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校本研究活动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2:23:12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与学科教学整合》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是以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和问题为研究对象,教师自身为研究问题的主体,在学习理论,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寻找策略 ,优化教学行为的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解决教师各自在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一次在开放情境中,自己确定研究方法,自主地开展研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并加以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新颖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本次研修课题确立的原则:

1.从学校出发,解决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问题研训。

2.学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研修机构与校本研训是指导与合作的关系。

3.它既满足教师的需要,也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两者有机协调和统一。校本教材具有实用性,让学生了解本地与科学内容的信息及发展趋势。

4.这调动了教师再学习再创造的激情,有助于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

5.它应该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紧密联系。

二、本次研修课题问题的提出及研修目标

1、问题提出:

为了满足教师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进行教学的需要,上级为我校配发了多台多功能触摸一体机,通过教师访谈,常态课调查,发现困扰教师的问题——教师使用多功能触摸一体机的热情高,但是缺乏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使用起来还不够得心应手。根据教学发展需要及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校决定把《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与各科教学整合》作为本次校本研修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本次研修活动中,学校不包揽一切,要把自己放在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位置,尊重教师个体的发展愿望,创设一切便利条件,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创造力和教师群体合作力,并凭借着群体间持续不断的互动学习与实践,使教师个体价值与学校群体绩效得以最大限度的显现。

2、研修目标:

通过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课堂应用的形式,提升教师运用多功能触摸一体机的技术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校本研修活动过程

活动一:收集教师急需解决的应用技术难题 时间安排:

研修形式:各教研组收集教师在平时应用多功能触摸一体机进行教学活动时所遇到的操作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的整理,以教研组为单位,统一以书面形式反映给负责技术支持的李娜老师。

预期成果:把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序,建立档案 负责人:李娜

活动二:由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进行技术培训,解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参训者实际操作、演练。

时间安排:每周五下午三点二十到四点,约需持续一个学期。 研修形式:集中进行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使用技术培训,每周解决

一、两个问题,讲解与操作演练相结合 培训者:李娜

预期效果: 教师能够掌握使用多功能触摸一体机的常用技巧,提高应用能力和 水平,产生进行个人操作应用的愿望和动机 活动三:人人参与,各教研组扎实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展评课 时间安排: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科学组;品社组;美术组;音乐组;综合组

研修形式:观摩课、自我反思、观课议课、案例分析 活动要求

1、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研修活动。

2、要围绕研修专题研讨,避免就课评课或脱离专题。依据观察量表等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分析。

3、组长要善于引导教师激发质疑,有学理得、的追踪 与交锋。

4、组长归纳总结本次研修情况,布置下一次校本研修的时间与任务。活动组织:教务处

预期效果:通过课例研磨,人人能掌握常用的使用技术,并且大胆地在课堂操作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步构建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一般模式

活动四:教师应用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下载及上传教学资源 时间安排:按上级规定每月下载教学资源 研修形式:教师个人操作实践,同伴互助

预期效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xx电教中心下达的xx课时本土资源,提升教师开发、利用、建设本土资源的能力 负责人:李娜

活动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多功能触摸一体机应用课例大赛 时间安排:按上级文件要求时间 研修途径: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预期成果:制作应用课例光盘 负责人:李娜

活动六:积极参与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与各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 时间安排:三年左右

3 研修方式:专业引领下,同伴互助式的课题研究

预期成果:研究出多功能触摸一体机与各学科整合的一般模式,提升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陈相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务处

2016年11月1日

推荐第2篇: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阅读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的: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处于重要地位,所以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生阅读意识不强,阅读能力偏弱等问题,研究解决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强化阅读意识培养,更好的在新课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活动时间: 2013年9月

活动形式: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研讨相结合;专题讲座与课例研讨相结合。 活动地点:高年组办公室

活动过程:

1.确定主题,教师个人先期研究准备。

2.高年组教师集体备课

组织教师对《快乐读书屋三》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结合各自的预案研究、讨论,形成预案。

3.预案实施,深度思考

(1)由一位教师执教相关教学设计。

(2)结合主题,评议交流,聚集重点。围绕“阅读能力的培养”抓教学中一些重要细节和最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研讨,从而聚集重点,引发教师的深度思考。

阅读教学是凭借课文进行的,课文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是阅读教学不能以让学生读懂课文为最终目标。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教材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而不是被教材所束缚。

“教学”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指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二是“学”,指学生以教师的讲授和自己的阅读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教师教的得法,学生学得扎实,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指重视教,而忽视学的不良倾向。不少教师对如何教会学生读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尚未引起重视。上课时,始于解题,分析;终于串讲课文,抄笔记,留作业,把学生置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脚印走,无机会展示自己,更无能力独立学习、探究。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中获得一些现成的知识,再用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复习、巩固,以致知识越学越死,最终没有学会学习。

课文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资源。因此,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学”的能力的重任,是语文这门基础工具课的基础教学。作为基础教学,不能只使学生学得一些现成知识,而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切实的教会学生学习,掌握运用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教与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结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教”的过程来说,教师起主导作用,但同时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通过教,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学”的过程来说,学生是主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独立的、主动地认识活动。教师的教只是外因,学生的主动学、善于学才是内因,内因则起决定性作用。那么,怎样教学生“学”呢?

4.再次实践,再次研讨。

各位教师根据前段研讨结果,进行教学尝试。并通过研讨交流,总结教学实践的情况。

5.活动反思,形成成果。活动结束后三天内形成教研活动成果,

活动设计与简析:

每种具体的学习方法都具有特点和作用,它们组成一定的体系。指点“学法”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反映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此时此地读此篇,必领会其一二;彼时彼地读彼篇,必有学法可遵循。

明确教学目标,教会学会“学”是搞好阅读教学的两个侧面,目标明确才能教好;学会学习才能提高学习质量。在阅读教学中从这两方面入手,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只要认真更新、转变观念,坚持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定会卓有成效,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有所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终生受益。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处于重要地位,所以搞好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推荐第3篇: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自身教师的专业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为适应教师终身教育的需要,以教育局校本研修相关工作规定为依据,以提高教师个人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为目的,开展校本研修工作,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引领教师实现有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开创校本研修新面貌。

以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构建高效课堂。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者;

2、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学习型组织。

三、课题的提出(研究背景与价值)

(一)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后进生入门难、优生吃不饱、遗忘率高、数学科新知识呈现方式上的现实生活引入与知识联系引入的矛盾、语文科的听说读写训练如何更好地结合,并把写的能力训练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这都是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改变课堂教学现状的方向。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分层教学的概念,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分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有成功的例子。

(二)研究意义:

通过课题的研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高效的方法策略,

提炼出高效课堂中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同时,通过“同质分组”,课堂上各小组围绕不同目标开展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有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

2、“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

3、“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

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采取分学科分阶段分重点的研究思路开展,并经过行动研究——理论提升——实践验证——理论完善的过程,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1)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2)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3)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4)整合实验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形成高效课堂的论文集、教案集、习题集,使该模式能在不同学年同一年级反复使用,减轻工作负担。

六、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为了更好地深入开展研究工作,根据学校的生源实际我们确定了二年级——四年级为实验班。

2、科研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和已有研究实践,本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

(2)调查研究法。A、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个性,发现问题;B、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方面创造的成功的新经验、新方法;C、调查高效课堂教学实施后的学生个性状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有效性教学的实际操作。

(3)行动研究法。力求用最新教育理论,解决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及时反馈、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一些成功教学课例的研究,吸收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总结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规律。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月2月)

邀请教研室资深教研员,学习相关理论,制定课题研究与实施方案。提出研究中的困惑并针对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3月——2014年月10月)

1、按研究计划定期开展各项活动,

2、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3、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1月中期报告2014年12月结题报告)

这一阶段,我们做好了课题结题工作。整理研究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研究结果进行后期测量,形成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

2014

推荐第4篇: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科学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以市局教研评比要求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切实开展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工作。促使校本教研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为繁荣我校教育科学,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切实提升学校品位,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使教师逐渐从经验型走向科研型授课,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走向“科研兴教”之路。

二、奋斗目标

1、不断发展教育科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本教研队伍。

2、繁荣教育科学,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强化教学薄弱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校本教研成果要具有创造性、理想性、科学性,并具有普遍推广价值。

5、80%的教师参与校本教研。

三、具体实施办法

㈠、校本教研是时代的呼唤。因此,每一位教师既要有正常的

教学任务,还要有校本教研课题在身。既要做人师,又要做精师。要一手抓教学,一手抓教研。要在潜心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做好教育改革研究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要在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的基础上,认真自修《中小学教育科研培训教程》、《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乃至校本教研工作服务。

㈡、注重材料积累

校本教研工作的成功主要源于坚持注意观察、思考并记录、研究研究过程中新鲜的生动的实例。因此,每位教师都要养成有针对性写课后记,定期整理积累的资料。只有坚持,才能逐步养成习惯定势,才能使结论由于其是来自亲身的实践。这些丰富而新鲜的经验“实例”,才能更有说服力,更深刻,更得体。

㈢、加强整体合作

校本教研活动是一项“集体工程”,必须由一个集体才能完成。因此,每位教师都要紧紧围绕全校的校本教研课题,开展学术研究。要注重解放思想,认定教育科研并非多么神秘。只要你坚持对经历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思考,坚持从本校的交流中以及各种报刊杂志上,不断得以启发。这样,才能促使视野更开阔。促使科研成果得到认可,并讲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推动教育教学的发

展。

㈣、确立校本教研课题

本年度,结合六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局里下发的《开展主题教研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制定《对新课程课堂实效的思考》这一校本教研课题。

校本课题

《对新课课堂实效的思考》

(五)活动办法

1.教研组确立子课题

根据自己对校本教研课题的理解,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对相关理论的了解,在各个教研组设立相关的课题。

语文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数学组:《活跃课堂气氛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英语组:《对话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化组:《多设计演示实验增强课堂效果》

政史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政治历史》

2.每位教师根据子课题完成一篇经验论文。

3.经验印证

根据自己论文的构想,设计一节经验展示课,以达到经验传

播,相互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使我们每位教师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实效。

(六)活动步骤

1、确定学校的校本教研课题和教研组的子课题。

2、撰写论文

3、论文评选

4、优秀论文印证(验证成果展示课)

5、经验交流

6、活动总结

(七)活动时间安排

1、3月份制定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2、4月份完成经验论文

3 、5月份论文评选落实经验成果展示课。

4 、6月份完成总结。

四、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

组长:李庚和

副组长:邹玉凤付长明

组员:刘志宇范文贺孙殿军仇亚光

推荐第5篇: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改为导向,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实行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着眼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立足校本,面向学生,聚焦课堂,多向反思,特色发展。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不断创新我校校本研修的模式,加快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办学的理念与品位,为每一个师生的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二、基本目标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自我更新、综合发展与研究能力的提高,让教师自身学会不断地进行反思与研究,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入手,反思个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强化教师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丰富多彩的研究型团队。

三、培训对象

在职教师

四、培训及学习形式

研讨式、互动式、参与式、反思式等。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

五、具体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包括课程改革理论、校本教研理论、学校办学理念、创建学校特色的理念等。

2、新课程教材教法及评价方式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各学科的教材教法,以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课程开发研究。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等。

4、学校德育工作研究。包括班主任工作培训、少先队工作培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等。

5、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培训和研究。提倡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组织、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在互动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与研究。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上级科研部门布置的科研课题积极参与、研究,要求每位教师有课题,并深入实验,写好总结与体会。学校对教师定期进行科研培训,增强教师科研意识,努力实现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用科研带动全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改革。

7、课堂教学的活动与研究。各组教研团队每周进行一次以上的集体备课,各学科每周有一次以上的教研课,每月进行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本学期还将举行一次“新世纪杯”教学展示课活动。

8、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展开有主题的学术研讨活动。如开展“教学沙龙”系列研讨活动等。

9、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著作,做好学习笔记。同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真反思,每月撰写一篇教学工作反思和一篇教育工作反思。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六、研修保障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活动的领导、规划和指导。

2、根据学校研修活动方案制定活动日程表,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组织教师按时参加研修活动,并及时检查指导。

推荐第6篇: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核心,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学科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学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采取分层培训的方法。

三、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重在构建和提升教师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的水平。因此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注重教育理论的科学性,注重教育实践的针对性,注重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1、教育观念。教师的教育观念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和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在接受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通过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时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之符合性课程的教育要求。

2、课标解读。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的性质、类型、内容、形式与手段。强化目标意识,重视目标研究,是教师尽快熟悉新课程,走向成熟的必经途径。因此,各学科以课程标准为主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3、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师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落实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都必须落实、融化在教师教学过程的点点滴滴之中。因此,实践操作为主的策略研究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的培训包括教学案例分析、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问题研究、经验交流等等。

4、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应该学会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教学方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价。教师的这种教学与研究技能的获得与提高,唯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里亲身参与研究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校本培训要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做到“教与研”紧密结合,研究与行动合而为一,促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共同发展。这样,通过校本培训,教师的素质提高就不会仅仅停留在教学的外部行为上,而且能促使教师成知识传授型向学科研究型发展。

四、培训形式

1、专家讲座。以理念与通识学习为主的培训,采用专家讲座的形式。

专家讲座——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新课标与新教材的解读,新课程教学法的培训,重在转变教师观念。

2、骨干教师讲座。理论如何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相结合,以及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共同性的问题,以骨干教师讲座的方式集中授课。

骨干教师讲座——将自己参加培训获得的理论与教学的实践起来结合,重在指导实践。

3、教学示范研讨。教师展示自己课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渗透、落实新课程理念,组织观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4、案例分析。将收集到的各种资料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教师研究、交流。

案例分析与观摩(包括上课与说课)研讨——有利于学科课程的专题组织研究,重在探讨理论如何在实践中的运用。

5、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开展以校本为主的课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6、问题沙龙。提炼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展开针对性的探究。

课题研究、问题沙龙等——针对性的“问题”研究,重在解决教学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如:针对“品德与生活和思想品德课的不同点”、“一年级刚入学学生能否组织有效活动,如何组织”、“统一要求与关注个体——课堂教学管理”、“数学课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参与”、“语文课如何落实面向全体”、“艺术课如何实施小组合作”等问题展开探讨。

7、开展“青蓝工程”,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带、帮、扶”,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五、培训时间

1、集中培训——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准备周,安排一个单位时间。

2、学科组研讨——合理安排课程,按照学科组每周安排一个半天的空课时间,专门用于校本培训(做到“四个一”:即听评一节课,学一篇相关的课改理论文章,修正上一周所用的《实验精编》作业册,研究下一周的教材及教案)。

3、课题组研讨——根据各自所承担的课题,不定时进行。

4、大组培训——教务处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问题攻关”,每个月不少于一个单位时间。

六、组织领导

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校本培训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七、管理与考核:

每学期末由教研组长与教务主任对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活动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职工工作综合考评。

推荐第7篇: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根据上级会议精神和我校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决定开展11月份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教研主题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研究课题

1、探索低年级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模式

2、探索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三、教研目的

1、人人参与,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促进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逐步建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教研时间:11月

18、19日

五、教研遵循的原则

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方向应是学生主动性、会学习、高效率学习。通过研究和分析其教学的基础环节和基本方式,针对性地进行某些教学环节的问题教研形成有效的教学基本程序和基本策略,逐步建立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参加作课的教师:语文:陈丹丹。数学:赵秀杰

七、教研准备方式

11月1日提出教研课题。集体准备

11月1日——5日集体备课,赵秀杰、陈丽红、姚丽珍写出数学一单元备课材料和一课时教案。陈丹丹、刘延东、赵晓光、宋丽杰写出语文一单元备课材料和一课时教案。

11月8日9日集体会课会课时间下午3:00——3:30

11月10日——12日重新整理思路,完善设计

5月18日19日进行作课、研讨

八、几点要求

1、高度重视,全面准备,创造性地设计。

2、参加听课人员:(1)赵云祥、高科张金荣不参加,其他教师全员参加。赵云祥负责

二、

三、六年级的纪律,高科负责五年级的纪律,张金荣

四、一年级的纪律

3、参加听课的所有教师进行“参与式”评价,填写评分表,每个人要提出优点和不足。

推荐第8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实验方案

一、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制定中小学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中小学课程实施。在保证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鼓励地方开发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学校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

在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试图在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极端之间寻找自己的立足点,以期待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功效。我国加入WTO,教育也必须与国际接轨,迎接世界的挑战,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也必须提到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来。

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可能、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

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南充市五星小学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建立起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形成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体现学校的课程特色,必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强调以学校为主体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难于满足学生需要所缺少的内容。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2)学校的教育哲学或办学宗旨。

(3)学生的需要评估。由于校本课程的重要价值之一是课程的开设能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考察学生的需要,使课程成为对学生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

(4)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如学校现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原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艺体教育资源,学校外围的教育环境优良等等。

3、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2)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对原有的学校课程应予分析、总结,根据现行办学的新要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修改或研制具有时代特点,又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课程方案和教材。

(3)整体构建,分步实施的原则。

学校课程是国家的课程计划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方面,必须遵循课程计划的总体要求,在研究整体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学校课程改写的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成熟的经验面上推广,将必须解决但又尚未论证的内容局部试验。

(4)普遍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课程的研究应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研究本校教育的个性色彩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努力创建学校的名牌特色课程。

(5)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学校课程的实验,把握世界课程理论发展方向,大胆实践,重视实践的理论升华,使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不断丰富。

4、研究目标

建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能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的特长和积极性,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优势互补,从而深化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具体地说:

(1)、通过课程开发,能让教师、学生和社会与课程决策,体现教育民主,从而提高课程的质量和社会的满意度。 (2)、通过课程开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3)、通过课程开发,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才华和特长,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团结与协作。

(4)、社会的参与能使课程更适应当地环境,并形成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同时也能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

三、研究内容

(一) 校本课程的设置。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设置科学、规范,具有学校鲜明特色,避免经验性和随意性,在保证开发过程中,就学校层面而言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确定校本课程目标

校本课程基于本地、本校的实际而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其目标和意图应更明确一些。根据开设校本课程,由所涉及到的内容由学科主任和专任教师制定。

2、建构本校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和本省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实际出发,对本校课程作出具体安排。由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环境类课程三大块构成。

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必修、任意选修3种方式。必修学科是每个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志向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旨在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多样性、灵活性、使必修课程与选课程、核心课程与乡土课程,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增强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使之能满足学生因才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

活动类课程,包括校会、班会、社会实践、经常性体育锻炼、简单科技体系活动。校会、班会、社会实践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共同活动课程,科技艺体等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个性,以创造性为主要宗旨,逐步形成丰富多彩而又科学化、规范化体系。

环境课程: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层面、制度风气层面、心理层面。旨在开发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为重点,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一体化的社区教育网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发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

具体框架如下: 必修课程:

学科类: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美术、思想品德、劳动、健康教育 体育 社会

活动类:升旗仪式、班队活动、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体育节、艺术节、社会调查、劳科技制作、参观访问、社区活动等。

选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

学科类:英语口语、言语交际、阅读、计算机、汉字书写。 活动类:“六个一”基本技能训练 选修课程(任意性选修课): 学科类:

(1)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珠心算竞赛辅导、自然实验操作、环保教育 (2)美文赏析、名家名作选读、写作指导、心理教育、社会调查与实践 (3)艺术体操、武术、围棋、声乐合唱、鼓乐演奏、器乐独奏、实用美术、摄影摄像

(4)无线电技术、网页课件制作、科技音像 活动类:

(1)文学社、小记者站、、星星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

(2)星星书法学会、星星摄影学会、星星乒乓学会、星星音舞学会、星星篮球学会

(3)学法指导、心理讲座、法律常识辅导

3、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

校本课程实施是指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过程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①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告诉我们,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决策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等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它作为一种开放的决策过程和变革过程,意味着课程开发已由专家中心向学校教师中心转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是执行者、实施者、开发者。但是,因长期计划体制下的学校和教师完全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致使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方式变得过于依赖和被动服从,学校与教师对课程的独立判断和开发积极性、创造性逐渐萎缩。加上受原苏联教育学的影响,我国教师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教育轻课程”的现象,导致教师缺少应有的课程知识和培训。而学校和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要使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统一认识,自觉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

②课时整合:

从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课时作如下调整:

语文课实行“三三制”教材学习、阅读欣赏、写作实践各占三分之一,其中“阅读赏析”、“写作实践”采用“长课时”形式(1小时),并在每周增加1节言语交际课。

数学课实行“三二制”即教材学习三课时,“数学活动课”二课时(一年级除外)。

英语课采用“二三制”(

五、六年级)教材学习二课时,“会话”、“听力训练”三课时。条件成熟,适当考虑起点下移。

中高级体育、美术、自然课每周上一次“长课时”(每次1小时),“长课时”能使体育课减少10分钟准备时间,有效增加教学和练习时间,解决了以往学生自主活动和练习时间不充分问题,学生技术学习和技能掌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技能学习的连续性、反复性促进技能的形成。)“长课时”能使学生在美术课上有充裕的练习时间并能保证学生作业当堂完成,减少学生课后负担,也能保证质量。“长课时”使自然课上有充足的实验操作时间,便于学生能进一步观察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③教材整合 各学科教材既要与国家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又要适合我校的特点,还须照顾到各类学生知识层次的差异。因此,在教材整合过程要把好“度”。提高教材整合效益。

小学语文除用好统编教材外,增加课外阅读书目。语文学科分阶段制订出阅读目标,列出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

小学数学除用好统编教材外,低年级增设《趣味数学》(自行编写教材),中高级增设奥赛训练课。(选用或编写教材)

小学英语除用好现用英语教材外,英语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分年级增设口语训练课,并自行编写或选用教材。

音乐教材选用简谱版,(部分班级选用五线谱版)淡化识谱,及繁琐的乐理讲解,着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欣赏能力。音乐学科应编制出各年级的欣赏曲目和演唱曲目;美术学科将对现行美术教材进行有机增删,删去专业性过强的内容,增添一些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技能水平的内容,并分年级列出增补内容。体育学科应摒弃一些竞技体育成份多的内容,增添部分对学生终身受益的技能,并予以强化训练,内化为学生基本素质。可增加球类、游泳、棋类、形体训练等项目。

(二) 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体制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进行,学校应在开发的过程中切实加强课程的管理。

首先,要处理好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涉到的一些环节,如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级规模等。其次,要落实好师资,可以要求在职教师兼修

一、二门非本专业课程知识,以确保校本课程师位。再者,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指南》等文件,严格规范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 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中学习结果的评价应该不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重视过程评价。学校应该根据开发的课程类型,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对单项优秀的学生可另发证书。这样,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课程开设的需要,调查教师的专业情况。

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课程改革和学科改革的理论和经验。 行动研究法:主要是进行课时整合,采用长短课时制,教材整合,增删有关内容等。

五、保障措施

1、组建课题研究组织 (1)课题实验领导小组 组 长:王定华

成 员:江素蓉 蒋鸿荣 唐丽英 廖颖红 (1)课题实验组 组 长:蒋鸿荣

副组长:唐丽英 廖颖红

成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各年级教研组长

2、明确职责

(1) 课题实验领导小组是校本课程和主要决定者和责任人,业务副校长、教导处、教科室成员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教师是课程实施与开发的主要力量,对课程的有效实施、学生的质量评定具有专业自主权;

(3)学生有权自主选修学校课程、有权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家长及有关社区人员对学校课程的知情权、评价和建议权。

2、组织保障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审定委员会,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构成,同时聘请市、区教研室课程专家参与,负责审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2) 课题实验组是校本课程的实施机构,负责制定学校学年、学期课程实施方案及配套制度;

(3)教导处、教科室是校本课程管理的专门机构,负责执行、督导、评估学校课程执行情况;

(4)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业务工作。

3、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课程审议制度、校内课程评价制度、校内课程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相关激励制度等,制订教学管理条例,各类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学校负责人要定期检查制度的执行情况。

4、设备与经费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学校要加强图书馆、专用教室、多功能艺术厅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器具,要设立课程管理专项基金,用于课程实施与开发、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

六、成果形式:

1、实验研究课、观摩课。

2、实验资料及有关研究材料。

3、研究报告。

4、《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验》论文集、案例集。

5、校本教材

七、研究的简要计划

1、启动阶段:2003年12月—2004年2月

启动、筹备、学习理论、设计方案、组织讨论、论证、确定方案

2、实施阶段:2004年3月—2006年2月 ①第一阶段:2004年3月—2004年8月 按照研究目标,初步实施方案,由点到面,分段实施,展开研究 ②第二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 全面实施方案,深入展开研究。 ③第三阶段:2005年9月—2006年2月

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以此转化为教育常规,形成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认真梳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06年3月—2006年7月

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推荐第9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

课题准备阶段研究小结报告

通渭路小学 彭雅莉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优秀的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支柱力量,国家、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大家都很关心教育质量,更关心素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密切联系生活、社会和科技,在学生的实践与动手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形成新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本着“让教学催生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的原则,研究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这一重要课题。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实践有效途径、教学与评价研究, 并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

本着教师自愿申报与学校考察推荐相结合的办法我们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张文博为课题组组长,尹丽萍、王燕红、张英、彭雅莉、熊秀媛等为课题组成员。 九月初,我校举行了课题组成立大会。 张文博校长首先宣读了课题组的组长、成员分工及其各自的职责。详细解读本课题实验的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及实施步骤等。对课题组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会议中课题组成员反复论证了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课题研究小组的成立为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证。

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及辅助课题研究的其他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座谈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和座谈,使全体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以及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综合实践校本化这一新型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理论学习

我们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综合实践活动与自我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法》、《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教师教育科研的起步》、《国际教育新理念》、《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等一系列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积极参加课题培训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区教科室、市教科所组织的课题培训。2013年9月份参加市教科所举办的课题研究研讨会,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我校还邀请了专家给教师们进行教科研知识的培训,使我们受益匪浅,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设计调查问卷,开展课题研究调查

1、为了保证实验研究的实效性。我们全校教师及学生当中,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问卷调查。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教师在综合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使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掌握课题研究方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研发,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教师问卷调查的面涉及到每一位教师,共计67份有效回收问卷,学生问卷调查的面涉及600名学生,共计600份有效回收问卷,课题组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并用新课改理念加以具体分析。

2、调查兄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现状,测试学生活动能力,分析活动高效与低效的特征。从中分析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真实的一面,从而有力地矫正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方向。

六、收集整理资料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全体实验教师查找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资料及以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的实施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我们将综合利用这些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做好实施课题研究的一切准备。

七、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一)、课题组长工作制度

1、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完成课题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研究阶段性研究方案(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布置各课题组成员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总结。

2、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题研究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规范研究过程,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3、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

4、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

5、及时向学校教导处及上级有关课题管理机构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

6、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及时开展中期研讨课评议及学术交流活动,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并及时进行评议和记载,使学校科研工作在教学中落实,科研能力在实践中提高,科研成果在总结中推广。

(二)、课题组工作制度

1、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汇总研究成果。

2、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把课题研究工作和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服从课题组负责人的工作安排,按时、按量、高质地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累计三次不完成工作任务的,视为自动退出课题组。

4、课题组人员要积极撰写研究心得(案例、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积极推广新经验、新成果,宣传研究成果。

5、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开展。

(三)、课题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1、课题组要定期向学校教研室报告课题实施进展情况,上交课题实施的阶段性总结等材料。

2、课题组主要参与者每人每学年至少上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观摩课,通过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3、在可能的情况下,向本校或友邻学校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4、每人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在课题活动中作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发言(最好以书面形式)。

5、每人每学年尽量有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章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评奖或在校内交流。

(四)、课题组成员学习制度

1、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端正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各种教科研活动中,促进课题研究目标的全面落实。

2、课题组成员的学习活动应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探讨性。

3、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共同进步。如开展专题讲座、教学咨询、教学指导,听课、评课、说课等一系列的活动。

4、通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案例交流评选、教学随笔评选等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载体。

5、课题组成员要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研究课题面临的问题大胆探索研究。

6、课题组和个人的学习、研究活动均应有记录。

(五)、课题组成员参加会议制度

1、全体课题组成员都要积极参加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课题组组织的教育科研方面的会议,以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促进课题的良好开展。

2、课题组成员要根据学校课题组的安排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与课题有关的会议或活动,确因故不能参加,必须事先向课题组负责人请假说明。

3、要树立时间观念,准时到会,不早退,不中途离场,不随意走动。

4、遵守会议纪律,培养良好会风。与会议、学习主题无关的书籍、报刊不得带入会场。要懂得尊重会议主持者,开会时不交头接耳,不随意喧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其他事情。要认真听讲、认真领会会议精神,并做好会议记录。

5、会后按有关要求,积极组织学习、讨论会议精神,并坚决贯彻执行会议决定。对布置的任务,要想办法按时做好。

(六)、资料保管制度

1、所有课题资料均应建立档案库,含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两类。

2、课题负责人要组织课题参研人员收集研究过程的资料,包括:课题立项通知书;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课题研究过程实录;调查报告、案例、经验论文;研究报告(中期、结题);结题评审鉴定书等。

3、学校教导处负责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分级建立课题的档案,每一阶段要对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题研究资料规范、整齐。

4、课题资料应分门别类,有序存放,便于查找。

5、对于资料严重不齐的课题,资料保管人员应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补充并归档。

(七)、经费保障制度

1、当课题申报立项后,学校将根据财力编制课题经费预算。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将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3、研究经费用于课题研究和各种研讨、交流、培训、评比等的支出。

八、实施成果

1、广大教师深刻了解了研究的目的、意义,对此课题的内涵有了全面领悟,这是课题开展的思想基础和质量保障的根基。

2、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

3、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学生活动资料集。分年段的调查结果使实验教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和依据。

4、形成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践研究》课题研究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集。

5、前期参与研究的课题《构建“高效课堂”有效途径与策略的研究》,获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参与研究的课题《校本培训机制的研究》,获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积累了一定的课题研究的经验,并通过此研究,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已有所提升,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九、存在的问题

1、准备阶段从2013年9月—2013年12月,累计4个月时间,时间有些仓促,致使初级阶段的宣传具有片面性。

2、课题研究组成员教年轻,在定夺人选时尽管做到了精挑细选,把最有能力的教师选拔了出来,但年轻化因素还是显得经验不足,在研究过程中理论基础难免有把握不准的现象。

3、尽管综合实践活动力争多样性、技能性,但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

十、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宣传力量,强化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从思想感悟上更进一个台阶。

2、加强年轻教师的课堂培训力度,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为课题研究出谋划策,最终把研究成果融进自身教学里,使其发挥直接作用,产出效果来。

3、适时邀请课题顾问组、指导组到校指导工作,为课题研究导航。

4、在指导组的合议指导下对准备阶段的各项研究成果再作修改、矫正。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推荐第10篇:校本研究总结

校本研究总结

超越梦想一起飞

——清水坪学校“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展示

地处湘西八面山麓、酉水之滨的湖南省保靖县清水坪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它位于湘西北边陲,背依巍巍白云山,前滨清清酉水河,北望湖南龙山里耶,西襟重庆秀山石堤,属保靖县边区“窗口”学校。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井然分开,校园内环境优雅,树木成荫,鸟语花香。高大的教学楼,雅致的读书亭,飞檐翘角,别具一格。土家文化长廊内容丰富,整体构思既具民族特色,又富时代气息。学校各种硬件配备设施齐全,现有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23个教学功能室。现有学生2000余人,40个教学班,教职工120人。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在教学队伍中青年教师占48%,中年教师占32%,老年教师占20%。多年来,学校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质量立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发展强校”为办学宗旨,学校特别重视校本研究,教研教改氛围十分浓厚,学校承担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的课题,顺利结题并荣获教育部“一等奖”,承担并开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也顺利结题,并荣获湖南省“二等奖”。2006年,我校申请立项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下的子课题《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有效研究,在2007年11月成果展示中荣获“二等奖”。 尽

1 管取得了这些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对课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实践——反思——研究为发展策略,摸索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子——

新教师开展“入格”研修 合格教师培养“升格”研修 骨干教师追求“超越”研修

以下是我校课题组对全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专业成长”的过程展示。

(一)新教师开展“入格”研修

刚迈出学校大门的新上岗教师,专业知识丰富,对教学充满了期待,但是由于教学经历的局限,一时感到手足无措,为了缩短“磨合期”使他们能够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对他们进行“入格”训练,主要是过好“三关”,一是备课说课关、二是上课关、三是听课评课关。

1、“青蓝”工程

为了促进新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骨干教师“领头雁”的作用,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并制定目标和计划,定期考核。

课题组组织青年教师“拜师结对”。骨干教师辅导青年教师的师德、教学、教研等。通过这一活动,掀起了骨干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投

2 身教学的热潮,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而且还沟通了教师之间的情感。同时青年教师也为了帮助中老年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提高,经常性的进行指导。

这种活动在我校蔚然成风,通过他们的互助互学,得到了共同升华。积极推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2、有效研讨

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课题组决定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教师们各抒己见。通过教师结对、青年教师说课和教研组集体备课研讨等实践活动,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合格教师培养“升格”研修

对参加工作3-5年的合格教师,为培养他们教育的“升格”,成长为骨干教师,主要是通过指导他们上电教公开课、研讨课,为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1、开展读书活动

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上网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学校建立了读书制度,制度中明确制定了“读书——反思——实践”的活动计划,这样既丰富了教师们的学识水平、拓展了知识视野、激发了思维品德,也鼓励教师们自觉的超越问题,形成能力。

2、开展“五个一”工程

每学期开展一次基本功竞赛、一次电子课件比赛、一次教案设计评比、一次电教优质课比武、一篇电子论文、案例评比。通过这些活

3 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促使了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3、派员外地取经

学校每年都要派出一大批教师外出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优秀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观看优秀教师上课等教研活动,回来后以汇报课、讲座等形式将学到的方法、经验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这样有效的学习培训,使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骨干教师追求“超越”研修

对骨干教师要求他们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自主意识上不断超越自己。主要是通过上电教示范课、现代信息技术讲座、组织课题研究等研究活动,促使他们成为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1、开展专家帮教

几年来,学校骨干教师每两个星期进行理论知识辅导讲座。曾先后邀请了湘西教科院李春云教授、符顺忠教授、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文化、县教科所宋永生老师、彭秀琴老师、何尤文老师等专家来我校进行课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指导。我们还请来了吉大师院附小、湘西自治州保靖民族中学、迁陵学校教师来我校传经送宝。

2、开展教研联会

自97年起,我校与重庆市秀山县石堤中小学、湖南龙山县里耶中小学等八所学校成立了“湘渝鄂黔边区民族教研联合会”的教研民间组织,以及“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第二片区教研协会”,教研联会由

4 三所学校轮流主办,每两年举行一次。教研协会由五所学校轮流组织,每年举行一次。2008年5月,我校以“塑造特色,打造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队伍”为主题开展了本项活动,活动中,八所学校结合赛课、汇报会等活动形式分别展示本校在教育技术方面的新突破,我校教师在本次活动中表现优秀,博得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引起很大反响。活动做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3、做学习型教师

自我超越是做学习型教师的精神基础,做学习型教师是构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要组成,因此,骨干教师的“超越”研修不仅仅是教师本人专业化成长的高度,更是培养学习型学生、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必要之举!

(四)塑造特色

追求卓越

近年来,我校通过这一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业务水平、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更大提高。学校成立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有师生信息技术组、师生铜管乐队、师生苗鼓组、篮球组、学生乒乓球队、学生田径队等特色兴趣小组,特别是学生信息技术组每年的信息技术能力竞赛,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学生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特长培养,不仅能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生活情趣,使学生体验成功和快乐,树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成果展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形成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制作的教学课件《勇气》等获得州、县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其中青年教师在全县多项教学比武中获得第一名。学校研究的几个国家级课题顺利结题,“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下的子课题《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在2007年11月成果展示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获教育部课题评比一等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研究》获湖南省优秀课题评比二等奖。2007年11月“有效推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下的子课题《农村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在全国成果展示中荣获“二等奖”。2007年12月《教育教学案例的形成、应用和传播》的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2008年,二十四名教师被评为“湘西自治州学习型教师”,学校被评为“湘西自治州电化教学先进单位”。“湘西自治州十五课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 “湘西自治州先进教科室”“ 湘西自治州学习型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研究实验学校”“省绿色学校” “湘西自治州中小学理科实验学校”;2009年1月被评为“教育宣传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真正开创一个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统领教学的崭新局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校课题组开展的“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探究”的课题研究还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展示。我们将

6 一如既往去探讨,年轻的学校有这么多年轻肯为的教师,我们相信:怀揣梦想的我们在和谐务实创新的课题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能够超越梦想一起飞,而且能飞得更高、更远……..

湘西保靖县清水坪学校课题组

执笔人:姜军华

二00九年四月

第11篇:校本研究计划

2016-2017年度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为了提高自身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如下:

校本研修指导思想:以学校研修计划为指导,立足课堂、革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教育教学研修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服务于教研和教学而努力工作。

校本研修目标:积极实践课改的新理念,新思路,围绕“高效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探索,参与课题研究,配合学校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能够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 个人校本研修措施:

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用先进的理论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个人专业素养。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小学教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所提高。通过教师个人自学和网络学习的方法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自己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虚心向同行教师们学习,争取多听课,取众人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经常听课,学习身边老师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教育水平。积极主动地上好研讨课,认真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校本研修活动进入课堂。课后要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赶快记下来,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学会从教学总结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着手,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认真撰写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争取有质有量。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撰写读书笔记、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关注后进生,采用小组竞争的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以促进潜能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第12篇:校本研究制度

校本研究制度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提供条件支持,如建立融汇校内外研究资源的信息库,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研究网络;要建立研究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有研究成果的教师;要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二、以课题实验为载体,使教师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和思考,在实验中、在教学中,自觉学习理论,积极听取讲座,搜集资料,认真开展研讨,归纳总结,提炼成果,全方位地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业务素质。

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课堂实验融为一体。

三、以研究沙龙为载体,建立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平等对话、合作交流”的“研究沙龙”模式。

教师之间要主动进行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要形成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研究氛围。

四、以案例分析为载体,引导教师在叙说自己或他人的教育生活经验和教育生活体验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改变自我,案例分析的朴实风格使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

五、以教学为基础,将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后的效果、体会与反思以故事或随笔的形式记载下来,使大家讨论、分享、学习与提高。

六、小组教研活动每周两节课排入课表,在教研组长领导下,积极开展新课程环境下的教研活动,活动时要思想集中,不做与教研活动无关的事。

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每个教师必须自选一到二个专题加以研究,争取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每次活动要有计划性,让每一位教师明确主题,中心发言人要提前做好专题发言准备。

教研组长要及时总结教研、教改经验,并加以推广应用,争取教研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七、教法要立足于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每年度每个教师至少要进行一次试验教学。每次试验教学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教前要充分研究,教后要认真评议,以使集思广益,共同提高。要积极参加各科基本功竞赛活动和评优课活动。

八、要努力形成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的良好教研气氛,领导、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等教育研究活动。

九、要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学习教育理论,勇于实践,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注意总结经验。每位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每年撰写教学论文不少于一篇。要积极参加各科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中青年教师要争当学科教改带头人。

十、要认真进修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首先要熟悉本科的课程标准,所执教的教材体系,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成就,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进修要写进修笔记和进修小结。学历未达标的教师要积极参加合格教育或各类进修,已达标的教师也要重视业务进修,注意知识更新,力争做到一专多能,积极辅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小组和研究小组活动,积极开设各种选修课和活动课。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十一、建立校本考评制度与奖励制度,提倡教师一专多能,鼓励拔尖人才。每学年开展评选优秀教师、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质课、特长班、优秀辅导员的活动,鼓励教师在自己岗位上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第13篇:下学期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下学期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以县教体局和中心校的校本研修精神为指导,力主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基本功训练、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科研能力训练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校本研修的目的

1、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成长;

2、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面对的各种实际具体问题;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型组织。

三、校本研修的开展途径

1、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竞赛,力足课堂教学,探索促进课堂实效的教学模式;

2、结合县教研室的活动安排,开展“说课标,说教材”活动,提升全体老师的专业素养;

3、力足校本实际,开展以校本课程(语文阅读、英语阅读)为主的探究,力争有特色,有创新;

4、力足研做结合,开展适合我校实际的集体备课活动。

四、校本研修的实施办法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校本研修工作以学校主题开展活动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

(3)、加大对校本研修工作的反馈。

2、健全校本研修制度,落实校本研修效果。

(1)、健全校本研修制度,保证研修活动的有效开展,对无故不参加校本研修的教师要全校通报批评,并把校本研修考勤与教师个人绩效挂钩;

(2)、校本研修要有计划、早安排,重落实,强反馈。教导处负责各阶段校本研修的主题,要做到有计划,早安排,对校本研修的情况要及时通过校讯通在全体老师中反馈。

(3)、建立学校校本研修工作档案。

3、采取多种校本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1)、通过课堂竞赛的预赛、决赛,在全体老师中形成高效课堂的氛围,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使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以迅速在课堂上进行推广。

(2)、活动促进:通过开展课堂竞赛活动,“说课标,说教材”活动等,使老师们形成相互学习,提升专业能力的热潮。

(3)、落实反馈:对学校开展的每一项校本研修活动,都要抓落实,强反馈,使老师们切实得到提高和发展。

(4)研做结合:校本研修的开展,力求结合学校实际及老师们工作的困惑点展开,不搞形式,注重实践,力争使研修一次,教师提高一次,课堂教学促进一次。(5)、互通交流:加强兄弟学校的交流、开放、互通有无。另外,通过网络在更大范围内、更多内容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使教师得到充实和提高。

五、校本研修措施保障

1、适时确定具体的研修内容,组织教师进行研修。

要根据不同时间段开展不同主题研修:

2014.2-2014.3 课堂竞赛预、决赛

2014.4 “说课标、说教材”活动

2014.5 教学反思评比活动

2014.6 我的一节展示课活动

2、建立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研修档案,注重过程落实和资料收集管理。健全研修制度,创设研修条件,采取激励性措施,把校本研修与晋职、评先、选优等工作相结合。

第14篇:校本培训活动方案策划

承接区美术教研室面塑培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为核心,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校为本,通过传统技艺——面塑的培训,建设一支即有传统技艺又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要求,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

二、培训目标

1、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学习面塑课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面塑教学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2、深入研究面塑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理念与操作的结合上探索面塑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4、根据学校实际,通过分层培训的方法,使教师掌握一项实用技能。

三、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

校本培训应该立足于教师的发展,重在构建和提升教师的思维结构、知识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的水平。因此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注重教育理论的科学性,注重教育实践的针对性,注重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1、面塑文化:以槐荫区现有面塑特色课程为依托。通过文字、多媒体视频、展板、面塑作品等媒介。向培训者进行艺术渐染,感受面塑文化。

2、专家讲座:以传统面塑理念,和通实技法为主,聘请知名面塑专家进行面塑文化与制作技法讲座。

3、实际操作;专家讲解通识技法,受训者以完全掌握简单的面塑制作,通过与专家互动亲自制作属于自己的面塑作品。期间穿插特色课程学校师生现场制作。

四、培训时间

2012年10月底利用一上午时间集中培训。

自培训开始起对面塑特色学校进行分散常态化培训。

五、组织领导

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了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校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校本培训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六、管理与考核:

每学期末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与教务主任对每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活动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工作综合考评。

2012.9

面塑集中培训组织实施流程

一、活动组织领导

活动负责人:郭立老师、高娜校长具体协调人:杜光云、于耀宗

二、筹备内容和布置效果

1、收集整理面塑作品,摆放活动室周围。

2、资料档案:教案、课程实施计划、总结、面塑文化简介

3、视频、展板、条幅:视频内容为学校开展面塑活动相关内容,培训活动之前播放;展板六块,摆放于校门口和校园,供老师们参观;条幅内容:(1)段店小学承接槐荫区美术教师培训活动(校门),(2)民间艺人—专题艺术讲座(活动室)待商榷

4、会场布置(主席台6-8人、活动室中间桌椅75套、学生社团(8-10人)在活动室周围;)条幅、台签、签到簿、意见簿存放处、话筒。赵军、张小孟、杜光云负责

5、专家聘书、教师意见簿设计和发放:于耀宗、杜光云

6、会议主持:郭立老师

三、培训活动流程安排

1、8:00-8:20与会人员到会:参观学校文化氛围;欣赏视频文字资料;大会服务学生发放意见簿

2、8:20开始:郭立老师宣布活动开始 第一项:介绍与会领导嘉宾。 第二项:请高校长致欢迎词。

第三项:由郭立老师就培训意义作指导。宣读并颁发面塑专家的聘书 第四项:请面塑艺人给全区美术老师做面塑培训。 第五项:专家老师互动,制作并互赏面塑作品。 第六项:请郭老师就培训作总结发言并提出希望建议。 第七项:请各位老师给本次活动留下宝贵意见和建议。 11:20培训结束

第15篇:音乐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音乐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项飞浪

一、加强常规建设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教研组内每名教师都要在组内或校内公开课,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和评课。每个学期确定3名教师,在校内进行音乐公开课教学,组织教师进行评课。

2 .努力提高音乐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渠道。要求每位教师努力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学生、

3 .加强听课管理。我们不仅要求教研组长要多听课,而且还要求教师多进行组内听课,及时进行评课并在教研组或备课组内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新教师快速成长工程,有意识有目的组织全体老师参与此项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让新教师长速成长,让老教师也因此受益。

二.校本业务培训

1 .树立教师是终身学习者,行动研究者的观念加强“学习型学校”建设,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制。有计划地安排全校教师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使教研活动主题化,鼓励教师之间共同合作和相互学习,加强校际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2 .继续开展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教后感,提供教师平时多写教育反思、教育日志、教育叙事等内容,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努力做好校本教研。每一个教研组在做好本组主题培训之时,根据本组具体情况制定本组校本培训计划。努力使本组校本教研做到以下几个特点:教研主题专题化、教研内容系列化、教研形式多样化。

三、活动形式

根据我校的实际,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统筹协调,合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为教师搭建平台,改变教师对继续教育中“要我学”思想的误解,使之成为“我要学”,真正做到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融“学习、实践、研究”为一体,确立校本培训在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校长指导式培训:校长通过进入课堂、参与教研活动、同教师座谈等形式和教师直接接触,面对面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备课、理论学习、教学基本功等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和解决。

2、自主参与式培训:把技能培训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经常性地开展“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音乐观摩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给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创设展现的机会,以此促发技能的提高。

3、专题讲座式培训:根据教师自身发展需要,集体组织,分类培训,邀请县内外专家来校讲课。同一年段或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利用一定的时间,相互交流看法,相互沟通、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行动反思式培训:教师根据自己需求,自主学习,乐于实践,自主评价,自主完善。

第16篇:舞蹈班校本课程活动方案

音乐课程的走班制----舞蹈形体班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

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一学期的舞蹈形体课学习,孩子们对舞蹈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

四、五年级的孩子们好奇心和积极性都还是比较高,但男生的协调性相对女生来说要弱很多。在舞蹈形体课教学的环节中,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加强。

本期学习目标:本学期主要为了孩子的身体协调,身体的柔韧进行练习,以及创编简单的舞蹈节目,并乐于通过舞蹈表达自己情感,能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

学习目标:感受多姿多彩少数民族舞蹈,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的文化感情,并快乐的舞蹈。增强孩子们下肢的灵活度与协调性,感受普米族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舞蹈动作多为下肢运动,幅度小但速度频率快。 教学措施与方法:示范法,讲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方法。

学习目标:激发孩子对舞蹈活动的兴趣;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傣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让孩子们认识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掌握维吾尔族音乐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通过舞蹈学习,准确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韵律,训练学生的协调性;并具有一定的创编能力。昂首、挺胸、直腰的体态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解法,讨论法,分组表演等。

舞蹈形体班活动方案——选课走班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选课走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选课走班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选课走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选课走班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选课走班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选课走班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选课走班课程,并充分利用选课走班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

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

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选课走班课程。

开设选课走班课程,需要对选课走班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第17篇:数学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数学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高升小学:张奇

一、活动主题

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是指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教学以及科研课题各环节中,教研组长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教研组集体探索实践和专题研讨,经过组内教师集体的思维碰撞后,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使教研活动“专题化”。以此唤醒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促使教师在教研组内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验证成果”的良好教研氛围。

二、活动目的:

探究怎样使教研组活动发展成教师集体参与、主动实践、专业支撑、共同反思、深度研修、富有成效的教师研修活动,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思考、有所提高,使教研活动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欢迎的活动。

三、活动流程:

1、活动组织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学科教研组和跨学科的教研组研修为平台,每周开展一次常规的学科教学研修活动,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本校教学和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上。

在内容上坚持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课堂教学现场研讨活动中,为上好每一堂研讨课,学科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在活动中,执教教师说课、上课、反思,听课教师则通过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形成“备课----说课----上课----反思----评课”一条龙的教学研讨流程。这个过程中研修的主题多层次、反复的在教师中深化,通过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手段,使校本研修能够真正以教带研,以研促教,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活动模式

⑴、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抓手,是实施校本研修,落实校本研修的有效载体。通过课堂教学的实录、已有的课堂教学录相带或教师曾经在教育教学中成功或失败的案例,使教师以此为起点,能进行主动的、有目的、有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一是反思提供的案例,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有针对性的改进,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个性化的施教方案。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对比,寻找差距,寻求解决的办法,更好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⑵、专家引领:为进一步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的支持,专家进行更高层次地指导,进行有效地引领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依托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专家来校做主题报告和专题辅导的形式,使教师在理念上进一步得到提升。

⑶、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的方法,使教师对校本研修中形成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这些课题都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际,通过专题式的校本研修,使课题能深入地开展,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的延续性、系列化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改新的理念要求教师都要面对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更新,而由理论向实践、向课堂转移的过程中,教师的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内动力。教师通过反思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所以“专题式”教研活动为教师的反思和行为跟进创设了延续性和系列化的平台。

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使教研活动得以延续性、系列化,使教师在反思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通过反思已有行为与先进理念、先进经验的差距,完成更新理念的飞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通过反思理想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完成理念向行为的转移。

四、理论学习

具体内容从略

五、个人反思

1、教研组长是既是教研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教研活动的策划者,所以教研组长在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使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同伴互助”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组工作团队。每周教研组活动都排进学校的工作日程中,在时间和人员上保证教研组的顺利开展。初步总结出教研活动的“三有、三能、一要”的要求,即有主持、有主讲、有主题;能共享、能应用、能总结,要反思

3、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是我在校本研修要求下的一种设想,主要是希望改变以往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果缺乏专业引领,那将会影响教研的效果,所以目前学校专业引领资源的缺失,成为制约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发展的瓶颈之一。其次,专题式校本研修活动是动态的发展过程,怎样建立教研组活动的评价指标,调动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自我约束力和工作积极性,也是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在本次的校本研究活动中李勇,冉玖宏,张奇,罗绍华,景仕吉,莫介书几位老师一起担任组织和评审工作,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和领导的高度赞扬。

第18篇:小学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

1、组织教师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新课程理论及研讨等。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及新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使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达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有个性,老年教师要适应”的要求。

3、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形成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

三、工作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教师的崇高师德,使教师敬业、勤业、精业,从而形成一支踏实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2、业务学习形式多样化。业务学习要讲究实效,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地开展学习,学习形式可以是集中学习理论文章、聘请专家讲座、观看优秀课例光盘、集体备课、教师博客论坛等。要让每个教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读书学习、网络学习。每个教师在读书活动和网络学习两种形式中任选一种,要求凡具备上网条件的教师尽量选取网络学习。同时每学期记5000字的读书笔记,积极开展读书研讨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写一篇(一本书)读书心得。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全体教师都要坚持练习“三笔字、朗读等”,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做好相关的研究记录,学期结束提交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报告,学校适时组织课题组做好专题研究,总结阶段成果。

6、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对教师进修学校开办的各种培训,及时通知参训对象,提供经费保障。参训教师要做到课时足、记录全、领会透、能运用,对在培训过程中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实行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范围内的专题培训,开阔教师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做好校本培训的总结与考核。及时总结校本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严肃认真地做好学分登记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四、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书目自选,要求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深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同时发挥校内骨干老师的作用,举行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研讨教学管理等。

第19篇:小学校本培训活动方案

为全面提高我校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育创新能力,提升教育理念、教育能力、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建立完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以培养教师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方向,以培养一批专业型、创新型教师为目的,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培训目标

1、组织教师学习《师德与教师职业》、新课程理论及研讨等。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及新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使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专业的发展,达到“新教师要过关,青年教师要过硬,骨干教师有个性,老年教师要适应”的要求。

3、适应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需要,形成良好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

三、工作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教师的崇高师德,使教师敬业、勤业、精业,从而形成一支踏实工作、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2、业务学习形式多样化。业务学习要讲究实效,必须结合实际有针对地开展学习,学习形式可以是集中学习理论文章、聘请专家讲座、观看优秀课例光盘、集体备课、教师博客论坛等。要让每个教师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3、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读书学习、网络学习。每个教师在读书活动和网络学习两种形式中任选一种,要求凡具备上网条件的教师尽量选取网络学习。同时每学期记5000字的读书笔记,积极开展读书研讨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写一篇(一本书)读书心得。

4、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全体教师都要坚持练习“三笔字、朗读等”,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

5、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做好相关的研究记录,学期结束提交个人或小组的研究报告,学校适时组织课题组做好专题研究,总结阶段成果。

6、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对教师进修学校开办的各种培训,及时通知参训对象,提供经费保障。参训教师要做到课时足、记录全、领会透、能运用,对在培训过程中达不到要求的教师实行考核评优一票否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范围内的专题培训,开阔教师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做好校本培训的总结与考核。及时总结校本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严肃认真地做好学分登记和电子档案的管理。

四、培训形式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记读书笔记,书目自选,要求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教师的深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同时发挥校内骨干老师的作用,举行专题讲座。

3、小组研讨: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利用教研课、展示课等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好评课活动;教师之间要经常听“随堂课”;组织教师外出参加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在校内观看名师录象。

5、师徒结对:继续以师徒结对的形式,定期开展活动,在业务上加强指导,帮助青年教师走上成才之路。

五、主要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确保校本培训的顺利进行。

2、建立管理制度。要求做到:①对于各项要求,要经常进行检查落实情况,保证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②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教师参与校本培训、投入程度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与教师职务晋升、评优挂钩。

3、开展各项活动。通过教学观摩、博客论坛、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校本培训质量的提高。

第20篇:学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0年是我校十一五”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 合格学校”。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 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和研讨,开拓交流范围,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网页。

5、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要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三)、加强德育建设,努力建构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运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 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 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站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学校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网站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网站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星级学生评比。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

(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字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课、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两种方法:①调研课: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用好专用教室,争取让专用的设施设备为教学作最大限度的服务。逐步建设好体、艺、科学等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抓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五)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与教师签,教师与家长签。

2、开展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养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集会、活动行为,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要根据新形势,采取新办法,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金兴成

2009年11月

校本研究活动方案
《校本研究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