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课件

高一地理课件(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4 06:04:38 来源:教学课件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高一地理课件打印

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极冷地高压北半球单圈环流模式低压热热低压赤道北半球热力环流(单圈)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③极地高气压带60°N30°N90°N②①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0°北半球三圈环流

目标1.通过观看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能准确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90°N极地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60°N30°N0°30°S60°S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东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90°S目标1.并结合课本图片进行分析,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66°34´N23°26´N0°23°26´S66°34´S

60º30º0º30º60º项目陆地(热容量小)海洋(热容量大)气温气压7月(夏季代表)高(升温快)低1月(冬季代表)低(降温快)高高(降温慢)低气温低(升温慢)气压高

7月60º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30º0º【目标二】:通过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对比,说出海陆分布对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影响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读图思考:南半球气压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1月60º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º0º冰岛低压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1月60º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0º0º7月60º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赤道低气压带高气压30º0º【目标三】:通过观察不同月份的高低气压中心的位置及其移动,能够判断出东亚、南亚季风的风向以及成因

3、季风环流的类型:1月高气压7月F低气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0°低压类型东亚冬季风季风夏季风南亚季风夏季风冬季风源地风向F高气压性质成因海陆热力亚洲高压西北风寒冷干燥性质差异夏威夷高压东南风温暖湿润①海陆热力亚洲高压东北风干燥性质差异湿润②气压带风带南印度洋西南风的季节移动

推荐第2篇:高一(下)地理必修2 课件 目录

高一(下)地理必修2 课件 目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城市化》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反战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备课组: 卓惠萍

2009-06 黄兰娇

推荐第3篇:高一地理。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学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2、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侧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带。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1、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聚落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规模较大;山区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

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公路选线避开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区的交通线网密度较大(造价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区的密度较小(造价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最大,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5、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º——40º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º--55º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推荐第4篇:地理八年级课件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2、能力目标 : 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 冬夏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教学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 学 过 程

一、自主学习

1.展示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思考并回答: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

②我国在1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③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气温____________。

④分析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__—__________一线, 观察此线在_________ (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

影响因素有 。

2.展示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思考: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南京、北京、漠河的气温,

②我国7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

③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_________,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_______,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合作

3.展示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回答:

①在图中找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②我国的温度带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__℃等温线基本一致,通过___________一线。

④我们的家乡南京所属__________带

4.结合活动,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冬——温差 (北寒南暖)

南北气温 差异 夏——温差 (普遍高温)

的差异 原因: 因素和 因素。

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高原气候区。

三、课堂巩固练习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 B.经度 C.地形 D.地势

2.南京位于什么温度带(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漠河 B 青藏高原 C x疆北部 D 帕米尔高原

4.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5.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帕米尔高原 Bx疆北部 C青藏高原 D漠河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7.连线分析题

A东北平原 ①香蕉 a一年一熟

B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苹果 b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柑橘 c一年三熟

D海南岛 ④大豆 d两年三熟

8、读下图,回答问题

(1) ①⑤⑥⑦四地一月均温最高的是 ,最低是 ,七月均温最高的是 ,最低是 。

(2)从温度带干湿地区来讲:

A 带 地区

B 带 地区

C 带 地区

E 带 &地区

F 带 地区。

(3)界线a大致以 (山)

河为界,此线以北1月均温0℃(大于、小于)以南 0℃。

(大于、小于)

教师课前准备

一、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集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的重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三、准备教具。

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还有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在这里着重要说的是,我们平时说的教师的“三备”,说起来较容易,从我听的所有的数学课来看,老师操作起来确有困难,有的老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很多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所以在“三备”之外,我觉得在设计课前活动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生活意义:从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们课堂上所用的准备活动缺少一定的意义,就是说,只为了让学生操作而操作,如二年级在学习比谁多几的问题时,老师让学生回家在本子上贴两条线,要求是其中一条比另一条长2厘米。学生可能就纳闷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还得多2厘米?缺失了它的生活意义,学生做起来索然无味,课堂上自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激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象五年级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老师设计让学生回家找一个圆柱体,然后给这个圆柱体做上一个漂亮的外衣,这一活动不但有它的生活意义,而且学生做起来有兴趣,在做的过程中,还把新课中的难点给突破了,即认识到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突破这一点,对于学习圆柱体的表面积也就轻而易举了。

2.设计的活动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课堂上,我们一般的做法就是直接利用学生的课前准备引入新课,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不但是一个课前准备,更是一个导入新课的一个情境。创设情境,老师们都比较熟悉,目的除了引入新课,更重要的是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活动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必然还要导致课堂的失败。如《分数的意义》,老师让学生回家通过自己来分一个或几个水果,指出它的几分之几,并记录下来。且不说这个活动的实际生活意义,课堂上老师仅让学生交流一下答案之后,就开始总结,学生学习的一点趣味性没有,何谈效率?再如四年级《可能性大小》课前活动设计:某商场搞促销活动,转动指针(有图),如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中奖,如果停在黄色区域则未中奖。小明参加了本次的抽奖活动,他中奖的(),未中奖的()。然后调查一下:生活中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小?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这个设计有生活意义,学生喜欢,课堂上教师还可继续为此为话题开展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设计的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或发现:课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操作完了作业就完成了,好的准备活动应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真正为新课做好准备。还如上例《可能性大小》,在学生调查结束后,随即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这样就有了深度,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与新课程理念完全吻合。当学生一旦有了自己的发现,在上课时,想没有好的课堂表现都是不可能的事。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高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荐第5篇:高一依法行政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依法行政的含义、重要意义;知道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具体措施

能力目标:从对人民负责的角度,理解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监督政府权力行使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自身角度积极行使批评、监督、建议等权利,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民主决策。

教学重、难点

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要求

教学手段、方法

多媒体课件、各种文化图片,情景讨论法、课堂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教材分析

本框题内容是《政治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担负起组织经济建设、公共服务等职能,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本框与上一课《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有密切的逻辑联系。政府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如何行使公共权力,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关键,在这一点上承接了上一课的内容。政府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如何保障依法行政,这就引起下一框的内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因此,本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当今社会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本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96年4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呼格吉勒图被认定为一起案件凶手。案发61天后,法院判决呼格吉勒图死刑,并立即执行。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2015年1月23日,呼格吉勒图父母向内蒙古检察院递交对办案人员控告举报书。

冤案为何发生,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审慎用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

真正地为民所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教学环节二:基础梳理,新知自学

【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看书,完成学案基础梳理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3、政府如何提高刑法行政水平?

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教学环节三:点击生活,提出问题

【观看视频】成都:城管商贩上演全武行;武汉:城管举牌执法引热议

城管,一直是一个处在社会矛盾风口浪尖上的角色。一方面,城管在城市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市容市貌离不开他们的维护,井然的城市秩序离不开他们的付出;但另一方面城管执法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对峙与冲突,成为影响政府形象,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教师评析视频】都是城管执法,政府都在行使权力,这两个地方的城管在同一问题上的不同做法,你认为哪一种可取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活动】发言,各抒己见(略)

【教师引导】适时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加以引导。并通过课件展示加以总结:不可取——做法不好——严重危害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政府的公信力、权威、形象就大打折扣, 损害了社会稳定,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可取——做法好——积极意义

(维护人民的利益,政府公信力、权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成都城管的执法行为:不是依法行政

武汉城管的执法行为:是在依法行政

【归纳总结】我们把这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正是我们这节课首先要探究的问题:依法行政的内涵及意义。

1、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板书)

【学生思考回答】

1、依法行政的含义

2、依法行政的意义(课件展示)

教学环节四:合作探索、突破重难点

【过渡】城管和商贩,一方代表的是国家和政府,社会的执法者;一方代表的是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之间的矛盾有哪些,怎样来破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呢?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当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有责任正确对待这些问题。每一种职业都有它的烦恼和困惑,而正是这些烦恼和困惑的存在,才使矛盾产生。而正是矛盾的存在,才为我们解决问题指出了方向。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一方站在城管的立场上,一方站在小商贩的立场上。注意:一定要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说出自己的困惑和烦恼。然后交流,让我们在活动中找到破解问题的方法。

【学生对话、交流】教师参与其中,适时加以点评、引导

【展示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对话,把要点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锋,我们看到了,城管和商贩确实各有各的难处,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商贩是处在弱势的位置上,城管是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上。正因为如此,当城管和商贩发生矛盾时,人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将矛头对准处在强势位置上的城管。人们很少看到城管自身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和舆论压力。

【过渡】那么城管的执法工作如何能得到商贩的理解、社会的理解、其他部门的理解呢?换句话说就是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略)

【教师总结发言、展示对策】

柔性执法新方式:理性执法、知性执法、人性执法。

就是要求我们的政府真正做到合法合理行政,还有刚才我们在交流时有同学提出的程序问题,对一个政府来说,要想提高办事效率,它的程序必须要正当。并且,我们的政府要说到做到,这就是诚信问题;政府有这个权力,但政府应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这些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第二个问题: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板书)

一是合法行政;二是程序正当;三是权责统一

【升华总结】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保证的是人的生存,民生永远是第一位。新的执法方式的出现,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真正的朋友。脱下工作服的城管其实就是一个平凡的老百姓。

【过渡】有一句俗语:说着容易做着难。在依法行政的道路上,我们肯定还遇到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要不断地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不断提高依

法行政水平,要做到什么呢?

【学生总结】加强立法工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招大学生进入执法队伍)等

【教师总结补充】政府权力的行使不仅包括执行环节上要依法行政,还应该在决策和监督环节上来做到依法行政,决策是整个权力行使的首要环节,决策是否科学,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

【课件展示】五指山市三月三广场改造工程,感受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学生活动】一生读材料,其他学生谈谈对政府做法的看法

【教师总结】五指山市政府的以上做法,充分说明了市政府正在审慎行使权力。不断完善决策,做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就要充分地尊重民意,要真正地有利于五指山的长远发展、科学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第三个内容:

3、如何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政府应审慎行政权力

二是坚持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应反应民意、集中民智;决策内容、过程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

【观看视频】李回答记者提问

【总结性升华】李答记者提问说:“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

这不仅是规范的法律话语,也是政府首脑关于人民、法律、政府三者关系认知的新高度。北大法律系出身的总理,法治情结犹在,法律功底犹在,我们坚信他会在施政中牢牢铭记法治精神。“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以下内容,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内容?最后,我们知道了,作为政府应该: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板书设计

二、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一)政府依法行政的含义和意义

(二)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推荐第6篇:高一地理试题答案

高一地理暑假统考模拟题

答案

1.D2.B3.C4.D5.A6.A7.B8.B9.D10.B

11.D12.B13.D14.A15.D16.B17.A18C19.B20.B

21.A22.B23.B24.C25.B26.D27.A28.B29.B30.D

31.(1)整体呈下降趋势;2001-2004年呈波状起伏,变化较缓;2004年后持续下降,幅度较大

(2)总人口持续增长,需求量增大;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耕地减少;国内大豆成本不断上升

32.(1)我国汽车生产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于东部大城市,中西部地区较少;汽车零部件厂集中于汽车生产基地附近。

(2)优势:汽车消费市场广阔;工业基础较好;生产协作关系较好;地价较低;劳动力价格低。不足:技术水平较低,资助研发能力弱;知名自主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能源(交通、环保)与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存在矛盾。

(3)赞同:新能源汽车污染小,利于保护环境;起步晚,同类市场竞争较小;缓解我国石油供应紧张状况;市场前景好;国家政策扶持。

或不赞同: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较高;新建配套充电设施成本高;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新型车品质难以保证;电池寿命短,回收利用率低,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新能源汽车大众认可度低、市场份额小。

33.(1)地势起伏大,管道铺设困难;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施工;多发地震灾害,影响管道安全;国外施工,后勤保障不便

(2)海湾宽阔,风浪小;深水港,利于大型船舶靠岸;纬度低,终年不冻;靠近世界主要运油航道霍尔木兹海峡,来往船只多;附近有机场公路利于港口物资补给;经济腹地广。

(3)通过瓜达尔港再由陆路运输到中国,路程缩短85%,节省运费;给中国能源供给通道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加强中巴合作,促进文化交流;给巴方带来资金技术,促进其经济发展。

34.(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低;气候适宜,适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河流湖泊较多,位城市形成发展提供了水源和交通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

(2)成都,重庆

(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程度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世界产业转移带动城市发展

推荐第7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 马涛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树立一教高中三年的目标,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

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

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四、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主要担任高一级四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所任班级中一个为重点班,学生的入学成绩都非常好,基础扎实,综合能力较强,所以主要抓住他们的学习特点,争取在成绩上能够有所突破;另外还有三个普通班,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好,学生成绩中等但不够稳定,所以借此次转折的机会能够尽最大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争取把他们变成优秀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所以要从基础抓起,制定合适的目标和原则,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高一是一个转折阶段,所以要抓住这次机会能够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优生中来,为以后的教学乃至高考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学期构想:

课本中《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如何利用南极冰川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等都是很好的探究课题,我们要利用好每一个探究问题,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目标,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探讨、辩论的过程中,真正掌握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六、具体措施

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从工作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生活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在突破难点时,要讲究教学方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材料。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进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熟记基础、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另外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除此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课内外学习

在教学观念上,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地理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课堂教学的深入和发展,两者应相互协作,力求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尊重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活动内容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学生的天性里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是不容忽视的,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难以磨灭的,所以在

设计课外活动时要体现趣味性,增强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热情。《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它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全面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基于以上认识,本学期除课本教材内容学习外,还根据教材内容,安排4次课外学习活动

1、第3周 测量正午太阳高度;

2、第8周 观测月相,探究月球的运动规律;

3、第13周 绘制校园平面图

4、第18周 收集、交流反映北京近郊岩石类型的实物。

八、练习安排

1.关于练习的侧重点:训练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考什么,就要练什么;考多难,就要练多难\",但要根据高考试题的结构和高考地理复习的要求及性质有所侧重。开放型题仍是高考题的主要特点,而考能力并不意味着考难题,主要还是以中档题甚至低难度题考察能力和学科素质。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占总试题中80%的中档题和低难度题上。在训练上绝大多数内容不能搞一步到位,不做或少做 \"大跨度,高概括\"的题目,对个别难题要将其分解成多个小题,甚至可以把题目的解题过程按其层次,分别给出相应的题目,把主攻点定在记忆的恢复,知识系统的梳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观念的建立,典型问题熟练解答等方面,避免过早地把精力过多地用到难题上,造成基础不牢。

2.关于资料的编写:重点选编每日一练和单元练习。练习要设随堂练习、课后练习、定时练习三种形式。教师对习题的三要素(立意、情境和设问)要认真的研究,把握试题情境设计和设问方式的种类,提高对试题的鉴别、筛选能力。

3.关于练习的设计:练习要注意典型性的针对性,一要有利于对升学有望学生的训练。二要能带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对比,既便于巩固知识,又便于多种思维的培养;三要在风格上与高考试题相吻合。

推荐第8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教学班6个, 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实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计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11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根据教研组计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四、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研究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该是教学重点之一。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 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习12课时。

推荐第9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2016——2017年度上学期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万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班、2班和4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2015年学业成绩测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完成必修1教学任务,本教材主要为自然环境相关内容。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学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知道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与宇宙环境和地球本身的运动密切相关的。通过对“大气”、“水”、“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环境有了较深入的认识。通过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章的学习,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自然环境。通过必修1的学习为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做好了铺垫。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读图分析、绘制自然规律的原理图和模式图、归纳总结、演绎推理、语言表述、实践探究等基本技能。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高中地理共三本必修课,必修1主要学习自然地理相关内容。共5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球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必修1识记的内容较少,而理解的内容较多。很多原理和规律需要学生学会演绎推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但是,初中地理倾向于识记,所涉及的知识只是表层,并没有深入。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中阶段还要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常规方面。

1.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课堂关键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就是统筹安排课堂环节、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归纳总结等活动。“学”就是“听讲”“思考”“识记”“练习”“探究”等活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就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避免师生脱节。教师的“教”要关注学生的“学”。不能满堂灌,一讲到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要舍得时间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尽量压缩讲解的时间,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切忌大包大揽。不拘泥教材、不墨守条框,千方百计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质疑、争论、创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使用“课件”不仅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内容,还能够扩大信息容量。但是不能对课件产生依赖。其实挂图、板书和板画等其他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使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1 注重学生“预习”和“巩固”环节。采取导学案的方式,帮助学生“预习”。在“导学案”中适当安排一些“预习”的内容。课前抽查学生完成的情况。为了加强“巩固”,课堂穿插一些“练习”,课后布置适量的作业,第二堂课课前还要提问学生的复习情况。提问的学生尽量照顾后进生。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全批全改,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批改时应加上“评语”给予鼓励和批评。作业批改后还要及时进行讲评,讲评时不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应该先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梳理解题的思路。单元“测试”也是加强“巩固”的重要手段,必须保证“测试”的时间,对测试的结果也要完成“全批全改”、“讲评”等环节。对“考试”的讲评重在帮助学生分析答题的方法、思路和技巧。

2.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有一些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最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例如:不看地图,死记硬背,照搬照抄等。还有一些学生学习不努力,仅凭较好的“天赋”,其潜力并没有挖掘出来。也有一些学生得过且过,自由散漫,没有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督促学生提高成绩。

3.研究考试大纲、新课程标准、近几年高考题型和出题范围的变化趋势。关注当前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能力提高方面。

1.加强学习。不仅钻研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同时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一方面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书刊杂志等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不断更新知识、拓展视野、积累教学素材;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教改等活动与同事交流,互相促进。

2.提高教研教改能力。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听课评课、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活动。每节课后都要撰写教学反思。课题研究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校本年级本学科特点,以能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本学期争取听课达16节以上,在听评课活动中要本着谦虚的心态,以借鉴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不足为目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多与同事探讨教学方法和专业知识,打开思路。

2 2016--2017高一下学期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组 万运

一个学期以来,我能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入新一轮课程改革试验中,将提高教学水平与思想理论水平结合起来,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个人总结。同时,热爱学生,努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在教书育人中,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以促进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首先在思想方面,我忠诚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严格执行教育方针,尽职尽责,教书育人;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不歧视、挖苦他们,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处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的参加政治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作为新课程试验的教师,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实践中,我努力学习《课程标准》等教学理论,从而丰富更新自己的头脑。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其次,本人能够严格执行学校的作息时间,不早退,不迟到,做到了早出晚归,按时上下班,从不因为个人问题耽误上课,给学生做了极好的表率。

第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积极认真学习新大纲、新教材,将教材、教法、学法进可能完美的结合,积极、认真备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发挥课堂45分钟的作用,尽可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积极学习钻研名师、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探索适合班级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向身边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同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积极探索多媒体、网络教学,拓宽教学新思路;与此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例如演讲朗诵会、读书活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做法如下:

1、深入钻研教材,备好每一堂课。能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教学方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编写比较实用性的教案,教案中体现学法的指导。

2、努力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精心设计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力求每一次练习都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4、做好学科培优转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注重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的学习和探究;对于学习能力相对困难的学生,从基础知识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再一次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促使他们可以逐渐跟上其他同学的脚步。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通过一学期的不懈努力,本班的优生在在探究问题、预习、解决问题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数学竞赛中赵畅、蔡少男等同学获得一等奖;后进生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能自觉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的人数也逐渐减少。

5、认真做好教学反思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授课后及时记载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能够比较真实地从教法的选择、教师的备课、教学目标的要求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加以分析,寻找问题出在哪里,并能提出今后的改革措施。从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法,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3

6、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备课组教研中积极发言,在教学目标,教材处理,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在学校的教研中,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四、教研方面:自己除了能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深入钻研外,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制定教研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积极上好汇报课、公开课,撰写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为科研课题收集数据、资料。一句话,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搞好校本教研,搞好教学科研。

第五、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首先注重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其次抓好学习方法的转变。三是搞好班级卫生,树良好形象,四是积极稳妥地展开班级竞选活动,将竞争纳入工作轨道,同时借鉴班级的先进经验,,对学生进行量化,分组竞争,给个人加减分,期末总评。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班级文化娱乐活动,活跃班级气氛,融洽师生感情。五是积极会同各学科教师积极备好学生,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同时积极同家长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情况,共同管理教育学生。

六、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新一轮课程改革带给我们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教师的成长带来了机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发现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惑。如,班级的学困生还比较多;平时的学习还不够,自身的教学理论还比较缺乏;在教学经验论文的撰写方面比较少动笔;课题的实验上摸不着边;备课有时尚抓不准等等问题。还如,课堂上:

1、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2、如何处理好个性发展与全面提高的关系?如何做到既尊重学生又达到数学教学优化的问题?

3、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关注三个维度目标、如何有效进行整合?这些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努力进。

4

推荐第10篇:高一地理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年级(

1、

2、

5、6)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了抓好教学,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课前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具体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教学情况

1.教学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我所教的高—(

1、

2、

5、6)四个班的地理成绩不断取得进步,学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地理的学习观念有所转变,一部分学生有了突破性进展。

2.课堂教学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因生施教,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如涉及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即地理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等,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素质发展情况

本学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高中地理教学要以读图、分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分析,能够使学生对地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4.作业完成情况

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本学期的作业分了好几部分:配套练习活页卷、综合题分析、课堂作业及训练卷的形式给学生增加做题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5.日常考核

本学期学生考核除进行单元检测外,也注重了新课标要求下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从多个方面考查学生,而不是只盯在学生的成绩上。

二、教研情况

本学期积极听取同校各科老师的优秀示范课,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还积极参加区县级教研活动,并积极总结经验,要求进步。

三、考核情况

我遵守教师道德规范及学校规章制度,按时到班上课,不拖堂。

四、主要经验或教训

1、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而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第11篇:高一地理答案

北语大附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10DDABBAAADD

11~20BDABDBDDCD

21~30BCACADAACB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40分)

1、(20分,每空2分)

(1)1222(2)12时12小时4小时

(3)DC(4)D>A>C>B相等

(5)A>D>B>CC<D<A<B

2、(9分,每空1分)

(1)高压(或反气旋)(1分)晴朗少雨(1分)低压(或气旋)(1分)(1分)

(2) C(1分)冷锋(1分)大风、降温、降雨等(冷锋过境时的天气)

(3)暖气团(1分)

(4) 西北风(1分)

3、(11分)

(1)北海道(1分) 日本(1分) 千岛(1分)

(2)东北信(2分)中纬西(盛行西) (2分)

(3)寒暖流交汇,水温变化剧烈(4分)

阴雨

第12篇: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七个班的地理教师,也是我第一次从事高中地理的教学工作,所以对地理教学的认识比较有限。但在工作中我边学习边总结,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积极参加组内外的听评课活动,结合备课组的教学计划,积极完成了教学任务。

学校大力推行“正文化”,努力培养品行端正的责任公民、学有所长的专业能手、身心健康的团队成员。要培养具有正能量的学生,教师要先具备正能量,并在教学和生活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恪守原则,力图用言传身教感染学生。俗话说:“当学生时,最知道老师该怎么做;当老师时,最清楚学生该做什么。”我是零经验的新老师,处理问题无章可循,但我也是刚毕业的学生,深深地知道学生最讨厌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老师。所以,在要求学生之前,我加倍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提前五分钟,坚持候堂;及时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听骨干教师授课,努力提高个人教学素质。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根据各班情况调整探究题的数量,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展示的机会,并对主动展示的学生进行加分鼓励。我采取了很多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开学三个多月,仍有个别学生不愿发言,一次也没有在地理课上展示过。11月末的一节课上,在回顾旧知的环节中,高一(4)班从未发言过的董慧莲同学第一次举手发言,因为紧张,她准备好的内容几乎全忘了,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在我的鼓励下,她终于完整地回答了问题,我当即表扬了她的镇定和勇气,给她额外奖励了个人分。十分钟的小组讨论后,她又主动走上讲台,展示小组学习成果。这一次她沉着了许多,有条有理的将答案讲述完毕。话音刚落,班级里自发地响起了掌声。我再次表扬了她,并鼓励全班同学向她学习。此后,4班主动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对每一位积极发言的同学,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正能量就在班级日渐热烈的学习氛围中传递开了。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新课改的背景下,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不能多于15分钟,把握这15分钟是课堂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递正能量除了在课堂上,更多地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期中考试后,高一高二利用班会课进行大扫除,我带领几位学生清扫大礼堂。经过三天的考试,大礼堂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垃圾。下课铃响后,有两个同学没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偷偷离开了。我知道后没有发脾气,而是捡起她们扔下的扫把继续清扫垃圾。其它学生扫完自己负责的区域后,看见我还在扫地,又主动和我一起把整个礼堂的卫生做完才离开。下楼时,正好与提前离开的两名学生碰个正着,她俩一下子就红了脸,主动拿起劳动工具回到教室。整个过程中,我自觉自愿地与同学们共同承担责任,用行动向学生传递了一份叫做“责任”的正能量。

这一学期的工作忙碌而充实,我在摸索中努力成长,虽然有很多收获,但是还有许多学生的问题不会处理、教学难易把握不准、课堂掌控能力较弱,存在着诸多问题。新学期中,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多向其它教师学习,尽快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地理教师。

第13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制定教学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高一地理教学计划表,欢迎阅读参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过两年的地理知识,但由于地理科目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遍较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因此,高一学生会感觉地理难学,高一地理教师也会感到地理难教。

我担任3个班级的教学任务:高一(11)班、(12)班、(15)班。在地理学习方面,这三个班级的学习能力总体相差不大,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可以保持一致;但是,从以往经验来看,随着时间推移班级内部分化会越来越严重,是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教学难题。

二、必修一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主要讲解地理环境的地域特征和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

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我们本着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为高三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

(一)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

(二)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 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用心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和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具体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认真备课,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简单的实验、观察、测量、制作教具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14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

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高一地理教学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为自然地理知识,应从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加强综合性,使地理性更加突出。

高一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着眼,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关的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高一新生虽然在初中学过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对世界的、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所了解,但由于中考地理所占分数低,对地理教学的观念,也仍保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即认为地理是“副科”,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说非常有限,

四、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

2.在教学中要体现教育改革对当今教学的要求,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及运用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理解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进行章节过关的检测。

5.教材中的图和图下小字以及活动部分的内容均作为课文正文处理,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组织安排好教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判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六、教学措施

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其次,积极响应新课程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断和推理。

七、课时计划和安排

按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高中课程计划,每周授课2课时。期中考试之前讲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部分),期末考试之前讲完第三单元。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参加,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发展观。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所学内容为必修一(人教版),内容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本册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运动规律,大气状况及运动规律,()地形地貌的形成及河流地貌的发育,自然界的水循环、海水运动及水资源的利用,地理环境的特性等,从而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知识打好基础。

四、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没有学习地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高中地理知识的基础,这也就是造成高一学生感觉地理难学和高中地理教学困难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学中要针对以上具体问题,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适度补充与高中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以便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主要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掌握教学重点。

2 继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认真备课, 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等。

3 通过地理故事、地理趣闻、地理谜语、地理新闻以及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课外知识等,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4 针对地理教学的特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实验、观察、测量、参观、制作教具、多媒体教学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5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6 加强对学生作业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7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所学知识。

8 加强对学困生的关心, 对学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学困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三)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文科周五课时。地理教学工作出现了一些变化,要结合实际进行调整。现将本学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计划如下:

一、做好上下册高中地理教材的衔接工作

高中地理下册是在高中地理上册的基础上进行的,上册地理知识的缺乏必然会影响到高中下册地理的学习。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旧知识逐步复习到位,从而克服上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

二、科学制定地理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的安排体现出教学时间利用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关系到本学期教学工作的成败。我在参照以前的教学进度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工作上的实际情况,在组内进行广泛的讨论后,制定出教学进度表。

1、时间安排

3月1日------3月20日 第五单元

3月21日------4月17日 第六单元

4月18日------5月15日 第七单元

5月16日------6月19日 第八单元

2、工作安排

高一地理备课组由袁旭、王伟两人组成,集体备课和习题配置由两人分工完成,其中单周由王伟作中心发言人,双周由袁旭作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准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好学案导学,习题原则上每节一篇(主要利用学案),单元结束后出一套综合练习题。习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由集体备课时研究确定,每节上课前保证准备妥当,以免上课时浪费时间。学案要经过认真的选题,避免错题和偏题的出现。

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各阶段性目标

本学期学校共安排四次大型考试。第

一、三次为月考,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入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起学好地理的自信心。因而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特别是识记性知识要求要到位,月考时也以识记性知识作为考查的重点,对理解性知识暂不作较高要求,以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月考成绩要尽可能高一些,要出现相当比例的高分成绩。第二次为期中考试,此阶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识记性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探讨理解性知识,考查中仍以识记性知识为主,增加一定比例的理解性知识,创造一定的挑战性题目,使一部分优等生脱颖而出。第四次为期末考试,此阶段应继续巩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且有计划地指导个别学困生提高成绩。知识上识记与理解并重,通过典型习题的处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应试素质,确保期末取得好成绩。

四、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

每周组织好集体备课工作,首先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然后由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说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立教学目标,指出突破难点的方法,科学设置习题。在此基础上,组内成员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有益的补充,最后达到最佳效果,真正做到“七备”“四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积累有益的经验,互相交流,提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五、收集有效信息,科学处理教材

教师通过研讨教学大纲和教材,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将知识归纳整理形成体系,将具体的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摆脱“题海”,节省大量时间,更好地提高成绩。

六、教学上应突出做好的几项工作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是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在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基础知识是理解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工具;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工具、知识是依据,知识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知识要围绕问题、围绕新材料、新情景重新整合。

2、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

重视主干知识的教学,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对考生多年来刻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形成基本能力的鼓励和尊重;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秩序;考试内容的覆盖面,首先应当考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然后再考虑其他;强调主干知识是在选材上注意所考查的知识在学科中的地位和分量;强调主干知识是指试题的新情景、新材料、新角度的落脚点必须落在学科基本内容和主干知识范围内,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

3、重视知识网络的教学

每一个学科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的体系、框架和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在的联系和自身的规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

4、坚持知识的三点论:知识点、连接点、生长点

强调考查主干知识不意味着让考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恰恰是强调要建构学科知识的框架、体系和网络;命题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围绕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要重新整合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系统;高考命题是在知识交汇点上命题;高考命题既不为服从主题而牺牲学科主干知识,也不为服从主干知识而肢解主题。

5、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思想

突出能力的测试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导思想;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是高考命题的改革重点;考查能力特别注意那些对学生的思维变化有科学意义的,与学生进入高校学习相衔接的那些能力。

以上是高一地理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定有不足和不当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高一地理备课组 王伟

第15篇: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高一地理暑假作业

为增强大家地理学习兴趣,强化课堂知识,本次暑期地理作业以趣味活动为主,从以下活动三选一,最终上交纸质版的活动报告(下学期开学交)。

活动一:煮鸡蛋

活动主题: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活动建议:边剥鸡蛋变向父母或者同伴介绍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活动材料(呈现形式):写一篇地理日记

活动二:观察纸灰的运动

活动主题:热力环流

活动建议:在无风开阔的地方烧一堆废纸,轻挑支队后观察纸灰的运动

活动材料(呈现形式):写一篇地理日记,描述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活动三:赏析人民币背面图案

活动主题:地貌

活动建议:认识任命比5元、10元、20元、50元团中著名地貌

活动材料(呈现形式):描述人民币图案中地貌及成因特点,以纸质版呈现

第16篇: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高一地理工作总结

程丽琼

临近期末,回首一学期的教学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合作,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工作务实、态度诚恳。

本期任教高一年级一个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周课时9节。在教学工作中一贯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试卷,耐心细致辅导每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业务,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修养。

二、坚持集体备课,不断钻研教学。

分科后,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和能力要求的提升,不少学生明显感觉吃力,知识迁移与整合能力、文字图表阅读能力、答案组织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开始显现,鉴于此,我们积极思考应对之策,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出教案,点明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学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确定具体操作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共案。本学期,我们开展集体达6次,开学之初探讨人文地理的教学,之后对每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如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特别是对《城市化》这一节进行反复的探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教学效果明显。并积极进行听评课,收获良多。

三、利用媒体,培养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读图观察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多媒体手段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讲授“人口”、“城市”、“生产活动”等内容时,可充分展示地理图表的学科功能。教学时要求学生围绕图表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图表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学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教给学生读图用图技巧:①明确各类图表的构成和表达方法;②会从图表读出相关信息;③会用图表表达相关信息;④会判断地理区位;⑤会运用图表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判断能力。

本学期每个课时我都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大大提高。

四、注重教改,提高效率

本期在地理教学中继续采取“预习――质疑――释疑――探究”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改尝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总之,通过同事们的热情帮助和自己的主观努力,圆满完成了本期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标,继续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大胆改革教法,努力创新教学,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第17篇:高一地理题

高一地理题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4题。

年龄 0~14 岁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甲 人口数 2000 6500 1500 10000

死亡率(%) 0.6 0.6 2.5

乙 人口数 3500 6000 500 10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B.0.675%C.0.885%D.0.95%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3.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来源:2014届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考点: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答案】

1.C

2.D

3.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结合表格数据,先分年龄段计算死亡人口,以死亡人口/总人口*100%,即死亡率。

2.甲国老年人口比重约15%,判断为发达国家,而乙国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判断为发展中国家,故D项正确。

3.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加快,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增长缓慢,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故老龄化加重。

第18篇:高一地理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工作计划

2019年8月28日星期三

新的学期,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任务,特对本学期的教学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创新机制、深化改革、打造特色、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宗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爱好为重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着手教学模式的探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必修一地理总体教学目的: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必修一整本书。

三、学生基本情况:

我所任教的是高一(3)、(4)2个班级,其中3、4班是重点班,但学生基础薄弱,面临会考压力,所以我在讲课时,针对学情和特点,略讲某些章节,教学中一定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并且加大练习程度。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地理;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参与,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五、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必修一的自然地理知识为主,所以有几节课特别难,比如:第一章中第三节,第二章中的第二、三、四节,这几节是必修一的重中之重,也是会考中经常考到的内容,因此对于这几章我打算放慢速度,尽可能的让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因此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六、教学措施: 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能力的广泛运用上,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养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能力、记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第二语言的思想。第二,根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而且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我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可以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他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3、多听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积累经验,不在与教学时间的长短。应该尽量多听课,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那些地方是自己不具备的。务求每听一节课都要有所收获。

4、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加强个别辅导,课堂上给他们机会,不歧视他们,肯定他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不断进步。

总之,对于高一地理上学期的教学来说,要严格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效果的提升,丰富学生地理学习的知识内容和能力。

第19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第20篇: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计划

黄陂三中黄作义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21世纪祖国建设的接班人。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高一上册地理总体教学目的

1、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

三、本学期教学任务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上册教学。

四、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主要是自然地理内容,主要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地球。使学生认识处在宇宙中的地球,地球表层是由相互交错、重叠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又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它不仅与宇宙有密切联系,还与地壳以下的地球内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册共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以及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让学生懂得宇宙作为人类生存的地球的环境,和人类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单元“大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特点。大气是天气现象发生的载体,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候的形成变化依赖于大气的运动变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运动特点。让学生明白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主要让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地理特点。使得学生明白陆地和海洋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保护陆地和海洋环境是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是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也是一个总结性的单元。这个单元让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活动认识到: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的资源。如气候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等环境资源。然而自然环境也有破坏人类活动的时候。发生一些人类暂时无法抗拒的环境灾害。比如气象灾害:台风;地质灾害:地震。人类在地理环境中应该利用好各种环境资源,同时也要预防各种环境灾害。

五、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并写好教案。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运用生产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插图、阅读材料、活动等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并及时批阅、讲解作业。

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去认识、分析、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5、适当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上课,并补充课外知识。

高一地理课件
《高一地理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