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0:58:13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学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作用

为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在民族常识课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象,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⒉ 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舞蹈,画一幅民族风情画,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件民族工艺作品等,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 1

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

⒊ 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家乡、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等等。

总之, 学生的民族常识水平明显提高,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战斗的集体,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推荐第2篇:民族常识教学总结

佛坪县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民族教育,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就将本学期的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教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作用。

为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为,成吉思汗驰聘疆场,图尔扈特决心东归,马本斋英勇抗敌等。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

在民族政策常识课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象,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内容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比如介绍传统节日可以介绍一个节日,让学生看一段录象,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素材,充分利用政治、语文、历史、地理、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的民族常识教育因素,使民族团结教育各相关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

1 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

二、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们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民族精神的人物,事件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和发现其体现的民族精神。说出自己的感想,写出自己的心得。

我校自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来,给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迎来了一片生计盎然的蓬勃景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民族政策常识水平明显提高,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少数民孩子们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下,坚持刻苦求学的精神给同学们以极大的激励和触动,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战斗的集体,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注意到,仍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大家共同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

1.民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强每位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2.开展民族教育专项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确定的干扰因素较多,教育效果容易受到削弱,教育活动难以持久有效地进行。

3.由于客观上的升学压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毕业班往往难以有效地开

2 展。

总之,在中小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青少年从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可以使青少年逐步树立起科学民族观,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备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

2013年7月3日

推荐第3篇:王智莹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王智莹

民族教育,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现就将本学期的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利用教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作用。

为了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突破教材的结构局限,结合学生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心理,先从少数民族英雄人物的故事讲起,如:康熙皇帝大有作为,成吉思汗驰聘疆场,图尔扈特决心东归,马本斋英勇抗敌等。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

在民族常识课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象,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内容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比如介绍传统节日可以介绍一个节日,让学生看一段录象,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必要补充和延伸。让学生在欣赏与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民族风俗、地域风情,增进民族交流,培养各民族学生间的感情。

二、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为此,我们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关民族精神的人物,事件和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中寻找和发现其体现的民族精神。说出自己的感想,写出自己的心得。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注意到,仍有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大家共同去思考、去实践、去解决。 1.民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强每位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

2.开展民族教育专项活动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确定的干扰因素较多,教育效果容易受到削弱,教育活动难以持久有效地进行。

总之,在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青少年从小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可以使青少年逐步树立起科学民族观,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备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

推荐第4篇: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城郊学校

戴爱华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课时安排: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2课时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2课时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课时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2课时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4课时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2课时

总复习6课时

教学范例

教学内容: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教学目标: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二、合作探究:

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教师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三、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了解了《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了解了《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激发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灿烂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1.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曹雪芹和《红楼梦》。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 3 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指名说一说。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 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 柯尔克孜族、《格萨尔》 彝族、《嘎达梅林》 纳西族、《创世纪》 蒙古族、《阿诗玛》 藏族、《玛纳斯》 汉族、《艺山红梅》 蒙古族、《百鸟衣》 高山族、《日月潭》 壮族、《江格尔》 白族、京剧 朝鲜族、牧歌 黎族、香哩歌 佤族、孔雀舞 傣族、竹竿舞 瑶族、木鼓舞 哈萨克族、长鼓舞 汉族。学生连一连,做完后集体订正。

说一说“花儿”。让学生讲一讲对“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 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 “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三、课外拓展:

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灿烂的文学艺术,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培养了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四、课堂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国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让学生了解了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懂得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探究与体验。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探究与体验更加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合作探究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了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二、合作探究:

1.比一比。

向同学介绍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看谁介绍得最生动。

多找几名学生说一说。

2.说一说。

说一说,学校开展了那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看看谁说得最好。

3.阅读跳一跳。

课外活动的时候,让我们跳一跳,锻炼锻炼身体,放松一下。

4.改一改。

如果我们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将它们变成我们生活中可以参与的体育活动,你就成了小小改革家了。

写出你的活动说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三、拓展活动:

在家里,邀请爸爸妈妈一起踢毽子,让家庭充满更多的欢声笑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探究和体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利用说一说、跳一跳、改一改等活动,去真正体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

第5课时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都有哪些?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二、合作探究: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 7 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方法进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了解了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推荐第5篇: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 钦小薇 | 优秀教案 | 2010-4-15 20:02:22 | 收藏 | 阅读692次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一单元 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

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

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

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

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板书: 汉族 91.5℅ 少数民族 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云南 贵州篇二: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此门课兴趣浓厚,在教学重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下就要做好预习和资料搜集。

二、教学内容分析:

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三、教学目标: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文化、饮食,从而热爱我国,维护我国的和平统一。

教学难点:

通过更多的资料,让学生详细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文化、饮食,从而热爱我国,维护我国的和平统一。

六、完成教学目标、德育渗透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篇三: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初一 2012年 月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

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

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篇四:六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两个班共有 131人,学生年龄11左右,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地方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地方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前两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5、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五、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授课时间一节,按十八周时间计算,共计18节课。

第一单元 多民族大家庭 4课时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课时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2课时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2课时

第二单元 多彩的中华家园 4课时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1课时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2课时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2课时篇五: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以前学科中,学生也接触过中华民族方面的知识,只是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对此门课兴趣浓厚,在教学重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下就要做好预习和资料搜集。

二、教学内容分析:

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三、教学目标: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德育渗透目标: 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文化、饮食,从而热爱我国,维护我国的和平统一。 教学难点:

通过更多的资料,让学生详细了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生活、文化、饮食,从而热爱我国,维护我国的和平统一。

六、完成教学目标、德育渗透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推荐第6篇:民族常识教案

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讲述法、情景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参阅P97“姓氏的演变”材料,体会这一观点。

教师补充: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

(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溧阳共有11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其中我们的后周镇共有7个少数民族,共30户。(教师还可联系“兰州拉面馆”)。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问:④国家怎样确保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呢?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一方面结合材料得出:制度保证(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另一方面学生齐读P98《宪法》内容,得出:法律保障 过渡: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

(教师引导得出:要团结,不要分裂)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教师出示图片:

谁能介绍一下这两张图片吗?

教师介绍第一张:这是2001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总高5米,重约3.5吨。宝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是一尊三足双耳的大鼎,象征着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鼎盛发展;中间的鼎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民族团结宝鼎”鼎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题记。背面为相应的藏文翻译。其它六面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民主改革”、“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鼎内铸有铭文“铸赠民族团结宝鼎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

整个宝鼎古朴典雅,美观庄重。上座还铸有56条夔龙,象征祖国56个兄弟民族团结友爱,谁也离不开谁。座上铸有在西藏家喻户晓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下部底座上有3层平台、21级台阶和5个大灯笼,寓意三个千年、21世纪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教师: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常州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

(学生可能不知道)

教师举例:西藏民族中学。85年7月,响应国务院“智力援藏”而建。

我们桐庐县根据少数民族家庭实际情况和条件,利用当地草鸡养殖项目的传统优势,通过与溧阳市兴竹畜禽养殖研究中心积极合作,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由养殖研究中心供应优质价廉的鸡苗,负责技术培训,提供饲养基础设施和卫生防疫指导,并及时更新成品鸡销售信息;市民政局协调20户少数民族家庭参与养殖草鸡的项目,争取年内养殖数量不少于20000只。

教师: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韦,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今年的3月14日,西藏就发生了打砸抢事件。

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点八亿元,一千三百多家商户和铺面受损。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3月14日下午,极少数暴徒在拉萨疯狂地打砸抢烧,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拉萨上空浓烟滚滚。

3月14日下午,一伙暴徒在拉萨市朵森格路疯狂地打砸抢烧,冲击新华社西藏分社,并焚烧房屋。

教师: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有什么危害?

学生: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

教师:3.14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甲: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学生乙: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教师:3.14打砸抢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藏独分子的暴行。

中国政府表示要严惩藏独分子;

“使用暴力、杀生,他们哪里是什么佛教徒?”台湾的海涛法师诧异地问道。

感谢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都会失败。——网友留言

3.14打砸抢事件后,被采访一些藏民也对藏独分子深恶痛绝,希望过安定祥和的生活。

教师:所以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过渡: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教师: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教师举例)

问: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

学生: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

教师: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学生: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

教师: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何意义呢?

学生: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有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提高西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加快东部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结合题目,强调解题思路——从不同角度思考) 教师:西部大开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作为未来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学生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祖国建设的人才。

学生乙:还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不怕吃苦。

学生丙:还要有建设祖国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作业(略)

附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 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 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 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 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2、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

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记一记:

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 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 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讲授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讲授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讲授过程:

第二课时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

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3、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4、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文。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 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别具风味的饮食

第三课时

1、完成幻灯片连线练习:

藏族 馕 维吾尔族 糌粑 满族 酸辣食物 回族 油香 苗族 侗族 炸糕 佤族 黎族 糯米糕 壮族 糍粑 朝鲜族 竹筒饭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手抓饭

2、说一说

阅读教材38页的“你知道吗?”资料,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课外延伸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对象

首先要想清楚,你要采访的对象是餐馆的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采访对象不同,你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差别。

问题设计:

(2)估计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去采访的时候,餐厅内有许多客人在就餐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的时候你“忘词”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采访时发生这些尴尬,你可以事先让爸爸妈妈扮演餐馆人员,进行采访情景模拟,这样可以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去餐馆吃饭,在吃饭期间完成你的采访。

对于这些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采访的时间最好选择:

联系采访的地点:

采访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通过采访,对该民族的饮食特点有哪些了解?写出你的采访日记。

第四课时

1、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出示设计表格 我的设计

民族:

饮食风味: 饮食禁忌: 待客礼仪: 菜单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

(4)指派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大家评议。

3、安排学生演一演 (1)创设情景

几位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不同民族的学生。新年快到了,这几同学要进行一次聚会,决定举办一次包饺子活动。但是,包什么陷好呢?大家众说纷纭,却产生了分歧。

(2)要求:同学根据自己了解的各民族饮食风俗,编写小品剧本。要求剧情合情合理,内容丰富。看一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

4、做一做 谈话:你吃过新疆拌面吗?拌面是新疆各族人民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让我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一做新疆拌面吧!做过吃过之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推荐第7篇:民族常识教案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56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及居住地。

2、了解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政府所在地。

3、通过动手制作民族卡片更加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重难点:

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说一说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4、指导学生找一找。

2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2、课外拓展。(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较少 他们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目标

1、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和矿产。

2、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目标

1、2。教学过程: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4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1)、提问: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3、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5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4、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板书设计: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肥沃的土地 辽阔的草原 广袤的深林 奔腾的江河 丰富的矿产

第三课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感受各民族兄弟用智慧创造了中华文化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4、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5、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6、在小组内交流。

7、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形态各异的文字。

2、知道这些文字的形成过程。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7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唱少数民族歌曲。

2、感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重难点:目标

1、2。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阿妈》。 壮语《壮家娃》。

傣语《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真诚的心》。 土家语《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记一记: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

出示有趣的地名: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 8 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在《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这课的教学中,因我们家乡是藏族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本人提出,所以,当本人提出同学们用藏族语言说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时,很多同学非常踊跃,说出了一些藏语的问候语,如“你好”,“你要去哪里”,“请您吃馍馍喝茶”等,还用藏语数出了一到十的数字,甚至有同学用藏语唱出了一首歌曲。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说明学生对家乡的藏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收集人民币查资料了解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时,学生除了藏族和回族之外没有辨认出其他的几种少数民族,说明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方面的资料要加以收集和整理。

板书设计: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多民族多种语言 形态各异的文字 人民币上的民族常识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9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感受少数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目标

1、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教学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板书设计:

北方气候寒冷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飘逸轻盈。 绚丽多彩的服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2、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敬佩之感。教学重难点:目标

1、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 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北方少数民族:喜欢戴帽子。

回族戴小白帽,维吾尔族人戴四棱小花帽,塔塔尔族姐妹们在绣花帽,土族人戴织锦毡帽银链,哈萨克族姑娘爱在绣花帽上插羽毛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帽子显示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喜欢裹头巾。

男子头上的头巾颜色以黑、蓝、白为主,不同民族的头巾裹法是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规矩;女子头巾上的装饰很讲究,绣织有艳丽的图案。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

板书设计:

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喜欢戴帽子。

独具特色的头饰。

北方民族头饰特点喜欢裹头巾。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2、通过设计和制作感受少数民族服饰的美观。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

提问: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一做。

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4、讲解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

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3、头饰的做法:。

头圈------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3厘米宽的硬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图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12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5、实践园地。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

第五课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

13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2、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聪明与智慧。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14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与交流更加感悟少数民族住房的独特性。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帐篷仙人柱平顶房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蒙古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 藏族裕固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羌族傣族景颇族。

15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3、游戏后小结:

4、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5、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作燃料用,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6、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7、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板书设计:

风格各异的住房

独具特色的住房。 哈尼族的蘑菇房。 北京四合院。

第六课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教育学生尊敬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文。思考:。

17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2、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18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2、了解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教学重难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1、完成连线练习:。

藏族馕。

维吾尔族 糌粑。 满族 酸辣食物。 回族 油香。 苗族 侗族炸糕。 佤族黎族 糯米糕。 壮族 糍粑。 朝鲜族 竹筒饭。

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 手抓饭。

2、说一说。

阅读教材38页的“你知道吗?”资料,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课外延伸。

19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对象。

首先要想清楚,你要采访的对象是餐馆的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采访对象不同,你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差别。

问题设计:

(2)估计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去采访的时候,餐厅内有许多客人在就餐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的时候你“忘词”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采访时发生这些尴尬,你可以事先让爸爸妈妈扮演餐馆人员,进行采访情景模拟,这样可以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去餐馆吃饭,在吃饭期间完成你的采访。

对于这些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采访的时间最好选择: 联系采访的地点:。

采访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通过采访,对该民族的饮食特点有哪些了解?写出你的采访日记。

4、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5、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出示设计表格。 我的设计。 民族:。

饮食风味:。 饮食禁忌:。 待客礼仪:。

板书设计:

别具风格的饮食

牧区的少数民族饮食。 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饮食。

南方民族的饮食。

北方民族的饮食。

教学反思: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高歌《爱我中华》一首歌时,学生情绪高涨,唱情饱满,从中可以表现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高尚情怀。但在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时,学生理解的比较困难,尤其是那些比较不常见的民族名称,学生看书读时都出现错误。另外,对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比较陌生。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让学生“开火车”读少数民族名称的方法,每人读一个少数民族名称。认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时,我利用教室里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对这种教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效率也比较好。

21

推荐第8篇:民族常识教案

第一课

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掌握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并记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

2、让学生知道我国的5个自治区及首府所在地,能说出自治州、自治县(族)、民族乡的数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一课——多民族的大家庭。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56个民族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根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11.31亿人口,现在也称12亿。世界上大约有53亿人口,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在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他们占中华民族人口的大多数,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10.39亿人,占据了整个中华民族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共有9120多万人,仅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为这55个民族的人口相对于汉民族来说数量很少,我国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1、认识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1 ⑴请同学们看彩色图,我们来辨认一下55个少数民族。

⑵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熟悉这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我们编了一首顺口溜,下面就请同学们看幻灯片。

2、在各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生活在广西的壮族,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总人口有1555万人。

(二)少数民族的居住分布状况

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他们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三)国家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制政策。

三、总结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友爱,保卫祖国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2 第二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

①我们中国共有多少个民族? ②其中多少个少数民族?

③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祖国哪些地区?今天,我们学习《民族常识》的第二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二、讲授新课:

(一)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二)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三)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四)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三、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四、总结:

3 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少一个也不行。

希望同学们继承他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4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教学要求:

1、了解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特点。

2、让学生了解我国目前正式使用的19种少数民族文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各族人民在交流中使用的重要媒介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语言、文字)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多种多样的语言

1、汉语

世界五大通用语言(英、法、俄、西班牙、汉语)

2、少数民族语言

(二)多种多样的文字

1、大都为拼音文字

2、书写有所不同

3、标点不同

5

三、党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

(板书:自由)

四、总结:

这堂课我们简要了解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的情况。作为汉族的同学,应尊重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努力学习中国辉煌灿烂的语言和文字,争做民族团结的楷模!

6

第四课

风味独特的饮食

教学要求:

1、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尊重民族的饮食习惯。

2、学做几样民族食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少数民族人民又有怎样的饮食习惯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民族常识》的第四课——风味独特的饮食。

二、讲授新课:

(一)牧区的饮食 (板书)

放录像(藏族的酥油茶)

(彝族的砣砣肉)

总结:牧区的少数民族吃肉、喝奶的饮食习惯,都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二)农区的饮食

(三)同种食物,吃法各异

(四)风味独特的小吃

7 ①你吃过那些民族饭菜和风味小吃吗? ②你会做哪些民族饭菜和风味小吃?

(五)尊重民族饮食习惯

三、总结。

四、出示小黑板,做练习题

第五课

缤纷艳丽的服饰

教学要求:

1、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使学生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

2、了解南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服饰

1、蒙古族、藏族、满族服饰

⑴有许多少数民族,从服饰上就能区别他们的民族。 ⑵下面进行现场表演,组织学生分辨。 ⑶概括服饰特点。

2、朝鲜族、维吾尔族、回族服饰

(二)认识南方少数民族服饰

三、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①你能了解到少数民族服饰有哪些特点?

②你能分辨哪些少数民族服饰?

四、总结

9 希望同学们今后在看电视、电影及课外读物要多注意观察各族人民的风土民情,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10 第六课

别具一格的住所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各式各样住所的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

2、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住所的变化,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学习《民族常识》的第六课——别具一格的住所。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住所:

1、蒙古包

2、帐篷

3、仙人柱

4、平房

5、干栏式建筑

(二)补充其他住所。

三、练习。

请同学们把住房和响应的民族用线连起来。

11

四、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进一步观察少数民族的住所,能分辨有代表性住所的特点。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收集各种图片、资料,这能够不断丰富我们的民族知识,帮助我们把民族常识课学好。

12 第七课

享有盛誉的工艺

教学要求:

1、认识几种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工艺品,从而加深对少数民族的了解。

2、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出示实物)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精美的工艺品:有修着鲜艳图案的小坎肩、做工精细的小背包、编有花纹的藤编小提包和竹编小花篮。这些都出自心灵手巧的少数民族人民之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七课——享有盛誉的工艺。

二、讲授新课:

(一)介绍桃花、刺绣、编织工艺

(二)介绍蜡染工艺

(三)介绍藤编、竹编工艺

(四)介绍雕刻工艺

(五)介绍地毯、挂毯工艺

(六)介绍建筑工艺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

13 第八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和艺术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人物。

2、让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独特乐器,欣赏部分少数民族的优美舞蹈。

3、组织学生学跳部分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过程:

复习: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享有盛誉的工艺”,请同学们说出几个代表性的民族工艺品。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文学和艺术。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诗歌、传说故事及传说人物:

1、诗歌

⑴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 ⑵蒙古族叙事长诗《嘎达梅林》 ⑶纳西族史诗《创世纪》 ⑷彝族长诗《阿诗玛》

14

2、传说故事

⑴高山族《日月潭》 ⑵壮族《百鸟衣》

3、传说人物 ⑴壮族刘三姐 ⑵维吾尔族的阿凡替

(二)戏剧

各民族的传统剧种有藏剧、白剧和土家族戏,还有布依族的地戏、花灯剧,彩调戏、朝鲜族的歌舞剧和壮族戏。

(三)歌舞 ⑴歌曲

蒙古族的“赞歌”;哈萨克族的“牧歌”;壮族的“排歌”; 藏戏的“谐”和“鲁”。 ⑵舞蹈

(四)乐器

马头琴、冬不拉、芦笙、象脚鼓

三、总结。

我们应热爱、继续并发扬它,为全国民族团结、统

一、繁荣和昌盛尽我们一份量。

15 第九课

多姿的传统体育活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特点。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热爱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到祖国各地去博览更精彩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看书中重点介绍了哪几项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 (板书:摔跤、赛马、划龙船、抛绣球)

(一)摔跤

(蒙古族)

(二)赛马

(藏族„„)

(三)划龙船

(苗族„„)

(四)抛绣球

三、总结。

还有打竹棍、操杠、铲老鼠、舞龙灯等,我们要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多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发展民族体育事业,为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9—

16 第十课

丰富多采的节日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以及这些节日和纪念日的意义。

2、说说当地回族、满族的节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哪个同学能举例说明传统节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丰富多采的节日。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火把节

⑴哪些民族的节日? ⑵彝族人民过火把的盛况 ⑶学生回答

⑷火把节是怎么来的呢? ⑸教师小结

(二)泼水节

1、泼水节是云南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17

2、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

3、放录像

4、学生回答

5、教师小结:

泼水节有辞旧迎新的意义,希望把过去一年中的疾病和灾难送走,祈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三)那达慕大会 下面该介绍哪一个? (那达慕)

(四)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五)洛萨节

三、看课本

四、总结

五、作业

(一)收集一些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二)访问当地满族家庭,了解满族有哪些节日。

18 第十一课

富饶美丽的地方

教学要求:

1、掌握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物产,包括农产品、优良牲畜、珍贵的植物和主要矿产。

2、知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部分旅游胜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富饶美丽的地方。

二、讲授新课: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物产

板书:

一.物产丰富

二.山河秀丽

1、农副产品

2、畜牧业

3、森林资源

4、地下矿产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景

三、总结: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加强民族团结,来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19 第十二课

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部分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了解他们为祖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2、了解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发奋图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人物的? (板书:

一.政治名人

二.科技文化名人

三.民族革命志士

(一)政治名人

1、松赞干布

2、成吉思汗

3、海瑞

20

4、康熙、乾隆

(二)科技文化名人

1、郑和

2、曹雪芹

(三)民族革命志士

1、邓恩铭

2、马本斋

三、形成性测试(连线)

郑和

《红楼梦》

马本斋

七次下西洋

成吉思汗

体操王子

李宁

回民支队

曹雪芹

古政权

四、总结

21

回 满壮 蒙古

建立蒙

搜集一个少数民族人物故事,准备参加“我最佩服的一位少数民族人物”故事会。

22 第十三课

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教学要求:

1、要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

2、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

3、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知我民族,爱我中华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民族团结

(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到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的思想,为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尽我们学生的一份责任。

23

推荐第9篇:民族常识总结

九年级民族政策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辉南四中 民族教育,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在学生中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民族观,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促进各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共同进步,一向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如下:

1、本着科学的态度,探索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各民族分布以及我们的党和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原则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现阶段我国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而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宣传发动、上好《民族政策常识》课,传授民族政策常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及我省各民族的构成、信仰、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初步理解各民族人民形成的“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谁也离不开谁” 的历史关系,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共同进步。

3、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作用

为提高学生对民族政策常识的认知水平,我们在初 三年级开设了《民族政策常识》课,并将之纳入必修课程体系编入课程表,初 三年级每学 年安排 10---12课时。为开好课,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案,具体教学中,贯彻“以教材为主,突出常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向学生介绍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使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学生精神饱满地体味收获知识的喜悦,充满了对少数民族同胞的敬佩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神往。 在民族政策常识课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使各种音像信息资料融合于一体。对于直观性较强的内容一般先看录象,再做讲解,对于那些学生比较生疏的一般是先讲后看,一些独立性较强的内容往往是边讲边看,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有趣的活动是最能吸引学生的。如何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味教育的内涵并且受到鼓舞,这是我一直关注并努力探索的重点。民族团结教育不仅体现在党的民族政策、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播中,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教育实验活动中,为此,我努力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之间的结合,

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学唱一首民族歌曲,学跳一个民族舞蹈,画一幅民族风情画,讲一个民族英雄故事,看一部民族故事片,做一件民族工艺作品等,充分发挥文体活动的德育载体功能。

5、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开展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家乡、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到少数民族聚居区参加社会实践,体验生活等等。

6、教学中,我们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民族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网络、书刊、影视等渠道获取信息,搜集资料,对黎、壮、藏、蒙古、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风俗人情作了精炼总结和生动描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打破教师一统课堂的陈旧模式,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7、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各班每学期结合本班实际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办好一期“民族团结”墙报。组织以“民族团结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和“讲诚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总之,在民族团结教育中,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占全国人口6.7%的少数民族,居住在我国 60%的土地上,他们对国土的开发,作用极为重要。同学们了解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各民族对祖国发达的古代物质文明和辉煌的古代精神文明都做出过贡献。了解到了祖国的山川土地,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创造历史的舞台,是哺育各民族成长的摇篮。只有国家实现了统

一、繁荣和富强,才会有各民族的尊严和地位,才会有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民族政策常识水平明显提高,参加社会实践,不仅激发了大家热爱家乡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增长了见识,了解了社会,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同学们更加珍惜自己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使班级成为积极向上、团结战斗的集体,增强了班集体凝聚力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助互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201 2.6.19

推荐第10篇:民族理论常识

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知识点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民族源流、相近和就近认同。

3.民族形成的条件和一般规律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这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4.民族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在我国,你认为目前各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哪一方面?为什么?

民族的发展包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才能实现。 6.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结合实际阐述民族问题产生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生活环境、语言、不同的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各民族在接触和交往中,这些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便是造成民族问题的自然原因。

(2)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以及人的行为都会导致民族问题,而这些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8.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抓住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9.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

民族问题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10.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社会的进与退,个人的福与祸。 1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交往、了解、亲近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表现在: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12.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请你说说为什么?

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1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既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 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14.我国如何实现共同繁荣?

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援,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5.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

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依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因为民族问题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当代我国民族问题有什么特点?

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特点: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交织;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

17.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想一想为什么解决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近代外国列强的侵略、国内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官僚军阀的混战,一度使整个民族和国家处于危机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着力进行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近代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1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它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同一区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少数民族通过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19.为什么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发展中,我们应坚持哪些原则?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的巩固,提供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原则: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第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四,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中华民族这一称呼的由来

中华民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为基础,中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 233.新疆巨大成就的原因:

(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障(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34.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1)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2)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3)更好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4)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5.国家为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要坚持哪些原则?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巩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原则:(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6.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反对民族分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7.5事件”警示我们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因素依然存在,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必须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决同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37.我们青少年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青少年学生应当铭记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38.国家为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国各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国家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才能为民族团结提供物质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才能真正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1所谓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就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形成的共同性。

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表现在多个方面:

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各民族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性增多。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第11篇:民族常识教案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 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 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 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 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 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 , 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 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 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 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 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

样。 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 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 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 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 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 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 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 25 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 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教学 26 页, 比一比: 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 27 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 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板书设计:

绚丽多彩的服饰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教学反思:

第12篇:民族常识教学计划[1]

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

钦小薇 | 优秀教案 | 2010-4-15 20:02:22 | 收藏

| 阅读692次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

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一单元 多民族的大家庭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3、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4、唱一唱。

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5、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

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三、课外拓展

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板书:

1、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

2、接上节课继续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

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板书:

汉族

91.5℅

少数民族

8.41℅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内蒙古

广西

西藏

云南

贵州

宁夏

新疆

青海

四川 第三课时

1、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让他们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物。现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还设立了1173个民族乡。我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2、指名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3、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指名学生在黑板上连一连。

板书:

内蒙古自治区

乌鲁木齐

广西壮族自治区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南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拉萨

西藏自治区

银川

4、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

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

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

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

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2、课外拓展 (1)小调查 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小制作

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第二课(

1、2)课时2009-11-27 14:42第二课 辽阔美丽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

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 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

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

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 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2、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时

1、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 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记一记:

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 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 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教学反思:

在《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这课的教学中,因我们家乡是藏族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本人提出,所以,当本人提出同学们用藏族语言说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时,很多同学非常踊跃,说出了一些藏语的问候语,如“你好”,“你要去哪里”,“请您吃馍馍喝茶”等,还用藏语数出了一到十的数字,甚至有同学用藏语唱出了一首歌曲。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说明学生对家乡的藏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收集人民币查资料了解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时,学生除了藏族和回族之外没有辨认出其他的几种少数民族,说明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方面的资料要加以收集和整理。 第二单元

多彩的中华家园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教学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三课时

1、导入新课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 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北方少数民族:喜欢戴帽子

回族戴小白帽,维吾尔族人戴四棱小花帽,塔塔尔族姐妹们在绣花帽,土族人戴织锦毡帽银链,哈萨克族姑娘爱在绣花帽上插羽毛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帽子显示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喜欢裹头巾

男子头上的头巾颜色以黑、蓝、白为主,不同民族的头巾裹法是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规矩;女子头巾上的装饰很讲究,绣织有艳丽的图案。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 板书:

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戴帽子 独具特色的头饰

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裹头巾 第四课时

1、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

提问: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一做

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4、讲解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

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3、头饰的做法:

头圈------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3厘米宽的硬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图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5、实践园地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

民族常识教案 《我国的民族和经济》 教学内容:

1、民族的基本特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我国的宗教政

2、民族的定义: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它是一个历史范畴。

3、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它们是识别民族的依据。教学重点:

1.

民族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尤其是共同的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 2.

.不要把民族的基本特征与各民族的具体特点相混同。 教学难点:

1、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2、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3、祖国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1.中华民族是定居在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它是相对外国民族而言。教学过程:

1.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已经由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指各民族具有同等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②依据:民族无优劣之分,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过贡献。③表现: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方面实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④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2)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②意义: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我国统

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要求;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妨碍民族团结的因素: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分子。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业上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②途径: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援,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项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没有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最终会影响民族团结的巩固和民族平等的全面实现。

(二)应注意的问题

1.民族关系随国家性质变化而变化。

2.原则不等于事实。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民族间还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3.要着重掌握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核心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要把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联系起来。【民族区域自治】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主要内容。①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②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赋予并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调动、发挥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好本民族内部事务。③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包括自治旗)。④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具有双重性质,行使双重职权——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⑤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

(3)地位:它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1)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状况有自己的特点。

(3)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政治认同。 3.民族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

(2)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主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二)应注意的问题 1.“自治”不是“独立”,自治权不是主权,自治权要服从国家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和政权机关不能等同:前者仅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后者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和单一制的结构形式。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政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制定和实行民族政策的理论依据,后者体现了民族原则并有助于贯彻民族原则。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2.宗教的社会作用

(1)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①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②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③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④对科学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①宗教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②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③宗教的一些

2.政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行使国家职能的表现,也是依法治国的要求。3.结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说明做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意义。

四、练习:

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仲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 B .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

2.2001年1月28日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提出要对民族自治地方实行必要的特殊政策,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这表明( ) A.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就是发展民族经济 B.民族区域自治是发展民族经济的前提

C.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 3.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有( ) A.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B.与信教群众进行有神论或无神论的辩论 C.有按宗教信仰参加或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D.有在宗教场所或非宗教场所宣传唯物论或唯心论的自由

4.九界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28人,占代表总数的14.37%,比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高出约5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

5、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中共委员895名,非中共委员1343名。在非中共委员中,各民主党派成员666名,少数民族委员262名,占11.71%,55个少数民族都有委员,妇女委员373名,占16.7%,比九届提高了1.2个百分点。据此回答1-2题 (1).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构成反映了人民政协是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构成中,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委员,这说明 A.少数民族在我国享有特殊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C.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003年5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以大量的数字和事实,介绍了新疆的历史以及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在过去50多年所取得的历史性的辉煌成就。2001年,新疆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41.9倍,年均递增8.0%。据此回答6——7题 6.上述材料包涵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C.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加速作用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中央政府重视新疆的发展说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加快新疆的发展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C.我国形成、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来,国家通过加大建设投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优惠财税政策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据此完成5-7题

8.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和财政支持。这表明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C.在西部大开发中,市场不起基础性作用

D.资源能否优化配置,取决于政府能否加大财政支持

9.国家通过多种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10.国家通过多种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异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年级民族常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案2010-03-29 10:06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五年级民族常识《风格各异的住房》教案2010-03-29 10:07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

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3、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4、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六课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纹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纹。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3、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第四单元《民族大家庭》

第一部分 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设计分析:

《思想品德》八年级教材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民族生活,而从学生生活的扩展来看,他们开始关注到民族生活,正如教材引言中所讲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因而将本单元主题确定为"民族大家庭",把有关民族的内容引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符合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

本单元教学目的是立足于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一定的民族常识,增进民族情感,树立民族意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领会,教材编者作了努力尝试,引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歌曲、历史资料和典故,把民族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紧扣当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设计分析:

本单元重在对学生进行民族意识的培养。在教材具体内容的选择设计上,注重了:

序言选择中学生的事例切入,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关注民族问题,形成一定的学习欲望,由此导人到教学主体内容中去。

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重在感受和了解我国有56个民族,代表性地了解一些民族的具体情况,简要介绍中华民族的历史,从而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中,让学生重在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各民族彼此之间血脉相通,命运相系,文化相连。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该节主要是围绕我国各民族的关系展开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而各民族之间是团结和睦的。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从静态角度了解我国的民族,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关注我国的民族。教材设计了"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两个小主题,主要阐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传承民族精神,并以实际行动为伟大的祖国做贡献。教学中要适当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民族精神,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然后自己进行阐述或展示,最后要落实到第68页的课堂讨论:"热爱祖国,我们中学生可以怎样做"上来。

三、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半学期的新课程探究与学习,从学习策略来看,学生们对新课程的理念与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在7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3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中的《多民族的大家庭》和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中的《草原风情》内容,对民族的概况有了初步的知识积累;但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帮助学生通过事例和活动参与,用尽可能多的材料和事例及阅读拓展内容,来帮助和启发学生认识我国的多民族状况,了解各民族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实效性。

四、本单元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本单元的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整合,主要落实以下课程标准: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一节)

2、国家的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第二节)

3、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第三节)

五、本单元知识体系框架和课时安排: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突出民族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在结合教与学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材框架,定为3节: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和单元活动课。

单 元

内 容

课 时 民族大家庭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1课时 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

2课时 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

1课时 单元活动 主题班会

1课时

第二部分 每课时具体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课时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3、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

教学难点: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通过对引言中事例的分析,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民族问题,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一节《多民族的大家庭》。

老师引入教材的歌曲,要求学生一起唱。

老师:你熟悉这首歌吗?它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回答:《爱我中华》。

老师:歌曲中唱到我国有56个民族,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环节:查阅相关资料,尽可能多地说出我国56个民族的名称及其主要的地理分布。

要求:老师将一幅中国地图贴在黑板上,要学生将少数民族的名字贴在相应的地方。可以分组进行。

如果有错的地方,老师可以选择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纠正,然后老师总结。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老师:在完成上述内容后,我们把教材打开到第56页,完成教材的"做一做:请查找资料完成下表(也可另选其他民族)的内容"。

学生填写,教师指导,补充完整

老师:从刚才的表格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各民族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但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总称。

信息平台:了解中华民族的形成;

说一说: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的名称由来和表达的含义

学生发言:略。教师:小结引申

观察教材57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各民族文化交融,形成祖国大家庭灿烂的民族文化。

全班朗读《祝福祖国的新年》,感受民族大家庭的美好氛围。

课堂巩固,学生交流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 "和睦的大家庭"--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国家稳定和繁荣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团结互助,并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与团结

教学难点: 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旧知呈现,导入新课:

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怎样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教师板书:平等团结的民族关系

活动安排:以教材第60页的"昭君出塞传佳话"为引子,要学生进行相关促进民族团结的故事接龙,完成教材第61页:"说一说:你还能举出一些历史上促进民族平等与和谐的人和事吗?"(也可以将故事的时间延伸到当代甚至当前。或是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故事来开展活动教学)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将上述学生所举的事例进行讲评。

老师安排播放电视剧《孔繁森》片段,介绍孔繁森的事例,要同学们进行讨论:孔繁森的行为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西藏地区发展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略。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l页的有关信息平台的资料,要学生谈谈对材料中所列举的重要举措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可以适当讲解相关举措的内容,但不要展开,重在要学生了解我国党和政府对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工作,体会建立和巩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老师:当前在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最敏感的莫过于"台独"分子的猖狂活动了,请同学们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学生回答:略。

老师总结:注意该问题要把握正确的尺度,不要过于展开,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老师:为了促进民族团结,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略。

课堂回顾: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第三课时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

情感目标:学生从思想上明确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成员,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共同发展言行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教学难点:学生对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内容的积累较少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嘉兴日报》6月30日报道:昨天,嘉兴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卓卫明、金中

一、陈其根返禾,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办的吕亚军、桐乡市环保局的王正华、秀城区检察院的吕金胜赴藏工作。市领导徐士珍、朱伟、王新民出席会议。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嘉兴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学生阐述发言:略

教师小结,引出我国目前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话题。

导入新课;

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板书)

教师: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学生讨论探究其原因:

学生:略

教师: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怎样来解决呢?

我们先来阅读信息平台:了解国家民族委员会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和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四项要求。

教师介绍: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说一说:你还知道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学生回答: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教师;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做些什么?

学生发言:略

教师引导,总结。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实际是在阐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课外拓展:给《嘉兴日报》报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写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学建议:由本课时内容较少,建议将P63-64页的〈民族大团结的世纪欢歌〉作为第二节内容结束后的教学复习与回顾使用。

第四课时 "传承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情感目标: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设计思路与过程:

教师设问,导入新课

老师: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

学生: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

老师: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节 "传承民族精神"

新课教学:

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

老师: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老师总结: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老师: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

学生回答:略。

老师: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

学生回答:略。

老师: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

安排学生讨论。学生发言:略。 老师总结,略。

教师语言衔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还是个尊重友谊、

爱好和平的民族,这种精神不仅表现在各兄弟民族互相帮助,共同前进;还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

学生:交流教材中:和协万邦、亲仁善邻、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话题。

教师小结,转入第三个话题:

老师:我们学校每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到北京旅游的游客都把清晨来到**广场观看国旗班战士庄严的升旗仪式作为重要的内容,......,对此,你们又有那些话想交流呢?

学生发言,交流;......

老师: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

做些什么呢?

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 ...... 课堂回顾与拓展升华:

学生谈本课时的学习收获;教师总结: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各项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

第五课时 单元活动课

"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讲民族故事演讲、民族名称接龙、参观展览的感受、《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离不开民族的团结,体会到我们伟大祖国在过去、现代取得的伟大成就,教师、同学评价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各族人民情感,树立为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家繁荣而发奋勤学的志向;

活动准备:

①学生准备: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②《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的视频和图片材料、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思路

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主持人:同学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今天,当这雄壮的歌声响起时,我被震撼。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已形容不了我的心情。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有多少人在这咆哮声中赴汤蹈火,有多少人在这呐喊声中冲锋陷阵,又有多少人在这爆炸声中贡献了一切。

正是中华各民族儿女的平等团结和无私奉献,才有了共和国的繁荣,今天,我们班"祖国腾飞,我们自豪"主题班会活动,正式开始!

下面第一个节目《民族故事讲演会》

我们请同学来讲讲有关我国各民族友好团结的典故、体现民族精神的成语故事

(学生代表讲演:同学倾听、交流,主持人、老师点评)

节目

二、击鼓传花少数民族名称接龙活动

全班同学参与,每人说出一个少数民族的族名(一般不允许重复),最后,由多媒体展示我们56个民族的名称。

节目

三、观看视频《奔向太空,中国航空航天(平湖)展》及相关图片展示

学生交流观后感受,主持人、老师点评,感受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成就、感悟"载人航天"精神

节目四诗朗诵《祖国,我为您自豪》

节目

五、群英会我为祖国建设献一策》

思想品德老师总结讲话,评议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并提出要求

结束:全班师生齐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

五年级民族常识《绚丽多彩的服饰》教案2010-03-10 16:56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

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强各民族的团结对于维护祖国统一,保护国家长远稳定,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高了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民族团结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有检查,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在其他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巧妙的渗透民族教育的有关内容,例如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才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各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都设置民族民俗兴趣小组,组织学生上网查寻,到学校图书馆等各种方式搜寻民族方面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并在每学年组织学生结合每个小组积累的民族知识,开展专题讲座、民族风情书画展板、汇报演出、民族教育演讲、民族剪纸竞赛等活动。向学生灌输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通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对祖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有了初步了解,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观意识,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三 利用寒暑期间,开展 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四、开展献爱心活动

我校对少数民族的学生 ,特别是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爱。比如学校给贫困的学生每学期减免一些学杂费,开展学生手拉手献爱心等形式,给他们更多的帮助,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的温暖,立志好好的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第13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第二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2、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3、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4、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5、指名说一说。

6、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 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 彝族 《嘎达梅林》 纳西族 《创世纪》 蒙古族 《阿诗玛》 藏族 《玛纳斯》 汉族 《艺山红梅》 蒙古族 《百鸟衣》 高山族 《日月潭》 壮族 《江格尔》 白族 京剧 朝鲜族 牧歌 黎族 香哩歌 佤族 孔雀舞 傣族 竹竿舞 瑶族 木鼓舞 哈萨克族 长鼓舞 汉族

7、说一说家乡的“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家乡的“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 “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8、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并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第二课时

1、在小组内展示搜集到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图片,并进行整理,在全班进行展示。

2、介绍自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卡片,评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览。

3、跳一跳

在中华民族和一些旅游胜地的民族风情区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和歌舞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风情,加深了各民族兄弟姐妹间的情谊。现在我们来参加黎族的竹竿舞。

让学生分组讨论竹竿舞的跳法,并抽调一组为全班进行表演。(竹竿用准备好的橡皮筋来代替)

小结:跳竹竿不仅是一种舞蹈,也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游客把跳竹竿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不仅可以加深参与者之间的感情,增添喜庆气氛,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4、说一说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学校运动会。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参加学校传统项目的感受。

5、改一改

同学们学习了许多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传统体育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然而,许多有趣的体育活动如赛马、划船、划龙舟等,我们在学校都没有条件和机会去体验,那该怎么办呢?

你们还记得跳竹竿活动中,我们没有竹竿,可以用橡皮来代替。那么,如果我们可以操作的体育活动,既体验是少数民族风情,又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那不是一举两得吗?

6、实践活动

课间同学们分组踢毽子。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船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4、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5、让班上的回族同学说一说自己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6、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第14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常识计划

教学任务:

本学期完成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分三课完成。第七课《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第八课《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初步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知道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工艺等。

2、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种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知道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含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往返的民族大观园。

3、懂得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让学生了解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了解他们的这些节日。

4、让学生知道各民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

2 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认识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必要性。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

4 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5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3、阅读与思考

8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汉族主要有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 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船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4、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5、让班上的回族同学说一说自己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6、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第二课时

1、学生展示交流收集的有关过节的资料,并在小组里进行整理。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

2、连一连

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试着把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连接起来。

歌婆节 苗族 达努节 满族 祭鼓节 朝鲜族 五月节 白族 姑娘会 锡伯族 五谷祭 壮族 三月街 瑶族

3、填一填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既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扫墓祭祀的节日,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我国在2007年12月把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你知

10 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又有何特点吗?(清明节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62页,思考并交流讨论后回答。

4、帮一帮

小辉是一位汉族小朋友,有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到云南旅游。正赶上当地人民过泼水节,结果把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他委屈得要哭鼻子。如果恰好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

5、忆一忆

回忆一下你学过的这几首诗,并说一说这些诗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宋)王安石 (唐)杜牧 (唐)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认知:

11 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

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

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

12 影)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0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 讨论: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示投影)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

13 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3、师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

2、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

14 难点:

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成吉思汗》主题曲,生观后谈感受。

师:有史以来,在我国政治舞台上,曾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著名人物。他们当中有开拓疆土、振兴国家的帝王,有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官吏,也有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三: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的政治家、人物

15 小组代表汇报。 师补充视频材料:

1、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

2、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贡献。

3、海青天的故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少数民族政治著名人物,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科技文化名人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科技文化名人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和帝马·丹增彭的故事,学生观后谈感受。

三、生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和帝马·丹增彭的材料。

小组代表汇报。

师小结,补充视频材料:

扎马鲁丁的材料 索朗热登材料 帝马·丹增彭的材料。

三、拓展: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少数民族科技文化名人,和大家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师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民族革命志士

一、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文件:邓恩铭、马本斋的事迹,学生观后谈感受。

师: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三: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邓恩铭、马本斋的材料。 小组代表汇报。

师补充视频材料:

1、邓恩铭的故事。

2、马本斋的故事。

四、拓展:

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民族革命志士,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板书:

17 政治家: 成吉思汗、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海青天 科技文化名人:

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帝马·丹增彭 民族革命志士:邓恩铭、马本斋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

18 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讲授新课。

1、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2、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

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民族团结的知识,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师总结。

四、板书:

民族团结

全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

第15篇:六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六年级民族团结教学计划

一、班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年龄11左右,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地方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民族团结常识,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二、教材分析

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本教材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省、市、地区的地理特征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地方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族家园”,第三单元“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前两个单元。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5、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五、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授课时间一节,按十八周时间计算,共计18节课。 第一单元 多民族大家庭 9课时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1课时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4课时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4课时 第二单元 多彩的民族家园 9课时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1课时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4课时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教学用具: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爱我中华

学生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秦朝、隋朝、元朝等。

教师: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教师: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活动: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学生活动: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问: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我们云南共有52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彝族,傣族,白族,哈尼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等。 过渡: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教师出示材料: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 24 回族 37 维吾尔族22 藏族 26 苗族 21 壮族 44 彝族 20 布依族7 朝鲜族 9 满族 20 侗族 6 瑶族 6 白族 4 土家族15 哈尼族 4 哈萨克族5 傣族 5 黎族 5 傈僳族2人 畲族 2 高山族 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问: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问: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三、坚持民族团结

教师: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学生: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教师: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教师: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教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孔繁森等)

„„

教师总结:

问: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如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

坚持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坚持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保证;

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础。

只有真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附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巩固、发展

处理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前提、保证、基础)

第二课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

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 湖南的张家界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四川的九寨沟

云南的西双版纳 吉林长白山的天池 青海的青海湖及鸟岛 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 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来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着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

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三课时

1、提问:

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为什么我们家乡称为“三江源”?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第四课时

1、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 板书: 连一连: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板书:

家乡的特产:民族 地区 农作物 特产

适宜种植的原因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第二课时

1、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三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过程:

1、一起说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咱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咱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春节、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手舞足蹈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咱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无锡服装设计培训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特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少数民政之

一、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于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儿们的服饰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鲜艳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于襟违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中国服装款式网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持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类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独特的地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底下图片中展示的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讲授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边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底下的姐姐们别离是哪一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第二课时

1、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

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2、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3、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三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3、游戏后小结板书: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第四课时

1、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2、,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3、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第16篇: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董玉华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阅读并思考,待下节课回答: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3、唱一唱:全班齐唱《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4、想一想,连一连。待下节课向同学们说一说: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再连一连。

三、课外拓展

1、小调查: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呢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

出示资料:我们伟大的祖**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3、在小组内进行回答,再指名回答。

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

4、在全班进行统计:你们班有多少少数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5、指导学生找一找

教材第六页:下面的地图展示了部分民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情况,找一找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是哪些,在地图上分别标出五个自治区。

在教材上的地图上填完后,在教师出示的地图上让学生指着说一说。

1、做一做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2、课外拓展

(1)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2)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教案设计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第二课时

1、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2、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4、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5、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

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6、在小组内交流。

7、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7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2、复习上节课内容,阅读与思考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3、探究与体验

看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阅读教学26页,比一比:北方少数民族的头饰各有什么特点?

阅读教材27页,连一连: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绚丽多彩的服饰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

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

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

6、指导学生做一做

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7、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8、讲解制作步骤

9、总结本课内容

]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 – 35页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 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3、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4、总结本课知识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全文。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5、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1)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5、课外延伸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让学生阅读全文,思考: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3)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4、让学生探究体验: (1)、完成

连一连 (2)让学生唱唱

(3)、让学生跳跳少数民族舞

5、开展故事会

6、总结本课知识。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教师: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组织: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我是汉族人,那你知道咱们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同学记得这么清楚,你

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这节课大家也一定学得很棒!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唱歌跳舞欢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出示课题),去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节日快乐!

二、个人汇报,信息共享。

(一)傣族介绍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丰富的民族节日的资料,老师想先出个题测测你们。

师:出示身穿傣族服装,吹葫芦丝的任务图片(进入情景激发情趣) 师:大家猜猜图片上的人物是哪个民族的?(傣族) 师:青年手持的是什么乐器?(葫芦丝)

师:葫芦丝是傣族过节时少不了的一种助兴的乐器。同学们,你们知道傣族都有哪些快乐的节日吗?

(生1:开门节、关门节:干农活。生2: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更是一个迎新的节日。) 师:你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请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学生讲解)

21

师结:(放图片)你搜集的资料真好,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傣族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中。你瞧傣族人们的衣服都淋湿了可他们为什么还那么高兴?(人们在互相祝福。)

师:让我们大家把祝福送给我们的同桌,好吗?(生相互泼水) 师:(课件)认识图片中间的人吗?(是周总理。)

师:周总理穿着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用这种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再做回答。 学生读课件上的文字说明。(他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 师出示火把节的图片。

师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傣族的节日习俗,那这些图片向大家展示的又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特色?(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欢乐的火把节

师:从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欢快,壮观……)

师:看这条街道上的火把数量有多少?(很多很多)犹如一条条火龙蜿蜒、游走于城市的街道上,整个场面壮观极了!同学们想去现场感受一下火把节的气氛吗?

播放2009年凉山国际火把节开幕式。

1.学生观看。

2.学生汇报学后所知,谈感受。(从中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习俗)

22

第二课时

(一)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师: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那达慕大会)

师:我们的品社书上为我们详展示了那达慕大会的图片,同学们把书翻到74页,你能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吗?(学生完成)

师: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令你最感兴趣的习俗是什么?(赛马、摔跤、射箭。)课件展示相应的图片。 师:那是怎样激烈、热闹的场面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那达慕大会视频)

师:看了刚才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生回答)

师结:(真想亲眼看一看)行呀,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男女老少报名参加,他们都热情欢迎。不过,你可要有足够强健的体魄才行啊!

师结:我们一起分享了三个民族多彩的节日习俗,介绍节日的同学说得真生动,听的同学也很认真。

师:同学们,你们还对哪个民族的节日感兴趣?小组内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过程是相互学习、加强认识、开阔视野的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节日的丰富多彩,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教学资源,

23

落实知识目标)

二、拓展研究、乐中学知。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 出示其他民族的节日图片

(了解民族节日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其节日的丰富多采。)

(设计意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步步深入,加深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通过交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出示课件)

老师小结: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不胜枚举,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三、民族歌舞表演。

师:盛大的民族节日,各民族会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民族歌舞将节日的气愤推想高潮。下面请大家欣赏民族歌舞。课件播放彝族歌舞《赶圩归来阿里里》视频。学生齐唱。

(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 我们的祖国将会更加繁荣富强。)

师:我们重点了解了三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欣赏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歌舞。同学们如果生活中我们的习惯跟少数民族的不一样,你会怎样处理呢?(尊重他们的习惯)

师:我们中华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团结起来。

24

只有大家团结一心,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四、歌唱祖国,升华感情。

师: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56种文化……《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整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师:56个民族,56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灿烂的文化,面对这么多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你最想说些什么? (选生回答)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祖国的一员,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各民族人民手牵手,心连心,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5

第十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一、教学目标

认知:1.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2.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情感:愿意和其他民族的人们友好交往,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感到气愤。

行为:1.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

2.在与其他民族相处时能自觉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民族音乐,观察各民族照片,导入新课

1.播放民族歌曲联唱:

2.谁能说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汉族外,还有哪些民族?(出示政区版图)

3.出示各民族照片:这是一张怎样的合影?(各民族在一起的合影)

26

4.对,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2课——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出示课题)

二、学习课文.领悟道理

1.师:民族的团结和睦是祖国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中国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听配乐录音故事:文成公主进藏。讨论

(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示投影)

3.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第二课时

一、观看录像,加深认识

1、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民族团结、互相尊重的故事?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不仅在建设和保卫边疆中并肩作战,而且在生活上也同样亲如手足。

3、师小结:汉族也好,少数民族也好,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一家人。

27

只有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才能共建美丽的家园,才有利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联系实际,辨析导行

1.师:各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要互相照顾,建设中互相支援,还应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这是搞好民族团结的基础。少数民族也像汉族一样,有许多风俗习惯,你们了解哪些?是怎样对待的?

2.小品辨析:《蒙古包做客》

3.观看录像:《发展中的西藏》

五、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课后活动:搜集少数民族为祖国做贡献的事例。

28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教学目标:

1、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

2、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

重点:了解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科技文化名人、及民族革命志士

难点:培养学生向著名人物学习的精神,为国家做贡献。 教具:课件

教法:自主学习,合作互动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激趣导入:放视频文件《成吉思汗》主题曲,生观后谈感受。 师:有史以来,在我国政治舞台上,曾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著名人物。他们当中有开拓疆土、振兴国家的帝王,有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官吏,也有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三: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的政治家人物

29

小组代表汇报 师补充视频材料:

1、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

2、清朝康熙、乾隆皇帝的贡献

3、海青天的故事

四、拓展: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少数民族政治著名人物,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师总结。

五、生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扎马鲁丁、索朗热登和帝马·丹增彭的材料

小组代表汇报

师小结,补充视频材料: 扎马鲁丁的材料

师: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有许多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你认识他们吗?

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自己课前搜集的邓恩铭、马本斋的材料

小组代表汇报 师补充视频材料:

1、邓恩铭的故事

六、拓展:你还知道历史上的哪些民族革命志士, 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交流,师总结。

板书:

政治家: 成吉思汗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

海青天

30

科技文化名人:

扎马鲁丁

索朗热登 帝马·丹增彭 民族革命志士:邓恩铭

马本斋

31

第十二课

维护各民族大团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3.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及突破: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三,教学方法:

32

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讲授新课:

一、让学生阅读全文。

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1、回答82页想一想:

三、完成探究与体验:

1、阅读小资料。思考:你有什么感想?

四、完成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五、完成实践园地: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感受?

六、总结本课知识。

33

第17篇: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要求及重点:

教学任务:本册教材共完成四个单元的教学,第一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单元“多彩的中华家园”,第三单元“灿烂的民族文化”,第四单元“知我民族,爱我中华”。分十二课完成。

教学要求及重点:

1、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各民族及各民族的名称。

2、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3、了解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4、了解我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5、了解各民族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6、了解由于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7、懂得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8、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

9、了解各少数民族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

10、懂得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中,各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

11、了解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的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民族的英杰。

12、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

二、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

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3、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4、适时灵活渗透安全、环保等教育。如在进行多彩的中华家园这一单元中,向学生结合“创卫”进行家乡环保教育,在进行知我中华,爱我中华这一单元中,向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教育。

第18篇:民族常识教案五年级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共有五十六个民族,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2.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图片。 2.课件、民族服饰 。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名称,分布区域等总体状况。2.理解“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你有家,我有家,小朋友们都有家,祖国是个大家庭,各族儿童是一家。谁知道祖国有几个民族?

生:56个。

师:答对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课题)

五十六个民族构成我们中华这个大家庭,它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出示中要版图)

谁知道祖国有哪些民族呢?比比看谁知道得多! 生:回族、傣族、高山族„„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板书,并用一句话简单进行介绍)

汉族:是人数最多的民族,全国各地都有。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

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它的孔雀舞闻名全国。 藏族:主要生活在辽阔的青藏高原。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是个瓜果之乡。 蒙古族:生活在大草原,被誉为“草原骄子。”

满族:《还珠格格》大家都看过吧!小燕子就是满族的格格。 朝鲜族:喜欢素白色的衣服,自称“白衣同胞。”

高山族:它们生活在我们祖国宝岛的台湾。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热切期盼它能早日回归。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 „„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我国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心连心,组成一个大家庭。

(课件出示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 2.你身边有哪些民族?

二、小组交流资料。

师:课前,我们已经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爱好分成六个小组,并分工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现在请在小组内交流,等一会儿用你们喜欢的方式介绍给同学们。(小组交流,教师适当指导。)

三、活动——展示、介绍。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知道的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1.民族风俗组

(小组成员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或资料,并加以介绍) 傣族的泼水节 壮族的歌圩节 瑶族的晒衣节

小结:谢谢这些同学的介绍,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请大家欣赏。(点击课件)

不同民族的风俗各不相同,在节日里人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唱歌、跳舞,我们班的百灵鸟也拉开了喉咙,用掌声把他们请上来。

2.民族歌曲组

《娃哈哈》、《吉祥三宝》、《阿里山的姑娘》《孔雀舞》 „„

师:《娃哈哈》是我们很熟悉的一首新疆维吾尔族儿歌,有谁会跳这个舞蹈,你愿意为他们伴舞吗?(学生会唱的跟着唱)

小结:谢谢彩虹桥小组为我们带来这么动听的歌声。少数民族的同胞都是能歌善舞的,你们小组还有搜集到别的资料吗?

3.民族舞蹈组

小组向大家介绍一些民族舞蹈,会跳的教大家几个动作。 师:我觉得蒙古这个骑马的动作很有意思,你能教教大家吗?大家跟着他学。欣赏完了优美的舞蹈,我们赶紧去他们的家看看吧!

4.民居组 (点击课件)

蒙古包、竹楼、蘑菇房„„(欣赏图片)

师:我知道我们前进小组也给来了很多图片,快点给大家介绍介绍。 学生结合图片资料简单介绍同几个少数民族同胞的家。

师:你们的资料真丰富,各族人民的住房各不相同,其实他们的饮食、文化等也不相同。接下来有请小组为我们介绍他们带来的资料。

5.饮食、语言等组

乐器:葫芦丝、马头琴-----

饮食:手抓饭、羊肉串、拉面、沙琪玛---- 语言:“赛拜努”(你好)

师:哈达是藏族和蒙古族人民最好的礼物,用来献给远方的客人或最尊敬的人。老师有一条哈达,请你当一回藏族的小朋友,把这条哈达送给你最尊敬的人,好吗?(提醒献哈达时,要用双手捧着哈达,高举与肩平戴在客人的脖子上。)

„„

师:谢谢你们的精彩介绍。是的,各个民族的饮食、语言等各不相同,服饰也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我们赶快去瞧瞧吧。

6.民族服饰组

师:这场民族服饰展,漂亮吗?用掌声谢谢他们。仅仅这几件民族服饰就让我们大饱眼福,要是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都展示出来,一定瑰丽无比。

四、动手活动---制作“民族大观园”

1.师:经过这六个小组的精彩介绍,我们对各民族都有一定的了解。各个民族生活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他们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各具特色,正是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汇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和历史。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把这些材料汇集起来,制作一版“民族大观园。”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五、活动总结

是啊,歌里唱得多好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们与各族儿童手拉手,心连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习测评

将以下自治区与相应的民族名连线 内蒙古 维吾尔 广西 藏族 新疆 蒙古族 宁夏 壮族 西藏 回族

板书设计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一、民族、民族区域自治

1、名称

2、分布状况

3、民族分布特点

二、新型民族关系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知识连贯性需要很好的组织,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切实体会国家政策的实施,自己作为民族的一员享受到的实惠。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吃名单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2、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3、小组内交流这些旅游胜地的优美风景,展示准备的旅游景点的照片。

4、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5、谈话: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6、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小组内进行交流;指名说一说:

新疆、宁夏、内蒙古及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肥沃,勤劳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种植了小麦、水稻、棉花、油料、蔬菜等农作物,那里还盛产哈密瓜、芒果、香蕉、荔枝、菠萝、柠檬等各种名贵的水果。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如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北方少数民族居住在辽阔的草原,那里盛产牛、羊、马。

让学生从南北方的气候特点了解这一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些南北方的气候特点。

第二课时

1、提问: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2、自己阅读,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派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我国约有50℅的森林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林区,有着大量的优质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炸木等。由于森林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它们只有顽强地生长,才能最大限量地享受到阳光,因此,这些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此外,森林中还盛产人参、红花、天麻、三

七、贝母、雪莲等各种名贵的中草药材;有许多珍禽异兽,如大熊猫、亚洲象、金丝猴、长臂猿、孔雀、梅花鹿、丹顶鹤、野驴、雪豹、老虎等。

4、谈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几大河流的发源地,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5、让学生想一想我们家乡是哪几条河流的发源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6、指名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讨论交流说一说对家乡长江黄河的了解,了解一下家乡河流的水利资源。

7、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交流家乡的矿产资源,再进行补充总结: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下宝藏更是储藏丰富。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极其丰富;内蒙古的煤炭、青海的盐湖盐池,西藏的铜矿,云南和广西的锡、铅、锌,黑龙江额木尔河流域和新疆阿尔泰山的黄金等驰名中外。)

8、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有什么好处。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2、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教学反思:

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高歌《爱我中华》一首歌时,学生情绪高涨,唱情饱满,从中可以表现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高尚情怀。但在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时,学生理解的比较困难,尤其是那些比较不常见的民族名称,学生看书读时都出现错误。另外,对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比较陌生。针对这些问题,我采用了让学生“开火车”读少数民族名称的方法,每人读一个少数民族名称。认识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时,我利用教室里的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到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对这种教法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效率也比较好。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主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2、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3、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4、谈话:

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

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5、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6、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 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

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7、在小组内交流。

8、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第二课时

1、教师谈话:

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6、探究与体验

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

7、比一比。

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

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记一记:

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

出示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

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

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 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 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第四课绚丽多彩的服饰

德育目标: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智育目标: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教学准备

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共同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差别。同学们一定见过艳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装,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艳丽多彩的服装

教师: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大家看课件,看看认识这些民族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民族服饰绚丽吧,继续搜集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 第二部分:猜猜我是哪个民族

教师: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看课件)猜猜下面是哪个民族的服装?

学生:回答略。

第三部分:民族物品展示会

教师: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带回当地的特产,特别是饰物,让我们一起欣赏各地的民族物品吧!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民族特有的物品,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学生:回答略。

三、总结评价

本课主要介绍了缤纷多彩的民族服装和民族物品,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敏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和物品,也美化了人民的生活。

板书:

北方气候寒冷

服饰宽袍大袖 绚丽多彩的服饰

南方气候温和

飘逸轻盈

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戴帽子 独具特色的头饰

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喜欢裹头巾

第二课时

1、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的特点

提问: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一做

谈话: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3、布置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4、讲解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

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3、头饰的做法:

头圈------跟纸帽的做法差不多,剪一条3厘米宽的硬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图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5、实践园地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

教学反思: 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这一课很受同学们欢迎。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人新课

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4、课外拓展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图片,更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住房不同的特色。

5、继续探讨我国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不同住房的特色。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供学生参考: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6、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7、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二课时

1、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2、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3、游戏后小结板书:

21

景颇族 傣族

蒙古包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帐篷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仙人柱 藏族

裕固族平顶房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干栏式楼房 维吾尔族

羌族

4、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5、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

22

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6、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7、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23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2、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文。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3、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24

4、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5、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6、再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各民族的别具一格的饮食。

7、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粮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25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 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8、拓展

(1)请做过“手抓饭”的同学讲一讲做的过程。

(2)请本班的回族同学讲一讲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如,油炸馓子,蜜馓等。

(3)请本班了解藏族饮食的同学讲一讲藏族同胞的主食糌粑。

4、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并在班上交流自己的感受或写一写日记。

别具风味的饮食

26

第二课时

1、完成幻灯片连线练习:

藏族 馕 维吾尔族 糌粑 满族 酸辣食物 回族 油香 苗族 侗族 炸糕 佤族 黎族 糯米糕 壮族 糍粑 朝鲜族 竹筒饭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族 手抓饭

2、说一说

阅读教材38页的“你知道吗?”资料,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3、课外延伸 访一访

谈话:你去过少数民族餐馆吗?那里的饮食有什么特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少数民族餐馆采访,了解那些民族的饮食文化,并试着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布置准备工作: (1)确定采访对象

首先要想清楚,你要采访的对象是餐馆的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采访对象不同,你设计的问题也要有差别。

27

问题设计:

(2)估计面临的困难

如果你去采访的时候,餐厅内有许多客人在就餐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的时候你“忘词”了怎么办?

为了避免采访时发生这些尴尬,你可以事先让爸爸妈妈扮演餐馆人员,进行采访情景模拟,这样可以提高你随机应变的能力。你还可以和爸爸妈妈去餐馆吃饭,在吃饭期间完成你的采访。

对于这些困难,你准备好了吗? 采访的时间最好选择:

联系采访的地点:

采访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通过采访,对该民族的饮食特点有哪些了解?写出你的采访日记。

4、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5、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8

(2)出示设计表格 我的设计

民族:

饮食风味:

饮食禁忌:

待客礼仪: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设计。

(4)指派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设计,大家评议。

6、安排学生演一演 (1)创设情景

几位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不同民族的学生。新年快到了,这几同学要进行一次聚会,决定举办一次包饺子活动。但是,包什么陷好呢?大家众说纷纭,却产生了分歧。

(2)要求:同学根据自己了解的各民族饮食风俗,编写小品剧本。要求剧情合情合理,内容丰富。看一看哪个小组表演得最好。

(3)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

7、做一做。谈话:你吃过新疆拌面吗?拌面是新疆各族人民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让我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做一做新疆拌面吧!做过吃过之后,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29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2、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30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3、课外拓展

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

31

第二课时

1、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2、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3、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4、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5、指名说一说。

6、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 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 彝族 《嘎达梅林》 纳西族 《创世纪》 蒙古族 《阿诗玛》 藏族 《玛纳斯》 汉族 《艺山红梅》 蒙古族 《百鸟衣》 高山族 《日月潭》 壮族 《江格尔》 白族 京剧 朝鲜族 牧歌 黎族 香哩歌 佤族 孔雀舞 傣族

32

竹竿舞 瑶族 木鼓舞 哈萨克族 长鼓舞 汉族

7、说一说家乡的“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家乡的“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 “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8、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并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33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34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四、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35

第二课时

1、在小组内展示搜集到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图片,并进行整理,在全班进行展示。

2、介绍自己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卡片,评选出优秀的在全班展览。

3、跳一跳

在中华民族和一些旅游胜地的民族风情区里,有许多别具一格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和歌舞结合在一起,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了中华民族的风情,加深了各民族兄弟姐妹间的情谊。现在我们来参加黎族的竹竿舞。

让学生分组讨论竹竿舞的跳法,并抽调一组为全班进行表演。(竹竿用准备好的橡皮筋来代替)

小结:跳竹竿不仅是一种舞蹈,也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游客把跳竹竿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不仅可以加深参与者之间的感情,增添喜庆气氛,而且可以锻炼身体。

4、说一说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及学校运动会。让学生交流一下自己参加学校传统项目的感受。

5、改一改

同学们学习了许多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传统体育活动,真是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然而,许多有趣的体育活动如赛马、划船、划龙舟等,我们在学校都没有条件和机会去体验,那该怎么办呢?

你们还记得跳竹竿活动中,我们没有竹竿,可以用橡皮来代替。那么,如果我们可以操作的体育活动,既体验是少数民族风情,又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那不是一举两得吗?

6、实践活动

课间同学们分组踢毽子。

36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视频 ;(3)周总理参加泼水节视频;(3)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其中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吗?最好能按照时间顺序来说。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一遍。

37

除了汉族以外,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每逢节 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载歌载舞,同学们,你们想参加这样的节日活动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节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那达慕大会”

1、师:都说会观察的人才是会学习的人,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同学们欣赏,注意捕捉其中的信息,一会儿汇报交流的时候,比一比谁从视频中了解到的信息最多。

2、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汇报,教师适时表扬。

4、师:同学们从视频中了解到这么多信息,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其实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已经把那达幕大会的基本内容说出来了,但感觉有点乱,让我们屡一屡,老师这有一张表格,让我们来填一填?

学生说教师填写

师:通过看表格我们清楚了那达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举行,主要有赛马„„真清楚呀!

5、师: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除了刚才我们说的,你对那达慕大会还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

1、摔跤是那达慕的主要内容,摔跤手上身穿牛皮背心,下身穿肥大的摔跤裤,脚蹬蒙古靴,他们高唱摔跤歌,跳跃出场。

2、在比赛中最有成就的人将被授予“达尔罕”的终身荣誉称号。

6、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认为咱班同学对那达幕大会已经相当了解了。

38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视频演示,使学生对节日习俗有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知道少数民族与汉族是平等的,要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二、自学其他民族的节日。

师:其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那达慕大会,其他民族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想了解吗?现在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节日,按照我们填那达幕大会节日卡的形式进行自学,我们先来看自学要求(出示课件自学要求,指名学生读要求)现在让我们打开书59页,开始自学。

(一)、学生自学

(二)、学生汇报

1、火把节。我们小组自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

.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火把节期间,各地还有赛马、斗牛、摔跤、拔河等活动,非常热闹。(边说边播放火把节图片)我们小组还在书中找到了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请 为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小组就收集到了这些资料,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为我们补充。

我还收集了几张火把节的图片想播给同学们看。(学生播放) 师:你收集的图片真美,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小结:许多传统节日都是源于美丽的传说,就像火把节,它就包含着喜庆丰收的意义。(板书贴条:喜庆丰收)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

2、泼水节。我们小组自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

39

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我们在低年级还学过一篇文章,叫难忘的泼水节,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周恩来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情,我们小组汇报完了。

师:呀,你们怎么和我想到一块了,课前老师就收集到了这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视频)看到了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

师:是呀,泼洒的不是水而是吉祥、是祝福、是健康。(板书贴条:期盼健康)

师:国家的领导人这么重视少数名族的传统节日,尊重各民族的习俗,更增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板书增进团结)

3、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我们小组自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开斋节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开斋节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期间,穆斯林同胞要举行盛大仪式和庆祝活动,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牛来款待客人,有的地方的穆斯林还有赛马、射箭、摔跤及歌舞活动。我们小组汇报完了,请其他小组的同学为我们补充。(解释开斋节)

师总结:开斋节期间,人们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进食,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人们才举行盛大的仪式和庆祝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祭祀祖先。(板书贴条:祭祀祖先)你知道汉族的哪个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祭祀祖先的吗?

4、洛萨节。我们小组自学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洛萨节。洛萨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藏族同胞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年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五至七天。大年初一天未亮时,主妇们背回“吉

40

祥水”祈求吉祥。每家都用酥油、糖和面做成各种食品招待客人,亲友间互相拜访,赠送哈达,并举行一些娱乐活动欢庆节日。我们还从书中得知“洛萨”是藏语新年的意思。我们小组汇报完了。(解释藏历)

师:其他同学还有关于洛萨节的资料吗?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洛萨节时赠送哈达,那我们在新闻、影视剧中经常看到赠送哈达情景,你能表演一下吗?(学生表演)哈达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一起来了解(教师介绍)那么洛萨节送哈达目的就是为了送去吉祥。送去祝福。(板书贴条)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少数民族的五个节日的时间、内容等,让学生知道我们要尊重各民族节日习俗,同各少数民族心连心。

三、师:刚才同学们交流的真好,我们少数民族的节日真是丰富多彩,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还有很多很多。书中为我们介绍了几个请同学们打开书60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四、交流资料:

师:读的真好,课前老师也让同学们收集了有关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资料,再结合我们刚才读的,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找3-4名学生交流)

师:说到朝鲜族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们就身在朝鲜族地区。对朝鲜族的节日习俗你还有要说的吗?(学生表演)平时我们总要与朝族同学打交道,我们应怎样做呢?(学生说相互尊重、互相团结)是呀,我们要与少数民族同学心连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节日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表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趣味抢答:

41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了解很多,那老师想考考你们,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抢答题,敢不敢接受挑战,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看谁抢答的速度最快,我要叫第一个举手的同学。(学生答题)

六、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说) 师:你说的很好,其实还有的节日是祈求团圆的,如汉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师:每个节日的背后都蕴含着各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繁荣了当地的社会经济,也增进了各民族人民的团结。(板书丰富文化 繁荣经济 增进团结。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我们要了解各民族的节日,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42

第九课《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能力目标:能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和见解培养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交往与表达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几个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习俗和来历。知道少数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这些习俗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历史,习俗和风格的民族艺术.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了解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来历,通过看视频、听故事、谈感受、唱歌曲„„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

学生:

通过读书、看报、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少数民族节日的资料。

教师:

1、收集少数民族节日的相关资料。

2、制作课件:(1)《月光下的凤尾竹 》音乐视频;(2)蒙古族:那达慕大会视频 ;(3)《爱我中华》音乐;(4)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设计 :

课前组织: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你都知道哪些民族?你是哪个民族的?我是汉族人,那你知道咱们汉族的传

43

统节日有哪些吗?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

同学记得这么清楚,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这节课大家也一定学得很棒!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而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也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逢节日来临,人们就盛装打扮,唱歌跳舞欢聚欢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参加这样的节日呀?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课件出示课题),去感受少数民族朋友的节日快乐!

二、个人汇报,信息共享。

(一)傣族介绍

师: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丰富的民族节日的资料,老师想先出个题测测你们。

师:(示视频)乐器独奏: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进入情景激发情趣)

师:大家猜猜这是用的什么乐器?(胡芦丝)

师:葫芦丝是哪个民族过节时少不了的一种助兴的乐器? (傣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傣族都有哪些快乐的节日吗?(开门节、关门节:干农活)

(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它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更是一个迎新的节日。)

师:你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吗?请把你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学生讲解)

44

师结:(放图片)你搜集的资料真好,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傣族泼水节的热闹场景中。你瞧傣族人们的衣服都淋湿了可他们为什么还那么高兴?(人们在互相祝福。)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做个泼水的动作?(生泼水)看,他把吉祥、幸福都送给大家了。

师:老师想让同学们认识一个人,(课件)认识图片中间的人吗?(是周总理。)

师:周总理穿着傣族人民的服装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用这种实际行动表示了什么?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再做回答。

学生读书第72页,并思考刚才的问题。 (他对傣族同胞的关心与尊重。) 我们看第二道题。(出示图片)

师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傣族的节日习俗,那这些图片向大家展示的又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特色?(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欢乐的火把节

师:从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欢快,壮观„„)

现在我们跟随一位朋友,去感受火把节的气氛。

读:(课本73页的内容)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汇报学后所知,谈感受。(从中了解民族文化,了解习俗)

(三)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师:我们的品社书上为我们详展示了那达慕大会的图片,同学们把书翻到74页,你能把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吗?(学生完成)

师:那达慕大会是草原人民最有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令你最感兴趣的习俗是什么?(赛马、摔跤、射箭。)

师:那是怎样激烈、热闹的场面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45

(放录像)(加上点惊叹)

师:看了刚才的场面,你有什么感受?(生三个回答)

师结:(真想亲眼看一看)行呀,蒙古族人民可好客了,不管是哪个民族的男女老少报名参加,他们都热情欢迎。不过,你可要有足够强健的体魄才行啊!

师结:我们一起分享了三个民族多彩的节日习俗,介绍节日的同学说得真生动,听的同学也很认真。

师:同学们,你们还对哪个民族的节日感兴趣?。学生自由列举。

(四)朝鲜族:花甲宴 (备)

师:你们知道来威海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生1:朝鲜族

师:说说朝鲜族的节日习俗?

生:花甲宴的由来。

师:习俗(朝鲜族人民非常注重礼节,尤其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晚辈对长辈必须用敬语,吃饭时长辈动筷后,其余人才能用餐,父母60周岁的这一天,子女们还要为老人举办花甲宴。花甲宴上,子女亲戚欢聚一堂,老两口穿上新衣服,端坐正中,身穿盛装的子女以辈分长幼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礼毕后,子女们盛情款待亲朋好友。)

师:1.从中你看出朝鲜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朝鲜族是一个崇尚尊老美德的民族。)

2.你应该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在学生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交流汇报过程是相互学习、加强认识、开阔视野的过程。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我国节日的丰富多彩,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教学资源,落实知识目标)

三、拓展研究、乐中学知。

46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刚才我们学习、汇报的一些民族外,其他民族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节日习俗,有趣极了。

出示其他民族的节日图片

(了解民族节日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其节日的丰富多采。)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仔细研究,一会儿咱们进行趣味抢答和即兴表演。

师:读题闯关。

趣味抢答

1、放“高升”是( )泼水节上的一个传统节目。 A塔塔尔族 B傣族 C哈尼族

2、米糕片汤、打糕是( )过春节时的传统食物。 A苗族 B土家族 C朝鲜族

3、歌手宋祖英是( )的。 A苗族 B蒙古族 C回族

4、哪一个节日不是藏族的传统节日?( ) A藏历新年 B酥油花灯节 C开斋节

5、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 )。 A广西壮族 B鄂温克族 C赫哲族

6、()居住在新疆地区,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等。 A土家族 B维吾尔族 C锡伯族

7、献哈达是( )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 A鄂伦春族 B哈萨克族 C藏族

现在我们进行即兴表演(100分):看哪位同学能通过歌声、动作表现民族的节日风俗? 生1:唱歌。

生2:射箭

生4:献哈达

47

生5:骑马

师问:这位同学表现的是哪个民族在过什么节日?

(设计意图: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步步深入,加深学生对民族知识的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通过交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转换,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了大量的信息,使教学容量大为增加,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出示课件)

老师小结:我国少数民族的节日不胜枚举,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还有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肉孜节、巴罗提节,维吾鲁孜节,藏族的沐浴节、雪顿节、望果节、转山会、酥油花灯节、娱驴节、驱鬼节,满族的闹灯会、添仓节、虫王节、苗族的串山会、跳花节、杀鱼节、龙船节、赶歌节„„

四、歌唱祖国,升华感情。

师: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56种文化„„《爱我中华》。

(设计意图:整堂课在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中结束!学生的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得到升华)

师:56个民族,56种文化,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灿烂的文化,面对这么多民族丰富多彩的节日,你最想说些什么?

(选生回答)

是啊!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是祖国的一员,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各民族人民手牵手,心连心,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8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全国设有5个自治区。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3、知道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2、知道五个自治区在祖国政区图上的位置和首府所在地。

三、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歌舞、习俗、民居、文化传统等资料。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

播放课件:MTV《爱我中华》,师生共同欣赏并感受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气氛。

师:欢乐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生:《爱我中华》

49

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生:56个 活动

三、分组探究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些少数民族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课前,同学们开展了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的活动,在收集过程中,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师:老师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主要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上:

1、为什么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居住的地方却很辽阔?

2、怎样保障我们和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话题一起来探究学习吧

1、小组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小组类别开始交流学习,教师巡视,相机进行引导和点拨,同时了解学情。)(出示课件) (1)小组长负责活动的主持 (2)发言有序、认真倾听 (3)交流完后推选2~3人汇报

汇报要求;

1、内容要紧扣探究的主题。

2、汇报形式生动多样 [设计意图:本环节承接前面学生了解的各民族知识,启发学生自主提问,找到他们的兴趣点,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初步探究,力求让学生自

50

第19篇:五年级民族常识教案

五年级民族常识教育教案

第一课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学目标:

1、了解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较少。

2、知道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他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讲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课

1、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2、导言: 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同学们,你知道这些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把! ,板书课题: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二、朗读文本,感悟文意

三、师生交流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称。

2、在小组内朗读并背诵《中华民族歌》。

(1) 学生自读。 (2) 教师点名读。 (3) 学生同座背诵。 (4) 点名背。

3、欣赏歌曲《爱我中华》之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理解。

4、阅读并思考(书上第3页内容):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国 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少数民族呢?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祖国的哪些地方?你们班有少数 民族学生吗?他们都是哪个民族的?

(1)、学生回答。

(2)教师出示课件介绍。

5、想一想,认真阅读资料卡中的内容(书中第5页),然后与同学说一说我国有多少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1)自读。 (2)点名说。

(3)教师出示课件,学生看图了解。

四、时空连线

(1)生完成书中第5页“连一连”内容。 (2)、教师出示课件讲解。

五、布置课外作业 小调查:同学们,你的家乡居住着哪些民族?这些民族有哪些特色的生活习俗?向你周围的人(父母、邻居、居委等)了解一下,并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在资料卡上。

六、教师小结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板书: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和睦相处

团结互助 辛勤劳动

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的5个自治区,这节课,我们来做自治区拼图。

二、朗读文本

三、师生交流

1、点名说需要哪些材料?步骤怎样?

2、教师点拨

动手做一张自治区拼图,可以请其他同学评价和欣赏,还可以和同学比赛,看谁拼得又快又好!

(1)材料:透明薄纸、纸板、彩色笔、尺子、剪刀、铅笔

(2)步骤:将透明薄纸覆在中国地图上,把地图上各地区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将透明纸覆在纸板上,用铅笔在透明纸上沿着刚才画的轮廓,再次用力地刻画一遍,这样地图的痕迹就会留在纸板上了。在纸板上画出中国地图上的五个自治区,还可以画出其他地区。然后给这些地区涂上不同的颜色,要记住,相邻的地区不可涂相同的颜色。用剪刀把不同的区域小心地剪下来,一个漂亮的拼图就做成了!

3、学生开始做

4、教师巡视检查

5、评价、展示

四、课外拓展

小制作:请同学们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某民族的基本情况或习惯,并制作一张该民族的精美卡片。在同学之间交流并展览。

五、教学总结

这一节课,同学们都积极地动手做了自治区拼图,大部分同学做得很好,希望大家以后发扬。

板书设计

自治区拼图

材料:透明薄纸质 纸板

彩色笔

尺子

剪刀

铅笔

课后反思:

第二课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内容: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讲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祖国各地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地大物博,不仅有迷人的自然风光,有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富饶土地和丰富的宝藏。让我们一起去走访这些辽阔美丽的地方。

二、阅读与思考。

1、阅读教材第9页《秀丽的山河》,思考: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旅游胜地?你游览过哪些地方?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一说。

(4)师生小结:在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有许多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如:湖南的张家界、贵州的黄果树瀑布、四川的九寨沟、云南的西双版纳、吉林长白山的天池、青海的青海湖、新疆吐鲁番的千佛洞。

2、欣赏学过的课文《桂林山水》。

谈话: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这里生活着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他们共同建设着这座著名的风景城市。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因此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名。

欣赏名句: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过渡:我国民族地区不仅有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还有肥沃的土地、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森林、奔腾的江河、丰富的物产,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这些美丽的少数民族地区,去寻找祖国的宝藏。

3、阅读教材第

10、11页《富饶的民族地区》想一想

(1)、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农作物和名贵的水果?

(2)、为什么剑麻、甘蔗、橡胶、樟脑、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生长在南方,而北方盛产牛、羊、马?这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3).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广袤的森林,你知道这些森林中有哪些物产吗?

(4).少数民族地区还蕴藏着哪些矿产资源?

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指名说一说。师生补充总结:

三、探究与体验。

(1)你能说出下面的旅游胜地在哪个省或自治区吗?试着连一连。(板书)

珠穆朗玛峰 新疆

天池 四川

张家界 西藏

火焰山 吉林

九寨沟 湖南

(2)说一说:阅读12页的资料卡,然后说一说。被称为“高原之舟”和“沙漠之舟”的各是哪两个动物 ?

(3)议一议:你的家乡有哪些农作物和特产呢?当地为什么适宜种植这些农作物和特产?与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

四、演讲会

谈话:如果你是一名旅客,游览这些民族地区的名胜古迹时,看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美丽景观和辉煌艺术成就,你会有什么感想?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演讲稿,在班级演讲会上抒发你的情感吧!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地区,不仅有美丽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

板书设计

美丽富饶的民族地区 地大物博

迷人风光 富饶土地

丰富宝藏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做导游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怎样写解说词,初步学会怎样做导游。 学生准备:上网查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二、学会怎样查资料

(1)、小组讨论; (2)、明确要查哪方面的资料。

(3)、了解从哪些渠道获得关于旅游胜地的资料。 (4) 知道填写资料卡。

三、学会写解说词 (1)、教师提要求

(2).学生学会将查找的资料整理成解说词。 (3)、学生试着解说整理的解说词。 (4)、全班评价。 (5)、教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学做导游

4 (1)、介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 (2)、教师评价,纠正不足之处。

五、总结

板书设计:

做导游

第一步:查找资料 第二步:写解说词 第三步:解说

课后小结: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了。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各民族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文字。

二、阅读与思考:

阅读教材16页《民族花园》。

思考: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语言------瑶语。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哪四种?他们只会说本民族的语言吗?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2)、大家评议总结:

瑶族的语言大致分为四种,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瑶族同胞具有语言天赋,他们不仅讲本民族的语言,还会讲周围其他民族的语言。瑶族同胞的语言才能,有利于他们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发展瑶族的文化。

三、展示学生搜集的有关民族语言的资料。

1、谈话:汉族的兄弟姐妹使用汉语来交流,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

5 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大都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他们使用语言的情况有哪些呢?我们共同来讨论。

2、指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阅读17页资料《多民族多种语言》想一想:哪种语言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都只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吗?哪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外,还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多少种语言和文字?

4、在小组内交流。

5、指名回答,大家评议总结:

(1)有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或者基本上不再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比如回族、满族、他们一般都使用汉语。

(2)有的少数民族内部使用着多种语言,如裕固族内部使用东部裕固族语和西部裕固族语两种语言;瑶族内部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拉珈语、炳多语四种语言。

(3)有的少数民族还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如锡伯族除了自己民族的语言,还能用满、维吾尔等民族的语言进行交流。

(4)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的语言,约在80种以上。

四、了解形态各异的文字

1、教师谈话: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使用着80种以上的语言,有多少种少数民族文字?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形态各异的文字》。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

5、指名说一说,师生交流补充总结:

(1)我国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8种本民族文字,其中有的是传统文字,有的是创新文字。

(2)和方方正正的汉字不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文字大都是拼音文字。传统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是从右往左书写;蒙古文、锡伯文、满文是从上往下书写,行序从左往右。

(3)新中国成立前,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等民族就使用着本民主党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有更好的发展,帮助壮族布依族等一些民族创造了新文字。

五、探究与体验

1、学一学:你们班里有哪些民族的学生?你会说哪个民族的问候语呢?说一说自己的民族的问候语是什么?并向老师、同学学习一句其他民族的问候语。

2、议一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除了汉族外,一些少数民族如同回族、满族等一般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而一些少数民族在内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祖国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方民族的文化和先进技术的时候,大家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交流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写建议 (3)、指名说一说 (4)、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六、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各民族兄弟姐妹共同努力,发展着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6 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

55个少数民族语言

80种以上 22个少数民族文字

28种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会唱少数民族的歌曲吗?学唱一首少数民族歌曲,参加班级的歌咏比赛吧!出示少数民族歌曲:

藏语 《阿妈》

壮语 《壮家娃》

傣语 《回来欢度泼水节》

蒙古语 《吉祥三宝》

维吾尔语 《真诚的心》

土家语 《摇篮曲》

(2)、唱一唱:让学生选择自己会唱的民族歌曲唱一唱。

二、记一记:《有趣的地名》

1、导言:我国有一些少数民族地名,是少数民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命名的。阅读下面的内容,你会发现这些名字原来有着丰富的含义呢。阅读教材19页《有趣的地名》。

2、出示有趣的地名:哈尔滨-------满语,意思是“晒网场”;齐齐哈尔--------达斡尔语,意思是“天然牧场”;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之城”;包头--------蒙古语,意思是“有鹿的地方”,所以也叫“鹿城”;拉萨-------藏语,意思是“圣地”;日客则-------藏语,意思是“最好的庄园”;克拉玛依--------维吾尔语,意思是“黑色的原油”。

3、学生自读。

4、点名读。

5、同座学背。

6、教师检查背诵效果。

三、完成“实践园地”

了解人民币上的民族常识

1、教师提要求。

2、学生认真看书,初步了解写观察报告的方法。

3、学生说学观察报告的方法。

4、教师总结:

7 第一步:收集并观察人民币 第二步:查找资料 第三步:写观察报告

5、学生参考书中21页例子,学写一份观察人民币的观察报告。

6、展示观察报告,教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记住了一些有趣的地名,还了解了人民币上的一些民族常识,初步学会了写观察报告的方法。

板书设计: 有趣的地名 哈尔滨——晒网场 齐齐哈尔——天然牧场 包头——鹿城 拉萨——圣地 呼和浩特——青色之城 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在《多种多样的语言文字》这课的教学中,因我们家乡是藏族居住的少数民族地区当本人提出,所以,当本人提出同学们用藏族语言说一些常用的问候语时,很多同学非常踊跃,说出了一些藏语的问候语,如“你好”,“你要去哪里”,“请您吃馍馍喝茶”等,还用藏语数出了一到十的数字,甚至有同学用藏语唱出了一首歌曲。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说明学生对家乡的藏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在收集人民币查资料了解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时,学生除了藏族和回族之外没有辨认出其他的几种少数民族,说明对其他少数民族的了解还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此方面的资料要加以收集和整理。 教案设计

第四课 绚丽多彩的服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2、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

教学准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8 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从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我国是多彩的中华家园。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各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懂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时,更是增添带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民族百花园,再次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

二、阅读与思考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阅读《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回答:

我国北方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寒冷,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居住在这里的满、蒙古、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都喜欢穿袍服。)

我国南方的傣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我国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裙子飘逸轻盈,各有特色。)

维吾尔、发萨克、乌兹别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姐妹们的服饰有什么特点?(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服饰艳丽别致。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穿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罩短小的对襟背心。哈萨克、乌孜别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服装,与维吾尔族有些相似。)

为什么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而南方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呢?这种不同的风格和什么因素有关系?(北方气候寒冷,南方气候温和,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跟气候特点有关系。)

三、探究与体验

1、教材25页图,认一认: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知道下面图片中展示的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吗?

北方气候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南方气候温和,南方的少数民族服饰一般是飘逸轻盈。少数民族的服饰跟地区的气候特点有关系,那么,少数民族的头饰又有什么特点,跟什么因素有关系?

2、指导学生阅读《独具特色的头饰》。

小组内阅读并总结南方民族头饰和北方民族头饰的特点。

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大家补充,师生总结。

我国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不仅衣着绚丽多彩,他们的帽子、头巾等头饰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

北方少数民族:喜欢戴帽子

回族戴小白帽,维吾尔族人戴四棱小花帽,塔塔尔族姐妹们在绣花帽,土族人戴织锦毡帽银链,哈萨克族姑娘爱在绣花帽上插羽毛等,这些五颜六色的帽子显示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南方少数民族:喜欢裹头巾

男子头上的头巾颜色以黑、蓝、白为主,不同民族的头巾裹法是不相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规矩;女子头巾上的装饰很讲究,绣织有艳丽的图案。

3、让学生想象一下,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让学生描述一下景象,师生总结:如果在过节或喜庆的日子里,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戴上本民族特色的头饰汇聚一堂,就会成为万紫千红的花的海洋。

4、让学生总结南方民族头饰特点和北方民族头饰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

5、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7页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你能从头饰上判断出下面的姐姐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吗?连连看!

板书:

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 北方

南方 服装 :袍服

多种多样 头饰: 戴帽子

裹头巾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少数民族头饰特点

提问: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头饰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指导学生做一做

1、:少数民族的头饰多姿多彩,我们可以找一些简单的材料,一起制作少数民族的漂亮花帽和头饰。通过绘画和制作,你一定会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服饰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2、材料和工具

白纸板、金色纸、颜料、区别针、剪刀、浆糊

3、制作步骤:

(1)先用一根线或纸条量一下自己头部的周长,记住这个尺寸。

(2)纸帽的做法:

剪一块宽为10厘米的白纸板,纸板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还要长2厘米。

在白纸板上画出帽子上的图案,永金色纸剪成各种美丽的图形粘贴在图案上,然后将纸板围成一个帽圈,用曲别针别住,一个美丽的民族风情纸帽就做好了。你还可以在帽子上缀一些小银链,或者插上羽毛。

4、头饰的做法

头圈一条3米宽纸条,纸条的长度要比头部的周长再长2厘米,把纸条一面涂上鲜艳的颜色,再剪一些金星或金色的小圆点粘贴美化头圈。

圆形--在白纸板上画出少数民族风格的图形,涂上颜色后剪下来,如果能从画报或书刊上找到合适的照片或图形,也可以把它剪下来直接贴在白纸板上。

头圈和图形做好以后,用曲别针把它们别在一起就行了,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拆开存放。

在班级或学校的联欢会上表演节目时,如果你戴着自己做的民族帽子和头饰,一定会给节目增添光彩和情趣呢!

三、实践园地

1、学生看28页“服装设计”要求

让学生分组进行服装设计:你们更喜欢哪个民族的传统服装,他们的服装有什么特点,查找相关资料,设计一件漂亮的民族服装,使之既具有少数民族传统服装的特点,又便于生产与生活

10 2.收集少数民族服装文字资料和图片

3、学生在书中29页画出“我的服装设计图”

4、成果展示

5、将你的服装设计图、收集的民族服饰图片,以及自己拍摄的服装照片制成图册,配上文字说明,再精心包装一下,送给父母和朋友。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灵巧的双手,只做和设计了少数民族的服装和头饰,体现了各民族的民族特色,收获不小。

板书设计:

服装设计 查资料 服装设计 成果展示

课后小结:

第五课 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

2、懂得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上网收集有关风格各异的住房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人新课

1在中华大家庭里,很多少数民族居住的房子都很有特色。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受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为了适应生活和劳动生产的需要,创建出了风格各异的住房。让我们走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住房,去领略独特的民族风情。

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人类早期的居所》

学生自己默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根据文字的描述想象我们祖先居住的房子是什么样?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人类早期居住的房子。

师谈话: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我国各民族人民创造 出了风格独特、式样繁多的住房,这些房子点缀在中华大地上,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3、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不同的住房。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1页《独具特色的住房》,思考:

为什么我国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的住房风格各异?

游牧民族为什么喜欢居住蒙古包、帐篷和毡房?

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定房里?建造平定房的材料是什么?

(1)、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后指名回答。

大家评议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蒙古人民生活在辽阔的北方草原上,以放牧为主,要经常转换牧场。他们的房子要能随时拆装搬运到其他地方。为了适应这种游牧生活的需要,他们创造了蒙古包这种独特的住房。

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的牧民游牧时,普遍居住在搭盖的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的帐篷会毡房里。这些帐篷会毡房冬暖夏凉,拆迁也很方便。

(2)、提问:哪些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里?建造平顶房的材料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收集的有关平顶房的图片,并做介绍。

新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维吾尔等少数民族普遍居住在平顶房。这种平顶房以土木为建筑材料,周围用打好的土块砌成。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子?

给大家介绍。

让学生一边展示图片,一边介绍。

在我国大兴安岭的北端,居住着世世代代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族,他们游猎时搭盖一种叫“仙人柱”(也叫“歇人柱”)的住所。“仙人柱”是鄂伦春语,意思是“遮阳光的住所”。“仙人柱”的顶端一般不加遮盖,以便排烟透气。

提问:

(4)、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

学生阅读教材第32页。

指名学生说一说,师生总结:

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的上层用来居住,下层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些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作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

一幢幢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的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美丽极了。

二、探究与体验

出示资料:在新疆吐鲁番的许多维吾尔族人家的房顶上,有一种四面墙壁都布满小孔,有点类似蝈蝈的房子,当地人管它叫“荫房”或“晾房”,它是制作当地著名特产必不可少的设施呢!

提问:你知道这种小房子是用来做什么的吗?

师小结: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中一些较为原始、简陋的住房已经逐步消失,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三、组织学生议一议

阅读下面的资料,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材料一: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在这里的傣族、苗族和侗族等少数民族喜欢居住在吊脚楼里。吊脚楼属于干栏式楼房,是屹立于山水之上的一种独特的建筑。这种楼房虽然只有 12 两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好像空中楼阁。

材料二:在四川西北部生活着羌族同胞。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区,周围有许多高山,羌族同胞就地取材,用石材建造了奇特雄伟的碉楼。碉楼一般建在村寨的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过去用来抵御外敌入侵或储存粮食柴草。这种建筑稳固牢靠,经历多年的风雨沧桑仍然保存完好。

让学生动手写一写:看到这些别具一格的住房,我的感受是:

写完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再指名小组代表说一说。

四、总结

由于我国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经济,生活方式也不同,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点,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过着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风格各异的住房 蒙古包

帐篷

毡房 仙人柱

平顶房

竹楼

晾房

碉楼

吊脚楼(干栏式楼房)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找房子》

准备卡片

红色卡片:蒙古包 帐篷 仙人柱平顶房 干栏式楼房

小纸条: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柯尔克孜族 塔吉克族

藏族 裕固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

维吾尔族 羌族 傣族 景颇族

游戏规则:

五位同学每人拿一张红色的卡片站在讲台上,卡片上写着不同的住房名称。老师拿着12张小纸条,找12位同学抽签,每位同学抽到一张纸条,代表着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房子,和持红卡片的同学会合。做一做,看看哪组的同学反应最快? 景颇族

游戏后小结板书

二、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中的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互相演讲,再指派两个小组代表给大家演讲,大家体会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2、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个民族的民居风格最有特色,该民族的居民有什么特点和美丽传说。结合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少数民族的居民和传说吧!

师重点介绍家乡藏族同胞的帐篷的特色。以下资料为参考:

藏族帐篷有冬夏帐篷之分。冬帐篷,由牦牛毛编织而成,先编成一定宽厚的深棕色或黑色、白色毡条,然后根据需要尺寸缝织成帐篷,这种帐蓬能适应高原暴雨、风雪及高寒气候。 13 大小不一,形状有长方、正方、六角、多角等形。用立架或支柱撑起。室内净高约1.6-2m。帐顶系好牦牛绳,四周钉堤桩牵牢,用木桩或牛羊角桩锚钉。帐顶留有天窗,可通风、采光、出烟,雨天可以遮盖。四周常用草皮或石块垒砌矮墙,以御风寒侵袭。

夏帐篷,为夏天牧民外出时使用的一种轻便帐篷。它由白布帆布、藏布织成,有正方形、长方形。四周饰黝黑、褐或蓝色边。大型帐篷还饰有工艺精湛的吉祥八宝、五福捧寿、白云点狮、六道轮回等类图案。还有可容上百人聚会的大帐篷,由既保温又抗晒的双层帐篷等。具有浓厚的宗教装饰色彩,在青山绿茵的旷野,散布着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情趣,很具藏族文化特点。 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干牛粪 作燃料用 ,帐房内陈设简单,正中稍外设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帐房具有结构简单、支架容易、拆装灵活、易于搬迁等特点。

三、阅读教材第35页,了解《北京的四合院》

小组内交流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再指名说一说。

回忆自己家乡的四合院,给同学们做一下介绍。

四、小调查

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乡旅游,你会怎么介绍家乡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呢?调查一下家乡的民居有什么 特点,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整理成册展示给亲人和朋友,还可以为那些来家乡旅游的客人做小导游呢!

五、总结

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我国少数民族的住房,都具有民族风情,北京的四合院是典型额的汉族民居之一,驰名中外。

课后小结:

第六课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2、让学生了解多民族独特的饮食,欣赏多民族独特的饮食。

3、试着做一做自己感兴趣的民族饮食。

教学重难点:

懂得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民族饮食的图片文字资料,了解家乡的民族饮食,如藏族的和回族的特色小吃。 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14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由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聚居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比如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他们的饮食和草原生活有关;生活在东北的赫哲族,他们的饮食多和渔业有关。让我们到各民族同胞生活的地方,去品尝他们别具风味的饮食,做一个小小美食家!

1、让学生阅读民族花园中的《油香》一文。思考:

油香是哪个民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有什么样的美丽传说呢?

阅读后在小组进行交流。

指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2、请班里的回族同学介绍自己民族的油香。可以从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进行介绍。

3、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各少数民族的特色饮食。

要求: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交流整理收集的民族特色饮食,为在全班展示做好准备,同时要选好发言的代表。

进行交流时从饮食的制作方法、味道、样式等方面,可以选择从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讲述。

谈话:我国各民族有很多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二、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让学生阅读教材37页的《独特的风味美食》。

认真想一想,回答下面的问题:

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的食物什么为主?

以面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其饮食习惯各有什么特色?

(2)阅读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派小组代表发言,大家评议总结:

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同胞,由于从事畜牧业生产,养成了以吃肉喝奶为主的饮食习惯。他们一般吃手扒肉、烤肉,食用奶酪、奶皮,喝奶茶。藏族人民则喜欢喝酥油茶。

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

(4)提问:从事农业生产的少数民族同胞,都以粮食为主食,但各自的吃法却不相同。佤族、壮族和朝鲜族同胞能用大米做成哪些食品?

哪些民族喜欢吃“手抓饭”?“手抓饭”是怎样制成的?

(5)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6)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师生总结:

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在竹筒放在火上烧

使米饭带着竹子的清香味。

壮族人喜欢吃五色糯米糍粑。

朝鲜族同胞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

新疆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的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闷成喷香 可口的什锦饭,由于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称作“手抓饭”。

三、探究与体验

阅读教材38页的“你知道吗?”资料,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1)思考:我国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有哪些?伊斯兰教对于饮食有哪些明确的规定?

(2)在小组内交流后指名说一说。

(3)在小组讨论:怎样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4)指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本组的讨论结果。

四、当小小设计师

1、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少数民族餐馆的情况。交流后选派几名同学在全班说一说。

2、指导学生做小小设计师。

(1)谈话:如果你是某民族饭店的管理人员,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用餐。那么,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同胞,你知道应该给他们什么风格的菜肴吗?该用什么礼节招待少数民族宾客呢?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根据不同的民族特点,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菜单,让生意更加兴隆!

(2)出示设计表格

我的设计

民族:

饮食风味:

饮食禁忌:

待客礼仪:

五、总结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的自然、经济环境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还有的民族在饮食上有禁忌,所以,我们要尊重这些民族的饮食习惯。

板书设计:

别具风味的饮食

牧区:

吃肉喝奶

从事农业民族:

吃米面为主食

吃法各不相同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演一演:包饺子活动

1、明确要求(合情合理,内容生动丰富)

2、想一想: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当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

3、小组演一演。

4、教师评价。

二、实践园地 走进少数民族餐馆

1、确定采访对象。(对象是老板、服务员、还是厨师?)

2、问题设计

3、估计面临困难(餐厅有许多客人就餐时该怎么办?餐馆的人拒绝采访该怎么办?如果采访时你忘词了怎么办?)

4、采访时间选择。

5、联系采访地点。

6、采访时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

7、采访

8、写采访日记

三、完成“做一做” 学做新疆“拌面”

1、准备材料。

2、了解步骤。

3、学做“拌面”

4、谈感受。

四、总结 课后小结:

第七课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情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师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文学和艺术的范畴很广,有传说、诗歌、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同学们,你们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艺术了解了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感受各民族文学艺术的魅力,为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同胞的智慧而自豪!

1、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

(1)让读过《红楼梦》或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同学讲一讲故事情节,说一说作者是谁? (2)让学生阅读教材44页民族花园-----曹雪芹和《红楼梦》。 (3)小组交流阅读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感受。 (4)提问:《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曹雪芹)

简单介绍作者曹雪芹:满族人,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曹家因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家族没落,让十岁的曹雪芹从锦衣玉食的上流社会跌到社会的底层,对封建社会的认识更加深 17 刻,促使他写出了这部旷世杰作。

二、让学生阅读教材45页《灿烂的文学艺术》,并进行思考: 汉族和少数民族有哪些杰出的诗歌和传说故事?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剧种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歌舞分别有哪些?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有哪些?

1、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

2、派学生代表在全班说一说,大家议一议。

3、提问:读了上面的内容,知道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了文学艺术,你有哪些体会?

三、让学生根据读过的内容,连一连下面的诗歌、传说、故事、歌舞是哪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就。

《离骚》

柯尔克孜族 《格萨尔》

彝族 《嘎达梅林》

纳西族 《创世纪》

蒙古族 《阿诗玛》

藏族 《玛纳斯》

汉族 《艺山红梅》

蒙古族 《百鸟衣》

高山族 《日月潭》

壮族 《江格尔》

白族 京剧

朝鲜族 牧歌

黎族 香哩歌

佤族 孔雀舞

傣族 竹竿舞

瑶族 木鼓舞

哈萨克族 长鼓舞

汉族

四、说一说家乡的“花儿”。

让学生讲一讲对自己家乡的“花儿”的了解。(家乡青海地区流行的山歌“花儿”,是回、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家乡每年 “六月六”都有规模较大的“花儿”演唱会。

五、课外拓展:了解并学唱少数民族歌曲。并在班上进行一次少数民族歌曲演唱会。

六、总结

同学们,我国各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学和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并蜚声海外,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欢迎和赞叹。 板书设计

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 传说

故事

诗歌 小说

戏剧

音乐

舞蹈

工艺

课后小结:

第八课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

2、懂得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体育的情怀。教学重难点: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多姿多彩,源远流长。有的显示出南国水乡的风情,有的散发着北国草原的豪迈,有的蕴涵着美丽的传说。这些体育项目和少数民族的喜庆节日以及歌舞等娱乐活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大观园。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1、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

3、让学生阅读教材52页《珍珠球》。

阅读后让学生分组演练一下珍珠球的玩法。

4、让学生阅读教材53页和54页,思考:

摔跤是哪些民族喜欢的传统体育活动?(摔跤是蒙古、满、彝、侗、哈尼、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喜爱的体育活动。)

哪些民族喜欢武术活动?(在回、满、苗、傣、土、畲等民族中,武术活动比较普遍,他们以此锻炼身体、防身自卫。)

哪些民族喜欢举办赛马活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喜欢赛马活动。)

5、学生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再派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6、提问并回答:你最喜欢哪个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为什么?

三、课外拓展

搜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图片。 制作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卡片。

四.小结: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祖**亲的关心和支持,国家举办了多次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大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摔跤 赛马 抛绣球 踢毽子 拔河 跳房子 打陀螺 竹竿舞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体验 比一比

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向同学介绍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比一比,看一看谁介绍得多。 (1)、同座介绍

(2)、教师点名介绍。 (3)表扬介绍好的同学。

二、说一说

你们学校开展了哪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老师、同学说一说。 (1)、小组说说 (2)、点名说。

三、跳一跳 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1)、读书中55页“跳一跳”内容 (2)、学生说过程。

(3)、(3)教师布置课外学练“竹竿舞”。

四、改一改

将“竹竿舞”改成“跳橡皮筋” (1)、学生说跳橡皮筋的过程 (2)、教师安排学生课外利用时间跳橡皮筋。

五、实践园地

学生了解“踢毽子”的形式多样性。 (1)、点名说有哪些种。 (2)、布置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踢毽子。

六、总结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即锻炼人们的身体,有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友谊。所以,我们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课后小结:

20

第九课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2、了解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3、激发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情趣,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了解各少数民族的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怀。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引言:我班大多数是汉族,我们汉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有哪些?(请学生先说一说)。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各少数民族也有哪些节日呢?这些节日又有哪些美丽的传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欢度这些节日!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火把节的来历》。

学生阅读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讲一讲彝族火把节的来历。

2、阅读与思考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59页《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并思考: (1)、火把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什么时间举行?人们怎样庆祝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及白、佤、纳西、普米、拉祜、傈僳等民族隆重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竖立起火把,寨子一片通明。男女老少带着火把、酒、食品聚集到广场上,男女青年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老人们聚集一起,谈天说地,开怀畅饮。) (2)、泼水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在什么时候举行?人们怎样庆祝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四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穿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船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人们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3)、“那达慕”大会是什么意思?它是哪个少数民族传统的盛大节日?(“那达慕”是蒙古语“娱乐”或“游戏”的意思,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会。) (4)、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是哪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又叫什么节?人们怎样庆祝古尔邦节?(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10个民族,过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3、学生阅读后,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后指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大家评议。

4、让班上的回族同学说一说自己过节的过程和感受。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收集有关过节的资料(图片、文字),包括怎样过节、节日的来历等。

四、总结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各少数民族也有许多风俗各异的传统节日,许多节日都源于美丽的传说。

21 板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汉族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少数民族节日:火把节

泼水节

那达慕大会

开斋节和古尔邦节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展示交流收集的有关过节的资料,并在小组里进行整理。选派小组代表向全班讲一讲。

二、连一连

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试着把少数民族和他们的传统节日连接起来。 歌婆节

苗族 达努节

满族 祭鼓节

朝鲜族 五月节

白族 姑娘会

锡伯族 五谷祭

壮族 三月街

瑶族

三、填一填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既是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扫墓祭祀的节日,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我国在2007年12月把清明节规定为法定假日。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又有何特点吗?(清明节除了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让学生阅读教材62页,思考并交流讨论后回答。

四、帮一帮

小辉是一位汉族小朋友,有一次跟着爸爸妈妈到云南旅游。正赶上当地人民过泼水节,结果把他的衣服全淋湿了,他委屈得要哭鼻子。如果恰好你在场,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同学给大家说一说。

五、忆一忆

回忆一下你学过的这几首诗,并说一说这些诗分别描述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宋)王安石

(唐)杜牧

(唐)王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清明时节雨纷纷, 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佳节倍思亲, 千门万户曈曈日, 借问酒家何处有,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查一查

三月三在各民族传统节日中,它代表什么节日? (1)、学生课前查资料。 (2)、学生课中汇报。

22

七、学写广告词 (1)、课前查资料。 (2)、学生交流。 (3)、学写“少数民族节日习俗”广告词。

八、总结

教学小结:

第十课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东北、北方、西北及西南地区各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了解各族人民为开发祖国边疆和共同抵御外来侵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教学重难点:能了解我国各地居住的各个少数民族,及他们做出的贡献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约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从远古时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声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在开发祖国疆土的漫长岁月里,各族人民民共同保卫和建设了我们的国家,共同谱写了民族振兴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二、学习新课: 学习书中67页内容

1.讨论;(1)唐朝皇帝为什么把文成公主嫁到西藏?

(2)为了促进藏族与中原的交流和发展,文成公主做了些什么?藏族青年怎么做的? (3)西藏人民为什么要供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4).师:在中国的革命战争年代,民族团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示投影)

(5).在战争年代,民族团结是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那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还需要民族团结吗?

2.学习68—69页“阅读与思考”内容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 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西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 思考:

(1)、古代的西藏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坎儿井”是用来做什么的? (2).文章中所说的著名的“丝绸之路”的通道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3)、中华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的事迹有哪些? (4)、读完以上内容,你有什么体会?

23

三、探究与体验

出示课件;书中70页“连一连”。 (1)、同座讨论。 (2)、点名连线。 (3)、教师订正。

四、总结课文,深化认识

我们伟大的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少一个也不行。希望同学们继承他们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板书设计;

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北部地区少数民族 西北部地区少数民族 西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了解演故事的内容。 (2)、自己编写。

(3)、利用时间进行小组表演。

二、小小故事会

(1)、课前查找资料。

(2)、填写书中72页资料。 (3)、讲故事。

四、实践园地 看电影,谈感受。

(1).课前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红河谷》、《悲情布鲁克》、《石月亮》、《神秘的旅伴》。

(2)、选择你喜欢的影片,写感受。

五、总结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部分著名的少数民族人物,了解他们为祖国作出了哪些贡献。

2、了解我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发奋图强。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了解 掌握部分少数民族人物,及其做出的贡献。

24 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勤劳勇敢的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涌现了许多民族的英杰,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各民族杰出的人。

二、学习“民族花园”

学习书中74页“永远的嘎达梅林”,思考:为什么说嘎达梅林的事迹一直激励全国各族人民。

三、阅读与思考

1、学习书中75——76页内容。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人物的(板书

1、政治名人 。2.科技文化名人.3、民族革命志士

(一)政治名人 ( 1)、松赞干布

(2)、成吉思汗 ( 3)、海瑞

(4)、康熙、乾隆

(二)科技文化名人 (1)、郑和 (2)、曹雪芹

(三)民族革命志士 (1)、邓恩铭 (2)、马本斋

2、思考:

(1)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在科技方面,有哪些少数民族著名人物做出了杰出贡献? (3)、在民主革命时期,我国还有哪些少数民族的革命志士? (4)、了解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著名人物,你有什么感想?

四、形成性测试(连线)

郑和 回族 《红楼梦》

马本斋 满族 七次下西洋

成吉思汗 壮族 体操王子

李宁 蒙古族 回民支队

曹雪芹 建立蒙古政权

五、课后延伸

搜集一个少数民族人物故事,准备参加“我最佩服的一位少数民族人物”故事会。

六、总结

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很多,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和团结,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板书设计

少数民族著名人物

(一)政治名人

(二)科技文化名人

(三) 民族革命志士

成吉思汗 郑和 邓恩铭

25 松赞干布 马本斋 康熙 曹雪芹 海瑞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天地

1、完成书中77页“连一连” (1)、学生同座讨论。 (2)、点名连线 (3)、教师订正。

2、说一说

阅读77页文字,谈感受。 (1)、学生阅读。 (2)、点名谈感受。

3、议一议

你最敬佩哪位著名人物?说说为什么?除了课本上介绍得人物外,你还知道哪些? (1).同座说。 (2)、点名说。

二、实践园地

1、查一查,中国现当代史上,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的贡献。(老舍、郑律成、方国瑜、萧乾、刀世勋、李四光) (1)、课前查资料。 (2)、写他们的贡献。

2、写读后感

课后读一本少数民族著名人物的传记或作品,把故事讲给爸爸和妈妈听,并写出你的感受。

三、总结。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 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民族工作的成就.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 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 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26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设疑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2.讲述法,讲解法.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维护各民族大团结》这一课.讲授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

2、阅读并讨论《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问:孔繁森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多藏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

三、搜集有关维护民族团结的人物、事迹的资料。

四、阅读与思考

读书中81页内容,思考:

(1).黄道婆是哪个民族的?她怎样促进了汉族和黎族同胞的经济文化交流? (2)、为什么说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

五、总结

中华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开拓了祖国的疆土,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板书设计

维护各族人民大团结

各族人民: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辛勤劳动 开拓疆土 维护统一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探究与体验

1、学习83页的“小资料” (1)、同座讨论

27 (2)、谈你的感受。

2、学习84页内容 (1).读书中内容 (2)、谈感受。

二、完成“实践园地”

1、知识竞赛(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知识竞赛。

2、参加演讲会

读85页内容,以“民族团结语强国之路”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尽情抒发你的感情。

三、课外拓展:

继续搜集有关民族团结的人物、事迹,了解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深厚的情谊。

四、总结

我们学习了维护各民族团结,体会了各民族的亲情于友情,那我们也要追随我们前辈们的志愿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课后小结:

28

第20篇:五年级上册民族常识

第一课 中华大家庭

教学目标:

1、

2、

3、

4、了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汉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片土地上,你对我们的祖国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民族大家庭——汉族。

二、探究学习

1、认识我们的伟大祖国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2%

2、交流自己了解的汉族的资料

人口:1042482187人 遍布全国各地

汉族的先民是华夏族,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交流

1、

2、小组内互相补充自己还了解了哪些有关汉族的资料 教师补充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汉族,知道了汉族的一些知识。下节课,我们会了解东北 华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请同学们课下提前调查。

第二课 华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 揭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蒙古族 人口4806849 分布区域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河北,河南,青海,甘肃,云南, 民族特色,生读书画出来,交流

2、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

3、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主要分布、人口

4、开放空间

了解、朗读

三、交流

四、总结

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

第三课 东北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东北地区的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节日 教学过程: 导入

1.复习汉族的相关知识 2.朝鲜族 人口1920597人 分布区域

特点: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 非常注重礼节 3.满族

问题:满族人在生活习俗上有什么特点? 自己读文,圈画

5、赫哲族 赫哲族最有代表性的服装是什么?

了解赫哲族的捕鱼方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交流 总结

作业:调查锡伯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的知识

第四课 西北地区的民族(上)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回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反馈上次作业,展示手抄报、揭示本节课主题

二、探究学习

1、回族主要主要聚居在哪个自治区?饮食有什么特点?

2、东乡族与哪几个民族生活习俗基本相同?

3、土族的节日是世界上最长的节日,你知道有多长吗?

4、撒拉族人民将什么动物作为吉祥物?

5、保安族一直沿用什么样的捕猎习俗?

6、裕固族使用几种语言?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总结

对学习态度进行总结 对小组合作进行总结 对资料的搜集进行总结

第五课 西北地区的民族(下)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示本节课课题:西北地区的民族(下)

二、探究学习

1、维吾尔族居住区有哪些特色的水果和美食? 2.哈萨克族的分布和语言文字 3.柯尔克孜族的分布和语言文字

柯尔克孜族哈萨克人最喜欢什么乐器? 冬不拉

柯尔克孜族人爱戴什么样的小毡帽? 4.锡伯族的分布和语言文字

5.“塔吉克”在民间传说中指的是什么意思?

王冠的意思

6.乌孜别克族人喜欢弹什么琴?

斜格乃琴,三角形的

6.俄罗斯族人的盛大节日叫什么?你知道是哪一天吗? 7.塔塔尔族人的小孩出生后要举行什么样的仪式?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画一画柯尔克孜族的小毡帽 五.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

调查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资料

第六课 西南地区的民族(上)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西南地区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白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其服饰 调查学生对白族的了解

揭示本节课课题:西南地区的民族(上)

二、探究学习

1.白族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节?三月街 2.哈尼族擅长耕种什么?梯田

3.你知道傣族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4.傈僳族过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溜索 5.佤族人喜爱什么样的装饰品?筒帕 5.拉祜族素有什么样的美称? “虎猎民族”

6.纳西族有什么特色食品和服饰? 7.景颇族象征家庭财富的动物是什么?

8、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三、总结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七课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布朗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布朗族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布朗族的知识,

揭示本节课课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

二、探究学习

1、布朗族主要分布、传统节日

2、阿昌族人制作的道具称为什么刀?

3、普米族居住的房屋叫什么?(擎天柱)

4、怒族的鲜花节古时候称什么节?(仙女节)

5、德昂族妇女有什么样的生活习俗?(系腰箍,扎裹腿的习俗)

6、独龙族至今保留着什么样古老淳朴的社会风尚?(披毯)

7、基诺族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叫什么?(七柯)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总结

你知道了哪些少数民族的知识?

第八课 西南地区的民族(下)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西南地区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西南地区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检查上节课内容,小组比赛,看哪一组的记得多 揭示本节课课题:西南地区的民族(下)

二、探究学习

1、藏族在生活习俗上有什么特点吗?

穿藏袍,吃糌粑,喝酥油茶和青稞酒,不吃鱼和飞禽

2、你知道苗族有多少个节日吗? 50多个,是节日最多的民族

3、彝族人过什么节日?你听说过《阿诗玛》这个名字吗? 火把节

4、布依族居住的地方有什么著名的风景区?黄果树大瀑布

5、侗族擅长土木建筑和纺织,你还知道其他方面的知识吗?

6、水族居住什么样的房屋?有什么特点?

“干栏”式的吊脚楼,防水,防潮,防虫子,冬暖夏凉

7、羌族人在建筑上有什么样的风格?

8、仡佬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叫什么?

9、门巴族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氆氇袍)

10、珞巴族男女都喜欢佩戴什么装饰品?(竹管耳环,项链)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总结

第九课 中南 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壮族等中南 东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壮族等中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族歌曲联唱

揭示本节课课题:中南 地区的民族

二、探究学习

1、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那个民族?(壮族)

2、瑶族人有什么样的习俗?

3、被称为土家族的两朵艺术鲜花指什么?(西朗卡铺,摆手舞)

4、黎族主要居住的哪个省?(海南)

5、仫佬族最忌讳吃什么?(猫,蛇肉)

6、毛南族最擅长制作什么样的手工艺品?

7、京族捕鱼有什么特点?(一副高跷一张网)

三、交流

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四、总结

1、你知道了哪些少数民族的知识?

第九课 华东地区的民族

教学目标:

1、

2、

3、知道华东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培养学生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知道华东地区民族的人口、分布、民族特色、历史; 教学关键:调查资料,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民族歌曲联唱

揭示本节课课题:华东地区的民族

1、畲族妇女喜爱用什么饰品来装饰自己?(彩带,斗笠)

2、高山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哪个省?(台湾)

二、交流、练习

1、小组内交流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2、全班汇报刚才的问题

3、连线:

尝新节 畲族 盘王节 高山族 三月三 瑶族 赶年 京族 庙节 毛南族 依饭节 壮族 唱哈节 土家族 封龙节 黎族 播种节 仫佬族

三、总结

1、你知道了哪些少数民族的知识?

小学 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民族常识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