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三步教学法 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15 08:33:2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三步教学法

半坡“三步教学法”课改模式简介 导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思路、学法指导、同步训练、课节小结、达标测评、拓展提升等环节。导学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针和依据。 “三步”即: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教学模块,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可分割,是对导学案的具体实施、体现。 预习(8-10分钟)。预习,就是在导学案的导引下,以目标为主线、以教材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与合作,力争达到基础内容在小组内解决。老师在预习环节中的作用是: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发现问题、总结知识规律。 展示(18——24分钟)。展示,是对预习内容的再现、提升和运用。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如:读、写、讲(说、听)、背、提问、质疑等。重要的、共性的、疑难的内容在班内展示。展示的指导思想是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内,获得学习的快乐。展示的重点是:始终围绕目标,难点是: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展示的关注点是:学困生和性格内向学生,对他们可以降低展示难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快乐。教师在这个环节中的作用是:对课堂进行组织和科学安排。 反馈(8-10分钟)。反馈是教师获得信息的主渠道,是指引下一步教学工作的依据。是通过学生的说、谈、读、写、演等方式,对于所得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重在强调反馈习题化,反馈梯度化。在这一环节中强调教师对有延伸和拓展性的知识在班内的指导,并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

推荐第2篇: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文言文三步教学法

为打破文言文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局面,我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尝试性的改革,搞了一个“三步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这种新教学法的提出,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同时又做出了文言文教学的整体设计,宏观上是分为三步走,具体方法分为“四训”“四式”“两变”。现分述如下。 第一步:熟读成诵,化“文”为“白”。

为了实现文言文教学的现代化,我首先把文言文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改为以学生的基本训练为主,实施四种基本训练,以达成三步法第一步的目标。以训练为主,并不是教师不要讲。鉴于学生现状,学习文言文之初不但要讲,而且必须纤屑不余,发挥净尽。只不过讲的目的是为了助读。引导学生入门是个关键,起初的第一步,进度必须放慢,务必把作品中的字词句讲实讲透,务必高质量的完成四种基本训练。第一步的慢正好产生了第二步、第三步异乎寻常的快。我在熟读成诵阶段共讲了8篇课文,却用去了统一进度规定的二倍的课时。但是,到第二阶段却翻了个个儿,到第三阶段则又成倍甚至几倍地加快了,曾经出现了一堂课学完3篇文言文的局面。

四种训练的第一项是语感训练。

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觉。我在语感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兴趣,并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在默读中意会文意,在朗读中形成敏锐的语感。为此,我先做示范诵读,先用自己的感染力影响陶冶学生。我要求学生多读、熟读、烂读。由熟读而成诵,由烂读而化古。

语感训练就好比是催化剂,使读的过程成为一个化古的过程,成为一个把古文读成白话的过程。熟读成诵,其意自明。过时候,学生口中的古文也就像白话一样的明白了。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熟读成诵10篇左右的古文可以培养出敏锐的文言语感,可以积累起大量的语言材料。这对于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大有益处。 第二项训练是基础知识训练。

这一训练的重点是正音、辨形、释义、析句等基础知识的巩固。学懂了,还不见得能掌握,要打好基础就得练。练习应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应保证学生在正常的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精心设计,要给学生一碗精粉水饺,而不是一筐玉米面窝头吃。练习应该是精要的、有趣的,其形式则是活泼多变的。 第三项训练是基本技能的训练。

这一训练包括两种能力的培养,一种是查阅文言工具书的能力,一种是总结积累的能力。我的学生,每人必备文言工具书,而且不只一本,像《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文言虚词》等。工具书是储存信息的,我们需要的只是检索,四五十个人一起动手,既紧张,又有效率。我从学生接触文言文之初,就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养成课后总结、逐渐积累的习惯,每堂课上,学生都要记下一些卡片,课后再分门别类地总结备忘。比如分为文言实词活用、文言虚词、通假字、文言句式、文体特点、文史知识等。通过以上两种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为后来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项训练是记忆训练。 这项训练强调的是理解记忆。我的做法是变学生生吞活剥的接受语言为融汇贯通地吸收语言。我把记忆的过程设计成一项完整的工程。教师拆讲了的每一个字、词、句,犹如给了学生砖、瓦、沙、石,要让学生在理解记忆中建起一幢属于自己的高楼。理解记忆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消化知识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对原句的理解,而且可以理解少数难懂的字词,甚至还是一个意会文意的过程。比如一首古诗,它的文意不是教师所能讲述尽的,只有在诵读中领会、想象,才能丰富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古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记忆训练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在诵读中理解地记,记就变得容易。在第一阶段积累起大量的文言词汇,就为后两步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记忆的效率,我还根据自己的体会介绍了中外有关记忆研究的成果,供学生做出最佳记忆法的选择。知识的价值全在于运用,而不在于储存。记忆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步:解难释疑,浅易自通。

在这一阶段里,我运用四种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既定的导读目的,即所谓“四式”。这四种方式是区别不同教材和不同学段而分别采取的。有时结合运用,有时一种方式贯穿始终。

1、答辩式

我借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教师往讲台上一站:“请问吧,各位。”由学生提出问题,让教师答辩,这种方式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人人动脑,个个用力,学生思维的机器转动起来了,有的甚至还想提个能难住老师的问题。答辩式既可省教时,又可在答辩中给予有强度的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须知,你是在人家口渴难耐之时,送来一碗水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集中全力质疑问难,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答辩式适用于“三步法”第二步之初。

2、激疑式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问题和惊奇开始。”过去学生往往习惯于凡出自教师之口的,即为标准答案;凡上了书的,即为真理。盲从必然束缚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无疑”,就要激凝。要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设疑置难。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这个问号就是揭示矛盾,启迪思维。所以,我们应当如实地把学生看作是主动学习的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智力的人,应当在激疑中发展他们的思维力。

3、争鸣式

英国哲学家培根指出:“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争鸣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激疑式”是教师提出问题,“争鸣式”则要求学生发现问题。这是向形成自学能力过渡,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这个阶段提出的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的钻研,以不断提高质疑的质量;鼓励学生争相发议,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争鸣式”不仅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许多疑难问题就是在争鸣中辩明的。

4、类比式

如果仅仅把文言文讲成古汉语课,那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因为读懂一篇文言文往往涉及“文”“史”“哲”多方面的知识,只排除文字障碍,解决翻译问题,学生还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更不知该怎样批判继承古代文学遗产。因此,我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类比法实施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解后类比。比如,在讲完《氓》和《涉江》之后,我引导学生对比,同是先秦诗歌,《氓》的风格是淳朴优美,《涉江》则是朗丽深幽,由此可以看出在类比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作品立意布局谋篇的方法,从单篇课文的理解逐步上升到读写一般规律的认识。 第三步:自通古文,形成能力。

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自学古文能力。到了“三步法”的最后阶段,我实行了两个带根本性的转变,即变“导学”为“自学”,变“老师讲”为“学生讲”。

1、变“导学”为“自学”

实行这个转变要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有具体要求的自学,即在自学前,教师提出“自学目的(包括文道两个方面)”“自学

推荐第3篇:“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

“53”梦想课堂系列之

——“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

甲高小学 王立清

“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是以甲高小学“‘53’梦想课堂(见《浅谈甲小“53”梦想课堂》)理念把课堂还给孩子、让教育回归自然” 为核心理念创设的,是针对数学学科设计的适应课改要求、以人为本、不做作、不呆板的教学操作模式,更是“53”梦想课堂的拓展延伸。他包括三个环节和每个环节中的三个步骤,在教学操作过程中始终以“小组教学” (见《论小组建教学》)为载体,遵循三点教法要素,三点学法指导,三点时间要求,三个最终目标。以下是笔者对“三环三步”数学教学法的具体阐述:

关键词: 自主合作 交流展示 巩固拓展 环节一:自主合作

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2分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确实如此,如果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再难的问题他都会去思考;如果没有激起学习兴趣,即使再简单的问题他都不会去做,更不会思考。所以,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情景创设、直奔主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在激发了学生当堂学习的兴趣后,我们应该要立即告诉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板书课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究竟要学什么,学会什么、会学什么,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学习弯路,不耽误学习时间。告诉学习目标可以用幻灯片、黑板、大屏幕展示或者口诉,一两句话即可。在揭示课题方法和语言上要精心设计,要做到精炼、新颖、有趣,更要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关。如果不采用情景创设法揭示课题,可以直接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出示旧知,温故知新(2分钟)

这个环节视上课内容而定。如果学习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有密切的逻辑关系,那么就要设计学过的知识(一定要是与本节课的内容有关)进行练习,可以是口算、笔算或者口头问答(如果是口算或者笔算的题目一定要在课前准备好,到时直接

出示而节约时间),达到铺垫和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反之,这个环节可以取消,直接抛出新知进入尝试练习。

3、抛出新知,自主尝试(10分钟)

“新知”是教师课前结合教材例题所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或情感进行针对性改编而生成的与教材例题相仿的问题或者习题。“新知”可以通过幻灯片、小黑板(课前准备节约时间)、大屏幕展示或者视学习内容而定直接打开课本。抛出“新知”后,通过幻灯片、黑板、大屏幕或者口诉自学“新知”的要求,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学尝试要求自学课本中的例题。在尝试“新知”练习中,遇到问题后可以与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并合作完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潜能,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自学“新知”的要求自学,考虑好自己的见解,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好笔记(准备一个自学问题记录专用本),把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提到小组内合作解决,小组合作就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全班进行解决;教师要随时加入学生自学活动中去指导学生自学。

环节二:交流展示:(14分钟)

交流展示是学生认知收获的过程,是享受成功喜悦的过程,是整节课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可以分三步进行操作,并且这三步也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

1、展示成果,及时订正

展示在自主合作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而做的尝试练习题或者对问题的见解。在展示的时候,如果是通过独立自主解决的,可以选取部分有代表(优秀、典型问题)的进行口头汇报和屏幕展示,并采取集体订正和正确(有错要毫不留情的指出、但要从学习态度和表现进行适当激励)评价,发现典型问题准备交流质疑。如果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可以由小组汇报成果或屏幕展示(每个小组必须展示,让他们体会自己的成果得到展示的成功喜悦),在展示中教师(或让其他组的学员)要发现并及时提炼出有价值(有利于学新知、能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准备进行全班交流质疑。

2、发现问题,交流质疑

发现问题交流质疑和展示成果及时订正这两步操作是紧密结合的。在这个环节中所交流的问题属于不能通过独立自主或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所以要充分给

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的机会,让学生主动谈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学生交流质疑中,教师不但要时时进行正确评价,让学生明白心中的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未解决,还要根据学生交流质疑的情况,时时发现提出关键问题,让学生再次针对关键问题进行交流质疑。

3、点拨难点,小结新知

这个环节是对学生再次质疑的关键问题进行画龙点睛,还可以说是指导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再次质疑的关键问题学生基本无法解决,教师可以即兴设计有针对性的简单问题进行积极引导而解决问题;也可以直接采用讲授法而解决问题,让学生释怀。不要把时间拖的太久,也就是不要等到学生求知欲望已过再来解决。在问题得到解决后,教师随即就要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小结(可以是知识概念的提炼、计算方法的归纳等),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明确的模型建构。

环节三:巩固拓展(12分钟)

1、练习课本,再次尝试(3分钟)

这个环节是独立完成课本或者同步练习教材上相应的练习题,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检测并加以纠正,了解学生是否达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设计练习,拓展提高(7分钟)

这个环节是做教师课前针对本节课内容所设计的拓展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运用拓展,既让学习优秀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探究和挑战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敏捷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3、畅谈收获,作业布置(2分钟) 这个环节已经接近课堂的尾声,主要是让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有何收获(包括课堂中个人和小组取得的成绩),教师边听边评价并且要再一次根据学生的谈话进行课堂小结:一是用简单的一句话进行所学知识的小结,二是对在本节课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进行表扬评价,对表现不好的要进行鼓励评价。畅谈收获结束后要科学的布置作业。科学布置作业就是要讲究作业效率,作业效率也就是在很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有价值的作业。所以布置的作业要做到三不超:不超量、不超时、不超标。

在这课改洪浪中虽然诞生了数百种教学法,但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法,都需要敬业、大胆的教师去尝试和奉献。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推荐第4篇:“三步五环节”教学法

“三步五环节”教学法

莱西一中北校

高二物理组

所谓“三步”是指每一堂课应该包括课前、课内、课后三个步骤。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整理汇总、有效训练”五个环节。

( 一) 理论支持

1、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按照巴班斯基的观点,最优化最重要的标准是效果和时间,所有的教学行动都要使师生耗费最少的必要劳动时间,而获得的效果是最佳,也就是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2、分层递进教学的理论

所谓分层递进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3、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4、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具体而实在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多少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5、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理论要点:1.几乎所有学生(90%以上,除智障者),都能掌握90%以上的学习目标,区别仅是时间长短;2.用形成性评价、综合总结性评价,取代传统的”正态分布”测验。掌握学习的方法是程序教学:①确定目标;②根据目标设计教材,细分学习单元;③小步子学习。每步学习都测验,达到掌握后再进行下一步;④及时反馈: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反馈;⑤矫正。掌握学习可以避免学生动机消沉和情绪低落,能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理论给人的启发:①精心设计教材及学习程序;②精心指导;③因材施教。

(二)“三步五环节”的总体构架

1.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2.五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整理汇总---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三)模式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

(1)课前预习。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3)课后训练。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

2.课堂“五环节”流程要求

(1)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整理汇总。学生根据本节课所理解的内容进行整理汇总,通过汇总进一步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我们要求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把知识真正的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容易记牢。把整理汇总跟以往的课堂笔记区分开,真正的让学生学到一点东西。

(5)有效训练。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推荐第5篇:三步六环教学法模式

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 “三步六环”教学法模式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教学课改的深入开展,结合我县建设“双有效,一高效”课堂要求,我校确定以改进教学手段为重点,将学生自主学习融于教学所有环节。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通过建立有效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和热情,适应新形势和新课改的需要,进而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按照这一思路,我校确立了“三步六环教学法”改革教学环节的思路:

二、改革目标:

1.总目标:以学生为本,改善授课与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争创优异成绩。

2.教师目标:学会管理,学会反思,并在开放的课堂中不断提高“精讲、点拨、质疑、深究、评价、纠错”的综合能力。

3.学生目标:真正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4.成效目标:切实提高四效——独学效果、研学效果、展示效果和达标效果。力争在两年内,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方面形成显著的优势,使我校成为县域内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知名学校。

三、“三步六环教学法”实施环节:

此教学方法是在充分促动学生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要能放开手脚,大胆地引导学生去做。

1.“三步”的组织安排

三步:课前自主预习,课中自主学习,课后自主巩固。

课前: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并进行自学检测,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备交流。 课中:按照“六环”的要求:

1.情景导学,预习检测 (学生展示课前预习情况)。2.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互相质疑,预设常识性知识点问题)。3.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学生不能提出的问题,需教师讲解的)。4.成果展示,归纳总结(小组展示学生或教师的小结、评价、点拨)。5.训练检测,拓展升华(检测习题及对整节课的评价)。6.课后巩固,积累沉淀(布置作业,学生反馈与再质疑)。教师要把“讲”落到实处,讲规律,讲方法,讲问题的突破口,最大程度地减少讲授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

课后:利用当天课后时间,结合课后巩固学案对问题进行再思考,自主巩固升华。若学生经过反思还有问题,小组内解决不了,则用“我的收获”记录并送到教师处,由教师帮助解决。

2.“六环教学法”的组织安排

“六环教学法”要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的组织和内容安排。特别是编写学

案时,要充分考虑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等众多因素,使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便于交流。内容要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利于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利于激励创新。组织要到位,应使每个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每个时刻都能精力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注意检查学习效果。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沿着学案确立的目标、指示的方法,绝大多数学生应能完成自学。学案编写应遵循:①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相信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②探究性原则。学案应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案编写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复习知识准备(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知识应用(基本知识问题化)、当堂检测知识升华(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课后作业知识反馈(作业布置、学习反思)等。形式可以是直接叙述明确答案、填空、选择、详解笔答。

提出问题:上节课结束时把下一节课的学案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课下根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翻阅资料,领会内容实质,进而完成学案中的识记类及理解类问题,而对知识的应用及拓展类问题能形成初步因惑,以便带入课堂交流。所以,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也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后,自然解决重点问题,环环跟进,逐层引导,锻炼学生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学习:事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小组4~5人,上课初将学案中的问题分配给不同小组共同讨论,每组至少一个问题,达成共识后,选出一人准备向全班同学讲解问题的答案。每个小组选派的学生按问题顺序讲解答案,教师待一个问题讲解结束后让学生再讨论,从而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每个人都成为交流者,最后教师总结明确,画龙点睛。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讲解时出现的错误或不妥之处,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更正。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亲自讲解。讲解时利用“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把握住“示范性、重过程、激励性”原则,让学生的思想水到渠成。

反馈练习:练习的命题分为三个层次:巩固知识、综合运用、提高能力。巩固知识的命题主要是结合课本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综合运用的命题应结合课本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提高能力的命题应结合本节内容选编一至两道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并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

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推荐第6篇:作文三步教学法小议

作文三步教学法小议

四川省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小学

张培元

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感到作文难学的现象比较常见。如何化解作文教学难点?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总结出定势、求真、创新三步教学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定势:写什么,怎么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就是用笔说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们“说话”的兴趣,还要让学生们懂得“用笔说话”时说什么、怎么说。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抓好“四个一”的指导方法:

写好一件事物。引导学生们懂得并做到写作时要有明确的对象,热心而又充满好奇地关注生活中的诸多细节,抓住鲜活的东西,抓住具有鲜明特征的事物。要让学生们懂得作文要让事实说话,把自己的情和意倾注于描述过程中,只有写细写活至少一件具体的事物,文章内容才有可能充实起来。

明确一个中心。要努力让学生们懂得在动笔之前就要弄清为什么要写这篇作文,明确自己的作文要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并将其贯穿于全文。

突出一个重点。老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们在作文中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鲜明或最受教育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克服平均使用力量、记流水账的现象。

抓住一个细节。细节是文章的血肉,写好细节,文章才能有血有肉丰满生动。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细致观察并捕捉细节,并将其形象地写出来。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还要结合体裁、内容的实际情况教给学生们具体的作文方法,如写人,要写外貌、语言、动作,重点在于写人做的事。

求真:走进“最近发展区”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们现有的发展水平,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引领学生们走进“最近发展区”,促进其思维和表达的不断优化。笔者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们写身边的事物、写自己真实的感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强调“三个不写”,即不熟悉的不写、不明白的不写、写不好的不写。

不熟悉的不写。对熟悉的事物,学生们了解深刻,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写起来就容易多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们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不编造,不写自己不了解的事物。

不明白的不写。许多时候,学生们会被观察到的现象所吸引,而其实不知其所以然。老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观察的同时多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家长或者自己查资料来解决,但是不要把自己也没弄明白的东西带到作文中去。

写不好的不写。很多学生作文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找准适合自己写的东西,写不好却要硬写,生拉硬扯。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们“我笔写我心”“我文表我情”,可以扬长避短,提高写作水平。

创新:开拓作文新境界

在学生们基本上掌握写什么,怎么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思维,开拓思路,寻找新的作文灵感,敢想,敢写,乐写,发展个性,让作文更有“味道”。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一份考卷 》时,首先引导学生们仔细回忆最有印象的一场考试,然后联系实际说一说。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粗心做错了题很后悔;有的说,自己经过努力,考试仍然不理想,但不灰心,相信只要再努力一点就会进步……其实这些话题都是大家熟悉的。我顺势点拨说:“这些很好,但还有什么不同的内容吗?”在我的启发下,一个同学说,他以前成绩差,经常是C,这回考试终于获得了A,他好高兴哟。当他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爸妈时,可他们偏偏不在家。为让爸爸妈妈更加高兴,他开始第一次自己做饭,然而,笨手笨脚的,结果手被烫伤了。猛然间,他才发现自己虽然学习成绩提升了,可生活自理的能力竟如此之差!另一个学生说,有一次,有个同学考试得了高分,高兴得不得了,走路都蹦蹦跳跳的,结果在平坦的大路上居然摔了个跟头,所以做人做事千万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呀……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敢于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启迪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唯有如此,作文教学才能天宽地广。

(本文发表于2018年3月20日《精神文明报》)

推荐第7篇:小学英语三步教学法

[新课程 新思路 ]

小 学 英 语 三 步 教 学 法

作者:白

单位:卧龙区蒲山镇槐树湾小学

小 学 英 语 三 步 教 学 法

【内容摘要】 课前的主动预习,激发兴趣,承上启下;课堂的积极学习,解难答疑,获得新知,课间的互动练习,学以致用,寓教于乐,课后的认真复习,取长补短,巩固新知,温故而知新。使整个教学过程首尾呼应获得良好整体效果,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关 键 词】 主动预习互动练习认真复习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不仅有利于各国人民的沟通和交流,更有利于文化知识的继承和传播。 小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师承担着如何播下英语的种子并使其生根发芽的重任。

我在近十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结合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环境,把培养初步交际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英语教学要想达到交际化的目的,必须使学生进行反复地练习。而在农村,很多家长不懂英语,所以学生可以对话交流的平台,只能在学校更确切的说就是在课堂,如何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就成为影响学生英语兴趣的关键。可是,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单一的机械式的提问,小心翼翼地举手,唯唯诺诺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久而久之,学生对一种新事物的新鲜感

就会荡然无存,课堂气氛也会随之"降温",学习积极性骤减,根本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的。

鉴于这种现状,联系所教学生的实际特点,我总结出“小学英语三步教学法”, 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首尾呼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课前的主动预习,激发兴趣,承上启下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大部分学生的观念中,预习是语、数这类主科应做好的工作,他们也许会根本不重视教师布臵的这一任务。我竭力提倡英语也要预习,一是预习可以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二是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三是预习让学生独立地接受新知识,独立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通过预习减少课堂上花在单词教学上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英语的自学方法,又为教师在课上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二、课堂主动学习、互动练习,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即,先用心静听录音,听准了、听会了,才跟着学说,不要急于说,防止刚刚开始听就急着跟着说,这样做会产生只会跟着说,或离开录音机和老师的带读,就不会说的问题;也不会因听不准而说不准。它

不利于提高听力,也不利于自己独立说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大声地朗读、对话、答问,以利于清楚地表达自己,也利于他人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有利于培养大胆、开朗、自信的良好个性。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回答问题,以及做“情境表演”等,这样做,增加了课堂上练习的机会,也能得到同学及时的、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由于环境不同,学生个体间在学习语言时难免有差异,往往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显得消沉,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通过分角色朗读、相互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能力较长时间地处于高涨、积极的状态之中。 在活动中,学生间互相帮助,学习主动灵活,基础好的带基础差的一同进步,基础差的学生也有更多大胆练习的机会。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如小演讲,小话剧、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

同时支持并帮助学生配合教师准备教具,制作学具。如,动物玩具、车船模型、图片等都是有用的教具。又如,在学生学习有关的如“地点”、“方位”等词或句子时,有的教师帮助学生制作两套学具会更有效,如学“这”、“那”、“这里、那里”(this,that和here/there)时,如果将两个相同的教具,放在不同距离的地方,就可以更形象地表现“这是一台电脑,那也是一台电脑”,这样做也更易于记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准备这些教具、学具的过程中,就是在积极地投入学习,就是在进行着有效的学习和复习。要多鼓励、多具体关

心甚至参与学生的学习,在学习问题上少批评最好不批评学生,讽刺、打骂更是要不得的。教师千万不要拿自己学生的缺点同别人家的学生去比。要知道,每个学生的基础、身体、爱好、特别是语言能力是不同的甚至是很不相同的,随便去比只会降低他的学习兴趣。珍惜学生得到的小奖品、小制作等。把学生在班上得到的小红花、彩旗等展示在他们的“英语角”里;把他们的奖状、奖品陈列出来,适当地请亲友们参观,将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教师还可以按许诺,在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小奖品”后,再给一次诸如玩具之类的“大奖”,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三、课后的认真复习,巩固新知,取长补短,

温故而知新,对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听与说是主要的、领先的;读和写,特别是书写是逐步进入并要求的。因此,请教师不必在课本的要求以外,再多加抄写作业。一项实验表明,让学生抄写相同教材,抄写3遍和30遍的效果是接近的;而且,学生的骨骼尚在生长发育中,手指上骨缝尚未长严,如果学生长时间地写字,不但会疲劳,还会使手的指关节受到伤害。这一切都有力地提示我们,“不要好心做错事”。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做游戏,如问候语、礼貌用语的应答、画图、涂色、剪拼、家居物品贴上英文标签等,既是有效的学习,也增添亲情的交流。

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

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学生负担减轻了,成绩提高了,兴趣增长了,一棵棵种子终于顺利的破土而出,只要我们继续用爱作阳光,用心去呵护,他们就会在快乐的学习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英语教育心理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 2.《中学外语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3.《英语报》

推荐第8篇: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简介

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简介

“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是史创明教授在几十年教学生涯中从实践到理论的结晶。下图所示的是该教学方法的图示模型。

图: “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模型

第一步:精细训练,每个知识单元设计一个到几个经典案例,进行手把手范例教学,按照教材的提示,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也可登录课程网站,参照案例视频讲解,一步步训练。

第二步:模拟训练,每一个知识单元提供一到多个模拟练习作品,只提供最后结果,不提供过程,学生使用提供的素材,制作出同样原理的作品。

第三步:创意练习训练,运用知识单元学习到的技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包含章节知识点的作品。

“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在运用过程中因使用对象不同要注意以下事项。 1.教师

教师的角色要向组织者、引导者转变,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搞好组织教学。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步:在第一节课中给学生讲解并演示本书的使用方法。

第二步:每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根据教学进度检查和辅导学生作业(即每章的创意作品),最好的方式是轮流一个一个的对同学面对面的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样每个同学都会体验到老师的关怀,同时也会形成一种学习动力和压力,每个同学都会认真地学习这门课了,课下也会在这门课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许多具有创造力的学生。

第三步:书本内容学习完后,给学生布置一个综合作品设计,作为最后的考试内容,建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不建议使用卷面考试设计操作方面的技能。

课程结束后,你会发现教师的嗓子不累了,但教学效率成倍提高,教学质量飞跃上升,几乎每个同学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Audition的音频处理技术。

2.学习者(学生和自学者)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自学者,学习过程遵循下列步骤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第一步:下载学习内容,在该网站下载相应章节的“范例文件”“模拟练习文件”的资源到本地硬盘。

第二步:手把手范例教学,按照教材的详细提示,完成书籍中所讲范例的制作,掌握相应的理论和知识点。对于初学者,学习过程中切忌浮躁,认真做完要求的每一步。如果学习过程中有疑问,还可以打开网站中的视频讲解链接,跟着视频讲解一步步学习。如果想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可以打开网站中的“知识点”链接进一步学习。

第三步:进行模拟练习,打开下载的“模拟练习”目录中相应章的模拟练习示例文件,观看效果后,使用已提供的素材,制作出同样效果的 Audition作品。下载资料中有原始文件,如果制作过程中有困难可参考原始文件,最好的方式是读者自主地完成作品。 第四步:创意练习,运用以上训练学习的技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包含章节知识点的 Audition音频处理作品。如果不能够自主创意制作,说明还没有完全掌握章节内容,请重复前三步的学习过程,直到能自主创意设计为止。

第五步:进一步学习,按照以上四步学习过程,完成要求的学习内容后,您已经步入了 音频处理的殿堂。你可以进一步学习,结合配套书籍进一步学习本网站提供的网页设计、动画制作、视频编辑、视频特效、图像处理、课件制作等方面内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

严格按照规程使用本书,是发挥“阶梯案例三步教学法”的优势,进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前提。

推荐第9篇:“三步走”作文教学法初探

“三步走”作文教学法初探

刘瑞雪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正阳路小学 26600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呢?对于小学的作文教学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学生进行作文能力的全面训练和培养,探索出“三步走”作文教学模式:“观察积累”、“模仿练习”、“批改交流”。

一、作文的第一步,观察积累

这一步包括写前的一切准备活动。如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这为学生积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鲁迅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写作来源于生活,生活需要留心观察、体会,否则,写作的源泉就会干涸。作文前,首先抓住时机。根据教材单元训练目标,提前布置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机会,深入生活,留心观察每个季节的田野是什么样子的、小区居民进行了哪些活动……学生按照要求写了大量的观察日记。这样做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又让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直接观察。

二、作文的第二步,模仿练习

这一步骤是作文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生活圈子小,接触的事物少,对生活的体会不深,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大量可借鉴的材料和自己的范文,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活动,通过多次反复训练,学生的作文立竿见影,作文能力逐步提高,有些文章的妙语佳句就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学生摆脱了课例的束缚,写作时材料充实、内容具体,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在指导学生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时,屏幕上出现了我的下水文《我小学时的柳老师》,学生先是惊讶,而后是感动。惊讶的是老师也写作文;感动的是读了我的作文,一个活生生的小学老师就像站在面前,那种慈母般的老师形象引起了学生的回忆。在讨论时,他们争相说出教过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导,提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思路,使枯燥的挖空心思变成了顺畅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的写作铺垫了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第三步,批改交流

新课标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第三步就为了教给学生批改、评析作文的能力,能对自己和别人的作文进行评析和小结,找出优缺点,进行修改。实际上这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评析和小结。在作文中,我打破了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习惯。每次作文都让学生自评、互评,让学生在评析中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作文批改时,我先让学生批改,有时是自批,有时是互批。在这里,我先教给学生“三点”批改法。

第一点是“问”,抓住文章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疑问,对照要求下批语。

第二点是“改”,采用各种修改符号对文章进行增删或调整修改。

第三点是“后记”,主要是批改后的学习收获、引发的感想和建议,并互相交流,以替代老师在批改后的讲评。

用这种“下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作文的乐趣,并在问、改、记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弥补了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通过大胆尝试,“三步走”让学生感到作文的新鲜,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能够懂得自己与同学之间作文的差距并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奋起直追,让学生有积极创作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作文来自于生活,来自于观察,成功于细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推荐第10篇:浅谈“意识教学法”三步曲

浅谈“意识教学法”三步曲

汤原铁路学校岳云红

“意识教学法”就是以学生原有意识为起点,使他们的意识能够逐步由低级步入高级,由简单变得复杂,由具体变为抽象,由点滴无序变为条理清晰。意识教学法的出发点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观察、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认识大千世界。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意识的培养和训练,我分三步进行:培养意识、设计意识、体验意识。

培养意识

人的经验的取得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意识的培养也同样包括直接意识和间接意识。所谓直接意识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意识则是通过别人而获得的东西。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不管是直接意识还是间接意识常常都是无意识的意识。他们意识不到这种意识是自己的可用资源。因此许多东西即使见过飞看过、用过也常如过眼烟云一带而过。如何把这种浪费变成储备,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意识。

意识如一粒种子,教师要不失时机把它播撒在学生心固。是种子就要想方设法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意识这粒种子也是一样,它不是播种在大地上,而是播种在学生心田。种子的播种需要在春暖之时,意识的播种同样需要在学生对意识渴求时,这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好,感悟能力最强,能达到对意识有机的化合反应和吸收。如何抓住最佳契机播撤意识?

一、疑处点睛,种子自然深植心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低年级的学生也要在他们跳一跳可够到之处,设置疑点,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或合作意识。当他们对问题有了不确切答案或不解之时,教师用点睛之笔给予赞赏或指点,学生会因茅塞顿开而意识为之深刻。教师再辅之以巩固训练,再遇诸如此类问题,学生就会调动已有的意识自己解决。

二、教师要如春风春雨,供给种子足够的营养。

低年级学生各方面的意识力都比较薄弱,教师不但要在学习上成为学生的扶持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都要为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而寻求好的方式方法。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我采用看身边人讲身边事自我对照、找优缺点的方法,学生虽然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时不时的触犯。于是我又采用每天一个话题论公德,让学生给定话题后,自愿结伙,用小品的形式展现出来。这不但活跃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也在自编自演中更深刻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学生也在这种自娱自乐的陶冶中意识得到升华,班级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观。

在此基础上,我又实施“学习路路通”、“开心辞典翻开来”等培养学生迸取精神,广泛兴趣爱好的学习意识。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逐步养成了“自律意识、创新意识、博爱意识”,为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今后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以点带面,种子就能结出更多的种子。

笛卡尔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如何把方法授予学生,使学生在意识中接纳并会运用,我觉得以点带面的慢慢铺开,对低年级学生比较奏效。比如教学一年级《猜一猜》一课,我让学生想像有风时我们周围事物或我们自身会有哪些变化。在学生一时语塞时,我边手指头发边说:“有风时”,学生马上接下去,“有风时头发会被吹起”或“有风时头发会被吹乱”,以一点带动了学生大面积的呼应。学生说了好多好多有风时的各种变化。我在感受着学生思维意识跳动的同时,深深体会到一粒种子健康生长后能结出更多种子。

在培养低年级学生意识形成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意识就如种子,只要教师悉心町护,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意识也如一扇大门,只要打开,一定能让学生欣喜地看到无限奇特的景致。意识更如学生内心的灵感,为创造打下根基。意识无时空局限,可以任学生尽情地驰骋。意识是创造的源泉。

设计意识

“设计意识”是学生在有了一定“意识”之后,能够创造性的驾驭意识,使意识能够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成为学生可舒可展的一种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设计意识”的能力呢?

一、创造性的“教”,引发创造性的“学”

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他的一点一拨一引一导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千万不要不辞辛苦的全盘授与,这样既压抑了学生的创造天性,教师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对知识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创造性的给他们提供设计意识的机会,是学生设计意识得到充分展示和激发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如我在一年级刚开始的拼音教学中,就让学生想像“a”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圆圆的脸蛋扎着一条羊角辫”。

在学生意识得到充分锻炼之余,我又适时的给他们创造设计意识的机会,让他们根据刚才所说编一句或几句小儿歌。这对刚上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只要他们说的合情合理,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一首展示学生设计意识的小儿歌就完成了。

二、学中学,拓宽创造意识

在教师和创造性强的同学面前,有些同学常常有捉襟见肘、意识力跟不上的情况。这时我和创造性强的学生就说说自己怎么知道这么多的,鼓励那些见少识窄的学生要多看书,看有益的电视节目,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注意积累知识,并学会做积累笔记。在我坚持不懈的引导和帮助下,形成了每天一人的“设计意识”表述。内容是你看到听到、想到、做

了什么之后-你又想到,做了什么?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设计意识,也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机会增多,意识面拓宽。

如有一天一名学生的“设计意识”表述是:我看到天灰蒙蒙的,想到天的表情是阴沉的,就好像人生气了一样。这也许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吧?我多希望天蓝蓝的,有几朵白云相伴,那真如一幅美丽的画。听了学生富有文彩,又满怀忧患意识的表述,我列举了环境污染种种害处,学生也说到沙尘暴,农药使水污染的种种现象。最后提出要减少环境污染整个社会都有责任,我们更要从自己做起,爱护每一片绿色。绿色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

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意识飞扬的空间,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的舞台,多种形式的意识培养,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体验意识

“体验意识”就是学生从别人和自己的表现中,体会到意识的冲击和情感的交织,以此促进思维的活跃和视野的拓展。

一、体验是诱发创造的动力

学生的某种意识有了萌芽并经自己的努力有了一定的创造,就很想自己的这种创造有表现的机会,而教师不失时机的发现学生的这种创造动力,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激励性的点拨,学生意识的辐射面会更广,认识更为深刻,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创造的火花会不断迸发。

二、体验是营造创造的舞台

学生体验到意识的灵动飞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教师在学生意识活跃时要时时注意营造创造的舞台,给学生提供体验意识的机会。

如前面谈到的《猜一猜》这课的教学,我注意把学生意识打开,给学生提供设计意识的机会。我在表扬学生善于观察,动脑思考的基础上,告诉学生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作者通过观察再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设计加工而写成的。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刚才说的那么多现象,自己也创作出一则谜底是\"风\"的谜语。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创作了不少谜语。我把他们的谜语写在黑极上,全班讨论,集思广益进行修改,有几则谜语很不错。我表扬同学们有非凡的创造力。同学们在我的鼓励下,增强了信心、增长了才干。体验给学生带来的喜悦是教师费尽心思包办代替所得不到了,学生在体验的舞台上,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创造意识的更强烈。

培养意识、设计意识、体验意识三者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不过在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倾向的轻重有所不同而已。在学生刚入学阶段,这三种意识来自老师的传递较多,而在学生有了一定意识后,学生会自娱于自我发现和创造中,这也就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引导”。

放 飞 童 心

《猜一猜》教学片段

汤原铁路小学岳云红

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潜能,给学生提供发现和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天真的心灵时时有放飞的感觉,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创造精神会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现将一年级教材第9课《猜一猜》的片段举隅如下:

在和学生共同板画完课文内指导学生利用板画背诵课文后。 师:老师有一则谜语,我猜了半天也没猜出来,请小朋友帮我猜猜。“看不见,摸不着,冬天来了人讨厌,夏天来了人叫好? 生:风

生:空气

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生:空气虽然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时时和我们在一起,我们没有空气就不能生存。

生:因为北方的冬天吹的是西北风,风一来,冻得我们直打哆嗦,太冷了,所以我们讨厌。而夏天天热,吹来一阵风,真是太舒服了,所以是“风“。

师:你明白了吧?我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到其中一个方面。

生:明白了。

师:谜底都是风,而谜面却不一样,这说明一种事物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想一想,有风时,我们自己或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变化。

生:一时语塞。

师:(手指头发)有风时我的头发会…...

生:有风时头发会被风吹乱。

生:我们的衣服会被风吹起来。

生:秋风会把树叶都吹掉。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水份少。

生:天气凉,阳光照射少。

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

生:老师你讲〈香山红叶〉那课时给我们讲过。

生:我从课外书知道的。

师:你们真棒,老师讲过的东西或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东西都能记住。有风时还有什么变化。

生:有风时大海会起波浪。

师:你知道得真多。

生:有风时烟会像云一样让路。

师:你真聪明,学完就会用。

生:有风时小河会起波纹。

生:有风时骑自行车也费劲。

师: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动脑筋,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个创造机会,根据你们刚才说的各种现象,我们创作一则谜语,好不好。下面请同学之间先互相讨论讨论,几句都行,只要你能把谜面说清,让别人猜到谜底是“风”就行。

生:春姑娘来了,春姑娘来了,它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师:你说的真好,春姑娘代表什么?

生:春姑娘代表春风。

师:你知道的真多,谁还能说说。

生:青蛙它给唤醒,大地它帮披绿,秋天树叶被它吹掉。 生:炊烟见它让路,灰尘见它跳舞,头发见它变乱,雪花见它飞舞。

生:红旗见它飘扬,荷花见它点头。

生:衣角见它卷起,大海见它有浪花。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老师为你们竖大姆指。课后把你们说的用笔记下来,再配上画面,谁的好,老师就把谁的贴到黑板报上,同学们可要抓住这个机会呀!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和感悟往往只停留在简单的层面,如何调动他们的认识潜能,使他们在生活韦视而能见的东西成为自己学而能用的求西,在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并用激励性的方式落实由说到写。这对学生语言的发展和以后作文水平的提高都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第11篇: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

“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

为了彻底解决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种种弊病,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方式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再上一个新台阶,经校领导讨论,决定在学校以“导学案”为载体,继续完善“三步六环节八段”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即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延伸三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拓展提高六环节。

“六环节”是三步的进一步细化,他们的关系为:

课前预习——明确目标、自学指导

课堂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练习达标

课后延伸——拓展提高

“八段”是对课堂学习环节的细化,“八段”是重申目标、生生互查、基础知识点拨、讨论展示点评、精讲点拨、当堂检测、总结回扣、课堂评价。

二、“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六环节八段”教学流程

严格按照“三步六环节八段教学法”来实施课堂教学。具体流程是:

1、三步 (1)课前预习。课前预习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导学案。该任课教师需明确该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训练点,再编制导学案,力求预习学案的编制达到最佳效果,尤其注意预习的方法指导,正确的方法指导,可以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学案一定要提前3天发放,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有效地完成预习学案。同时,教师要及时批阅预习学案。

(2)课堂学习。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来进行,二要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小组合作的模式,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交流提供了最有力地保障。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合作探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设计好合作探究的问题,还要有效地调控课堂,避免出现只有热闹没有实效的局面。

(3)课后延伸。课后延伸题目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题目的设计要有阶梯性和层次性,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以达到分层次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目的。训练学案要及时批阅,对学生出错率高的题目要做重点讲解。

2、六环节与八段

(1)明确目标。展示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有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具体化、科学化。

(2)自学指导。自学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教师指导自学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方法的指导上,教师给学生的指导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大而空的说教。“明确目标”、“自学指导”这两个环节是课前预习的内容。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是课堂学习的核心环节,它融合了学生的强化记忆、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夯实、合作探究具有规律性的知识点、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具有启发意义的练习、展示点评等诸多环节,具体要求是:学生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解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解决,对于提出的问题,要按照题目的难易让每个小组不同水平的学生回答,加强生生互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达到全体同学共同学习的目的。具体分为四段:①重申目标;②生生互查;③基础知识点拨;④讨论、展示、点评。这四段是课堂学习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

(4)精讲点拨。这是课堂学习的第五段。在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之后,学生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由教师来解决;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讲包括规范学生的专业用语、解答疑难问题、多种解题思路、规律性的方法总结等。

(5)练习达标。本环节分为三段:当堂检测、总结回扣、课堂评价。这三段是课堂学习的第六段、第七段、第八段。

①当堂检测。检测题要结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设计,题目不宜太多,以5分钟为宜。

②总结回扣。总结应由学生来完成,要求扣准本节课的内容,尤其是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或方法,教师回扣学习目标。

③课堂评价。课堂评价是课代表对本堂课各小组或同学的表现来做客观公正的评价,既评价优点,也要评价缺点。评价结果作为评选学习优胜小组的依据。

(6)拓展提高。按照分层次教学的原则,要提供不同要求的巩固提高题目供学生练习,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更要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能有效体现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的特点。

(二)改变课堂学习模式,全面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各个班级都把原来整齐划

一、面向讲台、排排就座、被动静听的田格式就座形式,改变为面对面、交流互动、组内异质的小组型就座形式。每班分若干小组,每小组5--6人,要求以平时学习成绩为基准,分成a、b、c三个层次,采取好中差搭配,面对面排座。

在小组里实行“人人科代表制”和“分工负责制”,让成绩稍差的学生担任文科科代表,成绩好的同学担任理科科代表或兼两科科代表。小组长一般由小组推选或成绩最好的同学担任,负责组织本小组的讨论、交流合作及本组的秩序;科代表负责本组的问题汇总,并向老师或其他组展示、提问。为避免学生回答问题过于集中,各小组要将各位成员按不同水平进行划分,多鼓励成绩稍差的同学回答。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a教b,b教c。组长是小组学习、纪律的第一责任人,组长和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组规,然后共同遵照执行。让学生责任明确,自我管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行”!教师要走下讲台,深入小组巡回指导,对各小组的困惑做到了如指掌,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三)改革教案编写模式,强化“三案”教学

学案分为预习学案、讲授学案和巩固学案。

预习学案要紧扣课标的基本要求,以形成知识网络为基本目标,以画知识树、梳理基础知识为载体,辅助进行以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基础训练。预习学案一般要先周发放,先由学生本人自学,然后小组交流自学心得,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了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课前教师要抽批或全批预习学案,这是上好课的基础。

讲授学案主要设计需要学生讨论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点,需要总结、升华的规律、方法等内容。

巩固学案就是当堂训练的内容,要求限时训练,及时批改反馈。这样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手、脑等各种器官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学案设计重在三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的设计。树立教材是素材、是平台的教学观念,对教材内容的增删、重组、重难点的确定及例题、练习题的选择等,都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和体验,达到有效、高效的目标。

②学生活动的设计。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它包括学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时间、活动过程、学法指导、及调控措施等,核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设计。 ③对学生评价的设计。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变化和发展。

学案的编写要分层次,c层学生做最基本的,b层学生另做带有星号的,a层学生全做。

第12篇:高中语文“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语文教学如果只禁锢在教科书上,只注重知识传授,语文就成了一汪死水,既不能张显它的活力,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样的语文教学不但让学生收获甚微,更会让学生厌倦语文学习,远离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建议我们教学中“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树立大语文观,把教科书看成是沧海中的浪花一朵、空中的星星一颗。以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放手让学生遨游语文的海洋,飞翔语文的星空。在这一理念的促使下,我形成了自己的“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是我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中提出的“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教材。”和教学建议

(二)中提出的“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沟通课堂内外。”以及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长处,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逐步完善形成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步分层”阅读教学法,就是把每册教科书的每个单元看成以个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再对单元内的课文分为三个层次:精读教材——略读教材——浏览教材。(“精读和略读”是教科书规定的,“浏览”是自己根据单元教材特点,开发的同类课外教材读物),每个层次肩负不同的责任义务:精读——教给阅读方法,激发兴趣;略读——实验阅读方法,培养兴趣;浏览——运用(发展)阅读方法,满足兴趣。针对赋予的不同的责任,分别采用:“教读——辅读——自读”三步教学法。

教读,就是借助课内“精读课文”,教给学生阅读同类文章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成为“略读”的启发点(诱发点)”;从学生的角度说,就是从中学到阅读方法,并产生想独立阅读此类文章的心理需要。这一步以教师的“引导,解难”为重要,我习惯地把它称为教学中的“例题讲解”。

略读,就是在“欲望”的促使下运用在“精读”中学到的阅读方法,才试着自学课内“略读”课文。在这一环节中以学生的自读为主,教师适时的诱发帮助为辅,让学生试着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品尝遭遇困难的滋味,磨练攻克困难的意志,享受获取成功的喜悦,领悟成功的真谛。同时激起学生更新的读书欲望,为下步的由课内到课外酝酿情绪,创设情境。我形象地把“略读”比喻为数学教学中紧跟“例题”后的“练习”。

自读,是在教读、辅读课内教材的基础上,向课外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创造性的开发课外教材资源,养成好的读书的习惯,

用心

爱心

专心 完成课内外的沟通,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文学园地,实现语文教学的延续和升华。这一环节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选定文本,印发该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写出读书收获、心得或评论;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校园网或本地书店,自找自选文本,大量涉猎、浏览。这一环节,我教它数学教学中的“章节练习”。

究竟如何运用“三步分层”教学法呢?下面我就以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为例,具体介绍“三步分层”教学法的实际运用的表达方式,品味和抒情个性语言。

本单元是散文诗,教学重点是了解散文诗的文本特点(象征、修辞),体会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习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有2篇精读,3篇略读,编排顺序是:精读(《雪》)——略读(《雷电颂》)——精读(《海燕》)——略读(《浪之歌》、《雨之歌》)。依据这一编排模式,我决定本单元\"三步分层”阅读法的路子是:讲读——辅读——再讲读——再辅读——自读。

第一步:教读“精读课文”,指导学法,激发兴趣。 这一步是完成本单元阅读教学任务的入门,教学目的应定位在①了解散文诗的特点,②学会阅读散文诗的方法,③感受散文诗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利用“精讲课文”(《雪》和《海燕》),展现散文诗的艺术魅力,让学生陶醉在艺术的园地,在欣赏散文诗艺术的过程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语文能力,激发对散诗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整体感知——探

用心

爱心

专心 究象征意义——品味语言”三步阅读法,教给学生细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步骤,让学生懂得怎样才算是读懂一篇文章。如在《雪》阅读教学中,首先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阅读题:“①作者各抓住了江南的雪和方的雪怎样的特点写的?倾注了作者对雪怎样的情感?②文章的行文结构是怎样的?主要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此基础上进入“探究象征意义”的环节,这时,我首先介绍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分别赋予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怎样的个性品格,个象征了什么?两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最后,激发学生品味优美语言。启发如下:文章对雪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饰词,选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通过这三步的阅读教学指导,让学生懂得了精读一篇文章,首先应整体上把握为本的表层意思和行文思路,看出较为明显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有关质料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再通过品味语言来明确作者是如何利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名家语言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这样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为下一步“辅读”创造了物质条件和情感氛围。

第二步:辅读“略读课文”,尝试学法,感受成功。 通过对《雪》、《海燕》的精读教学,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散文诗的一般特点及其阅读方法。此时利用略读课文《雷电颂》、

用心

爱心

专心 《日》、《月》,辅导自学,让学生尝试阅读方法已成为可能。具体辅读过程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在《雪》和《海燕》中了解的散文诗的特点和学到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升华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模式,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设计问题,再同学间探讨交流,力争达到对课文的全面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情况及时的给予个别或集体辅导。整个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线,给他们独立学习、大胆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质疑,提升阅读能力,同时启发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感悟成功的真谛。

第三步:涉猎课外文本,养成读书习惯,培养文学素养 通过“精读和略读”两步,已完成了课内教材的学习,学生也基本掌握散文诗的阅读方法技巧,表面看来已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事实上只不过完成了一半的任务。因为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把教学活动引向课外更广阔的文学天地,使学生热爱语文、养成读书习惯、积淀文学素养。就本单元而言,应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课外散文诗,热爱散文诗文学,培养阅读习惯。具体做法是:以现当代名家的优秀散文诗为凭借,用一周的时间,运用课外阅读的形式,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老师代选择作品,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后写出读后感或评论等,我给学生选择的是鲁迅的《秋夜》、余秋雨的《精致独享》、《文化的泪眼》等 三篇文章。第二阶段,是让学生利用课外自由时间到

用心

爱心

专心 图书室、微机室或书店查找现代名家的散文诗,浏览阅读,吸取精华,感受名家情怀,净化心灵,获得文学素养,养成热爱读书、自觉读书的习惯,做一个爱书人。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13篇:《作文三步教学法》的教学计划

《作文三步教学法》的教学计划

香坝小学:吴华敏

作文三步法调动全部感官来感受人、事、物的原理,使学生从此能够打开自己所有的感觉器官,来感受周围、感受世界。学生的感官觉醒后,他们的思维也从此被打开,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不断的得到锻炼和提高。从此,学生的作文障碍解除了。学生能够条理清楚的记录自己的亲感实受,也从此远离了虚假的语言和情感,从而能培养学生做一个真实的人,也能够塑造出一代代具有思想品德健全而又具有真实人格的人。为了与时代同步,改掉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后遗症,特对《作文三步法》作出如下设计:

作文三步法的目标

《作文三步法》的教学告诉我们在感觉支配下获取材料,包括生成词汇、语句,用思维梳理,编织材料,写成作文。运用《作文三步法》的教学来作文,还达到了每个小学生做人的标准,不说假话、空话、实事求是。

作文三步法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

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3)让学生回忆扫地、洗碗、做作业等动作,按顺序写。

《作文三步教学法》的时间安排

我任中年级语文课的教学,又兼职高年级的英语课,不管时间紧迫,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运用《作文三步法》写作,作如下安排:

首先,每一单元的习作题,我先让同学们运用感觉、思维、情感的器官,发掘出此题要用到哪些词语,短语,计划1—2课时

第二,让学生在课上口头叙述,再写成片段,(一课时) 第三,同桌批改,写出批语

最后,抄写作文,

(一课时)

《作文三步法》的确是一场作文教学上的革命,它使我们师生在多年的作文困惑的沼泽中走了出来,带动了今天作文教学的显著发展。同时这一理论,在提高整个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14篇:“历史提纲式三步教学法”初探

“历史提纲式三步教学法”初探 ——金丝峡镇中心小学 刘新华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的教与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零碎、冗杂的课本知识以及课标对学生学习、应用知识能力的更高要求,传统的讲解、记背教学法已明显跟不上课改的步伐。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摸索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提纲式三步教学法”,在次,我就把几年来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此法的一些收获与体会与大家交流。

所谓“提纲式三步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感知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列提纲、学提纲、用提纲三个教学环节,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目的。实验证明,根据教材的内容,恰当地运用“提纲式三步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此方法在历史教学中是值得借鉴并卓有成效的。

一、实施“提纲式三步教学”的具体方法

1、示范指导“列提纲”

由于此方法初次运用到历史教学中,老师必须想法设法将学生领进门,然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此法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轻松学历史。因此,列提纲作为三个环节中的第一个也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计划将七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学习内容作为示范引领的实验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法适合将教材以单元或大的章节为单位共同学习整合,不局限于一节课只上一课,因为一个单元或章节的知识便是一个小的知识系统,而这也是适用于提纲式教学的最大优势我向学生介绍了提纲式三步教学法的方法和可能达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以第一单元为例,教学生把笔记本横用(老师在黑板上板演),从左往右写,把单元标题写于最左边,然后划上大括号,右边紧接着由上向下分别写出本单元三课的课题(学生可用专门的大纸做笔记本,因为边学边填充,最后形成知识系统正好用于复习),接下来进一步根据每课内容引导学生一起完善那三个课题后面的内容,具体方法是找每课的小标题,将之列于课题后的大括号内,由此形成单元知识的基本框架与层次。通过两个单元的示范引领,学生基本掌握了列提纲的方法。

2、引导点拨“学提纲”

其实学提纲是列提纲的进一步补充与发展,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自主生成知识的过程,也非常符合课改理念中的合作探究教学法,结合第一步列出的单元框架,可根据课堂时间和学生进度灵活安排一节课要学内容。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边列提纲边学,即细读课文中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留意旁注和相关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最后师生一道归纳每个小节应解决的问题或该掌握的知识。同样,在前面列好的小标题后继续用大括号分层次,只是这层不同的是,后面应采取提问式、叙述式或图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1)提问式“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发现地在哪里?这一发现有何意义?”(2)叙述式:“北京人取火的方法有„„”(3)图表式。这一方法适用于需要对比学习的知识,如分析“赤壁之战”与“巨鹿之战”的各方面状况,或学习“三国鼎立”相关内容时列图表学习再填空便一目了然。当然,方法可以因人而异灵活多样,只是应力求简洁、醒目,要力争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与关键,这也是此环节教师引导点拨的必要性。

3、理解整合“用提纲” 学以致用是我们教与学的最终目的,而历史学科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相对更高,特别是九年级升学要面对开卷考试,因此,学生如尽早掌握知识体系,增强分析能力,形成一定历史素养的话,不仅能自如应对考试,而且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无形而又尤其重要的教学目标。同样,这个环节师生都必须充分参与,教师要吃透教材,多研究课程标准,从而为所学章节设计操作性,综合性等适度的习题,以此引导学生用前面所列所学的提纲内容解答,同时还应紧密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设计一些创新思维题目,让学生能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不过这还只是用提纲的一个方面,另外它还有一个很大的用途,便是前面提到的为复习而备,如果学生善于收集保存,从七年级开始所学的知识,都可以浓缩在那些提纲中为九年级复习所用,或许能达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提纲式三步教学”的实践意义

1、“提纲式三步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列提纲,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了大概的了解。学提纲,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 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用提纲,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体系。因此,“三步教学”很好的落实了三维目标。

2、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步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信心。“三步教学”为课堂教学创造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一个民主氛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人人发表意见,个个畅谈自己的见解,使每一个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以上所述便是我在历史教学中对提纲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和点滴体会,在此还需说明的是,和以前传统的方法相比,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的自学能力、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增强。我认为,如果长期坚持并不断摸索改进此方法,历史教学便会在教学效果上有更大突破和发展。同时也希望广大同仁能够对此多提指导或批评意见,以此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也泛起最美的一朵浪花。

第15篇:浅谈小学英语三步快乐教学法

浅谈小学英语三步快乐教学法

根据小学生思维直观形象性强,形象思维高于抽象思维,且求知欲旺盛这一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我们在教“字母、音素、音标”时的做法和收获为例,做如下说明。

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因为语音教学是人们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字母、音素、音标的教学强调了字母、音素和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三者之间的交叉关系。

1、字母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法的第一步是进行字母名称音教学。对初学者来说,英语既新鲜又陌生,对此,入门知识的教学格外重要。于是,在字母教学中,可提前布置:课下让学生留心观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字母,并随时记录下来,课上让学生说出。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如:扑克牌中的J、Q、K;数学中的X、Y、Z;音乐课本上的ABCDEFG;衣服上的L、M、S等等,因势利导,将学生说出的字母按顺序加以归纳并板书,纠正发音,并趁热打铁,教学生唱字母歌,寓教于乐,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26个英语字母,过了字母关。

音素是语章的最小单位。要学会拼读,首先要学会音素,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迁移规律,通过4种浅显易懂的方法教学21个辅音音素。(1)有掐头法学习字母Ff、Ll、Mm、Nn、Ss、Xx中的辅音音素。(2)用去尾法学习字母Bb、Cc、Dd、Jj、Kk、Pp、Tt、Vv、Zz中的辅音音素。如Bb的字母名称音就是[bi:],去:]余就是字母b在单词的读音。(3)通过与汉语拼音区别对比学习字母g、h、y、w、r的音素。(4)用字母组合记忆法学习ch、sh、ck、qu的音素,接着教学元音字母的长音、短音。

音标是音素的书写符号。在学会音素和拼读以后再学音标,自然就容易多了。先复习16个辅音字母的读音,将和它对就应的音素对比,再加上方括号,就是它们的音标。接着复习5个短元音,并由其引出长元音音标和双元音音标,而把等较难的音标放到最后解决。我们在教学生记忆音标时也采取了有趣的记忆法。如讲12个单元音时,先引出5个元音字母,见下表:

以一位小学生上课为例,坐在椅子上比站起来矮,读出[e],把他倒过来,他会觉得恶心,读出,头朝下倒的时间长了,他会觉得更恶心,背对背坐在一起。这样一来,学习音标就化难为易,实行了音义统一,强化了学生的联想力,巧妙地解决了语音过关问题,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大部分读音规则,学会读音标,从而具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

以上三步教学,每学完一步。都布置学生课下自制卡片,将所学内容记在上面。每天早晨利用早读时间,拼读遍,并以小组为单位,定期检查,向老师汇报,直到过关为止。

语音教学结束后,学生不仅掌握了以上所学知识,而且有了拼读单词、查字典的能力,解决了记忆单词的难题,不再一味模仿记忆了。因此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为以膈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三位一体”教学的实践,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死教、死学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使学生掌握了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内在联系与交叉关系,成绩也较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及格率达98%,优秀率达31%。据统计,我们只用19个课时,教学生学会了26个字母,48个音标的认读和书写,同时还能拼读上百个单词,彻底消灭了以前用汉语单词注音的现象,真正做到了听其音能想其形,见其形能读其间。总之,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16篇:高三数学复习的“三步教学法”

高三数学复习的“三步教学法”

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效合作,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对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来说,我们正赶上两省一市的试教,时间紧、任务重,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根据新教学大纲、新教材以及新课程的考试说明中的基本要求,结合近年来高考中越来越重视知识应用和能力考查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与复习目标的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传授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增强学生应考数学知识的针对性。改进数学复习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数学复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复习数学中我采取‘三步教学法”,揭示了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的基本规律,经过实践,效果显著,下面就具体谈谈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

一、章节复习,巩固知识

根据数学大纲,教材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对高中数学各册的每一章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教材为主线进行系统的复习,为数学知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打下基础。本次复习含量大,概念、原理,公式等内容众多,高三学生虽然通学一遍,但较为零乱,比较抽象,学生学的也扎实,因此,此次复习要采取一章一试的办法,保证学生章节‘双基”知识的过关,以达到巩固以前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次复习主要达到三个目的,第一使全体同学明确考纲要求,把握好高考的方向,做到心中有数;第二使每一个同学都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便于对症下药,采取补救措施;第三力求使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同学都受到激励,以便奋发向上,在这次复习中我注意了快慢结合,粗细结合,不可平均使用时间,特别注重了对基础较差的同学的个别辅导,使他们提高了信心,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学习成绩很快地上升。

二、单元复习,培养能力

依据数学教材,以单元复习组织教学,目的在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单元划分,以高中教材为主线,把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如在复习《函数》这一单元时,依据考试说明不仅要复习高中课程中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而且要复习初中的正、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使知识融会贯通,相互补充,如在‘数列”这一知识点的复习中,可联想到函数的知识,用函数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它,用函数的知识去解决数列问题。教学

中我注意了四个重点:一是解疑点;二是突难点;三是破难点;四是弄清易混点。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析,达到了宇卜学生之缺,解学生之疑,破学生之难,供学生之需,学生在练习和应试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得到根治。在单元复习中,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通过阅读加深印象,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在加深印迹的同时,充实学习环节,自觉改正习惯性错误。在复习中,我注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力求便复习进入一个高层次、高效益的境地,我注意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培养能力。一是要求学生具有校正知识能力。高中学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必须具有从练习和试卷中识别、纠正错误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二是要求学生拓展思路,学会科学思维,在复习中我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探求,使学生既能够拓展多向思维,又能够选择一种最佳思路,大担猜测,小心求证,无论什么问题都要让学生充分利用灵感上的‘一闪念”,通过严密的逻辑程序,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思维判断,得出正确结论。三是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审题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反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迅速地分析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考虑试题中的限制因素,设计好解题步骤,要善于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把疑难点各个击破,利用所学知识准确地作出答案;四是训练学生书写表达能力,把解题的思路表达出来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这里要求学生做到“准确”、“规范”、“迅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力求符伞应试要求。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而且大大地提高了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绚能力。

三、综合复习,提高成绩

搞好高考数学的综合复习是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与平时的教学密不可分,但面对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综合复习这一过程就更显的很必要了,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题的训练。数学综合题知识涉及面广,知识之间联系较为复杂,所用的数学方法也很多,因此综合题对巩固和加深数学基础知识与能力技巧,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复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两步的复习,为进行综合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次复习应从教材为主,转向学科知识为主,把教材内容提炼出来,形成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重点讲几个专题,比如“函数”专题研究,我们可以用微积分知识去解决函数问题,显的既简单又方便,又如探索性问题,分类讨论问题,应用问题等,这样便于找出各部分知识的自在联系,掌握好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通过综合练习,要求学生全面、深入、牢固,灵活地掌握中学数学知识。如我们常见的这样的题:

求证:|a+b|/(1+|a+b|)≤|a|/(1+|a|)+|b|/(1+|b|) 大部分学生可得出:|a+b|/(1+|a+b|)≤|a|+|b|/(1+|a|+|b|) 其实:|a|+|b|/(1+|a|+|b|)=|a|/(1+|a|+|b|)+|b|/(1+|a|+|b|)≤|a|/(1+|a|)+|b|/(1+|b|) 故很自然只要考虑:|a+b|/(1+|a+b|)≤|a|+|b|/(1+|a|+|b|)即可.若视|a+b|=X1,|a|+|b|=X2 只要求证:X1/(1+X1) ≤X2/(1+X2) (0≤X1≤X2)

所以只要证明函数Y=X/(1+X)是增函数即可。这样就把函数和不等式联系起来了,当然本题的证法很多。

在这三步的复习中,要根据学生复习反馈的各种问题的信息,找出原因,及时补缺,达到强化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薄弱环节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17篇:“三步六段”教学法教学模式[材料]

“三步六段”教学法教学模式

山东兖州一中在“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的治校方略指导下,经过学习、探索,研究,形成了“三步六段”教学法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即一课三步、一堂两段。课堂高效,教学效果较好,现整理如下: 准备工作

各教研组每周安排半天的集体备课时间,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准备多种教学参考资料,准备集体备课纪录单。

各科任课教师,要在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与班主任、班干部一起将全班学生均衡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为宜),每组定出一名组长,组长可定期轮换。

一课三步 【课前】

一、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来设置,格式必须统一。要按照“三步六段”的要求来编写,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课堂检测、作业设置等相应内容要考虑A、B、C、D四个层次,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作业要设置选做题。

二、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集体备课能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集体备课的安排 1.时间

每教研组每星期安排半天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2.参加人员 教研组全体任课教师。 3.组织

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备课室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主备老师(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已准备好的导学案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集体备课结束后,组长将记录单交学案室。备查,存档。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 1.研讨教学内容

研讨下一教学周(备课日的第二天至下一备课日)的教学内容,按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要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讲出自己对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六段”的实施办法。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交油印室印刷。导学案要在上课的前一天发给学生。 2.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再下—教学周的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老师。领到任务的老师在下一周里,根据领到课题编写导学案,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做准备。 3.确定示范课

商定下一教学周一节示范课的课型,执教人,时间,地点、内容。 (三)备课纪律

1.严格遵守时间。上班后20分钟内到备课室开始备课,下班前20分钟内备课结束。到备课室后要在备课纪录上签到,不准代签。

2.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控,不能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 3.级部负责检查监督,教务处抽查,结果计入绩效考核。

三、个人备课 1.备内容

结合教材把已印制好的导学案再通备一遍,备内容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备一题多法,一法多题,归纳知识,总结规律。 2.备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预测课堂将会出现的问题,设计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内互助,组组竞争的调控方案。 3.备标准

按照“三步六段”教学法课堂评价标准准备。

四、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 1.预习资料

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 2.预习形式

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避免浮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率。 3.预习方法

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一遍课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解决不了的要形成问题,这些问题以及D级内容带入学习小组,利用合作学习时间按照老师的分工有侧重地进行研讨学习。

【课中】 一堂两段

“三步六段” 教学法35+10课堂循环教学模式是将课堂45分钟分成35分钟,10分钟两段,前35分钟按“六段式”进行教学,后10分钟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课。

一、前段 1.重申目标

上课老师重申学习目标,学生对已预习过的导学案作简略快速的浏览。 2.学情调查

①调查学生

老师对学生预习的情况进行调查,用提问,竞答,查看,问卷等形式进行。A级问题要提问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回答。B级内容可先让学生独立回答,解决不了的本学习小组共同商量、探讨,争取解决。C级内容可采取查看、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解决情况。

②学生质疑

让学生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疑惑提出来。 3.问题汇总

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4.精讲点拨

①老师根据问题汇总的情况给各学习小组分工,让各组展示(到黑板上板演或用实物投影入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

②老师要当好导演,善于启发和引导,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 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要及时对个人,小组给予评价,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 5.当堂检测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的时间,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 6小结作业

①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疏理知识、强调重点、归纳规律,总结方法。

②学生根据上述学习活动,结合自己预习的情况,把导学案落实、完成好(D级问题可选做),下课时老师将导学案收齐、带走批改。

二、后段

课堂的后十分钟是预习下一课内容的阶段,老师把下一课的导学案发下去,简述主要内容,提出学习目标,指示预习方法。先要求学生全面预习。下课前再给各小组分工,课下有侧重的预习。 【课后】

没有总结就事倍功半,没有反思就不能进步。课后师生做好后续工作才能巩固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效益。 1.教师

①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

②教师对收上来的导学案进行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书写、格式、步骤要严密,全面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 2.学生

①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的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

②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不留“后遗症”。

③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背囊”,是期末,高三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都要记录在纠错本上,将自己做错的题 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第18篇:灵活运用“三步教学法”进行英语会话教学

灵活运用“三步教学法”进行英语会话教学

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地掌握。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会话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等具有重大影响。我校近几年开展了会话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找到一条比较适合会话教学的新路子,使教师感到有法可依。以下是我校研讨探究的英语会话“三步教学法”:

一、热身环节(即唱歌热身、温故知新)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且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新知的难度,为新的学习内容作好铺垫。因此课前的热身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要为本节课的目标服务,要扎实到位,不能蜻蜓点水。比如:

1、唱歌热身。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也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如:要求教师尽量给歌曲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师生同唱同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歌曲歌谣还可放在课中作为放松活动,或放在课尾作为复习、巩固的环节。

2、TPR热身。这种听听做做活动学生最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情感,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了旧知。如:I say, you do.When I say a word, you do the action.When I do an action, you say the word.比如复习身体状况的词组: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cold等,运用此种形式热身,效果很好。

3、Free talk热身。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强化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游戏热身。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比如Samon says是我们熟悉的游戏,也可利用这个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气氛。

二、呈现环节(即情景导入-新知呈现部分)

呈现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并采用“先听说,后读写”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呈现方式:

1、实物呈现。实物是连接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描述实物、围绕实物展开对话等活动,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例如:三年级下册Unit3 How many? Unit4 Do you like pears? Unit5 Where is my ruler? 四年级上册Unit2 My schoolbag .四年级下册 How much is it ?等课中的会话部分,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

2、形象呈现。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电教设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方式呈现情景,训练对话。如:周末活动、谈论居室、谈论家庭成员、四季等。

3、简笔画呈现。简笔画简单、快捷、高效,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课型,以最小的代价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如:四季的变化等呈现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肢体呈现。主要指教师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呈现语言,不仅吸引学生注意,而且使语言教学生动有趣。如在五年级下册学习询问他人身体状况的问答,如: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How do you feel? I have a toothache.I have a headache等。五年级下册学习Unit4 What are you doing? 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you do?…

5、情景呈现。会话教学离不开情境,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境,学习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通过交流、体验与实践,达到学习致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如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5 My new room PartB有关方位词的内容时,可用一个气球和一个方形盒子摆出不同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介词的含义;在学习六年级上册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幅从小学到博物馆的模拟线路图,根据线路图进行描述呈现,体验学习新语言,帮助学生理解How can I get to the… ? Turn left/ Turn right.It’s on the right等句型;在学习我的家庭时,让学生把各自的全家福带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这样把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搬进课堂,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巩固环节(即趣味操练、运用拓展部分) 小学生虽然记忆力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呈现新知后,应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

1、机械操练。新知学完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表达,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习,在学生听懂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表达交流。机械操练的形式多样,如替换词语操练句型,先集体、小组后个人,或男生、女生、前排、后排、左右排、开火车等多种形式操练。

2、游戏巩固。儿童天生喜欢游戏,他们也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利用游戏巩固句型,不仅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放松。

3、编唱歌曲巩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曲调,把重点句型编成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巩固重点语言。

4、创设语境巩固。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句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完你最喜欢的食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在饭店或商场购物的情景;在学完了水果之后,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在教室里模拟野餐的情景;在学完了询问价钱的语句后,可让学生拿着文具等进行模拟买卖活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5、拓展运用巩固。课本不应该是教学的唯一。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范例,教师应根据教材中对话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将会话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与学生有关的事物、经历、爱好、思想和情感等。 学完会话后,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创编对话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拓展方式,拓展巩固提倡融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体验中学的理念。

但要注意: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操练时体现的更为充分,鼓励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点头、丰富简洁的语言都可以激励学生的情感。

总之,会话教学是一种比较难操作的课型,作为教师关键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句型和难点句型,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操练语言的机会,巧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会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19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三步教学法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三步教学法教学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实施,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针对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双边关系,本文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阅读、新授、讨论”的三步教学法,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维能力;阅读;思想政治教学

1.阅读

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在现实生活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是通过眼睛看这条渠道进入人的大脑的。这条渠道是否通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思想政治属文科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理解。一旦不读,那效果就完全不同。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设计焦点问题来引导。初中思想政治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重点、难点也都贯穿在其中,如果能反复阅读,重点、难点也能领会,但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内,不但做不到精读,就是反复阅读也不可能,往往只能是泛读,一目三行或一目十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读完较多的教学内容,并且有一定的阅读效果,最好是有明确的阅读目的。

新教材可读性强,认真指导学生阅读,是教师必须重视的。教材引用的材料丰富、行动、文字较为活泼,所讲的内容通俗易懂,有利于学生阅读,但如何使学生读懂、理解教学内容,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的引导。教师指导得法,是师生通过读书有所收获的关键,否则将读书变成例行公事,既耽误了时间,又使学生厌烦,教师应把指导学生读书作为备课的主要环节,切忌随心所欲,马虎从事,一定要从教材的内容,课程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缜密地提出读书要求。

1.1 自然归纳法。教材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具体的、典型的、基本的事实出发,逐步引出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在“导读”最易行的办法是顺着教材的脉络自然而然地运用准确的语言,言简意赅地指出各段内容的中心,让学生明白后再阅读,归纳出所要明白的观点道理。

1.2 纵深引导法。在学生阅读教材中,教师提出若干问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引导深挖深掘,三言两语把问题表达的简明而深透,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能豁然开朗,从而掌握所学的内容。

如在阅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小节时,就要思考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新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种新生产关系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什么叫“隶农制”和“初税亩”?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可问什么是“公田”“私田”,再问什么标志着中国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土地所有制改变,剥削方式变了,生产关系也就变了)等,学生就向纵深方面思考了。

1.3 逆思跳跃法。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教材的小结部分,从新的角度或逆向思路来阅读教材,从而把握教材所阐述的内容。如学习《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时先要阅读后面的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三个主要特点,然后再阅读《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与《残酷的封建剥削》两用人才框的内容,由于观点明确,教材中又有“农民头上三把刀,租重税重利率高”和喜儿变成白女的具体、行动的事例叙述,学生的阅读兴趣特别浓厚。

2.新授

新授就是教师把新知识系统地讲解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的新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主要来自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授课效率就高,反之亦然。教师的讲授要注意几个环节:

2.1 时间把握。不少文献资料都提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说归说,真正落实还是不容易。课前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往往把一节课时间大都花在对教材的烦琐讲解上。笔者认为:正确的新授课时限应是本节课的五分之二左右。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部活的机器,也有疲惫的时候,因此,把握效率最佳的一至二十分钟时间进行新授,远比一节课四十分钟的??嗦讲解,学习效率要好。

2.2 方法得当。教师在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已是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则是如何教的方法。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问题如此重要,我们教师怎能置之不理呢。就如何选择教学方法的问题上教师应该进行斟酌。

如:新授识记的概念、原理,最好用“读书指导法”和“讲解法”,对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有重要作用。

新授理解的重点、难点,最好用“讲授法”和“谈话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讲授的知识基础上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授实践性较强的知识,最好用“参观法”和“讨论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直观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学和独立钻研的能力。无论采用哪些教学方法,都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2.3 突破难点。主要之处详讲,重点所在精讲,次要部分少讲,跟教学无关的不讲。以学生为中心,新授自己预先确定的,与本节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重点知识,解答学生渴望解答的疑难之处。尽量做到张驰相济,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总之,思想品德的教学,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标中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第20篇:教学法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

姓名:赵苇

学号:08130142046

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在青少年成长时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完善的音乐教育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智能、心理、品质以及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抓好基础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教学法的学习,我了解到,音乐是一门艺术课,技艺性、实践性很强,不同于其他课程。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歌唱、乐器、欣赏、指挥、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特殊性,现代音乐教学法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发挥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学法的课堂试讲,我发现要做到综合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对于我们还没毕业地在校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试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课堂气氛沉闷,语言不流畅,话语连接不紧密,教唱地音乐与音乐本身要表达地情感不相符,不能随机应变而且还有很多环节的疏漏等等。这些就预示我们要吸取经验,弥补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完善。

目前的音乐教学大多沿用“循规蹈矩式”教学法:如先教音准、节奏,再教感情和表现手法,这种教法把认知同感情因素,技能同审美因素分割开来,忽视了“表情在音乐教育中占着中心位置,音乐教育应当从表情开始”的原则。要知道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充分表现在感染、激励、教育、启迪等效应上、因而教师必须善于诱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是音乐课的内容之一,例如;欣赏《过雪山草地》教师要通过导入引起学员音乐欣赏的兴趣,要利用音乐所表达地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以进一步增强对音乐地理解能力,提高对音乐欣赏鉴别的能力。再例如《春天的故事》在听这首歌之前,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这首歌的音乐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旋律、节奏的特点是什么?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使学员在欣赏的过程中融入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音乐教学应当把聆听、演奏、演唱、指挥、作曲乃至音乐评论等等结合起来进行,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把音乐学习融入到其他学科学习中。譬如:音乐与文学的姊妹艺术,结合语文教材进行音乐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创设音乐情境,自选歌曲学习,自行收集材料,不仅能开阔音乐视野,还能挖掘出更新、更广的内容。音乐与美术的姊妹艺术,在欣赏和聆听中,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而且在教授歌曲时围绕重点难点的环节,要有一个重点难点的攀升和活动的递进性,在坚守的过程中不要用单一的活动或环节。

通过教学法的学习,我了解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作为后继教师,我更应该总结经验,丰富自我,在教学中敢于创新,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兴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步教学法 心得体会
《 三步教学法 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