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承诺书

非洲猪瘟承诺书(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0:33:24 来源:承诺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

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

镇 行政村 自然村 场:

我场已收到《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郑重承诺保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淮阳县人民政府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委员会规定的各项义务,做到:

一、坚决不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否则,如因此发生动物疫病,扑杀时不享受国家补贴;

二、建立并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三、配合县农牧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排查、检疫和监管工作;

四、认真执行动物疫情逐级报告制度,不谎报、瞒报、迟报或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发现生猪不明原因突发死亡及时(2小时内)向区畜牧部门报告;

五、不屠宰病死猪;

六、严格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如违反上述承诺,自愿承担一切责任和后果。

承诺人签字: 联系电话:

推荐第2篇:非洲猪瘟防控承诺书[小编推荐]

本人已收到《非洲猪瘟防控告知书》,郑重承诺保证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规定,承诺做到:

一、坚决不用餐厨剩余物(泔水)饲喂生猪;

二、建立并严格落实消毒制度;

三、发现疑似疫情时立即上报,绝不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

四、不屠宰病、死猪;不购买未经检疫的问题猪;

五、严格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六、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接受XX关于非洲猪瘟工作的监督管理。如违反上述承诺,自愿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

承诺人签字:联系电话:年 月 日

推荐第3篇:非洲猪瘟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非洲猪瘟主题班会教案

级:三年级 班主任:邱建兴

间:2018年 11 月 7日 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使同学们认识到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 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不会致病。 课前准备: 非洲猪瘟相关的资料及图片。 活动过程:

目前,正是非洲猪瘟的高发季节,因此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迫在眉睫。 谈非洲猪瘟的相关知识:

一、引出本次班会的内容:

最近一段时间,非洲猪瘟作为一介传染病在我国出现,为了更好的预防保证学生身体健康、杜绝相关谣言,特别召开主题集会。

二、简要介绍一下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ASF) 是一种急性发热、传染性很高的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猪病,其特征是发病过程短,但死亡率高达100%。非洲猪瘟是OIE动物卫生法典要求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被我国列为动物疫病名录一类动物疫病。

三、预防措施: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只能通过扑杀的方式防疫。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自查、严格执行猪场日常消毒程序、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1、慎重引种,选择规模适度、信誉度高、种猪健康状况好的猪场引种;

2、加强生物安全,做好隔离消毒.

3、不吃来路不明的猪肉。

四、澄清网络谣言

1、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不会致病。也不会传染人。

2、非洲猪瘟病毒对热非常敏感,在60℃环境下10分钟就能被灭活,日常烹饪即可杀死非洲猪瘟病毒。班会小结:

只要同学们注意讲卫生,认真做好预防工作,就可以将传染病拒之门外。

卫生防疫——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

推荐第4篇:非洲猪瘟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赫章县实验中学关于“防控非洲猪瘟”主题班会教案

——XXXXXX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非洲猪瘟”

2、掌握“非洲猪瘟”病发的特点

3、如何预防“非洲猪瘟”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最近因为“非洲猪瘟”产生带来的影响,进行生活观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非洲猪瘟”;掌握“非洲猪瘟”病发的特点;如何预防“非洲猪瘟。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流程

1、新课导入(认识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达40~42℃),心跳加快,呼吸困难,部分咳嗽,眼、鼻有浆液性或粘液性脓性分泌物,皮肤发绀、有出血点,急性无症状死亡,呕吐、粪便带血,非洲猪瘟临床症状与猪瘟症状相似,只能依靠实验室监测确诊。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我国中长期规划中列为优先防范的13种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提醒广大消费者,非洲猪瘟病毒不感染人,从正规渠道购买的猪肉产品可以放心食用。

2、非洲猪瘟流行史

非洲猪瘟源于非洲,1921年首次在东非肯尼亚发现并确诊。1957年传入了欧洲,1971年传入美洲,2007年传入欧亚接壤的格鲁吉亚,随后传入俄罗斯,并在高加索地区安了家。2012年传入乌克兰,2013年传入白俄罗斯,2014年传入欧盟立陶宛、波兰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2016年传入摩尔多瓦,2017年传入捷克、罗马尼亚,2018年传入匈牙利。2018年有14个国家先后发生3915起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初,我国在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首次发生,目前我国辽宁等多地报告发现多起疫情。

3、非洲猪瘟的危害

非洲猪瘟对生猪生产危害重大。据了解,发病率通常在40%—85%之间,死亡率因感染的毒株不同而有所差异。高致病性毒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中等致病性毒株在成年猪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20%—40%之间,在幼年猪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70%—80%之间;低致病性毒株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0%—30%之间。据统计,在2007年至2017年10年中,俄罗斯共发生1131起非洲猪瘟疫情,导致大约80万头生猪死亡,经济损失达5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6亿元。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产品消费大国,生猪的养殖量和存栏量均占全球总量一半以上,同时猪肉是居民主要肉品蛋白质来源,猪肉消费占到总肉类消费的60%以上,加之生猪养殖规模化程度低,生猪调运频次高、数量多,若在国内扩散蔓延,将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目前我市尚未发现非洲猪瘟病例,但我市是云南的北大门,与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相邻,通过我市的车辆人员贸易往来较多,部分地方野猪活动频繁,传入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疫情传入、扩散蔓延,面临的形势和压力巨大;同时,昭通为云南省养殖大市,生猪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产业扶贫中六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猪肉老百姓脱贫增收的希望,也是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将对全市的生猪产业、肉食品供给、产业扶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4、非洲猪瘟流行病学特点

(一)病原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 能够在污染的环境中保持感染性超过3天,在猪的粪便中感染能力可持续数周;在死亡家猪和野猪尸体中可以存活长达1年;病毒在肉制食品中亦比较稳定,冰冻肉中可存活数年,半熟肉以及泔水中可长时间存活,腌制火腿中可存活数月,未经烧煮或高温烟熏的火腿和香肠中能存活3~6个月, 4℃保存的带骨肉中至少存活5个月。

(二)传播途径

1.非洲猪瘟病毒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不会传染人,但是人的行为可间接导致猪的感染。2.健康猪只可通过与病猪直接接触传播非洲猪瘟。

3.非洲猪瘟病毒是唯一的虫媒DNA病毒, 软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 4.非洲猪瘟病毒可通过病毒污染的餐食剩余垃圾、饲料、水源、器具、运输车辆等传播。

(三)病毒消灭(灭活)

1.非洲猪瘟病毒怕热,在56℃高温下70分钟可灭活病毒,60℃高温下20分钟可灭活病毒。

2.常用消毒剂可杀灭非洲猪瘟病毒,如:8‰烧碱、3‰福尔马林、次氯酸盐(2.3%有效氯)、3%邻苯基苯酚等。

5、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全世界尚没有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和治疗药物,一旦发生,只能采取封锁、扑杀等紧急防控措施。但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避免发生非洲猪瘟。 1.养殖场(户)严禁从疫区及相邻省份调运生猪。 2.严禁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桌剩余物饲喂生猪。

3.采取全进全出封闭的饲养方式饲养生猪,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提高场所的生物安全水平。

4.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家猪群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5.严格内部管理,生产区与生活区要安全隔离,不在饲养区内吃饭,减少非工作人员与家猪的直接接触。

6.一旦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增多且有猪瘟类似症状,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7.一旦确诊,要配合兽医部门对疫点内的生猪全部扑杀,并对病死猪和扑杀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8.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期间,禁止非法走私生猪产品买卖活动。9.生猪承运人要在运输生猪前后彻底清洗和消毒运输车辆和用具。 跨区域旅游或工作的人员,严禁从疫区地区携带相关的猪肉制品返程。

推荐第5篇:某镇非洲猪瘟紧急排査工作方案

XX镇非洲猪瘟紧急排査工作方案

一、排查目的

及时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病例,初步评估疫情波及范围,为下一步防治处置工作提供依据。

二、排查范围

全镇所有养猪场(户)、生猪交易场所、生猪屠宰场。

三、排查要求

镇防检人员、村级防疫员每天对养潜场(户)生猪交易市场开展现场巡查;生猪屠宰场驻场官方兽医要严格做好待宰生猪的检视,对屠宰后的生猪重点观察其脾脏、淋巴结是否异常,如脾脏肿大、淋巴结出血等。在巡查中发现生猪不明原因死亡的,屠宰环节发现牌脏肿大等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并配合做好样品采集和应急处置工作。

四、样品采集

严格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采集可疑生猪和病死猪的样品,做好标记并认真填写采样登记单,及时送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进行确诊。

(一)样品采集数量

1.对病死猪,选择症状明显的进行剖检、观察其剖检变化,对发现牌胜异常肿大的,采集2头的牌脾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并拍照记录。

2.对出现可疑症状的生猪及同群猪,每栋(含)选择2头,集抗疑血和血清样品。

(二)生物安全要求

采样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前应接受相应的生物安全相关知识培训,进入场(户)前后,要按要求穿好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人为引发次生疫情,采样结束后,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尸体和场地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样品按要求进行包装和寄送,避免发生溢洒情况。

推荐第6篇:原平市立达学校防控非洲猪瘟工作总结

原平市立达学校 防控非洲猪瘟工作总结

立达学校

2018年11月20日

原平市立达学校防控非洲猪瘟工作总结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防控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第一第一时间建立了以亢文亮校长为组长,兰聪广副校长为副组长,赵还所、郭军文、索建康为成员的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领导组织机构。

二、扎实做好非洲猪瘟疫情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政教处利用周一国旗下演讲、安全教育课、班会、晚讲评等时间,不断向全体教职员工及全校学生进行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食堂进货及餐厨废弃物处理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亢文亮校长高度重视,迅速召开学校中层领导及食堂管理员会议,研究部署防控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2)进一步做好学校卫生清洁工作;(3)食堂至12月底免购猪肉,暂时用鸡肉代替;(3)食堂卫生消毒一定要做实做细;(4)餐厨废弃物专人收集控水装袋后,随同学校生活垃圾一并由北城环卫清运处理;(5)食堂进货一定要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并建立台账。

原平市立达学校

2018年11月20日

推荐第7篇: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

猪瘟(HC),早称猪霍乱,我国有人叫烂肠瘟。欧洲称猪 瘟为“古典猪瘟”,这是为 了与非洲猪瘟相区别而言。猪瘟与非洲猪瘟具有相同的症状,易于混淆,但两者的病原体完 全不同。非洲猪瘟是DNA病毒,尚未分科定属,而古典猪瘟病毒则是RNA病毒,属于黄病毒 科。

猪瘟是猪的一种最重要的传染病,往往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许多国家制定兽医法规,将猪瘟列为法定传染病之一,也就是必须列表上报的疾病。发 生疫情或可疑疫情,要尽快上报,立刻对疫点及其邻近牧场采取紧急兽医卫生防疫措 施。

设在法国巴黎的国际兽疫局(OIE)的国际动物卫生法规中,也将猪瘟列入A类16种法 定传染病之一,要求会员国有义务报告疫情,按规定检疫和遵守国际交换的有关规定。猪瘟于1833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俄亥俄州。1885年, Salmon和Smith等对猪瘟和 沙门氏菌病及猪丹毒作了鉴别诊断。1903年,DeSchweinitz和Dorset两氏证明猪瘟的 病原体是病毒。匈牙利的Hutyra Koves于1908年制成猪瘟高免血清,说明那时欧洲已存在 猪瘟。日本于1909年第一次发现并开始研究猪瘟(Sasahara,1970)。我国何 时发现和证明猪瘟存在,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约于1925年,东南大学农科开始研制免疫血 清防制猪瘟。猪瘟遍布于全世界,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由于各国的诊断和防 制手段比较认真,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先后宣布消灭了猪瘟。根据1976年巴黎国际兽疫局 的资料,已宣布无猪瘟的国家有:阿尔巴尼亚(1973),保加利亚(1975),丹麦(1933 ),芬兰(1971),英国(1971),匈牙利(1971),爱尔兰(1958),冰岛(1953), 卢森堡(1971),挪威(1963),瑞典(1944),瑞士(1974),南斯拉夫(1973)。 日本自1975年以来没有猪瘟病例,但在1980年又有多处暴发。美国也已宣布于1978年无 猪瘟病例发生。

通常根据临床症状、血相变化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诊断猪瘟。近十几年来,由于病 毒学、组织培养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推动了 猪瘟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对猪瘟诊断、防制、病毒的结构和理化特性以及疫苗和防 疫手段的研究都有新的进展与成就。

疫苗和疫苗接种是控制猪瘟的重要手段,包括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各国都在努力 研究安全有效的疫苗。我国选用免疫原性优良的石门系毒株制造结晶紫甘油疫苗, 早 被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所推崇和采用。此外,我国还培育成功“54Ⅲ系”或C系(株)猪瘟兔 化弱毒疫苗,已证明是消灭猪瘟良好工具。种毒自1956年起,先后赠送匈牙利、前苏联、罗马尼亚等国。据匈牙利报道,证明其比其它商品疫苗优越,对种猪、乳猪无残余毒力, 并有坚强持久的免疫性。多年来在欧洲等国应用,公认是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株。

推荐第8篇:猪瘟教案

第七节 猪 瘟(2学时) (Swine fever; Hog cholera) 重点:

1、猪瘟的持续感染在流行病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2、猪瘟的症状和病变

3、猪瘟的诊断方法

4、猪瘟的免疫程序及防制要点

自188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首先发现本病后,百余年来猪瘟在世界上各养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流行的报告。

1984年,国际兽疫局(OIE)规定了新的动物传染病分类法,将一些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给动物和畜产品国际贸易带来严重影响的传染病例为A类。本病即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是国际检疫的重要对象。

猪瘟在我国不知从何时开始发生,据1935年的调查报告,我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猪瘟发生,经济损失巨大。

特点:高热稽留,全身性的出血,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常常为急性,也有慢性的。

病原

属黄病毒科(Faviviridae),瘟病毒属(pestivirus) ,是一种泛嗜性病毒,分布遍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自然感染只侵害猪,引起全身性败血性感染。

病毒核酸为单股RNA,为二十面体球状病毒,有囊膜,含类脂质,对乙醚、氯仿和脱氧胆酸盐敏感。

稳定性:

在50℃ 可存活3天,在37℃ 可存活7天但不能存活15天,-70℃ 可存活多年而不明显丧失感染性。病毒在尸体、血、尿腐败后2 ~ 3天内灭活,骨髓中的病毒即使在腐败情况下,仍能保持毒力达15天。

最经济有效的消毒药为1~2%烧碱加5%石灰乳。5%氨水消毒被病毒污染的圈栏、饲槽等,喷洒后经3小时(25℃ )试验,获得确实可靠的消毒效果。

病毒的培养:

猪瘟病毒的生长脱离不了猪的组织,本病毒用细胞培养时以出芽的方式陆续释放,在多数情况下,不出现细胞病变。

本病毒用细胞培养时以出芽的方式陆续释放,在多数情况下,不出现细胞病变。 因猪瘟病毒不能致细胞病变,故通常应用荧光抗体技术以检出细胞培养物内的病毒。

1958年日本人发现并首创END试验(鸡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这个试验本身并不是特异的,然而,如果在对照试验中,猪瘟病毒、特异性免疫血清能抑制待检测材料的END反应,则可证明这个反映的特异性。

毒力和抵抗性:

毒力往往有强有弱,在流行初期分离的较强。流行的后期,自慢性病例分离的毒力较弱。我国温和型猪瘟病毒株的抗原性与石门系株标准毒株的抗原性是一致的。

多年来认为病毒为单一血清型,并与其他病毒没有交叉反应,近年来,由于血清学技术的进展,对这方面的认识有了提高。

Agnaud(1974)将猪瘟病毒分为两个亚群,其一为已知的病原性强的病毒,以及由其演变来的病毒株。如中国系兔化毒,日本的GPE株等(A亚群),另一为以美国的331株为代表的病毒株(B亚群)。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在抗原性上的亲缘关系较前者密切。

流行病学

无地区性,几乎所有的欧洲、非洲、亚洲和澳洲都有猪爆发此病的记载。

易感动物:猪(包括家猪、野猪),不分年龄、性别、品种。

传染源:主要病猪,带毒猪(种母猪)。如母猪免疫力不强,抵抗力低,怀孕后母猪感染猪瘟无症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复制,致小猪弱胎、胎儿出生后,不能站立,颤抖,这种胎儿就是传染源,这种胎儿发育不良,很快死亡。

感染途径

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从消化道,但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经鼻腔粘膜)和眼结膜,此外,破裂的皮肤或去势时的伤口也可以感染。猪吃入病毒后从口腔粘膜进入组织,最初在扁桃体内被发现,以后侵入白细胞进入淋巴结,直到24小时后才在血流中出现。

病毒进入上消化道,首先进入淋巴系统,颌、咽淋巴结,进入血液,然后定居组织,到血液中后主要与球蛋白结合,有的试验,将病猪球蛋白接种健康猪能致发病,清蛋白不发病。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健康易感猪群,潜伏期2 ~ 20天,最初最急性死亡;一周后,陆续发病;2周后到达高潮,3周后趋向平稳,故病程陆续持续1月左右。

流行特点

无季节性,初次传入易感猪群,首先最急性,1 ~ 3周,出现多数急性病例,以后则多为亚急性或少数慢性病猪。病程稍长者,常发生继发感染,发生“肺型”或“肠型”猪瘟。

症状

最急性:5 ~ 10天 急性:10 ~ 20天

亚急性:20 ~ 30天 慢性:30天以上

1、行动迟缓,少食。

2、体温高,40 ~ 41.5℃ (也可以39.8℃ ,39.9℃ ),持续不退。

3、血液变化

(1)a、白细胞减少,发病初期一周之内,正常猪14500个/mm3,小猪12000 ~ 25000个/mm3,由于造血系统侵害,白细胞下降至10000个以下/ mm3 一周后由于细菌继发感染,白细胞有所上升。

b、血小板:50 ~ 500万个/mm3 下降至5000 ~ 50000个/mm3 ,并一直下降。

(2)中性球比例上升,核左移;淋巴球比例下降。

4、眼结膜炎,粘液或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

5、阴茎鞘积尿:肿胀,挤压有尿液挤出。可能灰白、恶臭。

6、大便先干后稀。

病初:粒状,可带粘液、血液、后拉稀,有粘液或脓液。

7、皮肤、粘膜出血

四肢内侧、胸下、腹下、皮肤薄、少毛区可见出血点、耳腹侧也可见。粘膜、嘴唇内侧、齿龈、母猪阴户粘膜,眼结膜。第三眼睑。由皮肤,粘膜出血,可推测其内脏粘膜,浆膜出血,说明猪瘟晚期,一般不超过72小时死亡。

8、慢性:食欲时好时坏,体温时高时低,大便干稀交替。

9、神经症状:神经系统受侵害

断奶后小猪,身体僵硬,剧烈奔跄,倒地抽搐,很快死亡。

10、温和型:(又称“无名高热”或“非典型性猪瘟”)

症状缓和,死亡率低。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症状,大猪症状轻,死亡率低,小猪症状较重,易死亡。

11、迟发型:是先天感染猪瘟病毒,特别是在胚胎感染低毒HCV,小猪不能产生对HCV的中和抗体,产生免疫耐受,死亡率不高。若作为后备母猪,可能产生死胎、木乃伊胎、流产。

病变

1、皮肤、粘膜、浆膜广泛出血。

2、淋巴结,体积肿大,切面出血,猪丹毒大片出血,而猪瘟淋巴结周边及中央条纹出血,生发中心在中央,故中央血管少,而周边髓质疏松,血管丰富,故易出血。

最早咽喉和颈部淋巴结出血、肿胀。

3、脾脏:不肿大,颜色不变,脾周边或尖端有黑色病灶,为出血性梗死。

4、泌尿系统

肾:与猪丹毒(大红肾、肿、颜色深,密密麻麻出血点)比较,不肿,颜色淡,表现贫血在此基础上

,有大小、数量不等出血点。

猪瘟出血:肾皮质、髓质、肾粘膜出血。

丹毒出血:肾皮质出血,猪丹毒杆菌侵害肾小球。

膀胱:少数针尖大出血点。

5、呼吸系统

咽喉喉头,会咽软骨粘膜表面有出血点。

6、消化系统

扁桃体有炎症,后期坏死,胆囊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盲肠、结肠、回盲口附近粘膜坏死,最初,滤泡炎症,坏死、溃疡,表面有痂样覆盖,中央凹,周围凸起,形成扣状溃疡,而且形成轮状坏死。

7、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在脑、脑膜,实质有出血现象,显微变化,可呈非化脓性脑炎。

① 脑血管充血,脑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称“套现象”。

② 神经细胞发生水肿、变性、崩解、神经纤维表现水肿,称“髓鞘肿胀”。

③ 小胶质细胞增生。

8、肋骨骺增宽

亚急性猪瘟,病程较长,不出现败血性病理变化。骨的病变值得注意:主要发生在胸下肋骨连合处,骺线明显地增厚。

断奶后不久的小猪,发生猪瘟,如病程较长,猪磷,钙代谢发生紊乱,骨质形成受到影响,尤其5 ~ 9肋骨与肋软骨之间的骨骺线增宽(变疏松)。

诊断

特别注意有无继发,实验室检查:

1、继发,可作其他微生物学检查。

2、血液检查:病初白细胞减少,后期白细胞增多,核左移,淋巴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3、脑切片:非化脓性脑炎

4、免疫学检查

5、琼扩试验:猪瘟血清检查未知抗原,60%检出率。

6、荧光抗体法:直接或间接法,检查切片(冰冻)或涂片检查细胞浆中有无荧光。

7、酶标试验

I)组片法白细胞中包涵体;

I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猪瘟强毒和弱毒在兔体内的交互免疫试验

疑似猪瘟抗凝血5ml,或临死猪淋巴结,注射兔后,10天后,猪瘟兔化毒1:20(or 1:40 )耳静脉注射,测体温(6小时一次,连续3天),对照试验,只打猪瘟兔化毒,试验组兔无体温反应,对照组有体温反应—猪瘟;试验组兔有体温反应,对照组有体温反应—非猪瘟。

生物学试验

试验组:病料接种猪

对照组:抗血清对猪被动免疫,再接种病料(6-24小时),饲养21天后观察,如试验组发病,对照但不发病确诊。

防制

(一)平时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

中国系兔化猪瘟苗,国内、国外(法国梅里厄研究所,全苏兽医研究所)进行大量试验研究证明本毒系非常安全,接种各种类型的母猪的产仔数,成活率及初生体重均无不良影响,反复通过猪体传代,未出现返祖现象。

以肌肉或皮下注射法免疫力最可靠,鼻腔和眼结膜囊接种,产生的免疫力都不太确实。猪肌注兔化毒,3天可产生可靠免疫力。用兔化毒免疫断乳猪,大多数在免疫后1-1.5年,仍有免疫力。

法国梅里厄研究所(1978)由中国系兔化毒(CL系)在羔羊肾细胞上培养,制成细胞培养冻干疫苗。经测定其免疫力产生时间为注苗后第5天,第7天则免疫力更坚强。本疫苗的免疫期在2年以上。

以前规定春秋各一次,后来,规定长年预防,但对出生初乳后小猪及上次未免疫的大猪要补一次(补防)。一个月,断奶后各免疫一次。

中和抗体在1:8或1:8以下,免疫效果(100%)。

中和抗体测定:

采猪血清稀释1:2,1:4,1:8,1:16,1:32,1:64„„一定量猪瘟兔化毒20~100个兔体反应量(用一批疫苗,先测定疫苗中兔体反应量的高低),然后进行中和,中和后接种兔,有无体温反应。不出现体温反应的血清的最大稀释倍数。

梅里厄研究所(1978)建议,对非免疫母猪所生仔猪,生后7天即可免疫;免疫母猪所生仔猪,在生后60 ~ 75天免疫。有传染威胁时,允许于60天以内,在吮乳期预防接种,但必须在1 ~ 2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在健康环境中的猪,以后每二年加强注苗一次。有污染危害的种猪,每年加强免疫一次。

发病时的措施:

1、抓紧时间确诊,隔离淘汰措施、场地、用具、饮水消毒。

2、紧急预防注射,加大剂量(2 ~ 5头剂),200头剂亦无反应,注意换针头。

3、建立免疫带

疫区周围地区的猪应立即全部注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形成安全带,防止疫区扩大蔓延。

4、停止生猪集市和调运

5、病死猪的处理

扑杀的病猪和死猪以深埋为原则,应装在不漏水的容器内运往指定地点,埋在1米以下的深坑内。

美国消灭猪瘟的经验:

猪是唯一的储主,其他动物包括某些昆虫虽有保毒可能,但不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从理论上讲,猪瘟是一种比较容易消灭的疾病。

美国花的时间较久,经十余年后猪瘟才停止发生。这些国家消灭猪瘟的主要措施为扑杀病猪,加强检疫,预防接种和其他防制措施。预防接种一般在执行计划的初期采用,疫情已经控制后,就停止使用疫苗,而以检疫,快速诊断、扑杀和其他防疫措施为主。 与猪瘟相似的疾病:

猪弓形虫病的潜伏期为潜伏期为3~7天,病程多位10~15天。

序言: 猪场弓形体感染以种猪为主,并且是复发性感染为主,首次感染弓形体的比例较少。 哺乳和保育仔猪以先天性弓形体病为主。 仔猪发病后2~3天,生长育肥猪发病5~7天,其体表毛根处有出血性紫红色斑点。

(l)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育肥猪有咳嗽、流鼻液(清亮),乳猪偶有咳嗽和流鼻液。

(2)耳尖、腹底的皮肤上出现出血性紫斑。乳猪明显,往往有从耳尖向耳根推进或减退的情况,作为疾病轻重的标志。育肥猪偶尔有此现象。

(3)体温41℃~42℃以上,呈稽留热型(通常7-10天)。

(4)乳猪可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共济失调等。

(5)少吃或不食,精神沉郁。

(6)育肥猪和后备母猪大便可呈煤焦油状血痢或呈无血的腹泻。

(7)怀孕母猪可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弱仔,弱仔产下数天内死亡,母猪流产后很快自愈,一般不留后遗症。

临床症状与猪瘟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但弓形体病有个标志性的特征,如果是弓形虫病一定会有肺水肿,会出现呼吸困难,猪瘟则没有这个肺水肿的病理现象和症状!

总结:有猪弓形虫病一定会有肺水肿的出现.

1、弓形虫常呈暴发流行和急性经过

在养殖中,典型的猪瘟临床症状实在难以看到;而弓形体病则不同,本病尚不为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年青兽医技术人员)所了解,对本病的防控,在一般中小猪场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不以为然,而一般猪场都有本病原存在,发生机率较高,一旦发生,又因为对本病认识不足,作出误诊误治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猪场的兽医人员往往将这种“无名高热”当作细菌性引起的“败血症”来治疗,大量使用抗生素或当作猪瘟处理,结果是药不对症,无的放矢。这实际上人为地造成了本病在猪场中的流行。所以本病一旦在猪场发生,往往传播迅猛,病情急剧

2、体表出血(瘀血)存在不同

弓形虫与猪瘟都有体表皮肤广泛性出血(瘀血)症状,但两者有截然不同之处。 2.1 出血出现的时间不同

弓形虫患猪发高烧后1~2天(或同时)就会在体表相应部位皮肤上出现出血点或瘀血斑;而猪瘟体表出血一般很少在早期发生,至少也在发病后期或慢性过程才会出现。

2.2 出血出现的部位不同

猪瘟体表皮肤出血,仅发生于耳尖、四肢内侧、腹下等皮薄处;而本病出血点或瘀血斑块,则到处可见,特别是在胸背部、荐臀部等皮肤厚实的部位出现,这是猪瘟患猪所少见的。

2.3 出血出现的程度不同

猪瘟出血是局限性、散在性出血点(如火鸡蛋或麻雀蛋样),即使融合也不会形成大斑块,程度较轻微;而本病患猪的出血则呈广泛性、弥漫性的瘀血斑块,甚至有的瘀血斑块互相融合布及全身。笔者曾遇到过多例本病患猪于发病后2~3天内全身呈紫红一片的(整头猪从头至尾周身紫红)。

2.4 出血斑点颜色不同

猪瘟体表出血斑点呈紫黑色或蓝黑色,颜色较深;本病患猪体表瘀血斑块多呈紫红色,颜色相对较浅。

3、排泄物不同

猪瘟便秘阶段排出的粒状干硬粪团呈灰黑或灰褐色,后期拉稀呈黄褐色水样腹泻,尿液浅黄色;而本病患猪排的粒状干硬粪团呈暗红色,后期拉稀呈酱油(煤焦油)样半流体黏稠粪便。尿液呈鲜橘黄色。

4、弓形虫的防治

a:预防:

猪舍要定期消毒,消毒药醛威加1%来苏水、3%烧碱、5%草木灰都有效。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卫生。消灭鼠类,控制猪猫同养,防止猪与野生动物接触。

b:治疗:

对急性病例,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70毫克,由于磺胺嘧啶钠溶解度较低,较易在尿中析出结晶,内服时应配合等量碳酸氢钠,并增加饮水。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每千克体重20-25毫克,每天1-2次,肌肉注射或口服,同时给予维生素B族,病初使用效果更佳。

推荐第9篇:猪瘟 综述

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防制措施的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猪场在免疫猪瘟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并针对猪场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免疫效果提高措施,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瘟疫苗 ; 免疫抑制 ; 免疫失败 ; 免疫效果

CSF vaccine ; immunosuppreion ; The immune failure ; The immune effect 1 常见猪瘟疫苗类型

1.1 猪瘟兔化弱毒细胞活疫苗

系用猪瘟兔化弱毒株接种易感细胞培养,收获细胞培养物,加适当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乳白色或淡黄色海绵状疏松团块,加稀释液后迅速溶解成均匀的悬浮液。用于预防大、小猪瘟。按瓶签注明头份,每头份加入生理盐水1ml稀释后,大、小猪进行皮下、肌内注射1ml。该疫苗接种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在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免疫期可达12月。

1.1.1 保存、运输条件

-15℃以下保存,有效期18个月;0-8℃保存,有效期6个月。-15℃已保存一段时间后,如移入0-8℃保存,其继续保存时间应按-15℃所余保存时间减半计算(如-15℃已保存6个月,0-8℃则仅能保存6个月)。在运输和使用时,必须放在装有冰块的冷藏容器内,严禁阳光直射和接触高温。使用单位收到疫苗后,应保存在8℃以下的环境中。 1.1.2 注意事项

⑴ 被注射猪必须健康,如体质瘦弱、有病、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均不应免疫。

⑵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

⑶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如发现玻璃瓶破裂,没有瓶签或瓶签不清晰,疫苗中混有杂质等情况及已过有效期或未在规定条件下保持者,均不能使用。

⑷防疫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前须消毒。注射部位应用碘酒精消毒,再进行注射。严禁打“飞针”。

⑸疫苗稀释后应尽可能放在冷藏容器内,严禁冻结,并在4小时内用完。

⑹疫苗最好是在进食后2小时或进食前注射,禁止与其他细菌苗同时注射。

⑺注射本疫苗后可能少数猪在1-2天内发生反应,经3天即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品系的猪出现变态反应,可注射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进行紧急处理。

⑻猪只发生免疫缺陷性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感染等,康复后应补种猪瘟疫苗。

1.2 猪瘟乳兔组织活疫苗

系用猪瘟兔化弱毒株通过接种家兔或乳兔,收获感染家兔的脾脏及淋巴结或乳兔的肌肉及实质器官,磨碎后加入适当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该疫苗为淡黄色或淡红色疏松团块,加入稀释液后即迅速溶解。用于预防大、小猪。按瓶签注明头份,每头份加入1ml灭菌生理盐水,振摇溶解后皮下或肌内注射1ml。在猪瘟流行的地区,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1次即可;有疫情威胁时,仔猪可在28-35日龄和65-70日龄各注射1次。注射疫苗后可能有少数猪发生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现象,经1-2天即恢复;有少数猪种出现变态反应,可根据医嘱注射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断奶后无母源抗体的仔猪注射该疫苗后4天,即可产生对猪瘟的免疫力,脾淋苗免疫期一般可将持续18个月,乳兔苗课持续12个月。未断奶的仔猪产生免疫力不够坚强,须在断奶后再重复注射一次。 1.2.1 保存、运输条件

同猪瘟兔化弱毒细胞活疫苗。 1.2.2 注意事项

该疫苗应随用随稀释,尽可能将稀释后的疫苗放在冷藏器内。

1.3 猪瘟兔化弱毒牛体反应活疫苗

将猪瘟兔化弱毒通过无口蹄疫和牛黏膜病的健康牛体繁殖,收获感染牛体的含毒脏器乳化后,加入适当稳定剂,经冷冻真空干燥而成。该疫苗为海绵状疏松的微红色组织团块,稀释后易于溶解,呈均匀乳剂。仅用于健康猪接种预防猪瘟。按瓶签注明头份,每头份加入1ml灭菌生理盐水,振摇溶解后皮下或肌内注射1ml。注射部位为股内、臀部、耳根部均可。注射4-7天后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对2月龄以上猪的免疫力课持续1年。注射后,个别猪可能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特种猪),可用地塞米松、强力解毒散和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1.3.1 保存、运输条件

-20℃条件下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0-4℃时避光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8-15℃时避光保存,有效期为50天;15-20℃时避光保存,有效期为30天。 1.3.2 注意事项

⑴注射疫苗前必须了解猪群健康,被注射猪群营养良好、体格健壮。

⑵发生猪瘟的疫区或疫群紧急接种时,已经感染的病猪注射可能仍有发病或死亡,应不予以注射。

⑶疫苗在运输中防止过热,并避免阳光照射和接触热源。 1.4 自家组织灭火疫苗

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灭活疫苗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的保护效果较差或无效。

“自家苗”的制作有三种方式: (1).组织均浆“自家苗”:

采取死亡病猪内脏、淋巴结,捣浆,取滤液,化学或物理灭活,加防腐剂、双抗即成。该苗简单、快速、易做,应用最广。

(2).用从病猪分离鉴定的病原微生物制作的“自家苗”:

因为增加了分离、鉴定、培养、增菌富集等工序,故尔对设备要求高,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临床急需,应用少。

(3).特殊“自家苗”:

基本过程同

1、2项,但在鉴定中增加了基因指纹比对技术,从而判定商品疫苗能否保护该病原的攻击,否者,即用该病原制作疫苗。1.4.1保存、运输条件

大猪可以用3ml,小猪1.5ml,种公猪6ml,间隔两周免疫两次。幼猪出生4-7天首次免疫,过7天进行二免。 母猪产前4 周注射4毫升/头

1.4.2 注意事项

在投入使用前,对自制的自家组织苗,进行安全性和免疫效果的生物学试验。包括在添加完甲醛后灭活24H时分别进行小白鼠腹部注射2ml,观察24小时;和镜检细菌数量。在全场注射之前先用一两窝猪仔作一下试验,观察两天,看有没发生过敏、或注部位发生炎。如果没有什么反应,就可以全场铺开。许多人认为死苗制作比活苗容易,实则不然。我国现用的甲肝疫苗是用H2株和LA-1HAV减毒株制作的弱毒疫苗,为什么不制作灭活苗?就在于目前尚未建立安全可靠的灭活指标和检查方法,灭活程度很难掌握,这是其一;其二,灭活后病毒的核酸仍完整,有可能整合到体细胞染色体上;其三,需要培养大量的病毒,并且病毒必须高度纯化,避免污染,这样致使生产成本太高。由此可见,人医对待灭活疫苗制作的态度。然而,当今猪场所用的“自家苗”都是灭活苗,相比之下哪有精细制作。作者还见到违法制作烈性传染病弱毒“自家疫苗”的案例,结果引发疫病流行。

2 猪瘟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

2.1 猪机体本身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2.1.1 免疫抑制性疾病

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引起猪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当这些疾病发生时,导致猪抗病能力及疫苗免疫接种后机体应答能力降低,即引起免疫抑制,造成免疫失败。猪的免疫抑制疾病有: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猪细小病毒等。 2.1.2 营养代谢对猪免疫的影响

在免疫反应中,氨基酸可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或使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饲料中缺乏精氨酸会使淋巴结器官的重量降低,造成免疫损伤。当亚油酸缺乏时,产生免疫抑制。而当亚油酸摄入量过高时,免疫反应也会受到抑制。当必须的微量元素Fe、Zn、Mn、Cu、Se等缺乏时免疫器官发生萎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

2.1.3 母源抗体的影响

母猪在配种前接种猪瘟疫苗免疫,产下的仔猪由于从初乳中获得了母源抗体,仔猪在20日龄前对猪瘟有坚强免疫力,30日龄以后母源抗体急剧衰减,40日龄以后几乎完全消失。因此在猪瘟疫苗使用前,应该进行必要的检测,在其母源抗体的浓度低于1﹕64时进行猪瘟疫苗的免疫,以避免这种干扰。

2.1.4 疾病的影响

在预防接种时,患有其他疾病、已经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猪,在接种后往往会在短期发病,造成免疫失败。

2.2 药物对免疫的影响

如氨基糖苷类的链霉素、四环素的土霉素、糖皮质激素的地塞米松等。大剂量的链霉素有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猪场长期使用土霉素预防治疗也致使免疫原的性能明显下降;地塞米松可激发猪淋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减少淋巴细胞的产生。在临床上,由于糖皮质激素有良好的消炎作用,因而得到大量使用,造成了很多但又不易察觉的免疫抑制。

2.3 毒素对免疫的影响

毒素的来源主要是饲料被霉菌污染后,由霉菌所产生的有毒成分或受污染的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

2.4 疫苗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疫苗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基因结构稳定的弱毒活苗,随意提高疫苗的抗原含量,大量供应猪瘟脾淋苗。

第一方面,长期使用基因结构稳定的弱毒活苗的危害。石门系猪瘟具有继代弱化、性能稳定、免疫效果确实、针对性强等优点。在我国,猪瘟依然广泛存在并且危害严重,这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差、农民投入在生产性能低有关。正是由于猪瘟疫苗的良好性能的原因,冷冻保存的猪瘟弱毒活苗一直沿用达数十年,猪瘟疫苗研制的创新收到了束缚。猪瘟疫苗在使用过程中,一是由于运输保存等环节的不规范,一些疫苗活力降低,接种后难以形成有效的保护;二是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接种中的散毒又使养猪环境受到猪瘟活毒污染,造成已经产生免疫力的猪群免疫保护期明显缩短,保护效能降低。

第二方面,随意提高疫苗的抗原含量。我国猪瘟兔化细胞弱毒疫苗的抗原效价为150RIU∕头份,养猪生产中按照操作技术规范操作,接种1头份∕头次猪瘟疫苗根本不能形成有效保护,迫使兽医、防疫员以及养殖户加大免疫剂量,出现了5头份∕(头•次)、10头份∕(头•次)。2005年后,疫苗生产厂家将猪瘟兔化细胞弱毒疫苗的抗原含量提高到500RIU/头份、750RIU/头份、1050RIU/头份。但一些技术水平低的兽医和防治员以及养殖户免疫时仍然接种5头份∕(头•次)、10头份∕(头•次)的剂量,从而导致免疫后激发猪瘟。

第三方面,大量的集中供应猪瘟脾淋苗。猪瘟脾淋苗在2005-2006年间多数用于临床治疗,当时50㎏以下的保育猪接种1头份/(头•次)、50㎏以上的育肥猪接种1.5头份/(头•次)、种猪接种2头份/(头•次),不仅抗体提高,而且形成得很快(通常在接种后3-5天即可检测到抗体)。然而,在国家对猪瘟实行强制性计划免疫后,各地招标采购了大量的猪瘟脾淋苗 ,基层使用后发现两个问题:一是随着猪瘟脾淋苗的大面积使用,腹泻型猪瘟明显增加;二是基层兽医和养猪户感到免费发放的猪瘟脾淋苗效价下降,50㎏以下的保育猪接种1.5-2头份/(头•次)、50㎏以上的育肥猪接种2-3头份/(头•次)、种猪接种3-4头份/(头•次)尚能形成保护。

2.5 人为因素造成的免疫失败

2.5.1 免疫接种操作不当

在注射猪瘟疫苗时要避免注射到猪的脂肪组织中,否则会导致免疫失败,因为脂肪组织不适合病毒生长。 2.5.2 疫苗接种途径不当

一般采用肌肉注射。

2.5.3 贪图省事在同一免疫中接种多种疫苗 2.5.4 在溶解稀释疫苗过程中随意添加药物 2.5.5 使用真空疫苗

3 提高猪瘟防控效果的思路和建议

3.1 组织猪瘟基因缺失苗的科研协作攻关

3.2 规范当前供应的猪瘟细胞苗、脾淋苗的质量标准

3.3 实行猪瘟免疫疫苗直补政策,确保政府扶持资金用于猪瘟免疫 3.4 减少脾淋苗的生产供应量以保证质量 3.5 强化饲料和兽药市场的管理,规范经营秩序 3.6 采取严格的种猪场质量控制措施 3.7 坚持母猪怀孕期间不免疫猪瘟制度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47-151. 【2】费恩阁主编.动物传染病学.河南:吉林科学出版社,1995. 【3】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编.兽医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代广军,吴志明,苗连叶.规模养猪精细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陈继明,黄保续.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9. 【6】张彦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张建新.群养猪疫病诊断及控制.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8】杜念心.兽医免疫学.上海:人工卫生出版社,1985.

推荐第10篇:**会展经济区非洲猪瘟防控应急值守行动方案

**会展经济区非洲猪瘟防控应急

值守行动方案

按照**会展经济区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为确保打赢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战,**会展经济区决定在全区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应急值守行动,现将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上级关于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本次工作以开展值守行动为具体抓手,构筑防控非洲猪瘟的坚固防线。对非洲猪瘟传播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开展全面的排查、整治、监管,确保斩断非洲猪瘟传播途径和渠道。

二、应急值守地点及行动时间

应急值守点设在三环线干杉收费站出站口,值守时间为9月16日至9月30日。

三、重点工作要求

对进入区境内的载有生猪产品的车辆及生猪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处置存在问题的生猪产品。

对入境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车辆进行检查、登记,非洲猪瘟防控期间,全面暂停生猪跨区县(市)流通,全面暂停外省、外市生猪产品调入辖区,凡是违背禁运措施的一律扣押、上报,严查重罚,顶格处理;严格证照管理,所有从事生猪及其产品运输的车辆必须到县农林局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规定严格备案登记,生猪运输车辆备案表、检疫合格证明和车辆运输证照随车通行,手续不齐全的一律不得从事生猪及产品运输。

值守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值班表的安排到岗值班,履行好当班工作职责。

四、工作经费保障

工作日早班为正常工作时间,不计算加班工资;工作日中班、夜班和非工作日早、中、夜班按每班/200元安排值班补助。

五、督查机制

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值守人员的督查考核,采用抽查在岗情况和查阅签到册相结合的方式,未按要求履职的扣发当次加班补助并通报批评。

第11篇:猪瘟免疫失败

猪瘟( hog cholera, HC) , 又称古典猪瘟( claical swine fever , CSF) ,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由于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国际兽疫局( OIE) 将其列入A 类或一类法定传染病[1,3].虽然采取了法定免疫防制措施,该病仍在全国范围内不间断地流行,每年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流行形势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变化,急性暴发的少,主要表现为临床感染、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带毒综合症、仔猪胎盘垂直传播及仔猪先天免疫耐受、免疫麻痹等。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归根于猪瘟免疫失败。根据我国目前实际进行分析总结猪瘟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猪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

免疫反应的范围整体倾向于呈正态分布。也就是说大部分对猪瘟疫苗的免疫反应呈中等水平,少数猪免疫反应极好,保护力强,而另小部分则免疫反应很差,这一小部分由于遗传缺陷的原因,如免疫器官发育不全或虽有免疫系统但无免疫应答,机体自身缺失抵抗疾病的本能,尽管已免疫接种,也不能获得抵抗感染的足够的保护力。

2 母源抗体干扰与免疫程序不合理

2.1 猪母源抗体对猪瘟免疫的影响

仔猪由于母源抗体持续存在,阻止了免疫接种的有效应答。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高低与母猪抗体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仔猪母源抗体水平的衰减速度也和母猪的抗体水平有关联,母猪抗体水平高的衰减速度慢,抗体水平低的衰减速度快,35 日龄以后衰减速度明显高于 35 日龄前。如果在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接种,会有较多的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影响抗体的产生,就可能导致免疫猪成为易感者,假若此刻环境中有大量较强的病毒,这些敏感猪就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几天内发病。初免日龄的选择最好依赖于抗体检测监测,各规模场依据自己场猪瘟及其它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流行情况,依据检测选择合适的初免日龄。近期研究表明,仔猪在35-42日龄进行猪瘟的初免可以避开母源抗体的干扰,达到比较理想的保护效果[4].

2.2 免疫程序不合理

各个猪场的免疫程序各不相同,不能生搬硬套其他猪场的免疫程序或某专家推荐的现成程序,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间隔过短或过长, 都不会产生好的免疫效果。因此,应定期对母源抗体水平进行检测,要根据猪群的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来说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期为 1 年, 而猪的出栏期为 7个月, 所以仔猪从断奶至育肥出栏, 免疫一次是可行的( 种猪除外) .母猪配种前免疫1 次, 尽量不要在怀孕期间用猪瘟疫苗免疫,因为母猪在怀孕期接种猪瘟活苗,猪的胎盘屏障可阻挡抗猪瘟母源抗体通过,但猪瘟病毒则可能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引起胎儿持续感染猪瘟[5].种公猪每年至少免疫2 次[6].

3各种免疫抑制因素存在的影响

在正常猪只的猪瘟免疫接种时,猪只注射猪瘟疫苗 1周后即可产生坚强免疫力。但由于猪只所处的环境、营养、疾病等负面影响造成猪只免疫抑制,注射后机体不能产生免疫应答,引起免疫失败。

3.1 环境应激造成的免疫抑制

所有与猪只接触的外界环境因素。如:冷、热、风、雨以及猪舍拥挤、有害气体、噪音超标、人为驱赶等环境应激往往被忽视,猪只在应激条件下使体内皮质醇升高,抑制免疫功能。此时注射猪瘟疫苗影响抗体的产生。

3.2 饲料、添加剂及药物的影响

当饲料营养不平衡,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或饲料中有害物质超标,缺乏维生素 E、维生素 A 和矿物质元素锌、铁、硒等,均会影响机体的抗体合成,而霉菌毒素超标往往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有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痢特灵等对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在免疫接种前后使用这些药物或含有这些药物的饲料添加剂,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从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

3.3 疾病的影响

猪场要重视控制可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猪流感、猪圆环 II 型病毒。这些疫病的存在可影响猪瘟的免疫效果,甚至使猪瘟免疫失效。

4 疫苗问题

4.1 疫苗本身质量差

目前国内生产疫苗厂家多,种类繁杂,有组织苗、细胞苗、脾淋苗等,种毒虽然都是农业部的,但由于各厂家生产工艺各有不同,其质量千差万别,疫苗瓶失真空的现象屡有存在。猪场必须认真选择一个比较好的,质量可靠的厂家供苗,并长期保持稳定,不得经常更换生产厂家[7].

4.2 疫苗保存温度不当

猪瘟冻干疫苗要求低温保存,而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的日期亦有不同,按规定保存期从生产日期起,于 -15 ℃保存有效期为 1 年,0~8 ℃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 6 个月,8~25 ℃阴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 10 d.使用时经稀释后的降解速度加快,即稀释后室温在

15℃以下 6 h内用完,15~27 ℃应在 3 h 内用完。猪场在保存与使用猪瘟疫苗时,应特别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使用时的有效期和温度变化。

4.3

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不适当的处理或接种,可使猪不产生预期的免疫反应。如疫苗没有使用指定的特殊稀释液配制;稀释疫苗的水中含有消毒剂或酸碱度不适宜;稀释液用量的计算或称量错误;稀释不均匀等均会对疫苗的免疫效果有较大影响。注射的部位不当或针头太粗,将疫苗液注入到脂肪内,或注射液从针眼倒流出来。接种时由接种人员或接种用具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

5 造成猪瘟免疫失败的其他因素

5.1 猪瘟野毒的攻击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及时或不当, 外源性的猪瘟野毒通过人员、车辆、水源、饲料等进入猪场都会构成猪瘟野毒对规模化猪场的严重威胁。部分免疫水平低的猪, 感染猪瘟耐过后, 成为慢性带毒并持续向外排毒的病源。研究表明,感染HCV的猪60%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呈亚临床感染、持续性感染和胎盘感染[8].感染了野毒或低毒力毒株的繁殖母猪,由于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通常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呈现亚临床症状,但是却不断地向外排毒或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9].

5.2 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影响 氯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皮质激素、抗生素类等这些药物, 对机体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尤其在免疫前后不规范地使用这些药物,可导致机体白细胞减少,致使机体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影响猪瘟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5.3多种疫苗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情况下多种疫苗同时使用或在相近的时间接种时,疫苗之间都可能会产生干扰作用。研究表明,猪伪狂犬病疫苗会影响猪瘟活疫苗的免疫应答[10]。

猪场应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制度和消毒制度,加强以净化种公猪母猪及后备种猪为主的净化措施。定期进行抗体监测, 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严格免疫, 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猪场的药物保健要科学、合理、以求达到控制猪场的消化道、呼吸道、寄生虫等疾病。同时在猪场中建立有效的、合理的、动态的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多点式饲养模式、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以及早期隔离断奶饲养技术,做好猪伪狂犬、猪瘟及猪副嗜血杆菌病的免疫及净化工作,减少圆环病毒Ⅱ型及饲料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因素。

第12篇:关于梓潼金驰阳非洲猪瘟防控情况及方案汇报

关于梓潼金驰阳非洲猪瘟防控情况及方案汇报

尊敬的领导,大家好!

在我国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后,梓潼金驰阳农牧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全国非洲猪瘟防控紧急会议和相关防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并迅速行动,全面展开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非洲猪瘟形势严峻,为了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在第一时间成立梓潼金驰阳非洲猪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杨光勇、吴勇担任组长,张丛勇、付雪梅担任副组长,各畜牧站站长、蒋文、米勇、姚亚东、文成超、兰宏强担任组员。小组成立后共同出台了疫情防控方案并指导方案实施、督导方案落实、召开非洲猪瘟防控沟通会。重点抓生物安全工作和人员、车辆及免疫情况的管理,具体防控方案如下:

一、封场

定于2018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对梓潼金驰阳所有家庭农场实施封场。

二、严控人员进出

1、猪场在施行封场管理期间,人员只出不进,谢绝一切参观交流。如遇特殊情况需上报县农业局主管部门、梓潼金驰阳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兽医总监同意并报创业人才中心备案。

2、入场人员需三天内未进入过其他猪场,入场前必须洗澡、更衣、换鞋,并做好出入场记录。

3、严控车辆进出与消毒

(1)为了梓潼县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肥猪和死猪运输车辆,建议政府建立统一的洗消中心,所有进入梓潼县区域运输肥猪和死猪的车辆必须到指定洗消中心彻底清洗消毒并开具洗消证明后方能到目标猪场拉猪。

(2)小猪运输车辆:须到指定洗消点清洗消毒,洗车前洗消点检查车辆是否清洗干净并填写车辆消毒检查记录表之后使用 1:200 金卫康进行喷洒冲洗消毒,消毒后静置30分钟再前往相应种猪场,到猪场大门口再次使用 1:200安灭杀或1:200百胜-30消毒并做好记录,司机不准下车;

(3)饲料运输车辆:家庭农场饲料运输车辆到饲料厂后自觉接受公司相关人员检查,装好饲料后到指定地点清洗消毒并开具洗消证明后方能到目标猪场,到场后再次消毒;

(4)私家车:所有车辆严禁进入猪场内,停放地点离猪场大门不低于100米;

4、每个家庭农场门口必须配备消毒通道,入场车辆必须通过消毒通道消毒后方能入场。

5、严控物资进出

(1)所有生活类物资1月一采购,入场时所有物资拆除外包装,熏蒸或臭氧消毒2小时后方可入场。

(2)封场期间尽量以除猪肉外的其他肉源为主,如:鸡鸭鱼兔等。若需采购猪肉,必须是检疫合格的猪肉产品,并煮熟后再带回猪场。

6、日常消毒:各场要求每周做2次全场内外消毒并做好记录。

7、一旦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县农业局,不得私自处理。

为保障梓潼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梓潼金驰阳坚持预防为主,主动谋划,积极宣传,科学应对,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疫工作,与养殖户同呼吸共命运,为农民脱贫致富做更大贡献。

第13篇:猪得了猪瘟怎么办

对于养猪户来讲,猪高热病是经常遇到的疾病,尽管年年遇见,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养猪户不注意,每年养猪都没有做好预防工作,年年总要出现一次,现在就有关问题,再次跟大家做下分享,希望坤宇兽药小编的总结跟为你的养猪生涯带来一定的帮助。

从今年夏初开始南方一些地区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发病,在当地的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发病高、死亡率也极高,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一 发病特点

主要集中在农村的中小型养殖户发病,当然规范化管理的大场也有,发病突然,感染率极高,死亡率也高,病程持续时间长,治疗极其困难,效果甚微。往往肥猪与妊娠母猪发病再波及到全场,母猪以流产为主,也有发病致死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一些用药混乱的猪场死亡率更高。

二临床症状

发病猪体温升高至41℃左右,采食量下降或食欲废绝,怀孕母猪以流产为主,多在怀孕后期;肥猪多表现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喜卧,部分猪出现严重的腹式呼吸、气喘急促,咳嗽严重,多见有流鼻涕、打喷嚏、眼角分泌物增多;病猪多有消化道疾病,呕吐、腹泻、便秘与胃溃疡,尿色多数为黄或酱色;部分患猪皮肤发红,耳缘发绀、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体多处皮肤也有紫色斑块;病程长的病猪肤色苍白,被毛粗乱;部分病猪四肢无力走路摇晃,有的后肢不能站立,急性病例临死前多有神经症状。

下面将分享下针对猪高热病的与预防措施的方案:

预防方案为:

饮水中添加“金肽源”,或饲料中添加金肽源,减少应激,保肝护肾、提高抗病免疫力,增加药物疗效。

秋季猪瘟高热(蓝耳圆环病秋季按高热猪瘟治疗):症状猪身上红发紫一块一块,耳朵发紫,不吃咳嗽,浑身无力,早上用替米考星加中药抗病毒,下午用头孢加中药提取物饮水,不吃的话灌进去,全天用清瘟拜毒散(或清爽一夏)加vc。

治疗方案:

第一天,肌肉注射,高热血抗(或美瑞Ⅱ号),按每公斤0.2ml注射,同时搭配柴胡和高含量的头孢噻呋钠。

第二天,肌肉注射柴胡和高含量的头孢噻呋钠。

第三天,如有发烧,可再打一针高热血抗(或美瑞Ⅱ号),搭配柴胡和头孢噻夫钠。第四天,观察一天

第五天,可以针对当地的疫情,打疫苗。

第六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第14篇:非典型猪瘟的防制

非典型猪瘟的防制

猪瘟是一种已被人们熟知的疾病,如今不论大小猪场都十分重视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接种,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典型猪瘟不见了,于是人们渐渐地把猪瘟忽略了,当猪场发生猪病时,往往把猪瘟排除在外,殊不知,近年来猪瘟却改头换面,悄悄卷土重来,但由于病、死猪都未发现典型的猪瘟症状和病变,并且其流行规律和临诊表现都与典型猪瘟截然不同,往往被我们忽视。

【流行症状】典型猪瘟由猪瘟强毒株引起,目前少见;非典型猪瘟由自然致弱的低毒力或中等毒力的猪瘟病毒株引

起,目前常见,包括种猪繁殖障碍型猪瘟(带毒种猪综合症)和仔猪非典型猪瘟(仔猪先天性感染);

其中非典型猪瘟对保育仔猪的影响最为严重,其造成的死亡数约占仔猪死亡总数的1/3-1/2。

【临床特点】带毒种猪综合症:可引起流产、死产、木乃伊胎、弱仔及持续感染仔猪(貌似健康,3-5天后突然发

生震颤,不能允乳而死亡);个别母猪产后出现乏情或返情现象;感染母猪所产仔猪可形成对猪瘟的

免疫耐受,至断奶后发生迟发型的仔猪非典型猪瘟。

仔猪非典型猪瘟:断奶后1-4周多发,病死率50%以上,体温升高(41℃左右)精神沉郁、减食消瘦、

扎堆面卧、眼膜潮红、部分腹泻、呼吸困难;部分耳尖、腹下或四肢皮肤有出血斑点;剖检可见胸腺

萎缩,扁桃体有坏死病灶,体表淋巴结水肿,脾梗死,会厌软骨有出血斑点,肾或膀胱散布出血小点,

胃浆膜出血,心肺等脏器的病变与并发感染有关。

【病因分析】◆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等) ◆免疫程序不合理或疫苗质量不稳定

◆长期饲喂霉变饲料玉米等◆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

◆种猪(公猪、母猪)造成的垂直感染◆苗毒污染猪舍和环境

◆生产后对仔猪、母猪的人为应激等

【防治方案】

◆母猪配种前10天注射科鸣特号15ml,附弓链康15ml一次,净化母猪群,清除隐性感染的病毒或细菌。 ◆母猪配种前5-7天,复方达黄素+瘟热清(畜利健)+孕畜宝拌料,连用5天

◆母猪产前5-7天,复方达黄素(替米考星)+畜利健+孕畜宝拌料,连用5-7天

◆仔猪

3、

7、21日龄、断奶、转群,分别注射科鸣特号+头孢噻呋(5mg/kg)

◆仔猪断奶当日,注射科鸣特号2ml+诺炎2ml一次;猪乐宝+瘟热清(畜利健)+氨V650拌料,连续饲

喂7天

◆新购仔猪注射科鸣特号+诺炎(0.2ml/kg),复方达黄素+强氟欣+畜利健拌料,连喂7天

《特别推荐:科鸣特号含有“克隆抗体”能够选择特定病毒结合,诱导病毒蛋白质发生改变,提高机体抗体水平,对控制死亡,提高免疫力有显著作用》

第15篇:非典型猪瘟的症状

非典型猪瘟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20日龄内死亡严重,育成猪很少有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死亡,加之继发的其他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发病猪无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差异。病猪食欲不振或不食,鼻镜轻度干燥,体温时高时低,有的体温变化不明显。有的猪咳嗽,多数病猪食欲不定,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病程稍长者,运动轻度失调或步态不稳,其耳部、颈部、腹部、四肢内侧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或弥漫性出血点。病猪病期可拖至几个月,耐过猪往往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对猪瘟病治疗,肌肉注射高热金针;发病前期每瓶20ml用于150kg体重、后期用于100kg体重;预防量减倍。

【商 品 名】高热金针

【兽药名称】通用名: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 汉语拼音:Liusuanqingda-xiaonuomeisu Zhusheye 【主要成分】硫酸庆大-小诺霉素(载体为猪同源精制血清抗体) 【性 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加入猪同源精制血清抗体后为微红色或灰黄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

病理变化

非典型猪瘟的主要病理变化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周边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的实质颜色变淡,肾盂大多有出血;个别喉及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处至2处三角形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典型扣状溃疡的病变。

第16篇:猪瘟净化项目建议书

猪瘟净化

申 申请单位:编制日期:请 验 收 材 料

******** ********

关于***单位疫病净化验收申请报告

江夏区农业产业服务中心:

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后备种猪群和种猪进行猪瘟净化,防止产生种猪繁殖障碍的恶性循环,清除持续感染猪瘟带毒猪,培育健康的无猪瘟带毒猪的种猪群和厚后备种猪群。

根据《武汉市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方案(2016-2020年)》的要求,我养殖场制定了《猪瘟净化实施技术方案》,成立了猪瘟净化小组,落实责任,在兽医站领导的指导下完成了此项工作。现向贵中心申请第三方验收!

******单位 2017年1月18日

猪瘟净化实施技术方案

实施目的:对后备种猪及种猪群进行猪瘟净化,防止产生猪种繁殖障碍恶性循环,清除持续感染猪瘟带毒猪,培育健康的无猪瘟带毒猪的种猪及后备种猪群。

技术保障: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改善生态环境,控制其他非猪瘟传染病史实施猪瘟防止技术的基础。

一、前期指标阶段

(1)、猪瘟疫苗的选用-猪瘟使用优质无污染疫苗; (2)、疫苗免疫程序的确定:检测抗体消长规律、棉衣后猪群袋毒情况、猪瘟抗体情况,以确定在控制阶段要使用的疫苗和该疫苗的程序。 (3)、监测方法的确定:

猪瘟:病原诊断试剂的选择-采用猪瘟RT-PCR方法。

抗体检测方法-采用IDEXX的阻断ELISA方法。

二、具体实施方案

(1)、猪瘟监测方案和流行病学调查

①、猪瘟病原学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种猪群(种公猪和种母猪)采取逐头定期检测(半年一次),哺乳仔猪、保育猪、生长猪抽样比例5%(半年一次)。扁桃体和血样用于猪瘟病原的检测,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以明确猪瘟在猪场的流行情况及各阶段猪群的免疫保护状态。 ②、其他相关朱兵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进行猪瘟病原学和血清流行学的同时,主要通过抗体检测以及PCR/RT-PCR等方法明确猪场猪群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等病原的存在、感染状态,以明确这写病原对猪瘟的净化构成的威胁和可能照成的影响,并采取相关的措施把这些潜在的影响降到最低。 (2)、科学免疫:

①、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猪瘟及其他猪病疫苗,并做好疫苗管理,按照疫苗保存条件储存和运输;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和猪伪狂犬病实行全面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接种时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免疫过程种做好各项消毒,做到一猪一针头,防止交叉感染;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当发生疫情时,对受威胁的猪进行紧急免疫;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记录。

(二)、免疫程序 (1)、商品猪

1日龄乳前免疫 -- 猪瘟弱毒疫苗*1; 7日龄

-- 猪踹气病灭活苗*2; 20日龄

-- 猪瘟弱毒疫苗;

23-25日龄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或高致

病性猪瘟蓝耳病灭活疫苗);

45日龄

--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活灭

活疫苗*2;

60日龄

-- 猪瘟弱毒疫苗; 70日龄

-- 口蹄疫灭活疫苗;

选择性疫苗(上诉疫苗免疫后间隔7-10天选择免疫): 7日龄

-- 猪踹气并灭活苗*2; 21日龄

-- 猪踹气并灭活苗*2;

--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2;

-- 链球菌Ⅱ型灭活疫苗*2; 28-35日龄

-- 口蹄疫灭活疫苗、猪丹毒疫苗、猪

肺疫疫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2;

-- 仔猪副伤寒弱毒疫苗*2;

--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2; 55日龄

--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3;

--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2; 70日龄

-- 猪丹毒疫苗、猪肺疫疫苗活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2;

(2)、种母猪

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每隔4-6个月

-- 口蹄疫灭活疫苗;

初产母猪配种前 -- 猪瘟弱毒疫苗免疫2次(间隔2个

月);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或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灭

活疫苗免疫2次(间隔1个月);

经产母猪配种前 -- 猪瘟弱毒疫苗*1;

-- 猪繁殖胡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或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产前4-6周

-- 猪伪狂犬季芹缺失弱毒疫苗或灭活

疫苗*2;

-- 大肠杆菌双价基因工程苗*2;

-- 猪传染性胃肠炎;

-- 流行性腹泻二联苗*2; 每年3-5月份(蚊虫出现前1-2月),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免

疫两次,间隔一个月*2;

(3)、种公猪

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 每隔4-6个月

-- 口蹄疫灭活疫苗; 每隔6个月

-- 猪瘟弱毒疫苗*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

疫苗);

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或伪狂犬病灭疫苗*2; 乙型脑炎疫苗:每年3-5月份(蚊虫出现前1-2月),乙型

脑炎灭活免疫两次,间隔一个月*2.注明:*1:在母猪歹毒严重,垂直感染引发哺乳仔猪猪瘟

的主场实施

*2:种猪每4个月注射一次,严重污染场每3个月

注射一次进行,同时对保育猪或生长阶段猪进行免疫。

(三)、根除净化基本程序

第一步:根据上述工作的研究结果确定的一下三个方面即:

1、免疫种类及免疫接种方案;

2、追问抗体的检测方法;

3、猪瘟持续感染检测方;作为根除猪瘟的技术支持,先对猪群进行猪瘟抗体的普查,对无抗体反应或者抗体反应底下的猪只进行加强免疫后,若抗体水平任然不提高的猪只检测其是否有猪瘟的持续性感染,对猪瘟感染阳性猪只进行淘汰。以上过程即:猪瘟抗体检测→猪瘟加强免疫→猪瘟抗体检测→猪瘟病毒的持续感染(带毒)检测→淘汰病毒感染阳性猪,从夫进行,经过3-4个循环,达到净化猪群的目的。

第二部:区分出阳性猪群,猪群净化开始

猪瘟:对种猪群逐头检测猪瘟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将群分为抗体阳性群和阴性群,并对阳性群根据抗体水平的高低,分为高、底2个群。对抗体水平低下的猪群进行加强免疫,20天后对2个猪群进行抗体检测,对抗体水平低下的猪群猪只,如果其抗体水平上升显,则将其归入高抗体水平组,反应不明显的则继续加强免疫一次,观察期抗体应答强度;而对抗体水平阴性的猪只如果抗体阳转,则将其转入相应的抗体阳性群,对还是阴性的猪只在进行加强免疫一次,若还是不转阴,则要求淘汰或者对此部分猪隔离饲养。 视情况对无抗体应答或抗体应答水平低下母猪及这些母猪生产的仔猪进行如下四项检测:

1、CSFV持续性感染;

2、PRV检测;

3、PRRSV检测;

4、Pcv-2检测;

分析这四项的因素与母猪猪瘟免疫失败的关系;分析这些母猪所产仔猪是否先天性感染了CSFV/PRV/PRRSV/PCV-2病毒以及对免疫应答能力的影响。

详细统计抗体应答水平不同母猪群的生产性能(产仔率与仔猪存活率)。对抗体应答水平差或无免疫应答的母猪,视生产性能,进行不同的处理,对生产性能差(如受胎率低、死胎、流产、产弱仔)的母猪,坚决淘汰,而对生产性能尚可,并且仔猪生长正常的母猪则可隔离饲养。

预防检测与综合控制

对上述通过检测、及加强免疫后检测,确定为高水平抗体群的猪只,4-6个月后,再来采取检测分群→免疫→检测,最后在根据宗主群的免疫水平确定隔离饲养和要淘汰的猪只,并对免疫应答低下的猪进行PRRSV/PCV-

2、猪伪狂犬和猪瘟持持续感染的检测,如此,重复进行,经过3-4个循环,达到使种猪群的免疫合格率达90%以上,猪群的带毒率在1%以下,基本达到净化的目的。

第三部:强制进行猪瘟猪只的剔除:

强制进行猪瘟阳性猪只的剔除:对猪瘟免疫应答低下的猪只,逐只检测其是否带有猪瘟病毒(直接免疫荧光或RT-PVR方法检测扁桃体或分离白细胞培养病毒),对检测阳性猪只,坚决淘汰。

第四部:阴性猪群的建立与猪群净化:

按上诉的措施维持猪群高水平的抗体水平,而对少数免疫反应底下的猪只继续进行猪瘟相关猪病病毒检测,淘汰袋病毒猪只,确保猪群为猪瘟及相关猪病病毒感染阴性。

定期进行阴性健康猪群的血清学和病原学调差,猪瘟及相关猪病病原学检测间隔时间6个月一次,每次随即抽查,首查比例在8%-10%左右。

健康猪群的监测与评估:

通过上述方法监测猪群的抗体水平,并结合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及生产仔猪的生长状态台灯几个方面对猪群的健康进行评估。

通过上诉工作简历猪瘟抗体水平高。且无猪瘟感染的母群,母猪群的生产性能应提高10%以上(如每头母猪每胎提供的出栏猪数量平均应不低于10)。

疫病净化总结报告

为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探索源头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径,我养殖场根据《武汉市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方案(2016-2020年)》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情况,制定了《武汉姚湾养殖生态园猪瘟净化技术方案》,成立了猪瘟净化小组,在畜牧部门领导的指导下完成了此项工作。

一、执行的免疫程序

1、仔猪:

28-35日龄首免,剂量为猪瘟细胞苗2头份/头;

63-70日龄猪瘟二次免疫,剂量为猪瘟细胞苗2头份/头;

2、后备公母猪:

22周龄,剂量为猪瘟细胞苗2头份/头;

3、生产公母猪(包括查情公猪):

产后10-21天(断奶),剂量为猪瘟细胞苗2头份/头(产后免疫时空怀、返情、流产等不正常猪每2个月集中加强免疫一次);公猪半年一次,3头份;

二、疫苗选购

猪瘟疫苗:选购使用扬州威克的猪瘟细胞苗。

三、定期监测方案

1、每年定期2次的全群普查,春季3-4月及冬季10-11月个一次,全群各阶段猪群按照一定比例采样,具体采样监测方案,详见附件-2。

2、后备种公母猪入群前的检测:每头必须同时采血样+扁桃体,检测CSFV抗体、PRV-GE抗体、PRV-GB抗体、PRRS抗体、FMDV抗体、CSFV-PCR。带毒猪立即淘汰,确保每头CSFV-PCR抗原阴性且PRV-GE抗体阴性,才留种入群。

3、仔猪、生长猪、生产公母猪群日常抽检:

(1)免疫后健康猪群的CSFV抗体、PRV-GE抗体检测,对于多次免疫后抗体水平不高且生产性能低下猪只进行淘汰。

(2)抗体免疫反应低下或生产情况不正常,以及症状可疑猪只根据临床症状进行CSFV-PCR、PRRS-PCR、PCV2-PCR等抗原检测,阴性猪只淘汰处理。

4、每年仔猪在猪瘟未免1-4天前采集5-10份血样(采集不同猪栏,仔猪体况中等一致),根据母源抗体以确保仔猪猪瘟首免日龄或适当调整免疫程序。

5、诊断方法与剂盒的确定 猪瘟抗体检测——ELISA(IDEXX) 猪瘟病原检测——套式RT-PCR

四、净化实施方案

1、检测清群阶段

1.1调差猪瘟感染状况,展开猪瘟病原PCR检测 ,因检测量较大按照先生产公猪,再后备公猪、后备母猪、生产母猪的先后顺序分批检测。 1.2阳性猪理措施

1.3猪瘟野毒阳性的生产公母猪必须淘汰处理

1.4猪瘟野毒阳性的生长猪、后备种公母猪;立即作为商品猪处理。

2、净化阶段

经过第一轮的检测清群,大幅降低群体猪瘟感染比例,但任然可能会存在感染(潜伏感染、隐性带毒、样品采集或处理等)根据检测情况,间隔4个月一次,经过2-3轮的再检测再淘汰,以便从本本上检出带毒猪,从而达到净化目的。

3、稳定阶段(猪瘟基本净化长期控制净化策略)

阴周围存在感染风险,为保证净化效果,需继续坚持检测淘汰策略,且落实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和来源实施不同的控制措施。

4、猪瘟净化标准:猪瘟野毒阳性性率为:0%。

五、猪瘟净化检测情况汇总

2014年猪瘟抗体检测总数:880合格率:68.05% 2015年猪瘟抗体检测总数:713合格率:76.11% 2016年猪瘟抗体检测总数:665合格率:84.62%

2014年猪瘟抗原PCR检测总数:400合格率:99.03% 2015年猪瘟抗原PCR检测总数:350合格率:0% 2016年猪瘟抗原PCR检测总数:300合格率:0%

六、净化工作小组培训

人员培训:公司成立有专门的动物疫病净化小组,小组成员每年定期APP网络培训由中国动物防疫中心组织举办的学习内容:规模化猪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的技术内容。

七、净化工作取得的生产情况

1、通过这几年的持续不断的净化工作, 2014年-2016年的返情率、流产率、全群死亡率、死胎及木乃伊、保育成活率、哺乳期成活率生产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猪瘟净化工作也有利于其它疾病的防控。

八、今后工作工作思路

1、对猪瘟病监控,在保证其阳性率在最佳范围,固定好检测人员,定期的做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猪瘟的疫苗接种程序进行调整。即可提高猪瘟的保护率。同时免疫程序在监测结果未有大变化时,不改变免疫方案和疫苗种类。其余的疫病亦主要是通过实验监测其抗体后,针对性的调整免疫接种方案和疫苗类型、头份,以达到各种疫病地平衡生存。

2、母猪的淘汰力度,要求 母猪年更新率达到40%以上。

3、安全落实:由于净化采样的时间比较长,采样对猪只的应激比较大,所以在检测过程中,也对所有猪只每隔4个月进行了一次全群的药物和多维保健。同时也在猪场管理方面细化、加强生物安全,尤其是在防疫、群体环境消毒等方面进行加强。

***单位

2017年1月18日

第17篇:非洲教案

§1.2非洲(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

2.初步学会从自然角度分析非洲的人种特征;从历史原因分析非洲的人口分布,以及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这一现象。

3.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育目标: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说明非洲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运用地图分析说明非洲地形特征,并能够在地图上找出非洲几个著名地形区.教学难点:训练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人人平等的观念。 教学方法:启发 讨论 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海陆分布的内容,可以考察学生亚洲、欧洲相临近的大洲——非洲。而非洲的名称“亚非利加”的本意是“阳光灼热”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居住在非洲的人大都是黑色人种,这又是为什么呢?创设地理情境,提出假设,调动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图。

板书:

㈠ 国家最多的大洲

二、讲授新课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析某一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阅读地图学习地理的方法。

1、(1)通过读图总结非洲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

北面与欧洲之间隔着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苏伊士运河、红海 东临印度洋,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

西临大西洋,与美洲隔海相望 经纬位置:

最北在30ºN以北,最南在30ºS以南 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都穿过非洲 最东在50ºE以东,最西在20ºW左右 半球位置:

多半在北半球,少半在南半球

(2)通过百度搜索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http://zhidao.baidu.com/

2、主要在东半球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非洲的民族斗争历史,重点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㈡高原为主的地形

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己总结。

通过读地形图和各种统计图表,逐步回答问题总结亚洲地形的特点。 1.根据“不同海拔高度的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饼状图)及地形图上山脉高原的名称总结“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2.根据“全球、各大洲平均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总结“非洲的平均海拔一般”定基础。

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地形图,及各种统计图表,

掌握读图的方法,锻炼读图能力熟练读图的技巧。3. 根据“全球、各大洲最高、最低海拔高度比较”(柱状图),计算相对高度,总结“非地形地面起伏不太大”

4.根据地形图,总结“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通过地图、课本使学生观察到非洲的几处特别之处: 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裂谷 非洲中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非洲的海岸线十分平直。

5、通过百度文库阅读非洲的地形特http://wenku.baidu.com/

三、小练习:利用书、目标检测当堂练习。

四、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五、布置作业

提前看图尝试分析非洲的气候 突出的特点,旨在让学生熟练这种方法。

征:

第18篇:非洲音乐

第十一节 非洲音乐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接触非洲几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体会非洲民族音乐所具有的与西洋音乐、及其它地区音乐明显不同的艺术魅力。

二、初步了解几首非洲民族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而体会非洲区音乐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

三、了解非洲民族音乐的基础知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非洲音乐简介

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源于非洲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由于众多繁杂的部族和各种外来的影响,非洲各部族的音乐千差万别。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鼓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主要是美洲音乐有巨大的影响。

(二)非洲音乐欣赏

1、欣赏博茨瓦纳民间音乐姆比拉弹唱《孩子》

a、组织学生讨论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旋律、鼓点、节奏、乐器等方面分析作品。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姆比拉”(看课件)。

“姆比拉”是一种用手指拨动弹奏的簧片乐器,也称“散扎”、“薄片琴”。其结构是将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细长簧片(木制或铁制),分1-3排绑在一块木板上,并在其下面装有一个木盒或干葫芦作为共鸣体。各地“姆比拉”的簧片数量不一,每根簧片发一音,可演奏各种旋律。如同时拨动两根簧片,还可以发出和声。

2、欣赏加纳民间音乐《非洲木琴独奏》

a、欣赏音乐(课件)

b、介绍、欣赏非洲乐器“马林巴”(看课件)。

流行于分周各地的木琴称为“马林巴”。非洲木琴有数百种,有的仅有1-4键,但10-22键的更为多见,还有2-6人一起演奏的木琴。

(三)非洲鼓与歌舞

1、非洲鼓与歌舞介绍

非洲黑人歌舞的节奏强烈,动作粗犷,伴奏的乐器是以鼓为主的各种打击乐器。故是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各式各样的鼓用木棒、竹棍和手掌击出各种不同的音色和音调,并交织成各种复杂而鲜明的节奏,它控制着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和变化。其它的伴奏乐器还有葫芦、木子、金属铃之类的各种响木琴以及简单的木管等。 歌唱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另一个特点,最常见的形式是先由一名歌手即兴朗诵或领唱,众人合唱叠句部分,或者与之呼应并与鼓声和乐器的演奏有机地组成鲜明的旋律。在舞蹈过程中还时常伴有呼叫,以抒发感情,增加舞蹈的气氛。 歌舞在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在酋长宫廷中,传统音乐更占有重要地位,一些礼仪音乐还要在酋长或国王的监督下进行,有时某种乐器就是王权或神权的象征。例如东非和南非的鼓。

非洲人从小就在日常的音乐舞蹈活动中学习,进入成年之前,还要参加一种启蒙训练,接受多种技能训练,合格之后才被接纳为正式的部落成员进入社会。 (1)欣赏科特迪瓦民间音乐歌舞曲《古诺人的尤勒舞》。

(2)欣赏却比人的舞蹈音乐《恩歌多舞》。

2、习拍打课本后面的非洲节奏。(课件)

(四)非洲音乐的主要特征:

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发达的节奏,包括复变的节奏线条和节奏层次。西方通俗音乐和部分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非洲音乐的音阶有多种类型。非洲音乐旋律的音域往往比较窄,乐器比较小。

三、小结

第19篇:非洲音乐

非洲舞蹈

非洲居民,男女老幼,不仅能歌,而且善舞。唱歌跳舞,是非洲大陆上最普遍、最受欢迎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形式,如同东方人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盐一样,非洲人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歌和舞。高兴的心情要通过唱歌跳舞来表达,忧伤的情绪要通过唱歌跳舞来排泄;获得一笔收入要唱歌跳舞进行庆贺,即使明天可能揭不开锅今天也要照样唱歌跳舞。每逢婚丧嫁娶或者欢庆佳节,非洲人常常要通宵达旦地跳舞;就是平时工作间歇之际,劳动休息片刻,只要一听到鼓声或者乐曲声,他们便会扭动身子,情不自禁地跳起来;那些少年儿童们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从小就养成了痴爱跳舞的习惯。走在非洲的大地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如果您遇上一名非洲儿童,即使语言不通,您只要双手击掌,活泼可爱的儿童就会当场给您表演一段舞蹈。非洲的舞蹈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难怪人们将非洲称为“一个热情奔放的歌舞之乡”。

非洲鼓

非洲鼓

非洲鼓---Djembe 起源于西非部落,属於土著民族的传统乐器。通常是挂在脖子上边走边打,而并非放在地上敲打。最特别的是,这乐器一定要用手敲打,一手调整音调的高低,另一手敲出节奏。

非洲鼓演主要特色在于其音乐属性可以广泛被运用在特殊节庆场合,例如 Yagba Odienne即是音乐会、婚礼、节日庆典等之必备曲,而 Yankadi 乃是一首洋溢热情的迎宾旋律。聆听富饶节奏变化之非洲音乐,你会体验到神秘而特殊的民族风格!

鼓是黑非洲普遍流行的乐器,又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

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即所谓“会说话的鼓”。非洲鼓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制鼓的材料、形状和演奏技巧都是独特的。

一般说来,在非洲存在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鼓的变形。鼓,大如水缸或小如茶杯。鼓身的形状既有陀螺形、圆锥形、台柱形、正方形的,还有各种飞禽走兽形的,甚至还有人形的。有的鼓身上还画上各种几何图形,雕刻花草、人兽,突出了黑人文化的特色。鼓皮也是多种多样的,除常用的牛皮、羚羊皮外,还采用豹皮、斑马皮、蜥蜴皮、鳄鱼皮,甚至还有大象的耳朵。在非洲鼓上还常常增加一些装置,以获得某些特殊的效果,如在鼓腔内装一些珠子或干的植物种子,或将金属片、贝壳,色彩斑斓的串珠装在鼓边上,当鼓手击鼓时,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持鼓的方式也很多样,把鼓置放在两腿中间很常见,有时也把鼓夹在腋下,或挂在颈上,挎在肩上。击鼓的手法也很多,人们在鼓的各种部位用拳头、手掌拍打,甚至还有用脚后跟击鼓,从而奏出不同的音响和效果。也有用鼓锤敲击的,过去曾经用象牙、人骨做过鼓锤。还有一种用小棍子磨擦喷有某种粉末的鼓皮而发声的磨擦鼓。在尼日利亚有一种夹在腋下演奏的小鼓,随着手臂对鼓身皮条的压力大小,鼓的音高可以随时变化。

鼓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重奏和合奏。独奏和重奏鼓的节奏复杂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集体击鼓或一个人同时击多只鼓时,鼓声气势磅礴,有如万马奔腾,雄壮激越。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而舞蹈又离不开鼓。在东非的斯瓦希里语中,“鼓”和“舞”是同一个字。在多哥的歌舞活动中,何时奏乐,何时起舞,以至于节奏的快慢、旋律的进行都要听从大鼓的指挥。毛里塔尼亚的的女鼓手则是边舞边击鼓,她们时而用手指轻弹鼓皮,如行云流水,时而猛烈敲击,如江河奔腾。她们一面击鼓,一面用双手轮流拍打臂、腿,作出各种姿态,非常动人。又如在布隆迪,10名男舞蹈演员头顶大鼓,边敲边上场,围成半圆形,然后演员们各自取下大鼓,放在面前。在圆圈中再放上另一面大鼓,由演员们轮流上前击奏。他们时而凌空跳跃,时而旋转舞蹈,并且伴以歌唱,强烈的节奏、密集的鼓点、热烈狂欢的场面,十分精彩。 鼓在非洲常常还作为国家、民族的象征。如在乌干达的国徵中就有一面鼓,它表明了一种古老的传统。因为乌干达在成为共和国前,为四个王国,每个王国的王室都有一套大小不同的鼓,各有不同的名称和音色。这种鼓只有王室的婚丧嫁娶、新王登基、对外宣战时的隆重场合才能使用。对属于不同权力等级的人来说,鼓的数字是有规定的,在原布干达王国,巨大的仪式性的鼓,国王有93个,各级酋长依此递减,在换鼓皮时还要用人或动物作牺牲。这种鼓是当作神物来尊崇的。

非洲鼓还常用来传递信息和语言,鼓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的不同部位,能发出各种不同的音响,加上急缓有别的节奏,形成各种各样的鼓点,作为一种信号语言,来传送各种信息。在清晨、傍晚比较安静的时刻,鼓声可以传到15公里以外,鼓手们一个接一个地重复着鼓声,这样可以用惊人的速度准确地传“话”--一百英里以外的的地点可以在两小时内达到。过去,当奴隶贩子捕捉黑人时,非洲人就通过鼓语通知人们迅速逃离,使奴隶贩子一无所获。鼓语还常常用来号召人民参加公益劳动、抵御敌人来犯、报告火警等。

非洲人还常用鼓励来表达不便用语言表达的事物,如加纳的阿肯人,丈夫习惯在舞会上用鼓语赞美自己的妻子,鼓语还可用来宣布一个人的出生、死亡和婚姻。

在非洲的许多地方,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举行一次评选鼓手的集会。在加纳举行的“赛鼓会”上,鼓手们分为两组擂鼓对阵。先用明快、热烈的鼓声颂扬酋长的美德、功绩,然后用徐缓、清新的鼓点叙述远古的神话、传说,接着又用急骤的鼓点宣布族内的新闻趣事。鼓声中复杂多变的节奏表达出人们各种不同的感情,时而使人悲愤填膺,时而引人开怀大笑,人们屏息凝神,就怕漏听一个鼓点。“赛鼓会”的高潮是“斗鼓”。先由一组鼓手提出问题,另一组必须用鼓点回答并提出反问,否则就算输。观众们则围在鼓手旁帮助出谋划策,参战助威,想方设法击败对方。

总之,非洲音乐中最突出、最主要的因素是节奏,鼓正是非洲音乐节奏的基础及表达音乐语言的一种最重要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任何其他乐器无法比拟的。

在非洲的各种鼓中,最常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达姆达姆的中等尺寸的鼓,它一般被置于双腿中间用手敲打,演奏常常带有很强的即兴性。近年来,非洲鼓也已进入了专业音乐创作领域。非洲津巴布韦的作曲家多米沙尼·马拉里在1990年创作的“诺兹波妈妈”就是用非洲鼓与弦乐四重奏一起演奏的新作品,由世界著名的科诺斯四重奏组演出,效果很好。

非洲音乐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音乐有哪些影响

非洲音乐的节奏感很强,但其旋律不是非常多

在北美的黑人音乐 在世界音乐的发展历史中, 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迫移民至美洲为奴, 无疑是一级重要的事件, 这些黑人大多来自西非, 但也有来自於其他地区, 他们带来了他们的音乐及其他的文化元素, 并与大量不同的欧洲音乐文化接触, 他们的反应, 形成了一种音乐次文化, 对西方及其他地区各种音乐造成无远弗届的影响.

新大陆的黑人音乐不仅复杂鲜活, 对白人民谣造成影响, 在有些美洲音乐形式的发展上扮演著重要的地位, 黑人主导了整个ragtime, jazz音乐的发展, 对一些城市音乐, 如摇滚乐, 蓝调也举足轻重, 甚至对古典音乐也有不少效果

什麼是非洲人带到美洲的音乐特质? 让我们立刻想到的是他们对节奏的强调, 鼓及其他打击乐器的使用, 切分音与复杂的节奏, 在在都显现在美国黑人音乐文化中, 节奏严格的控制, 可说是西非鼓乐的表徵, 其次启应(call-and-response)的演唱方式, 在非洲极为重要, 显现在爵士音乐主奏的轮替, 显而易见, 此外, 对器乐的偏好, 除非洲乐器外, 欧洲乐器如吉他, 口琴等 , 很快的便融合在他们的音乐之中, 而最重要的非洲音乐特质, 即兴, 复音的形式, 也可在许多的美洲黑人音乐中发现.

爵士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新奥尔良发展起来的一种流行音乐。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爵士乐来自非洲音乐。17-18世纪,非洲黑人被贩运到北美,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音乐成为他们抒发内心痛苦、寻求精神慰藉的主要工具。黑人奴隶保持了非洲音乐的传统,同时又逐渐受到欧洲音乐的影响,于是产生出许多美国黑人的音乐形式,如布鲁斯、拉格泰姆、灵歌、福音歌等。其中以布鲁斯和拉格泰姆对爵士乐的形成影响最为明显,它们的一些艺术特征迄今仍保留在爵士音乐中。

第20篇:非洲自由日

每年04月15日是非洲自由日

1958年4月15日,非洲独立国家会议在加纳首都阿克拉开幕.会议通过宣言,强调与会各国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独立,支持非洲未独立地方人民争取独立和自主.此后每年4月15日被定为“非洲自由日”。

非洲猪瘟承诺书
《非洲猪瘟承诺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