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02 11:58: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优势明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非常愉快,容量大,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好好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

【关键词】:课件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作用

【正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优势明显。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不仅非常愉快,容量大,形象直观,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愉快,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好。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把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人从语文教学和自制语文课件过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我觉得把多媒体课件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五个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疑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时根据需要适时的创设情境是很必要的。如:《詹天佑》讲的是清末詹天佑历尽艰险,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的经过。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交代了历史背景以及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意义。由于时代久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当时各地情况,不能理解詹天佑爱国热情。教学一开始,我便让学生观看一段录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动、毁坏、焚烧的罪恶场

面。看完录象后让他们说说感想,再全班一起交流。在共同的交流中学生明白,在解放前的旧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里,在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侵略的情况下,詹天佑出来主持修筑主张铁路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多媒体课件强烈直观,激发了学生情感,同时对詹天佑有了个初步的印象。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当学生“心无灵犀”,感觉麻木,与文本中所表现的情感绝缘时,而其他传统的传统教学媒体也难以解决此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合理地点一点,激一激,那么调动了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相同的情绪体验或类似的情感经历,使其在情感的参与和推动下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上《詹天佑》一文中,第五自然段是课文的难点,学生虽然不难讲出詹天佑采用新方法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表现了他崇高的思想品质和杰出的智慧,然而采用新的开凿隧道的办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火车在“人”字形铁路上是怎么开?却不能简明扼要地讲清楚。为此在课堂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出示“两端向中间开凿法”、“中部开凿法”、“人字形线路”,然后进行超级链接,随着箭头的移动及火车爬坡的活动演示,学生注意力全被吸引住了。书本上的几句抽象的话,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大家拍手称赞,从心底里佩服詹天佑的聪明过人之处。再如《只有一个地球》第四自然段是教学重点,学生朗读平淡无味。稍加细想便知:学生之所以学得无趣,读得无味,是因为学生装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熟视无睹,对环境的缓慢变化及其悄悄的灾难性后果浑然不觉;对于人类“自杀性行为”的忧虑、无奈、痛恨之情,对于已经发生和正在不断发生的可怕后果的担心、恐惧之情,无法体会。此时,教师运用课件首先播放录象:茂密的森林,悦耳的鸟鸣,清澈的河水,蓝天、白云„„这些自然使学生心旷神怡,笑容绽放。突然,出现了刺耳的电锯、倒下的大树,继而洪水咆哮,沙尘满天,人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这些又使学生心惊慌,担心不已。当学生再读这一段时,读者与听者都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忧患之情,教学重点得到有效的突破。接下来在学习最后两自然段时,学生交流体会,情动辞发,滔滔不绝;练习朗读,情寓其中,情真意切。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语文教学的朗读能力训练中,利用它们,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朗读示范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作,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乃至其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课件中的声音文件还具有可重复调用的特点,因而运用声音教材来进行听说,朗读训练,效果颇好。以二年级《小马过河》为例:我把整篇课文做成一个动画片,把整篇的范读录制成声音文件已导入动画片中,并可分段,可以反复播放任何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反复跟着朗读,特别是几个重点小节,反复跟读,能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强化

记忆,有助于识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朗读大师们对停顿、延长、轻音和重音等方面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在课件中还设有静音按钮,学生可以练习给课文动画配音,再次强化对读的练习。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网上的教学信息资源,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等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创设愉快的、数字化的学习情景。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创设各种情境,引发学生到网上探究。如:教学《走进丽江》时,引导学生主动上网探索有关丽江的名胜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等,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对丽江古镇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东巴文化的了解。又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时,课文中所介绍的九寨沟的知识毕竟有限,同学们很想了解更多关于九寨沟的知识,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来到电脑房,搜集关于九寨沟的资料,上课时踊跃发言,把一些课文中所没有涉及到的进行了交流、补充,即填补了文本的空白,也开发了教材,更拓宽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如在《乌鸦喝水》这课中,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乌鸦衔石子喝到水的全部过程,这个动画的过程学生不但了解了乌鸦喝水非常难,而且很辛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觉得衔石子太麻烦了,而且不一定能喝到水。我认为可以衔吸管喝水,既方便又能喝到水。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打开了,许多学生都提出自己的办法。最后我再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要归功于多媒体的功劳了,没有它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实贱证明,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觉强得多。这种信息量的保持也大大优于单一刺激获取的信息。多媒体课件正是利用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所创设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知识得以感悟和保持,情感得以熏陶。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教学语文《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课文语句优美,用词精确,有一种超然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如下设计:首先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景之中。其次学习和感受大草原的美时,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体会锡林郭勒大草原的优美。最后配乐欣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语文课《武松打虎》教学时,教师把电视剧《水浒传》中武松怎样把凶猛的老虎打死的一段精彩片段为学生播放,犹如课文在屏幕上再现。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武松形象地站在同学们面前。继而,教师用铿锵激昂的语调,复述课文中关于武松打虎的精彩片

段,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将书面精彩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学生练习口述课文这个精彩片段,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表现能力的目的。

在进行课堂提问和测验时,可以将事先拟好的问题做成课件,在课前或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又可以使教师很快地接收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予以调整,以保证知识信息的准确传递,便于正确评估学生的进步,优化教学评比过程。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但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而言之,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日益普及的形势下,语文课应该发挥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黑板、教科书)和常规教学媒体(投影、幻灯、录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把教学媒体合理组合运用,以达到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找准多媒体课件最佳作用点的实践与认识》 陆星梅 《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实现多媒体网络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张城娅 《发挥多媒体在化解教学难点中的作用》 刘建群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 窦颖芳

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课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作用

电子白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谈谈体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发挥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课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