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影像诊断学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0: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 X线、超声、CT、MR、核素 2.X线特性和医学的关系

• 穿透作用:医用X线波长短,故穿透力强,可穿透各种密度不同的物质。 • 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荧光.这是X线透视的基础.• 感光作用,X线可使胶片上的 溴化银感光,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 经显影处理,胶片呈黑色,经定影、水洗把未感光的溴化银冲掉显出一张X线照片,这是X线照片的基础.• 电离作用:X线穿透任何物质都使该物质产生电离,,电离的程度与X线量成正比,这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 生物作用(效应):X线照射生物体,可使细胞产生损伤,甚至坏死,其程度与X线剂量大小有关,这是放射线治疗的基础 3.X线成像原理

天然对比成像:人体各组织有密度差异,这种差异称天然对比.a)

1、高密度:骨,钙化

b)

2、中等密度:肌肉,内脏,液体,软骨

c)

3、低密度:脂肪气体

人工对比

d) 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密度近似,为显示缺乏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密度更高的物质如碘,钡剂,或更低的物质如气体,形成人工密度差别.此法是造影的基础,导入的物质称造影剂(contrast medium)

*【分类】

(1)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2)高密度造影剂: 硫酸钡.消化道造影

水溶性有机碘:离子型如泛影葡(Urogrfin) 非离子型:如碘(Iopamidol优维显)

无机碘:碘化油(Lipoidol)子宫输卵管造影 【方法】

(1) 直接导入法

口服法:如消化道造影 ; 灌注法:如钡灌肠,支气管造影

(2)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 通过造影剂生理排泄,显示器官,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胆囊造影 4.X线图像特点

重叠图像 影像密度

a) 普通X线图像是人体不同密度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与影像密度概念不同的是胶片密度可用密度仪测量,在胶片上白色为高密度,黑色为低密度,灰色为中等密度,透视荧光屏上则与胶片相反.

影像的放大与失真

b) 由于X线束呈锥形,它能使物体放大投影周围产生一圈模糊的半影,从而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失真度.焦--片距离越远,X线越趋于平行,半影越小,清晰度越高,

反之则大,照片清晰度下降 5.X线防护原则

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曝光时间,根据情况减小照射野.距离防护:尽量远离X线源(X线管球) 屏蔽防护:利用屏蔽、铅衣等使X线与工作人员隔离,从而起到减少或杜绝X线辐射的作用.6.CR与DR的优缺点(两者都是X线的发展)

CR优点

(1) 灵敏度高.采集微弱信号不被噪声 掩盖 (2) 分辨力高.可观察细微结构 (3) 后处理功能:测量、放大、剪影等后 处理 CR缺点

(1) 时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满足动态显示 (2) 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胶片(即:图象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 (3) 设备较昂贵:IP板属于易耗品 DR优点

1.曝光宽容度大 2.后处理功能 3.工作站出报告,无胶片,DIcom3接口,储存传送方便 4.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DR缺点:设备成本高;专机专用 7.CT计算机断层扫描

*概念:CT是人体某个断面的组织密度分布图,以X线作为照射源,由探测器接受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再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屏幕上。 特点: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干扰少。

成像原理、图像特点:断层图像 有厚度,产生部分容积效应;数字化图像;重建图像 进行各种后处理;灰度图像 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 – 黑影 低吸收区 低密度区

– 白影 高吸收区,高密度区

• 密度分辨率高,对钙化和固执结构敏感 • 用CT值量化密度的高低 • 窗技术: 窗宽和窗位

8.*CT值:将单位体积的衰减系数(u值)换算成CT值,作为表达组织密度的同一单位。

水的CT值=0HU;空气的CT值=-1000HU;骨皮质CT值=+1000HU 9.MRI磁共振【成像特点】 • 数字化图像 • 重建图像

• 窗技术

• 灰度图像: 代表MRI信号强度

• 多参数成像 T1WI,T2WI,PdWI,DWI • 成像基础:是组织及病变间弛豫时间的差别 • 直接多方位成像

• 流空效应:不需造影剂就能血管成像 • 软组织分辨率高

• 功能成像 DWI(无方向性-急性脑梗塞)PWI(矢量,有方向性)MRS(波谱) • 特有的水成像技术,典型MRCP

【临床应用】:尿路成像;肝内外胆管;椎管成像 1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MR胰胆

管成像是一种利用水成像原理的无创性技术,在不需要对比剂的情况下可清晰显示含有液体的胆管和胰管的全貌。主要适应症包括胆道的结石、肿瘤和炎症,胰腺肿瘤和胆胰管变异或畸形。 11.*超声:频率在2000Hz以上,高于人耳听觉高限的声波,诊断用超声频率在2.5-10MHz之间。 12.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反射成像,无创检查;超声多普勒可观察血流情况,适合心脏及较大血管;适合实性脏器检查;空气对其影响明显,不适合胸部、胃肠道

13.核医学:功能性检查;有创检查;常常用于心肌梗塞、甲状腺功能检查、骨显像、肾动态显像、肝胆显像等

14.影像的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以高速计算机设备和海量存贮介质为基础,以高速传输网连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终端,管理并提供、传输、显示原始的数字化图像和相关信息的系统

15.各系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中枢神经系统:外伤——CT;颅底损伤——MR;椎管、椎体骨折——X线平片检查;炎症及肿瘤性病变——MR(钙化、出血用CT辅助)

呼吸系统:普通——X线平片;纵隔病变、肺间质病变——CT;

循环系统:中等以上血管——CTA 、MRA;中等以下较小血管、心脏冠脉筛查——CTA;局部血管病变、心脏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

消化系统:消化道检查——X线造影;慢性胃肠道疾病或临床怀疑有肿瘤疾患——内窥镜检查(次选检查手段);腔外病变——CT增强检查(确定肿瘤分期);肝胆胰脾疾病——超声 ;肝胆胰肿瘤性病变明确临床诊断——CT、MRI; 胆道肿瘤——CT、MRCP 泌尿生殖系统:常规——超声;怀疑尿路阳性结石——腹平片;肾盂、输尿管、膀胱检查——X线造影 ;肾肿瘤——CT、MRI;子宫、附件、前列腺疾病——超声(首)、MRI(次)。 骨骼肌肉系统:首选体格检查;骨骼疾病、骨肿瘤——X线平片;骨骼病变内液化、钙化、骨化、瘤骨、脂肪成份——CT;软骨、韧带、肌腱及骨髓——MRI 第二章 骨关节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检查方法:常规X线检查、CT、MR、血管造影、关节造影  X线平片:常规摄正、侧位片,必要时摄斜位、切线位或其它位置。对任何骨骼部位的投照都要至少包括一个关节和周围软组织。  骨骼的基本病变:

1.固执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

【X线与CT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

2.骨质软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钙盐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骨软化变形。

3.骨质硬化: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是通过成骨细胞形成的骨或软骨内成骨

【X线和CT表现】骨密度增高; 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小梁变粗、增多密集;骨骼 粗大、变形 (与骨质软化相反)

4.骨质破坏:正常的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替代而消失

【X线表现】:片状或斑片状密度减低影,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正常骨结构消失

5.关节退行性改变:多见于老年人,是生理性退化,以承重关节为主,例如脊柱、髋及膝关节 【X线表现】

 初期: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被纤维组织代替—关节间隙狭窄。

 进展:累及关节面下骨质—关节面增生硬化,形成骨赘,关节囊肥厚,韧带骨化。 6.关节强直:分为骨性强直和纤维性强直;骨性强直:关节两骨端由骨组织连接。纤维性强直:关节两骨端由纤维组织连接  骨与关节疾病

1.骨折:骨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  有明显外伤史。

 X线:骨折线 ,骨小梁、骨皮质中断

 *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移位,常伴尺骨茎突骨折 2.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源性感染  多见于儿童

 软组织肿胀,松质骨内的骨质破坏区,骨膜反应

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骨髓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在骨内遗留感染病变、死骨或脓肿(以增生、修复为主)

a) 死骨:致密,骨结构不清楚,周围透亮带

b) 骨质增生。 c) 骨膜增生。

****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区别:急性以软组字肿胀、骨质斑点状破坏和轻微的骨膜反应为特征;慢性则以骨质硬化、骨膜新骨增生显著、骨膜下大片死骨和骨包壳为其特征。 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

【临床特点】:多见于中年女性,常对称性、多关节受累。关节疼痛,关节僵硬、强直、变形。 【X线表现】

1、软组织肿胀。2、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凹陷。

3、骨质内小囊样破坏区。4、骨质疏松。5、关节畸形、骨性强直。 5.退行性骨关节病:由于关节软骨变性而引起的慢性骨关节病。

【临床特点】: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髋、膝、脊柱和指间关节

【X线特点】:关节间隙不对称、变窄。关节面骨质增生,骨赘、骨桥。 关节面下假囊肿。关节游离体。关节半脱位。

6.骨软骨瘤:多见于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带蒂的骨性突起,背向关节生长,肿瘤的骨小梁与基底的骨骼相连

第三章 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 检查方法:

1.首选方法:胸片(摄片),正位和侧位(普通X线平片)。

胸片要检查:胸廓气管与支气管 ;肺;纵隔;胸膜;膈肌

2.透视(fluoroscopy):对胸部摄片起辅助作用。非常规,应用逐渐减少。

3.CT:进一步确定和诊断胸片上发现的病变;可对临床疑有胸部病变而胸片未能发现异常者进一步检查;用于血管病变、胸部先天异常的诊断;肺部肿瘤分期及随访、

肺癌高危人群行低剂量筛查.4.MRI:用于纵隔病变、胸壁病变的诊断及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5.超声:用于胸腔积液定量诊断、胸膜及胸壁、纵隔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

6.核素:用于肺栓塞及血管病变,包括血管显像;淋巴管显像;肺灌注显像

(二) 正常影像

 肺野是x线胸片上两侧肺脏形成的透明区域,为了方便病变的定位,将每侧肺划分上、中、下野和内、中、外带。每侧肺由叶间胸膜分隔为多个叶,右肺由上、中、下三个肺叶组成,左肺由上、下两个肺叶组成。

 肺纹理:是由肺门向肺野外围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是肺动脉、肺静脉分支和支气管的投影,主要由肺动脉的分支构成。

(三) 肺部基本病变影像

1.渗出性病变(exudation):是由于肺泡腔内气体被液体及细胞成分所代替,见于肺内炎性改变.【X片及CT片】可见斑点或斑片状或磨玻璃样的高密度影像增殖性病变:见于肉芽肿、炎性假瘤及慢性炎症

2.增殖性病变:是由于多种细胞的增生及炎性细胞的浸润形成肉芽肿、炎性假瘤和慢性炎症,

【平片或CT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结节或肿块。 纤维化改变:见于结核、慢性炎症 3.纤维化:由增殖性病变发展而来,表现为条索、斑片、网状及肿块等 4.空洞:是由于病变内发生坏死、坏死组织经支气管排出后形成。

*肺结核、肺脓肿、肺癌空洞的CT鉴别诊断 病变空洞 空洞内源 空洞外缘 肺结核(纤维空洞) 光滑 清楚

肺结核(干酪空洞) 光滑或不规则 清楚 肺脓肿 一般较光滑 模糊不清

肺癌 凹凸不平,可有壁结节 外缘毛糙,有分叶

5.空腔:为肺内生理腔隙的异常扩张,见于肺囊肿及肺大泡。

****空洞与空腔的区别

6.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的过度膨胀。

(四) 支气管疾病:

1.*支气管扩张:分四型:柱状扩张、静脉曲张型扩张、囊状扩张及混合性扩张。

【CT片】可见支气管内径增宽,为环行或管状影像 ,可有管壁增厚,与伴行的血管形成“双轨征”或“印戒征 ”

2.气管及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胸片可显示不透X线的异物, X线可穿透的异物胸片不能显示,只能通过间接征象定位;而CT可发现密度较低的异物,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异物的显示。

3.慢性支气管炎: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胸片表现为肺纹理的增粗、走行紊乱;CT表现为支气管管壁增厚、血管束增粗及继发的肺气肿、肺大泡等改变。

(五) 肺部疾病  肺部炎症

1.*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指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炎症,可引起整个肺叶的实变。 【X线平片】:早期局限性的磨玻璃状或淡片状模糊阴影→进展为片状密度增高的阴影 2.小叶性肺炎:即支气管肺炎,是主要发生在细支气管及肺小叶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胸片】:肺纹理模糊、增粗,沿肺纹理有模糊的小结节及斑片状阴影。

 肺结核

分为5型: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结核性胸膜炎

浸润性肺结核:

常见的病理改变为肺内渗出性病变,特点:多种形态的病灶并存,如斑片状、结节状、斑点状、空洞及条索等,病变内可见硬结或钙化。  肺部肿瘤

肺部良性肿瘤少见,主要有平滑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等。肺部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支气管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从发生部位分中央型、周围型及弥漫型肺癌。

*中央型肺癌:肺门肿块和肺不张。 【CT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幅度比肺不张低。

*周围型肺癌: 早期→结节阴影,密度较低,边缘模糊,有分叶和胸膜凹陷征 。

中、晚期→肺内肿块多在3cm以上,多数病变有分叶,边缘毛糙、模糊 。肺癌空洞为厚壁空洞,空洞壁厚薄不均,内缘凹凸不平,有壁结节 。 弥漫性肺癌:

两肺多发病灶或肺段、肺叶的实变影像,呈结节或斑片状,结节大小一般为粟粒大小到1cm以上,其密度相似,以两肺中下部较多.

(六) 胸膜疾病

1、气胸:胸膜腔内进入气体,负压消失,肺脏萎陷。

【CT】肺脏外缘透亮无肺纹理区,内侧见受压肺脏边缘,呈线状影。

(七) 纵膈肿瘤

前纵隔 好发胸腺瘤,心包囊肿 中纵隔 好发淋巴瘤

后纵隔 好发神经源性肿瘤 第四章 消化系统影像学诊断

(一)胃肠道检查方法:普通X线,造影检查(首选,主要检查手段),CT,MR,内窥镜检查,内镜检查

1.胃肠道造影剂

阳性造影剂 : 硫酸钡 ;碘剂 阴性造影剂 : 空气

2.食管两个生理狭窄:食管入口处;膈肌裂孔处

三个压迹:主动脉弓压迹,左主支气管压迹,左房压迹

3.胃的形态:与体型和张力有关。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牛角型、钩型、无力型、瀑布型 4.胃肠道异常X线表现

【轮廓改变】

 龛影(niche)是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充填,切线位时形成突出于腔外的钡斑,称为龛影。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正位投影充钡时表现为一个圆形的钡斑,充气时表现为一环形透亮区。

 憩室: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囊袋状影,或由于管腔外邻近组织病变的粘莲、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其内及附近的粘膜皱襞的形态正常。  充盈缺损:是指充钡的胃肠道轮廓局部向腔内突出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

5.胃肠道常见疾病:

 食管静脉曲张:由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

表现为粘膜增宽迂曲,呈蚯蚓状或串珠状充盈缺损,管壁边缘不规则钡剂通过稍受阻。  食道癌:是食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为鳞状上皮癌,少数为腺癌。食道癌最常发生在胸中段,其次为胸下段。

【X线造影】

管腔内充盈缺损,呈乳头状,有分叶。 粘膜破坏、消失、中断。

局限性管腔狭窄,与正常管腔界限清楚。 不规则龛影呈长行扁平状 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X线表现】

 直接征象:代表溃疡本身的改变;龛影(niche)是钡剂充盈胃壁缺损处;龛影口部: 粘膜线 项圈征和狭颈征 ;粘膜纠集

 间接征象:痉挛性切迹 ;胃液分泌增加 ;蠕动增强或减弱

【十二指肠溃疡X线表现】

 直接征象:龛影 正面覌 ;球部变形: 呈三叶状 山字形

 间接征象:球部激惹征;幽门痉挛;胃液分泌增多

 胃癌: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以胃窦的胃小弯和贲门常见。早期胃癌定义: 肿瘤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而不论其大小或有无转移早期胃癌。

【X线表现】

1、胃腔内充盈缺损,形态不规则,表面呈菜花样。

2、胃腔狭窄,胃壁僵硬,胃粘膜平坦或消失。病变侵犯全胃可以形成皮革胃。

3、腔内龛影,见于溃疡型胃癌,龛影位于腔内、形状不规则、周围饶以宽窄不等的透明带称为环堤,轮廓不规则,可见指压迹状充盈缺损。以上表现称为:“半月征”。

 结肠癌:结肠癌的发病率在消化道肿瘤中位于胃癌食道癌之后居第三位。70%分布在直肠、乙状结肠。好发于中老年男性。主要为腺癌

【X线钡灌肠表现】

1.肠腔内充盈缺损,轮廓不规则,粘膜皱襞破坏消失,肠壁僵硬平直,结肠袋消失。 2.肠管狭窄,肿瘤沿肠壁环状侵润生长,引起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边缘不规则,易造成梗阻。

3.较大龛影,位于肠腔内,沿肠壁长轴生长。  肝囊肿:先天性病变

【CT征象】:为肝实质内圆形低密度区,边缘锐利,境界清楚,CT值为0-20Hu,无强化。

 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的肝良性肿瘤):

【CT表现】为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典型为渐进性强化,首先从边缘结节状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最后均匀强化,中心可有无强化区,呈“早出晚归”特征。

 ***(今年重点)肝细胞癌:常由肝硬化进展而来;病理上分为巨块型(直径>5cm),结节型,弥漫型。

【CT表现】

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可有假包膜。

增强呈“快进快出”的特点,即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高于肝实质,静脉期强化程度减弱,密度低于肝实质。

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形成及肝门淋巴结增大 可见肝硬化的表现

内部可有无强化的坏死区。

 胆囊结石:以胆色素结石常见

【平片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致密影。 【CT表现】为胆囊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多边形,泥沙状致密影  急性胰腺癌:分为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  水肿性胰腺炎

胰腺体积增大,轮廓模糊,周围见絮状渗出及肾前筋膜增厚。 坏死性胰腺炎

 弥漫性体积增大(更凶险)

胰腺密度不均匀,内见囊状低密度区,增强后密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 胰腺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及炎性渗出 肾前筋膜增厚 胰腺假性囊肿  慢性胰腺癌

【CT表现】胰腺体积正常或缩小;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 假性囊肿

 胰腺癌(胰腺最常见的肿瘤,去年考题)为少血供肿瘤。常发生在胰头,其次为胰腺体部。

【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平扫呈等密度或低密度,增强时密度增加不明显,而正常胰腺明显强化,使肿瘤边界显示较明显。 胰管扩张 胰管受压阻塞引起

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受侵,变窄,呈“双管征”。 肿瘤侵犯周围血管 肿瘤侵犯周围脏器 肿瘤远处转移  急腹症:

 消化道穿孔:隔下游离气体影为典型表现  肠梗阻:多发气液平面呈阶梯状排列  急性阑尾炎 腹部脂肪线消失,局部肠淤张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B超;CT(包括CTA);MRI(包括MRA);放射性核素检查 心脏大小、形态的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 心脏冠脉筛查——CTA,冠脉手术前,仍需造影。 中等以上血管——CTA 、MRA。

中等以下较小血管——CTA。

(二)X线、CT和MRI比较

1.普通的X线检查:不能直接显示心脏的房室瓣、乳头肌和房室间隔等心内结构,不能区分心肌和心包组织,但是可清楚显示心脏和大血管的边缘和轮廓。

2.螺旋CT:具有各种三维重建和虚拟内窥镜的功能,可以从多方位立体显示大血管的解剖形态和腔内情况。

3,MRI检查:可清楚的分辨肌肉、肌膜、脂肪等软组织;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成像的能力,获得各种平面、曲面的重建,以及各种三维显示,便于对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或病变进行立体追踪观察。

(三) 心脏X线投射的体位

正位(后前立位)远达片 2米PA:直立,X线右后向前水平穿过人体胸腔,平静吸气位屏气投照;前胸壁贴近胶片-暗盒

侧位LP :患者侧位,左胸壁贴近胶片-暗盒

左前斜位LAO:患者向右旋转60度,左肩贴近胶片-暗盒(从片子左到右: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动脉窗-左心房-左心室-下腔静脉;肋骨在片子右边)

右前斜位RAO:由直立位向左旋转45度,右肩贴近胶片-暗盒(从片子左到右:左心房-右心房;肺动脉及右心室漏斗部-右心室-左心室(交叉);肋骨在片子左边)

(四)心脏和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1.心脏增大及其外形变化

【正常】心胸比例:

 普大型:房室均增大

 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及心尖上翘,呈“梨形”。  主动脉型:主动脉结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呈“靴形”。  移行型:混合。 2.房室增大的X线变现

 左心室增大:PA(正位)位心尖向左下延伸,并向外侧突出变圆,心脏横径增加;LAO(左前斜位)位左心室向左下膨出,与胸椎重叠,心后间隙变窄。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病变、二尖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

 右心室增大:PA位肺动脉段膨出,心脏呈二尖瓣型;RAO(右前斜位)右心室向上前膨出,心前间隙变窄或消失

【见于】肺心病、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房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征  左心房增大:PA位心右缘双边现象,心左缘四个弧,第三弧为左房的耳部,支气管分叉部角度增大。RAO位食管受压后移;LAO位左主支气管受压上移

【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室衰竭、左房黏液瘤、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

 右心房增大:PA位右侧心缘延长并向右侧肺野突出。LAO位心前缘上部向前凸出

【见于】三尖瓣狭窄、右心室衰竭、房间隔缺损、肺静脉畸形

(五) 循环系统疾病

1.冠心病:

【CTA表现】:管腔狭窄,管壁见低密度粥样硬化斑块或高密度钙化斑块。 按狭窄程度分3级:轻度 小于50%;中度 50%-75%;重度 大于75% 2.主动脉瘤:主动脉局部病理性扩张(并非真的是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  真性动脉瘤: 有完整的动脉壁三层组织结构

 假性动脉瘤 动脉壁破裂后由血肿和周围包绕的结缔组织构成。

3.主动脉头层:为主动脉壁中膜血肿或出血。由于高血压导致血流灌入中膜形成血肿,并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双腔。

【CT】显示内膜及内膜上的钙化斑块内移;显示真假腔情况;假腔内血栓;动脉分支受累情况 第六章 泌尿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影像学诊断

(本章指出小题,以下为老师上课讲的重点)

(一)泌尿系统检查方法: X线腹平线(KUB)(泌尿系结石首选),尿路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超声,CT,血管造影,MRI

(二) 泌尿系统疾病

 泌尿系结石:分类:阳性结石(结石含钙,X线密度较高)阴性结石

【临床表现】腰疼、血尿、肾绞痛、急腹症

【X线】阳性结石表现为泌尿系内致密影;阴性结石无异常表现

【CT片】 泌尿系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灶,CT值达200Hu以上,常伴梗阻上方积水,扩张。 1.输尿管结石(Calculus of Ureter);常位于生理狭窄处(3个生理狭窄);肾盂输尿管结合部;小骨盆入口;膀胱入口 2.肾结石:多发于肾盂、肾盏内

 肾与输尿管结核:首先波及肾脏,后蔓延至输尿管和膀胱

【病理改变】:结构破坏,空洞形成;钙化;狭窄和积水;肾自截

【肾结核的CT】 肾脏增大或缩小,形态不规则;肾实质内不规则、边缘模糊的低密度灶呈多房性空腔改变 局部可见不规则钙化;肾盏、肾盂壁增厚、变形,肾盏积水,肾盂狭窄;增强后病灶区无明显强化;晚期全肾弥漫性钙化体积明显缩小形成肾自截。 【输尿管结核CT】输尿管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上段输尿管积水

 单纯性肾囊肿(最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多发生于肾皮质内,囊壁为一层扁平上皮,血供稀少,多无临床症状,囊肿巨大时压迫症状

【CT】:类圆形水样密度占位,密度均匀,无增强,边缘光整锐利。

 肾细胞癌: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的透明细胞癌,中老年人好发;血供丰富,临床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常有坏死,出血,囊变;易穿破包膜,邻近侵犯,瘤拴,转移

【CT】

肾实质内实性肿块,较大者可突出肾脏外;

病灶边界不清,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其内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区; 肿瘤向外侵犯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或消失;

增强扫描早期肿瘤呈明显不均一强化,其后由于周围肾实质强化而致病灶区相对低密度; 肾静脉和下腔静脉瘤栓:血管腔增粗且不强化; 淋巴结转移: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单个或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癌(良性瘤)(angioleiomyolipoma)(名解)

肾脏常见良性肿瘤,又称错构瘤。含有血管、平滑肌、脂肪成分。 诊断要点:检测到肿瘤内脂肪成分

【CT】可见肾实质内不均质性肿块,边界清楚,内部可见脂肪性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病灶区呈不均匀强化,脂肪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

 肾盂癌与输尿管癌:来源于尿路上皮,多为移行细胞癌;肾盂输尿管内乳头状突起,基部向肾内浸润;早期出现血尿,肾盂输尿管积水

【CT】肾盂内软组织结节;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充盈缺损;继发肾盂肾盏积水及肾脏、肾外侵犯

 膀胱癌:形态不规则,基底部较宽,表面凹凸不平呈菜花状

【CT】 乳头状癌

1,平扫见由膀胱壁突向腔内的单发或多发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灶,病灶基底较宽,局部膀胱壁层次不清;

2,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肿块内常见不规则低密度无强化坏死区 3,延迟扫描示膀胱内不规则充盈缺损

(三) 女性生殖系统影像学诊断

 首选——超声;子宫病变首选超声,次选MRI  X线平片:显示宫内金属节育环;子宫输卵管造影;盆腔动脉造影

 *(名解)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用一定的器械经子宫颈注入造影剂以显示子宫和输卵管内腔的方法。禁忌症:各种活动性生殖道炎症;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月经期,妊娠期或刮宫术后子宫内膜未修复。适应症:不孕症;各种生殖道畸形;子宫不正常出血等  *(名解)IVP,即静脉肾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phy):有机碘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浓缩排入尿路,形成高密度影像。可了解尿路形态和双肾功能。是泌尿系统常用检查方法。

 *(名解)铸型结石:结石巨大,充满部分或全部肾盂、肾盏时称为铸型结石或鹿角石

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学

影像诊断学的名词解释

胸部影像诊断学 总结 个人增补

《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超声诊断学》课程简介(影像)

诊断学总结

影像总结

诊断学大题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