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现代化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7-16 08:36:3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荥阳市第七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根据《郑州市督导评估方案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及领导组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立足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改进办学措施、创新课堂理念、完善设施设备,推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深入快速发展。

一、思想重视,落实机制保障。

为切实做好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整改工作,我校始终把教育现代化工作做为学校的常规工作狠抓不懈,成立了以张敏校长为组长,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项工作的人员分工和职责内容,并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了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听、讲、研、习”,促进教学“现代化”。

师资做为学校教育的灵魂,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犹为重要。对此,我校依托新课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听课、讲课、研讨、学习活动,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快速地进步提高。

1、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教改职能。通过网络及班班通资源组织观看学习先进教育案例和讲座,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开呢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把学到的俗人理念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邀请教育名家到我校开展讲座,进行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有关教学业务领导、青年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和先进地方交流学习,以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促进教师成长。

3、上好课堂、抓好教研,共同进步。一是把好备课关。首先,各年级同头班每天对当天的授课进行日教研,做到优缺互补。其次,组织要求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现有了机结合,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是开展讲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坚持每两周一次讲课、评课活动,充分发挥各教研组老教师的核心作用。通过活动,指导青年处理好教材,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三是创新教研教改,推行“四课”活动示范课:引路——各级骨干教师带头上高效课堂示范课,课后及时组织教师研讨;评优课激励——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活动,整理推出一批高效课堂观摩课;研讨课提高——教师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组内上一节专题研讨课,课后围绕主题进行专题研修;常态课指导——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针对个体的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点评,并跟进指导。通过“四课活动”对教师课堂单位时间内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具有实效性、教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准、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以及保持的程度等进行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

4、加强校本研修,搭建参与平台。一是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学科组集体研修活动,每周一次的学科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二是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全校性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三是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四是组织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5、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一是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班子例会、全体教师会,有两位领导汇报读书体会。二是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利用周一例会、日教研、周教研及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出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三是进一步补充完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每一年新的课改的感悟,对小专题的研讨,以及读书心得,考试分析等)。让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能够真正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完善制度,落实管理“现代化”。

完善各项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高效完成。

1、强力推行教师岗位竞聘制。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教师竞聘是把教师引向竞争的第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启用具有综合素质的全能人才,逐步淘汰“单打一”或低素质、低水平的教学人员,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其次,要彻底打乱长期自然形成的教师分布,让教师“挪窝下蛋”,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

2、量化目标责任。学校作为教师参与竞争的平台,就不可能离开各种目标责任的量化。以考核积分的办法来评判参与竞争的各方,是目标量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具体操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要为全体教职工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要彻底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死工资”的陈规;要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之上,采取竞争上岗;要施行以奖代补。

3、完善各处室工作制度,细化规章,严格执行,做好监督,确保学校各项事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了各项工作的有理有序开展。特别针对管理上较乱的档案管理工作,开会研究制定了新的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把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抓细抓实,做到事件有记录,活动有图文,天天有整理,期期有归档,实现了迎检不加班、查档不突击。

四、加大投入,实现设施“现代化”。

1、改善教学设备配备。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配备完善了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开设了舞蹈、美术、绘画、阅览等各种教学用科室,并配齐了相应设备,提高了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基本满足了各科教师的办公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对班班通设施进行完备和整修,并组织培训教师的应用能力,依靠班班通设备实现基于网络的校本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积累教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随着学生数的增多,学校相继添置了各种器材,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标准,科学实验室器材备足备全,图书室藏书册数达标,基本实现了教学设备的标准化、现代化。

2、体育场地的再完善:一是自筹资金新铺设塑胶跑道和两座塑胶篮球场,并新购了各种体育用品和器材,有效提高了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二是在市政府、市教体局的协调帮助下,学校已将校园东边约10亩土地征用,主要用于学校操场及教师办公楼建设,现已开始动工建设。到时办公楼内将高标准的完善、设置相应功能处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

五、广纳良言,狠抓特色建设。

我校在自检自查的同时,通过邀请领导检查、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议、发放调查问卷、深入群众走访等方式和渠道,争求各方面人士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的建议,并认真梳理归纳,获得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严格的分工整改,实现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扎实深入推进。

1、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高度重视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对师生的读书活动进行考评,促进了书香校园工作的落实。二是多措并举,确保了实效。学校研究制定了更加详实的教师阅读计划,定期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并组织骨干教师围绕专业素养、学科知识、师德修养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推荐书目,由学校购买,供老师借阅。同时,深入开展阅读专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研讨交流,提高教师的阅读兴趣,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立足课程,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学校把每天下午第三节定为阅读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同时,开展课外阅读研讨活动。采用以研促教的方式,在校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师生对阅读教学意识的提高,增进了教师阅读教学的能力,丰富了阅读教学方法。四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阅读。继续深入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扎实推进书香班级建设。对学校图书馆实行定时开放,供同学们借阅,切实提高了学校图书的使用率,确保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五是号召建设家庭图书架,实行亲子阅读,形成“书香家庭”。通过家长会、校信通等方式向家长提出亲子阅读计划,建议家长与孩子交换角色,制定详细的读书检查方法,定期总结自己的读书情况,包括读书书目、读书内容、读书态度、读书收获等,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自觉性和写作水平。六是继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利用语文课堂、晨读及阅读课等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课外拓展有机结合,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让每一个学生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校园文化底蕴。七是继续深入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好少年等各项评优评先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全力打造情智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情智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情智课堂真正地深入“师”心、深入“生”心。

一是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和田局长讲话精神,了解道德课堂实质精髓,并就我校“情智课堂”建设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使他们明白了我校情智课堂的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情智课堂教学流程,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多了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二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以及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扎实开展“课标解读”,提高了教师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能力,扎实深入践行道德课堂。三是强化骨干引领,开展课堂观察。组织骨干教师上情智课堂示范课、公开课,传授相关技能技巧,触发了全校教师践行情智课堂、实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内在动力。随即,全校教师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情智课堂成果,并通过听课、评课、研课,促进了共同提高。四是不断总结反思情智课堂在每节课上的体现,强化生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最优化。

实践让我们发现不足,聆听让我们理清方向,努力让我们不断进步。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没有止点;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中,我们永不停歇。借着新课改的潮流,我们将勇翔浪颠,以务实的行动和虚纳的胸怀,扎实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为荥阳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2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代化初探(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代化初探

【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今美术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根源只有一个,即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正是由于这样,我们的视野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才过多地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才不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的关系。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变革教学方法,实现美术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设情境、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德育渗透、鼓励性评价

【正文】

过去的美术创作教学模式常常是以“师”为中心。按照常规的教学模式一步一步地教给学生。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目的,其实这无所谓叫“创作”,而只是模仿,因为它不含自主性,创造性。就像“画匠”与“画家”的区别。画匠只是按部就班地模仿画别人的东西,而画家则是在创造一种艺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对学生是极有帮助的。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进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美术创作教学不仅是技能教育,更是一种人文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探微。

一、创设情境,激发美术创作的热情

一堂美术课要上得学生情绪高涨,教师就要营造一种吸引氛围,让学生大显身手,从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及成功后的喜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一个吸引点,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组合。课堂的情境包括课堂的场境和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反映儿童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场景以及与之相应的学习氛围。创设情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力。

创设情景教学法首先要设置情境。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如:在教《五彩的泡泡》一课时,我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吹泡泡”。学生非常高兴,一遍一遍反复地蘸肥皂皂液,为的是一次比一次吹的大,吹的多。他们努力地扇起跑泡,希望泡泡在空中存在的时间长一些。欣赏着透明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断变幻的色彩。全班同学在尽情的游戏中,体验到蘸肥皂液、吹、扇等生动的人物动态。感受游戏,画游戏场面,学生从开始游戏到选材、构思、以至无拘无束的完成作业,整个课堂活泼自由,激发了他们表现形象的灵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情感,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再如:在教《我心中的太阳》一课时,我想到了《种太阳》这首歌。我将这支明朗、欢快、节奏愉悦的歌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构思作画,创作出了一幅幅主题突出,构图爆满,色彩鲜明,富有想象力的作品。

总之,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我们只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它就能化枯燥为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能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

二、在探究中培养美术创作意识

美术创作教学指在美术领域内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分析来制作视觉艺术作品的行为,是与复制、临摹相对的,它不同于诸如美术技能、理论和以临摹为主的教学,更不同于其他学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这样写道:“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在学校的学习固然包括学习现成的书本知识,但更主要的是自己进行研究发现。因此,我认为儿童美术创作教学迫切需要引进探究式学习方式,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技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艺术效果。美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不可能由老师教出来,而只能由学生自主探究来进行。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创设自主、民主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保证,是探究式学习的最佳情境。教师巧妙地“引”,学生主动地“学”,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和谐的教育气氛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发展。此时此刻,学生处于—种放松状态,思维极其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分参与了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合适的答案。

如:《美丽的花园》一课,先让学生看看校园里各式各样的花,让学生自主探索花的基本结构,再欣赏画家笔下的花,最后看看之前小朋友画的作品。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创作作品。

运用探究式学习来进行美术创作,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之悦、攀登之趣、体验知识之乐、创作之美,催其奋进,增其信心,真正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

三、在合作中体验美术创作乐趣

合作学习在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结果发现,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而且对儿童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美术课程标准》中这样要求“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体验、观察、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美术课程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需要改变传统的整齐、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美术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教学景观。

座位排放是合作学习的教室物理环境,教师可根据各种美术创作活动的需要来合理设置座位。积极的相互依赖是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认知差异,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的合作群体,在生生互动中进行“帮扶”学习、互帮互学。合理的合作环境的营造,能使合作学习运作更加流畅、和谐、默契,合作的成果也会因此而水涨船高。

我所在的学校实施的是大班额教学,学生人数在50---60入之间,应该说大班制不利于合作学习的组织。我在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采用四人一组的方式,即以上下两桌为单位,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即节约时间,又方便灵活,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

如:我在上二年级《民族娃娃》时,把上下两桌合为一组,推选出一位小组长。发给每组一张白纸:让孩子们把彩色纸随意撕后贴在白纸上,然后进行添画创作。并且告诉他们:每一张作品都应该有一个小故事。于是孩子们开始了分工合作,一边创作一边编故事,他们有的创作了《快乐的好朋友》,有的创作了《我们是一家人》,有的创作了《手牵手,好朋友》……最后,让组长把自己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把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样的合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并且每一个任务都服从于小组即定的目标。个体与共同体的一致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分享到了个人与集体成功的快乐。

总之,创作中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敢于创新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健康心理得以发展;学生增强了交往,掌握了初步的社交能力;有效地激活了师生的创作激情,形成了愉快教学的良好氛围。

四、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渗透和灌输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

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

如:二年级《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一课时,由于这节课用的材料比较特别,主要是废物妙用。分析课文时,不但让学生感知了父母的辛劳和了解了父母的节日,特别引导学生思考对生活中的废弃的物品进行利用,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学生非常自然地受到环保等方面的教育。

再如: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五、鼓励审美个性,激发参与意识

作为美术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极其兴奋地把作品拿到你的面前,眉飞色舞地向你讲解他的创意。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让你指正缺点,而是希望听到你的表扬和肯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美术创作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惟儿童独有。因此,教师对儿童创作进行评价的,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

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评价时否定学生的作品,最容易使学生失去这种力量。评价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用激励性的语言给以肯定和鼓励:“你真棒!”“颜色真漂亮!”“你这个想法真有创意。”“你观察得很仔细。”“你画的人很夸张传神。”……使学生获得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自信心也会随之产生。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美术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学知识,而是要让他们自主探究,培养学习兴趣,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美国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提出美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又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愈来愈富有创造力,愈来愈思维敏捷。”我想,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千秋。但,我们美术教师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我们学生的美术作品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品质更加完善优良,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中国美术教育》《课程·教材·教法》

《美术课程标准》《德育科学与艺术的探索》

推荐第3篇: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建宁小学电教处

电教处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三年,在2010年9月---12月攻坚克难100天中,加大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电教处在现代化创建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使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为了进一步做好创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电教处创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师生创建认识 1.建立组织机构,强化管理机制。

建宁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电教主任、后勤主任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实施方案,把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作为此次创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投入,拨出专款购买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的设备。 2.结合教学研究,优化学科整合

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二、创造条件,加强装备现代化建设

1.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技术建设水平。

硬件建设直接关系到创建的进程,电教处原有的教育信息化和装

备现代化的设备较为落后,为了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到师专三附小,虚沟小学、赣榆实小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走出市区,到已通过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其他城市学校取经学习。回来后,学校电教处人员多次利用双休日到外地考察,添置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设备,从2008年到现在学校累计在教育信息化上投资280余万元。现在学校的基础设施更加齐备,教育教学设施更加齐全,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充分用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加大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由于政府的加大投入,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校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施上进行了更新,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用机条件,我校原有一个学生电脑房,现有六口电脑房,共有电脑313台,27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48名教师人手配备电脑一台,师机比1:1,生机比达9.8:1,学校还新建了网页制作室,师生电子阅览室,网络编程室,为信息技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学校对六口机房进行改造,全校53口教室,30口专用室及走道、走廊的墙面粉刷一新,各室门窗、防盗网重新油漆,新添置了240台电脑,11个电子白板,17台投影仪等教学设施以及48个办公室的网络设备,全部安装完毕,正常使用。购置了1000套学生课桌,阶梯教室座椅200套,教师办公桌椅100套,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购置更换了80多个仪器设备橱柜,书架,购置图书2.4万册,登记入网入册,现在学校图书约6.5万册,采用电子借阅的方式,师生图

书阅览流通量已达98%。学校征订的磁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和先进的电子教具,及时发放到教师手中,并督促教师应用到课堂教学。

三、软硬件两手抓,促进同步发展相互提高

电教处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软件的建设,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使软硬件建设能够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为了使教育现代化规范有序开展,学校先后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制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信息设备管理制度》等,并且坚持在工作中强化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强化教师使用现代化设备技能培训。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邀请电子白板厂家对老师进行三次专项使用培训,聘请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来校对教师进行两次课件制作培训,组织教师到新浦区信息中心、连云港师专学习信息应用平台、学籍电子管理、OA办公系统的使用。现在学校95%教师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会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用计算机统计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教学所必须的技能。学校电教处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教师随笔专栏”、“教师博客”,“教育信息技术贴吧”。我们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写两篇“博客”,交流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和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用。

2、加强教学软件开发,强化资源应用。

教学软件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

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教师自主开发课件达800余件,学校将教师开发的课件存放到网络中心的资源库上,供教师教学使用。学校建有50万册图书阅览平台,供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使用。学校网站开发是学校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们继续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努力使网站向宣传教育、服务教育、拓展教育的目标迈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校建立资源信息库,将学科配套优质光盘、教师自制课件、其他教学资源等提供给老师,实现资源共享,为师生服务。

3.以课题为龙头,拓展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根据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以中央教科所 “十一五”课题《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提高》为龙头,拓展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学校在确保三至六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同时,还成立了电脑绘画兴趣小组,网络编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省、市举行电脑绘画、网络编程、纵横码录入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的几年来,全校教师累计上电教课1200余节,在校内外上电教公开课达100余节。近年来有80多位老师的教研论文在省、市、区奖励与发表。有三十多位学电脑绘画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推荐第4篇:贾各庄小学现代化达标工作总结

贾各庄小学现代化达标工作总结

一、学校变化明显

1、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现代化达标创建,我校在市、县、镇各级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投资60多万元,新建了40平米的锅炉房、70平米的水冲厕所,更换了80年代的旧门窗,安装了暖气,粉刷了楼房,校舍面貌焕然一新,场地建设得到大大加强。

2、端正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办学行为。我校确定了“以人为本,优化生命,培育特色”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办学思想深入人心,全体教职员工有了远大的目标。

3、教师更新了观念。教师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自觉提高高效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教师积极查找资料,下载、制作、使用课件,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率质量不断提高;各种仪器充分使用,激发了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兴趣,自主学习有了充分的条件;兴趣小组的成立,使每个教师有了展示才华的天地,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的机会;双课间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师生身心健康。师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学校。教师们认识到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多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4、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提高。义务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学生是最大受益者,学生的习惯养成效果明显,言行举止体现出良好的素养,给市评估专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社会满意度大幅度高。通过现代化达标,社区和家长对学校工作充

分肯定,对学校工作充满感激,学生家长们都说:“家门口的学校与县城标准一样,谁还把孩子送到远处上学,我们非常支持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工作。”村干部被纳入学校董事会,各村两委班子都非常支持学校工作,也纷纷出资为校园文化建设做贡献,他们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上级政府拿钱为我们的学校搞建设,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大力支持?”

二、创建过程

回顾这紧张而充实的几个月的创建历程时,我们不禁无比感慨,既为我们创建现代化学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走来而感叹,更为在创建过程中各处室、年级组里涌现出的大量可歌可泣人和事而自豪。

1、思想重视、标准明确

学校全体教师对市颁100条标准和教育局下发的《细则》进行了研读。通过学习,认识到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是我市实施“双高普九”目标之后又一次促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的新举措。学校安排多种会议,反复学习,强化了每一位管理者和每一位教职工对100条标准的认识,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参与、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工作局面。

2、目标分解、责任到人

由于市颁标准100条涉及到全校每一个处室、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每一项工作,检查内容的覆盖面之大、标准之高,要求我们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必须责任到人,落到实处。因此,根据领导班子分工特点,校长、主任、后勤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对照100条标准,认领自己的工作内容,组织实施具体工作。

3、扎扎实实搞好各项工作

课堂教学质量是现代化检查评估的重要指标,教师们主动提出到官庄小学听课,学习路子,几位50多岁的老教师都积极准备,一丝不苟。校园里充满了紧张、忙碌,抢着上课、忙着交流,忘了家走。

在大课间组织活动中,体育教师付出了大量努力,集中学习广播操、眼睛保健操、校操,再到各班合理有序的开展活动,都离不开体育老师们的团结努力,赵金叶老师刚刚调入我校,但迅速进入角色,为了能把大课间活动变成检查中的亮点工程,他们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积极实践,不断整改完善,检查时全校学生整齐划一的动作、有序的活动过程、专家们的满意点评无一不是对体育组同志们工作的褒奖。

班主任们更是对创建工作极为重视,她们把学生迎检时的表现看作对自己日常管理工作的检查与验收,在一遍遍对校风、学风等基础知识的验收中,在一次次对学生必须了解内容的培训中,她们没有一丝懈怠,更没有一点埋怨,有的老师承担了班会课的展示任务,充分利用自己带班多年的经验,精心准备,全心投入,从班会方案的制定、形式的选择、内容的丰富等各个环节一遍一遍的反复修改推敲,真正让班会课成为了展示学校精神面貌的舞台。

档案整理是最为繁杂琐碎而且工作量巨大的一个任务。利用暑假的时间,我们成立了资料整理工作小组,繁杂琐碎的资料重新整档、归类、扩充、自查、互查,学校虽小,但档案要求是一致的各负责的主任和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顶着闷热的高温,对照要求完成了资料的分类、汇编工作。

通过现代化达标创建,可以看出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这次检查,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以最佳的精神风貌积极投身于迎检工作中,为实现学校创

现目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们的事迹不用列出姓名,因为我们每一个从这五个月一路走来的老师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有的老师主动承接主任派给的其它工作,座谈、做课、汇报,无比认真;有的老师带病坚持工作,在医生建议休息之后,口袋里揣着假条,又站在讲台上;有的教师服从工作需要,替患病的教师代课,原本课时量很大,又增添了很多工作;有的教师为了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甚至把家属请来帮忙;更有很多教师顾不上家里年幼的孩子,病弱的老人全身心投入到迎检工作中,他们经常到班级与学生在一起,谈心,做思想工作,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心爱护学生、促进了学校安定团结的迎检大好局面的形成。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1、档案管理还不够规范,今后应按现代化达标要求逐步规范。

2、对教师教学多进行专家引领,今后可让教师多观看专家的教学录像。

3、加大民主管理,加强与社区合作,确实做到规范、民主、开放办学。

推荐第5篇: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长山镇凌垌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

一、学校概述

长山镇凌垌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创建于1968年,位于长山镇北部,与广西毗邻。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校风好、环境美、质量高、声誉佳的窗口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服务区域有16条自然村,覆盖人口5300多人,学校有学生224人,教职工12人,其中小学一级教师2人,小学二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学历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我校自开展教育创强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来,得到上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教师宿舍楼1栋,各种教学设施齐全。校园内绿草茵茵,绿树成萌,踏入校园校训、名人名言、守则规范、学习园地、墙报常识尽收眼底。浓厚的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育人的气氛。

近年来,我校师生获市级奖励16人次,获镇级奖励92人次。学校先后获得了“湛江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廉江市德育示范学校”、“长山镇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值此,我校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锐意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所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

二、建立有效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机制建立为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证,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校建立健全了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领导体制 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实施校务公开制度。 2.学校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积极实行目标管理,着力抓好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群体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3.学校认真抓实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培育了一批教育教学骨干

学校积极推动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明确了教师的培养目标,对于新来的师范生,学校采取师徒帮教的措施,使新教师尽快的成长。

三、加强课程建设,落实学校育人目标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将育人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与之相匹配的课程的基础上,忠实地实施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积极主动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作进一步理解和实践,积极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努力实现了学校的育人目标。 在基础型课程方面: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调课和加课,不随意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规定科目,教师不能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学生作业总量和难度总体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并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各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选择,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并以此确立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道德品质高尚、文明礼仪优雅”、具有‘现代不失传统、规范不失个性、竞争又能合作、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合格的小公民”。

1.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凌垌小学”特色的校园少先队文化。

(1)创设少先队环境文化

学校注重创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调动师生的心情,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注重童真、童趣化的氛围建设。

(2)创设少先队活动文化

学校通过小队—中队—大队一脉相连的活动体系,引导队员在实践中丰富少先队文化,培养他们已经真正成为了少先队文化建设的主人。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学校继续以培养\"十个好习惯\"为抓手,培养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活动以各中队为主体,自主开展活动,中队辅导员变强制为监督,队员们互相提醒,自主组织活动,自觉履行行为规范要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展示队员在开展“十个好习惯”养成活动中的成果。

(2)学校继续以评比展示为手段,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化。学校以每周“流动红旗”评比为基础,继续切实开展“星级中队”展示活动。

3.坚持少先队活动自动化,提高了学生集体的创造力 经过多年的打造,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从儿童的课外活动入手,扩大自主活动。让队员们通过自觉自愿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发展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自治力和进取力,使队员们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

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现程度的要求,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师信息化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培养了一支具有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具有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教师队伍。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在全校多个年级普及信息技术课,开齐开足三年级的必修课,拓展其他年级上网信息技术探究课程,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方式,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等方面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能够经常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熟练使用多媒体与网络设备,使全校各学科、各年级应用信息技术的课时逐年提升。

2018年3月17日

推荐第6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它在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历史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意味着过去,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知识的过去性特点表明,要认清历史,完全依靠教师叙述,是很难完成的,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也不足。现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大量的历史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可以再现于课堂,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场景,变抽象为具体,变空洞为生动,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他们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必修的《祖国统一大业》中香港回归的内容时,我播放了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的视频,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再谈感受时由心而发,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很好。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够以声音、视频、图形、语言等直观生动形象的形式,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因此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上网收集历史信息资料的方法,鼓励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网络技术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去获取、识别、处理、创造信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要改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学还要海纳百川,消化吸收,创新发展,让历史这一古老的学科展示青春活力。

推荐第7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学校远程教育接收站的建立,先进的教育设备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通过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这个平台,每一位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空间,并认真写好电子教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无私的保留在空间里与大家分享。)这使我校的办学条件更加完善,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我校的老师通过远程接收网站,可以听到专家讲座,可以收看名师教学,可以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和信息,通过基础教育资源网也可以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和信息。前期我们采取边建设、边培训、边应用的运行方式。周精前老师利用业务学习分别对全镇教师进行分批、分层次培训,指导教师会使用、会下载、会接收,利用远程教育网资源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全面提高了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校购买教研光盘,让全体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优秀课例光盘,并组织广大教师收看教育卫星播放的优秀课例,由学校骨干教师带头上远程教育示范课,带动广大教师参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研究,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课前,老师们师自觉地事先备课,对自己有用的资源合理利用,删除那些无用或多余的资源,每个人都做到心中有数。

“班班通”改变了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彰显先进教学设备给课堂带来的无限魅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充分利用 “班班通”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培训,规范使用管理,努力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老师们都很乐意使用班班通教学,主要原因是:

一、使用班班通资源,方便了老师们的教学。

在课堂上,不管什么学科,我们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无论是相关视频还是相关资料,都方便快捷,而且资源呈现的方式是大屏幕,教室里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字体大,学生看得更清晰,动态的教学设计更代替老师干巴巴的语言描述。直观展示更有效,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有很大的冲击力。而我们也利用班班通这一有效的资源,向学生展示一个有用、有效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学生有效的使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班班通的资源丰富,有的学科如美术、品德、科技等,以往上这些课,都是老师干巴巴的说教,而今通过班班通也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多彩的世界,信息知识量进一步扩大,了解的内容也更丰富,即使有些问题不是很清楚的或者学生有更多的疑问,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找,及时解决疑难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枯燥的问题(就以数学为例),可以利用“班班通”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使学生置身其中,引发他们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 “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就可以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计出多幅图案:如:等腰三角形、飞机、几幅古建筑图片等,一一显示后,用红线显现出对称轴,让学生观察。图像显示模拟逼真,渲染气氛,创造意境,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助于提高和巩固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再例如: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示周长的两种测量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方法进行小组测量,可见这样的情景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电教媒体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动画、声音、色彩等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和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因此,小学生对抽象的数学问题很难理解,这就需要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架起一座由抽象到具体的桥梁。

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个端点扫成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会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课件可以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找出事物之间的来练习,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四、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动态变化的自然科学,而这种动态变化的关系在教材中是以静态的方式呈现的,在教学中如何如何将这种动态变化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再现出来呢?借助于班班通进行教学就会达到理想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课件,在教学中进行圆的分割、组合动态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过程,从而理解从圆演变为长方形的过程,知道圆和长方形之间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通过直观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自“三通”安装使用以来,在我们小学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让我们不再因为地区局限而得不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让我们不再局限在“粉笔+黑板”单一的上课模式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再好的资源如果准备的不充分或者没有及时备课的话,上课时会显得很被动,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张幻灯片的内容是什么。每位教师备课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不是所有的班班通课件或者拓展都适合自己,要学会有选择的利用,只有如此,才不至于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班班通的功能,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们能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我们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上课效率。

推荐第8篇:现代化

小学英语

论文标题:“现代化”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堂 的活用

湘潭县梅林桥镇麦子石中学:王玉华

内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正逐步迈进信息社会并享受由此带来的巨大便利,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步入了“现代化”,与此同时,这种“现代化”对于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以及教育方式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英语教学作为这一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在现代化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内涵、目标和要求,实现教师传统角色的转换,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于英语教学的新要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实现培养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材的目标。因此我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开展了试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肤浅地谈谈如何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在高年级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化、学科整合、单词教学、句型教学 正文:

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这一整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协作学习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 “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各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 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 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意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我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中,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

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rabbit、bird、frog、lion 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查找了大量介绍上述四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我自己也精心制作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动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单词,并记住了它们的音、形、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在看、说、做、演中,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我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的软件中,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找朋友、打气球等游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些游戏设计的方案和作用如下:

幸运大转盘——教师把学生分成每8人一组,每组的成员标号为Number

1、Number

2、Number 3……Number 8.每组固定一人操

作课件的游戏,点击游戏开始后,学生拍手有节奏地念:A、Rice,rice,I like rice.B、Beef,beef,I like beef.C.Pork,pork,I like pork.D.Chicken,chicken,I like chicken.当点击游戏结束时,转盘中间显示一个数字,如果显示的数字是1时,那么Number1的学生要回答本组其它组员的问题:What do you like?/ I like rice.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地说单词、句子,从而提高了辩别和识记单词的能力,以达到巩固单词读音的作用。

找朋友——学生各自进入课件的游戏,一边听音乐一边把单词拖到相应图片上方的托盘上或看到单词飘过时点击屏幕下方相应的图片。这类型的练习,目的是在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符号与具体的表象之间建立一架桥梁,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从而巩固了所学英文单词的词义。

打气球——这一游戏是为了练习单词拼写而设计的。当学生进入这一游戏时,可根据打字速度的快慢选择不同的四种水平:初学者、提高者、熟练者、打字高手。当游戏开始,屏幕上不断飘出附有单词的气球若干个,学生若能把单词打对的话,气球就会爆炸成Hello kitty的图片。这一游戏的设计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单词拼写的记忆。

因此,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交际的能力。

1、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卡通片段,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中,我从Disney English 的动画片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片段,配上A: Hello.B: Hello.A: What do you like? B: I like fish.等的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内容。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和其他卡通人物的英语对话深深

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简短的对话。然后,通过小组对话和人机对话的形式操练句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2、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对话中培养协作能力。如在What do you like ? 这节课中,为了激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笔者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动物类、水果类、食品类的大量图片,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图片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与同桌进行自由的交谈,从而收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丰富的网络资源克服了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自由交谈,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

3、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指出:基于事物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离不开言语概念。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言语概念和直观形象相结合。另外,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

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

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 的句型时,笔者利用网络型课件创设了下列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 In the supermarket ,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 或者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上点滴体会是我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验过程中对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虽然我们农村小学的条件极其有限,但只要我们多开动脑筋,活用有限的资源,我们就能深深地体会到“现代化”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衷心地希望“现代化”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改革优秀论文集》。

[2] 《小学英语理论与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

推荐第9篇:现代化

现代化

20世纪,现代化大潮席卷全球,人类新文明走向辉煌。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成为奋斗目标。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在有些地区,现代化几乎成为一种口头禅。然而,关于什么是现代化,迄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些人甚至不理解现代化的涵义。正本清源,已成当务之急。

一、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产生于18世纪,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6世纪,有两层含义:

(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

(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

英语单词modern的两层含义,具有不同特点:

(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

(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8世纪,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

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含义是:(1)实现现代化的过程,(2)实现现代化后的状态。

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

(1)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

(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内涵很丰富,不仅包括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还包括将来发生的新变化;新变化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退步的;一般而言,现代化指进步的变化;现代化既可以表达一个历史过程(发展过程),又可以表达一种最新特点(发展状态)。

要理解现代化,还需要掌握历史知识。中国和西方学者关于历史阶段的划分是不同的。中国

学者一般把历史大致分为古代(1840年以前)、近代(1840~1919年)和现代(1919年以来);西方学者一般把历史大致分为古代、中世纪和现代,中世纪的大致时间为公元600~1500年。

二、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发展理论,它必然具有政策涵义。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50年代,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国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诞生于90年代,它对21世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和国际政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1.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被用来解释发达工业国家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变化,一方面被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就必然涉及发达工业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由此引发关于经典现代化的争论。

对发达工业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主要表现在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同时淡化了冷战时期两种意识形态的直接对立。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非常丰富,包括现代化战略和途径、与发达工业国家的关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等问题;实现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奋斗目标。不同学者对经典现代化的理解不同,其政策涵义也不一样。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观点。

(1)经典现代化是落后国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落后国家在各个领域学先进、赶先进;例如,中国提出“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就是要在四个领域学习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2)经典现代化就是工业化。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3)经典现代化主要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普及教育,传播科学,提倡理性、民主与自由,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4)经典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欧洲化或美国化等,是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过程。显然,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根据这种观点,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发展中国家全面引进西方的现代思想、科学文化、民主政治、现代体制、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等。

(5)经典现代化就是第一次现代化,即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例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现代化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工作应该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科学讲究理性,而不是情感。遗憾的是,有些时候,有些人不是科学地、客观地研究现代化的规律和政策,而是出于功利目的、带着感情色彩或有色眼镜来看待现代化;不是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来研究现代化,而是把现代化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这样一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出现偏差,在经典现代化实践中出现失误甚至挫折,就是可以预见的。

2.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如果说,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特征,那么,第二次现代化是以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第二次现代化首先发生在发达工业国家,它几乎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的学者就认识到,社会发展不是线性的,现代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于是,提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等观点,后现代化理论开始形成。在70年代前后,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折,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比例持续下降,工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城市居民向郊区农村移动,生态环境意识兴起等,这些变化与经典现代化背道而驰,后现代化思想得到验证。在某种意义上,后现代化思想可以被看成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先导”。

在20世纪70年代,发生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产业比例上升,知识劳动者比例上升,知识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等。发达工业国家调整发展政策,第二次现代化启动。由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主要受发达工业国家的左右,发达工业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迅速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于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面对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双重压力。

在第二次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是多样的,既有发达国家的第二次现代化,也有发展中国家的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它们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彼此孤立的。

在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主要政策涵义是:探索新现代化的途径,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的转变,例如,政治国际化和平权化、经济知识化和全球化、社会网络化和创新化、文化自然化和多样化、普及高等教育和提倡终身学习等。

在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是必然的,但什么时候进行第二次现代化,就是一种战略选择。发展中国家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继续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将来再考虑第二次现代化;

第二种,同时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三种,直接进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条道路是不可取的。除非某个国家关起门来独立发展,不参与国际合作;只要采用开放政策,第二次现代化的思想、观念、知识、信息、产品和服务等就会一涌而入。人往高处走,

水向低处流,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第三条道路是走不通的。因为,如果没有第一次现代化建立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不可能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条道路是最现实的。由于不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在开展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时候,应该选择和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于是将形成多种形式的新现代化。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同时进行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实现工业化和知识化的协调发展。

如果如此,在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主要政策涵义是:在加速经典现代化(如民主化、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理性化和普及初中等教育)的同时,学习和引进新现代化,推动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和创新化进程,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

第二次现代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前沿,没有先例可供借鉴。发达国家只能是在探索中前进,错误和挫折在所难免。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协调发展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道路。及时总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丰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是新现代化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现代化的其他涵义

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本身含义就很丰富。随着现代化理论的传播,现代化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现代化成为广泛使用的单词。一般人们都遵守现代化的两个基本词义,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描述的对象不同,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例如,

管理现代化: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教育现代化: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采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

企业现代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

政府现代化:建立现代政府结构,采用现代行政管理理论和方法;

现代化城市: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城市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城市;

现代化农村: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行政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农村;

现代化学校:具有现代基础设施、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教材和方法等的学校等。

一般而言,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间内,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代化一词,也需要区别经典现代化和新现代化的不同,因为两者的涵义确实不一样。否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在将来某一天,当新现代化被普遍接受,并成为主流思想和社会事实时,才可以只讲现代化,

不必特别强调是经典现代化还是新现代化,因为,人们知道你讲的是新现代化,而不是经典现代化。

四、结论

现代化既是人类从现实社会向理想社会迈进的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前沿;理想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文明发展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人类文明进程不是线性的,而是发生了几次重大转折;单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发展可以是不连续的,充满挫折和失败。所以,现代化不是直线的,现代化有阶段但没有尽头,现代化是加速的,同时现代化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现代化既是进步,也是选择,更是淘汰。现代化是一个发展过程,包括出现新现象,选择先进的,淘汰落后的。创新——选择——淘汰,构成现代化的三个音符,它们不断组合,形成发展大合唱。这种发展性淘汰,就像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现代化包含创新、选择和淘汰,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改变和权利的再分配。可以想像,有些旧体制的既得利益者,难以放弃手中的果实,可能试图阻挡现代化进程。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高尚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如果某个人,高尚品德得到发挥,他(她)就会成为现代化的促进者;一旦邪恶占据上风,美德屈居其次,那么,他(她)就可能成为现代化的破坏者,成为文明进步的绊脚石。

现代化需要理解和尊重。有些时候,现有体制是上一次现代化的成果;随着新现代化,现有体制被新体制所取代。为新体制作出贡献的人,自然会受到社会的尊重;为原体制作出贡献的人,也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同阶段。就像我们不会忘记体育比赛的世界记录创造者一样。世界记录被一次又一次更新,那是非常自然的,新记录创造者和旧记录创造者同样辉煌。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什么是现代化。其实,现代化具有三层涵义。

1.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1)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

(2)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现代化是进步,不是退步;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

2.现代化的理论涵义

现代化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等各个方面的转变。现代化一般以国家为基本地理单元,有时以某个跨国地区为基本地理单元(如中东地区、亚洲地区等)。

第一次现代化(经典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第一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763~1970年;发展中国家,迄今还没有实现第一次现代化。

第二次现代化(新现代化)指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对发达国家而言,第二次现代化的大致时间是1971~2100年;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同时面对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的挑战。第二次现代化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有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现代化等。

3.现代化的政策涵义

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的,是现代化理论的实际应用。

经典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例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文化理性化、普及初中等教育等;实现经典现代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

发达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探索新现代化的途径,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个人等各个方面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物质文明向非物质文明的转变。

发展中国家,第二次现代化的政策涵义是:在加速经典现代化的同时,学习和引进新现代化,推动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和创新化进程,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

推荐第10篇:现代化学校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现代化学校的检查工作已经结束。可是回想自己在开学以来所做的工作,感觉真是不可思议,也就应了这句话,只有不想做的事,没有做不了的事。为了完成市级现代化学校检查的要求,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做的工作真是太多了,下面就将工作情况总结一下,也便今后工作和教学中不断进步和提高。

一、教学工作

为了上好一节高效的体育课,教学中本着立足本岗,针对体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兴趣爱好等,奉献给学生一个快乐、开放、互动、自主、探究的体育课堂具体做法:

了解学生、认真备课,认真学习《体育课程标准》,深钻教材,立足学生发展,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教学。我深知要备好一节高效的课,就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主要是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知识基础,同时还要了解各个学生的身体条件、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特点,差异及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要求,根据孩子们好动,爱玩的特点,我把教材内容利用游戏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这些游戏本身又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同时针对性很强,而且又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又能锻炼身体,可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上的场地情景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

1、开学后大课间活动中的两套操,在区下校检查的前两个星期,通知我们全部需要改动。当时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这么短的时间,学生年龄这么小怎么可能?带着疑问、带着压力、带着领导的指示不能不作。为此我和丰老师利用课余的时间对哑铃进行编排对领操同学进行培训,并在大课间和体育课上进行传授。广播操由于这学期来到东湖后学生的大课间的广播操是第二套,第三套的动作基本上忘了差不多了,为此,宋海英老师帮我找图解的方法,我回家后反复练习,上网学习。一遍不行两遍,感觉精神和体力已经透支。但是为了学校的整体工作,为了不让领导对失望只有坚持。就这样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得到领导的好评。

为了更加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根据学生的爱好,为学生搭设了锻炼的平台和展示的空间,主动为各个班级推荐训练项目,并协助练习。哪一组没老师的带领,为了学生的安全,我就主动承担组织任务使得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

另外30人31足的训练我带着压力带着恐惧的心理,在兴趣组的活动中每天坚持训练,最后在兴趣组的检查中学生精彩的表演得到领导的掌声和好评。

三、开学前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到学校整理体育的账目,而且当刚刚看到成果的时候,又接到了更改的指示,就这样不知重复了多少次。可是我没有怨言,因为现在负责财产账的每一个老师都是这样摸索着去做,负责的领导他们也不想让我们这样。总之我们彼此之间都能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在市硬件检查前完成任务。另外,当收到局里下拨的器材时不管是什么时间我和刘老师都能很快的整理归纳摆放整齐。

总之,我在这次检查中样样都是从学校的的实际出发,为了学校的整体工作着想,本着在我想到的该我做的力争达到最好,不让任何失误发生在我的身上。虽然我付出很多,但是看到我们成绩我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

第11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课题开题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走进课堂,它把声音、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电脑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媒体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起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题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评选意义和研究价值: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世界上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于1985年在一份国家长期战略计划中提出关于把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思想。90年代中期,加拿大开始了关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日本在90年代后期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强调在各学段的各个阶段各个学科中积极应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也突出的显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近两年来,我国香港、台湾也积极进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工作。原教育部部长陈至力在2000年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我国近几年还开展了诸如“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数学教育的一大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脑思维。是改进数学教学的强大平台。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来支持学习。在课题研究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完全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需求,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这样的整合模式正好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性实践平台,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基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任务驱动式是其基本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种进行自主学习。

本课题的研究于实施将对构建创新新课堂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于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与可持续化发展的作用。

二、研究依据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发展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料,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教与学的工具。

三、研究目标

1、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技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库。

2、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3、探索和实践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究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学手段,实现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培养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

4、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出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5、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6、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分析、批判的能力,善于应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能力。

7、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教育信息化还为人们从接受一次性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四、研究内容

1、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资源立体化建设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3、开展校本培训和教学实践,培养创新型教师。4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个别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个体差异,达到因材实教,使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五、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清三营小学1—6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资料法。广泛收集、阅读、研究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论和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理论及成功的课例,从中借鉴经验。

(2)观摩法。现场观摩或组织观看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示范课,从中汲取经验。

(3 )对比法。以对比研究的形式,组织同年级教师就同一课题上信息技术研究课、示范课,通过对比研究,增加教师的感性积淀,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课题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计划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完成。

第一阶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课题启动申报阶段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应用“文献法”进行课题立项研究,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第二阶段:2011年8月2012年3月 调查研究与初步实施 应用“调查法”,对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组织教师学习培训活动,明确研究方向,验证该项研究在其他地区和学校取得的一些成果。

第三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 课题全面实施

应用“行动研究法”,按照“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思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的研究活动;应用“经验总结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炼形成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应用“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对典型案例、课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利用“控制变量法”对课题成果进行定量和变量的验证。

第四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课题结题

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总结成果,提交验收申请。应用“实验法”、“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效果的验证,撰写成功的、有价值的研究报告,为得出课题研究成果做出必要的准备。

清三营寄宿制小学

2012年8月

第12篇:蚌湖小学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蚌湖小学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积极开展了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并以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对照《潜江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标准(试行)》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就我校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6773㎡,建有实验室、图书室等,学生食堂等教学服务设施。学校现有学生109名,共6个教学班。

学校始终把“办人民满意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小学大成”的校训和“勤于修身,注重细节,崇尚合作,为成就精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沿着“个性张扬有特点、内外兼修扬特长、校园和谐见特色、城乡共建显特效”的办学目标前进,逐步形成了“敬业、善教”的教风和“乐学、笃行”的学风。

二、主要做法

1、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在教育局和地方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按照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标准和学校发展规划,有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采购的6套“电子白板”,在我校6个教学班全部安装到位,已正式投入使用。“电子白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电子白板”,标志着蚌湖小学“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正式实现。此项工程走在全省前列,这些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加速了现代化学校建设进程。

2、抓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教师素质。

一是抓班子建设。学校将精神境界高、群众反响好、专业能力强的年轻骨干教师吸纳到班子队伍中来,从而使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得到优化。现有班子成员 13人,年龄在23岁到55之间,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均为专科及以上学历。班子成员责任意识强,能时时处处为教师做表率,方方面面苦干在前,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优秀的品质影响教师,以精湛的业务带动教师,以高超的管理能力引领教师。

二是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学校关注教师发展,夯实校本研修,倾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教师队伍,大力倡导教师“敢于创新、勇于挑战、展示风采”的风尚。学校还提出“三高七会”目标(高尚的师德、高超的教学技能、高水平的教科研能力;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教学专题会研究),并启动“名师”工程和“课改骨干教师结对帮扶”工程、送培工程,引领教师发展。在“规范执教行为,争当师德楷模,提升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主题引领下,学校还以“博雅教艺节”、教学比武、博雅论坛、综合能力测试等活动,抓学习、抓培训、抓科研,提高教师素养。学校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敬业、乐业、勤业的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

3、抓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确立了“勤于修身、注重细节、崇尚合作,为成就精彩的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端正办学思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实行校务公开,阳光操作,不乱收费,不分实验班、重点班,不加班加点,不随意增减课程,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实施阳光体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面向全体学生,努力让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满意。

一方面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途径。

另一方面是抓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要求教师以课题为抓手,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行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努力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育人为目标,着力巩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要求每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做有心人,每次课后,要对照新课程的理念开展反思活动,看看本次教学是否符合课改精神,新课程的理念在本堂课中体现得如何,总结得失,写好教学随笔,积累典型案例,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我们要求每位专任教师每月上交一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我们每学期坚持在期初、期中两次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了质量调研。期初我们主要是对学生情况进行摸底,要求教师根据调研情况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期中主要是对教师半学期工作和学生半学期学习情况作一个检查,全面了解师生教学现状和优势与不足,为下半学期的有效教学提供依据,学校的抽考成绩纳入学生期末成绩评估。我们还将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几年来,学校教学质量年年攀升。

三、特色办学

几年来,我校通过积极探索、打造积淀、总结提炼。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艺术熏陶和体育锻炼。我校每天第一节课后有四十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各班的班级文化也是五彩纷呈,各具特色。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自查评估,我们发现我校在现代化学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办学条件的问题。

第13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现代化”(优秀)

内容摘要:

【摘要】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当前 教育 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实现培养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材的目标。因此我在小学低年级 英语 口语教学中开展了试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肤浅地谈谈如何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在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摘要】如何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当前 教育 面临的重要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实现培养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材的目标。因此我在小学低年级 英语 口语教学中开展了试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来肤浅地谈谈如何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在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中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各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二是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 中国 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 自然 科学 ,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找朋友——学生各自进入课件的游戏,一边听 音乐 一边把单词拖到相应图片上方的托盘上或看到单词飘过时点击屏幕下方相应的图片。这类型的练习,目的是在 英文 单词这一抽象符号与具体的表象之间建立一架桥梁,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从而巩固了所学英文单词的词义。

第14篇: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

梓潼县许州中学:李成俊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使观念与手段的更新成为可能。本文就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现代化进行了说明,并通过学校信息化建设实践详细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从智能性资源、知识性资源、技术性资源、环境性资源等各种教育资源方面具体的,从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并针对学生特点及现有条件就如何促进现代教育的现代化作了详细说明。最后就现存的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环境 目标和原则 策略 教育的可用资源教师培训 机 互联网。

一、背景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资源。从而使人们对学习的意义、目标、、过程和方式的认识,发生了越来越快、越来越大的变化。未来的是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中的人们必须终身不断地学习,而且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构成的学习环境,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实现技术和实现。研究"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学校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就很有意义。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没有任何畏惧心理的环境下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有足够大的自由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需要学习的知识,既是对教育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教学的目标和原则

在当今班级教学制度下,构建一个有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支持的、以“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的,“平等、民主、合作”的班级。在这个环境中,有可能促成教师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共同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改善。从而让传统教育向信息化的教育一点点的靠拢。逐步寻找到一条通往现代教育的较好路径,力争尽量早一点地、多一些地培养出在信息化社会能走在人类社会前列的人才,应该成为当前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科课堂教学策略加以研究,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中小学推进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在推进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人本性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出发,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本,以帮助学生获取终身的学习经验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的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开放性原则 教学的目标开放:教学的内容开放:面向学生的经验世界,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面向浩瀚无边的网络资源;教育信息开放:教育空间和信息沟通渠道多元化: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互补、互联网局域网沟通,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走进网络;评价标准开放:多角度评价,多标准判断,允许幼稚,宽容错误,鼓励标新立异。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主的空间、选择的机会、体验的环境和表达展现的舞台。

整合性原则 坚持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在适宜的时空下 ,把方方面面的可用教育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不断完善教学系统,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

三、研究的策略:

1、建设技术性资源。

在信息社会中,智能性资源(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知识性资源(教科书、图书馆与影视库、各类知识数据库)、技术性资源(仪器、设备与教学工具、传播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数据处理及其它工具软件包.....)、环境性资源(政策性、人际性资源、校舍与设施周边环境和社会状况、地域文化和观念......)等是教育的可用资源。而技术性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和教学改善的最基础的物质条件。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是以建设带动,以应用促进开发。

2002年,学校的技术资源开发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服务,学校建了两间共100台的计算机教室;安装了多媒体的双向控制教学系统;为初一教师配置了工作计算机;进行了全员培训计算机操作技能和CAI课件的制作培训。学校开发研制了一批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课件和用Authorware集成的知识素材。这些课件和教学素材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作了有益有效的工作。然而,这一阶段的技术资源基本上是为方便教师的“教”而设计开发的。

随着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开发建设不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逐渐强化。学校增建了机教室、课件制作室、阅览室,一批骨干教师开始在“主题”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开发了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过程的交互式教学软件,制作了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的复合型的课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的师生交互,同学间合作,使学生的感觉逐渐从“被牵着鼻子走”变成“张开思维的翅膀”,逐渐从被动的思考转化为主动的思考。但是,就这时学校的技术环境来说,还无法满足部分学生快速增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也难以实现的较高教学期望值。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更新的、更能与特征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于是,建设与lnternet相连的校园网成为深化研究的突破口。

2003年8月,我校的校园网初步建成。校园网的WWW服务器与Internet相通,师生随时可以自由上网浏览查询。四通八达的“信息信道”为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环境、为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学校使用的“科利华”校园管理软件,覆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学籍管理、人事管理、财产管理、图书管理……

2、开发知识性资源

建构平等、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仅有先进的技术物质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还需要丰富的知识性资源。学校还应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研究创新,例如:对构建学科教学主题知识库(主题网页群)和知识库(主题网页群)进行教学做出尝试。

(1) 确定学习主题。把学生当前需要学的知识与“以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经验为本”的思想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学科教学目标以至对与其相关联的其它学科的课程进行分析后,确定学生学习的某个主题,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阶段(单元)教学设计。这种主题可大可小。有时是学科教材上的某个单元,有时是某册教材中的同类课文,有时是某学科几册教材中的关联部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不拘一格。

(2) 组建主题知识库。以“有利于学生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意义建构”为目的,创设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景。在制作主题网页时,既注意知识内在结构的关联性,又注意知识内容的广博和精深;既收集与本校教学任务相关的知识信息,又重视最新发现和最新成果的方面的信息。同时制作时还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追求网页设计的高品位,制作技术的高质量,表现手法的性等,尽可能地使主题知识网页的每一个接口都很美,都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3) 建设班级、个人网页。班级和师生的个人网页是团队智能的集合,是个人的思想、能力、兴趣、品味的充分展现。也是十分丰富的教学资源。

3、优化智能性资源。

在各类资源中,唯有智能性资源---人,是唯一必要资源。

(1) 教师培训—- 智能性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① 教师要率先成为会最学习的人。人,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重要资源,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紧跟时代,更新观念。因为我们在昨日受教育,却在今日教育明日的主人。之中观念滞后的必然,应该唤起教师更加执着地学习。信息化的教育环境(首先应包括学习环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将校长、教师、学生在知识面前置于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必然需要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会学习。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起码的是:需要教师带头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自己学习,体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的学习过程,然后才能带领学生去学习。在推进学校信息化的过程中,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让教师率先成为最会学习的人。支持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吸取新知识,涉足新领域,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鼓励教师们要充分利用获取更多的知识以便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② 给教师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机操作技能的强化培训。 第一个层次:全体教师的培训。第一阶段: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和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第二阶段:用PowerPoind制作演示文稿或简单课件,用Excel管生学籍和成绩,掌握互联网上的常用操作技能。第三阶段:用Frontpage和更多的工具制作交互式课件、网页、进行图片处理……。第二个层次是对计算机学科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对这个层次培训要求更高:了解IT行业的最新成果,掌握计算机市场的行情信息,超前1—2步掌握最先进的各种制作平台工具,对校园网进行常规的管理、维护,还能设计开发部分操作平台,移植、改造部分操作平台。一句话,计算机学科教师不仅要承担学校常规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维护工作,还要承担师资的校本培训任务,定期培养出信息技术的骨干教师,保证骨干教师队伍象滚雪球一样逐年扩大。

③ 给教师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在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该十分在意用新的教育价值观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对“主题(单元)教学的评价,应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价值,阶段性的教学过程的质量被主要地表现在“指导几乎每一个学生的、路径”方面的谋略艺术上,而不在于教师的表演艺术如何。“几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才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写真”。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不去计较教师在传播中的一时的缺憾,让教师有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自主空间。同时,还应该在意让教师自己评价自己。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领导更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因为教师的自主能力和自主意识,是在其自主行为的过程与后来的体味中逐步实现的,是在自己越来越重视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的的过程中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只有自主意识较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自主意识的学生。

④ 给教师一个既有压力又充满温馨的氛围 信息技术环境下自由开放的言论空间,多条信息沟通渠道,为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人际关系、为教学过程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学生、家长、教师的网上求助、青年教师对老教师的期望、教职工对学校的建议、各类人员的留言,有鼓励赞赏,有批评责问……,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干群关系,还拉近了家长和家校的联系。在这种环境下,学校和教师都多了一份监督,工作多了一份压力,人际间多了一份沟通,同时也多了一份温馨。面对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的环境,学生、家长、教师、校长都在学习,都在适应,都在养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校是没有“栅栏”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民主的学校管理,开放的信息信道,教师们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少了些盲从,多了些思考;少了些琐碎,多了些大气,一次次实现自我超越。

(2) 教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能性资源的核心

① 学生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所拥有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在自己教学的全过程中,(包括备课、上课、课余辅导……)都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状况、了解个人的学习风格和期望、个人的学习兴趣和特长;了解学生周边有哪些促其发展的资源;只有在充分分析学习需求的情况下确定的学习主题和按照主题作出的教学设计,才能够“通教知学”,具有最实用的价值。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育环境,在校园网上开辟的师生信道,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老师的水平显现就在于地确定学习主题和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很显然,对教师来说,这就是一个过程。

② 让学生学会使用机和。 在信息技术课和其它一些学科的教学中,尽量早地使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帮助自己。计算机和汉字的录入速度,网上查询、获取、整理、处理、储存及表达信息的能力,都是教学中首先解决的。无论什么形式的教学,学生只要是在网络环境中学习,就必须首先掌握上述技能。而学生,也只有在轻松自如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技术的状态下,才能真正走进计算机,走进网络文化圈,从而真正感知计算机的神奇和奥妙,感知网络文化新颖和灵动。过去,教师习惯把语文、数学称为工具学科,在中教师们越来越感到:计算机学科是“工具的工具”学科。为了适应非计算机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首先需要改革计算机学科的教学,首先教给学生在网上学习所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该没有严格的结构顺序,教学应该不拘一格,现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很难完全适应各个学校的教学。取多种教材的适用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后用于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一方面,学生在使用信息工,应该得到的服务包括: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各部分资源之间畅通无阻的链接等等。

③ 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在网络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改善教学过程,提倡“独立探索”和合作式的学习的目的意义,对于某个具体的学生而言,并不在于探索到什么成果,而在与养成好的习惯。提倡“合作研究”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品质,懂得平等协作的重要性,这是一个人在人间生存和参与构筑未来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教学中,教师不仅领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知识,而且引导学生一步步去发现探索知识。

4、拓宽环境性资源。

在研究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环境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争取领导的重视、争取政策的倾斜、赢得社会的信任、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使信息化教学的研究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四、在信息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人类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类的一切。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网络技术的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化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认真思考和提前准备,如何在教学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学生在网络化的环境中学习做人。一些有识之士说,如果仅就传授知识而言,计算机、互联网几乎可以取代现行的学校的功能。然而,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和熏陶方面,现行学校的功能是永远无法被取代的。对中小学生而言,最重要的还不是掌握多少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及网络的知识,而是培养他们正确的的网络法纪观念,网络道德观念,网络责任意识等等一系列信息化社会所必需的非智力的素质。因此,无论信息技术发展到多么先进程度,无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教学生学习做人依然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教学生学习做人始终是教学的第一任务。

参考文献:

黎加厚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 《电化教育》 1999.7 乌美娜 《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

第15篇: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与高中化学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并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大大增加了信息的传播量,使学习更加轻松愉快,深得师生们的欢迎,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形势的发展使得课堂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对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实践中认识到,一个好的教学课件,必定要运用现代教育策略来设计开发。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学方法既有客观规律可循,又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教学课件的设计,必须围绕着教学来进行。精选适合制作课件的教学(教材)内容,就成为首要任务。根据课堂教学准备策略的“目标――手段详细计划”模式,选取教材(或教学)中知识的重点、难点作为主要内容,兼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这样设计开发出来的课件,有利于课堂上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和教学步骤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选取了高一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这一节,根据本节的目标和重点: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和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方法,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并在教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确定了课件的制作内容之后,如何选择和应用各种媒体素材,组织编排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则是课件设计开发的关键所在。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对于很多中学生来说,它所涉及的微观领域既看不到又摸不着,它所研究的许多理论既抽象又难懂,单凭教师的语言和文字表述很难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的表像,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往往从直观开始,首先充分感受事物,在感受事物的同时还要能动地作用于事物,把握事物所蕴含的本质。现代教学策略也告诉我们,运用“声像呈示”方式是“教师运用视觉和听觉媒体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学习知识的行为。”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延伸,使原来难以感觉到,甚至不可能感觉到的事物、现象、事件直观、形象地再现,扩展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视觉广度和深度。”它还可以“改变知识和技能抽象、概括的层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据此,我们设计课件时,主要选择和应用声像视频媒体素材,并辅以适当的文字表述。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接受信息主要是通过视、听等五种感官进行的。而这五种感官感知信息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两者之和达到94%;同时,对人类记忆的研究也表明,视、听觉并用时记忆的效果最佳。因此,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可以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使之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建立在大脑皮层功能相互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产生多元效应,充分发挥学生右脑半球的优势,启发形象思维,发掘出学习的潜力。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这个课件中,针对本节是研究原子的微观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特点,我们设计制作了五组相关的动画,利用模拟仿真、生动有趣的动画素材,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动态化,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原来教学上的难点得以突破,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优势所在。

一个教学课件的优劣,除了要注意上述两点,即目标内容和媒体素材的选择外,其包含的知识是否足够丰富,各部分模块(知识内容)的跳转是否灵活自由,使用者在调用时是否简单易行,能否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去组合出不同的呈现顺序等,都是课件设计和开发中所需考虑的问题。课堂辅助教学行为策略认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交流的实现,是课堂教学取得较高成效的保证。因此,我们在课件设计时十分注意采用情景创设,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猎奇心理等多种方式引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给课件加入丰富的知识内容,除要阐明的化学原理规律外,还提供大量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素材内容,如化学发展史、环保、国情、安全、化工生产等知识,有利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德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运用现代课堂教学策略,在现代认识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开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极大地帮助了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既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处理数据和信息“容量大、快速、准确”三大优势,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体现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化学教学发生根本的变化和质的飞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心理产生正面的效应,这些优点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电子课件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课件,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任何时候,人的要素都是第一位的,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16篇: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点

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优点:图文并茂、视听兼顾、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灵活性强,有利于学生感知,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方面来的更直接、更有效.缺点:操作难度相对大,信息显示的持续性相对较差,并且不是所有的学校和课时都能运用.传统教学媒体:简便易行、经济实惠,对学生能起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优美的板书),它以语言的形式传达教学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缺点:表现力不足,传播的信息量受限,也无法为课堂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情景教学。

根据国家现在的现状,有些地方教育现代化设备配套程度还比较落后,尤其偏远农村学校,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传统的教学媒体还要发挥着主要的作用。而且就现代化的城市学校而言,也并不是说每节课都一定要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来教学,有时传统教学媒体反而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第17篇:《现代化的牧场》教学设计

《现代化的牧场》教学设计(新教材)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中学 冯苏丽

一、课标解读

课标:

1-2-8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本课通过了解现代化的大牧场,初步学会分析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从草原生活入手,体会澳大利亚牧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安排生产和生活,感受他们对草原的热爱之情,认识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能够通过各种图表和地图描述出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学生也较容易的认识到澳大利亚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优势。但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有必要加深他们对于“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思想的认识,为此,老师要通过展现澳大利亚牧民们的生活方式来和同学们一起再次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大牧场的自然条件及当地牧民独具特色的机械化生产、生活方式,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澳大利亚牧民的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典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和学会识别和运用地图的能力,通过设置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草原文化案例的学习,感受草原的广阔无垠,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饱满情怀。通过草原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识人地和谐的重要性,体会“因地制宜”的思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原因以及澳大利亚牧场的最突出特点。

难点:体会澳大利亚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实现人地和谐关系的。

五、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地图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归纳澳大利亚发展畜牧业的优势以及牧场最突出的机械化程度高的特点。

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区域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出示袋鼠的图片,问:这是什么?它的家在哪里?以此导入澳大利亚国家。

环节一: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

活动1:出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图,让同学学会描述它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活动2:出示澳大利亚大陆地图,引导同学得出结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活动3:出示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总数,让同学计算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进口得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通过计算,即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有利于巩固已学知识。

活动4:出示澳大利亚的地形图、气候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对下一步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做了很好的铺垫。

活动5:提问:澳大利亚若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那么这个国家发展什么产业比较好呢?该怎么发展呢?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得出要依靠现代化的机械发展畜牧业。

环节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状况 活动1:让学生通过熟悉教材找出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是怎样的?通过此活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分析能力。得出澳大利亚是一个“羊比人多”的国家,所以必须依靠先进的科技与现代的农业机械。

活动2:出示课本资料“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以及“美奴羊”和许多羊毛制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养羊业给澳大利亚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的实惠。

活动3:出示澳大利亚的地形与降水量图,说说澳大利亚哪些地方适合养羊?澳大利亚的年降水量有什么特点?通过活动进一步探讨澳大利亚适合养羊的优越条件在哪里。

活动4:出示粗放牧羊带和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的图片,给学生更直观的畜牧业写照,从而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活动5:出示澳大利亚牧业现代化机器的图片和剪羊毛、打草的图片,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感受科技力量之强大。

活动6:小组合作探究:澳大利亚畜牧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揭示本课主题:澳大利亚是个现代化的大牧场。

环节三:深入澳大利亚

活动1:你对澳大利亚还有其他了解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充分感受澳大利亚这个发达国家的魅力所在。

活动2:播放《剪羊毛》和学生一起感受澳大利亚牧民的幸福生活,感受畜牧业给澳大利亚人带来的财富和幸福。目的在于升华学生的草原情感,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既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要领。

七、板书设计

第18篇: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计划

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计划

阳西县实验小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电化教学(投影、幻灯、音像、语音室等)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标志。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了增强学院广大教师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手段的能力,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我校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加大经费投入,科学规划,改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设备条件。

要在充分利用现有现代教学设施和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和设备的规划、增置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好包括学校网站、多媒体教学教室、各项实验室、办公自动化、语音实验室、电子浏览室等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保证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用的基本条件。

二、建立培训制度,精心组织对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效用,要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师资队伍。因此,除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教务处开展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和多媒体教室使用培训外,学校相关部门要建立培训制度,落实培训经费,组织实施好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能力的培训工作,使每一位专任教师都能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培训工作要多途径、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

(一)遵循普及与提高的原则,在实现全体教师都参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目标的同时,重点加强对校、级、班优秀课程和重点建设课程组的教师、以及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采取教师自我学习提高、学校组织培训、自己进修培养相结合的途径开展培训工作。教师自身要有学习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识,通过学习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结合学校教研特点要有计划地加强对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工作,要建立相应的督查办法,保证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在培训内容和要求上有所不同,使培训工作更有针对性。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措施,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三)培训内容包括投影机、幻灯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语音室等现代教学设备的操作使用;幻灯片、教学课件制作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四)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培训考核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根据教务处制定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学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方法。

(五)把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列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拟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加强管理,提高学校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整体水平。

要通过宣传、研讨、示范等手段提高广大教师对于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作用、意义的认识,使广大教师树立起科技兴教、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生产力的观念,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加强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管理,杜绝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闲置、浪费和损坏现象,提高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率。 要充分考虑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情况,形成有利于推动教师积极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政策导向。 教导处要通过开展专项检查、观摩交流和评比竞赛等具体活动来推动工作,使全体教师能自觉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第19篇:创建教育现代化达标工作总结

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工作个人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创建教育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是推动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性工程。创建教育现代化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造福于百姓的惠民工程。它必将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在高位均衡发展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合学校的统一部署,在学校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我主要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学生及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

1.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思想教育必须工作在前。为此,我从达标工作的现实意义出发,让学生了解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教育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更包含了教育思想,教育管理,师资队伍的现代化以及教育教学体系和教育水平的现代化。这些,对于我们当地的社会发展、对于我们学生的教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让学生了解达标验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配合学校的整体工作。在学生教育的课堂上,我把达标检查的具体项目告诉给学生们,包括:校训、校风、学风、教风。课时的安排、课程的设置、晨读、午休及较敏感的收费问题等相关内容等都让学生一一明了。使学生明确了怎样配合学校的工作,怎样说?怎样做?正是我的工作到位,才使我班的学生李亮、刘一在抽查验收工作中圆满地回答了验收组所提出的问题。为学校的验收成功尽了一点绵薄之力。

3.在学生的课间行为养成教育上,从说普通话开始,用规范行为配合学校的达标,以文明礼貌亮出自己的风采。为此,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说普通话的检查验收工作,开始是课上必须讲,然后课下必须说。在一个星期达到要求,我每节课间都到班,检查督促这项工作。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课间楼道的行为准则。用评选优秀行为标兵的活动带动这项工作的落实。用评选礼貌之星的活动激活学生的文明礼貌的意识,烘托礼貌光荣的环境氛围,强化文明礼貌的行为,落实文明礼貌教育活动。这些工作的有效落实,使我所带的班级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没有发生一起影响学校工作的突发事件。

4.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

三次电访工作,就学校的食堂、达标、收费、自习课等问题向学生家长进行电话说明,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向学生家长一一加以说明,有的学生家长还询问有关学生学习的许多问题,有的学生一个人占用20多分钟。这样,三次学生的电访工作大约用了16至17小时的时间,家长们被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积极配合学校的达标工作。

12月

15、

16、

17、18号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我和初三的全体教师,利用晚上的时间,冒着严寒,走在乡间的漆黑小路上,走街串户,把学校对孩子的热望以及学校对家长的期待传递出来,学生家长在与教师面对面的亲切交流中,增进了与教师的感情,也增强了学生家长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人翁责任感。在这四天的家访活动中,我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去落实这项工作,认真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为学校的达标工作尽了一分应尽的义务。

二、在跑操活动中,规范训练、统一行动。

跑操活动正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特色,我在这项活动中始终严格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从基本动作开始,首先让学生参看外地学校学生的优秀表现,激发练好操的决心。然后从基本动作练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训练,上班时间没时间练,下班挤时间练。一个个夜幕中消失的背影不断的重复,换来的是学生行为的一次次飞跃。经过我的努力,使我班由原先懒散无序的跑操行为转变为精神抖擞的跑操方队。

三、为达标准备材料

整理个人档案及时到位,学科带头人材料详实、科学、有深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与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再认识》被编入学校的反思集。

四、卫生大扫除及时到位、工作彻底。

总之,达标工作对于自己是一次人生思想的洗礼,更是一种思想的提升。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最深的是团结必胜的精神理念。怀有的是对历史的一种责任,希冀的是整个教育的均衡发展,快速提升。我将用自己不朽的人格造就学生健全的人格,用闪亮的行动铸就学生一生的良好习惯,用思想的光芒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

2010-1-20

义务教育现代化达标工作个人总结

张玉秀

2010-1-20

第20篇:现代化煤炭企业生产调度室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调度工作总结

2011年初以来,调度室在各科室及区队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以河南煤化集团“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执行力”为工作准则,坚决执行“一线工作法”,按照各级管部门和公司的年度工作计划,结合我矿安全生产调度的工作实际,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调度等方面,发挥了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上情下达,下请上传”的作用。结合我公司各项生产计划和工作安排认真组织和指挥生产调度,顺利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根据自身实际,建立和健全了调度室各项制度,全体调度室人员,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做好调度室的工作,争创一流业绩,我们认识到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各种文件精神,明确了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蔼、热情、耐心、细致,为公司上下沟通提供良好周到的服务。认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与此同时经常深入实际,深入采掘一线,调查研究,熟悉生产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各级领导汇报生产情况。在调度工作中,调度室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调度室工作无间隙传达和交接,对重点工作任务实行全程跟踪安排解决。将总体目标

和工作内容具体化。日常工作中与调度对象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做到固定任务传达提前及时准确、临时任务做到说明详细无误,安排合理,尽可能缩短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认真对待调度对象的咨询、合理要求及提出的建议,创造和谐的调度氛围,以优质规范的服务、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员工的支持。

二、定期组织召开调度例会、专题调度会议,反复研究现场生产管理主要环节问题,并积极给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组织召开调度会、生产协调会,和公司领导,生产骨干共同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检查任务落实完成情况,及时对各部门进行人力、物力、车辆等合理调度,确保生产各环节的理顺与协调。想方设法弥补工作上的不足,认真审视每一阶段的工作,改进不合理的工作流程,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尽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及时掌握生产形势,分析生产动态,对生产薄弱环节、采掘接替和车辆周转等进行专题调度。按照“抓系统、系统抓”的工作原则,加强对采掘、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及防治水等各专业的考核力度,形成了以生产调度室为主导、各分管专业科室齐上阵、培训部门参与的立体生产调度组织体系,实现了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过程的和谐统一,从根本上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生产效率。

三、加强矿领导值带班制度,建立健全六大系统,服务矿

井安全生产。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及煤矿安监总局《煤矿领导带班下井及安全监督检查规定》的精神,调度室加大了对领导值班跟班和责任追究力度,制订了《赵固一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赵固一矿带班矿领导井下交接班制度》、《区队长下井管理规定》等10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了矿领导包区队,区队包班组、班组包员工的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目前,我矿调度室建立了先进的瓦斯、水汶、顶板、矿压等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永久紧急避险硐室、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有线、无线通信联络系统,六大系统已经基本建成。调度室通过加强矿领导一线带班,用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和现代化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

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调度室软硬件建设。

根据河南煤业化工集团关于加强调度指挥中心建设的有关文件和领导要求,建立健全了调度室各项管理机制和制度;按“双基”以及质量标准化要求规范调度室各项专题记录、报表、台帐、总结等共40余项,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档案管理交流,按时填写图表和牌版,调度资料定期归档保管。建设了现代化的生产调度监测监控中心,并安装有先进的工业电视监视系统、调动电话通讯系统,《矿井安全生产及灾害预警与防控可视化平台系统》,实现了井上下各作业现场图像及设备开停工况信息的

实时显示功能,为我矿创建数字化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信息报送质量,完善公文处理流程

一是信息力求又快又准。及时、准确、全面地为矿领导和公司报送信息。我们在信息工作中努力做到“收集信息第一时间、报送信息第一时刻、处理信息第一时段”,确保信息快速报送。二是督查力求落到实处。我们进一步落实了督查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及公司下发的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大决定事项的执行,领导交办的事项等在基层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督促检查,即传达领导指示,又反馈各种信息,做到了快捷和实效,保证全矿上下政令畅通。今年以来,没有出现任何重大失误行为,较好地推动了公司重大决策的落实和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在总结一年工作成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服务矿井生产,提高调度室的服务质量,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机电设备检修质量及突发事故处理能力。要求各生产区队严格按照设备检修计划及检修要点进行设备检修,不定期抽查区队设备检修记录集设备检修评价等记录,全面系统的监管各生产区队监督设备检修工作。严格落实机电设备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申报及采购执行情况,实时掌握采、掘、机、运、通各系统的主要设备运转及设备备品备件情况,并定期通报主

要系统运行、设备运转及备品备件管理状况,从而提高机电检修质量及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加强精细化管理,深入开展定置管理工作。认真梳理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体系,对各项工作进行专业细分,以做到调度工作事事有安排,安排有落实,落实有反馈。深入开展定置化管理,对调度室的所有物品进行定置,依据调度装备使用的频率,按照人的生理、心理、效率、安全的需求,科学地确定物品在工作场所的位置,实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的定置管理方法。同时继续加强对调度员的培训工作,将定置管理思想灌输给每一名员工,保证定置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质量标准化工作,推动调度室信息化建设。严格按照定置管理规定对质量标准化各项工作进行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调度室各种记录、图表、台账的管理工作,做到各项记录台账准确清晰,表述严明,科学合理。依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将调度专业各类数据图表进行数字化、可视化,实现生产调度管理工作的无纸化、自动化、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种监测监控系统接入到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让调度员能够实施了解井下各个系统运行状态及现场安全生产,以此提高调度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提高员工培训绩效奖金奖罚比重,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加强调度员应知应会、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的培训力度,

及时将每月生产计划及当日生产计划进行布置贯彻,让调度员通过学习培训,能够及时了解各级文件精神及矿井生产动态,提高调度员组织协调能力,坚持开展“两述法”及“安全确认”工作。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月度、季度、年度考核机制,并坚决推行培训绩效奖金工资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执行,有考核,有效果。

五、坚持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为顺利实现2012年安全生产任务,调度室将加大管理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提高生产调度组织协调服务质量及生产调度工作效率。以服务安全生产为指导思想,抓好主辅运输、提升系统及机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加强检修工作落实及检修工作质量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检修程序,提高检修质量及检修效率,为整个生产系统的高效运转提供时间保障。加强轨道运输管理,服务好钻探注浆、瓦斯抽排放工作,保证各作业地点的物资及设备运输工作。加强对采掘工作面现场管理及作业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落实,对井下各作业地点进行动态管理,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为采掘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形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全体调度人员的道德素质,进一步促进全体人员廉洁自律。坚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高尚的道德素质能更好地约束自己

做到谨慎用权,守住防线,廉洁从业。对全体调度人员来讲,我们的从业道德对全矿的员工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官”气正则民风清。调度室做为要害部门、职能科室,全体调度人员更应该加强党风廉政学习,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而打造调度室风清气正的良好服务形象。

2011年12月26日

小学现代化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现代化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