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03:04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3篇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这次研修学习我感触颇多,此时正值我县大力开展“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的高峰时期,下面本人就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课前训练,激趣明标。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演示,发言,保护其积

二、合作展示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自学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ection a 时,有的学生会提出有些单词不会读,比如:another,concert,calendar,whom等;有的学生会不懂某些词组的意思,比如:study for a test ,go to thedoctor,have a piano le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aunt 等;有的学生会问为什么当别人问你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你不回答 yes,i can,而要说 sure,i’d love to。等等此类的问题。要求学生把他们遇到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教师上课时收集起来,从学生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

三、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表演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针对第一步提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情景演示的方法以及让学生上台展示等,把学生置于参与者和表演者的角色。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去理解问题,理解英语与汉语的语言区别,理解英语的语言习惯.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从而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身参与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四、当堂测试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验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

五、提升小节

在解决了学生疑难之后,教师或学生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学习的点睛之处。过去许多教师只是将已讲知识重复梳理一遍,使小结成了知识的机械重复,虎头蛇尾,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小结是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或者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学生有新的思路……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记忆、综合和掌握。提升小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例如,新目标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在学了如何邀请别人参加自己的生日party,如何回复别人的邀请之后,还要提示学生如何邀请别人一起做其他的事情,如何回复别人其他的邀请。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全面,更完整。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2

我校自实施五步教学法以来,我们备课组的教师不但积极实施,而且相互交流探讨在实施过程当中的喜悦和困惑,因此,我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尤其是运用五步教学法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把我在实施过程中的的一些喜悦和困惑拿出来和同志们进行交流和分享,以期共同提高。

1、我校五步教学法是:目标导学、自主质疑、合作探究、达成目标、巩固提高这五步中,目标导学相对好操作,具体实施时,我让学生先将导学案中学习目标通读,然后用笔将自己认为的学习重点词画出来,然后,学生阅读教材,画出自己对教材中知识的理解,如果教材内容简单,就让学生总结本节内容包括几点,然后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主要内容是本节教材主要包括那几个问题,如何理解,经过交流学生基本上能将学习内容整理清楚。然后学生完成导学案填空内容,要求学生先不要看书自己做,不会的内容在看书完成。较难的内容,小组交流讨论解决。

2、这五个步骤中,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主要体现在二三五步中,教师除了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中,还应该在学生小组交流的某一关键思考,就学生存在的共同的主要问题进行适时简练清晰的引导点拨,占时一定要少,而且要简洁明了,学生易理解接受,同时通过教师的点拨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学习化学平衡时,我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举了几个生活例子人流、水流等让学生理解平衡的本质是进量等于出量,学生听完后兴致勃勃,很快就抓住了化学平衡的本质,解决了学生心中的困惑。

3、教师的主导地位一定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个五步教学法中得以体现,引导要到位,还要注意不能喧宾夺主,时间把握要好,不能太长,同时还要点到位,否则学生的学习只是表面的,能力难以提高。这点很重要,在教学中不太好把握,必须要经常思考。

4、在学生自主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由于经验欠缺,对学习的主要内容往往把握不到位,这时候教师就要在学生质疑的时候,帮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同时,还要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确一些学习方法。如学习有机物我在学生自主质疑的时候,给学生提出问题,断键方式是什么,同学们一定要关注,可以用前后比较的方法找到断键的方式和规律,学生慢慢习惯了这样学习,实践证明这样的引导比较成功。

总之,五步教学法要运用的得心应手,必须要观察学生的困惑,点拨引导要适时,还要得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的去实践去思考去学习。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3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和动手实验,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手实践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灌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另外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反馈归纳之结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践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反馈归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用问题的形式来归纳,使学生思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看了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的人还看了:

1.五部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

2.尝试教学法心得体会

3.和谐互助式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4.教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怎么写范文

5.英语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推荐第2篇: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导--学--议--赛--结,就是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设疑导入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入,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带着问题去学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在合作交流中议与赛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和动手实验,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手实践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灌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另外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反馈归纳之结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践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反馈归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用问题的形式来归纳,使学生思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推荐第3篇: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1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动手实验)——反馈归纳——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自学质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筛选问题。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自学盐类的水解这一节内容第一课时时,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①不同的盐溶液为什么能使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②强碱与弱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碱性?③强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④强碱与强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⑤酸式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⑥弱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显什么性?⑦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⑧如何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等等,教师就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筛选问题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合作交流(动手实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动手实验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针对第二步筛选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讨论实验方法以及让学生亲手实验试一试等,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和动手实验,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手实验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灌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最易犯的毛病: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让尖子生回答问题,而使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或动手实验,忽视了学生个人、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

四、反馈归纳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验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反馈归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后,教师可提出: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吗?浓硫酸和铜反应与稀硫酸和锌的反应在氧化性上有什么不同?又如,在学习铁的化合物后,教师提出铁能与氯化铁反应,那么铜与氯化铁能反应吗?用问题的形式来归纳,使学生思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五、深化创新。

在解决了学生疑难之后,教师或学生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学习的点睛之处。过去许多教师只是将已讲知识重复梳理一遍,使小结成了知识的机械重复,虎头蛇尾,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小结是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或者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学生有新的思路……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记忆、综合和掌握。总结内容可分步进行,也可整体囊括;形式上可板书、笔记、重述等。教师在总结中要特别注意深化知识,如在学了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提出:①根据喷泉的原理,哪些气体和液体搭配也能做喷泉实验?又如,在学了原电池后的课堂小结时,可提出:利用家里的物品你最多能做成几种不同的原电池?回家尝试一下。这些题目深化了知识的外延,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创新或动手的余地,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感悟乐趣,激发热情,发挥想像,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创新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一种。化学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只有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把准主导关系,突出主体作用,才能探索出更加灵活的、课型相异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法心得体会2

看了今天的视频,学习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五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学生践行五步。这五步,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截然分开,前一步为后一步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后一步是在前一步基础上的发展与拓展。这五步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实用高效。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教学流程”。这一步是教师的课前设计,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对知识脉络的梳理。没有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头脑里没有知识的框架结构,不了解和把握不准教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不能高屋建瓴,不能从整个知识体系中分析知识,只能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孤立地传授知识,这对于学生知识结构与系统的建构是不利的。同时,教学流程这一步,也是教师为教学准备材料、进行教学设计的阶段,材料准备充分了,教学设计合理了,才能为以后的“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学生践行”四步打好基础。这一步做好了,教师才能在实施教学时操作自如,游刃有余。我认为,这一步做成的“成果”,也可以展示给学生看,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和计划有个整体感知,增强其学习的目的性。

“情境导入”是“五步教学法”的第二步。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景导入的关键是如何设计教学情景。根据视频学习和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设计教学情景,必须坚持紧扣教材和主题、创新形式、创新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一紧二创三贴近”原则。这样的情景设计,才能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真正发挥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探究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在熟悉情景后,对情景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和理解的过程。要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应该根据情景设计设置探究性问题,以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思考具有针对性,防止无的放失;同时,这些探究性问题还应该具有开放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想说,都有话可说,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组织探究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实地调查、师生合作等这些形式既可单独利用,也可结合起来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形式必须符合情景设计和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的研究能力、知识状况等),必须符合教学目的,不能为形式而形式,搞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在设置探究性问题时,我觉得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情景,发现问题,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情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

探究活动的目的和结果是达到“五步教学法”的第四步——形成理念。形成理念,就是对教材知识的回归、认可与接受。通过探究活动实现理念的形成,对学生来说,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没有教师板着面孔一味说教的感觉,因此对从探究活动中获得的知识、理念愿意认可,乐意接受,才会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自觉地践行。由于探究活动中所有的结论、观点并非都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在这一步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要引领学生回归教材。

知识如果不用,就没有任何价值,必须学以致用。所以,“五步教学法”把最后一步设置为“学生践行”。“学生践行”是对第四步“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是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的过程。只有践行在探究活动中形成的理念和知识,学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些理念和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对这些知识和理念进行检验和丰富,才能认识到这些理念和知识的价值之所在;也只有认真践行这些理念和知识,学生才能不断地锻炼和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我们的教学以及“五步教学法”的最终目的。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探究活动、形成理念、学生践行,这五步既步步为营,各有各的特点,又层层深入,前一步为下一步的完成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后一步是前一步的深入;这五步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与消化吸收,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一句话,“五步教学法”实用高效。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五步教学法”,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定能够获得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

推荐第4篇:五步教学法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法,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筛选问题--合作交流(动手实验)--反馈归纳--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 轴 、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真正得以体现。

一、自学质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是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作为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学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必要方法之一。学生在 一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去选择、去综合、去感悟,并提出问题。但由于学生程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大胆质疑,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导言,在新课导入中可采用讲故事、演示实验、实物、图表、投影片等导入;也可采用一句话、一道题等导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迫切想遨游知识大海的心情去自学、去质疑、去探索,其学习的主动性将被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将进一步得到培养。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要充分肯定,并让学生板演到黑板上,保护其积极性。

二、筛选问题。

学生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甚至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例如,在学生自学盐类的水解这一节内容第一课时时,学生提出了以下一些问题:①不同的盐溶液为什么能使指示剂显不同的颜色?②强碱与弱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现碱性?③强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为什么会呈酸性?④强碱与强酸组成的盐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⑤酸式盐的溶液一定呈酸性吗?⑥弱酸与弱碱组成的盐的溶液显什么性?⑦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⑧如何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等等,教师就应从学生板演到黑板上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和学生一起共同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最符合教材要求、最富有求异创新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讨。捕捉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才能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筛选问题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作知识归纳综合。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三、合作交流(动手实验) 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留有查找资料、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和动手实验的时间。人思如涌泉,浚之愈新。针对第二步筛选出来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讨论实验方法以及让学生亲手实验试一试等,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通过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探寻、讨论和动手实验,加上教师的激励和鼓舞,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就能得以极大满足,被动地接受知识就会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与亲手实验的验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既改变了满堂灌的陋习,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但教师要注意克服最易犯的毛病:教师为赶教学进度,让尖子生回答问题,而使许多学生失去思考的机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怕打乱课堂秩序,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或动手实验,忽视了学生个人、集体的智慧和全体二字,使问题不能被真正理解;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深入到学生中去,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没能抓住学生盲点于无疑处生疑。

四、反馈归纳

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和实验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及时进行点拨、解惑和归纳。学生的疑难,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性质、类别,同时要考虑是当堂解决还是课后解决,是个别辅导还是集体解答,是让学生解决还是教师解决以及解决的思路。教师根据实际应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所学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把问题分解,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解难,或启迪学生转换思维角度去解疑。反馈归纳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新旧知识串联、重新组合、揭示主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后,教师可提出:浓硫酸有氧化性,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吗?浓硫酸和铜反应与稀硫酸和锌的反应在氧化性上有什么不同?又如,在学习铁的化合物后,教师提出铁能与氯化铁反应,那么铜与氯化铁能反应吗?用问题的形式来归纳,使学生思维训练、知识迁移和组合、创新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培养。

五、深化创新。

在解决了学生疑难之后,教师或学生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深化小结,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创新学习的点睛之处。过去许多教师只是将已讲知识重复梳理一遍,使小结成了知识的机械重复,虎头蛇尾,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创新学习课堂教学的小结是由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或者学生提出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学生有新的思路……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使之纲领分明、重点突出,帮助学生记忆、综合和掌握。总结内容可分步进行,也可整体囊括;形式上可板书、笔记、重述等。教师在总结中要特别注意深化知识,如在学了氯化氢气体的喷泉实验,课堂小结时,教师可提出:①根据喷泉的原理,哪些气体和液体搭配也能做喷泉实验?又如,在学了原电池后的课堂小结时,可提出:利用家里的物品你最多能做成几种不同的原电池?回家尝试一下。这些题目深化了知识的外延,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创新或动手的余地,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感悟乐趣,激发热情,发挥想像,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培养。

创新学习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并非一种。化学教师要坚持以学定教、以学定法、教无定法的教学原则,只有尊重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把准主导关系,突出主体作用,才能探索出更加灵活的、课型相异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推荐第5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方法、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即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内容或工具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对子互学,并在小组长、学科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之间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解答评价,再由学科长对本组学习收获或观点进行整合,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自主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示汇报的前奏,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拓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关注,让学生在小组内有序发言,轻声交流;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3.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得到培养和锻炼。这一环节在教师或学术助理的组织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大胆质疑、积极补充、及时纠错。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操作、演示等形式,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二要及时切入,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进行点拨、精讲、强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三要“煽风点火”,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或是直接发问,将课堂教学不断引向深入;四要对学生和小组的表现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当堂检测、训练拓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工具单或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习题要切合本课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地应用价值,切忌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

5.总结反思、多元评价。这一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推荐第6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达标”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讨论稿)

一、学前指导 【操作】

(1) 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出示学习目标。 (3) 进行自学指导,布置自学任务(问题)。 【目的意义】

(1) 设情激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 (3) 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运用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学更扎实有效。 【注意点】

(1) 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温故知新等途径,迅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教学目标要科学、具体、明确,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 (3)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学什么)。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怎么学)。三是明确自学的时间(学多长)。四是明确自学要求和检测方法(怎么检测)。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设置问题梯度,降低问题难度,减缓问题坡度。

二、自主学习【操作】

(1)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完成自学任务(问题),记录自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2) 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差生端正学习态度,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 运用提问、演板等展示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效果。 【目的意义】

(1) 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理清本课知识脉络,初步构建本课知识体系,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进度、自学效果。 (3) 检查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发现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发现的新问题。 【注意点】

(1) 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边看书、边标注、边学习、边记录等。

(2) 教师巡视时应特别关注中差生学习情况,指导中差生完成自学任务。 (3) 自学检测要特别注意让差生发表意见,针对自学中学生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对于学生发现的新问题,教师要适时收集、梳理,并及时表扬、鼓励表现较好的学生。

三、合作探究 【操作】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自学过程中归纳出的新问题,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重点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合作探究一般应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的顺序进行。 【目的意义】

“合作探究”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难点、易混点,深化拓展教材内容,完整架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

(1) 加强小组组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意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提高鉴别、归纳、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 小组合作探究应建立在充分自探和同桌合探的基础上。没有自探就不要同桌合探,没有同桌合探就不要小组合探。 (3) 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应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应是学生通过其它学习方式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教材知识范围的个性问题,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加以解决。

(4) 加强合作探究的反馈与展示,让所有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差生主动参与反馈与展示活动,提醒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评判、纠错、补充。教师要适时做好激励、评价、引导、小结等工作。

四、精讲释疑 【目的意义】

讲授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问题,强化重点、难点,拓展教材内容,构建本节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意点】

(1) 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紧扣目标,讲学生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合作探究中遗漏和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 (2) 教师不讲学生会的问题,不讲学生没有探究的问题。

五、巩固达标 【操作】

(1) 通过背诵、对话、复述、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迁移、拓展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及时检查反馈学生达标情况。 (3) 教师或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4) 教师布置课下作业。 【目的意义】

(1) 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强化目标意识,梳理本节内容,评判本节学习效果,检测每位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 【注意点】

(1) 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应紧扣教材,有的放矢,难易适度。 (2)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训练情况,加强对差生的指导。 (3) 训练情况的反馈和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予以评点。 (4) 课堂小结要提纲挈领、语言简练、评判科学准确。 (5) 精选课后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推荐第7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检查作业,发现问题

(教师可提前几分钟进教室,做好相关工作)

1、宗旨意义: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从作业中发现问题、了解学情,以便后续有针对性 教学、解决问题

2、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1)教师提前批阅、拍照,教师用图片本身或者 pad 笔记展示典型问题; (2)教师面批面改,教师按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分数批改; (3)教师个别抽查,教师评出优劣,适当奖惩; (4)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互批互改,互斗互掐; (5)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统一解决;

3、调控时间(据课型而定):区分新授课和习题课;(1)新授课这一环节可以控制 5--10 分钟;(2)习题课这一环节可以贯穿始终;

4、解决方式(据问题而定)区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1)共性问题,上课精讲; (2)个性问题,可利用答疑课解决,也可通过精雕细刻、私播课等线上产品推送(让学生利 用答疑课或者周末时间消化吸收);

第二步、回顾旧课,落实效果

1、宗旨意义:复习巩固,承上启下,督促检查,有效落实

2、落实方式(可以多样化): (1)整体提问、整体背诵、整体默写; (2)单个提问、单个背诵、单个板书; (3)学生互问互背;

(4)挖空式或者选择题式入门测;

3、调控时间:5—10 分钟

4、奖惩方式(据学生而定):合理有效

第三步、讲授新课,练习习题

1、宗旨意义:教师设计组织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并在课堂中动起来,真正提升课堂效率

2、操作方式(区分新授课和习题课): (1)新授课:讲练结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或者学科特点,灵活调整顺序或者内容) a、教师先讲:知识点讲解、例题示范、思路引领、方法指导(板书知识,ipad 解题); b、学生先练:自己做练习或者黑板板书,梳理思路,模仿方法,暴露问题; c、学生再讲:学生在思考或者讨论的基础上讲解或者打分,展现掌握程度; d、教师陪练:针对问题,有效提问,强化知识理解,强调方法步骤、特殊条件等; (2)习题课:讲练结合(侧重练习和陪练)

3、调控时间:40 分钟左右

第四步、总结回顾,消化吸收

1、宗旨意义:小结课堂、整理笔记、解决遗留问题,消化本节内容

2、落实方式(可以多样化):(1)整理笔记、检查笔记;(2)当堂背诵重要知识;

(3)挖空式或者大题式出门测; (4)遗留问题解答;

3、调控时间:5 分钟左右

第五步、教学反馈,答疑解惑(课后)

1、宗旨意义:真实反馈课堂,有效解决问题

2、落实方式: (1)教学反馈:在微信群和掌上优能,客观真实反馈教学内容、学生表现、作业布置、批改 情况(文字+图片);(2)答疑解惑: a、答疑课课上:解答学生个性问题、跟问题学生交流、精雕细刻或者私播课的整体推进; b、课后:当面或者通过微信、qq 等方式给学生答疑解惑

推荐第8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有效教学法”模式介绍

第一步“设疑”,即师生编制教学问题(即备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备课时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的新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编制3—4个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自主学习时使用。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呢?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问题有两层含义,从内容上讲是紧扣本节课新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的问题,从作用上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发展的问题。教师设置的这些有价值的问题既可以在学案中用,也可以在教案中用。除了教师要编制有价值的问题之外,还可以提倡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临时大胆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学习过程中的困惑。教师“设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课本中的原始探究题或略作改动,另一种是从思想和方法的角度设制有价值的理论方面的问题。这一步“设疑”的目的是为了给下一步自主学习打基础。

第二步“自学”,即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编制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独立自学或分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产生新的探究性问题。无论是教师备课时编制的问题还是学生质疑的新问题,通过学生独立自学或小组讨论后,在组内要形成统一的学习成果。各小组形成了统一的学习成果后,下一步要在全班汇报交流。

第三步“换位”,即师生“位置”的互换。“换位”有两层含义:其本意是师生位置的互换: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解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象老师一样大大方方的一边讲,一边写),教师走下讲台象学生一样听学生讲解;其引申义范围很广,重点指的是师生角色转变的教学思想,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合作者、服务者和促进者;学生在课堂上要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合作与交流。这里所说的“换位”两层含义都有,但是首先必须做到本意上位置的互换。学生要站在讲台的位置上象老师一样主动讲解本小组的学习成果。那么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站在讲台上讲解呢?因为学生站在讲台上讲解和站在自己座位前讲解是有很大区别。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站在讲台下(即自己的座位前)回答问题时,所有在场的人(包括回答问题的学生在内)都知道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配角就要服从主角的主张,看主角的脸色行事,学生有“等和靠”的依赖思想,学生不能最大限度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很难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果实现了师生位置的互换,效果就大不相同,当学生一旦走上讲台思想上就会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自己已由配角的身份转变成了主角的身份,主角就必须象老师一样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有“等和靠”的依赖思想,行动上就要主动“出击”,主动“进攻”,这时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已经摆脱了老师思维的控制,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平时学生在台下回答问题,虽然从表面上看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学生在心理上并没有摆脱老师思维的控制。实施了“换位”以后,无心中就把学生的思想从被动接受推到了主动“进攻”的境界,同时也是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一项非常有效的具体措施之一。但是刚开始学生还不习惯,不知道应该在讲台上讲什么和怎样讲,老师要做指导。例如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可以象老师一样讲你对课堂学习中某一问题的想法和看法以及解题的思路、依据、方法步骤 等”。课堂教学到了这一步已经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打开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二是为下一环节“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评价”,即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交流的方法是:当一个小组的代表在讲台上讲完后,不要急着走下讲台,而是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我们小组的意见讲完了,请同学们对我的讲解发表意见”。发表意见的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二是发表不同见解;三是鼓励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评价”的目的是探究,“评价”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了学习过程,就有了情感体验,有了情感体验,理解的就深、记亿的就牢固;二是“换位”和“评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这一项,而且还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各种能力和非智力因素,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很有效的方法之一;三是“评价”中鼓励学困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让全班同学当面帮助解决,这一做法的作用非常大,它相当于在全班同学面前批改作业,批改一名学生的作业全班所有同学当面受益,受益面增大了几十倍,学困生提出的问题越多,修正问题的机会也就越多。问题能提前暴露在课堂上,课后学生做作业时的正确率就非常高,实施了有效教学。“评价”这一步是课堂教学形成高潮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收获最多的环节,可以多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当做重点环节来对待。

第五步“引导”,即教师的提示或启发(“引导”不是单独的一个环节,而是与“自学”“换位”“评价”等环节合并使用的辅助措施)。当学生在前面三步学习中讲的和评价的远离了教学目标或教师感到学生讲的浮浅的时侯,教师要及时引导,不能置之不理。如何具体引导是一道难题,教师通常容易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学生讲完了或评价完了,不管学生讲的、评价的质量如何,就算完成了任务,教师再不做任何引导。另一种是老师把学生讲的或评价的内容再做一次简单的重复。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的观点是如果学生讲的和评价的准确到位时,教师就再没有必要再进行引导,如果学生讲的和评价的有不准确不到位地方,教师就要再进行引导;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的观点是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重复,这样做只能是浪费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既要及时又要到位。教师的引导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学生讲的或评价的远离了教学目标和新知识点时,教师要引导。二是当学生讲的或评价的浮浅时,教师要引导。引导的方法很多,这里举三个例子:(1)“你能讲一讲你的理由吗?”(2)“同学们还有什么不同意见?”(3)“我的困惑是这样的……谁能解决” ?引导这一环节没有固定的时间和模式,随时发生随时引导,方法千变万化。

校长(619235428) 2013/3/13 8:05:34 请大家认真学习,以便写听课分析报告,同时要将五步教学法内容记写到业务学习笔记中。

推荐第9篇:五步教学法)

运用“五步学习培训法”,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十分关注和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那么我们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设计总体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质量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本人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活动,的确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的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淡化了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譬如数学课程中淡化书写目标,导致学生书写质量不高;又如除一些示范、典型教学活动或公开教育活动外,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及生活方式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方法死板,不灵活,不先进,生活方式不正确等等。

2、在各科教学中,人文素养渗透不够,淡化课程的本质性。譬如:尽管在教案中设有其目标,可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仍是教教材,不是用教材去教学生。主要表现在:只要学生能读能写、会背会算就自认为是把书教好了。

3、“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心目中没有底,不能走出自主学习的认识误区。譬如: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就主动学习,错误地用主动性来界定自主学习,造成教学的低效和学生的发展受阻,或认为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不给予学生适当、及时的示范与指导及合理的组织参与,不认真履行自身的义务,从而使学生的发展滞后。或认为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学习等同,出现认识上的偏差。

二、在存问题的原因

1、本人视野狭窄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的学习提高、失去研究探讨的时空和机会,致使自己那些陈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无法得到较快的转变和更新。

2、自身素质水平偏低,能力较偏差,不能很好地加强自身学习和教学研究,尤其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上表现更为不足。

三、改进工作的方案

针对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问题存在的原因,从我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我首先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大致分五步。第一步,我本人要继续不断地加强自修、自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第二步,千方面计学习、培训,开阔视野;第三步,抓住机遇,创设学习、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第四步,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落实各项目标、措施;第五步,增强自己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能力。

在此,我将找出的问题和原因及改进的步骤,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文化水平、教学能力、思想意识等。最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培训的方案。

四、将方案付诸于工作实践

在方案的实践过程中,我自身在开展不断研究分析和自学提高的同时,参加了集中培训,观摩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文化水平,以此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标准,争取有利条件,获得更多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工作和个人教研及校本培训等有机结合。落实和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对自己上期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和剖析,且形成书面材

料。

五、总结成果

在历时大半年的学习培训过程中,得到了以下几点收获。

(一)提高了思想上的认识

首先是不去认真学习、反思、研究、实践,就不可能有提高。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反复的实践与运用,积极主动的参与,才能使自己的专业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得以提高,才能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其次是通过不断地“自修——反思——重建”,“实践——运用——总结”,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课程、总体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方式”的内涵。从平时的交流研讨、课堂教学实践、收集的专题材料中了解到:课程与教材不是衡等关系,“课程”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其资源遍及每个角落,十分广泛。教材仅是为了实现总体的课程目标来撰编的专项书本,起码不是课程的全部。作为教师在实施课程方案的过程中,应在总体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去设制综合的教学目标,尤其不能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目标,人文素养目轻描淡写,置之度外。“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主动学习,学生自学及探究,合作学习不能等同。

(二)初步形成了新的理念,提高了教学的效益和质量 通过培训、自修、反思,本人逐步建立了全新的理念,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摆脱了学科本位和教材中心的束缚,把教学内容,教学顺序进行了新的整合,把课程资源延伸到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自然。

(三)、形成了好的成果和经验

到目前为止, 本人收集的专题有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

计,心得体会,经验总结;虽说质量不是很高,但涉及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

总之,本人逐步明白了课程的再现是活的,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反思和研究,不断地实践与总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不断寻求合理的突破口,就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益和质量,就能实现总体课程目标下的总的教学目标。

推荐第10篇:五步教学法

“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应当有规可循,为此,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小学数学学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学科特点,突出“趣味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确立了“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并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比赛中,均取得突出成绩。

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我区数学教师连续四届代表郑州市参加河南省优质课大赛,在课堂中突出体现“引、研、理、测、评”的五字教学法,赢得评委、专家们的认可,均取得一等奖突出成绩。2007年11月,我区郝峰老师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参赛选手,在重庆参加了第八届小学数学优质课大赛,并以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计算课轰动了山城,获得了一等奖的最好成绩,这是18年来郑州市首获此项殊荣,为此,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专门发来贺信,代表市政府表示祝贺。我区祁媛老师将于今年的9月18日在河北承德代表河南省参加“中南、西南、华北”优质课大赛,这也是郑州市教师首次代表河南省参加这样的赛事活动。

“引、研、理、测、评”五字教学法操作基本流程

1.引——激趣引入

作为教学的开始环节,我们要求教师在体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应用好一切教学手段,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景,如:讲故事、猜谜语、游戏等活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研——研究新知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完认知上的需要,获取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因此,要求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一种“对话、研究、合作”的文化,努力做到:能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自己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动手做的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应当注意是:合作学习应当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没有独立思考就没有合作与交流。

3.理——归纳整理

这是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旨在理清思路,理顺知识的脉络,归纳知识要点,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表达、归纳等学习的能力。

4.测——目标检测

学习的最终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来检测,我们的要求是根据学习目标,巧妙设计检测题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可以是单项与综合、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设计中求趣,在“探索”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检测达标落到实处。

5.评——评价反思

这应是接近尾声的闪光之处,要求把一节课中所感、所悟、所思与所得充分表达出来。这里可以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知识建构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是学习方法、策略的评价与反思;可以是学习文化的评价与反思,例如:在合作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小组的学习,是否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方式可以自评、互评、教师评、小组之间评。

总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统一。

第11篇:五步教学法

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

五步教学法的五步之间前后联系、环环相扣的。 Step 1 Warm-up activities (Revision—复习)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复习,主要讲两个问题,复习的作用和复习的方法。 1) 复习的作用:温故知新(Gain the new insight through restudying the old materials)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 2)复习的主要方法: a.Objects(实物) b.Pictures(图片) c.Simple blackboard drawings (简笔画) d.Charts (列表) e.Demonstration (表演) f.Summary (总结) g.Questions (设问) Step 2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讲授新课)

新课主要讲结构和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如何将新授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我们介绍五种导入的方法: 1)自问自答导入法 2)手指木偶导入法 3)角色表演导入法 4)简笔画导入法 5)实物图片导入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适当的导入方法进行导入,使我们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讲授结构的方法有两种: 1)Examples and structure (通过例句讲结构) 2)Real or unreal situation (真实或非真实情景) Step 3 Drill(操练)(Oral repetition)

第三步是操练,主要对新课中的结构进行操练。教师要加强对课堂的控制,采用分级操练的方法:

a.in chorus (齐读):让人人都有机会练习b.individual (个人):弥补齐读中滥竽充数的缺点

c.in pairs(俩俩):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互问互答,连锁问答。 d.in groups (小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操练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操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 2) 灵活性原则:教案要有几套操练的方案,根据情况选择; 3) 激发性原则:提问题的时候要面向全体,先提问,后找人回答; 4) 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时刻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对后进学生要提问比较容易的问题,一旦答对了,就要表扬,教师的鼓励的目光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奖励,也是最大的鼓舞; 5) 过渡性原则:操练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学生充分的信心; 6) 节奏快,密度大:操练的时候要让学生始终在动,让他们有事情可做。 Step 4 Practice (实践)

实践主要是针对新课中的功能进行练习的,实践的过程要逐渐放开,由全控到不控: a.Controlled(全控):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思路; b.Semi-controlled(半控):教师提供模式,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c.Seldom controlled(偶控):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d.Free talk(Never controlled)(不控):学生进行自由会话。 Step 5 Consolidation(巩固)

五步教学法的最后一步是巩固,对本课所学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综合的巩固。巩固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唱歌,游戏,还可以用练习册;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笔头的。

第12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是国际通用的教学法之一,适用于各个学科。运用五步教学法授课,教师首先要解决两个转变,即教师的作用和角色转变以及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教师的作用和角色转换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共十项,分别为:

第一 Teach-Teacher(教—教师),即教师的作用是“教”,所扮演的角色是“教师”。

如何教好?我们可以引用孔夫子的话来加以论述,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即为想说说不出来,悱,即为想又想不明白。这时候老师就要启发学生.也就是说让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再启发,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把握启发的时机,达到最佳的效果。

2)知一隅而不能三隅反则不复也

隅为直角,整个句子意思是一个立方体知道一个角是直角却不能推断出其他几个也是直角,就别再教了,教师要注意把握适时变换教学方法。

3)当其可而教,适时而教

教的过程中要难易适当,不宜过难。并且在教的过程中,要把握时机。什么时候教什么东西,教多少,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征而定.所以我们的教学开始阶段是感知,然后才学名称音和发音.

4)能近取譬(Example)

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例子讲复杂的东西,深奥中有简单.并且能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事物,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效率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温故知新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减小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 Conduct-Conductor(指导—指导者)即教师的作用是“指导”,所扮演的角色是“指导者”。

现在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内因,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学习策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策略

2)调控策略

3)交际策略

4)资源策略

第三 Direct-Director(导演)

教师的第三项作用是执导,所起的作用是“导演”,但教师不能代替学生,要能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效果。

第四 Organize-Organizer(组织—组织者)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现在的英语课堂是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听、说、读、写、唱、画、演、玩、做等各种活动中学习。教师要对这些活动进行一一的组织,使课堂“活而不乱”。

第五 Demonstrate-Demonstrator(示范表演)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示范表演,所以教师的作用在这里是示范表演者。表演包括面部表情表演和动作表演。教师将要传授的东西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要注意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和形象性。目标语言与实物相连,增强表演的直接性。(如讲“body”和表示动作的词,就没必要画图,可以直接讲。) 第七 Referee(裁判)

教师还是个裁判,对学生的表现先给予裁定,赏罚分明,表扬为主。

第八 Mark-Marker(记分员)

对学生的每一次表现都有记录—即描绘性评价,尤其是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纪录,给学生学习的信心。

第九 Help-Helper(帮助后进生)

学生成绩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第十 Guide(教书育人)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时时刻刻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二、教学模式的转变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是以学生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活动的形式要符合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代表学习阶段,可以学字母名称音、单词等;概念学习阶段,可用实物或者图片进行分类学习等。 把握住这两个转变是我们写教案的指导思想。 五步教学法的教案格式

教案要体现教法,要体现学法,还要体现目标语言学习任务。 1.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教学目标要简单化,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师要先分析教学内容,然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如下内容:

a.语音,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语音项目;

b.词汇,对不同要求的词汇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c.主题句的熟练应用,做替换练习,使功能与交际结合练习。 d.设计好活动形式或是游戏形式。

2.教学步骤(Teaching procedures)

五步教学法的五步之间前后联系、环环相扣的。

Step 1 Warm-up activities (Revision—复习)

五步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复习,主要讲两个问题,复习的作用和复习的方法。

1) 复习的作用:温故知新(Gain the new insight through restudying the old materials)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减小教学的难度。

2)复习的主要方法:

a.Objects(实物)

b.Pictures(图片)

c.Simple blackboard drawings (简笔画)

d.Charts (列表)

e.Demonstration (表演)

f.Summary (总结)

g.Questions (设问)

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这些复习的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Step 2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new material(讲授新课)

新课主要讲结构和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如何将新授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我们介绍五种导入的方法:

1)自问自答导入法 2)手指木偶导入法 3)角色表演导入法 4)简笔画导入法 5)实物图片导入法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适当的导入方法进行导入,使我们的教学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讲授结构的方法有两种:

1)Examples and structure (通过例句讲结构)

2)Real or unreal situation (真实或非真实情景)

第13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 导课 导学

(1)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学生自学之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而且可以在接下来的自学活动中做到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力求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并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自学什么内容,怎样进行自学、可以用多长时间,最后要达到什么要求等等。学习有了具体的范围和要求,而且有了规定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了一定的压力,适当增加学习的紧张程度,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如果在自学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长期坚持下去,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能力。学生自学前的指导一定要具体、明确,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心中有数,才能在自学的过程中增强针对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自学”是指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积极的阅读思考理解课本知识,并内化到自身。教师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要进行一定的督查,及时表扬和鼓励那些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同时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二 展示新知

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提问、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有的放矢地进行“解惑”做准备。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因此,这一环节称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二次备课”。再者,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后进生,如果后进生都学会了,那么就可以保证全班同学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

三 质疑解惑

“质疑解惑”是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展示新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教师在“质疑解惑”阶段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要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主要指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带有普遍性倾向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目前尚未掌握的教材内容,

为保证整体效率,如果只是个别或极少数学生没有掌握,可以采取其他的辅导措施进行补救,而没必要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教学。二是要明确教的方式。推行的“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他学生可以对这位同学的讲解提出疑问,或者进行相互的讨论,老师的作用则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未决的问题进行点拨、更正和补充。三是要明确教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地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而不满足于只给学生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同时,教师必须提醒学生注意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少走弯路。

四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就是指教师课堂上要留出不小于8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本课的练习和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和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知识和技能,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练习的内容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可以针对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五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本质,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也应该是一个善于归纳总结的人。因此在教师授课中,应当注重归纳总结,通过归纳总结,巩固教学成果,激发学生思维。长期坚持下来,课堂效率会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以上只是“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是交叉的、循环的,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一)导课 导学

(1)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

[操作] 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意义]

①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②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注意点] ①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 ②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③学习目标的主要内容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由教师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4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

(2)出示自学指导,指导学生自学 [操作] 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小黑板)让学生看。 [时间] 约2分钟左右

[目的] 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注意点] 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一般靠自主学习完成。结合不同的学科,可以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时间] 约10分钟左右。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 [注意点] ①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

加认真地自学。

②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③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二) 展示新知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问题包括自学指导中提出的问题,还可以是有针对性的检测题。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意义] 一方面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以便增强接下来的“教”的针对性,不致重复学生自己已经学会的内容。 [注意点] ①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②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③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

(三)质疑解惑

[操作] 处理学生展示新知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还可以是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出的问题。

①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

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

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意义]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注意点] 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明确: ① 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② 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③ 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

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四)当堂训练

[操作]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题 [时间] 约10分钟左右。

[目的] 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

[意义] 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注意点] ①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8分钟。 ②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

④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⑤要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 )归纳总结

[操作] 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时间] 约3分钟左右。

[目的]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本质,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意义] 长期坚持下来,课堂效率会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注意点] 教师一带而过,流于形式

以上只是“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具体到不同课程和不同课的类型,这一模式的结构和具体操作步骤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始终遵循着两条线:一条是学生的自学和练习,这是明线;另一条是教师的适时的和必要的指导,这是暗线。再者,“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特色还体现在它对于“学”、“教”、“练”三者是交叉的、循环的,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双向融合,真正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获得信息、掌握技能、形成态度的过程。这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是极为有益的。

第14篇:五步教学法

小学语文五步教学法的探讨

一、激励感知——以趣引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因此,在语文的导入环节,我通常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故事或是一些有趣的图片的引出这节课的内容。例如《猫》这课,我用ppt出示了许多幅不同样子不同姿势的猫的图片,并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他们所看到的猫是什么样子的。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并为我们所熟知的小动物,学生们看见了小猫的图片都非常的高兴,都很乐于像大家描述自己所看见的小猫。此时,我和本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看看作者笔下的小猫是什么样子的。” 由此导入本课内容。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既引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二、发现问题——自主探究

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性并不能在短期内就得到解决,因此我们要通过指导,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争取让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达到自主探究。在《白鹅》一课中,先让学生看导读的内容,带着导读中的问题,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答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不会读的汉字,不可理解的词语,通过手中现有的工具书进行自主探究,获得答案,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三、讨论问题——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学习的民主性和开放性,是提高主体学习效率,加强学习密度,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中的合作交流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人人贡献思维成果,人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给学生提供了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小组内、小组间交流展示预习笔记或预习练习题,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解决。语文课组内交流(小组长组织大家交流预习内容,记录难点、疑点)。精彩展示(通过板演、朗读、表述、表演、点评等形式展示预习成果)。质疑问难,合作释疑。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独到见解,学生可以采取讲、读、演等多种方式进行。这一环节最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高超的教学技巧调控课堂,达到活而不乱,有序展示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展示总结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并获得了所发现问题的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精略的语言将本节课的所学进行总结,例如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总结的内容。

五、拓展延伸——思维创新

“拓展”是在结合本课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将本课的知识点运用在实际问题中,以达到“延伸”的效果,例如学完《巨人的花园》,可以像学生介绍童话的特点,世界现有的几大童话种类,以此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所熟悉的童话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增长了其他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可谓一箭双雕。 现代教学离不开思维的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发言,提出不一样的想法,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说”完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自己“写”一则童话故事,从而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仙浴湾中心小学

2013年10月

第15篇:五步教学法

湾李小学课堂教学课改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县教育局、乡中心校课改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我校课改工作的进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期为了使课改扎实深入的向前推进,特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改思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研究和实施“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新和规范教学模式,追求教学特色,打造教学品牌,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以教育管理质量年为契机,探讨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模式与方法,提高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课改的基本目标

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

三、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第一步:积极进行五步教学法的探讨,改变传统模式,形成新理念。 组织我校全体教师学习课堂五步教学法的理念,加强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明白五步教学法,即:利用2至3分钟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10分钟,针对问题疑点师生合作探究10分钟,对于共同的疑点教师利用10分钟进行解疑或拓展问题加深学生理解,最后运用7至8分钟进行本节课的师生合作归纳总结学习。这五步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五个步骤,它其实就是五个任务,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截然分开,前一步为后一步打下基础、创造条件,后一步是在前一步基础上的发展与

拓展,这五步是步步为营,层层推进,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具体实际操作上,我校全体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畅谈实施策略,合作商定,形成合理化操作模式。

第二步:因地制宜,实施运用五步教学法。

提出问题环节,要求教师依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要求教师在提问题时,不能停留在教案和课本上,而是深入教材,切合学生实际,而且提出的问题要做到:趣味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让学生面对问题不感到害怕,能让学生乐意接受并能努力积极去探索。

自主学习环节,让教师明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质疑来实现学习目的,教师不能做旁观者,应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说敢做。同时教师要深入学生,走进学生中间去,成为他们合作的伙伴,以学生伙伴的身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其中,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让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合作探究学习环节,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更深层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探索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学生间分组讨论,组与组之间合作交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分组时我们是这样操作的:第一,要注意小组 人数合理,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

不利于互相借鉴及互助;二是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三是小组内每位成员要有具体分工,每组推选出一名成绩突出、责任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其他成员也要安排相应的角色,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使每位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提高。

教师解疑环节,我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解决疑难,但是也不能直接把答案交给学生,而是教师指导帮助组织学生共同解决,发挥学生的个人见解,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去判断是非,定夺答案。针对这些疑难,教师还应该在以后的课堂中提出类似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学习。

师生合作归纳总结,我们打破了以往教师个人总结,把学生学习感受置之度外的做法,要求师生共同进行归纳、总结、整合,充分发挥学生谈收获,谈体会,总结得失,教师根据情况向学生提出要求和方向,最后布置作业。

第三步:总结得失,进一步优化课堂五步教学法。

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议课,我校遵循“缺点说透,方法给够”的原则,针对一堂课,个人要说出成败,同时听课教师也要说出自己的见解,给出合理化的建议,相互帮助提高。

五步课堂教学法既步步为营,各有各的特点,又层层深入,前一

步为下一步的完成打好基础、创造条件,后一步是前一步的深入;这五步相互联系、综合运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知识的接受与消化吸收,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实施五步教学法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比以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气氛活跃;教师也感觉比以往课堂收获了更多。但是,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实际问题,例如:课堂组织不得当,造成学生失控;分组讨论时小组内个别学生积极性不高;小组之间合作不是很得当等等,诸多问题。新的方法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究,共同去学习,我相信,经过我校全体师生,不断地探索创新,总结反思,这一方法一定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法宝,一定能获得师生共同发展的“双赢”!

实施课堂五步教学法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邓李乡中心校许庄学校

王庆祥

2010-12-22

第16篇:五步教学法

讲武城学区申庄中心小学

五步教学法

2010年5月

“导、学、测、研、练”

“导、学、测、研、练”五步教学法

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学习推广了“情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自主教学法”,小学语文“精读讲练”教学法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各个不同阶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2009年以来,在县教育局开展“中小学常规落实年”活动中,我校借鉴河南永威学校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实践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四清”教学目标管理方法,通过一年的实践应用,我校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特点及认知特点的差异,在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也遇到了很多小学生不适应的问题,在推广“四清”教学目标管理方法中,由于学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不同,“四清”教学目标管理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能停留在“堂堂清”上。2010年,我校从校情出发、从学情出发,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特别强调了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力行民主与科学课堂管理思想,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变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基础上,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性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导、学、测、研、练”五步教学法。使用新的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效率又有了明显的提高。

“导、学、测、研、练”五步教学法每节课主要有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导入环节、自学环节、检测环节、研讨环节、练习环节。

导入环节是根据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常常不感兴趣,有畏难情绪,对学习内容、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效果不太关心,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在一节课开始部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的启动过程。启动的好坏,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自学环节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检测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学生学情的反馈环节,只有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研讨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学生小组成员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概括提炼的过程。训练环节是针对研讨环节中已解决的问题进行举一反三,再检测,再反馈,突破难点,巩固重点的过程。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学练结合,学生的学与练贯穿于导、学、测、研、练的各个环节,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愉快而高效地汲取知识,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一)导入环节(2分钟左右):

导入环节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听老师讲解,积极参与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明确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法。

1、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教师通过趣味谈话、讲故事、游戏,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教师的导入课题的方式要根据课题内容决定,课题本身就有趣味性,就不要用过多的话语,浪费时间。对比较抽象的课题和学习内容,要精心设计。如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创设学生喜欢的“买 2

风筝、放风筝”情境导入,引出小数乘整数问题。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小数乘整数的计算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设计猜脸谱游戏,在按规律依次猜出唐僧、孙悟空、沙僧、猪八戒的第三轮时,突然猪八戒变成了讲课的老师,滑稽可笑后,想一想猜错的原因是没有按规律出脸谱。引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数学课也可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为学生自学新知识铺路架桥。

2、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题内容灵活多样,可用小黑板板书出示,可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可口头揭示,也可采用魏书生老师常用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点啥?”。出示学习目标的方式要常换常新,不能千课一面,总是老一套,让学生产生腻烦心理。虽然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类型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但其也各有各的规律,让学生逐步找到这些规律,逐步达到上什么课,学生自己知道应该学什么。如小学语文学科低年级阶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会会写的哪几个生字,会认哪几个生字,理解生词,读通顺句子,读通顺课文,第二课时围绕中心问题,理解课文,深化字词的理解与记忆。至于哪些生字要求会写,哪些生字要求会认,课文后已用不同的颜色和标题提示了。并不用教师每节课都要将这些字逐一写在教学目标中,强调会写的字有哪些,会认的字有哪些。这些规律性的东西,从一年级识字教学开始就应该教会学生。高年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般为学习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重点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小学数学课有计算题、有应用题、有图形题。不论是加法、减法还是乘法、除法,不论是整数加减乘除 3

还是小数、分数加减乘除,只要是计算知识,其教学目标一般都是知道算理、学会算法。概念性知识的教学目标一般为理解概念、记忆概念、应用概念。

(二)自学环节(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示或自学小帮手。

学生按照自己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或教师指定的学习方法,应用课本、资料、工具书、实验材料、多媒体,采用听、读、写、记、背、察、验、思、议、评的方式,一般以独立学习,独立思考为主,学习指定内容。

语文课以看书看教材,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为主,语文课上学生根据不同的课型,读一读、写一写,想一想,说一说,完成识字、组词、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写作方法等学习目标。

数学课从教师或教材创设的情境入手,从引入的问题着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探寻答案;再通过看教材,完成例题中问题和做一做。对概念性强的知识或数学公式的学习可从看书入手,通过记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负数》——“负数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自己通过看教材第2页和第3页就可以学会。

品德与社会课课上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游戏活动,交流收集有关资料,谈感受、谈愿望、谈理想。

科学课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合作探究,总结观察到现象和结果。

学习形式上可以独自看书学习,可以小组合作讨论,如低年级识字教学可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某个字的,既交流了学习方法,又加深了对字的记忆。

2、学生自学。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与难易程度灵活掌握时间。

3、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

(三)检测环节(10分钟左右):

在检测环节,教师以提问题,做一做,小测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质疑解难。对要求学生必须背会的概念、公式、重点句子和段落,也可分成小组,让组长提背检查。做到测中有练,测中解惑。例如识字教学,可让学生听写生字或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识记某一个字的。

(四)研讨环节(10分钟左右):

在检测环节中教师发现的疑难问题、共性问题,学生结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使疑难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得到解决,小组共同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进行提示讲解,总结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在此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

(五)训练环节(13分钟)

训练环节可分为基础训练和拓展训练。

基础训练是学生根据研讨环节已解决的问题、难题,易错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举一反三,再练习再检测,达到突破难点,巩固重点的目的。在此环节要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当堂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拓展训练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第17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1)明确目标——教师直接口述

(2)自学指导——可用小黑板或教师提前写在黑板上。在对学生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初期要给学生出示完整的以问题为主的自学指导,并从提问题的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指导。

(3)自学交流——在老师引领下的“自学”, “自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是自主的、合作的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互动”的基础。。

(4)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教师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5)

达标测评——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教师以试卷、纸条、口述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以查看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并针对学生反馈情况及时进行补偿教学;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发散性思维原则。选练题目能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量力而行原则。选练题目要适度、适量。适度就是难易适中,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所谓适量就是作业总量以学生在15分钟内能完成为限,又不偏少。三是针对性地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选练题目要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第18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初步运用

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合理的英语教学模式,那么,英语教学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英语就是用英语。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教学论的这个观点,在大学的教学法中教学理论就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体会到这个方法是指导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教学中若能科学地利用将促使英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在编排体系中贯彻了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理论,因此现行初中英语课本在第一册就明确提出了“外语是一种工具课”,而掌握工具的重要途径则是练。操练是“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在对一个语言项目的操练过程中教者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就能够从不同角度接受语言技能操练。运用“简笔画”揭示语言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热烈的发言中不知不觉地操练所学的语言项目。运用“唱歌”使学生的思维与语言的固有频率引起共振,从而促进记忆。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中科学地安排了兴趣很浓的英语歌曲,其目的恐怕也就在于此。运用“表演”的方式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课文,增强运用所学词句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运用“玩”使学生可以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乏味的学为有趣的学。如“接龙游戏”、“张冠李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二、运用“五步教学法”进行外语教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五步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就是复习。复习的内容多是日常交际用语, 交际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对于它们在课堂中的具体安排,我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认为:这四种形式不能绝然分开,而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另一方面,我们也认识到在现实生 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能力大大落后于读写能力,学了多年外语却是\"聋子\"、\"哑巴\",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 必为良好的读写创造条件。因此,我们的观点是:听说交际活动应当作为外语教学的突破口。那么,课堂里的听说交际活动有什么特点呢?有人认为让学生开口就算是进行交际了。其实这种观念是有失偏颇的。举个例子来说,老师先教学生被动结构,然后要求学生口头把一系列主动句改为被动句,再让学生用be done结构一一造句。这是不是交际呢?显然不是。 又如,课堂中教师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 ,这算不算交际呢?显然也不是!事实上,课堂内的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注重掌握语言形式,后者重在实际运用,两者绝对不能等同。如果我们的听说训练一直停留在语言能力的阶段,那么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的提高,这不能不说是英语教学中一个令人遗憾的盲点。

语音、语法、词汇等学过的语言材料。方式多是采用提问,通过复习无疑会使学生要勤动口、动脑、动手等,使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五步教学法”的中心环节是操练,教师会经常地在那些由教师安排或自然形成的操练小组、小队中指导学生进行操练活动,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大多数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课上的各种活动。“五步教学法”的第二环节是介绍新材料,而介绍新材料又常常运用“实物联系、图片提示、动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课堂上若能积极、主动地在教学的指导下学习新的语言材料,学生就必须在课外进行充分的预习和自习,才能使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地利用“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三、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学,利于大面积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质量 “五步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大量的语言技能操练使学生接受语言知识,达成语言技能。操练方式多是波浪式的、连锁式的频率快的活动,而又多是在已形成的队、组中间进行。要求每一组、每队的各个成员全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操练活动中得到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再加之操练活动的多样化、趣味浓,因此大多数学生都会乐于学外语,并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进而提高学习质量无疑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认识英语的进展离不开教师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教师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也离不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客观效应。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五步教学法的运用精髓,让学生体会到英语的快乐.

六桶中学 姚芬

2008-6-30

第19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包括“教”和“学”两大方面,两者密不可分。一般认为“教学理论必须建立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因此要研究“教学”,首先应该研究“学习”。

虽然学习的形式很多,如读书、听课、作实验、记单词等,但这些都属于学习活动的初级阶段。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在于记住了多少死知识,而在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在于学习者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这种角度讲,学习过程是由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知识的内化和构建过程两大部分组成的,学习过程包含着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是学习的重要手段。

从知识的角度看,无论是什么形式的问题,无论简单或复杂,都可以将问题看成是一种知识的“组合体”。问题的解决就是学习者将自己知识结构(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性知识、经验、技能)中不同的“知识单元”有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单元”的排列、组合问题,因此知识是解决问题的直接工具和原材料。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果一个人仅仅具备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但没有能力将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单元有机的联系起来,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这就是涉及到一个人的能力问题。一个人的能力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对知识的操作与运作的作用,即起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作用。一个人的能力结构由两个维度组成,纵向操作维度包括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和评价五个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分为五个层次;横向内容维度包括空间、数字、语言和行为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四种能力:空间能力、数字能力、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

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个人即便具有了操作知识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不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也还是不会得到解决,这就是一个人的非认知因素(非智力因素)问题。广义上讲,非认知因素是指除智力或能力因素以外的影响个体外在行为的全部心理因素,包括心理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包括个性心理倾向中的动机、兴趣;包括个性心理中的性格。这五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对人的行为起到定向、动力、调节的作用。其中在这五种因素中,性格因素又处在相对中心的位置。非认知因素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起“指挥”和“调控”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调动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知识单元”的排列、组合以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是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习者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可以获得新的“知识组合”。因此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者的“反思”,学习者可以“领悟”到一些事物本质的东西,这就是知识的内化和构建过程。这种内化和构建是建立在问题解决过程的基础上的,即没有问题,就没有“新知识”、“新经验”。

从教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内容需要突出重点。一般来讲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都是最基本的核心知识,就像解决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十种办法,课堂教学可能只会涉及到其中最基本的

一、两种办法。为完善和丰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涉及到知识的扩充问题,以及扩充知识后如何利用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和扩充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创造发挥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问题。

因此,如果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作为教师除了要明确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便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使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相匹配,能够有效的和学生产生“共振”或“共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并自愿完善和丰富新的“知识组合”,能够通过学生的创造发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并在创造发挥的过程中反思、领悟并内化所学到的知识。

正式基于上述的认识,学校独创了“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或专业领域中的、密切结合教学内容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目的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得出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有效克服学生“被教育”的心理障碍,为教师的讲授铺平道路。

第二步,知识讲授: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教师需特别注意向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同时通过引导、启发、互动等方式,有效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振”或“共鸣”。

第三步,课堂练习: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后,指导学生利用新知识进行课堂练习,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和领悟,并通过练习获得成就感。

第四步,知识扩充:教师向学生明确课堂所讲授的是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核心知识,如欲丰富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扩充相关知识。教师布置知识扩充任务、要求并简要介绍所布置的知识扩充的内容。该环节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还可有效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能力。

第五步,课后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掌握的核心知识和课后扩充的知识,自主创造或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生学习成就感不仅来源于教师的积极评价,来源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更来源于对学生心智有挑战的工作内涵,即通过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使创意或想法变为现实。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第20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有新发现、有新创新。我校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创新“五步教学法”,即预习——讨论——讲解——练习——拓展,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课前预习和准备将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要求也更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是以“预习学案”为主进行的。这个“预习学案”不是简单的看看书,或者掌握一下基础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要制定出一个周密的学前指导方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只有这样,上课老师再讲的时候只讲该讲的内容就行了。这样,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将“先教后学”改为“先学后教”。

二、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本环节时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既是学生充分发挥自我,体现个体的成功,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又是开发学生交往的潜能,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作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过程。 在安排小组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原有成绩、能力、智力等因素,又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这样才有利于个体间的相互影响与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组成员间的互补作用以及组与

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学生通过本组同学的共同讨论,对自己的答案进一步进行理解,初步达到全组答案的统一。

三、学生出示成果,教师精讲点拨

作为教师在本阶段的释疑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成果展示中出现的疑难与困惑,二是针对自学中被忽略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空白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理论观点。这些是教材的主体内容,自然也是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做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按照导读提纲和课堂实际将其讲明讲透。教师点拨时应把注意力放在能够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归纳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上,要引导学生跟踪思维,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去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可以通过检查成果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讲解,从而为学生解难答疑;还应做到语言精练,思路清晰,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要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加深对导读提纲和教材内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如果学生学到了一些新知识,却不能把所学知识保持在记忆中,那么学习将一无所获。因此,在学完新知识后还应对学生的知识和兴趣进行巩固和升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复习,通过复述、小结、达

标测试、答问、绘制图表、添写白图等多种形式巩固,使教学目标当堂达标。例如:利用各课的《质量检测》对课堂内容进行落实。 学习历史的目的是明理,明理的目的是运用,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把知识转化成为技能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五步教学法”学习法教学实践,认为该教学结构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可极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

五步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
《五步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