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3-31 08:38:19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这就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4、学习生字词:

儒家(rú) 彷徨(páng huáng) 袖手旁观(xiù) 真相(xiàng) .....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四、教师小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奠基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采用的说理方法:一是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二是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三是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品析课文,阅读思考: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三、合作探究:

1、在第11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阐述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历史渊源的?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2、丁肇中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作者在演讲中举王阳明“格竹”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释。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大家受传统思想的支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四、教师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要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学习应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本论:(阐明道理):

1、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3、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推荐第2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3、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教学重点:

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教学难点:

1、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2、对文中难句的理解。教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一帆风顺 )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袖手旁观 )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巩固提高:做这课的《作业手册》。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

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

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

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说,而通过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拓展阅读:课外语段训练,见《导与练》的《作业手册》“小议传统教育”。

六、积累摘抄:见《导与练》“课堂小比拼”1“四书”、“五经”。

七、课后拾贝:欣赏文章《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八、拓展延伸:预习15课,做《导与练》

推荐第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课文

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生字。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1、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举例论证,列举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 道理论证: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述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二、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课堂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2—5) 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6—12) 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13) 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推荐第4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3)理解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二、正

.默读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提出希望。

2、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问:丁教授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证明中心论点?

明确: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物”;研究竹子;个人经验

道理论证: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7、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8、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堂延伸

、讨论: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讨论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2、你认为自己是否具备这种“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请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给大家谈一谈。

五、布置作业。

推荐第5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性。3.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以及对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精神有多么重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很多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

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讲述实践精神的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教授的文章将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例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有计划地探索。

四、论证方法 1.引用古语。

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自然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反面事例:

(1)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头痛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错误态度。

(2)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实际工作却束手无策。 (3)作者在念大学时,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通过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了解竹子的性质。好处:

典型事例论证,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

如,中国传统教育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维护社会制度,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好处:正反互陈,发人深省。

五、课文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就中国学生的现状举事例、讲道理,极其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不光增长了人们的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希望我们中国学生积极培养实验的精神。

六、延伸、讨论

1.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2.有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将中国学子的“不愿动手”归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为了强调自然科学而否定社会科学,有否定中华传统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请依据本文,独立思考,做出回答。

3.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推荐第6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教学目的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难点 1.重点:

(l)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2.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

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 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2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1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讨论并归纳: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讨论并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讨论并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讨论并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讨论练习二。

四、小结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屯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什么是实验精神?

3.我们为什么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

4.经书里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怎么重新认识和思考?

推荐第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用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发现J/ψ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积累生字新词。 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 授予:郑重地给予。 领悟:理解和体会。

清谈:泛指一切不切实际的谈论。 2.思考: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大学》——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作者——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 激变:激烈的变化。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置之不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2)传统的中国教育重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内容研讨

(1)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原因——第一,这是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对当今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意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 的精神。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明确: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小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 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七、作业:完成基础训练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13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丁肇中

《大学》

格物 涵义 道 对

真正意义 理 比

原因 论 论

现状 提倡 证 证

致知 意义

关键 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推荐第8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二.重点、难点分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掌握中心论点的提炼与判定的方法

三.新课讲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词语积累: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通过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介绍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4.深入剖析:

(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5)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 (6)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7)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地观察。

(8)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9)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而不会做研究。

(10)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1)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2)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地有计划地探索。

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1.关于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结合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中心论点是纲,分论点是目,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它们之间有主从关系。

论点要求正确、鲜明,必须正确、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抓要害;要有的放矢;要根据读者的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确立论点。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论点在议论文中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

2.如何找出中心论点:

(1)从定义入手: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论点不同于论题。论题是所论述的话题,而论点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是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例如《敬业与乐业》一文“敬业与乐业”只是论题,而论点是:“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是一个明确的判断。

(2)从位置入手:议论文中论点的提出,比较常见的情形是在文章的开头,也有的在篇末或文章中间提出,也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论点。 (3)从论据入手:看看论据证明的是文中的哪一句话。

3.典型例题:

判断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以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制造出来。”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0多岁仍然每天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他说“不叫一日闲过”。有一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有作画。第二天又追画了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领悟( ) 彷徨( )( ) 袖手旁观( )

2.选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A.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B.格物致知 豪无选择

C.推之四海 传之万世 D.寻求真理 学术权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实验的过程仅仅是消积的观察。 B.解放军总部授与我一枚荣誉奖章。 C.这件事让我不知所措。 D.我很容幸被邀请去清华大学演讲。

4.下列句子中,不是病句的一项是 ( ) A.因为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所以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

B.在环境激变的今天,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C.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并且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D.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

(2)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的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彷徨:

(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

激变:

(4)新的知识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清谈:

6.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A.尽管 可是 只是 才 B.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C.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化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________,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________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天空、河流和大地 “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沃野、蓝天和长河 “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大地、水源和天空 “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空气、水源和土壤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二.语言运用:

1.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阅读感悟,仿照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画线句子再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没有书,就像天空失去了阳光,鸟儿失去了翅膀。书籍给予我们的是无形的财富——知识和阅历。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我们学会了坚强;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我们增长了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级开展名著阅读竞赛活动,请你根据下面的关键词,分别回答相应的问题。

示例:花果山 孙悟空 大闹天宫 作品:《西游记》

①白虎堂 禁军教头 雪夜上梁山 人物:________ ②童心母爱 哲理小诗 《繁星》 作者:________ ③海难 荒岛 “星期五” 作品:________

3.班级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脚踏一方土》,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与“土地”有关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归纳人们赋予了“土地”哪些含义?

材料一:《说文解字》指出:“土者,是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上,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意思是“土”是“吐”生物的,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土”。“土”字的二横(“二”)、一直(“丨”)形象化地表明了“土”与植物二者依存的关系。萧启宏经文:土音通吐,万物之母。

材料二:《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洹泥中,举以为人。”

材料三:在北京中山公园内,有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清时代的社稷坛。社稷坛,就是祭祀社稷时所用之坛。社,是社神,是土地之神;稷,是稷神,是五谷的代表。这种对社稷的祭祀,是出于古人对乡土国土的深厚感情。坛上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分填着青、红、白、黑、黄五色的泥土,它大体上符合我国土壤分布概况。社稷后来成为国家的代称。

材料四:中新社西安4月30日电(记者张珂) 今天下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秦始皇兵马俑后,连战先生又愉快地接受了吴永琪馆长代表秦俑馆赠送的一块秦土。这块弥足珍贵的秦土,取自秦始皇兵马俑考古现场的坑道遗址。此间人士表示,由于西安是连战先生的出生地,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乡泥土,将这块秦土赠送给连战先生,十分有纪念意义。

“土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文段一:

①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⑤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⑥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老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语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语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其原因有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其具体表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第⑥自然段说“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其中的“这方面”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段第⑥自然段联系个人的经历进行论证,目的是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语段后,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二: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恶语相向,甚至动起手来;有的人缺乏同情心,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无动于衷;还有的人能关爱家人和朋友,但对其他人却漠不关心„„这些现象都是缺乏友善之心的表现,既有悖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人友善,是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把“友善”作为20字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

②友善,意味着宽以待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友善待人,表明人胸怀宽广,精神境界纯洁高尚。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古代贤哲对这个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孔子明确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荀子则更强调了友善的重要,他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一个人友善待人,人必友善待他,这样,才有助于成就大事业,整个社会氛围才会和谐,社会总体效率才会提高。可以说,一个充满友善的世界才是最好的世界。

③友善,还意味着乐于助人,互爱互助。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发扬友爱互助精神,人间就会充满美好的真情。近年来,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各种互助活动,如“希望工程”“送温暖”活动等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人际关系,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④对亲人、好友、同事友善,也许不难,但能以友善之心对待陌生人,却并非易事。我们倡导的友善,其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只有推己及人,普施善心,广推善举,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温馨。

⑤友善是和平的使者。在经济全球化、人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取得谐调的发展。

1.从上文看,“友善”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文的观点是什么?这种观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①上文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提出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②③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文的道理论据,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友善的理想境界是广具爱心”的认识。

【试题答案】 一.1.wù páng huáng guān 2.B 3.C 4.D 5.(1)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2)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激烈变化。 (4)不切实际的谈论。 6.C 7.D 二.1.参考示例:在巴金的《家》里,我们懂得了自强;在伊索的《伊索寓言》里,我们学会了思辨;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我们明白了真情。(写出对作品感悟,句式符合要求即可)

2.①林冲 ②冰心 ③《鲁滨孙漂流记》

3.①土地孕育万物 ②土地孕育人类 ③土地是国家的象征 ④土地是故乡的象征 三.文段一:

1.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得的。2.提出观点,总领下文。

3.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②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③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的目标的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

4.中国学生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5.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考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注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6.实验的重要性。 7.略 文段二:

1.宽以待人,乐于助人,广具爱心。2.①我们有必要在全社会倡导友善。②先列举社会上种种缺乏友善的不良表现,然后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观点。 3.引证法 例证法

4.认识;本文的道理论据;生活实际。(共三点)略

推荐第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

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

2、能力训练点

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

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除“四书”外,儒家的基本典籍还包括我们刚刚谈到的包括《礼记》在内的《诗经》、《尚书》、《周易》、《乐记》和《春秋》。 其实,细心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里告诉我们“致知在格物”,可是物究竟应当怎样格?事物到底要怎样探究呢?《大学》里是不是并没有讲明。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还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学生明确:通过实验

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教师总结: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 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 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

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 4) 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学生明确:是

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推荐第10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时间:2

预习学案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 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2、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

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注音

肇(

)

埋没(

)

彷徨(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讲授学案

一、预习检查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方法指导: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三、合作探究、精读精练

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课堂检测:

(一)达标训练: 1.“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这“四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格物”一词的含义是(

) A.合格的事物

B.推究事物的道理

C.探讨自己

D.追求最高理想 3.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一致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

(1)船挂满帆,一路顺风行驶。(

)(2)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二)能力提高:阅读下面几节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少数人关键性的发现。

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1.第1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第2段主要讲的是什么道理?

3.第5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4.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5.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11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这就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4、学习生字词:

(1) 儒家(rú) 彷徨(páng huáng) 袖手旁观(xiù) 真相(xi........àng)

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 词语释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结构: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四、课堂小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奠基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采用的说理方法:

一是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二是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三是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细读课文,合作交流: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在第11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阐述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历史渊源的?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2、丁肇中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作者在演讲中举王阳明“格竹”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释。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大家受传统思想的支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四、研读课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1.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2.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3.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五、总结课文论述思路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六、课堂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要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学习应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七、布置作业

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八、板书设计: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本论:(阐明道理):

1、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3、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第12篇: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教学设计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格物致知内涵。

2、学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重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学生背诵平时搜集的有关实践的名言警句。

1、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达芬奇)

2、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二、导入新课

(一)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他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并导致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作品

本文是作者在被《瞭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奖。我的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三、问题探究

(一)学生自读课文1-2遍,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

(二)指导编写阅读提纲

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1、(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2、(3-12段):分析问题

①(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

1 的事例,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②(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③(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书中找有关语句)。

1、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运用于哪些范围?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师点拨:

1、‚格物致知‛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缺乏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的知识只能从书本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实验,就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

3、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四)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点拨)有以下几种:

1、引证法: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

2、例证法:从反面举了古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现代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很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事例。从正面举了通过实验了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

3、对比法: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知识只能通过试验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作者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使说理透彻,道理充分,更令人信服。

四、拓展

(一)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点拨】这是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重理论轻实验,重分数轻能力等,只要符合实际就行。

(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点拨】本题主要让学生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总结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文章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语言明白如话,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我们在作文上值得借鉴的。

第13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文档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

第 1 页 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第 2 页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

第 3 页 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第 4 页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八、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 5 页

第14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年级:九年级 课题: 设计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这就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鉴于此,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向我们提出了忠告。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做教授。

3、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本文是丁肇中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丁肇中在这篇演讲中,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对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提倡要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去探求未知的世界。

4、学习生字词:

儒家(rú) 彷徨(páng huáng) 袖手旁观(xiù) 真相(xiàng) .....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第一层(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四、教师小结:

本文由古代文化奠基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依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词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采用的说理方法:一是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三段中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二是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三是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淹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二、品析课文,阅读思考: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明确: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之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有没有一样?

明确: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6、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 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7、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8、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明确: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9、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明确: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1、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明确: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2、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3、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 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三、合作探究:

1、在第11自然段里,作者是怎样阐述中国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历史渊源的?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其实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文化背景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思想,偏向于抽象思维,忽略实地探索,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就产生了。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2、丁肇中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细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明确:作者在演讲中举王阳明“格竹”不是通过做实验对竹子进行研究,而是对着竹子空想。这样做,就远离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其实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格物致知所做的解释。经过摆事实,讲道理,作者指出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也就是说要有真正的实验精神。

3、作者认为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作者认为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应怎样改变?

明确:作者认为,造成中国学生“面临着需要主意的 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大家受传统思想的支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要改变这种状况,人们就必须培养实验的精神,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四、教师小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光凭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要把书本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的学习应多动手实践,培养创新精神。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六、板书设计:

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引论:(提出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本论:(阐明道理):

1、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2、举例说明在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3、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结论:(解决问题):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培养实验精神,贡献人类社会。

第15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定稿)

九年级

语文科目教学设计

制作时间:2009年9月20日

一、授课课题: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二、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1、教学内容: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分析: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2、教学目标分析:(1)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正反对比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即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从而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也称比较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对比中最容易显露出来,特别是正反相互对立的事物的比较,具有极大的鲜明性,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对比,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此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一样,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导入→走进作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小结

(二)、问题及例题

1、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2、走进作家作品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设计意图:敬畏作者,以作者为榜样,学习作者。

3、目标检测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设计意图:增大识字量,加强字词的理解,为读懂课文打基础。 (3)、整体感知课文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

1 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 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设计意图: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4)、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②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③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④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设计意图:让学生读懂课文,明确作者所持的观点。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

(5)、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设计意图:简单了解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会用例子说明。明确论证方法是“怎样证明”的问题。

4、教学小结: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明了《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能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5、课外配餐作业

A类:(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类:(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六、课后反思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16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集贤县集贤一中 王艳波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格物致知内涵。

2、学习编写阅读提纲。【重点】: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编写阅读提纲。

【难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学生背诵平时搜集的有关实践的名言警句。

1、实践必须永远建筑在坚实的理论之上。(达芬奇)

2、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小结:以上这些中外名人对“实践”的言论都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二、导入新课

导语: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问题探究

(一)学生自读课文1-2遍,要求:

1、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找出课文中作者的观点(本文的题目即中心论点)

(二)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在书中找有关语句)。

1、什么是“格物致知”?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2、为什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运用于哪些范围?

3、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三)引导学生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1、引证法: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第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

2、例证法:从反面举了古代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现代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很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从正面举了通过实验了竹子性质的事例,阐述了试验的过程不是消极地观察,而是积极地、有计划地探测。

3、对比法: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说明新知识只能通过试验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小结:作者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使说理透彻,道理充分,更令人信服。

四、拓展

(一)你认为目前我国教育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 【点拨】这是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感受,如重理论轻实验,重分数轻能力等,只要符合实际就行。

(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点拨】本题主要让学生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总结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文章简短精要,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语言明白如话,行文灵活,说理方法多种多样,这些都是我们在作文上值得借鉴的。

2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齐家:整齐家政。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

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3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讨论并归纳: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补充: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1.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2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3.反面事例

4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4.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第17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整体把握

一、导读 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你还喜欢动手实验吗?你喜欢通过实验来印证知识甚至获得知识吗?如果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已具备当科学家的潜质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科学家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解释得很清楚。我们不妨来认真阅读他的这篇文章。

二、作者 丁肇中(1936—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他在美国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根本得不到任何正规教育。直到12岁,随全家迁往台湾,才进中学读书。他十分珍惜上学的机会,刻苦钻研,成绩很好。中学毕业后,他只身赴美读大学,1962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丁肇中选定实验物理作为他的主攻方向。1972年他主持实验去寻找新的重粒子。对于实验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这样比喻:“在雨季,一个像波士顿这样的城市,一分钟之内也许要降落下千千万粒雨滴,如果其中有一滴有着不同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到那滴雨。”经过艰苦的努力,1974年11月12日,丁肇中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小组发现了一种未曾预料的新的基本粒子丁粒子,推翻了过去认为世界只由三种夸克组的理论,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称为是“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 1977年秋,丁肇中访华并建议派遣中国物理学家参加他的实验小组工作。如今已有上百人去到他的身边。这些人员提高相当快,他非常满意,并寄予厚望。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特别推崇这样一首诗: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知识要点

一、语音 1.测量:“liáng”不能念成 “liàng”。 2.朱熹:“xī”不能念成“xǐ”。 3.彷徨:“pang huáng”不能念成 “fáng huáng”。 4.埋没:“mò”不能念成“měi”。 5.肇:zhào。 6.诺:“nuò”不能念成“ruò”。

二、字形 1.一帆风顺:“帆”不能写成“番”。 2.彷徨:“彷”不能写成“傍”。 3.探察:“察”不能写成“查”。 4.不知所措:“措”不能写成“错”。 5.密切:“密”不能写成“蜜”。 6.真相:“相”不能写成“像”。 7.恐慌:“慌”不能写成“荒”。 8.激变:“激”不能写成“急”。

三、词语 1.格物:探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2.致知: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致:推极。知:认识。 3.彷徨: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4.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5.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6.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7.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8.正心:心要端正。 9.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三、常识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内容分析

一、理清文脉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来行文的。开篇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的科学含义。再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即格物致知的必要性。结尾再次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二、辨析结构

三、探明意旨 本文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传统的中国教育状况,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并联具体实例和自己的实际,提出中心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对于本文的意旨探讨可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抓住本文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章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紧接援引“四书”中“格物致知”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用中国古代王阳明格行与研究科学的人“格竹”着对比,说明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同时阐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最后申进“格物致知”广泛意义。全文始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2.分析文章论据。反例,王阳明缺乏真正的格物致知,所谓“格竹”一无所获,阐述“格物致知”的必要性。作者个人的经历的事实也说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正例,科学的实验事实,论述了“格特致知”的重要意义。这些典型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个中心论点。 3.理解文章的针对性。本文是对中国学生学习自然科学存在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实验操作,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存在弊端。基于此,作者强调“格物致知”的观点,要求通过实验实践,探求客观事物,推动科学发展,丰富中国文化。

四、解答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作者读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的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要有努力探索的精神,能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 4.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之所以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因为:①这是同于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②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③这是应付今天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特色通览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其写作特色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思路清晰缜密。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自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令。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2.论证说明充分。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说理方法,论证有力、充分。作者在课文中第4节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第11节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节又举了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这些事例记述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在讲道理上,课文第3节结合《大学》中的理论,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第6—10节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13节记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作者还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王阳明“格”竹子,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了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践。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

六、能力训练 (一)语言训练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孜孜不倦 一番风顺 模式 B.根深蒂固 不言而喻 修身 C.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汲取 D.格物致知 实验精神 诚意 2.下列句子画横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键性的发明。 B.中国学生大部分都偏向于理论而歧视实验。 C.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D.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应现在的世界的。 3.“刺网的捕获率极高,所有比网孔稍大的东西都无法脱逃。”这句话是从下面文教中抽出的,将它放回原文,恰当的位置是( ) 刺网就是用刺来卡住鱼类的网,使用遍及全世界。[甲]这种网长2公里,厚度有4.5公里,有的被固定在海底,有的被安置在特定的海流中漂浮。[乙]1996年,加利福尼亚在对刺网捕捞的研究中发现,每捕到22条旗鱼,就会有一条鲸或海豚成为误获物死掉。[丙]由于廉价,使用广泛,刺网误获的鲸类比例高。[丁]专家们认为,只要有刺网的地方,就会有无辜死亡物。 A.[甲] B.[乙] C.[丙] D.[丁] 4.给下列多重复句划分层次并标明分句之间的关系。 ①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②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③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个10字) 新华书店北京6月8日电 8日晨6时23分,机身上绘着奔跑的火炬手黄色图案和雅典奥运会蓝色会徽的“宙斯”号专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将雅典奥运会圣火火种送到北京。这是奥运会圣火首次飞抵中国首都北京。 6时40分,“官斯”号专机舱门打开,雅典奥运会“奥运大使”斯皮罗斯?兰布利迪斯手提载有雅典奥运会火种的“马灯”走下飞机。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刘敬民、组委会副主席蒋效愚、秘书长顾耀铭等在停机坪迎接圣火,数百名专程前来迎接圣火的北京各界人士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隆重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雅典奥运圣火火种被送往慕田峪长城举行展示活动。 9日,北京将举行大规模的奥运会圣火传递活动,届时将有148名火炬手参与。这是雅典奥运会圣火全球传递活动中的第五站。6月4日正式启动的这项活动,经过了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日本的东京和韩国的汉城后飞抵北京。 (二)、语段训练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节选)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

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这段话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层说了什么意思? 2.“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研究学术和应付环境应该如何落实? 3.“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的加点“新的”和“真正”应该如何理解?试结合原文回答。 二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明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1.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甲]处: [乙]处: 2.选取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 ) (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 (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 (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 (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 3.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 4.作者在第③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 5.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 ;又要 。 6.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能力练通]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①|②||③第一层是条件关系,第二层是递进关系。 5.“奥运圣火到北京”或“奥运圣火8日(或首次)抵京”

二、(一)1。划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阐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第二层是揭示真正格物致知的意义,第三层是提出作者的期望。 2.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不能盲目接受,要自己有判断力。 3.“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而是作者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和精神。“真正的”是说中国文化还缺少实验精神。 (二)1.[甲]怎样鼓励创新 [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 2.A 3.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学习,而中国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 4.证明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教育也有成功之处。 5.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敢于挑战权威 6.须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18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一、精心设计,突出重点

我在安排教学环节时围绕中心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作者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论述这个问题的?——不同方面的论述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你读后觉得被说服了吗?——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在文中的真正含义。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掌握了各种论证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经过我的引导、学生的分析、合作探究,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夯实备课,集思广益

语文教师应当身配利剑,以深刻独到的思想为质,以精彩畅达的语言为锋,舞出世间最美的剑花。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反复研读教材,深入理解教辅资料。因为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备不但要教材、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更应该备学生。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准备得越充分,在课堂中应对意料之外问题的把握就越大。不断丰富自己,是语文教师将课上得轻松自如的必要阶段。

此外,一节成功的课,无疑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备课过程中,我时时征求同行的意见;语文组的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许多改进的地方,从细节上耐心指导,使本课生色不少。所以一节好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情境导入,文理渗透

我大胆利用化学实验来导入新课,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同时,在拓展延伸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自由落体实验?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例子的发掘,让课堂多出一些亮丽的瞬间,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同时也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

四、金无足赤,反思不足

对课堂环节掌握还不够熟练。幻灯片的连接偶有失误。过渡也显得生硬,衔接不够紧凑。

第19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四书” 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4、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

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 人赞美。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标: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 人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完成学习“重点”,懂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

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人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和结构。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段落层次提纲:

⑴ 话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1自然段)

⑵ 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适应当今世界(第2~5自然段)

⑶ 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第6~12自然段)

2、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⑴ 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⑵ 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⑶ 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⑷ “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⑸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反思:

本课应该让学生体验“格物致知”离学生并不遥远,树立学生的信心。

第20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3本文是一篇 (文体),作者 是美国华裔

设计:枣阳市太平三中九年级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肇.( )埋没.( ) 彷徨..( )嘹.望( ) 授予..

( ) 2理解词义

格物: 致知:

彷徨: 修身:

清谈: 诚意:

正心: 齐家: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家, 奖获得者。

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

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

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

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结合前面的预习,把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注好音。

(二)找一找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提示:先独立做,然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明确:

﹙三﹚想一想

1、精读课文,把握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 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明确: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明确: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明确:

2、聚焦论证方法

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明确:

﹙四﹚填一填(提示:学生小结课文)

引论(提出问题):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五﹚议一议

1:联系实际,延伸拓展

讨论: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明确:

2:质疑问难,互动交流

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同学们自愿组成探究学习自小组,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写成研究小论文,一周后进行成果交流与评比。)

四:教师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江泽民主席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创新。我们只要立足于实际,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拓展检测案】

一、课内语段阅读。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和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1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2作者主要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3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中心论点的?

4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阳明的态度吗?

二、课外语段阅读

①多年前,中日学生夏令营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报道说日生出色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韧品质,中国学生显得有些无知与软弱,他们似乎不懂得如何在陌生而艰苦的环境下求得生存。这种状况时刻提醒我们: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必须学会生存。

②生存,就是生活,学会生存就是延续生命。丰衣足食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性的生存含义已扩展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这样一来,学会生存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③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满怀希望地迎接生命的挑战。可以说,生存的理想就是为理想而生存,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人生价值体现的过程。人们常常用“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来形象比喻生存的意义,而这实际上都是由理想决定的。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懂得生存的重要,才能具备学会生存的决心和动力。

④学会生存意味着尽力实干。将求生存变为会生存,需要的正是实干。俄国作家克雷洛夫曾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仅仅树立理想而没有行动,只不过是一位“空想家”,终究一事无成;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积极行动,才能梦想成真。

⑤如果说理想是生存的思想基础,实干是生存的根本途径,那么,经受磨难就是生存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生存的道路布满荆棘,坎坷不平,在重重磨难面前倘若胆怯退缩,轻言放弃,便失去了生存的机会;倘若毫不气馁,迎难而上,便能化险为夷,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会生存的强者。古往今来,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流传了下来,纪念勇者,激励后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为生存不惜历经千难万险,终成正果;拜伦天生跛脚,贝多芬中年失聪,他们都为事业不顾身体残疾,奋斗终生,铸造辉煌。正是这些坚强的人用一曲曲千古传唱的生命之歌告诉我们:学会生存意味着要经受磨难。

⑥历史已经步入21世纪,学会生存就需要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处优胜劣汰的社会,适者才能生存。

1.阅读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学会生存”的?

2.结合文意,分条陈述学会生存的重要意义。

3.作者引用克雷达洛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

4.作者认为,学会生存,意味着拥有理想,意味着尽力实干,意味着经受磨难。你认为还意味着什么,请续写两个分论点。 【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案】﹙三﹚想一想

1(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

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

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引用论证: 第二段引用《大学》里的一句话 举例论证: 第四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例子

第十一段举中国学生念功课好而做工作却手无足措的例子

第十二段举自己在美国学物理时的例子

对比论证: 第四段的王阳明格竹为反面论证,第七段写应如何格竹为正面论证做对比 道理论证: 第七段 【拓展检测案】

一、1A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3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提倡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需要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及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 4作者对王阳明先生的行为并不带有批判性,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二、

1.通过对比中日学生在夏令营中的表现,发现中国学生缺少独立生活能力,从而提出中心论点:必须学会生存。(答出依据、现象、事实提出论点也可)。2.①学会生存才能丰衣足食、延续生命;②学会生存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取得发尽展的机会;③学会生存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3.克雷洛夫的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引用这段话可以形象简洁地论证观点“学会生存意味着尽力实干”。 4.示例1:学会生存意味着不断进取;示例2:学会生存意味着勇于创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