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岗位职责

核医学科物理师岗位职责(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28 08:38:27 来源:岗位职责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核医学科岗位职责

核 医 学 中 心 岗 位 职 责

一、核医学科主任职责

1、管理全科工作,及时传达和执行医院各项管理要求和任务。

2、制定年度计划及年终总结。

3、认真严格进行各级工作人员的各项考核。积极组织实施教学、科研、人员培训。

4、组织科内新技术的开展实施,开拓市场。

5、督促检查及处理日常工作任务,是科内预防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物品管理的第一负责人。

二、放射性核素淋洗、标记岗位职责

1、负责每日所检项目的淋洗、标记,交代注意事项及所属仪器的清洗保护工作。

2、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

3、每日上班即按当天病人量情况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工作之余在科室办公室内接待候诊患者。

4、每日工作完成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是本工作区域内预防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物品使用保管的第一负责人,须做好各项登记。

三、注射护士岗位职责

1、负责科室各项检查患者所需的核素药物注射,坚持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原则。

2、向患者交代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安排患者候诊并经常观察候诊室及检查室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协助处理。

3、做好各项相关登记。

4、核素药物注射过程中严格做好防护工作,预防放射性污染,确保源库安全。

5、负责区域内的仪器卫生及工具整理工作。

四、ECT前台采集岗位职责

1、负责每日ECT各项检查任务及仪器的清洗保护工作。

2、每日上班即打开ECT前后台仪器,检查前台是否有本底计数,并将情

况通告给放射性核素淋洗、标记、注射人员。如有特殊情况(如无计数),则应立即报告科主任。

3、严格按照操作章程操作。其工作岗位主要在前台及后台处理室的位置上。当机器上有病人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每日完成工作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做好各项登记。

五、ECT后台岗位职责

1、负责每日ECT检查病例项目图像技术处理、发出检查项目报告和所属负责仪器日常清洁保护工作。

2、严格按照ECT后台操作程序操作,病人检查完毕后及时进行图像技术处理,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发出检查报告,主要工作岗位在ECT后台和出报室。

3、每日完成工作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资料归档并做好各项登记。

六、化学发光检测岗位职责

1、负责每日化学发光检查项目、发出报告及所负责仪器日常清洁保养维护工作。

2、上班后应及时关闭实验室门窗,启动室内空调机进行调温去湿,等待20~30分钟后,即可按操作程序做好仪器准备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并应严密观察仪器运转状况,不得擅自提前结束仪器保养维护程序。

3、安排标本项目编程及上机,输入报告所需内容,审核并发出检验报告。

4、工作岗位在标本处理及化学发光检查室内。

5、每日完成工作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做好各项登记。

七、核素治疗工作岗位职责

1、负责核素131碘分装、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甲亢131碘治疗给药、90锶皮肤治疗。

2、是本工作区域内预防放射性污染及放射性物品保管的第一负责人。

3、负责该区域内卫生整理工作及检查、治疗相关登记记录。

八、核医学科预约登记岗位职责

1、认真做好病人的各种预约工作,做好登记、编号后交标记、注射人员。

2、负责科室财务统计、送报表、保管、领物,管理库房等。

3、负责卫生员工作指导、内务整理及其他工作人员无法完成的注射工作。

4、负责区域内仪器卫生整理工作。

推荐第2篇:核医学科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2.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同位素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3.参加门诊,担任或指导见习员进行技术操作,及时准确发出同位素检査报告单。4.参加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工作。5.参加教学和进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推荐第3篇:核医学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2.指导本科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和各种技术操作,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3.负责抢救本科危重病员,参加会诊和出诊。4.检査并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福射安全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5.担任教学,并搞好进修和实习人员的培训。6.开展新技术和科学研究。

推荐第4篇:核医学科技师(士)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同位素技术工作。2.负责仪器的安装、使用、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3.负责同位素实验室的管理,督促检査各级人员遵守操作规程。4.建立机器使用档案,随时记录发生的故障及修理经过。5.负责同位素的r:存、保管和放射线的监护工作,搞好辖射安全防护工作。6.指导技士、见习员、进修人员的技术操作,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7.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推荐第5篇:核医学科各级职称人员岗位职责

核医学科各级职称人员岗位职责

一、科主任岗位职责

二、核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主

三、核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

四、核医学科技师职责

五、核医学科技士、见习员职责

六、工勤人员岗位职责

【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领导本科的医疗、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工作;科主任是本科诊疗质量与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应对院长负责。

2、定期讨论本科在贯彻医院(核医学方面)的质量方针和落实质量目标、执行质量指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与措施,并有反馈记录文件。

3、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4、领导和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工作,研究分析疑难病例,抢救危重病员,提高医疗质量。

5、组织全科人员开展同位素新技术、新项目和科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

6、负责组织领导本科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培养提高本科人员的技术水平。

7、组织领导本科有关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及保养工作,审签请购、报销。

8、审定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货计划,督促检查同位素的贮存安全工作,组织

本科医务人员轮流作好同位素的开瓶、分装、送服、注射等工作。

9、经常督促检查全体人员执行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规程,做好防护,严防差错事故。

10、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11、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值班和休假。

12、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核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主持急、重、疑、难病例的读片会和核医学病例的讨论会诊,参加院外会诊和核医学讨论会。

3、指导本科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5、深入临床科室,参加临床急、重、疑、难病例的讨论会诊。

6、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

7、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8、指导全科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9、副主任医师参照主任医师职责执行。

【核医学科主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

2、指导本科医师和技术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和各种技术操作,必要时亲自参加,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

3、负责抢救本科危重病员,参加门诊、会诊和出诊。

4、检查并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防护,严防差错事故。

5、担任教学,并搞好进修和实习人员的培训。

6、开展新技术和科学研究。

【核医学科医师、医士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对病员进行仔细检查、诊治、开医嘱、书写病历及经常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3、参加门诊,担任或指导见习员进行技术操作,及时准确发出同位素检查报告单。

4、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同位素操作规程,作好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5、参加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工作。

6、参加教学和进修人员的培训工作。

【核医学科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同位素技术工作。

2、负责仪器的安装、使用、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3、负责同位素实验室的管理,督促检查各级人员遵守操作规程。

4、建立机器使用档案,随时记录发生的故障及修理经过。

5、负责同位素的贮存、保管和放射线的监护工作,搞好安全防护。

6、指导技士、见习员、进修人员的技术操作,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必要时亲自参加。

7、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核医学科技士、见习员职责】

1、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诊疗技术操作。

2、担负各种同位素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并负责注射器、玻璃器皿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负责作好同位素使用登记和安全保卫工作。

4、负责退寄同位素铅罐及指导卫生员清除同位素废物、污物等。

5、负责药剂、器材的请领与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6、在技师的指导下,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

7、做好机器的保护、整理、清拭工作,机器发生故障或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技师。

8、见习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技士工作。

【工勤人员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及各级医技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科内清洁卫生、清洗物品工作。

2、

3、

4、

5、

定期按要求对各诊疗室进行环境清扫、消毒灭菌及“三废”处理。 每日按时完成医疗业务中应予配合的各项事务及后勤杂务工作。 协助领取放射性同位素,及时返运空容器。 及时递送诊断报告单。

推荐第6篇:核医学科主任岗位职责

1.在分管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工作。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査,按期总结汇报。3.领导和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治疗工作,研究分析疑难病例,提髙诊断水平。积极开展同位素新技术、新项目。4.负责组织领导本科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5.组织领导本科有关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及保养工作,审签请购、报销。6.经常督促检查全体人员执行放射性同位素操作规程,做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严防差错事故。7.审定放射性同位素的订货计划,督促检查同位素的it存安全工作,组织本科医务人员轮流做好同位素的开瓶、分装、送服、注射等工作。8.组织并担任临床教学,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推荐第7篇:物理师工作岗位职责

1.根据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及照射范围要求,优化放射治疗计划。2.核查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3.参与特殊照射的摆位。4.定期检测各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指标。5.不定时地检查放疗技师的摆位及照射情况。6.做好辅射安全防护工作。

推荐第8篇:核医学科技师职责

【核医学科技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治医师指导下负责同位素技术工作。

2、负责仪器的安装、使用、检查、保养和维修工作。

3、负责同位素实验室的管理,督促检查各级人员遵守操作规程。

4、建立机器使用档案随时记录发生的故障及修理经过。

5、负责同位素的贮存、保管和放射线的监护工作,搞好安全防护。

6、指导技士、见习员、进修人员的技术操作,解决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必要时亲自参加。

7、开展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核医学科技士、见习员职责】

1、在技师、医师指导下,担负所分配的各项诊疗技术操作。

2、担负各种同位素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工作并负责注射器、玻璃器皿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3、负责作好同位素使用登记和安全保卫工作。

4、负责退寄同位素铅罐及指导卫生员清除同位素废物、污物等。

5、负责药剂、器材的请领与保管,床单、枕套、毛巾的更换。

6、在技师的指导下,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工作。

7、做好机器的保护、整理、清拭工作,机器发生故障或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技师。

8、见习员的职责主要是协助技士工作。

推荐第9篇:核医学科有关制度

核医学科有关制度

一、核医学科的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诊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与其他科室的联系,积极开展医教研工作。

2.执行各类各级人员的岗位负责制,分工明确,人员相对固定,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轮换。

3.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要求,制定科室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每月、每季度小结,年终总结。

4.每周召开科务会,传达院周会内容,小结一周工作,研究和安排下周工作。定期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

5.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考勤。

6.建立医生接诊制度,严格掌握诊疗适应症;确定诊疗项目、使用放射性药物品种和剂量等。

7.建立集体阅片制度,经常研究诊断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诊断质量。检查报告应当填写完整,叙述准确、客观,结论明确。

8.加强诊疗随访登记,及时总结提高医疗质,保证检查质量。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当查明原因,必要时复查。

9.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互通信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

10.严格规范各项诊疗常规;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仪器质控和保养工作。

11.严格遵守放射性药物的安全管理。

12.加强试剂、耗材等宏观管理,物品和药品的管理专人负责。1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二、核医学科主要管理制度

(一)医疗管理制度

1.首诊负责制度

接到预约、检查、取报告或治疗病人时,若非本岗位病人,应负责带到相关专业人员办理,任何人不得怠慢、推委病人。

医生首接,首诊病人,工作内容是:掌握诊疗适应症;了解病人情况,填写或补充病史、体检和其他有关的特殊检查结果,确定检查项目、部位、放射性药物品种和剂量;及时处理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检查完成后,决定病人是离去还是复查;及时签发检查报告,并安排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当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请示。 2.核医学科登记制度

(1)凡到核医学科进行检查的病人必须作好登记,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认真解答病人的咨询。

(2)每个病人在登记时,对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检查部位、收费等项作详细记录。

(3)凡新来病人除作登记外,还必须逐项填写索引卡,字迹要清楚。

(4)每个病人必须一档一袋、在档案上填写姓名、日期、检查部位,并交给检查室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5)诊疗患者,必须填写预约通知单及流程单,写明预约检查日期,遇有特殊情况与科主任联系解决。

3.读片及报告签阅制度

(1)坚持每天由主任(副主任)医师组织本科医生及技术人员集体阅片,保证诊断准确性,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阅片由当班责任医师选择疑难病例和/或有价值的病例若干份作为当天读片的主要内容。

(2)诊断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描写合理,诊断意见确切,版面整洁,签名工整。

(3)凡在核医学科的住院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等书写之诊断报告均经本科主治以上医师主持核对签发。凡疑难病例诊断报告,由主任或副主任核对签发。除特殊情况外,报告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4)核对医师必须核对每个病人的申请单、片号、报告书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检查号、科别、住院号,门诊号、病房号,床号、检查日期、核片日期以及书写报告医师的签名、检查名称、部位和方法。 4.业务学习制度

(1)每月定期举行业务学习,包括读书心得汇报、专题讲座、论文交流、证实病例读片会等。

(2)凡有特殊疑难病例,科室应根据情况随时组织会诊和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讨论。

5.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坚持每周至少一次疑难病例集体阅片讨论,或结合两周一次的业务学习进行,并做好记录。

(2)若遇有特殊病例,可邀请临床相关医师参加讨论。 (3)每次疑难病例讨论时,经管医师负责介绍病情,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参会者共同分析讨论,提出诊断意见。

(4)特殊治疗的疑难病例(甲心、重症甲亢等),必须进行治疗前讨论,由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制订治疗方案、治疗后观察事项及护理要求等。 6.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凡违反放射性诊疗操作常规、仪器使用规程等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给患者带来损失或造成放射性污染等不良后果的,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并进行登记。

(2)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本,及时记录发生时间、内容及处理等情况。

(3)科主任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差错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3)违规者应受相应处罚。 7.交接班制度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作好交接班记录;

(2)高活性室执行每月轮转一次,交接班在防护监督员的监督下进行。交班内容包括药品使用、放射污染、仪器等情况;

(3)其他岗位(PET/CT、SPECT、核素治疗、体外分析等)执行每天小交班,轮换岗位时大交班。内容包括仪器使用情况、需要复查、特殊检查、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情况等。 8.随访制度

(1)病人治疗后或出院后,应在1-2周内对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回访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康复情况、科室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指导及解答病人的咨询。 (2)电话回访由经管医师完成,注意谈话艺术、关心、爱心,促进医患双方建立相互尊重、理解、信任、融洽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病人的满意度。回访率不小于70%。

(3)作好电话回访记录及定期复查记录,资料归治疗病例中。特殊情况及时汇报科主任。

(4)作好手术、病理、疑难病例的随访工作。并有随访记录。每月统计随访结果,得出诊断准确率。

9、查对制度

(1)接收检查申请单时,做到三查: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是否清楚、是否交费。

(2)收集检测标本时,除上述三查外还应当检查标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3)注射标记放射性药物时,查药物的品种是否符合检查目的;查注射剂量是否符合检查要求;查注射方法和部位是否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查对注射之放射性药物品种是否与患者检查项目符合。

(4)体外免疫分析实验时,查试剂盒种类是否相符,是否超过有效期。

(5)查对检查报告书写是否规范、图片与报告是否一致、显像报告是否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签。

(6)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剂量必须经过两个人计算和核对。

10、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危重患者抢救应在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不在时由职称最高的医师主持抢救工作,但必须及时通知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 (2)抢救过程中如需请他科会诊或协助抢救。必要时抢救科室可指名要求 有关科室正(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参加抢救。

(3)参加抢救医务人员应做到严肃认真、服从指挥、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分秒必争、操作娴熟、观察严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注意采取保护性医疗措施,严防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4)抢救过程中应坚持告知同意原则,如需进行具有危险性或有可能造成意外伤害的检查或治疗时,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解释说明,在征得同意并签字认可后方可实施。

(5)抢救记录应详实、准确、完整,保存完好,避免遗失。抢救过程中来不及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6)抢救器材、设备、药品定人管理、定点放置、定品种数量、定期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及时整理补充,确保齐全完备,随时可用。

(7)抢救工作结束,及时组织科内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危重病抢救水平。

(8)心肺复苏、甲亢危象、心衰抢救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1、会诊制度 (1)院内科间一般会诊须在24小时内完成,危重病人会诊须在10分钟内到达。由主治以上医师承担。

(2)院外会诊应经医务部审批登记,科室备案,并做好会诊汇报。

(二)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

(1)科主任对仪器全面负责,并实行主任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 (2)更新仪器征求群众意见认真选型,由科主任负责请购、验收。 (3)建立科室仪器设备的账册,专人负责,做到帐物相符。

(4)设立专人维护,并有档案(说明书、线路图、故障及维修记录)及维 修记录。如果仪器发生故障应当及时报告维修人员,尽快修理并报告科主任。 (5)精密仪器必须定期进行质量控制、保养并做好记录。

(6)每台仪器应有操作规程,使用时严格按照规定步骤操作。新来人员一律不得单独上机操作,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外单位人员一律不得单独上机操作。

(7)每周清洁仪器外壳,每3个月清楚一次机内尘土,做到定期保养。扫描室内温度保持在18℃-25℃,温度变化不得大于3℃/h;相对湿度30%-60%,做到防寒、防热、防潮、防尘和防火。

(8)保护贵重仪器的工作环境,外来参观人员需进入房间的,必须经过科主任批准由专人陪同进入。

(三)放射性药品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1、放射性同位素的管理

(1)从事放射性同位素的工作人员应有高度工作责任感,严格执行核对制度治疗给药应严格执行两人核对制度,仔细核对病人姓名,对放射性药物品种,认真计算用药剂量,放射性比活度及体积。 (2)工作人员应认真执行放射性药品的登记、保管及使用制度。 (3)工作人员应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标记开瓶、分装、稀释放射性药物,使用的器皿、注射器等不得任意放置,以防污染。 (4)保持同位素室卫生清洁,定期监测,遇有污染,应放置或清洗后使用。

2、放射性同位素的保管

(1)放射源应由专人负责保管,加锁严防丢失;如有遗失应立即追查去向,同时汇报科主任、上级领导。

(2)新到放射源应认真核对同位素名称、生产日期、比放射性、总体积、总强度,做好同位素使用账册登记,并贴好瓶签,储于储源柜内(按不同品种放置)标志鲜明,以防发生差错。 (3)使用同位素时应认真按账册项目逐项认真填写。 (4)药品短缺提前汇报,及时解决,不影响工作开展。 (5)90Sr敷贴器每年年底交班时进行一次衰减校正。

3、放射性同位素的开瓶、稀释、分装、标记与给药

(1)操作人员应充分做好操作前准备工作,穿好铅围裙,戴铅眼镜、口罩、帽子及胶皮手套等。

(2)开瓶:开瓶前核对放射性源瓶签,在通风柜内,在防护屏蔽(铅砖、铅玻璃屏蔽)后面操作。小心开启瓶塞,防止玻璃容器打碎。 (3)稀释、分装、标记与给药:认真复核稀释溶剂的体积,所有操作应在铺有吸水纸的搪瓷盆内或操作台面进行。

4、放射性污物处理

(1)气体污物:挥发性同位素进行开瓶、分装、标记,均需在通风柜内于通风条件下进行操作。

(2)体污物:放射性污染的固体物质如安瓿、棉签、一次性注射器等,不得随意乱丢,应放在固定的污物桶内,放置6-10个半衰期后作非放射性污物处理。注:放射性废弃物应按照长半衰期和短半衰期分别收集,并给予适当屏蔽,每半年封存一次,至一年后方可移去,并交相关专业公司负责处理。高活性室注射针筒及针头每月底交班时用黄色塑料袋分别包装,并在针头包装袋贴上锐器标签,针筒包装袋上贴上一般医用垃圾标签。废弃物不同类别进行分装安置并达到相应的半衰期要求后,移至相关专业公司提供的垃圾筒内,并交由相关专业公司负责处理。

(3)液体污物:充分稀释后经下水道排出衰变池。

5、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处理

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应严格防止污染发生,如因工作不慎或其他意外原因造成放射性同位素污染时,应遵守以下原则:

(1)现场去污,如污染地面或台面,应先用吸水纸吸干,再用清水仔细清洗。如仍有较高放射性,应标志污染范围,以防扩散。并以屏蔽覆盖,标明放射性核素名称,污染日期,以等待衰变。

(2)体表去污,身体表面污染时,应迅速用流水冲洗,勿使污染面扩大。

(3)器具去污,用清水和洗衣粉交替刷洗,或用超声波洗涤起器去污。

污染严重应及时封闭污染现场并上报科主任,必要时上报有关部门,并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处理情况。

6、个人防护和保健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放射性工作性质。从事放射性工作应注意应用时间、距离、屏蔽防护三原则。

(2)在放射性工作场所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鞋、帽等基本防护用品,及铅围裙、防护眼镜等附加防护用品)。同时为患者提供放射防护用品。

(3)要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在活性区存放个人物品(尤其是食物)及进食。

(4)佩戴个人剂量计,定期剂量监测。

(5)建立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一年一次)体检。

7、注意水电火安全,下班前认真检查,务必切断电源,尤其标识使用的电炉,关紧水龙头。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另附。

8、严格交接班制度,并做好交接班记录。(1)

由交接人员、防护监督员一起交班。

(2)

交班内容:药品使用、污染、卫生、仪器等情况。

(四)资料管理制度

1、检查或治疗资料应保留存档。

2、各种检查登记薄应保持整洁,项目填写齐全。每年度更换,妥善保存。

3、PET及SPECT检查胶片、X线片、软盘、光盘及磁盘等按规定地点存放。借阅上述资料应办理借片手续,经借医师签名,按期归还。

4、供教学示教的特殊病例图片应另行存放,应在登记薄上注明,以便查找。

5、加强随访工作并作好记录。

6、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资料,随时拷贝备份文件。

(五)安全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科室大门及房门钥匙,防止丢失;一旦不慎丢失,应及时报告,并作紧急处理。

2.工作人员下班前必须检查仪器、水、电及关窗锁门。全科人员应熟知总电源开关的位置。灭火器置于醒目地点,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严禁在科室内使用电炉。 4.高活性区闲人不得入内。

5.放射性同位素应由专人负责妥善保管,不得遗失。6.未经科室同意,非本科室人员不得在科室留宿。

7.提高警惕,杜绝安全隐患,发生重大事故应及时向领导汇报。8.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防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

2.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一次性器械不得重复使用。 3.检查病人时,实行一人一单,传染病及可疑传染病患者检查后,应立即更换检查床单,有关物品要严格消毒。

4.淋洗、标记、分装的通风柜或热室,每天紫外线消毒或保持净化清洁。

5.接受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的患者,必须使用专用厕所,严禁随地吐痰,以免污染地面。

6.采血、注射时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各类器皿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并有记录。标本与废物需经无害化处理。

7.工作人员应佩带口罩、衣帽,操作前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8.严格执行医用废物管理办法。送检标本所用的试管等应用消毒液浸泡处理。 9.体外放免区应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

(七)清洁卫生制度 1.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清洁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并督促检查。

2.每日至少清扫科室一次,每周有清洁卫生日,集中仪器清洁、室内清扫、物品换洗等事宜。

3.进入仪器检查室时,应换穿工作鞋。

4.高活性区清洁工具应专用,不得拿至其他地区使用,以防污染扩散。

(八)继续教育制度

1.核医学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2.积极撰写论文,由科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参加国内外各种会议、学习班;3.外出开会学习者回来需向全科做专题讲座,传达会议精神和学习体会,并向科主任递交书面汇报材料;

(九)工作人员休假制度

1.按国家规定,放射工作人员除法定各种假期(婚假、产假、探亲假、职工假、病假、事假)外,享受放射假4周;

2.科内放射人员放射假根据科室人员情况,由科主任统一安排;3.新调来人员需工作满六月后方可安排放射假;

4.当年放射假必须在当年内安排(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借用下年度放射假;5.放射假不做缺勤对待,享受一切福利待遇;

(十)核医学科的工作统计制度

1.做好科内出勤率登记,月终统计。2.科内工作量,诊断追踪,拍片质量、阳性率及总收入均作统计成表,逐月登记,以作科内工作动态分析和采取措施,促进科内工作正常进行。 3.工作统计由专人负责。

(十一) 射性药品的采购、登记、使用、核对及注销制度

1.由科主任主持并授权经济小组负责订货。2.努力增收节支、认真进行成本核算。严格按有关规定向有资质的厂商订购有批准文号的放射性药品、试剂及耗材。 3.经济小组填写申购单,科主任签名,未经研究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试用或更改采购定货计划。

4.作好入库登记、执行两人核查内容包括(品种、数量、有效期,出厂日期、批号、比活度、总活度、生产厂商、到货日期)。

5.放射性药品由指定的专人负责妥善保管(有的须冷藏),以防丢失及变质。每次使用应有使用量、剩余量记录。用完或过期失效处理应有注销记录。

(上述核医学科有关制度如有不当之处,则严格按照医院要求和有关制度执行。)

推荐第10篇:核医学科考核标准

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分值 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上升10%加2分;核医学涉及下降10%减2分。(放射性核素显像、核素治疗、功工作量 60 总例数; 能测定、标记免疫分析等模块的工作量暂时不做细分考核) 急诊出具报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低于30分钟加2-4 60 医疗告时间 分;高于30分钟扣2-4分。 指标 门诊和住院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4分;大于一天出报告者常规出具报40 工作效率 扣2-4分(特殊项目除外)。 告时间 病人等待抽质控人员收集数据,持平6分;低于20分钟加2-4

60 血时间 分;高于20分钟扣2-4分。 根据年初制每季度的投诉数低于医疗投诉控制数得分;高于医医疗医疗投诉反定的医疗投疗投诉控制数扣分。科内有差错记录改进处理记录80 安全 馈情况考核 诉控制数 得分;有差错没有记录和处理的扣分。 根据临床科临床科室满室对医技科根据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评分表产生分值。 80 意度 满意室评分表 度 根据病人满根据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直接产生分值 病人满意度 50 意度调查表 标记免疫检根据核医学根据核医学科室内质控记录台帐,是否定期开展并测室内质量 50 科室内质控 记录;江苏省室间质评成绩酌情扣分。 控制和室间质评 根据送检标本收集时间、采集方法和部位;标本保根据江苏省标记免疫检存;加样器定期进行精确性、稳定性鉴定;建立标50 室间质评 测质量控制 记免疫分析正常参考值等酌情扣分。 根据定期进行分辨率和最大记数率测定;定期进行根据《影像科核素显像质自动校正、旋转中心、均匀度、衰减校正;定期进建设管理规 量控制 行现像照片评定并纠偏等酌情扣分。 范》 质量根据放射性药物的准入、保存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控制 根据《影像科放射性药物进行放射性活度、标记律及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及建设管理规 质量控制 处理酌情扣分。 范》 放射性功能根据《临床技测定质量控

术操作规范》 制 放射性核素根据《影像科根据适应症、禁忌症掌握;治疗剂量计算;告知患治疗质量控建设管理规 者;出现情况后的处理等酌情扣分 制 范》 报告质量控根据《临床技根据报告是否填写项目完整、格式符合要求;术语30

制 术操作规书写规范;尽量进行客观描述;避免套用数据库数范》、《影像科据出错;提示性诊断或结论;发现检验结果偏差(过建设管理规高或过低)及时与临床联系;报告医师签全名等酌范》 情扣分。 根据各类各级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值班在岗人员坚根据岗位职岗位职责和守岗位;因工作离开告知去向;夜间等备班通讯器责和值班、交40 值班制度 保持通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报告;重大事接班制度 件交接班等酌情扣分。 根据消毒隔消毒隔离制离、院内感跟据防止交叉污染、一人一巾一管、实验室环境定

60 度等 染、医疗费物期消毒、医疗费物处理等执行情况酌情扣分。 处理制度 根据认真核对检验标本、检验项目、送检日期、病根据查对制人姓名、性别、床号、科别、标本数量和质量;检查对制度 30 度 查治疗部位;计量核对;与送检人员的书面交接;规章发现差错及时纠正等执行情况酌情扣分。 制度 根据试剂是否选择正确;品名、数量、规格、价格试剂、仪器属于分析前记录是否翔实;是否专人保管或配置;仪器设备是 30 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 否由专人保管、定期维护、定期校验并记录翔实;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等酌情扣分。 同位素领根据同位素和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是否专人领取、根据《临床技取、保管、和对、保管;按规定步骤安装发生器;铅罐分类明40 术操作规范》 使用制度 确、标签清楚;登记齐全。

根据对于用电设备、煤气、排水系统的监管;易燃、安全管理、根据安全管易爆物的管理;特别是预防放射性物的防盗与泄漏20 防护制度 理制度 和个人安全管理是否到位酌情扣分。 人员培训上属于分析前根据对于各个模块和功能设置岗位,对于从业人员 40 岗 质量控制 进行上岗培训和资质认定等是否到位酌情扣分。 根据科室是否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内容和记录;医学术活动

30 院、医学会组织的学术活动到会率酌情扣分。 科教 新技术继续

学分教育、进修 30 教育 新技术、科鼓励开展新技术;根据临床需要改进或增加项目; 20 研 科研年内立项、出成果 根据院部领导、职能科室、医院总值班发现的问题酌情扣分。包括:院部指挥科室,科室的反应能力;其他评价 无标准分 科室之间相互协调能力;科内指挥调度能力;完成 指令性任务情况;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情况、“后道环节控制前道环节制度”;重要会议出席情况等。

第11篇:核医学科相关制度目录

XXX核医学科相关制度目录 1.核医学科工作制度

2.核医学科标本采集、储存、运送、接收、拒收、处理制度 3.核医学科查对制度

4.核医学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5.核医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6.核医学科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7.核医学科检验报告审核、登记、发放制度 8.核医学科急诊检验制度 9.“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10.核医学科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11.核医学科试剂管理制度

12.核医学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13.核医学科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14.核医学科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5.核医学科防止医院感染制度 16.核医学科临床沟通反馈制度

核医学科工作制度

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健全科室管理系统,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诊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密切与其他科室的联系,积极开展医教研工作。

2、执行各类各级人员的岗位负责制,分工明确,人员相对固定,在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轮换。

3、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要求,制定科室计划,组织实施,定期检查,年终总结。

4、定期召开科务会,传达院会内容,小结一周工作,研究和安排下周工作。定期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

5、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严格考勤。

6、严格掌握诊疗适应症;确定诊疗项目、使用放射性药物品种和剂量等。

7、经常研究诊断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诊断质量。检查报告应当填写完整,叙述准确、客观,结论明确。

8、加强诊疗随访登记,及时总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检查质量。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应当查明原因,必要时复查。

9、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互通信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

10、严格规范各项诊疗常规;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定期进行仪器质控和保养工作。

11、严格遵守放射性药物的安全管理。

12、加强试剂、耗材等宏观管理,物品和药品的管理专人负责。

13、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XXX核医学科

检验项目标本采集、运送制度

1、门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抽血室工作人员抽取。

2、住院病人的血液标本由病区护士抽取。新生儿血常规由检验科临检室根据情况采集末梢血。

3、急诊病人的血液标本由急诊值班人员在值班处抽取。

4、抽血全部使用负压真空管,一人一带一垫一针,无菌操作。

5、脑脊液、关节液、体腔液、脓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等标本由临床医师留取。

6、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待注意事项后,病人自行留取。危重病人不能自行留取的,由医护人员留取或辅助留取。

7、所有采集的标本必须及时送检,并应注明采集时间,急诊标本还应注明“急”。

8、标本容器上必须贴有条形码,并附检验申请单。

9、住院病人标本的运送工作白班一律由病区护士或护工负责。检验人员原则上不得接收住院病人或家属自行送检的标本。

10、所有标本送检前应办好交费、记帐等手续,急救病人按”急救绿色通道”程序处理,特殊情况由医院总值班人员签字后先予检验,以后补交检验费。

XXX核医学科

检验项目标本储存制度

1、候检标本是指当日不做检测或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的标本。

2、候检标本保存的前提是不影响检测结果,所有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影响检测结果的项目不允许作为候检标本保存。

3、候检标本的保存条件视检测项目的不同而定。由各室当时接受标本者负责落实。

4、检验标本在发出报告后,除粪便和尿液标本外,一般置冰箱保存三天才能弃去。

5、PCR标本保存1周以上。

6、各室标本应按测定时间分别保存,以便查找。

7、保存的标本在临床医师或患者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其检验结果重新复查。

XXX核医学科 检验标本拒收制度

1、检测标本状态、有效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检测样本的采集、接收、流转、贮存以及样品的识别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对溶血、脂血样本应在检验报告单上明确标明,并告知临床医务人员,严重溶血及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如输液时抽取的标本、抗凝比例不适当标本、采血不不规范、明显影响检测结果等),应拒收,并与临床取得联系,按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XXX核医学科标本接收及处理管理制度

1为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根据我实验室及个别工作人员未能重视对各种检验样本管理的责任,有时出现漏检或不及时的转送样本,由之影响检验质量,延误报告,因而造成不能再承诺时限内发出报告引起病人医疗纠纷和投诉,同时也造成了各实验室之间的矛盾,先将我科标本接收和处理制定以下规定: 1.签收

严格对各种样本的查对和双签字制度,对病房各种样本及时进行验收、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样本一律退回,并进行沟通,每天早上统一进行收集送检。 2.验证

进入各个实验室的样本在进行编号前,工作人员应再次认真查对姓名、条码号、住院号、病区、床号、检验目的等,对不符合要求者应作记录,和临床沟通协调,以免延误病人的检测结果报告,对书写不清楚的申请单,当事者及时与临床联系,明确受检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病区等相关信息。 3转送

在查对工程中一旦发现有其他实验室或者本科各实验室的样本,要提高责任性,及时转送有关实验室,切勿延搁样本,延误检测,影响检验结果和报告时间。 4.标本放置

各实验室在工作中发现有需要转送到其他实验室的样本,需要统一放置在固定的部位并有明显标志的样本盒中,以便其他实验室的人员来拿取。 5.多张检验单标本

凡是两张以上的检验申请单,原则上要分装各管,随检验申请单一起分别放置样本盒中,对采样困难者要主动跟踪样本,以免漏检,分清责任。

核医学科查对制度

1、接收检查申请单时,做到三查: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是否清楚、是否交费。

2、收集检测申请单时,除上述三查外还应当检查标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

3、注射标记放射性药物时,查药物的品种是否符合检查目的;查注射剂量是否符合检查要求;查注射方法和部位是否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查对注射之放射性药物品种是否与患者检查项目符合。

4、体外免疫分析实验时,查试剂盒种类是否相符,是否超过有效期。

5、查对检查报告书写是否规范、图片与报告是否一致、显像报告是否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签。

6、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剂量必须经过严格计算和核对。

XXX核医学科检验质量管理制度

1.科主任参加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科质量管理,督促检查。

质量管理小组:组长:XX 成员:XX 2.积极参加全国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认真仔细的按时做好每次质量控制,如期寄出报告,目前参加免疫、发光等项目的相关质控。

3.每次接到质控汇报单后,要检查对照,总结优缺点,找出问题,改进工作。对室内质控要每天坚持,成为一项恒定的检测系统,如期做好质控图,及时发现失控和漂移现象。

4.质控的结果一定要达到临检中心的标准,对失控项目,要特别重视,限期整改。

5.各专业组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三基”训练,对每张报告单仔细做,认真填写结果,清晰准确,签上全名,准确的发出报告,对不能做的单子,写明原因,原单退回,重新留取标本,做到每张单子有着落。

6.一般当天标本当天完成,不能当天完成的标本要妥善保存,以免变质,血液标本要离心后吸出血清储存于冰箱,以免溶血。

7.对反馈回来的信息,要及时复查,寻找原因,吸取教训,对造成误诊等后果的要追究责任。

8.定期检查,结合医院每季度质量检查的同时,对各个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如人员操作规范化、仪器的完好率、精密度、敏感性、试剂的质量、方法学的评价以及系统误差以外的误差因素进行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

9.提高检验人员的技术,思想素质,是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为此,有计划的实施各类人员的培养计划,加强技术考核,“三基”考核,作为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科主任对各专业组(室)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危急值”报告及登记制度

为加强临床检验“危急值”的管理,确保“危急值”及时反馈,保证医疗安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下列制度:

1.“危急值”是指检验结果与正常参考值范围偏离较大,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

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甚至危及生命。 2.各医技科室在确认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后,应立即报告患者所在临床科室,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并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等项目,并将结果发出,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并填写详细《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应立即采取反应措施,抢救病人生命,保障医疗安全。 3.“危急值”报告程序

1).检验工作人员发现检验“危急值”时,在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正常的情况下,立即复查,复查结果与第一次结果吻合无误后,立即电话通知临床科室,并填写《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患者姓名、住院号、病床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复查结果、临床电话、临床联系人、报告人项目,并将检查结果发出。

2).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应立即报告主管医师或者值班医师并在《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处理登记本》详细记录,主管医师或者值班医师接到通知时应立即确认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是否正常,如果认为该结果于患者的临床病情不相符或者标本的采集有问题,可重新留取标本送检复查,医技科室必须立即复查,及时向临床报告“危急值”复查结果,确认出项危及生命的“危急值”报告时,下级医师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并进行相应处理。 3).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临床科室在进行相应处理的同时应立即派人前往医技科室领取签收危急值报告单,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按照规定用红笔表明异常项目及异常值,并粘贴在住院病例中,将相应分析、处置情况在病程记录中反映。

4).“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5).“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核医学科、输血科、病理科、放射科、CT室、超声医学科、药剂科等科室。

第12篇:某医院核医学科管理制度

核医学科职责制度汇编

一、管理制度篇

(一)、核医学科工作制度

1、凡需放射性核素检查、治疗的病员,由临床科医师填写申请单,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详细介绍病情,办理预约手续。做好登记,定期追踪观察。

2、核医学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分装、投药,均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造成污染和差错事故。

3、病员使用放射性核素前,应有严格患者识别规范,要核对品种、剂量、用法,准确无误后在实验室内使用。

4、按操作规程经常对机器进行清洁、保养和校正,并进行记录。

5、严格执行放射性核素制剂的有关管理规定。放射性核素应有专人保管。建立并执行来药登记、核实制度,存放于专用储藏室内。设立专用登记本,定期清点,严格交接手续,如有疑问,应马上报告科主任进行清查。

6、对防护用具、放射性废物及被污染的一切物品,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管理和处臵,并有应急处理的预案。

7、每天由上级医师主持的集体读片制,确保诊断质量,经常研究诊断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8、按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核医学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

第13篇: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编辑本段起源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包在纸包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自发地放射出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编辑本段内容 ?? 核医学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前者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结合并互相渗透。核医学按器官或系统又可分为心血管核医学、神经核医学、消化系统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儿科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等。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核医学(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和临床核医学(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两部份。

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编辑本段研究 ?? 相关书籍

早在1913年,海韦希就应用放射性元素作为化学及物理学的示踪剂。1923年他利用Pb在豆类植物进行生物示踪实验;1934年用氘水测全身含水量,第一次在人体应用稳定性核素;1935年他首次用P于生物示踪研究;同年,又创立了中子活化分析法,所以,在核医学界,海韦希被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1943年获诺贝尔奖。布卢姆加特则有“临床核医学之父”之称,他在1924年将氡气注射到外周血管,然后从体外探测放射性到达远端某一器官或组织的时间,以观察其血流速度。核医学对病人安全、无创伤,它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既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 编辑本段定义

核医学:he yixue;Nuclear Medicine;??? ??(nuclear medicine)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生物医学理论的学科。

编辑本段应用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 鉴定证书

① 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Tc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 核医学

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② 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③ 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10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编辑本段原理 ?? 核医学

几乎所有新药,在试用于临床之前,都要用同位素加以标记,以研究药物代谢的各种问题:

①药物在胃肠道或注射部位的吸收;

②药物排出的途径及速度;

③药物在体内的转变,包括代谢产物的数目、性质和排出率;

④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器官中或亚细胞结构内的浓集和穿透情况;

⑤确定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并评价其药理作用。例如,可以用小动物整体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标记药物在整个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时相变化。 编辑本段药物活性

常用放射性试剂在体内的转移,转变情况作为某种生理、生化功能的指标,观察药物对该指标的影响,以评价药物的药理活性。例如,可用放射性磷在患佝偻病大鼠骨骼中的沉积量,测定维生素D的强度;Rb被心肌摄取的程度反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初步筛选可能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等。

药物分析 竞争放射分析是定量监测血中药物浓度的可靠方法,既可发现患者有否服用毒性药物,又可保证冶疗中有效而又安全地用药。也可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杀虫药、抗菌素或其他药物在某批产品中的准确含量。 编辑本段辐射消毒

大Co源的γ射线, 或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都有杀死微生物的效应,都可用于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无须加热,故又称为“冷消毒”。许多不耐热的药品,如抗菌素、激素、酶制剂、抗凝剂、血浆、维生素、固醇类、咖啡因、吗啡、一些眼药膏等,最好用辐射消毒。另一种方法是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加到针剂中,进行内部照射,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第14篇:核医学

核医学的应用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谈起核医学很多人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是核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了,目前来讲在国内还是做核医学的诊断比较多一些,核医学的设备包括几代不断进步的设备,来进行人体内各个不同器官的比如像血流、代谢和一些特殊变化的组织成分检测,以及对有些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观察。通过这些检查探测到一些新的信息,来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能够做更深入更细致的了解,协助医生正确的诊断以及治疗。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肿瘤、内分泌、心血管、神经系统,也包括很多方面,包括骨骼,包括呼吸,应该说主要的临床都可以和核医学的业务技术范围相关联。

检查当中比如,心脏功能的检查和心肌血供的检查,放射性核素的心肌灌注检查。肿瘤方面就是PET脱氧葡萄糖的检查,甲状腺显像能够对甲状腺和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可以做出一个判断。骨显象能够判断肿瘤病人有没有骨转移,肾脏的显像看肾脏的功能,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临床检查。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1.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

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Tc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目前,我们国家心脏核医学包括心肌灌注显像的开展情况不是很理想。大多数的医院都开展得不好,但是有些医院开展得还是很不错的。至于目前为什么存在心脏核医学开展得不好的局面,我个人认为,第一个原因是心肌灌注显像规范化的问题,所有的检查都要有一个质量标准,如果没有一个质量标准,检查的可信性就会降低,这也可能是心肌灌注显像在基层医院没有得到临床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是,目前,我们国家仍然缺乏心脏核医学的临床应用指南。核医学会已经开始做一些心肌灌注显像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2.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

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3.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10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作为核医学的发展现在有两个方面或者三个方面需要全体核医学工作者和社会上关心核医学各界人士同努力的,一个是怎么样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或者说核医学发展需要政府需要主管部门需要法规需要社会需要其它一些学科共同的支持,应该说没有哪个学科可以单独发展而不考虑周围的环境,不考虑社会,不考虑最后的效果,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核医学要把内功练好,我们刚才反复谈到核医学的操作指南、规范包括我们的培训,包括我们的技术水平,包括我们的装备水平,包括我们的放射药物,都属于我们要练好的内功。另外还需要我们如何主动和其它的学科、政府主管部门、法规执行和制订

部门沟通联系,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工作。如果把这些事情做好了,我们有理由相信,核医学本身是非常有利于国民健康的,有利于保健的基础学科,没有道理在中国不能发展起来。

第15篇:《党风医风化春风》 核医学科

党风医风化春风

党风廉政建设好似一股春风来,春意盎然花齐开,贪官污吏吓破胆,百姓拍手齐欢呼,国泰民安促发展,祖国强盛不惧敌,安居乐业建祖国,在祖国大好形势之下,我院迎着这阵美好春风,迎着这阵廉政之风,在第十五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中我院开展了“纠正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工作”,在全院上下形成风清气正的新风尚,让我院走在时代的前沿,让我院成为医疗领域的领头人。

我是核医学科的一名医生,我又是一名党员,首先要以身作则,抓思想抓业务抓学习,从自身树立起一个良好形象,才能影响身边的群众齐参与,才能带领身边的群众向前进,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能让满腔正气在神州大地铺面开来,我觉得先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要经常学习廉政规定,通过学习,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脑子里始终要有明确的界限。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群众的满意程度审视自己,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还要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事迹,用他们的事迹不断鞭策自己,找差距,提高觉悟;要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人们的思想,我们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越要从方方面面严格要求自己。“以铜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所以我认为要想纠正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要先从思想上入手,作为一名党员也好,作为一名医生也好,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作风,有了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朝着自己的理想港湾航行而不偏离航道。

对于医务人员职业操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行为,规范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采购,还有如何严格控制药品比及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等问题上,我有一点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首先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营造让患者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透明医疗收费、加强工作纪律、加强便民措施、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服务第一”、“病人第一”的理念,坚持廉洁行医,抵制“提成”,拒绝“回扣”、“红包”,杜绝“大处方”滥检查,谢绝“宴请”,免收“谢礼”。把“以病人为中心”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医疗服务环节,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加强医患沟通,事先将治疗方案及相关费用告知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医务人员自觉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利用举报箱和召开座谈会或书面征求患者对医德医风的意见。确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接受患者和群众的投诉,及时核查处理。在患者的就医环境中我院的导医台工作要做的更细致化,更贴心化,例如患者在找不到诊疗检查科室时导医人员能把方位告知的更明确些;当患者手里拿着一堆单子犯愁时导医人员能耐心帮患者将单子分类并告知引导。改善患者挂号难的问题,现场挂号和网上挂号齐并进,充分利用现今社会的高科技手段,缩短患者的挂号时间,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我是一名核医学科医生,对于前来做检查的患者我们科的同事都是尽可能减短患者的检查时间,准确快捷的将检查结果送到患者手中,即使是我们科的同事加班加点也要尽可能让患者当天能够拿到检查结果看完病,不让患者再跑第二趟。对于药品采购的问题,全部实行公开招标而定;对于大型医疗器械购置,先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反复综合论证项目 科 学 性、先 进 性 及 效 益 性,坚 持 实 用 性、先 进 性、科 学 性、效 能 性 相 统 一,上 报市卫生局及有关部门审批后再由领导班子集体开会讨论确定,并邀请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实行公开招投标。

希望在这次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和医疗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中,各个党员和医务工作者们加强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奋发图强,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追求,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克服“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的不良倾向,成就一番事业,以良好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回报人民。做对党赤胆忠诚,对人民真心实意,对工作兢兢业业,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纯粹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名中国的“南丁格尔”,做一名中国的”白求恩”,以“传承中医文化,服务大众健康”的服务理念,以执着的信念、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谱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核医学科 刘凯

2016.12

第16篇: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总结

核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工作总结

在科教科指导下,在科室同志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我科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样存在着许多不足,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1.一般情况: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结合我科实际,培训活动与科室业务学习相结合,选择核医学专业常见疾病如甲状腺疾病,SPECT常规操作和常见影像,放射损伤与防护知识培训,以集中理论授课为主要形势,每月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由我科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主管技师轮流按照计划备课,准备PPT幻灯片,并配合实践操作,住院医师由科主任指定副高或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负责,实行指导教师与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广大住院医师反映培训效果良好,基本掌握了我科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常规处理原则,SPECT常规影像的处理程序与常见影像分析,如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及骨骼系统等常见疾病影像报告的书写。掌握放射防护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中正当的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放射防护要求。

2.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培训过程中反映出以下问题:因我科带教医师较少,肩负门诊及ECT诊断工作,导致带教时间不规定,所以授课时间和讲解时间不能固定;病例讨论及集中上小课时间少,培训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不够。在接下来的培训活动中各位带教医师要继续发扬精神,认真、及时、高效的完成培训任务,增加病例讨论并增加住院医师外出随同会诊的机会,培训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扩大培训内容。

核医学科 2015.12.15

第17篇:核医学科专业建设计划和建设总结

2013年核医学科专业建设计划

一、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我科作为云南省最早创建的核医学专业科室,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院领导的关怀下,通过我科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通过全科员工的不懈努力,我科已发展成为拥有SPECT/CT显像、化学发光和放射免疫体外检测、微量元素检测、核素治疗病房(20张床位)、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在内的综合性临床科室,并承担着昆明医科大学本科、成教大部份临床核医学的教学工作。特别是近3年来,我科在业务量,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对外交流上均取得了明显和进步。

目前,我科有工作人员19名,包括医生7名,护士4名,技术人员8名;具有硕士学位者2名,博士学位者1名,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4名,中级7名,初职8名。尽管我科人员构成正趋于合理,但高学历人才相对较少;在大型设备方面,目前附三院和43医院均已购买核医学最先进设备-PET/CT,而我科目前未购买,这对我科临床及科研均有较大的影响。在教学方面,我科老师均是一边忙临床,一边承当教学,因此,在教学文章方面比较缺乏,此外我科的教学劥较陈旧,急需更新。

二、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我院建设“国内先进、省内领先、面向东南亚一流的综合性医院”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深入贯彻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我科要大力开展业务创新,努力拓展核医学诊疗范围,进一步增加我科的业务量,加强与临床相关科室的合作与沟通,坚持促进自主创新,努力推动学科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持续发展。

三、学科建设目标

1、加强人才培养,努力提高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选派1-2名教师外出培训。

2、成立科室科研小组,科室力争成为核医学硕士授予点,力争申报国家级课题2项,

发表北大版核心期刊2-3篇。

3、发表教学论文1-2篇,申报教改牙、项目1项。

4、申报购买PET/CT及回旋加速器各一台。

核医学科

2013年核医学学科建设总结

本年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科员工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下,我科在学科建设目标方面基本上达到预定目标,具体如下:

1、在科室业务量方面,本年虽有等级医院迎评工作,但在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支持和合乎员工的努力下一,我科总体工作量与2012年相比,总体稳中有升,尤其在SPECT显你方面,9月和11月连续创造了我科SPECT显像的历史新高,此外,治疗病房收治病人自9月起,月均达到40人次。

2、人才培养方面,2013年完成出国人员培训2人次,省外进修人员1人次。

3、科研方面,科室已成立8人参加的科研小组,任炳秀博士任组长;今年完成云南省联合专项基金项目结题一项,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得资助1项;发表北大版核心期刊2篇。

4、教学方面,完成了学校指令性教学任务,发表教学论文1篇。

5、本年申报PET/CT及回旋加速器,已获卫生部批准。

虽然,2013年学科 建设目标基本完成,但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教改课题申报及教学成果申报上,我科2013年无教学相关成果或改革项目申报,此外教学文章也偏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认识,要不每位任课教师必须申报1项,并与个人年终考核挂钩。另外,我科员工在学历构成方面仍然偏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多鼓励和支持年青教师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核医学科

2013-12-20

第18篇:核医学小结

核医学小结

第一章 总论

核医学: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素和和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即应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或生物制品进行疾病诊治和生物医学研究。

核医学在内容上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两部分。

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诊断核医学包括体内(脏器现象和功能测定)体外—放射分析;治疗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进行高度集中的治疗。

核医学的独特优势:1 安全、无创伤 2 分子功能影像 3 超敏感和特异性强 4 定量分析 5 同时提供形态解剖和功能代谢信息

放射性药物: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性药物。

放射性药物使用原则:

医用放射性核素来源: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从裂变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射器淋洗获得。

平面显像:是将r照相机的探头置于体表的一定位置,采集脏器放射性分布而获得的影像,胃脏期内探头投影方向上前后叠加的影像。 静态显像: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待其在脏器、组织或病变内的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进行显像。

阳性显像,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增高为异常的显像方法;阴性显像,

是以病灶对显像剂摄取减少为异常的显像方法。

早期与延迟显像:早期显像,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2h以内进行的显像;延迟显像,是将显像剂引入体内2h以后进行的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的特点:功能显像、定量分析、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影像清晰度差、无创伤性检查。

第二章 核物理与电离辐射及其防护

核素: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处以同一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具有同样的原子序数但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核素互为同质异能素。

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克勒尔(Becquerel, Bq),定义为1Bq=1次/秒,表示放射性核素在一秒内发生一次衰变。

Bq与Ci(居里)的换算关系

1Ci=3.7*101 0Bq=3.7*107 kBq=3.7*104 MBq

放射卫生防护原则:实践最优化、实践正当化、个人剂量限制

核医学工作场所依据管理需要可分为三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

第三章 神经系统

• 负荷试验脑血流灌注显像方法:

• 乙酰唑胺:碳酸酐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是使脑内PH值下降,引起血管扩张。

• 暴露潜在的缺血,提高阳性诊断率,主要用于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

分为 药物介入实验、CO2吸入实验、运动刺激、Wads实验(大脑半球不对称实验)、Matas实验(颈动脉阻塞实验)和中医针刺等 临床应用

抑郁症,

癫痫,主要用于对癫痫病灶的定位,发作期病灶呈高代谢状态;发作间期病灶呈低代谢状态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分别

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

平衡法门控心室显像

心室容积曲线分析

正常心室相角程(心室峰底的宽度)≦650。

临床应用:室壁瘤的诊断:心电图显示局部有反向运动;典型影像表现为室壁瘤部位呈局限性囊袋装膨出。

介入实验:可是正常冠状动脉扩张,血流量增加,病变冠状动脉由于固定性狭窄而不能相应扩张,从而使正常与狭窄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血流灌注量差异明显增加,因此提高了病变冠状动脉的检出率。 显像剂:201Tl、99mTc-MIBI

通过比较99mTc-MIBI负荷与静息显像,灌注缺损一般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 可逆性缺损;2 固定性灌注缺损或不可逆性灌注缺损 3 部分可逆性灌注缺损 4反向再分布

第五章 肿瘤与炎症

1.201Tl肿瘤显像 2.99mTc-Tetrofosmin肿瘤显像

18F-氟脱氧葡萄糖显像原理:肿瘤细胞缺氧可以增加18F-FDG的摄取。 临床应用

肺癌

肝癌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显像常用试剂为:99mTcO-

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判断 根据结节显像剂分布状态,可将结节分为四种类型,即:热结节、温结节、凉结节、冷结节

热结节指结节部位显像剂分布高于周围正常组织。P90

第七章 骨骼系统

原理:骨内离子与放射性核素的化学吸附和\\或离子交换

超级骨显像(super bone scan):是指全身骨骼广泛浓聚显像剂,其图像较正常影像明显清晰,肾脏基本不显影。

临床应用 恶性骨转移瘤的诊断:在骨显像中,骨转移病灶多表现为随机、多发、非均匀性的不规则分布,其大小、形态、显像剂聚集程度各不相同,多见于中轴骨(腰椎骨、肋骨、盆骨等)。

第八章 泌尿系统

各种肾图的画法(半排时间)

肾检查的介入实验

利尿实验 上尿道梗阻可分为机械性梗阻和非机械性梗阻两类p120

卡托普利实验是观察应用卡托普利前后的肾功能变化来诊断肾动脉血管狭窄引起的高血压,本法能提高诊断单侧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是在肾图或肾动态显像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九章 呼吸运动

肺灌注显像原理 常用放射性蛋白颗粒有锝标记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99mTc-MAA)和锝标记人血清蛋白微球颗粒(99mTc-HAM)。临床以应用99mTc-MAA较多,其平均直径约为40微米;HAM颗粒直径约为10-30微米,但重量明显大于MAA。一次静脉注射10万-70万个颗粒可获得清晰的双肺影像。

肺灌注异常征象:

临床应用

肺栓塞栓塞症

COPD肺灌注显像的典型表现是弥漫性散在的与通气显像基本匹配的反射性减低区或缺损区。P141

第十章 消化系统

肝脏显像:利用核医学显像计数显示的肝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影像即可代表肝实质影像。

临床应用 肝癌-血池显像为一般填充 肝海绵状血管瘤-过度填充 肝囊肿多为单发病灶;肝包囊虫病的单发囊腔常常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球形放射性严重稀疏或缺损区。

肝胆显像:经静脉注射的肝胆显像剂被肝细胞快速摄取,然后 通过近似于排泌胆红素的过程,将显像剂与胆汁一起沿肝内胆道系统排99mTc-MAA

出,经总胆管流入十二指肠,使胆道显影,称之为肝胆显像

9999m消化道显像:常用的显像剂有两种:Tc标记的硫胶体(99Tc -SC)Tc

标记红细胞(99mTc -RBC)。

异位胃粘膜显像 绝大多数表现发生在回肠部的梅克尔憩室。 第十二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19篇:核医学总结

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激发、散射、韧致、辐射、吸收作用。放射核素显像技术:合成代谢、细胞吞噬、循环通路、选择性浓聚、选择性排泄、通透弥散、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特异性结合。

脑血流灌注显像原理:静脉注射具有小分子、零电荷、脂溶性高的胺类化合物或四配基络合物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的显像剂,其进入脑组织的量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成正比。通过显像,可以获得rCBF的分布,并进行定量分析。 2.显像剂: 99mTc标记物(99mTc-ECD99mTc-HMPAO)123I-IMP 惰性气体(133Xe) 13NH3 .Diamox Stre Test(乙酰唑胺)乙酰唑胺负荷显像:乙酰唑胺能抑制脑内碳酸酐酶的活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脑血管扩张,导致rCBF增加20%~30%,由于病变血管的这种扩张反应很弱,使潜在缺血区和缺血区的rCBF增高不明显,在影像上出现相对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 适应症: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脑梗死的诊断,痴呆的诊断和分型,癫痫灶的定位诊断,帕金森病的诊断,脑肿瘤术后坏死与复发的鉴别诊断,其它:ru偏头痛、精神病、脑外伤、遗传性舞蹈病、脑动静脉畸形等。5.临床应用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可逆性缺血性脑疾病(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 RIND)大部分TIA患者rCBF异常。对缺血部位、范围、严重程度、早期诊断、随访及疗效观察等具有较高的价值。2) 脑梗死( cerebral embolism)特征:放射性缺损比CT大过度灌注(Luxury Perfusion)交叉性小脑失联络(Croed Cerebellar diaschisis,CCD)对早期诊断、病情估计、预后判断、复杂定位症状和体征的解释等具有较高的价值3)癫痫(epilepsy)发作期:病灶局部放射性异常浓聚发作间期:病灶局部放射性稀疏或缺损4)Alzheimer病特征:颞叶、顶叶放射性减低,对称性。对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5)颅脑损伤局部低灌注Positive rate: 68%-77%6)脑功能研究及精神疾病的研究应用1.精神分裂症 2.抑郁症3.强迫性精神症7)偏头痛(migraine)局部低灌注区 8)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又称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稀疏、缺损(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等)Positive rate:62.5%9)颅内占位性疾变(SOL)SPECT表现为放射性低灌注区,亦可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较X-CT范围大脑肿瘤手术及放疗后复发与坏死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的血供丰富,复发灶的rCBF常增高,影像表现为放射性增浓区;而坏死区基本上没有血供,影像上呈放射性减淡或缺损区。必要时可进一步行亲肿瘤显像。脑代谢显像:适应症:癫痫灶的定位诊断,痴呆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分级、疗效评价、复发或残余肿瘤的检出,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脑生理与认知功能的研究,精神疾患的研究。神经递质和神经受体显像原理标记神经递质或配体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的与受体结合。利用SPECT、PET显像显示体的特定结合位点及其分布、密度和功能,并能定量分析。脑受体显像可显示脑内各种神经体的分布状态,并可观察其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对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血脑屏障功能肘静脉“弹丸”注射放射性药物,用r照相机置于头颈部1帧/1sec连续采集40帧,即可显示脑血管充盈、灌注和出的情况。从而了解脑血管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脑静态显像正常情况下,由于存在着“血脑屏障”功能,注入血液中的放射性药物,很难达到脑组织,故脑组织中的放射性浓度很低。当脑部病变(肿瘤、炎症、血管病变等)发生时,血脑屏障功能受损,脑组织中放射性药物浓度增高,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药物增高,呈现放射性浓聚区,据此进行显像,称为脑静态显像。99mTcO4-、99mTc-DTPA、99mTc-GHA3.显像方法①肘静脉“弹丸”注射r照相(1F/1sec×40)②2 ~ 4h静态显像脑血管动态影像1.动脉相: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颅底Willis环陆续显像,呈两侧对称的五叉形影像,历时约4 s。2.脑实质相:Imaging agent进入微血管,放射性弥漫性分布于脑实质,历时约2 s。3.静脉相:上矢状窦等静脉窦显影,脑实质放射性逐渐减少,历时约7 s应用1.估价颈动脉血流状态阻塞、曲折或严重狭窄2.脑血管病3.脑肿瘤4.脑动静脉畸形 5.探测硕膜下血肿6.脑脓肿7.脑死亡

甲状腺功能测定(Tests of Thyroid Function)体内实验:甲状腺摄131碘试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50%),TSH兴奋试验(5%-10%)体外测定法:利用体外分析的方法测定甲状腺相关激素和抗体在血中的含量甲状腺摄131碘试验1.原理 131I,127I。碘是甲状腺合成TH的主要原料,其进入人体后能被甲状腺选择性摄取和浓聚,其摄取的速度和数量以及碘在甲状腺内的停留时间与甲状腺功能有关。给予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一定量的Na131I后,在体外用特定的γ射线探测仪探测颈部的放射性计数,即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2.适应证、禁忌证:除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禁用外,可安全的用于任何人群。3.应用1)Grares病的诊断。[符合率] 92%吸131I率增高和病情程度无比例关系。2)甲状腺毒症的鉴别诊断。亚急炎:吸131I率抑制性低下与甲低相鉴别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辅助诊断。各时相吸131I率均明显低下。有些甲低病人是由于碘化偶联障碍所致,吸131I率可正常或升高。(4)甲状腺肿地方性肿[碘饥饿状态]:各次吸131I率高于正常,高峰多在24hr,曲线形态类似中、重度甲亢;单纯性肿 [相对性缺碘]:各次吸131I率均轻度偏高,类似轻度甲亢曲线。(5)甲亢131I治疗剂量的计算及疗效预测。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应用(1)甲状腺过氧化酶缺陷的诊断,家族性酶缺陷克汀病、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 综合征)等(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辅助诊断。Thyroid Hormone Suppreison Test1.原理:正常人甲状腺吸碘能力受TSH的控制。血中T

3、T4对TSH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给予外源性T

3、T4可抑制TSH分泌,从而抑制甲状腺吸碘能力。甲亢患者吸碘调控机制被破坏,其吸碘能力不受外源性T

3、T4抑制。2.用途: 鉴别轻度甲亢和生理缺碘而引起的吸131I率升高。3.临床应用(1)甲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5%左右。2)

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的诊断。3)突眼的鉴别诊断。内分泌

性突眼摄碘率多不受抑制,眼眶肿瘤所致突眼可被抑制。4)预测甲亢复发。促甲状腺激素兴奋试验(TSH stimulation test);原理:正常生理情况下,垂体分泌的TSH可增强甲状腺摄碘的能力。甲状腺兴奋试( thyroid stimulation test ) 通过注射外源性TSH,观察注射前后甲状腺摄131I率的变化,判断甲状腺轴的功能。用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鉴别诊断.应用 (1)原发性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鉴别诊断 2)了解甲低病人的甲状腺贮备功能 4.注意事项 1)有过敏史者慎用。 2)重度垂体前叶功能衰竭及心脏病患者慎用。

甲状腺静态显像1.原理:将一种进入人体后能被甲状腺细胞选择性摄取的放射性药物(显像剂)如131I-NaI或 99mTcO4- 等引入患者体内。一定时间后用特定的核医学显像仪器,探测甲状腺内放射性核素衰变时所发出的r射线 ,即可得到反映甲状腺部位、形态、大小及功能等信息的甲状腺影像。2.常用显像剂及特点131I 123I 99mTc 4.临床应用1)观察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功能状态。2)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异位甲状腺多见于:舌根部、舌骨下和胸骨后,偶见于心包、心内和卵巢等处。3)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断4)判断颈部肿块与甲状腺的关系(如颈部肿块能摄取显像剂或甲状腺形态不完整,或甲状内显像剂分布不均匀,则提示颈部肿块来自于甲状腺或与甲状腺有关,相反则和甲状腺无关)。(5)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探测6)甲状腺大小及重量的估计7)甲状腺炎热结节放射性增高单发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多发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功能不一致引起)温结节放射性相似良性甲状腺腺瘤,少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凉结节放射性减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出血、钙化及局灶性甲状腺炎。(80%属于良性腺瘤或腺瘤伴出血、囊性变。单发结节癌变发生率高,多发结节癌变发生率较低。)甲状腺血流显像正常图像:注药后8 ~ 12s,双侧颈动脉对称显影,12 ~ 14s颈静脉显像,此时甲状腺区无明显显像剂聚集。10 ~ 18s左右,甲状腺开始显影,且随时间延长甲状腺摄取显像剂逐渐增多,影像逐渐清晰。异常图像:因甲状腺整体或局部血流灌注改变,在图像上可出现甲状腺提前清晰显影、颈动脉-甲状腺通过时间延长,病灶区显像剂分布增高或灌注不良。 .应用1)甲亢的辅助诊断。2)甲状腺结节的鉴别:结节部位供血丰富表现者,提示恶性结节可能性大。甲状腺肿瘤阳性显像1.显像剂:99mTc-MIBI、201Tl、99mTc-(Ⅴ)-DMSA、131I-MIBG2.临床应用:甲状腺肿瘤性质的鉴别:甲状腺结节若在甲状腺显像中表现为“冷”结节或“凉”结节,在肿瘤阳性显像中表现为浓聚区,高度提示为恶性肿物。甲状腺激素抑制显像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甲状旁腺显像原理

减影显像:利用201Tl或99mTc-MIBI显影所得影像

(可得到甲状旁腺和甲状腺两个腺体的合影)减去99mTcO4-显像所得影像(甲状腺影像)

延迟显像: 99mTc-MIBI双时相显像 早期相:显示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影像

延迟相:甲状腺影消退,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组织影可清晰显示

2.正常图像

甲状旁腺功能正常时,由于其体积较小通常不显影,因此减影处理或延迟的影像,甲状腺区无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影,或仅见较淡的且大致均匀的甲状腺影像。

3.应用1)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断2)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腺瘤和增生、甲状旁腺腺癌的诊断和定位, 异位甲状旁腺的定位

肾上腺髓质显像

1.原理:间位碘代苄胍(Meta-Iodolemzyl Guanidine;

MIBG)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有高度特异性,因此用131I或123I标记的MIBG可使富含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组织和器官,如肾上腺髓质、心肌、肝脾等显影。显像剂:131I-MIBG123I-MIBG

3.检查前准备:

(1)须封闭甲状腺和清洁肠道。 2)停用能抑制肾上腺髓质功能的药物(如苯丙胺、可卡因、生物碱、6-羟基多巴胺、胰岛素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至少一周。(3)显像前排尿,以减少膀胱影像的干扰。

4.方法:显像剂: 131I-MIBG(2~3 mCi)静脉注射后24h、48h、72h显像,常规行后位局部及全身显像。 5.正常显像

正常肾上腺髓质多不显影,只有10~20%的肾上腺髓质在48h~72h显像时显影,且影像小而模糊。心肌、脾脏、腮腺常显影,肝脏、肾脏及膀胱影像较浓。 6.应用1)嗜铬细胞瘤的定位2)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诊断3)交感神经节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皮质显像

1.原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胆固醇可作为合成皮质激素的原

料而被肾上腺皮质细胞摄取并酯化,以此作为显像剂行肾上腺皮质显像,可以观察肾上腺皮质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功能状态。

2.临床应用 1)肾上腺皮质增生和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肾上腺皮质腺癌的辅助诊断 3)异位肾上腺的定位诊断

骨髓显像原理:骨髓由有造血功能的红髓及无造血功能的黄髓构成。成人四肢骨除近心端1/3外都是黄骨髓。红骨髓主要由各系造血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构成,在正常情况和大多数病理情况下, 它们的分布是一致的。

1、放射性胶体(99mTc-硫胶体或99mTc-植酸钠)

骨髓间质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能选择性摄取放射性胶体物质,而单核吞噬细胞在正常情况和大多数病理情况下和造血细胞分布是一致的,因此它摄取放射性胶体的多少与骨髓的功能状况密切相关。通过单核巨噬细胞显像可间接观察红骨髓的分布情况及功能状况。优点:图象质量好。缺点:间接反映骨髓功能,肝、脾显影的干扰。

2、放射性铁(59Fe或52Fe)

铁是红细胞生成过程中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放射性铁离子可渗入红细胞系而使骨髓显像,从而直接反映红细胞生成细胞的功能和分布。优点:真正反映红细胞的生成与分布。缺点: 59Fe 半衰期 45天,在骨髓聚集慢;高能光子(分别为1.099MeV和1.292 MeV),图象质量差。 52Fe由加速器生产,发射正电子。

3、其他:111 In优点:它和铁一样能与输铁蛋白结合,半衰期 2.8天,光子(173KeV、247 KeV),较适合显像。缺点:由加速器生产,价格高。

骨髓显像不仅能直接显示全身功能性骨髓分布,而且能显示身体各部位骨髓造血功能的变化,是研究骨髓功能和诊治造血系统疾病的辅助手段。 正常影像:

正常成年人放射性胶体骨髓显像见中心骨髓(脊柱、肋骨、胸骨、骨盆和颅骨)显影,外周骨髓的肱骨和股骨的上端1/3部位显影清楚。而四肢末端,长股骨干等外周骨髓部位无放射性分布

儿童除中心骨髓显影外,整个四肢骨髓均可显影。临床应用

1、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骨髓活性:

a、全身减低,预后差;

b、中心减低,外周扩张或灶状显影,是慢性再障的特征表现,预后较好;

c、少数骨髓分布正常,症状轻、预后好。晚期表现为荒芜型。

2、白血病(leukaemia):

白血病特点为中心明显抑制,而外周扩张。受抑制的程度与骨髓内白血病细胞的数量呈正比。外周扩张是由于黄骨髓重新活化并转变成白血病性骨髓的结果。它们对化疗不敏感,易复发。骨髓显像是发现外周骨髓残留白血病病灶的唯一有效方法。部分患者有脾脏肿大,而脾的大小及变化在白血病治疗中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3、某些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观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心增强,外周扩张。晚期减低。

4、为骨髓细胞学检查选择最佳穿刺部位

5、骨髓栓塞的诊断:

常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急性期X线检查正常,表现为

局灶性放射性缺损,其周围有放性增高,有时伴外周扩张。随访。

6、多发性骨髓瘤的辅助诊断:

中心骨髓多处放射性缺损,可伴外周骨髓扩张,灵敏度较骨显像高 。

7、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急性期X线检查正常,表现为受累股骨头放射性稀疏、缺损。

8、其它骨髓疾病:

骨髓纤维化早期,中心性骨髓受抑制,外周扩张。晚期外周亦受抑制。慢性贫血时整个骨髓活性增高,慢性溶血性贫血时伴有脾肿大,而缺铁性贫血不伴脾肿大。

淋巴系统具有吞噬、运输、清除外来物质的功能。常时

20~50nm的放射性胶体颗粒或高分子物质注射到皮下组织间隙后,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基底膜,而主要是进入毛淋巴管,然后引流到淋巴结,其中一部分被淋巴窦单核吞细胞摄取或吞噬而留在该站淋巴结内,另一部分则随淋巴继续引流至下一站淋巴结,还有一部分最后进入血液循环肝、脾单核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利用γ相机等显像仪器可追踪显像剂的输送过程,获得淋巴结及淋巴液循环的动态像,从而显示淋巴结及淋巴链的分布、形态、大小及功能态。

1、胶体类99mTc-硫化锑、99mTc-微胶体

2、蛋白类99mTc-HAS、131I-McAb

3、高分子聚合物类99mTc-脂质体、99mTc-右旋糖酐

正常淋巴影像的特点:图像清晰,淋巴结影多呈圆形或卵圆形,放射性分布均匀,左右两侧基本对称,淋巴链影像连贯,无固定的中断现象,距注射点近的淋巴结放射性分布较浓,远处淋巴结随着距离的增加影像逐渐变淡。临床应用:

1、了解局部引流淋巴结的解剖分布及生理功能

2、观察恶性肿瘤有无转移及其转移范围

3、了解恶性淋巴瘤的病变范围

4、诊断淋巴阻塞性疾病

5、前哨淋巴结探测

6、为放疗布野提供准确位置

肺灌注显像(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 原理:经肘静脉注射大于肺毛细血管直径的,大小为10~60μm的放射性颗粒后,这些颗粒随肺动脉血流混合并均匀地暂时栓塞嵌顿于肺毛细血管床内,其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分布反映肺内肺动脉血流灌注状况。通过多体位肺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可观察肺动脉血流分布状况。

显像剂99mTc-MAA(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白)

99mTc-HAM(人血清白蛋白微球)。

禁忌症:1严重过敏史、过敏体质禁用2严重肺动脉高压慎用3严重肺血管床受损慎用,即使病情需要,注射的蛋白颗粒也应减少4先心:右向左分流慎用。

临床应用

1、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疗效判断

典型表现肺灌注显像表现为多个肺叶、肺段或亚段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而同期的肺通气显像或胸部X线检和恐惧更健康后果将覆盖正常。(mismatch)

较大:1个肺节段的75%以上;中等大小:1个肺节段的25%~75%;较小:1个肺节段的25%以下。

高度可能性诊断的准确率大于80%,中度可能性诊断的准确率为20% ~80%,低度可能性诊断的准确率为10% ~20%,更低可能性诊断的准确率在10% 以下。

(1)高度可能性①大于或等于2个肺段的灌注稀疏、缺损区,肺通气、χ线检查正常,或灌注稀疏、缺损区明显大于异常的肺通气和χ线检查;②一个较大的和2个以上中等的肺灌注稀疏、缺损区,肺通气、χ线检查正常;③4个以上中等的肺灌注稀疏、缺损区,肺通气、χ线检查正常。

(2)中度可能性①1个中等的、2个以下较大的肺灌注稀疏、缺损区,肺通气、χ线检查正常。 ② 出现在肺下野的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区,与同一部位χ线病变范围相等; ③ 1个中等大小的灌注、通气缺损区,χ线检查正常;④灌注、通气显像均为放射性分布稀疏、缺损区,伴少量胸水。

(3)低度可能性①多发的“匹配性”稀疏、缺损区, χ线检查正常。 ②出现在肺上、中野的灌注、通气稀疏、缺损区, χ线检查正常;③灌注、通气均为稀疏、缺损,伴大量胸水;④面积小于χ线阴影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正常或异常;⑤条索状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正常或异常;⑥4个以上较小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正常或异常; χ线检查正常;⑦非节段性稀疏、缺损。

(4)更低可能性:3个以下较小的灌注稀疏、缺损,通气正常或异常; χ线检查正常。

(5)无肺血栓栓塞:无灌注稀疏、缺损。

通气-血流灌注比值显像(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V/Q)对于那些胸片正常且不伴有心肺疾患的患者要作为一线检查,若扫描结果阴性可排除肺栓塞。另外V/Q对诊断亚段及以下的肺栓塞和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有独到价值。

2、肺动脉高压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放射性分布呈上部高于底部的翻转改变;双肺内显像剂分布严重不均,减低区为多发非节段性。动力型肺动脉高压行扩血管治疗后,双肺内放射性计数可明显增加,而阻力型者则无明显改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多表现为“逆向不匹配”放射性分布改变;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多表现为多发的非节段性“不匹配”放射性分布减低区。

3、大动脉炎综合征等疾病累及肺血管者的辅助诊断

4、判断ARDS、COPD患者肺血管受损程度与治疗效果

5、先天性心脏病右向左分流、肝肺综合征低氧血症患者肺内右向左分流的诊断和定量分析 :分流率=(全身总记数-双肺记数)/全身总记数

6、肺部肿瘤切除术适应证的选择、术后肺功能预测

7、COPD肺减容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部位和范围的确定,疗效评估

8、肺移植前后分肺功能的评价,包括监测排斥反应。肺通气和吸入显像:(pulmonary ventilationand inhalation imaging)

原理;通气显像原理:放射性气体133Xe或81mKr随吸入的气流到达终末细支气管,在肺泡间压力差作用下扩散分布于肺泡内。肺内局部放射性气体分布的多少、清除的快慢与局部通气量、换气量成正相关。

气溶胶吸入显像原理:采用雾化装置将放射性示踪剂(99mTc-DTPA)雾化成粒径大小不一的气溶胶微粒,经呼吸道吸入后,依微粒直径的不同,将沉降在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壁上。体外采用γ相机或SPECT可使气道和肺显影。

显像剂: 133Xe5.3天80keV81mKr13秒191keV99mTc-DTPA 6小时140keV 显像方法:

通气显像分为:

1、吸入相:反映肺局部通气功能,

2、平衡相,

3、清除相:反映肺局部呼气功能和气道

通畅情况。

适应症:了解呼吸道通畅情况及肺部疾病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慢阻肺的诊断,与肺灌注显像联合应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观察药物和手术治疗前后的局部肺通气功能,评价其疗效和预后,肺实质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价。临床应用

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诊断,病变范围、程度的评估:与灌注显像基本匹配的放射性减低区或缺损区,与血流分布无关系。清除相:相应区域放射性清除缓慢。气溶胶颗粒在气道狭窄处沉积增多,形成“热点”,其远端呈放射性减低。

2、结合肺灌注显像鉴别诊断肺栓塞。

3、评估药物或手术治疗前后的局部通气功能,观察疗效

4、支气管阻塞:多呈肺叶、肺段性放射性分布异常。吸入及清除缓慢。

5、间质性肺病肺上皮细胞通透性的评价:放射性气溶胶吸入显像可对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的 受损情况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定量评价,99mTc-DTPA的半廓清时间。

6、呼吸道粘膜纤毛清除功能的评价

心肌灌注显像1.原理:心肌灌注显像是利用正常或有功能的心肌细胞选择性摄取某些碱性离子或核素标记化合物的作用,其摄取量与心肌血流灌注量正相关,因而根据局部心肌摄取放射性的多少可以观察局部血流灌注情况。此外,心肌细胞摄取心肌灌注显像剂依赖于心肌细胞本身功能或活性,因此,其心肌灌注显像图也是反映心肌细胞存活与活性的重要标志。介入试验:较轻度单纯的心肌缺血在静息状态下可介入试验(运动、药物等)可使缺血心肌充分暴露,表现为放射性减低区。201 Tl在缺血心肌清除较正常心肌慢,所以在介入显像后数小时进行延迟静息显像时,缺血心肌与正常心肌的放射性差异明显缩小或消失(即¡°再分

布”redistribution现象)。由此可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2.显像剂及显像方法201Tl、9mTc标记化合物(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P

53、99mTc-NOET、99mTc-teboroxime)、正电子发射显像药物(82Rb、13N-NH

3、15O-H2O)心肌灌注异常图像的临床意义:在两个不同方向的断面同一心肌节段在连续2个或2个以上层面上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方可定为异常。①可逆性灌注缺损负荷显像呈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静息显像(或再分布显像)减低或缺损区被填充,提示心肌缺血。②不可逆性灌注缺损(固定缺损) 负荷显像和静息显像(或再分布显像)均呈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提示心肌梗死。心尖区不可逆性放射性分布缺损,考虑为心尖区心肌梗塞。③部分可逆性缺损负荷显像分布缺损,“再分布”或静息显像部分填充,可逆性缺损和固定性缺损同时存在,提示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枝循环形成。④花斑形改变 负荷及静息显像均见多处小范围,与冠脉分布不一致、严重程度不同的稀疏或缺损区,见于心肌病、心肌炎。⑤反向再分布负荷显像分布正常,静息或延迟显像分布稀疏或缺损,或负荷显像分布缺损,静息或延迟显像缺损加重,见于部分正常人和严重冠脉狭窄、接受了溶栓治疗或PTCA术者。⑥左心室一过性扩张 提示负荷(运动、药物)诱发左室功能不良.⑦肺摄取指数正常者运动后肺不摄取或很少摄取心肌灌注显像剂,若肺摄取明显增加,提示左心室功能减低。适应证: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心肌梗死的评价,心肌细胞活力的判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成形术前病例选择和术后疗效评估,探测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心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4.临床应用1)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评价: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比较,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性达90%以上,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度分级,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协助血运重建治疗病例的选择,(2)心肌梗死的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急性胸痛的评估,指导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预后的早期估计,(3)缺血性心肌疾病治疗后的疗效评估,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治疗,体外反搏治疗4)其他心脏病心肌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心肌炎的诊断微血管性心绞痛运动负荷试验心肌显像诊断早期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原理:1.运动负荷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心肌的代谢需求,测试冠状循环随着心脏血流需求不断增加的适应能力以及是否又发心肌缺血2正常冠状动脉有较强的储备能力,当躯体剧烈运动时,全身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大,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是冠状动脉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功能增强3而在冠状动脉狭窄时,惊喜状态下,动脉狭窄区的心肌仍能维持正常血供,因此,心肌显像时其显像剂分布与正常区可能无明显差异或仅轻度减低,但在运动负荷情况下,供血正常的心肌血流成3-5倍增加,显像剂摄取也随之增多,而冠状动脉狭窄去的心肌,则不能随运动增加相应的血流灌注,使病变区与正常去心计的显像剂分布差异增大,有利于显示缺血病灶和鉴别缺血病变是可逆性还是不可逆性4股在临床上,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常需要作心肌负荷试验,以提高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心脏功能测定:平衡门电路法心室显像(gated ventricular9m Tc标记 Im人体血aging液内某)

应用9种成分,在一定时间内该标记成分均匀分布在血循环中而不透出血管壁外,以心室内血多,故可使心室腔显影。采用生理信号多门电路技术,用受检者自身心电图R波触发启动γ相机自动、连续、等时地在每一个R-R集和贮存像,并且将连续采集数百个心动周期相同时相的图像分别相应叠加,最终得到代表一个心动周期从舒张末期→舒张末期全过程的系列心室影像。将此系列影像进行重放即可以心动电影方式观察心脏局部室壁运动情况,通过左、右心室的容积曲线还可计算出心室收缩与舒张期功能的指标。2.显像剂及显像方法(imaging agent and method) 99mTc标记红细3.适应证胞、(indic 99mTcation¡ª人血清白)冠心病蛋白心肌缺ANT、血的早LAO45期诊断°、LAO70。各种° 心血管疾病需了解左或右心室功能者。心血管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疗效评价。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预激综合征的诊断。左心室室壁瘤的诊断。监测某些化学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Systolic Function: EF(ejection fraction), 1/3EF, PER, Regional EFDiastolic Function: Peak filling Rate PFRImage Proceing and

analysis :Phase Analysis:

时相图(相位图)时相直方图图: Phase shift:相角

程:

4.临床应用(clinical application)1)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负荷试验后EF绝对值升高不明显(

三、心肌活力显像心肌缺血冬眠心肌(hibernating)坏死心肌顿抑心肌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myocardial glucose

原理:禁食状态下,脂肪酸是正常心肌主要能量来源,正常心肌摄取FDG减少,显影不清而冬眠心肌不能进行脂肪酸代谢,只能进行葡萄糖代谢,故可摄取FDG 而显影。葡萄糖负荷后,葡萄糖是心肌主要能量来源,存活心肌可摄取FDG而显影。在心肌灌注减低的节段,FDG PET显示相应节段FDG 摄取正常或相对增加(灌注-代谢不匹配),标志着心肌细胞缺血但仍然存活,反之,葡萄糖负荷后,相应FDG摄取减低(灌注-代谢匹配)标志着心肌细胞不再存活。

心肌灌注显像原理:代谢活动是反映心肌细胞存活最可靠的的血流则是保证代谢活动的基础,又由于只有保留完整细胞膜的存活细胞才能蓄积和保留MIBI等心肌灌注显像剂,因此心肌对某些血流显像剂的摄取也间接反映了心肌存活的信息。然而,常规心肌灌注显像方法常低估心肌活力,即有部分严重缺血但仍存活的心肌表现为固定性缺损而被判为坏死或瘢痕化心肌。用SPECT显像,通过采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的药物介入;或通过201 Tl延迟显像或再注射显像,增加缺血区心肌对显像剂的摄取,从而提高对心肌活力检测的敏感性。 1.显像方法

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 201

Tl再分布/延迟显像 201

Tl再次注射法 99m

Tc-MIBI心肌显像摄取比值测定 2.临床评价对冠心病的疗效预测,预后估计, PE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是目前检测心肌活性最准确的方法,称为¡°金标准。 201

Tl再次注射法与18F-FDG PET确定的心肌活性有很好的一致性。在检测心肌存活方面, 99mTc标记药物结合硝酸甘油等介入试验显像与201Tl也具有同等价值。 如何判断心肌细胞的活性

1心肌代谢显像估计心肌活性: A.葡萄糖代谢显像B.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C.有氧代谢显像

2心肌灌注显像法估计心肌活性:A.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显像B.201Tl再分布/延迟显像C.201Tl再次注射(reinjection)法3心肌乏氧显像估计心肌活性

运动心肌显像静息心肌显像临床意义

局部放射性分布缺损/稀疏缺损/稀疏心肌梗塞

缺损/稀疏原稀疏/缺损区消失或接近消失心肌缺血

缺损/稀疏原稀疏/缺损区部分消失心梗伴缺血

下肢深静脉显像 1.原理和方法 于双踝关节上方紧扎止血带以阻断 浅静脉的回流,双足背静脉同时等速注入显像剂,同时启动γ相机进行显像,可以显示显像剂流经下肢深静脉的全过程影像。采集结束后松开止血带,活动下肢后重复显像,观察显像剂的清除情况。 2.显像剂:99Tcm-MAA或99Tcm-RBC111~185MBq(3~5 mCi)。 当疑有肺栓塞时则采用99Tcm-MAA,它可使静脉内新鲜血栓显影,亦可同时进行肺灌注显像。 3.应用 1)下肢深静脉狭窄或闭塞诊断: 表现为深静脉影像突然变细或中断,远端影像正常或粗浓,常伴有侧支循环影像 2)下肢深静脉新鲜血栓的诊断:应用99Tcm-MAA为显像剂时,下肢活动后静脉局部残存点状或索条状放射性浓聚影,多提示新鲜血栓形成3)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表现为深、浅两组静脉同时显影。肝胆:肝胶体显像:TC-硫胶体,TC-植酸盐。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TC-红细胞。肝胆动态显像99m

Tc-IDAs(99mTc-EHIDA/DISIDA/mebrofenin)、99m

Tc-PAA(99mTc-PMT)适应症:诊断急性胆囊炎。鉴别诊断肝外胆道梗阻和肝内胆汁淤积。鉴别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和新生儿肝炎。诊断胆总管囊肿等先天性胆道异常。肝胆系手术后的疗效观察和随访、胆汁瘘的诊断。肝细胞癌、肝腺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特异诊断。异位胆囊的确定。监测肝功能。肝脏肿瘤显像:1.亲肿瘤和苏现象:67ga,201tl,111in2亲肿瘤标记化合物:TC-GH/DMSA脾脏显像脾显像的原理根据所使用显像剂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1、放射性胶体(99mTc-硫胶体或113mIn-胶体)利用脾脏单核吞噬细胞对放射性胶体颗粒的吞噬作用使脾脏显影。优点 :方便,同时观察肝、脾。缺点:影响对脾的观察。

2、放射性核素标记热变性红细胞(99mTc-DRBC)

利用脾脏红髓中的单核-巨噬细胞选择性吞噬和清除变形红细胞的作用而使脾脏显影。优点:脾异位、无脾、多脾等。缺点:制备复杂,且不稳定。 临床应用

1、观察脾脏的位置、大小

(1)慢性感染:脾肿大伴血流增高,呈放射性浓聚; (2)淋巴瘤或白血病侵润:脾肿大不伴血流增高,放射性分布均匀性降低。

2、左上腹肿块的鉴别诊断(与脾脏的关系)

3、脾内占位性病变或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应排除脾解剖变异。

4、脾发育异常(无脾、多脾、副脾)的诊断:功能性无脾:99m

Tc-DRBC可显影而胶体不显影。

5、脾破裂、脾梗死的诊断及观察病情变化。

6、自体脾移植后的监测

胃肠道j血显像:TC-rbc,Tc-胶体异位胃粘膜显像:TcO4:barrett食管,meckel憩室,肠重复畸形。胃排空能力:TC-SC,TC-DTPA.胃食管返流:TC-硫胶体,tc-DTPA.十二指肠胃反流:TC-EHIDA.唾液腺显像:tco4.14c-尿素呼气试验。

骨显像的原理:是指将亲骨性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引入人体并聚集于骨骼后,通过体外(照相机或SPECT仪)探测其发射的射线,使骨骼显像。骨骼病损时,若局部血流增加,成骨细胞活跃、无机盐代谢更加旺盛及新股形成,病理表现为成骨改变,在病损区的新股形成有较多晶体沉积,可比正常骨吸附更多的99mTc-MDP类趋骨性药物,放射性浓聚增强的热区,反之当局部骨组织血供降低,病理成溶骨改变放声性稀疏缺损的冷区。②方法:骨动态显像(三时相骨显像) :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显像剂: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静态显像:全身骨显像、局部骨显像;骨断层显像;骨融合显像与X线比较有以下特点1能全面了解骨转移情况2能早期(早于X线检查3-6个月)发现骨转移3能发现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细致骨折和隐匿性骨折4能研究全身骨质代谢情况,诊断代谢性骨病。骨静态显像适应症:明确恶性肿瘤患者有无骨转移。鉴别原因不明的骨痛。判断原发骨肿瘤的受累范围,了解有无远处骨转移。诊断X线片难以确定的应力性骨折及细微骨折。诊断各种代谢性骨病及骨关节病。骨组织病理活检的定位。评价骨病治疗后的效果骨动态现象的适应症:了解骨骼及周围软组织的血供及骨骼代谢情况。帮助鉴别良恶性原发骨肿瘤。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急性骨髓炎的诊断及与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判断一只股的血供及存货情况。

3、临床意义:(一)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的首选方法:以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率最高。早期无骨痛,影像表现大多为多发性散在性热区,好发于脊柱、肋骨、骨盆。一般较X线早3-6月发现病变。单发热区骨转移几率低于50%。骨关节附近的热区常为骨关节病。超级影像:全身骨骼放射性异常浓聚且清晰,双肾及膀胱不显影。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转移性肿瘤(二)原发性骨肿瘤:一般根据临床表现和X线可诊断。ECT骨显像用于显示病变的实际范围,作为手术及放疗的依据。三相骨显像可辅助鉴别良恶性肿瘤。(三)急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与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X线需在发病1-2周显示溶骨性改变。ECT骨显像24小时内即可显示热区。(四)骨折的诊断:细小骨折和应力性骨折X线常为阴性。(五)、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X线仅在后期显示股骨头变形、萎缩、髋臼骨质增生。骨显像早期即有变化:放射性减少---炸面圈样改变(股骨头放射性缺损区周围呈现放射性增浓)---放射性增高。三相骨检查更灵敏。(六)移植骨的监测:局部放射性增高或相似表明移植骨存活。(七)代谢性骨病 :多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1)骨影普遍对称性增浓;(2)颅骨和下颌骨增浓;(3)肋软骨呈串珠状;(4)领带样胸骨;(5)肾影不清;(6)软组织钙化;(7)24小时显像剂滞留;(8)假性骨折。(八)畸形性骨炎(Paget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又称畸形性骨炎。骨显像的特征是: 1.受累骨的全部或大部分显 著的放射性摄取增加并均匀分布; 2.常为多骨受累,单发少见; 3.受累骨增大和变形,病灶边界整齐,可见解剖学上的细微结构,如椎骨的横突; 骨显像优势在于评价Paget氏病骨骼病变范围。 X线也有典型改变4.四肢骨病变几乎总是源于关节端,向骨干进展; 5.病灶多年缓慢变化。(九)其它:骨关节病,假体松动或感染,移植骨存活的判断

肿瘤PET FDG显像原理:F为葡萄糖代谢示踪剂,与G的分子结构相似,静脉注射入人体后,通过与葡萄糖相同的摄取转运过程进入细胞内,进入后与G同样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形成6-p-FDG,但不能进一步被代谢,而滞留堆积在细胞内,细胞对FDG的摄取量与其G代谢率成正比,固体内G代谢率越高的器官、组织、摄取聚集FDG越多。恶性肿瘤代谢特点之一是高G代谢。肿瘤PET FDG适应症:良恶性病变鉴别。评价肿瘤侵犯范围、恶性程度、临床分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探测恶性肿瘤的转移灶。显示肿瘤病灶内活力状态、辅助指定放疗计划。肿瘤放疗或手术后复发与瘢痕组织的鉴别。放化疗疗效监测与评价。预后判断。寻找原发肿瘤病灶18F-FDG代谢显像临床用途: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转移和复发的监测、疗效评价等。2神经、精神疾病以及脑功能的研究,代谢显像能准确了解正常情况下和疾病状态的神经细胞的活动和代谢变化,研究不同生理条件下刺激和思维活动状态下大脑皮质的代谢情况,是大脑行为研究的重要发法3研究心肌细胞的活性,可以区别心肌的病变是坏死还是可逆性缺血,为判断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的成败提供重要依据,被认为是判断心肌细胞活性的金标准。

肾动态现象显像剂:滤过性:TC-DTPA,分泌性:TC-MAG3,TC-EC,131I-OIH,123I-OIH

适应症1了解双肾大小、形态、位置、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情况2估价肾动脉病变及双肾血供情况,协助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3了解肾内占位性病变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用以鉴别良恶性病变4监测移植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5肾外伤后了解其血运及观察是否有尿瘘存在6腹部肿物的鉴别诊断,确定其为肾内或身外肿物。临床应用a、判断肾实质功能;b、上尿路梗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c、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d、移植肾的监测;

肾静态显像:显像剂:TC-DMSA,TC-GH适应症:1了解双肾大小、形态、位置;诊断肾畸形和肾萎缩2肾内占位性病变、缺血性病变和破坏性病变的检测3分肾功能的测定4鉴别诊断腹部肿物与肾脏的关系5观察尿毒症的影像与功能6进一步证实单侧肾功能降低和肾缺血情况

肾图:原理:静脉注射由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而不被重吸收的放射性示踪剂,立即启用肾图仪进行连续记录,可获得反映示踪剂在肾浓聚和排出过程的时间-放射活性曲线,用于评价、

分析肾的供血、功能和上尿路通畅性。

显像剂:最常用的为131 I-OIH,其他的还有99mTc-MAG3和99mTc-EC。

正常肾图的定性分析:正常肾图曲线由a、b、c三段组成,各段反映肾脏的不同生理功能,左右两侧肾图曲线形态和高度基本一致。

a 段 (示踪剂出现阶段) :此段的放射性计数60%来自肾外血管床,10%来自肾血管床,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摄取。其高度反映肾动脉的血流灌注量,又称为血管段。 b 段 (示踪剂聚集段) :此段曲线的上升斜率和高度反映肾小管上皮细胞从血液中摄取131 I-OIH的速度和量,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分泌功能有关。 c 段 (示踪剂排泄阶段) :此段曲线反映肾排出131 I-OIH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尿路的通畅程度和尿流量有关。曲线下降至峰值的一半时间

放射性核素治疗131Ⅰ治疗甲亢:原理:甲状腺高度选择性摄取无机碘以合成生理需要的甲状腺激素,甲亢时摄碘量明显增多, 131I在甲状腺组织内的有效半衰期约为3.5—4.5天, 有较长的停留时间,131I衰变发射的β射线在组织内平均射程为1mm,几乎全部释放在甲状腺组织内,如给予适当剂量的131I,利用其辐射生物效应使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细胞受破坏,甲状腺缩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从而达到治疗目的。适应症(1)年龄不限,甲状腺中度弥漫性肿大且病情中等的甲亢患者。2)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差、过敏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3)有手术禁忌症,不愿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患者。相对适应症1)未成年的青少年患者:一般不首选131

I治疗。当各种原因不能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手术治疗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131I 治疗。2)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手术适应症。甲状腺“温结节”伴甲亢患者,若不能手术治疗,可考虑131I 治疗;甲状腺“热结节”伴甲亢患者,可考虑131I 治疗。但甲状腺“冷结节”,则以手术治疗为宜。3)甲状腺明显肿大伴有压迫症状或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若患者拒绝手术或有手术禁忌症者仍可考虑131I 治疗。4)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通常白细胞>3.0×109/L,血小板>5.×1011/L ,仍可考虑131

I 治疗。5)重度甲亢患者应先用药物控制病情,然后用131

I 治疗。6)甲亢合并心脏病或有活动性肺结核或严重肝、肾功损害的患者:先控制好病情,然后再行131I 治疗。7)甲状腺131I有效半衰期小于3天的患者,最好不用131I 治疗。禁忌症1)妊娠或哺乳期患者2)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甲亢患者。3甲亢伴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治疗前准备1)明确诊断,对育龄期妇女要注意排除妊娠2)停止服用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的药物和忌食含碘食物两周以上。2)进行常规体检和血尿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功和心电图检查;心率过快者,可给予β受体阻止剂。3)查血中FT

3、FT4和TSH水平;测定甲状腺131I摄取率和有效半衰期;通过甲状腺显像或超声检查,结合扪诊确定甲状腺重量和有无结节。4)治疗前向患者讲清疗效、可能出现的反应、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方法等。6)对重症甲亢患者,根据病情应先做对症综合治疗,如抗心衰,抗感染、升白细胞或给予b受体阻滞剂,镇静药辅助治疗,补充维生素,K.Mg。一些中药制剂有减轻甲亢症状的作用,而不影响甲状腺摄取131I治疗剂量的计算和确定计算和确定131I治疗剂量的方法较多,但尚无统一的方法,现介绍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标准剂量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是初次治疗还是治疗后复发(包括术后复发、药物治疗后复发或131I治疗后复发等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对131I治疗的敏感性等疗效评价和随访:口服131I后,一般要2~3周才开始出现疗效,症状缓解,甲状腺缩小,体重增加。 2~3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甲状腺明显缩小。部分病例131I的治疗作用可持续到半年。一个疗程的治愈率50%~80%,有效率95%以上,无效率2% ~4%,复发率1% ~4%。一般GD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结节性甲肿或甲状腺过大、过硬患者,常需几个疗程才能治愈。 131I剂量越大,一次治愈率越高,但早发甲低率也增高。甲亢痊愈后,其合并症一般均有好转或痊愈。评价疗效的标准如下:

1、痊愈:患者甲亢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血清FT

3、FT4恢复正常。

2、好转:甲亢症状减轻,体征部分消失,血清FT

3、FT4明显降低,但未恢复正常。

3、无效: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血清FT

3、FT4无明显降低。

4、复发: 131I治疗已达痊愈标准之后,再次出现甲亢症状和体征,血清FT

3、FT4再次升高。

5、甲低: 131I治疗后患者出现甲低的症状和体征,血清FT

3、FT4低于正常。治疗方法比较: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和131I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较为有效的方法。抗甲状腺药物疗效尚可、较安全,很少引起持久性甲低;但疗程长,可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 和过敏反应,复发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复发率低,但可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及产生手术瘢痕。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已有近60年历史,国内外大量临床应用证明具有简便、安全、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和费用低等优点,是放射性核素治疗最成熟和应用最 广泛的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去除的131I治疗:一般剂量3.7 GBq(100mCi)的131I必要性 ①DTC的癌灶是多发性的,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中有微小病灶,可消除小病灶,减少复发率及转移的可能② 提高转移灶摄碘功能:有利于发现及治疗转移灶③去除残留甲状腺的剂量常可发现诊断剂量全身显像未能发现的DTC转移灶④去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后,有利于监测TG的水平,血清TG的增高常提示DTC复发或转移。骨转移癌的药:89SrCl2153Sm-EDTMP,188Re-HEDP, 186Re-HEDP,117mSn-DTPA,32P-磷酸盐

第20篇:核医学报告

双肾正常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

双肾血流灌注影像正常。

二、肾慢动态显像

双肾显影,位置、大小及形态正常。双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正常。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内未见显像剂滞留。

三、DTPA肾图

双肾图a、b、c三段均正常。

C~20~: 左

%

%

(参考值≥40%)

四、GFR( ml/min )

左:

右:

总:

(总参考值≥68)

1.双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正常;

2.双侧上尿路引流通畅。

双肾受损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

双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轮廓欠清。

二、肾慢动态显像

双肾显影,位置和大小正常。双肾皮质摄取和清除显像剂速率减低。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未见显像剂滞留。

三、DTPA肾图

双肾图:a段低矮,b段斜率减低,c段下降缓慢。

C~20~: 左 % 右 % (参考值≥40%)

四、GFR( ml / min )

左:

右:

总:

(总参考值≥68) 1. 双肾血流灌注减低; 2. 双肾功能受损;

3. 双侧上尿路引流未见不畅。

肾静态正常

静脉注射^99m^Tc-DMSA 2小时后行肾静态显像。 后位:

双肾显影,位置、大小及形态正常。

双肾内放射性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异常。 双肾未见异常

右肾异常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

左肾血流灌注影像正常;右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轮廓不清。

二、肾慢动态显像

左肾位置和大小正常,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正常。右肾位置正常,影像小而淡,皮质摄取和清除显像剂速率明显减低。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

三、DTPA肾图

右肾图:a段低矮,未见明显b段,c段呈水平延长线型;

左肾图:a、b、c三段均正常。

C~20~: 左 %

右 %

( 参考值≥40% )

四、GFR( ml / min )

左:

右:

总:

( 总参考值≥68 ) 1.右肾萎缩,血流灌注差,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判断右侧上尿路引流情况; 2.左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正常,总肾功能未代偿,左侧上尿路引流通畅。

左肾囊肿(双肾受损)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左肾血流灌注影像正常;右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轮廓欠

二、肾慢动态显像:双肾显影,位置及大小正常。双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减低。显像初期,左肾上部可见一小的放射性减淡缺损区,随时间延长,该部位未见显像剂填充。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未见明显显像剂滞

三、DTPA肾图:左肾图:a段正常,未见明显b段,c段下降延缓。右肾图:a段低矮,未见明显b段,c段下降极缓。C~20~:左

%

右 %

(参考值≥40%)

四、GFR( ml / min )左:

右:

总:

( 总参考值≥68 ) 1.左肾血流灌注基本正常,右肾血流灌注减低;2.双肾功能受损;3.双侧上尿路引流未见不畅。

4、左肾上部占位性病变,结合B超考虑为小囊肿。

左肾受损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左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放射性分布较稀疏;右肾血流灌注影像

二、肾慢动态显像:双肾位置和大小正常。左肾影淡,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显著减低。右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正常。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Pe\"4

三、DTPA肾图:左肾图:a段低矮,未见明显b段,c段下降缓慢。右肾图:a、b、c段正常。C~20~: 左 %

右 %

(参考值≥40%)

四、GFR( ml / min )左:

右:

总:

( 总参考值≥68 )

1、左肾血流灌注减低,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判断左侧上尿路引流情况。

2、右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正常,总肾功能未代偿,右侧上尿路引流通畅。

利尿肾动态(无变化)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Tc-DTPA后即刻行利尿肾动态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右肾血流灌注影像正常;左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放射性分布稀疏。`

二、肾慢动态显像:双肾显影,位置及大小正常。右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正常。左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减低。注药后

分钟,右肾盂肾盏内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左肾盂肾盏内可见大量显像剂滞留,于此时注射速尿,至显像结束,滞留显像剂未见明显减少。

三、DTPA肾图:右肾图a、b、c三段均正常。左肾图a段低矮,b段上升斜率差,c段下降缓慢,注射速尿后未见明显变化。C~20~:左: %

%

(参考值≥40%)

四、GFR( ml / min )左:

右:

总:

( 总参考值≥68 )

1、左肾血流灌注减低,功能受损,左上尿路引流不畅,为完全机械性梗阻。

2、右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正常,总肾功能未代偿,右侧上尿路引流通畅。

利尿肾动态(下降)

“弹丸”式静脉注射^99m^-DTPA后即刻行利尿肾动态显像

一、肾动脉灌注显像:双肾血流灌注影像正常。

二、肾慢动态显像:双肾显影,位置、大小及形态正常。双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正常。注药后

分钟,右肾盂肾盏内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左肾盂肾盏内可见大量显像剂滞留。于此时注射速尿,滞留显像剂迅速减少,至显像结束,滞留显像剂完全消失。

三、DTPA肾图:右肾图a、b、c三段均正常。左肾图a、b段正常,曲线持续上升,注射速尿后曲线明显下降。C~20~:左: %

%

( 参考值≥40% )

四、GFR( ml / min )左:

右:

总:

( 总参考值≥68 ) 1.左肾血流灌注及功能正常,左上尿路引流不畅,为非机械性梗阻。

2.右肾血流灌注及功能正常,右上尿路引流通畅。

卡托普利肾动态

基础影像,双肾血流灌注影像模糊,放射性分布较稀疏。服卡托普利后未见明显变化。

二、肾慢动态显像

双肾显影,位置和形态正常。基础影像,双肾皮质摄取及清除显像剂速率减低,注药后20分钟及排尿后双肾盂肾盏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服卡托普利后所见与基础肾动态基本相同。

三、DTPA肾图

服药前:双肾图a段低矮,b段斜率极差,c段下降缓慢

C~20~: 左 %

右 %

( 参考值≥40% )

峰时:左

min 右

min

服药后:左肾图a段低矮,b段斜率差,c段下降缓慢;右肾图a段减低,未见b段,c段下降缓慢。

C~20~: 左 %

右 %

( 参考值≥40% )

峰时:左

min 右

min

四、GFR( ml / min )

服药前:

左:

右: 总:

服药后:

左:

右: 总:

(总参考值≥68)

图a、b、c三段均正常。左肾图a、b段正常,曲线持续上升,注射速尿后曲线明显下降。C~20~:左: %

%

1.双肾血流灌注减低,功能受损,双侧上尿路引流通畅;2.卡托普利试验:阴性。

肾上腺髓质

静脉注射^131^I-MIBG后24h、48h、72h分别行全身及局部显像,前位、后位:心、肝、脾、甲状腺、涎腺显影,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影。 未见嗜铬细胞瘤。

肺灌注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AA 5分钟后行肺灌注显像。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左后斜位、右后斜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双肺显影,双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双肺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下肢+肺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AA 5分钟后行肺灌注显像。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左后斜位、右后斜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双肺显影,双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双足背静脉注射^99m^Tc-MAA即刻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随后行肺灌注显像。

一、下肢深静脉显像:前位、后位:双下肢深静脉显影,走行自然通畅,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活动双下肢后,双下肢未见明显显像剂存留。

二、肺灌注显像: 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左后斜位、右后斜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双肺显影,双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1.双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

2.双肺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4体位肺灌注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AA 5分钟后行肺灌注显像。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 双肺显影,双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左肺放射性计数占全肺的

%。 1.双肺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2.左肺血流灌注量占全肺总血流灌注量的

%。

4体位肺异常 静脉注射^99m^Tc-MAA 5分钟后行肺灌注显像。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

双肺显影,左肺上部可见放射性减淡区,余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左肺放射性计数占双肺总计数的

%。

1.左肺上部血流灌注减低。

2.左肺血流灌注量占双肺总灌注量的

%。

肺灌注+通气

iv^99m^Tc-MAA 5分钟行肺灌注显像;雾化吸入^99m^Tc-DTPA气溶胶 10分钟后行肺通气显像。ANT、POST、LL、RL、LPO、RPO、LAO、RAO:双肺显影。灌注影像中,右肺上叶前段、后段,下叶前基底段,左肺下叶后基底段放射性分布呈减淡缺损区。通气影像中,上述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填充,与灌注影像相匹配。余肺内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右肺

血流灌注减低,与通气相匹配,考虑为肺实质病变。

肺栓塞

iv^99m^Tc-MAA 5分钟行肺灌注显像;雾化吸入^99m^Tc-DTPA气溶胶 10分钟后行肺通气显像

ANT、POST、LL、RL、LPO、RPO、LAO、RAO:

双肺显影。灌注影像中,右肺上叶前段、尖段,中叶外段,下叶背段、前基底段、后基底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前段、舌段,下叶基底段可见多发放射性减淡缺损区。通气影像中,上述部位可见明显放射性填充,与灌注影像不匹配。 双肺多发肺栓塞。

肝血管瘤

体内标记^99m^Tc-RBC后20分钟及90分钟分别行肝血池断层显像

横断层、冠状断层、矢状断层:注药后20分钟及90分钟,肝、脾、肾及主要血管显影,肝右叶可见一团块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横断面第

层,冠状面第

层,矢状断面第

层),余肝内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肝右叶血管瘤

肝右叶血肝血池正常

体内标记^99m^Tc-RBC后20分钟及90分钟分别行肝血池断层显像

横断层、冠状断层、矢状断层:注药后20分钟及90分钟,肝、脾、肾及主要血管显影,肝内未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 未见肝血管瘤。

静息门控心肌断层(正常) 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一小时后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一、灌注显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二、门控显像: 左室各壁运动良好。 LVEF:

%

(参考值≥50%)

EDV:

ml

ESV: ml

SV:

ml 1.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2.左室各壁运动良好,左室收缩功能正常。

静息心肌断层

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水平长轴、垂直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运动心肌断层

运动试验达终点及静息状态下分别静脉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1.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2.运动心电图:阴性(运动时间:

分钟;最大运动功率:

公斤米/分钟)。

运动心肌(异常)

运动试验达终点及静息状态下分别静脉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

左心室不大。运动影像中,左室前壁、前间壁可见放射性减淡区;静息影像中,上述区域出现放射性填充。余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垂直长轴: 运动影像中,左室前壁可见放射性减淡区;静息影像中,上述区域出现放射性填充。余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水平长轴:

运动影像中,左室前间壁可见放射性减淡区;静息影像中,该区域出现放射性填充。余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1.左心室不大,左室前壁、前间壁心肌缺血,提示LAD病变。

2.运动心电图:阴性(运动时间:

分钟;最大运动功率:

公斤米/分钟)。

LCX缺血

运动试验达终点及静息状态下分别静脉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运动试验达终点及静息状态下分别静脉注 运动试验达终点及静息状态下分别静脉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运动影像中,左室后侧壁可见放射性减淡区;静息影像中,该区域可见放射性填充。余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垂直长轴:

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1.左心室不大,左室后侧壁心肌缺血,提示LCX病变。

2.运动心电图:阴性(运动时间:

分钟;最大运动功率:

公斤米/分钟)。

平面正常

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99m^-MIBI 1小时后行心肌平面显像 Ant, LL, LAO45^。^: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潘生丁负荷正常

静脉注射潘生丁后3分钟及静息状态下分别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1.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心肌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2.潘生丁负荷心电图:阴性。

潘生丁负荷阳性

静脉注射潘生丁后3分钟及静息状态下分别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静脉注射潘生丁后3分钟及静息状态下分别注射^99m^Tc-MIBI 1小时后行心肌断层显像 1.左心室不大,左室前壁心肌缺血,考虑为LAD病变。 2.潘生丁负荷心电图:

平面正常

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99m^-MIBI 1小时后行心肌平面显像

LL, LAO45^。^:

左心室不大,左室前壁及间壁可见“花斑”样改变,余壁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Ant:

左室各壁血流灌注未见明显异常。 左心室不大,左室前壁及间壁心肌病变。

67Ga心肌正常

静脉注射^67^Ga-枸橼酸盐24h、48h及72h分别行心肌平面显像。前位、左前斜位、左侧位:

肝脏、纵隔等脏器显影,心脏部位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影。 ^67^Ga心肌显像未见明显异常。

心肌灌注+心肌 无存活心肌 静息状态下,静脉注射^99m^Tc-MIBI一小时后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

静脉注射^18^F-FDG 1小时后行心肌代谢显像。

一、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短轴、垂直长轴、水平长轴): 左心室不大。灌注影像中,左室前壁、心尖可见放射性减淡缺损区;代谢影像中,上述病变区内未见明显放射性填充。余左室各壁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二、门控显像: 左室各壁运动良好。 LVEF:

%

(参考值≥50%)

EDV:

ml

ESV: ml

SV:

ml 1.左心室不大,左室前壁、心尖心肌梗死,提示LAD病变。 2.左室前壁、心尖运动减低,左室收缩功能尚可。

全身骨显像(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DP 3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

前位、后位:

全身诸骨显影,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全身骨显像未见异常。

多发转移

静脉注射^99m^Tc-MDP 3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

前位、后位: 全身诸骨显影。脊柱、右肩岬骨外缘、肋骨、左股骨上段、右股骨头、双侧胫骨上段可见多发散在分布的点团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 全身多发骨转移。

非转移好发部位

静脉注射^99m^Tc-MDP 3小时后行全身骨显像

前位、后位:

全身诸骨显影,左第7前肋骨、肋软骨交界处可见点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余骨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血运丰富、代谢旺盛灶,为非转移好发部位。

头面部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DP 3小时后行头面部局部骨显像

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

头面部诸骨显影,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头面部骨显像未见异常。

DMSA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99m^Tc(V)-DMSA 3小时后行头面部局部及断层显像

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横断面、冠状断面、矢状断面:

头颈部软组织显影,于右颊部可见一团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余头颈部软组织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右颊部恶性病变。

DMSA局部注射 淋巴结转移

口腔黏膜局部注射^99m^Tc(V)-DMSA 2小时后行头颈部局部及断层显像

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横断面、冠状断面、矢状断面:

头颈部软组织显影,注射处呈大团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右颈部可见一点状放射性异常浓聚灶,余头颈部软组织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右颈部淋巴结转移。

DMSA局部注射 无淋巴结转移

口腔黏膜局部注射^99m^Tc(V)-DMSA 2小时后行头颈部局部及断层显像

前位、后位、左侧位、右侧位、横断面、冠状断面、矢状断面:

头颈部软组织显影,注射处呈大团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余头颈部软组织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

头颈部未见转移性淋巴结。

葡萄糖代谢 脑正常

视听封闭下静脉注射^18^F-FDG 1小时后行脑葡萄糖代谢显像。冠状面、矢状断面、横断面:大、小脑皮质、脑干及基底节主要神经核团显影。影像基本对称,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脑葡萄糖代谢未见明显异常。

肺病灶伴肺门转移

静脉注射^18^F-FDG 1小时后行胸部葡萄糖代谢显像

冠状断面、矢状断面、横断面:纵隔、心脏等胸部主要脏器显影。右肺中下部偏后可见一团状放射性异常浓聚影(冠状面第

层、矢状面第

层、横断面第

层),大小约为4×3×3Cm。右肺门处可见一团状异常浓聚影(冠状面第

层、矢状面第

层、横断面第

层)。余未见明显异常。

右肺中下部偏后、右肺门葡萄糖代谢异常旺盛灶,考虑为恶性病灶。

-全身多发恶性灶

静脉注射^18^F-FDG后1小时行颈、胸及腹部葡萄糖代谢显像。 冠状断面、矢状断面、横断面:

心肌、纵膈、肝、脾及肾脏等颈、胸、腹部主要脏器显影。

左颈部、左肺、纵膈、腹部(以右下腹为著)可见多处点团 状、条状异常放射性浓聚影。

左颈部、左肺、纵膈及腹腔内多发恶性病灶。

全身正常

静脉注射^18^F-FDG后1小时行颈、胸及腹部、盆腔葡萄糖代谢显像

冠状断面、矢状断面、横断面:

心肌、纵膈、肝、脾及肾脏、膀胱等颈、胸、腹部及盆腔主要脏器显影。显像区域内各部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颈、胸及腹部、盆腔葡萄糖代谢显像未见异常。

rCBF:

视听封闭下静脉注射^99m^Tc-ECD 15分钟后行脑断层显像。冠状面、矢状断面、横断面:大、小脑皮质、脑干及基底节主要神经核团显影。

影像基本对称,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脑血流灌注未见异常。

颞叶减低:

视听封闭下静脉注射^99m^Tc-ECD 15分钟后行脑断层显像;冠状面、矢状断面、横断面: 大、小脑皮质、脑干及基底节主要神经核团显影,影像基本对称。

左颞叶外侧皮质放射性分布较对侧轻度减淡(横断面第6~8层,冠状断面第6~9层)。

余各部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

左侧颞叶外侧皮质血流灌注轻度减低。

甲状腺显像(正常)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 前位:

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大小及形态正常。双叶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双叶甲状腺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显像(异常)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前位: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正常,双叶影像增大。右叶甲状腺下部临床所及结节处放射性分布呈减低区;左叶甲状腺中部临床所及结节处放射性分布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相似。余甲状腺各部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1.右叶甲状腺下部“凉”结节及左叶甲状腺中部“温”结节。

2.双叶甲状腺肿大。

甲肿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前位:

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正常,双叶影像增大。双叶内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双叶肿大,其内未见各类结节。

冷结节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前位: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正常。 左叶影像稍大,右叶大小及形态正常。甲状腺左叶中部偏外侧可见一大小约φ2.5Cm的放射性减淡缺损区。余甲状腺各部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左叶轻度肿大,左叶中部偏外侧“冷”结节。

凉结节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 前位: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大小正常。甲状腺左叶中下部偏外侧临床所及结节处放射性分布呈减低区。余甲状腺各部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左叶中下部“凉”结节。

亚甲炎

口服^99m^TcO~4~^-^ 1小时后行甲状腺显像; 前位:甲状腺双叶对放射性药物吸收差,显影模糊,边界不清。临床扪及结节位于右叶下极,因甲状腺显影不良,无法判断结节性质。

甲状腺双叶显影不清,考虑亚甲炎所致甲状腺吸锝99m功能差所致

甲状旁腺显像(正常)

静脉注射^99m^Tc-MIBI 15分钟及2小时分别行甲状旁腺显像;15分钟:

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形态及大小正常,放射性分布均匀。 2小时: 甲状腺双叶放射性分布明显减淡,未见局部放射性浓聚影。

未见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显像(异常)

静脉注射^99m^Tc-MIBI 15分钟及2小时分别行甲状旁腺显像;15分钟:

甲状腺双叶显影,位置、大小及形态正常。甲状腺左叶下方可见一团状放射性浓聚影。2小时: 甲状腺双叶放射性分布明显减淡,甲状腺左叶下方团状放射性浓聚影较周围组织进一步增浓。

甲状腺左叶下方甲状旁腺腺瘤。

双下肢深静脉(正常)

双足背静脉注射^99m^Tc-MAA即刻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一、下肢深静脉显像: 双下肢深静脉显影,走行自然通畅,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活动双下肢后,双下肢未见明显显像剂存留。

双下肢深静脉未见异常。

双下肢深静脉不全梗阻

足背静脉注射^99m^Tc-MAA即刻行双下肢深静脉显像。

前位、后位:双下肢深静脉显影。右侧深静脉于 国静脉及股静脉下段影像局部减淡,呈不完全中断,右侧大隐静脉及侧支浅静脉显影。左下肢深静脉影像正常。

患者活动双下肢后,延迟显像双下肢未见明显显像剂滞留。

结论:右下肢深静脉不完全梗阻,梗阻部位在 国静脉和股静脉下段。 左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未见下肢新鲜血栓。

核医学科物理师岗位职责
《核医学科物理师岗位职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