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3-01-03 12:06:58 来源: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三数学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九年级 班 级: 六班 人 数: 42 课 题: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日 期: 2009年5月21日 教学课时: 1课时 主讲人: 教学目标:

1.复习锐角三角函数,让学生充分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在实际问

题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解题基本思想,并能

够独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推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问题的变换,让学生去发现实

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理性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体会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本质联系。 教学重点: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引导式 教学教具:三角尺 圆规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2、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

3、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4、互余的两个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关系

二、理论题型

1、根据表中已知数据,分别求出△ABC的周长和面积。

三、实际问题

1、如图,当小明乘坐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

200m.在这段路程中缆车行驶的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你知道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吗? 当小明从点B到达比点B 高 200m的点C, 如果这段路程缆车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2、如图所示,距公路100米处有一观测点A,一辆车从B处行驶到C处只用了15 s,若这条公路限速为60千米/小时,试说明该车是否超速行驶?

3、如图所示,河流两岸a,b互相平行,C、D河岸a上间隔为50米的电线杆,某人在河岸b上A处测得∠DAB=30°,然后沿河岸b走了100米到达B处,测得∠CBF=60°,求河岸的宽度。

B D C A 60°

4、某市新开发区供水工程设计从M到N的一段路线,如图,测得N点位于M点南偏东30°,A点位于M点南偏东60°,又在B处测得BA方向为南偏东75°,量的MB=400米,现得知A处周围500米的圆形区域为文物保护区,请计算回答:输水路线是否会穿过文物保护区?

M 东

B A N 练习

1、如图,甲乙两楼相距78m,从甲楼望乙楼楼顶俯角为30°,从甲楼望乙楼楼底俯角为45°,求:甲乙两楼的高度。

练习

2、游乐场的大型摩天轮的半径为20m,旋转1周需要10min.小明乘坐最底部的车厢(离地面约0.5m)开始1周的观光,经过多长时间后,小明离地面的高度达到10m?小明将有多长时间连续保持在离地面

地面

本节课通过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深入研究,找到解一般三角形的基本方法(知三可求),并重点讲解了此类方法在解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作业:.一艘轮船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台风中心以40海里/小时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

距台风中心海里的圆形区域都属于台风区,当轮船到A处时,测得台风中心移到位于点A正南方向的B处,且AB=100海里. (1)若这艘船自A处按原速度继续航行,在途中会不会遇到台风?若

会,试求轮船最初遇到台风的时间;若不会,请说明理由. (2)现轮船自A处立即提高航速,向位于北偏东60°方向,相距60 海里的D港驶去,若要在台风到来之前到达D港,问船速至少应提高多少?

(3)若该台风中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台风影响范围是一个圆形区域,

若当前半径为60km,且圆的半径以10km/h的速度不断扩张.①当台风中心移动4h时,受台风影响的圆形区域半径增加到__________km,若台风中心移动 th时,受台风影响的圆形区域半径增加到__________km;

②当台风中心移动到与城市A距离最近时,该市是否会受这股台风的影响?请说明理由. 荐荐小初学二

数数

学学

教教

案案案

[1000(800 [1000

字字

]

) 荐生活中的数学教字] 荐人教版初一上数学教案(全册) [1500字] 荐工程数学教案 (500字)

推荐第2篇:初三数学弦切角课间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弦切角课间教学设计

【】初三数学弦切角课间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归纳结论,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弦切角定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线段成比例等问题时,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圆心角和圆周角以及直线形角的性质构成了完美的角的体系,属于工具知识之一.

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因为在证明过程中包含了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虽然在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中应用过,但对学生来说是生疏的,因此它是教学中的难点.

2、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设置学习情境,组织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归纳结论,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学生主体参与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获得新知识;

(2)学习时应注意:(Ⅰ)弦切角的识别由三要素构成:①顶点为切点,②一边为切线,③一边为过切点的弦;(Ⅱ)在使用弦切角定理时,首先要根据图形准确找到弦切角和它们所夹弧上的圆周角;(Ⅲ)要注意弦切角定理的证明,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证明思路.

教学目标:

1、理解弦切角的概念;

2、掌握弦切角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进一步理解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弦切角定理及其应用是重点.

教学难点:弦切角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旧探新

1、复习:什么样的角是圆周角?

2、弦切角的概念:

电脑显示:圆周角CAB,让射线AC绕点A旋转,产生无数个圆周角,当AC绕点A 旋转至与圆相切时,得BAE.

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分析BAE的特点:

(1)顶点在圆周上; (2)一边与圆相交; (3)一边与圆相切.

弦切角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

3、用反例图形剖析定义,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二)观察、猜想

1、观察:(电脑动画,使C点变动)

观察P与BAC的关系.

2、猜想:BAC

(三)类比联想、论证

1、首先让学生回忆联想:

(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了什么方法?

(2)既然弦切角可由圆周角演变而来,那么上述猜想是否可用类似的方法来证明呢?

2、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当固定切线,让过切点的弦运动,可发现一个圆的弦切角有无数个.

如图.由此发现,弦切角可分为三类:

(1)圆心在角的外部;

(2)圆心在角的一边上;

(3)圆心在角的内部.

3、迁移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方法

先证明了特殊情况,在考虑圆心在弦切角的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将一般情况的证明转化为特殊情况.

圆心O在CAB外,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BAQ-APQ-APC.

圆心O在CAB内,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QAB十QPA十APC,

(在此基础上,给出证明,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回顾证明方法:将情形图都化归至情形图1,利用角的合成、对三种情况进行完 全归纳、从而证明了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得: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4.深化结论.

练习1 直线AB和圆相切于点P,PC,PD为弦,指出图中所有的弦切角以及它们所夹的弧.

练习2 DE切⊙O于A,AB,AC是⊙O 的弦,若=,那么DAB和EAC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由于 和 分别是两个弦切角OAB和EAC所夹的弧.而 = .连结B,C,易证B=C.于是得到DAB=EAC.

由此得出: 推论:若两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四)应用

例1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直线CE和⊙O 切于点C,ADCE,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BAD.

思路一:要证BAC=CAD,可证这两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于是连结BC,得Rt△ACB,只需证ACD=B.

证明:(学生板书)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可否用前边学过的知识证明此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思路二,连结OC,由切线性质,可得OC∥AD,于是有3,又由于2,可证得结论。

思路三,过C作CFAB,交⊙O于P,连结AF.由垂径定理可知3,又根据弦切角定理有1,于是3,进而可证明结论成立. 练习题

1、AB为⊙O的直径,直线EF切⊙O于C,若BAC=56,则ECA=______度.

2、AB切⊙O于A点,圆周被AC所分成的优弧与劣弧之比为3:1,则夹劣弧的弦切角BAC=________

3、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求证:ATC=TBC.

(此题为课本的练习题,证明方法较多,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证法.)

(五)归纳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作业:教材P13l习题7.4A组l(2),5,6,7题.

探究活动

一个角的顶点在圆上,它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的度数,试探讨该角是否圆周角?若不是,请举出反例;若是圆周角,请给出证明.

提示:是圆周角(它是弦切角定理的逆命题).分三种情况证明(证明略).

推荐第3篇: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新大纲、新教材(试用修订本)反映出的新理念,带来了数学教学的生机。本文力求从新教材的视角,谈谈初三数学复习教学的设计。

新教材体现的素质教育思想,反映在数学教育中即为通过数学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学会对自己有用的数学。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是新教材编写的基点;以学生主动探究、亲自体验为特征,是新教材内容体现的重点;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新教材的热点;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理解和健全发展,是新教材创新教育的灵魂。以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理解数学教育,才能有全新的视觉设计复习教学。

一、章节复习要注意“络化”

复习课不同于上新课,没有固定的教材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好的复习效果,增强学生的信心,就要求教师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浓缩成一个知识网络,以便于在学生的头脑中存贮,需要时又能很快提取出来。其目的是使学生懂得怎样把章节中所学知识由厚到薄——建造知识网络,实现“网络化”。

二、例题讲解要注意“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突出教材重点,选择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反映“教学大纲”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求。在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后,应注意发挥例题的示范功能,力求在例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使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可遵循:温故原则、解惑原则、发现原则、探究原则。以教材初中《几何》第三册79页例题2为例,我就自拟一题多变的问题谈一些浅见。教材的例题是:如图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B·AC=AE·AD。

1、仿造变式。模仿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变化某些数据,或把证明题变为计算题(或反之)等手段,将原题作适当变化而编成新题目,这类题解法与原形题的解法基本一致。

例1 如图1,AD是△ABC的高,AE是△ABC的外接圆的直径,若圆的半径为5,AD的长是4,求AB·AC的值。

2、反向变式。改变原命题的叙述方式,把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可得出有异于原型题的新题。

例2 如图2,AE是△ABC外接圆的直径,AB·AC=AD·AE,求证:AD⊥BC。

3、保留条件,引申结论。在保留原题条件的前提下,对其结论进行深入挖掘,可利用相关的知识导出新的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例3 如图3,AD是△ABC的高,AE是△ABC外接圆的直径,求证S△ABC=AD·AEsin∠BAC。

4、变更条件,推出新的结论。将例题、习题的条件减弱(或增强)或进行等价代换,使问题变得较为灵活,使结论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例4 如图4,已知AD是△ABC的高,MN是△ABC的外接圆直径,求证:AB·AC=AD·MN。

5、推广变式

在原命题结论不变的前提下,把原命题的条件进行引申,实施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演变,从而获得新命题。

例5 如图5,△ABC内接于⊙OD在BC边上,点E在

6、将图形背景复杂化

上,且∠BAE=∠CAD。求证:AB·AC=AE·AD。

通过图形背景的变化,可将原型题中基本条件隐藏起来,也是一种变式手段。

例6 如图6,△ABC内接于⊙O1,以AC为直径作⊙O2交BC于D,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求证:AB:AD=R1:R2。

三、思路方法要注意“优化”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由此可产生多种思路。要注意比较多种解法的优劣,提炼出最佳解法,以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四、习题设计要注意“类化”

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系统地把三年所学内容有效地复习一遍,一定量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练习归类不仅要有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而且还要有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指导性等特点。建议第一轮复习使用《中学数学研究》今年12月发行的中考数学试题汇编。

五、思想方法要注意“点化”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核心”和“灵魂”,它并不完全是抽象的东西,而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实实在在的内容,同时又是万千实例的提炼和总结,具有本质性、概括性和指导性。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点化,高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领悟其价值,滋生应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可采用《中学数学研究》今年12月发行的初中数学复习专辑,进行专题讲座。

六、重点内容要注意“强化”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处理重点内容时,一般认为这部分知识讲得多、讲得透、用时长,就是重点突出,其实不然。大运动量的限时训练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之处就在于对重点内容的处理。强化训练,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局部训练,不但要练出个性,而且还要练习出共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章、节、课过关,才能使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

七、数学应用要注意“转化”

“新教学大纲”第一次把“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写入数学目的,并指出“初中数学要培养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考命题开始做了有益的尝试。倡导探索,鼓励研究,实现转化。试题无论从素材的选择、文字的表达、到题型的设计、题意的开掘都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创意,格调新颖的趋势,在教学中要注意化归的思想,结合《中学数学研究》初中数学复习专辑、中考试题汇编加强训练和总结。

推荐第4篇: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1.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建模的思想.2.通过学习和探究“矩形面积”问题,渗透转化及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通过研究生活中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如何利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的知识灵活用于实际,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探究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问题.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

1创设情景 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矩形面积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

2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使用价值.

活动

3归纳、总结,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解决生活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活动

4运用新知 拓展训练,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

5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师生共同小结,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学课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活动1] 问题:

现有6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场地,

(1)若矩形的长为1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若矩形的长分别为15米、20米、30米时,它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3)从上两问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回答.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体会两变量的关系.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发现两变量;

(2)学生是否发现矩形的长的取值范围;

通过矩形面积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活动2] 你能找到篱笆围成的矩形的最大面积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与矩形面积有关的量. 教师深入小组参与讨论.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准确的建立函数关系; (2) 学生是否能利用已学的函 数知识求出最大面积; (3)学生是否能准确的讨论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通过运用函数模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学会用函数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3] 提问:

由矩形面积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后得到:

(1)由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是最低(高)点,可得当时,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小(大)值.

(2)二次函数是现实生活中的模型,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利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是否能从面积问题中体会到函数模型的价值; (2)学生能否利用函数的观点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4] 1.归纳、小结. 2.作业:

教科书习题26。1第

9、10题.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大值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对本节课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是否理解;

(2)学生是否能全面的分析问题. 总结、归纳学习内容,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培养学生语言归纳能力.

推荐第5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刀豆文秘助手(www.daodoc.com)之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教学背景:

为了加强课堂教学,完善教学常规,能够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完成初中最后一学期的数学教学,使之高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所带的班级成绩较为一般。查漏补缺,特别是多关心、鼓励他们,让这些基础过差的学生能努力掌握一部分简单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学习队伍,让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数学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三、新课标要求:

初三数学是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通过数学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本学期学科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本册书的4章内容涉及《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域的内容,其中“二次函数”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都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然而,它们又分别与抛物线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关系,即这两章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问题,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似”的内容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其内容以相似三角形为核心,此外还包括了“位似”变换。在这一章的最后部分,安排了对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进行归纳以及综合运用的问题。

“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它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方面,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本套教科书除在各章的正文和习题部分注意安排适当内容之外,还采用了“课题学习”“数学活动”等编排方式加强对数学应用的体现。本册书的第29章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2~3个数学活动,通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来落实与本册内容关系密切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要求。

五、四个单元章节:

二次函数

本章主要研究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基本性质,用二次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安排。

相似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和位似变换等。此前学习的全等是图形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而本章学习的相似是比全等更具一般性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全等可以被认为是特殊的相似(相似比为1),对于全等的认识是学习相似的重要基础。

锐角三角函数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和正切),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是自变量为锐角时的三角函数,即缩小了定义域的后的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为解直角三角形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是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的直接基础,勾股定理等内容也是解直角三角形时经常使用的数学结论,因此本章与第18章“勾股定理”和“相似”有密切关系。

投影与视图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投影和视图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简单立体图形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全章分为三节。

六、阶段性测试或检查方式及辅导措施:

(1)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2)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3)按时检验学习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4)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习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

(8)深化两极生的辅导。

【第2篇】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x班的数学教学,本班现有xx名同学,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优等生很少,只有三两个,大部分被学生底子薄,学生相对其他班级稍活跃,但是也有很多学生学习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本班学生基础差,有部分学生问题严重。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题的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学包括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十二章《二此函数》,第二十三章《旋转》,第二十四章《圆》,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代数三章,几何两张。

三、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目标:

(1)根据学情,调整好教学进度,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

(2)形成知识网络,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规划训练,提高应考能力。

(4)关注学生特长需求,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具体地说,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合理的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归纳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四、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认真研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对待单元检测,也教会学生认真对待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各个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高效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了,享受学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真态度和良好习惯。

6、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并根据实际情况,计划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课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期末检测分析,发现本班学生存在很严重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的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另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数学已经落后很远,基本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13课时)

本章的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作好准备.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在本章得到进一步渗透和巩固。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12课时)

本章是学生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以后,进一步学习函数知识,是函数知识螺旋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二次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它既是其他学科研究时所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某些单变量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本章所提及的求最大利润、最大面积等实际问题。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既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曲线之一,同时抛物线形状在建筑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抛物线型拱桥、抛物线型隧道等。和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样,二次函数也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初等函数,对二次函数的研究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函数、体会函数的思想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第二十三章旋转(9课时)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学生通过平移、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对称、四边形等知识的学习,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数学活动经验.本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画图、简单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等操作性活动形成图形旋转概念.它又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几何,包括圆等内容的学习起着桥梁铺垫之作用。

第二十四章圆(16课时)

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是在学习了直线型图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一种特殊的曲线──圆的有关性质.通过本章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数学,尤其是逐步树立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归纳的数学思想起着良好的铺垫作用.本章的学习是高中的数学学习,尤其是圆锥曲线的学习的基础性工程.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12课时)

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材注意从知识源头开始的学习与思考,重视知识的发展过程。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向(原发性思想),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强化或不断地修正,丰富个人的直接经验,它将成为学生理解知识的支持系统。背景经验越丰富,知识的解释力也越强,适用范围也更广,有利于灵活的支配和运用,利于广泛迁移。

四、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8、把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进行个别辅导。

推荐第6篇: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2006——2007学年度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泸溪一中 刘第伟

一学年来,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

219、228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教育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总结与体会。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

面的工作:

(1) 课前准备:备好课。

a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力求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那些内容,怎样才能教好。 b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处理,设置成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每一节的学习任务,并且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

C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

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坚决贯彻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风趣幽默,寓教于乐。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有效的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鼓励他们树立自信,永不放弃。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教学中力争使自己做到两点: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承认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努力克服固执己见,偏激的思维方式,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心理运动空间;二是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从表扬着手,因为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表扬和鼓励。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数学组的集体备课,虚心向

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认真钻研考试标准,掌握命题的趋向和考试重点、难点,收集各种经典的考题,制成试卷送给学生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解题能力。

5、积极组织并参与了年级的辅优补差工作,做到了有计划、定对象、定时间、定内容。在平日教学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又注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承担了培训青年教师的工作。任现职期间,为了能让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主力,我主动承担培训青年教师的任务,在教学\"结对子\"\"一帮一\"活动中,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与青年教师刘卫红、杨卫华同教一个年级,我与两位老师互相研究,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她们支持和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她们很快地熟悉了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渐成为数学教学的骨干力

6、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学习,写了8篇心得体会和大量的案例分析。带领全组教师认真进行教学教研,有很好的团队精神,起到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7、存在的问题。在工作中,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自己去改进,例如,面对新教材,平日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教法之嫌,对后进生的转化还需要做更多的探讨。

一年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今年的初三毕业会考中我所教

的228班和219班,数学人平成绩分别为96。3分、76。7分,在全县80个班中分别居第二和第七名。辅导的学生参加各项数学竞赛,成绩斐然,受到了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所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数学后进生的转化》一文,在国家级刊物《星星》杂志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课改的实验中去,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2007年7月5日

推荐第7篇:初三数学分层教学

初三数学分层教学

一、课题出台的背景

升上初三的学生,数学成绩层次很清晰,界线很分明,“头细,尾大,中间稀”。此时,大面积的班级授课已十分不利:照顾了差生,优材生得不到发展;照顾了优材生,差生只是“陪坐”,中间生又两头靠不着。考虑到学生水平分了层,就想到“教学也应该分层”。

二、操作步骤

(一)准备

1、将学生分层

第一步:在开学预备周,找来学生的历次成绩,按80~100、60~80、40~60、20~40、20以下的分数段分层,再参照中位数归层。如学生甲历次成绩的中位数是70,便把他划入60~80分这一层,学生乙的中位数是53,就把她划入40~60这一层。

第二步:亲自出题、监考、评卷,在开学第一天作一次摸底测试,以测试成绩再次分层。

第三步:测试后,接着询问学生的学习动机,观察其学习表现,又根据基础、智力、态度等方面分好、一般、差三类。

第四步:综合

一、

二、三步的情况,确定为优、良、中、差、较差、很差六个层次,并依次称为

一、

二、

三、

四、

五、六类。

2、订教学计划

首先,制订阶段性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时间,把一学年分为授课、复习、训练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用较短的时间授完课(讲完《代数》到《几何》)。第二阶段,用更短的时间按知识系统进行复习。第三阶段——训练,这是重点阶段,按章节强化训练,让各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巩固、提高。

其次,确定层次教学目标和要求:(1) 学生能在教师讲课时掌握最基础、最主要、最简单的知识(如定义、公式、定理等),掌握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最简单的题型。(2) 在复习阶段,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掌握知识,消化教学内容和重点题型的解法。(3) 在训练阶段,全体学生应熟练掌握常用的解题技巧,并能用之解一般变式题或较为复杂的题,而一类或接近一类的学生,则须能解有一定难度的变式题和综合题。

接着,处理教材。我把《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化为“概念”、“解法”、“应用”三部分--就是把方程、方程组及其有关定义、概念,归入“概念”,其解法归入“解法”,“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及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应用,归入“应用”。在《函数及其图象》里纳入《三角函数》,形成“解析几何”。《统计初步》一章则着重指导学生自学“众数与中位数”、“方差”、“频率分布”等内容。《圆》一章,我用一幅图囊括“圆的有关性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等内容,冠以“图中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和圆中简单的构图、判定”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分析、掌握。然后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和“正多边形和圆”这两节分为“关系”、“计算”两个内容来处理。

(二)讲课

做好了充分准备,便开始按计划、按设定的“听讲—看书、识记—掌握”的课堂形式上课。老师用10来分钟的时间重点提示基础的、主要的知识点,让学生圈点勾画,做好笔记。然后巡行点拨、指导,让学生人人过关,层层落实。讲课总的要求是多留给学生自主的时间,让他们阅读、练习、发现疑点、提问。

(三)复习

1、每堂课用开始的两三分钟复习上一堂或前面学过的知识。

2、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后,再梳理一遍。梳理时,每一个内容布置适量练习或作业,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

3、让学生自己梳理一遍,以加深认识,巩固提高。

(四)训练

训练时间约为全学年的三分之二。训练题设计为三个梯度:① 最基本、最简单,有明显的定型性和可仿性的基础题,如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求三角函数值”等。② 有一定的综合性、迁移性,有点灵活、能形成基本技能的基本变式题。其题目中的知识、技能,有的横向联系,有的侧向探伸,有的逆向思维,但还谈不上有什么难度,是“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类型,如“不解方程、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解直角三角形”等。③综合性大、转变较多、思维力强的发展题。这三个梯度的题这样处理:①是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识记的,②是一二三类学生必做、四五六类学生选做的,③类题是专供“吃不饱”的一类学生“充饥”(其余各类学生选做)的。

(五)检测

完成了一个学习阶段,就检测一次。测试题按易、中、难三个层次组合,分填空、选择、解答三部分。填空题是①②类题,选择题绝大部分是②类题,只插入一道接近于③类题的题。解答题一般设计4道,前两道是②类题,第3道比②类题略难,第4道是③类题。

测试完毕便总结得失和经验教训,鼓舞前进。

三、课题实验的一些成果和意义

1、克服了那些怕数学的学生的“怕”字心理,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的信心,激起了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鼓舞了全体学生的斗志,培养了参与实验的师生的战斗情谊,陶冶了师生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精神和情操(这对他们走今后的生活道路很有启迪意义和鼓舞意义)。

3、各层次差距明显缩小,总体水平飙升:30分以下的低分层被消灭;90分以上的人由1人上升为5人;满分的人数由原来的0变为2;平均分由原来的37.8上升到57.7;合格率由原来的33.3%上升到64.9%、优秀率由原来的5.3%上升到31.6%。参加市组织的数学综合素质竞赛有1人获二等奖(在初

一、初二时没入过奖)。

4、扭转了“头大,尾细,中间稀”的局面,给全校在教育、教学科研上带来了许多启示。

5、使师生都认识到: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终究会有收获的--不是这方面的收获,就是那方面的收获。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常规的课堂教学,是老师用一把水平尺去“讲”,学生在同一条水平尺下去“听”。它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顾及不到水平层次不同的学生。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能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推荐第8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我这棵小树是从沙石风雨中长出来的,你们可以去山上试试,由沙石长出来的小树,要拔去是多么的费力啊!但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小树,则更富有生命力.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一、几点看法

1 .认真重视数学概念的掌握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

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 它也是中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 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

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 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从这几年的中考来看

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牢 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 甚至残缺不全

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

2.掌握公式定理

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是数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必须认真对待 熟练掌握

对于重要定理、重要公式尤其如此 要使学生懂得正确理解 熟练掌握定理、公式

并能正确灵活运用定理公式去解题 往往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认真抓基本运算的训练

运算的快速、准确是中考考查的内容之一 在选好练习题的前提之下 要让学生多练习

提高运算能力、以练取胜

4 .重点抓解答题的训练

二、具体的做法

讲到方法

这是一个很具体很灵活的问题

它对不同学校不同基础的学生而采用的手段 我的教学特点是"高、难、细" 实施手段是教师讲题或学生做题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 学生练习强调独立完成 不能依赖别人找答案 解题务必透彻弄懂弄通 并能触内旁通 达到举一反三

要求学生做到或逐步做到 不看则已

一看就要背得出来;不做而已 一做就要做对

1 .数学特点:高、难、细

高:用中考的高度、中考的题目所达到的水平进行教学 每复习一个概念、定理、公式 每讲一道例题或布置作业

都站在或尽量站在中考的高度来要求

难:复习的起点较高 例题和布置练习不论低、中、高档题 都要求有一定思考性 即有一定的难度

力求多选一些重点突出、难度适当、知识覆盖面较大的题目

细:要做到高与难 细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突出 复习要扎实 狠抓三基

要不惜花力气复习好每个概念、定理、公式

掌握每本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各种题型的基本解法 对重要概念、定理、公式一定要弄懂其内涵和外延 只有细

才可能达到高和难

2.教学手段是"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 题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精练的题目越多越好

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概念、定理、公式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做题 提高数学能力的主要手段也是做题 我的做法是:讲例题或学生做题 都要求做到"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 弄通弄懂了一道题 才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这远远比随意或一般化做几题效果好得多

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空多填、一问多答、一图多画、以及一题多解或多证等 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好方法

总之

我的做法简单的说 不惜花力气抓好三基 选有代表性的典型题目 力图达到高难程度

三、问题与不足: 1.到初三才真正体会到曾经的知识漏洞是多么的难以弥补 尽管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努力

但对于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本来就薄弱的同学而言太难赶上了 尤其他们一次次考试还不及格时丧失的信心 使学习难上加难

当时我就想在再次面对学生时 软磨硬泡要从头开始 而不是到毕业班再加劲. 2.忙乱中渡过了一年的时间

回头思考感觉缺少了反思回顾与教研工作 要想提高成绩

必须有与时俱进的理论指导 教育教学也需要寻求捷径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加强教科研工作 不断借鉴他人的经验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争取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荐第9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元旦,我们感恩

元旦,我们感恩

元旦,我们感恩

感恩我们伟大的祖**亲

是您给了我们最赤诚的心

曾经我们的祖国历经艰辛: 文化大革命放慢了您前行的脚步

大跃进越是激进越是后退 512大地震

压弯的又岂止是民族的脊梁? 它是在摧残伟大祖**亲的心……

然而,祖国,您没有倒下

前进的脚步依然迈得坚实

改革的春风依然吹得温馨

挺直的脊梁依然强劲有力……

哦祖国,我的母亲

长江黄河是你沸腾的血液

三山五岳是你力量的源泉

感谢你,我的祖国

您的坚强将永远刻在我的胸膛

元旦,我们感恩

感恩养育我们的亲生母亲

是您不辞辛劳把我们拉扯成人

当我生病的时候

您不分昼夜照顾我

妈妈,您头上的白发是那时长出来的吗?

当我第一次会走路的时候

最欢喜的是您

妈妈,您脸上的笑容只是为我而绽放吗?

当我第一次闯祸的时候

最伤心的是您

妈妈,您脸上的皱纹是那时布满的吗?

妈妈,我最亲爱的妈妈 我想告诉您

我已听懂了您的话

我想告诉您

我已经不再害怕

感谢您,我最亲的妈妈

我多想对全世界大声呼喊:

您是我最伟大的妈妈!

元旦,我们感恩

感恩我们最辛勤的老师

是您用无私的爱教育我们成长

是您用最真诚的语言滋润我们心房

其实,我们有时很调皮

课间休息时我们总爱嬉戏

从教室这头跑向那头

我们总是为一点小事争吵

哭着闹着一口认定是她的错

我们还以为男生最无聊

偷偷笑我们女生最爱哭

老师,我们让您操心了

我不会忘记那次争吵

是你苦口婆心化解了

我们关于信任的危机

我不会忘记趣味运动会

是你陪着我们练球

让我学会了团结

我不会忘记那次您讲的故事

让我明白了

一名优秀的学生还要有好的品德

老师,我们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您亲手为我做的午餐

不会忘记您孜孜不倦的教诲

不会忘记您无怨无悔的付出

老师,您辛苦了

快放下您的教案吧

快放下我们的作业吧

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

让幸福驻进您的心里

元旦,我们感恩

感恩培育我们已三年的篆角中学

是您给了我们一片学习的乐土

是您给我们扬起了希望的风帆

您的教室也许不够华丽

您的走廊也许不够宽敞

您的球场也许不够规范

但是,您有一颗宽大的心

您有一个健康的灵魂

您用整洁洗涤了我们的心灵

您用炽热澎湃着我们的激情

您用海一样的胸怀包容我们每一个人

篆角中学,我们感谢您

有了您,我们收获了做人的道理

有了您,我们学会了努力学习

有了您,我们拥有了最珍贵的友谊

有了您,我们找到了追逐梦想的勇气

元旦,我们感恩 感恩大地

感恩山川

感恩朋友

感恩我们眼前的所有 我们也将怀着感恩的心

去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推荐第10篇:初三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初三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赵虎中学

初三毕业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谈谈一些具体想法和做法。

一、新授课的教学

1、教学设计要精心编写

在上新课之前必须做到“六备”即“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在这“六备”中最重要的是“备学生”和“备学法”, “备学生”就是要清楚学生的基础知识现状处与何等水平、逻辑思维处与何等水平、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与何等水平;“备学法”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启发与指导。这样与其它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2、教法灵活多变

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对新知识的反应情况,灵活处理备课中的不足,进行及时调整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总是在宽松愉快在课堂中学习。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学习习惯千差万别。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发现法并用。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双基的掌握及应用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都能得到发展。对特别差的学生,基本上采用讲授法,特别还需要是“多层次”、“小步骤”的方法,注重实效性。对他们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

低,只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就可以,重点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数学问题的常规知识和方法,进行适当的基础知识的训练的巩固,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

学校要求教师抓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在课堂上要准确无误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采用灵活多变富用启迪性的教育法;课堂结构在优化上求效益;用条理清楚的语言表达,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活动,师生形成合力,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要求听课后认真评议,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的渗透提出建议、反思。

3、结合学生实际,整合知识结构

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单元章节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知识结构整合,有时采取化整为零有时采取化零为整。总之一切为了学生,怎样容易接受就怎样整合。

4、及时查缺补漏

在课堂上要注重练习,并且要巡回检查,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对于平时的练习,小到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回家作业,老师都要精心设计或挑选。反馈一定要及时,及时批改作业,及时辅导,同时辅导时一定要耐心再耐心。这点这里的老师做得已经很好了。对于考试,我们要认真研究了今年中考的目标和要求,分析了历年来的中考数学试题,从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出发,改进考试方式,把握考试尺度,讲究考试

效果,不出偏题、怪题,注意代表性,强调覆盖面,以尽量反馈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暴露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试题可以由备课组教师轮流命题,以锻炼各位教师把握重点、难点、关键的能力,考试以后,能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从而使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寓数学知识于有趣的游戏活动或故事情节中,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也学得深刻。有效的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探究规律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知识的接受自然很轻松了。小小一个情景,会让你的课堂少了“营养丰富,口感欠佳”的遗憾。何乐而不为?

6、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根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人人参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或同桌交流,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慢慢养成一些终生受用的好习惯,比如独立思考、倾听、质疑、分享、合作等学习品质。只有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他才会有真思想、真所得。

7、有效练习,有效巩固、深化。

俗话说:拳不离手,戏不离口。练习是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必要途径。为了练习有效,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练习题要精而少,练习题的出示方式、坡度、深度等,都要考虑到。学生在练习

中巩固知识以致深化、应用。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设计练习题,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不但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知识,还不会给他们增加课业负担。

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在平常教学中,我们坚持 “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 “日日清”、“周周清”、“单元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日日清”是基础,“周周清”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补救措施,“单元清”是“日日清”、“周周清”的保障,有了“单元清”,才能促进学生努力去“日日清”、“单元清”,现在,“三清”已成为我校的一种学习习惯。这里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千差万别,很难做到“三清”,那可以要求适当降低。比如可以让80%的学生达到“三清”。

一般来说,影响学生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是:知识因素、速度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解决知识问题,还要解决速度问题和心理问题。数学知识在于点点滴滴的积累,平时练习或者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时要学生学会镇定,回想学过的各种方法,从条件入手,挖掘隐含的已知条件,或从结论入手寻找解题途径,从而争取取得优异成绩。

2010年9月

第11篇:初三数学分层教学

初三数学分层教学出效果

荷叶宝农学校刘贵华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层教学,这样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而且各个年级的分层教学并不完全一样。下面我就以本人近几年在初三的教学体会谈谈初三的数学分层教学。首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进行分层.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因为初三面临中考,各个学生的目标也不一样,我通常把学生分成三层。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首先按学生成绩给予所有学生排序,分出理论上的三层。一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二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三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一 目标策略的分层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一层 数学基础要扎实,培养数学创新能力,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让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二层 充分调动积极性,使他们掌握好数学基础知识和逐步培养数学基本技能。三层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让每个同学都有进步。对一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对二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推他一把,让他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三层学生突出了个“扶”字,让他们学会学数学,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

二 课堂备课的分层

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解决;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 如“一元二次方程”教学目标可定为:共同目标: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不同要求:一层:能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与不等式、函数的知识结合起来,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二层: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的问题。三层: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 课堂教学的分层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低起点、缓坡高、多层次立体化的弹性教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一层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三层的学生,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二层学生,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对二三层的学生要深入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与“学困生”交朋友,使他们抛弃胆怯和怕错的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包括错误),增强自信心。变要我学又不知道怎么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学。对这部分学生可以集中先讲或小组讲,再模仿练。总之,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对于一层的学生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领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并归纳出一般的规律与结论,再引导学生变更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变式探求。对一层学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突出教师的导,贵在指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进而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平时的课堂中我们的授课形式是多样的。全体参与的课占主导,既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又不能让A层学生知识有人为的断层。复式课的授课是一个补充。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同时练习不同层次的练习,评讲与练习交错进行。既不浪费时间又可各取所需,一举三得。这种形式在复习巩固课和初三的

二、三轮复习中我们常用。老师讲综合题能掌握的人不多,但几个问题又有不同的层次,学生能听做到那一层就到哪一层,讲下面的你就复习基础题。充分发挥了45分钟的效益。

四 各类作业的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我们平时的练习要求:A层学生基础题全做全练,中档题选做;B层学生基础题大部分做,中档题必做,难题选做;C层学生基础、中档题选做,难题必做。有效的调控了作业量和完成的可能性。

课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我们平时的练习要求:一层学生基础、中档题选做,难题必做;二层学生基础题大部分做,中档题必做,难题选做;三层学生基础题全做全练,中档题选做。有效的调控了作业量和完成的可能性。

课堂作业我们是使用活页作业纸的形式,目的是使选题符合需要。为此我们要求A、B、C三层作业都要有,题量一般为6:3:1,题前标示级别便于选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完自己层次内的题和以下层次的题。同时对二三层次的学生提出了基础题完成时间和质上的要求。要速度快、正确率高。作业全批全改。

课外我们主要使用补充习题。补充作业难度教低为二三层学生作业。同步导学为二三层学生的主要作业。批改上对三层学生尽可能面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集体讲评,反复训练。

五 表扬与批评的分层

分层评价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如对三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二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一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总之通过对作业评价,课堂学习评价,测试后评价等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积极囚素,促进智商和情商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大面积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分层教学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从模糊走向清醒;二是打破了“优生差生一锅煮、优生差生无法在课堂兼顾”的教学困境,每个层次都可以根据本层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标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与其相适应的教育,不同的层次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吃得饱,为每个同学都创造了进步的机会;三是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可以把不同类型的老师安排到适应其教学特点的层次,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特长;四是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提高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精神。

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反思

上传: 廖洪峰

更新时间:2012-5-29 9:06:58 中学数学教学行为反思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反思 沙河中学——廖洪峰

内容摘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抽象能力都要求极高的科学。而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尊重这一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 键 词:初中数学 新课程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依据学习情况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的教育,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而初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异。现在许多学校要求学生适应学校要求,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方法,违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强调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平行分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后进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因此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分层教学实施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学生具有个性差异。由于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首先,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其指导思想是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为了不给后进生增加心理负担,必须做好分层前的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不同成绩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应该向学生宣布分层方案的设计,讲清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以统一师生认识;指导每位学生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完全由学生自己自愿选择适应自己的层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情况进行合理性分析,若有必要,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基础上作个别调整之后,公布分层结果。这样使部分学生既分到了合适的层次上,又保留了“脸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伤害,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

一、水平相近原则:在分层时应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第二、自愿性原则:分层教学的一个前提在于对学生进行评估,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在此之前,应征得学生的同意,在于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之后,使他们理解并自愿接受分层;在分层过程中,老师的评估应得到学生的自我认可,自愿将自己归于某一个层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否则,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适得其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公开性原则:在自愿性原则的基础上,如果老师暗箱操作、将自己的分层结果强加给学生,势必导致学生的不满,他们或认为老师有所不公和偏袒,或者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等,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性,不仅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也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分层过程公开,陈述清楚自己的意见和原则,再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会有利于这一事件的推进。 转

四、感受成功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应使学生跳一跳,才可摘到苹果为宜,在分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五、动态管理原则:分层之后,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有所转变、更加努力获得了成绩的进步;一是教学中方法得当,有利于某一类学生的进步,使得其成绩大幅度提升;也有可能是某些学生不思进去,骄傲自大,反而导致成绩下降等。在这些情况下,原先的,已有的分层就要及时调整变更,将进步的学生放进好的层次里,将落后的学生放入差一点的层次里,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动态教学中,及时掌握各类学生的情况,对其展开针对性的、适合其目前状况的教学。动态管理,一是老师要主动发现变化,另一则是要允许学生自我建议调整层次。

第六、调节控制原则: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课堂上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激趣、指导、精讲、引思,调节并控制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第七、评价激励原则: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以纵向比较、表扬为主,及时肯定和表扬进步大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分层教学的组建与实施

1、对学生进行分层,建立分层档案

科学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设立学生分层档案是把本班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为高层学生、b层为中层学生、c层为低层学生)目的是具体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包括成绩和能力,跟踪实验过程中的每个学生的动态变化。

2、学生层次化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可将学生依上、中、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课文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a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

在编排座位时,最好四个人(1个a层、2个b层、1个c层)为一个学习帮扶小组,便于讨论、辅导、交流、提高、竞赛,体现群体中的“优势互补”。注意分组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c层逐步解体,a、b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3、教学目标层次化

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应有具体的要求,如对a层的学生要设计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b层的学生设计的问题应有点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对c层的学生应多给予指导,设计的问题可简单些,梯度缓一点,能掌握主要的知识,学习基本的方法,培养基本的能力。

如“二次函数”教学目标可定为:

共同目标:记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用它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层次目标:

a层:能从二次函数的图象推导性质,并能熟练运用它去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灵活性、综合性的问题;

b层: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推导过程,并能用它去解决一些稍为复杂点的问题;

c层: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推导过程,记住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

4、教学方法分层

教学方法上的分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应该采用不同的实现手段及教学方式。如,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进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对其思维进行更深层次的训练;而对于依靠努力取得成绩的这一类稍差一点的学生,则不妨通过各类题型的讲解以及拔高题目的训练,开拓其视野,使其掌握相对较深的解题思路;对于又差一点的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则显得十分重要。这样,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来讲,都是有益的。

5、课堂练习分层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或重新选编不同层次的练习,在选编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时,必须遵守基本要求一致,鼓励个体发展的原则。通俗点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在保证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习题综合与技巧分三个层次。

6、辅导上的分层:也即在课余时间或自主学习时间,老师对学生采取的辅导方式上的分层。这种分层辅导,有两层含义,一是,老师对于优秀的学生,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辅导,这类学生往往提出的都是较深的、思维要求较高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在相互交流中大家都能受益;同时将层次稍差点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辅导,以此类推。二是在辅导上发挥学生的作用,毕竟学生与学生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更多、彼此关系更亲密。其做法是,优秀的学生辅导稍次一点的学生,稍次一点的学生又辅导更差一点的学生,以此类推。这种辅导既可以是问题式的,有问即答,也可以是配对式的,一对一的责任辅导。总之都是有益于学生进步的。

7、课外作业上的分层:作业是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重要途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用,才能避免差生在难题面前的受挫和无奈,也能避免优等生对大量基础题的趣味索然,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巩固还是提高,都能给以满足。

此外,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还有基于学习者生物钟的考虑产生的时间上的分层、基于心里状况的辅导分层等等。总之,应该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学生的心理个性得到良性发展,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分层教学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了,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程度差的学生,因为学习目标定得较低,学习过程中又能得到老师更多的帮助,从而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程度好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也“吃得饱”了。同时由于分层的不固定,学生分层可上可下,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出现了“你追我赶,奋勇向前”的可喜局面。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发觉到了诸多的不足,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老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组的同学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因为他们总是尝不到最终成功的喜悦,但是由于中考的压力,很难找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评价方式。

总之,实施分层教学虽然有一些困难和不足,但不能否认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如何使这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新课程标准》(试验)

第12篇:初三数学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

反思一: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中,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在“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中,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进行活动,自己抽象出图形。彼此间的交流,实现了他们对“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特征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反思二:

一堂复习课的反思

初三的学习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这个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把握的好,在中考中还能提高不少,把握的不好,可能直接导致中考的失利。

上个星期做了一次小练习,但有几位同学做的不太理想。我也做了及时的分析,也找了他们做了交流。其中张茜同学数学是她失败的原因,问题出在做题目的习惯上,遇到一道难题就呆在那半天,结果导致最终后面的题目拿不到分。而其他几位同学不是这门薄弱就是那门。所以最终总成绩总是提不上来。

通过这次练习,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学习习惯不好,不会考试,学的好不一定能考好,所以接下来应该是加强他们学习习惯以及做题目习惯方面的方面的培养,这样可能在最后的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三:

教学中陷阱的构置

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一大误区。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我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我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我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我在今后教学中,会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反思四:

创新设计让学生体现积极向上

在学生上网查询,精心设计、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几何图形的组合设计”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是以某年的一道中考题为课题内容设计的一节课,以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设计一幅图,并说明你想表现什么。事先由老师将课题内容布置给学生。由两位学生作为这节课的主持人,其他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说明自己的创意。最后,老师作为特约指导,对学生的几何图形图案设计及创意、发言等进行总结,学生再自己进行小结、反思。整节课学生体验了图形来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现代数学观,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学会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同时这也是跨学科综合学习的一种尝试。

反思五:

矫正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及时上交,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订正的作用,将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当天了解、当天解决、矫正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到位。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为反馈的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反馈矫正的及时性。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

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可利用提问或板演等多种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 ,一般我们应把提问、解答、讲评、改错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不要把讲评和改错拖得太长。最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在一日为好。

2、注意反馈矫正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

3、注意反馈矫正的灵活性。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矫正形式。咳提前设计矫正方案,也可预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获取信息后,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方案。 在作业的检查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学生是否存在抄作业现象,是否认真订正作业。总之,反馈矫正一定要落在实处。

我们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如果我们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第13篇:初三数学教学反思

初三数学教学反思

我是中途接手初三数学教学工作的,反思一学期的教学总感到有许多的不足与思考。从多次考试中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学生对于比较基本的题目的掌握具有很大的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题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平时教学中总感到这些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再多强调,但事实上却是问题严重之处,看来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练习的反馈与矫正。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数学作业本必须及时上交,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及时设法解决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落实订正的作用,将反馈与矫正要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当天了解、当天解决、矫正到位,也就是说反馈要适时,矫正要到位。另外我们还应注意反馈来的信息是否真实,矫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为反馈的信息虚假或不全真实,那么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就不会采取及时、正确的矫正措施。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反馈矫正的及时性。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上课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积极动口、动手。可利用提问或板演等多种方式得到学生的反馈信息,一般我们应把提问、解答、讲评、改错紧密的结合为一体,不要把讲评和改错拖得太长。最好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及时反馈在一日为好。

二、注意反馈矫正的准确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地帮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尝试到因积极与老师配合、真实地提供信息而尝到学习进步的甜头。

三、注意反馈矫正的灵活性。我们在教学中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矫正形式。咳提前设计矫正方案,也可预测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获取信息后,认真分析其问题的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正方案。在作业的检查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学生是否存在抄作业现象,是否认真订正作业。总之,反馈矫正一定要落在实处。

我们要主动辅导,及时令其矫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然,如果我们只强调学生的主动和自觉,而不注意自身的主动和自觉,结果也会不如人意。

总之,反馈与矫正在教学中总是循环往复的,不断加强反馈与矫正,对于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重反馈与矫正。

第14篇: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年段长班主任的关心支持和热心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

二、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我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分成基础目标(交待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提高性目标(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技巧,提高数学能力等),在把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去,对每一节课力求多备学生,多备“差生”:我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用小黑板准备几道基础性的、简单的小练习题,让差生“跳一跳够得着”,“吃”得上,学得到,循序渐进。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在课堂内,我常常是以上节课学生作业为依据,逐个找出每一个学生的最低起点,以此结合这节课内容安排教学。讲课中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差生跟上。有时根据问题的深浅,选择适当的学生提问、板演等。特别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极基础、极简单的问题,让差生优先回答,使差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信心。有时还要根据全班学生听讲时的表情、神态,适时微调讲课的频率、声音、提问、重复。比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时走神,我就马上给其简单提问或板演,或提高声音,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发现一些学生眉头紧皱时,就把关键的地方重复讲讲等等。在课堂上合理分配讲课和练习、思考时间,避免讲得过多,包办过多,学生练习时间少,思考机会少。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其实是说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学会自己学习,自学成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可见好习惯养成性教育的重要性。我注重狠抓习惯教育,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准备,课后复习巩固,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上课讲得再好,还得有适量的练习。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适量的练习尤其重要,课堂作业、课后作业、阶段复习作业,都是巩固知识的手段,必不可少。但是我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应适量,让学生愿意做,不搞疲劳战。对于差生,我应因材施教,布置一些基础性、简单的课后小练习题或者给以分散难度的习题、作业,并加强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一年来,通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公开课受到各位老师及领导的好评。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清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第15篇: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总结

一、领会精髓 制定计划

初三教学工作是整个初中教学工作的重点,要针对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基础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出学校或班级的教学计划。同时,老师对初三数学教学工作制定专项计划至关重要,要“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勤鼓励”的教学方法,制定了初三教学计划。

二、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教学活动”,而问题又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上,始终做到一位教育学家的要求:“教师要和善愉快的教育学生,在没有欧打、没

有哭泣、没有暴力、没有厌恶的气氛下,喝下科学的饮料”。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从而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喝下这“科学的饮料”。

3、创造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三、团结奉献 拼博进取

1、团队合作。虽然初三教师只是一人孤军奋战,但以科组长王团结为首,带领数学科组6位老师,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全科组老师工作中团结合作,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2、努力拼搏。在复习阶段,全科组老师团结合作,齐心协力,找题、选题、编题,并对一些资料进行剪贴重组,自编大量资料,使习题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效性。而自己也对于每次单元测试,摸拟测试,不管每天几点钟考完,当天必须批改,因此,经常把没有改完的试卷带到家里完成,摸爬滚打,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四、科学备考 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

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复习分三个阶段:基础复习、专题训练、摸拟测试。

第一阶段要求紧靠教材,打好基础知识,做到四个重视。一是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二是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三是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四是重视原理掌握,设计变式题目训练,杜绝学生死读书现象。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和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2、及时进行复习阶段验收。对每部分复习都有3套资料:基础回顾、拓宽发展、综合运用。每部分复习结束都要进行验收,测试后认真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针对性的讲

评,达到试后100分的目的。

3.复习时处理好五个关系。五个关系:一是大纲、考纲、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讲与练之间的关系;三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四是外订资料、网络资源、自编题的关系;五是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以上是个人在多年初中教学实践中的积累的一些经验做法,虽有所收获,但科学、专业的教学研究部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继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地区教学规范要求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并望与所有教学爱好者共享。

郭老师

第16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工作压力较大。不过在各任课教师的相互协调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4、在下半学期抓好部分学生晚自修工作,形成学习小团体,带动班级、年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了解中考动向,充实自身知识。

二、团结奉献拼博进取

团队合作。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三、科学备考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复习分三个阶段:(1)基础复习、(2)专题训练、(3)摸拟测试。

第一阶段要求紧扣教材,打好基础知识,做到三个重视。(1)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2)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3)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4)重视原理掌握,设计变式题目训练,杜绝学生死读书现象。这一阶段复习并不是对旧知识的机械重复和堆砌,而是查缺补漏、填平补齐,讲清知识的疑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实现知识重组、升华的目的。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2、及时进行复习阶段验收。对每部分复习都有2套资料。(1)基础回顾;(2)拓宽发展;。每部分复习结束都要进行验收,测试后认真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针对性的讲评,达到满分的目的。

3.复习时处理好五个关系。(1)大纲、考纲、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2)讲与练之间的关系;(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4)外订资料、网络资源、自编题的关系;

(5)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以上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既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网络综合-2011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时光如水,转眼一学期已经过去,现将自己在这学期工作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一、依靠集体智慧,营造良好的教研气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班的成绩突出,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整体水平高,才能真正打得出去。我们数学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其中的8位老师荣辱与共,相互支持和鼓励,课组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保质保量,大家毫无保留,广泛地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研讨,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有效保证了教研的质量。我们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也强调个人的工作责任制,避免吃“大锅饭”,根据各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订出了相应的奋斗目标。在我们的心目中,只有打团体战的概念,没有单独冒进的念

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

二、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

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

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普通班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

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要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比如给学生及时的辅导;给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及时的提醒;给有好的解法的学生及时表扬;给失去信心的学生及时的心理安慰;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潜能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有充分足够的情感交流,才能在教学中在一种愉悦、竞争、合作的

环境下完成。

三、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营造课堂教学高效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每节课的高效益。中考要取胜,必须从初一开始抓起,打好基础很重要。学校给我们的教学时间与别的学科一样,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到“精讲”,对教师来讲,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对概念、定理、公式、规律的消化;注意针对学生的知识缺陷和疑难问题作重点讲述;注意新旧知识、新题旧题的对比,把复杂抽象的问题作连贯解决;注意解题方法的延伸,摸索解决的规律;注意一题多解的研究和条件多变的问题的对付方法;注意富有思考性的

新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研究。

“练”这一环也是我们后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基本上保证每节课有30分钟以上的练习时间,而练习题必须是经过我们精雕细啄的、与中考接近的、有代表性的题目:理解概念、巩固定理的基础题;运用知识的能力题;一题多解的思维题;易出错的常见题;综合分析的提高题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强化练习,学生的解题准确度,应变能力,及技能会有很大

的提高。

中考是一场硬仗,要打好这场硬仗,不能强攻,只能智取。我们只有不断去面对、去解决客观存在的问题,切实遵循教育教学的方针办事,团体智慧 + 个人努力 = 成功。

一学期以来,通过不懈努力,我所任教的班在学校的同科比拼中始终名列前茅。但成绩已成为历史,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从零开始,不断研究新形势、新特征,不断努力,向各校学习,向各学科学习,向同行学习,为我们的教育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初三数学

教学总结

范文作者:佚名范文来源:不详范文栏目:教学工作总结收藏本页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和年段长班主任的关心支持和热心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本年度的工作做简要的汇报总结。

一、师德表现: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党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业余不从事有偿家教及第二职业。

二、教育教学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我把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都分成基础目标(交待单元内容的基础知识)和提高性目标(熟练地掌握数学运算技巧,提高数学能力等),在把每个单元的基础知识分解到每一个课时中去,对每一节课力求多备学生,多备“差生”:我每节课都根据教学内容用小黑板准备几道基础性的、简单的小练习题,让差生“跳一跳够得着”,“吃”得上,学得到,循序渐进。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在课堂内,我常常是以上节课学生作业为依据,逐个找出每一个学生的最低起点,以此结合这节课内容安排教学。讲课中努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差生跟上。有时根据问题的深浅,选择适当的学生提问、板演等。特别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极基础、极简单的问题,让差生优先回答,使差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有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和信心。有时还要根据全班学生听讲时的表情、神态,适时微调讲课的频率、声音、提问、重复。比如,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时走神,我就马上给其简单提问或板演,或提高声音,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发现一些学生眉头紧皱时,就把关键的地方重复讲讲等等。在课堂上合理分配讲课和练习、思考时间,避免讲得过多,包办过多,学生练习时间少,思考机会少。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其实是说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者,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学会自己学习,自学成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可见好习惯养成性教育的重要性。我注重狠抓习惯教育,反复抓,抓反复,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准备,课后复习巩固,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

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上课讲得再好,还得有适量的练习。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适量的练习尤其重要,课堂作业、课后作业、阶段复习作业,都是巩固知识的手段,必不可少。但是我坚决反对题海战术,作业应适量,让学生愿意做,不搞疲劳战。对于差生,我应因材施教,布置一些基础性、简单的课后小练习题或者给以分散难度的习题、作业,并加强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平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对自己的教学促进很大。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一年来,通过开公开课,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也使我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公开课受到各位老师及领导的好评。

以上是我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不足之处清各位领导及老师指正。我一定再接再厉,努力工作。

第17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2年回顾与总结

秀林镇中李小平

转眼间,一个学期工作己经划上了一个句号,这个学期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虽然做得还不是很好,但我一直在努力;虽然还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工作经验,但也有一些我自己积累的看法。

一、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级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根据每班学生实际情况,我精心编写好教案和测试卷,制作教具,设计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随时加以修改,课后做好课后反思笔记,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初三年级的数学内容多,是初中数学的综合运用阶段,又面临中考压力,学生两极分化大。因此,我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次教学,设计一些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和与练习,采用多样化教法,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练习。本学期我主要以提高中等生成绩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培优扶差”工作,分层次教学只是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对选中的目标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与作业面批,每次课前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先温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通过自学争取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书刊,扩大其知识面;同时对后进生,降低习题的难度和作业量,促使其学有所得。

二、师德师风方面: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三、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1、虽然我狠抓考风考纪,但是在本学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是有2位同学在数学考试时作弊,我会认真反思并协调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对初

一、二课本里中等难度的题目都不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几乎没有人会做;大部分学生有粗枝大叶的习惯,经常不小心做错题,影响了考试成绩,需要我今后加强课外辅导。

总之,本学期我在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业务能力方面,在教学管理方面,在组织教学方面,在经验总结方面等都需要我继续努力,我相信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收获,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第18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7初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一开始,计划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回顾工作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实施改进方案。

上学期工作,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不足。⑴听课太少。听课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迅速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捷径。本学期,我将克服课多时间紧的困难,以及不为懒惰找借口,多听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优秀教师的课,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⑵课堂设计不合理,没有当堂检测的时间。本学期在第一轮复习中一定努力在备课中做好一切充分准备,合理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练习与检测

二、制定好中考复习计划

复习分三个阶段:一轮复习——基础复习、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三轮复习——摸拟测试

第一阶段要求抓好基础知识,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

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19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与反思

学 校:西集中学

学 科:数学

姓 名:侯金菊

1

2013—2014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工作,可以给本学期工作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作为下学期工作的新起点,期待下学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对学生负责,必须对学生家长负责,必须对学校负责,也必须对自己负责——毕竟这是我的工作,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将我的工作做到最好!抱着这样的想法,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工作,虽然做得还不是很好,但我一直在努力;虽然还谈不上有什么好的工作经验,但也有一些我自己积累的看法。

一、教学工作方面: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

3、4两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主要是继续抓好两个班的日常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每班学生实际情况,我精心编写好教案和测试卷,制作教具,设计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随时加以修改,课后做好课后反思笔记,积累经验。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初三年级的数学内容多,是初中数学的综合运用阶段,又面临中考压力,学生两极分化大。因此,我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次教学,设计一些适合各层次学生的作业和与练习,采用多样化教法,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练习。本学期我主要以提高中等生成绩为目的,对学生进行“培优扶差”工作,分层次教学只是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对选中的目标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与作业面批,每次课前利用上课前的5分钟先温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基础较好的同学,鼓励他们努力通过自学争取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书刊,扩大其知识面;同时对后进生,降低习题的难度和作业量,促使其学有所得。

2 针对4班的班风和学风上的特殊情况,我制定了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进度,方法上主要以激励教育和鼓励为主,内容上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出发教学,让学生建立自信,不要以为自己什么也学不会,减少习题的量和难度,是学生们对学习先产生兴趣,再提成绩。

二、师德师风方面: 1.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本学期主要听了丁杰、李元凤和外校老师李晓莉等老师的课,其中听丁杰老师的课将近10节,努力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2.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3.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三、学生心理教育方面: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深感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到学校读书,一方面是学习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对于一些心理上有波动、情绪不稳定、学习上有疑惑或者其他方面需要老师来开导的学生,老师要耐心地、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与引导。对于那些比较调皮、经常犯错的学生而言,有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而是不愿意去想,忘记了去做,而且每一次犯错后总是能给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必须

3 一次一次地耐心地找学生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当某些很让我生气的事发生后,我采取冷静法,先不找学生谈话,等自己冷静下来重新调整思路后,用另一种方式再找学生谈。这时心平气和,思路清晰,谈话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四、课堂管理方面:

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和考试作弊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重视表扬与鼓励,对于后进学生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五、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

1、虽然我狠抓考风考纪,但是在本学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还是有2位同学在数学考试时作弊,我会认真反思并协调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学生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部分学生对初

一、二课本里中等难度的题目都不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几乎没有人会做;大部分学生有粗枝大叶的习惯,经常不小心做错题,影响了考试成绩,需要我今后加强课外辅导。

总之,本学期我在工作中有成绩,也有不足,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业务能力方面,在教学管理方面,在组织教学方面,在经验总结方面等都需要我继续努力,我相信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收获,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

第20篇: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初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茂名市第十五中学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7)、(8)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三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工作压力较大。不过在各任课教师的相互协调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关注每位学生,帮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住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高考竞争的残酷,带来中考形势的严峻。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不管优生和学困生,他们的学习都是被动型的。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能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教师的工作怎样努力也没用,这就迫使我们去研究学生的心理,找出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 我们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并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和工作措施:优生---拓展;中等生---狠抓;学困生---辅导。优生有较好的思维习惯,上课前我们先把问题布置给他们,让他们自已先研究,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课时则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让他们舒展自己的见解,然后老师加以归纳总结,并进行深化、类比和提高,从高、严、难三个方面要求他们;中等生是一个大的群体,在普通班是学习的主流,上课时我们以他们为主,力求在课堂上消化所有的知识点,作业和练习题也以基础题为主,强化训练,普遍提高。对于差生,我们本着提高一个算一个的心理, 1 用爱心从思想上感化他们,用耐心从学习上帮助他们,在课堂上编出让这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题目,力求使他们每节课有事可做,每节课有收获,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采用抓两头、促中间,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备课。精心钻研教材,细心备课;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易混易错知识点清晰,并掌握好、中、差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次设计练习题,分层次落实训练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轻松学习,学有所获。

2、授课。一是从问题出发进行教学。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问题教学唤起学生的创造灵感,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开启心智。从而使学生达到“三自”,即: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尤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二是情感教学。深刻领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效应,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正确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3、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一是从多个方面给学困生创设学习时间空间,采用课堂多提问,一帮一合作学习,作业分层照顾,指导学困生自己提出问题等措施;二是利用课后时间与其谈心,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经常在学困生的作业上、试卷上写上一些鼓励的语言,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到学校、家庭齐关心。

4、在下半学期抓好部分学生晚自修工作,形成学习小团体,带动班级、年级学习数学的风气。利用网络资源,参考历年各省市中考题,了解中考动向,充实自身知识。

三、团结奉献拼博进取

团队合作。我们三位数学老师团结在一起,把初三教学工作摆在首位,齐心协力,采用听课、评课,使初三的数学教学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

四、科学备考真抓实干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具体要求是:明方向、对方法、细备课、深挖掘、精选材、强典型、准讲述、清思路、实效果。复习分三个阶段:(1)基础复习、(2)专题训练、(3)摸拟测试。第一阶段要求紧扣教材,打好基础知识,做到三个重视。(1)重视易混、易错知识点;(2)重视“三基”的落实,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3)重视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的目标是对重点知识过程化,基本图形结论化,使定理图形化、图形公式化、公式语言化,即形、式、语言三为一体,让全体学生都有收获。(4)重视原理掌握,设计变式题目训练,杜绝学生死读书现象。这一阶段复习并不是对旧知识的机械重复和堆砌,而是查缺补漏、填平补齐,讲清知识的疑点,扫除知识的盲点,从而实现知识重组、升华的目的。第二阶段专题训练要求抓好考点。这一阶段设立了五个专题:一题多解问题,一题多变问题,题组问题,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

3 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变,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由命题的条件与结论的变化,拓宽思维;通过题组教学,使学生掌握某一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学会联想与类比,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猜想;通过解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阶段模拟测试。通过做卷,讲评,要求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针对学生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系列的练——评——练的教学活动。

2、及时进行复习阶段验收。对每部分复习都有2套资料。(1)基础回顾;(2)拓宽发展;。每部分复习结束都要进行验收,测试后认真阅卷,做好试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针对性的讲评,达到满分的目的。

3.复习时处理好五个关系。(1)大纲、考纲、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2)讲与练之间的关系;(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4)外订资料、网络资源、自编题的关系;(5)尖子生与学困生的关系。 以上是我在初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虽有所收获,但也还有些差距。我有决心与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既往,积极投身于新课标的实验中去,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同行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使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争取再创佳绩。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