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如何教学生做人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15:3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我怎样教学生做人(、8月)

我怎样教学生做人

品着醇香的咖啡,听着醉人的音乐,又一次开始了我的班主任个案写作之旅。酝酿好了无数个开头,思索了无数个精彩的片段,但我居然无从入笔,是感悟太多,还是„„我又酩了一口醇香的咖啡,突然想起我们虎林校门口的紫藤架下那句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呀,“教会学生做人”不就是我们班主任毕生的追求吗?今天我愿与你们一起分享我班主任之旅中的几个教会学生做人的小故事。

班主任工作要讲究艺术 ——一小堆垃圾事件带给我的思考

清晨,走进教室,我习惯性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昨晚的值日工作做得不错,但当我注视到最后面没人坐的台板内时,那里赫然有一小堆垃圾在台板内躺着。这又是谁干的呢?谁的胆子那么大,居然在教室里还吃零食,这可是我明文规定不允许的。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甚至想好了一百句教育孩子的话,但就在那一瞬间,我责问自己:这样处理会有什么好结果吗?学生会记住教训吗?学生会心服口服吗?我真的差点犯了一个大错。我灵机一动,把垃圾收在一张纸片上,放到讲台上,环视了一下教室:同学们正用诧异地眼神注视着我:“老师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笑嘻嘻地说:“别猜了,这堆垃圾是老师从后面台板内理出的,老师想,有时我们学生会偶尔把老师的叮咛抛到了脑后,但问题的关键是:错了,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同学们齐声回答:“知错就改。”“太棒了,不愧是杨老师的学生。但老师知道,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需要勇气的。老师给你们机会,相信扔垃圾的同学会到老师那里认领的,现在离上课还有5分钟,老师在办公室里等你们。” 话音刚落,我人还未离开教室,沈佳亮就走在了我的前面,向办公室走去。我随后走进办公室,笑眯眯地看着他轻声问道:“怎么样,有什么话要跟老师说?”“我是来认领垃圾的。”他低着头轻轻地说道。“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何尝不值得表扬呢?今天老师非但不批评你,还要表扬你„„”“老师,这里面的糖纸是我的,但锅巴不是我扔在里面的„„”“你去吧,今天的事情希望你在自主比较本上有所反思„„”

我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刚刚的兴奋早已没了,原来垃圾还没认领完毕,会是谁扔的呢?他有那份勇气来承认吗?

我在办公室焦虑不安了一节课,好不容易下课了,陶帅匆匆走进了办公室。“你有事吗?”我小心翼翼地问。“老师,台板里的锅巴是我扔的!”我当时真 1

的想抱住我的学生说:“你真是太棒了!”但我不能失态。我缓了一下情绪,笑着跟孩子说:“这节课肯定没上好,是不是在矛盾中度过,但老师真的想对你说,老师不会批评你,因为你的承认错误的勇气足够让老师表扬你了。”他憨厚地笑了„„

在傍晚的自主比较差异本上,陶帅情不自禁地写到:当老师发现昨天我乱扔的垃圾时,我心里七上八下,我到底该怎么做呢?去还是不去?下课铃声响起,我终于决定:我应该去,因为这件事是我做的,我就应该担起责任来,但当我说完后,老师非但没有责骂我,反而还表扬了我,我真是受益匪浅,我会牢牢记住这个教训的„„

我真庆幸自己没有用老办法去处理那堆垃圾,班主任工作是要讲究一点艺术的。

因为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导”比“惩”更具有它的艺术魅力。

孩子,老师同样为你而喝彩

英语默写如期进行,对于今天的成绩我还是充满了期待:这是期中考试后的第一次默写,他们的士气怎样呢?我仔细翻阅着赵老师精心批阅的每一本默写本,就生怕漏了哪个精彩的本子。

“龚蔚娴100、施敏100、徐佳宝100、俞新华100、陶帅100„„”我无比欣慰,看来期中考试结束后,大家的学习干劲还真不错。我赶紧继续往后翻阅:黄晨煜100分。什么,他?100?我不会看花眼吧!斗大的红字清清楚楚地写着:100。

我真的无法想象他昨晚花了多长时间才换来这来之不易的100分呀。你要知道,英语对他来说一直是他的薄弱环节,以前的默写几乎一直在60分左右徘徊。但自从实施“今天谁又会赢”的活动后,他似乎找到了希望,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也能当上老大。无怪乎他在自主比较中这样写道:我今天又上个台阶了,80分那,也许别人还以为我不用功,其实我昨晚真的背了将近一个半小时,老师,我会登上老大的位置的„„我情不自禁在他本子上鼓励到:孩子,成功会属于你„„。真的没想到,今天他终于又有了质的飞跃——满分。意义非同一般。

我走进教室,总结今天班级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当总结到今天的英语默写时,我特意打了一下顿,我没有先表扬,而打趣到:今天谁能问心无愧地对老 2

师说:昨晚我所有的作业都尽力了,包括背英语。孩子们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要站出来。我又鼓励到:只要你尽力了,你就是问心无愧的。终于有人站出来了,果然是他——黄晨煜,真的是黄晨煜。我故作惊讶地说:“说说看,你为什么说自己尽力了?”他腼腆地说道:昨晚我背13个英语单词与词组,我背了足足2个小时„„同学们的眼光刷地都投向了他,无不为之而震撼。我当时真是激动万分,随即讲道:今天英语默写黄晨煜默了100分,这100分远远大于施敏等同学的100分,同学们能理解这一道特殊的不等式吗?

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都在频频点头。

我当时真的几乎激动得想哭,为他的那份自信,更为他的那种精神„„ 难道他不值得喝彩吗? 孩子,老师为你而喝彩。

黑板檫得真干净

“这一周你们班的黑板檫得特别干净,简直是一尘不染,那个值日生真不错„„”任课老师对值日生赞不绝口,我狡黠地笑了笑,“是吗?谢谢你们的夸奖。”我的思绪又回到了周一的上午„„

我和往常一样,听到下课铃声,条件反射地向教室走去。我要用我的眼睛去看看哪些学生真正做到了文明休息。

似乎一切正常,有的在PK英语,有的在小声探讨数学题目„„但当我的视线回到黑板时,我惊呆了:黑板还没人檫。莫非他忘记了,要我提醒一下,我一看值日名单:吴磊。我刚要开口想提醒他,但我发现:好象事实并非如此,他的脸上分明写着:我不干。也许是迫于我的威严,也许是„„他还是从位置上走了出来,但走上黑板前的瞬间,他居然瞪了我一眼,他似乎极不情愿地擦着„„

“擦黑板确实是值日中最辛苦的,他也许觉得劳动委员的安排不妥,为什么最苦最累的活一定由我干„„也许„„”我猜测着他那阴沉着的脸的背后的想法„„难道就这样让他带着怨气来做值日吗?”

我的大脑在迅速地转动,在下课铃声响起时,我的头绪也理清了(这是我的工作习惯,找学生谈话,一定要备课,无效的谈话坚决不谈)。我快步向教室走去,我要和他聊聊。

我轻轻抚摩着他的手“老师给你讲个故事好吗?”“好的。”他一脸茫然。“美 3

国发生的一起大学枪击案,你知道吗?”他摇了摇头,我补充道:“一个韩国留学生由于他的长期郁闷等种种因素,居然枪杀无辜,32人的生命呀„„”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我的故事所吸引,“在这32名无辜者中,有两位教授,其中一位教授完全可以自己逃脱的,但他没有,反而用自己的血肉之驱挡在教室门口„„”他听得入了神,我突然话锋一转:“吴磊,你说说看,假如老师也经历这样的事,在你看来,老师会怎么做呢?”“老师肯定也会挡在门口,为我们赢得时间„„”“为什么?”我的眼里放光了。“因为老师的心里装得满是我们„„”“是吗?”我受宠若惊。“那你爱老师吗?”“爱”他脱口而出。“既然你那么爱老师,那老师假如遇到困难,需要你帮助,你愿意吗?”我试探到。“我愿意!”他回答地如此爽快。我知道所有这一切都发自他的内心。“那现在老师遇上了一件麻烦事:班里最脏、最苦、最累的值日工作就是檫黑板了,现在没人愿意干,你愿意帮我这个忙吗?”他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他也终于明白老师今天一席交谈的本意了,他欣然点头:“我愿意,我愿意!”“孩子,”我趁热打铁,“老师刚刚在教室里早已发觉你的不对劲,是不是在埋怨:一个小组那么多人,为什么擦黑板的偏偏是我,劳动委员安排不妥当„„”他的脸更红了。“老师别说了,我知道错了„„”“值日工作本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怎么可以拈轻怕重呢?何况假如我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我还可以荣幸地对自己说:苦了我一个,幸福了一小组,再苦,我也值„„”

“老师,对不起,我真的懂了,谢谢老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谢谢„„” „„„„

之后,当我走进教室时,他那无怨无悔、认真、仔细地插着黑板的背影时刻在我眼前闪现。

我又一次用我的智慧赢得了学生对我的爱。

„„„„

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再次在我耳边回响,我愿经年累月、默默耕耘。把对学生持久的爱,汇成涓涓的细流,去滋润他们稚嫩的心田。看着自己的学生在一天天健康成长,看着他们战胜自己,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我感到无比欣慰。有什么事业能比“教人求真的事业”更伟大呢?

我愿把我的汗水献给这伟大的事业,献给这阳光的事业。

推荐第2篇:教是教做人

教是教做人,育是育心灵

----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有感

赵新红

2011年3月

19、20日两天,我们学校一行4人参加了在临沂市蒙山沂水大剧院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两天的学习,感触很深,同是战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同仁,我们做的远远不够,对教育的理解还处于较浅的层次,有很多的做法过于简单,没能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教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李迪:将爱情教育进行到底

3月19日上午,我们聆听了李迪老师专题报告-----《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李迪老师的网名-----初荷我早就在班主任之友等杂志上有所了解,今天面对面学习,更是感触很深。《走进春天,请勿打扰》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无不体现了对学生的无比关爱。再就是李老师太有才了,时常大段大段的背诵诗词,人人非常感动,真是润物细无声。她的班级管理理念就是----对班级付出的越多,同学们对班级爱的就越深。其实就是放手让学生去锻炼,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确,作为职业中学的学生,坏习惯肯定很多,李老师却能够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让她们自觉归属集体,在学习、活动中快乐成长,学会爱和被爱。我们总是抱怨学生这不好,那不好,实际上只要我们真心地与他们沟通,真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诫 律

——为早恋的少年朋友而作

喜欢一个人,是无罪的;但如果你的爱妨碍了那个人的健康发展,你就是有罪的!

被一个人喜欢或者被一些人喜欢,是无罪的;但如果你利用这些喜欢去玩弄人家就是罪不可赦;或者你陶醉于这个“被喜欢”,而忘了自己的前途,那就是对自己的犯罪!

两个人相爱了,也是无罪的;但是因为这个爱彼此沦落为平庸者低贱者,这就是在对自己犯罪的同时又相互犯罪!

有些毒药蘸着蜜糖,几乎没有人能够分辨出来,等到毒发的时候,多半已经彻底无救,这也就是许多年轻美貌的女子一生一无所成的一种解释。这也是我的好几个容貌漂亮的女学生进高中后成绩直线下滑,最终进不了重点大学的原因。 爱,是无罪的;但打着“爱”的旗号的,往往只是一些无所事事者的生活调料。 爱,意味着必须给对方带来欢乐幸福,而不是灾难、痛苦、前途茫茫。

我知道我这样理解爱情会被另一个我谴责为功利心太强,但至少从我的内心出发,我是绝不愿我爱的人因为我的爱而受到伤害的。或者说,如果我的爱总是带给对方痛苦,那么即使她愿意,我也将从此远离。

让阿佛洛狄忒原谅我或者责罚我吧,我将把我手中的金苹果,献给从宙斯额上蹦出的雅典娜。

昨天下午班会,我就利用上面的案例给两个班召开了班会,我告诉同学们:“幸字上面是个土字,下面是钱;福字是有点衣服、有口饭,还要有田地;一次幸福是要有基础的。我们同学都要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行为在妨碍班级的形象和个人的进步?”

郑学志:做幸福的教育工作者

幸福从心开始

凡尘俗世中,总有许多不甘寂寞的心,会抱怨生活的平淡无奇,日子的索然无味。于是灯红酒绿中,多了些买醉的身影,麻痹了的心灵生不出诗情画意的风花雪月,曾经的美好被沧桑替代。

记得曾经年少,一段轻狂岁月中:

曾为春天里的一棵小草,而感叹生命的强韧

曾为秋日里的一片落荫,而稀嘘岁月的无情

可以在夏日的细雨中,一任雨丝洒落,就只为雨巷深处丁香的清幽

可以在冬日的风雪中,徜徉一夜不归,就只为小院人家腊梅的芬芳

而今,在现实与忙碌中,思绪不再飞扬,情怀不再美好。在纷纷扰扰的尘世打拼,人累了,心也累了,累得装不下一轮月亮,累得容不下一片落叶。

老大说:幸福是从心开始的。

于是在匆忙的旅途中,偶尔停下脚步,聆听一下心的声音,让心在自然中感受一下万物的轮回与四季的交替;让心在俗世中作一次清新的飞舞,洗去铅华尘封,还原一份明净。这样的时候,便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追逐的不过是可以轻轻挥洒的浮尘。

当老师的确实要加强自我修养,提升自身的人格,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确实,教师的人格魅力要胜过千言万语。

以上是郑老师的一席话。郑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对 班级自主管理的机制建设做了详细讲述,让我们受益非浅。

段惠民:做智慧班主任

3月20日上午,听了段惠民老师做的《教就是教做人,育就是育心灵》关于班主任成长的主题报告,收获颇多。

初见段老师,中等个子,气质温厚,语言风趣。他自称“河南乡村小教师”。但他这个小乡村教师可不简单,出版教学专著2本,发表教学论文120多篇,濮阳市优秀教师,全国十佳班主任。

听段老师的报告,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是一种耐心的艺术,是一种细心的艺术,让学生从体验中得出感悟,触及心灵,感动灵魂,从活动中得到心灵的滋润。也深刻的领悟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会取得成功!”段老师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何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正如他所说:“爱学生,就会想出教育学生的好办法来”。所以他提出班主任工作情感上倾注一个“爱”字,做思想工作突出一个“细”字,使用方法表现一个“活”字,处理棘手问题善用一个“巧”字。在他的讲座中,透过诸如“智断眼镜纠纷”、“永远的秘密”等事例,我看到了一个对学生充盈满腔爱意,对班主任工作充满睿智的班主任形象。

真正爱学生的老师,就要不断学习,段老师去年一年买了1000多块钱的书,乘飞机、坐火车都在看书,真是令人尊敬,这也许就是“河南乡村小教师”成长的秘诀吧。去年10月,我在济南开会,买了四本教育专著,只看了两本,惭愧!忙只是一个借口。

整整一上午沉浸在段老师的妙语连珠、幽默诙谐之中,没感到一丝疲倦。

王建宗:德善双修,昂首做人

王建宗校长的大名早有耳闻,但近距离的听王校长讲话还是第一次。这次面对面的学习非常好。能够把向王校长这样的大师级人物请来,可以看出领导用心良苦以及办好教育的决心和力度。这次学习令我感受颇深,王校长深厚渊博的学识素养,让我领略到了一位兼具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文化积淀的教育大儒的风范。 如果,我们把教育比作一艘大船,那么,指导和保证这艘船正确行驶的双桨,一定是教育科学。聆听王校长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应该懂得必要的教育科学理论,一位好的教师,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讲好一堂课,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教育体系,用这个体系驾驭教育教学工作。而我们教师自身怎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素养、不至沦为一介教书匠?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学习。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 无论是从大教育观的眼光来看、亦或是从教书育人的宗旨来说,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德育工作做深刻的研究、都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德育基本规律。

我们的感悟

一、改变,从我们自己开始

第一个改变,我能成功!自信,很重要,说一句,我能成功,道一句,我能成功,我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我能成功,当你深信不疑我能成功的时候,你我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这样那样的犹豫吗?一切的问题,一切的犹豫,在我能成功下,完全可以忽略。我们必须坚定信念,管他前面是刀山还是火海,一句话,我们勇敢前行,绝不犹豫。

第二个改变,我们与他们不一样!有的老师可能会想,我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班主任。这不对,我们必须告诉自己,我们与他们不一样,与一般的老师不一样,与一般的班主任不一样。

第三个改变,我很重要!我们没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也没有显赫的家财势力,我们只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班主任,处于社会的底层,处于教育的最一线、最底层。但我们对于孩子,我们教给孩子知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我们教给孩子好多好多,有的孩子可能因为你我的一二句话就改变了一生。那么,我们很重要,不是很重要,是非常的重要。当我们时常对自己说我很重要,真正看重自己的时候,你再也不会有自卑,再也不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不好的,你会喜欢上你所从事的工作。

第四个改变,让孩子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孩子,应该是快乐的,不能因为学习,而变得没有欢乐,没有幸福。我们必须让孩子因我们的存在而感动幸福。这样我们再去要求孩子,才更有说服力,而且孩子还能在我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做得更好。我们必须以爱为付出,没有爱的付出,没有爱的尊重,孩子是断不能感到幸福,因为有爱,感情才能在爱的付出中获得交汇,才能真真正正的让孩子感知到我们的爱。

第五个改变,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人云亦云,是我们有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通病。但丁有一句话叫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理念,不能因为别人的闲言碎语、领导的指手画脚,而心生退堂鼓,我们必须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失败,因为我们有最最需要我们关注,最最需要我们为之努力的孩子在我们的身后。

收获一种观念,反思一种不足

第一,真正造成教育效果差别的,不是能力,也不是学历,而是观念。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效果。

第二,用适当的方法来持续刺激孩子们保持精神的热度。“我们与他们不一样!”;“我很重要!”;“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能成功!”;“我有自己的准则并奉行不悖。”在适当的场合不断重复这些富于鼓励与增强自信的话,这不算唠叨,这是一种教育的反复渲染,这样的反复渲染就是一种印象的加强,只有拥有这样不失时机、不厌其烦的教育耐性,才能使这些有意义的话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并化为一种自然的行动,这样,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切身践行这句话了。 班级管理的点滴体会

1、班级管理离不开制度:学生年纪还小,有许多事上如果没有了制度的约束,是不行的,班级的各项制度就是学生们行动的准则,学生们如果按照制度去做,教师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一些,要想让班级工作有序进行,和学生一同制定班级切实可行的制度是不个不错的办法,这个制度是大家一同制定的,同学们都同意了,那么一部分同学即使不同意,也会在学生们的舆论监督下按要求去做。

2、我认为班级的自主化管理,说得再白一些就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那么学生的自理能力、自立能力就是要培养的主要方面。我们就要在这上面下点功夫,学生如果能管理好自己的事了,那么班级的大事小情他也就能够进行管理了,我想自理能力的培养就要放在首要位置上,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个很难的问题,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让他做好自己的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的事,还真有一定的困难。这方面如果想有效果,就可以试着和家长联系,在学校开展一些比赛,让学生们互相比着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做。我们教师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的积极性高,特别是班主任,总是想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学校领导满意,于是总是担心学生做不好,也很少放手让学生去做,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你不给他机会,他没有去做,怎么就会做不好呢?老师们放心吧,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一点没错。你要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才能的机会,他能做什么,你就让他做什么,长此下去,他才会有成就感,他才会想去做事,他才会想如果能把这件事做到最好。

推荐第3篇:语文教学更多是教学生做人

语文教学更多是教学生做人

从业十几年,感慨颇多,心中也有一个疑问:到底怎么才算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呢?是教出很多学习成绩优秀并且考上大学那个是成功老师,还是带出一批有道德、有孝心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那个是成功老师呢?耳闻目睹不少的人与事后,最终还是令我深深感到:教学生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教学生做人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篇微型小说,讲到一个师傅把毕生的绝世武功教给了徒弟,徒弟学满师下山了,在临走前,他很不放心,多次问师傅:还会不会把绝招再教给其他人而威胁到他的?师傅说:以前就已经跟你说过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了,我以后再不会教给其他人了。他还是不放心,最后他把真面目暴露出来了,要师傅跳崖自尽才相信,原来这个世界上师傅成为了唯一可以威胁到他的人了,可想而知,彼时彼,把毕生所有绝招都传授给徒弟的师傅是何等的痛苦,沉默片刻,他最后亲手把爱徒杀了,而且杀得那么轻而易举,然后自杀。并不是师傅留有一手,而是因为这个徒弟心术不正,所以就完完全全地输掉了生命。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学艺要先学做人。这种重艺轻德的行为,不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会危害武林。反照我们自己,我们教学生技能和知识之前也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否则不但害了学生自己,还会危害到社会。

很多学生不懂得最基本的道德与礼貌;不尊重同学、家长、老师;不懂得珍惜生命与眼前拥有的幸福;不能吃苦耐劳,懒惰懒散;市侩无知,在他们心目中钱最重要,功利心特重;不懂得珍惜亲情,不孝顺父母,对于别人的好心好意不领情,不以为然,不为所动,冷漠。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将会一代一代垮掉,这个后果我们老师也有很大责任,那到底谁来教,哪一科的老师教更适合呢?班主任吗?政治老师吗?历史老师吗?我觉得都需要,而在人文教育、仁义道德教育,我想语文老师就更容易,因为我们的大部分课文就是涉及这些内容,在课堂中渗透,我想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人品教育比其他科的老师来得更方便,更深刻。所以语文不单是教会学生读与写的能力,更是一个情感教育的科目,可以从很多课文的教学中渗透情感的教育。

高中的课文在思想教育与情感渗透方面是很全面的,我把高中的课文分

为以下几种的类型:

(一)爱祖国,爱民族,爱家园,爱母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留取丹心照汗青我的家在哪里?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长江之歌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离骚苏武传

(二)念亲恩,报亲恩,学会感恩

我的母亲故乡的榕树项脊轩志善良陈情表《园丁集》

(三)有理想,有追求,勤奋,多学习,自立,

劝学《劝学》教会学生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我们有不少同学,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吗?做到“锲而不舍”吗?做到“用心一也”吗; 师说

(四)能为别人着想,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听别人的意见

失街亭谏太宗十思疏

(五)能从失败中站起来,热爱生命,超越自我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我很重要热爱生命那就是我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论毅力在哈金森工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不幸的人,可怜的人,但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幸福之中。对比起海伦·岂勒,你有何感想?她希望得到三天的光明,她要充分利用那三天的光明,但是,想想,我们有多少个“三天”是在磕睡之中,是在冥想之中,是在闲聊之中,是在胡混之中度过的等等。从《勾践灭吴,卧薪偿胆》可以教给学生“失败不等于没有希望;得贤人与得天下,人要懂得反躬自省;施仁政则百姓效力”

(六)重视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冰心:巴金这个人

(八)不要太看重金钱,虚荣之心不可有

项链钱《齐人有一妻一妾》可以教给学生“做人贪图虚荣留下千古笑柄”

学习这些课文时会觉得这些事情离我们太遥远,现在是新时代了,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老师可以找一些有价值的新的美文或者放一些现在最新事件有意义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直接感受,与社会、与国家、与困难的人感同身受,让学生感到危机,感觉人性,感触生活。

虽然我们老师很想也很急于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但在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不然会适得其反,不但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能还会弄得更遭,思想与道理是需要慢慢灌输,慢慢渗透的,慢慢接受的,强加是不行的。我们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想法,暂时不接受我们的思想那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我们要用多想办法多用方法,让学生容易接受,也愿意接受,那才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推荐第4篇:学生做人教育

各位同学·老师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主题是:树优良学风,做诚信学子。

古人云:索无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生命摇摆不定,放上它,天平立即稳稳地倾向一端。而在当今社会,诚信只能被抽象的尘封在政治课本的某个角落里,或只是敷在表面的一种形式化。在潜移默化之中,所谓的为人之本——“诚信”二字早已被那些拥有现代化文明的人们抛之脑后,而把美貌、健康、才学、荣誉放在首位。

还记得罗兰曾经说过:“人生的大海上,风高浪急,你须自恃扁舟,方能到达彼岸。”倘若生命的小舟要装载负荷的很多,那不知失掉了诚信的人,能否继续驾驭生命之舟?你是否还记得当时“风迷一时”的毒奶粉事件?那些只被金钱和眼前的利益迷了心窍的商家,伸出邪恶之手,用刚出生的婴儿的无辜生命来换取“沾满铜臭的黑心钱”。放眼看看,诸如此类的行为在市场上并不新鲜了。为了捞几个钱,弄虚作假似乎已是家常便饭了。就在之前的央视“焦点访谈”中,某地一美容门诊水平明明有限,却推出风险较高的“增高”手术,害的许多人几乎成了残废。这既关系到人的健康乃至生命,也看出了商家毫无诚信。——由此让我想起:“健康的红晕变成了死亡的惨白,金色的沙龙变成了棺木和尸衣,只是一眨眼、一吐纳之间。”人类何必如此骄傲呢?时间是永恒的见证,当时间的瀚海吞没了美貌,吞没了金钱与荣誉,狡诈的文明人啊,患得患失的文明人哪,你还剩下什么呢?

诚信,是为人之本。它以高尚的心为基础,以责任感、道德为前提,不诚信也许可以欺骗一时,但长期下去,丑陋的面目定会露出来,而且从此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实在有点得不偿失,更是自欺欺人。

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诚实守信的好品质。在日常学习中,有的人没做作业,就抄袭他人的,或者对老师撒谎,有人因为对学习不上心,但又怕考不好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就作弊。这样的行为怎么称得上是个诚实的中学生呢?古往今来,没有一个靠坑骗、欺诈消费者而成为誉满天下的商家,也没有一个靠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弄虚作假而成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同样的道理,没有一个能通过考试作弊而考上名牌大学。要做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而诚信乃为人之根本,事实上,人的成长中不可能没有弱点,也不可能不犯错误,然而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错误。我们惟有诚实、坦然的看待自己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力求让自己更为完美。\"诚信守纪\"是为人做事的重要内涵,作为中学生,更要将\"诚信守纪\"看成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

同样,我认为,即使当我们将来踏上了社会,也还是要做到诚信待人,一个人在工作中,做不到诚实守信,也将会被社会鄙视,被人们排斥。也许有人会认为,金钱、地位、权力比诚信重要,诚信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它把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作为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为重信用、守承诺的新时代接班人。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里,让我们放飞青春活力,挥洒青春风采,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良好的道德素质,为祖国的建设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为自己的梦想铸就一双坚强的翅膀!同学们,让我们手挽手,让诚信遍布学校的每个角落,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拒绝考试作弊,不讲诚信等不良习气,树优良学风,做诚信学子 那么当他得到这些,而忘却诚信的时候,诚信会在时间上扼杀他,让他付出沉重的代价。

推荐第5篇:教作文先教做人

教作文先教做人

叶圣陶先生很早就阐述了作文与做人的关系。他指出:“文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教育学生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呢?

一、做有心人,观察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产物,作文的大量题材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又要同时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去赞美生活,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具体做法如下:

1.课内,有的放矢教方法。著名作家茅盾指出:“开始学习写作的人,需要从书本中学习写作技巧,但更需要重视向生活学习,在提高观察能力上下苦功夫。”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小语教材安排的阅读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富有儿童生活情趣,文质兼优,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因此,在乎时的上课中,要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对相应的课文进行重点讲解,教给学生观察方法,让其间接地去了解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一般方法有:①全面观察法;②顺序观察法,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情的发展顺序;③移步换景观察法;④小中见大观察法及对比观察法。学到了这些方法并在今后的作文中有意识地去运用,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2.课外,接触社会拓视野。禁锢学生生活是作文文源危机的最大原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可利用学生喜欢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喜爱活动是儿童的夭性,因此,必须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寓语言训练于有趣的各类活动之中,使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熔于一炉、相得益彰。教师可带领学生利用节假日、作文课或课外活动等到工厂、码

头、车站、街道、农村参加社会活动和义务劳动,专访名人、能人、先进工作者及游览名胜古迹等,让他们留心观察,看看工人怎样做工、农民怎样种地、服务员怎样工作并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去发现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人和事,而后逐步达到熟悉了解。还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配合时令、节日和少先队中心任务安排班队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条理性、精确性、细微性和敏锐性,并让他们随时把自己观察的事物和新鲜感受记下来。视野拓宽了,写人、记事、抒情、状物才不会只在课堂小天地里打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在广泛地接触社会、自然、陶冶了情操后,就能得心应手地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这样,学生既练了思想,又练了笔,使表达技能与思想认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3.课余,阅读书报巧摘记。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仅靠课堂上的书本和课外的活动还是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因而必须让他们多看儿童刊物及优秀图书,使之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同龄人的佳作,并以书中人物的好思想、好言行来影响教育学生,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斗不息的精神。阅读摘录中须认真指导向深处挖掘,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还应有巧妙的方法,如①“三三三”摘记法,即读了一篇文章,你认为作者哪三个标点用得准确、哪三个词语用得贴切、哪三句话用得优美,分别摘记下来,并要求学生能记忆、背诵及在今后的作文中灵活运用。②首尾摘记法,即把一篇优秀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摘记下来,要求学生掌握方法、学到技巧,在今后的习作中能有选择地使用恰当的开头和结尾。③精彩片断摘记法,即把一篇好文章 中最精彩的片断摘记下来,要求学生研讨、揣摩、咀嚼精彩部分的内容及写法。

二、做小主人,生“材”有道。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有一定目的的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愿望达到时,就会感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这种满足又会使其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由此可知,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并不是先夭性的,百是后天的种种原

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对学生要求过严、放得不够,如一上来就灌给他们很多写作知识,要求学生不跑题、不乱发议论、没有病句、不超字数、不无病呻吟……致使学生左右为难,只能或东拼西凑,或照搬范文,或凭空臆造。

因此,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这种境界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做小主人,自我“生材”。怎样引导他们自我生材呢?

1.联系课文,续编故事。教材中所选的课文思想健康、故事性强,当学生学过后还沉浸在对故事中人、事、景、物的喜爱赞美、厌恶憎恨之时,教师应指导他们大胆想象故事结局和以后的情况,并主动地说出来、写出来。这样不仅活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巩固了课文中的知识,也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练文练人的目的。

2.创设情境,丰富内容。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为此,教师作文教学中必须设置一些情境,培养学生自己丰富文章内容的能力,如“看演唱,细观察”的趣味作文;“听录音、音乐,写文章”的想象作文;“写幻想曲”的激情作文;“写童话,编故事”的即兴作文;“仿真社会实践”的情趣作文;“教师表演,学生写”的愉快作文等。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使他们的文思活跃起来。

3.亲自实践,创造素材。小学生好奇求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每人每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每月做一次实验、每学期做一件小发明或小制作,寓写作素材于自身实践中,让蕴藏在小学生头脑中的丰富创造力转化为创造写作素材的能力。亲自实践创作素材的办法很多,但需要老师巧妙地引导、点拨,如要求学生亲自上菜市买一次菜,以《买菜》做文;拆卸、组装一 个玩具,以《我知道了玩具的构造》做文;做一次家务,以《记一次家务劳动》做文,等等。如此,既丰富了学生写作的题材又培养了其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作文起到了育人的作用。

三、做老实人,实事求是。

黄山行知亭的石柱上有一副楹联,联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做老实事、说老实话、当老实人。

1.亲身经历,实话实说。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要求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决不允许任意夸大。这样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原貌,真实地写出自己对事物的感情。如学生在学雷锋活动中做了好事,老师必须了解一下有没有那回事,然后才看文章怎么样。要是根本没有那回事,那就要耐心地、严肃地做思想工作。这样,把写作同生活、同学习做人密切联系起来,实话实说,必将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2.不懂不要装懂。要写一件事,就得认真踏实地做好这件事;要写一个人,就得了解这个人,正确评价这个人;要写一处景,就得实地去看一看,领略一下它的美;要写一样物,就得认真观察、仔细了解,掌握它的特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

是的,作文是有无数的好处,她可以穿越时空,揭晓迷离的过去,抵达遥远的未来,通向伟大的心灵。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变成小孩子就是要尊重小孩子,而尊重的基础就是理解和帮助。唯此,你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兴趣做钥匙,引领他们去领悟写作的无穷魅力。

推荐第6篇:曾国藩教做人、做事

曾国藩:真正有出息的人,都懂这3条处世天规,能成大事!

在曾国藩的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和经验心得。虽然时代已经很久远了,但是每当读了这些东西,还是很有感触的。因为不管时间怎么变化,人还是一样的人,世界的规律是不会变的。做事情做人只有符合大道,才能发展的更好。

1、物来顺应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都需要学会坦然的接受它。有些读者可能会在这里有疑问,他可能会说,如果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我难道也只能默默接受,不作为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在做出任何的反应之前,你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心接受这件事的发生,并且认清它的严重性,以及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解决。

如果不先学会接受,只凭着自己的冲动去做事,只会让自己越来越被动。好事也好,坏事也罢,每件事发生了,都有它自己的原因。你已经改变不了它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并以此为契机发现自身的不足。

2、未来不迎

这句话是说呢,未来很遥远,看起来虚无缥缈,何必想那么多呢。 常常有人说我们要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但是真正能够活在当下的人有多少呢?人们总是爱幻想未来,或者是希望,或者是担心。为未来做好准备是没有错的,但是在未来没有到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你现在所害怕的,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你现在所希望的,可能压根不会得到。没有发生的坏事,你可以感到庆幸,没有实现的希望,也会让你沮丧。

未来其实并不远,未来就在你眼前。未来事情的好坏,就在于你此时此刻做什么事情,如何去做。

3、既过不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做得不好的地方,不要后悔。做得好的地方,不要逢人就炫耀。

过去你的代表不了现在的你,更决定不了未来的你是什么样子。对于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没有必要再费心费神。不如把心思全部放在当下,曾经自己做的不好的,现在把它做得更好。曾经自己取得的成就,只把它当做生命中的一个闪光点即可。

很多人都喜欢沉湎于过去,因为自己的一个失误而懊悔一生,余生都萎靡不振,但是即使这样又能有什么用呢?有些人喜欢把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挂在嘴边,逢人便说。殊不知,大家早就听腻了,到最后还不是落得人人讨厌。

推荐第7篇: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做人做事心得体会(共2篇)在充分讲究团队精神的今天,我们开展有关做人做事的教育活动,解读为人处事的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和认识到诚信、互助、协作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业研究和科技创作方面的协调分工、互帮互助做好准备!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领导,同志的帮助,让我自己有了以下几点认识。首先,要摆正自己做人的理念。摆正了自己做人的理念,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工作上和学习上的事情经常交流、相互帮助,推己及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陷和不足,待人接物有理有节,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与同学平等相处,不欺负弱小,不搬弄是非。与大家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创作氛围,使每一个人心情愉快,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并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体现个人的价值。其次,在大环境中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个性。一个大的环境,有很多性格各异的成员组成。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见解都统一到一起,所以要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感情有益于个人成长,高兴的时候适当张扬一下个性是现代人的优点,规范地与同事竞争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不过分地嫉妒一下别人然后想办法做的比他更好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关心同事分享彼此的快乐可以增进感情。不管做什么首先不是恶意的,对有些事情要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更要主义培养自己的上进心和竞争理念,有了上进心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汲取别人的优点。有了竞争理念就会在工作中力争做得更好,因为比较的尺度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没有了竞争对手,研究和创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谈。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清楚,做人要大度,有包容心,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诚信,慎许诺。做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坚持原则,不轻言放弃。作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事是作人的意义,试想无所事事,一事无成那多可怕?当然更可怕的是失去别人的信任和作人的尊严。同时我也知道,好多话说的容易,但是要在实际当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却很难。今天我在这里说的,是我的感触,体会,更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克服的,我将进一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完美自己的人格!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

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能让我们学会许多知识,更能升华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最近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了《做事先做人》这本书,使我对工作对人生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一个正确的引导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书关于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把修身放在

首先是涵养品格,以德修身。作为一名教师而言,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培养,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恪尽职守,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要有平和的心态,对荣耀、成绩与进步能保持一种平常心;要坦荡,不骄傲不气馁,不妒忌别人的优点,也不嘲笑别人的缺点。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自己的岗位,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真心面对他人、面对社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勤学的人。学习是进步的阶梯,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从书本、实践中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其次要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

态度形成一种心理定式,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从事的事业。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成功,就必须坚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成不成功,通常取决于是否有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工作态度往往决定着一切。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勇于承担责任,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端正工作态度,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要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全力以赴。

责任是保持积极工作态度的又一因素。对待工作要有一种责任心,对社会的责任和家庭的责任就是缺一不可,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努力的工作来创造更大的效益,用社会的回报来满足家庭的稳定和幸福的生活。

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但是实际工作岗位面对的可能只是一些琐碎的工作,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坚守信念,踏实苦干。要从小事做起。认真负责地把每件事做好。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吃苦耐劳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和锻炼。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勇于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提高,在默默奉献中点燃斗志。在踏实苦干中品味成功,

最后要正确地面对挫折。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要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要有彻悟人生的大度。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催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因此做到正确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能够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也增加了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真真诚诚交友,这是我一贯的做人准则,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坚定先做人,后做事这一信念,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得更好一些,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共2篇)] 篇二: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在充分讲究团队精神的今天,我们开展有关做人做事的教育活动,解读为人处事的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和认识到诚信、互助、协作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业研究和科技创作方面的协调分工、互帮互助做好准备!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领导,同志的帮助,让我自己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要摆正自己做人的理念。摆正了自己做人的理念,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工作上和学习上的事情经常交流、相互帮助,推己及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陷和不足,待人接物有理有节,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与同学平等相处,不欺负[做人做事心得体会(共2篇)]弱小,不搬弄是非。与大家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创作氛围,使每一个人心情愉快,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并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体现个人的价值。

?其次,在大环境中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个性。一个大的环境,有很多性格各异的成员组成。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见解都统一到一起,所以要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感情有益于个人成长,高兴的时候适当张扬一下个性是现代人的优点,规范地与同事竞争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不过分地嫉妒一下别人然后想办法做的比他更好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关心同事分享彼此的快乐可以增进感情。不管做什么首先不是恶意的,对有些事情要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更要主义培养自己的上进心和竞争理念,有了上进心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汲取别人的优点。有了竞争理念就会在工作中力争做得更好,因为比较的尺度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没有了竞争对手,研究和创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谈。?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清楚,做人要大度,有包容心,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诚信,慎许诺。做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坚持原则,不轻言放弃。作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事是作人的意义,试想无所事事,一事无成那多可怕?当然更可怕的是失去别人的信任和作人的尊严。同时我也知道,好多话说的容易,但是要在实际当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却很难。今天我在这里说的,是我的感触,体会,更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克服的,我将进一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完美自己的人格!

推荐第8篇: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做人做事心得体会

?在充分讲究团队精神的今天,我们开展有关做人做事的教育活动,解读为人处事的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自己能够真正体会和认识到诚信、互助、协作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业研究和科技创作方面的协调分工、互帮互助做好准备!通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和领导,同志的帮助,让我自己有了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要摆正自己做人的理念。摆正了自己做人的理念,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同学、老师融洽相处,工作上和学习上的事情经常交流、相互帮助,推己及人。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缺陷和不足,待人接物有理有节,不骄不躁,不亢不卑。与同学平等相处,不欺负弱小,不搬弄是非。与大家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创作氛围,使每一个人心情愉快,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学习对方的长处并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体现个人的价值。

?其次,在大环境中培养自己做人做事的个性。一个大的环境,有很多性格各异的成员组成。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见解都统一到一起,所以要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感情有益于个人成长,高兴的时候适当张扬一下个性是现代人的优点,规范地与同事竞争可以促进大家共同发展,不过分地嫉妒一下别人然后想办法做的比他更好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激励,关心同事分享彼此的快乐可以增进感情。不管做什么首先不是恶意的,对有些事情要能看得开,拿得起放得下。更要主义培养自己的上进心和竞争理念,有了上进心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汲取别人的优点。有了竞争理念就会在工作中力争做得更好,因为比较的尺度就是参照物的选择,没有了竞争对手,研究和创作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我清楚,做人要大度,有包容心,不要斤斤计较。要讲诚信,慎许诺。做事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坚持原则,不轻言放弃。作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事是作人的意义,试想无所事事,一事无成那多可怕?当然更可怕的是失去别人的信任和作人的尊严。同时我也知道,好多话说的容易,但是要在实际当中,特别是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践却很难。今天我在这里说的,是我的感触,体会,更是我以后学习和生活当中需要克服的,我将进一步向着更好的方向进步,完美自己的人格!

推荐第9篇:堂堂正正做人心得体会

堂堂正正做好官

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以来,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我认真学习了省、市委规定的有关文件书目,参加班子的专题研讨会,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了对“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醒了脑、提了神,切实实现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增强了做好官、干成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三严三实”,贯穿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又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按照“三严三实”这个标尺去做,掌握好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关键是把握三个方面。

一、成事之要,小处着眼,心中有戒不妄为。

1 殊不知,古训便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十围之木,始生如蘖”“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做好小事,就不能成大事。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军队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建立强大武装,依靠人民群众不断打胜仗,就是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些小事做起的。今天我们践行“三严三实”,勤勤恳恳做事,也必须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平常事做起。

二、为政之道,去私存畏,心中有责不懈怠。

古人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私”的负能量超出想象、破坏力不可低估。私心重者,或利欲熏心、唯利是图;或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私欲强者,或行贿受贿、买官卖官;或思想不端、作风漂浮。这既侵害党的肌体,又动摇国家根基。由此观之,党员干部遏制私心私欲,绝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处处闪耀着大公无私的精神。毛泽东同志为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此为政之范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2 每个人都是政治生态的一个“因子”,一个人的作风整改,可以带来一个时代的风清气正,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更要清楚肩上责任,让信仰的种子生根,让党性的底子厚实,把“三严三实”落到实处。

推荐第10篇:班主任心得:教学生做人比教知识更重要

班主任心得:教学生做人比教知识更重要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一名教育者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每位学生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同样,如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怎样学会做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关于如何教育学生做人的问题,现代教育家张伯岑先生曾经提出了“学行合一”的观点。所谓“学与行”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与“修养”的问题。孰重孰轻,或者两者能否并重,实际上涉及到的是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应该教养什么样的人。我以为,当代名士身上的新优雅,是日益浮躁的学生们最应该掌握的素质。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他们知识更重要。

说到优雅这个词,相信每个人都不会陌生。而在当代名士身上,这样的特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真正的优雅绝不仅仅代表着金钱、外表,或是荣耀,更多的是一种内外兼修的风度气质,具有良好的教养与举止,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班主任工作 www.daodoc.com)如今的社会上,攀比成风、拜金主义盛行,已经让孩子们的思想收到了很坏的影响。而具体到个人身上,如今的孩子更自我也更自私,举止不当、言语粗鲁的现象非常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与“祖国花朵”“民族未来”等字眼相违背的。

可能会有人说,这些学生年岁还小,不要给他们扣上大帽子。但是,做人的素养是从小就培养的,当代名士的新优雅并不是要等到到了才要学习。它不仅是一种细节的彰显,也是一种整体的和谐,从生活当中的一点一滴就能发现优雅、学习优雅。对于如今的孩子们来说,成为一个学习好学生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好人,一个优雅的人,一个阳光向上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人的一生当中,优雅都是最强大的武器,是一种令生活流光溢彩的非凡魅力。它让我们摆脱低级趣味,找寻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当然,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是以教育者的人格作为依据的,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替代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

阅读了本文的网友还阅读下列精彩文章:

[中学班主任工作心得] [小学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第11篇: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来,我校陆续开展了几项德育教改实验,如四川省教育科学基金课题“智力、个性、创造力”教改实验(简称“三优教育”)、“成人教育”实验、“全优化教学、全方位服务、全过程闭合式管理”实验(简称“三全教改实验”)等多项教育科研项目,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一、以德育人,因材施教,开展德育系列化活动

要在短短的三年或六年的中学阶段,为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任务十分艰巨。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为我校题词:“重视以德育人,提倡因材施教”,按照这一要求,我校在德育科研中,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采取一系列扎实、可行的教育措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育科研的着眼点。

1.加强爱国、爱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的教育

许多初进中学的孩子,自我意识强,在家庭里习惯以“我”为中心,到了一 个新的集体,这种自我意识表现出来就是自私,集体主义思想淡薄,缺乏关心帮助他人的观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明确向学生指出,爱祖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爱自己的学校、班级,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同学。

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观校史展览,组织同学们学习《新都一中一日常规》、《新都一中礼仪常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我们还进行了“

一、

二、三”评比,即:“每日一做一讲”----做一件使他人愉快的事,讲一讲值得学的人;“做人两善”----心地善良,不让人难堪;举止善意,不让人痛苦;“说话三要”----语调轻盈、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加强了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宽容,文明礼貌蔚然成风。连家长也惊讶:孩子回到家里,知道了谦让,简直换了一个人似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自理能力,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

针对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情况,我们始终把教学做合一作为实验的基本方法,特别要求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忙做,集体的事情大家做,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我们制定了“三从”规则:从课桌做起,书本用具摆放整齐;从课桌周围做起,保持整洁;从床铺做起,给自己一个清新明净的环境。倡导同学们做“文明的新都一中人”,加强了课间10分钟“自理活动”。数月后,实验班的教室、寝室、公共区域成为全校最干净的地方。孩子们回到家里也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事,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在班级管理上,我们实行“干部轮流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担任班干部,为班集体服务。通过这一措施,同学们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

3.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教学生会学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一个使学生成才的指导思想问题。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实验班开设了“人才课”和“劳技课”。

“人才课”由班主任讲授,课题组全体教师设计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少年心理、学习策略等内容,其教育形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和心理咨询。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成立各科“兴趣学习小组”,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课题组为“成才教育”实验班增设了“劳技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船模、生物标本,发明的烘干箱、多用开关等等在全国中学生发明创造展中获得了奖牌,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建立多渠道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历来主张办开放性的学校,“学校要给人看”,应该打开大门欢迎“做父母的”?都来参观批评学校的工作。?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设立了“学校联系卡”,成立了“家长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家长会,欢迎家长提建议、意见。同时我们也把实验班的办学思想和学生们的思想、学习状况及时向家长通报,采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

为了听取同学们的建议或意见,?我们在实验班还设立了“悄悄话笔记”?、“自我启发日记”、“自我成长卡”,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学习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对班集体建设的建议,同学之间的矛盾,家庭中出现的困惑等凡是不愿意告诉同学、父母的都可以用“悄悄话笔记”等方式,告诉班主任,使班主任能够及时得到同学中反馈的信息,并采取适宜的教育方式进行及时调控。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教师是育人的园丁,又是学校教育科研的主体。我校始终重视教职工在育人中的关键作用,力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在我校,以教改科研室、教研组为核心的教科员,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主力军。在实验课题和德育系列化活动中,中青年骨干教师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通过教育科研提高了教育质量,也在教育科研中增长了才干。

教师队伍的素质在教育科研中不断提高。我校许多教师在教育科研中学会了选课题、收集资料、写阶段总结和结题论文。有19名教师在教育科研中边工作、边进修,?攻读在职硕士学位。全校教师每年向学校提交100多篇教育科研论文,教育科研水平大大提高。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使我校成为四川省文明单位、德育先进集体,连年获市、县教育质量一等奖。

第12篇: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我以为,百年来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其中一个弊端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钳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

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伪圣化”产生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情结。推动它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两股思潮,“文以载‘道’”思潮和“文‘道’合一”思潮(“道”之所以加引号,是因所谓“道”不过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甚至带有极左色彩的政治思想)。它是极左政治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遗留物,又与封建传统的教化教育接上了渊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育中较严重地存在着。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人语言、个性语言、多元解读

譬如,我们总喜欢面命耳提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并不错,理应倡导;但关键问题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如此唯一的解读?必须强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一位高中生说,“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作文课了……所谓练习议论文是怎么个练法呢?第1段必须在四行以内,并且提出论点;第

2、3段都必须先设立分论点,然后行文;第4段总结全文,提出口号,也必须在四行以内。纯粹一个‘四股文’!且慢,论点还有要求,必须是靠近理想、奉献、爱国等重大主题。有一次老师要求评述《祥林嫂》一文,我评论的是她的几个希望的首先产生与幻灭,自以为文采等都还可以,没想到被判为零分,并被勒令重写。原因是评述本文最佳角度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付刚《学生:作文如八股》,《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25日)

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真实体验过话,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经历的内心感受,不能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面命耳提,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熏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上不敢跟学生说自己的真心话、心里话,不敢抒展自己的胸臆与怀抱,只能把真实的个性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考试、迎合流行的公共话语,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长年累月,是否太过压抑、太过沉重?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唯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像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解读的:“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譬如对《雷雨》除了前述的解读外,能否解读为一一通过描写人的生命欲望和追求、以及为实现欲望和追求的挣扎,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历史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等等。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

师生的表达,都大体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军。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循循善诱”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譬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与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中国、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社会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般相联,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比方,你不能写一个教师的懒惰、不敬业;不能写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文明与友爱,

也不能写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丝愚昧与丑恶;甚至不能写见了落叶之后所引发的一些愁思,不能写你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你总是被面命耳提地告知,必须升华,必须昂扬,必须写正面,写光明,写本质,写积极的一面;必须写精神追求,不能写物质追求,不能写消极,不能写阴暗面,等等。当学生时,是老师面命耳提告诫你;走上社会后,提笔写作或张口说话

时,是你自己下意识地告诫自己——这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漫慢地,学生们写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再也不敢写自己的真实所见、真实所想。本来我们的孩子们是能够写出个性来的,我们的孩子们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的。总之有自己的个性语言的。可是,日久天长,被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们给磨灭了,给扼杀了。我们的孩子们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孩子们的个性就是如此泯灭的!

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我们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出很有个性的文章。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孩子,有着千万张不同的脸孔,却有着大体一样精神套路、言语方式,有着大体一样的大脑!中央党校的一位34岁的大学教授,李书磊博士,他前几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上英语课,美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大家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为什么远行》108页,李书磊著,珠海出版社出版)

我们的学生们,从进入小学的那天起,就是这样写母亲的,必须按照统一程式,用一个模子、一个规格,甚至一样的语汇来写。李书磊先生痛愤他说“现在我是一个‘吃写作饭’的人,而我写作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作文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说那些辞调没有意义,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思,……说得再严重点,它对作者和读者的灵性都是一种扼杀。我总回想起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写作文都必须按一种固定格式、用一套固定的语言来写,最后还必须归结到一个固定的主题上去。比如写松树吧,就必须写松树坚贞的品格,写草地就非得写小草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奉献不可。要是写松树不像红枫和银杏那样好看因而自己不喜欢松树行不行?不行,老师会给不及格。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现在已经淡忘了,但我想那时候肯定有过抗拒,肯定有过挣扎,然而学生再较劲也强不过老师的教鞭。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作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写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众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采。”(出处同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毫不客气他说,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不但没有成为语文学习的导航人,反而成了扼杀“天才”的刀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自我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深入他说,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语文教师其实也是社会培养的结果。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在不少语文教师的理解中变异了、曲解了、“伪圣化”了。在语文教育的大量的实践中,不少教师把这些思想,同学生自我个性的多姿多彩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精神的自由舒展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童稚纯真的率性情趣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生活的丰富多元对立起来,同学生的基本的物质愿望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言语对立起来,集体与个人对立,爱国与爱家、爱亲人对立,主义情、阶级情与个人情、亲情对立,大情与小情对立等等。总之,同真实人的基本生活愿望相对立,与跃动发展的人的现实生活相脱节,与真实人的精神自由、个性自由相背离。也就是说,不少教师对“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的理解,对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解,已经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在几十年极左话语的潜移默化中,打上了极左化、“伪圣化”的印痕。“伪圣化”,已经成了几十年几代语文教师的耿耿情结。

不久前,我曾听过一堂课。一位教师讲《背影》。讲得生动,读得也感人。学生在教师极富情感的循循善诱之下,沉浸在父子情深的氛围之中。许多学生感动得流下泪来。我也被打动了。没想到,在课即将结束时,教师突然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大家考虑一下,世界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什么?”提出问题后,课堂陷入了一片沉思。我也被教师的提问吸引住了。我想,刚才教师上课有方,牵引着思维,诱导着情感,把课引向深入,导向高潮,最后这一问一定大有深意,定会有精彩的高潮到来。学生思考后开始回答,有的说,世上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父子情,就如本篇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这是学生当然的答案,因为刚学了《背影》。教师说不是。有学生又答,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母子情。教师又否定。学生开始猜,有的说兄弟情,有的说姐妹情,也有的说爱情。教师说统统都不是。我也思考半天,不知其然。我想教师一定有精妙、深刻、生动的答案。最后教师以深沉的语调、郑重其事他说:“同学们,人世间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既不是父子情,也不是母子情,更不是兄弟情、姐妹情、爱情。而是阶级情、民族情。本篇朱自清描写父子情时,还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种父子情,就带有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四十年代,朱自清不吃美国的救济粮,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伟大、崇高的民族情、阶级情。我们要善于把渺小的感情升华为阶级情、民族情!”教师一脸的俨然、肃然,学生却一脸的茫然、木然。评课时,所有评课和听课老师,都对授课人结课的这一段话,表示由衷的赞赏。说这是思想的提高,感情的升华,对学生们起到了教育引导作用,说这是整堂课的“眼”,收到了画龙点睛之效。我却大不以为然,我想,30年代《背影》中对父亲满怀深情的朱先生,与40年代对民族满怀忠心的朱先生难道不是人格的完美统一吗?过后我私下问这位教师,你说的是由衷的话吗?你真的认为人世问最崇高最伟大的感情是阶级情、民族情吗?或者你真的认为父子、母子等人伦感情,跟所谓的阶级情、民族情是对立的吗?这位老师十分坦率,说:“何必那么当真,语文课上有几多真心话!但必须那样讲,否则就过不了关,课就被认为不深刻、没有高度。另外我还怕,学生考试遇到此类问题难以应对,怕学生答题不符合标准答案……。”就在我们的身边,确实有一种氛围,制约着你必须按照一种“唯一”的东西、“伪圣”的东西那样阐释、那样讲话。

我从教十几年,深知这决非个别现象。写作中,学生稍有率性的言语,稍有个性的表达,就可能被一些教师轻率地判为“不积极”“不健康”“无意义”“不深刻”“偏激”。我当然认为,“积极”、“进步”、“健康”、“深刻”、“有意义”等诸多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应是每个社会、每个成员的基本的人生价值规范,是每个人都应有的最理想精神追求,是一种理想的至高目标。但,我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教师在语文教育中,要准确、科学、完整地理解和界定这些价值范畴。

一、切不可用带极左色彩的“伪圣化”的眼光去使用这些范畴,不能笼统和轻易地滥用这些概念,不要动辄指斥孩子们不积极、不进步、无意义等;

二、几岁十几岁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与说话,应以生活化、平民化、率性为主,以朴实和真切为高,以十几岁孩子所能有的精神体验为基本限度,切不可拔高,尤其不可用神圣、崇高甚至伪神圣、伪崇高,去取代孩子们生活化、平民化的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表达和精神体验。那样的话,严重说来,就是一种精神专制、精神禁锢!神圣、崇高、庄严、进步、深刻、有意义,跟生活化、平民化,跟率性、天真、朴实、浅白,个人与集体,自我与集团,个性与共性,自由与纪律,家人情与天下情,等等,它们一点也不矛盾。相当多的时候,它们是极为和谐地统一于一体的。相当多的时候,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如果不懂得前者,那么就可能并不理解后者。我坚定地认为,相当多的时候,孩子们率性地写生活、朴实地写自我、不假掩饰地描摹与诉说,本身就是神圣、就是崇高、就是庄严!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种事,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任何时候也不要去努力猜测别人听了你的话会对你怎么样,这种猜测会使你变成虚伪的人,阿谀奉承的人,甚至卑鄙的人。”

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的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国某年的高考题),“我的财富”(上海某年高考题)。实事求是地说我一直认为,每个人都应尽量有这两个作文题目倡导的“心忧天下”和“追求精神富有”崇高抱负,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同时又觉得这两个作文题目出给我们的中学生来做,并不尽然合适。这两个题目,在我们大的话语氛围中,都内在地隐含着强大的制约性。如第一题,隐含着“忧在天下先乐在天下后”的思想,所有考生必须顺着这个正面题意从“强力”阐发。对有的学生来说,这种“强力”阐发,可能就勉为其难,可能就意味着强拉硬扯、牵强附会,甚至说空话、假话,因为他们有的并无发自内心的真实精神体验。学生们难有精神自由,难以阐发一点个人见地,如此“文”与“人”的脱离,后果可想而知。第二题,内在地隐含着这样的意义——必须写“我的精神财富”,绝不能写“我的物质财富”。这也等于逼迫我们的学生不说也得强说。无切实的精神体验,不得已也得大论特论一通。可以想象,在“强力”制约下,学生勉为其难写出的文章,有多少是发自十几岁孩子的内心的真话?可是,回头看看过去几十年,我们的语文教育中,这样的大题目、大概念总是太多,这样的强力话语、强力倡导、强力制约总是太多。

孩子本是“别一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大人们的思想“同化”。孩子们的独特性,相当程度上表现在他们的语言上。“天空中那美丽的动静”(学龄前儿童所写),“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毛泽东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学低年级儿童所写),“圆珠笔在纸上蹭痒痒”(学龄前儿童所写),这样的诗一样的美妙句子,都出于孩子之口之手。可孩子们上了学、学多了我们的语文课后,却再也写不出这样的句子来了。因为这样的句子,在有的语文教师那里通不过。

一位学生家长说到自己上小学的女儿:“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中国青年报》98年1月6日)我们的孩子就由这“别一类人”,渐渐“进化”(“退化”)?成了跟我们大人同一类的被禁锢和自我禁锢的人。因而,“伪圣化”的中国语文教育(包括社会的大语文教育环境)培养出的孩子,有两种极为奇特扭曲的现象:

1、“少”与“多”的反差。语文课上,无话可说,课后的话却滔滔不绝;作文课上冥思苦索,搜肠刮肚,而在日记、在给朋友和家人的信中,却下笔百语千言。

2、“真”与“假“的反差,在交给老师的作文、在试卷上写的文字、公共场合表达的言谈与文字,并非真情实感的话,是根据场合所说的应景话。而在日常言谈、书信、日记中,都是自由、率性的抒发与剖白。因而,我们的一些学生似乎从小就已形成了一种“两面人格”,自小就学会了用两套语言两种精神状态去应对社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讲什么话。我觉得,这是我们的语文教育多少年来以“伪圣化”话语压制个人语言的恶果,是以专制色彩的话语压抑个性精神的恶果,是缺失真正人文精神的恶果!

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放松身心,不能抒发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面对涵义深广、语义丰澹的课文,教师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参鹦鹉学舌,不能或不敢表达自己的一己之见。一个原因,可能是怕考试时不符合全国一统的标准答案,而深层原因,却是怕触犯某种无形的东西。在“伪圣化”专制话语氛围训导下成长起来的不少语文教师(语文教师也是十几年几十年这样的语文课抟塑出来、培养出来的),早已经没有了自己独到的一己之见。或者说,对“按既定话语来说话、按既定套路来思维”,早已习以为常,早已积淀成一种“潜意识”!不少语文教师已经没有了属于自我的独立精神!这是十分可叹的!我们的学生,头上始终悬着一个“紧锢咒”,听说读写的时候,时刻紧张地猜测着受众喜欢什么话、怎样的才能博得阅卷老师的高分,弹精竭虑、绞尽脑汁,做着姿态把作文的主题往理想、爱国、崇高、积极方面升华、拔高,唯独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敢放松下来,说想说的话、心里的话。总之,不敢忠实于自己的精神!这是十分压抑人性、悖逆人性的,是束缚个性的、束缚精神自由的。在我看来,这甚至是十分残酷和残忍的!这就是用单

一、专制的思想话语,压抑学生和教师的丰富多采的个人精神、个人言语,用“伪圣化”的假崇高,反对平民化、生活化的朴实与真纯,也就是说,这是悖逆真正的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说,“伪圣化”,就是脱离人的真实生活、脱离人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脱离人的生命本身,以专制的公共意识取代人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精神,一句话,就是脱离真实的、现实的人,脱离丰富多采个性的人!把全体师生都统统“纳入”一个统一的专制话语套于之中,让大家通用一套“公共精神”生活,通用一套话语来思维和表达。

我是在中国语文教育界第一次提出“人文精神”这个概念的。(见《语文学习》1993年第1期拙作《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真实精神、个性精神、自由精神!“伪圣化”的反面就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为什么会产生“伪圣化”?“伪圣化”的根源在哪里?

因为,几十年来,民主意识的教育、个性思想的教育、自由精神的熏陶、人道主义的倡导,不只在语文教育中,在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在我们整个社会宣传系统中,都是严重缺乏的!翻遍从小学到大学的语文教材、直至政治教材,能否找到一个真正宣扬民主意识、个性思想、自由精神、人道主义的章节、段落?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把这些东西贴上资产阶级、落后集团的标签。似乎无产阶级、先进阶级只讲集中、只讲共性、只讲纪律、只讲阶级性,资产阶级、落后阶级才讲民主、讲个性、讲自由、讲人性。而且认为,只有讲集中、讲共性、讲纪律、讲阶级性,才先进、才积极、才进步!所有这些意识,都在师生日常的言谈、写作中充分表达出来。可以说,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尤其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思想界、文化界乃至各行各界,思想解放的潮流已然延展到纵深地带,然而,教育界,尤其基础教育界的思想解放还远未深入,至少比其他界别落后十年!我们的教材编写、教学意识、教育模式、教育思想,还深受禁锢和自我禁锢!表现在,压抑师生的个性、束缚自由精神和创新意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封闭,教育观念滞后于世界当代教育潮流。可以说,整个教育界的思想解放任重道远!

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教育界、在社会上颇为流行,但对于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颇不相同的解释:有的人将“素质”理解为个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有的人则将素质解释为后天获得的某种品质或才能;有的人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的、没有考试的教育,有的人则将之理解为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素质的基础教育。①

社会上不少人士,特别是家长,对于这一并不十分准确、科学的提法,各取所需,一般而言,对于科学知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方面则容易忽视。下面结合在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现象,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人的素质一般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大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健心和学会创造。而教学生学会做人则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也是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做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指的是一个健全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品德、道德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各种非智力因素如情感、意志、毅力等方面的总和。它的核心内涵是人格或心理素质。而“德育实力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②

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③有作为的教育家大都十分重视德育,将之视为国家民族强盛的关键。严复的“三民说”,粱启超的“新民说”,孪大钊的“民彝”思想,大都属于此类。④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对学生提出了“每天四问”的要求,其中之一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⑤

二、爱国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责任

爱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起码要求和责任。我国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上留下的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典范,是我们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而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更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今天的青少年,如果只能津津乐道于耐克、皮尔·卡丹,而不知道四大发明,那真是我们民族的不幸和悲哀,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罪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学生既知道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知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帮助他们真正做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是每个人、每个学校、每个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上,而应当付诸和外化于实际的行动中。惟有拥有爱国主义教育催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我们的青少年一代才能拥有挺立脊粱的民族豪气,肩负起民族未来的重任,以及为祖国效力的恒远力量。

三、拥有公民意识是做人的基本水准

做一个好公民,首先是遵纪守法,通过学习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另外要有社会责任感。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整个社会就很难有凝聚力,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会遇到严重障碍;还要忠于职守。然而,在许多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如人意的现象,如污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恶拳相向、冷眼相对、毁坏公物、不讲秩序、低级趣味等。这些都说明公民意识水平的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两种体制的转换的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都是重要原因。

四、同情和宽容是构成做人的高尚内容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同情和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人生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挫折和打击,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尽人意。身处一定的困境,若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关怀、支持与鼓励,或许能够获取战胜困境。重获生活信心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然而,今天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催化和培养了不少骄扬跋扈、自以为是、自私、偏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自私将导致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偏狭必然产生宽容心的欠缺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淡薄。本来手拉手活动是一项培养都市青少年爱心的有益活动,也是教会青少年学会做人的一项实际行动。但是,在一些手拉手活动中,我们辛酸而又困惑地看到:一只稚嫩的带着些许势利、自私乃至俯视姿态的手,极不情愿地拉着另一只纯真、质朴、温良以及渴望与希求的小手,其情景是那样的勉强、别扭,那样的不自然、不和谐。在1998年给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动中,有些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很好,可他们宁愿花钱去买高档零食,也不愿为灾区出一份力。

五、挫折是学会做人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谁都希望一生平安,顺利成功,然而,挫折却常常伴随着人生。挫折注定与人的成长相伴随,更重要的是,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算是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走向成熟,因此,耐挫折力是人生的一种基本心理品质。挫折从来是人生走向成熟、成就事业的催化剂,是磨砺意志和毅力的砂轮。超越一次挫折,你便获得了一份自强不息的精神元素,人格也由此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许多青少年由于受家庭等方面的遮蔽,少有挫折训练,一旦面临挫折,往往手足无措,经不住挫折的压力,有时简直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

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整个儿童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综合的影响是否科学有效,是决定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情,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以下从几个方面加以简单论述。

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的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学校教育尤其是现代学校教育……要既教书又育人,而且以育人为本……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把育人看作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提出了学校必须把坚持德育放在首位的思想。他说:“致知之要,当知善之所在,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之类。若不务此,而徒欲泛然以观物之理,则吾恐其如大军之游骑,出太远而无所归也。”⑥就是说,学校必须将德育放在优先地位,学生有了较高的道德修养,学得的知识才能发挥正当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学生单纯追求知识,就像脱缰的野马,会越来越远地偏离方向,直至迷失方向。

中小学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是爱国意识,学校要把以“五爱”教育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长期抓下去;二是公民意识,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忠于职守的品质;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包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

然而,透过今天青少年做人的状况,我们却无法乐观。我们从生活的现实和种种相关的调查报告中看到:不少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爱心淡漠,自私,缺少起码的文明礼貌,缺乏集体主义精神,缺乏宽容,专横,骄逸。这些缺陷像附着于“太阳”身上的“黑斑”,正在侵蚀、污染着青少年的健康心灵。这些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教育思想、方针的贯彻,一代新人的培养,归根结底是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对学生要做到教会做人,教会求知,教会办事,教会健体。

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家庭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第二条明确指出:“重在教子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⑦

在孩子独立行走于世之前,孩子有大半多的时间是同家长一起生活的,父母是子女天然的、不可选择、不可任意更换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一言一行,对孩子有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家庭德育的基本方式,它比学校德育、社会德育要强烈、深刻得多。孩子的发展,父母是责无旁贷的。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依靠,他们对亲情的付出与对孩子的爱,将可能深刻影响孩子日后的人格。因此家长应努力形成良好的家风,形成诸如追求理想、积极向上、团结和睦、民主平等、勤奋好学、勤劳节俭、爱好健美、讲究卫生等良好作风。良好的家风能使家庭德育发挥更大效能。家长教育孩子应严爱结合,要求统一。严格不是简单的限制、命令,更不是严厉、专制、打骂、体罚,严格中包含着说理、引导和启发,严格要求应与尊重、信任、关心、热爱孩子相结合,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要让“理”制约“情”并成为情的基础,教其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才。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在亲子感情的伴随下进行品德教育,教他学会做人,把其培养成人。护短、溺爱、娇纵、不管、不教,或滥用亲子骨肉之情和家长的权威,要求过高,责之过严,甚至打骂孩子,都违背家庭德育的规律和特点。类似于夏斐、刘玲、陶鑫、周源等恶性事件的发生,都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走极端的结果。所以家长应该明白:你的孩子并不是你,你可以给他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思想,因为他有他的思想;更不要因求好心切而做出不适合孩子程度的要求;不要因怀疑孩子的能力而事事代劳。请勿用“金钱”打理一切,再多的金钱也抵不过真情的价值,也买不到日后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更买不到健全的人格。

三、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社会及各种传媒应起到正确的引导和营造氛围的作用

社会机构的行为,是营造良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氛围的重要方面。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机构的影响,社会教育机构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教育机构为学校教育营造有益的氛围,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遗憾的是,在金钱风刮起滚滚风沙的今天,有些机构为了单纯的盈利,不惜牺牲青少年的利益,给青少年带来了不少不可忽视的精神污染。这些污染严重地抵御和消解学校教育的积极力量。

随着电视机、计算机、录像机进入家庭,“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已变成现实。信息传播的现代化,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一些影片、录像带、光盘是直接的教唆犯,中小学生是不良影视、不良文化的直接受害者,在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下,早恋、好逸恶劳、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搜身、骚扰、殴打、抢劫等不良行为在一些地方蔓延。

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教育法》第五章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学会做人,是万事的前提和根本。教会青少年做人,应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牢牢把握做人的最基本的内涵和要求,将做人的道理和行为习惯,渗透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之中,为21世纪中华民族的发展创造最坚实的基础。

①参见柳斌:《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序》,第5页。

②转引自吴祥帧等编著:《中国教育家论德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载《中小学德育工作文规章览》,第108页

④详见严复《原强》,《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李大钊文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⑤《陶行知教育论著选》,第577页。

⑥于钦波编著:《中国德育思想史),第292页。

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第108页。

主要参考书目

1.陈艾妮主编:《家教有道》,昆仑出版社,1992.钟志贤、范才生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编:《中小学德育工作文献规章要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朱开轩:《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1997年第10期

6.钟志贤:《教会孩子做人》,《江西教育》1995年第12期

7.柳斌:《全国构建督导评估机制,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教育》,1996年第9期

8.于钦波编著:《中国德育思想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9.赵瑞祥编著:《学校德育学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0.吴祥帧等编著:《中国教育家论德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11.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好范文整理)

第13篇:让学生学会做人

让学生学会做人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曾国藩也曾说:“盖人不读书则已,亦自名为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由此可见,教育不仅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积,也不是各种证书的获得,让学生懂得做人是教育的本质。这便是教育的基本常识。尽管常识很清楚,但教育却走向了极端,宋真宗赵恒认为:“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在赵恒眼里,读书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这就违背了教育的本质,然而,尽管我们嘴巴上说赵恒之言太功利,但内心与行为却从未离开赵恒的读书之纲。事实上,孩子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各种证书,但教育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人生也并不只是“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之类。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鸟的翅膀上一旦系上了黄金,它就飞不远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远比作业试题、分数成绩重要得多,这是常识。

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公共秩序才能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转。日本大地震中那秩序井然的场面常让我们震撼,日本人对于公共秩序的遵守也让我们国人自叹不如。去美国一些学校考察学习,你会发现美国并没有什么德育处或者政教处,但美国人的秩序井然,走进他们的校园,你会发现规则无处不在,而且明确具体,违反规则,要担当责任,或贴在教室里、或贴在活动区,规则无处不在而带红袖章的老师一个也没有,这和中国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中国的学校是带红袖章的老师无处不在,而规则没有,长此以往在学生的眼里只有老师,没有规则。因此你会看到美国一些公众场合用绳子隔离开来,没有一个人从中穿越,而中国人却会从绳子上跨过去,或者干脆把绳子弄断。

公共秩序意识的建立要从校园抓起,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能为个人、社会带来哪些方便。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公共秩序的意识,我们学校成立了自主活动区,在这个区里有:投篮机、有电脑动画、有电子阅览区、有电子乒乓球、有旱冰壶、有桌球、有开放式阅览区、有体育器材开放区、有棋类活动区。学校在每一个区域都张贴了游戏规则与要求,在自主开放区开放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乱排队、插队、争抢的事件偶有发生,但正是在学生的自我教育、同伴的提醒、老师的教育下养成了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教育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回答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所以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不让学生眼中只有老师的现场督促,而是要让学生胸中有规则”,在体验各种规则中养成习惯。我校现在的自主活动区秩序有条不紊,同学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明白了遵守公共秩序是一个人文明的基本素质,遵守公共秩序能为别人也能为自己带来方便,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学生能在食堂里做到排队、安静就餐,在社区的公交车站点排队上车,遵守公共秩序意识已经深入学生骨髓。

第14篇:读孔子教做人有感

读《孔子教做人》有感

三堡寄宿制小学 项秀兰

提到孔子,想必大家都对他有一番了解吧,他生与公元前551年,在479年因病去世。虽然孔子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学著永垂不朽!

孔子可谓桃李满天下,为人师表了,他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的精神理念是独一无二的,他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真情,循循善诱,所以在育人方面有卓越的表现。

孔子的精神是现代人学习的榜样,应该把他的道德品质看作航标,向前发展。

为了深悟做人的道理,我有幸拜读了《孔子教做人》。这本书作者叫孙汉洲,笔名水陆。江苏东海人,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他所所著的《孔子教做人》,不仅讲孔子做人处世的观点和方法,还把《论语》中相关原文译成白话文,并采用随笔的写法娓娓而谈,读来趣味横生。读过以来不仅可以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和方法,而且还会受到语言文化的熏陶。诚可谓‚文道并重,一举两得‛。

孔子的学说,就是一门做人的学说。读过这本书后会使你深刻体会到:‘孝’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孔子‚孝顺‛的学说,就是一门做人的学说,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做事。

孔子是世界名人,孔子的思想智慧是全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孔子的哲学,可谓是地地道道的人的哲学,而一个‚人‛字,则贯穿了孔子哲学的始终。 正如孔子说:‚道不远人。‛一切离开了人之为人的理论都是虚妄而无意义的。他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弘扬只能靠人自身的努力和创造,是人自己去创造自己。

孔子追求做人的道理,体现在做人上,是‚中庸‛,具体到生活上,便是行‚礼乐‛。 生活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敬。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快乐、幸福。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和睦相处,讲求信用,

这就是‚礼‛。人们由爱与敬而得到幸福、充实,并体现在歌舞及音乐上,这就是‚乐‛。‚礼‛与‚乐‛,正是人的生活方式。

喜、怒、哀、乐,是人的常情。父慈子孝,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是生活起码的道义。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崇尚辞让,去除争夺仇杀,没有礼怎么实现呢?饮食男女,是人之大欲;死亡贫苦,是人之大恶,要想人们都把心里的愿望与厌恶表达出来,没有礼怎么办到呢?人是天地的精灵,五行的起始,人就是为着吃美好的食物,听优美的声音,穿漂亮的衣裳而活的,失去了礼,人凭什么生活呢?失去了爱,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人呢?

今天很多具体的礼节,正是由于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形成的。做任何事情一定存在它的礼,而社会的一切活动,离开了礼,是办不成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论,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因为有了礼,生活才井然有序。

敬重别人如果不符合礼节,就是粗野。对别人恭敬而不符合礼节,就可以被认为是巴结。勇敢而失去礼节就叫暴戾。礼是什么?礼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做人而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自目无所知,进退捐让无所制。‛治国而无礼,就象盲人失去了拐杖,不知道方向,就象整夜在暗室里摸索,没有光明怎么看得见呢?没有礼,家庭失和,朝廷失序,军事失制,政治失度,一切都会失体。

生活不就是追求幸福吗?生命,怎么能缺少快乐呢?人有了快乐,必然想表达出来,并表现在行为上,这是自然的情理。人,是不能没有快乐的,而快乐又不能没有表达的方式,没有适当的表达方式不能不生乱。所以,才有了音乐。音乐,本质上也就是人们的快乐。

君子乐在追求生活,小人乐在发泄私欲。这样,君子推行音乐的教育来调节人们的心志,使人们心向道义。由音乐正可以看出人们的品德。因为,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不会是虚伪的。

孔子说:‚三种快乐有益,三种快乐有害。能用礼节制自己为快乐,

以夸奖他人好处为快乐,以朋友众多并且贤良为快乐,这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舒坦游玩为快乐,以吃喝寻欢为快乐,这是有害的。‛

孔子的‚快乐观‛其实就是教人修身养性的处世观。我们都需要快乐,我们时刻都在追求着快乐,因为快乐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并且能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我们需要快乐的生活,快乐的工作。那么,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真正感觉快乐呢?

孔子的快乐观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我们的快乐必须是以不伤害他人为前提,并且能给他人带来愉悦,也就是学会夸奖别人,让别人开心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更大的开心,这种开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快乐,是集体氛围的和谐产生的快乐,它与一个人的自得其乐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快乐能产生积极的巨大的力量,催人奋进,并且快速奔向成功的目标。

孔子讲‚君子坦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为人坦荡,真心真意,没有‚弯弯绕‛,人品如岁寒之松柏,而小人则不一样,他们私欲缠身,为自己的得失精打细算,结果像背负着大山一样活着,更令人讨厌的是:小人的强项是嘀咕人,无论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他们都是如此,而且是三五一伙,四六一堆,把是变为非,把正变为反,一句话,把纯正透明的人际关系搅成了一潭泥水。孔子讲的‚君子‛与‚小人‛之别应该是做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的确在我们的周围,总有一些不是以君子而是以小人之道接人待物,弄的左右不快,而自己却偷偷发笑。事实证明:一个人要成大事,信守君子之道,把做人摆在第一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成大事,否则即使你偶尔有收获,也是不成什么大气候的。

孔子他育人有方,他的弟子在《论语》中写道: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都做到了之后,若还有余下的精力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吧。

他是个充满正气的人,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任。‛意思是说满口花

言巧语,满脸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样的人实际是很少有仁德的。‛他把恭维当耳边风,把满脸伪善笑容的人看做空屏障。这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呀!

他把水比做君子,他其实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君子,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他的意思是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他同时也是个谦逊的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已是满服经纶还坚信学无止境,他一生都是在学习,从没有荒废过学习的机会,他说择其善者而为之,择其恶者而改之。因此,每个人都要避免刚愎自用,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借助别人的眼睛来延长自己的‚视线‛!

他为圣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吃的是青菜和很粗糙的饭,喝的是白开水,睡觉的时候,连枕头都没有,就是曲着手臂当枕头,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如果是以不合理的方法取得富贵,他根本看不上眼,当它是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那是很快就会消散的,绝对不要它。在这点上可真是个圣人,真君子!

孔子的思想博大经深富有深刻的道理,所以北宋大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如果将论语的内在,深刻蕴涵的道理领悟透彻,落实在行动中我想就能算上真君子了,孔子教会我许多,他教了我学习的道理,做人的道理,现在我所知道所理解的孔子精神可谓是冰山一角,要想领悟的更多还必须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面对孔子,常令人产生敬畏感,因为他是站在千万人之上的思想巨人,他的智慧就像阳光一样照射到人们的心头,这是孔子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幸运。

第15篇:先教做人再教求知

先教做人再教求知

府谷二小王慧妮

学生在学校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更重要,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去教学生如何做学问。学会做人,到底教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把“教人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以塑造真人为培养目标。实践证明,把“学会做人”的教育落到实处,寓“学会做人”教育于常规管理、常规活动,就是抓住了德育工作的根本。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做人呢?应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抓起。 “欲求人人成材,先求人人成人”。责任感是影响做人最基本的问题,是学会做人的基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首先要培养起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感,使他们关心自己的前途、人品、学业和健康,自爱、自强,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第16篇:读书与做人心得体会

读书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是科技工作者创新研究方法、扩大研究视野、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基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选择学习就是选择了进步,选择读书就是选择了睿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和任务,应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把读书作为一种责任。这次利用全院组织读书活动机会,我广泛涉猎,开阔了专业视野,净化了心灵,促进我对科研和人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在初步的实践和探索中主要有三点体会:

体会之一:读书应该志存高远,方能持之以恒。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凡勤于读书者,都是志存高远者。周恩来曾教导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循着古人的足迹,聆听伟人的教诲,如沐春风,我深深认识到,只有把个人志向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读书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只有把学习当作提高修养、升华人格、增长见识、启迪智慧的必要手段,才能在社会建设中有真知灼见,始终走在时代前面。相反,有些科技工作者认为自己已是车到马头船到岸,生活目标缺失,精神空虚,失去了学习动力。即便偶尔读书,也是浅尝辄止、隔靴搔痒。既不能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不能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多读书、读好书,既是励志需要,更是做人的良师益友。清代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则。可见读书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影响之大。在全院近期组织的活动中,我先后读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苏菲的世界》、《中国汉文学史纳》、《中国小说史略》、《麦田里的守望者》、《工作就是责任》、《动植物入侵生态学》等书籍,尽管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能从不同角度提高我对生活的感知,提升我对人生的定位,提炼我对工作的感悟,确实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书进一步坚定了我做科研工作的志向,也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本领恐慌和能力危机,不断鞭策我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

体会之二:读书应该学习致用,方能活学活用。读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读书应该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把握生活中的幸福感觉。因此读书应该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随时发现科研选题、试验设计、项目推进、技术总结中的不足之处,多积累资料,多读一些科技前沿书籍,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但知识犹如推土机,耕耘出一条践行的路。作为一名农田草害领域的科研新兵,读书不仅能让我渐入佳境,时常也能带给我花开有声的惊喜。当然,读书也要增强生活的幸福感,要重视阅读人文、法律、社会科学等方面书籍的阅读,这类书籍解构社会、剖析心灵、指引生活方向,使我从思考中认识了自我,从领悟中增长了知识,从追求中获得了力量,从实践中体现了价值。但学海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让读书之花永远芬芳绽放!

体会之三:读书应该深入思考,方能融会贯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重在读、贵在思。读书者,应该常思考工作廉洁,控制欲望、抵制诱惑,以平常心,做老实事,争做优秀共产党员;读书者,应该常思考工作进展,细心观察,见微知著,创新方法,做好团队合作,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读书者,应该常思考生活和人生,给心灵让出一份宁静,让生活增添一份乐趣,享受阅读的乐趣,正确处理好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思考给读书插上了翅膀,它山之石、芝麻之门,不断叩开科研殿堂,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总之,知识就是力量,要真正发挥读书的力量,就必须静下心来,沉下身去,反复阅读,深入阅 读,真正心无旁骛地学而时习之,力求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学习中磨砺意志,在学习中陶冶情操。

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

个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公职人员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一、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牛顿说过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远。科学巨人的虚怀若谷自然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可以从中学到更有价值的东西。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只有认真的学习前人的经验和理论,才能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并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书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体现。通

过对他们的学习,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来不断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也是这样来实现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是从头开始,那么,无论多么伟大的人,做出多么大的贡献,人类社会最终还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了。

二、读书开阔人的视野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从它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更能体会到书本做为人类掌握知识力量的有力武器的巨大作用。

三、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位良师益友就能起到很积极的作用,书本就是这样的一位。一本好书就如一个好的导师,它能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用的人。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光。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充满崇高的欢乐和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所以我们要倡导并支持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以带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健康的发展!篇三: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

王雅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己能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赖成人的帮助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意识。 确实,《班主任大全》一书,在班级管理这个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对班级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张志华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范文之心得体会: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 学到许多东西”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

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名师。篇四: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的问题”。[1] 这是我从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感受最深的两句话。在书中他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细节决定成败》粗一看这题目,似乎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一读这本书,却是深有感触,作者在书中,不断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做透,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书中“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这段话指出了我们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细土堆积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细流汇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须从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顺利完成.一个细节的忽略往往可以铸成人生大错,可以造成事业颠峰之危,而一个细节的讲究,可以让企业咸鱼翻身,可以在谈判中力挽狂澜于既倒.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2]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细节,从小事做起.古语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汪中求说如何把细节做好,最重要的,第一是认识,第二就是训练。团队就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格式化,就是将细节训练成习惯。所谓的团队就是经过格式化的模式,能够达到一定默契的队伍,否则只能叫乌合之众,而乌合之众是不可能有战斗力的。所以进入团队以后需要进行格式化,需要进行很多操作规范的培训,必须非常严格的要求格式化的操作,使大家久而久之形成我们的工作习惯。[3] 细节实质是什么?细节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从而获得的一种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只有保持这样的工作标准,你才能注意到问题的细节,你才能做到为使学习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思考细节,才不会为了细节而细节。否则,再注重细节也是精心导演了一幕让别人看得过得去的演戏。在物理学上可以细分到粒子,医学上可分到细胞,数学可以从0到无穷大,让我们从0做起,1就是1,2就是2,心中有一万,着眼1+1,才能创造出人生财富和价值。细节不是空喊出来的。细节就是一种积累的经验和习惯,关系着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人的习惯就是一种潜意识。“如果让你的手下去送货,你必须考虑5个细节,必须打7个电话;你的业务人员访问经销商,未开口说话之前,必须做5件事;一个戒烟规定,要经历5个阶段,做了一年的细节,顺理成章地全部实现戒烟;[4]??”这是本书中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了当人做一件事情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就会变成一种潜意识,变成一种习惯。任何一项工程,都可以分解成为无数个细节,无数个细节严格执行,使其变成一种习惯。细节就是习惯,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例如:自己今天的学习工作安排有量化吗?学习的态度端正吗?所犯的错及时改正了吗?记录本非常整洁吗?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及时请教了吗?同样的问题绝没有犯过第二次吗?你明天的学习计划做了吗???等等。对照自己的学习工作,存在着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急待提高,在细节上多下功夫,使自己不断进步提高。

《事在人为》的前言中这样写到:每一位职场中得人,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并非一成不变,这取决于后天的自我打造和历练。成绩卓越的成功人士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价值和人生态度的迥异。只有相信自己,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成为职场中的常青树。全书仔细读来,作者通过精彩的事例、委婉的语气,耐人寻味的比拟,有浅入深的向读者阐释着一种进取的信心和力量。

工作中要具有开拓创新和锲而不舍得精神、独当一面的能力、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这些都是通向成功的法宝和利器。但我认为,仅仅具有以上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得是要有忠诚的素质和乐观的态度、坚定的自信心。

书中写到忠诚是生存的保证。是的,忠诚在现在社会里是尤为可贵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的忠诚、对自己的上级的忠诚、对出生入死的朋友的忠诚、对给予你帮助的同事之间的忠诚以及对自己的家庭和爱人的忠诚,这每一个忠诚都代表着一份希望和力量、代表着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一个人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这对你整体的人生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不要因为一点点微小的利益,就选择频繁的跳槽,这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有害无益。我们应当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努力克服困难,在着过程中你就会得到人生的乐趣,你会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和信心。

当我们抱着远大的理想,参加到工作中时,乐观的心态和绝对的自信是必不可(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少的。书中写到:只有乐观得人才

能冷静客观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乐观自信的牵引下,想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超越挫折,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索新的解决办法,以更大的勇气面对问题和挫折,努力奋斗、至致克服难关。比如在解放前的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乐观自信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不论革命受到多大的挫折,都坚信自己的理想会实现,革命会成功。他们有抱负有理想,对未来非常乐观,可同时也能客观的面对现实,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状况。他们心思慎密,一丝不苟,为了最终的目标而付出长期的、艰苦的、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革命得胜利。

书中写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拥有钻石宝藏,你身上的钻石宝藏就是潜力和能力,他们足以使你的理想变成现实。当你拥有忠诚的素质,去面对自己的战友和上级时,你会得到理解、支持和帮助;当你拥有乐观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心时,你就会发现现实充满了友情和机遇,只要你坚持,幸运女神也会向你招手。用忠诚和乐观去面对工作你会感受到工作中的乐趣;用忠诚和乐观去挖掘自身的宝藏,你会发现自己的宝藏取之不绝、用之不竭。

通读本书,发现先人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克服一些困难,但人生的道路上布满荆棘,想用前人的经验解决眼前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实际的,只有自己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自我想办法的克服挫折和困难,才能走向成功。

这是擅长把握流行脉搏的读书人公司的又一出版物,他们第一本书是意外成功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而《诚信的背后》则是一本财经小说,这是今年下半年开始的一个新亮点,也许将是xx年的一种流行趋势。但说是小说又不确切,这本书中用的公司名字甚至人名都是真实的。作者把矛头直对华尔街、摩根士丹利,指责他们在金融衍生产品中骗取了客户的大额钱财。据说,书一出版,摩根士丹利就到处收购这本书,可见他们害怕到了什么程度。

在《诚信的背后》中曾经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摩根士丹利将一个有问题的公司高价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挣了2000万美元的佣金。后来被买主发现,要求摩根赔钱,而摩根不但不赔,还开始在公司内部销毁证据。后来,经过多年的法律诉讼,美国法院终于作出了公正的判决,但那已是这本书出版以后很多年的事了。仅仅这一点,我们就不(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得不佩服《诚信的背后》的作者超强的预见力和洞察力。

读完《诚信的背后》,相信每个人都会有点儿开窍:原来在全球仰慕的世界商业竞争的中心———华尔街,好人的同意词是笨蛋,也就是说,做好人和会赚钱永远都是两码事。但是,为什么一提到国外的超级大公司,我们就永远都会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他们又有诚信又会赚钱呢?其实这都是舆论惹的祸———书店中由各大公司主动“配合”出版的数不胜数的传记、传奇,以及我们的媒体真糊涂、假明白的主动渲染。

如今,要找一本像《诚信的背后》这样说实话的书还真不容易。是不是“好人”太多的缘故呢?

《诚信的背后》唯一的缺点是离中国商业太远,但我相信在xx年,此种“类小说”题 材的中国本土作品一定会越来越多,《灰商》、《圈子圈套》这些作品是这个品类诞生的一个重要标记。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是一个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你在为谁而工作》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从中我学到了许多对我一生都有益的东西。在这些中,我觉得首先我要学的就是对工作的态度——敬业。

作为一个新人,很多时候,都会做些小事,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但我觉得不屑于做具体的事,不屑认真对待小事和细节,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成功。在工作中,是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同样是做小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成就。如果不屑于做小事,就可能只会在工作中打发时间,所以我必须积极工作,把做小事作为锻炼自己、深入了解业务知识、熟悉工作内容的机会,利用小事去多方面体味,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考能力。我必须充分利用时间来换取其他的资源,不能白白浪费时间而没有任何收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必须在工作初期从经手的每一件琐事,每一件小事中得到锻炼。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职业轨迹,有的人成为业务骨干;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不被人知晓。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造就我们,改变我们?是“态度”!态度是内心的一种潜在意志,是个人的能力、意愿、想法、价值观等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外在表现。我认为我的工作态度,就应该是勤勉进取,决不能得过且过。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只有保证自己有了积极进取的态度,才能走向成功。当然,我知道坚持这种态度很不容易,但只有这种态度成了我个(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人价值的一部分,才能体验到他人的肯定给我的工作带来的乐趣。

敬业的态度在工作中就是要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使自己的工作放射出光彩。我刚刚开始做记者,许多方面还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多向别人学习,随时准备把握机会,把交付的任务出色的完成。一开始,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了解自己需要做哪些事,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热情、想象力和创造力,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称职、值得信赖的人。

敬业在工作中就是要求立即行动,决不拖延。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拖延时间而心生反感,结果是又拖延一次,三番五次之后,这件事情也就成了历史,而自己也对这种拖延的行为习以为常了。拖延会侵蚀人们的意志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大家都知道拖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使问题变得从容,但拖延却能时常操纵我们的思想。作为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在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不顺和困难,因此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是拖一天是一天,还是积极寻求办法解决,将对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我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养成做事从不拖延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工作还在等待着我,每天要问问自己:“今天工作你完成了么?”

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将心态归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任务都视为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现,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千万不能视工作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结果做的心不甘情不愿,于私于公都没有好处.

提起小平同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事迹早已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伟人,他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他给全中国的人民带来了崭新的生活,但是这样的一个经历了万千风雨的领导人,他的内心里却依然如常人一样的朴实,自然。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一句普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非同一般的道理—一个人,即使你什么职务都没有,你也终究是人民的儿子,对于祖国,你永远都有推卸不了的责任!而面对着这句话,所有的人都有责任反思自己,对于祖国,对于人民,你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看看这句话,那亲切的感觉仿佛听都听得到,小平同志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人民的一个普通的儿子,而他,无论走到怎样的位置,无论做任何的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人民负责,这是他最让我敬佩的地方,也是他身为伟人做得最为优秀的地方。大家都知道,是他最先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竖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也正体现了他做人民的儿子,对人民负责的做人原则。 小平同志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有三落三起,仔细算来,他每次的“落”都是因为他坚持真理,从不向谬误低头;而每一次的“起”,他都会尽心竭力为革命胜利、祖国富强、人民幸福而勤奋工作。没有索取,只有奉献,甚至在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后也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变,这不仅让人想起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句话,小平同志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体现了伟人的风范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小平同志的(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一生有太多的事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他的精神境界更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祖国所需要的。我们都是人民的孩子,我们都热爱我们的祖国,因此我们都肩负着使复兴中华民族,使我们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向小平同志那样无论走到怎样的位置,无论做任何的事,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对人民负责,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上海90年代的大发展,靠的是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同样在新世纪征程中,我们要经常重温邓小平的教导,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实质,把上海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西气东输工程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西气”的引入,对推进燃气事业发展,改善用气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中去,让松江区人民用上安全、清洁的“西气”。为此,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在领导的带领下,经历了前所未遇的天然气转换工程,大家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圆满完成了全区天然气的安全、平稳转换,也结束了上海松江管道煤气有限公司的历史。同时也揭开了上海松江天然气有限公司崭新的一篇五:读书心得体会

好书伴我成长

——读书心得体会

如果我是一棵小树,那么书就是灿烂的阳光,它照耀着我,让我快乐地成长;如果我是一条小鱼,那么书就是清清的溪流,它滋润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么书就是蔚蓝的天空,它支撑着我,让我快乐的成长??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记得还在幼儿园时,爸爸妈妈就买了许多书给我,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许多有趣的课外书。那时,我还不识字,爸爸妈妈在股水教书,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因此,我整天缠着爷爷讲给我听。听着有趣的故事,我好像和小鸟一起飞上蓝天,和小精灵一起唱歌跳舞,和蝴蝶们一起玩捉迷藏?? 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一天天地长大,一本本书更是成了我的好伙伴:我捧起了童话故事,捧起了科幻小说,捧起了百科全书,捧起了世界名著??我常常静静地坐在书桌旁,时而深思,时而幻想,时而快乐,时而忧伤。在《水浒传》里,我结识了忠义宽容的宋江;在《三国演义》里,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在《鲁滨逊漂流记》里,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我汲取了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中华国宝》和《中华国恨》,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也让我知道了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更让我在心中立下了和周恩来总理一样的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努力读书,振兴中华!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不管怎么说,这些名人名言都充分表现了书对人类的重要性。的确,书对人类真是太重要了。沉沦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热爱生活,心里充满仇恨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无比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的人可能因一本好书而变得心胸无比宽广。作为一名小学生,更应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

今天,我已成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因为读书,我掌握了许多知识,老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还因为读书,我学会了做人,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喜欢的学生?? 现在,我仍旧坚定不移的做着一件事:读书!我读书,带着我的梦想去读书,带着我的追求去读书。

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源泉,让我们永远记住周恩来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书香溢满人生

——读书心得体会 股水完小 六(2)班 李梅芬 记得有一首诗中说:“书是朴实无华的车骑,却装载了人类灵魂的全部美丽。”书,这个“进步的阶梯”、“人类的长生果”。像山花烂漫于山路上。 我曾是个整天好动的顽童,对体育运动充满了热情。或许是由于这个爱好,我慢慢接触了许多体育报刊。从这些花花绿绿的报刊中,我发现了《水浒》、《三国》的身影。便开始了对这些妇孺皆知的英雄好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屋及乌,我对书籍的喜爱便从此开始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本书在身边陪伴着我。渐渐地,书籍在我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与古今中外的人物成了好伙伴。我领略到“鹦鹉螺”号的奇妙海底生活;也体会到鲁滨逊28年流落荒岛的寂寞;我深深同情骆驼祥子的悲惨命运,也感受到英子在北京城南的童年中的种种乐趣。每个人物的经历都使我牵肠挂肚,每个故事的发展都使我浮想联翩。 我伴着这些书籍长大,成长的道路上总少不了这些书籍的身影。同样地,从书中我也找到了和我一样好读的人们。林海音在书店的“窃读”,高尔基的一个以书度过的平安夜、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名人们刻苦读书的精神打动了我,也给我树立了榜样。 读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与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有书为伴,我的人生旅途充满了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我逐渐学会从书中汲取营养,以名人为榜样立志,向成功道路的方向迈进。 如果说,我的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那么书就是嵌在草原上的朵朵鲜花。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每当我漫步在春意盎然的草丛中,我能体会到朱自清《春》里生机勃勃的景色;当我闻到荷花的清香时,《荷塘月色》的意境又展现在我眼前;每当我被凛骨的寒风吹得缩成一团时,雪莱的《西风颂》给予我温暖与力量??书籍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正想着放弃时,鲁迅、闻一多、高尔基等大文豪刻苦读书钻研的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鼓舞我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书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无论你在哪儿,书籍就是你最忠实的伙伴。读书伴我成长,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爱我洋溢着浓浓书香的人生路。

第17篇:廉洁奉公诚信做人心得体会

廉洁奉公、诚信做人心得体会

——2011级金融六班团支部

廉洁奉公

一、加强法制学习

通过学习让我认识到许多违反原则、违反纪律的事情,甚至有些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都与对相关制度和规定无知有关。因此,必须熟悉和掌握党和国家关于工程建设的各项制度和规定,提高按制度和规定办事的自觉性。

二、增强法律意识

很多人认为犯罪不会有人知道,只有这一次,只要以后不再做,就永远不会被发现,这种侥幸的心理,实为掩耳盗铃的心态表现,有辱国家和企业的使命与托付不说,最后其实终难逃法律的严惩,从而导致人生和家庭的悲剧。法律是严密的,也是无情的,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起法律意识,时时事事勒紧法律的准绳,不越雷池一步,永远坦坦荡荡一身正气,才能用两袖清风给世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形象,让人崇敬,否则终难免声名狼藉,遗留骂名。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错误的权力观、利益观,混淆公私界限导致犯罪的发生。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时刻认识到我们是在为人民工作,我们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权利,这是任何时候我们不能忘记的职业底限。很多人一旦拥有职权,就大开贪口,混淆公私界限,最终被绳之以法,等到了最后在法律面前醒悟时早已悔之晚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以艰苦奋斗,以人民利益为重

诚信做人

诚信是什么?农民说,诚信是秋天里结出的丰收果实;老师说,诚信是师生之间玉般纯洁的感情;工人说,诚信是辛勤劳作后生产出质高价优的产品。总而言之,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极。诚信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则更为重要。一个不讲诚信的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们做学生的更应身体力行,从我做起,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担负其建设祖国的重任。作为未来祖国的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是个日益竞争的信息时代,就必须诚实守信。同学们诚信做作业,诚信考试,诚信得人,这是顺应时代的号召,是势在必行的。同学们,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让诚信只出现在纸上,成为我们的口头禅,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诚信无处不在。同学们,只要我们都行动起来,我们的祖国建设将如日中天,欣欣向荣。同学们,让我们同声呼喊:“诚信与我们同行!”

第18篇:做人做事做官心得体会

2016做人做事做官心得体会

做人做事与做官

人生在世三件事:“立德、立功、立言”。古往今来,芸芸众生,能立言者毕竟只是少数人,而立德立功却关乎每一个人,于是乎,这三件事庶几可以换成做人做事与做官。 做人是基础,也是前提,有道是先做人,后做官;做事是手段,也是核心,敝以为,上帝造人是为了做事,而不是为了做官;做官是目标,也是关键,这是就人自身而言,因为人一旦做了官,就成为人上之人。

凡人必得考虑如何做好事,但做官不必考虑如何做好人。为官之道不是我等平民百姓三言两语讲得清的,恐怕为官者也是一言难尽;为官之要在于用人,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大领导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此可谓一语道破玄机。

孙中山先生言:“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对做官的或想做官的人都不失为至理名言。当今之世,有的人做官确是为了多做事,做大事,毋庸讳言,还有的人做官却是为了少做事或不做事。 众所周知,做官的人摆得平事,但未必做得好事,因为一旦做了官便不用自己动手做事,手下自有人做事。这叫做负责的不做事,做事的不负责,恐怕也是人人都想做官的原因之一。做官不用做事,但得管事,官越大,管的事越多。管事也有讲究,比如好事大事重要事都是大官管,难事杂事啰嗦事都是小官管。管事还有个度,比如“新官不理旧事”。有人说,做官就是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我想,当官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但如何当上官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一心做事的人未必做得好官,充其量只能做个先进或劳模之类,那是无上光荣的也是有名无实的。究其原因,只会埋头做事的人多半是众人眼里的好人、老实人,或称老好人,这种人一般心慈手软,且不说做官一定要心黑手狠或心狠手辣,但总得有些心计,有些手段,有些魄力与威严,不然就服不得众,管不了人。

人都想把事做好做大,事做好了,就是好事,好事于己于人都好。事做大了,就成了事业,而事业既是属于官的也是属于民的,是一个人一生的追求。人都想把自己做大做强,人做大了,就成了大人,大人就是官,是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相当影响力的人。人做强了,就是强人,现今的强人,多半不是官,而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并获得成功的人。大人与强人,都已由人上升成了人物。

人中比较有用的一部分叫做人才,人才会做事,特别会做某一件事,但不一定会做官,也不一定会做人,而是做人偏科,如果这话不是有失偏颇的话。

人做到极好就是圣人,人物是人,更可能是官,而圣人则不是官,甚至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他们往往被人当作神。人做到极差就是人渣,人渣表面上看起来是人,实质上只是一种动物,俗称畜生。

人与事一结合,就叫人事,人事便又与官挨上了边。人事一经上升到党的层面,那就是组织。组织人事部门是管官的机构,当了官的和想当官的对此都不敢小视。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人是管官的官,能在这个衙门里行走的人,即便不是官也将立马升官,是官的胚胎或萌芽,俗称苗子。

做官与做人结合,那便是官人。官人原本就是做官的人,到了宋代才演变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即便如此,听起来也应是富家娘子或曰名门闺秀对有点功名有点地位的丈夫才称官人,出身贫寒大字不识一箩的村妇断乎不会如此称呼自家的男人。细细琢磨起来也有些道理,对于男人,在家要行夫妻之道,自然是人,在家庭乃至社会地位上又有男尊女卑之实,自然是官。 人想做事要舞台,否则英雄无用武之地;人想做官要人抬,俗话说人抬人乃无价之宝;现今提拔干部就有民意测验一关;人做了官要后台,这一点应该说是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做人要有人格,做事要明事理,做官要有官德——这是做人做事与做官的底线。

做人要老实,做事要扎实,做官要务实——这只是一句大实话,却也可能是做人做事与做官的上限。

会做人的一定会做事,会做事的未必会做人。会做官的一定会做人,会做人的未必会做官。

人都要做事,人都想做官,但是,我想,人都得先做好了人。如果超脱一点,当然还可以有心做事,无心做官,用心做人,那就又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编辑:圆圆)

第19篇:做人要实心得体会

做人要实心得体会

(2015年8月)

自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来,我能够根据活动要求,对照自身实际,认真排查自身问题,积极落实,切实提高个人思想境界和工作作风。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排查存在的问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问题排查。“小问题不解决,长时间下去就变成大问题;无关紧要小事不解决,最后就会蜕变成决定做人品性、办事作风、人生高度的大问题”。对身上可能存在的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好高骛远、创新不够、不敢担当等问题逐一进行排查,确保自查到位。

二是立行立改,解决身上不实问题。对于自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例如在谋事上用心做事不够、做事不求过得硬、干事拖拉、畏手畏脚等问题,在做人上不敢担当、唯唯诺诺等问题,进行全面彻底整改。

三是言行合一,做人、办事务必要实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何其短暂,一定要活得精彩、无悔今生。做人做事要言行如一,做老实人、干老实事。不求当面被人夸,只求背后无非议。做人上要实在,要老老实实做人,要

- 1

第20篇:怎样学会做人心得体会

篇一: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

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不仅能让我们学会许多知识,更能升华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最近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了《做事先做人》这本书,使我对工作对人生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一个正确的引导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书关于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让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自古以来,我们祖先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就是要人品正直,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真真诚诚交友。

一.欲立业,先敬业

从书中的几个章节:“上帝偏爱他,让他洗马桶”、“努力让自己做到不可替代”、“每天多做一点,结果大不一样”等等理念,可以看出,一个人想在单位立足,想取得事业的进步,就必须经过意志的磨练、具备精湛的技能、勤奋的品质、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着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过一名话:“提供超出你所得酬劳的服务,很快,酬劳就将反超你所提供的服务。

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敬业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对人生和事业的态度,是对职业人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指出:“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工作不仅是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也是我们获得快乐、知识、经验和信心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我们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途径。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另一方面我们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实现也离不开工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就是不断通过工作去发展自己的才能并确立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要把自己当做单位的主人,而不是为领导工作的人。

二、做事先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体现,我们必须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做人,以踏踏实实的态度做事,只有这样方可成就事业的坚实基础事。我校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实干加巧干的意识,同时也考验着我们做人与做事的能力。

首先是涵养品格,以德修身。作为一名教师而言,就是不断加强自身的师德培养,要尊重学生,对学生负责,恪尽职守,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要有平和的心态,对荣耀、成绩与进步能保持一种平常心;要坦荡,不骄傲不气馁,不妒忌别人的优点,也不嘲笑别人的缺点。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自己的岗位,增强社会责任感,以真心面对他人、面对社会,感恩他人,感恩社会。要做一个勤学的人。

态度形成一种心理定式,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从事的事业。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成不成功,通常取决于是否有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工作态度往往决定着一切。

责任是保持积极工作态度的又一因素。

培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但是实际工作岗位面对的可能只是一些琐碎的工作,越是这样越要求我们坚守信念,踏实苦干。要从小事做起。认真负责地把每件事做好。要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吃苦耐劳是对一个人意志品质的考验和锻炼。

最后要正确地面对挫折。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春风得意,事事顺心。面对挫折要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的心境,要有彻悟人生的大度。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催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篇二:学会做人持续发展心得体会

学会做人持续发展心得体会

时间转瞬即逝,从大一的懵懂到大三的成熟,我们经历了人生的又一次选择。大学是我们人生规划的第一课堂,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栖息地,也是培养和提高自身素养的舞台。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平衡自己的发展等问题,也是我们大三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

第二层意思是怎么处事。处事在做人的道理中已经谈到,处事有这么两点是必须做到的。一是古人讲得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谈到“三思”,即是:“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思考有可能产生危情的根本原因,就可以做到很安然;思考那些有可能产生混乱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那么就可以很好地治理天下;思考那些有可能导致你垮台或灭亡的根本原因,那你就可以安全地存活着。作为一个人来讲,你明白自己身上的各种毛病,然后根据医生的意见,再加上自己的经验,可以搞个养生之道,经常注意,改变那些不良嗜好,改善生活方式,崇尚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活得长些,是同一个道理。

回首展望,昨天已经远去,但是明天的太阳即将出来,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可持续发展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用专业知识武装自己,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那么属于我们成功就永远不会是明天! 篇三:做事先做人心得体会

先做人,后做事

------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学校的快速发展对管理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校党政的安排下,由吴校长对管理干部进行了第一期培训,会上吴校长主要从管理学问、干部素质和面对工作的态度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没有过多的大道理,讲的都是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他把自己几十年辛勤工作的结晶与感悟都好无保留地让大家分享。这不是一堂讲座,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罗曼·罗兰说过“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仅是外因的问题,更取决于你的内因,而懂得如何做人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有的人认为,立信能走到今天,是立信运气好,赶上了好的政策,抓住了好的机遇,其实,曾今有的学校比我们的基础条件更好,也有过很好的机遇,但没能利用好。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立信能走到今天,与立信人的诚信做人、勇于开拓、敢打敢拼、团结奋斗分不开,更与立信党政领导的远见卓识和人格魅力分不开。

结合平常的工作,我如何践行“先做人,后做事”呢?我觉得先做好以下几点:

成功的人不一定很聪明,也不一定很能干,但他一定很积极。工作中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充满激情,你才能感染周围的一切。别人看到你的积极态度了,才会看到你的上进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改变你的工作状况,继而改变你的人生。

吴校长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与人合作,首先要考虑对方的利益。起初我还有点想不明白,与人合作,当然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不然合作干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但静下心仔细想想,校长的话真的很有道理,高人一筹。

能”发展为“一定”。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一看,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善解人意”正是“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的具体表现。

作为教育者,要少一些批评、抱怨与责骂。

作为管理者,少一些批评、抱怨与责骂。

这点是结合刚才那一条而来,少抱怨,给对方鼓励,赞美。尊重周围的人,忘掉你是在恭维,确实认为他们确实是好。人都是需要表扬的,周围人的关系和谐了,相互的摩擦少了,事情也就容易了。

满招损,谦受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认识是不同的,不能因为在工作的每个领域我做得比别人好就骄傲,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向别人学习。借用别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减少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坦坦荡荡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真真诚诚交友,这是我一贯的做人准则,只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还需要努力去做得更好一些,树立自己的人格魅力。

真切希望这样的培训更多一些,形式也多一些。 篇四:做事必先做人心得体会

做事必先做人心得体会 《做事先做人》这本面,工作之余陆陆续续看了些,收获不少,篇篇精彩,字字珠玑,每篇都从一个方面阐述了做事与做人的道理。

人们常说:“做人难!人难做!难做人!”做人做事,的确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伴随人一生的重要课题。通过读《做事必先做人》一书,使自己懂得了更多的做人的道理。

1、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任何事情,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一看,反过来,可以检视自己有什么疏漏。“善解人意”正是“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的具体表现。

2、不要批评、抱怨、责骂。

3、热情地、真心的赞美。这点是结合刚才那一条而来,少抱怨,对给对方鼓励,赞美。尊重周围的人,忘掉你是在恭维,确实认为他们确实是好。

4、倾听、倾听、少说。

5、不要表现得比别人聪明。满招损,谦受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人在不同方面的认识是不同的,不能因为在工作的每个领域我做得比别人好就骄傲,很多时候我们还是需要像别人学习的。特别是年轻人应该多向单位的老同志请教,他们有积累的宝贵经验,可以减少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6、要有积极的态度。工作中很重要的因素,只有充满激情,你才能感染周围的一切。别人看到你的积极态度了,才会看到你的上进心。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改变你的工作状况,继而改变你的人生。

总之,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做事是做人的体现,人不管大官小官,要做个好官。不论大事小事,要做点实事。“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最后我想用一位名人的几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发言: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有一些沉浮,不会永远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对于一个人来说,正是需要这种磨练。因此,浮在上面的,不必骄傲;沉在下面的,更用不着悲观。

tag: 心得体会 篇五:从小学做人心得体会

从小学做人心得体会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做人难,难做人的感慨,也经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领悟。可见,做人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那么,怎样做呢?习近平强调,要从小学习做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少年儿童是小树苗,品德的养成需要丰富的营养、肥沃的土壤,这样才能茁壮成长。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要学会做人的准则,还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

如何教学生做人心得体会
《如何教学生做人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