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教学风格形成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17 08:35:5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观看《如何形成教学风格示范课》后心得体会

观看《如何形成教学风格示范课》后心得体会

2014年6月8日,我们教研组学习了如何形成教学风格示范课。通过观看示范课我对教学风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心中对自己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也有了定向。

教学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不断启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拔云见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识的化身让学生默然叹服;有的教师是和风细雨,如同朋友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有的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的老师的课堂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平常我听其他老师的课,常常被他们的精彩之处打动,在教学中总是想将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最终却做不到,我想教学没有好坏风格之分,只有高低之妙,一名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是与其个人性格有关,二是与其个人际遇有关,三是与其个人知识素养有关,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都是好的。

我要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才适合我?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没有一点头绪,通过观看这些示范课,了解了什么是教学风格后,我心中对教学风格有了些理解 ,可是对教学风格还是一知半解。 记得刚给这些孩子上课他们不理解上课讲的,说的。有的时候他们会对我说说他们喜欢某某老师的课,某某老师讲的课他们能听懂,而我讲的课他们听的不太明白。我想如果这些算是他们的教学风格的话。那么,我对我的教学风格形成就有了一个定向,我要最求一种 “幽默风趣,自由轻松”的风格

李能琰

2014年1月9日

推荐第2篇:《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读书心得体会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风格是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一种独特结合。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总结而形成的。一般要经过摹仿一学习一借鉴、独立——创造——反思——再创造和教学风格形成三个阶段。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授闫德明的著作。该书分为“教学风格研究的成果述评”、“教学风格案例的多维解读”和“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等三个部分,对教学风格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读了此书,再来对照自己教学生涯的一些案例,感觉受益匪浅。

每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对待学生问题上,在课堂问题处理上,在课堂结构设置与课堂内容的组织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那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我认为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注重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与梳理,注重构建知识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一节课的效率,不搞花架子。每一节课下来,都要学生梳理一下这节课的要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作为教师,要常常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闪光点与不足之处。

二、拓展思维。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只着眼于课本,而应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和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相契合,立足于个体生活,去引导个体生活,引导学生去超越生活、提升生活。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

三、学教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一些爱与宽容,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欣赏,对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与自己比,每天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启迪心智。掌握知识不是目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智慧,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也只有在知识的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智慧,能让我们战胜躁动的躯壳,让我们拥有高贵的品质,让我们飞离存在的泥沼,让我们无愧于生命的光辉。

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它要在教学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去探索,去创新和发展。

推荐第3篇: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教学风格的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看,教学风格研究是教学理论的深化和发展。随着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日益向纵深发展,许多新的课题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教学艺术及其风格的关注便是一个显著事例。教学风格作为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在教学个性化的追求中被人们所瞩目乃是一种必然结果。然而,传统教学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艺术及其个性的研究,致使教学风格的理论成果贫乏,远远不能适应教学艺术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教学风格研究是对于教师教学艺术创造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学论和教学艺术论的理论体系,弥补长期以来教学个性、教学风格理论研究的不足,影响和推动教学论、教学艺术论的发展。

从实践方面来看,教学风格研究是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我国教学风格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一直伴随着教师教学经验总结一道成长。起初主要是总结优秀教师们的先进教学经验并概括出教学风格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著名优秀教师逐步以鲜明的教学风格被人们承认和学习,例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丁有宽等。教学风格研究通过对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条件与发展规律的揭示,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形成个人教学风格提供有益的启示,对于教师的教学迅速走上成功、成熟之路可资借鉴。同时,教学风格研究有助于引导、鼓励教师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扬长避短,朝着合乎自己审美个性和特长的目标去努力,加快形成独立风格的步伐。教学风格研究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重视专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风格的内涵

何谓“教学风格”( Teaching style )?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对此有各不相同的侧重点。国内学者关于教学风格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方法特点说、个性核心说、教学风貌说、稳定表现说、表现方式说、艺术特色说、观点技巧结合说,分述如下:

(一)方法特点说:邵瑞珍( 1983 )认为教学风格是“在达到相同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贺雯( 2005 )认为: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个性化和一贯的方式、方法。

(二)个性核心说:张翔( 1987 )认为“就教师个人而言,当他的教学是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合规律性和个性时,就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教学风格。”他认为教学风格的特征是: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个体意识的直觉性、行为方式的习惯性和学习交流的不可模仿性。

(三)教学风貌说:程少堂( 1988 )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具有独特性、丰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

(四)艺术特色说:吴也显( 1991 )认为“课堂教学的风格就是教育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艺术特色。是他的思想境界、审美理想、艺术修养、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五)表现方式说:卢真金( 1991 )认为“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家所特有的、在教学活动整体中重复表现一种‘韵味\'、‘格调\'、‘风貌\'的表现形式。它是艺术家精神风貌的个性和教学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教师创造性、艺木性教学活动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和发展性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特征。”徐丽华、傅亚强( 2005 )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诸元素(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教学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

(六)稳定表现说:王北生( 1989 )认为“所谓教学艺术风格,就是教师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技巧、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李如密( 2002 )、何小微( 2006 )认为: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综合以上分析,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个性化的教学风貌和格调。以下几个方面是普遍认同的: 1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长期的实践,执着的追求,才能将教学艺术的独特性格磨练成熟。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进入一种高境界的标志。 2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的。教学思想观点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是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3 .教学风格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结果。教学风格不等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而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显示着教师达到的教学艺术水平,是教学风格产生理想效应的技术性保障。 4 .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艺术达到了相对稳定的状态。教学艺术是个性化的,没有独特鲜明的个性,教学艺术就模糊了自我的面孔,教学风格也就苍白无神了。教学风格是教师个性化教学艺术达到比较成熟时的一种教学状态。教学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它给人一种成熟感,因为不够成熟的教学艺术之树上,是很难绽放教学风格之花的。 5 .教学风格是教师课堂教学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风貌和格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教学作风和精神面貌,创造性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时一种教学状态和行为方式,是教学风格审美魅力的直接载体。 特征:1.动态生成的,在实践中总结提炼慢慢感悟累加形成的。2.难以言说,有艺术成分,个性化的,有隐形成分在里面,比如感悟。3.个人专有,比较固定化。4.稳中有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会不断变化。

三、教学风格的类型

教学风格有哪些类型?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李如密( 1986 )提出科学型(或称理智型,深入浅出,逻辑思维严密,思维到位)、艺术型(或称情感型,情绪饱满)、混合型、技巧型的分类。吴庆麟( 1988 )提出演讲与讨论、集体中心与教师中心的分类。李林生、于德令( 1989 )提出热情奔放、深入浅出、平易朴实、雄辫谨严、幽默风趣、标新立异、画龙点睛的分类。欧阳仑( 1992 )提出慷慨激昂型、沉稳柔和型、逻辑推理型和活泼明快型的分类。李新宇( 1995 )提出活泼与严谨、优美与朴实、细腻与旷达的分类。

总体上看,这些分类简洁明了,易于理解,颇有亲切感,但分类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层次上,抽象概括水平不高,缺乏理论深度,科学性不强。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李如密( 1995 )综合使用多种分类标准和多种分类方法,采取单一标准与复合标准相结合,一次分类与多次分类相结合,模糊描述与术语界定相结合,对教学风格进行了分类,以求各种标准与方法配合使用、相互补充,达到教学风格分类结果的相对优化(见表 1 :教学风格综合分类表)。这一分类体现了教学风格层次性和序列性的特点,同时又强调和反映了教学风格分类结果的相对性和互补性,并对每一类型的教学风格的特点进行了概括,但是分得又过多过细,玄奥高深,难以把握;有些类别(如:理智型、庄雅型、谨严型,谐趣型、潇洒型、明快型)共性比较多,大体上可以归为一类。

比较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对教学风格的观点存在较大的差别。基于对“风格”这个词的不同理解,我国的大多数学者对“风格”一词的理解往往出自艺术领域,他们强调风格的创造性、艺术性、独特性以及稳定性,因此对于教学风格概念的把握是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格调”、“风貌”的角度来的。国外的学者对于“风格”一词的理解往往与策略和方法相关,强调风格的独特性、稳定性,因此对教学风格的理解大多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有关。相比之下,国内学者的界定比较抽象,国外学者的界定更为具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四、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

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其中既包括教师主体的因素,也包括非主体因素;既有精神方面的原因,又有行为方面的原因。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曹振道( 1982 )认为,教学风格的形成与个人主观条件息息相关,包括教师的人格、品性、素养等;同时外部因素中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报刊杂志的宣传也对教师教学风格形成有一定影响。

李如密( 1986 )将影响教学风格的因素分为心理基础和教师的主观追求两种,其中心理基础包括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的心理基础与主观追求的高度统一。

王北生( 1989 )认为,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热爱教育事业;良好的教学修养,包括教师的知识修养、道德修养和技术修养;心理素质,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

卢真金( 1991 )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包括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经验、教师个性质量及教师的性别和年龄。外因包括教学的科目内容、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教学技术、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张武升( 1993 )将教学风格影响因素分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教师的认知因素、情意因素和人格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其中宏观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因素,微观社会因素包括学校组织与群体因素。

王志平( 1994 )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分为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基础因素包括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内部因素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个性、对教学艺术的主观追求;外部因素包括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

王松泉、董百志( 2000 )认为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师个人因素上,主要包括人格因素、个性因素,审美个性和学识能力。

徐丽华、傅亚强( 2005 )对 8 所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 : 学校性质、教龄、教育阶段对教学风格的部分因素有显著影响,但性别与教学科目对教学风格影响不显著。

贺雯( 2008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影响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个体的内在因素和个体的外在因素。个体的内在因素包含个体的心理品质和个体的内在动力系统,内在动力系统包括价值观、态度、教育信念、自我效能感等因素。个体的外在因素就包含很多,如教育体制、学校领导、工作压力、学生素质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张晓辉、李如密( 2009 )认为,教学风格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品质、心理品质、职业品质、生理品质以及个体对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等方而;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方面。在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影响因素遵循一定的结合机制:主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统成整体,共同制约;协调一致,创造性结合。

综上所述,影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颇多,学者们的归类方式也不一致,研究者根据文献资料分析将所有因素大致归为内因、外因两大类,与教师个体相关因素为内因,其他统归为外因;内因类包括:教师个人的主观追求、先进的教学思想、知识素养、教学技艺、教师个性特征、审美特征、教师教学水平和经验。外因类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方式、教学资源、教学科目、学生年龄特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报刊杂志的宣传、所处时代和所属的民族的影响和宏观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政治宣传、文化变迁、经济发展等因素)。

五、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

一名教师从开始从事教学职业时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一般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间的发展又可分为若干阶段。由于人们考虑的角度不同,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就会有不同的阶段之分。概括说来,国内学者对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一般可做以下几种划分。

李如密( 1986 )从教学风格的独特性特征角度考虑,以教师教学中创新性(或称独创性、创造性)成份的多少为标准,把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摹仿性教学阶段。此阶段的教学局限于摹仿、照搬别人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本身的教学无创造性可言。第二,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基本上能够独立胜任教学工作,在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已开始孕育着创造性的萌芽。第三,创造性教学阶段。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已处处可见,但有时表现得不稳定,有些“创造性教学行为”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第四,有风格的教学阶段。教学中的独创性已经呈现科学的、稳定的状态。教学艺术达到了较高的境界。

张武升( 1993 )从教学风格的构成因素角度考虑,把教学风格构成因素中教学个性的成熟性与稳定性程度作为划分的标准,将教学风格形成阶段划分为:第一,无个性阶段。教学表现为照本宣科、缺乏教学个性。第二,个性初步形成阶段。教学表现为在个性心理特征和教学活动其它因素的影响下,己初步可以观察到某些独特的教学个性。第三,个性化教学阶。教学个性已从第二阶段的偶然能够观察到发展到随时可见,与众不同的教学个性与已相当明显,但有些教学个性仍处于不稳定或不科学的状态。第四,有风格的教学阶段。此阶段的教学个性已呈稳定的、科学的状态,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黄甫全( 1998 )从事物一般发展顺序角度考虑,从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程度出发,把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模仿性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老师常常套用别人的成功经验,甚至模仿别人的教学语言、语调、手势乃至教学风度。第二,追求创造性阶段。这一阶段的老师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并开始醒悟到要创造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第三,形成独特教学艺术风格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师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稳定的个性色彩,处处闪耀着创造的火花。

何小微( 2006 )采用“目的性抽样”,选择一位教学风格比较突出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放式 .或半开放式访谈,辅以非参与型课堂观察和实物分析,收集了丰富材料,在此基础上把该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历程分为模仿、创新、成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阶段(教学的 1 — 3 年):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模仿,注重吸收别人成功的经验,比较依赖于前人做法、他人经验、教参和固定的教学程序。第二阶段是创新阶段(教学的 3 — 16 年):教学基本上摆脱模仿的束缚,独立意向鲜明,能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且具有了明确的风格意识。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教学的 16 年后):这一阶段的特点的是个性化,此时该教师的教学风格呈现出稳定、一贯的特征。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稳定的表现,教学带有浓厚的个性色彩。在其教学风格发展过程中模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任仕林( 2009 )通过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学优秀教师,把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童君老师在某市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学里任高中英语教师,是某市的骨干教师、市级学术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从教己经近二十年了。她的教学特色鲜明,在课堂上严谨而不失幽默,并深受学生的爱戴,其教学风格也为大家所公认。据童老师的陈述,她的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模仿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和有风格教学阶段。”

虽然角度不同,各学者对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有各种不同的划分,但每种方法所论述的各个阶段的本质特点是相同的,都把教学风格的最本质特征——独特性作为划分教学风格形成阶段的标准。

六、教学风格的创建方法

在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和最后表现形态上,总是或多或少带有他人影响的痕迹。自觉地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形成个人教学风格过程中所不可少的环节。李如密( 2002 )提出了学习和创建教学风格的基本方法。

(一)拜师学艺法与自我研习法。拜师学艺法是指教师自觉主动地向自己所景仰的教学风格的创造者请教学习,以使自己的教学也体现出这种风格特色来的方法。自我研习法是指教师因受条件限制不能直接拜师学艺而采取的以某种教学风格为蓝本,自觉采用其指导思想和技巧形式,以使自己的教学也体现出这种风格特色来的方法。

(二)作品分析法与模仿感受法。作品分析法是指教师通过分析一定的教学艺术作品,从而达到认识和掌握其中蕴含的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模仿感受法是指教师模仿他人的教学活动而亲身感受、验证其风格特点及其相应要求,从而达到学习并掌握某种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

(三)部分移植法与兼容并蓄法。部分移植法是指教师通过精心选择而后将他人教学风格中成功的教学特色部分地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也带上这种特色的方法。兼容并蓄法是指教师对他人教学风格之长广采博收,利用综合优势使自己的教学获得整体最佳特色的一种方法。

(四)优势培育法与弱点逆转法。优势培育法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优势,从而形成个人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弱点逆转法是指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对其自身弱点的巧妙逆用和转化,从而使个人教学形成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

(五)选择突破法与综合建构法。选择突破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求选择突破口重点攻关,从而以点带面达到建立教学风格之目的的一种方法。综合建构法是指教师从教学整体着眼,通过综合变革、优化结构,而达到全面形成教学风格之目的的一种方法。

(六)实践升华法与理论渗透法。实践升华法是指教师对教学中不断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抽象升华、取其典型特征组成个人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理论渗透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多方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都表现出明显的教学特点,从而最终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的一种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如密 .教学风格论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 155-190 .

2.李如密 .教学风格的内涵及载体 [J] .上海教育科研 ,2002 .( 4 ) ,41-44 .

3.李如密.教学风格综合分类的理论探讨 [J] .教育研究 ,1995 .( 5 ) ,66-71 .

4.徐丽华,傅亚强.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J]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 6 ) ,81-87 .

5.贺雯.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 [J] .心理科学 ,2005 . 28 ( 1 ) ,214-216 .

6.贺雯.教师的教学风格及其发展研究 [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 7 ) ,18-21 .

7.张晓辉,李如密.教学风格的影响因素及其结合机制探析 [J] .教育学报 ,2009 ( 12 ) ,30-35 .

8.王艳,梁树森.教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机制研究 [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 4 ) ,63-66 .

9.张彧,唐功志.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匹配与失配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 3 ) ,100-102 .

推荐第4篇:我的教学风格及其形成

我的教学风格及其形成

一、我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喜欢旁敲侧击不断启发;有的教师喜欢开门见山拔云见日;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九鼎,如同知识的化身让学生默然叹服;有的教师是和风细雨,如同朋友般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有的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的老师的课堂巧妙设计,引导学生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平常我听其他老师的课,常常被他们的精彩之处打动,在教学中总是想将他们的优点集于一身,最终却做不到,我想教学没有好坏风格之分,只有高低之妙,一名教师的教学风格一是与其个人性格有关,二是与其个人际遇有关,三是与其个人知识素养有关,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发展,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都是好的。

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才适合我?回顾我从教多年走过的路,从初出茅庐的稚嫩与清涩,经过了在教学中的探索与努力,到现在的一种平和与成熟,我不知自己的教学风格是怎样的,但依稀记得是朋友或是同事告诉我的一些事:“某某的孩子很喜欢你的课,甚至在家里学着你的语气与模样在表演,某某同学很欣赏你的课,在很多篇日记中写到你的课堂,写你讲的话……”我沉下心来思考:如果这种影响算是风格的话,那么我是一直在我的教学中尝试追求着一种“民主平等,简约风趣、思想自由”的风格。

(一)、民主平等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讨论,不怕被学生反驳,因为我觉得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不管是做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我都力求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因为所有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知识是心灵之间的碰撞,是矛盾的消除。

在我的眼里,从来没有优秀生和差生的区别,也从来不去区分好学生与坏孩子,我认为现在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学习成绩只是一个表现的侧面,不能对一个孩子轻易地下“好”或“不好”的结论,尤其是当我从教学语文转到教学信息技术之后,我更加认同多元智能理论,认识到孩子的创造力不仅是表现在单一方面的。在课堂上,我除了讲授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外,最重要的事情是鼓励每一个人讲,让学生展现,与学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不以高高在上的老师自居,低下身来,侧过耳去,走到他们中间,与前后左右的孩子一起说,一起乐,一起听,与学生进行最自由的最真实的对话,肯定每一个人的努力,往往在这种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被激活,会激荡起绚丽的浪花。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你时,会亲近你所教的学科,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好你这一门课。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拿出真正的民主与平等的情怀。

(二)、简约风趣

我喜欢追索事物的核心本质,因为很多复杂的行为背后都是极其简单的原因。达芬奇说:“简约是最终的成熟。”我追求简约化的课堂教学,不喜欢闹哄哄的皆大欢喜的教学课堂,我认为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凸显朴实的品格,彰显简约之美,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我追求魏书生老师说的“老师一堂课最多讲10分钟”的课堂,所以在课堂上,教学环节设计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梳理教材中最核心的内容,教学过程要突出学习的主干。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我希望我的教学追求能影响学生,他们也能明白简约其实不简单的道理,与此同时,在抓住本质的过程中,我也努力以一种风趣委婉的方式进行,不至于太直接和赤裸裸。在课堂上,我经常从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出发,通过有趣的问题、生动的小故事等方法导入新课,唤醒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力争以诙谐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气甚至故意以一种怪调来说明问题、阐明道理;总是把一些问题与他们身边常见的事物结合起来,形成反差,达到目的;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三)、思想自由

老师能够吸引学生有很多原因,年轻、幽默、讲课好、会管理、爱他们、教学成绩突出,甚至是形体美、会打扮等,这些都会成为他们喜欢某一教师的因素,进而由喜欢到崇拜!但我更追求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世间万千事物,芸芸众生,多少人和事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泥沙俱下,烟消云散,唯独漂泊的思想和灵魂生生不息。有思想的老师,会让我们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变得更丰富,更有品味,使我们从琐屑、无聊、单调、平庸的生存境遇中摆脱出来,有自己的独特的灵魂;有思想的老师,会对学生的心灵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有思想的老师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有魅力,能吸引学生老师,首先应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爱国,爱家的人,是一个性情中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读书、学习和思考,老师要不断积累专业及其他领域的知识,才可能从容不迫地面对不可预测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以最好的方法解决每天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我个人教学的主要特点大致就是以上三点,风格即人格,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走向深入,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突破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教学风格才能日趋完善,才能够在教学的漫漫求索之中奋然前行。

二、教学风格的形成

年华似水,岁月飞逝,回首相视,竟已在教育这个行业里耕耘了二十几个年头。在每一个与孩子为伍的日子里,我都感受着喜悦的幸福,脸上总是有着美美的笑容,心中总是装着满满的快乐,我把自己的那一份愉悦,那一颗爱心,那一种执着都无私地奉献给孩子们。所以,我有着如同孩子般透明的心灵,简单的快乐和豁达的心境,用我的真心、真情从事着阳光下最为纯洁、灿烂的事业。

一名教师从开始从事教学职业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间的发展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由于人们考虑的角度和确定的划分标准不同,教学风格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之分。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划分,所论述的每一段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教学风格的最本质的特征(独特性)和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核心内容(教学个性)两者合二为一,共同作为教学风格的划分标准,这样,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钱梦龙老师从任教伊始,就一方面注意模仿别的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当时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讲派”进行批判借鉴,终于形成了自己“三主”“四式”语文异读法,在全国语文教学园地异花独放。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

(2)探索阶段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片中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虽然不是绝对地不可改变,但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成型,很难改变。因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因性以练才”。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思维结构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挑战。 有很多教师虽然教龄不短,教学经验也很丰富,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僵化,固守老一套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独立性教学阶段,而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大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是否具有这种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对一名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对一个寻求形成自己独特个性教学和教育风格的教师而言,具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还不够,重要的还需教师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独特性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更鲜明地表现出来。

大量的材料表明,国内大多数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都是从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

(3)创造性阶段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第一,教师教学的独特性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经教学效果和评价的检验,教师的独特性教学行为与方法大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教师的教学个性已较明显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三,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效果已开始反映出一定的审美风貌,使人能够较明显地体验出教师教学的“韵味”。

第四,通过教师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多教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充分发展、富有创造性思维等共同特征。

(4)独特风格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教师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具有科学而稳定的表现,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

第二,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成为真正的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处于一种美的艺术陶醉与享受之中。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生现实的写照。史烟飘过,回看今天,我无怨无悔。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虽感忙碌、虽感辛劳,但每天沐浴着太阳的光芒,呼吸着雨露的清香,在那些活力四射的孩子身上感受生命的神圣美丽,或许我干不出惊天动地的伟业,但追求着本身就是美丽的。只要我们心中依然装着美,追求着美,我们就是美丽的。

推荐第5篇:学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它们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从事教学时间长了,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错了。教学风格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长期不断追求与探索,达成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的结果,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标志,而这仅靠经验是不够的。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教师,没有教学经验,摹仿,是一条重要的学习途径。教师可以选择著名专家学者、名家高手模仿,也可以选择身边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教师模仿。摹仿他们的教学方式、方法,甚至手势、语调,学习他们如何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习他们具体的教学组织操作策略,等等,不断丰富、提高自己。

摹仿,需要鉴别。如果只是简单地照搬照抄,满足于拿来和移植,就易出现形式化倾向,反而使教学难以开展,使自己更加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异于别人的个性心理、兴趣特长、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等,注意选择和摹仿与自己教学个性“潜质”相一致的风格特色,使其具备适宜移植生长的“亲合性土壤”,让自己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掌握和利用,做到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出定位,并“定向”发展。

摹仿,需要琢磨。教师对自己所摹仿的教学风格与特色,要学会用现代教学理念进行分析,去粗取精,抓住精髓,再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大胆尝试与实验,做到不拘一式、不限一法,把适合自己的加以内化吸收,使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并结合自身优势不断创新,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和方法来探索性地进行教学,迈出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

摹仿是为了独立与创造。当模拟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之后,教师应能结合自己的实验与探索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或改造所借鉴的部分教学风格与特色,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并有意识地加以培育,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步鲜明地表现出来。

教师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必须超越单纯的摹仿,拥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学方式挑战。教师应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自己的教改思路与方案,不固守现行的或老一套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注意结合个人特长或教学需要选择突破口重点攻关,以点带面,建立新的教学风格,不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超越,等等。

教师最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教师拥有深厚的个人修养基础,热爱教育,热爱教学,热爱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和“乐教”精神,把教学当做一项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这是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风格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有利于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每一名教师都应不懈地努力。

推荐第6篇:努力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在日常的听课、请教、交流中我们会发现,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这种风格在老教师身上体现的更明显。经过深入研究我知道: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而对于青年教师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关键的成长阶段努力为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刻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作了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良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虽然我没有条件身临其境的听名家的讲座,但是我们有网络这个大课堂。在网上很多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稳老练、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辟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手法讲自然数)、妙语连珠的讲学风格,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我学生时代,尤其是大学时代的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其中不乏名师高手。有的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的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严谨;有的老师教学语言精炼、板书及黑板画美观,徒手画图更时令人惊奇;有的老师擅教平面几何,分析透彻、推理严密;有的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这些优秀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记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将是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例如我师傅戴丽萍老师潇洒自如、沉稳老练的教风,周艳萍老师典雅、严谨的教风,杜英慧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都是我要努力学习的典范。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用心领悟其真谛,归纳出在数学教学中遵循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求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反复实践、反复琢磨,我初步为自己制定了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实、镇定、自信,精神抖擞;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严谨、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画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在以后的工作中以这个样本为指导,加上虚心请教,多听课,一定会教有所成的。

推荐第7篇: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

靖永刚 2010年12月30日

近日读了《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一书,对其中的“现代教师的教学风格”产生了兴趣,便在思考:我要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形成怎样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个人独有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而且是教师表达思想感情、表现教学内容、体现对教育活动理解的一种方式。

要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这本书中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决定的。我觉得这与教师个人的性格和任教的学科也是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的性格是比较外向的、外显的,那么他的风格可能是偏向于“情感型”。反之,如果他的性格是内向的、优雅的,那么他的风格可能是偏向“理智型”的。在小学阶段,语文、英语、艺术等学科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感性的成份多一些,而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性的成份多一些,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再加上其它方面的因素,会对教师的教学风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个人希望能形成一种轻松、睿智的教学风格。

信息技术可能是现在小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因此保护和培养好学生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不要给学生太多压力。例如在学生进行指法练习的时候,内容单

一、乏味。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精心挑选多种软件,如CAI指法练习、金山打字通等让学生练习,学生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测试程序“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接着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人,最后在“警察抓小偷”中进行综合测试,并结合竞赛形式,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练习了指法,也激发好强和好胜的心理。信息技术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技术更新速度快。如果学生问的问题你不知道,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会下降,那么你的课堂教学以后会越来越难组织,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信息技术同时又是一门新兴学科,教学时不必太拘泥于教材,教师要敢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让你的课堂更充满活力。例如在教学网际搜索时,我没有按照教材要求的以“西游记”及“红楼梦”为例进行教学,而是根据我校马上将组织学生去“常州恐龙园”秋游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大家利用搜索引擎及搜索目录分别在网络上查找有关“常州恐龙园”的情况,为游园规划好最合理的游玩路线。教学过程中尽管课堂上七嘴八舌,学生围成几个圈,但他们都在利用网络进行搜索,为自己的旅行更好服务,这样的设计就达到了目标。

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认为要经过几方面的努力:

一、要向有经验、有特色的老师多学习。

信息技术老师不光要多听本学科的课,更要跨出学科,多听听语文、数学、艺术等学科老师的课,向他们学习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教学目标,如何解决重难点,更要学习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课堂设计、板书、教学语言等。然后消化吸引,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应用。

二、要加强理论学习,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光靠实践,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那么成长会比较慢。平时要多阅读各类教学杂志,提高理论素养,对自己的教学中的亮点、不足要及时总结,可以通过指定撰写反思、随笔等方式,精益求精,用理论来指导教学。

以上是自己对教学风格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我也希望通过努力,能早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一名真正的骨干教师。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靖永刚 2010年12月30日

推荐第8篇: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这需要从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相关能力与因素中加以整合分析,从战略性的高度加以探讨。

(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

教学风格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突然形成。青年教师追求教学风格的前提,就是刻苦锻炼教学基本功。江苏省泅洪县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高级教师张林老师从教的前五年一直住宿在学校,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学生、熟悉教材。正是在这几年里,他用心钻研、刻苦实践,为后来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个人风格的形成创设了良好条件。所以说,教学风格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长期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果。同时,教学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斯坦福大学教授盖奇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可进人艺术之境,但必须有其坚实的科学基础,而想真正了解教学或成功地从事教学的人,必须精通教学的理论和规律。因此,要形成教学风格,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不能硬搬教育科学中的条条框框。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为何物的“教书匠”。

(二)树立教学激情,热爱学生

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如果对教学不感兴趣,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某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体验到情绪上的愉悦后发生的。所以,兴趣可以使人满腔热情地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没有兴趣的活动,是不可能产生激情的。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优秀教师用生命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著创造的。教学艺术是一种塑造人的艺术,从事教育者与其他艺术家一样,要有一种感动人心的魅力,使受教育者如沐浴在春风中而潜移默化。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教学工作者对所从事的事业有一种积极的献身精神,以极大的热情钻研教学艺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虽然教师的教学风格特点各有不同,但各种风格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敬业精神却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对学生诚挚深厚的爱,是教师出于一种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高尚无私的理性之爱,也是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只有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会强化教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这就形成了乐教过程中的良性循环。可以这样说,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乐教爱生”的精神,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树立知己意识,发挥个人优势

知己,就是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还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外部的关系,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己行为的对象。它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比如,要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气质或哪几种气质的综合。因为不同气质的教师由于情感和活动强弱、快慢不一样,教学上表现出来的个性风格也就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多血质的教师上课如同演讲,手舞足蹈,眉飞色舞,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融语言、表情为一体。但缺乏毅力和耐心,对基础差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去辅导和教诲。胆汁质的教师上课时情感起伏较大。兴致高时,如滔滔江水;兴致低时,冷若冰霜;爱时如火如茶,恨时只想把调皮、捣蛋者痛骂一顿。胆汁质的教师教学能力强,有魄力,但脾气暴躁,自制力差,激情不易控制,常常影响教学效果。茹液质的教师上课慢条斯理,以理服人;善于提问,启迪思路;富有耐心,性情随和;深人浅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条理分明。但反应较为迟钝,行为拘谨,碰到意外事情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缺乏教学机智。抑郁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按部就班,细致平稳,缺乏表情,举止迟缓,照本宣科。但他们往往理论修养较高,看待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为人老成持重,办事有条不紊。不同的气质体现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的教学风格。作为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己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那些异于别人的生理特点、能力系统、思维品质、个性倾向等。只有把自己的性情和教学统一起来,使两者达到和谐发展,才能做到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才能有风格形成的沃土。正如美国的克莱德·E·柯伦在其名篇《教学的美学》中所指出的:艺术性的东西,就是把技能和感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起来,使创造的成品赋有一种美。而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更进一步指出:“只有当教师拥有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意到自己的个性特征,并把个性因素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

(四)模仿、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形成成熟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风格,单凭自己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单凭自己的经验,“一条暗胡同,一任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没有一个模仿学习的进程,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心理中的联想、类比,从科学意义上说就是思维的模仿。科学上的仿生也可以说是模仿带来的创造。可见,模仿并不必然导致没有创见。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诱发创见,因为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模仿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所以,关键在于辩证的模仿。

其一,“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因为教学风格的内部结构是多层次的。

其二,模仿要适合自己的条件。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说的就是模仿要得法,不要照搬。因为最好的方法,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是最坏的方法。

其三,不拘一家,博采众长。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使用上也是各异的。因此,去粗取精,适当运用,一模仿才能做到恰当。

学习他人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既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大胆探索、创新,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切忌邯郸学步,故步自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超越简单的模仿,那种“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由此可见,现代教学反思的新理念有助于推进教师由教学经验、教学中的模仿行为走向教学的独创,融会贯通,最终达到教学风格艺术境界的水平,’实现教学实践的提升与超越。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经验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教学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推荐第9篇: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研究

摘 要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要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性质,充分发挥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发展的基础作用,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应遵循物理规律教学,并能体现初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个性化,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而言,意味着教学艺术的成熟,教学能力的日臻完美,教学效果获得了成功,是一切优秀教师执着追求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初中物理教学风格;形成规律

Abstract

With the constantly advancing of China’s educational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phys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should strive to embody the property of physics curriculu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paly a basic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perfectly.It means that we should follow the laws of physics teaching, reflect the science, artisty and personalization of phys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formour unique teaching style.Teaching--style, to the physics teache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which means the mature of teaching art、the perfec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succeful of teaching effections.It is the ideal state that all excellent teachers pursuit.Key words: Teaching-art; Teaching-style;Teaching-style of Phsics Teacher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Developing-lawI.

1、引

(1)研究背景

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自 1999 年至今,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地实施进程。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决定》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一批教育名师。”

②.学生学习风格和个性培养的需要

教师的个人教学特点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地积累,在其教学方式、方法、策略上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偏爱,这是教师自我的思想追求、知识结构、教学观念、个性特征、思维方式等不同所导致的。赫尔曼·威特金(Herman·Witkin)在研究有关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匹配的问题中指出:“与教师风格相认同匹配的学生用肯定的言辞、赞许的语气描述这位教师,且容易接受这位教师,因为风格相匹配的师生,其情感是彼此相通、相互交融的。”

由此,“教师要进行各种类型的授课方式的实验,总结经验,创造出自己独特风格的授课方式。这才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具体最基本的一个新的任务。”

(2)研究意义

在我们现行的初中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严重的统一判别标准,统一的授课方式,这种教学环境下,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这就不禁让我们的教师深思:在这样统一的大环境下,怎么样才能教出自己的特点,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3)研究现状

教学风格的发展历史并不算长,在国外也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但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数量上的显著增加,范围上的明显拓宽。它也清晰地刻画出一条各阶段的层次分明的成长轨迹,并且前景相当广阔而诱人。

①.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很早就对教学风格进行了关注,并且成效显著。20 世纪 40 年代,主要对教学风格的类型进行了研究。1945 年前苏联的 E.H.麦丁斯基发表关于讲课体系的《讲课风格》一文,他提出了讲课风格的特殊性。1949 年维斯浩(Withall)重点对“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教学风格进行了研究。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②.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教学风格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正在吸引着大批教育研究者地关注,大量新颖鲜活的研究课题层出不穷。随着李如密教授的《教学风格论》出版,预示它将发展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至今,教学风格地成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引起关注,经验总结。(2)专题探讨。(3)形成。

2、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概述

要想清晰地了解教学风格形成的各个阶段及其形成的规律,首先必须要认清教学风格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迄今为止,由于国内外学者对教学风格的界定甚是繁多,为其渲染了神秘深奥、难以把握的浓厚色彩,因此对教学风格的概念进行清晰地梳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初中物理教学风格的概念

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这一观念已经日渐地渗透到教师们的教学思想中,别具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成了教师对教学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艺术,它呈现的态势是千姿百态的。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教学风格的内涵到底什么?在此,国内外学者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2)初中物理教学风格

本文所研究的“初中物理教学风格”指的是:优秀初中物理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艺术风格。

(3)初中物理教学风格的特点

①.教学风格的共性

教学风格的特点即为教学风格本质的外在体现,只有全面了解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运用,才能让教学风格成为教师教学实践道路上地自觉追求。笔者通过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教学风格基本特点的研究,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反映

教学风格的基本面貌特征即: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发展性。 独特性

几乎所有优秀教师,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教学上都具有某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种特别迷人的地方。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品质、个性特征、受教育程度、价值观、生活际遇等方面的不同,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多样性

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性,是指对任何一个领域优秀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横向或纵向发展中所呈现的教学风格的多样性,是在教师教学风格具有连续一贯性和相对稳定性时,所表现出来的在各个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多样”。教学活动具有复杂、灵活、辩证、多样的特性,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稳中求创新。

稳定性

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就会形成一种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才能、价值观的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这就是教学风格的稳定性,也是教师教学风格成熟的标志。

发展性

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内能促成的,是要经过一个漫长地探索过程,这就是教学风格的发展性。

②.初中物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初中物理教学风格是优秀初中物理教师所具有的教学艺术风格,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中学物理教学的特殊性

物理教育,追溯其本质就是物理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把人类已经发现总结的物理科学真理,转化成学生的认识,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兴趣、探究能力、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

物理教学艺术区别于其他教学艺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 实践性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知识的最根本特点就是实践性,它来源于实践,也被实践检验。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② 科学性

物理学有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物理教学中必须遵循其科学性原则,因此无论是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还是非语言表达(比如实验等)都必须保证客观、标准、符合逻辑。 ③ 艺术性

艺术魅力的三大特点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物理教学中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程度地展现了艺术这三大特点。教师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形象地传授给学生,因此物理教学最基本特征就是形象性。 (2)初中生物理学习的特点 ①初中学生的物理感知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之上的,这就需要学生有敏锐的物理感觉和直觉。

②初中生的物理表象

通过物理实验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知识表征,这对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大部分的物理概念是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因此在物理认知结构中是否建立足够多、足够清晰的物理表象,是衡量一个人物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风格的分类

优秀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的舞台上不断地创造着丰富多彩、独具匠心的教学风格,为后继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践资源,面对众多的教学风格类型,对其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教学风格的分类有助于教师深化对教学风格的理论认识、明确个人的教学追求,也有助于对教学风格进行正确地赏析和评价,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因教而学”。

1.国外教学风格的分类

国外对教学风格的分类,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这一理论是从教师认知风格这个角度划分的,分为:立法型、执行型、评判型、整体型、局部型、激进型和保守型七种教学风格类型。 2.国内教学风格的分类

在我国,一些专家也对教学风格的分类进行了研究。1986 年李如密提出把教学风格分为科学型(或称理智型)和艺术型(或称情感型)。1989 年王北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种类型:幽默型和求美型教学风格。1991年魏正书提出启迪型、探索型、善导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综合型的分类。1995 年李新宇提出活泼与严谨、优美与朴实、细腻与旷达的分类。

3、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规律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技能、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教学特色和个性,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一)影响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

良好教学风格能有效推动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风格是诸多因素地综合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不仅受到教师自身因素地影响,而且也受到环境条件地制约。

1.内部因素

我们把源自教师自身的因素称为内部因素。由于每个教师的成长经历、社会经历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并且每个教师对教学风格追求的内在动力也有差别,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时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主观因素具体包括: (1)教师个人品质

教师的个人品质具体包括自身文化品质、心理品质、职业品质以及生理差异。 ④ 化品质

教师自身的文化品质,主要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等教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要有广度和深度,这里不仅仅指专业知识,还包括相关学科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这就为教学活动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中广征博引和逻辑论证提供了必备条件;教师的品德修养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它表现在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对学生的关爱等方面,它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品味和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审美情趣指的是教师必须从自己的职业中创造美、享受美,才能激发出职业热情,不断在教学风格中创新。 ⑤ 理品质

教师心理品质主要是指教师自身心理的发生、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形成表现出的特征。教师个体认知特征,如表达节奏的快慢、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记忆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等,都会影响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个人意志力强弱、情绪的掌控能力等,也会对教学风格产生影响。教师的个性特征,如兴趣、爱好、气质等方面的不同,直接决定了教学风格的主导方向。 ⑥ 业品质

教师个体的职业品质,是指教师所从事教师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是有别于其他职业的。比如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经验等。 (2)教师对教学风格的主观能动追求

教师自身对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形成教师教学风格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个人主观能动性地具体体现。它具体包括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个性和对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

2.外部因素

以上所述的内部因素会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其他一切关系教学系统的要素也会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这些要素统称为外部因素。它主要包括教学要素中的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环境。学生对教学风格形成的影响从学生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来体现。一方面,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不同,就会在教学上有不同的要求。研究表明,与文科教师相比,理科教师更加倾向于执行型的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对于同一学科,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是纷繁复杂的,不可能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从一而终。

(二)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阶段

任何一个教师都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艰苦磨练,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一名教师走向教学艺术成熟的过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程。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与名师面对面的访谈交流,将这个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模仿性阶段、独立性阶段、创造性阶段和风格化阶段。这四个阶段正是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

1.模仿性阶段

模仿性阶段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从刚开始接触教学技能到掌握的一个过程。这一阶段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模仿。刚刚从事教学事业的教师,往往模拟优秀专家、教师的成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以此在短时间内获取教学经验,适应基本教学,加快教学技能的获得速度。

2.独立性阶段

经历了模仿性教学阶段的教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技能,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领悟到了他人教学的艺术灵魂,并能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对他人的经验有条件地进行取舍。

3.创造性阶段

在独立性教学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创造性就会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尤其在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方面有显著的表现。进入创造性阶段的教师,已经从新手型教师过渡到熟手型教师,能够敏锐观察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地反映,熟练地进行常规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操作,对教学活动进行较好的调节和控制。

4.风格化阶段

处于风格化阶段教师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的个色特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稳定性的展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充盈着教师的审美价值,创造性教学活动熠熠闪光。在应对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的时候,能够灵活地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策略,轻松自如地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有熟练的教学技能,足够稳定的教学效能感。

(三)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特点

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上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整体上有如下特点: 1.顺序性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教学风格形成的这四个阶段是渐进的,是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在前一个阶段基础上发展的,环环相扣,并且每一个过渡都需要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2.长期性

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就能促成的。从模仿性阶段向风格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模仿的成分递减,自我独创的成分递增,在每一阶段中,要不断地按照主客观条件进行量地累积才能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3.个体独特性

教学风格的本质特征就是个体的独特性。在整个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中,教师个性特征的差异,是其独特性的决定性因素。这些教师个体独创的结果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表达方式等发面具体展现。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是教学技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并且也是由共性向个性发展的过程。

总而言之,教学风格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个发展阶段的顺序不能颠倒,并且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观条件。在这种有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模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独创性因素达到一定量地积累,就会引起质变,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初中物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它是所有教师在教育生涯中所不懈努力追求的。那么,如何使每位教师在追求教学艺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

(一)教育部门和学校应给予重视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应注意更新教育观念,发扬教学民主,积极鼓励教师建立自己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

1.“学术自由、兼容并包”,鼓励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发展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根本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基础教育中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标,把培养终身学习、和谐发展的人作为首要目的。然而多年的“应试教育”,让教师在传统教育制度面前,都呈现出统一的态

势,从各项基本教学技能到个性教学都被统一规定标准,教师的自我发展完全被抑制,统一的教学模式抹杀了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即使有时想借鉴好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课堂的束缚,最后也会被考试这根缰绳悬崖勒马,最终回归到统一。如此说来,要想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首当其冲应当先解放教师的思想,给他们提供可以自我发展的空间。学校领导要发扬民主教学,要积极地鼓励教师建立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思想——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学校领导注意教育观念地更新,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肯定并支持每一位老师的个性教学,建立教师的考评制度,彻底摆脱应试制度的束缚。这样教师就会将个性特征融入教学,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求知,自然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学校教育观念地更新对教师教学风格多样化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2.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促进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学校领导要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对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特点都要深入了解,并及时给予他们相关方面的帮助,通过多途径培养,发展其教学风格。当一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受到尊重,他的教学积极性就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了,鼓励并帮助教师建立自我特色的教学风格,就是对教师个性的尊重,给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充分的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从调查和访谈中了解到,青年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外因就是名师导航。青年教师初到岗位,缺乏经验,完全靠自己摸索,势必会走很多弯路。所以学校要创设条件让青年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师徒制”。

3.把教师教学风格列入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最根本的动力,对其进行合理地运用,有益于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将形成教学风格加入到教学评价中并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调动教师追求教学艺术的自觉性,使其教学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施展,提倡有风格的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二)教师对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和个人努力 教师自身对教学风格的自觉追求是形成其独特教学风格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是其个人努力的源泉,这也将早日促成其教学风格的形成。

1.乐教的精神

今日之师,应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认识和追求,而不是作为自我谋生的手段。只有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追求,才能坚守这份艰辛,乐享其中的“苦”;只有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追求,教师才能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孜孜不倦;只有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性的事业来追求,教师才会乐迎自我成长过程中地种种挑战,尽情施展其才,乐享创造性的成就感。这种乐趣会充斥着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也会强化教师对教学艺术事业的追求,形成快乐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如此,教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自我教学风格。

2.苦练学科基本功

教学风格不会无缘无故的形成,青年教师追求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最基本前提,就是要苦练学科基本功。因为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3.认识自我,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

教师要有清醒的自我认识,不仅要了解外部世界,还要清晰地认识自己、自己和外部的联系,并且洞悉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己的对象。

4.不断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对于刚刚步入教师行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尊重教学规律的良好开端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深入教学研究和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形成教学风格的基础保障。

5.注重反思,不断发展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观点:教师的成长是由教师经验和教师反思这两个基本的要素构成的。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反思,一般指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及情景进行批判地考察和思考。教师的反思一般是指教师对自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和修正,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效能和教学素养不断提高。

5、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个人主观追求应与客观环境相匹配

刚从事物理教育的青年教师,有着对教学风格追求的美好教育理想,但是进行实际的教学实践时肯定会受到客观环境、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二)应避免急于求成,轻易放弃

从新手型教师到形成自我风格的专家型教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反思创造的结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东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的物理高级教师谢老师说,一般教师到成熟期时至少也有 20 年的时间。

(三)正确理解教学风格的本质

教学风格的形成条件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符合教学规律,而且也要充分体现教学艺术的效用。随着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教学条件的日益提高,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的应用于课堂,对于此现象,教师要合理的对其选择使用,不要只是一味地追逐于教学形式上地翻新,既无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不可生硬模仿,使教学风格僵化

对于优秀物理教师留下的大量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应该虚心接受,但不是生硬地“照葫芦画瓢”,要具体分析其精彩之处,取其所长,并结合自我的教学特点,有所创造,最终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物理与水电工程系物理学专业11级年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类:

[1] 卢真金.外国教学风格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00(3). [2] 陈旭远,张婕.教师教学风格与教学交往的有效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

[3] 李如密.教学风格综合分类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1995(5). [4] 张震,李玉华.论教师的教学风格[J] .临沂师专学报,1999(2).

[5] 赵淑芳,熊敏鹏.教师教学风格与因材施教[J] .中国电力教育,1999(4). 著作类:

[6]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M].北京: 教育科学 出版社, 1900.

[7] 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9]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 [瑞士]皮亚杰(Piaget,J.).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网络文献:

[11] http://www3.ellinogermaniki.gr/ep/muse/index.htm. [12] http://www.tlc.eku.edu/tips_teaching_styles.htm.

推荐第10篇:《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策略》读后感

最近读了《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策略》一文,作者魏群见解独到,要求我们青年教师要从“研究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丰富自我,不断积累充实”、“完善自我,不断学习借鉴”三方面,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下面我就从语文学科来谈谈我的看法。

教学的风格,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教师的课没有特色,没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就如作家没有风格一样——所不同的是你可以不读这位作家的大作,但是学生不能不在课堂接受文化教育,而且他还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

面对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学理念的涌现,面对着思维活跃求知若渴的学子,我们常常在努力地思索着、苦苦地探寻着:新课改下,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一、在教学中寻求发展,在发展中追求个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材不仅成为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有个性地使用教材,因为,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与补充、创新,才能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不是课程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积极促进者、发展者,教师利用自己的学识、经验和个性分析、处理、利用教材,是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而是要感悟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体验,不仅是语文教师思想素质的要求,更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精神、气度、情绪等个性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教学中,要使教师的个性真正成为一种教育力量,就必须把个性的彰显与阅读文本的个性化情感和思想与学生的成长和谐统一,形成充满张力的教学流程。当个性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心灵的交流形成生命的活力,语文的个性化教育和教师的个性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语文教师的风格也才能真正形成。

二、重视自身特长,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的风格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特长。擅长朗读的教师,就要以朗诵为主开展课堂教学;擅长写作的教师,就和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给学生提供示范;擅长古诗文的教师,就要引经据典,把本来很枯燥的古文教得丰腴生动;说话特别幽默的教师,就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等等,这些都可以增加你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走近你,崇拜你,也让你走近学生,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的殿堂。

那些有着某种特长的语文教师,往往把语文课上得很简单——没有过多的环节,过多的招式,只是直接把学生领到作品面前,和他们一起来感受语言之美,语言之妙。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绝招”,因为语文教学海阔天空,涉及面太广,语文教师不可能样样精通。有了这样的特长,你就可以充分吸引学生,让学生在羡慕你的同时,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引领自己走向成熟。

三、汲取营养,寻求成长的支撑点

“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做一个学习者。

首先,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需要教师成为“奔腾不息的小溪”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广泛学习,深入钻研,建立一个科学的、高效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语文教师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是语文能力的训练者,是智力的开发者,还是思想品德的培养者。作为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特别是要成为独具风格的语文教师,在知识的积蓄上,不但要有以语文知识为主的社会科学方面的“百科知识”,还要学一点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知识”。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兴趣广泛的年轻学生可以多渠道的获取信息,对于似乎“什么都知道”的他们,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较深厚丰富的文化修养,不仅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教师形象都难以维护。

其次,要敢于向学生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多,并且思维活跃,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作为教师,要有“和孩子一起蹲下闻花香、听花儿唱歌”的意识,倾听学生的声音,和学生一起感动,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大写的人,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教学风格是一切教学艺术家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每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第11篇:高中教师怎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怎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本文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博采众长的模拟阶段

1972年至1981年是我从教的最初十年。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除了刻苦钻研大纲、教材,大量解题,深入研究解题规律,苦练教学语言、板书、黑板画等教学基本功以外,我对自己的执教套路和风格曾作过初步设计:继承对自己有深影响的名专家、名教师的优良教风,吸取他们教学技艺、教学风格中的精华,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以模拟起步。

模拟的第一类对象是自己曾听过其讲学的著名专家和学者。1965年在清华大学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家赵访熊的讲座《怎样学好高等数学》。1974年在安徽贵池我曾听过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的讲座《优选法及其应用》。1979年在无锡市科协会堂我曾听过著名学者邵品琮的讲座《哥德巴赫猜想》。这三次高水平、高品位的学术报告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使我领略到了数学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华罗庚教授、赵访熊教授沉稳老练、居高临下、深入浅出、诙谐幽默的讲学风格,邵品琮教授镇定自如、精辟深刻、生动形象(用拟人化手法讲自然数)、妙语连珠的讲学风格,令在场的每一位听讲者赞叹不已。

模拟的第二类对象是自己学生时代的老师。中学六年我就读于无锡市二中,周永菊、阮扶

九、龚锡泉、许寄尧、周祥昌等全市闻名的数学教师都曾教过我。1964年考入清华后,汪鞠芳老师(曾兼任中央电视台《高等数学》课主讲教师)曾教过我两年《高等数学》。这些名教师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例如,汪鞠芳、周永菊老师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阮扶九老师精神拌擞、讲课质朴严谨;龚锡泉老师教学语言精炼、板书及黑板画美观(徒手画图堪称一绝);许寄尧老师擅教平面几何,以分析透彻、推理严密而著称;周祥昌老师机智灵活,擅长巧解数学题。这些优秀教师当年的教学风姿,连同他们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铭记在我脑海中,他们的成功经验,成为我教学生涯中受用不尽的财富。

模拟的第三类对象是本校教师中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老教师。例如李泰祺老师典雅、严谨的教风,鲍彭春老师规范、漂亮的板书等,功底都很深。 这些名家高手在教学中富有特色的一招一式都有很高的示范价值。当时我的想法是:博采众长,把这些老师各自教学特色中最亮丽的“闪光点”汇聚起来,用心领悟其真谛,归纳出在数学教学中遵循的若干个“要”和“不要”,并从讲台形象、语言特点、教法技巧等方面给自己“量体裁衣”,进行总体设计,在脑海中构画出一个理想化的教学风格“样板模型”,供自己在实践中模拟,力求从“形似”升华到“神似”。 经过十年的反复实践、反复磨练,我初步形成了自己教学风格的基本式样:讲台形象——朴实、镇定、自信,精神抖擞;教学思路——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语言表达——严谨、生动、幽默;板书——工整,详略得当;黑板画——规范、熟练(也会徒手画图);解题指导——灵活,富有启发性,讲究多解、巧解。事实上,在这一基本式样中含有许多师从上述各位名教师的成份,它是我教学风格成型的基础。

二、形成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模拟达到熟练的程度之后,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就可按自己的教学思路、表达方式进行教学,进入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的提高阶段。 八十年代我的教学观念更新较快,并通过带教改试点班,上公开课(十年内共计约上过60多节),参加编写江苏省中师数学教材,参加全国、华东地区及省内中师、中小学教研活动,其中包括担任江苏省和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中师数学教材讲习班主讲教师等努力提高自己,形成了一些教学特色。

特色之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创造性。能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细致的剖析,化整为零,合理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使其成为学生容易适应的知识框架,使其化为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附加多种可感因素的具体形象。

特色之二是: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确定教学方法时不是以课时为单元而是以重要知识点为单元来考虑。我采用“读、议、讲、练、问、答”的教学法提高中师数学教学质量的经验,曾在1984年江苏省中师数学年会上作专题介绍。

特色之三是:教学手段较新。较早地把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在1986年十省市中师数学年会上,我自行设计软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独立重新试验》,因效果好,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而受到一致好评。

特色之四是:能力培养的策略和做法行之有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文曾发表于全国性刊物《师范教育》。

特色之五是:《代数》和《计算机算法语言》这两个科目成为我任教科目中较突出的强项。由于参编教材,对这两个科目的教材体系十分熟悉,对教法的研究也较深入。

特色之六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数学语言严谨、精练,课堂教学用语流畅、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对学生有吸引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形成教学风格的成熟阶段 将一些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渐稳定下来,使之成为一种在一贯的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式样格调,这就是教学风格形成的标志。

关于自己教学风格的形成,我的想法是:

1.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个人的教学风格中,教法并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决定教法的指导思想。2.个人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合乎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突出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系统原则。

3.要全面认识数学教学的功能。它不单纯是教会学生掌握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要通过严格训练,使学生养成坚定不移、客观公正的品格,形成严格而精确的思维习惯,激发追求真理的勇气和信心,锻炼探索事理的能力。

4.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理解和参与,改变学生“被教、被管、被考”的被动角色,树立学生自立、自强的“主人”意识。

5.教师不应当只扮演“奉送真理”的教育者,应当成为明智的指路人、辅导员,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

这些观点就是上述那些已形成的教学特色的结合点,是自己教学风格的内在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本人的综合条件和个性特点,根据风格的外在表现,我把自己的教学风格归属于“理智型”。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的这种风格已趋于稳定。 就教学形态而言,“理智型”风格体现“理”中带“智”。这里的“理”是指数学逻辑严密,想象丰富,联想开阔,教学系统内部各因素和各部分之间协调、统一,系统性强,这里的“智”是指随机应变,弃旧求新,化静为动,变直为曲,寓情于理,寓趣于理。 就课堂教学结构而言,“理智型”风格常表现为课的开头有一个发人深思的切入点,课的中间部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方式变化有致,教学环节与阶段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课的结尾合乎逻辑。 就教学方法而言,“理智型”风格对各种教学法都具有“兼容性”。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就是“读、议、讲、练、问、答”教学法。我认为这种教法特别适合于中师数学教学,适合于教师当“明智的辅导员”。 教学风格是发展的。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精益求精”。

第12篇:青年教师应注重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应注重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在面临经验、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困扰和压力下,“如何担任好教师这个重要的社会角色”是我们应该且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而其中对于青年 教师来说,最有效、最重要的便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为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吸引学生的法宝。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教学理念尚未成熟,教材把握又难免有时不够到位,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是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要弥补这些暂时存在的问题,就只有用独特的教学风格来吸引学生、增加自信,展我年轻教师风采。我是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所以就基于英语这门课程谈谈青年教师怎样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青年教师要博学识广,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与业务素质

1、青年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需要加深。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理念需要不断的学习,对英语新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对必修课的要求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的把握不到位,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需要通过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双基”内容有哪些,避免教学中知识点的遗漏。在研究新课标的时候,要仔细分析“内容目标”和“提示和建议”,从中提取出重点和主干。

2、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青年教师要博学多才,避免出现解答不了学生问题的情况。课标上要求的要讲,并且要做重点讲;课标上未要求的,而有些知识的讲解非常有助于理解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的,也应该讲;与时代相吻合,体现国家近年来大政方针政策的知识也应该讲。新课标突出特点在于教师的拓展,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博学识广,每节课要有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和素材。

3、青年教师获取信息的方式要多渠道。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数量的急剧增加,信息传播速度的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传统的报纸仍不失是良好的备课材料,教研组活动,教师结队也是青年教师获取信息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而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把影音文件、重要新闻、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搬进课堂,以满足学生情感体验、直接感知、真实感受的需要。这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展示政治知识的真实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满足于过去“用

二、青年教师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向课堂要效率

1、要认真研读教材。上课之前要多看看教材,对教学重难点要把握好,尽量对书本的主干知识要重点关注,对主干知识的前后联系要好好把握。作为新教师要抓住每一框的主要知识点,不要遗漏,避免该讲的没讲或没讲透,不该讲的讲了许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课堂活动资源”,教学资源选用要精当、适度、集约,英语课堂要注重情境教学,而情境主要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有话好说。教学资源要有时代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资源。多与同事们进行教学研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要有适合必修教学的教案。必修课的教案与选修课的教案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要有区别。必修课的教案可以参照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要求来组织对教案的设计,可能更有针对性。可能这时的教案没有选修课教案内容那么丰富,但对本课的主干知识的分析 1 一桶水去教学生一碗水”的理念,是绝对行不通的。

一个都不能少,要简约而又不简单。对于上过的课要及时教学反思,可以与组内的同事们交流心得体会,这也是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有利途径。在学案编制复印后,新教师应根据自己上课特点、习惯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对自己的教案以后的想法可以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环节的质量。

3、要有高质量的课后或课堂练习。特别注意题目的质量。不能出现错题、有争议题目和特别困难的题目。对重点知识考查要全面,不能出现有的知识点被考查几次,而有的知识点没有考查到。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制定双向细目表。针对“双基”的考查,练习是夯实“双基”传统而有效的方法。

三、青年教师要培养一定的人格魅力

1、教师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学生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这种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内在属性——人格魅力,能像磁石般地使众多学生聚集在他的周围。 具有教师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学生关系上,表现为对学生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学生相处时能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不卑不亢等一系列积极品质。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的老师,往往是在学生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当然,任何老师都不可能完全具备这些良好品质,人们之间在具备这些性格特征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就决定了个人对他人的吸引力的不同。

2、教师人格魅力的道德修养。第一,“诚”。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作为老师只要以诚待人,会在可以信赖的学生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学习。第二,“信”。《晏子春秋·内篇存下》中就有“信于朋友”的话,把“信”看成是朋友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信”,在封建社会被视为五常之一,是人的一种美德。所谓恪守信义,即对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学生什么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学生发现老师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会给他人增添无谓的麻烦,将使自己名誉受损。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人们,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依赖的。第三,“宽容”。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胸窄小,不能宽大为怀的老师,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学生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个人形象。第一,精力充沛,神情自然。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大方自然的神情,是优化教师形象的首要因素。与学生交往,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显得富有自信,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教学气氛。如若老师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显得疲惫不堪,使学生会感到兴味索然乃至不快。一个精神饱满、神情自然的老师往往也会给人留下自信、乐观、进取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印象,神情倦怠、精神涣散或者表现出紧张局限、手足无措,都会给学生留下不成熟、不专注、看不起人的印象。因此,教学中始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对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随对方的言谈举止做出自然得体的反应。也就是要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先喜欢别人,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先要注意对方。第二,仪表整洁,衣着得体。根据人际吸引的原则,一个人风度翩翩,俊逸潇洒,能产生使人乐于交往的魅力。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是不会吸引学生太多注意的。英国哲人约翰·洛克所说:“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衣着服饰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如果一个人的服饰能与自己的气质、职业一致,与自己的形体、年龄协调,与当时的气氛和场合相符,那将使得他显得更潇洒精神,更讨人喜欢。第三,举止大方,温文尔雅。举止稳重,文明得体,能正确地表现出一个老师良好的教养,给人留下成熟信赖之感。粗俗不雅的举动则令人生厌。分寸得当的交往距离使彼此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坦然,过度亲热和冷谈则容易引起对方误会。一个老师的潇洒举止还来自其平时的修养,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该说而说,做事稳重而有份量,待学生热情而又有分寸,礼貌而又不拘小节。

四、青年教师要注重语言魅力

1、运用丰富多彩的词句使语言富有新鲜感。教师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入耳入心。为此,语言要新鲜。新鲜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谈吐幽默,言语高雅。谈吐能直接反映出一个老师是博学多识还是孤陋寡闻,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浅薄无知。一个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引学生注意。在课堂外能侃侃而谈,用词高雅恰当,言之有物,对问题见解深刻,反应敏捷,应答自如,能够简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就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然而,高雅的谈吐是无法伪装出来的。卖弄华丽的词藻,只会显得浅薄浮夸;过于咬文嚼字,又会使人觉得酸味十足。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如果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指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定会使学生感觉窘困。如果说一两句富有幽默感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起到安慰剂、定心丸的作用,最终能帮助他们逃脱困境。因而在恰当场合、恰当时机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达到催化感情、深化理智的良好效果。

3、以娓娓而谈的讲授方式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娓娓而谈,就是要敞开心扉,或叙述,或议论,语调平和,一字一句都要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如此一来,就会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吹拂学生的心田。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会使学生会渐渐进入学习佳境。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有挑战性的,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需要青年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实效会更有针对性。青年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即紧贴时代脉搏,用新鲜事物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亲和力抓住学生的热情,用得体的仪态抓住学生视线。知识,能力,态度重在日常的积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英语教学也需要老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扎实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第13篇:青年教师应注重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青年教师应注重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对教师来说无非也是一次全新的调整与挑战,尤其是青年教师,在面临经验、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学风格等方面的困扰和压力下,“如何担任好教师这个重要的社会角色”是我们应该且必须要思考的首要问题,而其中对于青年

教师来说,最有效、最重要的便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因为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吸引学生的法宝。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教学理念尚未成熟,教材把握又难免有时不够到位,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是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要弥补这些暂时存在的问题,就只有用独特的教学风格来吸引学生、增加自信,展我年轻教师风采。我是一位年轻的政治教师,所以就基于政治这门课程谈谈青年教师怎样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一、青年教师要博学识广,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与业务素质

思想政治课的日常教学需要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感受,感悟伟大祖国的成就,提升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出新课程的改革方向。

1、青年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需要加深。作为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育教学理念需要不断的学习,对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对必修课的要求与新课程要求之间的差距的把握不到位,也都是在摸索中前进。需要通过认真学习和准确把握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双基”内容有哪些,避免教学中知识点的遗漏。在研究新课标的时候,要仔细分析“内容目标”和“提示和建议”,从中提取出重点和主干。

2、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青年教师要博学多才,避免出现解答不了学生问题的情况。课标上要求的要讲,并且要做重点讲;课标上未要求的,而有些知识的讲解非常有助于理解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的,也应该讲;与时代相吻合,体现国家近年来大政方针政策的知识也应该讲。新课标突出特点在于教师的拓展,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博学识广,每节课要有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和素材。

3、青年教师获取信息的方式要多渠道。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数量的急剧增加,信息传播速度的越来越快,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该具备搜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传统的报纸仍不失是良好的备课材料,教研组活动,教师结队也是青年教师获取信息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而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把影音文件、重要新闻、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搬进课堂,以满足学生情感体验、直接感知、真实感受的需要。这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展示政治知识的真实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满足于过去“用一桶水去教学生一碗水”的理念,是绝对行不通的。

二、青年教师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向课堂要效率

1

1、要认真研读教材。上课之前要多看看教材,对教学重难点要把握好,尽量对书本的主干知识要重点关注,对主干知识的前后联系要好好把握。作为新教师要抓住每一框的主要知识点,不要遗漏,避免该讲的没讲或没讲透,不该讲的讲了许多。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课堂活动资源”,教学资源选用要精当、适度、集约,政治课教学其理论的深刻性植根于实践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在于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接触到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应用所学知识的价值与理性思考的意义,教学资源要有时代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可以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资源。多与同事们进行教学研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2、要有适合必修教学的教案。必修课的教案与选修课的教案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要有区别。必修课的教案可以参照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要求来组织对教案的设计,可能更有针对性。可能这时的教案没有选修课教案内容那么丰富,但对本课的主干知识的分析一个都不能少,要简约而又不简单。对于上过的课要及时教学反思,可以与组内的同事们交流心得体会,这也是有利于自身成长的有利途径。对于事先准备PPT的教案,要有事先准备第二教案,以防班级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使用,这样做到心中有数。在教案编制复印后,新教师应根据自己上课特点、习惯和班级学生的特点对自己的教案以后的想法可以进行二次备课,提高教学环节的质量。

3、要有高质量的课后或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必修课在课后是不要求留作业的,尽量在课堂上当堂反馈,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练习利用专门的政治必修作业练习,较好地体现出新课程的课改理念,方便学生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练习有适当的预习题。预习题可以是填空题,可以是判断题,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思考题。出预习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特别注意题目的质量。不能出现错题、有争议题目和特别困难的题目。对重点知识考查要全面,不能出现有的知识点被考查几次,而有的知识点没有考查到。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可制定双向细目表。针对“双基”的考查,练习是夯实“双基”传统而有效的方法。

三、青年教师要培养一定的人格魅力

1、教师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学生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这种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内在属性——人格魅力,能像磁石般地使众多学生聚集在他的周围。 具有教师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学生关系上,表现为对学生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信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第二,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第三,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学生相处时能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第四,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不卑不亢等一系列积极品质。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的老师,往往是在学生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当然,任何老师都不

2 可能完全具备这些良好品质,人们之间在具备这些性格特征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就决定了个人对他人的吸引力的不同。

2、教师人格魅力的道德修养。第一,“诚”。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傅雷先生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作为老师只要以诚待人,会在可以信赖的学生之间架起心灵之桥,通过这座桥,打开对方心灵的大门,并在此基础上并肩携手,合作学习。第二,“信”。《晏子春秋·内篇存下》中就有“信于朋友”的话,把“信”看成是朋友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信”,在封建社会被视为五常之一,是人的一种美德。所谓恪守信义,即对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人无信不立”,答应了学生什么事情,对方自然会指望着你,一旦学生发现老师开的是“空头支票”,说话不算数,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空头支票”,会给他人增添无谓的麻烦,将使自己名誉受损。华盛顿曾说过:“一定要信守诺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这位先贤告诫人们,因承担一些力所不及的工作或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是很容易失去依赖的。第三,“宽容”。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心胸窄小,不能宽大为怀的老师,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而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主动为学生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则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3、教师的人格魅力的个人形象。第一,精力充沛,神情自然。在教学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大方自然的神情,是优化教师形象的首要因素。与学生交往,神采奕奕,精力充沛,显得富有自信,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教学气氛。如若老师萎靡不振,无精打采,显得疲惫不堪,使学生会感到兴味索然乃至不快。一个精神饱满、神情自然的老师往往也会给人留下自信、乐观、进取和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印象,神情倦怠、精神涣散或者表现出紧张局限、手足无措,都会给学生留下不成熟、不专注、看不起人的印象。因此,教学中始终要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学生,对他所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随对方的言谈举止做出自然得体的反应。也就是要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先喜欢别人,要吸引对方的注意,先要注意对方。第二,仪表整洁,衣着得体。根据人际吸引的原则,一个人风度翩翩,俊逸潇洒,能产生使人乐于交往的魅力。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是不会吸引学生太多注意的。英国哲人约翰·洛克所说:“礼仪的目的与作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衣着服饰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如果一个人的服饰能与自己的气质、职业一致,与自己的形体、年龄协调,与当时的气氛和场合相符,那将使得他显得更潇洒精神,更讨人喜欢。第三,举止大方,温文尔雅。举止稳重,文明得体,能正确地表现出一个老师良好的教养,给人留下成熟信赖之感。粗俗不雅的举动则令人生厌。分寸得当的交往距离使彼此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坦然,过度亲热和冷谈则容易引起对方误会。一个老师的潇洒举止还来自其平时的修养,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该说而说,做事稳重而有份量,待学生热情而又有分寸,礼貌而又不拘小节。

四、青年教师要注重语言魅力

1、运用丰富多彩的词句使语言富有新鲜感。教师要善于选择最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入耳入心。为此,语言要新鲜。新鲜的语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求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指导学生作文,讲观察的重要性,如果三番五次地总是说,“要观察”,“要仔细观察”,“观察要仔细”,学生定会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次说:“眼睛是通向心灵的窗户。扑入眼帘的东西要看仔细,切不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下次说:“要看仔细,识得事物独有特征;要深入底里,识得神气。”再下次说:“重复观察,巨细不漏,细微处尤其看真切;多角度观察,看出层次,看出多种形态;边观察边联想,使静物„活化‟。”这样一来,与学生谈的虽然是同一问题,但在不同的场合又稍有不同变化。不重复同一句式、同一词语,学生会有新鲜感,易于接受。

2、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谈吐幽默,言语高雅。谈吐能直接反映出一个老师是博学多识还是孤陋寡闻,是接受过良好教育还是浅薄无知。一个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人很难引学生注意。在课堂外能侃侃而谈,用词高雅恰当,言之有物,对问题见解深刻,反应敏捷,应答自如,能够简洁、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就表现出其不同凡响的气质和风度。然而,高雅的谈吐是无法伪装出来的。卖弄华丽的词藻,只会显得浅薄浮夸;过于咬文嚼字,又会使人觉得酸味十足。教师要善于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讲究幽默,把情趣和理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悦的气氛。如果学生抄袭作业,怎么教育呢?课上教师说了这样一段话:“天工造物真是无比奇妙,即使是同一种同一类的物也会千差万别。人们常说,天底下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这一次我们班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不少人的面孔一模一样,比如这个嘴角往下歪,那个嘴角也往下歪,孪生兄弟姐妹也没有达到这样相近的程度呀。你们能帮我解答一下这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先是煞有兴趣地听,接着表情有点紧张,最后大声笑着说:“抄。”毛病由学生自己诊断,教师顺势引导,指点良药就行。学生在学习中发生差错,厉声厉语地指责和批评,定会使学生感觉窘困。如果说一两句富有幽默感的话,不仅能缓和气氛,而且能起到安慰剂、定心丸的作用,最终能帮助他们逃脱困境。因而在恰当场合、恰当时机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达到催化感情、深化理智的良好效果。

3、以娓娓而谈的讲授方式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娓娓而谈,就是要敞开心扉,或叙述,或议论,语调平和,一字一句都要轻轻叩启学生的心扉。如此一来,就会如同小河流水,淙淙潺潺,悦耳动听;犹如春风化雨,吹拂学生的心田。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通过娓娓道来的方式,会使学生会渐渐进入学习佳境。

4、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达到韵味无穷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声气相求,以便达到一种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在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体现得最为明显。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读罢此诗,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诗中所洋溢着的为国捐躯的赤诚与意气,构成了激动人心彪炳千秋的爱国篇章。陆游用血泪、身躯和赤诚之心酿就的精神财富,不由使人思绪万千,激动不已。教师深刻体味了这种感情,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讲授开来,就会使学生在不自觉中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4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必修课的教学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有挑战性的,需要教师们认真思考。思想政治必修课教学需要青年教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实效会更有针对性。青年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即紧贴时代脉搏,用新鲜事物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用亲和力抓住学生的热情,用得体的仪态抓住学生视线。知识,能力,态度重在日常的积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必修课政治教学也需要老师、学生共同来完成,扎实推进新课程的改革。

第14篇: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形成教学风格的四阶段操作法

一名教师从开始从事教学职业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间的发展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由于人们考虑的角度和确定的划分标准不同,教学风格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之分。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划分,所论述的每一段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教学风格的最本质的特征(独特性)和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核心内容(教学个性)两者合二为一,共同作为教学风格的划分标准,这样,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钱梦龙老师从任教伊始,就一方面注意模仿别的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当时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讲派”进行批判借鉴,终于形成了自己“三主”“四式”语文异读法,在全国语文教学园地异花独放。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

(2)探索阶段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例如开始钻研教学语言和表达艺术、教学板书板画艺术、示范性艺术等。在这一阶段,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增强,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片中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虽然不是绝对地不可改变,但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成型,很难改变。因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因性以练才”。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思维结构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挑战。

有很多教师虽然教龄不短,教学经验也很丰富,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僵化,固守老一套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独立性教学阶段,而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大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是否具有这种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对一名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对一个寻求形成自己独特个性教学和教育风格的教师而言,具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还不够,重要的还需教师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独特性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大量的材料表明,国内大多数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都是从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

(3)创造性阶段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第一,教师教学的独特性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经教学效果和评价的检验,教师的独特性教学行为与方法大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教师的教学个性已较明显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三,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效果已开始反映出一定的审美风貌,使人能够较明显地体验出教师教学的“韵味”。

第四,通过教师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多教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充分发展、富有创造性思维等共同特征。

(4)独特风格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教师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具有科学而稳定的表现,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

第二,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成为真正的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处于一种美的艺术陶醉与享受之中。

上述每个教学的发展阶段都各有特点。教师的教学从“无风格”到形成“有风格”一般总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摹仿性越来越少,而独特性和教学个性成分越来越多。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呈科学的、稳定的状态时,也就标示着教学风格的形成。

(二)追求风格时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早日成熟呢?航天部066基地一中程少堂老师研究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1)必须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充满激情

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如此。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的执着的爱,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教学,顶多只能成为教书匠,成不了艺术家。

(2)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这一点相当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复杂的社会生活进程里,要求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人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也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自我意识是把自己当做认识的对象,是对自己的心理、思维以及行动过程、内容、结果所进行的认识感觉和评价。自我意识主要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在智力方面,要全面了解自己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之所在。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自己的智慧品质的诸多方面:

①智慧的广度(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过程中智力所能涉及的范围); ②智慧的深度(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智力作用所能达到的深刻和深远的程度);

③智慧的敏捷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速度); ④智慧的准确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确切程度); ⑤智慧的灵活性(指必要的智力改变活动方向的能力); ⑥智慧的条贯(顺序)性(指遵循逻辑顺序完成认识课题的坚定程度);

⑦智慧的独立性(指的是确定完成认识课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自主程度);

⑧智慧的依从性(是指完成认识课题是否善于汲取他人的有关成果和经验的程度);

⑨智慧的批判性(指认识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认识材料和精细地检查认识过程的能力);

理想的智慧品质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上述九大要素组成,因此理想的智慧品质应当是上述九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另外,对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也要全面了解。首先是遗传和生理因素。据研究,独立的大脑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言语、计算、书写、分析细节等活动有关;而右半球则在具体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方面胜于左半球。虽然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与协同作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大多数人要么是左脑较发达,要么是右脑较发达。 其次,是环境与教育的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对自己的创造力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第三,是个体主观因素(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因素)。比如,应该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四种气质(暴躁、活泼、沉静、忧郁)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的综合)。因为不同的气质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的教学风格。可见,这种“知己”是相当重要的(当然,“知己”的目的还包括不断完善自己)。

(3)模仿

有人在论教学艺术的文章中夸大教学风格的直觉性,说它是“不可能也不容得超前的预想、进行中的深思甚至过后的反省”,认为教学风格是不可模仿的。这种看法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如拿来指导实践,则危害非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如果单凭自己的经验一条暗胡同,一任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结果绝大部分人是浪费光阴。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澳大利亚著名教育家斯坦托姆才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看法对吗?……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无数事实证明,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没有一个模仿的过程,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心中的联想和类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思维的模仿。科学上的仿生也可以说是模仿带来的创造。中国佛教是“模仿”印度的,但中国的佛教决不是印度的佛教,其影响也比后者大得多。模仿并不必然导致没有创见,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诱发创见,因为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模仿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可见,关键不在于可不可以模仿,而在于模仿什么,如何模仿。这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拿来主义”的态度。要有“识”,即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有眼力。因为成熟的教学风格内部结构也不是一个层次的。既然不能完美,就必有瑕。模仿借鉴要“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说的就是模仿要注重“神似”。

②模仿借鉴要适合自己的条件,要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因为“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

③要不拘一家,博采众长。总之,知己知彼,模仿才能做到“不殆”。

(4)学而不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陶行知先生也说:“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了。”又说:“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孔子说过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之”可以导致“好之”,“好之”可以导致“乐之”。

(5)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定势

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教学风格往往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方式乃至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众多的个性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一堂课体现了以上所说的诸因素就可以说这位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只有这些因素在他的所有课堂教学中得到了稳定持久的表现才可以这样说。因此,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的心理模态,即形成一种定势。天道酬勤。如果一位教师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使这种定势以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准备,以潜在的心理形式规范和制约着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其教学活动中留下印迹,而不论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那么,我们说,这位教师具备了这种心理模态,换句话说,在教学中,他已从“有技巧”而至于“无技巧”的境界,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在课堂上,他就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第15篇:浅谈教学风格

浅谈教学风格

是什么让我们记住了刘欢、张国荣、王菲,是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十几年后,当你的学生提起你,他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形成自己鲜明的教学风格。风格就是生命,风格就是形象,风格就是吸引力,风格就是特色!风格有各式各样的类型,有的大气,有的沉稳,有的幽默,有的严谨,有的擅长讲解,有的借助多媒体,有的放的很开,有的收的很紧......不论哪一种风格,只要它有利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值得肯定。

掐指算来,自己踏上教育工作岗位已有十几个年头,也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

平等和谐: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面带微笑,用平易近人的语气神态与学生交流对话;摒弃“师者为尊”,让每一个学生有被尊重的体验;做学生的“大朋友”,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张扬个性:尊重学生,让学生敢于思想、敢于表达;激励学生,让孩子敢于张扬个性。重视学生,拥有个性感悟。真诚为学生独有的多角度的思考喝彩,每一朵花开的声音都是精彩并值得赞许的。拓展思维:我的教学活动不只是着眼课本,而是与现实生活相融,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合作意识,强化创新精神、反思精神,形成个性与健康心理,具备未来精神;不只是盯着分数,还要关注生命与存在层面;拥有浓烈生命意识,坚持理想,激情不灭。学教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爱与宽容,对成绩优秀的学生是欣赏,对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多看到他们其它方面的优点,鼓励他们与自己比,每天有所进步有所提升。我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从教师到名师,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其路途遥远。只有不断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立足教坛!

第16篇:教学风格论文

试论锤炼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方法途径

涪陵城区第七小学校 秦梦圆

要:个性化教学风格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实践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教学能力,是符合教师自身个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独特结合。通过对教师自身的个性化教学风格进行不断的锤炼和培养,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独具特色,也能让我们的教学别具一格。 关键词: 个性化

教学风格

一、个性化教学风格的界定

个性化教学风格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个人特色性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气质、性格在教学活动中的反映和表现,是课堂教学方式、手段等诸因素的综合反映,是教师教学魅力的折射。

二、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它们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世纪,只有具有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艺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教师独特个性特征在教学中的全面反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是从事教学工作的理想境界,它有利于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有利于深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

三、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 国内外学者对教学风格的分类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比较典型的分类有以下类型:

国外研究者中,B.Flscher将教学风格分为工作取向型、合作计划型、儿童中心型、科目中心型、学习中心型、情绪兴奋型;Conti将教学风格分为学习者中心型和教师中心型;Kraft将教学风格分为教师中心型、学生中心型和师生互动型;Entwistle将教学风格分为权威型、民族型和放任型。

国内研究者中,吴庆麟将教学风格分为演讲与讨论型、集中中心与教师中心型;魏正书将教学风格分为启迪型、探索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综合型;王北生将教学风格分为情感型、理智型、幽默型和求美型;李林生将教学风格分为热情奔放型、深入浅出型、平易朴实型、雄辩谨严型、幽默风趣型、标新立异型和画龙点睛型。

目前国内、外教学理论界在对教学风格的分类研究上,尚未达成共识,没有统

一、明确且严格的分类标准。其中国内影响最广的分类是学者李如密的类型划分。他在综合前人包括自己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风格分类的相对优化。其中,单一性教学风格分类包括:理智型和情感型、表演型和导演型、庄雅型和谐趣型、谨严型和潇洒型、雄健型和秀婉型、蕴味型和明畅型。

四、锤炼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方法途径

(一)确定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

在工作中,当我们还未有意识地去关注自身的教学风格时,总觉得自己没有教学风格,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属于自身的异于他人的独特性格、气质和能力,而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往往决定着自身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比如在工作环境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同事如果是一个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人,往往他的教学风格趋向于理智型;而对于心思比较细腻善感的人,他的教学则往往充满感性一面;在工作中,做事风风火火,赶紧利落,那么他的教学风格也往往偏向于干练型;喜欢做事有条不紊,滴水不漏,那他的教学风格也必然是严谨型的。当然,在教学中,我们并不能十分确定自己属于那种教学风格或是适合哪个教学风格,有时甚至会因为欣赏他人的风格而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时,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分析自我,寻找真正适合自己长足发展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教学风格。就我自身的教学而论,以往我认为自己天性活泼,与小孩子相处融洽,无距离感,便以为自己的教学风格应与亲切自然有关,其实不然,在我的教学中,往往以语言简洁、言行干练、教学环节简单为主,而当我的同事将这些属于我的特点点明之后,我竟觉得简洁干练就是我的教学风格,这必然是与我的个性和气质相关。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明确自己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具特色。

(二)强化理论,夯实基础

当我们确定了自己的个性化教学风格类型之后,就应该朝着既定的目标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期让自己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成熟化。每位踏上教学岗位的教师都进行过教育教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教师间没有多大差异,但有的教师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有的教师却只能是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法。原因是什么?不言而喻,你是否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思考、研究、创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有个性风格的教师,就必须勤奋学习,勤于读书,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素养。学习力求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博览与精通相结合,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可以开阔视野、增长智慧,若想获得学科教书的真知灼见则需要熟读精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文章。对于教育类经典著作,对课程标准解读类文章,关于学科教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和报刊,宜经常读、反复读、精心研读,以求得透彻了解,这样会促进自己教学理念的更新,及时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修养。二是摒弃与建构相结合。教师应通过学习来洗脑,摒弃陈旧的观念和错误的知识,建立起学科教学的新知识,使自己这一潭死水成为知识源头的活水,,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三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钻研是传统意义的学习,作为一个现代教师还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学习,如读书沙龙、交流探讨、听课、辩课、评课、等活动,其效果并不逊于个人的学习钻研,比如利用网络平台与同行交流教学心得体会,互动性强,集思广益,能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大碰撞。

(三)有的放矢,博采众长

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教学风格发展方向,以及在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们可以观察、模仿对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帮助的优秀教师,学习他们的优秀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模仿学习其要领。观察、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我们能够尽快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我们看到很多名师的课都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于永正老师的 “五重”教学,重感悟、重积累、重情趣、重迁移、重习惯,体现了他的新、实、活、疑、爱、情、趣、美的教学风格等等。在锤炼我们自身的教学风格时,我们就可以去学习、观摩我们所欣赏的或与自身教学风格有共通性的名师课堂。如若想让自己的课堂充满诗韵,做一名诗意的老师,那就可以模仿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课堂教学;如若想让自己的激情充溢课堂,就可以学习窦桂梅老师的激情风格。当然,还有孙建峰老师的扎实、灵活、激情、幽默的艺术风格,孙双金老师的 “一主三性”(即形象性、情感性、求实性,以学生为主),薛法根老师的简单而实在,轻松的学语文,吉春亚的言语学习型:凭借例子——积淀语言,习得规律;超越例子——延展运用,形成能力,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钱梦龙的自然式阅读„„只要我们明确了适合自己今后教学风格的发展方向,总有一种名师的风格是能促进我们既定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的。

(四)实践反思,独立创新

在模仿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后,我们就得尝试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所思所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反思,在我选择了身边的名优教师作为的学习模仿对象后,当然,我选择是我倾向于的教学风格类型,学习、借鉴、依葫芦画瓢式地模仿、照搬。当我在形式上达到了可以独立教学的时候,我就必须将学到的东西实践到自己的课堂,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我喜欢简洁清晰的教学环节,那我就将教学的过程设计得清楚简单,但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同样做到扎实、严谨、细致。在教学语言上,我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简单直白,那我就尽力做到一言中的„..教学中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教师独具个性特色的教学风格,而一次次的教学实践就是锤炼我们教学风格的最好机会。当我们对自身教学风格有了思考,就会实践到教学中去,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不断地让自己的教学风格立体化。 当我们的教学风格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初露头角之后,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会显露着具有个性化的教学特色。此时的我们除了保持原有的教学特色,还得不断地深化自身的教学风格,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艺术性的加工,以自己的优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不断创新,让自己的教学独具特色。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周丽.谈教学风格的形成[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

第17篇:地理教学风格

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 田阳高中 黄随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改变平铺直叙、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形成课堂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投入,从而使素质教育 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地理教学 风格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的内涵

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诸因素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使之具有独自的特点。一 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相当完整,它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的有机体现,即形成中学地理课堂教学风格。换句话 说,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风格是根源于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而表现的教学形式,它作为完整的有机体总的特征 ,是在艺术上获得相当成就的一个标志。

地理学科文理相通,既有形象直观的地理表象,又有抽象枯燥的地理规律。地理教学风格的形成,对于优化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艺术,获得最佳教学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风格是教师教学风貌的整体反映

地理教学风格是由各种教学成分组成的,它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作业布置、辅导考试等各个方面。但地理教学风格并不是指某个教学成分,如语言风格或是板书风格等,也不是简单的各教学成分的总和。因为我们仅从教学的某个成分去规定风格的内涵,是不够科学的;现代的科学方法论,要求我们运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从教学过程的各成分的整体结构关系中,去探寻风格的本质。 所以,地理教学风格作为一种教学风貌,是完全独立于这些教学环节的全新整体。有些具有独特的地理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会将自己的教学技巧、教学艺术及教学个性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一篇完美新颖的教案,一幅巧妙构思的板书,一套灵活的、富有创造性的教法设计,都可以反映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貌。影响地理教学风格的因素是复杂的,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修养、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性特征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地理教学风格也各有差别,绚丽多彩,反映出来的整体教学风貌也必然是千姿百态的。以类型而言,在相对意义上可将地理教学风格归结为两大类:严谨型和活泼型。

1、严谨型

具有严谨型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表现为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强,逻辑性强,善于概括和推理;能处理好教材的指导思想。分析异同,挖掘精妙,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教学讲究

方法,讲精讲透,注意知识的广度、深度和容量;教学语言严谨,清晰,环环相扣;板书设计既简洁、条理化,又有内在逻辑性,能让学生根据板书结构“顺藤摸瓜”,理清知识点,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注重科学化和系列化。

2、活泼型

具有活泼型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表现为运用感性材料占的比例较大,善于分析和阐发;思维敏捷、机智;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擅长启发式,教法灵活,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语言富有激情、优美生动,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板书设计提纲挈领、新鲜醒目、语精字妙,一个箭头,一个图例,会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丰富的联想;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注重趣味化和生动性。

两类风格的教师在备课、教课以及课外活动中都各具特色。即使是同样的地理教材比如高中地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节,不同风格的教师的教法设计迥然不同。严谨型风格的教师,往往先讲述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然后应采取那些措施这一线索,旁征博引,有条理,有层次地讲清讲透,学生往往学得扎实。活泼型风格的教师,往往提出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的一些问题,如你对我国的资源和环境进行评价,对这些问题持乐观态度,还是悲观态度;请想个有趣的办法记住它;,让学生借助课本和自己所掌握的最新信息展开自由讨论,逐个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往往学得生动活泼。 风格是教师创造才能的充分展示

地理教学风格是在长期而艰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地理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地理教学艺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突破常规,不断地突破自己,才能形成自己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而成熟的地理教学风格的最重要标志、最本质的特色是它的独特性。独特是风格的生命,而这种独特性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创造才能和智慧。如:高中地理“大气的垂直分层”这一知识点,文字简单,但意义深远。教师可采取“绘图释文法”,让学生先自学看书,归纳大气的垂直分层,然后想象、创造,以图象的形式来回答。这种方法,可以训练学生从纷繁的地理事物中抓住本质,不仅检查了学生的知识质量和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是地理考核设计也可创新,如在高中人文地理考核中,有时可采用“允许查阅考核法”,即考核时,允许学生带一张只有5×20厘米见方的小纸条,上面可以写满考试有关的内容,作题时可以拿出来参考,不算作弊。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机械记忆负担;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充分发挥小纸条的作用,不得不翻书、归纳、整理、

比较、精选,然后慎重地写在纸条上。这种方法,无形中迫使学生非常“自愿”地复习了课本,效果良好。

风格是教师个性特征的全面折射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面貌活跃在讲台上。这种教师个性的独特性也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所以说“风格即人”。

有的地理教师个性活泼、兴趣广泛,性格属外倾型。在教学中,往往不会墨守成规。他们巧于设疑,善于激趣;教风生动活泼。有的地理教师性格内倾,稳重踏实。在教学中往往善“点”,发幽探微,教风严谨。 有的地理教师爱好文学,有丰富的审美情趣,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结合情景吟诵诗词,渲染意境,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在讲“桂林山水”时,引用“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学生深受感染,获得了极大的美学享受。学生会感到上地理课,就象是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道上那样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有的地理教师情感丰富,在教学中往往很注意情绪背景,善于用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情感,来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疑问,有惊讶,有问有答,有争论,也有笑声,情感起伏跌宕,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这些教师在讲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总是以饱含感情的语言,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从而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感染和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风格是教师思想修养的具体表现

教师个人的心理由于受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具有社会意义,因此,教学风格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教师个人心理的表现,它必然是社会的产物,而浸润着社会思潮。一个厌恶地理教学的教师即使满腹经纶、技巧高超,也难以形成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作为地理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无比热忱,对地理专业无比热爱,对教育改革十分积极,对学生十分挚爱,才有可能成为地理教学艺术家。因此,地理教学风格可以具体表现出教师的思想修养。 “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地里栽培一株新树”。地理教学风格形成小易,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地理教师,他不论是在不同年级上课,还是教学不同的教材。常常表现出他在教学思想、教学作风、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特色,给人以特殊的魅力。在形成了一种地理教学风格后,应该继续博采众长,探索创造,稳中求变,使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充满活力,不断发展。

第18篇:教学风格分类

教学风格分类:

(一)理智型教学风格 这种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课堂教学进程。

(二)情感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的表现是,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赖。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

(三)自然型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没有矫揉造作,也不刻意渲染,而是娓娓而谈,细细道来,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的情感交流,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首肯中获得知识。

(四)幽默型教学风格 这类教学风格所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 这类教学风格体现在,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充满着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并丝毫不带有雕琢的痕迹。

第19篇: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毕业论文)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

摘要:

教学风格是教学经验的一种外显性表现,是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稳定性表现。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更加需要数学教师展现自我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上的独特运作方式,是教师教学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巩固和发展最终达到的一种稳定的状态,并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本文分析了理智型、情感型、自然型、幽默型、技巧型五种类型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不同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关于教学风格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教师教学风格;小学生;学习习惯

一、对教师教学风格及学习习惯的理解

教师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教学上创造性活动的结果及其表现,是教师教学艺术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学风格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方式、品德、学习习惯等都有着言传身教及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习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受益终生,而差的劣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养成了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根就难多了。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有必要的教育和引导,孩子要想学会学习并且学得好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教学风格会促进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差的劣的教学风格则会阻碍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往不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分析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深地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进行及时的改正调整,使教师的教学风格更加合理、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学生的要

1 求,使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再者,通过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逐步形成一个有关于“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的理论体系,对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性,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效益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提升。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通过对小学不同年级课堂教学的观察,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和不同科任教师的交谈后,最终从课前、课堂、复习及作业三方面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一)小学生课前学习习惯的现状。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的,是成功的前提。然而从实际调查发现课前准备情况经常出现如下场景,一:有不少小学生根本无学习计划,对于执行学习计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大部分学生将学习计划流于形式。同时,小学生的预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缺乏经常性。二:预备铃响过以后,许多学生仍在说笑打闹,不能安静下来;三:部分学生不迅速进教室,不准备学习用品;四:少数学生刚上课就请假上厕所。

(二)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良好认真听讲的习惯直接将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但是在课堂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开小差,没认真听所以跟不上老师的步伐,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故意捣乱课堂秩序;二:有些学生不善于思考,缺乏质疑,不敢举手发言,只是一味的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三:还有些学生坐姿不端正,写字姿势不规范,没写规范字不用普通话,没用学习工具画线、图形,没记笔记等。

(三)小学生复习及作业习惯的现状。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新学习的知识若不及时巩固就会忘的很快,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不及时复习等过一段时间后就基本上忘光了。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只有少数小学生能够坚持每天复习;第二:有些学生平时做作业前不注意复习知识,做不到当天学到的内容当天消化理解,常轻易放过课 2 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致使盲目地去完成作业,甚至还存在少部分不完成作业的情况;第三:部分学生做完作业后没再认真检查一遍;第四:有些学生缺乏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没有认识到做作业的意义,存在抄袭现象。

三、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其价值观念,对教学过程的诸多元素(如知识、教师、学生和方法等)的偏好和习惯化的方式。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体现于教师对各种元素的选择与组合方式。

现代课堂教学风格大致可以分为理智型教学风格、情感型教学风格、自然型教学风格、幽默型教学风格、技巧型教学风格这五种,每一种教学风格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不同种类的教学风格将会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同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理智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理智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有重要的影响。这种教学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清楚明晰,层次清楚,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比较注重理论知识,能够深入浅出。这类教师的教学以理服人,能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用理智控制课堂的进程,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发展创新、寓情趣于道理之中。

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讲授,不仅学到知识,也受到思维的训练,还受到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的熏陶和感染。这类教学风格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不惧困难、沉着冷静、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达到上课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及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富有逻辑性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课后积极探索延伸自己未知的知识领域的学习习惯。

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不注意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作用,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教学组织形式也缺乏灵活多样性。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调动不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容易产生“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的非自主学习习惯。

一般来说,在数学等学科的课堂教学,采用这种风格的教师相对多一些。

3

(二)情感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情感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勇于发言、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类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感情充沛,富有激情,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师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索的浓烈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及世界观的陶冶价值。这类教学风格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勇于发言、大胆想象、大胆猜想的学习习惯。还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拓宽阔深自己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养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并且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这种类型的教师常会成为“班妈”,使学生过于依懒当天课上的掌握而忽略课下自己复习巩固,不易形成及时复习巩固的良好习惯。同时,这类教学风格缺乏一定的理性及严谨的逻辑,学生不易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这对形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中完整的学习习惯有一定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在语文等学科的课堂教学,采用这类风格的教师相对多一些。

(三)自然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自然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写规范字、做笔记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这种教学风格主要特点是,教师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素,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讲究板书。师生之间在一种平等、民主、协作、和谐的气氛下,进行默默地情感交流,将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学生在静静的思考、默默地首肯中获得知识。这类教学风格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做笔记不但条理清楚明白而且字迹工整漂亮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踏实,严于律己,一丝不苟,扎实基本功的学习习惯,学生也往往形成了一种善于倾听的学习习惯,但是有时这种教学风格会使学生养成优柔寡断、不爱思考、死记硬背、保守的学习习惯。

(四)幽默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幽默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劳逸结合、乐爱学习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幽默型教学风格此类教学风格所体现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讲课形象生动,表情丰 4 富,易于理解,语言诙谐,富有哲理。听这样的教师讲课,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获得心智的训练,变机械学习、被动模仿为心领神会、主动思考。这类教学风格往往有助于学生养成劳逸结合、寓学于乐的高效率学习习惯,它能改变以往学生那种埋头苦学可效果却往往不理想的状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善和提升,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益,是一种值得着力陶铸和追求的教学风格。

(五)技巧型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技巧型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灵活应变、归纳整理、掌握有效学习策略的学习习惯产生重要影响。这类教学风格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这类教学风格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转换,是一种追求高效率的教学风格,是许多教师课堂教学所实施和追求的一种境界。此类教学风格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该学什么、那里是重点难点,往往自学能力较高,阅读能力较强,拥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

每一类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从改善教师的教学风格入手。

四、教师教学风格的有效改善措施

(一)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注入其多侧面发展的新理念。通过以上分析得出:要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有效地改善教师教学风格,革新以往单一而局限的教学风格,使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环境。现代社会提倡一元多样化的新理念,教师也应不断突破个体教学风格的单一化,不固守于一个模式,要在基本主导教学风格的前提下,集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为一体,注意风格的多侧面发展。所谓“不离其宗,但要万变”。这样以其丰富性去适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多种矛盾及特点各异的教学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自己教学风格的优缺点,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增加知识储备,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使个体主导性教学风格更加丰满。

(二)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风格。每一种教学风格都有其特点、结构、功能和适应范围。教师要根据教学客体的不同特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风格,即体现多侧面发展。这里的教学客体包括:不同年 5 龄特点和不同学情的学生,不同性质的学科,不同目标的教学环节等。教师要有的放矢,统筹安排,根据教学客体的特点,恰当的选择和使用教学风格。

(三)不断改善个体教学风格的不足,扬长避短。为了更好地让不同的教学风格有针对性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在发扬本身优势的同时,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真正的完善。首先,针对理智思辨型和情感感染型的教学风格中教法单一,缺乏灵活性等现象。教师应适宜选择新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同时,要求教师把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目的,使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渗透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次,针对情境渲染型的教学风格中的不足,教师则应减少情境创设的随意性,让知情并举,创设一种生活与趣味主导的活情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任何一种教学风格都应以兴趣教学为主导。尤其是针对理智思辨型的教学风格,教师要多多采用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实践中明理、启智、增意、践行,最终内化为习惯。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同时也是在发展中进步的,其对于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显而易见。所以,通过改善教师的教学风格来更好地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目标落实到实际课堂中是有一定价值的。

第20篇:结合特色教师评选思考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我们提倡每个教师要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或教育家型的教师,事实上这只是个良好的愿望。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教育家,但可以成为特色教师,包括那些工作生活环境条件比较差的教师都是有可能的。

所谓特色教师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自己所教学科逐步创立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这种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于推广。虽然他们未必有高深的理论,也不一定发表学术论文,但只要具备上述条件,我们就可以称之为“特色教师”。如同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杨柳青”年画一样,未必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基础,但只要群众喜欢,非同一般,就形成了地方特色,甚至闻名全国,扬名世界。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提倡各地评选特色教师,一个区域一个学校都可以。

一、为什么要倡导广大教师成为特色教师

1.有利于克服教师的职业倦怠思想,激发教师的职业活力。

一般说来,中小学教师工作比较繁忙劳累,整个学期面对同一批学生,看着同样的面孔,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不免会产生厌倦心理。特别是对于那些高级职称已经到手,奔特级教师又把握不大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一些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工作的教师,由于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都比较差,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思想。但如果他们想成为特色教师,就为人生树立了新的奋斗目标,他们可以不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根据自己的教育对象和工作条件,创立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一旦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会有一种成就感。

2.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思维。

要成为特色教师不能墨守常规,也不能简单的盲从别人,而要独立思考。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工作乍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好像日复一日的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事实上,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即使还是去年的老课本,但今年的学生会有变化;虽然还是教同样的内容,但老师的方法会有所改革。教师每天都要思考,都要改革,力求使自己的工作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学生更喜欢。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创新工作,它只有底线没有上限,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若干种教学方法。如果你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如果你把教学工作看作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你就不再觉得单调乏味,就像那些昆虫学家一辈子与苍蝇蚊子打交道也其乐无穷,就像居里夫人一辈子与沥青打交道也乐此不疲,因为你是在探讨其中的奥妙,在寻求前人没有找到的答案。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3.有利于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近些年全国出现了许多名学校,他们大都以统一的教学模式而出名。一般是由校长创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然后引导全校教师运用这一方法,甚至硬性规定每堂课教师只能讲几分钟、学生必须练习多少分钟。这些统一的教学模式在教改初期,确实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但长此以往,反而会约束广大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在有些学校,教师和学生只能成为学校教学模式的道具,教师的教学就是来证明校长的教学模式的。所以在这样的学校,只有名校长而没有名教师。教师外出上课也是为了证明学校的教学模式,人们只记得学校和校长,而不记得教师有什么特色。这样的教师终生也形不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能是学校教学模式的忠实执行者。

二、怎样成为特色教师

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探讨新课改的理念。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变化,教材的编写方式和课堂教学的方式也都有许多变化,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就可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如山东省临朐县的石金彦老师,是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师,她结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本主题式编排的特点,形成了“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集结式教学法”。她打破传统的语文课一篇1篇讲的方式,而是一个单元集中讲授,围绕同一主题,集中学习生字词,集中阅读,集中分析,集中写作。这样就避免了一些简单的重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说这还不能算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教师毕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其次,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规律。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受到学生的欢迎才有效果,正如人们经常说的: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创立适合于本学段、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天津市蓟县王秀芬老师,多年从事小学语文和数学教学工作。她在课间发现孩子们喜欢唱儿歌跳橡皮筋,虽然天天都是重复那几首儿歌,那几个动作,但孩子们乐此不疲。由此她想到,唱儿歌是孩子的天性,自己小的时候不也是整天唱儿歌吗?能否把语文和数学的知识编成儿歌让学生唱。于是她创立了“歌谣式教学法”。在语文课上,她把汉语拼音编成儿歌让学生们唱。在数学课上,她把数学公式和计算步骤编成儿歌让孩子们唱。在课堂上,她与孩子们一起编儿歌,一起拍手唱。下了课她也不回办公室,而是和孩子们一起跳橡皮筋,只是原来的儿歌换成了数学儿歌和汉语拼音儿歌。学生们把学过的儿歌都背熟了,上课前大家集体背诵,琅琅上口。上课时哪一部分知识忘了,老师一提醒那首儿歌,孩子们马上都会背出,学过的知识忘不了。用这种方法,她教的四年级学生提前学完了五年级数学课本,期末考试与本校五年级的学生一起用五年级的试卷考试,结果四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比五年级学生优秀率高出20个百分点。现在她已经把整套的汉语拼音儿歌和数学儿歌都编出来了。 第三,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找到简便易行的教学方式。现在提倡多媒体教学,结果许多老师上课离开多媒体就不能上课了。比如中小学英语教学,用多媒体制作动画片,播放电视片,确实有助于孩子们直观的学习英语单词和课文。但有些农村学校没有多媒体,甚至城市的中小学也不是班班都有多媒体,即使有多媒体的设备教师也要制作课件,占用大量时间。有些老师由于课时多没有时间制作课件,所以有多媒体也很少用。而山东省临朐县的于化红老师创立了“小学英语简笔画教学法”。上课时老师不用多媒体,学单词和句型时老师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几根线条就勾画出一幅图画,形象有趣,孩子们特别喜欢。另外老师还提倡孩子们也画简笔画或漫画,孩子们对学英语有了兴趣。他们不但能把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说出来,还能画出来,他们把自己画的简笔画和漫画订成册子,加上封面,成了漫画集,孩子们有了成就感。类似这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即使没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老师也能教好学。老师不受条件的限制,一支粉笔决胜负,山区的老师也能做得到,值得提倡。 第四,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要成为特色教师,不是像小鸡长成老鸡,只要熬上年头就行了。有的老师教一辈子学也未必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这样的教师只能算是“教书匠”。所以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不断改进。要成为特色教师,就要给自己的教学方法起个名字,下个定义,说明操作步骤和效果,这样才便于推广。如山东省临朐县第一实验小学,有20多个老师总结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并且写成了小册子,如:小学语文高品味阅读教学法、小学数学三段设疑教学法、小学英语单词高效记忆法、小学美术诗画合一教学法、小学音乐少儿戏曲培养模式、小学体育自主愉悦教学法等等。老师们说起自己的教学法都眉飞色舞,成就感溢于言表。现在山东省临朐县教育局在全县评选了“百名特色教师”,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教改热情,人人都看到了奋斗目标,包括那些工作在山区的中小学教师,他们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被授予“特色教师”称号。

(来自:《天津教育》2011年第1期) 模课、磨课、悟课——教师教学特色形成的三部曲

(本文引用自中国新起点教育) 教师教学特色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它包括教师的仪表、语言、教学方式和方法等与众不同之处。它是教师的一种长期修养、一种扎实功底水到渠成的自然表现。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而富有吸引力,抑扬顿挫而富有感召力是一种特色;沉稳、不急不躁是一种特色;周到细致、条理清晰是一种特色;……特色体现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是对这一环节的富有个性的优化处理。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逐步形成发展的过程,模课、磨课、悟课构成了这一过程的三部曲。

一、模课——在学习中起步

所谓“模课”就是向优秀教师学习,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技巧等。在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备课中,模仿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只有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吸收他人精华,不断地锤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果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则必然妨碍自身发展,或向着歧路发展,难以容入教学大潮之中。多听、多看是模仿的基本方法,其主要途径有:模仿优秀教案的“精妙之处”;看优质课光盘或录像,模仿优质课对教学各环节的把握;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处理教材、驾驭课堂。但模仿不等于“全盘照收”,更不能“拿着别人的教案去上课”。而应当结合实际的教情与学情对别人的优秀教案或者优质课重新进行组织、整合与创新,借鉴吸收别人的养分,融入自己个人的智慧与独到的见解,达到“借智补智,借力使力”的目的。模课要从宏观去把握,就是教师要重点思考别人的教案(或优质课)是怎样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我今后应如何去做,从而反思自己备课的程序,把握备课的切入口。学会模课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的最初也是最基本的一环,但是,教师千万不能“痴迷”于模仿,那样会导致思维“僵化”,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无从谈起了。更何况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他们长期研究教学的成长背景的积淀,是无法“模仿”的,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曾经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二、磨课——在行动中磨炼

“磨课” 一般由执教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教师集体围绕案例不断地切磋、商讨、设计、实践、反思、修改、再设计、再实践、再总结以致循环往复、不断飞跃。通常情况下“磨课”会出现在“公开课、优质课”教学的准备中,通常在两个层面展开:

一是基础层面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通过执教教师教学行为分析,探讨教师在教学目标上是否具有明确的发展取向和发展价值;探讨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如何在关注学科基础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经验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在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上如何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以及如何加强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借助问题探讨,提升教师素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提高层面的,用于指导具体过程和操作方式的设计思想、教育理念。通过对教学案例的评课,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挖掘其中真正优秀的教学思想使其得以移植,明晰教学思想与教学技艺的最佳融合点和可操作性,使其得以借鉴,彰显执教者的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某一个细节的处理、某一个环节的设计、某一个方法的尝试)使其得以提升和发展,达到教师群体共同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专业知识和内在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磨课”的实质不是磨“课”,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自己磨炼自己,“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

例如:在《保护个人隐私》一课中,根据课堂不同的生成状况,对教学的预设做出了两次修改:

初试:利用新闻宁波郭力的邮件在网上被晾晒长达30天之久,作为导课,启发学生思考:(1)电子邮件可能会泄露哪些个人信息?(2)你觉得这些东西可以和别人分享吗?整节课从教学设计来看,还算顺畅,重难点也比较突出。但只能说是学生很“配合”,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讨论和交流。 再试:教师希望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能让学生有感可发。比如:“小萍,你这件衣服很好看,是什么牌子的?多少钱买的?” “啊,你胖了,你现在体重多少啊?” 学生似乎很有同感,一看到材料就议论开了。然而令教师意外的是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材料中的做法都持赞同意见,站起来发表反对意见的同学竟然受到下面很多同学的“集体围攻”。教师无奈之下只好强行停止了学生的讨论和交流。

三试:教师这次调整的重点在于,激起学生对隐私权重要性的重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郭力这个例子导入,引导学生思考:(1)当家庭电话、个人信息被曝光之后,郭力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2)对于网络公司事后做出的反应,郭力对万网公司表示不满,郭力可以怎么做?(3)郭力有足够的理由将网络公司告上法庭吗?整节课显得非常轻松,学生用最真实的声音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想法。下课铃声响后,学生还意犹未尽地讨论着郭力这则案子。

从没有反应到意犹未尽,这堂课没有新颖花哨的形式,朴实无华,但课程目标落实得非常到位,这就是在不断的“磨课”中更加了解了学生的生成,从而对预设做出了有效的调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发生了重要变化。

三、悟课——在思考中升华

所谓“悟课”就是教师在学习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并在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完善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再思考,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过程。就教师个人备课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善于“悟课”的过程;就教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碰撞,集思广益的达成,其实也是善于“悟课”的结果。“悟课”运用之妙,当存乎于心耳!“悟”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理论、教学技巧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理论的内化过程。没有“悟”的过程,就没有教师个人教学风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有关,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立足边、理论边、实践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沿着这三条边,经历四个阶段向前发展。优秀教师往往沿着“实践边”向上攀登,他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全面提高,这是“磨课” 的过程,而“悟课”是他们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经验集中积淀后,教学智慧不断成熟的过程,是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过程。

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不断的模课、磨课、悟课过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模课、磨课、悟课三者既相互独立又交织在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模课与磨课的过程都离不开“悟”,而悟课过程中也需要“模”与“磨”。“模”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通过“磨”来实践,“悟”来内化。没有磨课过程暴露的问题、提出的疑问、碰撞出的火花,“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磨课”仅停留在积淀知识、积累经验、历练教学技能技巧的层面,缺少相关教育理论的支撑,不能从中“悟”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点,实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链接,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实现新的突破,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成长的高原现象。“悟课”是“磨课”中的理性思考过程,就教师个体而言,对教材的感悟、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反思,就是“悟课”的过程。在《保护个人隐私》教学的实践中,第一次教学后重新审查教学设计,发现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1)课堂中设置了太多陷阱式的问题,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比如你愿意将这些东西和别人一起分享吗?这种指向性强的问题太多,学生很容易产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答不答都显得无关紧要。(2)无知地对待学生,把学生看得过于“无知”。什么是隐私,什么是隐私权,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早已很熟悉了。在第二次教学后,发现的问题在于:(1)从学生的身边寻找资源时切入点找错了,并不是只要是学生身边的事情都适用,就是最佳的教学资源。(2)没有真正能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引爆点。隐私权对学生而言,应该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学生会表现得无动于衷?看看整节课的教学设计,隐私权的重要性始终没有突现出来。“磨”过程需要“以悟带磨”、“以悟领磨”,而不是“以磨淹悟”、“以磨埋悟”。只有这样才能“磨”得水灵,“磨”得神秀。正是“磨”与“悟”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问题的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 实践证明,凡是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学都有着自己的特色。而教师独特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在模课、磨课、悟课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实现。

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一)形成教学风格的四阶段操作法

一名教师从开始从事教学职业的无风格教学到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其间的发展又可划分为若干阶段。由于人们考虑的角度和确定的划分标准不同,教学风格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之分。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划分,所论述的每一段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教学风格的最本质的特征(独特性)和教学风格构成因素的核心内容(教学个性)两者合二为一,共同作为教学风格的划分标准,这样,教学风格的形成一般经历了下述几个阶段:

(1)模仿阶段

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实践与经验,模仿较多,创造较少,对课堂教学的规律性、学生的学习特点还处于了解阶段和认识阶段。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模仿是必要的,但教师自身不能消极停在这一水平上,而应在模仿、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思考,消化、吸收适合自己特点的有益的“内核”,努力发现和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和教训。以充实自己在课堂上的“自立”因素。

模仿既有积极主动的模仿,也有消极被动的模仿。优秀教师的成长表明,他们一开始任教就避免不顾实际和自身特点而消极模仿别人教学经验的做法。钱梦龙老师从任教伊始,就一方面注意模仿别的优秀教师的先进做法与经验,另一方面注重结合自身的条件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对当时语文教学中流行的“讲派”进行批判借鉴,终于形成了自己“三主”“四式”语文异读法,在全国语文教学园地异花独放。因此,不考虑自己个性特点,自己任教学科的性质、学生实际等,采取盲目、消极模仿别人教学方法等的做法,是不可能最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教学风格的。

(2)探索阶段

随着教师的积极努力和教学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开始摆脱模仿的束缚,逐步进入探索阶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研究课堂教学艺术的形式与效果。例如开始钻研教学语言和表达艺术、教学板书板画艺术、示范性艺术等。在这一阶段,教师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增强,教学个性特征开始外露。

第一,教学个性的培养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教学中注重发挥自己个性心理特片中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虽然不是绝对地不可改变,但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成型,很难改变。因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因性以练才”。有的教师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思维结构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等,那么这个教师就要注意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的这些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方面发展。有的教师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等,那他就应该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方向发展。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第二,要有改革与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的教学现、教学方式挑战。

有很多教师虽然教龄不短,教学经验也很丰富,几十年的教学工作却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僵化,固守老一套教学观点和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改革和创新精神,从而使自己的教学一直处在独立性教学阶段,而很难上一个新的台阶。与此相反,有的教师勤于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善于对传统教学的某些弊端进行分析,并时刻思考和组织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大量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是否具有这种教育改革和创新精神对一名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要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对一个寻求形成自己独特个性教学和教育风格的教师而言,具有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还不够,重要的还需教师把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思路付诸于实施。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检验自己的教改方案和方法的有效性,也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较快地进入独特性阶段,并使自己的教学个性更鲜明地表现出来。大量的材料表明,国内大多数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都是从教学改革与实验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的。

(3)创造性阶段

这一阶段突出表现在教师改革与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方法及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效果,力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创新与开拓,使教学艺术发挥明显的效应。

第一,教师教学的独特性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并且经教学效果和评价的检验,教师的独特性教学行为与方法大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教师的教学个性已较明显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第三,教师课堂教学的整体安排与效果已开始反映出一定的审美风貌,使人能够较明显地体验出教师教学的“韵味”。

第四,通过教师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多教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思维活跃、个性充分发展、富有创造性思维等共同特征。

(4)独特风格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在教与学的规律指导下,教师能和谐恰当地把课堂教学艺术风格融入教学实践之中,教学效果与质量不断提高。这一阶段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具有科学而稳定的表现,教学活动中处处闪烁着创造性的火花和浓厚的个性色彩。

第二,整个课堂教学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成为真正的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处于一种美的艺术陶醉与享受之中。

上述每个教学的发展阶段都各有特点。教师的教学从“无风格”到形成“有风格”一般总是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发展。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摹仿性越来越少,而独特性和教学个性成分越来越多。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学个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呈科学的、稳定的状态时,也就标示着教学风格的形成。

(二)追求风格时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风格的形成,标志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成熟,因此,它是一切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所孜孜以求的。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早日成熟呢?航天部066基地一中程少堂老师研究认为有以下几条原则是应该遵循的:

(1)必须对自己所教的专业充满激情

因为艺术最本质的东西是以情感人,教学既然是一门艺术,当然也应如此。一个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难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情是一切艺术风格之母。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的执着的爱,只有技巧而无感情的教学,顶多只能成为教书匠,成不了艺术家。

(2)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

这一点相当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复杂的社会生活进程里,要求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人不仅要认识外部世界,而且也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在事业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以及评价自身行为的社会意义。自我意识是把自己当做认识的对象,是对自己的心理、思维以及行动过程、内容、结果所进行的认识感觉和评价。自我意识主要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达到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目的。自我意识的内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在智力方面,要全面了解自己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之所在。不仅如此,还要了解自己的智慧品质的诸多方面:

①智慧的广度(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过程中智力所能涉及的范围);

②智慧的深度(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智力作用所能达到的深刻和深远的程度);

③智慧的敏捷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速度); ④智慧的准确性(指的是完成认识课题的确切程度); ⑤智慧的灵活性(指必要的智力改变活动方向的能力); ⑥智慧的条贯(顺序)性(指遵循逻辑顺序完成认识课题的坚定程度);

⑦智慧的独立性(指的是确定完成认识课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自主程度);

⑧智慧的依从性(是指完成认识课题是否善于汲取他人的有关成果和经验的程度);

⑨智慧的批判性(指认识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认识材料和精细地检查认识过程的能力);

理想的智慧品质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由上述九大要素组成,因此理想的智慧品质应当是上述九个方面的和谐发展。另外,对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也要全面了解。首先是遗传和生理因素。据研究,独立的大脑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言语、计算、书写、分析细节等活动有关;而右半球则在具体思维(形象思维)能力、直觉能力和想象能力方面胜于左半球。虽然大脑两半球的和谐发展与协同作用是创造力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大多数人要么是左脑较发达,要么是右脑较发达。

其次,是环境与教育的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方面对自己的创造力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

第三,是个体主观因素(包括情绪、意志、兴趣、性格等因素)。比如,应该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属于四种气质(暴躁、活泼、沉静、忧郁)中的哪一种(或哪几种的综合)。因为不同的气质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分别适合于创造不同的教学风格。可见,这种“知己”是相当重要的(当然,“知己”的目的还包括不断完善自己)。

(3)模仿

有人在论教学艺术的文章中夸大教学风格的直觉性,说它是“不可能也不容得超前的预想、进行中的深思甚至过后的反省”,认为教学风格是不可模仿的。这种看法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如拿来指导实践,则危害非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如果单凭自己的经验一条暗胡同,一任自己去摸索,走得通与否,大家听天由命。结果绝大部分人是浪费光阴。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澳大利亚著名教育家斯坦托姆才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看法对吗?……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二十次重复。无数事实证明,对绝大部分人而言,没有一个模仿的过程,独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心中的联想和类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思维的模仿。科学上的仿生也可以说是模仿带来的创造。中国佛教是“模仿”印度的,但中国的佛教决不是印度的佛教,其影响也比后者大得多。模仿并不必然导致没有创见,恰恰相反,模仿往往诱发创见,因为任何一个有主体意识的人,其模仿决不会也不可能像复印机。可见,关键不在于可不可以模仿,而在于模仿什么,如何模仿。这方面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拿来主义”的态度。要有“识”,即对成熟的教学风格要有鉴赏力、有眼力。因为成熟的教学风格内部结构也不是一个层次的。既然不能完美,就必有瑕。模仿借鉴要“取法乎上”,得其精髓。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亡!”说的就是模仿要注重“神似”。

②模仿借鉴要适合自己的条件,要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技巧和方法,因为“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况下,必然成为最坏的方法”。

③要不拘一家,博采众长。总之,知己知彼,模仿才能做到“不殆”。 (4)学而不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最重要的来讲。陶行知先生也说:“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到疲倦是很困难的了。”又说:“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孔子说过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知之”可以导致“好之”,“好之”可以导致“乐之”。

(5)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定势

成熟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教学风貌。教学风格往往能够体现一个教师独特的审美情趣、思想倾向、思维方式乃至气质、性格、能力、修养等众多的个性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如果一堂课体现了以上所说的诸因素就可以说这位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只有这些因素在他的所有课堂教学中得到了稳定持久的表现才可以这样说。因此,教学风格的形成有赖于一个稳定的心理模态,即形成一种定势。天道酬勤。如果一位教师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使这种定势以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准备,以潜在的心理形式规范和制约着自己的教学活动,并在其教学活动中留下印迹,而不论其具体的教学内容是什么,那么,我们说,这位教师具备了这种心理模态,换句话说,在教学中,他已从“有技巧”而至于“无技巧”的境界,从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在课堂上,他就能“随心所欲不逾矩”了。

2013-5-5培华整理

教学风格形成心得体会
《教学风格形成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