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叙事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9 01:42:34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叙事性工作总结、教学反思

山西省浑源中学高中语文组

郑立嘉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每班共有学生56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及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出现的问题逐渐多起来,但大多数学生学习还比较努力,有上进心。在教学中,我认真教学、积极钻研、创新思想与方法,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探索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就成为课改中面临的新的挑战。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高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 1

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自主与探究解放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以阅读教学为教学重点,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1.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

2.加强了朗读,注意课文中的联想与想像,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3.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起环保意识。

4.学生了解了民生和民间文化。不仅感觉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蕴含的无穷乐趣,还体会到了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

5.在优美的古文中漫步,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了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等,增强了语感。

6.在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品味了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并结合亲身体验加深了理解。

五、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对高二的学生而言,方法要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板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生字书写与名篇名句抄写或默写每日一文,字词听写“循环放映”;扩大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高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六、教育教学效果和不足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关怀下,在同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生的良好配合下,教育教学任务得到圆满完成。教师与学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长进。但学生主动学习、自觉学习、勤于学生的意识有待加强,朗读水平也有待继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需进一步完善,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完善这些工作。

推荐第2篇:叙事性工作总结

叙事性工作总结

大同市矿区姜家湾第二小学蒋红芳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总的来说本学期是忙碌的一个学期,无论是校本还是社团各个方面,不过完成的自认为很圆满。本学期应领导要求我教一年级数学和美术课,我还继续带我新蕾社团的活动,经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做法,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现将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总结反思如下,以便以后的教学工作能避短。

(一)教学工作方面:

一、抓紧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实效。

以往我的美术课尤其是造型.表现领域的绘画创作课,学生通常都要花费两节课甚至三节课的时间,可是本学期从时间安排上美术课的时间这样安排完全不够用,我想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效率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本学期我在

三、四年级做了实验,尤其是三年级,我把以往的构图时间缩短,能够用勾线笔直接描绘的坚决不用铅笔起稿,而且本学期我要求

三、四年级的涂色工具是油画棒,能够用油画棒直接画的就让学生直接渲染。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不能够更好的适应,画出来的东西歪七扭八,有的同学甚至不敢画。这时我鼓励学生你可以,只要做到想好后再画就可以。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学生不但画出了优秀的作品,自信心也比以前增强了。有一次一个同学问我:“老师,为什么以前我们画画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呢?而且画的还不好看!”我很欣慰,我告诉他:“因为你自信了、用心了。其实画画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你把画画作为一件愉悦的事情你就会得到快乐,可是你如果每次完成作业都是对付的态度,那么你就会很痛苦!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喜欢美术课,享受画画的过程。”

二、加强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的渗透,采取好学生带动差学生的方法。

我给自己的美术课堂定了一个标准,就是让学生学有所得。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都会适当的渗透美术方面的理论知识。现在的美术课堂很多美术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创作出作品就可以了,我倒认为不尽然,低年级有可能还可以,可是到了高年级如果不加入适当的指导,学生的作品就会空洞,没有内涵,时间长了学生会厌倦美术课。为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性渗透,采取了好学生带动差生的办法。鼓励差生享受美术学习。

三、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课上要求在构图时饱满、画满、画大、画得有个性,创作独具特色的作品。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构图一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很多学生画的东西都很小,即使你在课堂上一再的强调要画得大些,可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能够做到这一点。为此我告诉学生如果你画的大,即使画得很满,老师也会表扬你,反之如果你画小了就要互相监督,接受批评。除此以外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创作独具个性的作品,你可以打破自然的界限,只要有想法就可以,这几年的鼓励我发现学生创作作品的思路比以前要宽很多,顾虑也少很多。这是我乐见的。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课堂讲评作业,教绘画技能与工艺制作相结合,提高技能表现。

讲评作业时美术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讲评作业学生不但了解了自己的不足,而且开阔了眼界,学习了别人的有点。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本学期我更是将这一点进行到底,学生创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好的想法和构思就展示给学生,加大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有的美术创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学生创作起来非常的困难。针对这样的内容,我做了适当的调整,将学习内容和学生身边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生活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六、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

在课上要体现分层评价,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新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二)社团工作方面:

一、《奇趣城》创意书籍的使用给学生的社团学习增加了情趣,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学期末我让学生订了《奇趣城》一书,本学期我社团的活动内容也主要是围绕此书开展,此书的内容不但非常的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每页作品还有具体的举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加大了学生的兴趣。并且为了增加学生绘画形式的多样性我让学生每个纹样设计不同的内容。例如:《天使的设计》一课,书上本身有已经设计好,涂好色的天使,其中有几处空白让学生自己来设计涂色,我让学生将每个天使要设计不同的穿着、不同翅膀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法、不同的绘画工具来设计。启发学生设计思路的同时,让学生讨论设计方法,然后给学生有限的时间来设计,设计完成后进行展示讲评作业,将学生设计的比较典型的作品介绍出来,我没有想到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就是看你怎样挖掘出来。

二、《我发明 我创造》卡的使用提高了社团学生的科幻意识。

本学期我大概两周的时间就让学生完成一幅《我发明 我创造》卡。每次我都给学生一个很小的主题,让学生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拓展思维,用文字详细的写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然后再下面的创作区创作出草图。积累构思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发现低年级学生的绘画水平不高,但科技意识却很高,他们的想象力千奇百怪,很新颖,高年级同学就不同了,绘画水平很高,但科技意识、想象力、创造力却少的可怜。

三、为学生设立一定的思维方向和主题,启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有的放矢”。

因为科幻画不同于一般的儿童画,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更科学,更细致、更严谨。如果说学生画一般的儿童画时可以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发挥想象,画科幻画时就必须考虑它的可行性,合理性。因此我们说它对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更科学,更严密。比如我在平时的时候会给学生出示一个特别小的问题,让学生创作作品,给学生一个方向性的指导。

四、增加了社团讨论时间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尊重学生独特个性,思维碰撞,讨论交流,拓展创新思维。

我认为尤其在科幻画创作过程中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使学生在“你听我说、你说我听”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互相启发、相互碰撞,在不经意中挖掘科幻画的创作素材,好的创意的产生。相互交流能使学生思维变得开阔,也能激发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在讨论交流中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激励,使沉睡的思维被唤醒。同时,通过各种意见的交锋,可以帮助学生摆脱已经形成的习惯性思维,促进学生畅所欲言,激发灵感思维。讨论能够丰富孩子们的视野,又是孩子们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共同提高的好机会。由于学生的年龄、知识面以及兴趣爱好和特长都存在着差异,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办法。而讨论交流能够丰富学生的认识,又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好方式。所以,我在学生选定主题后,安排了讨论交流这个环节,这时,学生大脑会高度亢奋,畅所欲言,争论激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会层出不穷。例如:同学们在画《垃圾处理器》时,原来是想让这个垃圾处理器处理一些废弃物,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是,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的说:“世界上每天产生那么多的‘垃圾’,有垃圾处理器就太好了?”有的说:白色垃圾怎么处理?”有的说:“如果能将‘垃圾’经‘处理’后转变成‘有用的物品’,那该有多好啊!有的说:“我设计的垃圾处理器能够将垃圾分门别类的进行处理,并且能够资源再利用。”有的说:“我的垃圾处理器能够将旧的物品直接变成崭新的。”有的说:“我的垃圾处理器能够将垃圾转换成各种有机的肥料,供绿色植物使用。”有的说:“我设计的垃圾处理器在外太空,所以对地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而且还是一个太空的能源基地。转化好的能源再运回地球供人们生产生活使用„„”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一致认为:在回收垃圾的同时,将垃圾进行“处理”转变成“有用物品”后再生产,转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用来发电,造福人类,于是产生了《新型垃圾处理器》。

五、相信学生,增强自信,鼓励学生创作作品。

自信心是创新思维的力量源泉。科学幻想绘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绘画能力。任何一个儿童的艺术创造产物都具有存在的价值,这对儿童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培养十分重要。在教学中,我还采用其它的训练方法(命题想象画、系列想象画)来培养学生能力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孩子们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能力也在逐步发展。

六、生动的人物动态学习为学生更好的表现人物垫定了基础。

画人物一直是我社团学生的难点问题,尤其是表现人物的动态更是僵硬、不准确。学生要表现校内外各种活动情景,就要学画人物的活动姿态,人体是既美又复杂的形体。儿童画动态的人体确有困难,为了使学生能在绘画中自由表现人物的各种动态,故安排了此学习内容。人体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形体,凭感觉将人体的骨式从头到躯干、四肢画匀称,再通过各关节表示出人物动势,即可画出生动的人物姿态。画人的动势,要紧密地联系实际,画时让学生自身的关节动一动,体会一下动势,可以避免错误。做一个姿势体验,可以画得协调、生动,以解决正确生动地画出人体姿态的困难。

七、参加各种绘画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

本学期我社团的学生参加了参赛比赛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五年级同学无论是在绘画技能、想象力、表现力上都明显低于六年级的学生。差异性真的很大,我有一些担忧。虽然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现状就是这样,我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下学期我要针对五年级的同学设计社团活动的内容。

八、困惑与反思:

本学期的社团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不过还有一些并没有达到我的标准,比如说学生的艺术档案夹的整理个别同学不及时,不能够做到及时的存放作品导致一些作品的丢失,个别学生完成作业没有很认真,随便完成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的。社团活动时个别学生学习纪律不是很好,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社团值日个别年级完成的不是很好。感觉社团活动的凝聚力有待提升。社团活动的内容也要及时的更新,要适应学生的需求。社团活动的效率还是有待提高。对于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要进一步的了解。本学期我将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学生的需求情况,下学期我想针对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内容。

九、丰收的硕果:

低年级学生各方面的素养都有待提高,一味的演示学生的作品会千篇1律,可是不演示,学生又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为此本学期我采用演示与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在教授学生绘画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深入创作,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具个性的作品。

叙事性工作总结

大同市矿区姜家湾第二小学

蒋红芳

美术教学反思

大同市矿区姜家湾二小

蒋红芳

推荐第3篇:叙事性作品 教学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

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述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上必然也有不同之处,这节课着重谈谈小学课本里叙事性作品的教学特点。 什么是叙事性作品?

叙事性作品是以叙述和描写人物和事件为主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人物、环境、情节是叙事性作品的三个要素。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写人、记事的以外,一些写景、状物的散文都归到叙事性作品这一类中,因此,叙事性作品占的比重很大,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龙头”。

例如:

写人——《黄继光》、《月光曲》 叙事——《惊弓 之鸟》、《可贵的沉默》 写景——《燕子》、《美丽的小兴安岭》 状物——《翠鸟》、《荷花》

《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作品的教学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第一学段: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第二学段: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三学段: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要求:

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场景、人物和事件,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第一,观其貌。 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 第二,寻其味。 所谓的“寻其味”就是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和发挥自己那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 第三,悟其道。

所谓的“悟其道”就是学生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的契合,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它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学生在这一瞬之间不仅体味、把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也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即对“道”的把握。这个“道” 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是指文章所有传达的一种生命意义,这种生命意义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语感经验变得丰富,言语智慧变得灵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叙事性作品教学应注意哪几点?

一、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

叙事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蕴含在语言文字之中。

因此,教学叙事性作品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感受人或事的形象。

语言文字指的是对表现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 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背诵精彩段落。

叙事性作品的教学,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朗读。要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落实朗读训练,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出现在课堂上;提高朗读效率,使学生每次朗读都有一定的目的,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进而为阅读欣赏作好铺垫。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

★意义: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思路分类:纵向思路、横向思路。

★理清作者的思路方法:从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入手。

课文常见结构:

有的按时间来分,如《观潮》

有的按故事发展的阶段来分,如《飞夺泸定桥》

有的按事件的性质归类来分,如《李时珍》

有的按空间位置的转换来分,如《海滨小城》(沙滩、庭院、公园、街道 )

有的按总分关系来分,如《威尼斯的小艇》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

一是借助审题、释题。结合课文,举例说明:《观潮》

二是抓关键词。结合课文,举例说明:《我的战友邱少云》

三、学习叙事性作品的语言。

小学生学习语言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怎样的?

低年级:应把识字和词句的教学放在重要的位置。对于课文中一些生动形象的语句要多通过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回答回答、复述等活动中,运用这些词句,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中年级:要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叙述和描写的。

高年级:要注意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是怎样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事物、抒发情感的,从中学习积累和运用语言。

小结:

1、在叙事性作品教学中应注意哪几点?

2、叙事性作品教学设计训练:

三年级下册《平分生命》 叙事性作品教学设计指导要点:

◆认真钻研教材,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

◆设计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找出重点词句,设计指导学生理解的方法。

◆重视朗读,理清作者思路、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语言 .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范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一、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

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岁的孩子,所以一开始男孩„„)(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

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再来读读这段话。

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出示:确认„„)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7段„„

所有的人震惊了,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

四、读写结合,情动辞发。

(“平分生命”)分享生命。现在,你对生命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请把你的感受写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一、回顾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交流各自的所得)

2、在大家对课文的回顾中,我们再次体会了男孩子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这种浓浓的亲情使我们震撼,也使我们向往。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细细感受这可以触摸的真情。

二、品读

1、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2、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三、积累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7页抄一抄以及学生自己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拓展

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等课前3分钟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6个会认的生字,书写9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易错生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一、课前3分钟:讲亲情故事。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书写生字。(正确、美观)

三、学习第7页比一比。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2、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作业超市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给家长洗脚。

推荐第4篇:叙事性文章教学(材料)

漫谈叙事性作品及其教学

潘文彬

叙事性作品,顾名思义就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国标本苏教版小语教材中,就有很多课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叙事性作品,如《船长》《爱之链》《姥姥的剪纸》,等等。阅读这些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作品,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叙事性作品有些什么特点呢?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呢?下面笔者结合国标本苏教版六上教材来谈一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叙事性作品主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比如《船长》这篇课文是通过叙述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安然脱险,而他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塑造了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船长形象。文章是围绕船长这个中心人物来展开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的。

叙事性作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情节是叙事性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情节的构成当然离不开场景、人物和事件。何谓场景?所谓的场景就是叙事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活动的场所。我们知道,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同时也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场景当中。因此,任何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有了场景,人物才有活动的空间,故事才能得以向前发展。一部作品如果只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没有场景,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深刻的艺术魅力。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就描述了这样的四个场景:\"被迫离开\"\"师友送别\"\"忘我创作\"\"临终请求\"。这一个个场景为展现肖邦的性格特点营造了环境,提供了平台。课文用爱国之情这条主线将这些场景串联起来,就巧妙地构成了错落跌宕的叙事结构,自然地展开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集中地反映了肖邦身处异乡、心系祖国的强烈心声,产生了\"红线串珠,历历在目\"的艺术效果,有力地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通常情况下,情节的展开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开端是情节的起点,也是事件矛盾的起因。在开端部分,一般对主要人物和矛盾的基本性质有一个大体的勾画或预示。发展是叙事性作品的主体成分,是矛盾冲突的逐步展开和发展,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发展部分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现。高潮所表现的是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是对立双方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所以人物性格在高潮中得到了充分而鲜明的表现。结局是矛盾的解决,是人物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譬如《船长》这篇课文是按照\"遇险--自救--殉职\"的思路展开故事情节的,\"客轮被撞,情势危急\"是故事的起因,即开端;\"镇定自若,指挥自救\"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这一部分着力描写的是船长哈尔威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乘救生艇脱险自救,塑造了高尚\"忘我\"的船长形象;\"坚守岗位,以身殉职\"是故事的结局,展现了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在叙事性作品当中,人物是情节得以发生发展的动力。一般而言,情节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因为社会历史本由人的活动构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决定了他在叙事性作品中的地位。从文学的审美性上说,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文学的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去反映人,揭示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人类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因为如此,叙事性作品把人物形象的刻画摆在中心位置,使事件的叙述和场景的描写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比如《钱学森》这篇课文叙述的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的卓越贡献。所有的这些内容都是为塑造钱学森的爱国形象服务的,尤其是文章中描写的那些人物的精彩语言,感情炽烈,对比强烈,活化形象,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那颗火热的拳拳报国之心。

细节是指叙事性作品中的那些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细节具体渗透在对人物、事件或场景的描写之中,它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例如课文《郑成功》中的有这样一段描写: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细微之处见真情\"。这段话中的\"登上、临风眺望、指着东南方向问、慷慨激昂地说\"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形象地展现出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情景,充分地体现了他对台湾同胞的无限关切和收复台湾的坚定信心。可以说,这些细节描写凸显了郑成功与众不同的气节、品格,丰富了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形象。缺少了它,文章自然就会变得黯淡,郑成功的形象也就难以鲜活起来。难怪作家李准会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叙事性作品的语言是富有鲜明特色的,它是由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两部分构成。所谓人物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对话、独白。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性格化的语言,它能充分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所谓叙述人语言,即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人物、叙述事件、描写环境、评价生活等使用的语言。阅读叙事性作品首先要学生引导关注文本的语言,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触摸文本的语言,了解事件的梗概。想象具体的场景,体味精彩的细节,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其实,叙事性作品所蕴含的情趣、韵味和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作品中的人物。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聚焦作品中的人物呢?人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明确事件发展的线索;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善于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因为人物的语言、行动是人物个性、思想、品格的具体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够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第三,要引导学生分析事件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四,要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只有这样引导,多角度地聚焦人物,品味语言,学生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影响和收获;也只有这样全方位地揣摩语言,才能深刻地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在与文本潜心对话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比如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当地险恶的自然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去揣摩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怎么想的,更要启发学生把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与詹天佑的言行联系起来思考。如此聚焦詹天佑,就能使学生在反复阅读、比较、品味、思考的过程中,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詹天佑的心灵,从而使詹天佑的形象能够立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学生就能够从詹天佑的身上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爱国的精神和创造的才智。

我们知道,内容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的。一篇好的叙事性作品,总是把人物放在矛盾中去塑造,总是站在矛盾的最前面,紧扣主题,精心选材,详略得当,人物语言的运用也具有鲜明和独特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和语言的运用等方面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譬如《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是历史小话剧。我们知道,剧本一般都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来展示物性格特点的。这篇历史小话剧在写法上就注意充分揭示戏剧冲突,在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刻画人物,展示性格。教学时,我们可以循着小话剧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矛盾冲突来学习感悟人物的特点:第一,挡道与避让--廉颇与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下,一再挡道;蔺相如不与计较,一再避让。这个矛盾的冲突,表现了廉颇的居功自傲,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第二,请罪与宽容--廉颇得知蔺相如一再避让的缘由,背负荆条,主动上门请罪;蔺相如因为廉颇知道了他的心思,满心欢悦地接待。这是矛盾冲突的解决,表现了廉颇的真诚改错,蔺相如的宽容大度,两人和解的关键在于共同维护国家利益。这样抓住矛盾冲突来进行教学,就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在走进文本、感受人物的形象的过程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叙事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叙事性作品的意蕴,教学时,我们应该着力引导学生经历以下三个过程。 其一,观其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在文本读解的初始阶段,读者对文本进行审美感知的心理活动。在阅读时,读者只有首先接触文本的语言文字,感知文本的外观形式和形象,才能由\"观文\"而\"入情\",因\"瞻言\"而\"见貌\"。从而最终把握文本外观形式所蕴含的内在情趣和韵致。这里我们化用先贤的观点,姑且把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一个过程称之为\"观其貌\"。所谓的\"观其貌\"就是让学生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着自己的心智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由于叙事性作品是以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形象的,因此在感知文本的时候。还得要依靠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心理功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从而对文本进行间接的审美感知。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郑成功》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来\"观其貌\"的:

师:说说你们自己通过阅读课文,对郑成功这个人有了哪些了解? 生l:我知道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收复了宝岛台湾。

生2:我知道郑成功有一颗强烈的爱国、爱民之心,他不仅收复了台湾,还建设了台湾,受到台湾人民的拥戴。

(师相机板书:民族英雄、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师:这节课,我们将阅读课文的前半部分,一同走进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画卷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想象郑成功收复台湾前后的画面。

(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在文中圈画) 师:你们看到了哪几幅画面? 生1:我的眼前出现了郑成功眺望宝岛的画面和郑成功浩浩荡荡率兵出征的画面。

生2:我的眼前还出现了郑军官兵勇猛杀敌的战斗场面。 生3:我还看到了台湾人民热烈欢迎郑成功军队的画面。 (师相机板书:眺望、出征、战斗、欢迎)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教者把握住了叙事性作品的特点,精心设问,巧妙引导,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去触摸文本的语言,与文本进行广泛的对话,从而把文本中的那些凝固的文字转化成生动鲜活的画面复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其二.寻其味。任何一篇阅读叙事性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都会蕴藏着深远悠长的情趣和无限深邃的意蕴。所以,在阅读时绝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徜徉,而要把审美的触角进一步向文本的深处延伸。这就要进入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二个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寻其味\"阶段。所谓的\"寻其味\"就是让学生潜心会文,自然涵咏于文本语言所描述的情境之中,用心体味、捕捉和追寻文本的情趣和意蕴。这是一个学生与文本反复耦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和发挥自己那稳定的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咀嚼玩味,反复吟咏文本的语言,以求得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把握。如那位老师在教学《郑成功》\"眺望\"的画面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来\"寻其味\"的:

师:(出示幻灯)请同学们看图画,郑成功眺望到了什么? 生1:郑成功眺望到了大海。 生2:郑成功眺望到了宝岛台湾。

师:同学们,厦门和台湾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的台湾海峡,郑成功虽然看不见台湾,但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台湾。我们来读读他说的话。

(出示句子: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师:谁来读郑成功说的话。 (一生读) 师:再用心读读郑成功说的这番话,想想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从\"绝不允许\"这个词语当中体会到郑成功痛恨荷兰侵略者,热爱宝岛台湾。

师:说体会就应该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来说! 生2:我从\"一定要\"这个词语当中感受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很大,信心很足。 生3:从\"慷慨激昂\"这个词语中,我体会到郑成功充满强烈的爱祖国、爱宝岛的激情。

师:请你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郑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

师:是呀,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实行强制统治,把大批中国人抓到南洋当苦力,把土地占为己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还大肆掠夺台湾的大米、甘蔗等物产。台湾各族人民每年的辛苦所得,都变成了白花花的银子,一船船地运往荷兰。同学们,这些就是文中\"残酷奴役\"的具体含义啊!想到台湾人民深受着的残酷奴役,郑成功是怎么说的,谁来朗读?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从这个寻\"味\"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对文本的理解是深刻的,教学设计是充满睿智的。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触摸到了文本的脉搏,寻求到了文本的意味,尤其是教师那适时精当的背景资料的引入,更激起了学生对荷兰侵略者的痛恨,使学生的心与郑成功的心交融在了一起。如此引导学生\"寻其味\",这本身就是一个富有韵味的追问和探寻的过程,也是对\"观其貌\"的发展和深化。 其三,悟其道。这是阅读叙事性作品的第三个过程。所谓的\"悟其道\"就是学生在揣摩体会文本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所传达的内在生命结构之间产生的深层次的契合,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豁然开朗、心领神会、赏心怡情的境界。这是一种瞬间的顿悟,学生在这一瞬间不仅体味、捕捉到了文本微妙至深的情趣和意蕴,而且也实现了对文本\"最高灵境\"--\"道\"的把握。这个\"道\"既包含工具性层面的东西,又包含人文性层面的东西。从人文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所有传达的一种生命意义,这种生命意义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工具性的层面来看,这个\"道\"是指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些表达方法的获得,可以使学生的语感经验变得丰富,言语智慧变得灵动。如,那位教师在教学《郑成功》时,是这样来引导学生\"悟其道\"的:

师:刚才我们走进了课文,品味了语言。对民族英雄郑成功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请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课题,深情地呼唤\"郑成功\"这个名字。

生:(读)郑成功! 师:再次朗读这个课题,你们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情感? 生1: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自豪。因为民族英雄郑成功太伟大了,我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爱国、爱民的民族英雄而感到自豪! 生2:我心中涌起的是一种激动,因为我再次朗读这个课题,强烈地感受到题目\"郑成功\"已经变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化身。他像一尊雕塑矗立在我的眼前,怎能不让我激动呢! 生3:此时此刻我心中有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既骄傲,又激动,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因为郑成功收复的台湾目前还没有回到祖国的大家庭! 师:是的,郑成功的高大形象已经变成了一座丰碑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郑成功的形象为什么能如此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呢?这得要感谢作者,因为是作者用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郑成功的形象。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来写郑成功的? 生:(答略) 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者在引导学生\"悟其道\"的时候,方法巧妙,由于这是在学生潜心会文基础上设置的环节,所以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地悟出了\"道\"。学生悟出的这个\"道\",好似醍醐灌顶,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和言语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感到\"观其貌\"\"寻其味\"\"悟其道\"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探寻文本真谛的过程,是一个由文本外部向文本内部、由浅层感知向深层领悟逐步深入的递进过程。 有诗云:\"鸳鸯绣取凭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其诗的本意是说绣出的鸳鸯由你随便看,就是不把绣鸳鸯的技术传给你。但是我觉得,在教学叙事性作品时,我们不仅要为学生\"绣取鸳鸯\",而且还要把绣鸳鸯的金针拿出来巧妙地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能够用这根\"金针\"去\"绣取鸳鸯\"。这或许是阅读教学所要追寻的一种价值,一种境界。

推荐第5篇:叙事性文本

叙事性作品

一、“叙事”和叙事学

1、叙事:“叙事”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讲述事件,即把那些看起来头绪很多的零碎时间在话语之中组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的事件系列。一部小说、叙述一件事或一部叙事作品中的某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称作叙事话语。

2、“叙事学”: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法文“叙事学”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理论和批评方法。1969年法国学者托多罗夫在《〈十日谈〉句法》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3、小说观念变化和叙事学兴起之间的关系: a、叙事的内容反映社会生活。 b、叙事话语是一种虚构。

c、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经典叙事作品。

二、叙事学的基本概念

1、故事和情节

a、何谓故事(story):故事是文本所叙述的事情,是作家叙事的原材料。

b、何谓情节(plot)或话语:这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故事的布局方式,这样,情节不再纠缠于故事是不是真实,客观不客观。 c、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

c

1、故事时间: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c

2、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2、开端与结尾

1、开头

2、结尾 a、封闭式结尾; b、开放式结尾;

3、次序:叙事或者情节的时间顺序。

a、顺叙: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b、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c、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d、补叙: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4、时段:各个部分在情节中占据的时间长度。a、慢叙:故事时间少于叙述时间 b、快叙:故事时间快于叙述时间

5、频率:各个部分在情节中出现的次数。草蛇灰线

6、叙述视角: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1 d、多视角叙述

7、叙事声音: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主人公 a、作者

b、隐含作者:“隐含的作者”是真实的作者写作时创造出来的“第二作者”。它隐含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是我们以叙事形式分析观察到的“作者”。

c、叙述者:叙述动作就是“讲故事”,这个行为,显然要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讲”的人和“听”的人,即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 d、主人公: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d

1、扁平人物: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

d

2、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住住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圆形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

e、四者之间的关系 e

1、作者和隐含作者

e

2、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和主人公同一 e

3、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和主人公不同一 e

4、隐含作者和叙述者同一,和主人公不同一

三、抒情性作品和叙事性作品的区别

1、抒情性作品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

2、抒情性作品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感情;叙事偏于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它的内容主要是“事件”。

3、抒情性作品也可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可能有抒情成分。

推荐第6篇:叙事性新闻稿

篇1:新闻叙事性探究

新闻叙事性探究

摘要 新闻叙事是以新闻叙事文本为对象,通过新闻学、叙事学等方法对新闻进行叙事描述。本文着重探究了新闻的叙事性,首先对新闻的叙事性进行了基本的界定,然后讨论了新闻叙事的策略,主要是从叙事者、叙事视角、细节策略等角度讨论。

关键词 新闻;叙事;倾向性 1 新闻叙事性的概念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叙事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新闻是以传递新近变动的事实为目的,新闻强调客观、理性,注重信息的社会价值,主要关注的是社会、民族、国家等公共领域。而叙事是从作品文本的特定排列中抽取出来并按时间顺序重新构造的一些被叙述的事件,包括这些事情的参与者,简单的说是连续的几个事件。叙事以其可读性强,形象生动的特点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它具有跨越时空的深远意义。

新闻要告知信息,包括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人么事情,怎么发生的。这要是在说明、转述事件的结果,而叙事更多的是描述和展现,它复现的是一个完整程,具有时间的动感、有场景、有人物、有细节描写,也有背景,即人物活动的环境。叙事与新闻是同源的。古代的历史家同今天的新闻记者是一脉承的。历史家的职责就是如实地记载当时发生的事实,就像今天的记者如实地报道新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渠道没有现代发达,所以传播的范围不如现在广泛。

新闻叙事性就是运用文学手法,将新闻事实以叙述叙事的方式现给读者,赋予新闻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它注重细节的描绘、人物的刻画场景的再现、背景的交代等,把新闻事实当作一个叙事叙述出来,既指报道新闻叙事指报道新闻的叙事性技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闻叙事性既是新闻文本呈现的一种特点又是新闻的一种存在状态和一种传播的态度,新闻叙事性是新闻媒介为了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自身进行的调整,是一种新的新闻存在方式,所有的新闻都可以被叙事性。新闻叙事性虽然是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注重平民化、大众化,增加了软新闻比例,但是新闻叙事性是新闻出现的一种趋势和存在状态,它有注重软新闻,表现出通俗化,平民化的一面,但是它不等同于软新闻,也不是新闻的通俗化、平民化,它只是通过这些内容和形式的表现来实现新闻带给受众的心理满足感。

2 新闻的叙事策略篇2: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使用

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的使用 摘要:《新闻调查》作为央视一档极具品牌价值的新闻评论栏目,在我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个严肃的新闻节目,在45分钟的时长里仅深挖一个事件,它如何能持久地抓住观众的神经,使观众在观看时不觉时间飞转,却在兴趣盎然的关注中获得一种收视快感呢?答案是它的故事性叙事手法的运用。既然现在的很多新闻选题也有故事性,那么电视剧中的表现元素和制作手法能不能在叙事新闻中使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表现元素电视剧制作手法

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只是给一次成功有效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粗毛坯,如何对其进行雕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新闻调查》的成功说明,一个具有情节的新闻事件要成功传播就要尽力施展电视媒体运用声像手段展开叙事之能事。而在电视的种种节目形态中,电视剧无疑在叙事上运作得最为成熟和老练。因为电视剧对观众强大的吸引力,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单上大有“剧行天下”之势;某些电视剧因其成功的叙事处理而让亿万电视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与它的约会,形成万众期待共分享的盛大阵势。

一、故事性内容与叙事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划分

在寻找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要清晰地划分一下电视剧与新闻中各自的内容与形式。 电视剧是一种叙事艺术,是在用声音和图像“讲”一个故事,故事里可能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它将生活中众多戏剧性的情节截取出篇3: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的使用

论电视剧表现元素在叙事性新闻中的使用 摘要:《新闻调查》作为央视一档极具品牌价值的新闻评论栏目,在我国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一个严肃的新闻节目,在45分钟的时长里仅深挖一个事件,它如何能持久地抓住观众的神经,使观众在观看时不觉时间飞转,却在兴趣盎然的关注中获得一种收视快感呢?答案是它的故事性叙事手法的运用。既然现在的很多新闻选题也有故事性,那么电视剧中的表现元素和制作手法能不能在叙事新闻中使用呢?本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关键词:表现元素电视剧制作手法

一个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只是给一次成功有效的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粗毛坯,如何对其进行雕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新闻调查》的成功说明,一个具有情节的新闻事件要成功传播就要尽力施展电视媒体运用声像手段展开叙事之能事。而在电视的种种节目形态中,电视剧无疑在叙事上运作得最为成熟和老练。因为电视剧对观众强大的吸引力,各大电视台的节目单上大有“剧行天下”之势;某些电视剧因其成功的叙事处理而让亿万电视观众准时守候在电视机前期待与它的约会,形成万众期待共分享的盛大阵势。

一、故事性内容与叙事手段——内容与形式的划分

在寻找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要清晰地划分一下电视剧与新闻中各自的内容与形式。

电视剧是一种叙事艺术,是在用声音和图像“讲”一个故事,故事里可能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它将生活中众多戏剧性的情节截取出来紧凑而巧妙地汇聚于一个剧作中。电视剧的内容就是他的这些戏剧性情节的集合。新闻从内容上来看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近”强调新闻的时效性,“事实”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变动”强调新闻的新鲜性,“信息”则强调新闻要有助于人们消除起码要减少对环境认识的随机不确定性。电视剧和新闻只有坚守各自内容的规定性方为其本身,一旦违反了它的规定性,就不能称其为电视剧或者新闻。比如:新闻讲究新鲜性,我们今天播报的新闻放在十年之后,它也就不是新闻了,人们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历史。

大众媒体不管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还是争取尽可能大的广告效益,总是追求尽可能大的覆盖面,获得尽可能多的观众喜爱和认可。电视剧和新闻是电视媒体的基本节目形态,其本身的特点也要与电视的整体追求保持一致。电视剧或新闻如何才能扩大传播范围,获得更多受众?这就涉及到节目的表现问题。电视剧中我们熟知的表现手法为适合情节发展的背景主体音乐的适时播放、篇4:新闻稿的五大叙事技巧 新闻稿的五大叙事技巧

如果你曾见过成年听众聆听会场上一位有演讲天赋者的演讲,或是侯机厅人堆里的游人埋首读一本伟大的小说,他们的行为与上面那些被故事吸引的小学生一样。无论是什么样的听众或场合,好的叙事技巧有力量吸引住我们中注意力最不集中的人。

以下五点技巧可以帮你把新闻稿构思成如小说里简短的一章,来讲述你企业的事件: 1.听众

要想讲述一个好的故事,首先你要了解你的听众。调查研究你的目标发布机构、记者和读者是非常关键的。试着去想象典型的读者群,记者也会以满足这群读者兴趣的目的去写作。听众是否熟悉行业术语?他们是否为前沿科技的领受者,投资者或消费者?了解听众的视角可以让你写的故事引人入胜,在特定的读者群中产生共鸣。 2.简练,但不要漏掉细节

新闻稿需要囊括大量的信息。许多新闻稿信息量大却只说了最不重要的事。虽然足够大量的信息对记者写文章很重要,但太多冗繁的信息也会把文章弄糟。新闻稿写作需要简要描述主题,从读者的角度挑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这并非说可以省略掉重要的细节,而是说不要长篇累赘地叙述来龙去脉,解释报道里的细节。同样,也不要怕引发未解答的问题 – 问题可以促使记者采访。不过有时引发问题和导致困惑只有很细微的距离,要注意你别越过导致困惑的那条线。

3.没有时间酿造氛围

作家可以煞费苦心地用几章几页去塑造人、描述场景、创造氛围,写新闻稿却不能这般奢侈。新闻稿写作需要开门见山,越早切入主题越好。新闻写作需要在第一段就直接简洁地陈述这篇报道中最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一点至关重要。比较理想的是,记者或读者只要看主副标题和引言段就能明白报道的核心内容。后面段落则最好包含一些更多特色之处,如各种引言,公司背景,近期事件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新闻的多维型。 4.引言 – 不要为引用而引用

几乎所有的新闻稿都至少包含一条引言,引言通常来自公司高管。不幸的是,新闻里的引言通常沦为不受欢迎的模式。新闻引言不是把一句中规中矩的话放在那里,而是要体现公司性质,说话人的性格特征,或新闻事件隐含的意义 – 那些没有明显讲述的事。引言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把公司关键的信息以对话的的方式表达出来。引言代表更加随意的表达方式,可以不受正式写作条条框框的限制。别错过这样的机会!当然,新闻稿的每句话都因该直接支撑新闻的主题,所以好好利用那些支撑主题的引言。 5.接下来要发生的事

好的故事总是让读者迫不及待的翻到下一页,急于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想要在多读一章(即使已经过了睡觉时间)。好的新闻稿也会让读者的大脑里产生同样的情感。提示公司接下来要发生的事,它要集中精力采取的行动,或者只是它紧接着要参加的公众事件,你就可以在读者的大脑里留下这样的印记“保持关注,接下来还有故事”。

总的来说,新闻稿都是巧妙到老套再到容易忘记几种类型。在有限的篇幅里要提出主题,陈述细节,有时是复杂的信息,即使是伟大的作者写这样的新闻稿也能成为一种挑战。但是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稿是那些可以把听众带近到孩提时代那些激动的故事时间。把你的读者放到那样的情景去构思,好的叙事技巧的重要行就显而易见了。

推荐第7篇:叙事性散文

叙事性散文

用人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散文。主旨:形散神聚。

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目录

1基本解释

2取材角度

3表达技巧

4写作特点

▪ 表达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

▪ 真情

▪ 细节

5阅读

6佳作欣赏

基本解释

用人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散文。主旨:形散神聚。

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叙事性散文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分,而多一个抒情部分,让结构更加明了,叙事性散文一般很受到大家的欢迎。叙事性散文比抒情性散文多一个叙事部分,从头到尾是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那种鲜明的开头。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朱德的《母亲的回忆》。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取材角度

一般地讲,叙事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1.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2.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

3.取材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

表达技巧编辑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1)正面描写

①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②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2)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①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②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写作特点

表达的情感的含蓄和克制

著名作家毛姆说过:“要把散文写好,有赖于好的教养。散文和诗不同,原是一种文雅的艺术。有人说过,好的散文应该像斯文人的谈吐。

叙事散文中,那些隐藏于文字后面的情与思,越厚重越真挚,就越能打动读者,越能呈现出验和事实的力量教养”、“文雅”和“斯文人的谈吐”,一定是要有深厚的人生经验作为支撑的,它必定暗含着对生活和存在的独特发现,同时,它也一定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否则就不会是“文雅的艺术”了

真情

叙事散文的素材应该来源于我们熟悉的生活,人物和事件都应该是曾经使你产生过心灵震颤或者让你记忆深刻的,你可以在行文的时候有具体细节上的修饰和加工,但不能失去生活的本来面目。

国学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一文中说:“在一切文体之中,散文是最亲切、最平实、最透明的言谈,不像诗可以破空而来,绝尘而去,也不像小说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隐身衣。散文家理当维持与读者对话的形态,所以其人品尽在文中,伪装不得。”

在写叙事散文的时候,用情虚假,不是一味拔高,歌功颂德,就是情绪低落,盲目的贬低。其实这是叙事散文行文的大忌。前苏联剧作家维o罗佐夫谈自己写作的经验,他这样说:“按照自己心灵的吩咐”。我的理解是叙事散文应该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和自然流露。

细节

细节是事物的细部特征,在叙事散文写作中尤其要注重细节描写。因为细节不但是你形象思维的一个展现,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一个亮点,对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细节包含很多种,像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神态刻画,个性化语言的刻画,当时环境的刻画,人物内在心理的描摹等等,不一而足。

在叙事散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的要求,就是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理。这里就涉及到了细节的典型性的话题。其实人物的举手投足都是细节,但并不是这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都能让我们印象深刻。真正打动人心的细节是具有典型性的,但又是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比如有一篇散文写一个经济条件不允而被迫辍学的女孩子,全班同学为了这个女生送行,吃饭的时候,作者描写了这个女生夹豆腐的细节,她怎么努力都无法把豆腐夹进嘴里。这就是一个生活中常常被忽略的地方,作者把她夹豆腐的神态和对生活无能为力的赶上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细节是刻画人物的有力武器,通过细节刻画人物,才能让人物鲜活有力,性格清晰可见。

细节一般采取白描的手法,鲁迅在谈到白描时这样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在《故乡》中描绘杨二嫂的形貌时,鲁迅这样写道:“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洗脚伶仃的圆规。” 简单的几笔勾画就把杨二嫂尖酸刻薄的形象塑造的淋漓尽致。

“她一面忿忿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幅手套塞在裤腰,出去了。” 将杨二嫂的自私,贪小便宜的性格刻画的神形兼备。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这里的细节描写,已经不再是客观地对某一场景或特征的叙述,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了。

细节如雕塑,面无表情的塑像虽然威严但生硬。要是在塑像上雕出这人微微翘起的嘴角,这个雕塑马上便生动活泼起来。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可以打动考官并会留下深刻印象。但是细节一定要运用有度,并不是越多越好,整篇文章都是细节,便成了流水账,不但没有妙用,反而显得累赘。

阅读

叙事性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所以,阅读叙事性散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理清线索。叙事性散文的情节虽不完整,但很有条理。阅读时,我们不妨首先把握住作文的行文思路,看看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怎样叙述的。二.巧借联想。充分展开联想是散文叙事抒情的重要表现手法,为此,我们阅读叙事性散文最重要的抓住联想的结合点,形与神的结合点,更好地体味散文的感情,领悟散文的意境美。

佳作欣赏

燕 子

席慕蓉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天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从头再来好好地唱了起来:“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这么多年竟然听错了,好可惜!”父亲一连说了两个“好可惜”,然后就走开了,留我一个人站在空空的屋子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前几年刚搬到石门乡间的时间,我还怀着凯儿,听医生的嘱咐,一个人常常在田野间散步。那个时候,山上还种满了相思树,苍苍翠翠,走在里面,可以听到各样的小鸟的鸣声,田里面也总是绿意盎然,好多小鸟也会很大胆地从我身边飞掠而过。

我就是那个时候看到那一只孤单的小鸟的,在田边的电线杆上,在细细的电线上,它安静地站在那里,黑色的羽毛,像剪刀一样的双尾。

“燕子!”我心中像触电一样地呆住了。

可不是吗?这不就是燕子吗?这就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燕子。这不就是书里说的、外婆歌里唱的那一只燕子吗?在南园温热的阳光里,我心中一遍又一遍地唱起外婆爱唱的那一首歌来了:“燕子啊!燕子啊!你可是我温柔可爱的小小的燕子啊……”

在以后的好几年里,我都会常常看到这种相同的小鸟,有的时候,我是牵着慈儿,有的时候,我是抱着凯儿。每一次,我都会兴奋地指给孩子看:“快看!宝贝。快看!那就是燕子,那就是妈妈最喜欢的小小燕子啊!”

怀中的凯儿正咿呀学语,香香软软的唇间随着我说出一些不成腔调的儿语。天好蓝,风好柔,我抱着我的孩子,站在南国的阡陌上,注视着那一只黑色的安静的小鸟,心中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喜和一种朦胧的悲伤。

一直到了去年的夏天,因为一个部门的邀请,我和几位画家朋友一起,到南部的一个公园去写生,在一本报道垦丁附近天然资源的书里,我看到了我的燕子。图片上的它有着一样的黑色羽毛。一样的剪状的双尾,然而,在图片下的解释和说明里,却写着它的名字是“乌秋”。

在那个时候,我的周围有着好多的朋友,我却在忽然之间觉得非常孤单。在我朋友里,有好多位在这方面很有研究心得的专家,我只要提出我的问题,一定马上可以得到解答。可是,我在那个时候惟一的反应,却只是把那本书静静地合上,然后静静地走了出去。

在那一刹那,我忽然体会出来多年前的那一个下午,父亲失望的心情了。但是,我想,虽然有的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是应该面对所有的真相,可是,有的时候我们实在也可以保有一些小小的美丽的错误,于人无害,与世无争,却能带给我们非常深沉的安慰的那一种错误。

我实在是舍不得我心中的那一只小小的燕子啊!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

推荐第8篇: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红枫三小:黄金华

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马师傅分饼的工作照)看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对,这是上周五马师傅给101班在校吃午饭的小朋友分饼的情景。马师傅做了三张同样大的饼,他把第一张平均切成4块,分给第一个小朋友1块;把第二张平均切成8块,分给第二个小朋友2块;把第三张平均切成12块,分给第三个小朋友3块。这时前两个小朋友不高兴了,猜一猜,为什么?

2.三个小朋友分得结果到底如何?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建议组长先分工,每人负责分一张,然后比一比。

3.哪组愿意到前边汇报?(各小组用不同方法汇报分的结果)

4.听了同学们精彩的汇报,我也忍不住想参加,欢迎吗?你们帮我解说。(边说边演示课件)通过实验三个小朋友分到的结果怎样?这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读出来。

(板书:(

)=(

)=(

5.三个小朋友分得的相等,那么他们分剩下的部分又有什么关系?怎样表示?

(板书:(

)=(

)=(

二、反思

1.通过学校食堂的马师傅给101班在校吃午饭的小朋友分饼这一情节,调动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猜想出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很自然地创设出学生迫切要求往下探索的要求。

2.通过小组合作做实验,学生从不同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方面,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红枫三小:黄金华

推荐第9篇:叙事性材料作文

叙事性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叶子曾经被风吹上了天,但最终被风吹进了烂泥潭。题意不难理解,因为材料中鸟的感叹就是明显带有总结性质的议论。鸟的感叹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告诉我们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要飞翔,就要靠自己的力量”告诫我们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自身的实力与努力。

可立意为:

1.外在环境(因素)既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

2.成功需要借助外物,但更需要自身实力(自我努力)。

3.成功,要靠自己。

【例文】:

永恒的飞翔

叶子被风托起,洋洋自得地飞上了蓝天,但转瞬间又被吹落,它只能短暂地飞翔;鸟儿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长空,虽然有苦有累,但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飞翔只是短暂的;依靠自己的力量的飞翔才是永恒的。

像烟花,依靠的是人们给它的力量,纵使在万人仰望时,发出云蒸霞蔚的灿烂光芒,在落幕后也是空无一物。《红楼梦》中的四大家庭,钟鸣鼎食之家,在元妃省亲时,大把大把地弃掷金钱,但他们靠的不是自己的真材实料,靠的是元妃的受宠,对权臣的打点进贡,最终辉煌只是一时的,大观园落了片白茫茫的真干净。如若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在朝中作贡献,或许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打击。但是依靠别人,再成功也是短暂的,像叶子短暂的飞翔。

有些人的飞翔却是永恒的,他们的光辉如北极星般永久地照亮天空,因为他们是靠自己力量的。俄国科学史与文学史上的北极星——罗蒙诺索夫,他的名字将永垂人类史册。他原是一位贫苦渔民的儿子,为了读书,他冒充贵族子弟去上学,险些为此而被流放边疆;后来国家出钱送他去德国深造,他又被抓去当兵,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在做雷电实验时,好友利赫曼被雷电劈死,但他不惧生命危险,把实验继续了下去,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在俄国大地诞生自己的柏拉图和牛顿。”几百年过去了,他北极星般的光辉仍旧照亮人类的天空。这才是永恒的飞翔,依靠自己的力量搏击天空。

不单是我们每一个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应该如此。过去的中国由封建君主统治,被外国的洋枪洋炮吓破了胆,西太后一味求和,甚至把外务部置在六部之上,他们这样跪在地上搞外交,虽然换得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但后来中华民族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依靠别人是不行的,这是历史的教训。于是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用半个世纪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虽然中途受过挫折,但是如今的中国犹如腾飞的巨龙般雄踞在东方,令世人瞩目,这样的飞翔才是永恒的。

人类的天空只允许勇于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翅膀搏击长空的雄鹰永恒地飞翔。所有靠风吹起的飞翔只能是短暂的。愿我们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恒地自由飞翔。

【点评】:

文章题目“永恒的飞翔”暗扣材料中心“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开头由材料引入,继而亮明中心论点,切合题意,并以此贯穿全文,使文章的立论集中而深刻。

文章主体部分先用烟花作类比,再举《红楼梦》中四大家族和罗蒙诺索夫的例子作正反对比论证,继而上升到民族和国家,从反、正两面举清朝政府和新中国奉行的不同外交政策作例证,结尾回应材料,照应开头,重申观点。

全文材料丰富,紧扣中心,综合运用类比、例证、正反对比和逐层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是一篇较成功的议论文。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吉林省长春文庙“国学大讲堂”举办两年来,吸引了省内外的大批听众。每期讲座听众最少时一二百人,最多时有五六百人,各种社会阶层、各种职业、各种知识水平的人都有。为了不局限于长春文庙及图书馆等课堂,“国学大讲堂”讲座还办到了长

• 春市一些中小学校、部队、社区甚至监狱,反响热烈。不仅是长春文庙的“国学大讲堂”,从于丹、易中天成为“学术明星”,到央视“百家讲坛”等各类国学电视节目热播,再到书店里摆放的大量与国学有关的历史学读物,甚至于各地纷纷恢复的祭孔等传统礼俗,“国学热”正迅速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要求: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 【命题理由】 文化是人类后天的创造性活动及成果,加上这一切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每一个人都被文化影响,同时又影响着文化。 【命题指导】 “国学”之所以能保持生命力,就在于它探讨的是人生一些永恒的问题,贴近人心,

本于人性,可以给人们启迪。对国学表现出热情是一种文化需求,因为民众的文化素养在提高,希望探求表层文化之下更加深层次的东西,探求文化的本源。“国学热”,提高了社会大众的文化教养,深厚文化积淀,但国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些形式上的回归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读甚至破坏,应用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冷静对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监狱里有一个名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库丁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

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前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完全相同:“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命题理由】

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一般都是新潮的,内容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这种考查形式侧重检测考生读与写两方面的能力,重在考审题与立意。由于考生只有读懂材料,才能进行立意,根据材料的意思提出自己的论点,所以对“读”的要求相对来说就比较高,考生必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立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猜题押题。

【命题指导】

一个人的成长虽然受环境影响,但关键是靠自己。把石头背在肩上,只能成为一种重负,只能增加前行的艰难;把石头垫在脚下,就会成为登攀的台阶,就会增添成功的力量。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有人一味地悲观抱怨,有人则积极乐观地行动。两种不同的选择,两种不同的结果,诠释出一种做人处世的智慧。非凡的人生与坎坷为伴,凡成就大业者,都有一段起伏跌宕的人生。

推荐第10篇:四年级数学叙事性教学案例2

四年级数学上册叙事性教学案例

――找规律

红枫三小:黄金华

情景引入,探索规律

师(多媒体呈现主题图):小朋友,在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兔子、蘑菇、大树、„„

(在试上的时候我是没有安排这一个环节的,因为我觉得这样会打乱学生的思维,刚刚已经认识了“间隔排列”,如果直接问学生,“在这幅图上你有没有发现和刚才我们看到的这种‘间隔排列’呢?”可能效果会好一点,学生的思维会连贯一些。但是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学生对图上的事物的称呼是五花八门。这又给下面的教学带来了麻烦,所以,为了统一名称,我在正式上课是又加了这个环节。)

师:在这幅图中你有没有发现和我们刚才看到的这种“间隔排列”呢?(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师随即板书:兔子 蘑菇) 师:你能不能数一数,兔子有几只,蘑菇有几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兔子、蘑菇的后面板书:8 7)

师:排在第一的是谁?最后是谁?那蘑菇是排在什么地方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兔子的上面写了“中间物体”,在蘑菇的上面写了“两端物体”。)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有的学生受导入中游戏的影响,对兔子耳朵的颜色较起了真。还有的学生对兔子的耳朵的方向和穿的衣服的款式动起了脑筋。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很匆忙的说:“哦,这些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这样搪塞了过去。事后我又看了看我了我的课件,明白这个课件的确有问题,当然,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机智还是很不成熟的。最起码我可以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让学生在错误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啊!可惜我没有把握住。)

(还有两个即手帕和夹子,篱笆和木桩方法上是差不多的,主要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发现,参与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能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师:请小朋友横着观察一下每一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注意,要让他们能理解你的意思。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兔子比蘑菇多1,夹子比手帕多1,„„ 师:你能结合它们的位置说一说吗?

生:排在两端的兔子比排在中间的蘑菇多一个。 „„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

1、让学生自己观察图,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比老师一条一条地呈现,更赋予思维的空间和思维的广度。

2、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和观察感受到:兔子(夹子、木桩)是排在两端的,而蘑菇(手帕、)是排在中间的。因为这节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如果两

端物体是一样的,那么排在两端的物体的个数要比排在中间物体的个数多一个。所以,我觉得要让学生明白个数的规律,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排列上的特点。只有具备这种特点的排列,它才具备这种数量上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就强调了两端物体是一样的。

现在我也有这样的思考:

1、这样的强调是否有用,我是不是干脆搞一个反例,如再出示一个不是两端一样的例子:兔子、蘑菇、兔子、蘑菇。让学生从直观上再次明白:原来不是所以的间隔排列都有数量上的规律,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得两端的物体必须是一样的。

2、教师通过有序的板书,一下就将无序的数据整理清楚,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不是又定了方向?

摆出规律,验证规律

师:是不是所以这样的排列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让我们一起用小棒和圆片来摆一摆。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请一名学生读一读。)

学生活动,汇报实验的结果和发现。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由于前面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不用摆圆片就已经知道该怎么填写表格了。后来我想,其实在这个环节我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学生的思维再定在“摆”上,我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刚才我们已经通过老师提供给你们的图中找到了规律,发现了规律。那你能不能自己也来想些方法来验证我们发现的规律呢?你可以摆,可以动笔画„„”如果这样的话,我想,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老师布置,学生完成”这样的一幕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了操作员了,而不再是发现者和创造者了。

四年级数学上册叙事性教学案例

――找规律

红枫三小:黄金华

第11篇:三位数乘两位数叙事性教学案例

三位数乘两位数叙事性教学案例

红枫三小 黄金华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发现更多的计算和估算策略,能把计算和估算融会贯通,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思路。

课堂中,我主要以计算为主。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抢答、对号入座、数学医院、开万宝箱”等闯关游戏。在前三关游戏中,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掌握得较好。

当游戏进入最后一关“开万宝箱”时,我就“如何能很快的打开箱子” 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讨论得很激烈,最后一致认为,把“估算积的范围”和“尾数法”这两种联合起来使用既快又简便。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万宝箱的密码是5564,钥匙有“164×

31、145×

54、214×

26、139×

35、118×

43、228×22”,首先同学们利用“尾数法“排除了“145×

54、139×

35、228×22”三把钥匙,还剩下三道题,又排除了两道“164×31”和“118×43”,最后还剩下214×26。这时同学们都高兴地叫起来:

“钥匙找到了!” “万宝箱可以打开了!”

甚至还有学生再问,“老师万宝箱都有什么宝贝?” 就在同学们都兴奋不已的时候,人群中传来一个声音: “老师,我有问题,我在书中看到,寻宝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陷阱,谁知道这是不是一个陷阱呢?” “如果是一个陷阱怎么办呢?”

教室里静悄悄的。这时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还是把准确结果算出来比较好,因为估算的得数毕竟是近似数。”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还是这么麻烦,还不如一开始就计算准确得数,省得浪费时间。”

“是呀,还是要一题一题的计算”有几个同学应和着。 这时,班上的一位数学尖子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只要算一题就够了,用尾数法排除的三道题一定不能打开箱子,用估算法“164×31”和“118×43”这两道题的得数根本不在密码的范围之内,所以也一定不是打开箱子的钥匙,只剩下“214×26”可能是打开箱子的钥匙,所以我们只要把这道题算一下就好了。”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会意地笑了。这节课给我很大的启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和解题的技巧技能都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得到。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会觉得有成就感,这样不仅能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同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

第12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 史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第二学期即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 1 -

第13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宁县五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苏春宁

2010.7.17

本学期,本人担任高一,

3、

4、

5、6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能经常听取组内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循循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作为教高中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特别是我校强势推进“六环节教学法”以来,按照六环节的要求,认真备课,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求取得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的历史课可以说成了每一个学生最喜欢上的一门课。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本学期历史作业批阅量达到26次,配套练习批阅量达到13次,基本上达到了学校分配的任务。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五、努力做好高中历史会考的复习指导工作,以高中历史会考刚要为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复习,特别是加大对学生选择题的复习指导工作,让他们抓住客观题,来提高会考成绩。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教导处的指导下,在政史地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大力帮助下,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收获了许多,提高了很多,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充实自己的理论水平,注意工作细节,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勤奋钻研,使自己的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完善、更有效、更实在。

第14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

七、

八、九三个年级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讲台,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贯彻我校育优质人才的办学理念,本人时刻从现实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对于个别差生,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作为教

七、

八、九年级的科任老师,因为跨年级、跨专业,我努力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努力创新教学形式,活跃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张光辉

2012年6月30日

第15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教学工作小结

本学期我担任二(1)班的历史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兢兢业业的从事教学工作。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做个小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我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爱校、爱岗、爱生、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待学生做到:民主平等,公正合理,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对待同事做到:团结协作、互相尊重、友好相处;对待家长做到:主动协调,积极沟通;对待自己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

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我积极投入到课改的实践探索中,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加强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提高了驾驭课程的能力。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教学工作中,抓住必要环节,大胆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认真学习课标。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承认学生个性差异,把创造和提供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积极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2、认真备好课。

①认真学习贯彻新课标,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写好教学反思。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及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知识更有效的教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精心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主体,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以情景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加强教法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着重采取问题——讨论式教学法,通过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创设探究环境,学生质凝研讨;补充遗缺遗漏,归纳知识要点等环节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认真批改作业和评析试卷。

在作业批改和评析试卷上,做到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讲评作业和评析时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能及时认识并纠正作业和考试中的错误。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学期以来有成绩也有不足,工作中存在和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新的教学思想的学习,进一步的深入挖掘教材,把握知识要点,更灵活的运用教法,加大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多听课,多学习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反思,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的工作周而复始,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2015年1月20日

第16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李相宁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具体如下:

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初一历史轻巧夺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即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

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利用课件使课堂教学添色不少。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 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几乎没有,且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课下所花时间太少。因此,讲得太深就照顾不到整体,我上学期开始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后来及时调整方法就好多了。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2 、及时、细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作业不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教法,经常阅读学校订阅的教学杂志,深入学习教学理论,听课达20节。

4 、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 、充分利用各班的学习小组,进行预习检查、作业检查、订正检查、课课清等。

6 、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22课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重点、难点,抓住基础点,讲清了重大历史事件,评析了重要历史人物,使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了从隋朝到明清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内容。

7、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通过对历史文化、经济等和成就讲授,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客观分析历史人物,提高

了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进行了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了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提高了学生思想觉悟。

8 、每节课上新课前,利用5分钟进行听写检测或提问,然后批改打分,及时订正来巩固所学知识。期末复习也主要是通过听写检测来督促学生有计划的复习。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17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张雪勤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年级4至10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同时担任七年级6班的班主任助理。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把以后的教学工作做的更好,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好计划,备好课,备好学生,上好课

针对目前初一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不久,对中学的历史课程不了解,而学习任务的加重、自身自觉性的不够,学习方法的改变,自学能力的欠缺,这些将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阻碍,学生一时也不会适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并经常听其它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施教,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教学中,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历史学科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兴趣性,但七年级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学习任务增多,学生适应困难,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

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另外,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差生的培养,做到面向全体。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并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从平时的测试结果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

三、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学生刚进入初中,七门学科作业繁多,学生还需适应。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记、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四、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扎实的基本功是学习的第一步,然后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另外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五、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问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必须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人而异、把握时机。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同他们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后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六、做好班主任助理工作

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正确关爱学生,努力营造温馨氛围,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积极配合任课老师,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常与学生进行谈心。对于一些经常有违纪现象的学生,如拖拉作业,经常迟到,自习课爱讲话,不能认真做好清卫值日工作等。除了平时经常督促,还分别进行重点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一情,宽容他们但不放纵他们。经常与家长经常联系,取得家庭的力量支持。在重大活动、平时课间操、课前、课后等工作中,努力参与,为七年级六班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18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充实,一路坚持。

——题记

时间的推进总是那么的不易察觉,而当真正开始静下心来回首时,却不由感慨,这一学期是那么长,又那么短。而那个从学生走向讲台的我,尽管还是一脸稚气,尽管还是有那么多的不成熟,尽管还有那么多的不完美,但可以坚信的是,我一直在成长。

【学·无止境】

1、专业知识积淀

伴随着日常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化,我对专业素养的积淀也愈加渴求。在不断地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教师必须具有扎实广泛的历史专业知识,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举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无所不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去博览群书,要掌握史学研究动态,要了解教改信息和教研成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富有创造性、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所以在工作之余,我购买阅读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龙象之争》、《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书,不断去充实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期间也对自己看过觉得好的书籍向学生推荐或将我的书借赠他们阅读,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看后的心得体会,而我发现在这样的对课外书籍的沟通交流过程中,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深化拓展,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维方向和体会。

2、教学能力学习

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本身,还需要在教学能力上不断提升。在理论学习上,我通过购买等途径,阅读了《教育使没有用的》、《教育的艺术》、《陶行知教育文选》等书。在实践学习上,我通过经常聆听老教师的课堂,吸取他们的教学艺术。提高自己驾驭课堂和处理课堂问题的能力。

【教·有所长】

一个教师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为:严密的教学设计能力,灵活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较强的语言功力。

1、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识中寻求平衡

一开始,我的教学倾向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上,所以备课的时候我总会花很大的精力去找寻教材与生活贴近的感性材料,尽可能的增加课外的知识,而这样的准备的确也使学生开始逐步建立起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但同时,我也发现一个很大的弊端,学生喜欢听历史课,喜欢听课外知识,但一落实到作业、考试,就表现出动力不足,而课堂上对知识点的重点强调不够的弊端就开始暴露出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反思调整,借由青蓝工程的便利,经常向师傅讨教重难点的把握和处理,在师徒互相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也不断去改进自身的问题。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概念问题需要教师的整理讲解以帮助理解。历史课程的学习最终还是需要学生掌握知识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的理解历史发生发展的根本内驱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能力。

2、因材施教

这个词很大,但确实在教学中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学校的学生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也有每个人自身的特点。这样一来便要求我的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能力水平的问题,让他们或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智力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一开始的我由于经验不足,并未关注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来通过不断地向学生了解情况,开始逐步有意识的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相应的问题和作业。

【路·且漫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师生涯的路途中,我才刚刚起步,而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所暴露的问题,让我认识到要做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还有许多事要做。

1、要增强钻研意识

教育科研意识是教师对教育活动有意识地追求和探索,也是教师职业理想、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历史教学活动是复杂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我们去深入地探索。尤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新旧教育观念猛烈碰撞的今天,历史教学改革中的许多问题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结论,更需要我们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去钻研,这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由教书匠到掌握教学规律的教学工作者的必由之路。而很惭愧的事是,这个学期我并未写就发表一篇教育教学相关的论文,对于这个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加强教育科研能力培养。

2、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首先,提高教学过程中知识的生成性,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连环性问题的设计,不断地生成新的知识点,保证知识点的迁移性和拓展性。其次,提高驾驭课堂能力,面对课堂临时的突发性问题,我的处理方式还是稚嫩,不够有效,对课堂纪律的维持不利,今后的工作中需留意其他老师的好的做法,完善自己处理问题学生的能力和方式。

3、要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一种教育思想意识,对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学行为有重要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转变教育观念也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关键看怎样落实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我更多的是讲述法,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历史事实的再现和认知有一定效果。然而有悖于今天倡导的“一切为着学生”、“一切为着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所以作为教师必须义无反顾地走下讲台,变“讲台上的圣人”为学生的启导者、合作伙伴、知心朋友。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围绕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核心宗旨,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历史教育也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走近历史,感知历史,学会用全面、客观、辩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进而运用历史的视野来审视社会现实,思考人生价值,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历史教育的目的,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新型人材的需要。

回首看,一学期的过程中,有忙碌,有迷茫,有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充实感和满足感。而学生对我的喜欢和依赖让我的工作充满了幸福感,我想我不知道今后的道路会是怎样,但我能肯定的是,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做最好的自己。

2012年1月

第19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对其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那么大家知道历史教学工作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1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xx班历史教学工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我所教的一、二班学生比较活跃,喜欢回答问题课堂上师生配合较默契。三、四班学生相比较较安静,课堂上比较难带动起学习气氛,再加上尖子生不多,中等生、差生占大多数,课后又不花时间,成绩相对较低。

本学期结合学生实际,扎实地做好了教育教学工作。

一、思想方面

本学期能用心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忙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二、教学方面

1、备课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教法,根据学案和学生实际,认真设计每一课,写好每一篇教案,课后及时写好后记。

2、上课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注意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历史的潜力,课后及时反思,抓出不足。

3、评价注重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本学期每讲完一个单元都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整理,进行检测。个性是总复习阶段,强化训练,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德育渗透本学期透过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透过学习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

三、自我提高

本学期我深入学习了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教学资料注入了新鲜血液。学习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新教学常规》、以充实自己,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历史专业知识,以适应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给自己充电,为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做好了准备。用心进行业务进修学习。用心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本学期听课达20节,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及教研潜力。

四、教育科研方面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我还尝试着开展科研工作,用心组织参与校级课题制定研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使自己在业务水平上和科研潜力上有所提高。

五、本学期卷面分析

整体上看成绩上升,原因在于题出的较广、潜力题较多,适合初三学生,但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整体成绩还不算太高,今后要努力降低标准,分层次教学力争提高整体成绩。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进取,为完美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2

这学期本人任初中历史的教学工作,4个班级。课程内容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以及世界史。加之九年级需要在本学期学完一学年的课程,教学进度比较紧。所以很感谢一学期来4位班主任和孩子们一起共同营造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得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总结如下:

1、熟悉学生。这一届七年级只有1个班,开学的几周观察我们的学生,学习的劲头很足,对历史这门新开的课程感到陌生而新鲜有趣。他们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传递给我的感觉很舒服,他们很认真。平时在课后找些同学们来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又或者趁着放学空闲的时间到他们教室串门,相互熟悉,了解他们。八、九年级的学生一直跟上来所以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关键是在新学期如何树立目标,学习更上一层楼。特别是一些缺乏自主学习对待学习怠慢的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加以关注和交流。

2、阅读。虽然来在育英一直担任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三年,但是对自己的课堂,自我评价的话还不够满意,缺少一些对书本以外的历史知识的补充,给学生一种感觉——历史课不够精彩。又或者语调平稳,还有讲历史故事时声音应该有的抑扬顿挫,不够吸引学生。所以这学期尽可能阅读历史书籍恶补,特别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其次关注在历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如《新理念历史教学论》《海派历史教学透析》等。这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帮助。

3、教学常规。对待课堂不敢怠慢,每节课都做好准备,无论是阅读或者课件的制作。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落实,若有假期或临时事情错过课程,及时调整,在每一周都抽空制定下周的课时安排与工作计划。认真备课,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进度,是在课堂拓展视频还是评讲部分习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作业尽力每课批改。认真对待单元检测,以考查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及时反馈。课堂上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线索,借助视频或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及时练习巩固。

本学期,做了一些工作,但我深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还不够,三个年级,时时会有顾此失彼的感觉。有时对待学生过于严厉,对后进生的关注还不够。希望在未来努力改进。并保持自己的热情、爱心、耐心和细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我们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3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2)的历史工作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主要工作:

1、本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业务学习和教科研理论学习。

2、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及方法等。

3、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前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或突破难点,或选择教法和学法,或设计作业,或营造情景。

4、积极参加政史地教研组组织的出谋划策、集思广益的听课、评课活动。

5、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6、开展课外辅导,课外活动如:交流历史学习方法、经验;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从而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7、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

8、通过多样化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三、教学反思: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特别是世界史的内容比较陌生,很多知识点无法理解,课堂上又无法补充太多。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很难照顾到整体,有时课堂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4

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师德方面

本学期继续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法》等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执教,没有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

加强师德学习,阅读了《教师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有读书笔记,并写了读书心得体会《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中考工作

1、顺利开展了中考复习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复习。坚持书写教案,理清教学思路,保证了中考复习的质量。学生历次月考和模拟考试的成绩稳中有升,尤其是九年一班历次考试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均到达了100%,为学生迎接中考做了充分的准备。

2、中考成绩:中考历史成绩有3名学生到达了满分:蔡博文、房一、杨红艳。学困生的成绩也有提高。

三、个人提高

1、教育教学工作:本学期结合课题研究进行了以九年级复习课为主题的教研课,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2、参加培训工作:4月26日——27日,参加了珲春四中举办的全州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并把珲春四中开展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师徒结对子的学习资料。本学期,由学校推荐,上级批准于8月初参加初中班主任省级培训。

3、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研究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职责教育操作实验研究》子课题《农村初中实施职责教育的研究》已经结题,撰写的论文《树立职责意识强化职责意志》荣获吉林省第二届职责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贰等奖。

参与的延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资料改革研究》已经结题。

主持研究的延边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研究》处于课题结题审查阶段。

4、严格按照工作计划,认真完成岗位练功、听课记录、政治业务学习等任务,保证了自学笔记的质量和数量。

四、下阶段工作设想

1、继续加强师德学习,提高师德素养,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2、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潜力,继续深入课题研究。用心参与学习的课题研究活动。争取申报新的课题。

3、用心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把先进的经验和学习心得向学校汇报。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

本人在工作中,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敬业爱岗。平时注意学习理论和党的有关文件和法规,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团结身边的同志共同进步。

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积极组织各年级的教学研讨会,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平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探究,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效果好。几年来,先后自觉参加了教师继续教育、省现代教育技术、北师大远程教育等培训活动,学习了《大教育论》《教育简史》等教育理论与著作,全面提高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注意研究教材教法和班情学情,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细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辅导,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从每一节历史课上都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得到薰陶,在学生的成长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了上好课,我坚持备好每节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逻辑体系,认真了解学情,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

课堂上,我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动学生情绪,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几年来,从事七年级的历史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注意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而九年级因为面临升学考试,我则在努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历史体系,培养其正确认识、辨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几年来,结合教学实际,我不断思考,及时总结经验,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

积极改革教法,注意因材施教。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我在认真学习洋思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历史教学的新方法,从创新课型上下功夫。根据班情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每一节课。几年来,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很高,成绩也非常明显。除历年来统考、中招成绩一直在许昌市名列前茅。

主动团结同志,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共同进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与其它老师共同研究、探讨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和教师面对面地探讨教学、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为新教师上示范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几年来,我先后在学校多次作教育专题讲座,其中如《让孩子象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当代教育理论简述》等都在教师们中间引起很大反响,观点也深得教师们的认同。指导的几十名教师已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很多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而xx年指导的几名老师所讲的优质课、观摩课均先后在市教育局的评比获得优异成绩。平时,我也乐于和许多同志分享我的教学思路和心得,和其它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当然,在教学工作中,我还有许多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积极地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20篇: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负

八、九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现已如期完成

八、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及九年级毕业会考复习任务。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我能高度重视,正确对待,踏实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所组织的各项活动,虚心向前辈请教,认真听课,做好听课笔记,按时上课,不缺课,不早退。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努力,我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为总结经验,利于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兴趣、爱好等。

(二)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拟定教学计划,认真做好了课前备课工作。

(三)按照教学要求,充分发挥积极学、主动学的能动性,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边教,听课节数24节。

(四)积极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组织开展的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片区优质课以及3月份开展的“三主五步”教学法教学比武活动。完成了一次教学公开课和一次教学比武课。

(五)完成了八年级期中考试、九年级联考的监考和阅卷及九年级的毕业会考复习任务。通过单元测试,期中考试,联考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六)努力突出历史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拓展历史的教育功能,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培养了学生兴趣,拓展其视野,并与同组教师交流心得。

二、好的方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积极投身教学工作,迅速转变角色。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作,是科技兴国战略中的奠基工程。如果说科技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那么教育就是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兴国之本在于人才,人才之兴,在于教育。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石,是百年大计的根本。教育是关键,教育是根本,教育是基石,教育是动力。这无疑彰显了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光荣性,我愿意投身于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工作中去。而且我还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下,迅速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适应了讲台这个新的战场。

(二)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本学期八年级下册共七个单元,21个课时,九年级八个单元,共19个课时,两个年级共40个课时。八年级我共用了23个课时讲正课内容,用6个课时进行单元测试。九年级共用14个课时讲正课内容,其他课时以课本为主,以卷子为辅组织进行了两轮复习。总体上,教学工作按计划完成。

(三)认真备课写教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即备学生,又要备教法。一位前辈对我的经验之谈:没有预习的课不上,没有备好的课不上。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相反,如果没有认真备课,课堂气氛就比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好。因此,我在备课、写教案时,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大纲要求,教学环境等因素,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使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存在不足:

(一)教学经验不足,方法式样单一。

由于我对教学比较陌生,没有什么教学经验,直接导致方法上的简单,缺乏灵活性。教学中只知道教师讲,学生讲,却不知道还可以用历史讲,用现实讲,走了很多的弯路。在八年级的教学中,把应该分两个课时讲的内容,挤在一个课时内讲完了,学生一下子很难消化,极大的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九年级的毕业复习过程中,最开始是复习不成系统,内容显得没有章法,条理不清,没有为学生把知识梳理清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复习进度,丧失了能够获得更好成绩的宝贵时间。

(二)教学重点、难点把握的不准。

对于哪些内容该作重点讲、细讲,哪些内容是要作为难点解决的,哪些内容只要求学生理解,这个度把握的不好。有时该重点、难点讲的却作了一般的讲,该简单讲的却作了细讲,使重点难点混作一团,最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没解决。

(三)对“三主五步”教学法理解不透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用的不娴熟。

当前,教育战线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 “新课改”运动。其重要内容是在教学中推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定向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归纳,巩固提升”的“三主五步”教学法。这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像我这种初步接触教学工作的来说,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什么叫“三主五步”?其核心是什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应用?这是我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对于我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遇。面临机遇与挑战,我认真听其他教师的课,虚心向老教师、名优教师请教,诚恳接受批评和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摸索,我对“三主五步”教学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开始在教学中应用“三主

五步”教学法。但是,在课堂上我时常是上着上着就偏离了“三主五步”的轨道,忘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做出喧宾夺主的事,与学生抢镜头,又自己说去了,从学生手中抢过主动权,善意的剥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在课堂设计上存在很大的缺失,授课内容总是不能灾难当堂内讲完。而且,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也是要大大折扣。最后是,教学模式既有传统的部分也有“三主五步”的部分,使得“三主五步”教学法的优越性没有发挥出来,没能完全由传统模式向“三主五步”教学法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转变。

四、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也就是大多数学生是在被动的学习。俗话说: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出击。只有主动出击,在出击中把握战机,才有取得胜利的可能。一味的防守就是退却,注定是要走向失败的。而学习也是一样,只有主动去学,才能有所进步,一味的被动学习,是取得不了大的进步的,是要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而学生的主动或是被动的内在因素则是是否对学习感兴趣,而学生的兴趣又系于教师的激励和引导,这恰恰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最缺乏的。虽然我按照教学计划教了,按要求讲了,但是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只有少部分学生到达学习效果。而就是在这少部分学生当中,又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主动学的,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学,这种现象在九年级学生中更为严重。究其原因,直接因素是学生在思想上没有意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历史的实用性。间接因素是我的激励、引导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就无从谈起,学习就变得了被动,教学就变成了猫与老鼠的游戏,失败也就是必然。如果有成效的话,那也只是被动中的侥幸。

如何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学工作

中的关键,也是核心所在,是我在今后教学工作所要完成了重要任务。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着眼思想强化学习动力,提高认识把教学工作做深。一是作为学生的老师,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应该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当今,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必衰。学习是个人取得进步,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胜利走上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必须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感,危机感,紧迫感。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不断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努力提高个人的理论水平。

二是在学生中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在生活中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贴心人。经常分析学生的现实思想,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把他们的思想掌握住,把握准,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大力弘扬英模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和感召学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使学生自觉认识到学习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学生自觉学,主动学的学习动力,并寻求在学习动力中出战斗力。

(二)着眼实用拓展学习渠道,强化练习把教学工作做实。一是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遥远的历史变得不再遥远,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也是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的。比如用历代帝王、政治家的事例来指导我们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家庭;用名族英雄,革命英杰帮助我们树立爱国奉献,坚忍不拔的精神;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这一真理,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必须端正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的态度等等。切实使教学工作紧贴学生实际,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二是充分利用好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将课堂从室内搬到室外,通过做游戏的方式,使得学生不仅从身体上动起来,同时也从头脑上

动起来,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狠抓教学工作的末端落实,具体来说就是抓好学生的练习,这是教学过程中末端落实的具体内容。“硬铁百锻,乃能铸无敌之剑,厉兵千练,方可成威武之师”,练习是深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不断的练习,反复的练习,才能对所学的内容牢固掌握。具体在组织学生练习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合理布置课堂练习,做到在课堂上提高,在课堂上解惑。并紧贴教材,认真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规律,从各种试卷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为学生梳理知识要点,制作专题试卷,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先进的学生巩固,中间的学生提升,后进的学生治短,从而达到整体进步。

(三)着眼效率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方法把教学工作做活。一是强化课改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意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确实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大胆发表个人的观点。

二是建立三互小组,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互学、互帮、互比活动。训练团队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习变为开放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反思式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善学,乐学,勤学的浓厚氛围。

三是除利用现代科技方式教学之外,还可以仿照历史实物制造模具,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模拟历史场景,再现历史。使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上全方位,多角度去理解,识记。

通过上述对我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总结,在成绩中找不足,进步中找差距,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下学期的工作开创良好的局面。

叙事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叙事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