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自然体验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0 07:50:19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体验自然”活动设计

问题二走马观花还是融入自然?——“体验自然”活动设计案例

一天放学后,张老师把学生送出校门后回教室时,只听几个在教室做值日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着。小江说:“明天郊游我带面包。你呢?”“我带火腿肠、苹果。”小辰得意地说,“我带牛奶,你们要吃什么味的?”小明大声说着„„他们正起劲地说着,见张老师走进教室,讨论戛然而止。张老师笑着问:“你们在说什么呀?能说给我听听吗?”学生们面面相觑。这时,爱玩不爱学习的昊昊怯怯地问:“张老师,明天郊游后写作文吗?”其他学生听了也附和着:“张老师,写作文吗?叫我们写什么呀,这里又没什么好看,就让我们玩玩好了。”学生们见张老师一声不吭,也就乖乖地回家了。学生们走了,张老师独自一人留在教室里沉思着。郊游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悟自然的活力,感受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种种妙处。但是现在的学生感受力普遍下降,很多学生感受不到自然的美,对事物缺乏好奇心和探究欲,把郊游当成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把吃、玩当成是郊游的目的。

对于学生对郊游认识上的偏差,张老师急在心里。他认为,小学阶段改善学生在观念和行为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基础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心去领会自然,拥有自然意识,是当今教育的又一主题。诊断

把郊游当成是一种“走马观花”的形式,而把吃、玩当成郊游的目的,这不只是少数学生中的现象,几乎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种。

一、学校教育对学生自然意识的培养不够

“自然意识”指的是对所有自然生灵的尊重、同情与关爱,里面充满了道德与情感。它的重要性源于当前自然意识教育的狭隘与悬空。小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然而传统的文明囿于“人一人”关系为主题的道 德观,却忽视了自然界其他生灵的存在。而今天,“人一人”关系早已延伸到整个自然界,甚至包括未发现的宇宙空间。人只是宇宙渺小的一分子,并不能主宰一切。视界的狭隘,进而便是目标与行为的悬空。自然教育学校并不缺少,然而多停留于知识教育的体系,缺少情感与道德的丰盈。学生从其中能学到知识,却疏远了对自然生灵平等的同情与关爱。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虽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去郊游,但没有具体的计划、明确的要求,学生盲目地跟着老师在公园里走一趟或田野里看一看。回校后,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在这样的教育状态下,学校开展的众多活动,总难以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学生淡漠依旧、浪费依旧、“走马观花”依旧。

二、家长对孩子缺乏感受大自然魅力的教育和引导

每逢节假日,好多家长带着孩子外出郊游,想让孩子开阔眼界,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这是一件很值得提倡的事。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郊游回来后,家长让孩子把看到的景物说一说或写一写,孩子无话可说,家长也一筹莫展。这是因为家长在带孩子郊游前,没有考虑好这次郊游的目的,所以在郊游时,大家只是看看、吃吃、玩玩,回来后一无所获。那么怎样做才能让孩子融人自然,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呢?明确的目标和充分的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暑假里家长要带孩子去泰山旅游。在旅游前,家长要带着孩子通过各种渠道,查一查泰山的概况、泰山上的景点介绍及景点的传说。到了泰山脚下,要让孩子亲自去登一登泰山,亲眼看一看山上的景点,听一听导游的介绍。在途中,一定要鼓励孩子排除万难爬到山顶;到了山顶后,让孩子领略一下“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美景。这样的旅游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魅力。可是,有些家长怕孩子爬山太累,自己又不愿陪同孩子一起爬,就让孩子坐缆车上山、下山,孩子虽然游览了泰山,但失去了旅游的意义,留在孩子心中的只有好玩、好看,感受并不深切。

三、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学生难以感受自然的美

随着污染的加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多原来很美的自然景观都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有时,班主任虽有心让学生体验自然之美,但是,真正到了自然中去,学生看见的往往是一条条变味变色的河流、死去的鱼虾、被践踏的草坪、到处飘飞的白色垃圾„„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伤害,有许多损失是无法挽回的。自然环境的恶化使学生感悟不到大自然的美。

方略

关爱自然、融入自然是教育的应有主题。如何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凝聚起对自然生灵的爱与同情呢?唯一的途径是带他们回到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融人大自然。在自然中嬉戏,去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本身应有的和谐与共生。只有当他们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的生命休戚相关时,才会自然而然地与之和谐相处,关心他们的需要和福祉。开展“体验自然”的活动,正是想借助学生对大自然种种体验的强化,提高他们的自然认识和关注能力,从而萌生对生命的敏感与同情。

一、游戏是帮助学生开启心扉、融入自然的良好途径

小学生的天性是爱动、爱嬉戏,而感受自然的灵性正是在野外恣意玩耍、在自然中充分沐浴获得的。游戏是帮助自由的孩子开启心扉、融人自然的良好途径。借助游戏的形式,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某种性情,让学生们学会保持身心与环境的和谐;可以教给学生某些特定的概念,帮助他们学会深入地透视自然;或者纯粹为了好玩,在树林、草地、夏日繁星闪烁的夜空下,激发他们的童心与热情,珍藏起美妙的感受。亲近自然的游戏很多,下面介绍几

个。

游戏一:

蒙上学生的眼,让同学或老师带着走一段有意思的路,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在公园玩“盲径”的游戏:寻找一段有价值的路,然后蒙上眼,用一段绳子引领学生去漫游,听奇怪的声音,闻神奇的气味,找陌生的手感。要求学生们调动全部感官去摸、听、闻。这一游戏,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可以消除以往心中的偏见,强化学生对于自然的感受。树是自然中最常见的生命体。蒙上学生的眼睛,领他们去探索属于他的树,也是非常有趣的。探索时,给他们一些明确的指导,比如“用脸颊轻轻蹭蹭树皮”,“抱拢它”,“猜猜树的年龄比你大吗”,“闻闻叶子”„„完成探索后,把他迂回带到起点(假想穿过小树,跨过地上的木头),然后让他去寻找刚刚亲近过的树。当学生“找到他的树”时,这棵树也许刹那间变成一个难忘的、充满个性、与众不同的生命。

游戏二:

在草坪或是田野的某一地方,选出一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然后假装自己就是它,让想象力支配自己去体验万物的存在、活动或感受。可以做一朵蒲公英,自由自在地四处飘荡;也可以做高高树上的嫩叶,在风中摇曳;还可以变成可爱的松鼠蹦蹦跳跳,或者就是一只藏在树洞里冬眠的熊„„“角色扮演”让学生融人自然,体会着各种生命体的喜怒哀乐。当他们全心全意去想象、体会时,就会感悟到,任何一种生命都有令人激赏的特质和禀赋。

二、活动是拨动学生敏锐心弦,体验自然的神奇方式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犹如一只奇妙的万花筒,它可以转出缤纷的色彩和无穷的欢乐。通过与自然的亲近,迷人的世界将呈现在学生们面前,令人目眩。然而,活动的组织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需要巧妙的策划。只有设计精当的活动才可以拨动学生们敏锐的心弦,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有效的课堂教学,一般都符合心理学、教育学的认知规律,从而呈现出一定的流程。同课堂教学一样,体验自然的活动也需一个流水般自然、流畅、循序渐进的进程。所以,我们力求在活动中自然地认识自然。

良好的开端至关重要,趣味盎然的游戏就是最好的开场白。学生们认为新的活动“很有意思”,第一阶段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教师可带领学生们围成圈玩“蝙蝠和蛾”的游戏。指定5名学生扮演“蛾”,老师或一名学生扮演“蝙蝠”。“蝙蝠”蒙住眼在圈内飞翔,靠“声呐”辨别“蛾”的位 置。每次“蝙蝠”高喊“蝙蝠”,“蛾”们就必须回答“蛾”,“蝙蝠”再寻声去抓他们。这个游戏只需进行几分钟,学生们就能玩得非常开心。注意力被吸引后,再进行比较温和、需细细体会的较高层次的游戏,学生们就会表现得迫不及待了。

第一阶段后,学生们获得了乐趣,兴致盎然。这时,必须借助一些使人心平气和的活动,使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才能更深层地体味自然界的精妙之处。这一阶段的作用类似桥梁,将有趣的游戏与专注安静的体验联系起来。游戏方法简单而有效,就是设法让学生们将五官的感知分离,专心使用其中一种感觉。比如运用视觉的“寻宝”游戏,在路旁藏一些物品,看

参与者能找出多少;运用听觉的“声音”游戏,大家选一地方坐下,闭眼握拳,每听到一种声音,就伸出一根手指,聆听两分钟后,轮流描述听到的声音,等等。

“世界上没有一种化学物质,它的敏感能够比得上人的心灵。”真实而深刻的体验是环境与心灵的完美结合,是与自然交流的神奇方式。这一阶段 活动与第.:二阶段相似,但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这里提供了直接、直觉的认知氛围,因而更具震撼力。

树是自然界一种伟大的代言物,它为许多动植物(包括人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营造了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游戏“化身为树”中,教师用精心设计的语言带领学生们去经历树木生长的四季历程。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体会如何长新叶,孕育生机;体会树根如何扎入泥土,树枝如何从树干长出,伸向天空;体会树如何与森林群落——鸟、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依存。通过体验树的生活,学生们会感到超越了自我的狭小空间,可以敞开心胸去接纳、认同其他形式的生命。经历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大自然的所知、所感不会再限于表面,他们认知的触角会扩展到敏感的心灵,形成发自内心的感动,从而与周围世界息息相通。

三、快乐是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感悟自然魅力的源泉

快乐是生命的张力,追求快乐更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无论是欢呼雀跃的游戏,还是感同身受的体验,快乐都不可缺少。唤起学生的热情后,教师还须善于接纳,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惊叹都尽量做出回应,顺着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再者,教师还应敏于感受,如果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的变化,帮学生找到乐趣,也能让体验成为无时不能拥有的享受。春天,教师带着学生满怀欣喜地走进大自然,满眼尽是绿。远处的树木枝叶叠加,显出浓绿的颜色,像是画家饱蘸了颜料涂抹的一般。近处一棵棵柔嫩的柳树伸展着刚长出鹅黄色叶子的枝条,那么让人怜爱。这一切笼罩在雨雾中,显得苍翠欲滴。地面上铺着一层绿茸茸的小草,像一块绿色的大毡毯似的。夏天,在贝壳满地的海滩上,学生们赤着双脚在奔跑,在欢笑,在歌唱,迎着凉爽的海风听着阵阵涛声,望着蔚蓝的大海,让学生想象海底的景色。这时学生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想出很多有趣的情景。

链接

春天的原野是美丽的,美丽的原野是育人的大课堂。

四月初,作为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和同学们商量,按惯例该到郊外去踏青了。“噢——”孩子们心花怒放,欢呼雀跃。

到了踏青目的地,山坡下、田埂边、山冈上都是学生活泼跃动的身影。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追蝴蝶,有的在挖野菜,有的在辨认野花,有的在采集标本,有的在用荆条编草帽,有的在用紫藤织小篮,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揉搓新鲜的泥巴„„亲近阳光、亲近春天、亲近自然,原本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坐在弥漫青草和花香的山坡上,瞅着这亲切生动的一幕,体味着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两个女同

学抑扬顿挫的吟诗声,那么清脆,那么婉转,激发起了我创作”的灵感。

“同学们!”大伙儿围了过来,“现在,我提一个建议,在这绿色的原野,我们来一场小小的竞赛好不好?”“好!”同学们跃跃欲试。“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支歌。历史上,诗人们咏春、赞春、绘春的诗句举不胜举。下面我们按小组分四队,进行吟春诗句对抗赛。要求一个队一次背上下两句,其中一句必含一个‘春’字,不许重复。一分钟准备。”同学们眉飞色舞,各就各位。

“开始!”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大家你两句,我一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不到一下子背了二十多组。我第一次为我的学生们惊叹,也第一次为我的学生们骄傲!写日记、做摘抄、办小报、开朗诵会、踏青郊游,这些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增长了知识,丰富了生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为学生们鼓掌,也为他们喝彩。

——罗光斌.难忘,那次踏青郊游[J).人民教育,1999,(12).

推荐第2篇:自然体验教育准备材料

自然教育:环境伦理,趣味游戏,学习LNT准则无痕山林。 自然观察:观鸟,观植物,植物认知。

自然艺术:自然手工,植物贴花,叶拓,自然摄影,笔记大自然。

LNT,即Leave No Trace的简称,直译意为“不留痕迹”,环境最小冲击法则,但称为“户外环保”更易于理解。

LNT组织是一个专注于户外道德规范的、具有教育性和非盈利性的国际组织,它致力于引导全球范围的人们在户外活动中共同承担责任。

法则要点摘录:

食物:残渣要带走

尽量减少包装,不要带易碎的容器

尽可能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用具

计划合适的量,避免浪费

清洁品尽量少用

勿在水源直接清洗物品

污水最好倒在离营地和水源合适距离(50~70米外)的、深25~30cm的土坑中

排泄物:掩盖

建临时厕所,挖坑掩盖

厕所应在离水源和营地60~70米外的地方

使用的卫生纸应掩埋、包装起来或焚烧掉

第二天一早要拆除临时厕所,并将石块等归回原位

个人卫生:少使用肥皂

除了洗手之外,其他的盥洗行为在野外都不是必要的

尽量少使用肥皂,可使用挥发性、可降解的清洁剂

勿直接在水源中洗脸、刷牙、清洗衣物(30米外)

使用过的物品包装带走

用盐替换牙膏,可以降低刷牙对环境的影响

营地:最好只停留一晚

营地最好能耐受人类的踩踏,例如岩石、砾石地、沙地、干草地

帐篷搭在同一地点不能超过2~3天

至少离水源、植被、村落60米以外

帐篷周围勿挖排水沟,地区如过度潮湿请另寻地点

避免用石块压外帐、地席等,以免破坏小环境

撤营时清扫营地,并确认无垃圾

不要制造噪音,影响第三人

行军:勿伐树开路

有小路时走小路,勿抄捷径

勿砍伐树木来开路

若无小路,可选择对植被破坏力最小的路线

用火:只用炉具、不点篝火

火对土壤造成的永久伤害可以深达10公分

干燥季节、气候谨慎用火

不要在帐篷内用火(吸烟、做饭)

只用炉具、不点篝火

不要砍活树,用死树做引火物(哪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 动植物:避免干扰野生动物 绝不喂食野生动物

物品不要悬挂在鸟巢附近不要采摘、拔毁任何植物

尽量不要带宠物到野外,它们的排泄物一样要挖坑掩盖

笔记大自然

这是一本指导如何给大自然书写日记的入门书。同时也是很美丽的一本小书。

克莱尔和查尔斯是美国著名的自然观察家、艺术家、教育家。他们用两种指尖艺术——书写与绘画,来传递大自然的色彩与神奇。

记住你不是艺术家,在绘制自然日记时你只是个记录家,写下主题时间地点天气风向云相云量,随心所欲地写诗画画,反映你对于周围自然界的思考和感受,是为了让别人阅读和赏析的。写自然日记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创造力,锻炼运用词句的能力,更能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洞察力和兴趣。为了避免观察中一味注意几种事物,我们不能忘记观察大环境。绘画为日记增添了一些鲜活的因素,经过不懈的练习,你也可以有飞快的进步。

你可以买一个硬皮素描本,初学者也可以画在不用的打印纸上固定在硬纸板上,之后要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好。铅笔圆珠笔中性笔都是不错的绘画工具,想上色的还可以买一套彩色铅笔。

这是次自然体验活动。参加者是地点是。通过登山体验、森林徒步旅行体验、26小时的自由活动野营体验等活动加深学生与自然的接触以及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活动日程:

第一天:中午抵达驻地、搭帐篷,下午驻地周围进行团队户外活动(盲行等)、晚上观测夜空;;

第二天:登山,林间徒步行,植物认知,观鸟

第三天:上午自由野营活动、下午自然创作、自然笔记、晚上野营晚会;

第四天:返回学校。

活动内容的说明:

①驻地周围活动:了解设施周围地理状况;

②观赏星空:观赏大都市里看不到的满天繁星,实际观测课堂上所学的夏季大三角、银河等天文知识;

③小组活动:分组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然体验活动,包括登山、森林冒险徒步行、山中游玩等;

④自由时间:晚上自由活动,给学生充分的相互交流的时间;

⑤手工体验:在大自然里找出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各种手工制品,体验创造;

⑥野餐:在26小时自由野营活动之前,让学生进行砍柴烧火的训练,大家相互协助做野餐;野营晚会:和生活辅导员一起,分组表演节目,加深组员之间、生活辅导员和组员之间的友情。

活动中的相关事项安排:

①作为活动领队,校长、班主任、校医(两名)、护士(1名)。生活辅导员(8名)与学生同行;

②区教育委员会负担设施租赁费、部分交通费、生活辅导员的劳务费和实地考察费;

③作为生活辅导或活动的辅助,每个班配备两名生活辅导员 (多为大学生);

④第一天在驻地周围活动时,教员要站在主要岔路口,防止学生迷路。

事前相关指导:

①培养学生订计划,并按计划行动的能力。

班级集会一开展野外活动的目的、小组活动的说明、项目负责人会议。

小组活动一小组活动讨论、点火和自炊练习、野营晚会的准备。

②提高耐力的训练。

体育课上,进行耐力训练。

③学习野外活动的技术和知识。

家庭课上练习做饭、班会上学习如何看地图、在家里学做饭。

④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方法。

利用班级活动时间,进行健康管理和健康卡填写法的说明。

日本人非常热爱自然和环境,这和他们从小所受的接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教育息息相关。当然,日本自然体验教育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可以说,在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上,它的效果比坐在教室里听干瘪的所谓“知识”要好得多。自然体验活动本身就丰富多彩,再加上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制度保证,孩子们不仅乐在其中,还在体验中安全轻松快乐地成长。

“蒙眼毛毛虫”“盲行”活动。作为‘盲人’,蒙上眼罩,把你的手交给同伴(助盲者),让他带你从起点走到终点,期间‘盲人’能说话,‘助盲者’不能说话。看似很简单的活动,其中却需要二者很好的配合,‘盲人’要信任‘助盲者’,放心的随着他,而‘助盲者’也要很负责的做好向导,以舒服的方式拉着他,同时给以对方能理解的肢体方式,这样双方才能很好的合作。

大家一起来做酵素吧。我们只是小小的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就能改善环境。透过简单的办法来制做环保酵素,我们就可以为环境提供臭氧O3:分解所得的臭氧(O3)有杀菌的功能,而且能帮助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就减少了空气中的废气和毒气。所以,请加入做酵素的队伍吧。一起来让我们保护好大气层。

酵素是目前很流行的健康食品,它不仅仅可以帮助排除身体内的毒素,还可以帮助身体加快新陈代谢,改善便秘,消除多余的脂肪,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它是从食物里提取出来的,几乎对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很多MM每天坚持喝酵素,会不知不觉瘦下来,所以,它也成了现在很多人的健康瘦身食品。 制作酵素的方法也有很多,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在日本比较流行的纯白糖制作方法---即除了白砂糖与各种水果或者蔬菜以外不添加任何东西,成功率比较高,不容易长霉菌,当然做出来的酵素糖度非常高,饮用的时候加水或者碳酸水以酵素1水5的比例稀释。自己在家里做酵素,放心又经济,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今天做的是橙子酵素,当然也可以用其他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者蔬菜。只要记住几点要领: 1 就如同我们做酒酿一样,所使用的容易一定要热水消毒,否则容易生霉菌。用手搅拌时,手也一定要用香皂洗干净,擦去水分后再搅拌。 2 水果或者蔬菜的分量与砂糖的比例是1:1.1,即如果使用1KG的水果,就要放1.1KG的砂糖。 3 制作酵素的容器最好是有盖子的玻璃容器,一来可以随时观察发酵的情况,二来盖子可以阻挡住外部灰尘等脏物进去。 4 发酵过程会产生很多气体,因此盖子不要拧太紧,适当要放一放气体

推荐第3篇:自然体验课课程计划

自然体验课课程计划

首先,谈谈什么是自然体验课。顾名思义,自然体验课就是以自然界为载体,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体验而获得知识和感悟的一门体验性,探究性课。教材应该是大自然,包括当地的一些气候环境,生物动物,山山水水,花草树木,还有人文古迹等。形式应该是以体验为主,学生不必像在课堂那样规规矩矩,可以完全放松身心,用快乐,悠闲的心情去体验自然,观察自然,感悟自然。

一、自然体验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意义

自然体验课的教学目的在于: 首先,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适当的放松,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激发求知兴趣,做到劳逸结合。

其次,让学生以自然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为教材,结合自己的课本,及所见所闻对自然界进行观察,归纳,思考,从而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习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 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学习素材。

最后,自然体验以团队形式进行,目的在于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和老师近距离交流,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意义主要在于在于:第一,让学生真正走进了大自然,重新以上课形式去了解本村子的自然风光,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第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促进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望。第三,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探索求知的意识,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友谊,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往相处能力,并从大自然的课本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二、具体的教学设想和教学计划

根据具体的课时安排,每次出发前应该做到充分的准备。比如,第一,确立参与课程的年级,人数,具体负责的教师。第二,确立要去的地点,如什么山,什么沟,什么河,让学生提前通知家长,得到学校和老师的许可,并让负责的老师及同学提前去进行考察,询问当地村民的一些基本要注意的事项。负责老师要有充分的安全意识,在出发时要做到人数的检查,准备好早餐和课程器材等,尤其是在返回的时候要保证人数的齐全,并且在体验自然地过程中老师和负责的同学要保证每一个同学的安全。第三,为激发同学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出发前要确立课程名称,团队名称,可以设计属于自己队旗,队歌和口号,并将每个同学的任务进行具体的,详尽的部署。最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很小的职位去担任,这样可以锻炼他们,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担当能力。第四,在体验和观察的时候,进行小组的记录,讨论和交流,可以以游戏,以比赛的形式进行。课程结束后要及时交流感悟,总结所学知识。

以上是课前的准备工作,课程首要目的是让同学们在自然体验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其次学到一些科学性的知识。自然体验课最重要的是做到安全工作,因为课程地点有可能会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山林,小河,同学又是低年级学生,所以安全必须放在第一。

三、课程设计

课程的设计应该根据他们所处的年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他们的接受能力来灵活安排。低年级,知识重点是认识个别自然事物的显著特征。要认识个别事物的显著特征,就需要具有一定的观察(实验)、比较能力,所以在低年级段便把观察、比较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重点。通过认识多种自然事物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渗透科学自然观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多样性)。这样,就可以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中年级,知识重点是认识自然界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一些科学概念。要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科学概念,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而抽象概括能力,只有在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建立科学概念中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通过这些认知活动,学生不仅认识了很多类自然事物的共同特征,锻炼了抽象概括的能力,还能体会到自然事物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从而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进来。

高年级,知识重点是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各种自然事物间的复杂的内部联系。要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复杂的内部联系,就需要具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而归纳概括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只有在探究各种事物的规律和复杂的联系时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认识了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和人们对这些规律的运用之后,他们就会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学生有了这样的观点,就会加深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从而更努力地学习自然科学知识,锻炼各种能力。 掌握了这些,老师再结合教案和课本,将同学引入大自然,在获得放松快乐的同时,学到一些最基本的,有趣的自然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四、教学设想

以下是一些设想的教学场景,仅供参考: 场景设想一:带领同学去学校附近,给树浇水,让学生树立植树造林的意识,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先通过课堂讲授让同学知道树林对环境的作用。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实践,将说教与行动有机的结合。场景设想二:老师和同学一起去田野,考察并记录田野里的白色污染。在此之前同样应该由老师讲授一些基本的关于白色污染的知识,然后分组进行考查和记录,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田野的白色垃圾进行一次清理。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田野,保护自己家乡环境的意识。场景设想二:爬山,出发前必须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同意,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立爬上的目的,爬山的路线,爬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小组比赛,但必须强调安全第一。通过爬山可以让她们的身心得到一次锻炼,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决心。场景设想三:去树林,收集当地树木,花草的种类。然后进行简单的分类,可以让他们寻找当地的一些树种,花种,并记录在当地这些花种的名称。最后后进行一次记录和总结,并和老师,当地居民进行探讨和交流。场景四:收集各种树叶,然后将其整理,拿回课堂进行一次树叶拼图课。将美术课和自然体验课有机结合,在收集树叶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奇特。在拼图的环节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获得成就感。场景设想四:去河边 ,拣石子。还是安全第一,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同学们可以拣一些形状可爱,类似动物的小石子,同学们可以将自己拣到的石子送给自己喜爱的老师。石子不需太多,主要目的是拉近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师生融洽相处。场景设想五:野炊活动,选择场地、搭灶、点柴、洗菜等 ,饭后还开展一些简单的文艺汇演活动。

总之,自然体验课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以安全为首要任务,以快乐为前提,通过一些简单的和课本知识有联系活动,在大自然中让学生放松。目标是得到快乐,获得知识,激发兴趣,增进师生友谊。

最后谈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的,一些最基本的教学要求。首先,要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次,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着兴趣去体验,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然后, 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老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最后,将安全放在第一,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推荐第4篇:日本的自然体验教育

日本的自然体验教育

与我国重视课堂教学相反,日本教育很重视社会实践,很早就开展了自然体验教育,并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日本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别活动,并在课程设置中占了很大比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仪式性活动、文化活动、促进身心健康的安全体育活动、接近自然和文化来增强公众道德的旅行活动、集体住宿活动、体会尊重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并培养具有社会奉献精神的生产劳动、义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丰富的人格,使学生适应班级和学校生活,并且加深学生作为集体或社会一员的认识、增强其责任感以及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例如,学校设有专门的生活教室,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锻炼自立、自主和责任感的机会和场所。学生可以在此练习切菜、点燃煤气灶、做饭等。远足活动也是特别活动中的一项,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每年都进行,培养孩子们长途跋涉的经验和耐力。日本中小学的校门口和教室里多摆设学生们自己种植的花草,目的是让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热爱和保护自然。

日本有一种说法:登山者中无坏人。意思是心术再不正的人一旦进到山里,就会情不自禁地敬畏自然,回到人应具有的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本性中去。因此,日本的教育特别强调自然体验学习,从小就让孩子接近自然、了解自然,在自然体验中轻松自由地快乐成长。“修学旅行”就是特别活动中非常有特色也很受学生喜爱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实施比例为高中94.1%、初中97%、小学93.6%(1998年数据),旅行天数随年级增长而增加,大致2~6天。目的是通过学生在与平时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经历中增长见闻,在接近自然和文化的同时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有感谢之心、奉献社会,形成良好的基本社会习惯、遵守社会规范、树立自主自立的精神、磨炼坚强的意志和增强实践能力等等。

日本政府对青少年的自然体验教育非常重视和支持,文部省制订了相关的措施,如在全国各地建立“儿童中心”,为父母和孩子提供各种活动的信息,利用国立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等设施进行青少年自然活动、文化活动、国际交流活动等方面的指导工作的培训。

自然体验活动大多在户外进行,政府和学校都很注意安全。为了避免事故发生,政府和团体平时就会对危险地带进行定时调查修补,开展安全训练和宣传活动;活动之前,学校会提前进行实地考察,事前进行救助训练;活动中有人随时监视并给予及时指导,还会带上医务人员同行。

一旦发生事故,学校是不用负责赔偿的。日本专门有一个“自治体赔偿保险”,加入该保险的是全国各地的自治体,各自治体通过议会决定本地区的公立学校是否投保,议会通过表决同意投保,则由自治体做出预算,统一支付自治体内所有公立学校的保险金,自治体的费用则来自居民的税金。

(周奎)

【编辑:陈彤】

推荐第5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验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加强教学灵活性,让学生产生好学之乐,通过动手或组织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在体验中思考、创造,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合作交流

联系生活

自主探究

实践操作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我上了一个多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下面就谈谈我对数学知识体验的几点看法:

(一)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二)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

3、279+9

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四)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总而言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2011年4月11日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马湾小学———赵玉梅

经过这几年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 “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

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

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推荐第7篇: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我颇有感触。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训练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随着新课标带来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索------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的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使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是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地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吧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第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构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推荐第8篇:走进自然,体验收获的快乐

走进自然,体验收获的快乐

青岛新世纪市北学校

周小傥

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也在改造着自然。每一次走进自然,我都有不同的感受与收获。

记得那天是一个星期四,虽已进入了秋天,但仍风和日丽,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城阳果蔬基地”,体验蔬菜种植的辛苦。早晨同学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学校,乘上前往“城阳果蔬基地”的大巴车。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着,同学们欢声笑语。车窗外的绿树、田野纷纷向后“躲去”,公路两侧黄色的野菊花像我们频频点头,好像在欢迎我们似的。此时此刻我们正向着大自然的怀抱拥去!

汽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城阳果蔬基地”。下车后,一股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鼻而来,仿佛使我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忘记了学习的压力和作业的禁锢。同学们下车后由老师去这次体验活动的地方。一个个蔬菜大棚跃入眼前,有种植黄瓜的、有蘑菇大棚、草莓大棚、西红柿大棚,还有„„.,举目望去,一个个数不胜数。我们来到种植水萝卜的大棚,老师分配个每一位同学们工作范围,清理土壤下残余的萝卜。我站在湿湿、软软的土地上,观察着周边残留萝卜的痕迹。一开始,我用手拔一个萝卜缨用力往上一拉,结果萝卜缨与萝卜分家,萝卜仍埋在土壤里。哇!干这麽点农活也要动大脑。我取出自备的小铲,蹲在地上,先从萝卜四周一点一点把土壤挖松,然后把萝卜轻轻晃动,一个萝卜就破土而出。我反复着同一个动作,就一次次的收获。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个红扑扑的水萝卜就静静的“躺在脚边“。此时我蹲着的双腿阵阵麻木,拿小铲的手由于用力太久,也隐隐作痛。

我想这就是要想收获就要付出劳动最直接的体验吧。事情虽小,却从身体到道理都有收获。一次清理种植大棚残余的萝卜,不也正是我们改造自然,让自然为人类做贡献的过程吗?

在乘车返回学校的路上,我不再更多的关注窗外,我一直在想,只有走进大自然,才能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让大自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推荐第9篇:自然史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在大一刚开学的这个学期我选修课,我选择了自然课科学史

这门课程 ,其实在我刚看到这门课程时我就贴别喜欢它,我就没

有考虑就选择了它,无论它有多少学分,我都愿意去学它,我觉

得这远远不能用分数来衡量的。事实也证明我的选择也是正确的, 在这门课程中我也学会了许多关于古代近代的科学成果及科学的

无限努力,学会了他们对科学事业的 无限的追求的精神,他们像

一部记录片,又是一本科学杂志 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学习任

务不算繁重的情况下,这门课程带我穿越一个又一个时代,认识

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学习这门课程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自然科

学史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潜在力量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

展的宝贵资源 。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主线,

是自然科学上的教育基石,它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

的教育资源自然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规律的科学,

它根据历史的事实通过科学发展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过程来

总结分析,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自然科

学发展史上,近代从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带来了三次

重大突 破,从而 推 动了自然课科学向前进一步发展。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世界和包括人得生物属性在内的

有机自然地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时整个自然界,即自然

界物质的各类另行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在于揭示自然界

发生的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

这些现象和过程的 规 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 的现

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 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的规律开辟 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 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

因。

首先讲了关于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古代科学知识中着

重讲了物理和医学的知识,在物理学中,我了解到了我国古代的

力学磁学和 光学的发展。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古代的科学家们无

论在多艰苦的条件下任然创造了那么显著的成就真让我佩服,对

于那时医学更可谓先进那时的先进医学发展到一直沿用于现在。

接着我学到了关于世界各种各国的 自然科学在近代自然科学

史主要是以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

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托勒密等人的研究,一提出几

种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的理论模型最多的一

门科学。

同时天文学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地因靠天,

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要靠天,这就必然会推动天文

学的发展。天文学在当时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在天文学的领

域中两种宇宙观新旧思想斗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到了中世纪后期

天主教会的阻挠,但是当时大科学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科学的

追求,并且促进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蓬勃发展

的那一刻,文艺复兴大大解放人们的思维同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

产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他从1506年 开始,在弗洛恩保的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进30年,从 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

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日心说的提出

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的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

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个学说的提出是天文学发展史上

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的重

大成果,但是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及技术的后面,

例如,钟表在实践中已广泛应用但是人们并没有懂得哪些因素决

定这钟表运动的周期。从微观上看,古典力学的发展比较完善,

在天体力学中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1632年,伽利

略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系统的论述了牛顿力学三大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一个统一的

体系,把天上和地下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这是人类认

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性的概括和综合,但在这一时期其

他科学还很落后,主要在收集材料积累经验进行分门别类的初步

整理概括,在18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致力于对植物的分类,他

写自然系统一书使杂乱无章的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形成了一了完

整的系统,在化学领域,英国科学家泊伊尔把严密的实验方法引

入化学,他被称为近代化学的创始人,德国科学家施塔尔提出然

素说解释化学反应,燃素说作为化学的理论成果统治了化学界近

一百年。

科学的发展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必须以已有科学成果为

发展的起点,当时已有的天文学数学的发展为力学的创造了前提,

而力学发展比较完善状况有促进了哲学的上机械自然观的形成。

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规律上看,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从简单

到复杂,认识机械运动是科学认识的第一任务,在科学认识第一

阶段暂时把事物看成彼此无关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进行研究是可以

理解的,一旦科学家们把一切高级复杂运动都简单类比为机械运

动,并且把力学中的外力照搬过来就变成了否认是事物内部矛盾

的机械外因论,他们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只是有时间

上的扩张,展现其多样性,而在时间上没有变化,没有发展历史,

不变的行星一定始终不变的绕着不变的太阳天运行,由于当时人

们不理解物质的发展,不能回答自然界的一切从何而来,最后只

有归结于神的创造力来解释,自然科学在这是又回到神学之中。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个

技术革命,不过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

工匠的实验,科学和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 总之,在18世纪中叶以前,自然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观察,

实验分析,归纳等经验最后达到记录,分类,积累,现象知识的

目的,在18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启蒙运动的发展自然科学便便走

进了理论的领域,而在这里经验的方法就不在用了,理性思维就

是在这一时期所运用的,理性思维就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 括,建立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提出假说进而建立

理论或理论体系,19世纪道尔顿的原子理论阿伏伽德罗的分子学

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以及康德的星云假说开始都是以假说

的形式出现的,不过康德的星云假说在开始时并没有得到人们 的

重视,直到19世纪,自然科学不断揭示出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

才最终在哲学领域敲响了形而上学的钟表, 19世纪重大的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但在19世

纪之前人们基本上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现象,但是在

随后人们慢慢发现两者之间可能会有某种必然的联系。在1870年 7月,丹麦教授奥斯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与磁的相互作用,他指出

磁针的方向指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说明自然界除了沿物体中

心线起作用的力以外,还存在着旋转力而这种旋转力是牛顿力学

所无法解释的这样一门新的学科电磁学诞生。 1831年法国安培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1845年他还发现磁光

效应,播下电磁光统一理论种子,后来英国物理学家迈克思维克

服电子学语言的缺点,他于1865年根据库伦定律,安培公式电磁

感应定律的经验定律运用矢量分析法,分析的数学手段提出了电

磁场方程式,后来迈克思维有导出了电场的波动方程还从波动方

程中推论出电磁波的穿波速度等于光的速度,并预言光也是一种

电磁波,这就把电磁光统一起来,这是及牛顿力学又一次对自然

规律的 又一次的理论概括和综合。1888年德国科学家证明了迈克

思维的电磁波的存在根据电磁现象,又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发电机

从此人类进入了电力时代。19世界末伦琴发现了x射线,不久贝

克勒尔发现了放射现象,居里夫妇发现了镭的放射性,并且提炼

出比铀强20万倍的镭元素。随着科学的发展量子论和相对轮的创

立成为物理学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理

论基础。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发

明和运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跨时代的成就并广泛渗透和影响

到人类社会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化高速化发展的趋势和特

征日益明显,我们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我们只要不

断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科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篇二: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科学史》的心得体会

大三上学期开设的《自然科学史》这门课很有趣味。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其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这本书和其它科目的教材完全换了风格,像一部纪录片,又似一本科学杂志,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学习任务繁重的大三,这门课则带我们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认识了一个又一个伟人,学习这门课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自然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自然现象的来因。自然科学认为超自然的、随意的和自相矛盾的实验是不存在的。自然科学的最重要的两个支柱是观察和逻辑推理。由对自然的观察和逻辑推理自然科学可以引导出大自然中的规律。“一个超自然因素是不存在的。”近代科学是在古希腊哲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其过程可大致描述为:古希腊(理性)——>中世纪(基督教)——>文艺复兴以后(经验主义) 从希腊的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万物源于水的命题,到现在的核威胁,环境危机;从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还钻木取火,徒手打猎 到现在的机器生产;从以前飞鸽传书,快马加急到现在的电话、电子邮件、飞信联系;从以前的衣不蔽体到现在的五彩缤纷。这一切,都是借助科学的进步,科

学的产物,享受优越的生活。科学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益处。

自然科学不仅是改造世界的潜在力量,也是人类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宝贵资源。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主线,是自然科学教育的基石,它蕴含着极大的教育价值,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自然科学发展史是研究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依据历史事实,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分析来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并揭示其规律。在漫长的科学发展史上,近代曾出现了三次严重的危机,并由此带来了三次重大的突破,从而推动自然科学进一步向前发展。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西方,通过毕达哥拉斯、柏拉图、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的研究,已经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最具理论色彩,又是提出理论模型最多的一门学科。同时,天文学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种田靠天、畜牧靠天、航海靠天、观测时间也靠天,这就必然会有力推动天文学的发展。然而,天文学在当时又是一门十分敏感的学科。1954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辉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但从宏观上看,科学发展是落在生产技术的后面。科学的发展不是凭空进行,而是以已有的科学成果为发展的起点。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版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较好的解释了太阳系的某些现象。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19世纪是科学时代的开始,在天文学领域,开始论及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在地质学领域,英国的地质学家赖尔提出地质渐变理论。在生物学领域,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相继被发现。在化学领域,原子-分子论被科学肯定;拉瓦锡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元素属性和原子量的关系》的论文。十九世纪最重大的成就是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发展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并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群体化、社会化、高速化的趋势和特征异常明显,我们随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新的挑战,只要我们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科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自然科学史内容是人类精神的资源宝库,进行科学史的教,可以更好的地促进学生的人性发展。相反,对科学自身发展的忽视,导致学生不能动态地把握科学的本质,自然科学中的精神资源不能有效地变成学生的精神财富。理解自然科学的起源和历程,有利于他们从历史维度去把握科学的本质。

基于科学史教育多方面的价值,科学史内容已越过教育的边界走进科学教育的领地,重视自然科学史的教学,已成为国际上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需要理解,科学是它的历史的反映,科学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事业。让学生理解科学

探究活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还将获得更大的发展。让学生懂得学习科学不分男女、种族和文化背景,自然科学发展史是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一个儿童都可以通过科学教育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促进精神世界的发展。 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科学史的教育价值已逐步引起注意,对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自然科学史,不论是开展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素质,还是活跃思想,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都有积极意义。教育价值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提高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影响人的道德素养和个性,如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顽强拼搏的作风,追求真理的勇气,敏锐的洞察力,求知的好奇心等;培养创造性思维;理性精神与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以及公平精神和宽容意识。历史实例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看到,科学事业是富有哲理的,是社会性的活动,是充满人性的。

总之,从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人性以及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篇三:学习党的历史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党的历史》心得体会 自2014年2月26日起,在学校党委的组织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体学习正式开始,通过学习我对群众路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群众谋利益写在党的旗帜上,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历史,历史事实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下是通过对《党的历史》的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段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和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

一、学习党史是党一贯性的要求,学习党史不是现在提出来的,从党成立到现在,我们有好多次学习党史的高潮。尤其是从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后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个任务提出来以后,学习党史变成了全党的一件大事。

二、学习党史尤为重要。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方法。对于党员而言,学习党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每名党员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加强党的历史知识教育,是促使党员从思想上真正入党的必要途径。尤其对于我们担负特殊职责使命的而言意义更不止于此,只有勤学常温党史,对党的历史了然于心,才能深刻体会我们党奋斗历程的艰辛,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才能不断从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中得到启迪和警醒,才能以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去克服前进路上遇到的各种迷惑和艰难险阻,维护肩负的神圣使命,圆满完成职责任务。

三、学习党史,关键是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真学才能真懂,真懂才能真信,真信才能真用。要积极主动地学,而不是“用时翻书”;要全面系统地学,而不是寻章摘句;要带着问题学,而不是死记硬背。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党的历史了解得多了,自然会增

强对党的归属感。要善于透过历史进程把握历史规律,通过学习进一步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不因现实不完美而对未来失去信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奋斗,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地相信党、拥护党、依靠党、捍卫党。

四、学习党史,重点是学习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也走过不少弯路,有过惨痛的教训。纵观党的历史,党执政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主要有: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必须坚持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必须坚持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须坚持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要对这些命题提出的背景、结论形成的过程及中途曾出现的曲折等进行认真学习和把握,反复研读,细心领会,深入思考,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对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贯彻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自己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五、学习党史,根本目的在于以史鉴今、以史促今。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效果要用实践的成果来检验。要把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转化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实际

行动。一是要结合学习党史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性质、纲领、章程、宗旨、历史使命和路线方针政策,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党性分析,查缺补漏,改进不足,不断强化自己的党员意识,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党员身份,时刻不忘党的历史使命,时刻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关头豁得出来。二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模范实践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主要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等等。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党的“传家宝”和政治优势所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形成过程、历史意义,仔细思考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现实意义及如何去继承和发扬,立足本职工作,找准实践的切入点,努力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三是要结合学习党史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是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需要,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作为党员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历史上关于群众路线的著名论断,还要认真学习党实行群众路线所取得的丰功伟绩、不实行群众路线的惨痛教训,认真学习为人民服务先进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更加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更加积极地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立足实际扎实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推进课程改革为载体,端正教育思想,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技能,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认真地学习与反思,我深知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作为一线教师,工作压力没有合理地调节,这些都是自己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反思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认真履行好岗位职责,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用工作成绩回报党的关怀,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党的忠诚。篇四:历史心得体会

历史组听课心得体会

教师:贾志敏 今年二月底,学校组织教师来到横水中学观摩学习,一到那里,就感受到了绿树成荫,清香幽静,真是教书、读书的好地方。在这里我们听了两位历史老师讲课。这两个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现将我的一些感受总结如下: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两位老师教学语言悦耳、亲切,教态轻松自然,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整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拉近与老师的距离,这样学生就能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课前广集资料,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本次活动非常成功,与课前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不开的,善于运用网络辅助备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不但精心地备教法、学法;还善于自己动手制作精美实用的教学课件,使教学直观,使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地方相结合;善于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敢于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课堂教学新颖丰富,趣味无穷。

三、注重培养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教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敢于把教材用来作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的载体,以“自

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视屏、图片、材料及出示图表、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理念,既重视对书本知识的传授,又在过程中重视了对学习方法的巩固和提醒,真正体现依标施教。既能把握重点又能突破难点,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发挥自身优势,讲出自己的特色。

此次共同教学特点是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亲切,善于组织和调控课堂,善于挖掘教材,开拓思路,激发创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拓宽思路,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掌握方法。

五、教师业务专业水平、素养较高。

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语音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

值得商榷之处:面对学生多种回答情况时应作出及时恰当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规范、精简课堂语言,以鼓励为主,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本次听课中,我体验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法,真是受益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汲取实施这个教师的优点,不断地优化课堂教学,让自己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篇五: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学习《自然辩证法概论》的心得体会

《自然辩证法》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著作,贯穿其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有关问题。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通过概括和总结科学技术的新成就,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 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

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自然辩证法为自然科学提供了唯一科学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它为自然科学工作者提供正确的理论思维方法,而绝不是用空洞的哲学议论去代替自然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四人帮”搞“代替论”,宜扬用哲学去“代替”自然科学,表面上好象重视哲学,实际是取消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取消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结果只能是破坏自然科学的发展。几年来,“四人帮”形而上学猖撅,给我国科技事业造成的严重恶果,就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要彻底批判“代替论”,正确认识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作用,特别在现代尤为必要。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今天,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 帮助。

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才能通过它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探索活动的意义好比渔网之于捕鱼斧头之于砍柴,要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这个手段就是自然辨证法中提到的科学技术方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只讲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但事实上在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一般性的方法,还需要哲学这种更高层次的方法的指导,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课程,其核心就是为研究生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一种辨证思维的方法。孟德尔运用假说方法,以“基因”来解释生物的遗传规律,由于方法的超前,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重视,但后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证明了他的理论的合理性,假说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方法而被现代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不只在自然辩证法课上得到学习,在研究生的专业课学习中也有所涉及,专业课上讲方法强调的是方法的工具性,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强调方法的工具性,但更强调的是方法的可批判性。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这种优势起到了补充、深化专业课方法教学的作用,让我认识到不仅科学知识可批判,科学方法同样有局限,科学知识需要创新,科学方法同样需要创新,科技史上大凡伟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难有遵循固有的程式和运用现成的方法,科学大师往往能在已有的方法中保持必要的张力,或伴随着创造出新的方法。 作为研究生,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运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作命题论文,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推荐第10篇:自然辨证法心得体会

自然辨证法的心得体会与建议

姓名:郭斌

班级:自动化控制科学与工程1班

学号:S160301027 这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收获了很多。自然辨证法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我们把科学与我们周围的自然结合起来,由我们的自然科学最后上升到这个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哲学问题。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且启发人们如何通过实践去逐步的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真理,使得人们一步步的排除错误的谬论、逐渐无限的接近真理。

我是一名自动化的学生,如何让不知道疲累的机械自动代替人类做一些危险、繁琐枯燥、高可靠性精确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付出一些人体以外的能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的耗能问题逐步得到优化,但是我们能不能够在不用任何能量的情况下使得我们的机械一直运转下去呢?也就是形成我们的永动机,这样对我们人类的发展那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这样好的东西为什么没有人去实现,因为这个违反了能量守恒的定律,因此无法得到实现。

通过这件事情我了解到,我们不管如何的发展,如何对我们世界周围的事物进行改造,我们都必须站在尊重自然规律、应用自然规律的角度,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够或者才有可能对事物的改变产生影响,不管是任何的科学到最后都是要上升到哲学,从哲学的角度去思考自然规律,就比如最近很流行的雾霾。

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不仅能见度地下,严重影响路面的交通,甚至可以说对我们所有的出行和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与伤害。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来防止或者消除雾霾呢?正所谓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雾霾天气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蔓延,我们只有一步步的去分析源头,了解雾霾产生的本质,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这样才有治理好雾霾的希望,而不是一味盲目想当然的去治理,比如说我们知道汽车尾气会对雾霾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难道我们因此就全面的禁止大家开车了吗?工厂废气也是一个产生雾霾的因素,我们难道因为防止雾霾就不生产了吗?这些都充满了不现实,假如盲目的实施只会产生更多的麻烦。

从上面的永动机谈到我们雾霾的治理,这些都是从科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个自然现象或者说一个事物的发展,但是到了最后我们都会上升到对哲学的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这样才是对一件事情的全新认识与把握,使得解决的事情更加完美。而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应该深刻领会科学技术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创新意识的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多向导师请教他们对科研方法的看法以及在运用科研方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作命题论文,在思考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实际操作中,深刻理解科研方法与科研活动的关系。

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我有3个小小的建议,希望老师可以采纳:

(1)对于自然辨证法的应用可以说的奥妙无穷,这需要在生活中来慢慢体会老师所讲的东西,正所谓生活处处是哲学,理论结合实践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所以希望老师能够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例子开始引入,讲一讲发现这个原理的过程事迹,结合同学们的专业方向讲一些应用,这样的课堂气氛也许会更加活跃生动一点。

(2)除了课本之外,可以为同学们推荐一到两本关于自然辨证法的外课读物,让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相关书籍,扩充知识面,这样对课程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当然更加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视频,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加显著,同学们的兴趣可能会更加浓厚一点。

(3)可以增加课堂讨论环节,划分小组,给一个讨论为话题,然后给上8-10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最后选代表起来陈述观点(我大学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效果还是有一些),并对回答的情况打分,这样,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让每一个学生融入进来。

最后谢谢这学期所有自然辨证法老师的教导,谢谢老师们!

第11篇:自然拼读心得体会

英语自然拼读法培训体会

2016年3月28日,我由教育局组织的“自然拼读法”的培训交流,使我对phonics教学有了一个更清晰、系统的认识,对我的教学实施起着指导作用。这次培训通过以鲜活的课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对自然拼读法得到进一步得到理解。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自然拼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以及阅读能力是非常有效而且必不可少的。 自然拼读法又称phonics,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自然规则归纳而成的一种发音学习方法。它主要是建立一种单词与发音之间的直觉关系,让孩子做到不借助音标就能见字拼音,听音拼字。自然拼读法的基本原理是要求学生掌握代表英语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字母组合以及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关系的基本规律,让学生看到一个英语单词,就能读出来;或者,想到一个单词,就能按照规律拼写出来,按发音记单词,从而大大提高了认单词和记单词的速度,帮助更好地朗读。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在英语单词学习方面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对学生的阅读、书写和学习信心和策略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通过自然拼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拼读、拼写以及阅读能力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在自然拼读中,我们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要教的是:

1、渗透26个字母的常规发音。

2、学会元音字母a、e 、i 、o、u 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

3、教学生常见的元音及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以及一些常见的词缀。

4、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标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字母发音“先辅后元”,使学生感到Phonics并不难学。

5、从词汇中寻找字母及其组合的发音规律,自主认读。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并发现英语字母的发音规律后,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单词内部字母组合发音的一般规律和单词拼读规律。

6、在教学中将音素与单词相结合,并配以图、身体语言、表情动作、歌谣、游戏及小故事,激发学生的拼读兴趣,拼读效果好。除此之外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听读音选单词,找出字母之间关系密切的朋友,标出清浊辅音字母,按规律划分音节,标出弱读音节的读音,按读音归类单词等等。通过系统有趣的拼读练习便于学生熟悉和掌握复杂的规律。 英语自然拼读法是一种完整的英语学习法,从语音入手,直接学习字母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孩子们掌握了英语自然拼读技巧,就可以很快学会拼读不认识的单词,提前进入阅读领域,使英语学习变得简单、快乐、有趣。

第12篇:体验教学

体验教学——阅读教学之路的一盏明灯

【内容摘要】体验是价值的叩问,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教学中更多的引导学生在情感中体验、在生活中体验、自主探究中体验、想象中体验、朗读中体验、表演中体验,让“体验”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点亮“体验”的灯,也就照明了阅读教学的路。

【关键词】教学 阅读 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新课程理念时,“体验”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一共有16处,几乎分布在《课标》的各个部分,由此可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它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阅读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也就是对话)获得真切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标又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我想同时也是阅读者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基于以上理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披文入情,让课堂真正成为生命对话的场所,我更多地利用语文与生活、课文与课外的关系引导学生去体验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激活生活体验,与文本产生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创新的灵感。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获取知识,深化理解,升华情感,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在情感中体验

情感是体验生成的动力。因此,体验式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课文中去,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如此,课文的静态的文本语言才成为学生动态的现实语言,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情感,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阅读,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苏教版小语第十二册《大江保卫战》是一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通讯,本课教学当着力于引领学生经历、获得生动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在整个对话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提升。

有位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导入新课学习的:

1.课前延伸,自主搜集、整理文本相关资料。可提前3-4天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抗洪救灾的动人故事和图片等资料,要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欲望,要讲清从哪里搜集、怎样搜集。课前还要对学生拿出的资料酌情作出相应的处理,或张贴,或悬挂,或映示。以吸引学生驻足观看。

2.课始,鼓励学生踊跃交流自己的收获。有的学生指着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图片的内容;有的流利地朗读了当年发洪水的有关史料;有的声情并茂地讲起了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有个学生还带来了相关的碟片(有洪水泛滥、解放军抗洪救灾的镜头),请求老师放给大家看„„

3.教师小结,导入课文。同学们通过课前认真收集资料、课上积极交流分享资料,对当年那场特大洪水以及有关感人故事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不少同学的心理蓦然生腾起一股情感,那就是对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抗洪精神的赞颂。其实,《大江保卫战》的作者和我们大家心情一样,当看到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抗洪抢险的场面,听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禁不住提笔写成了一篇让人热血沸腾的通讯。你们想读他的文章吗?

从上述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者引导学生开发、利用语文学习资源,搜集多种信息,交流分享资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既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也使自己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生“底气”足了,认识丰富了,情感之门也就随之打开了,他们就会急切地走向文本,以获得更强烈的体验,造成一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教学氛围,为整节课定下“基调”。

二、在生活中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这一特点,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果巧妙地采用体验性教学方式,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第三册练习中的《认识蔬菜》:蔬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有的同学每天从菜市场经过,却很少留意。可以说这一课程资源还处于沉睡状态,没有被激活。教学前我们开展了“认识蔬菜”的比赛活动,这样一来沉睡的菜市场资源被唤醒了。同学们不光通过各种途径认识了菜名,还了解了它们的营养价值。趁热打铁,再布置他们利用双休日自己去买一买菜,自己学做一样菜,印象深刻的还可以写一写。这样从认菜、买菜到做菜的资源都活了,再与小练笔相结合,所谓“习作”的负担荡然无存,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再如教学《春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诗句时,任凭老师如何引导,如

何动情描述,学生仍不能理解春雨之“好”,体会到作者对春雨的喜爱,朗读始终不能入情入境。时隔几天下了一场春雨,利用课间休息,我们把学生领到操场,让他们尽情沐浴春风,享受春雨。随即布置了一道作业题:春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向家长或农民伯伯请教,现在庄稼需要雨水吗?雨后的大自然有什么样的变化?这样在学生观察、咨询、感受等诸多亲身体验中,“春雨”的形象如同人一样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丰富、丰满起来。后来再复习到古诗«春雨»时,学生读得饶有趣味,诗情、诗境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了连接点,得到了很好地整合。

三、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的愿望,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欢乐。”而体验必然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学生,或同一个学生,处于不同的时空情境,参与同样的活动,所获得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带着个性化色彩,可能迸发创造的火花。这种差异和个性化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这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得丰富多彩、活力四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让课堂成为自主探究、自我体验的舞台。

在教学苏教版小语第七册《九色鹿》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什么样的九色鹿?什么样的调达?”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实践中。因为每个学生阅读体验的重点不同,因此选择说的顺序也有可能和书上的不一样。我放手让学生表达,跟着学生的思路,学生说到哪里,我就用电脑显示书上的相关文字来学习。这样就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灵活性。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课堂气氛也就显得异常活跃。同时,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也趋于完善,其体验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的眼中,九色鹿是美丽、善良的;是见义勇为、不图报答的;是临危不惧、有正义感的„„调达是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灵魂肮脏的小人。我对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实践的每一点成功和进步,都给予满腔热情的支持、帮助和肯定,使他们在体验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并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

再如教学苏教版第二册《蚂蚁和蝈蝈》一课,我抓住学生读书质疑点“蝈蝈看见蚂蚁在大热天搬粮食,说蚂蚁是傻瓜”,设计了探究性问题:“蚂蚁和蝈蝈谁是傻瓜?”让学生去读文,去思考,去交流,去争论。有的学生说:“蝈蝈笑蚂蚁是傻瓜,蝈蝈才是傻瓜,一到冬天,他们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有的学生说:“夏天蚂蚁搬粮食满头大汗,冬天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我喜欢蚂蚁这样的傻瓜。”还有的学生说:“一到冬天,蝈蝈没有粮食吃,他们会说自己是傻瓜,夏天不该去玩。”„„在探究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

生个性得到张扬,和作者实现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促进了能力的提高,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四、在想象中体验

体验的直觉性并不意味着体验是一种感知活动,它还包括高级的心理活动,人的思维被大大激活时,就会变得异常兴奋、活跃而灵敏,主动地从当前一人一事一物联想到他人他事他物,或将大脑中贮存的处于潜伏状态的诸多相关的观念或表象串联起来,形成新的观念、表象或感受,而且激情越丰富,联想和想象就越活跃,思维创造性也越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主体调动自己的生命力和融注全部人格与客体共识、共振、共鸣,感性和理性、具体和抽象、形象和思想,达到了逐步整合的状态。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将更有利于学生建构作品描绘的情境,对所学知识进行反复的体验、感悟。

《雨后》是一首充满童心童趣的诗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诗歌内容,感受雨后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我们先让学生回忆或想象自己小时候玩水的情景,接而让大家自由说说自己跟小妹妹玩耍时的可笑场面,有的学生说妹妹常拉着他的衣服跟前跟后,还有同学亲切地称妹妹“跟屁虫”,课堂一片活跃。由此过渡到课文插图,见到文中的哥哥妹妹学生就仿佛看到了自己。进一步去学习理解课文,指导朗读时,学生倍感亲切,特别读到“他喊:‘妹,小心,滑!’自己却摔了一跤。”一句时,学生不由得笑了起来。

五、在朗读中体验

朗读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口语表达,把作品中的事件、意境、作者的思想感情、趣味以及文章语言的节奏、韵律、行文的语调、气势活灵活现、绘声绘色地表达出来,也能把文章中的人物个性再现出来,甚至可以把书面难以表达或根本无法表达的神情妙趣抒发出来,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将美的情感与理解语文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活力。学生的朗读不是一种对课文内容的简单的理解,而是一种美的陶冶,这种感情又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体验。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段:“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这是课文情感的聚集,一字一句都是小女孩心的呼唤,情的表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引导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后,可这样引读:“读了这一节,在你眼前的小女孩是什么样子啊?”以引导想象小女孩衣服的破烂,身体的瘦小,满腔的泪水,下跪的双腿,上举的双手,颤抖的声音。既而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导:“同学们,你就是小女孩,寒冷、饥饿、痛苦、孤独,你看到奶奶---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喊啊?”这样引导,

能促进语言、情感的有机统一,教师、学生、文本的有机融合,使学生朗读课文成为作者情感、文中人物情感的自然显露,使朗读达到情真意切的境地。

《一株紫丁香》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爱,语言浅显易懂,但诗歌蕴涵丰富的情感,朗读是体验这份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表情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可以深刻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及学生对老师的爱,在情感体验中密切师生间的联系,加深师生间的情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六、在表演中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正如曹禺所说:“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演戏里的人,就必须理解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要具备活泼生动的想象,也要有一定的表演能力。”表演是在领悟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将书面语言外化为表演语言,进一步体验文章的内蕴。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表演,在表演中体验,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我在教学《狐假虎威》

7、8小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就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来完成。首先让学生先认真读读

7、8小节,鼓励学生要想演好先要读好。读完后,指名学生上台表演老虎、狐狸、大大小小的野兽。下面学生讨论、指导“老虎和狐狸谁在前谁在后?”,确定好位置后,“狐狸”和“老虎”开始表演。师生评议,要体现出狐狸的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当演到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时,教师即时采访:“小动物们为什么跑呀?到底怕谁呀?”通过“小动物们”的口说出寓意,学生也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情感体验。

再看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小露珠》课文中小动物们向小露珠问好的话时,也采用了表演的方式:

师:(戴上小露珠的头饰)瞧,我现在就是一颗小露珠,你们就是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咱们学着课文里的句子来问好吧!

师:(走到一学生面前)“早哇,活泼的小青蛙!”

生:(扮小青蛙,微笑地)“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师:小青蛙,你让我再“亮”点吧!

生:(突出“闪亮”)“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 师:(走到另一学生面前)“早哇,漂亮的小蝴蝶!”

生:(加上动作,扮蝴蝶)“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

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演读中,不知不觉地转换了角色,进入到课文优美的意境中去,与课

文中人物的心灵相会、相融,真切地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小动物们是那么喜欢小露珠。演读活动情趣性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于亲”的体验。

总之,“体验是价值的叩问,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世界,只有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挖掘出来。”“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点亮“体验”的灯,也就照明了阅读教学的路。

参考文献:

1.巢宗祺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邵军,经历体验 积极对话,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1期。 3.杨志敏,点亮“体验”的灯 照明“阅读”的路,小学语文研究,2005年第6期。

4.魏星,体验式教学的初步探索,小学语文研究,2003年第7-8

第13篇:拓展体验心得体会

[拓展体验心得体会]拓展体验心得体会

小五

2011年10月4日和5日,我和同事一起参加了单位和河南众心1+1拓展公司濮阳分公司联合组织的拓展体验活动,拓展体验心得体会。活动一开始,教练就为我们分了3个小分队,每个队都选出了自己的队长,大家一起设计自己的队名、队呼和队歌,并给自己起了名字,我为自己取名叫“小五”。短短一天半的训练,不仅仅是把妙趣横生的游戏同人生、事业、伙伴联系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信心、勇气和思索,引起了心灵的强烈震撼和共鸣!在这里,每个项目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鼓励、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都给人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使我们受益非浅。通过拓展体验活动,增加了同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

“高空断桥”项目,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自己充分信任的重要性。我是第一个上去做这个项目的,当站在摇摇晃晃的“断桥”上时,心里确实害怕。我不会忘记自己站在8米高空中无法迈步时队友的鼓励,那加油声会永远响彻在我内心底处;更不会忘记百度教练的指导和队友们的帮助,是他们用智慧让我获得了成功。这真是“‘断桥’一小步、人生一大步”。它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决不能轻言放弃,要相信自己,战胜自我。

“信任背摔”项目,让人体会最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真诚。站在1.6米多高的背摔台上,毫无顾虑地躺下去,需要的不仅是勇气,还有对台下队员的充分信任。只有充分信任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集体,他们才会在你需要帮助时给你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只有信任你的同伴,相信你的集体,我们在集体中才会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而台下的队员同样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接住上面队员的勇气、信心和责任。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别人帮助和鼓励的。无论这个人多么坚强、多么封闭,内心都会有这种潜意识的。百度教练在讲评中和我们分享了一个事例:让大家用自己的两个食指给他比个“人”字,结果大部分队员给他比了个“入”字。这个事例充分证明了人都是为自己着想,私心太重。它告诉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为他人着想。

团队的目标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正如翻越我们的“逃生墙”。当“

三、

二、一,开始”从百度教练口中说出时,“逃生墙”下瞬间组成了一排人梯,他们中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我相信他们当时谁也没有多想,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全体兄弟姐妹通过自己单薄的臂膀顺利“逃生”。38人的团队谁也没有能力单独地翻越过去,但大家相互协作后却在短短12分47秒内完成了翻越。这是38人单独实施很难想象的情景,更不用说是完成。每个人都是有潜在能力的,但只有在团队里潜能才能释放得更充分、更彻底。由此可见,团队是个人发展和体现价值的载体。在随后的百度教练的讲评中,“感恩”“感谢”弥漫了整个体验营,感谢队友的鼓励、感谢队友的帮助、感谢教练的指导、感谢单位的关怀,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谢意。这,不是做作,更不是虚伪,这是真情的表露,更是内心的直白。

拓展体验结束了,但留在心里的震撼却是永恒的。体验的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回顾在体验中所受的挑战和磨练,感受颇深。多一点支持,多一份自信,就多一次成功。体验中,教练对我们的鼓励、队友间的鼓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拓展体验项目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潜能,增强了自信心;今后我们要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让我们认识到,知识和技能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

第14篇: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一: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4月17日早上4:30我的闹钟响了,我心里嘀咕着起床洗漱,走出家门。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起床这么早。说实话,从接到“今天我是环卫工体验活动”的通知后我一直在心里抱怨,这种形式的东西,于事情、于我们自己都没多大意义,我这样想着。抱怨归抱怨,还是要服从安排。

来到指定的集合地点,离通知的时间还有10来分钟,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到了,在昏黄的路灯下,环卫所的罗所长正在带领工作人员分发工具,我凑近一看,他拿的那张名单上已经划了不少勾勾,原来已经几个组“开工”了。“看来他们是来真的了”,我在心里感叹着。

领取了工具,穿上环卫服,跟着我们的师傅何阿姨来到指定路段,“你们在前面扫,我在后面铲”何阿姨吩咐道。我们四个年轻人挥动着长扫把开始了清扫工作。

时间在劳动中过得很快,天空完全亮了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也完成了一大半,路面清扫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清理阴沟里面的垃圾。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火钳,一人找了个从垃圾箱里找来的口袋,一组负责一边的阴沟。前两天刚下过雨,阴沟里面很潮湿,这里面的垃圾都粘在地上,非常不好清理。加上有些小店乱排废水,“烟客”随手一扔的习惯,有些宵夜后喝醉的人的呕吐物,整个阴沟的清理不仅困难很大,还很恶心。忍受着臭味和恶心,嘀咕着指责乱丢乱排的“恶行”,我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一起清扫的男同事说“以后见你们乱丢烟头了就要求罚你们扫一次大街”。

快七点的时候,我们顺利的完工,天公算作美,等我们收拾好后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和何阿姨一起走进最近的早餐店,这时候我们才有时间做真正意义上的交谈。在交谈中得知她们早上4点多起床开始清扫,扫完后也就7点多了,吃完早点后并不能休息,而是继续在自己的责任路段一遍遍来回清理新产生的垃圾,一直到下午来人换班。

“环卫工作真的很辛苦!”听完何阿姨的话,我们都这样感叹。“以后真的不乱扔垃圾了,太难清扫了。”“有必要让社会其他人员也这样体验一次,他别是有必要让被抓住的那些乱丢乱扔的人体验一下。”我们发自内心的这样感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常把环卫工人比作“城市美容师”,可面对真正的环卫工人,面对她们的真实境遇和默默承受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这样的美丽词汇对她们来说不仅是奢侈,更是揶揄。在她们面前再漂亮的形容词都显得轻浮与无关痛痒,而对她们人格与劳作的尊重与呵护,在我们无论是驱车或徒步过程中路遇她们时,能给以一个深切而由衷的注目礼,或者在下雨天经过她们身旁时能减一下车速,在日常生活中少乱扔一次垃圾,看到乱泼乱倒乱丢等不文明现象大胆地批评一次,也许更切实际、更具意义。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二:换位体验心得体会>>(1237字)

一是提高了认识。经济局局长曾珠认为,换位实践是一种了解群众疾苦,改造世界观的好形式。产业局张光明认为,机关工作人员尤其是一名党员,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而不是纯粹的管理者,企业、广大群众不是来求我们办事,而是来接受我们的服务。机关工作人员、党员同志应高效率开展工作。工作人员态度好,但办事拖拉仍然得不到企业和群众认可。经济局胡美琴认为,通过换位思考,能密切党群关系,进一步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与勇气,把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上,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就不会有难以做到的问题。

二是增进了感情。有党员同志比较了作为办事员“受车马颠簸、日晒雨淋”与机关工作人员“优越的办公条件”的差异,更加贴近了与办事员的距离。有党员深刻感受到战斗在开发建设一线的工作部门的压力和辛苦,由此更加尊重他们。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认为,高新区管委会机关党员能深入基层,认真做基层人员的事情,勇于面对实际困难和问题,增进了与基层的联系和感情。有基层干部称赞:“高新区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给我们基层树立了好榜样,充分体现了高新区党工委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是找到了差距。不少党员同志通过换位体验后,找到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差距。针对以前建设局与渝高公司在工作联系上不够协调,建设局局长郝国义通过换位体验活动后,深有感触:渝高公司在报建手续办理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到位、手续不连续的情况,导致企业的需求与管理部门的要求参在矛盾;我们管理部门自身也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主动为企业出主意想办法,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在行政许可的时限范围内尽可能提前办结。机关很多-党员通过换位体验活动后进行了自我批评,以前在有些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怕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迟迟不能解决。以后要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来激励自己大胆地解决力所能及的群众问题。

四是转变了作风。现在,有群众来办事时,许多-党员同志自觉打招呼,有礼貌的送上一杯水,耐心的做解释。财政局副局长裴家勇说:“我真正体会到为群众办事无小事,为人民服务有时候就是一张笑脸迎人,一把椅子让座,一杯水暖心。为人民服务贵在感情,难在坚持,重在落实。”产业局邬浩对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尽量不说“不”。他说:“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少说不,多提建议,多动脑筋为企业想办法,真正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还有的窗口服务单位,增印了《办事流程》、《办事须知》发放给群众,增设了咨询台,让群众更清楚注意事项,办事更方便。

五是提出了建议。机关党员对如何开展好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经过梳理,涉及劳动、教育等六个方面共18条建议。比如,建议成立高新区劳动监察大队,保证国家法律法规的落实,维护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劳动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一些建议已引起党工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比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有关征地拆迁政策,要力求将未开发的农民都作为就业培训对象,让他们不会因开发而减少收入,尽可能让农民由被动开发变为主动支持。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三: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769字)

由于工作的性质,我没有像其他老师一样,换位当学生,我是家长,我是小朋友,我以双重的角色在大一班、大二班班听课一天,从早操、吃饭到上课、睡觉,再到离园。一天的活动很杂乱,楼上楼下的跟着小老师们跑,厕所洗手间的穿梭,让我感觉到,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比上课重要不知道要多少倍,

一个班级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分散精力去维持各种环节活动的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相反,一个班级常规好,能给孩子一个井然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的保教人员不仅要传授孩子们知识,还要给他们喂饭、穿衣,还要照顾他们入厕、盥洗,工作比较琐碎也非常辛苦。对待幼儿付出自己的真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关注幼儿、鼓励幼儿,爱幼儿真的就象爱自己家的孩子,使幼儿觉得幼儿园象家一样,老师象妈妈一样,愿意高高兴兴的来到幼儿园,快快乐乐离开幼儿园。接待家长工作中,她们热情大方,及时和家长沟通,耐心回答家长提出每一个问题,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的工作。用我们真情的服务换来家长满意的笑容和社会的认可。

如果我是小朋友,最烦恼的不是坐在教室上课,而是无休止的站队,幼儿园由于空间有限,上厕所要排队,洗手要排队,下楼活动要排队,几乎没有个人自由活动的时间。所有活动都在老师掌控之中,只要一切活动听指挥就OK。

总之,“走进课堂”活动,让我们更深刻的反思自己。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注意工作创新,同时还应尽量做到:对教师的工作多一点理解,少给一点苛责;对教师多一点目标引领,少一点具体指责;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多讲一点长期效应,少讲一点盲目跟风,这才能使走进教师课堂更加有效。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四:换位体验活动心得>>(1792字)

为更好地将党的群众路线引向深入,让基层职工更好地熟悉机关工作方式,为机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安排,省水文局于8月5日—9日组织开展了测站职工到省局机关“换位体验实践”活动。我作为永州局基层测站代表,有幸参加了这次体验,收获颇丰,现将这次体验活动情况和感受报告如下:

一、整体感受

这次体验活动一共有八名来自全省各基层测站的同志参加。换位体验活动是省局党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一个部分。从这次体验活动当中,给我的整体感受是省局党组对开展好这次活动重视和坚决态度,行动迅速,措施有力,省局机关的同志们,工作作风严谨,工作思路清晰,求真务实,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这次活动,让我们基层测站职工进一步了解了省局机关的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等,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党,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扎实的群众工作中获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党。这次换位体验活动,让基层测站职工充分接近机关工作,体验机关工作,在体验中为机关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充分发扬我党群众路线的实践。

二、换位体验部门工作现状情况及体会

我这次体验的部门是人事教育处。在没有参加这次活动之前,人事教育工作在我的脑海中应该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工作,无非就是人事招考招聘、人事调配,职工教育等,在我的理解当中这些工作应该是非常简单容易的。通过这次体验活动我发现其实不然。在体验活动中,人教处处长唐丰华同志为我们简单介绍了人教处的一些工作,让我对人事教育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人事教育工作不仅是人才招考招聘、人事调配,职工教育那么简单,还包括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劳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社会保险工作:包括职称评定、考核及人事档案的管理;包括职工继续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及水文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具体实施起来就更为复杂了。总的来说,主要是为干部职工服务的工作。

在这次体验活动当中,我感受到人教处的同志工作能力非常强,办事效率非常高,深刻体会到人事工作的复杂。在工作开展中不仅是坐在办公室工作,不仅是一台电脑一杯茶,还得“走出去”,与相关部门衔接沟通等。这些工作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活动期间,我随同人事处的同志两次去了人社厅、组织部、编办、公务员局等单位、部门办理干部职工调任、绩效工资审批等有关手续并咨询相关政策等。在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过程中,话该怎么说,咨询的问题该怎么问,都是值得思考的。在办理有关手续的时候,我发现人教处的两位同志非常熟练,资料审核时,对于工作人员的询问,有问必答,回答非常准确、恰当,所以手续办理得非常顺畅。从这些事情当中,我可以感受得到两位同志来办理手续之前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做足了准备,才会了然于心,面对询问才能应答如流,办理业务才能如此顺畅。有句古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做事情都能有充分的准备,那么工作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

这次体验活动,我主要还整理了各市州局上报的有关人事、劳动工资等方面的一些资料。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有的资料不符合规范、有的资料不全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人教部门的同事来处理。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料不合规范的,处理起来会更加麻烦。整理好了之后还得排好顺序,按要求归档等。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是很费时间,有的问题处理起来也会比较复杂。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人教部门的同事会经常遇到这些问题并要一一解决。这些事情比较琐碎,但是在体验活动的这几天里,我发现他们并没有任何抱怨,兢兢业业为职工服务。在有职工来访咨询时,他们礼仪周到、耐心解释,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三、“换位体验”的思考和建议

从这次参与“换位体验”实践活动中,我深刻认识到到省局党组提出“换位体验”活动的重大意义,这次活动开展得非常必要,也非常成功。“换位体验”让基层测站职工进一步了解机关工作,学会用不同视角谋划工作思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机关工作的不易。对于增进干部群众互信,增进了解,形成干部职工合力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能够进一步挖掘和凝聚水文发展的正能量。此外,对于这次活动我建议形成“换位体验”活动长效机制,将“换位体验”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还可以让更多的测站职工参与进来,增进互信、增进了解,相互交流与学习,努力开创水文发展新局面。

第15篇:体验保安心得体会

体验保安心得体会

丁玲学校三(2)班崔李祉兮

今天早上,为了体验生活,我高高兴兴的来到楚天豪园小区的后门口,当一回小保安。

今天值班的是一位大爷,花白的头发,和蔼可亲,我说明了来意,他爽快的答应了,马上让出了他的办公椅,拍拍我的头说:\"小姑娘,你坐这儿。\"我看这值班室,很简陋,但非常整。一张办公桌,一把办公椅,一台电脑,一个电动门按钮。大爷告诉我,汽车、摩托车进出的时候,按绿色按钮,电动门升起,按红色按钮,电动门放下来。没事的时候眼睛要看着电脑里的监控,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或事物。

早上7-8点是小区人口进出的高峰时期,有上学的、健身的、上班的、买菜的。大爷还教我要学会礼貌待人,我看见唐奶奶去买菜,叫了声:\"唐奶奶早上好!\"唐奶奶高兴得乐开了花,直夸我是个乖孩子,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汽车的喇叭声响了,我按了一下绿按钮,电动门很顺利的开了,我按下红按钮,电动门还没有完全放下来,后面的摩托车喇叭又叫了起来,我一下子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真是越慌越一团糟,才一口气,门口已经堵了七八辆小汽车,我急得直叫大爷。

通过这次实践,我觉得保安这工作很累,很不好当。

第16篇: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换位体验心得体会

4月17日早上4:30我的闹钟响了,我心里嘀咕着起床洗漱,走出家门。这是我工作后第一次起床这么早。说实话,从接到“今天我是环卫工体验活动”的通知后我一直在心里抱怨,这种形式的东西,于事情、于我们自己都没多大意义,我这样想着。抱怨归抱怨,还是要服从安排。

来到指定的集合地点,离通知的时间还有10来分钟,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到了,在昏黄的路灯下,环卫所的罗所长正在带领工作人员分发工具,我凑近一看,他拿的那张名单上已经划了不少勾勾,原来已经几个组“开工”了。“看来他们是来真的了”,我在心里感叹着。

领取了工具,穿上环卫服,跟着我们的师傅何阿姨来到指定路段,“你们在前面扫,我在后面铲”何阿姨吩咐道。我们四个年轻人挥动着长扫把开始了清扫工作。

时间在劳动中过得很快,天空完全亮了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也完成了一大半,路面清扫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清理阴沟里面的垃圾。我们两人一组,一人拿火钳,一人找了个从垃圾箱里找来的口袋,一组负责一边的阴沟。前两天刚下过雨,阴沟里面很潮湿,这里面的垃圾都粘在地上,非常不好清理。加上有些小店乱排废水,“烟客”随手一扔的习惯,有些宵夜后喝醉的人的呕吐物,整个阴沟的清理不仅困难很大,还很恶心。忍受着臭味和恶心,嘀咕着指责乱丢乱排的“恶行”,我们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对一起清扫的男同事说“以后见你们乱丢烟头了就要求罚你们扫一次大街”。

快七点的时候,我们顺利的完工,天公算作美,等我们收拾好后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和何阿姨一起走进最近的早餐店,这时候我们才有时间做真正意义上的交谈。在交谈中得知她们早上4点多起床开始清扫,扫完后也就7点多了,吃完早点后并不能休息,而是继续在自己的责任路段一遍遍来回清理新产生的垃圾,一直到下午来人换班。

“环卫工作真的很辛苦!”听完何阿姨的话,我们都这样感叹。“以后真的不乱扔垃圾了,太难清扫了。”“有必要让社会其他人员也这样体验一次,他别是有必要让被抓住的那些乱丢乱扔的人体验一下。”我们发自内心的这样感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常把环卫工人比作“城市美容师”,可面对真正的环卫工人,面对她们的真实境遇和默默承受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力,这样的美丽词汇对她们来说不仅是奢侈,更是揶揄。在她们面前再漂亮的形容词都显得轻浮与无关痛痒,而对她们人格与劳作的尊重与呵护,在我们无论是驱车或徒步过程中路遇她们时,能给以一个深切而由衷的注目礼,或者在下雨天经过她们身旁时能减一下车速,在日常生活中少乱扔一次垃圾,看到乱泼乱倒乱丢等不文明现象大胆地批评一次,也许更切实际、更具意义。

第17篇:求职体验心得体会

求职之难 民生之艰 责任之重

第五支部董婧

(2012年4月13日)

今年3月,我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求职体验活动,亲身经历了企业招聘的过程,切身体会到求职之难、民生之艰,也深感自己作为一名人力社保系统工作人员责任之重。现将此次活动的主要收获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通过到人才市场亲身求职,体验到社会待业人员求职之难

活动当天,我以一名大学毕业后至今未找到工作的待业者身份来到杨家坪捷达人才市场,希望谋得一份工作。刚到人才市场,才发现这里人头攒动,接踵摩肩,偌大的市场上挤满了手拿简历的求职者,从他们眼中我看到了期盼,但更多的是迷茫。虽然当天的招聘企业不少,但招聘对象主要是以有工作经验的产业工人为主,我先后来到十几家单位的展台前查看岗位需求,发现自己适合的真的非常少,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缺乏技术、工作经验不足,有的还有性别、年龄的限制。我注意观察了一个销售公司的市场拓展职位,堆在咨询台上的简历竟然有厚厚的一摞。一路下来,几乎没有完全适合我的岗位。我原以为自己找个工作应该不难,但事实是找个工作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这时,我想起了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一位求职者的话:现在这个社会,找工作难,找好工作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二、通过与多位社会求职者真诚交流,体会到劳动者民生之艰

在人才市场求职的3个多小时中,我先后与10多名求职者进行了现场交流,也在一些企业展台旁驻足观察,还与一些求职者互留了联系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和交流。一位市内某职校的毕业生颇为感慨地对我说,他先后到成都、贵阳和西安等地求职,花费了很多差旅成本,但却一直没找到工作,今年春节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公司仓库保管员的工作,每月1500多的工资,除掉生活和房租,基本上是标准的“月光族”。前两天这家公司还倒闭了,所以她现在不得不重新加入到就业大军当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每次和他们交流,我总能强烈感受到他们眼中的焦虑和彷徨。

“长叹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艰”。通过这次求职体验锻炼,同普通求职者零距离接触,真诚交流,使我对他们的生活之艰辛有了深入了解,内心也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教育。我真切地了解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没有一技之长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我真切地体验到现实社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体验到谋生求职的艰难甘苦。再苦也没有基层劳动者苦、再累也没有社会求职者累、再难也没有谋生求存者难。

三、通过对世情民生的参与式感受,体悟到自己肩上责任之重

实事求是地讲,在当天的求职活动中,我并没有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我留意了现场所有用人单位开列的条件,也没有一家比我们单位的条件好、待遇高。我深感谋求一个满意岗位、找到一份合适工作是十分艰难的,感到公务员确实是一个令人羡慕、受人尊重、收入稳定的职业,从而使我

更加坚定了人生选择,明确了人生定位,更加珍惜本职岗位,热爱社保事业。

历史挂在天空,霜冷长河;现实照在脸上,敲打脸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工作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近乎1/3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中度过的,珍惜工作就是珍惜生命。罗素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只有热爱工作、珍惜工作,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美好追求。对待工作如此,对待生活、对待人生也是如此。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是一杯茶、一包烟、一个电话“泡”半天,得过且过,虚度时光,还是保持激情、求真务实,不等不靠,不懈不怠,干出一番事业,让生命充满意义?这是我们必须拷问自己的重要问题。

更何况,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保险工作并不是单纯的业务工作,而是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更是服务经济发展、维系千家万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政治任务,群众的事情等不得,更拖不得,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应牢记党和人民群众的嘱托,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只争朝夕,在平凡的岗位上让生命熠熠生辉!

第18篇:就医体验心得体会

篇1:就医体会

多些换位思考 多些信任理解

今天为了切身感受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辛苦,学会在工作中“换位思考”,医院组织开展了“换位就医体验”活动。我于3月1日下午到四院就诊,着实体验了一回做病人的感受。

挂号很顺利,工作人员态度还好,虽然人很多,但是挂号窗口也多,没等多少时间便挂上号。因为此次就诊的科室位置很隐蔽,所以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期间因为找不到导医问路,也耽误了会儿时间。好不容易到了诊室,我长长的舒了口气,但是又被眼前的场面惊呆了,就两个医生看病,而且被病人围了好几圈,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心想今天不知道能不能看成了,因为我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5点了。这时一位导医过来了,问我是不是第一次就诊,于是便把我带到一个没人的桌子旁,告知我等会儿会有医生过来填病例本,大概等了15分钟,我还以为没人管了,刚要去问,这时有个实习生也许是进修生过来,问了问我基本情况,帮我填了病例本,然后请示了下别的医生,就给我开了单子让我去交费检查,检查的人到是不多。拿完结果回来,又是漫长的等待,也不知道找哪个医生,导医也不见了,也不知道问谁,索性站在一个病人稍微少一点的医生旁,大家都很着急,都抢着要医生看。我又不是那种嗓门高的人,等了老半天才轮到我,因为我只

是看个结果所以说了2-3分钟便结束了。看了看时间已经是17点多了,估计他们也快下班了。

这次看病我着实感受到了病人看病的难处,尤其是一些大的医院,病人多,挂号难,有时候为了挂号还要等好几天,有些偏远地区的人为了看病还要在城里待好几天,为了省钱连旅馆都舍不得住,露宿街头。虽然国家加大医疗保险力度,但是对于偏远以及贫困地区的人来说,到大医院看病依然是很难的。

虽然有些事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比如:

1、增加医院门诊医生的数量;

2、医务人员接待病人多些热情,多些解释,多些沟通;

3、导医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维持就诊秩序;

4、医院各科诊室的标识清楚。

5、门诊便民服务设施配备齐全,比如放置饮水机以及一次性纸杯;

6、门诊药房工作人员能主动说明药物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而对于我病房的医务工作者,与病人接触的更多就更应该体会病人的疾苦。一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治疗他们的身体疾病,更要了解他们的心中所想,做好心理护理。一个人在患病就医期间,其生活状况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手术患者,术前的紧张恐惧,术后的难忍疼痛、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丧失;被诊断为癌症或终身疾病的患者,当得到医生告知时,内心受到沉重打击,瞬间似有晴天霹

雳之感;即使慢性病患者,当他们面临着常进医院,天天吃药,承受疾病的折磨,心理上也会变得自卑、焦虑,精神上也会感到痛苦、不安。常有这样的情况:对于患病的同事、朋友,甚至是亲人,我们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却爱莫能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对病患的亲身体会,他们的痛苦体验往往是平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作为医者,学会与患者换位思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则是我们的职业使然。 篇2:就医体验(334)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实施方案

根据省卫计委《“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切实改善群众就医诊疗护理服务体验。医院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和星级护士”活动的开展,深入护理工作实际,梳理护理服务流程,特制定“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一、“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主题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目标

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人性化护理服务,将优质护理服务覆盖全面提高到60%,将责任制整体护理落到实处。紧紧围绕行动计划整体要求和目标,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切实可行的办法去优化环境和流程,完善我们的措施和制度,去推进人文关怀,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

1、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扩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覆盖面。

1) 公示分级护理内容: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制定分级护理服务项目,并将其内容公示在相应病区,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2)组建基础护理队伍:在推行护士分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将低年资护士作为基础护理的主力队伍,以完成基础护理为主。将高年资护士作为基础护理督导员,承担基础护理指导和完成落实情况督查工作。 3)实施责任护士整体护理管理模式:为进一步落实基础护理,实行护士与病人责任包干制。即病区根据需要将病人分成若干小组,下设责任护士,制定不同层级护士相应的岗位职责,完成相应的护理任务。

2、丰富服务内涵 1)转变服务理念:根据病人身心特点给予细致周到护理,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专业技术操作中:多一声问候,多一句关照,多做一些健康指导;创造适合病人活动的环境,减少病人跌倒和其他意外伤害发生率;特殊检查前后及时告知,减少病人疑虑,增强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2)拓展服务内涵:根据病人需求,提供个性化、连续性护理服务。继续完善出院病人健康指导,给病人提供更多疾病预防、饮食调控、康复锻炼等方面的指导,使我们的护理工作由院内延伸到院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注重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关注病人病情变化、感知需求、心理反应等,让病人体会到周到、细致、全面的护理服务,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热情。 3)改善出入院、转诊与转科服务流程,做好出入院患者的指示、引

导与指导工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帮助。

3、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与患者安全目标,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1)完善考核标准:修订有关的护理规章制度和质量考核标准,成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研讨,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运用:简化护理记录程序,减少护士重复劳动,优化工作流程,使护士有更多时间护理患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同时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建立标识识别系统,用pda对患者进行确认,极大地提高了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使传统的三查七对简化成一查一对,减少护理差错。

四、活动实施步骤

(一)组织培训、动员部署(2015年6月)

护理部积极动员部署各病区,结合“优质护理服务”、“三好一满意”创建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和改善服务体验培训,引导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开展就医体验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就医体验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外派参观学习、自查自纠阶段(2015年7月—2015年9月)

医护理服务体验提出切实的意见或建议,如处处设身处地、学会换位思考;健康宣教落到实处,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护理服务中增加人文关怀等。 各相关科室坚持自我查摆和主动征询群众意见建议相结合,找准群众对医疗服务中不方便、不放心、不满意的主要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深刻剖析根源,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要求,创造条件,切实予以改进。

(三)整改提高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9月)

医院活动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各病区根据自查自纠和活动领导小组的督查结果及整改要求,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提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进行整改销号。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6年10月—2016年12月)

2016年10月底前,医院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向各相关病区通报活动开展情况。

南昌三三四医

2015年5月 篇3:医生心得体会

“转思想、转作风、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心得体会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医患关系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寻找医患关系的平衡点,作为我们医务人员要坚持不懈地认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精神,明白医方与患者的对等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自觉性,转思想、转作风,换位思考,考虑患者,我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认真查摆了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成因以及危害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以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目的。

我认为医生这一职业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性的职业,倒不如说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因为它面向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心灵有感觉的人,它需要有一种发自心底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只用拥有了这种意识,才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人和机器不同,在就医过程中,必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赢得患者的配合,使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医患关系得以融洽我将从以下方面做好:

一、要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医心慈、医术精、医纪严、医风正、医表端,良好的印象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开端,能够给病人带来安全和保障感。人们一想到好医生,联想到的是细致,耐心,博学,负责这样的词语,这便是社会对医生这一角色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医生,我努力使自己做到这些品质。转变以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诚意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换位思考,要充分认识我们的服务对象都是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

的关怀和热诚。

二、精湛的技术是服务患者的资本,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并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时刻保持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服务患者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状态,积极的心态会给患者的心中撒上阳光,使患者也变得乐观,对健康充满信心,乐于同医生配合,改变消极冷漠的精神状态,不能叫患者悲观失望,产生极坏的作用。不能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言语不良,拿病人出气将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

三、常修从医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只有做到廉洁行医、清白做人, 才能提高医务人员在病员群众中的公信力,我们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全院,我一定会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该做的事情坚决不做,坚持自己的原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把群众满意作为点和落脚点”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二〇一五年五月四日

篇4:黄旭波换位体验行心得体会

树“大医精诚”解民疾

努力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换位体验行”体会

郑明建

近日来,我院按照局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换位体验行”的要求,深入开展“换位就医体验”活动,着力解决在医院管理、服务态度、就诊流程、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我院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结合各科室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了“换位就医体验行”活动,强化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作为一名院长,脱下身上的白大褂,亲身经历了看病就诊流程,切身感受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服务差”等突出问题,并采取了有力措施加强了整改。

通过这次换位体验,深刻体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多换位思考,自己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群众观念淡薄,群众感情不深,虽然在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但落实惠民行动和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活动方面还做得不够多、不够细、不够更深入。

二、工作干劲不足,缺乏超前意识,服务群众还没有完全到位,工作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能积极搜集各种信息,及时组织研究,提早做准备,一旦出现问题,不能迅速、准确地加以改进。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群众路线教育,对照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抓班子,带队伍,积极履行院长职责。

1、勇挑责任重担,发扬民主风格 通过这次学教活动,深知自己身上担子的重量,想把医院搞好,院长必须要当好班长,抓好班子建设,带好队伍,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在管理岗位上,要大力发扬团结民主作风,积极承担班子主要负责人的作用,经常与班子成员沟通、交流意见,凡涉及全院重大问题的决策,要能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发挥集体智慧优势,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自觉维护班子的团结和威信。在今后工作中积极支持和鼓励分管领导管理好所分管的工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与班子成员之间推心置腹、坦诚相见。

2、抓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自担任院长、支部书记以来,通过以院支部为堡垒,党员为桥梁,带领全院职工深入开展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争当焦裕禄好医者、好党员”专题活动,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思想,加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院采取对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措施,使单位的医疗服务水平得到质

的提升。

二、扎实工作,转变作风,有力的推动我院工作顺利进行。深入与全院职工和群众座谈,针对医院内部存在的问题,摸排到位,做到底数清、思路明,为医院的医疗改革顺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为标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全方位搭建服务平台,推行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透明行政和廉洁行政。

三、深入一线,强化指导,不断提高医院服务能力 我院属于一级甲等医院,始终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放在本院内涵建设的第一位,把患者满意作为衡量本院工作的第一标准。坚持“一切以群众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带领全院职工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医疗卫生各项方针、政策,结合我院发展实际,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积极落实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

四、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构建长效机制 不断提高竞争实力,提升卫生院形象,扎实地推动卫生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并通过有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换位体验行”活动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我院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通过此次换位体验活动,我院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服务窗口是病人来院就医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医院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和整体形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让患者满意的工作更加细化、深化,落实到患者就诊的每一个流程真正做到医疗服务让群众满意。 篇5:就诊体验

就诊心得体会

看病难一直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资源仅占世界资源的2﹪,由此可见医疗资源的稀缺。我所工作的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我们广西规模最大技术最好的一家医院,不言而喻前来就诊的人是多之又多,看病自然很难。

然而我作为一名护理人员,要怎么做才能在有这么多患者的情况下做好服务工作呢?为此医院为我们这些新入职的职工安排了一项到门诊就医的岗前培训。目的正是让我们有一次看病难的体验,让我们更切实的体验病人就医的困难,也为寻找到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的方法。

这信息时代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捷,我提前进行了电话预约,所以很快就看上病了。做检查——等结果——看结果,一切都很顺利。以前也到医院看过病,并且都是直接到门诊挂号的,每次都要一整天才能把病看完,这一次我吸取教训先挂号后看病整个过程只用了3小时。因此我这次最大的感触是:看病其实不难,只要大家能利用好信息技术,一切都会很顺利便捷的。作为一名护理人员我觉得为患者普及预约挂号看病的知识应该作为一种义务来执行,医院里面有那么多种提前预约的方式:比如就诊卡自助预约挂号,电话预约挂号,网络预约挂号等,不用岂不是在浪费资源。合理的运用这些快捷方式不是为大家都省了不少麻烦节约了不少时间?当我们自觉的把它当做一种义务来执行,想必患者会对我们医务人员多一份温情,医患关系必定会更加融洽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我知道也有看病遇

到困难的同事。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为病人多做一分,病人会更爱我们一分,医患关系会更融洽一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19篇:走近科学 体验农事 感受自然[材料]

走近科学,体验农事,感受自然

——记农事训练课程感想。

为了促进非农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开阔非农学生的视野、拉近非农学生与农业科学的距离,学校立足农业科学传统优势,借助农业科学强大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设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农事训练课程由本校动物科学学院的老师及科研人员讲授。根据学校的安排,上个星期我上了农事训练课程。农事训练课程由农事训练通识培训、牛的外貌的认识、蛋的构造与鉴别、桑蚕结构的认识四部分组成。

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课程,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体验了农业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农业科学的奇妙与力量。围绕着农事训练主题,我们分别上了农事训练通识培训、牛的外貌的认识、蛋的构造与鉴别、桑蚕结构的认识四个部分的内容。不同课程给我展现了农业科学领域不同的魅力,使我在惊叹之余,又多学了一点知识,多了一点对农业科学的理解。

农事训练通识培训是农事训练课程整体的第一部分,也是进行其他部分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农事训练通识培训是在课室里进行的,主要通过老师讲解、资料展示等方式普及农业科学基础知识。此课程由本校动物科学学院的老师给我们讲解。在课堂上,他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学校开设农事训练课程的初衷、筹备农事训练课程的过程以及农事训练课程的正式实施。接着,他又从动物科学学院的角度给我们接受了此次农事训练的时间安排与内容安排。在介绍完与农事训练课程相关的信息之后,他又从多个角度给我们介绍动物科学学院的相关概况。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动物科学学院的历史沿革、学院奖学金、学生规模、师资力量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进一步深化了我对动物科学学院的认识。其中,动物科学学院在科研成果方面值得一提。近几年,学院43个科研项目获国家和广东省等各级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一大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通过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举办企业班、创业班,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风格,能把学生培养成科学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老师还以图片、数据、视频等形式向我们展示动物科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家禽的养殖、猪的行为习性、牛的种群与外形特征,这些平时难以关注到的生产活动,都在老师细致生动的讲解中有所领悟。

经过了农事训练通识培训的学习后,我们开始了体验农事生产、感受农业科学的奇妙之旅。这趟旅程的第一站是牛场,体验的课程是牛的外貌的认识。星期二的早晨,我们搭乘学校的大巴车驱车一个多小时去到了学校的农业科研基地。简单地说,我们所去到的农业科研基地就是一个奶牛生产基地。在奶牛生产基地,我们首先参观了奶牛生产基地的整体环境、生产设备和上百头奶牛。奶牛生产基地建立在一个小山丘上,四周绿草环绕,景色怡人,具有田园气息。整个奶牛生产基地有两个奶牛圈养区域、一个牧草种植区域、一套现代化的挤奶设备,一个奶牛饲料发酵场所和若干个员工生活场所。其次,我们上了一堂精彩而生动的“牛的外貌的认识”课程。由于奶牛场设施简陋、参观人数多等原因,我们的课程被安排到挤奶区域上。这节课由奶牛生产基地厂长、经验丰富的基地员工共同给我们讲解。在课堂上,厂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奶牛生产基地的概况、历史沿革、发展规划等情况,然后结合牛奶安全问题、全国奶牛生产、本省奶牛生产等情况给我们分析了牛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障碍。通过厂长的介绍与分析,我大致了解了牛奶产业发展的概况以及解决牛奶安全问题所面临的困难。接着,就到了此次课最有趣最生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经验丰富的基地工作人员牵了一头健壮的奶牛到教学现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头奶牛所属的品种、行为习性、生命周期、产奶周期、饲养方法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在介绍完后,工作人员还现场鼓励同学进行挤奶实践,鼓励同学们就奶牛提出相关的问题。在良好的气氛和活跃的互动中,我真实地体验到奶牛生产的环境、了解了奶牛的外貌、习性,增进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农事训练课程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是鲜蛋的构造与鉴别、桑蚕结构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是在动物科学学院院楼进行的。在“鲜蛋的构造与鉴别”的课上,老师重点介绍了鸡的种类、鸡的行为习性、鸡的生命周期、产蛋周期等相关专业知识,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实验获得与鸡蛋相关的信息(如蛋重、蛋壳厚度、蛋黄重量等)来鉴别鸡蛋的新鲜程度。然而,在我自己做鉴别鸡蛋新鲜程度实验的时候,却无法用老师所教的方法把蛋黄的质量称出来,最终实验以失败而告终。在“桑蚕结构的认识”的课上,老师详细介绍了桑蚕的种类、不同种类桑蚕的行为习性、不同地域和环境下桑蚕的表现、桑蚕的经济价值、桑蚕的养殖等相关的专业知识,细致而严密地阐明了鉴别桑蚕种子好坏的科学原理,清楚生动地演示了如何通过实验鉴别桑蚕种子的好坏。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现场演示,我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并观察到了实验的结果,成功地分辨出种子的好坏。

通过一个星期的农事训练课程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第一,农事训练课程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填补了农业科学知识的空白,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农事训练课上,我真真切切的学习到了农业科学方面的知识。通过短短的一个星期的学习,我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动物科学学科的概况、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比较深入地认识了奶牛的外貌、行为习性等信息以及牛奶生产的过程、牛奶产业的现状;学会了如何去鉴别不同家禽的蛋、同种家禽的蛋的新鲜度;懂得了如何通过实验辨别桑蚕种子的好坏。第二,农事训练课程拉近了我与学校的距离,增强了我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我校是一个以农业科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农业科学方面实力雄厚。依托本校农业科学教学资源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农事训练课程,无疑加深了非农学生对本校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第三,农事训练课程与职业发展相联系,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作为学习管理类学科的学生,平时难以接触到农业的生产活动,而农事训练课程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去了解农业、认识农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我今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管理工作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四,农事训练课程给我走近农村、走近农业提供了一个机会。作为90后的大学生,作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城市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仅停留在书本的抽象描述中,并没有真切地体验过农村的生活、农业的生产活动。而此次的农事训练课程就提供了一个机会让我走出课室、走出校园、走进农村、走进牛场,通过身体力行体验农业生产、通过直接触摸认识奶牛、通过现场互动得到答案。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促进全面发展、增强归属感方面,还是在开阔视野、创造可能方面,农事训练课程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农事训练课程在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课程总数偏少,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了解更多农业科学知识;从课程内容结构上看,实验课、理论课相对较多,户外教学课程相对偏少,学生到校外接触农业生产的机会较少;从教学手法上看,教学手法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毕竟这是学校开设农事训练课程的第一次尝试,有不足是在所难免的。我希望学校能在此次尝试中总结经验,更科学、更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法,真正将农事训练课程做成我校的特色课程,发挥出百年农校的独特魅力。

第20篇:自然拼读教学

A apple, ant, alligator B bee, bear, boat C car, cake, cat D dog, dinosaur, duck E elephant, egg, elf F fish, frog, fox G gift, gorilla, girl H horse, hill, hat Iindian, iguana, igloo J

jeep, jellyfish, juice Kkangroo, kitten, kite L lamb, lollipop, lion M mitten, monster, mouse N nurse, necklace, nest Ooctpus, oranges, ostrich P penguin, panda, pingpong Q queen, quail, quilt R rooster, rabbit, rainbow Ssnake, seal, snowman T tiger, turtle, tea U uncle, umbrella, up V vet, violin, van W witch, wold, worm X

ex, box, ox Yyak, yo-yo, yard Z

zebra, zipper, zoo

自然体验教学心得体会
《自然体验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