38所示的坐标系,并将上式投影,得 mdv=-v dm 或

dv=-v

v 叫“排气速度”。对于使用一定燃料的特定火箭,若火箭周围的大气压保持不变,则v 为一常量。设火箭刚起飞时其质量为m ,速度为零;设燃料燃烧完毕时火箭的质量为m,火箭最终得到的速度即末速度为v,则将上式积分:

【小结】

通过本节课,我们完成了以下内容:

(1)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火箭内部结构、运动原理

(3)简单了解航天技术

既对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了巩固,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16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的能力。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授1时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型、教学方法]新授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设计]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讲授新: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原因(板书)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学生: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板书)(投影:洪秀全塑像)教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①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板书)②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③教义: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打倒“阎罗妖”(投影:教材第4页[学思之窗]节选材料)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很显然,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板书)教师: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焦土,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3、兴起和发展(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

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1年(板书)教师:181年初,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板书)教师: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投影:《永安封王表》)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3年占领南京。②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板书)教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教师提问: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各种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板书)(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北伐(板书)教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教师指出: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②西征(板书)教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③东征(板书)教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板书)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有关”天下田”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教师:(启发)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投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除了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外,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还有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板书)投影:《资政新篇》书影)教师:18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同学们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回答。教师分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教师布置下作业: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18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1)天京变乱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教师讲解经过、投影: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②后期防御战教师提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学生看书回答。(投影: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教师简要讲解:18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术,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因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面对审问,陈玉成大义凛然,厉声斥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铙舌也!”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日,洪秀全病逝。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板书)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教师: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总结: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投影: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一些外书籍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史》张一文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巩固练习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清朝最高统治者

B.外国侵略者

.中外反动势力

D.地主豪绅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答案: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B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

B.列强的侵略.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

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答案:后作业教材49页练习。

第17篇:图形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城楼图:以**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 (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 (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小结知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 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三、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

1、2小题。(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 (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 (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5、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五、板书设计、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像树叶、蝴蝶、**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欣赏教材P31页的“生活中的数学”——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感受生活的中对称图形的美

第18篇: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

《奥林匹克运动》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

高一(1)

授课教师:

张文强

授课时间: 2013年3月28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深刻背景以及有关的发展状况。

2、使学生初步掌握奥林匹克主义、宗旨、精神和格言的内涵,认识到体育竞技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取得的成绩,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难点:

1、辨证看待奥林匹克运动会与战争的关系。

2、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导入本课。

二、新课讲授:

(一)、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1)、体育竞技是为了祭祀神灵而进行的一项宗教活动。 (2)、古代奥运会的产生与古代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3)、战争连年不断,需要身强力壮的武士。 (4)、古希腊人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生活。(奥林匹克神圣休战)

2、古代奥运会的比赛 (1)、参赛选手:具有自由公民身份的希腊人,外国人和奴隶都不可以参加,妇女则连参观比赛都不允许。

(2)、比赛时间:古代奥运会举行初期,由于比赛的项目不多,只进行1天。从公元前468年,第78届开始为5天。

(3)、比赛项目: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

(4)、比赛奖品:对优胜者的奖励较长时间着重于精神、荣誉方面,物质奖励很少。

3、古代奥运会的兴衰

古代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共举行了293届,经历了1168年。可以大致分为鼎盛时期、衰败时期和毁灭时期。

(1)、鼎盛时期:公元前776年~公元前338年是古代奥运会的鼎盛时期。 (2)、衰败时期:公元前338年~公元前146年是古代奥运会的衰败时期。 (3)、毁灭时期:公元前146年—公元393年是古代奥运会由衰落到毁灭时期。

(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三大思想文化运动的出现。 (2)、资本主义大生产和教育的发展。 (3)、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遗址的发现。 (4)、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体育的国际化进程。 (5)、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所进行的各种尝试。 (6)、顾拜旦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

2、现代奥运会的比赛 (1)、参赛选手:运动员所属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必须是国际奥委会的成员,运动员必须遵守国际奥委会章程,遵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则。

(2)、比赛时间:安排在夏季的

七、八月份,会期不超过16天 (3)、比赛项目:至少在四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以及三大洲40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中广泛开展。且今后每届奥运会最多不得超过28个大项。

(4)、比赛奖品:至高无上的荣誉。由国际奥委会主席(或由他选定的委员)在有关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主席(或其代表)陪同下给获奖者颁发奖牌,献上鲜花、吉祥物等,奏响荣获冠军的运动员所在国家的国歌。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多种波折,至今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探索(1894年~1914年) (2)、第二阶段:奥林匹克模式基本形成(1914年~1939年) (3)、第三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与危机(1946年~1980年) (4)、第四阶段:奥林匹克的改革与转机(1980年~至今)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

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内容。 (1)、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2)、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在重视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力图促进世界和平,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开展没有任何歧视和符合奥林匹克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3)、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的精神博大精深,可以反映在多项活动中,《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与奥林匹克思想和宗旨是相互联系的,也是贯彻奥林匹克促进世界和平、建立美好世界目标的重要体现。

(4)、奥林匹克格言: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Higher、Stronger),是鼓励

运动员要继续不断地参加运动,努力追求进步和实现自我的突破。

(三)、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中国的奥运之路的内容。

三、畅想未来:

师生共同畅想在中国举行的下一届奥运会。

四、学习评价

通过提问,检验学习成果。

五、结束新课:

(一)学生小结本课。

(二)教师总结本课。

(三)、布置作业。

(四)、整理教具。

(五)、师生再见。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一套

七、课后反思:

第19篇: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

篇1:五年级科学上册《运动与设计》教案设计 教科版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四、小结

篇2:五年级科学《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

五年级科学《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 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四、小结

篇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运动与设计教案

五年级科学 运动与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

体表面运动时,总有摩擦力伴随,那么大家猜测一下,摩擦力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呢?

有同学说有利,还有同学说有害,到底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

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

要打滑,这时候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的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摩擦力有时候对我们有利,有时候对我们有害)

总结: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

计。

引出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

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

比如我们看,(出示课件)登山鞋的鞋底为什么设计成有花纹的?鞋底

做花纹,增大摩擦力。汽车轮胎为什么要做花纹,遇到雨雪结冰天气还要挂铁链?这样可以使运动物体接触面更粗糙,增大摩擦力。旱冰鞋上为什么要安滚轮?改滚动为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总结:刚才我们看的图片中,他们都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

减小摩擦力的?(学生讨论)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自行车有哪些与运动密切有关的部件?前、后轮子,后轮轴上的小齿

自行车上那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

车把手、脚蹬子表面,做花纹的方法使表面粗糙;前后轮胎表面,做 自行车运动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

手把转动轴、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减

四、练习

1.摩擦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

a.有害 b.有利 c.有时有利有时有害

3.连一连

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

摩擦力增大了 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

摩擦力减小了 拉链不灵活了,涂点石蜡

足球鞋底部有鞋钉

拓展题

板书设计

运动与设计

需要摩擦力,就增大摩擦力,(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加压力

篇4: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大气运动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分析】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因此本单元教材紧密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这条主线。本节内容实用性强,通过学习大气运动可以理解风的形成,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状况。 本单元各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既联系实际又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注意前后连贯,联系实际,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

1.理解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热力环流(及其形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自探求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1.热力环流 2.三圈环流

【板书】

三、大气的运动

【故事导入】三国时期,诸葛亮于农历6月的一天,在葫芦谷设下伏兵,打算用火攻全歼司马懿。这一天,晴空万里暑热难耐,真乃火攻的良机。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b a c b a c b a c 图1 图2 图3

(2)若a地受热(如图2),则: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向下凸,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凸;高空等压面相反。

(学生自主学习,得出结论) 教师提供不同的局部热力环流情景,让学生上黑板动手画出完整的热力环流,通过多点气压值的比较得出结论:

①冷热不均是导致大气垂直运动的原因,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 ②由于冷热原因引起的近地面符合热低压、冷高压,高空气压值和近地面相反。

[知识运用] 解释司马懿逃生、诸葛亮

直接 大气运动最简单

形式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此图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含义以及绘制的方法。

【板书】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导入新课]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 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模拟演示过程并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板书

篇5: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

(一)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

28、29页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教师小结并过渡: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2、教学“对称”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

5、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

三、巩固训练

谈话: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你是怎样确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小结师:

第20篇: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 ------热力环流和风

烟台二中 沙莎

怎样运动?(借助蒸汽、孔明灯,学生非常容易想到,热胀冷缩——垂直运动。发生垂直运动后,空气又将有何运动形式?)

2.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热力环流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并讲解实验原理。

(1)空气除上升和下沉运动外,还产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观察①产生水平运动②下/上方水

一、学习目标

平运动方向相反)

知识目标:1.说出热力环流的原理、学会分析常见热力环流现象。

(2)提示:①垂直运动带来了什么连锁变化,才导致水平运动?②上/下水平运动方向相反的原2.理解高空、近地面风的形成过程,绘制风向

理是什么?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生活问题的习惯,提高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讲解为主,老师适当补充、纠正。引导学生注意:①造成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 造成空气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探究,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水平运动的原因?造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②近地面气温与气压的关系?

二、重难点

即讲即练,动手画图: 重点:热力环流的原理和应用;风向判读和绘制

(1)画出地表热量分布为“热、冷、热”状态下的热力环流图。(规范学生过程理解及画图中出难点:等压面的分析判读

现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2)试比较近地面的M点与高空的N点,两点气压大小?(以学生讲解为主) 1.教法:实验演示法、合作探究、图示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来比较气压大小,进而总结出高低压是相对同一高度来讲的。

2.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进一步,过渡到等压面变形规律,找出1010hpa的地点连接成线,得出高压上凸、低压下凹的特

四、课时:1课时 点。(指导学生记笔记的方法,结合图记忆)

五、教学设计理念

1.抽象知识形象化。大气看不见摸不着,这就给理论知识的理解造成一定难度,具有比较高的抽象性,并且需要一定的物理和数学知识,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小的困难。因此,通过多媒体、实验等手段,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将抽象的知识表现的更加具体,情境更加丰富。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风的形成过程,都用多媒体演示,力求增强形象化理解。

2.理论知识生活化。大气的运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虽然不能肉眼所有,但却影响巨大,现实中有很多的现象和应用,挖掘这些案例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力求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应用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暖气片的安放位置由下方挪到上方,好与不好?无论在上方还是下方都涉及到的问题是,暖气片的热量需要通过怎样的大气运动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房间内的每个角落?(激发学习探究兴趣)

引入:承接上节课的大气受热后,将造成怎样的大气运动?

1.【温故知新】气压、高低压的比较、等压面等预备知识(初中学过的知识,稍作复习即可)

重点厘清:不同高度上和同一高度上气压高低规律

过渡:知识复习完,回到最初问题,太阳能在地表分布不均,造成地表冷热不均,这会造成大气

3.回应开篇暖气片安装位置的问题

过渡:生活中的热力环流很多,谁能更快的找出凶手。 4.发现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此部分学生很容易理解,所以学生自主画图,找学生尝试上黑板画,师纠正) (1)画海陆风(提示:陆地比热容较小,升降温较海洋快;山坡升降温比山谷快) 学生展示探究结果:上台画出或课件演示热力环流,并解释上述现象。

总结:所以滨海地区的气候,通过海陆风调节,气候变得更湿润,温差更小。课后自己画一下山谷风

(2)画城市风,若你是机关干部,帮助规划火电厂和绿化带位置

(3)引导发现生活中其它的热力环流现象(鼓励学生说)如山谷风、超市的中央空调是制热快还是制冷快?

过渡: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蕴含着热力环流的原理,这个作为课后作业请同学们用发现的眼光去观测留意。在日常生活中,空气的垂直运动我们感受的并不明显,但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却每天都能接触到,例如,一开窗,空气由屋外冷的地方流到屋内热的地方。听主持人预报天气,风的预报起码两个方面:风向与风速,那风向与风速如何确定?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确定风向,需要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2)风的形成,分为三种情况:①理想状态下,没有地球自转且没有摩擦力,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时的风向②高空风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③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三个力共同影响。

借助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自己发现风向的偏转规律,确定稳定状态下的风向。

【图示总结】

【课后思考】(为下节内容做好铺垫)

1.空气上升、空气下沉分别会带来什么天气?

2.热力环流,从小范围扩大到全球,会形成什么现象?

【巩固练习】

1)判断A、B两地温度高低? 2)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提醒:南半球呢?课后自己画一下

总结强调近地面风向、高空风向跟梯度力的角度关系,及与等压线关系

(3)画风向:以中国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为背景,让同学们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尝试甲乙两地的风向及风速比较。

指导风向的画法及看风向的方法

方法:先画 力,根据南北半球定 ,根据高空、近地面定偏转角度 (教师先做示范甲地,然后让学生自主画乙地的风,并找同学回答)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