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16 08:35:4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慕课

MOOCS 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范围

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科技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学,也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授课形式

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

尽管这些课程通常对学习者并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所有的慕课会以每周研讨话题这样的形式,提供一种大体的时间表,其余的课程结构也是最小的,通常会包括每周一次的讲授、研讨问题、以及阅读建议等等。

测验

每门课都有频繁的小测验,有时还有期中和期末考试。 主要特点

1、大规模的:不是个人发布的一两门课程;

2、开放课程:只有当课程是开放的,它才可以成之为MOOC。

3、网络课程:不是面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材料散布于互联网上。人们上课地点不受局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可以花最少的钱享受美国大学的一流课程,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联接即可。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堂的特征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room”或“Inverted Cla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利用视频来实施教学, “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第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这是“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与传统的教学录像作为不同之处。视频中的出现的教师的头像、以及教室里的各种物品摆设,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

第三,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

第四,复习检测方便快捷

学生观看了教学视频之后,是否理解了学习的内容,视频后面紧跟着的四到五个小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进行检测,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判断。

推荐第2篇: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 从慕课模式的理论出发,对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慕课教学课程体系设计、慕课教学方法变革及慕课课堂教学流程。

关键词 慕课;混合教学;网络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139-02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发展。为了突破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学体制僵化、教学模式单一等缺陷,必须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上进行突破和创新,而慕课的出现为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

1 慕课及混合教学理论

慕课即Ma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s),是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及在线学习模式,是一种网络开放课程。而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则是在慕课的基础上进行线上和线下学习的结合,即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作业完成、评价活动放在线上,重点知识的讲解、答疑等在课堂进行。混合教学是传统教学和慕课进行结合的产物,既发挥了慕课资源的全面性、慕课学习的自由性、线上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又结合了传统课堂的诸多优势[1]。现阶段,慕课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导致其必然无法全面替代传统课堂教学,所以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也就势在必行。

2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实施方案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整合及共享 慕课及混合教学开展的关键在于教学资源的优劣。现阶段我国慕课教学刚刚兴起,优质的慕课教学资源相对较为匮乏。在慕课开展的时候,对教学资源就必须通过自制和网络资源整合的方法获取,同时还要注重课程资源体系的共享。

1)自制慕课网络教学资源。自制的慕课教学资源可以是实景拍摄,也可以是幻灯片动画等多种样式。自制慕课教学资源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契合度,完全依据目前课程进展情况及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同时自己录制慕课教学资源还要注意课程的成本和线上学习效果。既要有新颖和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注重拍摄成本。

2)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再造。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是慕课最大的优势。可以对其他名师的慕课资料进行编辑整合,在编辑整合时也要注重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相结合,在课时、难度等方面要提高适应性。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其课程体系设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课前任务设计,要结合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基础特征开展。要对记忆、理解、分析、评价和构建等不同教学目标进行要求,还要注重对学生注意力、关联分析、自信心和满意度的培养。进行课前任务设计是为了提高线上学习和课堂学习的衔接,让学生带着目标、带着任务去实施在线学习。在课堂视频录制时可以增加一些问题驱动元素,如一些小的测验、问题闯关等活动。

2)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是混合教学模式的重点,是转化线上学习的知识的关键点。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难,进行个性化指导等。课堂活动设计主要包括课程知识点和慕课作业完成回顾、题目的讨论和展示、翻转课堂的总结、教学效果的学生反馈。

3)课程评价体系。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单一考试成绩作为评价,而是对学习全过程的一个跟踪和评价,从知识点的掌握、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等多个角度开展评价。具体评价内容有:一是慕课评价,包括在线时长、任务完成、慕课作业、在线讨论等;二是课堂评价,包括分组任务完成评价和组内互评等;三是终结性期末成绩评价,除了平时成绩和试卷成绩以外,还有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等方面评价。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方法要吸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优秀方法,同时结合慕课的教学特点开展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多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方法,注重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模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步走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和试题可以考虑与慕课讲授内容结合。而合作学习的方式则是通过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课堂任务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流程 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课堂内容安排和时间分配有着不同的需求。混合教学模式将课堂知识点的学习放在了课外,通过慕课进行学习,而课堂上则是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和答疑的过程。在这种模式下,师生关系发生改变,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享有学习安排方面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权利。其教学流程如下。

1)教师准备线上资源。教师提供线上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上进行教学视频的观看、教学作业的完成和上传、作业和课程的评价讨论等活动。教师要提前准备学习资料,可以是自己录制,也可是网络资源剪辑整合[2]。

2)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学生自主安排时间进行线上课程学习,在学习时要按照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完成课程资料中提出的问题,并且将结果在线上学习的平台中进行反馈,同时还可以对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料进行评价。

3)师生线下课堂互动。课堂互动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能够促进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线上反馈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还可以利用本节课知识点设置实用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

3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课程完成情况不够真实 慕课的线上学习完全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对于学习实际情况教师不能准确把握,有可能因为诚信问题而出现挂机、替学等现象。在课堂上则可以通过教师的实时课堂调整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慕课的作业上传也不能保证是学生独立完成或自主完成。对于慕课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和诚信,但是如果集中起来线上学习,又会背离慕课随时随地学习的原则。

师生关系疏远 传统课堂是通过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形式开展教学,除了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外,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实时进行互动,包括表情、眼神等方面的交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建立起一种信任、密切的关系。但是慕课因为在线上学习,课堂交流也以小组交流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变少,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培养。

缺乏优秀的课堂资源 我国慕课正处于建设阶段,缺乏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大部分线上课程依靠教师自己录制。部分学生认为慕课教材内容拖沓,又有人觉得重点没有讲透。所以在课程资源上传时,可以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多上传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评价体系多元且不够科学 慕课及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除了期末考试外,还要结合平时课程在线学习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组讨论情况等。如果单一依靠期末考试,并不符合慕课的开展方式和教学目标。但是加入其他评价元素以后,因为“挂机”“替学”等行为的存在,以及小组评价的情感因素,并不能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对我国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虽然依然存在诚信问题、评价公平性问题等问题,但是它的优势和特点也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琳.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型教学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科技视界,2015(12):34.

[2]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4.

推荐第3篇:基于E―Learning的慕课教学模式

基于E―Learning的慕课教学模式

摘 要 随着慕课教学形式的兴起和争议白热化,对传统教学以及在线学习形式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和冲击,对于目前广泛应用E-Learning的市场也产生了压力。慕课将整个教学环节都搬到了网上,由于受众群体的不同和教学过程监督管理难度大,势必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考试环节组成、答疑形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针对已有E-Learning教学形式和慕课教学形式的异同进行讨论,并总结出慕课的健康发展还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E-Learning 慕课 异同 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47

Mooc Teaching Mode Based on E-Learning

TIAN Lihua, SUN Yingxin, SUN Xiuling

(College of Optical and Electronical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Jilin 130012)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Mooc teaching form and controversy intensifi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online learning format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and impact, for the widely used E-Learning market also had preure.Mooc entire teaching have moved online, due to the different and difficult proc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a large audience, it is bound to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forms, test aspects of the composition, answering form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This article has been discued for E-Learn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forms of teaching Moo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 of healthy development which the Mooc still faces.

Key words E-learning; Mooc;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problem

1 E-Learning教学形式和慕课教学形式的不同

1.1 定义不同

E-Learning发展多年来,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形式,但总体上是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功能,为学习型的社会做出了贡献。国内有学者认为E-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平台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通过应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内容传播和快速学习的方法。E-Learning的“E”代表电子化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探索的学习、经验的学习、拓展的学习、延伸的学习、易使用的学习、增强的学习。

“慕课”(Ma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s,有时也用单数形式MOOC)是一种针对大众的免费在线教学方式,也是近年来开放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中文全称为“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大规模”既指参与者众多,又指课程活动范围广、涵盖内容多;“开放”指它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和评价体系都是全程开放,面向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在线”强调它所依赖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背景,同时也显示着它提供的教学内容不因时空限制而影响传授。

1.2 E-Learning与慕课的运营方式不同

E-Learning主要以盈利为目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学员,在满足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前提下,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为不能或没机会走进课堂的人提供学习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这些公司大多数是大学教师科研成果产品化,或培训公司内部使用的E-learning系统产品化的结果。这些产品的特点是为少数学校或少数企业中有限数量(数百名或数千名)的学员进行服务,对系统的边际,配套资源的要求,如服务器能承载的用户数量、网络带宽、系统维护和升级的复杂性、大并发系统的技术挑战性认识不够。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E-Learning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时间的终身化、空间的网络化、主体的个性化、内容的整合化及交往的平等化。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创建虚拟课堂,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在线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

慕课是免费的在线学习模式,使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想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人享受国家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再根据学院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的难理解和习题错误进行大数据统计,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1.3 课程内容组织形式不同

E-Learning目前主要应用在社会化学历进修和公司企业技能培训中,大多数是大学教师科研成果产品化,或培训公司内部使用的E-learning系统产品化的结果。学习者目的性较强,E-Learning提供方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人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因此大多数培训课程基本按照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可,甚至可以将面授视频放到网上,学生按照某门课的教学大纲要求学完该课程,参加结业考试通过,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慕课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形式,可以自定义教学形式,当前大多采用“微”式组织形式:教学微视频、微学件(如PPT)、微文档(如PDF)、微动画(如Flash)、微应用(如APP)、微测验等都是微课的表现形式。充分考虑了人体生理学,大多数人的精力集中时间为15分钟,以使学生能精力旺盛地学好每个微单元。

1.4 对学员的要求不同

E-Learning方式的学员基本上就是借助网络资源学习,通常都是流媒体,学员可以自己掌握进度,对于难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最后通过考试环节即可。当然,现在对于考试环节的防替考也采用了很多形式,例如脸部识别或字体识别等。

慕课虽然也是采用网络形式进行学习,但慕课的学员分布在地球的每个角落,免费的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庞大,因此慕课使用了“云”技术,为了比较客观的考核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一些微课都布置了微测验,只有微测验达到要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学习,此环节也使慕课的学习者难以坚持下去。这也是从2008年“慕课”出现到现在只有少数人取得了成功的原因。

2 借鉴E-Learning教学形式的慕课教学模式

慕课教学形式在E-Learning的基础上实现了网络的基本功能――资源共享(大范围的共享)。E-Learning和慕课的制作都得需要IT专家和教学设计师,实现教学数据内容在网络上的传输,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和更新,但E-Learning学习者需要支付费用,因此对于学习者的身份认证管理要求比较严格。由于E-Learning对于学习者的权限设置比较严格,如在规定时间内可以无限次学习,但超过期限就结束了学习的资格,既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压力,仅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E-Learning企业的学员数量增加变得很难。还有企业考虑到将来的发展空间,采用了“云计算”等服务先进技术,可由于后续资金不足,最终使E-Learning的发展规模扩大变得难以实现。慕课的出现打破了小公司技术和资金的瓶颈。真正的“慕课”制作需要包括摄影师、教学设计师、IT专家与讲台专家等在内的专业人士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工作。

慕课的出现完善了或者说延伸了E-Learning,同时也给整个教育界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慕课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同时学习的资料也由教材及指定的参考书扩展为生动的图像、视频等,学生既易于接受又有助于兴趣的提高。学生在阅读课或其他学习环节中使用互联终端,将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如阅读过程中是否有回看现象,每次持续多长时间,采用了怎样的阅读顺序,在哪一部分内容进行过回馈性操作等。借助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分析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是哪些,阅读习惯怎样,是否投入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是否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等。另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出现偏差时进行预警。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即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调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 总结

慕课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涉及到IT技术领域、教育界和政府。慕课的受众群体比较大,数据量大,利用云存储等云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针对不同的研究方向或热点通过数据研究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进而指导下一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和措施。慕课给教育界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教师的压力,比如慕课是否可以取代教师的工作?有了慕课的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要求都更高,教师还要既考虑课程的学习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慕课授课内容和形式,教师的压力突然变大,最终是否会影响慕课的发展?还有慕课的规范化学习,学生的学分互认问题也是横亘在校际间的问题。慕课一开始主要是免费的在线学习模式,那么创建这个平台得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慕课是一种符合现代网络高速发展时代的产物,各个领域都应该为慕课的成熟做出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人受惠于一流的教育资源,提高国家的整体文化素养。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基于WEB框架技术的在线考试系统”(吉教科合字[2012]第512号)

参考文献

[1] 夏园园.E-LEARNING:传统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中国电力教育,2014(5):42-43.

[2] 高地,吴桐.美国“慕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若干前沿问题.高校教育管理,2014.7.8(4):49-54.

[3] 林雪涛.MOOCs:程序教学和掌握学习的智能突破.新课程研究,2014.9:30-31.

[4] 郭英剑.慕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高校教育管理,2014.9.8(5):30-33.

[5] 尹海飞.大数据时代慕课英语教学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14(18):143-144.

[6] 田天,陈刚.E-Learning中注意力检测学习督导系统研究与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总第185期:28-31.

[7] 魏志波.E-learning 在当前国内高校教育中的作用.科教导刊,2014(12中):143-144.

[8] 赵鑫.美国高校 E-learning:现状、重心与困境.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3:8-10.

[9] 魏绍蓉,王晓英,刘志强,樊丽华.基于E-Learning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20-22.

[10] 叶伦强.基于虚拟化的慕课(MOOCs)平台架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第40卷第4期:553-558.

[11] 刘和海,李起斌,张舒予.慕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7.42(4):517-521.

[12] 谢伟彬.试谈后IT时代慕课在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电脑编程技巧与维

护,2014.12:141-143.

推荐第4篇:慕课的教学设计

慕课的教学设计

(2015-01-19 08:27:36)转载▼

标签:

分类: 我的教学设计思想

教育

【这是我为本校的慕课手册撰写的“教学设计模块”的初稿,主要涉及我认为重要的一些基本原则。贴上来听听大家的意见,以利修改完

善--竹立附记】

慕课的教学设计

王竹立

一、了解慕课

(一)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MOOC(Ma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中文译名。慕课有多种分类,有基于行为主义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慕课,有基于关联主义的以建立连通和社交网络为核心的慕课,还有其他类型的慕课。目前最流行的还是基于行为主义的慕课。本文讨论的也主要是行为主义的慕课,因为其他类型的慕课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各家的认识也不一样,这里暂不讨论。

(二) 慕课与网络课程、视频公开课、微课等的异同

网络课程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涵盖慕课和视频公开课。网络课程是由网络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活动两部分组成的,传统的网络课程大都是放在某个校园网或局域网上的,是为学校或特定机构的教学服务的,需要专门注册登录才能进入。一般学校内的网络课程,大都是辅助课堂教学的;而在远程教育系统则以独立形式存在为主。

慕课也包含资源和活动两部分,因而也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不过,它具有某些与传统网络课程不同的特点:

一是它的开放性。慕课的平台一般是基于互联网而不是某个局域网的,对全体大众开放,不仅仅限于某个学校或机构的正式学习者,无需缴费也可以学习。当然,如果你想要进入课程的核心领域或获得学分和证书,则仍需缴费。开放性还体现在课程建设或活动组织方面。人人都可以为慕课提供学习资源和话题,都可以参与各种学习交流活动。

二是它的规模较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学习者人数往往不多,以正式学习者为主;慕课则人数动辄几千上万,除了正式学习者之外,也包含各种打酱油的临时学习者,慕课是来者不拒。

三是它的灵活性。传统的网络课程一般由学校课程移植而来,强调学科和专业的系统性、逻辑性。其视频课件往往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长度一般较长。慕课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要开放得多,慕课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悍,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比如更多地引入同伴互评等。

视频公开课,只是一种公开的网络视频资源,一般不包括学习活动在内,大都以独立形式存在,不提供学分和证书,而慕课除了提供教学视频之外,还像大多数网络课程一样,有开课和课程结束时间,提供其他的学习资源,布置作业,组织在线交流和讨论,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组织考试,甚至颁发学习证书和授予学分。

微课是为了适应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需要,围绕一个小知识点制作的,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下(大都在5~15分钟范围内)的视频公开课。尽管有论者强调微课也要有学习活动,比如在视频后附上一些练习题、测验题或教案之类,但在实际中作用不大,学习者往往只看视频而不看其他,互动性不强。慕课的教学视频也有微课化倾向,即由一系列微课构成,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三)

慕课的变种――网络私播课

慕课由于规模大,学生人数众多,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带了巨大的工作量,批改作业、个别指导、考试监督等都非常困难;由于没有入学门槛,任何人都可以来学,学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动机不一,因此中途辍学率很高,完成率很低。因此有人又提出一种改良的新模式,英文名为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简称SPOC,中文名译为私播课。相对慕课而言,它有两方面改变:一是学习者人数有限制,一般在几十人到数百人之内;二是开放度减少,对入学者有一定要求,达到要求者方可学习。这样避免了上述慕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践中,SPOC往往与大学校内的课程学习互相配合。

二、如何设计一门慕课?

(一)

学前分析

学前分析是教学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教的分析与学的分析两大方面。教的分析包括社会需求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人员特征分析、现有教学条件分析等;学的分析包括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兴趣爱好分析、起点水平分析、认知风格分析、学习条件分析等。

除了一般的要求外,慕课的学前分析一定要重视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不同,不能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网络课程与面对面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资源都处于分离的状态,中间通过一个“机器”作为中介,这个机器就是网络和终端设备的代名词。于是教学内容这个要素被资源所替代和涵盖,而教学方法这个要素更多地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资源之间借助机器互动的方法和策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慕课的学习者大多是在校大学生,但也有中学生、已工作的成人等,层次参差不齐,动机不一,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差别很大,学习时间趋于碎片化;私播课可以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筛选限制,相对平均一点。

2.慕课的学习高度依赖网络和终端,尤其是移动终端设备,如iPAD、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网络分有线、无线两种,无线又分为Wifi上网和手机流量上网两种;

3.由于学习者大都以个别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慕课,容易产生孤独感,因此,线上线下的交流互动对他们很重要。

(二)

目标设计

在学前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对一门慕课的教与学目标进行初步的确定。教的目标是指教师对课程最终结果的期望,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结果的期望,在慕课的学习中,这两者很可能有不一致之处。慕课的学习者除了部分是为了获得证书和学分之外,更多的有较强的个人意愿,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一定都会按照老师的希望那样去行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教的目标与学的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三)

策略设计

慕课的教学策略主要分为教学资源建设策略、教学活动策略、教学流程设计三大部分。

1.资源建设策略 (1)

资源类型

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视频资源,其次是课件、文本、工具、素材资源等。 慕课的教学视频应选择优秀的教师来录制,内容应该选择重点、难点和连接点,教师在视频中可以露面,也可以不露面,一切以内容需要来确定。

视频一定要清晰、流畅、节奏恰到好处,以突出教学效果、有效沟通为原则,而不要故意炫耀技巧、花里胡哨;

风格以简洁为上,应该尽可能去除一切与内容传递、有效沟通无关的冗余信息,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

慕课视频最好能支持手机播放,时间不宜太长,最多不超过20分钟一节,以5-15分钟为佳。

要配上字幕,同时提供文字稿本,以供不同习惯的学习者选择。 课件、工具、文本、素材等资源应提供上传和下载功能。

(2)平台模块

慕课的平台模块,要根据平台的类型而定。一般应包含几大模块:

一、课程通知与课程介绍;

二、教师信息;

三、教学视频;

四、学习资源;

五、讨论区;

六、作业提交与成绩公布;

七、自测习题库;

八、个人作品展示;

九、意见建议;

十、相关链接。

2. 教学活动策略

慕课的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开展在线练习、小组协作、作业评改、交流讨论、互动答疑等活动,线下的活动只能作为补充。

如果是局限在校内的私播课,则可以与校内的面对面教学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课程资源自主学习,课上则进行讨论、交流、练习、辅导等活动。

慕课平台应该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互动、展示工具,也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开展互动。

由于慕课的学习人数众多,不可能光依靠主讲教师来互动,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助教,助教可以由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担任,也可选拔优秀的学习者或已修过该门慕课的结业者担任。如何对助教团队进行管理、分工、考评与奖励,需要依据具体情况不断探索。

3.教学流程设计

一门慕课分为开课前的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评价总结阶段三个部分。 开课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大量工作,除了要做好课程设计、录制教学视频、在平台上开设课程之外,还要进行招募学习者的宣传,组织好教学团队及技术支持团队。宣传活动一般应提前数月甚至半年进行。 教学实施阶段时间一般不宜太长,应比传统的学期为短,一般控制在两三个月内为宜,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倦怠,增加辍学率。教学视频的发布一般以周为单位,每周发布一到数段短视频,同时提供教师精选过的学习资源,作业练习,讨论问题、自测试题等。按照课程内容体系由易到难、循序推进。

(四) 评价设计

慕课的教学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教学评价包括对学习者的评价和对课程教学本身的评价两部分。

1. 对学习者的评价

慕课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与最后考核两大部分构成。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应该比传统课堂教学中要大。

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讨论交流表现等方面评定,最后考核由标准化考试或/和提交论文作品构成。

作业的评改可以有机改(即计算机系统自动评卷)、教师和助教评改以及学员之间的互评等多种方式。其中学员之间的互评是一种解决大规模评卷困难的常见方式。主讲教师和助教应事前制定好评价量规、范例、评分标准等,在合适的时候发给学员,以利于互评活动的顺利进行。同一个学员的作业和练习应接受2-3名同学的评价,每个学员一般要评价2-3名其他同学的作业和练习。主讲教师和助教应通过多种方式对互评活动进行指导、培训、检查和监督。

对于需要获得学习证书和学分的学习者,最后考核非常重要,无论是现场考核或在线考核,都必须保证是学习者本人参加,以保证学分和证书发放的权威性。

证书可分为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两种形式。 2.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对课程的评价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各种数据、对学习者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网络和社会对课程的各种反映等多种形式进行。以利于新一轮慕课开课时做出必要的改进与调整。

推荐第5篇:未来教学新模式“慕课”

“慕课热”

随着网上在线课程“慕课”的大规模开放,人们像追热门剧一样追人气课程。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相比,“慕课”更想一个虚拟教室,有固定上课时间,有作业和考试,固定时间更新课程。线上教育的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的“慕课”的学习者约有20万人,其中在线学生占60%—70%,多数为硕士和博士。

从视频授课到师生互动

“慕课”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不同,不再仅仅是视频授课,这种新型的公开课模式让学生仿佛处身虚拟课堂,每节公开课要按时上课,并且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和考试。同一个“教室”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问题。

国内在线教育的发展

清华大学在2013年宣布加盟国外著名在线教育平台edx,面向全球开发,这预示着慕课(MOOCs)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2014年2月10日,国家教育部发布2014年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到支持“慕课”的建设,以“慕课”建设为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在慕课运营平台开发方面,力拓网络科技旗下的“艾慕网”发展尤为迅速。艾慕网是公司自主开发、联合高校一同运营的“慕课”平台,教师通过艾慕网进行慕课形式的教学,完成“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同时也可以将课程向全社会推广,提高自身和学习的知名度。

艾慕网收录国内高校优质的课程资源,向社会提供免费的、正规的大学课程。用户可以免费注册艾慕网,通过艾慕网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练习、讨论和自我测试。完成提升自己的目的。

推荐第6篇: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探究

【摘 要】以历史学专业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为例,针对传统课堂低效性问题,提出应吸收“慕课”的优势和理念,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

【关键词】慕课 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路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13-03

当前,以Coursera、Udacity、edX等为代表的“慕课”,正以其强大广泛的辐射性能、高品质的课程教学、短小精悍的视频设计、创新考核方式等特征,革新着人类文明传承方式和知识学习方式。“慕课”掀起的教育领域的革命,被认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事件之一,正引领着全球教育的发展新趋势。随着“慕课”的普及,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程的通史类课程如何适应“慕课”所引发的教育变革,或者说,这一场基于网络的教育改革和创新,会为历史学专业通史类课程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通史类课程应如何应对慕课的潮流?我们应如何吸收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高校历史学专业亟须面对和回答的。本文以高校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为例,探讨慕课背景下构建立体化教学体系,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路径和方法,旨在抛砖引玉。

一、传统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学识压缩与教学内容过多的矛盾凸显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涵盖1840年至今的历史,有三门课程,分别是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百年的历史中,它涵盖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曲折探索,也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以及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内容非常庞杂。但在当前学分制的大背景下,通史类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压缩。因此,按照传统的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事件、史实为载体的传统课程讲授,无法深入挖掘中国近代史的内涵和本质。

(二)传统理论教学无法彰显近现代史的功能

中国近现代史类课程每个历史时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学术界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讲述的是1949年至今的历史,包括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就课本的内容而言,讲授内容主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外交等各方面内容,勾勒了新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特点。从教学核心而言,应该着重叙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也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和教训,思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根据课堂内容,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厌倦各种枯燥的政策、会议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历程和社会发展路径很难有深刻的认识识和思考。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即单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和历史是疏离的,学生无法真正走入这段历史,用正确的价值观、充沛的情感去感悟这段历史,使得国史的功能无法有效彰显。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环节是一个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实践教学经费的不足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深化;另外,由于目前的实践教学评价和监督体系没有形成或不完善,致使学生课程实践环节收效甚微,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形式,而不具有实质性的效果,这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创新课堂模式的意义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如何利用课题项目推动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如何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对慕课浪潮下的历史学专业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以时间为轴线的历史事件为载体的理论授课模式的摒弃意味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行。“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促使学生由粗浅的知识掌握走向研究分析能力的提升。通过制定新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方案,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历史学科基础课程教学提供有益借鉴,甚至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项目化课堂模式的构建的实施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改变授课教师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很少参与课外指导的现象,上课教师全程参与项目的课内课外指导。同时也要求教师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故步自封,而是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研究不断的反省和调整教学策略,形成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良好互动。

三、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路径

诚然,历史学专业通史课程属人文通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思维模式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理念革新和技术革命,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才能紧跟时代潮流,实现教学理念的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应积极吸收慕课的教学理念,以弥补通史课程传统理论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通史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学习+课题研讨+教学实践”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和考核体系),开展研究性授课模式是解决这一尴尬困境的有效途径。其具体路径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一)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构建研讨性课堂

中国近现代史的内涵非常丰富,学术界的成果也可谓汗牛充栋。但是教材因为篇幅的限制,编写模式强调革命高潮和阶级斗争。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为主线,内容比较集中于政治史和革命史。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研讨性,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在抓住课题主线的同时,应以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努力把学生引向近代社会各个层面,从而激起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兴趣。

此外,还应坚持将国内外当前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引进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引领学生思考国外学术界研究问题的范式与国内的差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除学术研究成果外,还需要将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与当前国际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

如在教学中,笔者尝试突破传统的胡绳、范文澜对近代史解读的模式,用现代化的视野看19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选择以及现代化过程。以此来作为解释近现代历史的框架与参照系,“政治选择”路径使学生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运用新的解释框架,来重新认识中国百年以来的历史演变。

如我们将19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百年现代化,分为清末开明专制化时代、早期议会民主、袁世凯的强人政治、国民党权威政治、全能主义计划体制与邓小平的后全能主义型现代化发展模式这六次政治选择。中国百年的现代化运动是由这些不同政治模式前后相继构成的。这是一个在不同国际国内环境条件下持续进行的政治社会运动,其凝聚中国人集体经验的历史选择和社会发展过程。课堂教学通过这一历史考察揭示,思考这一历史进程发展的原因,探讨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展传统国家,其政治体制变迁的轨迹以及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的启示。由此而进一步考察各种内外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百年现代化政治选择,在当时解决了什么问题,又面临了什么新的矛盾或困境,为什么前一种政治选择会被后一种政治选择取代,这些政治选择在现实中的正面与负面效果又有哪些。这一系列问题一次又一次把学生的思维推到新的高度。新的教学体系给学生打开了新的思路路径,有利于开阔他们的学术视野,引领他们进一步去思考近代史的相关问题。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让学生能更好把握当前中国学术界在近现代史领域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他们将来的毕业论文或本科毕业后的进一步深造提供思考的方向和路径。除了学术研究成果外,还应该坚持将国内外不同的各派争鸣的学术观点引进课题,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让他们对整部中国近现代史有更好的了解和更深的感悟。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使命,积极开拓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

(二)以项目为主体推动教学,强化教学实践

构建研讨性课堂,主要路径是将学生由客体转变为主体。让学生由听课的被动客体转变为自主研究的主体。因此要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进行史料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边学边研究,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强化研究性授课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各种各样的问题,以项目为载体,努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问题和值得争论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历史。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围绕各种各种的问题,以课题项目的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研究。如中国现代史领域有许多热点和值得争论的问题,围绕如何评价第一次国共合作中陈独秀的“右倾”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产国际的作用和失误、如何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十年、南京国民政府政权的特点以及影响、抗日战争中的汉奸问题、延安整风等等各种问题,将其设计成一个个小课题,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指导学生研究课题的过程中,要努力吸收学界的各种观点,积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以更开阔的是视角去看待问题、思考中国现代史。

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笔者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以家乡的抗日战争为课题作出自己的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作课题展示。在课堂上,将抗争抗战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以课题研究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规定每组代表一个中国的特定势力:共产党,国民党,对日合作者和民主党派。每一组的任务就是熟读并研究本小组所代表势力的立场和政策,进行课堂演示和辩论。每一组阐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困境解读以及未来计划,并指出对手的缺陷。实践证明,这种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形式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基本功,还需要重视史料教学。无论是研究性学习还是课题研讨,都要重视将相关的原始史料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亲历史料,尽力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学术性的眼光看待曾经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事件和生活,引领他们学会在历史的表象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笔者认为,通过项目化教学模式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的通史课程变为历史学专业师生共同研究的有深度思考的课堂。

(三)紧跟学术前沿,创新考核模式

受教育的个体千差万别,在教学过程中对一张试卷考核全部学生的现状如何改变,能否做些改善?这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不容回避的问题。当我们在讨论高校专业理论课程如何创新,何以成为创新型考核项目之际,如何设置有效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迫切。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型考核效果与评价体系建构应该是项目化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应努力建构一种全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即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考核,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创新教学考核模式。这种考核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实现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落脚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历史学专业的教学考核,主要包括课堂讨论、课程实习参观、课程作业、学年论文、毕业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除了传统教学实践环节外,笔者认为当前应该有希望借助网络平台,吸收“慕课”的优势,探索新的考核方式。既能使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洞察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史实效性特点将“口述史的研究与实践”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实践和课程考核中,探索培养学生研究分析能力的新路径。希冀改变一刀切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结合课题研讨、口述史的开展以及课程考核对学生进行立体的全面的考核。

口述史学是一种收集、保存史料、抢救史料的方法,也是一种生动的历史教学手段、它把以往的静态历史教学变为一种动态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把口述史学的研究与实践纳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通过这种方式的考核,达到了培养考核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史学理论、社会调查、新闻采访、文字写作、与人交往及克服困难等一系列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此外,在当前慕课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网络教学、视频教学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无法回避这波浪潮。在教学实践中,只有紧跟教育发展的最新趋势,才能使课堂保持时效性和前沿性。因此课程的考核模式也应该利用当前“慕课”和“微课”的特点,创新考核模式。笔者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中吸收“微课”的特点,以开放性的视角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就自己对共和国的理解做一段微视频。这次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亲身调查,通过各种形式用微视频记录下了他们对共和国史的理解。他们的作业内容涵盖非常广,形式多样、灵活,有创意、有创见。学生用自己对共和国史的感悟和最新技术手段,丰富了共和国史的内容,也使国史的呈现形式更多样化。

诚然,一种新的课堂模式需要建构一种新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笔者认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史料洞察能力、史观和阅读兴趣进行综合考核,需要根据教学实践作业、课题研讨表现和期末考核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带着项目学理论,同时在项目研讨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应用能力,能很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是“慕课”浪潮下高校历史学通史课程可以尝试的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McAleese R.Towards a meta-language oftrai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TeacherEducation,1975(2)

[2]Yorkey R A.Study skills course for foreigncollege students[J].TESOL,1970(2)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8)

【作者简介】黎 瑛(1979― ),女,广西容县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近代社会史。

(责编 何田田)

推荐第7篇:“慕课”模式在儿童卡通画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模式在儿童卡通画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手段的创新也在与时俱进。文章认为引用“慕课”教学方式进行儿童卡通画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在虚拟教室里自由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作卡通画的创新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卡通画教学 创新模式 慕课

卡通画作为美术教学一部分,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开设卡通画教学这一课程,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场景进行简化,用线条和几何形体表现活泼可爱的卡通物象。一方面使学生在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形体中认识周边的事物达到教学目的,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激发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创造能力及幽默的情趣,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生活下健康成长。

卡通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现阶段学生的视觉需求,使学生的认知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建立更科学的儿童卡通画教学理论,探索相对应的教学模式,这才符合现代儿童卡通画的创新发展方向。

一、卡通画教学现状

如今,卡通画教学模式主要还是遵循传统的师生之间面对面授课形式,这样的教学手段其实是有很多弊端的。传统的卡通画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通过备课进行任务式授课,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模仿学习。传统的卡通画教学模式有以下两个特性:第一,教师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宰,授课方式限制于课堂。教师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学生的学习完全围绕着教师的教学转,这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卡通画学习主体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卡通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盲目的被动者。第二,传统的卡通画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主,教材成为禁锢学生思维和主观逻辑扩展的枷锁,使学生对卡通画的认知度不高。

近年来,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米老鼠、维尼熊、朵拉等卡通形象深受学生喜爱,很多学生开始痴迷于临摹绘画卡通画,然而这种学习方式阻碍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慕课”模式在儿童卡通画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新媒体是当今信息传播的一个主流趋势,现在几乎每个家庭都配备有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各式各样的网络课程也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卡通画教学也应该跟随时代步伐不断进步和更新,这样才有利于卡通画教学的有效发展。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卡通画教学还不够完善,在一定层面上存在着局限性,卡通画教学模式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是一种趋势。“慕课”是一种在线教学形式,“慕课”卡通画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慕课”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的格局,真正做到了新型的无界课堂教育方式,学生只要拥有一台智能手机或者电脑,就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卡通画学习,通过触摸屏进行卡通画绘画练习。

第二,“慕课”教学模式实现学习资源共享。教师可以通过上传各种资料帮助学生解除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有选择性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资源进行离线下载资源学习,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对卡通画的认知程度。

第三,“慕课”教学模式突破了局域网互联网教学在资源、距离、规模上的限制,分享了资源库,师生之间可以通过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开放大学”“虚拟学校”“全球教室”等一批新型的教育教学系统迅速发展。

三、“慕课”在儿童卡通画教学中的应用

“慕课”的儿童卡通画课程一堂课可以有成千上万学员,这是一个开放式通过网络来完成任务和学习的,不受时间、地域、空间限制的平台。只要点击创建账号注册登陆进去,就可以参加学习。通过“慕课”课程,教师可以将全国各地的师生组织起来共同探讨专业性的问题,最终通过网络将提出的问题和结果发布到全国各地。因此,学生只要登陆点击进去就能在线学习,还能和全国各地同龄的学生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能够在第一时间接触到网络上的新型事物,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欲望。将“慕课”模式应用到传统卡通画的教学中,就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得到一定提升。例如在上卡通画课程“大闹天宫”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登陆“慕课”平台连接到不同的学校共享资源库,点开网络共享的资源库用影视或图片输出的大视觉效果给学生展示一些《西游记》里大闹天宫的图片,再结合图片讲一些故事情节,使学生联想到一些绘画场景,学生还可以在线提问、在线相互探讨。教师通过对图片和故事情节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到故事所要渲染的效果,并对故事主人公的脸型、眼睛、鼻子等五官依次归类,将不同类型的五官应用到创作的卡通造型中去,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慕课”这种新的形式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信息反馈。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反馈,教师可以对学生技能和学习程度进行检测,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慕课”教学手段应用于卡通画教学过程的实现,提升了卡通画教学的效率,并且紧跟新时代,有助于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推荐第8篇:思政课慕课教学资料

国内首个“慕课”思政课今在复旦北大开讲

少了大道理 多了思与学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今天上午,一堂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以“慕课”的形式,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开讲,这是国内首个“慕课”思想政治课。

第一讲取名“大学·人生”,来自复旦、北大、交大的四位人气青年教师施素华、张会峰、陈果、胡志辉先后亮相,分别围绕“思修课与人生”、“法律与人生”、“大学人生”和“互联网的开放性与自由”授课,并与直播现场的500余名复旦学生进行了互动。来自北京、上海、江西、湖北等地的近5000名大学生在各教学点收看了在线视频直播。

“慕课”是一个近年来在国际上流行的教学新概念,英文缩写 MOOCs(即Maive 大规模、Open 开放、Online 在线、Course 课程)。在典型的“慕课”教学中,教学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5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

“慕课”最显著的特点是“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准备情况和时间需要注册需要的课程。它打破了原先单向的视频授课,转为在线讨论、随堂测验、相互批改、自我管理学习进度等形式多样的双向互动,并且全天候开放。

思政课是国内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课程,传统授课方式是大班化,单向传输多。长期以来,许多大学生对类似的课程热情不高,思政课教师往往面临着“提高出席率,提高抬头率”的尴尬。据介绍,此次推出的首个“慕课”思政课,其宗旨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上课讲大道理仅是一小部分内容,更多的是为学生创造交流、思考的平台。

据悉,此门“思修共享课”在线学习计36课时,选课学生可按照教师设定的进度在宿舍、图书馆、教室、食堂等校园网覆盖的任意角落里随时随地学习,实现“我的学习我做主”。选课学生在线上线下都有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此外,选课学生还将在授课教师和助教的引导下完成共享课程平台上布置的个人阅读资料、练习、小论文、知识卡等学习任务。

面对价值多元化和追求个性化的“95后”群体,“思修共享课”分“自主学习、网络互动、进阶闯关、小组讨论、大课堂直播互动、课程征文、课程大赛”等板块,教师与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交流互动,问题也将更接地气,有助于改善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

推荐第9篇:慕课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ive Open OnlineCourses, MOOC)又称“慕课”。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和教育信息化浪潮的一个重要部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迅猛发展,并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时间,在各国政府的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们、教育研究人员、大学校长、教授,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慕课学习者中,既有人为之振奋,将慕课的兴起喻之为“象牙塔的倒掉”和“大学的革命”;也有人对慕课嗤之以鼻,认为它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觉得它并不会对大学产生多少影响;而更多的人则是不知所措。

面对慕课来袭,大学究竟应该如何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尤其是如何将慕课与大学自身的发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如何与大学所承载的社会使命等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将成为摆在今天每一位大学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且无法回避的攻关课题。

本文结合作者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就大学如何推动和发展慕课给诸位校长们提供八点建议。

一、跟踪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就世界范围而言,普及化、国际化、信息化可谓当前高等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其中,普及化使得更多的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国际化绝非单纯地吸收国际留学生、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提高教师出国比例等,它更多的是通过国际合作来提升大学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信息化则是从工具、资源、过程等系统的各个环节,以信息与通讯技术来变革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的这三大趋势,在慕课这儿可以说是融于一身,它正好顺应了全球高等教育变革的普及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这三大趋势。因此,大学校长理应跟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在自己的大学积极推动和发展慕课。

二、选修一门慕课,体验尝试

常言道,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大学校长们要想知道慕课究竟对大学教育教学变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大学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大学应该怎样来推动和发展慕课?其中第一个要做的事情,我想恐怕就是选一门慕课进行学习,校长要亲自体验一下,尝试一下,哪怕因时间和精力问题无暇顾及最后不得不辍学,也要选修一门课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些校长在这么做了。北京大学李晓明校长助理不仅自己修课体验,而且自己亲自上课,带领团队在Courera上开设课程。复旦大学的陆昉副校长亲历亲为,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的慕课发展。

三、理性冷静地看待慕课,既不盲从也不漠视

其实,大学是否需要启动慕课计划、推动和发展慕课,大学为什么要推动和发展慕课,这是需要理性的、冷静地思考的问题。在如何看待慕课这个问题上,大学校长应该持一种理性冷静的态度,既要避免盲目跟风,狂热鼓噪,也要避免麻木不仁,视而不见。校长要紧密地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理性有序地推动和发展慕课。

四、深入研究在线学习、混合学习模式

大学校长不仅要了解和体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更要紧密结合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特别是在大学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深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今天的大学不仅要有全球眼光,而且还要不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的选择。为此,大学应深入研究在线学习与混合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世界大学名校公开课、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及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之类的课程与资源运用于大学内的课堂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大学要推动和发展慕课,首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慕课。

这是当务之急,也是推动和发展慕课的前提。

五、制定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

与推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一样,大学应当审时度势,立足学校自身实际,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学教学信息化宏观战略与政策,尤其是要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微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大学课程数字化与信息化、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等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布局,系统变革,循序渐进。

六、加入大学课程联盟共建共享

慕课兴起,国内大学闻风而动。北京大学积极推动与edX和 Coursera的合作,清华大学设立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研究中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设立了慕课中心,成立了面向中学的由国内20所著名中学发起的C20慕课联盟。许许多多大学摩拳擦掌,积极推动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2012年4月,上海市教委为了实现上海各高校课程、专业、师生资源共享,正式发文批准成立“上海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中心”。2013年10月9日,由重庆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自愿结成的、非盈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高校联盟“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该联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而自愿结成的高校联盟。

对于国内大学而言,我们不仅可以与edX、Coursera之类的国际机构合作,将自己的课程面向世界发布,也可以在“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建共享。大学不仅可以借助这些联盟和平台提升自己大学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也可以借助社会资本,深化和发展大学自己的课程与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

七、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不应当是为了赶时髦。大学应当利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这一契机和举措,紧密结合大学自身人才培养实际,立足校内人才培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深化大学教学改革,践行大学社会使命。为此,大学推动和发展慕课应当纳入到大学整体发展战略之中加以系统考量,整体规划,应当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等之类立校之本的东西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校内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事实上,在国内高校中,已经有一些大学开始这么做了。

2014年1月16日,复旦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2014年4月1日复旦大学将登陆全球慕课平台Coursera。在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看来,此举标志着复旦大学对如何建设慕课、运用慕课、发展慕课形成了共识,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接受上海教育新闻网记者刘时玉的采访时,陆昉副校长说,“我们希望一方面把复旦的课程推向社会,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希望引领校内的教学改革,使在线教学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把慕课建设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

八、积极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

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过程中,不同的大学,在心态、动机、目的和意图几个方面也许略有不同。一些大学,积极推动慕课,似乎有加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的味道,同时,另外一些大学则更多地着眼于深化大学课程改革。还有一些大学,则着眼于践行大学的使命。无论是哪种动机、目的、心态和意图,在推动和发展慕课的时候,大学应当积极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稳步推进。避免“一窝蜂”,避免“瞎折腾”、“搞运动”。

推荐第10篇:慕课

作为课堂教学的班级授课制自提出以来,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就一直没有中断过,在变革过程中,既有建设性探索,也不乏颠覆性的尝试,甚至有诸如“学校消亡论”、“课堂消亡论”的论断。但时至今日,课堂教学依然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资源网络化、环境虚拟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等特征,对教育教学产生极大冲击。尤其是近期“慕课”强势来袭,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学习的革命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几千年来的教育模式[1]。“慕课”提供了一种支持泛在学习、知识建构、交流协作的无缝学习空间,使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单向知识传授转向注重交流与评估的多向互动;使个体认知转向分布式认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其基本动力,知识生产胜于知识消费是其基本学习理念。它改变了人与人的共生关系,倒逼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的学校若不改革,可能会沦为世界一流学校的教学实验室和辅导教室[1];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若不变革,可能会沦为“慕课”平台的自习室。面对“慕课”对课堂教学的挑战,须重新审视面对面教学的处境。巨大的挑战之下亦蕴含着变革的机遇,“慕课”为课堂生态的重建提供新的定向。 慕课,简称“MOOC”,也称“MOOCs”,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所谓“慕课”(MOOC),顾名思义,“M”代表Ma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MOOCs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一) 开放性课程设计打破了课堂教学封闭性的局限

“慕课”产生于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从开放教育资源到开放学习,再到当前一种新型开放资源模式:“慕课”的本质属性均沿承了开放教育的理念。开放教育主张教育的民主和平等,不论学习者的性别、年龄、种族、经济等状况,向世界任何地区、任何人提供能够充分满足学习需求的学习机会。而“慕课”在沿承开放教育基础之上已远超越最初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开放的内涵,它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了上课、分享观点、信息反馈、完成作业、评估学习进度、讨论学习内容、参加考试、得到分数、拿到证书等学习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均是开放的。“开放”正在成为一种价值,任何学习对象均可在任何时间自由选择注册学习,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分析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传统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共性,对学生的个性学习关照不足。进而为每位学习者设计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反馈资源等,凸显了个性发展,冲破课程教学方式的“标准化”藩篱。

(二) 多主体的交流互动拆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 “慕课”平台引入了社交理念,来自不同地域的授课者与学习者依托网络社区进行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互动和交流,形成了多主体、多向互动的分布式认知结构———认知不仅发生在学习者的头脑中,还发生在人与人、人与平台的交互过程中。学习者根据不同的主题可以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构建学习互助的亚群体,并随着学习者的不断聚集进一步衍生出课程的相关网站与资源库[11]。教师或助教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区,或者筛选出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形式进行系统解答。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不同方式进行参与,“慕课”借助社会化网络工具,形成了比传统课堂教学中更大、更新的学习共同体,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森严的壁垒,摒弃了传统教室里等级分明的权威形象,师生之间用平等、民主的协商来取代教师的专断。

(三) 基于微视频与交互练习的知识图谱式学习路径摆脱了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限 微视频与交互练习是“慕课”核心的学习资源。一般而言,“慕课”的教学安排按“周”布置,教师规定好每周的学习内容,将学习内容分为多个知识模块分别录制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微视频即为课程信息传输的核心形式。它以一个知识点为单位编制,短小精悍,反映了教师针对某个知识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个问题展开教与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完整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局限。同时,微视频的学习逐渐由易到难进阶,呈现的是一种基于知识点的知识图谱式的学习路径。相对于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更加有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体现了“做中学”并强化了知识点的练习。此外,大多数的交互式练习都是课程服务器按照程序自动评估打分,最大的优势是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评估,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课程服务器将会根据学生作答的情况提供相应的讲解视频或其他材料,以强化学习。

“慕课”本身也逐渐显露出了更多的现实困境,它们要比上述外部因素严重得多。这更值得引起重视和关注。

第一, 注册者众多,认真者较少,完成者寥寥。 第二,“慕课”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课教师压力巨大。不是所有“慕课”课程都引人入胜,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担任“慕课”课程。

第三,“慕课”课程必须由高深的技术作支撑。 第四,“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有 第五,评价与测试是最大难点。

“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以及课堂教学环境所构成的一种总体关联的系统。“慕课”作为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将原来课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在线微课程放在课下预先进行,而将原来课下进行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来进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翻转”。课堂“翻转”改变了原有课堂教学要素的动态组合,势必引起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课堂教学生态的重建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建课堂教学理念.从重“教”转变为重“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观以“控制教学进度”为特征,常常以教定学,教师控制、主宰着课堂。“控制”、“主宰”均意味着一种外力、服从和被动,这种课堂教学观将教学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知识传授过程,将课堂变为“教堂”。

(二)重建课堂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着眼于终身教育的价值追求,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它们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方面,是同一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不同维度,也是教育境界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层递性的表征,突出的是生命主体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注重的是超越“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学习能力发展,升华的是个体完整生命的和谐发展。

(三)重建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慕课”带来了教学组织形式的“翻转”,为解决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带来了契机。“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将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认知目标放在课下利用在线学习实现,而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

(四)重塑课堂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动态发展构成了复杂的课堂教学系统。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使师生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为课堂教学环境带来了新的属性。

第11篇:慕课

以科学技术的角度谈慕课

什么是慕课?

慕课是什么?慕课是一个短语Ma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首字母缩写,“M”代表Maive(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慕课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16万人;第二个字母“0”代表Open(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意思。

慕课把以视频为主且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课程免费发布到互联网上,供全球众多学员学习。其突出特点是以小段视频为主传授名校名师的教学内容,以即时测试与反馈促进学员学习,并基于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慕课是“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之一,属于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的在线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以往的网络教学有重要借鉴意义。

慕课的起源及发展

MOOC起源于加拿大。2008年加拿大阿萨巴萨卡大学的乔治·西门子和斯蒂芬·唐斯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MOOC并创建了全球第一个cMOOC类型的课程。cMOOC强调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把课程设计者、学习资源、教学者、学习者和自发组建学习共同体等作为一个整体,并基于已经大众化的社会性交互工具平台,促进不同思维类型和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在人—机、人—人交互模式下切磋学习,引发知识迁移和知识创造,使面向信息类聚、整合理解、迁移运用、批判思维和知识构建等的“深度学习”真正发生,从而对传统大学教学模式和组织形态提出了革命性挑战,所以学术界充分肯定了cMOOC的理论创新。但是,cMOOC尚未形成稳定的、易于复制的、可供一般在线课程教学应用的实践模式,也没有风险投资便于介入的抓手。

200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基于cMOOC部分思想,借鉴了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沿用传统面授教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易于复制的课程框架,以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在线课程学习的模式,创办了在线教育商业化公司Udacity和Coursera等,邀请著名大学加盟并提供在线课程平台xMOOC(x表示扩展或加盟,不同于c表示联通主义的含义),在课程学习环节免费向全球开放课程,吸引了众多学员注册学习,而在课程结业认证等环节收费,从而形成资本投资收益的商业模式,很快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加之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渲染,加速了政府、社会、学校和公众对于网络教学意义的认识,也造成了今天大众热议的MOOC演变成在线教育的代名词的状况。

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供应商纷起竞争,Coursera、edX和Udacity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均已入驻中国。如果说2012年MOOCs在国际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海啸”,那2013年在中国教育界也算是刮起了阵阵“飓风”。近20场关于MOOC的会议、论坛相继召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与美国MOOC平台签约,面向全球免费开放了15门在线课程,MOOC这种以短视频方式学习的在线课程正在受到学习者的青睐。

慕课的优缺点

慕课的席卷,让各国的大学管理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对于各国知名高校而言,慕课平台是高等教育的新大陆,谁都不希望失去向全世界传播知识,提升国际地位的机会。在未确定慕课。对高等教育是否具备颠覆性影响的前提下,参与其中是最好的选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如是说。

对于慕课风暴,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与以往的广播电视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等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源于三个特点:

首先,慕课广泛的开放性。基于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受众非常广泛。所谓“大规模、开放式”,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人量不受限制,除了特定的证书或学分外,学习者也无需缴纳任何费用。对于学习者来说,这样的课程进入门槛很低,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

其次,慕课的透明性。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需要注册自己需要的课程;完成注册后,在课程的开放周期内,可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并提交作业、在社区讨论、互评作业、参加测试;如按要求完成以上学习环节,甚至有可能取得证书乃至学分。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变得通行无阻。在线课程让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最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对于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从教学改革和商业运作模式角度,要大胆肯定MOOC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诸多优点,即:

1.小视频配合相应的即时在线测试开展课程教学,十分易学;2.模板化的课程结构易于工程化复制,规范化在线课程建设;

3.名校名课免费向全球开放,有助于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全球优质教育资源的互换和共享;

4.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成果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员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

5.基于社会性交互工具软件支持构建学习共同体,能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6.虽然课程上网建设成本较传统教学高,但是教学组织实施成本相对较低,加之“广种薄收”的实施策略,资本投资收益率较高。

总之,MOOC一是通过标准化的线上课程教学实现高水平大学教学资源受众的规模化和全球化,拓展了传统高等教育的知识传授链;二是社会资本和资源介入高等教育引发知识产业链重组,促进高等教育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分工与重组变革进程。

但是我们也要客观阐明MOOC的课程在教学实践和技术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即:

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2.从教学论的视角,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程式化的教学模板,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设计简单,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员对象的需求,难以适应高等教育众多学科和不同类别课程的具体要求;

3.现有的国际上40多个MOOC平台与以往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发展完善,自身尚处于“婴幼儿”阶段,不能因单门课程的注册学员多而一叶障目,过度夸大其平台的教育性和技术性功能;

4.与以往的开放远程教育系统相比,MOOC仅是课程教学层面,缺乏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和与其它教学及其管理平台的数据交换共享,更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开放教育资源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5.MOOC课程仅仅不足10%的学员坚持完成课程学习,所以既要欣慰少数学员学有所成,也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关心对另外90%学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正如丹尼尔指出的,当前许多MOOC在教学法方面还是非常传统的,教学质量也不高。

MOOC的兴起和发展可理解为在线教育发展过程的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契机。在认识层面,MOOC引起了国内外,尤其是国内教育部门领导、大学管理者、教师和社会公众对在线教育的普遍重视。而在实践层面,无需照搬美国MOOC做法,或完全另起炉灶运动式搞一套所谓的MOOC系统,而是应该从整个在线教育发展的历史、成就、问题、机遇、挑战和对策的大系统,辩证认识和发展MOOC,从单一的“课程”层面扩展到系统的“教育”层面,从单一的“网络教学”扩展到“混合教学”。

慕课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慕课给中国教育带来的冲击将是多方面的。从宏观上说,面向世界开放的慕课,是一个国家展示其教育实力的平台。一所大学乃至一个国家的大学体系,能提供给慕课的课程及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就是该大学的教学水平或该国高等教育实力的呈现。某种意义上,慕课是大学与大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比武擂台”。通常讲的一国文化软实力,确实可以由此在全球学生面前见个高下。不过,仅就慕课三大平台皆由美国大学搭建并唱主角而论,中国教育界便已先输了一阵。

在微观层面上,慕课不只是课程共享,还是教学技术的成功创新。自从MOOC在美国兴起,近些年致力于将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李晓明就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一新型学习方式。得益于20多年的网络教育实践,慕课很快形成较为稳定实用的基本教学模式。在慕课的世界里,视频课程被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小的微课程,由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连贯而成,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学生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5分钟左右就会有师生提供解答。国内高校沿袭至今的教师说、学生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从技术上被打破了。课程设计的精细化,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师督促式教学法,取而代之的是在兴趣驱动下的学生自我探究。教育界倡导多年的“探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真正得到了实施。

在慕课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的学习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地、系统地在线实现。与上述形式相比,慕课的特点是:它是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的以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它会不会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一定能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

首先,MOOC本身并没有如此大的魔力,能给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变化,因为现有的MOOC课程及其支撑平台只是在线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自身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既有明显优势,也有严重不足。但是,如果以这次“MOOC运动”为契机,肯定MOOC的同时,再借鉴开放远程教育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完善和发展MOOC,并进一步结合信息化环境下的高等教育混合教学改革,从教育理论体系、技术体系、组织体系等方面科学发展在线教育大系统,的确能够加速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进程。

其次,需要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历史观视角,客观、辩证地认识、理解和完善MOOC,不要过度宣传并给其贴上一个“革命”的标签。事实上,对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问题,很早就已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对于在线教育,我们国家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和一些大学开办的远程教育,以及传统高校数字校园中的网络辅助教学等,这些在线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开展了十余年,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在线教育发展类似,在专业规划、课程建设、教学组织、支持服务、质量保障与认证、混合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系统化的成果,正在不断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另外,历史上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多次出现过要革命的预言,但事实一再证明往往言过其实。

最后,2013年国际上逐渐转向融合以往网络教学务实发展MOOC,而国内高呼MOOC的声势却有增无减,照搬美国MOOC课程建设模式和商业运行机制,既缺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际的教育信息化理论指导,也缺乏创新的可行方案和顶层设计,行政化打造所谓的MOOC平台与联盟,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贻误科学发展在线教育的良机。所以辩证认识和分析MOOC,借鉴MOOC的优点,从教育视角而非技术视角来系统梳理和创新已有的在线教育体系,站在国家教育改革的战略高度,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面向校园内学生和校园外学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终身教育,完成我国在线教育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和实践指南,科学稳步地推进在线教育,才能修成正果。

MOOC也许还不足已称之为一场革命,但是其对高等教育的变革却是起到了一定作用。

首先,高等院校可以借助MOOC真正推进混合教学改革。MOOC已经进一步使得传统大学认识到在线学习的优势和重要性,深入理解了Bricks与Clicks深度融合是高等教育的未来,所以,要抓好这一良好的机遇,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组织体系等全方位、深度推进包括面向课程层面、专业层面和学校层面的系统化的混合教学改革。

其次,应借鉴MOOC重构开放教育体系,明确高等教育职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生态圈已经形成,高等教育踏入到了互联网生态圈之中,并与工作职业生态圈融为一体,工作目标即是学习目标。可以借鉴MOOC在高等教育运作模式方面的探索经验,传统的品牌高校、地方高校、开放大学以及相关企业等多方参与并找准各自的生态位,重构开放教育体系,优化生态链,并要未雨绸缪,制定自己的应对之策。

最后,促使高等院校进一步基于信息技术、传播科技与学习科学的成果,不断优化面授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课程设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汇聚多方资本和技术资源,强化高等院校面向社会的服务功能,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从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否则,不进则退,终将被淘汰。

慕课对大学及老师的影响

慕课浪潮席卷之下,世界范围的名校、名师、名课“同台竞技”,中国大学如何立身?

慕课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高等教育,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以慕课冲击为契机,加快大学教学、管理的根本变革,实现两者的融合才是更好的姿态。与此同时,在这场汹涌的世界浪潮中,中国高水平大学强强联合,积极参与并且融入这场变革,方能化危为机。

复旦大学副校长陆昉认为,当前高等教育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资源共享,第二学习模式。利用慕课的平台,可以把全球的优质课程拿过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而大学如何运用这一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应该成为国内名校的探索方向。慕课不同于网络公开课,互动性更强,慕课的出现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改革的可能,教师可以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真正实现“翻转课堂”。这一模式将促进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学习也将变得更加有效。

现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慕课为契机,中国大学要冷静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简单的赶热闹。“仅仅是在线教育,并不能解决高等教育的深层次问题,现在的小班化教育,大规模推动也遇到瓶颈。想办法把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才能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留给中国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时间,已经不多。”

尽管慕课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与真实的大学课堂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距离和差别。

比如说,“在学校的课堂上,我们能在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最有针对性的回答,直接互动交流,但在慕课上,就算我们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问题的答案,但却无法让思想碰撞出火花。”

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就业环境状态下,中国在校大学生选择慕课的不可能占大多数,部分学生可能开始有些兴趣,但能坚持学完课程的人很少。“原因很简单,很多学生上名校,注重的未必是上什么课,而是拿一张什么样的文凭,用人单位也是如此。”

慕课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因而学习者的学习会更加有效。慕课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变革的可能。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

毫无疑问,慕课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学评价与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内容相同、上课时间灵活并且费用同样低廉乃至免费的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了学生选择的重要指标,包括内容是否有用、丰富,讲解是否清晰、生动,课程节奏是否合理等等。如果有一天学生可以用“脚”投票,没有人选择教学水平差的教师,这将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准备课程。即便是现在没有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可能预先或同时在线上学习一门同样的课程,这也是对现实课堂上教师的无形压力。这种评价是公开而透明的。

伴随着慕课等线上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各种海量教育资源触手可及,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地位似乎岌岌可危。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会在“电子教师”面前退居二线乃至消失吗?

面对这一问题,人们的观点惊人地一致:教师这一职业永远也不会消失。 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没有目的的教育,就好像没有画的画框。在信息技术带来教育革新的今天,教师的职业反而会更加重要。教师不仅是每个学生平等获取知识的保障,面对面的贴近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老师所能教给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觉练习的习惯,绝不是冰冷的鼠标键盘显示器或其他移动终端所能教的。

尽管教师永远不可替代,但人们都认为在未来5年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Edgar Morin呼吁公众重新认识教师这一职业的复杂性,他说,现在,不论从小学到大学,知识性的东西都教得太多,但做教师最重要的,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人,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这,正是未来教师角色转换的方向。曾担任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副院长的欧燕华现在是一名自由讲师,专门教授有关幸福的课程。在她看来,科技是一个工具,用得好一定会有助于教育的发展,但同时有一点很明确,科技仅仅是工具,使用的人更重要。 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欧燕华认为每个人都有内在的智慧,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其成长,使之成为一个“全人”。从这一点看,科技的进步永远无法替代教师。

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的教育就是从外部世界把信息塞进学生的脑袋里,因此,欧燕华认为,科技进步带来的教育革新对教师人格的要求反而更高。作为学生的精神导师,教师怎样利用工具,塑造学生的内心,为人性的成长服务,将成为教师最大的任务,而这,其实也是让教师的角色回归了本源。

慕课可能的未来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在大规模的慕课背景下,我们不妨设想,在不久的未来: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把知识要点的讲授交给大师,把学生的训练、拓展、辅导引入课堂。

教师的职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中将出现慕课资源的研发者和主导者,充分利用慕课资源的优秀课堂组织者,课堂教学普通辅导者。“教书先生”将慢慢淡出教育舞台。没有优质慕课资源的教师将成为一般的课堂辅导员。

学生的学习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学生听课学习知识要点,将突破时空的限制,变成全景式学习。

教师的授课资源将出现高保值和高增值。靠精彩的网络授课,教师可以树立起饮誉全国乃至全球的名师形象,教师可以通过精彩的网络授课堂而皇之地获得巨额收益。

教师职业技能评价将发生根本改变。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评价不再以职称、资历为主要依据,年轻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个人魅力,凭借自身智慧和精彩的演绎,赢得社会公开公平的称道,成为网络授课新锐,成为倍受追捧的教坛明星。

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翻转课堂”将成为主流:学生通过各种网络终端途径点击慕课自学,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巩固;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先通过慕课学习知识要点,再进行互动训练、拓展训练。师生将用大量的时间开展活动式素质教育。

第12篇: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由学习者被动获得,而应由学习者主动建构。慕课课程设计过程中光、影、声等多模态因素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但是慕课作为一种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新兴事物,以及职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也为广大英语教师带来了挑战。在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慕课;职业英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5-0031-02

慕课MOOC(Ma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整合了多种数字化资源,形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依托互联网可供大规模范围内学习者进行即时学习。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冲击。2004年国务院公布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水平,实施“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完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快提高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1]。

一、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2]。职业英语,作为高职高专学生从业的重要工具,具有很强的行业特征,注重英语的从业实践运用,如旅游英语、体育英语、酒店英语等。

当前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育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公共英语教师,缺乏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一类为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学经验缺失[3]。职业英语教师的培养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首要必修课。虽然国家教育部门组织了不同类型的教师研修班,但职业英语教师发展仍不容乐观。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尤其是职业英语与学生未来的职场发展息息相关,但学生往往只重视专业课,对英语学习缺乏热情与信心,影响了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与专业教师相比,职业英语教师发展也极易被边缘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慕课教学模式,为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建构主义者们认为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4]。其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学习者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对外部的认识,从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个体积极地从自身经验中建构对世界的理解。皮亚杰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布鲁纳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由教师传播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总而言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递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促进者。慕课为教师身份的转变带来了契机。

三、慕课与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慕课的设计、制作到网络的推广使用,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时间与精力。而英语学科属于文科性质,英语教师们多数缺乏工科学习背景,尤其是对于计算机技术更是生疏,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手段这一过程中,与工科专业教师相比,处于明显劣势。面对具有很强行业特征的职业英语,许多英语教师束手无策。慕课推动了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使教师通过慕课平台所提供的各种途径获得职业知识和技能,提升职业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涵盖了“过程性”与“实践性”。所谓“过程性”是指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教师随着环境变迁和职责转变不间断地发展自身专业实践所需的知识技能。利用慕课平台学习大量的专门学科知识,积极结合相关英语教学经验,职业英语教师身份成功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并通过自身的学习者身份设计采用乐于被学习者所接受的职业英语教学模式。所谓“实践性”是指教师通过慕课平台所获取的专门学科知识和技能必须在已有基础上更大程度地直接与教师面对的职业英语教学实践相关。慕课模式又为构建职业英语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身份增添异彩[5]。

四、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1职业英语教师要适应慕课模式下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

建构学习理论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摒弃教师中心,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英语教师们要适应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具有双重身份的学习者与知识传授者。对大多数英语教师而言,除了专业外语知识比较擅长外,其他学科领域均相对薄弱。虽然相关教育部门集中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职业英语的教师培训,但仍无法做到与时俱进。职业英语教师的学习者身份构建除通过校外集中培训外,还应加强校本相关职业英语师资培训,利用校本慕课平台相关专业知识,突出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结合生源、校办实践基地等,从慕课的设计、信息收集、课程管理等方面对英语教师进行细节性指导。英语教师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可组建学习小组、互帮互助。在跟随慕课平台上专业教师学习职业知识的同时,每个学习小组可配备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慕课技术指导,担任技术顾问,进而优化师资培养模式,建设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基地,在强化职业英语教师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夯实慕课知识基础。

2加强英语教师慕课教学模式与职业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能力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推崇将教学活动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中,使学习者在复杂的问题中建构新知识。基于职业英语缺乏相应的实训场所,在慕课平台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职业英语虚拟仿真训练。但英语教师原本所熟知的相关课堂教育教学理论不一定适用于慕课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慕课课程的设计、慕课课程资源搜集、慕课课程的具体录制、课程管理等,都需要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支撑。职业英语不同于公共英语,对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更高。故如何通过设计不拘一格的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慕课课程,从而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是广大英语教师未来研究的重中之重。

3慕课模式下实现职业英语教学环境优化与网络学习环境创新

布鲁纳等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英语作为一门技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环境的营造、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的激发、学习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等,对英语学习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如何通过研究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慕课课程的学习环境创新主要在于网络学习环境构建。

教学环境围绕“教”这一中心,强调教师基于慕课网络教学通过形式多变的互动话题设计,图片、声音、文字等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呈现,营造轻松愉悦的环境。而学习环境侧重从学生的学习立场重构慕课学习环境。学习者围绕课程中心内容畅所欲言,通过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自由学习氛围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光、声、影的慕课英语学习的平台中提升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教师在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的构建中仍起幕后主导作用,并邀请相应专业课教师,一起担任慕课网络环境优化与创新的引导和管理工作。

基于以上所提及的职业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在英语教学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应该突出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慕课教学平台上开辟空中英语角,不定期邀请外教与学生进行口语互动,打破传统英语角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限制。在慕课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浏览并搜集丰富的课外专业学习资源,在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开阔了学科眼界,从而推动职业英语学科健康发展[6]。

4在慕课平台上创新考核方式,促进测评形式多样化

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成绩评定方式。学生通过手持移动互联网设备或智能手机在网络情境下挑选感兴趣的慕课课程进行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测评方式带来了挑战。慕课考核模式不再拘泥于卷面笔试成绩,学生的参与活跃度、参与活动的信度与效度、网络作业的提交正确率与效率等都有迹可循,综合客观。且慕课网络学习的平台作业批改的高效率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与参与度,督促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技能。

五、小结

慕课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灵活多变的学习途径、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学习模式等为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机遇。英语这一学科的记忆性、新异性、应用性与人文性同慕课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广大职业英语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应积极参与各种信息化教学培训,提升专业学科发展意识,丰富慕课课程设计、课程建设与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考核等知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设计多样的慕课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职业英语网络教学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东方网,2014-02-10.

[2]刘晓玲.高职英语教学作用、定位、现状与改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73.

[3]于红,王建勋,粟为农.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分析与评价[J].师资建设,2009,(7):53.

[4]Ruth Wainryb.Claroom Obervation Task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 1992:11.

[5]石磊.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81.

[6]赵玉玲.“慕课”环境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培育,2015,(5):89.

(责任编辑:朱岚)

第13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学习张志勇厅长E5教学模式学后感

张志勇厅长E5教学模式各学科针对自身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力争做到“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我们语文学科设计的是预习课和展示课双课型教学模式,通过一周来的实践运用,我觉得新模式有以下方面的优越性:

一、可以展示教师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怎样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怎样点拨合作学习中的疑难,怎样进行反馈测试,给每一位教师提供很多展示自己个性的空间。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环节。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教学的思路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说自由的话,讲真实的事,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个性化的教学思路,不是拘泥于一家之言、之行,而是在尊重教育规律上各展百家之长。简单地说,让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从而创造良好课堂教学环境。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入胜的细节描绘与非凡的思想境界相辅,将学生引入教材的美的境界之中,引导学生在作品的鉴赏、联想、体验之中融入学生个性的理解,从而将教学的情趣、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从而创造课堂气氛\"其乐融融\"。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是开放性语文课堂教学,是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其次,开放性语文教学要开拓语文教学空间,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学习。教师要树立\"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开放性教学观,多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面和知识面。

五、展现略高一筹的个性化教学品位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广泛吸收教学名师的课改经验,教学起点高,手法新,品位高,是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的体现。品位高的前提就是教师要创建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同时,也要建立融洽、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

“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是教师的成功之路,优势在于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氛围关键所在。师爱和师生平等是个性化教育所要求的。因此,高品位的个性化教学,一是实行教与学民主、平等,师生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没有平等,就没有尊重,更无从谈起发展师生关系。教师要具备民主、平等意识,以及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表率的人格品位;二是开展合作学习。方法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合作学习是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本周是我校“自主------合作-------反馈”教学模式提炼周,通过不断听课、评课,对这种模式在语文学科的应用反复修改、完善,觉得这种教学模式有以下可取之处:

首先,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教师需要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改掉了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建立以“自主、合作、反馈”为主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并实践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人的一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学生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去吸收新东西。可见,学习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教给学生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因此现代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而学生灵活运用传授的方法又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的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扩大积累、培养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我采用的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我针对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辅助开展一些与语文学习想结合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评选小小演讲家、朗诵家,古诗诵读会、成语接龙,将优秀作品张贴展览,把优秀作文打印装订成册„„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既增长了见识,增强了能力,又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收获的喜悦。

运用“自主——合作——反馈”模式教学我得到了许多,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更好地服务。

第14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探究

一、理论追溯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课堂教学行,追寻理想课堂,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广泛开展有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开展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教学研讨现场会,我研读了中心校推荐老师研读的十篇学科教研论文有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斯苗儿的《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和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周彬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兴化市教育局基教科整理的《杜郎口模式摘要》、西郊中心校张峰云的《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西郊中心校陈粝的《课改,我们在路上》、李中中心校朱学群的《自主创新以人为本》、《杜郎口教学模式》、摘自《当代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等书籍,并溯源至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他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这与我们的理论研究具有相通之处,值得研究与探究。

二、建构体系:

1、导学测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结合和互动探究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它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 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为学服务的理念进行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升至一个前所示有的业务理论的高度,为今后课堂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基本框架:

一是以课时作为基本单位,把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结构化、科学化,以课堂训练达标作为控制的教学过程。二是程序化,将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科学分工,对必须达成的目标进行钢性规定。即课堂教学模式是四个模块: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2、呈现目标,自主学习;

3、互动(合作)探究,拓展提高;

4、当堂检测,点评反馈。并且规定每个模块的目标必须达成。

3、以导学提纲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导学提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这里强调了教师应将精力主要放在备课上,对课堂的发展进行提前预设,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在课堂实施时进行有效的即时调控,以保证课堂目标能够达成。

4、以导学互动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讲授,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根据导学提纲及学生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活动形式。

5、分层实施。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及优等生,对于学困生,着力于从坡形学习目标的最底层,努力使他们基本掌握知识、技能,实现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对于优等生,着力于学习方法与解题思路提点指导,实现思维飞跃与学习思路方法的创新。

6、当堂检测。在课堂知识教学结束时,用精心设计的练习题对课堂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检测,及时反馈,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练习题题型设计要求教师在课前多方参考,精心设计,层次清晰,基础为主,面向全体,适当拓展。

7、此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等进行微调,但一定要保证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师生、生生互动时间保证在1015分钟,当堂训练保证在10分钟左右,以达到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三、其操作流程及基本要求如下: 基本

理念三大流程八个环节师生活动实施策略

教师

(主导)学生 (主体)

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导入预习(基础、准备)导纲预习精思目标 提点学纲依纲预习

记录问题具体化学习目标, 注重知识和能力。 学法指导应明确, 导学练习有层递。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集中注意提高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任务精心设计课堂导语, 充分明确激发意图。 导入形式可多样化, 调动学情启发思维。 导学是教学的主线,

互动是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导学互动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 学习)呈现目标针对学情 呈现目标阅读理解

明确目标目标设计要明确,针对性强,易实施。一般不要超过3个

自主学习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自己学习寻找重点,围绕导纲解答问题。运用评价,督促学习。 巡视提点,关注全面,了解并解决学困生问题。

互动探究激发讨论,

重点讲解围绕问题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分享成果。互动:生生交流,师生互动。 精讲:点拨疑惑,针对性强。

拓展提高引导探究,

方法指导梳理知识提炼精要,关联前后形成思维线索及知识网络。教师巧妙引导: 精练板书理清思路。 学生归纳:

融汇学习技能与方法。

测试是有效教学行为检测的重要依据,可以为下一次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当堂训练 (巩固、延伸)导学训练精编习题,

检查反馈当堂完成训练习题,消化巩固反馈信息。训练:方式灵活,突出重点。 评价:面向小组,明确任务,促成合作。

点评反馈对学生知识掌握、练习正确率情况准确把握明确错误所在, 巩固纠错。呈现学习成果,当堂点评,点拨启发,总结方法,适当评价。

第15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53 团二中

杨梨花

近年来,农三师各学校都在开展新教学模式的探讨,我校经过六年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已在全校展开。“情境互动”模式的实行,更是注重了师生的交流、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下面就说说我对实行这种模式的一点体会吧。

一、情境互动模式的实行,要求老师在备课上也是要有充足的准备,不紧要备文本,而且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备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与理解得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前必须认真预习,搜集资料,课堂上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得主动,在这样的氛围中让学生学习变得轻松,能畅所欲言,展示自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大多数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上课听课认真,气氛较浓,发言质量较高,作业完成和学习材料准备及时认真。二是学习行为习惯良好。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方法科学,能坚持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变得宽广,认识、理解、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增强。

三、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首先,在讨论合作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其次,合作的问题必须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再次,合作学习完之后必须有一个总结汇报的人员,这样才可以及时准确的反应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就必须明确组内的分工。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认真的学好这种教学模式,更好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第16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近几年,我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实施了有本校特色的四大模块,八大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我们几年来的努力专研,现在,我们都可以很流畅的把我校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了,当然,在这几年的专研中,我也有了自己的体会,现在,我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改变旧观念,接受新模式

对于一个新的事物,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去了解它,新的教学模式也是这样。这学期,学校组织我们进行了多次学习,深入了解新模式的内涵、原则及实施细则,并组织我们通过数多次的教学研讨课,让我们真正了解这种模式的操作方法。不管是讲座还是听课教研,我都积极参加,积极与同行进行研究,认识到了新模式的确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于是,我就积极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尝试,努力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高效课堂。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每节课上,我都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放手,还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通过谈论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讨论解决。”有了这样的意识,课上,学生活动的机会多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有了,学生合作的机会有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上,我只挑关键性的问题、共性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尽情地

展示自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谁都想表现自己,谁都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学习效果有了提高。

三、把课前的准备做充分

每节课的教学,都需要教师事先的精心准备。我们的教学模式更是如此,哪怕就是指导学生怎样预习。我刚开始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预习,学生不知道该怎样下手,所以,手把手地教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我不怕耽误课堂时间,亲自在课堂上对学生预习的每一步进行指导,比如,我告诉学生要通过自己拼读音标来学会读单词,要通过英汉互译来熟练掌握单词。我还要亲自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如何写预习笔记,如此反复,虽然学生的预习还是不能完全放手,但是,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主地预习下一单元时,我还是感到很欣慰,毕竟小进步也比原地踏步强。

针对这几年的英语教学,我也有点自己的看法:

一、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初中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初中学生还是应

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目前在中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中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三、中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

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当然,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也有些困惑,譬如说学生由于作业量的增多而忽略了预习,导致课堂上不下去课的情况,我想,学校会为我们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很好的条件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把教学模式变成我们自己的模式, 在教学上更上一层楼

第17篇: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36”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双新”教师,既新参加工作,又恰逢新课改,刚出校门又进校门,环境虽无重大变化,但身份却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由学生转变为数学教师。在这短暂的半学期里,我既兴奋又激动。在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践行我校“236”高效课堂模式,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我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236”高效课堂模式的具体要求

“2”是指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的两大关键: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二是导学案的编写。 “3”是指学生学习的三个定位:即自主,探究,合作。“6”是指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即检测导入→明确目标→合作(或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总结升化→达标检测。

二、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认真备课,虚心求教。

这学期我负责高二三个班的生物课,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看学习习题集,经常从网上找一些优秀的教案课件学习,还争取机会多听课。平时我认真虚心的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并积极参加教研组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学习新课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课之前我都上网查阅各种资料和图片,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时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教学环节。上课时认真讲课,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的制作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让课堂让课堂气氛活跃,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认真编写教案和学案。 优化设计教案的各个环节,每一个教案内容都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自主探究预习、易错点讲解、图表解读、典型例题、课时精炼几个环节。每节课之前由学生填写学案课前预习部分,让学生按照预习提纲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了解重难点,发现疑难问题,然后通过小组汇集后反馈。

3、注重教学过程的监督和评价。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通过组内检查上报,另一方面是上课时教师检查和提问。

4、注重发挥案例的引导作用和问题引导方面的教学。

在案例教学中或者是课本上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逻辑推理性强,过程推演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讨论、辩论的形式做到资源共享,从而锻炼思维能力。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的各种学习活动虽然是在集体中进行的,但作为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空间、心理空间和活动空间。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5、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融洽师生关系。

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时,发现有少数基础好思维敏捷的学生讨论积极,发言频繁,成为教学课堂上的发言明星,而其他大多数学生仍在思索,到后来一进行分组讨论,其他学生就等着这几个人发言,成了坐观演出的观众。60多人的课堂变成了几个人的课堂。

2、问题设计时把握不准,会出现范围过大、问题太难或过空洞的现象。

3、组内角色分工不明确,效率低。出示一个问题和背景资料后,小组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监督,缺少配合。

4、时间的安排问题。分组讨论时,常常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安排学生讨论时间过多,导致讲不完或者拖堂,或为了避免拖堂,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偏短,学生正在思考就匆匆结束,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争取多听,多思,多写,多交流。

2、经常向资深教师学习,在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3、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已的经验与技能。

总之,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上还有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今后教学中要继续努力,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第18篇:拼音课教学模式

拼音课教学模式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可以是谈话导入、复习导入、猜谜导入、情境导入、故事导入) (设计意图:选择适合本课的导入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拼音字母。

1、看图指导说话

(设计意图:利用书上的插图和其他多媒体课件,调动多方位的感官,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对拼音字母有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成功地帮助学生识记和正确发音。也为以后的说、写话打下基础。)

2、学习拼音的发音。

(1) 猜一猜

(2) 教师范读,讲授发音要领 (3) 学生试读 (4) 编顺口溜记住发音 (5) 教做拼音操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老师讲授发音方法,学生会集中注意力看自己猜得对不对,这样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顺口溜是低年级小朋友喜欢的方式,拼音操既能让学生乐学,更能形象地记住拼音的形。始终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习,引起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3、学习拼音的书写

⑴看笔顺图,学生先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⑵教师范写,学生一笔一画书空,教师要强调在四线三格的位置,而且每次都要强调书写姿势的正确。 ⑶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拼音的书写是识字的基础,也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从跨入小学的大门,就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开始,更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对于他们的作业书写尤为重要。以观察—指导—范写—评价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也为以后的作业书写夯实基础。)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

2、读、接顺口溜。

3、把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而且非常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换成这节课编的顺口溜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游戏激趣,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同时也实现学科的整合。

四、作业

1、把拼音读给喜欢的人听。

2、把拼音写3遍。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游戏、听写、猜口型等。)

(设计理念:通过游戏等方式巩固旧知识,也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1、教师示范,学生猜。

2、一起总结拼读方法。

3、师示范拼读,生跟读。

4、练习拼读,巩固方法。

5、给音节组词。

(设计理念:通过各种形式的拼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牢固掌握拼读方法,突破难点。〕

三、认读生字

1、出示主题图,看看图上都有谁?

2、出示要学的生字,在情境中识字,教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

3、用这三个字讲一讲文中插图画了什么?

4、读一读短文,边读边做动作。

(设计理念:利用主题图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生字加以巩固,加以运用,加深印象。)

四、作业

1、把生字制成卡片。

2、对子间玩拼读音节游戏。

(教学设计: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和拼读。)

3 bpmf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3、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4、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3、音节的拼读方法。教学难点:

1、区别b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2、声母和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小博士帽。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bpmf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

2、通过观察课件中的插图,帮助学生记忆声母的音、形。

3、养成良好的坐姿和写姿。教学重点:

1、bpmf的发音方法。

2、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bpmf。

教学难点:区别b p两个声母的认读和书写。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拍手念儿歌”。(上节课学的儿歌:牙齿对齐:iii;嘴巴突突:uuu;口吹哨子:ü ü ü。加拍手伴奏。)

二、学习新内容。

(一)学习声母b。

1、出示课件——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2、出示声母卡片b,告诉学生广“播”的“播”和我们今天要学的“b”发音是一样的,不过它是声母,发音的时候要读得轻些、短些。(1)老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2)个别读,师正音。

(3)启发记忆字形:b像图上的什么东西?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像b的样子?

(4)老师根据第一幅图,为声母b编了一句顺口溜“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b,b,b。大家一起读一读。” (5)学习声母pmf。

(6)出示课件——文中剩下的三幅图。每幅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7)老师依次出示声母卡片“p、m、f”借助“坡”、“摸”、“佛”指导发音。

(8)老师逐个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9)点名读,师正音,相机区别bp的读音。(让学生对着手掌发音,感觉一下气流的大小。) (10)开火车读。

(11)猜口形。(同桌两个人,一个读声母,但不能出声,另一个通过口形、气流辨别读的是哪个声母。) (12)认形,书写。

(13)合作记忆bpmf的字形。

(14)总结学习方法:我们刚才是怎样记住b的样子?可以通过看图找出与它们相像的东西,也可以想想生活在中有什么东西像它们,还可以编顺口溜。 (15)分组学习。 (16)交流情况。

(17)课中操。(边念编的顺口溜边和老师一起做bpmf的手指操。)

观察这四个声母在四线格里的位置怎样?各有几笔?应怎样写才漂亮? 指名让学生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逐个范写。 书写声母b 和p应注意什么?

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醒执笔的笔姿和写字的坐姿) 选择展示,评价。

三、巩固练习。

1、认读拼音卡片。(先按顺序再随机出示)

2、接顺口溜。

师:右下半圆,生??:

师:两个门洞,生: 师:右上半圆,生: 师:一根拐杖,生:

3、唱歌。

把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而且非常喜欢的歌曲的歌词换成这节课编的顺口溜:5 3∣ 5 3∣ⅰ 6 ∣5 -∣3 1∣ 3 1 ∣5 3 ∣2 -∣3.2∣1 2 ∣

右下 半圆 bb b, 右上 半圆 pp p, 两个门洞 3 5∣ 6-∣6 5 3 6∣5-∣5 23∣1 -‖

mm m, 一根拐 杖 ffff

四、布置作业。

1、制作这四个声母小卡片,看谁做得最美观。

2、把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或你喜欢的人听,并可以教他唱。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b和单韵母ɑ拼成音节的方法。    

2、学会带调拼读音节及bp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认识3个生字,正确读词。感受家庭生活的幸福。 教学重点:

1、音节的拼读方法。

2、认读3个生字。

教学难点:声母与韵母的拼读。

教具准备:课件、拼音大转盘、奖品:小博士帽。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2、游戏:“听一听,做一做”。(老师读声母,学生把自己制作的相应的声母卡片举起来。)

3、学习拼读。

4、学习拼读音节,领悟方法。

 过渡:声母可喜欢交朋友啦,不信请看:

(1)师右手拿声母卡片b,左手拿韵母卡片ɑ,边拼读边演示声母b和韵母ɑ相拼成音节bɑ。(演示几次)

(2)刚才老师在拼读的时候,哪个读得轻短,哪个读得重? (3)一起总结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4)师示范拼读,生跟读。 (5)指名读。

(6)练习拼读音节,巩固方法。

(7)游戏“快乐大转盘”。每四人为一小组,每小组有一个可以转动的轮盘,转盘中间是声母b p m f,周围是韵母ɑ o iu。学生可以通过转动指针随意找所要拼读的音节。

(8)小组赛读,互相评价。(评价的标准是:有没有按拼音方法读,音节的拼读是否正确。)

(9)选出优胜组,奖给组里每人一顶小博士帽。 (10)出示课件——声母b和韵母ɑ四声的相拼图。 (11)第一幅图上画的是谁?卡片上的数字是几? (12)请学生拼读b-ā→bā。 (13)给音节组词。  自己练习拼读b-á→bá,b-ǎ→bǎ,b-à→bà,并给音节组词或说一句话。(注意:看清楚单韵母的声调,再拼读。)  开火车读。  示范读,生跟读。

5、认读三个生字:爸、妈、我。

(1)出示课件,一张小玲同学的全家福。问小玲,照片上有谁?在干什

么?

(2)会拼读的音节自己拼一拼。

(3)依次出示生字卡片,师领读,生跟读。 (4)个别读,师正音。

(5)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开火车读)

(6)拿出自己带的全家福,向同桌介绍一下,并讲讲你们在哪里照的?在 干什么?

(7)用这三个字讲一讲文中插图画了什么?

6、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拼读音节,以后通过它,我们还会认识更 多更多的生字朋友,拼音的用处可真大呀,大家有没有信心学好它?为我们今天的又一次进步鼓鼓掌吧!

7、布置作业。1.2. 把汉语拼音3读一读。

把今天学的三个生字制作成生字卡片。

第19篇:讲评课教学模式

讲评课教学模式

测试后应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讲评。为了保证试卷讲评顺利进行,归纳了如下几个环节。

环节1:自我纠错(自学)

首先大体介绍测试中学生表现情况(不是成绩的公布),试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学生对出错的问题进行自我分析,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粗心造成的,这部分题目学生刚刚考完可能就已经发现了,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纠正、反思此类错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一定要让学生自行解决,对于此类错误教师没必要再去浪费时间讲解。 环节2:合作交流(群学)

学生自己解决不好、解决不了的题,提交到小组内学生间交流和讨论,通过生问生、生教生、师教生相互讨论达到弄懂弄透,这样获得解决的题目印象会更深刻,不易忘记。即使有一部分仍然无法解决,讨论交流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放大,突破,升华。讲评时不能因时间紧,量大而只顾教者讲,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讲评课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活动。要给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评价”做出“反评价”,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得到相互启迪,使整个讲评过程学生情绪亢奋,容易接受大量的有关知识及解题的信息,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发言和展示可以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

环节3:精讲点拨(学生展示)

(1)选择好要讲评的题目,进行归类分析,确定讲评顺序

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试卷测试内容范围内的重点题目;二是学生错误较多的题目;三是解决方法灵活多样的题目;四是题目有变式或变换的价值,有利于知识、方法、能力体系的形成;五是题目与前后知识联系密切,可以拓展,对于以后的学习有利的题目,或者是能引出继续学习的内容、方法的题目。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组织、引导、参与

讲评切忌平铺直叙,更不能成为简单的对答案和说答案。应先让学生参与交流、讨论,展示学生的思维、做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归纳出解题方法。

应该将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避免“就题论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

环节4:有效训练

对于出错多或不会的题目,教师讲了,学生当时理解了,但是换个角度可能还是不会(或出错)。教师应当围绕该问题再设计出一些变式练习,进行当堂训练,以求巩固和加深。

讲评课不能忽视课堂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再反思自己的试卷,整理知识和解题方法,今后考试注意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再升华,能力再提高,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规律性的方法思路。

【综合训练】

综合训练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必要的复习巩固,进一步总结和反思,整理错题。

如:

⑴在专用《错题集》上订正错题,订正不能满足于写一个正确答案或写出一种正确解答就了事了。每一个错题都要求学生按如下格式订正

第题:„„

正确解答:

错因:

⑵整理一题多解,充分体会、内化。

⑶作出得失分统计分析,定出下次目标。

⑷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训练题。

⑸结合个人实际,自选并认真完成一部分针对训练题。

二是教师要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技巧、技能、方法、思路,多角度、全方位的精心编制二次过关试题,让学生再通过做相关试题落实知识提升能力。

三是二次过关试题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第20篇:对话课教学模式

小学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

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对话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课相比,对话课版块小,话题集中,内容精,学生活动率高,其设计模式主要是围绕话题展开的。在每一个对话课中,无论对话长与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个对话都有主要句型。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分层次解决各个新语言点。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对话的教学目标,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创设真实的情景呈现新语言,让学生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去理解新语言、感悟新语言。在解决了重点句子,突破难点句子之后,要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让学生会读、会说新句型。然后逐步转入有意义的操练,让学生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真实的交际。教师要设计语言活动链,在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接一个的任务活动中,分层解决各个新语言点。 对话课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一、Preparation 复习、热身

二、Presentation 新知呈现

三、Practice 操练巩固

四、Production 拓展应用

五、Homework 家庭作业

人教版小学英语中的对话课一般是由一段对话和一个任务型活动组成。 其教学用途为:在生活中能用英语做事情,同别人自由交际。

其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其教学重心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对话课课堂教学环节:

一、复习热身

热身环节是一堂课的序幕,是教师进行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此环节有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听、说、玩、演、唱等方式完成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因此课前的热身复习活动是必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热身活动建议:

总体上说,热身活动的目的性要强,每节课热身复习的目的概括的说是温故而知新,就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来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热身复习不能蜻蜓点水,流于形式,为了复习而复习,要做到扎实到位。热身复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1、唱歌曲、说歌谣热身。目的是在课前播放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选歌曲也要为本节课目标服务或与本单元内容相关。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A Let’s talk的复习中,我们就可以安排唱歌曲 The Colour Song.(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此歌曲的演唱恰到好处的复习了本节课将要谈到的颜色词,又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再如,在学习数字21—50时,在复习阶段播放歌曲Books and pencils(本单元c部分),在唱歌的同时又复习了句型How many „ do you have?为本节课学习句型What’s in your school bag?做铺垫。如再讲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B部分的Let’s talk的热身复习环节,就可以安排学生说前一课时的Let’s chant.既可以有效巩固旧知识,又可以为本节课的新授搭建一座桥梁。

2、TPR热身。这种听听做做活动学生很喜欢,能激活学生大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的情感,学生在听做活动中自然地复习了旧知。如:课本中的Let’s do 部分或师生间的I say, you do.When I say a word, you do the action.When I do an action, you say the word.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friend时,在介绍朋友前,可复习前一课的Let’s do部分,学生进行听做Listen to the music等,在活动中复习语言,为本课运用句型She likes music.做准备。如:在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的对话教学之前,就可以安排学生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的Let’s do.为新语言I can set the table/ make the bed/„奠定基础。

3、Free talk热身。课前教师开展几分钟的自由会话,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机会,在每日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知不觉对旧知进行了复习、强化和巩固,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热身内容同时也要考虑本节课的目标,为重点、难点句型做好铺垫。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My days of the week,A部分的Let’s talk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和学生自由交流,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have on Tuesdays?等,在真实的交际中运用语言。

4、游戏热身。游戏中的学生是自由放松的,游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同时又达到了学习英语的目的。比如Samon says是我们熟悉的游戏,也可利用这个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活跃气氛。当然,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考虑游戏的形式,讲求游戏的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can you do?在复习阶段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间做动作猜测短语来进行巩固。

在热身复习重要注意以下两点:

1、即使是热身复习也要尽可能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然进入英语的学习。

2、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用热身复习中的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在最后一个复习方法上下功夫,要实现复习环节与呈现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切忌不能生硬。

五六年级每个Let’s talk前的Let’s try部分,是一个听力训练,是新旧知识的结合,也是每个单元词汇教学到对话教学的一个过渡。其作用是用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Let’s learn部分学过的新词,并在进入Let’s talk新句型的学习之前先从听觉上感知新语言,简单地说也就是学生进行新句型学习的前奏。教师一定要将Let’s try的处理放在呈现新知之前。当Let’s try中的听力内容较为简单时,可以安排学生在理解图意以后,听一遍录音,完成Let’s try。但是当听力材料较难时,教师就要在复习环节中,适当解决掉一些对学生听与理解有障碍的内容以后,再听录音,完成Let’s try.确实难度比较大的可以让学生听两边录音。

值得一提的是Let’s try部分是一道搭建在旧知识与新句型学习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座桥梁,没有必要全部听懂、会说,只要学生能抓住重点,完成习题,从中初步感知新语言就达到了目的。

二、新知呈现

呈现环节是会话教学的主干也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并遵循“先听说,后运用”的原则。首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的意义、语言的用法,充分感知之后,再呈现句型的形,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新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新知的呈现和情境创设不是割裂开来,是合为一体的,也就是说新知的呈现必须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建议采取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创设情境:

1、利用实物创设情境。实物是连接英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描述实物、围绕实物展开对话等活动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水果、文具等课中的会话部分,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对学生进行对话训练。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My schoolbag,学习What colour is it?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拿出书包,向学生示范I have a new schoolbag.What colour is it? Look, it’s blue.

2、利用图片、电教设备、教学挂图、多媒体等方式创设情境。如:周末活动、谈论居室、谈论家庭成员、四季等。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My new room,学习in,on,under等介词的用法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呈现小球出现在盒子的不同位置,帮学生理解这些词的用法,正确说出语言The ball is in/ on /under the box。

3、利用简笔画创设情境。简笔画可以用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甚至是各个课型。它的特征是简单、快捷、高效。教师用寥寥数笔,简单的线条,就能画出要教学的内容,以最小的成本(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展示事物的变化,生动形象,能很好地吸引学生,这是图片、实物等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My new teachers,就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简单人物,She’s thin and short.He’s strong and tall.简单易行,对比鲜明,学生也易于理解。

4、利用肢体语言创设情境。主要指教师通过丰富的表情和形象的动作呈现语言,不仅吸引学生注意,而且使语言教学生动有趣。如五年级下册学习Unit4 What are you doing? 时,教师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展示,I am reading a book等,也可以利用耳语游戏的方式,将句子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学生通过观察说出语言,如:He is playing football。

5、利用表演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通过交流、体验与实践,达到学习致用,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How much is it?学习购物用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个领结,戴在领子上,扮作售货员,教室立即就变成了商店,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交际,俨然是一个购物的情景。

在呈现环节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合理拆分对话内容。

三、四年级的会话内容往往是一个生活情景的描述,有多块内容呈现。五年级的会话内容一般有两到三个轮回,主题句非常突出,教师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信息量大的会话,教师要合理地拆分内容。遵循先易后难、先重点句型后辅助语句、先学后练、先分后合的原则进行教学,以便使每轮小对话都有相对独立的操练和表演的时间,又能将这些小对话合为一体,成为一组完整的对话。。

2、注重把握整体情景。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要体现整体教学的理念。每篇对话都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教师教学时要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把握内容入手,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串连起来。

三、操练巩固

小学生虽然记忆力强、记得快但忘得也快,呈现新知后,应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句型。操练巩固又分为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两部分。

1、机械操练。

新知学完后,教师不要急于让学生表达,要进行机械操练,就是机械仿照,重点是仿照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仿照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要达到学生听懂、会说基本句型的目的。机械操练的形式可分为齐声操练、半班操练、排行操练、个别操练、连锁操练,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替换词语的练习。要注意机械操练的顺序是由整体到个人逐渐分层进行的。如:先集体,再到排组后个人,或集体,分男女生再到开火车等。

2、听音答题

听音答题是针对课本中的对话文本进行的。根据课本中提供的对话内容,设计一个听力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听对话。在听前,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指令和具体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自己应做什么和该怎么做。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否则学生边听边看文字,听力训练的作用便会削弱。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My new room, B部分,在听录音前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Where is the computer?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本录音。

3、听音正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读对话,让学生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教师不要忽视听录音跟读这一环节,这是对学生语音、语调的一个强化训练,长时间的坚持听读模仿,不但可以纠正学生在发音上的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机械操练完成后,就要进入到意义操练,也就是学生独立运用语言材料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

4、角色表演。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对话内容,也就是让学生将自己扮成成文本中的人物,将文本中的对话再现出来。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意义操练方式。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文本,替换文本中的个别词语进行角色表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A部分的Let’s talk时,就可以在正因之后让学生扮演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角色表演。

5、游戏巩固。利用游戏巩固句型,不仅能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得到放松。在讲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B时,就可以安排一个猜职业的游戏,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

6、编唱歌曲、歌谣巩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曲调,把重点句型编成歌曲,让学生在欢快的节奏中巩固重点语言。 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How much is it?后,我们就可以用歌曲《Are you sleeping》的旋律,改编新歌How much is this, how much is this, How much is this dre? It’s 99 yuan, it’s 99 yuan.Too expensive, too expensive.在编唱歌曲时,要注意所编歌曲的歌词要尽可能押韵,要让学生唱起来朗朗上口。歌曲所用到的曲调必须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简单儿歌。如:四年级上册二单元A部分的Let’s talk.就可以用《Happy New Year》的调子来唱What colour, what colour? What colour is it? It’s black.It’s white.It’s black and white.操练巩固环节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操练的范围越广越好。

2、操练的形式要多样。

3、操练时要尽量利用身边的资源。

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以下操练的原则: 1) 针对性原则:操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具有针对性; 2) 灵活性原则:教师在备课时最好备几套不同的操练的方案,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课堂生成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3) 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时刻表扬学生,给他们信心;对后进学生要提问比较容易的问题,教师的鼓励对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鼓舞;

4) 过渡性原则:操练要有梯度,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给学生充分的信心; 5) 节奏快,密度大:操练的时候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他们都有事情可做,都能完成一定的任务。

四、拓展应用

拓展运用是对话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也是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对话的内容,是否达到了正确运用所学句型进行真实交际的检验。在这一环节,教师通常要给学生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拓展应用的方式大体有:

1、调查应用。调查就是让一部分学生扮成小记者来对另一部分学生提问、采集信息,也可以互相调查。这一活动形式简单易行,适用于许多对话内容的教学。如:调查一日三餐的食谱,最喜欢的食品,周末的活动、安排,个人的爱好等等。

2、创设语境应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适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句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学完你最喜欢的食物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服务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在饭店或商场购物的情景;在学完了水果之后,可以用实物或图片,在教室里模拟野餐的情景;在学完了询问价钱的语句后,可让学生拿着文具等进行模拟买卖活动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联系实际拓展提高。课本不应该是教学的唯一。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给了我们一个范例,教师应根据教材中对话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将会话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论与学生有关的事物、经历、爱好、思想和情感等,如果教师仅仅是处理教材中的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就始终跳不出课本的局限。学完会话后,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创编对话内容,也是一种很好的拓展方式,拓展巩固提倡融合学科内容,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体验中学的理念。

五、家庭作业

在任务型的教学活动中,布置作业不再机械刻板,除了布置一些常规性的作业以外,教师可将作业作为一个延伸步骤,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诸如信息的调查,资料的收集、办手抄报、续编对话、画路线图、甚至与笔友互相答疑通信等等,并将这些作业在班级里公布,让学生的智慧与劳动成果被更多的人分享。设计课外作业的指导思想是:不刻意于光怪陆离,着眼于切实可行。

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一节对话课的各个环节之间都要过渡自然,尽量不露痕迹。教师要注意各环节之间过渡语的设计,要让人感觉各环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整节课非常连贯,就如行云流水一般。

总之,对话教学的课型,作为教师关键要根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句型和难点句型,通过创设情景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操练语言的机会,巧妙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提高会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学心得体会
《慕课教学模式下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