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活动方案

数学活动评价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2:37:03 来源:活动方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2009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一、评价方法

(一)检测评价:

1、目的要求:以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目标为标准。通过检测,恰当的评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淡化检测的甄别、选拔、排名的功能,把检测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2、方法:

(1)卷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

(2)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相结合。

(3) 采用“推迟判断”,给予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

(4)在呈现评估结果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百分制的方式,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定性评价主要采用评语的形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3、评价工具:各种测试卷

(二)表现评价:

1、目的要求: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水平,捕捉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了解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2、评价方法:课堂表扬

3、评价工具:课堂奖励。

(三)作业评价:

1、目的要求:在各种作业中,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培养作业的认真性和合作精神。

2、评价方法:

(1)最佳作业讲评

(2)当天练习作业评价

3、评价工具:最佳作业展示

二、建立评价反馈信息。

1、单元综合评价和期中学习质量综合评价等。

2、学生作业反馈。

3、家、校、生形成三点合力,综合评价学生各阶段学习的基本情况,并帮助学生明确改进要点。在评价中,需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反馈。

推荐第2篇:一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2013-2014学年下期一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对学生数学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让评价成为学生愉快的经历,让学生在评价中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帮助教师进一步改善教学。

一、评价方式

采取“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在某一个单元里有针对性地选测一至两项,各项评价结果统入成绩总表,最后进行综合评价。

二、操作方法

(一)自我评价

1、评价内容:学生对自己一学期的学习行为习惯、兴趣、倾向,学习收获进行反思和自我监控。(课前准备、课堂表现、作业练习)

2、评价标准:学生认真客观填写,直接涂小花,认为自己表现优秀的涂五朵,良好的涂四朵,合格的涂三朵,不合格的涂一朵。

3、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

4、评价人员:学生本人。

(二)学生互评

1、评价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读数写数)摆一摆、找规律。

(1)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组成、读数写数):会根据小棒、计数器正确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名称及组成; (2)摆一摆:会用不同的点摆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找规律:能探索简单的情景规律;会推理找出简单数字关系规律。

2、评价标准: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操作学具,另外一人根据同伴表现涂小花,认为同伴表现优秀的涂五朵,良好的涂四朵,合格的涂三朵,不合格的涂一朵。

3、评价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同桌两人分为一组,相互回答问题,一人操作学具,另一人评价,然后轮换。

4、评价人员:学生同桌。

(三)家长评价

1、评价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认识图形、分类与整理、认识人民币。

(1)100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合理用数估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理解各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能运用数的组成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2)认识图形:会辨认出简单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行)会用简单的平面图形拼图;根据具体直观图辨认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3)分类与整理:知道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会根据分类要求用表格表示出分组结果,会对分类结果进行简单分析,感受数据信息。 (4)认识人民币: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会进行元、角、分之间的换算;会进行元、角、分简单的计算,问题解决。

2、评价标准:家长从孩子的语言表达、操作方法、书写正确、规范等方面来评价孩子,并填写成绩表。优秀的涂五朵花,良好的涂四朵花,合格的涂三朵花,不合格的涂一朵花。

3、评价方法:家长根据评价内容,对孩子进行提问,孩子通过口头回答、动手操作学具、情景再现等方式回答。依据孩子的回答,家长如实填写问卷。

4、评价人员:家长。(家长根据学校要求自行对孩子进行自主评价,上交学校。)

(四)教师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试卷一张,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数学思考、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评价标准: 正确率在95%以上为优秀,得到五朵花;正确率在85%以上为良好,得到四朵花;正确率在60%以上为合格,得到三朵花; 正确率在60%以下是不合格的,得到一朵花。

3、评价方法:纸笔测试

4、评价人员:教师。

三、评价结果的呈现

学生在四个评价过程中得到小花的总朵数,在50-55朵为优秀;44-49朵为良好;33-43朵为合格;32朵以下为不合格!评价结果一律施行等级制,采取定性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给出恰当的建议,指明学到了什么、今后努力方向。

推荐第3篇:五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五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定本评价方案。

二、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三、评价的内容

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动作技能和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其中基础知识包括知道、理解、掌握和应用四个层次;动作技能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情感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内容。

1、基础知识

检测基础知识主要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设计在一张试卷上,分基础题和拓展题,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2、实践操作

一是测评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运用、创造制作学具及数学活动工具等方面的能力和口算部分内容的实践操作。

二是展示手工制作:可以从作业设计、实施、成果等方面作出相关的评价。

3、学习情感

主要考查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踊跃发言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按时完成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平时记录与期末综合评定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法进行。

四、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主评相结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标准交给学生、家长和教师,而且要求教师、学生平时将评价标准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形成性评价,认真记录测定结果,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和改进。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放在期中、期末班队活动课中进行。让学生在“我真棒!”“我的进步挺大的!”“我还要继续努力呦!”三项中独立选择,并简单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通过学生自己看自己、自己评自己,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而且通过自评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意识。

2、同学互评:每位学生都有两位同学(甲和乙)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进行评价。每学期也实行二次(与自评同步进行),每次甲同学由学生自己指定,乙同学由班主任指定,说出他人不少于2条在学习上的优点,并举例说明。通过互评可以培养学生宽于待人、关注他人的情感。

3、教师主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特长、荣誉、不足等成长状况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要按“分数+等第+评语”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或评语。

推荐第4篇:六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评价方案

沈家湖小学 赵丽霞

小学数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数学的学习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思考的发展、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六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六年级数学学习水平评价方案,以促进学全面主动地发展。

评价具体建议如下:

一、定量评价

1、口算(5分)

(1)评价内容:考查口算能力,主要是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口算内容根据教材而定。

(2)评价方法:编制3~5套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每套20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选取一套试题。每月测试一次,最后计算平均分。

(3)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直接写得数。全对的为5分,每错2题减0.5分。

(4)评价人员:教师。

2、实践操作(5分)

(1)评价内容: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内容根据教材的实践操作内容而定。 (2)评价方法:教师提供给学生若干实践操作的内容,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每月检测一次,每位学生一学期只要参加一次检测。教师要作好记录,保留资料。

(3)评价标准:操作正确、方法科学合理、程序规范。实践操作方法具有多样性或创造性的可给予加分。

(4)评价人员:教师。

二、定性评价

1、数学表达(5分)

(1)评价内容:概念的形成、公式算理的推导、应用题分析推理、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描述、提出疑问等。

(2)评价方法:课堂观察,主要通过课堂评价,教师要作好评价记录。

(3)评价标准:能有条理、清晰地表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等均可得满分。评价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灵活掌握。 (4)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2、课堂表现(5分)

(1)评价内容: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响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

(2)评价方法及标准:能很好做到以上几点的,得满分,某方 面有不足的,酌情降低分数。可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3、作业情况(5分)

(1)评价内容: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

(2)评价方法及标准:作业书写工整、正确率高或作业有进步者得满分,某方面不足的,视情况减分。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

4、成果展示(5分)

(1)评价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是数学日记、数学小报、设计的美观图案、数学金点子等。

(2)评价方法及标准:主动参与展示,视作品受欢迎程度酌情给分。

(3)评价人员:教师、学生。

推荐第5篇:四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综合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的多源反馈信息而深刻地积极地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数学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数学任务更多地需要有意义的“做数学”过程,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也要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形式、手段和方法,可以是考试,动手操作,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小组实践活动等等;自我评价、面谈、提问、日常观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结合区教科中心规定的“四结合”评价方式,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既书面考试、口试、动手实践、平时表现的有机结合。

4、评价关注过程与能力

要注重对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评价。

五、评价的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确定四年级的过程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学期终结性评价三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

1.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以便于学生自己及时作出反思与调整。教师针对每节课学生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适时口头评价。并对于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和记录,以以促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实践操作情况的评价

依据教材相关内容设计有现实意义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作业,可以是调查访问的形式,也可以是写数学日记的形式,对学生所学数学内容感兴趣之处进行总结。并依据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出相应等级,评出优秀作业进行展览。并指出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以促进下一次出现更多的优秀实践作业。

3、家庭作业情况的评价

根据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并给予相应的等第评价,突出的现象辅之于教师点评,具有激励性,又引起学生的反思。对于作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

(二)阶段性评价

1、单元“整理与复习”评价

在各单元知识学习完毕后,布置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并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办成数学小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且评出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2、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可采用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① 自评。

学生自己针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也可设计学生纠错反思。也就是把本单元学生的错题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及时更正。

②教师评。评价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③家长评。

家长依据孩子在家的学习和作业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

3、期中考试评价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要求,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检测,并及时写出试卷分析,依据学生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实时地反思与调整。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铺垫。

(三)学期终结性评价

学期终结性评价一般由面试、实践检测、平时表现、期末测试四部分构成。

1、面试内容包括:口算、听算、表达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2、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实践检测的形式主要有:动手操作,调查统计,信息收集和整理,参观访问、实际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动手操作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所选择。实践检测的评定可用等级制。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合作精神等。

3、平时表现

结合前面的“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4、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等。

5、期末总评等级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推荐第6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构建一套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数学教学能力的提高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有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将对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起到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同时还能为教学管理提供更准确的评价数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纲要》还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就是说,科学的评价需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建新的评价体系,一方面从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绩效、情感、方法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从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过程、方法、投入程度等进行评价。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制定原则

研究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使教学评价起到指导、推动教学的作用,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从素质教育的内涵来分析课堂教学目标体系,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思想,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2、全面性原则

要从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进行评价,应观测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包括教学中每一环节的设计、实施和效益,以及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所取得的总体效果。全面观测课堂教学情况,包括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氛围。总之,应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3、主体性原则

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会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师生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要以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以一节课就把教师的教学能力作出定论。

5、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准则的特征描述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2个评价项目,8个评价要点。现对各评价要点描述如下:

1、学生学习

(1)参与状态

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积极学习。

(2)交往状态

生生之间是否有友好、有效地合作学习,是否能相互给予指点帮助或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是否充分。

(3)思维状态

学生的思维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解释、说明、表达所学知识,是否能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的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

(4)生成状态

学生是否伴有满足、成功、喜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是否能总结学习所得,是否能得到相应发展。

2、教师教学

(1)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恰当。关注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面向全体,兼顾个体差异。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与探究时空,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善于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2)教学设计

联系学生经验,创造性运用教材,优化内容。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充分估计教学的起点,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暴露思维过程。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3)教学技术

重视反馈,把握教学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应变能力强。合理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探索的过程。合理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合作与互动。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4)个人素质

有良好的基本功,如:板书、口头表达能力等。有丰厚的数学功底,课堂用语规范、科学。能充分挖掘教材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有较强的驾驭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语言生动准确,教态亲切自然。

推荐第7篇:数学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建立促进发现和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建立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课程评价的功能已经发生转变,既重视学生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强调评价的真实性、情景性;评价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倡导建立评价主题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发展性教学评价不同于水平性教学评价和选拔性教学评价,它是一种重在过程重视评价对象主体性的,以促进评价对象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

二、评价目的

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既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教学目的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本文来自www.daodoc.com]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完善教学过程,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三、评价内容

学习过程评价、期中检测、期末检测。

学习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20%、课堂参与10%、平时作业10%),期中检测20%,期末检测40%。

四、评价办法

1、学习过程(40%)。

①它包括形成性测试评价20%,即数学的各单元测试成绩占综合评价的20%。数学每上一个单元教师都要及时检测,及时反馈。

②课堂参与10%,这就看学生在数学课上积极发言、与同学的合作情况、主动参与学习、探讨问题等方面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要随时观察,随时评价做好记载。

③平时作业10%。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辛苦的过程,对学生平时作业的评价也要求老师长期、全面地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评价。它包括课堂作业、家庭作业等教师每天都要及时作出评价,以便为综合评价提出可靠的依据。

2、期中检测20%。期中检测是对学生半学期学习情况进行测试,目的在于对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检测。这次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

3、期末检测40%。期末检测是对学生每学期学习情况进行测试,目的在于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摸底、检测。这次成绩占综合成绩的40%。

4、期末总评就是前面各项成绩和各项单项成绩的总和。我们在报告给学生手册上的成绩是等级而不是分数。综合成绩80以上的为优;70——80的为良;60——79的为合格;60以下为待合格。

推荐第8篇: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额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另一种方式,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评价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缺少师生间的沟通,必然使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失误感到茫然。同时也不利于激励学生自我纠正,自我发展。因此改革作业的评价方式已是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应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作业多元评价方式,因此,我制订以下评价方案:

一、作业批改的方法

1、随堂批改。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组内批改。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自我批改。对于简单的小练习等可给出答案,学生自己批改。

二、作业的评价

1、、等级评价

根据学生作业的解答情况按等级进行评价:作业正确率高、书写认真的得A+☆,作业正确率高、但书写不够认真的只能得A+;为了鼓励差生、培养尖子生,我们又规定作业有错、但能及时订正的在二次批改中也可再得A+。

2、笑脸夸进步

A是一种作业批阅的补充,在评价作业时,激活学生的情,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有自信,越来越优秀。

三、具体的作业批改评价标准

1、口算本:满分100,字迹端正可再得一个☆。错误一字通常扣3-5分。

2、课堂作业本:书写端正全部正确为A。

推荐第9篇:二年级数学学业评价方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学业评价方案

曹玉枝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发展性评价,这些都体现了当前课程评价最新发展的趋势与最先进的评价思想。

二年级数学学业质量评价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让评价成为学生愉快学习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动力,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二、评价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学业评价方案遵循:

(一)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要承认学生有两种或多种差异,允许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

(二)激励性原则:让学生体验进步与成功,从而产生进步的动力,要使学生喜欢评价;

(三)过程性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多种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日评---阶段评---终评相结合。

三、评价方式

采取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检测性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包含: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单元测试;活动性评价:《图形的变化》和“生活小能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数学结合所学的图形变化的知识分别办一张数学报、写一次数学日记;检测性评价包含: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评价方式采取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

四、实施方案

本课程评价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组成,以百分制呈现,过程性评价占80%,结果评价占20%。

(一)过程性评价(80分)

1.学习习惯=课堂习惯+作业习惯(20分) (1)课堂习惯(10分) 评价形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老师根据学生课堂发言、倾听、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给予学生合理表扬,由学生在课后自行填到课堂表现反馈表中。

评价标准:

优:得到表扬次数在15次以上的学生,可以得到10分。

良:得到表扬次数在8-15次的学生,可以得到8分。

合格:得到表扬次数在“3次以上”的学生,可以得到6分。

(2)作业习惯(10分) 评价形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老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给学生进行评分,学生能做到按时完成的且完全正确的,给予A级(良)奖励,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并作业完成质量高的给予作业A+(优)的奖励,5个A(良)级=1个A+(优),集够10个A+(优)可以换1个学习星。

评价标准:

优: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10个及以上的学生,可以得10分。

良:得到的“学习星”数量在5-9个的学生,可以得8分。 合格:得到“学习星”数量在5个以下,但平时上课能做到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得6分。

2.单元测试(30分) 评价形式:定量评价 评价标准:

优: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90分及以上,可以得30分。

良: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80-89分为良,可以得24分。

合格: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79分为合格,可以得18分。

待合格:各个单元测试的平均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可以得15分以下。

3.综合实践活动(30分) (1)《图形的变化》:(15分) 评价内容:数学报 评价方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活动操作 评价标准:

优:作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完整丰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可得15分;

良:作品展现完整,展现所需知识,色彩鲜明,布局合理可得12分;

及格:作品展现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可得8分。 (2)“生活小能手”:(15分) 评价内容:数学报或数学日记 评价方式:定性评价 评价方法:活动操作 评价标准: 优:作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完整丰富,有创意,色彩搭配合理;或日记记录流畅完整,图文结合,丰富纪实,可得15分。

良:作品展现完整,展现所需知识,色彩鲜明,布局合理;或日记记录完整,结合数学知识,图文结合可得12分。

及格:作品展现完整,结合所学知识;或日记记录完整流畅,展现所学,可得8分。

(二)加分项目(10分)

为了鼓励学生多进行必要的口算练习,在本学期将举办两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突出者可获得附加分,共计10分。

1.在学期中举办一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在年级前5名者可加5分。

2.在学期末举办一次口算比赛,比赛成绩在年级前10名者可加5分。

(三)综合评价

评价内容: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加分项目

评价形式:根据过程性评价、专项测试、加分项目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

优:总分在90分及以上。

良:总分在80-89分为良。

合格:总分在60-79分为合格。

待合格:总分在60分以下为待合格。

五、评价时间

1.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每天都由学生本人及家长配合进行及时记录评价。其中,课堂表现在学期中综合评比一次,学期末评一次;作业情况1个月在全班综合评比一次,一个学年共进行阶段性评比三次,10月初第一次、11月初第二次、12月初第三次评比。 2.期中第一次阶段性测评,期末进行第二次阶段测评

3.10月初开展并评价学科活动《图形的变化》;11月中旬“生活小能手”。

4.1月初完成个人总测评表。

推荐第10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2

二(4)班数学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厦门市寨上小学 谢莉莉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评价对象

二(4)全体学生

三、评价内容

1、课堂表现20%;

2、作业质量20%;

3、学期学科实践10%;

4、期末笔试成绩50%;

四、学科实践评价内容:

小学数学教材第三册的教学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表内乘法(1-9的乘法口诀),根据教材的这一教学内容,确定二年级上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内容为: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绘制相关知识点手抄报,并完成本学期的学科实践活动小结。

被评价者:学生自己 评价者:老师

最后成绩总评: 课堂表现20%+作业质量20%+学期学科实践10%+期末笔试成绩50%=综合评价成绩。

总之,数学实践活动课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第11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评价方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评价方案

一、综合测试(60%)

1.评价内容:主要考核概念理解能力、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评价方法及标准见试卷。3.评价人员:教师

二、单向过关测试(30%) 1.口算我最棒

评价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有关除法、乘法的计算后(包括用运算律进行简算),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评价。

评价形式:参照《标准》的要求给100道直接写得数的加减乘除计算题,学生20分钟作答,按每分钟答对5题、正确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记为合格。

评价目标:考察学生对口算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口算的掌握程度。

2.计算我最强

评价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有关乘法、除法和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运算后,对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考核。

评价形式:准备本学期所有学过得计算题20道。正确率在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为合格。

评价目标;激励学生能够用手用脑计算,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计算习惯,养成心算估算验算的良好品质。

3.解决问题我最行:

评价内容:考察学生个人对数学的感受、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信息,发现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有序安排自己的行动的能力财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评价形式:准备12道从生活中收集的问题,让学生从中自由选择10道提出与所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解决。正确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记为合格。

评价目标:着重于过程性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维品质、合作能力,观察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价值观的形成。

4.动手操作我最好:

评价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认识以及图案的设计 评价形式:剪、拼、摆、贴

评价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成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同时考察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平时观察(10%) 1.学习兴趣

评价内容:学习认真,注意力集中,虚心接受他人评价,不懂就问,虚心好学。

评价形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打分。 2.学习习惯

评价内容:认真听讲、注意观察;大胆发言、声音洪亮;积极参加小组活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

评价形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内外表现进行打分。

第12篇:五年级上册数学评价方案(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评价方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我们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将评价分为两部分进行。

一、定量评价

期末考试成绩(60分)

二、定性评价

1.数学表达(10分)

(1) 评价内容:能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数学思维的过程,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能用数、式和图表等描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概念本。

(2) 评价方法:主要通过课堂观察。也可以个别面试,面试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可以设置问题,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2.平时表现(10分)

(1) 评价内容:

1) 情感态度

2) 课堂作业

3) 单元测试

4) 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学习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克服在学习数学中遇到的困难;上课时能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大胆提问,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发表不同的见解;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有良好的作业习惯等。

(2) 评价方法及标准:通过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来进行。

三、评定标准:

优秀:

(1) 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

(2) 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

(3) 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

良好:

(1) 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

(2) 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

(3) 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

合格:

(1) 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

(2) 作业能够完成。

(3) 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

待合格:暂不评定。

3.实践作业(20分)

(1) 评价内容:实践作业。

(2) 评价方法和标准:平时实践作业完成情况。

第13篇:三年级下数学期末评价方案

三年级数学期末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日常评价和学生的成长记录为基础,力求内容全面、客观,程序科学、规范,关注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科学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想通过改革数学考试评价方式,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形式

1.分计算能力测试和应用能力测试

(1)计算能力测试: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应用能力测试:“用数学”能有效的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在具体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有效提高读题能力。

2.时间

计算能力测试:本周五(6月20日)前完成 应用能力测试:下周四(6月26日)完成

二、评价内容与标准

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主要包括行为习惯表现评价、学业发展评价等内容。对照各学科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学生学业达成与发展的状况。

根据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评价:

1、对数学技能的评价。评价项目:计算、应用

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90%以上(含90%)为优秀;正确率为80%—90%(含80%)为良好;正确率为 70%—80%(含70%)为合格;正确率在70%以下为不合格。(可以提供一次补测机会)

2、平时学习表现与综合性学习

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提问、回家作业(强调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充分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为宗旨)等途径掌握了解,平时做好记录。 评价内容:

(1)学习态度(2)课堂作业(3)学习能力

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对照下列标准,给出评价。 评定标准:

优秀:(1)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

(2)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

(3)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 良好:(1)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

(2)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

(3)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

合格:(1)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

(2)作业能够完成。

(3)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

第14篇: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评价方案

数学质量评价方案

五 年 级 下 册

黄田小学白岩校区 郑建宁

一、指导思想: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利手段”。为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制定本评价方案。

二、评价的原则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关注学习的结果、又关注学习的过程。

2、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书面检测与实践展示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加重视过程评价。

三、评价的内容

对高年级学生的学业评价从学生学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动作技能和学习情感三个方面。其中基础知识包括知道、理解、掌握和应用四个层次,分口试、笔试两部分;动作技能主要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情感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内容。

1、基础知识

检测基础知识主要采用口试和书面考试的形式。口试部分让学生针对应用题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表示解题过程。笔试部分设计在一张试卷上,分基础题和拓展题,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

2、实践操作

⑴是测评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运用、创造制作学具及数学活动工具等方面的能力。 ⑵是进行口心算部分内容的实践操作。

⑶是展示手工制作:可以从作业设计、实施、成果等方面作出相关的评价。例如条形统计图的设计、画制平面图、立体图形等,可以从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3、学习情感

主要考查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踊跃发言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按时完成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平时记录与期末综合评定相结合,采用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的方法进行。

四、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和教师主评相结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把标准交给学生、家长和教师,而且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平时将评价标准与日常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形成性评价,认真记录测定结果,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和改进。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放在期中、期末班队活动课中进行。让学生在“我真棒!”“我的进步挺大的!”“我还要继续努力呦!”三项中独立选择,并简单说明这样选择的原因。通过学生自己看自己、自己评自己,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而且通过自评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提高的意识。

2、同学互评:每位学生都有两位同学(甲和乙)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进行评价。每学期也实行二次(与自评同步进行),每次甲同学由学生自己指定,乙同学由班主任指定,说出他人不少于2条在学习上的优点,并举例说明。通过互评可以培养学生宽于待人、关注他人的情感。

3、教师主评: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特长、荣誉、不足等成长状况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要按“分数+等第+评语”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或评语。

4、家长助评: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让学校评价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促进家长和学校的联系,真正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同时我们可以在家长的种种建议中,更清晰地看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不足,真正使学生在家长、教师所共同构建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氛围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五、评价具体措施:

综上所述,确定五年级的过程性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学期终结性评价三大部分。 (一)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采用几种形式: 1.课堂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以便于学生自己及时作出反思与调整。教师针对每节课学生课堂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进行适时口头评价。并对于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和记录,以促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2.实践操作情况的评价

依据教材相关内容设计有现实意义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作业,可以是调查访问的形式,也可以是写数学日记的形式,对学生所学数学内容感兴趣之处进行总结。并依据每位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出相应等级,评出优秀作业进行展览。并指出做得不够好的方面,以促进下一次出现更多的优秀实践作业。

3、家庭作业情况的评价

根据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登记,并给予相应的等第评价,突出的现象辅之于教师点评,具有激励性,又引起学生的反思。对于作业优秀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

(二)阶段性评价

1、单元“整理与复习”评价

在各单元知识学习完毕后,布置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并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办成数学小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并且评出优秀作业进行展示。

2、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可采用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

① 自评。学生自己针对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也可设计学生纠错反思。也就是把本单元学生的错题进行反思,分析错误的原因,并进行及时更正。

②教师评。评价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③家长评。家长依据孩子在家的学习和作业情况给予客观的评价。

3、期中考试评价

根据学校教导处的要求,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检测,并及时写出试卷分析,依据学生知识掌握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实时地反思与调整。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铺垫。 (三)学期终结性评价

学期终结性评价一般由面试、实践检测、平时表现、期末测试四部分构成。

1、面试内容包括:口算、听算、表达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2、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实践检测的形式主要有:动手操作,调查统计,信息收集和整理,参观访问、实际操作测量、设计制作等。动手操作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有所选择。实践检测的评定可用等级制。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合作精神等。

3、平时表现

结合前面的“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进行综合评定。

4、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一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等。

5、期末总评等级由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第15篇:.4五年级数学课堂评价方案

五年级数学课堂评价方案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以往的课堂上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是否达标,体现出评价侧重于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渗透在过程和方法之中,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自主学习的评价,给予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权利,注重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评价主体多元;将总结性与商讨性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方式多元;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让评价标准多元化,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学会评价,在评价中成长。

一、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角度

1、评价学生的心理状态

从注意力是否集中、态度是否认真、求知欲是否强烈来评价学生。

2、评价学生的创新探索精神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3、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形式

1、注重过程评价

作为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识自我。如:帮助学生制作数学成长袋。里面有自己的解题方法、学习体会、自己满意的作业、典型的错题等等。

2、注重多样评价

笔试是常用的方法,研究中,不少作者尝试采用面试、笔试相结合的方法。在面试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法、创新之处等等。

3、注重激励评价

除了常用的定量评价学生一时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的能力之外,研究者还采用评语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如: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肯定进步和发展,指出不足,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4、注重客观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采用表扬和指正相互配合的方式,避免过度表扬给学生带来的负面作用。

三、评价方式: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本班由于一部分是外地学生,再加上原有的本地学生的家长都是生活在农村,那么,我在实施这个评价过程中,主要从学生、教师和同学三个角度进行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

重视学生参与,尤其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反省,是成长记录本的一个重要特点与要求。在使用成长记录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学生,选择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从而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形成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明确改进的目标和途径。

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说说我自己” 以直观的方式记录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1)我的数学成绩记载表:主要记载每次单元测试成绩,并对下一次测试定出奋斗目标,以此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2)我的数学作业情况表:对每周作业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感受。

(3)我的课堂学习情况评定表:对每周在校学习如课堂学习、举手发言、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课堂作业进行自我评价,并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4)“我满意的作品”:一个学生自我展示努力和成绩的平台和机会。学生满意的作业本、试卷,都可以收集起来。这部分材料是学生成长记录本的重要内容,它最能够体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又是常规评价中最缺乏的东西。如: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知道数学家的故事,发现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常识,学生收集数学小故事、小知识……,使每一个学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启发,取得了不同的进步。还可以针对本学期的内容让孩子准备。

(5)口算我最棒:如在学生学习了解方程后,对学生口算能力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口算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对口算的掌握程度。

2、学生之间的评价: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应该是学生这种学习共同体的活动的一种方式,学生互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我们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内容设定:

伙伴们评评我:在学生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互评。通过学生的互评,加强学生间信息的沟通,清楚地了解他人的优缺点,进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使竞争与合作意识同步发展。

第16篇:三年级数学综合性评价方案(材料)

三年级数学综合性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根据课标精神,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该着眼整体,注重实践;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分散分项,形式多样;尊重差异,促进发展。

二、评价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共评,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见,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对照反思,全面了解自身的素质发展状况、发展水平、发展差异,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作用,找到继续发展的方向。

2、多样性原则。数学素养的诸多方面要求数学评价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平时成长记录;既检测知识,又测查能力,同时还要测查学习习惯、情感态度、认知方式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记录学生平时表现、兴趣、潜能等,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互动性原则。要扭转教师一人评价、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的传统评价局面,形成教师、家长、学生交互式的评价网络。

4、个性化原则。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其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其兴趣、爱好,帮助每个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确定不同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在评价中提高他们的人格尊严,促进他们的自主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寓评价于快乐的活动之中,除了检测的内容更新外,还应在活动的形式上多进行创新。

三、评价项目

根据三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评价:

1、知识技能评价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4、学习兴趣与习惯

四、评价方法

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评价应涉及到用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教师的教学以及为家长们提供他们孩子在校学习数学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对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情况,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地实践与研究:

1、“知识技能评价”采用“口头测试”和“书面测试”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两种测试成绩相同,则该成绩即为“知识技能评价”成绩。两种测试成绩为一优一良,则评定为优;一良一合,则评定为良;一优一合,则评定为良;如有一项不合格,则暂缓评定。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 采用“面试”和“笔试”两种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采用“平时观察”和“面试”方式进行评价。

4、免试与重试相结合。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待及格的学生,应当给他们重新应试的机会,并以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能使学困生在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同时可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评价标准

1、知识技能评价

(1)口头测试:口算 (占10%) 测试内容:本册教材内的口算内容。

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统一的口算表内,抽取10道题进行口算。教师测试小组长。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90%以上(含90%)为优秀;正确率为80%—90%(含80%)为良好;正确率为 70%—80%(含70%)为合格;正确率在70%以下为不合格。

(2)书面测试(占20%)

测试内容:笔试的主要内容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

测试方法:在60分钟内完成书面测试题。

评定标准:正确率在85%以上(含85%)为优秀;正确率为70%—85%(含70%)为良好;正确率为 60%—70%(含60%)为合格;正确率在60%以下为不合格。

2、数学思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占40%) (1)口试

测试内容: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过程等。 测试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测试。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统一的测试卷中指定一个内容或自选一个内容进行测试。教师测试小组长。

评定标准:语言表述清楚,思路清晰的评为“优秀”;能基本表述清楚,思路基本清晰的评为“良好”;能在少量提示下表述清楚的评为“合格”;说不清楚,思路比较混乱的评为“不合格”。

(2)笔试

测试内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

测试方法:以实践报告和试卷的形式进行

实践报告:(主要测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主要测试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期终检测的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标准。 评定标准:

优秀:能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内容丰富,语言准确,质量比较高,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优。

良好:能独立完成实践报告,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优或良。

合格: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能完成实践报告,期终检测解决问题部分成绩为良或合格。

不能完成实践报告的暂不评定。

3、平时学习表现和综合性学习(30%) 评价内容:

(1)情感态度(2)课堂作业(3)单元测试 评价办法:由任课老师对照下列标准,给出评价。 评定标准:

优秀:(1)学习兴趣浓、态度习惯好、行为表现主动。 (2)作业清楚、认真、正确率高。 (3)全学期单元测试8次以上获得优秀。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习惯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好。

良好:(1)学习兴趣较浓、态度习惯较好、行为表现较主动。 (2)作业比较认真、清楚、正确率较高。

(3)全学期单元测试有5次以上获得良好以上等第。

(4)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较强,有与他人良好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态度积极,行为主动,意志坚强,学习效果良好。 合格:(1)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行为表现一般 (2)作业能够完成。

(3)全学期单元测试有5次以上获得获得合格以上等第。

(4)有利用各种学习方式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能与他人建立合作,态度、行为、意志表现一般。 待合格:暂不评定

4、学生自定特长考查: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判断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对某次测验的答卷觉得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并允许他们重新解答。当学生通过努力,改正原答卷中的错误后,教师可以就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给出鼓励性的评语。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这种“推迟判断”的做法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选择展示自己认为最能代表本期数学学习进步的成果,我们不妨为他们搭建一些平台,如“特长展示会”“作品展览会”“经验交流会”“成果汇报会”等,由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当评委,评出等级。对于有待定合格项目的学生,教师可鼓励其以“特长”弥补“不足”,有数学方面特长的学生可以申请加试项目,加试成绩优秀的可以将“不合格”的项目上升为“合格”,以此鼓励和带动所有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六、评价方案的有关说明:

1、此评价方案是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过程情况进行考查。

2、在每一项考评结束时,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考评过程作出相应的点评,让学生既受鼓励,又发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对及格以下的学生,学校应组织学生补测;对及格以上学生认为不理想的项目,在学生提出补测申请后,应允许补测。

3、评定学生某项的学期考查成绩,以几次考查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学生该项学期成绩。

第17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课程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评价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坚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原则,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的检测,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二、评价目的

l.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发展中的需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整体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4.转变教师角色,重视发展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及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养。

三、评价原则

1.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学生亲历体验的课程。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的评价。只要学生经历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该肯定其活动价值,给予积极的评价。

2.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要鼓励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现方式,如演讲、表演、写作、绘画、制作等,评价不应只由教师来决定,要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与指导教师或社会、家庭有关人士评价结合起来。

3.反思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改善、促进的功能,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要培养学生对活动过程(特别是细节)的记录习惯,要通过活动过程、交流和活动成果汇报,让学生学生学会对问题的讨论、方法的交流、成果的分享与思考,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4.激励性原则。坚持正面评价,运用表扬、鼓励、表彰等方法激励学生,并贯穿于整个课程实施过程。无论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遭受失败的时候,无论是定性还是量化评价的时候,都应该激励学生,使激励评价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动力。

四、评价内容

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以定性为主量化为辅、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与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进行评价。

1.参与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以及是否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提出活动设想或建议、认真查找资料、准时完成计划和学习任务作为评价的依据。

2.合作精神。包括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主动帮助别人和寻求别人帮助,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乐于与别人一起分享成果。

3.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进行评价。

4.收获与反思。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小组活动记录来反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日记、活动征文、主题班会等形式来反映,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活动成果来评价。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1.“档案袋评价”。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4.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

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

六、具体操作

(一)学生评价

1.自评内容包括

(1)你是否一直对你参与的主题活动感兴趣?

(2)你是否参加过活动主题的选择?

(3)你收集信息、资料的途径有哪些?

(4)你在活动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5)本次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6)你对活动成果是否满意?

(7))本次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8)活动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采用方式: 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填写“综合实践活动记录与评价表”或用描述性语言的方法对以上内容进行一次自评,完成后全体成员均上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2.互评内容包括

(1)小组成员合作是否愉快?

(2)你们在活动中遇到哪些困难或问题?

(3)你们是怎样合作克服困难的?

(4)你们认为下次活动还应从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小组成员集体讨论,由组长执笔,用描述性评价方法为主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每组交一份给指导教师。

(二)教师自评

1.评价内容

A、工作评价

(1)你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抱积极态度?

(2)你是否有一个活动方案和活动情况记载?

(3)为指导学生活动,你作了哪些;隹备?

B、过程评价

(1)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实践参与活动?

(2)学生对活动主题的兴趣是否持久?

(3)学生获取信息、资料的方式途径有哪些?他们如何选择处理搜集的信息?

(4)小组成员能否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小组长的功能发挥的怎样?

(5)学生在活动中是否体现独创性?独创性体现在何处?

C、效果评价

(1)活动成果是否实现预定的目标?

(2)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发展得怎样?哪一方面的能力最为突出?

(3)学生的情憾体验是否获得满足?满足程度怎样?

(4)活动中有无“空白点”,体现在何处,设想如何改善?采用方式:每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按照上述内容项目,自己的指导情况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将评价意见写成书面材料。(注意:教师对学生的定性描述评价材料中要注重抓学活动中闪光点,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满足。)

(三)学校评价

组织:由学校教导处具体落实,每学期对每个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评价。

评价内容:

1、主题选择是否恰当。

2、活动设计是否科学。

3、活动组织是否周密。

4、活动形式是否适合参加活动儿童特点。

5、活动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6、教师取得了哪些新鲜经验,得到哪些新的认识?

采取方式:

1、审阅师生自评材料。

2、与组织活动的教师(或教师小组)共同反思活动过:程,交流讨论。

3、召开学生座谈会。

4、召开家长座谈会或书面征求家长意见。

5、走访与活动有关的社区人士。

选题:1.《树叶贴画》2.《中国结》3.《贺卡传真情》4.《泥塑的制作》5.面具制作6.水果拼盘7.我们的眼睛8.我们一起玩游戏

9.春风吹来野菜香 10.走进小蚂蚁的世界 11.做个自护小能手12..走进动画片13.漂亮的手工凉鞋14美丽的剪纸15精美的布贴画小手工

第18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一项过程开放、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系统性工程。如何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围绕课程总目标,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把对课程实施各主体民主、客观、公正和有效的综合评价付之于行动,是本节所将要讨论的重点。

就其性质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也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性过程。同综合实践活动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过程也需经历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密监控、及时调整和总结反思等环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为此,我们必须杜绝随意性、形式化、不负责任、走过场或者穿新鞋走老路的评价发生。

那么,怎样才能真真实实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呢?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课程评价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管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机构与管理。

课程改革实施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与此相适应的评价机构的组织管理形式也是自上而下的。它由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年段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三个部分成员组成。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履行当地所有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职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主抓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组织、指导、监督以及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总结反馈的职责;年段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小组直接组织、指导、监督并向学校总结反馈本年段或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具体情况的职责。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的评价对象包括学校、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学校、教师、学生乃至社会的监督;学校和年段或班级两级机构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同时接受上级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的监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过程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共同参与、共同意义构建

的过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组织机构的人员组成应当兼顾各种课程实施主体,即领导或专家、教师、学生和家长。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管理与监督制度。

任何组织、任何机构,要在实际工作中高效履行其工作职责,就必须要有能促进其各成员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激励机制和限制其各成员滥用职权行为发生的监督机制。只有让各成员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促成组织或机构形成凝聚力的同时大胆创新。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机构来说,不论是何种级别的评价机构的管理与监督机制,都应建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理念和主要原则的框架之下,让其成员明确自身的主要工作职责、具体的任务分工和在实际的评价操作中如何规范自身的评价行为及日常工作考核要求。

3.狠抓机构组成人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操作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功能是否实现,同时还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是否实现。接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者成长的必由之路。狠抓相关培训工作是科学评价的前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相关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意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理论、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方法及操作要领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培训的目的,不仅要使评价者评价观念得以改变,同时还要使评价者掌握多种评价方式和手段的操作技巧。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分散自学与出外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设计与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方案包括评价重点与主要评价项目的确定、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实施评价的操作流程和评价结果的表述四个部分。下面结合评价的三种不同对象逐一加以阐述:

1、对学校的评价。

(1)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主要项目

对学校的评价,一般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指导中心组织和完成。行政部门评价指导中心可以根据当地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同进度、不同类别学校的办学要求、学期或学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实施重点来确定相应的评价重点和评价项目。一句话,就是要依据当地实情和被评价学校的实际发展水平,分阶段、分层次地确定评价重点和评价项目,切忌不加考察地一刀切、千篇1律或盲目照搬照套。

(2)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

俗话说,内容决定形式。作为评价操作的实际形式表现,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由评价的主要内容来决定。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评价的内容特点,对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进行评价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学校自评。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是评价的主体。被评价的学校可以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自评,来发现自身的得与失,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为今后的努力确定新的目标和方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我参照评价的体现。

②问卷调查。由于工作特点的制约,参与评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往往不能实际介入学校日常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对各个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了解甚少,评价的信息资料掌控不足,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评价的可信度。为此,在实际评价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多层面了解被评价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看法,是实现真实评价的必要手段。问卷调查的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和家长,调查方式可以采用随机抽样式调查。

③现场审议。现场审议,是一种对学校在课程实施前与后,关于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进行现场分析评价的方法。这种评价,是评价者们在通过实地考察、实地取证、活动观摩、与被评价者近距离交流,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共同分析、交流、讨论并最后得出评价结论的过程。这种通过现场审议的方式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进行评价,是当前最主要的评价方式和手段。④交流访谈调查。所谓交流访谈调查,就是由行政部门综合实践课程评价指导中心主持,随机抽选一些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就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

与课程实施效果等有关具体问题进行集体访谈调查的一种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有利于评价者通过相互启发、共同探讨、相互质疑等手段开阔视野;有利于评价者听取来自各方的不同意见,开拓民主评价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参加座谈答疑的每一个人自由地畅所欲言,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当分批进行。

(3)评价操作程序。

对学校进行评价的一般性操作程序是:制定评价细则——组成人员——实地考察取证——初步审议——座谈反馈——形成最终评价。

(4)评价结果表述。

任何一种评价,都要有结果体现。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对学校进行排次,而在于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评价结果的表述既要对被评价学校在课程实施等方面的成绩作出充分地肯定,也要指出被评价学校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和要求。评价结果的表述形式,可以采用具体直观的量化分值和措辞简洁明确的质性评定语言相结合的方式。

2、对教师的评价

(1)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主要项目。

对教师的评价,要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规划的总体框架内,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来确定评价的重点和项目。对教师评价的重点和评价主要项目的确定,一般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导中心拟订教师评价总则,各个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根据学校的自身特点和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具体操作细则来共同完成。

(2)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

对教师的评价,一般情况下直接由教师所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组织实施。其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以下几种:①教师自评;②同事评议;③学生、家长座谈;④部门日常考核评价;⑤相关理论知识测试。对于前面三种,其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学校评价相似,这里着重讲述部门日常考核和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

部门日常考核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过程性和生成性,决定了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决定了对教师实施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教学进行日常考核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对教师进行日常考核评价,是学校职能部门行使课程改革管理权利的体现,也是进一步规范教师日常教育行为的一种有力保障。其考核的内容有:教师学期初制定的课程活动指导计划、课堂活动指导教案、学生活动情况记录、教学指导反思、学生活动案例分析、特殊生跟踪指导记录、期末教学总结、教育文献摘要和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情况等等。 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活动指导策略,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教师素养的要素构件。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虽然不是对这些相关要素构件进行评价的唯一手段,但也是对教师综合素养进行判定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这种测试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识、课程评价要领、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活动指导策略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等内容。试题的类型包括知识型和问题解决型两类。测试的形式一般可采用笔试、问卷、答辩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3)评价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材料会审——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对教师的评价目的与对学校的评价一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对教师评价的结果表述也应从肯定教师的工作努力和指出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两个方面考虑,以量化评定为辅,质性分析为主,进行论定。

3、对学生的评价

(1)确定评价的重点和评价的主要项目。

学生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最主要内容,也是课程评价最值得慎重的环节。务必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严格依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原则,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发展要求和学校学期规划,制定各学期学生评价的重点及主要项目。

(2)评价活动的组织形式。

对学生的评价,通常采用学生自评、活动小组互评、指导教师点评和评价指导小组综评四种形式。其中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指导教师点评贯穿于学生课程日常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期末综评。至于年段或班级,一般是在学期末或学

期末才由学校统一进行。

(3)评价指导小组综评操作程序。

制定细则——组成人员——公布测评项目——组织命题——材料会审——成果观摩——民主评议——形成结论。

(4)评价结果表述。

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领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务处联合,出具以激励性语言为主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素质报告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陆圈镇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第19篇:读书学习活动评价方案

凤城中心小学2011——2012学年教师读书活动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育系统教育管理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推进教育加速转型升级,促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际,按照省市区深化“干部素质提升年”及“创先争优”活动安排,根据区教育系统全面开展“读书,让我更有魅力”师德主题教育精神,为进一步构建“书香校园”,结合我校实际,本年度将启动教师读书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是为了引领我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智慧和专业技能,帮助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激发广大教师的读书热情,形成“人人爱读书,爱读专业书,读书最光荣,争做书香型教师”,使读书学习成为我校教师自觉行为,促进我校教师队伍健康、持续地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读书活动目标

让我们的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能力,养成每日读书的好习惯,有充满智慧的大脑,有优雅的举止和谈吐,充满书香,充满气质,充满智慧,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创建学习型组织,营造书香校园,争做学习教师,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读书活动中 ,实现教师有效积累,补充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将读书所得运用于实践,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有效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

2、在读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

3、在读书活动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积极建构学习型组织。使教师朝着 “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4、在读书活动中,师生共写读书随笔,师生共同成长。

三、读书活动具体安排

1、充分利用图书室现有藏书,鼓励教师阅读中、外名著,丰富自身的文学基奠。学校为每位教师每学年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或教育图书,阅读时要在书(报刊)中适当圈画批注。

2、本次读书活动,学校将以“菜单”方式推出读书活动必读书目和自选书目,个人可根据自己已有的读书经历,在推荐篇目内自行选择。其中,每人年度至少精读2本书,选读2本书籍。

3、学校为全体教师配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阅读过程中某些印象深刻或深受启发的语段摘录下来,并且针对有关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工作实际把有关的感受记录下来。

4、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进阅览室一次,阅读一小时,并做好登记、摘记。

5、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一月一次的定期集中读书学习机制,每年教师周六集中学习应不少于12次。集中读书可以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收获检测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确保读书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每学期通过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定期检查教师读书笔记。

6、学期末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在读书的同时,利用读书交流活动,互相切磋,实现资源共享。学校网站推介教师的优秀成果,同时鼓励教师在各人博客上发布读书心得交流、好书推荐、教育思想碰撞等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

7、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读书笔记,作为教师们学习的样本。组织开展教师读书征文、教师读书演讲比赛、“好

书大家看”等系列活动,同时将开展“书香型教师”、“书香教研组”等评比活动。

四、参加人员:全校所有在职教师

五、评价设想

1、评价的一般原则

正面评价,重视过程,重视体验。

2、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教师读书的态度。

(2)对各类书籍,尤其是教育论著的理解。

(3)对各类书籍,尤其是教育论著的解读性文本。

3、评价方式

读书活动评价分为综合性评价和个性评价,既评选“书香型教师”,也评选优秀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同时每学年还要结合各教研组组织读书活动情况评选“书香教研组”等,并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六、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建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具体负责读书活动的实施,以教研组为载体进行校本研修读书活动。从上至下层层管理,责任到位,分工合作,建立制度,按时检查,定期评比,保证读书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

2、管理制度保障。建立相应的活动细则,进一步完善检查制度,使教师读书活动的实施和管理走向规范化。

3、评价激励制度。表彰奖励先进,优秀教师作品展示。

4、资金保障。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校本研修读书活动所需资金的开支。

第20篇: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数学教研组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2006-2007年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纲要》和教科研中心“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学部研究课活动的日程安排,严格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课系列活动,突出数学课“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特色,深入进行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创设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实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主题:

研究课的主题是: 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突出研究点: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真正实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三、成果预设:

(1)以“研究课”为载体,转变教师观念、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2)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努力克服长期凭经验教学形成的不良教学习惯; (3)形成比较成熟的高中数学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课堂; (4)通过研究课去认识什么是一节好课,初步形成我校的高中数学优质课评价标准。

四、研究时间:2006年11月23日---12月29日

五、作课教师:杨文国

六、活动步骤:宣传、发动---选题、定人---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

1.选题、定人:11月23日---27日宣传发动,各年级备课组作专题讨论,让每位老师都明确研究课的开展形式和意义。11月28日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一起商讨,确定研究课的主题为“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点为:高中数学课堂中如何准确把握讲与练的度。由杨文国老师作课,内容是高二“抛物线”一节.

2、备课:按照学校即“重结果,更重过程” 的指导思想,备课主要包括以下六个环节

(1)12月1日,全组老师第一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研究课题和研究点的内涵,统一认识,明确研究步骤及各自的任务。

(2)12月3日—12月6日,杨文国老师编写教案与学案,其他老师每人写一份课堂教学设计文稿,重点说明如何突破我们的研究点。

(3)12月7日,全组成员第二次集体备课,邀请杨启华校长和高中部领导莅临指导。采用说课的形式,由杨文国老师作主题发言,其他老师谈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及讲练的度的把握,供杨文国老师参考。

(4)12月8日—12月11日,杨文国老师编写第二稿教案与学案,制作上课用课件,印出足量的学案供听课时使用。

(5)12月11日,全组成员第三次集体备课,由区数学教研员刘会金老师结合杨文国老师的试讲课进行专题指导。

(6)12月12日—14日,杨文国老师写出最后全校公开课用的教案与学案,其他老师每人写出一份学案,作为书面交流(交电子稿)。

3、上课:公开讲课分为一下三个步骤

(1)12月8日,第一次试讲,高二备科组老师、教研组长参加,主要目的是对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做测评,对教学素材的使用、及教学语言的精炼程度作一次诊断。

(2)12月11日下午,第二次试讲,全体高中数学老师参加听课,特邀区数学教研员刘会金老师和学部领导参加,

(3)12月14日,面向全校公开教学,再次特邀区数学教研员刘会金老师和学校、学部领导参加,同时也欢迎其它可老师参加听课。

4、评课:在每次试讲与最后面向全校公开教学之后,及时进行专题评课活动,评课研讨要依据我们的“研究点”和“预设成果”进行,遵照学校领导 “不求完美,但求突破”的要求,在全组营造一种十分宽松的研究氛围。通过教师个人自评、同行评议、专家讲评将研究内容不断引向深入,使参与活动的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和启发。

5、反思:12月15日—22日进行集中反思,每人写出书面课后小结。针对评议的内容,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以及通过此次活动使自己获得的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教学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在反思中提高”。

6、总结:12月25日—29日,进行全组研究课情况总结,召开全组教师会议,对研究课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对“讲练结合型课堂教学模式”给出明确的定位,初步确立数学优质课的标准。教研组长、研究课主讲教师分别总结工作、提升成果,写出“课堂教学研讨月”反思总结。教研组长就研究课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课堂实录及书面点评,挂到校园的博客网上,在全校做进一步的交流,以进一步推动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工作。

我们数学教研组的活动理念是:先让孩子觉得数学有趣有用,好玩能玩,从而喜欢数学亲近数学,然后才是思维训练。下面我就近几个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过的活动中选取几个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数学冲浪”接力赛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数学活动与学生常见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快乐,亲身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同在,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对象:

广外外校小学部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11 月 20 日 ~ 12 月 6 日

四、活动地点:

田径运动场(若因天气原因,则地点更改在田径场风雨棚。)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动员指导(第十三周: 11 月 20 日 ~ 11 月 24 日 )

三年级数学老师指导学生了解“数学冲浪“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对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和指导,为下周活动开展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第十四周: 11 月 27 日 ~ 12 月 01 日 )

三年级数学老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各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并实地组织三年级各班学生到田径场参加竞赛活动。【比赛具体时间: 11 月 28 日 ( 第 14 周星期二 ) 下午课外活动, 16:30 学生到达场地。】『因为天气原因改为 12 月 5 日 』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第十五周: 12 月 04 日 ~ 12 月 08 日 )

结合数学冲浪活动,学生写一份活动后的感想(数学日记形式)展览。

六、出题说明:

题型分四类:算一算、填一填、选一选、涂一涂。题目可涉及三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解决问题等领域。如算一算部分可考虑出些口算题、笔算。填一填、选一选属综合题型,出题老师可自行决定。涂一涂可让学生涂学过的图形、统计表等。但每份题目的解答时间尽量控制在 30 秒~ 1 分钟之间(越短越好),每类题型 10 题,每题占满一张 A4 纸。

七、比赛规则:

本次比赛是一项团体赛。将三年级同学按班自然分为 10 个代表队,各代表队参赛人数以最少班级的参赛人数为准。竞赛以趣味迎面接力形式,将各代表队参赛人数分为两组,按 30 米迎面接力形式站立。

1、哨声响,拿小旗开始跑,到中间交旗拿题,开始答题,答题完毕,交题换旗,继续跑向对面队员,对面队员接到小旗后如法炮制,这样不断重复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回终点将旗交给计时裁判。

2、裁判老师按答案正确与否即时计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对题目得分,答错与不答均不得分,答题时间不得超过 1 分钟,选手若答不出,可选择放弃。

3、评分:评分分为做http://www.daodoc.com/wenzi/题得分和速度得分两部分。凡做对一题得 10 分,全班累加得到做题得分,速度评分是按各班的快慢排名先后分别积: 50、45、40、35、30、25、20、15、10、5 分。两项得分相加得出各班最后的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高低评出:一等奖 4 名,二等奖 3 名,三等奖 3 名,并颁发奖状。

八、场地示意图:

(二)“迎新年数学游园会”活动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将数学活动与学生常见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的快乐,亲身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同在,同时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对象:

广外外校小学部五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第 18 周( 12 月 25 日 / 下午的第二课堂活动课, 16 : 30 开始)

四、活动地点:

田径场风雨棚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动员指导

五年级数学老师指导学生了解“迎新年数学游园会”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对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和指导,为下周活动开展打好基础。【时间安排:第十八周,即 12 月 19 日 ~ 12 月 23 日 。】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五年级数学老师继续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各项目的培训和指导,并实地组织五年级各班学生到田径场参加游园活动。【比赛具体时间:第十八周, 12 月 25 日下午的第二课堂活动。】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迎新年数学游园会活动,写一篇活动日记。四年级备课组进行活动报道总结。【时间安排:第十八周, 12 月 26 日 ~ 12 月 29 日 。】

六、出题安排:

四年级数学老师:简算与应用、二十四点,题目分为 A、B 两类,每大区需要 20 道题目(每张 A4 纸上只打印一道题目,注明题目的序号、A 或 B 类型和分值,另附标准答案); 六年级数学老师:诊断、图形、找规律,题目分为 A、B 两类,每大区需要 20 道题目(每张 A4 纸上只打印一道题目,注明题目的序号、A 或 B 类型和分值,另附标准答案)。

七、出题说明:

题型分五大块,即诊断区、图形区、简算与应用区、找规律区、二十四点区。题目涉及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如诊断题型,可出一些计量单位运用不够确切的错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提出正确的修改意见。简算与应用等题型,出题老师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自行决定(难度相对适中)。每道题目的解答时间控制在 1 分钟之内,以保证整个活动时间不要太长。

板面展示:五年级数学老师

八、活动准备: 20 张课桌

横幅:迎新年数学游园会——小学高段数学组

裁判安排: ( 陆琳 , 蔡国良 )( 孙静 , 万敏 ) ——简算与应用区;

( 徐艳珍 , 吴大海 )( 叶秋蓉 , 彭义华 ) ——二十四点区;

( 张霞 , 孙国华 )( 周光群 , 张利全 ) ——诊断区;

( 朱丽兰 , 吴小玲 )( 凌萍萍 , 刘红宁 ) ——图形区;

( 吴薇 , 程红霞 )( 徐培敏 , 张晓会 ) ——找规律区。

【活动分五个大区,每大区设 4 名裁判。】

兑奖安排:汪颖、李先玉、张利全、刘秋莲

现场秩序:五年级班主任、数学老师

总结报道:四年级数学老师

九、游园规则:

将整个年级以班为单位自然分为 10 个小队,每个小队平均分成 10 个小组。游园以小组合作(小组有负责人,能明确分工)形式,到主席台两侧设置的五大区(诊断区、图形区、简算与应用区、找规律区、二十四点区)去游园活动。

1、活动开始,每班的各小分队先按一定秩序平均分配在各个区域,依次抽取题目,小组合作作答,答题完毕后再到其他区去排队等候活动,直至游园完所有的五个大区(每个小组在每个大区里只需参加一次活动,不得重复进行)。

2、每个小队答题完毕后,由裁判发给一张证明成绩的票单。答对 A 类题可得 5 分,答对 B 类题可得 10 分,答错与不答均不得分(答题时间不得超过 1 分钟,选手若答不出,可选择放弃)。。

3、活动中,各小队可依据票单上的成绩到兑奖处领取奖品。

附:【第二阶段活动程序】

1、各班学生排成两列,在主席台前集中,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各班学生平均分成 10 个小分队有秩序地依次进入游园区,各小分队凭活动小票进入游园区进行活动。

3、活动结束后,各班有序退场。

(三)“我细心 我快速”口算能力比赛暨外校第一届口算考级活动

一、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口算技能的训练,将数学口算能力以考级的形式来激励学生重视口算,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能力,养成迅速、细心的习惯,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做事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活动对象:

广外外校小学部一至三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4 月 23 日 ~ 5 月 31 日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五、活动程序:

●第一阶段:训练指导(第 09 周~第 11 周: 4 月 23 日 ~ 5 月 11 日 )

一至三年级数学老师利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数学口算技能训练,并了解“我细心,我快速”口算能力考级活动的各个环节,并对全体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和指导,为最后的口算考级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第 12 周~第 13 周: 5 月 14 日 ~ 5 月 25 日 )

( 1 ) 5 月 14 日前,出巻老师按要求将试卷用 Excel 出好,发给吴宏,并注意保密。

( 2 ) 5 月 21、22、23 日晚, 7 : 00 到 7 : 08 为口算考级时间,每班一名监考老师。监考老师先将试卷发到学生手中写好姓名,班级(不占用答题时间),等哨音响起再答题。在保证学生 8 分钟答题的基础上,到时间收齐试卷。

( 3 ) 5 月 24、25 日一至三年级数学老师互相批改口算试卷,定标准,定级,发成绩给各年级组,各年级填好定级证书。

●第三阶段:评比表彰(第 14 周: 5 月 28 日 ~ 5 月 31 日 )

( 1 )周一升旗仪式公布口算等级结果,颁发证书表彰。

( 2 )各位数学老师根据结果进行及时的小结。

( 3 )每个备课组对本年级的状况,进行分析小结。

六、任务安排:

活动方案:一年级备课组

申请海报:朱丽兰

活动协调:吴宏

出巻任务:叶秋蓉(第一到第三部分),徐培敏(第

四、五部分)

学生培训:一至三年级数学老师

活动广告:吴宏(电子版)

证书印制:吴宏

活动准备:

( 1 )

一、

二、三年级数学老师在 5 月 14 日 之前向本班学生说明比赛试题,比赛技巧。

( 2 )各 班数学 老师在比赛当天负责让班主任保证学生在 6 : 55 全部到课室等待考试。

数学活动评价方案
《数学活动评价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