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31 08:33:4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扬州文峰小学

吴春燕

摘要: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数学知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传统的计算教学常常通过大量机械的题海训练,忽视算理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逐渐降低。本文试图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正确率;策略

一、学生计算正确率低的成因分析

(一)计算内容缺乏生动性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和图形与几何等知识相比,计算总会让人联想起枯燥的数字、繁琐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厌烦。而且传统的计算教学过多的追求“熟能生巧”,试图通过大量的计算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计算学习也变成了一个单调枯燥的练习过程。

(二)学习习惯不良 1.书写马虎

有的学生在书写的时候过于潦草,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等书写不规范或者漏写。比如笔者所教的班里,就有个别学生把0写的不规范,写的像6,还有的学生7的书写潦草,有时和1混淆不清,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2.审题不清

认真审题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的正确率。有的学生喜欢拿到题就埋头计算, 审题不认真、不仔细,在计算时常常把数字或者运算符号看错。比如,在计算21÷3=时,把÷号看成了-,错误的填上答案18;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时,会把横式的数字看错,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三)教学方法欠妥

1.过于重视笔算,忽视口算和估算

在计算教学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笔算很重视,却对口算和估算比较忽视,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对口算和估算的训练

更少。其实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像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乘法口诀表都是学生基本的口算基础,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必须要提高学生口算水平。而估算在计算教学中重更是提之甚少。

2.只重视练习,忽视算理的理解

计算教学离不开练习,练习也毋庸置疑成为了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布置大量的习题来让学生反复练习,以追求计算的正确率。但是,大量的题海战术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片面地追求练习,忽略了算理的指导,导致很多学生做了很多无用功。在计算中有许多计算法则和公式,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比如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数位没有对齐,很多教师只是简单指正学生小数点没有对齐,对于算理方面的原因却很少提及。再比如,计算三角形形面积时,常常有学生忘了除以2,教师就会指责学生有公式都不会应用,其实学生会有这样的错误,往往是因为教师对算理讲解不到位。

3.重情境导入,轻基本训练

计算课由于内容单一,相对枯燥,所以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情境创设上大费周章,曾经听过三年级一节公开课,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动漫课件,以卡通人物闯关为线,将新授知识、巩固练习等串联起来,表面看来学生的兴趣好像被激发出来了,但是算算时间,看动画课件已经将近15分钟,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却不足10分钟,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双基”,看似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大打折扣。

二、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是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心理学家皮亚杰在《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中提到:“所有智力方面的都依赖于兴趣。”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某一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的学好它。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计算课的教学中,新课引入一定要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也就是说,不要干巴巴地把一道计算题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就来进行讲解或计算,而是要创设一个自然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融入计算的内容,进行教学。在《整十数加一位数及其相应的减法》一课中,我就安排了一只猴子贯穿整节课:

课的开始,谈话:“今天我们的课上来了一位好朋友——小猴,它带来了几道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引入新课时又说:“小猴看到小朋友这么认真,就想奖励你们。奖品就是小猴最爱吃的桃子。”最后的游戏环节,谈话:“大家表现的太好了,小猴带来的桃都不够分了,想要你们帮它到树上去摘,想不想去?”学生们很感兴趣,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至关重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采取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比如笔者在课堂上就经常开火车、分小组夺星来练习口算,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就能夺得星星,并得到适当的奖励。这样活动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的前提,有的同学喜欢拿到题目,埋头就做,却忘了认真读题审题,比如在计算52.6×0.34+5.26×6.6,从表面来看,题中没有共同的因数提取,不好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但是如果细心审题就会发现:如果把52.6缩小10倍,把0.34同时扩大10倍,就可以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了。所以,认真审题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

2.培养学生工整书写,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很多学生计算错误,往往是因为书写不认真,看错数字,比如前面提到的0和6混淆,1和7混淆,因此,一定要教育学生书写工整,教师可先示范,在板书时认真工整,还可以定期把作业工整的学生作业拿出来展示,这样的榜样示范下,学生自然能形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同时,教育学生在计算完后要认真检查,尤其关注一些容易混淆的运算符号和数字。认真检查不仅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一个重要措施,而且也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计算技能。

(三)加强对算理的渗透和算法的优化,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点 1.加强学生对算理的领悟

算理是计算规则的理论依据,正确的计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教具来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例如《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笔算)》, 45+23,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4捆5根加上2捆三根,怎么加?从“整捆与整捆相加、单根的与单根的相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可以相加这一算理,然后结合小棒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算式来表示这一相加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从而抽象出45+23的竖式写法。像这样从学具操作入手,把算理建立感知表象之上,再抽象出竖式计算,既使学生领悟了算理,又为学生计算的正确打下了基础。

2.提倡算法多样化,重视算法最优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改提倡的新理念之一。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该进行充分的预设,将学生可能会想到的计算方法都例举出来,以便应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答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计算方法予以肯定,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与肯定。当学生把能几种计算方法都列举出来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算法多样化,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种算法最优。因此,教师不仅要发散学生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还要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并掌握最优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形式多样的练习,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关键 1.重视口算练习

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体现,所以要提高计算正确率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口算练习。具体来说,教师可采用下列方法训练学生的口算技能:一是听算。教师根据一定的速度报题目,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再集体订正;二是视算。看黑板或者口算卡片,说出得数;三是抢答。教师出示题目,看谁举手最快,让他回答,其他学生判断对错;四是开火车。教师出题,学生按一定顺序轮流回答。

但是,口算技能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坚持不懈的训练。教师可在每节课安排3-5分钟的口算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

2.加强估算训练

估算是对计算过程与结果进行粗略估计的一种技能,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环节。在平常的计算中,估算不仅能估计出大概的数值范围,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感的发展。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该向学生逐步渗透估算的意识和方法,指导学生养成先估算,再通过检查把估算的结果和实际算出的结果相比较, 提高计算正确率。比如在计算39+42时,可以先让学生估算,39接近40,42也接近40,那么结果应该接近80,如果计算出的结果偏离80很多,必然错误,这样先估算再计算,既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又能培养孩子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提出:要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钻研,不断总结学生计算中的错误,不断创新计算教学方法,避免重复机械的强化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参考文献:

[1] 康学英.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正确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 (16). [2] 陈昊.提高小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J].新教育,2010,(12) [3] 黄雅轩.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J].学周刊,2013,(9)

推荐第2篇: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

数 学 小 课 题 研 究

一 问题的提出

------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

计算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同学家长总以为计算题比分析、解决问题容易得多,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研究目标:

教师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实验研究,探 索出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方法。通过有效方法使学生对计算引起足够的 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研究内容:

1、100以内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口算的研究。

2、学生计算出错类型的调查。

3、制定“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措施与计划。

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明确指出: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和表内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正确、迅速。

2.数与计算在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幼儿期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3.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关键词的界定:计算正确率:《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提出的要求是“熟练、正确和会”,在本年级段100以内加减法笔算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2—3题,平均错误率在4%以内,表内乘法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平均错误率在4%以内。提高计算正确率就是通过熟练并优化算法、形成良好计算习惯、熏染认真细心情感使学生达到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尽量减低错误率。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年龄,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点,根据课程标准研究小学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方法。

研究对象: 二年级小学生。

研究范围:有关低年级加、减、乘、除的口算、笔算、估算的内容。

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课题启动阶段。成立课题研小组,制定研究课题,完成申报工作。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任务,制定研究方案和方法。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2)实践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3月):在本校开展教学实践,深入研讨,不断反思总结,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4年3月):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和论文。

八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有关计算方法教学的理论依据,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2、调查观察法:对学生平时作业、练习、测试等进行分析对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边总结。

4、经验总结法:对课堂教学实录不断总结得失经验,整理归纳。九 研究成员分工

1、确定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内容。(二年级数学教师)

2、科组内交流学习,听取意见,收集有关课题的教学信息,并作好记录。(二年级数学教)

3、组织级组内进行计算教学同课异构,做到课前集体备课,课后集体评课,并进行认真的教学反思,以及收集教学评价量表。

4.写好结题报告:整理教学研究笔记,收集和分析评价意见,总结经验和找出存在问题。

5.成果展示:上专题展示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论文。

推荐第3篇: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如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一直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主要问题。很多同学家长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年来,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怎样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呢?

一、计算的意义和重要性

1.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掌握了计算,便打开了通向数学王国的大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为此,必须切实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人的一生一般要经过幼儿时期、学生时期和成人时期,数与计算在其中每一个时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与计算的知识,才能使他们比较正确地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才能比较清楚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时期,数与计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成人时期,计算能力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的一项基本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

3.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由此可见,数与计算将伴随人的一生。一个人在成人以后所需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在小学阶段就学全了。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数与计算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受益的。

二、提高改变意识。

1.教师吃透教材,掌握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把握计算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课的语言精炼、力争具有感染力,教学思路清晰,在学生头脑构建起正确清晰的知识结构。平时教学抓实,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2.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让学生自己搜集计算中经常要犯的错误,也可以小组合作一起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把问题抖落了出来: \"题目看错抄错,书写潦草。6与0,1和7写得模棱两可; \"列竖式时数位没对齐等。 \"计算时不打草稿 \"一位数加、减计算错误导致整题错 \"做作业时思想不集中。

三、分析原因。

1.当前一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从现象来看,似乎大多是由:\"粗心\"造成的,\"粗心\"的原因又是什么?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工作有引导、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功能,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从小养成的习惯,必将影响一生。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

2.一些同学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反映了这些同学的计算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乘法口诀不熟、进位加法不熟等);可能缺少一种良好的计算习惯(也可以说是学习习惯),如验算的习惯等(大部分学生一做完就交);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估算”的作用。这一点可能是我们平时教多练少的关系。

四、制订措施。

1.对教师:第一,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补缺补差及答疑辅导,并分清情况,矫正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计算习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做好示范,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课堂上,板演符合规范,做到既言传又身教。讲评、作业和试卷批改等都要做好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一定要首先做到。第三,经常鼓励,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使严格要求能够坚持下去,还必须经常激励学生,使他们对教师的严格要求给予认同,并对执行计算规范保持持久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习惯。例如:现在圆柱体的体积教学我们丝毫未放松计算意识的培养。要求学生大多数能够利用简算,25找4凑整简化运算步骤,提高计算正确率。

2.对学生:第一,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弄清题意,观察题目特点,确定运算顺序。第二,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数据清楚,草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第三,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宁慢勿错,宁少勿滥。因此,按教学进度教学之余,每日课上3分钟口算。学校每月要安排口算比赛。

五、教学情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例的。在多年的教学中,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训练,循序渐进,从提高口算能力来达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口算训练是:

1、基础性训练 分数加减乘除口算

2、针对性训练 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 数的倍数的 。

3、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些运算有的无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 1.在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 2.π倍的值 3.分母是

2、

4、

5、

8、

10、

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

4、规律性的训练 “五大定律”运算定律的应用。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 规律性训练还有。主要是个位上的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结果的口算方法

5、综合性训练 1.以上几种情况的综合出现; 2.整数、小数、分数的综合出现; 3.四则混合的运算顺序综合训练。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

六、具体方法:

1、严格计算过程,规范演算草稿 计算规范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正确,作业和试卷整洁。草稿是正确进行数学计算的必要手段,许多计算错误都是因草稿潦草、杂乱所致。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将每页课堂作业纸一分为二,计算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应的草稿各占一半。草稿同样要求学生书写整洁、有序。当然,能口算的尽量口算。测验时,要求学生按平时要求打草稿,将卷子对折,草稿与题对应。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有条有理地自我复查,不必再费时重写草稿,直接对照检查,省时省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认真的作业习惯,克服乱写乱丢草稿的坏习惯,有利于教师寻找并分析错误原因,帮助学生订正及调控以后的教学。

2、严格要求,抓实抓细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必须严格要求,抓实抓细,持之以恒。我的做法是:从零开始,重新训练,严格要求,严在抓实抓细上,严在持之以恒上,作业中计算不规范的错误,一定要纠正,书写不工整,老师一定要及时指出;测验时出现的计算不规范错误,在课堂上要详细讲评,教给方法(例如:要求学生一变二圈,变成标准格式 圈出公因数);对重复发生错误的学生开“小灶”。对计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和互查,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培养学生正确打草稿,开始时,要像批改作业一样详细批改草稿,对草稿中的错误同样要求学生认真订正,当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后,变详改为简改,变简改为抽查,把重点集中到习惯不良的学生身上。

七、通过近一年来的训练,我们不再担心某某同学五道题,数学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学生不再为口算计算比赛、年级计算检测怨声载道。每当数学课的预备铃一响,学生就自然、迅速地按教材配套的口算和口算训练本进行练习,很少听到我不认真、我马虎的字眼。

综上所述:我们的数学计算教学应做到两重视:重视计算意识的培养;重视算理和算法的教学。两加强:加强口算教学;加强估算和估计的教学。

推荐第4篇:小升初如何提高数学计算正确率

小升初如何提高数学计算正确率 来源:郑州奥数网整理 2011-09-15 15:00:31

标签:小升初 数学 计算题 正确率

第一、要对计算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同学总以为计算式题比分析应用题容易得多,对一些法则、定律等知识学得比较扎实,计算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而在计算时或过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结果错误百出。其实,计算正确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计算一道像37×54这样简单的式题,要用到乘法、加法的运算法则,经过四次表内乘法和四次一位数加法才能完成。至于计算一道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需要用到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四则运算的法则等大量的知识,经过数十次基本计算。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稍有粗心大意就会使全题计算错误。因此,计算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第二、要按照计算的一般顺序进行。首先,弄清题意,看看有没有简单方法、得数保留几位小数等特别要求;其次,观察题目特点,看看几步运算,有无简便算法;再次,确定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法则、定律进行计算(高年级动笔计算前要转化数的形式,如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小数与分数互化等)。最后,要仔细检查,看有无错抄、漏抄、算错现象。

第三、要养成认真演算的好习惯。有些同学由于演算不认真而出现错误。①数据写不清,辨认失误。如0与

6、3与

8、4与

9、7与1等容易认错。② 打草稿时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竖式,出现上下粘连,左右不分,再加上相同数位不对齐,既不便于检查,又极易看错数据。所以一定要养成有序排列竖式,认真书写数字的良好习惯。

第四、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计算又对又快是最理想的目标,但必须知道计算正确是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正确作基础的高速度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以,宁愿计算的速度慢一些,也要保证计算正确,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策略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枯燥的计算教学缺乏兴趣、耐心和信心,造成计算正确率不高。为此我们要通过种种方法来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心理和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计算正确率的目的。

关键词:计算正确率;计算兴趣;良好的运算心理和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59-1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受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影响,学生的计算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口算能力比较薄弱、计算基础不够扎实、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正确率参差不齐,这些不仅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和数学思维等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做好常规工作,另外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做了一些尝试。

一、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有效掌握算法

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由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构成,算法是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算理不清,算法难以牢固,算法不明,计算技能难以形成,就难以保证计算的正确率。而算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此时便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通过情境的创设,给抽象的算理赋予了生活性与趣味性,这样既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管愿望,又能有效调度学生的生活积累,建立起算理同旧知识的关联,便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把握。如教学“9加几”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朋友们,劳动基地的西红柿今年丰收了,老师就拿了一些来奖励给大家,大家想不想吃呀?(想)但有个要求,谁能又对又快的数出西红柿的个数,才能得到这些奖励。师拿出一个盒子,里面有9个西红柿,外面又放了几个,同学们互相合作,怎样数才能有对又快?集体交流时,鼓励大家说出不同的方法(有的是一个一个数的,有的是从外面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再数出来的),提问:你为什么要先拿一个到里面呢?(盒子里有9个,从外面拿一个就是10个,在跟外面的6个合起来,一眼就知道是16个了),真是个好方法,先把盒子里的9个凑成10个,再跟外面的合起来,一眼就知道是多少个了,小朋友们,我们也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吧。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数西红柿的过程中理解了凑十法,便于学生很快掌握9加几的算法,从而能很快形成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加强估算的教学,促进学生验算习惯的养成

估算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估算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还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纵观现行教材,估算教学已经成为数学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策略的一种,更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用方式和行为。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估算的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如:41×8可以这样估算:41接近40,40×8=320,所以41×8比320多一些。当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后,便要求学生在计算中正确使用口算、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应用估算检验笔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先估算再笔算,二是先笔算再估算。例如304+106,可以先估算,300+100=400,让学生知道就算结果比400多一些,然后再计算。当计算结果在估算的范围内,说明两种结果都可能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说明估算与笔算至少有一种发生了错误,应该及时检查改正。应用估算检验笔算,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三、加强计算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心理和习惯

造成计算粗心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对计算缺乏兴趣,被动的进行计算,必定会错误频发。二是感知不正确,由许多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计算题,比较枯燥,容易引起感知错误。三是注意力不集中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心理和习惯就成为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应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加强计算练习的兴趣。在计算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做数学游戏,找朋友、送信、夺红旗等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寻找有规律的的计算,如探究11×13=143与12×12=144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激发学生练习的愿望。

2.科学设计计算练习,培养细心计算的习惯。根据学生先单一计算技能后组合成复合计算技能,最终形成计算能力的规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专项练习、对比练习、改错练习等。通过对比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看清数字符号的习惯;通过改错练习,让一些典型的错题不断刺激学生的感官,以达到学生计算的细心习惯的培养。

3.重视错题资源的利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及时将这些错题进行分析、归类,找出学生错误的原因,并让学生自己说出原因以及以后防范的措施。对于典型的错题,还可以在一段时间后再次让学生练习,这样就可以减少计算失误,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对错误的辨析和纠正中得到发展,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推荐第6篇: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怎样提高初中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每个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差。许多孩子在计算时,缺乏基本的计算技巧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总认为是“马虎”“粗心”“不注意”才造成运算错误,缺少重视程度,学生计算的一次成功率较低。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分析与思考 外部原因:

1、初中课程改革削弱了运算要求;

2、计算器的广泛运用削弱了运算意识;

3、学生减负、愉快教育等教学理念阻碍了学生运算能力的健康发展;

4、教师关于运算的教学力度不够,对数学题重思路,轻运算。内部原因:

1、不注重知识储备,不重视基础,不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反思和总结.

2、概念模糊不清,学生容易因概念模糊而运算失误.

3、公式、性质记忆不准确.

4、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排序、筛选、分类讨论等)差.

5、数学语言不过关,导致阅读习惯差,阅读能力差,运算无从下手.

6、对运算问题缺乏检验、反思、总结的意识·

7、审题不仔细表达能力差,书写不规范.

8、运算习惯差,急于求成,粗枝大叶。这就引发我的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采取相应的对策,有意识的加以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有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1、坚持每天做(2-3)题计算题;

2、限时做题;

3、规范做题,不能跳步;

4、用好草稿纸;

5、错题订正,并要分析错误原因;

6、运用简洁合理的方法做计算题,从而提高一次性计算正确率;

7、提高学生的解题的速度和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推荐第7篇:《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计算正确率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计算正确率策略的研究

课 题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校高年段数学教师们每次在批阅学生数学作业时,都非常的失望,学生计算是不仅速度慢,而且作业中的计算错误实在很多,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影响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对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觉得分析学生的计算速度慢及错误原因,及时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矫正学生计算错误,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是十分必要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的运算要求: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能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探知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习惯。综上所述,每一个目标要求都没有离开“算”,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保障其进行任何数学活动的基础,是保证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能力。

三、假设与目标:

课题的界定:计算能力应指学生数学基本计算中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以新课程理念 - 1 -

指导下的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在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方法、措施及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口算、心算和计算能力,促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更加喜欢数学,对计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学生目标

(1)学生计算正确率和效率得到较明显的提高。

(2)学生计算时能认真、细致、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养成检查验算、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

2.教师目标

通过研究,深入理解数学教学中所蕴含的本质思想,积累学生出现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并以此为突破口,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性。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为深化教学改革,把切实有效的计算教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4大块:

1.影响学生计算正确率的因素的研究。

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错题集的收集、整理、挖掘、总结以及对数学教师进行访谈,找出影响学生笔算正确率的因素。

2.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就草草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着手,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练习、学校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3.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在减负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训练量,培训学生一定的数感。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

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在学生的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或者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

4.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支配,许多教师奉行“熟能生巧”原则,实施计算教学中的“题海战术”,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计算、害怕计算。认真阅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对计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目标更多地定位于计算本身存在的思维历程,定位于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展开,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2.调查研究法:在实验开始前,对学生计算能力通过问卷进行前期调查,采用谈话,问卷摸清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在实验过程中实施过程调查。后期进行效果调查,实地检测等形式,了解学生现有状况及教师反馈的信息,以便对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并进行动态调整。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错题和课例的分析,找到问题的实质,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影响学生计算正确率的一些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探讨出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5.经验总结法:通过实际进行归纳、检测、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采取的研究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研究过程

1.前期探索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加强理论学习,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初步探索,制定实施方案,开展课题论证及课题申报。主要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数学计算教学的理论,组织开展学习,丰富实验教师的知识贮备;培训课题研究教师,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流程。调查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制定课题实施方案,为开展研究作好准备。

2.研究阶段(2012年8月—2013年1月)。

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样本,制定具体可行的分阶段研究计划,有序开展活动,深入研究。课题组教师依据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开展测试评价、竞赛活动,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专题活动,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并收集过程性资料,在此基础上围绕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经验总结,撰写专题论文。

3.总结阶段(2013年2月—2013年4月)

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展示阶段。各负责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将实践探索从理论上加以升华,课题组负责人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整理研究资料,写出结题报告,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展示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习的保证:课题组成员年富力强,都接受过新课程培训,对现代教育思想及新课程教学理念都有全新的认识。参与成员都是大专、本科学历,在文化水平上有保证。学校多为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提高研究效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2.课题研究的典型案例。

3.体现学生计算能力成效的测试及其分析。

4.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

推荐第8篇:如何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

很多同学考试发下卷子后,总是难免要一声叹息或者几声叹息。“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这么简单的计算我怎么居然算错了?”,“我怎么草稿纸上算对了,卷子上却写错了?”„„

很多同学都把正确率的欠缺归结为考试时自己的不小心、粗心, 并且还在心里有意无意地把因为这种原因被扣掉的分加上去,心里想着我的水平应该是多少多少分。如果你常常这样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会发现,等到下次考试,你努力地想要细心仔细地做每一道题时,发下卷子,还是会出现本该会做的题做错了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你还存在一个学习上的缺点或弱点:正确率没有保证!这不是仅仅靠考试时的极力小心所能解决的。下面我就对解题错误率高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现象一:一听就会,一做就错,总是在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学生在看到题目时觉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过原题或类似的题目,但就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做,越是回忆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越是没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声,哇,原来是这样的啊。于是再做,发现还是不能独立的把题目完整的做出来,于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来在做题目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解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把题目抄下来,没有自己动手整理,导致自己觉得会做了,其实只是在当时把题目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题目不记得解法了。所以,“背题”是万万要不得的,考试的题目千千万,背的过来么。

解决方法:在做完一道题目后,两个同学结成小组,互相讲解给对方听,让同学帮你检查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还有什么欠缺,发现问题立即问老师,力争当堂把题目理解透彻。家长可以在一两周之后把这道题目的数据换一下,再让孩子做一遍,这样就能做到让孩子彻底的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法,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现象二:会做,但总是粗心,不是抄错题就是算错数

很多家长都反应说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经常把会做的题目算错,甚至有家长说孩子期末考试考了96分,丢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错的,并对这个成绩很满意,还有很多学生也说,这道题目我会做就可以了,这次算错了没关系,到考试时能算对就可以了。其实,会做做不对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态问题,这个问题后面会详细的说。第二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模棱两可,错误总是在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出现,那些看似是粗心犯的错,其实都是因为在应用知识的时候不熟练,导致出错。解决方法:有选择的多做题目,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是要想学好数学,不做题目不进行针对性训练是无法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牢固的。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做题,有数量不等于有质量,会做的题目就是做上一千道也没有进步。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挑战自己不会的题目,只有不断地去挑战才能不断的进步。

现象三:心态不端正,觉得做不对无所谓,会做就行了

很多学生都觉得只要会做就行了,平时算不对,到考试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就能算对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原因:学生学习的目的除了要掌握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大法宝。而在学习中心态不端正,长此以往,会形成浮躁的性格,这是学习的大忌。

解决方法: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天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要将因为不会而做错和因为粗心做错的题目分开记,每周都将错题本上的该周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就会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印象深刻,就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要想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就要本着端正的学习态度,去做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在做题时认真思考,要全神贯注

推荐第9篇:怎样帮助初中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怎样帮助初中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2009-06-30作者: 网站管理员来源:中国少年报(东莞站)浏览次数:341

主 讲:林 绍 辉

关键词:了解:了解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主要学习任务

关注: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

帮助:帮助孩子把握学习方向帮助孩子分析考试结果

一、了解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和主要学习任务。

初一年级:《教学大纲》要求孩子们掌握的知识量比较少,孩子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学习方法的学习、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比他在班里、年级里考个前几名还重要。

初二年级:《教学大纲》要求初二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量在初中三年里面是最多的。初二年级的主要任务是学知识,用他在初一年级所掌握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初一是基础,初二是关键。

初三年级:所要掌握的新知识也比较少,是复习巩固、冲刺中考的决胜期。

二、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阶段总结(四轮方略)

1、课前预习。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包含了很多以前学过的知识,课前预习要浏览新知识,还要把旧知识都复习好。

鼓励孩子超前学习。

(一)为什么要提倡“超前学习”(为什么学)

(1)超前学习本质就是预习

(2)超前学习与预习的区别

(二)孩子能够“超前学习”吗?(能不能学)

(1)孩子能否优秀,首先来自父母的信心,其次才是正确的引导

(2)孩子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关键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超前学习的三大任务(学什么)

(1)了解所学习的内容重点讲的是什么?(学习新知识)

(2)了解所学习的内容跟已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复习旧知识)

(3)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什么疑问?(提出疑问)

(四)超前学习的三大基本要求(怎样学)

(1)制定适合他自己的学习计划

(2)记学习笔记

(3)适当做一些练习

(五)超前学习要特别重视查缺补漏 (怎样学)

(1)重要认识:查缺补漏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查缺补漏的几种方法

2、课堂听讲。专心致志地听,认认真真地记。以听为主,以记为辅。

(有一种现象:听了顾不上记,记了顾不得听,这都不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1)专心致志地听:思路要完全跟着老师走,老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想到哪里,老师问到哪里,不管有没有提问到自己,心里都能给老师一个答案。

(2)认认真真地记:在保证孩子思路跟着老师走的情况下,再指导孩子记笔记:

(一)记重点:笔记不需要把整堂课的内容全记下来,只记最重点的内容;

(二)记疑点:只记听不明白的内容;完整的解题过程,只记听不明白的某一步;

(三)记亮点:听课时如果忽然有了新思路,用三言两语迅速记下来,课后再思考。

3、课后复习。

(1)关于课后复习,有两种不恰当的做法:

第一种:放学后就开始做作业,不会做的时候,翻书、翻笔记,把答案抄上去。结果是:作业会做,考试不会考。

第二种:从头到尾全部复习。不分主次,平均用力;不管会与不会,重复用力。结果是:学得辛苦,但效率不高,成绩不理想。

(2)课后复习三步骤(正确的做法):

第一步:找漏洞补漏洞:回家后不急于做作业,先坐到书桌前,闭上眼睛,安静地回忆今天老师讲的内容,想不起来的先跳过去。回头找到漏洞再补上。第二步:复原笔记:找到漏洞,补上漏洞后,在不看任何资料的情况下把当天所学的知识一样一样地写到笔记本上,把课堂上没记全的补上来。

第三步:写作业:做到“规范化训练”:严格的时间限制、完全独立的状态。(做作业按照考试的标准进行,真正考试时就像做作业一样了。)

4、阶段总结。周总结,月总结,学期总结;“知识树”: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

要提高学习能力,首先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孩子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重基础、重精髓、重方法、重自学(四重理念)

1、重基础。我们经过对全国各地多年的中考标准试卷进行分析发现,基础题占了80%,综合拔高题仅仅占20%。要想考得好,必须保证基础题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很多孩子在考试以后,每门功课都有因为基础不牢丢的分,不少人认为是粗心

造成的,实际往往是孩子对80%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准确、不熟练。会学习的学生,基本上做到80%基础题不丢分,20%拔高题再拿十几分。

2、重精髓。我们通过对历年中考、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几十年来的中考、高考试题,对于某一个知识点的考察、出题的方式和解题的方法都是固定不变的,

就是“题海无边题型有限”。有了这个结论以后,我们研究出了一套“学科题模”,引导孩子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各类题型的归纳和解题套路的总结,从而达到做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而不必铺天盖地地做题了,这样学习就轻松起来。

3、重方法。关于学习方法,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两点:

(一)学习方法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点学习得来的;

(二)学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我们孩子的。

4、重自学。不同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点:小学:扶着走;初中:领着走;高中:看着走。孩子升入中学后,自学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

四、帮助孩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考试结果。

1、帮助孩子分析每道题丢分的原因:是粗心丢分、知识不牢丢分、还是“不会”丢分?

(1)粗心丢分:看错、想错、算错、抄错、书写不规范;

(2)知识不牢:知识不熟练、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入、举一反三能力差;

(3)不会丢分:缺少思路、缺少方法、题型生疏、还是概念生疏?

2、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

错题本的作用:考前复习有针对性,保证曾经错过的题不会再错。错题本的内容:日期、原题、错解、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法。

五、网络时代的家庭教育。

1、认识网络对孩子学习、成长的的重要作用:网络是重要的学习工具。

2、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网络只是一个工具,要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我们千万不要被工具使用了)

六、龙不是望出来的,凤也不是望出来的,而是教出来的。

让孩子在我们的共同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推荐第10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小结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建设小学

焦娜平

根据平时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我校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在今年的小课题研究中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通过讨论,决定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

一、研究的理论与思考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

2.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表现在:

(1)重知识,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方法指导。

(2)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的多,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克服这些弊端,改革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 (1)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 (2)体现方法多样化并优化方法。 2.学习习惯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四、

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分析与总结,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括如下:

(1)思想不重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自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题目抄错。如将除号看成加号;将0.93写成9.3;将58写成85,等。

2、答案抄错。在列竖式计算时,把竖式计算的结果抄到横式上后数字就变了。

3、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做减法退位计算除法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遗下来等。而相当多的计算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不用心造成的。比如:草稿纸上的得数计算是正确的,但抄在作业本上就错了;

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

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还有一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 (2)年龄特征的因素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也就是,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之间的整体认识。如:抄题不全,把乘号写成加号,在计算时写的是乘法,实际计算时用的是加法。 (3)算理不清楚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错误。有部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到位,只是记忆性的接受。以至于改进位的不进位和不该进位的则进位。

2、计算法则不过关

3、对乘数中间有0和商数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不清楚。

4、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中多零少零现象时有发生。如:20×50=100,30×40=120等错误结果。

5、

竖式计算时不明白算理,格式不正确对应位值不能对齐导致计算错误。

6、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不齐或相应数位不能对齐。

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如:2/5+3/5=5/10.

8、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清。(4)基本口算不熟练

在所有的计算中,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同时它又是混合运算和情境问题计算的基础,任何一个加、减、乘、除法的计算式题都有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口算不熟练,基础不牢固,出错率非常高。

(5)计算不懂得技巧,缺乏耐心。

有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看到计算的数字大或繁琐时就产生害怕或厌烦的情绪,导致计算不够耐心、细心,错误多。还有学生做题时总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那题就做,殊不知对于一些题用简便方法来完成,提高做题效率。如:35+68+32=35+(68+32)=135。 (6)没有及时改错的习惯。

从平时的作业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在出现了计算错误后,从不自觉订正。老师必须跟在后面看着他们改正错题,有些学生在改错题时并没有真正找出错误的原因,而是将错题立即擦掉,重新再做一遍,或者和同学对下答案草草了事。

针对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五、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单纯的计算练习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平常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正是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导致错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4)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认真核对,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再认真书写计算。最后,就是要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规范。计算完,要认真检查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数字、符号有无写错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往往有个思维定势,如果运用的正常解题思路有时很难发现问题。

(5)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6)重视计算的技巧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做题的一些技巧。如: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7)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8)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以上是本阶段我们针对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谈到的一些体会与想法,当然这些还比较肤浅,下阶段还要不断加深,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11篇: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直观教学,尽最大努力加深化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印迹的深度,提高记忆效果。其二是掌握学生的遗忘规律,帮助学生与遗忘做斗争。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力较之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从老师讲授中获得知识,还爱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解难答疑,对提高记忆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1、加强实验教学,以各种奇异的化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记忆。生动直观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大的的魅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讲授“自燃”这一内容时,开始就演示实验,把白磷溶液滴在滤纸上,一会儿滤纸就自己燃烧起来。这时提出问题,滤纸为什么自行燃烧?这个实验及这个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时再引入新课。这样,学习新知识成了学生的迫切要求,学生听讲有目的,对教材内容自然印象深刻。

2、应用直观形象教学,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初中化学的概念、理论,涉及到微观粒子的结构、组成,运动和变化,它与宏观形象或事实有质的不同,是更为抽象而难于理解的。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有较深刻的记忆,在教学中,科学地把一些概念、理论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如讲“电解质的电离”时,出示小黑板的图象,学生对电解质的离解及运动,一目了然,印迹深刻。

3、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概念的完整性,把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结合起来,提高记忆效率。初中化学知识覆盖面大,内在联系千丝万缕,而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的规定与运用又千差万别,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已学过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失去了线索因而不能把注意力保持在接受新知识上,表示出记忆效果不佳。要帮助学提高记忆效果,就力求在教学中将新旧知识系统化,使学生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理解并掌握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有关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先复习“溶解度”的概念。而后给出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强调指出:这一个公式必须具备:一定温度下,百克溶剂中,溶解达饱和,溶质克数一定,此时溶质克数即溶解度。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增强了记忆效果,又掌握了计算的方法。

第12篇: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魔域一条龙 WWW.GM543.COM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摘 要:就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标对学生学习语文提出的要求,也是对语文教师教学提出的要求。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语言文字内化的过程,是长时间才能形成的一种能力。其实也就是学生从阅读中感悟的过程。那语文教师如何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呢?

感悟是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对阅读的内容所产生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可以是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是对所学内容在自己思想上引起的共鸣,可以是启发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得到的启示。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必须指导学生反复地阅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出感情,读出重点,才能发现问题,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教师可以从所学课文的题目入手,初步感悟。引入课题后,揭示课题,引导学生去读。学生接触课题后,说出自己想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这样学生对所学

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有兴趣去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时,揭示课题后,我让学生说说触摸的意思,然后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春天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到美景,用鼻子闻到花香,看到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为什么不去欣赏?怎么去触摸呢?怎么会触摸到呢?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去读课文,想解开自己心中的疑团。

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自由选择喜欢的朗读形式,用心灵诵读。在读法上可以自己选择。采用学生自读、感情朗读、同座互相读、同小组比赛读、边读边演等多种朗读形式。在读中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尽情展示,并分组相互挑战,也可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也可参与到学生的朗读中去。如,学生自读时请我参与,和他们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这样既和谐了师生关系,又激励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学生充分朗读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老师、同学听,师生共同评议。学生初步弄清楚课文主要内容后,找出重点段落,然后在此基础上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给予点拨,指导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如,小女孩为什么能很神奇地拢住蝴蝶?她在张望什么?学生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就是课文的重点。大家共同讨论,去研

究、去品读感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又感悟到了小姑娘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由于学生对小姑娘热爱生活的勇气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去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有生活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该去热爱生活。另外,要求学生去读有关残疾人战胜自身缺陷,热爱生活的故事,把自己读到的故事办成手抄报,以热爱生活为主题。

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触摸春天》这一课语句优美,要求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精美片段。不断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更进一步领悟体会作者的匠心所在,感悟表达真谛。

从这一课的学习中可以看出,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言文字的内涵及其表达方法,才能使积累和运用显得得心应手。当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会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并在感悟的基础上积累,在积累中深入感悟,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13篇:计算教学心得体会

多样化的练习

数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品尝成功的喜悦,提高练习的兴趣,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练习的效果。

传统的计算教学只追求量不考虑形式,学生在枯燥的练习中熟练计算技能。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需要巩固练习,而且需要考虑学生个体的不同形式的练习。计算课与应用题课、几何课比较相对枯燥,练习的设计既要顾及知识的积淀,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授课之后,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算法的运用。通过练习、比较,发现错误,教师及时指导,矫正补缺,而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计算教学的练习包括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巩固性练习是基本练习,是例题的模仿练习,主要目的是巩固所获得的新知。综合性练习指的是综合性、灵活性较强并有一定变化发展的题目。其目的是脱离模仿,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智力高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练习的安排可采用不同的形式,如学生独立算、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抢答、学生自己编题等等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4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丰富练习形式,切实加强口算的训练。

在计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口算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贵在坚持。无论是小数目还是具有某些特征的数组成的算式,凡能用口算或部分能用口算的尽量用口算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同时可以熟练和巩固口算方法,并进一步转化为技能。

二、透彻理解算理,提高计算能力。

每种计算,都依据相应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基础知识而进行。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理解不正确,掌握不透彻,就无法进行计算。只有让学生理解、掌握有关的运算性质、定律、技巧之后,才能在具体计算中应用这些知识来寻求简捷合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与加快计算速度。

经过本月较为系统的计算训练,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认真审题的习惯。解题时做到:一看,看清题中的数字;二想,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笔算,是否可以用简算;三算,认真动笔计算;四演算的习惯, 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自觉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创造,计算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我意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工作,除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审题、书写、检验习惯外,我还要做到计算天天练,并且注意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对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找出规律。我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下一阶段,我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研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发现情境中的信息并能自主地提出数学有关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

第15篇:加强计算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加强计算教学研究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0年3月9日,在我校五楼会议室,举行了五中、四中、二小、四小、四校联研活动,教研室领导刘主任莅临指导。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加强计算教学研究,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我们知道,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学生必需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是数学学习与数学能力发展的根。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怎样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取哪些有效教学策略,怎样有效发挥传统计算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成为我们本次数学教研活动研究的专题。本次活动的内容是:集体单元备课研讨、先行课观摩、互动评课、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在集体单元备课这一环节,葛荣老师就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这部分内容从教材的结构、课标的要求、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情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然后同教研组的老师对这部分内容的解读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观摩和互动评课,第一节是我校四年级的郑春梅老师执教的《加法运算定律》,第二节是三年级王付美老师执教的《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两节课都能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教学活动,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评课时,大家畅所欲言,就两节课的优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王秀珍老师的专题讲座《 小学生计算出错原因分析及对策》中,她从多个方面分析了计算出错的原因以及对策。并提出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加强口算训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最后区教研室领导刘主任对今天的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研究,提高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虽然现在科学如此发达,有许多问题借助计算机就能解决,但对小学生而言,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认真而负责的学习态度,对他们的未来还是大有益处的。

第16篇: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

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

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总结几点心得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1、看: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与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抄错数或运算符号。

2、想:引导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不应拿起笔来就下手算,必须先审题,弄清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才能动笔算。

3、算:就是认真书写、计算。作业、练习的书写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尤其要符合规范,数字间有适当的间隔,草稿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不急不抢。

4、查。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计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检查数字、符号会不会抄错,小数点会不会错写或漏写;再次,对计算中途得到的每一个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进行检查和演算.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切实打好基础。

1、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根据学生知识结构,有意识地让学生记一些特殊数学的组合。

2、每天安排练习。

3、多种形式变换练。

三、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

在平日教学中善于及时了解、收集笔算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于那些形近而易错的试题,则组织对比练习,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纠错题型上的练习,通常这样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总结出预防同类错误的方法。在练习形式上安排有多种形式,如判断题、找出各题错误处、改错题等练习;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错题本,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重新分析订正等.总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贯彻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既要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训练。只要认真钻研,工作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完善,认真挖掘计算题中的能力因素,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17篇: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教案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教案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奶酪》 【辅导对象】高三年级 【设计意图】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的心理压力是众所周知。随着高考的临近,他们对时间的焦虑和恐惧感也日益增强,信心受到质疑。在日历一天一天飘落的 100 多天的日子里,面对桌上堆积如山的作业,很多同学的内心开始在动摇,无力感陡生。他们在质疑剩下的有限时间里的进步空间。班级里弥漫着矛盾气息,上周五,我在我区三所学校的高三学生群体中做了一次学习时间自我管理的问卷调查:95.4%学生认为自己有过忙乱不堪,桌上一堆事,头脑却发呆的情况,内心的焦躁让他们无所适从。93.3%的学生存在时间管理上的困惑,主要集中在计划总是不能被执行、没有目标、时间不够用、效率低下等方面。 看来,高三学生真正缺乏的不是对时间价值的认识,更多的是苦于寻找不到高效管理时间的方法。

本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加以设计。通过“死神的账单”,促使学生体验时间价值,通过“时间条”活动寻找无效时间。接着,在“看谁能装得快”实验中,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有效时间里优先等级的重要性,明晰自己生命中的大石头,并通过练习小呆的 ABCD学会管理时间,并运用到自身,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最后在 72 秒人生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的对比中引发学生共鸣,增强管理动机。 【活动目标】

1、了解与理解:明白一分钟时间的价值,克服行为惰性,减少对时间的无力感。

2、尝试与学会:能利用时间管理ABCD原则监控时间,确定优先级,学会管理时间。

3、体验与感悟:体悟到个人价值观对时间管理的导引作用,感受利用和运筹时间的信念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和效能感。

【活动重点】能利用时间管理ABC原则监控时间,事件优先等级排序 【活动难点】体悟到个人价值观对时间管理的导引作用

【活动准备】大米、棋子、木条、大石头、容器4个;ABCD单制作;分六个小组就坐;多媒体设备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死神的账单》 播放小视频《死神的账单》125 过渡:假如把时间当作财富,那么,我们的时间财富在不经意中被一点点偷走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时间奶酪?

二、转换阶段——寻找时间“漏斗”

(一)调查显示:中国高中生学习时间最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调查。

(二)“时间条”活动:小呆的一天 下发《小呆的一天时间账单》

师:这是他的时间账单,找找漏洞,请你撕下有效时间条。并针对无效利用时间提出可行方案。

学生小组代表发言

三、工作阶段——寻找生命中的大石头

(一) 实验:看谁能装得快?

1、实验规则:请两位同学上台比赛,限时一分钟。将小米、棋子、木条、大石头放进容器 1

内,并合上盖子,全部放进去就算成功。看谁装的快?现在开始。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展示反馈:结合今天的主题思考,实验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分享

(二) 寻找生命中的大石头

师: 在时间管理学上有一个 ABCD 原则,即根据事情 A 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度 B。C指的是执行度,每次执行完毕后,打上标记。D 指的是对没有完成事项进行二次排序。 如果不是先放大石头,那就再也不能把它放进瓶子里了。 你生命中的大石头是什么呢?学生分享

(三)ABCD 原则

1、小呆的 ABCD 根据你自己的价值评判,对小呆的学习任务,设计出一天 ABCD 时间管理表,排出优先等级。 小呆的 ABCD 单 时段 A 事 件 B 优先级 C 执行度 D 二次排序

因为室友再睡 40 min 犹豫,不知道该看什么书 10 min 背英语单词 5min 找摘录本 5 min 早上

背语文 15min 126 时段 A 事 件 B 优先级 C 执行度 D 二次排序

开导朋友 20 min 洗衣服 10 min 聊天嗑瓜子 15 min 洗头 15 min 明天作业明天做 0 min 逛超市 10 min 打闹走路 7 min 因成绩而低落 15 min 中午

做语文作业 40 min 做一道选择题 5 min 冥想 15 min 看杂志提神 30 min 解一道难题 30 min 劝导朋友 0 min 2

晚上

打手电补时间 40 min

2、我的 ABCD 单

请你把今天这节课下课到晚上睡觉前自己要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写下来。 我的 ABCD 单

我生命中的大石头是 时段 A 事 件 B 优先级 C 执行度

D 二次排序 127

四、结束阶段——时间弹簧

小视频:《17 秒人生》《一分钟能做什么事》

时间是最奇妙的东西,说它长,整个人生也苦短,说它短,一分钟就能做那么多的事,时间如弹簧,是长是短,完全取决于你的选择。在我们说着聊着时间的话题时,转眼,今天的课已经接近尾声了,希望你有所思考。 附件:

《小呆的时间账单》

早上:小呆起床前就想好了,早点起床背英语单词,这是他的弱势。5 点 20 分他醒了,一看天气有点冷,室友大呆也阴阳怪气地说,呦,这么用功,小呆要考状元啊。

小呆便打消了念头,继续睡。结果醒来看看表,只有 10 分钟了。很快穿衣服洗脸,跑去教室早读。他发现自己不知该先看什么书,英语单词赶紧要记,第四节要听写,语文第二节课抽查文言文,小呆拿起英语课本看了 5 分钟后,觉得应该先看语文。拿起语文课本觉得还是该先看英语。拿起又放下好几次,结果决定看语文。找遍了抽屉才找到摘录本。

中午:和好朋友一起吃饭,朋友心情不好,小呆安慰了他,但效果不佳,小呆觉得晚上还要和他聊聊。回到寝室去洗衣服,看见大家在嗑瓜子,想反正不会耽误太久,于是加入聊天行列。无意间照了下镜子,发现头发有些油,影响形象,于是洗了头,洗了衣服。有个同学说自己要去教室抄单词。(因为早上的英语听写单词太差而被罚抄 5 遍。

他也有份。老师说第二天检查)小呆说,“我明天再抄,说不定明天老师忘记了我就不用抄了。不过昨天语文老师布置的作业下午上课前要交,我还没有开始做。我得用午休时间补。”不过不急,中午时间比较多,顺便逛了下超市,挑了瓶奶茶。和朋友打打闹闹,原来 3 分钟的路硬是走了 10 分钟。到了教室,模考卷下发,同桌比小呆好,小呆有些惆怅,情绪低落了很久也没舒缓过来。没有睡午觉,写好了语文作业。 晚上:中午没休息,第一节晚自习特别想睡。但又觉得睡觉太耽误时间了,勉强拿起练习卷,看了 5 分钟还没做 1 题选择题。做着做着,意识就被窗外景色吸引,头脑中浮现出各种各样的画面,15 分钟过去了。小呆想,我做作业困,看点体育杂志提提神,结果看了后半节课。第二节课,本来想做做今天晚上要交的英语试卷,老师来讲了一节课知识。第三节课先写比较拿手的作文吧!明天上午要交。不,还是做数学,那道难题一定要做出来。结果一道题目耗了他半个多小时还没有解出来。这个时候他决定放弃。

可一看表,只有几分钟了了,还有数学例题和错题没复习、英语试卷没完成、作文没写。 没时间开导朋友。晚就寝后,小呆拿着手电看啊看,想把白天的时间补回来

第18篇:如何提高数学解题正确率 Word 文档

如何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一)

很多同学考试发下卷子后,总是难免要一声叹息或者几声叹息。“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想到?”,“这么简单的计算我怎么居然算错了?”,“我怎么草稿纸上算对了,卷子上却写错了?”„„ 很多同学都把正确率的欠缺归结为考试时自己的不小心、粗心, 并且还在心里有意无意地把因为这种原因被扣掉的分加上去,心里想着我的水平应该是多少多少分。如果你常常这样做,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会发现,等到下次考试,你努力地想要细心仔细地做每一道题时,发下卷子,还是会出现本该会做的题做错了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就表示,你还存在一个学习上的缺点或弱点:正确率没有保证!这不是仅仅靠考试时的极力小心所能解决的。 下面我就对解题错误率高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

现象一:一听就会,一做就错,总是在看到答案后恍然大悟。 很多学生在看到题目时觉得面熟,能肯定自己以前做过原题或类似的题目,但就是想不起来该怎么做,越是回忆以前做过的类似题目越是没有思路,等看到答案才大喊一声,哇,原来是这样的啊。于是再做,发现还是不能独立的把题目完整的做出来,于是再看答案,再做„„ 原因:原来在做题目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解法,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把题目抄下来,没有自己动手整理,导致自己觉得会做了,其实只是在当时把题目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只记得题目不记得解法了。所以,“背题”是万万要不得的,考试的题目千千万,背的过来么。 解决方法:在做完一道题目后,两个同学结成小组,互相讲解给对方听,让同学帮你检查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还有什么欠缺,发现问题立即问老师,力争当堂把题目理解透彻。家长可以在一两周之后把这道题目的数据换一下,再让孩子做一遍,这样就能做到让孩子彻底的掌握这种类型题目的解法,还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现象二:会做,但总是粗心,不是抄错题就是算错数 很多家长都反应说自己的孩子很粗心,经常把会做的题目算错,甚至有家长说孩子期末考试考了96分,丢掉的那四分全是粗心算错的,并对这个成绩很满意,还有很多学生也说,这道题目我会做就可以了,这次算错了没关系,到考试时能算对就可以了。其实,会做做不对才是最可怕的。 原因:粗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心态问题,这个问题后面会详细的说。第二个原因就是对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模棱两可,错误总是在你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出现,那些看似是粗心犯的错,其实都是因为在应用知识的时候不熟练,导致出错。 解决方法:有选择的多做题目,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是要想学好数学,不做题目不进行针对性训练是无法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牢固的。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去做题,有数量不等于有质量,会做的题目就是做上一千道也没有进步。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挑战自己不会的题目,只有不断地去挑战才能不断的进步。

现象三:心态不端正,觉得做不对无所谓,会做就行了 很多学生都觉得只要会做就行了,平时算不对,到考试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就能算对了。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原因:学生学习的目的除了要掌握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一大法宝。而在学习中心态不端正,长此以往,会形成浮躁的性格,这是学习的大忌。 解决方法: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天自己做错的题目记下来,要将因为不会而做错和因为粗心做错的题目分开记,每周都将错题本上的该周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就会对自己犯过的错误印象深刻,就能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要想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就要本着端正的学习态度,去做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题目,在做题时认真思考,要全神贯注

如何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二)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经常出现错误,仔细查找原因,也不是知识没学会,就是太粗心了,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呢?

一,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二,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算草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三, 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时必有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四, 引导学生解题时要自觉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使其形成这样的习惯:解四则式题,不管是否要求简算,只要有一步能简算就简算,并画出标记,注明依据,解多步应用题,一般至少用两种方法,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法,注上标记。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19篇: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水平

仁寿县大化镇府君初级中学校------王建中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解释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综合素养的高低,可见,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在写作方面进行攻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根据我的教学总结,我对这个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初中语文教师的老大难问题提出自己几点肤浅的见解。

首先,解放学生、细心观察

现在的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写作习惯差,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们怕写作文,一写作文我就感到头疼,没有什么可写,无从下笔。”,我们还会看到学生在写作时写不出来的痛苦表情。虽然每一次作文都交上来了,但是,我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作文大多数是脱离实际而瞎编的,内容空洞。为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呢?总的来说是学生长期被封闭在学校里,远离社会,生活单调枯燥,面对作文题真正感到无话可说。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我认为,首先是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中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去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让学生事事留心,处处留意,要求他们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细致地记录下来;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生活,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例如:在学习《春》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山坡上去观察树木、菊花等,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写出自己所见的秋景,写出自己的感受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了丰富的题材,写出了真实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其次,拓展视野、积累素材

我校是地处山区的农村九年制学校,学生的阅读面狭窄。原因是:学校的图书少,多数学生除了课本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的书籍。另外,学生无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少学生很少看课外书籍,特别是关于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很少看报,关心世事。写作知识贫乏,写作时,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很多人刚开头,写几句就草草收尾。要改变这种对作文望而生畏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就应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从书中吸取知识、从书中与名人交流获得营养、从书中游历山川河流、从书中感悟人生···。有如唐代大诗人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也说过:学以为耕,文以为获。意思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阅读的积累就没有写作的收获。强调学生要多阅读,多积累素材,让积累素材成为自己写作源头。

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范文都是作者通过对人物或者社会等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和对人生的感悟。如《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老王》中对老王的肖像描写,《春》中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敬业与乐业》中的人生启迪等。只要仔细阅读,加以积累,学以致用,把他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另外,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例如各种有益的宣传,社会新闻等都是好素材。加强了多方面的素材积累,并学以致用,这样写作起来就会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文章内容就会更加充实有力。

再次,多说多写、以日记、片段为主

杜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就是说:多说、多练是写好作文的重要环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学生十分会说,可是在写作时却写不出多少好内容来。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指导学生说练结合,多写多练。每学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内容一致的小作文训练。方式有续写、改写、写心得体会等。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晏子故事两则》、《公输》等课文时,由于课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涉及人物众多,人物个性鲜明,尤其是人物对话较多。我在教学课文时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其改编为课本剧,让学生积极参与表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意识。

平时还要求学生细致观察,勤写片断,多记日记等小作文训练。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每两周一次大作文训练,少写(或不写)命题作文,给学生一则材料或者一个话题,让学生有自我选择的空间,自主拟题,让学生自由表达。 经过以上的多方面的训练,学生养成了写作习惯,学生的写作兴趣也逐渐浓厚起来了,写作水平也相应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最后,多鼓励表扬、少打击批评

人要想成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兴趣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无论学生的作文写得如何,我都首先给予肯定和表扬,之后再委婉的指出不足。这样就使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使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变浓厚了,他们也就乐于写作了。反之,假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批评多,表扬少。那就无形中给学生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对写作的热情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自信心丧失,对作文的畏惧感加强,直接后果就会导致学生越来越不想写作文了,作文水平就会大步降低。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多鼓励表扬、少打击批评,才能让学生有写作的热情、冲动、自信,才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多阅读、多积累、多写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

第20篇: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陶丽艳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计算的要求是:正确、熟练、合理、灵活。就一年级计算而言,基本口算,尤其是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是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百以内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的基础。那么,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达到正确、合理、迅速、“脱口而出”呢?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的体会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算理教学,是准确计算的前提。

新大纲明确要求我们“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教学规律。”要减少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首先就要重视计算中的算理教学,使之符合儿童概念形成的认知规律。

1、在操作中揭示算理。

恰当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想一想、改一改、算一算,从中揭示算理。为了让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例如:算“18 –7”,学生先摆一捆零8根,然后从8根里拿走7根,这样,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演示中明确算理。

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明确算理,我在教学“9加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凑十”思想,通过同桌讨论,操作演示,在分、画、填、想、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动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脑、动口,最后概括出“凑十”的方法。

3、在类比中同化算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完成知识的正迁移,十分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认知结构的形成。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就可以利用“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二、科学组织练习,是准确计算的关键。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过程,要在理解基础上,通过必要的练习来加以理解,逐步掌握。”但练习绝不能搞题海战,多多益善,我觉得练习的有效与否,更要突出一个“巧”字。

1、先慢后快。在刚刚教完一个新的计算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侧重掌握计算方法。因此,设计练习时,尽量计算量少一些,且不计时间,重在算对,过了一段时间,逐步提高计算要求,重在算快。

2.重点部分重点练。在教学前先认真分析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例如“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这节课的重点是“个位不够减,怎么办?”为此,在教学时我不急于要学生算出计算结果,而是在练习中特意安排了突破“十位”的变式练习。

3.经常出错的计算反复练。计算过程中学生发生的错误尽管五花八门,但细细发现还是有规律的。较小数加较大数比较大数加较小数容易错,例3+

8、4+7等;相邻两个加数相加,或者减数和差是相邻数的容易错,例3+7,11-5;只是符号,或者某个数发生变化的算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式容易错,例14+6与14-6;4+2与4+12。针对这些容易错的算式,我都及时纠正并加强针对性练习。平时批改作业时,我有意识地把学生作业中算错的题进行分析、归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4.讲究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针对一年级儿童好动,持久性、稳定性较弱的特点,试着采用了许多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例如:利用口算卡片;每天课前2分钟的口算或2分钟的对口令,开火车等方式进行听算;也有“找朋友”、“邮递员”、“给小动物找家”、“放鞭炮”等视算、听算相结合。多样化的练习丰富了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使计算能力的提高有了保证。

5.培养瞬时记忆能力。心理学上说:“人们学习是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它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对旧知识拥有记忆才能理解新知识,只有对系统知识拥有记忆才能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在计算教学中创设各种条件,教给学生瞬时记忆的策略,指导学生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获取良好的记忆效果,视听、视算让学生积累基础知识;速看速算提高学生感知和记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准确计算的保证。 纵观学生计算中的错误,由于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错误远远要高于认知方面的错误。小学生的可塑性大,尤其是一年级学生,这一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呢? 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1.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学习习惯中的每一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

2.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例如做口算时,采用“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做作业时,“比一比,谁的书写最认真、最仔细、最规范”;课堂上,“看一看,谁听课最当心,回答时声音最响亮。”

3。举办作业展览评比。对作业书写工整规范,认真仔细,计算正确,按时完成的小朋友予以表扬、鼓励,往往一个小小的“优秀作业”、“作业认真”、“进步真大”的鼓励会给孩子们一个莫大的欢欣与激励:“下一次我会写得更好,做得更快。”

4.及时表扬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的小朋友,并用鼓励的话语期待着他(或她)有新的进步。

我想,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成功了,必将会促进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仍然有一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是比较差。这还有待于我下学期进一步调整。

关于中小学课堂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心得体会
《初中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