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8 07:37:10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利用多媒体课件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利用多媒体课件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TRS_AUTOADD_1203494411179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3494411179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3494411179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3494411179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03494411179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DIV.MyFav_1203494414117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P.MsoBodyTex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MsoBodyTex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MsoBodyTex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P.MsoBodyTextInden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41.2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MsoBodyTextInden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41.2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MsoBodyTextIndent{FONT-SIZE: 14pt; MARGIN: 0cm 0cm 0pt 41.25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203494414117 P.MsoPlain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MsoPlain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MsoPlain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P{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203494414117 P.Style5{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LI.Style5{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Style5{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03494414117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

课堂教学中不断掀起小高潮是为落实教学目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课堂教学中小高潮的创设就能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媒体是指传递信息的中介物,它具有传递、记录、存储和处理加工信息的功能,多媒体是指文字、声音、动画、图形、图像等各种媒体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在课堂上不断掀起小高潮。学生在思维不断的发展中,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对科学的热爱精神,并得到了“美”的感受,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乐园,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优越性

1.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减少复杂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情境,产生学习兴趣并掌握课题内容。

2.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比单独在幻灯、电视上使用更加操作灵活,控制方便。因为多媒体课件象电视一样具有较强的形象表现力,学生“喜欢看”,而且信息可以灵活的出现、随机控制,教师“喜欢用”。这样,教师就可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3.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合知识更新和随时在教学中增补学术前沿的内容。更可以把一些语言无法表述的东西呈现出来,多媒体教材的增删修改、吐故纳新,教师可以自行完成,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课堂中高潮不断。多媒体就容易使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主动教育的主导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中许多僵化、陈旧的东西也会受到冲击和更新。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几点尝试

1.巧妙导入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开头如果设计得巧妙合理。就能一下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集中注意力,进入新课教学中来。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是有些演示实验器具比较小,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过程就不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实验后用课件演示就可以解决此问题。

1)光的折射现象:

放入水中的筷子(铅笔)

在水面处弯折。 2)在容器底放一枚硬币,某同学的眼睛恰好处在看不到硬币的位置,当倒入水后,却看到了硬币。

3)满水的杯子上盖有纸片,倒立过来后,纸片不会脱落。该演示实验做完后我们要分析出纸片不下落的原因,要画受力分析图,用动画演示纸片的受力情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2.变抽象为形象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物理学科中有很多抽象的东西是用语言表述不出来的,即使用演示实验也不能使学生清晰的明白其中的道理。那怎么样才能使抽象的东西更形象化,再次掀起教学高潮呢?这就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1)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学生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求知欲。可大气摸不着、看不到,要想用语言表述出大气压强对两个半球内外壁的作用是很抽象的,并且不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

利用FLASH做的分析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使原本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大气压强。

2)关于扩散现象的解释

通过演示氧气与二氧化氮混合,墨水与水混合等实验,学生可以意识到扩散现象的存在。可是在解释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时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因为宏观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眼看到,而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分子是看不到的,看不到的东西不易被学生接受。可如果用课件模拟分子的运动就会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使课堂上产生新的高潮。

蓝色与红色分别代表不同物质的分子,它们之间自发的进入对方,就是扩散现象。

3.对比分析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 很多物理结论是通过对几组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做了各个演示实验,当具体分析时学生对前面的实验就有些模糊,对比性不强,不能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把各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既增强了对比性,又使学生对所有实验有清晰的宏观印象。更有助于掀起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1)牛顿第一定律实验

牛顿第一定律分别演示小车在不同表面滑动的距离后,对影响小车滑动距离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FLASH动画演示能让学生看到强烈的对比:由于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小车滑动的距离不同。而且还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滑行的就越远。

2)讲解动滑轮、定滑轮实验

在讲解动滑轮与定滑轮时,教师通常是做完演示实验后在黑板做图分析动、定滑轮的性质和区别。而由于做了多个实验学生对前面的实验印象并不深刻,这样就不利于分析。如果把定滑轮、动滑轮分别做成FLASH动画,边演示、边比较分析,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掀起课堂教学小高潮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1.只出现公开课上

在多媒体教学初步开展起来的学校,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一场公开课,多名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我们应当看到,影响多媒体教学普及程度的原因,除了硬件数量的不足以外,最重要的则是相关课件的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解决办法还是有的。一是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二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学校可利用电教代办费适当购买一些,这样使用起来就方便了。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若把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起来,就能不断在课堂上掀起小高潮。

2.对多媒体奉若神明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的教师,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但是还必须讲点辩证法。

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确实能在课堂上掀起多个教学高潮,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和平共处”,而不要一味追赶时髦。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掀起高潮,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师机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学网络只是你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利用心理学,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在教学活动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

推荐第2篇: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Ppt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技术带来的,并由此推动了教育的进程。“文字”和“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前两个里程碑,如今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革命性地改变着人类认知的方式,同样地改变着学生——他们已不是单从白纸黑字的书本上获得信息,而是受众多传播媒介一同冲击,视野更为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向多元,这必然推动教育走向信息化,终身化,个性化。因此,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关于多媒体教学的一般认识

(一)“多媒体”和“多媒体教学”概念

多媒体即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教学特指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多媒体在课堂教与学/学生校内学习活动中的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模式

从教学设备使用的角度考察,可以把多媒体教学分为下述四种模式: 1.单机大屏幕教学模式

这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它由多媒体计算机、电脑投影仪和大屏幕组成教学信息的传递系统,教学进程有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来单独使用计算机向学生显示教学素材。这进行这一模式教学时,教师往往学要制作课件。 2.网络教学模式

这是当前许多课堂正在实现中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它的主要支持物质是可以在局域网或因特网上运用的教学软件。这一模式以简便的调用程序、类似聊天室的互动交流程序等,提供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的资料库/习题库和交互学习反馈系统等等软件。 3.单机大屏幕与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多媒体教学发展中优势较为集中的一种模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活动主导者时,本模式以大屏幕面向全体学生呈示教学资源;当教学中需要组织学习讨论探究、需要学生进行个别学习时,学生使用网络又可随时进入自组织的、自主学习的状态。

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单机大屏幕教学模式——课件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利与弊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

语文教材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道德美、人生美都蕴藏于课文之中,用多媒体手段来挖掘、感悟、再造这些美是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一个重要目标。 1.综合感知

运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以以文字、图形、符号、色彩、影音的组合,呈现和诠释教学内容。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将传统教学无法呈现的事物、现象、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所谓情景性,就是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氛围,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内容中的那种情景,并能融入其中,消除心理上的陌生感,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进而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深刻领会课文之精髓。

多媒体课件集光、色、声、形于一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功能,而综合感知对象对于记忆、理解和解决问题是有重要作用的。通过卡斯巴勒“记忆通道”可以看出单一听觉对记忆正确率的损耗是很大的,因此对于语文这门需要一定记忆量的学科来说,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优化语文课堂。 2.增大容量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有利于加大课堂容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并非不需要板书,简洁的能清晰体现教学目标的板书对教学是有极大好处的,也是极力推崇的。然而课堂上有些难点、重点,尤其是长句的理解,教师若用板书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若只用讲解,恐怕对于初中学生来所记识的效果未必理想(前文多媒体手段有助于学生记忆内容中已阐述)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能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讨论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 3.快捷方便

对于教师来说,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有效地保存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资源。传统教学中教师用纸、笔和翻阅各种相关书籍进行备课,完成教学后,对于教学过程、方法若想要进行修改有许多不便之处。但是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后对于课件的修改不仅方便而且快捷,教师只需要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反思对课间进行调整教学过程、方法即可。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消极作用

多媒体课件使语文课堂充满了兴趣盎然的生命力,它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存在不少问题。 1.课件仅仅是板书的“复制”

在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选用了某个模板、背景,将原本写在黑板上的“板书”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而已,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为了应用多媒体而应用,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来提高课堂效率。 2.课件的预设太强

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在课前制作好了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已固定在课件上,很容易造成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围绕着课件按部就班地进行,从而忽视了灵活的处理意想不到的事,使课堂缺乏了最为精彩的临场发挥,把引导学生认知文本变成了引诱学生认可课件,多媒体课件成为了横亘在教师与学生交流之间的障碍,师生对话不足导致课堂生成性教学、生成性知识的缺乏。 3.学生的游离现象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也存在游离现象——即注意力游离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俗称“开小差”。造成游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外界的干扰是其中的一点。而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语文课堂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外界干扰增多了,学生更容易产生游离现象。比如,课件的背景制作若过于花哨,或是出现了过多的与所学文本内容无关的动画、图片,致使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无关事物所吸引,对文本的关注度下降。 4.束缚学生想象力

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对教学内容不加区分,一概运用课件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反而可能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根本是“品味语言”,语文是因语言而形象,并非因图片而形象,通过语言的品味鉴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上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多媒体课件使用失当,产生低效率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对象

初中低年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人生经验不足,导致他们对于文本中有些事物无法感知体会。这时,针对他们大脑思维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中抽象的“事例”具体、形象地再现出来,化难为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而对于初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历,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渐加强,这是教学要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主,凡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为目的的媒体技术手段,能不用则不用。

(二)教学内容

语文课堂本质上是一个阅读文本到体悟文本的过程,其重点在于学生的独特的感受和体悟。因此多媒体课件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存在,不能用它来代替学生的思维或是限制学生的思维。

运用多媒体课件需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不同而具体对待:文本中科学性、介绍性的事物,如动植物的名称、历史事件等,学生可能不熟悉,而了解它们对于理解文本又是有帮助的,那么这时就可以将它们用多媒体课件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但描写性的事物,如《安塞腰鼓》中对其磅礴气势的描写,则不宜过早地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视频,而应该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品味在内心中形成自己对安塞腰鼓独特的个人感受。

(三)教学时间

刺激——反应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客观联结”,刺激的次数越多,强度越大,“联结越牢固”。可是如果刺激过强,则会造成新的疲劳,使记忆效果降低。一般来说,上午一二节课,学生往往精力充沛,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认识、理解、记忆能力都较强,学习效果相对较好,本身已不需要强烈的刺激,教师要抓住学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机来完成教学任务,尽量少使用多媒体课件。

(四)多媒体课件制作

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呈现的信息容量要适当,操作要尽量简便、灵活,这样便于教师根据课堂的变化,学生的感悟发挥而随时地调整和修改。

课件的表现形式要简洁明了。背景的选择要和文本的感情基调一致;文字的字号大小要适当,既美观的呈现内容又能使学生清晰地看见;字体以及字体的颜色最好统一,颜色要与背景有明显差异等等。

语文多媒体课件既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却也不仅仅是单一的课堂“板书”的呈现,它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在日常教学中,要扬其长避其短,利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推荐第3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需。我根据教学安排及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课件。

一、制作高质量课件,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我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共制作幻灯片近三百张,并且充分利用英特网和光盘上的共享资源,建立了个人课件素材库。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第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档,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还可根据需要,将文本框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为此,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操作,用课件形式完成对案例的分析诊断,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多媒体课件,发挥交互性的优势。

在多媒体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我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通过征求学生的建议,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我在课前总是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并设计处理好各种教学信息,对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形式及技术操作等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做到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努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高宝江 2014.3.18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心得体会

高宝江 2014.3.18

推荐第4篇:运用多媒体课件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例谈巧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对现行的教育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弥补了传统教育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与诱人的魅力呢?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态度是积极认识事物参加某 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依据这一理论,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探索欲望强烈了,兴趣被激活了,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我曾观摩过一位教师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在学生初读了课文,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文大意时,教师设计出制作精美、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口深井里,一只动画青蛙坐在井里,抬头望着井口大的天空,忽然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声形并茂的动态画面,加上教师生动形象的配音,把学生带进了极富儿童情趣的情景当中,教师适时提出了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跑到前面指着课件中的井口说:“因为青蛙在井里,井口只有这么小,所以……”一场激烈的争论过后,学生们对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已理解得相当透彻。由此可见,形象、逼真的动画课件设计,不仅使课堂教学富有活力,更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人回味无穷。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亲”。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音像功能,创设与渲染气氛,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牢牢牵住学生的情,促进了学生、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我发现特别是有关历史题材的课文,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积淀,所以学生很难理解课文表现的思想感情。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课文描写园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武陵春色、雷锋夕照、蓬莱瑶台、狮子林,这些景色是现在一般景色所无法比拟的,如果学生没有亲眼看到,就很难感受这些美景的美,对圆明园之宏大也没有什么概念,也无法与文本产生共鸣,那更别谈什么感情的激发了。但如果这时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景,那效果肯定是不同凡响,这时学生心中就有了一定的概念。到后来讲八国联军劫掠后的圆明园,一片废墟,再让学生看一看杂草丛中残垣断壁的圆明园(屏幕色调由鲜丽逐渐变为灰暗)。两种景色强烈的反差,在学生的心中产生碰撞,学生对八国联军的憎恨也就水到渠成,进而学生就能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更深一层的思想: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学生的爱国之情随之产生,非常顺利。

再如教学《丰碑》一课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红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途中的艰难。然后指导学生朗读,在学生与文本进行真情交流的同时,出示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课件,并配上哀乐渲染气氛,加上教师富有感情的解说,去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用心去瞻仰军需处长的光辉形象,用心去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学生会被这集音、像、文于一体的教学手段深深感染,使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感情朗读,一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能突破重难点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商讨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语言文字作为描绘客观世界的符号,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特点。而多媒体可提供声画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转化为形象具体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这时可用多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拔,学生茅塞顿开。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到草原的无限风光,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活创新思维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所具有的形象、直观的特点,不仅为学生感知、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了帮助,更为激发其创新思维提供了平台。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在学完文中描述的奇石后,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千姿百态的黄山奇石,让学生用“黄山奇石有的像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真是__________啊!”说一句话。这样,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有说像骆驼的,有说像竹笋的,有的像雪人的……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都以十分的热情投入到这一次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去了。

五、运用多媒体课件还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不仅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且有发挥这种功能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来说,入选为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典范之文,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在课堂中,恰当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老师将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壮烈行为的录像片断搬到课堂上。同学们看得全神贯注,被银幕上的英雄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打动,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随着屏幕上的情景变得肃然起敬,教室鸦雀无声。

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发挥了作用。当然,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我个人认为,用多媒体上课,还是应该视教材而定。只有切当地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其优越性。

推荐第5篇:0003应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应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北旺中学 王海军

地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以多媒体为载体呈现地理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重复放映等手段予以解决。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利用课件中插入的影视片段或歌曲,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趣味化

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如在介绍《西北地区》等课的前2分钟,可以播放该课影视片段,悦耳的音乐、清晰美丽的画面、优美动听的解说,学生犹如亲临其境。用影视片段来导入新课,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影视片段的形式较新颖,可以一下子把学生分散的心集中到课堂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自然,从而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软件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使知识由抽象变为具体直观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制成地理课件,使问题化繁为简,来解决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问题。如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节时,学生对于我们生活的星球为什么还转、不但绕着地轴转而且还绕着太阳转等问题不容易理解。如果教师利用Flash制作的地球自转和公转动画来演示这一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演示的情况,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等知识。再如讲亚洲河流的特征时,让学生观看“在亚洲地形图上模拟亚洲大河如鄂毕河、叶尼塞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印度河等河流的流向”的动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很快就能说出亚洲河流的特征及原因,而且各大河的名称、位置在学生的脑海中会流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没有计算机的演示,单凭教师的讲解是达不到这种效果的。

三、利用课件放映实地情景,使教学内容可视化

地理教学中跨时空的内容很多,学生也难理解,如果运用软件制成课件把远方的、过去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展示出来,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从而加强学生直观认识,提高观察、想象、分析综合的能力,促进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当讲到我国的河流和湖泊对人类有什么影响时,利用课件播放一些如水资源、水能资源和航运价值等方面的视频,启发学生思索、讨论,学生便能够得出河湖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结论。然后播放在1998年长江干流上发生特大洪水,解放军抗洪抢险的片段,理解河流也会给人类造成灾害,如吞没农田,毁灭家园,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通过课件中插入的具有可视性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处于一种亲切的情境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软件的动态方式,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问题进而开展小组活动是现代教学的模式,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利用课件中文字的移动、大小变化和闪烁等方式展示要讨论的问题,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利于开展小组活动。而不是学生对问题含糊不清,没记住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把问题写在黑板上或读上两、三遍,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板书的缺陷,为课堂赢得了时间,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思维空间。 利用软件在静态的政区图上,把某地区或国家的轮廓及表示该地区或国家名称的文字等设置成动画方式,使地图“活”起来,再把图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就可以准确记住其名称,进而描述其地理位置,学会描述某地区或国家位置的方法。

五、利用课件的交互性,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地理课件的设计和使用要体现这一观点。如在讲解中国行政区划这一节课时,教师播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位置、轮廓特征及轮廓像什么等课件,然后学生开始小组活动,进行省级行政区划的拼图游戏,学生在行政区划的拼图课件上利用鼠标左键拖动省区到该省区的所在位置,如果放对了位置,计算机给予鼓励“恭喜你,拼对了”,如果放错了位置,计算机也给提示“对不起,你放错了位置,请继续努力!”该省轮廓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就这样通过人机交互,多次练习拼图,学生能够在中国行政区划空白图上熟练找到各省的位置,说出其轮廓特征及简称,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六、利用网络进行阶段复习,使教学内容系统化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可存储性,使教学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使教学更具开放性。上复习课时,可把这一阶段的课件在计算机上共享,学生通过网络根据自己的需要调用有关课件进行复习,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劳动,而且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教学实践证明,巧妙地、恰当地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进行地理教学,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容量,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使地理教学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推荐第6篇: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目前,初中地理属于非中考科目,基层学校不太重视,学生更不重视,而地理学科又有文理兼备的特点,有些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教师如何才能将知识化难为易,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当务之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争取课堂的最佳效果,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什么好处

(一)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容量

学习地理,会使学生的知识积累、思想情操不断的提升。多媒体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中,就会使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增多,如可以运用视频、音频、图片,还可以通过powerpoint、flash、authware课件展示学习内容,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大了课堂的地理信息容量。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黄土高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使用powerpoint学习黄土高原的位置,先出示空白图,让学生点击地形区,点击随之出现地形区名称,黄土高原的景观可以出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不同角度的图片,使学生对黄土高原有更多的了解,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大了课堂容量。

(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地理的前提条件。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音频、视频、图片等,把所学内容与情境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从而提供了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很容易把学生引入内容所描绘的情境,使获得深刻的印象,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启发了学生思维,又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更有利于以后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时,内容难度大,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冬季的黑龙江景色和海南岛景色,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课中有许多重点、难点,有时单靠老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费力,而多媒体地理教学形象、直观、效果好。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易于学生掌握。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知识的获取,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之“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显然无法解决问题,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可以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画面,使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了解地球运动的情况,通过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了解了地球上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因素,从而解决了教师无法讲清的难点内容。再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发生、泥石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经纬网等等。

二、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多媒体课件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图文声像并茂,所以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丰富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地理的求知欲。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中东》中,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中东地区的新闻创设情境引入,引起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欲望,这样会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造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这样能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使学生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更牢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地理知识点特别多,运用多媒题课件,可以直接展现基础知识填空,便于学生巩固记忆基础知识;同时,可以清楚的展现相关地图,并可以引导学生点击地图直接提出问题。这样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能力

信息是社会进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积累和运用信息,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信息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技术手段多样等特点,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搜集阅读大量信息,还可以相互交流、讨论,进行协作学习。这样学生能保持思维的灵活性,也能够增加思维的广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不断积累,同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信息能力。

三、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地理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地理信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整合,使课件重、难点突出,精而不滥

(二)做到四能:能用动画不用静止、能用彩色不用黑白、能写板书不用电子黑板,能思考就不解说

(三)补充信息而不翻版课本。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降低教学难度,缩短授课时间,把节省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的学习。

总之,让我们大家共同探索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增进多媒体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演练,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基础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注入脉搏。

推荐第7篇:多媒体课件使用说明

多媒体课件使用说明

设计人钱欣

课件名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

制作过程:

1、选择教学课题,确定教学目标

2、选择合适的制作平台

3、脚本创作,课题选定后,写出文字稿本,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学习规律,对画面和声音材料分出轻重主次,合理地进行安排和组织,以完善教学内容

4、素材准备(文字素材、图像素材、声音素材、动画素材)

5、课件制作

教具特点:

(一)、创设情景,诱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创设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眼、耳、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诱发并保持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如:利用图片让学生感到诗中的离别之情。

(二)、增加容量,提高效率。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黑板上采用粉笔进行教学,费时耗力。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调整,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上课时,只需轻点鼠标,教学内容便逐个展示出来,教学节奏大大加快。虽然教学内容比平时多了将近一半,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三)、利用网络的综合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多媒体教学能将文本、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各种媒体的教学信息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综合处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或教材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信息量少、知识面窄,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知识就难以全面、深入地理解。而网络资源丰富、综合性强,并且它还能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教材抽象的道理,使学生的思维依托具体的表象展开,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拓展。多媒体教学能将文本、图像、动画、音视频等各种媒体的教学信息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综合处理。此外,网络资源的综合性还有利于教师采取“多点”教学,即通过“问题”辐射多学科知识;而学生则可依靠网络搜集资料多角度地求解,它有利于学生将不同学科资源的综合运用,进行综合性学习和放射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有利拓展学生的综合思维,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既可以把枯燥无味的课文知识变为主动有趣的获取新知,让学生寓学于乐,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运用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

推荐第8篇:多媒体课件制作

1.2.

毕业设计课题:多媒体课件制作

课题设计目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是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的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项大的工程。它需要收集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素材,还需要对图形、图像进行处理。为使课件更生动活泼,还需进行动画设计、视频的准备,而声音的录入又是多媒体的一大特点。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训练,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既锻炼了他们对文字、图形、动画、视频的处理能力和程序流程的控制,又使其加深了对重难点的掌握。本课题使学生有一次全方位训练的机会,为以后在多媒体方面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

背景:多媒体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各种媒体的有机组合,它与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影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可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的应用划分应划分为如下几方面: ①多媒体在教学方面的应用

②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及测控、影视动画、网络通信等领域的应用 ③商业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在网络方面的发展远景也越来越广。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随着CAI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对于一些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用语不易描述、规律难以捕捉、学习偏难的内容,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长,能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素材,综合表达教学内容。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题涉及的知识: 创作软件:

①文字的处理:可采用一般的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的编辑。如Word等。 ②图形图像的处理:可采用Photoshop、Corel DRAW等。

③动画的处理:可采用多种工具。如:3DSMax、Extreme 3D 、Flash等。 ④声音编辑处理:可采用录音机程序:Gold Wave、Cool Edit Pro等。 ⑤视频的处理:可采用VideoEdit等。 ⑥语言编程软件:可采用VB、VC等。

⑦多媒体系统开发工具:Authorware(建议)、Director 、Toolbook等。

输入设备:包括各种多媒体素材的采集设备。如数码相机、扫描仪、MIDI设备、摄像机、录音机等。

课件的功能:本课件是对课本教学的一种辅助,可完全代替教材进行教学。基本能实现教学内容中文字、动画或视频的演示、要包含声音。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知识介绍、课后练习、小型考试、实验操作等。要求本次课件可作为一期培训(一个月以内的培训)或者一期课程来安排内容的大小。 制作流程:

①在制作之前要有明确的课题框架构思。

②要懂得查找和制作课题的文本、声音、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

4.

5.

6.

③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爱好安排课题内容和顺序,并力求使用和创新(应融合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

④制作完成后,要经过多次调试、修改、完善。

⑤投入试用

推荐第9篇:多媒体课件制作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

——摘自《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P95

卢灿勇2009年1月摘编

一般说来,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制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环境分析;

2、教学设计;

3、脚本设计;

4、课件制作;

5、评价与修改。

一、环境分析

多媒体课件的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课件使用对象分析和制作成本预算等任务。

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件开发与制作过程中最能体现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师个性的部分,也是教学思想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

三、脚本设计

脚本是在教学设计基础上所作出的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过程方案设计的详细报告,是下一步进行课件制作的蓝本。

四、课件制作

该阶段的任务是将教学设计阶段所确定的教学策略,以及脚本设计所得出的制作脚本用电脑或多媒体工具加以实现的过程。

五、评价与修改

该项工作实际上存在于课件开发和制作的全过程之中。

课件制作样本(参考资料·通用样本)

一、教学设计(样本)

教学设计

材: 课

题: 课

型: 授 课 人: 设计时间:

教学设计思路

(写明此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教法、过程安排等内容)

1、学习任务分析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2、学习者分析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等。

5、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作语言表述)

【新课教学】

1、显示课文,整体感知。

2、合作讨论,探究认知。

3、知识巩固,拓展练习。

【小结】

6、资源及媒体的应用

2 (学生搜集的资源、教师制作的课件是怎样结合使用的)

7、教学设计后记

二、脚本设计(样本) ㈠文字脚本

1、教学目标分析

2、教学内容及知识点的确定

3、学习者特征分析

4、学习模式的选择

5、教学策略制定

6、媒体技术选择

(如PPT、图像、声音、视频、影片等)

㈡制作脚本设计(样本) A、素材采集

1、文字

2、声音

3、图形图像

4、动画

5、视频

6、其他 B、制作步骤 NO1 NO2 NO3 NO4 NO5 ……………… C、评价与修改

D、使用安排

E、后记

推荐第10篇:语文多媒体课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与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生齐读课题两遍。师范读。(老师读得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生齐读全诗。

小组讨论这首古诗说了些什么?并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解题。【PPT】

解题: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课题的意思?(放幻灯片

1、2)(学生思考讨论)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

2.忆:想念,思念。

3.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诗人王维:(幻灯片3)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王孟”。

三、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

四、读懂全诗。(下面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

1、独在异乡为客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外乡。就是家乡以外的地方。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做外乡的客人。

2、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每当。

逢:遇到。倍:格外;加倍、更加。

\"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分组讨论)(各组长总结,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知: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为什么要登高?(古时候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都要登高避灾。)

茱萸(zhū yú):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4、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加深理解全诗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第一层(前两句):写身处他乡异地的诗人,每逢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第二层(后两句):写作者想象兄弟们重阳节登高的情景。

五、朗读、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齐读、个人背、男女生背、师生背、全班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思考:

1、谁能来说说诗的哪两句最能表达出诗人的思念之情?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为什么他每逢佳节倍思亲?

(生:

1、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2、因为他独自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孤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同学听。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师: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师: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你们还学过哪些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古诗?请你来背一背(生:李白的“静夜思”)

课后题解:P118

注意带点的词,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孤身一人;独自一人。

倍:格外;加倍、更加。

(我单独一个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每当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练习:

1.你如果有亲人在外地打工,你能用一段话说说你对他的思念吗?

2.如果你没有亲人在外工作,就把自己当作王维的弟弟妹妹,想想你重阳登高了,会对身处外地的王维哥哥说些什么话,来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呢?

3.游戏《砸金蛋》通过找到字的拼音解救正确的字。

六、总结。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资源建设反思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人类正以惊人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进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1994年开始,就利用因特网进行教育活动。日本文部省决定,在2001年将全国所有的学校联网,2005年将全国所有的家庭通过光纤联网,为创造全国性共同学习和由各个地区或学校产生的自发的共同主题学习提供保障。此外,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在利用网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国内在教育领域中,随着校园网的广泛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条件。

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介入,如火如荼,然而,我们却无法回避一个现实:资源开发的滞后和统整性的薄弱,加上整合理念、资源技术对师资层次水平间要求的不和谐, “课堂搬家式”课程内容占多数,即使有些课程内容增加了“即时性”、“双向交流性”,但还没有真正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与教”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如何学会在数字化环境下的生存,如何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要使学习者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虚拟情境环境下的探究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创造学习等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运用的教学资源仍然显得很匮乏,大多数教学资源的建设仍然停滞在资源素材的堆砌和组建上,整体而言应用效益较低,难以体现优质高效的资源服务。

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开放共享、动态更新、与课程改革同步并面向师生(甚至家长)的综合性语文教学资源库,以适应校园网的需求,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我们根据我校网络学习现状改变的需要,拟订“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通过实践研究:一方面以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化学校的语文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让学生利用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理论思考与假设 ㈠概念的界定

教学资源:指在教学过程中那些可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能帮助和促进他们教与学的信息、技术和环境,它主要指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性教材、媒体、课件等资源以及各种信息。 语文教学资源: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那些可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的信息、技术和环境,它主要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素材类教学资源: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教案库;以及支持语文创造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的网络平台。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传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 ㈡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对此我们作如下理解: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师中,积极地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有效的条件,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而网络环境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便利;其二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与现代学习论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组织者、促进者相吻合。其三,建构主义提倡“情境”,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的特性与功能也有利于情境的创设,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得已实现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广泛注意的重要因素。 我们设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围绕教学的内容,以研究性、自主性的原则来组织查阅相关资源,生成具有一定学习化专题网站。进而师生以这个网站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师生通过网络合作互动,对话交流,从而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三、研究目标

㈠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以小学语文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促进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的全面转型,培养具有较高学习水平的学生,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㈡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建设优化网络资源的模式,建成具有特色、科学、规范的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资源体系,满足不同教师、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进一步更好地建设并利用好教育资源,研究基于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方法和操作流程,提升网络应用水平和技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角色行为,探索和设计一种以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自主协作式学习的教学策略,最终达到网络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师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能力,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娴熟的信息技术使用水平、扎实的教科研基础的教师队伍,并以此推动学校信息化的进程。

3、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和综合性学习的能力,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㈢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整合性原则。

5、创造性原则。

四、研究内容

语文教学资源如何建设,如何应用于教学,特别是促进学生的知识探究活动,在网站结构、教学模式、协作等方面开展积极尝试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1、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回顾过去的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都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广泛利用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投影、实物展示仪、音响设备甚至是校园网、因特网等硬件环境,和一些多媒体创作软件,把教学资源多媒体化、数字化。这种手段,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扩展,能化解一些知识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这些手段却无法改变教学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学生以获得知识为目标的现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教育的强烈要求。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力求使语文教学资源成为提供诸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育论文、研究性学习专题等丰富的资源类型,从情境创设、知识讲解、知识拓展、知识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与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教学的全配套。

2、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应用的研究。

语文教学资源依据小学语文的固有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提供大量丰富的、具有开发性的、恰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借助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的特性,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希望遵循“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原则,重点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学科教学、学生学习、在线同步指导、网络教学、资源研发、校本教研、教师协作、学校文化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模式,侧重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提炼、重组、系列及创新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研究,探索语文资源建设的应用价值和基本规律,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3、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网络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引发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或日常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它使教学成为开放式的,学习内容的选择是自主的和个性化的,内容形式是多媒体化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更多的发挥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将重视开展基于网络的语文自主探索型课堂学习模式的研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开展研究实践,自我进行激励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方法。课堂教学是课题的实施阵地,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积累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素材,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方向。

2、调查研究法

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共性问题,进行调研,了解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及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状况,以便及时调整,使实验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对课堂案例进行微格研究,直观地体现研究情况。

3、文献研究法

根据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理念,特别是对有关网络环境下语文课堂模式研究成功经验的文章进行系统归类,并作比较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有效经验为本课题的借鉴。

六、实施条件

1、从硬件和软件上来看,实施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学校拥有2个50座的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40座的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制作室,网络中心,100M宽带接入,建有校园网,全校所有的教室都布设了网点,同时添置了必要的相应软件,现在已拥有近10万元的资源库建设等,为每位成员能积极参加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我校“九五”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美育功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在课题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常州市十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学习的研究》也顺利通过市级结题验收,同时我校的其余省级、市级课题在九五与十五期间也多次获得常州市级课题评比一等奖,学校还两次被评为武进区教科研先进单位,2005年还被评为常州市18所优秀教科研基地先进学校之一。通过研究,造就了一支精良的具有较高教科研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积累了厚实的现代教育资源和宝贵的研究财富,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3、课题组组长、副组长长期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在省、市各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市、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具有较好的理论修养和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是语文学科骨干教师,有着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与较好的研究水平,多位教师参加过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或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为课题研究快速促进教改奠定了基础。

4、辅助以下保障措施:(1)组织保证;(2)制度保证;(3)软硬件保障;(4)经费保证。学校将每年确立专项经费用于教科研,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

七、研究步骤

㈠准备阶段(2006年2月——2006年4月)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研究、论证方案;

2、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进行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学习。

3、做好网络平台的构建。

4、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

㈡课题实施阶段(2006年4月——2008年8月)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师生共建专题学习网络资源,并展开实践与运用的研究,让学生利用资源围绕专题进行有效优质地学习。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㈢总结结题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

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

2、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教学软件。

3、优秀教学设计和科研论文集。

4、有代表性的的课例、录像实录片。网络学习环境中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报告

网络学习环境、开放式语文教学、拓展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21世纪从容而至,网络正在春风化雨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甚至生存方式;无独有偶,相形更合国情的新课程标准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教与学的传统定位,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必然身先士卒,痛并快乐者、变并实践者是也!。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知识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第一生产力,个体的发展也必在终身教育概念之下,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现在和将来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基础,具多重奠基作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放而有活力”的人文理念,不仅是时代变革对教育,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的要求与挑战,更是语文学科自身的特质体现。我们要培养学习者从孩提时代,便通过更为主动、高效地学习来发展自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为着这一目标,开展“网络环境中语文学习”的全新探索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热门话题,亦成为教改的重中之重。 当奇妙的网络相遇美妙的语文,教学所碰撞出的火花是新鲜而炙热的。以下,仅就笔者的粗浅实践,从“网络学习环境”“开放式语文教学”两个相关层面进行探讨: 一.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全新语文信息空间。 所谓网络学习环境,是指计算机设备通过电话线路(或其他线路)经由Internt连接到世界各地的学习资源;学习.者通过这些设备查询有关资料、与其他人士进行交流。这样的环境可以是单独的一台接入Intemet的计算机,也可以是配置齐全、局域与广域环境融合的局域网。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计算机不仅仅是教师讲授的辅助工具,而真正成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的认知工具.1. 通过网络创设“新课堂”,拓展语文学习领域。课堂时空宽泛,实现“大语文”教育观。传统语文课堂非常封闭,其地点是固定的,仅仅局限于某一班级;时间也是固定的,只有每周几节。通过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沟通。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哪里就有语文课堂;只要开机,就可以“上课”:进行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际等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课堂主体宽泛,促进教学相长。传统语文课堂,其主体仅仅是一位教师加几十位学生,不但数量是固定的,师生关系也是绝对的。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世界各地的“语文课堂”,去接受式各样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语文教育,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多数量、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周边人与远程人、熟悉人与陌生人),可以指导他人进行语文学习,自己摇身一变,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语文教师”,具有了“学生”与“教师”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与学不断交互整合,带来的必将是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对于革命战争题材的课文,小学生往往由于认知、年代、情感的局限,积极性不高,老师也往往为了创设象样的情境费煞苦心。这一年的教学中,我有意将融合“代沟”的艰巨任务下放给学生,并实行“承包责任制”。《丰碑》阅读教学前一个月,即让生以小组认领的方式自由选择长征的相关议题,借助网络海量资源优势,进行分层研究。课后,开展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方向的开放阅读汇报。学生从不同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有的依据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发展和结束这一时间线索进行整理,也有从类型线索,人物、事件、自然地貌等角度进行归类。师生最后得出这样的看法:就社会事件的资料整理,至少可以依据以上两个线索进行归类。通过归类进而对《丰碑》这篇课文所包含的意义学会了从图片、数据等具体资料加以援证。有一组学生的电子卡片名为“艰苦岁月”,他们以红军瑞金总政治部旧址那栋极其简陋的泥房、以邓小平同志简的的办公室兼卧室为证,以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兴国县当时全县23万人口就有8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其中牺牲了2万余这一具体数据作为长征艰苦性的例证。还有一组学生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川西山地的风景图片中观察到那里风景虽然优美,但地势险峻水流急,高山险,现在尚且如此,更何况六七十年前的,红军经过此地何等不易,从而激发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行知先生所倡“行而后思、思而后知”的教学理念,在网络资源的推动下亦轻松实现了。 2.通过网络创造“新教材”,拓展语文学习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有一句经典名言:“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拓展语文学习内容而言,网络有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离心发散拓展式。即以课内语文教材为中心,抓住某一结合点(知识点、情感点、内容交叉点等),设计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使其更加完善,更立体化,更多元,更富时代性、针对性与实效性。这种教学活动从始至终都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所谓“超文本阅读”,已越来越多地介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使阅读对象从单纯的、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种近乎“全息”的阅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向心聚敛呼应式这是引导学生以网上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作文、网上交流等网上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形式,把网上的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聚敛汇集,并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不仅调动了学生高涨的积极性,更大大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学习效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赢得了宝贵时间。同时我们应考虑到工Internet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尽管我国政府加强了网络信息内容建设的管理,但选择组合的语文材料是否符合下列要求仍是进行良好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否做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是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否与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相一致;是否有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否做到了教学材料的最新化,是否贴近学生生活:现实。只有这样精心挑选的好教材,才是奉献给学生的营养全面丰富的精神大餐。3.通过网络改变“新工具”,拓展语文学习方式。采用新技术本身不必然导致学习者能力的发展,需要运用非常具体的辅导,帮助学习者掌握一些学习的策略,在真实或类真实的实践活动中,经过学习者主动建构,最终形成能力。这要求教师对学习的一般规律、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有一定认识与把握。要求教师在创设学习活动情境时,注意设计一般能力发展的辅导对策;在实施过程要注意落实能力发展措施。小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网络给孩子创造了宽广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孩子心田播下创新的种子。以网络作为“资料搜集工具”,构建“研究性”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必须重视专题性、探究性的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教会孩子怎样思考,面对陌生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组合,去创新,去回答他所要回答的问题。这种“研究性学习”也正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计算机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贮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贮处理工具。同时以下几种计算机为工具的资料搜集、处理、存贮方法将是“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①“任务驱动式搜寻法”,即按照“提出搜索任务(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要求、范围、问题实质等) 确定检查标志(所需文献的类目、关键词、作者姓名、发表日期等) 选定检索工具(“搜狐”等搜索器) 输入检索途径(资料采源途径、内容途径、作者途径、类号途径等) 查找原始文献资料(阅读、筛选、摘录、整理)”的程序进行搜寻查阅资料;②“自由阅读式搜寻法”,即按照“上网阅读 寻找资料(用找标题、中心句、关键段等方法搜集 摘录”的程序进行快速阅读,搜寻查阅文献,选取所需资料;③“分类下载存贮法”,即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下载,并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整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贮处理,使下载的资料系统化、简明化,便于进一步查阅;④“资料处理利用方法”,如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资料的剪切、移动、复制、引用等文字处理方法。无论是“任务驱动式搜寻法”,“分类下载存储法”,还是“自由阅读式搜寻法”都是新型学习方式的极佳体现,也是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与现代生活方式整合韵全新尝试;而“资料处理利用方法”更是作为现代人的小学生,将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技能。以网络作为“学科中介具”,构建“综合性”学习方式。传统学科课程这间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互相割裂、互相独立的弊病已引起高度并注,软化学科界限,进行“综合性学习”,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以网络为“中介工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抽象语言的相互转换,把语言与音乐、美术、动画、社会、自然、数学等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扩展式作业设计更欲发挥各学科的综合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学生对《鲸》《蟋蟀的住宅》等说明文,往往知止于表面,过去的教法是找来大量图片、文本作补充,或劳心劳力制作课件,自主的探索过程尽量避免了学生被教师一人的思维筐定,教者,导也,在此无须它言,水到渠成。以网络作为“沟通交际工具”,构建“交互性”学习方式。学会交往与沟通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尤其是当今社会信息数量多、传播快,更新变化迅速,只有加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才能集众人之力,更好地捕捉信息、驾驭信息、利用信息。住处技术与语文信息的整合,为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跨人群的“语言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交际工具”。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书面信息资料的传递与交流、学习心得体会的传递与交流、学习评价的传递怀交流等“交互性学习”活动,将成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式。学会沟通、学会交际、学会互相学习、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共同进步将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交互性学习”原必然结果。两年前,学生们还只习惯于在班中交流优秀作品,偶尔报上登了块“豆腐干儿”,心情何等激动,他人眼光何等羡慕!而今,每个人都可在网络中实现作家梦,何止是作家梦,任何天才梦只要做得出就有实践的可能。由此培育的自信、创新、不盲从,不正是时代精神的化身?因此可以说,“交互性学习”不仅益于智,更利于心,是情商培育的极佳方式。

二、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所谓开放教学,说到底就是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落实“大语文”教育观,真正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学生能正确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在这一过程中使人际交流交往的能力得到锻炼,使其从中受到心灵的碰撞,向往并乐于追求人世间的一切美好。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精心积累。笔者所尝试的,是以网络课件支撑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联系、沟通、事例为理念,以倡导自主合作为手段,提高信息素养为归宿,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并逐步摸索新的语文学习方式。现就以上几点谈谈体会:

1、以联系、沟通、副合为理念,倡导自主合作为手段。知识是能力发展的素材,人与知识素格的积极互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学习的唯一与最终目的,世界丰富多彩,我们无法穷尽知识的海洋;历史不断发展,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生活,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随时获取改进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知识。知识的掌握的确重要,但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以“联系、沟通、融合”为理念、“倡导自主合作”为手段正充分体现了对能力素养的高度重视。三层理念相互交融又各有侧策,化用到网络环境下开放式语文教学实践中,关键要抓住两个“点”。抓住课内、课外教学资源与学生情感的结合点。学生所习得的任何知识及从中受到的情感熏陶,一定是在这些教学资源,唤醒和丰富了学生的内部需要基础上完成的。所以我们在选择、组织教学资源和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十分关注课内、外的教学资源与学生在情感因素上能否引起共鸣,于学生内心结构产生冲击,在情感体验上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一看我们的教学材料是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紧密;二看我们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三看我们的问题是否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抓住个性化观点相互砥砺的交锋点。对同一事物不同视角的认识有机地整合,能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某一方面,帮助我们较为全面把握该事物。课堂活动过程中,学习者展示各自的认识与看法,通过不同视角观点间的相互砥砺,得以补充,完善,从而加深对拓展阅读主题的认识。这是信息的深度加工阶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初生牛犊、锋芒毕露的特性更易于暴露不同观点的差异性,因此,抓住了个性认知的交锋点,也就在自主合作的同时,实现了相互间的沟通融合,语文辨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都得到长足锻炼。课文《你,浪花中的一滴水》学习后,学生对雷锋的理解相当模糊,“雷锋那种精神很高尚,但是在印象中离我们很高很远”。在后续的拓展阅读中,学生找寻有关资料,逐步形成了自己观点和看法。一组同学从雷锋扭秧歌的故事中感受到雷锋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自己情趣的人;另一组学生将雷锋改名参军的花絮讲给同学听,认为雷锋是一名对党、对革命有感情的人„„这些细节一下子拉近雷锋和同学之间的距离,学生脑海中的雷锋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这对正确理解人物形象起了很大作用。

2、以提高信息素养为归宿,创新发展为目标。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各自搜集的资料加以归类,在此过程,发展学生整理、归类信息的一般能力;同时,抽提素材本质属性的过程,提供了发展学习者抽象、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可能。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映,随机地创设情景,具体地帮助学生发展上述一般能力,帮助学习者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从而较为深入地理解拓展阅读范文所包含的意义。也由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开放式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看你的教学设备设施有多么多么现代化,而是看你在对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中是否尊重他的自主意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火花,是否真正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能力,是否真正使用学生的人际交往顺利,是否让学生从课堂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是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潜力,努力使他们不但具有深厚的语言文字的交际功底,还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真正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人来教育和培养。《只有一个地球》作为一篇科普说明文,分四部分介绍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教材。同时,本文内容下现实生活紧贴,信息来源广泛,是进行网络环境下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好时机,从学期始,既发动大家寻找身边的“环保小卫士”和“环保小博士”,观察生活与网络阅读双管齐下,准备储存的过程即是收获积紧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也绝不仅仅是狭义的语文范畴所含盖的了的,自然、美术、音乐„„几乎涉及到生活艺术的方方面面。教学时,学生已对“只有一个地球”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对各自搜集处理的信息进行集体交流,帮助他们完成对课文内涵的深层次理解。课内引申向课外,借助网络“量贩”功用,把学创造性提炼、开发。有的学生借用“艺术汉字”创造出图文并茂的环保广告语,“谁愿意氧气打五折?”深入人心:有的学生用Flash做了爱树互鸟的小动画,充满童趣;有的用Word、PowerPoin办环保电子小报或电子读书卡片,课余交流宣传环保理念;还有的结合实践活动用Frontpage写出电子调查报告。学期末,鼓励学生将作品发送到喜欢的网站或教师邮箱。不知不觉中,师、生信息素养都大幅提高,更为难得的,整个学习过程无论教师或学生都没有丝毫的被动懈怠,完全的寓教于乐、自主调控,激情愉悦的学习,身心放松的收获,大多得宜于网络的丰富多姿。教师更不再仅仅是呆板不变的课堂组织者、指挥者或领导者,而是学生团队中平等的首席长官。总之,以网络课件支撑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联系、沟通、融合为理念,以倡导自主合作为手段,提高信息素养为归宿,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并逐步摸索新的语文学习方式,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网络养料滋润下的语文教学,也必将开出一株株教改奇葩!

第11篇:多媒体课件制作

题目: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习中心:

业:

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株洲师专

计算机专业

031c3h8014

周铁军

卢宇

摘要:

多媒体课件在现代的教学中,越来越受教师和学生喜爱,它给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课件制作将是一个教师具备的基本技能。本文是本人几年来制作课件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其他正在学习的朋友一些帮助。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

创意

美工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开辟了趣味教学的新天地,主要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及交互网络等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意义

(一)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往往很难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虚拟实验,大多数课程的实验,甚至现实环境很难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实验项目,都可以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实验全过程,借助有关的教学软件,学生可以随时在电脑上“重温”实验过程。这样不但节省实验经费,而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在多媒体课堂进行教学时,可边讲解理论知识边演示实验步骤,指导学生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而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中,既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操作技能,做到省时、省力、省财。

(二)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适应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被动视听功能与计算机主动交互功能有机结合,产生出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在这种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和教学模式。这种交互式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导向,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三)可以更好地体现

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不同资质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水平、知识能力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传授与理解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必然的差异。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全体学生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一方面抑制学生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使后进生感到学习吃力,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对教学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过程的进行主要是依靠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实现。教师应根据自己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经验编写更适合教学要求的软件(下面称为课件)。现代多媒体教学主要以自行开发的课件为主,以社会成品软件为辅的原则来进行。

(一)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类型

1.资料工具型:资料、工具型包括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以及各类图形库、动画库、声音库等。它可供学生在课外进行资料查阅使用,也可根据教学需要事先选定有关片断,配合教师讲解,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

2.课堂演示型:采用动态视频、动画、照片和声音来展示现实世界难以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内容。将教学内容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转换,将教学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并按照教学要求逐步地呈现给学生。

3.模拟实验型: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存储量大、外部设备丰富和可交互的特点,逼真模拟真实实验中无法实现或表达不清楚的教学内容。

(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方法与步骤

1.课题选择:通常选择那些既适合于多媒体技术表现,又是在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选择课题时不但要明确教学要求、教学对象,还要考虑课件的运行环境和课件的类型等。

2.课件的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作为一种教学媒体,它能根据学生的交互,控制计算机所呈现的教学信息。课件的教学设计主要有教学单元的划分、教学模式和多媒体信息的选择、知识结构的建立以及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等。 3.软件的系统设计:多媒体课件具有存储信息量大和交互性友好的特征,软件的系统设计通常包括如下内容:(1)软件的选择:根据课件的教学设计要求和课件教学模式,确定制作课件所需的工具软件。(2)封面的设计:封面用于说明多媒体课件所包含的主要教学内容及该课件的使用方法等重要信息,它决定着课件总体设计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3)建立教学单元间的层次结构:通过分析教学内容阐述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为一个个教学单元以及进一步再细分的知识点,形成一系列的学习子目标,并建立学习子目标间的逻辑结构和相互间的联系,生成学习目标的层次结构图。(4)确定教学单元的超链接:点击图像或单词可以作为学生实现跳转的条件,它能从某个具体的信息或主题跳转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个信息或主题,使其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关系及其之间的连接关系形成一个非线性的结构。

4.稿本编写:编写稿本是由学科教师按照教学的思路和要求对课件的教学内容进行描述的一种形式,也是软件制作者开发课件的直接依据。编写稿本工作就是具体地规定每个单元中计算机向学生传送什么信息、从学生处得到信息反馈后又如何判断和改进,最后在稿本的基础上根据计算机媒体的特征与计算机的特点编排程序。

5.素材的准备:素材包括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的准备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文本的录入,图形、图像的制作与后期处理,动画的编制和视频的截取等。素材要以理想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听得懂、看得清、记得牢的要求;不能选择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素材。

6.课件的编辑:利用著作工具或程序语言对各种素材进行编辑,按照前面的教学设计所确定的课件结构和稿本设计的具体内容将各种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成交互性强、操作灵活、视听效果好的多媒体课件。

7.课件的试用与评价:课件编制完成后,要检查其教学单元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等是否都已达到了要求,对课件信息的呈现、交互性、教学过程控制、素材管理和在线帮助进行评估。最终以成品推广与使用。

我对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做了一些尝试,编制了部分课件。也有所感。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每种软件都有自己的优点,选用什么软件,那是看个人的偏好了,并不一定要用某一种软件,而我所选用的是FLASH。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而制作课件。而在理科方面制作更多一些。尤其在物理这一门课程最多了。

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课件的要求,说得俗一点,就是既好看又好用,也就是说既美观又实用,这就要求制作者的创意和美工有一定的功底。

这是物理课件《电路的连接》的首页。

做课件首先就要有一个好的构思,从引入到首页以及每一页的连接,如果老是几张图片,几个按钮看起来就没有新意。每个课件的构思一般来说要根据是课件的内容来设计。例如《电路的连接》的首页比较简单,没有多少花哨,六个简洁的按钮控制六个页面,显得素雅大方,我校的物理教师带这个课件参加市级电教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当然电教课的主角还是教师,但课件也是功不可没啊。

做课件除了要有好的构思以外,还得有美工,其中整体的美感尤其重要,我对课件的要求是素雅大方。太多的鲜艳的色彩及花哨的页面很难

总之,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改进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发展。只有将先进的教学媒体与先进的教育思想融于一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无比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计算机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陈鸿.CAI在物理学科中的应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1998(5) 3 王天镪 《课堂教学用CAI课件的设计方法》 《中国电化教育》2000/5 4 何克抗 《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

第12篇:多媒体课件试题答案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多媒体课件是一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软件,它的设计与其他软件设计相同主要经过需求分析,教学系统设计,编写脚本,课件编制,测试评价等过程。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对象分析: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设计,课件结构设计:编写脚本:文字脚本,制作脚本:课件编制:工具选用、素材制作:调试与评价:运用调试、课件评价(简答)

2.交互界面的概念:交互界面是人和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用户通过交互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查询,操纵和控制,计算机则通过交互界面向用户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和判断。用户可以根据好友交互界面,通过某些硬件设备对呈现的教学信息作出反应完成人机相互作用。目前,常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有窗口,菜单,图标、按钮、对话框等。 3.ppt2003利用它可以很方便的创建出各种简单的演示文稿,如:演讲文稿、产品展示、教师讲义以及具有图文并茂的生性俱佳的多媒体课件

4.板式:板式是指插入到幻灯片的对象的布局,它包括对象的各种类和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

5.横版:横版是指一个演示文稿整体上的外观风格,它包含预定义的文字格式,颜色和背景图案等。

6.幻灯片浏览试图不能对幻灯片进行编辑,但有利于幻灯片的复制,删除,插入,调整幻灯片的先后次序,为幻灯片设置放映方式,切换方式等。幻灯片放映试图编辑界面消失。 7.图形元件:他可以是矢量图形、图像、声音或动画等。它通常用来制作电影中的静态图形,不具有交互性。

8.影片剪辑元件:用来制作独立于主题片时间轴的动画。

9.选择题:在元件分类中哪一个不能进行动作设置(图形元件)。

10.选中多个图标可以按下shift键或ctrl键,同时单击控制区域内各相应图层行,即可选中多个图层。

11.创建引导层的方式:1点击-按钮2.右击“添加引导层”3.直接把普通层转换为引导层。12.添加形状提示应遵循什么原则?1.在复杂deep

补间形状中需要创建中间形状,然后进行补间,而不是只定义起始的结束形状。2.确保形状提示是符合逻辑的。3.如果按逆时针顺序从形状的左上角开始放置形状提示,他们的工作效果做好。

13.修改背景作品的方法:修改-文件-属性。14.authorware文件未命名保存时,自动默认名称

为“未命名”。

15.设置图标工具栏各工具栏的独特功能:显示图

标:负责显示文字或图片对象,即可从外部导入。也可以使用内部提供的“图形工具箱”创建文本或绘制简单图形。移动图标:可以移动显示对象以产生特殊的动画效果,共有5种移动方式可供选择。 16.擦出方式:被擦出、不擦除 17.声音图标存储方式:外部、内部

18.移动图标为对象提供了5种运动方式:指向固

定点、指向固定直线上的某点、指向固定区域内的某点、指向固定路径的终点和指向固定路径上的任意点。

19.交互控制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含义:交互作用分

支结构“交互”图标和“响应”图标共同构成。20.交互图标的名称:作为一个空间的名称,它由

用户任意确定,但在课件制作和修该过程中,为了便于阅读过程,给其命一个合适的名字非常重要。

21.交互图标:作为交互作用的载体在期单独存在

是没有任何意义,他与其右边的响应图标-起实现画面以及功能的跳转。

22.相应图标名称:同样作为控件的名称对于部分

交互类型(按钮、热区域等),他有着与交互图表名称同样的功能,但对于另一部分(条件、文本输入等)来说他有着另外的功能。 23.相应图标:为交互图标右边横向排列的所有控

件,其作用是实现制作人员在执行此步交互后预期的效果。

24.分支路径:为响应图标中程序执行完以后决定

机器读取程序的方向,也就是箭头的指向。 25.交互类型:为用户进入相应图标所要的操作的

不同类型。除常用的按钮,热区域和菜单传统的交互响应类型以外,Authorware还提供时间限制响应、重视现制响应等在内的共11种交互类型。

26.交互类型:按钮、热区域、热对象、目标区、

下拉菜单、条件、文本输入、按键、重视限制、时间限制、事件。

27.制作小车步骤:轮胎图形元件的制作、沉沦转动的影片剪辑云间制作、小车元件制作、小车路径设计制作。28.填空:

29.使用混色器面板,可以创建和编辑笔触颜色和填充颜色。

30.shift中基本绘图工具包括直线、钢笔、铅笔、椭圆工具、矩形工具、以及多角星形、刷子、文本等。

31.如果要绘制毛笔书法的效果,那么应该用(刷1设置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1教育性要求,2科学性要求,3艺术性要求,4技术性要求 2常见的人机交界面有 窗口、菜单、按钮、图标对话框等。

3一个pourepoint文件就称为一份文稿,扩展名为ppt 4背景设置为依次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背景’命令

5幻灯片配色方案用户可选择系统提供的标准配色方案也可以选择自定义

6利用ppt可以方便的创建各种简单的演示文稿如演讲文稿、产品展示、教师讲义、以及具有图文并茂的、声形俱佳多媒体课件

7ppt母版分为 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三种

8 创建超链接有两种方式使用 超链接 命令和 动作按钮

9 fiash特点:一,文件容量小 二,采用了流控制技术

10 fiash动画与其他电影的基本区别具有交互性 11 fiash保存类型分为fla 、swf 12 fiash常用的 绘图工具,钢笔、铅笔、椭圆、矩形、线条、文本

13 铅笔的三种模式 伸直、平滑、墨水

14 fiash操作界面包括三种 浮动面板、属性面板、动作脚本面板

15 墨水瓶的主要功能是 改变已有对象的填充效果 颜料筒的主要功能是 改变已有对象的轮廓和边框

16 利用钢笔工具可以绘 制矢量直线 与 曲线 17 在fiash文本属性面板中可以设置 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改变文本方向、文字排列方式、

子)工具。

32.增加户减少选择可以配合键盘(shift)键,选

取对象后配合(键盘方向)键进行撤移。 33.声音存储方式(外部)、(内部)。 34.选择

35.在flash8中,下列哪些是创建引导方式的(abc) A用按钮创建 b用菜单创建c用普通图层转换为引导层

36.在flash8中下列属性中是字体属性的(abd) A字符间b字符颜色c字符家族d对齐方式 37.下列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d) D共享性

字符间距、字符位置、等内容

18 动作帧go to and play 表示跳转到第一针进行播放

19 动作帧其中有一个字母a 表示这一帧中分配有动作脚本

20 元件可分为 图形与案件、影片剪辑元件、和按钮元件,其中图形元件不能进行动作设置 21 Authorware 会自动加上扩展名•a7p 以表示是一个Authorware 的程序文件

22 在Authorware中擦除图标的两种类型为 被擦出的图标和不擦除的图标

23 声音的储存方式有两种 内部和外部

24 在Authorware 中移动图标的五种移动方向 指向固定某点、指向固定直线上的某点 、指向固定区域内的某点、指向固定路径的终点 、和指向固定路径上的任意点。

25 在Authorware 是一种交互类型 按钮 、热区域 、热对象、目标区、下拉菜单、条件、文本输入、案件、重试限制、时间限制 、事件。 26 在Authorware 多使用shift 键

27 修改Authorware 背景颜色选择 修改--------文件--------属性

28 Authorware 与其他比较最大特点是 交互性强 29 组合快捷键是ctrl+G 分离为 ctrl+B 30 选择fiash中声音的两种类型,事件和流式 简答

1.简述元件和实例的概念及关系。

答案要点: 元件是存放在Flash的元件库中的可以重复使用的图形、按钮、动画以及声音。将元件从元件库中拖至舞台上,就是一个元件实例。

元件实例作为完件的复制品无论在同一个场景中出现多少次都不会增加文件的体积。当用户修改元件的属性时,舞台上所有该元件的实例都发生相同改变;通过效果面板和实例面板可设置当前实例的属性,另将实例“分解组件”后还可修改形状,修改时库中的元件和其它元件实例都不发生变化;如果双击实例可进入元件编辑模式修改元件属性,库中的元件和其它元件全部变化。

2、简述运动补间动画和形状变形动画的区别联系?

答案要点:(1)区别:补间动画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动画效果,可以使一个对象在动画中沿直线移动,曲线移动,变换大小 颜色 形状,以中心为圆点自转,旋转,产生淡入淡出的效果。形状变形动画方式的变形对象是矢量图形和矢量线段,就是那些直线绘制在作品舞台上的各种图形和线段。利用形状变形动画可以使这些矢量图形和矢量线段在形状,颜色,位置上发生任意的平滑变化。(2)联系:二者都是补间过渡动画,即动画都是由起始关键桢和结束关键桢的变化决定的,之间的过渡帧是由flash计算获得。

3、简述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教育性要求,科学性要求,艺术性要求,技术性要求。

4、在使用形状提示创建补间形状动画时,要获得最佳效果应遵循什么准则?

答案要点:(1)在复杂的补间形状中,需要创建中间形状,然后进行补间,而不是只定义起始和结束形状。(2)确保形状提示是符合逻辑的。(3)如果按逆时针顺序从形状的左上角开始放置形状提示,它们的工作效果最好。

5、如何理解图层的含义?

答案要点:图层就像堆叠在一起的多张幻灯胶片,每个图层都包含一个显示在舞台中的不同图像,在图层上没有内容的舞台区域中,可以透过该图层看到下面的图层。同时,图层之间是独立的,用户可以在图层上绘制和编辑对象,而不会影响其它图层上的对象。

6、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有那些阶段? 答案要点:需求分析:1内容分析 2对象分析 教育系统设计:1教学设计 2课件结构设计 编写脚本:1文字脚本 2制作脚本 课件编制:1工具选用 2素材制作 3课件制作 调试评价:1运行调试 2专家测评 3用户测评

7、简述演示文稿的动画设置方法和步骤? 答案要点:(1)幻灯片内的动画设置指在演示放映幻灯片时,一张幻灯片内不同层次、对象内容,

随着演示的进展,逐个的、动态的演示出来。设置项目包括:动作效果选择、声音设置、显示顺序、启动控制等。幻灯片内的动作效果设置一般在幻灯片图视下进行,有动作方案和自定义两种。(2)幻灯片之间切换动画设置指在多张幻灯片之间以各种方式变换幻灯片。动作效果有:水平百叶窗、盒状展等几十种方式,一般在任务窗格中的“幻灯片切换”选项进行设置。

8、引导层动画的原理是什么?制作引导层动画至少需要几个图层? 要点:

(1)引导层动画是通过在引导层上绘制的线条来作为被 引导层上元件的运动轨迹,从而对被引导层上的动画进行路径约束。

(2)引导层动画的实现至少需要2个图层。

实验题

一、用PPT演示正弦波。

启动PPT软件,1 单击“绘图”中的“椭圆”按钮,在幻灯片编辑窗口中的圆球。选中瓷次球,右击鼠标,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在此任务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动作途径∕正弦波”命令。

2正弦波路径运动停止后,看到一个正弦波想出现。选中它,可以利用控制句柄调整其大小或进行旋转操作。

3由于放映时,只能看见圆球在该路径上运动,路径本身是不会显示出来的。为此,按下PrintScreen键,将正弦波屏幕拷贝下来,柄粘贴在画图板中,进行适当编辑,保存,然后单击菜单命令“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将路径图插入到编辑窗口中,仔细调整图片的位置,使图片中的路径位置与编辑窗口中的路径位置完全重合。调整小球,执行“绘图重叠放次序∕置于顶层”命令。观看演示效果。

二、用Flash制作小车在不平路上行驶的课件。1启动Flash软件,选择‘开始或程序Macromedia,命令,即可进入macromedia Flash操作界面。 2制作旋转车轮

(1) 以椭圆工具在舞台上绘制两个无填充颜色的正圆线框,线条选择黑色,粗度为6

(2)点选其中一个圆,按下Ctrl+G组合键,得到一组;点选另一个圆,同样按下Ctrl+G组合键,得到另一个组,框选两个组,调出对齐,分别对齐它们的X轴和Y轴,是两个圆的圆心对齐。 (3)框选两个组,按Ctrl+B组合键,大散群组,以线条工具绘制两条直线穿过小圆,并删,。除小圆内的直线线段。

(4)款选整个圆形,按下F8功能键,转换为影片剪辑元件1,双击元件1制作车轮转动动画,单击图层第10帧,按下F6,插入关键帧,设置第1帧到第8帧的运动变形,并设置顺时针旋转一周。 (5)单击菜单控制循环播放命令,按下Enter键观看车轮转动情况。

(6) 单击菜单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新建影片剪辑元件2运用矩形工具绘制小车车体,并把影片剪辑元件1车轮,分别拖入图层2和图层3 制作小车移动动画

(1) 回到主场景,制作小车移动动画。按Ctrl+L组合键打开符号库,从符号库内把影片剪辑“元件2”拖入舞台,,用任意变形工具对太重校车进行等比缩小,并放在适当位置。插入关键帧,托小车到另一头,得到小车的移动动画,按Enter键,可看见车轮转动的小车移动动画。

(2) 新建一个图层,是指位于小车图层下房,在新建图层中用铅笔工具绘制地面,

(3) 插入一个引导层选择铅笔工具,在引导层上画一条尽量平滑的曲线作为小车的轨迹

(4) 选中图层1的第一帧,用黑箭头工具拖动小车图形到引导线开始的一端然后选择旋转变形工具对小车的姿态进行调整,是小车的姿态符合当时的位置,

(5) 同样对引导层的第六十帧进行编辑,拖动小车道引导线的最末端,调整其状态。

(6) 选中1—60帧的任意一帧,在属性面板中将调整到路径复选框选中此时移动对象的基线与引导线方向一致。

(7) 制作完成后,按下ctrl+enter键进行测试,可以看到小车在不平路上行驶的动画。

第13篇: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材料]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学生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必需。我根据教学安排及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课件。

一、制作高质量课件,体现个人教学风格。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体现授课灵活多变的方法和特点,我利用PowerPoint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修改方便等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共制作幻灯片近三百张,并且充分利用英特网和光盘上的共享资源,建立了个人课件素材库。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首先,在透彻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从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和难点。其次,课件制作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方面。第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档,力求使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精练、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可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将每一张幻灯片制作成多个文本框,重点和难点处添加特殊颜色和符号;还可根据需要,将文本框的内容制作成动画效果,同时设置对象出现的时间和顺序。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改善课堂教学结构。

我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多媒体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比如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此,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尝试了“多媒体情景下的法律诊所式教学方法”,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法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操作,用课件形式完成对案例的分析诊断,然后组织课堂讨论,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完善多媒体课件,发挥交互性的优势。

在多媒体教学中,还需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我经常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多媒体课堂教学内容,以满足教学主体——学生的要求。通过征求学生的建议,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基础上,我经常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多媒体音像资料应用到教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做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媒体学习环境。

四、应用多媒体教学,促进教育观念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中,多媒体教学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进行多媒体教学,我在课前总是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去收集并设计处理好各种教学信息,对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形式及技术操作等都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做到课堂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控制教学,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多媒体教学中,我努力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理论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能力培养,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教学需要。

第14篇: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有幸来到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觉得非常高兴,也非常激动,有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主要讲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在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课件?

首先我们来谈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熟悉是因为我们经常听到它,陌生是因为我们对它解释不清楚。很多老师会觉得,多媒体课件不就是PPT吗?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到底是不是呢?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多媒体:能够传递信息的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都叫媒体,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融合就叫多媒体了。我们县的教室里都有的电脑、电子白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都是多媒体设备。

再说到多媒体课件,我选的这个定义有点长,老师们可以浏览一下,红色字体部分是我想强调的内容。多媒体课件是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所以我们最常用的PPT课件是多媒体课件,除此之外,用其他软件制作的课件,比如flash、微课等等也都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主要解决的应该是教师用语言、板书等传统教学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句话很重要,它关系到多媒体课件应该呈现什么内容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我想说一下第二种分类。助教型多媒体课件顾名思义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主要用于课堂演示教学,比如我们最常用的PPT。举个例子,我们初中地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是我上课用的PPT课件,用来讲解,并且补充课本内容,为我的教学服务。学生只能看课件,而不能去操作课件。

助学型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学生学习的课件,主要体现在界面上的交互式设计,让学习者进行交互式操作,可以让学习者主动自主的学习,所以也称为自主学习型多媒体课件。比如同样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个知识点,这个是我用Authorware制作的一个交互式课件。学生可以操作使用这个课件自学或者复习巩固,进行易错知识点的自我检查等(当鼠标移到山脊部位时,下方就会出现山体的名称和等高线特点„„),在后面还有练习题,学生完成后会计算出分数。如果做的更进一步,还可以加上题目的解析等。这种学生可以用来自学的课件,就是助学型的多媒体课件。

另外,我觉得微课也是一种很好的助学型课件,而且制作简单。我们教师可以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做些助学型课件,发送给自己的学生自学巩固,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肯定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大家可能都做的不好,有些老师不会做这样的课件,有些老师会做但是因为惰性或其他原因迟迟没有做,比如我。这是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应用方面做的不好的一点。

除了这一点之外,我想跟大家总结一下助教型多媒体课件,主要是PPT的应用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老师们可以回想一下你在教学中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好在以后的课件开发和使用中避免它们。

问题一:很多老师不加改动的用别人制作的课件上课。有些是用同组其他老师制作的课件,有些是从网上下载的,工作忙起来可能连看都没看一遍就直接去上课了。虽然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学效果肯定是不太好的。

问题二:课件制作的过于精美,或过于刻板。为了突出课件在教学中的地位,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很多老师花大功夫制作技术含量很高的精美课件。比如:背景图片非常好看、字体颜色五花八门、最常见的就是动画效果多种多样的。如果课件过于花俏,反倒会分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学生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精美课件本身,而忽略了对知识点的掌握,没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过来如果课件非常刻板,看上去很单调也不好,课堂沉闷。 问题三:课件应用过于频繁。有些老师在一节课中设计了大量的课件,整节课老师在不断的展示课件,一页又一页,到下课有时还看不完。这样课件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思考成了辅助。学生像是在看电影,“走马观花”的被动“接收”知识,没有思考和知识内化的时间。这种为应用而应用的课件使用,学生学到的知识其实很少。

问题三:缺乏师生互动。有些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的教师,常常将自己置于计算机后面,专心地讲解屏幕上的知识点,埋头操作多媒体课件,忘记了观察学生的反应,不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课堂上缺少了师生互动和交流,那课堂就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在教学中不再是主体地位,而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记忆,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也演变成了计算机的操纵者而已。

问题四:课件内容成为教材的“复制品”。教师如果直接将教材内容“复制”到课件上,上课对着课件照本宣科,这样做简化了备课过程,能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但是学生的听课效率必然会下降。这样的课件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问题五:课件设计主次不明显。一方面是指课件内容设计的主次不明显,学生在学习时抓不住重点。另一方面是指课件的背景设计等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针对上面所说的问题,在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方面,我觉得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课件只是为课堂服务的,是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掌握知识的。

课件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情境,比如我们地理课上学习某个区域,播放相应的景观图片、音乐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例子3,比如我在讲授西北和青藏地区时,设置PPT自动播放优美的景观图,配乐选择具有西部民族风情的,将学生带入情境,让他们对西部地区心驰神往,对接下来的学习非常有帮助)老师们可以体验一下。在知识巩固提问时也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例子4,比如我提问气候类型的分布,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说出小鸟经过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学生记忆的积极性就高了很多)。另外,课件内容不应该是教材内容的堆砌,而应该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比如我们地理上学习夏季风的进退时,教材上只有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图,如果把这些放到课件上有什么用呢,学生看书就好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可以找一个动画放到课件中,一看就明白了。课件还可以用来补充材料(例子5,比如以前学习西双版纳地区时,我补充了一些材料,让学生总结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另外,用课件来进行课堂总结,梳理知识结构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个过程也板书也可以,但是课件展示更节约时间,也比较卫生。(比如地理上《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知识结构,突出了这两个地区的典型特点,引导学生将本节知识回顾一遍,串联起来,效果就很好)。

第二:课件的风格要符合学段特点。幼儿园小学的课件可以鲜艳活泼一些,高学段的课件应该朴素实用,颜色不宜太鲜艳,杂乱,要让学生们看上去舒服,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能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背景设计方面:一个课件标题页面可以用不同的背景和字体,其他页面背景要基本一致。字体字号方面:选择投影出来清晰的字体,字号大小合适,能让学生看清,每一页尽量一致。比如我现在用的这个PPT,除了特殊的几页(标题页,结束页)背景不同之外,其他都是相同的,试想一下,如果我每一页都用不同的背景图,老师们在下面看着就非常乱了。这些都可以在幻灯片母版中事先设置,(举例:在视图中,有幻灯片母版设置这项,把背景、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设置好,就不用每一页都重新设置了。)。在动画设置方面:每一页的动画效果不宜太多种类,(例子7:文字以各种形式出现,非常杂乱,像放电影一样吸引学生眼球,效果就不好。再看这个,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现象,做了这个幻灯片,动画效果非常多,本身这个知识点不好理解,如果我的动画五花八门,文字从四面八方出现,学生就更晕头转向了。)

第三: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制作或修改课件。课件不一定非要自己一点一点做出来,每节课自己做课件很麻烦,也不现实。我建议老师们在备课时整理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已有的课件进行修改,让课件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上课时教学思路更清晰,而不是让课件牵着鼻子走。另外,自己制作的课件风格一致,学生看着更有亲切感,接受度更高。

第四:课件内容要设计合理,突出重点。尤其是助学型多媒体课件,知识体系完整,如果重点不突出,学生在学习时就会无所适从。比如微课,每节微课帮助学生突破一个知识重难点就好,如果贪多就会嚼不烂。

第五:教师要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创新。除了PPT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一些flash动画、微课等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有老师想做但是不会做,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叫“我要自学网”,上面以微课的形式教授很多软件的应用,大家可以学习。

最后,我想谈一下我理解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教学的关系。是不是有了多媒体就不需要板书了呢?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几乎是不板书的,一方面对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不自信,也不会画图。另一方面是太懒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受到板书的不可替代性。首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将知识点一点点的呈现在黑板上,最后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这个效果比用课件呈现出来要好得多。另外,板书灵活多变,可以根据课堂的不同情况灵活生成。并且结构清晰、字迹工整、画图优美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对老师更加崇敬,教学效果更好一些。老教师们教学基本功过硬,不用担心。像我一样基本功不怎么过硬的教师,也要大胆的板书,因为我发现,即使我把中国地图画的像个鸡蛋,板图效果也比不板图要好。

而多媒体相对于板书来说是新兴事物,合理运用可以带动课堂变革。比如翻转课堂、电子书包等都离不开多媒体课件。

所以,老师们在用好多媒体课件的同时,不要摒弃了传统的板书教学,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局领导的信任,感谢老师们的聆听,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鞠躬)

第15篇: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推荐)

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的整合

灵沼中心小学 张敏

【摘要】随着现代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也被广泛应用到语文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型教具,它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还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 整合 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使书本上静态的内容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用好它,能促进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片面的理解多媒体技术,不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就会让语文课堂偏离教学的目标,得不偿失。在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同行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存在着一些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负面影响。如何真正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使传统的语文课堂真正“如虎添翼”,这不得不引起当前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一、盲目追求美感,华而不实。

1 我们学校的公开课,对于青年教师,学校将使用多媒体作为必要条件,老师们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都加了多媒体课件的环节。有的同事所用的课件从图片的处理、文字的选择到播放的艺术效果,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追求细节的完美固然是好,但是也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语文课堂常有复习词语的这样环节,有的课件在显示词语时,在同一张画面上显示了

三、四种不同的字体,或是选用一些毫不相干的图片做背景,还不时跳出几个动画的卡通小人物。那么,可以想象到,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会自然地将他们的注意力分散到热闹的场景上,从而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滥用课件, 实效不大。

因材施教,因生择法,是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的需要,根据教师自身条件的需要,选择最实用、最高效、最简洁的方式进行施教,是“优化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有这样的现象,虽然学生在多媒体才教室上课,虽然老师也使用了课件,但整堂课结束,才发现课件只展示了课题和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多媒体课件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还有一种现象恰与之相反。课件中文字图片,取代了文本。语文课从头到尾,学生连书本碰都没碰,或者是碰的很少。取代了文本的多媒体,完全是本末倒置、适得其反了。在学校的教学评比活动中,用多媒体课件上课似乎不言而喻,而且有许多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课件制作培训。 在这种情形下, 许多老师在互联网上下载课件,甚至根据搜到的课件来选择要讲的课文,当然修改对一些人都是难事,这样的课件凝聚着别人教育设计,既框住了自己,也框住了学生。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

2 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因此,我认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使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用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

1、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

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看到,难以理解,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官获得多重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的效果,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可以使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

例如课文《捞铁牛》一课,教学的难点是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和捞铁牛的过程,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我发挥了电教媒体的作用:既展示了当时捞“牛”的困难,滔滔黄河水,铁牛陷入淤泥中,又分步展示了捞“牛”的全部过程,让学生明白船、沙、绳、牛这几样事物之间的联系,搞懂了水托船的力量比铁牛的重量大时,就把铁牛捞起来了。实践证明,学生的认识过程随着电教媒体显示的作用获得了提高。 利用分解画面直观播放,这样学生就看得比较清楚, 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教学难点,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环境,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学习潜能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草原》这一课时,由于地域差异,许多同学都未曾

3 见过草原,学生们很难想象到草原上“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于是我运用课件,在课堂上让同学们一边观看屏幕中美丽的大草原,一边听着优美的草原音乐,自然产生美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课文内容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运用时轻重适度,恰到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的主导方是教师,而不是课件,课件仅仅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教师一味的讲和演示,学生机械的听和看,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就会事与愿违,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出发,反复推敲,精心设计,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接受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我们不能片面强调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而忽视教师的教学作用;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两者完美地结合,我们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最优化,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获得圆满成功。课件的运用要和课堂同步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此外,要结合实际,根据所需,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制作课件,避免照搬照用,对于我们下载的课件,可以根据的需要进行修改,在做课件时要注意结合课文特点,摆正课件位置避免只图好看而不重实效的现象。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4 “整合”要求多媒体的使用既作为意识,又作为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课程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与结果。总而言之,教师如能很好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它与我们的教学完美结合,我们的教学将会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专家讲堂》

2、教文汇(上旬刊) 2007年05期

5

第16篇: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长泰第一中学林福金[内容摘要]本文列举\"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对比复习\"两节课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例,论述了生物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说明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诱

导学生思维,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重点阐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以及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生物课堂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微观领域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提示了各种生命奥秘,学生了解生命本质必须能够进入微观世界。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的展示却显得无能为力,信息技术却提供了这种可能。笔者在生物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新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照研究,得到一些启示,以下面两个例了来说明。课堂实例与效果分析实例一:细胞本身已很微小,要让学生搞清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就比较困难,特别是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问题,学生往往更加难以理解。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态模拟,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共同探究规律,可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应用\"物质出入细胞膜的过程\"等多媒体课件,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如下,以流程图表示。提问:在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膜有什么特点?→

模型: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

课件演示:磷脂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运动→

挂图: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课件演示:人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

课件演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方式→总结:类比物质通过细胞膜的三种方式,理解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出入细胞具有控制作用。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通过展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观察总结出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如何理解细胞膜结构的流动性是本节课的难点。用模拟生物学经典实验--人鼠细胞的融合的实验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经观察思考、相互讨论,发现蛋白质分子具有流动性。教师再展示磷脂分子的旋转、互换、跳层等运动,使学生仿佛亲临微观世界,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物质出入细胞是一个微观的动态的过程,首先说明分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运动趋势。然后说明物质出入细胞膜的两种方式:被动转运需要载体,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而主动转运则是一个逆浓度梯度过程,不仅需要载体,还需消耗能量。载体将运载的物质送到细胞膜的另一侧。通过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师因势利导,归纳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可以从细胞内外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能量这三个角度进行。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呢?可以用一些活动的画面为背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诱导学生产生联想和迁移,用已有的知识类比三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提出比较水分子、葡萄糖分子和钾离子分别如何进入细胞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及时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作出评价和修正。既实现了信息反馈,又完成了课堂的小结。

实例二: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对比复习\"一课是综合复习课,内容丰富又十分抽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大困难。运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多媒体课件的组合,化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直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很快地掌握了要点,突破了难点。主要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与课件的应用的关系概括如下。教学目标课件演示的内容达到的效果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变化2.一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动态变化过程创设情境动态演示直观体现复习有丝分裂的过程3.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4.DNA数目变化曲线5.染色单体数目变化曲线诱导迁移探索规律对比记忆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6.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动态图解重点突出动态观察直观体现理解有丝分裂的实质7.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8.DNA数目变化曲线观察思考诱导迁移探索规律正确区别两种细胞分裂方式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比较综合对比突破难点能力提高巩固练习10.几道习题解析及时反馈解决问题促进同化在一节课中,完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两个重要内容的比较,信息量大,对比效果好,学生接受容易,复习课课堂大容量的困难得到很好的解决。通过细胞分裂生理过程的动画展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诱导其深入思考探究,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原有知识进一步加工、综合处理,实现能力的提高。对照结

第17篇: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也成为评价一节课质量的主要因素,那么,运用多媒体是取得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唯一或重要标准吗?如何正确运用多媒体课件才能达到预期或更好的教学效果呢?

但我认为运用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使教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那么什么是最优化?讲的通俗一点就是在同样的条件下,同样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扎实。最优化的标准有两个:最大效果和最少时间。多媒体课件不是电化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

一、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多媒体课件有生动、丰富、即时反馈等特点,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能够按照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知识内容,举例说明、进行演示、反复学习,这些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课件能够将授课内容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教师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和支配更多的信息资源,增大了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控制范围,并且为教师控制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能呈现形象的视听觉刺激,以起到突出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动活泼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多媒体课件还能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很自然的抓住重点、难点。据对我校班级课件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多数同学认为,自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以来,老师上课生动了许多,课堂气愤活跃了许多,而且丰富的画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听课效率提高了许多。

2、清晰呈现教学内容

老师通常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能完成的任务,例如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以及人类肉眼所不能接触到的微观世界等,过去教师在讲解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今天多媒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当然,

除了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外,多媒体课件还可以对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逼真的展现出来。

3、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然而,现在有很多学校已经开放了声像阅览室,也在Internet上共享了多媒体教学资源,这都使学生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对于一些在课堂上不能正确理解的问题有了更好的解决途径。同时,大量的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广泛的学习。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要注意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学工具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但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进行教学媒体选择时应从哪些因素上加以考虑呢?

1、学习者特征因素

作为学习者的特征是教学媒体选择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年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等。同一特征的学习者在使用不同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选择和运用多媒体课件时应当充分考虑和估计学生方面的特征因素。再来看一下我们的调查结果: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老师的课件太死板,太单调。这表明我们的学生现在的心理特征是对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投学生所好,通过兴趣的调动来表现所期待的学习行为,新、奇、特、动的事物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必须把握好这个“度”,过分的追求新、奇、特、动必将起到反面作用,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意志力弱、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观察问题能力不强的、性格还很不稳定的小学生。

2、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我们利用媒体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是现代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只要是能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就是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来说最合适的媒体。

3、从拥有的教学媒体资源方面加以考虑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媒体仅仅看教学媒体的特性和功能是不够的,还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尽量选用教学效果好,成本相对小的教学媒体。另外,还应从教

师运用操作教学媒体的能力出发,选择和运用与自身能力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

三、理好教师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

我们前面提到,运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而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要由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共同合作得以实现,也就要教师正确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在课堂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师优化教学的一个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课件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它不会也不应该超过教师的地位,课堂教学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参与,当然使我们的课堂更丰富,学生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出现与运用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的作用也更大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很快的通过学生的反应,得到许多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改进教学。而就目前而言,许多教师忽略了这一点,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制作课件上,教学过程中又用过多的时间操作和调控设备,似乎有了课件教师就可以解脱出来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教师仍然是上课质量的关键性因素,而且所担负的责任也更大了。、人的情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体现我们现今的教育要关注人的自身心理的发展和完善,注意通过非智力因素,如:情感交流、表扬鼓励、关心爱护等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间的默契配合,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不能过分的依赖机器去达到如何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该是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课讲得生动、形象,效果更好,而不应该变成教师解释课件内容,应注意我们的课堂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把多媒体变成课堂教学的主体。总而言之,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发人深省。怎样才能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它真正的成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成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认识与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使多媒体真正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辅助工

具。

第18篇:论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论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姚晶晶

摘要:

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了语文教学的课堂。它

以自己特有的优势,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方便。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而且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深远影响。可以说多媒体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作用是巨大的,好好利用它,可以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

关键词:

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

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已成为时代的宠儿走进语文教学的课堂。它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给教育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深远影响。实践证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利用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把电、光 、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学生充分发挥视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它能把学习内容在大小、动静、虚实、远近、快慢、局部与整体、外表与内里之间互相转化,加大了教学密度,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人从语文教学和自制语文课件过程中,深切感知到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越性。我觉得把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以下五个作用:

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无一不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也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则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勉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入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我在导入一年级《春雨的色彩》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我制作了春雨沙沙下的春景图还配上《小雨沙沙》这首歌,学生立刻被这美丽的画面吸引了,眼睛盯着画面看,竖起耳朵听歌。然后我问他们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呢,他们说出春雨是无色透明的,那我就追问了一 1

句有三只小鸟却说春雨是有颜色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呀。这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他们饶有兴致地打开书去找答案了。这课生字很多,但学生对枯燥地读生字一点都不感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摘生字花的游戏,读对了,这朵生字花就露出了笑脸,对这项有趣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精神也集中了,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了。又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要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这三个词的区别。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况且此知识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几段有趣的动画,再配合教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看得乐呵呵的同时,这三个词的区别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课件中的教学直观形象,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为了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种直观教学情境,利用课件中独特的功效。制作动画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教材理解课文;还可以播放字词,帮助正音、正字、辨析词义。如在上《邓小平爷爷植树》这课时,学生出生于20世纪,因而对邓小平爷爷不怎么熟悉,为了使学生了解他,我在网上搜了很多邓小平的事迹,播放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对他就有了感性的了解。在讲解课文时,学生对邓小平爷爷油然产生了一股尊敬之情,邓小平爷爷认真植树的态度让他们很佩服。我还制作了邓小平爷爷边植树边流汗的动画,从而让学生直观得了解到邓小平爷爷植树时很辛苦。又如在《村居》这首诗中,学生对第二句诗“拂堤杨柳醉春烟”不太理解,我就把这首诗做成了动画。学生看着画面,再加上我的讲解,很快就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可见多媒体能把抽象的东西变成直观形象,那学生理解起来就方便了,比老师用语言符号讲要好得多,而且事半功倍。如《詹天佑》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从两端同时凿进的方法”、“中部凿井法”和“人”字形线路,体会詹天佑有杰出的才能。让学生自读找出詹天佑碰到的困难和他解决的办法,由于文中交代得比较明白,所以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由于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所以采用了“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由于八达岭长一千一百多米,所以采用“中部凿井法”,由于青龙桥坡度大,所以设计了“人”字形线路),于是我请学生到黑板上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用板画画出来。但板画毕竟是画,它不会动,不能给学生形成强刺激,所以我就又借助多媒体,在学生读懂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观看动画演示,特别是火车过“人”字形线路(一列北上的火车随着汽鸣往东北方向行驶,经过“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幅生动的画面将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真的见到了火车 过“人”字形线路的情景。这时学生不仅弄懂了詹天佑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且不由地赞叹詹天佑的杰出、卓越。

三.利用课件强化听说读训练,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在语文教学的朗读能力训练中,利用它们,可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较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一方面,朗读示范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作,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文章的语言、节奏、格调乃至其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课件中的声音文件还具有可重复调用的特点,因而运用声音教材来

进行听说,朗读训练,效果颇好。以一年级《小熊住山洞》为例:我把整篇课文做成一个动画片,把整篇的范读录制成声音文件已导入动画片中,并可分段,可以反复播放任何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反复跟着朗读,特别是几个重点小节,反复跟读,能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感情,有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强化记忆,有助于识记能力的培养,又能体会朗读大师们对停顿、延长、轻音和重音等方面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朗读水平。在课件中还设有静音按钮,学生可以练习给课文动画配音,再次强化对读的练习。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超文本的特点,突破“课堂中心”论和“教材中心”论,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例如我观摩了《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称他“赛曹冲\"。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又如在《乌鸦喝水》这课中,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乌鸦衔石子喝到水的全部过程,这个动画的过程学生不但了解了乌鸦喝水非常难,而且很辛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更好的办法。我觉得衔石子太麻烦了,而且不一定能喝到水。我认为可以衔吸管喝水,既方便又能喝到水。他这么一说,其他学生的思维也一下子打开了,许多学生都提出自己的办法。最后我再请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最好。这就要归功于多媒体的功劳了,没有它是不会有这种效果的。

五、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而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1%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计算机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用手操作,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他还做了另外一个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所说内容的70%。实验证明,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的听觉强得多。这种信息量的保持也大大优于单一刺激获取的信息。多媒体网络正是利用它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所创设的情景,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知识得以感悟和保持,情感得以熏陶。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

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有这方面的优势,比如在教授《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垒》这一课文,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再请学生讲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由学生来主动参与完成教学任务,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观摩了一节优秀的语文课《灰雀》,这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整堂课只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说得多,讨论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学气氛和谐而又热烈,更值得让人惊讶的是,在多媒体的影响、帮助下,《灰雀》的主题让学生升华到了人与自然的境界,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到充分发挥。达到这种效果,多媒体是功不可没。

在进行课堂提问和测验时,可以将事先拟好的问题做成课件,在课前或在授课过程中呈现出来,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内容。这样既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又可以使教师很快地接收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予以调整,以保证知识信息的准确传递,便于正确评估学生的进步,优化教学评比过程。

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能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但这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制作大批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促使教学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迈进,为提高学生的能力,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益处多多,优势不少,可使语文素质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孟海《找准多媒体课件最佳作用点的实践与认识》陆星梅《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作用----实现多媒体网络与语文课堂的整合》张城娅《发挥多媒体在化解教学难点中的作用》刘建群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作用》窦颖芳

人教版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教版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浙教版语文第十二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浙教版语文第九册浙江教育出版社

第19篇:谈多媒体课件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谈多媒体课件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摘要:现代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有效的教学手段,而且要求教师要能熟练使用多媒体各种教学设备。多媒体外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又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设计出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索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系统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外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及知识储备提出挑战。为此教师在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时需要进行角色调整。专业人员与教师的合作也就是技术和教育的整合已经迫在眉睫, 教师只有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多媒体课堂教学才能展示其魅力,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教师角色,课堂教学,整合

教师的角色受历史背景、对教学的认识、个人经验及教师性格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在传统教学中,他们大多定位在知识的传授者上。现代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知识更为丰富,教学手段更为有效,而且要求熟练使用多媒体各种教学设备。对于外语教师来说,压力似乎更大,因为学生获得语言的途径数不胜数,一切可以接触到的媒体如报刊、杂志、电视、电影、网络等都成为语言学习的素材;一些学生甚至有在国外旅游甚至生活的经历;课本内容不断变化,讨论的话题更是涉及各个领域。自从多媒体引入课堂后,英语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将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展开,结合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详细阐述英语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并阐述课件专业制作者与教师密切合作,及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多媒体教学走进英语课堂

(一)为什么采用多媒体教学?

1.趣味性强,提高积极性

图、文、声并茂,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跨越时间与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地地道道的英语语言环境,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接受和模仿。这些集声、光、色于一体的非书面资料真实生动,使抽象文字材料形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播放,并启动竞争机制,更会使学生在课上兴奋无比。

2.内容丰富,提高效率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每一节课板书和讲解占去了大量时间,授课信息密度小。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更加紧凑地安排教学内容。如背景知识、语言呈现、操练形式、讨论内容、活动设置等都会按照编排好的顺序在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清晰地呈现,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教师的授课步骤和要义,也省去了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去写板书。每堂课被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充实而有条理。

3.美的享受,感受语言魅力

纯正的英语对白,动听的英文歌,优美的风景画,有趣的风俗,会给学生留下永久的美好印象。好的多媒体课件,会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那些图片和动画,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在“美”的氛围中,情绪高涨地学习,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正确使用不仅是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活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提高语言能力,丰富他们的知识,真正实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但是,如果盲目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忽视教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学内容,多媒体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内容的一个载体,一种教学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或制作课件,并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放在第一位。目前的多媒体课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华而不实,喧宾夺主

有的课件色彩过分华丽,动画过分夸张,显的内容杂乱,无章可循。还有的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给答对的选项加入掌声,把文字的呈现加入声音,显得有点画蛇添足。为了制作吸引学生的课件,教师往往浪费很多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却没能好好钻研教材。

2.重知识呈现,轻能力培养

一个知识容量极大的课件,虽然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却忽视了起码的学习规律。因为知识的呈现只是教学中的一环,而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注重以练为主,才是教师应该做的。上课时机械地按照课件制定的步骤进行,只会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鼓励学生形成对语言很好的感知能力,并把语言运用到实际交际环境中去是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目标。

3.重课件展示,轻情感交流

教师的课堂魅力任何课件均不能替代。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比课件上的图片、掌声来得更真切。教师和学生长时间共同学习形成的默契也是任何设备不能比拟的。知识的传授也是如此,听教师对某个词的解释似乎更为亲切;看教师通过身体语言诠释知识似乎更为透彻。

二、现代教学需要什么样的外语教师?

多媒体教学系统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外语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物质基础,又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及知识储备提出挑战。多媒体外语教学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高水平的外语能力,又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能够根据自己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和现行的特点,设计出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和探索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

(一)教师所面临的困难

1.时间、精力有限

尽管经教师自身努力可产生一些优秀的英语课件,但他们为此付出了太多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一个教师每周的满课时量是至少十节,除了两到三个班的授课外,还要开设选修课。由于教材大纲的更改,学生的流动和课本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课余花大量的时间备课。此外,还要承担批改作业,为基础较弱的学生补课,与有问题的学生谈心等工作,不断地通过自学和进修补充能量。就资料检索工作而言,除了在浩瀚的文献中挑选适合学生的内容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加上补充内容要及时更新,渐渐地教师也会因为工作量太大而不得不放弃。

2.技术欠缺

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对多媒体的熟练操作是他们需要跨越的巨大技术门槛。加上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配套的技术培训往往又不到位,教师大多需要独立工作等原因,教师会在现代教学的大环境中面临很大的压力。他们不知应该向谁,到哪里来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久而久之,部分教师甚至对制作课件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

(二) 教师在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时的角色调整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赋予不同教师不同的角色。挪威的心理学家Ivar Bjфrgen就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提出教师大概分为四种:The sculptor 雕塑家,The entertainer 娱乐者,The coach 教练,The manager 管理者。现在重新回顾这种说法,并不能完全认同。因为当今教师应该是这四者的结合体,甚至包括更多。特别是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引进课堂后,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变化。

课堂上,教师的作用远远大于信息的给予者。他们是instructor指导者, facilitator,提供帮助者,trouble-shooter解决问题者和co-learners共同学习者。作为instructor,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和速度,并为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作为 facilitators,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经验以及活动,为学生制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作为trouble shooter,教师应该时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而作为共同学习者,教师一方面应不断探索和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并应用于教学中,另一方面,由于语言学习是无止境的,因此教师有可能成为学生,学生也会成为教师的老师。所以互相学习也是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的又一突出特点。

三、怎样制作出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一) 优秀课件的标准

很难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不同内容的课件,因为其往往随训练的侧重点而变化。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优秀课件的标准已达成基本共识。如:课件应直观、简洁、易于操作等。下面我们根据课件的呈现形式来概括一下衡量标准。

1.内容

a.密切结合教学大纲;

b.对课本进行有益补充;

c.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2.活动设置

a.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b.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c.有层次,有浅入深。

3.文字

a.简洁,不分散;

b.字体、格式、大小及颜色应以容易阅读为主;

c.文章应简单明了,避免使用俚语;

d.如有在线测试,应保证学生很快得到正确答案。

4.图像

a.清晰,真实;

b.适度;

c.突出表现主题。

5.录音

a.声音清脆、清晰;

b.速度适中;

c.音量可控

6.录像

a.画面,声音都很清晰;

b.质量过关,保证每次能够顺利播放;

c.中途停止也不影响播放效果。

总之,课件应是受使用者控制的,而不是控制使用者。是为教师服务的,而不是给教师增加无谓的负担。

(二) 教师制作课件的优势

虽然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很多,但其在制作课件上也有优势。如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为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多媒体的作用远远大于陈述事实和描述事件,因此其内容选取和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比如学生在某一特定阶段应该根据教学大纲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哪些活动更符合这一年龄的特点,以及在课堂上如何实施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一眼就能看出某个多媒体课件是否适用于课堂,或者能够判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人员是否有教书经验。总之,教师可以判断某一课件是否与教学大纲,学生水平,课堂进度和授课内容相吻合。

(三) 多媒体制作专业人员的优势

多媒体专业制作人员也有优势。对计算机语言的熟练掌握使得他们能充分展现课件内容,只有想不到,没有作不到;拥有庞大的资料库,可以任意调取所需材料;有充分的时间保证课件研发,并能随时进行课件更新和升级。

(四) 专业人员与教师的合作---技术和教育的整合

由此可见,一个好课件的产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教师应主动参与课件制作,多提意见和建议;专业制作人员除了与教师定期进行交流外,还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当然这种培训应是着重讲解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

结束语

做教师不容易,做一名优秀教师更难,而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似乎难上加难。然而,当教师经过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后,他们的课堂会变成最绚丽的舞台,听他们的课是学生的最大地享受。祝愿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在现代教育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Hertz, R.(1983), Microcomputers in Biligual and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ion, CA, June 1983 [2] Bjrgen, I A (1991): The miracle of learning: What makes it happen at university? Trondheim: Tapir [3] Philips, M.(1983) “Intelligent CALL and the QWERTY Phenomenon: A Rational.” [4] Self.J.(1985): Microcomputer in Education, London: Harvester Pre [5] Clark, R.E.(1989):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s: Risk Factors and Potentially Profitable Application Areas, Xamax Consultancy Pty Ltd.

第20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效整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有效整合

摘 要: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并茂的特点,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点击这里查看本站发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传统的英语教学给学生看英语、说英语的时间很少,如果仅靠英语教材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那么学生迟早会对英语失去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来自教学的吸引力。多媒体以其生动、形象、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影像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气,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创设一个个新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1、创设故事情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首先营造一个愉快地英语学习氛围,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英语的学习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发音标准的语音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如在《Season》的教学中我精选了一篇关于四季故事的课外阅读材料。当我呈现这个部分时,学生的眼球一转眼的功夫就被它那形象生动的画面,幽默风趣的话语所吸引,仿佛进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进行英语学习。当时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把它放在了引入新句型的部分,可在试教之后我发现这个故事里面的内容不仅新颖丰富,而且知识面广,四个季节的特征面面俱到。当时,灵机一闪:“为何不把它放在最后作为阅读拓展资料呢?”在进入“Story--time”时,我首先让学生把整篇故事浏览一遍,把新单词与上、下文联系起来理解和学习,在意义中建构知识。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初步感知“flavors、popular、cicles”等单词以及“The butterflies love me,too.The ice- cream flavors love me,too.The wind loves me, too.The icicles loveme, too”这些句型。新颖有趣的四季故事让学生的兴趣得到高涨,当孩子们通过多媒体看到夏季的片段时:Summer says:“I am very very hot.The sea loves me, because I made many friends come to see him.The ice- cream flavors love me,too.They are popular when I’m aroundwww.daodoc.com.” 课堂里传来了阵阵爽朗的笑声;栩栩如生的动画,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当听到冬季说“I am very very cold.The snow loves me,because I invite children to play with him.The icicles lloveme, too.The children can see their beauty when I’m around.”仿佛置身于其中,真的想去堆雪人,去享受一下滑雪的乐趣,可见,生动的语言材料通过多媒体呈现,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乏味为有趣,实现语言技能与学生的情感同步发展。

2、创设情景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运用英语情境的氛围,可利用实物,声音,多媒体或言语动作等来创设各种情境画面,学习和使用各种场合所需要的恰当语言。如,教师在教学“Can I help you?”这一知识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国游客要到星海公园去,但是他不知道具体位置,一个小朋友走过来问:“Can I help you?”。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及它所表达的意思。在学习这个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 ./Thanks.”和“You are welcome ./My pleasure.www.daodoc.com”等、,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自主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成为语言交际中的真正主人。记得在《Color》的教学中,我结合阅读材料,且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示一幅没有颜色的画面,但是在课件下方有许多的颜料盒,学生可根据英语句子的描写,发挥想象,通过鼠标点击颜料盒选中文章中出现的颜色,然后填充上去,使这篇阅读材料以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孩子们看着自己完成的作品一个个都开心地笑了。这时一个孩子高高地举起手说:“老师,我可以改变图片上的颜色,重新编写一篇文章吗?”我一听,心想:这可真是个好办法,当我回过神时,孩子们早已蠢蠢欲动,几个人头与头围在一起互相讨论着,甚至把我也扯了进去和他们一起边画边用英语描述。让老师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合作完成,从而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愉悦的实践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散学生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到上课的快乐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在汇报的学习成果中,尽管存在差异,但这已不是漂浮在记忆、理解表层的吸纳,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存储接受器,那条涓涓细流也会因为学生的更多需要丰汇成潺潺流水。

三、借助网络平台,开拓学生视野

对于孩们子来说,提供他们学习英语的资源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的英语阅读需求,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活,我们可借助网络平台,在学生英语网站上搜索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在线故事网站,那里面的故事幽默、形象,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些童话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是以Flash动画形式展现的,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学习英语,可一边听纯正的美语,一边看文字,阅读的过程就在轻松、快乐的状态下完成。而且,这些在线故事还设有互动练习,例如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或者在故事的一开始就让学生给故事取名,根据故事情节自己可给人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形象,接下来故事中的形象都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出现的,www.daodoc.com怎能不让学生感到惊喜和雀跃?这种英语故事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有趣,有声有色,环环相扣,十分引人入胜,实现了寓教于乐。在这种环境中学英语,既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同时拓展了学生英语的知识面,又能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能。

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孩子提供可理解语言的内容、表达条件、语用情景的机会,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和渴望,把现代教育技术与阅读相结合,采取多变的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孩子们的英语阅读潜能会得到充分的挖掘,阅读理解能力也会大大地提高。

学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探讨

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指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时,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极为宝贵的特性,从而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3、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这一整合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协作学习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 \"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是进行各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2 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3 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4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中国教育的主攻方向,它可以培养大批具有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相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的科学素养人才,它甚至可以促进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以电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呈现,而是学生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它以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问,在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获取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单词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专著的>中指出:基于言语概念的逻辑思维离不开表象:语言的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结合将不能表达任何思想,任何抽象的言语概念也是来自于具体事物的表象。因此,英语单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结构若不与表象相结合则难以表达单词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接触的事物不够广泛,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因此,笔者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网络资源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网络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存储知识的手段,通过这一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心理实验中,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了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再加上网络资源容量大,内容丰富且生动直观,我们可以通过鲜明的图像、有趣的声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rabbit 、bird 、frog 、lion 四个动物名称时,让学生从互联网和学校资源库中查找了大量介绍上述四种动物生活习性的文字资料和有关的影片片段,制作成网页型课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有关这些动物的信息,仿佛置身于动物世界中,与他们近在咫尺。在这些鲜明、生动、活泼、可爱的动物动画中教给学生这些单词的读音,运用身体语言模仿它们的动作、形态、叫声,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中,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上述单词,并记住了它们的音、形、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在看、说、做、演中,提高了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网络资源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体现学习主体作用

游戏是孩子们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单词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的方法,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寓学于乐,乐中去学。根据网络课件交互性较强的优点,笔者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的软件中,设计了幸运大转盘、找朋友、打气球等游戏来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这些游戏设计的方案和作用如下:

幸运大转盘——教师把学生分成每8人一组,每组的成员标号为Number

1、Number

2、Number 3……Number 8.每组固定一人操作课件的游戏,点击游戏开始后,学生拍手有节奏地念:A、Rice,rice,I like rice.B、Beef,beef,I like beef.C.Pork,pork,I like pork.D.Chicken,chicken,I like chicken.当点击游戏结束时,转盘中间显示一个数字,如果显示的数字是1时,那么Number1的学生要回答本组其它组员的问题:What do you like?/ I like rice.学生在游戏中不断地说单词、句子,从而提高了辩别和识记单词的能力,以达到巩固单词读音的作用。

找朋友——学生各自进入课件的游戏,一边听音乐一边把单词拖到相应图片上方的托盘上或看到单词飘过时点击屏幕下方相应的图片。这类型的练习,目的是在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符号与具体的表象之间建立一架桥梁,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了形象思维的训练,从而巩固了所学英文单词的词义。

打气球——这一游戏是为了练习单词拼写而设计的。当学生进入这一游戏时,可根据打字速度的快慢选择不同的四种水平:初学者、提高者、熟练者、打字高手。当游戏开始,屏幕上不断飘出附有单词的气球若干个,学生若能把单词打对的话,气球就会爆炸成Hello kitty的图片。这一游戏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单词拼写的记忆。

因此,学生在游戏中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通过游戏强化了对英文单词这一抽象的言语概念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从而发展了他们的逻辑思维。

三、通过信息技术与英语句型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句型教学中,我们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交际的能力。

1 、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活泼可爱,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在互联网上有大量生动、有趣的英语卡通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相关的卡通片段,配上简短的英语对话,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声音、图文并茂等因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能力来感知新学内容,加深理解,以求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What do you like? 这节课中,笔者从Disney English 的动画片中选取一些生动、有趣的片段,配上A: Hello.B: Hello.A: What do you like? B: I like fish.等的简短对话,让学生感知了新学内容。活泼可爱的米老鼠和其他卡通人物的英语对话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学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简短的对话。然后,通过小组对话和人机对话的形式操练句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交际能力。

2 、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小组对话中培养协作能力。如在What do you like ? 这节课中,为了激起学生说话的积极性,笔者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动物类、水果类、食品类的大量图片,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图片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 ? I like… 与同桌进行自由的交谈,从而收到了人人有话说、人人争说话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丰富的网络资源克服了实物教具不足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自由交谈,真正做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小组的协作学习的作用。

3 、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何克抗教授在他的专著>中指出:基于事物属性表象的形象思维离不开言语概念。因此,英语口语教学迫切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言语概念和直观形象相结合。另外,我国外语教育学者张正东强调环境是制约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而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真正体现了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的价值。

如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 的句型时,笔者利用网络型课件创设了下列五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At the party, In the zoo, On the farm , In the supermarket , In the park ,每个情景中有各种不同的人物或卡通人物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学生可以任意进入某一地点的网络课件,运用已学的句型What are you doing?/I am … 或者What is he/she doing? He/She is …在小组协作,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中进行简短的英语交流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以上点滴体会是我校英语老师在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整合的实验过程中对小学低年级的英语单词教学和句型教学的一些肤浅认识。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衷心地希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促进我国教育事业飞跃发展。

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