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分段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2:42:1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日记分段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日记教学

江都市大桥镇花荡小学

王燕 摘要:小学日记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中年级段作为起始段的格局,从一年级就开始日记训练。低年级段的日记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此时的日记是写话而非写作;

二、日记的内容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三是注意“说”和汉语拼音在日记中重要的辅助作用。中年级日记教学应注意:

一、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和片断训练是此时主要的训练形式;二是内容上应多写观察所得,使孩子们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高年级段学生日记应更趋于综合性,信息日记、学习日记、活动日记都要经常涉猎,要启发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探究的良好习惯,要把思考日记(心得日记)引进日记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写出一定数量的研究性日记(实验日记),从而培养他们探究、创造的品质,同时要注意及时把握学生日记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的放矢、针对性强的训练,引领学生走出他们自己日记中的某些误区。

关键词:日记

分段教学

新课改、新理念打破了长期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课本、教师、课堂),一个开放的、生成的、充满活力的大语文教学的格局已不可逆转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正是在这股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我在日记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中年级段作为日记起始年级段罺臼。把日记教学引进到低年级段,并初步掌握了各年级段如何进行日记教学的一般规律,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低年级段的日记教学

日记教学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始终与作文教学同步。因此低年级段的日记教学必须始终掌握几点。

(一)要明确把此时的日记定位在写话而非习作上。这时日记的内容不能超越6-7岁年龄段的智力水平,也不能超越他们所掌握的文字信息量很低这个现实。因而,应首先进行一句话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几句话以至一段话的训练。

(二)日记的内容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注意有趣、新颖,孩子们对某一生字的理解或记忆的过程是日记的内容,今天的天气状况或者他学习上、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也可以作为日记的内容。比如梅雨季节,我们这儿经常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种奇特的天气,我注意及时地引导学生描写这样的天气状况。有的同学的日记的内容就是“今天的天气真奇怪,天上一会儿有太阳,一会儿又下起了雨”,也有的描写天气的变化过程,还有的在日记上写出怪天气后还表示了自己对这种怪天气的疑惑。我均在评讲时一一予以肯定。写剪贴日记也是低年级同学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所谓剪贴日记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邮票、画片、卡通片、照片等剪贴在日记本上,并按照图意写一句或几句甚至一段话加以说明。

(三)注意“说”和汉语拼音在低年级日记中的重要的辅助作用。日记教学时我们仍需遵循先说后写的一般规律,很多时候先进行说的训练或让学生日记先说后写,同时尊重低年级儿童识字量有限这一现实,充分发挥拼音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的作用,孩子们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甚至一句话都可以用汉语拼音来写。

二、中年级段的日记教学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知识的积累,识字量的扩张,进入中年级后,我在指导同学们进行日记训练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形式上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偏重于片断训练为主。学生摘抄的范围很广泛,可以是名人语录、格言、座右铭,也可以是描写人物的优美的词句。可以是课本上学的,也可以是课外阅读中读到的乃至从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传媒中看到的。摘录日记要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这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片断训练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它实质上是写话训练的延续和发展,它没有综合作文那么多严格的要求,一景一物,一人一事,一思一得都可以寥寥数语或洋洋洒洒地在自己的日记上留下痕迹。

(二)内容上则应多写观察所得,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日记是对日常生活进行经常性的细致观察所做的记录。它灵活性强,题材广泛,可以没有开头结尾。为了便于学生找到一个准确的观察点,我帮助学生大略地梳理了以下观察日记的内容:1.社会万象。千姿百态的众人像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均在其中,耳闻目睹、传言评议均可成文;2.家庭记事。家庭是孩子幸福的乐园和快乐的港湾。对于孩子们来说,这儿不知道发生了多少有趣、有意思、有意义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加深他们的印象,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中年级的孩子对生日大观察往往不够用心,我首先引导他们认真观察以下自己的十岁生日,生日前家中忙忙碌碌的准备,生日这一天家中每个人的表情,亲友们的表情,生日宴会的状况,透过那么多的表情揣摩人们的心情。因为孩子们做了有心人,找准了观察点,关于生日的系列日记往往都能写得有血有肉,情景交融。再比如我启发学生细心地观察一下简单家务事的过程,让学生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事,把学做的过程作为日记的内容;3.校园风光。老师、同学、校园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的日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材料;4.自然风光。巧夺天工的大自然,风光无限的四季变换,一草一木的生长过程,风霜雨雪的气候变幻,无不可以让孩子们在日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5.影视观感,阅读赏析。这些既丰富了小学生的课余生活,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又可逐步地提高他们明辨是非、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加大了课外阅读的量,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汲取知识精华,扩大视野。

总之,观察日记能否写好,这关系到日记教学甚至整个作文教学的兴衰成败。学生能否勤于、善于、乐于观察,这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同时也关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因素。

三、高年级段学生的日记教学

高年级段学生日记应更趋于综合性。信息日记、学习日记、活动日记都要经常涉猎,要注意启发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探究的良好习惯。要把思考日记(心得日记)引进日记教学中,更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写出一定数量的研究性日记,从而培养他们探究、创造的品质。

信息日记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你觉得有价值的最新的信息记下来。学习日记则是把课本上学到的、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联想记下来。

思考日记也就是心得日记。它要求每一同学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议论以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进步成长的过程摘要地记下来,思考日记对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去弊除害有独特的功效。因而它具有警世、醒世,催人奋进的作用。

活动日记,记下参观访问或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写活动日记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抓住要点叙述。活动过程总是由几个要点组成的。要点清楚,整个活动自然就会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2.点与面相结合。也就是既有一般叙述,又有典型人物事件的重点介绍,这样活动才会丰满而有灵性。3.要注入作者的情感。活动中只有有机地注入自己的好恶爱憎,活动才不会呆滞,才会光彩照人。

研究性日记。所谓研究性日记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社会万象、大自然,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多种途径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把自主探索问题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研究性日记的题材非常广泛,日记所涉及的一切范围都在其选择的范围内。比如今年我们学校的池塘里某一天突然飘浮着一些小鱼,于是我就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他们基本上都能沿着这一思路进行探究,弄清鱼的死因->找出污染源头->想出杜绝污染源的各种办法或建议。顺着这一思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篇关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日记形成了。当然,只要注意观察,适当加以引导,同学们能从身边周围找出许多研究的课题,如“广告的妙用”、“丑小鸭是天鹅的童年”等。

在高年级阶段我注意及时把握学生在日记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强、有的放矢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走出他们自己在日记中的某些误区。1.针对部分同学日记内容空洞我就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中心句,让学生围绕这些中心句把日记内容写具体。如天气骤然冷暖,我就以“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或“今天的天气真热啊!”为中心句进行训练。因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日记时自然具体感人。一位同学平时日记总是寥寥数语,这次却这样写道:“今天的天气真冷啊!早晨起床时天才蒙蒙亮,但窗户上的水蒸气却清晰可见。走在上学的路上,大地一片晶莹,那是一层厚厚的银霜,寒风凛冽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仔细瞧路上的行人,他们的装束真的变了,有的戴了手套,有的围上了围巾,有的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披上了长长的冬大衣。来到校园,以往热闹的操场看不到一个人影,只有冰凉的旗杆孤零零地站在那儿。但这时跃入我眼帘的几排松树,面对着寒风仍然毫无惧色,那绿色的叶子反而更加苍翠欲滴。”2.针对学生日记忽

3 略心理活动描写,我就注意结合一些活动、比赛考试等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六一”文娱表演,一位相声小演员因为紧张把很熟练的台词说得结巴结巴,我就让同学们揣摩小演员紧张的心理活动。口算、跳绳、拔河等比赛的紧张激烈,我都以此为题材要求同学们写出参赛者和观众的心理活动。通过训练既提高了同学们的作文能力,也丰富了他们的内心世界。3.针对学生日记条理不清进行有针对性的结构仿写训练,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几年日记教学的实践给我的启发是,日记教学必须从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在整个小学阶段因年级段的不同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针对性强的训练,既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健全人格。

推荐第2篇:儿童画分段

幼儿兴趣班

幼儿感觉阶段4—5岁

学习年限:1年左右,以汉字绘画游戏为主,激发幼儿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根据低幼儿童特点,通过对汉字的识字视听教程的运用,让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在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感知线、形、色的神奇美感,培养识字能力、书写能力和绘画能力的兴趣和自信。

幼儿创想班 幼儿感觉阶段5—6岁

学习年限:1年以上。分初级与提高班两个层次。以培养幼儿的汉字识字和书写能力和美术绘画创想为主,培养良好的文字运用和绘画的学习“习惯”。学习基本的字体结构和书写习惯、造型描绘、色彩混合变化的能力;激发幼儿想象能力的表现与发展。学习内容包括:汉字书写、线描、色彩、拼贴、拓印、塑型等技法,让孩子在自由表现中体验中华汉字与艺术造型的快乐。

少儿大师班

儿童美术基础阶段7—9岁

学习年限:2年左右。以美术基础知识学习和书法(硬笔和毛笔)基本技能训练为主。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入手,培养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学习单个汉字、词组、诗歌、散文的书写技巧。学会用绘画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进行构图、造型和装饰;进行从三原色到间色的色彩知识与技法训练。帮助儿童从主观表现向较为具像的造型过渡。

课题实验班

儿童美术基础阶段9—10岁

学习年限:1—2年。是为对美术有浓厚兴趣,有较好美术基础,并具一定天赋的少儿开设的美术基础提高班。通过观察欣赏、临摹大师作品。课程包括:多画种、多材料、多技法的探索性实验,组织创作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完整作品,从而巩固少儿的艺术兴趣和志向,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分期学习基础的水墨画用笔、用墨开始,对现代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趣味水墨教学入手,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现代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更好地融合,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精髓。

素描色彩班

系统美术阶段 10—18岁

学习年限6年以上,分预科班、观察写生班、素描色彩中、高考班三个层次。从此进入专业美术系统学习阶段。预科初、中级班(9岁以上)。通过联想素描和写生,培养初步的专业美术基本技能。观察写生班(10岁以上)。在大量的速写训练中,学会观察技法。中、高考班(12—18岁)针对美术大专院校、美术中考入学考试的要求,进行严格有序的考前培训。

推荐第3篇:分段函数

RD辅导

Feel good Feel dream Feel hope 心存美好 心存梦想 心存希望

主题一 函数

分段函数专篇

在新课标中,对分段函数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察分段函数的题目频频出现,分段函数已经成为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分段函数的定义

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区间,有着不同的对应法则,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

例:1.已知函数yf(x)的定义域为区间0,2,当x0,1时,对应法则为yx,当x1,2]时,对应法则为y2x,试用解析式法与图像法分别表示这个函数。

2.写出下列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并作出函数的图像:

(1)设函数yf(x),当x0时,f(x)0;当x0时,f(x)

2(2)设函数yf(x),当x1时,f(x)x1;当1x1时,f(x)0;当x1时,f(x)x

1- 1RD辅导

Feel good Feel dream Feel hope 心存美好 心存梦想 心存希望

三、分段函数的应用

例:1.在某地投寄外埠平信,每封信不超过20g付邮资80分,超过20g不超过40g付邮资160分,超过40g不超过60g付邮资240分,依此类推,每封xg0x100的信应付多少分邮资(单位:分)?写出函数的表达式,作出函数的图像,并求出函数的值域。

2.某市的空调公共汽车的票价制定的规则是:

(1)乘坐5km以内,票价2元;

(2)乘坐5km以上,每增加5km,票价增加1元(不足5km的按5km计算)。

已知两个相邻的公共汽车站之间相距约1km,如果在某条路线上(包括起点站和终点站)设21个汽车站,请根据题意写出这条路线的票价与里程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作出函数的图像。

3.如图所示,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上有一点P,沿着折线BCDA由B点(起点)向A点(终点)移动,设P点移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f(x)。(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D

C (2)作出函数的图像

- 3

5)y5x3)yx1

( RD辅导

Feel good Feel dream Feel hope 心存美好 心存梦想 心存希望

2.把下列函数分区间表达,并作出函数的图像

(1)yx1x

2 (2)y2x13x

x,1x0(3) f(x)x2,0x1

x,1x2

五、分段函数题型分类解析

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

2,x2例1:已知函数

f(x)0,2x2 2,x2f(3),f(2),f(1),f(1),f(100)。

- 5

) RD辅导

Feel good Feel dream Feel hope 心存美好 心存梦想 心存希望

例2:设x,求函数y2x13x的最大值。

例3:解不等式2x1x2。

4、解与分段函数有关的方程或不等式

例1:已知f(x)x1,x0,则不等式x(x1)f(x1)1的解集是(x1,x0A、{x|1x21}

B、{x|x1}

C、{x|x21}

D、{x|21x21}

例2:设函数f(x)21x,x11log,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 2x,x1A、[1,2]

B、[0,2]

C、[1,)

D、[0,)

) RD辅导

Feel good Feel dream Feel hope 心存美好 心存梦想 心存希望

推荐第4篇:应用文分段

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述

第一节 应用文写作发展沿革(产生和演变)

一、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应用写作萌生

二、商周时期——应用文雏形

最早应用文:甲骨刻辞

《尚书》最早且完整的文章总集(应用文总集)

书面载体的 应用文体的出现

三、秦汉时期——应用文体的成型与文书制度创立

以行政手段统一了文书体例和写作格式,建立起我国最早的文书制度。 “公文”在汉出现 p5

四、魏晋六朝时期——应用文写作的自觉与理论建立(应用文理论的构建时期)

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 挚虞《文章流别论》(我国第一部文体学专论)

陆机《文赋》 刘勰《文心雕龙》(第一部写作和应用理论的汇集)

五、唐宋时期——应用文的成熟时期

“应用文”一词的出现:北宋苏轼《答刘巨济书》p7

六、元明清时期——应用文写作的繁荣

七、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应用文的更革与新变

北洋政府1916年7月重新公布《公文程式》——第一次对“公文”概念明确解释 p8

八、新中国成立至今——应用文写作大发展与新的繁荣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新办法 2012年颁布新条例

第二节 应用文的含义、特点、作用与分类

一、含义:p10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的具有直接效用和一定体式的文书,是处理公私事物、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指导实践的工具。

二、主要特点: 1 .实用性:(应用性)本质属性、最重要、最根本 2 .模式性:约定俗成、法定使成

3、真实性

4、时效性: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限性

三、作用:p11*

四、分类:按文体分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 第三节 应用文的内容要素—主旨和选材

一、主旨(含义): 客观的社会生活与作者主观思想与意图相结合的产物,是为实现某一目的而通过写入文章的全部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

作用:灵魂、统帅——决定应用文质量的首要因素、整合文本的基础* 要求:正确、鲜明、集中(p15)

二、材料:

材料的作用:物质基础、根本保证 * ★ 真实是应用文材料的生命。

材料的选择:紧扣主旨选材,选材务求真实,选择典型材料

第四节 应用文的形式要素——结构、语言与表达方式

一、结构:p20

(一)含义和特点: 1.含义:是写作对象的客观形态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的统一体,它具体表现为作者在写作中对写作材料的主次、详略、先后顺序的安排,又称为谋篇布局。 2.特点:规范性、条理性

二、应用文的结构要素

(1)应用文的标题的基本形式

公文式形式:文章制发者+事由+文种名称

论文式形式:(1)概括论点(2)点明论题(范围或对象)

新闻式形式:标题包含事实,单行、多行

文种式形式:文种名称

(2)应用文正文开头的方式

目的式(为、为了)

根据式(依据„..根据„„经„„研究决定 遵照„„)

原因式(由于...鉴于...)

合并式(原因+目的+依据)

引据式 (“你×《关于××××的请示》(××〔××××〕×号)收悉。”) 情况概述式(简述对象的基本情况)

结论式(开头作出评价,提出总体看法)

问候祝贺式(常用于礼仪性文体,表示祝贺或慰问)

背景交代式(交待工作或活动的背景 常用引起语:在„„下)

(3)应用文正文的主体

主体的结构形式(文面形态):1)小标题式2)条目式3)标序式4)分段式或独段式

(4)应用文正文的结尾方式 1)执行要求式。注意:语气的强弱 2)模式套语式。模式:特此+文种 3)祈请企盼式。用在去文

4)结论建议式。套语:综上所述„„.以上各点„.. 5)希望号召

三、语言

(一)语言特点: 1.以社会化的书面语言为主(a力避使用纯粹的口语b 杜绝使用方言、土语、歇后语c 有控制的、正确吸收文言词语幻灯片 37常用文言词d 不可滥用省略、简缩语e 慎用外来词) 2.关键部分使用模式化、规范化的语言(不追求个性、独创) 3.合理使用书面辅助语言:(以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代替或补充文字叙述) 4.在句式和句型上有特定的要求:(无主句)

(二)语言运用要求:准确、简洁、朴实、得体

四、表达方式:

(一)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应用文写作基本表达方式:

叙述、说明、议论

第二章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发布、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年6月29日发布、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一、公文的概念:p33广义:即公务文书,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合法组织在处理公务时形成和使用的各类文书。

侠义:亦称法定公文,主要指《条例》颁布的15种党政公文

二、公文的特点 p35

1、法定性: 作者是制发者(发文机关)非拟稿人。

(1)作者的法定性(社会合法组织)

(2)公文内容的法定性* (3)公文效用的法定性(权威性)

(4)公文制发程序的法定性

2、工具性

3、规范性

4、时效性

三、公文的作用 * p37

四、公文的分类 p39

(一)按发文机关所属系统分: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15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纪要

(二)按行文关系分:上行文:请示、报告。平行文:函、议案。下行文:命令、决定、通知、决议、批复等。泛行文:通告、公告、公报

(三)按内容是否涉及机密:秘密公文(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普通公文

(四)按处理时限:平件、加急件、特急件

第二节 公文规范

一、文种规范:p41

(一)文种选用原则*

(二)避免文种混乱现象:*

二、行文规则:

1 按权限行文规则:党政职能分开行文、逐级行文 2 职能部门行文规则:职权范围内行文;经授权,可向下级党委或政府行文。 3 联合行文规则:同级联合行文 4 请示规则:逐级请示,一文一事,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抄送给下级机关,不多头请示,不得原文向上级转报下级请示事项 5 抄送规则:重要下行文,应抄送给上级机关,越级行文,应抄送给被越过的上级,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应写明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机关行文,可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三、语言规范*

(一)准确

(二)简明

(三)朴实

(四)庄重

四、其他规范:p49* 文字排列规范、用纸规范、结构层次序数规范、引用规范、公文数字使用规范

第三节 公文格式

一、《格式》规定公文格式的主要项目*:p50 文面要素(类别规范):(17项)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

二、《条例》、《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对有关项目的具体规定*:p50-54;p343-351

(一)版头(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上的部分) ⒈份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6位3号阿拉伯数字(例)p50(涉密公文标),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⒉密级和保密期限:绝、机、秘;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

⒊紧急程度:加急、特急(样例)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三行。

⒋发文机关标志(版头):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35mm,小标宋体字,红色

发文机关全称(规范简称)+(文件)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列在前,“文件”二字在右居中排布,可以单独使用主办机关名称

⒌发文字号 p51,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位置居中,上行文居左空一行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在同一行。 ⑴组成:机关代字+年份(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 (样例)

⑵书写: 重庆市卫生局2012年第58号文 →渝卫发〔2012〕58号

⒍签发人姓名:居右空一字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位置。上行文(请示、报告 )需标注(样例)

(二)主体 1.标题:p

22、52 (1) 组成: ①完全式:发文机关(关于)+事由(公文主题)+ (的) 文种

②省略式*:——尽量不用 (事由+文种); 发文机关+文种;文种 (2)书写注意:

红色分隔线下空两行,2号小标宋体

法规规章名称才用书名号;

标题排列居中、分行不破词;

标题排列使用梯形或菱形 2 .主送机关:左侧顶格,后加全角冒号,回行仍顶格。(若主送机关名称过多导致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移至版记抄送机关,改抄送为主送)p3

37、339 3 .正文:排版要求(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每面22行,每行28字) 4 .附件说明(名称位置) p

52、p350,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 5 .发文机关署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p3

46、347,成文日期之上 6 .成文日期:(公文生效的时间,一般公文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7.印章:什么情况下不用?公文生效标识是证明公文效力的表现形式。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联合行文如何用(样例) p3

48、349 ◆特殊情况说明:印章必须与正文同处一页。 8 .附注(注释说明):印发传达范围,成文日期左下端,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9 .附件:版记之前,与正文一起装订,格式同正文。p

54、351,附件2字及附件顺序号3号黑体顶格编排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三)版记 p54 1.抄送机关:4号仿宋,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上一行,左右空一字编排 2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4号仿宋,末条分割线之上

⑴印发机关:该机关的秘书部门。 ,机关左空一字,日期右空一字

⑵印发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全称标注,不能早于成文日期)

(四)页码:书写格式 p3

45、346 第三章 法定公文写作

公告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二)特点1 重大性2 公开性3 权威性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者

多为国家高层领导机关或被授权的职能机关与执法机关(基层单位、企事业单位一般不使用)

无主送机关,不可滥用公告

(四)写法

1 标题: 完全式和发文机关+文种 2 公告编号(标题之下,可不编号)编号方法:从发公告机关履行职权开始编流水号。

3、一般不标注主送机关 4 正文结构

开头:简要说明原因,根据或目的。

主体:直陈公告具体事项

结语:特此公告 5落款

通 告

一、概述:p78

(一)适用范围: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二)分类:

规定性(拥有法定职权的社会组织在职权范围内制发)、周知性(事项性如停水、停电通告)

★公告与通告区别:p81 1 告知事项的性质不同; 2 发布权限不同; 3 告知范围不一样;

4 告知渠道、方式有区别。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二、写作

(一)标题:

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齐全式)

发文机关+文种

▲通告一般不标主送机关

(二)正文:p83 2 正文

(1)开头:发通告的依据,目的。以“特作如下通告”等过渡

(2)主体:告知公众需要周知或遵守的事项逐项写出

(3)结尾:特此通告(或省略结尾) 主体写作注意事项:

(1)多用标序式或条目式

(2) 末尾一条可写明通告生效或执行时间

(3)各条之间应体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

(三)落款:发文机关、成文日期

通 知

一、概述:p84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所有的公文当中,“通知”这种文种适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

种类。内容和功用分:

1、颁转性通知。用途:颁布法规、规章以及转发、批转其他机关来文。构成:由通知正文与被颁转文书两部分构成,三种类型“颁布(印发)”、“转发”、“批转” 三种类型

2、指示性通知。用途: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就工作发出指示,作出安排部署等。

例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节前安全生产

工作检查的通知

3、知照性通知。用途:向有关单位告知情况、事务等

例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的

通 知

重庆工商大学关于启用新印章的

通 知

二、写

1 颁转性通知的写法

(1) 标题

宜用完整式: 发文机关+被颁转文件名称+通知 1 标题中应含颁转文件的名称 2 往往省略“关于”二字(“发布”型通知除外) 3 被颁转文件是法规、规章时,应加上书名号 4 根据文件内容和发文对象选择“发布”、“转发”、“批转”、“印发”等字样篇2:各种应用文格式及范文

目录

一、条据

请假条 留言条 借条 收条 领条 欠条

启事 请柬

二、书信

感谢信 贺信 表扬信 推荐信 求职信 请托信

决心书 建议书 申请书 倡议书

三、公文

通知 通报 报告 请示 批复 函 会议纪要

四、其他

说明文 新闻消息 演讲稿 计划 总结 日记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它的种类极为广泛,与小朋友日常生活和学习有关的,有请假条、留言条、申请书、决心书、感谢信、表扬信、读书笔记、会议总结以及各种通知等。每种应用文都有一个固定的格式。

条据

请假条

请假条根据请假的原因,可以分为请病假和请事假两种。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参加工作,你都可以用到这种文体。

请假条的写法,有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落款五个部分。 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个字,这是所有应用文的通用要求,用来表明此文是用来请假的条子。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请假对象的称呼,往往是老师、领导等,这个地方要尊称,比如“敬爱的”、“亲爱的”等。正文前空两格,包括请假的原由,这个地方要实事求是;请假起止时间,这个非常重要,必须写清楚。祝颂语是所有应用文里表示对对方的友好落款包括请假人和写这张请假条的时间。

留言条

在日常生活中,你如果有事情要通知对方,或有事托付对方,对方不在,你却又没时间等候他回来,那就可以写张字条留给对方,这种条子就是留言条。

留言条的格式分四部分:称呼、正文、署名和日期。称呼要顶格写,条子留给谁就称呼谁。在称呼下一行空二格写正文,简单明了的把你要给对方说的事情写清楚。在正文下面写清楚谁留的条子,并在署名的下一行写清 年、月、日。

借条

借条是你借对方物品的时候,写给对方的一个书面凭证。你再把物品归还对方的时候,借条就同时作废了。

借条的格式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等几个部分,其中正文要详细记录谁、什么时候,向谁借了什么物品,计划什么时候归还等等。落款为借物品人的签名和借的时间。

范文:

今天借了学校体育器材室一个足球,用于下午课外活动的比赛。比赛结束马上归还。 *年级(2)班:周涛

****年**月**日

收条

收条是你收到对方物品的时候,写给对方的一个书面凭证,来证明某个物品已经由对方交到了你的手里。

收条的格式和借条类似,正文要写清楚什么时候收到了谁送来的什么物品。如果该物品有什么计划中的用途,也要一并写清楚。落款要由收物品的人签名。

范文

今天收到了六年级(2)班生活委员柳杨同学送来的款项765.8元,是该班全体同学为玉树地震捐献的。等我们班捐款活动结束后,我会将两个班的款项合在一起交给教导处。 *年级(1)班生活委员:宋超 ****年**月**日

领条

领条一班用于班级和学校、个人和年级之间,比如学校给每个年级发了清洁用品,你代表你们班去领取,当你如数领取到清洁用品后,为了留存以作证明,可以写一张领条交给学校。又比如班级给每个人发放一顶帽子,当你领到帽子的时候,也可以写一张领条交给生活委员,证明你的帽子已经领取过了。

范文

今天下午3点钟领取到教务处发给我们班的拖把2个、扫帚4个、抹布2个。 *年级(3)班:王琳

****年**月**日

欠条

欠条是为证明一方欠另一方财物而立下的字据,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欠条是为证明一方欠另一方财物而立下的字据,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以下是欠条范文相关知识的汇总,仅供参考。

◇欠条范文一 欠条

尚欠5月8日从光明路街道办事处基建科借到的铁锨六把,特留此据。

经手人:东区医院杨广生

年8月6日...全文>> ◇欠条范文二

欠条

鬃年3月份借到王立东人民币捌拾圆整,今补欠条,作为凭证。

张红玉(签名盖章) 年月日

◇欠条范文三

欠条

原借杜小强同志人民币叁佰圆整,已还壹佰伍拾圆整,尚欠壹佰伍拾圆整,两个月内还清。

刘玉刚

年月日

借款欠条

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欠条范文

规范的欠条格式(范本) 欠 条

截止至x年x月x日,本人尚欠xx人民币大写元(小写),特立此据! 欠款人:王晓明

年 月 日

特此提醒注意:不要把“欠条”变为“借条”,有些公司拖欠民工工资,向民工出具借款“借条”而非公司拖欠工资的“欠条”,如此,一字之差,劳资纠纷瞬间转变成民事借贷纠纷,民工对于企业长期拖欠工资的行为,便难以到劳动仲裁部门举报、申诉,只能向法院起诉...全文>> ◇欠条范文评析

范文一

欠条

尚欠5月8日从光明路街道办事处基建科借到的铁锨六把,特留此据。

经手人:东区医院杨广生

年8月6日

◇欠条写作的注意事项

欠条是付还欠物、欠款或索要欠物、欠款的凭据,所以在写欠条时不可潦草从事。同时欠条要好好保存,以防丢失。

欠条乃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的一种借还凭证,一般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必要时可在立欠条时经由一定的法律程序,以防后患。 欠条务必要字迹清晰,不可涂改。若不得不改动的,则需由改动方在改动处加盖公章(私 章)或个人签名

钱款数字要大写... ◇欠条的适用范围

欠条通常适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借了他人或单位的钱物到时不能归还,或不能全部归还,有部分的拖欠,此时就需写张欠条。

在购买物品或收购产品时,因不能支付或不能全部支付他人的款项而要写张欠条。 借了个人或公家的钱物,事后补写的凭证,也可以称作欠条... 规范的借条应具备如下内容 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 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 4.应写清楚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5.应写清楚借款的利息,应有明确的年利率或月利率,最终应支付的借款利息总

额(包括大写和小写金额)等约定; 6.应写清楚借款本息偿还的年月日时间及付款方式; 7.应写明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或是罚息。 8.应有借款本人亲自签章、手印或亲笔书写的签字。 9.其中借款期限没写的话,就是不定期的。你可以随时主张还钱。诉讼时效从你主张还钱时开始计算。其中借款利息没写的话,就是无利息的。逾期利息从到期日或者你主张还款日(没写借款期限)开始计算。因为自然人之间借款如果没有特殊约定,视为无息借款。愈期罚息不得超过人民银行的逾期贷款利息

启事、请柬

启事

当我们要向人们说明一件事或有什么事要请人们帮忙时,我们就可以写一个启事张贴出去。

启事的标题要写明启事的名称,这主要由启事的内容决定,如内容是征文,则名称写明“征文启事”名称字体应大于正文字体,居中写。

范文:

寻物启事

昨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我在东区操场单杠区域丢失了一个粉红色蝴蝶形状的发卡。那是我非常喜欢的发卡,请捡到的同学还给我。非常感谢!

四年级(3)班:黄小丽

****年**月**日,星期五

请柬

请柬,也叫请帖,是为邀请客人而发出的专用通知书。使用请柬,既表示主人对事物的郑重态度,也表明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密切主客间的关系,还可使客人欣然接受邀请。请柬,按内容分:有喜庆请柬和会议请柬。

格式和写法

会议请柬格式与喜庆请柬大致相同,也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写上“请柬”二字 2。正文写明被邀人于活动内容,如纪念会、联欢会、订货会、展销会等。一要写明活动的时间和地点;二要写上“敬请光临”等。 3。落款写上发出请柬的个人或单位名称和日期。

格式 称谓:

正文:(一般格式为:“谨定于鬃,举行鬃座谈会”)

落款:详细时间、地点篇3:常见应用文写作要求和范例

常见应用文写作要求和范例

(一)启事

启事就是告诉别人事情的意思。常见的有招聘启事、寻物(人)启事、征婚启事、征文启事等等。但不论是什么类别,都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个部分组成。 1.标题:第一行居中,可以只写启事类别,如“招聘启事”“征稿启事”等;也可以根据需要加上相关的信息,如“火星公司招聘启事”。 2.正文:空两格写正文内容,主要包括要告知的信息。根据启事类别,内容会有很大差异。如“招聘启事”要介绍单位信息、岗位性质、待遇、招聘条件或要求等;“征稿启事”要说明征文目的、征文体裁和内容要求、行文格式要求、投寄方式和截稿时间等;“寻人启事”要介绍所寻之人的各种信息和特征,还要写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招领启事”要介绍招领物品的大致(切不可为细节)情况和领取地址等等。 1. 落款:正文下一行右下方写上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再下方是年、月、日。

特别要说明的是,“遗失声明”也属于启事。单位或个人在证件或具有凭证性质的单据丢失后,为防止他人冒用冒领的公开说明,这种启事叫“遗失声明”。

例1:

招聘启事

我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招聘会计1名,年薪2.5~3.5万元。

要求:

1. 女性,中专以上学历;

2. 有会计上岗证,具有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并有相应岗位从业经验; 3. 身体健康,爱岗敬业,有团队合作精神。

有意者请在10月8日前将简历传真到021—12345678,或邮寄到上海市××路123号本公司收。

邮编:123456 联系人:吴先生

联系电话:(021)12345677 火星旅游公司

二◈◈七年九月二十八日

例2:

遗失声明

遗失××师范大学吴××双向就业推荐表,编号:1234567890,声明作废。 2007年6月28日

(二)请柬

请柬又称请帖,是邀请他人参加某种会议、宴席、聚会活动的书面邀请书。采用请柬方式邀请显示举办者或主人的郑重态度。请柬从形式上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两种。竖式写法从右边向左边写。

各种请柬内容不同,形式各有区别,但都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构成: 1.标题:在封面上写(印)上“请柬”(请帖)。 2.称呼:要顶格写上被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如“××单位”“××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上冒号。被邀请者的姓名应写全,称呼不能写绰号或别名。如果被邀请者是两个人,则应该在两个姓名之间写上“暨”或“和”,不用 顿号或逗号。

使用称呼,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爱好、禁忌等。对象不同,措辞也应有所不同。如在请柬中称自己父亲用“老爸”“daddy”等口语化的称谓就显得不伦不类,但称“家父”“家严”“家尊”“家君”等就显得庄重得体。称呼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如对方的父亲称“令尊”,母亲称“令堂”,兄弟称“令兄”“令弟”,对方的儿女称“令郎”“令爱”。谦称自己的亲属,尊长者多用“家”字冠首,如“家父”“家慈”“家兄”;幼于己的冠“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等。 3.正文:要写清活动内容,如座谈会、联欢晚会、生日派对、国庆宴会、婚礼、寿诞等。写明时间、地点、方式。如果是请人看戏或其他表演还应将入场券附上。若有其他要求也需注明,如“请准备发言”“请准备节目”等。 4.结尾一般要写上礼节性问候语,如“致以——敬礼”“顺致——崇高的敬意”“敬请光临”等。

5.落款署上邀请者(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和发柬日期。婚宴时男女双方邀请其亲友赴宴的喜帖,一般由新郎、新娘共同具名;也可分别具名,或由其家长具名。

例1:

请 柬

×××: 兹定于2007年10月10日至11月1日在××展览馆召开第三届名酒展销会,并于10月10日中午11时30分假座帝豪饭店富丽厅举行开幕典礼,敬备酒宴,恭请光临。 宇宙有限公司敬约

二◈◈七年十月一日

例2:

请柬

张木教授:

兹定于2007年10月8日8时,在××师范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东报告厅举办教师教育研讨会,敬请光临。

此致

敬礼!

××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07年9月30日

(三)书信

书信最常见的是私人间的信件,也有个人对组织、组织对个人的信件。书信用途很多,可用于表示庆贺、问候、规劝、邀请、吊慰,也可用于请托、推荐、洽谈工作等。

书信由笺文、封文两部分构成。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是书信内容的主体。封文即写在信封上的文字,也就是收信人的邮编、地址、姓名和寄信人的地址、邮编等。 1.笺文

书信的笺文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几个部分:

(1)称呼:书信的称呼要依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来确定。对特定的对方,称呼前可加上“敬爱的”“尊敬的”“亲爱的”等敬语。称呼要写在信的第一行,顶格写,称呼后面加上冒号。

(2)问候:问候语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可以独立成一小段。一般

的问候语有“您好”“你好”等,问候语后面加叹号。也可根据对方的不同情况,从节日、身体、工作、学习等方面问候。

(3)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正文写在问候语的下一行,开头空两格。如果要写的事很多,可以分段写。如果是回信,最好先写收到对方来信,然后回答来信中提出的问题或要办的事情,告诉对方有什么结果等。

(4)祝颂语:祝颂语是正文写完之后,加上致敬或祝愿的话来收束全文。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祝颂语。祝颂语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芳安(女性)、台安(长辈)、福安(长辈)、教安(教师)、编安(编辑)、著安(作家)、撰安(作家)等;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俪安(结婚)、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旅安(出行)、痊安(患病)。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现在一般也可以写“此致敬礼”、“敬祝健康”(给长辈)、“祝工作顺利”(给平辈)、“祝身体健康”(给平辈)、“愿你进步”(给晚辈)等。如果是节日可写祝贺节日快乐等等。结尾语的“祝”“敬祝”“此致”等可紧接正文写,也可独占一行,空两格写;“健康”“快乐”“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此致”后面一般不加任何符号,在“敬礼”的后面通常要加上感叹号。

不写“此致”,只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平安”“祝×××”等敬辞也可以。

(5)署名:署名是写完结尾之后,签上写信人的名字,一般写在右下侧。署名也要看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它的称呼是对应的。署名可加上自己的身份。如“学生、儿、孙”等。如果收信人是尊长,则署名不必写姓。篇4:应用文

第一章 概 论

1.1 应用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应用文的萌芽:原始社会后期。

二、应用文的产生: 殷墟甲骨刻辞,是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早的文章,也是最早的应用文。 1898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陆续发现了刻有文字的甲骨,考古学家称之为“甲骨文书”。 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钟鼎铭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其中贵族之间契约,是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这类文章都是应用文。

三、应用文的发展

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确立的时期。

由李斯等制订的公文程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这些都标志着公文应用文的成熟。 秦代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公文。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到了汉代,明确皇帝对臣下用诏、令、诰、制、戒、谕、教、檄;臣下对皇帝则用章、奏、表、议、策、疏;官府之间,平级官员之间用平行文种“移书”。“公文”的称谓在这一时期出现。 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可以看出私人书信已形成明显的文体特点。

碑:是用于墓葬的碑文。

铭:在公务文书中用来表扬功德,而私人应用文则用来自儆自戒。

吊:是借伤悼古人古事而发感慨。如贾谊《吊屈原赋》。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应用文的自觉时期。 曹氏父子对应用文的发展,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曹操的《修学令》、《求贤令》;曹丕的《与吴质书》;曹植的《求自试表》等。 应用文理论成果也十分突出。曹丕的《典论 · 论文》,高度评价了文章的社会作用:“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西晋陆机的《文赋》涉及更多的应用文体,并对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规律作了更深入的探索。 挚虞的《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应用文体的文体学专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体大思精的巨著,奠定了我国古代应用写作理论的基础。

3、隋唐宋时期: 隋唐宋时期是我国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 隋文帝曾诏令“公私文翰,并宜实录”。李谔的《革文华书》强调了应用文的实用性。“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北宋时期,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应用文”一词。苏轼在《答刘巨济书》中曾说: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不幸为人传写,深为羞愧。

4、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是应用文稳定发展时期。应用文的文体分类更为详备,应用文各体趋于定型化。

四、应用文的变革与繁荣

1、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 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公文程式》,废除了几千年封建王朝沿用的公文体制,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五类七种,确立了新的体式。1916年7月,北洋政府公布的《新公文程式》,将公文文种增至13种,并规定:“凡处理公事文件曰公文”。这是我国应用文史上首次对“公文”概念作出的明确界定。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的第一批公文,就是中共全国代表大会所产生的决议、纲领和宣言。 1931年,瞿秋白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新公文程式》,推进了公文改革,毛泽东的《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对公文写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为新中国公文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1999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2 应用文的涵义、特点、功用与分类

一、应用文的涵义。广义,应用文是除文学文体以外的各个文体,具有明确的实用性。狭义,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私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使用价值的文章。 应用文通常又称文书。 基本属性:工具性、直接的使用价值。

二、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实用”是应用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属性。应用文都是“因事成文”,都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工具性:应用文作为一种实用性文体,是行使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的重要工具,是为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务服务的。

3、程式性:程式性主要表现为从文种的选用、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规范化的行文格式和行文程序上,都有其相对固定的模式。

4、真实性 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可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

5、时效性应用文的时效性包含时代性、及时性、作用时间的有效性三层含义。

三、应用文的功能

1、贯彻政策法规,处理各种工作事务

2、协调沟通,促进交流

3、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安定

4、保证经济活动正常有序

5、凭据作用,资料价值

四、应用文的分类

1、分类的原则:遵循逻辑性、排斥性、层次性原则,同一层次的分类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

2、应用文的种类 消息、通讯 新闻文体 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

党的公文 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

函、会议纪要

法定公文

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

行政公文 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

函、会议纪要

非文

学文体 应用文体 事务文书 计划、总结、调查报告„„

经济文书 合同、意向书„„

专用文书 法律文书 起诉状、答辩状„„

礼仪公关文书 请柬、祝辞„„

学术论文

理论文体 思想评论

文学评论

„„ 1.3 应用文的主题

一、应用文主题的涵义:指应用文所要全力表现并体现其意图、宗旨、目的的某种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和意向。

二、应用文主题的特点

1、客观性:主题与材料必须达到本质契合,体现出客观性的特征。

2、单一性:要求主题单一纯粹,即一文一意,每篇应用文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清代刘熙载《艺概· 经义概》:“凡作一篇文章,其用意俱要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是也。”

3、明晰性:主题要清晰明白,集中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一看就明,不产生歧义。

三、确定应用文主题的方法。

1、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即从工作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获取应用文的主题。

2、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或规章,确立应用文的主题。

四、确定应用文主题应遵循的原则

1、正确

2、鲜明

3、集中 1.4 应用文的材料

一、应用文材料的涵义,材料是作者为了写作的目的而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客观事理。素材是指作家、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搜集到的尚未经过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 广义的题材,泛指文学作品描写的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内容。狭义的题材,指经过作家、艺术家的鉴别、选择、加工、提炼,写入文学作品中的材料。资料,一般是指理论研究、应用写作中所用的材料。

二、应用文材料的种类:

1、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2、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3、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4、点上材料和面上材料

三、应用文材料的收集

㈠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是作者深入到业务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从事某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包括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二是到业务工作的第一线去,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收集那些与写作有关的材料。 调查研究,是指作者深入到某个地区或部门,对某个问题进行调查、采访,从而收集第一手材料。

1、开调查会

2、个别访问

3、问卷调查

4、由有关部门或委托人提供

5、阅读和检索 ㈡ 掌握阅读方法,积累有关资料

1、精读法

2、略读法

3、快读法

四、应用文选材的基本要求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2、要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1.5 应用文的结构

一、应用文结构的涵义:结构是指文章的内部组织与构造,是选用材料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思路的物化。刘勰《文心雕龙》:结构就是“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崖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裁衣之待缝缉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文章“结构第一”。李渔:“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应用文的结构特点: 定型性、严密性、条理性。

二、应用文结构安排的原则

1、根据文种选择结构

2、结构要素排列顺序化

3、注重结构的外在衔接

4、在注重结构规范的前提下,适度创新

三、应用文结构的内容

㈠ 标题

1、公文式标题

2、论文式标题

3、新闻式标题

4、文种式标题

㈡开头

1、概述式

2、引用式

3、结论式

4、目的式

5、说明式

㈢ 主体

1、文面形态:这种形态,有明显的外部形态标志,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小标题题 ?标序式?条目式 ?独段与分段式

2、应用文主体的逻辑形态,它是应用文的内在结构形态。?递进式 ?并列式 ? 总分——分总式

㈣结尾?对全文的主题进行总结概括。?对全文的主题意义进行强调。 ?祈请式结尾。 ㈤落款 一般应用文的落款包括作者名称及成文日期。公文的落款包括发文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和印章。

㈥ 过渡和照应

1、过渡,指相邻层次、段落间的衔接、转换的形式和手段。 ?给大段加小标题和数字。?在自然段之间用过渡词衔接。?用一过渡段连接上下文。

2、照应,是指文章中不相邻的层次、段落里的内容相互关照、呼应。 ?文题照应 ?前后照应 1.6 应用文的语言

一、应用文语言的特点,语言是写作者与读者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媒介物。但丁《论俗语》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的思想之必要正如骏马之于骑士,既然最好的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那么最好的语言就适合最好的思想。”

1、语体以社会化的书面语体为主

2、关键部分常用规范化、模式化语言 ?领起语 公文模式(“由于„„”、“为了„„”,“根据„„”、“遵照„„”、“据查,„„”)。总结模式(“在„„下”)。礼仪文书模式(“欣闻„„”、“惊悉„„”等。)。 介绍证明文书模式(“兹有„„”等)。? 承起衔接语,开头部分与主体部分之间起承接作用的有:“为此„„”“特此„„”,“现就„„如下”,“,鉴于此„„”等。综述性的承启衔接语有:“综上所述”、“如前所述”、“总之„„”等。?结尾用语,是表收束、祈请、指示、感谢、企盼、强调的语言。如“以上各项望„„”、“当否,请„„”、“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特此(通知、通告、报告、函达)”、“„„为要”、“„„为荷”、“„„为盼”、“当否,请批示”、“此呈”、“恭请光临”等。?引据用语。如“兹就„„”、“„„收悉”等?称谓用语。自称用语: “本”、“我”。对称用语:“贵”、“你”。他称用语:“该”、“他”。?表态用语。如“严禁”、“不得”、“禁止”、“同意”、“不予同意”、“暂不执行”。

3、句法上有特定或惯用的要求,从句类看,主要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从句型看,较多使用无主句,从句子成分看,大量使用介宾词组作状语、定语成分;常用“非名词性”词语充当宾语;把动宾结构转换为偏正结构。

4、合理使用书面辅助语言,书面辅助语言可以使应用文的语言表述更为直观、简明。如图形、表格、符号、公式等。

二、应用文语言运用的要求

1、准确

2、简明

3、朴实

4、得体 1.7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运用语言形式来介绍情况、陈述事实、总结规律、阐明观点、抒发感情的具体方法与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 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叙述和议论。

一、应用文的叙述 叙述是有次序地叙说、介绍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表达方式。按叙述的顺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1、顺叙 是指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叙述。

2、倒叙 是指先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精彩、有吸引力的地方提到前面叙述,然后按事

件的发生、发展顺序叙述。

3、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另一段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转回到原来叙述的线索中去,这种方法叫插叙。

4、叙述的人称

5、应用文叙述的特点①大量采用概括叙述,较少使用具体叙述。②应用文中的叙述强调平直,多采用顺叙,文中人称比较单一,且常常省去人称。③应用文的叙述常与议论结合运用,就事论事,以起到摆事实讲道理的作用。

二、应用文的议论 议论是作者对某件事情或某个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评论,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意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①常采用夹叙夹议、论说结合的形式。 ②常常简化论证过程,不写明推理环节,直接用判断句式表明立场、观点。 ③常常以正面论证为主,反面论证为辅。

三、应用文的说明 说明就是用简明的文字,对事物或事理的状态、性质、特点、功能、成因、规律、作用等,加以客观的解释和介绍。①定义说明;②分类说明;③举例说明;④比较说明;⑤数字说明;⑥图表说明;⑦引用说明。

第二章 公文写作基础 2.1 公文的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 ㈠广义的公文 广义的公文是党政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依法行政和处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㈡狭义的公文。 狭义的公文是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分别批准颁布的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即《条例》和《办法》颁定的18种党政公文。

㈢文书、文件和公务文书。文书,它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既可以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文件,从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以指公务文件,也可以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从狭义上说,文件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公务文书,它指的是社会合法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

二、公文的特点

1、有法定的作者

2、有法定的权威

3、有特定的效用

4、有规范的体式

5、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三、公文的作用

1、领导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

4、处理公务作用

5、凭证依据作用

四、公文的分类 ㈠按使用范围分

1、通用公文即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

2、专用公文,是专业部门根据专门工作的特殊需要而使用的、具有特定专业内容和格式的机关应用文。

㈡按发文机关所属组织系统分

1、党的机关公文。即《条例》规定的14种公文: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

2、行政机关公文。即《办法》规定的13种公文: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㈢按行文方向:

1、上行文

2、下行文

3、平行文

㈣按涉密程度分 普通公文、秘密公文、机密公文、绝密公文。 ㈤按阅读范围分对外公开件、限国内公开件、内部使用件。

㈥按处理时限分平件、急件和特急件。篇5:应用文文种间的区别

应用文文种间的区别 应用文,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应用于实际的文体形式,讲得具体一点即指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广泛使用,并有某些惯用格式得文体形式。应用文种类繁多,许多文种之间差别细微,如果不仔细辨别,那就很可能会造成混乱。这样会给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因此,我们需要对应用文文种加以区分,认识到相似文种之间的区别,以便更好地将应用文运用于学习和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写作的应用课程的学习,我认识了一些应用文的文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它们的概念和之间的区别。

一、在行政公文中通知和通报、请示和报告之间容易混淆,以下就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的不同点 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具有强制回复的性质。请示有求复性、单一性、针对性、时效性四个特点。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的公文。报告有单向性、陈述性、汇报性三个特点。从总体上讲,两者都为上行文。

不同的是, “请示”用于对上级机关有所呈请的情况下,可向其上级请求下达指示,请求其允许“自己”去做某一件事情;“报告”则用于汇报、反映情况、问题或提出建议、答复询问,不能带有“呈 请”事项;“请示”能强制对方复文,“报告”则不能,上级对“报告”可以复文,也可以不复文;“请示”必须是形成于事情发生之前,“报告”则可根据情况,既可在事前,也可以在事后或事情进行当中形成。

(二)、“通知”与“通报”的不同点: “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即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发布规章;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时使用的公文。通知是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文种。“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使用的公文,属下行文。 在应用文的写作中,“通报”与“通知”的不同点主要在:“通报”不是像“通知”那样以具体的任务、详细的规范化要求和有关规则来指导和推动工作,而是用典型事例、有关情况来传达意图,启发教育有关人员,指导有关方面的工作行为;有关执行方面的要求也比“通知”要原则,甚至不涉及直接具体的执行要求;发送范围广泛,一般情况下,均直接下达给广泛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工作人员。

二、宣告类文书中,“启事”和“声明”有时也难以辨别。两者稍不留意就很有可能会用错,我们应该严谨辨别。“启事”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个人有事情需要向公众说明或请求有关单位、广大群众帮助时所写的一种说明事项的实用文体。“启事”有公开

性、普遍性、对等性、事务性、多样性五个特点。“声明”是有重要事项要向社会公众作出公开说明并表明立场、观点、态度的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声明”分为正式文件和事务性文书两大类。我们应该认识到,启事和声明适用的层面是不太相同的。启事主要用来陈述事项,声明除了简明地告启某事外,主要用来表明立场、澄清相关事项、保护权益等。二者间最重要的区别也仅仅在于正文,启事写清楚意图就行,声明除直陈事实外,还需要态度严明地表达观点,澄清事实。

三、书信类文书中,“介绍信”和“证明信”也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其中也是有区别的。“介绍信”是把己方的同事或业务关系介绍给对方。以便进行联系和沟通的常用信函,有介绍和证明的双重作用。“证明信”是以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凭借确凿的证据证明某人的身份、经历或某件事情的真实情况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它具有凭证的作用。 应用文的文种种类繁多,我们应该在学习中不断加以理解和区分。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应用文的一些文种的概念和运用,感受到了应用文的魅力,受益匪浅。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具体不同的文体不尽相同,对格式、文体、修辞、用句、分段、排版、台头、落款等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点都不能含糊。我学到的还只是皮毛,以后我会继续学习,将应用文更多地运用于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

推荐第5篇:分段分层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一、结构与思路的区别: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是两个彼此对立有相互联系的概念。结构是外在的,思路是内在的。结构的内容反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

文章结构是一个模糊概念。可以在一篇文章,也可以这一段文章。分析文章结构包括分析篇章的结构和分析得来的结构。篇章由段落构成,段落由句子构成。对篇章的分析,可以分出一个个的段落或段组;对段落的分析可以分出一个个的句子或句组。篇章中的段落和段组、段落中的句子和句组,都可以是结构和思路的承担者。 段落与篇章是同构的-----结构类型相同,思路类型也相同。

从语法关系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6种类型: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证关系;从思路上看,段落篇章都有如下三种类型:时间关系、空间、逻辑。逻辑关系主要反映逻辑事理方面的顺序。

二、语段结构层次的划分。

划分语段层次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 1.从形式方面分析:

(1)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联、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

(2)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如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3)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表达方式。对这种语段,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2.从内容方面分析: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三、怎样划分段落

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一)分段的依据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4、按内容性质的不同分段。有些课文,既不能按\"时间的先后\"或\"空间的变换\"分段,又不是写一件完整的事情,因而也不能以\"事情的发展\"作为分段的依据。它们是从几方面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或通过几件事来写人,这样的文章可依据内容的不同来分段。对这类文章分段时,要注意总起句、总结句或中心句。

5、按总起分述的方法分段。\"总分\"写法的文章,一般分两段。分述部分,不管一个局部或几个局部都作一段。局部中几个方面,应作为\"分述\"中的层次。

(二)怎样划分段落

分段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但重在分清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常见的分段方法有:

1、整体分割法。读一篇写事的文章,要搞清它写的是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依此可将文章分段;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则要把事情一件一件分割开;说明事物的文章,同样要把所说明的几个方面分割开。

2、部分归并法。步骤是:第一,先给第个自然段编上序号并归纳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第二,把说明同一内容的邻近自然段归并成一个大段。

3、提取中心法。先抓住文章中占较多篇幅的主要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纳为一大段,就是提取中心段。

4、标志分段法。有些文章有明显的分段标志,如有标明时间的语句,有标明地点、方位的语句,还有空行标志。

关于过渡段的处理:过渡段承上启下,主要是为了启下,因而分段时一般从下不从上。

四、归纳段意

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一)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二) 归纳段意的方法

1、摘句法。

把能概括全段内容的句子摘下来,作为段落大意。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中心句的段落。

2、归并法。

先找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再将几个自然段的大意归并到一起,归纳出全段大意。

3、取舍法。

一段里有几层意思,往往有主有次,抓住主要的,舍去次要的,就可以得出段意。如《小英雄雨来》第一大段有两层意思:雨来生活的环境和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层是主要的,可以用作全段大意。

4、借助法。

就是借助段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如总分段,可借助总述部分;因果段,可借助结果部分;递进段,可借助后一层的意思,但要注意在同一篇文章里归纳段意的方法要统一,不能几种方法同时使用。

看螳螂捕蝉

①下课的铃声刚刚响过,教室里就沸腾了。同学们笑着、跳着,三三两两地议论着,那喜悦和激动之情,是开学以来从未有过的。原来,老师宣布:下午组织我们毕业班的同学到龙潭湖畔,进行一次采集动物标本的活动。

②下午,活动开始了。树林里、草地上、湖岸旁,处处闪动着同学们的身影。有的在粘知了,有的在捉蛐蛐,有的在逮蜻蜓,有的在捕蝴蝶,还有的在拾蝉脱、捞小鱼„„

③突然,一位同学气喘吁吁地向老师跑来,兴奋地喊着:“老师,一只螳螂要吃知了!”顺着那个同学指的方向,我们和老师来到了一棵小树下。这棵小树下,这棵小树不高,一只绿色的螳螂正沿着树枝向上爬,正前方有只黑色的知了在高叫。显然,知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一个“冒失鬼”正要伸手去抓,被老师及时制止了:“不要动!快叫同学们来看。”不一会儿,树下围了不少同学。老师压低了声音提醒道:“大家安静,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看看螳螂是怎么捕蝉的!”

④同学们都屏住呼吸,好奇地睁大了眼睛。只见螳螂继续向上爬去,动作是那样轻,那样慢,唯恐惊动了知了似的。知了却依然没有觉察,还在叫着。突然,螳螂猛地向上一扑,举起那镰刀般的前腿,一下把知了按住。知了突然停住了叫声,拼命挣扎着,翅膀发出扑棱棱的响声。可惜螳螂哪里肯放手,一对前爪把知了死死地钩住。不一会儿,知了丧失了反抗能力,一动也不动了。“抓住了,抓住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忽然,知了又发出一阵凄厉的尖叫,拼命地拍打着翅膀,染儿它已经肚皮朝天了。螳螂那锋利的“镰刀”刺进了它的肚子,嘴像是咀嚼着什么,看来一顿美餐已经开始了。每当螳螂把前爪伸进去的时候,知了就一阵乱*叫,恐怕是疼痛难忍吧。渐渐地,它的动作越来越小,叫声也越来越弱,最后干脆没有任何反应了。

⑤这时,老师叫我把两个小东西从树下捉下来,同学们一起围上来争着看。知了的肚皮上被打了个大洞,里面空空的,只剩一个空壳。

⑥“同学们,”老师说,“你们看清楚螳螂是怎么捕蝉了吗?”

⑦“看清楚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⑧老师接着说:“《蝉》这篇课文的作者注意观察蝉脱皮的全过程,对重点部分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写出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今后能自觉运用这种观察方法。”

⑨ 经老师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是在引导我们在实践中观察事物的能力呢。

1、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下列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③~⑤

⑥~⑨ B.①~②

③~⑦

⑧~⑨ C.①~②

③~④

⑤~⑨ D.①~⑤

⑥~⑨

2、文章第④段比较长,试试给这段划分层次,在文中用“‖”标示出来。

推荐第6篇:《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编号

题目:《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科目: 数 学

学校: 鹤峰小学

姓名: 郑 国平

联系电话:13996543378

《分段计费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练习四第6~9题。 学情分析

本堂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虽然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租车费计费特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学会用“分段计算”和“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情境,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先假设再调整“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坐过出租车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让学生说一说) 师:看来,同学们虽有坐过出租车的体验,但对出租车的计费方法了解得并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解决出租车计费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分段计费问题) 【设计理念】: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行驶6.3千米要付多少钱? 师:这里让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 生:行驶6.3千米要付多少钱?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呢? 学生说一说。

师:也就是要知道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师:怎样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画图演示一下。先画

一条横轴表示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再画一条纵轴表示坐车所付的费用。“3 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自己理解的意思。) 师:(动态演示)非常好,比如行驶1千米要付几元?行驶2千米呢?行驶2.7千米呢?3千米之内7元包括3千米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也就是说从起步开始,只要不超出3千米就付7元。 师:如果行驶4千米又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5千米呢? (学生思考回答) 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又该按多少千米来付费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真棒!不足1 km按1 km计算,也就是说我们要采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乘客的问题吗?

2、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教师巡视辅导,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法一:分段计算 3千米以内的费用: 7元

超出3千米的费用: 1.5×(7-3)=6(元) 总共要付的费用: 7+1.5×(7-3) =7+1.5×4

=7+6

=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 (着重让学生说说每步算式的意义) 师总结:所付的费用=前段的费用+后段的费用。我们把这种算法称作“分段计算”(板书)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做对了吗。(动态演示过程)看来这位同学计算的是正确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像,你发现出租车费与行驶的里程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师小结:出租车费是随着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越多,出租车费就越高;3千米以内7元不变;超出3千米,每千米都要加1.5元。同学们看这个图像像什么?(生回答)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价格阶梯。像出租车这种计费方法我们叫做“分段计费”。(板书:分段计费) 师:同学们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解决了乘客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思考) 师:我们能不能全程都按1.5元算呢?(学生思考,预设学生回答可能行,可能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图像,) 师:假设全程都按1.5元/km来算,7千米就收10.5元,比原来少了2.5元。请同学们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图像,到底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学生通过对比两个图像找到问题根源:收费标准3千米以内收7元,如果按1.5元/km来算,前3千米只收4.5元,少收了2.5元) 师:少收了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假设:1.5×7=10.5(元) 少算:7-1.5×3=2.5(元) 调整:10.5+2.5=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先假设再调整”.(板书 解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同学们能理解这个解题方法吗?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老师根据信息逐步画出“函数图像”,数形结合,使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意思。通过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段计算”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验证把“函数图像”补充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思考出租车费与行使里程数之间的联系及变化情况。通过两个图像之间的对比讲授“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及问题根源:问题出现在前3千米以内的收费上面。如果按1.5元/km来算,前3千米只收4.5元,少收了2.5元,少收了要加上。这样能更直观的理解、分析题意。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师:除了出租车费是分段计费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呢? (1)出示练习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某市电力公司为鼓励节约用电,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电费。150度以内的每度电价0.56元,超过150度的部分每度按0.85元计费。

小可家上个月的用电量为168度,应缴电费多少元? (2)汇报解答结果,全班交流,分享思路,对比思考。

①、探寻用“分段计算”的 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律。

师:回顾用“分段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段费用

②探寻用“先假设再调整”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律。

师:回顾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A、先假设都按后段的收费标准来算。

B、再看如果这样算,前段是多算了还是少算了。 C、少算了就要加上,多算了就要减去。

2、运用拓展,完善认知。

六(1)班35名师生照合影。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钱? (1)让学生自己整理信息、理解题意,明确“分段计算”要分哪两段计算?要分价格表中的定价和后面加印的照片的钱两段。

(2)汇报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算理。全班交流,分享思路。

3、课堂作业

(1)、邮寄信件,资费按信件重量收取费用,与邮寄距离无关,不分省内省外。同样的信件,北京寄天津,哈尔滨寄海口资费是一样的。国内信件,重量在100克以内,每20克是1.2元资费,不足20克按20克计算,超过部分按每20克1.5元收费。张明要寄给弟弟一封信件,重量为115克,他应付多少钱?

(2)、某市宽带上网的收费有流量方式(按在网上所接收和发送的信息量收费)、时长方式(按在网上的时间收费)等几种不同的方式.其中流量方式的收费标准是:基本月租费75元,赠送900M(M是信息量的计算单位)流量(即每月流量在900M以内的不再收费)超过900M的,超过部分按流量收费,超过部分每M收费0.5元.李叔叔上个月共用流量1200M,他应支付多少流量费用?

【设计理念】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开始设计的练习是基本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巩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而后面的练习题是有深度的。这道题在用“分段计算”方法解答时,与前两道题没有不同。但在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上设置了障碍,难点在于前3千米不是少算而是多算了,前段多算了怎么办?要加上。根据学生的计算过程逐步演示图像,找到与前面两道题的区别,从而完善这类题的认知。

通过再次的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梳理知识点。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分段计费”问题蕴含的规律,找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一种是“分段计算”,另一种是“先假设再调整”。同学们学得很好。

【设计理念】:通过总结梳理知识、内化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

分段计费问题

一、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段费用

二、先假设再调整

推荐第7篇:《趵突泉》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趵突泉》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趵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趵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里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南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 / 4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

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

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2 / 4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

四、

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

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

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哪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趵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趵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3 / 4

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

4 / 4

推荐第8篇:分段函数的教学反思

分段函数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在教学引导、自学、归纳、探究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构思设计,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类比自学,大胆探索。教学实践与教学设计基本符合。

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才会有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可能.本节课我设计了“王师傅一家洛阳一日游”的活动,再精心设计了“旅游全程中的数学”问题,并且层层递进,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章节衔接,学生通过身边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实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而且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因此我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培养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功感”来完善自我。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时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一些启发,少一些限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开展“互改互评”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快乐中学习。

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活动充满探索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大胆猜想、乐于探究的良好的品质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推荐第9篇:《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分段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卷”;能正确读写“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屏障、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播放一些风景胜地的图片,(红叶似火的香山,峰峦雄伟的泰山,神奇峻秀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波澜壮阔的大海,幽深壮美的三峡)让学生初步感知祖国河山是如此多娇。

师谈话:同学们看了录像,有很多同学又喜欢去旅游,到过很多地方,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景色优美壮观。有无数名山大川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祖国大地上。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以山水秀丽闻名的广西桂林去旅游,欣赏那里的秀丽风光,好不好?请同学们边听朗读,边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看图、欣赏、理解、学文

的确,桂林山水非常美,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美景的?

1、学习第二自然段。(1)初读,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学生质疑。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提出来与同学交流。 (2)观察,以说代读。

出示漓江水的图片。出示:静、清、绿画面各一幅,指导学生具体观察漓江水的特点。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水的特点说具体。

1 / 4

(3)精读,理解重点。

勾画书上具体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反复读,找出重点词语体会漓江水的美。理解句子:“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作者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师小结:作者把水比喻成无暇的翡翠,写出了水的颜色,是闪光的绿、透明的绿、迷人的绿、醉人的绿,贴切而精妙,这不仅仅只是比喻漓江水的绿,也是对漓江水“静、清、绿”三大特点的综合描绘,使我们对它的爱幕之心油然而生。

(4)深读,相互交流。

讨论: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改一改,好不好?为什么?

比较句子具体描写的好处(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自读句子,交流所得。

(5)品读,充分感悟。

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轻声读、个别读、集体读、闭上眼睛试背)

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

本段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

2、总结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刚才我们学第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师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出示学习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思考:

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抓住了哪些特点怎样写具体的?(分组讨论) 让学生直观感受山的奇异、秀丽、险峻。根据课文结合画面,汇报讨论结果。学到这里你想对桂林的山说点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山的特点。桂林的山奇异到山山不同,峰峰各异,秀丽得像苍翠壮美的屏风,像新生的竹笋;危险得叫人简直不敢站在它的下面,兀立的怪石好像时刻会栽倒下来。(指导学生入情朗读)

2 / 4

3、学习第四自然段。

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都那么奇特,那么美,如果把它们合二为一,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范读,生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齐读

一、二两个分句,想想“这样的山”,“这样的水”指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出示:山围绕水,水倒映山的画面,让学生理解山水交融的景象。

那么桂林山水的迷人之处就只表现在这些地方吗?出示: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桂林山水之美所表现的地方。

作者游览了桂林山水,他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4、学习第一自然段。

正因为这里山美、水美,山水交融,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一,所以,人们都赞美地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什么意思?“甲天下”呢?人们为什么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小结,回归整体

学生看着板书总结:因为作者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才乘船去游览,然后,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写出作者的感受,这里确实美,美如画,不愧为甲天下的美称,前后照应,结构十分完整,作者是采用什么结构来描写的?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运用“总——分——总”的结构,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迁移训练,发散思维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作者根据它的特点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看法。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名胜数不胜数,现在你们都是小诗人,请把你知道的风景胜地根据它的特点也写一首小诗。(交流学习)

五、说话练习

桂林山水非常美,我最喜欢( ),因为( )。我真想( )。

3 / 4

结束语:同学们,桂林这里之所以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因为桂林的人民保护好了桂林的山水,中外游客珍爱桂林山水。我们要热爱她,保护她,让我们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秀,水更清。

4 / 4

推荐第10篇: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分段

篇1: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象,体会课文描写的壮丽景观,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 ) 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篇2: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一、教材分析: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证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又用排比句式把雅鲁藏布大峡谷气势非凡的自然景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读完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这篇文章容易理解。因此为了丰富课堂,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与媒体资源播放。

三、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六、教学准备:媒体资源(ppt、动画)、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角度)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

2.检查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4..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5.:(ppt展示图片资料)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与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 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

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长

46、3千米??”(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拓展实践教师放雅鲁藏布大峡谷视频,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六、作业布置:

1、掌握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一、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二、学写提纲

三、教师总结(略)

七、版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奇:

1、大拐弯的神奇(传说)

2、长、深、窄(世界之最)

3、自然博物馆

4、最后一块秘境 篇3:雅鲁藏布 大峡谷教学设计.doc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东营区实验学校 执笔人:李艳丽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学习本篇课文教师应做到: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读罢此文,犹如走进了神奇美丽的画卷之中,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在阅读中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课文,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

2、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演读课文)

一、赏乐激趣,导入课题

1、听歌曲: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让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

2、学生汇报:

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 的足迹,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书课题:雅鲁藏布大峡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美丽的歌词,动人的曲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进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2、检查预习情况:抽查生字词认读,抽读课文。

3、说一说:听了看了这些资料,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4、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壮丽:2自然段。奇异: 3、4自然段。)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与理解;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引导与点拨、对学生独特感受的珍视与鼓励,更有助于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

三、借助媒体,学文赏景

(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师:欣赏完美丽的峡谷风光,来看看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和优美的词句描写它。

1、指读2自然段:

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

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小组合作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合作交流,依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同作者产生共鸣。)

四、自主朗读,体会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下面就分小组开个诵读会,把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读给同学听,从读中细心体会作者描写的方法和表达的情感。

2、学生分组诵读并谈体会。

3、交流发言。

4、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放“雅鲁藏布大峡谷”课件,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5、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呢?齐读第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阅读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读、议等形式的对话,在对话中,学生思考,行动、探究,争论,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

五、总结全文

附:【资料袋】

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雅鲁藏布江下游,江水绕行南迦巴瓦峰,峰回路转,作巨大马蹄形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谷。1994年,中国科学家们对大峡谷进行了科学论证,以综合的指标,确认雅鲁藏布干流上的这个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

附: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huìshān màizhǐ chǐkān chēng () () () ( )

xiá gǔ měi yù rén jì hǎn zhì

( ) ( ) ( )

juān juān xì liú bù róng zhì yí

( ) (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玛( ) 滔( ) 卉( ) 涓( )

吗( ) 稻( ) 奔( ) 捐( )

拔( ) 狭( ) 姿( ) 愧( )

拨( ) 峡( ) 资( ) 槐( )

三.扩句和缩句:

扩句:列车开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 真不愧 植物类型博物馆 和 动物王国 的美誉

五.把下列词语按顺序重新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写出来

1、青松 一样 在 哨兵 山崖上 屹立

2、爸爸 在 黄沙 的 工地上 弥漫 战斗 一直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完善文章题目 愚人____瓜

有一个人吃西瓜,不小心,把西瓜子(吞、咽)到肚子中去了。他非常惊慌,不知 怎样才好。

他担心,西瓜子在肚子里出了芽,长了枝叶,还要蔓藤开花,慢慢地结成西瓜。西瓜越长越大,准要把肚子(顶、弄、胀)破! “唉!不得了!这„„怎么好呢?”

他越想越怕,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一天天消瘦下去了。

他去请医生看 把病因讲给医生听 医生听了 在心里暗暗好笑 (却 就)一本正经地对他说 你的病好医 我给你吃一点药 把西瓜子化成气[]放个屁 []没事了

他吃了医生的药,放了个屁,真的一切都好了。

1、()中选取合适的词,在合适的词下划线。

2、在两个[]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给第5小节加标点

4、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合适的字,把题目“愚人__瓜”补充完整。

5、“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以换成下面的哪一词?用“__”划出来。

(1) 日夜不安(2)寝食不宁(3)废寝忘食

6、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愚人的“病”好了,是因为__________。

【试题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ā huì shān mài zhǐ chǐ kān chēng (花卉)(山脉)(咫尺)(堪称) xiá gǔ měi yù rén jì hǎn zhì

(峡谷)(美誉)(人迹罕至)

juān juān xì liú bù róng zhì yí

(涓涓细流)(不容置疑)

二、比一比,组词语

玛(珠穆朗玛)滔(滔滔)卉(花卉)涓(涓涓细流)

吗(干吗)稻(稻子)奔(奔向)捐(捐献)

拔(拔地而起)狭(狭长)姿(姿态)愧(愧对)

拨(拨开)峡(山峡)资(资产)槐(槐树)

三、扩句和缩句:

扩句:列车开动了。

长长的列车在风雪中缓缓地开动了。

缩句:星期天,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

学校举行运动会。

四、下面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许多珍贵的林木和花卉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野生动物攀援穿梭其间,真不愧“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五、把下列词语按顺序重新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写出来 1.像青松一样在哨兵山崖上屹立

哨兵像青松一样屹立在山崖上。

2.爸爸在黄沙的工地上弥漫战斗一直 爸爸一直战斗在黄沙弥漫的工地上。

六、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完善文章题目愚人吃瓜

有一个人吃西瓜,不小心,把西瓜子(吞、咽)到肚子中去了。他非常惊慌,不知怎样才好。 他担心,西瓜子在肚子里出了芽,长了枝叶,还要蔓藤开花,慢慢地结成西瓜。西瓜越长越大,准要把肚子(顶、弄、胀)破!

“唉!不得了!这„„怎么好呢?”

他越想越怕,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一天天消瘦下去了。

他去请医生看,把病因讲给医生听。医生听了,在心里暗暗好笑,(却 就)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的病好医,我给你吃一点药,把西瓜子化成气,[然后]放个屁[就]没事了。”

他吃了医生的药,放了个屁,真的一切都好了。 1.在()中选取合适的词,在合适的词下划线。 2.在两个[]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3.给第5小节加标点

4.据文章内容,用一个合适的字,把题目“愚人__瓜”补充完整。 5.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可以换成下面的哪一词?用“”划出来。

(1) 日夜不安(2)寝食不宁(3)废寝忘食

6.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明: 愚人的“病”好了,是因为精神上消除了恐惧。

第11篇:五年级《分段计费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们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关系和解决经验的问题,理解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基于教学。

成功:

1.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理解。在实施例9的教导中,可以应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一种是子计算方法,另一种是假设重新调整方法。分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意义,以便正确列出公式,学生更容易掌握,反馈效果更好,通过回顾问题解决策略,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成本。并假设重新调整方法也可以使用线图来帮助学生明白,当整个单元的整体价格,会有更少的成本的问题,也就是成本的成本= 2.标准的回答步骤,有利于学生分析。

分割方法的步骤可以如下:早期成本:$ 7 成本:(7-3)x 1.5 = 6(元)

应付费用:7 6 = 13(元)

假设步骤调整如下:假设成本:7×1.5 = 10.5(元)

调整成本:7-3×1.5 = 2.5元 )

应付费用:10.5 2.5 = 13(元)

通过标准化答案的步骤,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表达的含义,不仅知道该怎么做。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喜欢子计算方法,假设调整方法学生仍然觉得难以理解。

不足:

1.对于计费标准在3公里内,7元教学教学不到位,这是很好的理解,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2.对学生答案的一些步骤不清楚,特别是上一部分项目中的部分直接通知费用,有些需要计算。

重新教学设计:

1.注意解决问题步骤的写作标准。

2.加强起始价解释,即1公里,2公里,3公里是7元。

第12篇: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分段整理

一、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用画正字法有序的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看!学校鼓号队在表演!精彩吗?服装漂亮吗?想参加吗? 参加就要购买队服,你穿多大的?

2.这位同学(小个子同学)的衣服穿在这位同学身上(大个子)合适吗?反过来呢?

所以购买服装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的?(也就是身高决定的) 3.指明问:你的身高是多少?还有1()1厘米的吗?……

二、教学新课 1.数据的分段整理

1 (1)那是不是要给每个厘米数都做一种衣服呢?131厘米做一种,132的做一种,133的做一种,……?为什么不用? 看看服装厂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出示: 小号:120—129厘米

中号:130—139厘米

大号:140—149厘米

问:服装厂生产了几种不同规格的队服?什么身高段穿什么号? (小号:120—129cm 中号:130—139cm 大号:140—149cm)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分段后比较方便,揭示分段) 追问:你的身高是多少?归在哪一段?穿什么号? (2)出示记录表

这是老师收集学校鼓号队队员身高情况。

问:帮老师看看,小号买几套,中号、大号呢?看不出来怎么办? 学生交流方法。

(3)引导学生整理数据。

指出:可以把记录单上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问:用什么方法来整理数据呢?为什么选择画正字?(更清楚) 追问:数据很多,画正字的时候要什么?(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各自统计,教师巡视。

指导:暂停,你整理到哪个数据先做个记号。

指明学生演示:这位同学是怎么分段整理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有没有更好的做法?

2 (按优化的方法继续统计)

交流统计的结果:统计正确的请举手,出错的同学知道自己错在哪吗? 2.制作统计表

(1)问:能不能把你们这张图表直接交给服装厂?(太麻烦了)还要制成统计表!(板书:制表)

要求: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入表格

(二)中。

(2)这里的合计40人是怎样得到的?它和哪个人数一样?如果合计不是40说明什么?所以表中的“合计”起着什么作用?(①反应总人数 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3)追问:这张统计表还缺什么? 3.分析数据

(1)完成了身高情况统计表,从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问: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3)指出:通过统计表可以分析解决问题。 5.对比记录单和统计表:哪张表格看起来更清楚?

指出:每个人的身高只是独立的原始数据,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段整理统计!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

生活中有许多需要分段处理的例子,你能找一找吗?

(根据年龄,分成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和中年;根据跑步时间,

3 评价跑步成绩优秀、达标和不达标;根据空气污染指数,评价空气的好坏情况;……)

出示图片,阅读“你知道吗”!

清新的空气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就非常有必要!评价空气质量用空气污染指数作标准,它是怎样分段说明空气质量状况的?

出示想想做做2表格。

(1)这张表格中的数据是反映什么?(47个城市同一天的空气质量情况)

这些数据要分成几段?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画正字”:四人一小组,一人报,一人检查,两人画正字;并填写数据制成统计表。 (3)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4)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5)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2004年4月30日

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 2.想想做做第3题

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

这张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什么?(同一个城市不同时间的空气质量情况)

(1)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

4 每天都这样吗?

(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 (2)根据这些数据,分段整理并完成统计表。 (3)你能评价一下上海2004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

结合这两张表格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四.课堂总结

1.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机动

你们对自己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给自己的表现打一个分数! 说明:如果我们把90~100分评为满意,60~89分评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评为不满意,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 指出: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更简便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用(举手)! 板书设计: 数据的分段整理

①分段

整理—— 不重复、不遗漏 ②制表 ③分析

第13篇:《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虽然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日常生活中“水费、电费、话费、车费”等很多实例学生们都有所接触。同时这类题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学后能常有所用的知识,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欲望的。

成功之处:

1.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便于学生理解。

在例9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一种是分段计算法,另一种师先假设再调整法。分段计算法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正确列出算式,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反馈效果也较好,通过回顾解题思路使学生清楚知道: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端费用。两种方法对比,第一种方法学生容易理解。

2.规范答题步骤,利于学生分析。

我要求学生在每一步算式前加上简单的小标题,就使得学生明白每一步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段计算法的计算如下:

3km以内:7元

3km以外:(7-3)×1.5=6(元)

应付费用:7+6=13(元)

先假设再调整法步骤如下:

假设费用:7×1.5=10.5(元)

调整费用:7-3×1.5=2.5(元)

应付费用:10.5+2.5=13(元)

不足之处:

对于计费标准中的3km以内7元的教学讲授不到位,以为学生很好理解,但实际并不是这样。练习中的水费题,收费标准12吨以内每吨2.5元,学生惯性思维,认为是12吨内2.5元,导致出错。今后教学中要注意与出租车收费的不同与相同之处,通过类比升华,让学生学会解此类题。

课后翻看作业本发现,这节课除了教会学生“分段计费”的方法外,还忽略了“让学生自主读题”的训练。面对更多的文字时,他们是否能自主读题、理解题意?还是一个未知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此类题,更得像新教材的改编意图一样,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技能和方法,这远比知识点的掌握更为重要!

第14篇:学记分段

其第1至第3自然段,為第一個大的部分。本部分從辦學人的國家統治者需要“化民成(易)俗”,求學的學生需要“知道”,教學的教師需要學“至道”等三個方面,回答了為什麼要辦學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 其第4至第6自然段,為第二個大部分。本部分以國家所辦的“學”,即大學為例,從“大學之道”,即入學、考試制度與培養方式和培養目標;“教之大倫”,即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一些大的原則;“大學之教”,即教學安排的原則與對學生學習的要求等三個方面,在一些重要環節重大原則問題上,回答了如何辦學的問題。 其第7至第13自然段,為第三個大部分。本部分從批評當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病入手,在總結教學成功與失敗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一係列嶄新的教育教學思想原則和方法。如“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易,開而弗達”,這種比較成熟的啟發式教育教學思想原則;“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即將心理學引入教育學,重視學生學習心理健康的思想;“其言也,約而達,微而臧(彰),罕譬而喻”,即教師教學語言運用的原則,以及教師自身必具的學術素養,從而回答了教師怎樣教的問題。 其第14至第20自然段,為第四個大部分。本部分自“嚴師”,即尊敬老師始,接著係統地講述了“善學”、“善問”、“善答”的“進學之道”,即提高學習效果的方法;肯在打牢基礎方面下功夫的“有志于學”的學習態度;為進一步深造提高,學會“比物醜類”,即從不同事物的類比中,概括出其起支配作用的因素,也就是通過邏輯推理獲得新知識的治學方法,以及“知本”、“務本”,即明確學習的目的,不被社會不公的現象所動搖,並為此循序扎實地去做。緊扣學生學習過程中關鍵環節,創造性地回答了學生如何學的問題。 這個《學記》內容梗概,是我們正確通向《學記》這座教育理論寶庫的路線圖,順利打開這寶庫大門的金鑰匙,敬請網友注意。 ” 教学为先 第二段中的“玉不琢,不成器”把人的素质或资质比喻为未经琢磨的玉,颇具有性善说的味道。作为教育对象,“人不学,不知道”是指统治阶层中人和普通平民都需要受教育,即都需要“知道”。而“道”在《学记》中是指封建社会的政治和道德规范。

“教学相长” 同前两段一样,第三段也揭示了教育的作用。但前两段是从政治上,而这一段则强调受教育者的个人学习实践;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领会到接受教育对自己身心修养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从而调动其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正业”“居学” 作为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表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及其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活动——教,又有学生的活动——学;既有课内任务,又有课外任务;学生既有紧张的学习,又有适当的休息。尽管那时候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的教学时间(例如课时)和教学空间(例如课堂)概念。本段的思想核心,是教师与学生的配合,教与学的配合,课内与课外的配合。“时教”要求教师认真授课,“居学”则要求学生自觉学习,二者互为前提条件。就是说教学任务必须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积极参与下,才能顺利完成。“时教”与“居学”又构成了教学过程中有张有弛、有劳有逸的一对矛盾。

“使人”“由”“诚” “教人”“尽”“材” 《学记》中第十段主要是批判注入式教学方法。注入式的缺点,在于不重视教学节奏,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包括生理、心理与学习的承受能力,如本段中所说“不顾其安”、“不由其诚”、“不尽其材”。他所引起的不良效应,首先表现在“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对教师来说,也就白费了精力,尽管他主观上想把学生教好。 “君子之教,喻也” 这一段阐述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学习知识与学习态度、感情、意志的关系,在方法论上体现出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揭示了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了灵活的教学方式。这对于启发式教学来说,才算是“启”得有方,“发”得到位。在第十三段中。作者主张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做到“顾其安”;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做到“由其诚”;主张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做到“尽其材”,尽可能把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出来,这对于发展学生智力是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必也其听语乎” 这一段主要讲教师。全段贯穿着教师应起主导作用的精神。上一段中“善待问”的“待”主要是善于对待学生的问;教师回答可多可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多动脑筋。“问”作为认识范畴和教育范畴,对于激发学生“学然后知不足”、教师“教然后知困”具有重大意义。学生通过问,就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到来;再问,又解决了新的矛盾。如此不断往复,达到认知的深化和学业的提高。 “可以有志于学” 《学记》中第十二段是来自历史生活的实践,即使此时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存在着对立,但是体力劳动者一代一代相传的生产劳动技能,也理应作为良好的教育经验来看待。“为裘”、“为箕”以及“驾马”,根据后人的解释,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第一,人的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依靠后天习得,经历世面,增广见闻。第二,知识经验靠长期积累。第三,着重基本训练,从模拟到实物操作。第四,学习过程要从易到难,又粗入精,循序渐进。第五,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第六,教者示范诚然重要,却贵在学者亲自实践。

第15篇:文章如何分段

任何文章都要分成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内容和中心,它就像一座摩天大厦,是由各个楼层组成的;它就像一个超市,是由各种商品组成的;它就像一台电脑,是由各种零部件组成的。

段落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若干个句子组成的,各个句子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更完整的意思,形成一个段落。

文章如何分段,有几个标准,几个准则:

1、以所写事件的过程分段,就是以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来分段。

2、按时间顺序分段,先发生的在前,随后发生了什么,接着发生了什么,最后发生了什么,依次写下来。

3、按所写事件的地点分段,将在甲地发生的事独立成段;再将在乙地发生的事分成一段;在丙地又发生的事,也分成一段„„

4、按人物的活动情况分段,将各种情况分成独立的段。

5、按场面的变化,场景的变化做为分段依据,尤其在写参观记游记时,随着所站位置的变化,所见到的景物也在变化,所以要分段写。

6、作者描写角度的变化也是分段依据。以这个角度写某件事、某个人、某个景要分成段,换另一个角度,还写同一个人、同一个景,当然也要另外分成段。

7、在叙述中穿插了较长的抒情或议论,可以独立成段。

另外,除了这七个原则以外,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对分段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我们掌握分段的原则是很必要的。一篇文章的好坏与分段是否成功有直接关系。分段正确,文章的层次感就强;分不好,文章就像一团乱麻,读起来理不出头绪,分不清轻重。分段的知识和技巧决定了结构,直接关系文章的布局成败。

现在很多同学的作文不论什么内容,不论多少文字,统统都是“三段论”,一律以“开头”、“中间”、“结尾”为依据来分段。我们说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中间”部分是很庞大的,它包括好多内容,怎么能统统放在一个段落里呢?学会分段,走出“三段式”的怪圈,增加文章的层次感是当务之急。

第16篇:小学 分段教案

一、知识点概述

同学们,上一讲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状物文章中的状物方法”。 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讲《变了一个指头以后》的故事:“变换手指”是美术史上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五代时期的西蜀有位画家叫黄筌,他从小喜爱绘画,十七岁就当了西蜀画院里的画师。他向当时不少名家学习,吸收各家的长处,融会贯通,大胆创新,因而在绘画上有很大成就。

有一次,西蜀后主王衍叫他去宫里欣赏吴道子画的钟馗(kuí)。吴道子是唐代画家,被后世推崇为“画圣”。他画的钟馗用右手食指在挖一个小鬼的眼睛,活灵活现,威严有力。王衍端详了一会儿,对黄筌说:“用食指挖鬼的眼睛不如用拇指有力量,你按我讲的画一幅吧。”黄筌接受任务,认真地画了一幅送到宫里。王衍看见画上的钟馗倒是改用拇指去挖鬼的眼睛了,但黄筌把钟馗的整个身体姿势也改变了!和吴道子的原画大不相同。王衍立刻拉下脸孔,严厉地责问道:“我只叫你改动一个手指,你为什么连姿势也改了,这不是有意违抗我的命令吗?”看见“皇帝”变了脸,周围的人都替黄筌捏了一把汗。谁知道黄筌神色自如,从容答道:“吴道子所画的钟馗,眼神、意思全在那个食指上,现在,我画的钟馗,眼神和意思都在拇指上了……”王衍虽是个荒淫无度的家伙,但却懂得一点艺术,听了黄筌的话,马上明白了:一个指头的动作和全身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只改变一部分而其它部分不动,那么,画就不完整,不会有力量了。他把吴道子的画和黄筌的画放在一起,比较一番,连连点头,说:“有理,有理!”

的确,任何优秀的艺术品都是完整的、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这个道理。写文章是这个道理,阅读别人的文章也要明白这个道理。文章中的每个段落、层次,都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只有弄清了每篇文章的内在联系,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分析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给文章划分段落。

文章总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写下来的。能把每一部分区分开来,就可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我们一般说的段,主要指自然段,就是在文章中,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书写,在形式上独立存在的段落,也称小节。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重要的段,那就是文章的意义段,就是在意思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又称结构段或逻辑段。我们所讲的“分段”,就是指划分文章的意义段。

你会给文章正确分段吗?给文章分段,可以帮助你了解文章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弄清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条理,了解文章的结构,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同时,分段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思路,学会组织和安排作文材料,提高作文能力。

正因为给文章划分段落,可以使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弄明白文章的层次结构,掌握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读懂全文,我们就有必要学习分段的方法。有的文章本身就有段落划分的标志,有的用空行间隔来表示,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用序数间隔来标明,如《小英雄雨来》。但是,在课本中标明了段落的文章并不多,那往往都是些篇幅很长的文章,其他的文章还得要求我们自行分段。

划分段落虽无固定模式,但也有可以遵循的规律,要把段落划分得准确,就需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划分段落练习。

划分段落一般有四个步骤:

一读,就是通读全文;

二想,就是想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归,就是把内容同一或关系密切的自然段归并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意义段;

四查,就是检查各段段意与全文中心联系起来看是否吻合,再把各段段意连起来看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的整体。

划分段落的方法有纵向分段法和横向分段法。

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纵向分段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1、按照时间的推移划分。

这一类文章,作者在每个段落的起止处往往都交待了时间。划分段落时,要抓住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作为分段的依据。出现了几个不同的时间就分为几段。但要注意,并不是每见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就把课文分出一段,应以较大的时间变化为标准。有些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语句写得不够明显,还应理解语句的意思,从中看出时间的变化。

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将全文分成四段。但从时间这条线索,也比较好划分。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这次战斗的目的;接着写天还没亮的情景;然后写中午发生的情况;最后写黄昏时候,我军把敌人全部歼灭的情况。因此,按时间的推移,可以把文章分为四段。文中有明显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划分段落。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天还没亮”“中午的时候”“黄昏时候”。

还有许多写景的文章也是按时间的推移描述的。如《观潮》一课先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然后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按照时间的推移全文可分为四段。又如《第一场雪》这篇课文,先写下雪前天气的变化;再描写下雪时的景色;然后写雪后的景象;最后写作者的联想。可以按照“下雪前——下雪中——下雪后——联想”这样的顺序把课文分为四段。再比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来写的,因此,也可按时间的推移划分段落。

我们再来读读《有志者事竟成》这篇短文:

有一年疾病流行,华陀亲眼看见许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华陀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陀拜了师,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心侍候他们吧!”华陀一面耐心地侍候病人,一面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情况。因此,在三年里头他懂得了不少病源、病理和用药方法。∥

三年过去以后,师傅要他学些医书、药典。从此,华陀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地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三年。一天,华陀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华陀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笑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责怪华陀不懂医道。就在这时,师傅忽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陀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得不佩服华陀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陀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文章通过华陀学医这一典型故事的叙述,阐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深刻的道理。围绕华陀学医,例文写出了六年时间里的变化。表明时间的词语有“有一年”“三年过去以后”“暑去寒来,又是三年”这三处,它们分别出现在第一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的开头。按时间先后顺序的提示,我们可以把短文相应地划为三段。

2、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情节比较集中、故事性强的记事文章,一般来说,事件的过程,也就是起因、发展、高潮及结局大都写得比较完整。作者在写作时对事件几个部分之间的过渡,也都会有个安排,或是时间,或是地点,或是人物,或是景物。只要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就不难把握。

例如《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先写泸定桥是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然后写红军与敌人抢时间,赶在敌人援军之前到泸定桥;接着写红军夺下泸定桥;最后写红军通过泸定桥,继续北上抗日。课文围绕飞夺泸定桥这件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因而可以把文章分为上面这么四大段。

我们再来阅读下面的短文《亲口尝一尝》:

红军来到一座草木茂盛的山脚下。大家采了许多灰灰菜。这是同志们在长征途中经常吃的一种野菜。∥

灰灰菜要下锅的时候,贺龙来到事务班。他抓起几棵灰灰菜,仔细地看了看。

“事务长,这种野菜吃得?”贺龙问。

“吃得,吃得。吃过多次了,没有毒。”

“还是小心一点好,先别下锅。”贺龙说着,拿起一棵灰灰菜亲口尝一尝,感到特别苦。他咽了下去后,又拿起几棵灰灰菜来,仔细地观察,终于发现了这种菜与以前吃的灰灰菜叶子很相像,但根部多了一些细毛毛,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贺龙怕这种野菜有毒,又吩咐道:“先别下锅!”∥

这种野菜果然有毒!过了半小时,贺龙就呕吐起来,脸上的颜色也变得难看。“贺老总吃野菜中毒了!”同志们急忙找来了卫生员。好在贺龙吃得少,没有过多久,他就渐渐恢复正常了。∥

幸亏贺龙亲口尝了尝这种野菜,使部队避免了一场食物中毒事件。从此,事务长把检验野菜的关把得更紧了,经常亲口尝一尝。∥

例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作者首先交待了事件的起因:部队采了许多灰灰菜,准备煮了吃;接着写了事件的发展:贺龙担心这种野菜有毒,便亲口尝尝;然后再把事件推向高潮:贺老总中毒了!这种野菜果然有毒。最后写出事件的结局:部队避免了一场食物中毒事件。因此,文章可分以上四段。

横向分段法一般说也有两种:

3、按空间的位置转换分段。

按空间的转换来安排材料,这也是作者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一般来说,采用这种写法的,在每个部分的开头往往交代了地点。有些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明,但稍加留心,也不难看出。

这种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划分的方法适合于地点、场景变化为线索的游记、参观访问记等文章。如《长城》这篇课文,先写远看长城的样子,接着写近看长城的构造,又写站在长城上看到长城样子及作者的联想,最后是作者对长城的赞美。按照观察点的不同可以把文章分为四段。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是按游览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交代了游洞的时间和目的,然后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来记叙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因此,按地点位置的变化可将本文分作六大段。

按空间位置转换分段,就应把文章中标明地点的词语找出来,看看哪段地点变化了,就另分一段。凡各段中都有或者隐含标明地点的词语的文章,可用这种方法分段。例如《电子娃娃乘车记》:

星期天,我上阿姨家去玩。忽然想起叔叔送我的电子娃娃,对!把她也带去,让阿姨看看。这个电子娃娃个儿很大,活像一个小毛头。它肚子里装着一盘录音带。嘴上叨了个奶头,奶头一拔掉,就会哇哇大哭。我可喜欢她啦!可是,我已经是个大孩子啦,抱着娃娃在路上走,怪不好意思的,于是,我找了一条纱巾,盖在娃娃的身上就出门了。∥

我抱着娃娃挤上21路电车。车厢里乘客多极了,大家挤来挤去,一下子,娃娃嘴里的奶头掉了。

“呜哇,呜哇……”娃娃放声大哭起来。我吓得连忙弯下身子,寻找娃娃嘴里掉下的奶头。

“谁让个座位给抱孩子的小妹妹坐?”售票员阿姨亮开嗓门喊。这时,有几位乘客立即起立让座。我刚捡起奶头,就被一位阿姨拉到她的座位上去了。

“你妈也真是的!”阿姨不满地说,“让你这么一个孩子抱着小毛头出来挤车子,出了事怎么办呀?”

“是呀,她妈妈胆子也太大了!”

我不好意思地说:“这不是个小毛头,是一个电子娃娃!”说着,我掀开纱巾,把奶头塞进她嘴里,娃娃这才止住了哭声。周围的人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车厢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到了阿姨家,我把车上的事说给阿姨听,又让娃娃表演了一番。阿姨乐得合不拢嘴,笑呵呵地说:“快让我抱抱这个小客人吧!”∥

这篇文章围绕“电子娃娃乘车”写了三个不同地点:自己家、车上、阿姨家,根据空间位置的转换,可分为三段。

4、按事物性质、特点分段。

这种按内容来分段的方法适合于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或说明一个问题的文章。例如《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叙,赞扬了廉颇和蔺相如的美好品质。文章可按三个小故事划分段落。又如《海滨小城》这篇课文,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大海的景色;第2自然段写海边早晨的景象;第3自然段写沙滩上的贝壳和捕鱼船队的归来。这3个自然段从三方面描写了海滨的美丽景色,因此,归为一段。第4自然段写小城庭院的树多,第5自然段写小城的公园美,第6自然段写小城的街道美。这3个自然段从三方面描写小城的美丽景色,因此,也归为一段。按照不同的内容分段,这篇课文可分为两段。

状物的文章,多半都要写到某一物体的色彩、形态、性能和用途等几方面;写人的文章,常常要刻画人物的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这两类文章,可以按事物的各种性质、特点来划分段落,文章写了几方面的内容,一般就可以分为几个段落。让我们来读下面的例文《马》:

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

它长高了,原来那种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躯体变成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

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

只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

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龄的儿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地奔上峻岭,冲下山坡,越过怪石嶙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ài)道,穿过丛林和谷地。

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铛那样,清脆悦耳。∥

这篇文章写了马的两个方面:躯体形态和酷爱奔跑。根据这两点内容进行归类,文章可以分成相应的两个段落。

在给文章划分段落时还应注意过渡段的归属问题。过渡段在文中兼起两方面作用:承上和启下,究竟应该属于哪一段,这就要看它主要是为了给上文作小结,还是给下文起头。《马》中就有一个过渡段:“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这一切”,是指马的躯体形态,这是承上;为什么“无心顾及”呢,是它酷爱奔跑,这是启下。就这句话来说,主要是用转折的语气对上文作小结,因而应属于第一段。

5、按文章特定的结构分段。

有的文章的结构很清楚。如用“总分”结构写的一般可分为三段或两段。例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采用的是“总——分——总”的写法: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写了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桂林山水甲天下”;第

2、3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第4自然段总起来描写桂林的山水。因此,按总——分——总的方法可将全文分为三段。又如《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也是采用的“总——分——总”的写法:课文先写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建立在共产主义事业之上的,然后分别讲恩格斯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帮助马克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最后总结全文,讲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因此,按照结构可以分为四段:开头总起为一段,中间的分写为第

二、三段,最后的总结部分为第四段。

也有的文章是以回忆式、倒叙式结构写的,例如《灯光》,一般可分为三段或两段;还有的作者已经在写文章时分好了段落,用

一、

二、三……表示,比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还有的用小标题表示,或者空行表示,比如《夜莺的歌声》,这类文章实际上已经帮读者分好了段落。

以上所讲的分段方法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课文,灵活运用。有时同一篇文章可用不同的方法分段。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既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又可以按时间的推移分段。又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被捕前——被捕——法庭上——被害以后)给课文分段,也可以按时间的推移(那年春天——可怕的一天——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给课文分段。

第17篇:醉翁亭记分段习题

1、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作品集为《欧阳文忠公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3、字词:

(一)1环滁:环绕 2林壑:山谷 3尤:特别 4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5深秀:幽深秀丽 6临:靠近7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8 翼然:像鸟展翅的样子。9诸:各个 10作:建造11 泻:倾泻12名之者:命名 13自谓:称,命名 14辄:就 15意:情趣 16得:领..会 17寓:寄托

(二)18:林霏:树林中的雾气 19开:散开 20暝:昏暗 21 岩穴:山谷 22 归:聚拢 23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24 晦:阴暗 25 变化:交替 26芳:香花 27发:开放 28秀:茂盛。 29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30 四时:四季 31 穷:尽

(三)32 涂:通“途” 负:背着。 33伛偻:腰弯背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34应:应答 35提携:指搀扶着走的小孩子。36渔:钓鱼。37为:酿造。38洌:清洌 39杂然:混杂的样子40 山肴:野味。41蔌:菜蔬。 42陈:摆开 43:酣:尽兴地喝酒44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45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46弈:下棋。47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48觥:酒杯。49筹:酒筹,用来计算饮酒的数量的筹子。50交错:交互错杂。51苍颜:脸色苍老。52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醺醺的样子。

(四)53已而:不久。54从:跟从。55翳:遮蔽。56阴翳:形容枝叶茂密。57去:离开 58谓:为,是。 59乐其乐也:以„„为快乐;快乐。..60述:记述。

内容简析:

一、交代亭周围的环境和得名的缘由:

1、写景的顺序,写法,特点、作用?

顺序:空间顺序描写的,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即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层层递进。

写法:动静结合,移步换景的写法。

特点:从大处落笔,文笔简约,层层递进,排遣被贬后的抑郁心情,为下文写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作铺垫。

作用:自然入题,由远而近,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并交代了下文游乐的路线。

2、亭的命名缘由?叙述亭名由来的作用?不道姓名的原因? 太守自谓也。

由述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之间,在于与民同乐,为下文主旨的出现作张本。 设下悬念,为后文设下伏笔。

3、以 “翁”自称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什么?

“太守与„„高”以翁自称,能看出作者历尽沧桑后,对人生和仕途深沉而旷达的复杂感受。

4、出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成语是什么?含义是什么?此句的作用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交代了“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欣赏山水的快乐。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

是破题句,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直抒胸臆,说明了太守真正的乐趣。

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作用是什么?

点明全文主线。写出了作者不与人同的心境。是本文的核心命意。

二、描写山间朝暮四时美景:

1、描绘了几幅图画?按什么顺序?分别是什么特点?

六幅图画。 朝:日出而林霏开;暮:云归而岩穴暝;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以时间顺序,抓住了不同季节不同景物的特点。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总收上文,强调了欣赏景色的乐趣,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被美景陶醉的快乐。

3、写山水美景的作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可以看出太守是怎样的一个人?

(1)作者寄情山水,排遣抑郁,山水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写山水就是写作者的主观情感。寄寓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2)写山水之美就是为了突出山水之乐,表达作者娱情山水排遣被贬后的抑郁之情。

(3)太守是一位虽遭贬谪,却不以己悲,仍奋发向上,勤于政事,心系百姓乐于山水的好官。

4、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思想情感?

悠然自得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三、太守游山的情形:

1、作者勾勒了几幅与民同乐的生活场景?哪幅是核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其作用是什么?目的?

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太守与民同乐,治理有方的社会现实。

写滁人游玩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情欢娱的情形,塑造了太守的形象,从侧面显示了政治清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理想。 目的:铺垫太守之乐,反映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2、滁人兴高采烈出游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放在首要位置?这样写(有什么目的)起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 因为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太守政治清明。

写滁人出游一方面说明了太守励精图治,使百姓富足,生活和乐。另一方面说明太守与百姓同乐,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滁人游能快乐出游说明他们生活安定快乐,这正是太守的政绩,是太守醉与乐的基础。最能反映太守与民同乐的理想,所以放在首要位置。 作用:铺垫太守之乐,反映了太守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好处:以滁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突出太守之乐的内涵。表达了太守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3、太守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说明了太守是一个怎样的人? 就地取材

揭示宴酣之乐来自山水之乐,突出了太守清明节俭,不铺张浪费,不讲究排场,完全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说明太守是清正廉洁的人。

4、“众宾”把酒尽欢,说明太守是一个怎样的人?

众宾客无拘无束,起坐喧哗说明太守平易近人,作风民主。

5、“颓乎其间”表现了太守怎样的情态?体现了太守怎样的心境?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醺醺的样子。 黯然、悲凉的心境

6、太守因何而“醉”?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

(1)醉心于滁州人民生活安定富足;醉心于滁州优美的自然景观;醉心与宾客畅饮的欢娱;醉心于清明和乐的政治局面;醉心于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的实现。

(2)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四、人归宴散

1、本节三种情形的乐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禽鸟之乐在于游人散去后可尽情飞鸣的山林之乐; 游人之乐在于随太守游览山水的情趣; 太守之乐则在于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2、对山水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写山水之乐是为了排遣抑郁、寄情于山水。

写游人之乐是为了表明与民同乐的理想,同时侧面赞美政绩。

写太守之乐意在表明乐的原因和内容,突出与民同乐的主旨。

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体现了太守怎样的思想?

太守政治上遭贬谪,内心抑郁,因而纵情山水。宾客并不知道太守真正乐什么。太守的感情只有他自己才能理解。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4、“人之乐”与“太守之乐”有何不同?是什么关系?

人只知山水之乐,从太守游而乐。太守既知禽鸟之乐,又乐游人之乐,既能同醉,又能自醒,能体察万物,反思人情,还可用文章记述其事。 作者写人之乐是用以衬托太守之乐,层层加高,突出太守之乐的最高境界。太守因见人民快乐而感到快乐。

5、“乐其乐也”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作用)

乐其乐也指的是山水之乐和与民同乐。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太守在公务之余带着宾客在山水美景中畅饮,虽然排遣了抑郁失意的心情,但他的感情只有他自己了解。此句曲折地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其中包含着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和与民同乐。

6、太守之乐“乐”在何处?

乐于滁州人安定富足的生活,乐于滁州优美的自然景观;乐于与宾客畅饮的欢娱;乐于清明和乐的政治局面;乐于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抱负的实现。

7、“醉能同其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点明主旨,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8、醉与乐什么关系?

醉与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乐而醉,醉增其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9、结尾点出作者姓名有何妙处?

用设问道出作者姓名,总收全文,照应前文,解释悬念、揭开谜底,给人以水落石出的感觉。

10、文章中的三种乐概括出来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一是“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是“宴酣之乐”,就地取材,非丝非竹,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以游人之乐为乐。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本文除了表达作者娱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之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出作者不因遭受打击垂头丧气,反映出他旷达自适,有君子坦荡的胸怀和铮铮铁骨。 开放性试题:

1、从作者被贬而作此文,你有何启示?

面对人生坎坷和困境,应该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胸怀,豁达向上,乐观进取,开创自己精彩的人生境界。

2、屈原说:“众人皆醉我独醒”。人若清醒地面对残酷现实,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么作者自称醉翁有何意呢?

以醉的眼光看世界,能徜徉山水中获得回归自然,与民同乐的情趣,起到排解忧患情绪的作用。

3、谈谈你对“句句记山水,却句句记亭,句句是记太守”这一句的理解? 那群山环拱的滁州城,那茂密幽深的琅琊山,那潺潺流淌的酿泉水,那欲翔苍穹的醉翁亭,就像一轴水墨丹青,润泽得满心满眼绿意盈盈,景不醉人人自醉了,非为酒醉,真是被景致撩拨得醉了,这山光这水色这人情这醉态,乃是政治清朗的折射,而这清朗分明是太守的人生答卷,是太守虽遭贬谪仍励精图治的政绩,是太守娱情于山水以排遣抑郁的情感,是太守勾勒的与民同乐土图,所以说“ 句句记山水,却句句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4、结合全文说说醉翁亭给你带来哪些美的享受?

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民俗民风之美。

5、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6、醉翁亭因欧阳修及其《醉翁亭记》而闻名遐迩,有人撰写了一副对联:“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处千载胜景,壮观诱人。你认为吸引众多游客来观览的原因有哪些?

一方面被山水美景所吸引,更重要的是被欧阳修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的乐观豁达,虽遭贬谪却能励精图治造福一方的境界所感召。

第18篇:分段计费练习题

1、某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5 元(3km 以内) 。以后每千米 1.5 元。某人乘出租车行驶14.5km ,需要交费多少钱?

2、照相馆规定,一次性洗 8 张照片收费 10 元,此后每加洗一张多收 1.5 元。小方他们班周 末去科技馆参观,在科技馆门口拍了一张大合照,回来后决定用班费洗出来每人一张做纪 念。他们班一共 45 个人,那么一共要用班费多少元?

3、某市为鼓励市民节约用水,做出如下规定: 用水量 不超过 10 吨, 每吨2元;10 吨以上20吨以内超过的部分收费 4 元/吨 。小明家 8 月份用水 18吨应交水费多少 钱?

4、某市的一种出租车起步价为 7 元,起步路程为 3km(即开始行驶路程在 3km 以内都付 7 元) 。若超过 3km,则每增加 1km 加价 2.4 元(不足 1km 按 1km 计价)。现在某人乘出从 甲地到乙地行驶了14.3千米,应缴费多少元?

5、李叔叔准备用150元去买一袋米和一桶油。到超市一看,大米每袋41.50元,食用油每桶72.40元,李叔叔买2袋大米和一桶油,带的钱够不够用?

6、惠丰小学六一节准备评选200名优秀学生,每人奖一件10.40元的学习用品,校长琢磨这笔花费应该不会超过2200元,对吗?

7、国庆商场搞活动:一个篮球80元,篮球买10送2,学校要买40个,需要多少元?买60个要多少元

8、某城市出租车起价为5元(3km以内).以后每千米1.5元.某人乘出租车行驶5.km需付费多少元?

9、某单位鼓励职工节约用电.规定每月职工用电收费标准为20千瓦以内按0.2元/千瓦计算,超过 20千瓦的按0.50元/千瓦计算。

①现已知某职工某月用电15千瓦,那么他这个月应该交费多少钱?

②另一 位职工因为经常忘记关电脑,用电量达到28千瓦,那么他应该交多少电费?

10、为加强公民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如下水费计费方式: 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2元,超过6吨不到10吨的部分每吨4元,超出10吨的部分,每吨 8元。

(1)某用户4月用水7.8 吨,应收水费多少元?

(2)另一位用户8月用水12.5吨,应收水费多少元?

11、某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3公里以内),以后每千米2元(不足一千米按一千米算),某人乘出租车走了4.8公里,他应该付给司机多少钱?

12、五(1)班46名师生照集体照,照相馆的收费标准是:拍照一次,并送4张照片,收费15元,加印一张2.5元。现在要保证每人有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

13、射洪县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3千米以内4元,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王叔叔乘了13.5千米,应该给多少车费呢?

14、某市电力公司为鼓励节约用电,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电费。50度以内的每度1.8元;超过50度的部分,每度2.2元。

(1)小明家上月用电86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2)小红家上月用电103度应该交多少电费?

15、我市某县城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若每月用水不超过7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1元收费;若每月用水超过7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如果某居民户今年5月共用水15.6立方米,他们应该交水费多少元?

16、照相馆规定,一次性洗8张照片收费10元,此后每加洗一张多收1.5元。小方他们班周末去科技馆参观,在科技馆门口拍了一张大合照,回来后决定用班费洗出来每人一张做纪念。他们班一共45个人,那么一共要用班费多少元?

17、五(1)班46名师生照集体照,照相馆的收费标准是:拍照一次,并送4张照片,收费15元,加印一张2.5元。现在要保证每人有一张照片,一共要付多少钱?

第19篇:《三国演义》分段故事梗概

一、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讲述的是汉末三国时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它是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等方面的斗争故事。

全书在纵向结构上以时间为序;在横向结构上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起来叙述。就作品本身的故事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可分为七部分。

第一至第十四回 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出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了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混战,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主要人物纷纷登场。

二、第一至第十四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请简述桃园三结义

答: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要交代出三个主人公,概述情节)

2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句经典语言。试结合小说内容概述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故事。

答: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出京城,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伯奢家人杀猪待客,曹操怀疑其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并且连外出买酒归来的吕伯奢也一并杀了,在此时对同伴陈宫说出了这句话。 3请简述温酒斩华雄

答: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4请简述三英战吕布

答:吕布在虎牢关斩杀多名联军大将。张飞抖擞精神,来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备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5请简述“连环计”

答:董卓之乱中,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无计可施时,府中歌伎韶蝉应允帮助。王允将貂蝉收为义女,王允先答应将美女貂蝉献给吕布,又将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董卓为了貂蝉而反目成仇,在王允的挑拨之下,吕布终于手刃了董卓。

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高考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点评(江西卷):三国之“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在合与分的轨道中回旋,拉开三国的帷幕。

战争风云,变化多端,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

孔明之脸——睿智.哀伤

卧龙一出见寰宇,初出茅庐的你,三烧曹营,令曹军闻风丧胆,你的脸上充满智慧与谋略。羽扇纶巾是你的风度,抒写着聪慧的历史。从草船借箭到三气公谨,从七擒孟夫到六出邪山,一张睿智的笑脸传遍中原。 你睿智,同时在你的脸上又充满哀伤。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你受先帝临终之托,“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你哀伤先帝不听你良言劝告,你哀伤后主昏庸无能,你哀伤自己未能完成先帝之遗愿。

孟德之脸——阴险.豪迈

后人评价你的阴险,割发代首,脸上却充满阴险之容,物修之死,脸上洋溢阴险之本性,失天人的令诸侯,暴露出你阴险之脸。

可我更看重的是你的豪迈,讨董卓,诛占布、灭袁术、征袁绍„„你率领士兵南征北战,尽显你的豪迈之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你横塑赋诗,豪迈的气概在你脸上荡漾,你款待云长,厚葬关羽,豪迈的气质又充溢你的笑脸。

云长之脸——诚信.孤傲

后人都说你的诚信,桃园三结义的情份永远在你脸上体现。纵使曹操热情款待,你依然过五关斩六将追随刘备;即使你已立军令状,在华容道上你毅然放过曹操,留下一张诚信的笑脸。

可是孤傲又在你的脸上呈现。你小看老将黄忠,轻视猛虎马超。你一直以为,有你在吕蒙他休想夺去,擅自出城,终在魏、关夹击下走投无路,兵败麦城,留下无限的凄凉,孤傲再一次在你的脸下抒写情怀。

公谨之脸——智慧.狭隘

你与孔明齐名,谁都知道你的谋略与才干,谁都认识你那张智慧的脸。赤壁之战,智慧的脸上飘逸着无尽的风采。 可为何你的心胸如此狭隘?奈何被孔明三气就一命呜呼,还空发“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呢?原来你的脸上还有狭隘的成分。孔明识破你的苦肉计,你出言要杀诸葛亮,当时你的脸是何等的悲愤与狭隘!

„„„

亘古的风顺着历史的轨道袭袭拂来,在历史的墙面上留下永久的回忆。不同的脸展现不同的风采,不同的脸呈现不同的结局。

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 点评:

阅读此文,你应该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有很好的文学组织能力。的确如此。

文章借《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主要人物,表现了“脸”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的主题。开头两段,简洁明快,直奔主题,三国的演义实则是一部关于脸的战争,脸的不同,代表的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性格品质的不同。四个小节,四个小标题,清晰明确,点明四个主要人物的特征。结尾两段,呼应前文,深化主题,“不同的脸展现不同的风采,不同的脸呈现不同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只是借古人来表达今人对“脸”的内涵及“脸”与人生关系的思考,并且思考有一定的深度。

备战高考的学子们,作文之道,在于积累,在于灵活运用,读过《三国演义》或看过《三国演义》电视的人肯定不少,此时,我们需要的是灵活运用,将积累转化成富有新意的构思与写作。

一、故事梗概 第十五回至三十三回 突出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书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部分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在此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是整部作品最精彩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二、第十五回至三十三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煮酒论英雄

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2祢衡击鼓骂曹

答:“名士”祢衡被孔融推荐给曹操,曹对其轻慢,用为鼓吏来羞辱他,他当着满朝文武大骂曹操,借击鼓来发泄。后经文武官司员相劝,曹操忍住不与计较,命祢衡持书往荆州,劝刘表来降,以借刘表之手杀弥衡。祢衡至荆州,刘表令至黄祖处,祢衡酒后触怒黄祖,被害于鹦鹉洲。

3过五关斩六将

答: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当即将官印吊于屋中,并留下书信,带上嫂嫂,不辞而别,奔向刘备。路经东岭关、洛阳城、汜水关、荥阳城、黄河渡口,因为未得到曹操的文书,各关隘的守将皆不放行,关羽迫不得已连闯五道关口。斩了东岭关孔秀;洛阳太守韩福,牙将孟坦;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和滑州秦琪六员大将。

4官渡之战

答: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高考作文

《诚信》——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

一、故事梗概

第三十四回至五十回

中心是赤壁之战,这是全书的关键。刘备三顾茅庐,获得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之战。在这一部分中,最精彩的部分揭示了孙权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周瑜与刘备、诸葛亮之间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主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瑜因嫉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瑜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在这一战争中,众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情节的高潮。

二、第三十四回至五十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马跃檀溪 刘备到荆州,刘表待他甚厚。刘表想废长立幼,刘备劝止他。刘表后妻蔡夫人忌恨刘备,命弟蔡瑁在襄阳设宴,欲借机杀刘备。至期,伊籍暗中告诉刘备,刘备急飞身上“的卢”马奔出襄阳城。至城西檀溪,人马俱陷入水中,刘备急呼“的卢”,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蔡瑁引军 追至溪边,备急勒马往西南而去,乃至南漳访问司马徽,得知闻伏龙、凤雏之名。 2三顾茅庐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不巧诸葛亮不在。数日后,刘、关、张冒雪再次前往,可惜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不久,刘备想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张都不愿意,经刘备一番开导才一同前往。这次诸葛亮在家,正在睡觉,刘备三人冒着严寒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最终终于请到诸葛亮,成就蜀汉大业。(《三国演义》

37、38回) 3简述“火烧博望坡”的故事

曹操统一了北方后,南下攻打刘备。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扎在新野。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诸葛亮在新野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 4简述“火烧新野”的故事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队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队截杀,大败而逃。 5赵子龙单骑救主(“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儿子阿斗(刘禅)裹在怀中,持枪上马,在长坂坡与曹军浴血奋战,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见此情景,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三国演义》第

41、41回) 6张翼德大闹长板桥

为拒曹兵,张飞在桥东布下疑兵,单人独骑立于当阳长板桥头大喊:“谁敢来决一死战?” 曹军尽皆股栗;再叫一声,曹操颇有退意;当张飞第三次大喝,喊声尚未绝,曹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死。曹操与众将回马奔逃。真可谓:“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军”。 7舌战群儒

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意在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外交活动!(《三国演义》第43回) 8 蒋干中计(反间计)

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醋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瑁和张允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 9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苦肉计”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中。东吴老将黄盖为了周瑜火攻曹营成功,便和周瑜密谋诈降,为使曹操相信,周、黄设计了“愿打”与“愿挨”的绝妙苦肉计:两人故意在大帐内,尤其是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而后周瑜痛打黄盖,由于是真打,所以黄盖皮开肉绽,几次昏倒。最后,黄盖诈降得到曹操信任,帮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10草船借箭 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想以此来除去诸葛亮。诸葛亮却立下军令状,只要三天便可完成任务。之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从而骗得曹军乱箭齐发,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天明后清点草船上的箭,总数已超十万支。“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充分体现了诺言宾聪明才智。(见《三国演义》第46回) 11火烧赤壁

公元二0八年,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并顺江而下,虎视江东。为了抗衡曹操,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委任都督周瑜统军五万,雄踞江南赤壁,与曹军隔江相峙。联军众志成城,依据长江天险,并在周瑜、孔明、黄盖等一批文武良才的运筹帷幄下,通过“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最终一把大火把曹军战舰为灰烬。赤壁之战,因其“以弱胜强,一波三折”而千古传颂。(见《三国演义》第

48、49回) 12义释曹操

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时,关羽面对狼狈不堪的昔日恩人,陷于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突之中。几番犹豫之后,关羽还是体现出自己“重义”的一面,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曹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华容道放走曹操,固然不利蜀汉,但关羽的重情义却使他得到刘备的原谅和后人的敬重。(见《三国演义》第50回)

一故事梗概

第五十一回至七十四回

主要叙述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扩展地盘为主要故事。首先是孙权争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为了夺回荆州,孙权、周瑜设下美人计,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接着刘备又与刘璋争夺益州、与曹操争夺汉中,都取得了胜利。在人才方面刘备得到黄忠、马超等名将。最后,刘备“进位汉中王”。 二第五十一回至七十四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为夺取荆州等地与曹军大战,诸葛亮趁机用计抢先夺取了南郡、荆州、襄阳等地,周瑜气得金疮迸发。二气:周瑜想用孙权的妹妹为诱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刘备归还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气得金疮迸发,倒于船上。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夺回荆州,又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周瑜怒气填胸,箭疮复发,坠于马下,昏绝醒来,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 2赔了夫人又折兵

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遭到拒绝,周瑜向孙权献上“美人计”,用孙权的妹妹为诱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他归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给了赵云三个锦囊,教赵云“依计而行”。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太佛寺见吴国太、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在诸葛亮的接应下刘备携孙夫人回归荆州。周瑜率军追赶,被关羽、黄忠、魏延拦击,吴兵大败,周瑜急逃下船时,岸上刘备军士齐声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气得金疮迸发,倒于船上。(《三国演义》第54回) 3许褚裸衣斗马超

马超追杀曹操,曹操被一勇将所救,韩遂告诉马超此人是号为“虎痴”的许褚。许褚向马超下战书,单搦马超决战,马超即批次日誓杀“虎痴”。次日,马超与许褚养大战二百回合,不分胜负。许褚斗的性起,回阵卸甲,赤体提刀来与马超决战,两人又斗了三十余回合,许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马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去,许褚弃刀将枪夹住,两人在马上夺枪,许褚力大,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后两军奋战,曹军折伤大半。马超回营告知韩遂:“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

4凤雏命殒落凤坡

庞统不听诸葛亮的建议,自领军从小路取雒城,临行座下马将他掀下来,刘备将所骑白马与他更换。雒城守将张任领军三千,伏于落风坡前,放过前军魏延,军士的箭都对准骑白马的人射去。可怜庞统竟死于乱箭之下,时年三十六岁。因庞统号凤雏,所以说凤雏命殒落凤坡。 5张翼德义释严颜

庞统命殒落凤坡后,诸葛亮亲自领兵入川,张飞领军从汉路杀奔巴州,巴郡太守严颜坚守不出。张飞想引严颜决战,亲自在城下叫骂三日,又派士兵叫骂三日,严颜依然坚守不出。于是张飞假装偷从小路过去,严颜率兵偷袭张飞车仗,反而中了张飞之计,被张飞生擒。张飞假装发怒要杀严颜,严颜大义凛然全无惧色,张飞亲解其缚,取衣给严颜穿,并将严颜扶在正中高座,低头而拜。严颜被张飞恩义所感动,便降了张飞。 6单刀赴会

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他。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装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7张飞智取三寨 张郃统兵据守宕渠寨、蒙头寨、荡石寨三寨,张飞骂阵五十余日无计可施。后张飞每日饮酒至于大醉,坐于山前大骂,诸葛亮却让魏延送酒给张飞,张飞令军士大开旗鼓而饮,令二个小卒在他面前相扑为戏。张郃见状大怒,夜劫蜀营,不料中了张飞的埋伏。魏延、雷铜所领兵士及张飞的后军乘势夺取了三寨,张郃败走。 8黄忠智斩夏侯渊

夏侯渊坚守定山不与黄忠交战,黄忠领军乘夜占领了对面的山顶。杜袭丢了山寨,夏侯渊恼而不听张郃劝阻,命令兵士围住黄忠占领的对山,大骂挑战。黄忠在半山腰看见在山顶上的法正举起白旗,便任凭夏侯渊在山下怎样百般辱骂,就是不出战;等到中午以后,法正见曹兵已经疲倦,就举起红旗,黄忠一声令下,蜀汉的军队大喊着冲下山来,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连头带肩砍成两段。曹兵见主帅被斩,溃不成军,黄忠乘胜追击。

9简述的“子龙一身都是胆”来由

孔明想派兵烧曹军粮草,黄忠愿当此任,孔明派赵云一同前往。黄忠率军劫营,正欲放火,张郃兵到,与黄忠混战一处,曹操闻知,派徐晃接应,黄忠被曹军围于垓心。赵云等到午时,不见黄忠回来,急引兵接应。赵云见黄忠被围,便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于是救出黄忠,又救出副将张著。曹操大怒,亲率将士追赶。赵云单枪匹马立于寨外,曹军中计而逃,自相践踏,赵云等人率军追杀,大获全胜。军士回营后把子龙救黄忠、拒汉水之事细述了一遍,玄德欣然对孔明说:“子龙一身都是胆”。 10水淹七军

关羽攻占襄阳后乘胜进攻襄樊,曹操派于禁率七支精兵救援。于禁刚愎自用,不听督将忠告,关羽乘机借秋雨连绵、襄江水涨之势,堵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骤然放水,于禁所领七军,不会水者皆死于水中,会水者亦皆投降,于禁被捕后投降,先锋庞德不降,遂引颈受斩,七军皆没。

一故事梗概

第七十五回至第八十五回 主要叙述吴蜀之间的斗争。吕蒙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吴蜀绝交;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张飞遇害;刘备为关张二人报仇,陆逊火烧连营,刘备战败病死。此部分的情节线索是刘备称王后,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吴蜀战争。关羽被害后,刘备放弃了连吴抗魏的方针。 二第七十五回至八十五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关云长刮骨疗毒

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毒渗入骨头,华佗主动前来给关羽治伤。华佗切开关羽右臂肉皮,用刀刮骨,在场的人吓得用手捂着眼,而关羽一边喝酒一边下棋。过了一会,血流了一盆,骨上的毒刮完。关羽笑着站起来对众将说他的胳膊伸弯自如,好像与从前一样,并盛赞华佗为神医,华佗说他自行医以来从没见像关羽这样了不起的人,认为关羽是神人也。 2大意失荆州

关羽远征樊城,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辞职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 ,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率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设计俘虏并杀害。关羽大意失荆州,是骄兵致败的结果,也是蜀汉集团走下坡路的开始。(见《三国演义》第7

6、77回)

3关云长败走麦城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伏。关羽及其子关平带着十几个骑兵,向西逃去。关羽被吴军伏兵用长钩套索绊下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被潘璋、朱然四下围住,力尽被擒。关羽与其子关平一起被杀,死时年五十八岁。孙权把赤免马赐给马忠,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3曹丕称帝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即位为魏王。同年十月,早已徒存名号的汉献帝刘协被迫将象征皇位的玺绶诏册交给曹丕,宣布退位。曹丕称帝,是为魏文帝,同时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号太祖。至此,历12帝,196年的东汉王朝名实俱亡。 4火烧连营

刘备为报仇,率大军攻吴。陆逊坚守不战,双方对峙。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傍山林下寨,纵横七百余里,分四十余寨。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败,刘备慌逃被赵云所救,望白帝城而走。 5刘备托孤

刘备讨伐东吴,大败,病倒在白帝城,临终召诸葛亮等大臣受遗命。他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完成统一大业。刘禅软弱,先生以为可辅佐则辅佐,若不可辅佐,则请先生自为成都王。\"诸葛亮听罢,泣拜表示要尽全力辅佐后主,以尽忠贞之节。刘备叫他儿子三人都要以对待父皇的礼仪对待丞相。又嘱咐赵云要好好的看觑他的儿子,不要辜负了他的希望。

一故事梗概

第八十六至第一百零四回,主要叙述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渡泸水、七擒孟获,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五丈原。这一段主要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要角色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使诸葛亮的形象在此得到更完美、更充分的表现。第一百零五至第一百二十回,是三国故事的大结局。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劳而无功。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至此,汉末三国纷争的历史终告结束。 二第七十五回至一百二十回应重点掌握的情节 1七擒孟获

南蛮王孟获起兵反蜀,孔明率兵南征,巧用反间计并设下埋伏,一;孟获被放回,坚守不战,孔明派马岱偷渡泸水,董荼做内应,二擒孟获;孟获被放回,让人弟弟孟优诈降,被孔明识破,三擒孟获;孟获被放回,又领兵来战,孔明诱敌深入,突发奇兵,四擒孟获;孟获获释后投奔朵思,把蜀军骗入绝境,蜀军得到隐者指示,顺利进军,五擒孟获;孔明挥师南进三江城,孟获与祝夫人前来诈降,又被孔明识破,六擒孟获;孟获再次被放回,请来乌戈国藤甲兵,孔明诱烧藤甲兵,七擒孟获。孟获终于心悦诚服。《三国演义》第87-90回) 2失街亭 为了阻挡司马懿大军出关,诸葛亮拟派人把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请战,并立下军令状。最终,他拿到了守街亭的将令,与副将王平一同赶往街亭。然而,由于其骄傲自大,听不进王平建议,赶走了王平(令其到山外十里驻扎),而自己违背了孔明布置的防守策略,把当路驻扎改成了在山顶驻扎。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致使军心大乱,大败而回,被孔明依军令状斩首。“失街亭”是蜀魏战争中很有标志性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蜀国最终失败的导火线。(见《三国演义》第9

5、96回) 3空城计、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有名的智谋故事。诸葛亮失街亭后,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武将,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故意偃旗息鼓,大开城门,每一个城门令二十个士兵假装成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鹤氅纶巾,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司马懿见了这种气势,疑惑不已,惧有伏兵,便退兵而去。“空城计”巧用心理战术,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见《三国演义》第95回) 4“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节也很能体现诸葛亮的智谋过人。自知阳寿将尽的 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并后寨先行,缓缓撤退。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惊问“我有头否?”(《三国演义》114回) 5三国归晋

魏军兵临蜀国城下,刘禅向邓艾开门归降,蜀国灭亡;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曹奂禅位,当了皇帝,国号为晋,魏国宣告灭亡;孙皓即位为吴王,不听忠臣之言,司马炎起兵伐吴,吴军溃败,孙皓效法刘禅,开门归降,吴亡。至此三国归晋。

第20篇:如何正确分段

《小学语文教学论》第五章阅读教学分段教学和概括段意的教学阅读教学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四、篇章教学

(一)课题教学

(二)思路教学

(三)分段教学

(四)概括段意教学

(三)分段教学

1、段落的概念:指文章中能够表达一个意思而又相对独立的部分。段落反映了文章的构造,段落与段落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若干个段落按一定顺序连接起来,便体现文章的整个内容。

(三)分段教学

2、分段教学的意义(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清文章的层次(思路),(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4)学习布局谋篇安排材料的方法。2

(三)分段教学

3、分段教学的要求一年级:认识自然段;二年级:能按问题找相关的自然段;三年级:学习给课文划分段落四五六年级:运用常用的方法给课文分段,编写段落提纲。

(三)分段教学

4、分段的基本规律和方法(1)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划分《鸡毛信》:接信——藏信——取信——找信——交信《跳水》发生——发展——高潮——结局(2)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变化顺序划分《我的战友邱少云》(3)根据地点或空间的变化划分《海滨小城》在海滨看到的景象——在小城里面看到的景象 3

(三)分段教学(4)根据任务出现的先后顺序划分《小马过河》小马——小马、老牛——小马、松鼠——小马、妈妈。《诺言》作者在公园看书——作者碰上小孩——作者与“少校”见面——作者、少校和小孩在一起。(5)按人或事的类别来划分按人物类别:《再见了,亲人》按故事类别:《将相和》《父亲小时候的故事》按人物、事物性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三)分段教学(6)按提出的问题或事物的性能划分《威尼斯的小艇》概述小艇的作用——小艇形状——怎样驾驶小艇——具体写小艇的用途《松鼠》写外形——写生活习性——写用途(7)按文章内部的逻辑来划分《伟大的友谊》好朋友——生活上——共产主义事业上——伟大的友谊(总分关系)《惊弓之鸟》大雁射下来——射下的原因(因果关系)(8)围绕故事的主要事件划分《试航》 4

(三)分段教学

4、分段指导和训练的方法(1)找预言标志分段(时间、地点转换词,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动词)(2)编插图提纲《初冬》雾中和雾散的景色(3)用问题提示《人桥》三个问题暗示分成三段“为什么要架桥”、“怎样架桥?”,“这座桥发挥了什么作用?”(4)提示段意分段写出几个段段意,让学生根据段意分几段。

(三)分段教学阅读教学的内容概要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内容较多,概括地说,应从如下方面去思考。基础知识教学方面:词、句、段、篇;阅读方法训练方面:朗读、默读、复述、背诵;阅读技能训练方面:精读、略读、速读,浏览、课外阅读;课文类型教学方面:精读、略读、看图学文、课文体裁教学方面:叙事性、说明文、诗歌、寓言童话 5

(三)分段教学(5)部分归并法分段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俺课文的自然段意义开阔处段意,然后把意思密切相关的邻近段落归并在一起,将意思相距较远的段落分开。例举:《李时珍》(第六册)第一自然段:从小立志学医(第一大段)第二自然段:跟父亲学医,为穷苦人治病(第二大段)第三自然段:想要编一本药物书;第四自然段:写编书的准备工作(采药)(第三大段)第五自然段:终于编出了书——《本草纲目》

(三)分段教学(6)重点突破法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事件,然后对照课文来看这个事件在课文的起止点,这个部分就是文章的重点段。弄清重点段后,再分析重点段前后的段落。例举:《试航》(第五册)试航的经过是重点段。(7)整体分割法从文章整体入手,先让学生对全文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概括地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把整体划分为部分,在进行分段。例举:《草地夜行》(第8册)第一步,细读课文,用几句话把课文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多写一些句子,但不能遗漏主要内容)第二步,分析写下来的这段话,给它分层次。第三部,根据层次的划分给文章分段。 6

(三)分段教学

5、划分段落训练程序和教学环节安排训练程序:教师示范发奋——师生共同讨论划分——学生独立划分教学环节:讲读前分段、讲读后分段。

(三)分段教学思考练习:

1、从小学课本中找出一篇课文,分别用七种方法指导学生分段。

2、设计《扫大街的父亲》的分段教学。7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

1、概括段落大意教学的意义(1)理解课文的内容(2)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相结合的训练(3)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 8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

5、词语教学的具体方法⑴直观、演示法⑵结合上下文法⑶比较法⑷语素分析法⑸注释法⑹生活经验例举法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

2、概括段意的教学要求一年级:能说出自然段的意思二年级:能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学习说出大段的大意。三年级; 学习概括逻辑段的主要内容四五六年级:能概括的写出逻辑段的段意,掌握概括段意的方法。 9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

3、概括段意的基本规律⑴分析和确定段落中的中心句在段落的开头:例举:《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三段中有四个自然段,其中一自然就用“它的形状颜色和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一句点明这一段的大意。在段落的结尾:例举:《我的老师》在段落的中间:例举:《桥》(第五册)一自然段中有八句话,其中就有“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一句,点出了段落的大意。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⑵归纳段落的内容(补充中心句)文章中许多段落没有明显的中心句,那不是说这段没有一个中心。没有中心句的段落仍然是围绕一个中心来写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归纳,给它补充一个中心句。例举:《雨》(第五册)最后一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太阳的光照;第二句:写泥土的芳香;第三局:写空气的清;第四句:写杨树柳树的美丽。老师可引导学生补充一个中心句,“雨后的景色多美啊”,从而总结出“写雨后的美丽景色”的段意。 10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⑶分析段落层次,取舍主次一个段落里往往有几层意思,可以去重点层次来分析。例举:《一个降落伞包》第三段(第六册)有七句话三层意思。写飞机遇险,机长要大家做好跳伞准备。《我的战友邱少云》第三段;有三层意思①敌人的燃烧弹烧着了茅草,我发现火烧到了他身上②我心情紧张,想去营救又怕暴露③邱少云为潜伏部队的安全,为战斗的胜利而英勇献身。段意概括“邱少云为完成作战计划,为战友安全在烈火中庄丽牺牲”。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

4、概括段意的训练方法⑴比较鉴别法教师写几个段意,让学生根据段落内容选择一个正确的段意。例举:《一个降落伞包》第一段。写三个段意,然学生分析选择①周恩来和小叶去重庆②周恩来乘飞机去重庆③周恩来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还有小叶。⑵补充完善法:教师或学生提供一种不太完善的段意,老师通过设问让学生思考分析,补充完善段意。例举:《一个降落伞包》第二段。 11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⑶结构分析法在阅读基础上给段落分层次,然后分析层次,最后抓住主要层次概括段意。例举:《一个降落伞包》第二段。(见前)⑷提问暗示法(低年级和三年级初)老师用问题去按时段意,然学生写出段意。例举:《珊瑚》第一段,“这一段写了珊瑚哪两个方面的情况?”⑸中心句提示法(例举省略)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补充:概括段意的角度①从内容角度概括段意②从思想角度概括段意③兼顾内容和思想概括段意《“兄弟便是朱德”》第一段:写朱德率兵打下龙岩城说明朱军长用兵如神,威名大震第二段:写龙岩人民开会欢迎朱军长表现朱德与士兵同甘共苦,作风平易近人第三段:写群众见到朱军长的议论说明朱军长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12

(四)概括段意的教学思考练习:

1、自选四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2、阅读整理:写出段意、段落提纲和小标题的区别。谢谢大家!

分段教学心得体会
《分段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