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求职信

影像求职信(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30 08:38:02 来源:求职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影像

2018《影像•人民医院》口腔科(二)

本期导视

●星科室——海安县人民医院 口腔科(二) ●新技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还您一个全新的髋关节 ●资 讯——海安县人民医院资讯速递

星科室

口腔科

【节目导语】人们常说“牙疼不是病 疼起来真要命”,然而正是这样一句俗语,误导了大家很多年,很多患者表示牙有点疼的时候,并不觉得是病,也不会放在心上,却不知诸如牙疼这样的口腔疾病也可能引发全身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推片头】记海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

(二)

【解说】海安县人民医院口腔科目前拥有牙科综合治疗台、徕卡手术显微镜、显微外科器械、颌骨动力系统、全自动高压蒸汽消毒炉、热凝牙胶充填系统、根管机扩仪、半导体激光机等先进设备。由口腔学科带头人张祥带队坐诊,他们不仅在设备上掌握先进,在医技观念上也力求超前。如今他们又率先用上了“三维”技术为患者做种植牙。 【解说】退休后的陈阿姨,因为牙疼,经常半夜疼得睡不着觉,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同期声】种植牙患者

陈金英

有时吃个肉能疼半天 吃个青菜 特别是韭菜 都绕在牙齿上 黄花(菜)也不能吃 反正比较痛苦

【解说】陈阿姨也曾装过活动义齿,可是感到不舒服,孩子们担心这样下去对她身体不好,都劝她去装种植牙,在家人再三劝说下陈阿姨来到人民医院口腔科

【同期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 主任医师 张祥

该患者由于重度的牙周炎 导致了多个牙的缺失 脱落 后来她到我这儿来就诊 我考虑到她是多个牙 我建议她做种植牙 而且是分期做

【解说】张主任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首先通过口腔全景X光机为患者拍片,了解患者口腔的整体情况,包括牙槽骨的各个尺寸,再根据各个方面的差异,确定种植牙的方位,设计制定种植导板,确保修复引导下种植,一次成型,可为患者免去很多痛苦。 【同期声】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主任 主任医师 张祥

前后我们和她进行认真的沟通 进行评估 摄片 对种植牙的高度 宽度 还有厚度 我们都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我们给她设计了种植方案 我们给她先种三颗 让她确定咬合关系 然后我们再继续种 让她恢复整个咬合 通过前后四个多月的种植 修复 现在她恢复得非常好 咀嚼功能强 牙齿和真牙一样逼真 现在很满意 【同期声】种植牙患者

陈金英

看好多人装活动(传统)的假牙 起码都要两三个月的痛苦 但是我没有经过这个 装好之后 就正常吃饭 没有痛苦 身体也好了 我现在经常到活动中心去玩玩 家里还有四个老人 我都照应得蛮好的 人家都说 你精神真好 我说现在胃口好 吃得好 精神就好了 而且照应老人特别有劲 上下楼梯 一天跑七八趟都没事

【解说】人民医院口腔科目前设有门诊和独立病区,专科床位15个,年门诊达12000人次,人民医院还十分关注儿童口腔健康,普及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每年会为小朋友免费做口腔检查以及窝沟封闭,让家长和孩子有了口腔保健的意识,避免了宝宝蛀牙的痛苦。 【同期声】接受窝沟封闭的小朋友

我觉得做这个窝沟封闭做得很好 可以让细菌不吃我们的牙 【解说】口腔健康可以说是反映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面镜子,口腔疾病会对全身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一些影响,牙齿脱落、慢性口腔疼痛、或假牙不合适等,都可能限制我们对食物的摄取,最终导致营养摄入的不均衡。

口腔科专家提醒您:口腔疾病不可大意,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治疗只是无奈之举,学会保护口腔至关重要。

新技术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 还您一个全新的髋关节

【解说】:传统的髋关节置换手术创伤大、愈合慢,患者在术后短期内生活无法自理,要经历较为漫长的恢复过程,还禁止做下蹲、盘腿、弯腰拾物等动作,诸多的禁忌和不理想的结局让很多患者苦恼。而采用微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不再被传统手术的诸多禁忌所限制,可在短期内自由行动,加速康复,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铁榔头”郎平2017年在美国接受的就是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而且是不同时期左右侧两次手术,术后三小时,她就能够在家人协助下下床站立,身体状况良好。然而对于普通患者来说,美国太远,来海安人民医院骨科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同期声】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蒋栋

人工关节置换术应该说是近50年来最成功的手术之一 它是利用人造的关节来代替人体病损的关节 用于治疗终末期的骨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股骨颈骨折 解除了疾病带来的病痛 改善了关节的功能 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人民医院开展这项技术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解说】:家住孙庄黄坷村的景加祥老人,今年71岁,右髋部疼痛有半年了,平时都是靠吃药缓解疼痛,这次疼痛加剧一个多月,不能行走,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最终选择来人民医院骨科。 【同期声】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蒋栋

这张就是患者(术前)的X光片 从这个片子上看到 右侧股骨头坏死 塌陷 同正常的这一侧比 你看这边头子已经塌陷 而且已经囊性变

【解说】:根据检查情况,人民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医师吕书军、副主任医师蒋栋和患者家属商量决定,为老人施行右侧微创髋关节置换术。 蒋医师介绍说,对于这种晚期的、终末期的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置换就是良好的解决方案,目前最先进的第4代陶瓷假体,理论上可以使用30-50年,可以说是使用终身,另外手术“微创化”以及康复的“快速化” 也成为更多患者和家属的首选治疗方案。 【同期声】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蒋栋

这位患者呢 就是采用的这项全新的技术 它不仅仅是切口小 我们说单单切口小 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手术 该技术是采用一种全新的手术入路 它不切断任何的肌肉组织 在肌肉之间进入关节 手术的创伤非常小 术中出血很少 术后不放置引流管 术后恢复非常快

【解说】:“微创关节置换术”是美国医生Dr.Jamchow首创的,在2014年底被引进中国,因为其良好的临床效果,迅速被推广,海安人民医院骨科从2015年7月份率先在南通地区开展了这项新技术,到目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已成功开展了近50例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

【同期声】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蒋栋

这张就是患者术后的X光片 他是一个股骨头坏死的病例 那我们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人工的假体 来代替他原来受伤害的关节 重建他原来的关节 从这个上方进去的 切口非常小

我们看到这个术后的假体 位置也摆放得非常好

【解说】:术后第二天,老人就可以下床了,并可以独自进行洗漱、吃饭、穿衣服、上洗手间,手术切口只有6-8厘米,采用的是皮内缝合,无需拆线,术后3-5天便出院回家了。 【同期声】患者家属

医院给配了这个(助行器)帮助他走路

还可以 回来后他都不需要我们搀扶 都是自己使用(助行器)走 【同期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 景加祥

这个手术以后 到现在一点儿也不疼 也不怎么样 (对睡眠)没有影响 吃饭什么的 都蛮好的

【同期声】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 蒋栋

在国外呢 甚至可以做到“日间手术” 就是当天做手术 第二天就可以回家

【解说】:微创关节置换术,海安人民医院通过不断实践、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作为目前南通市唯一开展此项技术的医院,正在计划将这项技术在南通市范围内推广,免去患者奔波大城市医院的辛劳,能够造福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百姓!

快讯 视频快讯

海安县人民医院“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5月15日,海安县人民医院“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在医院六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院领导、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的主任们与护理姐妹们同庆节日。会议由副院长吕书军主持。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在大会上向辛勤工作在护理一线的全体护士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大会对优秀护理团队及个人进行表彰。最后医生护士们为大家展示了一场主题为“放飞青春,激扬梦想”的精彩文艺汇演。 其他快讯

●4月27日晚,由海安县委宣传部、总工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联主办的“唱响幸福歌 共创文明城”——庆“五一”海安劳动者明星歌手大会精彩上演,大会表彰了“省五一劳动奖章”“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获得集体和个人。县委副书记、县长于立忠为人民医院“医患连心园”颁发了“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证书和奖牌。

●5月7日,海安县人民医院护理专科联盟成立大会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于医院五楼第一会议室隆重举行,县卫计委领导、医院领导、护理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领导及代表出席了会议。

●5月13日,2018年海安县卫计系统职工运动会在县职教中心举行,县卫计委机关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共37个代表队参赛。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朱余德等出席了运动会开幕式并派出由工会主席王志和带领的100名医务人员组成的代表队参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收获团体一等奖、3个团体项目奖项、25个个人项目奖项。

●5月17日下午,海安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建平以《解放思想 追赶超越 争当先锋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两大主题,进行党课讲座。全院中层以上干部、护士长,各支部书记、委员近200人听取讲座。张建平要求全院党员干部要继续开展好海安县第十一个“5•10”思廉日活动,通过上专题党课,让全院党员干部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让“解放思想 追赶超越”、“学法知法 净心崇廉”两大主题深入于心,内化于行。

推荐第2篇:影像阅读

步骤一:准备

1、设定明确的阅读目的

请对自己询问以下的问题,以设定明确的目的。

● 你阅读这篇文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 这份文章对自己有多重要?

● 我需要的是多详细的信息?

● 为了达成目的,我现在需要花多少时间?

2、进入阅读文章的理想状态

● 橘子集中法:想象你的手上有一个橘子,你要感觉到它的重量、颜色、触感和气味。想象你抛起它,用另一只手接住,然后再丢回原来那只手,就像玩丢沙包一样,让它在两手之间来来去去。

● 接着用你写字的手,把橘子拿到距离后脑勺上方约15至20厘米的地方。用手轻解那一带的空间。接着把手放下,放松肩膀,想象橘子还留在那里。那是个有魔力的橘子,它会停留在搁置的地方。

● 慢慢闭上眼睛,和后脑勺上方的橘子取得均衡。这时你要感觉到身体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你在放松的同时,精神也会非常地集中。你要感觉到虽然闭着眼睛,视线也能不断地扩展。

● 保持精神集中的放松状态,然后睁开眼睛,开始进行阅读。

步骤二:预习

1、调查整篇文章

在翻阅时,要先注意以下的几个部分:

● 书名和副标题

● 封面或封底所写的文字

● 目录

● 著作的日期

● 索引

● 如果是书籍,要注意第一页和最后一页,如果是其他文章,就要注意章节的开头和最后的段落

● 标题、小标题、粗体字

● 图案、图表和说明

● 摘要、结论、末尾的提问

2、找出关键语

3、重新检讨阅读方针,决定是否要进入下一步骤。

不要花太多的时间预习,5~8分钟即可。

步骤三:影像阅读

1、影像阅读的准备

你想用影像阅读看什么文章?把想看的文章入在面前,问你自己现在有没有几分钟的时间来看这篇文 章?为什么你想要用影像阅读看这份文章?请表明你想要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进行影像阅读时,必须集中精神,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你要挺直背脊,以放松的 自然姿势进入高速学习模式。

2、进入高速学习的模式

进入高速学习木工的程序如下:

● 请放松长身体。第一次使用这个技巧时,你可以先靠在椅背上,以最舒服的姿势坐在椅子上。

● 用力吸气,再吐气。然后闭上眼睛。

● 这时你会感觉到全身都很松弛。再用力吸气,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吐气,在脑中想着数字“1”,并重复“放松”这个词语。这是让身体放松的信号,从头顶到脚趾 的肌肉依序松弛下来。请想象放松的水流穿过你的全身。紧张感完全消除,肌肉都很松弛,直到你处于舒服愉快的状态。

● 现在要稳定精神,用力吸气,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吐气。在脑中想着数字“2”,并重复“放松”这个词语。这也是让身体放松的信号,忘记过去和未来,集中在现在这个瞬间。不安和紧张都随着吐气发散出去,而在吸气时,平稳和寂静会在你的体内扩展开来。

● 再一次用力吸气,停顿一下,然后慢慢地吐气,脑中有个声音喊着“1”,这时请想象一朵美丽的花。这是你集中意识的信号,表示到达脑的潜能所在。亦即发挥巨大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状态。

请想象自己处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所见所闻让你心情平静。一边想象自己在那里过了一个小时,一边以舒服的姿势休息一下。在进行一下步骤之前,为了消除残余的紧张和杂念,请静静地对自己说话。

3、进行自我肯定

● 在影像阅读时,我的精神会很集中。

● 用影像阅读所得到的信息会永远留在我的潜意识里,对我提供有效的帮助。

● 我想达成XX(说出你的目的),所以要得到这本书(说出书名)中的信息。

● 我要好好吸收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且把里面谈到的技巧和概念立即应用在现实生活中。

4、进入摄像焦点的状态

摄像焦点是使用扩大周边视野的方法,一次将摊开的书页全部摄入脑中。把眼睛所吸收到的信息在还没有抵达意识之前,就处理完毕了,然后再直接送进右脑巨大的记忆数据库里。

把视线定在书本上方墙上的某一点,一边意识到书本四个角落,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空白,一边凝视书 本上方墙上的一点。由于视线分散,左右页之间装订的部分会变得好像重叠了,然后形成一条圆筒状如香肠一般的书页,这一页称为“悬页”。请往下移动原来定在 书本上方的视线,如同照X光一样,沿着书本中间,视线由上往下移动。在摄像焦点的状态下,书页的文字会变得模糊。这样子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要看到悬页,起 初必须把焦点放在稍远的地方。如果要看清近处,眼睛就要放轻松,然后再拉近焦点。做得到摄像焦点时,书页上的文字会清晰得令人不可思议,也会显现出深度 来。

最适合影像阅读的姿势是挺直背脊,坐在椅子上,以和桌子呈45°角(和眼睛呈90°角)的方式捧着书。如果果刚开始时无论怎么做都无法保留住悬页,那就不要拘泥于“软眼”,请试着想象联结书本四个角的X字。

5、翻页时维持稳定的状态

维持影像阅读状态的秘诀有两个:第一个是深呼吸,保持同样的速度;第二个是配合翻页的节奏,在心里面重复单纯的话语。以下是进行影像阅读时保持高速学习模式的方法:

● 挺直背脊坐着,双脚不交叉地放在地上。

● 深呼吸,保持稳定。

● 以第一二称一页的一定节奏翻页,用“软眼”同时观看摊开的两页。视线放在书本的中间,看得到悬页。看不见悬页时,就一边意识书本的四个角和空白部分,一边想象联结四个角的X字。

● 配合翻页的节奏,重复单纯的话语。以第一个章节一页的方式,在心里面默念:放、松、放、松„„

四、

三、

二、一„„放、松、放、松„„保、持、速、度、观、看„„

● 纵使跳页也不要介意,等一下再翻一次时就会看到了。

● 配合翻页的节奏在心里面不断默念,同时要意识到默念的话语。

● 一浮起杂念,就试着平静下来使意识回到手上的工作,继续在心里念诵。

6、怀着成就感结束

每次结束影像阅读时,进行如下的自我肯定:

● 我现在对这本书已经留下了印象„„

● 我的头脑会吸收取得的信息,加以整理。

● 我期待以后能以各种形式正确地感觉到自己已经在引用这些信息。

步骤四:活化

活化要与摄像阅读间隔20分钟,能够间隔一个晚上是理想的。这段时间是信息的成熟期。

对头脑发问。提出问题时,重点在于不要急着找到答案。

超阅读,用手指在各页的中间移动,快速把整篇文章大致辞看一遍,以寻找记载着问题答案的地方。眼睛沿着段落的中间移动时,其中会有某部分忽然引起你的注意,这就是直觉给你的信号,告诉你“这里很重要”,应马上挑读。

阅读作者的思考流程。首先思考文章的架构,掌握作者推论的方式,也就是写作时的设计图。然后配合其设计形式,进行超阅读和挑读。

跳读,先看各段落的主句,再不规律地移动视线注意主题的推衍,然后看最后的部分。

制作心图。

步骤五:高速阅读

从头到尾一口气看完,要花多少时间都可以,可依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性,有弹性的调整阅读速度。

同主题阅读:设定目标;制作书目;在进行活化的24小时前,先运用影像阅读看完选好的书;制作一大张心图;找出关联;用自己的话归纳;寻找主题(发现共同点和不同点);定义论点;推衍出自己的见解;活用。

推荐第3篇:《影像技术》

《影像技术》1刊物信息

2杂志简介

《影像技术》于1989年创刊,是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感光学会与全国轻工感光材料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技术性期,也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感光学会的会刊。在国内外影像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影响。 《影像技术》为《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期刊,也是《中国学会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于2001年4月《影像技术》已全文上网。 《影像技术》封面(2张)

3杂志栏目 1.综述与发展 Development and Review 主要报导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及设备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数字成像技术和数字影像材料的进展和应用技术,并介绍传统银盐、非银盐感光材料的发展动态、科研、制备、应用、处理技术。 2.印刷制版Graphic Arts 报导印刷制版感光材料的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和数字印刷技术。 3.医学影像Medical Images

报导医学X线摄影、计算机X射线(CR)、磁共振成像(MRI)等医学数字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影像处理技术。并包含影像诊断学、放射学、内视镜、医疗用热影像技术、医学摄影和显微镜影像。 4.数码影像Digital Images 报导数字影像的记录和存储、处理和加工、显示和评价,及数码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 .遥感与航空摄影 Remote Sensing and Aerial Photography 报导航空摄影和遥感影像的设备、技术、材料以及影像处理技术与应用技术。 6.微缩成像与特种照相 Microdefinition and Special Photography

报导缩微影像材料、成像技术和应用技术及公安刑事摄影、科技摄影、全息摄影等特种照相技术。 7.工业射线照相 Industrial Radiography 报导无损检测的工业射线照相技术、相关设备以及应用材料(如:工业射线胶片)的制备技术、处理技术和应用技术;数字射线照相技术(工业CR)和无损探伤技术(NDT)。 8.打印与输出 Print and Output 报导打印的新型设备、耗材、研发技术与应用技术,如新型输出介质、输出方式等。 9.经营与市场Busine and Market 报导影像设备、影像材料等的生产经营、前沿状况和市场发展状况。

10.知识窗口Popular Science 主要报导有关摄影技术、设备,成像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科普知识。 11.名家名作Popular Science消息动态News Brief学会园地CSIST Activities 4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1992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奖 1997年荣获中国轻工业优秀期刊二等奖 2003年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实用医技杂志》1994年7月创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由山西省卫生厅主管,山西省医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技综合性科技期刊。以医疗卫生单位、医学院校、部队厂矿医院的医疗、医技、管理、护理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疗、医技等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疗、医疗技术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医疗、医技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医技杂志主要反映医学科研成果及学术动态, 重点报道医疗卫生单位医技专业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及临床实践经验,反映国人外医技领域发展动态及科研成果。实用医技杂志设有专论、论著、实验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影像诊断、预防医学、综述、讲座、医学检验、临床研究、医学工程、药物研究、内窥镜与电生理、核医学、医院管理、临床1期刊简介

《实用医技杂志》隶属于山西省医药卫生期刊社,期刊社于1999年获得省级“青年文明号”,并于2002年荣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是第一家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科技期刊杂志社。2004年期刊社获“山西省青年文明号活动十年成就奖”。2005—2008年期刊社连续获得“山西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

7、2009年度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总编兼社长董海原2008年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山西期刊界仅一人);2009年获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山西省仅两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山西省科技期刊界仅一人),同年入选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010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目

设有实验研究、医用影像、检验病理、药物与制剂、内窥镜、电生理、核医学、输血与血库、医学工程、医技管理、营养、口矫、消毒供应、手术麻醉、康复理疗、医技与临床、疾控监测、护理技术、医学教育、健康教育、医学信息、专题报告、医技交流等,知

2.1 文题 应简明确切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尽可能不用代号。文题以不超过20个字为宜。稿件中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和作者名拼音,中英文必须一致。

2.2 作者单位 按次序写在文题下一行作者姓名,后空一格写单位后用括号写邮政编。

2.3 摘要 采用结构式文摘,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撰写,以300。

2.4 关键词3-8个关键词,请采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须表》。

2.5 图表 凡文字能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正文、表、图三者中的数据不应重复。统计表应另纸绘出附在稿件中,以便审阅。表有表题,图有图题及各自的序号。采用三线表或王字表,表中数据务必核实,综横这和一致,小数点后最少保留一位。表中需要说明的问题采用*,2个以上依次用*,**,***表示,置于表的下方,加“注:„„”。图的坐标要设计准确,刻度均匀,坐标轴上有数值,不用箭头。须用绘图笔,硫酸纸绘制,曲线应均匀圆滑,图面清洁,图中数字和符号应打印后植入,纵横坐标应同时有量及单位,例如t/min。统计学处理结果用P>0.05,P

2.6 医学名词与药物名称 使用医学名词、药物名称应注意全稿前后统一。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委员会公布的各科名词,医学名词不得随意缩写,如所用名词过长,而文件中又需多次使用则在第一次引用时在全名后加括号注明缩写。药物名称为准。

2.7 计量单位 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标点符号、数字用法等均按国家标准执行。

推荐第4篇:影像小结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质破坏;

骨质坏死;

骨膜增生; 骨质增生硬化;

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矿物质沉积;

骨骼变形;

软组织病变

1、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

(1g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

组织学:骨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骨小梁减少

X线平片与CT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分层、骨小梁减少、变细,间隙增加边

界清和椎体骨小梁骨皮质变薄,椎体上下缘凹陷,间隙锥形增宽

2、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盐含量降低

组织学:骨样组织钙化不足,骨小梁中央部分钙化,周围覆以未钙化的骨样组织。

X线表现:骨密度弥漫性降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成“绒毛状”。

3、骨质破坏: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代替,骨组织的消失。

X线表现:局部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正常骨质结构消失;

早期:哈氏管扩大呈筛孔状,皮质表面呈虫蚀状缺损——大片缺失

CT:可区分皮质骨和松质骨的破坏

MRI:低信号的骨皮质内见不同信号的病理组织;

松质骨的破坏:见高信号的骨髓内有较低或混杂的信号影;

4、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血供中断;组织学:骨细胞死亡、消失,骨髓液化、萎缩

X线表现:早期无异常改变,发展后可表现为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

5、骨膜增生: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亢进所致;

组织学: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的骨小梁形成;

X线表现:形态多样性,若病程进展,骨膜新生骨重新被破坏,可见Codman三角;

6、骨质增生硬化 :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组织学: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

X线表现:骨密度增高、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骨松质骨小梁增多增粗、

增生严重时,骨髓腔缩小/消失,分不清皮质和松质、不见骨结构

MRI:增生硬化的骨质在T

1、T2低信号

7、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X线表现:大小不等的颗粒状、小环状或半环状无结构致密影,分布局限 CT能显示微小的钙化,更好地显示软骨内钙化;MRI不敏感

8、矿物质沉积:

X线见多条平行于骺线的致密带

9、骨骼变形:塑形异常或轴线及轮廓变化

10、软组织病变:肿胀、肿块、钙化、气体、溃疡及瘘管

(一)四肢骨骨折:

X线:断端不规则透明线(骨折线),皮质显示清楚,骨松质中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 1) 嵌入性骨折:不显示透明骨折线,显示密度增高的条带状阴影,骨小梁和皮质连续性消

失,断裂相错。可引起骨骼缩短变形,多见于股骨颈。

2) 儿童骨折:骺离骨折:无骨折线,骺板和骺线增宽,骺与干骺端对位异常;侧位显示

骨骺与干骺端分离、移位,正位显示“正常”

青枝骨折:不见骨折线/仅皱褶、凹陷、隆突,局部骨皮质骨小梁扭曲;

1 3)骨折愈合:骨折断端间、髓腔内、骨膜下血肿,纤维性骨痂X线上骨折线变化不明显

骨性骨痂、骨性愈合时,X线上骨折线开始模糊、骨痂形成

常见部位的骨折

a.Colles 骨折:桡骨远端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向掌侧成角; b.肱骨髁上骨:骨折线横过鹰嘴窝,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c.股骨颈骨折

(二)脊柱骨折

临床表现:局部持续性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 X线:椎体压缩、变扁或呈楔形,前缘变短;

CT:可充分显示脊柱外伤的范围和程度;爆裂骨折椎体压缩,单纯压缩性密度增高未必见骨折线,仅仅在矢状位时显示椎体楔形改变;

MRI:爆裂性显示骨折外还可见椎体内出血和水肿T1低T2高信号,骨折线成相对的长T1短T2;单纯性压缩性在矢状位可见典型楔形改变;

(三)椎间盘突出

X线:平片无特异性,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肥大、骨桥形成或游离骨块;

CT: 椎间盘向周围局限膨隆,连续性中断。Schmorl结节表现:椎体上下缘边界清楚的压迹,多位于椎体上下缘的后1/3,常上下对称出现,其中心密度低于髓核及软骨板,外周为反应性骨硬化带。

MRI:髓核突出于低信号的纤维环之外,Schmorl结节表现:椎体上下缘半圆形或方形压迹,其内容与同水平椎间盘信号相同,周边多围绕一层低信号环; 骨关节感染性疾病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

2周内可无骨质改变,24小时后可有软组织改变:a.肌间隙模糊或消失

b.皮下组织与肌肉分界变模糊

c.脂肪层条纹影 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

局限性骨质疏松→分散不规则骨质破坏区→骨小梁模糊、消失,破坏区边缘模糊;

a.骨质破坏:干骺端→骨干可达2/3以上---融合

b.骨膜增生:单层状,与病变范围一致 c.骨质坏死:死骨形成,长方形、高密度

d..软组织窦道 特点:骨破坏为主,破坏与增生同在

骨质破坏,骨膜新生骨形成和死骨,骨质破坏周围有骨质修复增生所致的密度增高影;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表现:骨破坏周围增生硬化

骨内外膜增生、骨增粗变形、髓腔变窄消失

死骨仍可见

软组织窦道、萎缩

慢性骨脓肿:多发于长骨干骺部松质骨中,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骨硬化带 无死骨、骨膜反应、软组织正常

硬化型骨髓炎:Garre’s骨髓炎,骨皮质增厚、骨髓腔变窄、骨干增粗、边缘不整

2 化脓性关节炎

X线表现:关节肿胀、积液;关节间隙增宽;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软骨破坏---骨质破坏,增生硬化----以承重部位出现早及明显---关节间隙变窄,可骨性强直 CT:可以显示关节肿胀、积液以及关节骨端的破坏,优于X线 MRI:同上,还可显示关节软骨、关节囊、韧带肌肉的破坏情况; 特点:发展快,承重部位明显,无明显骨质疏松或肌肉萎缩

骨结核

基本病变:骨质破坏、骨质疏松 1.长骨结核

骨骺、干骺部为好发部位

①局限性类圆形,边缘清楚的破坏区

②无骨质增生

③无骨膜反应或很轻 ④可有泥沙样死骨

⑤骨质疏松

⑥向关节及破坏骨皮质、骨膜、软组织形成瘘管 骨干结核

①短骨骨干结核:骨质疏松,骨囊样结核和骨气臌;广泛分层的骨膜增生、纺锤状; ②长骨骨干结核:松质骨局限性破坏、很少增生,侵及皮质时可有轻微骨膜增生; 2.脊柱结核

好发于邻近两个椎体,附件少受累

骨质破坏、变形,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冷脓肿形成;椎体病理性骨折、脊柱侧弯、后突畸形;

关节结核 X线表现:

① 骨型关节结核:

骨质和干骺端结核的基础;关节肿胀、间隙增宽、骨质破坏。

② 滑膜型关节结核:关节肿胀、密度增高---非承重关节面破坏;慢性进行性关节间隙变窄。 CT:长骨结核显示低密度骨质破坏区,内有死骨,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冷脓肿;

椎体结核可见骨质破坏,椎体坍塌,椎管狭窄。

MRI:可观察骨质破坏范围,软组织破坏情况,T1低信号,T2高信号并还有少许低信号影。 特点:慢性发展、边缘部开始、非承重部破坏,骨质疏松、肌肉萎缩 关节强直

①骨性强直:关节骨端骨组织连接,关节间隙变窄骨小梁连接关节两骨端。多为化脓性炎症愈合后导致;

②纤维性强直:关节活动消失,关节间隙变窄,但无骨小梁贯穿,多为关节结核所致;

骨巨细胞瘤 X线表现:

骨端偏侧性膨胀性骨质破坏,直达骨性关节面下,破坏区边缘无硬化带; ②

内有纤细骨嵴---分房型,单一破坏---溶骨型;

无钙化与骨膜反应;若发生病理性骨折可有骨膜反应,增生显著者可有Godman三角; ④ 生长活跃者,骨壳不完整,软组织肿块;恶性者筛孔状、虫蚀状骨破坏; CT:可清楚显示骨性包壳和肿瘤骨壳内面骨嵴;

MRI:T1多中、低等信号,T2多高信号,囊内出血两者均为低信号。 诊断要点:以发生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和膨胀性骨破坏为特征

骨囊肿

3 X线表现:

干骺端或骨干圆形、卵圆形骨质缺损区,轻度膨胀,透亮;

边界清楚、无硬化;无骨膜反应、增生;多为单囊,少数为多囊状; 合并病理骨折后,骨皮质陷入囊腔内,囊肿可因此愈合;

骨肉瘤 X线表现:

骨髓腔内不规则骨破坏与骨增生

骨膜增生及骨膜新生骨的再破坏---Codman三角

软组织肿块及其中的肿瘤成骨(云絮状、针状和斑块状致密影) 儿童患者肿瘤可侵犯骨骺

成骨型:肿瘤骨增生为主,磨玻璃样、斑片状骨硬化区和象牙质硬化区。

骨破坏较少或不明显,骨膜增生明显,骨旁软组织肿胀有较多肿瘤骨形成。 溶骨型:骨质破坏为主,不规则溶骨性破坏,有淡小肿瘤骨;

骨膜增生被肿瘤破坏可有骨膜三角形成,可导致病理性骨折; 混合型:同时具备上述特这;

CT: 溶骨型:斑片状、虫蚀状、低密度骨破坏影

成骨型:骨皮质增厚,骨松质内不规则斑片状高密度影;

MRI:T1为不均匀低信号,T2为不均匀高信号影,肿块外形不规则,边缘多不清楚; 诊断要点:青少年常见,长骨干骺端髓腔内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去,穿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内见肿瘤骨,“Godman”三角或“日光照射”样骨膜反应;

转移性骨肿瘤 X线表现:

溶骨型:虫蚀状至大片溶骨,一般无骨膜反应,可形成软组织肿块;

椎体、椎弓根破坏,椎间隙尚存;常合并病理性骨折

成骨型:斑片状或结节状骨密度增高,密度一致,皮质完整 混合型:以上表现均有;

呼吸系统

胸壁软组织:小儿胸腺“帆”征

①胸大肌:②女性乳房:③乳头:④胸锁乳突肌及锁骨上皮肤皱褶:

肺纹理: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组成,主要成份是肺动脉及其分支。 肺部病变----基本表现

渗出与实变;

纤维性病变;

结节和肿块性病变(包增殖性病变); 空洞与空腔;

钙化;

肺间质性病变;

1、渗出(exudation)与实变(consolidation)

病理基础: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代替。 X线表现:云絮状影,密度稍增高(其内可见走行肺纹理),较为均匀,边缘模糊。

与正常肺组织无清楚界限,在肺叶边缘可边界清楚。病灶吸收快。 支气管气象:实变影像中可见到含气支气管影。 范围:腺泡、小叶、肺段、肺叶

4 CT 表现:肺渗出性变呈略高密度的磨玻璃样影,其内可见肺血管纹理影;

肺实变呈高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其内可见支气管气像; MRI表现:T1边缘不清的片状略高信号影,T2也呈较高的信号。

2、纤维性病变(fibrotic lesion) 局限性:较为局限,如结核的纤维条索、Kerley B线

条索状高密度影,邻近肺门、气管、纵隔呈牵拉改变

弥漫性:广泛累及肺间质,网状、线状、蜂窝状,部分可有颗粒状或小结节影

3、结节(nodule)和肿块性病变(ma)

4、空洞与空腔

空洞壁:坏死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组织、肿瘤组织; 洞内:液平面(脓肿);壁结节(肺癌);圆形真菌球

表现:大小、形状不同的透明区

空洞分类:虫蚀样空洞:薄壁空洞:厚壁空洞 空腔:肺内正常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表现:壁薄、无液面、周围无实变

5、钙化(calcification) 表现: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形状不一(斑点状、块状、球形)

6、肺间质性病变(interstitial lesion)

表现:

大的支气管与血管周围:

肺纹理增粗、边缘模糊、支气管断面管壁增厚; 小的支气管、血管周围、小叶间隔、肺泡间隔内:

条索状、网状及蜂窝状阴影; 肺内病变向肺门引流或向外围扩散:

局限性线条状阴影;

胸膜病变

胸腔积液;

气胸及液气胸;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1、游离性积液:

少量:首先集聚于后肋膈角(卧位易发现)250ml以上:外侧肋膈角变钝、随呼吸移动 中等量(2~4肋前端):下肺野均匀致密影:上缘呈外高内低斜行液弧线肋膈角完全消失 大量(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均匀致密影;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肋间隙增宽

CT:少量、中等量积液,后胸壁下弧形窄带状或新月形液体样密度影大量积液,整个胸腔液体样密度影;

2、局限性积液:

1)包裹性积液:X线表现:侧后胸壁半圆形或索形致密影

自胸壁向肺野内突出

上下缘与胸壁的夹角呈钝角 边缘光滑、密度均匀

CT表现:自侧胸壁向肺野突出的凸透镜形液体样密度影,边缘清楚; 2)肺下积液:位于肺底和膈之间的积液,肺野下密度增高,上缘呈上突的圆顶状; 3)叶间积液:胸腔积液局限于叶间裂

X线表现:叶间裂位置的梭形致密影;两尖端与叶间裂相连,密度均匀

位于斜裂:斜裂下部尖端向内上的三角形致密影; 前后位或侧位,只有一个位置能显示清楚;

MRI: T1多低信号,T2多高信号,结核性胸膜炎在T1可呈中高信号;

3、气胸:透明的含气区(压缩的肺与胸壁之间)、无肺纹理

被压缩的肺边缘呈纤细的致密的线状影

大量气胸:肺门区均匀的软组织影,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膈肌下降,肋间隙增宽 液气胸:胸腔内液体与气体并存

X线表现:气液平面:立位:横贯一侧胸腔;上方:空气、被压缩的肺

CT: 肺外侧带状无肺纹理的低密度透亮区,内侧脏层胸膜细线状;

4、胸膜肥厚、粘连

X线表现:轻度:肋膈角变浅、平;呼吸时膈运动受限,膈顶变平。

广泛:肺野密度增高,胸壁平行的带状致密影;

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

CT:胸膜肥厚呈胸廓内带状软组织致密影,厚薄不均匀,多点状或片状钙化;

阻塞性肺过度充气:肺的局部透亮度的增加,肺纹理稀、细、直; 肺不张的X线表现:

一侧性肺不张——向患侧移位、对侧代偿性肺气肿

肺叶性肺不张——肺叶缩小,密度增高;叶间裂纵隔肺门向心性移位;其他叶代偿性肺气肿

支气管扩张症

X线表现:肺纹理增厚、紊乱或呈网状。粗细不规则的管状透明影,不规则的杵状致密影,小薄壁空腔;合并感染时伴有小斑片状模糊影,肺不张。 CT表现:a、柱状支气管扩张:轨道征;印戒征

b、囊状支气管扩张 : 多发含气囊腔;液气平面

c、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 念珠状

大叶性肺炎

①充血期—纹理增多,或稍高密度模糊影

②实变期—均匀致密影,边缘模糊或以叶间裂为界,可出现支气管气像

③消散期—边缘开始密度减低,不均匀,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斑片状密影。 症状先减轻,但病灶多在2周内吸收,少数可延迟到1―2月,偶可机化 支气管肺炎

X线和CT表现:两肺中下肺野内、中带纹理增粗、模糊,多发小斑片状模糊影,沿纹理分 布的斑片状模糊致密影,密度不均。可融合成大片,可出现小叶性肺气肿或小叶性肺不张。 间质性肺炎

X线表现:肺纹理呈网点状;也可肺门模糊,密度增高;肺气肿 CT 表现:两肺纹理多乱,并间有小点状或毛玻璃状病灶 肺脓肿

急性期(3月):密度不均,边缘清楚,内有空洞,少或无液平,可见不同程度气液平面,病灶附近可见支扩或播散性病灶。多房相连,多支相通,可多叶受侵;

血行播散性肺脓肿

早期表现为两肺多发散在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增高影,肺外围胸膜下较多见。 *一般经过一周可发展成多发薄壁空洞,空洞内可有液平面。

影像学表现(1)形态:结节状(2)边缘:模糊(3)大小:0.4cm-5cm(4)空洞:较大病灶中心可有 (5)病灶与胸膜关系:部分可见胸膜增厚(6)强化:部分结节周边环形强化

6 肺 结 核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原发病灶→肺中部近胸膜处模糊影

原发综合征

淋巴管炎→从原发病灶到肺门的数条密影

淋巴结炎→肺门、纵隔结节影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

a.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X线表现:早期—肺野毛玻璃样密度增高;

10天后—粟粒状,三均(大小均匀、密度均匀、分布均匀) 表现肺纹理不清,照片才能发现

CT 表现:高分辨CT示肺野弥漫均匀一致的粟粒状影(1mm-2mm),密度均匀

b.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表现:三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均、分布不均)。

渗出、增殖、钙化灶同时存在,上中肺野多,上旧下新

3、继发性肺结核(III 型) 为成年结核最常见类型。表现多种多样,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和空洞等多种性质病变。 a.结核球,X线表现:2~3cm,上肺野,类圆形,轮廓光滑,密度均匀,可有裂隙状小空洞或层状点状钙化;周围卫星病灶:散在纤维增殖灶 b.干酪样肺炎,

大叶性→与大叶性肺炎相似,但密度较高,内有虫蚀样空洞;小叶性→分散的小叶性致密影; (2)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

上肺结核反复发作不愈,出现肺内纤维厚壁空洞,周围广泛肺纤维化,肺容积缩小,同侧或对侧肺有明显的支气管播散灶和代偿性肺气肿。

4、结核性胸膜炎: (IV型) X线表现:a.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 无异常发现或膈运动降低

b.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 胸腔积液表现,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肺癌

表现为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的肿块,常同时伴有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 a.直接征象——肿块或厚壁偏心空洞

b.间接征象——阻塞性肺过度充气→早期征象,但难于见到

阻塞性肺炎→反复发作,吸收缓慢

阻塞性肺不张→右上肺癌合并右上肺肺不张可出现反“S”下缘 支气管改变

支气管息肉样充盈缺损

② 支气管壁呈不规则增厚,管腔呈环形或不规则形狭窄

③ 支气管腔呈鼠尾状狭窄,呈截断现象,断段平直或呈杯口状

周围型肺癌

瘤体内部:a 空泡征:b 支气管充气征:c 肺癌的钙化、空洞、强化:

肿瘤-肺交界带:毛刺征:放射状,无分支的细、短线条影。

分叶征:肿瘤边缘凹凸不平,呈花瓣状突出。

肿瘤邻近结构改变:a 胸膜凹陷征b 血管供应征。c 血管聚拢征。

7 细支气管肺泡癌

1)两肺弥漫分布的结节2)大片肺炎样实变影 肺转移性肿瘤

血行性转移:两肺多发棉球样病变,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

淋巴性转移: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肺纹理增强,沿着肺纹理可见串珠状小点影 直接蔓延:纵隔肿瘤或胸壁肿瘤直接侵犯肺部

纵膈原发肿瘤; 前纵隔 → 甲状腺瘤、淋巴管瘤、胸腺瘤、畸胎瘤、心包囊肿、心包脂肪垫、脂肪瘤 中纵隔 → 淋巴瘤、支气管囊肿 后纵隔 → 神经源性肿瘤、食管肿瘤 主动脉走行区 →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泌尿系统

先天发育异常

1、肾脏位置异常异位肾(ectopic kidney):包括单纯异位肾及游走肾 肾下垂:变换体位时肾在各方向均有明显动度

2、马蹄肾

尿路造影:两肾位置较低,且下极融合为峡部,肾轴由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腹侧,而肾盏指向背侧CT和MRI:两侧肾实质下极相连及肾轴的异常

3、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

一侧或双侧肾分为上、下两部分,各自有肾盂和输尿管

4、输尿管膨出

a.左侧输尿管末端膨出形成囊肿,类似“蛇头”扩张的输尿管与之相连犹如伸入膀胱的蛇影;b.当囊肿内与膀胱内均有对比剂充盈时,囊壁成为环状透亮影

泌尿系结石

肾和输尿管结石(stone) 1.肾结石

形态多样,典型的有三种:桑椹、分层、鹿角侧位与脊柱重叠,有鉴别意义 鉴别:淋巴结钙化、胆系结石、肠内容物 2.输尿管结石

一般由肾石而来,易停留于生理狭窄处。长轴与输尿管走行一致 尿路造影、CT增强可确定密影是否位于输尿管内

泌尿系结核

1、肾结核造影表现: ①肾小盏边缘虫蚀状破坏

②乳头、皮质空洞破入肾盏,显示空洞腔、壁,肾盏变形

③肾盏、肾盂广泛破坏、积脓,IVP不显影,逆行造影肾盂、肾盏扩大共同形成一不规则腔

2、输尿管结核

①边缘不整

②串珠状改变

③僵直

④钙化

8 肾癌

IVP:①肿瘤占位效应,肾盏受压、变形、移位②肿瘤侵蚀,肾盏破坏③输尿管受压、移位

④肾功能受损 CT/MRI 肾实质单发、多发圆形或分叶状肿块

密度可均一呈等或略高密度;也可有低密度坏死、囊变或陈旧出血,10%-20%内见点状或弧形钙化,边缘多清晰(假包膜);增强可呈快进快出型(透明细胞型)、缓慢上升型:(乳头状型及嫌色细胞型)、也可均匀强化(嫌色细胞型)

肾囊肿(renal cyst)与多囊肾 1.单纯肾囊肿

平片无异常,偶见钙化。

尿路造影表现为肾盂、肾盏弧形受压、伸长、移位、变形、边缘锐利 2.多囊肾

双侧发病,平片表现为肾影增大、边缘波浪状。

尿路造影见肾盂及众多肾盏受压、移位,拉长、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样改变,肾盏、肾盂无破坏

肾盂癌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内固定不变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肾盂、肾盏可有不同程度扩大,肾盏移位、变形。

膀胱癌

X线:肿瘤钙化、呈细小斑点、结节状致密影

膀胱造影:向腔内的结节状、菜花样充盈缺损、壁僵硬 CT/MRI: 膀胱壁不规则增厚或自膀胱壁突向腔内的宽基底、呈结节状、菜花样、不规则肿块 呈软组织密度(T2WI、T1WI呈等信号),可见点状钙化 增强早期多明显均匀强化,部分可坏死灶 膀胱结石(urinary bladder stone)

X线平片

可发现阳性结石,随体位变化,位于耻骨联合上,憩室结石固定

造影

进一步确定憩室结石,并可显示阴性结石

CT 可显示阳性和阴性结石 膀胱肿瘤

造影检查:结节状、菜花状或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乳头状瘤一般较小,有蒂,表面光滑;局部膀胱壁僵硬

消化系统

食管静脉曲张 X线表现

期:发生在下段,粘膜稍增宽、略迂曲、虚线状、管壁稍不整

典型期:中下段粘膜明显增宽、迂曲,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呈锯齿状

严重时:以上表现更明显,且管壁张力降低,蠕动降低,钡剂排空延迟,病变累及上段 早期食管癌 X线表现

平坦型:切线位可见管壁边缘欠规则,扩张略差或钡涂布不连续,粘膜粗糙呈颗粒状或大颗粒网状(癌性糜烂),邻近粘膜粗细不均、扭曲或聚拢、中断

隆起型:病变呈不规则扁平状隆起(呈颗粒、结节状充盈缺损),可有溃疡 凹陷型:(切线位)管壁边缘轻微不规则,(正位)不规则浅斑,外周粘膜皱襞集中

9 只侵犯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 粘膜增粗、迂曲、紊乱、毛糙或中断  小龛影0.2cm~0.4cm  小充盈缺损,约0.5cm,

髓质型:肿瘤向腔内突起呈坡状、管壁明显增厚、表浅溃疡,边清 蕈伞型:肿瘤向腔内凸起呈蕈伞状、表浅溃疡、边清 溃疡型:累及肌层或穿透肌层的深大溃疡,边缘不规则 缩窄型(硬化型):肿瘤浸润食管环周引起环形狭窄、壁硬、狭窄近端扩张 食管癌X线诊断标准

不规则充盈缺损/龛影;粘膜破坏、中断;管腔狭窄;管壁僵硬;其它:结合食管镜病理

胃 溃 疡 直接征象

龛影:小弯多见,切线位呈乳头状、锥状,边缘光滑整齐,底部平整,轴位表现钡斑

龛影口部周围粘膜水肿带:1.粘膜线 2.项圈征

3.狭颈征

粘膜皱襞纠集:均匀性、到达溃疡边缘 间接征象

痉挛性改变----对侧壁指状痉挛切迹 分泌增加-------胃潴留

张力、蠕动紊乱-----增加或降低

瘢痕改变-----“蜗牛胃”、“葫芦胃”(沙钟胃)或幽门狭窄和梗阻 胃溃疡恶变征象

 龛影周围出现小结节状充盈缺损,指压迹征  粘膜皱襞杵状增粗,中断  龛影周围不规则,尖角征  治疗过程中龛影增大 十二指肠溃疡

直接征象------龛影,4mm~12mm大小,多为正位像,粘膜纠集

恒久的球部变形(瘢痕、痉挛所致),山字形、三叶形、葫芦形 间接征象:①激惹征

②幽门痉挛

③分泌增加

④张力增高或降低

⑤固定压痛 胃 癌

1)早期胃癌 X线表现

I型(隆起型):大小不等、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表面粗糙 II型(浅表型):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呈不规则颗粒状杂乱影,有轻微凹陷与僵硬边界清晰; III型(凹陷型):龛影、不规则、粘膜中断、融合 2)进展期胃癌(重点) X线

I型(蕈伞型):肿瘤向腔内凸起呈蕈伞状(充盈缺损)、

表浅溃疡、外形不整、边清, 转移较晚

10 II型(溃疡型):癌向壁内生长,中央深大溃疡呈火山口,边缘不规整,但界限清

X线表现:半月综合征+粘膜纠集、中断、破坏

*半月综合征:

胃腔内不规则龛影,多呈半月形,外缘略平,内缘不整齐而有多个尖角; 龛影位于胃轮廓内;

龛影外围绕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即环堤,轮廓不规则,有指压状或结节状充盈缺损 III型(浸润溃疡型) IV型(浸润型):

皮革胃:浸润型胃癌累及胃的大部分或全部导致整个胃弥漫性增厚、胃壁僵硬,称皮革胃 X线表现:胃腔缩小、粘膜皱襞增宽、僵硬、边缘不整、与正常分界欠清

肠结核

溃疡型肠结核 X表现

典型:患病肠管的痉挛收缩,钡剂到达病变区时,不能正常停留,而迅即被驱向远侧肠管, 因此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者 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之为“跳跃”征* 粘膜皱襞紊乱,小点状突出腔外的龛影,管腔变形、狭窄

增殖型肠结核 X表现

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狭窄、缩短和僵直,粘膜皱襞紊乱、消失

常见多数小息肉样充盈缺损,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若回盲瓣受侵犯继发增生肥厚 ) CT与MRI表现

肠管壁明显增厚、范围多较长,增强:肠壁明显增强且有分层现象

结肠直肠癌

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破坏,肠腔一侧或环形狭窄, 钡剂通过受阻,肠壁僵硬、蠕动消失,较大的龛影

急 腹 症

异常影像学表现 腹腔积气(气腹);

腹腔积液;

胃肠道积气、积液并管腔扩大 腹内肿块影;

腹内高密度影;

腹脂线及盆脂线:

“假肿瘤”征:两端闭锁的绞窄肠段,即闭袢内充满大量液体的表现,其密度较高,致使仰卧正位片上呈肿块影像 常见急腹症影像表现

1、胃肠穿孔 气腹

 胃、十二指肠球部及结肠穿孔:大都有游离气腹

 胃后壁溃疡穿孔:气体则可局限在网膜囊内,立位照片于中腹显示气腔或气液腔  腹膜间位或腹膜后空腔器官穿孔:腹膜后间隙充气

 小肠及阑尾穿孔:少有游离气腹征象(没有游离气腹征象并不能排除胃肠道穿孔) 腹液

腹脂线模糊 麻痹性肠胀气

2、单纯性小肠梗阻:梗阻后3~6小时可出现X线表现 a.积液平面超过三个

b.胀气肠曲呈弓形,肠腔气柱渐高征 c.立卧位肠管变化大,短拱形,长管形 d.肠壁、粘膜皱襞一般无明显增厚 e.梗阻点以远肠管萎陷

3、绞窄性小肠梗阻:原因:扭转、内疝、套叠、粘连

X线表现

a.无肠腔气柱渐高征(但偶有) b.立卧位肠管变化不大,固定

c.假肿瘤征,咖啡豆征,长液面征,空回肠换位 d.肠壁增厚、粘膜皱襞增粗 e.直肠、结肠可积粪、充气

4、结肠梗阻:原因:结肠癌、乙状结肠扭转 X线表现

1.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

 梗阻近段结肠高度扩张、积液  结肠造影检查示不规则充盈缺损 2.乙状结肠扭转

 马蹄状扩张的肠袢,直径达10cm,内含大量气体与液体  肠曲壁呈三条纵行致密线,向左下方集中  结肠造影检查示削尖状、鸟嘴状狭窄

5、麻痹性肠梗阻

原因:急性腹膜炎、脓毒败血症、腹部术后、低钾血症、严重外伤、外伤性休克及腹膜后间隙感染或血肿等

X线表现

 普遍性胀气,大小肠均受累  气多液少呈蜂窝状,液面低  肠运动减低

 短期内复查胀气肠曲多无变化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

肝脓肿

X线表现:肝区含液气平面脓腔影;右膈膨隆,右下肺盘状肺不张;

右侧胸膜增厚及右胸腔少量积液,脓胸、肺脓肿等。

CT表现

1、平扫:

大小不一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界较清楚 脓腔周围可见密度低于肝高于脓腔环形脓肿壁影。 急性期脓肿壁外可见环状水肿带,边缘模糊。

约20%病例脓腔内可发现小气泡,表现为多发小气状或伴有液平的大量气体积聚。若见到气体,可以肯定肝脓肿的诊断。

2、增强:

脓腔内及周围水肿带无强化,仍是低密度;

脓腔壁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表现为不规则的厚壁环形影。

环征:强化脓腔壁和无强化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构成(多为双环征)。

周围无低密度水肿带则为单环征。 三环征:

(脓腔壁内层为坏死组织无强化,外层为肉芽组织明显强化,无强化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构成)

3、肝双期扫描肝动脉期多无强化,门静脉期多呈环形强化。

4、小气泡及环征是肝脓肿特征性表现。

5、早期无液化,呈软组织肿块,与肿瘤不易区别。

MRI表现

1、脓腔 T1WI低信号,T2WI极高信号。

2、脓腔壁:

T1WI信号高于脓腔,低于肝实质,呈较厚的圆环状稍高于脓肿的异常高信号区(晕环征);晕环征周围肝水肿T2WI呈明显高信号。

3、增强:脓腔壁环形强化及分房脓肿间隔也强化。

肝囊肿 CT诊断

1.平扫:肝内球形病灶,外形光滑,边界清楚,壁薄而规则,水样低密度

当囊肿内有出血、继发感染或小囊肿有部分容积效应时,边界可欠清楚

2. 增强扫描:肝双期扫描囊肿无强化表现,由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增强,可使囊肿边缘显示更清楚。当囊肿内有继发感染时,门静脉期可有环形强化。

肝海绵状血管瘤

1、X线平片:可见钙化

2、肝动脉造影:(1)抱球征(2)树上挂果征(边缘结节样强化)(3)肿瘤染色(门脉期)(4)早出晚归征(肿瘤染色时间长)

3、CT诊断

平扫:肝内有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多数密度均匀,外形光滑或轻度分叶,CT密度更低区较少见。

2.增强(两快一长):

(1)在快速注射影剂后1分钟内,在病灶的边缘部出现分散的点状,条状或块状增强灶,其密度与同层面的腹主动脉密度一致。(2)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灶边缘部的增强灶逐渐融合,并向中心扩展,而密度逐渐降低,即使比较小的增强灶也出现这种逐渐扩大的现象。 (3)增强效应持续时间长,分散的增强灶逐渐融合,最后整个低密度病灶变为等密度。这 整个改变过程必须是逐渐的,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数分钟、甚至

10、20分钟,而不是 数秒钟,才是血管瘤的特征:早出晚归。(4)少量肝血管瘤可从中央向周围强化或整个病灶呈均匀强化。(5)肝双期扫描:

肝动脉期病灶边缘可见分散的点状,条状、块状或整个病灶增强影。 门静脉期,病灶多强化并向中心扩展,造影剂可覆盖整个病灶。延迟期变成等密度或高密度。 少部分血管瘤肝双期扫描肝动脉期、门静脉期或延迟扫描均无强化。

13 MRI诊断

1、T1WI均匀低信号;T2WI均匀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呈边缘锐利明显高信号 (灯炮征)

2、增强: T1WI病灶从边缘向中心扩展,覆盖整个病灶,呈高信号肿块。

3、T2值比肝癌高,比囊肿低,为88.6ms-116ms。

4、原发性肝癌

肝癌的血供:90%~95%来源于肝动脉,其它还可有门静脉、侧支循环和变异性的血管。 影像学表现

肝动脉造影:DSA (1)肿瘤供血肝动脉扩张; (2)异常肿瘤血管; (3)肿瘤染色

(4)肿瘤血管受压拉直、移位,被肿瘤包绕; (5)动静脉瘘; CT诊断

1、直接征象

(1)巨块型肝癌:①肝实质内密度减低区,少数可为等密度,密度减低区内见密度更低区且呈多而小特点,密度更低区可为斑点状、条片。② 边界可清,或不清,有包膜时,表现为在上述巨块型低密度区外缘见一低密度带“晕圈征”。③肿瘤可见钙化。④出血:少数病灶内可见高密度出血影。

(2) 结节型:①单结节:病灶内见不规则密度增高影,肝包膜下积血。②多结节:多个直径小于5cm密度结节,散在分布于肝脏;结节中心多无密度更低区(因多结节型肝癌很少发生坏死)。(3)弥漫型:结节小于3cm

2、间接征象

(1)肝外形异常:表现为局部向外隆突。(2)肝门移位及邻近器官移位 (3)邻近器官移位:巨块型肝癌常使胆囊、胃及胰腺移位。(4)门静脉癌栓: (5)肝硬化征象:脾大、腹水等。(6)肝门及肝内胆管扩张 (7)肝门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肿大。

3、强化表现:

(1)多数肝癌在强化后病灶缩小,边缘变得更清楚,中心坏死区无强化; (2)有些小肝癌强化后可变为等密度;

(3)肝癌在两快一长扫描时,可在注射造影剂后1分钟内变为等密度,1分钟后变为低密度,呈“快进快出”的特点。

(4)肝癌在肝脏螺旋CT双期扫描中,典型CT表现为肝动脉期强化呈高密度,其强化方式可呈均匀一致性强化或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呈低密度。

MRI诊断

(1)与CT相似

(2)T1WI多为稍低或等信号,肿瘤出血或脂肪变性高信号,坏死囊变为低信号;40%肿瘤包膜为环绕肿瘤周围厚约的低信号环;增强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3)T2WI多为稍高信号, 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清楚稍高信号。SPIO增强也呈高信号。 (4)门肝静脉癌栓:增宽,内见软组织样影(5)转移:腹部淋巴结肿大等。

14 肝转移瘤 X线表线

(1)血供丰富:类似肝癌;

(2)少血供:血管弯曲,手握球征、肿瘤血管不明显;门静脉期大小不等充盈缺损区。 CT诊断

1、平扫:(1)肝内有大小不一致的多发性低密度灶(亦可单发),边缘清楚。

(2)病灶密度均匀,或中心为低密度,表现为瞳孔症、圆环征、牛眼征。 (3)病灶内可有钙化灶(钙化灶不定型,呈弥漫性密度增高),约占10%有之。

2、增强:

正常肝实质密度明显增高,而转移灶无明显变化,因而转移灶显示更清楚。 MRI诊断

(1)T1WI多为均匀稍低信号, T2WI多为稍高信号。

(2)25%有环靶征:肿瘤中心T2WI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

(3)亮环征或晕征:肿瘤周围T2WI高信号环(周围水肿或血供丰富)。

肝硬化

X线表现胃肠道钡餐造影可显示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参食道吞钡)

动脉造影可见肝动脉分支变小变少、扭曲;脾、门静脉扩张

肝硬化CT/MRI表现

肝大小改变:肝各叶大小比例失调,左右叶部分增大、部分萎缩 肝形态轮廓改变:轮廓边缘凹凸不平;肝裂增宽:肝门、肝裂增宽 肝密度/信号改变:脂肪变性、纤维化呈现弥漫或不均匀密度降低,

再生结节呈略高密度/T2WI呈低信号

继发改变:脾大、腹水、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征象

急性胆囊炎

CT:胆囊增大,壁弥漫增厚超过3mm,呈分层强化,少部分可出现穿孔、腔内积气 注:最常超声 慢性胆囊炎症

壁均匀或不均匀增厚、部分钙化

鉴别:胆囊癌:不规则增厚(常>5mm)、胆囊变形、壁僵硬

急性胰腺炎症 CT/MRI

水肿型:增强均匀强化,边缘清晰,部分边缘模糊,胰周积液,少数可无阳性表现 坏死型:胰腺明显肿大,胰腺密度不均(坏死呈低密度区而出血呈高密度),增强扫描可见不强化区(坏死灶),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肾前筋膜增厚 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边界清楚的囊状低密度区

脓肿:局限性低密度灶,出现气体是脓肿的特征

慢性胰腺炎

X线:胰腺走行区发现致密的多发性小结石及钙化ERCP:胰管的狭窄、扩张,胰管内结石 CT检查:胰腺局部增大或萎缩,胰管不同程度扩张,胰腺钙化,假性囊肿 MRI检查:纤维化( T1WI脂肪抑制像和T2WI上为低信号区、无强化)

囊肿( T1WI呈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钙化难以识别;MRCP:类似ERCP 15 循环系统

心胸比率: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

正常:≤0.5轻度增大:0.51-0.55中度增大:0.56-0.60重度增大:>0.60 左心室增大

X线表现:心尖向下、左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向左扩展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常见病变: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 右心室增大

X线表现:右心室增大,向前、左、后,呈“二尖瓣型”;心尖圆隆上翘

侧位:心脏与前胸壁接触面增大

常见病变:二尖瓣狭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F4心内间隔缺损 左心房增大

X线表现:后前位:心右缘心房段双弧曲线、心底部双重密影

左心缘出现四弓,心左缘第三弓(左心耳)

左侧位:食管中段受压向后移位,分为轻中重三度

常见病变:二尖瓣病变,左心室衰竭,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右心房增大

X线表现:后前位:心右缘下段向右扩展、膨隆,最凸点位置偏高

常见病变:右心衰竭,房间隔缺损,三尖瓣病变,肺静脉异位引流,心房粘液瘤

肺循环改变----肺血减少

病因:右心排血受阻、肺血流量减少

X线表现:肺野透明度增加,肺门变小,血管变细,肺纹理稀疏、细小

严重出现侧支循环:细小、紊乱网状血管影

常见病变:肺动脉狭窄,三尖瓣狭窄,右心排血受阻的先心病 肺循环改变----肺充血

病因:肺动脉血量增多,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X线表现:肺野透明度正常,肺动脉段膨隆,双肺门增大、边缘清楚,“肺门舞蹈”

肺动脉分支成比例增粗,向外周分布,边缘锐利

常见病变:左向右分流先心: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循环血量增多:甲亢心、贫血心

肺循环改变----肺淤血 病因:

肺静脉回流受阻,肺静脉高压,肺水肿

X线表现:肺野透明度显著减低,双上肺纹增粗呈倒八字(反射性) 常见病变:二尖瓣狭窄,左心衰,梗阻性腔静脉异位引流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瓣膜粘连融合

二尖瓣关闭不全:瓣叶纤维化、蜷缩 二尖瓣狭窄

X线表现:心型:“二尖瓣型”,左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变小

左心室缩小:心尖上移、心左缘下部平直,二尖瓣瓣膜钙化

肺淤血、间质性肺水肿,含铁血黄素沉着:1-2mm颗粒影

16 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伴有二尖瓣狭窄征象

X线表现:心代偿功能良好;心大小、形状无明显改变;左心房、左心室轻度增大

心肌代偿功能较差:左心房明显增大,左心室增大

透视:左心室收缩时左心房强烈搏动

先天性心脏病

分类:血液动力学:左向右、右向左、无分流 X线:肺多血、少血、肺血无改变

病变: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法洛四联症(F4)动脉导管未闭(PDA) 房间隔缺损

X线表现:心脏常中度增大,呈“二尖瓣型”;右房、右室增大,尤以右房增大为主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扩张,肺门舞蹈;肺充血,后期肺动脉高压 左房不大,左室及主动脉缩小

室间隔缺损(VSD)

X线表现:与缺损的大小、分流量及肺动脉压有关

轻度:心脏大小及形状无明显改变,肺血管纹理稍增多、增粗,轻度左右心室大 中度:心脏“二尖瓣型”,心室大以右室为主;

肺动脉段中度或明显突出,肺门血管增粗,搏动增强“肺门舞蹈”,肺纹理增多、增粗 重度:左右心室增大,以右室大为主,肺动脉高压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

X线表现:心脏轻、中度增大,“二尖瓣型”;左心室增大;左房轻度增大

肺动脉段平直或突出,搏动增强;肺门血管扩张,“肺门舞蹈”,肺血管纹理增多、增粗 造影:主动脉与肺动脉同时显影

Fallot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厚,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 X线表现:右心室增大,心尖上翘、圆钝;左心室缩小

右心房可轻、中度增大;肺少血,肺门缩小;主动脉增宽,向前、右移位

心包积液 X线表现:

直接征象:心影向两侧普遍增大,心缘正常弧度消失,心形呈“烧瓶”状、球形

心缘搏动减弱或消失、主动脉搏动正常

间接征象:体静脉回流至右房受阻、右室排血减少,上腔静脉增宽,

肺纹理减少,主动脉影缩短

缩窄性心包炎 X线表现:

直接征象:心影大小正常或轻、中度增大

一侧或两侧心缘变直,各弓影分界不清;外形:三角形、球形 心搏动减弱或消失;未增厚部位可突出,搏动增强

心包钙化:蛋壳状、带状、斑片状、结节状;胸膜肥厚、粘连

间接征象:静脉压升高,上腔静脉扩张,肺淤血

高心病:

X线表现:心形:主动脉型;左室段增大、变圆,心尖在膈上;心膈角呈锐角

晚期:左室段左下增大,心尖在膈下;主动脉扩张、延长、迂曲;相反搏动点上移

左心衰:左房增大,肺淤血、肺水肿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X线表现:肺动脉高压,心形:二尖瓣型,右室大,左室大:心衰

肺部慢性病变:慢性支气管炎,广泛肺组织纤维化,肺气肿

中枢系统:

星形细胞瘤(掌握)

X线:不能定性。--头颅平片正常,或颅内压增高--钙化:有助粗略定位,少 脑血管造影:有助定性 Ⅰ级星形细胞瘤:(良性星形细胞瘤)

CT平扫:脑内低密度灶,边界较清,占位表现不明显,水肿无或轻度,邻近脑室或中线结构轻度受压。

增强: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MRI:皮髓交界处、信号强度均匀、T1低信号、T2高信号、周围无水肿,无增强效应。 幕上Ⅲ、Ⅳ级星形细胞瘤CT:

平扫:占位明显,密度不均匀,高(出血、钙化)、低(囊变、坏死,19-23HU)、等(实性部分)密度混杂;水肿:多(91.7%),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 增强:96.5%强化,不规则环状/花环状强化;环壁瘤结节。 星形细胞瘤(Ⅲ~Ⅳ级)MRI表现

呈T1WI低T2WI高信号,信号不均匀,瘤周水肿明显,占位效应显著。瘤内坏死、囊变、出血常见。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

幕上下星形细胞瘤比较

小脑

幕上

囊变率 高

有,相对低 水肿

有,相对重 边界

相对清楚

相对不清楚

脑膜瘤:

CT表现

平扫:*紧贴颅骨内板或脑膜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边界清、类圆形分叶状,表面光滑,*常见点状、星状、不规则形钙化,肿瘤较大,占位明显,脑水肿较轻;*但如肿瘤较大且压迫脑静脉和静脉窦,也可产生明显脑水肿。

骨窗观察:颅骨内板局限性、弥漫性骨质增生或骨破坏。恶性脑膜肉瘤还可侵蚀至颅外头皮软组织。增强 1.明显均一强化;2.边界清楚、锐利,广基征、3.瘤内一般无坏死囊变。 垂体腺瘤:

1.蝶鞍骨质改变--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鞍背变薄倾斜(受压)。2.鞍内鞍上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类圆形病灶,肿瘤卒中时呈高密度灶影,坏死囊变有低密度改变。 3.鞍上池前1/3或鞍上池内充盈缺损,肿瘤增大明显可延伸至第三脑室前下部并出现双侧侧室对称性扩大积液。4.增强检查瘤体呈轻--中度强化,较正常腺体低。 室管膜瘤

平扫:脑室内分叶状等或略高密度肿块,常见低密度坏死囊变和散在小点状钙化。 梗阻性脑积水表现为脑室扩大及脑室周围透明性变。

**增强:轻--中度瘤实质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强化后边界变清楚,大脑半球之肿瘤有轻--中水肿。

18 脑转移瘤

X线颅骨溶骨性破坏

CT:单发/多发肿块或结节影,平扫密度不等,囊变坏死均可增强:多中度强化,环形,结节等;水肿:小肿瘤大水肿

MRI:单发/多发肿块或结节影,平扫,T1WI低信号,囊变坏死均可,T2WI高,可出血,不均匀;增强:多中度强化,环形,结节,等水肿:¡°小肿瘤大水肿¡± MRS:NAA峰↓,Cho峰↑ 听神经瘤:

CT表现:平扫:

1.桥小脑角池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也可为低密度。

2.边界清楚、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3.内听道扩大,肿瘤与岩骨后缘紧贴。

4.同侧桥小脑角池扩大,对侧桥小脑角池闭塞,脑干受压变形、移位。

5.瘤周水肿无或轻度。6.四室受压变形、移位及幕上轻--中度脑积水 增强检查:

1.轻--中度增强。2.大小不等低密度坏死囊变区。3.边界清楚。 髓母细胞瘤CT表现:

后颅窝中线(小脑蚓部)等或略高密度肿块,类圆形,边界清,囊变、出血、钙化少见,瘤周水肿一般较轻,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前移,幕上轻 --中度脑积水。增强呈显著强化,边界更清楚。鉴别诊断:儿童期后颅窝中线肿瘤-- 室管膜瘤。 硬膜外血肿-CT诊断

1 颅骨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 边界清楚锐利。

2 血肿范围局限,不超过颅缝。3 血肿密度均匀,有时可见气体影。

4 骨窗条件下多数可见局部骨折5 有时可同时合并硬膜下血肿(混合性血肿) 硬膜外血肿-CT诊断: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等。 硬膜外血肿-MRI诊断

1显示血肿形态同CT:呈双凸透镜形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膜之间,边缘清楚 2 血肿范围局限,一般不超过颅缝

3 血肿信号强度的演变与脑内血肿相同,与时间及MRI机磁场强度有关

4 血肿急性期,T1WI等信号,T2WI低信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5 在血肿与脑实质之间常可见低信号硬膜结构 硬膜下血肿-CT诊断

1 急性期:颅骨内板下方见弧线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影,可见同时存在的脑挫裂伤和脑内血肿。范围广泛,常跨颅缝,占位效应明显,甚至发生脑疝 2 亚急性期:血肿呈等密度或高密度

3 慢性期:血肿变成混合密度,有时可见分层现象,或整个血肿均变为水样低密度 硬膜下血肿-CT诊断

增强扫描可见远离颅骨内板的皮层和静脉强化,亦可见连续或断续的线状强化的血肿包膜。 双侧等密度硬膜下血肿易误诊 提示性征象有:双侧侧脑室对称性小,其体部呈长条状,前角内聚,夹角变小,呈“兔耳征”;皮层脑沟消失;脑白质变窄塌陷。

脑挫裂伤CT 诊断

局部脑组织呈低密度改变,大小、形态不一,边缘模糊。

散在点片状出血:位于低密度区内,形态常不规则,有些可融合为较大血肿。 占位及萎缩表现:早期表现为同侧的占位效应,后期出现脑萎缩征象。

19 合并其他征象:如脑内血肿、脑外血肿、颅骨骨折、颅内积气等。

脑挫裂伤MRI 诊断

脑水肿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点片状出血与脑出血信号变化一致。

占位及萎缩表现形态学改变同CT。

推荐第5篇:影像科

一.选择题

1.根据CT工作原理,X线穿过人体后首先接收到的部分是:()

A.计算机B.阵列处理机C.探测器D.磁盘E.照相机

2.螺旋CT扫描与传统CT扫描相比最重要的优势是:()

A.扫描速度快B.二维或三维成像效果好C.重建速度快D.容积扫描 E.单层或多层连续扫描

3.根据CT值的定义公式,空气的CT值为:()

A.-700HUB.-800HUC.-900HUD.-1000HUE.-1100HU

4.CT值的定义是以的衰减系数为标准来计算各种组织的CT值:()

A.空气B.骨C.水D.脑组织E.以上都不是

5.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

A.提高扫描矩阵B.缩小扫描层厚C.骨算法重建D.提高扫描X线条件 E.加大扫描层距

6.头颅CT所示与肿瘤无关的是:()

A.中线结构移位B.脑水肿C.颅骨吸收或破坏D.脑积水E.脑沟增宽

7.脑脓肿壁形成早期,CT表现为:()

A.水肿最明显B.结节样增强C.不均匀环形增强D.均匀环形增强 E.无水肿

8.新鲜出血的CT值为:()

A.20-40HUB.30-50HUC.40-60HUD.50-70HUE.60-80HU

9.下列选项中,脑膜瘤的典型CT表现是:()

A.钙化、囊变坏死B.骨质破坏C.明显瘤周水肿D.占位效应明显 E.多为等密度,明显均匀增强

10.胶质瘤的CT表现为:()

A.可为不规则低密度B.可呈囊样低密度C.可强化D.可不强化 E.以上都是

11.头颅CT上高密度病灶可以是:()

A.室管膜瘤B.出血C.钙化D.脑膜瘤E.以上都是

12.头颅CT上低密度病灶常见于以下病变,错误的是:()

A.组织坏死B.脑水肿C.急性出血D.软化灶E.脂肪瘤

13.脑转移瘤的常见CT表现不包括:()

A.多发B.瘤周水肿显著C.出血、坏死D.不同形式的强化并存 E.钙化

14.CT脊髓造影示脊髓增粗,蛛网膜下隙变窄,定位诊断为:()

A.髓内B.髓外硬膜外C.髓外硬膜内D.髓外硬膜内外 E.髓内和硬膜内

15.增强CT扫描,下列病变不增强的是:()

A.垂体腺瘤B.动脉瘤C.脑膜瘤D.蛛网膜囊肿E.髓质细胞瘤

16.胸部增强CT有利于以下病变的诊断::()

A.纵隔淋巴结肿大B.肺炎C.胸水性质的判断D.栗粒型肺结核E.肺挫伤

17.胸部增强CT不用于以下病变的诊断:()

A.发现肺门淋巴结B.纵隔淋巴结肿大C.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区别

D.肺血管性病变E.胸水性质的判断

18.CT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为其短径大于:()

A.1mmB.0.5mmC.8mmD.10mmE.15mm

19.CT肺门淋巴结肿大的标准为其短径大于:()

A.1mmB.5mmC.8mmD.10mmE.15mm

20.腹部外伤,尤其是疑有实质性脏器损伤时,影像学检查应首选:()

A.X平片B.超声或CTC.MRID.DSAE.同位素

21.CT平扫时,正常肝实质平均CT值为:()

A.0-30HUB.30-40HUC.50-70HUD.75-100HUE.100-130HU

22.CT平扫,肝脏密度一致性减低,CT值低于脾脏。应首先考虑为:()

A.弥漫性肝癌B.肝脓肿C.血色病D.脂肪肝E.肝淋巴瘤

23.CT扫描成像基本步骤中不包括:()

A.X线产生B.采集数据C.重建图像D.显示图像E.图像后处理

24.螺旋CT,螺距为1,床速为10mm/s,层厚为:()

A.2.5mmB.5mmC.10mmD.15mmE.20mm

25.CT值为0时,其建立依据是:().

A.空气B.致密骨C.脂肪D.水E.软组织

26.下列人体组织器官CT值低于0的是:()

A.肝脏B.脑白质C.肺D.甲状腺E.肌肉

27.CT机空间分辨率的测量,常用的方法是:( )

A.目测B.仿真人体体模C.分辨率体模D.分辨率测试线对板 E.星模卡

28.在内耳CT扫描时,常选用:()

A.软组织算法B.傅立叶图像重建算法C.高分辨率算法D.标准算法 E.低通滤过加算法

29.CT扫描层厚的确定是通过改变X线束的:()

A.准直宽度B.硬度C.强度D.剂量E.强弱

30.CT成像设备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全身螺旋CTB.多排螺旋CTC.双排螺旋CTD.平板探测器CT E.大孔径CT

推荐第6篇:影像观后感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实践教学

教学录像观后感

观后感 题目:《新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观后感小组 代 表人:蒋鹏飞

院系专业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2010级1班联 系电 话:18703081320

指 导教 师:马海寿

填 表日 期:2011年11月21日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课程组制

2011年11月21日

填写说明

1.教学录像观后感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2.教学录像观后感以1000字左右为宜,观点正确,段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各指导教师规定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提交纸制和电子版)。 5.封皮为4号宋体;表格为5号宋体,表格控制在当页。 6.封皮填写: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教学录像观后感正文格式:

题目(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剧中) 正文内容(10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

观后感正文:

文字往往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悸动,而影像却能够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在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这门课上,老师播放了许多关于新疆影像,在这些影像中最能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介绍新疆民族风情的片段,因为在这段影像中让我们有一次领略了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

在新疆呆了十几年,自以为对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到了很多,但看完介绍新疆各少数民族风情的影响后感到自己对他们的风俗习惯了解的少之又少。在这段影像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介绍关于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其中里面介绍关于抓饭的内容。因为自己并没有亲身深入维吾尔族家中体验生活,一般新疆的特色饮食都是在餐馆中吃,在外面餐馆中吃抓饭一般都是有勺子吃,在生活中留下的印象也就是新疆的抓饭其实不是用手抓着吃,而是更平常吃饭是一样的。但在影像中我又改变了自己的看法,里面介绍在维吾尔同胞家中吃抓饭确实是用手抓着吃,而且吃抓饭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聚在一起,一块来吃抓饭,那种场景真是欢快、热闹。同时在我心中也暗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亲身到维吾尔兄弟家中去做做客,切身感受一下他们的风情。在这段影像中让人最不可思议的是吃完抓饭后,维吾尔老人要用吃抓饭的手来捋捋胡须,在他们开来,这样可以滋润胡须,给胡须以营养,从而使胡须长得更好。如果没有看这段影像,恐怕我们也不知道在少数民族中还有这样的的风俗习惯。

看完影像后让我感触最大的是我们现在和新疆各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但我们对他们的风俗习惯却并不完全了解,这也就导致了交流的减少,甚至在于他们共同的生活中没有交流。这就不得不让我想起在各民族团结的新疆为什么还会出现反动势力的破坏事件,我想着就可能与我们在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我们不完全了解新疆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生活中缺少与他们的交流,从而不能很好的了解他们的所需,才使得反动势力的有机可乘。

作为在新疆生活的我们,而且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维护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团结,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中,去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同时在学校我们要团结身边的少数民族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使他们的周围有着我们的关怀,在我们的周围形成民族团结之风。最重要的是最为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我们要肩负国家的统

一、安定,与一切反动势力作斗争,而在新疆我们要抵制那些反动言论,使妄想分裂祖国的势力无机可乘,使我们的民族团结之风永远飘扬在美丽新疆的上空。

推荐第7篇:超声影像

1.1积极、主动的接受工作;1.1.2能接受工作;1.1.3被动、谈条件接受工作任务;1.1.4拒绝接受工作任务;1.2执行工作1.2.1积极推动工作进行,及时反馈工作进度;1.2.2需要领导推动后完成工作,执行进度反馈不及时;1.2.3消极被动、等待的执行工作,执行进度很少反馈;1.2.4领导推动后仍然完不成工作,执行进度无反馈;1.3责任意识1.4.1有责任意识和敢于承担责任的行为,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积极实施;1.4.2有责任意识,能发现问题,但是,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4.3无责任意识,对问题回避不谈;

1.4.4无责任意识,出了问题推辞责任;2工作业绩502.1化验报告2.1.1化验结果不合格没有报出;2.1.2报出化验报告错误;2.1.3原始记录不按规定填写或出现填写错误、漏项者;

2.1.4原始记录数据作假;2.2规章制度2.2.1全面认真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并提醒别人执行,主动纠正违章行为;2.2.2能自觉执行公司规章制度;2.2.3需要领导和同事经常提醒,偶尔有违章行为发生;2.2.4被动执行制度,经常有违章行为发生;2.3出勤情况2.3.1无请假或迟到早退;2.3.2偶尔请假或迟到早退;2.3.3经常请假或迟到早退或有旷工;2.4操作技能

2.4.1不按分析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化验分析,造成严重后果者加扣;2.4.2抽查或班组互查中发现确有分析超差现象的;2.4.7分析报告不得代写、代签名或漏签名,否则发现一次考核责任人2分。2.4.8样品分析完后要按规定送到指定地点存放。不得乱放、混放,否则发现一次扣考核0.5分。2.4.9新工作人员工作不满两个月所做分析数据一律不作为发报告依据,违者一次扣班长2分。2.4.10报告检验员与审核员不得为同一人,发现一次扣考核5分。2.5临时任务2.5.1按要求全面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2.5.2被动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需领导跟踪;2.5.3完不成领导交办的临时任务;3仪器设备4现场卫生5加分项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果运用合理化建议被采用,対改进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每项加5分,类推,最多加分20分。有合理化建议,但是,没有采用,每项加1分,类推,最多加分5分;3.10学徒期未满的分析员不可独立操作分析仪器,使用时必须由师傅在旁监督,未按规定执行者每次考核2分,师傅扣1分。1515化验室化验室化验室化验室绩效考核表绩效考核表绩效考核表绩效考核表4.1、每天上下班时间各检验人员必须将各自所负责卫生区域卫生收拾干净,收拾不干净者发现一处考核0.5分。4.

2、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各种清扫工具归位,不得随处乱扔,发现一次考核0.5分。4.3、每项工作告一段落时必须立即将现场收拾干净,将各种物品摆放整齐,违者一次考核0.5分。4.

4、保持好个人卫生,工作服要干净整洁并穿戴整齐,仪表要端正,精神要饱满,个人卫生不好者发现一次考核0.5分。4.5、各种量器具用完后必须及时清洗干净,清理不净或无故不清理者每次考核0.5分。4.

6、检验现场不得存放、晾晒私人物品,违者一次考核2分。4.7、在班人员要保持好现场卫生不得随处乱扔垃圾、吐痰等发现一次考核1分3.3在使用各仪器设备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带病工作,以上每项执行不好或不执行者一次考核分2分。3.4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必须将设备关闭并将设备周围卫生收拾干净,认真填写使用记录,执行不好者每次考核0.5分。3.11仪器设备上不准放置任何物品,更不准在设备上闲坐,发现一次考核1分203.5检验员若要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必须经得设备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否则一次考核1分,出现严重后果视情节轻重考核5—10分。3.6损坏仪器设备,按损坏程度不同考核5—20分,严重者按比例进行赔偿。3.7在仪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运行状况异常或备品备件数量不正常者必须立即汇报,隐瞒不报或私自维修者一经查出一次考核2分。3.8设备负责人必须定时对设备的备品备件进行清查并及时申报计划,如因备品备件准备不充分影响检验者每次扣考核1分。3.9分析样品前必须对仪器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检查,确保运行环境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分析,违者每次考核分1分2.4.3送来的常规样品接样员必须认真检查样品标签内容是否填写完整,样品标识、及样品大小粒度是否符合标准,不符合者有权退回重取,否则发现一次扣考核1分。;2.4.4对于非常规送样必须经中心实验室领导同意并报车间负责人后方可进行分析,否则一律不予分析,私自分析者一次考核5分。2.4.5接送样品时,

送样人、接样人必须认真填写记录,双方签字确认,没有认真填写或没有签字的,每次考核送样人、接样人各1分2.4.6报告单发放时,发报告人必须监督报告接收者在报告发放记录本上进行签字确认,特殊情况要注明

推荐第8篇:影像总结

放射诊断学》试题

一、选择题(A型题):

1、正常成人心胸比值一般不超过: A、0.45 B、0.5 C、0.55 D、0.60 E、以上都不是

2、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包括

A、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扩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右心室肥大 C、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D、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E、肺动脉扩张,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左心室肥大

3、正常心脏和大血管的阴影可随身体的不同情况而改变,哪个因素影响最小 A、运动

B、年龄

C、呼吸 D、体型 E、体位

4、X线诊断心包腔积液较可靠的方法是 A、在X线透视下看心脏搏动情况

B、在直立后前位X线片上看心影是否呈烧瓶样 C、在右前斜位吞钡X线片上看食管压迹有无加深 D、在左前斜位X线片上看室间沟深浅 E、以上都不是

5、心脏最大径是指

A、心影左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 B、心影右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 C、心影左、右两侧最突出点间距离 D、右心缘上下部交界点至心尖部之间距离

E、心影左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距离与右心缘最突出点至中线距离之和

6、胸部X线片上KeLEY'sB线是指 A、宽0.5~lmm,多见于上叶的条状影 B、宽约lmm,位于肋隔角上方水平行走条状影 C、肺野内细而短的网状影

D、宽约0.5~lmm,中肺野横行条状 E、以上都不是

7、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瓣膜病变是 A、左房室瓣狭窄 B、右房室瓣狭窄 C、左房室瓣关闭不全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右房室辩关闭不全

8、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 A、心脏搏动减弱

B、心缘僵直,正常弧形消失 C、心包钙化 D、间质性肺水肿 E、以上都不是

9、正常胸片中,肺纹理的主要成分为 A、支气管

B、淋巴管 C、支气管动静脉

D、肺动静脉 E、肺泡壁

10、下列X线征象哪个不是良性胃溃疡的表现 A、腔内龛影 B、腔外龛影

C、汉普森线(HAMPSON线) D、胃小弯缩短 E、粘膜纠集

11、指出下列不是左心室增大的X线表现 A、心尖部向左、下延伸

B、相反博动点上移 C、房室切迹向上移位

D、心后食管前间隙消失 E、室间沟向后移位

12、指出慢性胆囊炎的X线表现错误者 A、平片胆囊区结石

B、口服胆囊造影无显影

C、服脂肪餐后60分钟胆囊缩小1/2以上 D、口服胆囊造影胆囊缩小或增大 E、静脉胆道造影胆总管显影胆囊不显影

13、关于先天性巨结肠在X线片上表现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狭窄段常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以上

B、由于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如或减少所致 C、病变近端结肠扩张、肥厚,梗阻时间越长,近端扩张越明显 D、钡剂潴留现象也是诊断的重要征象 E、本病多见于男孩

14、以下所列为不可复性食管裂孔庙的征象,错误的是 A、心后区出现含液平面之囊状影,且固定存在 B、膈上幕状粗大粘膜较固定

C、钡餐检查示部分胃疝入胸腔,固定存在 D、可伴有食管缩短现象 E、疝囊于立位片上显示不清

15、下列哪种不是X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 A、充盈缺损 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C、钡剂通过缓慢

D、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纵行粘膜皱襞消失

16、关于结肠息肉,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B、多见于儿童

C、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恶变机会多 D、病理上是炎性增生性病变

E、双重造影时呈环形阴影,轮廓光整,密度均匀

17、下列哪些能提示胃溃疡恶变 A、胃小弯侧溃疡

B、复发性溃疡 C、多发性溃疡

D、胃大弯溃疡

E、溃疡直径大于2.5cm,边缘不规则结节状阴影

18、指出小肠绞榨性肠梗阻非特征性X线表现 A、肠蠕动消失

B、假肿瘤征 C、空回肠转位

D、小跨度倦曲肠袢 E、小肠显著扩大征

19、可复性食管裂孔疝的定性征象 A、膈上出现胃粘膜

B、胃、食管返流

C、食管、胃环出现在隔上 D、胃、食管前庭段增宽 E、以上都不是 20、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 A、畸形

B、龛影加畸形

C、球部激惹征 D、放射状粘膜纠集 E、龛影

21、胸部X线片上KeLEY'sB线是指 A、宽0.5~lmm,多见于上叶的条状影 B、宽约lmm,位于肋隔角上方水平行走条状影 C、肺野内细而短的网状影

D、宽约0.5~lmm,中肺野横行条状 E、以上都不是

22、检查左心房最有效的X线摄片方法是 A、直立后前位摄片检查 B、左前斜位摄片检查 C、右前斜位摄片检查

D、右前斜位加食管吞钡摄片检查 E、左前斜位加食管吞钡摄片检查

23、脑血管造影的微血管期血管网最丰富的部位是 A、脑实质

B、姘胝体

C、脑皮质和基底节区

D、皮髓质交界区 E、以上都不是

24、X线诊断心包腔积液较可靠的方法是 A、在X线透视下看心脏搏动情况

B、在直立后前位X线片上看心影是否呈烧瓶样 C、在右前斜位吞钡X线片上看食管压迹有无加深 D、在左前斜位X线片上看室间沟深浅 E、以上都不是

25、肺癌生长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哪项是对的?

A、未分化癌→鳞癌→腺癌

B、未分化癌→腺癌→鳞癌

C、腺癌→鳞癌→未分化癌

D、鳞癌→未分化癌→腺癌

E、腺癌→未分化癌→鳞癌

26、下列哪项不构成关节间隙 A、骨性关书面

B、骨性关书面上的软骨 C、滑膜 D、关节腔 E、以上都不是

27、下列哪种不是X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 A、充盈缺损 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C、钡剂通过缓慢

D、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纵行粘膜皱襞消失

28、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主要 X线片表现为 A、骨质硬化增生

B、骨膜增生

C、骨皮质增厚 D、骨干增粗 E、以上都不是

29、肺淤血最早出现的可靠征象是 A、肺纹理增加及模糊

B、上肺静脉扩张,与下肺野血管比例改变 C、肺水肿 D、胸腔积液 E、以上都不是

30、指出不是胃溃疡恶变的X线表现 A、龛影口部一个指压迹征

B、纠集粘膜呈杵状或中断 C、龛影变浅

D、小段环提 E、龛影口部裂隙征

31、在子宫输卵管典油造影中,以下哪项不是正常X线表现 A、子宫腔为正立三角形 B、子宫腔底壁明显向腔内凹陷 C、子宫的底偏离中线 D、一侧输卵管走向迂曲

E、24小时摄片见盆腔内散在弧线状造影剂影

32、原发性纵隔肿瘤种类很多,它们的共同点为纵隔内占位病变,习惯上不包括 A、食管、心脏内肿瘤 B、食管、气管及心脏内肿瘤 C、气管、心脏内肿瘤,但包括囊肿 D、气管、主支气管内肿瘤

E、食管、气管、主支气管及心脏内的肿瘤,但包括囊肿

33、有关尤文肉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变好发生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髓端 B、骨髓腔内出现斑片状骨质破坏 C、骨膜是葱皮样改变

D、破坏区周围常无反应性骨硬化 E、以上都不是

34、关于先天性巨结肠在X线片上表现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狭窄段常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以上

B、由于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如或减少所致 C、病变近端结肠扩张、肥厚,梗阻时间越长,近端扩张越明显 D、钡剂潴留现象也是诊断的重要征象 E、本病多见于男孩

35、哪项不能作为食管癌的早期征象 A、粘膜皱壁增粗、迁曲、中断 B、局限浅在的充盈缺损 C、小的溃疡 D、管壁局限性僵硬 E、狭窄段上方食管扩张

36、声门型喉癌的X线表现正确的是

A、喉前庭变型、变窄 B、声带增厚,喉室变窄 C、环状软骨吸收破坏 D、会厌皱壁增厚

E、一般不向声上或声下区侵犯

37、胆脂瘤最多见于 A、板障型乳突

B、坚实型乳突

C、气化型乳突 D、与乳突类型无关 E、以上都不是

38、两侧肾影增大,肾轮廓呈波浪状或分叶状,各个肾盏受压移位变形呈蜘蛛腿足样改变, 常见于:

A、单纯性肾囊肿

B、多囊肾 C、肾结核

D、肾癌 E、肾母细胞瘤

39、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阴影 D、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E、以上都是

40、一个或一组肾盏破坏,边缘模糊不整呈虫蚀样改变常见于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结核 C、肾癌

D、肾囊肿

E、肾母细胞瘤

41、心脏最大径是指

A、心影左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 B、心影右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垂直距离 C、心影左、右两侧最突出点间距离 D、右心缘上下部交界点至心尖部之间距离

E、心影左侧最突出点至中线的距离与右心缘最突出点至中线距离之和

42、X线在医学上利用的原理中不包括:

A、利用其穿透性进行X线检查 B、利用其荧光作用进行透视检查 C、利用其摄影作用进行照片检查 D、利用其电离作用进行CT检查 E、利用其生物效应进行肿瘤治疗

43、诊断肾下垂时,应摄 A、腹部立位平片 B、腹部卧位平片 C、静脉肾盂造影片

D、静脉肾盂造影后摄立位全尿路片 E、逆行肾盂造影片

44、颈动脉造影检查适用于 A、大脑半球及鞍区病变

B、小脑病变

C、脑干病变 D、颈部病变 E、以上都不是

45、下列X线征象中,诊断肺底积液较可靠的是 A、肋隔角变钝;肋间隙增宽

B、横膈抬高,最高点位于横膈外1/3处 C、横膈抬高,最高点位于横膈内1/3处 D、纵隔心影向对侧移位 E、纵隔心影向同侧移位

46、关于骨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松质骨内局限性骨小梁增多、增粗 B、边界清楚的致密影

C、长轴与较粗骨小梁走行方向一致 D、直径一般只有数厘米 E、以上都不是

47、下列哪种不是X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 A、充盈缺损 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C、钡剂通过缓慢

D、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纵行粘膜皱襞消失

48、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摄片主要表现为 A、骨膜增生 B、骨质破坏 C、死骨形成 D、新生骨 E、以上都不是

49、肺淤血最早出现的可靠征象是 A、肺纹理增加及模糊

B、上肺静脉扩张,与下肺野血管比例改变 C、肺水肿 D、胸腔积液 E、以上都不是

50、指出不是胃溃疡恶变的X线表现 A、龛影口部一个指压迹征

B、纠集粘膜呈杵状或中断 C、龛影变浅

D、小段环提 E、龛影口部裂隙征

51、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子宫输卵管造影

A、先天性子宫畸型 B、输卵管结核 C、卵巢囊肿 D、卵巢癌 E、不孕育

52、小叶性肺炎发生在小儿,主要表现为 A、两肺中下部、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B、不局限于一个肺叶或肺段的密度增高阴影 C、脊柱旁及心脏边缘部病变较多 D、局限性肺气肿改变

E、可出现三角形的肺不张,尖端指向肺门

53、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 A、心脏搏动减弱

B、心缘僵直,正常弧形消失 C、心包钙化 D、间质性肺水肿 E、以上都不是

54、指出小肠绞榨性肠梗阻非特征性X线表现 A、肠蠕动消失

B、假肿瘤征 C、空回肠转位

D、小跨度倦曲肠袢 E、小肠显著扩大征

55、指出慢性胆囊炎的X线表现错误者 A、平片胆囊区结石

B、口服胆囊造影无显影

C、服脂肪餐后60分钟胆囊缩小1/2以上 D、口服胆囊造影胆囊缩小或增大 E、静脉胆道造影胆总管显影胆囊不显影

56、声门型喉癌的X线表现正确的是

A、喉前庭变型、变窄 B、声带增厚,喉室变窄 C、环状软骨吸收破坏 D、会厌皱壁增厚

E、一般不向声上或声下区侵犯

57、颅脑外伤、骨折涉及气窦时,可出现气窦积液,最常见于 A、上颌窦

B、蝶窦

C、额窦 D、筛窦 E、以上都是

58、X线诊断肺脓肿的最主要依据为:

A、下肺类圆形阴影, 边缘光滑, 无液平面. B、上肺野可见片状阴影, 其中有透光区. C、下肺野大片致密阴影, 其中有液平面, 周围有炎性浸润. D、双肺野多个薄壁透光区, 形态易改变, 无或仅少量液体.

59、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阴影 D、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E、以上都是

60、一个或一组肾盏破坏,边缘模糊不整呈虫蚀样改变常见于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结核 C、肾癌

D、肾囊肿

E、肾母细胞瘤

61、强直性脊椎炎特征性X线改变是 ① 首先侵犯两侧骶髂关节下2/3处 ② 早期关节边缘模糊/或虫蚀状骨质破坏 ③ 椎体前上下角模糊/或硬化、椎体呈方形 ④ 有脊椎韧带骨化、椎旁两侧骨桥形成 6

2、食管裂孔疝的X线征象表现为 ① 心后区含有液平面的囊状影 ② 食管胃环出现 ③ 膈上幕状粗大粘膜 ④ 局限性食管蠕动消失 6

3、克隆病X线表现包括

① 肠腔轮廓有尖刺状、锯刺状龛影 ② 卵石样或息肉样充盈缺损 ③ 早期仅见粘膜粗大、变平或消失 ④ 好发于末端回肠

64、法乐氏(Fallot’s)四联征包括: ① 主动脉狭窄

② 房间隔缺损 ③ 主动脉骑跨

④ 左心房肥厚

65、膀胱三角区不规则充盈缺损,边缘不整,常见于 ① 膀胱结石

② 输尿管下端囊肿 ③ 膀胱良性肿瘤

④ 膀胱癌

66、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① 原发综合征常见于儿童 ② 粟粒性肺结核应首选透视检查 ③ 浸润型结核常见于成人 ④ 结核胸膜炎不属于肺结核

67、形成主动脉型心的病理解剖学要素 ① 肺动脉段凸隆

② 主动脉增宽延长 ③ 右室增大

④ 左室增大

68、增殖型肠结核的 X线表现包括 ① 可出现肠梗阻表现 ② 回盲瓣常受侵犯而肥厚 ③ 回盲部常受侵犯而肥厚 ④ 回盲部、升结肠狭窄、缩短 6

9、腰椎间盘突出的造影表现是 ① 碘柱前缘有局限性压迹

② 其压迹深度超过2cm以上 ③ 可见脊神经鞘袖消失或不对称

④ 有时造影剂可完全性梗阻 70、骨髓瘤的X线表现 ① 病变常多发

② 呈小圆形穿凿状骨质破坏 ③ 广泛性弥漫性骨质疏松

④ 多发病理性骨折 7

1、请指出透视的缺点: A、操作方便,费用较低 B、可多体位观察

C、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无客观的记录 E、马上有结论

72、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包括:

A、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扩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右心室肥大 C、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D、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E、肺动脉扩张,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左心室肥大 7

3、左心房增大一般最先向哪一方向增大 A、向后增大 B、向上增大 C、向左增大 D、向右增大 E、左心耳增大

74、一般不引起左心房增大的是 A、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狭窄 B、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关闭不全 C、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D、心肌病 E、以上都不是

75、发现尿路阳性结石最常用的方法是 A、腹部平片检查

B、B超检查

C、腹部CT检查 D、静脉尿路造影检查 E、逆行尿路造影检查

76、一个或一组肾盏破坏,边缘模糊不整呈虫蚀样改变常见于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结核 C、肾癌

D、肾囊肿

E、肾母细胞瘤

77、胃溃疡多见于 A、胃窦部

B、胃窦部、幽门前区 C、幽门管

D、胃体小弯角切迹处 E、胃大弯

78、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 A、畸形

B、龛影加畸形

C、球部激惹征 D、放射状粘膜纠集 E、龛影

79、关于结肠息肉,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B、多见于儿童

C、息肉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恶变机会多 D、病理上是炎性增生性病变

E、双重造影时呈环形阴影,轮廓光整,密度均匀 80、指出不是胃溃疡恶变的X线表现 A、龛影口部一个指压迹征

B、纠集粘膜呈杵状或中断 C、龛影变浅

D、小段环提 E、龛影口部裂隙征

81、下列作为原发性肺癌的X线表现,哪不恰当 A、空洞形成

B、肺门淋巴结钙化 C、肺气肿

D、肺不张

E、支气管阻塞

82、肺气肿X线表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征象是: A、圆桶状胸廓

B、膈肌低平C、肺透光性增加

D、肺纹理稀疏变直,肺野清彻 E、心影狭长

83、右上中肺野大片状的致密影,其中可见支气管气相,下缘平直清楚,其它边缘模糊,为 A、右上肺不张

B、右上肺浸润型肺结核 C、右上大叶性肺炎 D、右上胸膜增厚 E、右上包裹性积液

84、右主支气管因病变发生不完全阻塞,可发生何种病变 A、一侧性肺不张

B、肺叶不张 C、肺段不张

D、小叶性不张或盘状不张 E、阻塞性肺气肿

85、正常胸片中,肺纹理的主要成分为 A、支气管

B、淋巴管 C、支气管动静脉

D、肺动静脉 E、肺泡壁

86、骨巨细胞瘤的典型征象是

A、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住囊性骨破坏,内有肥皂泡样骨间隔。 B、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光区模糊,皮质变薄 C、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破坏,边缘硬化 D、位于骨髓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E、以上都是

87、骨肉瘤最主要的 X线征象是 A、骨质破坏

B、软组织肿块

C、骨膜反应 D、瘤骨形成 E、以上均不是

88、儿童所特有的骨折为: A、横断性骨折 B、粉碎性骨折 C、撕脱性骨折 D、骺离骨折 E、压缩性骨折

89、儿童短管骨结核最具特征性的X线表现是 A、单纯骨皮质破坏

B、骨气鼓

C、死骨及窦道形成 D、骨质增生硬化 E、以上都不是

90、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摄片主要表现为 A、骨膜增生 B、骨质破坏 C、死骨形成 D、新生骨 E、以上都不是

91、X线在医学上利用的原理中不包括:

A、利用其穿透性进行X线检查 B、利用其荧光作用进行透视检查 C、利用其摄影作用进行照片检查 D、利用其电离作用进行CT检查 E、利用其生物效应进行肿瘤治疗 9

2、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包括:

A、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扩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右心室肥大 C、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D、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E、肺动脉扩张,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左心室肥大 9

3、诊断缩窄性心包炎较可靠的X线征象是: A、心脏搏动减弱

B、心缘僵直,正常弧形消失 C、心包钙化 D、间质性肺水肿 E、以上都不是

94、下列哪个疾病可不出现左心衰: A、室缺

B、动脉导管未闭 C、房缺

D、二窄 E、高压心

95、男性尿道最狭窄处为: A、前列腺部

B、海绵体部

C、前尿道 D、膜部 E、以上均不是 9

6、自截肾常见于: A、慢性肾炎

B、肾结石

C、肾癌 D、肾结核 E、慢性肾盂肾炎

97、肾癌的常见X线表现中哪项错误:

A、IVP见肾盂内充盈缺损

B、平片肾影缩小

C、IVP见肾盏受压移位

D、肾小盏杯口扩大变平E、部分肾盏无显示

98、中肺野是指上肺野以下至: A、第四肋骨下缘的水平线以上 B、第四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 C、第四肋骨下缘的最低点水平线 D、第四肋骨前端下缘的最低点 E、第四肋骨前端下缘的最低点水平线 9

9、大叶性肺炎出现典型X线表现是在: A、充血期

B、实变期 C、消散期

D、实变期与消散期之间 E、以上都不是

100、原发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

A、通常位于上叶的片状阴影,中央密度较深,周围逐淡 B、条状边缘模糊阴影,由病变区伸向肺门 C、肺门及气管、支气管淋巴结肿大

D、原发病灶、肺门淋巴结及结核性淋巴管炎组成的哑铃状影 E、两肺散在斑点状密度增高影

10

1、发生于肺上端癌肿,容易发生邻近肋骨侵蚀及交感神经链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s综合征),是: A、肺段型肺癌

B、纵隔型肺癌

C、肺上沟癌 D、瘢痕癌 E、肺泡细胞癌

10

2、肺气肿X线表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征象是: A、圆桶状胸廓

B、膈肌低平C、肺透光性增加

D、肺纹理稀疏变直,肺野清彻 E、心影狭长

10

3、肘关节脱位中何种脱位较罕见: A、后方脱位

B、后外方脱位

C、后内方脱位 D、侧方脱位 E、以上都是

10

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特征性 X线表现为 A、骨质破坏

B、骨质增生

C、死骨形成

D、软组织有窦道形成 E、以上都是

10

5、下列哪种疾病可致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 A、前列腺癌骨转移

B、畸形性骨炎

C、骨肉瘤

D、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E、以上都不是 10

6、骨巨细胞瘤的典型征象是

A、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住囊性骨破坏,内有肥皂泡样骨间隔。 B、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光区模糊,皮质变薄 C、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破坏,边缘硬化 D、位于骨髓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E、以上都是

10

7、采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显示率 A、立位比卧位好

B、深吸气或加用瓦尔萨瓦法(Valsalva法) C、多做吞咽动作 D、呼气后屏气 E、以上都不是 10

8、胃溃疡多见于 A、胃窦部

B、胃窦部、幽门前区 C、幽门管

D、胃体小弯角切迹处 E、胃大弯

10

9、下列X线征象哪个不是良性胃溃疡的表现 A、腔内龛影 B、腔外龛影

C、汉普森线(HAMPSON线) D、胃小弯缩短 E、粘膜纠集

110、下列哪些能提示胃溃疡恶变 A、胃小弯侧溃疡

B、复发性溃疡 C、多发性溃疡

D、胃大弯溃疡

E、溃疡直径大于2.5cm,边缘不规则结节状阴影 1

11、请指出透视的缺点: A、操作方便,费用较低 B、可多体位观察

C、能观察器官的动态情况 D、无客观的记录 E、马上有结论

1

12、先天性心脏病法乐氏四联症包括:

A、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右心室肥大 B、肺动脉扩张,室间隔缺损,主动脉扩张,右心室肥大 C、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D、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大 E、肺动脉扩张,房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左心室肥大 1

13、肺淤血最早出现的可靠征象是 A、肺纹理增加及模糊

B、上肺静脉扩张,与下肺野血管比例改变 C、肺水肿 D、胸腔积液 E、以上都不是

1

14、单纯左房室瓣狭窄主要的X线片表现为 A、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B、左心房、右心室增大 C、左心房、右心房增大 D、单纯左心房增大 E、左心室、右心室增大 1

15、诊断肾下垂时,应摄 A、腹部立位平片 B、腹部卧位平片 C、静脉肾盂造影片

D、静脉肾盂造影后摄立位全尿路片 E、逆行肾盂造影片

1

16、输尿管结核患者静脉肾盂造影的典型表现为 A、输尿管内见圆形致密影 B、输尿管囊状扩张

C、输尿管的不规则狭窄和扩大,呈串珠状,边缘呈虫蚀状

D、输尿管扭曲

E、输尿管内见不规则透光影

1

17、引起尿路梗阻肾积液最常见的原因是 A、结核

B、肾炎 C、结石

D、肿瘤 E、先天性病变

1

18、显示右下叶肺不张的最佳体位是 A、后前位

B、右后斜位

C、右侧位 D、左侧位 E、前弓位 1

19、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最常见组织类型为 A、鳞形细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混合癌 E、以上都不是

120、中央型肺癌最早出现的征象是 A、粘液嵌塞征

B、局限性肺气肿

C、段或叶的肺不张 D、阻塞性肺炎 E、肺门阴影增浓

1

21、较常见的支气管扩张类型是 A、囊状扩张

B、柱状扩张

C、囊状和柱状混合存在 D、局限性梭形扩张 E、以上都不是

1

22、有关原发综合征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三者组成 B、以右肺野较多见

C、原发病灶指结核菌初次浸入肺组织后,在肺内发生的渗出性病变 D、肺门淋巴结炎多位于原发病灶的对侧

E、淋巴管炎表现为一条或数条较模糊的条索状致密影 1

2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形成大块死骨的主要原因是 A、迅速破坏产生多发性病理骨折 B、累及关节中断营养血供 C、骨皮质血供断绝 D、骨膜血管中断 E、以上都是

1

24、儿童短管骨结核最具特征性的X线表现是 A、单纯骨皮质破坏

B、骨气鼓

C、死骨及窦道形成 D、骨质增生硬化 E、以上都不是

1

25、下列关于关节滑膜结核的 X线表现,错误的是 A、持续关节软组织肿胀 B、骨质稀疏 C、关节而非持重骨部分骨破坏 D、关节间隙早期变窄 E、以上都不是

1

26、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A、椎体破坏程度

B、是否有死骨形成

C、椎旁软组织阴影 D、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E、以上都是

1

27、下列哪种不是X线征象可作为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癌的鉴别要点 A、充盈缺损 B、管腔边缘凹凸不平C、钡剂通过缓慢

D、管壁仍见扩张与收缩现象 E、纵行粘膜皱襞消失 1

28、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 A、球部

B、球后部

C、降段

D、乳头区 E、水平段

1

29、下列X线征象哪个不是良性胃溃疡的表现 A、腔内龛影 B、腔外龛影

C、汉普森线(HAMPSON线) D、胃小弯缩短 F、粘膜纠集

130、关于溃疡的论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龛影未能充盈并显示时,球部畸形是常见的重要的X线征象 B、若溃疡穿透浆膜而被周围炎症组织包围,称为胝性溃疡 C、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溃疡称为复合溃疡 D、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

E、畸形有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可分别存在或同时存在 1

31、下列关于CT值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从大到小的排列是:骨>软组织>脂肪>水>空气 B、从大到小的排列是:骨>软组织>水>脂肪>空气 C、从大到小的排列是:钙化>软组织>脂肪>水>空气 D、从大到小的排列是:骨>软组织>水>空气>脂肪

E、骨的密度为1000Hu,脂肪的密度为0,空气的密度为-1000Hu 1

32、在脑内、脑外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下列那项不是脑内肿瘤的常见表现。

A、肿瘤边界不清

B、脑皮层位置无移位

C、局限性颅骨增生或骨质吸收

D、肿瘤与颅板接触的夹角呈钝角

E、蛛网膜下腔变窄

1

33、脑梗塞出现“迷雾效应”(模糊效应)应是在起病后的:

A、第一周

B、第1~2周

C、第2~3周

D、第3~4周 E、第四周后

1

34、关于椎间盘突出,下列哪些是错误的。

A、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B、椎间盘变形,膨隆超出椎体后缘

C、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硬脊膜囊及神经根

D、椎间隙前窄后宽

E、可见许氏结节

1

35、关于椎管肿瘤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髓内肿瘤可见蛛网膜下腔增宽

B、髓外硬下肿瘤可见蛛网膜下腔变窄

C、髓外硬外肿瘤可见蛛网膜下腔增宽

D、髓外硬下肿瘤可见一侧蛛网膜下腔变窄,一侧增宽

E、髓内外肿瘤在CT上不能鉴别 1

36、在急性脑出血的CT表现中,应该是

A、高密度灶

B、低密度灶

C、等密度灶

D、混杂密度灶

E、水样密度灶

1

37、下列听神经瘤的CT诊断中,哪项是错误的

A、内听道口呈“喇叭样”扩大

B、桥小脑角池内等或略高密度块影

C、岩骨锥体呈局限性骨质增生

D、脑干受压变形移位

E、第四脑室受压变形移位及幕上脑积水

1

38、患者男性、CT显示左额叶有边界不清之混杂密度肿块、不均匀强化,颅内钙化为斑 块状和粗大弯曲状,无囊变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星形细胞瘤

B、少枝胶质细胞瘤

C、室管膜瘤

D、畸胎瘤

E、脑膜瘤

1

39、关于出血性脑梗塞的描述,正确的是

A、CT平扫病灶呈扇型低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B、CT平扫病灶为高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C、CT平扫在低密度梗塞区内可见斑片状高密度灶,形态不规则 D、可出现“迷雾效应”(模糊效应),增强扫描呈脑回状强化

E、增强扫描中央为高密度,周边成环状强化

140、下列关于脑转移瘤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多见于皮层及皮层下区 B、呈环状或结节状强化

C、单发小结节及重度指状水肿可确诊 D、原发肿瘤病史对诊断有帮助 E、环形强化灶应与脑脓肿鉴别

1

41、CT表现为右颞顶大片边缘模糊低密度影,有轻微占位效应,相应脑沟消失,增强扫 描无强化,中线结构居中,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炎

B、缺血性脑梗塞 C、胶质瘤

D、出血性脑梗塞 E、脑肿胀

1

42、先天性导水管狭窄,下列哪些脑室系统不发生扩大 A、左侧侧脑室

B、右侧侧脑室 C、导水管

D、第三脑室 E、第四脑室

1

43、中耳胆脂瘤好发的部位是 A、中耳鼓室

B、鼓窦区 C、乳突气房

D、耳蜗 E、以上都不是

1

44、所谓”交界面征“是哪一种病变的特殊表现

A、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B、纵隔囊性畸胎瘤的脂肪层

C、右侧叶间胸膜包裹性积液

D、右侧恶性胸膜间皮瘤 E、右侧肺下积液

1

45、中叶嵴见于下列哪个层面 A、支气管分叉层面

B、右上叶支气管层面 C、右中间段支气管层面

D、右中叶支气管层面 E、右下叶支气管平面

1

46、一名成年患者,头痛年余,CT增强前扫描于左大脑额叶深部脑质内见 一由低、等、略高密度构成的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后呈均匀中度强化表 现,形态不规则,其内可见环形低密度区,瘤周有中等度水肿,最可能 的诊断是

A、垂体瘤

B、胶质瘤

C、转移瘤 D、脑膜瘤

E、松果体瘤

1

47、有关支气管扩张的CT表现下列哪项不正确

A、按其形态可分为囊状、柱状、串珠状

B、柱状扩张显示为车轨征、内常含液气平面

C、串珠状扩张管腔常不规则

D、扩张支气管周围肺内常见炎性病灶

E、部分支气管扩张为囊状、柱状及串珠状并存 1

48、下列有关胸内甲状腺的CT表现,哪项描述不正确 A、多位于主动脉弓上区 B、病灶多与颈部甲状腺相连 C、强化明显,强化持续时间短

D、肿块与气管关系密切,气管多受压 E、纵隔淋巴结一般无增大

1

49、浸润型肺结核的CT表现,下列描述哪项不正确 A、多位于肺尖、锁骨下区及下叶背段

B、可有渗出病灶及纤维增殖病灶 C、可有钙化及空洞

D、结核球及干酪性肺炎为两种特殊类型 E、多伴有双下肺支气管播散

150、CT用于胸部检查、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

A、胸部CT影象无重叠

B、密度分辨率比普通X线高

C、对支气管观察优于X线断层或造影

D、CT能确定病变为囊性或实性、脂肪与血管

E、对大血管病变观察、血管造影优于CT检查

二、K型题:(A=1+2+3 B=1+3 C=2+4 D=4 E=1+2+3=4) 1

51、肺水肿类型可分为: ① 间质性肺水肿

② 中央型肺水肿

③ 肺泡性肺水冲 ④ 弥漫性肺水肿

1

52、心脏普遍性增大的X线表现 ① 心脏向两侧扩大,横径增加 ② 心脏前后间隙普遍变窄 ③ 食道普遍性受压移位 ④ 支气管分叉角增大 1

53、常见的心包疾病主要有 ① 心包肥厚

② 心包腔积液

③ 心包钙化 ④ 缩窄性心包炎

1

54、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X线表现包括: ① 左房增大

② 右室增大 ③ 食管受压

④ 肺郁血

1

55、溃疡型肠结核的X线表现包括 ① 肠管边缘呈锯齿状 ② 斑点状小龛影 ③ 激惹征

④ 粘膜紊乱呈小息肉状充盈缺损 1

56、左心房增大的X线征象有: ① 右心缘“双心房”影

② 食管左房压迹加深 ③ 左主支气管上抬

④ 左心缘出现四个弓

1

57、胆囊阳性结石应鉴别下列哪些疾病: ① 右肾阳性结石

② 右侧肋软骨钙化 ③ 肠系膜淋巴结钙化

④ 胰腺钙化 1

58、单纯性小肠梗阻的X线征象表现为 ① 短小液平面 ② 较长液平面

③ 连贯、规则,紧靠扩张的肠曲 ④ 空、回肠换位

1

59、溃疡型胃癌 X线征象包括 ① 项圈征

② 僵硬

③ 放射状粘膜纠集

④ 裂隙征

160、胃良恶性溃疡鉴别点主要是 ① 龛影口部边缘光滑规则与否

② 龛影位于胃轮廓之内或外,以及有否环提出现 ③ 龛影周围粘膜集中,还是破坏、中断 ④ 龛影的大小

16

1、强直性脊椎炎特征性X线改变是 ① 首先侵犯两侧骶髂关节下2/3处 ② 早期关节边缘模糊/或虫蚀状骨质破坏 ③ 椎体前上下角模糊/或硬化、椎体呈方形 ④ 有脊椎韧带骨化、椎旁两侧骨桥形成 16

2、溃疡型胃癌 X线征象包括 ④ 项圈征

⑤ 僵硬

⑥ 放射状粘膜纠集

④ 裂隙征

16

3、克隆病X线表现包括 ① 肠腔轮廓有尖刺状、锯刺状龛影 ② 卵石样或息肉样充盈缺损 ③ 早期仅见粘膜粗大、变平或消失 ④ 好发于末端回肠 16

4、骨囊肿的X线表现 ①好发于长骨骨干端或骨干髓腔 ②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的透亮影 ③周围有薄层清楚白边 ④骨皮质稍膨胀

16

5、静脉尿路造影见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有一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轮廓光滑,呈蛇头状, 有时形成"光晕"征,常见于 ① 马蹄肾

② 膀胱结石 ③ 膀胱癌 ④ 输尿管囊肿

16

6、肺的淋巴组织根据部位分为 ① 气管旁淋巴结

②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③ 隆突下淋巴结 ④ 胸壁淋巴结

16

7、关于子宫内节育器的位置,以下哪点提示异常 ① 节育器位置超过耻骨联合上6cm ② 节育器位置在耻骨联合上2~5cm ③ 节育器位置在耻骨联合之下

④ 节育器的位置在偏离中线两旁3cm范围内 16

8、左心房增大致食管压移的表现 ① 正位食管向右压移

② 正位食管向左压移 ③ 右前斜位食管向后压移

④ 左侧位食管向后压移 16

9、腰椎间盘突出的造影表现是 ④ 碘柱前缘有局限性压迹

⑤ 其压迹深度超过2cm以上 ⑥ 可见脊神经鞘袖消失或不对称

④ 有时造影剂可完全性梗阻

170、后颅凹自鞍背及岩嵴开始至枕内粗隆为止,内有 ① 小脑、桥脑和延髓

② 两侧内听道 ③ 破裂孔 ④ 颈静脉孔

17

1、下述哪项或哪几项是肺鳞癌的特点 ① 老年男性发病率高,与呼吸关系密切 ② 主要发生于叶段支气管

③ 向腔内易导致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 ④ 发展和转移较慢

17

2、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X线表现为 ① 脊柱旁及心脏边缘小片状模糊阴影 ② 若发生在小儿则主要为局限性肺气肿 ③ 病变可不局限于一个肺叶或肺段

④ 病变位于两肺中下部,内、中带,沿肺纹理分布 17

3、静脉尿路造影见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有一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轮廓光滑,呈蛇头状, 有时形成"光晕"征,常见于 ④ 马蹄肾

⑤ 膀胱结石 ⑥ 膀胱癌 ④ 输尿管囊肿

17

4、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① 原发综合征常见于儿童 ② 粟粒性肺结核应首选透视检查 ③ 浸润型结核常见于成人 ④ 结核胸膜炎不属于肺结核 17

5、骨髓炎的X线表现为 ① 骨膜增生

② 骨质破坏 ③ 死骨形成 ④ 新生骨

17

6、骨的愈合过程可分为 ① 肉芽组织修复期

② 原发骨痂连接期 ③ 骨性愈合期 ④ 塑形期

17

7、良性肿瘤的X线表现 ① 膨胀性骨质破坏

② 病变边缘清楚 ③ 一般无软组织肿块

④ 见明显骨膜反应

17

8、单纯性小肠梗阻的X线征象表现为 ① 短小液平面 ② 较长液平面

③ 连贯、规则,紧靠扩张的肠曲 ④ 空、回肠换位

17

9、单纯性小肠梗阻常见原因是 ① 粘连索带压迫

② 炎性狭窄

③ 肠粘连 ④ 肿瘤

180、早期食管癌的 X线征象是 ① 粘膜增粗、中断、消失 ② 粘膜表面小溃疡 ③ 小的充盈缺损 ④ 癌肿区管壁僵硬

三、名词解释

1、穿透性溃疡

2、肺血增多

3、半月状环堤

4、假肿瘤征

四、问答题

1、试写出小肠克隆氏病的X线表现

2、试述三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其相应X线表现

3、试描述出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诊断要点

4、试简述关节化脓性炎症与结核的鉴别要点

5、试述肺结核的X线分型及相应X线表现

6、试简述胃部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要点

7、试描述的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

8、描述出肾结核的X线表现

9、试描述食管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

10、描述出浸润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

11、请描述出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

12、试描述浸润性胃癌的X线表现

13、描述出骨巨细胞瘤的X线表现

14、试述急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

15、试述良恶性胸腺瘤的CT表现

16、试述脑动静脉畸形(AVM)CT表现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表现?

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结核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及影像表现?

大叶性肺炎的影像表现?

支气管肺炎的影像表现?

肺结核的分型及影像表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分类及影像表现?

纵隔内肿块定性诊断原则?

纵隔肿块良恶性鉴别?

如何选择急腹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单纯性小肠梗阻的影像表现?

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影像表现?

麻痹性肠梗阻的影像表现?

胃肠道穿孔的影像表现?

食管癌的影像表现? 食管静脉曲张的影像表现?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像表现?

胃癌的影像表现?

结肠癌的影像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表现?

转移性肝癌的影像表现?

肝囊肿的影像表现?

常见颅脑肿瘤的影像表现?

常见颅脑血肿的影像表现?

脑梗死的影像表现?

常用的血管介入技术有那些?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推荐第9篇:影像科工作总结

影像科工作总结

1.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月平均收入从去年的一万元提高至三万元。提高了患者的复查率,提高了影像科的社会知名度。

2.节约了成本。

保修期间多次督促公司免费为CT设备更换零配件,共计价值人民币八十多万。

3.开展了新项目新技术。

开展了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肾动脉造影,泌尿系造影,肝脏三期扫描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肯定和广大患者的好评。

4.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积极向四川灾区等捐款,主动向社会群体做医疗宣传。

5.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协助学校制定影像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承担学校第一届影像专业大专班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的教学任务。

2008年12月23日

推荐第10篇: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

英文名称: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总 学 时:400学时(理论授课:266学时;见习课:134学时) 学 分:22学分

适用对象:医学影像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验考核与病例阅片分析(15%)、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5%)。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主要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及实用性强,涉及现代医学影像学多学科知识。着重强调学生能掌握“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的原则。

教学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儿科病变等;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USG、MRI等。每个系统又包括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观察、分析和诊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讲述每一疾病先简述其临床与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的影像学的表现和诊断,开展以系统病种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有全面、完整的认识。反映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课堂讲授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字网络技术、实物模型教具等;积极实践启发试、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倡学生自学,增加了学生自学的内容。实验课应使学生看到真实的影像资料,并在实习指导和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对基本影像的识别和分析,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课堂讲授与见习课比例为2:1,理论授课按本大纲进行教学。

第一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X线、CT及MR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2.医学影像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3.正确书写影像诊断报告的原则和具体步骤。

二、熟悉:

1.不同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的各自优势和限度。

2.正常影像表现、解剖变异及成像设备的技术缺陷所致的假象与伪影。

三、了解:X线的产生、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史与新进展。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2学时。见习课:8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CT、DR、MRI、MRS、CT值。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介绍X线的发现,医学影像学的定义及发展概况与其新进展。 2.不同成像技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X线、CT及MRI图像的特点和临床应用。 3.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及综合应用: (1)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比较。 (2)不同成像技术和方法的综合应用

4.医学影像诊断原则和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1)医学影像诊断原则。 (2)正确书写医学影像诊断报告。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实地观看不同的影像设备,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特点及影像阅片分析。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现场观看不同的影像设备,领会不同成像技术的原理及临床应用,学会对多种成像技术的比较与综合应用、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掌握医学影像学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正确书写诊断报告并学会使用影像报告中的专用术语,为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学医、技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脑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及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MRI表现。 2.脑出血、脑梗死CT、MRI表现。

3.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的CT、MRI表现。 4.脑脓肿、结核性脑及脑膜炎、脑囊虫病CT、MRI表现。

二、熟悉:

1.颅脑、脊柱的X线、CT、MRI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脑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椎管内疾病及新生儿脑病的CT、MRI表现。

三、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选择原则。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3学时,见习课:1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功能磁共振,颅内原发肿瘤,脑挫裂伤,脑梗死,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脱髓鞘,脑脓肿,灰质异位。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神经系统正常影像表现及异常影像学表现,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颅内原发肿瘤:脑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及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MRI表现。

3.脑出血、脑梗死CT、MRI表现。

4.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及脑挫裂伤的CT、MRI表现。 5.脑脓肿、结核性脑及脑膜炎、脑囊虫病CT、MRI表现。

6.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脑变性疾病、脱髓鞘疾病、椎管内疾病CT、MRI表现。 7.新生儿脑病的CT、MRI表现及脑内血管。(自学为主)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脑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特征、颅内基本病变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特征,脑内部分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

(2)脑内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颅脑外伤之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和脑挫裂伤的CT和MRI征象。

(3)脑梗死、脑内血肿、脑脓肿及脑囊虫的CT和MRI征象。 (4)椎管内常见肿瘤的MRI征象。

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脑内部分常见肿瘤、脑梗死、脑内血肿、脑脓肿及脑囊虫和椎管内常见肿瘤的CT和MRI征象。

第三章头颈部

第一节 眼及眼眶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眼及眼眶正常影像学表现(简单介绍眼及眼眶的X线、CI及MRI的表现)。 2.眼及眼眶的异常影像学表现(包括:大小及形态的异常、密度(信号)的异常、位置异常、眶壁骨质异常、眼眶通道异常(先天性变异及堵塞)、眼及眼眶肿块及邻近解剖结构的改变)。

3.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眼眶内及眼球疾病:炎性假瘤、血管瘤、常见肿瘤,如:眼球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胶质瘤;眼眶异物。

二、熟悉:

1.眼及眼眶各部位的解剖。

2.甲状腺眶病(Graves病)、泪腺肿瘤、黏液囊肿。

三、了解:

1.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线、CI及MRI在眼及眼眶疾病中的优选原则)。

2.眼眶异物影像学表现及检查方法的选择。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见习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炎性假瘤、甲状腺眶病(Graves病)、视网膜母细胞瘤。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正常影像学表现,包括:眼及眼眶的正常解剖图片及X线、CI及MRI的影像图片。

2.脉管性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海绵状血管瘤及颈动脉海绵窦瘘。

3.眼及眼眶疾病的观察、分析和诊断。 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自主学习)

5.疾病影像学诊断:眼眶内及眼球疾病:炎性假瘤、血管瘤、常见肿瘤,如:眼球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神经胶质瘤;眼眶异物;眼眶骨折。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眼及眼眶的解剖;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影像学观察的内容;眼及眼眶常见疾病异常病变影像学表现与影像学的征象(疾病大体包括:眼部炎性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泪腺肿瘤、脉管性病变、神经眼科病变、皮样囊肿和表皮样囊肿、眼部异物、眼眶和视神经管骨折)。

2.见习目的及要求: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的内容。理解及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对眼及眼眶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常见病的学习,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眼及眼眶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劣势有大概的了解,同时掌握异常表现的影像诊断及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具有一定观察、分析和诊断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为学好后续课程和从事临床实际技术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节 鼻、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

目的要求:

通过对鼻和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常见病的学习,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鼻和鼻窦、耳部、口腔颌面部各种影像检查的优劣势有大概的了解,同时掌握异常表现的影像诊断及常见病,如鼻窦炎、鼻息肉、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等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掌握:

1.鼻和鼻窦、耳部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2.鼻窦炎、鼻息肉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3.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熟悉:鼻和鼻窦、耳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 1.检查方法。

2.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3.口腔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1学时。见习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1.鼻和鼻窦、耳部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2.鼻和鼻窦、耳部异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三)疾病诊断:

1.鼻窦炎、鼻息肉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中耳乳突炎和胆脂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腮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像诊断。(自主学习) 4.口腔颌面部病变的影像诊断。(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见习课教学要求见与本大纲配套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指导。

第三节 咽部、喉部、颈部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咽、喉部、甲状腺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2.淋巴结的分布。

3.鼻咽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4.喉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颈部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诊断。 6.颈部淋巴结病变:掌握颈部淋巴结肿大。

二、熟悉:咽、喉部、甲状腺正常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检查技术。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6学时。见习课:8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一)检查技术: 1.X线检查。 2.CT检查。 3.MRI检查。

(二)影像观察与分析:

1.咽、喉部、甲状腺正常影像学表现。 2.咽、喉部、甲状腺异常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3.淋巴结的分布。

(三)疾病诊断:

1.鼻咽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喉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 4.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诊断。

二、见习课:

见习课教学要求见与本大纲配套的《医学影像诊断学》见习指导。

第四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目的要求:

一、掌握:呼吸系统的正常X线、CT表现。

二、熟悉:正常胸部MRI表现。

三、了解:呼吸系统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原则。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肺野、肺纹理、肺门、肺实质、肺间质。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胸部正常影像学表现。

2.呼吸系统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原则。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阅读正常胸片。 (2)阅读正常胸部CT片。

(3)了解胸片及CT的技术条件及评价。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胸部正常X线表现。 (2)掌握胸部CT影像解剖。

(3)能够应用影像专业术语描述,掌握常见组织的CT值范围。

第二节 胸部基本病变

目的要求:

一、掌握:气管、肺、胸膜基本病变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肺门、纵隔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横膈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胸部基本病变的概念。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气管病变影像学表现。 2.肺部基本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

3.肺门、胸膜、纵隔、横膈基本病变异常影像学表现。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胸片、CT等影像典型片,认识各种病变的影像特点。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能够描述病变的形态、数目、大小、位置、密度、结构及与周围关系。 (2)能够区分正常与异常表现。 (3)掌握影像诊断的要求。

第三节 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要求:

一、熟悉:胸部基本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价值和限度。

二、了解:胸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学习各种检查及特殊检查,能够合理应用。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气管病变、肺先天性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支气管囊肿的好发部位、常见征象。

三、了解:

1.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2.肺发育异常、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轨道征、印戒征、支气管扩张。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囊肿、气管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2.肺隔离症、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慢支、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异物、支气管囊肿胸片、CT等影像典型片,认识各种病变的影像特点。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气管、支气管异物的X线、CT表现。 (2)掌握慢支、支气管扩张的X线、CT表现。

第五节 肺部炎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肺脓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大叶性肺炎和肺脓肿病理基础。

三、了解:支原体肺炎和艾滋病的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学时。见习课:1.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大叶性肺炎:概念、病因,临床与病理,X线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 2.支气管肺炎:病因、临床表现、病理、X线表现、CT表现。 3.支原体肺炎:病因和临床、病理、X线及CT表现、诊断。 4.间质性肺炎:病理与临床、X线表现、CT表现。

5.肺脓肿:概念及分类、病理与感染途径、X线表现、CT表现、鉴别诊断。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肺炎及肺脓肿的X线及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认识疾病的影像特点。 (2)掌握肺部炎症的影像表现。

(3)阅读肺脓肿线X片及CT片,掌握影像表现。

第六节 肺结核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肺结核的分类;

2.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结核球的影像特征。

二、熟悉:胸内淋巴结结核、干酪性肺炎、继发型肺结核(空洞型为主型)、结核性胸膜炎(游离性胸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渗出浸润为主型)、结核性胸膜炎(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结核球、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卫星病灶。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肺结核的临床与病理,肺结核的分型。 2.原发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4.继发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

5.结核性胸膜炎,其中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的内容为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阅读肺结核的X线片。 (2)阅读肺结核的CT、MRI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肺结核的分型。

(2)掌握原发综合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结核球的影像特征表现。 (3)熟悉胸内淋巴结结核、继发型肺结核的影像特点。 (4)了解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第七节 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曲菌球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病理改变。

三、了解:

1.肺曲菌病的发病原因。

2.肺寄生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影像表现及诊断。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曲菌球、空气半月征及晕轮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肺曲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曲菌球形成的病理基础。 3.肺曲菌球的X线表现和CT表现。

4.肺寄生虫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影像表现及诊断。(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典型肺曲菌球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肺曲菌球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第八节 原因不明性肺疾病

目的要求:

一、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

二、了解:结节病、韦格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特发性肺纤维化。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与病理。 2.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 3.结节病。(自主学习) 4.韦格肉芽肿。(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胸片及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熟悉特发性肺纤维化的X线、CT表现。

第九节 肺肿瘤

目的要求:

一、掌握:支气管肺癌大体分型及各型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

二、熟悉:良性肺肿瘤影像表现特点。

三、了解:转移性肺癌的影像特征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学时。见习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支气管肺癌病理、临床表现、大体分型。 2.各型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

3.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阅读肺肿瘤的X线片。 (2)阅读肺肿瘤的CT、MRI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支气管肺癌的影像表现。

(2)熟悉良性肺肿瘤及转移性肺癌的特征表现。

第十节 肺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肺栓塞及肺梗死的概念。 2.肺栓塞的CT直接征象。

二、熟悉:

1.肺栓塞的间接征象。 2.肺梗死的影像学表现。 3.肺栓塞的病因和分类。

三、了解:

1.肺水肿。课堂讲授见循环系统。 2.肺栓塞的各种影像学评价。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肺栓塞、肺梗死。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肺栓塞的概念及分类。 2.病因。 3.流行病学。

4.各种影像学的诊断价值:X线、核素、B超、CT、MRI。 5.X线表现。

6.CT表现:急性、慢性、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各种后重建技术。 7.肺梗死的概念及发病率。 8.肺梗死的X线及CT表现。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肺栓塞的X片、CT片,包括CT增强及重建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能够通过CT平扫、增强及三维技术图像,掌握肺栓塞的CT诊断。

第十一节 尘肺

目的要求:

一、掌握:尘肺的影像学特点。

二、熟悉:尘肺的X线胸片分型。

三、了解:尘肺的病因及病理特点。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尘肺。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尘肺的病因及病理特点。 2.尘肺的影像学特征。 3.尘肺的胸片分型。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尘肺的胸片及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阅读典型教学片,掌握尘肺的影像学特征。

第十二节 胸膜病变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小、中、大量胸腔积液的X线表现。 2.液气胸、气胸的X线表现。

二、熟悉:胸膜肿瘤的发病情况。

三、了解:

1.胸膜增厚、粘连和钙化的X线表现。 2.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影像学特征。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3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胸膜炎的病因和分类。 2.游离积液的X线表现。

3.局限性胸腔积液的种类及X线表现。 4.气胸和液气胸的X线表现。

5.胸膜肥厚、粘连和钙化的X线表现CT表现。

6.常见胸膜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间皮瘤(恶性间皮瘤为自主学习)和转移瘤。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胸膜炎、胸腔积液,包括包裹性积液的X片及CT片。 (2)气胸及液气胸的X片及CT片。 (3)胸膜、胸壁肿瘤的X片及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阅读X线CT片。

(2)掌握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的影像表现。 (3)掌握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

(4)学会如何鉴别良性胸壁(胸膜)肿瘤、恶性肿瘤及转移瘤。 (5)能够正确选择影像检查方法。 (6)了解胸部其它少见疾病的影像特征。

第十三节 纵隔疾病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纵隔分区及意义。

2.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的影像学特征。 3.淋巴瘤和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 4.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二、熟悉:

1.脂肪、囊肿的CT值和MRI表现。 2.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纵隔血肿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6学时。见习课:2.5学时。 教学内容:

1.基本概念:纵隔。 2.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纵隔的分区及意义。 2.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

3.胸内甲状腺肿分类及影像学表现。 4.正常胸腺的大小。 5.胸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6.畸胎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7.淋巴瘤的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8.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9.支气管囊肿的形成及影像学表现。 10.心包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11.纵隔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

12.纵隔炎症的分类及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 13.纵隔气肿的形成及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 14.纵隔血肿的CT及MRI表现。(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纵隔肿瘤的X线、CT及MRI片,掌握各种肿瘤的诊断要点,认识各种检查的优劣。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畸胎瘤、淋巴瘤及身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表现。

(2)了解纵隔其他少见肿瘤。

(3)熟悉纵隔肿瘤与非肿瘤性纵隔增宽的鉴别,鉴别困难时任何选择其它方法确诊。 (4)重点是CT及MRI表现。

第十四节 膈肌病变

目的要求:

一、掌握:膈疝的概念及种类。

二、熟悉:膈膨升的X线表现。

三、了解:膈麻痹的原因和X线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5学时。实习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膈疝、膈膨升、膈麻痹。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膈疝的概念。

2.膈疝形成的机制和种类。 3.膈疝的X线表现和CT表现。 4.膈膨升的概念、原因和分类。 5.膈膨升的X线表现。

6.膈麻痹的概念和原因。(自主学习) 7.膈麻痹的X线表现。(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膈疝、膈膨升的X片及CT片。 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膈疝的影像诊断要点。

第十五节 胸部外伤

目的要求:

一、掌握:肺挫伤、肺撕裂和肺血肿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肋骨骨折、外伤性气胸和液气胸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纵隔气胸、血肿、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的影像学表现。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5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肺挫伤、肺撕裂伤。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肋骨骨折的常见部位。

2.肋骨骨折的X线表现和CT表现。 3.胸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

4.外伤性气胸和液气胸的影像学表现。 5.肺挫伤的病理和演变。 6.肺挫伤的影像学表现。 7.肺撕裂伤和肺血肿的病理。 8.肺撕裂伤和肺血肿的影像学表现。

9.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的X线表现和CT表现。(自主学习) 10.纵隔气肿和血肿的影像学表现。(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阅读胸部外伤X片及CT片,包括肋骨骨折、肺挫伤、肺撕裂伤、气管和支气管裂伤、纵隔气肿和血肿。

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胸部外伤的综合诊断原则及影像特点。

第五章循环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心脏大血管各种检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原则。 2.心血管影像学的基本诊断方法。

3.X线平片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肺门和肺血管纹理分析,心胸比率的测量。

4.异常X线表现。

5.镜面右位心、左旋心和右旋心。

6.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及病理、X线影像学诊断。

7.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的临床与病理、X线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 1.心血管影像的观察、分析和诊断方法。 2.正常CT、MRI表现。 3.异常CT表现。

4.X线、超声、CT、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5.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6.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 7.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三、了解:

1.心血管影像学的新进展和学术动态及本学科的发展。 2.心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3.异常MRI表现。

4.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5.先心病的心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和MRI影像学表现。 6.后天性心脏病的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7.冠心病、高心病影像学表现。 8.周围血管病变。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7学时。见习课:1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肺充血、肺血减少、肺淤血、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间质性肺水肿、肺泡性肺水肿、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前言 介绍心血管影像诊断的特点和常用方法。 2.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线、CT、MRI表现。 3.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CT、MRI表现。 4.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1)X线、CT、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2)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 5.先天性心脏、大血管位置和连接异常: (1)镜面右位心、左旋心和右旋心。

(2)右位主动脉弓、心上型肺静脉完全性异位引流、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心下型肺静脉完全性异位引流、肺静脉部分性引流、腔静脉异位引流。(自主学习)

6.先天性心脏病:

(1)房缺、室缺、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及病理、X线影像学诊断。

(2)先心病的心血管造影、超声、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T和MRI影像学表现。

7.后天性心脏病: (1)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的临床与病理、X线影像学表现。 (2)后天性心脏病的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 (3)后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冠心病、高心病。

8.心包疾病: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9.大血管病变:

(1)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 (2)周围血管病变。(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见习一 循环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及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 (2)见习二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3)见习三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4)见习四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见习一:

1)掌握普通X线片心脏大血管的投照方法、正常影像学表现;心胸比率的测量;后前位片左、右肺门的结构及侧位片肺门影的结构及肺纹理分布的特点。

2)熟悉肺门、肺纹理的基本概念。 3)了解X线、心血管造影、CT及MRI在心血管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价值和限度、成像技术的优选和综合应用、心血管影像学检查的进展及正常心脏大血管的CT、MRI及心血管造影表现。

(2)见习二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1)掌握心外形增大、形状、肺循环改变的普通X线表现。 2)了解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CT、MRI及心血管造影表现。 (3)见习三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掌握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 (4)见习四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

1)掌握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肺心病的X线表现。 2)了解冠心病的影像学表现。

第六章乳腺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2.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3.乳腺癌的TNM分期。

二、熟悉:

1.乳腺正常X线、CT表现与异常X线表现。 2.乳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

1.乳腺正常MRI表现、异常X线、CT表现。 2.X线、CT、MRI观察、分析和诊断。 3.X、CT及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4.乳腺感染性疾病的X线表现。

5.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 6.乳腺增生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9学时。见习课: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导管征、晕圈征、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乳腺良、恶性肿块。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正常影像学表现:乳腺正常X线、CT、MRI表现。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CT、MRI表现。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X、CT及MRI的应用价值和限度。4.乳腺感染性疾病。 5.乳腺增生。

6.乳腺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1)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2)乳腺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 7.乳腺叶状肿瘤:乳腺叶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8.乳腺恶性肿瘤:

(1)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乳腺癌的TNM分期。 (3)乳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及异常的影像表现。 (2)乳腺感染性疾病。 (3)乳腺增生性疾病。 (4)乳腺良性肿瘤。 (5)乳腺恶性肿瘤。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乳腺的检查方法以及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表现。了解乳腺癌的病理及鉴别诊断。

第七章消化系统和腹膜腔

第一节 胃肠道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食道癌的影像学表现。

2.胃溃疡的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 3.胃癌的影像学表现。 4.胃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5.十二指肠溃疡的影像学表现。 6.回盲部肠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7.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癌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胃肠道正常及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

1.对不同成像技术的观察、分析和诊断方法。 2.胃炎、胃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3.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十二指肠良性肿瘤、十二指肠炎症及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4.小肠Crohn病、小肠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5.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8学时。见习课:9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龛影,充盈缺损,半月综合征,环堤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

(1)异常X线表现:胃肠道轮廓改变,黏膜皱襞的改变,管腔大小的改变,位置及移动度改变,功能性改变 。

(2)异常CT表现:胃肠道管壁增厚,肿块,周围脂肪层改变,邻近脏器浸润,淋巴结转移,远隔脏器转移。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食管炎症:返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

5.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食道痉挛,贲门失弛缓症。 6.食管肿瘤: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 7.食管其他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 8.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9.胃溃疡。

10.胃肿瘤: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间质瘤。 11.胃其他疾病。(自学) 12.十二指肠溃疡。 13.十二指肠憩室。 14.十二指肠癌。 15.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16.小肠克罗恩病。 17.小肠肿瘤。 18.小肠其他疾病。 19.溃疡性结肠炎。 20.回盲部肠结核。 21.结肠直肠癌。

22.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 23.阑尾疾病。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

(3)食管炎症:返流性食管炎,腐蚀性食管炎。

(4)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食道痉挛,贲门失弛缓症。 (5)食管肿瘤:食管平滑肌瘤,食管癌。 (6)食管其他疾病:食管静脉曲张,食管裂孔疝。 (7)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 (8)胃溃疡。 (9)胃肿瘤:胃癌,胃恶性淋巴瘤,胃间质瘤。 (10)十二指肠溃疡。 (11)十二指肠憩室。 (12)十二指肠癌。

(13)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14)小肠克罗恩病。 (15)小肠肿瘤。 (16)溃疡性结肠炎。 (17)回盲部肠结核。 (18)结肠直肠癌。

(19)结肠息肉及息肉综合征。 (20)阑尾疾病。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第二节 肝脏、胆系、胰腺和脾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肝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与异常征象。 2.肝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3.肝炎性肿块的影像学表现。 4.胆系的正常影像学表现与生理。 5.胆道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6.胆管癌的影像学表现。 7.胰腺正常的影像学表现。 8.胰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

1.弥漫性肝病的影像学表现。 2.胰腺的X线解剖与生理。 3.脾脏正常影像。

三、了解:

1.肝脏的应用解剖与生理。 2.胆系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3.胰腺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4.脾脏X线解剖与生理。 5.脾脏主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18学时。见习课:9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双环征,早出晚归征象,快显快出征象,双管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正常影像学表现:正常X、CT、MRI线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CT、MRI线表现。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肝脏弥漫性疾病:肝硬化,脂肪肝,血色病,Budd-Chiari综合征。 5.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 6.肝脏寄生虫病:肝棘球蚴病,慢性血吸虫肝病。

7.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肝海绵状血管瘤,肝细胞腺瘤,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囊肿,肝脏炎性假瘤。

8.肝脏恶性肿瘤:肝细胞癌,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肝转移瘤。 9.肝移植。

10.胆系先天性疾病:肝外胆管囊状扩张,肝内胆管囊状扩张,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

11.胆系结石症。

12.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

13.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胆囊息肉和腺瘤,胆囊癌,胆管癌,胆囊腺肌增生症。

14.胆道梗阻:胆道梗阻诊断的确定,胆道梗阻部位的诊断,胆道梗阻病因的诊断。 15.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16.胰腺肿瘤:胰腺癌,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胰岛细胞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17.脾先天性发育异常:游走脾,副脾,无脾综合征,多脾综合征。 18.脾弥漫性病变。

19.脾脓肿(splenicabsce)。

20.脾肿瘤和瘤样病变:脾囊肿,脾血管瘤。 21.脾恶性肿瘤:脾恶性淋巴瘤,脾转移瘤。 22.脾梗死。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肝脏弥漫性疾病。 (3)肝脓肿。 (4)肝脏寄生虫病。

(5)肝脏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6)肝脏恶性肿瘤。 (7)胆系先天性疾病。 (8)胆系结石症。 (9)胆囊炎。

(10)胆系肿瘤与胆囊增生性疾病。 (11)胆道梗阻。 (12)胰腺炎。 (13)胰腺肿瘤。 (14)脾弥漫性病变。

(15)脾脓肿(splenicabsce)。

(16)脾肿瘤和瘤样病变:脾囊肿,脾血管瘤。 (17)脾恶性肿瘤:脾恶性淋巴瘤,脾转移瘤。 (18)脾梗死。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第三节 肠系膜和腹膜腔

目的要求:

一、熟悉:

1.正常及异常肠系膜和腹膜腔的影像学表现。 2.腹腔积液的影像学表现。 3.腹膜炎及腹腔脓肿的影像学表现。

二、了解: 1.肠系膜和腹膜腔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肠系膜及腹膜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正常影像学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表现,异常CT表现。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腹腔积液。

5.肠系膜和腹膜腔感染性病变:腹膜炎,腹腔脓肿。 6.肠系膜和腹膜肿瘤。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影像学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 (3)腹腔积液。

(4)肠系膜和腹膜腔感染性病变。 (5)肠系膜和腹膜肿瘤。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第四节 急腹症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正常及异常腹部的影像学表现。 2.胃肠道穿孔及肠梗阻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

1.肠系膜血管病变。 2.腹部外伤的影像学表现。

三、了解:急腹症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学时安排:理论授课:4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假肿瘤征,咖啡豆征,香蕉征。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正常影像学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异常X线表现,异常CT表现。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胃肠道穿孔。

5.肠梗阻:单纯性小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6.肠系膜血管病变。

7.腹部外伤:脾破裂,肝脏损伤。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正常影像学表现。 (2)异常影像学表现。 (3)胃肠道穿孔。 (4)肠梗阻。 (5)肠系膜血管病变。 (6)腹部外伤。

2.见习目的及要求:通过实习教学,使学生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与实际临床中的影像学诊断相结合,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第八章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2.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的X线、CT表现及肾癌的TNM分期。

3.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 4.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

5.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和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

二、熟悉:

1.泌尿系统的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型。 3.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4.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 5.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6.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7.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 8.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9.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10.淋巴瘤的CT表现。

三、了解:

1.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 3.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4.肾外伤的CT表现。

5.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6.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7.腹膜后间隙肿瘤、腹膜后纤维化及转移瘤的CT表现。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1学时。见习课:1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精囊角、膀胱壁增厚、膀胱肿块、卵巢畸胎瘤、卵巢癌、肾癌、子宫平滑肌瘤、膀胱癌。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泌尿系统:

(1)泌尿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泌尿系统的异常影像学表现。 (3)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4)常见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 (5)泌尿系结石的影像学表现。

(6)泌尿系统感染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7)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的X线、CT表现及肾癌的TNM分期。 (8)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肾囊性病变的Bosniak分型。 (9)肾外伤的CT表现。 2.男性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3)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 (4)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3.妊娠与女性生殖系统:

(1)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3)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4)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

(5)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

(6)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 4.肾上腺:

(1)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2)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3)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和肾上腺囊肿的CT表现。 5.腹膜后间隙: (1)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2)腹膜后间隙肿瘤、腹膜后纤维化及转移瘤的CT表现。 (3)淋巴瘤的CT表现。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见习一

(1)掌握泌尿系结石及肾癌、肾盂癌、膀胱癌等常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2)熟悉泌尿系统的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3)熟悉泌尿系统结核及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4)了解泌尿系统常见类型先天性发育异常的X线、CT表现。 (5)了解肾外伤的CT表现。 见习二

(1)熟悉男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2)熟悉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及异常影像学表现。 (3)熟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 (4)熟悉前列腺癌的MRI表现。

(5)了解女性生殖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影像学表现。

(6)熟悉慢性输卵管炎、子宫输卵管结核的子宫输卵管造影表现。 (7)掌握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表现。

(8)掌握卵巢囊肿、囊性畸胎瘤和卵巢癌的CT表现。 见习三

(1)熟悉肾上腺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2)掌握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瘤的CT表现。 (3)了解肾上腺腺瘤、转移瘤及肾上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4)熟悉腹膜后间隙的正常、异常影像学表现。

(5)了解腹膜后间隙常见原发肿瘤、淋巴瘤及转移瘤的CT表现。 (6)掌握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要点。

2.见习目的及要求:掌握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的基本影像表现。

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四肢长骨、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和骨的基本病变(前6种)。 2.疾病诊断:骨折的定义、X线表现;肱骨外科颈骨折、Colles’骨折、脊椎骨折;肩关节脱位,股骨头缺血坏死,急性、慢性化脓性骨髓炎,脊柱结核,关节结核的分型,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骨软骨瘤、骨肉瘤、尤文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急性骨髓炎的鉴别诊断、转移性骨肿瘤,常见慢性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

二、熟悉:

第11篇:影像科工作计划

放射科2011年度工作计划

基本情况

放射科仅开展普放业务,现有医务人员2人,其中1人为兼科人员。

普放设备:现有北京万东200mA及重庆佰乐100mAX光机各一台,洗片机1台,除湿机1台,为了报告的规范性也配置了电脑以及打印机。

1、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科人员严格按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2、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审核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3、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

第12篇:影像拍摄合同范本

影像拍摄合同

合同编号:___ ______

甲方(接受服务者):__李金英__ 乙方(提供服务者):_北京恒创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_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为使合同内容具体确定,请在选定项目前的□内打√,空置内容请划去。 第一条 服务项目

乙方提供摄影摄像师_________名,在甲方的 □婚礼 □会议 □聚会 □人物专访 其它_________活动时,提供影像拍摄记录服务,并进行后期制作。 第二条 服务标准及要求

(一)提供服务的摄像师应具备如下条件:

摄像师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摄影师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

(二)摄像机要求:

机型:__佳能5D-II__ 台数:__一台__。

(三)后期制作要求:

拍摄内容经简单剪辑(包含:片头、片尾,字幕,配乐等)后,制作成录像片,片长不少于_________分钟,并以_________文件格式,制成□dvd □vcd □_________,数量_________碟。

第三条 甲方(□是/□否)允许服务项目中的主要工作由第三人来完成。可以交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_________。 第四条 交付时间

摄像成品的交付时间为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第五条 服务期限

(一)乙方提供摄像服务中的拍摄时间为:拍摄起始时间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二)乙方完成所有服务的期限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第六条 报酬

甲方须向乙方支付的报酬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元,即(小写)_________元。

若甲方要求按本合同第六条第1项的约定延长拍摄时间的,则另外加付_________元/小时拍摄服务费用(不足一小时以分钟计)。 第七条 结算方式及期限

(一)结算方式:甲方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付款(可多选)

□现金 □银行卡 □支票 □其他:_________

(二)付款期限

第一期:甲方于本合同签订之日向乙方支付报酬的_________%,即_________元;

第二期:甲方于_________日前向乙方支付_________元;

第八条 其他约定

(一)甲方如需变更拍摄时间,应提前七天书面告知乙方。

(二)甲方应事先准备

(三)甲方超过约定日期六个月未领取摄制成品的,乙方不负保管责任,但应作妥善处理。

(四)对甲方提供活动流程并注明必拍场景,乙方应全程跟踪服务。在本合同履行完毕后,乙方仅享有对于摄像作品的署名权,对于著作权中的其他权利,乙方必须在取得甲方的书面同意后方可行使。

(五)乙方留有原始影像文件或复制件的,必须妥善保管,不得向第三方提供。

(六)乙方必须保守因履行本合同而获悉的甲方的商业秘密或隐私。

(七)制成的vcd或dvd影碟制式应当兼容cd-r、dvd±r播放设备。

第九条 违约责任:

(一)甲方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或超过约定付款期限_________日,未支付第一期应付报酬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同时可以要求甲方承担不履行合同的违约责任,违约金按服务报酬的_________%计付。

(二)甲方超过约定的付款期限_________日之内支付服务报酬的,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违约金按每日万分之_________计付。

(三)乙方行使单方解除权后,应以合理的方式销毁所摄制的胶片、数字底片和成品。

(四)乙方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合同的,应向甲方返还已收取的所有款项,违约金按服务报酬的_________%计付;乙方在约定拍摄起始时间前七日内,擅自解除本合同,应向甲方承担赔偿责任,赔偿金额为本合同约定服务报酬的_________倍,即人民币_________元。

(六)合同约定的摄像师不能在约定的时间完成摄像纪实服务,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并有义务向甲方推荐职业等级或技术水平相当的其他摄像师。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合同,乙方应支付违约金人民币_________元。

(八)乙方在处理加工拍摄影像时,造成影像全部灭失,则由乙方负责退还全部服务报酬,并向甲方支付______%_为服务报酬的赔偿金,即人民币_________元;如影像部分灭失,应退还灭失部分的报酬,并按前述赔偿金的比例,向甲方支付赔偿金。

(九)乙方必须对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犯甲方肖像权、隐私权的行为对甲方承担连带责任。第十条 争议解决方式

因本合同产生的争议,由双方自行协议解决;或向相关行业协会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申请调解。

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式解决:

1.向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一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合同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________ _

乙方(签章):__ _______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13篇:影像科自查报告

影像科自查报告

第一部分

1.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2009年放射科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上班无迟到、早退、脱岗等现象。工作人员服从领导,团结协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工作效率高。处处以病人为中心,无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廉洁自律,爱护公共财物。 2.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发的医药卫生法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从未发生医疗责任事故。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各项交接班制度。

第二部分

1.业务发展目标 (1).开展新业务一项。(2).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 (3).科室工作量较去年增长15%。 (4).培养出了1名科室业务骨干。

2.一般项目(1).报告登记本项目齐全。(2).报告正确率99%,X线甲片率55%。(3).报告单送报及时无误。

3.检查报告单管理报告单项目齐全,诊断详细、正规。急诊报告及时回报,平诊报告当天回报。建立有报告单签送登记本,有专人签送。入档报告做到一人一档。

4.仪器设备的管理机器定期进行擦拭保养,无违章作业现象。

第14篇:影像科工作制度

影像科工作制度

一、放射专业工作制度

1、放射科工作制度

2、放射科质量管理制度

3、放射科病例随访制度

4、放射科摄片制度

5、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6、X线诊断报告书写及审签制度

7、放射科图像资料保存制度

8、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二、CT(MRI)室工作制度

1、CT(MRI)室工作制度

2、机器使用保养、维修制度

3、CT(MRI)室集体阅片制度

4、图像资料保存制度

5、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6、CT(MRI)室报告发放制度

7、结核病登记报告转诊制度

三、超声专业工作制度

1、超声科工作制度

2、产前超声检查工作制度

3、超声工作站管理制度

4、超声科报告书写及签发制度

5、超声科质控制度

6、档案管理制度

四、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1、功能检查科工作制度

2、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3、动态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4、脑电图室工作制度

第15篇:影像技师求职意向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

影像技师是医疗影像设备的直接操作人员,对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可以更为清晰的掌握,让影像技师参与到影像设备维护管理中可增强设备维护的实时性、有效性,可为影像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快速维护提供有力保证。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影像技师的求职意向范文,仅供参考。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审阅我的求职自荐信!这对一个即将迈出校门的学子而言,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相信您在给予我一个机会的同时,您也多一份选择!即将走上社会的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诚挚的向您推荐自己。

我叫薛健,20xx年9月就读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医学影像系,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含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影像技术学、暗室化学技术、介入放射学、医学影像质量管理学、心电图技术、核医学、放疗技术学、放射防护学、影像设备学、影像解剖学、影像诊断学、临床诊断学、临床医学概论、彩超技术与诊断、医学影像专业英语等。

我的人生格言:自己选择了,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所以选择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后我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医学类的相关知识,不断的充实自己。我担任班级电教委员、学习委员以及影像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所以培养了朴实,勤恳,吃苦耐劳的性格特点并且能够很好的把握学习和工作的平衡,先后荣获了校三好生、校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并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我性格开朗,爱好旅游,下棋,看书等。

在校期间,20xx年6月参加了南京市第一医院的见习并担任其医学影像系见习组长。见习科室有CR、DR(分门诊和急诊)、CT(分门诊和急诊)、MR、DSA;熟悉普放各体位的摆放要求及机器的使用以及CT、MR、DSA的操作流程等。

20xx年3月至20xx年3月参加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实习工作并担任其医学影像系实习组长。实习科室有影像科(包括普放技术和诊断、CT技术和诊断、MR技术)、介入学科、核医学科、放疗科、特检科(彩超室)。在放射科熟练掌握各操作室的检查步骤、病人的检查体位及其电脑操作并了解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在介入学科了解检查时的步骤及影像设备的准备工作;在核医学科掌握不同部位检查时所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及所使用的探测器和病人的体位;在放疗科掌握病人体位摆放的要求;了解了放疗体模的制作以及不同病人的放疗剂量原则;在特检科掌握了常见疾病的声像图表现及其诊断报告的书写格式和文字描述等。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我的社会经验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不断的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学习,用\"心\"去面对一切,必然能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希望您可以给我一个证明自我的机会。下页附履历请斟酌,恳请接纳,回函是盼,真诚的恭候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年x月x日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 医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自美丽的 !

首先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的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

在两年的临床理论学习和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的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 市人民医院的一年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使我熟练掌握了影像器械的操作,目前能够熟练掌握DR、CT和基本上可以进行核磁共振操作。具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我坚信实践才是检验真

理唯一手段!所以请给我一个和你面对面机会,给我一个展示的舞台! 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自信,我相信我有能力在贵院干得出色。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殷切期盼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事业添砖加瓦,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进步。在此,我期待您的慧眼垂青,静候佳音。贵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院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祝贵院腾飞!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年x月x日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百忙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过去的检阅,相信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的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大门。初出茅庐的我热切盼望着能在临近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因此,如能加盟其中,将是我的成功与荣幸。

我叫 ,我将从 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毕业。两年医学影像技术理论和一年的实习学习形成了我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习期间,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积极动手实践,使我熟练掌握了医疗器械的操作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临床相结合来诊断。目前已熟练掌握普通X射线、CT、核磁共振,基本掌握了B超的诊断和操作。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更形成了我沉稳果断、热忱高效的工作作风。在学习生涯中我曾任傍岸,成功地参加了无数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相信有了这些工作经历,我一定能够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好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计算机和摄影是我的爱好与特长,自学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Photoshop等软件的应用和业余摄影等,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我即将离校的时候,我携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年轻人满腔的热情与梦想,真诚而又衷心地向贵单位自荐。

尽管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很自信,我相信我有能力在贵院干得出色。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在此,我期待您的慧眼垂青,静候佳音。贵院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明达的择人理念,使我坚信到贵院工作是我的明智选择。怀着自信我向您推荐自己,如果有幸成为贵医院的一员,我愿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虚心劲责、勤奋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作性,竭力为医院的发展添一份光彩。

最后祝:贵院事业兴旺发达,您工作顺利!期待早日答复!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年x月x日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医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书,当您亲手开启这份自荐书,将是对我的过去的检阅,相信我,我定可胜任技术一员或者诊断人员。当您合上这份自荐书时候,也许已经为我打开了通往机遇与成功的第一扇门,初出茅庐的我热切盼望能有临近的社会竞争中找到合适的定位,因此如能加盟其中,将是我的成功与荣幸。

我叫XXX,已经从XX学校毕业。两年医学影像专业理论的学习形成了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严密的思维方式,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近一年的临床实践实习工作经历,我已经熟练掌握了CT、DR、CR、心电图及B超等方面的常见、多发病的诊断及相关操作,同时养成了沉稳、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渴望一份离家近、专业对口的工作,贵医院将是我的明智选择。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的同时并继续努此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贵医院尽微薄之力。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年x月x日

影像技师求职意向范文五:

尊敬的医院领导:

您好!

我是安徽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感谢您关注我的自荐书,希望这是我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良好开端。 四年大学的临床及影像学理论学习扎下了我坚实的理论基础,一年的实习工作经历更提高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医院影像科先进的影像器械和带教老师丰富的影像诊断知识、临床经验,使我受益匪浅,对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超声,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操作技能及诊断技巧都有了扎实的掌握;同时对影像核医学及介入放射学基本知识及技能也有一定的掌握。在临床科室的认真学习也使我对临床各科室的常见病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最佳的处理。认真负责、动手能力强、能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使我赢得了上级医师的一致好评。

大学期间我曾参加了多次班集体、校内外活动,工作得到同学的认可与老师的好评,我也多次获得了优秀学生奖学金,赢得了\"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我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能熟练掌握Windows2000、WindowsXP操作系统,能使用Excel、Photoshop、PowerPoint等软件进行图文处理、表格设计、网页制作等工作,为日后的工作、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了良好条件。

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贵院医疗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救死扶伤,恪尽职守,一生济事\",为贵院的医疗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年x月x日

第16篇:影像学总结

临床影像学试教小结一

一 区分“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见ppt)

二.X线4个特性:

1.穿透性:X射线用于人体检查的原因。

2、线透视检查的基础。

3、X线平片成像的原理。

平片优点:空间分辨率高经费低可观察整体形态 成像

速度快 。

缺点:图像前后重叠,不便于观察,此时应做CT检查 (CT优点:密度分辨率高)

4放射治疗的基础

三.形成影像的三个条件(见教材第二页)

四.人体组织结构密度高低(了解)

五、MRI

优点:1.多参数成像 可更好显示病变组织

2.对软组织(肌肉 颅脑等)分辨率高

3.多方位成像

缺点:1.看骨骼不清楚

2.检查空间幽闭

3.检查时噪音大

4.对病人要求高,检查期间不能动,否则此次扫描序列无效。

六个定义:CT值概念 纵向弛豫 横向弛豫 流空现象 自然对比

人工对比

成像原理了解即可,掌握临床检查疾病、相应部位应该开什么申请单。本章考试没有大题。

整理得不够完善的地方请大家见谅哈。

第17篇: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超声、CT、MR、核素 2.X线特性和医学的关系

• 穿透作用:医用X线波长短,故穿透力强,可穿透各种密度不同的物质。 • 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荧光.这是X线透视的基础.• 感光作用,X线可使胶片上的 溴化银感光,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 经显影处理,胶片呈黑色,经定影、水洗把未感光的溴化银冲掉显出一张X线照片,这是X线照片的基础.• 电离作用:X线穿透任何物质都使该物质产生电离,,电离的程度与X线量成正比,这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 生物作用(效应):X线照射生物体,可使细胞产生损伤,甚至坏死,其程度与X线剂量大小有关,这是放射线治疗的基础 3.X线成像原理

天然对比成像:人体各组织有密度差异,这种差异称天然对比.a)

1、高密度:骨,钙化

b)

2、中等密度:肌肉,内脏,液体,软骨

c)

3、低密度:脂肪气体

人工对比

d) 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密度近似,为显示缺乏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密度更高的物质如碘,钡剂,或更低的物质如气体,形成人工密度差别.此法是造影的基础,导入的物质称造影剂(contrast medium)

*【分类】

(1)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高密度造影剂: 硫酸钡.消化道造影

水溶性有机碘:离子型如泛影葡(Urogrfin) 非离子型:如碘(Iopamidol优维显)

无机碘:碘化油(Lipoidol)子宫输卵管造影 【方法】

(1) 直接导入法

口服法:如消化道造影 ; 灌注法:如钡灌肠,支气管造影

(2)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 通过造影剂生理排泄,显示器官,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胆囊造影 4.X线图像特点

重叠图像 影像密度

a) 普通X线图像是人体不同密度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与影像密度概念不同的是胶片密度可用密度仪测量,在胶片上白色为高密度,黑色为低密度,灰色为中等密度,透视荧光屏上则与胶片相反.

影像的放大与失真

b) 由于X线束呈锥形,它能使物体放大投影周围产生一圈模糊的半影,从而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失真度.焦--片距离越远,X线越趋于平行,半影越小,清晰度越高,

反之则大,照片清晰度下降 5.X线防护原则

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曝光时间,根据情况减小照射野.距离防护:尽量远离X线源(X线管球) 屏蔽防护:利用屏蔽、铅衣等使X线与工作人员隔离,从而起到减少或杜绝X线辐射的作用.6.CR与DR的优缺点(两者都是X线的发展)

CR优点

(1) 灵敏度高.采集微弱信号不被噪声 掩盖 (2) 分辨力高.可观察细微结构 (3) 后处理功能:测量、放大、剪影等后 处理 CR缺点

(1) 时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满足动态显示 (2) 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胶片(即:图象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3) 设备较昂贵:IP板属于易耗品 DR优点

1.曝光宽容度大 2.后处理功能 3.工作站出报告,无胶片,DIcom3接口,储存传送方便 4.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DR缺点:设备成本高;专机专用 7.CT计算机断层扫描

*概念:CT是人体某个断面的组织密度分布图,以X线作为照射源,由探测器接受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再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屏幕上。 特点: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干扰少。

成像原理、图像特点:断层图像 有厚度,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数字化图像;重建图像 进行各种后处理;灰度图像 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 黑影 低吸收区 低密度区

– 白影 高吸收区,高密度区

• 密度分辨率高,对钙化和固执结构敏感 • 用CT值量化密度的高低 • 窗技术: 窗宽和窗位

8.*CT值:将单位体积的衰减系数(u值)换算成CT值,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同一单位。

水的CT值=0HU;空气的CT值=-1000HU;骨皮质CT值=+1000HU 9.MRI磁共振【成像特点】 • 数字化图像 • 重建图像

• 窗技术

• 灰度图像: 代表MRI信号强度

• 多参数成像 T1WI,T2WI,PdWI,DWI • 成像基础:是组织及病变间弛豫时间的差别 • 直接多方位成像

• 流空效应:不需造影剂就能血管成像 • 软组织分辨率高

• 功能成像 DWI(无方向性-急性脑梗塞)PWI(矢量,有方向性)MRS(波谱) • 特有的水成像技术,典型MRCP

【临床应用】:尿路成像;肝内外胆管;椎管成像 1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MR胰胆

管成像是一种利用水成像原理的无创性技术,在不需要对比剂的情况下可清晰显示含有液体的胆管和胰管的全貌。主要适应症包括胆道的结石、肿瘤和炎症,胰腺肿瘤和胆胰管变异或畸形。 11.*超声:频率在2000Hz以上,高于人耳听觉高限的声波,诊断用超声频率在2.5-10MHz之间。 12.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无创检查;超声多普勒可观察血流情况,适合心脏及较大血管;适合实性脏器检查;空气对其影响明显,不适合胸部、胃肠道

13.核医学:功能性检查;有创检查;常常用于心肌梗塞、甲状腺功能检查、骨显像、肾动态显像、肝胆显像等

14.影像的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和海量存贮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的系统

15.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外伤——CT;颅底损伤——MR;椎管、椎体骨折——X线平片检查;炎症及肿瘤性病变——MR(钙化、出血用CT辅助)

呼吸系统:普通——X线平片;纵隔病变、肺间质病变——CT;

循环系统:中等以上血管——CTA 、MRA;中等以下较小血管、心脏冠脉筛查——CTA;局部血管病变、心脏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

消化系统:消化道检查——X线造影;慢性胃肠道疾病或临床怀疑有肿瘤疾患——内窥镜检查(次选检查手段);腔外病变——CT增强检查(确定肿瘤分期);肝胆胰脾疾病——超声 ;肝胆胰肿瘤性病变明确临床诊断——CT、MRI; 胆道肿瘤——CT、MRCP 泌尿生殖系统:常规——超声;怀疑尿路阳性结石——腹平片;肾盂、输尿管、膀胱检查——X线造影 ;肾肿瘤——CT、MRI;子宫、附件、前列腺疾病——超声(首)、MRI(次)。 骨骼肌肉系统:首选体格检查;骨骼疾病、骨肿瘤——X线平片;骨骼病变内液化、钙化、骨化、瘤骨、脂肪成份——CT;软骨、韧带、肌腱及骨髓——MRI 第二章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检查方法:常规X线检查、CT、MR、血管造影、关节造影  X线平片:常规摄正、侧位片,必要时摄斜位、切线位或其它位置。对任何骨骼部位的投照都要至少包括一个关节和周围软组织。  骨骼的基本病变:

1.固执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

【X线与CT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

2.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钙盐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骨软化变形。

3.骨质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是通过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或软骨内成骨

【X线和CT表现】骨密度增高; 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小梁变粗、增多密集;骨骼 粗大、变形 (与骨质软化相反)

4.骨质破坏:正常的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替代而消失

【X线表现】:片状或斑片状密度减低影,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正常骨结构消失

5.关节退行性改变:多见于老年人,是生理性退化,以承重关节为主,例如脊柱、髋及膝关节 【X线表现】

 初期: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被纤维组织代替—关节间隙狭窄。

 进展:累及关节面下骨质—关节面增生硬化,形成骨赘,关节囊肥厚,韧带骨化。 6.关节强直:分为骨性强直和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关节两骨端由骨组织连接。纤维性强直:关节两骨端由纤维组织连接  骨与关节疾病

1.骨折:骨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有明显外伤史。

 X线:骨折线 ,骨小梁、骨皮质中断

 *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常伴尺骨茎突骨折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源性感染  多见于儿童

 软组织肿胀,松质骨内的骨质破坏区,骨膜反应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在骨内遗留感染病变、死骨或脓肿(以增生、修复为主)

a) 死骨:致密,骨结构不清楚,周围透亮带

b) 骨质增生。 c) 骨膜增生。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区别:急性以软组字肿胀、骨质斑点状破坏和轻微的骨膜反应为特征;慢性则以骨质硬化、骨膜新骨增生显著、骨膜下大片死骨和骨包壳为其特征。 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临床特点】: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对称性、多关节受累。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强直、变形。 【X线表现】

1、软组织肿胀。2、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凹陷。

3、骨质内小囊样破坏区。4、骨质疏松。5、关节畸形、骨性强直。 5.退行性骨关节病:由于关节软骨变性而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病。

【临床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髋、膝、脊柱和指间关节

【X线特点】:关节间隙不对称、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骨赘、骨桥。 关节面下假囊肿。关节游离体。关节半脱位。

6.骨软骨瘤:多见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带蒂的骨性突起,背向关节生长,肿瘤的骨小梁与基底的骨骼相连

第三章 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 检查方法:

1.首选方法:胸片(摄片),正位和侧位(普通X线平片)。

胸片要检查:胸廓气管与支气管 ;肺;纵隔;胸膜;膈肌

2.透视(fluoroscopy):对胸部摄片起辅助作用。非常规,应用逐渐减少。

3.CT:进一步确定和诊断胸片上发现的病变;可对临床疑有胸部病变而胸片未能发现异常者进一步检查;用于血管病变、胸部先天异常的诊断;肺部肿瘤分期及随访、

肺癌高危人群行低剂量筛查.4.MRI:用于纵隔病变、胸壁病变的诊断及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5.超声:用于胸腔积液定量诊断、胸膜及胸壁、纵隔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

6.核素:用于肺栓塞及血管病变,包括血管显像;淋巴管显像;肺灌注显像

(二) 正常影像

 肺野是x线胸片上两侧肺脏形成的透明区域,为了方便病变的定位,将每侧肺划分上、中、下野和内、中、外带。每侧肺由叶间胸膜分隔为多个叶,右肺由上、中、下三个肺叶组成,左肺由上、下两个肺叶组成。

 肺纹理:是由肺门向肺野外围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是肺动脉、肺静脉分支和支气管的投影,主要由肺动脉的分支构成。

(三) 肺部基本病变影像

1.渗出性病变(exudation):是由于肺泡腔内气体被液体及细胞成分所代替,见于肺内炎性改变.【X片及CT片】可见斑点或斑片状或磨玻璃样的高密度影像增殖性病变:见于肉芽肿、炎性假瘤及慢性炎症

2.增殖性病变:是由于多种细胞的增生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形成肉芽肿、炎性假瘤和慢性炎症,

【平片或CT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或肿块。 纤维化改变:见于结核、慢性炎症 3.纤维化:由增殖性病变发展而来,表现为条索、斑片、网状及肿块等 4.空洞:是由于病变内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 病变空洞 空洞内源 空洞外缘 肺结核(纤维空洞) 光滑 清楚

肺结核(干酪空洞) 光滑或不规则 清楚 肺脓肿 一般较光滑 模糊不清

肺癌 凹凸不平,可有壁结节 外缘毛糙,有分叶

5.空腔:为肺内生理腔隙的异常扩张,见于肺囊肿及肺大泡。

****空洞与空腔的区别

6.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的过度膨胀。

(四) 支气管疾病:

1.*支气管扩张:分四型:柱状扩张、静脉曲张型扩张、囊状扩张及混合性扩张。

【CT片】可见支气管内径增宽,为环行或管状影像 ,可有管壁增厚,与伴行的血管形成“双轨征”或“印戒征 ”

2.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胸片可显示不透X线的异物, X线可穿透的异物胸片不能显示,只能通过间接征象定位;而CT可发现密度较低的异物,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异物的显示。

3.慢性支气管炎: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胸片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走行紊乱;CT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血管束增粗及继发的肺气肿、肺大泡等改变。

(五) 肺部疾病  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炎症,可引起整个肺叶的实变。 【X线平片】:早期局限性的磨玻璃状或淡片状模糊阴影→进展为片状密度增高的阴影 2.小叶性肺炎:即支气管肺炎,是主要发生在细支气管及肺小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胸片】:肺纹理模糊、增粗,沿肺纹理有模糊的小结节及斑片状阴影。

 肺结核

分为5型: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

浸润性肺结核:

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肺内渗出性病变,特点:多种形态的病灶并存,如斑片状、结节状、斑点状、空洞及条索等,病变内可见硬结或钙化。  肺部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少见,主要有平滑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等。肺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支气管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从发生部位分中央型、周围型及弥漫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肺门肿块和肺不张。 【CT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幅度比肺不张低。

*周围型肺癌: 早期→结节阴影,密度较低,边缘模糊,有分叶和胸膜凹陷征 。

中、晚期→肺内肿块多在3cm以上,多数病变有分叶,边缘毛糙、模糊 。肺癌空洞为厚壁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平,有壁结节 。 弥漫性肺癌:

两肺多发病灶或肺段、肺叶的实变影像,呈结节或斑片状,结节大小一般为粟粒大小到1cm以上,其密度相似,以两肺中下部较多.

(六) 胸膜疾病

1、气胸:胸膜腔内进入气体,负压消失,肺脏萎陷。

【CT】肺脏外缘透亮无肺纹理区,内侧见受压肺脏边缘,呈线状影。

(七) 纵膈肿瘤

前纵隔 好发胸腺瘤,心包囊肿 中纵隔 好发淋巴瘤

后纵隔 好发神经源性肿瘤 第四章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胃肠道检查方法:普通X线,造影检查(首选,主要检查手段),CT,MR,内窥镜检查,内镜检查

1.胃肠道造影剂

阳性造影剂 : 硫酸钡 ;碘剂 阴性造影剂 : 空气

2.食管两个生理狭窄:食管入口处;膈肌裂孔处

三个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房压迹

3.胃的形态:与体型和张力有关。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牛角型、钩型、无力型、瀑布型 4.胃肠道异常X线表现

【轮廓改变】

 龛影(niche)是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充填,切线位时形成突出于腔外的钡斑,称为龛影。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正位投影充钡时表现为一个圆形的钡斑,充气时表现为一环形透亮区。

 憩室: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状影,或由于管腔外邻近组织病变的粘莲、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其内及附近的粘膜皱襞的形态正常。  充盈缺损:是指充钡的胃肠道轮廓局部向腔内突出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

5.胃肠道常见疾病:

 食管静脉曲张: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

表现为粘膜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不规则钡剂通过稍受阻。  食道癌:是食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少数为腺癌。食道癌最常发生在胸中段,其次为胸下段。

【X线造影】

管腔内充盈缺损,呈乳头状,有分叶。 粘膜破坏、消失、中断。

局限性管腔狭窄,与正常管腔界限清楚。 不规则龛影呈长行扁平状 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X线表现】

 直接征象: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龛影(niche)是钡剂充盈胃壁缺损处;龛影口部: 粘膜线 项圈征和狭颈征 ;粘膜纠集

 间接征象:痉挛性切迹 ;胃液分泌增加 ;蠕动增强或减弱

【十二指肠溃疡X线表现】

 直接征象:龛影 正面覌 ;球部变形: 呈三叶状 山字形

 间接征象:球部激惹征;幽门痉挛;胃液分泌增多

 胃癌: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以胃窦的胃小弯和贲门常见。早期胃癌定义: 肿瘤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或有无转移早期胃癌。

【X线表现】

1、胃腔内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表面呈菜花样。

2、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胃粘膜平坦或消失。病变侵犯全胃可以形成皮革胃。

3、腔内龛影,见于溃疡型胃癌,龛影位于腔内、形状不规则、周围饶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轮廓不规则,可见指压迹状充盈缺损。以上表现称为:“半月征”。

 结肠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于胃癌食道癌之后居第三位。70%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主要为腺癌

【X线钡灌肠表现】

1.肠腔内充盈缺损,轮廓不规则,粘膜皱襞破坏消失,肠壁僵硬平直,结肠袋消失。2.肠管狭窄,肿瘤沿肠壁环状侵润生长,引起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边缘不规则,易造成梗阻。

3.较大龛影,位于肠腔内,沿肠壁长轴生长。 肝囊肿:先天性病变

【CT征象】: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利,境界清楚,CT值为0-20Hu,无强化。

 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典型为渐进性强化,首先从边缘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最后均匀强化,中心可有无强化区,呈“早出晚归”特征。

 ***(今年重点)肝细胞癌:常由肝硬化进展而来;病理上分为巨块型(直径>5cm),结节型,弥漫型。

【CT表现】

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可有假包膜。

增强呈“快进快出”的特点,即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高于肝实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弱,密度低于肝实质。

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形成及肝门淋巴结增大 可见肝硬化的表现

内部可有无强化的坏死区。

 胆囊结石:以胆色素结石常见

【平片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致密影。 【CT表现】为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多边形,泥沙状致密影  急性胰腺癌:分为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  水肿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轮廓模糊,周围见絮状渗出及肾前筋膜增厚。 坏死性胰腺炎

 弥漫性体积增大(更凶险)

胰腺密度不均匀,内见囊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密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及炎性渗出 肾前筋膜增厚 胰腺假性囊肿  慢性胰腺癌

【CT表现】胰腺体积正常或缩小;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 假性囊肿

 胰腺癌(胰腺最常见的肿瘤,去年考题)为少血供肿瘤。常发生在胰头,其次为胰腺体部。

【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时密度增加不明显,而正常胰腺明显强化,使肿瘤边界显示较明显。 胰管扩张 胰管受压阻塞引起

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受侵,变窄,呈“双管征”。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 肿瘤远处转移  急腹症:

 消化道穿孔:隔下游离气体影为典型表现  肠梗阻:多发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  急性阑尾炎 腹部脂肪线消失,局部肠淤张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B超;CT(包括CTA);MRI(包括MRA);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脏大小、形态的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脏冠脉筛查——CTA,冠脉手术前,仍需造影。 中等以上血管——CTA 、MRA。

中等以下较小血管——CTA。

(二)X线、CT和MRI比较

1.普通的X线检查: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的房室瓣、乳头肌和房室间隔等心内结构,不能区分心肌和心包组织,但是可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边缘和轮廓。

2.螺旋CT:具有各种三维重建和虚拟内窥镜的功能,可以从多方位立体显示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和腔内情况。

3,MRI检查:可清楚的分辨肌肉、肌膜、脂肪等软组织;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成像的能力,获得各种平面、曲面的重建,以及各种三维显示,便于对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或病变进行立体追踪观察。

(三) 心脏X线投射的体位

正位(后前立位)远达片 2米PA:直立,X线右后向前水平穿过人体胸腔,平静吸气位屏气投照;前胸壁贴近胶片-暗盒

侧位LP :患者侧位,左胸壁贴近胶片-暗盒

左前斜位LAO:患者向右旋转60度,左肩贴近胶片-暗盒(从片子左到右: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窗-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静脉;肋骨在片子右边)

右前斜位RAO:由直立位向左旋转45度,右肩贴近胶片-暗盒(从片子左到右:左心房-右心房;肺动脉及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左心室(交叉);肋骨在片子左边)

(四)心脏和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1.心脏增大及其外形变化

【正常】心胸比例:

 普大型:房室均增大

 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及心尖上翘,呈“梨形”。  主动脉型:主动脉结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呈“靴形”。  移行型:混合。 2.房室增大的X线变现

 左心室增大:PA(正位)位心尖向左下延伸,并向外侧突出变圆,心脏横径增加;LAO(左前斜位)位左心室向左下膨出,与胸椎重叠,心后间隙变窄。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

 右心室增大:PA位肺动脉段膨出,心脏呈二尖瓣型;RAO(右前斜位)右心室向上前膨出,心前间隙变窄或消失

【见于】肺心病、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征  左心房增大:PA位心右缘双边现象,心左缘四个弧,第三弧为左房的耳部,支气管分叉部角度增大。RAO位食管受压后移;LAO位左主支气管受压上移

【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室衰竭、左房黏液瘤、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 右心房增大:PA位右侧心缘延长并向右侧肺野突出。LAO位心前缘上部向前凸出

【见于】三尖瓣狭窄、右心室衰竭、房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

(五) 循环系统疾病

1.冠心病:

【CTA表现】:管腔狭窄,管壁见低密度粥样硬化斑块或高密度钙化斑块。 按狭窄程度分3级:轻度 小于50%;中度 50%-75%;重度 大于75% 2.主动脉瘤:主动脉局部病理性扩张(并非真的是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  真性动脉瘤: 有完整的动脉壁三层组织结构

 假性动脉瘤 动脉壁破裂后由血肿和周围包绕的结缔组织构成。

3.主动脉头层:为主动脉壁中膜血肿或出血。由于高血压导致血流灌入中膜形成血肿,并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双腔。

【CT】显示内膜及内膜上的钙化斑块内移;显示真假腔情况;假腔内血栓;动脉分支受累情况 第六章 泌尿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影像学诊断

(本章指出小题,以下为老师上课讲的重点)

(一)泌尿系统检查方法: X线腹平线(KUB)(泌尿系结石首选),尿路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超声,CT,血管造影,MRI

(二) 泌尿系统疾病

 泌尿系结石:分类:阳性结石(结石含钙,X线密度较高)阴性结石

【临床表现】腰疼、血尿、肾绞痛、急腹症

【X线】阳性结石表现为泌尿系内致密影;阴性结石无异常表现

【CT片】 泌尿系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灶,CT值达200Hu以上,常伴梗阻上方积水,扩张。 1.输尿管结石(Calculus of Ureter);常位于生理狭窄处(3个生理狭窄);肾盂输尿管结合部;小骨盆入口;膀胱入口 2.肾结石:多发于肾盂、肾盏内

 肾与输尿管结核:首先波及肾脏,后蔓延至输尿管和膀胱

【病理改变】:结构破坏,空洞形成;钙化;狭窄和积水;肾自截

【肾结核的CT】 肾脏增大或缩小,形态不规则;肾实质内不规则、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呈多房性空腔改变 局部可见不规则钙化;肾盏、肾盂壁增厚、变形,肾盏积水,肾盂狭窄;增强后病灶区无明显强化;晚期全肾弥漫性钙化体积明显缩小形成肾自截。 【输尿管结核CT】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上段输尿管积水

 单纯性肾囊肿(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多发生于肾皮质内,囊壁为一层扁平上皮,血供稀少,多无临床症状,囊肿巨大时压迫症状

【CT】:类圆形水样密度占位,密度均匀,无增强,边缘光整锐利。

 肾细胞癌: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的透明细胞癌,中老年人好发;血供丰富,临床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常有坏死,出血,囊变;易穿破包膜,邻近侵犯,瘤拴,转移

【CT】

肾实质内实性肿块,较大者可突出肾脏外;

病灶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肿瘤向外侵犯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或消失;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肾实质强化而致病灶区相对低密度;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血管腔增粗且不强化; 淋巴结转移: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癌(良性瘤)(angioleiomyolipoma)(名解)

肾脏常见良性肿瘤,又称错构瘤。含有血管、平滑肌、脂肪成分。 诊断要点:检测到肿瘤内脂肪成分

【CT】可见肾实质内不均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脂肪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病灶区呈不均匀强化,脂肪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

 肾盂癌与输尿管癌:来源于尿路上皮,多为移行细胞癌;肾盂输尿管内乳头状突起,基部向肾内浸润;早期出现血尿,肾盂输尿管积水

【CT】肾盂内软组织结节;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充盈缺损;继发肾盂肾盏积水及肾脏、肾外侵犯

 膀胱癌:形态不规则,基底部较宽,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

【CT】 乳头状癌

1,平扫见由膀胱壁突向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灶,病灶基底较宽,局部膀胱壁层次不清;

2,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肿块内常见不规则低密度无强化坏死区 3,延迟扫描示膀胱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三) 女性生殖系统影像学诊断

 首选——超声;子宫病变首选超声,次选MRI  X线平片:显示宫内金属节育环;子宫输卵管造影;盆腔动脉造影

 *(名解)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用一定的器械经子宫颈注入造影剂以显示子宫和输卵管内腔的方法。禁忌症:各种活动性生殖道炎症;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月经期,妊娠期或刮宫术后子宫内膜未修复。适应症:不孕症;各种生殖道畸形;子宫不正常出血等  *(名解)IVP,即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有机碘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浓缩排入尿路,形成高密度影像。可了解尿路形态和双肾功能。是泌尿系统常用检查方法。

 *(名解)铸型结石:结石巨大,充满部分或全部肾盂、肾盏时称为铸型结石或鹿角石

第18篇:三大影像实习

医学生实习出科考核及毕业考试实施细则

医行字[2005] 11号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医学生的毕业实习及其教学医院的临床带教工作,提高实习质量,参照卫生部《关于加强部属学校临床教学的暂行规定》和本科实践教学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医学生实习出科考核

医学实习出科考核由实习医院根据三峡大学医学院有关规定进行,各实习医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领导,实习医院教办(科教科或医教科)和各实习教研室(科室)主任具体组织实施。具体办法如下或见《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实习手册》

一、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生出科考核

(一)考核内容及办法:学生完成本科室临床实习内容后,由教研室主任(大科主任)安排在出科前一周内进行。出科考核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考核得分记入学生毕业实习成绩册。

1、按《实习医生医德医风考核评定标准》由实习科室主任或指定副主任在征求该科带教老师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该科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得分记入相应科室的医德医风考核评定表,即表1。

2、按《病历书写评分标准》由实习科室带教老师负责进行考核。每位实习生考核3-5份病历。得分记入相应科室的病历书写评分表,即表2。

3、按〈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标准〉对实习生进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内、外、妇、儿科由教研室主任(大科主任)牵头负责,组成考核小组,相对固定,定期集中实施考核。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某项体格检查)、基本操作技能、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判读。考核小组在病区预选备考病例或准备医学教学模拟人以及基本操作技能项目、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基本操作技能项目、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一般要有5项以上备选,制成签牌,以备考核时实习生抽选。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每2—3名老师考核1名学生,每个学生迎考45分钟。具体时间分配:体格检查20分钟,基本操作

技能、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判读25分钟。考题由学生抽签决定。老师按标准严格打分,然后将所打分总评,得出该学生该科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记入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表,即表3。

4、根据《毕业实习大纲》所规定该科实习生应掌握的临床知识,适当结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由教研室(科室)命题组卷或由科教科(医教科)统一从题库抽题组卷,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书面理论考试。考试科目: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得分记入毕业实习成绩汇总表中的理论考试一栏中。

(二)出科考试成绩汇总计算:由实习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将内、外、妇、儿各科表1至表3的成绩分别记入毕业实习成绩汇总表中。按医德医风考核10%,住院病历书写考核20%,临床实践技能考核30%,理论考试40%计算出学生各科实习成绩(即为出科考试总成绩)。然后,计算内、外、妇、儿四科的平均成绩,即为学生毕业实习成绩。

(三)每次考核资料包括理论试卷、学生病历、操作考试纪录等,由教研室(科教科或医教科)归档备查。

二、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出科考核

医学影像专业毕业实习考核由三大部分组成:医德医风;临床内、外科实习;影像专业实习。

(一)医德医风考核按《实习医生医德医风考核评定标准》由实习各主要科室(内科、外科、影像科、超声科)主任或指定副主任在征求该科带教老师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学生在该科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得分记入相应科室的医德医风考核评定表,即表1。

(二)临床内、外科实习的考核

1、病历书写:在学生出科前由实习各科室参照我院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病历书写评分标准》,由带教老师负责进行考核,每位实习生考核3份病历,得分记入相应科室的病历书写评分表,即表2。

2、实践技能:在学生出科前由实习各科室参照我院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包括体格检查(心、肺听诊+某项体格检查)、基本

操作技能、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判读。考核小组在病区预选备考病例或准备医学教学模拟人以及基本操作技能项目、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基本操作技能项目、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一般要有5项以上备选,制成签牌,以备考核时实习生抽选。每2—3名老师考核1名学生,每个学生迎考45分钟。具体时间分配:体格检查20分钟,基本操作技能、X线片、心电图和化验检查结果判读25分钟。考题由学生抽签决定。老师按标准严格打分,然后将所打分总评,得出该生该科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记入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表,即表3。

3、根据《毕业实习大纲》所规定该科实习生应掌握的临床知识,适当结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由教研室(科室)命题组卷或由科教科(医教科)统一从题库抽题组卷,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出科书面理论考试。成绩记入相应科室出科理论考试成绩记录表,即表4。

(三)影像科(普放、介入、CT、MRI)、超声科的实习考核,在学生出科前由所在科室分管教学的主任和带教老师根据《医学影像专业实习考核评定标准及实施细则》,组织对实习生进行学科实习成绩考核。根据《毕业实习大纲》所规定该科实习生应掌握的临床知识,适当结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由教研室(科室)命题组卷或由科教科(医教科)统一从题库抽题组卷,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工作能力进行出科书面理论考试。其医德医风、医学影像操作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及报告书写、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分别记入表1至表4。

(四)出科考试成绩汇总计算:由实习医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将内、外、影像、超声各科表1至表4的成绩分别记入毕业实习成绩汇总表中。按各自相应的权重计算出学生各科实习成绩(即为出科考试成绩)。然后,根据成绩汇总表中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五)每次考核资料包括理论试卷、学生所书写的病历、操作考试、医学影像操作技术考试纪录、诊断报告书等,由教研室(科教科或医教科)归档备查。

毕 业 考 试

毕业考试是全面检验医学生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根据三峡大学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医学生毕业考试由医学院协调各临床学院统一进行,在实习结束后2-3周内完成,具体内容及办法如下:

一、毕业实习成绩

由各临床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复印所管属学生实习手册中的“毕业实习成绩册”封面及“毕业实习成绩汇总表”,要求一张纸正反复印,按年级班级分别装订成册,装订的统一封面见附表一。毕业实习成绩由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录入“三峡大学单科成绩报表”(医学院教务网下载)。临床医学及中医学专业为第一阶段毕业实习手册中的实习成绩。

二、临床实践技能毕业考试

由各临床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第一阶段)实习结束后2-3周内进行。

(一)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

按实习大纲要求,把实习手册中内、外、妇、儿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项目集中,构成实践技能的考核项目卡集。由内、外、妇、儿四个教研室各抽1-2名教师组成考核小组,每2名教师考核1名学生。学生从实践技能考核项目卡集任意抽取2张卡,学生在20分钟内简述所抽中的2个实践技能项目的操作要领,模拟操作过程并回答老师的提问。2名老师根据标准答案及附表二(临床医学实践技能毕业考试评分表)要求共同判分,二项技能的得分之和为学生实践技能毕业考核得分(满分100分),录入“三峡大学单科成绩报表”(医学院教务网下载)中,报表文字文档签名后报临床学院教学办。评分表按年级班级分别装订成册,装订封面见附表四。

(二)医学影像专业:

按实习大纲要求,准备80-100份典型病例的医学影像片(普放、CT、MRI、介入),组成医学影像学诊断及报告书写毕业考核片库,学生从片库中任意抽取2份考核片,在20分钟内阅读并在标准报告单上写出诊断报告、回答老师相关提问。由普放、CT、MRI、介入各专业学组各抽1-2名教师构成考核小组,每2名教师考核1名学生。2名老师根据标准答案及附表三(医学影像诊断及报告书写毕业考试评

分表)要求共同判分,二份报告的得分之和为学生诊断及报告书写毕业考核得分(满分100分),由考核教师录入“三峡大学单科成绩报表”(医学院教务网下载)中,报表文字文档签名后报临床学院教学办。评分表按年级班级分别装订成册。装订封面见附表四。报告单由科室保存备查。

三、毕业理论考试

医学生毕业理论考试由医学院协调各临床学院统一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一阶段实习结束后2-3周内进行,中医学专业在第二阶段实习结束后2-3周内进行,医学影像专业在实习结束后2-3周进行。根据实习大纲地的要求,按照执业医师考试的题型,各临床学院各出一份试卷(满分100分),临床医学专业试卷内容为内、外、妇、儿科学;中医学专业内容为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医学影像专业内容为内、外科学及影像诊断学。由医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任意抽取一份作为毕业理论考试试卷,集中对学生进行毕业理论考试。各临床学院组织教师分别对所管属班级的学生进行评卷。成绩由评卷教师录入“三峡大学单科成绩报表”(医学院教务网下载)中,报表文字文档签名后报临床学院教学办。试卷按照三峡大学规范要求进行装订。

四、毕业考试成绩计算

毕业考试成绩由上述三部分构成,按照毕业实习成绩占40%,毕业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20%,毕业理论考核成绩占40%,由各临床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计算汇总并填入“三峡大学毕业考试成绩报表”(医学院教务网下载)中,报表文字文档签名后报医学院教学办公室。

上述三项成绩必须全部及格,任何一项不及格即作为毕业考试总成绩不及格。

第19篇:一分钟影像大赛

奖项设置

☆ 最佳创意奖

该奖项授予具原创性,突破性,有不凡的摄影技术,画面,故事内容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作品。

☆ 最佳制作奖

该奖项授予利用机械、电子技术、光学处理与动画等制造视觉效果上有突出成绩的作品。

☆ 最佳动画奖

该奖项授予动画效果最为突出,反响最好,立意最深刻的作品

☆ 最佳摄影奖

该奖项授予能够充分利用摄影技术把影片主导的内容完美表现的作品。 ☆ 最佳剪辑奖

该奖项授予能够充分利用剪辑技术,具有结构完整、内容连贯、含义明确并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 最佳网络人气奖

该奖项授予在本大赛官方网站上获得最多投票的作品。

☆ 最佳一分钟

该奖项授予综合评分最高的作品,即本次大赛的最高奖。根据大赛全过程中各高校的组织情况,另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

参赛要求编辑

一、参赛人员:海内外在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等)

二、作品时长:应为一至三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六分钟)的短片。

三、作品题材:不限,DV短片、Flash、动画等皆可。

四、字幕要求:请自行制作中英字幕。

五、内容要求:参赛作品不得含色情、暴力或反动因素,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

第20篇:影像部工作总结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影像部

大学生记者团影像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记者团影像部

学期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学期就要悄悄离去,新的一学期即将要开始。回首将要过去的这一学期,我们付出努力、也付出了汗水,当然我们收获的成果、收获了果实。

本学期我部除了平时的各项活动的相片及视频资料采集以及为校园电视台提供素材以外,还完成了一次摄影展的顺利展出以及校园DV的录制。

这学期我部具体的做了一下工作:

一、对我部成员进行明确分工,细分各自的工作职能包括摄影、摄像、外联等工作的具体安排。

二、做好我部的日常采访和信息采集工作,配合编辑部与播音室做好“校园快讯”的信息采集与发行工作与“校园电视台”的信息采集与录制工作

三、举办记者团的特色活动,如以“寻春”为主题的摄影展、校园DV(剧本)征集大赛活动。并且取得圆满成功。

四、对我部成员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并制定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培养、筛选出一批技术骨干人员。

五、我部对外照相业务已顺利开展,并且合理安排值班人员,确保了我部对外照相业务的正常开展。本学期以来我部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本学期的各院系活动及日常新闻事件进行了信息采集,主动参与校内摄影类活动,完成了各项外派采访拍照任务,配合播音室和编辑部参加采访拍摄任务。

在本学期中,我部成员在值班、例会及各种任务中表现得也都比较积极,对团里各种任务的执行做的还是比较到位。但在这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我们相信在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足以克服这些问题,希望在做好本学年收尾工作的同时,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以迎接来年更大的挑战!

大学生记者团影像部

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

影像求职信
《影像求职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