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2:47:49 来源:导游词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义的西安城墙包括西安唐城墙和西安明城墙,但一般特指狭义上的西安明城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篇一

China has hundreds of ancient city wall, which with the biggest scale of ancient city wall in Beijing, Nanjing and Xi\'an, but Beijing,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Nanjing has been destroyed or badly damaged, and was founded in the year 1370 of ancient city wall of Xi\'an so far are still intact.Japanese Emperor\'s visit to Xian, put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Qin terracotta pit can not, they boarded the 600 years ago Westgate tower built in the, a taste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majestic appearance.Please follow me to visit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Xi\'an.

For visitors, these days we have been in the garage or enjoy the sunset in the dawn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s are colorful and ancient deep.Now we come to the foot of the wall, please go to the city wall tour.

Fellow tourists, then the city wall of Xi\'an in the end how much it.Its structure is how? According to estimates, Xi\'an city wall circumference of 11.9 kilometers, the east wall 2590 meters, west wall 2631.2 meters, south wall 3441.6 meters, north wall 3241 meters.Such a scale is relatively rare at home and abroad.

We saw the walls built outside the four guard gates of the town, called the urn.The so-called urn, meaning for the enemy once inside, will be the Barbican wall above the attack from all sides, like bottled up, unable to escape.Wengcheng also built a guard in the town, called the goat horse.Ancient gate Kai has closed the stipulated time, shut the gate after has not been returned to town can be together with holding his sheep, drive the horses into the sheep in Oklahoma City and modern city park area rest, waiting to open the gates to the city.Xi\'an city has been completely destroy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sheep.Remember in 1986 in Xi\'an City Andingmen (Simon) Barbican outside the north about 17.5 meters place found sheep Oklahoma City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doorway, 5.5 meters long, 2.4 meters wide.Now we can see the gate Wengcheng lateral repaired sheep Macheng, wall 198 meters long, 9.5 meters high.

西安城墙景点英文导游词篇二

Xi\'an is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rectangular, wall 12 meters high, 18 meters wide at the bottom, top width of 15 meters, 2590 meters long west east wall, south wall wall of 2631.2 meters long, 3441.6 meters long, the north wall is 3241 meters long, the total circumference of 11.9 km.There are four gate: East Gate of Changle, Xi\'an door, South Yongning gate, north of the town, each of the Shing Mun are by the watchtower and the tower.

Xi\'an city wall is the Ming Dynasty the years in policy of Zhu Yuanzhang \"high walls, wide accumulate grain, slow the guidance of kings\" under,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Tang imperial.Completely around the \"defense\" strategy system is greater than the thickne of the wall height, solid as a mountain, the top of the wall and practicing sports can.Walls include moat, drawbridge, building gate, watchtower, is buildings, towers, fortrees, parapet, forts and other a series of military facilities.Sin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all after three major renovations.Longqing two years (1568),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or Zhang Zhi presided over the restoration of Tucheng first into brick city; Qing Emperor Qianlong 46 years (1781), Shaanxi governor, Bi source host on the walls and towers were renovated; since 1983,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Xi\'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city wall the large-scale renov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en the demolition of the east gate, north gate of the watchtower, on the South Gate building, suspension bridge, and built around the park, so that this ancient building glow in the old style, has become a tourist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in Xi\'an.

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篇三

First of all we visited is a magnificent momentum of the city wall of the Ming dynasty.The walls of our eyes are bright.Ming Taizu Zhu Yuanzhang believes that \"such as landscape solid, non storage by deep trenches and high ramparts, and not for security.\" Now we see the city wall is a thing long, short and long rectangular, 13.79 km circumference, an area of 11.5 square kilometers.Is a function of careful design, form the magnificent military defense facilities.I will give you down respectively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both the one one walls were introduced:

First of all we see is the moat, also called the \"moat\", it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to prevent the enemy attack.Acro the moat only channel is our immediate suspension.The bridge in the past by the soldiers guard the gates in charge, they obey the command timing lifting morning bell and evening drum -- reminders \".Once the war is coming, the bridge was high up, the whole city will become a closed fortre.Just a friend of mine asked where control of suspension bridge, this is what we are here to visit the gates of, the above is building gate, namely lift bridge between control.Shing Mu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fense facilities, so now, 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Shing Mun, to understand the walls of the other part of the.

In fact, the perfect gate is composed of gate building, floor, watchtower.We see the outside is a building gate, lifting its most important role is to control the suspension bridge, and also has the night watchman role.Gate building is two story mount structure, although the form is very simple, but has a decisive role.This is the two line of defense of the city.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o see the watchtower.A total of 66 watchtower arrow window hole, the formation of the attack surface of a fan-shaped, but by window down killing the enemy soldiers.

The tall gate, the gate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two sides fighting the weak link, is also the ruler built defense key.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wal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fense function of gate.Where they have a very high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breaking the began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ollows the 1500 year old \"lintel\" Gates, the biggest drawback is the fire attack, so there is \"gates of fire, disaster and later Fish\" story.Ming Dynasty city gate the coupons arch openings, can effectively resist incendiary attacks, so greatly improve the defense ability of the walls.Xi\'an city wall door from top to lower transverse hoop 9 width 15 cm of iron bars, the 1800 mushroom nailing, strengthen the intensity of the door leaf, make arrows cannot be launched into the door,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ttack against the gates of.This is the third line of the city wall.

We can see a few words Yongning gate gate.In the Ming city wall of Xi\'an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each have a city gate.South Gate, Yongning gate, mean south is Vulcan is located, is not to fire prayer, fires, eternal peace.East Gate of Changle gate, Hetuvidya capital city, Nanjing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Xi\'an, the word \"Changle\" with prayer wish Daming Jiangshan million years is not bad, long happy desire.Simon to Andingmen, suggesting that western frontier Aetna Kangding.The north gate of ANN Town, northern frontier means long-term stability, not war.

Now we have to climb the wall, to feel his magnificent momentum.The bottom wall with lime, loe, glutinous rice juice and stir ramming, after drying, as hard as stone.The history of the wall had several repairs, two of the most famous.The first is in Ming Longqing 2002 (1568 AD), at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or Zhang worship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ll top surface and an external wall are package to build the brick make the walls look magnificent and majestic.During the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at the Shaanxi governor, Bi Yuan and the walls were large-scale maintenance, reinforcement, will brick package thickening, the laying of sea of plaster, and upgrading the drainage system.The top of the walls on the plane is a sea of plaster, it is raised the city soldiers puta will channel, with tabia bottom covered with two layers of bricks and into, can be convenient to the city traffic and prevent water infiltration.Sea of plaster from outside to inside is 5 degrees of inclination, the rain quickly into the city inside the gutters,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all are not immersed in water to protect the wall.Walls of each separated by 40 - 60 meters a sink.They masonry structure, attached on the inside walls, direct from the top of the wall to wall, communicated and ditches.Xi\'an city wall is preserved, the complete drainage system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order to ensure soldiers and chariot safe walking in the city, at the top of the wall built along the wall yu.In order to facilitate observation, an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building wall.Square hole in the wall at the bottom of the eye is also called hanging out, a glimpse of soldiers shooting place.

A solid pier projecting along the outer wall called the Barbican, commonly known as navodon.On the wall a total of 98.The towers are 120 meters apart, the distance and the weapons of the past are related, the midpoint of 120 meters is 60 meters.

推荐第2篇: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下面是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篇2: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00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篇3:西安城墙景点简介

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隆庆二年(1568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陕西巡抚毕源主持对城墙和城楼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推荐第3篇: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

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

西安城墙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指导下,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下面是西安城墙景点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

All visitors:

China has hundreds of ancient city wall, which with the biggest scale of ancient city wall in Beijing, Nanjing and Xi\'an, but Beijing,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Nanjing has been destroyed or badly damaged, and was founded in the year 1370 of ancient city wall of Xi\'an so far are still intact.Japanese Emperor\'s visit to Xian, put \"the eighth wonder of the world,\" Qin terracotta pit can not, they boarded the 600 years ago Westgate tower built in the, a taste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majestic appearance.Please follow me to visit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Xi\'an.

For visitors, these days we have been in the garage or enjoy the sunset in the dawn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s are colorful and ancient deep.Now we come to the foot of the wall, please go to the city wall tour.

You must want to know what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city wall is.The word \"city wall\" was originally derived from the word \"city\".\"City\" according to the \"Shuowen\" explains,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 \"Sheng\", \"Sheng\" is satisfied that the people, s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 \"city\" is soil around the people and country, which leads to the walls of righteousne.Known as the backbon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the Great Wall city\" Yu, is also the meaning of the wall.Just la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word \"city\" also contain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oday\'s city.\"City\" first appeared in the Zhou Dynasty of Jin Wenzhong, see the physical embodiment of the military use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from the shape.Military role of walls is protecting private ownership, and in ideology, wall body size and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strictly reflect.Obviously the ruler is to create the wall, use it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at paul.Now we see the walls of Xi\'a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wall construction history.It from the Ming Hong Wu for three years (year 1370) Zhu Yuanzhang, iued an edict to repair the city to start, to Hong Wu eleven years (1378 AD) completed, which lasted 8 years is in the capital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imperial city building expansion and, after succeive repairs, basically maintained complete feudal society the walls of the building appearance, reflecting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of Chinese ancient fortification technology.

Fellow tourists, then the city wall of Xi\'an in the end how much it.Its structure is how? According to estimates, Xi\'an city wall circumference of 11.9 kilometers, the east wall 2590 meters, west wall 2631.2 meters, south wall 3441.6 meters, north wall 3241 meters.Such a scale is relatively rare at home and abroad.

We saw the walls built outside the four guard gates of the town, called the urn.The so-called urn, meaning for the enemy once inside, will be the Barbican wall above the attack from all sides, like bottled up, unable to escape.Wengcheng also built a guard in the town, called the goat horse.Ancient gate Kai has closed the stipulated time, shut the gate after has not been returned to town can be together with holding his sheep, drive the horses into the sheep in Oklahoma City and modern city park area rest, waiting to open the gates to the city.Xi\'an city has been completely destroy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sheep.Remember in 1986 in Xi\'an City Andingmen (Simon) Barbican outside the north about 17.5 meters place found sheep Oklahoma City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doorway, 5.5 meters long, 2.4 meters wide.Now we can see the gate Wengcheng lateral repaired sheep Macheng, wall 198 meters long, 9.5 meters high.

篇2:西安城墙英文导游词

First of all we visited is a magnificent momentum of the city wall of the Ming dynasty.The walls of our eyes are bright.Ming Taizu Zhu Yuanzhang believes that \"such as landscape solid, non storage by deep trenches and high ramparts, and not for security.\" So from the Ming Hong Wu for three years (year 1370) Xiazhao repair the city commenced, took eight years to complete, is in the capital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Imperial City, to the North East, each expansion of the 1 / 4 points to build a form today\'s walls.Now we see the city wall is a thing long, short and long rectangular, 13.79 km circumference, an area of 11.5 square kilometers.Is a function of careful design, form the magnificent military defense facilities.I will give you down respectively building structure of the various parts of both the one one walls were introduced:

First of all we see is the moat, also called the \"moat\", it is the first line of defense to prevent the enemy attack.Acro the moat only channel is our immediate suspension.The bridge in the past by the soldiers guard the gates in charge, they obey the command timing lifting morning bell and evening drum -- reminders \".Once the war is coming, the bridge was high up, the whole city will become a closed fortre.Just a friend of mine asked where control of suspension bridge, this is what we are here to visit the gates of, the above is building gate, namely lift bridge between control.Shing Mu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fense facilities, so now, please follow me into the Shing Mun, to understand the walls of the other part of the.

In fact, the perfect gate is composed of gate building, floor, watchtower.We see the outside is a building gate, lifting its most important role is to control the suspension bridge, and also has the night watchman role.Gate building is two story mount structure, although the form is very simple, but has a decisive role.This is the two line of defense of the city.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o see the watchtower.A total of 66 watchtower arrow window hole, the formation of the attack surface of a fan-shaped, but by window down killing the enemy soldiers.

Between the gate and building the watchtower, the formation of the half space, we called the barbican.Its role is if the enemy invaded the gates into the urn, when attacked by 4 urn face condescending, like wengzhongzhuobie.

We can see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building is building, it is the innermost layer of the wal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Is building form style chongyanxieshan, he took command of the garrison is wartime command.

The tall gate, the gate i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two sides fighting the weak link, is also the ruler built defense key.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wal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fense function of gate.Where they have a very high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 breaking the began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ollows the 1500 year old \"lintel\" Gates, the biggest drawback is the fire attack, so there is \"gates of fire, disaster and later Fish\" story.Ming Dynasty city gate the coupons arch openings, can effectively resist incendiary attacks, so greatly improve the defense ability of the walls.Xi\'an city wall door from top to lower transverse hoop 9 width 15 cm of iron bars, the 1800 mushroom nailing, strengthen the intensity of the door leaf, make arrows cannot be launched into the door,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attack against the gates of.This is the third line of the city wall.

We can see a few words Yongning gate gate.In the Ming city wall of Xi\'an East, West, North and south each have a city gate.South Gate, Yongning gate, mean south is Vulcan is located, is not to fire prayer, fires, eternal peace.East Gate of Changle gate, Hetuvidya capital city, Nanjing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Xi\'an, the word \"Changle\" with prayer wish Daming Jiangshan million years is not bad, long happy desire.Simon to Andingmen, suggesting that western frontier Aetna Kangding.The north gate of ANN Town, northern frontier means long-term stability, not war.

Now we have to climb the wall, to feel his magnificent momentum.The bottom wall with lime, loe, glutinous rice juice and stir ramming, after drying, as hard as stone.The history of the wall had several repairs, two of the most famous.The first is in Ming Longqing 2002 (1568 AD), at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or Zhang worshiped at the bottom of the wall top surface and an external wall are package to build the brick make the walls look magnificent and majestic.During the reign of the Qing Dynasty, at the Shaanxi governor, Bi Yuan and the walls were large-scale maintenance, reinforcement, will brick package thickening, the laying of sea of plaster, and upgrading the drainage system.The top of the walls on the plane is a sea of plaster, it is raised the city soldiers puta will channel, with tabia bottom covered with two layers of bricks and into, can be convenient to the city traffic and prevent water infiltration.Sea of plaster from outside to inside is 5 degrees of inclination, the rain quickly into the city inside the gutters,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wall are not immersed in water to protect the wall.Walls of each separated by 40 - 60 meters a sink.They masonry structure, attached on the inside walls, direct from the top of the wall to wall, communicated and ditches.Xi\'an city wall is preserved, the complete drainage system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order to ensure soldiers and chariot safe walking in the city, at the top of the wall built along the wall yu.In order to facilitate observation, and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building wall.Square hole in the wall at the bottom of the eye is also called hanging out, a glimpse of soldiers shooting place.

A solid pier projecting along the outer wall called the Barbican, commonly known as navodon.On the wall a total of 98.The towers are 120 meters apart, the distance and the weapons of the past are related, the midpoint of 120 meters is 60 meters

篇3:西安城墙景点简介

Xi\'an is located in the downtown area, rectangular, wall 12 meters high, 18 meters wide at the bottom, top width of 15 meters, 2590 meters long west east wall, south wall wall of 2631.2 meters long, 3441.6 meters long, the north wall is 3241 meters long, the total circumference of 11.9 km.There are four gate: East Gate of Changle, Xi\'an door, South Yongning gate, north of the town, each of the Shing Mun are by the watchtower and the tower.The existing walls built in the Ming Hong Wu seven years to 11 years 1374-1378, has been 600 years of history, is China\'s most complete extant ancient walls of buildings.

Xi\'an city wall is the Ming Dynasty the years in policy of Zhu Yuanzhang \"high walls, wide accumulate grain, slow the guidance of kings\" under,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Tang imperial.Completely around the \"defense\" strategy system is greater than the thickne of the wall height, solid as a mountain, the top of the wall and practicing sports can.Walls include moat, drawbridge, building gate, watchtower, is buildings, towers, fortrees, parapet, forts and other a series of military facilities.Since the completion of the wall after three major renovations.Longqing two years (1568),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or Zhang Zhi presided over the restoration of Tucheng first into brick city; Qing Emperor Qianlong 46 years (1781), Shaanxi governor, Bi source host on the walls and towers were renovated; since 1983,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Xi\'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city wall the large-scale renovation, construction has been the demolition of the east gate, north gate of the watchtower, on the South Gate building, suspension bridge, and built around the park, so that this ancient building glow in the old style, has become a tourist attraction for visitors in Xi\'an.

推荐第4篇:西安城墙小学生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特点是口语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了西安城墙小学生导游词,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西安城墙小学生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的规模最大,但是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的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做瓮城。所谓的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的。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祐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看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的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推荐第5篇:西安城墙的导游词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机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我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围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袭击。如果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发明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第二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庞大,结构严密。除环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环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行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

从此开始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筑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筑。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筑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筑得高大坚固,西、南两面城墙基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相同。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用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除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昔日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控制升降。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结构。从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拦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非常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第二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环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

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交叉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备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如果你绕城一周,就会发现,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基础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基本相同。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守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平时不允许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西安城墙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四个门: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城门也发生种种变化。现在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这四个门,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八方游客。

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西安城墙钟鼓楼沿途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钟鼓楼及城墙沿途讲解的导游xx钟楼的钟声诠释了西安古城的古朴和这座历史古城的浑厚。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会在欣赏钟鼓楼城墙沿途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西安这座古城风韵的另一面,那就是西安的饮食文化,说起西安的饮食,大家能否说出西安有哪些比较有名的小吃吗?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在我的右手边有两幢仿明清的建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建筑上很醒目的一句话“千古风味饺子香,传奇品质德发长”,对,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德发长是以饺子宴而著名的。大家如果想去品尝的话可以在我们旅行完之后互相结伴去感受一下德发长的非同寻常之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件很不幸的事:我也没品尝过这里的饺子!不过我想它既然打出了千古风味这一名号,想必一定实至名归吧!说完了饺子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羊肉泡馍在哪个地方有卖的? 那么请大家随我来,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德发长隔壁有个同样建筑风格的酒家——同盛祥。在同盛祥的门口我们会不经意留意到一个雕塑,那么大家能说出这个雕塑展示了陕西八大怪中的哪一怪呢?(凳子不坐蹲起来)同盛祥主营牛羊肉泡馍、各种特色小吃,而且将传统特色与现代时尚融为一体,所以来这个地方来就餐的话我想大家会感受到西安文化的多姿多彩吧!

穿过钟鼓楼广场,我们现在到了雄健宏大、古雅优美的鼓楼,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那么我想问一下大家,西安最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是什么街?不言而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来到西安的游客如果有机会来回民一条街的话都认为西安回民街有它很独特的一面,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想不光是因为街道两旁大量的美食店铺和饰品店 带给我们无限的吸引,更是因为这条街道深厚的文化内涵吧。

回民街一般指的是鼓楼到北院门一线,南北走向的街道,不过有时也会把相连的化觉巷、西羊市还有大皮院一同算进去。回民街顾名思义就是回民聚居之地。西安回民街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大约500米左右,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

成荫,路的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仿明清建筑物,两边的商铺主要是以经营餐饮和一些具有陕西特色的饰品为主的,而且都是由回民经营的,具有浓郁的清真特色,深受外来游客的的喜爱。

大家现在看到的街道两旁的饭店都是正宗的回民饭店。其中有几家比较有名的饭店如清真平娃烤肉店、贾三灌汤包、红红酸菜炒米、大皮院的老孙家羊肉泡馍等等。其中关于西安的羊肉泡馍还有一段比较风趣的传说,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在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饮挨饿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到他非常的可怜,所以就让他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掌柜就浇了一勺滚热肉汤之后放在火上煮透。接着赵匡胤就大口大口的吃完了那顿饭,当时他感到这顿饭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有一天,他路过长安时,仍忘不了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就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一碗牛羊肉煮馍,吃完之后仍然感到鲜美无比,所以就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从此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馍便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所以有机会大家可一定要品尝一下当地的民俗风味。

其实在回民小吃一条街上,还有很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饰品供大家选购,大家可以看到这些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种类多样,比如这里还摆放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饰品,那么大家可以买上一两个作为来西安的纪念。于此同时我们可以注意到这里的有很多有卖小孩穿的老虎鞋、大红帽子等等,大家都知道红代表吉祥与如意,所以我想大家还是有必要在回民街选购一些纪念品的。

刚才我们说到回民小吃一条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那么大家谁知道它的来源吗?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回民街曾经就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那么这些人也就是后来的回民。据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到了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大家现在看到这座寺庙位于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的历史,之后经过了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相信通过对这一地带文化的有效保护,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会成为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的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

接下来呢,我们将赶往我们的下一站——西安古城墙。在去古城墙的路上我会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景区,那么值得一提的是古文化一条街,

从西安钟楼南行,快到南门时然后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从这幅对联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出这条街的主题。显而易见,书院门比我们刚才介绍的回民小吃一条街多了几番诗韵在其中,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书院门游览,或许大家会在这里有更多的收获。

那么从钟鼓楼到城墙沿途的讲解就到此为止,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尽管来问我,我会尽量为大家解答。同时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在西安玩的愉快、开心!

推荐第7篇: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欢迎大家浏览。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有壮阔气势的明城墙。我们眼前的城墙是明时的。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如江山永固,非深沟高垒,内储外备,不能为安。”于是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下诏修城开始动工,历时8年完工,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向东、向北各扩建了4分之1上修筑而成的,形成了今天的城墙。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一个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周长13.79公里,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一个功能设计周密,形制宏伟的军事防御设施。下来我给大家分别将西安城墙各部分的建筑构造既城防作用一一作以介绍:

首先我们看见的是护城河,也叫“城壕”,它是阻止敌人进攻的第一道防线。横跨护城河上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眼前的的吊桥。吊桥在过去由守护城门士兵掌管,他们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定时升降。一旦有战事来临,吊桥就被高高生起,整个城市就成为一个封闭的战斗堡垒。刚才有朋友问在那里控制吊桥,这也就是我们下面要来参观的城门,上面是闸楼,即控制吊桥升降之处。城门是防御设施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城门,来了解西安城墙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完善的城门是由闸楼、箭楼、正楼组成。我们看到的最外面的就是有闸楼,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并且也具有夜间打更的作用。闸楼是两层悬山式结构,虽然形式十分简洁,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的二道防线。

前面能看到的那座建筑是箭楼。箭楼共有箭窗66孔,形成了一个扇型的攻击面,士兵可凭窗居高临下杀伤敌人。

在闸楼与箭楼之间,形成的半月形的空间,我们叫做瓮城。它的作用在于如果敌人攻入城门后,进入瓮城,这时会受到瓮城上4面居高临下的攻击,犹如瓮中捉鳖。

我们所能看见对面的建筑是正楼,正楼是西安城墙最里层的建筑。正楼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式,是主将战时坐镇指挥守城的指挥所。

高大的城门,城门是敌我双方交战的薄弱环节,也是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明代修筑城墙时,十分重视城门的防御功能。其中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技术突破,打破了西汉开始沿用了1500年之久的“过梁式”城门,这种门最大的缺点是经不起火攻,所以就有了“城门失火,殃及迟鱼”的典故。明代城门采用的是券拱式的门洞,可以有效的抵御火攻,所以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西安城墙门从上到下横箍着9道宽15厘米的铁条,上钉1800个蘑菇钉,加强了门扇的强度,使箭矢无法射入门中,从而加强了城门对抗进攻的能力。这是城墙的第三道防线。

我们可以见到城门上有永宁门几个字。在明西安城墙的东、西、南、北面各有一座城门。南门曰永宁门,意思是南方是火神所在地,就是向火神祷告,不起火灾,永保安宁。东门名长乐门,因明都城南京位于西安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万年不衰,长久欢乐之愿望。西门为安定门,暗示西部边疆安泰康定。北门名安远门,意指北部边塞长远安定,不起战乱。

现在我们就登上城墙,来感受他壮阔的气势。城墙的最底层是用石灰、黄土、糯米汁搅拌夯打而成,干燥之后,坚硬如石。历史上对城墙曾多次维修,有两次最有名。第一次是在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当时的陕西巡抚张祉在城墙底顶面和外壁都包砌了青砖,使整个城墙显得壮阔和雄伟。清乾隆年间,当时的陕西巡抚毕沅又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加固,将包砖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系统。城墙顶上的这个平面就是海墁,它是城上调兵谴将的通道,用三合土垫底,上面铺有两层城砖而成,即可便利于城上交通,又可防止雨水下渗。海墁从外向内有5度的倾斜面,可将雨水迅速导入城内侧的排水槽,有效的保护了墙体不被水浸泡,起到了保护墙体的作用。城墙每相隔40—60米一个有排水槽,它们为砖石结构,附贴在城墙内侧,从墙顶直达墙下,与沟渠相通。西安城墙之所以保存至今,这套完整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保证士兵及车马在城上行走安全,在墙顶内沿建有宇墙。为了了望方便,在外沿上又筑有垛墙。在垛墙的底部的方孔,又叫悬眼是士兵可向外窥察、射击的地方。

沿城墙外侧有向外突出的实心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在城墙上共有98座。各敌台相距120米,这个距离和过去的武器是有关系的,120米的中点是60米,恰是弓箭、飞钩、滚木等武器的有效射程,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一旦敌人攻城,会受到来自城墙和左右敌台、敌楼三方面的射击。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火力网,大大的提高了城墙的战斗力和防御功能。

在城墙的四个转角处有角楼。值得一提的是,除西南角为圆形角台外,其它三个角台均为方形,为何只有这一角台为圆形的呢?明城墙是在唐长安城基础上向东北扩建三分之一而成的,它的西南角,正好是唐皇城的一个城角,因唐皇城城角为圆形,所以就维持了原状。

以上就是我带大家参观的明代城墙,下面我们去了解一下另外的明代建筑,钟楼和鼓楼。钟和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两三千年前,钟和鼓是用来祭祀和宴享的礼器和乐器,到了汉代,尤其是五胡十六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钟和鼓被用做军旅指挥的信号和军乐。到了唐代的就有了报时的功能,正如文人墨客在诗中描述的“将则鸡人报晓时,尚疑方近翠云秋。“还有“六街鼓绝行人歇,九曲茫茫空有月。”描绘的就是人们闻钟声而起,闻鼓声而息的情况,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晨钟暮鼓”。钟楼和鼓楼上的钟和鼓都是明代,所以它们自然也都有报时的功能。钟楼和鼓楼建于明代,西安是明代的军事重镇,钟鼓楼无论从建筑特色、还是艺术价值,都居于同类建筑之冠。

朋友们,我们首先来钟楼。钟楼位于市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有“天下第一钟楼”之誉。要了解钟楼,就要从钟说起。真正钟楼上的钟是唐景云年间的“景云钟”,它是一口六吨重的铜钟。它是以钟乳来调节音律,声音洪亮悠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年钟声便是原来悬挂在钟楼上“景云钟”钟声的录音。当时钟楼的位置并不在现在的地方,那么它在哪儿呢?钟楼最初的位置在鼓楼以西的“迎祥观”内,安史之乱时,“迎祥观”和钟楼毁于一旦。公元1384年,明朝政府重新修建了一座钟楼,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钟楼。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城不断的扩建,钟楼就偏于城西,不在居于城市中心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582年明政府就将钟楼迁移至今天的位置。据碑文记载,“楼唯柱基外,一无改创”。也就是说,除了新筑楼基外,其他都是原件原样。大家可以想象一下,6万立方米的巨型建筑,要进行整体的拆迁复原,没有高超的组织安装,没有严密的工程组织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这也是我们16世纪建筑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创举。钟楼也因此更加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大家回头看立柱上有一幅楹联,“钟号景云鸣彩凤,楼雄川口锁金鳌。”说的就是钟楼拆迁的一个神话传说,更给钟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不过钟楼拆迁后,钟就敲不响了,很多人说是神物有灵,其实是钟房有问题。它中间高,四周下倾,重檐覆盖,好象给钟戴了个帽子,戴翁以呼,声音当然不能传的很久远。后把钟就放到了屋外。最后以明成化年间所铸的一口铁钟取代,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钟是近年复修的,原钟现在收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然我们今天敲钟已不在是为了报时,而是为了祈福,企求我们的生活平安如意,美满幸福。大家若有兴趣,不妨也敲几下。

好了朋友们,让我们回过头来欣赏钟楼的建筑吧。钟楼高36米,分别由基座、楼身、楼顶三部分组成,四面正对四个方向,开东西南北四个券洞。钟楼上下两层每一层都以“斗拱”作为装饰,它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上的一种特有的构件,一方面起到了装饰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根据力学原理,形成力的均匀负荷,“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加大梁枋的承受力。同时“斗拱”的数量还可以显示出这种建筑的规格和等级来。钟楼采用的四角攒尖式,对角线构筑,覆以琉璃瓦,屋角微微上翘,这种形制按文人的描述“如鸟思阁,如喙思飞”,就好比展翅飞翔的鸟。象钟楼这种出檐3层的,我们把它叫重檐三滴水,这种形制不但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还能减少雨水顺而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

钟楼不但整体气势恢弘,细部也十分精美。大家现在看到的格子门,门扉上都有木刻浮雕,内容有声动感人的民间传说、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楼上楼下加起来共有64幅,如我们熟悉的“八仙过海、踏雪寻梅、长生殿盟誓”等。

了解完了钟楼 ,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与钟楼遥相呼应的鼓楼。

鼓楼距离钟楼只有250 米,它建于公元1380年,鼓楼要比钟楼大的多。鼓楼高34米,基座呈长方形,。现在它的南北两面还各开高为6米的十字型券洞,一直到今天还是交通要道。它的北面还有著名的小吃街。

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西安市文物局投巨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着面“闻天鼓”。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这面大鼓已经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所以今天来的朋友们都非常的幸运,因为大家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鼓。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平安泰、国富民强,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现在的匾额按照原有历史资料恢复的。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参观的明城墙、钟鼓楼。这些建筑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也铭刻了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他们作为历史古迹,就象陈年的老酒,使人心醉,让人回味。

西安城墙的优秀导游词二

各位游客:

中国明西安府城墙。在陕西省西安市。建于明洪武三 年至十一年(1370~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奉 元城基础上扩建而成。原为夯土城墙,明隆庆年间(1567 ~1572) 巡抚张祉在夯土城墙外首次包砖。清乾隆年间 (1736 ~1795) 陕西巡抚毕沅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 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宇墙垛口等。城 墙周长 13.75公里,为中国现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明代修建的西安城,西墙和南墙都是 利用原唐代皇城的城墙而增修加长的,东墙和北墙是扩 大新建的。西墙和南墙内均发现有唐代城墙和城门的遗 迹。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明代修建的城墙用黄土加石 灰、细沙并掺麦秸、草渣混合分层夯筑而成,夯层厚10 ~12厘米。城墙高12米,底宽16~18米,顶宽12~14米。 墙顶均以三层青砖铺设海墁,每隔40~60米处,有一砖砌 溜水槽和吐水嘴。城内除四门左侧各有登城马道外,另有6处马道。城墙内沿墙四周筑女墙,外沿墙有垛口5984 个。城墙外壁四周有马面98座。马面伸出墙面11米,宽 20米,各马面之间相距 120米,恰在弓箭和火铳的射程 之内。

城的四角各筑有一个突出城墙的角台(楼),除西 南城角台为圆形外,其他 3个为方形。据发掘得知,这 种圆形角台是元代的建制,明代扩建西安城时,因西南 角未动而保留下来。城墙每面各辟一门,东名长乐,西 名安定,南名永定,北名安远。门外筑瓮城,门上建楼, 门楼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闸楼及周围城墙已在民 国初年拆除,现存正楼、箭楼 6座。除南面箭楼下无门 洞外 (门洞分从瓮城左右开),其他3门箭楼下各穿门洞。 门洞高宽 6米,深19.5米。正楼为重楼,面宽七间,进 深二间,高36米,三层檐歇山顶,周有回廊,楼下及平座均施斗□,箭楼以青砖为主结构,面宽十一间,进深 两间,高33.4米,单檐歇山顶,正面分设四层箭窗,各 12孔,总共48孔,左右各3层,总共9孔。楼的背面有两 层房檐,均施斗□,下有檐廊。城外护城河宽20米,深 10米。1983年开始对城墙进行全面整修。

推荐第8篇:南京城墙导游词

南京城墙导游词

南京明城墙是\"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此言不虚。下面是,仅供大家参考。

篇1:南京城墙导游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华门城堡。城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向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城在古代是重要的战略、防御工事。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屏障。我国有三千年的建城史,有两千多座大小城池。建于600多年前至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南京城垣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是世界至今保存最好最大的都城城垣,是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1356年朱元璋攻下元朝统治的\"集庆路\",改名\"应天\",他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花费21年的时间兴建了这城池。

当年朱元璋在修筑明城墙的时候,用了黄金600万两,这样的巨资一半是由国库所拨款,另外一半是由江南的富户摊派的。而江南首富,沈万三认领了将近三分之一的建城费用。

修城所用的砖都是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五省,由20多万工匠烧制。使用五省烧制的城砖3。5亿块,砖的规格长40cm、宽20cm、厚10cm、重约15-20kg。每块砖的侧面都刻有烧砖工匠、提调官等人的名字以及烧制时间等字样,以示责任到人,也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责任制才使600多年前的这座明城墙历经战火依然保留至今。城墙上的字揩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均可见到,刻字方法有阴刻和阳刻,城砖上的字数最多的达69字。南京明城墙中还使用了六朝、南唐旧城砖。

南京城墙的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六朝和南唐以来遗留下来的部分旧城加以整修和扩建,疏浚河道;第二阶段是与凤阳中都并建时期,对旧城垣维修加固,并向北拓宽到江边;第三阶段是集中南京建成,改造聚宝、三山、通济等城门,这时南京城已初显规模;第四阶段开始修建外廓,周长百里,有外城门十八座。

朱元璋于1366年到1386年建造南京城垣,建造的这座城堡打破了传统建筑中轴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采取沿岗垅之脊筑城;利用天然河湖,挖土方填充城墙形成高城深壕,以实战的需要而建造的。明京城形状似葫芦(又说似芭蕉扇)南北长10千米,东西长5。67千米。数十万人耗时21年建的南京城垣,周长33。676千米(今存23。743千米)。南京城墙高14-26M,城基宽14M,上宽4-9M;外层墙上设有雉堞(箭垛)13616个,藏兵洞200多座。除岗丘外,城下部以石灰石条石为础,上部砌城砖,砌砖用蓼草浆、石灰、细沙、桐油拌成的夹浆粘合。明城墙之所以600年屹立不倒,正是因为使用了这种黏合剂。

城墙的顶部用砖砌成外高内低的斜坡,城墙两边内侧有水槽。女墙每间隔60米,就设一个出挑70cm的石水槽,将城墙上的水排到城内石明洞,再由排水沟将水排出城外。这个排水系统同时也可以将城内地面涝水排出城外。

\"内十三,外十八,城门栓子向外插。\"这句南京的谚语正好说出了南京的城门数目。南京城十三个城门可以用清朝吴敬梓的歌诀来说:\"三山聚宝连通济,洪武朝阳达太平,神策金川临钟阜,仪风(定)淮清(凉)到石城\",瓮城有一瓮、二瓮、三瓮;外郭设门18座,由于外廓的城门多是由黄土夯制,民间俗称\"土城头\",因此没有保留至今的的外廓城门;但如尧化门、麒麟门、仙鹤门、安德门、江东门等仍旧做为地名使用。

中华门城堡原名叫\"聚宝门\",因为正对着城南的聚宝山而得名,1931年因在它的北面修了一条中华路,而更名为\"中华门\"。这门上的三个字,是蒋介石先生手书的。中华门是内外秦淮河距离最近的地方,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能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城堡南北长129米,宽118米,占地一万六千五百多平方米,。中华门一城三瓮,它的平面呈一个\"目\"字型,两侧有二道登城马道,城堡内有27个藏兵洞。

中华门城堡由三个瓮城组成,8。5米高的内城墙将城堡内三座瓮城相连,三道瓮城形成\"目\"字型封闭格局。城堡的东西两侧,有两条宽11米的登城马道,是战时运送军用物资上城的快道,也是将领驱马直上的通道。马道、内墙使守兵可居高四面向下攻击,令突入之敌无处遁逃。在中华门城堡内,有27个大大小小的藏兵洞,藏兵洞是供士兵休息及摆放一些备战的物资的地方,南面第一道城门的底层两侧各有3个,登城马道下各有7个藏兵洞,第二层还有7个藏兵洞,可以藏兵3000。在从两侧的马道继续走,可以到达第三层平台,明代时第三层上建有镝楼,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它毁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火。现为平坦楼台。中华门城堡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每道拱式门都是双扇铁皮包裹的木质大门,洞内设有可以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每道瓮城上正中原原都设有一个小城楼,楼内有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现在升降千斤闸的绞盘车已无存。现在城门洞两侧可以见到从底到顶宽20厘米的石槽就是当年升降千斤闸的长槽。但我们任然可以想象出,在冷兵器时代。敌军攻破城门,涌入城内,城门里的千斤闸就会迅速降落,切断敌人退路,将敌军困在瓮城之中,然后藏兵洞中伏兵四出,或万千齐放,或礌石滚木齐下,歼敌于封死的瓮中,恰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中华门城堡在军事上是古城的一大屏障,对守护南京起着重要作用,西有外秦淮,西南至北为长江,故此门极为重要。1853年太平天国洪秀全率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清军的一次次激战、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江浙联军司令徐绍桢指挥部队与张勋的清军殊死搏斗、最惊心动魄的是抗日战争中的南京保卫战,国民党将领唐生智率领守军84师顶住了日军30多次进攻,与日军展开肉搏战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之歌。中华门城堡西面还有沈万三故居。研究古代京城的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可以了解古人生活的都城及建城的思想观念有重要意义。

篇2:南京城墙导游词

南京城的城墙高度一般在14米到21米之间,城基的宽度为14米左右,顶部的宽度在4米到9米之间。大部分的城墙都先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的条石做基础,上面再用大砖垒砌内外两壁和顶部,内外壁之间常用碎砖,砾石和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和内外两壁的砖缝里,都浇灌一种\"夹浆\"。这种夹浆用石灰,糯米汁(或高粱汁)或再加桐油掺和而成,凝固后粘着力很强,使城墙能够经久不坏。墙顶用砖铺成地面并砌成\"雉堞\"(指城墙顶部靠外一侧的锯齿状矮墙),并有石制的泄水槽以排出雨水。城基部分每隔一定距离也设有排水洞,将城墙内侧的积水排出城外。因此,南京城的基础工程和防护工程都是比较牢固的,故能屹立至今600多年之久。城墙现存21。35公里,仍然是我国最大的一座砖城,并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南京明城墙为应天府城即京城,城门计有13座,水关两座。城墙上还有垛口13616个,窝铺200座,以供军事防守之用。在城的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

这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我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

南京明城墙的防,排水系统科学适用,功能包括城垣自身防,排水和对城区的防,排水两部分。城墙填层上部,采用桐油,石灰,黄工拌合的灰浆封顶夯实,厚约1—2米,在其上面和沿墙体两侧直至墙根用灰浆砌筑5—10余层城砖;墙体顶面设置了石质排水明沟,在其明沟约50米距离设置石质出水槽将水排出墙体。城区的防,排水系统,主要是利用城墙底部设置的水关,涵闸。在秦淮河出,入口处分别建有东水关和西水关,水关设有闸门3道,前后2道为木闸门,中间设铁栅门以防潜水入城之敌。东水关内侧还设有33座瓮洞,分为3层(上面两层为藏兵洞),下层(中洞可通船)通水。此外,还设有金川河闸,玄武湖的\"通心水坝\"(即武庙闸),前湖的半山园闸与琵琶湖的琵琶闸等多处涵闸。这些涵闸,设有铜,铁管和铜水闸,只能进水不可进人,设计巧妙,结构合理。

篇3:南京城墙导游词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我从小喜欢明城墙,周末总要缠着爸爸带我去城墙上玩。几年时间,我玩遍了南京的各处城墙及城门,它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有一次,爸爸带我经过富贵山隧道附近时,我突然眼睛一亮,发现前面露出了少许城墙。我们顺着城墙根,骑车缓缓前行,然后顺着一级一级的台阶走下去,如诗如画的琵琶湖如世外桃源般出现在我们眼前。带着\"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我们发现琵琶湖的四面除了入口,其他都被城墙围了起来,我想在古代这应该是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吧!

还有一次,我们在一座城墙下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洞口,里面可黑了。好奇的我坚持要爸爸带手电筒陪我进洞瞧瞧。带着既害怕又好奇的心情,我们曲折前行,有些地方要弯腰才能通过,十几分钟后才到尽头。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明城墙所特有的藏兵洞,每个藏兵洞能容纳一百多名士兵呢,真想不到古人设计城墙时考虑得这么周全呀!在城墙的城砖上我还发现了许多字或符号,还有鬼脸,真有趣。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也喜欢南京明城墙的话,就和我一起去探究吧!

推荐第9篇:西安城墙的故事

西安城墙的故事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敌台之间距离的一半,恰好在弓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都建有驻兵的敌楼。

古代武器落后,城门又是唯一的出入通道,因而这里是封建统治者苦心经营的防御重点。西安城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有正楼、箭楼、闸楼三重城门。闸楼在最外,其作用是升降吊桥,箭楼在中,正面和两侧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围墙连接,叫瓮城,是屯兵的地方。瓮城中还有通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建有马道11处。城墙四角都有突出城外的角台。除西南角是圆形,可能是保持唐皇城转角原状外,其它都是方形。角台上修有较敌台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内侧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

最初的西安城墙完全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又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槽,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四周环绕着又宽又深的城河,正对城门处设有可以随时起落的吊桥。吊桥一升起,进出城的通路便被截断。

推荐第10篇:西安导游词

西 安 导 游 词

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观光游览。西安,一个被人们赐予太多太多美妙称谓的地方。尤其通过今年世园会的召开,西安再一次把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给世人。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步步走近这座古老的城市,这可是一个看不完、听不尽、吃不烦、逛不够的地方,希望您带着轻松的心去聆听、去观察、去感受、去品味。一起去品古都上下五千年历史神韵,尝老城街头巷尾美食七滋八味,阅西安改革三十年城市全新风貌,观新区科学规划建设热火朝天。

【地理位置】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是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安位于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南面是秦岭山脉,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西安市辖9区【新城、碑林、莲湖、雁塔、灞桥、未央、阎良、临潼、长安】4县【蓝田、周至、户县、高陵】,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总人口843万,其中市区面积3782平方公里,人口大概646万左右。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秋两季是旅游黄金时期。大家远道而来,也许您是带着自己潜意识中的“西安印象”【古老陈旧、黄土飞扬、干旱缺水、满目苍茫】来的,现在看见西安是否有出乎意料的感觉呢?其实这里历史上素有“八水绕长安”之说,指的是西安城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fēng)河、涝(lào)河、潏(yù)河、滈(hào)河、浐(Chǎn)河、灞(bà)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之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大家现在能看到西安这般的景象和市政府的重视和规划是分不开的,这些河流流经于此也让这座城市有了勃勃的生机和灵气。【君未睹夫巨丽也,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左苍梧,右西极。丹水更其南,紫渊径其北。终始灞浐,出入泾渭;酆镐潦潏(fēng hào lào yù),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上林赋》】

【陕西得名于西周,是大西北的门户,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所在的位置兼具南北,联通东西,所以陕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渭河虽发源于甘肃,但是流经陕西,联接灞河、泾河、浐河等最后汇入黄河,因此渭河是黄河上最大的支流,它和它的分支流冲击而成的平坦台面就是今天陕西省的中部,我们也把它叫做关中平原也可称为渭河平原。渭河与长安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代有很多物资就是通过渭河运到长安,而“泾渭分明”这一成语也来源于这条大河。】

【历史背景】

在中国旅游界有几句俗话:二十年中国看深圳,一百年中国看上海,一千年中国看北京,而五千年中国则看西安。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来到西安,他对西安的评价就很高,他说:“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出,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这片物华天宝的土地上,五千年的古国文明从这里发祥。

早在《广博物志》《述异志》《山海经》中就有所记载,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据考古证实,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是蓝田猿人的聚居区;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哺育了“华胥古国”“姜寨”等半坡先民。到了汉唐时期,西安更是发展成为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当时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意大利的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而且,西安也是中国七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西 安 导 游 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相思,在长安。

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历史上提到长安的诗词很多,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了:古人在诗词中如此的夸赞西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从古到今曾用名中,以“长安”最为长久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从此便揭开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辉煌史书,西安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惠帝、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而且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由此可见,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秦朝、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

【中国第一个帝国建都在西安。秦统一六国,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国家,其创立的中央集权制,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一个孕育出汉民族的伟大王朝西汉建都在西安。从“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开疆拓域,中国成为了泱泱大国,也是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一次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主流和主体的理性。至此,儒家思想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两千多年;

璀璨绚丽的大唐王朝建都在西安。从一代明君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到博大辉煌的“开元盛世”,那真是一个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的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在此达到鼎盛。】

说到这里,那么大家会问了,古时的长安是在何时更改成西安的,西安这个名字的由来又是什么意思呢。

1、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hào)”,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公元前11世纪,周族在关中西部的歧山、扶风一带不断壮大,最终灭商而立国,建都于沣京和镐京。

2、秦人先后在雍城、栎(Yuâ)阳和咸阳建都,东出函谷,消灭六国,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秦仍以依塬面水的咸阳为都城,渭河两岸,宫阙连绵不断。秦时称“内史”。

3、至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后,看中了沃野千里的八百里秦川,选定与秦咸阳一水之隔的渭河南岸立都。刘邦定都关中,将建筑的新城立名“长安”,取“长治久安”之意,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1100多年,至到唐朝末期。西汉之末,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承袭了汉家的国都和建制。及至黄巾军起义,董卓遍烧洛阳宫室,十八路诸侯讨卓,董卓遂迫使献帝西迁长安,东汉王朝在此有6年时间。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4、隋朝时隋文帝杨坚再次统一中国,之后就在汉长安城的东南部,由著名建筑师宇文恺设计督建了隋的都城大兴城。大兴城的规模布局和科学设施显然超过了汉长安城,它奠定了唐代长安的基础。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5、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长安城也是中国都城史上无可比拟的辉煌典范。长安不但是大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东方最大的一座国际性都市。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西 安 导 游 词

6、元代时,长安丧失了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的“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

7、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 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出来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历史选择了西安,西安充实了历史。今天,每当人们提起昔日的长安时,无不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充满了对中华几千年丰厚和无与伦比的古文明的崇敬和仰慕。

【帝都名人】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自古就有帝王之光,在西安除了传统的特产外还有个特产就是皇帝。人类初祖炎帝、黄帝在这里教民稼穑(sâ 收割谷物,泛指耕作);礼贤下士的周文王在这里开创了江山;千古一帝秦始皇在这里成就了统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这里实现了地跨欧亚的梦想;英明睿智的唐太宗在这里描绘了举世瞩目的大唐风采„„所以说,若是想知道中国历史了有多少个皇帝在西安成就了大业,我们就不妨去数数那一个又一个高大宏伟的“土馒头”。从西周到隋唐的2000年间,大约有70多位帝王埋葬在关中地区。皇帝生前在西安这片土地上不可一世、富贵至及,死后不愿意离开这块天然的风水宝地,所以陵墓也都修在了当时都城的周围。这也给西安留下了独特的人文景观资源。

所以说就有了这么一句话,说“到北京看墙头、上海看人头、广州看车头、杭州看潮头、苏州看桥头、桂林看山头、昆明看石头、西安看坟头”。

古都西安历史悠久,培育出了千千万万个精英人物,仅名列《二十四史》和其它史书中的人物,就有一千多人。有创造文字的仓颉,制定礼乐的周公,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秉笔直书的太史公司马迁,发明造纸术的蔡伦,总结千金药方的孙思邈(miǎo),去西天取经的高僧玄奘,名震诗坛的巨匠李白、杜甫、白居易,集书法大成、独创一体的颜真卿,和诗文绝佳、声蜚海内的文学家苏轼等等。他们或生于此,或者长期生活工作于此,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西安人杰地灵,文物古迹俯拾皆是。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中心城市,西安首先以人文景观数量巨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价值珍贵驰誉中外。全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登记在册的各类文物保护点多达2944处,是全人类历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遗址的田埂河畔上,你随意踢上一脚也许就能踢出几片秦砖汉瓦来;在某个新垦的工地上,你只要随意一挖也许就会挖出个汉唐墓葬;至于明清时期,宏伟高大的建筑物在西安更是数不胜数。大家可以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领略大秦帝国的雄风;从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唐华清宫遗址见识盛唐文化的浓墨重彩;从西安古城墙及钟鼓楼看到大明王朝西北重镇的英姿。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西安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有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

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在西安南侧的东西凡百里间,是峰峦叠峰、逶迤相连的有“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的秦岭山脉。在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上,有号称“奇险天下第一”的西岳华山、全真派鼻祖王重阳修炼的终南山、有以温泉汤池而闻名天下的临潼骊山、有四季葱绿而内藏珍稀的终南山、有以六月积雪不化堪称奇观的太白山、“洞天第一福地”楼观台、“中国山水故乡”——辋川(苏轼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猿人故乡” ——蓝 3

西 安 导 游 词

田溶洞等风景名胜区,它们共同形成了一道天然而独特的景群,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这些数不尽的名胜古迹和稀世文物,在默默地诉说着这座中华人文之都的辉煌与沧桑。要是在古代,大家一定早想策马扬鞭,“一日看尽长安景”了吧。

【饮食文化】

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还有梆梆面、柿面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特色小吃。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陕西太子楼御膳馆有限公司、西关牛羊肉泡馍馆、春发生泡馍馆等也久有盛名。

首创“西安饺子宴”的是西安餐饮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此外,天津饺子馆、德发长饺子馆、永新饺子馆等几家餐馆也各具特色。

在西安品尝小吃除可在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可以让您在游览的同时一饱口福。

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一些最久负盛名的小吃如下:

1、西安特色面食biáng biang面

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比昂][比昂]面”。关于“biá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多少年来就一直听老人言传下来。因为这个字笔画繁多,所有字典都找不到,书面上极少见到,都是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写才能写出这个字,很有趣的吧。北方人大都觉得这种面食很好吃。

2、西安饺子宴

西安市著名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3、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乃为全国各种凉皮之祖。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

西 安 导 游 词

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透香,在西安深受欢迎。

4、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著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

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吃的时候配一叠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地方特色的著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竟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5、老童家腊羊肉

陕西省西安市著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童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菜。

6、锅盔

锅盔(英文:guokwei),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

省外人编成的顺口溜“陕西十大怪”中,有一怪为“烙馍像锅盖”,指的就是锅盔。关中较为著名的有乾州锅盔(相传为武则天派兵在乾州(乾县)打仗,战士在作战过程当中有人无意间将面置于头盔里用火烘烤,然后发现其味香脆可口,随即流传而开)。锅盔形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7、肉夹馍

陕西(乃至西北大部分地区)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多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吉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吉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8、葫芦头

西 安 导 游 词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起初名为“杂糕”。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了。

9、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回族人的清真食品。西安回族人想在汉民聚集的地方想要从事饮食业又要出众,就只能在调料上下功夫,故此摒弃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适应的咸味来映衬羊肉汤、牛肉汤的香味。煮牛羊肉那可是回民的传统项目,调料的丰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减轻,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气的牛肉丸子(牛肉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实在。辅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块、菜花、胡萝卜块、木耳、黄花、腐竹、冬瓜等,下辅料的时间次序也不同,务必使每种菜软硬得当,看起来也有卖相、颇有点晶莹剔透的感觉,现在的西安人把肉丸胡辣汤也作为一种早餐。每天,早晨人们起床后洗漱完毕,走上街头要一碗肉丸胡辣汤一咥(die)(陕西方言是吃的意思)各奔东西,展开一天新的工作。

10、蜜枣甑糕

做甑糕在四关:一泡米,米是糯米,水是清水,浸一晌,米心泡开,淘洗数遍,去浮沫,沥水分。二装甑,先枣子,后米,一层铺一层,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三火功,大火煮半晌,慢火煮晌。四加水,一为甑内的枣米加温水,使枣米交融,二为从放气口给大口锅加凉水,使锅内产生热气冲入甑内。”

11、石子馍

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这种馍是用上等白面粉,放入油和盐(糖),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制成馍坯,烙制而成。具有油酥咸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携带方便,经久耐贮的特点。是关中农村常用的赠送亲友、招待佳宾,或作为产妇、病人的营养食品。

【生活习俗】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髯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 这是秦人的自画像,也是秦地风情较直观的写照,我们不妨试着从解读这段话开始。八百秦川一片沃野是人所共知的,但有幸在站在黄土上听过秦人吼秦腔的游客恐怕并不多,秦腔粗犷,雄浑体现了秦人骠悍的风格,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同时也是包括京剧在内众多地方戏曲的鼻祖,千百年来传流至今。有说秦腔最早源于秦兵军阵中,那么可想而知,秦俑们当时应该是各个都能吼两嗓子,并引以为乐的。

秦人爱吃辣子,也应该是自古就有的事,要不到今天秦人仍特别能吃,且顿顿饭离不了它。陕西也有一种汉堡包叫馍夹辣子,但这种吃食不是谁都能消受得起的,连一向以能吃辣子著称的四川人,湖南人见了这种吃食也是要却步的。陕西人吃的辣子——油泼辣子,是有当地特色的,出了陕西就很难吃到,这的确是事实。

秦人守根,乡土意识重,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是脱不了干系。陕西人爱吃面,而陕西本地的特色面食也相当丰富,如歧山臊子面、回民牛肉面、陕北羊肉面、户县摆汤面、出了西安火车站就能吃的马虎面„„林林总总,不仅好吃,而且每种面食里都包含着文化。比方说有一个在中国所有字典里都查不到的字,外地人不认识,但陕西人几乎妇孺皆知,不仅能读正音,甚至能给你背出一段口诀来:“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工字往进走, 6

西 安 导 游 词

你一扭,我一扭,中间夹个盐篓篓,你一尝,他一尝,中间坐个马大王,心子底,月字旁,画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子上咸阳”。这个字其实指的也是一种陕西地方面食,叫 ( biang ) 面,传说也是秦始皇最爱吃的。陕西八大怪里的面条擀地象腰带,指的就是它,这种面又宽又厚,一根能盛一大老碗,可吃起来特筋道,且越嚼越有味,面香会始终充塞你的鼻息。

参观过秦俑的人也许会发现秦俑的装束有些奇特,即秦俑有着铠甲的,但无一戴头盔的,无论士兵和将军。这是有原因的,秦人以耕战强国,提倡勇于公战,作战一般不戴头盔,甚至脱去铠甲冲锋陷阵,锐不可挡,素有科头锐士之称。难怪乎同为秦人的杨虎城将军说:“江南的才子江北的将,陕西的冷娃站两行”。秦人子孙们也多少承继了他们先辈那种率真,果敢,一往无前的作风。至今还能听到秦人用坎头子来称呼自己的子弟,是把科头音读转了,在国家开发大西部的进程里,秦俑的子孙凭着“科头”和“冷娃”这种精神做事必定会有所作为,让秦俑的故乡变得更美丽,富庶的。

“而今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你行走在秦地的街巷中,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要找寻的身影。

【西安世园会】

2011年4月-10月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当时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浐灞,聚焦西安这座可爱的城市,聚焦这座古老而不保守、繁华而不浮躁、进取而不张扬、务实而不盲目的城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在西安你可能不出国门就感受到国际的气息,因为这里是“世界千年古都”;在西安你可能没有房子就能找到家的感觉,因为这里是“华夏精神故乡”。西安从历史中姗姗走来,她在接受新时代的洗礼和考验。她像一位睿智的老人,须发间充满学问和智慧;又像一位风华的青年,眉宇间流露胆识和气魄;像书香门第里的大家闺秀,又像叱咤时代的城市小资;她是智慧与力量的结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交通便捷】

西安是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西安是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

一、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

一、六大通讯枢纽之一,枢纽城市特点十分突出。随着国家高速铁路网的加快建设,未来五年内,西安一日交通圈覆盖范围将扩大到大半个中国,辐射人口由现在的6亿扩大到12亿以上。西安地处中国的地理中心,作为联接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西安已形成了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城市结构】

西安城市结构十分整齐,整个城市是以钟楼为中心辐射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与城墙相接,形成的田子型骨架。

如果大家留意就会发现西安的建筑不是很高,其实这和我们八十年代的市政规划有关系。为了保持古城风貌,城墙以内,钟楼附近不能有高层建筑,如果我们在西安看到了高楼大厦一定是到了西安的南郊或是西郊了。而且西安的街道很宽很直,很容易辨认方向,都是 7

西 安 导 游 词

正南正北正西正东的路,他们形成井字型的交叉,“市井”一词就源于古代的西安城。西安的街道没有弯路,就向西安人的性格一样,心胸宽广,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

西安现在是高楼大厦与居室庭院并存,宽阔大街与僻街小巷相映成趣,既有古都风貌,又有现代城市的特色。

【宗教传承】

自汉代佛教传入我国,经历南北朝而成为门阀士族们的意识形态。唐代尊佛、崇佛蔚然成风。长安作为绵延万里、横跨亚欧的“丝绸之路”东端和世界性大都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教派的名僧和传教者。唐长安的城内城外,塔寺林立,讲经听法者云集。

据历史文献记载,长安城内僧寺多达122座,尼寺31座,帝王和朝廷显贵以建寺、度僧为荣。这些寺院的规模之大,也是非常惊人的,如慈恩寺即“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凡十余院,总一千八百九十六间,占地三百四十二亩”。在开明和开放的唐代,不但异彩纷呈的佛寺各个教派和作为国教的道教非常活跃,而且景教(基督教传人东方的别称)、摩尼教、伊斯兰教也相继传人中国,为中外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长安城内外尚留有多处宗教文化遗存,巍峨的慈恩寺大雁塔和秀丽的荐福寺小雁塔,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的象征。法门寺因出土了唐代珍藏的四枚佛指舍利而重新成为佛教圣地。大兴善寺、青龙寺、香积寺等著名寺院,也都成为中外友好交往的象征和观光圣地。著名的道观楼观台、八仙宫和城内中西合璧的化觉巷清真大寺,则分别是道教和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西安发展】

大家听了半天,可能觉得“嘿,这不是还是拿着古人的东西来炫富吗?现在的西安有啥啊!”下面我就给大家捋一捋咱们新西安的新发展。

说起西安的现在,首先它是西北最大工业城市,工业总产值占了西北五省的20%;西安又是西北最大商贸中心城市,漫步西安街头,商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商业很发达;

西安也是一座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科教之城,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之一。因自古原因,中国最古老的皇家大学——太学就创建于西安,所以西安的教育力量非常雄厚,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于全国第三位。现有大专院校49所,每年有50多所高校的20万大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有超过3000件技术专利和10000件科研成果问世。是全国高校密度和受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城市。

西安的航空航工力量居全国首位,我们的阎良飞机城生产了运

七、飞豹、方舟等飞机,中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就在我们的东郊;西安的军工生产力量仅次于重庆,位于全国第二,西安分布了许多大型军工企业;

作为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门户城市之一,西安在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培育最佳投资沃土,发展多元对外贸易,积极促进西安特色产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安将担负起引领大关中,辐射大西北的重任,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先锋。

西安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众多,素有“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的美称,每年来西安的游客非常的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西安是必不可少的一站,西安旅游业收入占国民总产值15%左右,一年大约有150多个亿。

西安的发展方向用江总书记的一句话概括: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外向型的现代化城市。

【司马相如】

【人物生平】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汉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 8

西 安 导 游 词

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以“凤求凰”为通体比兴,不仅包含了热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着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丰富的意蕴。全诗言浅意深,音节流亮,感情热烈奔放而又深挚缠绵,融楚辞骚体的旖旎绵邈和汉代民歌的清新明快于一炉。即使是后人伪托之作,亦并不因此而减弱其艺术价值。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琴挑文君】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刘武去世后,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家乡四川临邛,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一坐尽倾”。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听到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杀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

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怎么回事 9

西 安 导 游 词

呢?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第11篇:西安导游词

篇1: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今天我先带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就带领你们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

看!这就是将军佣,它身体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

瞧!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键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档案,先的景点不知这一关额,还有先古城墙,华清池等等,这些景点我都会带你们去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个好的状态再继续我们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们明天见。

篇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遗址,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

孔庙遗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门照壁上的“孔庙”两字是由清代书画家刘晖书写的。现在的大门东西开,俗称“礼门”、“义路”。走进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气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西安碑林是为保存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建,经历代不断的整修充实,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游客朋友们,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大家!

篇4: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到家来到西安,西安是著名的古城,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几天,那么首先我们就去秦始皇陵观光。

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东约五千米处,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地势险峻,环境优美。陵园规模宏大,陪葬品重多,像一座丰富的地下文物宝库。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赵政从13岁就开始营建陵园,修剪时间长达38年。工程浩大,气魄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1974年在其东侧发现兵马俑坑,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过发现之一。1978年,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型博物馆,于1979年10月开馆。1987年12月联合国教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家在游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大声喧哗。2。不要拥挤,要有秩序的参观。3。不要乱写乱画,保护文物。现在我就带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篇5:

哈喽!欢迎大家来到西安,我是你们的小导游刘琳,我和大家初次见面,请大家多多关照,下面我们就前往清华池吧!

朋友们,我们正在走廊,请大家往前看,那就是黄河母亲,她一身雪白,还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用乳汁哺育这他,这黄河母亲大概有两米多高。我们联想一下我们小时候,妈妈肯定也这么爱你吧!

黄河母亲大家已经看过了,我们就去对面那座山吧!它叫作鸟山,必须坐缆车去。请大家做好准备,缆车要出发了!请大家往下看,这就是清华池,很美丽吧!

好了!大家该下缆车了,我们已经到达鸟山了。请大家往里面走,看!那是八哥!多么可爱呀!大家自己看吧!可不要掉队哦!好了!大家应该看完了,我们下山吧!

look!那是青春泉!听说只要用哪里的泉水洗脸,脸上永远不会有皱纹哦!青春泉的左面是皇上和他的妃子洗澡地方,只要往里面头一两个硬币,就会来年有好运!

好了!今天的清华池一日游结束了!我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请大家不要忘记今天哦!

第12篇:荆州城墙&万寿宝塔日语导游词

荊州城壁(じょうへき)

荊州古城は、すでに2000年余りの歴史があり、秦漢に、城の周囲を作り、五代十国の後で、煉瓦で城を建てました。宋、元、明には何度も壊れては、修繕しました。現在完全な城壁は、清順治3年(1646年)建てられた物です。東西3.75キロメートル、南北1.2キロメートル、敷地面積が4.5キロメートル、周囲が10.28キロメートルで高さが9メートルです。ちゃんと保存されてきたので、「我が国の南方に完璧な物だ」と呼ばれています。我が国に時代を越える数量が一番多くて土で築いた城から発展してきた唯一の城壁です。春秋戦国時代の楚国は411年もの間に、ここに都を定めていて、色々な遺跡を残してました。

荊州古城が三層で、外側には護城河があり、中間は煉瓦の城壁、内側は土の城です。城門が地元の地理や風俗などに繋がっています。城壁に元々城門が六つあります。改革開放の後、経済発展のために新たな南門、北門と東門を建てたので、都市の交通状況を改善したとともに文物の保護にも役立っています。そして、軍事施設が整っている防御工事として、今までも重要な役割を果たしています。この寅賓門が通称「大東門」ともいいます。使者と賓客を迎える城門としてその上の櫓(やぐら)が非常に立派です。賓陽楼と呼ばれて明朝に初めて建てられて清朝に改めて建てられました。1987年、国家文物保護所に修繕されて当年に公衆に公開しました。賓陽楼の中に有名な三国人物があります。例えば、劉備(りゅうび)、関羽(かんう)、諸葛亮(しょかつりょう)などの銅像(どうぞう)がずらっと並んでいて生き生きとしています。三国誌全部で120章だが、荊州に関する章が72もあります。道理で荊州の至る所に三国人物の息吹(いぶき)が満ち溢れています。

荆州万寿宝塔(ばんじゅほうとう)

万寿宝塔は湖北省にもう一つの重要な古い建築として、1956年に全省の重点文物保護対象になりました。これは天下第一磯として長江の堤に聳え立つものです。そこから遠方の立派な風景がみえます。

宝塔は高さ40.76メートル、八面で七階で、宝塔の上に色々な素振りをしている仏像が88尊あります。そして、煉瓦の種類も複雑で、その上に色々な図案もあれば、仏教の経典もあり、宝塔の天辺(てっぺん)に金剛経(こんごうきょう)が全部刻まれました。それで、その歴史文化価値が計り知れないかも知れません。この塔は他の塔と比べて最大の特色が塔の体が長江の堤より約7メートル低くしています。

西暦紀元1548年、皇帝の誕生日を祝うために建てられました。それに、洪水を抵抗し、人民の幸福を祈るという意味も含めます。

第13篇:第一部分:西安城墙讲解稿VIP

西安城墙景区讲解稿(VIP)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是西安城墙景区的讲解员XXX,我代表西安城墙景区欢迎各位的光临,祝愿各位领导在此游览愉快。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西安城墙的南门外,南门是四个主要城门中保存最完整、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前面的吊桥和闸楼,也是西安城墙现存唯一的。闸楼,掌控着吊桥的起落和闸门的提放,兼管晨昏报时,作为城防体系的前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逢贵宾到来时,我们便落吊桥、升闸门,让贵宾从专用通道进入城内。

特别是当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到来时,我们还要举行盛大的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再现千年古都喜迎宾客的盛世场面,使宾客们亲身领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一九九八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西安,就是通过南门吊桥贵宾通道进入西安城的。

仿古迎宾仪式是根据古礼中的宾礼和盛唐时期的礼仪,并融入中国古代民族历史文化的内涵而推出的一项旅游活动。届时,吊桥将会徐徐放下,闸门将会缓缓升起。在古朴、雄浑的大唐乐曲声中,身着金盔铁甲、手拿仪仗兵器的士兵列队出现,掌灯仕女和文臣武将迎出城门,仕女翩翩起舞向嘉宾敬献“迎宾酒”并颁发“通关文牒”,使臣们齐呼“恭请贵宾入城”。伴随着气势恢宏的盛唐乐曲,贵宾由仕女引导沿御道通过吊桥入城,这是古城人民为表示对贵宾的欢迎而特地举办的隆重仪式,可以说是礼仪之都的一大盛世,曾先后接待过许多国内外领导人,被誉为“中华迎宾第一式”。

现在请XXXX陪同各位贵宾从贵宾专用通道进入城内。

此时此刻您看到的这弯碧水便是西安护城河,宽45米、深8米,绕城一周14.6公里,是西安城的第一道屏障。它曾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拒敌于城河之外,保护西安城内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蓄水排洪,改善城市小气候,增加城市美观。现在我们城墙的护城河试验改造段已成功向游人开发,河水清澈,还有游艇等娱乐项目。(补充1)

在古代,如果您想越过护城河到城里,唯一的通道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吊桥。桥身用榆木或槐木制成,桥头上有铁环,环中贯有铁索、辅以麻绳,直系到前面的闸楼上,在桥后的立柱上安有铁滑轮,这样利用滑轮吊桥就可以起落自如了。直到民国初年,吊桥才被马路所代替,失去了军事壁垒的作用。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吊桥是西安环城建设工程****年在原址上重新复原的唯一的一座。(补充2)

通过吊桥进入闸门,我们已经来到了月城。这座城形似弯月,故称为月城,它也是城内的第一道城。在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们可

连同自己的羊、骑的马等进入羊马城暂避歇息,等候城门开启后再进城,故得名“羊马城”。

据说,城墙的修筑是从夏朝开始的。说起夏朝建城,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夏王启有一条心爱的黄龙坐骑。启常骑它上天宫与诸天神谈论治国之道,返回人间向他的臣民传达天帝的旨意。不知过了多少年,黄龙老了,再也无力腾飞了。当它快要咽气时,启非常伤心,抚摸着龙头泪流不止。黄龙偎依着他说:"我的主人,你不要伤心,我死后,你把我的身体盘成一个方形,你住在里面,我的灵魂将永远护卫你的安全。"黄龙说完就死去了。启遵照黄龙的遗言,把它的身体盘成一个方形。第二天早晨启从他屋里走出来,只见昨天放黄龙身体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高大雄伟的城垣,上面还建有一座凌空高耸的城楼,启惊喜望外,立刻命令臣民在城垣里修建宫殿。宫殿建好后,启和王族们都搬进去住,他在高大的城垣保护下,平安地度过了执政期。此后,历代国王都仿效启,修筑高大的城墙保护自己的安全。当然,这仅仅是个神话传说,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城墙始于周朝。

西安城墙是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城池建筑,自公元582年筑城到现在,已经历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各个朝代都有所修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3年,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对他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使他重现了昔日的雄姿,2004年12月26日,随着城墙火车站工程的完全合拢,标志着西安城墙已全线贯通,基本上恢复了历史风貌,并形成了墙、林、河、路四维一体的西安城墙景区,所以到西安城墙景区观光游览的朋友都可以骑自行车或坐电瓶车绕城一周,观光城墙周边的风景。(补充3)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性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木结构的过梁式,从军事角度来看,这种城门最大的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要设置水池,以防敌方火攻,也因此留下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结构不仅使得城门更加坚固,而且可以有效地抵御火攻。

城门的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箍着九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钉,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钉。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的钢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一方形小城便是瓮城,所谓瓮城,是在城内筑成一个封闭的空

间,敌人一旦进入城中,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捉鳖”,故而得名。翁城墙与大城墙高度相同,背面依托大城,前面有羊马城护卫,在军事方位上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现在的所在地就是南门也叫永宁门,唐朝时称为“安上门”明朝时才改为“永宁门”——取永保安宁之意,门名由陕西第一任总督张凤翙书写,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是现在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最完整的一座。

现在让我们上城参观,我们拾级而上的台阶叫登城踏步,原建在城内,东、南、西、北各一处。在四个城门开盘道时改在瓮城内,方便游人登城参观。

另外在城墙内侧还建有可供三辆马车并行,呈二十五度角的斜坡,供马车行驶和士兵登城的道路被称作“登城马道”。现在全城共有登城马道10处。

站在城墙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千年古城的雄姿。西安城墙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距地面的高度为12米,绕城一周13.74公里。

这是西安城墙的历史变迁图,从此图大家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西安城墙的历史演变。 隋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陕西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现在的海外华人都以“唐人”自居,甚至他们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唐人街”,反映了唐朝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隋朝于公元581年建立,第二年就开始修建都城——大兴城,大兴城的规模十分宏大,北接龙首原、东临浐灞河、南依终南山脉、西距秦汉故都。

唐长安城是在随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由三部分组成,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其中,宫城为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为政府机关所在地,外郭城为居民区和商业区。

唐长安城的周长是37公里,面积达84平方公里,是现在明西安城的7.5倍。全城以155米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街道宽敞整洁,纵横交错,把整个唐长安城划分为108个区域,称为“坊”。“坊”是当时百姓们的居住区,有方正统一管理,日出擂鼓3000开坊门,日落擂鼓800闭坊门。平时实行严格的宵禁政策,仅元宵节三天可彻夜敞开。(补充4)

唐长安城有三组宫殿,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太极宫位于城北部正中,坐北朝南,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太极宫有三部分组成,主体部分太极殿,曾是唐太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帝接见群臣,商讨政事,举行大典之地,相当于明清故宫的太和殿;东宫是太子居住之地;掖庭宫是古代宫女居住之地,即现在

古都大酒店的南边有长约500米的一段唐代宫墙遗址,人称“西五台”。

太极宫最有名的地方数“玄武门”,因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而名垂青史,中国历史著名的“贞观之治”就在这里发生。(补充5)

在宫城与皇城之间,有一条宽300多米的横街,相当于现在陕西省政府前的新城广场,是当时唐朝政府设宴迎接外国使节的迎宾广场。

大明宫是唐长安“三大内”中规模较大的一座,位于当时长安城北的禁苑中,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宏伟。大明宫初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修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便死。高宗李治年间重建大明宫,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的中心。(补充6)

兴庆宫所在的位置,原是城内百姓居住的龙庆坊。唐玄宗没有当上皇帝之前,与其四位王兄居住在这儿,人们称之为“五王宅”。玄宗登基之后,营造宫殿,改“隆”为“兴”。自公元728年,玄宗由大明宫入兴庆宫居住听政,这里成为盛唐的政治活动中心.“安史之乱”以后,兴庆宫失掉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为安置退位的太上皇的住所。(补充7)

曲江池遗址位于西安市南郊的曲江池村,距市中心约5公里。它曾是汉、唐时精心设计建造的一处极为富丽优美的园林。盛唐时期,这里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场所,那些贵族仕女,车马侍从,悠然游宴于曲江,所谓“曲江流饮”被称为“长安八景”之一。

芙蓉园是曲江池风景精华荟萃之地,现仍有紫云楼,彩霞亭等建筑遗址。唐玄宗曾专门沿外郭城东城墙修筑了由兴庆宫到芙蓉园的夹道,以便经常到这里来游赏。(补充8)

西安古称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我国历史上曾先后有十三个朝代据此为都,城池建设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周沣、镐二京城、秦咸阳城,而汉长安城周长23公里,当时不仅在中国是最大的城池,而且比同时期的西方第一大城市罗马城还大40%。其城墙高3.5丈,宽1.7丈,墙体用精选的黄土夯土修筑而就,其坚硬度不让砖石。虽历经数千年凄雨苦风的侵蚀,也没能使它们彻底消失,至今在西安城西北10公里处还可看到高数米的断续绵延的城墙残体。(补充9)

由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筑大师宇文恺负责设计建造的隋大兴城堪称中国古代城市建筑中旷古未有的杰作。唐长安城以隋大兴城为基础,扩建了外廓城。唐长安城周长37公里,占地面积85平方公里,比占地63平方公里的老北京城还大,是今西安城的七倍。其全城由宫城、皇城和廓城三个部分组成,是我国乃至世界城市建筑史上空前绝后

的最宏大壮观的古代城池。唐长安城不仅建筑规模庞大,而且还很整齐,街衢纵横,里坊井然。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赞誉它"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唐都城成为以后各朝建设都城的楷模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西安城墙则是明代建筑。明太祖朱元璋还未取得天下时,其谋士朱升曾向他上书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建议。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所以十分重视修建城墙,建立防御体系。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封其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西安府。同年,在原唐"皇城"的旧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筑城工程,先后用了八年时间,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终于建成了这座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自筑成至今已历经了六百多年的沧桑,除去小修补外,基本上是相隔二百余年大修一次。第一次即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都御史张祉对城墙外皮全部包了砖。第二次是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陕西巡抚毕沅修缮、改造了全城排水系统。1983年开工的西安环城建设工程便是第三次大规模修葺。经过十多年来的全面修复,西安城墙已基本恢复其原有风貌,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而又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城池,属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们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

明清时西安只有四座城门:南门(永宁门)、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北门(安远门)

南门(永宁门):因为南方是火神所在地,为了避免火灾,炉灶一般不朝南开,以求永保安宁。这里不开正南门以示诚心。它是西安城墙四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

东门(长乐门):因明朝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祝愿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之意。

西门(安定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明清西安城门“安定”二字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北门(安远门):明清西安城北城门,“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之恩归顺,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闸楼、箭楼、正楼(大城城楼)。

闸楼是控制吊桥的升降和提放闸门的。闸楼我们已经参观过了。

箭楼:顾名思义射箭防御。共有66孔箭窗,视野开阔,对有效、精确杀敌起到很好的作用。箭楼与闸楼一样,箭楼有三面城墙与身后的主城墙相接,并形成与正楼之间

的翁城。无论敌人进入月城或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

遗憾的是南门箭楼在1926年“二虎守长安”战役中毁掉了。“二虎守长安”战役是一次攻守战斗激烈,充分显示城墙“深沟高垒”作用的战斗。

1926年春,北洋军阀吴佩孚的走狗刘镇华率所部“镇嵩军”12万人由河南入陕,企图攻占由陕西国民军控制的西安城,为北洋军阀扩大地盘。刘镇华破潼关后长驱直入,迅速把西安围得水泄不通。城内督办李虎臣和二师师长杨虎城的部队总数不足3万人,全城40万人被围困孤城长达八个月之久,“二虎”一方面动员全体士兵和全城百姓以城墙为屏障顽强抵抗,一方面又向广州国民政府求救。城外的“镇嵩军”也加紧了破城的攻势,穷凶极恶的“镇嵩军”因与城内的守军相持不下,便想困死城内的军民。他们放火烧了城外已成熟的麦田40万亩,冲天的火光延续了五六日。城内居民饿死的就有两万余人。“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碑”守城战坚持得非常艰苦,直到10月,受广州国民政府编制的冯玉祥部队奉命援陕,他们星夜兼程,出奇制胜,连打四仗,使刘军全线溃退,狼狈窜出潼关,解了西安之围。在这次战斗中,南城门失去了箭楼。

眼前这座城楼就是正楼,是防御体系的主体建筑,高32米,长43米,青瓦宝顶,重檐飞峭,庄重稳健,气度不凡,大有主帅之神威,战时是主帅坐镇指挥的指挥所。城楼为二层三重檐,明朝时西安府是朱元璋之子朱樉的封地,属皇子封秦王。因而城池的建筑等级仅次于都城南京,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的屋顶结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美观与实用的统一。

请大家在仔细看,城楼正脊两端的剑柄兽吻高耸,与戗脊的兽头默然互视,相映成趣。据说正楼两端的“兽”是龙的儿子叫“螭”,它喜欢攀高望远,吞火咽电,因而火神和电母都十分怕它,有它的地方从不遭火灾电击,所以,人们就在屋脊上塑造螭的形象驱赶火神,电母,以避免火事。(补充10)(补充11)

现在大家向北看到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钟楼。

它位于西安繁华的东、西、南、北4条大街交汇处。古时用来在清晨敲钟报时,所以叫做钟楼。

钟楼始建于1384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当时,那里是西安城的中心,不过在它建成约200年后,由于城门改建,新的四条大街形成,钟楼明显偏离市中心。公元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将原来的钟楼整体迁建到了现在的位置,基座是当时新建的,楼主体是移建的原材料。

钟楼基座是正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高8.6米,宽35.5米,全部用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高36米,外部重檐3层,但内部仅上下两层,楼檐四角攒顶,檐

下饰有彩绘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和钟楼遥遥相对,在钟楼西北方500米处,可以看到又一座宏伟的古建筑——鼓楼,它创建于公元1380年,比钟楼早四年,以前楼上悬架一面木鼓,傍晚击鼓报时,与钟楼上的钟形成“晨钟”“暮鼓”,古称作鼓楼。后来鼓楼不再用来报时,只是在战争时才擂鼓报警。

大家请看,我们脚下的城墙顶面称为“海墁”,意为像海平面一样宽阔,平整,它以三层青砖铺砌,可供六辆车并行。但您也许已观察到它并不是水平的,而是由外侧向内侧倾斜,主要用于排水。其实,清以前的城墙顶面原来是平的,在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对西安城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即西安城墙的第二次大修葺。在这次工程中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改造了全城的排水系统,他首先统一了全城城顶的内倾度为5度,然后以40—60米的距离,在城内侧用砖砌了一个个直立的流水槽,槽上有吐水口,下有滴水石,雨水一到海墁上立刻顺海墁的坡度流入流水槽,沿滴水石很快散进阴沟,有效地保护了城墙墙体不受损坏。西安城墙之所以能保存至今,这套完备的排水系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城共有这样的流水槽167个。

从侧面我们可以看到流水槽,同时我们看到的这条街就是顺城巷(补充12),古时的跑马巷,现在已经全线贯通。

从南门到文昌门一段是西安城墙顺城巷试点改造段。90年代后期,西安古城改造转向了“保护性开发”,2003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市规划局提出了“唐皇城复兴计划(补充13)”,在这种大环境的引导下,建成了南门——文昌门传统文化街区,长500米,占地168亩,是顺城巷周边环境整洁的试点地段。目前,建筑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文化韵味浓厚的建筑群。

身前的这座矮墙为“女儿墙”,主要是防止士兵作战时摔到城下,保证士兵在城上作战安全的。

与“女儿墙”相对,沿城墙外侧的称为垛墙,共有5984个的垛口,可供士兵射箭和瞭望,下方的小方口称悬眼,做射击口。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二层小楼称为敌楼。

在城墙上每隔120米建有一个伸出城外的20米宽,12米长,与城墙顶齐高的墩台叫做敌台,俗称“马面”,全城共有马面98个,它的出现使士兵作战视野开阔,战术运用灵活,打破了长期以来城上作战局限性大的水平战线,开创了城上立体战场。按马面120米的间距计算,60米的中心恰是弓箭、擂石等投掷类武器的有效射程。两个马面

之间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交叉火力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和防守功能。每个马面上都建有一座重檐歇山式的敌楼,驻守士兵。今天,我们看到这一座座威严耸立的古建筑,仍可以想象出昔日那金戈铁马,鼓号雷鸣的惨烈场景。

前方就是魁星楼。

魁星楼是为祭祀主宰文运兴衰之神“魁星”而建的。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在我国古代有观天象以定世事的传统,魁星的形状像斗,而斗又是量具,由此联想到衡量人才,所以魁星又是被认为是主宰文运兴衰之神。早在宋代的时候就有祭祀魁星的习俗,从此以后各个朝代各个地方都在文庙、学校等文化昌盛的地方来建魁星楼。

西安的魁星楼建在城墙的东南方向,与南门城墙相距667米,而城墙是古代用以军事防御的设施,那么,西安的魁星楼为什么建在南城墙上呢?这与当时的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从它的位置来看,正北是碑林。

碑林(补充14)原为明清时的孔庙,由于碑石耸立如林,非常壮观而得名。建于公元1087年,保存有从汉到清代的各代碑石、墓志3000多块,分别置于7个陈列室,6个墓志廊和一个碑亭展厅。碑林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以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其西北面是关中书院(补充15)即现在的西安师范学校所在地,东北面是宋代京兆府府学所在地,难免是唐长安城国子监所在地,因此这一带文化比较昌盛,魁星楼也因此建在这里了,下面的城门也因此取名为“文昌门”。

西安城墙还有四座角楼,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个角。角楼主要是辅助城楼作战以保卫四方的安全,但是其中有一个角非常独特——西南角。西南角为一圆形角台,而其它三角则为直角。据考证,这个圆角是唐“皇城”角台遗址,原址是圆形,明城修建时,西南城角没有重修,就按原样加砖添土,才形成这一独特的城角。(补充16)

至此,大家对西安城墙的高空防御网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是,闸楼与正楼遥相呼应,控制吊桥、城门局势。而角楼镇守全程四角,辅助大城楼,传递大将军号令以及全城战势,而敌楼则利用其外突的特点形成正面以及两楼间三方面的交叉火力,阻击城门,减轻城门压力,这些附属军事设施也使城墙相得益彰,构成了深沟高垒的军事城垒,使西安城墙防御体系“固若金汤”。

西安城墙集城墙设计之精华,各代建筑师运筹技术之巧思。它既是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系统,又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科学的建筑结构和完美的外部造型有机结合,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统一。城墙的建设是中国古代建筑史、军事史、政治经济发展史的一个历史的缩影。今天的城墙虽已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功能,但它作为古代建

筑艺术的杰作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更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近年来,西安城墙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次,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登上城墙,领略古城雄姿。城墙迎接过美国总统克林顿,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国际名人和众多团体的仿古迎宾入城仪式。再现了千年古都喜迎嘉宾独特而隆重的礼遇,使贵宾们亲身领略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被誉为“中华迎宾第一式”成为西安城墙的一个重要的旅游项目。一年一度的西安元旦越野赛和城墙马拉松赛;历届西安古文化艺术节城墙游乐活动和焰火晚会;大型艺术灯会等众多既展示历史风采又具有参加、观赏、娱乐性质的活动使城墙古为今用,成为西安市群众参与最广泛,人数最多的。城墙是对外文体活动场所和对外开放的载体,古老的西安城墙正焕发着新的活力。它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豁然雄姿迎接世界各地的朋友们。

我的讲解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城墙参观游览!

撰写人:游客服务部全体导游 撰

第14篇:北京、西安、南京、苏州四地城墙调查报告

北京、西安、南京、苏州四地城墙调查报告文 / 一颗流星雨

——看中国古城墙命运何往

“西安的古城墙让人感到震撼。它不仅是这个城市独特的身份标志,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的财富。相信有一群专业人员精心保护,只要没有地震或战争的破坏,它会更长久站立在那里。”这是德国古迹保护专家史迪夫•西蒙在国际古迹遗志理事会第十五次大会上,对西安城墙命运的希盼。

“对于我们在海外的华人,城墙就是中国的‘国’字,想起儿时爬过的城墙就能想起祖国。如果有一天,我的儿孙回来再也见不到古城墙,他们将永远不会完整的了解中国的历史”在明城墙遗址公园,旅居法国54年的洪老先生对中国城墙命运的希盼。

“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7世纪,中国人用两千多年的时间修筑了10万里长城。目前,其中9万里已基本消失,只剩最后一条万里长城———明长城。而城墙消失的就更快了,即便像西安和山西平遥这样城墙保存比较完整的地方,如果保护不利,在不久的将来也有消失的可能。”在长城上,长城学会国际部主任王俊占表示了对长城、城墙现状的担忧。

北京:新城楼找不回儿时的旧梦

皇城墙、皇城根是老北京的象征,也是新北京对老北京的一种怀古。曾几何时,历史给予北京的写照是城内歌舞升平,城外市井喧嚣。

北京原来共有四重城墙,均建于明代。最昌盛的时候,周长达到了四十公里。最里面的一重,是围合封建皇宫、至今仍保存完整的紫禁城城墙;而围合紫禁城及其外围宫廷服务区的城墙叫皇城城墙;再向外,便是清代时只允许旗人居住的内城和会馆云集的外城。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要阔宽北京的马路,内外城墙被拆除了。从此人们一提起北京的城墙,想到的就是紫禁城城墙。

本世纪初,北京市政府先在当年被拆除的皇城墙遗址上,建成了皇城根遗址公园。虽然城墙是不负存在了,但却能让人依稀触摸到皇城那仅存的脉搏。后来又把只剩下了以东便门角楼为起点,东西向、南北向的两段不到1800米的明城墙残城建成了明城墙遗址公园。

明城墙可以说是北京真正仅存的城墙,她是北京内城的界限,勾出了整个北京古城边缘完整的脉络,有人说明城墙是北京历史的捍卫者。

明城墙已经600多年,在新中国成立后绝大部分都被拆毁了,现在仅剩的东西向、南北向两段不到1800米的残城更显得极为珍贵,堪称“城市标志”。现在北京只有这段城墙了。

而建成的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总面积约15.5公顷,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绿地面积12.2公顷。2003年还被评为北京市精品公园。

张克老爷子是地道的老北京,正蓝旗满族人,73年来一直保持老北京人的习

惯。早晨要专门跑到磁器口锦丰豆汁店吃早点,一碗豆汁,二焦圈,走的时候外带一个糖火烧。然后骑车到天坛唱上一段《三岔口》。下午和晚上跟老哥几个在明城墙遗址公园下棋。

谈到城墙,老爷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北京城墙保护的太晚了,现在再怎么修缮,也失去了过去的味儿。”

张老爷子说,站在新修的永定门城楼上,他特想哭,当年他曾亲身参与了拆除北京城墙的工作,一段段城墙,一座座的城楼说没就没了。哪个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地城墙说拆就拆了,没了城墙北京城还是北京城吗?后来城墙拆了,很多的老人为此还病倒了。

“自从去了一次永定门就不敢再去了,因为现在的永定门与周围的建筑太不和谐了,当初的永定门就像我们的门口,说出去就出去,而现在的永定门是一件城市的工艺品,离我太远了。”

从海外回来的洪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很遗憾,在永定门上没有找到儿时的自己,“我听不到骆驼的声音,我听不到糖人的叫卖,有的只是嘈杂的汽车笛声。历史的残缺是不能修复的,更不能去复制,只能付出代价。我希望明城墙能永久的保护起来,这是北京唯一的命根了,不要在他周围再添修无用的仿古建筑。城墙嘛,土一点,荒凉一点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应该为后代留点真实的遗迹。”

在明城墙遗址公园走了大半天,看到公园打扫得很干净,还有保安和警察在巡逻,时不时地叫那些在草坪里放风筝的人出来。

但在城墙的东北侧,其环境与公园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很多人在城墙的绿地上玩牌睡觉,随手的生活垃圾到处乱扔。更有几个人不知怎么地就爬到了城墙上面坐着去了,这段城墙因为临近北京站,不时有“黑车”、“黑摩的”出没。从城管队员那里得知,目前城墙仍是划界管理的。东西走向的归崇文区管理。南北走向的归东城区管理。

“无论谁来管理,都希望尽快的来管理,这段城墙得以保存下来太不容易了,不要让他成为最后的‘哭墙’。”北京人文大学赵楠同学说。

西安:只有城墙的古城

新华网最近报道说,29岁的出租车司机闫聚京最头疼的就是每天上下班高峰时的堵车,和许多西安市民一样,他认为环绕老城的古城墙造成了这些麻烦。

闫师傅还说,一圈城墙只有13个洞口可以出入,其它地方都是封闭的。他也知道外地的游客喜欢西安的城墙,可西安的城墙确实造成了市民生活中的一些不便。杨小姐是地道的西安人,她说,她对西安城墙感情并不深,因为现在西安大多数

城墙都是八十年代重修的,已经不能算是文物,只能算仿古重建。

而在北京做生意的西安人李先生觉得,过去的西安城墙是西安人的骄傲,他的雄姿体现了西北人的性格,现在西安人也同样热爱着城墙,群众对城墙保护意识和政府对城墙的重视程度,是全国做的最好的。但也要承认现在的西安城墙真的阻碍了西安城市的发展,无论再怎么修复,也像一位蹒跚的老人背着沉重的包袱。不如拆除一部分城墙,让西安透吸一点新鲜空气。

西安市的某位政府官员曾说过:“城墙,那是我们西安的文脉,是西安的一张金字名片。”然而就是这张名片,却总是惹来一些麻烦。

从2004年12月28日开始,西安城墙上树立起了商业广告牌。报纸、电视以及网络作了相关报道,在遭受了市民及游客强烈抨击后,才被撤下后,在城墙委员会表示不再树立广告牌的决定后,仍有人表示忧虑,认为先前的行为已经开了一个相当糟糕的开局

就在此事平息不久,西安城墙又成了众矢之的,门票从10元一下“跃升”到了40元。随后,在各媒体和民众之间激起了强烈的反应,一时难以平息。

有人觉得这次城墙涨价,脱离了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和目前城墙的实际游览功能,“通票制”是强拉强卖,严重地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利。

而门票涨价,也让一些西安当地人觉得是政府部门早有预谋的,有人分析,门票涨价是针对外来的游客的,西安本地城市居民几乎不上城墙,涨价对本地居民影响甚小。还有就是西安的城墙全部贯通后,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收入。最后同为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兵马俑90元,陕西博物馆30元,城墙只卖10元钱,心里不平衡。

面对西安城墙出现的种种问题,某家网站特意制作了一个网页,赫然的写到“西安城墙何去何从”。

有人说,西安是座只有城墙的古城,1100年的中国历史从未间断的在这里流

淌。城墙是古城西安的一个标志,也是中国古代特大型城市在今天的一个象征。西安从鼎盛时期的皇都到陪都再到废都,能屹立不倒的只有那城墙。

古都西安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古都西安。作为古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西安城墙,目前已经成为了中国现代城市建设历史上,维护古代痕迹最后的堡垒,也是最让人鉴古知今的象征。不可否认西安城墙内外的建设,使得古都的气氛已经基本被破坏殆尽。

一位西安人知道我在做城墙调查,给我写了一封信,其中他写道:“我们都相信,西安有能力把城墙保护好,将来留给后世子孙看。但对于西安的城墙,绝对不能作为用来搜刮游客的工具,如果城墙管理部门因为要维护和抢修城墙,获得相关资金有情可谅。西安城墙作为世界上也独一无二的城市遗产,其价值根基是一座千年古都。如何有效的对它进行开发,考究的是一座城市的智慧,尤其是相关负责部门的头脑。但是,对于“城墙上广告”、门票价猛涨4倍的这些典型商业性质的行为,他已经损害了绝大多数人们的利益,破坏了整个城市和谐”。

南京:不能承受之重

在明代的时候南京城为四重城垣:宫城、皇城、都城及外廓,现存城墙为明都城城墙,距今已有600余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被誉为中国数千年城垣建造史的巅峰之作。明城墙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尚保存完整,实测周长33.676公里。后人为的拆城取砖,或倚墙建厂、违章搭建,加上年久失修,使明城墙受到较大损害,现存23.743公里。南京明城墙原有城门13座,水关2座。目前有聚宝门(中华门)、神策门(和平门)、清凉门、石城门(汉西门)4座城门及东水关保存较好。

在2004年的夏季,南京这仅存的古城墙险些千米坍塌,由于连日的暴雨,一条名为“龙脖子”的古城墙墙内出现了渗水,墙皮膨胀脱落。当地的媒体曾报道说,只要稍微抬头,就可以看到随处可见开裂的墙体和明显凸出的墙面。古老的城墙已经千疮百孔,而攀附在城墙上的植物也是破坏城墙防水层的元凶之一。

然而南京的城墙存在险情还远不只“龙脖子”一段,在调查中,一份南京玄武区的“南京城墙险情一览表”上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从“解放门”“玄武门”“中山门”一直到“富贵门”,无一例外都有险情出现。除了“松散”“鼓胀”之外,还出现了“开裂”“地基下沉”的情况。紫金山索道东站边:松散、脱皮40平方米;紫金山索道北70米:鼓胀、松散30平方米;紫金山索道南20米:松散、脱皮40平方米。在这些险情中,脱皮3处、而脱皮面积为10平方米的“龙脖子南城墙通道处”在这之中还算不上险情最严重的。而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给媒体的答复是。“下雨天最好不要在那段城墙下面走!”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要在南京的城墙上架电梯,此事一出引起社会各界轩然大波。

明城墙如何保护、开发一直是南京人关注的焦点。去年8月以来,在几家公司端出的规划方案中,一种跨越明城墙的构想———“城墙渡”屡被提及,从今年3月15日开始公示的规划图上看,设计者想在城墙两侧15米的保护范围之外架起两座电梯,并通过类似于天桥的设施跨越明城墙,是谓“城墙渡”。

从神策门到解放门之间4000多米的距离,这样的“城墙渡”设计了4个。这一方案通过规划局网站和城建规划展览馆公示后,遭到了绝大多数南京人的强烈反对。南京市规划局传出的消息说,该局已将大量市民反对意见转交给设计单位,有关部门拟就此修改方案。南京市建委有关人士证实,在今年实施的明城墙风光带建设任务中,暂不会考虑建设“城墙渡”。

不过南京市园林部门则认为,由于明城墙的阻隔,玄武湖不能向城市打开,人们进入非常不方便,这就限制了她对城市景观和市民生活所起的作用。”

南京市相关部门也表示,现有的玄武门、解放门等3个通道远远不够,通过城墙渡就可以让人们不费腿脚轻松从城墙的一侧翻越至另一侧游览。

南京规划局副局长叶斌此前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所谓的城墙渡,就是要用与城墙完全不同的材料和形式,在城墙保护范围之外,做一个简单的木结构或者钢结构的桥,完全与城墙没有接触,等于是一个凌空跨越城墙的渡口,沟通内外。不能用传统的砖砌的‘蹬步’,不要添加任何明城墙原来没有的东西。如果做得复杂一点,就是在城墙两边各做一个垂直的升降电梯,有个悬臂把人送上城墙。”

然而局长的话并没有赢得多数人的赞同,反而是讨伐声如潮。有人认为,明城墙已经很疲惫了,应该对其进行总体的人文定位,不要搞得寸土寸金,每段地方都设一个景点。”还有人认为,“城墙渡”损害了明城墙的整体风貌,也破坏了固有的中国园林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

拨通了中国遗产基金会耿莹会长的电话,虽然此事过去了有段时间了,但耿会长还是气愤的说,“我们总是干愚事。”

中国长城学会副秘书长张骥表示,很多城墙的破坏完全是政府行为,政府领导都是从政绩出发,从未慎重的研究考虑过如何最大的限度的保护抢修这些历史遗产。

南京的郭茵小姐说:“旅游观光其实就是走出一种心情,爬城墙也是如此,对于游人来讲,走路的本身就是一种乐趣,如果你剥夺了他的乐趣谁还来去爬城墙?”

面对舆论,南京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斌做出的解释是,“现在人们可能还感受不到这个需要,但明城墙九华山到神策门一段开放后,作为旅游景点的话就凸显出这个问题。不管是外地观光还是本地休闲,都要考虑到人体工程学,人是个非常精密的仪器,步行多少米就开始累了。非常难以想象,双休日你带着小孩能全部走一通吗?走不动啊。”

对此,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节目专门通过声讯电话做了调查:“是否赞同在明城墙上装电梯?”结果显示,4425人赞同,9115人反对。主持人孟非说:“如果怕旅客走不动路就在明城墙上装电梯,那么故宫走不动岂不要开电瓶车?长城走不动就要装缆车?”

面对各方压力,5月20日,南京市建委综合处陆处长在重点工程通报会上表示,按照明城墙的总体规划,玄武门—解放门段城墙已被明确为一级景区,此前提出的“城墙渡”方案在本次整治中并未考虑。而规划部门也表示,设计单位先前所做的规划没有得到政府批准,近期内也不会实施“城墙渡”。

南京文物局也表示:因为南京早就出台了明城墙保护法规,所有施工都要文物部门审批,“城墙渡”是不会得到文物保护部门的认可。”

1988年,经历废存之争保留下来的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从2003年起,南京市想用3年时间对明城墙进行大规模修复,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当地的学者感叹的说:“城墙负担如此之重,希望可以借助‘申遗’让他重生。”

苏州:山水之城,无城可赏

早在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命大臣吴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江南平原上筑起了这座周长四十七里,辟有水陆城门共八座的宏大都,称为“阖闾城”。这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历经2500余年的风风雨雨,屡遭战火破坏,但都在不久即修复重建,其形制规模,宏伟壮丽,特别是每门辟水陆两城门,为国内仅有,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创举。

可是和许多的古城墙的命运一样,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州的城墙也没有逃脱劫难,苏州古城墙除盘门、金门外,其余均被拆除。至今,古城墙尚存只有1457米,分布在盘门、胥门、齐门、平门、相门等。另外,还有一些古城墙之前被一些市场、库房、商店、民宅等占用,现在已经和外城河一起,建设成苏州胥门外城墙公园。

有关专家学者考证,苏州的城墙与古今中外其它的古城墙遗址相比更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他是我国唯一的一座有2500余年的城址,门名在原地不变的古城,并且在世界

古城市建设史上也属罕见;而且苏州古城墙突破古时建城规制“方”形的约束,呈不规则长方形,这是因为当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吴国的国情所致,对于研究吴国历史及军事史具有较高的价值;古城巧置八座水城门、成为闻名中外的优美水域,这在全国乃到世界建城史上都是罕见的。

为了抢救苏州的城墙,发展苏州旅游事业、多年来有关专家呼吁,保护苏州古城墙遗址,并提出了有益建议:学习借鉴国内外保护、修复古城的成功经验;尽快制订出一个保护古城墙的地方法规;进一步对古城墙进行全面测量和查勘;组成一个专门班子,对古城墙的修复,保护方案进行论证决策;尽快编制一个局部修复古城墙的总体工程项目;大力收集,征集古城墙砖等。

苏州大学的学生小沈说:“都说先有苏州城墙后有了苏州。苏州的城墙曾是千百年来苏州人赖以生息的命脉,只可惜我们年轻的一代没有看到过完整的苏州城墙。长期以来政府只是重视苏州的园林,却忽视了城墙的重要意义。如果能把苏州的园林和城墙很好的结合起来,就更可以体现苏州的文化底蕴了,那样苏州将更完美。”

中国长城学会的王俊占说,苏州对城墙的保护在全国来说是不错的,但可惜的是苏州的城墙保留下来的太短了。与其他地方城墙比起来,苏州的城墙命运真的坎坷多。早在1927年的时候,苏州市因为阻碍交通,殊感不便为由,将阊门拆除。建人行道,停车场。这是苏州近代最早的拆城墙行动。在此后,城墙不断毁塌,虽时有市民自发修复,但古城墙依旧不能逃脱被毁弃的历史命运。

1952年的时候,苏州城墙因为年久失修理,缺口有23处,其中坍倒16处,而且每到霉雨季节,城墙时有倒塌。而到了1986年城墙已经不负存在,多家单位在城墙地域内全部或局部占用城墙遗址,苏州古城墙原有15.1公里,占地187公顷,至1986年还存有古城墙5.02公里,其中砖砌城墙约2.2公里,而现在也只省下1公里多。

王小天是苏州本地作家,他说:“‘山水之城,美矣姑苏’,但现在的苏州能给外人展现的只有山水,城墙已经永远的消失。想想这是苏州的悲哀,山水之城却无城可以欣赏,即便是那幸存下来的残垣断臂,也是沾满了水渍烟熏的痕迹,在大片民居群中隐伏达半个多世纪,要不是老城区旧街坊改造也不会露出真容。所以作为苏州人,我们更要好好的珍惜这段城墙,苏州现在要致力于修复古城,还是不去开发的好,只要别再去破坏,让历史保持原貌,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15篇:西安古城墙导游词

各位游客:

中国拥有数百座古代城墙,其中以北京、南京、西安的古城墙规模最大,但北京、南京古城墙先后被拆毁或严重残缺,而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西安古城墙迄今仍保存完整。日本天皇访华来西安时,放着“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坑不看,却登上了始建于600多年前的西门城楼,领略了这座古代城墙的雄姿。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实地去参观西安古城墙。

【城墙的起源】

各位游客,这几天我们已经在车行晨曦或晚霞中领略了古城墙的多彩多姿和古朴深沉。现在我们来到城墙脚下,请大家走上城墙游览。

大家一定想知道城墙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城墙”一词原是从“城”字引申而来。“城”按《说文》解释,是“盛”的通假字,“盛”是纳民,所以“城”字的本义是土围民而成国,由此引出城墙一义。被誉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的“城”宇,同样是城墙的意思。只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字又包含了今天城市的解释。“城”字最早出现在周朝的金文中,从字形看活生生地体现了古代城墙的军事用途。城墙的军事作用是保卫私有制,而在意识形态上看,城墙的形体规模又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严格体现。显然统治者营造城墙,是用它来保护自己,宣示国威。现在我们看到的西安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它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下诏修城开始动工,至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完工,历时8年,是在隋唐京城的皇城基础上扩筑而成的,经过历代修葺,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封建社会城垣建筑的面貌,反映了中国古代筑城技术的杰出成就。

【城垣规模和结构设施】

各位游客,那么西安城墙到底有多大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据测算,西安城墙周长11.9千米,其中东城墙2590米,西城墙2631.2米,南城墙3441.6米,北城墙3241米。这样的规模在国内外都是比较少见的。

大家看见城墙四门外筑有护卫城门的小城,那叫瓮城。所谓瓮城,意为敌人一旦进入,就会受到瓮城城墙上面的四面夹击,犹如瓮中之鳖,无法逃脱。瓮城外还筑有拱卫瓮城的小城,古称羊马城。古时候大城门的启闭有规定时间,关闭城门后尚未回城的人可连同自己牵的羊、赶的马等,进入羊马城以及今环城公园地带歇息,等候开城门后再进城。西安的羊马城在清末已全毁。记得1986年在西安城安定门(西门)瓮城北门外约17.5米处发现羊马城北侧门道,长5.5米,宽2.4米。现在大家能看到南门瓮城外侧已修复的羊马城,墙体长198米,高9.5米。

护城河外曾有拱卫四城门的四个夯筑土城叫郭城。据《西安府志》卷九记载:唐天祐年间,韩建筑东郭小城和西郭小城。宋、金、元皆因之。明洪武年间拓城时,东郭小城大部分被包在大城内,留在城外的即为东郭新城。明后期西郭小城记。目前,四关郭城墙体仅存部分残段,郭门仅在地名上留有其名称。

现在我们来到西安城内东北处,这里曾经是明秦王府城,简称王城。明初,朱元津封其次子为秦王,命其坐镇西安,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土筑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故称砖墙。明灭后,萧墙被毁。清雍正年间,西安修庙宇,秦王府的建筑多被拆除,砖城改为八旗教场。目前秦王府砖城只存夯土城残段若干处。

明代建西安城时,全城城门有4座:“长乐”、“永宁”、“安定”、“安远”。门名刻于大城门洞外的青石门据上。大城城门上所建的楼房称城楼,也叫正楼,是守城指挥官的指挥所。瓮城城门洞上所建之楼称箭楼,因楼壁辟有箭窗,是当时发箭防御之用。到了民国时又开辟了4座城门,俗称小四门:中山门(小东门),在现在的东新街东端,是为纪念孙中山修建的;勿幕门(小南门),在今天的四府街南端;玉祥门(小西门),在莲湖路西端,解放后,此门被拆;解放门(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解放路北端,当年因为陇海路通车到西安而修建,到了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而被拆除。西安在解放后也开辟了新城门,南墙有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北墙有尚德门。东墙有朝阳门。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现在,从1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般游客知道明代建筑西安城墙时有98座敌台,台上均建有敌楼。但1982年西安市城墙管理所实地调查发现,那些古敌楼没有留下一个,只有部分尚存础石。之后,西安重建敌楼12座,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式,重檐二层楼,底层周设回廊。

古代城垣设施不仅修建敌楼、箭楼作用武之备,还修建魁星楼以祭把主宰文运之神魁星。西安魁星楼建在南门城楼东,后遭兵火毁坏。后来在原址上复建魁星楼,值得一看。

【焕发新颜的古城墙】

各位游客,经过十多年的整体开发,古都西安已把位于市中心的残破的明代城垣,改造成颇具特色、中外罕见的环城旅游风景区。1983年,西安市开始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物保护开发,到1997年底累计投资2.27亿元,不仅全面修缮了城墙,填补了大小洞穴1650个,还重建敌楼四座、角楼2座以及南门月城、闸楼、吊桥各一处,同时对环城河、林、路进行了全面巍O衷冢?4条被修复的马道缓步登城,能见到长1334o米的城垛,还有11500米的女儿墙也全部修复。站在高12米的城头上举目远眺,南边的终南山、北部的渭水河遥遥相望;俯首四顾,城内城外市容尽收眼底。城上还陈列弓弩。滚木、擂石等防卫工具,城下复设吊桥、云梯,供人使用参观。从城墙下到环城河边,修建了20多座桥,城河到城脚之间的环城绿化带,成了西安最大的绿化公园,茅屋瓦舍,仿古亭廊,诗碑雕塑,应有尽有。

各位游客,西安古城墙的开发,受到了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过去把古城墙看作是妨碍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枷锁,如今它却成了使古城增添姿彩的花环。专家们还评价,秦始皇兵马湘的发掘,一举成就了世界奇迹;而西安明代城墙的维修,同样引起了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此后,一致同意推荐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16篇:西安碑林导游词

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魁星楼下的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这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写西安碑林的导游词,欢迎大家浏览。西安碑林的导游词一

西安碑林是在原西安府文庙和西安碑林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到的是第一部分碑林博物馆前院,也就是文庙,文庙就是孔庙,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大家已经看到博物馆门外南墙上,有两个苍劲有力的描金大字“孔庙”,是由清末陕西著名书画家刘晖所书。

请大家看这个牌坊,它叫“太和元气坊”。按照当时的礼制规定,进入孔庙应先经过“太和元气坊”,但因为“太和元气坊”的南面是城墙,不便人们出入,所以在东西两面开了供人们出入的“礼门”和“义路”。中间有座是半圆形的池子。这就是泮池。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接着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门额刻有“德配天地”和“道冠古今”。有三门,每到祭孔大典时,中门只能进出主祭人员或最高官员,一般官员走西门,东门是其他人员出入的。戟门,又称仪门,是进入孔庙的第三道门。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好了,关于孔庙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现在请大家随我看两件国宝级文物,它们分别是唐景云钟和大夏石马,现立于戟门内的左右两侧。

唐景云钟因铸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而得名。此钟重约6吨,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钟身最顶端蹲有蒲牢,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因善鸣,所以伏于钟顶。钟上铭文共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以及钟的铸造经过。铭文外,钟身分别布着雕刻精美纹饰及32枚钟乳,既装饰了钟表,又起到调节音韵的作用。这座钟移被选入世界名钟之列。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第一声钟响,即是景云钟钟声的录音。

这是一件唯一有大夏记年的文物,称为“大夏石马”。大夏即为大夏国,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族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国家,拥有陕西北部和内蒙部分地区。赫连勃勃命其长子赫连镇守长安,这匹马便立于赫连璝的墓旁,便是大夏国铁骑神骏征战南北的纪念与见证。石马由整块石料雕刻而成,肌肉丰满,马腿间有两组石柱,使马站的很稳,这也是它从战火纷飞的年代保存至今的原因之一。

西安碑林的导游词二

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中国书法的艺术,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文化气息。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有着“石质书库”和“书法故乡”之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家都知道碑林是由于碑石耸立如林而得名的,那么我们西安碑林是在中国古代文庙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从1087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900多年的历史。收藏的碑石有3000多方,所以在全国来说是一个最大的碑石博物馆了。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它叫做“太和元气坊”。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中间有一座非常窄的小桥称泮桥。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出现在我们眼前非常古朴独特的门就叫做“棂星门”。在门的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穿越棂星门,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叫“戟门”。在古代,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这个地方要下轿,武官走到这个地方要下马,在两边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见孔子的。

穿过戟门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匹石马,它就是大夏石马了它的雕刻风格属于圆雕形式线条粗旷简洁给人一种古朴与凝重的感觉,大家都知道马的四蹄应该是直接立在地上的,可是大家看这匹马的前面和后面之间都有一定石头的处理,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防止战马倒塌,大家仔细看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兴六年”等字样,这匹战马是唯一的有大夏纪年的文物,所以非常珍贵,属于国宝级文物。

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下对面的另一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口钟的钟声。在哪听过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点响起的钟声。景云钟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它纹饰非常精美。它分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有很多的格子,每个中有不同的图案。第二绝就是它的声音清脆悦耳洪亮。第三绝就在于它的这段文字。它是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写的。李旦曾经写过三处的书法,但是流传至今的只有这口钟上的书法了。所以这段文字非常珍贵。它讲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宣扬这口钟的钟声。另一个则是道教的奥秘了。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就碑林广场了。大家看到道路两旁这六座对称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陈放的碑石,主要记载的是当年康熙、乾隆平定战乱的一些经过,我们称其为御碑亭。现在大家随我来看这个亭子,它就是我们碑林标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我们可以抬头看到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碑林”。他就是由当时著名的大将军林则徐亲自书写的。

在“碑林”两字下方,迎面而来的,就是体积最为庞大、制作最为精美,并且最早迁至西安碑林,被誉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写,并且注释,又建立于三层石台之上,所以叫做《石台孝经》。想必唐玄宗将这样的孝经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来治理天下。

整个《石台孝经》高近6米,碑身,碑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所以此碑显得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面请各位游客随我一同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开成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元二年,而得名的《开成石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

在我们来到碑林之后,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明确的记载:他一共有65万252字,主要的内容有我们众所周知的《论语》、《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等。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也是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所必读之书。由于在古代印刷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为了避免手抄的错误,所以讲经文科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认们校对。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陈列室了,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可谓是精华荟萃之地。在众多的碑石当中,我们着重的来看颜真卿的作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在44岁的时候,所著作的。说道颜真卿,相信大家对他的字都不会感到陌生,“颜筋柳骨”,颜体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这,我们还可以对照着另外一块碑石—《颜氏家庙碑》,来看一下,这是颜真卿在72岁时所写的。

有这样一个说法: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的早期作品,而颜氏家庙碑则是他的成名作和成熟作了。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多宝塔感应碑的字显得非常的清秀、瘦小,而颜氏家庙碑的字,就显的成熟了许多,肥厚了许多。

说道中国的书法家,都是“字如其人”。颜真卿可以说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在他77岁的时候,奉命劝喻参加叛乱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在以死相胁和高官厚禄的利诱下,当面痛斥李希烈,并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和祭文,立志以死报国,最终被李希烈缢死。颜真卿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书法宗师的气节与风范。

好,我们就来到了第三陈列室。在这里,主要欣赏到的是草书的代表。来看一下张旭的《肚痛贴》、和怀素的《千字文》。说道张旭,他被后人称为“张癫”。有一个爱好,就是喝酒,并且是逢酒必醉。酒醉之后,会拿着头发沾上墨汁,挥“发疾书”。

讲到怀素,和张旭是一样的,虽然身为和尚,可是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喝酒,并且也是逢酒必醉。两位书法家的字体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是非常的洒脱、非常的奔放。两通作品都是草书的代表,同时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展现在眼前的就是第四陈列室当中的两幅图画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副《关帝诗竹图》,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它并非一幅简单的竹子图,而是由一首五言绝句所组成的。叫做“不谢东君意,甘心独立明。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写照了。整幅图充满了诗情画意,非常有趣,也是非常之精美。

接着我们再看一下旁边的《魁星点斗图》,主人公是以一个小鬼的身份出现的,他脚底下踩着一个鳌,手里点着一个斗,希望自己可以高中的意思。同样是由两句话八个字所组成的,叫做“正心修身,克己复礼”,是说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都一样会做的到。

在请大家随我这边,我们进入了碑林的最后一个部分——石刻艺术室。

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陵墓石刻,一部分是宗教石刻。我们先来看陵墓石刻的代表——“昭陵六骏”。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墓前的石刻,相传是由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它们分别是白蹄乌,特勒彪。拳毛騧,飒露紫,青骓,什伐赤。是李世民在开国战争中曾骑过并壮烈牺牲的坐骑。唐太宗为显示自己的赫赫战功和对者流匹骏马的思念才诏令立昭陵六骏。但是今天有一个遗憾之处,就是我们看到的这六匹马当中有两匹马是复制品,也就是大家看上去比较完整的两匹,一个叫做“拳毛騧”,一个叫做“飒露紫”,他们是1914年被美国人盗走的,现存于美国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中。六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沧桑但他们造型依就健美,神态逼真。是唐代接触的艺术珍品之一。

好,我们进入宗教展区参观。大家看到的这个叫“皇兴造像”。“皇兴”是北魏的年号,它采用浮雕手法来体现犍陀罗雕艺术。犍陀罗是古印度的一个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罗与古希腊两地雕刻技法的精华,它的特点是姿态生动,线条简洁,衣纹质感强。

好了各位朋友,到这里,我们的游览就全部结束了。但愿今天的参观能带给您一些收获。谢谢大家!

第17篇:西安名胜古迹导游词

西安是一个古老的的城市,在里面有很多名胜古迹,你想要看看这个古韵的城市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安名胜古迹导游词,欢迎阅读。西安名胜古迹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王。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西安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常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这就是我们今天游览的西安城墙,它是世世代代陕西人的骄傲,是唐代文明的象征。

西安名胜古迹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遗址,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

孔庙遗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门照壁上的“孔庙”两字是由清代书画家刘晖书写的。现在的大门东西开,俗称“礼门”、“义路”。走进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气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西安碑林是为保存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建,经历代不断的整修充实,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1000多件。

游客朋友们,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大家!

西安名胜古迹导游词3

大家好!很高兴做你们的导游,下面就跟着我一起去参观,希望我们有一个快乐的旅程。

西安兵马俑,它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总面积是二万零七百八十平方米。第一号兵马俑是一九七四年三月农民伯伯打井时发现的,后来经过考古学家认真的工作,我们才知道兵马俑是地下式土木结构,东西长二百三十米,南北宽六十二米,内有陶俑陶马六千多件。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

兵马俑博物馆每年接待一百多万中外游客,许多名人都曾来这里参观,整个博物馆占地二百万平方米,馆区内树林、花、草清香,环境幽雅。

为了揭开秦始皇陵墓的奥秘,考古学家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对陵园进行科学的钻探的调查,最后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拥有一支雄兵千万,由七千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他们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但由于我们现代世界技术达不到保护兵马俑的要求,目前只有一号坑、二号坑出土,有几个坑的轮廓已经出现,但停止挖掘的钻探,其它的地下文物都被保护起来,以免遭到破坏。

西安兵马俑,壮丽的景观,世界独有人土的美观!

第18篇:西安简介导游词

导语:大家都明白,咱们全国有许多城市,人们习惯性根据它的特点给它取别称,如哈尔滨称为冰城,昆明称为春城,济南为泉城,西安称为古城,突出一个古字,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西安简介导游词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简介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西安XX旅行社全体同仁对大家的远到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来到奇山异水的西安!

我是大家此次西安之行的地接导游员,我叫XX,大家能够叫我XX,X导或者按照我们西安本地的称呼方式,也能够称呼我为XX。在接下来的这X天以内,就由XX带着大家导来导去,期望X导旗不倒大家都玩得好。

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就是前面给我们开车的X师傅。为什么要称他为重量级人物呢?一会下车的时候,大家看看他的大肚子就明白了。X师傅是跟我们旅行社经常合作的一位老师傅了,有着X多年旅游团队车辆的驾龄,尤其对我们西安的每一条路都十分熟悉。相信,有他的保驾护航,我们的行程会更加顺利。同时也请各位注意车内的环境卫生,这X天我们在车上的时光也会比较多,汽车就是我们另一个流动的家。

那么,在接来X天的接待任务就由X导和X师傅负责完成,我们会用十二分的热情服务于大家,竭尽所能的解决大家旅程当中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旅游活动也是一个可变性较大的团体活动,大家如果在期间给予X导更多理解信任支持的话,将更有助于整个团队顺利有序的进行。X导在那里多谢各位了!(鞠躬)

西安简介导游词2

各位朋友,您们好:

首先欢迎大家乘坐我们的旅游班车,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旅行社安排的东线一日游。我是这天随车导游,我姓*,大家叫我**好了,为咱们驾车的这位师傅姓*,*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龄,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这天我们俩共同为大家服务,感到十分的荣幸,我们必须尽全力为大家作好服务工作,期望大家能够满意。如果我们工作中有不周到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千万不要客气!预祝大家这天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西安简介导游词3

女士们,先生们,叔叔阿姨阿姨夫们,老少爷们娘们们,大家早上*点钟好!

首先,我谨代表旅行社老板,全体老板娘以及全体导游向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为了表示我的热情,我要先给大家唱首歌,为什么要唱歌呢?不是因为我唱歌好听。我唱歌属于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中间还走调,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唱呢?我们旅行社老板说了,您们就是我的上帝,耶稣阿门啥的,您们对我们导游十分重要,您们快乐了我们旅行社老板才快乐,旅行社老板快乐经理才能快乐,经理快乐了我们导游才能快乐。所以为了您们快乐我也得唱。

初次见面,所以在那里呢,送给大家一首歌作为见面礼了:要欣赏先鼓掌(停顿),鼓掌的都是董事长:你未曾见过我,我未曾见过你,年轻的朋友一见面啦,情投意又合。

我也不会说什么华丽的语言,但我保证我说过的话都灵,我嘴开光啦。

我祝愿所有给我鼓掌的朋友长命百岁,我会永远记住您们的,我会永远把您们放在心里。不鼓掌的祝您们打麻将点炮,上厕所忘带手纸,该!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都不认识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称呼我为小x就行了。小x的年龄保密,体重保密,身高保密,唯一不保密的是我的电话号码,大家需要的能够记一下哈,我的电话是******,二十四小时开机,有什么事直接找我能够了。小x长的虽然称不上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绝对的灿烂,我对工作绝对的是认真负责!顺便说一下我们家的门牌号,大家千万不要上错了车。

我听见有人乐了。那此刻我给大家隆重的介绍一下咱们的司机师傅,师傅在旅游界是有名的三好先生,车技好,人好,服务态度好!我们俩将互相配合,尽量让您们每个人都满意!同时也期望各位能理解配合支持我们的工作。

西安简介导游词4

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或各位漂亮的女士们,帅气的男士们):您们好,欢迎您们来西安旅游,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热忱地欢迎大家的到来,欢迎大家到我们神奇美丽的西安来做客,我姓X,叫XX,大家叫我小X或X导就行。为我们驾车的师傅姓X,X先生行车多年,行车安全交。给他,大家请放心好了。我们的车辆虽然不大,但却容纳五湖四海,因在座的朋友们来自祖国不一样的地方,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既然我们能够从13亿人口中,从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一样时刻走到一齐,相聚在楚雄,相聚在这小小的车厢里,这就是缘份!所以我推荐大家都能认识一下,好不好?

好,从此刻起,我们大家就算认‘识了,相信各位朋友都能十分珍惜人生旅途中这一段同行的缘份,在这天的旅游活动中彼此关照,进一步加深我们之间的友谊。

想必在座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西安,对西安比较陌生,但不要紧,大家尽可一能放松身心,在西安尽情享受旅游的乐趣,因为我和X先生是值得依靠的,我们必须会尽力为大家做好各种服务,因为XX这座城市是值得依靠的,必须会使您体会到“宾至如归””在家千日好,出门也不难”的感觉,期望XX的好山好水好人,能送给你一份好情绪,期望这份好情绪能伴随您一生一世。

既然已经熟了,在此给大家提几点要求,想必大家也不会见怪。

一是因为各位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一不一样,期望有烟瘾的朋友尽量不要在车里拍烟;二是,大家看,我们的城市比较干净,期望大家不要乱扔纸屑果皮,第三因为是一日游,大家都期望在短时光内能够了解楚雄,所以,请大家必须遵守****时光,最后还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座的朋友们如果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和特殊要求,请必须不客气地提出来,我们必须尽力帮你解决。

根据预订的计划,我们这天的旅游线路是这样的。

我和司机先生将努力工作,使大家在楚雄的旅行成功,祝大家在楚雄身体健康,旅途愉快!

第19篇:西安鼓楼导游词

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西安鼓楼导游词范文,供大家参考。

篇1:西安鼓楼导游词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大家就叫我x导吧。接下来就和我一起参观西安钟楼吧!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看,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就是钟楼,它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钟楼高36米,是古色古香的砖瓦结构,四角挑檐翘起,凌空欲飞,楼顶有各色玻璃瓦鲜艳夺目,美丽极了。钟楼四周鲜花环绕,增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基座是由巨大的城砖筑成,沿着基座北面的楼梯而上,我们便来到钟楼楼身观光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口青色的明代大钟,重五吨,里面能容纳五六个人,钟面上雕刻着精美的八卦图案,浑厚洪亮的钟声好像闷雷滚动,告诉周边的人们新一天的到来;如今,钟声祈祷老人的长寿、可以让小孩健康快乐......一跨入展厅大门,就看见三排钟从小到大的排列着,其中的一排钟形状大小一模一样,但一排和一排形状不同;周围还有许多美丽的水墨画和刚劲有力的书法,钟和书画向我们展现了明代人的技艺高超。站在钟楼上极目远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今天,我很高兴为大家服务。鼓楼和钟楼遥相呼应,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下次有机会再带大家一起参观西安鼓楼。

篇2:西安鼓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去参观西安城墙、钟楼和鼓楼。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古城堡就是明西安城墙,是明初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它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防御设施。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墙可追溯到隋代。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拉开了明在西安修筑城墙的序幕。历时8年修筑完的城墙外形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5米,顶宽12—14米,底宽16—18米,周长13.9公里。最底层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拌合而成,干燥之后,异x坚固。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好了,现在让我们亲自来感受这座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城墙最外围是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消灭。环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平时,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争,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坚固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时,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争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十分重视完善城门防御设施。尤其值得注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用了券拱式城门,以防止敌人火攻。明西安城的城门非x坚固,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用木材2.8立方米,门扇上下横匝着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就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

为了提高城门防御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兼用来打更。敌人攻入闸楼城门,好似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面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可屯兵。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体建筑,是主将镇守指挥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通向城头的马道,便于战马上下。战争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须保证畅通无阻。因此守卫异x严格。

随着岁月的变迁,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城墙的长乐门、安定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继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打击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开始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有在城市中心修筑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时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时用以报警戒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御系统在明代发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它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到了明神宗万历10年,将钟楼来了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华丽庄严。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部分组成。基座是正方形,全部用青砖砌成。楼身为正方形木质结构,外面以

回廊环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盘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列着明代以来各种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面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结构,上面覆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5米,金光闪闪,辉煌灿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列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小得多。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收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改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办法,只有另换。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

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情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详细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行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昔日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楼体呈长方形,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文武盛地,北为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声闻于天。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面有回廊。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十分美丽。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美丽壮观。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篇3:西安鼓楼导游词

朋友们,下面我们将要参观的是钟楼的姊妹建筑——鼓楼。

鼓楼座落在北院门街的南端,距离钟楼只有250米,它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是我国现存同类建筑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与钟楼遥相呼应,成为西安市中心一道亮丽的景观。 鼓楼的基座与钟楼的基座一样,都是用青砖砌成的,所不同的是:钟楼的基座呈正方形,面积有1377.64平方米;而鼓楼基座呈长方形,面积有1998.8平方米。由此可见,鼓楼要比钟楼大得多。台基下辟有高和宽均为6米的南北向券形门洞,与南北街相贯通,楼体建于基座的中心,为梁架式木结构建筑,楼分上下两层,四周设有回廊。屋顶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结构,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这种形式在皇家建筑里才能够看到,它看似三层,实际上只有两层,在古建筑学上叫“重檐三滴水”。

鼓楼作为一座城市的中心建筑,它的作用是什么呢?根据史料记载:各地方钟楼或鼓楼的发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的钟楼或鼓楼主要作用是报警或作为启闭城门的信号,并不一定要按时报时,所以都是单设钟楼或

鼓楼,而且也多以“谯楼”、“戊楼”来称呼,而将钟鼓楼同时放在相应位置,作为一种固定形式,首先出现在皇宫和宗教寺院中。城市中设置钟鼓楼的目的主要是报时和发布启闭城门的号令,也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晨钟暮鼓”。随着时光的流逝,鼓楼已经失去了它的报时作用,1996年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鼓楼上曾用来报时的大鼓已不知去向,1996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及“文物旅游年”,西安市文物局投资制作了一面大鼓,就是我们大家现在看到的“闻天鼓”,大鼓高1.8米,直径2.83米,净重1.5吨,上面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加上4个铜环,正好是2000个,象征二十一世纪。这面大鼓的鼓面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声音深厚、洪亮,重棰之下,十里可闻,目前文物局已经将这面大鼓申报进入了世界基尼斯大全。

中国木结构建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以木构架为承重构件,构件之间不用铁钉而是用榫卯来连接固定的,这就是我们参观钟楼的时候讲到的“斗栱”。鼓楼自建成至今,已经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地震,可它依然昂首挺立,安然无恙,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斗栱”的科学性也就由此可见了。

色彩的使用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但是由于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若干差别,它的卓越成就是建筑的艺术要求与保护木材相结合而发展形成的。就楼阁式建筑而言,从春秋时代起,主要使用强烈的原色,经过长期的发展,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与调和方面,创造了不少优秀手法,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宫殿、庙宇、府第等多用白墙、红柱或柱、枋和斗栱,绘有华丽的彩色,到了宋、金逐步使用白石台基,红色的墙、柱、门窗及黄绿色的琉璃屋顶,而在檐下用金碧交辉的彩画,加强了阴影部分的对比,创造出一种富丽堂皇和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这种方法在元朝基本形成,到明朝已成为制度化。在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等级制度,色彩的使用也有着严格的限制,如宋代有“凡庶人家,不得施五色文彩为饰”;明代有“庶民居家,不许饰彩色”的规定。我们大家现在欣赏的鼓楼彩绘,属于沥粉贴金和玺彩绘以及旋子彩绘,这两种彩绘在明清时期都属于皇家建筑才有的,由此也证明了鼓楼地位的尊贵。

鼓楼的南北两侧檐下,过去曾悬挂着两幅巨匾额,南面为“文武盛地”,是清代陕西巡抚张楷临摹乾隆御笔所书。西安地区最早渊源于西周文王、武王所建的“丰”“镐”二京,文王、武王时期,天下和

平安泰、国富民强,所以张楷书匾足以说明了西安古往今来的发达昌盛。北面匾文“声闻于天”,出于咸宁县学士李允宽之手,典故是《诗经》中“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此匾笔力刚劲、潇洒,气势非凡。两幅巨匾犹如画龙点睛,使鼓楼生气盎然,为这座古建筑增添了不少光彩。遗憾的是这两块悬挂了200多年的巨匾,在十年浩劫中已被毁坏,如今“钟鼓楼保管所”正计划按照原有历史资料将其予以恢复。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鼓文化展演大厅”。鼓,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晚期,历经夏、商、周三代,鼓的种类不断增加,从早期的陶鼓、木鼓到后来的瓦鼓、铜鼓等,发展成为一个大家族。鼓用于不同的场合会被制成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尺寸或采用不同的装饰、不同的材质,同时也就有了不同的名称。祭天神用“雷鼓”、祭地神用“灵鼓”、祭祖先用“路鼓”,还有我们x说的“击鼓升堂”、“击鼓鸣冤”,古代将这种鼓称为“登闻鼓”。在古代战争中“鼓之则进,金之则退”,鼓声可以起到鼓舞士气、震慑敌人的作用,成语“一鼓作气”就出自古人对战争的描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悠悠鼓韵吧!

朋友们,我们今天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大家对我的接待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请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祝大家在西安旅游愉快,朋友们再见。

第20篇:到达西安导游词

导读:西安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风景名胜众多。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到达西安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到达西安导游词【一】

人们都说:大雁塔是座美丽的塔,是座伟大的塔,是座神秘的塔。今年,我去了西安,看到了大雁塔,看她那美丽、伟大、神秘的样子,真是感慨万千。

说大雁塔美丽,因为在大雁塔跟前,有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当高雅、优美的音乐响起时,水面上就会突然冒出高大的泉水。随着音乐节奏高低的变化,喷泉也十分有规律地跟随着欢快起伏,活像一群孩子在欢乐地舞蹈。当夜色降临时,广场四周华灯彩照,喷泉水池中央碧波荡漾,繁星点点,迷人的风景把大雁塔装饰得无比美丽。

说大雁塔伟大,她不仅巍然屹立,高耸入云,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而且还有唐朝高僧玄奘三藏法师西天取经历史。要说唐三藏西天取经,由于唐僧取经的想法没有得到朝廷准许,所以完全是另辟蹊径,一路上也没有《西游记》中所说的高徒们相伴,全靠自己一人一马,历经千辛万苦才从印度取得真经和几颗舍利子回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经书,便修建了大雁塔来藏经,就像人们所说的藏经阁,唐僧在那里翻译佛经经典十余年,创立了中国佛教的一大宗派――唯识宗。像这样一座有着佛教精髓的古塔,是不是很伟大?

说大雁塔神秘,因为传说中,唐僧从印度带回来的几颗舍利子突然被盗走,可数千年后,人们居然在大雁塔地底下发现了一座地宫,据历史学家分析,舍利子很有可能就在里面,只是国家暂时没有进行文物发掘。像这样一座美丽、伟大的大雁塔下居然还有地宫,而且被盗的舍利子可能就在下面,你说大雁塔神秘不神秘?

美丽、伟大、神秘,这就是我看到的大雁塔。

到达西安导游词【二】

据说回民街过去是商业繁华之街,商贾云集,风光无两,街上名店鳞次栉比,名产驰誉全国。据说有108家粮行,有宰牛、宰鸭、宰驴的数10位,无论是不是赶集,都热闹非凡。现在,矮矮的民居屋顶,如蜘蛛网一样电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却又那么触手可及:触到的是木板里遗留的草根气质,但那种人声鼎沸的鼎盛场面,早就无法企及。

这条街的历史也已经很久了,据说,原来国外使节和来长安做生意的商家们聚居在这里,不断地繁衍生息,现在的坊上人大都是这些古老移民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汉人占主流的社会中,顽强地坚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们的血液中还保留着精明商人和贵族的遗传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这里就曾经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迎来了回民的先民--来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节、学生。历史记载,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繁华热闹的长安城后,在这一区域经商、留学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今天,这里成为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之地,这一区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门、明代西城门楼群、众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庙、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广元寺等众多文化遗迹。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楼的边上,街的北头是一座厚重的城墙和它斑驳的拱门。大块大块城砖似乎暗示着西北人的豪放不羁,总是使人联想到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侠气。来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两旁开满了正宗的回民饭店。大多数的店家门口总是能见到几个带着回民白帽的小伙子在扇着烤着的牛羊肉串,阵阵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迟步留连,然后决定进去大爽一把,以饱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门面都不大,外边看起来总使人联想到上海吴江路上小餐店,可是当你一踏进店门就会知道自己估算错了,窄窄的两扇门面之后竟然有着礼堂般的大堂,两个字:大气。

经营这些餐馆店铺的几乎都是回民朋友。清真小吃可以说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贾三灌汤包子、红红炒米、特别特、西北楼、金家砂锅等有名的餐馆。到过西安北院门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觉。有人说,陕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从公元十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回民开始在这里不断聚居、繁衍、扩展,他们环清真寺而居,逐渐形成了以回民生活为主,具有独特建筑、环境、文化、社会和经济特点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

一、大小各异清真寺,其中最著名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著名的\"贾三灌汤包子店就在其中。40余棵古树点缀其间,再加上不远处的钟、鼓楼,令人仿佛步入了历史的深处。

钟楼向西走100米左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这里曾经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后成为普通市民的生活区域。汉、唐时代以来西域商人、学者、使节及其后民留下的诸多文化遗产,成为改造工程的重点保护对象。回民街区是一块面积约1.8平方公里的区域。

由于街区处于西安市中心地带,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街区内的传统建筑不断被拆毁,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传统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许多院落没有上下水系统,生活十分不便。再加上许多居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增加营业面积,自建房屋活动频繁,这些自建房屋多为2--5层楼房,施工简单粗糙,不仅没有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反而严重破坏了历史街区的环境和景观。

为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便回族群众的宗教、日常生活,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政府从1991年就开始对历史街区内的部分街道进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当时的江同志签定了一个中、挪合作的协议,其中有一个内容就是西安回民历史街区的保护。由挪威出资500万元,国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给一定的配套资助和支持,共同启动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保护项目。

荣获200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的化觉巷125号院落就是这次中、挪合作保护、维修的成果。这是一座已经有200多年历史的标准的小四合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位于街区化觉巷内,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后经宋、元、明、清的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其建筑风格体现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有机统一,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进院落,占地13000平方米。经过政府和寺院前后30年的重修,不仅保持了寺院原貌,而且还新增了不少与寺院风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筑。

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西安回民历史街区将是一个能够体现我们西安文化特色、黄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区,里边有传统的伊斯兰的小食品、还有他们传统工艺餐厅、旅游产品、有旅游景点。大清真寺经过整修护、周围的环境经过改善以后,将会更好的起到旅游示范作用。传统的四合院将更加体现回、汉交融建筑特色。它的绿地面积、它的公用面积、它的宗教活动面积将得到扩充,要满足每一个当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动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现代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又保留了古老传统街区的面貌。经过改善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更具完善性。使这个区域从生活质量、从城市总体功能配合、基础设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满足,能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又体现出我们古城的古老风貌。

到达西安导游词【三】

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 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 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葺。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大唐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寺门内,钟、鼓楼东西对峙。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惜早已湮没。但在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尤为珍贵。

大雁塔东南侧,有和尚墓塔群。其中六座是清代建造的。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殿内有三身佛、菩萨和罗汉泥塑像。是礼佛诵经之所。法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堂内有阿弥陀佛铜像。

今日的慈思寺是明代以来的规模,而寺内的殿堂则是清代末年的建筑。现在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

西安城墙导游词
《西安城墙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