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31 08:36:2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都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下面给大家分享初中地理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借鉴!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1

本学期在学校安排下,担任初中二年级1、2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兼学校图书阅览室管理和新教材作业本发放等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心得如下:

一、思想品行:

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也极大的开阔了视野和文化境界角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和业务学习,自己一直坚持经典诵读和叙事教育写作,不断完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特别是师德水平。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让学生养成良好品行,教师的身体力行和表率作用非常关键。

初二下学期,也是与学生做真朋友关键的一个时间段。这个时候,学生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态进行调整。为了整合师生正能量和自身教育资源,开展了“我的目标,我来实现”交流实践活动,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更多促进相互了解,坦言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前行中更好扬长避短。

二、业务素质

坚持追随叙事者,每月共读一本教育名著,不断关注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和细节,针对每节课或部分重要细节,撰写教育叙事文章。从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做教师,学习做最好的优质教育。

主动学习与部分学生及其家长交朋友,促进相互了解支持。教与学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每次遇到问题都是从学生学习成长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而且引导学生学做教师的助手。学做教师的助手,学做家长的帮手,是一种重要的行为习惯和感念,这样做可以更好做到教书育人相结合,而且对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

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抓两头:对优生,不断引导激励其保持优势,做到戒骄戒躁,主要通过提问题,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促进主动积极学习的愿望;对学习困难学生,帮助他们找到优点,通过个别谈心和课堂教学活动激励等方法,引导他们拥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灵,始终保持一种最好状态,每天进步一点点。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年龄较大的教师,在精力思维力和接受新鲜事物方面,显得比较落后,在备课和上课与学生交流谈心中,也有时觉得力不从心。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坚持每天读一点教育名著,每天思考一个自身和学生教育中的细节和问题,通过点滴积累,努力让自己做思想教育管理和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专家和优秀工匠。

坚持在读写研究中学习工作生活,成了我最近几年来的特色,虽然占用了很大的时间精力,但是我从中收获了一种接地气的成长方法方式途径。

今后,我还要在创造机会,努力在英语和信息技术方面做蜗牛一般的努力。蜗牛精神,既是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一种精神信仰,也是自身主动成长的一种必要的毅力和动力。

最后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我前行的路上给予的极大帮助支持,有精神上的,有物质文化知识技能方面的。心存感念,更好的前行,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动力和智慧。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2

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心得: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在七年级下册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经常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8个班的地理课教学。由于中途接手这些班级,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实际,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具体心得如下:

一、学习新课程标准,以当前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角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要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仅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以先带后,承包互帮,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这批学生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四、学科教学的反思与展望

1、综合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分层教学,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2、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教学效果的反馈,展现学生个性风采,凸现团队式学习,建立学习型小组。

3、继续强化“思路—线索学习法”;继续强化过程性评价和整体优化。

推荐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农华超

地理学科在初中的受重视程度远不及大三科,被认为是“副科”。大部分学生知识生疏,对地理感觉“无趣、畏惧”,另外许多学生对于一些地理方面的常识问题也了解不多,造成学习地理的难度加大,种种原因导致同学失去学习地理的注意力和兴趣。新课程理念倡导建构的学习,尤其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法中要注意增加学生活动,体现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这就使课堂教学注定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新课程这种开放性、综合性和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如何使得初中地理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新课改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下我从五个方面对此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也是在教学中得到的有关认识与体会总结。

一、生动导入,引起“兴趣”

美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而加强地理教学的趣味性,对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是至关重要的。地理教师想要把课上得兴味盎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就显得极为重要。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和深度的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或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生活事例或一些社会时事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

例如,在讲授地理的“时区”教学时,时差的概念,学生通过旅游、夜间看体育直播赛场的情况来体会;各国采用的时区:让学生在观看NBA系列直播,美国当地时间和中国时间的比较中,分别对这些加以理解体会,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融入课堂。同时,我还要求自己上课要态度积极、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在课堂教学做到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打造轻松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观察以往的课堂教学,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发言,生怕出错,怕遭到同学耻笑,受老师责备。所以,大多数同学采取默不做声,不动声色,缄默不言的态度。并有不少同学在老师提问的刹那间,焦虑不安,神色慌张,低头回避,生怕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紧张异常,没有安全感,更无平等、愉悦的感觉可言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因此,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有好处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种轻松的课堂气氛,不再板着脸上课,该和学生开玩笑的时候也会开个玩笑,逗学生笑一笑,有时学生在课上捣乱,不要生气发火,而是开个玩笑,或者冷处理一下。这样既解决了课堂上的异常情况,又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上课时如果心情轻松,学生的表情自然,心情就会比较好,课堂效率也势必有所提高。其实这点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自己也深有体会。激情、幽默、轻松的语言交替使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自然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去。这种新的学习观的形成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时,我针对气候类型多而复杂的特点,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小组探讨一种气候类型,上课时由学生自己讲述和相互补充,并且由其他小组评分,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既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要认真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讲课时予以解答。例如,在讲授《地壳运动》教学:通过地壳探索的新资料了解地壳环境环境,使学生不仅仅能掌握知识,更能获得前沿的科学信息和资料;并且讲述地震发生时怎样防震减灾的知识等,学生都感到都很满意,而且还会“亲其师,信其道”。这样既排除了学生的疑问,又坚定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念。当前,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在课堂上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实事求是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积累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地理课具有很强的生活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一定要选取相当数量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在尊重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前提下,还从社会生活和文字资料中搜集授课的素材,以及一些视频素材及反映地理的影片,并针对知识适当传递给学生,如《后天》就体现出《全球气候变化》,《未来水世界》反映全球变暖的情况,等等。教学中注意积累,把积累到的材料注意分类存放,需要时方便提取。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地理课愿学、乐学。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尝试,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反复实践与不断创新,随着新一轮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也不断更新,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符合社会的学生。

推荐第3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内容提要:本文从当前在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地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就多年来的地理教学和近一年多来实施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的体会中,提出了一些在地理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问题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重视基础 教学情感 互动教学 学习评价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学习地理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山区,各种地理信息都很落后,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经过多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特别是一年多来,在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学会判读经纬度、计算实地距离、判断方位和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差等实用技能,没有具备基本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公民意识。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学校领导也不重视,地理学科似乎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厌学地理的思想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所以,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的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而多年的地理学科的教学使我也体会到,并且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面前也说过,‚地理学科不是主科,上课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地理课上,只要考试得到60分就可以了,也不给老师丢脸‛等说法。所以,多年来,学生参加州内地理统考的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最难突破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新形势下,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地理综合素质的理念,把地理学科摆在应有的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同时要有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最根本的保障,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的是整合和端正地理学科的学习态度,而更关键的是应把地理学科放在同等学科的位置上,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提高,否则地理教师还是个副职。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地理专业的科任教师(我校有170余名教职工中,地理专业教师只有我和另外一名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缺乏地理情趣、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不能搞‚一堂式‛,要发扬‚民主‛。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并且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如进行学生地理新闻发布活动、地理新闻点评活动、地理角色扮演活动等。要注意有适当的‚教学民主‛。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我在八年级(1)班上课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观摩课中,我也同样听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也有学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学生的想法很幼稚,而出乎任课教师的意料。但教师没有指责、嘲笑,也没有回避,而是允许学生继续发言。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二、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由于长期以来不少初中地理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普遍存在着两种引入新课方法。一种是‚讲‛法,即‚同学们,今天我们讲……‛,‚同学们,现在老师讲……‛,这样就把师生互动的地理教学活动引向‚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活动。还有一种是‚翻书‛法,即‚同学们请把书翻到……页‛,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我引入故事趣闻法说:毛泽东主席在世时,有一天,在他的书房会见了一位美国友人戴勒时,戴勒在盯看着主席,一句话都不说,主席见后就说,你为什么老盯看我。这时戴勒说,你具有一付东方人的脸。主席听后直言,我是代表中国人的脸,我们可以演各国的戏,包括你们美国人的戏,你们鼻子长,我们可以加鼻子,可你们是演不了中国人的戏,不能把鼻子割掉。这故事说明了什么?等等,使学生联想到这是讲世界人种特征问题。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由于初中地理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须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地图来掌握有关知识。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学习,也可以借助地图来学习、掌握。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初中生的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简单的、机械的记忆水平上,对地图的学习和运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关键在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很难真正懂得地理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地图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科学知识以及开发学生的智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一个人,不管是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生活中都需要地图的帮助,这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此外,学习中也需要地图。大家都知道,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地图,而其它学科的学习也需要地图的帮助。如历史就离不开地图和地理知识,语文、体育、美术、外语、数学等课都要有地图知识,才能学好,事实上所有的学科都是交叉的,不能截然分开。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是离不开地图这个必备的工具的。所以,在地理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地理学科特点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如果地理教师本身缺乏地图能力和地图教学能力,很难成为一位好的地理教师,也就是说,不懂地理的教师。而一些地理教师不愿用、不会用地图的情况实质是教学要求不高或教学能力低弱的表现。目前在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死记硬背‛现象,恰恰与地理教师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地图教学能力有关。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五、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教学学习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至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例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地理教学学习评价的改革是由原来的闭卷改为全部开卷;开卷的范围从地图、课本改为只‚开‛地图不‚开‛书;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重在读图用图的分析能力。近年来,百色市中考的政治学科也采取这种改革举措,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我校非毕业班的段、期考的政治学科都这样进行,受到了师生的欢迎。我多年的地理学科教学,平时不作为主科重视,期末参加市级统考,作为‚教‛与‚学‛的评价。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就初中地理学科而言,何而不为呢?而地理学科在广西部分地区实行中考统考,学生很重视,教师教学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地理学科也要像其它地区和百色市中考‚政治‛那样,‚全开卷‛不但可以减少学生‚作弊‛现象的滋生,而且提供了客观公平的环境,操作上也比‚闭卷‛方便的多。这种考试方式可以考出学生的真实地理水平,可以引起教师注意地图教学,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平时要注重提高读图能力,这确实可以起到地理教学‚减负增效‛的作用。学生感到,这样的考试不需要‚死记硬背‛,可以独立地发挥自己的地理学习水平。地理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如我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之最‛等;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包括为数不少的地名填图);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桂林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题。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了。当然以初中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为‚牛鼻子‛也有利于促进地理教与学的双方‚互动‛面,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的提高。

初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的工作量很大,在地理教师中的绝大部分不可能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大部分人也不可能深入地进行主要由地理教学理论工作者承担的地理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探究工作。但地理教师是承担提高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攻坚战的主力军。因为地理教师是真正面对着学生,一方面要十分善于实行‚拿来主义‛,运用新的地理教学理论、模式和手段教学,另一方面更要注意运用适合学生的地理课堂教学方法,注意根据教师本人特点、新的学生特点、新的课程特点、新的教学环境和新的地理科学进展来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地理教学方法常教常新,使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如果每一位初中地理教师都能脚踏实地的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初中地理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和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教师,也使地理教学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

总之,在新的地理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加强地理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牢记‚三个代表‛和树立‚三个一切‛的思想,与时俱进,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身‚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将是美好的地理课堂教学的春天。

推荐第4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政史地组:刘加俊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总之,学习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推荐第5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2):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地理的目标是通过7——8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地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的重要出发点,一改以往片面注重结果,关心结论的做法,对学生在探索、体验的学习过程,对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给予高度的重视与肯定。

对于新课程的教学,我认为应面对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是一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的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增、替换例子,调整教法。要研究每个学生成长的需要,不能只把他们看做一种知识的容器。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初中地理新教材突出了实践性和探究性,注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其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活动为重要形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通过活动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己掌握知识,并逐步培养与提高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领导与调控,教师如何引导,如何调控关键在于对教学内容的导入上。恰如其分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使学生的活动更广泛更深入的开展,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更深刻,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作好铺垫。因此恰如其分的导入是地理教学艺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

推荐第6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反思之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结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导引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热差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还可结合报刊杂志、电视新闻,接收各种音画逼真,生动形象的地理知识。例如通过收看近几日央视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观察电视屏幕上的天气预报图,学会天气符合并能分组报导天气状况。此外,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要让学生用好地理图册、填充图、教材彩图、插图。通过读、填、绘、析,养成手不离图,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哈尔滨冰灯和广州花市”,学生明白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一气温分布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彩图“台风云图”,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台风及其特点。

反思之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例如在学习台风时教材提出了“台风有过也有功”的观点,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尘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正方提出沙尘暴影响人们出行、污染环境,反方则提出沙尘暴也能降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发释放的气体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毁灭了庞培古城。反方则提出火山喷发后的土壤肥沃,农作物长势喜人,甚至还提出人们用来表达真心永恒的钻石就是火山奉献的精品。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从而也懂得了一分为二,辩证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话说“反弹琵琶出新意”,在教学中,有时我还故意与教材唱反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时,向学生设问: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对气候、河流产生什么影响?讲气温的变化时,向学生设问:三峡工程的建成,将对当地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思维被激活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反思之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为什么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高级智慧生物存在?

为什么地球形状是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为什么北方多沙尘暴而南部沿海多台风?

为什么印尼、伊朗、日本地震不断?

推荐第7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3月23日,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领导小组对2005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观摩课堂教学,我作为其中一员,认真备课、讲课,并有幸听取专家“一对一” 指导。从事初中地理教学五年多的我真是受益匪浅,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了自己。现就《我国交通运输业——铁路运输》为例,来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参加工作五年多,我对湘教版初中地理四册教材已很熟悉,并且知道每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铁路运输》一节中,我本着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重要铁路枢纽,建立我国铁路运输线路空间概念”的教学目标,通过识图析图—寻找规律—归纳总结—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且我能够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所以在《铁路运输》一节中,本人充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旅游”话题谈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读图、识图之后,又让学生以“导游”身份,设计自己感兴趣的铁路旅游线路,一方面巩固记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另一方面使学生积极参与,勤于讨论,乐于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讨论中展示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快乐。

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法应更为广阔,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比如在分析“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统计图时,本人只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采用一问一答式进行。其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可以自己分析说明其含义。在已教会学生认识“我国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后,应让学生自己探究,合作学习“我国东西向主要铁路干线”,教师应该相信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给学生适时适当地搭建自己探究的平台。

2.课堂活动带有盲目性,忽略对学生生存能力的培养。比如,设计“导游团”活动中,游览的范围太广,让学生由着性子满中国“乱跑”。而应适当的限制学生,指定路线,让其选择。

3.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本课设计的“接力棒”活动,可以说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当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时,没有正确引导,而是利用“接力棒”将回答问题的机会强行地施加于某一学生。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真正地“动”起来。

4.教学语言贫乏,语调生硬,作为一名女性教师,语言亲和力严重不足。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对教学效果起到很大影响,教师衣着整洁、落落大方,会使学生赏心悦目。语言规范、简洁、有声有色以及有良好的板书、板画、板图的基本功,都会强烈地影响和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不但要表达准确、简练通俗、还应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推荐第8篇: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心得体会

章吉营初中

梅亚男

担任地理教学工作已经有4年的时间了,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改进,现在我的课堂已经有一定的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现将课堂教学反思总结如下:

反思之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结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导引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热差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还可结合报刊杂志、电视新闻,接收各种音画逼真,生动形象的地理知识。例如通过收看近几日央视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观察电视屏幕上的天气预报图,学会天气符合并能分组报导天气状况。此外,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要让学生用好地理图册、填充图、教材彩图、插图。通过读、填、绘、析,养成手不离图,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哈尔滨冰灯和广州花市”,学生明白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一气温分布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彩图“台风云图”,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台风及其特点。

反思之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例如在学习台风时教材提出了“台风有过也有功”的观点,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尘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正方提出沙尘暴影响人们出行、污染环境,反方则提出沙尘暴也能降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发释放的气体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毁灭了庞培古城。反方则提出火山喷发后的土壤肥沃,农作物长势喜人,甚至还提出人们用来表达真心永恒的钻石就是火山奉献的精品。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从而也懂得了一分为二,辩证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话说“反弹琵琶出新意”,在教学中,有时我还故意与教材唱反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时,向学生设问: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对气候、河流产生什么影响?讲学生思维被激活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反思之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为什么印尼、伊朗、日本地震不断?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探究,探索出更好更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的教学方法。

推荐第9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毕彦秀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这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努力探索旧教材、新课改的教学之路。

本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具体构想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探索旧教材、新课标的地理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也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3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点:

①复习提问

②导入新课

③新课学习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旧教材的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在今后的旧教材教学中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推荐第10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东西干湿的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和原因。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了解降水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地区,使学生明确降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掌握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认识,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教学重点

1、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训练学生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技能。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 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 导入新课:

用大屏幕投影展示不同干湿地区有代表性的景观图片,如:南方的水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驼队,森林,草原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原因:造成这些景观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气候的不同,最主要是降水多少的不同)。

一、展示图片:

①新疆平顶房 ②云南丽江的尖顶房

师:请大家观察图上的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生:一个是平顶房——降水少的地区的民居

一个是尖顶房——降水多的地区的民居 师:屋顶坡度不同,有什么作用? 生:平顶——可以晒粮食和经济作物

尖顶——主要是便于排水

师:观察房屋的建筑材料有什么不同? 生:新疆的平顶房是土坯垒墙

云南丽江尖顶房,建筑材料多为砖、瓦、竹、木。

请学生讨论后归纳:降水多少对房屋建筑的影响,(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影响建筑材料)。

师: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觉得我国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大家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就知道了。

二、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师: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别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它经过我国哪些地形区。

引导学生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以及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的分布作对比,加深印象。

请学生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谈谈降水多少,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或者对我们衣、食、住、行有什么影响都可以)。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师:漫画展示:第一幅:包子、馒头、面条

第二幅:米饭、元宵、粽子 师:哪个是北方人爱吃的食品?

哪个是南方人爱吃的食品?

为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

北方人爱吃面食——北方主要种小麦——旱田(降水较少) 南方人爱吃米食——南方主要种水稻——水田(降水较多)

通过以上讨论,请学生们归纳:降水多少影响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也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教师再启发学生降水多少对交通工具、体育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影响。

四、降水不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对自然景观及动、植物 的影响也很大。

师:请大家读我国干湿地区图。

1、观察我国划分了哪几类干湿地区?

2、观察干湿地区划分与年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3、观察不同的干湿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展示图片:第一幅:热带雨林图片

第二幅:沙漠驼队图片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上的自然景观判断是哪一个干湿地区?说出判断依据?该地区动物、植物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

五、展示各种图片,如自然景观图(森林、草原、沙漠图),动、植物图(骆驼、仙人掌、河马)等,包括地理书的封面。让学生判断其干湿地区,陈述判断理由。

最后教师对全课做出小结: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等许多方面,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张维一中

张新悦

第11篇: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一(1---7)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其年级上册地里,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期中、月考考试所任教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学好地里充满信心。

第12篇:初中地理教学工作总结(优秀)

教学工作总结

玉门市油城学校乔志斌2013/1/7 转眼本学年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年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

七、八年级6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高效课堂模式,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七年级上册地理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在每两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和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第13篇: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教学研修心得体会

体会之一:解放学生认知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能力,可以让他们联系身边的事物来认识、获取地理知识。例如结合生活中南方民居多用尖顶,而西北民居多用平顶的事实来加深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结合南方水果和北方水果的不同导引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水热差异。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还可结合报刊杂志、电视新闻,接收各种音画逼真,生动形象的地理知识。例如通过收看近几日央视一套的天气预报节目,观察电视屏幕上的天气预报图,学会天气符合并能分组报导天气状况。此外,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要让学生用好地理图册、填充图、教材彩图、插图。通过读、填、绘、析,养成手不离图,图文对照的学习习惯。例如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哈尔滨冰灯和广州花市”,学生明白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这一气温分布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看课文彩图“台风云图”,学生形象地认识了台风及其特点。

体会之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越俎代疱,不包办代替,鼓励学生大胆动脑,大胆创造。不怕出错,不怕重复,让学生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过程中增知长智。例如在学习台风时教材提出了“台风有过也有功”的观点,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沙尘暴、火山的看法并分成正方、反方两组进行辩论。正方提出沙尘暴影响人们出行、污染环境,反方则提出沙尘暴也能降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正方提出火山爆发释放的气体可能致人于死命,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毁灭了庞培古城。反方则提出火山喷发后的土壤肥沃,农作物长势喜人,甚至还提出人们用来表达真心永恒的钻石就是火山奉献的精品。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不知不觉增长了知识,从而也懂得了一分为二,辩证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俗话说“反弹琵琶出新意”,在教学中,有时我还故意与教材唱反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例如讲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地理意义时,向学生设问: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将对气候、河流产生什么影响?讲气温的变化时,向学生设问:三峡工程的建成,将对当地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产生什么影响?学生思维被激活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效果显著。

体会之三:解放学生的嘴,培养表达能力。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体会,得到能说会道的锻炼,并能和老师、同学经常性交流。例如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独立提出问题。

第14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本文主要探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等,力求以新课程标准主要思想,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是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是"分析学习需要和目标,以形成满足需要的传送系统的全过程","为了便于学习各种大小不同的学科单元,而对学习情境的发展、评价和保持进行详细规划的科学。"——围绕地理课程标准,针对学生实际,对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详细规划的过程。

在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中要高度重视地理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认真设计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教学的度。从教科书出发,抓住教学的重点,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教学方法尽量多元化。教师的规范教学能有效引导学生的规范性,是学生对地理学习有足够的重视和理解,这种规范教学主要包括语言、姿态、手势,尤其是使用地图教学时的手势,应该准确,标准。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各种课型的教学阶段完整。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关注情感教育,这不仅包括课标中要求教育学生具有的基本情感,还有教师对地理学科的情感。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实用,力求真正能教给学生一点知识、真正使学生接受地理、喜欢地理。最后一点是学生的兴趣,地理教师对学科教学的重视肯定不能完全依赖兴趣,但是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初中地理教学的依赖。

现代新课课型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我的设计思路。

新课的教学设计犹如坐一篇文章,有凤头——复习旧课、引入新课,猪肚——讲授新课,豹尾——复习巩固、课堂练习。

凤头——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在引入新课这个凤头环节,如何把凤头做的漂亮,时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的关键,因此,在使用的教学手段上,要无所不用其极,尽量使学生一上课就很兴趣地和老师配合。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师生双边关系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犹如一张白纸,第一笔关系到整个绘画工作的成败。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入手段主要有;话题引入(故事引用、诗词或歌曲引入、悬念引入、旧知引入、生活经历引入、新闻热点引入、历史或传说引入)地图引入(版图引入、模型挂图引入)、活动引入(突发事件引入、利用学生的"捣乱"来引入、竞赛引入)、情感引入等。

关于引入新课可以举两例:

其一,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师可以尝试: (1)话题引入,轻松、自然,目的是减低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无力把握感。

(2)地图引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对地图有初步印象。

(3)多媒体引入,大量的图片、视频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

其二,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话题引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水球?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史。

(2)地图引入:教学挂图、模型。

(3)活动引入:用一个旧地球仪,去掉轴,当做一个球让学生在手中任意传递,数数每个人的右手拇指所在位置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猪肚——讲授新课

猪肚,顾名思义,内容是很丰富的,讲授新课这一环节如何体现猪肚的地位,是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重点考虑的。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的主战场。讲授新课的方法可以采用传授教学和现代教学并存,选择的标准是要适合学生的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是要明确: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教授法、讲解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对比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竞赛法、综合程序教学法。

例如,读图分析法、填图法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三课时《34个省级行政区》教学中的应用,地名和地图紧密结合,从开始就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对中国政区图的敏感性,使学生对34个省级行政区的把握始终与对政区图的认识联系在一起。

教学方法一:按照省级行政区的不同类别在地图中指出。

教学方法二:按照地区分类逐一在地图中指出。

教学方法三:按照沿海、沿疆、沿河的顺序在地图中指出。

教学方法四:学生描绘省级行政区轮廓,有条件可以制作拼图按照各省区的特点进行个别记忆。

再比如,授课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学习群体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是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协作,合理分工,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法一般是用来在公开课上进行表演的,在常规课中,可以用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

豹尾——复习巩固、课堂练习

豹尾刚劲有力,体现了复习巩固和课堂练习在新课教学中的总结作用,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自我检验阶段。复习巩固对教师而言,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而言,是提炼知识,整理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复习巩固的方法主要有:老师总结、学生总结、竞赛、问答、读图填图、完成课堂作业等。

例: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地形复杂多样》的复习巩固阶段,学生要知道地形分布状况: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典型代表地区,教师可以按照山脉走向,边讲边画。然后要求学生将各地形单元逐一放入,学生再完成读图填图题型的练习。课堂练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教师在进行操作中要注意内容不宜过多,不宜布置大量的文字作业,宜以填图作业为主,兼以背默作业。同时易于教师检查,易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课堂练习要能承上启下,做复习预习的好帮手。

教学设计和以往教师认为的单纯备课有本质的区别,教学设计关注的是教学整个过程,落脚点是学生是否学有所得,体现的是师生教学双边活动,备课则主要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体现的是教师单边的活动,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出发,以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道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目的,面向全体学生,深研新课标和教材,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第15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案例: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上饶县六中:蔡祥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像对比,探究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通过计算和数据分析,寻找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南丰北缺

教学难点

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某种意义上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比调水更重要。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珠江图片和甘肃某地干涸土地图片,同时声情并茂地使用描述性的语言。 看,图片上蔚蓝的江水在阳光的映射下泛着点点波光,同学们知道这么美的地方在哪里吗? 但同在祖国大地上,有的地方又是怎样的景象呢?干涸的土地张开了干裂的嘴唇,期待着甘霖的滋润,人们每天要走好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去挑来日常的生活用水。猜猜,这般景象最可能出现在我国什么地方?东南?西北?东北?青藏?

由干涸的土地图片获得心灵的冲击,并猜测这么缺水的地方在哪里。

通过身边事物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将珠江充盈的江水和甘肃某地干涸土地进行对比,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产生感性认识。

展示中国水资源分布图

承转:刚才我们从两个具体的地点初步认识到我们国家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俗话说“窥一斑可见全豹”,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并不均匀。这种分布不均在整体上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看水资源空间分布图。 提问:你能用简短的语言归纳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吗?南北方水资源总量上有多大的差距?

提问:为什么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呢?能联系之前学过的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解释一下吗?(课件相应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同学们觉得我国什么地方缺水最为严重?为什么? 展示全国、南方、北方、华北、东北等地的人均水资源数据。

提问:华北年降水量并没有像西北那么少,为什么人均水资源量这么低呢? 展示中国人口密度图,让学生解释原因。

通过读图,归纳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结合年降水量分布规律,解释其原因。

通过数据和人口密度图,探究出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而且原因并不相同。

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同时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真实感受一下,北方由于缺水,生活是多么艰难。 观看视频

加强学生对北方缺水地区境况的认识,激发学生情感。

提问:原来我们国家竟有这么缺水的地方。作为祖国温暖大家庭的一员,我们要如何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呢?

学生提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方法。

将学生之前积聚的对北方缺水忧虑的情感体验释放出来,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献计献策。

展示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

提问:

1、从哪条江调的水?

2、调水线路主要有哪三条?分别把水调到哪里去?

读图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展示南水北调各地开工图片,表明南水北调这项跨世纪大工程已经开工了。完工后将很大程度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欣赏图片。

加强时代感,让学生体会到通过地理课能触摸时代跳动的脉搏。

承转:除了跨流域调水,还有哪些方式能缓解北方的水危机呢?

自由讨论,回答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除了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还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结:我们南方地区是否就没有缺水的烦恼了呢?你知道吗?由于降水的季节性变化,我们南方的某些农村在少雨季节也出现了严重的干旱,造成农作物的减产。在某些地方由于水污染严重,甚至“守着大江没水喝”,还好我们闽江水质目前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至于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我们留待下节课学习。

酝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方法。

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16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要求

2018年桐梓县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试题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请根据以下要求对湖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第四节《欧洲西部》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只写1课时)。 1.教学目标符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行为动词使用准确。

2.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把握准确,分析清楚;学生学习水平表述、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准确、切合实际。

3.教学过程设计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各个教学流程之间有设计意图的表述,能反映教学内容、师生互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4.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5.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供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并有效地组织和呈现,实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获取。能够优化组合使用各种媒体工具,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6.注重形成性评价,能够合理地设计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

7.教学设计内容完整,条理清楚,格式美观整齐;文字叙述简洁、明了,字体、图表和图形等运用恰当。

注:总分30分

第17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参评科目:地理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蛇形中学:康红英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地理学科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怎样才能使地理课堂有趣有序而又充满活力,强烈吸引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全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笔者作了一些初探:

一、精心设计导言,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的注意力正处于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的心理年龄阶段,上课伊始,教师如能围绕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精心设计导言,创设与本节核心知识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导入课堂,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同时还能使学生在一张一弛的轻松愉悦氛围中,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把学习活动推向更广泛更深入的探究,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

例如:学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温分布》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近些年来,每年冬天,中国海南总会迎来一批多达十几万的“候鸟”老人,据调查这批老人大都来自中国东北,这是什么原因呢?由此快速导入中国气温分布特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地理的道理,体验到知识的价值。

再如:学习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分区地理《西北地区》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据了解,新疆地区的人们越是遭遇干旱,越是盼望出太阳,这又是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西北地区的学习,揭开西

1 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之谜。

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从疑问和好奇处开始。教师如能精心设计导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就能巧妙的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围绕本节的重难点,善于利用与本堂核心知识相关联的教学素材或者学生的易错易混的知识点或设置悬念或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进而全情地投入到阅读教材的学习之中。

二、坚持读图用图,夯实基础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指导学生读图、用图、画图,有助于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夯实。

首先、初中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各种地理事物、现象的空间位置形象,如湘教版七年级世界地理中的大洲、大洋,国家、地区的轮廓、界限,某地地形区,气温的高低变化等等,它们都是难以用语言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而借助相关地图,指导学生读图,便能一目了然。对重点地理事物,则更要常引导学生读图并画图,如中国地理中“五纵四横的铁路干线网络图”,更能让学生形成准确、牢固的形象记忆。

其次、地理学科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综合性。一张地图,我们可以采集到大量的的信息,如一个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知识,据此,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得出该区的人口

2 城市分布特点、工农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商业等人文地理特征,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基于这些,平时的教学更应该指导学生如何读图、用图、析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再次、教师随堂画图,利用地图也是检测反馈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如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长江黄河的河流概况及河段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借助粉笔,带领学生,快速简笔画河流,讲到哪,画到哪,讲什么,画什么,对比分析也很直观,这样不仅加快了对学生知识理解掌握的检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识图、画图的能力。

第四、平时学习中,对于学生易错易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师更要借助地图,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清讲透。如学习八年级上册的“行政区划”中两个抽象的概念:省级行政单位和省级行政中心,经常有学生混淆,教师如能任画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简图,并用彩色粉笔标出其省级行政中心,这样就直观清楚地进行了纠错强调。类似于这样的易错易混的概念都要讲清,例如:农作物和主食、地形和地形区基础夯实理解了,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对今后的学习也有很大益处。

三、注重归纳总结,坚持联系实际,内化升华知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作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的能力。

3

1、会读。

对于教材的阅读,通常需要图文结合。读文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重点,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阅读之前,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点拨,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理清知识的结构,从而抓住重点。例如、学习“四大高原”时,可以将四大高原的名称、范围、海拔、地表特征进行列表比较。

读图时,指导学生先看图名和图例,再依方位看图,并勾画标注图中重要的的事物,进而了解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和分布特征。例如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分布”,可以结合教材上的人口分布图,寻找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明白人口分布的规律,并探讨人口分布的原因;进而总结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探讨方法和规律。

2、会想。

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使学生会想,思维是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而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和标志。训练学生的思维是教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问题,更要帮助学生剖析问题,教会他们解题思路,使他们的思维有序的进行。例如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看清地图上的地形与河流后,可以设计问题“地形与河流有没有相互影响?是怎样影响的?”通过思考,不难发

4 现:地势影响到河流的流向;河流又是塑造平原的主力。再如、在学习了“欧洲西部发达的旅游业”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地区旅游业要发展与该地区的哪些因素密不可分?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气候条件以及旅游设施、管理、服务等,进而迁移到我国的云南省的旅游业的发展。

3、会拓展,向生活倾斜。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学校最大的浪费是学生在学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也突出强调,地理学习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地理教学,不仅使地理学习变得枯燥泛味,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终身的发展。

地理教学中许多的地理知识都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并跳出教材,联系生活现象和生产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堂教学,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为地理教学增“资”添“趣”。例如、学习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行政区划”这一重难点时,学生要记住各省的行政简称有一定的难度,新课教学时,教师能够巧妙地从识别车牌号码导入,简介省级行政简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指导学生依据各省的轮廓、历史文化以及地理事物等特点来结合记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化难为易,解决“简称”难记这一重难点。再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人口政策”时,教

5 师可以联系当今社会空巢家庭老人的孤独,讲到“单独二胎”到“全面二胎”的政策调整,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理。

学以致用,“学”是为了更好的“用”。联系生活实际来教学,向生活倾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生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动脑、乐于探究的好习惯,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增强生活能力,更大程度的满足生存的需求。

以“趣”导学,以“趣”引思,以“图”为本,注重基础,强调方法,联系实际,升华内化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教是为了不教”,只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立足于教材和学情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6

第18篇: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美国教学设计 (5000字)

第七章 第二节 美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美国的位置、自然概况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分布及主要特点。

2.了解美国经济对世界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

3.了解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4.理解农业地区专业化,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带(区)的主要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美国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以及自然条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会分析图像、表格等各种信息的方法。

3.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4.通过学生收集美国经济发展对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5.通过学生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工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了解有色人种在美国社会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充分认识种族歧视与贫富悬殊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矛盾,使学生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通过学生了解美国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等事例,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国的繁荣和发达,树立全球意识、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3.美国对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二)教学难点

1.揭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3.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探究法,讨论分析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老师:在前边几章学到的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是属于东半球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个崭新的章节西半球的国家。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世界地图找出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板书: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美洲,美洲又分为南美洲与北美洲。南美洲与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分界线,以北为北美洲以南是南美洲。人们还习惯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大家在地图上找找属于拉丁美洲的国家和地区?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北美与拉丁美洲主要以美国与墨西哥的分界线为界,以南的部分就是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主要说拉丁语。

讲授新课:近来一部《阿凡达》掀起了一股看3D电影的热潮,大家都知道是哪产的这部电影吗?

学生回答:好莱坞

教师:大家还看过好莱坞的哪些大片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大家知道不知道好莱坞位于哪个国家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好莱坞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市。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美国,了解美国的一些基本情况。大家看书图

9.5、图9.12和地图册找出美国有那几部分构成。

板书: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的疆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大家在地图上看一个国家的领土构成时,要注意补充框图所指示的海外领土。美国的有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

以下是美国领土的历史演变:

美国独立战争后,当时的领土仅限于加拿大以南、密西西比河以东、佛罗里达以北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奴隶主和资产阶级为了自身利益,竭力进行领土扩张。

1803年,美国用1500万美元购得法属路易斯安那。

1818年,取得英属殖民地俄勒冈。

1819年,从西班牙手中购买佛罗里达。

1836年在美国的支持下得克萨斯宣布为“孤星共和国”,并申请加入美国,1845年7月美国正式吞并得克萨斯。

1846年,美国以战争相威胁,迫使英国放弃了北纬49度以南的俄勒冈地区。 1846年,美国挑起了对墨西哥的战争,紧接着又在加利福尼亚鼓动叛乱,宣布成立“加利福尼亚共和国”,1847年9月,美军侵占墨西哥城。1848年2月,墨西哥被迫签约,割让了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

1853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强购了新墨西哥以南的一块墨西哥土地。 1867年美国以720万美元的代价从沙俄手中购得了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 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群岛。

美国独立后,它的领土不断向西扩张。西部有着广阔无垠的土地,富饶的资源,那些破产农民、失业工人和生活困苦、不堪压迫的劳动人民都把西部看作谋生之路,他们不惜变卖家产,带着自己仅有的家当,赶着牛车、马车、羊群成群结队地向西挺进。当时称之为“西进运动”。在西进运动的过程中,印第安人因反抗而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偏远的地区。西进运动成了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教师讲述:再讲下边之前,咱们先明确一个概念——移民。所谓移民就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的家乡迁移到其他国家去定居且加入该国国籍的人。比如说因为婚姻、就业、亲属等许多原因而在外国定居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得外国国籍。我说几种情形,同学们说是否属于移民。出国留学。

教师板书:移民国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到中国驻外使馆工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出国旅游。

学生回答:(略)

教师接着提问:在国外工作并拿到绿卡。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他们都不是移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取得外国国籍,只有当一个国家主体人口(大多数人口)为移民时这个国家才可以称之为移民国家。美国的土著居民(祖祖辈辈都居住生活在美国本土的,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是印第安人。大家根据图9.2美国人口构成,还有黑板上美国的人口构成表。结合刚才的概念

判断一下美国是不是移民国家?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由于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只占美国总人口的0.78%,而其他地区的人却占了99.22%,所以美国的主体是移民,即为移民国家。

教师讲述:在美国的华人有160多万,看书上介绍找出华人主要分布在哪些城市?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在这些华人聚集的地方形成了唐人街。总的来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华人店铺聚集的地区。唐人街的形成,是因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时常看到很多唐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多年来,凭着、随着华人的富裕,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人口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体现东方华夏色彩,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

名称的由来: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 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 美国最大的“唐人街”在旧金山。旧金山唐人街始于1850年前后。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华工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 。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后来,“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同时,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 每逢春节,这里均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事实上,唐人街遍及世界许多地方,只是有的地方不这么叫就是了。

教师讲述:看书上P81的阅读材料,大家分组讨论总结一下华人在美国哪些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展现了华人的什么品质?

学生讨论后选出小组代表回答:(略)

教师总结:华人在美国的交通建设、医学、航天、物理、建筑设计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聪明、认真

等。 教师讲述:.课本图9.3中的活动,找四个学生分别扮演黑人、印第安人、华人和白人根据课本中的文字描述设置情景。

同学设置情景表演

教师提问:几个人的对话反映了美国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并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包括华人在内的黄种人,他们在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中都受到了不平等待遇,反映了美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种族不平等、贫富相差悬殊等社会现象。

(二)第二课时

在上一节我们知道了美国的疆域居世界第四位,那么在这么的地域内地形有什么差异呢?我们就在下边的内容中学习。

读图9.5找出美国主要山脉、河流和地形区?

教师板书:美国的地形 学生读图回答:(略)

教师讲述:主要的山脉有:科迪勒拉山系一部分、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

河流: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我国的长江。也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地形区:中央大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太平洋沿岸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约占世界平原面积的10%。

读图说出五大湖的名称?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五大湖总面积约24566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也是最大的淡水湖群。它们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湖水大致从西向东流,经圣劳伦斯河注入大西洋。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综合以上所述总结一下美国地形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美国的地形明显地分为西部高大山地、东部低缓高地和中部广阔平原三部分,各部分呈南北纵向分布。

1) 西部以高大的山地、高原为主。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高度大、宽度广,

包括了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约占了美国本土面积的1/3。

2) 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宽度和高度均不大。

3) 中部为宽广的平原,从五大湖一直延伸到墨西哥湾,约占美国本土面积

的一半。

讨论一下这种地形对美国气候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述:

1)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对气候的影响:该山地的东南部由于高度较大,对

来自于墨西哥湾和大西洋的水汽具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为美国多雨

区之一。西北坡在冬季受到南下的西北风影响,常常会造成大雪天气。

2)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对气候影响:山系以西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西风气流

影响,西部沿海降水多。而山系东侧由于受到高大的山脉阻挡,形成了

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类型。另外,科迪勒拉山系直逼太平洋岸,既限制

了山脉以西北段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东伸,也限制了山脉以西南段的地

中海气候向东伸。

3) 中部平原对气候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南北开敞,使南北气流畅

行无阻。冬季寒潮可以长驱南下,带来骤然降温的天气。夏季时,墨西

哥湾大西洋暖湿气团可以自由北上,带来闷热多雨天气。中部平原气候

的大陆性较强,成为降水和气温季节变化很大的地区。

读图9.8说出美国的降水分布特征?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从西北向东南递增。读83页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 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世界的位次,总结美国农业的地位?

教师板书:农业地区专业化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看图9.6和9.7说出图中所展示的农业生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

学生考虑回答(略)

教师总结:美国的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主要指

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生产

一、两种主要农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

在美国,乳畜带内养殖的奶牛约占全国奶牛总量的1/3,生产的牛奶、乳制

品占全国总量的1/2。玉米带内生产的玉米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大豆占全

国60%,这里还利用玉米作为饲料,饲养着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用牛。大

家考虑一下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

生产技术的发展,节约劳动力等。那么农业区域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各广泛使用高新技术,可充分利用自 然条件,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等。

参照图9.9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找出美国主要的农业带并说出其名称?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六个农业带分别为:玉米带、乳畜带、棉花带、小麦带、畜牧和

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阅读图中A、B、C三项注释讨论归纳出影响小麦带、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和论和农业区的主要因素?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生小结:D 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处温带大陆, 降水较少,

春夏气温较高,有河水灌溉,适合小麦生长。E这里是高山区,海拔较高,山脉

之间有宽广的盆地和高原分布,形成高原山地气候,降水较少,草地分布广有河

湖水灌溉,形成畜牧和灌溉农业区;F这里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纬度较

低,是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富,热量充足,适合亚热带作物生长。由此总结出在

影响农业分布的问题上应从气候、水源、土壤肥沃程度等自然环境方面,还有经

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等社会环境方面。

(三)第三课时

教师讲述:前面,我们已对美国特别是其工农业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阅读

86页材料,美国居世界第

一、二位的工业产品,了解一下美国工作在世界中的

地位?

教师板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

术先进,是当今世界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教师讲述:看书回答,那为什么美国的工业很发达呢?

学生回答:(略)

师生小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少受战争影响、大量外国人才的涌入、还有

科技发达等。

在图9.12上找出各大工业区、首都华盛顿和纽约、芝加哥、休斯敦、西雅

图、旧金山、洛杉矶?

教师讲解: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并且分布

还比较广泛,形成了众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闻名于世的如旧金山附近的

“硅谷”。说一说大家对“硅谷”的了解?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硅谷地处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早期以硅芯片的设计与制

造著称,因而得名。后来其它高技术产业也蓬勃发展,硅谷的名称现泛指所有高

技术产业。硅谷自形成始在美国的高技术领域一直处于领导地位。

在地理上,硅谷起先仅包含圣塔克拉拉山谷,主要在圣塔克拉拉县和圣何塞

市境内,之后逐渐扩展,也包括周边如圣马刁县 ,阿拉米达县 的一部分。硅谷

不是一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一般不做标注。

自80年代后,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促进高科技发展,都试图建立起自己的硅

谷,如美国波士顿的“第二硅谷”、“日本硅谷”、“韩国硅谷”等。中国也不例外,

有北京中关村硅谷、上海浦东硅谷(位于浦东张江)和广东深圳硅谷, 浙江杭州

也有一个“天堂硅谷”。

阅读87页材料,分组讨论,说说高新技术生产业对美国经济的作用。

生分小组发言:(略)

教师总结:逐渐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科技所占

的经济总额不断上升醋精经济的飞速发展。

结合911图913总结出图中所列举的高新技术产业的种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总结一下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核心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述:是科技创新。当今社会呢是知识经济社会,科技已成为促进社会

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谈论一下,今后中国的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先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总结:应该贯彻落实科技发展与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

需要和大家说明美国是工业大国的同时也是资源消耗大和废物排放大国。

读图9.14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的影响。说出美国对世界资源、环境有哪

些影响?

教师板书:资源消耗大国

学生回答:(略)

师生总结:发达的经济和高额的消费是建立在大量进口资源和大量排放废弃

物的基础上。美国人口大约2.78亿,占世界人口的4.6%,但是能源消费量却占

世界总量的23%。读图9.15组织学生分别计算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和印度

的人均能源使用量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

学生活动:(略)

师生总结:美国是世界的4.78倍、日本是2.41倍、英国是2.37倍、中国

是0.536倍和印度是0.28倍.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其 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的。美国这样,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如此。

分小组讨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世界能源可持续利用所产生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略)

师生小结::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居世界前列。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的基础之上。美国有责任、有义务为保护世界资源做出贡献。

目前世界的大气质量正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人类大量消耗能源,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结果。

读图9.16,组织学生 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计算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相对于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倍数。

学生分组讨论:(略)

教师小结: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我们中国的9倍。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4%,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不仅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废物排放国。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对全球的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略)

教师总结:二氧化碳作为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大量排放,造成全球变暖等气候环境变化。

六、板书设计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美国的疆域 国土的由来

二、移民国家

1.移民的概念

2.移民国家的概念 3.华人的贡献

4.种族问题

三、农业的专业化

1.美国的地形

山脉

河流与湖泊

平原

2.气候与降水

3.农业专业化

4.农业带分布

影响原因

(四)、高新技术产业

1.工业带分布

2.硅谷

3.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的作用

4.对中国的启示

(五)、资源消耗大国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有效教学全员岗位大练兵”的活动,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以及高效课堂的充分利用,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学会老师所教的知识。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主要根据如何创建高效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练兵后的心得体会。

1、课堂要模式化

现代课堂需要改革创新,落入了模式化的套路。一般都会把课堂分成几部分,导课,提出问题

2、全方面培养

我觉得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自尊心很强。所以教学时就应该注重学生的心里特点和接受能力。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进行教学,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授课的主要内容,才是明智之举。

3、学中玩、玩中学

让每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的乐趣所在。将“玩”引入课堂,让每个孩子动起手来,在玩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对这种活动动机和兴趣逐渐迁移到地理的学习上,从中享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在探求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将“讲堂”转化为“学堂”,将机械重复的练习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游戏,手脚并用,让学生充分体现地理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地理学习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边玩,一边学, “玩中学”玩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4、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在学习过程中。一开始组织实施时,学生会因缺乏方法而显得生疏,有时课堂特别乱,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为一道题大吵大闹,秩序混乱等状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地引导。比如提倡学生“口语交际”小组合作交流,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许多学生的特点是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小组成员对他们提出更正意见,重新说。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成员在交流时让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才能听清楚别人说的意思。当然,学生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5、共同备课、听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教学研究最重要的场所。传统的教研课是这样安排的:学区听课,安排一位教师上一节课,这位教师独立备课

上课。在课后开展评课活动,大多数教师对教材不熟悉,或者体会不深等。发表一些空话好话,针对以上情况,我校采用了教师共同参与互动的方式。同课多人备,同课多人上。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只有准备充足,才能有打胜仗的信心。对同一个上课内容,集体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一名教师执笔,备出评案。实施教学后,课后反思交流,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这样,每一位教师都是这节课的设计者,都是这节课的反思者,都有很深的体会,交流发言自然切中要害。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风格的几名教师同题会课,你上我听,我上你听。课后执教者个人反思,集体评议时,大家可以有深刻的发言,有更深的理解。

荐荐荐高初初一中一

地地地

理理理

教教教

案案案

[1000[1000[1000

字字字

]

]

] 荐中学地理教学设计 (精选范文) 荐人教版八年级下地理全册教学设计 [1000字]

第19篇:初中地理游戏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游戏设计

——《多变的天气》(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术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天气符号图,识别简单的天气符号。

2.通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和模拟天气预报,读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3.通过“打官司”和绘制保护大气环境的宣传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天气的认识,学会关心身边的天气状况。

2.通过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认识到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反映天气变化的术语。

2.收听天气预报,记录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的天气状况。3.观察一周的天气状况并做好记录。 4.《卫星云图》、《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

5.实地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大气污染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设计思路: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组织多样的游戏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天气节目主持人,“打官司”等环节,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地理事物的地理素养。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状况,你见到过哪些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认识天气及其影响

1.师:请同学们看窗外,用自己的语言将此时的天气状况描述出来。(学生纷纷描述)

2.师: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从电视、网络中知道其它地方的天气状况。请一位同学说出头一天记录的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的天气状况。思考:他是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状况的?(生回答从阴晴、风雨、冷热等方面)天气发生的时间长短怎样?(积极回答)

3.引导提问:生活中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讨厌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生自由回答)

4.组织游戏,角色扮演:请每小组一名同学上台扮演某一种职业人员对天气的感受。(几位同学上台扮演,其他同学做评)总结天气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认识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

1.转入:请你预测一下明天的天气。如果要得到更为准确的天气情况应该收看天气预报。

2.展示《卫星云图》,引导讨论:哪些地方可能是晴天,哪些地方有雨或阴天?(展开讨论后发言,师总结卫星云图的阅读方法)

3.展示《中国城市天气预报图》问:能读懂这样的图吗?引导认识天气符号。

4.让学生在纸上绘制各样的天气符号。

5.组织游戏,模拟主持:下面请大家模拟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预报全国各大城市天气情况。(方式:先在小组内评出最佳选手,上台指图自选3个城市播报,下一组的同学不能重复,但可对前面选手错误的作纠正。以正确和流利获胜。)

四、认识空气质量与人类活动

1.师: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空气状况。(学生举生活事例说自己对空气质量的感受。)

2.师:空气质量的高低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根据污染指数知道空气质量状况,从而安排不同的活动。而大气质量与人类活动有一定关系。

3.组织游戏,“打官司”:四个小组分成原告被告两大组。原告:人类

主题:污浊的大气危害人类。 被告:大气

主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污染大气。 4.各小组准备例证,教师帮助理清材料。

原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举例控诉:有害人体健康;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交通、旅游、气候;造成各种损失。

被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举例反驳:工业生产活动污染大气;农业生产活动污染大气;人们日常生活污染大气。 4.教师对辩论中的错误和不符合主题的内容加以纠正和评判。 5.双方共同寻求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加强绿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

6.各小组设计一幅保护环境的宣传画,并设计宣传标语。

第20篇:初中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巴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意图)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知道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能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划及主要气候特征。 c.能读图说出巴西主要的城市及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a.归纳独特的拉丁文化的特点。

b.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d.能初步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亚马孙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了解,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了解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在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如何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2、理解巴西的工业多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原因。

3、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教学方法

“说、读、想、议”式分层推进法。 教具

世界政区图、巴西政区图、多媒体课件、巴西主要地形区的图片、巴西主要城市的图片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女士们,先生们,飞机已经降落在巴西利亚国际机场,外面温度25摄氏度,飞机正在滑行;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不要站起来或打开行李架,等飞机完全听稳了,请你再解开安全带,整理好物品下飞机。

让我们怀着希望,背着行囊,乘上国航班机,飞过太平洋,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请同学跟老师一起先看几张图片,白板展示,巴西的狂欢节和巴西是足球王国 新课教授

一.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

巴西的国旗,引出巴西迁都的原因 (2)出示巴西地形图(多媒体),学生识图 引导学生读图回答。

巴西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4巴西的邻国 介绍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和伊瓜苏瀑布

(3)巴西的气候

1、两条特殊的纬线

2、巴西所处的温度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

4、巴西的主要地形 学生回答:

1.两条特殊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2.巴西所处的温度带:热带。

3.巴西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景观图展示)。4.巴西的主要地形:

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巴西陆地面积的1/3。 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巴西陆地面积的2/3。

(4)巴西的人口和面积

巴西是人口和面积都是世界排名第五的国家

(过渡)提问:由于热带雨林区常住人口少,再加上巴西的高原面积大,因此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学生回答:(东部沿海地区)

二、巴西民族大熔炉的原因

介绍从网上或书报上找寻到的巴西人种图片。

(讲解)在这个民族大熔炉里,来自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巴西的内在多样性和外在的独特性,为巴西的发展带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机遇。

三、主要城市: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通过简单的介绍,加深对巴西这个国家的城市构造的记忆。 教师小结:

南美热带巴西木,葡萄牙人拓疆土; • 踢足球,桑巴舞, 民族混合大熔炉; • 亚马孙,水量大,巴拉那河伊泰普; • 人口集中东南部,圣保罗里热内卢; • 噪音大,交通堵,巴西利亚做首都。

三、小结 组织活动:

1.请谈谈这次巴西之行的感受。2.本节课你学到了巴西的什么精神? (学生谈谈自己学习感受。)

四、作业布置

.如果中国迁都,你认为应迁往何处?为什么?

五、教学反思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一提到巴西,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西足球,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以巴西足球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进入学习状态。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巴西多人种混居社会布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多留一些思维空间,沿着学生思路走,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地理联系。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心得体会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