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生物课实验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5-31 08:32:5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生物课改

生物的课改计划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对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越来越重视,以往的照本宣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课改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多数都是浮于表面,没有真的去领会课改的精神,通过我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课改有以下认识:课改不是不让老师说话,让学生在课堂疯跑,无组织、无计划,相反课改是让老师在课堂上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正确引导学生愉快的学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老师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涵养,还要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贯穿本节课的知识中。

【关键词】 课改 学生主导 引导

要让一节课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理,我想这不光是老师的期望,也是同学们的心声,因此还像以往那样填鸭式的教育,或者是满堂灌,已经起不到一丝效果,这就迫切需要进行课堂改革,究竟如何让改革,这也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在从教的这几年中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就这些看法进行探讨: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实际化。

这句话已经喊了很多年了,那究竟怎么样才是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呢?我认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是简单的让教师不讲,我理解所谓的引导作用就是如何掌控学生,教师要有过硬的

姬双勤 业务素质,当你放手让学生去学时,能够做到有张有弛,当学生的讨论超越该节课的内容时,教师能很好地将学生的思维拉回,而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自己要有一个预设能力,而不是教师机械化的去引导,要让学生全员参与的去引导。

二、学生的主导地位体现应多样化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的作用凸显越来越重要,教师是课堂的灵魂,学生是课堂的精髓,学生在课堂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去漫无边际的侃侃而谈,或者说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肆无忌惮的去玩耍,这里所说的主导作用是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说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或疑惑,可以小组之间交流,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流目的是要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收到高效率,这就需要老师这根灵魂来把握。学生主导作用形式很多,可以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单独回答、小组和小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师生互动等。

三、课改要与时俱进,探知奥秘

时代在进步,教育也应该前行,现在是科技时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穿插一些科技知识,任何学科都是相通的,所以我认为在现在课堂教育中可以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给学生看一些课外科技知识,或者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科技知识,这样既拓展学生的视野,也丰富本节课的内涵。让学生从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传外事的人,变成一个与现代科技紧密相连的学生,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才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生物教师的教学手段及形式要多样化

初中生物课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比如形成生物体的细胞的特征及作用、最初的生物如何进化成现在多样的生物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或周边生物体相关的趣味十足的生物学主题。关键是怎么样将这样的一节课让学生接受,并能够主观上去记忆,我认为这很重要。

比如我在讲显微镜的使用时,过程步骤很多,学生操作中容易把顺序颠倒,这时我就让学生自己想想能否把这些过程,变成一个顺口溜,学生们很好奇,就试着写,最后我和学生达成一致认同,应该这样来记忆操作过程: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细调找物像。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镜归箱。 再如我在讲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这一节时,我作总结时是这样说的淀粉消化始口腔,唾液胰肠葡萄糖。蛋白消化从胃始,胃胰肠液氨基酸。脂肪消化在小肠,胆汁乳化先帮忙,颗粒混进胰肠液,变成甘油脂肪酸。消化不吸收,胃吸水酒是少量。小肠吸收六营养,水盐维素进大肠。同学们好奇说“老师你总结的真有趣,我们也想学,这样就将枯燥无谓的记忆变得生动多了,关键是学生乐于去记忆。我就会趁热打铁让学生们自己动脑动手去变关于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并让学生们评出最好的。 当然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学生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可以是小品形式、故事形式、有时我会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打油诗,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动漫故事(讲食物链与食物网)。

其实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时不可预测的,他们的潜能有时会超出你的预料,因此教师要学会放手。

五、做好每节课的反思工作 课改能否成功关键是教师的反思是否切实去做了,每一节课至少每一小节内容进行反思,有的老师只是机械的把教案上的注意事项或反思摘抄下来,这样的敷衍塞责,对于新课改的前进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我认为实效性的反思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反思一定要把学生的表现,作业情况、容易出现问题、教师授课过程中的优点、不足、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教学手段的优劣,以及本节课的改进方案和下一节内容的安排注意事项,避免出现类似现象,我相信只要这样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写反思,一定会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爱上生物课。 对于步入生物教学不久的我来说,以上仅是我个人对于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新课改的一点点的看法和建议,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还请诸位老师给予指正。

推荐第2篇:初中生物课改心得

初中生物课改心得

西夏二中生物课胡秋分近段时间,我校组织了教学新课改的推行,自己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谈谈我在践行新课改后的生物课堂变化吧。 首先生物课堂提问已经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探究化。本次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如我们在学习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学生要问什么不用举手,有问题就提: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因为我见过家人在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见不到阳光,都能萌发出来。另外我还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因为我们家种胡萝卜种子时,是把种子撒在土壤的表面,用脚一步挨一步地踩即可,并没有埋入土壤内,种子照样萌发。这时另一名学生紧接着反驳。就这样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当进行到植物的茎是由胚的哪一部分发育来时,学生说道:我认为植物的茎是由胚轴发育来的。有学生说:不对,植物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来的。则另有学生说出个人的观点进行有效反驳。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我拿出了正在萌芽的花生种子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课改后,在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搜集实验材料,学生群体化参与,学生实验活动落实到实处。以前的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只安排了少数几个实验,而且也不能全部都做,因为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实行课改后,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这样,老师的手脚一下子就放开了,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校园中采集到的花朵,汇集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互相观察、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结构、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学生搜集鼠妇、蚯蚓等,不再一一列举。这种实验方式,注重了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学会了观察分析,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其次课堂教学更实际化,解决问题也更现实化。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也是本次课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格外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甜蜜感溢于言表。再次课堂教学更加情感化,情景交融后认识更易升华。以前硬性的说教批评教育往往引起逆反心理,效果事倍功半。课改后的新课堂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例如:在讲保护环境的内容时,从我们身边的环境说起,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每种生物生活都离不开环境,整个宇宙只有我们地球有生命存在,在有限的资源里,为了我们人类自己,难道我们还不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吗? 看看我们身边污染的河流,池塘中死去的鱼类,看看我们人类由于重金属污染出生的畸形儿,看看我们乱砍乱伐树木造成的恶果;许多以前常见的飞禽走兽很少再见或再也不能见到;山洪暴发,洪水泛滥;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出现,臭氧层出现空洞,冰川融化等等,这都是由于我们人类无知造成的。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吧:实验用过的小动物要及时放回大自然,路边的一草一木不要随意践踏,要注意保护我们身边的庄稼和树木,它们都凝聚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它们都在保护着大自然等等。这些学生都能够亲眼看到,体会到的东西都包含着很深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整个自然界中人与人,人与动物、植物,动物与植物之间的情感,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有课堂教学更好评价化,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更高。传统教学只注重期末考试、升学考试这些终结性评价,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这样造成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学习结果,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差,课改后的评价落实到每节课上,无论学生的提问,回答问题,搜集资料,做实验的过程等,通过各种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把课上课下的每一节环节都做的很认真、很投入,从而强化了学习过程,间接影响了学习结果,使学生的各种技能和能力得到广泛培养和提高。 最后我想说新的生物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课堂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成为引导者、参与者、顾问,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原有的指令性、权威性、专断性的师生关系被打破,师生双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真诚合作,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合作、民主对话的新型民主关系。课堂学习中,教师将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指导者。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展教育研究,提高合作能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改后的课堂变化还有许多方面,包括老师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等等,学生学习能力和其它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正在由书呆子型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活泼、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总之,通过这次的改革,自己的收获很大,教学理念发生的改变,自己将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适应新形式下的教学工作,来更多的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推荐第3篇:初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模式)

武宁中学生物组

一、复习回顾

 针对上节课的主要问题,以默写、提问等形式进行复习检查

二、新授过程

 包括五个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依据事实,作出假设

3、呈现资源,合作探究

4、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5、迁移应用,解释现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 内容: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主要的方式有问题情境、事实热点情境、生物史话情境、实验操作情境等。但不管何种情境的创设都要紧扣教学目标,使学生针对这个情境能产生有效思维或认知冲突,并能依据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 目的: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很自然的产生好奇心和疑惑,从而为一堂课开一个好头。

(二)依据事实,作出假设

 内容:这是一个设疑促思的过程。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由教师直接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特别是在实验探究时,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规律,诱导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假设。(注意:教师要适当引导)

 目的:在科学探究中,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除了给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呈现资源,合作探究

 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多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实验探究材料、或者收集的资料、制作的课件资源等进行合作探究。(注意:教师应由易到难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评价)

(四)把握规律,形成概念

 这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不能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应当诱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五)迁移应用,解释现象

教师设置有难度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使学生的既成思维得以拓展和应用。

三、课堂小结

 由同学起来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通过交流,巩固本节所学内容。

四、巩固拓展

 进行当堂测试

四、作业

 布置实践性作业,可利用星期天完成。例如:办生物报、进行社会调查、制作动植物标本等。

推荐第4篇:初中生物课改成效

生物课改成效

【摘 要】作为生物课教师,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理念

我校使用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已多年了。作为生物课教师,我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说课、备课、上课、评课、再上课等形式,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

一、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强凋,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个体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改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学会了撰写探究报告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增强了生物综合能力,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使生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了活力。

二、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

相对而言,新的实验教材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大紧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形象直观化。因此,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与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是不相符合的。这就促使你不得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因为它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问题是由学生探究讨论回答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出来的,其结果是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血液成分”一节时,我在阶梯教室利用展示台、幻灯等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血液分层图的课件,并投影出观察与思考的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又展示出血浆成分示意图,让各小组探究出其成分和功能;最后展示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和电镜下的血细胞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讨论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为了突破难点,还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动手完成,最后叫一两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表格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由学生评价并补充完成,印象深刻。又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胸、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及其动、静脉血的转化和所经过的血管,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言且对答如流。这比以前单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既便于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三、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与此相适应,生物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课改进一步加大了启发诱导的力度。每节课,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问题,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先浏览本节内容,看图进行资料分析,然后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或本人创设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整堂课处于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气氛中。例如,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然后围绕其讨论题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合作交流,使问题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回忆了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四大类群,又复习了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动物的类型,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四、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也许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反应快慢方面有欠缺,可是他也可能在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作业、文明礼貌等方面比其他同学强,教师要善于表扬,给予鼓励。因为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是开放性育人目标,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有差异,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一样,但是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让他发挥其优势,发展个性,适当给予激励性的语言,以调动他在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学生日有所获,那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应该给予肯定,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动力,这样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相反,如果某学生对某一问题答错了就当堂批评,今后课堂上还会有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吗?会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吗?所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我真切地感受到,课改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合理,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我们已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直接受益者首先是我们的学生,其次是我们老师。课改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推荐第5篇:初中生物课改对策

初中生物课改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随着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的引入,我县新课程改革正在紧锣密鼓之中。伴随着课改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相继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目前已基本形成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也勿须讳言,可喜的现象背后,也暴露出许多的新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既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课堂失控现象

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教材增设了许多课内课外活动内容,仅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就有活动内容 66 个(观察与思考 9 个、实验 8 个、技能训练 8 个、资料分析 7 个、探究 6、进一步探究 5 个等),《七年级生物》下册就有活动内容53个,《八年级生物》上下册活动内容分别是41个、28个。要使每一个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要求,首先要有融洽的课堂氛围作保障,有和谐的师生互动作基础,学生只有在宽松、平等、自由、活泼的课堂氛围里,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各抒己见,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形成自己的见解。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在课堂中只讲学生的解放而对学生行为规范不作要求,只讲自由、轻松,而不求必

要的纪律约束,导致课堂中经常出现场面热热闹闹而纪律松松散散的现象,甚至有的课堂经常处于失控状态,尤其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此现象更加突出。成绩较差或反应迟钝的学生不能即时参与其中,一堂课下来,收效甚微,甚至于什么都没有学到,导致这部份学生学习越来越差。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个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内容时,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宽松就是无拘无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导致以“游戏、玩耍”的心态进入课堂,面对活生生的实验材料“鼠妇”,故意发出尖叫声、打闹声,课桌椅拖动声,致使课堂一片混乱,无论教师怎么喊也无济于事,探究的效果不言而喻。由此看来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及学生组织纪律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2、方式单一现象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自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不管客观的学习内容是什么,都千篇1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所谓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并人为增加课堂的活动量,让学生“动”起来,认为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情况是:一些课堂气氛看似热热闹闹,事实上有的学生在讨论,有的学生在聊天,有的学生在玩耍,有的学生无动于衷;一些课堂气氛非常沉闷,讨论时只有部分学生在参与;有些课堂学生讨论激烈刚好进入高潮,就被老师叫停了,之后由

老师详细讲解探究步骤、方法、心得及探究结果等;有些课堂老师是长时间的等待,过分放任学生,无果而终;有些课堂分组分享交流时,通常只有几个学习好的学生参与,或学生回答的问题远远偏离答案,同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不善于倾听或不尊重别人的发言,致使分享达不到预期效果。从以上可以看出,一些盲目的、不适合的分组讨论,既不能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愿望,反而降低了教学的效能,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挥,助长了一些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因此,我认为有些模式还是不照搬、照抄的好 ,还是要讲教无定法,提倡因材施教,与时俱进。

3、角色错位现象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主体性教学”模式所取代。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认为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使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过程,使课堂变成了学生的“群言堂”、“乱言堂”,教师却成了旁观者和没有明确指向的组织者。从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正常发挥,师生“角色”严重错位。

前段时间,我听过某教师的一堂探究课,探究的是“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他先用 3 分钟左右的时间复习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的结构,然后利用生活中吃水果的感觉,引导学生推测出水果所含

的物质,接着就要求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分组实验,自行探究“组成细胞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学生的整个实验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自主地、盲目地、无序地进行着,直至下课,老师还没有给予点评。我不知道这种教师“甩手式”、学生“放羊式”的自主探究活动有何意义?当然,我们也不可否定,有些教师仍然无法摆脱旧的教育思想,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愿放弃“主体地位”,不愿走下三尺讲台做“特殊听众”,导致过多占用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总的来说,穿新鞋走老路情况比较严重。

如何解决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课堂组织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技巧,要组织好教学,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和能力、技巧,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面临班级多(六至八个班),学生数多的情况下(面对每个班五十多人的班级),更应该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工作,秩序井然的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保证。为此,课改中,可采取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些相应的课堂纪律、学习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训练,让外在的规则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规则,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取向,学会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如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代用品和探究材料,这样可以消除外在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节省教学时间,教师易

掌控课堂,还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让每一个学生在咀嚼馒头的过程中,通过味觉感受馒头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

二要在学习方法上改进。实施课改中,不必急于组织教学或开展活动,活动之前应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组织纪律、行为规范、集体感、荣誉感、成功感以及课改理念、学习方法等教育,让学生尽快树立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新型的学习理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的手段比教给学生知识还要重要,掌握学习方法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研究讨论,养成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为此教学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取多种形式,创造研究讨论氛围,倡导合作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讨论,辩论,培养探究合作精神。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究的实例:如 “人的瞳孔大小的变化”、“测定反应速度”、“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等。当然,除了探究式教学法外,还有其他教学方法:如例证法、类比法、角色扮演法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够做的探究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做。比如“探究影响鼠妇生物的环境因素”,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制代用品,这样可以消除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并使他们逐步形成了环保和节约的意识。

三要在分工协作上着力。学生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差异,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

性格特点和生物水平等基础上,按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差异的不同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同时明确组员之间的分工,确定好每个小组的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和监督员、操作员、设计员等(定期更换角色,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有利于不同学生的相互了解,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必要时可提前培养小组长,提高小组长的组织、协调、分工等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无性生殖的应用的一节中,我们就可以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成几组,结合学校的环境条件,一部分到学校的绿化带内对木本植物进行嫁接,可以选用枝或芽,并计算成活率。一部分去探究扦插,用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也计算成活率。并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可采用组与组评比,组内人与人评比。评比的条件由学生自己制定,教师指导,评出一,二 ,三等奖。又如在讲述家蚕一节我根据学校的特点,让学生分组捕获蝴蝶或各种蛾类进行观察,分组时可多可少,也可一人为一组或多人为一组,记录观察到的特征和现象,及捕获的过程,尤其在捕蝴蝶的活动中,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对所捕获的标本观察的非常细致,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兴趣达到了高峰,在捕获的过程中对观察细致的同学给予表扬,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时机,利用日常生活或活动中所见到的生物现象随时随地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在校园的锄草活动中,可提出与植物有关的一些问题,什么是平行脉,网状脉,,直根系,须根系,植物根,茎,叶的特点等

等。边活动,边观察,边讲述,边提出问题。这样,会收到在课堂无法收到的效果。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法。学生对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愿望,学习的进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自然倾向的激发,因此采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生从单纯地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按照这种师生组合,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要在讨论过程中引导。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其中有三个重点必须好好把握:

1、找准讨论的“切入点”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分组讨论”时,教师能否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将直接影响着“讨论”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在对学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尽量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疑点等内容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进行相互交流,在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时,我让来自农村的学生联系实际谈谈农业上采取那些措施来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讨论的“切入点”就是大小相同的一亩地种植玉米,王家栽种均匀,玉米植株通风好、光照充分,产量高;而刘

家栽种不均匀,玉米植株通不风好、光照不充分,产量低。要想让农作物茁壮成长,就必须让农作物的叶片充分接受光照。如果种植过稀,农作物单位面积上的光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如果种植过密,植株叶片互相遮挡,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产量。因此,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密,引出合理密植。然后水到渠成的拓展和延伸学生知识面,又巧妙的引导学生认识农作物之间的套种问题。

2、讲究提问的艺术性。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时,应注意提问题的方式方法,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问题宜小不宜大,做到先易后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进行探讨;同时还要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可先列举班上某一同学的一天饮食情况,分析其合理性,然后提问:你最敬重的长辈是谁?你能为他(她)设计一份合理的午餐吗?如果能,怎么设计更合理?接着提问你到商店买食品,你最关心食品的什么?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再次,是制定具体的讨论细则。讨论前,教师要宣布本次讨论的具体要求和细则,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为此,纪律要求方面,要让学生明白自由、民主、和谐、协作的课堂氛围是需要一定纪律来约束的,只有纪律约束才能使课堂安全、有序;时间要求方面,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活动时间,既要给足时间,又不能白白浪费时间;小组成员的分工要求方面,每次活动一

开始,小组内部必须明确组员分工,责任到人,做到自主中合作,合作中自主;结果呈现方式要求方面,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具体目标以及结果的具体呈现方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正确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首先,教师要处理好“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即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多与学生交流,多欣赏、多表扬、多激励、多肯定学生,特别要多关心和照顾“弱势群体”,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各自的发展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在原基础上的最好的发展。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主体地位真正的得到弘扬和发展。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深入到学生中参与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多帮助和指导基础薄弱的学生,还可从中发现特长和生物特色“人才”,同时增进师生感情。其次,教师也要履行好“平等中的主导者”职能,既要坚决改变过去那种“唯我独尊”“独霸课堂”、的陋习,又要反对过分放任学生,谈“讲”色变。我们应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实实在在地构建崭新的课改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耐心点拨,精心点评,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励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总之,课程改革实践中出现一些新问题,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在

新课程改革中,正确对待并认真研究课程改革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勇于探索和大胆尝试,善于反思并认真解决,新课程改革一定可以在不断完善中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也会在课改中不断得以提高。

推荐第6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直接体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并不像我们所预想的那样,而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和意义有较大的差距。为了体现课改精神,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我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现做以总结,为今后改进物理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供参考。

一、学校的实验器材配备。本校及相邻兄弟学校都存在实验器材不够完备、器材落后的问题。器材总体上能够满足70%的实验需要,实验室里器材不少,有些残缺不全,有些损坏报废,有些落后淘汰。要改变现状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多深入了解,进一步配备完善实验器材,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二、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态度。大部分老师都很重视实验教学,能做、应做的实验都尽量去做,还将有些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近距离探究,很受学生欢迎,效果很好。在实验中,老师大多都能让学生遵循探究规律,鼓励学生去探究设计实验,注重实验操作的过程,及时的帮助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三、演示实验开出率较高。演示实验老师亲力亲为,能够提前备好实验,有时让学生共同参与,实验的成功率高,效果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也不乏个别老师把有些简单的或者较为麻烦的实验变为“说”实验,没有对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深化作用。使得教学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另外,有些演示实验由于器材的质量或落后的原因,要么实验效果很

差,要么观察效果差,后排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实验的效果不佳。

四、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较低。原因之一是实验器材不完备,条件所限;其二是个别老师嫌麻烦不去做。

对于分组实验,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实验前,不能很好预习实验,老师讲解强调时,有的学生不认真听,做实验时小组又没有明确的分工,实验时有的学生对实验的各个环节不很清楚,做实验很盲目。有的学生没有设计表格、规范记录数据的习惯,实验最后数据凌乱或不清楚,没办法正确分析,得不出合理的结论。有的学生不了解仪器的操作规程,做实验时胡做乱动,毫无意义也没有收获。总之,分组实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实验。

五、实验教学管理要求不到位、不严格。在演示实验时,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只看热闹,只看结果,不注重操作过程,对器材的使用规则没有掌握,缺乏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探究精神。老师在上课时既要操作实验又要管理学生难免顾此失彼,这与学生的纪律性和平时的养成习惯有很大关系。

在分组实验时,对于学生的实验前预习,老师有时没有做硬性的要求,这样,许多学生不自觉,往往不预习,做实验时没有准备,不了解实验各个环节,盲目进行实验。老师有时对学生的实验小组没有具体的分工安排,学生合作意识差,又缺乏团队精神,不能很好配合,使得小组实验效果较差,甚至不能完成实验任务。另外,有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到位,许多学生不熟悉器材的使用规则,进行实验时困难重重。

六、忽视课本中的小实验、小制作。对于课本里的一些“想想做做”,或者是课外学生可以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中,有些老师忽视这方面,只重视重点实验,对学生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而学生的自觉性差,没有很好地探索、钻研的精神,不喜欢动手,因此,在课外知识的拓展方面就是很大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总的来讲,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仪器配备还有待加强,学校应通过各种制度、措施鼓励教师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才能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真正作用和现实意义,才能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

推荐第7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七个正确”:其一,选择仪器正确;其二,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其三,操作规程正确;其四,观察方法正确;其五,测量读数正确;其六,处理数据正确;其七,实验结论正确.

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采用四人一组,总体安排,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另外要还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何不足.

3.演示实验下放成随堂小时验或学生分组实验的探讨。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有时也将其下放为学生随堂小实验,甚至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来操作。我们做了以下研究。教师分别设置了实验班和对照班。课后达标结果显示:上面讲演示实验下放为随堂小实验的教学,前两节课授课效果是理想的,后面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这种教法在实践中有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有利于学生相关领域的发展及有关内容的授课。

总之,这一年是忙碌而又丰硕的,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去迎接更丰收的一年。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工作总结

赵爱君 张文波 孟帅

2014年1月

推荐第8篇:初中生物课改经验之我见

初中生物课改经验之我见

摘 要:随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变成正式稿之后,初中的生物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作为首批进入课改的中学生物教师,经历了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感受着作为新时代生物教师的职业使命,多年的教学更深刻地懂得因为有变化,才会有挑战,更会有机遇。为此以更高的热情,本着“加强专业理论学习的同时,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的原则,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反思,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总结教学中取得的经验,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课改经验

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必须常看常读,依“法”执教。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观随着课改的深入而不断的转变,生物教学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即把学生看作生物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比如,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在教学之前,我会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随课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自主确定。如在介绍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时,书上的课后题布置了写动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作用的调查报告,该课的阅读材料介绍了动物仿生的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选择其中之一作为自己的作业,

而且作业类型可以多种多样。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知识构建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完成相应的作业取得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学习,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每年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不急于教授新知识,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该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社会中的生物教育资源和自然资源。我会布置生物课的学习要求,如:每周要查阅与生物有关的科技新闻一篇并在上课前留出时间给学生进行生物播报。学期结束后对参与播报较多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生物学的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氛围,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能真正成为可能。课上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适时的解答,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教育资源和自然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的教育资源,如与生物有关的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与生物科技有关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生物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

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三、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

生物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学生对生活中的生物学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教学中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形式,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一的教学状况,充分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如:举办生物科技新闻发布会、课外手抄小报、生物课外作业作品的交流与展示会、人体知识擂台赛、细胞和花模型创新设计比赛、表演生物课本剧《我的青春期》等活动,每项活动都和学生一起制定一定的评分标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有意地创设学习生物的环境,增加学生涉猎广泛的生物课外知识领域,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并给出正确的引导和适时地关心。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己身”。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学生在自己

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师生、生生、人机的三向交互活动中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能,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也形象的再现了生物的特征并简化了教师的枯燥说教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改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发展和人生的成长。以上是我参与课改教学之后的一些体会,相信教无定法,还有很多教师有着更多、更宝贵的经验,就让我们伴着新一轮教材培训的春风,一如既往,共同努力,迎接成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幸福路370号第十三中学)

推荐第9篇: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初中生物课例研修报告

一.前言

1.1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典型课例研究的意义 1.1.1初中生物学教学的总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可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1.1.2初中生物学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学生对生物课的评价是:“生物课过于空洞,脱离实际”、“生物课是‘死物’课”、“生物考试就是记笔记、背习题,考试一过什么都忘”、“生物实验室只是摆设,不能发挥它的作用”、“我们真想去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学”等等。

1.1.3初中生物课不受欢迎的原因分析 1.1.3.1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我省中考不考生物学,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生物学教学。作为21世纪的前沿科学,生命科学的地位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在我省,特别是在初中教学中,生物课的社会认同率却极低。初中学生也明白生物科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但在这个中考分数决定命运的时代,作为非中考科目的生物学与学生的升学关系不大。因此,不少学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生物学科上,各校的初中教学着眼点也在中考科目上。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1.1.3.2情感因素的影响

情感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重要原因。情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调节、动力、选择和感情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受任课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影响。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由于任教的是初中生物学,因而在评先评优、晋级、升职中受到了许多不公正的待遇,进而把这种情绪带到了教学工作中,消极怠工。还有少数生物教师,由于没有压力,不思进取,照本宣科,这样当然也不能吸引学生。

其二是家长因素。在家长眼中,初中生物学被列为“最不重要的课程”之一,这说明,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家长们对于生物学的认可率已经低到极点。毫无疑问,家长的这种价值观必然对子女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语、数、外等中考主要得分科目的成绩,较少关心子女的生物学学习成绩,学生也就当然不会花大力气去学习生物学。

其三是兴趣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特别是对生物探究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初中生物实验室建设滞后,多数学校不能按照新课标把实验开足开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下去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使他们越来越不愿上生物课。

1.1.3.3学生自己心理的影响

较强的自我表现愿望是影响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功利性原因。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初中生更是如此。学习成绩排名自然成了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绝好机会,尽管教育行政部门禁止将学生学习成绩排座次,但无须讳言,仍有学校和班级在暗地里给学生排名,由于排名一般只排中考科目,一般不会把生物课成绩纳入其中。因此,学生自然轻视生物学的学习。

1.1.4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学生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而非一个被动的“物”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其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是其人生中充满生命活力意义的现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活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生活中,通过体现这种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属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理想、信念,直接触及人的内心世界、灵魂深处。而现行的初中生物学教学普遍采取的方法往往将授课变成仅仅是传授知识,将学生视为无知无觉的机器。课堂上,教师经常摆出授道者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试图把一种统一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凡是不同于课本观点、不同于传统理念、不同于课本已有的实验结果,要么斥之为错误,要么避而不谈、置之不理,以为这样就可以四平八稳,少犯错误,也能让学生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殊不知,这样的作法只会让学生口服而心不服;久而久之,学生们也会变得言行不

一、表里不一,更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

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传统以本为本的注入式教学方式,把学生当作真正的教学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逐步建立符合新课程教改理念的开放式的教学,以达到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所倡导“领略生命的精彩、体验探究的乐趣”之目的。

1.3开展本实验研究的保障措施

本课题研究自提出之日起便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和相关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并在研究的时间、经费、资料、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准备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这是我们开展这次实验研究的前提保障。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大多是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或教研员,他们先后参加国家级、省市各级北师大版教材培训,并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都具备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形成了一个团结、合作、勤于钻研、富有创新精神、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研究集体,这些主客观条件是开展和完成该实验课题的基础保障。

二.实验方法 2.1课前准备

分析与课例相关的材料,找出关键性问题,再仔细设计课例,使设计出的课例不仅能紧密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还能联系学生的实际。判断即将实施的课例是否存在着一种或多种课堂呈现形式,确定如何帮助学生按照认知规律去掌握生物学探究方法与技能。分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是否会展开真正的讨论。如果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不能引发讨论,就要重新设计如何从课例中的某些材料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从对学生已有技能及背景知识的了解中,思考学生从这个课例中能做些什么。如果课例比较复杂,就要设法予以引导,进而督促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参与。以上述准备为基础,写出可行的课例教学详案(含课时、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反思等八个方面)。

2.1.2课中的实施,明确相关的课例,在教学中适时运用。

在教学中应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强调按照原设计进行教学,尽可能防止偏离目标;二是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与反馈,随时做必要的调整,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2.1.3效果分析及反思 让学生评课,通过书面问卷调查或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进行。教师也应自我分思,通过评课、研讨活动或教学后记等形式进行。

2.2实验内容

2.2.1理论基础:素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学生能掌握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而“灵活运用”正是课例教学的主导思想。典型课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实践出真知”。每个课例提供学生特定的时间、背景材料、面临的难题和机会等。学生参与课例分析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判断事务能力以及创新性,从而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三.实验结果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和组织实施,典型课例教学法越来越成为学生欢迎并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且在课堂教学中日益显露出其独特的魅力。生物课堂越来越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在学生对教师的多次民意测评中,生物教师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3.1典型课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3.1.1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课例教学主要是通过对对相关课例的研究、讨论、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侧重于对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获取。

3.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课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想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或有好的表现,就必须磨练自己的语言能力,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并力争在讨论中说服对方。

3.1.3有利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答案,学生获取的是机械记忆、按标准答案答题的知识。而课例教学采取的是以学生为主的进行讨论的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学生必须先充分准备,认真弄清课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演员”,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导演”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主动,而且通过自己参与讨论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学生还经常撰写生物小论文,运用课本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1.4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机会并不多,且较多停留在口头引导鼓励的层面。而课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小组、大组合作思维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3.2典型课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3.2.1典型课例教学促进了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课例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关系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新过程。教师不再站在讲台前面“满堂灌”,而是积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必要时也可以参与讨论。

3.2.2典型课例教学能带动教师的成长。在课例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且,如果手头上没有现成的可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的话,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因此课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这样的课。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生物学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扩展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总之,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都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课题组老师都踊跃参加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四.认识与思考

4.1典型课例教学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4.1.1教师仍受到传统教学法的束缚,在课例教学中只是充当“说故事者”,并未真正参与进去。实际上,教师作为课例教学中的组织者,其任务不仅是选择或创作案例,教师还必须肩负另一个重要责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记录、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参与讨论。

4.1.2讨论不充分,教师无法确定课例教学效果,只能重新依赖讲授法。教师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若做不到,那么学生的讨论必然难以展开,学生可能会感觉时间有限而不愿意深入思考问题,可能会感到束手束脚,积极性大为削弱,甚至有可能又陷入往日被动的境地,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这时,课例教学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4.1.3以课例教学法来排斥和否定其他教学法。任何一种教学法,如果将其模式化地加以滥用,都必然会带来诸多负效应。课例教学同样不例外。实际上,传统的讲授法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因此,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各自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4.2课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4.2.1课例来源渠道单一化,难以符合教学要求,由于缺乏财力、时间,教师难以进行大量调查和编写工作,客观上限制了课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4.2.2从学生方面来看,以往的教学使学生严重依赖教师,他们更习惯于死记硬背,照搬知识,难以适应要求勤于思考的课例教学方式,以至案例分析不能及时完成,讨论时常会出现“冷场”,使教学目的不能充分体现。4.2.3此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要求教师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否则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求教师能掌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3课例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4.3.1我们试图从知识习得、技能运用、科学探究、信息处理、抽象思维五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具体操作中,课题组成员普遍感到困难较大。由于生物教师带的班级多(一般都是8―10班),评价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评价更加科学,如何让评价更好得促进学生发展,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4.3.2我们以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评价的重点,尝试以开卷、写分析文章、学期论文、设计实验、课外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鉴定和评价。注重平时成绩,实行等级制考核;采用评语方式给出意见;收集学生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建立档案袋。

五.展望

课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新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并发现新的生长点,发展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从而使生物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课例教学是在传统生物学教学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也符合我国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实验研究还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而且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推荐第10篇:初中生物课教案篇一

初中生物课教案篇1:初中生物教案

第一节生物的特性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 巩固练习

1.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我们来练习一下。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

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

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方法:调查法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

第一节生物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法

第11篇:初中生物课改前后的心得体会

初中生物课改前后的心得体会

梁海波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生物是最有前景的科学领域之一,因此我国的中学生物课改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回顾过去,初中生物课改在我国推行已经近十年了。在课改过程中,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构建,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转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培养。本文就以下内容谈谈初中生物课改中的一些思考。

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的观念。

以前,教师是整个课堂的指挥者,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新教材的要求中就被改变了。教师要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新教材还注重了以“探究”方法为主的新的学习模式。以前的教材,采取的是先给出定义和结论,然后再做解释和说明以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而新教材采取的是先给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自己发现问题的所在,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模式的改变,长此以往,就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在讲鸟类的飞行特点这一节时,教材不再像以往,直接给出鸟类的特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自己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尽管学生总结的也许还不太准确或者完善,但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

二、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说过“教育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生物,对生物学产生兴趣,是整个课堂模式转变的基础。首先,而且由于生物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联系一些生活的例子,多讲述一些身边的或者自然界的一些生物趣闻来提高兴趣。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习以为常的有趣生物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设置悬念 ,让学生分析其原理,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的好习惯。而且可以让学生亲身感觉到生物学的实用性,使其更主动的来学习生物学。比如在七年级下册《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课,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包装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了解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选择更健康的食品。通过这种跟实际结合,学生会觉得生物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也更容易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中,还可以讲述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让学生从中丰富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第三,在教学中,还要注意问题的设置。问题既不可太难,也不可太简单。要让学生必须通过积极的思考讨论,才能得出答案。这种问题,既可以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还可以在问题结果讨论出来后增加学生的成功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偏差,教师不应强硬的制止或者纠正,应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应多用一些肯定的语句,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让学生自己从错误的结论中总结出知识点,这样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是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性的学习活动。合作学习也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学习方式之一。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学生在与别人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树立自己的信心,还可以学会如何倾听别人,如何欣赏别人,学会如何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其以后人生的全面发展做好准备。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分工合作。在交流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分析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共同来解决问题。在小组学习时,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竞争机制,能让学生更积极的参加进来。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例如可以采用小组代表发言,小黑板展示结果,等等。通过展示,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合作中的参与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等。同时,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还能培养了自己的表达能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展示,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能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学习更有积极性。

四、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多媒体教学对于生物这个学科而言,更是非常实用的。以前的生物教学,一般都是用挂图,模型等等。而多媒体能使生物教学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兴趣。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的内容、拓宽课本的知识面的同时,还能节约了老师板书的时间,使教学时间缩短,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比如在七年级上册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这一节时,如果用动画展示DNA和染色体的三维结构图,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其结构。但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有差别,学习能力也有差别。因此课件做好以后,在不同班级的教学,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学会丰富其内容,适量增减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避免被多媒体束缚限制了教学。

总之,在生物课改中,只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去创新和反思,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让生物课改获得成功。

第12篇:初中生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生物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学习过程】

导学: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太阳。”这说明生物的生活要依赖环境,生物的生活都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你知道生物的生存受到那些环境因素的制约吗? 一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那些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 和 。

2、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包括

等。 二 探究的一般过程

导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是初中生物学习一个重要的知识,通常是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① →② →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 →⑥表达与交流。

(2)探究实例: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请你阅读课本p15—p16,回答下列问题

①提出的问题

是 ?(要求:找准探究的内容并把探究的内容变成疑问句,再把句号改成问号)

②作出的假设是 。(要求:对你所提出的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 ③得出的结论是 。(要求:对你的假设作出一个判断性的回答) 三 对照实验

(1)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 的实验。

(2)实验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 设计对照实验要求遵循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单一变量原则。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给鼠妇设置两种不同的环境是 和 。这两种环境是由于 的不同引起的,实验变量是 。 扩展: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除了光以外,还有 和 等。 a、如果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 是实验的变量。 b、如果探究的是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 是实验的变量。

② 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尽量避免出现较大的误差,出现偶然性,以免得出不科学的实验结论。减小误差方法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实验对象,并进行重复多次实验,取实验数据的 值。 四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概念: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几种关系。(要求:板书这几种关系,并能举例) 请你根据你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属于那种关系 ① 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也是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这是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如:猫吃老鼠、鸟吃虫等。

② 关系:两种生物之间由于争夺配偶,营养物质,栖息地和生存空间而形成的一种关系。如:作物和杂草。 ③ 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共同协作。一般体现在同种生物之间。如:蜜蜂、蚂蚁等。

④寄生关系:由于争夺营养存在的一种关系,属于寄生关系的两种生物通常都是一种生物数量的增加会损害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如:人体和蛔虫之间的关系,等。

⑤共生关系:属于共生关系的两种生物通常都是对双方都有利的。如:蚕豆的根有一些能固氮细菌,这些细菌以蚕豆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命,这些细菌则帮助蚕豆的根葱环境中吸收含氮的无机盐,供植物生长。 展示任务分配:

1组:一 2组:

二、(1)+(2)的① 3组:三 扩展+(2)的②

4组:四(1)+四(2)① +四(2)② 5组:四 (2)③④⑤ 6组:课本p18 练习

2、3 【巩固练习】

  通过讨论与交流,完成课本18页的课后练习。

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鼠妇是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

a.减少误差

b.数量多便于观察

c.便于计算

d.好玩 3、菊花多在秋天开花,影响开花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阳光

d.温度

4、2005年我国宁夏地区某草场鼠害猖獗,大量的羊群严重缺乏牧草。此地区羊群和牧草的关系是

( ) a.合作

b.共生

c.捕食

d.竞争 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一位生物老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方法来学习生物学,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生物课堂教学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门学科,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能得出很多的结论,所以要求生物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各种现象,组织学生用身边的例子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生物教学是灵活的,我们要适时根据课堂的情况科学地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整组织的学习活动,作到有时、有度和可控。

生物教学要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命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理清知识的区别,找出知识的联系,打好生物基础,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有时简单的也可以画简笔画来进行知识的讲解,甚至肢体语言也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初学者的感性认识和探究兴趣,使学生学有所思,充分理解,避免死读硬记。

第13篇:学年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2008~2009学年生物课教师工作总结

庄淑惠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1至3班还有8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工作的要求,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并注重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批改及时,并做好复批工作。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钻研教材。为更加透彻的理解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解读《生物课程标准》,钻研课程具体目标中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目标。针对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二、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在上课时经常会利用一些视频短片来提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验操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本学期的公开课开展之前,我请教了我们同组老师的不同意见,他们都很热心的提出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建议,使我的公开课开展顺利。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听其他老师的课,认真思索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由于是高中新课程的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写好课后反思是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通过反思记录自己的感受、体会、评价及修订(再备课),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寻找更好的,更适合我们学生现状的教学方式。

五、真批改作业及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对文科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还多次批改,重复批改,然后面对面辅导,力求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理解透彻。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使学生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尚浅,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14篇:初中物理第二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第二学期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目标

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总之,尊重科学,实事求是,面对群体,以实验创新教育为前提,使学生达到掌握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抓好选择仪器正确,安装调试实验装置正确,操作规程正确,观察方法正确,测量读数正确,处理数据正确,实验结论正确。

二、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

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本让学生看,实验让学生做,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利用物理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式、多向式信息传递与交流,教师在课内讲重点、关键点和注意点,发挥好主导调控作用。主要方式是采取提问、答疑、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动手操作等.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采用四人一组,总体安排,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另外要还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何不足。

三、演示实验在复习课中应用的探讨。

物理复习是克服学生学习遗忘的重要手段。而物理复习的基本方法有:系统总结法、练习法、实验法等。复习课中的典型问题或典型物理过程是有必要用演示实验的探究手段来再现、巩固的。通过实验大大拓展了知识的探究、内化过程。它不仅以研究达到掌握目的,而且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方法教育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把演示实验下放成随堂小时验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有时也将其下放为学生随堂小实验,甚至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来操作。通过研究,把演示实验下放为随堂小实验的教学,前两节课授课效果是理想的,后面的结果不是很理想。由此可见,这种教法在实践中有其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有利于学生相关领域的发展及有关内容的授课。

本学期既忙碌又丰收,我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去迎接更丰收的下一学期。

第15篇:—学年度段屋初中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度段屋初中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校科学实验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实验教学得到广泛地开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科任老师的重视下,经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科学实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现只有24个教学班,多年来,我校一直重视学校的“普实”工作,认真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及“科学实验”标准要求,加大宣传,增加投入,不断改善教学仪器配备和配套设施建设,管理规范。特别是近几年,我校加大了科学实验的力度,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成立了科学实验领导小组。

②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制。

③制定了“科学实验”实施计划。

④做好人员培训工作。

二、科学实验教学情况:

(一)人员配备

兼职实验管理教师2人,实验管理教师,具有合格学历,合格学历达100%,已获得初级以上职称。实验管理教师基本胜任本职工作。

(二)配套设施情况

设有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多媒体教室。能做到危险物品专柜专人保管,各室按规定配有防火器材、防盗设施,各室采光通风良好,有防火防盗设施,水电到位。

(三)实验管理情况

实验管理规范,各室均配有实验管理教师,使用统一制定的各种登记册。全部仪器分类建帐,做到帐物相符;柜有柜卡,物有标签,帐、卡、物相符;仪器分类存放,整洁有序,取用方便。还能做到正常检查保养教学仪器,损坏及时维修,仪器完好率达90%以上,仪器说明书分类分科整理装订成册存放。

(四)实验教学情况

按国家教委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实验教学,科学演示实验开出率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达100%,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有记录;学生操作实验基本熟练规范,完成率良好。

三、实现“科学实验”的主要做法:

1、提高认识

统一认识到科学实验,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基础工作,实验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普及小学实验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有效途径。我校把“科学实验”工作当作头一件大事来抓。明确了“科学实验”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从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2、采取措施,确保“科学实验”工作达标。

我校为迎接省验收达标,要“科学实验”达标,为此我们制订和采取了有效的措施,确保达标。为此,不仅每学期制定好“科学实验”工作计划,各教师针对自己的簿弱环节,制定出详细的实施计划。而且学校每一个月检查一次“科学实验”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与教师研究解决。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设想

(1)部分器材不足,今后要加大对薄弱器材的经费投入。

(2)实验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今后要加强正常开展实验教学的督导和考核。

我校的“科学实验”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虽然取得了初步性的成果,但与高标准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我们将不懈努力,加强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充实装备,完善管理,使我校的“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010年6月

第16篇:初中物理第一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第一学期物理实验教学总结

本学期,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现对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如今,我校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实验探究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也较前几届有所增强。这对提高我校物理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仍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它反映出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对实验重视不够,也反映对学生在这方面的要求不到位。所以,应改进教学方法,及时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此,我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分析总结如下:

一、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对仪器的使用不正确

(1)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有的学生没有进行校零就直接使用;测拉力时没有作匀速直线运动就读数;校零时不在使用位置上。

(2) 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拿在手里读数,而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凹形水面相平,甚至量筒都没放平就读数。

(3) 在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没有试触就直接使用;不注意接合适的量程。

(4)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连接滑动变阻器及判断阻值的变化情况。

2、操作不规范

(1) 学生操作不按实验要求,操作过程中对器材的使用不够规范。

(2)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不是移动光屏呈接像,而是移动透镜去找像。

(3) 连接电路的方法不正确;表的刻度盘没有正对观察者;没有排除电路故障的一般经验,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连接电路。

3、背实验和数据,违背实验事实。很多学生一开始就马上在实验册上填写有关内容,根本没有看器材,甚至是先填出实验结论、数据,再做实验。其实验数据与填写数据根本不符,如:

(1)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根本没有呈接到清晰的像就在题单上填 写了结论。

(2)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部分学生先在记录中把数据、结论都填好后再动手做实验;有的学生把两边的力臂始终调得一样大。

(3) 在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学生背数据、结论的现象尤为突出。另外在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等实验中,背实验数据和结论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4、对自己的设计方案不去推敲其合理性,如探究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不是严格按要求把高度作为控制变量;在其他问题上也是不注意让“别的量保持不变”。

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多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盲目性,缺乏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有的问题虽然存在某一部分学校的学生或个别学生身上,但反映了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不到位,而是为了实验操作考试而做实验。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其次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操作时,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教师讲得太多,包办做得太多,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数据和结论让学生记住。有的学校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规定太死,如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测小灯泡的功率,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测平均速度,观察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师先把一些数据给学生规定好,让学生按教师事先设想的数据去做实验。这些做法抹杀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养成了在实验操作中的依赖性和封闭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整体实验操作能力与平时教学和后期训练分不开的,因此,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我们应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2010年1月10日

第17篇: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

作者:康大伟

来源:《当代教学科研》2013年第01期

初中物理《电和磁》也叫《电磁转换》这部分教学内容里演示实验较多,有些实验不易成功,但我仍然做了,和同学们一起见证了“失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演示实验一:条形磁体的指向性。

用细线悬挂住磁体中间后,由于线的扭曲张力,以及所挂的点难以保证在重心处,很难让磁体静下来指南北。这个实验虽然做得不成功,但让学生了解了这种方法,因为不成功,也让学生知道其实地磁场的作用是比较弱的。

演示实验二: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通电螺线管很容易使小磁针偏转,相当于条形磁体,但实际上通电螺线管很难直接吸附大头针等物体。但我还是很认真地演示给学生看,发现吸不起来。接着插入铁芯,吸了好多大头针!前后对比,深化对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认识,自然地过渡到电磁铁的学习。演示实验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我们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把直导线悬挂在蹄形磁场中后通上电,导体几乎没什么反应。我向学生提出也许导体受到了力,可能是力太小使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呢?学生想到了很多好的建议,当我们把导体放在导轨上(减小摩擦),以及把导体换成线圈时(增加匝数),效果相当明显。这样一来,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印象深刻。

演示实验四:电磁感应现象。

我们同样按教材所示的器材去做,在经历了各种尝试后,电流表的指针不动,这是意料之中的。当把导体做左右运动时(切割磁感线),电流表的指针还是不动!特别是部分预习过的同学呆住了,实际上,连我也有点慌了,怎么就没动呢?我索兴让大家展开讨论。后来有同学指出指针不动并不能说就一定没有电流,是不是电流太小,这个电流表还不够灵敏?我们也同意他的想法,那么,怎么增大电流呢?当我们把导体换上线圈后,电流表的指针终于动了!由此才能体会到当时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法拉弟十年的艰辛。

总之,有些明知效果不好,甚至是失败的实验,也应该带领同学们去做,从思想上可以树立实事求是的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从思维上能激发兴趣,通过分析原因,改进方法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18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浅谈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霍小庆 辅导教师

张利芳 学

焦作市第十七中学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

——浅谈塑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知识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直观、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且通过做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动手欲,都希望自己能亲手多做一些实验,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这种积极性,指导和启发他们踊跃参加到物理实验中来。

适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便宜的器材做实验,研究、分析物理现象,会使学生倍感亲切,不仅巩固了物理知识,而且在教学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小实验都可以利用我们身边的废旧物品来完成,如我们常见的塑料瓶等,用身边废旧物品做物理实验,不仅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下面,笔者介绍几个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塑料瓶做实验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一、声学实验

1、声音的产生和空气能传声

在一只塑料瓶中放一些小纸屑,敲击塑料瓶,可以观察到瓶底的小纸屑跳动起来,而不敲击时瓶底的小纸屑并不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同时,我们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探究声音的音调 在几个塑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产生。观察发现,瓶中水液面越高、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水液面越低、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

二、光学试验

1、演示光的直线传播

在一个比较粗、透明一些的塑料瓶中充满香烟的烟雾,拧紧瓶盖,用激光笔从瓶底照向瓶口,能清晰地显示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模拟凸透镜的作用

透过装满清水的瓶子观察课文,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文字,商店里的白酒商标反着贴是为了提高可视效果。这里的水和瓶子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该实验说明了凸透镜的特征及其作用。

三、力学实验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将装有一半水的塑料瓶竖放在一块软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情况;再将塑料瓶内装满水,重新竖放在这块软海绵上,如图1所示,比较这两种情况中塑料瓶对海绵的作用效果,从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把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分别正放、倒放在海绵上,观察并比较海绵的凹陷情况,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2、探究大气压存在实验

先将温开水到入塑料瓶内,用手摸摸瓶子,当感觉到热时,把塑料瓶中的温开水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盖,这时,我们会发现塑料瓶慢慢的变瘪了,该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3、演示“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取一塑料瓶,在靠近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2所示,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这个实验表明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4、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塑料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原因是“乒乓球只有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而下表面基本没有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因而乒乓球不上浮(如图3甲所示);接着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如图3乙、丙所示),其原因是此时“乒乓球上、下表面均受到水的压力,且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的压力”。可以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即“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引起的”。

5、演示物体的浮沉条件

将塑料瓶装入适量的沙子,拧紧盖,放入水中,瓶可竖直下沉;通过调节装沙量的多少,可使瓶在水中竖直地漂浮或悬浮和下沉。

6、潜水艇实验

找一个哈药六厂的蓝瓶口服液小瓶子,在瓶中装入多半瓶水,然后迅速倒扣在装满水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使瓶子漂浮在塑料瓶中,然后用力捏瓶子,口服液瓶下沉,松开手口服液瓶上浮。仔细观察,捏瓶子时,口服液瓶中水变多,松手时,瓶中水变少。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师能使学生在做中学、看中学、玩中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瓶,必能设计出更多的教具和实验,不仅让学生轻轻松松的学好物理,又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入生活,从生活走入物理,从物理走入社会”的新理念。

第19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实验更能展现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也是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手段。为此,我认为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不断进行课堂改革,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大力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一、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精”,就是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精心准备。

“真”,就是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旦实验出现问题,教师一忌慌乱,二忌简单,三忌虚假,教师对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并且保证实验一举成功。一出现的问题迅速分析原因,找出错误,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然后重新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就是显明易见,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增加物理的神秘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构建高效课堂。

二、用“分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通过亲自实践,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方法。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三、用“探究实验”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就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并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知识和规律,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提问,大胆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个性特色和合作精神。

自从县上教研室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对物理实验教学做了以下改进:

(一)改讲解物理规律为让学生探究物理规律

物理是研究自然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物理新教材特别重视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发现过程。在教材中,许多对我们来说已经有明确结果和结论的定律和原理,对学生来说结果是未知的,这正好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素材。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索的过程。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们“善于质疑、大胆猜想、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并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二)改讲解物理现象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现象

2 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理解某些物理现象的重要特征。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某一物理现象所具备的特征给学生罗列出来,让学生一一记住,这样极不利于学生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自己探索和发现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甚至有些特征还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才能发现,那么,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这些物理现象的特征理解到位,而且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讲解物理概念为让学生自己探究物理概念

教材中为了描述某一现象都会引入一些物理概念,而所引入的物理概念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用这一物理概念来描述所研究的物理现象等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在课堂上要重点讲解的。如果采用让学生自己寻找或定义一个物理量,该物理量要能够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的现象,那么学生就需要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分析、自己设计实验,寻找这一物理量,同时论证自己的观点。

(四)改介绍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为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

在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中常常要使用一些仪器,这就需要学生了解仪器的构造和原理。如果我们把讲解物理仪器的构造和原理改为根据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物理仪器的话,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仪器的构造和原理,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为什么仪器 3 要设计成这个样子;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发明和设计仪器的基本方法,还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发明和设计仪器的艰辛和快乐。 总之,自从大力开展有效教学之后,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进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使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物理课堂的参与率明显变提高,使物理实验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0篇:农村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

农村初中物理课实验教学

瓮安县建中中学

张昌禄

【摘要】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帮助学生检验理论知识的真理性标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就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从我校实际出发,物理实验教学更应该得到重视和观念的更新,给我校实验教学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结合我个人的观点和经验,谈了我校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供广大教师们参考。

【关键词】 物理课程 实验教学 问题 措施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物理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是物理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物理知识真理性的标准。由此可见,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课程中十分重要,但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物理教学的健康发展。所以笔者结合一些经验,谈了一些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措施。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做的实验安排在对应的章节之后进行,认为这样是先让学生学到理论,再让理论去指导实践,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式有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不到探究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们都把课程讲完后,才把实验安排在最后去做,这样就会把学生对物理产生的兴趣打消,没有兴趣也无法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对物理课教学及为不利。

2、物理课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被轻视。

目前,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们更新自己的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初中物理教学受到过重的升学压力,使得实验教学偏离了应有的教学方向,也使实验教学的功能被严重削弱。而且许多物理教师认为物理教学的目的只是应付考试,只追求学生在笔试的卷面上取得高分,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和题海战术,忽视了实验教学,造就了一批批高分低能的“才子”。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受条件的限制,教师缺编现象严重,没有专业的实验教师,实验教学由授课教师兼职完成,教育制度又要求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授课教师为了完成理论教学内容而轻视了实验教学。实际上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实验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操作更全面更深刻地巩固物理知识。

3、物理仪器存在许多问题 仔细观察我们学校,很多教学设备都很先进,实验室里的桌子和椅子都很高档的,但是使用的物理仪器却仍然是一些老式陈旧的,大多数仪器都有很长的历史了,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尽管很多仪器存在很大缺点,操作起来及不方便。但在习惯定势的作用下,教师们却熟视无睹,视缺点为必然。这种情况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实验虽写在教材上,但因仪器不好使用,教师们还是把它舍弃,口头上给学生介绍了事。如今,新材料、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其他学科比如生物、化学的实验仪器大量涌现更新,唯独物理实验仪器难以变更,极不正常。

4、实验教学中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很多能力的培养既是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所在,也是物理实验教学持续性发展的内在要求,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然而长期以来,尤其是学生实验成了学生验证教师演示实验的实验,结果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没有力度,观察能力培养没有明确的目标等。同时,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之前就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现象和反常现象则观而不察,视而不见。如此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显然无从实现应有的效果,如此下去,实验教学中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理论上的虚设表现。

二、措施

1、利用信息技术与实验整合,优化实验效果,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从初中物理《新课标》实施以来,新课程基本理念已逐渐渗入到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很多奇特的自然现象都与物理有关。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自然现象如果不用现代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普通物理实验室是根本无法完成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也无从落到实处,而物理教学中通过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手段,能有效解决上述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问题。能够再现科学的真实性,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所以多媒体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物理课改目的有效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模拟实验,可以完成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实验,可以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在教授传统的电学实验课《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等等,这就造成了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随便操作,这些制约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导致仪器被损坏。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和自主性,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自主地对典型的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才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结论及物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把物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2、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活动中,为避免学生先入为主,要提倡学生养成据实完成实验报告的良好习惯,即使实验失败或出现异常,也要按观察的实情填报实验现象和结果,然后分析失败或异常的原因,从分析的原因锻炼思维。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做好实验的改进工作。如八年级课本图11—4“鸡蛋将会怎样?为什么?”的实验可以这样改进,把广口瓶换成150ml的平底烧瓶,把去壳的熟鸡蛋换成鹌鹑蛋,演示时把一端浸过酒精棉球的铁丝点燃后迅速插入烧瓶中,待燃烧片刻后帛出铁丝,再迅速将鹌鹑蛋放在瓶口上,过一会儿学可看到鹌鹑蛋沿着瓶颈慢慢滑到瓶底,这样的改进可见度增大了,更加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另外该实验还可以演示烧瓶把鹌鹑蛋吐出来,方法是把烧瓶倒立,使鹌鹑蛋堵住瓶口,然后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用毛巾包住瓶底,并不断地用热水慢慢地注到毛巾上,一会儿烧瓶就吐出鹌鹑蛋。再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的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让学生对着教室窗玻璃呵气,就会看到有小水珠产生。让学生体会,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

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注重实验设备和师资配备的建设

在边远的农村乡镇中学,由于受区域条件的限制,实验器材的配套工程虽难以实现,但也要基本保证课本实验的有效开展。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实验室建设要求也各不相同,只有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以后,才能对实验室提出更为科学和针对性的要求,实验室建设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对实验室人员也就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合理地配置实验室人员编制,选定人员层次。把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因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要从课堂教学来改善,更应该注设备的改善。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教学,更应该配备一名专职实验教师,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物理教学的一大改进。当前,农村学校教师缺编现象严重,教师们都一专多职,任务很重。所以实验室队伍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实验室队伍职责不明,大部分教师不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技术人员既负责实验教学、实验准备,又负责设备维修、实验室日常管理等工作,一身多责,造成高水平人员不愿承担低层次的工作,低水平人员无力承担高层次的工作,导致工作质量降低。因此,明确实验室人员的分工与职责尤为重要,这是一个管理层面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人才适用观念。

总之,物理实验既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又是掌握物理知识规律的入门向导和手段,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物理科学素质的着力点放在实验功能的开发上,体现物理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物理教学的一种最要有效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教学改革与发展全书》,主编:周宏 高长梅 中国物资出版社

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7期

工作单位:瓮安县建中中学 作者姓名:张昌禄

联系电话:13765763673 通讯地址:贵州省瓮安县建中中学

初中生物课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初中生物课实验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