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13 07:44:54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一个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两条绿线中的四个字只识不写。

3、明白干任何事情,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1、想办法记住生字“登、善、展”。

2、认识不同的说话格式。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词语卡片、青蛙、松鼠的图片、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海吗?你们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有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也想去看看大海。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青蛙看海。师板书课题,学生伸出手指跟着写,齐读课题。

二、读准课文,识记生字。

1、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打开书,标上自然段的序号。检查: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段不正确的进行纠正。

2、你们想读一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1)多媒体出示词语:

苍鹰 登山 双脚 一级一级 展现 善跑 到达 不知不觉 失望 石阶 喝水 吸了口凉气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

(2)出示生字:单个字你还认识吗? 苍 登 吸 双 善 展 失 阶 级

你认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 读一读,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生字的样子?

三、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句句通畅。

2、引导学生交流读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下一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读好课文,体验内化。

(一)第一段

1、谁愿意把第一段读一读?指名读。

2、对于苍鹰来说,飞过这座山是一件多简单的事情啊!你能读出这种轻松简单的语气来吗?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段

过渡:小青蛙,顺着苍鹰指的方向,你抬头一看:

1、老师板画简笔画:高高的山、白云绕山腰。老师把山画得很高,学生不由得会做出吸了口凉气的样子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书中所说的“吸了口凉气”。

2、这个时侯,你会情不自禁地喊出来——“天哪,这么高的山!”这山的确高啊!

3、听出来了,登上这座山对小青蛙来说太难了。你能接着读一读青蛙说的话吗?指名读:“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怎么上得去呢?”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读出没有信心、畏难的语气。

(三)第三段 苍鹰又说了什么?

1、谁愿意读第三段?指名读。

2、苍蝇的话让我们明白了,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这座山。

3、师生分角色朗读1——3段。

老师读旁白,男生读苍蝇说的话,女生读青蛙说的话。

(四)学习4——11段、

过渡:小青蛙,听了苍鹰的话,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指名说一说。小青蛙,别难过,别失望,有一个朋友来帮助你了,它是——(松鼠)。

2、请你们默读课文4-11段,用“—”划出松鼠说的话,用“-------”划出青蛙说的话。

3、交流:

(1)指名读一读松鼠说的话,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现在屏幕上,逐句指导朗读。

“你想看海吗?”(这是一只热情、爱帮助人的小松鼠。) “这石级你能跳上去吗?”(真是一位耐心的朋友。) “再跳一下!”(你的话让小青蛙劲头更足了。)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鼓励的话语让小青蛙信心倍增。)

(2)小青蛙说的话:(屏幕显示,根据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插入到松鼠话语的适当位置,形成对话格式,屏幕上以两种不同的字体颜色出现。)

“你想看海吗?

“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听出了你的失望和担心。) “这石级你能跳上去吗?”

“这有什么难的!”(有信心了!这事对你来说多简单啊!) “再跳一下!”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3)指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一名男生读松鼠说的话,一名女生读青蛙说的话,老师和其他学生读旁白。

(4)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到达了山顶。” 自己读一读这段话,能读明白吗?

师: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往上跳,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数:一级,两级。三级,四级,五级„„跳着跳着,他们累了。师:小青蛙,登山太难了,你快回去吧!休息完了,他们又继续向上跳。一级,一级,又一级。跳着跳着,他们口渴了。喝完山泉水,他们又继续跳。同学们,我们给他们加油吧!快了,快了,一起倒数五个数:

五、

四、

三、

二、一,他们到达了山顶,成功了!

指名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五)第十二段

过渡:他们登上山顶,一看——

1、引读最后一段。

2、小青蛙多高兴啊!它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

3、小青蛙,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六、指导书写,巩固字形。(作业) 学习生字“苍、登、善”

(1) 回忆我们学过的记生字的方法:“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去偏旁、儿歌、猜谜语”等。

认识“登”的“登字头”。

(2)自由识记生字,并说给同桌听听。如“善”于、可猜谜语:小羊腰里两块糖,一口全部吃光光。

(3)交流字的占格以及书写注意的问题。

屏幕出示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抓两三点来说。 “苍”中间的“人”写得要舒展。

“登”关键要写好哪两笔?手势提醒学生上面的长撇长捺要舒展。 “善”横画比较多,横与横之间要紧凑,间距差不多。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练习本上临写,自我评价、修正。 (6)展示学生写的字,针对问题进行集体订正。

推荐第2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谈话: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童话故事《青蛙看海》,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小朋友们的学习效果如何。

2、(多媒体出示新词)复习新词: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这上面的都是课文里的生词,没有拼音,红色的是生字,你会读吗?(会)那我们开开小火车读读吧,读的同学看仔细了,听的同学听认真了,字音要准。全班齐读。

2、谈话:生字的字音大家读得可真准,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前三段,知道了苍鹰对青蛙说想要看到大海必须怎么样?(登上高山)青蛙听了非常失望,因为(学生答:它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来了一只(小松鼠),它来干什么呀?小朋友们,快去读读课文4到11段吧!

二、精读课文4——11自然段

(一)、自读课文4——11自然段

小朋友,把头抬起来,读书前,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出示要求:

读书时,要做到边读边想,出示问题:

1.你觉得小松鼠是来干什么的?

2.你能找到小松鼠和青蛙的话吗?找到以后读一读,想想小松鼠的话该怎么读?青蛙的话呢?

(二)、读悟4——9自然段

1.你觉得小松鼠是来干什么的呀?

2.让我们一起做小松鼠来关心一下青蛙吧!出示:你想看海吗?哪只小松鼠来表示你的关心?你真是只有礼貌的小松鼠,一只亲切的小松鼠。

3.师引读:青蛙回答说:„„出示话,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4.青蛙一点信心也没有,小松鼠该怎么办呢?它又说了些什么呢„

5.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哪只小松鼠也来告诉它?

6.青蛙觉得怎样?出示:这有什么难的?谁来做青蛙?谁还想做青蛙?大家站起来,一起来做小青蛙。

7.师引读:小松鼠接着说:再跳一下!听了小松鼠的话,青蛙又„„

8.小青蛙连续跳上两个台阶,它会怎么想?(原来登山也不难,我一定能看到大海的。)(你说得好极了,现在青蛙对登山充满了信心)板书:信心(要多请几个学生说说)

9.小松鼠也认为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的,所以它又一次鼓励青蛙:好,你一定能„„(出示),哪只小松鼠来鼓励青蛙?请这组的同学当小松鼠来鼓励青蛙!

10.下面,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在小组内用分角色的方式读再现小松鼠鼓励青蛙过程,读读4到10段课文。(请组长分好工,认真练习)

11.小组汇报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导。(哪个小组推荐小朋友上来汇报一下)

12、我请女同学做小松鼠,男同学做青蛙,跟老师合作,读读这组对话好吗?注意你可加上些动作,师生分角色读第四到第十段。

(三)、学习

10、11自然段

1.课中律动: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这只想看大海的青蛙,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的登上这座高山吧!(学生随着旋律一步一步,接连不断地原地跳。

2、师不断鼓励:加油!小青蛙不要停,继续跳!离山顶已经越来越近了„„

3.你感到怎么样?(指名学生说)

4.这么累,我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不行)为什么呀?(真是好样的,个个都是有毅力的青蛙,你们说得真有道理,把我说服了,我听你们的,坚持到底吧!)(板书:坚持)

5、书上的小青蛙累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出示句子),请你读读找找?并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6.除了累和渴,表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又是怎么克服的的呢?

7.是的,他们遇到困难都没放弃而是,继续往上跳,快看,他们快要到山顶了,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吧(生齐:加油!加油!)

8.师引读:不知不觉,它们已经——

9.生接读“跳完了石阶,登上了山顶。

10、师:这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板书:成功),此时它们的心情怎样?

11.让我们一起开心的说吧: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12.观察一下大海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大海吗?(说得好极了)

13.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青蛙此时最想说些什么?

14、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各有各的说法。青蛙真是好样的,在朋友的指点帮助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于圆了看海梦。

三、总结全文,积累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这个故事,学学这只勇敢的青蛙吧!

2、.师:小朋友,学习也得这样啊。老师送句话给你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齐读一遍。

四、指导写字

出示“吸、级、双”

1、认读

2、你发现什么(学生说),学生组词

3、老师写,请你们认真看。

4、学生描红,书写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6、同桌互相交换一下,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在这个字上送它个笑脸。

推荐第3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是一则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情。它说明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文章内容简单,语言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观察插图、反复练读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深刻道理。

3、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有一步一步坚持,才能战胜困难。教学重点

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道理。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田字格本、铅笔。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这种动物真正怪,眼睛大,嘴巴宽,不吃粮食不吃菜,专吃害虫除祸害。

(2)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3)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于是它有一个愿望:很想去看看大海是什么样的?你们愿意和它一起实现这个愿望?今天,我们学习9《青蛙看海》。 (4)齐读课题。

2、明确目标:

那读了课文的题目你最想知道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就课题提问。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昨天你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来看看你们预习的情况。

2、出示生词(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展翅飞走 跳上石阶 一级一级 到达 展现 (1)展翅飞走: 指名读。加上动作读。

(2)跳上石阶:指名表演读 。你知道什么是石阶吗?你在哪儿见过石阶?指一指书上的石阶。

(3)一级一级:指名读。一级一级是指两级吗?谁能读出来。 (4)展现:指名读。能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读一读吗?

三、初读课文

先交流标段情况,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分别来读这12个自然段,师生相机评价,纠正读音。

1、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对它说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青蛙听了苍鹰的话,说什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3、听了青蛙的话,苍鹰又对它说了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苍鹰很明确地告诉青蛙,不登上那座山,就看不到大海,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4、青蛙听了苍鹰的话,很失望,对看大海失去了信心。这时,一只小松鼠跳到它的面前。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了?依次指名读读第四到十一自然段。

5、在松鼠的帮助下,青蛙终于爬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齐读最后一段。

四、识字、写字

1、生字词语在课文中的时候小朋友读得准确流利,非常了不起。下面我们来写生字。请大家仔细观察生字表。怎样写才好呢?

2、出示:吸、级。观察这组字,你发现什么了?指名说。它们的偏旁不一样,右边一样。这组是形近字。有口是吸,绞丝旁的是级。 板书这两个字。

3、出示:喝、渴、歇

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喝”与“渴”编顺口溜:渴了要喝水,喝水要用口。打哈欠要歇一歇。 板书:喝

六、小结: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去细细体会青蛙看海的故事。课文同学们要继续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这只小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想——看大海,我们这节课继续来学习《青蛙看海》。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词

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咱们来开火车读吧。 青蛙

登山看大海 苍鹰 展翅 飞高空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三、朗读课文,复述大意

1、就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我们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朗读是一种享受,读就要读出精彩,倾听是一种美德,听就要听出感受。好,我们开始了。

2、小朋友们都读得很认真,听的也认真。好了,课文读完了, 那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呢?

四、精读课文

(一)学习青蛙和苍鹰的对话。

咱们先来看看苍鹰怎么帮助青蛙的,请小朋友默读1到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青蛙说的话,想想青蛙的心情。

1、小青蛙想去看大海,苍鹰说了什么?你来读。

2、对于翅膀一展开就有2米长的苍鹰来说,飞上高山容易吗?

3、真容易,所以这里用上了一个关联词,我们再来读读,体会苍鹰的本领。

4、可是面对这高山,小青蛙想要翻过去看海容易吗?那他有没有信心呢?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5、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说的话。出示:天呐,这么高的山!

评价:真高哇,我们送它一个成语叫“高耸入云”。

6、真是太高了!青蛙有点——害怕了。它边说边做了个什么动作? 小朋友们,你们什么时候吸过凉气?(师做吸凉气的动作) 指名两生说。(评价:你害不害怕,哦害怕的时候会吸口凉气) 让我们吸一口凉气,再来读一读小青蛙说的话。(吸凉气,读句子)

7、小青蛙有点担心了,于是又说了一句: 出示:我没有„„怎么上得去呢? (1)“怎么上得去呢?”是什么意思?

(2)大家来看这两句话,我们来比一比这两个句子在读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3)那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小青蛙上不去的心情? 那请你读一读第一句话。(评价:噢,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4)那青蛙怎么会想到上不去的呢?

我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小青蛙飞不了,跑不了,难怪要觉得自己上不去了。

8、真是急死人啊,这时苍鹰它又说什么了?你来读。

出示: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1)苍鹰的话是什么意思?出示陈述语句填空。

所以苍鹰这句话告诉我们小青蛙只有一条道可走。让我们一起告诉小青蛙。 (2)此时此刻,小青蛙你们的心情怎样啊?(失望,不愉快,没信心) 过渡: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这时候,谁来了? 松鼠

(二)、学习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1、同桌分角色读。

他们之间又会说什么呢?自由的读一读4到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松鼠的话,横线画出青蛙的话。想一想松鼠怎么帮助青蛙的?

2、读后交流,松鼠的话和青蛙的话。

(1)小松鼠帮助青蛙真有办法,它是怎么帮的?(说话鼓励,亲自带着青蛙跳石阶) (2)指名生读松鼠的话。

(3)有了松鼠的鼓励,青蛙说话的语气和心情有点不一样了。谁来读读小青蛙的话? 指导读好:这有什么难的!

3、老师就不明白了,刚才还觉得登山看海难,现在怎么觉得不难了?(跳石阶不难)

4、哦,跳石阶不难,它是怎么跳的?(跟着松鼠跳上一级,再跳一下)

5、小松鼠可真会帮助人,在它的鼓励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满信心,已经跳了几下了。你们想演一演吗?同桌一个当青蛙一个当松鼠练习一下。

6、充满信心的青蛙就这样,跟着小松鼠跳了一个台阶又跳了一个台阶,书上用了一个词语叫。板书:一级一级跳。

7、青蛙“一级一级”跳上山顶要跳多少级啊?山那么高,肯定有几百几千级吧!让你跳这么多石阶你会有什么感觉?想做些什么?

8、小青蛙和小松鼠它们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来读一读。(1)小青蛙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2)渴啦、累啦、风吹日晒啦,小青蛙遇到的困难大不大呀?那我们回去吧。 (不行,要实现愿望,它一定要不怕困难,还要坚持不懈。) 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9、有了这种想法,登山似乎变得轻松了些,时间也快了些,书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10、只要它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很快看到大海的。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小青蛙的一路艰辛读出来。 师引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累了„„渴了„„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接着又跟着松鼠„„累了„„渴了„„不知不觉„„

11、小青蛙们,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愉快)

那让我们用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句话。 啊,大海就在我们眼前。

12、出示大海图片。此时此刻,青蛙就站在山顶,美丽大海的景色尽收眼底。小青蛙它有好多心里话要说:生自由发挥(回头看看跳过的石阶,从第一步开始,到现在成功地登上山顶,让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那你想不想对小松鼠说什么?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一定要真诚地说声:谢谢

小结:小青蛙在苍鹰和松鼠的帮助下,也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

五、总结课文

老师这有一句话要送给你们和小青蛙(出示: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我们要把这一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再来读一遍。

世上无难事,只怕肯登攀。学习更是这样,现在做好小事,将来一定能够做成大事。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推荐第4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9.青蛙看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反问句的语气变化。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流程: 板块一:想象说话 1.课件出示大海图:

小朋友,你们看到过大海吗?在你的脑海里,大海是什么样的?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这样一组关于大海的词串,你们还记得吗?(课件出示大海图及相应词串),你们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说说大海的美景。

2.课件出示课题“青蛙看海”及题图:小朋友们,大海是多么美丽富饶、浩瀚无边呀!有一只很有理想的青蛙,它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吗?它是怎么看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板块二:初读感知 1.下面请小朋友们根据读音,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课件出示初读要求:根据拼音,将课文读正确。 2.反馈检查。

课件出示注音生字:期哪累歇 苍登吸双善展失阶级喝

⑴课件字体变黄:苍双善展失这一课的生字很多。这几个字,有的是平舌音,有的是翘舌音,小朋友们自己读读,注意区别。 ⑵注意“登”(课件字体变黄:登)是后鼻音,一定要读准。 ⑶课件字体变黄:吸级这两个字偏旁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 ⑷课件字体变黄:歇喝这两个字仍然是偏旁不一样,所以读音也不一样。我们曾学过一个字,字形和它们非常相似(课件黄色字:渴),“喝”和“渴”有些小朋友分不清。小朋友,你们有办法区别它们的读音吗?说给大家听听。

老师提示:“喝水”要用嘴,所以口字旁的读“喝”;“渴了”要喝水,所以三点水旁的是“渴”。

⑸以上这些字,小朋友们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区别。请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读得准。

2.课件出示词语:凉气失望不知不觉 石阶到达一级一级

课后的这几个词语,小朋友们能准确认读吗?试一试。

3.课件出示再读要求:标出自然段,将课文读流利这篇课文共12个自然段,下面先请小朋友们标出自然号,再练习将课文读得流利些。 4.《青蛙看海》和《小鹰学飞》一样也是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你们读明白了吗?课件出示:这个故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课件出示:青蛙图苍鹰图松鼠图 5.理清脉络。

⑴苍鹰、松鼠和青蛙看海这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呢?请小朋友们一边读书一边观察书中的插图。课件出示要求:一边读书,一边看图。 ⑵课件出示文中4幅插图。这4幅图分别对应课文哪些自然段的内容,小朋友们,你们能用课文里的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吗? 板块三:精读感悟

1.课件出示插图1及句子: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 ⑴这是课文第1句话,请小朋友们读读,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⑵这句话写出了青蛙看海的原因,你们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吗?课件出示:因为青蛙(),所以()。

2.过渡:青蛙心中有了一个美好的理想。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青蛙就去问苍鹰。课文第1—3自然段写了青蛙与苍鹰之间的对话。 ⑴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①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一句,如果你就是那只苍鹰,觉得那座山高不高?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小结提示:从“喏,只要……就”(课件字体变黄)可以看出,在苍鹰看来,登上那座山很容易,并不难。

②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意思?我们要注意“喏”这个语气词的读法。听教师读。小朋友们试试。

⑵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①这是课文的第2自然段,点击“善跑”变黄“善跑”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哪些动物是善跑的?

②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两句,如果你是那只青蛙,觉得那座山高吗?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

教师小结提示:从“天哪,这么高……吸了口凉气……怎么上得去呢?”(课件字体变黄)可以看出,在青蛙看来,要登上那座山是不可能的。 ③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看上面的插图,图上白云在山腰间飘荡,你们能借助图画,将山的高读出来吗?

山又高又陡,这高山对于青蛙来说,确实是高不可攀的,青蛙惊讶了,害怕了,担心了。我们要注意“天哪”这个语气词的读法。听教师读。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如果把这句话的问号改成句号,应该怎么说呢?

因为青蛙觉得自己没有苍鹰一样有力的翅膀,飞不了;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跑不了。要登上这样的高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读出“一定上不去”的感觉。小朋友们试试。

⑶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①请小朋友们读读这一句,如果你还是那只苍鹰,此时你觉得那座山高吗?

②此时苍鹰为什么认为山高呢?它的话还包含什么意思? ⑷课件出示青蛙两次说的话:

“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请小朋友们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苍鹰的这两句话都是想告诉青蛙什么呢?

教师小结:苍鹰前后说的这两句话都是想告诉青蛙,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高山。

⑸下面请小朋友分角色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体会青蛙的心情。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课文。 3.教学4—12自然段。

过渡:青蛙很想看到大海,苍鹰告诉它必须登上那座高山。正在青蛙失望的时候,松鼠出现了。课文第4—12自然段写的是青蛙和松鼠之间的故事,这里面有几处对话。

⑴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这有什么难的!”“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①这三句话是谁说的?这三个感叹号分别包含什么意思呢?教师提示: “这有什么难的!”这是青蛙说的,意思是:容易极了! “再跳一下!”松鼠的话语中充满了鼓励、肯定、高兴。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这是松鼠对青蛙的赞扬、夸奖。

②讨论:为什么青蛙只跳了两个台阶,松鼠就对青蛙说:“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小结:松鼠鼓励青蛙只要坚持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跳,就能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大海。

③请小朋友们再分角色读第4—10自然段,读出它们说话时不同的语气。

课件出示: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过渡:在松鼠的鼓励下,青蛙继续登山。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一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①点击“就这样”变黄“就这样”,指什么样?

②请小朋友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青蛙要登上这样一座高山辛苦吗?你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插件出示:说一说

③点击“不知不觉”变黄既然青蛙登山这么辛苦,可为什么还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教师小结:因为青蛙下定决心要登上山顶,看到大海,就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一步一个脚印,它忘记了辛苦,忘记了劳累,所以,不知不觉,它已经到达了山顶,它终于实现了理想。

⑶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①这句中的语气词“啊”包含怎样的感情呢?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课件出示“出现”这里的“展现”可以换成“出现”吗?说说你的见解。 板块四:情景会话

这只看过大海的青蛙回到生活的湖边,许多青蛙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前来打探。青蛙英雄会对青蛙们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小朋友们想象一下,编一个故事,题目还叫:青蛙看海。 课件出示:编故事,讲故事。 板块五:教学生字 1.教学登字头。

在这一课生字中,“登”的偏旁是新出现的,叫登字头。

课件出示会意“登”这是古时候的“登”,上面的部分表示人的两只脚,所以登字头就像人的两只脚。下面是车的形状,上车或向上走,就叫“登”。 课件出示“善”字“善”最初与祭祀活动有关,古人祭祀一般摆出猪、牛、羊的头,或全猪、全牛、全羊,所以古时候用羊头的象形表示“善”字。课件出示“善”的象形字这是古时候的“善”字,就像羊头,古时候家里能有羊,日子就很美好了,所以“善”表示吉祥美好的意思。 2.小朋友们,这一课的生字很多,这几个字的笔顺要注意。 课件出示生字及笔顺图:级展善登 动画逐字逐笔描红笔顺:级展善登 3.动画显示“级展善登”书写要领 级,提和捺画隔得远,左右撑开有照应。

展,竖提和一竖,上下两错开。横画和一捺,冲出包围来。善,羊字上下有点撇,上面点撇像三角,下面一对居两边,羊下有横横拉长。

登,撇捺舒展,上下对正别错位。

推荐第5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执教人:汪君 2016-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小组合作,看图说说,想想写写突破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小鹰,看着它练学飞,今天我们又要来认识一个新的动物朋友了,它叫青蛙。板:青蛙。,今天我们俩学习青蛙看海的故事,听录音,边听边想,课本中有几个小动物?指名说说。

二、初读指导 1.提出自学要求。

(1)依次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根据拼音轻轻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仔细看插图,再对照课文想一想:每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 2.检查自学情况。

(1)依次说说各幅图的内容,最好能够引用课文里的话。

(2)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按照“青蛙想看看大海,苍鹰给它指路——青蛙跟着松鼠沿着山路上的石阶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到达了山顶——大海展现在它们面前”将课文分为三段。 (3)逐段理解生字词。 登山:一步一步向山上走。

吸气:生物体把气体从口或鼻孔引入体内。 一双:双,量词。用于成对的东西。 善跑:擅长.长于奔跑。

展翅:展,张开。展翅,张开翅膀。 长期:长时期。

失望:感到没有希望,失去信心。

教者讲“苍鹰”:鸟,属猛禽类,身体暗褐色,上嘴弯曲,爪尖锐,视力强。常猎取小鸟.野兔等为食。

指名读生字词,结合正音。 齐读课文。

三、课堂作业 1.读读,抄抄。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整体感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看谁还记得它们? 出示词语:青蛙 登山 看大海 苍鹰 指路 展翅飞翔 松鼠 善于 跳石阶 1)指名读词串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1-3)自然段

1.青蛙生活在哪里?青蛙想看看什么? 2.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哪个小动物告诉青蛙的? 3.你认为飞行高手苍鹰登上山顶容易吗?

指名读(1个学生)。评价:我感受到苍鹰要登上山顶是很容易的事情了。因为苍鹰有——学生说(一对有力的翅膀)。

4.那青蛙是不是也很容易就上去了?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5.那青蛙还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没有办法登上山呢? 出示“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1)谁有有力的翅膀?

对呀,所以对它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情。 (2)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呢?

对呀,青蛙无法像马儿一样很快地跑上山顶,所以青蛙感到看海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实现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听得我是一点信心也没有了。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小青蛙的心情,学生活动:齐读。指名读苍鹰说的话。

问:苍鹰的意思就是——出示:如果不登上山顶,就( )。 引导学生直接说:不能看到大海。此时小青蛙是什么心情?板书(失望) 6.有没有别的路可以去看海呢?

过渡:就在小青蛙感到很失望的时候,谁来了?小松鼠是怎么帮助它的呢?

(二)学习4-10自然段。

1.请同座位一人当小松鼠,一人当小青蛙,读一读它们的对话。2.原来小青蛙以为很难,现在为什么不难了呢? 学生活动:学生说。

是啊,山是那么的高,对小青蛙来说,一下子到山顶当然很难;而这石阶不高,一下就跳上去了,所以不难。小青蛙现在有点信心了吗?

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谁来当小松鼠,鼓励鼓励小青蛙? 生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 板书:信心足

下面请男同学当小青蛙,女同学当小松鼠,我们再来读一读它们的对话。

(二)学习第11自然段

过渡:小松鼠带着小青蛙跳了一个又一个台阶,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小青蛙:哦哟!好滑啊!我差点摔倒,脚扭伤了。

1.小青蛙会遇到什么困难?

比如:遇到蛇 遇到下雨 路滑 遇到~~ 是啊,要登上那么高的山,路上肯定会有很多危险,更多的困难,那小青蛙有没有回去?指名说。评价语:真是勇往直前的小青蛙,能吃苦的小青蛙。 引说:小青蛙累了,渴了;

2.直接出示: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此时小青蛙的心情怎么样?

那就让我们一起激动地高兴地读一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3.出示:大海的图片

看到大海,小青蛙你觉得大海怎么样?指名说。出示:啊!大海真()啊!

四、激发想象,升华主题

1.终于看到大海了,小青蛙想对身边的好朋友小松鼠说些什么? 指名说。

(感谢小松鼠的话)

这里以对话的形式出现:小青蛙感谢小松鼠,然后老师做小松鼠说:不用客气,我想告诉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小青蛙,你是一只有志气的小青蛙,我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的。

小青蛙,无论做事情,只要从脚下开始,从现在开始,付出了行动,就算再远的路再高的山,你也一定能达到。

2.刚才小松鼠的话,老师也把它送给你们吧!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小结:你们都是一只乐于助人的小松鼠。我们一起读“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同时也别忘记了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一定要真诚的感谢别人。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推荐第6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端正地写“苍、登、吸、级”,认识5个生字,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了解故事大意。教学重点:

1、在识字中交流方法,学会生字,把生字写得端正、漂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青蛙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海景,激情导入

1、欣赏海景。

教师提问:有哪些同学亲眼见到过大海?(指名2-3位同学回答) 教师过渡:能亲眼见到大海,你真是太幸运了,有很多同学都从来没有见到过大海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大海吧!

多媒体展示大海图。

2、激情导入。

同学们一定被这变幻莫测的大海深深吸引了吧!很想去亲身体验一下对不对?难怪有那么一只青蛙,它和我们同学现在一样,也非常想看看大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青蛙看海》。师生齐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多媒体展示课文第一句话: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

(1)、学习“期”,指名说怎样记住这个字,教师点拨:将左边“其”第二声变成第一声就是“期”的读音。理解长期的意思。

(2)、理解“很”,指名说“很”还可以怎么说。如:非常、十分等。

(3)出示课文中的青蛙插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青蛙的眼神,说一说你从它的目光中看出青蛙心里在想些什么。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对大海期盼、渴望的目光。

(4)自读句子。你就是这只非常想看到大海的小青蛙,把你心里的想法读出来。

2、教师质疑:那么,青蛙又是怎样见着大海的呢?请同学们自己打开课文认真朗读。

3、学生初读课文。教师指名回答,指导学生填空:

青蛙在________的指点下,跟着_________沿着高山上的台阶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到达了__________,看到了大海。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青蛙图、苍鹰图、松鼠图。要求学生快速看一遍课文,要求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苍鹰指点青蛙,哪几个自然段写松鼠帮助青蛙。

5、教师过渡:这两个小动物具体又是怎样指点、帮助青蛙的呢?这就要求我们同学更加认真地去读课文,课文生字不多,同学们也都预习过了,就请大家再细致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三、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或开火车读课文。

2、纠正朗读过程中的错误,将较难的第11自然段多读两遍。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苍鹰是如何指点青蛙的?指导学生找出:诺,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

指名读句子,学习“登”字,学习写登字头,教师讲解登字头就像一个人举起的两只手,教师范写“登”字,学生临写两遍。

再读句子,说说在苍鹰眼里,看海难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教师相机抓住“诺”、“只要……就……”体会在苍鹰眼里看海之易。

补充两个“只要……就……”的句子: 只要刻苦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今天不下雨,________________。 读一读苍鹰说的话。教师板书:易

2、自读第

2、3自然段,想一想,登山看海对于青蛙来说是容易还是困难呢?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1)、天哪,这么高的山!

学习“哪”,注意读音,记忆字形,读“天哪”,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大喊“天哪”,体会青蛙的吃惊,不可思议,读读青蛙的话。

(2)、青蛙吸了口凉气

生活中,我们遇到什么事会吸口凉气?教师出示大山图,和小青蛙图对照着比一比,大山之高和青蛙之渺小形成强烈对比。

教师提示:吸了口凉气是提示语,本段中青蛙的话都是用这样的口气说的。

(3)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指名说“怎么上得去呢”是上得去还是上不去,连起来换成句号说一说。

青蛙为什么觉得上不去?(在青蛙眼里,只有有了有力的翅膀和善跑的长腿才能登上高山。)

学习“善”,说说“善跑”的意思。学写“善”,教师提示:在古代,人们认为羊是一种很善良的动物,性格温和,所以“善”字上有个羊,“善”还可以组成善良、善心。写的时候第四横最长。教师范写,学生临写两遍。

青蛙说这话时,心里什么感受,连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4)、“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

“怎么能看到大海呢”是能看到还是看不到,换成句号说一说。 学习“展”,理解“展翅”,学写“展”。 苍鹰展翅飞走时,心里也许会有什么想法?

3、教师小结。板书:难

4、练习分角色读读课文1-3自然段。

四、教师总结

对于青蛙来说,登山看海是一件那么难的事,最后,它又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课堂作业

写习字册上的生字:善、展、登

推荐第7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宋院梅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情。它说明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顶点。文章内容简单,语言生动,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新偏旁“登”字头,学会本课十个生字,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登”字。 3.懂得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有一步一步坚持,才能战胜困难。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渐进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朋友,(出示青蛙插图)看,它是谁呀?(青蛙)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9课《青蛙看海》,伸出小手和我一起来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青蛙是怎样看到大海的呢,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反复多读几遍。 2.生字宝宝在课后等着我们去找他们呢!请你和同桌互相指读课后绿线条和田字格中的生字,不会的帮帮他。生字都认识了,看看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课后第三题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3.屏幕展示学生认识困难的字,进一步指导识字。

预设:

善:老师知道你们很爱猜谜语,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小羊藏着两块糖,找来一位好朋友,一口一口来分享。谜底就在课后田字格里,快找找。(点击:善)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师点击“善”的笔顺,复述谜语)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孩子。猜谜语能帮我们很好地记住生字。

登:写一写也是一种记住生字的好方法。来,伸出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教师范写,边写边带学生说笔画名称)。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是我们本课学习的一个新偏旁,叫“登”字头。(学生跟学)上面一个“登”字头,下面是个“豆”,合起来就是“登”。请同学们也来写一写,拿起铅笔,把书摆正,在书上描红一个“登”字,在练习本上练习写一遍。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用和同桌互相指读、猜谜语、写一写的方法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真好!

三、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1.(出示课后练习题,引导学生看题目)同学们,本课课后一共有三项练习,第二项和第三项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项练习,谁来读一读要求?(指名读)要想分角色朗读课文,就必须先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指导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1)(出示第一自然段,逗号、句号变红色)这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现在老师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来听一听,老师除了把字音读准,你还能听出什么?(范读。指名说)

(2)师小结:同学们听出来,老师读课文时,在有逗号的地方停顿一下,有句号的地方停的时间比逗号长一点。真会听!现在你来读读试试,读好停顿。(指名读)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指名几位同学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5)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还注意了课文中的标点,读出停顿,把课文读得又正确又流利。真好!

3.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课文中有三个角色,你知道是谁吗?(指名说,师出示三个角色的图片,它们之间有很多对话)

(2)(出示情境图以及苍鹰和青蛙的第一组对话)看,苍鹰和青蛙在说话,都说什么了?(指名两位学生读对话)

(3)师采访:请问苍鹰先生,飞到这座山顶上,你觉得困难吗?(不难)渲染:飞到这么高的山顶,你都不觉得困难,你真了不起!所以你对青蛙说——(学生再读苍鹰的话)。小青蛙,刚才我看到你吸了口凉气,怎么了?所以,听了苍鹰的话,你说——(学生再读青蛙的话)

(4)苍鹰很强大,小青蛙很弱小,它们俩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你也来读读它们的对话。(指名读苍鹰和青蛙的第一组对话,接着提示读第二组对话)

(5)小结:同学们看,苍鹰和青蛙这两个角色是不同的,它们说话的语气也不同,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两个角色更加生动了! 4.学生自主练习青蛙和松鼠的对话。

(出示青蛙和松鼠的对话)这是青蛙和松鼠的对话,请你先试着自己读一读,读出青蛙和松鼠不同的语气,再和同桌商量,确定其中的一组,练习对话。(指名同桌读对话)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吧。(出示课文)谁来当苍鹰?青蛙?松鼠?我来读旁白。(分角色读课文)

小结:我们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小动物,来分角色朗读,多有趣呀!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两个童话故事。

四、拓展朗读《戴假面具的客人》和《团结树》 1.出示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要求,自己练习读故事。 2.分角色朗读《戴假面具的客人》。 3.全班一起分角色读《团结树》。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14个生字和“登”字头,学会写“登”字。还学会了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知道了要学会分角色朗读,先要学会正确朗读。

六、作业

小练习:从今天读的《青蛙看海》《戴假面具的客人》《团结树》三个故事中选一个故事,和家人一起分角色朗读。

作者简介:山东省青岛市开发区香江路第二小学语文教师。

推荐第8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9、《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执教:洛南县西街小学 曹水清

【设计理念】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体悟内涵、发展语感的基本方法,而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训练缺乏明确的目标、缺少必要的指导,几乎是简单的重复。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资源,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指导和扎扎实实的训练,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设计特色】

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感知—理解—积累—运用,充分凸显“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内化”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语气词、反问句的语气变化。

3、乐于对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发表看法,从中懂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4、练习运用“只要……就……”、“失望”等词语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

一、想象说话

1、教师出示“海”:小朋友看过大海吗?在你的脑海里,大海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说话,教师进行恰当的评点。

2、教师出示“青蛙看海”:有一只很有思想的青蛙,它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看大海。它看到大海了吗?它是怎么看到的?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

1、教师出示初读要求:根据注音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教师出示再读要求:练习将课文读流利些。

2、教师指名朗读课文。

听了刚才小朋友们的朗读,老师感到很高兴,许多小朋友都能读通顺、读流利了。现在,老师再提一个更高的要求,不知道小朋友能不能达到?将课文读好,就是能根据课文中人物说的话的意思,将他们说话时的语气读出来。

(1)“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如果你就是那只苍鹰,觉得那座山高不高?提示学生“喏,只要……就……”说明在苍鹰看来,登上那座山很容易,并不难。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意思?注意“喏”这个语气词的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板书:不难)

(2)“天哪,这么高的山!”“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 2 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如果你是那只青蛙,觉得那座山高吗?提示学生“天哪,这么高……怎么上得去呢?”说明青蛙看来,要登上那座山是不可能的。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画,将山的高读出来;注意“天哪”这个语气词的读法;抓住反问句,读出“一定上不去”的感觉。(板书:很难)

(3)“这有什么难的!”“再跳一下!”“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引导学生体会三个感叹号包含的意思:容易极了!鼓励的、肯定的、高兴的!赞扬的、夸奖的!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4)“不知不觉”,你从这个词语中读出点什么意思!登上高山并不难,只要一级一级往上跳,就能登上山顶。(板书:不难)

(5)“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引导体会语气词。“啊!”中包含的感情,然后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特别是要说出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鼓励学生分小组组合,分角色朗读。教师必须要提示,先分好工,再练习朗读。教师巡视,做个别小组的指导,在此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指名小组交流朗读,并进行恰当的评点。

三、情境会话

1、青蛙长期生活在湖里,它有一个美好的心愿: ?(很想看看大海)哟啊实现这个美好的心愿,就要登上那座高山。

2、要登同样的一座山,苍鹰觉得不难,而青蛙觉得很难。这是为什么?重点:因为青蛙觉得自己没有一双像苍鹰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要登上高山几乎是不可能的。

3、同样一座山,为什么开始青蛙觉得很难,二而后来却觉得并不难?重点:因为青蛙在松鼠的鼓励下,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没有一下子到达山顶,所以觉得并不难。

4、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登上了高山,实现了自己美好的心愿,你有什么美好的心愿吗?你觉得实现这个心愿困难吗?怎么做?(只要……就……)只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心愿。

5、这只看过大海的青蛙回到生活的湖边,许多青蛙听说了这件事情,纷纷前来打探。青蛙英雄会对青蛙们怎么说?怎么做呢?请你想象一下,编一个故事,题目还叫:青蛙看海 。学生想象,自己练习编讲故事,而后请学生来讲,组织评点。

6、青蛙、苍鹰、松鼠,你对课文中的那个人物感兴趣,说说你的看法。

四、语言运用

1、文中有一个词语:失望。青蛙为什么很失望?(青蛙很想看大海,可是山太高,上不去,就看不到大海了)这个词语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将前因后果写清楚。比如:我满心希望这个星期天爸爸带我到儿童乐园去游玩,可是爸爸今天出差 4 去了,要到下个星期一才能回来,我好失望啊!学生造句,交流评点。

2、教学生字:“善”、“登”等。

(1)教师出示图画:两人夸奖羊好——善。教师指导书写。

(2)教师出示图画:一人手持盛物的器皿敬献——登。教学“登”字头,并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

(4)学生抄写词语(或者听写词语)

五、课后作业

请小朋友们收集有感脚踏草地,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故事, 放到自己的资料袋中。(司马光、童第周等) 【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不难:只要……就…… 很难:没有……也没有…… 不难:一级一级往上跳 ,失望

推荐第9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它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事,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音乐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板书:海)

2、揭示课题,板书:青蛙看海

齐读课题:青蛙看海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2、听教师范读课文。

3、检查字词:

4、再次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5、思考:课题写青蛙看海,那和苍鹰、松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三、精读感悟

1、课件出课文中苍鹰和青蛙的对话,学生反复读,体会。

a、青蛙对登上高山有没有信心(信心不足),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B、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吸了口凉气”说明什么?(被困难吓住了)

C、“怎么上得去呢?”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

●通过变换句式和语气,是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句意。了解青蛙要实现愿望就必须付出艰辛,努力登上山顶,除此之外,是没有捷径的。

教师指导朗读。

(3)分角色朗读朗读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小组接读。)

2、学习第二部分内容。

(1)出示松鼠和青蛙的对话,多种形式地朗读,体会。

a、让学生体会青蛙的失望。

b、体会松鼠的话语中蕴涵的关心、启发诱导及激励。以及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2)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3、感受“一级一级”地努力的过程。

①课中律动: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②学生谈感受,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就喝几口山泉水。(结合课文有感情地读)

比较“渴、喝、歇”三个字的字形,帮助区别和记忆。

4、情感升华

(1)经过千辛万苦,它们终于跳到山顶,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多媒体出示大海的画面。)

(2)大海“出现、展现”在青蛙和松鼠面前,它们会是怎样的心情?(指名说)

你能读好最后一句话吗?

(3)补充句子。

四、总结全文

1、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中懂得了什么?(学生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2、合作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9 青蛙看海

想→努力→成功

推荐第10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师:小朋友请看大屏幕,屏幕上也有一座很高很高的词语山,这里有很多难读的词语,你们怕不怕?(不怕!)好样的,你们一定能到达山顶!

出示词语: 不知不觉 到达

口渴 喝水

一级一级 石阶

善跑 展翅 失望

登上 吸气 一双

青蛙 苍鹰 松鼠

2、句子:同学们词语读的好,相信句子也难不倒大家。出示句子:谁想试试? (1)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 (2)是呀,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3、填空(第一自然段)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这么扎实,也一定能把第一自然段填准确:青蛙长期生活在( ),很想看看( )。苍鹰对它说:“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 ),就能看到( )了。(1)自己练习(2)指名填空(3)齐读

4.小朋友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真是了不起啊!我想,如果青蛙像你们一样勇敢的话就一定能够看到大海的!

二、品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段

A:师:是呀,苍鹰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生接:大山。那么现在这座大山不仅出现在小青蛙的眼前,也摆在了同学们的眼前,

看到这座大山,(听孩子的惊讶)老师听到你们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是为什么呀?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太高了)

你真是一个会表达情感的孩子,青蛙看了这座山,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那就请你来读一读!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

师:瞧,这座山多高呀,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它的脚下!看到这样的一座山,青蛙不禁吸了口凉气——“天哪,这么高的山!”(指名读)

师:瞧,这座山多高呀!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看到这样的一座山,青蛙不禁吸了口凉气——“天哪,这么高的山!”(指名读) B: 登这么高的山,开始小青蛙有信心吗?(没有)你们是从哪里知道的?到书中去找一找,谁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这句话中没有说出它上不去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呢?(怎么上的去呢?)实际上就是说——(上不去)那你能换个说法吗?用我们刚才对这句话的理解来换下这句话。

你觉得此时青蛙是怎么想的?

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体会一下青蛙的想法和心情。(齐读) C:师:青蛙被眼前的大山吓倒了,可是不登上山顶青蛙能看到大海吗?

出示苍鹰的话:“是呀,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师:苍鹰说完就展翅飞走了,看着苍鹰远去的身影,青蛙心里会怎么想呢? (我肯定是看不到大海了……)

师:嗯,当我们的愿望没有办法实现,希望落空的时候就变成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失望”

出示句子:青蛙很失望。 指名读。

D、师:二( )班的小勇士们,看到这只失望的青蛙,你现在最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小青蛙,你可不能害怕困难呀!

青蛙,你要鼓起劲,要加油,愿望就会实现的。) 师:对呀,小朋友说得真好,还记得我们练习3中学过的这句话吗? 出示句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齐读。)

2、学习第4——10段

A就在青蛙失望的时候,谁来到了它的面前?

B:、师:我们先来读读它们的对话。(屏幕出示4---8小节内容。)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4-8自然段,用笔画出它们的话,看看他们一共说了几次话。

1)师生分角色读读第一次对话。(生读青蛙的话,师读松鼠的话) S:“你想看海吗?”

Q:“是呀,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2)你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什么? (青蛙很难过,很失望。) 3)谁体会到了青蛙的心情,好,你来读。

4)现在老师请个热心的孩子来读读松鼠的话。谁愿意读青蛙的话。老师读旁白。 5)我们来看看他俩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S:“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 Q:“这有什么难的!”

老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先在下面练习一下。(学生自读。)

指名表演。师:“跳上一个台阶这对青蛙来说难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难!所以它说:“这有什么难的!)

原来登上一个石阶对青蛙来说是件轻松平常的小事啊!)(我们再请一组同学来表演读。)

当松鼠看到青蛙跳上了一步,松鼠就热情地鼓励他,谁来做松鼠鼓励一下青蛙。

“再跳一下!”

6)谁能来再热情的鼓励青蛙一下。指导读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的。” 松鼠你们为什么要用上“一定”这个词语?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么样的小松鼠?

过渡:听了松鼠的话,是啊。青蛙又充满了希望。那么青蛙会怎么做呢?它跟着松鼠没有有到达山顶,看到大海呢?板书:到达?

3、学习第

11、12小节内容

A:师:青蛙到底有没有看到大海呢?师:课文哪里告诉你的?

出示: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B:师:哦,真是会读书的孩子。小朋友们,这么高的一座山,该有多少石阶要一级一级地去跳呀,你们觉得青蛙跟松鼠登上山顶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吗?那它们是怎样到达山顶的呢?板书:?

出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根据回答板书:一级一级 “级”是个生字,请小朋友注意笔顺,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示填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 ), 师:歇了一会儿之后呢?(生:还是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出示:渴了( )。(然后还是会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饿了( )。(接着继续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天黑了( )(天亮之后继续赶路)

C、现在我就是松鼠,(老师戴上头饰),哪只小青蛙想上来?

(1)指名一人跟老师配合表演,一直演到一级一级地往上跳。这时老师说:小朋友们,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配乐,师:一级,两级,三级,四级……,加油啊,我们已经来到半山腰了,继续跳,不要停,看,快要到山顶了。)

(2)音乐停,老师喘着气说:真是累坏了,小朋友,我们在平地上才跳了这么几下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青蛙登这么高的山,(手势)会怎么样? (3)是啊,青蛙就更累,更辛苦了,

小朋友想一想:青蛙渴成什么样儿了?累成什么样儿了?

老师用动作和语言提示学生想象练说:跳了几级,它的腿又酸又疼,它…… 跳啊跳啊,它口干了,喉咙口就像有一把火在燃烧,它…… 跳啊跳啊,它的手脚磨破了皮,鲜血直往下流,它…… 忽然它一不小心跌倒了……

跳啊跳啊,它累得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它…… ③我相信有了刚才的体会,这句话你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D、小朋友,既然青蛙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我们就劝劝它,回去吧,不爬高山了,不去看大海了,回去吧?好不好?为什么?

E:、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跟着青蛙去看大海吧,快看(老师演示),青蛙离山顶越来越近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

5、

4、

3、

2、1……!F、师: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出示大海图片,出示填空:啊!大海——

三、总结延伸。

1、提升:小朋友们,青蛙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级一级地往上攀登,终于成功地到达了山顶看见了大海,实现了自己美好的愿望。这真是——(指名说)有志者事竟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在练习3里面学过了一句古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延伸:有一只乌龟,长期生活在小河边,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非常羡慕,也想去看看,可是它一想到路途中会遇到那么多困难,有点退缩了。小青蛙们,请你想一句话来鼓励鼓励它,好吗?

3、总结:小朋友们,未来的日子里,你们也会在学习和生活的道路上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希望你们也能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第11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 商南县青山镇中心小学 徐宏金

教案背景:

本单元都是寓言故事,内容简短,却蕴含哲理。通过这几篇寓言故事的学习,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掌握文中生字,引导学生品味寓言故事中形象化的语言,从而让学生明白道理,受到教育。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十课《青蛙看海》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苍鹰告诉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须登上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这在小青蛙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既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在青蛙失望、沮丧的时候,一只松鼠启发、鼓励了它,并且引领着青蛙跟着自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它们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是要人们从小青蛙看海的经过,从青蛙的身上感受到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的道理。我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寓情于境,情趣结合,重在通过朗读文本,借助多媒体,感悟文字内容,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既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到知识,又让他们在自主自信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教学重点:

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方法:

品读法、诱思法、探究法、表演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10课《青蛙看海》,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还认识了一些新的生字和词语,(出示:青蛙苍鹰登上 松鼠 一级一级 石阶 到达 展现)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

(1)开火车读词语

(2)青蛙、苍鹰和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上其中的词,简单地说说吗?

(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看大海,苍鹰告诉它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后来在松鼠的指引下,一级一级地登上了台阶,到达了山顶终于看到大海)。

2、师:小朋友,你们记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一起去登山,看看青蛙是如何在苍鹰和松鼠的指引下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

二、精读

1、

2、3自然段。

1、小朋友,请你们读一读

1、

2、3小节,找一找:青蛙想看大海,苍鹰跟它说了些什么?

2、请小朋友看图,是的,要看到大海就要登上前面那座山,你们看看,青蛙看到的是一座怎样的山呢?用自己的话说说看。

3、师:对,这座山实在是太高了,青蛙面对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是怎么说呢?(出示语段:“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的去呢?”)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来读一读(圈点提示语)这句话呢?(学生演示)那谁有有力的翅膀,谁有善跑的腿呢?

4、青蛙为什么这么害怕?这么没有信心被吓住了呢?(山高)还有呢?再往下读读看,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青蛙的理由吗?小结:是啊,还因为自己太小了,太弱了。

5、青蛙面对高山,想到自身的弱点有点失望了,这时苍鹰告诉它什么呢?“是啊,这山是太高了。不过你不登上山顶,怎么能看到大海呢?”(小黑板出示苍鹰说的话)小朋友,苍鹰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请你们多读几遍再来说好吗?(学生自由读这句话再交流)(不过,你不登上山顶就不能看到大海。想要看到大海,你就必须要登上山顶。)苍鹰再次告诉青蛙要看到大海非登上这座山不可,我么一起来读读苍鹰的话好吗?语气强烈一点。

三、精读4—11自然段

1、读后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呢?)

师:小朋友找得真全,原来小松鼠就是这样来帮助青蛙的呀!我们一起再来读读体会体会好吗?

2、读句体会。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时候,就去关心地问它“你想看海吗?”谁来读读这句话?(你真关心小青蛙)师:看来小松鼠很关心这只青蛙,就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地问一问这只小青蛙吧!(齐读这句话)

(2)小青蛙是怎样说的呢?(“是啊,可是这山太高了,我上不去。”)你能体会出当时小青蛙的心情吗?师:看来这时的青蛙是一只失望的小青蛙,谁再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谁愿意来做做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来问一问、答一答?

小结:你们读的真好!我也感受到了青蛙的失望,松鼠的关心,我们也来像他们一样来把这个对话读一读。

(3)听了小青蛙的话,松鼠又是怎样引导小青蛙的呢?(出示:“这石阶你能跳上去吗?”)谁来做这只小松鼠,来引导小青蛙读好这句话呢?(评价:真不错,你读出了关心小青蛙的语气;你引导小青蛙还很耐心呢!)我们都来做做小松鼠耐心的引导小青蛙好吗?(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小松鼠说着跳上了一个台阶(贴图演示)青蛙听了小松鼠的话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贴句)你们想不想学学小青蛙也来跳一下,好!让我们跟着小松鼠也来跳上一个台阶吧!(预备——跳!)

觉得怎样?(容易)对呀!这下子小青蛙有点信心了,谁再来有信心的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嗯,信心十足)谁能赛过他?我们一起

3 来有信心地一读青蛙的话。小青蛙轻而易举就跟着松鼠也跳上去了。(贴图演示)板书:跳上一级

(4)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导的?“再试一下!”谁来读?想再试一下吗?那就让我们再来跳上一级。(大家一起跳)青蛙在松鼠的指引下又跳上了一级。板书:又跳上一级 (5)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了一级,松鼠再一次鼓励小青蛙。(“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你读出了什么?(相信他)让我们给他更多的鼓励来读读。(齐读这句话)

3、就这样小青蛙跟着小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板书:一级一级跳)

你们愿意学着小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大家一起在原地跳)师:努力,继续努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师:你们觉得怎样?(累)那请你把这句话来读一下,把累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听你读这句话我也觉得好累呀!

(2)登山那么劳累,他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累了就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呢?(渴了喝点山泉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歇一会儿,顾不得休息,更多时间在登山,喝点山泉水,顾不上多喝几口,不断向上登。)

(3)拓展练习:你们想想,他们在登山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怎么做呢?(自由说说)

师:是啊,为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他们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吃喝,一个劲儿往上登。我们再读读好好体会一下,就这样,青蛙和松鼠认准了目标,什么困难也不怕,坚持向上攀登。

(4)好了,马上就要到达山顶了。让我们倒计时,一起等待胜利的那一刻吧!

5、

4、

3、

2、1到啦!此时此刻,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板书:到达山顶看到大海(个别读,集体读)让我们一起来祝贺青蛙和松鼠吧!再次朗读这句话。

4、进行想象说话

(1)大海就展现在他们眼前,大海一望无边,蓝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此情此景青蛙会说些什么呢?(

1、感谢松鼠;

2、肯定自己)

(2)学生交流后总结揭示中心:

是呀,青蛙坚持不懈,一级一级的攀登。终于登上了山顶看到了大海,这正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齐读)这是一句名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名言也是讲的这个道理吗?(

1、有志者事竟成。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努力是成功之母。

4、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登、级、喝

2、指读,说说记的方法(认识新部首)

3、示范写,描红

五、布置作业

1、找你的好朋友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小故事在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跳上一级

又跳上一级

一级一级跳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教学反思:

这节课首先复习文中学过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复述文中主要故事情节,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本节课重点是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形象化的语言,通过不断的朗读,感受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进而让学生明白道理。课堂上设计的练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进行了生字学习,并布置了相应的课外拓展练习。总体来说,对学生的朗读指导很好,但对寓言故事的寓意引导不够到位。

第12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识字写字课

张江霞小语工作室 白桑乡中心学校 赵芬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会正确、端正地书写“座、吸、完”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在识字中交流方法,学会生字,把生字写得端正、漂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写说训练点:

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写:正确、端正地写“座、吸、完”3个生字。

说:说课文内容,说对词语的理解,说记忆生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青蛙贴画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激趣引导:

出示谜题:这种动物真正怪,眼睛大,嘴巴宽,不吃粮食不吃菜,专吃害虫除祸害。 (谜底:青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看海》的故事,将青蛙贴画贴在黑

1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板上,师生一起书写课题,读好课题。

2、诱导质疑:读了课文的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青蛙为什么要去看海?青蛙看到大海了吗?青蛙是怎样去看海的…)

让我们从故事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指导朗读:

任务一:一读课文,关注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本课生字词:依次出示生字、词语、短句,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记忆。教师相机点拨、纠正。

3、边读边理解词语、短句。任务二:二读课文,读好句子。

1、播放视频,听读课文,欣赏视频。

2、学习视频的朗读,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好,标出自然段。

3、挑生逐段朗读课文。师适时指导。 任务三:再读课文,指导感悟。

1、再读课文,探究质疑:故事中的角色有几个?他们是谁?课文讲了他们之间的什么故事?

2、研讨释疑:

填一填:青蛙在______的帮助下,跟着_______沿着高山上的台阶___________,最终到达了_______,看到了大海。

2

小学语文“四点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三、学写生字:座、吸、完

1、出示三个生字“座、吸、完”。(1)诱导质疑:你有办法记住哪个字?

(2)指导感悟:回忆记忆字形的方法(猜谜记忆、顺口溜记忆、形近字记忆、组合记忆、形声字记忆等等)。

(3)师拨导创新: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两个小矮人,坐在土堆上——座

(4)生实践创新,记忆吸、完两个字。

2、相机出示“座、完”的古今演变,加深记忆。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占格,说说如何写好生字。

4、师范写生字,生描红、练写。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鼓励,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青 蛙 看 海

座 吸 完

第13篇:看海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海》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注意指导:隙(x)间、澎湃(pi)、潮汐(xī)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了从山上望,再写了到沙滩上看,还写了看潮水涌在石块间。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

二、

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第

五、六段在

二、

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感受: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引导学生简述: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从山上望下去)

(2)出示句子,齐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谁能说说叠是什么意思?从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的美。)

(3)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2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态?(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景。)

(2)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出卷的轻柔。

(3)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抓住拥跃跌跳飞怒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抓住升起一阵阵的白烟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着潮头滚过来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明灯,照耀在海面上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让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感情。

(4)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入情入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隙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趣,体会其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看到的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让学生简述。)

(2)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那么,读了以上内容,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说说。

(3)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2学习课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板书设计

看海 从山上望 轻柔

在沙滩上看 汹涌

看潮水 在石块间 有趣

第14篇:《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主备人 邢艳红 审核人 邢艳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1)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学习分析问题的角度

3、情感目标:

(1) 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 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教学重点:

1、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把握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4、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对“敬业”精神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设计理念

1、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采用“自主学习”、“活动探究”的教学结构。

2、按照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最优化。

教学策略

创境激趣—视听感悟—朗诵感知—活动探究—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导入:

先请大家欣赏海景(播放壮观海景)

欣赏完影片,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所看景物的特点。

交流。

大家说的这么棒,不愧是海边长大的孩子。你都喜欢什么时候去看海?(学生回答)春天的海生机盎然,夏天的海热烈奔放,秋天的海鱼虾满舱。那冬天的海呢?(学生回答)但有这么一位教师偏偏选择冬天去看海?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冬日看海人。(展示课件: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请带着刚才的问题——为什么冬天去看海,欣赏课文录音,找到答案并标注好生字读音,体会朗诵者是如何表现作者感情的。

(轻柔的配乐和优美的背景图片一下把学生带入了文章所设的意境中,饱含深情的朗诵,表达了对冬日看海人的钦佩、赞叹之情。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

2、强调生字词后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回答导语中的问题——为什么冬天去看海。冬日看海是一个不平常的举动,我相信这不平常的举动一定打动了你,让我们阅读课文,用心感悟,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经小组讨论后,用这样

的句式来交流,大家分享。

(课件出示句式:“___________这句(段)话打动了我,因为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交流最感动的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从细节上来品评课文,体会语言的精妙。)

3、打动我们的是这看海的事,更是这看海的人。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物,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访谈节目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假如这位教师是“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记者将如何采访他?他又会如何回答?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

文,依据课文内容,做好采访或被采访的准备。

(为了使活动能围绕课文内容,展示课件,给学生的访谈指明方向。)

课件展示

5、进行活动,然后讨论人物特点。

(板书:)

(开放、自由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访谈,进一步熟悉了课文内容,了解了人物,完成了教学目标

1、2。 v是胜利的手势,板书设计成v字型,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有可能获得胜利。)

5、这个人物有这么多的特点,那作者抓住了哪一点来突出呢?

(学生回答)(展示课件)

6、敬业的意义,文章用一句很精练的话表达了出来,你能找到吗?

(学生找到,读出)

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著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请大家把这句闪光的话语轻声再读一遍,感悟其中的内涵。

(学生交流感悟,教师归纳)(展示课件)

(反复诵读这一句子,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主题有深刻的认识。)

三、拓展延伸

关于敬业,出示几个话题,让学生任选一个谈谈见解,要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具体而生动,不要空讲大道理。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也可以讨论一下。(展示课件)

(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学生自己讲述身边这些具有敬业精神的例子,激发对敬业精神的深层认识。联系自己,感悟生活,突破教学难点。)

四、谈收获:

请学生来谈谈这一节课上有怎样的收获?

可在小组内作简单的文字整理,后全班交流。

(畅所欲言,不拘形式,不同层次的学生也不作统一要求,只要能从中有所收获即可。)

五、教师小结:

(连续展示课件:播放表现生命美好、勇于追求的图片,配以文字和优美的音乐)

敬业精神就像太阳的光芒,明亮而温暖;敬业精神就像搏击的海浪,执著而充满力量。一个敬业的人,不管环境如何,必有所收获;一个敬业的民族,不论基础如何,总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 “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人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所以我们战胜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保卫了美丽的家园。敬业精神是一种爱,对事业执著的爱,对他人无私的爱,对祖国深沉的爱。如果人人都献出这种爱,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家园。

六、作业:

任选其一,从你的视角来谈敬业精神。

(展示课件)

七、板书: 篇二:《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冬日看海人》教学设计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冬日看海人》,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与说学情

《冬日看海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篇,也就是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爱”为主题,另外包括《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都为记叙文,主要进行记叙文的学习。

《冬日看海人》主要讲述了作者刘心武偶然遇到一位在严寒的冬日去看海的乡镇小学教师并且心中久久难以忘怀的故事,作者向我们讲述了这位小学教师看灯和看海两件事情,让我们为文中主人公的敬业和执着精神所折服。

因为本篇文章放在这一单元的最后,所以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五篇主题类似的记叙文,相信学生已经基本上学会了怎样去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基本上了解了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基于此,我计划把这篇文章当作检验学习效果的篇目,以学生自主合作探讨、老师加以引导的学习方式展开。

二、说教学目标

⒈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根据这一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感受较深的句子,合理地谈出自己的感受,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作者对这位小学教师敬佩、羡慕的思想感情,做到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⒉文章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大西北小镇的小学教师,读完课文之后,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呈现在眼前,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这位小学教师的形象,学以致用。

⒊文章主人公令人敬佩的敬业执着精神让作者也让读者为之感动,学生仔细体会谈谈自己的感受,共同讨论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使书本知识与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记叙文写人记事,文章中关键的就是典型的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灌注其中的思想感情,鉴于此,我把教学目标的

一、二点作为教学重点;由于初中生接触社会比较少,对敬业精神了解的不够多也不够深刻,所以我把教学目标的第三点作为教学难点。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的时间进行本课的学习,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练习和应用,也是对这一单元学习情况的一个反馈。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可以从《红楼梦》来切入,一是《红楼梦》里的一些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二是一直以来“红学”研究较热,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和关注。上课一开始,引入学生比较熟悉或喜欢的话题,可以较快地把学生从课下比较放松的状态中转移到上课的状态中来。老师可以引导或直接告诉学生刘心武在百家讲坛讲《揭秘红楼梦》,从而引出作者。由于已经让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先让学生来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给出一个比较完善的介绍。

了解了作者之后,接下来进入课文的生字词部分。除了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外,让学生说一说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其他的不认识或不了解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并且加以强调,以便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并在下一节课进行及时的检查。

掌握好字词,就是为阅读打好基础,学生就能够快速流畅的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在课文中画出感悟较深的句子,仔细体会,可以先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几分钟后找同学来谈一谈,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对他的观点进行补充或加以辩驳。

从学生的发言中,文章的内容就大致了解了,讲了一位大西北乡镇的小学教师看灯和看海的故事。下面就将进行具体内容的学习,我计划使故事内容的讲述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同步进行,让学生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自主探究分析人物形象,在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中,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答案。

课文的题目是“冬日看海人”,顺承题目我们先来关注看海这一片段。先播放1—2分钟的有关大海的视频,一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让学生适当的放松和休息,以便在接下来的学习中集中精神。看完之后,找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用这样一句话来过渡到文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文章的主人公看海的经历是怎样的?”回到文章,把目光聚焦到题目,我认为从题目中可以提出很多的问题,比如“这个看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去看海?”等等,所以,我将让学生讨论,看看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我初步设定的可以提出的问题有:这个看海人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去看海?他为什么选择在冬天?他是怎样看海的?他看海的感受是什么?这一连串问题的设置是按照主人公一路看海的时间和逻辑顺序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感觉像是在随主人公同行,有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感受更加真切。如果学生提出问题,就以小组间互相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够完整典型,就由老师提出问题,小组抢答,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种紧张、热烈的气氛,促使学生集中精神,快速思维。

问题讨论过后,故事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了。在这个基础上,我将提出下一个问题,问学生在陪伴这位小学教师一路看海的过程中,你发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并说说你的依据。

阅读文章我们知道,文章不仅写了主人公看海这件事,还写了看灯,而且文章的的题目是“冬日看海人”,并不是“看灯看海人”,作为课下作业,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看灯?作用是什么?一是便于向第二课时过渡,二是留下较长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利于下一节课的顺利进行。

第二课时

首先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然后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便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承接上一节课的学习思路,继而引出上节课结束时留下的问题,开始探讨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看灯?作用是什么?”,下面进行小组讨论,只要学生的答案体现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执着这一意思即可。对这一个问题的探讨实际上是对上节课人物形象分析的一个补充,使人物形象越来越丰富,再请学生来联系看灯和看海两件事,把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综合整理一下。

既然学生得出了答案,接下来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得出答案的方法依据是什么。学生虽然能够分析出答案,但是对自己的依据和思路并不是非常明确。为了让学生系统地记忆记叙文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以及方便以后的运用,老师可以进行总结,讲解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肖像、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几个方面来分析,并且举一些本课或者是前面几课中的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做出示范。知识的学习贵在运用,另外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模仿意识和模仿能力比较强,老师做示范,可以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记忆深刻。

下面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对这一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统览全文,思考一下对文章的主人公这位小学教师的形象的分析是否还有所补充。让学生总体把握文章,使人物形象完整生动,也有利于整体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是补充从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上总体把握认识到的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品质。我会把学生在每个问题的探讨中得出

的描述人物形象的词语按顺序列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路和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到这里,老师就可以对人物形象分析这一问题做一个总结,给学生一个比较明确的完善的答案。

经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人物形象已经非常立体清晰了。学生们也不难发现这位小学教师身上最突出最打动人心的品质是敬业执着精神。接着让他们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共同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思考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了对这位小学教师怎样的思想感情。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老师可以讲述一两个主题类似的故事让学生再次感受这种精神的同时,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简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强化。再让学生想想有没有类似的故事或者对这种精神的理解要和大家分享。之后,师生就敬业、执着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进行讨论,畅所欲言,老师要对学生的发言正确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布置作业,有两个题目,一是如果你是这位小学教师,你回到学校后发生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二是记录下你身边的体现敬业、执着精神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从这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300字左右,课下完成。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足之处,还请老师予以指正。篇三:《冬日看海人》教案

冬日看海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标记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

能力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看海人的语言、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敬业的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敬业”的认识,培养执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2、启发学生完善自身性格,关注社会,感悟生活。

二、教学重点:

学习掌握基础字词,了解文章结构

三、教学难点:

体味看海人高贵品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总有一种精神,

它让我们泪流满面;

总有一种力量,

它让我们信心倍增;

总有一种人格,

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自我完善。

谁曾经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经让你的泪水盈满眼眶,老师啊就知道这么一个人,他让我们敬佩,让我们敬仰,他就是——冬日看海人。下面让我们跟随刘心武先生一起去了解冬日看海人的故事。

(二)作者介绍:

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班主任》、长篇小说《钟鼓楼》《风过耳》等。其中《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90年代之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就秦可卿等专题进行系列讲座,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三)、掌握字词:

1、注音

惭愧(cán kuì) 狭隘(xiáài ) 憬悟(jǐng wù) 羡慕(xiàn mù) 号(háo)叫嫉妒(jí dù)萦绕(yíng rào )癖(pǐ)好 眸(mou)子

2、解释下列词语:

癖好: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

风情:风情、意趣

花甲:60岁

憬悟:觉悟、醒悟

3、多音字:

揣chuāi (往里揣) chuǎi(揣度) chuài(挣揣)

号(hao)叫

口号(hao )

4、形近字:

喘(chuǎn)

踹(chuài)

瑞(ruì)

端(duān)

惴(zhuì)

湍(tuān)

(四)课文研读:

1、划分文章层次,了解文章结构

(1):交代人物事情缘由

(2-4):县城识电

(5-7):冬日看海

(8-9):篇末点题

第一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冬日看海?

原文回答:那原因很简单,冬日看海是可以省很多钱也省很多事的。

第二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主人公看电灯的故事?与标题是否冲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主人公看灯?

这说明这位老师看海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对事业的无比热爱,这一事例对“冬日看海”有利的补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倒叙:

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

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联系前文《爸爸的花落了》的插叙手法。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 第三部分:最后冬日看海人看到大海了吗?他是怎么看海的呢?

原文:“他把冬日的海景看了个够,从各个角度看,在各种光线下看,从容地看,哼着歌看,甚至跳着舞看”。心情愉快、激动,之前没有见过大海,这次见到了,回去可以给同学详细的描绘大海,心满意足了。

第四部分:

文章是怎样点题的?那句话概括了文章的主旨,能说说你的认识吗?

主旨句

“每一个最平凡的小人物,只要以敬业精神,点燃执着追求的火把,都能使自 己的人生,闪烁出童话般美丽的灵光”。

讲解:凡而不平庸,不论在怎样艰苦环境中,只要我们始终拥有一颗追求美好与光明的心,我们的生活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就会充满色彩和灵光

2、我们已经把整个课文梳理了一遍,我们知道本课重点讲的便是冬日看海人,那么大家觉得冬日看海人用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从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1)我遇到他的那天,西北风正在北京久旱无雨的灰色天宇推磨般的号角,在这样 严寒的冬日里,人们一般总是尽量往温暖湿润的南方跑,可是,作为一个自费旅游者,他却偏偏去了北戴河。

(环境描写、执着、认真) (2)有一天,是放假的前一天,当又有学生问道“电灯究竟什么样”时,他便下定决心。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便揣上干粮往100多里外的县城走去,他足足走到那天深夜才抵达县里。在县教育局门口,当看到屋顶那闪亮的电灯时,他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路过的人或以为他是坏人,或许为他是个疯子。

(细节描写、认真、敬业)

(3)他没有在北京久留,他只游览了天安门,没去颐和园、长城什么的,他说一来 他没剩多少钱了,(为了看海他花光了五年来所有的积蓄一千多元),二来他圆了看大海的梦,心满意足了。

(乐观)

(五)中心思想

提示:通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赞美了什么。

本文叙述了一位小学教师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在冬日自费看海的故事。表现了看海人 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赞美了他敬业的执着精神。

(六)、课外延伸:徐本禹

与君共勉:

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给别人。

——

徐本禹

他是咱们山东聊城人,1982年生,1999年考上大学,2003年本科毕业,并以高分考上了硕士研究生。本来等待他的将是大好的前途,可他却在这时放弃了读研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到贵州一贫困山区做了一名义务支教者。当时团中央西部志愿者计划尚未实施,为了保证他的基本生活,是他所在的经济贸易管理学院为他提供了生活补助。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还每月从微薄的生活补助中节省出一

半的钱,用来资助当地孩子上学。他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他就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

(七)、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字词,掌握了文章结构,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看海 人的赞美以及对敬业精神的体现,同时,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希望同学们能了掌握字词,更好的领会看海人的高贵品质。

(八)、课后作业:

1、掌握字词

2、以看本文为材料,选取任意角度,写一篇小作文,题材内容不限。

第15篇:青蛙看海1.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大庆市东湖二小

李巍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

2、能根据文本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大海的歌声,你们知道大海是什么样的吗?讲给同学听。

大海多美呀,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都着迷了,我真想去看看大海,有一只青蛙它和我们一样也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去看看美丽的大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青蛙看海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自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些问题。

2、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 深入感悟

1、自由读1-3自然段。

(1)、指名读苍鹰和青蛙的对话:边听边想:青蛙要怎样才能看到海? (2)、苍鹰对它说了什么呢?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3)、那山能不能不过呢?咱们来看苍鹰后来说的话。

2、小组合作学习4~10自然段。

(1)、这时的青蛙失望极了,看来它的愿望是无法实现了!一只小松鼠跳到他的面前,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请同桌合作,分角色读一读4~10自然段。 (3)、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学习第11自然段。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大家都知道,这座山高耸入云,不知比我们的楼房要高出多少倍?那台阶也不知有几百级,还是几千级?你想想,它们在攀登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 (1)齐读第11自然段。

引导学生讨论想象:上山过程中青蛙还会遇到什么困难? (2)它又会怎样克服呢?(集体讨论讨论,为它想想办法。)

4、学习第12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青蛙登上山顶后,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小青蛙,大海就在你的眼前,你会想说什么呢? (3)松鼠又会说什么呢?

(4)是呀,困难想弹簧,你弱他就强,你强他就弱,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5)带着这种欢畅的情绪来练读第12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交流课前收集的与勤奋努力、战胜困难有关的成语、谚语或名言。

板书设计:

青蛙看海

很想看海

一级一级

看到大海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大庆市乘新小学

姜鑫

第16篇:《9.青蛙看海》教学设计

9.青蛙看海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登字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 使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经典诵读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出示青蛙图片)你熟悉青蛙吗?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青蛙吗?

听得出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它。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它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导入课题

二、自读课文

1. 那我们就跟着青蛙去看海。一路上不仅要仔细看,还要用心听, 2.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3.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三、教学第2-3自然段

1. 青蛙很想去看看大海,许多动物都来帮助它,看,谁扇动着有力的翅膀飞来了?

2. 它为小青蛙指路来了,怎么说的? 3. 青蛙看到怎样的一座山?你想说些什么? 4. 青蛙为什么这样说,它到底有什么困难呢?

过渡:听了小青蛙的话,苍鹰想想也满有道理的,看看它又是怎么说?指名读第三段,

四、教学生字

1. 认读生字“苍.登.吸”: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的? 2. 学习登字头,书空笔顺 3. 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五、分角色朗读

1. 小青蛙还带来两个漂亮的头饰,你们能把第1到第3自然段分角色演一演吗?看哪两个伙伴合作得最有默契,这头饰就归谁。

2. 同桌练习,指名分角色表演 六.小结本课就爱学情况。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经典诵读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

2. 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它要看到大海必须登上那座高山,可是它没有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善跑的长腿,怎么办呢?

二、教学第4-11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

三、学习第12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它们心情会怎样?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3.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级.双”

2. 你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的? 3. 指导书写,练习描红.仿影.临写

五、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比一比,再组词

从( ) 已( ) 吸( ) 渴( ) 丛( ) 己( ) 级( ) 喝( ) 2. 扩词

展( )( )( ) 善( )( )( ) 苍( )( )( 3. 选择多音字组词

哪 哪儿( na na ) 天哪(na na ) ) 登( )( )( 背 背书(bei bei )

背粮食(bei bei ))

第17篇:《青蛙看海》的教学设计

《青蛙看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市琼山区甲子中心小学 黄英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以演促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感悟,使学生懂得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激励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想办法去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只有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大海吗?有一只小动物非常喜欢看大海,你们猜猜它是谁?(小时有尾没有腿,大时有腿没有尾,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冬天它休息。”)

2、(出示小青蛙图)可是一座大山挡在它的面前,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呢?(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出示苍鹰图)有一 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个主意,看看它是怎么说的?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1—3)

1、齐读第1—3自然段。

2、苍鹰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3、看海对苍鹰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可对小青蛙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凉气。(指导朗读)

4、此时,青蛙对登上这么高的山有没有信心?为什么?

5、比较句子: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上不去。

6、引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4—11)

1、自由读(4-11)自然段。思考小松鼠是如何帮助小青蛙的?

3、找出小青蛙与小松鼠的对话,同桌之间练读。

4、师生演读。(青蛙与松鼠的对话)

5、指名演读。理解:“这有什么难的!”是什么意思?聪明的小松鼠为什么说青蛙一定能看到大海呢?

6、这么高的山,这么多个台阶。青蛙在登山过程中遇到困难了吗?面对这些困难青蛙害怕了吗?灰心了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青蛙?(指导朗读)

过渡:就这样,小青蛙跟着松鼠经历了千辛万苦,不知不觉它跳完了无数个台阶,马上就要到达了山顶,让我们数倒计时

5、

4、

3、

2、

1、到啦!(一起祝贺它)

四、引读课文第三段(12)

1、引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指导朗读)

2、此时此刻,小青蛙会对大海发出什么赞叹?

3、请你们发挥想像,把青蛙想对大海或松鼠说的话写下来。

五、总结:

1、大家看,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样爬上山顶的?(生:看板书回答)是啊,尽管小青蛙没有一双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但它有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最后也能登上山顶看到大海

2、学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小松鼠一样乐于助人,更像小青蛙一样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好吗?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六、板书设计:

9、青蛙看海

想看大海——登上山顶——看到大海 (畏难、失望)(不怕困难)(实现愿望)

第18篇:《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

《青蛙看海》教学设计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91

作者:唐志芬

一、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文。

2、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文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长期 展翅 一级一级 善跑 一双 失望 吸气

台阶 喝水 累了 歇一会儿

(二)精读感悟

学习第1~3自然段

1、自由读1~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青蛙怎样才能看到海?

2、这对青蛙来说容易吗?你怎么知道的?

出示:天哪,这么高的山!

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怎么上得去呢?

3、读了这两句话,你还知道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学习第4~11段

1、学习第4~9自然段

(1)同桌合作读4~9自然段。

(2)指名朗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感受松鼠和青蛙心情的变化,明确他们说话语气的不同。

(3)师添问引读,引导学生体会青蛙在松鼠关爱下心情从“失望——兴奋——有信心”的变化过程。

(4)指名分角色朗读,再次深入体会。

2、学习第10自然段

(1)中律动:学生做青蛙往前跳的动作,体会青蛙上山的艰难。

(2)在体验中感受青蛙登山的辛苦,同时启发想象上山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3)品读第10自然段,体会“一级一级”“不知不觉”在句子中的意思。

2、学习第11自然段

(1)出示大海的画面,说说看到的景象。

(2)感情练读第11自然段,体会青蛙心情的欢畅。

(3)想象练说: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青蛙和松鼠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积累

1、小小的蚂蚁、爬得慢吞吞的蜗牛和乌龟听说青蛙看到了大海,都羡慕不已,也想去看看大海,请你想一句话,送给你喜欢的小动物。

2、总结出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有志者事竟成。

本文转载自

常州市新闸中心小学

第19篇:《我们去看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2、进一步理解诗歌常用表述方法的运用。

3、欣赏诗歌,加深理解。

4、提高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诗歌,加深理解。提高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说一说大海的特点。

抄写课外文章中的描写,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谈一谈对大海的情感认识。

二、欣赏

1、初读诗文《我们去看海》,谈读后收获,重点谈读懂的思想感情。

2、再读诗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节中的体现。

(每小节内容是什么?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3、赏读诗句,分析各节重点句,体会,读出感情。

第一节:

向往之急切。(走啊、一起走、走啊去看海)

表达方法(重复与联想)

第二节:

赞美之热烈。(对海的特点赞美如此宽大、如此富足、家、宝库) 表现方法(排比、比喻)

第三节:

欢乐之极致。(与大海嬉戏玩耍、海是小伙伴、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表现方法(拟人、夸张)

第四节:

启迪之深刻。总结全诗,点名主题。(理解生命的启迪,结合大海的某些特点理解给予我的哪些启示,例:海的呼吸潮起潮落时光流逝;海的深情深邃涵量恩情似海;海的贡献资源丰富无私奉献)

表达方法(排比、呼应)

三、写作

1、自选诗节,仿照句式,给每小节加上几句。

2、自选题材,尝试写一首诗。选类似的题材,想表达的情感,定各节内容,用表现方式。

第20篇:我想去看海教学设计

一、观察封面、扉页

交流:同学们,今天翟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生读),

1、请同学们看封面,你发现了什么?(我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一只正在翻墙的调皮小鸡——你知道它是谁吗?(一只小鸡,卡梅拉。)

2、介绍故事题目、作者。(作者是:法国作家克利斯提昂 约里波瓦,可利斯提昂 艾利施)

这本书获奖记录:01年法国瑟堡青少年图书大奖;03年法国高柯儿童文学大奖;03年法国乡村儿童文学大奖;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童书。

看来这本书很棒啊,让我们首先感谢两位作者——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3、版权页后面的一页:最好的书都是送给一个人,或者献给一个人的。同学们也可以写一本书,送给最亲爱的人哦。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卡梅拉,认识不一样的卡梅拉。

(一) 第一环节

1、出示第一幅图:这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一群母鸡,现在是下蛋时间,这可是小鸡们第一次下蛋,看,有的疼得哇哇直哭!看,这个小鸡正在把自己刚刚下的蛋捧给妈妈,她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小鸡都在妈妈的指导下努力地下着蛋,只有小鸡卡梅拉拒绝下蛋。

你能找到哪个是卡梅拉吗?她有没有在练习学下蛋?(没有)

下蛋,下蛋,总是下蛋!她生气地说,“生活中应该还有更好玩的事可做!”

她不喜欢练习下蛋,它更喜欢做什么呢?猜猜!

佩罗的故事讲得怎么样?你从那里看出来?(讲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手舞足蹈)

听着佩罗的故事,卡梅拉听的入神了,她在想什么呢?

3、出示第三幅图:一天晚上,又到了该回鸡窝睡觉的时间。

同学们,当你突然有一天对爸爸说:“今天我不想去上学!”你的爸爸会有什么反应?

4、出示第四幅图:当卡梅拉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的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出示第五幅图:无助的卡梅拉被爸爸生拉硬拽地拉回到了窝里。

(二)、第二个环节:

1、出示第七幅图:独自在黑夜里前行,在暴风雨中走过悬崖上的独木桥——她需要克服什么困难?——恐惧;为了实现心中的追求和愿望,她勇敢地伸开自己的翅膀,顶着风雨,卡梅拉在黑夜里勇敢地前进?? a观察中间图:走啊,走啊!她走了很远很远,。你能说说现在的卡梅拉是什么样子的吗?(她疲惫不堪,狼狈不堪,脏兮兮)她已经累的筋疲力尽,她那双可怜的小脚,已经快没有知觉了。可她依然紧紧的用手抓住岩石向上攀登,看到眼前的卡梅拉,你想对她说点什么? b、观察下面图:(教师手指太阳)这是什么?说明什么?早上,当卡梅拉站在沙丘顶上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吃惊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卡梅拉瞪大眼睛,张大了嘴巴,猜猜看!她发现什么了,让她如此吃惊?

“好美呀!”她喊道,“比佩罗说的还要美!”

卡梅拉会做些什么呢?

你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卡梅拉玩得怎么样吗?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会做些什么?

哇、哇、哇!爸爸!妈妈!卡梅拉又急又怕地哭喊起来。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声音回答她。卡梅拉太累了,不一会儿,她就躺在木板上睡着了,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

(三)、第三环节

2、出示第12幅图:“哈,一只小鸡!把这个小东西的毛拔干净,煮来吃!”船长命令道。

当船长发出这样的命令,刚刚被巨浪卷上甲板的卡梅拉此时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够了!我不想听你的废话,”哥伦布发火了,“把它拿去煮了!”

听了哥伦布的话,卡梅拉此时会有怎样的反应?(观图——睁大眼睛,她害怕、胆战心惊、惊恐万分、心急如焚)

看来事情不象卡梅拉想象的那么简单,她眼看就要有生命危险了,面对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卡梅拉会怎样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等一等,船长,”卡梅拉急中生智,“鸡蛋!”“为了丰富您的早餐,我保证每天早上下一个鸡蛋,这可是专为您下的呀!”她紧张得牙齿直打颤,心想:怎么办呀?我可从没下过蛋,妈妈又不在身边教我。

现在唯一能救她性命的,就是每天要给船长下一个蛋。这对于一个鸡来说,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可为什么卡梅拉却紧张得牙齿直打颤?

(以前她没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她没有掌握好应该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接下来的日子,卡梅拉开始尝试下蛋: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凡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蛋,还是没有能下下来。你看卡梅拉怎么了?(大哭)是什么让她哭得如此伤心,她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后悔没有好好练习下蛋,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如果以前好好练习,就没有今天的痛苦了)

可是,哭又有什么用呢?哭过后的卡梅拉擦干眼泪,继续她的下蛋练习,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哈哈!成功了!很简单嘛!我下了一个蛋!我下了一个蛋!

她高高举起自己下的蛋,高兴极了 !

3、出示13幅图:

(观图:此时的卡梅拉好悠闲,没有了刚到甲板上时的恐惧和紧张。她为什么能这么幸福地坐在甲板上晒太阳?——她有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她活得有价值。)

板书:有价值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啊,一只白色的小母鸡,真漂亮啊!”

卡梅拉走向前,有点胆怯地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卡梅拉??”

“我叫皮迪克??”

“啊,真的吗?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你的毛可真红啊,皮迪克??”

“你也很漂亮,卡梅拉,来,我带你去见我的爸爸妈妈吧。”

“爸爸,妈妈!看我带谁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餐了?”

夜晚,大家为了迎接贵宾卡梅拉,在家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皮迪克?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你们这里的鸡,屁股都是光光的?”

“都是因为印地安人,把我们尾巴上最美丽的羽毛,都拿去做头冠了。”“卡梅拉,跟我来,带你去个好地方,可别让人发现了我们!”“太棒了,等一下,我可以再拿些黄色的糖果吗?”“这不是糖果,是玉米!”(补充:玉米是美洲特产,我们吃到的玉米是后来到我们中国来的。)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卡梅拉,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的家是什么样的?”卡梅拉来劲了,大谈起自己的老家和好朋友鸬鹚佩罗。

她可真有趣,皮迪克在心里暗想。

:嗨??卡梅拉??“

“什么事?皮迪克??”

“如果你愿意,明天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家乡。” 皮迪克带着卡梅拉,四处游玩。(美洲特产:仙人掌)

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都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4、出示第14幅图:

皮迪克,我怎么听到有——————哈哈,看这对小情人??!

(四)第四环节

1、出示第15幅画:

时间过的真快。哥伦布又要扬帆远航了。皮迪克深深爱上了卡梅拉,他决定和她一起走。

皮迪克依依不舍地和家人告别。(观图:妈妈伤心地哭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远走高飞了。”那么坚强的鸡爸爸的眼角也挂着泪花,可他为了孩子的幸福,还是微笑着与自己心爱的孩子告别。船已经驶出很远了,可爸爸妈妈依然挥动着他们的手臂。那是怎样的一份不舍呀。

2、出示第16幅图:

几个星期后,卡梅拉带着皮迪克高高兴兴回家了。

(观图)见到久别重逢的卡梅拉,家人都有怎样的表现?卡梅拉呢?

家人对皮迪克也表现出了欢迎。

3、出示第17幅图:第二年春天,卡梅拉和皮迪克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只很可爱的小公鸡,他们决定给他起名叫卡梅利多。

几个月后?? 观图:卡梅利多在干什么?

“卡梅利多?该回家了!”卡梅拉呼唤着宝贝儿子。“再等一分钟,妈妈,我在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呢。”

“该睡觉了!”

“睡觉,睡觉,总是睡觉!真没劲,我才不要和其他的小鸡一样呢,就知道睡觉!”卡梅利多反抗道,“生活中肯定还有比睡觉更好玩的事??”

观察图画:这个画面你感觉熟悉吗?就如当年的那个卡梅拉!不一样的卡梅拉,不一样的卡梅利多!

4、出示第18幅图:

“我想有颗星星!”

三、总结:

同学们,故事读到这儿,你知道卡梅拉那里与别人不一样吗?

心中有追求,不甘心过平淡、平庸的生活。

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卡梅拉成功的关键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不人云亦云。

一、观察封面、扉页

交流:同学们,今天翟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生读),

1、请同学们看封面,你发现了什么?(我看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一只正在翻墙的调皮小鸡——你知道它是谁吗?(一只小鸡,卡梅拉。)

2、介绍故事题目、作者。(作者是:法国作家克利斯提昂 约里波瓦,可利斯提昂 艾利施)

这本书获奖记录:01年法国瑟堡青少年图书大奖;03年法国高柯儿童文学大奖;03年法国乡村儿童文学大奖;亚马逊网站五星级童书。 看来这本书很棒啊,让我们首先感谢两位作者——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一本书。

3、版权页后面的一页:最好的书都是送给一个人,或者献给一个人的。同学们也可以写一本书,送给最亲爱的人哦。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卡梅拉,认识不一样的卡梅拉。

(一) 第一环节

1、出示第一幅图:这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一群母鸡,现在是下蛋时间,这可是小鸡们第一次下蛋,看,有的疼得哇哇直哭!看,这个小鸡正在把自己刚刚下的蛋捧给妈妈,她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小鸡都在妈妈的指导下努力地下着蛋,只有小鸡卡梅拉拒绝下蛋。

你能找到哪个是卡梅拉吗?她有没有在练习学下蛋?(没有)

下蛋,下蛋,总是下蛋!她生气地说,“生活中应该还有更好玩的事可做!”

她不喜欢练习下蛋,它更喜欢做什么呢?猜猜!

佩罗的故事讲得怎么样?你从那里看出来?(讲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手舞足蹈)

听着佩罗的故事,卡梅拉听的入神了,她在想什么呢?

3、出示第三幅图:一天晚上,又到了该回鸡窝睡觉的时间。

同学们,当你突然有一天对爸爸说:“今天我不想去上学!”你的爸爸会有什么反应?

4、出示第四幅图:当卡梅拉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的爸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出示第五幅图:无助的卡梅拉被爸爸生拉硬拽地拉回到了窝里。

(二)、第二个环节:

1、出示第七幅图:独自在黑夜里前行,在暴风雨中走过悬崖上的独木桥——她需要克服什么困难?——恐惧;为了实现心中的追求和愿望,她勇敢地伸开自己的翅膀,顶着风雨,卡梅拉在黑夜里勇敢地前进„„

a观察中间图:走啊,走啊!她走了很远很远,。你能说说现在的卡梅拉是什么样子的吗?(她疲惫不堪,狼狈不堪,脏兮兮)她已经累的筋疲力尽,她那双可怜的小脚,已经快没有知觉了。可她依然紧紧的用手抓住岩石向上攀登,看到眼前的卡梅拉,你想对她说点什么? b、观察下面图:(教师手指太阳)这是什么?说明什么?早上,当卡梅拉站在沙丘顶上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吃惊得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卡梅拉瞪大眼睛,张大了嘴巴,猜猜看!她发现什么了,让她如此吃惊?

“好美呀!”她喊道,“比佩罗说的还要美!”

卡梅拉会做些什么呢?

你能用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卡梅拉玩得怎么样吗?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会做些什么?

哇、哇、哇!爸爸!妈妈!卡梅拉又急又怕地哭喊起来。可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声音回答她。卡梅拉太累了,不一会儿,她就躺在木板上睡着了,只有天上的一轮明月,照着她孤零零的身影。

(三)、第三环节

2、出示第12幅图:“哈,一只小鸡!把这个小东西的毛拔干净,煮来吃!”船长命令道。

当船长发出这样的命令,刚刚被巨浪卷上甲板的卡梅拉此时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够了!我不想听你的废话,”哥伦布发火了,“把它拿去煮了!”

听了哥伦布的话,卡梅拉此时会有怎样的反应?(观图——睁大眼睛,她害怕、胆战心惊、惊恐万分、心急如焚)

看来事情不象卡梅拉想象的那么简单,她眼看就要有生命危险了,面对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卡梅拉会怎样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等一等,船长,”卡梅拉急中生智,“鸡蛋!”“为了丰富您的早餐,我保证每天早上下一个鸡蛋,这可是专为您下的呀!”她紧张得牙齿直打颤,心想:怎么办呀?我可从没下过蛋,妈妈又不在身边教我。

现在唯一能救她性命的,就是每天要给船长下一个蛋。这对于一个鸡来说,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可为什么卡梅拉却紧张得牙齿直打颤? (以前她没有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她没有掌握好应该属于自己的一技之长。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接下来的日子,卡梅拉开始尝试下蛋: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凡是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了。

蛋,还是没有能下下来。你看卡梅拉怎么了?(大哭)是什么让她哭得如此伤心,她此时会想些什么呢?

(后悔没有好好练习下蛋,没有听爸爸妈妈的话,如果以前好好练习,就没有今天的痛苦了)

可是,哭又有什么用呢?哭过后的卡梅拉擦干眼泪,继续她的下蛋练习,蹦、跳、爬高、倒立、仰卧„„哈哈!成功了!很简单嘛!我下了一个蛋!我下了一个蛋!

她高高举起自己下的蛋,高兴极了 !

3、出示13幅图:

(观图:此时的卡梅拉好悠闲,没有了刚到甲板上时的恐惧和紧张。她为什么能这么幸福地坐在甲板上晒太阳?——她有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她活得有价值。)

板书:有价值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卡梅拉走向前,有点胆怯地打了声招呼:“你好,我叫卡梅拉„„”

“我叫皮迪克„„”

“啊,真的吗?从那么远的地方来!”

“你的毛可真红啊,皮迪克„„”

“你也很漂亮,卡梅拉,来,我带你去见我的爸爸妈妈吧。”

“爸爸,妈妈!看我带谁来和我们一起吃晚餐了?”

夜晚,大家为了迎接贵宾卡梅拉,在家里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皮迪克?我想问问你„„为什么你们这里的鸡,屁股都是光光的?”

“都是因为印地安人,把我们尾巴上最美丽的羽毛,都拿去做头冠了。”“卡梅拉,跟我来,带你去个好地方,可别让人发现了我们!”“太棒了,等一下,我可以再拿些黄色的糖果吗?”“这不是糖果,是玉米!”(补充:玉米是美洲特产,我们吃到的玉米是后来到我们中国来的。)

他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卡梅拉,你有兄弟姐妹吗?你的家是什么样的?”卡梅拉来劲了,大谈起自己的老家和好朋友鸬鹚佩罗。 她可真有趣,皮迪克在心里暗想。

:嗨„„卡梅拉„„“ “什么事?皮迪克„„”

“如果你愿意,明天我带你参观一下我的家乡。”

皮迪克带着卡梅拉,四处游玩。(美洲特产:仙人掌)

他们有说不完的话,都觉得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

4、出示第14幅图:

皮迪克,我怎么听到有——————哈哈,看这对小情人„„!

(四)第四环节

1、出示第15幅画:

时间过的真快。哥伦布又要扬帆远航了。皮迪克深深爱上了卡梅拉,他决定和她一起走。

皮迪克依依不舍地和家人告别。(观图:妈妈伤心地哭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就这么远走高飞了。”那么坚强的鸡爸爸的眼角也挂着泪花,可他为了孩子的幸福,还是微笑着与自己心爱的孩子告别。船已经驶出很远了,可爸爸妈妈依然挥动着他们的手臂。那是怎样的一份不舍呀。

2、出示第16幅图:

几个星期后,卡梅拉带着皮迪克高高兴兴回家了。

(观图)见到久别重逢的卡梅拉,家人都有怎样的表现?卡梅拉呢?

家人对皮迪克也表现出了欢迎。

3、出示第17幅图:第二年春天,卡梅拉和皮迪克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只很可爱的小公鸡,他们决定给他起名叫卡梅利多。几个月后„„

观图:卡梅利多在干什么?

“卡梅利多?该回家了!”卡梅拉呼唤着宝贝儿子。“再等一分钟,妈妈,我在看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呢。”

“该睡觉了!”

“睡觉,睡觉,总是睡觉!真没劲,我才不要和其他的小鸡一样呢,就知道睡觉!”卡梅利多反抗道,“生活中肯定还有比睡觉更好玩的事„„”

观察图画:这个画面你感觉熟悉吗?就如当年的那个卡梅拉!不一样的卡梅拉,不一样的卡梅利多!

4、出示第18幅图:

“我想有颗星星!”

三、总结:

同学们,故事读到这儿,你知道卡梅拉那里与别人不一样吗?

心中有追求,不甘心过平淡、平庸的生活。

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卡梅拉成功的关键是: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不人云亦云。

教学目的:

1、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

2、进一步理解诗歌常用表述方法的运用。

3、欣赏诗歌,加深理解。

4、提高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诗歌,加深理解。提高对诗歌的阅读、写作兴趣,能够尝试比照着写诗。

教学过程:

一、铺垫

抄写课外文章中的描写,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二、欣赏

2、再读诗文,理解思想感情在每小节中的体现。

(每小节内容是什么?你读懂了哪些诗句?)

3、赏读诗句,分析各节重点句,体会,读出感情。

第一节:

表达方法(重复与联想)

第二节:

表现方法(排比、比喻)

第三节:

表现方法(拟人、夸张)

第四节:

表达方法(排比、呼应)

三、写作

1、自选诗节,仿照句式,给每小节加上几句。

2、自选题材,尝试写一首诗。选类似的题材,想表达的情感,定各节内容,用表现方式。

《看海》教学设计
《《看海》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