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4 08:37:4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运用网络资源[1].创新美术教育

运用网络资源 创新美术教育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初级中学 范修通 电话:13172387799 xtzxzal@tom.com

摘要: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美育任务,我着眼于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开展了以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美术教学改革,通过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 网络资源 美术教育 前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美术不仅具有审美功能,还具有智育的性质。对于美术教育在培养人创造性方面的作用,近代教育界是极为推崇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过:‚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由此可见,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关乎整个国民的心智健康与文化发展。为了落实素质教育的美育任务,我着眼于现代化的网络资源,选择中学美术教学内容为试点,开展了以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美术教学改革,通过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一、提出以网络资源创新美术教育的有关依据

1.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学应该适应素质教育需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都要在21世纪参加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成为新一代的生力军,因此,美术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当前,更应该面向未来。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而认真地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迎接21世纪的挑战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美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精彩纷呈的网络资源,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美术教育中,对审美感受力的培养,主要表现为从对审美对象的把握到领悟,从而产生一种审美愉悦感。基于网络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具有造型、图像、动画和声音效果等多项功能,精彩纷呈的网络资源,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利用信息技术能准确输送教学信息、实现教学信息即时反馈的特点,我想到利用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使美术课中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以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二、以网络资源创新美术教育的具体实施及有关案例

(一)以网络资源丰富学生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

美术作品是靠视觉来感知的,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以丰富的美术作品向学生传递大量的视觉信息,往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媒体信息网络为学生提供形声并茂,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当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时,手、脑、眼、耳都被激活了。网络资源提供的直观感性材料,对感知有直接的作用。这样全方位的整体活动,能给学生以更多、更新颖的刺激,致使学生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得到最佳发展,从而激发其创造思维的不断发展。

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动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微观与宏观的束缚,学生智能发展的每个环节:感知、理解、记忆、应用等,都能起到有益的影响,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3、网络资源丰富课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眼、耳、鼻等感宫,把外界信息传递给大脑中枢而形成的。这些感宫功能各异,运用网络资源充分激发眼、耳、脑的学习功能,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网络资源的引用,扩大了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当今美术教学在方法与手段上日益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以网络资源扩大了教学信息也加快了传递速度,以不断提高美术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美术教学体系。 课例一:

1、《漫画.卡通画》这一课知识容量大,内容涉及面较广。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的知识点及对卡通的认识。课一开始,我选择了一部卡通动画《花木兰》片段、一部电影《一家之鼠》片段,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对卡通的认识一目了然,并且丰富了课本知识。

《花木兰》 《一家之鼠》

接着,我又播放中外卡通电影片段让同学们欣赏,如中国的《葫芦兄弟》、美国的《三剑客》、日本的《聪明的一休》欣赏它们的不同风格,并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卡通的认识。

中国《葫芦兄弟》

美国《三剑客》 日本《聪明的一休》 通过对中、美、日三国卡通片的欣赏,让学生知道,中国卡通始终落后于日美等国家。因此,研究中外卡通,以振兴中国卡通业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2、美术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欣赏是由知觉欣赏进入情感体验,最后成为学生的理性欣赏。在上《漫画.卡通画》一课,我还收集了大量的卡通作品,如:《樱桃小丸子》(图1)、《麦兜》(图2)、《蜡笔小新》(图3)、《史努比》(图4)等,经过信息技术的处理,这些作品成为学生网络学习的资源,成功地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了卡通知识。

图1

图2

图3

图4 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体验其艺术表现力、理解色彩知识的基础上,走进艺术和审美的殿堂,把学到的美术知识、欣赏到的美术作品长久地保存在脑海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由此,运用信息资源培养和建立正确的欣赏态度和多维的欣赏方法,以欣赏卡通作品,引入教学环节的教学方式,一改以前的课堂说课,创设了以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愉快和谐的教学情境,在欣赏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艺术眼光,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使学生用心灵去感受、体验、领悟艺术形象或意境,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有益于心灵成长的营养。学习气氛充分活跃,学生表现出极其高昂的学习激情,为以后的美术创造打下了基础。

3、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资源提供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后,我就学生对网络的了解,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运用网络学习的情况。从调查分析看,90%以上的学生喜欢以这种形式丰富学习过程。有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还制作出相当精致的卡通动画、卡通网页(如下图),卡通网页作品还获得省、市级奖励。

卡通动画

卡通动画

卡通网页

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资源丰富美术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使学习从单纯的临摹范本中解脱出来,他们被生动的内容和新颖的教学形式深深地吸引,从‚要我学习‛变成‚我要学习‛,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网络资源成功激发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提高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激发学生创造美

说到视觉感受,影视资源有着不同于其他美术作品的特殊的视觉传达功能。法国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强调美术教育在智育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视力和敏捷的手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利用优秀的影视资源,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欣赏影视片以后,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和审美愉悦感,使学生从有声有色有形的感知向内部转化,一直到以内心的情感语言进行想象和描述,提高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激发学生创造美。 课例二:

《远古的呼唤》一课,为了让学生了解远古与现代人们的装饰,我首先播放记录片《环球世界》(图1、图2)中非洲远始部落的生活片断,接着又播放《巴黎时装》(图3、图4)中的时装表演,让学生感受远古服饰与现代服饰的异同。

图1

图2

图3

图4 学生看到这些画面,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用丰富而生动的语言,说出了画面给我们带来何种不同的感受。

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网络让同学们欣赏远始人的装饰品、面具等。(如下图)

在头脑中的创作构思。

学生热烈地讨论分析画面的装饰,发表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用语言描绘着酝酿学生由欣赏电影《环球世界》、《巴黎时装》,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绘制远始面具、创作实践活动,通过表演形式,进一步抒发他们的情感。

小组间相互欣赏和评析创造的作品特点,欣赏着创造的喜悦。通过自评和互评,教师又向学生提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把创造美延伸到了生活中。使网络资源、学习内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三)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协作学习的平台,帮助学习交流美、发展美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种感宫,实现美术信息传递的多元化,可以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吸收率,有利于对美术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促进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大大增加学生对美术信息的经验和表现力。

网络环境提供的优势,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全部再现于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形、色、声、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而不是通过抽象的符号去获取知识。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了丰富的色彩知识和审美信息,精心创作的美术作品,也通过人机交互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协作工作,教学活动就不会局限于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的学也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觉领悟美术知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主动、活泼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三、实践的成果和获得的启示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在这个信息时代,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广的美术知识和信息,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活跃学生的思想,开阔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使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要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继续创新美术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注意终身教育体系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0年版 2.《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四期 3.《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研究》(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4.《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育》戴咏梅 5.《美术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2篇:小学英语目标教学与网络资源的运用

小学英语目标教学与网络资源的运用

我们在目标教学中,依据课程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能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目标,创造性地开展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一、确立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标教学模式是以布鲁姆\"为掌握而学习\"的理论作为基础而设计的,其\"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在确立目标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基本规律和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前提性的诊断,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情感状况、个性需求。

根据上述原则,教学目标的焦点应该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而这一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网络环境为实现英语目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网络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资源库,比印刷型的课本和教师事先制作的课件更具有全方位的开放性。网络英语教学将教室扩大到了有信息海洋之称的互联网上,网络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英语教学,为英语目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证了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网络环境下的英语目标教学

目前的多媒体英语教学往往是教师利用各种课件为学生提供逼真的视听环境,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组合优势提高教学效果,网络英语教学打破虚拟视听环境和真实多媒体世界之间的壁垒,分层达标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学习空间更加广阔,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1.唱歌导入,引趣激情。我们在教学上采用了唱歌激趣和口语交际相结合,先唱歌唤起学生的精神面貌,师生共同演唱与新知学习相关的英文歌曲或韵律诗,这些英文歌曲或韵律诗均以视频或动画的方式呈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兴趣昂然的状态下,再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2.创设情境,导学达标。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如在学The days of the week一课时,我们以生动有趣的动画呈现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节目:\"Sunday 话你知\",学生通过看动画,了解生活中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并借助这个语言环境整体感知一个星期中七天的英文表达法What day is it today? It\'s Mon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on Monday? It\'s sunny.。

3.游戏活动,达标测评。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而教学目标的达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机制才能实现,信息的反馈是双向的。根据儿童对事物新奇,喜欢游戏的特点,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我们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的软件中,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找朋友、打气球等游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4.角色扮演,拓展目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在完成一级目标的学习上,进行二级目标学习。

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 的句型时,我们利用网络型课件创设了下列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 In the supermarket ,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 或者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又如:在教学How much is it? 这一课时,我们利用网络设计了以下几个语言交际情景:Clothing shop, Toy shop, Book shop, Gift shop, KFC, Macdonald\'s等,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表演。学生表演完后,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引导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表演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给他们提出改进的方法与途径,从而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确立明确、具体的二级教学目标,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统

一、明确的方向。教师教得心中有底,学生学得胸中有数。教师充分运用网络,创设情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完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达标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做出评价,通过评价,可及时地、明确地发现学生有哪些知识点,在哪一级学习水平上还没有达到目标要求,通过调整教学计划,立即予以补救。当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后,就会产生成功的快感,随即就会产生一种要求进一步学习的期待感。

(河北省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

参考文献:

[1]《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P2。

[2]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改革优秀论文集,P4-17。

[3]何克抗, 创造性思维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何克抗教授 《网络时代呼唤教育理论创新----对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P2-4。

推荐第3篇:体育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运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石南初中

陶善平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的运用,特别是网络资源的运用成了人们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选择和运用网络资源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被提到了学校教学日程上来。面对蓬勃发展的网络资源,我们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如何去正确引导学生去学习、利用这些资源。因此就存在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一、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分类

利用各种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课本知识更新缓慢的缺点,给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时接触更广泛的知识范围,提供不同的感官刺激,拓展学生的知识体验与知识面。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吸取更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呈现的形式以及给学生提供信息的不同,可以将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分为以下几种:

1、网络视听资源 网络视听资源所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于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共同刺激下,在对动态画面观察学习的同时,结合听觉刺激,对抽象的运动经验具体化,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资源信息,更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分析、综合、概括,达到进一步快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目的。特别是在体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远比在室外效果好,学生通过观看录象,相互讨论学习,对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网络图文资源 网络图文资源不同于网络视听资源主要是呈现形式的不同,网络图文资源主要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可变性资源,具有更新快的特点。例如:对某一观点的评论;对某一连续性较强的运动技术的静态分解等等。对网络体育教学图文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同时结合网络视听资源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二、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特征 教师必须了解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特征和这些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恰当的将这些网络教学资源运用在教学过程中。

1、可调节性 ,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具有较强的调节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调节空间 ,在众多的网络视听资源中,制作者在制作视听资料的过程中,对其表现形式作了丰富多样的处理。例如:在拍摄的过程中有效的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来表现运动物体的方位、距离、运动轨迹等空间特性;教师还可以结合摄影仪器进行辅助拍摄,将所获得的视听资料上传到网络或直接利用小班的网络设备提供给学生学习讨论,如从不同的角度来拍摄学生课堂练习情况等。可有效的解决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作示范时,由于学生的站位、角度不同而不能全方位观察所带来的不足,利用网络优势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调节时间 ,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时间调节性,可以随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调整、选择合适的时间,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所需要的网络教学资源下载保存到电脑,等到需要用到教学中去的时候就可以从电脑中调集出来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因教学计划的临时变动,由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变动而导致流失,无法查找。

2、适宜双边活动,体育教学网络资源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合适的视听资源、图文资源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广泛性特征 ,体育教学网络资源接触的范围广泛、适宜层次广泛、资源的表现广泛。

(1) 接触范围的广泛性,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包含有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健康知识、体育科研、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等有关的视听、图文资料,接触范围相当广泛。

(2)适宜层次的广泛性,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具有较广泛的适宜性,上至大学阶段的教学,下至中小学的教学都可以适宜的运用一些网络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各个教学阶段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三、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选择、运用 选择体育教学网络资源在教学中运用,不但有赖于各种体育教学网络资源的特点、作用,也有赖于教学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

1、教学内容与网络资源的选择、运用 教学内容的不同,在选择网络教学资源的时候也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例如在进行短跑的起跑教学时,可以选择一些与短跑的起跑有关的网络教学资源:其中包括文字资源、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在进行技巧性教学时,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只有正确的选择才能有效的运用与教学。同时,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一些详细的讲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特征与网络资源的选择、运用 在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辅助教学的时候,教学执行者还必须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因材施教,不同的教学对象,在网络资源的选择上也应该不同。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1)学生运动水平层次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和非专业的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和低年级的学生;同龄但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等。(2)学生在理解掌握运动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不同:“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方法上更全面些,依赖于问题的背景,以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场依存型”的学生在达到解决问题的方面比较喜欢得到别人的指导和支持。

推荐第4篇:网络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网络课程资源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于网络的一种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信息的资源。它提供给师生双方大量丰富多彩的感性素材,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深刻领会“网络课程资源”的意义,加强网络课程资源的意识,合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对于有效拓展数学教学途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切实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收集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网上资源取之不尽且用之不完,获取各种信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就是应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等。通过分门别类,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便于浏览和使用,常常制作网页,把这些资料放在网页当中。当然为了节省网站的空间,也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中提供资料下载的地址,使用同样的方便。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找出互联网上相关资料的地址。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如:基础教育资源网、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常常把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便于经常的使用。

二、借鉴网络资源,制作数学课件

近年来,网络上每个章节的数学课件和教案比较丰富,通过复制、剪切其中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制作出效果不错的数学课件来。这样就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应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但要注意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在多媒体资源库中选出适当的内容(包括文字、图表、图形、动画、语言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组合与加工。这种开发工作不需要熟悉计算机语言,只需会用鼠标即可,犹如备课时翻阅资料一样,把它放进课件中就可以了

三、应用网络资源,尊重个性发展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

四、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完整、全面地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学生通过网上学习,获得丰富的资料,而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网络互动中整合他人信息,自我组织和建构,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利用网络资源,激发习兴趣

当代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且易于接受。数学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是一些动态性知识的教学,应尽量选用最新的资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材料不但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而且唾手可得。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

六、发展信息能力,培养信息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运,在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提出了学生五大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五大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缺少的,其中收集信息能力是最基本的。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引导学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络收集与教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有效地处理、应用这些信息探究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发展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网络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在教学中多加利用网络资源。

推荐第5篇:浅谈数学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浅谈数学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有效运用

网络课程资源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基于网络的一种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能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信息的资源。它提供给师生双方大量丰富多彩的感性素材,不仅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对于有效拓展数学教学途径、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切实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收集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网上资源取之不尽且用之不完,获取各种信息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就是应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等。通过分门别类,放在校园网上实现资源共享。为了便于浏览和使用,常常制作网页,把这些资料放在网页当中。当然为了节省网站的空间,也可以在学校的网页中提供资料下载的地址,使用同样的方便。也可以借助搜索引擎找出互联网上相关资料的地址。对于需要经常访问的网站,如:基础教育资源网、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等,常常把网址添加到收藏夹中便于经常的使用。

二、借鉴网络资源,制作数学课件

近年来,网络上每个章节的数学课件和教案比较丰富,通过复制、剪切其中的部分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完全可以在较短时间内

制作出效果不错的数学课件来。这样就可以在设计课件时应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但要注意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在多媒体资源库中选出适当的内容(包括文字、图表、图形、动画、语言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重新组合与加工。这种开发工作不需要熟悉计算机语言,只需会用鼠标即可,犹如备课时翻阅资料一样,把它放进课件中就可以了

三、应用网络资源,尊重个性发展

网络环境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除了主要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当然包括教学资源的设计、制作、整合、试验、测试等)作用外,还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习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如美国一位教育者罗伯特·马金所说:“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才,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使命中的要求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个性化教育成为鼓励学生自信的工具,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它在师生之间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责任制,即创造了一种为保证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实质性改善而相互承担责任的精神”。

四、利用网络技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知识是对社会磋商和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社会交往有助于

形成多种假设,用多种观点完整、全面地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而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群体活动能力以及竞争和合作能力。学生们之间可以不用直接面对,而是教师通过网络把分散在课堂中的学生链接成小组性的学习团体。他们利用网络来传递声音、文本、图象等各种符号,以此达到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步传递信息,加强互相交流的目的。这对于克服学生操作的自我中心性,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在学生学习了求图形的周长后,教师出示操场平面示意图。教学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这个图形的周长是指哪里,然后让同桌之间用手比划一下,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这个图形的周长包括哪些线条,最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这个图形的周长——在课件中利用“擦除”效果,用红粗线绕操场周围“跑”一圈。多媒体的演示在此用来突出显示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学生通过网上学习,获得丰富的资料,而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在网络互动中整合他人信息,自我组织和建构,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同时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五、利用网络资源,激发习兴趣。

当代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且易于接受。数学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特别是一些动态性知识的教学,应尽量选用最新的资料,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材料不但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而且唾手可得。又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

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向学生介绍这些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网络资源带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网络资源,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的环境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更应该提倡在教学中多加利用网络资源。

推荐第6篇:[中学教育]《运用网络资源_优化美术教学》论文

运用网络资源,优化美术教学

包头市第二十五中学

张晓璟

内容摘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运用现代多媒体网络手段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

网络

优化

美术教学 正文: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不断发展。在被称为知识创新的二十一世纪,网络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作为一位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利用电脑网络这个载体,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变课程中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中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开发信息资源。

美术是人们对人、社会、自然的视觉反映与造型概括。计算机网络为我们在教学中再现美术的基本现象提供了有利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这四种不同的美术课型中,“造型.表现”中的“写生”、“素描”、“国画”、“手工”等,学生可在网上搜索下载一些对应的作品来欣赏,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绘画和制作水平。而在“设计、应用”这个学习领域,就完全可以利用“电脑网络”进行辅助教学。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在新课改的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在我的教学中,这一建议让我尝到了很多甜头。

在教学时,我运用网络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的艺术精品,如蒙古族文化、服饰等等,使声、光、色、画、语言文字等交融成一体,从而给人一种审美的共通感。这些美好的感受每个学生无论是否具有艺术特长都能切身体会。对美的感悟,在学生的笔下不再是干涩的文字。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合理、灵活地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充分发挥其集图象、动画、声音、文字与一体的优势,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教学过程中,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学到新的知识,合理利用现代化电教媒

体的先进手段,创设一个优美的情景,是很有必要的。例如《高级网络搜索》一课,我是这样导课的:先打开播放器,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民族的歌曲?同时屏幕出现一幅有草地的美丽画面,当学生猜对后,点击画中的按钮,一个穿着蒙古族服饰的人慢慢地走进画面。这时,学生兴奋了起来,我借机问:“服饰多美丽哓,我们一定也能找到更漂亮才行。”就这样,学生很自然的凭着记忆和观察进入了学习的过程之中。

在课上我还运用“虚拟现实意境”来诱发学生的兴趣。“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审美情趣,把“千人一面”的临摹教学改变为充满活力、以创作为主的美术教学。如在讲授《五彩路》一课时,我让他们观察各种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路,在大屏幕的显示中他们惊呆了,“哇,这些路真漂亮!”这时我接着问:“哪里漂亮?”“形状漂亮、色彩漂亮„„”学生争着回答自己的感受。在观察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谈谈他们想建造什么样的路,学生的发言新奇大胆,想象的画面让人惊叹不已。我让他们依据自己的设想画画,效果让我十分满意。

动手作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又爱又恨,太多的想法却无从表达。今年开学初,对于我所新接班级的学生,我请他们用自画像介绍自己。学生们爱画,但他们对自己绘画中表现出来的“低幼化”现象不满。为了让学生以成功者而不是失败者的心态进行美术学习。在进行了一节课写生后,我们来到了计算机旁,运用POWERPOINT,我带他们走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输入他们满意的一张照片,并在网络中找到他们喜欢的一些形象:热门的正义蜘蛛侠,可爱的多来梦,讨喜的喜羊羊„„这些造型在电脑中,在他们的手中也能创作出来了。学生们直接处于某种具体的环境和气氛中,感受和体悟由物质材料构成的世界,并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这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启动学生的感知觉,使他们的身心都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有效地在感性层次上诱导、激励、发展学生的各种本质力量,不让学生产生压抑和挫折感。学生画画的信心倍增,创作出的多幅作品在历届科技创新大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从而使美术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它变抽象的说教为形象的演示,让学生十分喜爱。例如在进行《时钟的设计》一课的教学中,我运用flash Mx制作了课件:运用计算机绘图工具分别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钟面、时针、针、时针的外形,并输入“拖动”命令,在演示时只需单击鼠标就可以将这些组件进行随意地拖动拼摆,设计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时钟。这样,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常规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如在进行《鞋子线描》一课的教学时,我先将教材中的图片用Adobe PhotoShop进行处理,校正图片在色彩上的偏差,调节画面的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还这些图片以本来面目。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进入中国鞋文化博物馆,下载各种各样的时尚名鞋和鞋文化知识。然后,我将这些下载来的资源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上优美的音乐和解说词,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丰富的动画效果,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美术课堂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如美术课《我设计的书》,实际是给书设计一张封面,所以我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设计演示教学,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进行探索学习、互动学习,打开学生的设计创作思路。本节课在作业设计方面有更大的创新,平时学生用画笔在作业纸上画,现在利用电脑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进行作业设计,这样可以打消学生“形象画不准,色彩涂不匀”的顾虑,学生能为自己理想的设计方案而努力设计。

总之,现代化网络教学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有机结合,需要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巧花心思去研究,去探索。我们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技术为美术教学服务。今天,我们教师再不能仅仅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了。我们应更新教育思想和内容,在新的教育体制中跨进现代教育的行列,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让学生通过绘画及其它各种创造性活动,乐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中学美术课程标准》

2、百度网

推荐第7篇:化学教学网络资源

化学教学网络资源

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及其迅猛发展,使当今世界跨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在这个信息的海洋中,人们能够以空前速度在网上索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网上的化学资源具有分布广泛、数量巨大、互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已经成为化学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1.互联网上化学教学资源的类别

互联网上的化学教学资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别: (1)化学教学参考资料

化学教学参考资料包括化学史、化学与社会、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生活、趣味化学、化学游戏、化学谜语、化学练习题、测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和其他资料等。

(2)化学软件、化学教学课件素材

网上有丰富的化学课件和课件素材,其中课件可以直接或者根据需要稍作修改后在课堂上使用;课件素材则需要按照一定的意图设计成课件之后才能用于课堂教学。此外,网上还可以下载一些化学软件。

(3)化学教研活动信息

这些资源反映开展化学教研活动的情况,提供学习、考察和交流的线索。

(4)化学教学优秀教案

互联网上提供有大量的教案实例,可为教师备课提供参考。 (5)化学教育论坛

登载行内和行外人士的文章或意见,是社会各界(包括教育界)交流化学教育教学观点和思想的场所。

(6)化学图书、杂志、期刊、报纸

互联网上提供了很多有关化学专业的站点,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访问查阅自己需要的化学资料和文献。此外,在Internet上出版化学杂志(E-journals and E-publishing)已经成为互联网上化学资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1)使用通用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是一种搜索工具,它的主要任务是在Internet中主动搜索其他网站的信息并对其自动索引,其索引内容存储在可供查询的大型数据库中。当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查询信息时,它会提供包含该信息的相关网址及相应的链接。

常用的搜索引擎一般具有分类主题查寻和关键词查寻两种功能。前者是将搜索引擎收录的网址、文件,依据其内容、动态归档,点击分类名称,查看不同类的网址,也可以点击各网址上的标题,进入相应的网页去浏览更详细的信息;后者搜寻到的网页不是很多,但通过关键词可以查寻到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可以在输入框里填写关键词,然后提交查寻,这时系统将显示出检索到的与它们相关的网址、主页和简要信息。

常用的英文搜索引擎有: Yahoo! (http://www.daodoc.com) ChIN(International Chemical Information Network)是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计算机化学开放实验室建立和维护的Internet重要化学化工资源的导航系统。

② 北京大学化学信息导航(网址:http://cheminfo.pku.edu.cn) 由北京大学化学信息中心设计维护,主要内容有北大化学论坛、化学软件、化学信息导航等,并提供国内化学院系、实验室及科研机构的链接,内容丰富。

推荐第8篇:农村的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运用

农村的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运用

贵州省罗甸县云干中学 王启弼

[摘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的教与学。根据地理学科教材特点,使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或设计、制作出适合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容易,对知识的掌握、记忆更牢固,从而使用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学生动机及需要的分析,论述多媒体网络资源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心里需要,阐述了农村地理教学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学习动机、需要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入,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多媒体网络教学在地理学科中体现得更加充分。事实表明,有较强动机和学习兴趣的学生出于好奇,迫切的想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动机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成为激发个体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教学质量提高这一杠杆的支点。

一、农村的教育现状

近年来,农村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教育子女多是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诱导。具体表现在:(1)学习上发生了转变,有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降低,导致学生对学习毫无压力,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2)学生的成长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育意识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随着社会的发

1 展,家庭状况的转好,家长不但放低了对孩子的要求,而且过分地溺爱孩子,使得他们娇气十足,依赖性极强,自理能力极差;农村的空巢家庭、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也使得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从而变得孤僻、自卑、自闭和偏激;留守家庭的家长只顾及孩子们的温饱,而忽视了沟通和交流以及适当的引导的教育机会,任其孩子自由发展,以致迷失了方向,乃至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还有社会环境复杂多变对学生的成长也不利。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不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也不用为将来的生计而担忧,父母早已做好了安排。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他们的身心受到极大影响,丧失了斗志。(3)厌学风气日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农村学校里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厌倦学习。有的逃学、有的旷课、有的在上课时无事可干、有的学生上课“昏睡百年”。这些厌学现象的产生与社会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农村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开展不够,学生只能学习一些枯燥的书本知识。学生要是没有希望,心态就变老了,长期这样下去,他们对学习哪来兴趣?

二、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事实上就是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的关系,这跟奥苏贝尔的认知内驱力是一致的。现在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一致认为: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引起学生学习行为、维持学习行为,并使学习

2 行为趋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历程的动力。学习动机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学习动机产生于学习需要,有需要就会有梦想,学习行为是满足学习需要促成梦想的进程。

所谓认知内驱力,就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里派生出来的。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在农村中有60%的学生的好奇心,并不因为完成了某一学习目的而减少学习动机,也不是为了得到奖励、避免惩罚、取悦老师等,可以在没有奖惩或评定的情况下努力学习,在乎学习中自己得到满足。然而,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是以学习需要为轴心的,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由于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和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它会引取学习需求方面的减少,就表现为厌学情绪。

所以应当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学过程应当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学生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当然,学习动机水平的高低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教学效果高低都有密切联系。学生在各种动机的驱使下产生学习行动,是学习动机推动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因。如有的为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而学习,有的为了兴趣(在农村中至少40%)而学习,有的为了得高分、评三

3 好而学习,还有的为了获得父母的称赞、老师的表扬而学习„„。求知欲望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人类的好奇虽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面,但他们的好奇心会转变为求知欲。当新奇的刺激出现时,人们会引起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当然,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学生独立钻研精神的培养也是发展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此外,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对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自我有效感,较强的自我有效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有效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自我有效感。自我有效感强的表现就是有上进心,有上进心的学生乐于竞争。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和需要同他人(或群体)争胜的行为特征或心理倾向。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尤其是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学家斯金纳就非常主张通过奖惩对学习行为起强化作用。

4 现有的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并没有直接地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做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影响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间接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网络组织地理教学符合学生认知需要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5 多媒体网络教学思路常采用:情景导入→自主探究→网上讨论→反馈评析→巩固练习→思维拓展流程。教师设计可以采用目标式教学,把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设计成思考题,作为学习任务上传送。然后在网上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围绕课堂内容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充分利用网页、网站及网络课件,相互协作、寻找结果、提出见解、展开讨论,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讨论和归纳问题。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打开网络课件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对相关网页进行访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对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作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布置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课外知识,扩大知识面,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交流。多媒体网络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四、重视多媒体网络资源的运用符合地理学科教学的需要

多媒体网络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且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其作用如下:

1.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认识兴趣。当广泛的认识兴趣成为学生的人格特征时,他们将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来的奖励,而能自觉进行学习,甚至离开学校以后仍然能坚持学习。学习兴

6 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手法具有多样性,教学氛围轻松、活泼,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采用超级链接的形式,集音、文、图乃至触觉和嗅觉信号于一体。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演示“袋鼠”这一动物时,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有袋动物?除了袋鼠外,有无其它的有袋动物?”有些学生举出“袋熊”和“卷尾袋鼠”。于是学生就围绕这三种有袋动物的异同点进行讨论,从而在相关背景下,锻炼与发展了儿童对事物的辨别、对比能力。这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作为认知工具,实现建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又一范例。以动静结合和可触可感的方式,把教学内容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外部刺激,控制性好,交互性强。在此基础上,针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其思维广度和深度也大大增加。

2.改革教学模式,促使教师提高

多媒体网络教学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并且根据教学的要求,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加工、组合和整理。用户使用浏览器不仅可以看到这个仿真页面,还可以与之进行互动,利用这种动态可执行用户在检索到某些重要文献或教学

7 资料时,不仅能看到静止页面还可通过点击某个图标或热键而看到图文声并茂的彷真实验或算法执行过程的直观演示。在对多媒体信息的发现、搜索、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成为真正用心于钻研教学的专家,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教学,而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所实现的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结合于一体的教学。

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教师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的作用。经过这一准备过程,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教书育人。 3.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利用网络组织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知识、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以及运用网络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顾及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

8 利用Internet传递信息的一个重要优势便是交互性,它使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同时还是发送者、说话者,不仅是事后的说话者,还是适时的说话者,从而适应了现代人崇尚自由、渴望参与的心理要求。

现在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为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可能,使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使得许多学生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因而对学习表现为积极健康的心态。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希望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有希望,人才会活下去;只有有希望,才能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肖川博士在《基础教育该为学生奠定怎样的基础》的文章中曾经指出:“基础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负责。基础教育要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以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然而,激发、点燃学生希望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信心,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中,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这样,既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又可以全面提高农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适应农村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年第3期

9 2.陈琦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3.海德《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归因理论》 4.班杜拉 《自我效能:一种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 5.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

推荐第9篇:运用网络资源解决我的学习问题

运用网络资源解决我的学习问题 广元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七班陈俊睿

自从电脑1949年6月12日问世以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需要查资料的人们再也不用夜以继日的往图书馆跑了,只用在电脑上输入要查找的问题,几秒钟便就找到了答案。 网络,一开始,如果我们不去触摸它,不去认识它,那它也就不会在我们的身上存活。因为网络就像一个绝代美女,一旦她微笑着婷婷袅袅的向我们走来。我们就不可能忽视得了她的存在。她每靠近我们一步,那使人无法抗拒的美就会使我们的心跳加速一倍。而当她终于走近了,我们却看不清她的面目。恍惚之间只看得到一张面皮。那就是网络。 2007年,我家买了一台电脑,那时候的我怎么知道电脑有什么功能,只会在上面打游戏,过了一段时间我渐渐长大了,知道了电脑的用处。到了小学时期,我运用网络的时间更多了,便迷上了他。

有一天,上科学课的时候,科学老师何老师叫我们查管关于植物方面的资料,当时我心想:到哪去查呢?图书馆他太远了。旁边的同学正在讨论玩网络游戏的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动了一个念头,那就是上网查资料,放学后,我一回家就奔向电脑,在百度首页输入关于植物的资料,3秒钟,电脑显示屏就出现出答案来,我赶忙打开作业本把资料抄了上去,当交资料时,还得到了老师的赞扬呢,老师还给我们组加了2分呢!

还有一次,语文老师陈老师要求我们查询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资料,我同样在网络上找到了我满意的答案。

网络它确实是很神奇的。它像百科全书,包罗万象;它像万花筒,变化多端;它像雨后的彩虹,展现出虚幻的美丽;它像软软的靠垫,让人想紧拥在怀中。它可以是任何东西,也可以任何东西都不是——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都是与网络紧紧不会分开的,网络带给了人们方便,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提高。

在此,我对网络说一声:“我网络我爱你!你帮我解决了学习上的问题,我爱你,网络!”

推荐第10篇: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创造性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几点体会

刘建斌

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进行语文创造性辅助教学,由于它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和微观的限制,动静结合,既变隐为显,又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因而在创造性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声音、图画、情境并茂,直观的文字、音、像、影等资料,既能使枯燥无味的呆板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又生动形象、逼真;既缩短了学生感知的过程,又使抽象的思维训练形象化;既能更好的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收到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教学,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凭借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教学强大的表现力和独特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大量的表征,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作用于学生,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同时为学生预设了良好的学习感知氛围。

怎样才能利用好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直观媒体信息可同步进行的有机结合,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例如:在以“父亲”、“最 的人”等为题目,以“爱、真情”等为话题的作文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首先播放了太阳雨制作,并朗诵的电视散文短片——朱自清的《背影》;其次,播放了电视剧《大哥》的主题曲及影视插花;再次,播放了崔京浩的歌曲《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将学生带入情境,学生纷纷跟唱起来,渲染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浓浓的父子之情。学生如身临其境,更主要的是全面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功能,开辟学生多向立体思维的通道,既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效果是一般教学方法不能达到的。

再如:我在教学《雷雨》这一课时,运用课件将大自然的景象通过屏幕逼真地显示出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为学生预设了一种电闪雷鸣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雷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示课题,我组织学生观看了该剧的有关情节,绚丽多彩的画面,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惟妙惟肖的人物表演,这样,深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开始积极的思维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活动中。

二、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积极健康而永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从那一刻起,山河同泣,草木同悲,泪肆意奔流,同时,爱也无限的释放——情感激荡。2010年4月14日早上7时49分,位于青海省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美丽的玉树草原顿时呜咽了。

我利用阅读和作文课,两次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分别举行演讲和写作活动。我让学生利用活动和两饭时间收看电视,引导他们上网搜集相关有用信息,我把自己和学生查找到的图片等有用资料编辑整合在一起,并配以文字说明,制成主题为《我们绝不放弃!》、《玉树不倒,青海常青!》的多媒体课件。其中,“5.12”汶川大地震中,有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在灾区指挥视察的图片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千方百计的抢救!”“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渡过难关!”“4.14”玉树大地震中,有总理温家宝4月15日下午,第一时间飞抵青海玉树地震灾区,考察灾情,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的图片和铿锵有力的声音:“抗震救灾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尽百分努力,坚持下去,决不放弃。”还有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4月18日,果断结束出访行程,乘飞机迅速回国的新闻报道回放,前往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实地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等的图片和新闻报道。以及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的视频片段。”这些都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同学的心。 学生还抓取到了几位老师感人的事迹。“5.12”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翼护住他的学生。当救援队员挖开废墟,这位老师依然用力的张开双臂。谭老师悄无声息的为我们立起了一座丰碑。这块丰碑上写满了大爱,写满了无言的赤诚。还有很多教师,以自己的行动以致生命诠释着师恩如山。“4.14”玉树大地震中,拥有3000余名学生的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数十名教师徒手挖掘废墟展开救援,共有61名孩子被从废墟中挖出,几乎所有的老师手都磨破了,废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红色血印。“我们流再多的血,也要救出那些被埋的孩子!”这是多么朴实而充满真情和天底下最铿锵有力的话语呀!是谁在生死关头坚守着道义、责任、良心?他们都用一种生命的美丽姿势成就了生命的永恒。学生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很深的感动,都有了深切的感受,他们纷纷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表达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我则顺势小结,将演讲推向高潮;“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我们坚信,爱与希望,是永恒的力量。”作文写作更是真情流泻,水到渠成,一挥而就,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而永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人一旦失去了想象力,则创造力也就随之枯竭了。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持之以恒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教学补充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品散文,或播放名家讲课和辅导的有关光碟,或观看一些有利用价值的电视节目等,来补充教材内容。这样,既可深化教材,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非一日之功,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进行。因此,不能只在一节语文课上进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运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何克抗认为:“发散性思维并非造创性思维的主体,它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组成要素,指明了创造性思维活动方向。其实质是冲破传统思想、观念和理论的束缚。”因此教师只有认清发散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独创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新颖,不同寻常的思维结果,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所以,教师就要在教学实践中在“同中求异,正向求反,多向辐射”三条方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的优势,紧扣教学内容,提出大量合理的,没有确定答案又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问题。让学生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去分析,得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同时,教师尽量鼓励启发学生尽量多发表意见,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科学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思维。

比如,我国传统作文教学多运用定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会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缺乏发散的独创性。尤其在话题作文教学时,学生往往将思维仅仅局限于材料字面上的理解上。针对此种弊大于利的不健康教学模式,我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向学生展示分析网络上众家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认知及不同看法、态度及观点,使学生自己从话题材料中领悟,引导他们知道对材料的挖掘、对主题的感悟认知,应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事物,从而扩展了学生的思路,转换了学生的思维角度。不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发散性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离不开各学段各语文任课教师的长期积极通力协作。

再如: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本来含有贬义,是指责那些见异思迁、朝三暮四的人。但我让学生从网络上查找这个俗语的注解以及用法,不难发现:从新的角度进行质疑:难道“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对吗?人类不就是在不满足后不断攀登而进步的吗?因而,我让学生以《把眼光投向高山》为题写了一篇议论文,文中对此话题赋予了新意,赞扬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并以鲁迅弃医从文、冯骥才弃球求文为例,论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使文章有了时代性和新意。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求异心理,来激发学生敢于不囿于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写出富有时代感、有新意的作文来。

五、巧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再现情境,变无声为有声,让诗歌及散文教学走出说教的困境。

巧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可以将诗歌教学(也有散文教学)“此时无声变有声”,再现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进入角色,充分感悟到作品的主旨和意境美。如诗歌《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用传统教学方法,师生无论怎样互动,都很难把作品中的激越、直冲霄汉的主旨美和雄浑壮美的意境体会完美地表达出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感到如临其境,仿佛在和毛泽东同志面对面的交谈,仿佛毛泽东同志在给我们同学指点江山、激扬斗志,仿佛在和毛泽东同志进行心灵地碰撞„„还有散文《荷塘月色》,就算教师你有舌如巧簧的口才,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里完美地勾勒出情景交融的荷塘美景,体会作者心中难以排除的哀愁、烦怨,也难以感悟作者要追寻美来自慰,不满现实而又幻想超脱现实的心态。倒不如从56网上搜寻老铁朗诵编辑制作的《荷塘月色》视频进行播放来的实在„„这样以来,学生从中领悟到了作品中的原汁原味的美,让诗歌及散文教学走出说教的困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多动手、乐思考,善质疑、会创新的自学能力和品质。

六、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注重学法探究,激励钻研精神。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语文学习方式”。因此,语文课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主体性、自学性、操作性、协作性的原则,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设计教学过程,安排必要的训练,指导学生独立探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在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山中避雨》时,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课文中出现的乐曲《渔光曲》、《梅花三弄》、作者丰子恺的漫画、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大量能表现课文内容的资料。一曲优美动听的《渔光曲》把学生带入静谧而深远的境界,激发了学习动机,加之一副副生动的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这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诵读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诵读,然后讨论分析人物感情变化的原因,从而理解“乐以教和”的主题。 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多媒体以及网络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及教师提供的字词解释、思路分析、艺术特色比较等材料和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

七、利用多媒体人机交互的特点,发展个性,使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都适得其所,得到提高。

多媒体辅助教学,打破了齐步前进、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的问题。即学优生可以快一些前进,学困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个性,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学困生放慢速度而使学优生吃不饱,也不至于因为要照顾学优生加速或加大难度而使学困生吃不消,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优生从被动等待中解放出来,困生从被动压抑中解放出来。如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设计了“复习引入”、“新课探究”、“巩固练习”、“发展练习”、“思考题”五个选项,新课探究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探究文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巩固练习设置了A、B两级题,A级为模仿题,B级为综合题,新课后学困生可以再学习一遍,然后选择A级题练习;学优生可以选择B级题,如果有时间还可以继续选择后面的发展题和思考题,通过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练习,使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八、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展现学生的风采。以往课堂习作、随笔、作文等的反馈,往往是教师念学生听。由于学生的理解速度较声音相比,具有延后性,所以往往在教师念完后,学生并未完全听清并理解,因而也就无法领会精髓所在,便也无从借鉴优点了。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便可弥补这一不足,利用实物展示台可将学生的作品直接展示出来,或者将学生学习成果电子版上传到学校网站,让其他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品评借鉴。同时,学生的作品及学习成果被直接展示出来,或上传到学校网站,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将有一种被肯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被瞩目的兴奋感和自豪感,这必将激发其学习语文兴趣的再次高涨。而其他学生也会在比较中得到收益,也会在此激励下不断努力。 实践证明,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灵活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教学,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视、听、说、演的训练、优化了课堂结构,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并且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加了时代气息,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用远程教育资源心得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坐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和体会,众所周知,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相信技术的使用符合了小学实现消息化、媒体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远程教育,它覆盖我们广大农村小学的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对远程教育资源在课堂中近一年的使用,我对远程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不是“拿来主义”

当素质教育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我们已能很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时,一个新的名词“远程教育”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刚刚听到这个代名词时,我的确感到很兴奋,农村小学也可以运用计算机这样先进的媒体上课了,而且还是把微机打开一放,学生通过看电视,听全国优秀教师讲课,知识就学会了。我们教师只要在课堂上辅导一下就行了。当我在接受远程教育培训时,我对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远程教育资源它含概的内容很多,一节课除了有优秀的课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动画课件、练习题、课外扩展知识。优秀课例也并不能完全应用到课堂上,因为我们是农村小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别,他们接受不了高频率的学习活动。如果一味地完全应用优秀课例,学生学习跟不上,只会适得其反。那么,在我一开始想象中的“拿来主义”是行不通的。恰当、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是我们教师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二、要用好远程资源,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你只想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完成你的教学,你永远成为不了优秀的教师。素质教育倡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即使你是一个幽默大师,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而远程教育资源恰恰给我们地处偏僻的学生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它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历史故事、游历祖国名山、大川,了解国外风土人情,使他们不再是无知的山里孩子,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面对这么好的资源,我想:要用好这些资源,要想成为一名学生都喜欢的好老师,必须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要能够灵活熟练地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我应抓住这个好的契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的丰富资源,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

有了想法,就有了行动。首先,我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学习操作技能。以中心校集中培训内容为学习的切入点,不断扩展学习内容,着重强化练习常用的技能,经过反复地操作演练,远程教育的神秘面纱在我的面前一层层的被揭开,完全能够做到从微机中熟练调出远程教育资源,浏览和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其次,切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通过听骨干教师所作的远程教育资源使用的示范课,掌握了把它应用到自己教学中的方法。然而,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并不能一味的照搬、照用,它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运用。于是,我在备课上下功夫。第一,在课前把有关这节课的内容要先看一遍,哪些内容能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哪些内容较深自己所教的学生难以理解,课件、动画、训练的习题穿插在课堂中哪一个环节更为合适,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进行备课,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合理的安排与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既有情景的创设、知识的传授、生动的动画画面激发兴趣,又有多样的习题提高能力。

第二,创造性的使用远程教育资源。远程教育资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的知识和素材,它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可发挥的空间。每位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片段,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同一节课而言,它所表现出的形式和效果都是不同的。也许有的教师会说:“使用远程教育这么麻烦,这不是又给我们增加了负担吗?”是的,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我们就要在备课上下工夫,可是我们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画图片、找资料了。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以前想把课上好,我都要画很多的图片,向学习动物、天气、交通工具等单词,让学生看书来学会很枯燥,画图片占用我很多的时间,有时还得求助别人,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则可以让我省出很多的时间,它里面有生动形象的动画,不仅 易于学生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中我也不用口干舌燥多次领学生读单词和句型,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师发音纯正,只要重复点击,它完全可以为我所用,不但学生学到了纯正的英语,我本身也得到了学习,英语发音水平也有了提高。那么,把这些省出的时间用到备课上,学习和研究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通过取长补短的方法,把她的好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不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业务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活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也成为学生们喜爱的教师。在一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远程教育带给我和学生们的益处和乐趣。

三、只有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给我的教学注入了活力。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挖掘远程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第一,我利用远程资源中的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学生都跃跃欲试特别活跃,气氛高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讲课中适时利用动画、肢体语言,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第二,利用远程资源的课堂实例,进行听读能力的学习。在课堂实例中,学生能接触到纯正的英语,对英语语音学习有一定的好处,还可以向外国的小教师学习单词和句子,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既提高学生的听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还能通过背景知识的简介,对外国的一些风土人情、文化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对于封闭的农村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开心果。第三,利用课件动画素材,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在做英语知识的练习时,我利用远程资源上课件动画素材,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复杂凌乱的知识,枯燥的句子。使头疼的书面表达变得形象、生动、有趣。而且,能利用多种训练方法达到练习的目的,学生的练习兴致很高。使练习不再乏味、单调。在学生的休息时间,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英语知识,在英语知识节目中,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再重温一遍,同时也认识了英语的重要性,憧憬着英语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英语,明白了英语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学生们不再感觉到英语的乏味,而是争先恐后地要上英语课。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变得爱学、乐学,学生的成绩较以前有了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经过近一年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自己从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使教师的素质、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我相信学生、教师会拥有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以上是我个人对远程教育的一点粗浅的认识,我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让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它更大的优势,也让自己能更上一个新台阶,谢谢大家。

第11篇:运用光盘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光盘教学心得体会

自参加课题研究以来,我在应用光盘中也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备课时确定的教学光盘播放方案组织教学,这时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指导和调控。不论采取什么方式使用光盘教学,教师都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活动的完成程度以及学生观看光盘和参与教学活动的专心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要主动地、积极地调控教学过程,必要时还要适当修改已经设计好的教学方案。

在观看教学光盘中课堂教学内容讲授的相关片段时,要通过学生的表现,重点关注他们的理解程度。如果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理解,特别是有较多的学生表现出不理解的时候,就要在适当的时候暂停播放,与学生进行交流,弄清原因。如果是由于学生没有专心观看,就要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是学生对于光盘里的老师讲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就可以把学生不理解的部分重放一次,如果重放以后学生仍然不理解,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体会与学生进行讨论。千万不能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方面遗留问题,因为这样会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光盘中创设的各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12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21世纪,网络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时间,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新宠,制作和使用课件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特别是公开课时。于是,许多学校的领导者响亮地喊出了“教学无纸化”、“让粉笔和粉尘远离课堂”这样的豪言壮语。但是,我认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下面我谈一下关于这方面的心得。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件的灵魂就在于课件体现的教学思想,遵循的教学原则及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储存。教师在讲授问题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和电影片段,可以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不出效果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的不足。对于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实物展示、操作流程演示的课程,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教师要说明的问题,使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快捷、高效地接受新知识。

2、多媒体课件使老师传授知识的形式得到了创新。多媒体课件可通过音像媒体帮助学生自行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信息,从而达到取代教师部分课堂面授的目的。集多媒体图、文、声、化的策略,以便于最大程度地达到提高教学。

但是,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重视教学效果,避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往往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重知识的讲解而是重如何使课件精美。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于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所以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

2、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注意交互性,避免“人灌”变“机灌。” 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象有些教师所理解就是制作几张幻灯片,其实质就是将黑板板书换成幻灯片。制作课件时没有一个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路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由教师操作、计算机演示、学生“洗耳恭听”的新的“填鸭式”模式。由过去的“人灌”模式变为现在的“机灌”模式,这样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这样多媒体的优越性根本毫无体现。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同时,要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还可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提高自由度。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或提问做出正确的响应,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使用多媒体技术,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

任何教学手段的使用,都离不开教师。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教师的作用。师生之间的语言交流,教师表情以及身体、语言的提示,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总之,我将会适当地把多媒体的优点运用到教学上,以造福更多的学生。

第13篇:运用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教学心得体会

睢县第三初级中学

杨学堂

我校十分重视教学法的改进和研究,并建了多媒体教室。这些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是将现代化的电子通信等设施运用于教学,它包括网络、电脑、音像设备(录音机、DVD机、音箱等)和实物投影仪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它能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使大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通过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实践,体会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也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运用中的局限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谈一点本人的看法。

一、要正确灵活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的关系

使用多媒体于教学,主要是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利用电脑设计好板书,可以使板书更加工整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可以节省书写的时间,使一堂课里增大信息量,学到更多的东西,记得更透彻,理解更深刻。这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也是目的。

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饮食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四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四要素之间关系。

教师——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及知识的灌输的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控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识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方法。可见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仍然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不能让多媒体来简单地代替教师的授课。

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课堂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开发多媒体软件,就是一定能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更需要备好课 随着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变得虎来越迫切,教师通常喜欢用自己开发的课件,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但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注意课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防止课件的“文字化”、“过量化”、“单一化”、“杂乱化”及课件的不可操作性。教学软件制作与开发,其所花费时间往往是一堂课的几倍及至几十倍。因此,教学中多媒体应用不仅涉及到教育观念转变,也是良好师德的体现。实践已表明,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制作好教学课件是关键。我认为:

1、精编教案。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不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变化,还应从教学的整体来考虑。因此,教学形式、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同样教案编写须符合多媒体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更认真深入钻研教学大纲,把握教材要求,分析教学对象。

2、精选素材。课件的制作需要的教学资源往往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这就需要我们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教学媒体资源的合理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系统,储存到资源库中,以备教学时调用。对教学资源的搜集、整合,自始至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融合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和方法。在确定教案前提下,须编写制作课件的脚本,教学流程图,根据方案精心选择恰当的素材,如各种图形、动画、音乐等。

3、精心制作。有了好的教案,恰当的素材,要精心考虑制作方案,使教案与多媒体教学的文字、图象、声音等方面同步协调,力求优化组合,取得最佳效果。

4、精于操作。在课件制作完毕后,课前需多次练习操作,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操作得当,应用自如。

三、教学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学模式雷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几点:

1、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计算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2、需要利用心理学。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来的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课堂应变的能动性,使多媒体教学媒体制约师生的思维空间,影响教学效果,最终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教学操作的设计,也就是教学流程的规划。应从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原则,合理分配时间,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学质量为原则,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

在此阶段,应考虑到在教学中应使用网络的哪些功能,它们应该在教学的哪个环节使用;以及调配网络资源信息库中哪些教学资源等等问题。同时,理清教学思路,设计好教学流程。对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为最佳方案,都要有事先安排,避免教学双方受制于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网络功能应围绕教学需要,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防止为使用而使用,追求表面的华丽。

4、应注意使用多媒体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我们知道,不管使用什么手段,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教学,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即使使用了再先进、再丰富的媒体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堂课,如果什么样的媒体都用上了,比如电脑、录音、投影等等,但是讲课的主题没有突出,逻辑性不强,难点没有解决,也不能算是一堂优质课。因此,我们必须主交分明,必须明确一切媒体都只是为了教学而服务的,并不是说只要用了多媒体教学就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媒体的使用本身不可能代替教学的全部,它仅仅为教学服务的。

在多媒体实验教学中,我体会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通信的前景。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和需要,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应转变观念,应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现代教育改革中,不断加强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工作。

第14篇:运用网络资源进行《 护理学基础》 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陆爱平肖灿华 罗晨玲 黄朝阳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510515

摘 要

目的 探究网络环境下资源利用教学模式,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方法 将2002级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学习《护理学基础》中舒适与卧位、静脉输血、褥疮护理内容,以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试验前后及组间的比较。结果 考试成绩实验组高于课堂组(P〈0.05 〉。在实验教学组问卷调查中,学生课前对网络查寻的了解为18人,课后上升为19人,经实验教学后19人认为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22人认为提高了信息获取能力;22人认为小组学习有利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形式。结论 网络环境下采用按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协助学习的模式,可达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的目的。问题:实验组教学时间比传统组教学所需时间长,课后网络作业对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增加了经济负担。

[关键词] 护理学

网络

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将步入网络科学、信息科学的历史阶段,为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我室承担了广东省高教厅151工程课题《护理学基础基于网上资源利用课程实验教改研究》,旨在探究网络环境下资源利用教学模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小组协作学习的研究等。现将教学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2002级护理本科生48人,均为高中毕业高考入学学生,年龄19—21岁。

1.2 教学内容:选择《护理学基础》中的《舒适与卧位》《静脉输血》《褥疮护理》进行教学实验。

1.3 教学方法:

1.3.1 将所学习的内容收集素材,撰写稿本,制作成网络版课件。

1.3.2 将学生编号后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24人。实验教学组采用网络环境下教学, 教学环境须在网络教室上课,学生人手一台联网计算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授课教师须具有五年以上教学经验,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搜索查寻备课能力。

1.3.3 实验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先给出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重点学习内容,用1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浏览课件,第2节课提出讨论题,学生分组按各自任务上网搜索资源,通过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位学生报告结果,同时把小组作业发到教师邮箱上,最后教师小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习结果并留下课后的网络作业,3d内作业发到教师的邮箱。

1.3.4 教学评价:采用问卷调查、闭卷知识测验(知识测验由不讲课的教师按教学目标出题)、课后访谈等方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网络学习态度、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效果等。

[基金项目]本课题受广东省高教厅151工程基金资助(基金编号GDC032 )

1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课后闭卷知识测验结果(表1)

表1 两组学生课后闭卷知识测验结果

网络组 课堂组 t值 p值 总分 9.25±1.48 8.00±1.06 3.358 .002 理论 3.29±0.86 2.75±0.74 2.345 .023 技能 2.08±0.83 2.75±0.44 -3.474 .001 新知识 2.25±0.86 1.54±0.59 3.365 .002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总分、理论知识分、新知识得分都高于课堂组,并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技能知识分上低于课堂组,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2.2 网络教学调查问卷结果(表

2、表3)

表2 实验组教学问卷统计结果

项 目 课前 (%) 课后(%) 网络学习了解和态度 对网络教学的了解 75 79.2

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87.5 95.8 领悟网络教学的内涵 78.2 对网络教学的适应 91.3 表3 实验组教学问卷统计结果

项 目 肯定 (%) 否定(%) 信息素养 网络学习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 91.3 8.7 网络作业促进了查询能力的提高 82.6 17.4 网络教学有助知识的扩展 73.9 26.1 自主学习能按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 86.9 13.1 网络教学有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78.2 21.8 网络教学中自主学习感到有压力 32.4 67.6 网络教学时自主学习担心漏重点 78.2 21.8 小组协助学习小组讨论有助于知识吸收 69.5 30.5 讨论发言强化了学习的重点内容 82.6 17.4 小组协助学习有利合作能力培养 91.3 8.7 提倡小组学习形式 91.3 8.7 2.3实验组教学时间

表3 实验组教学时间

第一次课

阅读课件6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36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32分钟

第二次课

阅读课件5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30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26分钟

第三次课

阅读课件40分钟 网上搜索、讨论27分钟 讨论发言、小结25分钟

3 分析与讨论

3.1 网络资源利用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网络教学(Web-Based Instruction)是指利用互连网的功能特性和资源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和支持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1]。因

2 网络环境下教学,对学习者的要求需具备特定条件,如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上网寻找资源的能力等,故本实验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机培训,尽管如此,在第1次教学中学生仍显示网络环境下资源运用能力与学习要求有距离,具体表现在阅读课件、搜索浏览互联网站速度较慢,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时资料分析整和及计算机操作协调性不够,因此在计划课时内学生无法完成教师给的学习任务, 2/3的学生阅读浏览课件大于60分钟,网络搜索大于36分钟实验组教学时间长,当实验进行到第3次课时学生的能力开始改变。具体表现在学习者阅读课件、搜索浏览互联网站的学习时间缩短1/3,小组分析整和资料和协调能力均增强,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获取信息的量也较前增多。第三次课后调查问卷78.2%的学生基本领悟了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内涵,91%的学生适应了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形式。 3.2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养成 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对学习者另一个要求是具备高度的自学能力,用目标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自主学习,学生需有较高的自控力和学习能力,对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挑战,访谈中学生反映传统教师授课具有声、形、媒体协同刺激作用的优势,学生听课时眼、耳、脑同时并用,加上教师课堂的举例,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可较轻松地把握,然而网络环境下自己阅读课件学习主要通过视觉完成,虽然我们制作课件时注意运用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组合,但学生学习中仍感到枯燥、有压力、不易记忆,调查中有32.4%的学生感到有压力,78.2%的学生担心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会漏掉重点内容,学生需重新适应新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摆脱学习的依赖性,转被动为主动学习,在这种压力下所有的学生均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阅读课件,课上没有人打瞌睡和敷衍阅读教材,课后进行知识测试,考试成绩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理论知识分、新知识分上高于课堂组,因此采用根据目标自主学习—围绕问题协助学习的模式进行课堂网络资源利用教学,可以达到掌握重点知识的目的。调查中86.9的学生认为能按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78.2%的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客观上网络教学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3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其方法小组成员需按照教师给的情景和问题各自按分工完成任务,这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协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发展学习者合作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在课堂网络教学中采用这种学习模式,学习者兴趣浓厚,小组成员各自进行查寻资源、加工信息、理解内容、表述观点,学习者的外显行为是对参考资料搜集的熟练性、信息加工的针对性、观点表述的正确性、认识问题的创造性等, 小组代表发言体现了集体劳动的结果,学习过程中必须体现团队合作精神,人人参与,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调查结果也显示91.3%的学生提倡小组协作学习形式。因课堂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阅读课件后采用小组协作学习不仅帮助课堂重点知识的强化、扩展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还有助于学生间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4 网络作业既提高了学生获取资源能力又丰富了教学资源 对于课后布置网络作业旨在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了解与本堂课相关的知识进展等.学生课后进入国内外网站收集与本课相关的知识、学科进展及先进的护理用具,发回教师邮箱,。网络作业的完成从学生学习角度而言,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有82.6%的学生肯定了课后网络作业对个体自学和查询能力及获得相关知识有较大的提高。从教师角度分析,学生收集的资源既是网络作业也是新的教学素材,在短时间内教师利用学生收集同一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源, 其结果资源成几何数字增长,甚至

3 有些内容是对教师知识的补充,客观上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并为下一步网络课程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在访谈中有的学生提到因个人无计算机,人人参与完成网络作业有一定困难,故课后布置网络作业对没有计算机的学生而言带来了经济负担。 5 结论

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结果是:网络环境下采用制定目标—提供素材—阅读课件—创设情境—搜索查寻—小组协作讨论—教师小结—课后网络作业的模式,可达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使教学素材不断更新、补充和扩展等目的。不足之处网络实验教学组需要的教学时间比传统教学组时间长,建议增加教学时间;课后网络作业对于没有计算机的学生完成有困难,建议按小组每次不同成员完成。

参考文献:

[1] 张建伟 , 卢达容. 关于网络协作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8:38—43. 4

第15篇:巧用网络资源

巧用网络资源 优化英语教学

网络的丰富资源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学生创造了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接触地道英语的机会。那么,如何巧用网络资源优化英语教学呢?面对网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英语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网上遨游,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进行自主学习,获取所需英语知识,是摆在我们每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是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良好方法。

一、巧用网络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传统的英语教学通常在课堂中进行,除了有限的几本课堂教学教材外,几乎很少有接触外语的机会和场所。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它的直观形象性。在课堂教学中,把搜索到语言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目观其行,耳闻其声,使文字、声音、图像有机融合,整体表现。这种具体场景的创设能激起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加速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牛津英语7B Unit6 Down the rabbit hole 中,为了让同学们了了解故事的情节,体会一些关键动词的用法,我在网上搜到关于这个故事的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通过观看,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里所呈现的情节,也对阅读这篇文章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由于利用了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使得原本平面的书本知识变得非常的立体和生动,让同学们更愿意深度的去阅读课本,理解课本知识。

另外让学生在理解中明确本节学习的中心目标,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网络知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会一些新单词和句型。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询,拼读单词,朗读句子。做对话表演、游戏、实现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我还分配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把任务分类,鼓励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从网上查询答案,获取信息。并按小组上交记录和报告,在课上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真正发挥。实践证明,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将学生领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运用网络优化组合信息,能够使间接为直接,变枯燥为有趣,减少甚至排除干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亲切感,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迫切需要而不是精神负担,提供寓乐于学的学习环境。

二、巧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互助学习。

网络的便捷之处,在于你可以随时随地呈现你想要交流的信息,可以是学习的心得体会,也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困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引导学生互助学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讨论,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发到网上与大家分享,还可以把自己的疑问发到网络,请大家一起帮忙解答。这样就拓展了英语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师生、生生之间形成有好的学习互动,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学生的互助学习。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英语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运用。我们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一个班级或几个班级的英语聊天群,让学生们通过聊天的形式来边玩 边完成 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是很好的锻炼。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话题,而不需要提过高的要求,只要达到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效果。同学们可以互相纠错,老师可以通过聊天及时解决同学们在运用英语和完成作业的问题。

三、巧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获得丰富语言知识和材料的重要途径。巧用网络资料,优化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材料,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学生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听、说、写的技能,发展学生检索、分析、推理,判断、综合,概括、评论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求自己必须准备充足的教学材料,以利于阅读前的背景材料介绍,阅读中的课文理解,阅读后的知识掌握和扩展性阅读。以前,教学资料的准备依赖于报刊、杂志和书籍。现在,网络的形成促进了信息的建立、储存、传播和应用,它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可以为阅读教学提供大量丰富、生动、形象的材料。与传统信息搜取相比,由网络提供的方式对信息的检寻、调用和播放更加方便、快捷。大胆充分合理地运用网络资源,会大大推进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四川卧龙大熊猫”,“环境污染”,“旅游”等课文时,我搜集了很多关于生态平衡,环境污染及其旅游景点方面的文章,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配以生动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了阅读效果。我还适时要求学生从网上寻找一些幽默,短小精悍的小文章去读,目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中英语教材的文章包括人物传记、寓言故事、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方面内容,在网络中可以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信息,但并不是取得的所有资料都能任意使用,必须因材施教。首先这些材料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不至于令学生望而生畏,产生畏难情绪。有些网站提供信息的对象是青少年,材料适当,可以直接利用。有些则提供较为专业性的信息,就有必要对材料进行一定的提炼。对材料要控制词汇量,尽量使用教过的单词和近义词,要简化句子结构的难度,由简入难深入浅出,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接受和理解。对文章的篇幅也要控制,不宜过长,否则,反而影响了教材的学习。总之,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也十分杂乱,必须针对教学加以分选、取舍、归类,修正和完善。在进行资料选取时就要经过细致、严谨、认真的遴选、,使获取的材料符合教学要求,课堂教学气氛更加生动,学习兴趣浓厚,知识面得以拓宽,英语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四、给学生介绍网站,提供互联网上的英语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提供自己的电子邮件地址,以便有好的资源相互推荐与交流。定期提供一些资源丰富、规模较大且贴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网站,如,洪恩在线、少儿剑桥英语网站等等。这些网站有丰富的英语趣味故事与图片, FLASH以及纯正的英语发音;可以浏览一些英美国家风土人情的图片与资料以及一些常用词汇。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走访以下网站:1.Dave英语学习咖啡屋(http://www.daodoc.com )。这是由Dave Sperling主持的一个面向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的英语学习网站。主要内容有语言学习新闻,商业英语,英语教师论坛,一日一题,英语习语,短语动词,名言等等。内容丰富,应有尽有。2.英语网上向导(ESL Direct http://www.daodoc.com )。这是一个旨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词汇,阅读及写作能力的交互式英语学习网站。内含大量的语言学习游戏。有专家修改学生的作文,并有一个加拿大文化专栏,包括语言课程,趣味英语游戏,加拿大掠影等。3.中青网英语角(www.daodoc.com/ )主要提供英语学习背景知识,文章选读,自学测试及聊天室,等等。

五、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必须具备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量会大到超过你的想象,所以学生必须分辨哪些信息是对自己有利的,哪些信息是现阶段不应该涉足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范围以及掌控学习进程等。所以,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应该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提醒学生:切忌不能沉溺网络,迷失学习的方向。

由于网络信息的介入,原本学起来索然无味的课本知识变得有声有色,教学容量增大,覆盖面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互联网对于优化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水平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巧妙的运用网络技术,将对学生提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将产生深远影响。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面临新任务、新情况的严峻挑战。

第16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近年来在我国农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网络、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伟大的变革。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起步晚、早期发展相对缓慢,但近年来发展相当迅速,已经对我国农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应对网络给农村教育带来的变化,是我们农村教师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计算机网络发展情况简述

1) 计算机硬件设施还很落后。虽然近几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农村正飞速发展,

但由于起步慢,相较于城市而言,还很落后。当前农村上网的主要途径是网吧,[文献1]数据显示,根据CNNIC的调查显示,农村网民在网吧上网的比例达到48.5%,自己拥有计算机和上网设施的家庭不多。学校为了开展计算机教育,购置了一些计算机,但其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农村教师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

2) 娱乐是当前农村网络媒体的主要功能。网络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具有工具性和消遣

性的双重功能,我们不但可以用在网上查所需的资料,浏览新闻,甚至购物、炒股等,同时还可以聊天、游戏、听音乐和看视频。当前

参考文献

[1] 芦世玲.农村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青年记者.2009年第14期 p49-50;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网络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将进一步扩大语文的外延。同时,进一步还自主学习权力于学生。 我是学语文的,现在也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以为,进入好的网站,尤其语文论坛,以语文学习和教学工作大有好处。它既可以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源,更新我们的 教育观念,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在广泛的交流中认识自己,建立友谊。总之一句话,网络对语文是有好处的。前提是: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弃之。

AAAA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的使用日益普及,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消极的一面。本文拟就电脑网络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略谈浅见,以期引起语文界同行的关注,共谋良策,趋利避害,促进语文教学。

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使用电脑已有多年,对电脑网络有切身的感受,教学之余比较关注中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并作过一些调查和访谈。通过了解和反馈,发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语文学习的兴趣

电脑作为高科技产品,以其新颖、直观、互动、高效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而网络更是凭借其信息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风靡一时。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普遍比较好奇,求知欲强,渴望交际,电脑网络成为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最佳载体。一旦接触电脑,学会上网,往往乐此不疲,欲罢不能。游戏、聊天、下载是他们 的最爱,欣赏光碟、浏览网页则是最好的调节。沉溺其中,他们对包括语文学习在内的其它活动的兴趣往往减弱。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

内容陈旧,手段单一,信息量小,吸引力本就不强,在电脑网络的强大“攻势”面前,相当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自然就更不重视语文学习,有的甚至认为听语文课还不如网上阅读和借助软件学语文。

二、影响语习的习惯

语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良好的语习习惯,如书写的习惯、遣词造句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诵读的习惯等等。电脑网络的长期使用会逐渐改变学生的这些习惯。比如,电脑靠键盘输入文字,长期 使用键盘的人,写字的质量、速度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已被研究所证明。有的学生受某些传媒误导,以为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将来有比键盘输入、语音输入更先 进的手段,字写不写好不关紧要。他们不明白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我们民族文化传承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载体,写好它是一种义务、一种责任。至于说 到学生遣词造句,受网络媒体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三句话不离拷贝、美目,作文中常见共享、域名,连给同学取绰号也叫黑客、伊妹儿。当然,对这些伴随电脑衍生 的新词,并非不可用,用得好、用得妙还会令口才出采,作文生辉。但如果滥用,或者离了这些词儿就似乎找不到别的词儿来表情达意,恐怕就成了不好的习惯了。

三、影响的心理品质

电脑网络信息量大、交互性强、链接丰富、操作便捷的特点易于造成学生耽于猎奇、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在网上快速穿梭冲浪的同时,或许已失掉了阅读最 可宝贵的心理品质――心态平和,耐得寂寞,专一持久。也难怪,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就一个“快”字:快人、快语、快车、快餐、快递……有一个最寻 常的现象可以为证--坐在电视机前,中学生哪个不是手握遥控器不停地“翻”着电视?心浮气躁、用心不专、不能持久正是当前不少中学生的阅读心态,这也是语文阅读的大敌。

四、影响文风

中学生正处于风华正茂、茁壮成长的青年时代,他们的作文理应展现出朝气蓬勃、清纯健康的文风。然而,以发泄和煽情为主流的网络文学对 中学生的作文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他们往往不自觉的去模仿。或愤世嫉俗,不满现实,满篇充满叛逆与诅咒;或顾影自怜,故作深沉,发泄内心莫名的寂寞和空 虚,一派颓废风格。有的走得更远,完全不屑于写老师布置的作文,而是闭门造车,胡思乱想,写一些脱离现实、文体模糊的“异文”。表面看有思想、有创新,实 则内容空泛,思维混乱,文句不通,令人不忍卒读。

五、影响文学欣赏与艺术审美

语文教学除了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还承担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欣赏水平和高尚的审美观的重任。新修订的《大纲》和教材对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课堂教学在 这方面的努力正被一点点抵消,汹涌而来的网络浪潮泥沙俱下,令人眼花缭乱的软件良莠不齐,不少网站花俏有余,内蕴不足,思想性、艺术性较弱,有的甚至充斥 着色情与暴力。可塑性强、鉴别力差的中学生耳濡目染,势必影响他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倾向。不少中学生迷恋卡通、漫画,视传统为保守,把另类当时髦,真善不 分,美丑莫辨,连起码的同情心与人文关怀都丢掉了,哪里还谈得上文学欣赏与艺术审美。

直面现实,语文教师不能回避。试提出如下对策: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主动学习、研究、驾驭电脑网络技术,才能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对学生使用电脑网络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走出误区,获取新知。

二、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要求,大胆改革,引入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既可满足中学生求新求异的需求,又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何乐而不为?

三、拓展语文教育天地,加强对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指导,走“大语文学习”之路:

1、拓宽课外,结合新编《语文读本》,推荐佳作,以高品位的精神食粮去感染学生,使他们自觉抵制那些低级媚俗的“快餐文化”的诱惑。

2、定期举行网络、影视作品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分析、鉴赏网络和影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举办辩论赛、演讲赛、沙龙,组织社团,外出采风,进行社会文化调查等等,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谈网络环境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影响

于月

摘要: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的途径、即时互动的方式,虚拟的环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 然也就冲击着作为工具的语文学科。语文实践活动如何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之间寻找交融的空间,是我们探索的课题。利用网络,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快快乐乐开展学习,轻轻松松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 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这些思想告诫我们,语文教学应该用大语文思想作指导,为学生开辟广阔的语文实践活动的天地,关注其个性差异,激发 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滋有味。

网络以其巨大的信息量,方便快捷的途径、即时互动的方式,虚拟的环境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然也就冲击着作为工具的语文学科。网络教学则将虚 拟的网络与现实的语文教学整合起来,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校从2002年开始开展网络教学实验活动,建立了完善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在利用网络组织实践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教师——学生”的交 流,而且增加了“学生——计算机”双向交流,真正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网络的运用为学生创造了轻松学习、体验、运用的环境,使 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增加了语文的兴趣,激发了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语文素养,为大语文的快乐学习,提供了一个快乐 活动的平台。

一、网络,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我爱文学》网络实践活动是一次语文实践课活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活动案例。这次语文实践活动,是7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第一单 元的主题是“亲近文学”。所谓“亲近”,是指一方对另一方存在着不可抗拒的魅力而使另一方愿意与之亲密、接近。而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美的形式,美的形 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本单元所选的六篇文章,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诗文《冰心诗三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又各有侧重。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网上读书心得的借鉴和写作交流,初步培养文学的鉴赏分析能力;通过仿写散文,改写、演绎诗歌,培养学生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达能力.

其实,这个活动,就是要学生在感受了别人作品的魅力后,给学生一个书写自己情怀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用美的语言,美的形式来抒写那些自己心目中要表达的美的形象,美的情感,进一步感受美的魅力。

根据课例的内容情况,我们将活动分为“我的读书体会”“我写散文”“读诗、写诗、画诗”“我当编辑”四大块,全班同学分为8个大组,各大组共有5 同学,设有一名组长,大家通过个人活动、分工合作及相互讨论等形式,分别完成“读书心得、片段描写、写诗画诗”等相关任务,

大家设置共享后,再由组长汇总 个人学习成果,共同编辑好一分“小小文学手抄报”,交流整个活动的学习成果。

而这四个版块的本活动,全部是借助网络来实现各自的学习和交流的,设计中将各种阅读和展示活动与网络结合起来,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去进一 步领略文学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将文学变成为活生生的生活,将活生生的生活转化为美丽的文字和图片,尽量缩短学生与文学之间的距离。

这时,网络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活动平台,广阔的活动空间。

1、网络——搜集资料,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一些资料。例如:写《繁星春水》读书心得,能利用网络地址提供文学样本给学生阅读,并提供文学欣赏的范例的网址给学生阅读、对比、借鉴,初步学习文学鉴赏的样式,提高

第17篇: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

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

——以地理课程教学论为例

摘 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本文以网络资源“互动平台”在高等师范学校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的利用为例介绍了“互动平台”利用的内容、实践途径及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地理课程教学论 互动平台 利用

网络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和信息种类多、数量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资源和信息需求,同时也大大推进了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也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以地理课程教学论为例简要介绍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及利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互动平台”利用的主要内容

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是为了满足高校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地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结合构建的网络学习环境。其内容主要包括师生博客、师生对话和师生交流三个方面的内容。 1.1师生博客

师生博客是以网络作为载体,为中学一线地理教师和高等师范学校地理师范生提供的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教学心得,并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中学一线地理教师通过教师博客将自己的教学体验、教学感受、教学灵感、教学反思、教学成果以及对教学的理论升华等感悟及思想进行即时记录。师范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查看教师的优秀教案、学习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等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场景,通过学生博客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学习心得,完善地理课程教学论的理论学习。例如,教师博客中博文《写给地理新教师的话》,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地理教师,他分别从独立思考、教学设计、高考复习、课件使用、案例收集与整理、写课堂后记、尝试命题等方面给刚从事地理教育事业的新人提供了建议,以帮助新教师全面快速地成长。 1.2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为高校及中学研究地理课程教学论相关课程教师和高等学校地理师范学生提供的疑难解答和观点交流的平台。在此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博文将课程教学论的科研及实践成果展示,师范生可以对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向老师提问,同时还可以向老师提出不同的建议和见解,老师依据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即时对学生的疑惑和观点进行交流并解答,即时了解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案,以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地理师范生需做什么准备才能具备一名地理教师的风采?”,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提问或者博客留言的形式向老师发提出问题,老师即可随时或者通过给学生留言的形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也可通过同样的方式跟老师探讨,成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新形式,为地理师范生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1.3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是高校教师和地理师范生共同分享地理教学论相关课程内容及师范生在学习和参加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和所取得的收获与成果。高校教师通过对课程教学论和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研究,指导地理师范生进行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通过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的交替培养。师范生通过在线跟老师交流,认识自己的长处,反思自身的不足,老师对所有师范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将最终结果最终以教学成果的形式在网上供大家交流和分享,达到教育最优化的目的。例如,“为什么某些地理师范毕业生可优先先找到工作?”,通过多年的就业形势老师可以总结出优先被录用师范生具有以下的特点:第一,教师形象气质好;第二,谈吐举止文明,普通话标准;第三,专业知识扎实;第四,教师基本技能突出。教师通过对这些优点的归纳,供在校师范生交流和分享,不仅明确了今后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途径,同时也明确了师范生对自身要求的方向。

2“互动平台”利用的实践途径

2.1利用“互动平台”深化理论学习

地理师范生在大学花较多的时间在学习教育理论和专业教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地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然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学好课程教学论和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因此,通过网络利用“互动平台”的资源和信息,跟一线教师在线交流,真切了解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可帮助地理师范生更深刻的理解课程教学论理论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教学原则体系中对“处理人地关系原则”的学习,如果不以地理专业知识为背景,则很难理解改教学原则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刻内涵,但通过“互动平台”,中学地理教师会用“我国的水资源”的教学目标设计将“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原则的内涵”解释的深刻而透彻,同时教会师范生如何整合教学内容,探讨正确人地关系,使师范生真正领悟课程教学论的本质特征。 2.2利用“互动平台”拓展知识视野

大多数地理师范生在大学校园里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对社会、自然、尤其中学地理教学了解甚少。然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资源和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机遇,地理教学论课程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构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大学生应通过“互动平台”的利用,可以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学习中学地理一线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精品课程及课件、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创新想法。例如,福建省质检质量分析的PPT课件,提供一些ppt制作的思路,利用非常具有创意的图片,将地理知识图文并茂的展示出来,让众人大开眼界,不仅仅培养师范生开放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同时也切实能够帮助广大地理师生扩大视野,促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3利用“互动平台”强化交流讨论

地理师范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大学课堂上,但与大学专业老师交流相对甚少,深入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机会少之又少,与中学地理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几乎没有。“互动平台”的构建可是让师范生提供即时学习的机会,地理师范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与大学老师和中学地理老师相互沟通交流,分享优秀地理名师教育教学成果,即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互动平台”中的教师不仅可以为师范生的专业进行指导促进其进步,同时对师范生的面试技巧也可以提供专业指导。例如,地理说课的技巧,专业地理教师会从教材、教学目标、学情、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地理师范生进行详细指导,地理教师面试官的角色和师范生应试者的角色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师范生从专业角度从容应对面试环节,大大增强其在众多大学毕业生中的竞争力。 3“互动平台”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在线互动交流定位明确

“互动平台”栏目中聚集了地理教育界众多优秀地理学者和地理教育工作者、中学地理教师、地理师范生和中学生,同时各栏目收集有优秀地理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及教学实践经验与感悟。地理师范生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力量的后备军,应该养精蓄锐,时刻准备着整装待发。因此,地理师范生在应用这些资源及信息时,应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好,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并提出自己的想法,虚心请教、相互探讨、共同进步。 3.2在线互动交流目标清晰

“互动平台”栏目中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种类齐全,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到教育教学实践实施,为地理师范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同时专家和老师们在辛苦忙碌的工作之余还需要为师范生解难答疑。因此,地理师范生在互动交流环节应尽量较少不必要是时间浪费,提前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做到提问的目标清晰,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要强,思维的逻辑性要好,文字表达要尽量专业化,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自身快速进步。 3.3在线互动关注动态信息

“互动平台”栏目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时刻都可能有新文章,新理念,新观点,新建议,新评价出现在栏目中。关注最新信息,掌握专业动态,并对最新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共同使用者的交流互动形成辩证全面看问题的地理思维习惯,充分发挥网络互动平台的真正作用。

总之,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是教育教学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目前,网络资源“互动平台”的利用正处于发现和探索阶段,存在的不少问题还有待于在师生利用过程中探索、反馈、修正、改善,真正为高校的地理课程教学论专业提供一个灵活、全面、顺畅运行的交流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 黄桂标,盘 宁,许 巍.论传统大学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互动平台的建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增刊 2007年6月.[2] 王树声.http://www.daodoc.com/ [7] 任晓雪.成功=兴趣+习惯[J].地理教育.2011 1-2.[8] 地理教师素质.http://www.daodoc.com/huodong/2009jsj/Info.aspx?InfoID=30647.

第18篇: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一种融自学、函授、电视广播、网络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形式。我班的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工作开展顺利,效果明显。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计划有关要求,不断完善教学设施,积极充实管理队伍,注重教学过程的严格管理,促进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班远程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参加远程教育集中培训

为了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自开办了“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坚持每星期一次,真正从理论的高度引领了我,从教学实践的前沿感悟了教师,让一位教师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二)按统一的计划自主学习

在网络技术普及迅速、比较发达的今天,学校鼓励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条件的老师直接上网学习,并要求自己按照继续教育要求认真自学,撰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期末上交学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三)积极应用远和资源

本学年来,我班积极参加上级的培训活动。校本培训搞得轰轰烈烈,每学期开校初和学期末学校都要组织全校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从基本操作、文字输入与处理、电子表格、powerpoint制作,课件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并且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每天空堂时间主动到电教室进行操作训练,经过培训,现在我的全体教师基本都能熟练地利用金山文字(word)编写教案、编排试卷,会用电子表格统计学校成绩,会利用powerpoint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

在学校教务处的的组织和领导下,我班积极开展运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与课程整合的研讨工作。我积极利用远教和网络资源,自制制作课件10多个,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资源库,为今后的教学研讨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据学校要求,我积极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加强学习,刻苦钻研

我积极自学,并要求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总结先进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我班陈宗未、袁琳、杨敏等教师先后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并撰写了相关的经验文章参加交流和评

第19篇:整合网络资源 优化教学环节

整合网络资源 优化教学环节

雷店镇程咀小学: 华荣进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彰显着无穷的魅力。

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开发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创建远程教育网络,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实施工作中,英山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曾先后多次由电教馆主办远程教育培训班,为各中小学培训远程教育骨干。至此,我县中小学远程教育体系已初具规模且日益完善。“中央电教馆、湖北教育网台、空中课堂”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使广大的中小学师生受益匪浅。

教育资源之丰富实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整合、利用它呢?笔者作为一个“触网”的超龄新手有诸多感受——至少应在以下“五性”上做文章。

一、整合资源要强调目的性。

远程教育资源极其丰富,作为学校远程教育管理员,首先要确保资源的正常接收,要多关注“湖北教育网台”所提供的最新教育动态、教改信息、教学课件等优秀的教育资源,接着是及时有目的地进行分类整理、取舍保存资源,最后还不忘及时推荐给教师,有目的地进行资源利用,服务于教学;作为教师,在网络搜寻浏览时,发现教育资源也应及时有目的地下载收藏,以便于日后利用。

二、整合资源要突出组合性。

教育资源的整合,实质上是一个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过程。因为不同的资源有其各自的特色,即便是同一种资源,因不同的提供者,其质量必然会有差异的。以教学《与象共舞》为例,本人备课时在网上查阅的教案有4篇,发现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教学方式也各具特色,查阅的课件有5个,亦各具千秋。有比较才有鉴别,于是取众家之长,优化组合来补己之短,自己写教案、制作教学课件自然会事半功倍的了。

三、整合资源要强调再造性。

利用网络资源有时是一次性的,有时是永久性的,而更多的应是再造性的。单就教学而言,资源的再造性尤为突出且尤为重要。以教学一首古诗为例,你可以轻易的从网络中获取编写的教案、教学实况、说课材料等各种资源。但如果你是一个“拿来主义者”,是很难行之有效的。因为教育对象的差异,教学环境的差异制约着所获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成效。因此,我们必须对资源进行加工整理,构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以期再造出符合自己教情学情的优质课件,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积极引导作用。

四、整合资源要把握时效性。

一些资源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如特定的教材,特殊的人物,特别的事件等,必须有与之相吻合的资源,就像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而下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内容作为铺垫材料一样,将会因“时差”太远而“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五、整合资源要确保实用性。 常规教学也好,课堂改革也好,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当今网络资源日益丰盛的信息社会,“取之有道,用之有效”才是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之所在。倘若只为图轻松,或是追求形式,亦或是应付电化教学,于实用与否而全然不顾,那又何苦来着呢?

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兴盛,进行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资源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每个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工作。“整合网络资源,优化教学环节”是值得我们深究的。以上的体会非常肤浅,诚盼赐教。

第20篇: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 ,优化作文教学

铜山县何桥镇朱楼小学王侠光

21世纪是现代教育信息化时代。小学语文教学正踏着时代的脚步前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文能力弱,老师怵作文,学生厌作文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作文教学的网络化也初见端倪。资源共享的网络将为广大学生的作文学习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文教学网络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以及人为搭建“网络平台”——专题作文网站,引进广阔真实的写作对象,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实现全程性的思考与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弥补实体写作环境的“先天不足”。

一、网络的开放性,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计算机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为学生展现了大量的信息素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天地,学生学得更多、更快,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每天面对“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学生写作水平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加强生活实践,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声像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入情入境,真所谓“坐在家中看世界”。鼠标轻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写景可点击“自然风光”,叙事可点击“时事

新闻”,写动物可搜索“动物世界”……还可根据课文内容延伸,尝试写作。

要写出好作文必须注重书面语言和日常生活的积累。我请学生在班级网站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引导他们在主页上开辟“写作素材库”专栏,一方面把网上阅读到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粘贴”到素材库;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见闻感受记入“写作素材库”,并定期将“粘贴”的素材和生活素材进行分类、选择、整理。每两周利用专题课进行写作素材交流,相互补充,去伪存真。这样,作文就不再成为“无米之炊”。

有了互联网,学生还用得着为写作素材的贫乏而绞尽脑汁吗?只要我们上网搜索,写作素材取之不竭,应有尽有。学生上网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加强语言积累,日积月累,必定能提高习作水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网络的多元化,优化了课堂教学。

网络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你可以来,我可以来,他也可以来,网络环境的创设,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网络作文教学过程,能显示出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开放,也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开放:网络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处理习作材料的平台。在上网络作文课《游武当山》时,考虑到虽然武当山是我们这里的风景名胜,但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去游览过,我就先让学生欣赏武当风光片,边看边议论,学生产生了真实感情。利用网络

资源填补了学生的知识空白,充实了他们的思想。因此这堂生活作文课在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的基础上,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效果甚佳。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而网络化的作文教学的迅猛发展,更给作文教坛带来了活力与生机。人机互动、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结构,营造出“愉快学作文”的轻松氛围。

同时,过去作文写了改,改了誊,繁复的过程学生心烦,老师头疼。而现在在计算机上写作方便,快捷,还可以随时删减,添加,直至满意为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网络的交互性,方便了作文评改。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台上读,学生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听得支离破碎,不以为然,评改效果不明显。利用网络评改作文,使学生“眼见为实,动手为真”。课堂评议,小组讨论,协作学习,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学得兴趣高,收效大。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学生能评价和修改习作也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依托网络引导学生评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通过网络浏览学生习作,从中选出具有典型优、缺点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词句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显示,精彩之处可显红色,不妥之处可以闪烁。学生围绕习作要求,字、词、句、标点

等部分集体评议,方便地实现增、删、变、换等修改。通过集体评改,学生对本次习作的要求更加明确,能从范例中取长补短,对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参照范例进行自主修改、小组互改。网络为学生创造了相互启发,疏导与帮助,取长补短的良机,有利于提高学生评改的能力和作文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对学生机进行操作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这样的评改,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使学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同时,任何一位同学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发布自己作品的天地,接受同学、教师以及家长的评价。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网络进行作文评改可以加快评改节奏,提高评改效率与质量,而更重要的能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四、利用网络的共享性,建立作文发表园地。

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我在网上开辟 “习作发表区”,既能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网上辅导,更能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如果学生的习作随着教师写上一两句可有可无的评语而画上一个句号,那学生的写作热情不高就不难找到原因了。受到一位教授“成功教学法”的启发,我觉得应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我可指导学生把修改过的图文并茂的作文通过网络发送到作文网站上与全国甚至全世

界的小朋友进行交流、欣赏,或通过电子邮箱投寄给报社,也可以把学生作文打印出来,编辑成册,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些积极做法都是促进学生进行写作的不竭动力。

利用网络发表学生的作文,不必经过主编的审定、筛选、淘汰,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自评互评等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在不断练笔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近三年的尝试,我们在作文教学路上渐走渐宽,老师易教,学生乐写,已经走出具有我们自己风格的作文教学之路。

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心得体会
《运用网络资源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