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舞蹈教学法课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13 08:36:5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舞蹈教学法

舞蹈教学法

舞蹈教学法

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的理论,包括普通教学法和分科教学法。 普通教学法------研究各门课程共同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

分科教学法------也称“各科教学法”,分别研究每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过程、原则、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一、口传身授教学法

口传身授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符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是舞蹈教学最主要、最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包括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

“口传”,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含讲述、解释、语言渗透等多方面含义;

“身授”就是实践,边做边体会,边做边讲。舞蹈教学,理论永远要伴着实践。

口头传递包含的内容:

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或伴以讲解的方式。

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夹叙夹议”。

渗透思想:所谓思想,包含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具备的语言表述能力:

准确、生动、精练、亲切

“身授”,即示范的方式。

示范,即教师亲自塑造为学生去效仿的形象。包含:一是舞蹈动态形象;

二是舞蹈家本人的形象。

舞蹈动态形象示范的过程:

在低年级进行全面示范,教师为学生示范动作,必须全面作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给学生的印象应是美好的总体形象。 从中年级开始示范逐步减化,最后就可减到最少程度,这一过程,实际是使学生经历了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教师在“身授”时,要做到:

坚持舞蹈进修课,坚持练功,保持较好的体型和体力,保持身体应有的舞蹈所需要的协调。

努力提高自己思想、理论和文化修养。培养全面发展的舞蹈人才的人,首先自己应当全面发展。

二、舞蹈教学法的种类

(一)纵线教学法

依据某种舞蹈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顺序,严格按年级、学期和月份进行编写的。如:前苏联列宁格勒舞蹈学校,由雅尔莫洛维奇编写的年级教学法。

(二)横线教学法

以训练的类别平行排列,进行分类讲述。如:《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学法》等。

(三)纵横结合教学法

采取先横后纵的顺序,前面是按动作类别作横线讲述,后面则按大纲顺序,依照学期、月份写出十分具体的计划。

(四)单类教学法

以某种课中某一类动作为描述对象所编成的教学法。如英国皇家舞蹈学校的教材《古典芭蕾舞蹈教学》

(五)综合教学法

将本训练课的各种知识,包括其

历史、原理、节目分析、组织管理及技法等都写进一本书中。如:吴晓邦老师50年代出版的《新舞蹈艺术概论》和日本芦原英了的《舞剧与古典舞蹈》都属此类。

三、舞蹈学习法

(一)、什么是舞蹈学习及舞蹈学习法

舞蹈学习------是指舞蹈学生接受、掌握和占有舞蹈知识、技能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明确目的和计划的训练活动,也是一种伴随着认识过程的实践活动。舞蹈学习是脑力、体力并重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舞蹈学习法------在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之后,再解决了学习方法,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舞蹈学习特点的学习规律,是提高学习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二)、舞蹈学习过程

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从已知向新知的过程

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首先,要经常端正学习动机。 其次,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舞蹈学习法

镜子观照学习法------也可称“模仿学习法”、“模拟学习法”,提出“镜子”就是为了观照,为了模仿,这是舞蹈学习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不可逾越的过程。

这里的“镜子”包括三个方面:

1、以真实的镜子为“镜子”;

2、以教师为镜子;

3、以同学和其他人为镜子。

以镜子模仿有两种走向,一是由外向里,即以形入神的过程;二是由里向外,即以神化形的过程。

反刍消化学习法------如同反刍动物消化食物的过程,舞蹈学习开始时总是囫囵吞枣似的先学个轮廓,然后在反复练习、反复排练中去消化,达到细腻刻画的境地。反刍消化的过程,既是身体运动的过程,也是用脑的过程。

以情带形学习法------情,即情感,情绪。以情感来带动作,最终实现情感与动作的结合与一致。对于民间舞来说,最终是把握其风格。

诘难发问学习法------即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最后达到掌握舞蹈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在舞蹈学习中应提倡生疑,只有能经常发现问题,发现矛盾,才能促进积极思考。

推荐第2篇:体育舞蹈课程心得体会

体育舞蹈课程心得体会

这学期体育课选体育舞蹈,是因为喜欢,所以我一直抱着很大的激情在学习体育舞蹈,每一堂课都深深地溶入到舞蹈的世界里去了。

一开始的时候,老师先交给我们华尔兹的基本步,对于我没有选过体育舞蹈的人来说,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感觉有点难。但重复跳一段时间之后,就慢慢找到感觉了。所以我知道了,要想学好舞蹈,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练习。

体育舞蹈还有一个特色就是要和男伴一起跳,一开始两个人都不好意思,但通过慢慢彼此的配合,有了属于彼此的默契。所以两个人的配合对于体育舞蹈跳好是很重要的,即使一个人跳的再好,配合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

在华尔兹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又教了我们伦巴舞,这两种舞种的感觉和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华尔兹是4/3拍,圆润柔滑,需要上下缓慢起伏从而优美地翩翩起舞;而伦巴在舞的全程腿是直的,不要弯曲,有妖娆扭动地感觉。所以在课上,对两种舞风格切换的把握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刚开始学习体育舞蹈的时候,我只是照着老师的样子,机械地模仿,动作小气放不开,显木讷呆板、没有感染力。只是单纯地照着做而已;后来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才逐渐领悟到舞蹈时不仅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标准,还要在每个动作中融入对音乐风格的独特理解,甚至要有所创新地适当加入自己个性化的东西,要熔铸感情。这样才可以表达出舞之神韵。

学习了一学期的体育舞蹈,我有很多收获。它让我的姿态变得优美,走路腰也挺直了,提升了我的气质,有一种自己被熏陶了的感觉。另外,舞蹈在给人美感的同时也给我带来了一份恬静的心情,一分自信,让我忘掉烦恼,每天都以微笑的充满朝气的脸庞面对身边的每个人,用快乐感染周围每个人。舞蹈的学习与平时课堂的学习也有很大联系,增强了我的节奏感。

对于老师教学的评价,我觉得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授课是非常耐心和细致的,老师会一个个仔细纠正我们的动作,对于比较难跳的舞步老师也会反复示范和教动作要领,老师跳地更是非常完美,把两种舞的神韵全部表达出来了。

对于课程,我觉得老师可以在教华尔兹和伦巴之后,再教我们一些舞会上的交际舞,或者更多的华尔兹舞蹈,因为我非常喜欢华尔兹,这样,可以满足对要求更高的学生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很好地应用。学到更多的舞步。

推荐第3篇:舞蹈课程纲要

舞 蹈 课 程 纲 要

一、一般项目

授课对象:3-5年级学生

二、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1、让学生从小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塑造优美体态。

2、了解民族舞的基本舞步和形体动作,完成几个舞种的组合表演。

3、陶冶高尚情操、启发空间想象和创造力、表现力,提高舞蹈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1、基本手位(1课时)

2、基本舞步组合(2课时)

3、基本手位及组合(2课时)

4、身韵组合(2课时)

5、软开度组合(2课时)

6、勾绷脚组合(2课时)

7、东北秧歌步伐(1课时)

8、东北秧歌臂花(1课时)

9、东北秧歌组合(2课时)

(三)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⑴教材:根据校园舞蹈小学教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⑵活动资源:校园舞蹈小学教程DVD。 ⑶其他资源:网络及舞蹈大赛等的相关资源。

2、学习方式

⑴感悟与观察:教师通过范例展示、视频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悟舞蹈艺术的魅力。

⑵实践:学生学习各种脚位、手位、相关组合及成品舞,教师亲身教授、指导。

⑶交流展示:艺术月及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

3、教学方式

⑴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包括资源准备、活动设计准备、技能准备、舞蹈室地面及音响的准备。

⑵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电子教学用书、视频、网络资料等。

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自我创编动作与舞蹈。

⑷参与市综合艺术月与学校庆六一演出等多种活动,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使其在舞蹈学习中,个人艺术修养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高。

三、所需条件

1、学校要提供教师所用舞蹈的相关材料、记录活动历程的相关音像设备。

2、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当中所需要的舞蹈道具、场地及音响等相关设施。

3、学校要为学生的展演活动积极配备交通、演出化妆、汇演交流等条件的便利。

推荐第4篇:舞蹈课程介绍

NJ。淑绅园 课程

李欣:长春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钢琴演奏专业,本科学历。东明县一中音乐教师。2005年国际青少年才艺交流活动中,获吉林赛区青少年组钢琴专业金奖。 2003年在大学课余时间开始从事钢琴教学,对早期儿童钢琴启蒙教育有一定的经验。

课程简介:钢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素有乐器之王之称,学习钢琴可以培养孩子的听觉,视觉,感觉和左右脑的配合,可以开发智力,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锻炼孩子的耐力和信心。 在少儿音乐素质教育中,钢琴则是目前最普遍的和最受欢迎的儿童启蒙乐器。钢琴已经是新式教育下的“必须品”,以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逐步的被社会各界所重视!

葛瑞霞:菏泽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东明一中音乐教师,市骨干教师,获菏泽市供电杯第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一等奖,山东省远程教育培训优秀学员,多次参加省、市、县文艺演出。

少儿歌唱课程简介: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是人生的第一次歌唱,但那不是艺术,只有经过后天的培养,将气息和歌唱技巧灵活掌握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少儿歌唱是表演艺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教会学生理解歌词及音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歌曲进行分析、讲解,让他们充分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作品。少儿歌唱被誉为“天使的歌声”,在儿童音乐教育领域中,少儿歌唱有其独特的功能。在训练的过程中,对培养儿童的音乐听觉、音乐理解力,对学生专业学习以及精神面貌起到积极的作用。

常敏: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大专学历,高级对外汉语教师,为人谦逊有礼,做事积极主动,工作认真负责,进取心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团体意识,益,具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

NJ。淑绅园 课程

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课程简介:北京神墨教育机构成立于1998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专业知名少儿特色教育机构。神墨三分钟少儿口才课程,于2006年开始全国推广授课,截至2012年,口才课程已在全国260多座城市落地开花,数十万口才学员精彩绽放。神墨口才,用精彩打造精彩,为孩子开创一个美好的未来!

牛龑钊:金艺美术学院儿童画班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善长少年儿童画课程及素描基础课程。

儿童绘画课程简介:儿童画画是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它能让儿童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教学中利用各种媒体和方法对儿童进行感知教育,如实景、实物观察、图片语言描述联想、听音乐、讲故事、欣赏绘画作品等。不仅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帮助儿童心理机能成长,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平衡;还能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增强自信心,培养耐心、毅力以及做事专注的习惯。

卢燕丽: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本科学历,现任东明集第一初级中“面塑

”课程。作为地方课程多次受到了上级重视和表扬,为我县赢得了菏泽八县一区的第一名的好成绩,在2003年的县活动课中获得了第一名。受到了教育界一致的好评。 课程简介: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面塑也叫做捏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制作工艺,用糯米粉和面加彩后,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

面塑的形象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面塑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对学生的

NJ。淑绅园 课程

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刘飞 :佳音艺术学校架子鼓专职教师,本科学历,师从FUNK鼓校创始人、金锁总教官翟麦德。主要荣誉:中国音乐学院艺术考级优秀指导教师。全国鼓手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

课程简介:架子鼓又名爵士鼓,起源于美国,它是一套以鼓为主的综合型打击乐器。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架子鼓是节奏乐器, 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可以满足孩子好玩的好奇心,通过双手和双脚的相互配合对左右脑进行开发和训练。通过眼看 耳听 嘴念 四肢动促进儿童智力发展。增强孩子自信心,磨练孩子性格,充分开发孩子潜能。

陈庆锋:东明县体委泓武跆拳道散打跆拳道俱乐部总教练。国家二级教练员,本科学历。自幼习武。从事散打跆拳道教育工作十余载。学生不计其数,并多次参加大型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跆拳道课程简介: 跆拳道被誉为韩国的国技,是一种极重视礼仪道德的竞技运动,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因此联合跆拳道馆致力于培养青年儿童坚韧不屈、谦虚冷静的精神,及尊师重道的优良品德的观念,并把这种精神带到日常工作、学习及为人处事中,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经过实践,有专家表示:让幼儿练习跆拳道好处很多。跆拳道对儿童青少年具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增加柔韧性及身体协调性,开发智力,磨练意志,增强体质,克服依赖性,培养独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李玉兰:菏泽师专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市教学能手,优秀辅导教师,她的作品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老师。

课程简介:智绘鱼课程突破了传统美术教学法理念,开创了奇特的“符号联想教学法”。只要儿童能够写出熟知的拼音、阿拉伯数字、汉字笔画等符号,就能通过这些符号进行

NJ。淑绅园 课程

绘画创意,比如在数字2基础上巧妙的加上几笔就立刻画出大鲨鱼、小海龟、老爷爷、小老鼠等不同的形象,达到了3分钟就能画一幅画的奇特效果。智绘鱼还教你一边唱儿歌一边画图画,这样你就可以轻松学会画画了。

张娟:亚洲全脑潜能开发教育首任导师池江俊博门下中级全脑潜能开发讲师。2009- 2011年在北京博文智星总部任教三年,2012年经总部研究决定委任本人到东明博文智星分校任教扶持。

全脑课程简介:博文智星全脑潜能开发课程主要是充分利用孩子敏感期的特点,开发孩子的大脑,使大脑的语言文字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智能.内省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等得到均衡发展,促使左右脑协调并用,使各项智能得到迅速提升,为孩子塑造一个优秀的大脑。

全脑潜能开发的目的:主要是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注意力.记忆力.直觉力.理解能力和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卢飞:毕业于菏泽体委,后在北京体育学院进修。运动员期间多次参加省市级散打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2003年在东方武校任教,任教期间连续四年被评为校模范教练员。 散打课程简介 :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相博.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 两人徒手面对面打斗 。散打是国际武术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 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 散打也是现在体育运动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 打 摔 等攻防战术进行搏击对抗,是中国传统的武术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相适应整理而成。

卢小菲:2000年毕业于山东省菏泽艺术学校,在校期间舞蹈,声乐,钢琴成绩突出,

NJ。淑绅园 课程

得到领导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毕业以来一直从事舞蹈教学。多次参加县〃市〃省〃全国,国际舞蹈大赛,并多次获得最高奖项。

舞蹈课程简介:

舞蹈教育形象、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是儿童十分喜爱、易于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适合儿童的发育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身体,便于有表情地、创造性地使用动作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身体训练表现力,动作协调,对动作、音乐、节奏等的感知更敏锐。

还能 培养丰富的感情、想象力、观察力。提高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共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创造力、即兴表演能力以及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

郭石柏:国家音乐骨干教师,音乐高级教师,省艺术教育先进个人,多年来从事吉他,键盘,架子鼓等器乐教育工作。

吉他(意大利语:Chitarra),又译为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而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当然,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亦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古典吉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三大乐器。

徐利民:金艺美术学校专职教师。2012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本科学历。

课程简介:剪纸贴画,是一门结合中国民间剪纸和现代装饰画为一体的美术基础学习课程。最初由来是借鉴中国剪纸艺术特点,用剪刀和纸裁剪出美丽的图形,又融合了现代装饰画特点,将裁剪出的图形拼贴成一幅简单的平面装饰作品。剪纸贴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专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

冯成祥:北华大学音乐专业毕业,本科学历,主修声乐,擅长竹笛演奏,现中学高级音乐教师,热爱生活,公益心强。

竹笛课程简介: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华夏民族特色,发音动情、婉转。龙吟,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后演变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华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旋律乐器,多用于独奏,也可参与合奏。

腰鼓简介:

打腰鼓流行于陕北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一带。腰鼓形似圆筒,用宽布带穿于鼓环中斜挎在表演者的左侧腰间,表演者双手执鼓捶边击边舞蹈。在表演的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近年来,腰鼓已在全国兴起,其主要是自娱自乐,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业余生活。

我校腰鼓教学班的学员由三,四年级的学生组成,教学的内容有:腰鼓基本鼓点、花样腰鼓、以及腰鼓舞蹈等,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NJ。淑绅园 课程

赵俊香:雅韵古筝首席教师,曲阜师范大学古筝专业,本科学历。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先后在烟台,青岛,广东等地任教古筝,其教学成绩多次在报纸,杂志,新闻上刊登和报导,得到各界的好评。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片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古筝的学习可锻炼人的毅力。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高雨虹:

电子琴是一种键盘乐器,其实它就是电子合成器。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多配置声音记忆存储器(波表)。用于存放各类乐器的真实声音波形并在演奏的时候输出。常用的电子琴有编曲键盘(带自动伴奏)和合成器(无自动伴奏)两大类,广义上的电子琴包括电子钢琴(数码钢琴,区别于电声钢琴),多使用五线谱,多为高低音双行记谱。有时也用中音谱和简谱、吉他谱。电子琴双手练习可开发学生的思维,平衡协调能力。

吴松浩:2006年毕业于菏泽学院计算机系,于2010年在三实小任教.所授学科为体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向在一线奋斗多年的教师学习,弥补自身不足,争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

课程简介:足球要从娃娃抓起”是我国开展足球运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战略宏策。学校是“从娃娃抓起”的主战场,让每个孩子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足球》秉持“让足球陪伴每个孩子快乐成长”教育理念,以趣味游戏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足球学练,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健身的热情,增强体质,构建我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对小学足球校本化的开发与研究,贯彻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足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学生走进足球文化领域,感受其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特长,保护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创造力。

王军彩:专科学历,2012年国培学员,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研究20余年,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发表论文多篇。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标准的足球比赛由两队各派10名球员与1名守门员,共11人,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对抗、进攻。比赛目的是尽量将足球射入对方的球门内,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当比赛完毕后,得分最多的一队则胜出。如果在比赛规定时间内得分

NJ。淑绅园 课程

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签、加时再赛或互射点球(十二步)等形式比赛分高下。足球比赛中除了守门员可以在己方禁区内利用手部接触足球外,球场上每名球员只可以利用手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控制足球(开界外球例外)。

推荐第5篇: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栖凤双语小学·舞蹈兴趣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学生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部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肤觉运动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素质。

舞蹈教学计划与内容: 1.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学生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学生与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基本功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与古典舞声韵训练。 6.根据学生训练编排舞蹈组合与元旦晚会开场舞的编排. 我所带领的舞蹈班是中低年级,舞蹈基础一般,身体协调性及舞蹈表现力均差,所以,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以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主,只有学生先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弱化动作知识点,强化舞蹈感觉,突出重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看、练、想、跳为主,教师的示范、激发、启发、点拨为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本我的学习体会和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

体态、基本动作。

2·了解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对舞蹈艺术产生

浓厚兴趣开发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情。 3·通过舞种介绍芭蕾古典舞蹈爵士舞种类,依据学生情

况归纳教学活动,感受舞蹈魅力,了解舞蹈发展,提高

学生艺术修养。

4·通过舞蹈让眼睛会说话提高学生自信。 教学重点:1.舞蹈基训技巧的掌握。 2.动作的协调性。 3.舞蹈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1.舞蹈眼睛眼神流动与舞姿的协调。 2.对歌曲情绪的理解和舞蹈动作的表现力

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基本功训练·基本站姿·基本芭蕾手位·舞蹈基训组合。

第四周 · 第五周·第六周 :基本功训练·基 :基本功训练·基本芭蕾舞姿·芭蕾本功技巧·基本芭蕾擦地·芭蕾擦地组合。 第七周·第八周

手位组合·运动会开场舞蹈。

第九周 :复习

第十周·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 基本功训练·基本功技巧·古典舞声韵训练·爵士基础·元旦开场舞蹈编排。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 基本功训练·爵士组合·元旦开场舞。

第十六周、第十七周 : 复习基本功组合·芭蕾组合·古典舞组合·古典舞声韵组合·爵士组合·元旦舞蹈。 第十八周 :总结篇二:舞蹈班教学计划 2014年朱马小学舞蹈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通过舞蹈表演培训使学生认识、了解舞蹈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的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6、使学生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通过舞蹈特长培训使孩子们的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学生们在舞蹈训练中感受舞蹈的乐趣,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

4、了解我国不同民族舞蹈和外国个别特色舞蹈,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感受舞台表演使孩子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展示。通过各种民族音乐学习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二、基训:

1、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倒踢紫金冠,转的技巧,舞姿训练。

3、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等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成品舞蹈

1、学习广场舞、汉族舞、等。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本内容

1、认识舞蹈

2、舞蹈的基本功训练

第二阶段: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体验。 民族舞部分:汉民间舞蹈

第三阶段:完整舞蹈小组合的学习

1、民族舞蹈

2、形体舞蹈

第四阶段:展示

四、教学计划

九月份:基本内容: 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站立的姿势、优美的体态

正、旁、后压腿、行进中的正、旁踢腿

把杆上的后踢腿、地面上的踢腿组合

把杆上的开肩练习、下叉(竖叉、横叉)

跪立的空腰、跪立的下小腰平躺的反手撑腰、直立的涮腰练习

十月份:兴趣培养、分类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汉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舞蹈(欢聚一堂)

十一月份:完整舞蹈的学习(小苹果)(火火中国风 )

分解舞蹈动作的学习

编排舞蹈动作的顺序进行训练

完整舞蹈的训练, 配乐舞蹈训练

体能的练习、舞蹈的巩固

十二月份----一月份:舞蹈的展示

巩固舞蹈,进行展示。 2014年9月

舞蹈班教学计划

高里街道朱马小学 2014年9月篇三: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小学生舞蹈地方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一~三年级: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四年级: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小松鼠(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动作提高

小足球组合(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周 欣赏课 《春暖花开》

第十八周 表演课 综合练习篇四:舞蹈特长班教学计划(上交教导处) 鹿城中学舞蹈特长班教学方案

周文娟

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更好地掌握肢体语言,有表情、有创造性地使用肢体语言,以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主要通过练习舞蹈基础和形体训练,学习舞蹈动作,来增强身体协调能力,训练社员的舞蹈感觉以及培养社员的整体气质。舞蹈社团还通过观摩一些舞蹈视频,舞蹈现场秀,给他们讲解舞蹈的不同类型及渊源,增加同学们对舞蹈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培养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准。

一、训练目的:

1、通过课外活动时间的训练,要求学生在学期末掌握一定的舞蹈知识,软度、开度得到一定的训练,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

2、使同学们对舞蹈表演产生浓厚的兴趣,善于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美丽的一面。

3、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强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4、本学期计划排练两个大型成品舞蹈以备学校搞大型活动使用。

二、舞蹈社团活动形式:

1、社团成员由高一年级学生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2、本社团由指导老师每天训练,社员按照学校安排开展社团活动,以提高我校音乐舞蹈水平。

3、通过社团活动,参加校艺术节各项演出,以及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展示活动。

三、本学期的训练内容

第一周:课前热身动作详细讲解。

第二周:课前热身、地面前压、旁压腿;

第三周:课前热身、胯的练习、腰部练习(地面起后腰、元宝腰、扳小燕等)

第 四 周:肩的开度训练;胸腰和腹肌的训练;后腿和背肌的训练等。

第 五 周:踢腿和力量的练习、勾绷脚练习、半蹲、全蹲训练、擦地练习等。

第 六 周:脚位训练、小踢腿训练、后踢腿训练、小跳练习、大跳练习等。 第 七 周:课前热身活动,秧歌舞蹈组合示范讲解。

第 八 周:课前热身、芭蕾基训、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九 周:课前热身、秧歌基本舞步示范讲解。

第 十 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一周:编排秧歌舞蹈组合,根据所选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 第十二周: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舞蹈组合。如:新疆、藏族、傣族等民族舞蹈。

第十三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第十四周:选取喜庆、积极向上的乐曲作为舞蹈编排曲目。 第十五周:芭蕾基训、民族舞蹈的创编及示范教学。

第十六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七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八周:舞蹈节目的编排与训练。

第十九周:舞蹈节目汇报演出。

四、训练时间:2012年9月-2013年1月每周一至周四下午第四节课

五、训练地点:舞蹈室。

二○一二年九月3日篇五:舞蹈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一.课程教学计划 1).针对4-10岁孩子集训及民舞训练。学生在学校一周一次3小时的课程,训练时间集中,但也需要督促孩子们在家自己每天复习上课内容,及多练练基本功,减轻拉筋的痛苦及减少韧带的收缩,使学生的软度及气质素养一天天递增。 2).这学期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学生们的体能训练,预备班的学生要学会记动作,听音乐及认识舞蹈,能完成简单的基训及剧目组合。三四级班的学生们技术技巧动作逐渐能够独立完成,培养舞蹈感觉提升动作美感。

二.教学内容

冬季已来临,教室虽有暖气,但孩子们穿单薄的体操服上课,还是需要大量的热身运动,如:上下蹲,直腿跳,抱膝跳等。 1).基本功及民舞训练

预备班的学生让她们简单地把握舞蹈最低级的知识,训练身体协调性和体能,在训练中可进行压腿,压垮,掰肩等动作。

三级班的学生主要进行柔韧性的训练,横竖叉及腰部练习,对舞蹈的认识,接受能力及舞蹈动作规范性有一定概念。

四级班的学生软度几本达到考试要求,主要训练身体素质及能力方面,加强学生肌肉控制能力,对舞蹈动作方面要注重动作质感,让学生模仿动作准确性增强。 2).教学展示内容

预备班:

基训:1.头的动作 2.提压肩 3.勾绷脚 4.抱膝腿 5.前压腿 6.掰膀子 7.压胯 8.弯腰 9.手臂基本位 10.半蹲 11.提压脚

民族民间剧目:1.西瓜 2.小熊舞3.球球操 4.打花巴掌 5.飞吧,小蜜蜂 三级班: 基训:1.勾绷脚 2.抬腿 3.压腿 4.大踢腿 5.背肌 6.掰膀子 7.下腰 8.吸跳步 9.横追步 10.跳踢步

民族民间剧目:1.小丫丫 2.小鼠上灯台 3.跳皮筋 4.抓包5.企鹅 6.小小服装设计师 7.小象洗澡 8.花手绢过家家 9.小鸭嘎嘎 10.长辫子

四级班: 基训:1.勾绷脚 2.压腿 3.大踢腿 4.控腿 5.腰 6.背腹肌 7.圆场步 8.跑跳步 9.吸跳步 10技巧

民族民间剧目:1.剪羊毛 2.扭扭 3.花皮球 4.小木偶 5.踢毽子 6.踩水乐乐 7.小看戏 8.快乐的小鸟 9.会唱歌的盘子 10.渔家欢歌. 3).教学进度计划

每个班每节课集训组合完成3个以上,民族民间完成1个以上。

推荐第6篇:舞蹈课程简介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国家级示范校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舞蹈》(中职学前)

课程类别: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程

学时:

学分:

内容简介:

舞蹈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通过该课程,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陶冶其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舞蹈素养。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舞蹈的基本技能、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创编。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的掌握,融会贯通,具备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该课程采取口传身授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在教学内容上尽可能更广一些,知识与舞蹈体例更新一些,以便学生通过教学练就更为实际,更好实用工作岗位。

推荐第7篇:《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14学前教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舞蹈是中专幼儿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

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部分 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

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 2个,踢踏组合1—2个。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进行组合训练3—4个。

第二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了解幼儿园舞蹈的基本内容。通过舞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舞蹈的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和柔美 度。

Ⅱ、教学内容:

1、把握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动作 的灵敏性。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身、跳、翻、转、大跳的训练。

3、身段组合训练和即兴表演训练

4、民族民间舞的训练

①俄罗斯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常用手位、脚位、基本舞步、平步、弹簧步、马步、小跑步、吸跳步、长跑步、踏步、进 退马步、摇篮马步、滑紧马步。

②基本动作:提、压腕、手位1—8位训练。肩:硬肩、柔肩、耸肩、笑肩、碎抖肩、圆肩、颤肩、骑马手臂动作:勒马、扬鞭、加鞭、挥鞭。 ③组合训练2—3个。

第三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掌握舞蹈训练方法,学会民族民间舞和舞蹈表演,能注意手眼身法步的配合,具有一定的舞蹈智能及舞 蹈鉴赏力。

Ⅱ、教学内容:

1、汉族民间舞

①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②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③动律训练,单一动作训练,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盖分花、蝴蝶花、展翅花、扬臂花、体花、碎浇花。

④基本舞步:秧歌后踢步、秧歌前踢步、垫步、墩步、踢毽步、十字步。 ⑤组合训练2—3个。

2、维吾尔族民间舞

①简介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②舞蹈的基本动律练习③常用手位1—7位

④基本舞步:横垫步、进退步、点步、三步一抬、错步 ⑤讲解动作特点,并掌握方法,注意情绪配合 ⑥组合练习2—3个

第四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了解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能进行幼儿舞的创编。了解幼儿园教学大纲中舞蹈教学的内容 和要求,掌握舞蹈的基本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

Ⅱ、教学内容:

一、舞蹈的基本常识:掌握幼儿园中舞蹈教学法

二、幼儿舞蹈的创作编排和教学实力

1、掌握幼儿舞蹈的创作、编排原则和方不

2、会律动组合和韵律操的创编

3、学习歌表演、舞蹈创编的原则、方法,会创编歌表演和舞蹈。

4、学习情绪性舞蹈创编的方法,会创编情绪性舞蹈。

推荐第8篇:舞蹈课程感想

舞蹈鉴赏课程感想

这学期的选修课我选了舞蹈鉴赏,虽然每个礼拜只有短短的一节课,但是却对舞蹈这门以前不太了解的艺术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觉得还是蛮有收获的。

《|大河之舞》对我印象最深,那真是场激情澎湃的演出,演员们穿着特别的踢踏舞鞋,用脚的各个部位,在地板上摩擦拍击,发出各种踢踏声,加上各种优美的舞姿,形成了一种独特,别有风味的舞种。跳踢踏舞的舞者都显得特别有自信,跳的相当洒脱。他们双手插着腰,背直挺,头高昂,脚下却在随着乐曲节奏在飞快的跳着。一个好的踢踏舞者,不管是多快的节奏,多复杂的舞步,多轻的声音,都能清清楚楚。我喜欢踢踏舞,喜欢这个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上都很振奋的舞蹈。《大河之舞》中,舞王那迅速的频率让我们都很惊叹。

课程中,我们还观看了好几场中国电视舞蹈大赛。有伦巴,斗牛舞,恰恰,探戈等等。这些选手都国内顶尖的,每一组的参赛选手都表现很好,印象最深的是那两个残疾人的表演,那是一种多么大的勇气,他们在台下比别人多花了多少工夫才有了台上这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他们的精神让我汗颜,生的勇气,生的力量,在向上,在向上!

老师给我们看的这些作品,在平日我们是基本不会去观看的,但看了这一次后,次啊发现舞蹈的魅力有多大。舞蹈的精彩之处,是我们这些对于舞蹈丝毫不懂的人都能被震撼到的。

这学期的舞蹈鉴赏课让我收获了很多,让我了解了很多舞蹈知识,更让我有了美的享受。

推荐第9篇: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为培养孩子具有优美的体态,并逐渐形成高雅的气质,为加强少儿自身素质培养和艺术潜力的挖掘,在教学中我们采用“融合式教学”,把教学趣味的、规格的、专业的、融合在一起。初学舞蹈时,孩子们因为年龄尚小,往往学了一会就会到厌烦。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以“兴趣式教学”为基础,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前提下,让孩子们易于吸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引导少儿通过想象,创造用肢体动作将模仿的事物表现出来,如:大海的波浪、风中的杨柳、各种人物、各种动物。。。。。。舞蹈老师不光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艺、强健体魄,同时还培养了她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全方位的、完整的培养了孩子们健全、完美的品格。家长们一起为少儿的未来着想,鼓励她们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独立见解、个性特点、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变被动的练功转化为主动的练舞,让孩子们热爱舞蹈,达到心与灵、肢体与神韵的完美结合。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三、以舞带功的形式让孩子逐步掌握舞蹈的要领和要求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

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四、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训练,动作提高

片段舞训练(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

七、十八周 欣赏课成品舞表演 汇报

注:每个学期让孩子学会并掌握一个舞曲,能独立随音乐跳舞。每个舞种根据孩子本身的掌握情形而定。

推荐第10篇: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1、学生通过在培训班的一周一练习的学习课程,使学生用一种最短的时间记住所学的小组合,进步舞蹈素养、进步综合性的艺术素质。

2、这学期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并且把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和考级的部份组合。

二、教学内容

在冬季来临,学生在上舞蹈课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身体预热,如:高抬腿、蹦跳等等

1、基本功练习;

一级的学生可让他们简单的把握舞蹈最低级的知识,组要是练习他们身体调和能力,在基本功练习中可展开一下,跪下手扶屁股下腰、横叉

四级的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练习中就要重视学生的形体方面了,在横、竖叉都可以的下,腰部练习就要强化些了,下腰、放手控腰、甩腰抓脚是重要的一部份了,在反应快和把握好的学生可以在开一下五级学生的知识。

五级的学生要比四级的学生思惟方面更接受的快些,基本功技能方面要学的比较多些,这学期要展开前卷腰、后卷腰,在练习的时候必须要留意学生的规范性,安全性。

2、考级内容 一级内容 (北舞)1走步、2音乐反应、4手臂动作、5弯腰、转腰、6前压腿、8脚位、

(舞鞋) 四级内容

(北舞)1单手位、2波浪、3压垮、4勾绷脚、5前抬腿、9前踢腿、10后踢腿、11脚位、13三拍舞步、16小跳

(舞鞋)1小浪花、3游泳、4小帆船、6胡蝶、8积木乐园 五级内容

(北舞)1双手位、3勾 绷 脚、4小弹腿、6后弯腰、9后踢腿、11脚位、12半蹲、13小跳

(一)、15推指、16波浪

(舞鞋)1我和小鸟来唱歌、3花摇篮、5火鸡、7西班牙胡蝶 考级完成步骤 一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四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入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五级

每节课完成两个半或三个组合,(北舞、舞鞋各一个 在学完两个组合的时候,开始引人北舞的下个组合,这个组合可以先学一下组合的基本动作,这样以便下节课的学习)

第11篇:舞蹈课程纲要

舞蹈课程纲要

一、一般项目

学校名称:辛安一小

科目名称:小学舞蹈兴趣小组课程纲要 授课课时:15课时

授课对象:3-5年级学生

开发者:王晶晶

日期:20

12、

3、1

二、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1、让学生从小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塑造优美体态。

2、了解民族舞的基本舞步和形体动作,完成几个舞种的组合表演。

3、陶冶高尚情操、启发空间想象和创造力、表现力,提高舞蹈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

1、基本手位(1课时)

2、基本舞步组合(2课时)

3、基本手位及组合(2课时)

4、身韵组合(2课时)

5、软开度组合(2课时)

6、勾绷脚组合(2课时)

7、东北秧歌步伐(1课时)

8、东北秧歌臂花(1课时)

9、东北秧歌组合(2课时)

(三)课程实施:

1、课程资源

⑴教材:根据校园舞蹈小学教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⑵活动资源:校园舞蹈小学教程DVD。

⑶其他资源:网络及舞蹈大赛等的相关资源。

2、学习方式

⑴感悟与观察:教师通过范例展示、视频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悟舞蹈艺术的魅力。

⑵实践:学生学习各种脚位、手位、相关组合及成品舞,教师亲身教授、指导。

⑶交流展示:艺术月及六一儿童节,让学生展示学习的成果。

3、教学方式

⑴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包括资源准备、活动设计准备、技能准备、舞蹈室地面及音响的准备。

⑵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如:电子教学用书、

视频、网络资料等。

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自我创编动作与舞蹈。

⑷参与市综合艺术月与学校庆六一演出等多种活动,锻炼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使其在舞蹈学习中,个人艺术修养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高。

(四)课程评价

1、评价方式

A、多元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小组间评价、家长评、指导教师评。

B、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C、描述性评价与成果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标准

A、“金舞鞋”奖:能积极参与每次的活动,舞感与节奏感较强,个人表演及参与参与意识较高,能够自主创编动作及小组合,担任过市级以上大型舞蹈演出活动。

B、“银舞鞋”奖:能积极参与每次的活动,有一定的舞感及节奏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活动,对于舞蹈学习有一定的收获和感悟。

三、所需条件

1、学校要提供教师所用舞蹈的相关材料、记录活动历

程的相关音像设备。

2、学校要为教师提供教学当中所需要的舞蹈道具、场地及音响等相关设施。

3、学校要为学生的展演活动积极配备交通、演出化妆、汇演交流等条件的便利。

第12篇: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小学生舞蹈地方课程属于普及性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舞蹈素养,提高综合性艺术素质。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快乐、优美地表演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常识,强调学生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健康成长。

二、具体教学目标 一~三年级:

1.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四年级:

1.动作基本准确到位,配合协调,身体各部位可以灵活运用。2.跳舞时能情绪投入准确表演掌握不同舞蹈风格。 3.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 4.集体配合协调默契队形整齐准确

(1)意识到在生活中注意自己体态语言行为美 (2)观赏舞蹈表演,简单了解欣赏舞蹈的文化背景。 五

教学内容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相关知识。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识别舞蹈图谱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舞蹈基本手位、脚位。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腰的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组合训练。

三、教学进度 小松鼠(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周)基本动作练习

第二课时 (第三周)完成“准备段,第一舞段” 第三课时(第五周)完成“第二舞段,间奏部分” 第四课时(第七周)综合表演,动作提高 小足球组合(总共四课时)

第一课时(第九周)完成“准备舞段”教学

第二课时 (第十一周)完成“第一舞段,第二舞段”教学 第三课时(第十三周)完成“间奏段,第三舞段”教学 第四课时(第十五周)完成“第四舞段,综合表演”教学 第十七周

欣赏课 《春暖花开》 第十八周

表演课

综合练习

第13篇:《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13学前教育)

一、课程名称

《舞蹈》

二、学分及总学时

88学时

三、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的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人的情感的一门视觉艺术(既是空间与时间的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修内容,而且也是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

五、教学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在实现提高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和进行职业训练双重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舞蹈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舞蹈基本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培养舞蹈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和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舞蹈的方法,学会评价自身学习效果,学会用舞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锻炼,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学科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并结合实习课、演出等形式,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能通过实习、演出获得表演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六、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 一学期

第一章

舞蹈基础知识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中常用舞蹈术语和舞蹈记录方法;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明确学习舞蹈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舞蹈的概念、种类及记录方法

§1.1 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

(1学时) §1.2 中国舞蹈发展简介 (1学时) §1.3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学时)

§1.4 舞蹈记录方法及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1学时)

第二章

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26学时)

内容提要: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与呼吸,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身体的体态、软度、开度与力度,初步掌握各舞蹈基本动作、技能的要领及对身体各部分肌肉的灵活运用。

§2.1 舞蹈基础知识简介

(2学时) §2.2 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4学时) §2.3 把杆训练:蹲的练习(2学时)

§2.4 把杆训练:擦地及勾绷脚的练习(2学时) §2.5 把杆训练:小踢腿的练习(2学时) §2.6 把杆训练:腰的练习(4学时)

§2.7 把杆训练:压腿、耗腿、踢腿练习(4学时) §2.8 中间训练:手位及舞姿(2学时) §2.9 跳跃训练:小跳的练习(4学时) 第一学年 : 二学期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18学时) 内容提要:

在把上和中间基本动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提、沉、冲、靠、横移、各种圆等元素及手眼的配合,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各种元素的动作要领,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进行表演。 §1.1 中国古典舞手臂基本姿态和动作 (2学时) §1.2 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组合(4学时) §1.3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6学时) §1.4 手眼组合 (6学时)

第二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汉族民间舞

(18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汉族民间舞基本动律组合(4学时) §2.2 东北秧歌跳踢步组合(6学时) 第二学年 : 一学期

第一章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藏族民间舞蹈

(16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民间舞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踢踏步组合、弦子舞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1.1 藏族民间舞弦子舞(8学时) §1.3 藏族民间舞蒙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硬手与柔硬肩组合、马步组合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蒙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 领的掌握及表演。

§2.1 蒙族民间舞硬手柔硬肩组合

(8学时)

§2.3 蒙族民间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手位组合、翻转腕与垫步组合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1.1 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

(6学时) §1.3 维吾尔族民间舞体态动律练习

(2学时) §2.2 傣族民间舞步伐组合

(8学时)·

七、使用教材

《舞蹈》

王占春 耿培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1版

八、参考书目

1、《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

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身韵》

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第14篇:《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舞蹈》

二、学分及总学时

8学分,130学时

三、适用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

四、教学目的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人的情感的一门视觉艺术(既是空间与时间的紧密结合的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必须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舞蹈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必修内容,而且也是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职业技能。

五、教学要求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工作,在实现提高学生自身艺术修养和进行职业训练双重目标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舞蹈在素质教育中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舞蹈基本功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培养舞蹈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和启发学生学会学习舞蹈的方法,学会评价自身学习效果,学会用舞蹈的理论和方法指导自身锻炼,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本学科的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并结合实习课、演出等形式,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能通过实习、演出获得表演经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教 学 内 容 学时数分配 作 业 次 数 备 注 总 学 时 数 理

论 实践习题 第一学年 一 学

期 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 4 4 第二章: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26 12 14 4 二 学

期 第一章:中国古典舞身韵 18 4 14 2 第二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 汉族民间舞蹈 18 4 14 2 第二学年 一 学

期 第一章: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 16 4 12 2 第二章:蒙族民间舞蹈 16 4 12 2 二 学 期 第一章: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16 4 12 2 第二章:傣族民间舞蹈 16 4 12 2 合 计 130 40 90 16

七、理论(实践)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 一学期

第一章

舞蹈基础知识 (4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学科的特点及作用;理解并掌握学习过程中常用舞蹈术语和舞蹈记录方法;激发学习舞蹈的兴趣,明确学习舞蹈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舞蹈的概念、种类及记录方法

§1.1 舞蹈的特点、作用与种类 (1学时) §1.2 中国舞蹈发展 简介 (1学时)

§1.3 舞蹈教学常用术语 (1学时)

§1.4 舞蹈记录方法及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1学时) 第二章

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26学时) 内容提要: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学习训练,逐步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优美感。初步培养舞蹈时,动作与呼吸,感情体验与表达的和谐一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身体的体态、软度、开度与力度,初步掌握各舞蹈基本动作、技能的要领及对身体各部分肌肉的灵活运用。 §2.1 舞蹈基础知识简介 (2学时) §2.2 舞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4学时) §2.3 把杆训练:蹲的练习(2学时)

§2.4 把杆训练:擦地及勾绷脚的练习(2学时) §2.5 把杆训练:小踢腿的练习(2学时) §2.6 把杆训练:腰的练习(4学时)

§2.7 把杆训练:压腿、耗腿、踢腿练习(4学时) §2.8 中间训练:手位及舞姿(2学时) §2.9 跳跃训练:小跳的练习(4学时) 第一学年 : 二学期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18学时) 内容提要:

在把上和中间基本动作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协调性的训练成果,体验呼吸与动作、呼吸与神韵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提、沉、冲、靠、横移、各种圆等元素及手眼的配合,增强舞蹈时的自然呼吸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舞蹈动作的表现力、舞蹈情趣及感染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各种元素的动作要领,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进行表演。

§1.1 中国古典舞手臂基本姿态和动作 (2学时) §1.2 中国古典舞手脚位组合(4学时) §1.3 地面提沉冲靠组合(6学时) §1.4 手眼组合 (6学时)

第二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汉族民间舞 (18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汉族民间舞基本动律组合(4学时) §2.2 东北秧歌跳踢步组合(6学时) 第二学年 : 一学期

第一章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部分 藏族民间舞蹈 (16学时) 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并掌握少数民族民间舞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踢踏步组合、弦子舞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藏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1.1 藏

族民间舞弦子舞(8学时) §1.3 藏族民间舞蒙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硬手与柔硬肩组合、马步组合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蒙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 领的掌握及表演。

§2.1 蒙族民间舞硬手柔硬肩组合 (8学时) §2.3 蒙族民间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律、手位组合、翻转腕与垫步组合的表演。 教学重点和难点:

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动作特点、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动作要领的掌握及表演。

§1.1 维吾尔族民间舞手位组合 (6学时) §1.3 维吾尔族民间舞体态动律练习(2学时) §2.2 傣族民间舞步伐组合 (8学时)·

八、使用教材

《舞蹈》 王占春 耿培新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第1版

九、参考书目

1、《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 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2、《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身韵》 中央音乐学院音像出版社 2001年1月第1版

第15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上)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首先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加以梳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型的基本教学方法,明确不同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通过观察实际教学中教法应用案例,学会根据问题鉴定与解决教法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能结合个人实际情况提出自我教学能力的成长要求。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梳理:

信息的基本特征:传递性,时效性,累积性,共享性,可加工性,依附性。 度量方法包括: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三个方面。

信息技术的分类:按表现形态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与软技术,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控制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按技术的功能层次不同,可将信息技术体系分为基础层次的信息技术,支撑层次的信息技术,主体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层次的信息技术。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的过程和目的、信息获取的方法。 信息加工:信息加工的概念、过程与类型:

信息加工通常是指将获取的原始信息按照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研究、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我们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信息加工的过程:根据信息类型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软件或自编程序。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计算机信息加工归纳为四种类型: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针对具体问题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的技术表达方法:我们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媒体类型需要、不同表达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加工技术。

信息表达的目的:发布信息的目的是为了让对方接受并理解,采用合适的信息表达方式,规范信息表达技术,使我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基础,应引导学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常用的信息表达技术有: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其中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社会中比较重要的信息表达技术。信息表达的规范化是指一种公共的约定或必须遵守的标准,如语言规范、道德规范、技术规范等,信息表达的规范化就是指表达信息时要遵照一定的标准,以利于信息的交流。

信息管理:信息资源是指可供利用并产生效益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有关的各种文字、数字、印象、图标、语言的那个一切信息的总称。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传统、系统、资源、知识四个阶段。信息资源管的研究角度包括:技术角度、经济角度、行政角度和法律角度、从人文角度。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信息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信息传播与交流科学理论。

讲授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从教师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传授型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讲授法是一种适宜接受型的学习方式,但是他不等同于“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法。

讲授法的步骤: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讲授新知。师生互馈,延伸学习。教师总结,学生形成新知识。

讲授法使用注意事项: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讲授时应注意动作、表情和语言的配合,必要时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讲授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重视双边交流活动。

讲授法对教师能力要求:一是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二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自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得知识和发展的教学方法。自学指导的实施步骤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确定学习任务,阅读教材及相关资源,问题交流与讨论,课堂检测与练习。

自学指导法使用注意事项:有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是实施前提,一定的阅读技能是实施的基础,阅读提纲的设计是实施的关键,问题的交流与讨论是实施的核心,课堂检测与联系是实施的保证。

有效地使用自学指导法,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问题与试题的设计能力,二是组织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关于问题设计能力的培养,一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需要提高问题的设计意识,二是要掌握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教学中问题设计还要遵循七条原则:设计的问题内容应该适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应该以学生已有知识、技能为起点;问题应该包括几条线索,能够激励学生沿着这些线索展开研究;设计问题最好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在问题的情境中提供相关的基本性的概念,以鼓励学生整合这些知识;应该能够通过鼓励学生生成学习问题和查阅文献,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应该能引发学生讨论,探询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问题应该与一项或多项学习目标相对应。

第16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现代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让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每个学生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的真正问题的情境。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情境性问题悬念法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现实问题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下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文字处理系统Word 2000时,可先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然后让他们想办法如何实现样稿中的模式。如果想改动样稿中的某模式,又如何操作。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

二、形象比拟法

限于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知识水平,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有能力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将难懂的理论用现实中易理解的事物形象化。这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容易接受。

比如在讲Windows 98文件管理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教师若照本宣读,学生就难以接受,而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用外国人的取名比拟文件名与扩展名,一棵树的结构比拟文件目录结构等,学生会感到所学内容与生活是接近的,理解起来相对容易。

这种用现实生活中大家熟悉的事物,对问题进行说明,以达到加深印象,帮助理解的方法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比拟的两种事物在某一方面要相似,其他方面则未必相似,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二是所打比方一定要贴切,否则容易产生误导。

三、直观演示法

在教学中,直观演示可使学生对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有感性认识,他们就能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通过演示,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硬件上应能保证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投影仪等是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保证。在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采用演示法,使学生能看到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为了提高演示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由于学生不习惯长时间看计算机屏幕或投影屏幕,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二是演示法要配合讲授法一起使用;三是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演示对象的主要特征、主要方面或事物的发展过程,要重视演示的适时性;四是应选择那些用演示比用语言表达更容易使学生领会的内容,同一内容多次演示是不必要的,演示要注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操作实践法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操作实践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等器材,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能力。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两种形式:

1.课堂练习。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自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

2.上机实践。操作实践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练习。因为上机实践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为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1.学生要明确上机要求。上机前,教师必须事先布置上机内容,说明目的要求。学生要作好上机准备,以提高上机效率,充分利用上机时间。2.精选上机内容。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需要加以选择。3.指导上机的方法。教师要事先发给学生上机报告表,表上要印有目的要求、操作步骤。学生要及时填写报告,教师要及时批改。

五、兴趣激励法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兴趣是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中小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有兴趣,表现在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行为上,还表现在愉快的学习情绪上。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它产生兴趣,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扶植、培养,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计算机操作系统”时,由于视窗Windows98/2000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特别是中文视窗系统更直观,因此,上课时,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以显示自己的能力。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或改变桌面的背景,等等。对此,若教师对这些学生加以批评,甚至处罚,往往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做法是:宁可教学进度受影响,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可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内容,也可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当然,也要告诉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这种实施师生情感的交流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激励的办法,比单纯批评学生要好得多。

六、游戏引路法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在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模块时,其中模块五明确指出:“可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智力。适度地让学生玩一些益智性教学游戏性软件,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事实证明,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可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常用施教方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并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教学生玩《三国演义》时,教师可向学生讲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忠勇仁义,讲赵子龙的勇猛无敌,讲赤壁之战孔明的神机妙算,讲官渡之战曹操的雄才大略,讲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的韬光养晦„„

2.通过游戏教学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实际操作经验,而操作经验实际上就是认识各种类型的软件界面,并熟悉掌握各种组成界面的“界面元素”的操作方法。益智性游戏软件的界面设计是最精良的,它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界面元素”。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不断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比如,世界计算机界的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就是为玩三连棋,从编写程序开始,相继编出DOS、WINDOWS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软件。

3.运用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抽象难懂且枯燥无味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一些抽象难懂且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不宜长时间采取说教方式,而应采用生动活泼、寓教于玩、寓教于乐的形式教学。游戏软件具有极好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很受少年儿童喜爱。因此,教师可以游戏引路,让学生在玩中熟悉键盘,记住DOS命令,理解软件、硬件的结构原理。

一位有名望的艺术家曾经说过“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演员的素质重于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就是站在讲台上的演员,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信息技术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将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这样才能不断地依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知识日益更新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生与时代的要求,设计出灵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17篇:课程与教学法

1.第1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B

2.第2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A 3.第3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C 4.第4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A 5.第5题 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 式是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自然模式D.情境模式答案:B 6.第14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A 7.第15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A 8.第16题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

A.发展主义理论B.结构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答案:B 9.第17题

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蔽课程D.显在课程答案:C 10.第25题 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

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A 11.第26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本身也是评价的对象。判断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效果,即对课程与 教学的评价进行评价叫A.自评价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答案:D 12.第27题 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 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 C.贝尔—兰卡斯特制D.特朗普制答案:D 13.第28题

为了使课程与教学适合于学习者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门课程或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对学生者所具有的认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估是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C 14.第29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答案:A 15.第30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 16.第31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C 1.第1题 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 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 C.贝尔—兰卡斯特制D.特朗普制答案:D 2.第5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答案:C 3.第6题

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 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C.他评价D.元评价答案:A 4.第9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B 5.第10题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 6.第11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答案:A 7.第12题 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 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这本 著作的作者是 A.昆体良B.夸美纽斯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 8.第13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A 9.第19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B 10.第20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B.问题中心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答案:C 11.第21题 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C 12.第22题 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蔽课程D.显在课程答案:C 13.第30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杜威C.施瓦布D.奥苏贝尔答案:D 14.第3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A 15.第32题 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A.活动教学B.范例教学C.程序教学D.自学指导教学答案:D 16.第33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 .第1题

通过详细分析学科结构,详细说明内容和选择内容,遵循程序原理来进行的课程研制模 式是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自然模式D.情境模式答案:B 2.第7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A 3.第8题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 4.第9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A 5.第10题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

A.发展主义理论B.结构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答案:B 6.第11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D 7.第12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A 8.第13题 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A.教学内容 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 9.第14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 10.第15题 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蔽课程D.显在课程答案:C 11.第28题 强调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满足学生认知上的需要,而且要注意和满足学生情感上的需要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D 12.第29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D 13.第30题 首倡课程研制过程模式的教育学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D14.第31题

把大班上课、小组讨论、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时间为单位代替固定统一上课时 间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文纳特卡制B.道尔顿制C.贝尔—兰卡斯特制D.特朗普制答案:D 15.第32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答案:A 16.第33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 1.第1题 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A.终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A 2.第2题 教师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B 3.第3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答案:D 4.第4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答案:A 5.第5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D 6.第6题 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中学语文“六步教学法”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模式 A.活动教学B.范例教学C.程序教学D.自学指导教学答案:D 7.第7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答案:B 8.第8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A 9.第9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A 10.第10题 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班级授课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C 11.第11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C 12.第12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 B.杜威C.施瓦布D.奥苏贝尔答案:D 13.第13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C 14.第14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答案:A 15.第26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 16.第27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 答案:C 1.第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B.课程开发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您的答案:A

2.第2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 您的答案:A

3.第3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您的答案:A 4.第4题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是属于影响课程的教育性因素A.学制 B.宗教C.生态环境D.儿童的性别您的答案:A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施瓦布D.奥苏贝尔您的答案:D

6.第6题 学校教育中的那些虽然在课程指南或学校政策中未明文规定,但却显然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和有效的部分的实践和结果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C.隐蔽课程D.显在课程 您的答案:C 7.第7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您的答案:C

8.第8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您的答案:B 9.第9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施瓦布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10.第10题 历时态课程要素,是构成作为一个时间动态系统的课程研制过程的基本因素。下列属于 历时态课程要素构成的是A.教育宗旨和目标、教育内容、活动样式、效果 B.教育目标、课程研制者、教育效果C.课程研制者、教育内容、课程学习者 D.课程学习者、教育效果、教育环境您的答案:A

11.第11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12.第12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 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您的答案:A 13.第13题 “四要素说”认为,构成教学系统的四个要素是 A.教师、学生、课程和物质条件B.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和目的D.教师、学生、环境和反馈您的答案:A 14.第14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您的答案:A 15.第15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您的答案:D 16.第16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 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 您的答案:C

17.第17题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 您的答案:A

18.第18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 A.学科设计B.生活领域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您的答案:C 19.第19题 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 类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C

20.第20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您的答案:D

第18篇:舞蹈教学法教案《亲亲地面》

课题:亲亲地面

教学对象:小学三四年级(有一定舞蹈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

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锻炼节奏感。

课型:新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吸伸腿接横叉,竖叉抱腿滚 教学方法:口传身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在进入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再地面上的游戏好不好?

(介绍丢手绢游戏玩法。) 2.进入新课

师:好了,游戏做完了。同学们对关于地面的游戏感兴趣吗?那么,今天这节课就需要在地面上完成的,现在我们来学习亲亲地面。亲亲地面是地面的组合动作,我们先来学习它的基本律动咯! 四个基本律动: a.跪地伸腿

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注意动作需要双腿跪立,低头,随音乐节奏摇头。 b.勾绷脚吸腿转方向

这个动作应注意由左右交换勾绷脚过渡到双脚。勾绷时由脚掌过渡到脚趾。吸腿时要双手抱住腿,头埋在膝盖处。转方向是应由脚尖带动。 c.吸伸腿接横叉

吸腿应缓慢,伸腿快速。单腿过渡到双腿后上身仰躺在地面,双腿抬起与身体呈90°,打开时注意腿应外转开。 d.竖叉抱腿滚

抱腿滚时应双腿打直,始终保持竖叉姿态。

数节奏让学生多做几次。接下放音乐,示范所有组合动作,跟着着学 做。队形呈正三角形,共四排。动作安排如下:

跪地伸腿(前奏1个八拍)

单腿左右交换勾绷脚(4个八拍)

吸腿转方向——前两排转到二方向(1个八拍),后两排转到 八方向(1个八拍)

双腿勾绷脚(4个八拍)

吸腿转方向转回一方向(1个八拍)

单腿左右交替吸腿(4个八拍)

双吸腿(4个八拍)

吸伸腿接横叉——吸腿三个(3个八拍),一个伸腿接横叉(1 个八拍)

竖叉抱腿滚——竖叉抱腿(1个八拍),向前滚一圈(1个八拍)。 左右交换动作一次(2个八拍)

结束造型(1个八拍) 3.巩固练习

让学生跟着音乐巩固,多练几遍,有遗忘处适当给予提醒。 4.归纳小结

在今天的这堂课里,我们学习了地面组合动作,大家肯定觉得很愉快吧!希望在下节课里能看见同学们更大的进步! 5.作业

教具:VCD机 碟子 手绢等 教学反思:

第19篇:舞蹈文献与教学法2

第一章 藏族舞蹈

第一节

藏族舞蹈简介

藏族是一个拥有400万人口的民族。藏族人民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

膝部有规律的颤动、屈伸,是各藏区舞蹈的共性。由于生活着装的特点,长袖、皮靴就成为他们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舞蹈是身躯微前倾,身体的交叉感以及所有舞蹈的流动过程中的髋关节都随重心的下懈,形成其沉缓、凝重的形体语言特色。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踢踏累:第一基本步、第二基本步、第三基本步,退踏步,抬踏步,连三步,七下退踏步,七下转身,滴答步,悠踢步,悠滑步,跨悠步,二三步。

2、弦子类:平步,拖布,斜拖步,单撩,双撩,三步一撩,单靠,长靠,四二步,二步踏撩。

3、锅庄类:三步一跨,单腿跨转身,刨地点地转身。

4、上肢动作类:齐眉晃手,晃盖手,髋前划手,前后摆手,横向摆手,平面摆手。

(二)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自然勾脚。

2、手形:五指自然并拢。

3、脚位:小八字位;丁字位。

4、手位:双手扶胯、单臂袖、旁展单提袖、髋前划手。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藏族舞蹈手与臂的动作一般离不开外晃内盖、绕、抛、拉、抽、扔、摊抹。

外晃内盖: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的流动为晃;右手逆时针,左手顺时针的流动为盖。臂的运动保持松弛。

绕:指袖子在手腕的操作下形成360°的圆圈。多为水平面的流动。绕动要松弛协调。

抛:指在晃动流动基础上小臂向上发力形成大的半弧线,臂稍用劲。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齐眉晃手——配以单靠、长靠、单撩、三步一撩、点转等。 晃盖手——配以抬踏步,双颤性质的步伐。 前后摆手——配以腿踏步、连三步。 横向摆手——配以悠踢步。平面摆手——配以悠跨步。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右手顺时针画圆,左手逆时针画圆。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腹前和胸;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后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右手顺时,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

(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3)退踏步,2/4(中速),两拍完成。 (4)抬踏步,2/4(中速),两拍完成。 (5)连三步,2/4(中速),两拍完成。 (6)滴答步,2/4(中速),一拍完成。 (7)第三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8)七下退踏步,2/4(中速),四拍完成。 (9)七下转身,2/4(中速),四拍完成。 (10)悠踢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1)悠滑步,2/4(中速),两拍完成。 (12)跨悠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3)二三步,2/4(中速),四拍完成。

3、踢踏类

(1)平步,2/4(慢板),两拍完成。重心下沉,脚下沉重感。 (2)拖步,2/4(中速),两拍完成。 (3)斜拖步,2/4(慢板),两拍完成。

(4)单撩,2/4(慢板),两拍完成。重拍在上,脚悠踢出去。 (5)双撩,2/4(慢板),四拍完成。①上身随重心晃动。②悠踢出

(6)三步一撩,2/4(慢板),四拍完成。膝盖颤动柔和,重拍在下,统下沉。 (7)单靠,2/4(慢板),两拍完成。①重心左右交换②丁字步③重拍向上 (8)长靠,2/4(慢板),四拍完成。①四拍完成,左右移动②膝盖柔和屈伸③重拍向上。

(9)四二步,2/4(中速),四拍完成。 (10)二步踏撩,2/4(中速),两拍完成。

4、锅庄类

(1)三步一跨,2/4(中速),两拍完成。 (2)单腿跨转身,2/4(中速),两拍完成。

第二章 蒙古族舞蹈

第一节 蒙古族舞蹈简介

蒙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牧养生息,创造着辉煌的草原文化。这个曾经横跨欧亚的游牧民族创造了富有草原文化气息、游牧民族特色的草原游牧舞蹈——蒙古族舞。

蒙古族舞包括:蒙族民间舞(含劳作、风俗、礼仪舞蹈等)、寺庙舞、宫廷舞,其中蒙族民间舞最具特色,有着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生息和精神气质。大家熟悉的“安代”、“盅子舞”、“筷子舞”就是其代表。

“安代”是最具群众性的即兴歌舞,它人数不限,1人领歌众人相合。舞者手持绸巾,歌起舞随,动作简单奔放,气氛欢腾热烈。此种歌舞形式盛传于科尔沁草原,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盅子舞”属礼仪性质的舞蹈,在民间多出现于酒宴庆典活动中。舞者双手各持两个酒盅,随着音乐的旋律叩击,发出悦耳清脆的声响,是酒席间常出现的舞蹈形式之一。“盅子”舞蹈端庄稳健,含蓄柔美,很具蒙族女性特色。舞蹈内容包括请安、敬酒等过程。舞蹈技巧体现出在叩击盅子及双臂和后背的细腻表现。技巧高者,头顶酒碗。舞蹈时席间充满祥和气氛。

“筷子舞”流传于鄂尔多斯高原,是伊盟人民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凝聚着蒙古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艺术创造的智慧。踏借筷抒情,沉稳豪放,优美矫健,在民歌的哼鸣下韵味十足。当情绪高昂时,筷子绕身飞舞,击打身体。

蒙族舞蹈男性剽悍、强健、骁勇;女性端庄、典雅、雍容大度。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肩类:硬肩、双肩、柔臂、双绕肩、耸肩、笑肩、碎抖肩、甩肩。

2、臂、腕类:柔臂、屈臂、绕臂。提压腕、绕腕、甩手、弹拨手。

3、步伐类:平步、迂回步、错步、垫步、海清步,摇篮步,碎步。

4、马步类:立掌步,跺步,撩弹腿步,走马步,刨地步、勒马挥鞭步,躺身套马步、跑马步。

(二)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自然脚形。

2、手形:

(1)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 (2)五指自然张开。 (3)握空心拳。

3、脚位 (1)八字位 (2)丁字位 (3)后丁字位

4、手位

一位:双手空心拳叉腰

二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指尖相距一拳,屈臂于腹前。 三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于体侧斜下前45°。 四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于体旁90°。 五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于肩前斜上位。

六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曲臂于胸前,两手指尖相距一拳。 七位:四指并拢,拇指自然伸直,两手于臀后一拳距离,手心朝上。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蒙族舞蹈中手与臂的动作一般为拉、抹、推、绕、铲。

拉:指以腰为发力点,带动臂至手,横向拉开或向上拉起。柔臂向上走的动作。 抹:臂至掌从上到下为抹,强调手心抹的意识。拉与抹通常是同时运用。 推:指立掌向身体外的空间,上、中、下推出。

绕:指手腕带动手掌从外至里,手心朝上,环动360°,臂附随。 铲:指五指自然并拢,手心朝下,指尖带动由下至上的流动。

(四)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肩类

(1)硬肩,2/4(中速),两拍完成。 (2)双肩,2/4(中速),两排完成。 (3)柔肩,4/4(中速),四拍完成。

(4)双绕肩,2/4(中速),两拍完成。(双肩前绕后绕) (5)耸肩,2/4(中速),一拍完成。(双提肩,重拍向上) (6)笑肩,2/4(快板),一拍完成。(同耸肩,重拍向下)

(7)碎抖肩,2/4(快板),四拍完成。(肩胛骨,双肩放松感,重心后靠。) (8)甩肩,2/4(中速),两拍完成。(肩扔出去)

2、臂、腕类 臂类:

(1)柔臂,4/4(慢板),四拍完成。 (2)曲臂,2/4(中速),两拍完成。 (3)绕臂,2/4(慢板),四拍完成。 腕类:

(1)提压腕,2/4(中速),四拍完成。 ①发力点,腕部上下提压,小而脆。

②腕部动作与硬肩巧妙结合,用腕部传情达意。 (2)绕腕,2/4(中速),两拍完成。 手类:

(1)甩手,3/4(中速),两小节完成。(甩手甩肩同时进行) (2)弹拨手,3/4(中速),两小节完成。 (3)柔软手:正软手和反软手。

3、步伐类

(1)平步,2/4(中速),四拍完成。(重心下压,气息下沉,脚拖地前进,行进时保持小八字步。)

(2)迂回步,4/4 2/4(中速),四拍完成。 (3)错步,2/4 4/4(中速),四拍完成。 (4)垫步,2/4 4/4(中速),两拍完成。 (5)海青步,4/4(中速),四拍完成。

(6)摇篮步,2/4(快板),一拍完成。(动作在左右摇晃中形成,靠脚下重心转移,注意动作下弧线的过程)

(7)碎步,2/4(快板),一拍完成。(女性特色动作)。

4、马步类

(1)立掌步,2/4(中速),两拍完成。

(2)跺步,2/4(中速),四拍完成,两拍完成。 ①双脚跺步:双脚一起跺掌 ②交替跺掌:双脚交替跺掌,半拍跺一脚 ③双跺掌:交替跺掌,一拍跺一脚。 (3)撩弹腿步,2/4(中速),四拍完成。

(4)走马步,2/4(中速),两拍完成。(牵马为特点,注意悠扬感和重心的转移) (5)刨地步,2/4(快板),四拍完成。 (6)勒马挥鞭步,2/4(快板),四拍完成。 (7)躺身套马步,2/4(快板),四拍完成。 (8)跑马步,2/4(快板),四拍完成。

第三章 维吾尔族舞蹈

第一节

维吾尔族舞蹈简介

维吾尔族是新疆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古丝绸之路曾穿越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东西文化的重要区域。维吾尔族舞蹈是新疆众多民间舞蹈中的一种。有以下几种表演形式

1、多郎;

2、赛乃姆;

3、萨玛;

4、拉孜尔库姆;

5、夏地亚纳和一些道具舞蹈,如“盘子舞”等。

“赛乃姆”是一种自由活泼的歌舞形式。

“萨玛“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舞蹈,一般多出现于宗教活动之后,它只限于男性参加。

“拉孜尔库姆”是一种带有风趣,诙谐情调的舞蹈形式。

“亚地亚那”是欢乐喜庆之意。它是一种热烈欢快的舞蹈形式,常出现在喜庆活动及节日中,不分男女,人们可以自由地尽情舞蹈,形式不拘。

“道具舞”是手持盘子、鼓、萨巴依等道具进行的舞蹈形式。在维族古典舞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中,每一个大曲都有“赛乃姆”出现,由此可见其地位。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上肢动作类:托帽式、扶胸式、夏克、绕腕、立腕横手。

2、步伐类:垫步、自由式、滑冲步。三步一抬、多郎步、跺横移,进退步、错步、打点垫步。

(二)脚形、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自然绷脚。

2、手形:

(1)男性自然掌形;

(2)女性花形(立腕手指自然弯曲)。

3、脚位

(1)前点位(右脚在丁字步基础上向前半步); (2)旁点步(右脚向旁一脚距离,重心在左);

(3)后点步(右脚在丁字步基础上向后一步,重心在前);

4、手位: (1)双叉腰; (2)脱帽式; (3)提裙式; (4)立腕横手; (5)扶胸式;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在维吾尔族中,“摊”“绕”“捧”是最为常见,最普遍,也是最具特色的典型动作。舞蹈中的起与止以及动作与动作间的连接都是用“摊”“绕”“捧”完成的。这三者既可独立存在,又常常是合为一体运用。

摊:双手起于胸前,手心朝前,向外打开为摊。

绕:手腕主动,小臂附随,向里、向外转动一周为绕(女性的绕是手指与腕同时绕动;男性不强调手指)。绕腕可用柔劲和脆劲两种。

捧:手心朝上,臂向上或向里的运行为捧。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1、托帽式——配以垫步、滑冲步、进退步、三步一抬。

2、提裙式——配以垫步、进退步、自由步、跺移步。

3、立腕横手——配以垫步、自由步。

4、扶胸式——配以进退步、三步一抬。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类 (1)托帽式:立腰挺胸,双手于胸前摊手,身体斜前上“捧”,绕腕固定舞姿。 (2)扶胸式:右手或左手扶于胸位。

(3)夏克:挺胸立腰右拧身下腰胸,右手托帽位,左手于胸前立腕。 (4)绕腕:见

(三)的绕腕

(5)立腕横手:双手于胸前拍一下,摊手的同时绕腕立掌,固定舞姿。

1、步伐类:

(1)垫步,赛乃姆节奏,中速,两拍完成。 (2)自由步,赛乃姆节奏,中速、四拍完成。 (3)滑冲步,赛乃姆节奏,中速、四拍完成。 (4)三步一抬,赛乃姆节奏,中速、四拍完成。 (5)多郎步,奇克提麦节奏,中速、三拍完成。 (6)跺横移,赛乃姆节奏,中速、四拍完成。 (7)进退步,赛乃姆节奏,小快板、四拍完成。 (8)错步,赛乃姆节奏,中速、四拍完成。 (9)打点垫步

第四章 朝鲜族舞蹈

第一节 朝鲜族舞蹈简介

朝鲜族舞蹈是东方民族舞蹈的典型舞种之一。

(一) 宫廷舞蹈

历史上宫廷用以娱乐的歌舞形式。历史上记载的有“抛球舞”“献仙桃”“保太平”“发舞”“冬冬鼓舞”等。

(二) 宗教性质的舞蹈

“僧舞”“作法舞”“法鼓舞”“刀舞”“扇子舞”“铃铛舞”。

(三) 民俗舞蹈

“农乐舞”,我国古称为“东夷乐”。

1、农乐舞:是朝鲜族的典型民间舞蹈。它最能反映朝鲜族人民的性格和情趣——乐观、谦和。农乐舞的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长鼓、圆鼓、手铃鼓、大锣、唢呐、螺角、萧等。其中乐手亦是舞者。头戴象帽者和高高飘扬的“农者为天下之大本”的大旗为其农乐舞的主要标志。 农乐舞在民间有以演奏为主和以舞蹈为主之分。一般领头者是铜锣,他是统帅整个表演队伍的。长鼓手占有特殊地位。农乐舞情绪热烈欢快,变化多样,具有即兴发挥的特点。

2、假面舞:是一种在群众中极受欢迎的样式,它诙谐、幽默。据说在古时候、百姓常头戴面具,用这种样式讽刺统治者。

3、杂舞:即兴发挥的舞蹈,随兴而起,没有程序。

朝鲜族喜欢白色,服饰多为白色和浅色。白鹤是吉祥纯洁的象征。在其舞蹈中追求“鹤步柳手”。动静之间气韵贯通,天人合一,颇具魅力。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 基本动作名称

1、上肢动作类:扛横手、扛顶手、扛开手、扛围手、扛背手、扔手、拍手、胸围手、腰围手。

2、步伐类:平步、垫步、鹤步、之字步、丁字推步。

(二) 脚步、手形、脚位、手位

1、脚形:绷脚背,勾脚指,微勾脚。

2、手形:五指自然伸直,无名指、小指自然弯曲。大拇指靠中指(女性);大拇指与中指相靠,指头均自然伸直(男性)。

3、脚位: (1) 小八字位; (2) 大八字位; (3) 丁字位;

4、手位:

(1) 腰围手(一手腹前,一手背后,手心朝上,两臂流畅弯曲); (2) 斜下手(腰围手两旁展开45°,手指下垂,肘微曲; (3) 横手(斜下手上至90°,指尖、手腕下垂); (4) 斜手(横手至斜上45°,垂腕);

(5) 顶手(斜上手两腕带动手臂向内曲45°,高于头,立腕、手心朝上); (6) 扛手(顶手落至头两旁,齐耳平,手心朝上); (7) 提裙手(食指与拇指提裙于腰前); (8) 背手(双手于臂后处,一手握住另一手); (9) 胸围手(立掌于胸前、双手交叉);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朝鲜族舞蹈既含蓄优雅又活泼诙谐,动作讲究内在的柔韧性和连贯性。手与臂的动作离不开抽、扔、弹、推、拍等动作,这些动作是构成朝鲜族舞蹈风格特点的主要因素。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扛横手——配以平步,垫步,鹤步。

腰围手——配以平步,垫步,之字步,鹤步。 扛围手,扛背手——配以垫步、滑步。 扛开手——配以垫步、滑步。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朝鲜族舞蹈的体态要求松弛、含胸、垂肩、吸腹、收臀、气息下沉。舞蹈时气息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由上至下,有里至外,动作连贯,与上下肢的配合要协调流畅。膝部的曲伸、手的流动都与腹部的呼吸息息相关。

1、上肢类

(1)扛横手:横手位准备,右手至斜上手,曲小臂手心朝上,与耳齐。 (2)扛顶手:横手位准备,右手至斜上手,微曲小臂,手心朝上,高于头。 (3)扛开手:横手位准备,双手至斜上手(垂手腕),转手腕手心顺耳朵而下至肩,转手腕手心朝前,双手交叉向前推,垂腕向旁打开。

(4)扛围手:腰围手准备,抽至横手位,右手经斜上手下至扛手(手心朝耳朵),左手曲小臂立腕。

(5)扛背手:腰围手准备,抽至横手位,右手经斜上方至扛手,左手下至身后手心朝上。

(6)拍手:可在空间各位置上双手相拍,亦可拍腿、腰等部位。

(7)腰围手:以肘带动,双臂向旁慢出,至斜下45°,然后仍以肘带动回收至原位。

2、步伐类

(1)平步、古格里12/8(中速) (2)垫步,古格里12/8(中速) (3)鹤步,古格里12/8(中速) (4)之字步,古格里12/8(中速) (5)丁字推步,安旦4/4(中速)

第五章 东北秧歌

第一节 东北秧歌简介

东北秧歌是东北三省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它热烈、火爆、逗趣、诙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是东北秧歌大显身手之时,各路秧歌队伍走乡串户,拜年贺喜。

目前我们所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东北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三个部分。早起的秧歌是不踩跷的,为了让更多的观者看到表演,逐渐采用了跷的形式。东北秧歌中的男舞者为下装,女舞者为上装。解放前,上装均由男性扮演,至今由男性版样的情况亦屡见不鲜。表演时,舞者均持道具。上装常用手帕,彩扇,夏装用袖头,头跷持鞭。

东北秧歌讲究“稳中浪”、“浪中俏”、“俏中艮”。整个舞蹈通过走相、稳相、鼓相以及道具的使用呈现出艺术特色。

东北秧歌的伴奏有唢呐、小、大鼓、大等,其演奏很有特色。

第三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 基本动作介绍

1、上肢动作类:绕花、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蝴蝶花、蚌壳花、双花、五点花、上捅花、下捅花、缠花、里片花、外片花、上下片花。

2、步伐类:前踢步、后踢步、旁踢步、跳踢步、走场步、跑场步、锒铛步、高跷步、双颤步、顿步。

3、鼓相类:一鼓、二鼓、三鼓、五鼓、十二鼓。

(二)脚位,手形,手位

1、脚位:正步位、八字位、踢步位。

2、手形:双手持巾。

3、手位:单臂花、双臂花、交替花、蝴蝶花、蚌壳花、上捅花。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绕巾是东北秧歌最典型的动作,也是最基础的动作。秧歌中的各种手巾花都是由绕巾而变化的。可以说东北秧歌的扭离不开手上的绕。而且各种手巾花多呈弧线运动。男性在绕巾中更强调臂和腕的抖动与捅、撩、甩、点。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1、交替花——配以走场步、前踢步、跳踢步、高跷步。

2、双臂花——配以前、后踢步、双颤步、跳踢步。

3、蝴蝶花——配以前、后步、跳踢步。

4、蚌壳花——同上。

5、上捅花——配以前踢步、高跷步、顿步。

6、里片花——配以前踢步、顿步。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类

(1)绕花:双手持巾,前半拍手指带动手腕,由外向里转腕一圈成手心向下,提腕形成手绢花;后半拍手腕向下压。绕花时速度要快,压腕是速度要慢,手指不要上翘,不能架肘,动作要连贯,使手巾转成立形。

(2)单臂花:左手叉腰,右手于胸前一个花,1拍,经下弧线至身体旁90°一个花,1拍。

(3)双臂花:一手于胸前,一手于身体左旁90°一个花,1拍,双手经下弧线至右旁90°一个花,1拍。

(4)交替花:左右手交替在胸前绕花,1拍,左右臂皆在身体前走圆圈路线,形成∞形状。

(5)蝴蝶花:双手交叉,身体左拧对8点方向,1拍,双手经下弧线至身体旁45°,身体右拧对2点方向,1拍。

(6)蚌壳花:双臂从身体旁至斜上方,绕花下至胸前,1拍,翻手变手心朝上回至斜上方,1拍。

(7)双花:在双臂花位置上,1拍绕2个花。第一个花轮绕,强调第二个花的压腕。

(8)五点花:右手绕花至左肩前,1拍,立腕横推至右旁90°,1拍,经下弧线从胸前向外甩巾(手心朝上),1拍,右手再绕花至左肩前,Da拍,立腕横推至右旁前90°,1拍。

(9)上捅花:手巾从中心提起,尾部朝下,手握尾部。

2、步伐类

(1)前踢步,2/4(中速)两拍完成。 (2)后踢步,2/4(中速)两拍完成。 (3)跳踢步,2/4(稍快)两拍完成。 (4)走长步,2/4(稍快)两拍完成。 (5)跑场步,2/4(小快板)两拍完成。 (6)锒铛步,2/4(中速)两拍完成。 (7)高跷步,2/4(小快板)两拍完成。

第六章 胶州秧歌

第一节

胶州秧歌简介

胶州秧歌是流传在鲁南县一带的民间广场歌舞,当地人称为“跑秧歌”。山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大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洋秧歌)之一。胶州秧歌分两部分组成,“跑场”和“小戏”。在解放前就形成的传授的方式——安锅。

胶州秧歌所需表演者10人。是五对不同的角色。即:鼓子、翠花(老年形象)、捧捶、扇女(青年形象)、小嫚(小女孩形象)。

舞蹈中女性的动作最有特色,既有山东女性大气爽朗的气质,又热情泼辣而不失北方妇女的妩媚。道具一扇子手绢为主。注重碾、拧、抻、韧、扭。动作个性强,讲究“快发力,慢延伸”,形态上追求胶州秧歌的“三道弯”。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上肢类动作:推扇、身旁平绕扇、合扇横划8字、大撇扇胸前抱扇、拨扇。

2、步伐类:碾步、拧步、丁字三步、倒丁字步、提宁步、走场步。

(二)脚位、手形、手位

1、脚位:正步位,倒丁字步位。

2、手形:右手握扇,左手持巾,大拇指立起。

3、手位:左手片巾右手转扇,上推扇,横推扇,斜上推扇,斜下推扇,胸前收扇,拨扇,横划8字两手交替划8字线形(一手上划,一手下划)。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胶州秧歌手与臂的动作中,有规律的动作一般分为推、绕、划、撇等四种。

推:属直线运动。握扇手从曲肘至直肘的过程为推,形成向上、向横、斜上、斜下的动作。推肘臂微收紧,慢慢推出,有种内在的抻劲。

绕:右手外拧,手心向上,于腰旁慢慢平绕。它常与推扇相接。

划:属8字形的运动。双手在身旁横划8字(面朝上),在头上划8字。(面朝上)。

撇:指在弧线上的翻扇,用扇尖带动,向上、向外划出。此动作最能体现胶州秧歌流动中的“三道弯”和静止“三道弯”体态。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1、推扇——配以拧步、弓步、大掖步。

2、划8字步——配以丁字三步、走场步。

3、撇扇——配以进退碾步。

4、拨扇——配以倒丁字步、探步、提拧步。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类:

(1)推扇:推扇之前右手有一个快起的抱扇(Da拍),再推扇(重拍)、上推扇,立扇用扇尖向上直推。横推、斜上、斜下推扇是中指、无名指、小指放扇,用拇指、食指捏扇,扇面贴臂而出,左手皆横推巾。

(2)身旁平绕扇:左手加肘片巾。右手外拧,手心向上、扇面向上,于腰旁慢平绕,Da拍是快速绕扇收至胸前。

(3)合扇横划8字:双臂在体旁90°上,横面向上划出8字线形,腰发力,腰带臂,臂随腰而动。

(4)大撇扇胸前抱扇:右手于体前经弧线翻扇上划,左手横打开;右手沿原线翻扇回到左跨前立扇,左手水平线向右平拉于右肩前,架肘。形成“三道弯”体态。

(5)拨扇:用扇尖向右划上弧线,同时左拧腰,左手曲臂于右肩前,头向右倒,形成静止的“三道弯”;右手向左转腕,手背朝前,向左肩平拉扇。左手向体旁弧线打开,同时右拧腰。此动作要做得干净利索、有停顿。

2、步伐类

(1)碾步,2/4(慢板)两拍完成。 (2)拧步,2/4(慢板)四拍完成。 (3)丁字三步,2/4(快速)六拍完成。 (4)倒丁字步,2/4(稍快)两拍完成。 (5)提拧步,2/4(稍快)两拍完成。

第七章 云南花灯 第一节

云南花灯简介

云南花灯是云南省的汉族民间歌舞。它以清新、秀美、活泼、富有悠然荡漾感而独树一帜。

云南花灯除个别情况徒手外,一般都有道具,使用最多的就是扇子、手绢,这一点与其他秧歌舞蹈一样。舞蹈中的扇花、崴动更是独有其味,二者均构成云南花灯有别于其他汉族秧歌舞蹈的主要标志。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上肢动作类:正崴手、反崴手、小崴手、团扇、扣扇、别扇、放扇、飘扇、耳旁绕花、扛扇、搬扇、翻扇。

2、步伐类:小崴、走场步、小俏步、十字步、柔踩步、撩跳踮步、跟颤步、探步。

(二)脚位、手形、手位

1、脚位:正步位、小八字位、踏步位。

2、手形:左手持巾,右手持扇。

3、手位:1位,双手于身侧旁前25°,扣腕,微曲小臂;2位,左手旁45°,右手握扇腹前;3位,左手斜上,右手在左扇前;4位,左手旁90°,右手胸前。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团扇,是云南花灯最基本的动作。它以手腕运动为主,带动臂附随动作。在云南花灯丰富的扇花动作中,其基本连接规律是团扇接放扇,团扇接甩扇(称别扇)、团扇接扣扇(称飘扇)等。同时它的动作多呈下弧线运动。其扣、划、搬也具有规律性特点。

团扇:右手握扇,手腕带动手指将扇子朝里(对身体)向下向外绕1周。团扇时手腕、手指要松弛。

扣扇:将扇子立起(扇边朝上),大拇指拖住扇柄向外推,其他4指扣住扇边骨向里拉。

划:扣扇于右上方向左上方划一弧线落至左耳,再划竖8字(即耳旁绕花)。

搬:将扇子于胸前竖起来(扇边朝左),扇头向前点。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一位手——配以小崴、十字步。

二位手——配以走长步(团扇、搬扇)、十字步、小俏步。 三位手——配以十字步,柔踩步(进、退),跟颤步, 四位手——配以走场步(男)、十字步、探步(进、退)。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

1、上肢类:

(1)正崴手:在三位手上重拍向上提助,手要经下弧线做反面动作。在此位上可做团扇、扣扇。

(2)反崴手:在四位手上的Da拍,腰向身体旁探手,双手经下弧线做反面动作。在此位上可做握扇、团扇。

(3)小崴手:在一位手上重拍向外小摆手,经小的下弧线里外反复(合扇)。

(4)团扇:右手握扇,手腕带动手指将扇子朝里(对身体)向下向外绕1周。团扇是腕、指要松弛。团扇有重拍向下绕和重拍向上挑两种。

(5)扣扇:将扇子立起(扇边朝上),大拇指托住扇柄向外推其他4指扣住扇边骨向里拉。在三位手上经下弧线做反面动作,重拍向下。

(6)别扇:拇指、食指拿扇边骨,向身体旁经小的下弧线向后悠。一般与团扇组合做,即两个团扇,第3拍别扇。 (7)放扇:握扇,手心朝上,扇面向前,扇边朝左,放于右胯前。可双放扇(左手亦放于左胯前,手心朝上),重拍在右;也可单放扇(左手上甩于胸前),于团扇组合做。即两个团扇,第3拍的后半拍放扇。

(8)飘扇:扣扇,逆时针划圈。一般与团扇组合做。即两个团扇,第3拍变扣扇划圈,成飘扇。

(9)耳旁绕花:扣扇,于右上方划一弧线落至左耳再划竖8字。一般与扣扇正崴手组合做。即两个正崴手,第3拍划8字,成耳旁绕花。

(10)扛扇:握扇,将扇子扛于右肩上,提右肋,左手于右肩前。

2、步伐类

(1)小崴,2/4(快板)两拍完成。 (2)走场步,2/4(中速)两拍完成。 (3)小俏步,2/4(快板)四拍完成。 (4)柔踩步,2/4(中速),两拍完成。 (5)撩跳踮步,2/4(快板)两拍完成。 (6)跟颤步,2/4(中速)两拍完成。

第八章 安徽花鼓灯 第一节

安徽花鼓灯简介

花鼓灯是流传于安徽地区怀远、凤台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典型的民间广场艺术。它源于民众,植根于民众,于民同悲、同喜、同乐。它融歌、舞、戏一体,倍受淮河两岸人民的喜爱。至今乐舞部分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独立表演的艺术形式。花鼓灯有悠久的历史,据凤台县志记载,宋朝已有花鼓灯表演。花鼓灯在这得天独厚的文化沃土中演变成形式完整、内容丰富、活泼风趣、含蓄细腻、委婉而热情、朴实刚健而不失奔放的艺术风格。艺术感染力强,在国内外赞誉甚高,是汉族民间舞蹈的瑰宝。

花鼓灯表演男称鼓架子,女称兰花。鼓架子一般为徒手,有的拿伞和挎鼓。持伞者为“伞头”,又称“伞把子”,起组织调动作用,是花鼓灯中的佼佼者。挎鼓的右叫“丑鼓”,是一十分风趣的角色。“兰花”右手持扇,左手持巾。

花鼓灯追求流动中身体的“倾拧”。女性还特别讲究流动中的“三道弯”。步伐以“溜得起、刹得住”,身体流动中不断线为美。

第二节

基本动作介绍

(一)基本动作名称

1、上肢动作类:反叉腰、双手反叉腰、斜塔、回头望月、狮子回头、二郎扛山、猴子绕花线、扁担式、打虎式、金鸡独立、野鸡式、扛包式、拜式、顶天立地、举鼎、风摆手、双背巾、遮阳扇、凤凰穿天、二妲抱桃、腰中盘带、挽扇、合开扇、凤凰单展翅,端针扇、缠头转。

2、步伐类:风柳步、艮步、拨泥步、双拨泥步、碎步、双环步、撤步起步、错步、簸箕步、上山步、别步、赶步转身、踩萝卜、钟摆步、颤点步、浪子踢球。

3、打退类:前打退、里外拐片腿、缠丝腿、二起腿。

(二)脚位、手形、手位

1、脚位:正步位、八字位、踏步位、交叉前点位。

2、手形:(女)右手持扇、左手持巾。(男)空心拳。

3、手位:腰中盘带、扁担式、凤凰单展翅、双臂巾、双提扇或二妲抱桃、反叉腰。

(三)手、臂的动作规律

花鼓灯手、臂的动作丰富、空间运用自如。男性动作多具突如其来,即兴之感,手的运用同脚下步伐的节奏紧密相随。女性扇花丰富,手、臂的动作亦服务于扇花。男性以甩、摆、捅、掏、铲、插、抽、抹、缠为基本动作规律。女性手臂且多以划抹为主要动作规律。

(四)与上肢配合的常见步伐 野鸡式——配以赶步转身。

反叉腰——配以赶步、双环步、簸箕步、上山不。 打虎式——配以踢球、双拨泥步。 扁担式——配以簸箕步。 甩摆手——配以踢球。

风摆手——配以拨泥步、艮步、风柳步、十字步。 双臂巾、单臂巾——配以风柳步、双环步。 端针扇——配以风柳步、上山步、傲子步、别步。 挽扇——配以碎步退。

(五)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上肢类

(1)反叉腰:双手叉于腰间,虎口张开,大拇指朝前,四指朝后。 (2)双分手反叉腰、中速、两拍完成。 (3)狮子回头,中速,四拍完成。 (4)二郎扛山,中速,三拍完成。 (5)打虎式,中速,三拍完成。 (6)风摆手,中速、两拍完成。

(7)双背巾:右手虎口拿扇于头成水平线,左手同右手。

(8)遮阳扇:拇指、小指夹扇,手心朝下,3指放于扇面上,扇平放于头前。 (9)凤凰穿天:中速、两拍完成。 (10)凤凰单展翅,中速,四拍完成。

(11)端针扇:右手握扇,手心朝下,手腕内旋,小臂贴扇面,小臂弯回右腰旁,扇口搁右腰上,左手搭右手上。 (12)缠头转:中速、四拍完成。

2、步伐类

(1)风柳步,中速,两拍完成。 (2)拨泥步,中速,两拍完成。 (3)双拨泥步,稍快,两拍完成。 (4)碎步,快速,两拍完成。 (5)双环步,中速,两拍完成。 (6)撤步起步,中速、两拍完成。 (7)簸箕步,中速,八拍完成, (8)上山步,中速,两拍完成。 (9)别步,稍快,两拍完成。 (10)赶步转身,稍快,六拍完成。 (11)踩萝卜,中速,两拍完成。 (12)钟摆步,中速,两拍完成。 (13)颤点步,中速,四拍完成。

第20篇:舞蹈心得体会

舞蹈心得体会

张晨思

中国舞蹈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了解了各种民间舞蹈的教学元素。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泛指我国56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的总称。由于各民族人群在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生产、生活、历史、习俗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必然带有自然界给予的印记,尤其民间舞蹈文化更是具有地域性,有着各民族自身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介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的生成演化,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与其相应的生存地域、民族习俗、地形气候、历史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联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整合,最终形成民间舞蹈各自稳定的结构和特点,并符合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因而,在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对舞蹈风格形成其特点的影响,让学生从感性上有基本的民族认知。

对“中华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说,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有什么要求呢?

1 、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 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对于初学者做舞蹈动作时支配身体的能力较差,他们多善于模仿。教师通过示范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来教导学生,逐渐帮助他们纠正动作的差误。教师做完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示范动作,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受舞蹈基本功同时,也相应加插一些舞蹈民族风格的组合动作。模仿是中学生阶段最擅长的能力,所以学习新舞蹈风格组合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准确无误地示范动作。示范内容包括局部动作、单一动作、动作组合等。老师边示范边讲授身体、头、手、腰、脚的要领。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具体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够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深层次文化内涵、具体风格特点的讲解、示范与指导。

在教学中,我看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单纯性教学,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传承,表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再现民族文化的认同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汉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

这个环节的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与引导,再次回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历史环境以民俗风情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与讲解(可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从这种“软”的精神意识上对各民族再认知。这个阶段较之前面所提到的初次认知,有着“感性———理性———感性”的飞越性认识,能将民族的东西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通过学生艺术化的肢体使“民俗”文化向“高雅”的舞台演化,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从心理上对各民族具有真正的自身的认同感。

舞蹈教学法课程心得体会
《舞蹈教学法课程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