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8-02 07:57:37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随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企业文化价值和员工力量的现象日益突出。本文通过研究企业文化与社会及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法,帮助企业了解如何建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创造更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面对中西方管理模式存在的差异,通过企业文化连接社会文化,探究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应重视“人本”思想的应用,即员工的力量,通过将传统的以人为本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促进打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1、对以人为本社会文化的认识

1.1儒家“民本”思想

儒家历代皆强调“仁”的思想,仁强调民本思想,可见对人的重视自古便存在。孔子强调君王要实施仁政以安民。君王通过学习仁道来提高自身对仁的认知,亲民爱民。通过宣传仁的思想,提高民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儒家强调修身治国,修身即增加对仁的认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守孝悌,培养至善思想。通过引导社会对仁的重视,推动人与人之间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培养人的浩然正气,促进社会和谐,民生富足,这亦是君王仁政之道的要求。

1.2马克思的对“以人为本”认识

马克思宣传的唯物观中对物质做了具体的阐述,实际是在解释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强调,物质对人的生存、社会关系的形成起决定作用,但并不否定人的作用,因为物质是由人创造的。通过强调人在创造物质方面的作用,解释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改善彼此的关系,打造和谐社会,改造世界。马克思强调实践在人们认识世界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意识进而完善自身认识,一定程度上讲,社会意识对个人意识具有决定作用。通过解放物质来重塑人的思想道德观,使人在社会中能够尽量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活动。个人属于社会,或者讲,个人无法一直脱离社会而存在,人本质上属于群居性生物。因而,通过解放物质,引导人们认识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社会,避免做物质的奴隶,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这才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意义。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见个人层面仍是追随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推进社会思想道德目标一体化,即凝聚全员力量,实现国家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但一体化不反对多元性,如同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强调优先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意识,重视人的作用,打造和谐社会,使精神文明建设跟得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是时代对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

1.4西方“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认识

西方的管理学经历了科学管理阶段、行为管理阶段、管理丛林阶段,进而形成了对管理学及员工比较正确的认识。西方管理学初期强调金钱对人的重要性,进而霍桑试验证明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人”,员工工作受所处的大社会和员工间小社会的共同影响,对员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到管理丛林阶段,马斯洛需求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人的作用,提出满足员工自我需求的重要性。人是“复杂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员工需求,重视员工的作用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1.5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认识到人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应基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的大方向,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实际以及希望达成的文化建设目标,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培养员工形成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

2、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方法

2.1发挥多种文化因素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各有长短,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立足自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通过正确分析企业文化发展现状以及企业想要达到的文化建设目标,吸收马克思唯物主义价值观、西方管理价值观、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化的融合,打造独属于企业自身的文化。通过了解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工作打造动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对员工素质的认识,健全员工的人格、道德素质,使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自身价值观相统一,打造和谐的企业工作环境。通过重视员工的作用,给员工以充分的尊重,满足员工自尊心,提高员工的自我认同感,进而帮助员工进一步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2.2打造以人为本的机制

通过完善公司人才机制,实现员工的自我认同和公司认同,促进员工培养超越意识,实现自身进步。通过建立平等的福利机制,打消员工的后顾之忧,促进员工更好的为事业打拼。通过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不断丰富员工知识文化,提高员工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建立消费者为主的机制,秉承“顾客即上帝”的理念,引导员工重视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打造分享型管理模式,谋求与其他企业的合作关系,可有效解决公司短期资金短缺问题,降低投资风险。通过发挥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的作用,可促进以人文本机制的打造,进而推动公司文化建设。

2.3资源利用与人文机制打造结合

企业要重视员工的作用,满足员工自身需求。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及时对员工自身问题和其他问题进行开导解决,关注员工家庭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培养员工健康心理,提高员工自身承受能力。培养员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员工道德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员工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通过发放内部报刊、开办交流分享会、组织文化活动等调动员工集体参与,增强员工归属感、认同感,避免员工将自身情绪带进工作,降低人才流失速率,打造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3、小结

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顺应时代社会发展做出的正确策略,通过对中外文化的融合,取儒家“仁爱”思想、西方现代管理模式,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凝聚力,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苏成龙.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对策[J].企?I改革与管理,2016,(19):174.

[2]王振英.浅谈打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5,(12):8.

[3]顾宇人.现代企业应着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管理观察,2014,(16):86-88.

推荐第2篇: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最本质的东西之一。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而没有文化的企业,则是一台失控的机器。给予员工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比死板的规章制度更能实现对员工的成功管理。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

鉴于此,企业文化日益受到管理者们的关注。大部分企业设立了专门负责企业文化的部门,许多企业还创办了内部刊物,如海尔的《海尔人》,华为的《华为报》等。一方面,这些内部刊物起到了对内宣传企业文化,促进内部员工对公司政策、宗旨、公司使命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向外传播,也起到了向外宣传企业文化、推广公司形象的作用。但是,如何真正建立企业文化,尤其是形成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还是一个难解之题。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体系,但是,企业要真正做到本企业的文化能集中体现员工的价值观,并能使其深入人心,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发挥指导精神的作用,笔者认为,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使企业文化的渗

透过程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因此,企业文化不能是空中楼阁,要有可操作的东西,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文化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势推动,起到引导企业向前发展的作用。

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一、从招聘阶段就开始企业文化的考虑,尤其是企业价值观念的导向。企业相关管理者要通过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原则和宗旨。接下来要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

二、对招聘来的新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定向(上岗)培训。通常的做法有,一是进行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二是进行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接受本企业的好的传统;三是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实际试用实践考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定向教育对于新员工的价值观念的导向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仅会使新的员工加快对企业已有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而且也会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因素,保持企业组织具有不断变革的动力。

三、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即企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信念的体现。它要求有奉献、团结协作,以人为本、创新、追求卓越等精神。比如它要求尊重企业员工权利,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包括犯错误的员工,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保障职工的劳动安全和合法权益,加强管

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等。

总之,在企业人力资源调配、考核等方面,应着力于培养员工的企业精神,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组织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

四、善于利用企业文化作用的媒介形式。

任何文化发挥作用都必须通过感官媒介,企业文化也是这样。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媒介形式主要有:一是良好的企业环境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外树良好的企业形象,内创优美的生产工作环境等;二是企业开展象征性的欢庆仪式、礼仪、纪念等活动;三是宣传企业特有的语言、口号、标语。特有的标语口号简明冼炼,好懂易记,易于传播;四是企业要树立本企业的英雄人物。因为榜样的力量是直观的感性的,他明确地告诉人们企业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员工也就知道自已应该怎么做。这也就是树典型的方法,实事求是的人物典型就会发挥鲜明生动的感召力。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竟争。应该认识到,追求卓越的企业就是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怎样建立更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企业文化,值得每一位管理者乃至职工去思索、去探求。

推荐第3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应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安全到底是谁的安全?可惜每每谈到这里就浅尝辄止,很少有专家对此进行深入分析。这里笔者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有关这些方面的问题,意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专家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

先来说第二个问题,安全是谁的安全,以人为本的这个“人”应该是谁?余以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某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为本都是偏颇的,它应该以企业全体成员,甚至包括员工家属在内的每一个“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必须建立“全民安全”观,这也是探讨如何以人为本这个问题的前提。

全民安全”观的确定,全民安全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性保证,是安全文化传播的根本目标。“安全”本身是一种文化范畴,不是单纯的管理学命题,也不是单纯技术科学命题。如果我们不在“全民安全素质”和“劳动者职业安全素质”两个方面下功夫,安全生产水平是不会根本提高的。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也不会根本好转。这也是被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的实践验证过的。

接下来,谈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这里的“人”既然是个群体,那么他们的文化素质就会有差别,有时还会是很大的差别,因此就必须坚持通俗、易懂的原则。“安全”、“文化”、“建设”这里每一个词的意义都很大,放到一起说,可以想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身的分量有多么重,一般的老百姓是难以达到“透彻领悟”的高度的。安全文化建设如果只在一些专家、学者间讨论来讨论去,然后用隐晦、高深的专业术语弄出几篇论文来,以彰其学,那么安全文化就不是全民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就是一纸空谈!

其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关爱人和保护人(员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需要,这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与全体员工的融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机制的实质是落实全员安全文化建设责任,激励和约束员工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与响应。通过各层次群体、个人安全生产及其经营活动的实践和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形成企业员工各个层次的安全文化。对员工各层次安全文化进行提炼、优化和整合,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又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

的安全文化体系。

再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是与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融合。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任务目标、最终目的和运作特点决定了其建设过程必须与企业的其他各项业务活动融合进行、共同推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文化思想以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渗透、传播,通过全体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塑造、演化、融合与优化,从而形成先进的、实用的企业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和建设从本质上讲是一套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对安全的关注、学习和交流。领导的安全责任思想塑造、岗位安全技能理论体系建立、一线工人的保护意识和实践经验水平提高,以及企业整个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等,这些都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最后,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而安全文化传播的载体——安全文化产品,也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作为我国安全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公司,我们非常注重安全文化产品研发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通俗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开发出一系列深受欢迎的安全文化产品,如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学习读本》系列图书、《班组学习材料》、《新员工教育》,有很强实用性的《安全员手册》,针对普通百姓的安全手册,以及安全谜语、安全笑话、安全趣味问答、安全知识竞赛等大量安全文化产品。

最近有不少企业找到天地大方,一方面是想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一方面也想就这方面的事与我们合作。这些企业都是非常真诚的,他们或者是与我们有着多年的合作关系的老客户,或者是通过介绍找到我们,对于大家的信任,天地大方非常感谢。但是,我们同时也了解到,也有不少企业在是否该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如何进行等方面有一些困惑,我这里简单谈一下。

一、什么样的企业需要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理论上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进行安全文化建设,但考虑到当前我国的国情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以下企业从时间上和迫切程度上,更应该及早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1.高危险性企业,如医药卫生、危险化学品、军工企业等。

2.高职能性企业,如自来水、电力企业,水利、核能、石油企业等这类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等。

3.事故多发性企业,如矿山企业、建筑企业、机械制造及加工企业等。

4.劳动密集性企业,如纺织企业、化工企业、来料加工及组装企业等。

二、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安全科学的建设、安全教育的发展、安全宣传的强化、科学管理的提倡、安全法制的建设等。具体包括:①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②建立安全制度约束体系③健全安全机构保障体系。

通过讲解、示范、演示、实验、实习、应用、创新等方法,利用展览、各种活动、书籍、测验、考试、实际操作等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纳入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安全文化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事故,它是一项长效工程。我们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全面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推荐第4篇: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企业文化建设

□ 同煤集团煤炭运销总公司大同有限公司 王福彪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长期进行生产经营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形态表现,是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观念的总体反映,是企业凝聚人心、提升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宝贵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党组织的重要工作。

一、创新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是影响企业发展与否的重要因素,必须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必须遵循企业文化发展的规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方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市场经济和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信息化社会的来临,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变革,体制的转换,外来文化的冲撞,必然会引起利益的调整、财富的积聚和道德伦理观念的转变,使得社会文化领域的情况错综复杂。作为亚文化形态的企业文化,也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今天,许多外来文化一起涌入国内,有先进的管理模式,有积极的治企格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警示,但也有阴暗、消极的,甚至是没落腐朽的文化也再悄悄的散发着臭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绝不能孤立的、片面的站在本企业狭隘的一面,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以金钱来衡量一切,信奉拜金主义。在新的世纪,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企业文化也应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才能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党组织应引导好企业的文化创新建设。

二、创新企业文化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基础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要想把企业办好,推进现化企业制度的建设,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就必须以人本管理为基础,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凝人心,这是党组织和行政领导搞好企业的职责。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其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从而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促进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为己任。一要促进企业的情感管理。情感管理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情绪,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感情投资”,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体现党组织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要促进企业的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方式主要是企业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即“自己管自己”。它可以把个人意志与企业的意志统一起来,从而使每个人心情舒畅地为企业做奉献。党组织要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宣传教育全体职工以企业繁荣为己任,以企业为家,企兴我荣,企衰我耻,同时组织好各种活动,依据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自主制订实施与上级目标紧密联系的个人工作目标计划,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三要促进企业的人才管理。人才管理是指企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的管理方式。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受过教育,又有技能,渴望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企业成长的人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人才管理的规律,建立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使人才的培养、使用、储存、流动等工作科学化,努力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党组织应努力抓好职工的学习和培训工作,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受过高等教育,在管理岗位能为企业贡献的是人才,在一线默默无闻愿为企业无私奉献的劳动者也是人才,只要务实、勤奋、进取、拼博,立志促进企业发展的人都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都是人才。

三、创新企业文化必须有超前意识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社会以迅猛之势给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带来一场极大的革命。企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促进自己特色的、传统的、民族经济的发展都是必须积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相应地,特色的、传统的、民族的

企业文化如何去应对西方的渗透,如何去不断占领文化领域的阵地而不被西方文化所淹没,都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企业文化建设也应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是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继承民族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尊重个人特性文化和整体企业文化相统一,注重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联系,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二是要宣传和弘扬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企业文化建设要有超前意识,始终走在企业发展的前列,不断引导、促进和推动企业的前进,要针对全球化经济的迅猛进程现状,站在世界潮流的顶端审视企业,观察世界,运用当代最新的知识丰富自已,运用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武装自己,努力创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三是要宣传和弘扬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基层党组织要利用企业文化建设教育全体企业员工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引导教育企业员工发扬知难而进、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创新企业文化必须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为企业文化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开拓渠道。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其最大目的在于突破企业现有经营管理实际中脱节的僵化文化理念、体制及工作作风等的束缚,实现企业价值观创新、制度创新、决策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等全部创新过程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文化创新有可能是对原有企业文化全盘否定,重新引入新的企业文化,有可能是在继承积极因素基础上对企业文化核心的再造,也有可能是对企业文化载体及手段方式等的创新。所有的创新只有对企业经营起到真正意义上的积极推动作用并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算企业文化创新。在实际企业文化创新中应把握四个方面:①检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适航性,把握企业文化创新是关键,这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中之重。检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针对企业价值观,要检验其是否符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现有的发展承受力,是否符合企业地域性、企业行业特性、员工习惯性等。从培养和塑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企业精神入手,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着力于企业追求和群体意识方面的创新,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②防范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脱层成两张皮,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企业文化创新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违背了企业经营管理规律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加强管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而创新,让企业文化从企业管理中创新出来才具有强盛生命力。③致力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坚持不断增强企业全体职工不懈地学科学、学技术、学文化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企业文化创新才有源头保障。④企业文化创新需要一个企业环境的创新。抓住企业环境建设,创建民主平等、和谐向上、共同分享的政治环境,文明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让员工在如此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文化的创新,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总之,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基层党组织应引导企业全体员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促进社会主义现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继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动企业和整个社会稳定、有序、健康地发展。

推荐第5篇: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

主报告

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

2008-7-20

前 言

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简称公运集团公司)是重庆交通运输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法人子公司,具有一级货运和二级客运资质。下设出租汽车分公司,拥有在营出租汽车1209辆,从业人员三千多人,占重庆市主城区出租汽车行业总量的16%,为重庆市规模最大、拥有出租车最多的国有专业出租汽车客运企业。从2004年初至2006年底,按照政府的倡导和要求,借鉴上海等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公运集团公司以优化经营结构为基础,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为手段,创新管理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经过3年卓有成效的努力,现已全面实现出租车公司化经营管理,初步建设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和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背景

(一)行业发展背景

我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与全国发展基本同步,起步于20世纪

七、八十年代,特别是随着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出租车行业迅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原来以租赁承包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许多城市的出租车行业纷纷探索尝试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公司化经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改革成为许多城市出租车行业的选择。

2002年,重庆市也开始了出租车行业以公司化经营为主要内

1 容的改革,先后出台了“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出租汽车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出租汽车托管法”、“出租汽车产权调整办法”等管理办法,对出租车的行业结构、行业经营方式、车辆产权机制、驾驶员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开展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企业发展背景

在旧时的租赁承包(从半款承包逐步过度到全款承包)经营情况下,由于经营体制的限制,广大从业人员没有基本社会保障;出租企业以包代管,并未尽到应尽的社会职责和管理责任;经营利润大部分被租赁承包人赚取,出租车成为个人投资领域,于专业化发展方向背道而弛,出租企业经营利润较薄。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形成核心理念。

2004年初,公运集团公司整合已有出租汽车经营资源,组建出租汽车分公司,实行集约化经营管理。公司成立伊始,领导一班人就分组分赴国内公司化经营改革较为成功的北京、上海等地调查研究出租车行业公司化经营改革经验。在考察中发现:公司化经营管理的运用明晰了出租车产权,规范了公司的管理,理顺了驾驶员与公司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特别是驾驶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公司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但同时也感到,驾驶员拒载、甩客、宰客、超速、违章等有损乘客利益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顾客对出租车服务的满意度仍然不高,影响了城市窗口形象树立,给构建和谐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能从根本上进行扭转这些不利现象。

2 有鉴于此,公运集团公司领导一班人在多次研究讨论基础上,提出出租车未来改革发展的方案——“一个理念,两个支持平台,三大文化建设”为基本内容的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

二、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内涵

重庆出租车行业竞争激烈,社会对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质量与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走出一条公司经营管理的新路,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公司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确立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内涵的前提条件。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公运集团公司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价值。以此核心价值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根本。围绕以人为本的公司核心价值,公司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升级上档,以良好的文化吸引并留住员工,以高质量的服务赢得乘客,以良好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得到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企业理论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是确立以人为本经营管理企业的价值观的先决条件。落实到实践中,就是对内以员工为本建设企业文化,把员工特别是驾驶员放在管理的重要地位,通过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对外以乘客为本改进服务质量,把乘客的需求放在服务质量管理的首先要地位,通过文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形成内外和谐的劳资关系、管理关系和驾乘关系,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3 与水平,增强和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较好地实现企业满意、职工满意、乘客满意和政府满意的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企业满意 员工满意 乘客满意 政府满意 经营管理保障平台 施行公司化 经营管理模式 公司核心价值 现代科技支持平台 充分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 以人为本 以员工为本 建设企业文化 维护员工权益 实行民主管理 加强员工培训 不断加强企业 行为文化建设 建立健全管理 行为规范准则 以乘客为本 建设企业文化 考核安全责任 培育文明细胞 建设精神文明 图1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二)主要做法

1、推行公司化经营,为建设企业文化搭建经营管理制度保障平台

推行公司化经营,首先必须明确公司的企业主体地位。为此,出租汽车的经营指标产权、车辆所有权和运营管理权属于企业,驾驶员通过按时足额向公司缴纳营收定额获得营运收益权。企业与驾驶员是一种劳动管理关系。从制度上明晰了产权,确保了企业的经营主体地位,彻底改变了之前租赁承包经营模式下产权不清、主体混淆的不利局面。经过几年的施行,公运集团公司的出

4 租车驾驶员身份由承包经营者逐步全面过渡到了劳动者,人员结构不断走向规范。为公司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2003年初,公运集团公司针对出租车行业现状和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从经营和管理两方面入手,大胆进行创新改革,反复讨论,集思广益,经过近一年的研讨,于2003年底出台了《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公司出租汽车公司化经营实施办法》,推出具有公运特色的“企业+职工(驾驶员)+营收定额考核+服务质量考核”的出租车公司化经营管理方法。

对于公司化经营车辆,公运集团公司经过细致统计,一方面科学计算出合理的营收定额标准,使得驾驶员在完成公司规定的营收定额任务以后,还有一定的超额收入,月收入始终保持在重庆市社会平均工资指数以上;另一方面,公司全额承担了出租车养路费、保险费、路桥费、票税、年审费等全部固定费用和维修工时费(含计价器维修工时费),驾驶员只需承担变数较大的燃料费和维修材料费。既维护了驾驶员的利益,又从源头上堵住了漏洞,建立了全新的营运成本考核机制。

经过充分论证,公运集团公司对公司化经营出租车实行车组经营制和主驾负责制。公司通过对聘用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经过民主评议和组织审查,择优录取任命主驾,每个车的主驾为该车责任人,享受责任补贴,承担管理责任,拥有再分配权利;并负责统一向公司缴纳营收定额;进行驾驶员日常排班;安排车辆维修和保养;主驾有权组合副驾和顶班,副驾和顶班对主驾负责。

5 树立了主驾权威,有效避免了同车驾驶员之间推委扯皮的问题。既从本质上改变了原租赁承包经营模式下,承包人包办一切,公司“以包代管”的不利局面;又明确了车辆责任人,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同时从经济上向主驾倾斜,从制度上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提高主驾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体现以人为本,从经济基础上促进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公司化经营管理的实施,为公司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2、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为建设企业文化搭建技术支持平台

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公运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经营管理。公司投资进行计价器的改造升级,出租车计价器全部采用CPU卡管理模式,驾驶员必须在规定周期内按时回公司刷卡,才能确保计价器正常工作。同时公司在刷卡过程中系统采集营运数据,准确掌握出租车动态运营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强化科技管理,公司所有在营出租车现已全面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公司足不出户就能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控制出租车超速、超区域营运等违规现象,更加精确地了解营运数据,充分掌握了驾驶员的综合运营情况,全面提高了监控力度和报警速度。既主动控制了出租车运营状态;也为科学制定营收任务标准提供数据参考;保证了职工队伍稳定;更

6 畅通了驾驶员紧急情况下呼救的渠道,尽可能大地杜绝交通事故和治安事故的发生,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尤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对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实时掌控,从现代科技上支撑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提高。

3、建立健全管理行为规范准则,建设企业行为文化 建立和健全公司的管理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的行为文化。为规范工作行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管理人员对驾驶员的服务水平,公司首先建立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详细拟订了各个部门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相应制定了有关工作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要求管理人员树立服务意识,督促管理人员为驾驶员树立表率作用;同时,经过不断总结,公运出租公司逐步规范建立健全了《出租汽车营运管理规定》、《出租汽车安全管理规定》、《出租汽车治安管理规定》、《出租汽车设备管理规定》、《出租汽车劳工管理规定》和《出租汽车计量工作管理规定》,对驾驶员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均制定了详细可行的管理规定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成为公司的管理标准。无论是各部门管理者,还是驾驶员,都有了明确的工作依据。管理行为规范与准则的制定,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全体驾驶员进行优质服务的自觉性。尤其是在涉及出租车服务质量的环节中,公司从出租车的车容车貌和驾驶员的言谈举止等多方面进行了细化要求,并明确规定,凡是被乘客投诉经查实的,除接受交通行政执法部门处罚外,还需接受公司的二次处理,因

7 服务质量问题被新闻媒体爆光的,立即终止劳动关系;因好人好事被乘客或新闻媒体表扬的,公司将给予表彰。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奖惩分明。

4、以员工为本建设企业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公司员工,特别是驾驶员直接与乘客打交道,公司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最终要通过驾驶员去体现。因此,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用以人为本的公司核心价值与理念统领各项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切实维护员工利益、妥善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充分体现民主管理、强化员工教育培训,积极培育企业文明细胞。从而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了公司的关心,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对于进入公司化经营的驾驶员,公司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出租车驾驶员招聘准则,与聘用驾驶员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完善驾驶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确保驾驶员的根本权益,解除驾驶员的后顾之忧,牢固建立了企业凝聚力。在推行公司化经营过程中,公运集团公司累计发生几起出租车驾驶员营运过程中被杀、被伤情况,由于企业参保了工伤保险,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制度的优越性。

由于之前实行租赁承包经营模式条件下不涉及驾驶员的劳动用工问题,此项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涉及驾驶员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因此公运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劳

8 工工作,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正,公司详细制定了《出租汽车驾驶员劳动用工管理规定》,明确驾驶员基本准入资格,规范建立劳动关系,完善社保待遇,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辞职程序,不断完善出租车驾驶员的用工管理,切实维护驾驶员的合法权益,不断纯洁驾驶队伍。在《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之前,公司专门组织相关人员多次讨论新法内容,总结3年来出租车公司化经营的实践经验,提前预见矛盾,讨论应对措施,细致做好准备,现已制定了一套完整可行的符合法律规定的驾驶员劳动用工体系。从用工体制上保障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充分体现企业民主管理 经过充分准备,出租汽车分公司于2008年1月17日和6月17日分别隆重召开了二届一次和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经过群众推举、民主评议和全面公示,本届职代会共产生职工代表25人,其中管理人员12人,出租车驾驶员9人,汽车修理工4人,一线职工占52%的比例,真正体现了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气氛,正确处理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在本届职代会上,截止到目前,职工代表已投票表决通过了出租汽车分公司行政部门向大会提交的《出租汽车驾驶员(暂行)管理制度》、《企业内部(暂行)管理制度》、《出租汽车营运经济责任补充协议》和《加强驾驶员及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办法》等多项经营管理措施。积极发挥了职工代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保护职工基本权益的权利,加快了企业正规化建设步伐。充分体现了包括驾驶员在内的全体职工的主人翁地

9 位。从权利义务上激发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提高。 深入强化职工教育培训 为整体提升全体员工的职业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公司每年均制定了详细的职工培训计划,内容涉及管理人员的技术职称、专业文化和驾驶员的普通话、英语、文明礼仪、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为提高培训效果,公司专门聘请专业培训老师,划拨专用经费,扎实开展职业培训,并对学习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大幅提高了职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职工职业素质大幅提高,行业影响明显增强。奥运火炬于2008年6月15日在重庆传递之前(公运集团公司出租车驾驶员鄢代平受命为重庆87号火炬手),为更好展示公运出租车的精神风貌,更加规范地为中外宾客服务,公司再次专门聘请专业老师,于2008年5月27日、28日,5月29日、30日和6月4日、5日分三期开展对驾驶员的脱产职业素质培训工作,并计划在8月份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再办八期培训班,力争培训面达100%,确保公运集团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为奥运增光添彩。

出租汽车分公司下属各车队每月认真进行驾驶员交通安全学习,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对于交通安全工作的最新指示,系统宣传交通安全法规和制度,重点分析典型交通事故的原因,把交通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长效管理。

为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提高群众的政治进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公司党组织联系企业经济工作的需要,按时进行党课培训,加强党的建设并为企业发展服务。

10 经过不断总结,公司计划从2009年第二轮公司化经营开始,凡应聘的出租车驾驶员,必须经过2周的上岗前培训,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责,合格后才能上车,从程序上保证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提高。

5、以乘客为本建设企业文化,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乘客作为公司服务的最终接受者,公司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最终要通过乘客的认可和检验。因此,公司用以人为本的公司核心价值与理念统领服务质量管理工作,以乘客为本,全面实行安全责任考核,培育公司文明细胞,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从而让乘客真切感受到了公司对乘客的关心和爱护,让乘客从内心深处认同和接受公司的服务,使得公司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形象。

全面实行安全责任考核 为汲取重庆“10.1”和“4.23”等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教训,公运集团公司详细制定了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出租汽车分公司经理亲自挂帅,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按月召开例会,认真组织驾驶员安全学习,加强对驾驶员的入职安全审查和日常安全管理,细致开展车辆月(季)检和路检路查,每月进行公司内部安全工作互查,接受兄弟单位互查和集团公司的抽查,并把考核结果和相关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人(含领导责任人、部门责任人和车辆责任人)经济收入挂钩,将责任落实到了人头。由于一系列的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和驾驶队伍的逐步纯洁,公司出租车交通安全事故频率和事故损失率逐年

11 下降,未发生一起重特大以上交通事故。驾驶员安居乐业。以安全行车充实服务质量内容。

积极培育公司文明细胞 以提高服务质量、塑造企业品牌为目标,公运集团公司强抓职工思想教育工作,从文明服务、安全行车和遵章守纪三个方面进行引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稳步提高职工素质,大力推行争先评优工作。公司每年提取数十万元专项资金表彰先进出租车组和优秀驾驶员,经过对交通违法、交通违章、交通事故、服务质量、缴纳定额、服从管理等多个方面严格考核,2006年度共评选安全营运先进车组300个,2007年度共评选安全营运先进车组382个,公司对获奖车组的所有驾驶员逐一进行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奖励。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培养先进分子,强调正面教育,定期座谈倾听意见,充分填补了出租汽车公司化经营之前驾驶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空白和不足,全面加强了驾驶员参与行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为提高驾驶员服务意识,公运集团公司于2006年12月26日向全社会重点推出16辆“共产党员号”和47辆“文明示范车”并进行公开授牌和承诺。由于成效显著,2007年底扩大推出26辆“共产党员号”和100辆“文明示范车”,成为行业共同学习的典范。按照文明细胞创建规划,出租汽车分公司详细制定了文明班组创建要求,2007年被公运集团授予文明科室2个,文明职工2人,文明单车9台,同时在管理人员中设臵“党员示范岗”和“文

12 明示范岗”,重点发挥骨干先进的示范作用,拉动“两个服务”的全面推进,带动全体员工共同进步,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出租车服务质量的提高。

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在推行出租车公司化经营管理过程中,公运集团公司牢记社会责任,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行业为己任,围绕“富民强司”的宏伟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巩固公司化经营成果,深入提高服务意识,不断规范服务水平,努力将“公运出租”建设成一流的出租客运企业。

通过经常性地宣传动员,出租汽车分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促进我们经济工作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对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扩大诚信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形象、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当行业总势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企业之间展开竞争时,打造出租车的现代服务业市场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提高服务质量将是影响出租企业生存的重要前提条件。

服务宗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热情周到、安全快捷 企业精神:开拓、求实、拼搏、奉献

经营理念:以服务求生存,以安全保稳定,以科技强管理,以创新促发展

13 出租汽车分公司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公司经理担任组长,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和副经理及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党支部干事、营运科长、安全科长、劳工科长、财务科长、稽查科长、保卫科长等全体中干为成员。领导小组每月专门召开例会,建立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措施、布臵工作内容、落实工作责任,全面系统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工作中,领导小组详细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力争在2007年争创委级文明单位(目前已实现),2010年争创市级文明单位,2013年争创部级文明单位。将“公运出租”建设成中国知名出租客运企业和服务样板,力争得到全社会的一致认可,实现“让政府满意、让乘客满意、让职工满意、让企业满意”的创建初衷。

6、维护企业和谐稳定,营造企业文化建设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良好氛围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为此,公司抓了以下工作:

大胆创新党的建设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经营体制的限制,出租车驾驶员一直是单打独斗,流动频繁,整个驾驶队伍比较散乱,党的工作难以及时延伸到这个人群。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落后局面,真正体现党组织对驾驶员的关心和帮助,在市交通运输集团党委和公运集团党委的领导下,继率先全面实现出租车公司化经营之后,出租汽车分公司于2007年12月3日再次率先成立驾驶员党支部,全司所有党员驾驶员自此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14 驾驶员党支部成立伊始便积极投入到工作之中,按时召开组织生活会,认真进行党课培训,经过组织的关心培养和自身的努力,广大驾驶员增强了对党的认识,入党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已把为乘客提高优质服务当成应尽的行为义务。目前,公运集团公司出租车驾驶员、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重庆市道德模范、第一届感动重庆十大新闻人物周明华和第二届感动重庆十大新闻人物入围前二十名候选人、重庆市交广爱心车队副总队长杨文胜已被列入首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驾驶员群体的党建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通过党的建设,公司形成的一个人人求进,事事争优的工作氛围,特别是在驾驶员这个流动性很强的群体中,树立起了许多标杆和榜样,也从组织建设上带动了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

认真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要求,公运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稳定工作,积极化解不稳定因素,认真宣传解释。在推行出租车公司化经营过程中,由于涉及利益的再分配,遇到了重重困难,尤其是之前没有驾驶资格、通过向驾驶员收取“板板钱”而不劳而获的部分“翘脚老板”(此部分人也是推行公司化经营的清除重点),更是坚决反对公司化经营。一些出租车的承包合同最长的甚至要在2010年才到期,强行收回势必激化矛盾,甚至触犯法律,阻力非常之大,但公运集团公司没有退缩,在集团公司的坚强支持下,在出租汽车分公司主要领导的周密安排和亲历亲为下,全体管理管理人员认真学习政策、讲究工作技巧、

15 注意工作细节、强调舆论宣传、合理进行清算,迎难而上,决不将困难上交,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对于个别工作难度大的承包人,则实行“一对一”的方法,连续攻关,不断努力,最终于2006年12月20日收回了最后一台承包车,顺利实现了从承包经营向公司化经营的全面过渡。在企业转轨过程中既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又推动了公司的良性发展,也为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三、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效果

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实施三年以来,取得显著成效。

(一)企业满意

公司经济效益明显增长,社会效益成绩喜人。经过不断地培养和努力,出租汽车分公司2006年被全国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授予“全国文明出租汽车驾驶员”称号3人,2007年被市交委授予“客运服务明星”1人(重庆出租汽车行业仅评1人),2004年至2007年共被市运管局授予“文明出租车驾驶员”18人。在公运集团公司的出租车公司化经营方法和人性化管理条件下,造就了大批出租车行业优秀人才,培养出“重庆市十佳客运驾驶员湛江”、“全国先进出租汽车驾驶员李效鸣”、“中华见义勇为十佳好司机鄢代平”、“重庆市道德模范周明华”和“重庆交通广播爱心车队副总队长杨文胜(总队长由重庆交通广播信息部主任童浩兼任)”等众多的先进驾驶员典型。业内的优秀出租车驾驶员争先恐后主动要

16 求加入公运出租公司。公运爱心分队也于2008年春节前正式成立,现拥有爱心队员近百人,驾驶队伍不断纯洁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全面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影响力稳步形成。出租车事故率和投诉率逐年下降,驾驶员争先评优的积极性不断增长,长效形成了良好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

8%5%5%无事故无投诉有事故有投诉有事故有投诉82%图2 重庆公运集团出租车分公司2007年驾驶员绩效结构情况

(二)职工满意

由于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驾驶员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加强,对企业具有了深厚的感情和依托感,驾驶员流动率急剧下降,并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每年坚持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免费接送孤寡老人游览新重庆,一些骨干驾驶员还主动配合公司在夏季上路为出租车送绿豆汤和防暑药品,全面扩大了“公运出租”在行业内外的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逐步建立了一支“爱行业、讲礼仪、重形象、守纪律”的优秀驾驶员队伍。“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在企业的全面部署和驾驶员的积极参与下,公运集团公司组织大批出租车驾驶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震救灾和鸣笛悼念捐款活动,得到了社会各

17 界的一致好评。

35302520151050驾驶员流动率(%)301583120072003200420052006

图3 重庆公运集团出租车分公司驾驶员流动率变化情况

(三)乘客满意

经过施行出租车公司化经营,公运集团公司的出租车经营格局日趋合理,驾驶员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出租车服务质量稳步提升,服务投诉大幅下降,现代服务业理念全面形成,成效显著。公运集团公司出租车驾驶员优质服务、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热心公益的高尚行为经常见诸媒体,乘客赠送的锦旗已挂满企业墙壁。

161412108642015107乘客投诉率(%)5220032004200520062007

图4 重庆公运集团出租车分公司乘客投诉率变化情况

(四)政府满意

对于公运集团出租汽车分公司的卓越工作,各级管理部门给

18 予了充分肯定。分公司2004年荣获市运管局颁发的“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连续4年被市运管局授予春运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3月荣获市运管局颁发的“创品牌出租汽车企业”称号;2006年4月荣获全国出租租赁汽车行业规范管理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获得重庆市国资委颁发的“国企贡献奖”和“委级文明单位”称号及市质监局授予的“计量放心出租汽车公司”称号;同年被重庆公安交管部门授予交通安全文明单位称号。

实践证明,公运集团公司的出租车改革之路是一条成功之路,企业和广大出租车驾驶员均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企业管理日渐成熟规范,从业队伍和谐稳定,实现了双赢。公司经济效益稳固,企业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的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源动力支持。目前,重庆公运集团公司以人为本的出租车企业文化建设已得到了中国出租汽车协会的关注和肯定,欲向全国推广。

推荐第6篇:以人为本,有效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以人为本,有效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许 世平2011年7月7日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以人为本,有效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一失万无”的风险意识,努力构建以“遵规守章,文明有序”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和辐射功能,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呢?

一是理念的先导作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安全素养,形成“我要安全”的行为准则,自觉规范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所以全体职工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价值观中有关安全行为选择、判断、决策的观念总和。这种观念制约着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的行为和目标。凡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冒险蛮干行为,都是由不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导致的错误行为。当前,存在于企业中的“三违”现象,表现了职工在安全价值观取向上的混乱。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 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遵规守章,文明有序”是公司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要更好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排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遵规守章,做到文明有序,如果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是亲情的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如在班组间设立“全家福”牌板,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在照片的下面,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再有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三是提高企业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企业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管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不仅注重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职工的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制约保证和奖惩激励的应用,更要注重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为职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热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还要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为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还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才的造就和培养,引进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创建学习型安全管理团队,提高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组织编制

一、二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工种培训教案,强化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员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提高岗位安全技能水平,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杜绝习惯性违章,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职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使职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五是营造“团队精神”。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一连串人在一连串环境中出了一连串差错。因此,在进行安全管理中要营造“团队精神”,就是要提倡在安全工作中“自控、互控和他控”。自控是基础,他控是进行监督,而互控则应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要通过“团队精神”,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凝聚力、向心力。

六是借助企业文化载体,丰富安全文艺产品。通过艺术主体的创作,对企业安全工作、活动的内涵从各个角度进行表现和加工,形成丰富多彩的安全文艺作品。例如,举办以“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主题的书法摄影比赛、诗歌创作,组织开展安全演讲、知识竞赛、格言征集和征--------------------------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

文比赛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安全活动。由于这些文艺创作和活动带有明显的群众性和通俗性,职工易于、乐于参与,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引导全员自觉形成“我要安全,平安是福”的思维定势。

通过企业文化管理进行企业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利用安全文化进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样是企业管理者不变得追求。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预防”,要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使职工在心理、思想和行为上形成自我安全意识和环境氛围;同时,要加强安全知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宣传,提高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营造“团队精神”,使“严守规程”成为全体员工的基本素养,使“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成为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基本理念,切实有效地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许世平2011年7月7日

--------------------------精品

文档-------

推荐第7篇: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结业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姓 名:赵欢

专 业:10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 号:20104052006 任课教师:孙建华

中 国·大 庆 2012 年 11月

摘要:企业文化产生于企业自身,是企业员工的共同理念,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强化,最终成为企业进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企业文化涵盖了经济生活中人们所熟知的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战略、企业信用、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品牌、企业素质等8个方面,其中,主要是经营之道的形成、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形象的塑造,而这三者的载体全是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更没有企业文化,所以,在企业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切为了人,一切尊重人,以人为本,就能增强企业活力。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人才

一、对以人为本的理解

何渭“以人为本”?广义的理解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对期,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意即:人民是建立和巩固霸王之业的根本。这表现了管子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管理”很多人过分的注重“管”,实际上管的太多才容易乱。如果说“管理”管的是入,那么。文化”管的则是心。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能用先进的理念和共同的价值观把员工的心管好,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一种归宿感和一体感。只有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彼此信任、理解、尊重,在企业中形成平等、民主、团结的气氛,才能造就出企业的整体文化。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员工主导作用的原则。只有真正确立了以人为本这一基本原则,才能抓住企业建设的核心和本

二、企业文化的实质

现代企业的管理正逐渐告别以往单一的经验式、理性化的管理模式,向着具有更高文化层次的管理方向前进。良好的文化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哈弗商学院著名的约翰科特曾用几年的时间对两百家现代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经营业绩的高低,企业文化的影响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语言,在当今竞争更加激烈、变化速度更快的商业环境中,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很有可能是由企业文化所决定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当中,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信息、人才以及创造能力,围绕这三点所创造出来的企业文化价值远远大于简单的各部分组成要素的相加。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产力,而不是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摆设。

三、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两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贯穿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因为在企业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服务的员工还是被服务的顾客,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重视主体的需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企业领导层经营企业的管理理念,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念。新形势下,要建设好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关键在于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两者的涵义上看,两者之间又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为实现发展的目标做出的一项建设工程,以人为本的管理只是属于企业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的一种管理理念。两者之间一个是建设工程,另外一个是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建设侧重于内部的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针对企业的各种管理,例如人事管理、经销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等等。虽然两者之间覆盖面有一定的交汇,但是还是具有明显的区别。

四、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在西方的科学管理领域中,自泰勒发明了科学管理法起,就一直主张以监督和管制人的制度取胜,把人与机器同等对待,企业目标也是重视物质指标,不重视人。产品第

一、质量第

一、利润第一成了企业的主旨。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理论流行以来,特别是富含东方人文主义色彩的企业文化,强调企业从里到外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应将员工视为企业维系生存的基础,企业应该成为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实现追求目标、和睦相处和舒畅生活的大家庭。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价值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认为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企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只把员工看作赢利的工具。企业不仅成为职工求生存的场所,而且能使职工从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从企业文化的产生背景和企业经营价值观的演进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赖以产生的根基,是区别于传统管理最显著、最根本的标志。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以人为本就没有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的本质和精髓。

五、加强“以人为本”在企业文化中的作用

(一)企业公开、公正、公平的任用人才,懂得留住人才

在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原来很多年中,很多企业都是利用优厚的工资待遇以及灵活的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具有自由化的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但是随着现代全球的经济一体化,大量的知名国际企业不断的涌入市场,企业中大量的人才流

向国际知名企业当中。至此,企业面临的最大一个难题则是在21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因为人是科技技术的载体,企业需要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拥有科学技术的人才。但是要如何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又是什么?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价值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低级、生理方面的需要;其二,随着不断的进化,而形成的一种潜能上的需要,即高级需要,也是尊重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这种高级需要就意味着员工追求的不仅仅是赚钱养家,更多的是对良好的工作环境、员工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价值体现、追求的一种需要。在某种角度上来讲,企业文化反映出了企业对员工的态度,假如这种认识成立,作为企业就更应该加强“以人为本”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模式下,企业才能够更多的吸引人才,能够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员工也能够更容易发挥自身能力以及个人价值追求,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优异的成绩。企业要发展与进步,是离不开大量人才的支持,掌握企业方面的人才,就相当于抓住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优势。在人才的任用上,如果任人唯亲,是忽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当然有真才实干,企业也应当提倡举贤不避亲;企业只有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提拔人才,才不会挫伤员工的心理,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将企业的人才利用率最大化,呈现一片勃勃生机的企业新气象,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维护企业的形象。 面对严峻的人才竞争压力,公开、公正、公平,懂得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应当解决的问题。

(二)团结员工,信任员工

在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中,出现企业中层管理者与下属互不信任的现象。人与人之间交流与相处的基础是信任,起码的信任都没有,谈什么合作,谈什么效益。古语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团结好员工,才能将企 业做大最强。

(三)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一个企业主的自身素质直接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如果作为企业的“当家人”,素质都不够高,那么企业肯定也走不到太远。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应当深化“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倡导民主与学习。民主的决策能够最大程度的提供企业正确的保证,不断的学习则

能偶提升全员的文化素质、生产技术、责任感以及思想品德。加强企业文化“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以及面对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个性化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培养员工的个性化的养成,只有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才能体现出本企业的与众不同,铸就一个特殊的企业文化,彰显出企业特有的精神。只有这样,不同风格的企业才能改变我国企业文化千篇1律的现象。比如我国许多企业都是以“团结、奋进、创新、开拓、进取”等思想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这种千篇1律的企业文化很难体现出企业文化建设的“以人为本”的个性化特征。对此,企业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去吸收人家先进的经验。比如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比较成功,“胜利是最重要的”(百事可乐公司)、“诚、和、开拓者精神”(日本日立公司)等就是成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具体形式虽然不同,可是却有一共同点:都注重以人为本,倡导乐观向上的企业文化建设。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当有一定的个性特色,企业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竞争中求生存和谋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欣欣.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实施[J].管理学家,2011,(11):81.[2]程晓斌.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30) [3]武杰,郝丽娜.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21(2):79-83.[4]黄林坤.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11,(26):14-15.[5]王贞茹.简析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商贸,2011,(11):91-92.[6]单宝.企业和谐管理的内涵与思路[期刊论文]-管理研究 2005(06) [7]曹霞.现代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建设[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2009(8) [8]贾建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高价值取向 2005(06) [9]肖湘雄.张践明.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失灵的哲学视域[期刊论文]-生态经济2006(10) [10]孟杨.现代企业文化: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06(3) [11]程晓斌.程晓斌 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30) [12]邓峰.吴海兵.论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2011(1) [13]黄小常.企业文化管理及改进文献综述[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文化 2010(14) [14]施志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全面发展[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 2010(13) [15]张运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2008(4)

推荐第8篇:第二十二讲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

第二十二讲 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以人为本

从人力资源开发过程看,文化资源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要素,它制约着企业智能资源、体能资源和技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有四个要素:体能、智能、技能、文化。对体能开发,我们可以带薪休假、涨工资,可以进行各种物质上的关怀。对技能开发,我们可以评首席工人,还可以做大比武竞赛活动等等。对智能开发,可以送职工出去进修,奖励小发明、小创造。对文化开发,很少有企业在这方面做文章,可文化又是制约其它要素的核心内容、关键要素。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大家认同的文化和为之奋斗的文化氛围,没有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那么即使有了好的技术、好的素质、好的身体,但是他在企业当中得不到充分的价值实现,他就不可能在这个企业忠心耿耿地干下去。缺乏大文化氛围、文化培育的企业,不注重企业组织文化和个人文化的开发,那么最后这个企业就可能是一个培训班,技术成熟一个,跳槽一个;再成熟一个,再跳槽一个,因为在这里工作看不到更好的方向。

事业留人、物质留人、文化留人,这些是综合性的一种效果。现在有的企业倡导读一本书,叫《把信送给加西亚》,倡导“罗文精神”。大家问一句,我作为一个员工凭什么要做罗文,罗文为什么能够在那种复杂环境,没有任何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呢?你光强调让职工做加西亚,可是有没有想一想,职工有什么样的依据和条件,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能够鼓励他去做这种自觉自愿地为企业做贡献的人呢?有这种文化氛围才成。所以我们讲,人力资源的开发、人才的留住和使用,首先要决定文化开发的力度,它能决定你的人力资源的技能、体能、智能,开发以后它的效果和使用的方向、使用的位臵。

在当前我们这个社会,知识爆炸,信息量又大,所以人们在知识信息上不断地发展进步,而在文化上却是荒漠化。如果在一个企业不断地培养职工的知识、信息、技术,可是在文化塑造上却是荒漠的,这之间的巨大涨力,就会葬企业于灭顶之灾。没有好的文化去凝聚,员工个人价值取向与企业价值导向做不到文化认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同企业发展战略融不到一体,这样员工就没有共同发展的愿望。所以说,企业文化的培育,就要提高全员的共有文化内容,

1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形成企业的团队精神。

从人力资源开发看,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应该有哪些呢?分为两个体系:

一、本质体系(灵魂);

二、载体体系(形式)。两者各有十几项。比如,企业英雄的培育,是企业文化建设载体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跟传统意义上典型人物还不一样,企业英雄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体现。如果说企业文化,你不懂得它是什么?或者是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不懂得如何操作,那么企业塑造出了典型的企业英雄,让职工跟着他去做,就能够可感、可学、可操作。北京公交总公司那个李素丽,就是企业文化人格化的体现,是个企业英雄。她是公交车售票员,工作很平凡,而公交总公司企业文化当中有一项就是“平凡奉献,岗位成才”,员工都能背,可是怎么做?怎么落实?怎么落地?可能就不会。但是,看看李素丽是怎么做的?就跟她学,就能够操作,这就是企业英雄。比如企业传说,就是最能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的典型事件。我们企业有一段发展历史以后,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最能体现企业风格和文化的企业传说和事件。不过有的企业没太注意它的价值,使它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不能积淀为企业的财富。实际上最能体现文化的,还是企业的这些传说和典型事件。比如说像海尔,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到底从理论上讲是什么文化?众说纷纭,很难说清。但是海尔文化中的一些物质内涵,就社会公众理解都是通过它的典型事件,就是企业靠传说来传递的。比如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那七十六台冰箱,遇到质量问题被退回来了,把它摆在厂中央,怎么办?海尔有些中层干部说,我们是干这个的,把它修好了以后,降价处理给内部,好处是:第

一、缓解当时职工使用冰箱紧张的矛盾;第

二、可以回现款二十多万,对企业现金流量很有益处;第

三、我们这个次质冰箱也不会影响社会。张瑞敏听了以后,力排众议,他认为如果我要这么听了你们的,就等于传达给你们一个信息,那就是次质的产品,仍然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如果我照你们那么干了,修好了、降价处理给内部了,将来我如果再提倡质量第一,那可能力量就非常小了。因为你知道实际上,次质的冰箱也有存在的价值,那质量第一的观念就形不成,所以必须砸掉;砸掉以后告诉大家,次质产品在我们这儿永远没有存在的任何价值。砸了以后的效果是什么?全体员工都提升了质量意识。学徒工新进厂不用开会讲、不用制度说,带学徒工的老师傅就跟他讲了,质量至关重要,哪年哪月那七十六台冰箱全给砸了,砸得我们大家都特别心痛啊!老师傅口口相传,就用这种形式,把这个

典型事件教育给员工,确立它典型的这种深刻的质量意识。这就是海尔质量文化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企业传说。所以不要轻视企业文化的载体部分,不要认为是形式,它就难以传达文化本质,而且恰恰是这种形式载体,才使文化有落地的途径,这是十分要注意的问题。

企业文化主要建设内容的两个体系,需要做的是七大工程,实施的是十三个步骤。

要做七大工程:

一、审计工程。就是要发动全体员工,对我们企业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文化,给予定格分析,进行全员的无形资产大总结,给你们的文化有一个历史上的定格、定性和定位。审计工程做完之后,要形成一个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报告,必须包含我们企业文化的优势有哪些?劣势有哪些?根据我们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时代改变,我们应该丰富哪些内容?丰富的方式、手段、渠道应该怎么样确立?这些内容相当于大夫在开药之前做出的一个诊断,所以叫文化审计。

二、提炼整合工程。就是把企业文化从理念、行为到外显的形象,都要做个系统整合,把内涵的东西罗列出来,系统筛选。筛选之后,用科学的概念给它冠名;用科学的概念体系,使它形成这么一个逻辑体系,所以要提炼整合。这个提炼整合的过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企业今后怎么发展,就用这套文化理念去指导。

三、意志化工程。就是在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之后,开动各种机器、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员工进行深入教育宣传,实践上要指导,形成员工的自觉意志,绝对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停留在文件上,挂在墙上就完了。要对职工讲:

1、入耳,听得进去;

2、入脑,启发他思考自己怎么做?

3、入心,要记得住,还要去体验;

4、入血液,化成他的DNA,让他一举手一头足、一颦一笑都是我们企业文化型的人,这样的企业就能无往而不胜,这叫意志化。意志化工程完成的标志是四句话:

1、员工认同的范围广;

2、员工认同的程度深;

3、员工演绎的能力强;

4、员工创新的意识深刻。如果员工能够这样对待公司的文化体系,那么意志化工程就算是成功。

四、物化工程。就是文化体系形成之后,一定要调整改变公司各项制度、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包括晋升机制,分配机制等等。一句话,让你公司所有硬件、方法制度、日常管理和公司这套文化体系,能够高度一致起来,不要在实施的方法与日常的管理工作的手段中,与文化理念内容相隔离。比如说,公司提倡的人才理念叫德才兼备,如果干部提升和员工晋升制度规定都体现的是论资排辈,那职工就会

感到你的文化是在作秀,而不是用来真正在管理中实施的,不是指导各项管理行为到位的,而是单纯为了给企业形象做一个宣传而已。所以你的方法、手段、体制、制度必须和文化内在地一致起来,这就叫物化工程。

五、形象化工程。就是通过企业的服装系统、办公系统、形象系统、运输系统、礼仪系统、标识系统。通过这六大系统,把企业文化外展给社会,确立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这个文化体系在建设过程当中,才算是操作完备的。

六、典型培育工程。就是把企业文化这种管理,应用在各个环节当中,这个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应该从培养典型入手,在下边分公司或者班组、个人都培养各类典型,以体现这个文化。

七、测量评估工程。就是使我们的企业文化量化,与质量分析相结合,纳入年终评价体系,成为对一个公司、一个员工,一年业绩的评价要素之一,通过这种评估工程使企业文化,能够高度地被重视起来,不流于形式。

完成这七大工程,分为以下十三个步骤:

一、企业文化的知识启蒙。社会上现在讲企业文化的书也多,一定要首先作为企业领导者接触一些国外原汁原味的企业文化,化成你的理解,给职工要进行启蒙教育,使他重视起来。

二、高管人员要统一意志。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企业家的文化。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文化;没有克罗克,没有麦当劳文化;没有沃森,IBM文化不这样;没有韦尔奇,GE文化不会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柳传志,联想文化也不是这个形态。所以高管人员,以行政一把手为CEO为代表,整个的文化意志,他的文化理念、文化战略要高度统一。

三、建立企业文化的专职部门和队伍。

四、组建专家团队。专家团队最好是内外结合,这样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作用。

五、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三年至五年做哪些内容?

六、设计具体的企业文化的体系和内容。

七、制定企业文化的推广实施方案。分公司怎么做?部门怎么做?年度计划是怎么样?制定这实施方案。

八、确定企业文化在整体工作中的评价地位和话语权,把企业文化在整体发展中占有什么地位确定好。

九、以企业文化体系为依据实施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更新。

十、各部门制定执行计划结合业务特点。

一、召开各类形式研讨会、交流会,推进实践的开展。

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以强化推进。

三、开展文化的评估。其实有很多企业,在开始抓企业文化建设,进入这种管理区域的时候,都是有非常具体的思路的,而且做起来也很有个性化,就是有的做了一两项,有

的根本就没有做,这就不能够在企业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效应。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战略旗臶,是一切工作评价的准则,是企业能够基业常青、生生不息的一种底蕴。要使我们的企业能够迎接国际化的挑战,形成我们自己强有力的一种竞争能力,那么就要建设我们的企业文化,要想使我们的企业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长盛不衰的位臵,立于强手之林,那么就应该应用企业文化这种管理方式,理解这种管理理论,实施这种管理的方法。(企业文化部高善矿整理)

“学、议、做”参考题

1、学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四个要素的理论,议一议文化资源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做到形成一种事业留人、物质留人、文化留人的综合性效果?

2、学习企业文化建设两个体系七大工程十三个步骤的理论,议一议我们哪些做到了和哪些没有做到,如何正确应用企业文化的管理方式方法?

专题讲座授课专家简介

孟凡驰,现任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兼任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国资委、中宣部等大专院校和政府机构的客座教授,为全国各地区、各系统、各企业集团做过数百场报告。他于1984年开始专门致力于企业文化研究,主要著作有:《企业文化论》、《市场经济与企业文化》等。

推荐第9篇: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文章标题: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关注民生等重大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如今,在“十一五”开篇之际,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走科学发展之路!那么,如何加快发展.促进和谐.走科学发展之路

?只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实质,都可以在《纲要》中找到答案,正确处理两个三者关系: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要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关系”认真实践四条指导原则:聚精会神练内功,全力以赴谋发展,尽职尽责办实事,着力根本保稳定”就是立足企业实际,构建和谐的根本指针;

真正把《纲要》中所明确的战略方针.指导思想.战略任务和一系列发展观念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好,围绕“推进发展,构建和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过“十五”时期的总结.实践.积累,人们发现,只有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企业与企业的和谐.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达成构建和谐企业的最终目标。

“认真践行《二次创业指导纲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各方,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群众的共同发展。我们车间工人感慨地说:“现在,我们喝的是纯净水,每顿饭吃的是四菜两汤,还有餐后水果,单位还专门为员工购买蛋糕,做生日饭,使我们在奉献企业的同时感受到家园的温馨,工作生活条件今非昔比。”今年,单位还专门下发文件,严格执行带薪休假制度。考虑到一线职工生产忙,公司就把我们的休假时间整体移到春节前,和春节长假连在一起,使我们辛苦忙碌一年后,能有个充足的假期养精蓄锐,备战来年。这些以人为本的举措,使大家觉得工作特别舒心.开心,对公司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对干好本职工作也更有决心。

构建和谐,更要维护好.实现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车间工人说:“没有厂区环境综合治理,我们就只能“蹲墙根,找树荫”。现在有了图书阅览室,有了乒乓球活动室,我们每天都会在闲暇时去阅览室坐会儿,在活动室打会儿乒乓球,再也不用在露天的水泥台上打乒乓球,或是围着楼头散步了。希望公司能把民心工程越建越好,带领我们快步奔小康!”

职工群众,是企业发展的实践者,推动者。职工群众的积极拥护.热情支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直以来,公司在搞好发展的同时,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而这些举措,又凝聚和激励了全体员工在《二次创业指导纲要》的指引下,在“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道路上,同舟共济,书写辉煌。

《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感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和谐企业。

推荐第10篇: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可以具体阐述为以心为本、以智为本、以和为本。对此不仅要上升到企业理念、价值的高度,而且应该赋予其可操作性,通过企业一系列有意识的行为加以体现,并作为领导和职工行为的指导模式。

关键词:参与;企业文化;人才机制和谐

一、以心为本

古语说:“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国家如此,企业也是这样。国家有关部门对上海、山东、吉林等8个省市的2586家亏损企业调查中发现:因干部、职工精神不振造成管理不善,产品档次低,技术水平差,效益下降而导致企业亏损的占81.71%。这就是说,企业精神的疲软造成企业的衰落。可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以心为本是其人本管理的基础,一个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没有以心为本这个基础,以人为本将成空谈。具体实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企业要真正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吸引职工参与企业文化的民主管理,有效地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自主管理活动等形式,调整职工士气,加强企业凝聚力。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组织,有它自身的追求目标。而职工也有各自的思想和行为。企业目标往往与个人目标有矛盾,但只有二者在最大限度上趋于一致,企业对职工的要求才能内化为职式的自我要求。而职工一旦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于是,企业目标就不是从外部强加于职工的约束和限制,而是变成了职工发自内心的追求和为之献身的力量。职工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得到了比较高的经济报酬,实现了自我价值;企业则由于职工的参与,从而达到更高的效益目标。国内海尔集团实行自我约束下的参与式管理,在这种状态下,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发挥到了极致,将企业目标与个人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每个人都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同时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注重职工的个人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中加薪和完善福利已不是激励职工的主要因素,职工的个人成长进步和自我实现是当前职工最关心的问题。职工寻求发展的目光往往首先定位于组织内部存在的条件和机会,亦即企业内部成长通道,即职工进入企业后,在其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特点的基础上,配合组织发展目标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不仅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而且在职务和职位晋升方面,可能获得进步与提高的一种组织机制。职工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企业内部成长通道的改善,通道顺畅,职工就能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成长和进步;通道阻塞,职工就可能把寻求发展的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寻找机会,这就是意味着辞职和跳槽。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企业如何使组织与职工的成长既同方向又同步骤发展。所以,企业要留住职工、增强企业凝聚力,除必要的福利制度、优厚的薪酬待遇以外,更要拓宽企业成长通道,使企业不仅是制造产品,也是职工成长和发展的基地和摇篮。

二、以智为本

以智为本,即企业调动全体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职工的潜力,把企业的发展建立在企业职工智力基础上。它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机制,并使之良性运作。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优势。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才

选择适当的人,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人才机制建立的第一步,没有这个基础,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就无从谈起。针对我国一些企业择才的误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挑选合适的人才。在企业运营中必须具备成本意识,人才资源成本也是如此。面对目前供过于求的人才市场,企业可以获取一些学历层次较高、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人才。企业如果抱着买“便宜货”的心态,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引进的话,必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企业的选才应该遵循“合适”的原则,让不同学历的人才同台竞技,择优录用。这种做法的背后应该有明确的工作分析和职务说明,以及一套科学、合理的测评系统做支撑。二是注重从内部选拔人才。企业的发展有它独特的内外环境,从企业外部引进人才,容易造成“水土不服”。而企业内部职工由于处于基层上,对企业的情况有总体的了解,所以看问题比较深刻和全面。另外,企业从职工中提拔人才,有助于企业内部成长通道的顺畅,从而激励职工。

(二)用才人才的使用要注重人才的发展与企业目标的和谐,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强调发挥人才的独创性。尊重人才的个性,发挥人才的独创性。其次,强调个人能力与现任工作的适应性。企业从事管理的价值应该在使人才感到心情舒畅,而且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工作意义,能够发挥个人专长,增进兴趣,并为个人进步提供机会和帮助。再次,引进竞争机制,取优汰劣。对企业人才必须建立定期考评制度。美国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工作考核对工作效率将产生明显效果,考评结果还能使员工定出新的工作发展方向。

(三)造才

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擅长于选才、用才,还要精于造才。在企业内部造就人才为企业所用,是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造才的主要途径是职工培训。培训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可以改变人的工作态度、更新技能、改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职工的创造潜力成为全方位的人才。培训的资金是一种投资,一元的投资,就长期价值而言,可能创造百元、千元甚至更多的间接效益。可以说,人才资本投资是一种最节约的投资。

(四)激才

在人才激励方面首先应该从用人准则、就业保障、职工工资制完善和福利待遇等方面促进企业人才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另外,还表现在完善的奖励制度上,从本质上说,奖励是衡量人才贡献大小的一种标志,是对专业人员发明创造能力的承认,使受奖励者感受到,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其次,应该创造适当的人才工作环境,如和谐轻松的人际关系、适当的挑战性工作、合理的升迁渠道、公平的竞争环境等,使人才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自觉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劳动和创造。

三、以和为本

企业要获得良性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使职工和睦相处,真诚相待,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业绩。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以和为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中的“人和”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生产力。”在企业内部建立新的和谐人际关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正确处理组织成员间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在分配上打破“大锅饭”的同时,成员间必然存在竞争和对比,从而在利益分配上显出差别。二是处理组织内的人际关系。职工作为组织成员,其非常强烈而普遍的一种需要是通过共同努力,满足个人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和情感联系上的需要,组织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不亚于经济报酬的一种“保健因素”。三是管理者的作风与态度。倘若管理工作者官僚主义严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搞任人唯亲,必然造成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工作效率。

(二)发挥团体精神

团体精神,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系统论中就1+1>2的“系统效应”,没有团体精神,就谈不上群体成员之间的协调动作,就谈不上发挥它们各个成员能力总的“集体力”。当今美国大公司热衷于公司重建。企业再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比较注重团体精神。但是,美国式团体从一开始就和日本式团体有着根本的区别:美国团体侧重点在参与,日本团体侧重点在服从;日本团体建立在家庭亲情式的感情联系上,美国没有这样的文化基础,要建立团体文化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把它建立在尊重个人、民主、参与、竞争这些美国固有的基本价值观念上。从长远看,日本团体文化注重服从,泯灭了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员工的成长发展。而美国团体文化则把整体的统一性与个人的创新性有机结合起来,显示了巨大生命力。

综上所述,以心为本,以智为本,以和为本是企业文化中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国内企业应该顺应世界管理发展的潮流的趋势,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在心、智、和上多下功夫,在企业内部真正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战略优势,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11篇:0601企业文化建设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以人为本

随着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走过,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文化经济时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为大众所熟知。企业文化成为了企业管理者推崇备至,引以为企业管理的金科玉律,处理问题的妙药良方。的确,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价值观念、精神所在。对内,它可以和谐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于外,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象征,是企业屹立商界,搏击市场竞争的坚实基础

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所在,是一个企业的精神、灵魂的体现。它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最终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和前进动力,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文化理论,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大学的泰伦斯〃迪尔教授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阿伦〃肯尼迪提出来的理念。他们认为“杰出而成功的企业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即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但往往是自然约定俗成的而非书面的行为规范;并有各种各样用来宣传、强化这些价值观念的仪式和习俗 ”“在两个其他条件都相差无几的企业中,由于其文化的强弱,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后果就完全不同。”同时他们把企业文化理论系统分为5个要素,即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和文化网络。现在普遍为人们接受的概念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可以说,企业文化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涉及了极为广阔的理论。而其中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进入新世纪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塑造人”,这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共识。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资金、原料、设备以及人员。其中,人是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就像电影说的那样,“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员工,是企业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的重要因素。员工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工作效率都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成败。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重视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追求、尊严和发展前景,鼓励员工创新工作,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人们的群体意识,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能力,正是当今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那么,构建这样以人为本,培养发掘创新精神和积极开放氛围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1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生产实践当中所形成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制度规范的综合体,具有很鲜明的企业自身特色。它不仅仅包含了这几个方面,还是这几者的融合提炼,是一种带有自发性的群体行为尺度观念。它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培养员工企业文化意识,对企业精神和特有价值观的树立等方式,使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趋于缓和,减少了个人之间的摩擦、隔阂,整个企业上下之间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增强了企业的凝聚能力。同时,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员工对企业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工作精神,而非被动服从,这就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而且由于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员工之间的合作得到了很好的促进,减少了协作成本,降低企业内耗,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推动企业人才战略、创新战略的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新兴的信息产业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企业想要立足市场,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实行人才战略、创新战略。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就是重视人才,挖掘人才,塑造人才。以开放、平等的氛围,灵活弹性的制度,激发、开拓员工的智慧,注重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创新思维的应用,肯定员工的创新思想,有力的推动了企业人才战略、创新战略的发展。

3 对打造企业良好形象,树立企业品牌具有明显积极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企业形象已经成为企业一项重要资产,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关系很大,而打造企业品牌应经成为许多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例如海尔的“砸冰箱”事件,大庆石油的铁人精神,这些都是一个企业的独特文化,都为本企业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可见,优良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企业形象的得力保证,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软实力”的综合体现。而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理念正是这种使企业形象获得社会认同和赞赏的文化表现,从而为打造一流的企业品牌营造了良好的声誉。

4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可以有助于缓解员工压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企业员工则不但要在工作中,还可能因为其他的生活因素而承受双重的压力。在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中,企业具备完整的制度和健全的体制,从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赋予员工更大的自主性。同时,组织内部制订明确的工作目标 ,员工职责清晰,这些都对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优良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建设具有突出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以人为本的框架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就成了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思考的问题。

1 以人为本,需要重视文化的导向性,培养员工的企业集体意识,增强员工的企业认同感,提倡以企业为荣,以企业为家的奉献精神,尤其要注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关心员工思想。

以煤炭企业为例,员工的主体是广大的煤矿工人。相对来讲,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低,许多人的工作思想还是计划经济式的“等靠要”。这就需要政治思想工作者们要以平等、亲切的态度,朴实、易懂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方法对他们进行企业文化的培养和思想上的工作,促使他们去学习、钻研工作技术,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同时还应辅以其他方法,增进工人对企业的认同感。例如,煤矿工人业余生活较为枯燥,可以适当组织开展表演、比赛等娱乐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教育,寓教于乐。

2 以人为本,需要人性化的管理,以开放、平等的工作氛围,灵活多样的制度规范,尊重员工的地位,听取员工的诉求,最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活力。

依然以煤炭单位作比,煤矿工作十分艰苦,在管理上,我们应当多听取员工的意见,不要以死板僵硬的教条制度去硬性规定员工的行为,以免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比如在作息时间上,就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做出适应的安排,根据工作表现和工作性质制订相应的薪酬制度,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另外,鼓励员工进行工作上的创新,对员工进行更多的培训,为他们进行细致的工作布臵和发展前景。

3 以人为本,需要发挥企业文化的品牌效应,倡导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积极谋求发展,下决心做大企业。

企业不进行文化建设,不谋求自身发展,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阐述这样的思想: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充分依靠员工的努力,上下齐心,团结一致,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打造企业名牌产品。在内发掘企业潜力,打造过硬产品;于外寻求市场机遇,把握市场脉搏。要引导员工一定要抓好产品质量,只有产品质量上去了,企业的口碑才会上去,企业的品牌才会打响。而这,都要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是无法自强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是同样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足于商界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而以人为本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义。因此,企业的发展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文化的建设重在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是无法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是同样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立足于商界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而以人为本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义。因此,企业的发展重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文化的建设重在以人为本的构想。总之,只有在文化建设中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才能更好的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发展员工的能动精神,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挑战,才能更好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前进发展。

第12篇:邮政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1]

邮政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都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邮政企业服务社会,服务经济,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来创造企业的效益,达到企业成长和发展。其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面对客户,服务千家万户,因此员工的服务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形象和整体能力,也就是说员工个体的行为影响企业整体的形象。邮政企业的员工整体素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突出人的作用、人的因素、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力是邮政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邮政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以人为本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我们邮政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一是弘扬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精神的定位,其实已经蕴含了人本概念和员工地位。发展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也是企业员工的终极目标。需要突出的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让员工明白自己是企业的主人,突出主人地位,员工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是唇齿关系,企业的兴衰也即是员工的兴衰,要让员工树立“企业兴衰,员工有责”的观念,明白“唇亡齿寒”的关系,使员工自觉地建立起自己与企业不可分割的情感、亲情纽带。员工是企业大家庭的一员,只要每一位员工都树立了主人翁意识,企业的精神也就成了员工自觉的精神风貌,企业的整体力量和发展潜能都能由此而得到非常充分的显示和体现。

二是 开展文化活动,培养员工的人文理念。文化活动是一种载体,能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因为其丰富多彩而深受员工的欢迎和喜爱。组织实施好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一是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特别是在业务发展较为困难的时期,更需要及时组织这类活动,企业领导与管理层要带头参与,活跃气氛,调整心态,提高士气,增强斗志。二是要增强企业的喜庆气氛,逢年过节,要及时组织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文娱晚会、歌咏比赛等,同时要邀请员工家属参加,增加节庆气氛,营造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和欢乐,也让员工和家属体会到企业没有忘记他们,从而感受到作为企业员工的自豪,同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三是企业要有目的地组织员工的读书活动,培养员工的阅读趣味。要建立企业阅览室,并要定期组织送书活动,送到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员工的手中,或建立流动图书室。要经常添置新书,让员工都能及时地读到各类新书,接受新知识。企业还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推荐新书,并组织员工撰写读书心得,让员工提高读书兴趣,营造企业读书氛围,陶冶情操,从而增强企业文化含量,提高员工的人文理念。

三是加强员工教育,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根据企业职工教育规划,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内容要结合企业形势任务和中心工作的要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员工教育也须制定与时俱进的实施计划。二是开展学历教育。刚性的在职学历教育计划,对促进员工综合知识的提升是一个积极且有效的措施。员工要求达到高中以上学历,各级管理人员要求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已经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管理人员,要求达到大学本科学历。三是实施员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求每一个能够实行技能鉴定的岗位都必须通过技能鉴定,实行持证上岗。四是开展员工业务技能操作比赛,不定期地进行“操作能手”、“业务标兵”等内容的评比活动。营造学习业务、争创尖子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整体业务水平。

四是实施思想工作责任制,引导员工的整体发展。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能和作用,发挥各级管理层的管理职能和责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企业的稳定、安定、和谐为根本,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营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协调向上的良好氛围,支撑和促进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突出工作重点,以点带面,以促进企业发展为重点,找准工作突破口,选择有影响、有说服力的人和事作为工作的基本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辐射力和指导意义。

第13篇: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推进我行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不断推进

我行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分行2011年工作要求,将市分行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之一。企业文化的实质是如何使职工关心企业,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这与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一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之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这个重要论断包含了两层深刻的含义。一是揭示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二是阐明了实现发展必须依靠人。对市分行来讲,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对我行的发展始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为我们开辟了把以人为本思想引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践的重要渠道。企业文化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实现企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促进形成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易圭组合和动态平衡。因此,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从近期来看虽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从长远看,却是保证企业建康和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有位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

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企业的发展,根本靠制度,长远靠文化。我们要从这个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增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二、发动职工共同参与,增强企业凝聚力。

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各种征集活动,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不仅为普及企业文化基本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广泛的思想动员。

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通过举办企业文化知识讲座、组织了企业文化知识大赛或企业文化辩论赛等诸多方式,引导职工群众自我教育,为把企业文化理念落实到岗位和工作的每个环节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要通过领导宣讲、组织讨论、培训交流、知识竞赛和开展以企业文化为主题的各种活动等多种方式,努力使邮储银行的企业精神和核心经营管理理念深入到每名职工心中,并在不断加深对我行企业文化认同的同时,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增强了职工队伍的凝聚力。

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企业文化重在建设,重在落实。

要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统一的企业精神把广大职工群众凝聚到企业发展上来,把核心经营管理理念贯穿于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贯彻于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之中。

并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用工制度和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对本单位的发展目标、具体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行为、职工行为等方面的内容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规范,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不断丰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这是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要按照“围绕中心、继承创新、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我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结合实际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认真抓好执行这一环节,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评价一个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关键要看企业文化是否凝聚了职工队伍,振奋了职工群众精神,提高了职工队伍素质;是否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是否改善了职工物质文化生活,保障了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促进了职工群众的全面发展;是否促进了安全生产,维护了企业的稳定,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四、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

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分行各项工作要求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我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保证必要的物质投入,形成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领导干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行内各级行政、党组织主要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

任,积极做企业文化的大力倡导者、积极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要把各单位各部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深入学习企业文化的基本知识,结合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省分行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增强广大职工群众对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可。

要积极借鉴兄弟地市分行的好经验、好做法,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狠抓落实,努力把我行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完成做大做强市分行提供持久的文化支撑。

第14篇:浅谈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

浅谈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题

一、单位企业文化现状分析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经过数年的努力,我们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已从原创期步入成长期,形成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有效地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内容也是在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单位在前几年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企业浅层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承继了传统文化精粹,揉和、渗透了先进文化因子,逐步向企业深层文化上升,从企业经营宗旨、企业目标、企业信条、企业精神、企业管理观、企业人才观、思维方式、企业作风、领导风范、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技术创新管理、职工文明守则和职工的行为规范等十三个方面,创造和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

二、企业文化的改良

单位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通过企业的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创一流企业等载体活动,在生产、生活环境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为我们建设企业文化奠定了好的基础。企业是生产力的载体,这个生产力并非单纯是物和先进的设备,更是人和人的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正在被实践所证实。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人为本入手――以人为本建设企业文化。

首先,要树立“人才就在企业里,人才与企业一起成长”的观念。这是构建“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因为当今企业的员工不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的企业员工,不能单纯追求物质收入,还应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更高需求。因此,作为企业制度文化的建构,不能单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还必须从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方面来构思、设计和建立。譬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重大经营活动中的民主原则、参与原则、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原则、个人尊严原则、遵守规则原则等等,都应该是当今企业制度文化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这个角度讲,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优秀的人才担任领导工作和使员工都能够满意高效地工作,进而实现每个员工的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其次,让员工广泛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很多人把企业文化等同为高层文化,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高层的一己之见,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应首先征求员工的意见,同时应该创造条件机会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塑造过程中,可以先让基层员工自己讨论工作中的问题,然后结合企业文化,提出如何改善和提高,包括工作的流程和方法。通过这样互动式的研讨,让每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企业文化的内涵,从而取得企业员工的价值认同,让员工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相统一,从事生产经营劳动的主人翁态度与在社会生活中自尊自爱、发挥积极作用相统一,自主意识与自律意识相统一。

再次,要建立健全人事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宝洁公司前董事长Mr.Dupree曾说:“如果你拿走我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我们的人,十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建立“赛马机制”,树立“能力、表现与实绩重于一切”的观念,建立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使用提供均等的机遇。逐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探索人才开放政策,加快吸纳国内外一流人才的步伐。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最后,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在现代企业中,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将企业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人人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着眼于员工思维方式的再造和创造性才能的培养,以有效提高员工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时应该具有的预见力、洞察力、判断力和运用科技信息解决疑难问题。

第五,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广泛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职业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在确定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后,就要进行导入,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进行导入时,企业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效防范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一条治本措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同时要努力扩大职业道德教育成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活动载体,努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使企业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从而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行为。

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只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各方面都收获丰硕果实。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方针,广泛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富有较强生命力,为员工所认同的卓越文化。

第15篇:以人为本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激情六月,全国“安全生产月” 正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渲染着浓厚的 “综合治理,保障平安”的活动主题。对我们电力基建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文化建设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安全生产局面的基石所在!唯有安全生产这个环节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去争取更好的成绩!我们的企业,也会如同这火热的季节一样,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人是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理念的先导作用。不断提高公司全员安全忧患意识,形成“我要安全”的行为准则,自觉规范管理和施工作业行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们价值观中有关安全行为选择、判断、决策的观念总和。这种观念制约着职工在生产实践中的行为和目标。凡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冒险蛮干行为,都是由不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导致的错误行为。当前,存在于施工中的“三违”现象,表现了职工在安全价值观取向上的混乱。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要更好地进行安全文化建设,首先就要排除人为的不安全因素,遵规守章,做到文明有序,如果错误观念不破除,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二是亲情的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但是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是“我说你听”,不是大道理满堂灌,就是家长式的训斥。要解决安全教育入心入脑的问题,一定要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把每个家庭对自己亲人的安全企盼写进班组园地里,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再就是借鉴家庭安全包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三是提高企业各级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电力建设企业必须从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出发,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企”管

理思想,不断创新安全管理与教育形式,不仅注重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的教育,更要注重职工的敬业精神、法制观念、职业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制约保证和奖惩激励的应用,更要注重培育员工正确的安全思想作风、安全行为准则、安全价值观,为员工生命健康安全提供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第一,热爱生命”的安全价值观。

四是加强职业规范培训工作。电力建设的技术性、系统性和风险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职业规范。职业规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安全生产技术培训。通过组织编制公司

一、二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工种培训教案,强化安全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员不断学习安全理论知识,提高岗位安全技能水平,改正作业过程中的不规范、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杜绝习惯性违章,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严格的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形成一种统一的行为准则,使员工各就其位,各负其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监管水平。

“平安是福值千金”!对我们职工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就是幸福,是一切工作、生活之根本,是一名职工对企业责任的体现;爱企业、爱工作、爱生活!这是我们每一个职工的心声!企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我们每位职工谨小慎微、保证安全生产!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为了这共同的目标,都行动起来、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永不放松!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为了这共同的目标,都行动起来、安全工作时时抓、事事抓、长期抓,永不放松!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的风险意识,努力构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的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和辐射功能,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呢?

第16篇:国税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国税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一、以人为本是国税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国税文化是国税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各种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税文化建设以国税事业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广大国税干部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国税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国税干部的物质精神行为等进行,与每一位国税干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开了国税干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国税文化建设中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国税干部的全面发展,为税收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以人为本建设国税文化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要处理好人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物质和精神是国税文化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国税物质文化建设和国税精神文化建设。建设国税物质文化要以满足广大国税干部工作和生活的必须为基础,既要坚持简朴适用,勤俭节约的原则,又要坚持各尽所能,满足正当需要的原则,要以不断满足国税干部日益增长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为目标。精神文化建设是国税文化建设的重点,建设国税精神文化,目的是使全体国税干部通过精神文化的建设明确价值取向,不断提高精神境界,自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税收事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因此,在国税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处理好人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既不能只重物质基础建设而忽略精神建设的作用,又不能简单地以精神鼓励代替必要的物质基础,即以人为本建设国税文化要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并重。

(二)要处理好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和纪律约束的关系。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执行文化是国税文化建设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建设国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执行文化,就是要求处理好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和纪律约束的关系。要根据国税工作现状和国税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国税干部的素质能力状况,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规章,使之成为国税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同时,努力营造国税干部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将人性化管理寓于制度管理和纪律约束之中。一方面要防治制定的制度和规章过严,不切实际而没法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制定的制度和规章过宽而失去管理和约束的作用。因此,在国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执行文化建设中,既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和规章,使制定的各项制度和规章即符合国税工作的要求又符合对国税干部加强管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制度和规章的落实要成为广大国税干部自觉的行动,使每一位国税干部都成为国税文化的建设者、传播者和维护者。

三、以人为本建设国税文化的途径

(一)以人为本建设国税物质文化 1.建设文明整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国税干部身心健康。要在现有办公设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办公楼的建设既要适用也要庄重美观,办税服务场所的建设既要功能齐全又要优雅整洁,生活区域的建设要文明美化,各场所安全设施要健全良好,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国税人文环境。

2.加快信息化工作进程。要适应信息化工作迅速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的原则,搭建多元化电子申报缴税系统、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纳税评估系统、税收执法管理系统、公文处理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环境,为国税干部提供必要的信息化工作平台,使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不断拓展物质文化建设的空间。一是要建好生活服务区、阅览室、荣誉室、健身活动室,为国税干部提供健康文明的生活家园;二是建好内部行政网站,为干部提供思想交流互动平台;三是建好培训设施,为干部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四是建好书画、摄影、文学、歌舞、体育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为干部提供良好的娱乐环境,积极倡导健康的娱乐方式。

(二)以人为本建设国税精神文化

以人为本建设国税精神文化,就是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让国税干部把个人的价值取向与国税事业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1.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教育和引导广大国税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大力组织税收收入,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作用,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创作性地开展工作。

2.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开展以“热爱税收事业、公正文明执法、优质高效服务、勤俭廉洁奉公、务实创新敬业”为主要内容的税务职业道德教育。强化道德规范意识,用职业道德规范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风尚,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国税干部队伍。

3.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结合国税工作实际,树立文明创建“精品”意识,着力开展以争创省级、国家级“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全系统、全员的文明意识,在全系统形成“团结为魂、治队为本、实干为先、服务为优、管理为实”的团体精神意识;树立与国税同呼吸、共命运、同成长、共发展的先进典型;用名家名言名句作为国税人互勉奋进的心声积极营造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融于全体国税人的工作和生活中,使全体国税人知荣明耻,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4.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结合国税工作的实际,相应成立文学协会、摄影协会、美术协会、音乐协会等群众组织,团结和凝聚国税系统各方面的人才和广大爱好者,通过定期开展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等措施,保证协会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推进国税文化建设。

(三)以人为本建设国税制度文化。

以人为本建设国税制度文化,就是要在制度的制定中充分考虑人的因素,使制定的制度即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国税人的实际,让制度成为每一位国税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国税各级组织按制度管人,国税人人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国税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1.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在总结国税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或部门的实际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行政管理、税收执法、征收管理、税收服务、税收宣传、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基层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

2.抓好制度创新和落实。制度创新是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有效措施,在创新制度的同时要大力抓好制度的落实,做到创新和落实的统一,使国税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充满生机活力。

3.完善激励机制。要紧密结合国税工作实际,以调动国税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为中心,围绕执行政策、完成任务、改革创新、优质服务、争先创优以及干部实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等不同层面,不断完善干部激励机制,建立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标准和绩效考核体系,起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四)以人为本建设国税行为文化

以人为本建设国税行为文化,要求国税干部必须严格规范自己执法、工作及服务行为,让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公众从国税干部的言行举止中切实感受到国税文化的魅力。 1.规范执法行为。要以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强化纳税评估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执法体系,运用好税收执法考核系统,加强税收执法过程控制和责任考核,全面提高国税干部的依法治税水平。

2.优化纳税服务。将税收服务贯穿于税收征管、税务稽查、税收法制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升税收服务层次,认真落实好优化纳税服务各项措施,充分发挥12366服务热线、“一窗式”管理、“多功能服务窗口”等服务方式的作用,在严格执法中做好优质服务,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核心,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教育每一位国税干部算好政治帐、经济帐、事业帐和家庭帐,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两权”监督,开展以廉政格言警句、以图倡廉、廉政小品等寓教于乐的税务廉政文化系列活动,使廉洁自律成为每一位国税干部的自觉行为,从思想意识上斩断腐败的源头。 4.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使广大国税人员在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中,各展其能,各扬其长,各抒其志,陶冶情操,激发团队精神,让知荣明耻成为每一个国税人自觉的行为准则。

(五)以人为本建设国税执行文化

以人为本建设国税执行文化,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广大国税干部的执行力为重点,全面开展国税执行文化建设。

1.理想信念是基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形式,加强对《党章》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对总局、省局重要税收工作安排部署和有关税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增强每一位国税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每一位国税干部都自觉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税收事业发展。 2.思想政治工作是保障。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国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教育引导、理论灌输与座谈讨论、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构建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把全体国税人员的思想统一到严明纪律、严肃责任、严格自我约束上来,使每一位国税干部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规范化管理是目标。要建立和完善岗责体系,理顺单位、部门、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使全体国税人员将集体目标、部门目标及个人目标有机融合起来,严格按岗责体系的要求履行职责。讲求诚信,规范言行,勤于政务,自我奉献。从而增强队伍和个人的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自觉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出色完成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体现国税队伍良好的执行文化风采。

第17篇: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版]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主题

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在企业内部表现为摒弃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宣传什么等等,其价值观念是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活动来表达、来发展的,可以说没有高素质的员工来执行和表达企业文化,再好的企业文化规划也是空中楼阁。毛泽东同志就曾经说过,世间人是第一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任何人间奇迹都能创造。这充分说明了人的巨大创造力。因此,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首先要树立“人才就在公司里,人才与公司一起成长”的观念。这是构件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关键。从这个角度讲,公司对员工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人化建设真正有机结合起来,保证优秀的人才担任领导工作和使员工都能够满意高效地工作,进而实现个人的能力,兴趣与工作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其次要加快全面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营管理向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发展。二十一世纪是公司全面腾飞的世纪,公司需要大量的人才充实到各个部门、岗位上去,必须培养出总多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公司的发展才有保证。

第三,要建立健全人事激励约束机制,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逐步实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管理,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探索人才开放政策,加快吸纳国内一流人才的步伐。完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严格按绩用人、按绩付酬,形成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激励约束机制。

第四,是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要全面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既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尤其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要通过专题研修与学术交流相结合,实地考察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培养和造就朗泰汽修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使其成为本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行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五,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规范。广泛开展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员工行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向重要的工作。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努力扩大职业道德教育成果,不断探索新的工作规律、新的教育方式、新的活动载体,努力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扎实有效。使员工将个人的前途与企业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六,强化各级领导者的作用。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他们都是先进的人力资源方式的具体实践者和操作者。人才的发现、培养的使用,关键在领导。要注重用好人,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人才管理的观念的认识上,适应现代经营理念的要求,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对人才的有效管理。

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科技企业的竞争更是如此,是人在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要求公司为所以员工搭建发挥才能的平台,为员工成长创造条件,同时也要求公司不断把企业发展壮大,因为只有企业发展了,公司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18篇:浅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小编推荐)

浅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

王琰吉首市委党校

摘要:本文通过顺应人性的管理凝聚人的合力管理和人的需要管理来实现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在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研究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

一、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一)重伦理而轻效率

“物我相亲”、“天人和谐”是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的先哲们极力提倡的。由于企业文化带有社会发展的印证,是民族文化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浓缩和凝结,因此,伦理问题被放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位置,企业内部干部的绩效、职工的优劣乃至经营行为都采用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作为衡量标准,从而形成重义轻利、重伦理轻效率的观念,忽视了企业制度化建设和管理。

(二)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传统文化的相容性目前,不少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又往往忽视其与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比如许多企业引用国外的激励模式,将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认为这能促进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关心。但是,由于忽视了企业千百年来形成的“均贫富”、“为富不仁”的思想,这种分配制度反而易遭致员工不满,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程,融合中西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现状,知道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企业的血液里。这就需要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国外大企业的先进文化,也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内优秀企业的文化,中西合璧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学习外国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再结合自己企业的文化,来发展企业自身的文化,这样就会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所以,在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一定要注重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建设。

(四)以人为本观念淡薄

以人为本是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处理其内部成员关系的一种基本准则。员工是企业的内部公众,应处处尊重、理解、爱护和信任他们,重视对他们的激励、培训、考核和任用,保持企业功能运转的源动力。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企业员工所看重的往往是建立多触角关系网,以便博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尊重;企业干部关心的是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保持良好的领导形象,提高自己的威信。这

样,人情必然大于法理,科学管理必然在很大程度上迁就人事管理,而对人就不是那么的重视了,忽略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五)忽略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规律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有规律的,而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忽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领导者认为只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视人的作用,关心人的发展需求,为员工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就可以建设企业文化了,这种想法与行为是片面的,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重视,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员工中得以实施,没有培养员工对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认同心理,没有重视大众文化对员工的深刻影响,而这些都是建设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规律。

(六)缺乏文化氛围的建设

许多企业在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时并没有注重文化氛围的建设,这对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不利的,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它给员工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使员工之间有很好的配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相反的是,很多企业对文化氛围的建设重视不够,这使得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是艰辛的。

二、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策略

(一)建立制度文化

企业是人的组合体,人是有思想的,任何人的行为都会受到约束。企业要用制度来约束,但制度未必都能成文化,只有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才能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种习惯意识,从而根植于每个员工的头脑中,打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优势资源。完成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的有机结合,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把尊重人、教育人、关心人与管理人融为一体、承认个性文化差异,尊重个性平等,实现比较优势的有效组合。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必定强调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它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用理论武装人,用文化陶冶人,用理念引导人,用愿景凝聚和激励人,搭建起人才成长的平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决不仅仅是让每个员工都进行学习或单纯的开几次会,接受几次培训,它的核心应是整个企业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其真谛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实现“心灵上的转变”,宗旨是使组织中每个人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三)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要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源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共同理想,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为人处世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理念。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还能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

(四)实施人本化管理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往往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认同的制度和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应以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有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建设要关注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地位与发展,注重启发人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在现代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应着力从尊重员工、分权经营等方面,体现人本化管理的原则。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企业管理者最起码的品质。

(五)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心理规律

企业可以通过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使得该行为得到重复或制止,运用强化心理机制及时表扬和奖励与企业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和惩罚与企业精神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使物质奖惩成为企业精神的载体,使企业精神变成可见、可感的现实因素。另外企业文化建设要掌握人们的这一心理特征,利用一切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企业文化,促成企业成员行动一致,给不一致的员工构成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使其行为最终达到一致。这样企业内部就形成一种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使员工有恰当的渠道发泄不满,化解员工的挫折心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团结和协作。使他们成为企业人格化的代表,企业成员对他们的崇拜、爱戴和模仿,就是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实践过程。

(六)注重文化氛围建设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对企业员工进行理想信念、奉献精神和竞争意识的教育,还要在企业内营造一种人尽所能、各尽其才,而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文化氛围。一个温馨和睦、团结奋斗的环境,可以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他在企业中能够最大化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三是要加强企业文化的设施建设,改善员工工作、生活、娱乐环境,注重人文关怀。这不仅能使员工有强烈的依托感、归属感,而且还能使企业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必要的载体。尤其是硬件建设的完备,可以使群众性文体活动更为丰富,生动活泼,员工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这样,不仅能激发员工爱厂如家、积极工作的热情,也为企业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开辟了渠道,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永之,王昊.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2]孙君.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商场现代化,2006,(07)

[3]颜春宁.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J].理论前沿,2005,(11)

本文链接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现代商业 http://

第19篇: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科学技术哲学的观点,从探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进一步阐述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应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现代哲学管理理念,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与人的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是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特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迫切的要求。针对企业而言,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现企业进步的一个重要保障。传统的管理模式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企业的现代化要求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企业创新要求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当代社会发展和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企业人本管理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

一、企业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提出

理论界对如何在企业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从人际关系方面着眼,认为人本管理就是以尊重员工人格为基点,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为纽带,营造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的环境,达到企业预定的目标。有的从人的需要和发展方面,提出企业人本管理就是以关心员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解放员工、发展员工为根本指导思想来进行的管理,就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活动的主体和企业最主要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目标。有的从人的行为与心理发展角度,指出重视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在管理中的作用;有的还提出了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模式:一是目标协调—制度建设—培训与激励—实现共同目标。二是情感沟通管理、决策沟通管理和员工自主管理等。

当前,众多的理论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上,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积累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二、创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模式的实现,一是要转变观念,这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根本性的问题。人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和企业的发展也是管理的最根本的目标。这里人包括:管理者、员工。二是要进行制度建设,这是人本管理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体现出管理的自主性、民主性、灵活性和发展性等特征。三是要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显性管理与隐性管理、以及情感激励的统一,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服务。

1.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企业管理的目标是“管理人”,是“管好人”。企业的管理理念应该是培养全才,包括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良好修养的人才。企业的发展是统一的要求,但并不压抑员工的个性发展。真正的企业发展有利于员工个性的发展;同时,员工的个性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遵循企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如果说传统企业只是强调企业的效益和对人的管理,那么

现代企业就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树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这样的理念注重的是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目的是使人成为高度自觉和完善的人。

3.人本管理要做到真正以员工为本。(1)以员工为本要求我们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变,以适应员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摒弃“时间出效果”的错误观念,尊重员工的人格,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又不怕困难地去工作、去学习、去研究,让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自觉自愿地探索未知领域。

(2)要平等地对待员工。不能主观地将员工划分为“优、差”,把不太听话的员工打入“另册”不闻不问,对出现问题的员工不加以引导和排解,这样做很可能会与员工积怨,激发员工与企业的矛盾。管理者应该用平等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员工,发展的眼光对待员工,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员工,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位员工,为他们创造适合发展的平台,才会激励员工奋勇前行,达到成功的彼岸。

3)要注重员工发展的个性差异。管理以员工为本,就是要依其原本,促其完善,助其发展。注重员工发展的个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对创新精神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员工的个性化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条件,因为个性化发展是对人自身建设的一种创新,是获得新知识、新能力的开始和前提,只有与众不同的思想才会有与众不同的创造,只有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才能为社会和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4)要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全面发展。企业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获得效益,而应该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的发展。这种管理既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也符合进步的现代化管理趋势。

总之,市场经济的到来促使企业在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和管理功能上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惟有建立“以人为本”、“员工是主体”的管理理念才符合新世纪对全面发展的企业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而在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新形势和新时代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对于增强企业实效,提升企业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20篇: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模式

对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一些思考

摘 要: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出现,代表着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新方面,它正在悄悄地揭开人类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的新纪元。到底怎样的管理是人性化的,企业在人性化管理过程中通常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搞好人性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掘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化意蕴,却需要人们进行深层的文化思考。本文针对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着重从人性化管理的优点、必要性、以及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几点来展开讨论企业管理者如何认识人性化管理的优点以及必要性,建议企业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企业凝聚人心的法宝——人性化管理。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企业管理;以人为本;主动性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1]。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内容并不深奥,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爱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人所从事的。企业的兴旺发达,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员工的努力。只有通过对员工的尊重、关怀、理解、信任等才能充分挖掘员工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着重从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优点、实施的必要性、实际运用角度来探讨其普及的意义。

一 人性化管理的优点

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化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在现代企业中,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有力的手段。与传统的制度化的以物管理的方法相比较,人性化管理在如今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体现在:有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性化管理就是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求出发,通过道德引导、理解、认同、尊重、关爱等极具人性化的因素充分调动人到最有效的发挥,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产生出巨大的企业推动力和社会推动力。人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实践者,是企业的决策者和行为的执行者。综观世界上成功的优秀企业,无一不高度重视人的因素。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有句名言:“将我所有的工厂、设备、市场、资金全部夺去,只要留下我的组织、人员,四年后,我将仍是一个钢铁大王”[2]。这充分说明人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有利于企业不断创新,西方企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名言:“不创新即死亡”。知识经济的灵魂在于创新,而创新的主

体在于人才。只有激发员工的创造性,才能使企业保持活力,才能不断创新[3]。实施符合人性的、能发展人个性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人性管理模式,正确处理组织成员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展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会极大的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使组织永远充满活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不讲个性的管理没有竞争力,不讲人性的管理没有凝聚力。人心涣散的企业,绝不可能是一个好企业,其发展也绝不会长久。企业只有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管理者重视运用人性,尊重体贴员工,发挥人的工作价值,促进企业内职工的精诚合作,这样才能形成和谐奋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团队也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利于体现平等和自由。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人的平等与自由。人的自由体现在人性管理中,一方面是树立正确的自由理念,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要有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在管理中重视人的自由,采取一些如适度分权、权变管理、弹性工作与柔性管理等有利于人的自由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实现民主管理。

二 人性化管理实施的必要性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迫切需要总结中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前瞻现代管理的发展态势。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两种纽带,一种是利益和产权的纽带;一种是文化和精神的纽带。企业如果仅有前一种纽带,只是经济型企业;唯有建立后一种纽带,才是生命型企业[4]。从中外管理实践看,人性化管理能增强企业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使员工奉献忠诚、履行责任和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人性化管理确定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企业是人的集合,不是物的堆积,是由人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要通过对人的管理、发挥其积极性,进而优化物质资源的配置才能达到。企业管理必须调动企业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和赢利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人性化管理正是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的。

人性化管理体现了员工是企业管理主客体的统一。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客体,也是应当受尊敬的主体。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既是企业的,也正是员工个人的目标。员工在追求组织目标的同时也充分发展了自己,组织目标达成之日就是个人目标实现之时。人性化管理是文化管理运作和实践的核心。人性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相对于其它各种类型的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性的超越,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扬弃了传统的“以人为手段”的管理理念,它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真正的“人”——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绪、有思想的生物有机体,而不单纯是劳作的、赢利的“机器”[5]。

三人性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状况

人性化管理的最好解释可以用美国玫琳凯公司创始人玫琳凯·艾施的黄金法则来理解:“你要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对玫琳凯公司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模式分析,可将人性化管理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顺应人性的管理,才是最好的管理,一定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史,就是更人性化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回归生命的价值,回归生命的尊严,合理的人生定位,实现自身的价值,积极奉献于社会;共创繁荣和幸福,让员工与企业共生共长,让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创造的繁荣中共同获得幸福。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是一个整体,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目标和宗旨。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人性特征而实施管理的一种模式,其本质是尊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人的创造性,实现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近几年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和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中国企业家所重视,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施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但在实际管理中,企业领导者的价值取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将人性化管理等同于人情管理、宽松管理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实施,比这些问题还要严重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造成很多企业产生了许多与人性化管理实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结果。面对如此现状,企业领导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改革和尊重人性化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政策化、制度化的规范化。

从以上这些情况老分析,人性化管理对企业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管理要求企业的领导者能够充分尊重人性,给员工以自主的权力,真正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将企业的命运与自身利益联系起来,才能促使员工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领导者处于领导地位,掌握了经营决策大权,习惯了对员工发号施令,他就会逐渐变得独断专行,不能容忍属下质疑自己的决定,而只是希望员工一味地服从。因此,领导者个人的因素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人性化管理并不能真正付诸行动。

总之,尽管各企业管理的形式不同,但都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长期不懈地坚持人性化管理,才能取得持续的成功,才能在所处的行业位于领导者地位。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企业家们只有正确认识对员工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创造优质的产品,只有提供人性化的售后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繁文.浅谈企业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03,(3).

[2]李经山.试论人性化管理[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3]高峰.论现代企业管理的人性化走向[J].贵州社会科学, 2000,(5).

[4]杨世宏,孙迪亮.对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4).

[5]黄胜杰.略论企业人性化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 2002,(2).

[6]孟力.人性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天津经济,2007,(161).

[7]曹元坤.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J].当代财经,2006,(10).

[8]范云霞,陈丽莉.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策略[J].创新科技,2007,(3).

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建设以人为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