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优质课堂构建与教学质量提升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14 08:33:31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武宣县民族中学 郭云霞

有人说:“教育是一件朴素而浪漫的事,朴素是因为它从生活中来的,它的点点滴滴都蕴含在我们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说它浪漫是因为它充满了梦想,永无止境。”其实,教育不仅是朴素和浪漫,更是神圣的,它的神圣就在于: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一、质量立校是学校旺盛生命力的根本

构筑强有力的教学质量保障,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不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与交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享有学习的主动权;着眼于促进课堂上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引导和鼓励学生有质量的合作,让学生在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中成长进步;着眼于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策略,努力做到当讲有用之讲,及时反馈,真正实现高效学习。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教学建立在每个学生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树信心,激兴趣,促进学习良性循环。

质量是立校之本,发展之源。只有以值得信赖的质量求得长远发展,赢得学生,家长,社会认可,学校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构建高效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

坚持勤于学习,深入思考;坚持深入分析,勇于实践。遵循教育规律,循序渐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积极倡导分学科,有特点,恰当地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教学运行与管理的协同,达到课前、课中、课后,统筹协调。首先要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高效课堂理念培训,用高效课堂的理念在教师头脑中留下烙印,引领行动。进一步明确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的成长之路,课堂的提质之路,学生的成功之路。要坚持以强带弱,典型引路,分层推进,鼓励实践;其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明确扬弃,优化课堂教学。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策略,一节课一节课研究讨论,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优化。坚决改变:学生在长期被动课堂学习状态下形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的自主性差,被动接受的学习心态;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扎堆,后30﹪学生学习心态不良,自信心差的状况;当堂训练不充分,教师占用时间超量,学生在课堂上没时间写作业,没时间提问,不会做题,课下抄袭作业的问题;课堂学习不能展现学生真实学习状态,被动听讲,指名回答,优生板演,掩盖着面向全体掌握的真实性;再次,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优化,一定要走实教师研修课标,研修教材之路,夯基 1 固本,提升教师智慧地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同时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交流、论坛,自悟,在追问中明晰理念,在实践中促进教师主动改变,提升思考,强化行动。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落到实处,坚持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克服“满堂灌,不让练”的低效学习。做好学情分析,充分了解学生,提升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发挥教师主导,实现方法引领,注重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考力。深入扎实地推进研修教材活动,教研组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开展课堂会诊,同课异构,评优竞赛,提升课堂效率,从而展现更多高效、富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典型;最后,高效课堂的受益者和主体是学生,打造高效课堂,必须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打造高效课堂应突出抓好预习习惯,提问习惯,有质量的阅读教材的习惯 ,批划、记录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善于总结的习惯。狠抓五项学习基础:一是知识基础,二是学习风气基础,三是学习心态基础,四是学习动力基础,五是学习能力基础。强化自主学习,善于反思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

2、创造性把握六个构建要素打造高效课堂,丰富高效课堂内涵。

一是学-突出学生预习和课堂自学。预习要有目标要求,自学要有提示,讲方法,有明确的问题和练习设计;二是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预习中质疑,解惑,在小组合作讨论后,列出存在问题清单,教师还应该抓核心问题设疑,抛向学生引发思考,讨论,举一反三;三是议-交流共享,明辨正误。课堂学习要体现效率必须有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充分的参与,交流讨论,学后知惑而再议;四是导-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并不是放任学生,是在学生自学,质疑,讨论后,教师借助典型题例,有效指导,破疑,解难,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及时帮助总结规律;五是练-是学生亲历亲为,体验运用,形成学习能力。练习由浅入深,由普通题,到典型题,由单项到综合,逐步拓展,变式训练。课堂及课后练习,教师竭力面批;六是思-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提升思考力。整体入手小结,教师总结,优化思维品质,促进语言训练,形成系统知识。

3、打造高效课堂,加强研究,务求实效,落实三个真:

一是研修教材真备课,夯基础。课前充分研究教材,选择方法,巧设问题。课前研究教材是教师上好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和保证。如同上路之人先要熟悉路,才能确保不走错路,减少事故,高速行驶。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员最重要的精神,是事业能力的长进,要把我们的教材教法一天长进一步。否则年年卖旧货,还有什么意味呢?”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减缓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效课堂强调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2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必须充分、恰当的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备课,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准备,优化练习设计。当堂必须有充分的学生自主练习时间。坚决防止,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轻松了,不用设计教学,不用研究教材,放开学生自由去学,任由学生自由发挥的错误认识。高效课堂恰恰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功夫要下在课前,课中,课后。

二是高效课堂真实践,常态化。必须持之以恒地按高效课堂的要求勇于实践。坚决克服上公开课,搞教研活动时打造高效课堂,而常态课则“抱住讲,满堂灌”,到最后,芝麻西瓜都丢了,学生还给弄糊涂了,不知怎样学。要正确看待起步阶段出现问题,不破不立,先破后立。老师首先要学习,思考,实践,反思,主动改进。出现问题,不气馁,不抱怨,而是多分析,多改进,多实践,多交流。注重实效,方法、策略的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模式,循规蹈矩。年青教师更要加强学习,做高效课堂构建的排头兵,他们先前经验少,干扰少,便于接受新理念,容易上路,见效会快。教师要在继承中创新,汲取尝试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成功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有效借鉴,优化组合,改革创新,不要格式化,模式化,在借鉴中总结规律,积累方法,形成特色。

三是对待学生真关心,促进步。要相信学生,解放老师。教师要从包办代替的辛劳中解脱。有舍有得,要忍痛割“爱”,割去爱多讲,爱多说,爱包办,好为师,不放手的“嗜好”,培养学生自觉。培养良好预习习惯要明确要求,行成规范导学方案,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达到怎样目标,既要有量的安排,又要有质的提示,还要有做的要求,反复抓,经常抓,变成学生行为自觉。各学科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会读书是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文理科都要重视阅读能力培养,要教方法,讲要求,让学生会读,会抓重点,看懂书。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等待,教学是慢的艺术,学生看书,做题,思考回味,需要时间,我们给予了吗?学生是有差异的,面向全体就要等一下,拉一把。正如一位教育名家所言:“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都有属于他开放的季节,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开放。”关注学生,留给学生暴露问题的空间,不要怕学生犯错,这是教师及时把握学情,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千万不要走过场,自欺欺人。不断优化考试策略,考试是真实了解学情,及时反馈信息的有效检测手段。学校要高度重视各种考试工作,形成有效的考试制度和理念支撑。不同考试,目的要明确,把考试变成每个学生的学情检查站,激发能量的加油站,调整状态的心理辅导站,激发兴趣,培养信心,奋力追赶的冲刺预警站。考试要注重基础,尤其校内每一次考试,要面向全体,把学生考高兴,考兴奋,考自信,而不是考糟,考自卑,考得不敢见人。我以为,平时训练应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综合,多练,多思,开阔视野。考试突出基础,激活方法, 3 寻求质量提升的突破口,落实周清月结。做好四个延伸和拓展,由全体向后30﹪再延伸,关注弱势,跟进辅导;由练习向测试延伸;由课堂及时反馈向周清、月结测试达标延伸;由平时考试,考基础,让学生人人过关,向考试中激发学生自信,引领天天向上,激励人人进步延伸。

打造高效课堂是一条求索之路,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不断思考、需要不断实践,更需要我们坚持和创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高教学质量,召唤我们携手走上高效课堂构建之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那日定会收获“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喜悦。

推荐第2篇:构建高校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高校课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课程凸显出全新的课程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教学一线教师,应当迎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接受一次冲击和洗礼,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一节课40分钟内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下面谈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新课程标准》倡导运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teaching)。所以教师就必须理解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有了具体的动机就能自主地学习,并且主动地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在使用所学语言做事情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teaching)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用我国教师们总结出来的话,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教师要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有选择地运用任务型教学理论,会给课堂带来新的内涵,新的生机和活力。学生是学习的内因,具有内在学习潜能。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防止过分追求任务的热闹,而忽略基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路子,重要的是教师们吸收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二、提高新课导入。

导入就是引出课题的教学环节。从开始上课到明确教学目标,这个阶段可称之为导入环节。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导入的方式很多,有直入式。讲述式。激发式等,激发式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或者制造悬念,或者设计一个美好的圈套。或者营造一种学习气氛。或者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激发式导入最能体现艺术性,导入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导入的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才感到亲切,学生的积极性才容易调动起来。如:

师: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

生:()

师:What’syour favouritegame?

生:﹙Hide—and -seek, catch ,Five—stones﹚ etc师板书:

师:﹙领读两遍﹚同学们,操场上有学生在做游戏,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究竟在做什么游戏。

﹙师板书:What are youdong?﹚

﹙二﹚导入要尽量新颖别致。内容要新,形式也要新,有新意才有吸引力。如: 师:如果有外国人朋友问你你家在哪里,从学校到家该怎么走,你知道如何回答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女孩是怎么介绍的。 (师板书:Where do you live ?)

三、创设开放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

充分利用实物、图象、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进行情景教学。如教果类词语时,我带来了各种水果;相互问答颜色词语时,我让学生带来各种彩色笔,以及许多五颜六色的实物。在教运动项目“Swimming ,playing basketball /football/ping-pong, skating, running„„”时,则让学生不但做动作,还进行看动作竞猜游戏等。教“Let’s go to the zoo ”时,我在黑板上即兴用简笔画了几棵树,然后随着师生的回答,我把一张张的动物图片贴进了绿树丛中:“What’s that on the Bb? It’s a zoo .Let’s go to the zoo.All right.”学生兴致勃勃地边浏览“动物园”,边进行新语言的交际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头戴头饰,扮演小动物站于教师各个位置:Now our claroom is a zoo.Let’s go to the zoo.之后再变换形式,让学生戴“五福娃”头饰,也去动物园开开眼界。另一方面是突破时空限制,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如教“Making telephone calls”,“Shopping”“Asking the way”、“Seeing the clothes.”等功能醒目时,借助课桌将教师布置成电话亭,商店柜台,街道建筑物,并用师生自制的教具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从中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情感,话语,再现生活中的不同任务形象,同时也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教学设计及教学的艺术性。学生往往是喜欢哪位教师就喜欢其所教学科。当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时,学生就会像“追星族”一样,学习这门课程也会更加积极主动。

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让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真正感到学习有用。

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事实上,只有将知识转变为智慧、转变为技能,知识才能有力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恰当的知识拓展延伸与调整,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训练,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四、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多孔渠道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可得研究证明,儿童学习的语言越是与他们的生活接近,就越容易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打破教材机械的僵死模板,根据实际情况“活化”教材,让学生领悟到英语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内容上,而要把眼光放在整个学生前后学习上,有的单词和句型,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需要用到它,我们就可以早渗透给学生,而有些教材,它只能反映生活的部分情况,实际生活还有别的情况,我们就可以对教材进行扩展和引申。如新课标英语小学阶段第四册SB Module 7 Unit 2 We’re having a picnic,在给学生授完课文内容之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游戏:我是小导演。教师告诉学生们可以选取任何一个节目,有学生自己来当导演,设计一台晚会,并且向全班进行讲解。如“Today is Teachers’ Day.Look, Nana is singing a song, Huang Hong is singing and dancing.Dong dong is saying a poem.”等新语境,是学生意识到本课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被拓展开了。长此以往,学生在不断创新与成功体验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五、作业设计创新性

现行作业训练形式多统一,少选择,多静态,多活动,多书面,少实际,多室内,少室外,不利于个性的发展,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作业实际要具有创新性,

1、实际任务型作业。行为注意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学习最好和做某些事情联系起来。这也说明了语言的实践性特点,因此与其让学生静做于枯燥的书面作业前,不如让学生动起来。如学习了“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后我设计了一个任务型作业,画周末请学生回家后将周末在家的日常活动和本周所做的事情,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将英语句子标注在图的旁边,如“I usually play basketball.Now I’m running in the park.”在此时一节课上,教师让学生将图画展示出来,并用英语大声说出来。又如学了爱好“Do you like?”后,我也设计这样一个任务型作业:采访你的同学,朋友,老师、亲人,他们的爱好是什么,再完成表格,这种操作型的练习更利于学生对新语言的输入与记忆。(2)设计自主型的作业。把学生从统一的指令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自己做主,安排练习形式。如学了“We’re turning around.”(方位词)这一课后,我要求学生回去自己做一做与本课相关的事,只要你喜欢,什么都行。结果第二天,有的同学交来一张自己春游的线路图,有的还在图象下面写上几句英语句子。虽然形式和原来差不多,可那是学生自己选择和设计的。这种安排可以是他们强

烈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会充满激情地去创造,以“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方式,向我们展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无限风光。

自我完善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榜样,带动学生。

备课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前,先吃透教材,掌握每个Module乃至课与课之间的关联与渗透,带着任务去教学。若第一次讲授教材,最好在上课前将所讲内容过一遍,包括中间过渡词的应用,这样,就会发现课堂流畅很多,学生的思路和兴趣也很清晰及高涨。授课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孩子的心理特征告诉我们,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定是失败的。要善于应用肢体语言及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欲望。当然,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将师生溶为一体,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此外,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老师一定要具备调控整个课堂秩序的能力,做到有张有弛,能动能静。

2.及时复习巩固。

小学生的特点,学东西快,但同时遗忘的速度也惊人。反复的复习巩固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一节课我基本都有听写,听写的内容从单词到词组再到常用句型。单词采取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先黑体再过渡到蓝体,也可按每课的顺序循环来听等。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反复复习记忆,减少回生现象。每次听写不过关者,我都会监督跟进,直到他们改会为止,重新听写。

3.课堂中开展各种竞赛。

课堂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课堂中表现好的同学,该组就可得一分,以此类推。期末时评出优胜组,有小礼物。每个学生的基础及接受能力都不同,所以教师要敢于接受学生差异,实行个性化教学,及善于利用学生互助的特点来解决此难题。

4.体现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由易到难,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杜绝优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现象。作业的布置也分必做和选做题。

5善于归纳总结。

新教材的词汇量大,而且较散。所以学会归纳总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our school 模块,可让学生把所有学过的有关学校中的建筑物归纳进行“家听”,再如学到fruit-vegetables时,归纳所有水果及蔬菜进行“家听”等。这样,单词记忆比较容易,而且更系统,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6.背诵。课文的重要篇章及重点的句型一定要学生背。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要求不同,基础好的同学可背诵整篇课文,基础较弱的学生可选择重点段落及句型。不仅任务要布置下去,一定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科代表有一本背诵登记本,那位同学背了什么都有详细的记录,以此来督促他们完成背诵任务。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用心去研究教材,就会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的素质

也得到提高,尤其在听、说、读、演、唱等语言实践能力方面。当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并加以改进。

推荐第3篇:白校长 构建道德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构建道德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同志在郑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道德课堂,是在郑州市课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是以学生为主体,呈现尊重、关爱、民主、和谐学习生态的课堂,是能够很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课堂,是一种德性化、人性化、生命化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家园。”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任务就是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推进道德课堂建设,就是要改善教师的教学生态,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态,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享受到幸福和快乐,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

本着“做一任校长,就要让学校的品位有新的提升”的思想,我担任白寨镇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之后,把“构建道德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自己的办学方向。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施课题引领,加强构建道德课堂的推动力

教育科研是衡量一个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教育科研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其本身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也属第一生产力的范畴,教育科研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第一生产力”的位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水平”已经越来越成为我校全体教师的共识。学校课题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我校道德课堂的构建步伐,在认真学习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同志《合乎道,至于德》、《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等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我们申报了郑州市科研课题《构建道德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学校部分领导和骨干教师为成员全力推进课题研究,以学校行政手段促课题推进,加大科研力度,权利保障道德课堂的推进与实施。

二、加大学习力度,提高对道德课堂理念的认识

我校组织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时学习了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同志《全力推进道德课堂建设,走好教育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讲话;学校教研室以《教情信息》形式全文印发田局长的讲话,并责成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理科(理化生)教研组、社会(政史地体音美)教研组等五个教研组组长李慧娟、陈红丽、张秀珍、田军伟、丁磊,分别组织本组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讨论,讨论后每位教师又分别写出学习体会和学习反思,并分教研组进行了交流。在学校全体教师例会上,又针对田保华同志的讲话内容进行理论测试,测试成绩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我校每一位教师都在深深地思考着一个永恒的命题:课堂,究竟该拿什么献给学生?从教师的反思笔记我们感觉到,全体教师对道德课堂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三、以课堂教学为抓手,探索道德课堂实质

1、从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反思道德课堂:哪些行为、理念是不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近年来,尽管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长期以来,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和压力,以及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仍然频繁出现,知识本位、应试本位和分数本位的课堂教学在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盛行,繁重的课业负担仍然充塞着教与学的全过程,“四个满堂”(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和“四个虚假”(虚假自主、虚假合作、虚假探究、虚假渗透)的课堂“模式”仍然占据着一些地方和学校课改的高地。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和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真正体现,充斥着枯燥、乏味、疲惫、厌烦和挫折的感受,而缺少积极、愉悦、兴奋、发现和成功的体验。《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保证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很难落实。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很难实现,生命的质量和幸福指数很难提升。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依照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来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与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要,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创新进一步推向深入。

2、道德课堂应是什么样的课堂?

道德课堂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课堂形态,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秉承道德的准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悦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

道德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家园。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

在道德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必须对以往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全新地审视、持续地反思、深入地总结和科学地矫正,真正解决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课堂洋溢道德的光辉,绽放生命的活力,体现人性的光芒,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活中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打造全新的课堂文化。

3、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学习活动作为构建道德课堂的出发点。我们学校因成功构建并实施“双向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于2008年12月被新密市教育体育局评为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工作“合格学校”。我们的“双向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学习活动,我们把它作为构建道德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体验过程。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互动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设计问题为主线,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学生与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互疑互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发现、设计问题,在课堂内掀起一个又一个新的认识“冲突”,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构建道德课堂。 构建道德课堂,我们提倡的是自主创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把时间还给学生”,能够“把方法教给学生”。

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因为知识是可以教的,但却是教不会的,而必须靠学生自己学会;能力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锻炼出来的,训练只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真正要培养能力必须靠学生自己持之以恒的锻炼;素质不是拔高的,而是提高的。一个人的素质主要体现于内在的学识与修养,而不是外在的评价。

1、把时间还给学生 ⑴把什么时间还给学生?

首先,把学生应该休息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每天八小时的睡眠;把周末、假期的时间还给学生。

其次,把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指把文化课以外的时间还给学生去开展德育、体育、美育、心理教育、劳动技能等教育。

第三,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指在文化课的学习中,不能一味的“满堂灌”,要把时间还给学生去练脑、练口、练手。

⑵怎样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重点的一点是:老师要精讲,学生要精练。课堂活跃的真正标志是学生进入问题状态的思维活跃。

⑶目前,我校把哪些时间还给了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不是说不上课,而是要大力提高课堂效率。节假日不补课、寒暑假不补课等等,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我校学生在三年内至少比别校学生少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学校把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去提高综合素质,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我们的设想学校将来要严禁教师自习讲课,把时间留给学生预习、复习。

2、把方法教给学生 ⑴ 把什么方法教给学生?

首先,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方法交给学生。只有有序的生活才能更高效的生活。

其次,把知识迁移,能力互补的方法交给学生。德、智、体、美、劳各育的学习方法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文化课的知识和方法可以迁移到体育、美育中去,非智力因素也可以迁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特色发展有助于素质的全面提升,而全面发展也为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把学习反思的方法交给学生。学习反思中最重要的两种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归纳可以温故知新,而演绎则能举一反三。

第四,把心理调节的方法交给学生。《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放在工作首位。

⑵怎样把思考的方法交给学生?

把思考的方法交给学生的方式很多,最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久而久之学习反思就会变成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现在的学习,也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聪明的人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愚蠢的人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⑶目前,我校把哪些方法教给了学生?

“把方法交给学生”是我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指导思想,也是我校构建的“双向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理念。

学校强调在课堂中要渗透学科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周期的规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生的有效预习、高效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周期总结等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等。学校把方法教给学生,既有个性的方法,也有共性的方法;既有做人的方法,也有做事的方法。

五、引导教师学会系统反思是构建道德课堂的有力保障。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才能提升教师专业的自主性?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熟的有效方式。

构建道德课堂,我们倡导教师要有反思能力。善于进行教育反思的教师,其课堂一定是符合道德课堂要求的。

我们倡导教师实行每日工作“十问”: 一问:上课前还有哪些方面我没有准备好?

目的性和计划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把握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进程,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准确地拟定教学目标并对学生多种可能的反映做出预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僵局。

二问:课堂上我组织教学的情况怎么样?

有许多的事例可以说明,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质量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意识不强,组织教学的能力欠佳。因此,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还是管理者。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教学贯穿在课堂的始终,而不仅仅是上课时的一个起始环节。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教,还要知道如何整合新颖的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协调教育内外部的期望、如何运用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更要学会自我评价与改进,从不断追问中提高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三问:课堂上我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了吗?

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活动的场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教师的活动是为了引发、引导、指导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建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教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维、积极配合、自觉学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包括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和动机,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问:课堂上我尊重、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了吗?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让学生愿意学习、自觉学习、会学习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尊重学生的学习,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尊重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学习的不同方式。同时,学生是否愿意学,教师要把握;学生是否会学,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教师更应该清楚。教师在课堂上要不失时机、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五问:课堂上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方面有什么收获?

无论怎么评价课堂教学,学生在诸多方面取得成绩和成就、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是最为重要的。这里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的不只有知识,还有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钻研精神、合作技能、创新意识等都是同样的重要。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片面的绩效观。通过借助教材的文化力量和教师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理解与沟通、理想与追求、情感与态度诸方面获得良好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

六问:课堂上我恪尽职守、投入激情了吗? 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与延续的场所,课堂充满着责任、充满着希望。青少年学生喜欢的是充满激情的教师,喜欢的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需要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产生对学生诚挚的亲密感情、对教育教学的忠诚和热情。具备这种情感,教师才可能善意地对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才可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才可能对教育教学充满激情,课堂因此充满生机,师生因此充满阳光。

七问:我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落实得怎么样?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其中主要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而对学生状况的分析、对教材的处理、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顺序和教学问题的安排。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精心准备的,是有理论基础的,也是有实践依据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设计是对课堂实施的一个理想蓝图,有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课堂上要力争用这一设计来实施。因此,教学的课后反思,必须要对比教学的实际过程与事前的设计,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了什么新的情况,又是如何应对的;要找出差距,并分析原因,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便采取补救措施。

八问:今天我的“得”与“失”在哪里?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因此反思应成为教师的工作常规。教育教学是一门具有独特规律的科学,同时也是一个目的性、针对性、具体性以及灵活性都很强的实践活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总结,并把总结的经验应用于日后的教育教学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既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又拥有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

九问:明天我还有哪些工作和任务? 教师的工作繁忙、琐碎、庞杂,而且有压力、有倦怠,不仅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的思想工作、处理班级事务,还要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配合各种行政管理。如果不能及时协调和安排各种任务,那么教师的工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处于忙乱之中,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讲究工作的计划性和有序性,是按时完成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压力、避免职业倦怠的前提。

十问:今天我快乐吗?

教师已经被公认为是产生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通过个人的力量来立竿见影地改变外部环境并不现实,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教师自己心态的调整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有人说:“如果你选择了一个你喜爱的职业,那么你就没有一天在工作。那你在干什么?在享受啊!”又有人说:“一个人的幸福不是因为他得到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如果我们把教书育人看作最幸福的事情,就会在工作中获得快乐,产生成就感,产生满足感,我们何乐而不为。不会快乐思考的教师很难快乐地工作,不能快乐工作的教师很难享受生活的快乐。

推荐第4篇:聚焦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教学质量

东门小学2015—2016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校始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均衡发展为重点,以关注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我们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通过教学常规的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校本培训与实施,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将我校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规范办学行为,健全管理制度

1、我校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每一门课程,每一学科能按教学计划落实;严格执行学生作息时间表,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严格要求科任教师把握好课堂四十分钟时间,不拖课,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利用学生在校时间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眼保健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即使在学校运动场未建好,学生活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在我们的合理安排下各年段各班级有序地进行大课间活动,充分把学生的阳光运动每天一小时落到实处。

2、学校先后出台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巡课制度”、“随堂听课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完成的情况量化评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一评一查,对检查结果记录存档,学期一小结,学年一总结。

二、抓细常规管理

以“内涵发展”为指导。我们对教师的学科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辅优补差和质量检测等工作采取精细管理,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反馈,及时督促改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做到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批改、耐心辅导、科学检测,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教务处每月对老师的个人备课、上课、教学进度、作业批改、听课记录、试卷批改、培优辅差、教师业务学习、阅读、写字指导的开展以及班主任班级常规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量化评分,学期末进行总结反馈。

三、抓实课堂教学

1、“随堂听课”不留情。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行政、学科带头人、教研能手、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工作小组,课前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随机监测课”重反思。每周教务处安排常态课,组织全校教师听课,然后利用校本教研活动日进行说课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我们还注重过程管理。每学期对各年级组及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评估,包括: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总结(总结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提出改进措施)。

3、“年级研讨课”重交流。开展“比教”活动,开学初每个年级每周安排1节研讨课,分语数教师全员参与听课,评课,上课教师上交优质教案、说课稿、反思等材料,供老师们探讨交流。。

4、“骨干示范课”促发展。我校有25位轮岗教师,均安排骨干教师开展帮扶活动,每月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帮扶教师上研讨课,学期末骨干教师指导轮岗教师上一节优质课,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发展。

以上“四课”的开展,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抓好教育科研

1、强化科研领导,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级领导、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进行科研理论学习。

2、加强科研讲实效。我校现有县级课题二个,题为《“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几何直观的教学研究》至今已实施了一年,并都在上学期进行了阶段性总结,本学期坚持按实施方案继续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和汇报活动,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服务。

3、专家引领,同伴互助。除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外,学校每学期还安排各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拓宽视野。已组织外出学习教师40多人次。回来后组织学习汇报,并要求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自课题开题以来,围绕课题撰写的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评选获奖并在CN刊物上发表。

4、校内研讨。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而把握好这条生命线的则是老师们的业务水平,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除了将老师送出去学习,把专家们迎进门来,我们学校更是购买了大量的教学光碟,每周三的上午第二节课组织教师观看优质录像课,使老师们不出家门就可以感受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听课后教研组还组织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活动。这项工作,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从未停止过,本校的老师和到我校轮岗的年青教师都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5、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时候,我们仍把班班通网络平台引进校园,覆盖了整个校园,不断完善“三通二平台”的设施,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了一个完整、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高效的课堂教学互动平台。

五、抓亮学校特色

1、快乐读书创建书香校园,让书香润泽师生心灵。三年级以上的班级每生都备一张借书证,孩子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到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每个班放置了图书箱,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向图书室借出,保证人手两本图书,半学期再重借一次。每周由教导处安排各班上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带全班学生到阅览室上阅读课,凸显特色亮点。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开拓他们的视野。

2、创新科研方式,让诵读成为习惯。学校的读书活动小组精心设计诵读内容,规定阅读时间,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精心挑选20首古诗词,每天晨诵时间由语文老师指导学生朗读20分钟。

3、开展“快乐读书”活动,让诵读成为特色。每年的“六一”、“元旦”分别举行两次“经典诵读,传承中华文化”的诵读、吟唱、歌舞等形式的师生同台竞赛交流活动。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和背诗小能手和背诗小标兵。

4、校本教材的开发,让诵读形成氛围。创办了《旭日》文学社,设计了校园聚焦、生活乐园、艺术天地、习作精品屋、校园小明星事迹等多个学生自己的栏目,调动了学生爱读书、爱习作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集体主义观念。

5、“人生聪明写字始”,写好汉字是国人接触中国文化的开始,也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种必备技能。“正确、端庄,行款整洁”、“有一定的速度”是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书写的统一要求。本校在完成省颁课程的同时将写字教学列为重要教学项目,规定全校每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由数学老师来担任本班写字课的教学,这样的安排也是有道理的,使写字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科教学的任务,让数学科的老师也参与进来,用田字、米字格来训练,目的就是训练孩子掌握汉字的排列,规整。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个别教师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只讲苦干,不观效益,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需要加强。

2、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意识、使用电脑的技能较差,不能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七、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培训,加强质量立校意识。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领会课改精神,了解学科改革的新信息、新理论、新成果。开展教研活动要重在实效,每位教师的反思要真实有实效性,能给人以启发,启迪,教学设计要真正是有特色、有亮点的精品,公开课要上的新颖、有水平,真正能让听课老师有收获。

2、写好教学反思。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做到在反思中创新,在研究中成长,在总结中提高。

3、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和购买适合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影像资料和课件。

总之,学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重视常规管理的规范性,可操作性;要用有创造性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学、教研活动的生命活力。二要以校本教研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齐心协力,务实创新,使我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推荐第5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构建优质高效课堂

---------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 韩瑞从

前总理温家宝曾经说过: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任务。

我校地处胶州市西南部的偏远农村,几乎每年都有优秀教师调到城区学校,导致我校优质师资缺乏,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另外,部分教师所学的专业与所教的学科不对口,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障碍。一些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以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已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因此,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就成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现实而重要的课题,成了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引导教师终身学习理念,做先进教学理念的引领者 “校长应是首席学习者,校长的引领必须基于校长的学习”。 校长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全体教师,努力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组织。我校结合新课改的实施做到了校长带头学,中层干部辅导学,教师跟上学,大兴学习之风。我们收集了有关有效教学的资料进行了专题学习印发至每一位教师手中。在系统学习和专题学习的基础上梳理出相关的感觉比较疑惑的问题。先后三次共派出21名干部教师到胶州市实验初中、胶州六中七中等名校学习教学过程化管理、学生管理、初三一二轮高效复习模式等;分两批次派出全部教师教师开发区实验初中听课学习;派干部到胶州八中学习讲学稿实施和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几乎组织了所有一线教师参加胶州市教研室组织的城区学校“名师课堂开放周”活动;充分利用了每一

次的教体局教研室组织的青岛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派出教师参加各项专题培训,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必须写出心得体会,并在备课组内进行交流,做到一人培训,全员受益。

学校充分挖掘本市优质资源,多次派老师到名校学名师。尤其借实验初中副校长曲玉红到我校挂职这一契机,邀请曲校长给全校教师做“如何构建高效优质课堂”讲座,曲校长先后五次到我校深入课堂认真听课评课,指导我校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并带领实初九年级历史组备课组长王召爱老师到我校出示“多方式强化复习效果 小技巧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优质高效的样板课,语文教研组长李娟老师做 “扣考点 抓落实 促高效”九年级语文复习经验介绍,有力助推了我校教师授课水平的快速提高。

学校为每名教师统一配备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教学反思笔记,统一发放学习资料,每人每学期笔记字数不少于5000字,并在学期中和学期末两次评比检查,将评比结果纳入学期量化。

二、开展“八项比武活动”,做教师大练兵平台的提供者 我校每年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从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反思等方面开展“三笔字”书写评比、教育叙事评比、教学课件制作、教师微课评比、普通话诵读、优秀教学案评比、优质课比赛、教师优秀读书笔记评比”等教师八项比武活动。

学校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结合观摩课、示范课、引领课、优质课、科研课等有效形式,组织全体教师人人要上一节公开课,由学校教研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客观的评价。而每次的公开教学都要围绕每学期的学习专题开展活动,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突出岗位练兵为教学服务这一宗旨,全面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2015年十月份我们组织了大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分三个层次开展,让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都有参加展示的机会,为他

们搭建锻炼的平台,让练兵成为推进教学研究的催化剂。十一月份,我们开展了专业能力大比武——教师说课竞赛。所有参赛教师根据所教教材选出六个课题,形成说课稿,在进行自练的基础上,组织评委进行现场抽签说课。教师们由于准备充分,设计合理,基本功扎实,使这项活动取得圆满成效。2015年5月份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课件制作竞赛。要求教师利用所教教材,选择单个课例进行现场课件制作,最后进行评比。在这项活动中,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就连老教师也不甘落后,纷纷制作了幻灯片进行展示。从而提升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的多媒体教师上课率达到了70%。3月份我们开展了教育叙事评比活动,要求老师们能够写出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写出了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写出了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我校评委组对所交稿件进行了慎重、认真的不记名评选,将获奖优秀作品将选登在《校报》及学校网站上。

在2015年胶州市“优学天下”杯微课大赛中,我校共有42件微课作品参赛,其中13件荣获一等奖,19件荣获二等奖。

三、实施“青蓝工程”,做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平台的搭建者 为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年轻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我校实施了“青蓝工程”。

“青蓝工程”是针对我校近几年新教师较多的情况开展的校本培训活动,近3年新毕业的11名教师向11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拜师结对,要求新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每两周出一节老教师观摩课,

每两周写一篇教学反思型教学随笔,每学期在期中期末各出一节校级汇报课,所有导学案必须经老教师审阅。

2015年,在胶州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我校青年教师一人获一等奖,一人获得二等奖。

四、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六认真”评比,做教学工作认真规范的组织者

为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发展,精心抓好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我校要求老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认真搞好课外活动、认真组织考试与考查”,教导处组织各科室人员坚持每学期两次教学“六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使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 一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把“教学六认真 ”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内涵发展道路的重大举措,力求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加以体现。为此,学校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教学反思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落脚点,积极推行三级备课模式: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备课(课后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广大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全员参与上课、听课、评课活动,教师间交流研讨互动频繁,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得到较快发展,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学校,教师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我们相信,教师素质的每一次提升,必将带来教学质量新的跨越。 2016年3月

推荐第6篇: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宜都市实验小学

2009年11月,宜昌市教育局正式启动“创建高效课堂”活动。我校按照宜昌市教育局和教研部门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系列的创建工作。现就我校在前期创建活动过程中的认识、做法和体会向各位领导作简单汇报:

一、科学谋划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科学的谋划是各项工作得于顺利实施的保障。我校一班人围绕高效课堂是怎样的、如何创建等问题,结合实验小学的实验性、示范性、引领性等本质功能,征求专家意见,多次召开办公会,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和“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两个“先行”为主题,以“打造实验研究型队伍,创建实验研究型名校”为宗旨,以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以强化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为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和谐、高效、生态”课堂创建的实施方案,提出了通过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强化集体备课、课题实验、话题研究等校本研训,探索建立起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发展再得实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工作目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和以分管副校长为责任人的工作指导小组,这样,为高效课堂创建的有序推进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管理是夯实高效课堂的基础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常规是成就优秀教学质量的“规”和“矩”,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学管理中,我们突出了对课堂教学常规的管理。

1、加强备课管理,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常言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课堂效率高低和教学的成功与否。为了确保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们学校一直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分年级成立各学科备课组,要求各备课组每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班子成员挂点年级组,实地参与每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主要以课堂教学设计研讨和课堂教学反思为主。每次集体备课都指定了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认真梳理和总结下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逐一细化,内容要求尽可能全面,紧扣教材并根据学生实际有所拓展。然后由备课组全体教师对中心发言人的设计展开讨论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一节节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最后,由备课组长整理后,在网上建立了备课组“资源包”。充分的教学准备工作,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制定了《宜都市实验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规范》和《宜都市实验小学学生一日学习常规》等规章制度,并针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与指导方面,我校也做了一些尝试,例如,我校实行了值周领导巡查制度,随机推门听课,实施课堂教学监测,全方位地对常态课堂教学进行动态监控。对随意调课、放羊式上课等教学违规事件实行处罚。期末,我们还开展“教师教学学生评”活动,让学生对其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学校将每位教师来之于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归纳后与教师交流,同时通过家校联系卡广泛征求家长们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情况记入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实施严格的课堂教学监控措施,使我校课堂教学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三、强化研训是创建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举行丰富多彩的教学教研活动。

1、学校开展了各个层面的学习交流活动。⑴、备课组内的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组长负责,主要是学习高效课堂有关的理论知识。⑵、教研组的话“高效”沙龙活动,主要是结合“走进课堂摸家底”的研讨活动,开展“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问卷调查”,针对影响高效课堂的因素进行讨论、会诊,了解学校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低效课堂存在的原因,针对性进行讨论、会诊,进行梳理,提出解决切实可行的方案。

3、学校的教学论坛,针对“高效课堂之我见”的话题,各教研组推选优秀教师进行演讲,各抒己见,智慧交锋。

2、学校开展了各种层次的课堂交流活动。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了“三课”活动,即备课组内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随堂优质课。每次活动,都经历上课→听课→说课→评课→小结五个步骤,这给予了全校教师学习的机会,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本学期学校我们在开展人人“走进课堂摸家底”活动基础上,还承担了宜都市级语文、科学、综合实践、品德、体育等学科的高效课堂研讨活动。

3、学校还开展了青年教师“白纸备课”,“朗诵比赛”,“书法比赛”,“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教师的队伍建设。

(二)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专题培训。

半学期以来,学校邀请了宜昌市教研中心罗老师、宜都市教研室教研员赵晓燕、周先和等专家到校为全校教师作专题报告和课堂教学诊断,并在学校教学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派出近80余人次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观摩等活动。进一步开阔了教师视野,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保障了高效课堂创建的健康运行。

(三)举行大型听评课活动,共同诊断课堂教学问题

让教研常态化,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目标。每学期,学校均要针对不同学科,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活动中,要求同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听课前,教师人手一份课堂授课评价表,分别按照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对课堂进行观察。课后,每位教师针对不同的观察点对本节课进行客观的评价,共同诊断课堂教学问题。本学期,我校结合语文学科省级课题“开心作文,放心飞翔”的作文研讨活动,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听评课活动,所采取的“课堂观察与分析”研讨模式,开创了宜都市小学作文课改新局面。

四、课题研究是创建建高效课堂的活水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而课堂高效,离开了教学研究是万万不行的。我们倡导“问题就是课题”的科研理念,按照学习研究——实践体悟——反思重建的路径,引领教师认真发现、提炼教学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构建各学科的科研课题体系,以专题性教学研讨来引领,增强教研实效以及变革校本教研方式来保证日常化推进,找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目前,我校承担的有国家级课题一个,省级课题两个,市级课题一个。在课题的研讨活动中,学校引导教师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活动,使教师以一名“反思的实践者”和“反思的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为构建高效课堂搭建了研究平台。

回顾我校“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工作,我们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我们从小处着眼,找准适合我校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使“高效课堂”的构建避免了“空对空”的无效演练。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只要我们不懈追求,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就会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高效课堂”,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推荐第7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麻城市第六中学

程定浩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教育也悄然变化着,新课程改革已席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需要课堂改革作支撑,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和必然要求,而课堂改革的出路在哪里?那就是要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高效课堂,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高效课堂是当前教育领域的话题,全国各地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高效课堂模式,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纷纷前去学习取经,把它视为法宝,并尝试用于自己学校的教学改革之中,学校尝到了甜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说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把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抓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尤其是对于薄弱学校来说转变就是转机,不转变就更处在落后的位置。学校如果巧借课改的东风,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可能会像杜郎口中学那样实现一个大的翻身,同时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给各学校提供了发展的平台,给各位教师提供了千帆竞风流的机遇。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各种模式都有可取之处,值得学习借鉴,我们必须抓住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本质,掌握其精要才能学得好、用得好,甚至有所创新。那么高效课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各家众说纷纭,真正的高效课堂与我们以往讲的“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精讲精练”也有本质区别,我觉得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高效课堂的构建必须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讲得大汗淋漓、口干舌燥, 包办到底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是高效课堂的精髓。

其次,高效课堂应是课堂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有机结合,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里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堂内新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提高程度;效益则是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这些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

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构建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一项必须做又有困难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说它必须做是因为它是新课改的支撑,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了;说有一定困难是因为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熟套了,甚至根深蒂固了,不愿变也不会变;说他富有挑战性是因为把它做好了当然会产生良好的反响,如果没有做好,走了过多的弯路又担心会引起不良反应。

任何改革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只有那些勇走潮头的人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时代赋予我们使命就是要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大胆创新,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是前提。

首先是校长必须转变观念,校长是学校管理者,也是课程改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要敢于创新,积极推动教师参与课堂,探索适应自己的新模式,这样教师才能放开手脚去做。其次是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敢于打破旧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应对新的形式下新的任务和新的问题,推行新课改,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障碍恐怕是教师。当前,大多数教师习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讲到底。因此课堂上经常出现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对学生习惯了命令、指责、干预、统

一、惩罚等等专制行为,经常看到的是教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不领情,酣然入梦,经常碰到是教师挤时间、逼作业的现象,说到底这是以教师为“权威”的课堂,效果自然不会好。罗杰斯说过“没有任何人可以教会任何知识”,课堂应该是学生为主的课堂,而教师习惯了这种模式,因为它简单,好操作,因此,校长还是应该从推进新课程改革入手来抓课改,构建高效课堂,要真正地把握新课程的本质要领,才能提高课改的自觉性,使教师真正的认识到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认识到课堂到底是谁,谁是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培训是关键。

尽管高效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根本特征的,但也不能否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如何去导,是决定

能否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校长要先行利用各种学习培训、参观的机会,把学到的成果用到学校中去,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适应变化,探索和掌握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做到“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这“四主”的主导上来,能够掌握“预习—展示—反馈”这三个课堂环节,能够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要放得下啰嗦,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给学生;要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让给学生;要放得下手脚,把机会留给学生,只有教师真正掌握高效课堂的操作技巧,才能构建高效课堂。

三、指导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基石。

高效课堂是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都是建立在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高效课堂离不开高效的学习小组,组建和评价学习小组是实施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四、改革课堂评价是保证。

建立高效课堂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课堂评价方案,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课堂改革的顺利进行,传统的评价方法过分依赖于考试成绩,甚至把它作为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学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课改与考试不是对立,事实上,推行课改的成功学校,山东昌乐二中,华师一附中等高考成绩仍然是十分突出的,因此各校可以根据“低起点,小幅度,高姿态”的原则,切合实际地带领学校进行评价制度的改革来推进课改,建立高效课堂。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是回归教育本质的必然,是时代的使命,也是校长的责任。

推荐第8篇: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心得体会

新华区新新街小学

郭英豪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广德明教授《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在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通过一些学习,我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思索,在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

(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效课堂重视课中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课改思想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这些学习方式都是在教师组织、指导等“教”的行为下发生的。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师“教”的行为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行为都应当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设计。如何提高教师高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1)教师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的架子,要“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只有在和谐、平等、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中,才有师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飞扬,学者兴致高涨。这就需要教师树立以发展学生为本的观点,坚持教学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更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此外,教师还要时刻铭记学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

(2)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从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引入数学新知,让学生在有效的情境中产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学情,结合教学内容,努力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的动机,积极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3)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高效课堂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四、高效课堂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的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时要站直;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是要目视黑板;老师提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洪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屑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仅仅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坚持先复习后做题,复习时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吧所学知识认真复习一遍,该记忆的记住了,该理解的理解了,然后再做作业,假如每次作业都能够做到先复习,然后像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的话,那就等于一天几次考试,就不会出现平时作业100分,正式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推荐第9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照中小学:夏吉泳

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3.要有真挚的情感。这三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第一点,教师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之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

第二点:教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是课堂高效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1.语言。2.板书。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我相信,举是最好的老师。

第三点:教师有真挚的情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练习,及时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认真批发学生的作业、试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样才能示范,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来说,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种本能喜欢之情,关心他们比较多,沟通较容易,这种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教师如何与那些后进生生搞好关系?首先教师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与他反目为仇,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推荐第10篇: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

一,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且完成效果好,尽可能使学生

全员参与,都有收获,都有提高,最大限度的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其指导思想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 评价标准:首先是对教师讲授时间的“限制”,教师要精讲,做到讲重点,难点,

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

三, 具体实施措施;

1,集体备课。教师提前备课,集体讨论,轮流执笔,并有骨干教师把关审核,这样既培养了新教师,有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地整合,最大化的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把讲学稿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在课堂上,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调动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

4,对知识点的把握上;简单易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展示,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对较难的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发挥小组作用。对知识难点教师精讲,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四,小组建设;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小组。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五,“杜郎口教学模式”个人学习激励机制

1、每次大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后,每个班级的个人成绩总分排在班级前十位的同学获得“优秀之星”的称号并给予表彰。

2、每次大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后,每个班级的个人成绩总分较第一次“月考”的成绩进步五名或五名以上,该同学获得“进步之星”的称号。

3、班级小组每月评出优秀小组,进行表彰。

4、学期结束前,班主任把各人的每次考试按上述3算出的分数加起来,按分数的高低,在每个班级中评出十名“年度进步之星”。在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前一百名的同学中,每个班级选出十名“年度优秀之星”。

第11篇:强化过程管理_构建有效课堂__提升教学质量(讲话)

积极发挥校长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会上的讲话

刘宗铭 2010年8月16日

各位校长,同志们: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校长的理论素质和管理水平,研究并解决当前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中小学校长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作用,经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开办这次中小学校长集中研训班。大家提议,要我在研训班上作个发言。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积极发挥校长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家都清楚,全国各地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声势很大,名头很响,效果很好。我们市教育局把今年确立为‚课堂效益建设年‛,是顺应这一趋势,但又基于我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调子定得很低,其目的在于能脚踏实地,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改革,有的放矢地提高课堂效益。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潜心打造校长综合素质,着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其落脚点在课堂效益,课堂效益的高低在于教师群体

的素质,如何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团队,如何影响教师团队的教学理念,关键的关键就是我们的校长。中小学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是教育方针和各项教育政策、法律、法规的具体落实者和实践者。在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支柱,是一所学校持续发展的导航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我在多次教育管理工作会上强调了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过去我这样说,今天我仍然要这样说,校长是学校工作的灵魂。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校长要进一步转换角色,摆脱行政化思想束缚,沉下身,静下心,深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由行政型向业务型转变,由经验性向专家型转变。既要作学校工作的领导者,又要作教育工作的参与者,既要作学校管理的组织者,又要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善于发现、研究,解决学校工作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把问题变为课题,在创新中务实,在忧患中竞争,在反思中实践,积极探索优化学校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效益。

校长的权力和职责决定了他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为了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学校校长必须具备‚一德、二念、三气、四力‛的综合素质。

一德。就是政治品德,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崇高的道德品质,严明的法纪观念,务实的工作作风。

校长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敏锐的政治觉悟,严明的组织纪律,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自觉摆正校长位臵,严格履行校长职责。工作上做到自加压力,不断进取,锲而不舍地追求办一流学校的目标。勤学、善思、实干,不惟上、不惟书、重创造;坚持爱校如家,爱岗如命,爱师如渴,爱生如子;增强民主意识、超前意识、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超越个人、超越本位的全局精神,忠于职守、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秉公执法、敢于碰硬的无畏精神,大公无私、廉洁勤政的奉献精神,克服惰性、不断创新的开拓精神。

在工作中,校长应做到大权不独揽,小权分散,注意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爱惜人才,任人唯贤,容人之短。要以诚心待人,善意待人,和气待人,礼貌待人;办事要公开、公平、公正,力求做到大事求得教职工支持,难事求得教职工理解,好事办得教职工高兴。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做到了大事不独断、琐事不纠缠、难事不推诿、好事不抢先、工作不挑剔、失误不埋怨。一切都遵循‚价格最低、质量最优、进度最快‛的原则。

二念。就是要有精深的教育理念和全新的教育观念。所谓教育理念就是对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真知灼见,是教育

者对‚教育的自然状态‛的正确判断和追求。教育理念不仅能增强校长办学的自觉性、克服盲目性,而且能增强校长治校的目的性、减少忙乱性。有理念才有方向感,才有目标性。实践证明,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校长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因此,要通过学习、调查、研究深刻理解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精通教育原理,掌握教育规律,要熟悉市场规则,并以此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努力使自己的办学育人思想具有理智的光辉。

教育观念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它体现了教育理念的时代性和创造性。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前途。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思想滞后,是当前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制约着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校长办学育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大教育观。要认识到教育不仅限于青少年范畴,而是伴随人生的始终;不只是中小学教育,而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并容;不只是学校教育,还涵盖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不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小学教育必须为人的终身教育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破除教育是福利性、消费性带来的观念,破除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观念,确立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双重任务的观念。再次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

面向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小学校长必须自觉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特别是要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要彻底改变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课堂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局面,不做素质教育的表面文章,真正让素质教育占领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三气。就是要求校长具备敢为人先的志气、标新立异的勇气、与时俱进的锐气。

敢为人先的志气。人最可宝贵的精神是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攀登精神,开拓进取,有所作为的成就精神。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精神,就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位好校长有了这种精神,就能使一所落后的学校变为先进的学校,先进的学校就会更加先进。不论任职的学校条件是好是坏,校长都应该对她满怀热忱,都应将全部心血倾注于她。对于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要有再造辉煌的雄心;对于人心涣散的学校要有‚不信东风唤不回‛的信心;对于教育质量低下的学校要有质量立校的良策与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志气。这是校长建功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标新立异的勇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需要教育创新,教育创新呼唤校长要有日新其业的品格。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创新中,没有敢闯的精神和标新立异的勇气,就探索不出符合时宜的办学思路和卓有成效的育人途径。因此,校长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中要勇于追求与众

不同、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标新立异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凡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教育改革家,他们的思维虽然‚超常‛、但不反常,他们的做法虽然‚奇特‛、但不荒唐。他们标新立异的显著成效具有感人服人的力量。

与时俱进的锐气。校长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引导者,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带头人,理应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校长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促使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的社会。校长要使自己的办学理念与时俱进,就需要对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情况具有敏锐的辨别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迎接挑战,化险为夷。当前我们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发展纲要》实施的机遇,主动出击,加快学校发展步伐。要求我们的校长在‚天时人事同相催,机遇挑战常并存‛的形势下,具有‚机不可失与时进‛的优良品质和‚时不再来争朝夕‛的勤奋精神。

四力。就是要求我们的校长要具备教学实力、管理能力、社会活力、个人魅力。

就教学实力而言,这是一个校长之所以为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是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主要组

织者,不但要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养,而且还要具备比优秀教师高出一筹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当了28年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如果你担任了校长职务,你认为凭着某种特殊的行政管理才能就可取得成功,那你还是打消当一名好校长的念头吧!‛我认为,中小学校长都应该坚持代课,作为小学校长的应能教学学校开设的所有主科,中学校长至少也要能教好一二门学科,无论中学校长还是小学校长都要了解和熟悉各科教学大纲和各科的教材编排体系,精通一二门学科,并成为该学科的教学内行和权威,成为教育科研型人才。试想,一个专业知识平庸而不思进取的人,仅靠耍嘴皮子,其管理将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人是不应领导学校,也不能领导学校的,否则,不仅贻误自己,更重要的是贻误工作。

就管理能力而言,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化体现。一个好的校长必须使自己的各项管理‚合法‛,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和指令;‚合理‛,符合现代化科学的管理,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合情‛,合乎民情,体现师生的共同利益,合乎校情,适应本校的心理和文化环境;‚合体‛,游刃有余,张驰有度。同时校长的管理能力还体现在学校能切实处理好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改革的力度。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突破常规思维,运用 7

超常思维,敢于创新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工作中的困惑和矛盾,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

社会活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校长走出校园,将我们的学校工作融入整个社会之中。一是‚争于气力‛得到信任。以自己的人格,学识和工作实力做基础,博得上级的好感、信任和赞誉。二是投入感情赢得支持。平时要多与周边单位加强联系,加深感情投资,力争‚四宇和平‛,不仅给师生创造一个安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熟人好说话‛,就是在工作遇到困难时,也会左右逢源,八面春风,化繁为简,化险为夷。这种活力,要有理有利有方,而不是庸俗的阿谀奉承,市侩的‚换手骚痒‛。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其实力、能力、活力等综合素质获得认可,并取得信任的结果,是一位校长长期坚持敬业、守信、正身的必然产物,它是一位校长的无形资产。这种人格魅力是校长做人的内驱力,校长治校的威慑力,校长取信于人的凝聚力。

作为一名中小学校长具备了‚一德、二念、三气、四力‛的综合素质,只能说他有了成为一名合格校长,乃至成为一名优秀校长的基本条件。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校长,乃至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就必须要有务实的作风,求实的态度,踏实的工作,夯实的基础。

一是校长要成为教学行家。凡办得好的学校,无一例外的经验是,校长是教育管理的行家,更是教学工作的行家,都在教学上有建树。学校管理的执行者是校长,校长应该成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忠诚教育事业、富有开拓精神、全面把握教育理论、有效实施科学管理、具有人格魅力的校长队伍。校长是管理人员,不是行政干部,要去行政化。‚用心做教育‛是无数校长和教育专家的切身体会。希望我们的校长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看成是一项事业,当作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坐得住,静得下,少一点应酬,多一点研究,从繁琐事务的圈子中跳出来,真正潜心研究教学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管理理论和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适宜自己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改进管理策略和方法,深入一线,指挥教学,参与教研,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上的行家、业务上的专家。要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努力构建依法办学、依章治校的制度基础,围绕中心,顾全大局,坚持民主决策,少一些唯我独尊,多一些率先垂范,积极吸纳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让每个教师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增强学校管理的活力。敢于接受群众监督,能够设身处地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把教师团结到自己身边来,使学校有凝聚力,工作有活力。

二是校长要加强过程监管。我们的校长不能当甩手‚掌柜‛,一定要参与教学的全程监管。教学管理的关键是常规管理。前一阶段,我们组织部分学校校长到外地考察,考察的共同感受是,与我们相比,他们教学管理的模式、办法、手段并无新奇之处,但他们教育质量之所以比我们好,是因为常规教学抓得实。我们通过中小学视导反馈的最大问题正是常规管理不落实。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常规教学管理各环节的工作要求,落实教学工作月考核,完善考核细则,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班级考勤、纪律卫生的检查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进一步强化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测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使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不留空白,不留缝隙。教学常规的落实还要和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相结合,各级管理者要经常到教学第一线,对校长来说,全力抓课堂管理更是责无旁贷,校长要坚持上讲台,进课堂,推行巡堂制度,推门听课制度,抓好每一节课,每一个细节,通过管理出效益、出质量。

三是校长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看似玄妙,其实我们只要用心去做,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出新出特。只有创新才有特色。创新并不是高深莫测、可望不可及的东西,如:学校怎么用人,怎么育人,课堂结构的调整,时间在各环节的

分配等等都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方法,方式方法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一种创新。

衡量一所学校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看这所学校是否办出特色。学校特色并不体现在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上,而是体现在学校管理上,体现在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师生的文化素养上。江苏的洋思初中,虽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它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创造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获得了成功。应该说,这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教育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创立了教育品牌。我们的校长要有把握教育发展潮流的能力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略,目标要高,眼光要远,要立足学校实际,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逐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境界,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创立自己的办学品牌。

创新,必须立足工作实际,必须立足校情。校长要总揽现代教育发展全局,树立特色立校意识。作为校长要把‚特色育人意识、特色兴校意识、特色资源意识和特色创新意识‛ 贯穿于学校工作始终。具体来讲,我们校长,一要有全面的质量观。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育人意识,潜心致力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让每一个学生潜力得到发挥,让每一个学生才华得到展示;二要有全盘的大局观。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原有

的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都要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的校长要做管理的有心人,要深入课改的第一线,多与教师、学生接触,把管理的重心移到班级、课堂。做到‚实情在一线掌握,办法在一线产生,问题在一线解决,实绩在一线创造‛;三要有全新的资源观。会‚盘活‛学校一切教育资源,营造和谐校园;能‚显现‛学校优势教育资源,打造特色校园;善‚开发‛潜在教育资源,锻造发展校园;巧‚利用‛外来教育资源,创造开放校园。

二、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改革红红火火、热热烈烈,先进典型层出不穷。江苏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检测‛模式,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制‛自主学习模式,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引起了各大新闻媒体、众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我们同行中形成了南学‚洋思‛,北学‚杜郎口‛的格局。我省荆州北门中学在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在短短的四个月内,成功构建了‚高效课堂‛模式,即‚三步六段‛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省甚至是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别人在改,我们怎么办,答案是唯一的,就是迅速行动、全面开展、持续推进。

1、深化课改认识,构建高效课堂。

课改虽然在我市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是,还有部分领导、教师认识是肤浅的,要么把课改过分神秘化,专家化;要么把课改过于简单化,形式化。殊不知,对于我们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课改的首要任务是课堂改革,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使学生‚动‛起来(眼动、手动、口动、脑动);遵循新课程实施的‚教育以人为本‛ 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空间,使学生‚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课堂教学效果‚好‛起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从抱着学生走,到牵着学生走,再到放手让学生跑着走。最终目的使课堂效益好起来,教育质量高起来。反观我们的教学,很多弊端都是由传统教学方法引起的,主要表现为:

(1)‚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学习知识,教师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教师堂堂唱主角,而忽视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与交流。导致学生厌学、辍学。

(2)教师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罐装桶‛,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是千篇1律,培养的学生是千孔一面;重视学生智力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怪有人评价说:‚美国人把电脑打造得象人脑一样灵活,而中国的教育把人脑变得象电脑一样呆板,把学生的大脑变成了一个存放东西的硬盘。

(3)教学愿望高大,教学效率低下。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根本不考虑学生生存、发展的需求,教学无法脱离开应试教育的樊篱。学生是思想封闭、知识僵化。

(4)师道尊严导致教学过程是一潭死水,满堂灌,填鸭式、添压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善良‛的遏制。

传统教学可谓是‚百病緾身‛,令人寒心、令人担忧,又不得不令人思变。要革除其弊端,有效的途径就是向传统课堂教学开战,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效益。从我市的教学现状和多年的课改实践来看在,建设高效课堂的条件基本成熟。

第一,从近几年高考升学率来看,我市‚万人平‛连年获得孝感市第一,可谓成绩辉煌,但辉煌之下又潜藏着升学率下滑的隐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强大的动力。

第二,我市有些乡镇教育长期落后,学生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率不降反升,升学率年年摆尾,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只有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才有‚柳暗花明‛之景观。

第三,我市的人口市情,呈现出适龄入学儿童下降的趋势,生源越来越少,班额减少,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宽松的内部环境。

第四,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市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得到了大力改善和基本完备,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第五,我市课堂教学改革已有良好的开端,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撰写了现实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蓝本‛。去冬今春,城区的几所高中及部分中小学已大胆地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实验初中、德安初中、太白初中、职业高中、安陆二中、实验小学等。他们的改革实践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有了这样的‚近水楼台‛又何愁得不到理想之‚月‛。

第六,走出去的学习、观摩、考察,激发了我们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使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有了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去年下半年,我市组织(包括教育局领导、教研室教研人员和部分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团队先后分别赴江苏洋思、栟茶、海安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兖州一中,湖北荆州北门中学考察学习观摩取经。到荆州北门中学的团队是我市教育史上的最大考察团,一行45人。在此期间,我们听了山东兖州一中杜金山校长和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关于他们改革的经历和经验介绍,观摩了杜郎口两名教师的一堂语文课和一堂数学课,走进了北门中学初中、高中部真实的、原生态的‚三步六段‛模式的课堂。叫人耳目一新,心灵震撼。经典的报告,生动的观摩课,‚三步六段‛

的原生课堂犹如课堂改革的动员令,冲锋号。府城中心学校辅导员冯坤老师在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回来后,撰写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杜郎口‛》的感悟和思考课堂改革的文章,在全市引起了良好反响。所有这一切,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铺开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我们要抢抓机遇,向传统教学宣战,打破陈规,敢于改革,勇于改革,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效益好起来。

2、正确理解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其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用所学内容主动去实践的课堂。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其三是教学中要适时跟进、监测和反馈,以多

种方式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课改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变‚讲堂‛为‚学堂‛。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教师喋喋不休地满堂灌、单口相声式的独角戏是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剥夺。杜郎口中学正是瞅准了当前教育的软肋,下狠心拆讲台,运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自我展示等方式,以学生‚集体自学‛和学习‚成果展示‛取代了教师的‚一言堂‛,以学生的自主、互动学习改变了课堂的死板面孔,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厌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乐此不疲,正好契合了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课改就是就是变‚讲堂‛为‚学堂‛,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正确理解高效课堂,必须把握好六个基本要点:第一,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第二,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第三,高效课堂是开放的课堂,要解放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人人参与,个

个展示,让学生动态的、自主的、合作的、愉快的、有激情的学习。过去我们经常提到的开放式教育、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愉快教育、成功教育等等,其实都包含在高效课堂的理念之中。第四,学生投入多少决定课堂效益,课堂上学生有效投入学习的人数、时间、精力、情感、程度和收获越多,课堂效益越高。这些都是变数,都是可以追求最大值的。因此,高效课堂到底‚高效几何?‛是一个可以不断攀高的目标。比如,一个班40人,人人都在搞学习,这就是高效课堂,只有一部分人在搞学习,这就不是高效课堂。一个班只抓前三排学生,这也不是高效课堂。一节课45分钟,人人都把45分钟用满用足来搞学习,这就是高效课堂,有一部分人在一部分时间内没有搞学习,精力流失了,思想开了小差,这就不是高效课堂。10分钟能解决的问题却用了15分钟,这就不是高效课堂,一节课发挥最好可以解决10个问题却只解决了5个问题,这也不是高效课堂。第五,高效课堂的时间划分大致是10+30+5,即教师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不少于30分钟,当堂检测5分钟;基本课型有预习课、展示课、复习课;基本环节有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示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基本要求是‚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三学‛:学生肯学、想

学、会学。‚三条高压线‛:即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严禁老师与学生‚抢风头‛,必须当堂达标测评。第六,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首席‛和‚伙伴‛,要抓好导学案的编写与预习,抓好当堂达标测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有人说高效课堂就是老师不讲学生讲,教师轻松学生紧张,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只是要求教师少讲、精讲,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教师需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应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比如,杜郎口中学把黑板和讲台让给了学生,把学习的内容、目标、任务、问题都交给了学生,把讲解的时间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尽可能让学生预习、自学、互学、交流、展示,卸下了‚讲‛的负担,但教师在课外要做大量的准备,在课堂上要随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教师的负担并没有减轻,教师的讲解也非常精炼到位。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少了,学生探索的时间多了,且课外思考的空间扩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起来了,也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的问题。

3、课改名校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2010年中央教科所、中国教师报联合评选出了全国课改‚十大模式:一是杜郎口中学的‚10+35‛课堂模式;二是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三是潍坊昌乐二中的‚271‛

模式;四是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五是江苏常州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模式;六是江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模式;七是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模式;八是广东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九是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模式;十是河南西峡的‚三疑三探‛模式。这些模式的具体操作,在各种培训中都有专题讲解,在这里我就不逐一解说了。我想着重讲的是,这些课改名校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第一、对传统教育观念必须重新审视。一是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即生活。教育是育人、完善人、发展人、成就人。教育即师生关系,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二是什么是好教育?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学生最大的素质就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就是生存能力,学习能力才是终身素质。只有高效课堂才能培养出具有高效学习能力的人。三是什么是好课?课改是方法,更是思想。模式有‚型‛,模式有‚道‛。教无定法的前提是‚教学有法‛、‚贵在得法‛。因此要给高效课堂定‚标准‛,注重‚课堂标准‛建设,以学生的‚学‛评价老师的‚教‛,学生是老师的课堂‚评委‛。很多课改名校都是非常重视课堂评价的。比如,杜郎口中学视评价是武器,其教学管理的核心就是抓课堂评价,把课堂评价落实到了每一节课,从而推动了教师们的课

改实践。该校坚持做到了堂堂课按评课标准评分、堂堂课当堂检测,评课50分、检测50分,就这两招!这就是‚一人上课,多人监管。‛评课人、质量检测人、全体学生直接监管,还有值日校长、学科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不定性地随时转堂。‚课堂标准‛怎么定?我认为,评课主要是看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探究深度。‚好课‛的评价标准至少应具备两点:其一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不仅要看教师设计学生活动、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更要看学生是否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其二是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参与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思考习惯等,一句话,要把学生参与的活动量、人次和效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指标。四是什么是学习?兴趣是学习,学习是体验,创新是关健,内驱力(内因)是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尤其是好学生。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便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更谈不上提高和发展。人的知识、经验必须通过学习、亲自实践和思考才能获得。只有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开口、开心、开怀,学生就一定会开窍。教育不是强制、不能僵化,教学不是灌输、不能硬塞。学生学习的敌人就是依赖,教师教学的悲哀就是包办。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放手就

21

是教育。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无权鸠占鹊巢,要敢于‚放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摸爬滚打‛‚跑着‛走。

第二、构建高效课堂重在坚持。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课改名校所做到的,全是我们所想到的;我们所想到的,他们全都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等等这些,我们说了一千遍、一万遍,而他们却是做了一千遍、一万遍。可以说我们的很多理念和想法绝不落后于课改名校,甚至比他们还要先进、还要超前,但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理论上,停留在文件上,停留在方案上,没有落实到实际的课堂上,或只是‚一时热‛。很多事情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想到了,但没有做到,或者说很多人曾经做过,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态度和沉入课堂的落实,而最终不了了之。我们有很多课题研究开头轰轰烈烈,过程简简单单,结尾草草收兵,最后混了一张结题证书,便心满意足了。课改名校的课堂模式是从实践中探索的,却又契合了当代教育理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容易学习和借鉴。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一味地去学什么高深的理论,想到就去做,去做就做好,做好就坚持,不怕失败,不怕挑战,这是他们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因此,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两个关健词:一是落实,二是坚持。要再次强调‚力行‛,行动才是最好的研究。

22

第三、观念和态度决定一切。课改名校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所有课改没有不成功的,很多名校的课改成就了教师、发展了学校、形成了效应,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双向成长和幸福人生。客观条件差不是借口,相反正是求变的最好外因,落后才思变。 所以,我们要排除不想搞、不敢搞、不能搞的思想观念,要当推手,不当绊脚石。课改最难改变的是观念,解放思想比解放台湾还难。课改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胆略问题、领导班子问题,其次才是模式问题、操作问题。很多课改名校课改成功的根本,就在于培养了教师群体的课改精神!这是他们课改成功的法宝!这是我们‚不可复制的!‛。课改名校还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没有实践就没有认识,没有共识就没有成功。校本研训是从实践中产生认识,并形成共识的重要方式,是推进课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杜郎口中学的‚教师业务论坛‛和‚课堂驾校研训班‛是该校校本研训的一大特色,是教师们喜闻乐见、自主探索、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是该校推进课改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因此,我们必须抓好‚两个培训‛,即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做到‚两手都要硬‛,既抓教师的观念和态度转变,同时更要抓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风气的转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

23

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问题;要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不能总是学理论文章、搞空洞说教;要抓好学生团队精神、参与习惯、认真倾听习惯、质疑对抗习惯、组织纪律性的培养。

第四,“结合自身实际”最为重要。学情是基础。杜郎口课改,是以校为本、脚踏实地的探索过程。校长的主意不是进口的,而是从现实中摸索来的。他们的课改不是为了装门面、搞摆设,他们的每一步都迈得很艰难、很扎实,在内外条件均无优势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一条课改成功之路。我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在此,我着重强调几点:一是切忌‚盲人摸象‛,今天迷信这个理论,明天迷信那个理论。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各地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先进典型层出不穷,堪称百花齐放,实乃教育之幸事。这对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理论多了,模式多了,反而让我们眼花缭乱,甚至忘记了‚自身实际‛情况。二是要解决好学习借鉴的问题。先‚临帖‛后‚破贴‛,只有‚继承‛才会有‚生成‛和‚创新‛。学习和借鉴应从‚临帖‛开始。三是要理性学习和借

24

鉴。我认为,课改名校的课堂模式,大多具有‚扎根本土‛的特色,虽然可以复制,但必须从思想观念、硬件设施、管理体制、机构设臵、教师素质、学生习惯等各方面全方位革新,形成配套。如果只取其一个方面,如果仅从形式上照搬,恐怕不难,但这种徒有其表的引进,无异于‚摘花插瓶‛——采摘了一朵美丽的花朵,插在自己的花瓶里,但没有把根和土壤一起带回来。比如,杜郎口中学的课改成功,是建立在全体师生高度自发自觉、具备高尚的思想境界、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是建立在学校高度精细、勤奋务实、持之以恒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等等这些都是它成功的‚土壤‛,而杜郎口人的创新实干精神就是它课改成功的‚根‛。学习‚杜郎口‛需要‚土壤‛和‚根‛。没有这样的‚土壤‛和‚根‛,‚杜郎口鲜花‛只能是昙花一现。因此,学习借鉴课改名校的课堂模式不能简单地照搬其形式,最重要的是学其思想,学其精髓,创造性地学习借鉴,汲取适合于自己的精华部分,冷静地思考和反思,结合自身实际,遵循教育规律,在自己的‚土壤‛中扎下‚根‛,内化为‚己有‛,走出有自身特色的课改之路。

第五,课改必须有高度精细的内部管理作支撑。杜郎口中学的课堂管理实行校委会、学科组、年级组、班主任四级管理,四管齐下,直指课堂,相互捆绑,利益相生,他们对课堂的管理非常勤、非常细,天天反馈,周周评比,月月总

25

评,勤到每一天、每一节课,细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持之以恒,常年如一日,坚持落实到位。比如,每天开晨会、开午会,解剖、反馈前一天的课堂教学,而且点名道姓直指问题,‚毫不留情‛。堂堂课评分、堂堂课检测,每周‚亮晒‛教学反思。在高效课堂的管理方面,我着重强调三点:一是要注重课改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课改氛围。二是要抓好导学案和学生作业的管理。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要按照‚一课一案‛的要求,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编写好每一份导学案,并做到提前上交,先审批后上课,不审批不上课。导学案必须提前发给学生做好预习。三是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垂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要经常到教室听课,和学生们交流,倾听他们对学校的看法,带头上示范课,在听课中发现问题,在座谈中分析问题,在整改中解决问题。

4、我市课改试点学校的经验和困惑。

我们确定今年为‚课堂效益建设年‛,强力推进课堂模式改革,努力构建高效课堂。一是选派了大批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二是选定了一批试点学校,带头启动课堂模式改革。三是督导各学校坚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本研训。目前,第一批试点学校基本做到了以下五点:一是学生由过去插秧式的坐法变成了优差搭配、分小组围圈坐,便于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和相互监督。教室周边增加了黑板,便于学

26

生展示和讲解。同时加强了班级课改文化建设。二是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教师按照‚一课一案、师生共用‛的要求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实行‚提前上交、先审批、后使用‛的管理办法,上课按照预习、展示、复习三种课型来组织课堂教学,当堂检测,当堂评价,课堂开放,随时听课。三是改进课堂管理,建立以课堂评价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采取了领导干部蹲点包科的办法,着力推进‚有课必听、有课必评、堂堂课质检、堂堂课打分‛的课堂管理制度。四是学生作业尽量少用‚套餐式‛的现成试卷,做到堂堂课‚点菜下单‛。五是建立公开透明的教学反思制度,让反思成为教师们的职业习惯。

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一些试点学校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和困惑:一是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的理念有些误解,在观念上还持有等待观望的态度,对学生不敢放手、放心、放权。二是学生活动方式单一,大多数学校还是采取让学生多讲、多练的方式。三是有些学科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如英语口语、听力训练。四是课堂上似乎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不受干扰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生的思维活动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散状式、忽闪即过的状态,不利于优等生的拔高培养。五是课堂节奏难以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他的课

27

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要求学生马上回答,学生只好勉强应付。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时,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过于笼统、宽泛,学生不明白教师的意图。六是教学效果不能立竿见影,有些教师担心失败,开始打退堂鼓,又返回去走老路,课改有时出现反弹现象,而学校的说服力又不够,七是教学管理人员有限,行政人员各干其事,课堂管理的难度很大。八是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影响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争论、不议论、不评论、不自满的原则,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力争走出有自身特色的课改之路。

5、校长在构建高效课堂的作用。

校长决定学校的生存质量和发展方向。课改造就了名师,更造就了名校长。很多课改名校原来都是濒临倒闭,到了‚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危急关头‛,都是有一位校长力挽狂澜,背水一战,开始迈出改革的步伐,并且他们的每一步都迈得很艰难、很扎实,在内外条件均无优势的情况下,硬是走出了一条课改成功之路。如杜郎口中学的校长崔其

28

升,当初就是面临‚双撤‛(撤校撤职)各种压力,硬是挺了下来,带领学校走出了困境。课改之初,他本人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一听就是一整天,从第一节听到最后一节,一年听了一千多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因学校而存在,学校因校长而发展。如果能从校长推想学校,同理,通常情况下,从学校也能推想校长。很多课改名校的变化印证了这一论断,很多课改名校校长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位优秀的校长不仅是一位有能力、有魄力的管理者,更是一位有思想、有头脑的设计师。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他的远见卓识和坚忍不拔、敢于创新、永不言败的精神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代校长不仅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要有创新的意识、改革的勇气和务实的精神,更要有改变学校落后现状,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去开创学校美好的未来的胆略和气魄。

校长应该做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跑者。第一,做领跑者,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课改是个新生事物,要想使课堂教学改革能够深入实施,作为学校的校长,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就必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敢为人先,就必须具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必须具有敢于承担责任的

29

勇气,必须担当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跑者,只有这样,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深入实施。

第二,做领跑者,要有扎实过硬的素质。领跑要有实力,校长要想做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跑者,必须具有扎实过硬的素质和本领。作为校长不仅要精通管理,还要精通教学;不仅要精通教学理论,还要精通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校长才能真正成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领跑者。

第三,做领跑者,要有甘为人梯的牺牲精神。领跑是长跑比赛中的一种战术,一种策略。所以,校长作为课改的领跑者要有甘为人梯的牺牲精神,要为教师成长搭台。这样学校就会好戏连台!教师就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我们一再提倡校长要带头代主课、上观摩课。在开学之前搞好领导班子的培训,让班子成员‚清心、正气、洗脑‛。开学后能给全体教师上观摩课,以此来全面带动整个校园的课堂教学改革。

各位校长要深刻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即‚不改革的学校就改换校长,改革推不动的学校就动校长‛这也是我们市教育局对课改的决心和口号。

三、把握教育常规工作重点,全力推进教育持续发展 市教育局《2010教育工作要点》,对我市中小学的常规管理做了全面部署,各学校也正在实施之中,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常抓不懈。这里就几个重点问题加以强调。

30

一是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力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教育权利要平等。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即教育过程平等。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教育结果公平。

我们将继续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争取进入全省第二批改革实验区。坚持建设资金统筹使用原则,结合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和教育装备标准化学校建设。积极实施校园‚三新一亮‛(新讲台、新黑板、新桌椅、班班亮)工程。要明确建设重点,今年要完成12所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重点是功能室、教学用房的改造升级及课桌椅等设施更新。要坚持‚依规建设‛,严格按照已经审定的规划图纸立项建设,禁止在规划外立项,禁止变更规划设计。要鼓励自主建设,今年启动的校园‚三新一亮‛工程,是今后几年学校配套建设的重点,除市教育局通过项目资金予以保证外,有条件的学校要自主投入资金进行补充,对于工作积极效果明显的乡镇、学校,市教育局将在资金上适当奖励,在标准化学校建设立项时予以优先。装备标准化学校建设我们下发了工作方案,召开了现场会,各校长要按照工作部署加快行动;关于标准化学校建设,招标工作已全部完毕,各地各学校要加快工作进度,确保今年 31

建设目标和任务。所涉及的学校要实现目标,年终市教育局将组织专班进行逐一检查验收。

在以建设促均衡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管理促均衡。从2010年起,我们将对全市中小学年度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先进学校予以奖励。同时,进一步扩大学校对口援助范围,对对口支援学校捆绑考核,推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互动交流,共同提高。要在继续在探索城区义务教育集群化发展基础上,在师资条件薄弱的乡镇,推行‚一校制‛管理模式试点,探索乡镇内校长互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管理一体的管理办法,加强以乡镇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推动区域内课程、设施、资料、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解决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学点管理薄弱的问题。

就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我强调几点:

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力度。对于标准化学校建设,要重点加大各项目工程的统筹,使各类项目工程都服从并服务于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对薄弱学校基建项目的投入,努力解决城区和农村薄弱学校建设、校舍改造和布局调整等,使一些薄弱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设备等教学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装备标准化学校建设,已确定的资金统筹政策要得到坚持,各地各学校还要因地制宜地加强自身统筹,积极开展教育装备和学校配套设施的自主建设。

32

二要加大扶困助学力度。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各学校要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要管好用好。对于政策性的扶困助学资金更要用好,以促进教育结果的公平

三要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我们制定了安教[2009]2号文件规范教师队伍管理,有力激发了教师队伍创造活力。下一阶段,市教育局将实行城区和农村教师编制总量控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城区教师送课下乡;城区骨干教师轮流支农;校级后备干部实行挂职锻炼;竭力组织好各级组织的各类教师培训,以此夯实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

四要加大体制改革力度。用‚对口支援,捆绑考核‛、‚一校制‛管理模式和‚校校联办‛试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进一步扩大学校对口援助范围,对对口支援学校实行捆绑考核,推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在办学条件和师资相对薄弱学校和乡镇推行‚一校制‛管理模式试点,我们在城区已将儒学小学纳入市实验小学,改为市实验小学儒学校区,实行‚一校制‛管理模式。我们还将探索乡镇内校长互动,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管理一体的管理办法加强以乡镇为单位的教科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推动区域内课程、设施、资料、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解决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学点管理薄弱的问题;积极开展 ‚校校联办‛试点。遵循‚统一管理、相对独立、资源共享,各具特色‛的办学机制,坚持以‚学校现行体制不变,学校现有名

33

称不变,学校法人代表不变,学校拨款机制不变‛为前提,做到两校教师资源统一配臵,两校教育教学管理统一模式,两校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统一进行,两校教学质量评价统一标准。可见,两校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着眼于打破学校之间的封闭状态,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臵,在师资、干部的交流中,实现学校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最终实现两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联合办学能更有效地促进一般学校的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效益。

五要加大督导工作力度。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完善教育督导制度,以学校质量发展、高效课堂构建、常规管理落实和教育经费保障为主要内容,开展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积极深化评价机制改革,构建教学质量监测网络,建立基础教育质量跟踪、监测、督导机制,加强学科质量监测、分析工作,及时指导、调控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推行发展性评价,构建学校依法自主发展机制,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整体提高,促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着力开展养成教育。市教育局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摆在了2010年德育工作最突出的位臵,其意义是不言而喻。上半年这项工作的实施成效显著,试点学校已编发‚养成教育简报‛五期,并安陆教育信息网上进行了发布,已成 34

为我市德育的有效资源。这里对于这项工作的后期开展我提出如下要求:

第一,希望各地各学校予以高度重视,认真按照我市2010年教育工作要点和市教育局领导重要讲话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学校养成教育的开展必须是教职员工全员的参与,全过程的示范,全方位的渗透。试点学校要接受市教育局的检查验收。

第二,扎扎实实开展养成教育,要把握内容全面开展养成教育,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品行习惯四大方面开展养成教育;要把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成教育;要把握方法艺术性地开展养成教育;要把握重点反复性地开展养成教育。

第三,今年秋季,我们将召开全市 ‚养成教育推进会‛,全市各学校,尤其是试点学校要切实抓好开展养成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争取将自己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会后,我们养成教育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展开。各校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做好开展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大力宣传,全面动员,强化管理,稳步推进。

三是切实做好绩效工资的管理与发放工作。我市中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与2009年开始启动。绩效工资发放政策向

35

农村教师倾斜,即农村教师每人每月多发80元。以此来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和鼓励优秀教师走进一般的农村学校,从而实现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的均衡;鼓励领导岗位的优秀人才扎根农村学校,即发放中学校长每人每月300元,小学校长每人每月240元作为岗位津贴。实现责、权、利对称管理原则。教师的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管理,即70%的部分作为基础性工资,30%的部分作为奖励性工资并与教师的工作实绩挂钩,实行年度考核,按考核的实际情况发放,从而打破了‚大锅饭‛,克服了平均主义,激发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了绩效工资应有的作用。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市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好办法,我们要继续坚持。同时,我们还要在此基础上进步完善,最终的结果是让城乡教师满意,学校领导与教职员工相互信任;极大地调动全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和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四是扎实做好安全工作。上半年,以全国综治维稳工作会议为契机,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制订下发《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集中整治方案》,成立了由教育、公安、文化、交通等部门牵头的六大工作专班,全面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16处,整治取缔了非法营业的网吧5家,拆除无证摊

36

点12处,关闭校园附近‚晃晃馆‛11家,收容精神失常人员8名,同时争取专项资金250万元,为全市89所学校配备校园监控设备100套,聘请专职保安人员100名,学生上学放学重点时段有警车、有警察、有警灯,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有了明显好转。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全面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学校安全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是生命线、安全是保障线‛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以校舍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师生人身安全、学生活动安全为主要内容,全面加强安全教育,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普遍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防范和应对能力,保障师生安全,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志们,振兴安陆教育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安陆教育未来的发展就要靠我们这些领军人物来谋划,更要靠我们带领全体教育工作者去付出艰辛的努力。我相信,有各位校长充分发挥校长管理智慧,率领全体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智慧,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安陆教育将是‚百花齐放‛,课堂改革将会呈现‚百舸争流‛,教育质量将会迎来‚百尺竿头‛!

安陆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37

谢谢大家。

38

第12篇: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东观初中是一所六轨制的乡镇所在地的中学,共1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8人,教职工74人,50岁以上教师22人, 40岁-50岁教师20人,,40岁以下教师32人,。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22人, 65名教师达本科学历,占教师总数的89%,市教学能手3人,县教学能手13人。学校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12744.3+285.75=13030.03多平米。学校有图书室一个,藏书2万7千余册,物理实验室三个,化学实验室两个,生物实验室两个,理化生、数学、地理、美术、劳动技术、体育实验器材室各一个,实验器材按国家Ⅰ类标准配备,有单独的音、美、劳专用教室,微机室两个,各年级配备了多媒体,学校的各个功能室得到合理的运用,充分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还拥有一个200米跑道的6000平米的体育场,各项硬件设施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要求。

一、明确职责 强化教学管理体系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祁县中小学均衡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梳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现状,整合学校已有各项制度规范,全面修订文本,细化规范流程操作,在工作上确立了“校长抓总,副校长抓线,主任抓块,条块结合,指挥畅通”的管理思路,推行部门分层管理制度,组织各职能部梳理已有的管理制度文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册,进一步明晰各职能部门关系,加强各部门联系;简化管理程序,明确操作流程,加强团队合作追求,力求学校管理简明、实用和高效。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校长领导,分口管理,年级包干”的层级管理体系。

二、推进课改 建立高效课堂

我校在研究实践各地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多方论证,在七八年级推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四六”课堂模式。“四”是指一堂课的教学活动由四个模块组成,

1、自主学习

2、交流解惑

3、引导达标

4、总结拓展。每个模块都有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体现四个理念:即生本理念(以学定教);合作理念(交流分享);自主理念(独立建构);有效理念(参与发展)。“六”是指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把一堂课按照六环节来开展教学活动,确保四个模块内容的达成,如数学课课堂六环节:

1、自主学习---问题化

2、释疑导讲---探究化

3、尝试训练---应用化

4、梳理小结---整合化

5、达标检验---高效化

6、变式拓展---动态化。为保证“四六”课堂模式的正常运行,学校采取了两步走的措施:

1、推行集体备课,做到博采众长,合作双赢,规范“四六”课堂模式

学校以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组为单位,采用“教师自备—集体议课—反复修改”的集体备课教研模式。要求做到: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主备人,定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目标,统一评价和测试)。搞好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优化两法(教法,学法),精选两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凸显模式。集体备课时同学科组教师畅所欲言,深度研讨,最终形成融集体智慧又富个性特色的教学案例,真正实现了同科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2、开展观课议课 体现全员参与,名师引领,落实“四六”课堂模式

学校本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观课、议课活动,活动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参与课,教导处统一组织安排,按照讲—说—评的形式,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参与课改年级学科必须体现“四六”模式要求.学校有37名青年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有500余人次参与听评课。经过全体教师的展示、研讨、反思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第二层面示范课,在普听课的基础上,每个学科组选出1--3名优胜教师予以奖励,并在全校上示范课。观课、议课活动的开展,让教师基本掌握了“四六”课堂模式的内涵。“四六”教学模式也逐渐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重抓质量 立足过程管理

在教学管理的措施上,积极开展学校常规管理创新活动。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每学期教导处组织织两次常规检查。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管理制度,考后组织老师分析总结,寻找差距和不足,使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大为增强。

在毕业班工作中,我们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多次召开学校领导会议、初三教师会议,确立毕业班总体奋斗目标,然后层层分解目标,落实各班级的奋斗目标。使老师、学生、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学校又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目前,在全校上下形成了既给毕业班加压、又为毕业班鼓劲、为毕业班服务的良好氛围。对毕业班的特殊情况,我们教育学生从增强自身信心入手,对学生多进行赏识教育,对学生的评价突破了学习结果评价单一的方法,多角度地评价学生,诸如:名次奖、优秀奖、突出奖、进步奖等,每次被表扬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0%,学校还在特定时期召开各种动员大会,像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中考五十天签名仪式、感恩父母报告会,颁发喜报。用各种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要求教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个性差异,分层教学,让每位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毕业班学生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躁、悲观、自负等不良心态,我们提醒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心灵疏导工作,发现不良苗头,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建立毕业班家校联谊制度,分期分批召开不同层面学生家长会,做到家校密切配合,共谋发展。

班级管理中积极提倡班主任蹲守制,推行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了班级管理。

四、增加投入,提升教师素养

为了让每一位教师成长在学校,成功在讲台,成才在岗位,我校实施了教师学习提高的五个一工程:给每位教师订阅一种教学报刊杂志,每学期阅读一部教育教学的专著,每月交流一次学习的心得体会,每单元写一篇教学导学案及教学反思,每人学校给购置一套教学的辅助用书。总之,投资教学,就是投资质量,投资学习,便是投资提升。

加强新教师的培训管理,新教师一上岗,签订三年的师徒协议。请校内外的名师专家做讲座,建立新教师培训档案。

五、家校配合 拓宽管理渠道

学校充分认识到家校密切配合,共同管理的重要性。七年级新生入学第一天,精心准备,以班为单位召开了家长会选举产生班级家委会,成立年级家委会,增补校级家委会,扎实有效开展家长住校办公制度。把学校的管理理念及升入初中后对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灌输给每位家长。暑假一开始,召开九年级家长中考动员会。开学后,以班为单位召开八年级家长会。每次考后,以班组织不同层面学生家长会。家长会的召开,加深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管理的质量。

打造高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2017.9

第13篇:聚焦有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聚焦有效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董庄小学教学研讨周活动简报

为了加强教学交流,促进教学研讨,使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

共同提高,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本着“打造有效课堂,通过教学质量”这一理念,按照区教体局有关课堂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的有关要求,董庄小学举行了为期一周(3月18~22日)的教学研讨周活动。通过教研周的形式,以展示课为载体,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实际问题。

3月20日下午,魏都区教研室教研员到我校对课堂教学及开展小专题活动进行指导。语文、数学老师们分别组成研究团队,以日常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练结合的有效性”的主题,由康亚宇、管增两位语文教师执教了六年级《一夜的工作》、一年级《两只鸟蛋》这两节课。数学教师吴小明、李莹歌执教了一年级《分类与整理》和三年级《年月日》最后,语文、数学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中学练结合的有效性”分别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阐述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大家畅所欲言,不同视角所折射的不同教学理念发生了碰撞,灵感的火花不时迸现。同时,教研员们精彩的课堂教学点评把这项活动推向高潮。通过研讨,大家对教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好学与练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14篇:浅议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浅议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行业院校应从服务行业需求角度调整课程结构、授课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文章通过毕业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调研,认为应该采取基于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参与,以期提高H系的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全面参与

只有对教学目标准确的定位,并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才能使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更清晰。某学院H系通过对毕业生的相关调查,认为高等教育应以结果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中心,从服务行业需求角度来调整课程结构、授课内容及教学模式

等,以提升学生质量更好地回应行业的需求。

一、H系毕业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调查意见

为了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需求的紧密衔接,H系对毕业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包括评价人才培养的方式、课程设置和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支持服务和教学效果等。问卷调查反映出H系毕业生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意见如下:

(一)教学态度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有80.85%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负责,要求严格;有12.77%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比较负责,较能严格要求;但仍有6.38%的学生认为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某些学科的教学有时马虎,要求不严。

(二)教学方法及教学素质

1.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方式有特色

65.37%的毕业生认为我系专业课教师教学灵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有近26.54%的学生认为我系专业课教师教学比较灵活,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有10.09%的人认为有些学科教师的教学内容存在陈旧的缺点,部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没有引进先进的观点和理念进入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呆板,较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数据表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如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较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从教师身上学到许多课程之外的学识

数据表明,教师在授课时严谨治学,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言传身教,让学生学习到更多课程之外的学识。有近90.43%的学生认为:教师对学生知识面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未来新的工作环境中适应的情况。

3.教学素质

教学素质主要体现在语言表达、板书书写和课件运用上。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够做到对教学内容表达准确,清晰逻辑性强,态度亲切自然,而且形象生动,富有科学性。但有达25.53%的学生反映教师对课件比较陌生,板书欠工整(或基本不板书),缺乏计划,过于随意。

(三)教学组织安排

在教学组织安排方面,有78.79%的在校毕业生认为教师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奖有练,教学内容组织严密;有20.21%的学生认为教师较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比较清晰,重点较为突出;5.32%的学生反映,部分学科的教师知识主线往往不清楚,重点不突出。数据充分表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更加注重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熟悉程度。

(四)教学效果

在校毕业生中,73.40%的学生表示:教师的授课内容听得懂,新知识的巩固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对相应学科有启发,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有20.2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内容听得懂,新知识的巩固率得到了提高,但不明显,有启发,对自主学习有帮助,但却得不到提高;其余部分同学感到教师的授课内容多数能听的懂,但新知识巩固率只达到了50%,少有启发。调查结果显示,从近年评教结果来看,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在不断提高,说明H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效果作为自觉追求的目标。

(五)思想教育及辅导情况

毕业生中,85.11%的学生对教师与学生沟通方面表示非常满意,他们认为H系教师真正的做到了关心学生思想,能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大部分教师注重与学生沟通的时间及频率,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定期辅导。

(六)作业处理情况

74.47%的学生认为批改认真、及时;17.02%认为批改较认真,比较及时;8.51%认为教师批改作业不认真,而且存在拖拉现象。根据问卷所反映的情况看,大部分教师重视学生作业的反馈信息,但仍有少部分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存在失误或缺少分析。

二、H系教学质量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H系在教学管理、考风考纪方面比较规范,不乏创新与优秀之处,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教学方面的意见

1.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学生纸上谈兵,说什么似乎都会,而在??践中,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纯理论讲授占大多数,很难与实践结合,纯理论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所学的很多知识或是理论是过时的甚至是要淘汰的内容,不能跟上学科的发展,未能及时反映相关产业、领域的新发展和新要求。

2.教学理念、方式陈旧

看重向学生灌输某门学科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诲式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另外合(大)班教学也促使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更加突出。

3.教师与学生交流少

老师和学生只在课堂上有交流,下课大家就各忙各的,很少见到老师,不利于老师对学生的课外辅导。

4.课程设置上应用课程少、理论重复多

主要是说教色彩浓、与实际脱节的课程、空讲理论不解决具体问题的课程太多,而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敏锐思维能力、提高人际沟通和实务操作能力的课程太少,另外专业课程设置上,内容重复多。

(二)管理方面的意见

1.考核方式单一

考试课程只要记忆好,按照老师划得重点背书就可过关,甚至得高分,这样的高分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跟创新能力、素质的高低没有多大关系。

2.网络建设落后

每到选课时候,教务系统拥挤导致无法使用,影响同学们选课。

3.忽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大学课堂上除了《思修》,再无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果辅导员再没有有效沟通,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危机,很难借助外部力量解决。

4.自习室少

用来做固定自习的教室太少,占座位成一大难题,尤其在期末考试期间尤其突出。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进,希望对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所帮助。

三、H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遵循着学生学习、思维的一般规律,应采取基于学生全面参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具体包括让学生了解学科的课程

体系设计、在乐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后实践设计,使学生从课前准备、课中学习到课后复习巩固、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参与。

(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以“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新的教学理念为主导,将因材施教与强化素质相结合,将知识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它是发展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环节。在课程改革中,要贯彻“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教育部精神,有许多模式可以选择。可以探索优秀人才课程改革培养模式,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人手,注重知识的交叉复合,建立了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自主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还可以探索应用人才课程改革培养模式,要针对职业(行业)需求,进行改革,优化专业的结构,提升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教学内容强调创新性、前沿性和实用性

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材之中,使学生及时把握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前沿。学生是我们教学对象,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专业、水平、程度和兴趣、爱好,才能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深度和难度。其次要和学生专门交流。交流目的既为了消除学生对老师的隔阂,又为了双方取得共识,使学生尽早进入全面参与教学的学习状态。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我们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做到:反映课程前沿的思想、理论;反映最新的学科实践;以教材为基础增添必读书目,扩大学生知识面;为了实现全面参与、实践的提高,在课前要根据课程需要布置学生有针对地阅读和实践。

(三)强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理论的讲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课堂上采用问答、讨论、辩论、游戏等多种形式;充分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如挂图、实物、视频、录像等,使学科理论的讲授既重?c突出,又通俗易懂、新颖有趣。具体来说,第一,可以采用类比和联想形式;第二,可以采用学练知结合形式。如在讲解了授权后,可以用幻灯片播放出一道题目;第三,可以采用经验法。可以要求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他们的想(看)法;第四,可以采用游戏方法。学生参与相关课程的游戏教学,会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波,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实现教学方式的改革,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观摩活动,第一,讲“示范课”或“研究课\"。抽有经验的教师讲示范课或研究课,让听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体会,进行探讨交流。第二,评选“优质课”。开展课堂教学比赛,人人上台献课。最后评出优质课,并给予奖励。第三,“同课异上”进行效果比较研究。确定研究的内容后,教师先各自钻研教材内容,设计出教学方案,再抽教师讲课,然后评议探讨。第四,专题研究经验交流。每学期组织教师定时或不定时的进行教学专题研究的经验交流。第五,录制本课的教学光碟。这样不仅可作为今后研究的视频资料,而且可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与学两要素中,教师要提升自己的实践与应用能力,才能切实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效果与素质。所以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借助挂职锻炼、产学研等方式参与社会服务,加强自身应用型研究意识与能力。

(五)管理上应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做好教学改革的保障工作

1.以研促教

以研促教不仅仅是指加强教师科研实力,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包括大力提倡、鼓励学生科研、参与教师科研项目,通过参与活动,或教师的直接指点、或观察教师的科研工作,学习教师科学研究的方法,知识的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快成熟和成长。

2.注重教学意见的反馈与监督

应该建立教学信息沟通制度:平时有听课小组随时听课、期中有学生教学座谈会制度、期末学生评教制度;建立教学团队定期交流、学习制度;建立任课老师定期交流、学习制度,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双向交流方式,及时了解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的内容、方法与手段、队伍与管理、模式等还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与突破,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我们应该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内容应包括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与素质的基础实践;二是以职业训练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实践;三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实践,加大见习和实习力度,“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乃至“第三课堂”相互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本科教育的整个进程,通过实践基地建设来构建学校与政府、社会、企业互动合作的桥梁。

4.考评方式的改革,采用360度成绩评估模式

360度成绩考核是指通过不同的考核者(教师、同学、自己等)从不同的角度(参与讨论、撰写论文、作业)来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准确地评估学生的成绩,它破除传统教学只用考试分数对学生学业作出评判,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和潜在能力的评价的缺陷。由各任课老师做好本班学生日常学习的考核量化工作,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第15篇: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

“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姜堰区蒋垛中心小学

以姜堰区教育局教研部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中心,积极探索充满激情、注重实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师有魅力、教学有激情、课堂有活力”的总体要求,营造“教”与“学”的良好氛围。根据我校实际特制订蒋垛中心小学“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理念,以课堂为载体,着力通过师生关系的重建,来探索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激发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为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我校素质教育的新突破奠定基础。

二、目标要求

通过“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的开展,提升我校全体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意识,激励教师进行“激情教学”模式探索,创设浓郁的、积极的“激情教学”氛围,让学生思维活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愉悦的学习中,从而形成“人人激情、课课高效、善教乐学”的新局面。

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用师爱唤起教学激情。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职业幸福感,热爱学生,热爱教学,以满腔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用高度的责任感唤起教学激情。

2.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用制度塑造激情教学。认真学习《姜堰区课堂教学评价十条标准》和《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根据十点基本要求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善于反思,不断改进,以快速有效的实际行动塑造激情课堂。

3.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用厚识、博学感染激情教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强化知识储备与专业能力。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备课,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用翔实丰厚的才华和恰到好处的教学机智感染激情课堂。

4.积极改革教学模式,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落实激情教学。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以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探索富有情趣和实效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落实激情课堂。

三、实施步骤

蒋垛中心小学“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从2014年10月开始,到2015年6月阶段性总结。分四个阶段进行。各阶段工作如下: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阶段(2014年10月13日至10月24日)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激情教学的主旨,把握激情教学的内涵。(责任人:孟运津、刘晓东、刘兴武、夏丽)

2.制订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计划(责任人:孟运津、刘晓东、刘兴武)

3.针对课堂教学现状,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并针对要求重新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

4.召开部分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教师座谈会,对“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责任人:陈春生、刘兴武)

5.学习贯彻“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并展开交流讨论反思活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夏丽)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4年11月3日-2015年1月30日) 1.召开蒋垛中心小学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活动启动仪式。(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2.各学科组围绕“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题拟定本学科科研课题,成立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各学科组)

3.各学科各年级落实有效集体备课制度,出台“蒋垛中心小学备课基本要求”,让有效备课为激情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4.结合《姜堰区课堂教学评价十条标准》,制定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监控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听课评课制度,为激情课堂的落实提供有力保障。(责任人:陈春生、刘兴武、黄宏宝、夏丽)

5.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开展“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通过此项活动开展带动全体教师参与激情课堂的积极性,并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责任人:各学科组、教研组)

6.全体教师实践激情教学。全校每一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照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挖掘自己课堂教学中最亮的一点,采用一点穷追式的方法,节节追踪,不断反思,做深做透,力争在课堂教学中自我突破。(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及全体教师)

7.开展“激情教学、活力课堂”教研周活动,并开展“一课多磨”、“一课多轮”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责任人:刘晓东、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8.开展“打造活力课堂 争做魅力教师”演讲比赛活动。(负责人:刘兴武)

第三阶段:反思提升阶段(2015年6月)

1.针对激情教学内涵以及“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梳理教师课堂教学存在问题。(责任人:张桂凤、刘兴武、孟咸兵、黄宏宝、夏丽、孟咸生)

2.通过开展“一课多磨”、“一课多轮”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采取“一点穷追”的研究方式,研究具有推广价值的常见课型教学模式。(责任人: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3.教导处、学科组、教研组对教师激情教学典型做法进行改进、提升、总结,与学科教师共同探索本学科优秀教学模式。(责任人:刘兴武、夏丽、各学科组、教研组)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阶段(2015年7月)

1.各课题组总结本课题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责任人:刘晓东 刘兴武各课题组)

2.结合本校实际,各学科组围绕“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开展各学科优秀课例评比活动。

3.开展蒋垛中心小学 “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为主题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形成论文集。(责任人:刘小东、刘兴武、夏丽)

4.结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评选产生蒋垛中心小学活力课堂教学十佳能手。(责任人:陈春生、各学科组)

四、实施办法

1.各学科组、教研组要加强“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广泛宣传和组织领导。

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领会并出台学科组、教研组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计划。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科组与学科组、教研组与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建立有利于实施激情教学的课堂环境。“活力课堂”简单说就是“自主课堂”,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课堂。所以教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以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来创建“激情教学”的课堂环境,将课堂变成一个温暖的,师生、生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一是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给每一个学生以信任,关爱每一个学生;营造心理上的安全氛围,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精心设计导学单,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内容;采用有意义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之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用恰当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对学习保持高涨的情绪。三是教师要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习过程上,而不是放在学习结果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给学生解决问题寻找答案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间相互问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和同伴的表现做出评判。

3.采取重点打造,个性发展的工作机制。各学科组、教研组在实施“打造活力课堂 提升教学质量”的活动计划时,要让全体教师参与进来,将学校的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每个教师要围绕小目标制定自己的教学方案。每天做好一点,每天反思一点,每天提高一点。各教研组要善于发现典型,提供指导和理论支撑,通过专家引领,形成模式。教学模式的探索要有一个从统一到个性化的过程。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各有特点,要指导教师研究基于年级和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提炼基于本班学生实际的自主学习模式。

附件: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试行)

附件:

蒋垛中心小学课堂教学十点基本要求(试行)

1.精神饱满进课堂。教师要在上课1分钟前,进教室候课;以愉悦的心情、饱满的情绪、得体的仪表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开始上课。

2.尊重学生促和谐。课堂上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学生充分的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允许学生犯错误,耐心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讲授时间严控制。一般情况下教师讲授时间累计不超过20分钟,大部分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老师少讲或不讲,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讨论、去练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4.课堂提问精设计。每节课至少设计一至两个有价值的、开放性的、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减少机械性的无效提问;教给学生质疑方法,鼓励学生质疑,点拨学生困惑点,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5.面向全体重差异。恰当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突出教学重难点,激发兴趣。每节课学生发言人数不少于全班人数的1/2,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机会,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6.自主合作求实效。每节课至少有一次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激情互动,共享学习幸福。

7.偶发事件巧处理。课堂上处理偶发事件一般不超过30秒,以保证正常教学时间和教学秩序;运用恰当手段将偶发事件巧妙转化为教育教学契机。

8.课堂评价多激励。课堂上要多表扬、少批评,体现人文关怀,不讽刺挖苦学生;课堂即时评价要具体,有针对性;提倡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有效。

9.学习效果勤反馈。每节课至少留有3分钟进行口头或书面反馈学习效果,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情况分层布置作业,适当控制作业量,批改学生作业要认真,具有诊断、改进功能。

10.按时下课不拖堂。无论何种类型的课,下课铃一响立即下课,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

第16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赴沁阳永威中学考察调研报告

初夏的五月,花簇树绿。17日教体局马局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自带队,我们一行12人带着疑问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到永威中学观摩学习。三天的封闭学习、与师生的座谈和自己所见所闻及拜读了蔡林森校长的《教学革命》一书后,真正感受到永威中学名不虚传,尤其是蔡林森校长提出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永威中学教改的成功经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后教”的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2)明确教的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学生教的“不对”的地方,教师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帮助补充。(3)明确教的要求。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1 所谓\"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作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是高强度的综合训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本质可以这样归纳:⑴是一种教师指导下的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⑵是一种班级授课制下的既集体学习又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⑶是一种代表最广大学生利益的大众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

永威中学课堂教学的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是“引桥\"、\"路标\",其作用不可忽视。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环节

(一)“先学”、“后教”五环节: (1)、提示课堂教学目标(约1分钟)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操作:投影) (2)、指导学生自学(约2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该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操作:投影)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约5-8分钟)

操作: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挖掘其潜能。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约5-8分钟)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是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5)、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约8-10分钟)

2 操作:学生观察板演,与自己的比较、找错;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引导讨论,说出错因及更正的道理;指导学生归纳,形成规律。

目的:凡学生能解决的让其自己解决,真正找出那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知识点,通过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堂训练的特点(不少于15分钟)

操作:以课本后的作业和老师精心选编的作业内容为主,以考试试卷的形式检测,以学生独立完成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自我批改、学生相互批改、师生交流批改为评阅手段,达到当堂学习当堂清的效果。(具体策略见后面“训练策略”)

目的:通过课堂作业的完成,检测每位学生是否真正学懂弄通知识,是否巩固了所学知识,是否能够运用知识,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以利于教师二次备课,以利于学生进入新的知识环节。

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优点

1、优化课前的准备,奠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永威中学的课前的准备主要体现在学生的预习和教师的备课上。学生要主动进行“三级预习”,并作适当扩展。其中自初一学年的寒假起,可在假期作业中适当精简针对上学期的巩固性作业,而增设简单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假期主动抽出时间预习下学期各文化学科的教材,如粗读新学期的语文课本、查字典克服生字词障碍,并模仿例题做简单的习题,以使学生对下学期的教材有大致了解,此所谓“大预习”或学期前预习;学期中的双休日,也要求学生预习下周教材的内容,初步找出疑难问题,此所谓“中预习”或周前预习;平时则要求学生在晚间用一定时间预习次日要学习的内容,此所谓“小预习”或日前预习。教师要认真做好“三级备课”,使每一节课都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开展。首先要钻研大纲,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教导处在每学期初要组织教师系统地研究和总体把握大纲要求与教材内容,合理确定每学期所要达到的教学总目标,并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和学习状况,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其次是确定阶段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要考虑后进生和中等生的现实基础与实际接受能力,严格控制教学内容,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随意降低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考虑适度拓宽,发挥其特长。再次是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学校要在每周初安 3 排时间,分年级组织执教同类课程的教师,根据对教学的进度与得失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在掌握有关大纲、教材或活动课程纲要精神的基础上,共同研究下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2、优化课内的时间管理,提高课时效率和效益。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由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时间宜在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的时间用于迅速简明地提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等,必要时还应在课堂开始时迅速扼要地指明上一堂课学生作业中存在倾向性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为学生过渡到学习新课扫除障碍。教师要善于精讲,以“学”定“教”,讲在点子上,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使“课时”不要成为“教时”,而是“学时”。另外,教师要充分和适宜地运用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3、优化课内的导学,促进学生有效地自学和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着眼,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如具体的看书范围、思考内容或实验内容,要用多少时间,要达到什么目标,自学后教师如何检测等等。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怎么看书,怎么练习,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思考必须是独立进行等等,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学生自学时教师勤于巡视、指导和鼓励。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分清性质,梳理归类,做好第二次备课。

4、优化课内的解惑,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排难。以学定教,教学生不会的。对于只有部分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更正、评点。对于没有学生能够解答的问题,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进行精当的讲解。可以用讨论和典型启发的方式进行讲解。在解惑结束后,一定要用简明的语言进行当堂小结。

5、优化课内的训练,促进学生有效地巩固和应用。当堂训练的目标是努力化知识为能力,当堂训练的时间应保证,一般每节课当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当堂训练的内容应具有针对必性、量力性和典型性。一是针对性原则,即 4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习题,一般可分为必做题和先做题,其中必做题面向所有的学生,选做题则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做。二是量力性原则,即作业内容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度要适度,既不拔高,又不过于简单,而且作业题的数量要适度,以学生经过努力在15分钟之内能完成为限。三是典型性原则,要精心选择供训练用的作业,可设计为一点多题以强化巩固,或一题多点以系统巩固,或一题多解以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当堂训练应该像考试一样,做到独立和按时,教师不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善于独立思考、快速高效地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准确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预习新课创造条件。

6、优化课后的增效,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永威中学十分重视课后辅导,实行教学目标“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杜绝加班加点行为。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别性问题,及时主动地予以课后辅导,包括“补差”和“培优”。明确规定了时间、对象、方法和要求,并有专门记载,列为教师考核内容。

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评价方式

永威中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的评课标准也进行了改革,不仅评价教师的教,更注重评价学生学的效果;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更注重阶段性评价,实现了评价标准的三个“转向”。

1、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单一”的评价认知多少,转向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了多少(学生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等培养得怎么样),通过评价这一手段,促进教师认真确定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等)转向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自学的情绪,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自学的效果如何。即使对教师的“教”,也要通过教师指导后,学生是否紧张地学习、效果怎样来评价。这样,评价主体由“重教”转向“重学”,促使教师把备课、讲课的功夫花到引导学生学习这方面来, 5 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爱学、乐学、会学,能力不断增强。

3、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堂上能最有效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就是好课,相反教师讲得再好,形式再美也不应算是好课。这样,教师备课、讲课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杜绝形式主义、花架子。

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运用的条件

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为此永威中学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确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施:

1、坚决执行教育法规,排除各种干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特别要求节假日不补课、不延长学生在校时间、不加班加点,不加重课外作业负担,逼着大家集中精力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面向全体学生。全体师生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可以教好,学校坚持不分快、慢班,坚持优生、差生同桌,坚持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等过硬措施,使每个学生合格,都能自学,会自学,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成学习任务。

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千方百计地铸造师魂,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在课堂上一言一行能给学生良好的影响,还要引导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师在课堂上引导、点拨的水平。

4、奖优罚劣,加大推进的力度。坚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写进教师岗位责任制和教师津贴工资、奖励工资的发放办法中,聘任、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以此实现“一票否决”。

六、“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特色。

1、自信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观念,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层问题更是转变观念。永威人自信的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照亮了永威人万般艰辛却体验着幸福的改革之路。在永威中学的校园里、师生间、课堂上,在看似平常听似平淡的教学现象背后,执着地漾溢着一种教学的博爱精神、对学生的赏识与信任精神,永威人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位教师 6 都能教好,并且自信地实践着不选择学生、不苛求教师的原有基础、学校不分快慢班、班里不分优差生,就是因为他们对学生、对教师有充分的自信。

2、自然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永威中学听课,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自然宽松、质朴随和,绝无刻意雕饰、重复排练的痕迹。而时下许多公开课和优质课充满了不自然和表演性。永威的的课,是在追求教学之内涵的超越境界里,已经淡化了某些惯例形式的课;突破了那种讲得尽善尽美,学生蛰伏于教师权威而被动、压抑的惯例;突破了那种只重视“双基”,却淡漠基本品质养成的惯例;突破了那种学生只在课堂上吸收不消化留待课后承受负担的惯例,是自然的反璞归真的课。

3、自主的教学角色转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从根本上体现了现代教学关系中的角色转换。这种转换从课堂形式上看,教师仿佛已退居二线,他们遵循着凡是学生或通过学生群体交流能够学会的就坚决不教、不重复的理念,真正是导师和引路人的角色了,而学生学习却占据了课堂上的绝对优势的时间和空间。从实质上把教学创造成了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的活动。自主学习,这在永威已不是一种理念,一种目标,而是事实,在这种事实里,其实已经在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接轨。

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新课程改革

1、“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与“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总目标。永威中学“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也基本符合新课改的总目标。永威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训练有素,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整洁,饭堂、宿舍、厕所、地面、墙面处处都显示出学校常规管理已经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学生音、体、美全面发展,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学能力强,课业负担轻。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课堂上,凡是学生或通过学生群体交流能够学会的教师一般不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占据了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在“先学”阶段,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在“后教”阶段,学生 7 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在“当堂训练”阶段,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教学上所学的重点、难点。

合作学习。“兵”教“兵”,是洋思人在“后教”这个环节上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法”,是典型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在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永威的合作学习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体现在课后开展的“一帮一”、“兵教兵”的活动中;让优秀生和后进生搭配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

探究学习。在永威,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由于学生各自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各不相同,通过各自的亲历体验和探究,学习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这一模式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式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任务驱动性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素质。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1)设计目标——给学生一个研究的课题,成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动力,这是一次创新;(2)未教先学——把学生的内驱力调动起来,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看、做、思考都联系过去所学的知识,使新旧知识有机联系,接着又运用刚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是第二次创新;(3)学后再教——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彼此更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是第三次创新;(4)当堂训练——通过当堂训练,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课后没有作业,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各方面的素质,这是第四次创新。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与品质的培养

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诸多品质,如树立自信心——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对同一课题进行探究,彼此在各方面都是平等 8 的,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别人能行,我也行,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的条件;强化自主意识——学生自始自终地自主研究课题,自己想办法找问题,想问题,寻规律,探方法;培养自学习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超越他人,学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手段,自觉地做好各种准备,认真地克服学习中存在的毛病,不断形成好的习惯。

八、怎样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经验

(1)“素质教育”不能忽视“教学质量”。蔡校长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甚至有“应试教育”的“嫌疑”,从他们的制度上就可以反映出来: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定中占42分(总分为100分)、年度考核优秀人选从期末考试年级第一名的教师中产生、一年中教学质量两次处于末位的不能评优。他们这样做是否有些过呢?不算过,什么时候学校都应该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要求的的一个部分。蔡林森校长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永威人很注重考试,上课从头到尾是考,学生从第一天起到初中的最后一天都是在考,学生上课时时刻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种训练方式似乎有些过头,但是知识要掌握,要形成能力,没有一定的功夫是不行的。不过,我们应正确认识考试和评价的作用,切实改进考试评价方式,真正让考试成为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2)教学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改革 。有许多老师在学习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废。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蔡校长讲:许多学校学习洋永威的经验,把经念歪了。有的学校人为地规定在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蔡校长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是: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是一种方法,而是一个原则,要真正把学生解放出来。有些老师放不开是因为不相信学生,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好。思想不解放的人课堂教学改革是搞不好的。

(3)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以学永威活动为载体,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喋喋不休 9 的“讲师”转向循循善诱的“导师”。通过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互动且互惠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心态的开放和个性的彰显。

(4)以自主学习为根本的教学改革。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过程就可以体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正如蔡林森校长所说:“一个孩子能学好,能成才,决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靠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课堂教学怎么样才叫做完成教学任务,也不是教师讲完了、讲清了就行了,只有学生学会了才算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只是随机点拨,即便重点也不是教师包办,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

(5)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从永威的经验可以看出,他们十分注重教学效率,无论是“先教”还是“后学”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他们要求教学语言言简意赅、规定时间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考试的形式对待课堂作业,要求教师教学生不会的,为学生精选训练题目,不用现成的商品题,杜绝“中看不中用”的优质课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洋思中学的教学十分注重教学的实效性,注重教学的效率。 (6)没有好的过程,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教学过程中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每天早晨文科背单词、背课文,每天中午理科教师帮助纠正错题、单周验收数学,双周验收英语等等,这都是重视过程的体现,他们的教学评价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重视阶段性评价,由此可以看出永威中学十分注重教学中的过程管理。

(7)贵在坚持。蔡校长讲他在洋思中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立定“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模式到现在,几十年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因而教学业绩蒸蒸日上,红遍全国。我们学习永威中学也要学习这种贵在坚持的精神,立定一种改革模式,始终不动摇,日久成型,便成就显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永威”的经验,不能盲目照搬,它需要课任教师的高度投入、潜心深入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必须一切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顺乎学情,顺乎自然,讲究实效,灵活运用。不仅要学习“永威”的一些具体做法,更应该学习“永威”吃苦务实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形成自己的特色。

第17篇: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心得体会

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心得体会

我觉得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因为师生是课堂的主人。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我的思考如下: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名合格的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们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注重每堂课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提高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呢?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抓好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好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四、抓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班级中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存在,而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该对他们有歧视,更应该利用一些课余的时间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那么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都会跟着提高的。因此,如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做好家校联系等等,这些看似细碎的事情,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将这每一个环节都做好了,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能紧扣住了齿轮上的每一个齿,才能发挥其效应。

当然,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法宝”,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第18篇: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

[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 岁月的脚步匆匆,忙忙碌碌中又送走了一个学期,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学生放假了,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校本研训。五天中,我们不仅进行了师德方面的学习,还进行了教学质量分析和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讨论,我感触颇深。尤其是有效教学的学习讨论,使我对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基础教育改革最为关键、最为彻底、也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当前,面临有很多学生厌学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不作为重中之重的问题来思考。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他的期望太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专心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因为我们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

4、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心得体会《提升教学质量学习心得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5、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有的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技巧,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达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效果,只是一味地满堂灌,致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所以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置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习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习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评价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第19篇:构建教育生态体系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教育生态体系,教育教学纵深发展

——全县教育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漳县三岔镇许家门小学 杨建波

12月4日至5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县教育工作观摩交流会议。我们组观摩了新寺中学、新寺幼儿园、四族小学、武阳东校、县幼儿园、三岔小学、县一中等十二所学校。这次观摩交流活动,给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随着交流活动的不断推进,我对全县教育形成的陈旧的、固有的看法发生了塌方式的变化。我县教育的变化让人震惊、欣喜,也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也产生了强劲的工作驱动力。现将观摩的体会与思考总结如下:

一、全县幼教已经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教育生态边缘效应。 在县幼儿园观摩交流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文化建设和师资培训,文化建设和师资培训是幼儿园办院的高度和深度,也是具备培训动能的前提。成玲院长带头主创校歌,阐释了幼教工作的特点和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教师风格。园刊《育苗》是教师工作心得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师德建设的主阵地,刊载的文章都是教师的心声,是思想的火花,心灵的涓流。《育苗》是县幼儿园教师耕耘的苗圃。里面百花齐放,飘荡着教师的执着、奉献和对工作技能的深度思考。在幼儿园,我深深地感触到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建设的功能性及重要性。

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对教师最好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又促进文化建设。县幼儿园把文化建设和教师的培训衔接、渗透对接的非常完美。文化建设和幼儿教育相结合,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中饱含着文化建设。不论是教师的手工制作、画、书法,还是孩子们的手工制作、石头画,都阐释着文化与教育的辩证关系,这是县幼儿园自身发展从平台已完全进入生态化,这是文化建设与教育功能的生态链接。形成了良好的群体动力关系。

在观摩交流的过程中,成园长介绍幼儿园对全县新招聘的40位幼儿园教师进行了两个月的地毯式培训,这40位新培训的幼儿园教师将被分到基层幼儿园作为基层幼儿园的主力教师。幼儿园在全县幼儿教师的培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交流,形成了边缘动态。通过交流,我感受到我县幼儿教育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层面,发展势头良好。

二、我县教育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态已经形成。

在我们小学组参观新寺中学、武阳东小、武阳西小、县幼儿园、漳县一中、三岔小学等十二所学校都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建设了音乐教室、美术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武阳西小、武阳东小都安排了解说员说明各功能的基本情况和开展活动所取得的效应,并且有师生开展活动,参加观摩的教师从听、看、问等不同方式、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了解,使我深刻感受到我县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态效应的育人作用。

学校抓好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科技活动等功能室建设及教学器材设备基本配备,为学生提供课内外动手实践活动场所和设施设备,这有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

观摩各学校已逐步将各功能室管理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范畴,建立和完善管理与使用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功能室的功能性已经显现,各功能室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相应的学科环境文化氛围,科学调配、合理配置。这一点在县

幼儿园、武阳东小表现得尤为突出。

武阳西小、

三、学校教育教学生态体系逐渐形成,教学模式和学校教育特色已经显现。

漳县一中的“勤思”教育,武阳东小的“希望”教育体系和“四动参与式”教学模式,武阳西小的“阳光”教育等,让我感受到学校的校长研究的不光是教育技术层面的内容,而是挖掘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的特色体系,我县的教育管理跃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例如,武阳东小“希望”教育体系的提出和实施是校长带领下的教师团队对工作的总结和长时间思考的积淀的结果,这是有效性的课堂实践的成果,并具有学校特色和推广价值,证明了学校鲜明的主题性的教育价值观已经形成。

这次观摩的多个学校以“勤、思、心、爱、助、诚、智、真、善”为教育的价值观目标,体现我县教育从知识技能的培养上升到人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关于人的发展的更高目标上来,与国家课程总体目标相对接,与新时期创新性人才的社会需求相对接。按照教育节律的正常运转安排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质量将会提升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层面上来,我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势头已经形成。

四、教育的后勤支持与保障系统逐步完善。

这次观摩过程中,参加观摩的教师分别在新寺中心小学、三岔小学、县一中就餐,我感受到我县的后勤保障工作呈现出崭新的局面:

1、学校后勤工作硬件建设的难点得已突破。我县借助灾后重建和薄改项目建设契机,规模较大的学校都建起了一流的食堂,给学生提供卫生营养的膳食,后勤人员都能热情周到的服务,食堂卫生整洁干净。

2、食堂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食堂管理制度建设精细,学校安全、学生营养等所有后勤保障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后勤保障的整体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

3、食堂注重饮食文化的建设。各校食堂布局布置都呈现“文化”理念和“育人”宗旨,漳县一中体现的更为突出。学校食堂注重文明礼貌和饮食文化,使学生在吃、住、洗等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受到教育,食堂用人性服务和文明环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食堂文化的价值所在。 我们相信,有目前这样一个良好的后勤工作的局面,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全县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县的学校后勤保障工作一定会再创新业绩,在上新台阶。

五、我校今后发展的规划和工作重点。

在观摩交流过程中,我在观摩中思考比较我校的不足和短板,也思考着我校的特色教育主题,观摩结束回到学校,我把观摩情况及感受和我校教师进行交流,并制定出今后一段时间学校发展的规划和工作重点。

1、拟定以“田园”为主题的学校教育特色。陈旧的教育体系将会受到外力的冲击,课堂教育教学生活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学校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把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开展教育活动,即课程生活化。对课程应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去体验、感受和经历,要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当做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新课程观的理念。

我校地处距县城西七公里处的许家门村,这里有质朴憨厚的民风,又具有城镇边缘化的文化意识,有广阔的田野,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田园耕作文明交相互补。

以新课程观为理论依据,结合我校农村田园实际,我校确立了以“田园”为主题的教育价值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围绕“田园”教育制定相应的教育结构体系,进一步加强“田园”教育的特色化建设。

2、确定近期学校工作重点。

(1)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每天集体学习不少于四十分钟。 (2)通过网络加强名师课堂的观摩与学习,每周一节。 (3)推进每学期“一师一优”课工作。 (4)每位每学年完成微型课题研究一个。 (5)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教育教学更加科学化。

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构建教育生态体系,教育教学纵深发展 ——全县教育工作观摩交流活动心得体会

杨建波

漳县三岔镇许家门小学 2015年12月17日

第20篇: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学校德育文化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学校和老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坚持德育为首的理念,积极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学校文化。本文主要阐述学校德育文化的基本内涵,学校德育文化构建的策略,以德育文化来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德育 德育文化 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较高的教育质量,就会失去应有的声誉。反之,只有把教育质量抓上去了,才能赢得政府的支持、社会的信任和学生、家长的赞誉。在当前,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办出人民满意的学校已成为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为首,本文试就如何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什么是德育文化?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德育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电梯门打开,他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他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他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他,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一段话可以看作是德育文化的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学校德育文化概括地说就是由全校成员共同创造、长期累积发展出来的价值信念、生活规范、做事的方法与态度,所形成的一切有形及无形的学校特质,是在德育实践中形成并得以流传的德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总和。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把德育文化的构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全体成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活规范以及积极的处事方式和态度。

一、学校德育文化的基本内涵

学校德育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指以下四个方面:

精神文化——指的是新的德育观念、新的德育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育人观、以德育人的德育观,以法治校的法制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等德育观念,它释放出的是精神的力量,形成的精神的氛围。

制度文化——指的是促进师生道德提升的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是学校实施德育管理的杠杆,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联接着学校师生共同的情感与价值认同,规范着师生的言行,能充分保障学校管理的有序高效。

行为文化——指的是师生文明素质、价值观念在学生的文明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学校的管理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社会公关等方面的全面表现。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让校园中每个人的言行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以每个人的人格成为陶冶、塑造学生人格的榜样,这也是行为文化的基本要求。

环境文化——校园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者,楼道、墙面、道路、草地、雕塑等等都是德育文化的载体。

二、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策略措施

1、贯彻一个理念。现代学校管理的核心包括两个点:一是看在某种管理制度下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另一个是看一个人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是否活得有尊严和有价值。做到这两点,需要学校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指导全体师生前进的航标。作为学校领导,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先进可行的办学理念,并让其深入民心,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愿景,促使全体师生为其共同目标而奋斗。我校近几年来稳步发展,其原因之一就是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几年来,我们在“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引

下,明确提出了“严格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向德育要质量”的德育理念 。学校靠办学理念武装了全体师生的头脑,指导全体师生行为,打造了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全校师生能够同吹一个调,同唱一支歌,使学校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坚持一个原则: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要坚持以教学为主、德育为首、五育并举、互相渗透、全面发展的原则。做到以德育为先导,以班级为主阵地,完善学校德育网络,努力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3、发挥两个作用:构建学校德育文化要发挥学校、社区的引领、组织作用和学生在开展德育日常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4、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二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三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形成德育文化网络和合力,优化育人环境。

5、牢记“四个育人”:行政领导及党团工会等组织的“管理育人”;一线教师的“教书育人”;后勤部门的“服务育人”;全体师生员工从校园环境到精神风貌上的“环境育人”。

6、建立“五个平台”。

(一)队伍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立一支素质过硬,凝聚力强的教师队伍是构建学校德育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力量。

一是要注重提高校务会成员整体素质,增强校务会成员的凝聚力。校委会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力量,是校长的左臂右膀。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措施,都要靠这支核心力量去贯彻实施。因此校务会成员素质高与低,是否团结,是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直接关系到校长的管理理念是否得到贯彻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得到加强,质量是否得到提高,学校是否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强化其职能,通过互相学习,内外交流,规范制度,培训指导,使班级管理理念先进、方法科学、内容丰富、操作务实。在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指导的过程中,遵循“以专业赢得尊重,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到系列化、层次化、校本化。我校的主要做法是:①坚持月例会制度,加强班主任工作指导。每次例会都根据当前工作任务确定一个主题,如新学期始业教育、学生仪表仪容、班会课的开展、后进生辅导谈心等;②实行“双班主任制度”。甲乙两位班主任即分工又合作。③召开学生管理工作研讨会,交流工作中好的做法和期待解决的困惑。④撰写德育案例。每学期布置班主任在假期里对自己一学期来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⑤组织老师外出学习和考察,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培训。通过相应的培训,努力做到使用一批、培养一批、提高一批。

(二)制度平台。

“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管理,没有管理就谈不上效益”。学校制度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学校师生员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体现着学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不仅规范着人们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还规范着人们的习惯和意志。学校制度为培育学校德育文化提供了机制保证。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长期以来我校非常重视管理制度建设,确保德育文化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学校1999年高中部撤并后,学校的管理制度突出了一个“严”字,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要求成了通元中学的校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近几年学校依据现代教育的人本管理理念,建立了师生共同参与的,以民主、情感制度为基础的人本化管理模式,即:以人为本把制度管理与情感内化相结合,坚持用制度塑造人,用机制发展人,用情感凝聚人,使师生在互动的管理环境中得到共同发展。学校坚持把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放到学生德育工作的首

位,完善了德育常规制度,建立了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双班主任制度、实行班主任制度、班主任月考核制度、“十项竞赛制度”、班级日、周、月工作常规检查制度、家访制度、德育导师制等一系列常规制度。如日常规有:每日值周班大扫除,每日班级十项竞赛公告;周常规有:每周工作目标公告,每周一歌,每周一次班队干部会议等。月常规有:每月“十项竞赛”优胜班级公布,每月行为规范进步班级表彰等。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使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高,也使我校一批年轻教师很快成长起来。目前,学校管理网络完善,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已经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思想平台。

制度的制定和出台还不能形成德育文化,它需要人们去执行。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总裁马明哲先生也曾说过一句话: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力。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坚决、不持久,也只能沦为摆设,必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只有当组织中所有的成员认同它并执行和践行制度,使之成为广大师生头脑中一种无形的行为准则,制度才彰显出它的魅力,真正发挥制度的作用。因此培养师生员工的认同感,提高师生的执行力是保障制度落实的关键。

近两年来,我们一直倡导“四种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求真文化、细节文化和开放文化,大力倡导建设学校的执行文化,“我们总是力求做到使全体工作人员(从校长到看门工人)都来实现教育思想,使全体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这些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使每一位师生员工努力成为校园文化的认同者、完善者和建设者。提倡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工作作风,管理工作中做到“三有三必”: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考核。杜绝执行过程中的随意现象发生。

我校虽然新教师多,但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为新教师搭建砥砺思想的平台,新教师对学校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认同度很高,执行意识强,能较快地融入学校和谐的氛围中,成长很快。目前在学校德育管理上,广大教职工已充分认识到“德育为首”的重要性,如果不重视德育工作,不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不面向全体学生,就不会有良好的班风、校风和学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向德育要质量”的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广大教师头脑之中。

(四)物质平台。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是无声的教科书,它能给人以影响、诱导和熏陶。用德育文化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就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校园中的建筑、文化设施、教学设备、图书资料、一草一木等都应成为陶冶师生情操的有形熔炉。“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的远大目标。”(苏霍姆林斯基)使校园处处都显示出文化底蕴,洋溢着文化气息。

(五)活动平台。

一个人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不断积累。学生只有在生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悟到高尚道德情操的伟大力量,才能加深对高尚道德情操和道德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道德自觉性,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逐步升华为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实现知与行的高度统一。因此学校要为学生创设各种道德实践的活动平台。如开展校园广播之声,出黑板报办队报、设计班旗、创作班歌,远足、演讲赛等等,开展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纪教育等系列活动。所有这些系列化的德育文化建设活动的内容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以我校为例,每年五月师生大合唱活动,师生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全体师生不仅唱出

了激情,唱出了气势,唱出了正气,而且起到了震撼学生心灵、净化学生心灵、凝聚团队精神的作用,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晨会上,着眼于德育教育的情感性和体验性,我们1200多名学生齐唱《感恩的心》,一起整齐地做手势动作,老师、同学在歌声的熏陶下明白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师生的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德育做文章,努力构建学校德育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来打动人,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人,“向德育要质量”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优质课堂构建与教学质量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优质课堂构建与教学质量提升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