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24 08:02:08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信息化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附:表格内容说明

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习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 1.学习环境的选择 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

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学习网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内容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内容。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 1.学习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内容。 1.自主学习的设计: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

支架式学习: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 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习:指根据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习:指首先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2.协作学习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习主题,先确定自己的观点,接着在一定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通过辩论学习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可以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责任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可按建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习评价的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达标测试(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技术水平、教学功能、资源提供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篇2: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模版1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篇3: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02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五彩池》教学设计方案

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小学 张钰

一、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学习目标任务

1、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 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 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 (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交流评价,获得真知

交流第

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

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推荐第2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来源。可面对着多种多样的资源网站,大多情况下,人们却依然使用着最原始的搜索工具,搜到的资源过于零散,大多时候搜索的网站并没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不会找,找不到已经成了我们无法利用资源的主要原因,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应该学会从网络上获取资源,这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在这节信息化教学应用课上,同学们展示的资源网站内容丰富,不同的搜索引擎是我们以前不知道,或者很少会用到的,可它的功能却比我们常用的几个网站更方便,更高效。

更多分类明确的网站为我们获取资源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获取有关数学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选择专门的数学网,将来我们成为编制教师,我们还可以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或者地方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上获取更多知识,年轻老师还可以通过观看微课来学习优秀教师的授课方式。专业的网站让资源查找更加高效。

信息化教学让以前零散的网络知识更加整合,为我的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推荐第3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第一次上信息化教学环境应用之前,我刚刚听到信息化,就以为和我之前导训课上的一样,就是学学office 高级应用,觉得没什么意思,但是,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觉得这门课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挺有意思的。老师会介绍一些比较有用的搜索引擎给我们,真挺好用的,至今为止,最让我觉得有兴趣的,是老师教我们如何正确搜索答案,现在的网络信息量很大,但并不都对我们有用,如何去搜寻才能在庞大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这堂课让我很感兴趣,同时也长了很多知识。老师上课还会给时间让我们自己操作,而不是一味地讲,这种授课方式我很喜欢。

推荐第4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利用平板辅助授课,数学课上,学生一边做随堂练习,老师可一边知晓每名同学的做题进度、对错,甚至能立刻分析出全班的准确率和疑难点;电子书包使孩子们开阔视野,增强孩子们的自我学习能力。它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课程,还能加强学生运用高科技产品的能力,为学生打开眼界,打破以往封闭式的传统教育。社会正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社会的变动越来越大,竞争也不断升级,让孩子们早点接触新鲜事物,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孩子尽早接触高科技,有利于孩子们尽早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

2016.2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倒数的认识”案例与反思

新疆第八师144团中学 范春花 小数班

一、直接揭题、提出目标。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倒数》,生齐读课题。

2.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什么叫倒数?倒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自主学习、探究发现。

(一) 自学课本:生带着提出的问题自学课本,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如觉有问题,前后桌同学可以商量。

(二) 讨论交流。

1.什么叫倒数?师板书生齐读: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 初次理解: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 再次理解:你们能说出一个算式,是它符合这句话的意义吗?

(学生写出×=1;×=1)

每个学生写出这样一个算式,得出结论,然后让同桌的同学说一说。

(3) 深层理解:现在我们对倒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请大家读25524994读这句话,想一想,你是怎么理解倒数的意义的?(生1:必须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和是1,差是1,商是1就不行;生2:两个数,还可以是带分数、小数、整数;生3:成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互调了一下;生4:互为倒数。如是的倒数,52是的倒数。

252552(4) 质疑意义:现在对意义完全理解吗?还有什么问题?

(5) 反馈: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2.倒数的求法。

(1) 举例:如何求倒数呢?请同学们随意举出一些数来。

(2) 小组探求这些数的倒数,并指名板演

(3) 交流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4) 归纳总结: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要注意些什么?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

(5) 反馈:完成教材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拓展深化。

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只有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与学生智能的同步发展。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教学,也给了我不少启示。

一上课就揭示课题,让学生紧扣“题眼”自主提出学习目标,然后围绕目标自学文本,对话交流。对倒数的意义的理解紧扣“文本”,从浅层到深层,让学生自己从细处逐词理解并举例说明。在“文本”与“生本”的深层对话交流中,学生真正理解了“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的内涵。在自主探究倒数的方法时,素材由学生提供,方法在学生探究、交流、争辩中,在学生的不断反思调整中更趋完善、更富创意。

纵观全程,没有哗众的情景,也没有刻意的追寻,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自主反思。看似简单的课堂却是那么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

数学姓“数”,数学的本色是“数学味”。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理性思维能力较强,无须借助动感的课件,也无须过多的修饰,只须朴实有效的问题,就可以引发孩子的头脑风暴,使课堂呈现浓浓地数学味。

对于

五、六年级孩子,有些学习内容,不妨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借助“直接揭题、提出目标——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巩固应用、拓展深化”的流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性思维。

推荐第5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么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么课,掌握这门课。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里提出,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作为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充实自己

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巧妙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能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的坡度,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和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试着自己去解决,在自身实践中体会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教师也要做到少讲,让学生自学,做到精讲多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导者、促进者的多重身份。

四、把枯燥的理论上得轻松风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近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比如我在上“信息无处不在”这块内容时,通过举例:校园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下课的信息,走过食堂时传来的饭菜香传递给了我们可以吃饭的信息,通过这几个身边的小事情,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载体,也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贴近生活的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教师可以把理论课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五彩缤纷。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教师上课要带上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从而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让他们轻体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有什么问题才会及时地提出来,师生双方才可以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握好“度”,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教师在和谐中诠释教学,让学生在和谐中建构知识,从而在学生心目中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让自己的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喜欢的感觉,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2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象、文字、动画、音乐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把这次所学的内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快乐成长。

推荐第6篇:小学语文信息化赤壁赋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信息化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学生在教学中探索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达到探究性学习的最大成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讨论、答疑、实践等手段,始终贯穿探究性协作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

理论依据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教师启发式学习和探究性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思想,教师作为主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有所启迪,并协助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性协作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现问题,体现探究性协作学习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真实情感体验的优势。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和情感体验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在鼓励学生探究性协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此收获一定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并重,根据教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征分析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依据新课标以及培养信息化新型人才的要求,我们将根据以下四个维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带着现代思辨的观念审读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和赏析文言文的能力

1、熟悉掌握字词句,归纳总结。

(1)通假字“属”、“凭”;

(2)一词多义:固、适、逝、苛、虽;

1 / 6

(3)词类适用:东、西、侣、友、舞、泣;

(4)特殊句式: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2、学会理清文章的思路,扣住每段的写景主体或叙事、议论内容来归纳整合,写出每一段段落

大意。

过程与方法

1、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学

习,通过朗读、讨论等手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小组团队合作探究,培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过程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加情感体验,提高理性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验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通过课堂协作、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处世观。

信息素养

通过利用互联网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识别和运用的能力。

三、利用教学环境与资源分析

四、设计师生活动,确定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过程

2 / 6

3 / 6

4 / 6

5 / 6

6 / 6

推荐第7篇:信息化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内容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延拓,在现有教学课堂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手段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向,这也是具备着不可替代的教学改革价值,值得广泛的思考和深度的教学实践。本文以此为研究切入点,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优化的教学支撑效果,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方式,优化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促进素质化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多媒体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儿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思维模式正处在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小学生群体对直观鲜明的事物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多媒体教学思路,它可以有效整合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能够达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效果,借此将会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意境,吸引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热情,显著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譬如,在教授《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庐山风景图”,然后用特写方式演示“庐山瀑布”,引导学生感受到由千丈青山的静态美烘托出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美。此时教师询问学生想不想了解诗仙李白笔下的“庐山真面目”,这时学生课堂互动的热情被激发出来。譬如,在教授《看月食》时,课文重难点是月食产生的原因以及月食变化的过程,抽象的知识会使小学生感到枯燥。教师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演示月食运作的影像资料,让小学生直观感受到月食产生和运作的自然场景和科学规律,由此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化抽象为具象,化复杂为简单,展现出理想的教学效果。譬如,在教授《鹅》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鹅的形象、叫声、动作等,具体教学操作步骤如下所述:

(1)通过动画形式展现出白鹅浮水的“曲颈”现象。 (2)通过图片形式展现出白鹅浮水的“白毛”特征。 (3)通过视频形式展现出白鹅“白毛浮绿水”的动态场景。 (4)通过影像形式展现出白鹅“红掌”划水的意境。

(5)通过讲解形式展现出白鹅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展开畅想:在人文景观和自然美景的映衬下,一个男孩给湖里快乐生活的白鹅洒出谷粒。教师课堂教学时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课堂互动的热情。此种教学方式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发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化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向,要在现有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式学习体验,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学习实践,让他们在把握课文知识精髓的同时,充分发掘出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譬如,在教授《小儿垂钓》课文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蓦苔草映身”时,本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播出诗歌的意境画面,在此基础上配上相得益彰的音乐,教师诵读课文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以此进行口头上的诗歌描述,这样将会充分的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扩散性思维。譬如,有学生会有着此种描述:当微风徐来,充满生机的柳枝随风轻舞,此时湖面上泛起鱼鳞般的涟漪。看!一个小男孩因为风的缘故把头发弄乱了,露出让人怜爱的红肚兜!„„在教授诗歌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时,本人继续引导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理解诗歌意境,进而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譬如小男孩心理感知怎么样?小男孩的客观感受如何?有的学生会说,小男孩会喊,“轻声点,别过来!否则会吓到我们的鱼儿!”有的同学会说,“小男孩会向我招手,似乎是说,轻声点,让我看看鱼!”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有利于诗歌意境的展示。

譬如,在教授《捞铁牛》时,教师可以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制作出多种“捞铁牛”方法的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先向学生介绍课文背景知识,接下来让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非课文介绍的打捞方法。最后,教师使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怀丙和尚打捞沉匿于黄河中铁牛的方法,他是利用黄河水浮力的物理效应巧妙打捞成功。让小学生在感受古代智者杰出工程学造诣时,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素质化教学的必要前提,这种思维意识理念的转变,将会持久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精神等。在课堂教学中科学运用现在信息技术,这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渠道,在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极大程度拓展小学生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这已经深远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其中也涵盖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领域。在新课改政策的引导下,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体现出素质化教学的特色。在现有课堂教学环境中,引入现代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带来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实践效果,有利于现有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这也成为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黄柳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

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9期.[2]朱辉宁.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 语文教学[J].江西教育,2010年12期.[3]郑彩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10年11期.(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教育局石油分局供应学校)

浅议小学语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变想学为乐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是一个新课题。语文教学观念是语文创新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小学语文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小学语文教育观念,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学习愈来愈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提高审美能力等的艰巨任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要创设情景,变学生想学语文为乐学语文

多媒体技术以最直观的视觉、听觉信息给学生强烈的感受。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思考、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如学习《荷花》一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从网上获取荷花多场景、多角度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让学生体会到荷花的魅力,随机产生由衷的喜爱之意。在学生对荷花进行观察与欣赏时,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变想学为乐学。

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语文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来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比单一听语文教师讲课好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多媒体计算机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把教学的目标、教学重难点将教学内容变静为动或者变动为静,将声、像、文字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全身感官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他们的作用发挥的越充分,知识就越容易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以在教学中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让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和图形,可以多动态的演示一些变化过程,亦可以把一些变化过程分解进行演示等。这都使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

四、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与主宰:从语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都是被动的参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改变了这一局面。如学习《新型玻璃》一文,学生在课前查阅搜集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课堂多媒体展示时,学生竞相发 言。“我想做一套这样的房子,它可以飞、可以潜水、还能遨游宇宙,探寻更新的世界。”“我想让家家户户都装上智能门锁。把家庭成员的相貌、声音、职位等信息输入智能系统,就可以识别主人,自动对主人开门。”创意构思随着直观的音像展示喷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参与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与教师一样共享、共有学习资源,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五、小学语文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全方位的增加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小学语文学科是一个信息量极大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学科都有它的存在。可以这么说“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生活就是语文的延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开发小学语文学习资料,加大课外延伸,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在学习时,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增进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要求学生补充如下内容:(1)医生忘我工作的情景。(2)在非典时期、甲流高峰中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工作在一线的感人图片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小学生查阅到的资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点,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的理解课文。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变枯燥为乐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教师的教学更有吸引力,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学习更积极。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整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要动手、要动脑、更要动心,才能伴随着鼠标和画面的滚动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使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更多姿多彩。

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

山东省胶州市香港路小学王翠萍

摘要:当前,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教育教学领域,计算机技术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优秀人格的关键课程。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前教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篇文章就信息化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对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管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教学领域的广泛普及,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研究课题。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积极地进行信息化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将信息化技术科学的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小学语文的备课

1.网络化备课。信息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备课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网络化备课,及电子集体备课。首先,要选出一位主备课老师,然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要参与研讨工作,形成教学方案的初稿,在然后每位老师在上课之前进行适当的修改即可。这样的网络备课形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的网络资源,而且能够提高备课的质量。

2.实现语文备课的动态管理。传统的备课方式是每一位老师自己备课,将课程内容写在纸上,学校定期的进行备课检查,这样的备课管理方式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很难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水平。电子集体备课是对备课内容的全面展示,主备课老师要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备课,然后共享校园网络上,其他语文老师参与到研讨中,做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同时电子备课只要保存在计算机上就可以了,学校领导抽查发面,老师修改也方面,而且能够及时记录网上查到的教学信息。这样的对语文备课的动态管理模式不仅能够使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教学资源,而且学校也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备课资源。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教学实践

1.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当前,有许多的优秀教师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制成影像,课堂教学过程的实录不仅能够帮助老师准确把握教学思路,而且在重复观看之后,还能够发现教学过程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方案。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语文老师集体参加教研活动,大家一起分享教学视屏,分析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在集体的学习中,要将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反复回放,认真分析可吸取之处,关注细节的教学。而且所有的老师在一起能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因此,加强优秀教师教学录像的学习,能够帮助小学语文老师提高教学水平,使每一节课堂都高效精彩。

2.收集教学经验。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通过网络能够大量收集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料。小学语文老师利用计算机网络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网络对语文教学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通过网络不仅能够在线观看一些教师的教学视频,欣赏他们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够与其沟通,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计算机网络缩短了普通教师与教学专家的距离,实现了实际的沟通,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制作PPT。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局限在老师按照课本讲课的阶段,课堂内容枯燥,学生没有兴趣。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资料制作成幻灯片。通过幻灯片,老师能够将各种形式的课件展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观看视频能够有效及其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幻灯片中,图像与文字的结合,能够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到有用的知识,领悟到语文知识的博大精深,进而提高语文的能力。

三、加强语文教学的课后反思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是每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的必经途径,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教学的长处与短处,在能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之处,进而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讲自己的课后反思与其他老师共享,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当前,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积极浏览不同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案例,分析他们的教学后记,进而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学成绩的提高。各个小学院校还可以要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加入“教学后记”一个环节,鼓励老师将自己教学的得失及时的总结记录下来,在进行教学研讨时,将其共享给每一个参加研讨的老师。有条件的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后记分享在博客上,在博客中享受同行工作者的鼓励与支持,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加强不同地区同行业的交流,增加语文教学的乐趣。

运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的运用,能够将枯燥乏味的课堂变的充满乐趣,化抽象教学为具体讲授,化静为动,使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吸引力增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当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进而丰富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浅议小学语文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0).[2]陆金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02).[3]王青云.信息技术优化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02).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黄宝燕

(福建省南安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福建南安362300)

多媒体教学是将多媒体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个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节课,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感到枯燥无味。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信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语文学科慢慢产生了兴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实施后所提倡的一个新的要求,这也是时代对老师的新的要求和希望。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就应当会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师学会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来为我们教学服务。由此看来,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也是新时期的教学的一个主要发展的方向。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来谈谈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整合的一点思考和体会。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或赞颂祖国大好河山,或托物喻人。但是由于很多课文与现实生活年代相隔久远,因而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时,很难把握作品的意境。而合理运用多媒体能根据课文内容选配合适的音乐,选取相关的图片和视像,视听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情景氛围。如果在教学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挖掘其中愉快的教学因素,使学生入情入境,能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效益利用信息技术化静为动形象生动的特点,可以很容易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课堂教学排疑解难。如:在教学《捞铁牛》时,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根据水的浮力的原理把沉在河底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来的,体会怀丙和尚想象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制作了教学课件。一是图文声像并用,再现课文内容。二是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制成动画课件,通过点击课件得到提示和帮助。如点击“铲黄沙”课件,便会出现船身上浮的场景,并可以清楚地看见船身上系着的绳子就会绷紧,此时划船,铁牛就被拔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借助课件,自主学习,较快较好地把握课文重点,理解难点,进而进行了语言、思维训练。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积累少,而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使问题很难解决。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生接触语文的渠道进一步拓宽,大量交互性很强、更新更快的语言和语言文化信息使广大师生应接不暇。网上可共享的信息为语文的教育和师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文化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拓展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检索、阅读各类书籍,可以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获取到更新的信息和资料。如,学习《有趣的发现》,从海岛上昆虫翅膀的有趣特点,引导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适者生存的实例。学生结合网上的资料和个人感受,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由此而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知识,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丰富了表象,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如在学习《桥》这一课时,由于我们所处的环境因素,大多数学生对此都不太熟悉,所以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于祖国一些著名大桥的图文资料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桥梁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美好明天的憧憬,发展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其课程进行学习和拓展的探讨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能掌握更多的知识,特别是课本之外的知识。利用多媒体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接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课本上的知识,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由课本向课外拓展的内容。网络之中的资源浩瀚无边,包含的内容要远远超过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的内容,所以如果能够利用好网络之中的资源,那么将非常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只有课堂这样一条,学生缺少选择和拓展自己知识视野的机会。现如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这样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

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于语文教学,能及时、迅速地开拓了信息通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感知、选择和快速浏览能力、感悟理解和分析概括力以及表达、创新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强化了自我效能感,增强了自信心,通过协作学习培养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文/胡丽君冯玉珠

摘要: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在教师备课、授课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信息技术在这三方面的应用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176-01 1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同样,在教育领域当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而又简便易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语文学科基础性、人文性等特点,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年龄特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的使用就变得尤为必要。通过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结,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能够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更加有趣。同时,不少教师在利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充分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备课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学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已经逐渐被替代。因此,教师可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取多种的方式来优化教师的备课方式,为课堂授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1整合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结合的越来越密切,许多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往往采用电子课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系统讲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搜集教学素材,制作教学课件。然而,目前教师在备课时往往依赖于庞大的网络资源,工作效率比较低,最终所采用的素材有时候甚至并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因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目前教学大纲的要求,搜集有用的网络资源和教学素材,建立专门的教师专用的数据库,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归纳,包括课文讲解素材、音频视频的剪辑以及课后练习题目的总结等,以供教师备课使用,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高备课水平。

2.2加强交流,备课资源共享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教研小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完全可以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之上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互换意见,将自己的教学思路以及备课成果上传至平台,相互借鉴,各自完善,反思自己的不足,汲取别人的长处。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在线教学研讨,相互学习,思维相互碰撞,使得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课件更加合理、完善,为进一步的授课打好基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授课对于课堂授课来说,信息技术的一个强大优势在于更加生动、具体。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形式,优化教师授课。

3.1创设情境

与以往传统的“一言堂”的授课方式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在课前导入以及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充满趣味的音效或者更加直观的视频动画等形式,在第一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他们能够快速地将注意力 转移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3.2突破重点难点

对于那些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备课的过程中采用较多的篇幅进行梳理、总结、归纳。根据导学课件的要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意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教师进行补充、强化说明。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如《刻舟求剑》、《称象》等故事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的形式加以呈现,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具体环节,加深印象。

4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优化教学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加以优化管理。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师生交流的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将语文学习的良好方法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呈献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完善、补充。另外,学生也可以将自己对于语文课的意见和建议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建议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借助信息平台进行交流能够避免现实中学生因为畏惧教师而不敢言说的局面,能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

5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需注意的事项 5.1避免过分依赖

在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该特别注意,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教育的根本是人的教育,因此不能过分依赖。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与自己的讲解、板书等传统方式相结合,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以及想象的空间,重视语句的优美之处,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避免出现多媒体成为课堂主人的情况,重视学生的实际感受。

5.2密切结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特别要注意的是密切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水平、接受习惯等实际特点,对课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避免拿来主义,完全利用网络素材的情况。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具体反应,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以学生为宗旨,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6结语

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是一种在新的教学思维指导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拥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只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以注意,就能够对教师的备课、授课、改进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山东昌邑261300)

推荐第8篇: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

《匆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核心要素,旨在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带动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这是“以人为本”,注重挖掘人本身的学习潜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真诚期盼。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认真地按照“课标”精神引领自己的课堂,使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也是小学语文高校课堂的体现。

欣喜之余,我们不禁又发现了,在课堂表面热闹活跃的背后,形式重于内容的现象并不乏见,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运用方面,不管是哪门课程,均在不加甄别地使用。似乎没有用上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就不是新课程意识下的课堂。于是乎,合作学习成了每堂课必备的“特色菜”。君不见,课伊始,教师早将学生的座位排成了“合作型”状,课堂上“四人小组合作合作”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课后留的作业设置上,让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的“时髦”作业也屡见不鲜。合作学习成了当下课堂的“统一标签”。特别是每回听课时,看到四张桌子合并,六个人一组,坐在旁边的那两位同学,侧身坐也不是,正身坐也不是,苦了学生,也别扭了我们听课的教师,真不懂执教者的心里作何感想。难道这样的“排排座”,课堂上的“叽叽喳喳”,几下子的“交头接耳”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合作学习”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遭遇到了误区,请看下面的教例:

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一文时,有如下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写感受,并有感情地读读,读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在小组里交流。请学习小组的组长作记录,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待会儿全班交流,同学们开始吧。

生:(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注注,组长记录组员不理解的地方。)

师(拍拍手,示意停止活动):同学们,我们交流吧,哪个组先来?

生1:我读懂的句子是“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认为,这句话是作者在为光阴的流逝而惋惜和感叹。

师:喔,说得真好!(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该生读的这句话。)好,下面全班齐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没有感情可言。)

师:还有谁想交流?

生2:我读懂的是“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时光匆匆。

生3:我读懂的是“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他们告诉我,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走了。

师:说得真好,请大家读这一句。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合作一下,我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结合身边的实际,说说时间是怎么流失的,最好能照课文中的句式。

生:(合作学习)。

(一分钟后,师示意学生发言。)

生4:学习的时候,时间从勤奋中流过,玩耍时,时间从懒惰里过去。

生5: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电视机前过去,睡觉时,日子从梦里过去。

生6:运动的时候,时间从蹦跳中过去,作业时,时间从本子上过去。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得真好,下面请大家把刚才在学习小组里合作的话写在课堂本上。

乍看这一教例,老师挺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环节里教师用了两次合作学习,第二次还有成果的展示(我们姑且不去评论成果的正确率),似乎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是相当强的,甚至达到了“短、频、快”的程度,可深究一番,我不禁要质疑,这个环节如果不用合作,效果会不会更精彩?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会不会更有“嚼头”呢?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对“合作”一词来探讨一番。“合作”按《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同心协力搞一件工作”。请注意,该注释的两个关键词汇是“同心协力”与“一件工作”。对照这个注释,我们重新审视以上的教例,“同一件工作”──结合身边的实际,谈时间是怎样流逝的。这一点是符合条件了,但“同心协力”却难见痕迹。这个问题靠单个人的社会生活经验便可解决,就无所谓“同心协力”,更无所谓合作学习。由此来衡量,这是无效的合作学习。

那么,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我想从下面几个方面尝试解读“合作学习”。

一、追溯“合作学习”的渊源及含义

合作学习是二十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首先倡导并实施的。这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改革理论与策略。它将班级分成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小集体,为完成一个集体任务进行切磋,以达成一致或作出决定。最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其成果,以达到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机会展示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在合作学习诸多理念中,最重要当数互动观,它不再局限于师生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且把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关系的拓展上。

二、有效“合作学习”的要素

基于对上述合作学习含义的理解,我认为“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指向:

任务的确立(也就是问题的提出)“含金量”要高,是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而且是学生一个人所无法完成的。它必须借助小集体的协作力量,在小组内分工配合,才有希望突破的。还以《匆匆》一文为例,如若要设计成“合作学习”型的教学,我认为任务指向应该是,举全组之力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文中作者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作者有没有对此作出回答,读完课文之后,你们的一致感受是什么?这样的任务确立明确,也易于合作学习的操作。

2、合作学习应将“刀刃”装在难点的突破上:

合作学习是通过教师任务的引领,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再进行组内切磋,以谋求对这一指定任务的共识,采取一致的解决行动。动用这些,目的显而易见,是希望藉学生的集体智慧,将文本内容进行“自我建构后的集体再建构”,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得“精华”。因此,合作学习必须为突破难点服务。

3、合作学习必须“全员齐动”:

从合作学习的含义可知,合作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要参与展示,体验交流、合作的快乐。而这,是针对以往班级授课制中,生生交互面窄的弊端进行创意改进的“匠心”所在。教师课堂组织的力气就必须花在激发学生“全员齐动”上。课堂上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比较沉默、沉寂的小组,参与他们的合作、讨论,以自己的模范示范行为激活学生的思维。另外,课前,教师就应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上下功夫,学习小组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气质,现有的学习状况等因素,尽量往均衡搭配上努力。力争使每个组的成员组成“旗鼓相当”,这样有助于课堂学习引进“竞争机制”,以“小组的荣辱”来迸发学生全员参与与合作学习的激情。

4、合作学习的成果必须多样化展示,允许在各组启发下的不断修正完善。

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只展示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更重在倡导小组能创造性地展示学习小组的合作成果。特别希望,后发言的小组能在其他发言小组的启迪下,不断地修正完善原有的决定,不走与前面小组一样的路,力求风格各异,呈现多样化。当然小组推荐的代表在展示成果时,千万别忘了自己的集体,不能把“我认为”老挂在嘴边。

三、“合作学习”的运用时机

合作学习的优势不言而喻,恰当地运用它,会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蓬勃的生机,但切忌滥用。像以上我所举的那个教例就是滥用合作学习的典型,什么时候运用“合作学习”,巧用而不盲目让合作学习的标签满天飞。我想,这就关系到运用的时机问题了。

用在学生质疑问难的“卡壳”处。

1、课堂是生成的,学生以自己的心灵世界解读文本,体验生活,以他们的视角看世界,可能会出现我们成人难以想象的一些“问题”。开放的课堂,学生有可能冷不丁地提出一些棘手的问题。我认为此刻,是采用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如教学《麻雀》一文时,有位学生出乎我的教学预设,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屠格涅夫是不是缺乏爱心,眼睁睁地看着猎狗一步步逼近小麻雀,他竟然无动于衷,要不是老麻雀及时现身,说不定小麻雀早就成了猎狗的腹中餐了,老师,他为什么不马上唤回猎狗呢?此时,合作学习便到“发威“的时刻了。

2、用在读写结合的一些训练点上:

每一篇精读课文,总能挖掘出一两个对学生进行读写迁移的训练点,由于学生的层次有异,如果统一步调要求,势必造成“两极分化,中间膨胀不起来”的流弊。为此,若适当采用“合作学习”,能取得以优扶差,集体受益的好效果。如学了《麻雀》、《猫》、《雪猴》、《鸟情》一组课文后,要求学生“合作创作1~2条的广告语”来呼唤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学生热情高涨,一条条充满了童真、爱心的广告语纷纷出炉,合作的效果明晰可见,课堂学习也因此被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3、用在课本剧的演练上: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适合于让学生表演。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等。这些课文的学习就适宜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合作编成课本剧,小组成员兼导演、编剧、演员、美编等的职责于一身,倾全组之力,再现文本的内容,并能融全组的理解与加工于创作中。这时的合作便能产生迷人的力量,这是“单枪匹马”独干难于企及的。

4、用在习作的评改环节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改作文的习惯,自改前的互改依然是不容忽视的,而合作,能让小组成员就“旁观者读众”角色解读分析习作,能以“小眼睛”看习作的得与失,提出供参考的修改意见,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习作自改。实践证明,此环节用“合作学习”,效果甚佳。

“合作学习”给语文课堂送来缕缕清新的风,但一定要慎用,用在“七寸”咽喉之处,她便能“疗效显著”;若滥用,让“合作学习”满堂飞的话,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初衷,反而会带来负功能,这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慎用“合作学习”,还原其本应有的作用,让语文课堂不再浮躁,真正实现“洗去铅华见真章”来。 《忆江南》

教学设计

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领悟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词作品中情感与美的熏陶。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逐字逐词逐句的呆板方法进行教学,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没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品的无穷魅力。

《忆江南》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2、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

教学重点: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录: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板书 忆江南 )

【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

(学生看书并思考)

生回答问题:(略)

师归纳: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了解作者及作品】出示课件

师: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以前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你能向大家对他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吗?

生一:这首词的作者是白居易,我们学过他的诗有《赋得古草原离别》。

生二: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齐名的唐代三大诗人。

师介绍作者及作品的时代背景:白居易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风平易,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他也是早期词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对后世影响甚大。

白居易在50岁时曾先后出任过杭州、苏州刺史,秀丽的江南景色和灿烂的吴越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忆江南》这首词是他晚年闲居洛阳时为追忆十多年前的苏、杭生活而作。

【自由探究,了解词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参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认真读课文,了解词的意思。

(学生自由读文)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词,那么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生:这首词讲了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回忆,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

【进一步品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这首词总共有几句,有多少个字?

生:这首词共有五句,二十七个字。

师: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确实写得很好,它虽然短小,却抓住了江南美景的主要特征,抒发了他对江南久久难以忘怀的情结。通过刚才的读,大部分同学已经读懂了词的意思。既然这首词写得好,下面再请同学们认真地品读课文,你认为这首词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读完后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交流,也可以将你自己的感受及交流后的体会在纸上记录下来。

(学生认真读课文,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赏析】

师:请同学们停下来。刚才同学们再一次品读了课文,并相互间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首词的无穷魅力应该有了自己独到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站起来谈一谈你心中的感受,与大家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精妙所在。

生1:我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这两句好在哪里?

生1:这两句是这首词中写景的句子,作者描写了“江花”和“江水”这两种主要景物,概括地反映了江南春天景物的特征。

师:很好。确实,这两句是这首词中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谁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2: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生2:这两句话运用了对偶的手法,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3:我觉得这两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红通通的江花比作火焰,把江水的绿比成蓝草,比喻非常恰当,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师: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他们从不同的修辞角度上品味了文章的妙处,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4:我也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写得好。

师:那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生4:我们都生活在江南,江南的春天很美,可以赞美和歌颂景物很多很多。而作者受篇幅的限制只选取了江花和江水,我认为景选得好。

师:哦!快讲讲你的创见。

生4:我喜欢画画,我觉得江花和江水一红一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光彩夺目的感觉。

师:你的见解真是很独特,也说得非常好。老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很有成就的画家。

生5:我觉得“忆江面”这个词牌用得好。

师:你觉得作者选用这个词牌好在哪里?

生5:老师前面说了,词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而作者白居易恰恰选了“忆江南”这个词牌,题目刚好与内容吻合,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南的无限眷恋和思念。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你很会思考问题,也说得很好。刚才前面的同学都是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两句来谈的,而你却能从词牌联系到词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上来。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像你一样把思维的大门敞开,把思维的触角伸到作品的每一角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生6:我觉得文章的最后一句“能不忆江南?”写得好。它与前面的题目“忆江南”和第一句“江南好”形成前后呼应,使作品显得很完整。

师:很好。现在同学们的思路被打开了。我希望后面同学的见解更加精彩。

生7:我觉得首句“江南好”这一句好。这一句既回应了标题“为什么要忆江南”,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作者对江南春天美景的回忆与描述。

师:你讲得真不错。

生8:我觉得第二句“风景旧曾谙”这一句也不错。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8:这一句说明了江南美景对作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也是作者难以忘怀的,以致引起作者在十多年后还对它难以忘记,思念不已。

师:同学们真是说得太好了,还有没有更加精彩的见解?

生9:我觉得词的末句“能不忆江南?”句式用得好。作者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气,体现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扬与无尽的思念,而运用疑问句则更加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与上期所学的《海上日出》的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师:你真不简单,不仅能体会这首词的妙处,还能联系到前面所学的知识。

生1:老师,我还是觉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好蓝”这两句最好。

师:哦!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快说说。

生1:我刚才又读了读这首词,虽然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描述只写了春花与春水,可我一闭上眼睛,就像置身于江南的春天一般,不仅看到了红火的花、碧绿的江水,还看到了好多。有孩子们在放飞筝,鸭子在水里欢快地游泳,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采蜜,人们在田野里欢快地劳动、歌唱„„。

师:很好!你对作品的理解与欣赏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同学们,我们去品味一篇文章,欣赏它的美,不能只局限于文字本身的描述。我们应该通过文字表面的描述,想到文章以外更多的东西。下面让我们一边听课文录音带,一边展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去一起感受作者笔下的江南春。

(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配乐录音带,一边展开想象)

【结束语】

师:这首词,写的是诗人自己的江南之忆,作者描述了美丽的江南春天,抒发了他对江南难以忘怀的情结和无尽的思念。词虽然短小,但特具情味,又能引起读者的遐想,让人玩味不已,确实是我国古代诗词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首词,一起欣赏了它的无穷魅力,对它有了自己独到的理解。我相信作者白居易和这一首《忆江南》将会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教学,我只是想改变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进行一些古诗词教学方面的尝试,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在整个40分钟的时间内,我始终被学生的激情感染着,我不仅为与学生一起欣赏《忆江南》这名篇佳作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我更为学生在课堂中的出色表现而感到高兴。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感触颇深:

1、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爱作品的美,引导学生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从而凸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3、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观念是前提。有的教师说:“我也想进行教学尝试与改革,可是我的学生素质太差,跟不上。既费事又耽误时间,还不如按老一套进行来得稳当。”作为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其实,学生是很棒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放手发动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推荐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

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

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

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

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

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

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下期已经掌握了2000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这是我对课前预习提出的要求。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习,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第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本。每天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习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步生字学习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习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巩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巩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习范围,不定时抽查。

第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

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加入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多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如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北师大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以此向大家学习。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吧,经验说不上,只是有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教学理念方面:我一直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式行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总是强调学生必须背过、必须默写过、必须理解等等,看似在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实际上却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压力,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任务,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这样就容易扼杀学生那份对语文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与迷恋,因而就抹杀了语文教学的初衷--语文素养的培养。

#from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来自 end#

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导语、创设的教(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学气氛等等,都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激情在里面,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文章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出自,此链接!。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学习心得。

将近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前,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课上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组内每一成员都能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单项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11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我感到很荣幸。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教学中所给予的点拨和热情指导,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多个春秋,酸甜苦甘尽在其中。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好学生是天职,这是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清楚的。但如何能教好学生?如何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感到了自己要承受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我做好教学工作的动力源泉。

我教了多年的语文,指导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要想教好语文,却并非易事。在我的经验中,我觉得如何能将以下这几方面做好,会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我们不能只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觉得我都做到了,并且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在备课时应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那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开始时有较高的兴趣,这样才嫩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效果才会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兴趣、精力集中呢?那就是那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就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那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要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形式,要注意简明、概括,要生动、有感染力。例如:在备《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都是聪明的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脑筋急转弯题,,你们谁愿意测试以下自己是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为了表示自己最聪明,都会积极动脑筋去想了。(脑筋急转弯:1.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2.什么东西打破了才能用?3.什么东西越洗越不干净?等等)目的是让学生不要按常规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因为这些都和本课的中心有关联,这样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故事时,如果是学生熟悉的诗人,我就采取回忆已学过其古诗的方法导入。如果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这位诗人的诗,我就按古诗的内容进行回忆导入。

备课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备学生。

1、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什么呢?包括很多内容,如:了解学生已有多少知识,喜欢怎样的听课方式和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

2、要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分析学生要与分析教材同步起来,因此备课时要把备学生和备教材结合起来。

3、了解、分析了学生之后,还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只有关注学生,我们的教学才显得有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把关注的目光放到备课中呢?

一、自主探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这样才更容易发现问题,才更有学会后的成功感。

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师生合作和学生之间合作。总之,教是为学服务的,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说到教法,我觉得只要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教法也就随之有了。因为每一位老师的备课方法不同,所以教法也就因人而异了。

二、上课

开始上课时要用较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课堂上来,也就是导语部分,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然后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要“严”,但不能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为此,我们办公室的老师课下没少谈论了这样的话题。其实,四年级的学生不像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有所顾忌,怕万一回答错了怎么办?别人说我怎么办?课堂上无人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不止一次面对过,这样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大发脾气,埋怨学生回答不积极,不积极动脑筋等,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下课后我就会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设计思路有问题,还是问题提的不合乎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讲授新教材的过程中课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

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

三、布置作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课内作业,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引出新授内容。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至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同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内容简单描述了我在课堂教学步骤中的安排。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其操作的式样也会不同。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课堂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小学语文作业批改的几种艺术方法。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学生应正确对待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我仅就“书面作业”的批改,谈几种方法。

(一)三个巧用: 1.巧用符号,避免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的逻辑来说,是不断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灵。”非常醒目的大“?”对学生的错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巧用符号,可以避免“?”带给学生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1)如果在作业中,学生出现了错字或别字,教师可用上一个小圆圈标明,告诉学生赶快更正。(2)小“?”提醒,表明遗漏。粗心是学生作业时的一种通病,他们常常会丢三

落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批改时,可在遗漏处打上一个小问号,通知学生及时补救。其实,符号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自由选择,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巧用等次(1)“A☆”奖励优秀生、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能力发展均衡的好学生。这类学生的作业质量往往是比较高的,具体表现在:字迹工整,书面整洁,正确率高。对于“实力雄厚”的他们来说,“A”已不能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需要“锦上添花”。这时,教师要毫不吝惜“A☆”,让大红的“A☆”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促使其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记得有一位老师曾经这样对我说:“班上的班长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小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每次批改他的作业,就是一种享受。一次无意间,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打了个“A☆”,没想到他举着本子边跳边喊着„耶!‟并用手指作了个胜利的姿势。看着他纯真的笑脸,兴奋的样子,我惊诧于教师的一个小小的精神奖励,竟能给学生带来如此大的快乐。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的作业,小班长的字写得更令人赏心悦目了,正确率也更高了。“A☆”的功劳可真不小啊!”当然,当优秀生有了麻痹思想,作业质量出现下滑趋势时,教师应当机立断,取消额外奖励,敲响警钟,让他们意识到“A☆”的可贵,及时调整自己的作业质量。(2)“A☆”鼓励进步生作业中的进步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二是作业字迹明显端正,三是两者兼有。面对这些现象,教师不可无动于衷,认为他们离优秀生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应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给予“A☆”作为鼓励。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不断进取,从而逐步真正达到“A☆”的作业质量。这种打分的方法在语文作文的批改上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说,在作文中学生的字迹工整可以适当给予加分,立意新颖可以给予加分等。或者在评等级上在“优”的基础上给予“优上”或“优☆”等,借此让学生充分享受自己辛勤劳动后受到肯定的欣喜。

3.巧用评语,评语,是语文作业批改中一种常见的批阅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将评语引入语文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1)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好习惯。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书面整洁等方面要严格把关。及时用恰当的评语委婉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书写认真,但格式正确吗?”等。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如, “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做得又快又好,(2)热情洋溢,情感交流,激发进取心。用情真意切的叙谈代替严厉的训斥;用赞扬、鼓励、企盼、惋惜等热情的语言代替生硬的分数标记;教师热情洋溢的评价,使学生在受到肯定和表扬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信任,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师的热切企盼中了解自己作业中的缺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二)教师主导,互动批改 1.互批互改

即同桌学生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批上

记号,然后还给本人。同桌相互讨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最后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作业的责任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教师及时而全面地掌握信息。 2.自批自改

即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先作出判断,认真检查和验算,发现错误立即作上记号并及时改正。然后由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批改情况,最后学生将情况汇报给教师。这样做对不诚实及粗心的学生起督促作用。学生对这种批改方式格外有兴趣,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了。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民主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3.面批面改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的错误题要让他自己耐心地寻找原因,对差生要重点辅导,及时捕捉学生作业信息,发现问题后启发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交谈方式进行提问、反问等,启发诱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从中注意发现不足,再通过辅导加以弥补。这种方法,不仅能起到及时补差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学习落后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教师的“下水作业”

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像 “下水作文”一样,我们叫它“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故意做错,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从教师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改教师“下水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和提高评价能力的过程。

总之,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这些方式有利也有弊,不管怎样,教师采用的批改方式应符合“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基本原则。对待作业,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具体情况,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如何辅导后进生的几点做法之二

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是我们老师常遇到难题,但我们又如何面对这难题呢?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我就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我会围绕着思想策略和学习策略互相结合进行。也就是说“以心促学”吸引学生的心,促进学生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样的主线进行循循上诱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贴进后进生的心,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在班上,后进生常常被学生鄙视,认为他们是班上的包袱,败类等,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自信心不强等心理障碍,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了解这些情况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靠近他们栽培他们,如:多找后进生谈心、编座

位照顾后进生、上课要多提问后进生、耐心回答后进生的提问、当面批改差生的作业、采取“一帮一”的活动、多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等等措施,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

要想后进生由“要我学”到“我想学”是一个十分难得可贵的进步。但是如果不能把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稳定下来,那一切努力将会前功尽弃。因此,我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又是发育时期,所以要非常注意后进生的心理状况,要对症下药,必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有效的途径来激发学习兴趣 ,诱导他们“爱学”。 比如: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游戏,性竞争性的 活动让后进生也能参与其中,让后进生回答难度较低的问题,作业、考试成绩设立进步奖并有意地把他们平均分配到每一组,他们得了什么奖都各加十分,让全班同学都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让他们也觉得很光荣也感到学习的快乐等。总之,看到后进生即使有微小的进步,也应当给予肯定,并及时通报家长,让后进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在班集体里和家中都体验到学习取得进步的喜悦,从而稳定学习的兴趣。

(三)、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

1、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我注意适当降低知识起点,让后进生也能跨进新知识的门槛,让后进生感到自己能学,学起来不会吃力,在给学生上新课时,把知识的“度 ”放缓一些,对知识点少发挥、少加深,让后进生理解新课的内容并掌握教学的重难点的为主。在练习中补充一 些综合性题让成绩好的学生吃“饱”,而对后进生不作要求。对有的知识点,也可以放在单元复习或总复习中加深和拓展。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做到上课速度适当放慢,让后进生感到能跟上教学进度,后进生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教学效果应当追求全班的整体效果,要顾及后进生的反应,因此我在进行教学时,不勉强赶速度,而是做到照顾学生的全体,不能忽略后进生。例如,在讲重点内容时,我切实做到放慢速度,并尽可能重复一二次;在要后进生回答问题前,让他们有充分思考的时间 ,诱导他们积极思维,让他们真正地掌握有关知识。

我认为,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从后进生的心理上和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着

手,从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来落实对学困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进而促进其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总的来说,对中下生的辅导要保证辅导的时间、保证辅导的内容安排,保证学生的情绪,你肯学了,我才教你。在辅导中不能操之过及,得一对一辅导,能提高一点是一点,在课堂上多表扬他们。老师心中关爱中下生,这样才会自觉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是中下生向好的方面转变。

六、浅谈如何进行班级管理

如无法通过下载软件进行资源下载,请登录后在资源下载链接上右击,并选择“目标另存为”下载。

班级管理工作是每个班主任的基本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心中装着学生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熟悉自己的管理对象——学生。班主任对学生情况了解得越深入,越细致,那么在平常的管理上就越是得心应手,越是能有的放失。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解包括:家庭情况(是否是留守儿童、父母是否离异)、学生情况(品德、性格、学习成绩、兴趣爱好、优缺点、身体状况)等等方面。越是优秀的班主任,就越是能最先喊出自己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同时头脑中能清晰地浮现出有关学生的所有情况,只有在基础上,班上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后进生。转化工作才能针对性地开展。 (二)、制定合适的班规

在熟悉的情况基础上,班主任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班规,当然,制定前心中一定要有腹案。为了使班规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制订时应逐条逐条交由学生讨论,尽量获得大部分同学的同意。特别是一些惩罚条款的制订,更应该得到易犯此条款的大部分学生的肯定,既做到赏罚分明,又要保证赏罚适度。最好在制订班规时

让学生对班主任的行为加以规范,这样就树立了一个执行的楷模(班主任首先应带头做好示范作用),让学生无刺可挑,心服口服。 (三)、严格管理,公平公正

制定了具体的班规,凡事有条可依,行为有了规范,这为管理班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执行才识关键。只有做到公正执行,才能使学生彻底佩服。

凡是学生在班主任那里获得了不工整待遇,班主任的威信必将逐步降低。因此,对于班上发生的所有人和事,都应严格按照条款兑现相应的赏罚,不分男女,不分优劣。特殊情况时,班主任可以身试“法”,然后自己主动承认错误,承担相应的处罚,以树立“人人犯规,人人必罚”的形象,同样可以树立班规的威信。当然也可换为班长违规接受处罚来“杀鸡儆猴”。 (四)、抓好班干部建设

为了在班上树立典范,必先保证班干部带头作用。班主任应每周抽一空的时间布置,检查上周工作,及时指出班干部工作得失,既有利于班干部的成长,又利于了解班务状况,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班干部的要求是各负其责,既不干扰,独立工作,在大事上,突发事情上又分工协调,团结一致。使用好了班干部的助手作用,班主任工作量将大幅度减少,做事半功倍。 (五)、抓好后进生潜力生转化工作

我们都知道,学好难,变坏易。如果班上有几个“刺头儿”。班主任工作将增加无法计数的难度和工作量。因此,班主任必将花费大量的必要的时间去关心潜力生特别是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虽然做转化工作时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同样离不开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信心。为有效的开展此项工作,最好是用专门的笔记来记录此类学生的特点,家庭情况,表现情况,以及各段时间表现变化情况,思想波动,并且每周或每天定期谈话了解学生的需要。只有做到多接触,多关心,多了解,多包容,多教导,学生才会从原来的恶习中解脱出来,逐步改正,逐步进步。其实,班主任的成就感也多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获得。

当然,在转化潜力生过程中,和家庭的了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家长,教师。学生,社会一起努力,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效,更真实,更持久。

(六)、提高自身修养。钻研管理艺术

任何工作都是没有止境的,作为教育工作的班主任学习也要坚持修身。班主任做为教育者,被模仿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随时规范自身德行,努力做到维护社会公德,随时树立行为表率,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这样,不用过多说教,就能起到“和风细雨,滋润万物”,不令而从的作用。为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班主任还应多向其他先进班主任学习工作经验,这样既能开拓视野,也能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做法,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并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各位老师。

第12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13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这当然是件大好事。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家对新课程尚处于探索阶段,到底怎样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 我认为,像这样去教语文,如果用辨证法来看,是不可能有好的效果的。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象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

1、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

2、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

3、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

4、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

5、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

6、好问的习惯;

7、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

8、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必须经常主动习字。习惯是具有迁移性的。还是以写字习惯培养为例来说,在历时数年的”土家族聚居区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实验“中,笔者发现,良好的写字习惯就具有极强的迁移性。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二、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三、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1、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

2、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

3、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

4、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这些,就应当说是个死任务了。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第14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共2篇)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 将近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前,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课上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组内每一成员都能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单项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共2篇)]篇一: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教学的一点心得体会,我感到很荣幸。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还要感谢各位老师在我教学中所给予的点拨和热情指导,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了十多个春秋,酸甜苦甘尽在其中。作为一名老师,教育好学生是天职,这是每一位老师都非常清楚的。但如何能教好学生?如何能胜任教师这份工作?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感到了自己要承受的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这是我做好教学工作的动力源泉。

我教了多年的语文,指导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要想教好语文,却并非易事。在我的经验中,我觉得如何能将以下这几方面做好,会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我们不能只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觉得我都做到了,并且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老师在备课时应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那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开始时有较高的兴趣,这样才嫩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这样的课堂效果才会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较高的兴趣、精力集中呢?那就是那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就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那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要根据不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形式,要注意简明、概括,要生动、有感染力。例如:在备《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都是聪明的孩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脑筋急转弯题,,你们谁愿意测试以下自己是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为了表示自己最聪明,都会积极动脑筋去想了。(脑筋急转弯:1.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2.什么东西打破了才能用?3.什么东西越洗越不干净?等等)目的是让学生不要按常规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因为这些都和本课的中心有关联,这样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故事时,如果是学生熟悉的诗人,我就采取回忆已学过其古诗的方法导入。如果是学生

说到教法,我觉得只要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教法也就随之有了。因为每一位老师的备课方法不同,所以教法也就因人而异了。

二、上课

开始上课时要用较有吸引力的语言把学生引入课堂上来,也就是导语部分,我刚才已经说过了。然后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要“严”,但不能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教师就应及时地将新授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时,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等),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觉器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为此,我们办公室的老师课下没少谈论了这样的话题。其实,四年级的学生不像

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有所顾忌,怕万一回答错了怎么办?别人说我怎么办?课堂上无人举手回答问题这样的尴尬局面我不止一次面对过,这样的时候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大发脾气,埋怨学生回答不积极,不积极动脑筋等,我总是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地领会所听到的知识,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下课后我就会在心里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设计思路有问题,还是问题提的不合乎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必须清楚:讲授新知,不仅是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必须指出的是: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其次,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此外,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并使学生及时了解练习的效果,及时反馈,巩固和纠正,从而形成正确的、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或者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讲授新教材的过程中课堂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我们的课堂活动一般可以分成课堂教学、课堂评价和课堂管理三个主要的活动模式。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课堂教学和课堂评价的有效进行,因此,不仅在上课开始时,而且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

到一堂课的结束,教师都要注意调节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过度紧张和焦虑,缓和和解决各种冲突,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教学内容。

三、布置作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有课内的和课外的,口头的和书面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作业,都是为了使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熟练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通过检查了解教与学双方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对于课内作业,可以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起他们思维的浪花,让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引出新授内容。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至于课外作业,教师要注意督促学生养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检查作业时要区分合作完成和抄袭作业两种不同性质的表现,前者值得表扬,后者要予以说服教育。同时,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注意学生的用脑卫生,练习要少而精,不要搞题海战术折磨学生。作业的形式也应多样化,让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个性。

“没有十全十美的一堂课”,为使每一堂课上得更好,每一节课课后我们都要静心沉思。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成功之举、失败之处;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机智以及独到的见解,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思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反思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记下得失,重新设计教案,这样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共2篇)]能把教育手段与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内容简单描述了我在课堂教学步骤中的安排。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世界上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因为教学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其操作的式样也会不同。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教学课堂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四、小学语文作业批改的几种艺术方法。

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学生应正确对待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在这里我仅就“书面作业”的批改,谈几种方法。

(一)三个巧用:

1.巧用符号,避免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的逻辑来说,是不断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极其脆弱的灵。”非常醒目的大“?”对学生的错误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又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巧用符号,可以避免“?”带给学生的消极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1)如果在作业中,学生出现了错字或别字,教师可用上一个小圆圈标明,告诉学生赶快更正。

(2)小“?”提醒,表明遗漏。粗心是学生作业时的一种通病,他们常常会丢三

落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批改时,可在遗漏处打上一个小问号,通知学生及时补救。其实,符号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自由选择,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实践证明,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巧用等次(1)“a☆”奖励优秀生、优秀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能力发展均衡的好学生。这类学生的作业质量往往是比较高的,具体表现在:字迹工整,书面整洁,正确率高。对于“实力雄厚”的他们来说,“a”已不能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需要“锦上添花”。这时,教师要毫不吝惜“a☆”,让大红的“a☆”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促使其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记得有一位老师曾经这样对我说:“班上的班长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从小练习书法,写得一手好字。每次批改他的作业,就是一种享受。一次无意间,我在他的作业本上打了个“a☆”,没想到他举着本子边跳边喊着?耶!?并用手指作了个胜利的姿势。看着他纯真的笑脸,兴奋的样子,我惊诧于教师的一个小小的精神奖励,竟能给学生带来如此大的快乐。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后的作业,小班长的字写得更令人赏心悦目了,正确率也更高了。“a☆”的功劳可真不小啊!”当然,当优秀生有了麻痹思想,作业质量出现下滑趋势时,教师应当机立断,取消额外奖励,敲响警钟,让他们意识到“a☆”的可贵,及时调整自己的作业质量。(2)“a☆”鼓励进步生作业中的进步生,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作业正确率明显提高,二是作业字迹明显端正,三是两者兼有。面对这些现象,教师不可无动于衷,认为他们离优秀生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应及时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给予“a☆”作为鼓励。这样,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兴趣,不断进取,从而逐步真正达到“a☆”的作业质量。这种打分的方法在语文作文的批改上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说,在作文中学生的字迹工整可以适当给予加分,立意新颖可以给予加分等。或者在评等级上在“优”的基础上给予“优上”或“优☆”等,借此让学生充分享受自己辛勤劳动后受到肯定的欣喜。

3.巧用评语,评语,是语文作业批改中一种常见的批阅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将评语引入语文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1)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好习惯。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书面整洁等方面要严格把关。及时用恰当的评语委婉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书写认真,但格式正确吗?”等。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希望,改正缺点。如, “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这样,一方面不打击其自信,另一方面使其纠正不良倾向,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做得又快又好,(2)热情洋溢,情感交流,激发进取心。用情真意切的叙谈代替严厉的训斥;用赞扬、鼓励、企盼、惋惜等热情的语言代替生硬的分数标记;教师热情洋溢的评价,使学生在受到肯定和表扬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信任,同时也使学生在教师的热切企盼中了解自己作业中的缺点,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

(二)教师主导,互动批改

1.互批互改

即同桌学生先将作业相互交换,相互判断对错,并要求学生在错误之处批上

记号,然后还给本人。同桌相互讨论错误的原因,及时改正。最后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作业的责任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教师及时而全面地掌握信息。

2.自批自改

即在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先作出判断,认真检查和验算,发现错误立即作上记号并及时改正。然后由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批改情况,最后学生将情况汇报给教师。这样做对不诚实及粗心的学生起督促作用。学生对这种批改方式格外有兴趣,作业质量也大大提高了。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学的民主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3.面批面改

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的错误题要让他自己耐心地寻找原因,对差生要重点辅导,及时捕捉学生作业信息,发现问题后启发学生解决问题。通过交谈方式进行提问、反问等,启发诱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从中注意发现不足,再通过辅导加以弥补。这种方法,不仅能起到及时补差的作用,还有助于增强学习落后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教师的“下水作业”

教师在上课前,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自己先做一遍,像 “下水作文”一样,我们叫它“下水作业”。通过“下水作业”,教师为学生做出一个示范,同时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故意做错,给学生提供一个错例。对于多解的问题,列出几种解法,以便给学生以启示。从教师的“错误”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批改教师“下水作业”的过程,就是学生反思和提高评价能力的过程。

总之,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这些方式有利也有弊,不管怎样,教师采用的批改方式应符合“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基本原则。对待作业,我们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具体情况,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如何辅导后进生的几点做法之二

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是我们老师常遇到难题,但我们又如何面对这难题呢?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我就从多年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我会围绕着思想策略和学习策略互相结合进行。也就是说“以心促学”吸引学生的心,促进学生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样的主线进行循循上诱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贴进后进生的心,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在班上,后进生常常被学生鄙视,认为他们是班上的包袱,败类等,使他们产生一种压抑感,厌学,自信心不强等心理障碍,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了解这些情况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靠近他们栽培他们,如:多找后进生谈心、编座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个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共2篇)] 心

尼史小学

和顺英

2014年64 月日

个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我在教坛上已经工作了16年,这十六年来,我一直进行语文教学。我认为语文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让这门艺术在舞台上大放光彩?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漫漫的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认为,要上好语文课,首先要了解教材。在此基础上备好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因此在备课时,不能仅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句,弄清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要把握学情。

二要设计好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1、导入。导入时关键要设计好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新课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导语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那么如何设计导语呢?

①根据课文内容,学习目标或者围绕课题来设计,避免偏离主题。

②有概括性。

③生动、有感染力。生动的导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新课,在教学时有层次,根据学情,把握重难点。

①多读。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以读悟情。②提出问题。问题有针对性、有思维容量。每次让学生读书,都带着问题去读。

③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不超过20分钟。

3、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不脱离课文内容,重点放在课后练习上。

4、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

5、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是对学习过程的归纳反思、是学生对新知识的一次重要的记忆。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所教学的班级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时,都会踊跃回答,但在举手的同时,还会站起来,离开座位,口中还大声说着“我来??”的话。这样看似课堂气氛很活跃,其实课堂秩序却非常地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

四、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激情”,每上一堂课都应以

满腔热情的状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老师情感的感染,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语文教学是一项纷繁而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第15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个学期初,我都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采用了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训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一、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二年级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在理解“儿歌,”的含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我觉得,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第16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百科之母,是大教学观,是大课堂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感,增强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让学生对“百科之母”感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既要善于学习,还要善于反思,反思并不一定要以文字的方式呈现,但教师一定要对每一节课、每一次研究从心里有所感悟,要反思其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原因,然后认真总结,取别人之长补已之短,继承自己好的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不足,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学素养。

总之,教学时一份用心去做的事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去想,相信一切都能迎刃而解。师搭建的展示平台,更是为学生搭建的展示精彩的平台。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要交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方法,要多给学生展示精彩,要转变由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老教学模式,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展示。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教”。学生学要的不是教师给予的金山,而是点石成金的技艺。有了方法,走遍天下,没有方法,寸步难行。可见方法的重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好的方法,然后传给学生,学生有了方法,就有的自学的基础,逐渐培养就学会了自学,然后渐渐提高能力。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何愁学生学不好。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读的方法教起,哪些文章该怎么读,什么时候该怎样读,读什么;然后是写,怎么写,写什么,最后是记,怎样记等等这些方法,教师都要循序渐进的去教。

教师的教学常规就是教师的备课、讲课、作业批改讲解、检测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不懈的落实好自己的教学常规,做到课前认真的钻研教材,备好课,让学生都融入课堂中来,以学生为本,精彩有效地讲好每一节课,。设计好课堂独立作业,做到认真批改,及时反馈,认真讲解,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纠正;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决不放弃任何一个潜能生;及时做好检测,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日常的常规工作需要教师一点一滴的、坚持不懈地去做才能领会到其中的真谛。这些常规工作是出成绩必不可少的,是出成绩的法宝。

2016年11月10日

李松

第17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山头店乡祝冯中心小学:孙洪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个学期初,我都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采用了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训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第18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不解。

第19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张丹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从走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中不断的摸索,不断前进。经过了将近二十年的教学我有了以下的体会,这里和老师们一起共勉,我认为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一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我及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

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

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

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

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

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00一年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

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

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

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

将近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前,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

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课上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组内每一成员都能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单项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

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

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

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

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

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

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

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第20篇: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 ,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的创新建立在此基础上。搞好创新,积极实施探究性学习方法的研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探究性教学的主体。

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认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改革教法,注重学法。变满堂问式教学为学生自由发展式教学。教师加强学法指导,给学生学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艰辛与喜悦。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迸发学生好学的火花。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今后还将立足实际,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