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8: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目标导航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篇章结构。 归纳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助读资料

1.题目解说

“格物”和“致知”出自《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名片

丁肇中,1936年出生,祖籍山东日照,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曾发现“J粒子”。

3.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瞭望》1991年第44期。有改动。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主题归纳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传统教育下的中国学生的现状,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号召中国学生培养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写作特色

(1)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本文开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论述的问题。然后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是实地的探察,即实验。接着说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再论述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最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表达良好的愿望。

(2)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有机结合。

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如,反面事例:列举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至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时发现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问题探究

谈谈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含义。 探究①:《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平天下”,所以它所格的物一般是向自己的内心去探索,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侧重于抽象的道理。而当今世界要求的“格物致知”,其目的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获得新知,为人类服务,所以侧重于实地实验的精神。

探究②:本文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探究③: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来说,对格物致知应当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读后感悟

本文促使我们思考今天的教育。在我们身边,“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考起试来得心应手,处理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动手实践,重视实验精神,培养创新精神。

写法借鉴

课文第8段,采用了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的写法。请你以“理想与行动”为话题,运用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的写法,论证“理想”与“行动”的关系。

示例:只想而不付诸行动是空想,只有行动才能使理想具有现实意义。大禹目睹水患肆虐,民众流离失所,树立了平息水患、使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他劳神焦思,泽行路宿,终年奋斗在治理水患第一线,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理好了水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说课稿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