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导游词

文化遗产导游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2:47:27 来源: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下面小编整理了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3篇,供你参考。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篇

1嗨,游客们。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严,大家可以叫我严导。我将带领大家去浏览气魄雄伟的长城。Let’s go!

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巨大无比的长龙。近看,长城一眼望不到头。站在长城上看,一座座烽火台屹立在长城上,像一个永远不会倒的不倒翁.长城还是古代一项重要的防御工程,从燕国开始修建长城,长城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

关于长城还有一个感人的传说。在修建长城的时候,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去修建长城,其它的青年都得去修建长城。苏州书生范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次,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碰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父母便一起把范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但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声就被官兵捉走了。后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城找丈夫。谁知,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她便在长城脚下痛哭,不知哭了多久,只听“轰隆”一声,长城倒了几公里。

时间过得真快,和大家说拜拜的时间到了。记住,我们的公司叫小精灵旅游公司,有空常来我们这里坐坐,别忘了请我给您做导游啊!Bye__ bye!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篇

2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谢靓嘉,大家可以叫我谢导。现在我们来到了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是慈禧太后为了自己享乐,花了几百万银两而建成的。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去游赏吧!

走进颐和园的大门,来到了颐和园里最有名的长廊。长廊里绿漆的柱子配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全长700多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非富多彩的图画,你们相信吗?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一幅是相同的。

走出长廊,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望,我们就可以见到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矗立在山腰,那就是佛香阁,屋顶上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琉璃瓦。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边有头铜牛,你们发现了吗?铜牛的尾巴是断的,为什么会断呢?让我来给你们细细讲解:有一年的七月七,铜牛活了,朝着织女亭跑去,几个壮汉拉住牛的尾巴,谁知,力气太大,牛尾巴断了,在昆明湖边留下一头断了尾巴的牛。

颐和园的风景说也说不完,大家有时间请再跟我来颐和园游赏吧!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篇

3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我姓郭,请叫我郭导。我们现在参观的长城是明朝修建的。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秦朝、汉朝和明朝共修建了一万三千多里长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经过了15个城市。长城被列为世界29处之一的《世界遗产名录》。大家看,长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砌筑成的。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建筑叫做垛子,垛子上面的方形的口子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各位游客,咱们用手摸摸,看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如果一个大人的体重是100斤的话,就相当于三十多个人的体重。咱们想想,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是现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壮举,难怪世界上都公认它是一大奇迹!参观了长城,大家请记住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只有亲眼目睹了先辈们的这一伟大创造,才能在人生道路上称为真正的好汉!

好了,现在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自己看一看这美丽的长城。请大家做文明游客,我给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不要大声喧哗。

二、不要乱扔垃圾。

三、不随地吐痰。

四、不乱涂乱画。一小时后集合,祝大家玩得开心!

推荐第2篇: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黄山(韩冰)

叔叔阿姨,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下面,我再把黄山“四绝”分别作个介绍。

说起黄山“四绝”,排在第一的当是奇松。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你见了不能不称奇。一般说,凡有土的方就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 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黄山四季分明:春天青峰滴翠,山花烂漫;夏季清凉一片,处处飞瀑;秋天天高气爽,红叶如霞;寒冬则是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黄山确实是一个旅游、避暑、赏雪的绝好去处。

推荐第3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

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大研古城的位置→历史]

大研古城位于丽江盆地的中心。请看盆地西南角耸立着酷似书天巨笔的文笔峰,丽江盆地则像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砚台,古时“研”和“砚”相通,所以古城就叫大研,难怪人们说丽江文化昌盛是因为丽江钟灵毓秀、地灵人杰。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古城面积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常住人口约有万多人,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古城选址]

丽江古城除了同苏州古城一样具有“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外,还在古城选址、街道布局、纳西民居等方面别具一格。古城北靠金虹山,西倚狮子山,东南向着千顷沃野,地势北高南低。这样的位置,冬阻西北寒流,夏送东南暖风,使古城冬暖夏凉,气候舒适宜人,我们身边的玉河水则为古城提供了洁净而充足的水源。可以说,古城的选址是十分科学的。

[水车→照壁→水龙柱]

我们面前的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今天在一些偏远地方也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处或要灌溉的田地在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

水车旁是写有xx主席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像这个样子。照壁右侧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立了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也请各位朋友像古城人民一样爱护古城,不乱扔烟头垃圾。

[世界遗产徽记→石刻墙→巴格图]

再看世界文化遗产徽记图案。外圈呈圆形代表地球、代表大自然;正方形内框为两只手合围,代表人类的创造;圆圈和方框内外密切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杰作。环绕圆圈的文字,分别是中文、英文、法文的“世界遗产”一词。

右边的这堵石刻墙,采用丹霞地貌区特有的砂岩雕成,是因整治古城外围环境,于1999年建成的景观。这堵巨型浮雕墙,高9米,长55米,名为“丽江古城盛世图”,展现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城三个片区的古代日常生活场景。其代表性场景有白沙壁画、束河四方街、大石桥、大研四方街,还刻有东巴象形文字、纳西古乐演奏、男耕女织、古城民居大屋顶,是一幅浓郁的纳西风情画,称得上是丽江的“清明上河图”。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民间东巴祭司以青蛙躯体部位象征宇宙空间方位,布局阴阳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八方八门,使之形成了特殊的占卜图,用来解释自然界,预测人类生活。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古城布局]

古城的街道和房屋布局,可以说是以水为脉,随势自然。象山脚下的黑龙潭泉水流出千米长的玉河,玉河泉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院,流遍全城,使丽江古城富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审美情趣。古城的街道、房屋随着水势、山势自然伸展,与我国许多古城的方正严整的棋盘式布局迥然不同,更体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园林之美。以水为脉的布局也告诉我们,如果哪位朋友在古城中迷了路,那么,只要逆流而上就能走出古城,走到入口这里。下面就请大家跟我沿着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吧!

[五花石街道]

可能有的朋友已注意到我们脚下的铺路石,这叫五花石。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美丽的砂砾石板,经过千百年人马的踩磨,已经相当光滑。这样的街道旱不灰、雨不泥,如果是在阵雨过后进古城,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花道”伸向远方,简直美不胜收。这种五花石是花岗石的一种,古城里铺的都是这种石头,难怪日本客人说:“你们丽江人真阔气呀!”

[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看,我们左边是西河,它流向四方街,流向木府,我们的右边是随着山势而建的纳西民居。这里玉水滢滢,垂柳依依,木桥座座,瓦屋鳞鳞,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据统计,在古城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石拱桥、石板桥、栎木桥365座。丽江古城既是一座水城,也是一座桥城。水,对古城来说,是脉络,是血液,水使古城充满活力,水给古城平添秀色。可以说,没有了水,丽江古城将失去一半的妩媚。

游客们,在这古城里,除了这水给古城带来活力外,还有一个给古城带来活力的方面,那就是居民。直到今天,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族人民仍然工作和生活在古城里。他们自然祥和的生活,使古城古风犹存而又生机盎然,因此人们又把丽江古城誉为“活着的古城”。大家随时可以见到纳西大妈们,身着宽腰大袖上衣,腰系百褶围腰,背披七星羊皮,在经商,在娱乐。她们年轻时披星戴月地劳作,现在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们有时在古城中联袂而行,成为与古城十分和谐的一道风景,请各位注意观察。

[四方街]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四方街为什么这样有名呢如果说我国北方有一条世界闻名的贸易通道——丝绸之路的话,那么,我国南方也有一条被称为“茶马古道”的贸易通道,它是藏区以及丽江的马匹、毛皮、药材等特产和南方的茶叶、丝绸、珠宝等商品的一条贸易通道,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而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

古往今来,白天,这里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并且自然地归行划市,连周围的几座桥都成了一些商品的专卖地,如科贡坊前的这座桥叫“卖豌豆桥”,西南角的这座桥叫“卖鸭蛋桥”。到了夜晚,特别是节日的夜晚,这里又成了各族儿女的歌坛舞池,人们燃起篝火,在这里对唱山歌,跳起锅庄、阿丽哩、芦笙舞,通宵达旦。如果你巧逢这样的盛会,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明代木公土司的诗句“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就是这种盛况的真实写照。

也许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东稍有倾斜,这是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纳西谚语所说的,是个除了鸡辔头什么都有卖的热闹集市,没几天就会有许多垃圾,古城又没有固定的清洁工,古城人民就根据地势,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冲洗街场。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们就用三块铺板在街头河上一闸,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场,四周店铺的主人则用棍子乘着水势挑拨,污水流入东河,去灌溉千顷农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净,又免了扫地之劳,这在我国的城市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科贡坊]

这是科贡坊,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实行“改土归流”,即由原来的土司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地主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几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在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不足为奇,可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由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却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座两层的科贡坊。清朝末年,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且升为三层。实际上,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取消科举,光古城就有两家“一门三举”。现在,人口只有三十多万的纳西族,却拥有成百的专家教授;每年的高考录取人数,按人口平均数在省内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说,纳西族是一个崇尚文化、善于学习的民族。好了,大家可以在四方街活动30分钟,也可以买一些土特产和纪念品,30分钟后在这里集合。下面我们前往“纳西四合院”参观。

[纳西民居→四季博古]

纳西族的善于学习也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设上。古城民居在广泛吸收汉、白、藏等民族建筑文化的同时,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审美意识融其中,形成了许多具有纳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等,并在门楼、前廊的设置和天井铺地、门窗隔扇等方面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目前,整个丽江古城(包括白沙、束河)的重点保护民居共有140户,而大研古城里就有112户。现在我们就进入“纳西四合院”参观。这是四合五天井,四合就是东南西北四方房屋,每相邻两房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大天井共有五个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这四方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走马转角楼”。大家看,这四方房屋的前檐柱下都垫有很高的五花石柱础,既保护了柱脚,又很美观,却不利于房屋的防震抗震,而丽江可是一个多地震区啊!主人难道不懂得这一点吗大家说呢原来,这种“走马转角楼”有一个特点,就是相邻两房有一棵前檐柱是共用的,两房的山架斗在同一棵柱子上,建筑上称之为“同梁合柱”。这种结构,不仅省了一棵柱子,还使房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所以主人才用那么高的柱础。

如果问这个四合院里哪一部分最富有纳西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门和六合门上的窗芯——“四季博古”。虽说这些也是学习汉族、白族文化的结果,但是到了现在,已没有哪一个民族像纳西族这样居家必有六合门,必有四季博古。这六合门,可装可卸,方便灵活,开则为门,关则为窗,平时只开中间两扇,遇有红白二事、客人较多时,六扇门均可卸下来。所雕的窗芯称为四季博古,构图内容多为四季花卉、博古器物,以寄托纳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禄寿禧、耕读传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这叫“松鹤同春”,寓“春”和“寿”;这是“喜鹊争梅”,寓“冬”和“禧”;这是“鹰立菊丛”,寓“秋”和“福”;这是“鹭鸶采莲”,寓“夏”和“禄”;这是“孔雀玉兰”、“锦鸡牡丹”,请大家展开联想,看看它们有何寓意。

[丽江紫禁城“木府”]

现在我们就顺着木府的护城河前往木府。姓木的土司曾统治丽江四百多年,在占尽天时地利的狮子山麓,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衙,被人们称为木府,护城河从北、东、南三面环绕着木府。大家会说,这也算护城河吗原来护城河是又宽又深的,“改土归流”后,随着土司势力的衰落,护城河就越来越小了。

丽江古城还有一奇,那就是古城没有城墙,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回答。我来提示一下:土司姓木,而且历代土司热心于学习汉文化,也讲究文字避讳,请大家从汉字上去考虑。对了,木家居住的地方如果筑了城墙,就如同“木”字加了个框,成了“困”字,这当然不行。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就请大家见仁见智,议论一番吧!

木府快到了,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牌坊上写着什么“天雨流芳”,对。这“天雨流芳”四个字,原是明代的木公土司写的,后来散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纳西族书法家、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群杰先生补书的。这四个字,既可以用汉语解释,同时它又是一句纳西话。用汉语可解释为“皇恩浩荡像春雨一样滋润着神州大地”;在纳西语里,“天雨流芳”是“去看书吧”的意思,真可谓一语双意,别出心裁。

木府到了。据说木府是仿照北京紫禁城建造的,这种僭越本分的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是决不允许的,因此,木氏土司从不让外人进去,连徐霞客也不例外。徐霞客受木增土司的邀请,在1639年明朝末期来到丽江,远望着楼阁巍峨的木府,在他的《徐霞客游记》里写下了“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感叹,这句话已写在东边的照壁上。

这座石拱桥形似马鞍,叫金鞍桥,又叫玉带桥。这座桥之特殊在于它的长宽之比,一般的石拱桥,长比宽要长,这座桥则不然,它长仅3米,宽却达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木氏土司出巡或者回府,总是八抬大轿以示显赫威严,桥太窄当然不行,还同时考虑到这桥与高大的忠义坊之间的呼应协调。

木氏土司对中央政府忠心耿耿,上贡不断,特别是明朝万历年间,据说木增土司曾用马帮驮着万两金银,万里迢迢到京城进贡,明神宗大受感动,钦赐“忠义”二字,并下圣旨建这忠义石牌坊。土司对朝廷的忠义还可以从木府大门的对联上看出来,“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这副对联来自木泰土司所写的纳西族第一首汉文诗《两关使节》,意思是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太阳更近了,感到十分温暖;如果好久没接到朝廷的文书,那么,就觉得天上的白云都懒散了。请大家进木府参观。

[仁寿桥→大石桥→阿溢璨]

现在我们前往百岁坊、大石桥、阿溢璨游览。大家看,在临街的房屋中,有的不是正面朝街,而是山墙一面朝街,对这一点,与梁思成齐名的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1938年来丽江考察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请大家想一想山面朝街的优点。由于中式建筑不太高大,屋坡又长,如果正面朝街则采光不足,所以山面朝街的优点是采光好。

仁寿桥到了。这是中河,这里本来只有栎木桥,清朝后期这个巷道里一户纳西人家出现过一位长寿老人,叫年世光,他活了108岁,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官府和街坊捐银建了这座仁寿桥,又叫百岁坊桥,并在东边五六十米处建过一座木制的百岁坊,这个巷道也就叫百岁坊了。

现在我们到了大石桥。这座桥建于明代,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是古城中最大的石拱桥,是古城的东、西两个部分的交通要道。“大石桥”名符其实,它又是四方街集市的延伸,曾经是麻布的专卖地,所以又叫卖麻布桥。

游到这里,大家对古城可算是一饱眼福啦。如果大家还想一饱口福的话,可别忘了抽个时间到附近的街巷里品尝丽江粑粑和鸡豆凉粉,它们可是丽江最著名的风味小吃。您既可以来个丽江粑粑酥油茶,或者来一个丽江粑粑鸡豆凉粉,这鸡豆凉粉还可以趁热蘸粑粑,也可以凉拌了吃。不论哪种吃法,都能让你余香满口,回味不已。

现在我们前往阿溢璨。丽江古城开始是由中河两岸的若干村落发展、连接而成,阿溢璨是最早的村落之一。我们面前的泉水井叫阿溢璨水井,井水甘冽纯净,据说还有养颜益寿的功效。井旁的碗是为方便行人喝水而放置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丽江民风之淳朴。在过去,古城里有乡规民约,晚上十点前后到第二天的早上十点前后,是居民到河里打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在河里浣洗或扔垃圾。假如过了这段时间还要打饮用水,就要到散布在古城中的单眼泉水井或三眼井里去打,这就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

[大研古乐会→东巴宫]

我们左边东大街有著名的大研古乐会和东巴宫,他们的古乐演奏各有特色。丽江目前有十几支这样的古乐队活跃在城乡。这里演奏的古乐分为“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个部分。“白沙细乐”是土生土长的纳西音乐,是我国四大古乐之一,有笃、一封书、三思吉等调子,曲调舒缓深沉,缠绵悱恻。“丽江洞经音乐”原来是宫廷和道教音乐,有一江风、山坡羊、水龙吟等曲牌,由于丽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纳西人民对古乐的钟爱,许多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的曲牌,却在云岭深处的丽江保存了下来。经过在丽江几百年的流传,已具有比较浓郁的纳西韵味,所以叫“丽江洞经音乐”。纳西古乐的演奏以“三古”著称于世。哪三古呢古乐曲、古乐器、古稀老人。在古乐演奏中,除了传统的笛子、云锣、古筝等等以外,还有波伯、苏古笃等在外地难得一见的古乐器,加上演奏者多是白髯飘飘的耄耋老人。在古色古香的氛围里聆听古乐,会觉得古风拂面,超凡脱俗,油然而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作用。今晚我们要去聆听纳西古乐,到时候再作详细介绍。

过去,这附近有许多客栈,有的专门接待茶马古道上往来的藏族马帮。有马帮就得有草料,我们面前的这块空地叫卖草场,这里既卖骡马的草料,也卖编草席草鞋的稻草、山草等等。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土特产和木雕商店,欢迎大家参观选购。

现在我们已走到了东河边。大家还可顺道去东大街参观“金钥匙文化宫”与“和志刚书斋”。

[金钥匙文化宫]

在古城东大街“金钥匙文化宫”内挂着一把巨型钥匙,它是XX年为丽江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5周年而做的,纯铜打制,高XX毫米,宽716毫米,厚72毫米,重800余斤,象征着丽江古城800多年的历史。钥匙手柄正面刻有世界文化遗产标识,标识右下刻有金钥匙的纳西象形文字,左有音译“涵紫谷”字样,再往下是纳西族东巴祭司头上戴的五幅冠示意图案,也是暗喻丽江古城曲折的街道水系。驮载巨型钥匙的神龟象征健康长寿,显得稳重如山,也象征“涵紫谷”这一纳西文化的厚重和悠远。

“丽江金钥匙”是由丽江嘉和有限公司于XX年8月8日投资260万元开发研制,并获国家专利的丽江标志性旅游纪念品。目前投放市场的金钥匙,已有纯金、纯铜、纯银、铜合金、银渡金等不同质地、不同规格、不同包装的二十多种产品。近年来,丽江嘉和公司还把“金钥匙”作为一种对人的夸奖和评价,奖给那些能干的人和长寿的人。

[和志刚书斋]

和志刚是纳西族残疾人书法家,被誉为口书奇才。他的口书作品笔墨浑厚酣畅,独具“雄鹰折翅、志在蓝天”的风格。和志刚于1968年出生在丽江白沙古镇一户纳西农家,11岁时不慎触电,导致双臂高位截肢,但他人如其名,志坚毅刚,投入多于常人数倍的努力读完高中,同时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苦练书法,用嘴咬住笔杆,练出一“口”好书法。和志刚于XX年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位于古城东大街的“和志刚书斋”也被列为丽江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世界遗产丽江古城标志碑]

这座标志碑的整体造型以纳西族东巴文的“人”字为基础,碑上嵌着世界遗产徽记和纳西族神话传说中人类始祖的造像,突出“以人为本、创造历史”的寓意,体现“各族儿女与山河日月同辉”的主题。东巴经《崇搬图》中说,经过洪水浩劫之后,世间仅有崇忍利恩一人存活下来,后来他与天界仙女衬红褒白成婚,并从天上带着谷种、牛马,来到丽江过上农耕生活。衬红褒白生了三个儿子,长子说的是藏族话,次子说纳西话,三子说白族话,他们分别成了藏族、纳西族、白族的祖先。

游客们,今天我们跨过了古城的西河、中河、东河,不,我们跨过了上千年的时间隧道,从“清明上河图”中走了出来,即将汇入现代都市的车水马龙,希望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美景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给大家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导游词

讲解词(范文)

游客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景区的讲解员***。首先我代表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园全体员工欢迎各位的到来,大家一路辛苦了。俗话说相聚即是缘分,我特别感谢这次缘分让我和大家走到了一起。时间虽有限,但我的激情是无限的,我一定会好好把握与大家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尽可能的做到让大家都满意。同时呢,也请各位能够稍稍的配合我的工作,尽量的不要单独行动,以免错过精彩的景点。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园区的基本概况,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园,于2008年立项,2009年8月29日举行奠基仪式,2011年12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开园期间我们举办了一次国际最大的自贡灯会。园区总共分为三期建设,园区总体规划面积是3500亩,总投资20元人民币。已被列入安徽省861重点建项目和合肥市1346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开放面积是802亩。

下面请随我一起参观非遗园,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中国非遗园的非遗文化广场。在非遗园有许多宝贝,首先我们看到的这七根高大雄伟的柱子,是采用青花瓷工艺制作而成的,叫做非遗神柱,同时也是非遗园的镇园之宝之一。内部装有高科技的灯光组织,到了晚间流光溢彩,耀眼纷呈。在这七根柱子当中,从左边数起第三根最高,是象征和谐社会的和谐柱,其他六根分别代表的是中国的山、水、人、文、情、商,在柱子的最顶端是历史

文化名人的戏曲脸谱。这些都在警示着我们人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须加以保护和传承。

再看柱子后面这幅非常喜庆的红色剪纸墙,它是以芜湖铁画形式展现的,总共有35幅。这是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7年前往甘肃大坪村与当地的老百姓共度除夕时,因为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情款待。他调侃说我来到这里大家不仅不嫌我麻烦,还像是对待回到娘家的女儿一样热情,我感到特别的温暖。于是我们的主席就兴致勃勃的剪出一幅充满喜庆色彩的剪纸。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这一天,又剪了其他的34幅,这样就凑成了一幅完整的回娘家。之所以又剪了34幅,因为我们国家总共有34个省市自治区,这34幅剪纸就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都是一家人。《回娘家》也寓意着全世界的非遗传人来到我们园区,就像回到自己的娘家一样,倍感亲切。

芜湖铁画始于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间,是由芜湖铁工汤天池与芜湖画家萧尺木相互砥砺而成,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跕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铁画的品种分为三类:一类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兰、竹、菊、鹰等为题材,这类铁画衬板镶框,挂于粉墙之上,更显端庄醒目。第二类为彩灯,一般由4至6幅铁画组成,内糊以纸或素绢,中燃银烛,光彩夺目。第三类为屏风,多为山水风景,古朴典雅,蔚为壮观。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官廊,这座官廊始建于

2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为一位盐商的宅第门廊,是接纳当地官员的场所之一。清同治年间,宅第转让给古徽州胡姓官员,时任江南徽州府府盐司司员。此官廊木构体系为徽派建筑当中的叠梁式,廊长9.9米,宽2.56米,八角双层结构,屋顶飞檐翘角,是典型的徽州门廊建造。官廊四柱三开,中间为正道,两边为侧道,是按当时封建社会的宗法礼乐制度建成的。正道专供达官贵人进出,侧道为一般随从进出。整座官廊以木雕为主,正侧门以两只石麒麟、石狮为迎门瑞兽,四盏宫灯悬于月梁。官廊的雀替、撑拱则由木雕松树麒麟、祥云花卉、喜鹊登门、狮子戏球等图案构成,寄寓着徽州人对吉祥、长寿、平安、好运的追求。今天各位来到非遗园就是非遗园的贵宾,理应从中间走。同时呢,祝大家步步高升,多多发财。

穿过官廊,我们看到的是六面吉祥平安鼓。大家知道在咱们中国老百姓的心中,数字9一直都是代表至高无上,吉祥如意的数字。因而古代皇帝也都称自己是九五之尊,所以在民间流传这样一个说法,在吉祥平安鼓上连敲9下,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实现愿望。各位不妨停下来敲一敲,祈求平安鼓给大家带来好运。

在我们的左前方是创造吉尼斯纪录的西游记砖雕长廊,和嘉庆年间的一座贞洁牌坊。右边是嘉靖年间的棲凤楼和千年百工坊。大家先随我这右边走。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嘉靖年间的棲凤楼下,是古歙州许村人许正言为其大女儿许旋兰所建。长4米,宽7.6米,以砖木组合。

3

木雕精细,重檐八角,正脊上站立瑞兽是龙的第三个儿子嘲风,好险好望,寓意眼观八方,身听四方。翘角上蹲坐的是龙的第九个儿子螭吻,有镇邪辟火之神功,这个神兽最早是出现在汉武帝的柏梁殿上。此楼用砖石为基脚以防阴雨潮湿,左侧砖石楼基上刻有棲凤楼的建造时间以及人物的生平简介,右侧刻有棲凤楼三个大字,下面刻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楼梁的外门雀替左右两侧分别刻有木雕作品,左边是老翁、孩童立于飞龙之下,右边为老妇、孩童立于飞凤之下,取义龙凤呈祥之意。在这里我也祝愿各位已经成家的朋友们,婚姻幸福美满。如果还在单生的呢,就希望棲凤楼可以给你们带来好运,早日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走进棲凤楼,我们来到千年百工坊。前面我们看到的这样一口缸,产自明代,叫做金蟾缸。走近金蟾缸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缸的表侧刻有这样的图案。金蟾四肢缠着铜钱,寓意金钱缠身;蝙蝠口衔铜钱,寓意福到眼前。在中国金蟾和蝙蝠还取意多子多福,此金蟾缸是由九华山拜金台释圣弘大法师所赠。据说相当灵验,大家可以站在这里,将一枚硬币放在掌心,双手合实,然后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祈祷,将硬币投入缸中,再以顺时针方向抚摸金蟾缸,要把每一种金蟾和蝙蝠都摸到哦,它一定可以让你梦想成真的。

好,大家再随我这边走,这是一座明代的八角亭。亭子最初的功能是用来遮风避雨的,后来渐渐演变成一种摆设。古人多将亭子建于山间水边,以满足人们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园区内像这

4

样的亭子有十多座,它不仅仅是作为一种摆设和休息的场所,也是我们对徽州古亭的一种收藏与保护。亭中坐立的是水月观音,水月观音又称水吉祥观音,或水吉祥菩萨。是观世音一心观水相的应化身,我们大家对她最熟悉的应该是她手中所拿的杨柳净瓶,里面装着可以拯救万物的甘露。

大家再随我这边走,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眼前的这座九龙壁。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现有的三大九龙壁分别是:北京故宫九龙壁、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其中北京北海九龙壁是最有特色的一座,两面有龙,升降各异,互不雷同。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壁长27米,高5米,厚1.2米。是由琉璃砖烧制的,红黄蓝白青绿紫七色蟠龙18条,其中黄色的居中间(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园区的这座九龙壁就是以北海九龙壁为原型而做的大型灯组,内部采用钢架结构,外部用丝绸包裹,加上灯光效果十分绚丽。在四川自贡有一座长53米,宽3米,高12米的陶瓷九龙壁。整个作品是用296348件瓷器手工捆扎而成的,壁上九龙以高浮雕手法制成,是史上最多陶瓷器皿组成的作品,堪称世界一绝。关于九龙壁,还这样的一个传说。传说当中龙生了九个儿子,子子不同,但这九条龙都未成龙,而是化作各种神兽,留在人间,各司一职,保护人间。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嘉庆年间的古牌坊,这是一座贞洁牌坊,牌坊是徽州古建三绝当中的其中一绝。提到牌坊,我们不得不提到程朱理学,徽州民居建筑多受它的影响,尤其是古牌坊。

5

古徽州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灿若繁星。为宣扬封建的伦理道德,表彰宦绩政声,孝子义士、节妇烈女等,徽州人多采用“立牌坊”的办法以传显荣光,流芳百世。尤其是对女人的要求极为严格,有句话这么说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还有一句话叫“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因为古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出去经商了,而且很多就是结婚七天后就两地分居,所以古徽州的许多女人都是守了一辈子的活寡,因而贞洁牌坊也就越来越多。矗立于我们眼前的就是为了表彰妯娌二人的贞洁牌坊,总共有两座,还有一座坐落在餐饮区。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目前已创作了吉尼斯纪录的巨型砖雕长廊,它就是由东方之子张存世大师所做的巨型砖雕作品,西游记砖雕长廊。整幅作品全长400米,高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砖雕作品,已经申报吉尼斯纪录。这幅砖雕作品里面总共刻画了从孙悟空出生到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过程当中的40余幅画面,刻画1800多个人物形象,3600多个妖魔鬼怪。很值得我们安徽人骄傲的是,张存世大师是安徽界首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他也是中国砖雕艺术第六代传承人。张存世大师在介绍这幅砖雕作品时,很兴奋的说这幅砖雕作品将会成为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园最亮眼的明星,因为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只有在非遗园才能看到这幅巨作。并且他还告诉我们这幅砖雕最大的几个亮点是:第一,取材于我

6

国四大名著,文化价值就更加不可估量;第二,制作过程打破以往的先烧后雕的制作工艺,本部作品采用先雕后烧的制作工艺,采用平雕、浮雕、镂雕等多种雕刻方式。因而我们看到这幅作品立体感极强,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行走在其中犹如置身于3D版西游记当中;第三,它的泥沙取自母亲河——黄河,进一步拉近我们与艺术的距离。

在大家欣赏砖雕之时,再给大家说说张存世这个人。张存世,1958年出生于界首市一个农村家庭。10岁上学,一年之后直接跳到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转到镇上马集小学读书。班主任发现他很有绘画天赋,于是就从家里给他拿了两本《芥子园画谱》,教他画画。半年之后画技大增,画什么像什么,大革命时期,学校经常让画大字报插图。后来他的班主任刘炳仁受到批斗,最后上吊自杀了。学校勒令张存世画一百张刘老师的画像,他以为是用来纪念刘老师的,所以画的十分用心。第二天早上他被叫去参加批斗会,才知道老师的画像贴满了墙壁,被画着血红的大叉。张存世一怒之下冲上台去扯下老师的画像,因而自己也被当成了反革命,连续批斗好几天,学校也把他开除了。后来他又回到了村上的小学读书,成绩优异,但由于家庭历史不清和为老师出头这件事,他被一个领导干部家的儿子顶替了,张存世又一次失学了。上学无门,只能学点手艺,但由于自己被学校开除过,母亲曾参加白莲教坐过牢,父亲也被调查过,这样危险的身份,没师傅愿意收他为徒。他父亲不知道求了多少人,结果都是竹篮打水

7

一场空。后来他看到村里盖房子都会用花砖做装饰,于是他就开始研究,加上他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但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人物形象难免变形,遭人告发。张存世当即被打成反革命,被批斗了38天,最后发回生产队改造。他的劳动任务就是义务打扫生产队36家厕所,挑大粪搞高温堆肥,整天扁担不离肩。眼看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却丝毫没有解脱的迹象。十五六岁的少年,力气还没有长稳,父亲怕他吃不消,常常在夜里帮着挑。他清楚,这样下去,父子俩迟早有一天都会累死。这年5月,生产队放了一场电影,叫《地道战》,明文规定地富反坏右不准看,可是他经不起诱惑,偷偷躲在银幕反面的大树下看了半场。这一看他受到了启发,也要打一场一个人的地道战。

当张存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时,父母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因为一旦被发现,肯定是死罪难逃的。但他坚持说这种无休止的义务劳动迟早也会要了他的命,不如博一下。于是白天挑大粪,到了晚上就和父亲一起挖地道,三个月后一条长20米的地道挖好了。1972年8月16日,他躲入地窖,一躲就是4年多,父亲每两天夜里用竹篮吊下一次食物。他在地窖里没日没夜的临摹,画布就是地窖里的细土,画笔就是一根棍子,画完一幅,抹平再画。间歇的时候,他就和泥捏泥人,地上的一堆澄泥究竟被捏了多少遍他也不知道,捏了又和,和了又捏,想到什么就捏什么。院子里的一堆砖,也被父亲吊下来刻完了,没有钱再买,他干脆用澄泥做砖块,用蔑刀在上面细细地刻,发现效果非常好。

8

天马行空的创作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传统的“先烧后雕”技艺,由于张存世的地窖生涯,转变为“先雕后烧”。

直到1976年,*结束,10月15日,他从地窖里返回阳间,历时4年零2个月,这时候他已经26岁了,再想做学问是不可能的了。于是他在自家开办了一个家庭式的工艺美术厂,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当时在界首陶瓷厂做技术指导,当他在会展上看到一组砖雕时,第一个感觉就是想马上见到这个作者。在阜阳省委书记的陪同下,驱车70多公里来到张存世的家,当看到作者是这样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的时候,韩美林真诚的说,我愿意把你收作徒弟,张存世也是韩美林唯一的一个徒弟。经韩美林推荐又先后向闫玉昆、闫玉敏、钱绍武等艺术家学习书法、绘画等,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虽然说他前半生的命运十分坎坷,但毕竟现在也是苦尽甘来,事业与家庭双丰收,我们应该为这位大师感到高兴。

张存世大师承诺与非遗园合作,共同将中国的四大名著以砖雕的形式创作出来展现于世人面前。目前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三部巨作正在制作当中,预计三年之内全部展示给世人。届时,全长1500米的巨型砖雕长廊将成为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园最亮眼的明星。

最后这幅砖雕就是关于作者的生平简介,各位可以上前研读一下。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园区内一个大型水上表演舞台,这是一个集声、光、电、火、激光秀和水幕电影于一体的综合性演

9

出,是由一位法国设计大师专门为非遗园打造设计的,可同时容纳1500位观众观看表演。在这里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有两场水上芭蕾表演,每天晚上8点会有一场精彩的水幕电影表演。到时候大家要把握好时间,千万别错过这精彩的演出。旁边这个双层的亭榭楼台建筑是我们的VIP贵宾席——卧龙轩。对面的大型徽州建筑是一个现代式的室内表演舞台——明清宫大戏楼,里面有现代式的升降舞台,目前我们正在排练安徽的徽梦五千年大戏,待工程完工之后,这里将正式对外开放。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座卧龙神塔,是由古徽州平迁而来,据说在古代只有中了进士的人才能登上二楼,而普通老百姓只能在一楼观看美景。我们在这里稍作休息,旁边就是洗手间,有需要的请抓紧时间了,我们下一个景点是梨园大戏台。

看来大家已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大戏台的庐山真面目,好吧,咱们出发了。我们现在所经过的地方呢也是千年百工游览区的一部分,这两边的店铺经营的是各种玉器古玩,手工艺品以及安徽各个地方的土特产。在这百工游览区里,将汇集上百位非遗文化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这里一户一景,每一铺都是一个文化主题,前街后坊,边制作边销售。到这里游玩的游客不仅可以购买到心仪的手工艺品,更能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我们现在就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古戏台身边,此戏台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徽州的古戏台与其他的戏台相比有独特的

10

地方,主要体现在宗法血缘关系上。古戏台一般建在宗族祠堂内,与享堂相对。其作用一是可以维系宗族血缘关系,徽州人讲究忠孝节义、尊祖敬上,在演戏时打开享堂的隔门,能与祖宗同乐,使人感到宗族的荣耀;二是体现宗族的威严,祠堂是宗族执法的场所,通过演戏既处罚了违法和触犯村规的族人,又教育了全村人,起到警世作用。此古戏台为砖木结构,戏台以木质材料为主,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明间为演出区,次间为文武乐场,是乐队演奏的场所。戏台前部,设有石雕栏板,既起到装饰作用,又达到安全的目的。顶部的穹形藻井是根据声学原理建造而成的,有助于演员拢音共鸣,起到很好的音响效果。这样的古戏台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精美的雕刻之上,除了有戏曲故事当中的人物和情节外,还有传统的花卉、走兽图案。比如龙凤、麒麟、喜鹊、狮子、松、鹿等,寄寓着徽州人对吉祥如意的追求。中间是狮子戏球,两侧均雕以龙戏珠,十分的形象生动。1991年,我们在收购此戏台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乾隆皇帝当年三下江南的时候在这个大戏台前面看过戏呢,而且他边看戏边了解民情,通过探访了解到徽州前年遭了大灾,于是这位爱民如子的皇帝回京之后就拨款赈灾,深得老百姓的爱戴。因而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这期间,老百姓都会在这大戏台上上演各种大戏,感念皇恩浩荡。

穿过小桥,后面就是千年民俗风情游览区了。这里是集餐饮、住宿、名人会馆、书法字画等民间工艺品收藏于一体的大型民俗街区。我们右边的金运楼御膳酒店呢,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而

11

且厨师也是一流的,烧出的菜色香味俱全,各位如果在这里就餐,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在我们的左手边呢,叫做百床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里面收藏着足以震撼你视觉的百张古式婚床,每张床都是出自不同的工匠,每张床都有百余年的历史,每张床都有它的故事。在我们园区这样的婚床总共有四百多张,这是许多收藏大家在看过之后都叹为观止的。大家好像对这里的建筑充满着疑问哈,那么就让我给大家解除疑惑吧。大家看到的这些徽州建筑都很旧对吧,其实他们是经过做旧处理才达到这样完美的效果,加上徽州建筑本身的粉墙戴瓦马头墙,雕梁画栋小格窗这一特色,使得他们矗立在这风光秀丽的卧龙山自然生态风景区显得更加自然和谐,让大家走进来之后感觉更加亲切真实自然。而且您还会发现这些房屋建筑形状是各不相同,各具千秋。

刚刚有说这里不仅有餐饮住宿,还有名人会馆和各种收藏馆。右手边这栋是红色文化纪念馆,收藏着十多万件那个时期的名人画像、纪念章、雕像等等。这里是老报刊博物院,此馆的前身是位于太湖路上的润泽东方老报馆,博物馆收藏上自明朝、下至当代各个历史时期的500多万份报刊,其中,明朝嘉靖二年的邸报距今已有近490年的历史,如刊登庚子之乱时李鸿章被委以重任进京的图片,记录下李鸿章最后一次进京,很有历史意义。我们现在进去看一看。

„„

走出清幽别致的徽州雅苑,我们现在来到卧龙山自然生态风

12

景区的黑松林。黑松是国家二级保护植被,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保护大自然,提倡环保,将这里原生态的黑松全部保留了下来,打造成一个大自然休游乐场所。大家可能发现了在这片黑松林里面有两个帐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里可是合肥的一个地下宝藏。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里经过地质专家的勘察,地下水温已达到40度以上,这可是一个天然的温泉世界,是不是很开心呢?在我们的二期规划当中,我们会将这里的温泉引过去,打造一个自然温泉木屋养生会馆,那围墙以外就是二期工程了,预计年底动工。

接下来我们欣赏到的就是是与佛教有关的佛佑天下大型灯组区,提到佛教自然会想到中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我们知道在卧龙山上曾经有个尧隐禅寺,但被日军空投炸毁了。我们计划将禅寺重建,由九华山释圣弘大师兼任住持。那前面看到的这组叫做百子戏弥勒,大肚弥勒,憨笑可鞠。弥勒佛常怀慈悲之心,因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一组是根据敦煌壁画当中的飞天和反弹琵琶两个经典片段做的这样一个敦煌神韵大型灯组。下面这一组最大的灯组叫做万佛堂,中间坐立的是三世佛,佛说人有三世,前世,今生和未来,三世佛就掌握着每个人的命运。那么这一尊是四面佛,因为四面分别代表的是事业、爱情、健康与财运,因此四面佛在泰国被称为有求必应佛,四面佛位于泰国曼谷市中心爱侣湾大酒店面前,四面佛是泰国香火最旺的佛像之

13

一,每天从世界各地前来的朝拜许愿者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据说四面佛喜欢木雕大象与七色花串,于是在神坛前,堆积的七色花串与木象,显示了四面佛的香火旺盛与灵验。穿着盛装的舞蹈女郎在轻缓优美地跳舞,尽管周围的人对她们的表演并没有投下太多的注目,但她们还是在舞着、跳着„„因为她们的舞蹈,不是给人群看的,而是献给高踞在黄金宝座上、主宰世人命运的梵天大帝——四面佛的。这边是分别代表佛教、道教和儒学的三座高塔,前面站立的是三角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和孔子。

接下来就是带大家到另一个时代—北宋。这里呢就是清明上河图了,是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大师的画作按照一比一比例完成的,夜晚的清明上河图,灯光闪耀,煞是美观。这里的人物、动物、马车、轿子等均是以自贡灯盏的形式展示的。两边的房屋是真实的土建筑,现均已经租赁出去。这里将打造成以特殊小吃为主题的小吃一条街,这里的工作人员也都是穿着北宋时期的服装,在这里您不仅可以品尝到各种特殊的小吃,也可以观看到各种民间的杂技表演。走在其间,犹如走在繁华的北宋汴梁大街之上,体验一把穿越的感觉。

走出清明上河图,前面看到的这个大型蒙古包形状的建筑就是我们的国际马戏大世界,每天两场,准时演出,上午11:00到12:00,下午3点半到4点半。这里面可以容纳五千多位观众观看演出,演出非常的精彩,像空中大飞人、旋转大飞轮等都是获得国际金奖的节目。这些演员都是来自河南周口市,最小的只有

14

8岁,最大四十多岁,都是身经百战的演员。该马戏团不仅在国内的一线城市北京欢乐谷、深圳的世界之窗有常年驻扎的演员外,同时该马戏团已经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在日本、缅甸都有驻扎团队。我们看到草坪之中的白色大象驮着青花瓷的灯组,叫做万象更新,寓意中国的政治经济迅速发展,走向盛世,同时也是对中国非遗园的美好憧憬。这一组是用徽剧当中的各种人物脸谱做成的大型灯组徽剧之乡。右边这个球形建筑是与央视共同打造的360度球幕电影,坐在里面用肉眼即可观看到3D版的电影。

那么在我们的左边看到有许多木质建筑,这里是明清园,建成之后做客栈使用。这些建筑材料均由徽州平迁而来,都已经有百年历史了,总共21栋。其中有几栋是徽州典型的天井式建筑,各种木雕作品装饰,非常漂亮。

前面是大型的竞技场,有赛马、赛狗、斗鸡、斗羊比赛,每天两场,按时演出。具体时间是上午的9:50到10:30,下午的5点到5:40,竞技非常激烈精彩,欢迎各位前来观看。

前面呢是灯盏的主要聚集区,中华彩灯园。前面这个大家都熟悉,就是北京的天坛,这边的三个青花瓷瓶叫做四季平安,前面的这一组就充分体现安徽迅速发展的通江达海,左边就是被誉为东方芭蕾的凤阳花鼓。右边这组是麒麟吐书,说的是孔子在降生的当天晚上又麒麟降生在孔府,并且口吐玉书,说孔子是自然造化之子孙,虽然没有登上帝王之位,却有帝王之德,堪称素王。因此现在在很多文庙当中还有许多麟吐玉书的字样作为装饰,以

15

示圣贤诞生,祥瑞降临。相信这张大脸大家都认识,他就是三国蜀国大将关羽,我想站在岗集差不多都可以看见他这张脸了吧,呵呵。右边这组是描绘徽州人生活的一个场景,印象徽州,可以看见有云雾缭绕的黄山,小桥流水的人家,还有走南闯北的徽州商人,把徽州人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左边叫做荷塘月色,右边都熟悉就是三国鼎立,看看前面的这些历史名人,在古代他们是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领导者和大将,现在把他们以现代式Q版的形象展现给大家,让他们在威武当中也透露着一点可爱,是不是让大家更容易接受呢?呵呵„„

前面的这个大白菜,大家都认识。玉白菜谐音“遇百财”,也叫做横财就手,寓意一切意外之财来的比较容易,是送礼或摆设收藏的佳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的镇馆之宝就是一枚全世界最大的玉雕螳螂白菜,长90厘米,宽和高都是56厘米,重达150公斤,是个非常难得佳品。玉白菜一直都是美丽、清澈、善良、诚实、正义的化身。关于玉白菜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以红龙井孝子深入龙宫求取神奇玉白菜救母的故事最感人肺腑。

今天的行程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很开心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同时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也欢迎各位参观园区其他的娱乐项目。最后祝大家工作愉快,生活幸福,再见!

推荐第5篇: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为“四鸟绕日”金饰图案。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2013年6月8日是第8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 主场城市在陕西省咸阳市。

宣传口号是:

保护历史根脉 留住共同记忆

珍爱人类共同遗产 守护民族精神家园

一天的关注 一生的行动

文化家底有多少 普查一下就知道

相约古都咸阳 穿越周秦汉唐

推荐第6篇:文化遗产保护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也遭到了众多的破坏。自然灾害、人为原因等都造成了文化遗产的不完整和残缺,严重影响了其文化价值和影响意义。而一些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的发展.大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却对其不加以保护和维护,造成了众多文化遗产濒临危险,即将失去其拥有的价值和作用,这一切都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而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文化遗产也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对于文化遗产应该采取哪些保护措施呢?

首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建立协调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针对我国当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法律的范围之内,对于破坏或损毁文化遗产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的制裁措施。各级地方政府应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文化发展纲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及时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要制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和目标。

其次.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费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资助。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大力培养专门人才,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最后.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带进校园和课堂,使其在思想上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民间保护组织的作用,推广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充分发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承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全社会都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保护我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推荐第7篇:文化遗产标语

齐心保护文化遗产 合力构建和谐社会

保护文化遗产功在当代 传承历史文明惠及子孙

保护文化遗产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保护文化遗产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保护文化遗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给自己多点责任给后代多些财富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文化遗产保护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工程程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 每一天的行动.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传承发展.

全面普查 摸清家底 点面结合 讲究实效.

政府主导 社会参与 明确职责 形成合力 .

保护人类精神家园构建美好和谐世界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

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享用精神财富家家受益

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受益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保护文化遗产办好北京奥运

保护国家之根延续民族之魂

共有的遗产共同的家园

文化遗产——城村魅力之源,社会和谐之源

祖先的我们的子孙的——请保护文化遗产我们继承的遗产子孙还能看到吗

保文物、传文明,代代相传;小家庭、大社会,人人有责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人类失去记忆,世界将一片荒芜——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光荣破坏文化遗产可耻

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多留文化遗产少留精神遗憾

增强文化遗产意识告别急功近利开发

珍爱精神家园

推荐第8篇:走进文化遗产

走进文化遗产,感受华夏文明

——传承经典永流传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什么是文化遗产,通过我查阅书籍和电脑,我了解了一些文化遗产,我深深的感受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为我是一名中华儿女而骄傲,我为我是一名炎黄子孙而自豪!

在五千多年历史风雨的洗涤中,中华大地上的伟大先民们,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了不朽的文明,他们将自己的血汗、智慧凝成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我收集到的文化遗产资料,让我与大家一起走进她们! 传统文化,儒家思想

曲阜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身为曲阜人,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文化遗产,历代封建王朝在这里兴建孔庙、孔府、孔林,使其闻名全国。

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的祠庙,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体的建筑群。

孔庙——曲阜孔庙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皇宫的规模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是祭祀孔子的本庙。

孔府——孔子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的最大府第。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 锦绣河山,叹为观止

庐山,位于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具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庐山众多的奇峰、怪石、壑谷、瀑泉、岩洞等,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1996年,庐山以我国唯一“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荣获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荣誉。

诗人陶渊明在庐山开创了我国田园诗风。从公元前一世纪至今,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近1500名诗人先后登山,写诗4000余首,数以万计的诗碑遍布庐山上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我国的文化遗产中,有很多的名山,如泰山、黄山、庐山等等,这些壮美的大山,因为深深蕴涵博大的文化底蕴,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共同守候的文化遗产。

传统艺术,璀璨夺目 浙江新昌调腔,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有600多年历史的新昌调腔纳入了国家保护计划。

新昌调腔是我国元代南腔北曲相互融会所派生的一个声腔,是保留至今的最古老的声腔之一,素有“戏曲活化石”之美誉,此类剧目贯穿整部“中国戏曲发展史”,北宋的目连戏、南宋的老南戏、元代的元杂剧、明清的传奇剧,直至近现代的历史剧和现代戏,都可以在新昌调腔剧目中找到渊源。

艺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灵。在文化部最近公布的51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等涉及艺术性质的就占到了近8成。

这些通过口传身授而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构成了现在我们这个民族最完美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梁祝、阿诗玛、刘三姐,昆曲、川江号子、古琴艺术、皮影戏,太极拳、少林功,杨柳青年画、藏族唐卡、宜兴紫砂陶、景德镇手工制瓷,这一个个都已经是我们民族的符号。 民风民俗,文化血脉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个我国民间传承中的重要节日,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境内除汉族外,许多少数民族都传承这一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按照时序,端午节被认为是夏天的节日。关于这一节日的形成,在文献和民间有许多说法。不同的说法表达这一文化创造和传承者的共同心理。端午节产生之后正是由于传承者的不断参与,使其不断变异发展,才变得血肉丰满,成为一种“箭垛式”的文化景观。

吃粽子、五彩缕、香荷包、五毒兜肚、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节目,已在全国流行。

传统节日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我国一系列传统节日中比较著名的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目前,这些传统节日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

古典名著,良师益友

中国古典名著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徜徉在古典名著的海洋里,我们会产生全新的体验:看《聊斋》,我们领略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读《史记》,我们了解了中国悠久而深远的历史,感受到了那一幕幕令人亦喜亦悲的历史长剧;品《论语》,我们开启了感悟人生哲理的大门,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古典名著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当你内心苦闷却又无法诉说时,《离骚》便是你的知己;当你感慨科举制度的魔力、罪恶时,《儒林外史》便道出了你的心声;当你在人生旅途中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时,《道德经》为你解开疑团、指点迷津„„

古典名著给人以多元的感受。阅《红楼》,你会慨叹宝、黛二人在封建社会中有情人难成眷属的遗憾;览《封神》,你会感叹古人对历史的神话般的奇思妙构;观《三国》,你眼前会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幅幅浩荡壮阔的历史画卷„„

古典名著它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展你的视野,还可以启发你的思维,陶冶你的性情。让我们走近古典,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灿烂文明吧 !

文化遗产,是千百年前祖先留给我们幸运的礼物,也是民族文化经过历史风雨的淘洗后留下来的薪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遗产,如璀璨星河。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她们,让她们永远传承下去。

推荐第9篇:河南文化遗产

映象网讯(记者 骆琼)6月15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经过多天的评选,中国提交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河南成为全国唯一的“双遗产” 同时申遗的省份。目前,我省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达到了五处。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成功申遗

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或联合提交了40项关于加入自然或文化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报告,包括9项自然遗产申请、2项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申请,29项文化遗产申请。

中国作为成员国向本届大会提交了“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自然遗产申请和“大运河”文化遗产申请,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了“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6月22日,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多哈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大运河”和“丝绸之路” 文化遗产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河南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双遗产”同时申遗的省份。

河南已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此次申请成功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外,我省还有3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入选)、安阳殷墟(2006年入选)、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入选)。

“至目前,我省已经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河南省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申报的成功,实现了我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新突破,进一步增强了河南省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将为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明河南”,助推河南更好地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也曾指出,我国提出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的优势在于物流,物流的起点在郑州,郑州应该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当中发挥桥头堡的作用。

“丝绸之路申遗,河南处在起点的位置,有利于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表示,今后将联合沿线省份举办丝绸之路文物展,同中亚国家文化部门进行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文明对话。

河南7项遗产点入选“大运河”遗产

除了“丝绸之路”外,“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也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了解,在2009年4月,由国务院牵头,8个省市和13个部委联合组成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大运河申遗上升为国家行动。

大运河申遗,包括北京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河南到江苏的隋唐大运河,以及杭州以东的浙东运河,总长3200公里,贯穿31座城市。

此次“中国大运河”跨省系列申遗项目,我省有7项遗产点入选,涉及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鹤壁市、商丘市和滑县等市县。

推荐第10篇:保护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名族精神

我们中国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我们中国博大精深文化。有表演艺术、社会风俗、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等等。而今,又有几个人能表现出中国最纯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先说说这表演艺术把,最让人称赞的就是京剧把,可现在又有多少是正真为此去用尽一生去研究呢,现在许许多多的选秀节目。唱的都是京剧么?不是。那唱的多的是什么呢?是英文歌曲。现在只我们的爷爷奶奶那老一辈才对戏曲情有独钟。一个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会去看看么,就算有,那也是百里挑一了。

再来说说这社会风俗把,中秋节是我国为了祭奠屈原而由来的节日。现在过中秋有很多很多家人没能团聚在一起,这个理由那个理由。我们也渐渐不重视起来。可是在韩国中秋节是被韩国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中秋节不仅是韩国人一家团聚的节日,也是人们对祖先尽孝的重要节日,因此韩国人无论多忙,也要尽量在中秋节赶回家里。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把。剪纸——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可现在有有多少人还回去学习它,能领悟到这想工艺的精华。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多少多少的伟人。留下了多少多少文化遗产。可又只有多人吸取到了精髓。请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领略京剧的独特韵味,让我们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每个中秋,让我们除了学习之外空余的学习学习剪纸,好好的珍惜那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一起去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名族神!!!

第11篇: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特级作文讲堂 自作:“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

(导游)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解说词叫做什么——导游词习作要求:

• (1)写介绍我国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 (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 (4)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 (5)模拟导游进行讲解,要注意热情大方 范文 黄山导游词

•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 迎客松是黄山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祝大家玩得愉快!

• (1)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加上“导游词”三个字,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 (2)在具体内容方面,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 前言,也就是开头、开场白,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要注意简洁明了。 • 分述部分是导游对所选景观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这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一定要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有条理地进行介绍。如果你要介绍多处景点,就按照游览顺序依次介绍。

• 结尾就是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后,或安排布置后面的活动及行程, 或对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等。

(3)在语言方面,一般要适时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比如:在旅途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做文明游客,不乱吐乱扔乱攀摘等;在游览位置和景点发生变化时,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观看,并给游客留一定的时间自由观赏。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做介绍?你打算怎样说好自己的开场白?在介绍资料时在哪些地方提醒大家观赏和注意?怎样提醒?介绍完后,怎样结尾? •

范文

长城导游词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很荣幸当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带大家去观赏我国鼎鼎有名的长城,这长城在世界上可是独一无二的,你们期待吗?好,大家安静下来,上车,然后系好安全带。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今天我们即将要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那座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现在,我们的汽车已经到了,大家边参观边听我给你们介绍我国的长城。

大家看吧,这万里蜿蜒于中华大地的长城,以其无比宏伟的雄姿久闻于世。今天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下,许多地方已修缮一新,更加气势磅礴,成为我国名胜之首,不然,它怎么会吸引你们这些游人呢。

大家看,这长城像巨龙腾越在崇山峻岭、沙漠戈壁。长城,它是由城关、城墙、敌台、烽火台等构成的,是我国古代各民族统治集团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告诉你们吧,它是这两三千年,由各族人民反复多次修筑而成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成为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项光辉灿烂的瑰宝。大家喜欢吗?让我给你们讲吧。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告诉你们吧,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著名的民间传说:烽火戏诸侯和孟姜女哭长城也是发生在万里长城上的。如今,长城经过几次修整之后,基本恢复了以往的面貌,在1987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且它还是当今世界上最上的防御性城墙!遍布了我国16个地区,全长达到了10.8万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这次长城之旅就到止结束了,大家今天参观得高兴吗?如果高兴,有时间还可以再来喔,THANKS! • 长廊片段:多媒体 佳作欣赏

•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请大家默读这段资料,想想:如果你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做介绍?你打算怎样说好自己的开场白?在介绍资料时在哪些地方提醒大家观赏和注意?怎样提醒?介绍完后,怎样结尾?

小结导游词结构

• 第一段:问候大家+介绍自己+告诉游客旅游目的地

• 第二段:介绍你要介绍的世界遗产概况:建筑时间、建筑用途、历史地位

• 第三段:具体介绍世界遗产的一两处景物、或者一两处特点 • 第四段:提醒游客注意事项,并提出感谢

第12篇: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导游词

世界文化遗产有很多,我说一个甘肃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本世纪初又发现了藏经洞(莫高窟第17洞),洞内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

五、六万件。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 形成了著名的敦煌学。但有非常多的艺术品流落国外,这是历史遗留的遗憾

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导游词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辽宁等八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公里,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长城修筑的历史悠久,工程雄伟浩大,是新七大奇迹之首,也是在太空中唯一可以看到的人类文明产物。2001年06月25日,长城作为春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战国时期,秦、赵、燕之所以在北边修筑长城,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匈奴、东胡的入侵。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 体系。 “因地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像居庸关、八达岭的长城都有是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易守难攻。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自秦始皇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见,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民间传说有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不仅表现了22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高度智慧、高超的军事科学水平、高度的科学文化。 万里长城以其婉蜒曲折、奔腾起伏的身影点缀着中华大地的锦绣河山,使之更加雄奇壮丽。它既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又是 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 今天国内外游人以“不 到长城非好汉”这一诗句来表达一定要亲自登上长城一览中华悠久文明、壮丽河山的心 情.长城由于自然风化严重,加上人为建设开发的破坏,长城需要大家的关心与保护

第13篇:文化遗产运河

秋之运河

史书上的运河灿烂辉煌,是国家的“生命线”,也凝聚着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走过千秋,走进生机盎然的现代,在几乎面临这废弃的时刻,运河又被人们重新忆起,如今,有很多行走在千里运河两岸。

我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认识了它,在我眼中它是一条受伤的龙,满目疮痍、沧桑、萧瑟、寒冷。阳春三月下运河,依然消瘦、苍凉、荒芜。

金秋十月,我再次走进运河。

运河两岸的河堤依然坑坑洼洼,颠簸难行,垃圾成堆。河堤下是拥挤的村庄,这些村庄不知在何时因运河而诞生,而今依然是低矮的房屋,狭窄的小巷。不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小狗从斜刺里突然闯出来,瞪着溜圆的眼睛警惕的看着你。

穿过小巷,就来到运河的面前,比起春天,他并没有因为秋天的丰厚而变得丰满,水还是黑,上面飘着片片浮萍,水草和树木长的非常茂盛,这一切从没有人工的剪裁,也没有人的关注,它像一个野孩子,穿着破烂衣衫,却天真无邪的嬉戏。

村庄因运河而兴,如今又因运河而穷,运河残破,村庄也残破,他们互相依存。附近的工厂也因运河而兴起,如今已经不能靠运河为生。运河之上的桥,依然坚固,几位闲坐的老人,审视着来往行人,他们同这运河一样沧桑。

一年了,运河还是老样子,比起冬天,它只不过多了绿色的生机。

我校“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中小学校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遗产保意识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我校历史教研组以“文化遗产”为课题,08年组织了“世界遗产”教育实践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次活动:

一、

追寻千年流淌的文明——德州九中中学生探访大运河活动

二、

走近大运河

三、

6.14相约祖国文化遗产日

四、

《文化遗产》读书活动

探访大运河活动,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运河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我们德州段运河的干涸、废弃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次生动而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胜过课堂华丽辞藻的说教。

课堂教学主要展示了大运河的历史、地理、实地考察,大大补充了课外、校外大运河知识的不足。而且还通过运河的去留问题讨论,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保护运河的认识,也是全方位的介绍了正在申遗中的运河。让学生认识到了运河是现存的文化遗产长廊,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申遗”这一概念,深入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

从2006年起,国务院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对于这个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节日,我从活动中深切的感到,尽管今天信息象高速公路一样迅捷,但是在我们这里了解、重视文化遗产的人依然很少,仅限于文化、文物的相关部门。有人甚至是通过活动才知道“文化遗产”这一名词。通过举办图片展览活动,参与搜集图片的同学了解了“世界遗产”,很多同学在图片前驻足,从而让全校师生了解了这样一个节日。

“文化遗产”读书活动,是我将大量的《中国文化遗产》杂志、《文物天地》介绍、分发给学生,自由的传阅、讨论,进一步了解了中国文化遗产。 通过以上活动,我有着深切的感受,和一些关于文化遗产教育的感想

1、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比较淡薄。

上至教师下至学生,上至相关部门下至社会公众,知之甚少。这是一种不能回避的现状。因为文保事业毕竟是一种年轻的事业,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委员会也不过是近30年,提出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从04年到08年也不过四年,所以,我深切的感受到,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人类这一优秀文化成果,并树立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通过开展活动,我欣喜的看到,这一状况正在我校改变。

2、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教材非常缺乏。

文化遗产学科逐渐自成体系形成一门科学,很多大专院校出版了或者正在酝酿适合本校的文化遗产教材,如:北京联合大学出版了内部使用的文化遗产教材,01年世界教科文推出了《世界遗产与年轻人》的中文和英文两种版本,04年《世界遗产与我们》出版,是面向社会公众和广大中小学生的普及文化遗产的读物,还有其他学校主要在北京的某些学校编写了校本课程。虽然中学没有这方面的通用教材,但是文化遗产保护却渗透贯穿于各学科中,如中学的语文、历史、地理、美术、劳技等课程中。我也欣喜的看到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材的“园地六”是专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单元,这一单元的设置,让我看到文保工作实现了“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但是在现行的中学教材中,就很难看到这样的设置,尤其与文化遗产最接近的历史学科,比如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无论是教材还是参考书中,都没有涉及文化遗产的这种理念。许多老师不曾涉足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但在却讲述着这一文化遗产,只有少数教师偶尔涉及,也仅皮毛而已。

我对开展文化遗产教育活动的几项建议:

1、结合当地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有的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是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有几处博物馆,还有申报中或者已经成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之,每个地区或多或少的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文化财富。这就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协助下,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本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让本地的文化资源真正成为滋养青少年的沃土。我们德州有苏禄王墓、颜真卿石碑、东方朔园林等,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文化资源。

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当地文化资源自行设定,比如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举办征文大赛;举办相关讲座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条件下,在教育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是45分钟课堂所不能比拟的。

2、编写校本课程,开展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范围很广,大多数是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文学素养等由本校老师根据自身情况编写的内部教材。地方课程暂时归属中学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实施中,地方课程因为重视程度不够,更没有专门的教师,所以形同虚设。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可以结合地方课程教材,以及权威性专著《世界遗产与我们》,编写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一方面弥补社会实践活动课知识的不足,一方面全方位的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意义,增加文化的多元性,课堂的丰富性、趣味性。

编写校本教材需要注意几点:

一、教材知识的准确性、丰富性、趣味性。

二、目的是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了解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利用网络,普及世界遗产知识,广为宣传祖国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文保意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网络,在今天已经是人们认可的一种信息传递、学习知识的手段,真正的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网络的巨大潜力,将会收到巨大的效果。

4、建议现行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教材中,在原教材体系不改变的情况下,增加文化遗产介绍的内容。

与文化遗产最接近的中学历史教材为例,与小学相比,历史从小学中的“科学”一门课程中独立成一门学科,主要介绍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以时间为线,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爱国情感。高中却以人物、事件专题形式出现。同样涉及“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祖国文化遗产,在小学中阐述的非常详细,但是在中学的历史教材中只重视历史事件的时间、意义和价值,而对于如何认识这一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甚至文化遗产的概念都没有提,而在小学的课程中,还设计了讨论活动“谈谈你对保护长城的建议?”“请你做一个导游,选择一处文化遗产写一份导游词”我认为这却实现了文保“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中学历史的专业性逐渐增强,但不排除增加文化遗产内容的可行性,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形成,正是有一定的历史来源,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历史,是不可能跳跃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的,只是一个认识的问题。

追寻千年流淌的文明

——德州九中中学生探访大运河活动

古运河,犹如一条蛟龙穿越德州,它孕育了我们城市的繁华和喧嚣。它从历史中走来,从千百年的文明中走来,带着历史的沧桑和些许的疲惫。它的南端始自四女寺,那里古镇悠悠,诉说着美丽的历史传说。顺着古运河驿道,寻找曾经的繁华,寻找那昔日的龙舟浩荡、商船云集、碧水荡漾、古柳飘扬的美丽风景,还是探寻近代文明创就的满目创痍。600年前的苏禄王静静的躺在这片热土上,中菲友好的故事代代相传,历史沧桑,国威犹在。

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大课堂,了解大运河,为此我们和京杭运河联谊会共同举办这次探访活动。

一、

活动主题

走进历史,走近运河,探访古运河遗迹,用行动支持运河申遗工程。

二、

活动目的

宣传大运河文化,普及大运河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并参与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为大运河申遗助力。

三、

拟定路线 时间:3月15日

1、集合:地点:九中操场,时间:7:3 0 8:00出发 介绍人员:

九中:王守顺、王风玲、李玉霞、贾维忠、刘丽华、张瑞超、施婷婷等人 学生:100人

京杭运河联谊会:王文超、周建新等人 进行简单讲解路线,明确活动主题 讲述注意事项和要求

2、参观四女寺

8:00驱车前往四女寺(卫河源头)8;30到达四女寺。

在减河桥上:(周建新)讲解四女寺的重要作用,组成部分,历史传说,今天的现状,然后由南向北分别介绍减河、漳卫新河、运河,而后上车原路返回到胜利桥下车。路上也可以讲解运河古河道。

3、参观运河公园

9:30参观运河公园,车停在公园的西面,学生下车,(周建新)由西向东讲解德州对运河的规划,投资力度,重视程度。

4、徒步考察运河德州段污染最严重地段(10:00)

从运河西堤徒步到运河河道,考察运河德州段污染最严重地段(周建新)讲解运河码头曾经的盛况,德州在运河中的重要作用,污染状况等,激发学生保护运河的决心。(带队老师负责带好自己的学生,其他相关人员主动服从团队纪律)。考察之后在胜利桥上车。

5、参观苏禄御园,感受运河文化(10:30)

(周)介绍运河文化如寒绿堂、十二连城遗址、康熙行宫等,重点介绍苏禄王墓。

6、11:0 0驱车返回九中。

四、注意事项及要求

1、学生统一校服,身着轻便鞋,适当带水。可自备相机。

2、每班为一组,课代表为组长,负责本组纪律和安全,及时点名。带队老师负责带好自己的学生(刘、贾、张)

3、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路途中如有上厕所等其他情况,及时报告老师,千万不能擅自离队。

4、其他随行人员自负安全,负责人带好自己的队伍。

5、探访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可以写一篇感想,老师选其优秀寄给报社,由报社自行选择刊出。

五、其他

参与媒体:报社、电视台、长河晨刊等,加大宣传力度。

六、京杭大运河联谊会介绍

(简称:京杭运河联谊会,运河联谊会)是一个致力于京杭大运河环境和文化保护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目前有27名兼职工作人员和500多名志愿者组成(截止到2007年12月),分别来自运河沿线6省区20多各城市的学校、公司、机关等,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62岁。目前,机构已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和部分运河沿线城市分支机构;“绿色运河志愿者”的招募和培养、环保实践活动和文化传承保护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等工作都在持续进行中。

一、宗旨:

通过志愿者的宣传和活动,提高全社会保护大运河的意识。用志愿者的行动宣传大运河,用志愿者的行动保护大运河。注重人的参与,特别是年轻人的参与。在注重大运河环境保护的同时,更注重大运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二、目标:

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使“保护大运河”的理念得到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定期开展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活动,推动运河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监督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担负起运河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使命,为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助力。鼓励全体社会公民积极参与大运河的保护工作,为构建一条美丽和谐的大运河共同努力。

三、任务:

1、建立环保公益网站和论坛使其成为志愿者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有力渠道。

2、统筹策划部:对各类宣传和实践活动进行统筹策划,指导各地分支机构开展宣传和实践活动。

3、宣传外联部:为各种主题活动制做宣传材料,制定宣传口号等。对外联络相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其他国内NGO组织的联络;海外NGO组织的联络。

4、网络协作部:负责各地活动中的网络联络工作,网站和论坛的技术维护和支持。

3、志愿者服务部 :开展志愿者招募、管理、培训、沙龙、影院、各种实地实践等活动。

6、通讯编辑部:负责内部刊物“绿色运河”的编辑工作以及网站和论坛的信息更新及维护。

7、申遗服务部:关注大运河的申遗进程,与政府的申遗主管机构保持联系,在宣传和活动方面配合政府申遗工作的进行。

8、运河研究部:聘请各界资深人士,对运河环境、历史、文化、人文、开发利用等各方面进行研究。

9、保护巡查部:对运河的环境保护、治理,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监督。及时搜集和反馈各种信息。

10、积极与具有志愿者需求的NGO合作,协助进行岗位培训,推荐优秀的志愿者参与项目,如:派志愿者参加友好志愿者组织的活动、进行友好访问交流等项目。

四、管理架构:

秘书处为本组织管理机构,在志愿者中选拔和培养7名核心人员,组成秘书处。秘书处由八个工作部构成,每部两位干事,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包括:策划、招募、培训、执行、外联、宣传、交通、财务等。

各地联谊会的组织架构基本一致,各地在志愿者中选拔和培养各工作组的骨干人员,具体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五、志愿者管理模式:

为每位志愿者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其专业背景、关注领域、技术特长以及活动记录。秘书处总负责志愿者的管理、培训、项目实践等活动;不收取会费,加入和离开均自由。

用我们的行动宣传大运河,用我们的行动保护大运河!

附: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唯一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它和长城一样被人们视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大工程奇迹。

京杭大运河起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截弯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大运河北连海河,南接钱塘江,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成为我国主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京杭大运河是中国2000年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文化长廊,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历史上的德州,可以说是运河的水养育和造就了她的繁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德州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之一。明清时期,德州名列全国 33个工商城市之一。经济的繁荣带来文化的昌盛,乾隆皇帝行宫、董子读书台、柳湖书院、振河阁、九达天衢牌坊、苏禄王墓等文化遗迹,吸引了众多游人。其中,苏禄王墓是典型的运河文化产物。

一、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41公里,其中:卫运河96公里,南运河45公里。属漳卫南运河系。上游有漳河、卫河。两河行至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汇后称卫运河,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节制闸至天津段称南运河。

德州段运河原为汉屯氏河,隋之永济渠。自元至元十九年(1282)始开通州河、会运河后称大运河。当时,临清至天津段称御河,也称卫河(因春秋时属卫地)。至清代始称南运河。

德州段运河河道自隋、唐兴起,到元代德州段运河已成为全国漕运沟通南北的大动脉,年漕运能力由至元二十七年(1290)的151.3万余石,到泰定三(1326)增到335.1万余石,所以运河上常常是“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特别是明代和前清时,运河中兴并达到鼎盛,德州段运河递运南粮赴通州量达400-600万石左右,并成为南北水运的咽喉要地,漕粮转运和开展贸易的重地。当时德州仓辖兑69个州县,其中24个县,直接将粮食交到仓口,年货运量、周转量、吞吐量都占运河各港口之首。至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漕运全线停止。进入民国时期后,由于海运发展和铁路的修筑,加上政局的混乱与动荡,统治者对它的整治与管理日渐废驰,德州段运河更趋残破。当时德州以南至临清段运河,河面宽100米左右,水深一般在2米左右,虽河道弯曲,水势迂缓。舟辑畅通,可航载重仅2-3万公斤的木船;德州至天津段运道,亦可航行吃水较浅的汽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除对进行多次堤防岁修外,在1958至1961年国家对卫运河进行扩大规模治理,兴建了四女寺枢纽,临清以下河段裁变取直46处,缩短河道里程12.2公里,并退堤切滩,扩大子槽,使主河槽底宽增加至90米至110米。本次扩大治理工程,出民工12.28万人,完成工日770万个,完成土方2640万立方米,石方8.7万立方米。总投资2755万元。1972年冬季和1973年春季卫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两次施工德州共出工22万人次,水下方开挖工程于73年6月20日完成。德州与聊城共完成土方5592万立方米,完成工日3700万个,国家投资6360万元。另外,在几次治理过程中修建了德州段沿河的桥梁1座、涵洞40余座、大小渡口12个、码头5座。二十世纪50年代,天津经德州至济宁一线,仍可凭借帆船进行小量小运输。60年代,可航行300吨驳船和100马力机轮,德州段运河年货运量仍可达125.5万吨,年客运量达2万人次。年货运量和周转量皆列沿河各港口之首。但由于沿河工农业用水迅速增长,尤其是上游建成岳城水库后,航运水源程序逐渐枯竭,至70年代末因河道常年干涸而停航,1981年成立于1942年的卫运河德州航运局撤消,卫运河航政管理消失,卫运河德州段变成了季节性河流。

二、大运河德州段的现状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随着岁月的流逝,地处德州的由夏津、武城和市区段组成的卫运河和南运河,现在的河道虽基本保持在三级航道,但河道水源匮乏,污染严重。由于卫运河河底高程高、夏津、武城段所产污水进不了河床,现有污水来源主要是上游的工业污水,估计年排污量在9460万m3左右,水质呈黄黑色,泡沫较多,味道刺鼻,属有机物污染,用于农业灌溉后,可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甚至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今天运河早已成为主要的防汛、排污干渠,上游污水和市区部分城市污水、雨水汇集后,经运河排入下游,仅在下游缺水时,每年承担

一、二次输水任务。

运河市区段位于运河经济开发区东西方向中间部位,总体上是南北走向,南起三干渠,北至省界,全长约10600米,局部呈现九曲十八变的“龙形”走势,河堤约80米,河底宽约30米,运河二堤时断时续,连绵不断,二堤内分布宽窄不一,面积不等的滩地,子堤或二堤外分布了回龙观遗址、日伪时期修建的炮楼遗存,现代漕运时期有码头,以及德州电机厂,筑路机械厂等十余家单位和5个村居用地。

2002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大作京杭运河的文章,以运河市区段为依托,大力发展京沪铁路以西的经济和社会事务,成立了德州商贸开发区,进一步明确了商贸区的行政区划和管理职能,并在德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运河为市级文化旅游绿地公园。2006年4月,经省政府正式批准商贸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更名为山东省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来,运河经济开发区围绕运河生态观光带建设,着力打造运河风景区的绿化和绿色生态园,使其成为整个生态观光带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是运河风景区。北起天衢路北500米,南至金荷园,全长5200米。

二是运河公园。运河公园以运河为轴,分为东西两区建设,总占地305亩,水面170亩。公园东区设计理念是“博承运河文化,充蕴现代气息”,公园西区总体构思是“应运而生,凭河而兴”。

运河公园东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6亩,拆迁面积3万平方米,水面5.4万平方米,拆迁建设总投资近4000万元。该公园总体看起来像一个“宝葫芦”,葫芦口朝向运河,寓意公园“起自运河,回报运河”,中心地带建设了运河走向流水景观图,周围雕刻着6幅与运河有关的优美风景,分别有北京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天津杨柳青文昌阁、微山湖、扬州的大明古寺、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可以说再现了古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是千亩金荷园。占地1000亩,投资5000万元。该项目位于京杭大运河河畔,通过招商引资建设的生态观光旅游项目。

三、大运河德州段的开发规划构思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被认为是“大运河浇灌出来的一座古城”,如今生活在总面积10356平方公里的550万人民,在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列第73位,以建成鲁西北、冀东南最大的经济文化区域中心为目标,规划建设市区运河、岔河、减河三条“玉带”,实现水系互连互通,力争到“十一五”末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最佳和具有创业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规划目标:展现德州悠久历史文化为主题,充分挖掘运河历史,建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二)规划思路:对现有河道进行清淤,争取水体置换。河道宽度维持现状,河堤内侧进行整修绿化,把河道融汇与城市之中,配合城市的生活模式,大堤两侧道路高标准建设;滩地大面积的作为景点用地,小面积的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提升绿化品位;建议原则上污水进入环保局建设的污水管道,汛期可雨污合流。

(三)景观创意:综合运河风景区的几次规划成果,基本确定以下十二个文化景点。

1、“天衢四坊”:规划作为运河景区门户。从天衢路下来,在河道天衢的入口,一连串建立四座石坊。连续地重复四座形制相同的石坊,能形成较有气势的入口景观效果。

每座石坊高8米,宽16米。以钢筋水泥做支架,外镶石刻及琉璃饰件。

2、寒绿园:规划设置于运河东面北段,规划占地40亩。寒绿堂为清代著名诗人田雯的故居。原田雯故居名山姜书屋在城内吕家街,康熙四十一年南巡,曾驻跸与此。在寒绿园中规划诗、书、画、印、音乐等诸多方面的艺术因素。

寒绿园规划以下7个景点:雯台、广川画室、槐林印径、来禽书馆、河渎琴台、陵州诗碑廊、雅雨亭。

3、御码头:规划于运河西岸,用以重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沿运河南巡时的盛景。可重建行宫中临时歇息的便殿以及便殿外的某些标志性小建筑。把皇家船队的重要船只停泊在码头旁,作为现代游客的水上餐厅。其他五六只小船,可以一字排开,停泊在河的对岸。

4、运河长廊:千米长廊,临河而建,是为了观赏运河风光,也是为了水中、岸上、船上、船下进行交流。长廊将曲曲折折环绕运河东岸,南段和庙会街衔接。北段与御码头连接。有的地段长廊将伸进运河,直接和运河相连。有的地段则弯进运河河岸,留出一些种有柳树和槐树的河岸。长廊可以有茶座,有展廊,有别具一格隔扇墙,有和廊后相联的台、榭、亭、阁。把建在河边的一座三层亭环抱怀中。靠近三八路的地段,别有一段和跨河的廊桥相联,在建筑上,形成一种特殊的饶有变化的意味。

5、盐粮码头:前面的御码头,是为了迎驾而专门修建的,专为皇帝南巡安排的御用码头,建筑水平要求较高。盐粮码头则强调市民的商业活动,市民生活气息更浓。全长500米,北面和长廊衔接,南面和胜利桥相连。

6、钱庄、当铺、镖行:在昔日晋商发达的时候,晋商向南发展的第一个驿站,就是德州。因此,规划参照山西祁太、平遥,设置一些钱庄、当铺、镖行加以展示。此景点可位于运河东岸,作为庙会街的一部分。

7、朴园:德州昔日名园之一。在运河多次规划中都进行了重建规划。规划在运河景区南部重建,包括归真堂、素心小榭等,园中水面面积占1/2。

8、长河八十八佛僧寺:规划设计佛僧寺院,选出八十八位在中国历史上最具贡献的佛教徒,列置成廊,一直通向八十八佛堂。如旅行家玄奘、著名诗僧寄禅、著名书法家怀素等等。通过88个石刻画像的艺廊,通过八十八佛殿。规划建筑有礼佛台和长河八十八僧寺。

9、澄碧园:澄碧园是德州的名园,始建于明代(今市政府院内东侧),原来并非私家花园,是清督粮署官员们公余游憩之所。现规划根据记载并借用澄碧园的一些名称,完全新建。澄碧湖、积翠广场、平津书馆、岱南阁、十二咏轩、伊亭、董仲舒像7个景点。

10、德州神采园:规划为纪念德州历代英雄志士、先贤先哲的园中园。中心地段有三座相串联的纪念性建筑,由德州文史专家选定60人作为代表。

11、小石林:选取历代歌颂德州的著名诗篇和历代有名的儿童诗歌名篇,镌刻在碑石上建成一种碑石比较矮小的特殊碑廊。

12、运河雕塑廊:在运河岸边,设置一系列雕塑,每件雕塑以8-10立方米的体积为宜。在全长800米的河岸共设置24-28座雕塑,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石雕,也可以水泥的,也可以是金属或其他综合材质的。可以静态雕塑,也可以动态雕塑。

附:四女寺的传说

原武城县四女寺是个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又是当时卫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常年商贾云集,繁华非常。历朝官府设漕运、盐铁、税收、商业等多个管理机构于此,故有“恩县衙门在寺上”之说。四女寺的名称源自一个美丽的历史传说。原先有一对老年夫妻,膝下无子只有四个女儿。四女皆至孝之人,个个抱下侍奉双亲终身不嫁之念。老人无奈,为不误众女儿终身大事,令四个女儿每人栽种一株槐树,并言明谁种的树死了谁就得出嫁。四个女儿人人都想姊妹外嫁而自己留下侍亲,所以背地里就往其他姊妹的槐树上浇开水,以期把别人栽的槐树烫死。谁知槐树灌浇热水越浇越旺,结果四女皆未出嫁,侍奉双亲一生。后世之人为彰四女孝德,建起四女祠,其村也改名四女寺。由此,在四女寺周围种植槐树便有彰显孝道的另一种含义,所以十是城八乡植槐颇多。人们走在槐荫之下,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大自然带来的清新凉爽,还有侍亲尽孝的习习古风。槐荫清风这一自然景观,也就多了些文化底蕴。现在,四女寺附近依然槐树很多,若有空闲去槐荫里走走,你一定会感觉到千年古韵至今犹存。

第14篇: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

1、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

2、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4、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5、宇宙好汉,生命短暂;传承文明,文化遗产。

第15篇: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古都是**重要的城市特色组成。**王朝历经数百年发展兴衰,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为全面保护、管理、利用好**文化遗产,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等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基本原则: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依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和《**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统筹各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总体目标:根据我市**文化遗产分布实际,通过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保护制度。编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及《保护名录》;快速实现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力争相关博物馆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各级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要做到“五纳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确保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尽享文化发展繁荣带来的实惠。

二、加大依法保护**文化遗产力度

研究制订和完善基本建设、文物维护、文物流通等**文化遗产保护规范性文件及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制环境。要逐步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努力充实**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量,不断规范执法监督体系、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和改善文物市场管理,严格依法办事程序,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断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保护意识。要以**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对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范围内的所有违章建筑和破坏环境风貌的现象限期整改,使遗产地原保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划定保护区,制定和完善保护规划。根据我市**文化遗产分布特点,划定三个**文化遗产核心保护片区和一个点,即贺兰山东麓**文化遗产区(含**陵区、拜寺口、贺兰沟口等),**府城**文化遗产区(含承天寺塔、高台寺遗址区等)、宁东**文化遗产区(含磁窑堡**瓷窑址、回民巷**瓷窑址、**民居遗址等)和宏佛塔**文化遗迹点。尽快完成制定《**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总体规划》,明确中长期保护发展目标。各**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单位)要制定和完善保护、开发、利用分项规划,实现“整体规划”,分级分批实施。

三、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项经费投入

按照分级保护管理、分级落实责任负担等原则,各级政府要切实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有力经费保障,并随经济增长幅度逐年递增。要切实加大我市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勘探调查费收取力度,从规划源头和竣工验收方面把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建设项目考古勘探调查费按照国家定额和我市实际收归市财政专户,并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切实提供经费。要加大资金审核和监管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创新投融资方式,多途径、多渠道解决**陵申遗资金问题,既要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在文化、旅游、文物古迹保护等方面的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也要争取在政策层面上予以倾斜支持。要积极筹建隶属****陵区管理处的**陵主题旅游公司,实行先期全资封闭运作,自负盈亏、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各县(市)区可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共享等措施,吸引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赠、赞助和参与各类博物馆建设,并逐步形成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对积极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捐赠的企业,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可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赋时按规定比例予以扣除。

四、加强研究,大力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加强研究,突出特色。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文化事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研究,要通过学术研讨、宣传普及等手段,大力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要研究提炼**陵独特的**史学及文化价值,大力提升遗产地在国内外同类遗产中的突出地位,为**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人才队伍。努力争取在国内外**史学及文化研究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联合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社科院、****陵区管理处、贺兰山岩画管理处等单位以及国内、国际专家学者参与开展**市**文化遗产研究活动,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文化专项研究。要以政府聘任专家组作为核心研究力量,加强中青年人才学术交流,培养人才,培育队伍。从2014年起,每2年召开一次**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议(高峰论坛),并依

托宁夏社科院《**研究》期刊汇集学术成果,力促**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都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与辐射力。

广泛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大**文化遗产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陵“申遗”宣传,营造浓厚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氛围,从而提升**的国际知名度。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拍摄《**文化遗产》等大型专题片,并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出,使**市**古都城市名片走出宁夏、走向世界;市旅游局负责加强**文化专题旅游推介,形成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主题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市文广局负责制作机场、车站、宾馆等公共场所专用宣传彩页及宣传手册,协助动漫产业企业研发**历史文化题材动漫产品;市公交系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做好车身及车载电视等公益广告流动宣传;各县(市)区要在交通要道旁树立大型公益广告牌,形成浓厚宣传氛围。

五、努力开辟投、融资渠道,探索开发利用新模式

**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结果就是要落实在开发利用方面。借鉴外省区成功经验,从我市文化旅游专项基金中列支定额资金,由文化、旅游部门牵头成立或引进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合作或合资进行文化遗产的规划、开发、利用,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形成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广泛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模式。灵武磁窑堡**瓷窑遗址,要以《**瓷窑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托,争取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古瓷窑博物馆,展示考古发掘成果,复烧**古瓷器产品,再现**瓷器烧造工艺。要适度复制、再现**文化经典作品和代表性项目,大力开发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挖掘和扩大**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影响力。要加强**文物征集工作,进一步丰富我市**文物收藏体系和种属种类。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

认真执行文物保护“属地管理”原则,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文物法》规定:市人民政府负责全市行政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市文物局具体实施监督管理。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文化遗产保护第一责任人,必须依法建立健全文物保护管理专门机构,并严格认真落实人员编制、落实经费投入、配置必需办公设施、逐级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各级各类**文化遗产所在地乡镇(街道),要切实承担起日常管理工作。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处置文物违规违法事件。

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规定。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国发[1997]13号)。《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将文物保护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为此,各级政府保护文物的责任要进一步具体化,“五纳入”规定要进一步做到制度化、常规化。要健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文化遗产安全保护议事联席会议、文化遗产安全保护月报、定期通报、专家咨询以及社会舆论监督等制度,努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化,大力提升我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16篇:文化遗产日方案

县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

今年 6 月 11 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根据国家、省、市文化局的安排部署,为隆重庆祝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 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特制定我县的宣传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着力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 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活动主题

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营造全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影响力。 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依法保护,重在传承。

三、主办单位

县文化广电体育局

四、承办单位

县县文化馆、县文物管理所

五、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今年文化遗产日宣传工作的领导, 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指导宣传活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组长:五洪伟

副组长:张国君

成员:魏

一、周庆、李生、聂文伟

六、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1 年 6 月 3 日—6 月 18 日

地点:县各乡镇、各中小学校园

七、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1、邀请县政府领导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讲话。

2、举办“县非物质文化历史遗存”专题讲座。

3、举办古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

4、县电视台制作流动字幕,城区主干道悬挂过街横幅标语,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利用宣传栏、标语、海报等进行 文化遗产宣传。

5、下乡村、进校园,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咨询宣传等方式进行 进一步深入宣传。

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宣传口号

1、齐心保护文化遗产

2、保护文化遗产 合力构建和谐社会传承历史文明

3、隆重纪念第六个“文化遗产日”

4、文化遗产不可再生

5、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6、保护文化遗产光荣 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破坏文化遗产可耻

7、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8、保护国家之根

9、保护文化遗产 延续民族之魂 发展先进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10、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构建和谐社会全民受益

11、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犯罪活动

12、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

13、手牵手同保文化遗产,心连心共护精神家园

第17篇:文化遗产导论论文

题目(中)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之辨——以古城西安为例

姓名与学号

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所在学院

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之辨

——以古城西安为例

【内容提要】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宝贵的财富,对于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维持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古城——西安,其留存的文化遗产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秦腔、陕北风情,更有大雁塔、小雁塔及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等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是文化遗产工作的环节之一,同时,对于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也是重要的环节。

本文旨在分析西安这座城市如何利用传播其城市内的文化遗产,其主要目的是激发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同时发挥遗产在当地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当然,其中有些作法取得了成效,但有些作法极富有争议,这即是争辩的开始。

本文将着重选取西安较为突出的两例文化遗产传播与利用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西安;利用

【正文】

引言

文化遗产有发现与获取、甄别与评估、保护和管理、研究与诠释、传播与利用等五个环节。

其中发现与获取环节即是指如何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发现和提取,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又涉及考古学等方面;甄别与评估即是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认知;保护和管理环节则涉及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行;研究与诠释即是对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进一步探索;传播与利用环节则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手段及如何让公众对该文化遗产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了解,如何使文化遗产产生现实经济效益等等。而这篇论文将要重点阐述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利用环节。

世界上诸多历史文化名城在进行城市文化建设中都注意保护自己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的文化建设定位也是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已经形成了三大中心: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西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心[1]”。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建都丰镐算起,西安已有3000余年的城市发展史。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余年。西安延绵不绝的历史,赋予了西安极为丰厚的文化积淀,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文化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与开罗、雅典、罗马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西安市在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发展中,充分利用了其城市中的文化遗产,使得城市与文化遗产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同时为城市定下了发展的方向——“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定位,形成了保护古城风貌、彰显西安特色的建设思路[2]。下面即从以下两例进行分析。

一、兵马俑相关产业

——巨大的经济效益

“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公里处。 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经过四年多的筹建,至1979年9月底,雄伟的一号俑坑遗址展览大厅及部分辅助性建筑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3]。

首先,在传播方面,兵马俑一经发掘问世,便在不断地被强化其知名度。它不断地受到国家政府和全世界各地考古学界的高度关注,由此被认定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如今,在街上随便拦访几个路人,甚至在兵马俑博物馆的现场随机拦访若干游客,问他除了兵马俑排名第八之外,世界的前七大奇迹都是什么,恐怕能够说齐全的并不多。

兵马俑的发掘和引起国际考古专家学者强烈的兴趣探究。在新闻媒体方面,关于兵马俑的报道从不缺少。“现代技术手段无法保全当年的陶俑所以需要重新掩埋”、“兵马俑走私”等都是我们曾经听过的报道。

《中国国家地理》甚至专门出过一期杂志,其专题对象即是陕西兵马俑。甚至一度热播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神话》对于兵马俑元素的利用源源不断地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造访,甚至原来的临潼县升级成了临潼区。

在这样的传播下,西安这座古城得益于兵马俑博物馆的方面并不少。对于兵马俑这一遗迹的运用也是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原本兵马俑被挖掘出之后,是研究秦朝文化的一大重要部分,但后来兵马俑遗址上建立起了博物馆,并且对外开放、收取门票,又建起了兵马俑商圈之后,走向了融教育、研究、游览、收益为一体的利用格局。

在利用兵马俑的成效方面,因为兵马俑的存在,西安每年的旅游收入呈直线上涨。秦俑博物馆开馆十七年(1979年19月1日--1996年12月31日)中,收入2亿多元,1996年收入4900多万元,1997年收入5000多万元。这是仅门票收入,而游客、观众(含国外)近4000万人,给其旅游部门所交的车船机及旅游宾馆饭费等则大大高出门票。秦俑馆附近村子的弄明及临潼县与西安、外省的商人则以秦俑而致富的更是无法计算[4]。这些都是旅游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都是西安市利用兵马俑这项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效益。

同时,在商业潮流的驱使下,西安甚至建设了“兵马俑国际旅游广场”——“雄踞秦兵马俑博物馆出入必经之路,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目前招商率已超过50%,特色餐饮、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制作、旅游纪念品开发及销售、通信等旅游相关服务、零售行业等商家均以入驻,并于2007年5月1日已盛大开街”[5]。

我在去年暑假去过兵马俑博物馆,在进入博物馆前的很大一片区域中,有着比以往更为规范的卖纪念品的商铺。甚至有与兵马俑毫无关系的著名的服装品牌专卖店。当然餐饮店也没有以前的具有特色风味的面馆了,取代而之的是更为规整的赛百味、肯德基等具有国际以及大众风范的餐饮品牌。

在我看来,在规范商家,整合旅游景区周边的发展方面,这个项目的确有它的长处和可取之处,在文化遗产的利用方面,招商引资以及兵马俑博物馆巨大的游客量为它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个旅游景区的发展并没有如其规划的那样,出现“魔幻剧场”、“体验式主题俱乐部之环幕电影”等利用高科技和兵马俑这项文化遗产衔接得较好的一些文化产品——故而等于在实际建成的规划上主要利用兵马俑的聚集效应来为其经济效应带来推动。如果能在后期建设的过程中,在和兵马俑这项文化遗产上更好地建立起呼应则利用得更好。

二、“唐皇城复兴计划”

——利用文化遗产与城市互相发展的尝试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文化遗产具有时代延续长、分布范围广、类型丰富、级别高、价值大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的城市扩张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

2005年,西安市政府提出皇城复兴计划。在西安旧城改造的宏大计划中,有一个西安“皇城复兴计划”。位于西安老城区的市政府行政机构将向北郊方向迁移,建成新城区,而旧城

区则成为旅游观光区。在2005年2月的西安市人代会上,时任西安市市长的孙清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西安将启动\'皇城复兴计划\'„„这将是考验政府能力的系统工程。” 同时,西安市委也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对外发布《西安实现国际化、人文化、市场化、生态化战略目标》,重点着墨“皇城复兴”。

这个计划包含了很多项目,包括大雁塔北广场、顺城巷、西安古城墙、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以及寒窑遗址公园等等。

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来自政府财政、国家文物局专项资金和社会投入。“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找到盈利模式。”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说。近年来,曲江建设了遗址公园、文化广场周边地价上涨,“土地升值是城市价值兑现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遗址公园建成,不要门票,这是给了城市回报。”

“西安文物多,过去是累赘,现在利用好了,大家都在抢。未央区遗址最多,以前大家都怕去那里当官,因为统计数字上不去;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争着去。”段先念说。

我认为这些项目的兴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是相当于是后期完全重造。尤其是后几个项目,只是利用了芙蓉园等等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传奇故事来营造主题公园及雕塑等等,可以说,这些是一些文化广场,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象化的一个项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进行发展改造。我有幸在去年暑假去西安的时候也去过这些地方,这些景点都是沿着曲江这条河流布置的。这些项目的构筑物都是一些仿古建筑,看起来其实有一些烂俗。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的利用来说,其实做得较好。至少那里现在成为了一条旅游线,带动了出租车行业及文化行业的发展以及周边地区的商业。

2011年,陕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67亿元,西安市占了250亿元,达67%。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6%以上,已经成为当地支柱性产业[6]。

在旅游的过程中导游也会跟我们一一介绍这些主题公园的典故和来历,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与传播。

三、总结

文化遗产的利用就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及其整体环境下,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科研功能、教育功能、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功能等,利用遗产推动社会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7]。

从这点上来说,兵马俑博物馆这项物质文化遗产大致上来说完全达到了它的效果。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本来就是一件很难实施的事情,而“曲江模式”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已经做得很好,它使得城市的文脉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又带动了城市的经济效益,可谓是双赢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西安古迹遗址保护与城市文化创新》,郑刚,中国城市主题文化网,2007.10;

【2】《袁纯清: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城市》,中国城市主题文化网,2007.6;

【3】百度百科:兵马俑博物馆;

【4】《从兵马俑的发掘看职业规划》,管理人网,2012.3;

【5】百度百科:唐皇城复兴计划;

【6】《保护文化遗产提升西安对外影响力》,西安晚报,2011.1;

【7】《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郑艳萍,2006.4

第18篇:文化遗产日倡议书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倡议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市民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06年起,国务院决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它待续地为我们提供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我们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文化遗产来自人民,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即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在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全市文化志愿者向广大市民发出以下倡议:

一、了解文化遗产。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主动学习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

二、关注文化遗产。关注我市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现状,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发现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存在于生活中的文化。 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从历史遗存中鉴别辨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感受、发现和挖掘。

四、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和传承好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为建设美丽包头、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焕发生机;我们身边的一梁一柱,一碑一刻将重放异彩。而您,将在与祖先、与今人的精神共鸣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获得丰厚的人生滋养。

文化传统是一条丰沛的河,源自远古,流向未来。关爱它、保护它,让它川流不息,奔涌向前,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今天,这份责任传递到你我之手,为了使文化遗产与时代同行,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传承文化,弘扬传统,美丽我们的人生!

倡议人:包头市文化志愿者蔺

2014年6月14日

第19篇:文化遗产日主题

2014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4-06-11来源:中国文化报

国家文物局4月1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口号以及年度工作安排。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表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来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文物部门和广大文博工作者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党中央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是文物工作围绕大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这个题目是一篇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开掘潜力的大文章,国家文物局将尽一切可能创造便利条件。据介绍,今年文化遗产日的口号有6条,分别为“瓷都千年薪火相传”“保护遗产留住乡愁”“寻找历史记忆做好文物普查”“保护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遗产添彩美丽中国”和“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介绍了今年6月14日中国文化遗产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安排、4月18日国际古迹遗址日相关主题活动及文物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第20篇:文化遗产宣传方案

白水县文物旅游局

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方案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为更好做好我县文化遗产日的各项工作,充分展示我县文化遗产资源,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发掘、管理和利用的良好氛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重点内容。切实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增强民族凝聚力,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三、时间安排: 5月18日—6月18日

四、具体安排

1、下乡村、进校园,举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巡回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6.14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全面推进非遗下乡村,进校园活动,在全县10个镇的主要街道和中小学轮流举办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图片展。由我局落实主要

街道展览,由每所学校自行落实场地和管理人员,一个镇和一所学校展出2天,轮流进行。(5月18日至6月18日)

2、在6.14日“文化遗产日”当天,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在县城中心广场进行宣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立体地展示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设立文化遗产法规咨询台。编印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携带2000份宣传资料。让更多群众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6月14日)

3、悬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横幅。在县城主干道、中心广场、仓颉公园、各乡镇主干道和各传承基地等处悬挂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横幅,努力提高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心。(6月10日至6月13日)

4、编发微博、微信。在6月14日前,围绕第九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把今年活动的主题和相关宣传的口号编发登入我局微博、微信,进一步扩大非物质文化保护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6月 9日至6月10日)

5、开放文博单位。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决定在 6月13日到6月15日期间,对我县仓颉庙博物馆、文管会两个文博单位,向社会公众实行免费或优惠开放三天。让更多的群众近距离感触非遗、了解非遗。组织发动工作由各学校

自行安排,讲解员由仓颉庙博物馆落实安排。(6月13日至6月15日)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加强活动的宣传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突出主题,形式多样,全民参与,做到隆重、热烈、节俭、安全、有效。

3、认真抓好落实,并加强活动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14年5月19日

白水县文物旅游局

文化遗产导游词
《文化遗产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