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49:5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

五、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这两本书,涵盖的知识面太广了,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通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和参加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活动,有很多感悟和体会,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收获颇多,现作如下反思。

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标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如在《幅员辽阔的祖国》这一课,我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了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卡片,并让他们自己拼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这项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他们记住了各省区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思想,这正是《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教材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和提炼有教育意义的素材,在学生最熟悉、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呈现问题,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我们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召开了\"我的心里话\"发布会,事先要求学生搜集各自的心里话,以便于活动的顺利进行,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的史实,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但有的时候我还在以我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学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渠道收集资料、信息,课堂上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正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

2、勇于反思。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用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品社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社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愿快乐永伴老师和学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杨斌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一节好的品德课不在于师生表演得多么精彩,而是学生的心灵是否产生共鸣,思想是否得到净化,情感是否得到升华,行为是否得以规范。

那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浅谈我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看法。

一、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比如在教学《诚信是金》时,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活动,分组讨论教材上的故事:那个扔掉诚信的年轻人可能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世时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局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最后,结合教材案例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没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体会到“诚信是立足之本”,“人无信不立”的含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在《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一课中,设计三个活动:

一、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班干部,然后写在黑板上。假如自己竞选班干部应该发表怎样的“竞选宣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竞选宣言”,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发表,最后全班评出最佳“竞选者”。

二、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干部选举流程图,大体了解一下班队干部该怎样选出,由谁来选,在选举中,我们有哪些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当班干部是为了什么,让当上班干部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其他同学分析每种想法和做法是否对集体、对大家有利,根据同学的分析总结班干部应该怎样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最后每个人给班干部写一句话,可以是希望、鼓励或称赞。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体验到了民主,树立起了民主意识。

三、充实教学内容

品德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在教学《我国的国宝》时,通过找资料了解中国的主要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再根据教材确认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说本地区有没有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制作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解说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体验,如亲自到过这些地方旅游,或在电视、杂志等媒体上看到过。制作图文说明的解说卡,图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自己画的有代表和象征性的图。最后展示每个人的解说卡,再小组推荐代表解说某个文化遗产。

四、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感受天地万物的奇妙;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体验给予的快乐;走近劳动人民,体会到劳动的光荣等。

总之,生活中处处彰显品德,让品德教育渗透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推荐第2篇: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小 学 品 德 教 学 反 思

羊泉中心小学 张改梅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调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调研,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

2 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3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无益。

三、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激励不等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教育需要赏识,同时也需要“警示”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是学

4 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少一点无原则的肤浅表扬,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四、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改革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但一种新教育观念像时尚一样进入课堂时,“突出学生主体”的理解容易被表面化、片面化,有的甚至以一节课学生发言的时间来衡量教师是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

教师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个人见解。但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五、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5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展示。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示、体验和回味?只有形式、手段服务于内容和目的,才能让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纵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去关注、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创新和提高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育人艺术和经验,我们的品德课程改革就能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6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09-10-05 13:15:52 来源:甘泉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 胡冬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它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要上好这门课,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体验中习得、在社会交往中习得,因此,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纯粹的知识学习。教师要全面把握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人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知识也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应当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的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

二、回归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

7 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向更成熟、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三、转变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单

一、被动的问题,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当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等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而这些成分的形成、变化与提高,都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主观体验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品德

8 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转变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乃是实施本课程的根本条件。

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调查、搜集、记录、归纳、分析、体验、感悟、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四、拓展教学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天空

由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要不断拓展。它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进行社区的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课上要学习有关规则意识,那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切入点等等。

9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09-10-05 13:15:52 来源:甘泉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 胡冬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课程,它体现了“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新课程理念,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所以,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要上好这门课,我觉得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生活体验中习得、在社会交往中习得,因此,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纯粹的知识学习。教师要全面把握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人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知识也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单元中教师应当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的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

二、回归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根据这一理念,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 10 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题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进行探究,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除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课还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连续性过程的规律。所有这些,仅仅依靠原有的生活经验是不够的,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时俱进。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向更成熟、更高级的水平发展,使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得以拓展、扩充、提升。

三、转变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存在着单

一、被动的问题,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他能按照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当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等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而这些成分的形成、变化与提高,都是以个体的亲身经历、主观体验为前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转变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乃是实施本课程的根本条件。

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或教师讲的现成结论,而是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到某种知识,感悟出一定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应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要提供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足够的活动机会;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调查、搜集、记录、归纳、分析、体验、感悟、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老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

四、拓展教学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天空

11 由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要不断拓展。它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中,可以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进行社区的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课上要学习有关规则意识,那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切入点等等。

推荐第3篇: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品德课的有效化教学

---通川区七小 陈丽名

电话: 邮编:635000 摘要: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我们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也逐渐由最初的迷茫、无措而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丰满起来。之所以要对小学品德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无疑是因为多年来我们的品德教育工作虽然备受重视,各级教育部门也花了大力气,但是德育的实效性一直不太理想。因此,这一次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终极目标也就是加强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 活动 生活 情感 正文:

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清楚地知道“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最有效的途径当然是让学生离开课堂,步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但是从现有的条件来看,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体验活动,而且有些生活场景也不是人人都能亲身经历的。怎样让品德教学找到回家的路,真正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呢?有效的活动化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题性,产生真实的感受和体验,积累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各种能力,促进道德的生成和发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进行了认真地实践和探索。

一、打造绿色课堂,营造活动氛围。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的重要空间,它的选择布置、人气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产生自主的学习需要,激发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情感体验的欲望,进而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教室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育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室的环境布置,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现在教室里已经不是素面朝天了,而是一些名人名言、规章制度成了主角,但这些离学生的兴趣中心距离太远,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产生拘谨感,在活动中放不开手脚,而且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就是在受教育,容易隐蔽自己真实的情感,做出一些虚假的附和。因此,我们提倡童趣化的教室布置,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里张贴学生感兴趣的画报,并定时更换。如德育漫画,图文并茂的漫画既给学生以新鲜感,又在无形之中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画图画,设计标语,布置教室,这样更能增添亲近感。另外,可以把课堂搬到绿草如茵的草地上,可以到书香飘逸的图书馆,可以到看得见蓝天、白云、阳光的操场,可以到热闹非凡的市场„„只要是适合开展活动,有助于放松心情,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兴趣的场所,我们都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童趣的天地,为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个空间保障。

二、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品德健康成长。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因此,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使学生在一个团结、向上、尊师爱生、民主而有纪律的班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其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家庭环境,儿童一出生,首先进入的是家庭,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中,体力、智力、品德、行为等方面会发展得很好,反之,则会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力求家长的配合,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家风,为学生创设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而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这个大环境越来越复杂,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可塑性很强,容易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产生不良行为。对此,教师要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抵制社会环境不良影响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去辨别社会生活的丑美善恶。教师还要善于去捕捉社会环境中积极的方面,用以影响学生对美好社会环境和崇高思想品德的追求。

三、以身作则,注重细节

记得在师范读书时,老师曾在课堂上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是一个态度非常认真的老师上课,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卡片都准备妥当了,上课的时候,却一边贴卡片,一边随手把双面胶的废纸丢到了地上——再精彩的设计,在这一刻,全部一文不值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毁了你精心设计的课堂。当时我们一笑了之,但我心里一直牢记着这个事例,从此,就特别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模仿能力和可塑性非常强。老师又往往是孩子心目中的神,老师的一举一动,自然就成了他们有意或无意中模仿的对象。老师的行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知。

小小的一声“谢谢”,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常常向学生说“谢谢”,向他们借书、借笔时说,他们帮我捡起吹落在地的纸张时说,学生为班级做了好事时也替全班同学说„„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之间说“谢谢”也多了。

礼貌用语十个字几乎人人都知道,但是运用起来却总不是那么的顺利。教孩子们懂礼貌,不是光靠老师教会十个礼貌用语就大功告成了,真正学会就要真实地运用。

四、提倡多元评价,持续发展动力。

我们在活动化教学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体现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要重视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其他教育参与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多元化的评价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看到自己在进步,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而不是一次评价、一人评价定优劣,让学生更多地去注意活动过程,而不是紧盯一个结果,有利于活动化教学的延伸和系列化。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变学生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道德,而且把评价的权利从学校老师扩大到社会家庭,也能让某些遗忘了道德准则的成年人在担任评价者的同时再一次受到道德教育或提醒,从而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把不良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氛围。

总之,只要在品德课堂上用心组织和实施有效化活动教学,相信,总可以使我们的品德课提高实效性。

五、回归于生活,提升学生道德修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解读》 2.《新教育之梦》 3.《品德与生活》课儿童活动之主体性教育

推荐第4篇: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盲目奉行“拿来主义”。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无益。

三、过分偏重“赏识教育”,忽视科学客观评价。

赏识教育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但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绝对化倾向。我们见到有的品德课课堂,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教师便脱口而出,一概以“棒棒,你真棒!”“对!”“不错!”“棒极了!”或赞许的掌声笼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模糊概念不置可否,不予纠正,不敢对学生说“你答错了”,不敢划“Ⅹ”,生怕扼杀了许多“牛顿”,夭折了一些“爱迪生”。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小红花、小五星不断发放。这样表面上的赏识,激励作用值得怀疑,恐怕只能使学生变得浮躁,对表扬的功利性产生依赖,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不良学习态度,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温柔杀手”。

激励不等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或“藏拙”,教育需要赏识,同时也需要“警示”和恰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缺少恰当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激励作用很可能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负面的。因此,在学生有了最起码的理性批判能力后,少一点无原则的肤浅表扬,多一点赏识和批判并举的深层次改进建议,对学生是有益无害的。

四、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改革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但一种新教育观念像时尚一样进入课堂时,“突出学生主体”的理解容易被表面化、片面化,有的甚至以一节课学生发言的时间来衡量教师是否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为主体”原本来自于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维上的碰撞和交流。实现这种默契的最关键因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间的有效协调,形成一种教学活力。但在实践中不难看到,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不得要领的表演场,教师和学生都在手舞足蹈,听之任之甚至容忍奇谈怪论,看似尊重学生个体的背后折射出了新课堂的种种隐患。 教师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提出个人见解。但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引领作用的游离和旁落。

五、过多依赖“情境生动”,形式超越主题目的

生动的教学情景能为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给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但个别教师的过多精力用在如何让课堂气氛“情境生动”上,一节课下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着课堂,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图文并茂,热闹非凡,大有越俎代庖之势,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但效果究竟如何值得商榷。 一堂好课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自始至终要高潮和精彩,也不必是现代教育技术集中展示。一堂好课在于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留给学生什么样的思考、启示、体验和回味?只有形式、手段服务于内容和目的,才能让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共鸣。

综上所述,只有把新课程的理念恰当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用科学发展的观念去关注、培养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创新和提高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育人艺术和经验,我们的品德课程改革才能保证德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新教科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拉手》是新教科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第二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第一个主题。设置这个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从中受到感化,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爱同学,帮助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本课题教学的脉络与重点在于:通过社会生活事例及交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能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喜玩好动的特点,我采取谈话交流式与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表演中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进一步促发学生去关心他人,帮助别人。

设计理念

本课教材的脉络与重点在于:通过社会生活事例及交流、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能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同学。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又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小,喜玩好动的特点,我采取谈话交流式与体验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交流、表演,让学生懂得去关爱别人,帮助别人。在这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爱”,因为学生只有懂得什么是爱,才能懂得去献出自己的爱。接着,我用《爱的奉献》这一经典老歌创设情境,唤起孩子的童心、爱心。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交流与表演活动让学生去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最后让学生真正学会关心他人,帮助别人。

教学目标

1.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关爱、学会感激。2.体验付出的快乐。

3.际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同学,献出自己的爱。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关爱、感激,体验付出的快乐,能在生活中关心他人,帮助同学。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他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献爱心。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说“爱”是什么?

2、小组交流:

当自己生病或在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时别人对你的爱意味着什么?

(设计意图:从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引入学习主题,为下面的教学埋下铺垫。)

二、听一听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想一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3、说一说

(1)、你都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首歌?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

4、小结

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身体有病或生活上有困难的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

三、学一学

1、阅读课文、体味

2、小组交流

(1)、透过文中的画面,你明白了什么? (2)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3、说图意,读文字,体会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身边处处是爱,并学会道谢、学会感激。)

四、说一说 1、小组交流

(1)、当你从报纸或电视中看到受灾地区或贫困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境况时, 你有什么想法?

(2)、以后你打算怎样向需要帮助的人们献爱心?

2、看故事,谈感受 (1)、让生看文中的故事。 (2)、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谈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

我们应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五、讲一讲,演一演

1、让学生讲班级中助人为乐的故事。

2、小组合作表演再现互帮互助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在生活中,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与发展。)

六、总结延伸,激发情感 1、再次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同学们,让我们都来伸出友爱之手,为我们周围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献

出自己的一份爱。让我们每个人的爱汇成江河,滋润所有的心灵。

2、师生同唱《同一首歌》。

(设计意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懂得去关心他人,帮助同学。)

七、布置活动

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 板书设计: 手拉手

学会关爱、学会感激 关心他人,帮助同学

推荐第5篇: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从我任教品德与社会以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1、一活用教材

教材是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工具、资源,课堂教学中既不能脱离教材,又不能固守教材,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科学地、有意义的地调整使用教材,提高思品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2、注重细节,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总之,通过这些年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恰当处理和学生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这个关系我在平日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倾听学生说,做学生的知音。

(2)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做,独立思考、独立说话,教师相机诱导发现,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

(3)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

(4)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四、评价要多样化

评价对学生树立信心,体验成功,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课堂上除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已,小组等多主体参与评价。多层次多角度去评价所有儿童,鼓励每一个孩子。

小学思品课的灵活性、多样性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总之我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努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推荐第6篇: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珲春市哈达门乡小学校

郎义成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努力工作,我们有序地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以提高全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为主要前提,加上实际课堂运用和交流讨论,确实提高本校的教学、教研水平。在各方面屡创佳绩。

一、工作思路

以在教学领域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为主线,全面提高小学品德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促进品德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发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落实品德教学的目的。

二、主要工作

1、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采用多种学习方式阅读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其相关教学杂志,如:《小学德育研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空间。通过学习,老师们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念,用课改精神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教师从烦琐的备课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备课的质量和信息收集的能力,把解放的时间用于“磨好课”。备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活动、合作学习、探究方式,以教学方式的改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立足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交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品德组一直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目标。课前带领学生搜集资料,把更多的社会生活引入课堂,结合品德学科的特点,我们品德组的老师及其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到日常的教学中,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在学期末的学科检测考试中,据学生反馈情况较好。

4、教学实践与科研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继续进行了“品德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课程有机整合”的系列探研讨,下一步将按方案开展实践活动。组内的老师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数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

5、全体品德科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以利于方便以后的品德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好。

6、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

(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广州市“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推荐个别学生参加广州市“礼仪之星”评选,学校获得广州市“礼仪之星”优秀组织奖、广州市“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优秀组织奖、苏映铮老师获得广州市“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优秀组织教师、六年(1)班的林文岳同学获得广州市“礼仪之星” 、四年(1)班的宁可欣同学《寻找智慧鸟有感》获得广州市“寻找青苹果”征文比赛二等奖。

(2)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天河区教师基本功大赛 (3)参加品德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融合现场会 (4)组织个别参赛教师广州市品德优秀课例评比 (5)交流品德课堂教学心得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让儿童的品德在生活里萌芽,让儿童的生活在笑声中飞扬。

2016年7月 小学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珲春市哈达门乡小学校

郎佰成

品德乃人之灵魂,之根本。人的思想品德则体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反映一个社会的性质。为此,《品德与社会》教育凸显其重要性。为了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责任重大,也义无反顾,乃事业之崇高。

春已轰轰烈烈地过去,夏即悄然无声地来临。紧张又愉快的2010年春季学期即将过去,后首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为我的学生感到骄傲,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无愧,更为我的教学成果感到欣慰,同时,也为工作中的不足而无地自容。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课程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开学初,在学校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细心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领会其教育思想,认真撰写教学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把握教材特点,联系学生实际,适时拓展资源,注重人文关怀,做到有的放矢,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收效明显,成绩突出,得到领导的认可,博得同行的口碑。

二、凸显以人为本,营造和谐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给予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师生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心灵得到释放,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得以调动,课堂得以真正“活”起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要让其活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就要让课堂完全成为他们自我发展和自我展示的舞台。对他们而言,课堂不能是一个简单的探求知识的过程,而是他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不能是“配角”,不能只是在老师的指挥下沿固定轨道前进去捕获某个答案,而是实际的参与者,教育教学中的主角。课堂是他们的,自由而且快乐,他们是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每个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个体,作为活生生的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让他们的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的发挥。

三、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众所周知,学生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要想真正准确、深入地评价学生,单靠教师是不行的,评价者应由单纯教师发展到由教师、学生、家长组成的评价群体。因此,在教学中,为了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我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评价,而是一种多方参与的评价,通过评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又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于此同时,在评价上我还做到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而且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2016年7月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珲春市哈达门乡小学校

戴 勇

本学期,我担任一至六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开学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新课程标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两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查阅各种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自身情况

我能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能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利用课余时间,我能学习有关业务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

三、辅导学生方面

课堂中我能注重对特长生的培养,能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正规比赛。

四、需要加强的方面

1.教师加强示范,不只是借助板书,还要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2.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新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3.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或纹样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2016年7月

推荐第7篇:小学品德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 1

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发布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2

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3.角色扮演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前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这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地走进农村小学。

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家庭、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 4

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郊区,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借助这节课,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 5

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认识了交通标志——这些马路上不会说话的指挥官,还要懂得识别马路上真正的指挥官——交通警察的手势,从而懂得意思,服从指挥。当交通警察站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交警现场演示交通手势,学生学做并弄清楚这些手势分别代表的意思。这种手把手的学习,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的具体、实在,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6

推荐第8篇:小学品德教学案例

地球怎么了

小学品德课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的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理解环保应从自身做起。

教学难点:分析环境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即让学生获得生态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漫画; 学生准备:搜集环境污染等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我们应知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她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无私地养育着人类和地球上的 一切生灵,看着她的儿女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她是多么的高兴啊!可是有一天,地球妈妈却变了,(出示漫画),你仔细看这四幅图,你发现地球妈妈有什么变化?

导入:我想,此时同学们的内心一定也和老师一样,会产生一个大大的问号,那就是——地球到底怎么了?(板书课题:地球?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这个问题,好吗?

二、阅读感知:

1、奇怪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组织汇报:(板书:环境污染)

(1)师点: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舞台。

(2)那你知道什么是环境污染吗?(出示小黑板“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和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三、交流明理:

1、通过看书,并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理解的环境污染有哪些? (1)生自由汇报资料。

(2)(示分类)根据想睡觉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

2、请你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污染会有什么害处?

(1)学生自由汇报,(板书:生态失衡,危害健康) (2)出示补充资料:(各类污染的图片资料)

推荐第9篇:小学品德教学叙事

小学品德教学叙事

作为一位平凡的小学语文教师兼品德教师,我只是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令人称羡的待遇。在几年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品德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品德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品德课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我们是农村小学,我面临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们将老师当做亲人,反而对父母生疏,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因此在上三年级上册《温馨的港湾》一课时,我没有按照书本内容讲解,而是经过自己素材的搜集与整合,给孩子们打造了一堂丰富的品德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父母的爱。我从动物之家说起,同学们从动物之间的亲子互动,感受到动物之家的爱,那么人呢?人的父母对孩子又是怎么样的爱?接下来从名字这个人人都有的东西说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的含义,从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暗含着父母对自己的爱。接下来出示老师搜集的成长记录图册,让孩子们感受到他们成长路上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到这里为止,我们班的留守儿童都还不能体会父母的爱。于是我又出示了搜集到的农民工在外打工的场景,看着辛苦的农民工生活工作的场景,孩子们大部分流下来眼泪。

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从画面中辛苦的农民工联想到了自己父母,感受到父母不在身边,在外地辛苦,都是为了自己。他们的眼泪说明他们切实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爱,父母为他们幸福生活构建起的家。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

在五年级下册,《爱美丽的生命》当中,为了让学生们体会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我们搜集了很多素材,从父母、同学、老师、社会对孩子的关爱说起,让他们体会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尤其是最后社会人士对孩子的关爱,孩子们可能无法理解,于是我们参观附近的建川博物馆,让孩子们从参观中了解地震时的一些故事,感受社会人士对我们的关爱。同时在课上,交流一些地震时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我们生活在爱中,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需要珍惜。

品德课绝对不是朗读课,相反的,在我心里,品德即生活,品德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我认为,品德是生活化的品德,应该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教学的整体效益。

推荐第10篇: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11日——11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浙江外国语学院举办的浙江省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研修班的培训,和来自龙游、长兴的八十多位老师一起认真聆听了多位专家精彩的讲座,欣赏了两堂优质的名师示范课。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其一,品德课要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中得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接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其二,品德课要活动化

儿童天性好玩,生性好动,可以说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不仅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儿童的主体参与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思考道德问题,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新的道德认识,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应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小学品德课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但从总体上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学习活动和课后延伸活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其三,品德课的开放性

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力求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开放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提供的范例,应该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因此,开放性的特点也决定了课前参与的重要性。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这次培训,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喜爱老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11篇: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千金小学

邱洁

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赴省小学品德学科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将这次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 “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散点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散点式”的融入在1---4年级和5---6年级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二、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又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三、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心中

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四、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品德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短暂的几天培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

第12篇: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学习心得体会1

我们品德教研组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和交流,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们认为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的。目标虽然明确,如果没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难保证目标的达成的。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品德教学管理最基本的规范来加以认真落实,以期能有效地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从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要求;三是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四是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师劳动前移,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做好教学札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作为学生应该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一、认真钻研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前要整体把握教材,全机了解教材内容和目标,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目标定位,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并充分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还要做到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等。

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因此课余时间,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要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低年级适宜以活动体验为主,中高年级适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二、注重学习评价,尊重学生特点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这学期,我们在网片教研组的要求下,每一年级段根据教学特点和学生特点,要求设计一份有创造性的期末评价制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开发教学资源,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教师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品德常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更应该加强和重视的教学活动。但是,我们好多品德课任教师都是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和实力去更多地关注品德教学,所以要将日常的品德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但这说得容易,做得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学习心得体会2

根据区教研室工作要求,我们品德教研组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新课程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并组织了充分交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30条》从四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教学准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要求;三是对学习评价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四是对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具体,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通过学、讨论,使执教老师对小学品德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都认为新课程下教学常规和教学建议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更为实际的方向,能有效帮助自己查找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进一步认识到落实常规对提升教学质量的紧密联系,并对如何落实教学常规达成了如下共识:

1、教师在平时要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组合,资源挖掘,教学形式等,还要备教学准备,因为根据学科特点,课前准备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资料搜集、实物观察、人物调查、采访等。

2、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虽然上课不是照本宣读,也不是教案走场,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纯粹把备课留于形式。把上课视为游戏。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落实教学的每一个大环节,让学生在了解、认识、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积淀一定的能力素养或道德素养,让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世界产生共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吸收、内化的过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勿需安排得的水泄不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读读、想想、写写。听说读写不是语文课的专利。相反地,课堂中要给学生一定的作业时间,使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最有效的`状态。

3、要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创新和完善。

4、加大资源开发,重视学科合作

品德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课程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因此,要根据教学需要,利用学生的经验、生活等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利用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等注重教学实效。这学期,在教学四下年级品德中,我就充分利用了区档案馆、区敬老院等这些社会机构资源,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同时还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历史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以适应课程教学的要求。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利用其他课程,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同时,大家也提到了不少实际性的困难,如课前的准备工作因学生的能力、习惯等问题或家长的诸多因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往往是老师说得很激动,学生听得很心动,回到家后没了行动。高段的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化时间,还要有相应的场景,但学校的实际情况,安全因素等又不允许学生走向社会去实践、感受,等等,一切的一切教不待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

第13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在教学生涯里,我总觉得自己不想单纯地只作一名教书先生,而是想把学生往更深层次的方向上去引领,我觉得作为一名思品老师,应寓情于理,循循善诱。在让学生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通过上思品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体会: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一是通过故事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讲述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三是提出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四是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五是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

1、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

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一是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二是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三是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四是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习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学生千差万别,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

一、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第

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第

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

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第14篇: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心得体会

革一小学

张庭华

2012年9月份上岗至今我一直担任

二、

三、

四、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经过半年的执教实践过程,我有很多心得体会与感悟,也多很多教学反思。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说,《品德与社会》就是教我们要学会如何在社会中做人,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下面我就简单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所做、所思、所感。

一、把握课程特点、深钻教材、充分备课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

浏览教材的首个感觉是,大多数课都是图片比较多,文字量较少。如果照本宣科式教学,一课要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上完。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很快的完成教学却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就必须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才是品德教学的最佳方法。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我的导师曾告诉过我,吃透教材是品德教学的最基本,融入现实生活事例是根本,在具体教学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老师,是越来越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我在备课阶段一方面深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教材上的内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关知识和内容,另一方面也在课前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合理利用相关的社会资源。例如备课时一定收集网上或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资料,丰厚教学内容,从而接近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可以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新鲜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等等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三、语言规范、有爱心

作为老师,教学用语文明规范最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媒介,美好动听的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是老师良好形象的形成主要因素。而心中有学生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不仅仅把学生单纯的看作一个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而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性格、有欲望,我们成年人有的他们都有,与我们平等的人。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学生把我们当为父一般,老师就更加的应该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爱护,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差距越大,老师想达到的效果就越差,所以老师要想真正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就必须要做到用心去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用心去观察孩子们的言行举止,用心去理解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教学中,老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向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励学生,鼓励学生,宽容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四、注重教学反思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我要补充一句:“教而不思则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得到改进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实施教学。

五、不做主角,只做配角

新课改的要求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的学习为主。为适应新课改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积累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鼓舞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2013年1月8日

第15篇:小学品德

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上城区小学品德学科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将继续推进小学品德学科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和评价研究,聚集核心骨干教师的优势力量,通过各教研组特色活动开展、以“自主式学习”主题下的研习、磨课、阅读等为载体,分享不同教研组思考智慧与实践心得,不断提升核心成员学术修养,努力打造一支会思考、有创新、能担当的教研组长队伍和核心骨干教师队伍,带动全区品德教师良性互动,促进学科高位发展。

1.团队。以规范(特色)品德教研组建设为契机,创新团队建设机制,逐步营造好各校品德教研组的活动氛围,以开展品德教研组建设的“六个一”活动为研习载体,不断提高研习活动的有效性。

2.核心。聚集核心骨干教师的优势力量,不断提升核心成员学术修养,努力打造一支会思考、能担当的教研组长队伍,树立成长榜样,带动全区品德教师良性互动发展。

3.常态。以“自主式学习课堂研究年”为指导,带动各校任教品德学科广大教师把工作研究的重心推向日常每一节常态课的实践与思考,构建自主、轻负高质的品德课堂,在常态中强化德育的有效性。

4.联动。本着协同成长、联动发展的思考,创新活动内容,着力架构全区20个品德学科教研组协同研究与联动机制,各教研组通过特色活动开展、以基于主题项目下的研习、磨课、阅读等为载体,分享不同教研组思考智慧与实践心得。

二、工作月历

2月份:

1.区教研组长专题会议。

2.杭州市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初步申报、审核。

3.品德学科新课程专题培训。

3月份:

1.第一次教研组项目研究联动研习会(教研组研究项目、计划制定专题研习)。

2.杭州市小学品德学会年会(3月20日)。

3.第二轮杭州市小学品德研究基地学校成立。

4月份:

1.自主式优秀课例评比暨区品德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上旬)。

2.市课堂教学评比活动(4月22日-24日 参照省教研室规定,只评比不观摩,主要考察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具体方案待省里确定后参照、公布。)

5月份:

1.品德学科16学时专题培训。

2.参加省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上旬)。

3.第二次教研组项目研究联动研习会(计划执行与项目研究进展交流)。

6月份:

1.第三次教研组项目研究联动研习会(计划执行与项目研究进展交流)。

2.学期教研总结会议及教研手册研制专题培训。

7月份:

暑期品德学科90学时专题培训。

第16篇:小学三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阔乡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教学总结

李静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人承担了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三年级的孩子很活泼,喜欢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学期来,我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于素质报告册上,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四、今后努力地方向

自身的完善坚持每天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水平,加强自身的师德教育,首先要保持教师的专业情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岗位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要提高课堂个人素质。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育人,所以教师更要注意个人品质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先进思想意识,并结合到自己的实际课堂中,以适应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观念。

第17篇:小学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2017/2/11

小学一年级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怎样才能令教学任务圆满的高效率的完成。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详细了解学生,只有这样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才能更加准确,使实际实行时效率能更高。下面是21世纪教育网为大家免费提供的2016学年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刚迈进小学大门,天真无邪,他们以一种既新奇又充满希望的目光注视着学校的一切。在他们看来,入了学就感到自己已经不是小孩了,也开始像大人一样有自己的学习任务了,也许完成了一次由低向高的飞跃。但事实上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递进,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适应能力等并没有一夜之间走向成熟,完成质的飞跃。他们一方面聪明上进,单纯活泼;另一方面又任性、自私、脆弱、自理能力、约束能力较差。比如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虚荣浮燥,不负责任,依赖性强,成绩不好,情绪低落,不能从主观上找原因;有的学生在课间无视学校纪律,老师批评时则泪流满面表示悔过,可是事情过后不久则依然如故;还有的学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理解家长的辛苦,认为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二、教材分析

本教科书共四个单元,分别为《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我爱我家》,《我们一起迎新年》。这门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态度和情感:感受新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景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和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

2、行为和习惯:了解学校的环境、设施及其作用,能主动认识教师和课程特点,了解学校一天的日程安排,初步培养学校生活安全意识,有正确的做、立、行、走姿势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够参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可见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3、过程和方法: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习简单的统计和分类方法,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4、知识和技能:知道校园环境中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如:操场、教学楼及专用教室,认识老师的办公室。知道教师节,能参加升旗仪式,了解基本课程和课外活动,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识,学会在校安全生活的基本技能。能联系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能辨别不美的行为习惯。认识自己的班级和全班同学及老师。知道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四、教学措施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些特点,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想、错误行为,在实践指导中我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刚入学的阶段,我在班级里组织多次《小学生行为规范》学习,通过讲故事、唱歌、小品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联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有初步的知识,让他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哪些常规是必须遵守的,这样对于克服在学习生活中混乱、盲从、随意、松懈等现象,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根据儿童好胜心极强,善于模范的特点,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争夺小红花”、“今天我上光荣榜”,运用教师的威信和集体的力量,开展“最亮的星星是我”、“看看我的表扬卡”等活动,树立榜样,不断鼓励,反复训练,及时强化。

再者,低年级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写字,怎样坐端正,怎样控制好眼睛与写字本的距离,怎样握笔,怎样运笔,怎样掌握笔顺和笔画,等等。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对学习任务的承受能力的大小。倘若再不注意及时矫正习惯,随着时间的累积,就有可能成为“差生”。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那么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

五、教学进度

第1周 《美丽的新校园》

第2周 《美丽的新校园》 《老师,您好》

第3周 《老师,您好》 《学校里的一天》

第4周

《我是小学生》

第5周

《我喜欢我们班》

第6周

《我喜欢我们班》

第7周

《我们一起做》

第8周

《学习真快乐》

第9周

《麻烦事,我不怕》

第10周

《我的爸爸和妈妈》

第11周

《亲亲热热一家人》

第12周

《让我自己来吧》

第13周

《让我自己来吧》

第14周

《快乐的冬天》

第15周

《欢天喜地过新年》

第16周

《欢天喜地过新年》

第17周

《明年会更好》

第18篇:小学三年级品德教学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总结

本学期,根据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依照教学内容和结合班的实际进行授课,重点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一、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二、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家乡,知道家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引导学生保护家乡的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还引导学生认识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我们要热爱和敬重他们。

三、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形式引导和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互相谦让,见到别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四、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习惯。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懂得尊敬老人、爱护幼小。

生活要节俭,不浪费,做一个讲道理、懂礼貌、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五、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对学生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一方面加强学生自身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社会秩序,为以后做社会上的良好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一个学期学习,学生的思想觉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帮助别人,拾到东西上交学校,好人好事不断出现。

XX学校

XX 2013.1.16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

品德与社会上册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XX学校 XXX 2013.1.16

第19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听课心得体会

2016年5月6日在京小举行的品德与社会课讲课比赛中,我有幸参加,真是受益匪浅啊。

讲课的老师们各具风采,有的激情高昂,有的温文尔雅,有的有条不紊,有的铿锵有力,有的神采飞扬 。她们用热情、认真和耐心演绎每一节课,使听课的人也心潮澎湃。

她们引导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如网络、实地考查、采访有经验的人、亲身体验等方法来搜集资料。在充分的准备之后,课堂上,采用讨论、故事会、交流、表演、实地观察感受等活动方式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活动起来,主动发现知识,牢记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她们的教学中,由于学科的故事性,学生对内容有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学中他们都能适当把握一个尺度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活了。他们采用不同的语言激励学生不同的表现,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并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得到老师来自不同程度的认可,继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延伸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们在品社学科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有价值的资料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将更多的精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尽可能地以饱满地情绪将课上内容消化并吸收。 虽然只有两天半的学习,但是我感受颇深,让我觉得只要下苦功对文本进行解读,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就可以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受益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向讲课的老师们学习,学习她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她们对教育认真的态度,相信以后我会做得更好,加油!

李卉

2016年5月10日

第20篇: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与社会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品德与社会教学培训。孙玲老师教授思品课很多年了,课堂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学生们喜欢,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她做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与了解。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课前深入了解、研究学生的情况,为教学设计做铺垫。二是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的,把握教学重难点。三是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走出课堂的教学活动还要事先与相关人员或部门单位联系。四是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尤其是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转变教学观念

生活化教学,教学内容体现动态化生活;确立新的学习观,自主探究、自主构建和积极引导相结合。上述内容说白了就是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必须为学生所乐于接受且力所能及;精心策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且这些活动内容要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如调查、辩论、走访等等。

三、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感受到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与课堂紧密联系的情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合理地运用,以多媒体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教学不摆花架子,探究问题深刻

学习形式多样化,消除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现象。通过网络资源,收集大量课外资料大大的充实了教学文本材料。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走进生活去学习。

五、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向课外延伸

陶行知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不光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良好的习惯,还要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求真”,到社会上做“真人”,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在课堂上。

小学品德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品德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