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落日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13 08:32:52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再现形象,在形象中品味诗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张素臻

【设计理念】

朗读是小学语文重要的训练手段,也是重要的训练目标。本文所描写的落日景象很美,很有诗意。通过“以读促悟,读中见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换成头脑中丰满的、具有诗意的形象,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认识绿线条里的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

3、4自然段。

3.抓住描写三亚及三亚落日的优美语言,感受具有诗意的三亚美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课题,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写。齐读课题后,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亚那里景色怎样?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

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4%B8%89%E4%BA%9A%E8%90%BD%E6%97%A5

【意图: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前提是要有问题情境。由题质疑的两个问题,就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条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相互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进行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要求通过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面向全体,检查评价。先指名学生读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注意点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悄然无声、涨溢、搔着脚板”。再请多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语境,理解“倦态、硕大无朋、敏捷、缘故”等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意图: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中检查的方法,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分步导读,品味诗意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6592&cl=2&lm=-1&nc=1&ie=utf-8&tn=baiduimage&pv=&fm=rs2&word=%E4%B8%89%E4%BA%9A%E8%90%BD%E6%97%A5

1.导读三亚美景。

从学生所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三亚那里景色怎样”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三亚景色的第二自然段。再细读这一段,想想:如果要画一幅图,要画哪些景物,需要哪些色彩?

组织交流: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些景物中,自己最喜欢什么景色?为什么?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意图:通过如果画画要画哪些景,需要哪些色彩,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换成了美丽的形象。仅仅停留于此还不够,教学中还要使这些形象“活”起来,增进学生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喜爱之情。】

2.导读落日美景。

(1)整体感知落日特点。由学生所提的第二个问题“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导读第1自然段,找出两个词语:“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从而对落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2)具体品味落日过程。先让学生读描写日落过程的第三自然段,说说落日的过程怎样美妙。——学生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组织讨论:一是太阳红扑扑的脸蛋,二是抖落下赤朱丹彤,大海(包括人、景)都染成了红色。指导学生用快乐、活泼的语气朗读。

再读第4自然段,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先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哪些画面?讨论:①太阳像个大红灯笼的画面。②太阳顽皮地在海面上蹦跳的画面。③太阳轻快、敏捷入水的画面。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整体朗读第

3、4自然段,读出美妙绝伦,读出诗意。

【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通过在头脑中浮现相关的画面,让学生感知了日落,由活泼快乐到温和平静再到敏捷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将“美妙绝伦”、“真有诗意”具体化、形象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定会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熏陶。】

四、读全文,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赏读全文。在赏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背课文的第

3、4自然段。

2.要求学生课外观赏家乡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写一篇习作,并在语言描写中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

【意图:背诵课文是进行语言积累的好形式,而背诵课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学生内化吸收语言提供了帮助。】

附:板书设计

像快乐的小孩

天海

金红一色

三亚落日

美妙绝伦

慢慢下沉

真有

像大红灯笼

突然

轻快、敏捷

诗意

悄无声息、水波不惊

推荐第2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南宁市宾阳县黎塘实验小学 卢振阳

设计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的意境。

2、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状、颜色来描写景物及景物变化的方法。

3、能在读熟、读懂课文基础上创造性的练习说话,写导游词提纲。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水彩笔、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的,它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观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遍。(二)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多媒体课件播放舒缓、优美的钢琴曲,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学生)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

(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

(四)生字抄写练习。

1、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溅”、“盏”

2、学生在下发的作业中描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的三亚景物有那些?。

2、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蓝天、海水、白鸥、椰树、细沙。

3、学生根据有关段落作画。(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作图)

4、评画。

(注意是否能画出“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低翔的白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5、感情朗读有关反映画面内容的句子。(最好要读出作者在细沙上行走的感觉以及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①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动、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动画(课件)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情景,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按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学生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课件出现多幅三亚精美的图片,要求学生上台介绍三亚的美丽风光)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学生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出现学生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学生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学生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学生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向提供学生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九)课外作业。

回去向父母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色、惊讶等词。

推荐第3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前准备:

①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② 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③ 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材分析: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短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四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激趣导入 【百度搜索视频】三亚风光

http://xiyou.cntv.cn/

导入:知道这是哪里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亚)

2、教师小结揭题:三亚是祖国南海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登上时空飞车,跟随作者到祖国的南疆——海南省的三亚市,去欣赏那里浓浓的热带风情和那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

(板书:落日)

二、品读词句,潜心感悟

(一)品味浓浓的热带风情

过渡:去过三亚的人多说三亚美,三亚美在哪儿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我们的慧眼去找找三亚的美。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所描写的三亚景物。

2、随意指名说说三亚美在哪儿,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蓝透了)的海水 (低翔)的白鸥 (洁白)的翅尖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 (碧玉般)的树冠 (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3、指导读好这组词语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段话,一边听一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百度搜索mp3】优美轻柔的音乐

http://box.zhangmen.baidu.com/&W1600&H1200&T9201&S244&TPjpg

4、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孩童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1)指名填空,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用红粉笔写上文字。 (2)引导感悟:歪着红扑扑的脸,没有一丝的疲倦,还在潇洒的抖动,这说的分明就是一个孩子呀!读读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3)指名回答:我仿佛看到了 。 (4)指导朗读:我们真得感谢作者的神来之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孩童般快乐的落日。孩子的灵动可以感染一切,三亚的落日也像孩子般用它的热情感染了大海,金红一色,热烈一片,读出这种快乐和热烈。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大红灯笼的时候,相机出示语段: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1)指名读(不要读括号里的词),说说在这段话里,作者把三亚落日比作了什么?

(2)小声读,请注意文中带点的字,如果换成括号里的字,有什么不一样?

(3)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字词间的区别。

(4)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体验得很到位。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品味。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学生交流到喜欢落日像跳水员的时候,相机出示一组语段: A.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B.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分组读两个句子,说说哪句话好?好在哪里? (2)指名说。

(第二句把夕阳完全落下去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齐读第二句话。

(4)“我”为什么要“瞪大双眼”欣赏落日呢?说明了什么? (突出“我”对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5)是啊,落日的美景让所有的人都为之惊叹,让我们再好好的读出落日的美妙吧!

5、师:三亚的美景带给了我们无穷的遐想,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瞬间永远定格在脑海中吧!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美美的背诵下来,好吗?

【百度搜索图片】再次播放三亚落日图片

http://image.baidu.com/&W1600&H1200&T9201&S244&TPjpg

三、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包含着作者对这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多美的景象啊!面对此情此景,万语千言,只有一声感慨。 出示: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2、指导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百度搜索mp3】优美的音乐

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5b%B0%E0%B5%C3%C8%F0+%C8%D5%B9%E2%BA%A3%B0%B6%5d&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C8%D5%B9%E2%BA%A3%B0%B6++&si=%C8%D5%B9%E2%BA%A3%B0%B6;;%B0%E0%B5%C3%C8%F0;;19511;;0&lm=-1&mtid=1&d=9&size=3040870&attr=0,0&titlekey=1621886702,3872251576&mtype=2

伴着海浪涌过的涛声,海鸥的鸣叫声。

3、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其实也不乏美景,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发现吧!别忘了把你喜欢的美景描绘下来,用文字行,用画笔也行,好吗?

四、拓展延伸,积淀内化

小练笔: 大自然的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板书设计:

真有诗意! 孩童 三亚落日 大红灯笼 美妙绝伦 跳水员 教学反思: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短文,语言清新、词汇丰富,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三亚落日的深深喜爱和赞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情感熏陶、背诵积累的好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句,想像体悟。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太阳的变化、海水的变化来帮助学生理解日落的三个过程: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像一个动作优美的跳水。如第3自然段的学习,我是这样进行的:先理解第一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不难回答“像孩童”。再进行研读: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学生很快就会抓住“红扑扑、抖落、溅出”这些词语体会到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为了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语言文字中作者对夕阳的喜爱,我采用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并结合动作去感受夕阳“孩童”般的快乐形象。再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由此体会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情景。

另外,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反复品读课文,仔细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查阅有关资料,因此,课堂效果很好。为了更好的展现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插入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置身其中,真切感受,从而丰满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由衷地激发起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

姓名:李素梅

王秀丽

学校: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联系电话:13791871230 电子邮箱:lisumeigood@163.com

推荐第4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课文《三亚落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本文选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一)

一、激情导课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亚落日》,请大家齐读课题。

2、(出示三亚风光图)上节课,咱们已经领略了三亚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谁愿意用自己的话为大家介绍?

过渡:三亚不仅蓝天美,大海美,那里落日的景象更是美妙绝伦,请欣赏这组照片。

二、民主导学

1、(出示一组落日图)三亚落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亲眼看到三亚落日的作者,又是如何描绘这番美景的?这就是咱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开始学习之前,请大家先看看老师的温馨提示。

3、(幻灯出示任务一)学生小组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任务一:

快速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

1、想: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2、写:你最喜欢日落的哪种样子?在相关句子旁写出你的感受。

3、谈: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4、交流

(1)像孩童指导读出顽皮、快乐引导抓住动作、神态、色彩几方面写。

引读: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2)像大红灯笼相机指导从文中找出“温和”的近义词“柔和”

引读: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3)像跳水员抓住关键词体会跳水员技术的高超从“悄无声息”感受应轻声读这一片段。

引读: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过渡:这么美的三亚落日,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5、出示任务二,学生自学。

任务二: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找找描写日落的变化过程的语句。

2、试着用“夕阳先……然后……再……最后……”简单描述日落的变化过程。

6、学生交流。

7、第4自然段除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还有不少拟人句,大家找找看。

(1)相机理解“醉醺醺”(联系课文内容)、“硕大无比”(联系生活实际、查工具书)的意思。

(2)小结理解词语的方法。“温和”、“醉醺醺”、“硕大无比”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8、练习:改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1)师:课文第3、4自然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老师相信如果让你也来写写,一定也不比作者差。

(2)出示练习,学生动笔完成。

(3)小结:在习作时,合理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出彩。

9、第4自然段中除了写日落的变化,还写了人,请找出这个句子读一读。从“生怕”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

12、夕阳西下,落日终究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可它的美丽让我们每个人如此的沉醉,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引读)

三、检测导结

1、有感情朗读第3、4自然段,并练习背诵。

2、练笔:三亚日落还会像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来到三亚欣赏了美妙绝伦的落日,作者采用“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再现了这一美景。在我们写景时,可以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

同学们,三亚的落日如此之美,这可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好的礼物,我们该如何回报它?咱们作为国际旅游岛的小主人,更应该行动起来,保护这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向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我们永远的邀请。(播放歌曲)

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巴金的《海上日出》。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尝试用“美妙绝伦”等词语造句。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语言文字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的关于日出日落的图片与文字资料、《海上日出》的图片、《火烧云》的图片、文字胶片、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创设一片热烈的交流气氛)

1、昨天下午,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

搜集有关三亚和关于日出日落景色的文字资料或图片,也可以根据理解自己作画,做到了吗?

2、交流文字资料或展览图片:

请把它们高高地举起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请同学读文字资料、介绍图片内容,注意及时恰当的评价或鼓励。)

我也搜集了一些图画资料,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想展示给大家看,可以吗?(出示图片)喜欢吗?说说为什么?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我和同学们有同样的感觉!(过渡语)

那今天,让我们一起登上时空飞车,到祖国的南疆——海南省的三亚去欣赏那里的落日美景,好不好?

去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介绍那里美丽景色的文章——三亚落日。(板书课题)

2、读文感知:

(1)、齐读课题

(2)、引导质疑:

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谈话,结合你对课文的预习,谁来告诉大家,读这篇文章,你最想干什么?

(将同学们的愿望、疑问以副板书的形式加以体现)

3、适当总结,引导学习:

同学们真棒,你们很会学习,能够提出这样有学习价值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展开想象,对这些问题同学们一定能找到答案。那你想用什么方法读书呢?(大脑放录像法)

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了。你能再介绍一下这种方法吗?(生介绍:1、勾勒形态,放映大海、沙滩、落日等物体的轮廓;2、染上色彩,黑白变彩色;3、使画面动起来;4、倾听画面里发出的声音;5、朗读时,通过你的表情、动作等把你看到的听到的表现出来。)(此方法是我们在学习写景的文章时运用的方法,对学生来说能够熟练运用,又可以激发同学习的兴趣。)

同学们同意吗?

好,那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读书。现在请同学们带上你的大脑录像机,走进课文中描绘的美景中吧!

(投影文字胶片:请同学们一边读书,一边想象文中描绘的美景,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喜欢的美景多录一会。然后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可以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告诉同学。)开始吧!

(在本环节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孩子们尽情地读书,放飞想象的翅膀,与同学充分地交流,体验文中描绘的美景。)

〈三〉、深入理解,感情品味:

1、交流:

来,我们一起来看。谁愿意说说,你通过刚才的读书,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到黑板上线条简单勾勒出看到的景物:太阳、大海、白鸥、椰子树、沙滩等。)

你又听到了什么呢?

(给学生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大胆想象。)

2、根据板书总结,再一次引导读书:

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幅画,只是一个黑白的画面。你想为上面的景物涂上怎样的色彩?为什么?你是从文章中哪些语句中体会出来的呢?把你找的句子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交流:(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回答确定学习、读书的顺序)

a、常景图:

(蓝天、碧海、碧玉般的椰子树、洁白的海鸥……)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

(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过渡语:通过读书品味,我们的头脑中清晰的浮现了这幅美妙的画面。看,多美啊!同学们,对这幅画面,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吗?

b、落日图:

(此处是全文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描写日落的语句,体会三亚落日的滑落过程,欣赏落日时那火红的太阳、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的大海。)

边讨论,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亳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丹朱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那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运动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式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在以上a、b两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采取板画、板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四〉、课文总结,升华感情:

看着黑板上的这幅画面,同学们,我真觉得你们了不起,不仅能把课文读得那么好,而且还是一个个了不起的小画家。你们把作者用语言文字给我们描述的美景寥寥数笔就画了下来,还涂上了这样五彩斑斓的七彩色。让人越看越觉得好美!

面对这么美的图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赞美它?(让学生把说的词语一一写在黑板上,如:美妙绝伦、美不胜收、举世闻名、无与伦比、举世瞩目……)

是啊,三亚落日的美让人陶醉,让人迷恋,你能不能用一句最想说的话来赞美它?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

(让学生自主练习说句子,展现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五〉、课外拓展:

是啊,同学们,三亚落日多美啊!我看你们用画笔画出的画更美,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欣赏这份美丽好吗?(教师贴出学生的作品,学生自由观赏图片、美读课文。)

多美的景象啊!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其实也不乏美景,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眸去发现吧!别忘了把你喜欢的美景描绘下来,好吗?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三)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短文,作者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文章层次清楚,词汇丰富,语言清新,可以将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

文章开篇点题,“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正当人们急于欣赏三亚落日时,文章却宕开一笔,先写三亚的海“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作者从天写到海,既描绘了三亚海的特征,有为下文写落日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接下来的3、4小节,写三亚的落日,太阳落下的过程,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文章的最后写了作者对三亚落日的赞叹,也呼应了前文。浓墨重彩的描绘,鲜活的比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而如何让学生理解,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词语小黑板、挂图、幻灯、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一、导入

1、日出的美景,我们许多同学都欣赏过,但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日落的情景呢?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美妙绝伦风情挺拔俊秀软软地活泼

毫无倦态依旧赤朱丹彤溅出收敛

硕大无朋光芒悄然无声边缘缘故

水波不惊顽皮玫瑰涨溢灯盏

①、朗读词语

②、交流词语意思: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朋,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你以为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第一部分(1)点名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部分(2)介绍三亚洋溢着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

第三部分(3-5)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四、作业

1、习字册描红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欣赏佳句。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

第一自然段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方,有一座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的日落景象富有诗意,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去三亚欣赏美丽的落日。

2、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三亚地处热带,所以它有着许多独特的热带风光。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欣赏欣赏三亚的热带风光,把你认为最美的热带风光介绍给同学。

2、交流:

海与天——蓝极了椰树——挺拔俊秀

海鸥——洁白沙滩——细腻松软

3、小结:的确,三亚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地方。你们看,那里的天和海蓝极了。(引读: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挺拔俊秀的椰子树……沙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4、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三——五自然段

1、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呢?轻声读第三——五自然段

2、日落的过程是有几幅画面组成的?读一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按时间顺序简要地说一说。

板书:像孩童

像灯笼

像跳水员

3、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呢?把他找出来读一读。

4、学生选读交流

帮助理解第三幅:

(1)、你从哪里看出太阳很活跃?

(2)、这时候的太阳和第一幅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在太阳的映照下,海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4)、太阳是怎样落水的?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

6、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由衷地发出赞叹——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练习说话,总结全文

1、三亚落日的确很美,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请自选一幅,用“三亚落日,你()”的格式说一段话。

2、小结:大自然懂得景象变化万千,只要大家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一定也会发现更多的美。

四、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总结课文,完成练习。

一、复习,总结

1、你最喜欢哪些描写落日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自由朗读课文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二、指导背诵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

2、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画面。

4、轻声练习背诵全文,指名背诵。

三、迁移练习

以“三亚落日”写一段话,选用课文中的词语,从太阳、海水两方面描绘,也可以选择日落时的一个画面描绘。

四、作业

1、摘录课文中描写落日的你喜欢的语句。

2、组词

软()浅()敛()玫()

次()溅()剑()枚()

丹()硕()悄()张()

彤()领()消()涨()

3、多音字组词

悄qiao()

qiao()

附板书:

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像灯笼

像跳水员

推荐第5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一. 设疑自探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巴金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他一点也不必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象真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三亚去欣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景象。

2.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

3.听课文录音,从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他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4.读了这句话结合课文内容,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5.归纳出示。

二 解疑合探

合探一: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

1.课件出示三亚风光图。(三亚地处热带,所以它有着独特的热带风光,他是一个很美的地方,是一个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的地方。你们看,那里的天和海很蓝,那里的鸥很白,那里的沙滩金灿灿亮闪闪的美极了,那里的椰树挺拔俊秀。)同学们,你们喜欢三亚的热带风光吗?那赶紧看看作者笔下的三亚哪儿最美?

2.交流。(碧海 蓝天 白鸥 秀树 细沙 )

过渡: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之极呢?齐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合探二:三亚的落日是怎样落下去的。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

三亚的热带风光美,三亚的落日更美,你们想不想亲眼目睹呢?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读三四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 描写滑落前的句子是三自然段(投影出示)。

2) 这段话中作者把太阳比做什么?(板书:像孩童)

3)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4) 读这些词语,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喜爱之情)

5) 仔细观察夕阳的“孩童”形象,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

喜爱

3.细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过程的词句。

收敛了光芒——悬在海与的边缘——顽皮的蹦跳——悄然无声的入水

1) 这一段中,作者又把太阳比做成了什么?(像灯笼)

课件出示:{

2) 读一读,比较那种写的好,在哪里?

3) 指名说(第二种好,用比喻的手法 ,把夕阳的颜色和形状美具体形象

的写出来了。)

4) 指导朗读。

5) 读“兴许是悬的太久的缘故、、、、、、、”你怎么理解句中的“再一次”? 师解释:太阳虽然慢慢下降,但仍然像孩子一样,把广阔无边的大海当成一张巨大的床,在上面又蹦又跳,玩的真开心啊!让我们把夕阳这种活泼顽皮的样子读出来。

6) 在太阳的映照下,海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读句

过渡:大海就像一只巨大的酒杯,快要装不下这浓浓的美酒了,这景色多美

推荐第6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朗读中见诗情,感悟中品画意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南谯区珠龙中心小学

设计理念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核心要素,而朗读更是小学语文学习重要的方法,也是重要的训练目标。本文所描写的落日景象很美,很有诗意。我想通过“以读促悟,读中见悟,读悟结合”的方法,加之多媒体地运用,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换成头脑中丰满的、具有诗意的,唯美的形象,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与感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先用细腻的笔触铺设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身手不凡,训练有素的跳水员,美轮美奂,无与伦比。落日的变化过程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蹦跳——悄然无声地入水。整篇文章首尾呼应,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让人情不自禁的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绿线条里的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

三、四两个自然段。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朗读,了解三亚落日的美景,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4、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海南岛,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三亚,那里山清、水碧、沙白、石怪、洞幽,全年长夏无冬,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是文明天下的旅游胜地,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三亚美景和美景中的落日。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书写课题,要求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齐读课题后,问学生:从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三亚那里景色怎样美?落日时是怎样的情形?

(意图:首先教师的激情导入,增强学生对三亚景色的好奇和向往,实施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又有问题情境。由题质疑引出的两个问题,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条件,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相互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进行纠正。在此基础上,通读全文,要求通过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预习,面向全体,综合评价。

1)ppt出示词语(逊色

涨溢玉屑银末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美妙绝伦

挺拔俊秀

玫瑰

灯盏

毫无倦态

硕大无朋

摇曳

掻着

醉醺醺

悄然无声) 注意点拨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悄然无声、涨溢搔着脚板”。再请多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适时纠正读音,使每个学生都能读正确、读流利。在读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语境,理解“倦态、硕大无朋、敏捷、缘故”等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初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2)了解词意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出示ppt 赤朱丹彤

硕大无朋

美妙绝伦

收敛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3)多么美的词意,让我们美美地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再读课文。

1)词美景更美,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2)想一想,现在你眼里的三亚落日谁什么样的?

3)教师帮着总结,ppt出示“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

4)带着这种美感受,我们在感悟一下三亚落日那充满诗意的

美丽好吗?

(设计意图: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先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这是基础,再出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和意思,使学生读悟结合,很快掌握字词。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采用自学、小组交流、集中检查的方法,教师总结后再出示,让学生美美地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三、分步导读,品味诗意

1.导读三亚美景。

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三亚的景色怎样”入手,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描写三亚景色的第二自然段。再细读这一段,思考:如果要你画一幅画,画上有哪些景物,又有哪些色彩?

组织交流:景色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绿的椰树、金色的细沙。(边交流,边播放多媒体,用画面展示)

在此基础上,教师范读,学生想象这些景物中,自己最喜欢什么景色?为什么?并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画画,想色彩,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再进行交流讨论,有效地将语言文字转换成心中美丽的形象,每一个环节都有读: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边读边画,仅仅停留于此还不够,讨论完了再播放真实的画面,传统教法与现代化教学完美融合,这些落日形象在孩子们的心中“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三亚美景的喜爱之情。)

2.导读落日美景。

(1)整体感知落日特点。由学生所提的问题“落日时的景色是怎样的”,导读第1自然段,找出中心句,再找出关键词语:“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从而对落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2)具体品味落日过程。先让学生默读描写日落过程的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三亚的落日像什么?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将自己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画下来做批注,学生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组织交流:一是像孩童,抓住“红扑扑、赤朱丹彤、金红一色”等描写色彩的词语,再抓住“抖落、歪着、溅出”等动词体会落日像孩童的特点,红扑扑的脸蛋,二是抖落下赤朱丹彤,大海(包括人、景)都染成了红色。指导学生用快乐、活泼的语气朗读。

3)再读第4自然段,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先读文,想想在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画面?交流:①太阳像个大红灯笼的画面。引导学生抓住“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等词语侧面描写,领悟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念和惊叹。②落日像跳水员,引导学生从“轻快、敏捷、向人们道再见。”体会落日动作的轻快,敏捷、顽皮可爱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多媒体,合作探究。

三亚的落日一会像▁▁▁一会像▁▁▁一会像▁▁▁

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学生从中感悟到落日景色如诗如画,感悟作者对此景的喜爱与赞美。

2)整体朗读第

3、4自然段,读出美妙绝伦,读出诗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我遵循了总分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读落日之美,从颜色到神态再到动作,通过心中想象画面,让学生感知了日落,由活泼快乐到温和平静再到敏捷入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这样的学习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将“美妙绝伦”、“真有诗意”具体化、形象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会真正被大自然的美妙所折服,从而受到美的熏陶,提升审美情趣。)

四、再读全文,扩展训练

1.感悟到了落日之美,要求学生用赞美的语气品读全文,背诵课文的第

3、4自然段。

2.请学生课外观赏家乡的日出或日落景象,写一篇习作,运用本文比拟的方法,表达真情实感。

(设计意图:美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把它记住,为我所用,丰富自己语文素养,背诵课文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也就是内化吸收的过程。)

板书设计

热带风情

像孩童

红扑扑

抖落

溅出

三亚落日

像大红灯笼

光焰柔和

蹦跳

真有诗意

像跳水员

轻快敏捷

悄然无声

教学后记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各种朗读、想象来引导学生対美文、感悟、内化、积累,尤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配以多媒体的很好运用,让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感悟到了三亚落日之美,大自然之美,祖国之美。多媒体对本课的教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不足之处是课件制作技术还有待加强。

推荐第7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小黑板。

2、布置预习。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三亚。(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板书: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

二、检查预习情况。出示词语: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⑴指名读。 ⑵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四、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⑴学生试读。

⑵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⑶范读、齐读。

五、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那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1、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板书:热带风情)从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2、课文中写三亚美丽的热带风情,写到了哪些景物? (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3、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4、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5、指名读,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6、指导背诵。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第

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读第

一、二段。

二、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轻声读

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幅日落的画面?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2、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3、讨论评读要点。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齐读这一句。

⑶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硕大无朋”。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 ⑹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⑵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

4、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5、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6、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7、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

三、四自然段。

8、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不得不发出赞叹。齐读第五自然段。

9、背诵第三段,愿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

三、总结课文。

三亚的落日是那么美丽,作者描绘的语言是这样美好,你们想不想来赞美它呢?

板书设计:

2、三亚落日

像孩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推荐第8篇:《家园落日》教学设计

《家园落日》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

家园落日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班级

200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1班

授课类型

阅读课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他们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记忆能力也很好,但是对文学色彩较浓的文章缺乏兴趣,形象感不够,特别是对文学语言的品味缺乏耐心。因而调动学生品读语言美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高参与度的课堂。

教材分析

《家园落日》作为基础板块(下册)第三教学板块现代诗文阅读部分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托物言志,借对家乡多幅落日画面的描绘与赞美,以及与其他落日的对比,抒发了对家乡无比眷恋和拳拳热爱的深挚情怀。作者优美而富有韵律感的文笔,有助于学生提高散文语言美感的鉴赏能力。小处着墨、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在写作方法上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借落日写家园、借落日场景的描绘表达浓浓乡思乡情的写作意图。2.引导学生感悟品味作品的语言,学会对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分析。 3.让学生尝试使用以点带面的方法表达内心美好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落日意象的描绘,及其对表达乡情方面独特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品味生动形象、温婉细腻的语言,理解修辞手法对增添文学情趣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范读法

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法、诵读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入文入境 (4分钟)

暮鼓晨钟,岁月更迭几近无痕。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升日落中生命转瞬即逝,而心底那份时光残存的情与爱,却与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难以抹掉、难以忘怀。“夕阳无限好”,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格外钟情于落日。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为什么作者独写落日而不写朝阳呢?他认为落日比朝阳好在哪里? 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作者落日余晖中的家园,感受那“更富爱心”的落日吧。

学生快速浏览文章,寻找“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这一句子。

以优美语言引入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美文美读 (15分钟)

1.教师提问:

同学们闭上眼睛,走入作者用优美语言描摹的美好画面中,想象出落日余晖的家园美景。同时,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作者是哪里人?他的家园在哪里?他的家园落日因何而美?同时,找出最能集中表现作者对家乡落日之爱的一个词语。 2.教师范读文章,同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多媒体课件播放)。 总结明确:贪看。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教师范读,想象家园落日的美丽画面,同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积极联想,在作者语言的基础上再造想象出的美景,体味语言的美,初步感知文本。

三、走近作者 (6分钟)

1.教师提问:这篇文章的作者莫怀戚是哪里人啊?他的家乡在哪里? 总结明确:“川东”、“重庆”。

川东重庆的风景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2.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 莫怀戚(1951- ),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20余年,以写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创作。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透支时代》等。

学生作答。

学生摘录文学常识。

通过讲授,让学生走近作者和川东重庆,了解相关文学常识,消除陌生感。

四、自主学习(15分钟)

(一)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多媒体课件展示)。①细读文章,摘录优美词语、句段。

②作者描绘了几幅落日的画面?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③找出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家园落日赞美的语句,标注在书上,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④根据课文的旁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

(二)给字正音,明确词语的含义和使用的好处。苍劲恍惚柔曼浸润遂意 舐犊摇曳旷达抑或肤浅 热泪盈眶随心所欲似是而非 (多媒体课件展示)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深入阅读文本,通过摘录、标注与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把握文章内容和行文思路。 学生在文中标注词语和字音,通过看注释和查字典,理解词语的含义及其在具体语段中对表达所起的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容,训练独立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夯实基础,积累字词。

教学过程(第2课时)

环节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指导阅读 (22分钟)

(一)明晰结构

在文章中,请同学们把“川东”和“重庆”所在的句段标注出来。

顺承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内容。教师提问:同学们说说看,在提到家乡落日之前,作者还写到了哪些落日?这些落日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总结明确:本文的行文结构就是开篇点题、揭示文眼,奠定全文情感基调;接下来将镜头转向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大海落日,为下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气势;随后笔锋一转,描绘家园落日的奇观,赞美家园落日的壮美。 归纳行文思路(多媒体课件展示)。

(二)理解内容 着重于“家园落日”的分析理解,归纳所写到的景物、落日背景和行文线索(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教师提问:

①在家园落日中,作者写到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罗列出来。

②作者在描述家园落日时,对落日本身的描写很少,而更多地描绘了丘陵、树木、农舍、人物等。请结合文意,简要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③作者真正热爱的是落日的背景呢,还是背景映衬中的这一切呢?

总结明确:作者真正热爱的是家园,是落日映衬中的家园,而落日余晖中的这一切景物都是属于“家园”的!属于故乡的!爱家园落日的根本原因是爱家园。

(三)品读语言

出示需要着重品读的段落(多媒体课件展示),并提出思考问题。 ①西北一有风则苍劲(刚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倒伏在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卷起),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

——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加点的词语,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②家园!这个毫无新意的单纯的话题!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说不清。譬如在我生长的重庆——我心知凡是它能给予我的,其他地方也能给予,然而一切的给予,又代替不了家园。

——“家园的感觉何以如此”中的“如此”指代什么?如何理解这一感觉? ——如果把划线部分的语序调整为“凡是其他地方能给予我的,它也能给予”,会影响全句的意思吗?

③那才是我的太阳啊!

——将“才是”改为“就是”,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在文中查找,标注相关段落。

学生作答:戈壁落日、云海落日、平原落日、大海落日及其特点。 学生阅读9-16自然段,将写到的景物标注在文中,思考作答。

学生针对老师出示的语段和提出的问题,反复细读,揣摩语言,体味美感,并作回答。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通过关键词、句段的标注,使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方面的特点,并明确作者的行文思路。 使学生明白落日作为线索串联起了景物,爱家园落日的根本原因是爱家园,解决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揣摩散文语言的美感,特别是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匠心独运,培养揣摩语言的阅读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二、合作学习(8分钟)

讨论如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展示)。 ①题为“家园落日”,为什么还要把那么多的笔墨放在对其他地方落日的描写上?有何作用? 总结明确:这样写是为下文写家园落日作铺垫、蓄势,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反差和映衬,营造浓烈的抒情氛围。

②落日意象的描绘,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来,说说它们在表达对家园的爱的这一方面上有怎样独特的艺术效果? 总结明确:通过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从家园落日的位置、颜色、声势、背景、平生所见的几幅充满美与爱的家园落日图,以及自己的深切感悟等方面描写家园落日,字里行间渗透着浓烈而深沉的思乡感情。

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选代表作总结发言。

讨论中,让学生相互学习,充分表达观点,拓宽思路,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

三、巩固扩展 (10分钟)

(一)巩固学习成果

①精美段落配乐朗诵(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 每小组选派代表完成朗诵比赛。 可自选文章中的段落,不限定内容。 ②表格填写(多媒体课件展示表格)。

依照本文所描绘的几幅气势恢宏的落日图景,完成此表格。 落日图景

特点

戈壁落日

飘忽柔曼

平原落日

生分不遂意

家园落日

(二)写作方法的启示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方法,以“落日”之爱表达了“家园”之爱,通过一个侧面表达了一个较大的主题。在我们平时写作中,一定也要从小处着墨,找准切入点再加以表现,这样收到的艺术效果就会更好。

(三)作业

写作实践:采用以点带面的写法,选取最具典型特征的角度表达“母爱”或“友情”。 要求找准抒情切入点,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字数600字以上。

学习小组选派代表参加配乐朗诵比赛。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 学生听讲,做好记录。 学生课后完成作文。

巩固学生对散文语言美感的体会和内化,同时强化内容把握。 迁移到写作方法的学习。 学以致用,指向应用。

教学反思

这堂课在语言积累、美感培养、方法把握等方面都做到了贴近学生实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是课堂的高参与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保持与教师同步,更进一步地走到了文本构建的语言世界中,并在其中收获美的心灵体验。同时,设计中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写作表达也助益良多。

板书设计

家园落日

戈壁落日(一身鬼气)丘陵→曲线 云海落日(飘忽柔曼)“贪”看川东重庆落日农舍→角度众多平原落日(一成不变)(温和柔软)树木→层次 大海落日(生分不遂意)老农→人物活动

作者简介:郭彦彦,从教于内蒙古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从事中职语文教育工作10余年,努力钻研,积极探索,先后荣获市区级优秀教师、教坛新秀、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在全国、省、市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项22次,并在教学科研方面获国家级课题研究成果奖3项;同时勤于笔耕,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600余篇,共计70余万字。

推荐第9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2、三亚落日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5、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三、教学难点:

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

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

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

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出示: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

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像孩童

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反思: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的短文。作者运用活泼、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这一课,我紧紧抓住文章的中心:“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来展开教学。通过“在三亚看落日如何有诗意”过渡到第二段的教学。第二段描写的是三亚那浓郁的热带风情——随风摇曳碧玉般树冠的椰子树;低翔的白鸥在蓝天碧海间优雅地掠过;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调皮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虽不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但学好它对于理解文章中心是十分有利的,正是因为三亚的景象样样都美所以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看落日也会别有一番情调的。

在学第二段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三亚的美,我也用美丽的语言引导着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去读,边读边说,三亚美在哪儿?有人说:三亚仿佛就是个蓝色的世界。有蓝的天,有蓝的海,就连那白鸥的翅尖也让人担心会被海水蘸蓝了。又有人说:我从小就喜欢海,三亚那玉屑银末般的细沙,傍晚人们来这里,踩上去一定会减轻一天的疲劳。还有人说:椰子汁我喝过,但没有看过椰子长什么样,真想去看看啊!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对三亚的喜欢。那么有了这种喜爱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的必定是无限的向往,把握住他们的感情,引导着他们好好地读一读,美便成为孩子们的了。

但是,教学三亚落日的美景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学生们觉得每天都看到日从东升从西落下,便有一些不以为是,读书也很平淡。为了让学生学起来带劲一些,我引导着他们一边学课文,一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日落对比。在比较中感受三亚落日的与众不同,也告诉学生平常的景象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也可以象这位作者一样笔下生辉的。之后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词句以及比较的方法去说说我们这的落日。学生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了,许多同学都能说上两句,会说的畅所欲言,不会的也会意地点头微笑。通过这一设计,做到了由学到用的迁移。

推荐第10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品味文章中描写三亚落日美丽景色的语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抓住文章中描写三亚落日刹那间的语句,细细品味作者对词句的锤炼,学习写法。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听写生字词(课件出示课后生词)

2、齐读第一段

3、精讲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课件出示三亚风光图)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从这一段中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

(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

(课件出示:热带风情)

你从那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下做上记号。

交流:

A、“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状美。

B、“挺拔俊秀”等词突出了椰树的姿态美。

C、“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结合课文对白鸥、椰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有瑰丽画面的想象。

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A、“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

B、“蘸”、“搔”拟人化手法的运用。

C、“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秀,沙那么亮,怎能不让人喜爱至极呢?齐读第二段,读出喜爱之情。

指导背诵。

4、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一起起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1、自由读第

3、4自然段,

2、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3、。

4、交流:

(1) 在第3自然段中,(2) 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

(课件出示:像孩童)

课件出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是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A、那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3) 读第4自然段,(4) 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

(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A、课件出示: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а.轻声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写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课件出示:像灯笼)

c.指导朗读第二个句子。

B、读夕阳“夕阳在海面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什么?

c.想象夕阳在“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e.导朗读。

C、课件出示: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分组读这两个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拟的写法好在哪儿?

指名说

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齐读第二句话

3.通读本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指名读,再抄写下来。

4.指导背诵第三段。

5、总结课文

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饱含着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让我们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课件出示、播放课文录音)

第11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

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大量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景的课文,题目是:2 三亚落日(板书)

(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本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课文却特意写了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自渎课文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浯:

美妙绝伦 硕大无朋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浯: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4.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第3~5自然段)

课文第

1、2自然段分别写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5、学生划分段落。

四、精读训练

1.轻声读课文,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

讨论交流。(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涛情画意,能止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渎。

(2)指导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等词句,(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范读、齐读。

五、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自由自在的海鸥,飞到三亚每一个美丽的地方,感受到浓浓的热带风情。现在我们来看看三亚的落日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2、过渡:落日的景象真有这么美吗?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把描写落日的内容找出来。

二、品读感悟

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观看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 、生听师朗读

三、四自然段。思考。

3、同座交流。

4、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

②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

③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

5、自由朗读

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通过讨论喜欢的语句深入感悟:

1、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再读一读描写那个画面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注出来。

2、交流自学感受,教师相机提炼:

①A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快乐孩童似的太阳?(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B 指导朗读,先自由读,再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C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D学生齐读,要读出热烈的气氛。

②A你为什么喜欢大灯笼似的太阳?(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B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得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

C针对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收敛”“硕大无朋”的意思。

D指导朗读,喜欢这一小节的可一起读。

(指出要放慢语速,把太阳的变化读出来。)

③A你为什么喜欢跳水员似的太阳?

B为什么把太阳比作跳水员?(引导学生想象跳水员敏捷的动作,体会太阳入水既快又轻的特点。)

C出示: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分组读两个句子,比较两句话写法的不同。(原文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拟人化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D指导朗读,要读出一种平静的美。

3、小结:这三幅优美的画面构成了落日的全过程,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赞美它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落日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这美妙绝伦的落日景象让人赞不绝口,心中的千万感慨化为一句话就是——(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有时间的话,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板书设计:

像快乐的孩童

2、三亚落日

像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像轻快、敏捷的跳水运动员

第12篇:落日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与“消息”的比较中,了解通讯作品的叙述更具体、描写更详细、议论更给力的基本特征;

2、初步学会从“眼光”的角度来欣赏通讯类作品的写作艺术,理解优秀的通讯作品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之上,有机地融入自己的爱憎情感;

3、理解“永志不忘”、“中国应新生”的时代内涵。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学会从“客观真实”与“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角度来欣赏通讯类作品的独到“眼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 看《大公报》头版

今天我们继续苏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历史的回声”的学习。这节课,我们把对历史关注的视点,从《六国论》、《阿房宫赋》的那个遥远的战国时期,拉回到最近的60年前。(投影一份旧报照片,品读其头条标题:日本投降矣) 这是1945年重庆《大公报》的一个头版照片。大家知道这个硕大的标题报道的“日本投降”,准确的时间吗?(学生回答后,投影资料,强化印象:8月15日正式宣布投降,9月2日向盟军签署投降协议。)

同学们,这一天的《大公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级革命文物了。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标题,特别是标题里的一个“矣”字,大家能体会这个字所包含的特殊味道吗? 的确,这个字充分地表达了抗战胜利带给人们的喜悦之情、艰辛之感。胜利来之不易啊!1931年日本发动的这一次侵华战争,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残酷的杀戮。15年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高达3500万,而因战争无家可归的难民有4200余万。但是邪恶终究是战胜不了正义,和平的曙光终于还是重新回到了人间。同学们看,一个“矣”字,有多么大的表现力呀!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呀!

10多天后的重庆《大公报》还有篇报道,同样载入史册!被视为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落日》。(投影课题、作者) 【活动】 对读“消息”

预习课文后,大家知道这篇文章报道的是1945年9月2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向盟军投降的签字仪式。《落日》从文体上看,很特殊,它是一篇通讯。今天也是我们第一次学习通讯。但这种文体却是报刊上最常见的文体之一。通讯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我们可以通过与它相关的另一种文体——消息,来比较感知。

其实,在发表这篇通讯的前一天,朱启平已用我们在初中就学过的“消息”的形式,向《大公报》发回了一则报道。(投影文字) 日本降书签字

典礼昨晨完成和平实现

[本报特派员二日美战舰米苏里号上发专电] „„这一历史的会系自二日上午九时开始,时日本代表登米苏里号,各代表排列在此战舰上,立于威力的十六寸大炮筒旁边,同盟国各代表穿着不同的制服,由徐永昌上将前导,立于日本代表的对面。签字桌覆以绿色台布,放在两行代表的中间。麦克阿瑟将军从战舰将官室中步出,随着出来的是尼米兹元帅,海赛上将。麦克阿瑟先到签字桌旁停立定,以缓慢的音调责令日本代表签字,重光苦痛的扶拐杖前行,坐在桌旁的椅子上,脱掉帽子和手套,用他自己的笔签了字。梅津接着他站在桌旁签字。之后,麦克阿瑟很舒适的坐在对面的椅子上用六支笔签字,九个国家的代表按序签字,首为尼米兹元帅代表美国,继之徐永昌上将安详的走到桌前以中文签字。其他各国代表相继签字。签字完毕后,麦克阿瑟将军宣布典礼完成。即行离去,其他盟国代表鱼贯而出,日本代表最后退出。全部典礼约共费时三十分钟。

一篇是消息,一篇是通讯,朱启平先生都报道了签字仪式的地点、时间、人物,经过,内容基本相同。既然已有了“消息”,为何还要写这个长篇通讯?大家具体看看,通讯究竟详细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交流后总结提示)

1、详写了这个签字仪式的整个过程。这篇通讯共有四个部分,而前一篇消息的内容仅相当于其中“仪式开始”一部分。特别是详写了以下内容: 仪式举行前:将领人数,记者人数,各国代表到来情况

签字完毕后:投降书脏了、美国战机起飞、一个年轻水兵的感慨3个花絮 教师明确:这些内容的叙述,使得仪式的过程报道得更加具体详细,使广大读者对这一珍贵的历史瞬间了解得更加细致全面。

2、插入了作者自己很多的议论,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如:课文第2节,第9节结尾,第11节结尾,全文倒数第二节。 教师明确:这些议论,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极为鲜明。

3、还多了很多的细节描写。讨论: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好处?

比方这个签字的场所“密苏里”号战舰,前一篇消息里只是点了一下,我们看看作为通讯是如何来写的。研读文章开头一部分的第三小节(P78)。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具体写了哪些细节?为何要写这些细节? 引导讨论:为何强调写衣服的折痕,为何要写大炮的姿态,为何要写舰身油漆一新,为何要写小艇往来如奔马。

讨论后,教师明确:这些看似闲笔,实际上为我们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形象地写出了签字仪式庄严、肃穆的氛围,准确地表现了现场人物的内心喜悦,突出了这一历史事件在人们心中的非常意义。

推而广之,下文关于签字桌、关于代表的衣着、签字换笔(分别送给不同的人以表示纪念)这些细节也都是同样的用意。

小结:通讯比起我们常在报纸上看的消息,

一、报道更加详尽;

二、思想性更强;

三、再现了新闻场景。我们也可以从表达方式上,这样总结:通讯叙事更具体,议论很给力,描写极细致。

4、我们顺带来对读一下消息和通讯的标题。大家看有什么不同?

消息的正标题“日本降书签字”,副标题“典礼昨晨完成,和平实现”,概括了新闻事实,语言平实明了;而这篇通讯的标题“落日”,文学性强。 追问:这是投降仪式的时间吗?显然不是。

教师口头补充资料:显示日本和“日”的关系:天皇即“太阳”。日本国旗为“太阳旗”。《隋书·东夷传》记载说,日本曾在一份致隋炀帝的国书中,自称“日出处天子”。

所以“落日”这个标题,形象表达了日本战败投降的意思,同样也流露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特殊的情感。

进一步追问:那换为“日落”好不好?一字不差,意味上有无区别? 明确:“落日”施动者在“我们”,写出了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喜悦;而“日落”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甚至给人感伤的印象。 【活动】

对读荷马的“通讯”

这一仪式,场面宏大,人员众多,一个人,一双眼,不可能全面关注到每一个细节。而即使两个人看到了同样的细节,基于不同的眼光,写出来内容可能也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大家应该知道,通讯里的事,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中发生的事。

对于1945年9月2日密苏里号上的这一个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当时在场的很多记者都有报道。如美国记者荷马写的通讯:(多媒体展示)

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裕仁首先为日方签字。他脱下大礼帽,拿好笔,然后在一份约12×18的投降文件上用力地签上他的名字。他先小心地签完美国文本,然后签日本保存的一个副本。接着他签字的是日本帝国大本营的梅津美治郎将军。他重重地坐下,草草地签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这位将军签字的时候,在场的一位日军上校在擦眼泪。日本人都紧绷着脸,显得疲乏。梅津签字的时候,重光葵焦急地在旁边瞧着。

大家找一找课文中相应的描写。(应为课本P81如下内容)

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斜身入椅,倚杖椅边„„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1、对于同一个签字仪式上的同一个细节,两位记者的描写有没有不同?讨论交流。

明确:如重光葵的坐姿,手套,文件的大小,看了约一分钟,签字的顺序;梅津的坐与站,签字的态度都有不同。还有,荷马写了一个日军上校的哭,朱启平写了一个水兵的笑。 这印证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不同的人眼光不同,新闻里的事不等同于现实中的事。

2、大家试就这些内容分析下,看看为什么两个人的眼光会有所不同? 教师引导:关于梅津是站是坐,我们可以看一张照片(投影),发现事实是梅津当时是站着的,这个可能是两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荷马有误判,我们不多讨论。大家可以把重点放在签字的时候一个人看到了“一个日本上校在擦眼泪”,而另一个则看到了军舰上层几个毛头小伙“又说又笑”。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眼光”?

明确:朱启平看到了“笑”,这表现了他的喜悦之情,因为他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来“看”的。而荷马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深切地遭受过日寇的杀伐之苦,他能感到的只是失败者的伤心,所以他只看到了日本人的“哭”。

投影:朱启平晚年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

新闻人严秀在谈到朱启平时说:新闻而不要成为过眼云烟,我以为关键只在两个字:眼光。朱启平的新闻通讯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似乎就在这两个字。

3、请再次快速细读课文的四个部分,看在这个宏大的历史场面之中,朱启平如何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报道,他凭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发现了哪些可能是别人,特别是外国记者会忽视的细节。

如日本代表团入场,如徐将军位置,日本人“木头人一样”,美国军官“板着脸”,“他们还没有离舰时”„„

小结:通过上面对两篇通讯文本的对读,我们发现记者们都会凭着自己的眼光来报道新闻。而这不同的眼光,又彰显了他们不同的情感,不同的立场。而朱启平先生正是站在一个被日寇长期蹂躏、终于迎来胜利的中国人的立场上的,他写出了中国人的爱憎,中国人心情。

【活动】 欣赏“眼光”

当然,荷马也有感情。我们不能因为朱先生是中国人,就偏袒他,就盲目认为朱先生写得更好。

下面,我们就换个角度,再来对读下荷马与朱启平关于日本签字过程的报道。试从新闻通讯的角度看,两位记者的报道,孰高孰低? 先让学生自由交流,然后引导集中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我国老一辈新闻人陆定一曾说过:“新闻一定要真实„„新闻学千头万绪,根本性的还是这个问题。”撇开梅津站还是坐的问题,大家比比看,两个人的报道哪一个更加真实客观?

此问题较难。视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当引导:大家看看作者对重光和梅津,各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学生不难找到,荷马用到了:“小心”、“好像急不可耐一样”、“显得疲乏”“焦急地在旁边瞧着”。而朱启平用到的是:“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两相比较,朱启平都是客观的描写,而荷马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推测。显然作为新闻,朱文更客观。

2、那么,朱启平在这个场景的描写里,有没有写出自己的主观爱憎情感?他是怎么写出来的?

教师提示:比方,写重光葵“看了约一分钟”。一分钟时间极短,荷马等记者忽视了,朱启平却捕捉到了,并把这个细节写了进来,有什么深意吗? 这个签字,日本没有讨价的余地。朱启平抓住这一细节,刻画出了这个外交官当时故做矜持,掩饰尴尬,心有不甘的复杂心态,也表露了作者对他们的愤恨与嘲笑之情。

教师小结:客观是新闻通讯的生命,客观成就杰作。朱启平虽然也表现了对日本签字代表的主观爱憎情感,但他善于将这种情感渗透在客观的描绘之中,他善于凭借自己非凡的眼光,捕捉能够表露人物内心的生动细节来表现。当时出席签字仪式的各国记者高手云集,朱启平的通讯《落日》之所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成为当今大学新闻系的经典教材,原因正在于此。 【讲授】 正解“新生”

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鲁迅先生也说过:我们看历史,能够根据过去推辞未来。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这个板块的主题是:永志不忘。60多年过去了,时代已进入了21世纪。站在新的世纪,冷静下来,今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那些恩怨,我们“永志不忘”的该是仇恨吗?

学生一般的观点可能是以下几点,教师伺机予以点拨:①正视历史,制止邪恶。②彼此信任,共同发展。③落后挨打,自强自立。

提醒同学们回到文本,注意作者的最后一句话:“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讨论:朱启平先生为什么强调要“新生”?怎么才能“新生”? 提供资料,启发思考:2009年4月22日中国导演陆川的《南京!南京!》 公映,国内反映不佳,批评声不绝。原因之是他在影片里表现了中国人的懦弱,几十个日本兵就能押送上万中国人。你如何看?

落后挨打呀,朱启平先生亲历八年抗战,可能更深切地感受到过中国人的懦弱、中国政治的黑暗、中国国力的落后。面对如此现实,所以他对日本投降,更清醒地发出了“中国应新生”的呐喊。同学们,时至今日,和平的道路仍不平坦。我们只有充分反思自身的不足,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身,解决好自身的问题,才能创造幸福,永保太平。

齐读课文最后一句: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第13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设计以此为立脚点,强调阅读的个性化,让学生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独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积累的前提下有所表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体会课文的意境。

2、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状、颜色来描写景物及景物变化的方法。

3、能在读熟、读懂课文基础上创造性的练习说话,写导游词提纲。[教学具准备] 水彩笔、纸、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壮观。其实日落也很富有诗意的,它一点也不比日出逊色,夕阳滑落的景观可谓美妙绝伦!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日落的文章。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2遍。 (二)教师配乐范读全文。

第 1 页 (在舒缓、优美的钢琴曲伴奏下,教师美读全文,并要求学生)

1、标段落号。

2、喜欢的段落前做个记号。(三)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四)生字抄写练习。

1. 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溅”、“盏” 2. 学生在下发的作业中描红。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作者描写的三亚景物有那些?。

2、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蓝天、海水、白鸥、椰树、细沙。3.学生根据有关段落作画。(要求学生用简笔画作图) 4.、评画。

(注意是否能画出“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低翔的白鸥”、“碧玉般的树冠”、“玉屑银末般的细沙”。)

4、感情朗读有关反映画面内容的句子。(最好要读出作者在细沙上行走的感觉以及作者的感受)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感情朗读。

2、出示本节的自学目标。

第 2 页 ①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②边读边想象夕阳滑落的过程,画出描写夕阳滑落动作的词。

③教师出示一组动词。

悬、入水、颤动、停住、下沉、蹦跳、收敛。

3. 教师演示有关夕阳下滑的动画(课件),边演示边出现相关的动词。

4. 按照词在文中的顺序,让学生讲讲落日的过程。 (七)做小导游。

1、编写提纲,分小组互相讨论,准备提纲。(教师简要指导)

2、学生试演。(要求用上课文中学到的你认为优美的词语或 句子)

3、出现学生讲的不熟练的地方,让学生再读课文的有关段落。

4、套入导游词的有关格式,让上来演示的学生带上“导游证”

5、在多名学生中评选“海南三亚十佳导游”,并现场颁发证书。

(八)课外延伸。

1. 教师小结,用上课文最后一句。

2. 向提供学生关于海南三亚的一个网址、一本课外书。让学生进一步去学习,去探究。

第 3 页 (九)课外作业。

回去向父母介绍三亚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绝伦、风情、逊 色、惊讶等词。 附有关的证书:

中国海南三亚风光旅行社 导 游 证 中国海南三亚十佳导游证 书

邮编:215233 联系电话0512——63877152 联系地址:江苏省吴江市八都镇中心小学教科室钱金明

第 4 页

联系人:

第14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一、直接导入课文 (1分钟)

王维写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王维的眼中,落日是圆的,在黄天祥的眼中落日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落日的幻觉》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板书课题、作者)

二、出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1分钟)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初步学些事理说明文

2、体会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速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多媒体展示)

5分钟

1、圈点勾画出你不会读生字

2、本文介绍了什么内容,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的任务有没有完成 出示多媒体 你们会读上面的字吗?

看样子这些字难不倒我们,不过老师还是要提醒同学们这两个字的读音 殷红

日薄西山 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很好,第二个任务完成的怎样呢?

课文介绍了落日时产生的自然现象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评语 归纳简洁准确,我们的归纳中已经发现文中其实就写了2部分内容

自然现象和原因)

四、细读课文 思考问题(多媒体展示)

6分钟

师:课文描写了落日时产生的哪些景象?多媒体出示表格

板书:现象

师:现在老师又要考考你们,你们还记得这些景象都出现在哪一段

(生:第二段)很好,我们发现这第二的文字很美,美的文字就需要我们用美的嗓音把他展现出来,把第二段一起朗读一遍

(学生找 同时展示多媒体表格)

我们的表现真棒,一起来回顾

(完成表格) 变大

颜色深黄、殷红、变扁

蓝灰色暗弧 亮弧

师:刚才我们朗读的这些现象是真实的吗?

(生:不是) 那是什么

板书:幻觉 师:你有什么证据吗?

(第三段) 所以这第三段起着什么作用? 这里面藏着很多的科学道理,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探究造成这些的现象的原因。(多媒体出示问题

板书:原因)

10分钟 学生找,教师巡视

再次多媒体展示 ,回顾内容 揭示说明顺序

板书:逻辑顺序

精读课文,评析语言

10分钟

1.本文是一篇地道的事理说明文,又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所以语言上既要准确严密,又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结合课文语言谈一谈。

(1)通俗性。作比较说明方法的运用。如:①第四段:“阳光中的短光波……要比长光波——红色光强10倍以上。”②“一般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③第七段:“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到三倍半。”

(2)准确性。①第四段:“红色光强10倍以上”中的“以上”,能不能去掉?(不能去掉。去掉后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②“一般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中的“一般来讲”,能不能去掉?(“一般来讲”,不排除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生动性。如第一段从生活现象入手,运用了对比、引用、反问等修辞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语言生动形象。

总结:本堂课对照学习目标你有什么收获?

小试身手

既然日落的景象如此美奂美仑,那么日出的景象又怎样呢?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第二段的写法写写日出时的景象。(多媒体展示图片)

作业设计

第15篇:《三亚落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

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

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

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第16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教师寄语】太阳也光顾污秽之地,但并没有因此而被玷污。(第欧根尼)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体会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学会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培养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重点难点】

1、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2、体会课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有下加点的字注音并写会这些词: 幻觉________吟咏绮丽

殷红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2•查阅出处,理解含义: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作者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者

3•第①段从人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落日的幻觉集中在哪个小节?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

3、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4、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5、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富于美感,文学性强,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比较体会下列每组两个语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都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但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3)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

日落的景观很美:太阳显得比平时大一些,颜色偏黄或偏红,当它快落下时,形状看起来有些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片段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色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锻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端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8、第一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9、第二段在结构上属于,在内容上起着的作用。

10、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四段中画线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1、平时你也一定观察过日落或日出,那你有没有发现过类似课文中所提及的幻觉现象呢? 课堂小结:幻觉往往是美丽的,真实往往是丑陋的,本文还可以给你哪些深层次的人生启示?

何娟

第17篇:2、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三亚落日》一文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丽至极,荡气回肠。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体会其色彩美、形体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四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朗读,体会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认识2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感受三亚的热带风情,初步了解三亚落日的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课件出示美丽的三亚落日风光。

看看课件,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说说美在哪儿?是什么地方的美景? 板书课题:三亚落日

齐读课题,用一句话赞美三亚落日的美景。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就要跟随作者,来到美丽的三亚,欣赏“三亚落日”的美景?

二、自学

1、指名读课文。

(1)注意正音:树冠(guān)悄(qiǎo)然无声;

2、学习生字词语 美妙绝伦 逊色 玉屑银末 洋溢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硕大无朋 玫瑰 那盏  收敛:(光线等)减弱或消失。逊色:比不上,差。

玉屑银末:原意:玉的碎屑,银子的末子一般.比喻金光闪闪,细小的碎末的东西的耀眼和光泽。

 洋溢:1.充满;广泛传播2.水充溢流动3.充分流露、显示4.渗透着、弥漫、充满着。

 硕大无朋:硕:大;朋:比。 大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形容极大。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比:硕,大;无比,没有什么可比得上。形容无比的大。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3)教师示范读长句,如“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教学生读通顺。

三、对学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亚落日》本文通过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四、群学

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第一段(1):点明“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 第二段(2):介绍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

第三段(3-5):具体描绘了夕阳滑落时的景象,突出了三亚落日的美。

五、课堂检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欣赏描写落日语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富有诗意的美景,体会作者对三亚落日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分析比较,了解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

1、(引读课题)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三亚,去观赏——三亚落日;

2、如果你来到三亚,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课件出示:第二段中描写三亚热带风情的几组词语,配上海边风光图)

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蓝透了的海水,低翔的白鸥,

挺拔俊秀的椰子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

⑴先自己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那份浓浓的热带风情。⑵指名感情朗读。

⑶谁来当一当三亚小导游,用这些词语给大家介绍三亚独特的风光(指名交流)。

3、的确,三亚的风光就像同学们描绘的那样神奇而瑰丽,在这么美的地方看落日,会是怎样的一番情趣呢? 导标 自学 画出文中总领全篇的句子。(夕阳滑落的景象美妙绝伦,一点儿也不比日出逊色是对这句总起句概括性的叙述)

⑴课件出示第一段(图文),指导朗读这一段。(随机板书:真有诗意)

过渡:三亚落日真的这样美吗?那赶紧让我们亲自去感受这份诗情画意。 对学

1、默读课文3——5小节,快速找出其中描写三亚落日的语句,初步感受落日的美。

2、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

2、。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3、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4、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群学

读喜欢的句子,组内说说美在哪里。

1、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引导学生抓住“红扑扑”毫无倦态“、“抖落”等词来朗读体会。相机指导理解“赤朱丹彤”这个表示颜色的词,回忆还学过哪些表示红色的词,并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热烈的色彩。)

2、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出示句子比较。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a.轻声读读,比较两个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⑶夕阳在渐渐下滑,这是怎样美妙的一个过程呢? 出示辨析词语。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 a、请你把这段话连起来读读,注意文中加点的词,能不能替换成括号里的词,有什么不同?(自己先体会体会,再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b、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之巧妙。)(比如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简笔图区分“悬”与“浮”的差别:“悬”是说明太阳没有靠近海面,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说明太阳下面的边缘已接触到海平面。 再如“下沉”显得很有力量,慢慢地压下来,具有不可阻挡的气势与力量。“下落”显得速度很快,“刷”地一下就下来了。夕阳落下去是有个过程的。“下沉”比“下落”更准确,更有力量。而 “挨”是靠的意思,若即若离;“碰”表示太阳与海面完全接触。“挨”让人感到亲密,“碰”让人觉得生硬。而太阳落下去的过程是静静的,毫无声息的。“挨”比“碰”更准确。)

小结:同学们的分析得真深刻,读懂了作者,这就是作者用词巧妙之处,每用一词都是十分讲究,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结合刚才的理解,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3、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任性”拟人化)

4、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⑴课件出示:落日图㈢及句子,夕阳是怎么入水的呢?作者为什么把夕阳比作跳水员?(弹跳,入水迅速)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跳水员?为什么?(训练有素,身手不凡)

这就是三亚的落日,在作者的笔下写得如此栩栩如生,如诗如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引读:刚开始时,——,随后——,最后——

⑵你觉得这三幅图面能颠倒吗?这三个描写落日的比喻能调换吗?为什么?(作者按日落的前后过程,抓住每个过程落日的不同特征,写得形象生动。) 体会烘托之妙

1、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寻读了文中含有落日的语句,课文第二自然段却一个字都没有提到落日。那么这一段描写和落日有没有关系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在这一自然段里都写了些什么呢?找一找

蓝天 大海 白鸥 椰子树 沙滩

2、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交流) 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①、数数看,这一句话里有多少个蓝字?这样写,你不觉的啰嗦吗?是呀,估计作者觉得唯有7个蓝字,才能将蓝透了的海,蓝透了的天里的透给准确的写出来! 再来品品看,从这7个蓝字里透露出来的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吗?震撼惊叹

谁来读一读

②、这一句话里有一个字用得特别的好,就是这个蘸蓝的蘸,好在哪里呢?我们来比较一下,如果把这个蘸换成染或者浸的话好不好?为什么? 批注:【

1、写出了白鸥飞行的很轻盈;

2、蘸看出翅尖与海水只是接触了一点点,即使这一点点翅尖也立刻会变蓝的,可见海水的蓝有多深。

3、同学们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一开始不先写落日而要先介绍三亚的自然风光了吗? A、三亚落日之所以美妙绝伦其实和三亚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B、暗含落日前后的对比

C、烘托的作用,浓浓热带风情的背景极富诗意,诗意的背景烘托出落日的诗。

4、其实,在这篇散文中还有一处烘托,你能发现吗? 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

四、感悟结尾之味

学完这篇课文,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散文的结尾也很特别,就一句话。特别是这一声“哦”,你品一品,这一声“哦”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课文的结尾,虽然简短,但耐人寻味,又有点意犹未尽,这种写法叫含蓄,含蓄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更有诗意。

三、总结语

1、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三亚落日那富有诗意的景色,亲身感受到了作者那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赞美。其实风景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美”,善于发现,你就会发现——(课件出示罗丹的话)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2、让我们用自己智慧的双眼去发现身边所有美好的事物吧

四、作业

1、熟练背诵全文。

2、课后阅读巴金的散文《日出》,感受另一番情趣,或者观赏江阴黄山湖的日落景象,写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附板书)

2、三亚落日

刚开始时 像个快乐的孩童

, 随后 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真有诗意

最后 像个跳水员

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比喻,里面其实隐含着的是落日的变化!

第18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每周五个词语 三个仿写句子 一首诗

一、入梦——走进“幻觉”

在夕阳的余晖里,霸王仰起头颅,拔剑自刎,殷红的血染尽最后一丝惆怅;在落日的寂寥中,倾国倾城的王昭君粉泪盈盈,一步三回头地走向陌生的蛮夷之地,凄厉的风撕扯着离别的心;在如血的残阳中,剑客荆轲胆气如虹仰天长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自古以来,夕阳总是为悲壮的故事涂抹着悲情的色彩,让人叹惋,让人感伤。同学们,你又没有想到有如此多色彩的落日,竟然是我们的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多彩的落日,走进关于幻觉的诠释。

学习之前我们先欣赏几幅图画(PPT)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之前先检查有关落日和日出古诗句的积累

2、大声朗读课文,从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希望你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圈点勾画的方式,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找出来,不认识的不懂得查查字典或问问同学。

每小组选一名代表把你小组认为重要的词语选两个写到黑板上,并把重点字,易错字注上音。

二、寻梦——寻找梦境般的落日之美

落日很美,到底美在那里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找出你们都看到了那些景象并用这样的句式说话?我是夕阳,我会______________,

比如:我是夕阳,我会出现紫光,

随机板书:

深黄、殷红 暗弧、亮弧 紫光 变扁 变大

2、学习第三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画家以颜色和线条描画事物,而作家则把文学当成颜色和线条,再现画面,作者笔下的落日美吗?找两个词概括。(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在第几段?

指名读3自然段

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什么段?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 (课件出示问题: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_______,在内容上起着_____的作用。点明这种奇异的景象其实是人的一种幻觉,引出下文对这种幻觉产生原因的说明。)?

(在结构上属于过渡段,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件出示:过渡段、承上启下) (同学们的找的非常准确),但你们可曾知道,如此美丽的夕阳,竟然是我们的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补充课题:的幻觉)下面,我们就走近美丽的夕阳,走近幻觉的诠释。

三、解梦——解读落日幻觉之谜

1、学习第4至7自然段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的落日景象。文中能够解释这种景象只是幻觉的原因在文中什么位置?就接着这样的句子:我知道落日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7自然段)

文章主要是向我们展示幻觉景象还是介绍幻觉产生的原因? (介绍幻觉产生的原因。) 下

落日真的变大了么?

(通过各种仪器观察其实它并没有变大。) 至于原因,文章中没有说明。 (板书:仪器观测)

4.教师小结: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探索之路就是这样一种艰辛又快乐的生活。同学们,勇于思考,敢于探索吧,让我们在思考中体验科学的快乐,在探索中享受真理的幸福!

文章前部分描绘了落日幻觉中的景象,后部分交待产生的原因。这属于什么说明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属于逻辑顺序。) (课件: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一种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 5.分析说明语言 文章是如何将说明的顺序如此清晰地展示出来的?通过生动准确的语言。全文1——3节语言运用了描写,显得生动形象,引起了我们的的阅读兴趣。而4——7节就不一样了,它要阐述科学道理,就必须追求准确,防止读者出现理解偏差。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提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的?说明方法和一些字词的运用。

示例:第6段中“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备地说明了光通过空气时速度减慢了多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练习:①一般来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作比较)

②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打比方)打比方、作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由于幻觉,人们看到黄昏的太阳远大于中午的太阳,把黄昏的太阳比作巨大的玉盘,形象说明黄昏太阳的巨大形状。

③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生动形象说明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

④以后、一般来讲、看上去……

分析出:可见说明文语言的另一个特色是准确性。

四、延梦——延续梦境之美

、三点成面,只有当描写是三点时,才能立现画面的空间美。

既然日落的幻觉如此美轮美奂,那么日出的幻觉又怎样呢?请大家结合记忆,动手写写。

提示:写描写文字时,可以按日出(落)前→日出(落)时→日出(落)后的顺序写出特点。注意交待清楚自己的观察点,既要抓住太阳的静态特点,也要注意日出(落)时形状、颜色、光线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

在今天这个充满各式各样幻觉和诱惑的年代里。 我们要面对别人给我们设计的美丽的幻觉。。 同时也要面对我们在不同环境下 自己给自己制造的美幻的梦境

不管是曾经遇到,还是正身处幻觉中 我们需要停下脚步

稍做休息,睁大眼睛,认真观察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幻觉陷阱,还是幻觉美景? 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走的更稳、更好、更美。

六、板书设计:

20落日的幻觉

现象 (描写)

原因(说明)

变扁

光的折射 深黄、殷红

光的散射

暗弧、亮弧

大气层弯曲密度 紫光

叠合效应 变大

仪器观测

现象———————————本质

(逻辑顺序)

《登乐游原》李商隐

《送友人》李白《天净沙 ? 秋思》马致远

第19篇:《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落日的幻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积累词语和文中引用的诗句。②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③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④体会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过程与方法:阅读——感悟——探究——拓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注重观察自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重点体会本文描写与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清本文说明顺序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产生落日幻觉的原因教具多媒体教法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

二、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欣赏图片导入新

2、自由朗读文,确定文体,初步感受文语言特点。

3、感受落日之美①朗读描写语段,感受落日之美;②理解描写的作用。展示图片指导朗读,识记字词。指导朗读引导理解描写的作用欣赏图片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文朗读感受落日之美;理解描写的作用激趣导入;整体感知文培养审美能力。

四、小结拓展

五、布置作业

4、探究落日之谜①自读文,勾画出落日幻觉及其原因的语句。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③说一说落日幻觉的成因、小结①明确说明顺序②认识观察和探究的意义

7、作业①继续品读文完成学案;②推荐阅读:

《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指导学生勾画提炼重点信息语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布置作业自读勾画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落日幻觉的成因小结感悟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注重观察自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探究意识开拓视野;进一步培养阅读能力。板书设计落日的幻觉描写(生动)说明(准确)

事理说明现象————————本质

逻辑顺序观察

探究

第20篇:2《三亚落日》教学设计

2三亚落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苏教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教材简析】

《三 亚落日》一文用细腻的笔触铺陈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色,蓝蓝的天,蓝蓝的大海,几只洁白的海鸥,银光闪闪的沙滩,椰树婆娑的倩影,一切让人心醉神迷,久久不 愿醒来。以此为背景,此时的主角落日上台了,上演了精彩绝伦的独幕剧,如一位顽皮的孩童,又如一只大红灯笼,又像一位训练有素、身手不凡的跳水运动员,美 丽至极,荡气回肠。整篇文章行文优美,想象丰富,文质兼美,读上去琅琅上口,让人情不自禁地漫步于绵延不绝的画卷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体会其色彩美、形体美、意境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美丽景色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四两个自然段。【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朗读,体会三亚落日的美妙绝伦。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教学重点】

在对课文诗一般语言的朗读中品味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激趣——引导——思考——讨论——感悟——迁移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小黑板、多媒体。

2、布置预习。【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我国的南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三亚。(出示中国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三亚?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设计意图】语文中处处有生活,将学生带入生活,了解生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借用地图,让学生了解三亚的地理位置,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地域辽阔的感叹!

2.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是“三亚落日”,在三亚看到的落日是怎样的呢?(板书:三亚落日)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入文,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浓厚!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小黑板)

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 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1)指名读。 (2)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同时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预习了课文,你还懂得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预习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学习的顺利进行,将预习指导融入课堂,使知识的传授转换为学生的主动探知,突出教育的指导性。

三、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描绘三亚落日美景的?(第3—5自然段) 2.这样,可以把课文分为几个部分?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设计意图】理清思路,帮助学生了解写景类文章排篇布局的方法

四、精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画出最能概括全文的句子。(板书:真有诗意) 2.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有诗情画意,能让人产生非常美好的想象)

【设计意图】借用一个词语来统领全文,这是写景类作文常用的方法,引导发现的过程实际是指导写作的历程。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说说哪些词句在朗读时应特别注意?(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3)范读、齐读。

【设计意图】激情的朗读利于学生对三亚落日的初步感知,对下文的理解作情感的铺垫。

4.精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三亚是一座海滨城市,它地处热带,所以有许多独特的热带风光。看,这是一张三亚的图片(播放课件,学生观看)你们觉得三亚怎么样? (2)三亚哪美?怎么美?我建议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的词或句子。再说说它美在哪儿?能讲出理由更好。

(3)全班交流

(4)你能体会到作者对三亚的喜爱之情吗?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 (5)指导朗读: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读出这种喜爱、赞美之情。

(6)你们愿意把这幅热带风情图画下来吗?(学生画画)

五、写字指导,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生字,提示: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溅、涨: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得紧凑。 敛:第二画是\"、\",第七画是\"-\"。

六、布置作业

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过渡: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在这样的地方看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夕阳滑落的景象。

二、品读感悟

三、四自然段:

(一)理清层次,整体把握

1.请观看课文精美的插图,耳朵倾听老师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享受、去感悟,然后思考:夕阳滑落的景象是由哪几幅画面组成的?作者将不同阶段的落日分别比做了什么?

2.同座交流。3.全班交流:

①第一幅画面:太阳离海面还有一段距离,比做“快乐的孩童”。(板书:像孩童) ②第二幅画面:太阳挨近海面时,比做“大红灯笼”。(板书:像灯笼) ③第三幅画面:太阳投入海面时,比做“跳水员”。(板书:像跳水员)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4.自由朗读

三、四自然段,整体把握日落全过程。

(二)研读自悟,积淀语感

1.在这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把它选出来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评读要点。 第一幅:

⑴突出场面热烈壮观;

⑵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⑶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投影映示: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①哪些地方写出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 (抓住“歪着”、“红扑扑”、“毫无倦态”、“潇潇洒洒”等词语感悟太阳的孩童形象。)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让优雅活泼的日落画面定格在学生脑中,让诗意的文字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感悟理解——品味深化——积累运用之目的,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写作类似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质疑:“太阳的笑颜”指什么?(结合“金红一色”、“热烈一片”,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壮观场面。)

④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⑤指导朗读。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热烈景象的无限喜爱。 第二幅:

⑴这时的太阳和第一幅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⑵投影出示:

①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②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a.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b.引导学生抓住“红灯笼“这一形象的说法,体会太阳发生的变化。借助课件,体会阳光映照在海面上的动人景象。 c.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 出示:兴许是悬(浮)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落),刚一挨(碰)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 a.轻声读这一句,比较原文用词和括号里的词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区别。

b.学生体会后,齐读这一句,突出太阳的顽皮。

⑷理解 “顽皮地蹦跳”:这涉及到一定的科学常识。因为海面上水汽很多,太阳光透过水汽就发生了折射,所以产生了这种现象。这一切在作者眼里都成了太阳的顽皮。

⑸抓住大海颜色的变化“原色——玫瑰色”,体会景色的优美。(理解“涨溢”、“硕大无朋”)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让学生欣赏和感受美好的事物,也是对学生情感的一种熏陶。在感悟的基础上再次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悟、体会予以内化,自然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因此对课文一遍又一遍的梳理中,有层次地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美,想象画面美,读出意境美,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 突出太阳的轻快、敏捷。

第三幅:

过渡:长时间地看这一轮落日,觉得眼前的这轮落日何止只像一只大红灯笼,看着看着,这轮落日仿佛有了一份生机,有了一份情意。还记得李白的《送友人》吗?里面有这么一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示)“故人”就是指下文的——跳水员。 ⑴投影出示:

①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②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b.指名读这一句话。

c.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引导学生理解:她像跳水员,入海时是“水波不惊,悄然无声”,可见她是位技术高超的运动员。她的身材肯定非常苗条,如果身材肥胖臃肿,入水时就会溅起很大的水花,谈不上优美和赏心悦目了。 d.再指名读这一句话。齐读这一句话。

⑵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是怎样看落日的,找一找有关语句。 (“不敢眨眼”、“生怕”、“瞪大双眼”) ⑶为什么要写这些?

(突出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赞赏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突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⑷读到这儿,同学们知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吗? 出示填空: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⑸日落是个完整的过程,想不想把这三幅画面完整地欣赏一遍?再读

三、四自然段。

⑹把自己喜爱的句子背出来,让落日美景永驻心间

【设计意图】高段语文必须教会学生提炼文章要点,教学中,教师有意将要点问题化,简单化,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设计自由述说对落日的印象,实际是对文章的再认识和情感的再积淀

三、拓展延伸

仿照文章写法,说说家乡落日。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用丰富的词汇,正确生动的比喻、拟人等写法,进行写作练习,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作业设计

1、为三亚落日写广告词。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板书设计】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像灯笼 真有诗意

像跳水员

2015——2016学年度语文学科第十二册教案

落日教学设计
《落日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