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0:09:1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是当代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下面我就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谈几点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如果你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湮没,学生的学习动机被窒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 1 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如我在教人教版第一册Unit8 leon22时,我设计了一个去动物园的场景,电脑展示一幅动物园的图片,时时传出多种小动物的声音。音﹑形﹑意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一下就调动了起来:有的扮演小小导游员,有的扮演一家三口,还有的扮演师生春游去动物园的场景„„学生们陶醉在自己创设的情景中,既产生了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有身临其境的荣誉感。这样,他们便急于想学到更多的英语语言,唤起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初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潜在能力。

二、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出色、越新颖,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当然也就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对重点、难点、关键性的知识,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运用能力。在

2 处理新旧知识上,要善于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产生正迁移,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体验学习中自然习得语言知识。语言学家克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我国语言氛围比较稀薄的情况下,在教学中创设真实情景,让学生通过自己运用语言的体验来掌握语言知识尤为重要。因此,我注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尽可能的创设逼真的活动背景,使学生在能够具体感知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多的体验语言,也有助于实现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例如,在学习新版小学英语第三册《Elephant》一课中,我设计了游览泰国、观赏大象的情景,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一边欣赏美丽的异国风景,一边体验语言知识:Look at the elephant.It’s so big .It has big ears .etc.这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加快了学生习得语言的速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接着,随着游览画面的深入和学生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他们在情景中运用并扩展了语言,创造性地说出:Look at those trees.They are very tall.And look at the temple.It’s so beautiful.etc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兴趣点”设计体验活动.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亲身体验习得语言知识,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真正做到知情合一。例如,让学生亲口品尝水果沙拉,辨

3 别出水果名称,同时用英语讲出来。果然,学生自然脱口而出:Oh, it’s an apple.It’s a pear.etc.再如,教师请学生用手摸三个装有热、温、冷水的杯子,使他们感受并同时学习了单词:hot, warm, cold.教师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抓住了语言与活动之间的信息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具体感知语言,从而达到自然习得语言的目的,只有这种通过体验得到的语言知识才能长久保持,才能化作学生自己的语言能力。

(二)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在体验性学习中活化语言知识。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遵循语言学习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体验活动为基础的英语实践活动是我校小班英语教学的一大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精心设计开放性活动,为学生搭建语言运用的舞台,将新、旧知识运用到不同的语言场景中去,使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探究、,并不断扩充自己的语言信息量,达到真实、灵活运用语言,探索实践语言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新版小学英语第三册Clothes 单元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场Fashion Show(时装秀),鼓励学生们穿上自己喜爱的各种服装边进行展示,边自然说出:This is my blouse.These are my jeans.等语言,台下同学也同时喝彩道:Oh, it’s pretty.They are really cool.等话语。在表演时我鼓励学生加上夸张有趣的动作,将真实生活情景引进课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譬如,在教A同学到B同学家串门的一段对话时,可先将教室的前面着意布置一番,然后让A同学到门外敲敲门说:“May I come in?”B打开门说:“Oh,it'syou,A.Comein,please.”将A让进屋后说:“Sitdown,please.”“Wouldyoulikecofeeortea?”A说:“Cof-fee,please.”B转身给A倒了一杯咖啡,递给他说:“Hereyouar

4 e.”A有礼貌地点头说:“Thankyou.”由于这种对话的内容、形式都十分贴近生活,所以学生乐说、爱说,积极性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对话练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而且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 我们知道,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感知是认识其他活动的前提,没有感知,就没有认识,而感知过程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存在。把英语教学放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这不但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训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母、单词、句型等训练中发展思维。如在教Vegetables(蔬菜)这一课的单词时,事先可准备一些实物。在课堂上,拿着实物逐一教学生说,使学生们很快将词义与读音联系起来。又如让学生们将他们在动物园中所见到的动物用简笔画表示出来,tiger(老虎)、lion(狮子)、bear(熊)等,通过听录音,看口形模仿说。学生们的“画”创设了实际情景,他们看着自己的画,学起来兴趣盎然。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视为师生的共同活动,有些行为动词和词组完全可以采用具体的动作使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生“dance”(跳舞)这个单词时,我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一个学生在教室前面翩翩起舞,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了他在干什么,这时再教“dance”一词,孩子们就会把这个读音和跳舞这个动作联系起来。然后,教师拉起同学们的手说:“Let'sdancetogether.”(让我们一起跳舞。)师生共舞,同学们兴趣高涨,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众多感官参与语言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全体学生一旦被“激活”,就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再加上他们自己的发挥想象,学生们毫无拘束,玩得开心极了。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运用了语言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像

5 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还组织过很多,比如,在农村田地里学习有关蔬菜的语言知识;去超市购物练习如何用英语买东西;为学生开英语生日晚会等。实践证明,组织英语实践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性学习,真正的活化了语言知识,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科学地评价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向,自觉或不自觉地传导给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快慰,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加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应注重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会分别说:good.Yes.OK.对于回答特别好的

6 同学则会翘起大拇指,称赞道:Very good.Excellent.You’re very clever.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则循循诱导,不讽刺、挖苦,我会微笑着说:Please think it over.Try again, please.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 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从课堂效果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

7 使之发自内心地渴学、乐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课堂上就会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师生关系融洽民主,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推荐第2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有一段差距。《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的出台能够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重新定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角色,也为高中英语教学在新时期下健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新课标的序言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情感教育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长期被忽视,而新课标给予情感教育充分的重视,这是新课标理念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体现了基础教育以人为本、注重英语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质。新课标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特点以及学生的情感需要,是我国英语教育理念的进步,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系统教育,必将推动我国英语教育的进程,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英语学习对于高中生而言,不再只是为了高考分数,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得到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还能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这一科学理论,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了情感态度的内涵,它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如何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就如何在高中英语日常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进行论述。

一、培养学生兴趣,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最现实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对名校高中英语教师培养学习英语兴趣实例的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点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1.采用多种灵活方法进行教学,避免出现“填鸭式教学”。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已经成为教学不可缺少的驱动力。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学会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有选择地使用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和网络等,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的教学中,笔者曾布置学生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让学生分享各自获取的信息。通过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以报告、张贴海报、呼吁等方式倡导经济发展必须不能以环境为代价的资源节约意识。再如,模块一Unit 1 Growing pains中,笔者为学生播放著名美剧“Growing pains”与课文主题极其类似的一集,整堂课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好奇与热情让这堂课收获了成功。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激发了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了解到成长是个充满烦恼、困惑与挣扎的过程,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不断沟通、相互理解的重要性,这些探索都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坎坷。

2.课前播放英文歌曲作为学习热身运动

保加利亚心理分析教育家Georgi Lozanov在其创立的暗示法(Suggestopedia)中倡导教师的布置、安排以及音乐的使用。只有在放松身心和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效地学习。因此,音乐,尤其是英文歌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普通英文听力训练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教师除了利用课前的预备时间播放轻松愉悦的歌曲,还可以进一步对经典的乐曲进行背景知识补充。例如,某教师在讲解一篇关于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晚年双耳失聪后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身体的障碍,创作了让听众斗志昂扬,心潮澎湃的世界名曲时,巧妙利用多媒体工具为学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通过和课文背景知识的连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一堂课上得栩栩如生。

3.借助英文原著或英文报纸,增加学生阅读量

阅读是一门实践课,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主要靠阅读实践来实现。要会阅读,就必须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来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加快阅读速度,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要帮助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引领他们在课堂、课外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原著等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词汇量,提高英语语篇理解能力的关键。学生阅读后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这无疑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后,学生有所感触,有话要说,这时让他们写摘要、读后感,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他们就能有感而发,自然而然过渡到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

如以新闻报道、采访,甚至是最简单的朗读方式来展现本组的阅读文章。又如Donations called for一文,文章报道的是比尔盖茨、华伦·巴菲特来华参加慈善晚宴这一新闻,其中提到裸捐(all-out donation),文中列举了陈光标、华伦·巴菲特对裸捐的看法,社会上对这一举动也说法不一。鉴于此,我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各小组自己决定持支持或反对的观点,列举理由并讨论英语表达然后派代表陈述。在辩论的整个过程中,让两名学生自愿到黑板上作记录。教师要做的就是候在旁边,在他们需要的时候、表达不出来的时候再站出来指导点拨。之后列出写作框架,让学生根据这场辩论写一篇正反观点对比的文章。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4.每周一次课前3分钟英语演讲

演讲教学是语言综合技能教学,包括对学生听、说、写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调研能力的全面培养。高中生进行时长3分钟的自由演讲,题目来自校园生活、学习交流、家庭生活、体育文娱、科技发展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同时展现自我,为将来走向更远的世界奠定基础。

该环节从确定演讲内容,收集相关信息,写好演讲稿,到最后脱稿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劳动,都由学生亲自参与,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勇于面对困境,乐于与他人合作

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影响,以及我国的社会、教育、家庭环境的要求,和国外的同龄人相比,我国的高中生不太善于表达个人的情感,羞于展示自己的优点。他们往往具有害怕出错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们嘲笑的心理。针对我国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从下面几点入手进行自信的培养。

1.爱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爱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能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教师应该真诚对待爱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也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起积极、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基础。

2.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成就感。

无论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要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充分肯定学生。要尽可能地使用鼓励性语言,既严肃认真,又是善意的、和缓的,这样,学生不会感到紧张和过度焦虑,才能对自己以及学习充满动力。

教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提问、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外作业、甚至测验的试卷都不应只打一个分数或等级,而必须根据学生各自的答题情况、个性特点及性别差异加上适当的评语、进行表扬或批评。比如,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内容还很欠缺,可是跟他自己的书写相比,有很大的进步,那么在批改的时候,笔者适当提高所给分数,并且在试卷上批注:I am very glad to see your great improvement in handwriting.I am sure you will write an excellent eay in the near future.通过笔者的观察,这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并对英语的学习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很多学生而言是一门难学好的课程,如果学生能从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和动力,就能产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以上谈及的两个方面是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贯彻好新课标准中所要求的情感教育,为祖国培养出新时期心理健康、专业过硬、有社会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的新人才。

推荐第3篇: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

小学英语论文

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

青云中心小学

李士珍

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

青云中心小学 李士珍

[关键词] 体验生活 合作交流 优化教学 激发兴趣 树立信心 勇于创新

[摘要] 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但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磨砺学生的意志,拓展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渗透新课标理念,优化教学结构。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使用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当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之时,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教育新风,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呢?由此,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

一、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内心热情:

1、多变的教学方法:

(1)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提前推后。“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stand up,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补,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的单词,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如“duck,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主题“我的小树林”。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编小故事。

(2)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a、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说“Taik about it ”。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p up” “very good ”,“Sit donw ,piease”. b、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c、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如:—— Hi,Jim.Hello, Mike ,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Jim.How are you ? Fine ,thank you.And you ? I am fine ,too. 另外,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采用竞赛法,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d、儿歌说唱法

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儿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例如“Dog, dog ,what can you do ?I can run after you .Panda ,panda ,what can you do ? I can eat so much bamboo.(动作 示范)等等,尽管有些动作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

有一次学生关于颜色的单词,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我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真顽皮,手里拿着大画笔,画片天空是蓝色,blue,blue 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white,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画串香蕉是黄色,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black,black是黑色;对这镜子画自己,黑不溜秋不美丽,哭着闹着找mummy。”我也曾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更是喜欢,有些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动作编得比我还要好。

2、多样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1)多出示事物,贴近学生生活

如我教一节复习课,为了避免机械枯燥的复习,事先我让学生带好实物apple, pear,banana......水果,还有学生现成的文具,上课了,我先出示幻灯,让学生逐一读出单词,然后再用show me___的句型,让学生举起所说的实物,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的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再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

(2)幽默——课堂的“增鲜剂”

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但是对于女老师来说,这似乎比较难做到。有时课堂上来个“小幽默”,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在教“sweet,sour,yummy,yukky”这几个单词的时候,我就试着请一位同学到前台表演。同时我这样描述:“有一天,我们班的小朋同学回家以后,感到特别的thirsty,于是他去找water,可惜water已经没有了,这时小朋发现家里厨房还有一小瓶的“water”;他一拿起来就喝,哇,so yukky, 原来他喝的是味道很sour 的醋。”这时,班里哄堂大笑,学生不知不觉已明白了这几个单词的意思,甚至不需要老师教就已经掌握了这几个词。

(3)动静结合,提高效率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当然不是。英语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静”指得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得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

二、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

1、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在用词扩展成句。例如:car—This is my car.Let\'s—Let\'s go. 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雪球”不知不觉中越滚越大。

2、动作、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通过老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来演示说明教学内容,即以姿势说话。如教listen,我用手半握拳放在耳后,同时做倾听的动作,反复几次后,只要半握拳手放在耳后,学生就心领神会。同样,以双手平摊,向上一抬,学生就知道是齐读。这样接生了教学时间,加大了学生听说英语的练习密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生活、英语化教学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手先解决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Sit donw ,please.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 .以后每节课坚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数。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探究新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语言环境化教学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 boy ,How are you ?”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懂得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采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们肩负的担子是沉重的,我们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更需要不断地鼓励自己“English ,I can do .”(教好英语我能行。),同时也要不断地鼓励我们的学生“English ,I can do ”(学好英语我能行。)

参考文献:《中国教育》《广东教育》《福建教育》《英语教育辅导报小学英语教师版》

推荐第4篇: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更要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和创造性地反思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师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中,反思能力不仅对教学工作,而且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否有利学生的发展。

一、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更合理。教学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学反思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一个教师如果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经常能研究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中的困惑。反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它既有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学和任务型教学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得到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如何为课堂教学服务?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专题活动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性地分析试卷?怎样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写作水平,等等。教师既有通过自己实践后感受而进行的教学反思,也有借学生的眼睛作为“镜头”来质疑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反思。

二、英语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要从片面地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教师应通过广泛的理念学习,不断探索反思。

2、对教学方式的反思。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学的逻辑和接受逻辑,授课方式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少有师生互动探究,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教师在教学中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通过学生体

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

3、对学习方式的反思。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说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学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学习方式不仅仅是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指学习新知识或解决问题时采取的一贯方式。传统的模式是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或是“可填塞知识的容器”,他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空间”,难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习策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对教材的反思。以前教师把教材当作惟一的教学资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其结果是,教师被扼杀了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限制了自身的发展,教学不能从实际出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标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设制,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搞好校本课程。由“教好教材”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教好学生”不仅会促进教学改革,还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广博的课程资源会帮助教师不断“充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5、对教学对象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英语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以课本为本,以统一的标准评价为本”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整齐划一,造成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英语教师必须树立 “以人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语言难易程度的期待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6、对教师角色的反思。过去的教师相对学生而言,处于绝对的“权威”位置,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建立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学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7、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评价要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三、英语教学反思的途径

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常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对老师的期待中都会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状况。所以老师要时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分析现象,探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时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

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写课后反思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写课后反思,把每一堂课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意外收获、学生见解记录下来,不断积累经验,开辟和完善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点,不是简单的课后回顾,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思”中学,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推荐第5篇: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的教学,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即运用语言的能力,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 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的课堂教学应当反映这种特点,以运用为主,让英语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课堂教学是张扬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主渠道、主阵地 。在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呢?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进行的是观念的改革。教师应突破框架,抛弃落后的、违背规律的传统理念 ,尽快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精神的现代教育观。现在中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奠定了基础,然而考试依旧是教学的指挥棒。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在这两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言语运用中学习语言。课程改革的重点是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 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师 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是有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 自己后面亦步亦趋 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动意识,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才能真正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应该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恰 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一个教师在挑选各种具体情况下的最佳教学方法的能力越强,那么他的教学技巧与技能就表现得越 出色、越新颖 ,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也就

越显著。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 内容、教学 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和句型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因为实物最能吸引学生视线,实人情景更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教师还可以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他们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中学阶段形成英语概念,一种是在大量英语现象 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得出来的,即实验型概念;另一种是在已有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即推理型概念。学生只有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 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 的时间,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英语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才能真正体现 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趣味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 ,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

四、教师对学生要有合理的评价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 不可低估 的调节作用 。教师通过评价,能把对学生及其行为的认识和教师的情感倾 向,自觉或不 自觉地传导给学生。评价可 以使学生认识 自我,树立 自信,有助于他们反思及调整 自己的学习过程 。评价可采用测验及非测验

形式,平时要重视形成性评价。教师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成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

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 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 以学生的综合运用

能力为 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尽量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 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

力方向。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 ,少批评 ;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既轻

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

总之 ,反思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 断更新 自己的教学理念 ,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反思有助于教师

形成 自己的教学风格 ,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者型、专业型、研究型的教育者。实践证明,教学行为与反思行为有效结合,有助于

教师在教学中体验事业的成功,获得劳动的快乐 ,能促使教师专业化地成长。

推荐第6篇:新课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浅谈

新课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浅谈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 谢永业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就中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英语教学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谢永业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上海市教委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指令性文件,是上海市中职校英语教学的依据。《标准》从课程性质的界定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通过对《标准》的学习,笔者认识到,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中职英语教学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切实的加强。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中职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知识目标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不可分割的,但在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中职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就业。

2.语言技能目标

注重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听、读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递信息和表达见解。

3.情感态度目标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对中职生尤为重要。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和积累积极的情感,增强合作能力,使他们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就业打下良好的情商基础。

4.学习策略目标

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不同的专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

5.人文素养目标

英语教学要以职业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为本。教学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任务,而且还要承担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

二、选择有利于就业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中职英语新课程由基础和拓展两个模块组成。基础部分为必修内容,也是最低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学生的实际,安排已完成基础部分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测评的学生,继续学习拓展部分。无论是基础部分还是拓展部分都要注重选择应用型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就业为目的。

三、采用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至关重要。现着重就其中的词汇、阅读、语法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词汇教学

要提倡从运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词汇。重视常用词汇的搭配、辨异,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方法,如:构词法、记忆法、工具书的使用等。提倡在语篇、语境中学习和记忆词汇,提高词汇学习效率,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词汇。

2.听说教学

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中的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以此为指导,积极组织和搜集相关的有声材料,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电影等材料,充实听力内容,特别要注意向学生提供具有实际工作场景语言听力材料,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注意精听与泛听结合,减少选择题形式的测试性练习。听力教学不应以应试为目的,要培养学生听力过程中的信息筛选、记忆、归纳、概括等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调、语气、背景等非语言信息的理解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听力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使训练形式多样化,如采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听读结合、听写结合等方法。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兴趣,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构,多组织课外英语活动,如短剧表演等。通过机械性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辨音、发音技巧,设计同伴或小组活动进行仿真练习,在培养基本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增加交际性活动的含量,为以后的职业岗位上的真正交际打好基础。

3.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职英语教学的重点。《标准》要求中职学生英语阅读量应达到18万~20万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标准》精神调整教学策略,利用阅读契机,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语篇体裁,分析语篇结构,从文章的关键词、句、段中把握语篇的内容、主旨、作者的观点等。教会学生常用的阅读技巧,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使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感受文化熏陶。还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及就业或岗位需要等增加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和职业特点的实用文体的读物量。

4.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掌握语法和学生正确地、自信地运用英语关系很大。在进行语法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应采取理解的态度。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对语法学习的浓厚兴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动的、形象的、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语言知识或技能,使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还可以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对比,找出异同,从而促进语言习得。还应要注意到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及理解,要考虑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不能为教语法而教语法。

5.写作

从词汇及单句教学入手,抓好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阅读训练,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文章整体结构的掌握。早期训练写作可让学生连词组句、改写及写日记等。要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特别要注意与职业相关的实用文体的写作教学。

四、改革单调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程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思想、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要改变过去的“一张试卷”式的简单的评价方式。评价要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不同专业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标准》在“教学评价和成绩核定”部分指出“本学科教学评价采用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形式。考查有日常性、阶段性和总结性三种。内容包括会话、听力及笔试三项。成绩的评定可用百分制与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一般说,听力与笔试可用百分制,口试则可用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评定”。建议采用将教学评价与学分制结合的分级评价法:如果学生所学专业与英语联系不是太大的话,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只进行听说测试。测试通过规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对与英语关系较大的专业的学生可以将笔试与口试结合,但应突出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马树超:新世纪职业教育走向抉择[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蒋祖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7]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England:Longman,1983

[8]H.G.Widdowson :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9]《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上海职成教育在线网站

推荐第7篇:新课标下的中职英语教学浅谈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英语 课程标准》的 学习和理解,就中等职业 教育 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 内容 ,教学 方法 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课标;中职;英语教学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上海市教委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指令性文件,是上海市中职校英语教学的依据。《标准》从课程性质的界定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结构及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职业 发展 为本,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理念。通过对《标准》的学习,笔者认识到,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中职英语教学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切实的加强。

一、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中职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人文素养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知识目标

语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不可分割的,但在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中职阶段语言知识的学习要以语言积累和运用为目的,服务于语言的理解与表达,服务于就业。

2.语言技能目标

注重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听、读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思维、组织、筛选、提炼等处理信息;通过说和写传递信息和表达见解。

3.情感态度目标

语言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对中职生尤为重要。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体验和积累积极的情感,增强合作能力,使他们不断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为就业打下良好的情商基础。

4.学习策略目标

有效的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注重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培养,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不同的专业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

5.人文素养目标

英语教学要以职业素质教育和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为本。教学不仅应该承担掌握语言的任务,而且还要承担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文化素养、适应 社会 能力等方面的人文素质。

二、选择有利于就业的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中职英语新课程由基础和拓展两个模块组成。基础部分为必修内容,也是最低要求。各个学校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学生的实际,安排已完成基础部分学习并通过相应的测评的学生,继续学习拓展部分。无论是基础部分还是拓展部分都要注重选择 应用 型的教学内容,以利于就业为目的。

三、采用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至关重要。现着重就其中的词汇、阅读、语法及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教学分别谈谈自己的看法。

1.词汇教学

要提倡从运用的角度出发,学习词汇。重视常用词汇的搭配、辨异,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和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方法,如:构词法、记忆法、工具书的使用等。提倡在语篇、语境中学习和记忆词汇,提高词汇学习效率,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词汇。

推荐第8篇: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点,不是简单的课后回顾,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思”中学,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减少遗憾。”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已成为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在教师的实践活动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著名的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教师成长=教学过程+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公式。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育家”。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更要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一、英语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教学反思可以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方案更合理。教学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学反思对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并及时地把思想变为行动。一个教师如果能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经常能研究总结,那么他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

教学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师都有理论上的迷茫,实践中的困惑。反思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探索中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教师探索的过程,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英语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要从片面地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教师应通过广泛的理念学习,不断探索反思。

2.对教学方式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学的逻辑和接受逻辑,授课方式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少有师生互动探究,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教师在教学中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灵活多变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应通过学生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并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

3.对教学对象的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英语教师首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案为本,以课本为本,以统一的标准评价为本”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整齐划一,造成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英语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课堂教学中一切活动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另外,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对这门语言难易程度的期待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英语教学反思的途径

(1)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学生时常用眼睛和心灵观察和思考着教师,从学生的行为、思想状态、学习成绩以及对老师的期待中都会反映出我们的教学状况。所以老师要时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分析现象,探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从教师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对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设计理念进行深刻审视,要抓关键事件,从而捕捉住发展自己的机会。

(3)通过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反思教学。邀请同行或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与他们交流和对话。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时会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过写课后反思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写课后反思,把每一堂课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意外收获、学生见解记录下来,不断积累经验,开辟和完善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基点,不是简单的课后回顾,而是不断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教师在“思”中学,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和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推荐第9篇: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广汉市南兴学校杨兴才

新一套的初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注重交际,词汇量大,而旧教材侧重语法,阅读。这是该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之处。但新教材在一定的程度上将学生(第二语言习得者)默认为以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教材容量大,生词多,许多知识只做点睛之笔,稍纵即逝,对教师要求很高。要想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接受与吸收知识水平,英语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的呈现式教学已改变,转化成任务型教学模式。而我们现在所采用的新目标英语Go fot it 教材则正是为任务型教学而设计的一套新教材。

一、纵观全文,目标明确

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弄清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针对自己学生情况认真分析出怎么达到这个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基础、习惯、学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育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任务型教学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所以该教材在设计时并没有语言点的难以之分,一般句型要求学生先上口,达到会说,听的目标后,老师再进行纠正,然后才要求能写。而初一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长,有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一言语,对教材进行梳理,则有助于他们对语言的掌握。如七年级的新目标英语教Be动词句型,还是教情态动词May都是从一般疑问句入手的,中国的学生受到母语影响,容易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生混淆。所以,在教学时,应选择和中文习惯较为一致的陈述句入手,学生掌握后,再开始一般疑问句的教学。这样经过筛选后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根据教材按部就班的传授知识。

三、巧妙设计,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为“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 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可操作性

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实际,去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而且还要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去设计真实的任务。它要求教材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二) 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兴趣

首先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须重视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动机,为学生的语言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名言等)。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写英语诗歌,出英语手抄报、阅读英语辅导报刊、表演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第四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时,我就采用教唱英语歌曲进行教学,这样教学达到比直接教学效果好得多。

(三) 认真完成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不论是合作型教学,还是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以下几个环节是每堂课都必须贯彻实施的,这也是关注到教师上好一堂课,学生听好一堂课的关键。每一堂课都必须有引入、呈现、操练、总结和复习这五个步骤。

1.首先,引入是课堂的关键。“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也是此道理。教师应该在这一步骤上多

下功夫。多用直观教具,或看图说话入手,也可以从学生喜欢,感

兴趣的方面着手。如在教Where/There be 句型时,上课之前,先

将几样物体藏于教室角落,引出句型,叫学生提问,猜测老师将物

体藏在教室的什么位置,这样学生就很感兴趣,然后提问,应用该

句型。学生在不经意对话和找物中学习,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引入。

2.呈现也很重要,向学生展现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句型。在呈

现环节中,特别要注意板书的设计。直观,清楚的板书,让学生很

容易了解老师在这一课中设计的重点,对知识的印象。

3.操练就是学生练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已经提到了很多操练的

方法,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自己的学生的素质,选择适

合自己课堂的活动。

4.然后就是总结。这个环节是个不可避开的步骤。对一堂课内容的归

纳总结是这堂课一个完美的尾声。总结方式不能像以前教学那样,老师一手包办,我们可以由学生自己思考后,给出总结,或用提问

等方式引出总结,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等。

5.最后说复习。复习可以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完成,如就上课堂的内

容给出话题,叫学生表演;要学生下来自我调查的方式,学生及时

反馈,做Report。也可以采取游戏的形式。如猜物,爱好等复习句

子和单词。

四、在探究中继续创新

新目标英语教材,有些单元内容与一些英文儿歌贴近。如七年级第十单元所教月份,英文儿歌中就有对应的月份歌;生日有生日歌,教地点,也有对应的歌曲。在教授课文时,如何在课前选择适当的歌曲教给学生;再如,该教材容量大,如何采取CAI教学,扩大教学容量;如何优化学生的阅读材料,如何在听说并进行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些还有待于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一一实践,实践,再实践。

推荐第10篇: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谈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

岑溪市实验小学

李莉莉

摘要:在新课改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怎样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引进教育技术;探求教学新模式;注重情感教育。

关于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说明实施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所充当的角色已经有了新的变化,“传道、授业、解惑,”等教学观念已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客观要求了,摆在教师前的一个严竣话题是: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善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积极探索式研究性学习。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充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在新课标下如何创新英语教学呢?下面就本人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贯彻执行素质教育进行教学谈点体会和做法。

一、设疑启智

营造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认,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

二, 培养自立探究

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在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副简笔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ile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那么这时同们就会进行

gue

,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课文教学中,教师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以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 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四.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以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的积极性。尤其在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以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五、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创新思维

在现阶段,教师仅凭一张嘴,一支笔,不仅使老师教得枯燥无味,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勉强为之只是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传统做法,变纯粹“传授性”教学方式为“探索性”教学。这就需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能力的场所。同时在夯实知识基础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总而言之,我们要把英语学科教学当成是学生学会使用外语的过程,因为这种方法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的优化过程,是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只有如此,学生才会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各方面素质才能得以全面提高。

六、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科研知识的方法。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一旦具备了自学能力。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使听、说、

读、写诸种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一旦学生具备了自学能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七、

提高自身素质

引进教育技术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则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良好的教学素质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因此为师之初,必须强化自身教学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德才兼备,这样对学生来说才更有亲和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从而使他们爱上英语课。在此基础上注重教法创新,不但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激发其想象、创造能力: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因为先进的教育技术在挖掘人的潜力,培养现代化人才,从宏观上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譬如在英语教学中适时运用多媒体兼备的电化教学设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融教法、学法于一体,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达到化枯燥为趣味,转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的效果,从而使教学过程最优化。

八、探求英语教学新模式,拓宽学习英语渠道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究英语新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不断探索教学新模式,拓宽学生学习英语渠道。

一要创新课堂设计。对不同的课型结构,进行专门的课堂设计,突出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二要创新课程训练。依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专门的英语学习辅导材料,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 要创新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兴趣小组、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有所收获。

九、

注重情感教育

激发感情共鸣

情感教育是一种融知识的传授和情感的激发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它以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和行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内在心世界,引起共鸣,使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自主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直接性接受,更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在“严爱”的招牌下以罚代教,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师生间产生疏远感,甚至造成情绪对立,导致学生放弃所学的科目,从而不利于正常有效地开展教学,因为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学习动机。教师应当利用爱的教育能力,激发师生情感共鸣,因为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譬如把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的去,作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使自己与学生心心相通,学生在爱的力量的感化之下,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同时应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适当的场合给予表扬,可以通过充满情感的眼神、表情、语言激发学生幸福、快乐、奋发的激情,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你所教的学科他们自然愿意学,尤其对差生他们自卑较强,信心不足,极少体验表扬滋味,一旦给他们一点温暖、鼓励,效果更明显。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第11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学生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我认为是兴趣。兴趣的培养,情感教育不容忽视。

一、学生学英语难的因素

要找到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我认为学生学英语难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因素: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信息社会娱乐的多样化诱惑着广大中学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英语。比起默写单词、背诵课文,上网、玩游戏、看电视似乎更具有诱惑力,这些占据了他们大量的业余时间。

2、家庭因素:大部分学困生的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重视,不能很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英语学习期望过高,不断对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完全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因素:不可否认,我们很难把45分钟的英语课都上得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但我们每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都希望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很不乐观的看到,有些老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使很多学生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有些老师将英语语言条文化,使生活的语言变成固定的规则,使英语变成死记硬背的代名词。

4、学生因素:绝大部分的英语学困生都并不是因为自身智力的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往往是学习态度和方法导致的结果。如有的同学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经常爱开小差,因此一些知识点没有学好,基础知识缺陷,学习新知识又遇到很多障碍,这样的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导致在学习道路上负担越来越重,步伐越来越小,时间一长,致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而成为学困生;而有的同学学习虽非常用功,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同学则是过分地注重卷面分数,忽视了英语的语言性,缺乏口头练习。

二、如何提高英语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新课程中对英语教学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学生只有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报有积极的情感,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取得好成绩。 (1让学困生愿意学习。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每年接新班,在第一堂课上,我都会说同样的话:我知道在你们父母心中,你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你们在我的心目中也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们在小学时取得多么好的成绩,也不管你们考的是

二、三十分,现在的你们在我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我希望你们在这张白纸上能画出最美的图画。“Don’t be nervous.Take it easy .To be happy.”每次讲完这一番话,我都会看到几位后进生的眼睛一闪,而我也会不失时机地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我和他们的心已经贴近了一点。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一视同仁的,不偏袒,不歧视,消除了他们心中的种种顾虑。但有些同学仍旧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所以我会拿出一些标有英语的生活用品:如书刊、招聘广告、药品、照相机、各种说明书等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浏览了之后,向他们指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2让学困生开心地学习。想让学困生能快乐地学习,我认为最重要是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不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再要备学困生,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要做到深入浅出,使他们易于掌握。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寓教于乐,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和积极性,并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如班上有时举手的同学多了,我会让他们先来一个石头剪子布,获胜者才可以回答问题,要求石头剪子布需用英语来说:“stone,sciors and cloth”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这时我往往注意观察学困生们的表情,我发现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比赛当中,单词念得比平常标准多了,响亮多了。

小组竞赛这个教学环节并不是每堂课都能用的到,我发现在上语法课或是试卷讲解时,学困生又恢复了老样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且注意力很难集中。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上建立了一种激励性评价制度,为每位同学制作一个激励性评价制度,每取得一个进步,老师奖励一个“学分币”,同学们把它称为“学分币制”。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个机制实行后,很多上课不爱开口的同学,上语法课和试卷讲解课要打瞌睡的同学,比原来认真多了,积极性高了很多,而且总是希望能听到或看到老师犯的错误。 (3)让学困生学会学习。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困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英语单词和短语的积累仍属于初级阶段,对一些单音节词的读音规则都不知道如何掌握。因此,开学之初,我系统地从音标教起,并进行了语音测试,对学困生的音标要求逐步过关。在记忆单词方面,教导他们通过记忆字母组合和辨认音节类型的方法来记忆。同时,要求他们对已学过的单词要运用到口头表达和写作中以达到长期的记忆。其次,摸清学困生的知识困难点,给他们制定短期目标,如有的同学一般现在时没有掌握好,那么要求他这个时间段重点搞清楚这个语法点;有的同学是混淆一般疑问句和wh-疑问句,则要求他们把每张卷子上同类题型在老师的课堂讲解之后,经过自己的理解,反馈给老师,这道题错在哪?为什么错误?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再制定下一个短期目标,使他们能感觉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感,不带畏惧情绪冲刷下一个目标。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由易到难的原则,才能漫漫地提高学困生学习的意志力。

因此,我认为学困生并不是真正学习困难者,他们同样具有进取心,同样渴望知识,让他们获得某一种成功,设法满足他们的成功欲,不仅可以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还可以激起他们对更大成功的追求。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耐心,信心和爱心,要用真情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把他们的 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心坎里,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很有可能培养了一位未来的栋梁之材。

第12篇: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标理念的渗透

小学英语教学中新课标理念的渗透

大丰市白驹镇第二中心小学吉庆娟

现在农村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英语教学,那么怎样才能紧跟教育新风,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之中去,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呢?在英语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下面就谈一下体会和做法。

一、注重改变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多变的教学方法:

(1)随机应变,适当删除添补,提前推后。我们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除添补,可以把一些内容提前或推后。比如说,在学生刚接触英语时,我们暂且不要急着让学生去学会什么单词、句子,可以把一些有趣的活动提前。如把“run fast,jumphigh,stand up,sit down”。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再比如说添补,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颜色类的单词,或者可以把数字这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如“onetwothree”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儿歌,主题“数数拍手歌”。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编小故事,儿歌。

(2)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a、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说“read and say ”。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cold。”(可以作怕冷状);“I am ill.”(可以作生病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

- 1 -

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

b、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演一演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long”把手臂展开,尽量往两边伸;“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师生间可通过 演一演、猜一猜的方法来比赛学生。既可以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c、儿歌说唱法

针对孩子们天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用英语歌曲导入,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爱表演,所以我给每首儿歌都编了简单的动作。尽管有些动作非常简单,但是学生却很乐于参与。有时 我也会让他们根据歌曲的意思自己编动作,孩子更是喜欢,有些孩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动作编得比我还要好。

2、多样的教学手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1)多出示事物,贴近学生生活

如我教水果类、颜色类单词时,为了直接灌输,事先我让学生带好实物apple, pear,banana......水果,还有一些彩纸。上课了,

我先出示实物,让学生跟读单词,然后再用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让学生说出实物,最后进行听音乐传实物的游戏,音乐停时,实物再谁手中,谁就要说出实物名称。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2)动静结合,提高效率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标准在哪里?是不是说学生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跟老师读,一遍接一遍,到最后读了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标准吗?当然不是。英语课堂就应当活跃,但是我们应当要求学生们能够做到“能动能静”。“静”指得是如果老师要开始讲课了,就要求学生立即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课。“动”指得是回答问题要大声,讨论要积极,该活动时就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动静结合”。

二、注重学生听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素质

1、日积月累化教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面对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可以把句子减缩成词,就是重点词教学。当学生了解了“词”,再用词扩句。例如:apple—This is my car.That is his apple.

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听说英语的训练,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动作、表演化教学

学生的英语思维空间有很大的局限性。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英语,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做到表情化、动作化。即以姿势说话。如教sleep,我双手合并,放在脸旁,侧头闭眼,反复几次后,只要做出这个动作,学生就心领神会。

3、生活、英语化教学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是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从学生刚接触英语开始,我就开始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首先解决常用的一些句子: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Stand up .Sit donw ,please.Listen to me .Read after me .以后每节课坚持使用,并逐步增加句数。 不仅课堂上如此,还应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 boy ,How are you ?” 日积月累,学生基本听得懂简单的课堂用语,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在课堂上营造生活中的情景,使课堂生活化,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采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第13篇:学习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推荐)

学习新课标理念心得体会

新《课程标准》提出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展示了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思想航线,为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认识,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认真解读《课标》,增强课程改革意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反应了国家和社会对教育阶段一门课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当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变化与发展要求的课程目标,必须以注重学生健康个体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提倡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特征,取代以“理解”、“认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课程目标。新课程目标,在注重基础性的同时,更注重发展性和创造性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以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观念。有了这个思想观念,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深度指导,而且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应办好应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课改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改意识,在行动中支持课程改革。

二、求实开拓,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充当促进者角色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的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彻底实施。

三、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四、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奇偶暗示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于教学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越来越高之要求,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第14篇: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体验学习”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多的“经历„„的过程,获得„„的体验(感受)”,可见,数学学习离不开个体的体验。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关键词]新课标 体验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过去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随着新课标带来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从教育的角度看,是一种亲历亲为的活动,是一种积极参与活动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新课程指出: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更多地应该强调把教材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empirenews.page--]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数列

2、

4、

6、

8、„„让学生猜想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由此复习偶数的概念后问:“猜一猜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学生受判断数的奇偶性影响,往往会做出“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能被3整除”的猜想。教师随机出示问题:怎样用

3、

4、5这三个数字组成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你是根据什么判定它能被3整除的?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说:我们组成的数是543,453,因为它们个位上的数字是3,能被3整除。有的学生马上反驳说:我们组成的345,435,534,通过计算,发现它们也能被3整除,但与个位上的数无关,可能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以上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此时,教师再提供材料让学生尝试、验证,再合作、交流,必定会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单纯地按照书本上的方法教学,学生的兴趣不浓,得到的知识也极之不牢固,更谈不上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 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得到锻炼。”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empirenews.page--]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课前我让学生自己准备平行四边形若干个,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剪、拼、移等活动,然后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用“割”、“补”、“拼”、“移”的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6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数学课程标准》 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充分合作搭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互的讨论、交流、启发、帮助、协作中,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从中发现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如教学 “质数和合数”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自然数新的分类方法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下面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17,22,35,37,87,1,75632。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是根据约数的个数来判断,质数只含有1和本身两个约数,而合数还含有其他约数。有的学生说:我先找出这个数的所有约数,然后再看它是质数还是合数。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就是看这个自然数除了1和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没有第三个约数,如果有第三个约数,就一定是合数。如;75632,它肯定有约数2,所以它一定是合数。„„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既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empirenews.page--]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

再如教学“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课中,我提出了如下问题:老师有一张百元大钞和45元零钱,买了一件98元的上衣后,他剩下多少钱?怎样列式?想一想,老师会怎样付钱?营业员会怎样找钱?最后老师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老师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老师最后的钱是45+2=47元。列式计算:145- 98=145- 100+2=4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65–9

7、276+9

8、739+10

2、739-102等习题。掌握从中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就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15篇: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理念之阐释

1 2 3

5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

理念之阐释

来源: 点击数:3191 次 时间:2004-10-2 13:44:00 录入:wzy4321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本文试图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理念予以通俗化的阐释,从感性层面上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新课标,从可操作性方面增强其实施新语文的信心。

6

强化教材资源意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习的材料。教师应着眼于课程目标,对教学材料要放出眼光来拿,应有所取舍,有所增删。一方面要通过拓宽课外学习资源,如选用报刊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资源,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补充,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教材的隐性信息资源。在某种程度上,隐性资源于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诸如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高尚的情操,培育科学的思维,学会做人与处事,学会求知与审美,学会谋求生存与发展,等等。①

教材的信息尽管丰富,却是静态化的。由于教材隐含信息的丰富性与隐秘性,教师与学生双方对教材信息的开发都具有能动性。因此,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信息资源的开发是教与学双方互为作用的动态过程。教师要明确开发教材隐含信息的意义,在思想上重视对教材信息资源的开发,要有广博的知识,独立钻研与处理教材的能力,善于对教材作深入的研究与开发,要善于总结研究与开发教材信息的方法,并通过由浅入深的适量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这种方法,从而真正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一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努力掌握研究与开发教材的方法。

“画蛇添足”是一种发掘教材信息资源的好方法。②所谓“画蛇添足”就是跳出教材谈认识,师生以教材为引子,谈对人生、对社会的新的认识,谈思想上、感情上的新的收获。它最为显著的效果便是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辩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与思想修养的提高。教材学完了,教学目标达成了,师生再就教材中的某个或某几个问题作一番“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见仁见智的探究。这种探究完全是自由发挥,独立阐析,不受教材局限,没有统一议题,无方向指点,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长期这样“画蛇添足”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机敏的论辩能力、科学的认知水平必定日见提高,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处世经验必定日见丰富。

体现教学民主化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与学习权力。为此,要倡导并实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互动,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的对话与交流。为促成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顺利开展,应突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设计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作者与作品中人物鲜活的心灵。这样,尊重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的意志,彰显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读出作品的生活情境来。③比如阅读小说,只有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思想品质、性格特征等把握清楚,才能给人物准确定性,进而较好地理解作品的意义。而要取得这种阅读效果,阅读时必须入境,阅读者要积极调动起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将作品的情节想像成活动的生活镜头,让人物“活”在特定的生活情镜里。按照这样的方式读完小说《老杨同志》后,一个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心灵敏感、感情丰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作家形象便在

7 我们心中鲜活起来了。阅读文学作品,还要善于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来。④不但要读活作品中的人和事,还应从作品中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中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并借以纯洁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灵魂。杨朔的《荔枝蜜》是一篇饱含作者激情和理性思维的优秀散文,细心阅读,我们就能真切地感受作者杨朔那跳动的思想脉搏,洞悉他鲜活的心态,我们会因此得到一次崇高思想的陶冶,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提升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完全是平等式、朋友式的,学生要能获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充分保证学生的“三权”,即学生的读书权、思考权、讨论权。只有这样,课堂教学中才既能重视教师的启发、点拨,又会突出学生的讨论、参与,这样的课堂教学少了一味盲从与谨小慎微,多了独立钻研与质疑问难,少了思维被禁锢的烦恼,多了自由创造的喜悦。

笔者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时,通过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认真读书、积极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⑤学生围绕教师的提问“女词人为什么‘常记’溪亭日暮、沉醉晚归、迷路惊鸥这样一个生活事件”,先后找出了八种答案。学生每找出一种答案,教师均予以及时评点、肯定,学生自然倍受鼓舞,积极思维,争先恐后举手答题。在兴趣盎然的热情探讨中,学生对女词人的内心活动、思想情感有所洞悉,能真切体会到女词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炽烈情怀。

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倡导在“活动—体验”模式下的“生成本体论”。因此,它更为重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请看下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例,它由前后连贯、循序递进的五个部分组成。

活动一: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听写下列词语。①分一杯羹 ②江郎才尽 ③世外桃源 ④后羿射日 ⑤风声鹤唳 ⑥篝火狐鸣⑦不求甚解 ⑧嫦娥奔月 ⑨约法三章 ⑩揭竿而起 ⑾投鞭断流 ⑿梦笔生花传阅,互相纠正错别字。

3、评论:谁的字最美观。

活动二:

1、分组讨论,这些词语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

2、将有关人物用线连接起来。

3、讲述连接的理由。

4、评论理由是否成立。

活动三:每组一人,分别扮演上述人物。

2、扮演者讲述自己所扮演人物的故事。

3、评论:表演者语言、神态、演技。

活动四:分别以上述中的一个人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2、传阅,互提修改意见,

8 作者自改。

3、当众宣读作品。

4、评论。

活动五:每组推荐两篇文章供发表。

2、以编辑的身份写采用或退稿信,说明采用或退稿理由。

3、评论信的质量。

上述这个研究性学习课例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与创新性,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应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与追求。⑦思维的创新性是建立在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基础之上的。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异质同化、同质异化,引导学生善作换位思维,敢于破常规,立新论,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一个人的兴趣与潜智常常处于沉寂、待开发的状态中,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与诱发去引爆。兴趣是创造的胚芽。兴趣能否长久保持、持续强化,取决于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的强弱。要想有问题,必须勤于思索,必须学会“疑”。所谓“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能够会“疑”,不但要主动“寻问题”,深入理解与钻研。还要有批判眼光、求真精神。在探讨事物的来龙去脉和规律时,要服从于客观事实,坚持真理,不能轻信书本,盲从权威。

关注学生体验与生活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注重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地深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种种活动,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并内化为个人的态度、价值和信念,转化为个人教养。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对学校生活及社会生活的参与,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体验和反省,突出学生的个体性、独特性、多样化和差异性。

语文教学要为生活服务,将语文教学作生活化处理应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⑧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将课文学习、语文训练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有机统一起来。所谓社会生活,一方面指生活实际,包括生活事件与社会现状;一方面指思想实际,包括学生的志趣、心理需求以及社会思潮等。无论是密切同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是密切同思想实际的联系,都是为着要激发和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内驱力,求得语文教学的优质高效。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宽松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演练“社会角色”,让学生在兴味盎然的“社会角色”演练中既长知识,又增才干,既高效完成课文学习与语文训练任务,又切实增强处事能力。教师既可以创造性地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诸如改编课本剧、即兴讲演、情景对话等,也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系列语文活动。这样,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化成了学生内在的生存需求,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

笔者在教学韩愈的《马说》一文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评论现实社会,培养其自觉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

9 任感,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生活热情。⑨为了架通课文学习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投“石”激“浪”,向学生提问:“千里马为什么不跳?”要求学生不拘一格,自由发表意见。果然,一石激起浪千重,学生的思维火花被这个问题引发出来了。学生从教材内容出发,既结合当时历史,又关注当今现实,将讨论的话题不断推向纵深。

注重人文与科技教育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注重人文与科技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形成健康的情趣品位,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有个性的发展意义重大。

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大家已深有同感,有所重视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无非是要培养学生正直的品质,高尚的情趣,健康的情感,纯洁的心灵,乐观的态度,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深切的同情心,顽强的进取心,培养其大局意识、协作精神与奉献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科技教育,应把握三个重点。⑩首先要引导、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观,树立科学观,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意识。要善于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科学因素,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客观地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的认识论;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运用有关科学原理进行阐述,给学生灌输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无神论思想。第二,要依据教材内容并有所补充,让学生懂得一些科学史,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先进的科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第三,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为此,必须更新语文教育观念,拓宽语文教学思路,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广辟语文教学渠道,切实激发学生的科技创造热情。

注释:

①拙作《加大教材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刊于《冷水滩教研》总第24期,在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第3届年会上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②拙作《语文教学应提倡“画蛇添足”》,刊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③拙作《读出生活情境来》,刊于河南郑州大学《语文知识》1999年3月号。

④拙作《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来》,刊于湖南教育报刊社《初中生》总第1

53、154期。

⑤拙作《教学三读》,刊于《冷水滩教育研究》总第32期。

⑥拙作《课堂提问应突出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第12届年会(2000年4月·昆明)上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10

⑦拙作《试论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刊于《冷水滩教研》总第20期,并以《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意味着什么》为题摘要刊于《湖南教育》1998年15期。

⑧拙作《巧投激“浪”之“石”》,刊于河南郑州大学《语文知识》2001年2月号。

⑨拙作《语文教学应加强科技教育》,刊于1996年9月13日《湖南教育报》第243号,“课堂”专刊第25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第16篇: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反思(提纲)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反思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涵义

(二)课堂教学反思的特殊意义和重要作用 1.特殊意义

(1)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 (3)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 2.重要作用

(1)更好地凝练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3)加速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课堂上的灵动 2.写学生的独特见解 3.写教学中的成功 4.写教学中的失误 5.写“再教设计”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常用方法 1.教后记反思法 2.日记反思法 3.案例研究法 4.行动研究法 5.对话反思法 6.录像反思法

(五)课堂教学反思的基本流程

提出问题——观察分析——重新设计——实践验证

(六)提高课堂教学反思能力之策略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2.注重案例剖析,提升教学水平3.增强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 4.实施学生反馈,拓宽反思渠道

三、结论

1.强调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及我们肩负的使命 2.提出希望与号召,照应开篇

第17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尝试 江西省安福二中

彭宣利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新方法。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注重探究,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在我市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模式中,笔者一直走在地理教学的第一线,体会到新课标的地理教学与传统地理教学相比较具有许多新的理念:新课标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培养,对学生的评价变得激励,全面,合理,新课程改革体现了从“知识为本”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转变。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1、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很多教学现状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加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并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重大地理事件。如果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的表现总是特别兴奋。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整节课也上得生动有味。

[启示]:教材再新,并不能及时将刚发生的地理事件写进来。可作为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将更有乐趣,我们的地理课堂将更具魅力。

2、让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要注意创设自主学习的地理情境,为学生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离开了地理情境的创设,地理教学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一个好的地理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创设地理情景,重在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鼓励他们猜测、归纳、质疑、探索。学生只有大胆探索,才能更有效地挖掘出隐藏于地理情景中的内在知识联系。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地理教材的特点,充分利用智慧、才能。根据现有的地理理论选编出优质的地理案例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地理来自现实、有广泛地应用价值,让生活化的地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创设地理情景,应体现结构层次,从最浅显而又极是说服力的引例出发,中间做好铺垫、过渡、再将难度推进,这样能够体现地理发展过程,又能体现探求和发现过程,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过程,能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的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1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1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法是1种良好的措施。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1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1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启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其实,不论是学还是教,都应注重探究。学生自我发现知识并独立地掌握知识,正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3、让研究性学习贴近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1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1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呢?

[启示]: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两个板块。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教学各有自己的价值,它们完全可以建立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对学生发生作用。学科教学中的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材料,学科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拓展和延伸,而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所形成的能力、学生所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会更有效,学生的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将得到不断的锻炼和提高。

4、实施“爱的模式”进行地理课堂教学,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能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只有在课堂上,在教师经常性的引导和训练中,学生才能作为个体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并从多方面去思考、探索某种前所未知前所未有的新的东西,达到创新思维的新颖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才能通过有效的发散思维,重新集合信息,聚合出最优结论,并从多种联系、多种角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机结合;才能根据事物的新形象,产生创新性想象,并立足于现实,实事求是,使创新思维的成果现实化。

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内涵是通过新课程高中地理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和增长学生创造行为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结构化的组织架构,用以发展特殊学习活动和教育环境。本人根据陈龙安提出的“爱的”(ATDE)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教学过程由问、想、做、评四个要素组成。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景,提出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以供学生思维,特别重视收敛性及发散性问题。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求创意。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付诸行动。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状态而进入实用阶段。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原有知识背景之上实施,强调爱的教育,以及提供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问、想、做、评的程序依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深信只要我们大胆实践,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不断地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来。高中地理教学将独具魅力,高中地理课堂也将会焕发异彩,地理教学这1门遗憾的艺术将不再有遗憾。

第18篇: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摘 要] 教师反思不是对教学过程的回顾,而是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解剖、分析,找出问题,发现不足。实践证明,教学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这句话对日常教学工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反思是面对问题和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

那么,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角度来反思教学才不会舍本逐末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体会,以飨同行。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的反思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念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程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互动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的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和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有着许多帮助。 2.对教材的解读与处理的反思

教师要上好课,起作用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因素是教师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和巧妙处理。正好比感人的话剧,首先要有感人的剧本;动听的演唱,首先要有动听的词曲。杰出的上课,需要充分的备课。学生不同,教师不同,教师对教材教法的理解就不同。教完一节课,教师要及时回头望一望,认真想一想:概念怎样阐释的,公式怎样分析的,习题怎样处理的,对教材的解读是否到位?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的认识结构有无欠缺?若有,这些欠缺是如何造成的,

如何尽快补救。例如,在教学《向心力》中的圆锥摆,我设计教学内容,按教材中设计了演示实验,由于实验装置比较简单,但实验的过程中做成圆锥摆比较复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课后反思时,能把实验改进一下就好了,我就决定把这个实验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由学生自己模拟动手。课件模拟过程逼真,学生很快就能自己得出“向心力由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合力提供,也可以是绳子的水平分力来提供”的实验结论。这样既方便操作又容易观察,效果非常好这也体现了,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我还发现了,学生们的想象力都非常丰富。

3.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 “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4.课堂中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

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

5、课堂中学生的发言、观点和认识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知识只有触及人的精神领域时,才会变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因此,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立足物理学科,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所学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触及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发展智慧,提升思想。这种教育并非是虚无飘渺的,应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的过程来体验、培养。明白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好物理就可以享受生活。”学生的语言虽然显得有些稚嫩,对道理的感悟略显生硬,但是它毕竟是有感而发,言为心声,大大开阔了学生联想、想象的空间,升华了学生的认知,以知生情。 6.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优美。教师的语言应是科学的、优美的。语言是意识的外化形式,抑扬顿挫的语调,优美动听的语言,既使学生享受美妙的语言,又对物理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描述,言简意赅的讲解,灵活……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特别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有的老师为了强调某个感念或它的某个特征,往往重复在一些字句下面加点、加圈、加波纹线,“五彩缤纷”,致使版面很不整洁,有损于美育教育,记得笔者的高中物理老师能信手在黑板上画一个非常圆的圆,我们由此对他十分佩服。此外,板书难免有错漏,我们写好后要复看一遍,有错的能及时修改,错的地方不要用手掌随便一抹,否则黑板就成了“花脸”。板书又快又好,应当是努力的目标。同时老师也要练就一些作图的基本功,学会如画直线,画圆,画各种姿势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譬如我们在“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分

组实验中,示波器面板上的旋钮很多,在给学生讲解之前,教师自己一定要知道每个旋钮的功用以及它的详细的使用方法,操作规范。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理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回顾这八年多来的的教学,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促使我们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第19篇: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浅谈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理念

文山州实验小学

林光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学生主体地位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寓教于乐,如何体现音乐教学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是当前形势下,新课标改革发展中教育工作者不断渐进与摸索的漫漫长路。 【关键词】音乐教学、师生角色、学生主体、教法

【内容】音乐,自然的发声与乐器的结合,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对实现生活情感的表达,是人类精神生活特别是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今天,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大部份的学生喜欢音乐,却又不到半数的学生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有些枯燥与乏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接受教学呢?

一、课堂中的角色定位与关系转换

师生之间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学气氛的营造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视为根本,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愉快地学习。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不仅只是传授个人所知所闻那么回事,同样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喜欢音乐这门课程,从而主动或渐进地克制不良习惯;任何学科的教材纲要都是国家教委精心筛选、统一规划凝聚而成,音乐课程也不例外,教材的作用专注于一个国家主流文化和教学计划的一个大体前景。至于是否就已有教材照本先科教,综合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和个人经验来讲,教师应该坚持在不违背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主流文化这一主体,集教材纲要与教师个人智慧于一体,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寓教于乐,教师在教学中乐于走下讲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学生畅谈各自对该门课程乃至于具体某一章节的理解和看法,从中查找理解的盲区,对于常识性的问题有意识地渗透和灌输,矫正和引导学生对常识的理解,鼓励其增进和提高个人兴致,在音乐词曲唱法和乐器普度方面,教师不应刻板地信服于原声唱法,允许学生掺入自己的理解,聆听每一段独有的发声,未必都比原唱的差,未必就不是人类需要的乐章。当然,诸如国歌以及一些革命歌曲等等国粹宝典是不允许篡改和歪曲的,这就需要进行直接、正面地渗透和教导,至于其他曲艺类歌曲和现代孩童热衷的流行时尚,我们应该认真地聆听孩子们发声的整个段落,即使跑掉也未必就都是不能容忍的结局,或许一段优美的旋律因此而铸就也说不准,这样的教育意义不在于误导和唆使学生篡改版权,旨在尊重版权、尊重原唱的同时,善于发现和挖掘属于学生们原生的美,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只有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学习主体的乐趣,才有效于发挥音乐教学的乐趣,从而谈及教学的劣与优;这样既不违背原则,又能充分带动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才会使得音乐教育迈向教育的成功之路。

在课堂教学里,教师在对待或处理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上,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也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或者是他(她)的教学方式,从而喜欢这一门课程,而并非是那些被大人所陈列出来却背得只字不漏的理想追求,未成年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回想我们的童年,对比现实孩提的童年,不外乎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从个人的物质满足上去攀比别人的不足,获得自己的满足,在自己驾驭的童话世界里玩得忘乎所以,那就是快乐,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也是符合常态的;上升到教育,不过就是未成年学生们展示自我聪明才智和博取大人欢心的一大法宝,有多少孩子因为个人的爱好而曾经左右大人的想法改变,却不曾看到家长们望子成龙而附加各种条件:吃、穿、玩、哄等引导孩子练就一身本领而为了适应社会放弃努力。家长的寄予厚望,孩子的天真无邪,小学教师扮演的不仅只是教授教科书那些段落和字节那般轻忽,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即有的潜力,树立一尊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潮,那也是身为小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小学音乐教师,不只局限于科目里所倡导的那几首曲目和罗列的那点常识性的东西,教授学生咿呀学唱倡导的歌曲,只是完成了教会学生怎么聆听已有的旋律,借助已有的旋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谱写新时代柔美的旋律,还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让擅歌者创造属于时代的乐章,升入中学乃至大学成为专门的人才,铸就人类的精神食粮,让擅长文理以及拥有科学创造力等方面的学生们,一样通过音乐教学受到的熏陶,在音乐的旋律和活泼的海洋里发挥各自的闪光点,为步入高年级发挥各自特长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赏识教育,正确矫正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感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师善于弱化指导者的身份,真正融入到学生当中去,以民主的态度,用自己的热情激励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驰骋于音乐课堂中。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无意注意和活泼好动、自制力弱等特征,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课前针对每一课时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谈,了解他们日常的生活情况。音乐源于生活,就应服务于生活,因此音乐教育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与老师一道创设一个贴近他们生活的学习环境,诸如课堂教室的布置等等。让他们进入教室就有熟悉感,消除面对教室即将带来的学习压力,把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去接受音乐、理解音乐并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索。增强音乐学习的实践意识,运用所学音乐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

要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就应把自己看成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学生才是音乐课上的台前主角。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甘当课堂教学的观察员,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而不是一个好与坏,对与错的评判人,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兴趣的体验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把学习音乐看成是一件愉快而有意义的事。比如从上课场地上作改变。讲台是教师传授课教学纲要,凝聚学生注意力,抄写文字等等的供位。教师的至高无上地位应该体现于学生的乐于亲近和积极好学的角色互换中,不是站在讲台上威严审视的模样,勤于穿插在学生座位的排行当中,融汇到学生群体当中去;既可亲近学生,又可震慑学生,让好学的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也使得后进生们慢慢地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讲授知识与课堂讨论并行,听候学生的意见,表达老师的理解,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上课形式的改变,其实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自由的想像环境,这才是变化的实质。在传授知识时,还可故意安排错误的讲解,在课前告诉学生“老师在讲解音乐知识和范唱时都故意安排了一些错误,谁发现错误多,老师就奖励谁”,通过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学生对教师的盲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攻略”。长此以往,学生将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使音乐课教学焕发无限生机。

三、音乐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知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际一衣带水,互不脱节,与生活密切联系,音乐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音乐教学内容要真实的表现生活情境,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来设计教学。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应当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体验的空间。

根据即有教材的曲目与现有电视或新闻媒体传唱的曲目有所不相切合的现实,教条式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使得学生面对教材上的歌曲越发枯燥无味。鉴于电视上、新闻媒体上曝光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流行曲目的耳濡目染,容易使得学生流于形式的驱使,盲从于所见和所闻,忽视对教材曲目的寻味和意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在歌曲的选择上注意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认同学生们当下的价值体系,过路不忘铺路人,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述革命歌曲背后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对未知谜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衍生到课堂教学中的曲目,经典与流行各不冲突,学习与爱好合二为一。如从赞美学生对周杰伦的《双节棍》品位,到《南泥湾》以及背后的故事。社会生活由艰苦到富足,从理论约束到表达自由,和学生分享过去的历史,传唱留存的经典,向学生讨教时下的流行,品位当今的感受。在特定的日子选择意下的曲目,例如:教师节前选唱《亮在梦里的红烛》;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时,就选唱《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就唱《永远是朋友》等歌曲。除此之外,可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音乐游戏”、“才艺展示”等综合性表演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寓教于乐,达到有意注意,无意学习,消除乏味与学习压力构成的疲惫。

四、结合学生生活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他们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

如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处理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演唱,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种子得到雨露的浇灌后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种子的心情?”;“怎样唱更好听?”,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由探索。讨论结束后再让他们根据讨论结果来演唱歌曲,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引导和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大胆表现。通过自由表演,将学生置于音乐美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学习──实践──创造──实践──再创造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更快地发展,达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具有引导性、挖掘性的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自由探索,在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理解力和表现能力的同时,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犹如《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各自应该适应的节奏,以及故事所蕴藏的道理等等。

综上所述,激发学生表现音乐,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才能是音乐审美教育的归宿。因此,在课后还应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余带领学生去观看演唱会、文艺晚会或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同时让学生以各种方法去查找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的信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音乐教学只是整节课都用来讲音乐知识,枯燥的技能训练又怎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应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使其成为一种自觉意识,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让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创造和表现的同时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音乐课堂更能成为学生精神上的家园,音乐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心中,体现音乐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浙江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年第4期;

第20篇: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年来,中考语文阅读题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意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阅读题的课内和课外的比重为1:3。注重对课外文字材料的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重视课内外阅读,课本是例子,课外求发展;材料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语文四项基本功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要对教学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研究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洋思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虚心学习,勇于探索,不怕吃苦,立志在为课改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一名优秀老师。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新认识语文教学内容

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用教材教”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又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从教学效果上看,“教教材”让学生获得的主要表现为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论,它是一种线性教学;而“用教材教”。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还有可能获得潜能的激发,方法的领悟、思维的启迪,智慧的形成,情感的熏陶,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球状教学。而语文教学资源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

比如,每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发现初

二、初三的学生上课是总显得散漫、初一新生则面对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沉浸在开学的新奇、激动之中。总之大多数学 1

生的学习状态不佳。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

教材资源,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在做完自我介绍之后,我让学生拿出课本,按以下要求去做。

1、看封面封底:先看封面,了解课本的出版社是人教版还是冀教版。教材那年审

查通过。图片内涵。同时又让学生看一下课本的价格,借机教育学生要爱惜课本。

2、看插图:接着我带领学生一起来课本前几页的插图。教师适当介绍或让同学讲

一下插图中所展示的人物,、事件、动植物等与课本的联系。引起学生对课本的学习

兴趣。

3、读“写在前面的话”:根据小短文的提示,了解新课本展现的丰富多彩的大千世

界,了解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了解语文与其他学科千丝万缕的联系,了

解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

4、看目录:让学生翻到文中的目录部分,用导游的口吻,介绍了课本中大体的内

容。学生被书本中的精彩的内容所吸引,被教师的这种精彩的演讲所感染。虽然只有

短短的几分钟,但从学生意犹未尽神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认同,对课本的喜爱,

接着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自学感悟课文,学生跃跃欲试,劲头十足。

5、看后记:了解什么是顾问、主编、责任编辑、美术编辑、审定等;并引导学生认识

到我们的精神食粮离不开编辑工作者的辛勤的劳动,教育学生要尊重编辑的劳动果实;

同时又教育学生敢于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样既增长了学生的见

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倡导了实事求

是的科学精神。

6、写一句座右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情绪显得分外的高涨,在此基础

上,我又加强了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教育学生必须抓住时间中的分分秒秒,莫让光阴

空自流。最后又乘胜追击,布置了一个作业:课后找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

自己的座右铭,并且写在课本的最醒目的地方,让座右铭时刻伴随着我们的学习生活,

激励我们一起前进。并找一个适当的时候大家进行交流、谈体会。

7、提出预习要求、学习用品的准备:字典、词典、笔记本、作业本、作文本、日记

本、改错本。书写要求等。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师生间的关系从开学第一天就的融洽相处,教

师取得了学生的信任。这为师生以后的共同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础,一节课上学生眼

看、耳听、手动、脑想,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作为语文教师,不应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

文课程的建设者。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

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

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

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

当然,在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多元化了,教师又出现了犹豫,因为考试的标

准答案往往只有一个,担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多元化理解得不到看卷老师得认可而影

响成绩。所以许多人仍习惯文章主题的唯一性,文本解读的统一性的教学。我认为这

个问题已经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解决,不必过分担心。

二、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方式。

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

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

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

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

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

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

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教师要当一个好

导演,而不是好演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

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当今的教师,应该是 “授之与渔”,更应该是

“授之于渔场”。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从“神坛”上走下来,把自己从“经验”中请

出来,敢自以为非。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

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

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扎

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自身素质,广博的兴趣爱好。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要敢于承

认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我已不再年轻,但努力使自己保持一

颗童心,乐于接受新事物。自己不懂得问题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学生非但不会轻看

我,反而更加尊重敬佩我。虽有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送初三毕业班,并且历

届教学成绩优秀,但为了提高自身素质,为了使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使自己从拥有

“一桶水”,达到“长流水”,我不怕年龄大、负担重、记忆力差等重重困难, 努力

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我研读了《大语文

教育观》、《《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设计》等论著,并写下了大

量的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论文。有十五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励,有六

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我还参加人教版、河大版语文《新课标新教材随堂阶梯练》

套编写工作。教师有了较丰富的知识和年轻的心态,学生便会“亲其师,信其道”,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谦虚勤奋、刻苦努力的精神也给学生做出了榜样。由于

自己辛勤付出,刻苦钻研,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适时引导启发,及时点拨纠

正,正确评价鼓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对文本的解读多元化的开放式教学中,应注意多方面解读文本也要基于文

本的价值取向,比如有的同学对课文《鱼,我所欲也》中“舍生取义”的观点不以为

然,认为在生死关头可以苟且偷生。还举出”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实根据,这时老师就

应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基调,引导学生体会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的高尚

美德。懂得何谓人生大义。再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有的同学认为“父亲”翻

越栏杆是违反交通规则,欣赏中外名作,研究的是堂兄妹、表兄妹恋爱违反婚姻法,

等等。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对教学中学生的模糊认识要

澄清,错误认识要纠正。不能为了强调开放性课堂,就一味的迁就学生,错误的顺从

学生。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再次,要研究常规教学的家常课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什么是常规教学的家常课

呢?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一个很好理解的标准,值得我们借鉴:

1、目标简明;

2、

结构简单;

3、方法朴实;

4、教师省力;

5、学生卖力。这是从课堂本身去思考的,从

教学方式上应注意

1、文本研讨;

2、问题探讨;

3、活动体验。三个基本方面。常规教

学的家常课一般环节为:预习指导、导入激趣、自主学习、整体感悟、合作探究、交

流总结、拓展延伸。课程改革是千万普通教师共同任务,不是表演和做秀,只有致力

于常规教学的改革,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课改才能走进全体学生的课堂。有关

课堂教学,要谈的很多,现在我只谈一谈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的目的是

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

效果。就语文科来说,作业形式多种多样,如何布置与批改作业呢?下面我就谈谈自

己的做法。做为语文老师,要把阅读作为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布置阅读作业就

显得尤其重要。

一、阅读背诵作业的检查,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背诵包括:⑴阅读预习新课。 ⑵阅读名著。⑶对精彩课文及其段落熟练背诵。更为特别是对要求背诵的课文及其段落的检查。老师要掌握学生阅读背诵的情况,就必须做好检查登记。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凡要求阅读背诵的段落、篇目,我都要在课本目录上做上标记,拟出学生应该完成的时间,并进行抽查、检查。对完成好的给予表扬,完成差的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完成阅读背诵。对于课外阅读,我一般推荐《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真、善、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累提高了语文素养。

二、书面作业的批改。

书面作业的批改、检查在教学中至关重要,老师要把作业批改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因人而异。我的作业的批改一般要经过“批——改——查——改”四个过程。批,就是老师对学生做的作业进行评判,做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这一阶段尽量不要给学生改正错误,批而不改。改,是让学生自己改正老师批改标出的作业中的错误,这一阶段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的原因,让他们有一个重新审识的过程,从而自己得出正确答案。查,就是老师检查学生改后的作业,在查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作业再改,如果有错误,那就要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要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切忌只改而不讲。对学生作业的批改评讲要及时,评讲共性的问题,切记不要把错误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强调。这样会发生误导,强化错误。应只强调正确答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这种作业的批改过程,既让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让老师及时了解了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更有利于因材施教。当然也可以让组长改或学生互评互改。不过老师一定要把好关,培养得力助手。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

在批改作业时,要有错必纠,正确使用“×”与“√”。有错尽量不用“×”。因为作业本上满是“×”,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态度,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对学生更改难度大的错处要多给予更正,对学生更改难度小的,可给他注上“?”或“~~~~ ”之类的符号,待学生更正后再给“√”。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作文的布置与批改。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作文,我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多练。首先,为了多练,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内容自选,字数不限。日记每周检查一次,全批全改。并写批语与学生交流思想,指导写作技法。其次,是老师精改或学生互评互改的的作文,每两周一次。老师一定要认真批改或组织学生互改,尤其是

5初一,切不可马马虎虎。一入学就注意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书写评语时应实事求是,多用鼓励性语句。否则,学生就会害怕作文,就不会认真去写,用心去写。作文教学工作量大,要想落到实处,这就需要老师具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认真批改或组织学生批改每一篇作文。

四、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作业布置。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作业主要是查阅搜集资料、整理交流资料。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这类作业要提前

一、两个星期布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我把它叫做“弹性作业”。例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寻觅春天的足迹》的作业布置是这样的: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做如下分工:

第一组:编一辑“自然日志,对二十四节气有了解,并观察当地的植物或动物的生长和活动的情况。搜集相关的谚语。组长负责把以上的内容整理编辑。

第二组:收集歌颂春天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反思体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组长负责督促完成、验收。

第三组:创作一幅诗画,诗配画或画题诗,组员之间互相切磋,品评揣摩,合作完成。组长负责督促完成、验收。

活动课上各组派代表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相关材料、完成的作品。通过电脑课件的形式或文字、图片资料展示,评审团根据三组同学的综合展示,评选出最佳小组。我们虽强调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但我们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做为一名老师,我认为高度的责任心才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我做到精选作业,常规作业和弹性作业搭配,要求学生做的作业,我必须首先做,而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答,从来不拿着教参或标准答案,照本宣科去给学生对答案,要求学生背过的古诗文、现代诗名篇,我首先背过。这样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旁征博引,运用自如。在检查学生背诵、默写作业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无误。

6

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标理念下英语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