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22 08:33:2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首届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心得体会

首届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5-26 16:59:29 [查看原文]

首届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心得体会

王满波

12月14至16日,首届全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课评比活动在郑州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本次评比共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的21位教师参评,其中有10 位老师展示课堂,共有800多位教师到场观摩。听了专家的评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在这次活动中,教师注重创设有效的情景。每一位老师都能根据课的需要创设具体的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学习。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中,大部分的老师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5)里程碑上的数时,老师就创设了一个父子骑着摩托车,每个一段时间看到的里程碑上的数的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方程组解决问题,这样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使比较复杂的数字问题变的简单了,还有刘翔的号码牌。以一个故事情节展开一系列数学问题,贯穿整个课堂,自然、有趣。

专家提出思考:要不要每节课的导入都有创设情境导入?

二、利用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挥团队意识,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多位参加活动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之后再小组讨论、总结。这一次分组最成功的应该是河北的陈丽老师的《生活中的数据》一课,她让学生从估测一步有多长?一万步有多长?100万步有多长?探究100万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合作的兴趣。

专家提出思考:在小组交流合作时,给没有给学先独立思考的时间,活动是否充分有效。

三、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流畅。我所听到每节课的展示都是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问题,得到新知识,再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所学知识。整个课堂给人的感觉是自然流畅,充分体现了数学化过程、建立数学模型过程。我想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这么好是因为他们“备好”教材,还“备好”学生,从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学生的技能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发展观,对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正如专家说的“有美好的预设,才会有完美的生成”。 专家提出思考:处理教材要有创新性,例题的处理怎样进行变式训练。

四、专家的精彩点评。其实这次活动让我收获最大的应该是专家的点评。平时我们的评课,指出问题的地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后我们会觉得都好,都有道理,但又不知道按谁说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课。这次, 10节课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们评课有理论支持,同时所评的都是课堂上发生的事实。

通过观摩,我的感触很深,我的数学课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数学,我们应该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的味道。

推荐第2篇: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听课心得

2011年11月12-13号,在济宁任城区实验小学参加了“小学数学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大会组委会邀请了江浙一带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为全市的小学数学教师上了四届公开课、示范课,并在每天下午作专题讲座。来自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牛献礼老师讲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里面的“烙饼”问题,做了《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专题讲座;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贲有林老师讲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的放大与缩小”公开课,会后做了《十年反思的力量》专题讲座;同样来自该校的余颖老师讲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做了教育科研专题讲座;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徐斌老师讲了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之列举”一课,并做了《把握教材空间,探寻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专题讲座。聆听了四位名师的精彩教学和专题讲座后,收获颇多。此次听课活动对我来说是次提高,更是惊醒和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名师都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这4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各位名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案,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二、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四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非常之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之强,富有感染力、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极富层次感,重点突出,提纲挈领。这一点我仍需查找差距,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纵贯这些示范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新课标中是“四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对一线教师极富借鉴性。听课老师普遍有这样的感慨:“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在教学预案设计中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手脑结合,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大胆发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主学习,逐步修正见解,正确掌握新知。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之高,值得我长期深入研究与学习。

五、名师的成长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四位名师中有两位是从一名乡村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他们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化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抓教学、搞科研,及时总结反思,步步为营,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大家。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推荐第3篇:名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杨柳乡小学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听课

心得体会

曹门小学教师 田林艳

前几天,我有幸听了在曹门完小举办的“杨柳乡小学数学优秀课竞赛”的各位老师的优质课,听了五位老师的精彩教学和说课设计、各位评委的评说后,我感受收获颇多。此次听课活动对我来说是次提高,更是惊醒和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学习,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名师都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这5节课,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各位名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案,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二、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四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非常之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之强,富有感染力、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极富层次感,重点突出,提纲挈领。这一点我仍需查找差距,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纵贯这些示范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双基(新课标中是“四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对一线教师极富借鉴性。听课老师普遍有这样的感慨:“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在教学预案设计中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手脑结合,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大胆发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主学习,逐步修正见解,正确掌握新知。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之高,值得我长期深入研究与学习。

五、他们的教学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他们当中也有乡村小学教师。他们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化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抓教学、搞科研,及时总结反思,步步为营,终成长为我乡名师。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教研室领导和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推荐第4篇:和美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__1

和美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崔桥中心小学

韩笑

2016年9月24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教学展示暨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聆听了王文丽、何捷、虞大明等八位特级教师带来的展示课和专题讲座。一堂堂生动和谐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语文学科的深邃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得当的点拨和启发,启迪着台下老师的无限思索,求变的决心弥漫着整个会场。

八位名师的共同点在于总是在适当的时机质疑;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注重语文思想的渗透等等。下面我就对其中两位名师的课堂谈谈我的学习感受。

一、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时代广场的蟋蟀》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整堂课贯穿“猜”的教学活动,适时设置生活情境。课堂伊始,多媒体课件出示书籍插画,让学生猜这是读过的哪些课外书,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唤起学生读书的记忆,通过播放纽约时代广场的视频,引出主人公——柴斯特,让学生当下发表对纽约时代广场的印象,总结:繁华、热闹。让学生通过这一连串的活动,强化学生的叙述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引发兴趣,始终顺着学生的思维而导,整堂课就像在聊天、玩游戏,给人轻松自然的感觉。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这堂课的又一特色。王老师不断为学生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在讨论主人公在乡下的生活环境和城市的生活环境时,让学生结合自身发表意见,体会在不同环境的不同感受,随后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小组讨论探究,猜想柴斯基是怎么来到时代广场的,拓展阅读视野。来到城市以后柴斯基过着怎么样的生活,他喜欢这样的生活吗?联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学生畅谈自己到底喜欢虽然贫苦但却质朴的乡下生活,还是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丰富学生的个体经历,阅览自己生活中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扩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进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带学生走进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刊物内页有介绍书中主人公,来对故事进行铺垫,老师出示了主人公及其书中的人物性格如:

老鼠:柴斯基的朋友,头脑灵光,热心肠,拼命的攒钱过好日子。 猫:柴斯基的朋友,心地善良,爱帮助人。

通过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猜想:柴斯基成名后遇到困难谁会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他呢?学生根据人物性格分析。

最后,柴斯基有没有得到朋友的帮助,他到底留在了城市还是回到了家乡,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去书中去找。这时候要求老师也要有一定的阅读坡度,能给予学生一些有益的指导,让学生能真正的想去书中找答案,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喜欢上读课外书。 ,

二、在简约、灵动中构建讲道理的课堂

还有一堂课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何捷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写熟悉人的一件事》。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何老师风趣的语言和精心的课堂环节及课件,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有趣,朴实而接地气,即使是第一次接触,师生之间也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这是生动和谐课堂的最真实写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这堂课的又一亮点

何老师以小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确要写的人,老师顺势而入渗透并解说了写人物时重点注意的事项,新知在游戏活动中悄然而至。

何老师总是不停的故作糊涂,适时把学生说的话转化成幽默的语言,借学生的嘴说出了老师想说的话,让学生经历了明确写作对象、写作前的热身、方法的获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的思维得到深度挖掘,极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交流,语境写作,发挥想象力自由的写,通过对比、事例、数据来表现出功能性写作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学生以私聊的话语,和私密的内容为自己的父母私人订制一篇充满爱的语篇。

这次外出听课学习,我在赏阅别人精彩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名师为榜样,转变教学思想做到课前解读教材,落实课改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构建有价值的课堂。另外,还要多看教育专著,多做笔记,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争当一名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推荐第5篇: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学习高效课堂教学展示心得体会

二道河小学:谭淑艳

2010-10-27

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相对来说,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你上一节课,总应该让学生有点收获,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优质教学一定的高效的,而有效教学则未必是高效教学。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追求确实是无止境的。在听课学习之后,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个人体会: 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然后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最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学。我对高效教学的定位就是优质、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学生情绪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

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3、学生的交往状态。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4、学生的思维状态。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如问题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

推荐第6篇:高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报告

高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报告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工作放在了高效课堂的改革,

9、10月份学校重点组织教师进行的学习观摩、

10、11月份进入了摸索实践阶段,为了展示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的成果,搭建本校教师之间有学习交流的平台,12月份我们开展了髙效课堂教学展示评优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反映出我校在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些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一)突出的优点

1、态度认真:上课教师,多数都比较重视,很多老师准备充分,精心设计,深思熟虑,精益求精。听课教师,积极观摩听课,相互学习,相互研讨,有些教师还跨学科听课。一些老教师特别是承担师带徒工作的师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满腔热情地扶持、帮助青年教师进步,体现出我校教师昂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理念先进: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展示评优课来看,教师都形成“以人文本、关注生命”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模式。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明确任务、自主学习、交流质疑、展示反馈、巩固训练这样五个环节。没有出现教师满堂灌的课。

3、注重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次课堂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导手段,大部分课件不仅设计新颖,生动形象,实用性强,而且美观大方,令人赏心悦目。实物投影的使用,有利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展示的积极性,更节省了教学时间。

4、突出了一批课改优秀课:通过评优活动,涌出一批素质良好,基本功强的教师,他们教态自然、语言精炼,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实”,课堂气氛“活”让人耳目一新。

5、促进教研:整个活动中,每个教师都参加本组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教研组长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本次活动促进了校本研训的深入开展。

(二)反映出的问题。

1.教学目标、重难点把握不准确。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应是我们上课首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目标已定,就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其达到既定要求。活动中,我们发现多数老师的授课目的性不明确,对每一环节要干什么体现不够,有的环节就像在走形式,所以造成课堂效率低。重难点把握不准确,处理不恰当。尤其是数学课,画龙不点睛,在知识传授上,教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引到了关键点,但往往就戛然而止,关键之点又没讲了,使中差生糊里糊涂。语文课,知识点设计得多,但都抓不实,走过程,课堂内容显得肤浅。

2.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角色找不准了。表现上课教师把问题给了学生,教师却没能有效的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所有的问题都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缺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设计不恰当。从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来看,学习困难的学生还不能参与到合作交流当中,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比较混乱,缺乏组织者。教师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提升,对现场生成的问题进行有效解答。有些教师还会把学生已经研究出来的结果再给学生串讲一遍来作为自己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总结。我建议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遇到困难的点拨者、学生学习成果的总结提升者。

3.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深度。有的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致使学生回答漫无边际。有的教师问题太碎、太小,总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追问,能不能设计一个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然后再回答。教师应该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问题,随机提问,不要刻板地按事先设计提问,更不要总是固定地提问几个学生。这需要在平时的业务学习中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学情的研究。

4.多媒体使用的时机不恰当。运用现代化手段是方向,但要因需而用,适时适度,恰到好处。有的课多媒体使用过滥,有的教师从开始到结束都在用多媒体,还有的差不多把整篇文章都搬到投影上。老师们要认识到,多媒体只是用来辅助我们教学的,不能代替我们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要用到重点、难点之处,要用到非用不可之处。

5.板书混乱。我们有的老师用多媒体代替了板书;有的板书设计也欠合理,缺少设计,随意性太大,起不到提示和强化知识的作用。

推荐第7篇: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市小学课程改革--“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和总结活动,受益匪浅。

李秀琴老师执教的《搭石》和钟亚静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钟老师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这节课上,钟老师把着眼点放在品词析句上,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具体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她抓住一条主线,“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贯穿全过程。一个中心词:亲人。使听者动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钟老师适时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过一些细节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每月308元工资,近一半花给了海鸥。步行二十余里,三个小时,只为看海鸥。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这些资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从海鸥的角度,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听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备课,不只是把课文内容琢磨透,还要对写作背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进行了解,做足课前的功夫。精彩的课堂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不只是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还要有精彩的导语、过渡语以及总结。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预设不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游刃有余。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

活动结束后,我仍在思考,课堂上在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为什么还有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不能解决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推荐第8篇: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市小学课程改革--“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和总结活动,受益匪浅。 李秀琴老师执教的《搭石》和钟亚静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钟老师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这节课上,钟老师把着眼点放在品词析句上,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具体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她抓住一条主线,“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贯穿全过程。一个中心词:亲人。使听者动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钟老师适时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过一些细节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每月308元工资,近一半花给了海鸥。步行二十余里,三个小时,只为看海鸥。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这些资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从海鸥的角度,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听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备课,不只是把课文内容琢磨透,还要对写作背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进行了解,做足课前的功夫。精彩的课堂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不只是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还要有精彩的导语、过渡语以及总结。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预设不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游刃有余。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

活动结束后,我仍在思考,课堂上在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为什么还有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不能解决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推荐第9篇: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

体会

精选范文: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共2篇) 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市小学课程改革--“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和总结活动,受益匪浅。 李秀琴老师执教的《搭石》和钟亚静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钟老师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这节课上,钟老师把着眼点放在品词析句上,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具体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她抓住一条主线,“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贯穿全过程。一个中心词:亲人。使听者动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钟老师适时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过一些细节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每月308元工资,近一半花给了海鸥。步行二十余里,三个小时,只为看海鸥。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这些资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从海鸥的角度,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听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备课,不只是把课文内容琢磨透,还要对写作背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进行了解,做足课前的功夫。精彩的课堂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不只是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还要有精彩的导语、过渡语以及总结。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预设不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游刃有余。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

活动结束后,我仍在思考,课堂上在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为什么还有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不能解决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市小学课程改革--“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和总结活动,受益匪浅。

李秀琴老师执教的《搭石》和钟亚静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钟老师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这节课上,钟老师把着眼点放在品词析句上,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具体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她抓住一条主线,“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贯穿全过程。一个中心词:亲人。使听者动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钟老师适时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过一些细节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每月308元工资,近一半花给了海鸥。步行二十余里,三个小时,只为看海鸥。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这些资料(material),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从海鸥的角度,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听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备课,不只是把课文内容琢磨透,还要对写作背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 (material)进行了解,做足课前的功夫。精彩的课堂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不只是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还要有精彩的导语、过渡语以及总结。只有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预设不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游刃有余。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

活动结束后,我仍在思考,课堂上在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为什么还有比较多的问

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不能解决呢?怎[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共2篇)]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篇二: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共2篇)] 六环三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十二月一日这天,我有幸参加了调兵山市小学课程改革--“六环”“三步”教学模式展示和总结活动,受益匪浅。

李秀琴老师执教的《搭石》和钟亚静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鸥》,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钟老师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这节课上,钟老师把着眼点放在品词析句上,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亲情,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真情实感具体地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她抓住一条主线,“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贯穿全过程。一个中心词:亲人。使听者动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钟老师适时的穿插了老人的故事,通过一些细节让学生体会老人对海鸥的爱。如: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欧群呼唤。每月308元工资,近一半花给了海鸥。步行二十余里,三个小时,只为看海鸥。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步步深入,再加上引入了这些资料,老人的形象自然就在学生心目中逐渐清晰、高大、丰满起来。课堂上,学生从海鸥的角度,发自内心的诉说,虽然语言不是最美,但情感却是最真。 听课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语文教学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备课,不只是把课文内容琢磨透,还要对写作背景、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资料进行了解,做足课前的功夫。精彩的课堂效果离不开优秀的教学设计。不只是环环相扣的教学步骤,还要有精彩的导语、过渡语以及总结。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预设不到的问题,真正起到教师的主导作用,游刃有余。其次,语文教师还要有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多读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拓宽视野。

活动结束后,我仍在思考,课堂上在学生的小组学习后为什么还有比较多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比较浅显)不能解决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组学习的效果?

推荐第10篇:初中数学优质课展示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优质课展示心得体会

麒麟初中 程霞

2014 年4 月13 日初中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在枞阳县黄山初中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几位数学老师精心准备并展示的优质课,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老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之高,对教材内容挖掘之深,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之精彩,让我对自己所教学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初中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展示课的老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老师们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入手,有的以温故知新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老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勇敢”“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随着多媒体走进课堂,板书已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挈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一笔清秀的板书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上一节好课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师更不容易。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第11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0年中考政治学科实行了开卷考试这一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开卷考试已成为今后初中政治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趋势对我们初中政治教师的教 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2006年的中考政治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的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为了使学生适

应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同时还应研究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

1.教师提问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表现?(3)。早期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和进入垄断阶段后对外掠夺有何不同?(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能否说明整个世界已天下太平?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例如,在讲“祖国统一和民族大团结”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2),也

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去开发西部?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象是不平等的?(3),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的自治有什么区别吗?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问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学生通过讨论后,第一个问题基本能明确,知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学生掌握的知识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政治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比如学习“国家”概念时与氏族会进行比较;学习社会主义革命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还有五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比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不可调和的三大矛盾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三),通过时政演讲,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将课文基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以及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一思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问题。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美国大选这一热点进行分析,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从美国大选看资本主义民主,要求学生在演讲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念,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学生热情很高,显然,有些看法还较幼稚,但教师稍作引导后,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特点、目的等就很容易理解。所以政治课教学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活学活用,关心国家大事大有好处。当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要使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还需要一定质和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练习—反馈—矫正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熟悉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2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我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多年来,由于我勤奋好学,执着努力,成绩突出,深受师生的好评。现在就我从事教学多年来的物理教学实践随便谈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不同意见。

从初中物理新教材改革来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爱上物理,学好物理,我从教学实际中体会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上好第一节物理课,使学生爱上物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都是怀着好奇心来听物理课的。怎样把这种好奇转变成兴趣,把这种兴趣转变成学习物理动力,并使之自觉、持久,这是我们初中物理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认真上好第一节物理课,打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门。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学习物理也是一样,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物理第一节引言课好像老师给学生的见面礼,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步。其印象如何,是能否引起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关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第一认识是重要的。为了引起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第一堂课,我认为应这样设计:

1、设置悬念。紧密联系学生的知识实际和生活实际,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提出:熟透的果实和枯萎的树叶为什么总要落回地面?用鸡蛋打石头,挨打的是石头,为什么打破的是鸡蛋?杯子里有一枚硬币,但到水后为什么会看到两枚,猴子为什么会在井中捞月亮。这些生活自然现象,都是学生熟悉的,在课堂上,作为一个个问题提出来,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使他们急于了解为什么。

2、展示有趣的物理实验。捕捉学生的兴趣情感,再把这种情感推至理性的认识。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在上课时设计了下面的教学实验:把一个盛满水,里面放着小金鱼的试管颈部放在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在试管下部的小金鱼却安然无恙;又另取一盛水烧瓶在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然后用塞塞住瓶口翻转过来用泠水淋下,学生惊讶地发现,这时瓶内的水又再次沸腾起来了。还演示了感应静电起电现象、滚摆等实验。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后,接着引入讲什么是自然现象、物理现象、物理学、物理学家等„„,把知识有机地串在一起阐明。这样使学生感到物理这么有趣啊,他们一定会下决心好好学习。

3、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史料。在讲授研究物理的根本方法——观察和实验时,生动讲述物理学家的有趣故事,是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绘声绘色地描述伽利略仔细观察教堂里晃动的吊灯而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再讲多彩的物质世界时引入牛郎和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浴池里发现浮力鉴别皇冠的真假等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在情感描述中如同进入童话世界。最后让学生动手到教室外观察自然光通过透镜后会聚成焦点和通过三菱镜后形成的七色彩虹光带。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使他们领略到五光十色的世界存在着很多的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指出细心观察和认真实验是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就这样,使学生在高昂的兴趣中不知不觉地上完了第一节课,使学生在下课之余还在回味着物理的兴趣,只想等待着下一节物理课的到来,这样下去学生能学不好物理吗?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了上好第一节物理课,使学生真正爱上物理只凭一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物理毕竟不是学生看一场电影。看完了就结束了,学习是一个长期任务,凭一时的兴趣还不行,应让学生长时间的爱上物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利用教材的特点,培养学习物理学兴趣。人教版(九义)教材写得生动有趣,图文并茂,联系实际,文字流畅,可读性强。且教材还设计了〖科学世界〗与〖想想议议〗等栏目。学生阅读起来感到新鲜、有趣。所以我利用教材这些特点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适时穿插物理学史,科学家的生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科学家实是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百折不回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明白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畏艰辛、奋力拼搏、持之以恒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顶点。

2、重视新课引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每一节新课的开始,我都作一番精心设计,就会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使他们处于欲罢不能的境地,后面的教学进程就容易驾驭,这对调动学习物理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新课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如其中有: ①实验引入法。在《惯性》一节中,我从演示小车运动受阻,木块向前倒下的实验入手。不过,我把小车在平面上运动改为沿斜面(倾角不能太大)向上运动,演示前先问学生:小车突然停止时,放置在小车上的木块会向哪边倒?学生几乎齐声回答:向下。实验结果却相反——向上。这时学生满怀兴趣,迫切要求解释这个意外的实验。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中去。②从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往往会产生直接的兴趣。因此,从生活实例中引入新课,更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引入密度一节时,运用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大小、光亮程度都一样的两只汤匙,让学生区分哪一只是铝匙?哪一只是不锈钢匙?再找一团棉花和一块适中的铁块,让学生判断那个质量大?用这些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兴趣,同时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3、做好各种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全面提高物理的学习质量,做好物理实验是关键一环,通过实验又能促进学习兴趣提高。新编九义教材,几乎每节都有配套的演示实验。此外,还有学生分组实验及小实验、小制作等。利用实验是物理课得天独厚的条件,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思考、探索。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根据实验室设备条件,增加一些简单的、十分有趣的演示实验,还创造条件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这样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浮力》一节,安排两人一组实验(配弹簧秤、盛水大烧杯、金属块各一),让学生把金属块挂在弹簧秤观察示数,然后用手稍向上用力托金属块,观察这时的示数变化。再把挂在弹簧秤下的金属慢慢浸入水中,再观察示数的变化。启发学生分析各次观察到的记录结果,理解浮力概念及方向,并力大小的方法之一——重量差法:f浮=g空-g液(g空——物体在空气中的称重。g液——物体浸在液体中的称重)。为了克服学生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深度越深,受到浮力越大的错误认识。在课堂实验归纳后,提出如下疑问:把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当正方体上表面跟水面的距离增加5米时,则正方体受到浮力有没有变化?问题一提出,堂上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有的学生马上计算,有的认真思索,有的不加思考回答“变大”,针对这一模糊认识,让学生用上述有关《浮力》一节的实验器材动手实验。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浮力不变”结果。通过动手实验,使学生体会到,单凭日常生活经验下结论是不科学的,许多物理规律、公式、概念都是通过科学实验加以推理归纳出来的。这样通过课堂实验,既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学生思维。从中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上述的做法,克服了往日的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

二、识记知识要记牢,强化训练不放松。

初中物理并不难,涉及到的都是力、热、声、光、电的基础知识。知识都来源于生活,但知识较多较碎、少记了有关基础知识、就可能使以后学习的缺陷、因此,要求学生对识记的知识一定要掌握好、掌握全、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对有些识记知识学生还不太熟悉、这就更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如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

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记熟,然后通过作业多练习,练习了作业又加深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同时在基础知识教学中要好中差一起抓,否则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在强化训练中还要引导学生多阅读。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坚持活学活用,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

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的来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教师如何精心设计教学安排,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关键,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我们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是我多年来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我的观点和看法可能存在不足,请大家谅解。

第13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2017-2018秋季学期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作为一线的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的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成为当下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探究式学习。面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第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第二、创设情景能够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积极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注重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利用网络广泛搜集教学材料和方法,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辩论会、记者采访、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

课堂小结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

学生小结,谈收获和感悟。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学会了知识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画“知识”树,合作探究。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对不明白的问题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特别对一些道德和法律难题更需要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的高层次。

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这也将是今后我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第14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本更加注重思想性,人文性,时间性和综合性。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能解决变化了的情况,这就给我们每位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新的思考,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该如何把握新教材去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我个人的想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转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在新课程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新的教学过程,学生应是主体,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的教学过程还应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双向或多向交流过程,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权威式的老师讲学生听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灌输式教学,要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走向主动地学。

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必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十分重要,它从抽象空洞的说教到引导学生自己建构,这一变化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密切相关,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是观念混杂,如何使学生在观念混杂的现实中树立正确的观念,不可能通过强制灌输来实现。要面向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事物或人物很多,有些可以拿来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观察,收集素材,发动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讨论与观察的话题或事件,也就是说,要将书本外课堂外正在发生的鲜活的生活引入课堂,也要主动走出课堂,寻找共同主题,根据主题引发讨论。

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的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完成以下几个转换:将普通的道德规范及道德情感体验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道德实践与道德体验的相互转换。

要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必须实现教师角色的重大转换。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教学中的疑难,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进而实现教师由权威向非权威的角色转换;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鼓励鞭策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教师由指导者向促进者的转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一起学习、快乐与分享,实现教师由导师向学友的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做学生的设计者,而应做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学生的精神教练,从而实现教师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新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还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从而实现教师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的转变;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进而实现教师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河流的转变;新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成为应战者,进而实现教师由挑战者向应战者的转变;教师应允许学生缺点的存在,允许奇才怪才的发展,应给学生引路,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实现教师由园丁向人生引路人的转变。

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作为一线的社会教师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双开”形式的背景下,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成为教育者们竞相思考的问题!结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学习资料(教师、同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在整个思想品德课教学任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思想品德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新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习,鼓励探究式学习。面对这样的教学理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一、改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创设情景能够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积极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注重感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如《亲近社会》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并分组讨论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图片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利用网络广泛搜集教学材料和方法,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课改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

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5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抢答竞赛、你行吗?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也是重要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辩论会、记者采访、演讲比赛、社会调查、模拟法庭等。 第

三、课堂小结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我常采取以下二种方式:学生小结,谈收获和感悟。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以及学习的体会,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学会了知识也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画“知识”树,合作探究。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一株“知识”树,将知识的主干和分枝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对不明白的问题说出来,共同分析解决,特别对一些道德和法律难题更需要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的高层次。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学生兴致、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已这么多年了,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我努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不断尝试与新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在一年的摸索、实践与探讨过程中,总结出自己在教学上的一些得失。我认为在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在课堂教学中,倡导一种新型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即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学生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将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和“资源人”转变。从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课堂教学也逐渐由注意对教师教的评价转变到关注学生学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关爱之心、理解之心、宽容之心;

要相信学生;还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来看。例如:在讲授“与友同行”这个问题时,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的朋友主要是你们身边的哪些人呢?”大部分学生们回答的都是自己的同学、亲戚、兄弟姐妹、父母亲等等,很少学生会想到老师。回答完后有学生反问我:“老师能说说您的朋友吗?”我说:“我的朋友是自己的同学、同事、亲戚、亲人和我的学生。”这时学生就会想到老师这么看得起我们,我们也应该把老师当成朋友了。 二,教师与教材的关系问题。

教师在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是十分重要的。但不是要求教师唯教材是从,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把教材当作是一种工具。教师不应是教材的奴隶,而应该成为教材的主人。思想品德新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教材里的辅助文的知识有涉及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英语、音乐、还有一些电视新闻人物、网络名词等。这要求教师教的知识也应该包括这些内容,教师的知识仅限于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的素质都应具备一些,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多看书、多上网查询、收集资料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材中“生活需要选择”这一个问题有一段人行如棋的辅助文里有一首王菲唱的叫棋子的歌,要是教师能唱出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竞争不忘合作”这个问题里有这么一个英文公式:i+we=fully i,教师首先要知道这个公式里每一个英文的意思,若是能教学生读这些英文更好。

三,课堂教学中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的问题。

课堂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始料不及的情况。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灵活机智地处理,可以由学生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也可以确立为师生共同探索的问题,切忌不闻不问或故意回避。适当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问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我在讲授“学会把握好奇”的课堂上,教材里有这么一个题目“我要对早恋的同学说??”要求学生回答,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影响计划生育”。这种回答完全是在意料之外的,要是老师说他回答不对,这样肯定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我就说“这位同学说的也有道理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方面的呢?可见只要你们肯动脑筋也不比老师差啊”,然后再跟学生解释早恋跟计划生育的关系。篇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体会

怎样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新的高度呢?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教学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

思想品德课,从其学科内容看,其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使它在学校教育上有重要的地位。毕竟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一直以来,我们也都可以看到其重要性一再被强调。然而,在应试教育和知识本位的环境和背景下,政治科在实际上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表面的重视和实际的忽视使它不断地被边缘化。其教育的内涵、蕴义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更谈不上效果、目的。从其教学的特点看,所谓知识的“理论性”、课堂的“枯燥性”、学习的“记忆(背诵)性”及学后的“无用性”等几乎成了人们对这一学科的刻板印象。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科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障碍。

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手段,来自于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来自于人发展的需要,因为只有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也才是

真正地重视国家、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往前推进,在政府更为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改革如一江春水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一股活力,其教学理念的转变给原本所谓“空洞乏味”的初中思想政治科指明了一条新路。而实践也开始证明,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变化是明显的,效果也逐渐地显现出来。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必然将不断完善、发展,也会不断地暴露问题。在新课程的浪潮中,初中思想政治科的教学出现了新的良好的风貌。同时,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误解。

总体来讲,初中思想品德课,基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学科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这也就对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要使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课程改革,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从而防止走回到老路上,这样,我们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才会既有生机、活力,而又能获得实质效果,我们的教育目标也才能实现。

摘 要: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实施新课程,必须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淡化倡导合作交流、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教学方法。积极构建思想品德学科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主题词:新课程理念 引领 教学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初中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新课标、新教材,既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本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高的要求。

怎样贯彻落实《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精神,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有一个高起点呢?在学习领会新课标精神的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学改革要想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必须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新课程的“综合评价”观,要使教学不局限于认知的目的,它还关注学生态度的发展、情感的滋养、信念的形成、人格的完整,关注学生整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教师不只是严谨地执行写得详细、系统而完整的教案,而且根据教学实况随时改变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和进程;教科书不被当做金科玉律,教师不只是“吃透”教科书、准确无误地宣讲教科书,而是把教科书当做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部分材料,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来改变教科书中的次序或在内容上有所补充和舍弃;教学过程不只是准确、计划周密、环环相扣、层次清晰,而是有着一些松散、一些随意、甚至一些杂乱以及在这种松散、随意、杂乱的情景中师生智慧、情感的真切流露;教学气氛不是刻意营造、而是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的活动中自然形成;教师的活动范围不只是在讲台,而是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以朋友的身份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教师不只是精心设问、接连发问,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有时间自由提问;教学不把学生的活动安排得又多又密以显示教学的形式多、容量大,而是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留些空白让学生有自主活动的时间;教学不一定每堂课都很完整、都完成了预定的任务,但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临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不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或是鼓励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进展,而是出自内心的热望与欣赏;教师把眼光放在每个学生身上,对每个学生都充满着期待,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喜;教学更多显示的不只是教师自己的能力而是学生尽情施展的才华;师生双方都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忘掉了各自的角色,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从这样的角度来评价教和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发展性评价。

总之,素质教育观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是一种完整的育人的教育。它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真知,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这

就是我们广大思品课教师的新理念;而一马当先、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则应是我们广大思品课教师的新作为。篇三: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0年中考政治学科实行了开卷考试这一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开卷考试已成为今后初中政治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趋势对我们初中政治教师的教 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2006年的中考政治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的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为了使学生适

应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同时还应研究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 1.教师提问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例如:在讲“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表现?(3)。早期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和进入垄断阶段后对外掠夺有何不同?(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能否说明整个世界已天下太平?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例如,在讲“祖国统一和民族大团结”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2),也

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去开发西部?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象是不平等的?(3),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的自治有什么区别吗?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问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学生通过讨论后,第一个问题基本能明确,知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学生掌握的知识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政治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比如学习“国家”概念时与氏族会进行比较;学习社会主义革命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还有五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比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不可调和的三大矛盾的比较。通过比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三),通过时政演讲,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将课文基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以及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一思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问题。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美国大选这一热点进行分析,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从美国大选看资本主义民主,要求学生在演讲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念,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学生热情很高,显然,有些看法还较幼稚,但教师稍作引导后,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特点、目的等就很容易理解。所以政治课教学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活学活用,关心国家大事大有好处。当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要使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还需要一定质和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练习—反馈—矫正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熟悉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5篇: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培养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0年中考政治学科实行了开卷考试这一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开卷考试已成为今后初中政治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和趋势,这一趋势对我们初中政治教师

的教

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政治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2006年的中考政治试卷突出体现了知识性,综合性,时代性,灵活性等特点,它不但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还着重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迁移,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它克服了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就能拿到高分的倾向,代之以具体材料或情境为载体,加大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并且紧密的联系了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为了使学生适应开卷考试这种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研究教师怎样“教”的同时还应研究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下面,我就谈一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

1.教师提问

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

如:在讲“垄断资本的对外掠夺”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1)。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的必然表现?(3)。早期的资本主义殖民掠夺和进入垄断阶段后对外掠夺有何不同?(4)。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能否说明整个世界已天下太平?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分析和讨论,使学生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例如,在讲“祖国统一和民族大团结”这一内容时,学生在自学基础上,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那国家通过什么政策来维护这一关系呢?具体措施有那些?(2),也有同学提出:既然各民族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那么为什么直到近年才去开发西部?这对少数民族来讲好象是不平等的?(3),少数民族的自治制度和香港澳门的自治有什么区别吗?可以看出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提问的问题还是有一定深度的,也说明他们非常关心国家的发展,学生通过讨论后,第一个问题基本能明确,知道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第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和“一国两制”的构想,学生掌握的知识较模糊,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政治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比如学习“国家”概念时与氏族会进行比较;学习社会主义革命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还有五种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特点的比较;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不可调和的三大矛盾的比较。通过比

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三),通过时政演讲,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紧扣时代脉搏,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将课文基本知识与国内外重大时政以及学生思想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一思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一内容时,结合了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美国大选这一热点进行分析,事先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从美国大选看资本主义民主,要求学生在演讲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念,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学生热情很高,显然,有些看法还较幼稚,但教师稍作引导后,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特点、目的等就很容易理解。所以政治课教学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活学活用,关心国家大事大有好处。当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要使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能力,还需要一定质和量的练习,在练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练习—反馈—矫正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熟悉不同题型的解决方法,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6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什么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以上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灵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富有兴趣的故事情景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点燃探索的欲望,自然而然就会促使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首先提出几何引言中的问题:“要在河边修建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水泵站修在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学们对这一早已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积极思考,互相商讨并尝试解决。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一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顺利地引入了新课。通过这样引入,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初三讲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师可这样问:“你能够用一杆直尺,不爬树并能测出树的高吗?不过河测河宽吗?只要我们认真学好相似三角形这一章,就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例如《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过程中,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教者教学时,让学生用纸条代替木条进行探究,很快发现14cm的木条太长,6cm的木条太短,9cm的木条可以与木条a和b钉成三角形木框。通过探究,感知木条c要有一个范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通过教学时的观察,学生做法大概有以下几种:

1.有一部分学生列出的不等式10+3>x和10-3<x。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列出这样的不等式的同学,自然是直接运用了数量关系\"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些同学受到复习内容的影响较大。

2.列出不等式x<10+3和x>10-3的同学思维要多一步,根据不等式的对称性由不等式10+3>x和10-3<x转化而来。或是把\"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中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转化为\"三角形的一边应小于另外两边之和,且大于另外两边之差。\"更简单一些说,三角形的第三边不能太长,最长也要小于已知两边的和,不能太短,最短也要大于已知两边之差。这些同学思维较灵活。

3.有一部分同学列出了x+3>10,10+3>x,x+10>3中的两个或三个。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他们列不等式的依据是\"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如果给与指导,他们就会加以筛选,只列出前两个。根据经验,在三条线段中只要看较短的两条线段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就可以判断这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利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也可以列出一些不等式。它们是10-3<x,3-10<x,x-10<3,10-x<3,x-3<10,3-x<10。学生很少有这样做的,如何筛选也比较困难。 可以看出,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差异,其解题的方法也不相同。面对学生各种解法,老师让同学们先小组讨论,充分暴露思维过程,然后全班讨论,对各种解法及思维过程给与评价。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教学效率。

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而且对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巩固练习要遵循以下几点:(1)练习要有目的性,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2)练习要及时,使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反复循环,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练习要有层次性。它有两个含义:一是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认知的有序性选择练习题,做到由易到难、以简到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师对练习题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优秀生“吃得饱”(4)练习要多样化,为巩固概念,选编基础变式题;为纠正差错与判断、选择题;为拓宽思路,选择多变、多题型等等。同时,练习时教师要在练中有反馈,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与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予以纠正。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那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追求。

第17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张弛有度,自然和谐

---初中思品课的课堂教学组织

随着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开展, 开卷考试已成为升学统一考试的方向 ,这对我们初中思品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教学观念要更新

转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是思品课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流,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了严肃刻板沉寂的气氛,学生正襟危坐,不得随便乱动,不许私下谈论,由教师从头讲到尾,造成的结果是教师讲起来滔滔不绝,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这种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显然易见的了。所以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二):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转变;

(三):由维护“师道尊严”的观念向平等,民主的教学观念转变;

(四):由单一的教学目标向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转变。而教学观念的转变,就具体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二。教学方法上的尝试

(一)。通过提问,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教师提问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事先设计好所要提问的问题,它包

括七个方面:①何处提问;②何时提问;③提问什么;④如何提问;⑤提问谁;⑥可能出现的情况;⑦如何评价等。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熟练掌握教材,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课的内容。一般讲,开学初就应将一学期的教材事先通读一遍,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上一节课而备一节课。

通过研究发现,现在思品课课堂提问存在以下问题:

(1)追求热闹,提问过多,从“一言堂”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 (2)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 (3)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不会有效倾听。 (4)重复问题和重复学生的回答。

(5)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拓展性、探究性问题,发现型、创造型问题等开放性问题比例太少。 (6)控制问题的答案。

(7)把“提问”当作惩罚的手段。 (8)忽视学生的提问。

(9)习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 (10)给予消极的评价。

实施有效课堂提问的具体方法 (1)提问要有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很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将提问当作点缀,当作装饰。不考虑提问的目的、不看提问的对象、不讲提问的效果,想问就问,好像提了问题就是启发式教学。这种过于宽泛、无目的的乱问,为了提问而提问,思维指向不明,使学生犹如“雾里看花”、无所适从。如“看了这一段材料,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内容反映了什么?”这一类问题看上去非常开放,似乎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回答。但实际上由于问题过于宽泛,降低了问题的针对性,降低了问题的思维发展价值,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提问设计的问题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材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把课中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体现出来。在提问只前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对所提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随意离开教学目的,节外生枝地提出一些有偏又怪的问题,更不应该突然冒出一个与教材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难题,去惩治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打乱教学的和谐节奏。 提问要有趣味性

①紧扣教材实际。思想品德课教材涉及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名言、警句、漫画、案例、数据、图表等。这些背景材料典型、生动,富有知

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以背景材料为情境氛围,以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为度,紧扣教材设计与教材知识点密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看背景材料,这样,以“问”引读、以“问”引思,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激发求知欲,较好地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作用,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② 紧扣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设问。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越贴近,越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学生的兴趣就越高,注意力就特别集中,也更容易领会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应广泛收集一些既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又能唤起学生关注、感兴趣的生活环境材料作为问题情境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课本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等内容,教师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③紧扣社会实际。设问的情景材料应具有时代性。当今社会是一个的信息社会,学生可以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随时了解瞬息万变的经济政治资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前年丰富

多彩的北京奥运会、“嫦娥奔月”工程、“5.12”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等,学生对这些现实问题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引进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容易吸引学生去认真思考、分析,产生想说的强烈愿望。当学生的兴奋点被激发时,就能积极思考教师提的问题。

因此,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必须关注与研究课堂提问。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积极诱导和鼓励“差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

2.学生提问

古人云:“不耻下问”,自古以来,只有敢问敢求,善问善求之人才会有学业的进步,认知的丰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提出来后,先由其他学生或集体讨论来解答,学生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来点拨,教师应作讲解和区别。通过双向提问使学生在理解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思品课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学科内的联系和学科间的联系,在开卷考试中较多,在平时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相关或相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网络。使系统化和条理化,并进行比较综合理解运用,达到融会贯。通过比较、归类、综合等形式将分散在各章节,各学科中独立的内容串连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体把握。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途径、角度,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激发学生的思维。当然,课堂环境的多变性,也会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树立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它尤显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力求掌握和发掘课堂提问的技巧。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确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和德育功效。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学能力的水平,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

富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也才能真正把学生领进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品德课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一位真正优秀的思品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重视课堂提问、精心设计提问、讲究提问艺术,在思想品德课中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 “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

第18篇:课堂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活动心得体会

任建福

10月10日至25日期间,我们学校举行了为期三周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我也报名参加了,我们文综组总共有15人参与,涉及历史,地理,政治三门学科,内容有课堂教学,评课。每堂课都具有学习的意义,每位教师的精心展示,对我来说是收获其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此次活动中,我听了14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

第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

通过此次的活动,我对文综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虽然此次上课竞赛没有入围下一阶段,但我并不气馁,通过此次活动,也明白了自身的一些差距,明白自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我会不断学习别的老师的好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

第19篇:综合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综合学科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综合学科作为学校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形势下的学校教学增添了新活力、新气象。同时,也出现了教学中的盲区,很多教师还在研究和摸索综合学科的教学模式,为了促进土顶学区广大综合学科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去尝试、探索新形势下综合学科的教学模式,土顶中心小学分别于2016年4月6日、4月20日开展了综合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教学展示活动,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我校于晓娜、李金华、杨霄霞三位教师分别作了科学实验教学展示,生命安全教学展示、心理健康教学展示,她们为本次活动付出了很多努力,向全学区同行老师展示自己风采的同时,帮助他们尽快提高综合学科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活动已经落下帷幕,情景还历历在目,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

校长室、教导处领导在百忙之中坚持听课、认真评课,身体力行,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其他组员老师积极听课、评课,认真填写听课记录。

二、教师认真准备

参加展示课的教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用心研究教材、拓展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精心制作课件,注重研究教法、探讨学法,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班主任老师极力配合,帮助精心指点及完善,充分体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三、活动效果好

做课的三位老师个人基本素质好,而且能够较好地把握和处理教材,教学情境创设新颖,教学设计合理,组织形式灵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较充分地理解和运用了“生本教育”理念。上课教师不同层次地表现出了自己优秀的一面,呈现效果好。

1.能正确把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教材处理恰当,突出了学生特点。老师们能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充分照顾各层次学生,制定适合本年段本班级的教学目标,恰当组织教学素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2.课堂形式活泼、气氛较好。本次活动科学实验展示以六年级的实验教学为主,老师借助科学实验室操作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小组合作,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快乐地操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课堂中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表现,引导学生说完整、说清楚、说响亮。注重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教育正确的做事方法是李金华老师在《安全乘坐校车我能行》课上的集中体现。

4.欣赏式的评价让学生的智慧闪光。心理健康《身体会说话》,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下,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方式,通过活动激发参与兴趣,杨霄霞老师作为年轻的特岗教师,及时予以欣赏式的评价,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积极性极度膨胀,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在本节课中,学生似乎找到了另外一个自我,相信也极大的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整节课气氛融洽,轻松愉悦。

5、教材生活化处理,拓展了师生的活动视角。三位教师的课,都把教材做了处理,不脱离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放宽了师生的视角,把课堂上预设与生成做了完美的衔接,作为听课教师,能够深刻感受到,教学中折射出特有的魅力。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前松后紧,任务完成仓促。教学前因缺少试讲造成时间分配不均,任务完成的仓促。

2.教学常规教育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学生就坐不牢了,教师又没有有效的干预,无措地继续进行;有的对学生回答问题不能做出针对性评价,评价语单一;有的对课堂中没有预设的或突发的状况不会灵活应对;有的对各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把握不好。

3.对文本的研读和挖掘需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学,教师缺少深入、恰当地挖掘文本以外的东西,有的对教学容量的安排不合适,使整个课堂过满或者是不完整;有的问题设计不明确,多用细碎的问题,缺少统领性,以至于师生间一问一答的现象较多。

此次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出优劣,而是让学区综合学科教师们有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自己的优点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发扬光大,而不足之处在同伴的帮助下及时改正。活动已经结束,可是它留下的是更多的思考,在以后的综合学科教学中需要一线教师更所的去探索、做一个勤勉的教师,在钻研中不断提升自己。

第20篇:教师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有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总结

按照中心校关于实施有效教学工作的要求,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开展2010——2011学年度校级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历时二天,于4月20日结束,现将本次展示活动作以总结汇报。

一、基本情况

华员伍仙小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共听9节课,做到中青年教师人人参赛,个个登台。

二、闪光之处

1、这次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教师综合教育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如王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体现了知识、能力、智力的协调发展,课堂以训练为主线,技能在训练中掌握,能力在训练中形成,智力在训练中发展。

2、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明显体现,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听课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了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创造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教师自觉放下架子,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情趣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灵得到自由,行动得到自由。教师的劳动不再是燃烧的蜡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己,而是分享学生成长的喜悦,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陈娜老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充分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创新教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本次活动,极大的促进了教师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聂自成老师,抓住重点语段,朗读、品读、感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王会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语文,备课细致,深入钻研教材,引导得法,找准阅读与写作的突破口和衔接点,语言表达精炼准确,体现了较为扎实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功底。

4、常规课堂基础知识扎实,学生的基本能力训练较好的体现。教师何利鹏、陈玲、牛随芳自制教具、学具,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实在。

5、学科教学特色初步展现,学生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语文课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数学课学生算理推导均有明显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理念与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很好的做到有机融合在一起。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指导不到位,效果不佳。

2、教学中,须弱化教材、教师的权威性,克服教师中心言说者地位,应追求一种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为学生留下足够的学习空间。重视教师的导的作用。

3、课堂上要关注大多数学生,关心学困生,以使整体提高。

四、改进方法

1、加强学习。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校本培训,积极倡导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心理学、课标等,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内强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引导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交流。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组织教师多看、多听、多学。

华员伍仙小学 2011年4月20日

初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
《初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