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学科教学建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8 08:37:06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建模心得体会

纵观过去六年,凡参加过数学建模培训、代表学校参加过全国数模竞赛的同学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今年有许多知名企业点名要录用参加过数模竞赛的学生。我校规定,凡得过数模竞赛国家一等奖的同学可直接保送为研究生,得过其它级别建模奖的同学在保送研究生中优先考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府面向全国免试接受全国数模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毕业生为该校硕士研究生。

接着他向我们阐述了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要具备的八中能力。他觉得数学建模竞赛的特点是综合,优点也是综合,特别注重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通过“打鸟”这个笑话,生动有趣地向我们传达 了建模思维的缜密性。他认为像线形规划,概率统计等相关的数学基础对于参加数学建模的同学来说,也是不可少的。

如何组对及起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李老师看来,各个对员的知识技能既要全有要专。队员除了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外,还要讲求合作,彼此要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他建议我们从建模的例题中学习解题方法,主张现学,现用,现卖。通过查阅参考文献了解背景,疏通基本概念,找到解题方法。他觉得学习,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要在不断思考模仿的过程中取得进步,总结积累经验。在建模中通常会用到机理分析法,数据分析法,计算机仿真及其他方法。李老师还向我们传授了“建模秘籍”——计算机上的十种武器。它基本上囊括了我们在建模中可能用到的算法和方法。这应该说对同学们准备数学建模竞赛有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值得同学们去认真地学习和思考。 在最后他给我们介绍了竞赛的提型结构,赛题评阅以及数模论文撰写相关内容。讲座完后,同学们自由提问,李老师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这场讲座是值得每一个爱好数模的同学去听的。它除了内容丰富外,还具有较强的思维性和启发性。我相信,数模基地不会让同学们失望,数模的每次活动都值得同学们期待。

我们的付出,因为你们的进步,而令人倍感欣慰;我们的活动,因为你们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赶快加入吧!

祝愿你们学习进步,天天开心。让我们一起重温自强的宣言:“我不想听失意的哭泣,抱怨者的牢骚,这是羊群的瘟疫,我不能被它传染。我要尽量避免绝望,辛勤耕耘,忍受苦楚。我一试再试,争取每天的成功,避免以失败收场。在别人停滞不前时,我继续拼搏!”

“大学生不参加数学建模活动是一种遗憾。”这是武汉大学高成修教授的感悟。会上,高教授追溯了数模的发展背景,讲解了英国牛津大学数学建模现状,澳大利亚、加拿大政府组织数模宴会营活动,并指出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数模教育,力求和国际接轨。

“参加数模竞赛,对大学生出国留学、进入科学院、毕业应聘有很大的优势。”曾经有一武大毕业生到网易公司应聘,网易总裁丁磊(以前也参加过数模竞赛)正是看中他有参加数模的经历才对其采取优厚待遇。

高教授还指出: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加强交叉性学科的培养,并拨款100万用于数模的建设工作中,以达到将数学的思维融入基层工作中的目的。

用数学的思维看待现实问题,它是唯美的;将现实融入数学中,它是清澈的。

如果说高教授的话犹如前方的明灯,那么竞赛得主们则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要大胆想象,勇于创新,追求原则。”刘中华,这位武汉大学02级学生如是说,他曾两次获国内数模竞赛奖,一次获美国数模竞赛奖,目前已保送中国人大研究生。刘中华告诉我们,参加美国数模竞赛大有裨益,它更具有开放性,没有复杂的数据,你可以为了说明问题而引用大量的图片,当然,英语一定要扎实。

华中科技大学杨未强同学认为,迎接挑战,超越自我的勇气首当其中。其实数学思想,数学模型就在身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依靠团队的合作精神才能取得成功。”这是他最大的感受。

“在机遇面前要勇敢”,范浩,先后获得数模竞赛国家

二、一等奖,是数模打开了他挑战生活的大门。初始,他并没有获得培训的机会,但坚持旁听,直到通过初赛、决赛。他说:做事就要做到极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次竞赛,终身受益”,陈玲艳,我校经管院03级学生,告诉我们,数模是一个“用”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参赛过程中能获得许多新的知识,它是挑战自我的殿堂。

推荐第2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建模教学的必要性

在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而有数学应用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国际数学教育权威,他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数学课本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强有力的变革。加强了数学的应用性、创新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要求。因此,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有必要,也必须要向学生渗透数学寓于现实生活这一理念。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离开现实生活而教。

《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书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题材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指根据具体问题,在一定的假设下找出解这个问题数学框架,求出模型的解,并对它进行验证的全过程。它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即:准备→假设→建模→求解→分析→检验→应用(必要时循环执行)。

数学模型在实际应用的数学问题有时过难,不宜作为教学内容;有时过易,不被人们重视,而中学数学教科书中“现成”的数学建模内容又很少,再加上我国数学建模研究起步较晚,数学建模的氛围在中学尚不浓厚,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具有数学建模的自觉意识,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渗透不仅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的教育问题,在中学里逐步进行有关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更是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设计建模教学

我们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建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把学生从纯理论解题的题海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活泼。因此,在数学建模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遵从以下几点:

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数学意识是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学生的认知结构固定下来以后,能主动地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考虑问题或进行思维的习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具有“数学头脑”。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很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让他们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以建模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作用于生活,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能通过建立数模型去解答。

3、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构建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1]

[2]虽然数学建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但对于中学生来说,进行数学建模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他们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是要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要授之以渔,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把初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现象中抽象出恰当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把客观事物的原型与抽象的数学模型联系起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建模活动教学中,我们的教学设计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对于许多让学生感到无从入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急于一时。要一步一步把这“建”的意识培养起来。因为学生出现的这些困难并不都是数学上的,更多的往往是生活经验及相关知识的缺乏、或对问题的兴趣和专注程度等。因此,我们在数学建模教学的活动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小步子、低要求、分层递进。

2、注意结合正常教学上的教材内容。

3、注意建模过程的构建,培养学生思考的过程。

4、注意培养学生用建模的眼光看问题。但是,中学数学建模活动能否及早广泛地开展。还有许许多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去研究的问题。如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里,我们的教学设备是否现代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如何将直接影响我们建模活动的开展。还有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个人的意识行为及业务水平等都将直接影响数学建模活动进一步开展,进一步推广。

“第二届全国数学建模骨干教师培训会暨中学数学建模研讨会”于2011年11月21 日——23日在济南市历城区召开。我校两名教师参会。

教育部专业教育研究院李兴洲主任、人大资料会议中心报刊社社长宣小红、山东省教科所所长亓殿强、济南市教科所所长张金宝、教科所理论室主任王如才、历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李殿杰、区教科室主任谢兆水等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全国5个省、市的校长、骨干教师4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分为专家报告、观摩课、经验交流与论文评选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院教授方运加、威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义君等分别就中小学数学建模方面做了专题报告。

研讨会议分历城区实验小学分会场、洪楼小学分会场和历城三中分会场。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5名优秀教师分别进行了示范课展示。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是一种模拟,是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图形等对实际课题本质属性的抽象而又简洁的刻划,它或能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能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能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策略。数学模型一般并非现实问题的直接翻版,它的建立常常既需要人们对现实问题深入细微的观察和分析,又需要人们灵活巧妙地利用各种数学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从实际课题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ing)。

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这里的实际现象既包涵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现象,也包含抽象的现象比如顾客对某种商品所取的价值倾向。这里的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态,内在机制的描述,也包括预测,试验和解释实际现象等内容。

我们也可以这样直观地理解这个概念:数学建模是一个让纯粹数学家(指只懂数学不懂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的数学家)变成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甚至心理学家等等的过程。

数学模型一般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它常常是以某种意义上接近实际事物的抽象形式存在的,但它和真实的事物有着本质的区别。要描述一个实际现象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录音,录像,比喻,传言等等。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

数学建模是在20世纪60和70年代进入一些西方国家大学的,我国的几所大学也在80年代初将数学建模引入课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绝大多数本科院校和许多专科学校都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数学建模课程和讲座,为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早是1985年在美国出现的,1989年在几位从事数学建模教育的教师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几所大学的学生开始参加美国的竞赛,而且积极性越来越高,近几年参赛校数、队数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数学建模竞赛是在美国诞生、在中国开花、结果的。

1992年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组织举办了我国10城市的大学生数学模型联赛,74所院校的314队参加。教育部领导及时发现、并扶植、培育了这一新生事物,决定从1994年起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届。十几年来这项竞赛的规模以平均年增长25%以上的速度发展。

2009 年全国有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1137所院校、15046个队(其中甲组12276队、乙组2770队)、4万5千多名来自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竞赛,是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的(其中西藏和澳门是首次参赛)!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1—14周岁,智力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其抽象思维更偏向于“经验型”.如何让他们能够逐步的摆脱具体形象和直接经验的限制,借助于概念进行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活动,开始在教师帮助下独立地搜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正是现阶段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的地方.因此,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

渗透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基本方法和基本解题思想的渗透与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首先应结合具体问题,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步骤和建模过程,建模思想。

教学应用题的常规思路是:将实际问题抽象、概括、转化­­à数学问题à解决数学问题à回答实际问题。具体可按以下程序进行:审题, 建模, 求解, 得出结论, 还原回原题.

例:在初一教材:学校团委组织65名新团员为学校建花坛搬砖,女同学每人每次搬6块,男同学每人每次搬8块,每人各搬了4块,共搬了1800块,问这些新团员中有多少名男同学?

审题----教会学生读题,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关键词句,特别是含有等量关系的词,引导学生抛开没有用的信息,建立等量关系.例如这题中学生在找等量关系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男女搬砖总数是1800块,还有一种是男女总人数65名,一时相持不下,从他们以往经验来看,一题中就只有一个等量关系,这与他们的认知不符合了.笔者在这时没有指出哪一种意见正确,而是进行了第二步.

设元----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设未知数.例如题中不知道男女同学人数,设男同学的人数为x人,笔者提出女同学的人数为多少?大多数学生能进行转换写出女同学的人数为(65-x)人,那么也就是说其中有一个等量关系没有用其列方程,而是用它表示了另外一个未知的量,这时学生心中的疑问基本解决了.

列方程求解----用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中的各个基本关系,解出方程.

建模----题目做完以后,要思考这样的题是否具有典型的特点,首先从题目环境入手,常规应用题的分类在这里不适用,然后从建立的等量关系入手,关键词是“共”.这是利用总分量等于各个分量的和解题的.

(2) 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

为了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在应用问题的教学中,及时结合所学章节,引导学生将应用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掌握熟悉的实际原型,发挥“定势思维”的积极作用,可顺利解决数学建模的困难。这样,学生遇到应用问题时,针对问题情景,就可以,通过类比寻找记忆中与题目相类似的实际事件,利用联想,建立数学模型。这里笔者提出一种新的探索方向,在对应用题的划分中另给出一种按照解题模型来划分的方法,更侧重于利用等量关系中蕴涵的数学模型.

(3)课后巩固与练习

充分运用课本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题位于具体的理论知识后面,建模方向性强,教师只需稍作指导;而习题则更多利用教师批改作业的机会,主要纠正数学语言转化过程,及解题的规范过程;复习题由于综合性强,学生解决有困难,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

推荐第3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暑期建模心得体会

第一次参加数学建模的训练,并利用暑期阅读了历年的建模真题及优秀论文,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团队,大家都有很多收获和心得:

一定要有团队精神。数学建模不是一个人就能轻松解决的事,是团队的一项活动。三个人要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而不能只管自己(负责编程的不管其他事情,负责写论文的只搞文章)。特别是建立模型,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全部模型,只有大家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建模是一项工程浩大,繁琐,知识面极广的活动。事先要做好一个规划,例如建模一共分十个板块(摘要,问题提出,模型假设,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推广,参考文献,附录),这些要在三天内完成就要合理分配好时间。

掌握写论文的基本格式。论文属于科学性的文章,它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规范,因此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有正确的格式,它包括摘要,主要内容,参考文献,附录。建模论文中,摘要是最直观的,能让评委快速的了解一篇论文所包含的内容,它要包括6要素(问题,方法,模型,算法,结论,特色)。

了解到用词的准确性。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读上去要使人感到逻辑清晰,能打动评委;其次,论文在语言上的表述也很重要,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另外,一篇好的论文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里面。

见识了更多的数学模型。在历年的优秀建模论文集中,我学习了各种不同的模型,如多元二次回归模型,优化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回归模型等。

初步使用各种建模软件。学习建模的同时,借用各种建模软件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Matlab,Lingo,Excel,spa等都是可以运用的。运用Matlab可以通过编写相关程序,运行后得到数据结果和图表,从而可以更直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每个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同学,都应该有建模的思想。我们在基础课上所学的每一个方程都是数学的模型,所解决的问题都需要用到建模思想。可以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建模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关建模的书籍看一看,深一步了解建模。

能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建模的思想可以通过看书得到,团结协作精神是我在这次实践得到的最大收获。每一个队三个人,互相协助,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队友的思想,整个过程都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说数学建模比赛是建立在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之上的。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应珍惜每一次集体活动,学会表达己见,学会接受别人的建议,能够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同时,因为数学建模训练,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但是作为建模培训的参与者之一,建议培训期间老师多指导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提供学习建模的方法,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应对比赛。

推荐第4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暑期建模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我第一次参加高教杯数学建模大赛的训练,在培训老师不辞辛苦地教导下学习从未接触过和陌生的数学建模,并阅读了历年的建模真题,matlab学习法,sp入门方法及全国各地的建模优秀和获奖论文。就这些而言,无论是对于我个人还是对于整个团队,我们大家都有很多收获和心得体会:

首先,每个参与者一定要有团队精神。要知道,数学建模不是一个人就能轻松解决的事,而是整个团队的一项活动。三个人要互相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而不能只管自己(例如,负责编程的人不管其他事情,只一味的编写程序。而负责写论文的人只搞文章,不去了解和学习其他成员的工作,这样写文章时一头雾水,无从下手,而浪费时间)。特别是建立模型,仅靠一个人根本不可能掌握全部模型,只有大家一起讨论并查阅资料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巧妙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要知道,建模是一项工程浩大,繁琐,知识面极广的活动。所以事先要做好一个规划,例如建模一共分十个板块(摘要,问题提出,模型假设,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推广,参考文献,附录),这些要在三天内完成就必须要合理分配好时间,否则只会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好。

掌握写论文的基本格式。论文属于科学性的文章,它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规范,因此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有正确的格式,它包括摘要,主要内容,参考文献,附录。建模论文中,摘要是最直观的,能让评委快速的了解一篇论文所包含的内容,它要包括6要素(问题,方法,模型,算法,结论,特色)。总而言之,写论文也是脑力活。

了解到用词的准确性。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要使读者能感觉到作者的逻辑清晰,能打动评委,肯定作者;其次,论文在语言上的表述也很重要,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不能含含糊糊,所言非主要观点;另外,一篇好的论文应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里面,万不可照搬照抄,这样只会影响评委的第一印象。

见识了更多更有用的数学模型和一些相关系数。在历年的优秀建模论文集中,我学习了各种不同的模型,如时间序列模型,二次回归模型,优化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回归模型,肯德尔和谐系数,内美罗指数等等。

最后,初步学会如何使用各种建模软件。学习建模的同时,借用各种建模软件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Matlab,Lingo,Excel,spa等都是可以运用的。运用Matlab,可以通过编写相关程序,运行后得到数据结果和图表。利用sp,则是更加方便,直观地帮助分析大量的数据,根据我们的需要得出数据中数与数,组与组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线性图等,从而可以帮助我们更直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作为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理工科的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应该具有建模思想。事实上,我们在基础课上所学的每一个方程都是数学的模型,所解决的问题也都需要用到建模思想。可以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加见识面和解决理科问题,建模思想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以及所需具备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查阅一些有关建模的书籍看一看,深一步了解建模,也可深入研究,细化某个建模问题,并学以致用到生活中,社会中,为大家服务,也为日后的学业发

展做准备。

能参加数学建模比赛,真的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尤其对我们这些“新手”来说,虽然要接受这些深奥,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建模意识有点困难,但是,一旦对其有所了解,就会渐渐发现建模的魅力和伟大。建模的思想可以通过看书得到,各式的模型也可以在网上搜索得到。但是,团结协作精神却是我在这次实践得到的最大收获。每一个队三个人,互相协助,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队友的思想,整个过程都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说数学建模比赛是建立在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之上的。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应珍惜每一次集体活动,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会接受别人的建议,能够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同时,因为数学建模训练,我学到了许多在书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真可谓是获益匪浅。

但是作为建模培训的参与者之一,建议以后培训期间,老师应多指导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提供学习建模的方法,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应对比赛。

比赛期间,基本是“足不出户”,专心建模,过着“饭来张口”的“苦日子”。睡眠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奢侈品”,三个人围坐在电脑前,查资料,编程序,下载文献,建立模型,起草论文,修改论文。虽然单调,繁琐,但是当看着自己辛苦编写的程序得到结果,选用的模型适用于题目,论文的内容逐渐被数学公式和结果,图表填满,不断充实,完善。那时,内心的喜悦早已掩盖了劳累,坚持令睡意退却。最后一天的早晨,当论文一页一页地从打印机里列印出来,激动是在所难免,感动也油然而生,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终成实物,那种成就感是自发的,真实的,喜悦的。

现在建模培训结束了,比赛也告别了,但是因为参加建模而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建模思想依然存在,我想,这是真真好的事情。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更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就可以更加轻松,事半功倍。

今后还会有更多像数学建模性质的活动,我一定会积极参与,不为别的,只为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5篇:三级建模心得体会

教研改;勤细实

——松山区三级建模座谈心得体会

2014年8月28日——8月29日我参加了松山区教研室组织的三级建模研讨会通过几所学校初见成效的汇报让我了解到松山区的许多学校都积累了丰富的课改经验,有的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王敏勤教授指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理念,需要有稳定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学校的教学经验相对固化下来,便于青年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尽快入轨。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相对稳定的教学结构和基本框架,是课改理念的基本载体,任何新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都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来落实,所以有些专家说:改到深处是模式。

一所学校如何才能既有大致统一的教学思想,使全体教师有所遵循;又能体现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做到既规范又灵活;既对广大教师有基本的要求,又不限制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每个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校可以通过三级建模的方式逐步做到:一校一模,一科多模,一模多法。

一、什么是校级建模:一校一模

所谓“一校一模”是指:每个学校都应该通过多年的改革实验逐步形成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许多课改名校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如江苏省洋思中学倡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几年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与北辰区普育学校也通过“教改大课堂”,形成了和谐教学五环节的教学模式:1.单元导入 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 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4.巩固练习拓展提高;5.达标测试 课堂小结。这一教学模式从理论上说,适用于中小学各科的教学,但不同的学科和学段应该灵活变通。再如天津中学经过多年的实验,也形成了高中和初中都适用的“六环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引入——自学——交流——展示——反馈——总结。为了引导学校总结自己的教学模式,山东省东平县教育局提出:要做到“一校一模”,形成各校的教学特色。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个大致的教学要求和框架,其背后都有一定的教学理念作支撑。如和谐教学五环节的模式,就体现了单元建构的思想、先学后教的思想、互查互助的思想、教学公平的思想等。所谓单元建构的思想是指:教师要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因为新课标下教材的编排是按照主题或模块来设计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或话题,这个单元的每篇文章或每节教材都是围绕这一主题来选编的,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备课“讲一课备一课”的习惯,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安排,提倡单元备课。在导入新课时也要从整个单元的高度来导入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所以第一个环节不是一般的“导入新课”而是“单元导入”。所谓先学后教的思想是指,任何知识教师都不要急于先讲,而是先提倡学生自学,学生自学不会的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小组不会的通过大组或全班讨论来解决,教师要退到最后一步。一堂课老师讲多少时间不要硬性规定,要根据教材的难度和学生基础来定,如果学生自学能够解决80%,老师就要讲20%;如果学生只能自学20%,老师就要讲80%。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大组汇报”之后的“教师点拨”,不仅要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究所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类知识最好的方法。所谓互查互助的思想是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学生的相互检查相互督促,然后才是相互帮助,有问题才帮助无问题不帮助。有些老师动辄让学生“讨论讨论”,但讨论的目的性不明确,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不好。所以讨论的目的、时机、形式、效果非常重要,不然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学生课后的负担。所谓教学公平的思想是指,我们不仅要注重教育起点的公平,更要注重教育过程的公平。在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如果教师只关注好学生而忽略学习困难的学生,就会使这些学生越来越差,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所以我们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做到“堂堂清人人清”,尽量不留课后作业。对于不会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只有这样,才能不使一个学生掉队。每堂课的“达标测试”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要及时矫正和帮助。其实每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也都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来构建的,各科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每个环节背后的教育理念,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才能知道“怎么做”,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灵活变通。所以学校一级的教学模式是对全校师生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学校领导的教学思想。

二、学科建模:一科多模

所谓“一科多模”是指,各门学科都要根据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的特点,形成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如语文有写作课的模式、阅读课的模式、写字课的模式;数学有新授课的模式、复习课的模式;物理有理论课的模式、实验课的模式等等。越是具体到学科,越具有可操作性。各个学科组要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本学科不同课型的特点,形成更为具体的学科教学模式。如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和北辰区普育学校,在和谐教学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科不同课型的和谐教学模式,各科都总结了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三、个人建模:一模多法

所谓“一模多法”是指,在学校基本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风格。如同样是导入新课,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的提出问题导入新课,有的开门见山导入新课。运用同一教学环节,每个教师由于学科不同,自身的教学特点不同,其运用方法也不一样,体现了“一模多法”。另外在小课题的研究中大家还发现,各个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又是渗透于不同环节的教学策略。如“导入”既是一堂课的首个环节,又是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策略。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都会有不同形式的导入。如“自学”既是一节课相对独立的环节,又是每个环节中学生独立准备的策略。如“反馈”既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检查,又是每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策略,如对“自学”效果的反馈,对“交流”效果总之,一个学校既要对多年来的教学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形成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可称为“提上来”),又要把新课改的理念深入到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教师(可称为“落下去”),才能使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到实处。

推荐第6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作者:刘坤雕

首先我非常庆幸的是我能参加这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然后是感谢学院给予的这次机会,让我的青春更加充实;最后就是感谢我的团队,在坚持不懈的为我默默付出,为我讲解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年一度的数学建模在2017年9月14日晚上8点准时拉开了序幕,每个队伍都将经过3天72小时的洗礼,我们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建立模型,求解和分析,当确定题目之后,我们展开资料的收集,通过三人的努力我们在之前的一天就把基本的结构模型建立起来。

对于一个模型的建立需要的步骤包含以下几点:选好题目是首要任务、再针对题目进行假设、然后就是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分析、再者就是对模型要有检验以及推广模型等。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步骤,但是如果你没有分配好时间的话也有可能导致论文无法完成,最坏结果就是这次竞赛将以失败告终。

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如果只是仅仅靠几周的培训是往往不够的,因为在论文的叙述里就有用到Microsoff Office Word 文档的使用以及Microsoff Exceel 工作表的使用,因此在每个模型建立过程中我们都会用到自己所需要的辅助软件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数学建模论文的书写是非常严格的,而且他的整体也是有一定的严格要求,所以对同学的论文书写和写作水平都是要有一定的基础。 对于这次竞赛过程能够画上完美的句号,我觉得这都是来自我们团队的合作,因此我也对于合作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在竞赛过程中我们的默契非常好,几乎可以说是都能想到一块去,无论这次比赛我们是否能够得奖,我们都要抱着平常心去面对,我们应该在乎的是在这次比赛里我们所学到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三天的陪伴让我们更加相信队友,虽然结果可能是意想不到的,但在这几天里我们有过付出。建模其实就是锻炼意志和培养素质,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进来。

通过这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我也明白许多道理,有些事说起来确实很容易,但是当你真正的想把它做好却没有那么简单,此外还有要感谢各位指导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座右铭:别人给予的永远都是短暂的,未来需要自己去开拓。

推荐第7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经过一个学期数学建模的学习,学到了很多,收获也很多,老师们的精彩讲课,让我感受到了老师们的热情以及对学术的尊敬,也让我陶醉在数学建模这门深奥而又让人着迷于这门科学,在此,感谢老师的栽培和培育。接下来让我谈谈对数学建模的理解。

在我看来,数学建模属于一门应用数学,学习这门课要求我们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经过分析、简化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去解决。数学建模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广泛涉猎课外知识、利用数学和计算机工具、为某一具体问题建立抽象模型、给出求解方法并解决问题、最后撰写论文并给出客观评价的一个系统工程。数学建模就是利用数学知识对一些实际问题建立模型,但又不是纯数学的。它不仅要数学思维,还要计算机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团队协作能力,这是对以后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更甚是人生。

第一、通过这学期学的题目来体现我对数学建模的理解,由于一个学期的笔记太多,现在我就用一道题来表达一下数学建模的应用

例:工厂有两条生产线,分别生产M和P两种型号的产品,利润分别为200元/个和300元/个,生产能力分别为100和120,生产一个产品分别需1个和2个劳动日,工厂每天能提供160个劳动日。假设原材料不受限制,如何安排生产计划,利润最大。 设生产计划为生产x1个M和x2个P,数学模型为maxz200x1300x2,x1100x2120s.t.,x12x2160x10,x20.由此看出,数学建模就是运用数学实现模型化,运用数学理论,公式,定律,定理,函数等数学物理知识来实现,求得最我们想要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以及通过模型来实现趋势的预

测。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约束条件,约束不同,一般所得到的模型也不同,预测的结果也不同。第

二、这学期我们还学会了数学建模软件,运用数学建模软件来提高我们的效率,有效的实现复杂函数电子显示。

例如lingo软件,excel软件等,就上题我们可以运用lingo软件这样求得LINGO求解1.输入模型2.模型存盘File|SaveAs存为.lg4文件3.模型求解 选Lingo|Solve(Ctrl+s)

就这样我们得到了想要的结果,由此可见lingo软件对我们数学建模十分重要。

以上简单的叙述了一下,这学期的某点收获,在此,感谢数学建模老师们的辛勤栽培,希望能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用到这些精华,能够继续和老师一起学习数学建模,感谢您,老师。

推荐第8篇:cad建模心得体会

CAD建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CAD立体建模的全新尝试,我们感觉收获颇丰。从刚刚开始时的茫然,到开始准手准备时的兴奋,再到CAD完成时的满足,我经历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刚开始上课时,看到老师给出的范例,我们不禁惊叹,这么厉害,我们怎么能完成啊。心中不停的在打鼓。下了课就赶紧到图书馆查资料。经过排查,我们找到了一本名为《现代小镇庭院住宅图集》的参考资料,如获至宝,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忙而不乱的画图工作。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立体建模,建模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困惑,例如房屋顶棚的设计,房屋内部家具的设计等等等等。但是,这并没有吧我们难倒,反而激起了我们的“战斗欲”,它越难,我们越想要把它拿下。经过不停的商讨,琢磨,查阅资料,以及三个昼夜的不停努力,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慢慢的掌握了CAD立体建模的技巧,从而后面的工作也就变得轻松起来。但是我们还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终于,房屋整体模型和家具模型出炉了。但是把家具放进合适的位置时,总是出差错,在一次次的失败与再尝试的过程中,我渐渐摸索出了在二维线框中的正等侧图中移动家具的方法,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万事俱备,只差剖切。剖切的时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剖切完之后,剩下的部分就连成了一个整体了,期中添加的材质也消失了。但是我怎么改都改不了,没办法,只能去求助老师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又学会了另外一种剖切方法,对立体建模有又有了新的了解。

终于,图纸打了出来。看着这几天的劳动成果,激动心情难以言表。通过这次立体建模的全新尝试,我不仅学会了一种电脑技巧,我更重要的是,还突破了自我,完美完成了一件自己原以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便是我们此次建模的最大收获。

推荐第9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每件事情都一样,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其中滋味。初始我对数学建模一无所知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后来经过老师的讲解虽然我仍然无法触摸到它的面纱,但我心中已经有了它模糊的身影。

/学完数学建模,使我感触良多,古语云:“经一事,长一智,”然而从我当初对数学建模的茫然一无所知,到现在的数学建模结束我对之不断地了解与加深,我却要感慨万千地说:“数学建模,终生受益。”虽然我对数学建模只是肤浅的了解了一些皮毛,但它所教给我们的却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以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一直在说数学建模,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数学建模呢?以我愚昧的见解,我觉得数学建模就是一种数学的思考方法,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当然这些实际现象既包涵具体的自然现象比如自由落体现象,也包含抽象的现象比如顾客对某种商品所取的价值倾向。而且其描述不但包括外在形态,内在机制,也包括预测,试验和解释实际现象等内容。总之我认为数学建模就是一种让数学融入其他学科以及生活的手段。

我认为数学建模其关键所在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当然数学模型并不是凭空建立的,一般来说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数学模型来源于现实生活之中,主要是将现实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如果我们平时善于留意生活、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很多现实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经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 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等等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而在学习数学建模以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解决它的方法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知道该这样做,却不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己经被在数学建模中培养出的多角度、层次分明、从本质上区分问题的新颖多维的思考方式所替代。这种凝聚了许多优秀方法为一体的思考方式一旦被你把握,它就转化成了你自身的素质,不仅在你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也为你的成长道路印下了闪亮的一页。

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和查阅资料,除了我们要学习许多数学分支问题外,还要了解工厂生产、经济投资、保险事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决不是任何专业中都能涉猎得到的。它能极大地拓宽和丰富我们的内涵,让我们感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学习是不断发现真理的过程”这句话的真谛所在,这些知识必将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们现在的学习来看,我们都是直接受益者。

总之,数学建模是培养一个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勤思考、多动脑,这样我们便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经过这个学期选修课的学习,我对数学建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不但是学习它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亲自实践,从中领会数学建模的真正内涵。它能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过去强调数学知识的“有用、可用”,到使学生所学知识的“想用、能用和会用”,让学生更多自主的实践,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探索发现、使用计算机、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思维品质更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实际体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其实能够学好数学建模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掌握数学建模中的思想才是重中之重。毕竟我们生活在鲜活的世界中,模型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数学理性的思维运用在生活中,那么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将会更加的美好!

推荐第10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一年一度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在今年的9 月21 日上午8 点拉开战幕,各队将在3 天72 小时内对一个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模型建立,求解和分析,确定题目后,我们队三人分头行动,一人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一人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一人建立模型,通过三人的努力,在前两天中建立出两个模型并编程求解,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在第三天完成了论文的写作,在这三天里我感触很深,现将心得体会写出,希望与大家交流。

1.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数学建模是否取得好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一队三个人要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切勿自己只管自己的一部分(数学好的只管建模,计算机好的只管编程,写作好的只管论文写作),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思考是不全面的,只有大家一起讨论才有可能把问题搞清楚,因此无论做任何板块,三个人要一起齐心才行,只靠一个人的力量,要在三天之内写出一篇高水平的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2.有影响力的leader:

在比赛中,leader 是很重要的,他的作用就相当与计算机中的cpu,是全队的核心,如果一个队的leader 不得力,往往影响一个队的正常发挥,就拿选题来说,有人想做a 题,有人想做b 题,如果争论一天都未确定方案的话,可能就没有足够时间完成一篇论文了,又比如,当队中有人信心动摇时(特别是第三天,人可能已经心力交瘁了),leader 应发挥其作用,让整个队伍重整信心,否则可能导致队伍的前功尽弃。

3.合理的时间安排:

做任何事情,合理的时间安排非常重要,建模也是一样,事先要做好一个规划,建模一共分十个板块(摘要,问题提出,模型假设,问题分析,模型假设,模型建立,模型求解,结果分析,模型的评价与推广,参考文献,附录)。你每天要做完哪几个板块事先要确定好,这样做才会使自己游刃有余,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以避免由于时间上的不妥,以致于最后无法完成论文。

4.正确的论文格式:

论文属于科学性的文章,它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规范,因此一篇好的论文一定要有正确的格式,就拿摘要来说吧,它要包括6 要素(问题,方法,模型,算法,结论,特色),它是一篇论文的概括,摘要的好坏将决定你的论文是否吸引评委的目光,但听阅卷老师说,这次有些论文的摘要里出现了大量的图表和程序,这都是不符合论文格式的,这种论文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写论文时要端正态度,注意书写格式。

5.论文的写作:

我个人认为论文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其实大家最后的模型和结果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些队可以送全国,有些队可以拿省奖,而有些队却什么都拿不到,这关键在于论文的写作上面。一篇好的论文首先读上去便使人感到逻辑清晰,有条例性,能打动评委;其次,论文在语言上的表述也很重要,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另外,一篇好的论文应有闪光点,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里面,总之,论文写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成绩的优劣。

6.算法的设计:算法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运算速度的快慢,建议大家多用数学软件(mathematice,matlab,maple, mathcad,lindo,lingo,sas 等),这里提供十种数学建模常用算法,仅供参考:

1、蒙特卡罗算法(该算法又称随机性模拟算法,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解决问题的算法,同时可以通过模拟可以来检验自己模型的正确性,是比赛时必用的方法)

2、数据拟合、参数估计、插值等数据处理算法(比赛中通常会遇到大量的数据需要处理,而处理数据的关键就在于这些算法,通常使用matlab 作为工具)

3、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多元规划、二次规划等规划类问题(建模竞赛大多数问题属于最优化问题,很多时候这些问题可以用数学规划算法来描述,通常使用lindo、lingo 软件实现)

4、图论算法(这类算法可以分为很多种,包括最短路、网络流、二分图等算法,涉及到图论的问题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需要认真准备)

5、动态规划、回溯搜索、分治算法、分支定界等计算机算法(这些算法是算法设计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很多场合可以用到竞赛中)

6、最优化理论的三大非经典算法:模拟退火法、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这些问题是用来解决一些较困难的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对于有些问题非常有帮助,但是算法的实现比较困难,需慎重使用)

7、网格算法和穷举法(网格算法和穷举法都是暴力搜索最优点的算法,在很多竞赛题中有应用,当重点讨论模型本身而轻视算法的时候,可以使用这种暴力方案,最好使用一些高级语言作为编程工具)

8、一些连续离散化方法(很多问题都是实际来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而计算机只认的是离散的数据,因此将其离散化后进行差分代替微分、求和代替积分等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9、数值分析算法(如果在比赛中采用高级语言进行编程的话,那一些数值分析中常用的算法比如方程组求解、矩阵运算、函数积分等算法就需要额外编写库函数进行调用)

10、图象处理算法(赛题中有一类问题与图形有关,即使与图形无关,论文中也应该要不乏图片的,这些图形如何展示以及如何处理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使用matlab进行处理)

以上便是我这次参加这次数学建模竞赛的一点心得体会,只当贻笑大方,不过就数学建模本身而言,它是魅力无穷的,它能够锻炼和考查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希望广大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到这项活动当中来。

第11篇: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近几年的实施与推进,新课程的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在教学实践的不同层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与落实。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和落脚点——课堂教学,却还有或多或少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理念,建立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反思我们的现在推行的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不难发现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有着诸多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和谐课堂。

大量的研究表明,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的精神状态自然就会调整到最佳,并能随教师一起很快的进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本次建模研讨中的两节均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灵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了和谐课堂的创建,为下面数学活动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内在动力。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置身于一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把知识的学习寓于情境之中,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我们推行的这一模式的实施中,能明显的看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的教师,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放飞心灵、获取知识的园地,能在我们的课堂中把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尽可能的融合到一起,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着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例如:李艳秋老师执教的《相遇问题》一课中,教师提供的饿“送文件”这一学习情境,学生的就在这一情境中展开数学学习活动,在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质疑建构中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在体验探索中自主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提供开放的课堂环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倡导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自觉参与的过程,反对以往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地位”。在这两节研讨课中教师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具有接纳性、宽容性的开放课堂,创设具有开放性的学习情境、问题引领等,来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动眼、动手、动口,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高效。例如:周宏娟老师执教的《百分数应用三》,让学生拿出课前调查的一个家庭支出情况的相关信息,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自主尝试解决,在这样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是可此不彼,积极参与,课堂的效果亦是很高!

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在推行解决问题教学模式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开放的课堂环境,就一定能提高我们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效。

第12篇:新教师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学科教学)

洞头县教育幼儿园 叶夏歆

本学期,本人担任大一班的带班老师。一学期来,本人以园内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改实验工作为动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任务,现将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理论笔记.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人能够强化教学常规各环节:在课前深入钻研、细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在课堂上,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本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会。另一方面,本人能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幼儿,不体罚,变相体罚幼儿,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四、加强研讨,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本学年,积极撰写个案(荣获县案例比赛3等奖)、教学心得体会,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论文,为课题研究工作积累了资料,并积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积极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发挥,为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五、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下学期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对刚要及新课改的认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课前认真准备,认真专研每一节课,。

3、积极参加园、县举行的案例、论文等各项比赛,提高自身的专业

4、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认真反思,总结经验。

5、做好家园合作,认真对待每一位幼儿与家长。

第13篇:学习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学习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这学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使我感触良多: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它还让我了解了多种数学软件,以及运用数学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

数学模型主要是将现实对象的信息加以翻译,归纳的产物。通过对数学模型的假设、求解、验证,得到数学上的解答,再经过翻译回到现实对象,给出分析、决策的结果。其实,数学建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例如,我们平时出远门,会考虑一下出行的路线,以达到既快速又经济的目的;一些厂长经理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往往会策划出一个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的最优方案„„这些问题和建模都有着很大的联系。而在学习数学建模训练以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解决它的方法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知道该这样做,却不很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己经在被数学建模训练中培养出的多角度、层次分明、从本质上区分问题的新颖多维的思考方式所替代。这种凝聚了许多优秀方法为一体的思考方式一旦被你把握,它就转化成了你自身的素质,不仅在你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也为你的成长道路印下了闪亮的一页。

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和查阅资料,除了我们要学习许多数学分支问题外,还要了解工厂生产、经济投资、保险事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决不是任何专业中都能涉猎得到的。它能极大地拓宽和丰富我们的内涵,让我们感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学习是不断发现真理的过程”这句话的真谛所在,这些知识必将为我们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现在我们的学习来看,我们都是直接受益者。就拿我此次学习数学建模后写论文。原本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做起来才发觉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因为要解决问题,凭我们现有的知识根本不够。于是,自己必须要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的作用,查阅各种有关资料,以尽量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和信息。在这过程中,对自己眼界的开阔,知识的扩展无疑大有好处,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更有利于自己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毫不夸张的说,建模过程挖掘了我们的潜能,使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自学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思想的交锋也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从而增加了继续深入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次,数学建模也培养了我们的概括力和想象力,也就是要一眼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我们只有先对实际问题进行概括归纳,同时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忽略各种次要因素,紧紧抓住问题的本质方面,使问题尽可能简单化,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做论文之前,考虑到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把这一系列因数都考虑的话,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神。因此,在我们考虑一些因素并不是本质问题的时候,我就将这些因数做了假设以及在模型的推广时才考虑。这就使模型更加合理和理想。数学建模还能增强我们的抽象能力以及想象力。对实际问题再进行“翻译”,即进行抽象,要用我们熟悉的数学语言、数学符号和数学公式将它们准确的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数学建模训练,对我的收益不逊于以前所学的文化知识,使我终生难忘。而且,

我觉得数学建模活动本身就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探索,它打破常规的那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听,一味钻研课本的传统模式,而采取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不固定于基本教材,不拘泥于某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握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机制,逐步培养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以后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我深刻地感到了自己在程序的编制和软件应用以及自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将对我今后的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被老师的良苦用心所感动,为我们创造了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处处为学子着想。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保持这种学习的劲头,刻苦努力,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科学的重要性:数学的思考方式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数学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将它用于技术时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生产出系统的、能复制的、且可以传播的知识„„数学科学对于经济竞争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科学是一种关键性的、普遍的、可实行的技术.

在当今高科技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且日益普及的社会里,高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支持,没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已无法实现工程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因此,如何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人们的数学素养,让人们学会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值得数学工作者的思考。 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并发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这项极富意义的活动,大学组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了更好地组织、指导此项活动,让更多的学生投入此项活动并从中受益,学生根据组织与指导的实践,对数学建模活动的作用与实施谈一些认识,以期起到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推动课程建设的作用。方法,去近似刻画、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的过程。为检验大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而我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加过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师与学生普遍反映,数学建模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大学数学教学的改革。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教师与学生对数学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现今大学工科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内容多、学时少的情况,为此很多教师采取了牺牲应用、偏重理论讲解以完成教学进度的方法,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多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才感觉到数学的重要,但为时已晚。

数学建模活动及竞赛的题目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实践中经过适当简化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及竞赛活动,感受到了数学的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及方法进行分析、推理、计算的能力。由于数学建模的过程是反复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与计算,以得出实际问题的最佳数学模型及模型最优解的过程,因而学生明显感到自己这一方面的能力在具体的建模过程中得到了较大提高。

数学建模就是当人们面对各种实际问题时,根据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完成对模型的假设,建立和确定求解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然后建立好方程组,然后再与计算机的软件相结合,最终得到该实际问题的最佳求解答案。

以前在高中时学过些简单的线形规划,但那时都是些简单的问题,在列解出方程后通常只有两个未知数,但这明显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为往往涉及到一些实际生产问题时通常都是比较麻烦的,列出方程后的未知数也不可能只有两个,因此就要用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相结合来处理了。

通过对数学建模的学习,使得我对数学有了全新的看法,也因此感觉到数学这门课程对于生产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开展数学建模的学习是提升我们综合能力的好机会,使得我们不再是纸上谈兵了,并且也使得我们又多了一门技能。数学建模所解决的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学问题,它要求我们除了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外,还需要我们去不断的查阅资料,并且还要能熟练的应用计算机的软件。所以它能极大的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这些知识也能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我理会到学习是不断发现真理的过程,并且它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面不是任何专业都能涉及到的.在学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了数学给人们带便利实在太大了,在涉及到现实的工业生产中,它能给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并且也能节省国内的能源,所以人类要是离开了数学建模,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其实数学建模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会用到有关建模的概念,而在学习数学建模以前,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解决它的方法往往是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只知道要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做,现在我们这种陈旧的思考方式已经被数学建模转化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从问题的本质出发的 一种新颖的思维方式了,这种凝聚了多种优秀方法为一体的思考方式一旦被掌握了,它能转化成你自身的素质,并且能在你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继续发挥着作用的。

数学建模是一种运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计算机程序等相结合的对实际问题做出规划而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法。不论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在科技和生产领域解决哪类生产实际问题,还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学科,首先和关键一步是建立研究对象的数学模型,并加以计算求解,我 就简单说明一下具体的操作方法:首先是模型的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像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第二步是模型的假设,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做出必要的简化,并用精准的语言做出恰当的假设。第三步是模型的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划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架构。第四步是模型的求解,利用获取的数学资料,对模型所有参数做出计算。第五步是模型的分析,对所得的结果做出数学上的分析。第六步是模型检测,将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确定模型的合理性,如果模型与实际比较吻合,则要对计算结果给出其实际含义,并做书解释。第七步是模型应用,应用的方式因问题的性质和建模的目的而异。

在一般的工程技术领域,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因此数学建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新工业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提出了许多需要用数学建模来解决的问题,因此使得许多的问题迎刃而解,建立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的软件,大量的代替了以前的复杂的计算问题。随着数学向这储如经济了等领域进行渗透,人们在计算如何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

时,数学建模毫无疑问在这里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当用数学方法研究这些领域中的定量关系时,数学建模就成为首要的。数学建模过程是一种创新过程,在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上与学习其他课程有着较大的区别,它需要我们在学习时能冷静的单独思考,并且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数学建模在其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学好数学建模固然是非常重要的。

第14篇:数学建模学习心得体会

刚参加工作那阵子就接触到“建模”这个概念,也曾对之有过关注和尝试,但终因功力不济,未能持之以恒给力研究,也就一阵烟云飘过了一下罢了。

许校的讲座再次激起了我们对这个曾经的相识思考的热情。

同样一个名词,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许校赋予了其更多新的内涵。

首先是对“建模”的理解差异。那时更多的是一种短视或者说应试背景下的行为,“建模”的理解就是给学生一个固定的模式的东西,通过教学行为让学生接受而成为其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而许校的“建模”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或者说是一种有型而又不可僵化定型的东西,应该是可以助力学生发展最终可以成为学生数学素养的一部分。

其次,对于如何建模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不同。过去更多的是一种对数学模型简单重复的强化行为,显得单调而生硬;而许校的“建模”则更多的强调不同层面上引导学生通过“悟”、“辨”、“用”等环节,让学生立体式全方位的理解模型、建立模型,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死模”而将学生“模死”的现象。

许校的“模”,强调应该是一个利于学生可发展的模,可以进入到无意识和骨子里,成为学生真正的数学素养,最终能够跳出模,从而达到模而不模的去形式化境界。

数学建模学习心得(2):

数学建模是一个经历观察、思考、归类、抽象与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捕捉、筛选、整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与方法的产生与选择的过程。它给学生再现了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数学建模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自觉检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教师自身具备数学模型的构建意识与能力,才能指导和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维,自主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数学课堂彰显科学的魅力。

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人们采用一种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语言就是数学。使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事物就称为数学模型。有时候我们需要做一些实验,但这些实验往往用抽象出来了的数学模型作为实际物体的代替而进行相应的实验,实验本身也是实际操作的一种理论替代。1.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2.数学建模对教师、对学生都有一个逐步的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数学建模活动时,特别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起始点要低,形式应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在开始的教学中,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介绍知识的应用背景,在数学模型的应用环节进行比较多的训练;然后逐步扩展到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结果,描述一些实际现象,模仿地解决一些比较确定的应用问题;再到独立地解决教师提供的数学应用问题和建模问题;最后发展成能独立地发现、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它。

3.由于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建模思想,因此老师既要重视实际问题背景的分析、参数的简化、假设的约定,还要重视分析数学模型建立的原理、过程,数学知识、方法的转化、应用,不能仅仅讲授数学建模结果,忽略数学建模的建立过程。

4.数学应用与数学建模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扩充大量的数学课外知识,也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因此我们不应该沿用老师讲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套路,而应该重过程、重参与,从小培养学

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建模和用模的过程。因此,用建模思想指导小学数学教学显得愈发重要。

第15篇:数学建模课心得体会

第一次接触数学建模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候参加全国第二届“赛先生”数学知识竞赛,笔试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复试是自己选题建模,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真是天真,以为数学建模就是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弄,好比一个简单应用题偏偏要弄成几千字的论文。但是,也是那次的接触,是我对数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是我想到了大学要参加数学建模比赛这回事。

抱着对数学建模的憧憬,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择了《数学建模》课程,去上课后发现老师并不给我们讲数学建模,而是讲软件MATLAB,原本有点失望的,但是自从认真听完第一次课,我的失望就全都一扫而光,因为MATLAB太强大了,不仅能解决我们微积分、线性代数上的问题,还能画出我们想不清楚的各种立体图。并且,还知道了在数学建模中,大都采取MATLAB来编程计算,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学好MATLAB。

MATLAB给我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第一就是是我对计算机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还记得安装MATLAB时就费了老大功夫,还改变了电脑系统盘某些参数,放在从前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安装成功那会,真是特别开心。第二就是通过MATLAB我结交到了一些好朋友,尤其是天津一网友。因为我想学好MATLAB,于是我加入了MATLAB贴吧,再通过贴吧加入了一个MATLAB交流学习群,但后来发现在那个群上愿意帮人解决问题的并不多,有一次,有个人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他的程序有错误,但仅仅是矩阵乘除、乘方时没有加点,于是我就顺手告诉了他,然后他就加上了我,原来他是天津一大学的大二的学生,他正好要参加学校的数学建模比赛,要用到MATLAB,但是他也只是才接触,还没上手,于是他遇到问题就会找我,我就会尽力想去帮他解决,当我不会的时候,我会查阅书籍或者翻出老师的PPT课件仔细研究,就那样几次交流我们成了好朋友,后来他正式比赛了,他都把他的论文中程序发给我要我帮他看是否能改进之类的,还把他的建模论文发给我看,并且一再鼓励我一定要学好MATLAB以后参加比赛就不会那么着急。直到现在,我们都一直保持着联系,一起探讨交流MATLAB、数学(他是学数学的)上的各种问题。第三就是意外得解决了一些问题。记得前不久一同学叫我帮他在网上做份题,原本说是高中的题,但我后来发现都是微积分的题目,偏偏好多积分微分我都觉得会比较花时间,于是我想到了MATLAB,当即我就决定能用MATLAB编程解决的问题我就用MATLAB解决,果然,试卷我完成的又快又好,当我给那同学说的时候讲得他一愣一愣的,只剩下崇拜。

在我学习MATLAB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次做老师给的题时,前几题我就花了几个小时,当我后来回过头总结的时候发现,基本上我出错的地方提示的错误都是一致的:Inner 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或者是Matrix must be square,后来我懂得这是矩阵乘除、乘方维数不一致等导致的,我得出结论关于矩阵的乘除、乘方运算必须是点运算,之后就很少出现这样的错误了。还记得刚开始画三维图的时候,总是出现一个错误Matrix dimensions must agree, not rendering mesh,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是我漏了一句话:[x,y]=meshgrid(x,y),也正因为这个,更加是我坚定了不能不拘小节这一思想。就在几天前,画一个分段函数的图

像,我原本只是这样编的程序:

x1=1.1:0.02:3.3; x2=-1.1:0.02:1.1; x3=-3.3:0.02:-1.1; y1=1.1; y2=x2; y3=-1.1; plot(x1,y1,x2,y2,x3,y3) 但是这样的话,为了保持矩阵长度一致,必须是选择3.3和-3.3,我觉得这样不是很好,于是我就求助网友,后来得出这样的程序: x1=1.1:0.02:5; x2=-1.1:0.02:1.1; x3=-5:0.02:-1.1; y1=1.1*ones(size(x1)); y2=x2; y3=-1.1*ones(size(x3)); plot(x1,y1,x2,y2,x3,y3) 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矩阵长度不一致的问题了,那个5就可以随便选择了。实际上比较起来也只是改变了y

1、y3的式子,只是将y1/y3也变成矩阵,变成和x1/x3长度一致的矩阵,这个题使我想到程序改良的重要性。

最近在做计算机实践,我的题是用fortran解决一个病态方程组,我第一反应就是用MATLAB先求出答案,但是我发现我把MATLAB求出的答案再带回原方程组的时候,原方程组却不相等,也就是说,这一次MATLAB给了我一组错误的答案,有人跟我说病态方程组要求精度高,但是MATLAB达不到,因此给出的答案会不对。这是第一次对MATLAB产生怀疑,但是这其实也是自己对这个软件不熟悉造成的,所以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去熟悉掌握它。

总之,学习MATLAB是一个快乐的过程,MATLAB能给我带来很多很多,同时,这条路也还要有很长很长,我到现在也基本上只懂得用MATLAB来解决数学问题和简单的拟合差值等,我知道要用到数学建模比赛还差得远,但是我会继续努力的,我计划在暑假就要自学完这个软件的一般算法包括科学计算、神经网络、图像处理等。我也相信MATLAB一定会为我所用的。

第16篇:李英杰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心得体会

汽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0级土木工程

李英杰

从2010年4月开始,我就与数学建模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校园竞赛,到吉林省竞赛,再到到九月的全国赛,将来可能还会参加美国赛,一路上,我们有过迷惑,有过彷徨,也曾坚持过,也曾拼搏过。这样的经历让我们对数学建模充满着迷恋与不舍。最终,我们在三次比赛中都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校级数学建模一等奖和省级数学建模三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在此,我想就三次数学建模比赛的经历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 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不管是吉林省赛的题目还是全国赛的题目,即使出题专家给的信息再多,也不能满足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全面了解。因此,我觉得,在审完题后,要做的是第一件事是所有组员都花一定的时间来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数据共享,争取使大家对同一问题都有共同的看法和理解。当然,在现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最有用最合适的资料,需要一定的技巧。自然,通过搜索引擎google输入关键字搜索相关信息是大家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只能达到对问题的初步理解。要想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学校的数字图书馆链接到相应的中外文数据库(如中文:CNKI、VIP、万方等,外文:Springerlink、EI、Elserive等)来查找相关文献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这些数据库中,你可以搜索到许多很有权威的专家发表的论文。通过这些论文本身,我们不仅可以获取有用的信息,同时,通过每篇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我们还能顺藤摸瓜,查找其它相关资料。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文献搜索的效率。在时间紧迫的比赛期间,这是取胜的法宝之一。最后,还想推荐的是中国国内所做的专业的数字图书馆,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等等。通过它们也可以快速地获取有关信息。

 安排时间

由于比赛是有时间规定的,因此,在比赛前,队员之间商量好比赛的时间安排是非常必要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一些小细节的卡壳而把整个比赛的进程拖后的现象发生。

首先,这三次比赛,我们都是采用论文的撰写与题目的建模与求解同步。也就是说,赛题进展到什么程度,我们的主撰稿人就要将我们的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等问题写到这个程度,不要等到所有问题都求解完毕才开始写论文,我觉得这样论文的撰写会比较匆忙,很容易遗漏一些内容,进而影响整篇论文对问题的阐述。因此,论文撰写与解题同步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其次,大家对比赛期间的作息时间安排也要注意,校级赛是四天,吉林省赛和全国比赛是三天时间。在全国赛的时候,我觉得第一天通宵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第一天通宵后很容易影响第二天的大脑思考反应速度,而第二天又恰好是解题的黄金时段(第一天逐渐理解题意、第二天解决了题目的绝大部分,第三天完成题目的最后部分并着重修改论文及其摘要),因此,保证第一天晚上有适当的休息时间是必要的。大部分组选择第二天晚上通宵或者努力到很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后一天的时候争取更多的时间修改论文和摘要,我觉得可取,因为我们组在全国赛的时候就是这样安排的,全国赛我们做的是和太阳能电池板有关的东西,最后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做到一起修改论文的摘要。休息方面,体力好的人可以考虑最后两个晚上通宵,体力一般的人,保险起见,还是只通宵最后一个晚上最后好。当然,在比赛的最后一天,所有组员坐在一起反复修改论文的摘要是必要的。

 撰写论文

很多人对论文的撰写不是很在意,在他们看来,把问题分析清楚,建模并求解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论文只要大概说下我们如何求解并把结果写上就完事了。殊不知,论文是整个比赛的关键,因为我们最后提交的只有论文,其它你求解过程中所写的求解程序等都不会被评委看到。因此,如何在十几页的篇幅内把我们的想法,求解过程以及创新点表达出来是一件需要好好斟酌的事情。

第一,论文的布局安排一定要完整。如,论文一般包括摘要,问题重述,问题分析,建模与求解,优缺点分析,创新与改进,参考文献与附录等。我觉得我们在撰写论文的时候要尽量将这些内容描述清楚,不要图省事,而把一些内容省略,这样会给评委留下不好的印象。第二,在问题分析、建模与求解时,一定要逻辑清晰地将其描述准确。第三,在描述求解结果的时候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准确的文字描述,形象的图像表示,严谨规范的表格表示等,也可以综合应用三者,让评委更能一目了然地看明白你们地结果。第四,在优缺点分析和创新与改进方面,要突出这篇论文的闪光点,写出自己地特色,这样,才能吸引并打动评委。第五,参考文献要注意撰写,尤其要突出文献资料的新。第六,就是论文摘要上的斟酌了,要尽可能在一页篇幅内将全文的精华内容展现在评委面前。第七,我们也要注意论文的排版等问题,尽量做到文字和图表穿插,不要让评委产生视觉疲劳。

 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数学建模比赛的精神指挥。如果一个团队不能做到很好的分工与配合的话,取胜是难以想象的。一个团队大致的分工是一个人主负责建模,一个人主负责程序实现,一个人主负责论文撰写。其间,三个人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帮助,但是,每个人都要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建模的人必须建出模型(中间可以和组内人员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idea),负责程序实现的人必须实现程序,求出结果,负责论文的人必须将论文从头写到尾。换句话说,三个人虽然说是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但是每个人在比赛期间都应该尽力将赛前分配的职责做好,这样才不会影响其它人的工作。如果建模的人建到一半,不建了,让写程序的人来搞,那写程序的人仓促建好模型,也不能快速完美地将结果用程序求解,同时,也没足够的时间来跟写论文的人讨论如何将这些想法和结果较好地表达出来给评委看。这样,一环拖一环,最后只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进度。因此,比赛期间,要求三个队员一定要有很坚定的毅力,不能一遇到困难就退缩,这只会大大打击士气并严重影响进度。当然,这些都需要赛前队员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 回首往昔

将思想拉回到当初,也就是得知数学建模建比赛要开始的时候,那时的想法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的。一开始是执意想来的,但看到好多夕日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退出,我也产生了离开的念头,总在想这短短的十几天时间真能学到些什么东西吗!倒不如好好地呆在寝室里面,找几本好书看看,好好的给自己充充电,那该有多好呀!我完全心动了,考虑一下自己的情况,和他说的还真是差不多,并且考虑到即使来了,也并不能一定拿到奖,倒不如将时间花在其他方面来得实在呀!现在我坚持下来了。我真为我的意志力而高兴!

我的演讲能力加强了。现在也许是怕参赛的论文不是自己写出来。评委会看到满意的文章后,会要求参赛者进行演说。每一位老师都要求我们在论文写完后,在讲台上进行解说。我组都是我跟另一个人上的。虽然没有很多机会上去,但是还是多多少少得到了点提高。

 心得体会、意见

每个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的同学,都应该有建模的思想。我们在基础课上所学的每一个方程都是数学的模型,所解决的问题都要用到建模思想。可以说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建模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可以找一些有关建模的书籍看一看,深一步了解建模要求什么,有什么方法、步骤。

能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践。建模的思想可以通过看书得到,团结协作精神是我在这次实践得到的最大收获。每一个队三个人,互相协助,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接受队友的思想,整个过程都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可以说数学建模比赛是建立在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之上的。我们在大学生活中,应珍惜每一次集体活动,学会表达己见,学会接受别人的建议,能够和他人一起完成工作。 一次参赛,终身受益!的确是这样的,数学建模只是训练了一下,我就学到了在任何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时间!

有同学经常会借鉴一些别人的论文里的思想,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过那也是一种能力,不能小瞧。所以也要多看些别人的论文以来提高自己。

以上是我参加吉林省赛和全国赛感触最深的几点,现在写下来与大家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第17篇:数学建模的心得体会

读书报告

经历过校赛之后我对数学建模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归纳为以下几点:思想的碰撞到观点的统

一、同心协力解决问题、反复修改。

(一) 、思想的碰撞到观点的统一

我觉得拿到题目之后最怕的是没有不同的意见,只有在分歧与争议中才能把问题看得更清楚,这个分歧当然包括选择哪道题目,毕竟每个人对不同问题有不同偏好。但这个问题可以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因而很容易解决。而针对是同一问题的分歧更加重要,因为来自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人看问题的眼光肯定不一样,这样的分歧声中有利于把握问题的实质,将问题理解得更加透彻,试想一下自己都不理解问题那还谈何向别人阐述清楚问题,更别说解决问题了。当然有分歧不是说非要争吵不休,而是冷静研究最可行的方案。当然分歧与争论持续的时间不要很长,它应该在全组人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最后方案后就停止,然后整组人朝同一方向思路努力解决问题。

(二) 、同心协力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在确定了问题及方案后就要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以供借鉴。这个过程三个人都可以提出最有创意的解法,这时候负责算法的同学是占主导位置,其他两名队员可以向他提供思路及意见,然后由算法的同学用数学语言将问题重新阐述,建立模型的雏形。之后负责论文的同学已经可以开始着手论文的写作了,此时负责编程的同学也可以就算法开始编写程序。当然此时的论文肯定是比较不成熟的,甚至有些地方还没办法解决还无法下笔,不过没关系,在这一部分论文可以留白,毕竟后面还有论文修改,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完成论文的整体框架,局部的修补工作是比较简单的。我个人觉得论文的写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宏观上的把握,而是微观上的修补。我说的同心协力并不是说每个人只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就好,而是要全程参与建模的整个过程以及所有细节。其实三个分工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也没有必要十分清楚,负责算法的同学也要参与编程,编程也要清楚算法,论文更要理解算法和编程,算法和编程也要看懂论文。所以说三者是水乳交融的不分彼此的,只是其中不同阶段突出地位不同而已。

(三) 修反复改

在这个阶段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接近尾声了,这时候要的是精益求精。只有通过反复修改论文才能做到这一点。此时最重要的是将论文给另外两位同学阅读看跟他们的思路有无出入,还有能否最大限度的表达出他们的观点,并且挑出其中有待商榷的地方,而论文写作的人这时候很难发现问题,因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论文中对整个问题及采用方法的思路的阐述一定要做到科普性,要采用最通俗易懂的科技说明文的方式娓娓道来,真正做到没学过的人也能很容易读懂,这才是优秀的论文。

第18篇:数学建模的心得体会

数学建模的心得体会

水富县第四中学

和纯举

这阶段李锋教给我们讲授数学建模,使我有了许多感触:它所教给我们的不单是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更多的其实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它培养了我们全面、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量化分析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对数学建模有了许多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谈谈我对数学建模的认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具有概念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结论明确性和体系完整性的特点,而且应用广泛,数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和实施的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为了使描述更具科学性、逻辑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可以采用普遍认为比较严格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各种现象,这种使用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果就称为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是使用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果,数学建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互动,注重对学法的指导,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例如,在生活中有这样的建模实例:打篮球时将球打在篮板上,利用球的反弹进入篮筐,这种进球的方法叫“打板”,其进球率比较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忽略球的变形、风、空气阻力等一切外界条件的情况下,假定球在篮板上的反射严格遵照光的反射原理,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在二维空间(俯视)内进行问题的研究,同时假设篮球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是标准的抛物线。据此尝试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数学建模是对实际问题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又简洁刻画的数学符号、数学式子、程序或图形,以解释某些客观现象,或预测未来的发展规律,或为控制某一现象的发展提供某种意义下的最优策略或较好的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将数学建模的思想、理念渗透到数学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他们将数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应用数学的能力。

其次,我谈谈上完数学建模课的感想。

数学建模所要解决的问题决不是单一学科问题,它除了要求我们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外,还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和查阅资料,除了我们要学习许多数学分支问题外,还要了解工厂生产、经济投资、保险事业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决不是任何专业中都能涉取得到的。它能极大地拓宽和丰富我们的内涵,让我们感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了“学习是不断发现真理的过程”这句话的真谛所在,这些知识必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数学建模学习,对我的收益不逊于以前所学的文化知识,使我终生难忘。而且,我觉得数学建模本身就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探索,它打破常规的那种老师台上讲,学生听,一味钻研课本的传统模式,而采取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带着问题去学习、不固定于基本教材,不拘泥于某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特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把握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机制,逐步培养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我们以后所从事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

数学建模是一个经历观察、思考、归类、抽象与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捕捉、筛选、整理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与方法的产生与选择的过程。它给学生再现了一种“微型科研”的过程。数学建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数学探索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自觉检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促进知识的深化、发展;有利于学生体会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同时教师自身具备数学模型的构建意识与能力,才能指导和要求学生通过主动思维,自主构建有效的数学模型,从而使数学课堂彰显科学的魅力。

再次,我谈谈数学建模对数学教学的作用及如何把数学建模贯穿于教学。

教学过程中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沉积、凝聚,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主动、活泼的、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发现主动归纳、提升,力求建构出人人都能理解的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对教师、对学生都有一个逐步的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数学建模活动时,特别应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起始点要低,形式应有利于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在开始的教学中,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介绍知识的应用背景,在数学模型的应用环节进行比较多的训练;然后逐步扩展到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结果,描述一些实际现象,模仿地解决一些比较确定的应用问题;再到独立地解决教师提供的数学应用问题和建模问题;最后发展成能独立地发现、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并能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它。

.数学课中建模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在数学课中建模教学,教师主要起质疑、答疑、辅导的作用。一般是启发性地讲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事先设计好问题,利用问题启发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资料和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他们自主活动,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构建数学建模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

数学课中建教学模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强调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知识与结果。在建模教学中,从指导学生搜集数据到做散点图,到选择数学模型,到进行检验,整个过程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例如,把实际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问题后,在数值求解时应对计算方法有所说明,并给出所使用软件的名称或者给出计算程序(通常以附录形式给出)等。

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在数学课中教学建模,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加形象、具体、准确,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如函数模型教学中,如果通过描点做出函数的图像,这样与散点图比较,可能会不准确,还会浪费时间。但是如果通过计算机所展示求函数模型,与散点图的拟合程度会更直观、更准确一些。此外,还可以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曲线和曲面示意图,来形象地表达数值计算结果。

数学课中的建模是对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是数学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的媒介,是数学科学技术转化的主要途径。数学建模教学要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扩展自身的视野,并且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与数学建模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给学生扩充大量的数学课外知识,也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因此我们不应该沿用老师讲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套路,而应该重过程、重参与,从小培养学习的方法。

教师不应只是“讲演者”,而应不时扮演下列角色:参谋——提一些求解的建议,提供可参考的信息,但并不代替学生做出决断。询问者——故作不知,问原因、找漏洞,督促学生弄清楚、说明白,完成进度。仲裁者和鉴赏者——评判学生工作成果的价值、意义、优劣,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想法和作法。

总之,数学已经成为当代高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也已经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建模和用模的过程。因此,用建模思想指导中学数学教学显得愈发重要。

第19篇:建模过程及心得体会

建模流程注意事项及学习心得

一、标准件的建模流程(以伸缩梯挂钩为例): 伸缩梯挂钩建模:

1.使用AUTOCAD三维建模进行伸缩梯挂钩建模,如下图所示:

2.选中模型后输出SAT文件,如下图所示:

3.TRIBON M3→Aembly Planning→Import ACIS Model打开伸缩梯挂钩.SAT文件,命名FSST,并import导入,如下图所示:

4.TRIBON M3→Drafting→Volume→Open打开FSST文件,并界定最大边界尺寸为2000,点击OK,如下图所示:

5.Volume→Save Volume As点击Data Bank切换至Component库,保存FSST至Component库,并在Component库中输入模型信息并保存,如下图所示:

6.Structure Modelling→File→New(CV4) →CV4中打开,如下图所示:

选中314分段所有模型信息并在

7.新建模型并从Component库中导入FSST模型,如下图所示:

8.从图纸外板展开图上得知,伸缩梯挂钩位于底边舱斜板下第一根球扁钢上,如CAD图纸所示:

9.以FR184~FR185肋位间伸缩梯挂钩为例进行操作,先激活模型FSST,并将模型大致移到FR184~FR185,高度斜板上下,然后做辅助线,定位挂钩(图中激活状态中的黄色挂钩为所操作挂钩)的船长方向的准确位置,如下图所示:

10.激活后,锁定

船长方向X,利用两点移动法

对激活中的挂钩进行X方向定位,然后对FR184~FR185区域进行剖切,具体操作及操作后断面如下图所示:

11.Structure→Save→Active激活挂钩,然后Structure Part→Transform将挂钩Y向位置最终定位,如下图所示:

二、自制件的建模流程(以仿GB 3892-83为例):

1.查阅全文库,并无B400X1500钢制直梯标准,但有梯长1400和1600的B型直梯标准,顾采用仿标准的方式进行建模,选用梯长1400的直梯为母型,相关标准数据如下表所示:

2.用Structure进行建模,新建一个CV4图框,首先绘制梯架的轮廓线,轮廓线绘制布置为绘制半径32.5的圆,并对此圆进行Modify→Dechain操作,打断后,将圆下移1500,然后绘制梯边直线,轮廓线画完后要对该轮廓进行Modify→Chain链接操作,使轮廓成为一个整体,有标准得知,梯长1500的直梯梯架厚度应为8mm,故新建一Structure模型,命名为LADV1500,而后按Structure Part→New→输入P#8进行操作,选择梯架轮廓线后,生成梯架的部分实体,此过程如下图所示:

3.对梯架进行开孔操作,Structure Part→Hole,选中实体并回车,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H#后点击OK,再选中梯架上螺丝孔轮廓并回车,梯架开孔完成,如下图所示:

4.开孔完成后,复制一梯架,移动408,同理建模梯子的踏步,Structure Part→New对话框中输入SQU#22,拉伸出一段方钢,由于此段方钢并非梯子需要的尺寸,故先在梯架两侧画出辅助线,而后Structure Part→Modify对方钢踏步进行修剪,修剪完毕后,复制同样的4个踏步,并依次向下偏移300,得出梯架整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5.梯架整体模型建出后,同理,采用上述方法将梯子耳板及螺丝模型建出,如下图所示:

三、节点图出图示例:

1.以314C直梯节点图为例进行说明,由图纸信息可知,直梯所在肋位为FR187,居中L-4~L-5,故可对剖面进行边界界定,界定好范围后再对剖视图进行修剪和改动,操作过程与结果如下图所示:

2.保存节点子图,步骤为

选择分离子图→选中要分离的子图→tools→Subpicture→save,操作如下图所示:

3.调取直梯节点子图图所示:

→输入保存的子图名→成功调取,如下

四、出图流程 1.打开DRAFTING(注意:要养成每次打开DRAFTING都要先选择工程的好习惯)

TRIBON M3→PROJECT SELECTIONvTBPROJECT01→选中所需工程 TRIBON M3→DRAFTING 2.选择图框

FILE→NEW→选择所需要的图框 3.主视图出图

a.调出模型(选择NEW,立体视图),并对模型进行消影。

TOOLS→MODEL→PRESENT→选择视图→回车→HID LINE→指定视图→YES→EXCHANGE INDRAWING b.调出舾装件,并对其进行虚化

MODIFY→GENGRLY→选择视图→ANY→LINE TYE→选择需改变的线条→LINE TYE→选择改变后的线条样式

c.将两视图合并,并改变比例,移入图框 4.剖面图出图

a.另用调模型中的Creat功能进行剖面调用。

b.确定剖视方向,并对剖视范围进行限定,并对剖视图进行修整。

c.调出舾装件,并进行标注 5.出节点图

a.部分节点利用调模型中的DETAIL功能(即两点剖视)进行剖面调用。

选择两点剖视

调用舾装件,进行标注

b.部分节点不方便剖视的,利用CAD绘制,并依次按下面步骤进行操作:

①CAD画图储存为DXF格式

②FILE→IMPORT→DXF

③Tools→subpicture→save

④调用子图Insert→subpicture 6.利用二次开发软件进行托盘表抽取

7.完善模型中信息,以便二次开发软件能够顺利从中调取

五、总结

1.Components是Tribon的标准件库,其大部分需要调用Volume的模型,因此Volume建模的命名特别重要,一定要按照命名规则命名。

此外,Volume建模还可调用Components库中的模型,可提高建模效率。 2.舾装的Tribon模型中都是有信息的;实际建模过程中,需要一些假想的模型,是不需要信息的。

3.Tribon建模与出图首先要清楚的了解各个部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出图时保持清晰的思路,不至于频频停顿甚或是出错。

第20篇:数学建模学习心得体会

建模学习的体会

时间如白马过隙,很快一个月的建模培训即将结束,仿佛昨天刚走进建模培训班,在这一个月中有欢笑、有辛酸„„更重要得是流过汗水。我们队在这过程中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我们三个人都是化工系的学生,起初对于数学建模的认识很肤浅,,由于我们相应知识的欠缺,想要胜任这次的活动会很不容易。在开始的3天培训中,老师给的任务是制作电子表格,当时感觉有压力、紧张,因为我们三个人在这方面都是刚刚才接触,所以只能搀扶前进,最终完成了任务,虽然相比于其他学过趣味数学的同学,我们的成绩稍微逊色点,但我们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团体,不会倒下。

接下来好些天,是各位培训老师的讲课,说实话老师讲的论文我们听的不太懂,讲的各种软件的应用也是一知半解„„?!有种痛苦的感觉,好像什么也没学到,问了其他同学,他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哦,原来都一样啊,没事,那就继续坚持吧„„

过了这个彷徨期,该是呐喊的时候了,改写论文,选题的时候还挺紧张,害怕选的题很难做,当时选了“黑洞数”,我们也不会查阅资料,那就照葫芦画瓢,硬着头皮写,写完了之后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我们也会写论文了,可当时我们还是不知道论文如何写,只是有那么点熟悉,有那么点感觉。下面该是练习建模型的时候了,我们用心想了,也做出来了,至于结果吗„„被申老师一针见血的给狠批了一顿,她说了就你那一个模型,说他是最优的就行,不能一盘散沙给出好多想法让评委看哪个最好,哎呀,恍然大悟„„

最重要的时刻到了,实战演练,我们显得是那么生疏,满脸的惆怅,对问题不知所措,迷茫与疲惫缠绕着我们的身心。第一轮实战再我们的坚守中终于结束了!我们的作品——论文出炉了!虽然它与那些优秀论文的论文比起来略逊一筹,但我们已经觉得能做出来很不错了!随后而来的是二轮实战,经历了第一轮的考验,第二轮略有信心。在连续的两个三天中我们的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拉紧状态,时时都在刷新。选题、查阅、讨论研究„„一环套一环进行的还算顺利。

其中的辛酸与乐趣大概也只有参加建模培训的学友们了解。在这一月中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合作在我们对里表现的很到位,在队长的带领下我们分工合做,难关被我们各个击破。

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我们各方面的的能力明显都有所提高。在数学模型中我们可以用跳跃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这锻炼了我们的跨越式思维,提高了我们的能力,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在人生道路上选择的关键时刻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我们明白了独立思考,开阔眼界,在科研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学以致用,终生受益。

在此,我们要感谢建模培训的全体老师,谢谢老师在这一个月来对我们关心。是他们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是他们给了我们信心,是他们让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据。

学科教学建模心得体会
《学科教学建模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