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幼儿音乐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2 08:37:26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幼儿音乐教学心得

音乐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

我爱音乐、孩子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因此我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幼儿中呢?我认为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我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小班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注意力不易集中,还容易情绪化,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自身的想像,因此,小班幼儿的音乐教育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在开展音乐活动的时候,应当以采用接近幼儿本性,能以自然而然的、自由自在的手段和方式将幼儿带入音乐的天地,和音乐成为朋友的方式进行。而具有游戏性的音乐活动,则是最接近小班幼儿的本性,最容易引发和维持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将幼儿顺利带入游戏的情境中进行的。在教学实践中,游戏化的教育以其活泼多变的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体验。

当幼儿初步认识了音乐知识以后,就可以以音乐知识点为游戏规则,让幼儿进一步掌握音乐知识。在音乐游戏《小兔捉迷藏》中,当孩子们了解了音乐的主旋律后,他们就分角色扮演小兔,学习小兔的蹦跳动作,他们的节奏感还不是很强,所以我先让他们根据音乐用小手在自己的腿上跳一跳,初步感受小兔一下一下跳的节奏。然后加入小鼓的敲打配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小兔跳的节奏,这样就可以基本统一幼儿一齐有节奏的蹦跳。 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则是教育活动关键,音乐活动中的游戏性可以让音乐活动的形式和方法都更自由、灵活、丰富多彩,进而也能开启幼儿的心智,从而自觉自愿地、快乐而不知疲倦地投身于其中。活动中,我添置了一幅展有不用姿态的花的背景图,结合图画,让幼儿想象发挥,以起到一个催化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方式,无论是寄音乐于游戏当中,还是寓游戏于音乐当中,都要将这两个因素有效地结合,使音乐活动更具有趣味性,让幼儿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与探索乐趣,也从中学习到严谨科学的音乐知识。

推荐第2篇:幼儿音乐教学随笔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音乐教学随笔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一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喜欢上他(她)教授的课,并且这几门课成绩也就最优秀。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大班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二

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孩子由妈妈陪着来上音乐课,奇怪吧!还真未见过需要妈妈陪读的小学生,况且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长陪伴。我心存疑虑,纳闷着准备开口询问,只见班主任风尘仆仆地赶来。

“这个学生是新转来的,曾在先前的学校被老师体罚了,心理有些障碍。”

原来是这么回事!疑惑解除,我立刻赠给孩子一个真心笑容,并轻声问他:“小朋友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好吗?”话音未落,意外的是把他给吓哭了。

满脸无辜的我纳闷极了!可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响……

“妈妈,呜呜呜……我怕……我要回家……”

怎么办?这种歇斯底里的情况我可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好孩子,别哭了。”我安慰道“你妈妈在身边呢。”看看他妈妈,非常焦急不安,一个劲地摸他的头进行鼓励。

眼前的一幕使我的脑海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让他一个人留下来上音乐课。也许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我相信音乐课可以留下他,我可以留下他。我自信地让他妈妈离开音乐教室,他呢?差点没有跑出去抱他妈妈的腿。

家长和班主任离去,教室里只剩我和一大帮学生。感觉这事情还真刺激,挺有挑战性,但是绝对棘手。我蹲下身子,笑着问他:“你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哭吗?”可他理都不理,瞧都不瞧我:“我要妈妈……”啊,又要歇斯底里地闹了,“你看,有哪个小朋友是妈妈陪着的呢?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陪着上学了。”

“呜……呜……”

我帮他擦干眼泪,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希望从中安慰他一下。

“孩子们?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可老师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别哭了,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我期待他的回答。

“呜……呜……”哭声代替了回答。

无奈之下,我只好先把他安置一边,想用我们的音乐课堂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我们复习了一首游戏歌曲,并离开坐位玩三拍子和二拍子步伐的游戏。

“我们请新同学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向大家提议。

“好!”学生异口同声并表现出极度的热情。

我再一次来到他的身边,蹲下身子:“来吧,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好吗?你一个人多孤单啊,让我们一起舞蹈。”

……

还是没有反应,唉……

“我怕,呜……”好不容易停止,又哭上了,而且是越哭越凶。

“别怕,老师保护你!”我微笑地对着他,希望能够给他一点归属和力量。

可他仍旧没有任何反应。

“好吧,同学们。我们的新同学还没准备好,等一下再让他和我们一起玩。”

美妙的音乐声,不和谐的哭声,我们却愉快地玩着各种音乐游戏……我想我只能够用各种孩子喜欢的音乐方式来吸引他,帮助他。

大概十分钟过去了,我悄悄瞄了他一眼,发现他不哭了,还偷偷地笑了一下。哈哈,我想可以马上给他一个下台阶试试看了。音乐结束,我第三次来到他的位置“我是来帮你‘搬家’的,老师觉得和我们一起坐,大家都会比较开心。”

他好像有些犹豫,我起身学着动画片里的可爱人物先搬走他的书 “嗨哟,嗨哟……”他笑了笑,是在笑我这个老师幼稚吧。

“好了,现在轮到把你‘搬’过去了。”我用调皮的孩子般的口吻。

他仍在犹豫着……

“孩子,让我拉你的手吧!”我用亲切的目光真切地希望他能理我一下下,足够!

一秒,两秒,三秒……他真的站起来了,^_^,真开心!万岁!我成功了!接着,我想我会更成功的。

我帮他安排好一个位置,“刚才,我们玩的很愉快,但是新同学没有和我们一起玩,再来一次好吗?”我对学生们说。

“好!”学生一个个显得兴奋极了。

我和蔼、自信地走到他面前“好孩子,和我们一起玩吧!让我拉你的手,由我负责来保护你,好吗?”

他微微点头,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他点头的样子。

音乐响起,我拉着他的手一起舞蹈,在美妙的乐声中,他笑了,很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觉得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我是多么幸福啊!

让人兴奋的上课时间过去了,他的妈妈一直躲在教室外面旁听,我走出教室,她开心地对我笑,我感觉到一种感激,一种感动……我及时回敬她一个灿烂的笑容,这笑不需要言语,不需要任何说明与标注,因为那是一种爱的交流……

经过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之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学生,那些稚嫩的脸,那些幼小的心,是多么需要我们教师真情的灌溉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特殊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教学经历,感谢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懂得去爱护每一个小生命。也许当你爱护一个幼小心灵的同时,孩子们也悄悄地爱上了你。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三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聆听《三个和尚》这首乐曲时,我先请学生自己讲《三个和尚》的故事,再请三位同学扮演和尚的角色,一位同学扮演老鼠角色,老师做导演。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我是不敢比的,在表演中学生品尝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即兴创作

回顾以往我们不难看到,那些

五、六岁,甚至

二、三岁的儿童,只要你放上音乐,他(她)即可手舞足蹈起来,边玩边哼自己的调调不需要你“教”,即兴对他们就像与生俱有的本能,这是他们心灵的直露和表白。然而随着他们在社会、在成人为他们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却渐渐地把这种巨大潜能给压抑了,给扼杀了,到十

一、二岁的时候,请他们随意跟着音乐跳舞,或随便唱个什么,他们会不安,不知从何下手,即兴对他们已经成为陌生,而到了中学、大学,书念的越多,就越远离这种人类最本能、最自然的东西,学生的创造潜能被扼杀,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儿童观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如听音乐即兴编一个小故事,给乐曲即兴起一个名字,或跟着音乐即兴舞蹈或表演等等。

三、加强音乐创作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创新

音乐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让学生来充分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1.结合歌曲进行歌词创作

小学生像海绵般的吸收新知识,每次听到的词句经过大脑储存后,就想找机会来应用,有的孩子能很轻松地把学到的词句灵活运用,让我们意想不到。歌词的创作是要学生马上反应的,在不改变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代换词的方法,要求学生用新词句代换。这种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灵敏度、思维力和学生即兴发挥的才能。这种办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创作的自信心。有的同学虽然曲调把握得不够准确,可歌词却编得朗朗上口。学生创编歌词的兴趣远远超过你教他去学习一首新歌。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副副可爱的笑容,不正闪现出他们创作的智慧火花和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不是为学会别人的东西而高兴,而是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学生不仅为这首歌曲创编新的歌词,还能为《新年好》填上祝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等的新年贺词作为歌词唱给大家听。为《好朋友》编上新的游戏名词等等。现在同学们只要学会了一首新歌,马上就会提出给歌曲加上新的歌词,尽管他们创编的歌词还很稚气、语句不够严密,但在实践中情感的自然流露,想象力的充分展现,独创性的发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创作的体验和经验,这已经足够了。

2.结合身体律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这也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如欣赏《可爱的动物》时,我让学生听完后说出音乐所刻化的动物形象,并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自编动作即兴表演,尽情地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看到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律动,个个脸上兴高采烈,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举行联欢会。

3.结合语言进行节奏创作

比如利用字词、词组、人名、地名、小动物的名字等做节奏基石,不断反复就成了一个个节奏型。如用“编一编”的游戏来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我先找出姓名是两个字(X X)的同学到前面来,让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名字,这就是最简单的一拍一音的四分音符的节奏型。接着我又找出姓名是三个字( X X X )、四个字( X X X X )的同学,让大家说出他们的名字,这就出现了不同的节奏,一拍两个音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这样全班同学的名字就可以组成一个三声部的节奏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再改变各声部的力度、速度、音色或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来演奏,学生兴趣浓厚,心情愉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名字延伸到地名、词组或小动物的叫声去体验不同的节奏,当出现新的节奏型时,我就把它们写在黑板上,由语言过渡到节奏,再让学生将这些节奏型重新组合成新的节奏,按节奏来说一句话或

一、两句儿歌,学生特别高兴,从中得到了不同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4.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创作教学活动

以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认识事物,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激励其创造的意识。如在学完一首歌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按各自的爱好和能力分工,有的同学演唱;有的同学编舞;有的同学用打击乐器编配伴奏等形式进行排练,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一次向大家汇报。一个个精彩的小节目,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自己创编,自己表演真是其乐无穷。孩子们奉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真是不能小看他们。因此,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在其乐无穷的音乐天地里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总之,从小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无拘无束、即兴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挖掘,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推荐第3篇:中山小学幼儿小班音乐教学设计

中山小学幼儿小班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一)

认知: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多,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1.想一想:

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 2.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 (1)说一说: 清晨,在校园里,同学们脸上都是什么表情?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小结:

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快乐了。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有什么好处? 2.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时,当你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会帮助你;当你忘带学习用具时,同学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会使大家共同进步。 出示图二

1.即兴表演:

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学连忙上前扶起他,并安慰他。 2.现场采访:

当别人扶起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你为什么要去扶这位同学? (给表演好的同学鼓励) 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游戏时,不仅可以玩得高兴,而且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还会帮助你、照顾你。看!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多快乐呀!

1 3.全班交流:

现在你们说说是一个人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说说理由。

三、想一想。(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怎样做。)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二)

一、出示课件一(小动物学校的故事) 1.小组讨论:

小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你想对小兔说什么?

小兔听了小羊的话会怎样做呢? 2.小结:

同学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课上一同学习,课下一同游戏,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会快乐、有意思。

二、唱一唱。(激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放音频

1.师生同唱《找朋友》 2.表演唱《找朋友》。

三、练一练。(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出示课件二(“练一练”中的图) 1.小组交流:

图中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2.即兴表演。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2)说出同学的名字。 (3)互相握手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叫多组同学到前边表演。 3.小组比赛

比比谁认识的同学多。

请认识同学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和同学交朋友的。(对表演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4.小结:

主动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是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第一步。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因为同学都是好朋友。

四、读儿歌,总结全课。1.学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板书儿歌

2.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3.总结:

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是非常快乐、有趣的。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系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好朋友。

板书设计:

三、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同学们,在一起, 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好朋友,多亲密, 在一起,多欢喜。

鸭子上桥

目的:通过游戏培养小朋友数序概念(1—8顺数,8-1倒数),有节奏地走步。 准备:在地上划一座约三十厘米宽,四米长的独木桥。

基本动作:1.鸭走步。2.鸭游水(两脚并拢,碎步,两手放体侧,向前后轮流快速摆动,作游水状)。

玩法:1.前奏时八个小朋友排队报数,然后根据歌词原地做鸭走步,等唱到某数,某数的小朋友就起步上桥。八只鸭子都上桥之后,一齐左右摇摆。

2.第一段尾奏[1]—[4]小节,后一个小朋友双手拉大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先右后左各四次摇摆。[5]-[8]小节做鸭走步。

3.第二段尾奏[1]—[4]小节,在桥下作鸭游水状。[5]-[8]小节做鸭走步准备上桥,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小朋友只能在划线范围内上下桥。踩线者作掉河处理,在下回游戏中停一次。

下蛋啰

目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准备:五只小竹篮,其中一只放有十几个“鸡蛋”(可用乒乓球或其他圆形的道具代替)。头戴母鸡头饰的小朋友双手背于身后,围成一个圆圈站立,扮生蛋的母鸡。请四名小朋友手挎小篮,站在圈心面对面蹲在地上,用手蒙上眼睛扮找蛋者。另请一名小朋友手挎放有蛋的小篮、站在圈外扮分蛋者(见图)。

玩法:[1]-[12]小节:母鸡两脚做“起踵”(正步站立,第一拍:踮前脚掌,第二拍:压脚后跟),上身随节拍向左右两边摆动,同时分蛋者把篮中的“鸡蛋”任意分给圈上的母鸡。到音乐[12]小节时,要把篮中的蛋分完。拿到“鸡蛋”的和没有拿到“鸡蛋”的母鸡,双手一律在身背后相握。[13]-[14]小节:找蛋者迅速站起在圈内做小跑步行进。[15]-[16]小节;找蛋者随意在某一只母鸡面前找蛋一次(用手指一下某个小朋友),被找的母鸡要伸出双手,如手中有蛋就摊开双手,如没有蛋就向找蛋者摇摇双手。[17]-[25]小节:重复[13]-[16]小节的动作三次。音乐结束,找蛋者举起篮子,告诉大家找到了几个蛋,谁找得最多,其优胜者,下次游戏就由他来扮分蛋者。

4 规则:1.每次游戏,重新选举找蛋者。

2.找蛋时,一定要两小节音乐小跑步,两小节音乐找蛋。

公鸡

玩法:由一个小朋友边唱边做动作,唱到最后一句时,站在邀请者面前,被邀请者站起跟在其后,两人同时唱、做动作。

(歌词中的数量词应根据公鸡数而变化)似开火车,一个接一个地玩下去。

猜谜语游戏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想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3、尝试看图谱创编歌词,能主动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成功与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

2、水果图片:葡萄、香蕉、石榴、菠萝。

3、动物图片:大象、小兔、袋鼠、燕子、蜗牛。

三、活动过程:

(一)唱山歌猜水果名称——熟悉歌曲旋律,了解问答的形式。

1、以问答的形式引入歌曲,教师唱问句,幼儿猜出谜面的四种水果。

2、教师出示图谱,边唱边问。

3、教师出示四种水果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6、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

(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动物联欢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

5 歌曲中去。

2、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

3、幼儿分组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

4、幼儿表演自己所创编的歌词,并把它们连成一首问答歌。

5、尝试多种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三)游戏——“抛绣球”,向主动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纸绣球。

《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知识的潜能。

2、在熟悉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能与同伴合作创编歌曲。

3、学习用京剧西皮短促、拖长音、婉转的方法演唱歌曲。

4、懂得骄傲失败的道理。教学准备:

1、歌曲伴奏带

2、幼儿已有故事和创编过儿歌的经验。

3、对京剧的有一定的了解,熟悉音乐旋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听京剧《红娘》的片段音乐出场,自由做有趣的京剧动作

2、哼唱曲调

二、引导启发

1、依据故事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你们知道兔子和乌龟的故事吗?除了会讲故事,还会干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内容有节奏的念儿歌。(同时出示图片)

三、创编歌曲 集体创编

1、每一副图片都代表了儿歌的每一句话,,谁能用《红娘》的曲调把这句歌词表现出来?(幼儿自由讨论、尝试)

2、请幼儿进行表演 结伴创编

1、老师这儿还有六幅画,请你们自由结伴,选择一张图片,编出图片所表达的 6 歌曲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及时发现幼儿创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尽量自己解决

3、加强对特殊幼儿的照顾,鼓励孩子大胆加入。

四、游戏深化

1、请幼儿一一分组进行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同伴的创编情况。

2、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总结评价

十二生肖歌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创编十二生肖歌的歌词。 2 探索儿歌和歌曲的旋律进行匹配的学习方法。

能积极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十二生肖图、旋律的录音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

2、你的爸爸、妈妈属什么?

3、属相也叫生肖,除了这些生肖,你还知道哪些? 幼儿说出来后,教师一一出示

生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生肖。 4今年是什么年?(马年)

今年出生的孩子都属马,小朋友是五年前出生的,那就属牛,六年前出生的孩子就属鼠。

5、这些小动物被选上当十二生肖,真高兴,我们一起为它编首歌吧。(1) 出示节奏图,幼儿一起打节奏。

(2) 编歌词。教师将幼儿编的歌词写在节奏图下。 (3) 编好后,幼儿一起朗诵歌词。

(4) 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启发幼儿有节奏地朗诵,自然而然地将儿歌和旋律 7 匹配。)

6、激发幼儿积极跟随音乐旋律,轻学唱歌曲,初步唱准旋律。(两遍)

7、这首歌真好听,我们来起个名字吧。

8、小动物听了小朋友的歌高兴得表演起来了,我们也来学学它们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小燕子拿剪刀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草偷偷地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孩子们关注着周围的变化,享受着春天的美好!在我们的“春天有约”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象,更体验了春天带来的欢乐。

小燕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熟悉的小动物。它也是春天来临的一个象征。《小燕子拿剪刀》这首歌曲,把春天的画面描述得如此美丽,孩子们在歌唱时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这样好听的歌,我想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同时,这个音乐活动也是作为我下一个活动《春天的礼物》的一个铺垫,从小燕子带来的礼物自然地引向孩子们也动手制作春的礼物,进一步体验春天的美好!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乐意表达、表现。

2、感受歌曲中春天的诗意与韵律美,体验春天的美好。活动准备:

柳条、浪花、桃花、雨丝、音乐、录音机、礼物、小燕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 春天悄悄地来了,有个朋友唱着歌儿,也飞回来了,你们听!

二、欣赏活动

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 呀!谁来了啊?(小燕子)

◇ 原来是小燕子飞来了啊?小燕子从哪来的? ◇ 小燕子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了啊?

第二遍欣赏,感受歌曲轻快的节奏,体会小燕子愉悦的心情。

(边欣赏,教师边用手演示:小燕子唱着轻快的歌曲,在天空中飞舞„„) ◇ 小燕子的心情到底怎么样?

8 ◇ 你是怎么知道的?

◇ 小燕子多高兴啊,它从南方飞回来,发现我们这里有很多变化,小燕子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忆有关春天的经验。) 第三遍欣赏:和小燕子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 你们瞧,小燕子在天空中多快乐啊,让我们也用自己的小手当成翅膀,和小燕子一起看看春天的美景。

◇ 教师一遍做手势,一遍用语言引导: 小燕子快乐地从南方飞回来啦。它一会飞向高处

老鼠画猫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初步学会歌曲《老鼠画猫》``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有猫轮廓的纸若干张,黑笔人手一支; 2.猫头饰,大老鼠头饰各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引出新歌曲。

1、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队前进!播放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歌唱活动《顽皮的杜鹃》 活动目标:

1、倾听歌曲,了解歌词大意,初步跟唱歌曲。

2、能用跳跃的声音模仿杜鹃的叫声。

3、在歌曲意境感染下,体验喜爱杜鹃鸟(布谷鸟)的美好情感。活动准备:

1、绘有简单风景的图片一幅。

2、可活动的小朋友、杜鹃鸟图片。

9 活动过程:

1、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边演示图片,边讲述:“春天来了,我走在草地上,突然听到了‘咕咕’的叫声,这是谁在叫呢?”

2、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教师继续操作教具并讲述歌词内容,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朋友走在什么地方,听见杜鹃在唱歌?最后杜鹃怎么了?

(2)教师:“你们也跟我来找找小杜鹃吧。”幼儿随音乐学念第一段歌词。 (3)幼儿轻轻地学唱第一段歌曲。

(4)在动作暗示下,教师提醒幼儿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双手放在胸前)。 (5)教师边演示教具,边讲述第二段歌词内容。 (6)幼儿轻轻学唱第二段歌词。 (7)教师提醒幼儿唱准跳音“咕咕”。

3、幼儿完整地表演唱歌曲一遍。(1)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一遍。

(2)幼儿根据歌词进行表演,感受歌曲意境,体验喜爱杜鹃鸟的美好情感。 《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园用自然声音唱歌,吐字清楚,唱好附点。

2.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幼儿要认真学习,不骄傲。

活动准备:螃蟹、小鸭、小兔、大马贴绒教具;录音磁带;准备每人一份需改正的画;请一名幼儿扮演丁丁。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丁丁的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丁丁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丁丁的故事。”教师根据歌曲内容编一个故事讲给小朋友听,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学习歌词。

1.教师出示四条腿的螃蟹问:“这是什么?这只螃蟹画的对么?错在那里?

2.依次出示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小兔子和没尾巴的大马,进行逐个提问。

幼儿回答后,教师说:“我们把丁丁的故事编成几句话来说一说吧!引导幼儿按歌曲节奏来学说歌词。

(三)启发幼儿为歌曲起名字,并学唱歌曲。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说,丁丁这个小画家画画太粗心,一点都不认真,我们应该叫他什么样的小画家呢?引出《粗心的小画家》。

2、教师范唱一遍歌曲。

3、进行发声练习,复习歌曲《画妈妈》

4、在教唱过程中,重点学习附点音符的正确唱法,学习节奏型:×× ××|×× ×|

5、欣赏录音机里的歌曲。

6、变换多种形式教幼儿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声、集体演唱等)。

(四)现场操作,请幼儿改画。

1、丁丁这么粗心,又不爱动脑筋,把画画错了,请小朋友动动脑筋,帮丁丁把画改正过来好吗?请个别幼儿上前进行改画。

2、为了使每个小朋友都有改

舞蹈——炒米粉

活动目的:

1、观察炒米粉过程的基础上,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发挥想象,体验用动作表现内心感受的乐趣。

3、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

1、幼儿在家观察过炒米粉的过程。

2、炒米粉录像带。

3、音乐磁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你们都看过妈妈炒米粉了,现在请你们说说妈妈是怎么炒米粉的? 教学设想:让孩子回忆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孩子感到开心、有趣、十分活跃,他们指手划脚地用语言和动作把妈妈炒米粉的情景再现出来,这样激发了幼儿对舞蹈创编活动的兴趣,为舞蹈创编活动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2、观看炒米粉录象。

师:(出示一块米粉)多奇怪呀,原来硬硬的、四四方方的一块米粉,是怎么在锅里变的软软的、细细的,象一条条白线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11 教学设想:此环节主要让幼儿观察锅里水面沸腾翻滚及米粉下锅后在水里由硬变软的过程。由于录象配有音乐,所以在引导幼儿观赏录象时,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实现舞蹈与音乐相结合。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能说出音乐的变化过程。(1) 水还没开时,音乐安静。

(2) 水面沸腾翻滚时,音乐欢快、激烈。

《花儿朵朵》

活动目标:

1、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创编各种花儿开放的动作。

3、从小培养幼儿对自然、对艺术、对生活的热爱。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花园。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幻灯片,《花朵开放》课件。活动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们,今天何老师带你们到花园里玩,你们排好队,咱们出发啦!(绕场两圈:音乐1)到我身边来,随便找个空位子坐好!(提示:分开点)

二、引导幼儿尝试创编各种表现花朵的动作

1、在花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2、咦!花朵是怎么开放的?谁知道?(1-6名幼儿)

3、何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用动作表现花朵开放的样子?哪个小朋友愿意来? ①(音乐1) ②(音乐1) ③(音乐1) ④(音乐1) ⑤(音乐1)

4、哇!好美呀!我们都来学学花朵开放的样子,美一美! 集体表演(音乐1),教师巡回指导!(适当表扬有创新的幼儿)

5、好漂亮,好漂亮,我们来玩个游戏吧!我来当园丁,你们来学当花骨朵,我给你们浇水,你们就开放,看哪朵“花”开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样。开放后保持不动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几朵花画下来的。

6、定型表演(第1个、第2个、第3个开始合音乐2前面部分,一直到浇完水。

7、教师画完后,小结:你看你们多棒,编了这么多花朵开放的动作。

8、现在我们一起来互相学习一下吧!先来开这朵花,喝水会怎样?(音乐2中间部分)风吹来会怎样?(音乐2最后部分)

9、先“开”第一种(音乐2)。

10、开第三种(音乐2)。

三、进一步引导幼儿创编集体合作的动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几层花瓣的,那又是怎样开的呢?先开哪一层?(3名幼儿)

2、到底怎样开的呢?(放课件)

《下雨了游戏》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准备:一顶雷公公的头饰。请一名小朋友头戴雷公公的头饰站在场地中心,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散在场地四周。

要下雨了

玩法:

雷公公原地站立,右手伸至身前上方,掌心向着地面。全体小朋友边唱歌边向雷公公走去。当走到雷公公身边时,伸出一个食指,点在雷公公的掌心下。当唱到歌曲最后一小节“啦”字时,雷公公的右手掌马上抓点在他掌心下的食指;而点手指的小朋友要迅速收回食指并逃离雷公公。如果雷公公一只手指头也没抓住,那么就马上去抓逃离的小朋友。如果雷公公抓住了某小朋友的食指,就不必再去追其他小朋友,下次游戏就由被抓的小朋友扮雷公公。

13 规则:1.雷公公一定要在音乐最后一小节的第一拍时,才能握起手掌。

2.如果雷公公一下抓住了两个小朋友的食指,那就由他俩来猜拳,输者在下次游戏中扮雷公公。

大猫小猫

玩法:由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大猫、小猫。再准备两个球,一大一小。唱到“大猫玩大球”时,扮演大猫的小朋友即去拿大球拍。唱到“小猫玩小球”时,扮演小猫的小朋友即去拿小球,团团转着玩。第三段由两个高个子小朋友手搭手组成“大房子”,再由两个矮个子小朋友搭成“小房子”。唱到“小猫进大房”时,小猫即钻到高个小朋友搭的大房子里去。唱到“大猫进小房”时,大猫即走到矮个小朋友搭的房前,这时两个矮个小朋友把手压得低低的,大猫把头伸过去,身子钻不过去,做急得尾巴摇的样子。参加游戏的全体小朋友会高兴得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时,可以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让大多数小朋友都参加游戏。

小动物搬家

玩法:十二个小朋友分三组,面对面站成三个动物的家。(见图)

[1]—[5]小节:1号小朋友扮鸟飞,飞到4号位置。鸟飞用碎步,两拍飞一下,两臂上下有节奏地摆动。其他小朋友拍手。

[6]—[10]小节:2号小朋友扮鸭走,一步一拍,走到1号位置。鸭走预备时,两脚稍分开、屈膝稍成外八字形,挺胸,两臂在体侧稍近身体,手心向下,手指翘起,模仿鸭子形象。左脚开始两脚轮流向前迈步,同时身体向左、右摇摆,装出笨拙的样子。其他小朋友拍手。

[11]—[15]小节:3号小朋友扮兔跳,两拍一跳,到2号位置。兔跳时,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微蹲,同时两臂屈肘举在胸前,手心向前,模仿兔子耳朵,其他小朋友拍手。

[16]—[19]小节:原地站立,用右手食指点数小动物。

[20]—[21]小节:两手手心向前举过头,做招手动作,原地碎步。 间奏:每一家动物可互相小声商量,自己下一次所扮演的角色。老师问:“1号?”小朋友答:“小熊。”“2号?”“青蛙。”“3号?”“大象。”„„这样游戏重新开始时,可以让唱的小朋友心中有底。

15 提示:1.教师可以逐步增加每组人数,也可以轮换小朋友进行游戏。

2.培养小朋友根据音乐节奏填词的能力,以及动作的想象能力。

小动物回家

目的;培养幼儿按音乐节奏跳的能力。

玩法:把小兔、小青蛙和小鸟的画像或画片作为标记,分别贴挂在椅子上,分放在三个角,作为三个小动物的“家”。请若干个小朋友分别戴上这三种动物的头饰,各自蹲在自己

的“家”里,老师弹奏音乐,小兔、小青蛙和小鸟,同时从自己的家中随着琴声出来玩耍。当音乐停止了,小动物应该各自跳回到自己的“家”里。对跳错了“家”的小朋友,老师要轻轻地告诉他“家”的正确位置。其余小朋友在座位上拍手,游戏可连续做几次,使全班小朋友都能参加游戏。

小猫敲门

目的:通过猫和老鼠的追捉过程,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充分表现威武勇敢的猫和机灵的老鼠的不同形象。

玩法:前奏,小老鼠到处窜来窜去偷东西吃。

[1]—[2]小节:猫作敲门状。

[3]—[4]小节:小老鼠右手放在耳边倾听敲门声。

[5]—[6]小节:猫用力敲门。

[7]—[8]小节:猫很神气地用手拍胸脯。

[9]—[12]小节:老鼠轻声地问,猫司令很神气地回答。

[13]—[20]小节:小老鼠东窜西窜,边跑边喊“救命”,猫司令大叫一声“喵呜”,向老鼠猛扑过去。

第二遍音乐:猫追捉老鼠,老鼠可蹲下躲避。

小老鼠吃米

玩法:全班小朋友坐成半圆形,扮小老鼠。离全班小朋友

三、四尺的地方,坐一个小朋友扮小花猫,两手合掌放在脸侧作睡觉状。中间放着两口米缸(见图)。

第一段歌曲开始时,小老鼠轻轻地离开座位,两手握空拳,伸出食、中两指放嘴边(指尖相触向前),上体前倾,一面唱歌,一面轻轻地用碎步走向米缸。唱第二段歌曲时,小老鼠作吃米状,唱到最后一句,“醒了,捉住你”时,小花猫伸腰(两臂向上弧形打开)后,两手前伸作抓小老鼠状。唱完歌曲,小花猫要“喵呜”叫一声,才能跑过去捉小老鼠,老鼠要听到猫叫后才能逃回自己座位。小老鼠回到座位后,小猫就不能再捉。不管“猫”是否捉到“老鼠”,都要调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提示:“小老鼠”走路时要轻,不能大声喧哗,表现出黑夜里“小老鼠”偷米吃的形象。开始教时,教师可扮演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做动作。

小花狗

玩法;全班小朋友站成圆圈,请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游戏开始时,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按歌词做动作。唱“一只小花狗”时,两手五指并拢放在头上当作耳朵。唱“蹲在大门口”时, 17 两臂胸前屈肘,两手交叉搭臂,两腿半蹲。唱“两眼黑黝黝”时,直立,两手大拇指与食指搭成圆圈放在眼前。唱“想吃肉骨头”时,两手握拳放嘴边作吃骨头状,身体稍向左右转动。

唱完以后,圈内小朋友叫“汪!汪!”两声。圈上的小朋友听到叫声立即蹲下。此时圈内小朋友就用手去抓没有蹲下的小朋友。如抓不到,可重复进行游戏一次。如抓到了,两人互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小蝈蝈

玩法:全体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在圈内画一个稍小的圆圈,选三名小朋友站在小圆圈中蒙住眼睛扮“小蝈蝈”。

[1]一[4]小节:扮“小蝈蝈”的小朋友原地转一圈。

[5]一[10」小节:扮“小蝈蝈”的小朋友模仿蝈蝈的动作,在“蹦”和“跳”处按音乐节奏。用双脚向外蹦跳出小圈。第一个跳出小圆圈的为优胜者,他可指定另外三名小朋友扮“小蝈蝈”。并做好继续游戏的准备。

小花猫和灰老鼠

玩法:全班小朋友先拉成大圆圈,然后每三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小圆圈,两手相互搭肩作米缸。请一个小朋友作小花猫站在圈外。

四、五个小朋友作老鼠站在圈内(见图一)。

第一遍音乐:

作米缸的小朋友站着(或蹲下)唱歌,当唱到“嗨”时,手放下拉成大圆圈。

作老鼠的小朋友做下面动作:

[1]小节:两手握空拳,伸出食、中两指放嘴前(指尖并拢向前),上体稍前倾,用碎步向前跑,模仿老鼠的形象(见图二)。[2]小节:在原位一拍向左转,一拍向右转。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5]-[6]小节:碎步左右转一圈。[8]-[9]小节:碎步向前跑。动作同[1]小节,跑近米缸,两手轮流向前作抓粮食状。弹前奏时,一跳,两手搭在米缸上,或者进入米缸站在中间。

第二遍音乐:

作米缸的小朋友唱歌,作老鼠的小朋友作偷吃粮食状,作小花猫的小朋友做下面动作:

[1]-[2]小节:小花猫按节拍走进圆圈,同时两臂屈举胸前(手心向前、手指微屈),两手轮流向前屈伸,模仿小花猫走路。[3]小节:站着不动,瞪着眼睛看老鼠。[4]小节:上体稍前倾,两手放嘴边(手心向里),向两侧拉开,作摸胡子状两次。[5]-[6]小节:两手用虎口叉腰,同时挺胸,瞪眼睛。

[7]小节:两手大拇指放在嘴角上(见图三),手指由下向上翘起手心向前(见图四)。[8]-[9]小节:模仿小花猫走路。[10]-[11]小节:右脚向右前方做弓箭步,同时两手轮流前伸四次,作抓老鼠状。[12]小节:脚不动,两手用力握紧,作抓住状。[13]小节:右脚收回退在左脚后,同时两手放嘴边作咬状。[15]小节:作米缸的小朋友放手拉成大圆圈。作灰老鼠的小朋友立即逃跑,小花猫就去抓灰老鼠。追逃时,不能跑出圈外,当抓到一只或两只灰老鼠时,停止游戏,另行分配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小青蛙打呼噜

目的:培养小朋友的听觉能力。

准备:参加游戏的小朋友站成一个圆圈。请一个小朋友到圈心扮小青蛙。另外,教师准备一个会发出类似青蛙叫的小玩具。

玩法:全体齐唱歌曲,同时,扮小青蛙的小朋友边喝边做各种青蛙的动作,圈上的小朋友模仿他的动作。到歌曲最后两小节,全体小朋友大八字步蹲下,头低垂,眼闭上似睡着了,同时双手背于身后相搭。此时,教师(也可以请一个小朋友)把玩具交给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等教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拿玩具的小朋友就发一下响声,这时,全体小朋友要马上醒来,由圈心的小青蛙来辨别响声是圈上哪一个小朋友发出的。如猜中了,下次游戏可以继续扮小青蛙;如猜错了,允许他再猜一次(全体重新闭上眼睛,拿玩具的小朋友再发一下响声),如还是猜错了,由拿玩具的小朋友到圈心扮新的小青蛙,游戏重新开始。 现则:1.圈心的小青蛙做动作时,可以任意发挥。

2.拿玩具的小朋友每次只能发出一次响声。

3.没有听到响声时,不许抬头张望。

小鸟学飞

准备:按小朋友人数准备小鸟头饰若干只。

玩法:全班小朋友坐成圆圈,带小鸟头饰扮演小鸟。

前奏:请三个小朋友蹲在圆圈中间,两臂屈肘,两手在胸前交叉抱臂,随音乐慢慢起立,最后一小节两臂经头上向两侧打开作翅膀(手心向下)。

[1]—[8]小节:小鸟在圆圈中随音乐自由飞翔。

[9]—[12]小节:飞到某只小鸟面前,原地继续飞四小节,表示教它飞。该小鸟两手叉腰看着它飞,并点头表示已学会飞了。

[13]—[14]小节:两只小鸟面对面飞。

[15]小节:自转飞一圈。

音乐重新开始,六只小鸟同时在圆圈中间飞。游戏继续进行时,将有十二只小鸟同时在圆圈内飞翔。

小鸟找窝

21

目的:练习鸟飞的动作,培养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准备:地上画些小圆圈作鸟窝。扮小鸟的小朋友分别蹲在小圆圈里,中间站着一只没有窝的小鸟。 玩法:[1]一[8]小节:蹲着和站着的小鸟随音乐节奏向四处自由地做鸟飞动作。

[9]-[12]小节:小鸟们蹲在地上,做吃虫动作,同时嘴里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14]-[21]小节:动作同[1]一[8]小节:最后,当音乐奏到

时,小鸟们(包括那只没有窝的小鸟)要立即飞去找窝。找不到窝的小鸟,站在中间,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1.向四处自由飞动时,不能相互碰撞。

2.当音乐奏到

时,小鸟才能飞去找窝。 找小猫 曲一

猫走路

曲二

小猫歌

22

玩法:老师做猫妈妈,全体小朋友做小猫。小猫随曲一做猫走路动作(两臂屈肘在胸前,掌心向前)走成圆圈,每走四小节停下,喵呜喵呜叫两声,同时两手放嘴边(手心向里)向两侧拉开,做摸胡子动作两下。接着随曲二边唱歌词边做下面动作:

[1]—[2]节:做猫走路动作四步。

[3]—[4]小节:做摸胡子动作三次。

[5]—[6]小节:原地做拍手小跑步。

[7]—[8]小节:右手指猫妈妈。

[9]—[10]小节:小朋友边唱边原地蹲下或四散跑开,找个地方躲藏。

[11]—[12]小节:向妈妈招招手。

小猫躲好后,教师(猫妈妈)边唱第二段歌词边做以下动作:

[13]—[14]小节:做猫走路动作到小猫附近。

[15]—[16]小节:右手食指指小猫。

[17]—[18]小节:两手抚胸后向前摊开。

[19]—[20]小节;边走边用手点小猫的头。被点到头的小猫就站起来,一边喵呜喵呜叫,一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再参加游戏。未点到头的小猫不动。等老猫唱完第二段歌词后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站起来一边喵呜喵呜叫,一边跑到猫妈妈身边。

母鸡和小鸡

23

玩法:此形式适合于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反复学习鸡走、鸡叫、鸡拍翅膀等动作。老师在中间做母鸡,小朋友在母鸡周围做小鸡,围成一圈。大家边唱边做动作。

前奏:母鸡孵小鸡,小朋友由鸡蛋变成一只只小鸡。

第1、2段,作鸡嘴状(伸两食指。指尖相碰,放在嘴前方)。 第

3、4段:作鸡走状(双手往后侧伸)。

第5、6段:作拍翅膀状(双手拉住胸前衣服,双肘上下起伏)。

蚂蚁

目的:训练小朋友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游戏前,两名小朋友双手相搭做山洞,一小朋友做蚂蚁,一小朋友做豆,其余都做小蚂蚁。音乐开始,一蚂蚁在洞口前,边唱边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唱到“回洞请来好朋友”时,这个蚂蚁向洞方向招手,蚂蚁们从洞里钻出一起做碎步将豆抬走。 规则:蚂蚁们必须听到“回洞请来好朋友”才从洞里钻出。

谁饿了

24

目的: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改变演唱的音色、力度、速度。

玩法:少数孩子唱歌,逐个编配自己喜欢的动物歌词。大部份孩子在场地另一端,听到演唱自己喜爱的动物时,自由表演相应的模仿动作,人数不限。

谁饿了

目的: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改变演唱的音色、力度、速度。

玩法:少数孩子唱歌,逐个编配自己喜欢的动物歌词。大部份孩子在场地另一端,听到演唱自己喜爱的动物时,自由表演相应的模仿动作,人数不限。

顽皮的小动物

目的:学会听乐句。

玩法:孩子们扮演各种小动物,两手放在耳朵旁听完一个乐句后就站起来学各种小动物叫。 规则:在听完一个乐句后才能学动物叫。

25

动物园

玩法:将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扮演一种动物,唱到某种动物时,便由扮演该动物的小朋友出来走(或跳或飞)一圈。

聪明的一休

主演:一休、新佑为门 口头语:休息,休息一会儿

从前,日本安国寺里有个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机智过人,常常帮人排疑解难。人们都在传颂他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

大家都知道他不光聪明,一休还很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那些仗势欺人的人,是那种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主题歌极其经典:“格地格地格地„„”

26

推荐第4篇:中山小学幼儿大班音乐教学设计

中山小学幼儿大班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下雨了游戏》

目的:训练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准备:一顶雷公公的头饰。请一名小朋友头戴雷公公的头饰站在场地中心,参加游戏的小朋友散在场地四周。

要下雨了

玩法:

雷公公原地站立,右手伸至身前上方,掌心向着地面。全体小朋友边唱歌边向雷公公走去。当走到雷公公身边时,伸出一个食指,点在雷公公的掌心下。当唱到歌曲最后一小节“啦”字时,雷公公的右手掌马上抓点在他掌心下的食指;而点手指的小朋友要迅速收回食指并逃离雷公公。如果雷公公一只手指头也没抓住,那么就马上去抓逃离的小朋友。如果雷公公抓住了某小朋友的食指,就不必再去追其他小朋友,下次游戏就由被抓的小朋友扮雷公公。 规则:1.雷公公一定要在音乐最后一小节的第一拍时,才能握起手掌。

2.如果雷公公一下抓住了两个小朋友的食指,那就由他俩来猜拳,输者在下次游戏中扮雷公公。

认识声调高低的实验

目的:使学生知道声音有高低不同。培养辨别声调高低的观察能力。

材料:用线拴好的大小不同的金属勺、木棍。

方法:

(1)教师依次手拿线绳提起金属勺,用木棍敲击金属勺发出声音。

(2)让全班学生区分有何不同。

注意;

(1)可改用其它物体实验(毛衣针、餐刀、餐叉、木棍、碗、盘子、杯、板岩、试管)。

(2)绳最好拴在平衡位置上。

(3)敲击时其它物体不要触及。

(4)学生可能把音的高低说成粗细,教师应给予纠正。

音乐是如何录到磁带上的

音乐带、录像带和计算机数据带都称为磁带。也就是说,当它们经过磁体时,表层镀膜会发生变化。磁体的磁场强度是可以变化的。你可以通过做电磁体的实验来了解磁带的工作原理。

实验一:研究一盘磁带

1 材料:

一盘磁带、盒式录音机 作法:

1.从磁带开口的一边看看它是如何转动的,

2.观察录音机,录音机的磁头就是电磁体,红色的是录音磁头,蓝色的是播放磁头。

结果:

磁带转动时,经过录音磁头,里面的电磁体改变了磁带上的微粒,使它们按照磁力线有序化,也就是说,微粒被磁化了。当你播放磁带时,磁带上的微粒经过播放磁头,在磁头中产生电流变化,录音机将此电流放大,音乐就播放出来了。

实验二:做一个电磁体 材料:

手电筒电池、振铃线或通话线60厘米、钉子、纸夹 作法:

1.把电线缠绕在钉子上,

2,把电线两头的塑料皮去掉,分别接在电池的正副两极上,

3.用纸夹夹住钉子,尽力向上提起。

结果:

电流经过电线时,形成了磁场。如果把导线绕成线圈状,所有的磁场能量就聚集起来,它的磁性很强,就会像磁铁一样把东西吸起来。 实验三:磁场实验

2 材料:

实验一中的电磁体、白纸、弓形钢锯、钢钉、护目镜

△一位成年人的帮助 作法:

l.戴上护目镜,用钢锯将铁钉锯下一些铁屑,

2.把足够的铁屑放在白纸中间,将纸置于电磁体上(实验二的电磁体上),

3.轻轻拍纸,直到铁屑形成图上所示的图案。

△做完实验后小心地把铁屑用纸包起来,扔掉。 结果:

你看到的铁屑形成的图案是磁场的形状,录音机的磁头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小磁场。电流量的改变会引起磁场形状的改变,这些变化在磁带经过磁头时会被记录下来,磁带因此就可以录下声音、音乐、录像或计算机数据。

录音

也称“录声”。使声音通过传声器、放大器转换为电信号,用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记录下来的过程。现行的录音方法分为机械录音(唱片录音)、磁性录音、光学录音等。

《小雨点》集体歌表演

汪习麟词 刘德伦曲

集体歌表演:

玩法:沙球、小铃、三角铁等节奏乐器由个别同学即兴模仿雨点敲击不同节奏2小节或4小节。也可以用拍手代替节奏乐器。

教学设计示例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一)

认知:

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3 行为:

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重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

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看一看。(使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多,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1.想一想:

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 2.出示投影片。(“看一看”中的图) (1)说一说:

清晨,在校园里,同学们脸上都是什么表情?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2)小结:

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快乐了。

二、说一说。(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 出示图一 1.小组交流: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有什么好处? 2.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时,当你有了不会的问题,同学会帮助你;当你忘带学习用具时,同学会替你出主意、想办法。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会使大家共同进步。 出示图二

1.即兴表演:

几个同学在一起做游戏时,一个同学不小心摔倒了,其他同学连忙上前扶起他,并安慰他。 2.现场采访:

当别人扶起你时,你心里怎么想? 你为什么要去扶这位同学? (给表演好的同学鼓励) 小结:

和同学在一起游戏时,不仅可以玩得高兴,而且当你遇到困难时,同学还会帮助你、照顾你。看!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多快乐呀! 3.全班交流:

现在你们说说是一个人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还是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有意思呢?说说理由。

三、想一想。(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应该怎样做。)

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二)

一、出示课件一(小动物学校的故事)

4 1.小组讨论:

小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你想对小兔说什么?

小兔听了小羊的话会怎样做呢? 2.小结:

同学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课上一同学习,课下一同游戏,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才会快乐、有意思。

二、唱一唱。(激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放音频

1.师生同唱《找朋友》 2.表演唱《找朋友》。

三、练一练。(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和同学交朋友。) 出示课件二(“练一练”中的图) 1.小组交流:

图中的同学是怎样交朋友的?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们什么? 2.即兴表演。

请两位同学到前边来。

(1)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 (2)说出同学的名字。 (3)互相握手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叫多组同学到前边表演。 3.小组比赛

比比谁认识的同学多。

请认识同学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和同学交朋友的。(对表演好的同学进行鼓励) 4.小结:

主动地介绍自己、认识同学是和同学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的第一步。每个同学都应该尽快地和同学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因为同学都是好朋友。

四、读儿歌,总结全课。1.学儿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板书儿歌

2.学生边拍手边说儿歌。3.总结:

和同学在一起生活是非常快乐、有趣的。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系心、互相帮助、互相照顾,成为好朋友。

板书设计:

三、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同学们,在一起, 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好朋友,多亲密, 在一起,多欢喜。

鸭子上桥

目的:通过游戏培养小朋友数序概念(1—8顺数,8-1倒数),有节奏地走步。 准备:在地上划一座约三十厘米宽,四米长的独木桥。

基本动作:1.鸭走步。2.鸭游水(两脚并拢,碎步,两手放体侧,向前后轮流快速摆动,作游水状)。

玩法:1.前奏时八个小朋友排队报数,然后根据歌词原地做鸭走步,等唱到某数,某数的小朋友就起步上桥。八只鸭子都上桥之后,一齐左右摇摆。

2.第一段尾奏[1]—[4]小节,后一个小朋友双手拉大前一个小朋友的衣服,先右后左各四次摇摆。[5]-[8]小节做鸭走步。

3.第二段尾奏[1]—[4]小节,在桥下作鸭游水状。[5]-[8]小节做鸭走步准备上桥,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小朋友只能在划线范围内上下桥。踩线者作掉河处理,在下回游戏中停一次。

下蛋啰

目的;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学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 准备:五只小竹篮,其中一只放有十几个“鸡蛋”(可用乒乓球或其他圆形的道具代替)。头戴母鸡头饰的小朋友双手背于身后,围成一个圆圈站立,扮生蛋的母鸡。请四名小朋友手挎小篮,站在圈心面对面蹲在地上,用手蒙上眼睛扮找蛋者。另请一名小朋友手挎放有蛋的小篮、站在圈外扮分蛋者(见图)。

玩法:[1]-[12]小节:母鸡两脚做“起踵”(正步站立,第一拍:踮前脚掌,第二拍:压脚后跟),上身随节拍向左右两边摆动,同时分蛋者把篮中的“鸡蛋”任意分给圈上的母鸡。到音乐[12]小节时,要把篮中的蛋分完。拿到“鸡蛋”的和没有拿到“鸡蛋”的母鸡,双手一律在身背后相握。[13]-[14]小节:找蛋者迅速站起在圈内做小跑步行进。[15]-[16]小节;找蛋者随意在某一只母鸡面前找蛋一次(用手指一下某个小朋友),被找的母鸡要伸出双手,如手中有蛋就摊开双手,如没有蛋就向找蛋者摇摇双手。[17]-[25]小节:重复[13]-[16]小节的动作三次。音乐结束,找蛋者举起篮子,告诉大家找到了几个蛋,谁找得最多,其优胜者,下次游戏就由他来扮分蛋者。 规则:1.每次游戏,重新选举找蛋者。

2.找蛋时,一定要两小节音乐小跑步,两小节音乐找蛋。

公鸡

玩法:由一个小朋友边唱边做动作,唱到最后一句时,站在邀请者面前,被邀请者站起跟在其后,两人同时唱、做动作。

(歌词中的数量词应根据公鸡数而变化)似开火车,一个接一个地玩下去。

大象

有两只大象来到这边河岸上吃草。我对它们极感兴趣。它们用一只蹄子轻轻地敲击地面,然后用鼻端卷住青草,掀起一大堆草皮土块和其他的东西。它们把这一大块甩来甩去,直到所有的土都甩干净了,然后放在嘴里吃掉。它们有时候忽然性起,就把尘土吸进鼻孔里去,然后喷着鼻子把尘土撒满全身。这是它们大象式的化妆。

我喜欢看这些长得高大的动物,它们笨重的身躯,它们无穷的力气,它们形象的难看的不相称,它们的驯良的浑噩,它们的身量和笨重使我对它们有一种慈怜——它们笨拙的身躯带些稚气,而且它们有宽大的心。它们撒野的时候是狂暴的,但当它们安静下来的时候,它们就是和平的化身。

粗野和巨大合在一起并不排拒人。它反而能吸引人。

阅读提示

一切动物都有它独特的外形特征、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性格特点,大象也不例外。你见过大象怎样吃东西、怎样“化妆”吗?你了解大象的性格吗?读了短文,你一定对大象有更多的认识。

大猫小猫

玩法:由两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大猫、小猫。再准备两个球,一大一小。唱到“大猫玩大球”时,扮演大猫的小朋友即去拿大球拍。唱到“小猫玩小球”时,扮演小猫的小朋友即去拿小球,团团转着玩。第三段由两个高个子小朋友手搭手组成“大房子”,再由两个矮个子小朋友搭成“小房子”。唱到“小猫进大房”时,小猫即钻到高个小朋友搭的大房子里去。唱到“大猫进小房”时,大猫即走到矮个小朋友搭的房前,这时两个矮个小朋友把手压得低低的,大猫把头伸过去,身子钻不过去,做急得尾巴摇的样子。参加游戏的全体小朋友会高兴得笑起来。游戏反复进行时,可以把小朋友分成若干组,让大多数小朋友都参加游戏。

小动物搬家

9 玩法:十二个小朋友分三组,面对面站成三个动物的家。(见图)

[1]—[5]小节:1号小朋友扮鸟飞,飞到4号位置。鸟飞用碎步,两拍飞一下,两臂上下有节奏地摆动。其他小朋友拍手。

[6]—[10]小节:2号小朋友扮鸭走,一步一拍,走到1号位置。鸭走预备时,两脚稍分开、屈膝稍成外八字形,挺胸,两臂在体侧稍近身体,手心向下,手指翘起,模仿鸭子形象。左脚开始两脚轮流向前迈步,同时身体向左、右摇摆,装出笨拙的样子。其他小朋友拍手。

[11]—[15]小节:3号小朋友扮兔跳,两拍一跳,到2号位置。兔跳时,两脚自然开立,屈膝微蹲,同时两臂屈肘举在胸前,手心向前,模仿兔子耳朵,其他小朋友拍手。

[16]—[19]小节:原地站立,用右手食指点数小动物。

[20]—[21]小节:两手手心向前举过头,做招手动作,原地碎步。 间奏:每一家动物可互相小声商量,自己下一次所扮演的角色。老师问:“1号?”小朋友答:“小熊。”“2号?”“青蛙。”“3号?”“大象。”„„这样游戏重新开始时,可以让唱的小朋友心中有底。

提示:1.教师可以逐步增加每组人数,也可以轮换小朋友进行游戏。

2.培养小朋友根据音乐节奏填词的能力,以及动作的想象能力。

小动物回家

目的;培养幼儿按音乐节奏跳的能力。

玩法:把小兔、小青蛙和小鸟的画像或画片作为标记,分别贴挂在椅子上,分放在三个角,作为三个小动物的“家”。请若干个小朋友分别戴上这三种动物的头饰,各自蹲在自己

的“家”里,老师弹奏音乐,小兔、小青蛙和小鸟,同时从自己的家中随着琴声出来玩耍。当音乐停止了,小动物应该各自跳回到自己的“家”里。对跳错了“家”的小朋友,老师要轻轻地告诉他“家”的正确位置。其余小朋友在座位上拍手,游戏可连续做几次,使全班小朋友都能参加游戏。

小猫敲门

目的:通过猫和老鼠的追捉过程,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充分表现威武勇敢的猫和机灵的老鼠的不同形象。

玩法:前奏,小老鼠到处窜来窜去偷东西吃。

[1]—[2]小节:猫作敲门状。

[3]—[4]小节:小老鼠右手放在耳边倾听敲门声。

[5]—[6]小节:猫用力敲门。

[7]—[8]小节:猫很神气地用手拍胸脯。

[9]—[12]小节:老鼠轻声地问,猫司令很神气地回答。

[13]—[20]小节:小老鼠东窜西窜,边跑边喊“救命”,猫司令大叫一声“喵呜”,向老鼠猛扑过去。

第二遍音乐:猫追捉老鼠,老鼠可蹲下躲避。

小老鼠吃米

玩法:全班小朋友坐成半圆形,扮小老鼠。离全班小朋友

三、四尺的地方,坐一个小朋友扮小花猫,两手合掌放在脸侧作睡觉状。中间放着两口米缸(见图)。

第一段歌曲开始时,小老鼠轻轻地离开座位,两手握空拳,伸出食、中两指放嘴边(指尖相触向前),上体前倾,一面唱歌,一面轻轻地用碎步走向米缸。唱第二段歌曲时,小老鼠作吃米状,唱到最后一句,“醒了,捉住你”时,小花猫伸腰(两臂向上弧形打开)后,两手前伸作抓小老鼠状。唱完歌曲,小花猫要“喵呜”叫一声,才能跑过去捉小老鼠,老鼠要听到猫叫后才能逃回自己座位。小老鼠回到座位后,小猫就不能再捉。不管“猫”是否捉到“老鼠”,都要调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提示:“小老鼠”走路时要轻,不能大声喧哗,表现出黑夜里“小老鼠”偷米吃的形象。开始教时,教师可扮演鼠妈妈,带领“小老鼠”做动作。

小花狗

玩法;全班小朋友站成圆圈,请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游戏开始时,全体小朋友边唱边按歌词做动作。唱“一只小花狗”时,两手五指并拢放在头上当作耳朵。唱“蹲在大门口”时,两臂胸前屈肘,两手交叉搭臂,两腿半蹲。唱“两眼黑黝黝”时,直立,两手大拇指与食指搭成圆圈放在眼前。唱“想吃肉骨头”时,两手握拳放嘴边作吃骨头状,身体稍向左右转动。

唱完以后,圈内小朋友叫“汪!汪!”两声。圈上的小朋友听到叫声立即蹲下。此时圈内小朋友就用手去抓没有蹲下的小朋友。如抓不到,可重复进行游戏一次。如抓到了,两人互换位置,游戏重新开始。

小蝈蝈

玩法:全体小朋友围成一个大圆圈,再在圈内画一个稍小的圆圈,选三名小朋友站在小圆圈中蒙住眼睛扮“小蝈蝈”。

[1]一[4]小节:扮“小蝈蝈”的小朋友原地转一圈。

[5]一[10」小节:扮“小蝈蝈”的小朋友模仿蝈蝈的动作,在“蹦”和“跳”处按

12 音乐节奏。用双脚向外蹦跳出小圈。第一个跳出小圆圈的为优胜者,他可指定另外三名小朋友扮“小蝈蝈”。并做好继续游戏的准备。

小花猫和灰老鼠

玩法:全班小朋友先拉成大圆圈,然后每三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小圆圈,两手相互搭肩作米缸。请一个小朋友作小花猫站在圈外。

四、五个小朋友作老鼠站在圈内(见图一)。

第一遍音乐:

作米缸的小朋友站着(或蹲下)唱歌,当唱到“嗨”时,手放下拉成大圆圈。

作老鼠的小朋友做下面动作:

[1]小节:两手握空拳,伸出食、中两指放嘴前(指尖并拢向前),上体稍前倾,用碎步向前跑,模仿老鼠的形象(见图二)。[2]小节:在原位一拍向左转,一拍向右转。

[3]-[4]小节:动作同[1]-[2]小节。[5]-[6]小节:碎步左右转一圈。[8]-[9]小节:碎步向前跑。动作同[1]小节,跑近米缸,两手轮流向前作抓粮食状。弹前奏时,一跳,两手搭在米缸上,或者进入米缸站在中间。

第二遍音乐:

作米缸的小朋友唱歌,作老鼠的小朋友作偷吃粮食状,作小花猫的小朋友做下面动作:

[1]-[2]小节:小花猫按节拍走进圆圈,同时两臂屈举胸前(手心向前、手指微屈),两手轮流向前屈伸,模仿小花猫走路。[3]小节:站着不动,瞪着眼睛看老鼠。[4]小节:上体稍前倾,两手放嘴边(手心向里),向两侧拉开,作摸胡子状两次。[5]-[6]小节:两手用虎口叉腰,同时挺胸,瞪眼睛。

[7]小节:两手大拇指放在嘴角上(见图三),手指由下向上翘起手心向前(见图四)。[8]-[9]小节:模仿小花猫走路。[10]-[11]小节:右脚向右前方做弓箭步,同时两手轮流前伸四次,作抓老鼠状。[12]小节:脚不动,两手用力握紧,作抓住状。[13]小节:右脚收回退在左脚后,同时两手放嘴边作咬状。[15]小节:作米缸的小朋友放手拉成大圆圈。作灰老鼠的小朋友立即逃跑,小花猫就去抓灰老鼠。追逃时,不能跑出圈外,当抓到一只或两只灰老鼠时,停止游戏,另行分配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小青蛙打呼噜

目的:培养小朋友的听觉能力。

准备:参加游戏的小朋友站成一个圆圈。请一个小朋友到圈心扮小青蛙。另外,教师准备一 14 个会发出类似青蛙叫的小玩具。

玩法:全体齐唱歌曲,同时,扮小青蛙的小朋友边喝边做各种青蛙的动作,圈上的小朋友模仿他的动作。到歌曲最后两小节,全体小朋友大八字步蹲下,头低垂,眼闭上似睡着了,同时双手背于身后相搭。此时,教师(也可以请一个小朋友)把玩具交给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等教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时,拿玩具的小朋友就发一下响声,这时,全体小朋友要马上醒来,由圈心的小青蛙来辨别响声是圈上哪一个小朋友发出的。如猜中了,下次游戏可以继续扮小青蛙;如猜错了,允许他再猜一次(全体重新闭上眼睛,拿玩具的小朋友再发一下响声),如还是猜错了,由拿玩具的小朋友到圈心扮新的小青蛙,游戏重新开始。 现则:1.圈心的小青蛙做动作时,可以任意发挥。

2.拿玩具的小朋友每次只能发出一次响声。

3.没有听到响声时,不许抬头张望。

小鸟学飞

准备:按小朋友人数准备小鸟头饰若干只。

玩法:全班小朋友坐成圆圈,带小鸟头饰扮演小鸟。

前奏:请三个小朋友蹲在圆圈中间,两臂屈肘,两手在胸前交叉抱臂,随音乐慢慢起立,最后一小节两臂经头上向两侧打开作翅膀(手心向下)。

[1]—[8]小节:小鸟在圆圈中随音乐自由飞翔。

[9]—[12]小节:飞到某只小鸟面前,原地继续飞四小节,表示教它飞。该小鸟两手叉腰看着它飞,并点头表示已学会飞了。

[13]—[14]小节:两只小鸟面对面飞。

[15]小节:自转飞一圈。

音乐重新开始,六只小鸟同时在圆圈中间飞。游戏继续进行时,将有十二只小鸟同时在圆圈内飞翔。

小鸟找窝

目的:练习鸟飞的动作,培养小朋友的反应能力。

准备:地上画些小圆圈作鸟窝。扮小鸟的小朋友分别蹲在小圆圈里,中间站着一只没有窝的小鸟。 玩法:[1]一[8]小节:蹲着和站着的小鸟随音乐节奏向四处自由地做鸟飞动作。

[9]-[12]小节:小鸟们蹲在地上,做吃虫动作,同时嘴里发出“笃笃笃”的声音。

[14]-[21]小节:动作同[1]一[8]小节:最后,当音乐奏到

时,小鸟们(包括那只没有窝的小鸟)要立即飞去找窝。找不到窝的小鸟,站在中间,游戏重新开始。

规则:1.向四处自由飞动时,不能相互碰撞。

2.当音乐奏到

时,小鸟才能飞去找窝。 找小猫 曲一

猫走路

曲二

小猫歌

玩法:老师做猫妈妈,全体小朋友做小猫。小猫随曲一做猫走路动作(两臂屈肘在胸前,掌心向前)走成圆圈,每走四小节停下,喵呜喵呜叫两声,同时两手放嘴边(手心向里)向两侧拉开,做摸胡子动作两下。接着随曲二边唱歌词边做下面动作:

[1]—[2]节:做猫走路动作四步。

[3]—[4]小节:做摸胡子动作三次。

[5]—[6]小节:原地做拍手小跑步。

[7]—[8]小节:右手指猫妈妈。

[9]—[10]小节:小朋友边唱边原地蹲下或四散跑开,找个地方躲藏。

[11]—[12]小节:向妈妈招招手。

小猫躲好后,教师(猫妈妈)边唱第二段歌词边做以下动作:

[13]—[14]小节:做猫走路动作到小猫附近。

[15]—[16]小节:右手食指指小猫。

[17]—[18]小节:两手抚胸后向前摊开。

[19]—[20]小节;边走边用手点小猫的头。被点到头的小猫就站起来,一边喵呜喵呜叫,一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不再参加游戏。未点到头的小猫不动。等老猫唱完第二段歌词后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时,小猫站起来一边喵呜喵呜叫,一边跑到猫妈妈身边。

母鸡和小鸡

玩法:此形式适合于刚入园的小班小朋友。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反复学习鸡走、鸡叫、鸡拍翅膀等动作。老师在中间做母鸡,小朋友在母鸡周围做小鸡,围成一圈。大家边唱边做动作。

前奏:母鸡孵小鸡,小朋友由鸡蛋变成一只只小鸡。

第1、2段,作鸡嘴状(伸两食指。指尖相碰,放在嘴前方)。 第

3、4段:作鸡走状(双手往后侧伸)。

第5、6段:作拍翅膀状(双手拉住胸前衣服,双肘上下起伏)。

蚂蚁

目的:训练小朋友动作的协调性。

玩法:游戏前,两名小朋友双手相搭做山洞,一小朋友做蚂蚁,一小朋友做豆,其余都做小蚂蚁。音乐开始,一蚂蚁在洞口前,边唱边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唱到“回洞请来好朋友”时,这个蚂蚁向洞方向招手,蚂蚁们从洞里钻出一起做碎步将豆抬走。 规则:蚂蚁们必须听到“回洞请来好朋友”才从洞里钻出。

谁饿了

目的:根据不同动物的习性,改变演唱的音色、力度、速度。

玩法:少数孩子唱歌,逐个编配自己喜欢的动物歌词。大部份孩子在场地另一端,听到演唱自己喜爱的动物时,自由表演相应的模仿动作,人数不限。

顽皮的小动物

目的:学会听乐句。

玩法:孩子们扮演各种小动物,两手放在耳朵旁听完一个乐句后就站起来学各种小动物叫。 规则:在听完一个乐句后才能学动物叫。

动物园

玩法:将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扮演一种动物,唱到某种动物时,便由扮演该动物的小朋友出来走(或跳或飞)一圈。

聪明的一休

主演:一休、新佑为门 口头语:休息,休息一会儿

从前,日本安国寺里有个叫一休的小和尚,他机智过人,常常帮人排疑解难。人们都在传颂他斗智斗勇的动人故事。

大家都知道他不光聪明,一休还很有正义感,他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气帮助那些贫困的人、教训那些仗势欺人的人,是那种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主题歌极其经典:“格地格地格地„„”

玩法:

提示:前奏后(1.)边读儿歌边拍节奏,每段中间加进间奏,再边拍边读(2.)(3.)(4.)。

猜谜语游戏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游戏,感受山歌对唱的特点,并体验对唱山歌的乐趣。

2、探索与歌词想匹配的图片,理解、记忆歌词。

3、尝试看图谱创编歌词,能主动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成功与合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

2、水果图片:葡萄、香蕉、石榴、菠萝。

3、动物图片:大象、小兔、袋鼠、燕子、蜗牛。

21

三、活动过程:

(一)唱山歌猜水果名称——熟悉歌曲旋律,了解问答的形式。

1、以问答的形式引入歌曲,教师唱问句,幼儿猜出谜面的四种水果。

2、教师出示图谱,边唱边问。

3、教师出示四种水果图片供幼儿选择,匹配相应的歌词。

4、幼儿边看图谱,边尝试演唱歌曲。

5、通过教师与幼儿对唱的形式练习演唱歌曲。

6、以对山歌比赛的游戏形式,开展男女幼儿对赛山歌活动,男女幼儿轮流问答。

(二)创编歌曲《什么动物你猜猜》。

1、教师出示动物图片,森林中要开动物联欢会,动物们想请大家把它们也编到歌曲中去。

2、教师创编一个动物的谜面,请幼儿尝试直接与教师对唱。

3、幼儿分组商量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创编歌词。

4、幼儿表演自己所创编的歌词,并把它们连成一首问答歌。

5、尝试多种合作形式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运用体态动作来表达歌词。

(三)游戏——“抛绣球”,向主动参与对歌活动的幼儿抛发纸绣球。

《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知识的潜能。

2、在熟悉旋律和歌词的基础上,能与同伴合作创编歌曲。

3、学习用京剧西皮短促、拖长音、婉转的方法演唱歌曲。

4、懂得骄傲失败的道理。教学准备:

1、歌曲伴奏带

2、幼儿已有故事和创编过儿歌的经验。

3、对京剧的有一定的了解,熟悉音乐旋律。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听京剧《红娘》的片段音乐出场,自由做有趣的京剧动作

2、哼唱曲调

二、引导启发

1、依据故事线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你们知道兔子和乌龟的故事吗?除了会讲故事,还会干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创编的内容有节奏的念儿歌。(同时出示图片)

三、创编歌曲 集体创编

1、每一副图片都代表了儿歌的每一句话,,谁能用《红娘》的曲调把这句歌词表现出来?(幼儿自由讨论、尝试)

2、请幼儿进行表演 结伴创编

1、老师这儿还有六幅画,请你们自由结伴,选择一张图片,编出图片所表达的歌曲

2、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幼儿的游戏,及时发现幼儿创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尽量自己解决

22

3、加强对特殊幼儿的照顾,鼓励孩子大胆加入。

四、游戏深化

1、请幼儿一一分组进行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评价同伴的创编情况。

2、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总结评价

十二生肖歌

活动目标:

1 在熟悉旋律的基础创编十二生肖歌的歌词。 2 探索儿歌和歌曲的旋律进行匹配的学习方法。

能积极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十二生肖图、旋律的录音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今年几岁了?属什么?

2、你的爸爸、妈妈属什么?

3、属相也叫生肖,除了这些生肖,你还知道哪些? 幼儿说出来后,教师一一出示

生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生肖。 4今年是什么年?(马年)

今年出生的孩子都属马,小朋友是五年前出生的,那就属牛,六年前出生的孩子就属鼠。

5、这些小动物被选上当十二生肖,真高兴,我们一起为它编首歌吧。(1) 出示节奏图,幼儿一起打节奏。

(2) 编歌词。教师将幼儿编的歌词写在节奏图下。 (3) 编好后,幼儿一起朗诵歌词。 (4) 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启发幼儿有节奏地朗诵,自然而然地将儿歌和旋律匹配。)

6、激发幼儿积极跟随音乐旋律,轻学唱歌曲,初步唱准旋律。(两遍)

7、这首歌真好听,我们来起个名字吧。

8、小动物听了小朋友的歌高兴得表演起来了,我们也来学学它们吧。(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相应的动作)

23

推荐第5篇:幼儿音乐

一、填空题

1.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阶段、阶段、

阶段。

2.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

3.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

4.音乐形式的关键经验有

律、

5.我国幼儿园音乐作品的文化特性其实质是

的协调与把握。

6.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分别是

7.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

;另一方面也确实能

8.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

的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

9.幼儿园音乐作品选择标准是音乐作品的

10.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

11.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

12.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

13.柯达伊教学法中幼儿歌唱教学的三个要点是

14.适合幼儿进行歌词创编活动的歌曲特征是

15.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

16.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是

17.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

次、

18.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

19.幼儿打击乐演奏的三种主要方式是

、旋 与 。

的 。

层 。

20.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2.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3.织体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24.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

二、名词解释

1.感受系统

2.制作系统

3.知觉系统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

5.音乐作品的表现性

6.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7.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

8.音符单一的节奏型

9.音乐技能

10.邀请舞

11.双圈舞

12.意象

13.创编歌词活动

14.音乐即兴

15.表现性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出现的制作、知觉、感受三大系统分离的状况。

2.简述学前儿童音乐经验获得的三个条件。

3.简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4.简述再现音乐内容的三项标准。

5.简述音量表现性的特点。

6.简述舞曲风格经验的获得机制。

7.简述速度经验的获得机制。

8.简述音层厚薄经验的获得机制。

9.简述句子结构经验的获得机制。

10.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11.简述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

12.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13.简述动作意象的方式有哪些。

14.指出“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这句儿歌的原有形象与意象。

15.简述歌词创编活动可能存在的两种偏差。

16.用身体动作与嗓音表达轻重的区别是什么?

17.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是什么?

18.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19.指向拍感目标的歌曲所具有的特点与开始学习这类歌曲时所用的方式是什么?

20.简述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

四、论述题

1.论述接受早期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2.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教育性原理。

3.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4.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

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5.论述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

6.阐述幼儿歌唱音调不准的可能原因。

7.阐述动作意象的原则。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

1.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2.分析“水族馆”的曲式结构与音乐内容主题。

3.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推荐第6篇:幼儿教学设计

夸夸我们的书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自主表达、散文欣赏、快乐游戏),尝试让幼儿表达“树真好……”。

2、培养幼儿萌发“亲近树木、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关于诗歌的图片、角色

活动过程:

一、自主表达。

你们瞧,这儿树真多,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喜欢它呢?(树真好……)

二、看图讲述。

1、看图片。

我们来看一看,谁也在说树真好。

⑴谁喜欢树?为什么喜欢树?(它可以在树上(下)干什么)、

2、说一说

⑴“小鸟在做什么?它觉得树哪里好?”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表达。

(树真好,小鸟在树上做窝,每天天一亮,小鸟就会唧唧喳喳的叫。)

⑵“人们在做什么?大家吃得怎么样的?它觉得树哪里好?”

(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荫,大家吃得很香,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⑶大狗在干什么?小猫怎么办?小猫觉得树哪里好?

(树真好,如果有一只大狗来追我的小猫,小猫就爬到树上躲起来,气得大狗。)

⑷树上有什么?谁坐在上面?

(树真好,我做个秋千挂在树上,让我的布娃娃坐上去,摇呀摇,摇呀摇。)

3、完整表达,把散文诗连起来。

三、快乐游戏。

1、树真好,想不想到树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来扮演寻找人,请你们扮演躲藏人,我把眼睛闭上,请你们轻轻地躲到树林里。(师幼游戏)

2、在树林里捉迷藏,感觉怎么样?那我们,好好夸夸大树的好吧。“树真好,我们在树下捉迷藏,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3、树真好,我们该为树做点什么呢?

四、走进自然

树真好,让我们到外面夸夸我们的树朋友吧!

推荐第7篇:幼儿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对音乐的热爱,是人文的进步,是审美的阶梯,下面给大家分享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1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

有人称奥尔夫教学为“把孩子从板凳上解放出来的教育”,让儿童亲身参与体验、气氛活跃的课堂是奥尔夫教学的特点。但这不是意味融入了奥尔夫节奏教学的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是毫无秩序的一团乱糟糟。低段孩子十分活泼好动,他们的自控能力相对高段学生要弱得多,尤其是当他们面对着极具吸引力的打击乐器的时候,往往会忍不住摸一摸,摇一摇,玩一玩。有时,当此起彼伏的打击乐器的声音占满了课堂,或者是难以控制的丁丁当当一片嘈杂,学生们都光顾着“玩”了。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要能够灵活“掌”控课堂,用手势来轻松有效地掌控课堂无疑是教师明智的选择。

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也在运用着手势,比如表示小声点,我们往往把一根手指放到嘴唇上,这个意思谁都明白。在音乐课堂上,也需要建立一些让学生都明白的特定的手势指令。当然,这也可以设计成一个游戏,让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看着老师“会说话的双手”做出各种反应。通过游戏以及长期的训练,我让学生熟悉了起立、坐下、开始、停止、保持安静、注意聆听、用身体乐器做声势等等的指挥动作。课堂教学中即使有全体性的活动,也更易收放自如了。

在低段的教学中融入奥尔夫的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说白,唱歌,舞蹈,声势,音乐与美术等等都是奥尔夫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有机整合、合理运用,是我们值得思考与研究的,这需要我们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与反思总结中领悟。各种教学的方法手段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不论是游戏、打击乐器,或者是学生的发现与创造都是广阔的教学资源。要做到能充分挖掘与利用资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还需要我们教师的自我提高与不断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必将上下而求索。

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2

班里的小宝贝接触奥尔夫音乐也有两个礼拜了,在这个两个礼拜上他们对奥尔夫音乐课程可以说是兴趣盎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是感触良多。

在这两个星期里,我们教了两个课程《围个小圈圈》和《小企鹅》。在第一节课《围个小圈圈》中,可以说是比较圆满的达到教学目标。而在《小企鹅》中涉及到了儿歌的说白节奏,AB二段式的游戏及二线谱游戏,宝贝们就学得有点磕磕碰碰了。最先在说白节奏上,我采用了拍腿和拍膝盖的形式,稳定住了幼儿的说白节奏,在这一点上,小宝贝们的接受能力还是不错的。在接下来的AB二段式的游戏上,宝贝们就容易出现易受老师B段的影响,出现了跟着老师唱,没有稳住自己的节奏。在最后的二线谱游戏上,我结合教具卡和毛线,宝贝们玩得也是尽兴,但是还是会出现有点宝贝会站在两条线的同一个点上,或是分不清第一线和第二线音混乱掉。而在这些时候就需要来引导幼儿改正,那么怎么来改正呢?我采用情景式的语言来与幼儿沟通和纠正,效果更是事半功倍。而前期存在比较不足的地方是,宝贝们节奏感和创造性比较弱。而我也需要提高组织能力和需要更加沉稳机智,努力的做到让孩子快乐的专心,要用宽广的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要包容孩子。因为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又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性格和特点,所以,不可能要求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表现,要用爱和宽容去看待孩子的发展,去面对孩子的表现。奥尔夫曾经说过的:“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我现在还是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起跑线上,但是我有信心能够把它学得更好,做得更好,因为我身边有一群非常优秀的前辈和同伴,前辈是我的领航人,她们创造了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教导我们。而我们这些初学者除了向优秀的教师取经和吸收经验,还会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共同进步!

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3

《小松鼠进行曲》这个活动是选自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材的一个音乐。第一次在亲子班尝试进行奥尔夫音乐教学,整体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中以小松鼠老师带小朋友>秋游为线索,进行一系列的活动。亲子班的孩子年龄较小,词汇量较贫乏,对于“秋游”一词的理解较为生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丰富孩子的词汇量。这个活动的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是肢体律动,第二个是跟随音乐在教室进行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律动,最后就是让孩子使用乐器进行集体演奏。

首先孩子们在进行肢体律动时,都能跟随老师进行刷牙、洗脸、照镜子、穿衣服的动作模仿,在模仿过程中,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因为这些简单的动作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每一个肢体动作孩子们都使用固定拍进行。

第二个活动时,引导孩子们出去玩要经过一些什么地方,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较浅,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集体学习爬山、过独木桥、钻山洞的动作。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而且很愿意参与这类模仿的活动。有些孩子特别在过独木桥时,模仿老师“身体摇摇晃晃”的动作时,活灵活现。

最后一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尝试,对于亲子班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挑战——让孩子们使用乐器集体演奏。很多老师都说小班的孩子在使用乐器时很麻烦,因为孩子年龄小,自制力较弱。总结去年一年带小班的经验,其实孩子们是非常愿意参与乐器演奏这个活动的,只要老师提前将活动规则强调好,并在活动中给予提醒的话,活动还是很好操作的。于是我在这个环节中,先让孩子们认识好乐器,然后再强调使用乐器的规则,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瞪得圆溜溜的眼睛时,我已经明白孩子们对这个活动是非常感兴趣的。因为第一次接触乐器,孩子们免不了有些兴奋,所以我尽量的满足好孩子们的需求,首先让他们随意的拍、敲、摇,让乐器发出声音。然后再进行集体演奏。这个方法很奏效,孩子们有了尝试乐器发声的经验,接下来我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让乐器发出声音,跟随老师进行集体演奏。在演奏前,我特别强调让孩子们一定要看老师的指挥,老师手握拳头就代表要让小朋友和乐器“休息”。让我很欣慰的是这些小家伙操作乐器起来都能按老师的要求进行,没有出现教室里一团糟的现象。

从这个活动中我总结出:0—3岁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培养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教什么会什么。孩子们虽然年纪小,只要在每个活动中强调好规则,进行任何一个活动都是很简单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强调的学习常规的培养。在以后的活动中,我的教学工作也有了一个整体的方向,多让孩子们动手,动手的同时又动了脑,而且又构建了孩子们的规则意识。

奥尔夫音乐教学反思4

伴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我们幼儿园从去年就越引进的这一新的课程——奥尔夫音乐课已近一个学期了,随着这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我自己对奥尔夫音乐有了些新了解:

奥尔夫音乐有很多种形式,包括打击乐,韵律,歌唱。歌表演等,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倾听音乐,不但能很好的让幼儿感知乐曲的节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气质,增强艺术素养。主要目标是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内容;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复习音符的时值;幼儿能在音乐游戏中感知乐曲的节奏,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每次课上我按照奥尔夫音乐课程的要求,认真地讲给孩子听,和孩子们互动游戏,以拍手打节奏的方式贯穿其中,以便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各种音符的时值,和孩子们游戏讲述>故事理解音乐时,整体效果表现的不是很好,孩子比较乱,这个值得我去反思,没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导致孩子们在做游戏时表现的不是很守规则,我会吸取这次的经验,争取通过努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尽善尽美。

幼儿园还专程请奥乐夫音乐课题组专家的老师来我园做教学指导。我们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各进行了奥尔夫教学开放活动,最后老师为我们做了精彩的示范课。之后我们全体听课教师与老师做了非常深入的课后评析。老师对我们的教学活动给予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希望与建议。我们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非常受鼓舞。我做为小班教学活动的执教老师,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一个与专家零距离学习互动、接受指导的的平台。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过程,给了自已全面思考时间,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也才能获得较快的提高与进步!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与进步,同时也很害怕清醒的认识自我,愿我们能平整自己对人对事的心态,客观地审视自己与他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认真做好每次的课前准备,对待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做到因材施教,不盲目,分析每次上课的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的对待每次公开课的机会,让自己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领域中得到提高。

推荐第8篇: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

浅谈幼儿音乐律动教学

杨倩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选择应注重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而音乐律动活动更应如此,只有选择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幼儿才有可能全身心地投入,不断激发出对律动的热情,才有可能丰富经验、拓展 视野。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的目的。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我们仍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践,我觉得律动教学有以下几个重点:

一、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多创造激发幼儿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好奇、好玩的心理特点,把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趣味化、生活化。我们班把一日活动中渗透律动音乐,诱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如餐后散步,或进餐前、集中教学前等时间来播放或弹 奏各种类型的音乐让幼儿表演一些优美的律动。久而久之,幼儿倾听兴趣慢慢地提高,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爱音乐、体会音乐,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听到音乐、歌曲,他们都会手舞足蹈,自得其乐。

音乐律动教学应该以听为主线。在幼儿熟悉音乐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去做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或者,启发他们做简单的即兴表演。这样,既能帮助他们去掌握音乐的节奏、韵律,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他们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如小班《洗手帕》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韵律平缓、反复的特征,想象起床后小朋友洗手帕的情景。教师重复播放让幼儿边听做,通过谈话让幼儿安 排好洗手帕的顺序,然后在晾晒起来。这样律动《洗手帕》就完成了。

二、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 接 触 各种 音 乐作 品,参 加 各 种 音 乐 活 动,就 越 会逐 步 懂 得 爱、温 柔、同 情、自 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在律动活动中,幼儿首先需要欣赏音乐作品,了解音乐性质,引起共鸣,激发情感,才能在此基础上创编动作。为此,我们班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1、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于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所以,律动和音乐的语言同是情感的语言。因此,把舞蹈放人律动中,把它的设计重点放在分析教材内容和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来设计。轻快活泼的舞曲,动作的设计必然干脆利落,表现出欢快的情绪;柔和优美的抒情曲,其动作就应该突出抒展„„;

2、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我们将音乐律动改编成许多律动游戏,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体验、感知、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如:我上的律动教学《小兔捉迷藏》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我事先在教室创设了环境,玩了几次后,幼儿就能自己总结出游戏规则,听到小花的音乐就变成花不动,听到蹦跳的音乐就变回小兔子,非常简单的规则和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很乐意玩“变一变”、“找一找”的游戏,他们能很快完成从兔子到花朵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同时又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避免了连续跳造成的疲劳,集中展示了艺术表达的形象性和愉悦性功能。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这时快时缓的音乐,轻松快乐地游戏着,在发展听力的同时,也在欣赏理解着音乐。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从情感入手,提高审美理解力

幼儿对艺术的喜爱都是从情感出发的,他们对艺术活动表现出的兴趣都是浅层次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而且很容易转移、波动。所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积累、想象都不尽相同,在选择乐曲时,应考虑到是易于幼儿理解的,且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音乐。或表现宁静、安详的摇篮曲;或表现雄赳赳、气昂昂的进行曲;或欢快、活泼的舞曲等,以启发幼儿相应的情绪、联想和创造。如:用一段以跳音为主的乐曲,请幼儿表演,幼儿能很快感受到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表现出小兔、青蛙、袋鼠等动物跳跃的形态。又如:在一段轻柔优美的音乐中小朋友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表现蝴蝶飞舞、小鱼戏水、树叶柳枝随风摆动„„孩子们会随着音乐而打开记忆的窗户,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倾听、感受、体验音乐的同时,促进幼儿丰富联想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从而培养陶冶了幼 儿的美感和个性。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理解力。

教师应及时幼儿给予表扬,注意保护每个孩子刚刚萌芽的自尊心, 使儿童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即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鼓励了其他幼儿,使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激励, 唤起他们的情感,使幼儿从情感上爱律动,愿意参加表演活动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对律动的充分表现,来表现内心的喜悦,激起孩子们表现音乐的欲望,享受着音乐的美、动作的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做自己喜爱的动作,从中感受愉快。总之,音乐教育是改善幼儿心理品质,促进幼儿智能发展,增强幼儿身体健康,丰富幼儿审美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幼儿需要音乐,没有音乐的幼儿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音乐它可以鼓舞人,给人以灵感和力量,虽然只是简单的律动,也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推荐第9篇: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牧场上的家》

教学目标:

1.能用柔和、连贯的笛声准确吹奏歌曲《牧场上的家》 2.通过听辨和观察,能够主动发现竖笛演奏的指法规律。

3.能够做到唱、奏统一,均衡和谐的完成歌曲《牧场上的家》的合奏表演。

教学重点:fa、#fa的竖笛演奏指法及#fa与sol、fa与sol的指法交换;多声部合奏与表演。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都认识了,今天我们先来唱一唱你们学过的歌曲《牧场上的家》。 师:大家随着音乐把你的感受用歌声表现出来。 生:。。。。。。

师:这首歌给你什么感受啊?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首歌曲多次出现了(师手势),什么音?

生:(长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伴奏、视频、教师的肢体语言,感受表现歌曲的情绪。)

二、竖笛指法及合奏的练习

1、用竖笛随音乐吹奏长音

师:那我们就随着音乐,用你手中的竖笛来吹吹这几个长音。 生:。。。。。。

设计意图:复习F大调的指法。

2、创编旋律

师:你能用123这几个音自己吹一句旋律吗? 生:自由练习。 3.熟悉fa音的指法

师:那我再增加一个音,什么呢? 师: fa怎么吹奏?

师:嗯,你们再吹吹do。

生: do。

师:发现了吗?fa和do的指法关系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发现fa音最方便的指法特点,并熟悉其演奏指法。 4.吹奏fa、do 师:我们每个音各吹三拍,我们来试下。 生:演奏。。。。。。

设计意图:熟悉fd指法,用柔和、连贯的气息吹奏,注意速度稍慢,吹准长音。

三、练习伴奏声部 1.吹奏第一声部

师:那我也来吹一句旋律。

师:有记住的吗?一起来试试。2 生:吹奏

师:这句旋律给你什么感受呀?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乐谱。 (出示乐谱)师:大家注意这个延音线,要吹足6拍,这里还有两个圆滑线,要柔和、连贯的,那我们随着音乐来吹一吹,注意看老师指挥,我们要整齐的开始,整齐的结束。 生:吹奏。

设计意图:用音乐的情绪和情境引导学生能用轻缓的气息,柔和连贯的吹准伴奏声部。熟悉旋律指法,吹准节奏;学生能用稍慢的速度、轻缓的气息,柔和、连贯的吹准伴奏声部,并能整齐的开始,整齐的结束。 2.出示第二声部

师:现在老师再在这句上加上一个声部。 (出示乐谱)

师:只有四个do,每个do吹三拍。后面都是休止符空拍。 3.合奏

师:我们这两个声部一起来吹一吹

生:两声部合作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换气,每个音要吹的柔和,连贯。气息均匀的吹足三拍。在教师的指挥下能够整齐的开始、结束。

4.用竖笛为歌曲第二段部分编配副旋律 师:听完这段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

师:我们来看下乐谱。(出示乐谱)

师:我们来看一下#4和5的指法关系,和你旁边的同学一起切磋一下。 生:自由讨论。

师:谁想说一说?你们切磋的结果是什么?生:食指中指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互教互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吹奏

4、#

4、5 师:那你们完整的吹一吹这句旋律,自由练习练习。生:吹奏 师:谁想吹一吹生:(师生合作)

师:好,我们完整的吹一吹。生:(师生合作)

设计意图:提示指导学生注意倾听旋律,能用柔和的声音准确地进入两个声部。通过师生的合作,学生的发现,能够用竖笛为歌曲加入副旋律,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四、分组完整表演《牧场上的家》 1.随音乐两声完整部合奏

师:还记得刚才我们为歌曲前面吹奏的两个声部吗?我们来完整的合作一下。(出示乐谱) 师:你们第一声部,你们吹奏第二声部,的副旋律你们一起吹奏。 生:吹奏

2.完整演奏、演唱歌曲

师:那你们来完整的唱唱这首歌吧。生:演唱 3.吹奏歌曲主旋律

师:那我们吹吹这首歌的主旋律。(出示主旋律乐谱) 师:教师指导 4.三个声部合作

师:现在我们三个声部合作一下。(分组)1生:合奏

五、课堂小结

师:第一遍合奏,第二遍演唱并伴奏。生:表演。

设计意图:用技术和能力体现情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音乐教学设计《牧场上的家》

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中心校:侯林林 (指导教师:李义山)

推荐第10篇:音乐教学设计

课改课案例

非 洲 的 灵 感

[授课年级] 初中一年级 [课 题] 《咿唷嘞啦》 [课 型] 综合课

[教 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4册

[教 具]课件、多媒体电脑、钢琴

[教学目标]

1、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初步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特点。

2、知道鼓在非洲歌舞音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学会刚果歌舞曲《咿唷嘞啦》

2、体验非洲歌舞曲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课间开始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咿唷嘞啦》

1、提问:这是哪个地区的音乐?

2、请一位同学找出非洲的所在地。(出示世界地图的平面图)

3、同学们谈一谈非洲有哪些国家?非洲人的生活习俗、居住地等?(出示非洲地区的地图)

(刚果民主共和国、南非、加纳、几内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喀麦隆等)。

4、出示第二单元课题

二、、音乐欣赏

1、欣赏歌舞音乐:

A、《古诺人的尤勒舞》 B、《巴玛亚》 思考: a、歌曲《咿唷嘞啦》、《古诺人的尤勒舞》、《巴玛亚》这首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何共同之处?

b、音乐中出现最多的是什么乐器?它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讨论: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节奏强烈多变;大量出现敲击乐器,如:马林巴琴、鼓等。

《巴玛亚》中还出现了西洋乐器,这是一首非洲现代歌舞曲。它融合了西方的音乐元素和乐器但仍保持了非洲音乐的特征,采用非洲本土的旋律和节奏,以及非洲民间的演唱方法和歌舞曲的领唱与应答歌的形式。

三、总结歌舞音乐的特点。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四、绍及欣赏乐器——鼓

1、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2、欣赏各种非洲鼓及其它敲击乐器

3、欣赏穆旺当卡演唱的歌曲《咿唷嘞啦》,以及非洲风情图片,感受非洲歌舞曲的韵味。

五、学唱歌曲《咿唷嘞啦》(人音版教材第二单元P12)

1、全体同学看歌谱,听音乐。注意看清楚歌谱上的反复记号,找一找歌曲的哪三个小节的拍子少了半拍?

2、通过对比,讲解弱起拍的演唱方法,并单独练唱。(直接唱词)

3、反复练唱全曲(领唱与齐唱部分连接起来,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直接唱词)。

4、教师、学生分别领唱、齐唱,加深对非洲歌舞音乐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的应答歌形式的认识。

5、听音乐在歌谱上标出力度记号。讨论如何才能唱出欢快的情绪和充满动感的节奏。(复习节拍规律,强调节拍重音,发音短促而有弹性)

6、跟随音乐有感情地再唱一遍。在重音和次重音处击拍(拍打具有“鼓”的音色的任一物品)

六、非洲音乐概况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七、舞蹈欣赏和参与音乐

1、欣赏两段舞蹈片段。

2、全体同学分成四大组,部分同学跟随着歌曲《咿唷嘞啦》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律动;部分同学模仿鼓,边唱边敲击节奏。

提示舞蹈动作:双臂稍弯曲、两掌相对于胸前,随节拍做前后自由摆动,双脚做前进若干步和后退若干步的交替动作。

八、欣赏两段音乐,听辨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

九、小

第11篇:音乐教学设计

《辽阔的草原》教学设计 宁夏银川市第十二中学 马进 设计思路

《辽阔的草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是一节以学习蒙古族民歌为主,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的综合课。通过对《牧歌》的学唱以及对无伴奏合唱《牧歌》的欣赏,让对地域性民歌特征不甚了解的七年级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在教学设计思路上体现了“体验、探究、升华”的教学方式。

体验:在歌曲的教学中,让学生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曲,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掌握蒙古族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对于歌曲的处理,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感受和理解,为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作好铺垫。

探究:通过播放草原风貌,介绍蒙古族独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让学生在看、听、想、议中去发现、探究影响草原民歌的因素,从而进一步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特点,特别是“长调”的特点。

升华:通过看、听、唱、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蒙古族民歌的纯美,通过学生的才艺展示以及了解“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已不多见的现象,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美化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l、通过欣赏和演唱《牧歌》,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的影响,体验内蒙民歌独特的魅力。

2、通过对比、情景展示、体验等教学过程,使学生认识民歌特征与地域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勇于探索的能力。

3、通过学生眼睛与心灵的对话,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对民歌的学唱及对内蒙民歌风格特征的把握;探究地域文化对草原民歌旋律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体验

1、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到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们听着这首熟悉的歌曲随我一同前往。”(播放《蒙古人》,边听边观赏草原风光。)

师:请同学们把你所看到和听到的美丽的东西告诉大家,并谈一下你的感受。

生:看到了美丽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听到了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老师要带我们去看内蒙古大草原,听魅力无穷的蒙古族民歌……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蒙古族民歌的无穷魅力吧!(板书课题)

2、学唱歌曲

听:播放《牧歌》。

师:请谈一下你对歌曲情绪、风格特征的认识。

生:《牧歌》是一幅有着丰富色彩的美丽画卷,是一首赞美家乡美丽富饶的赞歌。旋律悠扬、动听,节奏舒展、宽广,速度较慢,有颤音及很长的拖音。

再听:再次播放《牧歌》。

师:你认为旋律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第

1、2小节与第

5、6小节、

9、l0小节在节奏上相同,即:X X │ X·X

听唱:(第三次播放)请学生轻声和着伴奏哼唱旋律。

再唱: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别采用:全班齐唱、小组唱、领唱、对唱、表演唱等形式熟悉巩固歌曲。

唱谱:歌曲唱熟之后,请学生集体视唱歌谱。

在演唱中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唱时的呼吸、换气、咬字吐字、长音的拍数、力度的把握、演唱的情绪等。

二、探究

1、欣赏

听: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播放录音)

师:通过聆听,你认为什么是无伴奏合唱?这首无伴奏合唱《牧歌》与我们刚才唱过的《牧歌》在演唱方式及感受上有什么不同?

生:无伴奏合唱就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合唱。演唱方式上前一首独唱,后一首是合唱。无伴奏合唱比独唱更能表现出草原的空旷、一望无际,给人的感受更加丰富……

教师补充:……

再听:播放无伴奏合唱《牧歌》。(进一步感受无伴奏合唱的音乐魅力)

2、播放草原风光的影片

师: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的知识介绍蒙古族人民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及蒙古人的性格,并谈一谈地域文化与其民歌的联系。

生:通过谈论与相互补充得出初步的观点。

3、探究结论

师、生:内蒙古独特的地域特征,造就了勇敢、豪爽、粗犷热爱艺术的蒙古族人民,造就了他们独特的音乐形式……

第12篇: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大自然中的声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倾听各种声音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和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能够对各种声音产生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

3.在声音创编的活动中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和意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的一种自然现象,通过对声音的探索,可以引发学生对声音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材料,不仅可以创造出各种声音,还可以利用这些声音材料表现一定的杨景。在此过程中感受声音的强弱、长短、音色、高低。这些知识虽然没有直接讲授却已经渗透在有趣的创造活动之中。

通过寻找声音──模仿声音──创造声音──利用声音表现情景,从创造单一的声音到创造有一定内容的声音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这样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声音的初步探索。 教学重点:

创造声音并用大自然声音编一编。通过创编音乐的实践活动,引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对声音的联想。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声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没有从声音引起联想的经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从学生模仿熟悉而喜爱的动物的叫声入手,培养学生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对声音产生联想,发展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师逐步引导启发下,学生模仿制造一定的声音来表现一定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用具:

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小堂鼓、小镲、响板、三角铁、闹钟、跳绳、毽、皮球、舞蹈用的扇子和手绢。 板书设计:(教学辅助课件)

第一部分:由五张动物图片组成:小猫、老牛、小狗、小羊。每一张图片可链接到下一张这种动物的放大图,下面可播放这种动物的声音文件。

第二部分:由九个声音文件组成,分别是电话铃声、打鸡蛋的声音、打喷嚏的声音、滴水声。

第三部分:由三个声音文件组成。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选用二或三个内容。第一个声音文件是一个穿高跟鞋的人走到汽车边,开车走远了。第二个声音文件是汽车启动──出发──飞驰──堵车──靠边停车。第三个声音文件是打雷──闪电──下大雨──小雨──雨停──雨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阶段目标:引导学生模仿熟悉的动物的叫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

学生回答:我喜欢小猫。我喜欢小猴子。我喜欢大熊猫。我喜欢老虎。我喜欢小鸟……

教师:地球上生存着的动物,不论体型的大与小,性情温和与凶悍,都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请你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子一只可爱的小猫。

教师:小猫怎样叫?谁能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一听小猫是怎么叫的。

播放课件:小猫的叫声。

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看到了一头老牛。

教师:你来学一学老牛的叫声。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听听老牛的叫声。

播放课件:老牛的叫声。

教师:还有哪位同学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还看到了小羊。

教师:小羊怎么叫?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

教师:你学得真像。我们一起听听小羊的叫声。

播放课件:小羊的叫声。

教师:这是一只大狗还是一只小狗?大狗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叫声有什么不同?

学生模仿并回答:大狗的叫声低、粗。小狗的叫声高、细。

二、倾听声音,建立学生对声音的联想

阶段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倾听声音的习惯,引导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的特点,建立对声音的联想。

1.谜语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模仿得也很像。下面请大家猜个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不见面。

学生:是耳朵。

教师:耳朵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耳朵是来听声音的。

2.倾听声音:

教师:对了。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地听,请你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教师操作:播放第一种声音。

学生:这是电话铃声。

教师:电话铃声说明什么?

学生:电话铃响说明来电话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二种声音。

学生;把鸡蛋打在碗里。

教师:把鸡蛋打散,然后放进热油锅里,就可以做什么?

学生:炒鸡蛋、摊鸡蛋。

教师操作:播放第三种声音。

学生:有一个人在打喷嚏,他感冒了。

教师操作:播放第四种声音。

学生:开汽车的声音。

教师:汽车怎么开的?

学生:汽车快速开过去。

教师操作:播放第五种声音。

学生:水龙头没有关紧在滴水。下雨后房檐上的剩余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落在水坑里。

三、小组协作,模仿、创造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

阶段目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模仿制造各种声音,表现一定的故事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分组排练,创编声音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得非常好。声音可以讲述一件事情。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声音编织一个故事,要求有一定的故事主题。好,下面开始。

学生分组创编声音,表现一定的情景。

教师分组进行辅导。(你们组想表现什么?这个情景中都有什么声音?怎么把这些声音连接起来,如何分角色表现这些声音,等等。)

2.分组汇报声音的故事。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分组汇报各组编排的故事。请第一组同学到幕后表演,其他同学认真听。

第一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公鸡叫,小鸟叫、闹铃声、哈欠声、小狗叫、走路声、汽车声等等。

教师: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讲述的是什么事情?

学生:是清晨发生的事情。

教师:请第一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完整地表演一次。

第一组同学表演:清晨,勤劳的大公鸡开始叫了(学生模仿公鸡叫声)、小鸟在我的窗前愉快地叫着(学生模仿小鸟叫声)、守时的小闹钟叫醒了我(闹铃响)、我伸了个懒腰起床了(学生打哈欠声)。刷牙洗脸(流水声),吃过早点,我准备去上学,小狗来和我告别(学生模仿狗叫声)。我来到大街上(学生模仿走路声),坐上汽车(学生模仿汽车声)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三角铁模拟学校的铃声)。

教师:第一组同学表现得不错。我们用掌声祝贺他们。下面请第二组同学来表演他们用声音“编织”的故事。

第二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打铃声、跳皮筋声、做游戏声、拍皮球声、跳绳声。打兵兵球声等等。

教师: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描写了什么事情?

学生:课间,下课后同学们在做游戏。快乐的课间十分钟。

教师:请第二组同学到前面来表演用声音表述的课间生活。

第二组同学表演:(三角铁描述的铃声)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跑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操场上真热闹,有的在打乒乓球(两个学生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嘴里模仿打乒乓球声、有的在跳绳(一个学生跳绳)、有的在跳皮筋(一个同学模仿跳皮筋,一个同学口中念着:小皮球,香蕉梨,马兰开花二十一)、有的在做游戏(两个学生做拍手游戏: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子坐飞机)。(三角铁描述的铃声)上课了,同学们都回到教室里,准备上课。

教师:第二组的同学们表现得也很精彩。最后请第三组的同学表演他们用声音“编织”的故事。

第三组学生在幕后用声音“讲述”自创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有走路声、跑步声、唱歌跳舞的声音、还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教师:那么三组的同学们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请第三组的同学到前面来完整地表演。

四、课堂小结、引发新的思考

阶段目标:通过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总结,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同时引发对新的课题的思考。

教师:第三组的同学们表现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用声音表现了清晨、课间和公园里发生的故事。除了这些,还可以用声音表现哪些事情?

学生:莱市场。

教师:菜市场里都有什么声音?

学生:叫卖的。

教师:卖什么?谁来学一学。

个别学生模仿: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又香又甜的大鸭梨。香蕉苹果大鸭梨勒!

教师:还可以用声音表现什么事情?

学生:放学以后。

教师:放学之后有哪些事情发生?

学生:坐车回家,上楼,开门,做作业,整理书包,吃晚饭。

教师:你家的晚饭一般由谁来做?

学生:妈妈、奶奶、姥姥、阿姨。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留一个作业,仔细观察倾听,在妈妈的厨房里都有什么声音?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下节课,我们一起表现《妈妈的厨房》。下课。

第13篇: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咏鹅》

顺德区云路小学 黄志清

一、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学习四分休止符,并能准确表现。

3、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悠闲自在”的音乐形象,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学生进入课室后,正式上课前,播放唐诗词欣赏。

2、导入新课:

①师:同学们,刚才我给你们准备的唐诗词欣赏,喜欢吗?(喜欢) 师:你们喜欢唐诗吗?能背两首我听听吗?(喜欢,能) 师:同学们真棒!

②师:今天,我介绍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给大家,请先看一幅图片。(课件展示第一副图片)看着这张美丽的图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风声、水声、鸟声、鹅叫声)

师:你能模仿这些声音吗?动动脑筋,用你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抖动书本模仿风声、摇动装矿泉水的水瓶模仿水声、口哨声或吹纸张模仿鸟声、口技模仿鹅叫声)

③师:看到这张美丽的图片,你想到了哪首古诗呢?谁告诉我?(《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悠闲自在的情景。(全班一起诵读一遍诗词)

3、学习节奏:

①师:大家读得真好听!我也想参加大家的队伍,好不好?(好)不过呢,你们读得那么好听,我就给大家表演另一种不同的朗诵吧! ②课件展示歌曲节奏,老师按节奏朗诵。

鹅 鹅 | 鹅 0 | 曲项 向天 | 歌 0 | 白毛 浮绿 | 水 — | 红掌 拨清 | 波 — || ③师:好听吗?想不想学一学啊?(想)

④学生跟着老师一边拍手一边按节奏读诗歌。重点讲解“四分休止符”的运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用握拳不出声表示。

4、学习歌曲:

师:你们表现得太棒了!我的心情太愉快了!我都有想给大家唱一唱《咏鹅》的冲动了!你们想听吗?(想)(老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咏鹅》)

师:老师唱得好听吗?(好听。学生鼓励的掌声)谢谢!音乐与古诗是相结合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唐诗谱写的歌曲《咏鹅》。(课件出示歌曲界面)

5、听范唱录音,学生听出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6、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重点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7、集体表现。

把学生分成三组表演歌曲:第一组用歌声表现,一边拍手一边歌唱;第二组用律动表现;第三组自创表现各种声音。(烘托气氛,将课堂推向高潮)

8、聆听乐器表演。

请学生听出两种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歌,区分大提琴与小提琴不同的音色特点。

9、再让学生欣赏一首由诗歌写成的歌曲《春晓》,简单介绍谷建芬。(激发学生的兴趣)

10、小结:

师:同学们,古诗不仅读起来是那么的朗朗上口,唱起来又是这么的悦耳动听。那你想不想学唱更多的古诗歌曲呢?(生:想)课后你们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搜集一些古诗歌曲,来欣赏、学唱。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来创遍古诗词的音乐,好吗?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咏鹅》,体味古诗词的韵味,感受鹅悠闲自在的形象。2.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用自己喜爱的形式来创作表演《咏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2.反复跳跃记号的用法以及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运用。

(四)教材课型、课时

《咏鹅》一课是一节音乐综合课,它包括读诗、唱歌、律动几部分内容。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贴近学生的生活,童趣盎然。这一课我整体的教学思路是以“鹅”作为本课的主题情境和主线,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看、听、想、说、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本课由一课时完成。

三、教学方法设计

(一)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乐器(如双响筒、串铃、响板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从本课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谈话法、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法、探究法、表演实践法。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歌曲的“听”、“唱”、“演”,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们,你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课又和大家见面了,请同学们带着想象的翅膀和老师一起走进课堂吧!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2.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一位朋友,这位朋友说猜对谜语就知道它的名字,你们猜它是谁?

“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脚蹬红靴子,唱歌儿伸脖子”你们猜一猜! 生答谜底:鹅

师:你们喜欢鹅吗?想和它交朋友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出了点小难题,你把它解决了,自然就成了鹅的朋友。怎么样,同学们有信心吗?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对此课感兴趣。】 3.师:首先我们做做节奏发声练习和视唱练习,边拍手边朗读,看谁读的又准又好。 节奏练习: × × × × ︱ × × × -︱

小 鸭 子 叫 嘎 嘎 嘎 × × × × ︱ × × × -︱ 小 花 猫 叫 喵 喵 喵 × × × × ︱ × × × -︱ 小 山 羊 叫 咩 咩 咩 × × × × ︱ × × × -‖ 小 母 鸡 叫 咯 咯 咯 视唱练习:

35 i6 | 5| i6 53 | 22 32 | 1- || 小猫 去钓 鱼, 小猫 去钓 鱼, 大鱼 小鱼,钓了 许多 条。

(教师弹唱旋律,从C大调往上演唱,学生依次唱歌谱填词,教师提示学生口型张开,笑肌抬起,有表情的演唱)

【设计意图:节奏发声练习和视唱练习是音乐素养的常规教学,使学生的声带打开,同时为本课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导入新课: 1.导入歌曲

师:同学们看到鹅,你能想到哪首古诗呢?谁能来朗诵一遍。 (指名朗诵《咏鹅》)

师:读的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嬉戏游玩、悠闲自在的情景。

(1)师:大家仔细听《咏鹅》这首歌,听后说说《咏鹅》这首诗,在歌曲中播放了几遍?同学们都伸出你的手,当听到第一遍时伸出一个手指头,听到第二遍时再伸出一个手指头,最后看看到底是几遍?(4遍)

(师出示课件)同学们仔细看大屏幕的歌谱,你发现了什么?这位同学说说《咏鹅》这首诗在课本只出现两次,为什么我们要唱四次?

(生答教师做总结)因为这首歌的旋律当中出现了反复跳跃记号。(认识学习反复跳跃记号在课本中的位置)

师:接下来听老师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同学们用你的小手指歌词。(师有感情的范唱) 师:同学们,要想学好歌曲,难题又出现了,按节奏朗诵歌词,你们有信心吗?好,把你们的能力展现给老师吧!

2.学习歌曲。 (1)按节奏读歌词

听说同学很喜欢朗诵,但按照一定的节奏读可不太容易,请看大屏幕(师播放课件:按节奏读歌词)

试试看你会读吗?听老师读一遍,(师按节奏读歌词)。

鹅 鹅︱鹅 0︱曲项 向天︱歌 -︱白 毛︱浮绿 水︱红掌 拨清︱波-‖ 鹅 鹅︱鹅 曲项︱ 向 天︱歌- ︱白 毛︱浮绿 水︱红掌 拨清︱波-‖

听完之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两种节奏不同。)有什么不同?(原来呀,第一种节奏在鹅后使用了休止符,这就要求大家在演唱的时候,遇到“0”注意停顿)我们来完整练习一下。

(2)学生集体拍手打节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体现节奏两种节奏的不同,从而引出休止符,对比两个节奏的不同以及注意休止符的位置。】

(3)学生自由演唱歌谱,感受旋律的不同。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教师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的地方,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4)放范唱录音,学生听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完整的听歌曲,并自我创编动作)

(5)教师有表情地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6)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进行反馈教学。

(7)让学生分男女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优美的音乐,激起了我们的表演热情,老师认为每个同学都有表演天分,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歌曲吗?可以和你的同桌想办法合作表演,看谁的动作最新颖、有创意、最精彩,谁的表情最丰富。

1.演一演

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分了三个小组:朗诵组、表演组、配乐组。

(教师提示:朗诵组的同学想想诗的意境,体会朗读时诗歌的韵味。表演组的同学在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中,自由想象,模仿鹅在水中游的姿态,模仿鹅伸长脖子高声歌唱的形象……把鹅的各种形态惟妙惟肖地用动作表现出来。配乐的同学拿起自己喜欢的小乐器随着音乐的节拍打起来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学生自由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师评:同学你们用优美的舞蹈和配乐来反映了这首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优美的情绪。使歌曲变得更加生动起来。你们真棒!

2.综合展示表演

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大家都做得非常好,我们现在把我们所有的创造表演跟我们的歌曲结合起来,好吗?

文学组朗诵组先朗读一遍《咏鹅》,然后放歌曲录音,歌舞表演组和乐器配乐组的同学跟音乐演奏。

师生评价,生生互评。

【设计意图:l.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2.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会和理解。3.通过创造、体验、合作,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4.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提高自身的表演和欣赏水平。】

(四)拓展:欣赏不同版本的古诗新唱歌曲 听赏谷建芬创作的歌曲《咏鹅》。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古诗新唱歌曲,感受乐曲一首诗歌两种风格的多样性,讨论对比之后体会的感受】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你们开心吗?

让我们唱着这首优美的歌曲,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下课!

五、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这一节课,由于能注重启发式教学,重视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性,师生互动,环环相扣,既有音乐课的特色,又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结合,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在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并且随着音乐表现音乐形象时,学生更多是专注于手上的动作,而忽略了耳边的音乐,造成了课堂的紊乱,这一点我没有考虑周全。今后,我还要在古诗吟唱教学中,通过种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索其趣味,以激发兴趣,吸取古诗营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

六、板书设计:

(一)呈现板书设计: 《咏鹅》

歌曲类型:读诗、唱歌、配乐、律动 歌曲的拍子:2/ 4 歌曲的速度:中速、稍慢 歌曲的情绪:优美、愉悦的

(二)板书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本节课学习的歌曲的重点,在演唱中学生会注意到黑板上提示的节奏、速度、情绪,更好的完成歌曲。】

第14篇:音乐教学设计

篇1:初中音乐教学设计《青春舞曲》 篇2:初一音乐教案

音 乐 教 案

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 单元歌唱祖国 1 2 3 他鼓掌)恭喜你为自己的组得了一面红旗。其中,有伊拉克的国旗和对现在的政治形式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用战争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3、听一听 播放课件。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吗?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出生于(1912——1935)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

我们来听一听的演唱。(放flash动画)动画中出现了那些人物? 你知道是怎样写成的吗?

4、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小组内先唱,再派出代表演唱。

5、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

6、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ff、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

7、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8、下面,我们随着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

可以抢答。

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十大元帅

(学生讨论回答)

各小组分析评论。

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相互检查和纠正。

(学生进行表演)

教学反思:《国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那么熟悉,但是在音乐课教学《国歌》时,除了教会学生唱,还必须介绍国歌相关的内容,国歌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精神面貌,知道升国旗时,要唱国歌,立正,敬礼,从中感受到《国歌》庄严,雄壮的气势和使人振奋,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力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她由红色作底,四颗金黄色的小星环绕一颗大星,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旗面的大部分面积象征着祖国辽阔的国土,红色则象征着我们的人民政权是由无数革命者的鲜血染成的。先向学生介绍《国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词曲作者以及歌词的含义,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和演唱,掌握歌曲雄壮、有力的情绪,并去理解、体会、表现。让学生长的亲切自然而又激情满怀。结束句要唱的深情而庄严,以表达儿童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通过一堂音乐课,学生们不仅受到音乐的熏陶,而且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的教育。 4 音 乐 教 案 5 篇3: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三拍子的起伏,能够用正确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模仿、体验等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感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母亲、对家乡以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诗是表达思乡之情的?谁来朗诵一下?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思乡诗。

师: 在“故乡”这两个简单而朴素的方块字中,蕴涵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下来的思想哲学、民风民俗,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会在故乡情结中良久徘徊,别离之愁、思归之渴,这种情结如同生命一样古老而常新。这种情结不但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里,好多歌曲也以此为题材。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思乡的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设问:它的基本情绪和情感是什么? 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

2、第二次听赏,设问:这首歌曲是什么节拍?演唱形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

(1)出示幻灯片:3/4拍,强弱规律为强弱弱,让学生用拍手等肢体动作体验3/4拍的强弱规律,并学习3拍子的指挥图示。

(2)出示幻灯片:二声部合唱歌曲。

3、歌曲学唱(请学生打开课本26页)

(1)高声部旋律学习: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问学生音乐情绪的变化?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区别?可重复演奏(唱),让学生体会发现。学生回答后可总结此曲的强弱规律,不同平常的四三拍强弱弱的规律,而是强强弱;b、学生跟琴学唱,注意音乐情绪的变化、力度的变化、四分附点音符后接两个十六分音符,演唱时要体现出来;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

(2)低声部旋律学习:a、老师范奏(唱),学生划拍默唱; b、学生跟琴学唱,同样要注意力度的处理以及前后情绪的变化;c、学生自学,老师巡视释疑解难;d、课堂反馈(随机抽测,考察学生完成情况);e、教师点评,再次巩固。

(4)带词演唱:注意力度度变化以及情绪的处理,启发学生带着情感演唱。

(5)课堂反馈,抽一组上台演唱;

(6)完整演唱一次,请一学生担任指挥,老师点评;

(7)再次完整有感情地演唱全曲,抽一个学生担任指挥,几个学生打击乐伴奏,教师担任电子琴伴奏;

三、拓展欣赏:欣赏《梦驼铃》和《故乡的云》再次加深对思乡情结的理解和体验,引导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激发学生立志建设家乡的情感。

四、师生总结: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教学重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效果及导课。

二、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三、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引子:乐曲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

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五、课后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难忘今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听觉上视觉上观察体验音乐的突出特征

2、能力目标:能用圆润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能用多种形式展现歌曲魅力。教学重点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理解歌曲的文化情感内涵,对其进行创作与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上展现出影视资料(历届春节晚会中的轻歌曼舞)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情景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走进音乐。

二、新授歌曲,体验感情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那首每年“春节晚会”的压台戏《难忘今宵》。 教师简单介绍词曲作者。

师:一起聆听李谷一演唱的优美动听的歌曲,结合大屏幕乐谱,思考: ⑴歌曲中的两段歌词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⑵歌曲中哪些小节的旋律完全相同?

⑶哪些小节的旋律相似不完全相同?

生:(答略)

( 教师由其中的

1、

3、5、7、

11、12 13小节旋律特点教唱,学生随唱,其中第三小节的跳进旋律,看屏幕跟老师用tita读,用低头唱低音、抬头唱高音。) 师:为什么歌曲中采用了这么多的十六分音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如果把十六分音符都改为八分甚至四分音符,效果又会怎样?(师唱改编成的音乐) 生:大量运用十六分音符,更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激动,不能平静?? (课堂中的情境提问,引导启发是关键,学生从问题中尝试对歌曲最初的了解,掌握旋律特点便于歌唱。声势训练运用,解决了教学歌唱的疑难问题,排除了学生对较复杂又相似节奏的心理障碍。同时通过比较、讨论曲作者运用的大量十六分音符,理解歌曲的内涵。所以在新授歌曲中,从问题—聆听—体验—思考—回答的思维流动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师:这首歌让你来唱,如何来处理它的情感力度变化昵? 生(甲):深情地演唱,从“共祝愿,祖国好”开始力度强?? 生(乙):第一小节用内在的情感演唱,第六小节对比前面小节稍强,第

七、八小节相对前一小节稍弱?? 师:(补充归纳) 师:随琴有感情地演唱(师生)

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 师:这首曲子是李谷一用民族唱法所演唱的,那如果我们把这首歌用 美声加通俗来演唱效果又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2001年“春节晚会”幺红、满文军等演唱的《难忘今宵》。

(屏幕播放2001年“春节晚会” 的《难忘今宵》)

师:《难忘今宵》这首歌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展现自我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给予肯定表扬,鼓励,进行赏识教育,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小组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深入其中,参与并巡回指导,最后师生在“青春大舞台”环节中展现自我,在团结合作中,培养自信。

五、自评与互评

先请学生代表点评,互相评价优缺点,再由教师点评,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歌喉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搭档奖。

六、布置作业

请你回去搜集你喜欢的节日气氛浓厚的歌曲,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附板书设计

难忘今宵 1=f 走进音乐 感受音乐 美妙歌喉 展现自我

《七子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习《七子之歌——澳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歌曲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和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教学重点 1.通过多次体验学习演唱,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3.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放澳门行政区区旗和澳门风景图片,问:同学们澳门美吗?澳门这个妈妈的孩子曾经被迫离开祖**亲怀抱,今天让我们来听一听《七子之歌—澳门》通过歌曲来了解澳门当年的心声。

第15篇: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课我的祖国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音乐知识:三连音。 3.演唱《大中国》。 4.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教材分析

1.聂耳(1912年-1935年)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他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他从事音乐创作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但却为八电电影、三部话剧、一部舞台剧写了二十首主题歌或插曲,加上其他歌曲共创作了四十一首音乐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作于1935年。原为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歌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今天仍然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勇前进。国歌的歌词是一首激昂奋进的散文式自由体新词,整个歌曲充满了激昂和振奋人心的气势。

2.《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作于50年代。作品彩抒情和歌颂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和乐观主义精神。歌曲前一部分是以抒情为主的女高音独唱,后一部分是女高音领唱的混声合虽,与前一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具有副歌的性质。《我的祖国》把抒情歌曲与颂歌两种体裁结合在一起,富于创造性。

3.《大中国》歌曲《大中国》由高枫作词作曲是一首以歌颂祖国为主题的通俗歌曲。曲调吸收了我国民歌素材创作而成,富有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的情感。

4.通过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在于欣赏好《我的祖国》熟记旋律,简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A B 两段的对比。

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的A 部分,(注意:情绪,力度,速度)。

教学思路

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从了解国歌的创作历史,激起学生的激愤的情绪,为准确、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打下基础,接着学习歌曲的曲谱唱准歌曲中的记号及三连音、休止符等,最后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及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简单学习歌曲。

教学过程

一、学习《国歌》歌词,了解歌曲背景。(设计意图:理解歌词,了解背景激发学生的代入感,为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打下基础。)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游行》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二、学习《国歌》旋律。

(设计意图:了解歌曲旋律中的音乐知识,从各方面准确演唱国歌。) 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勇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学生视唱以下乐句:

1.3 55 6 5 3.1 555 30 10 5 1 3.1 555 30 10 5 1 5 1 5 1 1 0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 5 1.1 3.3 5 -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三、总结。

1.说说你了解的《国歌》的词曲作者。齐唱歌曲旋律。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设计意图:深入了解国歌的创作背景,进一步为有表情的演唱打下基础。)

1.说说国歌中描述的社会情况。2.正确的演唱国歌的旋律。

二、学唱《国歌》

(设计意图:通过音准、节奏准确——音色力度有感觉——有表情的演唱三个步骤反复体会歌唱。)

1.试唱国歌,在节奏上,音准上要求准确。齐唱《国歌》

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再唱。(注意力度的变化及音乐记号。) 3.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三、拓展及表现。

(设计意图:体会新时代的国歌的情绪,从听国歌、唱国歌中体会爱国的热情。)

今年的奥运会上,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世界、迎战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新时代我们演唱国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四、总结及引导。

(设计意图:巩固《国歌》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演唱《国歌》

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主旋律,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歌曲及背景。) 播放歌曲《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是一首合唱曲。由教师介绍“抗美援朝”。(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出兵干涉,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鸭绿江边。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正式爆发。)

二、欣赏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在感受中理解并学习歌曲。)

1.听老师范唱,想“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讨论:歌曲可以分几部分? 3.两部分的情绪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4.第一部分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部分为什么和第一部分有所不同?

5.试着让学生唱一唱,以加以体会。

6.讨论:这首歌曲你听了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处理成独唱加合唱,独唱表达了什么?合唱又起什么作用?

7.让学生根据歌曲的速度、情绪、不同的力度演唱。

8.第一部分是在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第二部分表达了对祖国无限的自豪感。

三、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在指导中学唱歌曲,在演唱中体会歌曲。)

1.试唱歌曲并相机指导。

2.用赞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绪演唱歌曲。(分领唱和合唱。)

四、总结。

你欣赏了这首《我的祖国》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吗?

第四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大中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设计意图:承前启后,激发学生学习本首歌曲的兴趣。)

“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的祖国》,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二、感受、理解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及了解歌词,理解歌曲情绪及歌词的引申意思,)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

(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

(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

(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三、新课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歌词、熟悉节奏、学习曲谱、学习歌曲的顺序引导学生学会歌曲。)

1.默念歌词一遍。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 3.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4.视谱。 5.学唱歌曲。 6.注意歌曲力度。 7.演唱全曲

8.升华情感:说说歌曲内容,所要表达的情感 9.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五、总结全课

第二课爱心的奉献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老鸟,小鸟》;2.听赏歌曲《飞来的花瓣》; 3.听赏与跟唱《美丽的花儿》。 教材分析:

1.《老鸟,小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二部合唱歌曲。曲调和谐优美,歌词简单重复,有生活中的绕口令风格,所以,歌曲像绕口令是这首歌的又一特点。歌曲共有六个乐句,第一乐句曲调活泼,表现了老鸟和小鸟之间亲密的关系。

二、三乐句以下行的三度、四度音程出现,声部和谐,节奏轻巧。第四乐句曲调抒展,表现的是老鸟小鸟之间深厚的感情。最后的两个乐句加入拍腿跺脚的动用,使全曲进入热烈的气氛,也表达了对奉献爱心的由衷赞美之情。

2.《美丽的花儿》是瞿希贤的另一首歌曲。歌曲采用领唱与合唱的形式,展现出一个花儿盛开、歌声甜蜜的童话般的世界,表现了纯洁、善良的少年儿童追求真理、热爱生活的美好境界。全曲以3/4拍子,大调式写成。曲式为六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1-16小节是独唱部分,由两个乐句组成,旋律明快、跳跃,充满了青春朝气,表达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欣喜激动的心情。第三乐句采用两声部合唱,曲调质朴抒情,与前面的乐句形成对比,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设问的语气。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声部歌曲。 教学难点:

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思路

本课是围绕爱心这一主题展开的,这一课的设计,以老鸟和小鸟的互相照顾、彼此爱护为线索,将学生自然的引入主题——爱心的奉献,让学生在感人至深的情节中学会歌曲。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电子琴、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和谐、圆润的声音演唱绕口令二部合唱曲

2.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感受互相奉献爱心的美好情感。

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合唱,从中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住着许多漂亮的小鸟,因为鸟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成了鸟儿们的王国,鸟儿们每天聚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音乐知识学习及基本练习。

(设计意图:复习下滑音的知识及唱法并进行和声练习,为合唱歌曲的学习做准备。)

1.复习下滑音 2.音程练习: (1)单音: (2)和声:

三、学习歌曲:

(设计意图:了解曲作者瞿希贤并通过听赏、分句学唱、整体学唱、升华体会的过程学习歌曲,使学生体会爱心的奉献。)

1.瞿希贤简介(女作曲家,自幼爱好音乐。1948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作曲系,曾从师于弗兰克尔(德籍教授)、谭小麟教授等。解放后,长期在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 2.整体听赏。 (1)视唱全曲。

(2)用鸟叫声“啾啾”唱一遍。

3.学习第

二、三乐句。(小鸟们的歌声) (1)随琴默唱歌词一遍

(2)随琴轻声把歌词唱一遍(用和谐的声音来演唱)

4.学习第五乐句。(老鸟们的歌声) (1)随琴在心里唱一遍。 (2)合唱一遍,并加上拍手的动作 5.学习第

一、四乐句(老鸟与小鸟的对唱) (1)学唱第一句(老鸟的声音轻松宽厚,小鸟的声音轻巧圆润)

(2)学唱第四句(饱含深情) 6.学习第六乐句(群鸟欢歌) 7.整体演唱 (1)复听全曲

(2)简释绕口令歌曲:歌词简单重复 (3)演唱全曲。学生跟着老师的琴试唱歌曲第一段。

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4)升华情感:说说小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样照顾你的?父母年老时,你会怎么做?

(5)表现:带着深厚感情再一次演唱歌曲 (分角色唱:领唱1和领唱2,其他同学当群鸟)

四、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爱的奉献,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二部歌曲,并从中感受到了奉献爱心的美好和甜蜜,懂得了用纯洁善良的心灵来汇报社会和家庭。我们的生活将是充满爱的生活,我们的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聆听合唱《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其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铺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将要听赏的歌曲。)

悄悄地春天来了,春雨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到来,让花儿都开了,小树都发芽了,花瓣也悄悄地飘向我们,现在我们带着春天的思绪一起来听听《飞来的花瓣》。

二、学习新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1.听赏《飞来的花瓣》。2.边听边想:歌曲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生反馈)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及无比崇敬之情。

你有没有喜欢的老师?老师是怎么关心、怎样爱护我们的?

3.听第一段。

边听边想:第一段表现了老师对学生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的一种感激之情,用花瓣一样的信件表达了对老师的无比怀念、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4.听第二段,

边听边想:这一段采用了什么样一种合唱形式?三个“回答老师”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学生反馈)

5.完整听赏全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三、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自己学习生涯中的老师,懂得感恩。)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优美的合唱歌曲,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师生之间纯洁而美好的情感。我们生活中从幼儿园到现在有许许多多老师陪我们度过了学习生活,收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应该怎么回报他们呢?

第三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2.能够根据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记住主要的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从《老鸟,小鸟》到《美丽的花儿》使学生的爱与奉献的主题精神得以延续,为理解歌曲打下基础。)

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爱心的奉献),小鸟最初的蛮横不讲道理,最后认识到错误,并找回纯洁善良的心灵。老鸟和小鸟之间的这种相互照顾、彼此爱护的行为感动了美丽的花儿,你们瞧,花儿也在为他们歌唱。

二、听赏歌曲并跟唱歌曲:

(设计意图:从听赏体会到哼唱熟悉,再到跟唱学习最后体会表现,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歌曲并有表情的跟唱。)

1.整体听赏歌曲《美丽的花儿》。你听到了什么? 2.再听

你听到了什么?(自由回答) 3.复听第二遍。

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4.用“la”轻声跟曲哼唱,熟悉歌曲。 5.再唱。用甜美、和谐的声音跟唱歌曲。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一步体会、体验、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三、总结全课 (设计意图:回顾歌曲的情绪,鼓励学生做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人。)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美丽的花儿》,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

《美丽的花儿》旋律明快跳跃,充满了青春的朝气,表达了少年儿童天真活泼、欣喜激动的心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和人,都带给我们快乐和帮助,我们也要回报他们,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第16篇:音乐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渴望春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重点】

1、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教学难点】

1、歌曲情感的表现。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3、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了解弱起小节。【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理念】

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 播放清新优美的音乐,学生有序进教室。

(设计意图: 创设良好的氛围,为音乐课创造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二) 看春、说春、听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略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或者你说

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生:略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生:略

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听、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二、导入新歌: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我们是多么渴望春天啊!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总体描述,为后面的歌曲欣赏和学习作了情感铺垫,能更好的激起学生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和渴望学习歌曲的急切心情。)

三、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A、作品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作品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抒情愉快

3、低沉忧伤

C、歌曲的拍号:

1、3/4

2、6/8

3、3/8

(设计意图: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和音乐的意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感受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几个小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愿望。)

2、听一听,比一比。

(1)学习新知识:什么是6/8拍,6/8的特点是什么?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字\"来\",是在小节的第几拍?

指导学生划拍子唱一唱上面旋律,巩固6/8拍的节奏。

(2)比一比歌曲为什么用的是6/8拍子,而不用3/4拍子。(学生在听中比较,同样的旋律用不同拍子有何不同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节奏拍子的对比聆听,感受歌曲旋律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及丰富的想象力。)

3、跟着老师的琴声用\"啦\"进行哼唱旋律。并模仿一下节奏XXX XXX 拍手为旋律伴奏,注意6/8拍子的强弱对比。

(1)学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2)师弹奏,生轻声学唱,并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教师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连音线等乐理知识。

(设计意图:视唱能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通过唱旋律对分析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哼唱,让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划拍子,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4、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5、复听《渴望春天》。

师生共同分析

1、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2、哪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设计意图:再次熟悉旋律,熟悉音乐,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以歌曲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6、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什么时代的音乐家?有什么成就?称号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莫扎特。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7、艺术处理。

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怎样?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让学生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处理,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准确、流畅、自如、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和弹唱,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意义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四、小结:

春天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篇,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与力量。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春天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大家。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中学 马国卫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之声。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音乐素材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

一、

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托旋律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二度创作,通过音乐的声音手段恰如其分地将他们再现出来,从而将作品所蕴藏的情感意义和思想内涵深刻而有意味地传达给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收集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自学关于春天的歌曲的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在了解作品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分享创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并且从以春为主题的作品中感受,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2.通过律动、情景、创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和创作力。 教学难点

1.注意6/8拍子的起拍要清晰、明快,强调弱起小节的节奏和分句的换气。 2.注意演唱时的声音位置要竖起来,要有一定的力度。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四) 件见配套课件中学四)

第17篇: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教学设计

不同教学领域的音乐教学设计包含四个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课题:第三单元:欧洲风情 第一节《桑塔.露琪亚》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并能主动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内涵。(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背唱其中一段歌词,并能认识船歌这种体裁。(3)能够感受,体验《桑塔.露琪亚》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分辨男高音的音色特点。(4)能够参与演唱活动中的即兴表演。 重点: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艺术,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桑塔.露琪亚》 难点:意大利船歌的演唱情绪的把握。 教具:钢琴,音响,电视机。

教材分析:1:《桑塔.露琪亚》是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的船歌,它是意大利作曲家科特劳根据威尼斯船歌的风格而改编的,《桑塔.露琪亚》两段歌词将美丽的夏夜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陶醉,令人忘怀。歌曲为C大调,、八三拍子,中速稍快,由两个乐段构成,歌曲旋律优美流畅,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2: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二:导入

新课(1:导语 :每个国家都有着极具特色的民歌或民族音乐,今天我们走出国门,到欧洲去走走看看,领略那里的民歌,老师和大家走进意大利――――)2:展示欧洲和意大利的版图)

三:观赏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佛罗论撒(通过影像资料)

1了解意大利的风土人情

2 请学生讨论(如威尼斯的交通工具贡多拉,佛罗论撒的歌剧院,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等)

四 欣赏意大利的音乐艺术。

1请学生观看帕瓦罗第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那坡里民歌――《我的太阳》――帕瓦罗第)

2让学生讨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声音特点:(帕瓦罗第-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明亮,有穿透力)。(多明戈-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丰满华丽,坚强有力。)(卡雷拉斯-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音色流畅抒情)。

五 学习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

1)听范唱,(请学生讲解歌曲结构,明确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2)学唱歌曲:A:请有键盘基础的学生带领大家学习歌曲的旋律

B:老师带领学生来练习曲中的变化音。

C: 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D:完整演唱第一段,体会歌曲的内容和风格。

3)请学生设计此歌演唱方案(演唱情绪等)

4)请两位以上的学生演唱个别段落,来展示他们设计的演唱情绪。

六 学生对《桑塔.露琪亚》进行表演和在创造。

1)体会划船动作,并分组练习。2)结合演唱,边划边唱,营造船歌氛围。

七 小节和布置作业1)下去练习歌曲第二段。2)去网上搜索和欧洲相关的艺术文化和了解欧洲历史。

单元设计《真情呼唤》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教学准备】

1、

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

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

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学生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这个游戏是http://www.daodoc.com网站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

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学生按老师所点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C

D

E

F

G

A

B

do

re

mi fa sol

la

si

2、课件展示G大调的音阶表, 让学生对比这两条音阶有什么区别? 然后再熟悉G大调的唱名位置。

do re mi fa sol

la

si

3、播放Flash键盘,对照键盘讲解C大调与G大调的音高位置,鼠标点击琴键可发出声音来。

三、情境式的学唱歌曲

(一)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1、初步听赏歌曲

师:刚才同学们玩了游戏也唱了C大调和G大调的音阶,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听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媒体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完这首歌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初听作品时感受:例如,歌曲讲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和动物在地球村是否应该平等?音乐是怎样表达人们对救鹤女孩的眷恋之情?

教师小结:《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婉转的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第二部分曲调的色彩变得明亮开阔,歌曲以拟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歌曲的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在这里表达了丹顶鹤为女孩伤心哭泣的悲痛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性、互根性,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整首歌曲充满了人性美,把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视为有生命的整体,音乐在流

动的音符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曲作者解承强,祖籍山东,儿童时期学习唢呐,15岁考进战士歌舞团学习大提琴,1987年与毕晓世、张全复组成“新空气”乐队,参与了《程琳·87新歌》的制作,并活跃在各地演出舞(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台上。由他创作的《信天游》曾掀开了“西北风”的第一幕。他是大陆流行乐坛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作曲家之一,为大陆流行乐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带给人的心灵启迪。

师: 在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轻声跟着唱,也可以展开你们的思绪,放飞你们的想象,去品味优美的旋律,去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播放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

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一个癌症患者获得人间真爱的故事刚刚讲完,音乐声随之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朴素的歌词、流畅的旋律,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一下子打动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并很快传唱开来,韦唯也因此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一。

(三)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

作品简介与听赏

《让世界充满爱》是由陈哲、小林、王建、郭峰、孙铭作词,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调、节奏在保持民族性语言的同时,又向国际乐坛进行了借鉴。这首歌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们常以为流行歌曲只是表现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观念。

2、

曲作者郭峰简介

曲作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6岁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8岁改学钢琴,15岁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专修钢琴。1978年,16岁的郭峰发表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月光》,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让我再看你一眼》、《道路》、《恋寻》、《让世界充满爱》、《心会跟爱一起走》、《有你有我》······

3、学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首歌。

1)轻声唱曲

师:课本中选唱的是第二首歌,请同学们翻开书第八第九页,跟琴轻轻唱曲谱。我们学习了一个升号的G大调,这首歌有五线谱与简谱的对照,请同学们注意五线谱G大调的唱名位置。

2)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唱歌词,要求学生饱含深情地去唱。

四、表演式的歌曲演唱

1、策划演唱形式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三首歌,从爱动物到爱人类同胞到让世界充满爱,这一首首爱之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懂得了真情的可贵,真情的伟大。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选一首歌进行策划和编排,然后到台上来演唱。 学生讨论、编排,教师可参与到学生当中去进行指导。

2、学生的演唱。

3、对每一组的演唱进行评价,采取自评、他评。

五、课堂总结

爱没有国界、爱没有种族之分,爱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相信同学们在了解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很多感触,也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

第18篇: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课教学案例《小雨沙沙沙》

课题:春天来了 年级:一年级

教学内容:《小雨沙沙沙》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打击乐器、磁带等。 教学思路:

这节课依据“多元智能开发与培养”的教育理论,利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指导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歌曲的情绪,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四个音乐板块进行。“音乐大舞台”设计是为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艺术实践的机会。在“七色魔方”这个环节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童话般的设问出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音乐大擂台”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走进音乐厅”是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补充内容更多地介绍给学生,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目标

1 .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懂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 2 .能够参与小组活动,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 .感受音乐情绪,用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教学过程

一、音乐大舞台

教学设想:给孩子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将课内外学到的才艺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现并展示学生独特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师:同学们好 ! 音乐时空节目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谁还记得我们这个节目的第一个板块叫什么名字 ? 生:音乐大舞台——才艺表演。 学生齐唱、独唱前面学习的歌曲,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七色魔方

教学设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童话般的设问,来出示本课的教学任务,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分组活动进行歌曲的二次创作。 师:下面我们要进入的是第二个板块“七色魔方”。我想问你们,音乐是什么 ? 有人说:“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能使我们忘记烦恼,给人们带来快乐。也有人说:“音乐是七色魔方,因为它是由七个音符排列组合而成,千变万化,奇妙无穷。” 1 .创设情境 ( 教师通过讲故事引入教学内容) 。 2 .演唱歌曲:

放录音学生 听歌曲范唱,教师提出问题:熟悉歌曲唱法了解每一句的强弱变化。 A .学生分乐句进行练习,重点指导“沙沙沙”的唱法。 B .在演唱基础上用形体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

C .分角色演唱

3 .分小组进行音乐表演 。

(通过小组创编,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能力和自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突破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歌词内容,更好地表现歌曲。)

三、音乐大擂台

教学设想:通过各组的展示比赛达到各组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目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师: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三个环节:“音乐大擂台”。

生:比一比,赛一赛。看看我们谁最棒。

各小组展示:

( 通过合作、竞争,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 ) A .学生评议各组展示的情况。

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的自省能力在这个环节得到了发展。 B .课堂小结,鼓励表扬。

师:通过你们刚才的表演,我知道你们听懂了神奇的音乐语言。也用小组合作的力量战胜了“七色魔方”出的难题。下面我们将进入你们最喜欢的一个板块“走进音乐厅”。

四、走进音乐厅

教学设想:通过让学生欣赏与本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歌曲,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

学生欣赏:歌曲《春天悄悄来临》。 ( 通过欣赏,激发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 )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雨沙沙沙》,又欣赏了另一首表现春天的乐曲,我想你们一定感受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万紫千红的春天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让我们用最优美的舞姿,最动听的歌声,为春天的到来放声歌唱吧。 教师弹琴学生有唱、有跳、用打击乐器伴奏,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出对乐曲的理解。( 在学生肢体能力的发展中,带动其他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们通过《小雨沙沙沙》的学习,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懂得种子的成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通过音乐大舞台、七色魔方、音乐大擂台、走进音乐厅四个版块的学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通过小组创编,学生的语言能力、肢体运动能力、音乐能力、人际能力和自省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当然,在教学环节的衔接中不够紧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为以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刘青霞,女,35岁,小学一级教师,湖北十堰市郧县刘洞镇姚沟小学,邮编:442525 电话:15377254826 邮箱:1161221206@qq.com

第19篇:音乐教学设计

1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习,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学习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学习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习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志趣,是促使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3 《感恩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谊,常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并和同学组合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学习中感受歌曲蕴涵的深远意义,通过歌声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义教学准备: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针对歌曲里的附点节奏老师编节奏和同学们问好,让学生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接触到附点节奏的复习,之后再用歌声问好。)

二、导入:

1、老师提问:大家爱不爱自己的父母,父母对自己那么好,有没有想过将来怎么报答父母,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报答祖国,报答社会。老师讲《黄香温席》的故事

三、学习歌曲

1、听歌曲录音,从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边听边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歌曲伴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伴奏,表扬学生的创新动作,激发更多同学的创新意识)

2、师:让我们一起感受感恩的心老师带大家读第一段歌词。(将附点节奏读的重一些,引起学生的注意) 接下来第二段应该从哪里开始? 引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师生一起复习它们表达的意义。

3、再听录音,注意“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4、师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5、分工合作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二组读第一段,三四组用身体伴奏。 三四组读第二段,一二组用身体伴奏。

6、老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表现自己了,我来把歌曲唱给你们听,你们也为我伴奏。

7、学生跟着琴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学习歌曲。

8、师:大家一定有信心成为合唱团里最优秀的小演员,跟着伴奏把你们最美的声音展示出来。跟着伴奏唱歌曲。

四、表演歌曲

1、师生分角色合作,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学生自己合作表演歌曲。

3、请学生上台表演,师生评价。

4、全班一起表演。(满足没有上台的学生的表演欲望)

五、谈谈自己学习这首歌曲的感想。老师总结,在歌声中结束下课。

音乐欣赏《欢乐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对世界音乐的地位和贡献,理解《欢乐颂》的时代意义,学习贝多芬与命运顽强斗争的精神。

2.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教学重点、难点:1.能准确、和谐地演唱二部合唱《欢乐颂》,并能背唱第一声部。 2.了解乐曲的几种演唱形式。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弹奏《献给爱丽丝》的片段音乐,导入新课的学习。提问:谁知道这段音乐的曲名和曲作者是谁? 学生回答:贝多芬。 2.乐圣贝多芬简介。

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欣赏《献给爱丽丝》音乐片段,从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欢乐颂》。提问: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热情、庄重、欢快、热烈等。 师:这首歌曲热情、庄重,深受人们喜爱。 2.学唱第一声部歌谱。

(1)教师做示范:用“la”轻声模唱(口腔打开,找打哈欠的感觉),并指导学生练唱。(钢琴伴奏。)

(2)指导学生用轻声哼唱歌曲《欢乐颂》的旋律。

(3)指导学生解决难点:跨小节的连音(

12、13小节)和

3、4音程的音准。(4)指导学生用中等音量唱旋律。

5 在教师的指导下用中等音量唱旋律,练习控制声音的能力。 (5)指导学生反复练唱歌曲。

根据这首歌曲的情绪,要用在连的基础上稍断开的演唱技巧。 (6)学唱第二声部歌谱。

学生随老师一起视唱第二声部的主旋律,并唱好变化音。 3.二声部合唱。

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合唱,做到声部间和谐统一。 4.学唱歌词。(出示《欢乐颂》歌词谱例) 指导学生唱好一字多音。

5.随歌曲《欢乐颂》音乐完整演唱全曲。

6.刚才我们学会了歌曲《欢乐颂》,谁能说说这首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运用了x x x x ︱的节奏型、速度为中速。

三、对比欣赏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更具有震撼力。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交响乐合唱《欢乐颂》片段,请大家边看边思考:歌曲中出现了哪几种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合唱。)

四、课堂小结

《爱的人间》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爱的人间》,并能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听、朗诵、唱、动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美好情感,感悟“爱”的主题。

教学重点: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悟体验“爱”的主题,抒发爱的情怀。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弱起小节、以及附点、休止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欣赏歌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根据导学案来欣赏这首专为盲童所作的歌曲《爱的人间》。

要求:

1、感受歌词美,表现手语美。(手语朗诵歌词)

2、感受旋律美。(哼唱全曲)

3、体会歌曲美。

问题:

1、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分别是谁?

2、这首歌曲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3、全曲可以分成几段?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乐句!

4、标出你演唱时觉得困难的乐句,请大家帮忙解决!

三、分析歌曲

1、先解决导学案上提出的问题,然后分析歌曲。

师: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基本相同的。前后旋律相同,中间不同,我们把它叫什么结构呢?是典型的ABA’三段体结构。同学们观察一下,A和A’哪里不同呢?(最后多了几个小节)这最后几个小节其实是作曲家一个小小的作曲技巧,她有意为这段音乐加了个小尾巴,使整段音乐给人以结束的感觉,这个小尾巴称之为“尾声”。

2、跟唱歌曲

第一部分可以唱的轻一些,显得温馨而甜蜜;中间部分呢,情绪激动,可以唱的强一些,充满感激之情。最后一部分轻柔,给人以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宁静感。

四、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说是为盲童而写的一首歌曲,其实它反映了所有得到世间关爱的残疾人的心声,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此时此刻,让我们用最动人的歌声来尽情抒发我们内心的爱吧!

五、结束:《爱的奉献》 音乐欣赏《爱的罗曼斯》教学设计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3.加词学唱

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想和童话/哦!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A段是E小调。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煀

当乐曲推向高潮

7 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5.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6.我的创造(1) 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

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哪些情景。

2.教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爱之梦》(三首夜曲),李斯特作于1847年,钢琴独奏曲。正如副题所示的, 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但此三曲并非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因此,这三首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这三首小曲中的第三首最为有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三首》,为优雅的快板, 6/4拍。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3.再听乐曲,和《爱的罗曼斯》比较,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三、本课小结

音乐欣赏《 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简单介绍西洋木管乐器,使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通过聆听《单簧管波尔卡》,感受音乐快速跳跃的情绪特点。并 指导学生能用图形式或线条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3、感受波尔卡舞蹈欢快流畅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单簧管的音色特点,乐曲所表现的"波尔卡"的跳跃情绪特点及乐曲曲式结构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一学

1、师:孩子们,今天木管家族邀请我们去做客,让我们一起坐上心爱的小马车出发吧

2、木管乐器的自我介绍:

A、长

笛:是木管乐器中的高音乐器,音乐宽广,音色清澈柔美,常把它比作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8 B、短

笛:短笛是长笛的同类乐器,形状与长笛雷同,发音管比长笛短而细,音色响亮清脆、很有色彩。适宜于演奏各种 抒情或华彩性的乐曲。

C、大管:又称“巴松”,是木管组中的低音乐器。管身较长,音色丰满浑厚,善于表现诙谐、滑稽的形象。

D、双簧管:直吹,音色明亮,带鼻音,长于感情的表现,有“抒情女高音”之称。常用于田园风光的表现

E、单簧管:又称“黑管”,直吹。低音浑厚响亮,中音区圆润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区则较尖锐。单簧管音色丰富而明朗,表现力极为丰富,是木管乐器中音域最宽的乐器。

3、单簧管为大家演奏一曲《单簧管波尔卡》。

二、听一听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1、初听:完整的欣赏,出示图形谱。

2、小组讨论分析:在图形谱中发现了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目的:运用直观的图形帮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注意主题出现了几次。

3、复听: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乐曲旋律相同的乐段与不同的乐段。(可以用线条,动作,手势等等,此环节为后面学生创作图形谱打基础)

4、学生创作图形谱。

5、演示图形谱。

三、跳一跳

1、简单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捷克的一种民间舞蹈。以男女对舞为主。于十九世纪中叶风行全欧。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

2.师生共跳波尔卡。

四、想一想,说一说。

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高兴吗,是什么让我们这么高兴?(音乐)是的,音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乐趣!它可以表达我们心底最深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

五、最后,让我们在单簧管优美动听的演奏声中坐上小马车回家吧!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2、能正确试读拍号,知道其含义。能随琴哼唱歌曲合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会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能用自己会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习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教学难点:歌曲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导学习

二、创设情境 感悟学习

1、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请你们谈谈与和上一首歌曲有什么不同?(欣赏《蓝色的雅特朗》)演唱形式是合唱、拍号的不同。

2、提示:八六拍和知识

a 出示拍号、让学生讲出含义。b 体会强弱规律。并与二拍子相对比。c 让学生站起来体会六拍子的韵律。

3、介绍歌曲国家、地名、(雅特朗就是亚得里亚海,斯普里脱和马丽扬都是海上的城市。

4、由于是海滨城市,作者用6/8拍来表现,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使人置身于微风轻拂、碧波荡漾的大海之滨。再加上两个声部的合唱,显得十分优美和谐,明亮清澈。

5、这么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A、听范唱,观察乐谱,有什么特点?(乐句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B、学习歌曲(先学习第二声部,再学第一声部。让学生唱熟旋律后,直接演唱歌词。) C、二个声部进行合唱,注意声部间的配合。

D、情绪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歌曲表现的情绪用歌声表现出来。

三、创设情境 扩展感受

1、听一听(听赏器乐曲《还乡》)

下面我们将听到一首由日本音乐家喜多郎创作的器乐曲《还乡》它也是一首以家乡为主题的音乐,音乐乐曲表现了日本人民热爱家乡、歌颂家乡和思念家乡的美好的之情。

2、接下来我们再听一听来自美国的《故乡的亲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这首歌曲

10 的形式又有什么不同呢?

3、讨论

四、小结:

音乐欣赏《快乐的农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参与体验乐曲快乐的情绪,并能用语言简单描述自己的感受。2.欣赏不同乐器演奏的《快乐的农夫》,模唱主题。 3.能用简单的打击乐器为《快乐的农夫》伴奏。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讲述《快乐的农夫》的故事,引入同名钢琴曲。 2.完整聆听

(1)初次聆听,这首欣赏曲带给你什么感受?(快乐)

(2)再次聆听,思考乐曲有几个乐段组成?(A、B两乐段,二段体) 3.分段聆听 (1)A部分

①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注意弱起小节,注意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②引导学生划分乐句。(两个)

③找出两个乐句有什么特点。(完全相同) ④随钢琴完整演唱曲谱。 (2)B部分

①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注意音乐力度的变化,注意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②分析B段四个乐句的特点(第

一、三乐句相同,第

二、四乐句相同,在黑板上写出b a b a) (3)跟钢琴完整演唱。 4.再次完整聆听 5.参与表现。

(1)师生一起讨论:聆听这首乐曲时,可以用怎样的形式参与表现音乐?(打击乐器、动作、线条、色彩等)

(2)全班同学一起进行伴奏,A段主题(拍腿),B段主体(拍手),教师弹奏主题。

11 (3)全班同学合作,用自己的方式随音乐表现音乐:舞蹈、演唱、打击乐器伴奏等。 6.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简介:《快乐的农夫》这首钢琴曲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作品68号之10,曲谱可见《少儿钢琴曲集》,此曲是舒曼在他的大女儿玛丽十岁生日时写成的。 7.知识拓展

(1)欣赏萨克斯独奏曲《快乐的农夫》和吉他演奏曲《快乐的农夫》 (2)学生跟唱旋律,体会速度、节奏的变化带来的不同音乐感受 《卡普里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卡普里岛》。

2、初步了解意大利民歌的特点。

3、认识反复记号:D.C.Fine.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C反复记号,并掌握它的用法。

2、掌握后半拍起的乐句节奏。教具学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节奏游戏

二、聆听伴奏,感知乐曲情绪。

1、聆听音乐(课件包括卡普里岛的风景图片,用教学歌曲作背景.让学生边欣赏图片,边感受音乐)

教师解说: 在欧洲的一个文明古国——意大利。

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意大利的卡普里岛。感觉那里优美的风景,卡普里岛是一个美丽的小岛,那里阳光明媚,湛蓝的大海和白色的小屋交相辉映,是个优美的旅游胜地。这个国家的音乐也非常著名,特别是他们的民歌,就像他们的人民一样热情、奔放、明朗。让我们再欣赏一次歌曲,说说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再次聆听音乐

师: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师:卡普里岛不但风景优美,当地的音乐也是欢快活泼、热情奔放,大家还不知道吧?卡普里岛的人们更是热情好客,他们可以用歌声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家乡。我们一起听听?听听他们都

12 介绍了家乡的什么?(看课本)

三、学唱歌曲

1、学习D.C.反复记号的用法

2、学唱歌曲 A)教唱第一段

师:这一段请同学们注意节奏,它和我们上课前排队鹅节奏是不是一样的?我们一起再来回忆一下。注意休止符,空拍弱起。师示范。 B)教唱第二乐段

师总结:节奏舒展,旋律较平稳,优美的情绪与第一乐段欢快的情绪形成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使音乐变得更加丰富。我们来唱唱第二乐段。生跟琴模唱歌词。 C)教唱第三段并完整演唱 师:接下去该唱哪里? 生答唱第三段。

师:老师和大家一起唱第三段,直接唱歌词。在琴伴奏中,师生一起演唱第三段。 D)完整演唱全曲,提示演唱的情绪。

四、识谱教学

1、同学们的声音特别美,唱的非常好,现在老师要增加演唱的难度了,歌词会了,歌谱你们能唱吗?同桌合作,一人唱词一人填谱,快点儿试试吧!

2、大家合作的非常愉快,现在能跟老师的伴奏把这首歌曲的谱子完整演唱一下吗?

五、设计演唱形式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你们能为歌曲设计合适的演唱形式吗?分小组讨论。 请几个小组回答,并让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演唱形式。

六、课堂延伸:

七、小结。

欣赏课《羊肠小道》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羊肠小道》,并了解乐曲结构和内容,让学生掌握乐曲中骑驴主题、风光主题的旋律、风格及表现形式。

2、通过想象、探索、体验,了解管弦乐器所刻画的人、动物、风光,从而反应管弦乐器在乐

13 器中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性的欣赏,让学生了解音乐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羊肠小道》的音乐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科罗拉多大峡谷》

2、出示“导游”—格罗非

衔接语:导游给我们小朋友都配备了一匹坐骑,但是却要让我们自己用耳朵去猜,(提示)这个坐骑聪明的人都坐过

二、新课教学

(一)欣赏引子部分

1、听音乐猜猜坐骑

2、听辨主奏乐器 (双簧管、椰子壳)

师:这一段,运用爵士音乐的手法,用双簧管奏出一支滑稽的曲调,具有轻松的舞蹈节奏。在椰子壳奏出的蹄声伴随下,描绘出旅行者和小毛驴悠闲地行进在山间羊肠小道上的情景。

(二)欣赏乐段一音乐主题A欣赏

1、出示图谱

2、哼唱旋律

3、用动作感受节奏

4、出示(小提琴)(单簧管)(椰壳)

5、集体用动作感受

6、完整欣赏“毛驴主题”

1、出示图

2、感受主题音乐所描绘的景色

3、听辨主旋律乐器

4、哼唱旋律

5、完整欣赏“壮丽”主题

(三)欣赏乐段二

1、感受旋律特点以及所描绘情景

师:这一段旋律给人带来入了梦幻般的情景,让人有无限遐想,你想到了什么呢?

2、揭示主奏乐器 (钢片琴或八音盒)

3、教师总结

(四)欣赏乐段三

小结:乐段A——骑驴走在羊肠小道

乐段B短暂的幻想,那么最终的乐段C又是描述的什么呢?

1、再次感受“骑驴主题”

2、体验旋律速度

(五)完整欣赏全曲

三、课后拓展

《 拉库卡拉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较好的声音背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通过感受墨西哥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态度体验并喜爱美洲民族音乐,增强学生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接纳和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音乐审美和体验活动(唱、舞),培养其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结尾句不同,易混淆。

2、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不好掌握。

3、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三、学唱歌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处理歌曲)

1、感受歌曲,熟悉旋律

2、观看碟片,了解墨西哥的风情

师:墨西哥这个国家究竟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碟片,和生坐下一起看。)

3、帮助学生学唱《拉库卡拉查》 (1)引入歌曲

(2)生听教师范唱,做口型模唱,自学难点

(3)生跟范唱学,找出不太会的地方,师生共同参与学习(4)生跟琴轻声唱

师: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轻声唱一唱。(师弹奏单旋律《拉库卡拉查》)

4、学生自主处理歌曲

(1)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怎样唱好这首歌曲 ( 2)小组排练 (3)小组展示 (4)有感情地演唱

15

四、学习墨西哥民间舞蹈动作。

五、拓展(提供开放式课堂,促进学生协作创新,拓展歌曲)

1、师引导生即兴表演,为歌曲加入各种声音场面

2、自由组合即兴编排舞蹈动作

3、全班协作即兴表演歌舞场面

4、全面了解墨西哥

六、教师总结: 《 举杯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举杯祝福》,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习(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舞蹈模仿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受乌兹别克族民歌、曲调优美和欢快的舞蹈,增强对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用歌声表现出快乐的心情,同时了解乌兹别克族的风俗风情,在学习感悟中,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学会为歌曲进行打击乐伴奏。2加入舞蹈的元素,将音乐与舞蹈进行自然的融合。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美妙的音乐,你们听一听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答)

2、那就让我告诉大家吧,这种乐器的名称叫做“都它尔”,它是新疆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外形古朴、音色柔和、悦耳,很受我们新疆人民的喜爱。

3、接下来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两种乐器(请看大屏)弹拨尔和手鼓,这些乐器都是我们新疆民族最常见的民族乐器。我们新疆人民不但勤劳美丽,而且用他们本民族特有的乐器都它尔、弹拨尔、手鼓演奏音乐,边唱边跳。

4、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我们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边欣赏边感受一下乌孜别克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播放课件)

二、学唱歌曲

1、听了这首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答)

2、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谁来说一说?因为在这首歌里切分节奏用的较多,这就是我们新疆民歌特有的节奏风格(看大屏)请一位同学把这个节奏给我们唱一下,你们能试着拍一下这个节奏吗?

3、乌孜别克族的人民用他们自己特有的乐器演奏音乐,边唱边跳接下来我们先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的第一段旋律。⑴、教唱歌谱(1遍)

⑵同学们我们在刚才在试唱的时候我们这里有一处4拍的长音,谁来说说我们在唱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⑶、我们再来试唱一下第二段的旋律。(跟琴声练习) ⑷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的结尾处你能一口气把它唱完吗? ⑸我们重点再来学习一下结尾部分。(注意换气)

4、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欢快的歌曲,同学们可以小声的跟着模唱。(播放课件)

5、跟着琴声弹一句唱一句。

6、同学们刚才在学唱是歌词中有这样一个词,别比亚拉,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7、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首歌的结尾部分,老师来给大家演唱一下,(师唱)结尾部分的“6”是4拍半,后面是后半拍抬起,我们来唱一下,你们能试着再演唱一下吗。(学生练习)你们试着在演唱一遍好吗。(生练习)

8、接下来让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曲好吗?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感受乌孜别克族的音乐风格特点。(跟伴奏演唱)

9、我们新疆人都是能歌善舞的,让我们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我们来请班里的小舞者伴舞,其他同学来演唱这首歌曲好吗。

10、我们一起跳起来唱起来吧

三、结束新课

欣赏课《嘎达梅林》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了解交响诗,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教学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教学难点: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嘎达梅林的故事。 (二)初步感知

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 2.听赏配乐诗朗诵

(1)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①你听这段音乐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来烘托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的? ②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你所熟悉的音乐?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三)探究学习

1.欣赏马头琴版本的《嘎达梅林》 (1)了解马头琴

老师设置问题:我们能联想到这样一个画面,里面有一件乐器在乐曲中至关重要,大家注意到没有?它是什么形状?有什么样的音色?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归纳总结

(2)播放马头琴版本的《嘎达梅林》,感受马头琴的音色 (3)学唱歌曲《嘎达梅林》

①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乐谱 ②老师弹奏旋律,学生学唱歌词 ③学生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嘎达梅林》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1)解释交响诗的概念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

①在这部作品中采用了内蒙民歌《嘎达梅林》,你听它是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的?

18 ②听了这部作品之后,你想说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录音机播放交响诗《嘎达梅林》,大屏幕以文字形式出现故事的段落。 (四)扩展延伸,了解作曲家辛沪光 (五)课堂小节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热情豪放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

2.通过歌曲《爱我中华》的教学,进行各民族大团结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1.学会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演唱歌曲《爱我中华》。2.前十六和后十六节奏型的准确掌握。3.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欣赏歌曲《中国人》,谈话导入 2.学习谱例。

教师弹,学生听,请学生回答:老师为什么选了这段音乐?

(1)放慢速度演唱,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2)教师将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提示学生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3)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4)指导学生用热情奔放的情绪演唱,并加上拍手,每小节四下。

二、《爱我中华》歌曲学习1.完整聆听并介绍歌曲。

(1)教师连续播放各民族在一起画面。 (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3)复听歌曲《爱我中华》,学生感受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段落。 2.学习第一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一乐段,找出旋律特点(重复旋律)、情绪特点 (2)学生视唱,教师强调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音准。 (3)轻声唱出歌词。 3.学习第二乐段。

19 (1)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二乐段,学生边听边拍手,寻找出用“啦”唱过的旋律。 (2)演唱衬词,指导学生唱准音准,并用热烈的情绪演唱。 4.学习第三乐段。

(1)教师出示第三乐段谱例并聆听第三乐段,学生感受歌曲所表现的心情。(表现了爱我中华的豪情。)

(2)分析歌曲表现情绪的音乐要素。(音高:每一句开头都以歌曲中的最高音出现;节奏:重复的节奏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最后以连续紧凑的八分音符将歌曲推向高潮。)

(3)学生自己演唱、感受、讨论、分析歌曲倒数第二小节出现休止符的作用。(积蓄力量推向高潮。) (4)学生演唱。

5.随歌曲《爱我中华》伴奏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进行演唱

1.按照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教师领唱、学生齐唱。

2.学生齐唱的部分,自己选择表现歌曲情绪的动作配合演唱,教师指导。 3.全体完整地演唱。

四、课堂小结

《 长江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长江我的家》,感受海外同胞迫切希望回到祖**亲怀抱,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2.结合歌曲的学唱,进一步巩固切分节奏和延音线的唱法。3.运用听唱、视唱、对比的方法,掌握歌曲的音准、节奏特点。

教学重、难点:1.歌曲节奏较为复杂。2.音程跨度大,较难唱准。3.延音线运用较多,具有很强的流行音乐特点,学生可能不太适应。

一、导入

1.导入新课内容。2.欣赏长江动画。

二、《长江我的家》歌曲学习1.聆听歌曲《长江我的家》。

20 2.教师范唱歌曲《长江我的家》曲谱,请学生分乐句(边唱边指谱)。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随琴学唱曲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大跳音程,如3─6, 1─6等,结合歌词的音乐形象指导学生正确地唱谱。 4.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曲谱。 5.学唱歌词。

学生随教师的伴奏轻声模唱第一段歌词,开始时的速度可以慢一些。

教师根据学生学唱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同音连线处,歌词有好几个地方都是在十六分音符的最后一个音出现,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的手法唱出正确与错误的乐句,请学生甄别后学唱,效果很好。

6.同时向学生强调要有感情地来演唱歌曲,注意旋律的起伏和强弱变化。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演唱歌曲第二段曲谱及歌词。

三、歌曲处理 1.分析第一乐段。 第一乐段可分为两大句。

第一句:小河、小鸟“有家”两个字在十六分音符上唱出家的重要。“我也有个我爱的家──”。唱出了对家的向往,应该用亲切的语气叙述地演唱。

第二句:小草、小树 “有妈妈”用了切分音的节奏,语气应该加强,更强调了妈妈的不可或缺,“小树有妈妈”,音乐形象地用了六度大跳音程。“我也有个爱我的妈妈。”表现了海外同胞对祖国妈妈的渴求。这一句在演唱时应该较第一乐句力度稍有变化,心中充满感情,宜用柔和的声音演唱。 2.分析第二乐段。

第二乐段演唱较多地采用了十六分音符,节奏紧密,旋律用了八度大跳,冲上了高峰,突出了“长江是我家”的主题,第二次的跃上高峰,强调了我要回家,回到祖国怀抱的坚定信念。宜用明亮的音色和激动的情绪演唱。在形式上采用齐唱和第一乐段的独唱形成对比,能够更好地表达海外赤子的不变中国心、中国魂。 3.随歌曲《长江我的家》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四、欣赏《长江之歌》

1.初听歌曲《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情绪。

21 2.介绍作品。

3.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请一两位同学朗诵,强调要有激情的朗诵歌词。4.再次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请同学们轻声跟唱。 5.欣赏《长江之歌》视频。

6.老师钢琴伴奏,请同学们演唱歌曲《长江之歌》。

五、课堂小结 欣赏课 《塔里木河》

教学目标:

1、在聆听、学唱《塔里木河》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舞蹈性,了解新疆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2、从歌曲的节奏特点入手,通过演唱、拍打等方法解决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态及两条基本旋律的识读。

3、聆听克里木的《塔里木河》,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了解歌曲的调式及结构。

4、通过教师范唱,学生聆听、模仿等方法学习演唱歌曲《塔里木河》。教师引导学生创编节奏并总结出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5、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学习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知道曲作者歌唱家克里木。

教学重点:

1、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2、了解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教学难点:

1、歌曲中倚音、下滑音的正确演唱。

2、为歌曲创编伴奏节奏型。教学过程:

一、切分节奏及组合节奏的训练

分别出示以下节奏型,用“da”带领学生认读。

1、ⅹⅹⅹ

2、ⅹⅹⅹ

3、ⅹⅹⅹ ⅹⅹ

4、ⅹⅹⅹ ⅹⅹⅹⅹ

二、《塔里木河》中两条主要旋律的节奏与识谱练习教师逐一出示每条节奏和旋律,带领学生认读。

三、学唱歌曲

1、简介歌曲《塔里木河》及曲作曲、演唱者克里木。

2、完整聆听《塔里木河》。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欢快、舞蹈性)观察歌曲的调式主音?(小调式)

22 师:以往的小调式作品都会给人一种暗淡、忧郁的色彩,但是这首歌曲却反之,这种情况在新疆歌曲中较多,如:《青春舞曲》,《达坂城的姑娘》等。

3、再次聆听歌曲第一段歌词,尝试划分歌曲结构。(两段体)

4、分乐段学唱歌曲

(1)第一乐段:先识读乐谱再填词,强调倚音的唱法。 (2)第二乐段:先识读乐谱再填词,强调下滑音的唱法。

3、再次聆听歌曲第一段歌词,尝试划分歌曲结构。(两段体)

4、分乐段学唱歌曲

(1)第一乐段:先识读乐谱再填词,强调倚音的唱法。 (2)第二乐段:先识读乐谱再填词,强调下滑音的唱法。

(3)教师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强调演唱的口型、咬字及不同乐段演唱时情绪的对比。

四、尝试为歌曲编配有切分节奏的伴奏型。

1、师:切分节奏是新疆音乐作品中常见的节奏型,正是这种节奏型的运用,使得新疆的作品都带有一种独特的舞蹈性。请同学们尝试为歌曲编配有切分节奏的伴奏型。

2、教师选用一条伴奏型为第一乐段伴奏: 教师总结——新疆歌曲的音乐特点:

(1)、歌曲的情绪大多欢快活泼,具有舞蹈性。

(2)、切分节奏型是新疆歌曲的重要特征,典型节奏为 ⅹⅹⅹ ⅹⅹ (3)、歌曲的调式大多为小调式。

3、播放《塔里木河》伴奏,师生再次共同演唱。《保卫黄河》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黄河船夫曲》

2、播放课件《南京大屠杀》——引入课题:保卫黄河

二、初听歌曲:

师:让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歌曲《保卫黄河》,感受歌曲作者冼星海将这段诗词赋予了怎样的音乐,来表达他的爱国热情?

1、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23 师:这段视频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师:这首歌曲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歌词,但却给我们带来这么强烈的感受!作者到底运用了哪些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大家具有如此的感受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段欣赏。

2、复听第一部分:师:这首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播放课件《保卫黄河》 师:齐唱的演唱特点是许多人一起演唱同一段旋律,作者冼星海运用这种演唱形式,想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激昂奋进的音乐旋律,表现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志。就让我们一起学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共同感受当时人民的抗日心声!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突破难点,感受歌曲由低到高的旋律特点。

2、随琴哼唱歌词。

3、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声音不一定很大,但是要坚定有力。第一乐句:突出“吼”字和“叫”字,强调重音。用高亢有力的声音演唱。 第二乐句:做渐强处理。

第三乐句:是学生掌握较模糊的地方,学生可随教师模唱,解决附点与八分音符的连接及空拍的处理。用轻快有力的声音歌唱。

第四、第五乐句:用自豪有力的声音演唱,提醒学生注意“少”字要唱足拍子,并注意换气。第六乐句:休止符处声音要处理的干净利索,不要拖拍,注意咬字。

第七乐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在逐渐加强的歌声中以必胜的信念结束歌曲的演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演唱要拖足拍子。

四、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轮唱

1、欣赏第二部分,

2、师:你们想不想尝试两个声部的轮唱?

(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挥下,进行二部轮唱。)

五、复听第三四部分

1、师:第三部分在相同旋律下,又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2、师:作者为何要运用三部轮唱的方式呢?他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心情?

师:和第一部分相比,旋律都一样,演唱形式也一样,都是齐唱,为什么是高潮?音乐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六、完整复听

24

七、教学小结: 《毕业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毕业歌》,丰富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唱、欣赏与创编,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做人做事的强烈责任感。教学重点:学会唱、并唱好歌曲《毕业歌》。 教学难点:进行曲风格的把握。

教学方法解析:聆听、模唱、示范、讨论、交流、探究、合作等。 教学设计:

一、口头语言交流,导入新课。

播放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音频素材)

师: 同学们我们的国歌是由谁作词、作曲的?对,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表达了青年一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激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田汉先生创作的歌词《毕业歌》。 1.作者简介(投影显示)

二、新课教授:听一听《毕业歌》

1、完整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及风格。

2、歌曲简介: 这首歌曲表现了一群健康活泼的小学生在即将告别小学升向初中时的快乐情景,作者在这里表达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爱国热情和长大以后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

3、节奏练习。(复习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休止符。) 2/4 o x xx │x.x xx │ x x x │x xx │x - ‖ ①画出拍线. ②分小组熟读节奏.

③找出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并试着唱一唱旋律。

4、读读歌词节奏。

5、引导学生复听全曲,感受进行曲风格。

6、课后练习(创编上下行乐句)

1=C 2/4 s f’|m’r’| d’ s | s

r’ | d’

— ||

25

三、巩固与拓展

播放歌曲及伴奏,让学生试唱,并讲述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师:《毕业歌》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提示、明确: 这首歌词是自由体的新诗,聂耳采用核心音调贯穿发展的多段体结构,将全曲分为四段。

四、课堂小测:

《毕业歌》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

五、教师小结,结束教学。

师:同学们,就要毕业了,课后我们可以尝试着写首短诗,或表达自己对理想的追求,或歌颂真挚纯洁的友谊。

欣赏《放心去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同学、师生间纯真美好的情谊。2.感受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3.积极参与音乐,能哼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音乐,感受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哼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通过音乐形象感受同学、师生间纯真美好的情谊。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欣赏歌曲《放心去飞》 1.播放《放心去飞》视频。

2.提问: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歌曲的演唱者是谁?你对小虎队有什么了解?他们演唱过哪些作品? (《青苹果乐园》《新年快乐》《逍遥游》《星星的约会》《蝴蝶飞呀》)

3.师小结创作背景:小虎队是台湾一家唱片公司在1988年的电视节目上推出一支由男生组成的演唱组合, 当年的“小虎队”很受青少年、甚至儿童和老人的欢迎,他们在短短几个月里迅速成为青少年偶像,影响力遍及港台及中国内地。三年后,小虎队成员之一陈志朋将入伍服兵役,小虎队第一次面临解散。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虎队发行了他们的最后一首单曲《放心去

26 飞》,以此来纪念他们的那一段青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欣赏的歌曲《放心去飞》。 4.聆听歌曲,步步提升

我们来听一遍由少年合唱团演唱的版本。边听边看歌谱边体会歌曲节拍和节奏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如果知道了节拍也可以跟着音乐划拍子。 (播放MP3) 听后回答:总体有什么感觉,速度、情绪怎样?节拍是多少?节奏有什么特点? 5.再次聆听,分析曲式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几个部分?你是怎样划分段落的?每部分的特点是什么?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1)聆听A段主题,请学生说说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节奏舒缓;讲述了依依不舍之情。).(2)聆听B段主题,请学生说说音乐的速度是怎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旋律上行,情绪激昂;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6.聆听并演唱歌曲 ,跟随歌曲轻声演唱。

三、拓展欣赏,参与实践

观看《放心去飞》手语表演,学生一起模仿。

四、课堂小结:

六年中多少个朝朝暮暮、风风雨雨,我们在一起;六年中多少个失败成功、流泪流汗我们在一起。校园里的欢声笑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难以忘记。同学们,青岛深处自然浓,最质朴的语言也能让人感动,请把你们最衷心的祝福下下来,送给我们的老师和同学。

《友谊地久天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能够用抒情、柔美的歌声演唱歌曲,以表达真挚的友谊和惜别时的感情。

2、通过演唱,懂得珍惜朋友间的友谊,并喜欢以歌唱的方式表现友谊的美好。

3、欣赏三拍子的《友谊地久天长》,体会同一歌曲不同拍子产生的音乐情感。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师有情感地范唱后,用丰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对歌曲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 准确、有表情地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并理解每段旋律的意境和情绪,并从中领会到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7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新授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1.学习歌曲 第一步:感受歌曲。

要求学生

(1)、认真体会歌曲的情绪。

(2)、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并思考,听完后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第二步:简单介绍歌曲,分析歌曲。 师:《友谊地久天长》是一首苏格兰民歌,词作者罗伯特•彭斯是18 世纪苏格兰最伟大的农民诗人。这首歌翻译过来有几种名字,如《忆往日》、《过去的好时光》等。这首歌在英国家喻户晓,在我国流传也很广。这首歌不仅歌词写得真挚感人,旋律也很耐人寻味,现在我为大家演唱一遍。生听范唱旋律后,回答提问。

1、调号、拍号(F大调、拍)

2、歌曲开始的这个小节,叫什么小节?注意唱准。

3、歌曲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与弱起小节有关的。同学们请注意看乐谱(每个乐句都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什么叫弱起小结?歌曲或乐曲的第一个音起于弱拍或弱位置的这一小节叫弱起小结或不完全小结。

3、第三步:学唱歌曲。

(1)、朗读歌词,提示咬字吐字等问题。 老师教唱歌曲。教师指出学生在演唱师:同学们演唱得非常投入,下面老师领唱第一段,男同学唱第二段,女同学唱第三段,演唱时请同学们站起来。(学生完整演唱全曲,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再现情景想象你有一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请你怀着对友人的怀念和祝福演唱这首歌吧。齐唱。

(2)、老师唱前半部分,学生合唱后半部分。

三、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还知道那些赞美友谊的歌曲?与《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从歌曲演唱形式、速度、风格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回答)找1—2首有代表性的歌曲用多媒体播放。例:周华健的《朋友》、《送别》《永远是朋友》《一二三四五六七》等。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唱了苏格兰民歌《友谊地久天长》,让我们珍惜拥有,珍惜彼此之间这六年的同窗情吧!也祝愿我们大家的友谊都能天长地久!最后,让我们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28

第20篇:音乐教学设计

唱歌课(单一型)模板

1、组织教学

2、教师介绍歌曲:词曲作者、创作背景、风格特征

3、聆听歌曲: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

4、学唱歌曲曲谱 :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 ,跟琴学唱曲谱 ,难点解决

5、学唱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

6、歌曲情感处理:善于用歌词和情境陶冶法启发学生

7、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唱歌课(综合型)模板

1、组织教学

2、基本技能训练(发声、视唱、节奏练习等)

3、新课教学:

导入:讲故事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儿歌导入、谈话导入等 学习曲调:用la或a或u跟琴哼唱曲谱 ,跟琴学唱曲谱 ,难点解决 学习歌词: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跟琴唱歌词

巩固:齐唱、分组演唱、分男女生演唱、一个领唱,其他齐唱 延伸(创造与表现,如:歌舞表演、器乐表演等) 欣赏教学模板

1、组织教学

2、导入新课:

3、整体性欣赏(初听) (出示曲式结构挂图) 放录音,全听一遍,感知音乐整体形象。

聆听过程,教师要以动态、神态及相当准确的言语点拨,扼要提示分段和音色的表现。

4、分析性欣赏(分听) (编辑分听音频) 分段反复细听通过对各段音乐感知、分析,理解音乐表现要素和手段表现情感的作用,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

A、分析性欣赏,可采用如下的提问,启发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

⑴在这段音乐里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它用了哪些表现手段和表现要素? ⑵缓慢抒情的曲调可表现怀念、回忆或歌颂、赞美的情感,这段缓慢的曲调表现了什么情感呢? ⑶谁能听出这首乐曲的节拍.音色.情感?它和以前听过的乐曲有相似的地方吗? ⑷这首乐曲与某些乐曲相比,你能感到有哪几种乐器演奏呢? B、听,要完成如下教学任务:

⑴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⑵能按曲式结构逐段聆听,并能感受其情感;

⑶抓住各部分的情绪表现,确切地分析表现要素和手段的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到理性的阶段。 回答顺序:这一段乐曲→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表现了什么情感→哪些要素和手段起了什么作用? 总之,分听时要注意理性的升华,既从初听的感官欣赏进入情感的欣赏。

5、综合性欣赏(复听):

复听是建立在对乐曲全面感知、深刻感受理解的基础上,因此,为学生接受音乐情感提供了可能性。 [1] 出示各部分(特别是标题音乐)的意境挂图、直观教具。以幻灯、多媒体为手段,启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

[2] 要求学生能按照曲式顺序,记录乐曲情感与自己相关的生活体验。 表述的方式:

听了( )段乐曲,它表现了( )情感,好象( )(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学生要能记录自己脑屏上产生的图像,即“心中景”。

[4] 联想可根据乐曲标题、歌词为线索和音乐自身表现的手段(模拟式的、描绘式的、情感式的)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想象。

[5] 让学生讨论、交换“心中景”的细节:景物、人物、情节场面。

[6] 复听要完成对所欣赏音乐的理解、产生联想和想象,达到审美欣赏的目的。 [7] 在感知乐曲的基础上,有条理的归纳知识、技能要点,提高学生“双基”水平。

幼儿音乐教学设计
《幼儿音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