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17 07:33:15 来源:教学工作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一教教学工作总结

高一(上)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一、本学期学生现状:

进入高一第一学期,学生和老师都有一个彼此了解和适应的过程,本届学生有一些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层次参差不齐,学生学理科压力较大,数理化基础较差作业练习量大,时间紧,客观上存在重理轻文倾向。

2、语文基础极其薄弱,阅读面狭窄,薄弱点很多,学习上不善于自己反思与总结。

3、学生的学习意识不是很强,基本的学习习惯差,不太注重科学方法,不善于学习,甚至不会于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巩固,落实相关要求。

4、上课部分学生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到底,尤其是面对相对枯燥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时候,需要教师多次提醒暗示。

5、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

6、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学习较浮躁怕吃苦,静不下心坐下来潜心学习和练习。

7、写作缺乏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很多学生还不能做到文从字顺,作文思路打不开,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二、本学期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的具体问题和情况,本学期特制定并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努力实现学校制定的高考目标。

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语文,好学乐学能学,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课堂结构,深钻教学艺术,师生互动,效益优先,以学生的“得”为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情感上,用细致的工作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鼓起学生自信拼搏的勇气,确定学生具体的奋斗目标。

(1)在课堂上,经常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思想品德意志的教育、用积极自信情绪感染和鼓励学生,使学生尽量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热情,努力克服高中新生特有的不适,不断学习进步。

(2)分项统计分析对比学生每次月考 “得失分”,单独找单项后进生分析谈心,制定下一月具体提高目标,要求学生结合知识点的薄弱处强化补差。

(3)通过作文、月考总结、作业批语、谈心等与学生交流,给他们激励。平时在学生练笔本、作业本、卷子上、给学生写点短信,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话语来帮助他们,使他们明确不足,努力进步。

(4)课下及时与学生谈心,学生有问题就给他们做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原因,树立积极奋进的心态。

(5)做好尖子生、后进生及个别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工作,稳定学生。

2、备课上

(1)多方发掘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本年级集体备课的优势,结合自身钻研,借助媒体网络,深入研究教材和文本,钻研教法与学法,精心备课,大胆创新,反复修改斟酌CAI课件,保证备课质量。

(2)充分根据所教学生一个重点班,一个平行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实行不同教法,保证课堂上充分让学生活动。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各项练习,对手中资料大幅度删繁就简,尽量精练,并引导学生 特别注意资料的利用方法。

3、课型上 (1)原则:一切围绕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2)结合不同课文及学习内容设计好学法指导课、考试讲评课、拓展欣赏课、语文活动课、综合阅读课、作文系列训练课等。

4、授课上

(1)坚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互动、生成与共享。

严格课堂纪律,活跃课堂气氛,尽量让每一个学生认真学习、练习。

(2)一切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继续改进教法,采取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方式授课。 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答疑、分级分组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3)积极承并精心组织担高二OO八级的语文选修课的选题、备课和授课工作。

5、辅导上

分层培优补差,自习课上单独或分组找学生谈心或辅导,课下个别辅导学生。对后进生加强信心教育和学法指导。

6、教师业务提高上

广泛读书,虚心学习;深入教研,积累资料;积极听课,业务培训;积极参加语文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业余自购自学《新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标解读》、《文本解读论》、《语文教学通讯》《审视中学语文》《走近魏书生》《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青年演讲能力训练教程》《演讲与口才》等,积极学习听课并参加培养,观摩特级教师授课。本学期还重点学习文本解读,提升了自己的文本解读和赏析能力,进一步学习运用普通话和多媒体教学,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教学效果。

1、较好纠正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良习惯,树立了学好语文的坚定信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初步形成了较好的语文思维,赢得了学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9-12月月考语文成绩均居年级前三名。半期考试成绩居重点班第一名,平行班第二名;期末考试成绩居重点班第一名,平行班第一名。

2、通过认真准备、精心组织年级语文选修课——“小小说的欣赏与创作”,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师生互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初步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语文选修课堂教学组织艺术。

3、学生的写作兴趣高涨,写作水平有较大的提高,班上自主编辑了学生优秀习作集《让我们走进春天去聆听花开的声音》。

四、教学体会和下期工作思路。

1、立足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建立“大语文观”,整合语文教学资料,全方法发掘语文的魅力,引领学享受语文,走进“语文大观”。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引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语文,这是事半功倍和取得较好效果前提。

3、不要怕学生基础差,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需,从实际出发,用真诚感动学生,用激情激励学生,用方法指导学生,真诚的关爱学生,注意时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体验和思考。

4、教学与艺术联姻,乐趣与效率俱来!

5、下一期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读本的高效利用、人文精神的构建与作文系列训练。

推荐第2篇:七年级语文教教学工作总结

七年级语文教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

1、2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有汗水,有欢笑,有感动,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收获,如任教班级在古诗词竞赛中荣获优胜奖,在每次月考中都获得不错的成绩。

回首这一学期,我的成长离不开领导的指引、同事的帮助、学生的配合,在此谨对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随着学期的结束,我的语文教学阶段性任务也圆满地完成了,现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虚心向领导、前辈、同事学习,不断反思、充实、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知自己是稚嫩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不熟悉,对学情不了解。但我把自己当做一块海绵,做好了吸收大量知识和经验的准备,而这知识和经验的来源就是我的领导、前辈和同事们。在这期间,我认真揣摩课堂教学的优秀案例,对比我自己的教学,找出不足加以改进。积极参加评课,听取领导、同事们的宝贵建议,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调整。平时我还经常就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些问题向教研组长和老教师请教,他们丰富的经验让我获益良多,他们耐心的帮助和无私的关怀更令我感动万分。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

我从小就向往教师这一职业,如今走上工作岗位,发现自己的确非常热爱并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不论备课、批改作业有多疲惫,只要一走上讲台,望着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就会感到浑身充满干劲,充满热情。语文是我最喜欢的学科,我从不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难事,但是我们的很多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或者小学教育的缺乏,语文基础比较差,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快乐的,从而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那么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让每一篇课文通过我的设计都便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的魅力,爱上学语文。同时我努力营造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所以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四、认真做好当堂检测,及时批改作业。

课堂检测是我校教学的一大特色,每节课的随堂检测,有助于准确把握学生当堂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马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查漏补缺。同时课堂检测也能帮助学生把握本节课学习重点,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自我监控。因此出好每堂课的检测题,认真批改,督促学生及时改正,是我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我都会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随时调整教学。

五、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对于个别基础很差,学习语文有困难甚至有障碍的学生,我从不会对他们另眼相待,而是把他们看成班级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只有他们进步了,全班才是真正的进步了。对于学困生,我首先把重点放在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上,为他们制定切合实际的阶段性目标,然后帮助他们达标,使他们从一点点的成功中找到自信,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课堂上我坚持分层次教学,在保证大部分同学都有收获的原则下兼顾学困生,夯实基础知识。在课后我争取时间为他们单独辅导,解决疑难,听不懂的地方耐心为他们解释,直到听懂并做到举一反三为止。

本学期即将结束,我会利用假期认真反思,总结经验,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将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未来的挑战。

推荐第3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学数学 用数学(推荐)

学数学

用数学

汕头市桂花小学

陈文娟

【作者简介】陈文娟老师是广东省汕头市桂花小学数学高级教师,从教至今21年,一直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认真研究新课程教材,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设计行而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用加减法解答数学问题和20以内退位减法是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要求学生不仅能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还能自己选择适合的对应条件进行解答。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一个“踢足球”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从已知信息选择适合的条件来解答数学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有“多余条件”的数学问题,怎样理解题意,选择适合的条件进行解答对理解能力不高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课设计由浅入深,力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解答问题,能从已知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

有用条件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意识。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难点:

能从已知条件选择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有用条件进行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导言:“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的计算能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那么答对的同学老师会奖励他小花,今天谁得到的小花最多,谁就是今天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

1.口算训练(接力回答)

11-9=

8+6=

16-8=

13-9=

9+7=

13-7=

11-6=

15-7=

14-8=

15-9=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计算,为下面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计算做准备】

2.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校园里有8盆红花,有6盆黄花, 一共有几盆花?

提问:引导看图,说出知道了什么,要问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 生:两个部分合起来就是用加法计算。

(2)有14盆花,其中8盆是红花,其他的是黄花,黄花有几盆?

提问:引导说出和上一道题的区别,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计解答,为什么? 生:知道全部有14盆,求其中的一个部分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数学问题的解答比较,巩固学生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知识,为下面找对应条件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导入:“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是要学习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怎样选择合适的有用的条件来进行解答。” 板书:“学数学

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1.预备题:(课件展示)

师:“现在我们先来帮帮这两位小朋友解决他们的数学问题吧!”

学生分男女生读题,指名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解答?说出对应的条件和问题。” ( 生答 )

强调:不同的数学问题找不同的对应条件。

【设计意图:明确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到有关的对应条件,为新课例题做个铺垫】

2.教学例题5

(1)课件展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景中,激发学习兴趣】

师:“看图讲故事引入数学问题“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节到了,同学们都欢天喜地的来观看体育比赛,那么图中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这样的引入,使学生能心情轻松的进入角色,让数学问题通俗化,使学生更快找到和理解图中包含的数学问题】 “看图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 学生叙述题意:已知什么?(有3个已知条件) 问题:还有几人没来?

让学生好好看清问题的意思,找出有关系的条件。 板书:有16人来踢球, 现在来了9人,

还有几人没来? 提名学生列式:16-9=?

进入动动手环节: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算出16-9=7(人)(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操作中弄清减法计算的数学概念,准确进行计算】

(2)师问:“计算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计算正确吗?”

生答:用加法验证 9+7=16(说明:没来的7人加上已经来的9人就是16人)解答正确。 【设计意图:培养计算后验证的好习惯

生答师板书: 答:还有7人没来。

(3)全体同学把有关系的条件和问题以及解答过程完整的读一遍。

填写课本P20例题5.

3.讨论解决“做一做”

出示题目: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学生讨论:根据问题需要,哪些信息跟问题有关系,哪些是多余的? 怎么解答?怎么列式?14-6=8(只)

口答:母鸡有8只。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和数学表达能力】

三.小结:

\"从数学的角度来解决问题,要明确问题要求的是什么,选择适合的有用的条件进行解答。\" (生齐读,师板书)

四.全体起立:课间活动(跟着老师做精神操)

【设计意图:一年级小孩集中听讲能力较差,课间活动一下能提起孩子们的精神,帮助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五.拓展思维:

1. 小兔灰灰采了14个松果,已经吃了4天,吃掉了9个,还剩几个松果?

(课件出示数学题,师情景引入,生读题解题)

提问:“问题要求什么,哪些是有关条件,哪个是多余无关的?” (指名学生回答)

2.两个小组一共有13 人,我们组有6人,我们已经走了15 分钟,另一组有几人?

(课件演示图片,师情景引入,生读题解题)

提问:“谁是多余的?”

( 强调:多余条件不能参与问题的解答。)

3.我们班一共有20人,有14 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来几人?

(课件展示图片,师情景引入,生读全题后再直接读出跟问题有关的条件,列式解答) 提问:“有多少人在抓迷藏?”(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真正的总数)

【设计意图:每道题老师情景引入,可以让数学问题更加生活化,又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觉发现问题并找寻适合的条件去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主动探索精神】

总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生回答)

师总结引申:“选择适合的有用的条件解答数学问题。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甄别信息,现在社会上每天信息量都很多,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大家要懂得取舍,我们自己也要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体验到解决生活数学问题的极大乐趣,适当的引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板书设计 】

学数学

用数学

*明确问题要求的是什么,来选择适合的条件解答。

例题5

有16人来踢, 现在来了9人,

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课后反思】

本课设计站在促进人的发展的高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先是复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然后是用两道加减法互为转换的数学问题来巩固学过的解答方法。进入例题前先引导学生用已学知识找到对应条件来解决预备题,强调了解决数学问题要找对有关条件。进入新课例题5时,用讲故事的方式轻松引起学生主动观察图片场景的兴趣,找出知道的信息和数学问题,再根据数学问题的需要研究哪些信息是有用的,从而利用有关的适合的条件进行列式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安排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式来认知用减法计算的数学概念及理清算理,然后在用加法来验证减法计算对不对,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验算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锻炼孩子们的合作表达能力。在设计拓展练题时,紧紧依靠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让孩子们认知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根据问题自己选择所需条件进行探索解答,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课堂上为了让所有学生能彻底理解,就让学生重复的说出跟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不断强调“求一个部分”用减法计算,显得有些啰嗦。数学语言还是要简洁明朗些更好。

推荐第4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七巧板》

七巧板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突破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难点:

拼指定图形。

突破方法: 实际操作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 实验研究法

学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教师: 课件、实物展示台 学生: 七巧板拼图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二、教学互动

(1)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2) 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3) 每种图形有几个?分别是几号?

(4)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5)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6)游戏环节: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 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出示一套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 出示第一个狐狸阴影图片。 1)你们看它像什么?

2)猜一猜,它可能是由哪几块七巧板拼成的?

3)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试拼。 教师在此过程中发给四组学生四套七七板和四张纸,让这四组同学在纸上拼,拼成后教师展示在黑板上。

(4)成果展示。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把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

四、课堂小结

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

推荐第5篇:中学外教教学工作计划

中学外教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重点投入到以素质教育为指挥棒的教学宗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和书写,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

我校五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三年的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他们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和记忆力较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四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一定的英语日常用语,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对他们而言,英语基础知识需要继续深入的渗透,把重点放到听、说、读、写的要求上。 扩大学生对西方国家了解的知识领域,充分发展学生在生活中使用英语的能力和习惯。

三、教学目的、任务

1、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书写的习惯;

2、发音准确、朗读流利,准确掌握书中的重点内容;

3、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用语的交流;

4、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写作;

5、熟练掌握所学歌曲、chant等;

6、了解西方文化,初步知道课文的文化背景。

7、强调语言运用。本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起始阶段采用全身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中学外教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8、注重能力培养。整套教材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 find out /let\'s check /pair work /task time 。在活动手册中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

9、突出兴趣激发。教学形式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任务、绘画等

10、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文化的介绍。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3)发音清楚,语调正确,书写工整。

2.难点:使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成绩。

五、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进行课堂的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做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

2、创新运用各种不同英语教学法来辅助教学,如:情景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和tpr全身反应法,并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3、创设英语情景和环境,使学生们在一定的英语语言环境里习得“第二语言”。做到“生活中有英语,英语中有生活”。

4、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肯定他们的进步(尤其是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朗读和书写的习惯。

5、注重教材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帮助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提升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6、多教授chant和歌谣或小故事等促进学生多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野餐、旅游、问路、看病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左、右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材分析:《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理解左右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学生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了解 它们的相对性及学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左右”, 进一步通过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探索,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策略选择:

本课以活动课的形式,以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引出“左右”

1、学生活动:

①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在教室中间的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说说感受(很乱)→假设在马路上大家都这么走会怎样?(交通混乱,容易出事)→你来想办法解决。(有秩序走,靠右走) ②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说说感受。

2、引出课题: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活动二:感知“左右”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和右。

①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我们常常用左手和右手做什么?左右手是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大。

②找一找我们身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 ③你怎样来记住左、右。

2、学生学做机器人,老师当遥控器,请机器人按遥控器的指令做动作。

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 伸出左脚跺一跺,伸出右脚跺一跺; 拍拍左肩

1、

2、3,拍拍右肩

1、

2、3;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左眼眨一眨,右眼眨一眨。

3、显示课件(一个背对学生的小女孩),找出这个小女孩的左 右辫子、左右手、左右腿、左右身。 活动三:体验左边和右边。

1、按要求摆学具。

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从矛盾冲突到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认识“左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学生常常因左右手配合做事而较难分开体会,因此教师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从而感知左和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摆一摆,从左往右依次为:铅笔、尺子、小刀、橡皮、铅笔盒,并回答下列问题。 从左数尺子第( ),从右数尺子是第( ); 尺子的左边有( ),右边有( ); 尺子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2、请大家把学具打乱,再随便摆一次,然后再回答以上问题给同桌听。

3、观察你这排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从左数我是第( ),从右数我是第( ); 我的左边有( ),右边有( ); 紧靠我左边的是( ),右边是( ); 我在( )的左边,在( )的右边。 活动四: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1、请你转个身,看看现在你的左右各是谁?

2、大家一齐来感受一下,我们来上回体育课,按老师的要求向左转或向右转,再看看这时你的左右各是谁?你有什么发现?(对回答最精彩的学生给予表扬,并与他握握手。

3、与老师握手,你用哪一只手?老师用哪一只手?你有什么发现?(面对面,我们的右手不在同一边。

4、出于礼貌我们都用右手与别人握手,请同桌握一握手,进一步体验。

5、我想请大家举右手,我也想举右手,你说我该举哪只手?你请老师做个什么动作,一眼就看出是左手还是右手。(转身)然后我们都举左手,你发现什么?(面对面,左手不在同一边。)

6、师生面对面,看着桌上的学具,请学生回答对方的左右边各

察与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掌握以“谁”作标准来确定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打乱后随便摆一摆”,打破了学生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巧妙地用转身、握手、找东西等活动,激起学生疑问,抓住学生注意,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去体验、感受其中的奥秘。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有什么?

教师把铅笔盒、小刀放在身体的左边,橡皮、尺子、铅笔盒放在身体的右边,问学生:现在我们面对面,请问我的左边有什么?我的右边有什么? 活动五:巩固左、右。

1、抢答:在老师的描述中抢答正确的答案。

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幸运52?李咏叔叔说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这是什么,现在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每组派一人进行抢答。 ① 出示

师:它不在最左边,也不在最右边,它在桃子的右边,在樱桃的左边,请问它是( )。 (哪一个学生抢答成功,说明理由后老师就把这张可爱的问题卡片送给他。下同) ②出示一幅图,一个男孩面对大家,他的左边是儿童公园右边是图书馆,后面是超市。 师:星期天,妈妈带小明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小明的右边,请问他们要去哪? ③出示一幅图,三个动物三个家

师:小狗住小猫的右边,小兔紧挨着小猫的右边住,用线连一连,给动物们找到家。

2、辩论:老师和一个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说明理由。活动六:实践左和右。 P6生活中的数学。

组织有效的抢答辨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去认识、去感悟、去体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

五、教学片段实录: 活动一:引出“左右”

师:我们教室的中间有一条走廊,现在请两个小组的小朋友在走廊里随意来回走动。 (两个小组的学生在走廊里来回随意走动。)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场内的):老师干吗要我们走来走去? 生2(场内的):老师这样走都会撞到。 生3(场外的):这样走很乱。

师:假如在马路上有许多车、许多人,也这样走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生1:会很危险。 生2:有可能会撞起来。 生3:会出车祸。 生4:这样走不好。

师:那你想个办法,怎样比较好? 生1:大家都靠一边走。 生2:大家都靠右边走。 生3:大家都靠左边走。

师: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交通规则,我国规定每个公民都靠自己的右边行走或行车。现在请同学们都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一走,有什么发现?不知道右边在哪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场内学生靠自己的右边来回走动。) 师:现在有什么感受? 生1:好多了。 生2:不乱了。 生3:这样不会撞到。

师:看来认识左右很重要,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 ……

活动五:巩固左和右。

1、抢答: ……

2、辩论:

师:老师和同学走楼梯,一人上,一个下,每人靠自己的右边走,请问我们会撞在一起吗? 生1:肯定会的,都走同一边肯定会撞起来。 生2:不对,一人上一人下,不会撞起来。

生3:对哪!面对面,两个人右边不在同一边,不会撞起来。 生4:都是右边怎么不会撞起来? 生5:不会的哪。

(教室里一大片声音说不会,一小片声音说会,很热闹) 师:谁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说服对方。 生6:老师我们来表演一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师:好主意。

(师生面对面,各自靠右走,用事实证明不会相撞,全班一片欢呼声。) ……

六、教学反思

(一)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但只是提供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材料,它需要每一位教师去实践、丰富及完善。本着这一认识,我对教材进行大胆处理。用六大块活动情境串连生成,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左右的含义与相对性,使学生乐学、爱学。

(二)尊重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

在教学“左右”一课前,我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左右有了初步感受,但对其相对性、可变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基于这一情况,整个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为正确理解左右奠定了基础。另外,这节课也抓住教材的难点让学生进行思考。

(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许多活动,创设了许多学生身边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比较、操作、交流、推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活动五中的抢答题,学生完全可以在老师没有念完题就知道答案,因为桃子的右边有菠萝和樱桃,它不是最右边,那肯定不是樱桃,只能是菠萝。在这老师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通过推理解决问题,小小的一道练习题,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成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条件,从更高要求看,本课在这一方面略显不足,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推荐第7篇:一年级上册语文科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上册语文科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又要过去了。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而且业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就本学期工作做一下总结,力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以利继往开来,使工作更上一层楼。回顾这学期的工作是辛苦的、忙碌的,也是喜悦的、收获的!

一、基本情况

全班学生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 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初步形成期。

二、主要成绩

本学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进步。首先,我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认真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同时,我还自制了许多拼音卡片、生字卡片,用于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还有,课后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恰当的辅导,使学困生的成绩也有了进步。我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主要做法

(一)习惯养成重于一切。

1 一年级学生可塑性强,有人说,他们是一张白纸,好写最美的文字,好画最好的图画。那么,看教师怎样在这张白纸上落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设为小学低年级的重中之重。所以,本学期我只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对齐桌凳,把铅笔盒放到桌子的右上角,然后拿出语文课本和练习本,最后跟读;

2.课起立时,要整齐站好;

3.书写时做到“三个一”及“头正、肩平、背直、足安”, 4.读书时,做到“眼到、心到、口到”;

5.听课时做到专心致志,不溜号,不乱动。时刻用课前呼号“我是一名好学生,遵守纪律不乱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回答问题时,要先举手,经老师允许再大胆发言;7.写作业时,要做到工整、认真,不乱涂乱画;

8.课前还应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并及时做到“节清、日清、周清”。还经常给孩子灌输李大钊的教子名言:“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年级内容多,知识面广,但又是打基础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可孩子们活动好动,自控能力较差劲,对大量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所以,我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轻松学习让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导入新课,到课中游戏,

2 到课后练习都采用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课外进行阅读,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密切家校联动,共同培养新人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成长,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开通的家校通、电话、放学等一切时机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及时和家长探讨学生的行为表现。一起研究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关注后进生的发展。

首先摆平心态 ,学生程度应该存在差异,对学生一视同仁,制定了“加餐、减负”计划 ,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给予了大力表扬,以增加其自信心。。

(六)培养和谐的班风。

3 让孩子把同学当成自己 的亲兄弟,亲姐妹,并树立”手足“对子,即一个优等生帮扶一个学困生,并比赛看谁辅导的对象进步大,两周以检测,这些小兄长、小姐姐还真尽职。

四、存在不足与工作设想

1.虽然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在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多加以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会学比什么都重要。

2.教师机智有待提高,面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程度的问题,要求我更要在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注意预设和生成。

3.注意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缩小学生间的差异。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力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使每个孩子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小括号》教学设计

庙渠小学

教师 : 路明

2017.6.9.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号里算小括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

3. 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教学准备: 10个五角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2+7-5,这道题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40-6+4,这道题既里有(

)法,又有(

)法,先算(

),再算(

)。 3.说说计算过程: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1)每位同学的桌子上有10个五角星,剪掉2个,再剪掉3个分,。 2.动手操作,确定解题思路

师: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的过程

生:有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个,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送给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3.感受小括号的必要性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

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该怎样列算式?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怎样列式先算2+3呢? 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4.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试一试。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标法:在2+3下面画一条线表示先算。

把2+3用方框框起来表示先算。

把2+3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先算。····· (2)认识小括号,感受优越性

组织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统一的符号来表示。

揭示“小括号”板书课题。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师:将算式10—2+3加上小括号,再让学生说说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意义

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3-4+5=

7+7-6= 13-(4+5)=

7+(7-6)=

(三)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第3题

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计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推荐第9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第十课时 小括号

第十课时 小括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5+3+7= 20-2-5= 18+2-6= 19-8+4= 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引导学生总结出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2、教学例2。

⑴出示投影图:看图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⑵学生动手操作:4人一组剪五角星。

边剪边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怎样列算式呢?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⑷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 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知识应用

1、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2-5+4= 14-9-3= 12-(5+4)= 14-(9-3)= 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2、帮小动物找车厢(连一连)。

3、找朋友。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七

一、第1题或第2题。

二、第4题或第8题。

推荐第10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图像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教学气氛中通过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探讨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是重点;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是难点。

课前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情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一)谈话引入

二、活动二:练习分类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物体想请你们帮个忙,给它们分类.

(一)出示图片:物体分类,分组活动

1.四人分小组活动,按一定标准给物体进行分类

2.学生演示自己不同的分类方法.

三、活动三: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认识长方体

1.出示图片:长方体

每一名同学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一件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面,摸一摸每个面一样大吗?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的?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反馈长方体的形状特点

(1)有六个面;(2)有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个面是长方形,还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四个面是一样大的,还有两个面一样大.(教师板书: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出示图片:正方体

这个物体是长方体吗?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反馈正方体的特点

正方体六个面,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教师板书:正方体)

你是怎么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长方体?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呢?

四、活动四:认识圆柱体和球

(一)认识圆柱体和球

1.出示图片:圆柱体、球

你的桌面上还有什么物体呀?它们有什么特点?

3.学生小组讨。4.学生反馈

圆柱体有两个面是圆形的,球上没有一个平面.

5.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体的?那些物体是球体的?

(二)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

五、活动五:做游戏 “摸一摸、猜一猜”

游戏介绍:将所有的物体全部放在课桌上,小组中的每个人轮流用围巾蒙住眼睛,用手摸物体并猜出是什么物体,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六、活动六:小小建筑师

1、用桌上的物体搭建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2、学生反馈.

第11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钟表 (8)

《认识钟表》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说个谜语。 滴答 滴答 滴答, 会走 没有 腿, 会说 没有 嘴, 它会 告诉我们, 什么 时候 起, 什么 时候 睡。

师:同学们,你们猜,这是什么啊?(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探究。

1、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2、认识钟面

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

3、交流发现,说说钟表的作用。

4、教师小结。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小明的一天: 师:小明几点起床? 几点上学? 几点上课? 几时吃午饭? 几时放学? 几时睡觉?

生:小明是6时起床,7:30去上学,8:00上课,11:30吃午饭,4:00放学,9:30睡觉的。

四、及时达标

1、完成教材的自主练习第1题,填一填。点名回答,表扬回答对的同学。

2、完成教材的自主练习第3题,填一填。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然后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五、当堂达标

1、完成教材自主练习第四题,你拨我说。分组完成,小组轮流展示。

2、完成教材自主练习第五题。

读出三个时钟的时间,让学生按时间顺序编一个故事。

六、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长针

短针 分针

时针

指着12

指着几就是几时 指着6

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靠近12 (在左或在右)

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

八、课后方思

1、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课堂上呈现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本课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如说说生活中小朋友升国旗、吃午饭、踢足球的时刻,说说自己早上起床、晚上睡觉的时刻等等。

2、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有意义习得必须在学习主体积极思维的参与下,经历认识结构的调整和重新组织,最终把新知同化,纳入原认知结构中。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参与学习的根本原因。“正好7时”和“大约7时”,还有两个10时,这些都是可以设置认知冲突的素材。设计中紧紧抓住了这样的教学资源,巧妙设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12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鹿家庄小学:张艳芳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例

3、例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

2、使学生掌握较大人民币的十进制关系,能正确地认清币值。过程与方法

经历人民币之间的换算过程,体会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功能中的功能与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节约用钱和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突破方法:

借助常用面值的人民币,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加强认识。 难点: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突破方法:

自主发现与探讨交流。 教法与学法: 教法

引导探究法

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一认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小面值的人民币,你还记得它吗?

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请学生说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数一数

师: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 3.填一填

师:请你填一填

1元=( )角 1角=( )分 60角=( )元 8角=( )分

(二)探究新知 1.认一认 (1)请你看一看这是多少钱?

学生回答出以上人民币的面值 (2)交流认识人民币的方法

引导总结出:只要看钱币上的数字或者汉字,再读出后面的单位就知道是多少钱

了。

2.找一找

师:我们刚才掌握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老师说钱币面值大小,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来,举起,看谁最快!(学具带中有1角、5 角、

1分、2分、5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的学具纸币) 3.分一分

(1)师:刚刚我们在比赛的时候,有的同学找的特别快,你有什么好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把人民币按单位分开放比较快捷。 (2)师:下面我们就按这种方法把人民币整理一下。

学生独立操作给人民币进行分类,分币放一起、角币放一起、元币放一起。 (3)分类后,教师再次让学生听口令从众多钱币中找出指定的面值。 口令:请拿出5元、14元、8元6角、37元 请学生拿出后,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换一换

(1)认识元币之间的关系

师:我没有找到5元,我都拿1元的人民币行不行?可以拿几张? 引导学生说出5里面有5个1,一张5元可以换5张1元。 师:那这些你会兑换吗?为什么这样换?

引导学生回答10里面有10个1,一张10元可以换10张1元。

20里面有2个10,一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 50里面有5个10,一张50元可以换5张10元。

总结:在大面值人民币兑换成小面值人民币时,思考大数里有几个小数,有几个就是换成几张。

师:100元和10元、50元如何兑换?请用手势表示。

学生分别用手势表示出第一题是10,第二题是2。

第13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十几减7,6

教学名称:十几减7,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

7、6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

7、6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十几减

7、6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 能用多种方法去计算十几减

7、6。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

(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 (5)改变题意:一共有13条金鱼,6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 (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l3—6=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4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做一做第2题。

3、完成P14页“做一做”的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第14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神奇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认识(拓展课)

教学目标:

1、对拼七巧板产生兴趣,并能照样子拼出七巧板的图形。

2、能拼出只有轮廓的图形,并能根据图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3、适应新的课堂,对家长关注课堂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家长的评价有良好的反馈。

教学过程:

一、简介七巧板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神奇的朋友,请看大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课题:神奇的七巧板 师:谁能来读一读? 生:神奇的七巧板

师:同学们可能会问这不就是七巧板吗?有什么神奇的?请大家再看大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一幅有上百幅七巧板拼成的图案的图片 生:“哇!”

师:老师刚才听到了大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哇”的一声。我想问问大家你为什么发出了哇的一声? 生:我想不到七巧板能拼出这么多图案。

生:我也想不到七巧板拼出的图案这么多,这么漂亮。 师:是啊这简简单单七块板居然能拼出这么多图案,这就是它的神奇之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小部分吧,如果你认识它拼成的图形,就大声说出来。

继续点击课件,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学生说图案的名称 师:(点击到了最后一张时介绍七巧板的由来)同学们“七巧板”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拼板玩具,由7块板组成,拼出来的图案变化万千。后来流传到国外,国为唐朝是我国十分繁荣的时候,外国人常 “唐”来代表中国,所以外国人称七巧板为“唐图”

二、照样子拼一拼

师:看了这么多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你是不是也想动手拼一拼呢? 生:想!

师:(课件出示下一张图,里面有12幅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老师挑了几幅,出示在大屏幕上,请大家拿出七巧板挑选自己喜欢的图案照样子拼一拼

1、

2、拍下学生在拼七巧板时候的照片,然后发到家长群里 对一些学生的作品稍作指导,问问他们你拼了什么?并表扬他们拼的真棒!

三、根据轮廓拼一拼

师:才这么一会儿功夫,你们居然拼出了这么多图案,真是了不起!刚才大家是照样子拼的,下面我们要增加难度。(点击课件,出示只有轮廓的图)你看,七巧板都躲起来了,只剩下了轮廓,现在你还能把它拼出来吗? 生:能!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小组比赛,大家一起动脑筋,看哪个小组先拼出来。 师:听请要求:

1、只用组长的七巧板,其它同学的七巧板放在边上。

2、拼好的小组,组长让其它成员每人再拼一次。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有蝴蝶轮廓的纸,开始小组合作拼,然后拍下每个小组在互相合作时候的小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对有困难的小组稍作指导。 反馈:

师:请第一名的小组来讲讲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先拼什么的? 生:我们是先拼翅膀的,先把大的板拼好。 师:还有哪个组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们组也是先拼大的板。

小结:看来蝴蝶这个图形适合先拼大的,这是个好方法,我们记下了。下面我们再拼一张。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有兔子轮廓的纸,开始小组合作拼,然后拍下每个小组在互相合作时候的小视频,发到家长群里。对有困难的小组稍作指导。 反馈:

师:请第一名的小组来讲讲有什么好的方法?这张图我们先拼的又是什么?

生:我们是先拼耳朵,前脚、后脚,先把小的板拼好。 师:还有哪个组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们组也是先拼小的板。

小结:看来兔子这个图形适合先拼小的,这又是个好方法,我们又记下了。

总结:看来先拼大的板,还是先拼小的板,是根据图形决定的,有的图形先拼大的方便就先拼大的,有的图形先拼小的方便就先拼小的,看来拼的时候得动动脑筋。

四、拼图比赛

师:知道了这个诀窍,下面我们就来一次拼图大比拼,看谁拼出的图案多!

1、要求:每个同学将下发的纸中的图案拼出后,举手经过老师检查后,去讲台挑选第二张,以此类推。

2、把学生在专心致志拼图时的图片或视频发到家长群里

3、根据拼出的数量评选出拼图小能手,并发小奖状。

五、家长的评价

师:我把大家上课时精彩表现都发给你们的爸爸妈妈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对你说了什么。 (播放微信语音)

师:听了爸爸妈妈对你们的夸奖,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 (拍下小视频发到群里) 生:我听了爸爸妈妈对我夸奖,我很高兴

生:我听了爸爸妈妈对我夸奖,我也很高兴,又有点难为情。

五、结束

师:你喜欢今天的课吗? 生:……

师:拼过纸送给大家,你带回家拼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知道你是有多能干,多聪明。好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下课!

第15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认识小括号 (17)

“认识小括号”教案

南充市五星小学

何凤娟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下第7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2张长方形纸条(画有10格格子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进行口算比赛,并让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观察并得出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

二、操作体验

1、第一次操作。

A、拿出准备的有星星的纸条,让学生观察有多少颗星星,第一次剪掉2颗,第二次剪掉3颗,还剩多少颗?学生列出算式。

B、引导学生回顾剪星星过程,换角度思考一共剪掉多少个,拿走剪掉的就是剩下的,学生列出算式。 C、

教师写出算式10-2+3,学生评价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创造一种记号,来改变运算顺序。请你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生尝试)

D、学生展示创造符号,并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出小括号,并教读算式,当小括号出现时,先算小括号内的算式。 师:这叫“小括号。

生齐说:小括号。

2、第二次操作

纸条上有10颗星星,第一次剪掉5颗,第二次剪掉2颗,还剩多少颗? 学生操作并得出算式,鼓励学生用上新朋友小括号。

3、练习:

简单的纸条帮助我们认识了新的朋友,小括号,它能改变我们的运算顺序。老师考考你掌握了没有。老师出示有小括号和没有小括号的算式,让学生辨别运算顺序并加深巩固小括号作用。

三、练习巩固

A、你会算吗?做小动物找车厢的游戏

B、小括号还可以让我们的运算更加简便,做找朋友游戏。

C、同样的数字和符号,加上小括号有没有变化?让学生观察、计算得出结论,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

师:小括号可以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在以后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将学习更多的关于小括号的知识。

第16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15的认识

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会认读这5个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借助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小棒、点子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看,李奶奶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同伴说一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观察。)

二、主动探究

1.认识数的基数含义,认、读数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吗?你觉得按照什么样的顺序说,就能让别人听明白、看清楚?(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才能不重不漏)

(2)认识1

师: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认识

2、

3、

4、5(教学方法同上)

师:大家能在这幅图中发现那么多的数,真了不起!

2.巩固数的基数含义

谁能举出数量是3的小棒?你拿了几根?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根呢?

3.理解1-5的顺序

引导学生摆小棒,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4.借助点子图加深对数序的理解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点子图,你能给点子图排排队吗?(指名一人排)谁能读读这些数?倒着会读吗?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后面一个数是几?

5.教学1-5的写法

师:现在我们对1-5这几个数都比较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写这几个数。(出示教材范例,指导学生书写。)

师:”1”像什么?“1”除了表示1个老奶奶、1只小狗外,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什么呀?

教学

2、

3、

4、5的写法同上。

让学生动手描,写书16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科书16页的做一做。

2.游戏——找一找

引导学生在自己身体上、教室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朋友,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第17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小括号的运用

《小括号的运用》教学设计

1.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由于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

2.把算理融入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算式“10-2+3”中“先加后减”的算理,从而改变学生已有的“从左往右算”的算法,使他们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1分钟口算比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1分钟内完成) 10-6+2=

12+6-5= 18-9-9=

18+9-9=

强调:像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计算时要从左往右算。 设计意图:上课初始开展1分钟口算比赛,目的有二,其一是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旧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其二是采取比赛的方式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从无意注意有效地转移到有意注意中来,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游戏揭示小括号的意义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小括号的意义。

(1)游戏探索一:先是左边站3名同学,右边站2名同学,接着5名同学靠拢站在一起。 师:像这样的游戏过程,我们一般用什么方法计算?这时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3+2=5。 预设

这个游戏情境学生完全可以理解,能够列出正确的算式,但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将“靠拢”与加法建立联系,促使学生加深对两数之和的理解,为学习一个数分别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之和做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2)游戏探索二:10名同学排成一队。

第一次演示: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 师:这时队伍里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学生说算式,老师板书:10-2-3=5。

第二次演示:同样是先有2名同学走出来,再有3名同学走出来,但是走出来的同学靠拢在一起。

老师启发:这时可以看作一共有几名同学走了出来?队伍里还剩下多少名同学?

学生明白游戏活动的意义并说出可以先求两数之和后,老师概括:从10人里面分别减去2人和3人,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共减去5人,可以先算“2+3”。

老师板书“10-2+3”,并引导学生思考。 预设

通过游戏活动演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从10里面分别减去2和3,实际上也可以看作一共减去“2+3”之和的道理,但是,怎样才能改变运算顺序来先算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2.在交流活动中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1)引发思考。

师:“10-2+3”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算,然而现在要先算算式右边的加法,你能在“10-2+3”中添上适当的符号表示先算加法吗?

(2)同桌讨论。

师:你们想在“10-2+3”中添上什么符号? 教师巡视,并参与到一些学困生的讨论之中。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如有的可能在2+3的下面画线,有的可能画框,有的可能画圆,有的可能画括号等。

(4)抽象概括。

将同学们所有表示的方法都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在肯定大家想象力的同时,指出如果每个人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不是自己说明,别人还不知道这个符号的作用,所以,数学家选定了“(

)”,这个符号叫“小括号”,它的作用就是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预设

认识小括号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但是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启发,同时经过老师的抽象概括,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3.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师:带着下面的问题阅读教材,看谁回答得最好。

(1)根据情境图说说10-2-3=5表示什么意思,10-(2+3)=5表示什么意思。 (2)10-2-3=5和10-(2+3)=5在计算时的区别是什么?不明白的同学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出示课堂活动卡)

(3)例题中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我们前面游戏中的思路一致吗?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一些学困生。

设计意图:阅读教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这是“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的再次交流,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更重要的是体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理念,让一些学困生在充分的交流中真正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第18篇: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科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一年级上期美术科教学工作总结

马燕飞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学期初,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我开展了的漫画拓展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绘画大赛,学生表现踊跃,活动成果喜人,不少学生绘画功底大大提高。

本人敬岗爱岗,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特点,用好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美术教材中内容过于浅显和繁杂的内容(如范例画和步骤画),作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教学中注意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重视美术基本技能教学,加强课堂当场的示范指导,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学会基本的美术表现方法。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的过程指导,凡是学生在技能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加以具体指导;对优秀作业,独创性作业予以及时肯定。

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积极参加校内外听课,评课以及区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同时课外看了很多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

第19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第二课时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感受物体的个数有多有少。

2、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预设过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出示情境图

师: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要求生说出具体数字) 生汇报:小鸟12只,鸭14只,…

2、选择其中两个数

师:

12、14你知道谁大谁小吗?

能直接比的小朋友自己想一想:你是怎样比的?

不能直接比的小朋友请你想一个办法,可以借助学具来比一比。

3、生独立活动,然后小组内交流。

4、指名汇报:

生1:我是通过摆小棒比出来的。一捆一样多都是10根,4比2大,所以14>12

生2:我是通过拨计数器比出来的。十位都是1,个位4比2大,所以14>12。

生3:我是直接看出来的。

生4:我是根据数的顺序来比的,14在12的后面,所以14>12。 生5:我是根据数的组成来比大小的,14是1个十和4个一组成,12由1个十2个一组成,所以14>12。

5、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二、总结方法。

1、出示图

生比较哪个盒子里的鸡蛋多? 28>26

生说说怎样比的。

2、100以内的数你最喜欢哪个数? 生:

45、

39、7

4、88……

师:45和39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大小。

3、小组交流

4、指名汇报(不同的方法)

5、师: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的知道哪个数大? 生讲,师拨计数器。

6小结:比较两位小数的大小,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7、比较40与45的大小。生汇报 师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巩固练习

1、同桌给出一个数,来比较他们的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指名汇报。

2、写数游戏 写一个比27大的数 写一个比27小的数 师生玩,小组玩。

3、你能帮助小兔把数字排排队吗? 58 98

75

60

38 独立试一试,再小组交流。

汇报:先找出最大数和最小数数,再讲中间3个数比较大小,或先观察5个数的十位上的各个数,再排队。 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排。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比较并及时展示,在通过计数器的直观演示,在观察中明白:十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再利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掌握比较方法: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学生获得知识即主动有比较轻松

第20篇:小学数学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同数连加教学设计

《同数连加》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

讨论、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拓展应用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十八第

1、2题。

四、课堂小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